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品创新论文

产品创新论文

时间:2023-05-06 18:28:14

产品创新论文

产品创新论文范文1

著名经济学家JosephSchumpeter于1911年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提出了“企业创新”的观点,并指出,“企业创新”是把一些崭新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其目的是实现超额利润。企业创新的内涵将根据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主要包括观念、制度、管理、技术、经营、市场等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方面的创新,都以企业产品的创新为最终目的,产品是所有创新成果的集成者,也是实现利润的载体。

一种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要素:功能、价格、周期、服务、营销和消费者心理接受程度,这些因素大部分都在产品的设计阶段确定。20世纪80~90年代的研究表明,制造业产品成本中的70%~80%是在设计阶段决定的,而这一阶段的花费却只占到了总成本的5%。在目前追求个性化的时代中,消费者对产品的心理接受程度显得异常重要,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设计。产品创新设计不但能增强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甚至可以带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文化和相应的购买力,从而创造新的市场,拉动整个行业和经济的发展。

当前,世界先进的制造业企业已经走过了以产量和质量占领市场的两个阶段,进入到了以创新占领市场的崭新阶段。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后盾,支持、激励和推进现代产品设计的创新发展,从审美、使用、技术、材料、工艺、装备、管理等方面进行设计创新,通过创新设计巩固其经济地位,把其占据优势的高新科技转变为新的全球市场。日本在战后把设计作为国策之一,从政治、经济、文化、国家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引入“设计先导”的理念,强化设计教育,提倡创造学。韩国借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提出“设计立国”口号,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许多领域中的水平已接近日本。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上任不久就制定了激励设计产业的政策,认为英国的设计产业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曾在19世纪被誉为世界工厂的英国正期望成为21世纪的世界设计工作室。

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远低于“生产能力”。产品创新已成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关键。解决产品的产量之大和创新能力之低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大力开发新产品,努力把高技术、高质量、最具发展前途的新产品推向市场是我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所提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品创新设计的内涵

现代的产品创新设计与传统的设计过程的最大不同在于增加了数字设计和人机设计。而正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数字设计和人机设计成为了必要和可能。

德国学者GerhardPahl和WolfgangBeitz在其1984年出版的《EngineerDesign》一书中,把传统的产品设计分为明确任务、概念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四个阶段。明确任务是分析市场需求,确定新产品的定位;概念设计包括功能、原理、结构、布局和外形五个方面,它确定了产品的大部分消费者可认知特性,是产品设计中的关键阶段,也是可塑性最强的一环,是体现产品设计创新性的关键,尤其是外形设计最能发挥设计师的创造性;技术设计为概念设计的要求服务,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的发挥阶段。市场需求及与之对应的产品定位可以驱动概念设计的创新,并带动技术创新,反之也有促进作用。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和产品设计的新特点,笔者认为,需要在传统的设计过程增加或突出两部分内容,首先是增加数字设计内容,以适应目前产品数字化浪潮的特点;其次是增加人机设计阶段,因为随着商品的丰富和生活水准的提高,产品的智能性、舒适性显得尤其重要。由于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数字设计和人机设计成为必要和可能。

广义而言,产品创新设计涵盖了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根据目前产品设计的时代特性,可以总结出产品创新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企业角度观察,能为产品创造高附加值;

从市场角度观察,能保持强劲的吸引力,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从消费者角度观察,能不断获得新产品,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从设计师角度观察,能不断迸发灵感进行创造;

从经济发展宏观角度观察,使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从设计方法论的角度看,产品创新的关键在于实现市场、科研和生产三类信息的获取和碰撞(如图1所示)。

就某一个产品设计而言,其一般设计流程包括产品策划、概念设计、造型设计、视觉设计和结构设计。上述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直接或间接与外界进行各种信息与能量交换、传递的现象。基于这种思路,我们认为,产品创新设计是在多种因素的不断“碰撞”、“整合”中诞生的(如图2所示),每一个“碰撞点”都是刺激设计不断向新目标前进的动因。产品创新在这些“碰撞点”的协调与促进下不断地“新陈代谢”,通过整合以完成其生命周期。导致设计创新的这些“碰撞点”可能是技术的进步、用户需求的变化、新材料的出现、流行趋势的变化、设计工具的变更,也可能是设计师自身思想、观点的变化,或者是一些看似毫无联系但实际上却起着重要作用的事物的出现。

产品的创新设计就是在这样一个动态的、不断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从设计初始状态走向设计目标状态。不管是哪一种思想,哪一种风格,哪一种因素,都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碰撞点,它们都对产品创新设计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与影响。

产品创新设计趋势

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使产品创新设计正从效用型创新向知识型创新转变。

美国的DeaneRichardson将世界近现代产品开发设计的主要趋势归纳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为摸索时代,商品便宜就是好,设计并不重要;70~80年代为经济的标准化时期,将消费者的爱好、差别统一起来,进行标准化设计;90年代后,重视消费者的个别趣味,产品设计出现差别化,商品则表现得更有情趣和多样。因此,在企业制造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产品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情况,产品设计总体呈现出从效用型创新向知识型创新转变的趋势,具体表现如下:

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创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需要加快产品创新的速度以满足和带动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达到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企业的信息收集机构不断地分析市场信息并迅速反映给决策者,决策者根据这些信息对产品的创新方向提出构想,并在设计师的协同下进行产品设计,最后技术部门进行实际产品的现实转化。整个过程都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在2000年,一辆汽车从概念创意到可展示产品的时间仅为24个月,而1990年时,这个周期是其2倍,即48个月。

高新技术大量应用

在知识经济中,创新的作用更趋明显,并从效用型转向知识型。首先,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其产品设计中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其次,高新技术在传统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造和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在传统产品设计中也融入了大量的高新技术;第三,CAD等技术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了产品设计的质量和速度。

多功能集成化

随着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完成单个产品功能所需要的材料的体积、重量和成本都在下降,使多功能集成成为可能。多功能集成化的产品设计是人类需求、技术发展和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目前市场上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电子产品的功能集成化趋势就十分明显。

突出以人为本

传统的工业产品以实现功能为目的,而后产品设计开始突出易用性,并实现了从人适应产品到产品适应人的观念转变。目前,人性化的内涵也更加丰富,传统的人性化概念一般包括人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境融洽性等比较直接可见的因素,而现在人性化更加突出了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消费者不但能安全舒适地使用产品,而且能从产品的使用中获得心理享受,所产生的愉悦感包括安全感、自信感、荣誉感、兴奋感和满足感等。在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如何使技术复杂的产品以人性化的形象展现给消费者,是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设计师分工专业化

产品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加之产品创新设计具有快速化、集成化、高科技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这决定了设计师必须十分专业,才能有高质量的作品。

产品智能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产品的智能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智能技术与传统产品相结合形成的智能产品,其功能上比传统产品更具优势,更容易打开市场。同时,产品的智能化使产品和人的距离大大拉近,符合产品个性化的趋势。例如,三星最近推出的智能吸尘器VC-RP30W,能自动扫描周围场景,避开障碍物,分辨出垃圾和日常用品,具有相当的智能性。

绿色和环保

绿色产品设计首先要符合整个社会的环保要求,其次要符合广大消费者普遍接受的环保意识,并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绿色设计提出了4R原则,即减量(Reduce)、重复(Reuse)、回收(Recycle)和再生(Regenerate),着眼于全人类未来的总体生存和发展。

计算机辅助的创新产品设计

产品创新设计的这些趋势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自然规律,为了能够把握机遇,健康快速地发展经济,增强产品竞争力,我们需要整套的产品创新设计支撑环境,其中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技术和系统的应用是这个支撑环境的关键部分。

目前,CAD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在产品设计领域,以CAD概念为核心,已经发展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CAC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等一系列相关的CAD技术和系统。国内的一些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也相继推出了一批三维的CAD软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CAD系统几何造型技术从二维起步,走过了实体化、参数化到变量化的历程,并出现了并行工程、虚拟产品设计等新的CAD技术。但如何使传统意义上的CAD系统支持产品的创新设计是企业界关心的焦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我们认为,在技术路线上,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技术需要将CAD、人工智能、图形图像和工业设计等多种学科加以融合,在整体上形成新的技术交叉、革新和突破。在系统实现方面,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系统需要一个新的能够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和集成化的产品创新设计系统,它所支持的产品创新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源于市场,又走向市场,彼此连成一个环(如图3所示)。

目前,就我国产品开发的现状而言,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技术的研究应着重解决以下5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如何实现产品的创新产品创新的关键是概念设计的创新,其本质是要实现市场、科技和生产三类信息的获取、碰撞和综合。

如何使产品的创新面向市场各种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软件系统应集成打通,彼此联成环,源于市场,又走向市场。

如何适应当代产品信息化的趋势要集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电子设计、外形设计三种功能为一体,以适应当代产品机电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

如何适应产品设计个性化的要求要研究适应中国人特点的人机工程、模拟技术,能从视觉、触觉、人体力学、舒适度等多角度分析与模拟产品的使用。

如何适应区域块状经济的创新要求既要研究网上协作技术,又要研发针对轻纺、电子、机械的特殊计算机辅助技术。

·实例·

产品创新设计系统

浙江大学在原国家计委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项目等的支持下,联合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开展了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的相关研究工作。在将人工智能、CAD、多媒体、工业设计、计算机网络等多项技术交叉融合的基础上,突破传统CAD的局限,强调面向市场、基于网络、支持新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发的产品创新设计。通过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外购软件上的二次开发以及系统集成等手段,成功地研制了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计算机辅助集成系统平台。

该系统平台围绕新产品开发,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新产品创意技术、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智能化技术、基于图形图像融合的计算机辅助轻纺产品创新技术、基于多功能模型的计算机辅助机电产品创新技术以及集成网上知识的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技术。沿着产品创新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功能不同的通用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技术平台,并面向特定行业开发了专用设计平台。该系统能够支撑新产品的整个开发生命周期,包括市场分析、创新方案构思、外形设计、数字电路设计、面向产品类的特定设计、人机工程分析和评价、制造规划、包装设计、市场营销和反馈等。

产品创新论文范文2

一、合理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的设计专业起步较晚,国内早期的产品专业课程设置,相当一部分是在借鉴和照搬国外的模式和思路,尤其受包豪斯学院的影响,早期的专业课程设置一般都处在探索和摸索阶段。在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可以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让学生走出课堂,能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成果,用具体的实践加深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认识。以前曾现场聆听过李乐山教授的讲座,他对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也有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和模式。在课程设置中,加重了创意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诸如头脑风暴、快题设计等,旨在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探索全新授课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不断的增强和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国家现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提倡和鼓励在校大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各高校也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探寻适合自身的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项目和措施。以项目为引导,通过具体的设计项目增强学生的参与热强,通过课外兴趣小组和学生工作室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真正的让学生体验产品设计的乐趣和价值。有条件的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基地采用物业化管理,采取公司化的运营模式,达到条件的可以帮助其注册公司,逐步实现收益。

三、提倡和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级别的设计竞赛,提升综合竞争力

课堂教学主要是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最好的检验就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别的设计竞赛。全国每所高校都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开展一些的设计竞赛活动。有的高校在组织学生参赛的时候非常的有目的性,组织前会认真的筛选,结合自己学校的特色来甄别对待;部分高校会专门跟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创新训练或课题研究。无论是哪种形式,出发点都是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比赛的方式,可以更大范围的接触其他高校的师生,对照别人的作品来审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并找到突破口。再加之现在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用以赛代练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给自己增加砝码。

四、开展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引导学生提前就业

目前全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基本是“1+2+1”的模式,也就是大一主要是打基础阶段,大二、大三是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阶段,大四主要是毕业创作和毕业实习时间,并且主要的文化课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学年。学生通过前两年的系统学习,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了清醒的认识和掌握,在大三学年可以集中组织学生参加设计竞赛,强化和升华所学理论知识,巩固成果并查找差距和不足。无论是政府组织的,还是企业为征集创意方案而专门开展的设计竞赛,我们都应当鼓励和动员学生积极参赛。同时,对学生的创造发明累设计,要积极找相关部门申请专利,提升产品的设计附加值。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认识设计所能带来的巨大价值,从此可以爱上设计。现在全球范围内都在讲究创新,创新也实实在在地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仅仅依靠制度的完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创新力不足的窘境,除了制度保障和支撑以外,我们还要有实践,要认真思索和探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统一目标的指导下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理论指导实践,反过来要敢于和善于用实践检验和补充理论知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成为大多数高校的永恒命题。

