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

时间:2023-06-05 09:56:11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1

关键词:英国;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企业主导

作者简介:安真真,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匡瑛,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719.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1-0087-04

在英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地位显要。多年来,它为英国培养训练了大批职业世界所需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为英国科技振兴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几年,英国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状况陷入了困境。2011年12月,英国就业与技术委员会(UKCES)提出了一项针对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方案,希望通过改革建立一个企业主导的职业教育体系,达到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的目的。本文试图通过阐述英国职教体系改革动因、改革的原则、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改革意义,以供我国的职教改革借鉴。

一、构建企业主导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因

在过去的十年中,英国政府对技术培训的投资显著增多:1997-1998年度至2008-2009年度,政府在继续教育中的实际公共支出大约增长了36%①,拥有高级资格证书(或者同等水平)的人数增加了44%,而没有资格证书的人数下降超过了25%[1]。这些数据都表明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一些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现有的职业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一)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需求

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在推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技术发展中困难重重。首先,人们普遍认为对于许多岗位来说3级(相当于A-级)资格证书是经济发展所要求的最低水平,但是在2010-2011年度,英国的学徒制中约有2/3的课程是从2级开始的[2]。也就是说,职业教育提供的培训很难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很难提高企业对培训的投资和参与。在过去的12个月里,只有27%的企业安排或资助了旨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3]。在2008-2009年,只有25%的企业选择了公立培训机构。据悉,企业在培训上的支出大约是20亿英镑,而公立培训机构的收入只有7.5亿英镑。

(二)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难以提供充足的高质量学徒岗位

只有接受的技术培训质量高并受到劳动力市场重视时,参加培训的个人尤其是年轻人才能得到发展和提升的机会。但目前他们获得高质量的学徒培训的机会并不多。一方面,企业提供的学徒岗位不足,年轻人选择学徒制的机会有限。例如,2009年英格兰只有8%的企业提供学徒岗位,16-18岁的年轻人成为学徒的机会大约只有6%[4]。而从国际上来看,奥地利、澳大利亚、德国和瑞士提供的学徒岗位数量是英国的3--4倍②。另一方面,学徒培训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增加了维护培训质量的风险。最近学徒制的发展主要集中在2级资格和服务行业,但这些培训往往用时较短,培训内容较少。比如,在某些情况下零售行业的学徒培训可以在短短3个月内完成。在其他国家,学徒平均需要3-4年,而英国只需1-2年。

(三)企业对技术培训的投资难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企业投资的技术培训类型主要有非正规培训和资格证书培训。首先,企业对技术培训的需求不同。英国企业参与培训的比例很高,但在2007-2009年间企业的培训投入减少了5%[5]。与其他欧盟国家相比,英国培训持续的时间也较短。目前仍然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企业没有为员工提供任何培训。其次,培训没有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组织绩效联系在一起。在英国,约有25%(在某些部门这一比例甚至高达50%)的培训是为了完成法定的义务,而不是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只有不到33%的企业采取高效能工作实践方法,尽管这种组织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激励更多高效的员工参与,还可以把劳动力开发与提高组织绩效结合在一起[6]。再次,英国企业领导和管理能力相对较差。人们普遍认为,采取科学的领导和管理的企业拥有较高的组织绩效、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但与欧洲竞争对手相比,英国管理者的数量最少,在管理发展培训上的人均花费也较少,大多数中小企业业主在创业前没有接受正规的管理培训[7]。

很显然,英国在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基础中面临着许多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英国就业与技能委员会建议构建一个由企业主导的、单一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以顺应企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在提供高质量、高回报率的技术培训的同时也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

二、构建企业主导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

为了解决前面章节所提到的问题,英国就业与技术委员会提出了构建企业主导职业教育体系的5个原则,以简单描述企业主导的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

(一)企业拥有职业教育的主导权

英国职业教育有企业主导开发经济增长所需技术的历史基础。19世纪末,为了应对国际竞争,英国16家Livery公司共同建立了伦敦城市行业协会(the City and Guilds of London Institute),培养行业内的年轻工匠。目前,该协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职业资格认证机构之一。然而,在过去的30年中,英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特点却是政府在其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许多政策是从政府需求而不是企业需求出发。但是,在许多拥有成功职业教育的国家,恰恰是企业、培训结构和员工团体的共同合作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8]。因此,政府应该放权,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自由,与员工、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共同创建一个有利于技术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拥有了职业教育的主导权,企业将致力于创造有活力的、负责任的企业文化,把劳动力开发作为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获得更多的自由和主导权,优秀的企业将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培训机会、就业机会和工作体验机会。