作者:齐铁军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产品创新论文范文3

1概述

本世纪制造业的竞争是响应市场速度和柔性的竞争。在当今网络经济时代,随着制造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组织结构相对固定,制造资源相对集中,过去以区域性经济环境为主,以面向产品为特征的制造模式已与之不相适应,需建立一种市场驱动的、具有快速响应市场机制的网络化制造模式,这种网络化制造模式即动态联盟,也称敏捷虚拟企业。敏捷虚拟企业是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发展的必然,是敏捷制造组织与实施的重要手段[1]。在动态调整的机制中,动态联盟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是一个系统一体化的组织,动态联盟组织不需要固定的办公场所,也没有固定的组织结构,其目的在于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机遇。动态联盟在新的全球竞争形式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逐渐演化形成的一种新的组织模式,使企业有可能抓住快速变化的市场机会[2]。敏捷制造、动态联盟、信息技术及现代物流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在我国,华东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对构建物流信息平台进行了研究。但将现代物流技术、敏捷制造及信息技术相结合,以支持动态联盟的敏捷供应链为前提搭建物流信息平台,来推进企业敏捷化改造,带动敏捷虚拟制造企业与现代物流业的同步发展,还未见文献报道。笔者研究了一种支持动态联盟敏捷供应链的物流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及其设计与实现。

2敏捷化供应链的建立建立

敏捷化的供应链是敏捷虚拟企业(敏捷虚拟企业即动态联盟)开发新产品并快速响应市场的关键所在。而建立敏捷化供应链的途径有:(1)敏捷虚拟企业采用联盟仓储中心、联盟配送中心,是实现供应链敏捷化的重要途径;(2)建立柔性化、可重构、可集成及可扩充的供应链体系;(3)采用ASP建立敏捷虚拟企业共有的物流管理信息平台,链上各个节点企业可以信息共享,利用Internet进行网上物流生产管理,例如生产调度、仓储管理和运输调度等。敏捷供应链的实施、建立敏捷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其关键问题在于:(1)敏捷供应链需支持供应链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即包括供应链管理的形成、运行、管理和重构。(2)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要有充分的柔性,对外部环境变化反应非常敏捷,确保企业间信息通畅地协同工作。(3)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是优化供应链、提高供应链敏捷性的有力工具。如果将动态联盟内各企业看成是一个又一个结点,那么连接这些结点的线端即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连接,在物流企业之间传递物流信息,这样才会使动态联盟的运行成为可能,信息技术在动态联盟的运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动态联盟企业供应链包括外部供应链及内部供应链两大部分。企业外部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商、仓储中心、配送中心、销售商和用户等节点;内部供应链包括采购供应、生产制造、包装、仓储和运输等节点。本敏捷化供应链系统的设计包括两大部分。(1)对于企业外部供应链敏捷化的实现,本系统设计支持动态联盟敏捷化供应链的联盟仓储中心、联盟配送中心,并进行了选址决策规划。(2)对于企业内部供应链敏捷化的实现,本系统采用ASP技术建立敏捷虚拟企业共有的物流管理信息平台,链上各个节点企业可以信息共享,利用Internet进行网上物流生产管理,例如采购供应网上下单、生产调度、包装、仓储管理以及运输调度等。

3管理信息平台结构与功能模块设计

3.1设计目的动态联盟企业实现其供应链敏捷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搭建公共的管理信息平台,在基于Internet的信息平台上,各企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业在自己的Web站点可以访问其他企业的网页,也可进行网上采购下单、出入库信息查询、联合开发生产调度、运输调度,还可利用互联网提供物流动态、货物信息、车辆信息以及进行网上信息交流等。通过建立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可以使联盟企业达到供应链反应敏捷化、物流作业规范化、仓储管理网络化和物流管理信息电子化。

3.2结构设计及特点

3.2.1设计目标(1)提供物流联盟的运行信息平台,并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网上生产管理、仓储管理和运输调度等。(2)提供物流信息接口,以便各联盟企业进行信息交流。(3)实现物流业务流程的信息管理,对动态联盟成员进行物流信息化改造。

3.2.2特点(1)异构连通性。由于组成虚拟物流企业联盟和各组成成员本身都有一套信息管理系统以保证各自正常工作的实现,因此信息平台具有容纳兼容各自系统的能力,实现相互间的无缝连接。(2)开放性。由于动态联盟企业是动态的,可重构的,因而信息平台系统设计成动态的、可重构的和开放式的信息系统,为各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一个交换平台。

3.3功能模块设计本系统采用ASP技术建立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其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的动态联盟内部供应链框架相同。系统按物流业务的供应链流程来设计物流基本作业系统,包括联盟企业内部供应链的5大模块,即采购供应、生产制造、包装、仓储和运输。其中采购供应模块包括请购单、请购审核、采购单、采购审核、采购收货和采购退货。生产制造模块包括领料单、领料单审核、工时计划单、工时计划单审核和产品生产记录。包装模块包括产品检验单、产品装箱单、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装箱编号。仓储模块包括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明细表、仓库管理、入库方式管理和出库方式管理。运输模块包括车辆信息、运费信息、费用支付情况、货损赔付、货运合同编号、运输方式、货损赔付、货运合同编号和运输方式。敏捷虚拟企业实现敏捷化供应链可通过本系统进行网上采购供应下单、企业可先填写请购单,通过后,再进行请购审核,填写审核表,等审核结果显示后再填写采购单,并进行采购收货及采购退货验收。进行生产制造调度时可先填写领料单并进行领料单审核,再填写工时计划单,并进行审核,最后将产品生产记录进行网上共享。包装模块主要进行的是在网上传递产品检验单,产品装箱单、产品合格证及产品装箱编号均可网上传递共享为实现联盟企业供应链敏捷化,可建立联盟仓储中心和联盟配送中心。

联盟仓储中心及联盟配送中心进行出入库管理时使用本系统的仓储管理模块,入库时采用入库管理,填写入库单,并经过网上审核批准后方可入库,入库后需填写库存明细表,进行仓库管理,其内容包括入库方式管理及出库方式管理。联盟企业可以进行统一的运输调度,调度过程实现车辆信息网上共享,并可进行网上查询。各企业可在网上进行运费信息咨询,查询费用支付情况,可进行

货损赔付、实现货运合同编号网上传递共享、各企业可在网上进行运输方式协商交流。本系统可运行在各企业的Web站点,通过Internet,各联盟企业在信息平台上进行实时交互,通过平台上的联盟企业信息接口进行网上交流信息,可产品信息,也可搜索需求信息。信息平台能为动态联盟及相关企业或用户提供物流动态、货物信息、车辆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采购供应信息等,各企业可以访问其他企业的网页,也可进行网上采购下单、出入库信息查询、联合开发、生产调度及运输调度。这样,动态联盟企业可以利用物流信息平合开发新产品敏捷响应市场,建立一条柔性、优质和敏捷的供应链。可见动态联盟的物流信息平台为实现动态联盟供应链敏捷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是实现供应链敏捷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4动态联盟物流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动态联盟信息平台的工作通常通过双方的IP和主页完成

4.1Web数据库技术基于Internet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各联盟企业应提供高效的数据库与Web相连,利用可视化开发工具,采用有效方式(ADO、API、CGI等)与数据库端接,可采用ADO(ActiveDaObjects),对数据库进行访问,通过建立对象把访问的数据库细节高度抽象,而ADO本身又具有高速、简便及低内存开销的特点,适用于Client/Server模式及其他Web应用的开发,利用ADO可开发复杂的Web数据库系统[3]。通过ADO和数据库互联与供应链规划调度引擎来实现动态联盟的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快速重构和集成。在Internet/Intranet集成环境下,供应链上的各企业信息交流更及时,经营成本降低。数据库的无缝连接技术使企业内外部信息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节点企业之间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以提供组织、管理和决策的工具。动态联盟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平台采用ASP技术将Web网页连接到数据库。

4.2ASP技术ASP(ActiveSeverPage)是一种类似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Script与CGI(CommonGatewayInterface)的结合体,但是运行效率却比CGI更高,程序编制也比HTML更方便、更有灵活性,程序安全及保密性也远比Script好。ASP是微软开发的基于WindowsNTServe和IIS服务器脚本运行环境,是开发动态Web页的新技术,具有开发简单和功能强大等优点。ASP属于Active技术中Server端技术,与VBScript、JaVaScript等Client端技术不同,ASP程序中的语句都是在服务器上执行的,执行结果转化为标准HTML的Web页的内容,再送到客户端,因此,具有瘦客户的特点,开发者无须考虑浏览器是否支持ASP。ASP降低了中小物流企业对信息系统(包括硬件、操作系统平台及应用软件系统)的投入,使得中小物流企业能够扬长避短,更加专注于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且,ASP适于中小物流企业构建企业联盟,组建敏捷虚拟企业[4,5]动态联盟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平台采用ASP而没有采用ERP具有很大的优势。采用ASP企业不需要昂贵的设施,只需用以支持信息系统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及相关设备,只需简单的客户端设备,如无盘工作站、个人电脑、手提式电脑和移动电话,即可应用虚拟专用网(VPN、城域网orInternet与ASP进行交互式数据操作)。超级秘书网

5结束语

采用ASP技术,利用ADO开发Web数据库系统,设计和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并减少维护的工作量,是建立动态联盟敏捷化供应链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钱碧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敏捷虚拟企业建立过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研究生院,2002.

[2]TowillDR,McCullenP.TheImpactofAgileMa-nufacturingonSupplyChainDynamics[J].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LogisticsManagement,1999,10(1):83-96.

[3]武苍林.基于ASP的Web数据库开发[J].微型机与应用,1998(12):28-30.

产品创新论文范文4

产品创新设计理论、方法与工具的研究范围大体可分为:产品创新设计、降低成本设计、快速设计、仿真与虚拟设计、智能设计、广义优化设计等设计技术。

二、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二战以后的几十年来,各主要发达工业国家先后开始重视起对设计技术的研究,如英国从60年代开始,就以国家政策和财力来支持发展与推广设计新技术;德国提出“设计就是科学”,且其设计学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美国成立有“设计委员会”。日本同样也非常重视设计技术的发展,将设计看作是技术、经济、美学和人机学的一体化整体,并极力推广和采用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近年来,在国际上每年召开一次与设计有拳国际会议,探讨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我国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以前都是凭借设计者的经验,以模仿为主,故局限性大。从60年代开始,加强了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实验研究工作,从而使设计从仿制和经验设计逐渐走向实验研究和计算分析阶段。到了80年代,开始在国内介绍一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同时将计算机引入设计领域,对设计工作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我国在设计领域中仍存在很大问题,主要是对设计研究不够,已有的成果得不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资金投入少,人员培训工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一直没形成开发新产品或更新老产品的设计和应变能力,对引进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更没有从设计的角度进行消化。

在创新设计方面,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已越来越广阔,创新也由原来的仿生法、智爆法、联想法、形象思维法和阵列法等基于认知的方法(CognitiveApproach)过渡向基于系统的方法(SystemApproach)方向发展,对设计进程和设计对象进行建模、模拟人类的认知思维模式,极大地推进了创新设计的自动化,并且利用系统论和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创新设计开始向智能化发展。

在降低成本设计方面,国内外专家对成本估算及降低成本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德国学者提出了成本结构和分类,用相对成本概念来实现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对比评价,同时利用设计方法学和控制成本的设计思想研究成本特征与设计特征之间的转化,提出了面向用户的目标成本核算法;美国学者(在面向报价方面)对已有或生产过的产品作回归统计的结果,建立了成本模型;日本、瑞士、英国等学者也均对制造阶段的成本估算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数年的研究,但由于工厂数据可靠性较差,研究经费和人力不足,工作量和难度大等原因,进展缓慢,从上述可看出对产品降低成本的设计长期以来还一直停留地局部阶段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尚未把它纳入到贯穿设计全过程一体化的CAD系统中,且分析结果大多是定性的,少数定量分析又是基于统计分析基础上的,因此,建立支持设计全过程尤其是原理方案和总体结构设计阶段的成本信息模型已成为实现低成本设计的关键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快速设计方面,1992年6月,在东京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并行工程技术,在此基础上发展成旨在缩短产品设计周期的快速设计技术(RapidDesignTechnology,RDT),目前国际上在针对快速设计的并行设计技术、快速原型技术、系列化模块化技术和虚拟制造技术等发展均较为迅速。

在仿真与虚拟设计技术方面,国内外的研究均较为活跃,在机械产品设计的仿真建模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包括有限元方法(FEM),有限差分法等。在一些实际应用领域,希望从仿真系统中得到在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体验到的感受,从而能突破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也就是说需要仿真系统具有超越现实的虚拟性,这些客观需求推动了一种新兴的技术——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技术的发展;同时,在计算机虚拟现实系统(VRS)环境中的虚拟设计(VirtualDeign-VD)技术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虎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智能设计技术方面,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正从传统的CAD技术不断向智能CAD(ICAD)和人机智能化设计系统方向发展,对设计型专家系统的研究也正逐渐走向纵深,智能设计技术向着不但提供知识处理自动化,而且实现决策自动化,以支持大规模的多学科多领域知识集成设计全过程的自动化。

广义优化设计方面,国内的数值优化技术约在70年代初应用于工程设计,且目前离形和随机变量优化、结构优化、智能优化、优化建模和复杂系统优化方法学等领域的研究已取得具有相当水平的理论和应用成果,但对向前扩展到建立模型、处理模型,向后扩展到优化结果显示的全过程的研究还很不够,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有着一定差距。

三、“十五”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目标

研究并掌握产品创新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并有重点地应用于一批产品设计中,提高产品综合设计技术,使自己的产品能够在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及功能、款式(造型色彩)等方面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较多的份额。

2.主要研究内容

(1)创新设计技术

开展对产品功能原理创新、结构创新和形态创新等方面理论及技术基础研究,为此着重研究创新设计技术中的原理方案设计目录(PCDC)、创新问题求解理论(TIPS)、材料选择,从而通过对原理方案的优选、分解和组合来产生新的原理方案;利用求解理论解决工程系统中新的需求与不能满足要求的旧系统之间的冲突问题,以及利用不同的材料选择来达到完全创新的设计结果。

(2)降低成本设计技术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采用面向成本设计技术和并行的成本估算技术是使产品成本降低的关键,其中重点要研究的是成本结构分析技术和价值工程分析技术,且需要构造多种专用的设计知识库来精确地并行估算成本。同时,目标成本控制技术和成本优化技术及对降低成本的知识基系统技术也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优势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3)快速设计技术

开展基于网络的协同(异地)设计技术、并行工程技术研究,可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其中,系列化模块化设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原型成形技术和虚拟制造技术也是快速设计的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4)仿真与虚拟设计技术

建模/仿真方法学、仿真计算机、CAE和仿真软件是计算机仿真技术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对科学计算的可观化研究,分布仿真系统以及在将专家系统模糊决策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引入仿真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形成一个高效的、智能仿真系统。开展虚拟现实(VR)技术的研究,使多种仿真技术具有一个更加真实方便的输入输出系统,并能使用户根据仿真结果快捷地作出各种决策。

(5)智能设计技术研究

智能CAD(ICAD)技术和人机智能化设计系统技术的研究,使得面向CIMS的智能设计走向智能设计的高级阶段,原理方案智能设计、协同求解、基于实例的推理、知识获取、表达和利用等技术也是智能设计技术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产品创新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产品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多学科的交叉。文章从企业微观层面对与产品创新有关的功能、客户需求和实现创新的几个维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企业在任何一个方面的改进和提高都对产品创新的最终成功有着促进作用。

一、引言

本文对产品创新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解析.并讨论了实现产品创新的几个维度和产品创新的悖论.希望纠正过于重视设计技巧.而忽视方法论研究的误区,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思考.共同探索实行产品创新的有效路径。

二、创新与产品创新

1.创新。目前.国内学术界公认“创新”的概念来源于熊比特的创新理论,比较权威的“创新”定义有两个:

(1)2000年,联合国经合组织“在学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中提出:“创新的涵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

(2)2004年,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在向政府提交的《创新美国》计划中提出:“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的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

从创新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只有实现经济价值的发明创造才是创新,所以,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企业经营则应该一切围绕产品创新展开.产品创新能力已成为保持企业竞争力和维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

2.产品创新。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是否为创新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判别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和改进创新两大类。自主创新是指提出全新的产品工作原理或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自主创新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性,尤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自主创新的风险也成倍增加。

所以.很少有企业有这样的实力进行自主创新的设计开发。改进创新则指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对相应结构、参数进行改良设计,这是产品创新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一类另外.即使对本企业而言是自主创新的产品也有可能在别的企业已经不是原创产品.也有模型可以参考.所有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已经很少.99%以上的产品创新都属于改进创新。文献也指出很多结构性创新只是对原有技术进行适当性改进。就可以带来了很大的竞争优势。

对消费者而言,并不在乎产品是自主还是改进创新消费者关心的是产品是否价廉物美.是否很好地实现了所需功能,是否带来了新的情感冲击。是否赋予了生活新的意义,尤其是买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给企业的产品创新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无论是从企业角度还是消费者角度分析.产品创新的目标都是实现功能创新对企业而言分为完善已有功能和创造新的功能,对消费者而言则分为实用功能创新和情感功能创新。另外.因为产品设计阶段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根本上决定了产品的功能、质量、全成本、环境相容性和交货期等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以产品创新很多时候指的是产品的设计创新。

三、产品功能

产品功能是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特定功效和性能.也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要依据。在早期.产品功能主要指的是产品的实用功能,其目标是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要。通过对设计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产品功能的相关理念主要来源于价值工程理论.该理论认为功能是产品的核心和本质,是产品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具体产品结构只是功能的不同表现形式,而且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原则。在以生产为导向的卖方市场形态下.产品首先要满足消费者的功能需求。

然而,随着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种类日益繁多.市场形态逐渐转变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形态下,仅仅依赖产品使用功能方面的创新已经不足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这是因为市场上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在功能、质量、价格等基本品质方面已经差别不大.产品同质化趋势非常明显。另外,现代社会亦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产品如何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日益显得重要。因此,产品功能的内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不仅要包含产品的使用功能,而且要包含满足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情感功能.即形式不但要追随功能.而且要追随情感。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产品类别,实用功能和情感功能的侧重点不同。如工业产品的多数用户是企业,更强调的是可靠地完成某项使用功能或具有某种特有属性。情感功能的诉求降为其次:而日用消费品的选购则与消费者的情感息息相关。

四、客户需求

开发何种产品功能.与客户需求息息相关。因为只有经过市场检验的创新才是成功的产品创新。客户需求促进产品功能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革命促进客户需求的不断演化。同时也改变其消费方式,两者互为表里,共同促进产品的不断创新。

1.客户分类。对企业而言。产品的客户可以分为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外部客户主要指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即一般我们常说的消费者、顾客或客户,其需求一般映射为产品的功能需求,包括使用功能要求和情感需求,如审美、价格、环境等:内部客户为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管理人员以及零部件供应商、产品采购商等,其需求一般映射为产品的技术、结构和设计开发周期等需求。

内外部客户的需求都需要引起产品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但相较而言,内部客户需求较易获取,需求信息的表达也比较清晰,而外部客户需求的获取难度则大的多。且外部客户一般采用自然语言描述其产品需求.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因此其需求信息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对外部客户需求信息的研究是实现产品创新的关键.也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如不特别指明,客户即指外部客户。

2.需求获取模式和方法。确定产品客户需求的方式主要有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两种模式

技术推动模式是通过对技术发展规律和消费趋势进行预测,从已有产品内部分析人手。以技术推动的方式获取客户需求,进而确定产品的开发规划和技术路线。sony公司的奠基人akiamorita认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要引导用户,而不是问用户需要什么。用户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而企业知道”。即产品设计的原始需求和构思来自于企业自身,企业通过自主的技术创新来创造新的需求或者更好地满足已有客户需求。一般而言。对于自主创新的产品设计而言,更多的是依赖技术推动模式来创造新的客户需求,如数码相机、复印机等创新产品就是典型的代表。

市场拉动模式是指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确定用户需求,之后启动产品设计,设计的原始构思来自于市场调研的结果。现在主要采用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神经网络、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集算法等技术对这些需求信息进行预处理,通过分析不同信息的重要性,给出量化的权重值。最后利用质量功能展开等工具完成转换。对于产品的改进创新。更多的是依赖于市场拉动式的客户需求获取。因为这时消费者已经对产品有了一定的使用经验.可以提出自己新的需求。

3.客户需求的进化日本kano博士提出了kano模型来表示产品客户需求的进化性。如图1所示。客户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规范需求和潜在需求三类.基本需求是对产品功能和质量的基本要求.如果产品未实现基本需求则会引起客户强烈不满。规范需求与产品的质量呈线性关系.产品的技术水平高。则规范需求的满意度提高。潜在需求是指用户未曾意识到的需求.但确实需要,对潜在需求的满足是产品创新的关键。

随着时间的推移。潜在需求会逐渐转换为规范需求,进而转变为基本需求。如轿车的空调开始阶段属于潜在需求。但随着客户对轿车的逐渐熟悉。现在空调已经成为轿车的基本配置.即成为客户的基本需求。再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目前还属于多数轿车客户的潜在需求,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gps系统也会变为规范需求。

五 创新的维度

根据客户需求信息.就可以确定产品需要开发的相应功能,着手进行后续的产品创新设计。产品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下面主要从制度、技术、工具和理论与方法四个维度来讨论企业实现产品创新成功的途径。

1.管理制度创新。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的原则规定。制度创新是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企业各成员间.尤其是设计团队之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其目标是实现对设计团队的有效管理和激励.提高设计团队的工作激情和开发效率。

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来考虑.设计团队是由不同的成员担任的不同职务和岗位的结合体.设计团队的机构和结构的形成要受到产品设计活动的内容、特点、规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随着产品设计获得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比如产品设计的流程从传统的串行方式变换为并行方式就需要在管理和组织制度方面进行重大创新.才能适应并行设计的需要。面对复杂性程度高的产品创新开发。有时还要进行组织流程再造以适应各种变化。对于临时性的开发工作.可以组建自我管理团队.跨职能团队等业务小组等。

另外.企业文化对于产品创新的成功与否也具有重要性。顶尖的人才,可以精诚合作设计出世上最好的产品,也可以上演最惨烈的争斗企业如果缺乏富于凝聚力和团结精神的文化,不过是“一盘散沙”,就算人才再多,也必将沦于内耗.产生不了强大的合力所以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也必须着眼于建设合作与诚信的文化,因为文化也是生产力。

2.技术创新。一般而言,技术创新包括两个阶段,一是企业常规的技术储备创新.二是产品设计和制造时的技术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加速。新的科学原理,工程算法、材料、制造工艺和发明专利不断涌现,通过选择新的产品工作原理、工程材料和工程算法,设计师能够得到创新性的产品设计概念.新的制造工艺也可以提高产品制造的效率、缩短上市时间。例如,是否可以用控制技术代替传统的机械传动和支承.是否可以用一种新的陶瓷或聚合物替换正在使用的材料等.都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有了产品创新概念后,是否能率先引入最新技术,在最短时间中开发成功.同时做到最小成本也是影响产品能否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工具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为产品设计师在设计手段和设计工具方面的创新提供极大的可能性。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绘图、基于网络化的设计、虚拟设计技术、数字化设计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工具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另外.像autocad、project等设计工具软件包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功能越来越强大,使用也越来越方便,都大大节省了设计的工作量,提高了设计效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环境下的产品协同设计亦成为跨国企业普遍采用的新兴产品设计方式.其目的是使分布在不同地点的产品设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通过网络.采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辅助工具协同地进行产品设计活动。实现产品信息的共享和交换、设计方案的讨论、设计结果的检查与修改,使产品设计工作能够跨越时空进行如基于web的多智能体异地协同设计等等,网络化的设计既是一种新的设计技术,也是新的设计工具.同时也需要组织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以适应设计团队和客户的网络化互动。

4.设计理论与方法。有效、科学的设计方法学的支持.是进行产品创新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发达国家设计界。创新问题解决理论(triz),公理化设计、质量功能展开、田口方法、泛设计理论和约束理论等现代设计理论都是研究的热点。对设计过程、设计本质和设计思维的探讨都是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的重点领域.设计理论的突破性进展将对设计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如triz理论极大改变了设计人员对创新的传统认识.增强了创新的自信心和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基于知识的设计理论研究,尤其是基于网络环境的设计知识获取和重复利用策略的研究都是未来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重点。