(二)建立单一的技术培训市场

英国目前有两个培训市场:一个是依靠政府特权提供资格证书的公立培训市场,另一个是顺应市场技术需求的私营培训市场。企业的培训支出模式显示许多企业没有选择公立培训市场。这表明公立培训市场没有提供经济增长所需的技术,也表明投资在公立培训市场中的公共资金没有产生最大效益。

英国需要一个单一的技术培训市场,这样继续教育学院和私营培训机构的发展将依据市场的真正需求而不是政府财政刺激,企业和员工也会更乐意为高质量的培训投资。在单一的技术培训市场中,资格证书将是企业和个人进行技术认证所依据的真实可靠的工具。继续教育学院和培训机构也将会更加关注企业需求,致力于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培训。

(三)企业主导的合作组织设计技术培训方案

由于英国职业教育设计和实施的高度中央集权化,职业教育体系面向的企业和个人还不够多,人们参加培训的需求也不强。其他国家的职教体系中通常只有两个关键的主体:培训机构和企业,企业与培训者直接联系。但在英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有多元的主体:政府、企业、培训结构和培训者,前三者之间的信任度通常很低。

企业和员工都知道什么样的培训最有用。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企业与工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共同合作应当主导并影响技术培训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当地企业间的合作将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比如提供更多的学徒岗位和工作体验职位;供应链之间的合作关系将通过共同的技术开发得到加强。这些长期合作开发的技术培训方案将更有助于保证技术培训的质量和适用性。

(四)技术培训转向依靠企业投资

技术培训经费的来源随着培训主导权的转移而变化。随着主导权转移到企业手中,培训经费也需要从依靠政府转向依靠企业投资。主导权和购买力都转移到了企业,从而建立对市场需求反应更加灵敏的培训机构网。

与其他领域的公共服务改革相比,技术培训的经费改革在实施层面仍然很复杂:公共资金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纳税人提供更高的回报;设计的投资模式应当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其中,以带来更多的合资。

(五)培训经费运作过程透明

在单一的技术培训市场中,公共资金的使用应该是透明的。当前的公立职业教育体系有两个独立的交易过程:政府与培训机构之间;培训机构与消费者之间。因此,消费者常常不知道政府的投入,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将很难认真决定自己的培训投资。

公共资金的投入应该是透明、简单的,并且能够帮助企业和员工更加容易地进行选择。公共资金的使用在市场中应该是清晰可见的,应该是以提高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为前提的。企业和员工能够作为消费者来购买政府提供的培训,以此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创新性,使培训能够物有所值。

三、构建企业主导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措施

在英国,使企业拥有技术培训的主导权需要进行长期的改革,需要彻底转变技术战略和技术培训的开发职责。这些建议的目的是在本届英国政府承诺的基础上能够提高技术培训参与度,确保技术培训长期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英国就业与技能委员会认为技术培训战略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彻底地改革:

首先,针对16-24岁青年的职业培训应由政府主导转为企业主导;其次,对于成人劳动力开发,应由培训机构主导转为企业主导。

具体而言,英国就业与技能委员会提出了四点建议措施:

(一)政府直接资助企业参与学徒制

职业教育的主导权与经费来源密切相关,英国的传统是政府独自掌握着培训经费和主导权。如果企业想要获得更大的技术培训主导权,获得预期的利益,那么就必须改变职业教育经费的运行方式。

针对16-24岁青年职业培训项目,以青年人的主要职业通道――学徒制为例,在目前的技术培训中,政府对学徒制的资助主要是通过技能经费署(the Skills Funding Agency)对培训机构进行,但拥有超过5000名员工的企业除外。UKCES建议政府直接资助参与学徒制的企业。

但是,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在安排年轻人参与工作本位的培训项目时面临着许多风险。鉴于2013年以后人们接受教育的年限和NEET率的提高,采用激励机制降低这些风险、提高企业培训参与度将至关重要。从长远来看,激励企业参与技术培训最直接的一个方式是通过税收体系,比如国家退税制度(National Insurance Rebates)。这种方式可以把培训经费直接拨给各种规模的企业,减少的影响。目前,政府对16-18岁的学徒提供100%的培训经费,对19-24岁的学徒提供50%的经费。通过国家退税制度,企业与个人共同支付19岁以上年轻人剩余50%的培训费用。

(二)职业教育依靠企业投资和贷款

为了确保成人劳动力开发的可持续性,UKCES建议改变公共资金对成人劳动力开发的资助方式:从目前基于提供资格证书的培训机构拨款模式转变为基于培训效果的企业投资和贷款模式。