当今.我国很多企业并不重视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仅仅热衷于技术的引进,而没有把技术和理论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仅仅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作为替代图板的绘图工具.没有与设计理论与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可以说,没有方法论的指导,产品创新难以取得真正突破。

六、结论

产品创新论文范文6

一、党引导文艺创作生产的经验

重视对文艺创作生产的引导,利用文艺形式传播价值观点、表达阶级立场、阐明政党意图、巩固执政基础,是不同国家、不同阶级、不同政党的通行做法。我们党历来重视文艺创作生产引导,这是我们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经验,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文化自觉。早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同志就论述了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观点,延安文艺座谈会也因此成为我们党引导文艺创作生产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相继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重要理论观点。这些精辟论述是我们党关于文艺创作生产的规律探索和基本遵循,是我们党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的独特贡献。

回顾我们党引导文艺创作生产的实践探索,有许多经验做法值得坚持。

一是保持指导思想的先进性。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实践,强调“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确保了文艺创作生产的正确导向。

二是坚持根本目的的人民性。人民性是我们党的文艺思想的灵魂。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到强调“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从“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到“三贴近”原则、“走转改”活动,在浩荡前行的文化长河中,“为人民”的旗帜始终高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

三是注重效益追求的二维性。在文艺创作生产的效益追求上,我们党曾在特定历史时期单纯强调社会效益“这一维”,而忽视“另一维”――经济效益。在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中,我们党努力纠正文艺创作单纯为政治服务、忽视甚至无视经济效益的观念和做法,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化单位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两个效益相统一。

四是倡导创作生产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立足伟大实践,在投身火热现实生活中推进文艺创新;根植历史文化,在继承优良传统中推进文艺创新;着眼群众需求,在服务人民大众中推进文艺创新;紧跟世界潮流,在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中推进文艺创新;掌握现代科技,在实现文化科技的融合中推进文艺创新。

五是重视评价激励的科学性。对文艺的评价激励,是引导文艺创作生产的风向标。我们党在长期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活力、创新潜力、创作动力,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实现了空前发展。

二、当前文艺创作生产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从文艺产品的供给来看,既有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也有次品甚至废品的大量存在。调查显示, 49.7%的人认为当前文艺创作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好作品不多,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的东西,有的甚至是文化垃圾”。从数量看,当前文艺产品供给可谓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其中不乏精品力作。但是,文艺产品的质量与数量没有实现均衡发展,由于原创乏力,翻拍戏说、跟风模仿、颠覆解构风行一时,炒冷饭、翻旧作成为创作的便捷途径,导致“注水”产品屡见不鲜,因而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品位不高的东西。

(二)从文化消费的层次来看,既有情趣高雅的审美需求,也有通俗甚至“三俗”的娱乐需求。调查显示,多数人希望通过文化消费受到艺术熏陶、提高审美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但同时,一些人尤其是不少“80后”、“90后”热衷于感官刺激,喜欢低俗庸俗媚俗、泛娱乐化的东西。针对优秀文艺作品的标准,29.03%的人认为是“讲求娱乐性、迎合观众口味”,16.6%的人认为是“追求新奇,颠覆传统,穿越恶搞”;认为“现在有不少人热衷于低俗、庸俗、媚俗的东西”的占44%。

(三)从创作生产的态度来看,既有精雕细琢的潜心创作,也有浮躁甚至短视的急功近利。当下,文艺创作者中不乏人品艺品俱佳者,他们秉持职业操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潜心创作、精益求精。但是,对有些创作者而言,“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沉心静气被“一夜成名”的欲望冲动取代,“德艺双馨”的修养操守被商业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侵蚀,有的甚至放弃应有的原则和底线,让经济效益的“有意思”驱逐社会效益的“有意义”,视调侃搞笑为时尚,视恶搞解构为时髦。在受访对象中,有41.48%的人认为“创作生产者经济利益至上,急功近利”是当前文艺创作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从文艺批评的生态来看,既有令人信服的客观评论,也有吹捧甚至攻击的恶俗之言。当下精品力作匮乏、“三俗”现象突出的背后,是文艺批评的缺位、缺钙乃至一定程度的失语。调查显示,30.68%的人认为“文艺评论为金钱等各种利益所左右,不够客观公正”。一些评论者角色自觉不强,评论品格丧失,被利益绑架。同时,不少评论用语晦涩、故弄玄虚、远离大众,评论文章成为学究文章和职称评审的筹码;有的评论者远离文艺现场,导致评论缺乏针对性,剖析不透,隔靴搔痒,引导力不强。客观公正、说服力强、通俗易懂的文艺批评成了稀缺品,文艺批评呈现功利化、学究化、小众化倾向。

(五)从媒体宣传的偏好来看,既有积极健康的文艺导向,也有猎奇甚至过火的花边炒作。当前,媒体文艺宣传主流是好的,特别是主流媒体坚持正确文艺导向,关注文艺事件,传播优秀作品,推介优秀人物,褒贬文艺现象,引导文艺潮流。但是,许多网络媒体及部分都市类报纸、电视台地面频道、广播电台,片面追求点击率、发行量、收视率等直接关系经济效益的指标,偏好于吸引人们眼球,追求轰动效应,即时性炒作多,理性反思少,大量报道明星绯闻等狗仔式追问,刊播一些品位不高的作品,尤其是网络媒体传播大量“三俗”的东西,没有发挥好应有的文艺导向功能。在问卷调查中,有31.16%的人认为“不少媒体炒作明星绯闻、猎奇新闻,对文艺正面宣传不足”。

出现以上新情况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时期;直接原因在于,我们的文艺创作生产引导机制不健全,没有在文艺创作生产环境日益宽松的情况下得到同步调整完善。

三、健全机制,加强文艺创作生产引导

(一)坚持价值导向把关机制。能否把握好文艺创作生产价值导向,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各级文艺主管部门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履行好“守门人”和“把关者”的职责,在创作报审、宣传推介、播映展演、出版销售等不同环节严格程序、科学管理;同时,应重视题材规划,明确哪些是不能逾越的红线,增强创作生产者的底线意识和责任意识。各文艺家协会和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督的功能,加强对创作生产主体的规范引导。各播映展演出版传播平台要强化阵地意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防止毒害人们心灵的文化垃圾进入文化消费领域。

(二)改进评价激励示范机制。评价激励示范机制是指挥棒,向大众昭示什么是我们党倡导的、什么是人民需要的、什么是真善美的、什么是优秀的,从而影响、引导文艺创作生产者的立场和态度。要强化“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相统一的评价标准,将“草根需求”、“精英诉求”和“市场要求”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着力改变“专家叫好”与“市场叫座”错位的尴尬局面。要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奖机制。适当延长部分文艺奖项的评奖周期,尽可能充分接受时间和群众的检验;进一步改进创新部级文艺奖项评选办法,尽最大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提高评奖的权威性和公信度。要创新文艺创作生产激励扶持办法。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建设工程,设立专项引导扶持资金,加大对原创性作品、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资助扶持力度,资助各省区市创作代表国家水准、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原创优秀作品。

(三)强化大众审美引领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其所好”是文艺创作生产的普遍现象,大众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对文艺产品创作生产的反作用更为直接和明显。要从根本上提升文艺产品的整体品质,就必须重视大众审美引领。要强化美育普及活动。通过市民音乐会、大众艺术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和社区等形式普及艺术知识,通过控制创作生产和营销演出成本、公共财政补贴、惠民文化工程等途径降低文化消费门槛。要改进媒体文艺宣传。大力引导各级各类媒体多宣传优秀文艺作品、多宣传德艺双馨人才,凝聚崇善求美的强大舆论正能量。要加强大众文艺评论。改变“学术圈内自说自话”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使文艺评论更接地气、更富生气、更有人气,引导大众在选择文艺产品的过程中分清优劣、明晰善恶、辨别美丑。要改革学校艺术教育。把艺术欣赏纳入必修课,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培育健康的审美情趣;改革艺术特长生升学考试加分政策,纠正艺术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四)完善改革创新推动机制。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要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艺生产力。要深化文艺创作生产单位改革。已转企改制的文艺单位要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暂时保留事业体制的文艺单位也要积极面对市场,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要发挥好市场在创作生产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改革和优化政府扶持方式,变“养人”为“养事”,变“人头经费”为“项目资助”;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跨区域、跨体制、跨行业聚合资源,拓展文艺创作生产的视野和空间。要积极推动文艺和科技融合发展。用技术含量提升文艺产品的艺术魅力,努力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增强文艺产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传播技术即时快捷、覆盖广泛、互联互通的特殊优势,拓展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率,扩大优秀文艺产品的社会影响。

产品创新论文范文7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刘诗白;现代财富

以怎样的商品价值观作为经济学的基石,是经济研究的首要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学,必须透过商品交换关系的研究,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公有制与多种经济成份的关系、社会各阶层的关系,特别是要研究变革生产方式与促进生产力的关系。这些问题的研究,集中在一点就是劳动的交换、分配关系。在当前创新劳动占主导地位的知识经济条件下,仍然需要建立在“活劳动一元假设”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就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一元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和发展研究,是丰富而不是“修正”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研究。“丰富”在于继续“坚持”马克思对诸多价值概念的科学抽象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不是抽去价值概念这个基石,用另外一套价值概念去取代马克思的价值概念。

刘诗白教授的《现代财富论》堪称是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典范。他并没有把研究的视野局限在“抠”价值名词上,而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从生产力的要求出发,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财富的特征和促进现代财富充分涌流的社会变革要求。其主要贡献在于: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的命题不变。刘教授在《论当代技术创新》一文中,诠释了高科技时代创新劳动的时代特征:(一)当代技术创新表现为高技术产业产生和发展,是一个“高技术群”,而更多表现为以某一核心技术创新为主轴、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二)高新技术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关联性,某一项技术创新会迅速引发另一项技术创新,呈现出高技术的强联动效应。(三)高新技术研发成果不只是作为技术储备供企业未来使用,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要投入当前生产,来实现不间断的物质手段的革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四)技术研发成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科学劳动成为劳动的一种具体形式。高科技劳动不但是现代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劳动,而且高科技劳动将促进高附加值商品财富的生产。季正松认为:“从体力劳动价值论到脑力劳动价值论,使价值决定由劳动时间转向能动性和创新程度,不同性质的劳动交换比例由“算术级数”向“几何级数”转化。”从劳动价值的外延上,刘教授认为不但包括生产商品的劳动,还包括管理劳动、商业劳动、服务劳动。这就是劳动价值的时代特征。

在使用价值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上,刘教授对现代财富的论述更是极富有创造性的发展。其贡献可以概括为:(一)现代财富本质是商品(或产品)的使用价值,而且是高附加值商品(或产品)的使用价值,从而满足以现代人需求变化为特征。(二)认为现代财富具有商品特征,也具有非商品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既要最大限度地促进商品性财富的生产,也要促进非商品性财富的生产。(三)认为现代财富不但是具有实物形态、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商品(或产品),而且包括无实物形态、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产品、服务产品。因此,基于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拓宽公共品等非商品性财富生产的同时,大力促进现代财富的商品性生产。不但要促进物质财富的商品性生产,而且要促进文化、音乐、艺术品等精神财富的商品性生产和服务业的劳务生产。

刘教授在论现代文化生产中,更体现了拓宽商品价值、使用价值认识的精妙之处。文化作为商品化生产的前提是近代“在社会分工的作用下,逐步形成了一个由多种专业组成的自由职业者阶层,他们或者是从事独立生产的‘自由撰稿人’,或者是受雇于文化企业,自由职业者的形成和壮大,是文化商品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高科技嵌入到文化品生产中,形成了庞大的文化品产业市场。“文化品作为商品,它由此获得价值性,商品性文化生产的最重要经济功能,如像创造与实现产品价值和资本增值,进行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等,均是立足于文化品的价值性的基础上”。在论述文化品商品性或价值性时,更是经典地论述了文化品价格与价值的经常背离性。认为一个充分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会使商品价格通过不断波动,趋向和定位于某一个价格轴心,这个价格轴心水准决定于生产中的社会劳动耗费,即价值。因此,也出现了价格背离价值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基于对价值与价格范畴内涵的科学理解,人们就不难发现市场经济中多种多样的价格与价值相背离模式。例如:(一)有价格无价值。张亚认为:“以商品零价值参与商品交换”。(二)以价值为轴心的市场价格。(三)垄断价格。总之,科学认识价值与价格这一对范畴的内涵,用之于分析当达市场经济中更加复杂的商品结构和多种多样市场价格模式,人们并不难以劳动价值论原理来对文物、文化品及其它知识产品等的价值决定做出科学阐明。