对24岁以上成人的培训和诸如高等教育等其他领域,政府经费已经从资助模式转变为借贷模式。例如,从2013-2014年度,为那些24岁以上考取3级及以上资格证书的成人引入个人收入相关的贷款制度。为了确保企业更大的主导权,UKCES建议这些贷款可以在企业之间流通运用。

贷款可通过债券和投资等形式以行业部门为基础,通过部门、行业团体或供应链的结构化投资管理运行。企业投资模式有许多创新的空间,这些创新可以激发那些最了解自身和自身部门需求的企业用新的方式来普及运用技术。

(三)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前两个建议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改变经费的来源来加强企业的主导权。但是实现企业对技术培训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的主导作用也同样重要。

政府可以采取的一个措施是为企业提供经费支持,使其摆脱当前体系内的限制,与它们的供应链、培训网络、行业热点和产业群合作开发技术培训方案。这些方案应该由与员工和工会密切合作的企业提出,与培训机构和其他重要参与者共同设计,以此来保证培训的普适性和参与者的利益。

对于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而言,他们的竞争将围绕如何使企业从培训中获得更多的价值,而不是应对政策和相关法规。对于政府而言,这意味着重新审视技术培训政策,为企业和培训机构提供更大的自,也就是确保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易”朝着依据技术培训结果而不是过程来评价的战略投资方向发展。

(四)扩大向企业提供竞争性投资基金的范围

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政府需要鼓励企业拥有更远大的发展目标。这意味着需要提高企业的能力,使其在技术开发中更具创造性。在过去的半年中,UKCES已经启动了两个投资基金:经济增长和创新基金(the Growth and Innovation Fund,简称GIF)和企业投资基金(the Employer Investment Fund,简称EIF)。这些基金支持的技术培训项目不仅满足了真正的技术发展需求,甚至在没有后继公共财政支持的情况下仍可以持续发展。

从目前的这几轮投资来看,企业团体有浓厚的参与兴趣。例如,GIF已经扶持了15个项目,不仅能提高企业的创造性和生产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设立新的职业标准、开办新的或者扩大国家技术研究院。GIF的覆盖范围已经扩展到当地的产业集群和供应链。当地的企业也积极提出富有创意的培训方案。

四、构建企业主导的职业教育的意义

企业主导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企业创造了条件,使其与员工、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等密切合作,对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确保英国拥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基础等有重要意义。

对企业而言,转变培训的经费来源将使企业在培训市场中拥有更大的购买力,从而可以提高培训质量和应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企业与政府变为战略投资关系,这将使企业摆脱的限制,开发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培训方案。

对个人而言,企业主动参与培训并且相互合作将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培训机会,帮助他们通过工作体验和学徒制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而言,企业和个人对培训的投入整体增加是其获益的主要来源;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培训机构也将更积极地探索使培训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方法和途径;整个培训机构网也将依据培训的创新和质量竞争而不是政府设置的项目和特权。

对政府而言,拥有更大主导权的企业将实施真正可持续发展的、不依赖公共财政的技术开发战略,公共财政的压力将减少;当较少参与技术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时,政府依然能够通过激励机制和投资来影响企业的行为。

总的来说,在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中,英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干预多以财政资助培训机构的形式进行,但这恰恰导致了培训机构为获得政府资助而竞争,而不是满足企业技术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所以,尽管企业与职业资格证书计划的传统联系依然存在,但是作为职业教育市场的重要“消费者”的企业却处于无关紧要的地位。因此,在这个改革方案中,英国政府改变了财政投入的方式,不仅仅关注了职业教育的外延发展,更重点关注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通过建立企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改供给导向为需求导向,使职业教育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政府也控制着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和发展方向,职业教育的提供者――职业院校基本依据政府的政策办学。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劳动力市场中,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迅速,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不对口、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满意度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我们也必须从由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培养企业需要的、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人才。这就需要政府赋予职业院校更大的办学自,鼓励它们积极探索高效的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培养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时,政府也应当通过诸如税收政策等财政政策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使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需求者”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

注释:

①根据英国财政部的预算,继续教育的政府开支在1997-1998年度是49亿英镑,在2008-2009年度是88亿英镑,事实上考虑到通货膨胀,政府开支增长了36%。

②参考2011年由艾莉森・富勒教授和洛娜・尤恩教授提交给英国教育委员会的书面材料。

参考文献:

[1]UKCES(2010). Ambition 2020:World Class Skills and Jobs for the UK[EB/OL]. http://.uk/assets/ukces/docs/publications/ambition-2020-the-2010-report-key-findings.pdf,2012-09-02.