从刘诗白教授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一元论的原理分析现代财富的特征、表现形式、内涵、外延、交换和消费中,不难看出马克思劳动价值一元论对于现代财富充分涌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分析商品价值、使用价值这对矛盾运动时,把使用价值作为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地位,从而撇开商品使用价值多样性的研究,专心研究商品价值规律,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社会关系运动规律。在马克思的研究中,商品价值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商品使用价值居于从属地位。基于这一把握,才得以完成资本运动规律的研究。而刘诗白教授的《现代财富论》则相反,基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出发,把研究视野集中在商品使用价值上,认为在当代社会中的商品价值、使用价值矛盾运动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形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使现代财富充分涌流的现代生产方式。这就进一步从驾驭市场的高度(而不是西方经济理论研究市场均衡价格的适应市场论或是商品效用价值的消费心理论)说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必要性,说明生产方式的变革仍然是当前社会经济中的主要矛盾。灼见《现代财富论》是《资本论》的时代深化,是一部较为完整的诠释商品价值、使用价值矛盾运动的认识论。可见《资本论》与《现代财富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一元论上,不但互相补充,而且分析方法上互逆思维,抓住了时代特征。《资本论》立足于18世纪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研究商品价值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资本家剥削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揭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现代财富论》则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生产方式如何促进多样性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实现了当前高科技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现代财富论》的创新,还表现在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劳动生产力的高科技创新优越性上。刘教授并没有囫囵于亚当·斯密的自利经济人假设的“市场万能论”上。根据劳动价值交换要求,工业革命时期,

资本主义生产也是千方百计节约活劳动的消耗,使商品生产的个别时间低于社会必要时间,从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在当代高科技飞速发展时期,不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都要不断地调整生产方式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价值中的创新劳动含量。进而刘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驾驭市场中可以发挥“集中资金”办大事的优势,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激励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自觉调控,引导和促进商品性财富的生产。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再一次强调,把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同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我们改革和建设中必须坚持的方向。刘诗白教授从现代财富的使用价值人手,从价值概念的运用分析推导出社会主义制度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社会制度优越性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刘诗白教授还诠释了在当代高科技革命下的复杂劳动的内涵。他认为,即使是后工业时代机器的不断革新、不断地把劳动简化成“站”在机器旁边的替代劳动,但是,不论机器对人的劳动替代到什么程度,生产要素的结合,仍然是“在劳动启动、粘合、调控等功能下,非劳动要素才能真正发挥出使用价值形成的功能,即使在当代高技术经济中,任何产品始终是劳动产品,是对象化的劳动体现,可见,劳动创造价值的经济学原理并未失效”。这就批驳了刘有源所谓“如果该劳动资料只需要人进行简单的启动或关闭,调控或遥控,或完全控制,那么它就形成了对人及其劳动的一种替代,同时也形成了对劳动价值功能的一种替代,同时也形成了对劳动创造价值功能的一种替代”。换言之,资本家拥有机器,则机器对活劳动的替代价值也只能归资本家占有。

的确,在工业时代的后续阶段,机器革命更是高科技劳动的创新活动并成为现代企业总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生产工具的改良实际是高科技劳动价值对象化为机器形态。与其说机器替代活劳动,不如说高科技创新劳动替代生产过程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而使简单劳动成几何级数倍增。事实证明刘教授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

参考文献:

[1]刘诗白,现代财富的性质、源泉及其生产机制[j],经济学动态,2005,(11):5—10。

[2]刘诗白,论当代技术创新[j],经济学动态,2006,(7)。

[3]季正松,从体力劳动价值论到脑力劳动价值论[j]经济学家,2005,(2):21-25。

[4]刘诗白,论现代文化生产(上)[j],经济学家,2005,(1):4-16。

产品创新论文范文8

关键词:内容创生 文化产品 创新设计 AHP

在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创新已经突破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藩篱,成为现代知识型社会的发展重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水平、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作为以内容价值为核心的文化产品如何通过创新完善产品品质,增强产品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减少运营风险,成为当下文化产业最为关注的焦点。

1.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含义及特征

纵观学界对于文化产品概念及其特征的描述,我们发现,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文化产品属于精神产品的范畴,代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文化积淀,且文化产品中的精神因素成为主导消费者消费的决定性因素1。作为具有精神产品特征的文化产品消费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仪式化价值表达的主要方式。按照文化产品符号生产论的观点,文化产品是由一连串具有特定意义的能指和所指所组成的符号集合,具有文化载体意义的符号内容的生产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原点和根本2。正因为如此,蕴含在文化产品中的精神因素和文化价值才得以通过符号化的内容加以传播。可见,文化产品本质上是一种符号化的表达,而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也正是基于符号化表达的内容内涵和外显的创新设计。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把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并通过市场获得潜在的利润的活动过程”3,创新设计则强调设计的创新,即新思想、新行为或新事物通过产品的设计体现出来。因此,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是由一系列新思维、新行为所触发的,使文化产品具有创新性质的文化意义及其符号化表达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文化产品研发人员通过原创性的设计和一定的生产技术将其对文化产业的灵感转化为现实。所以,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包含产品文化意义的创新和符号化表达创新两大方面,而这两大方面又统一于内容创生之中。

文化产品种类繁多,产品间特性的差异较大,但作为共性,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始终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最为根本的内容。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目标是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即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完善产品的符号化表达。在提高产品文化附加值方面,科普化设计、创意化设计和立体化设计成为开发重点。在完善符号化表达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和交互化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娱乐化、创意化、立体化化、数字化、智能化和交互化的创新设计已成为文化产品生产企业为适应消费需求向高端化发展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讲,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特性包括两大主要方面的六项主要内容。

1.1文化意义创新特征

1.1.1科普化设计。娱乐是人类的文化生活得主要内容,但在娱乐大众基础之上的对消费者文化修养的培养同样也极为重要。科普化设计是指将科学普及的思想和内容贯穿在文化产品的内容之中,使其具有教育消费者的社会功能。目前,在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中添加科学要素已成为一种内容创新的时尚。

1.1.2创意化设计。创意是文化产品的灵魂,是文化产品的核心内容。创意化设计是指在生产文化产品内容的过程中,研发人员能够不断将新思路、新思维添加到内容创作中,设计出别出心裁且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品。

1.1.3立体化设计。得到消费者肯定的文化产品在文化意义上必然是立体的。所谓立体化是指文化产品的意义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即具有不同文化心里需求类别的消费者可以从同一文化产品中得到不同的启示。因此,立体化设计指研发人员将文化产品的内涵丰富化,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表现的过程。

1.2符号化表达创新特征。

1.2.1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设计是指研发人员将文化产品的外形或外在表现通过应用计算机及其他信息技术使其呈现数字表现的过程。数字化设计的符号表达成为了现代文化产品外在表现的主要形式。

1.2.2智能化设计。人工智能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便捷性。文化产品,特别是具有文化引导和文化指向性的产品,其智能化设计的作用和意义凸显。智能化设计是指研发人员从消费者文化消费的特性出发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将文化产品成为具有便捷性、灵活性特征的外在符号化过程。

1.2.3交互化设计。交互化设计是研发人员指在产品中添加生产者与消费者或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的设计过程。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应用,使得文化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及消费者之间的进一步有效沟通成为可能。

2.基于内容创生的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模式

基于内容创生的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在总结前人理论模型和现实操作的基础上,以内容创生为角度,剖析文化产品的内在内容意义创新和外在符号化表达创新的影响因素。按照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概念,其是一个由产品研发、技术改进、创新管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系统。从流程的角度看,宏观的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是将文化产品设计创意实物化的过程,它不但包括影响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内容意义、外部符号化表达因素,还包括于此先关的技术、管理等工作流程。对于文化产品生产组织来说,良好的创新设计环境、有效的组织管理和牢固的对外合作关系对创新设计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持作用。内在的内容意义创新和外在的符号化表达创新是体现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两大主要方面。由技术实现导致的技术创新则是将创新设计转化为现实的关键步骤。内容意义创新、符号化表达创新以及由此导致的技术创新是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主要内容。创新设计的成果最终通过文化产品的科普化、创意化、立体化、数字化、智能化和交互化体现出来。

文化产品创新设计宏观模式如图1所示。

3.基于AHP法的影响因素评价原理与流程

进行科学评价时,本着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根据创新设计活动的一般规律,参照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广义含义及其构成因素,在对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所涉及的创新设计环境、组织管理、合作关系、内容意义创新、符号化表达创新、技术实现等多种因素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形成了文化产品创新设计能力评价的3段2级指标组。其中,2级指标是创新设计环境、组织管理、合作关系、研发水平。

指标组中的3级指标如下:(1)创新设计环境包括创新设计环境,包括市场需求、政策扶持、创新物质与精神奖励、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等;(2)组织管理包括信息获取、信息管理、企业战略、首创精神、创新意识培养、设计能力培养等;(3)合作关系包括合作对象、合作方式和机制等;(4)研发水平包括研发投入、科普化设计水平、创意化设计水平、立体化设计水平、交互化设计水平、数字化设计水平、智能化设计水平和技术实现等。

构成文化产品创新设计能力的因素涉及3个层次,其中绝大多数指标是定性指标,难以量化。可见,文化产品创新设计能力的评价具有多级模糊的特点。科普产品创新设计能力的多级模糊评判法的原理是:通过专家背靠背的调研得到因素权重,再按照评价体系的层次,先对子因素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进行归类整理,然后重复上述方法,进行主因素综合评价,最后归一化处理,得出目标层的定量综合评价。

本论文是湖南师范大学校级青年课题“基于内容创生的文化产业发展历程研究”(编号:09XQN07)、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湘文化与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编号:10C09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文化产业概论》,欧阳友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李向民等著,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社会学研究方法》,艾尔.芭比著,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4]《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王颖,《经济论坛》。2009年1月。

注 释:

1.李向民、王晨、成乔明:《文化产业管理概论》,太原: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李思屈:《数字娱乐产业》,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向刚:《企业持续创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产品创新论文范文9

【关键词】 预算控制; 预算决策; 财务绩效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2-0070-04

一、引言

20世纪初,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提出了创新理论,强调了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门施、弗里曼、克拉克等用现代统计方法验证熊彼特的观点,并进一步发展创新理论,自此创新也成为了热门研究问题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品创新经常被认为是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有利支撑,在当前经营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产品创新更加成为学术界与企业界的关注重点。相应的,与产品创新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越来越丰富。

产品创新研究最早起步于西方国家的新产品管理,20世纪70年代,美国成立了产品开发管理协会,标志着产品创新管理系统化研究的开始[1]。自此以后,国内外学者与企业纷纷对产品创新展开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Bisbe et al.[2]在研究中将产品创新定义为独特的产品开发或营销方式,或者有别于现有产品的独特方式。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产品创新的界定是实现具有改进性能特征的产品或商品化,为消费者提供客观上新的或改进的服务[3]。通俗来说,产品创新可以被认为是内部生产或外部购买一种对公司来说较为新颖的产品或采用新颖独特的生产方式。

当前,关于产品创新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许多文献表明,产品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公司绩效的有效途径[4-6]。因为产品创新可以增加产品效用,赢得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拓宽销售市场,并最终实现产品与公司业绩的领先优势,因此产品创新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同时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对于优化组织资源并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也同样做出了突出的贡献[4]。但同时,也有许多学者和企业认为产品创新为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远高于其所带来的收益的增加,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呼吁对产品创新的开展实施更为严格的预算管理。例如Lin et al.[7]就指出,创新产生的巨大的成本对企业满足股东需求来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创新成本持续增长并对公司收益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如何控制产品创新成本已经成为企业必须要考量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产品创新对企业业绩影响的相关论点与论据是纷繁复杂的,产品创新与企业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是积极的或消极的都各有文献支持与主张。因此,本文并不直接去证明产品创新与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而是将两种观点综合起来研究,从预算管理的基本功能入手,通过对预算管理进行不同的基本功能定位去判断其对产品创新的影响,进而判断产品创新和公司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