[2]ONS,BIS.Quarterly Statistical First Release: DS/SFR12 (October 2011)[EB/OL]. http://.uk/NR/rdonlyres/B57FF1DE-40C8-4CBB-B91F-B4F733DD1A16/0/SFR_Commentary_January2012.pdf,1012-09-02.

[3]UKCES.EmployerPerspectivesSurvey2010[EB/OL]. http://.uk/publications/er25-employer-perspectives-survey,2012-08-30.

[4]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Statistical First Release (October 2011)[EB/OL]. http://education.gov.uk/rsgateway/DB/SFR/index.shtml,2012-09-01[5].UKCES. National Employer Skills Survey 2009[EB/OL].http://.uk/press-release/national-employer-skills-survey-for-england-(ness)-2009-full-report-published,2012-08-28.

[6][5]UKCES. High Performance Working: A Synthesis of Key Literature[EB/OL]. http://.uk/publications/ers4-hpw-synthesis-of-key-literature,2012-09-01.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2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能力;科学发展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针对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作出的总体设计,是职业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教学文件,也是组织专业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依据。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要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切实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强专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符合度,为高职院校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下面试对就业导向下职业院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职业教育进入深化改革、整合、发展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1998年2月,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课程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要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人手,科学合理地进行。要建立健全课程标准,优化课程结构,教材内容要密切联系实际,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要采用各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工作”。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2004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七个有关部委联合召开了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中等职业教育应为半年至一年。”2005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定》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我们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之前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贯彻其基本精神和要求,并将其充分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同时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质量、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遵循就业导向下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1.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紧密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区域产业结构,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和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的综合素质教育。

2.理论知识以“适用、够用”为原则,专业课程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坚持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群)能力需要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结构,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

3.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以及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设计,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4.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方向。要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始终坚持专业建设围绕企业需要、课程开发围绕岗位需求的原则,通过与优秀企业的合作,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内涵;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技能,适应未来职业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增强学生的自我就业能力。

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学计划要在充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应达到教学计划总学时的50%以上。各专业应在第一学期尽可能安排专业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同时应适当安排一些专业认知性教学活动,诸如参观或短期实习等。其他学期的核心专业课程按项目化方式或工作任务化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实践性强化训练。最后一个学期要加大专业实习和毕业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力度,力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真正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思路

(一)瞄准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前,要走出校门,面向社会,进工厂、进企业,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广泛收集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有用的信息资料。首先,要兼顾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区域人才市场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分析,深人工厂、车间,把握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最后,确定其专业培养目标,要注重培养口径宽广、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艰苦创业精神,能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或教育事业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为一体

“工学结合”顾名思义,是一边在企业实践,一边在课堂学习,这两种场所和两种活动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应该是“学中有工、工中有学”,表明学习者的劳动与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重视学习与劳动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以提高能力,增长才干为核心。

“工学结合”充分体现了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转向掌握实践技能为主。

这种办学形式既是国际上的普遍规律,又是中国的职教特色,既是中国历史的产物,又是当今职教的亮点。我们要不断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推倒”学校的围墙,“打破”教室的黑板,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标准,改革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三)构建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下的培养方案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完全学分制是完全遵从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受学制限制,学生修满规定下限学分就可以毕业获证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完全学分制采用弹性学制,学分统计是以整个专科学段为单位,统筹计算学生修课的学分,修满(或未修满)规定下限的学分,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推迟毕业)。弹性学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更多的人性化服务。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愿,允许学生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专业”,以使学生学习他们爱好的专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或资格证书等课程组合模块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适应性。

职业教育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设立“个性化课程”,探讨和研究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基于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的教育管理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设置以“工作任务或项目导向”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操作技能型人才,因而其课程体系的理论构架应该是能够对应于学生就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岗位的工作结构(体系)。企业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构成是以完成一个个“工作任务或项目”为目标的,因此,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采用“工作任务或项目导向”为主体构建课程结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架图)如下:

四、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步骤和基本要求

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致可分为社会调查、专业研讨、起草方案、修改定稿等四个主要工作阶段,如下图所示:

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可机械地套用,要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要执行相对统一的规定,又可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从各专业的实际出发,发挥其优势和特长,突出本专业特色,制定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3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体系建设 供用电技术

课程是构成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体系建设是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我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教学模式改革是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顺利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唯一途径。为了加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力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

一、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宗旨.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生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市场调研,我地区供用电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要在生产一线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电气设备等岗位工作,也有部分在建筑电气领域和电气销售领域工作。供用电相关企业对中我校职学生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条:综合素质高;学生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我们确定我校供用电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养、具有一定提高能力、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要求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基础,掌握供用电技术必需的应用电气知识,对掌握典型电气产品设备及元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较为了解,具有电气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开展课程体系改革,教育理念首先要转变。就是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以就业为导向,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观念,立足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就是要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针对传统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以新型教育理念为指导,为优化课程结构与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率,现从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三方面对供用电技术专业进行改革。

1.文化基础课程改革遵循“服务素质、服务技能”的原则,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模块,一方面重视文化课提高学生基本文化素质的功能,另一方面强化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

2.专业基础课改革遵循综合化原则,以技能为中心,以够用为原则,开发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综合基础理论课程。

3.专业实践课改革遵循“宽基础、模块化”原则,既夯实基础,又突出专业方向。实践内容紧扣当前企业所需求的专业技能而设定。

二、以工学结合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创新教学理念。以任务为引领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综合、具体的职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依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想,供用电技术专业依据各门课程性质、特点,分别执行岗位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之一 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一个问题的教学方式,项目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项目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与技能,而不是简单的间接经验的传递,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信的品质和岗位职业能力。项目教学特点: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主体。

项目教学实施步骤:

1.教学目标的确定

2.工作任务的确定

3.编制项目计划

4.项目实施

5.检查评估

6.项目展示

教学模式之二 岗位教学

岗位教学是特定的模拟或真实工作环境条件下,分岗位模拟或实际处理该岗位的基本业务与事务,在教学中根据本专业的岗位,选择几个主要典型岗位,进行分岗位轮换教学。

实施步骤

1.教学目标的确定

2.在岗位群中选择几个岗位

3.编制岗位工作、岗位职责、轮岗计划

4.编制岗位任务

5.编制任务书(分组)

6.岗位教学实施

7.检查评估

8.岗位轮换

教学模式之三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以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为主线,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真实情景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讨论,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进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等特性。

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

2.案例编写或选择

3.制定案例教学计划(包括分组等)

4.案例实施阶段(案例阅读分析、案例讨论)

5.案例总结和反思

6.案例学习报告

三、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成绩考核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动力

改革过去只重视理论考核,忽视实践教学考核;重视阶段考核,忽视过程考核;重视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重视校内考核,忽视社会评价。积极探索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与过程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考核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通过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树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构建了适应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摸索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还带动了整个专业课程建设,提升了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对供用电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4

关键词:文秘专业;项目驱动法;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职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初级阶段,学生在这里接受教育后直接就业,因此中职也是“工作”的教育,所以有人说中职教育的核心是工作。市场需要高素质、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那么中职教育就应该培养这样的人才。文秘专业是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专业,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前导的教学模式,是中职文秘专业教学的改革根本,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岗位技能、专业素养,就要重视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中职学生的文秘专业教学改革关键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就业现状密切相关,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差是现实,所以教学改革也要体现文化课的重要性,适当增加文化课的比重。但是又不能抢占更多专业课时间,毕竟中职学生的学习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就业的目的。文秘专业的教学目标是有明确规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培养文秘人才,工作内容包括秘书、文书、档案管理、信息资料搜集以及攻关礼仪等。所以针对中职学生的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内容的改革。计算机能力、信息搜集和整理的能力,都应该成为教学内容之一,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专业和认知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效果高效性的保证,所以教学改革要从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下功夫。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方法科学施教,是提高文秘专业教学效果的根本。这也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这是提高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改革的物质基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学的第一生产力,只有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才能实现高效性的教学。同时科学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职业意识提高的保证。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学生学习的助力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是优化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任课教师认真探讨。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文秘专业的教学改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案例教学法也应作为职业教育的改革的一个重点,这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标志。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是让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的案例中,学生可以积累实践经验,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案例教学法是中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容易得到保证。

三、教学情境的改革

皮亚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学习要具备四大要素,其中教学环境就是四要素之一。学生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具备一定的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很高,学校效率就会提高。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这也应该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以往的教学只是教师一支粉笔、一块发黑板,再加上教师的一张嘴。而如今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教学情境创设得到了老师的重视,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必要的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而且在文秘专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情境可以为学生的实训提供必要的场景,给学生一个近似于真实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建构。模拟情景进行教学可以营造必要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实战的环境是职业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中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方式要区别与基础教育的其他阶段,创设情境和模拟实战情境也是有区别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实施针对性的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教学环境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是要保证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是改革的关键与核心。

四、构建初级的职业能力培训平台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日后的就业,如果学校能够为学生搭建职业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尽早进入职业角色是非常重要的。职业教育的实践能力培养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的职业知识应用在实践中,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的实践能力.文秘专业的教学要强调学生体验性学习,创造学生的实践机会,重视校内外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尤其是中职教育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教育。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创设必要的实训情境,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模拟实训中获得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创设一个虚拟的企业,将企业运营中的资料进行归档和装订,整理后形成可供上级领导顺利查阅的档案资料。让学生尽早进入工作角色,适应工作的需要。实现校企合作的模式,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实习环境,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环境中迅速成长是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五、应用项目驱动法促进能力的提高