二、预算管理在产品创新背景下的运用

(一)预算管理的基本功能定位

Abernethy et al.[8]认为,预算是管理中进行协调与沟通的重要方式,它跟奖励机制共同作用,经常用来促进低层管理者为公司的发展战略献身。文献表明,预算往往对业绩评价起到支撑的作用,通常被认为是组织中运用最广泛的管理工具之一[9-10]。还有文献举例说明,预算经常用来扮演计划或控制的角色[11-12],预算的不同用途可能会影响产品创新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程度。

预算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正如著名会计学教授Zimmerman归纳的:“预算是一项可以对公司中的各种活动进行协调的决策制定工具,同时也是对行为实施控制的一项工具”[13]。简单来讲,预算的最基本功能即决策与控制。

1.预算管理的决策功能与判断依据

决策是指通过预算过程,将组织中某些专属知识和信息传递到组织中的另一部门,以便做出资源配置决策[13]。我国管理学教授周三多[14]认为决策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行动计划方案、并准备实施的活动,在这个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与沟通、协调与资源配置相关的内容。因此,本文认为,若企业的预算管理主要涉及计划、沟通、协调、与资源配置等内容,则被认为符合预算管理决策功能属性。

2.预算管理的控制功能与判断依据

控制是指以设定好的并层层分解的预算目标为标准,对组织内的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将绩效与报酬挂钩,起到控制组织行为的目的。控制功能主要包括经营控制、业绩评价和激励功能。因此,本文认为若企业的预算管理主要通过标准制定、依据标准进行业绩考核,并以考核结果为依据进行改进的,则被认为符合预算管理控制功能属性。

(二)预算管理背景下的产品创新

有证据表明,以控制为目的进行预算通常依赖于高度的确定性与输出测量的准确性[15-16]。因为许多公司进行预算的过程中忽略了研发活动的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从而限制了预算管理的有效性。由于企业很难评估创新活动产生的确切成本,因此当以控制为预算的基本功能时,它很难保证产品创新所能带来的效益的增加超过研发成本,从而提高公司的财务业绩。

相比之下,Bisbe et al.的研究结果认为,如果企业以决策为预算的基本功能,产品创新会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在企业以决策为预算的基本功能时,预算过程无需做到十分精确,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理人都可以根据实施反馈的结果开展其他的可行的决策。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企业以决策为预算的基本功能时,产品创新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

总之,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本文发现,在企业以控制为预算的基本功能时,产品创新对企业绩效产生的积极影响低于企业以决策为预算的基本功能时的影响。由此提出假设1和假设2。

H1:产品创新对企业的财务绩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H2:当企业以决策为预算的基本功能时,产品创新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强于企业以控制为预算的基本功能时,产品创新对公司的财务业绩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

制造业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国民经济进步的支柱产业之一。它是一国经济实力提升的重要力量,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我国制造业相比较其他行业,基础比较完善,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因此本文选择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从而使研究的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本文选取了沪市A股上市的597家制造业企业2013―2015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因为企业从研发投入转化到创新产品需要一定周期,本文将研发并生产出创新产品的周期设定为2年,因此将2014年1月1日后上市的119家制造业企业从样本中予以剔除;同时由于ST、*ST企业为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研究该类企业的产品创新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没有较大价值,因此将研究周期内曾为ST或*ST的5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从总体样本中予以剔除;同时由于本文研究的是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没有创新支出的企业以及归属于制造业但属于类金融产业的企业也不具有参考价值,因此,将2013―2015年三年中均未发生研发支出的30家上市公司以及1家类金融公司从总体样本中予以剔除,因此本文的样本共394家企业。本文样本涉及的所有数据主要从Wind金融资讯软件、上海证券交易所、巨潮资讯网以及企业官网等途径获取。

(二)变量定义

1.因变量

因变量用来测度企业的财务绩效。绩效是企业达成特定目标的程度,是一多维概念。评估绩效的方式可以从许多方面来加以衡量,现有研究大多是采用企业获利率、营业额增长率、利润增长率、投资回报率或资产回报率等财务性指标来作为衡量绩效的方法[17]。

企业财务绩效不止包括财务方面的指标,而且应该包含成长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方面的指标。因此本文通过净利润增长率(NPGR)、总资产周转率(TAT)、净资产收益率(ROE)以及速冻比率(QR)这4个指标分别对企业财务业绩的成长、营运、盈利以及偿债这4个能力进行判断。

2.自变量

自变量由综合创新支出(CIE)构成,CIE又主要由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CEI)以及研发支出(R&D)组成。

其中,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主要借鉴肖德云等在《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一文中关于制造业自主创新综合评价的相关数据与结论。该文发表于2010年,当时对制造业的分类仅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4754-2011)中的前29类细分行业,因此本文也同样对作为统计样本的39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29类行业细分,并从外资企业研发、产学研合作、创新投入、创新转化和创新绩效5个方面进行制造业自主创新综合评价分析。综合评价指标表见表1。

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个企业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其中R&D活动的规模为绝对指标,R&D活动强度指标则为相对指标,因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为固定系数,因此本文研究使用R&D绝对指标便于比较和分析。

3.控制变量

本文以预算管理的决策功能和控制功能作为控制变量,分别对在决策功能下产品创新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以及在控制功能下创新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进行分析。

本文研究的所有变量定义如表2所示。

四、实证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表3的结果显示,2013年和2014年CIE与NPGR以及ROE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与QR在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同时CIE与TAT的相关性不显著。2015年CIE与NPGR、TAT以及ROE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同时CIE与QR的相关性不显著。综上所述,从三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CIE与代表企业财务业绩的四个指标在不同年份均出现过显著相关的情况,因此,本文认为,CIE与NPGR、TAT、ROE以及QR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证实了产品创新会对企业的财务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该影响的程度还需要通过回归分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回归分析

1.企业以控制为预算的基本功能时,产品创新对财务业绩的影响

表4的结果显示,仅在2015年,CIE与TAT以及ROE正相关,其他数据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表明在企业以控制为预算的基本功能时,产品创新对财务业绩的积极影响较弱。

2.企业以决策为预算的基本功能时,产品创新对财务业绩的影响

表5的结果显示,2013年,CIE与NPGR以及TAT正相关,其他数据的相关性并不显著;2014年,CIE与NPGR以及TAT正相关,其他数据相关性不显著;2015年,CIE与TAT以及QR正相关,其他数据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通过对比表4与表5不难发现,表5中CIE与财务绩效指标的相关性明显强于表4中反映的结果,即当企业以决策作为预算的基本功能时,产品创新对财务业绩的积极影响强于企业以控制作为预算的基本功能时的影响,证明了本文H2的正确性。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的相关结论为预算在决策与控制这两种不同基本功能下,产品创新对公司业绩的不同影响提供了相关证据。结果表明,当预算主要作为决策功能时,开展预算有利于产品创新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反,当强调使用预算主要是作为一种控制功能时,创新对促进公司业绩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在产品创新的背景下,预算的使用方式对产品创新促进公司业绩的提升方面有显著的影响。虽然许多文献对产品创新与公司业绩之间是持不同的看法,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在考虑预算主要作用的基础上,产品创新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要视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 胡树华.国内外产品创新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管理科学,1999(1):65-76.

[2] BISBE J, OTLEY D.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active use of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 on product innovation[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4,29(8):709-737.

[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技术创新调查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6-7.

[4] JULIO C,et al. The use of organisational resources for product innovation and organisational performance:A survey of the Brazilian furniture indust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6,180:135-147.

[5] Balkin D B, et al. Is CEO pay high in high-technology firms related to innovation?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6):1118-1129.

[6] CALANTONE R J, et al. Business performance and strategic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ctiviti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5,12(3):214-223.

[7] LIN B W, et al. Corporate technology portfolios and R&D performance measures:a study of technology intensive firms[J]. R&D Management, 2005, 35(2):157-170.

[8] ABERNETHY M A, et al.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the role of accounting, behavior and personnel controls[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97,22(3/4):233-248.

[9] DAVILA A, WOUTERS, M. Managing budget emphasis through the explicit design of conditional budgetary slack[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5,30(7):587-608.

[10] Sprinkle G B, et al. The effort and risk-taking effects of budget-based contracts[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8,33(4/5):436-452.

[11] EMMANUEL C,OTLEY D,MERCHANT K. Accounting for management control[M].Accounting for Management Control.Springer US,1990:357-384.

[12] KING R, et al. Budgeting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in small healthcare businesses[J].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10,21(1):40-55.

[13] 佟成生,潘w,吴俊.企业预算管理的功能:决策,抑或控制?[J].会计研究,2011(5):44-49.

[14]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5] BROWNELL P, et al. Task uncertainty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budgetary participation and budget emphasis:some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91,16(8):693-703.

[16] BRUNS W J, et al. Budgetary control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75,13(2):177-203.

产品创新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动漫概论 教学内容 创新 设计

国内很多院校在相近的学科中开设动漫专业,《动漫概论》是动漫专业必修的入门课程,学生从非专业向专业过渡转化的课程,教学应该从理论讲授到理论应用,培养兴趣与提升学识对于学生同样重要。近些年,在各种教学模式改革中专业教师的自我实践证实很重要,如何立足于实际进行专业教学,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创新理论教学。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完善了动漫相关的产业政策,在产业政策的影响下,当代动漫教育从技能素质的角度培养既懂管理又懂制作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很重要。

一、《动漫概论》课教学内容创新设计概述

专业教学是学科知识、方法、思路等的传授,不是知识点的复述,与时俱进地创新专业内容教学尤其重要,从教学内容入手,创新课程教学。老师如何教授该课程应该有一定的规律和体系,改变传统考核思路模式,专业教学强化学生通过理论分析问题、对接实践的能力,理论和技能同样重要。新的《动漫概论》课教学知识点设计建立在大动漫范畴基础上,以产业为目标,从理论到理论完全不能适应本校实际,动漫理论应来自于理论实践教学和技能实践,动漫专业建设与本地区产业紧密联系。文化产业――动漫教学――专业建设,从实践到理论再实践,课题或者项目驱动理论教学更有现实意义。

《动漫概论》课教学包括学科本体与文化知识。首先,《动漫概论》教学必须在观念和资料的准备方面占据优势地位,教学内容增加人文学科知识,动漫作品注入文化元素,吸收最新的文化及其产业成果应用于教学,这对于初学动漫制作人员全面理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很重要。了解中国文化产业与动漫的现状,教学内容增加相关的知识点,如文化产业理论。以学校的学科特色为出发点,加强动漫专业建设,以创建特色专业为目标,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和企业需求,拓展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动漫概论》课教学内容常见问题

近年来,《动漫概论》教学主要存在脱离时代的发展语境、忽视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论述等问题,具体来讲:1、《动漫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的许多机遇与挑战,诸如,技术、文化、需求、时代、产业等,动漫教学很难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理论教学对于入学考试文化成绩不高的学生很容易枯燥乏味,学习的乐趣在于循循善诱,理论教学没有与实践结合,教学效果不理想!老师教学如同一个演员在舞台的“表演”,逐步改变“自我娱乐”式的教学模式,促使本学科的深入发展。2、新的时期,按照传统动漫的工艺与技巧解释动漫概念已经不符合现实状况,只能在《动漫史》中出现了。新的工具、技能以及表现方式开拓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大胆的实验创新精神。动漫制作涉及的材料很多,媒介和材料的多样性给动漫创新开辟了广阔的视域,如定格动画可以把材料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方向。如今,传统媒介技术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数字技术促进动漫艺术应用的发展,尽管有的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增加了动漫创作研究,这也很容易把《动漫概论》教学引向作品鉴赏。3、许多《动漫概论》教材的知识点依旧在动画部分,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行业日益重要,动漫教学应向相关专业延伸与拓展,诸如游戏、漫画与动画的关系。我们在教授新的知识点总是存在着概念、范围、类型、特征的思路,忽视漫画、连环画、游戏、动画的联系,数字动漫产业的相关论述极少,甚至没有;教材内容上存在着“以偏概全”现象,不同版本《动漫史》与《动画概论》内容不分,有教材甚至认为:动画就是文化创意产业。4、由于学科背景、授课时间等差异,纵观国内各种版本《动漫概论》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对于知识点侧重不同,造成了学生对动漫应用与理解的形形差异。也有老师认为:以老师的学识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学大纲、授课内容和规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种思想和观点都应有,认为理论学习应该是“百家综合或者争鸣”,而“放养”学生,任意组织内容进行授课。

总之,教学内容应该有系统性体现动漫学科特点,教学方式不能太死板,也不能完全任由老师自由发挥或者取悦于学生,最好能够体现大师风骨!当然,教学内容也不能是简单的说教或者读课本上知识点,这样做会失去理论对实践的意义!