项目驱动法是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一定的环境中,设置具体的实际内容,给学生必要的实践机会。在这种教学方法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将教学内容分成基础知识、办文工作、办会工作、办事工作、办公室日常事物等几大项内容,通过一定的实训模拟,给学生一定具体的实践目标,让学生完成必要的专业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项目驱动法被广泛应用在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文秘专业的职业教育要从素养和素质培养入手,从能力提高着手,从优化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模式开始,进行中职文秘专业教学的改革。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徐普平.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26).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设计能力和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使命。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对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视我们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存在许多弊端,为适应市场需求,我们必须以全新的思维和视角,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以增强学生培养的针对性。

一、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高职教育演变为压缩型本科教育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尤其是艺术设计教育,缺乏办学经验,未能按照职业教育规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和策略定位,,而是向本科美术院校取经,造成了对本科美术教育模式的盲目效仿,致使学生的培养规格和目标定位模糊,无形中使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演变为本科教育的压缩版。

2、重学术教育,轻实践技能训练

由于师资、实训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性、职业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存在重学术,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由此,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充斥着简化的本科理论,课程全面铺开,面面俱到,追求完整、系统,而实践操作无比薄弱,学生动手环节无一精通,这造成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错位。

3、课程设置滞后,教学内容陈旧,对技术进步和岗位群变化反应迟钝

设计学科极具当代性特征,因此设计教育必须具备敏锐的知识感应力和前瞻性的洞察品质,对技术进步和岗位空间反应敏锐,并能及时顺应设计发展而建立动态的教学体系。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与市场结合不紧密,存在“闭门造车”现象,专业设置未能反映设计行业的发展态势,课程设置滞后,教学内容陈旧,对技术进步和岗位群变化反应迟钝,无法适应当今设计发展的更高要求。

二、示范校建设形势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把握的原则

为尽快解决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弊端,我们必须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而改革的重点是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所以,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校企共建的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全程参与方案的制定。要认真研究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就业岗位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以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及教学内容,确保课程设置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和前瞻性,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

(2)科学分析的原则。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科学地、系统分析,按工作过程将各项能力分解为形成这些能力的知识体系和对应的课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实训项目,统筹考虑进行教学内容选取。课程设置要以真实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融“教学做一体”,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形成符合教学规律和专业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

(3)必须与够用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组织中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之比要达到1:1。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与内容的选取上,应以满足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训项目所需知识够用为原则。

(4)“双证书”原则。双证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重视拓展学生实践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课程的建设,应设置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将“双证书”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5)职业性原则。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的培养,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积极推行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操作规范。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具体做法

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应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行动领域D学习领域D学习情境”的基本思路,通过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教学方案设计途径,来实现实际岗位工作任务向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转化。(具体见下图):

现以高职艺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说明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过程:

(1)行动领域设计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从社会调研到课程体系的产生全过程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六个过程完成,具体步骤如下表:

典型任务确定过程:

如图所示,从调研相关职业岗位确定工作岗位,由工作岗位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再找出具有典型性的工作任务,进而确定本具有教育价值的工作任务。

(2)学习领域设计

学习领域设计是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完成的,例如: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之一是包装设计,在此工作岗位上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如下图所示:

(3)学习情境开发

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基于工作过程,以任务、项目(案例、产品、设备)等为载体进行的。以《食品包装设计》课程为例,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基于完成一个具体产品的包装设计这一工作过程,以项目为导向组织教学,就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进行了设计。如图所示:

按照以上思路,高职院校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进行解构与重构后,可以形成职业性与实践性兼备的课程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符合岗位能力需求的课程标准和设计教学方案。同时,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将积极推行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由于传统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块设置与之还不匹配,造成学生在知识结构、职业素质、工作时间等方面存在差距。为此,在模块设置上,应实行“2+1”模式,即三年制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和职业素质模块教学安排在前两年,最后一年只安排职业拓展课,这将有利于全新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6

依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使学校、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准确了解《实施方案》有关内容,确保《实施方案》平稳落地,各项改革措施顺利推进,现将相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河北省《实施方案》总体情况