三、《动漫概论》课新增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从动漫艺术本体入手,诸如概念、技术、设计、叙事、流程、审美、功能、时间等动漫语言,了解动漫艺术风格,针对性明显、创新性不强。动漫学科特点与电影艺术的综合性、假定性、视听性相似。笔者认为新增教学内容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后现代艺术。当代社会审美思潮多元化,个性需求多样性,我们以理性的态度面对它,既不盲从也不随波逐流,而设计应该以自然和人文为基石,动漫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必然受到外在因素影响,涉及广泛的艺术、社会和人文学科,后现代设计艺术还是比较人性和自由,后现代艺术吸收借鉴传统文化艺术,而表现出多元文化价值观,个性元素设计离不开动漫形象的实用价值。很多人认为:后现代主义艺术观颠覆了现代主义观,后现代社会是各种信息充斥的时代。后现代艺术不仅是艺术思潮,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如何创新发展的思路。艺术多元化促进个体精神的释放,突破了时代精神和传统艺术设计视域的压制,更加关注人的全部活动和情感世界,也有人借助大众文化和民间艺术表现力,实现艺术语言的革新,设计美在于表达作者内心真、善、美感受,实现产品应用价值,各民族文化可以采用新媒体技术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动漫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动漫创意融合多学科知识,随着新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冲击,开发、建立本土资源以及数字表现体系,文化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创意设计新的产品。关注国内相关文化产业实践的发展,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成为新的生产革核心,各地区产业集群优势不断扩张,尤其省会和沿海开放城市通过新的经济力量培育文化产业形态。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各地年鉴和产业报告,了解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促使文化产业不断发展,产业政策转换为宏观调控的手段,面向大众消费的商品依靠文化创意力量获得发展动力,真正的动漫创意产业是产、学、研、销一体化,没有创新很难突破产业困局。

(三)工商管理知识。研究商品市场中销量好的动漫设计以及衍生品设计,以市场需求改变设计。经济的繁荣,艺术消费必然走向昌盛,艺术品消费促使新的创作动力产生,经济利益分配促使艺术生产进入良性循环。动漫艺术品设计、生产要适销对路,建立规范的艺术消费市场体系,艺术进入经济市场成为商品,专业教学需要资金运作、商业知识、管理等融入课程理论教学,如,产业集群、资本运营、生a经济效益与人力资源考核等知识。在衍生品的营销中城市、商业、工业、市场结合形成产业优势,如何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四)中国连环画与漫画艺术研究。连环画与漫画来源于绘画,既能表现故事情节的精华,又能表现作者的艺术水准。中国连环画艺术叙事、表现风格多种多样,朴实、熟练的绘画风格更具有艺术表现力,连续的故事情节画面与动漫分镜头有相似之处,如赵宏本、沈曼云、钱笑呆、徐宏达、顾炳鑫、刘继卤、王叔晖、贺友直、汪观清、华三川、程十发、范曾等连环画作品。研究国内外艺术大师的作品,绘画形式如何表现故事以及如何设计角色形象,这些形式对于当代的漫画与动画设计有借鉴作用,许多古今文化知识成为连环画创作的素材来源,人物和场景的绘制证明了设计与美术的渊源,因此,动漫设计可以借鉴连环画的画面设计。

四、《动漫概论》课教学知识点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体系:1、动漫概念(动漫表现形式分类、动漫与游戏、动漫史上重要的风格流派、动漫创作素养),理论为主开展教学;2、动漫设计与制作流程,如果有条件可以课后考察动漫公司;3、原动画设计,可以进行角色形象临摹或者国内外动漫明星介绍;4、动漫语言学习,如文学语言、电影语言、视觉语言、听觉语言、表演语言、数字技术语言,动漫语言在创意设计的重要性;5、中国连环画与漫画艺术研究,多研究中国连环画以及国内外的漫画作品;6、动漫产业与衍生品的开发(动漫策划与衍生品开发,了解动漫产品的推广流程,可以简单分析国内的动漫产品案例);7、动漫营销策略与市场运作模式(增加动漫设计策划、市场调研、营销与市场需求互相促进);8、文化产业与后现代艺术,如产业视角的动漫文化价值观;9、中国文化产业现状与体制,如国内动漫政策法规。以上教学内容专题和模块特点比较明显,章节知识点没有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模式排列,知识点内在的联系由小到大、由点到面,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学科视野。总之,教学内容体系创新后,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课程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都要有相应更改,以适应教学内容创新。

(二)进度。教学进度中各知识点也不能“照本宣科”地进行,课时应该有弹性,理想的教学时间是40至72课时,每周的课时量控制在4至6节,针对学生的差异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灵活应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布置课外作业增加学生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作业发现产业中的某些问题,体现理论的指导价值。

(三)考查。从文化产业的层面扩展动漫专业理论教学,其教学内容从教学实施、考核方式、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化,结课考查的方式也应该变动,通常理论课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这种做法的弊端是忽略了学生平时的练习和表现,最好是以综合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鼓励学生围绕技能应用自主学习。在专业教学改革中有学者尝试课程教学引入部分课题或者项目鼓励学生参与;还有学校以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突破口,反思教学内容设计,笔者认为:依据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状况评价教学效果比较有价值,如参与设计、参加比赛,毕竟学科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总之,由于学校特色的差异,专业建设成果依靠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以及能力的大小来证明,学生社会实践弥补专业建设的不足,实现本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创新探索动漫人才培养路径,艺术探索走向文化产业,注重相关学科相互延伸与支撑。

产品创新论文范文11

论文摘要:50年来,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大范围讨论约有五次,包括涉及“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和“生产劳动”等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的前三次讨论,20世纪90年代初期关于“价值创造源泉”问题、世纪之交由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再掀热潮的后两次讨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断完善的今天,只有结合新的实践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石,也是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在过去一个半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由这一著名理论引起的各种纷争从未停止过。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大范围讨论约有五次,争论主题分别依据了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不断对经济理论提出的新课题和新任务而层层推进。今天,面对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的意义,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实践,也是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一、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五次大讨论

(一)20世纪50 —60年代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次讨论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解释“价值”一词时引出的概念。马克思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第3卷阐述“流通中的价值规律”时,马克思又从社会需求角度提出了另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价值“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须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是在起调节作用的市场价格或市场生产价格的形式上表现出来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来讲,人们讨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时关注的都是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第二种含义较少过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很多实际情况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最初设想还有很大差距;在这种背景下,要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即按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分配消费品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可避免地造就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当时一些理论工作者不得不从马克思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着手,重新思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究竟应当如何运作的问题。

1955年,南开大学的魏埙、谷书堂两位学者共同完成了《价值法则在资本主义发生与发展各个不同阶段上的作用》这一课题的研究,第一次涉及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所谓社会必要劳动量,我们认为应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单位商品的生产来看,那是在一定期间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部门之平均条件下的支出;另一方面,从每一种商品总量的生产上看,那就是用在该种商品之生产的社会劳动的总支出,必须与对该种商品社会所需要的量相适合。前者依以说明同种或同一部门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后者依以说明社会劳动在不同生产部门间的比例分配。”两位作者首次提出“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价值”的观点,在我国经济学界引起了一定反响,并促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价值规律方面的论战。归纳起来,当时讨论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我国学术界长期流行的观点,认为价值由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第二种含义仅制约价值实现而不参与价值决定、即“实现论”,主要学者有宋承先、邓翰维、洛耕漠等。第二种观点,试图从新古典理论角度把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市场供求决定因素,并用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来解释现实供求问题、即“决定论”,主要学者有何安、孙英武、王振之等。第三种观点,认为价值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共同决定,即“共同决定论”,在我国理论界主要由魏埙、谷书堂、吴树青等人提出,并从各个角度作了论证。

1962年,由谷书堂、林兆木和吴宣恭三位学者共同发表的论文《试论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以下简称《试论》),又一次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大讨论。三位作者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供求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的规定只起着间接的影响作用”,“所谓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是为一个部门价值的实现规定了一个界限,它并不直接决定价值的形成,而只是决定价值的实现。”显然,这一说法否定了魏、谷二人在50年代后期提出的“共同决定论”观点。《试论》发表不久,谷书堂等三人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认为“实现论”和“共同决定论”都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因而又于同年7月29日在《光明日报》联名发表了《关于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问题的再认识》,提出了与《试论》不同的观点。文章认为,在社会确定的需要发生变化、而生产条件尚未变化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由提供满足社会确定需要的商品量的那些生产条件按照一定的社会平均决定。所谓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按社会对某种商品确定的需要而分配在某个部门的劳动时间,就不只是为一个部门价值的实现规定一个界限,而是为该种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确定划定一个界限。正是在这个界限内,通过商品生产者的竞争,各种生产条件的个别劳动时间才能形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决定该部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遗憾的是,“”打断了这场学术上的争论。直到1982年谷书堂等人《对价值决定和价值规律的再探讨》一文发表[5],才又拉开了重提价值决定问题的序幕。通过重新补充一些新的理论资料,谷书堂等人指出,决定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即是指单个商品生产上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总体上看,它就是符合某种社会需要的商品的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从而回到了“共同决定论” 的观点。该文的发表,再一次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强烈反响。到目前为止,以上讨论均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意见,但这场争论却对后来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从经济理论体系上证明了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决定理论并不排除市场供求具有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它又从实践角度指出了过去一概按照实际生产费用计算产值、从而必然导致大量没有实现的“价值”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在理论上的反映,为下一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关于“生产劳动”的大讨论

1978年的改革开放给新中国的学术争论带来了活力,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也迫切需要各种理论做出回应,由此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关生产劳动的大讨论。争论的焦点是,形成价值的生产劳动应不应当包括非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并在我国理论界逐步形成了所谓“宽派”和“窄派”的不同观点。

争论首先由宽派代表人物、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引发。他在发表于1981年《中国经济问题》的文章中,提出只要参与物质产品生产行业的劳动都属于生产劳动。文章具体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劳动包括的范围,如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生产满足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从事产品交换和分配的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教育的劳动、用于环保和改善环境的劳动等,认为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窄派代表人物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先生。他在同年《经济学动态》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只能是物质生产劳动。他认为一些同志之所以表示教育、科研、文艺、服务业等行业都属于生产劳动,一是想引起社会的重视,二是想为20世纪末每人1 000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找一个与外国可比的口径。他认为两个用意虽好,但若因此把这些劳动视为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会对我们的工作造成干扰,如混淆物质和精神、混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混淆生产和消费、混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混淆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创造的价值等。

这次关于生产劳动的宽派与窄派之争,实质上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生产性问题;或者说,是什么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价值形成的源泉而言,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20世纪9。年代初期关于“价值创造源泉”的讨论

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前苏联和东欧剧变、美国“新经济”的繁荣以及中国现阶段多种经济形式的并存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等现实特点,都与马克思当年生活的时代有着千壤之别。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学术界展开了新一轮对“价值创造源泉”的讨论。争论的发端,源自于谷书堂教授在1989年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中对价值理论的新见解。对此,中央党校苏星教授在1992年发表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一文中提出不同意见与之商榷。以此为契机,引发了一场由“苏谷之争”到价值“一元论与多元论”讨论的高潮,争论的焦点在于物化劳动是否也创造价值、按要素分配是否合理等。

在《通论》中,谷书堂等人提出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几个新观点:(1)“说社会必要劳动创造价值与说劳动自身的生产力与劳动的资本生产力以及劳动的土地生产力共同创造价值,都是符合劳动价值论的。”(2)“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都创造社会财富,都形成价值。”(3)“工资、利息、地租不过是根据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所作的贡献而给予这些要素所有者的报酬,……或简称按贡献分配”。苏星教授认为,这种按贡献分配的观点不符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是非劳动生产要素决定价值的多元论。他强调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物化劳动只是转移价值;强调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强调只有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决定价值,非劳动生产要素不能决定价值。对此,谷书堂、柳欣两位学者于1993年撰文《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以示回应。文章认为,当讨论商品经济的价值决定时,关键是说明生产者之间由劳动生产率差别导致的利益冲突,这要求必须说明使用价值的生产及其技术条件。因此,在明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具体规定和价值是社会财富的计量单位后,说这些生产力共同创造价值是符合劳动价值论的。