1.《实施方案》产生的背景及起草过程。

2019年9月,国务院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促进公平、科学选才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之后,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四个配套文件,要求各省在国家政策框架体系内,制定本省的贯彻落实方案,明确各项改革举措的时间表、路线图。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实施意见》精神,加快制定河北省《实施方案》,2019年初省教育厅成立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多次深入全省各地高等院校、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教育研究机构和考试招生机构进行了广泛调研,全方位听取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对浙江省、上海市的试点改革方案以及兄弟省市的改革草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初稿后,又邀请中学校长、一线教师、大学教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不同类型专家反复论证修改。最终,《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议研究批准,上报教育部备案通过,向社会公布。

2.《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河北省制定的《实施方案》是在国务院《实施意见》确定的五大任务18项具体举措框架下完成的,是对《实施意见》各项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共分为三部分:一是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改革目标;二是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括完善中小学招生和评价制度、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机制改革、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和强化监督管理机制;三是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经费投入、稳步推进实施和加强宣传引导。

3.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都有哪些特点?

河北省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覆盖范围更广。这次改革不再局限于某一阶段或是某个单项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而是涵盖了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考试招生的全局性变革,涉及小升初、中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普通高考乃至继续教育等一系列考试招生,几乎关系到所有受教育人群。二是入学机会更公平。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办法,努力破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难题;逐步建立起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畅通学生纵向流动渠道;进一步减少和规范了高考加分,确保高考公平公正,等等。这些改革举措将惠及广大考生,保障了各阶段受教育人群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三是招生录取更科学。首先,高校招生不再唯分是从,推进人才评价选拔从单一向综合转变,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更加注重对考生日常学习和综合素质的考量;其次,打破了以往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格局,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可以实现考其所长、考其所好,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使一次考试的重要性降低,减轻了考生的心理负担;再次,缓解了普通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逐步实现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鼓励有意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前分流,相应减少了高考的竞争压力。

4.河北省《实施方案》中有哪些执行的是国家政策?有哪些是对国家政策的细化和拓展?

在制定河北省《实施方案》过程中,凡是国务院《实施意见》中有明确规定的,我们严格贯彻落实;对于需要进一步细化的,根据河北省实际情况,也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提出了任务目标。具体来说,属于国家顶层设计的,关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设置、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统一高考科目的设置及分值、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普通高校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方式等内容,在河北省《实施方案》中全部严格执行。

属于河北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进一步细化的,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决定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二是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在全省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任选,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只有一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今后将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及更换已选科目提供机会;三是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在全省实行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且在2020年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中试行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录取的方式,2021年推广至普通高考使用;四是大幅减少和规范河北省的地方性加分项目,取消了侨眷高知子女和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两项高考加分项目,保留农村独生子女加分项目,加分分值不变,加分范围只适用于河北省省内高校招生;五是从2019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二、关于中小学招生和评价制度改革

5.高中学生如何选择学业水平考试的选考科目?

改革后,普通高中将不再简单分为文科、理科,学生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学习所有科目,每门课程结束后都要参加相应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参加高校招生的学生可根据高校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将这3个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6.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与其余科目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时间以及成绩呈现上有什么区别?

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与其它科目的主要区别在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考试科目属于等级考试,考试内容为该科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成绩呈现方式按照一定比例分为A、B、C、D、E五个等级,一般应在学完所选择考试科目全部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后报名参加考试,考试方式为统一笔试。其它考试科目则属于合格考试,考试内容为该科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成绩呈现方式只区分合格与不合格,学生学完相关必修内容后即可报名参加该科目考试,考试方式有统一笔试、统一网络考试和现场测试。

7.为什么河北省现阶段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只允许考一次?

关于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的考试次数,目前两个试点省市的改革方案中,浙江规定可以考两次,上海规定只能考一次。河北省采用了上海模式,规定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只能参加一次考试,主要是考虑到两次考试的等值性难以把握。由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按照比例以等级呈现,那么多次考试会造成评价结果的等值性差异。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开展第二次考试,保证两次考试具有等值性,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仍然需要进一步调研论证。因此,在现有条件下,河北省规定选考科目只考一次,今后,随着学业水平考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广泛调研、总结经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河北省将逐步实现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及更换已选科目提供机会。

8.为什么要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目前,河北省已起草完成《河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施办法》,报教育部备案后将向社会公布,同时全省统一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正在积极建设过程中,即将投入使用。为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高中学生毕业和升学中的重要参考作用,河北省定于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在全省实行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在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中试行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方式,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举措,为2021年推广至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

9.为什么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改革?

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是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考试招生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倾向和职业技能的考核。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将高职院校的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既有利于高职院校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选拔和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有利于一部分学生尽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从而减轻高考的备考负担。

10.目前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都有哪几种形式?