厦门大学的钱伯海教授则主张“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其观点为:(1)生产诸要素共同创造价值,“从社会看的活劳动创造价值三从企业看的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2)科技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先进设备可以创造出比旧设备多得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3)由于生产诸要素共同创造价值,所以“按资分配,给以相应的报酬并不存在剥削问题”。

“新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和“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一经提出,很多学者提出了异议。如西北大学的何炼成教授发表文章表示同意苏星教授,认为“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文章指出,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以及劳动的自然条件和劳动的社会力量;如果是指劳动产品的价值,则不论是劳动产品的个别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中国人民大学吴易风教授也认为,谷、钱等人在研究思路上陷人了类似斯密的理论陷阱,即劳动价值论只适用于简单商品生产,而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商品价值分解为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而漏掉了不变资本,即著名的“斯密教条”。这使得谷、钱二位学者分辨不清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生产、价值创造和价值占有等问题。这场争论最终并无定论,但适时拓宽劳动价值论的内涵以应对新形势的需要这一趋势,在当时无疑成为一种新的解释方法。

(四)新世纪之初在二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下展开的新一轮讨论

世纪之交,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再次掀起了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学习和讨论的热潮。这次讨论具有两个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从深化对当代劳动的认识人手,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新特点;二是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形成源泉问题,提出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各种新见解。

1.对深化劳动的认识第一,物化劳动是杏创造价值。厦门大学的钱伯海教授强调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否则“科技是生产力就不能成立”,“相对剩余价值包括超额剩余价值就无从得来”,“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就不能存在”;所以,“创造价值不等于增加价值”,即“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第二,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北京大学的晏智杰教授认为,除劳动之外的土地、资本、企业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等都具有生产性,都是对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形成和增加不可缺少的因素。中国人民大学的吴易风教授对此提出了批评。他认为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理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相对立的,目前这些观点的出现正是注重市场经济表面现象、而忽视现象背后劳动创造价值本质的结果。第三,第三产业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北京大学的萧灼基教授认为,现今情况与过去相比发生很大变化,只有扩大生产劳动范围,把第三产业的劳动当作创造价值的劳功,才能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中山大学的李江帆通过提出两个条件论证了上述观点,“(1)创造出使用价值(不管是实物形式还是非实物形式);(2)用于交换。服务劳动既然创造出用于交换的非实物使用价值,就应该创造价值。”北京师范大学的白暴力则认为,并不是所有第三产业劳动都创造价值。“如律师的服务、金融和保险等行业都不创造价值”;相反,“只有生产社会中多数人需要对象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第四,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西南财经大学的刘诗白教授提出“科技创新劳动”创造价值,认为这种劳动是以拥有科学知识高积累和高创造能力的科技人才进行的一种高度社会化劳动,因此能够比一般复杂劳动创造更多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吴易风教授则认为,在商品生产中,新知识、新科技在进人劳动过程的同时可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并不进人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因而并不创造价值。

2.对深化劳动价位论的认识第一,关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南开大学的谷书堂教授不同意“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的观点,认为“社会分配的是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是物质财富,是使用价值。从表面上看,它是以货币形式即价值形式分配,但这只是测定分配数量的尺度,分配的实际内容则是物质产品,是用以满足人们各种消费的需要。”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也认为,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不是同一层面问题,价值创造与劳动相关,价值分配与要素所有权相关。所以,不能依据是否参与价值创造确定参与分配,也不能根据是否参与分配而论证是否参与价值创造。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与剥削问题。南开大学逢锦聚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人民代表,通过税收等形式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归根结底用于人民,不存在剥削问题;个人、私营企业主即使占有他人剩余价值,只要他们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初始用于投资的资本来源正当,也不能算是剥削;至于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占有的剩余价值,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剥削性质,但只要其经营活动合乎国际惯例、遵守中国法律,也应受到鼓励和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强调,对私营企业主是否存在剥削问题应重新思考。我国的政策界定雇工8人以下是个体工商户,是劳动创造价值而不存在剥削;雇工一旦在8人以上,就认为存在剥削。他认为这完全是误解,8人标准来自马克思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例子,而我们现实生活与之区别很大,所以不能简单套用这个标准。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争论的简要评析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50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总的来说,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尊崇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目前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长期以来,传统价值理论只承认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创造价值,否定非物质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这其实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误解,马克思生产劳动的概念应随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拓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种有用的、实现社会需要商品的劳动,都创造了社会财富、并形成社会价值,因而都应是生产劳动。

第二,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价值创造的实体是抽象劳动,劳动者的劳动是一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价值形成是回答劳动力如何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形成价值,在形成价值过程中各要素发挥什么作用。其中,劳动力创造价值的过程必须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所以,尽管劳动以外的其他要素不创造新价值,其作用只是将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但它们是价值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第三,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一方面,伴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深刻变化,科学技术在使用价值生产方面不断发挥重要作用,掌握作为使用价值生产源泉的科学技术的劳动,在逻辑上也应是价值源泉,即承认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创造价值与承认活劳动创造价值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又能通过劳动者的劳动凝结到具有更高效率的生产要素中,并通过要素效率的提高改善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从而为价值形成、价值创造提供良好条件。

第四,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从马克思按劳分配本意看,按劳分配主要由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条件决定,其实现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消除商品货币关系等条件的严格限制。当这些条件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时,必然要求有另外的分配形式作为补充。所以,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还要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明确两点:(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根本决定因素;(2)必须把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关系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考察,承认生产要素也参与分配归根到底由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

产品创新论文范文12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36-02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经济学家厉无畏认为,创意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人们智慧的凝聚或艺术的设计形成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具有高文化、高环保、高效益的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模式,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其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以产业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新理论、消费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创新为理论核心,瞄准文化高新技术发展前沿,为形成高文化、高环保、高效益的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如下特征。

1.文化创意产业是通过创意思维经营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现代产业的基础上,把文化艺术、产业技术,以及市场需求有机地链接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它不仅继承传统产业的精华,而且重视文化艺术、现代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强调创意思维、多业互补、提高综合协作能力,注重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文化创意产业强调推广应用不同的文化和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强调开放性与特色性有机统一, 要求打破传统的封闭式产业生产模式,建设开放的生产体系,开放利用产业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等各类市场要素的最优化利用。

3.文化创意产业在运作机制上具有市场化特征,在生产经营上具有文化性、智慧性、创意性特征,在产品供给上具有特色化、品牌化特征。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学透视

大量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建立在一定的动力机制基础之上的,具有自身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一) 文化创意产业迅速涌现的经济学背景理论

1.资源禀赋变化的诱致性变迁理论。特定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长会引起人均资源禀赋的减少。人均资源禀赋的下降,会使已选择的资源利用方式发生从适宜到不适宜的变化。当资源利用方式难以维系下去时,人类会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以提高特定资源禀赋的承载力,使资源禀赋、资源利用方式和社会发展三者继续保持协调。人均资源禀赋变化得越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频率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人均自然资源禀赋变化的诱导下,通过知识融入、技术和制度创新,以相对丰富的要素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要素资源的过程。

2.边际收益理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是由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即生产要素的增加达到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价值和产量将会逐渐递减,甚至没有增长或衰减。但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传统经济学的这一定律却失去了它的解释力,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显示的是边际收益递增规律。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其“新增长理论”中提出,知识或者是创新科技这种新型要素作为要素投入其他生产要素中时,对其投入应用和改进越多,这个要素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产品的核心价值越高,则市场价格就越高。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够带来边际收益递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的不再是稀缺的有形资源,而是无形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智慧和创新思想,在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成本与价格之间往往没有关联,价格竞争已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市场需求成为创意产品价格的主要推动力。

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指能够满足当今的需要而又不牺牲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从协调资源、环境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运用创意学思维、文化艺术学、生态学、美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知识,增强产业资源的再生产能力;通过各种创意要素的植入,使产业资源得到“二次开发”,促使产业系统产出和增值功能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产业及文化事业的综合协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化性、持续性、和谐性、协调性和生产模式的创意性方面。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利益主体。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类型的显著特征是他的利润目标与福利目标可以相容,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经济效益,而且能向外部提供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通过它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力来实现,社会效益通过它所具有的消除或化解负外部性、增加正外部性供给的能力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以生产效率更高的产业生产模式替代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生产模式的过程。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富有创意、附加值高,所以企业和农民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受益者;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兼顾社会效益,所以社会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受益者。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和农民始终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政府则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产业化理论。产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横向上实行文化、资金、技术、劳动等产业生产要素的集约化;在纵向上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创意组织和协会为依托,以广大农民为基础,以文化知识和科技服务为手段,通过将产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的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各参与者主体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经济共同体的运作。从产业产业化的内涵来看,它的核心是经营一体化,关键是“龙头”带动,基础是农民参与,本质是由有关各方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使各个组成主体都能获得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产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信息大发展的产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内在动力推动和引致的自发性体制创新。该体制创新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能够引导分散的农户进入社会化大市场,降低交易成本,生成规模优势。

3.人力资本理论。知识和创新代替自然资源和有形的劳动生产率成为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R.Florida, 2005)。文化创意产业选择配置在某个村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该地区的市场和供给网络,更重要的是希望从当地受过良好教育、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中获得生产力提高的收益。因此,政府与其为了吸引企业投资而实行各种减税政策,不如投入一些资金用于产业便利性的建设,从而吸引创新人才、创意人才,因为他们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现代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面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现实,当产业投入要素成本上升,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递增时,就必须努力寻找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新型产业模式,来代替上述落后产业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因其文化特性正好适应这样的要求:克服要素报酬递减和要素成本递增的压力,从而成为产业中的“新宠”。

从经济学的角度,创意也是一种资本形式――创意资本,而且它是比人力资本对文化创意产业更有意义的资本形式。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产业建设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到处都弥漫着创意的氛围,帕累托最优就更容易实现了。经济学家很早就提出不同类型的资本:物质资本(原材料、土地)、金融资本(金融资产)、人力资本(受过教育的人)和社会资本(通力协作的人群)。与当今主流的经济学家依据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来计算人力资本不同的是,那些能够建构新理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文化形式和新产业的人才才是真正的“创意资本”。

4.创新理论与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家熊彼特很早就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1934)。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保罗・罗默也认为,人类伟大的进步都是来源于思想,新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然而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来自于人的大脑,设计产品的人、开办企业的人、创作音乐和绘画的人等都通过他们的创造性活动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我们的生活。“也许创意经济时代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和繁荣,更能使人类的整体潜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哈佛大学教授J.S.Nye (1996)认为,在信息经济时代,资本、自然资源、甚至土地不见得是财富。今天投资驱动型经济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需要创新驱动型经济与知识驱动型经济的领域,需要新创意、新知识来推动。罗默还指出(1986),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阿特金森和科特(Atkinson & Court, 1998)明确解释了美国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创新和创意为本质的经济。

继产业经济以土地、工业经济以资本和矿藏为最重要资源之后,创意经济使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知识生产和人才资源作为经济资源获得了空前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到在创意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技术或信息,而是创新或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主要是指:(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产业与“三生”资源(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具有和谐、交融的特性,资源配置具有复合、循环的特性,生产的产品都具有文化、艺术的创意特性,属于智慧型产业。(2)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运用创意的思维范式,赋予产品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是文化与生产、产品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创意性产物,能够给人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3)经营机制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要求产业生产、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互衔接,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机制必然要求与传统产业的经营机制有很大区别。

5.产业集聚理论与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的兴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集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组织形式难以相比的。文化创意产业因其自身发展的特性(创新性、经济外部性和知识密集性等)更倾向于在空间上集群或集聚,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从业者和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集聚。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多源于知识网络和创意场效应。从理论上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家族的新成员,与其他产业活动一样,需要为发挥创意的潜能提供完善的内外部条件,如专业化的创意教育培训和灵活的人才市场、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支持以及频繁的信息交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生活中的文化和产业结合、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有多样化的宽松的环境、有独特的本地特征。

参考文献:

[1] R.Florida,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2002.

[2] 理查德・弗罗里达(Richard Florida) .创意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