河北省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高职院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招生(高职单招)。2019年,河北省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计划突破7万人,实现全部66所高职院校全覆盖,已达到教育部提出的2019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一半左右的任务目标,2019年将继续扩大招生比例,到2019年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二是面向初中应届毕业生的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等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模式。贯通培养的考试招生形式是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经过多年探索并不断完善的,可以作为高职院校招生的辅助渠道。三是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考虑到考生的心理和其他一些需求,将继续保留考生通过参加普通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通道。

11.河北省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是怎样进行的?

在省教育厅监督指导下,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在每年春季进行。为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充分赋予考生对院校的选择权,2019年河北省高职单招试行院校按专业类联合考试招生,考生只要参加某专业类联合考试,即可报考招收此类专业的所有高职院校。2019年高职单招联合考试招生专业类扩大到10类,2019年实现全部专业按类联合考试招生。同时,进一步改进考试评价方式,根据中职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不同情况,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中职院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部分的考查可以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同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社会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方式。考生如果参加了高职单招考试,并且已经被确定录取后,就不再参加普通高考。

四、关于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机制改革

12.如何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有更多升入重点高校的机会?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纵向流动渠道,河北省《实施方案》提出,改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在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同时,继续实施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2019年,河北省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已达到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今后将继续加大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实施力度,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

13.河北省都取消了哪些高考加分项目?保留了哪些?

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经省政府批准,河北省调整了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一是国家取消的全国性加分项目,河北省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部取消。二是国家保留和完善的全国性加分项目,河北省保留,加分分值不变,适用范围不变。三是按国家要求大幅减少和规范了河北省的地方性加分项目。2019年以前,河北省有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侨眷高知子女等3项地方性加分项目。其中侨眷高知子女和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两项加分项目,自2019年1月1日起取消,只保留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加分项目,加分分值为10分,并且只适用于河北省高校省内招生。

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的配套文件《关于做好河北省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工作的通知》(冀招委[2019]3号)已于去年4月由省招生委员会印发。

14.为什么要合并本二、本三批次?

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国务院《实施意见》明确规定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目前河北省本科层次分本科提前批A、本科提前批B、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等五个录取批次。分批次进行录取,只是为便于录取工作操作,与院校性质无关。合并本科二批、三批有利于消除社会对本三录取的高校毕业生的偏见,推动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发展,有利于今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从全国情况看,有的省从未设过本科三批,有的省几年前已将本科三批取消并入了本科二批。为此,按照国家的要求,河北省定于从2019年起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并根据情况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15.批次合并将对考生产生什么影响?

录取批次合并不会减少考生的录取机会。批次合并后,河北省将采取增加志愿填报数量和增加征集志愿次数的方式,确保考生录取机会不减少,同时,继续提供一分一档分数统计,考生可根据自己排名以及院校往年录取情况填报志愿。总之,对考生而言,由于同一批次院校数量大幅增加,考生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也相应增加,一些个性化的需求将会得到满足。

五、关于高考综合改革

16.河北省为什么选择从2019年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河北省决定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可以充分借鉴试点省市经验。教育部选择上海市和浙江省从2019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这两个试点省市要在2019年夏季高考结束后,才能完成一轮高考改革。试点省市各项改革举措的实施效果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也都要在2019年高考结束后才能显现出来,而这些宝贵的经验乃至教训对河北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二是留出充足的准备时间。河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高考生源大省,区域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发展还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此次高考综合改革将对高中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学生自主选择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走班制分层教学、综合素质评价等新的教育评价方式对普通高中的师资储备、教学场地、经费投入、仪器设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精心准备、提前谋划。三是与全国多数省份保持一致。从教育部最新通报的情况来看,全国17个省(区、市)都是选择2019年作为高考综合改革的启动年份。

17.改革后高考将有哪些变化?

高考综合改革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河北省《实施方案》对高考综合改革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总的来看,2021年河北省高考将有以下四大变化:一是统一高考科目发生了变化,国家组织实施的统一高考将由现在的3+X改为语文、数学、外语,这3个科目每科的分值将保持150分不变。二是外语科目考试次数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只考一次变为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两次成绩较高者计入考生总成绩。三是录取依据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只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录取,变为两依据,一参考即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将采取依据统一高考的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方式。四是录取批次发生了变化,除了先行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外,还将根据情况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18.学业水平考试3个选考科目成绩如何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成绩有效期是多久?

由于学业水平考试3个选考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时,需要按等级进行赋分,具体赋分办法以及成绩有效期将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在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予以明确。

19.河北省高考改革实施方案什么时候出台?

按照《实施方案》设定的高考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河北省将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本着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河北省高考改革的具体方案将在2019年6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赋分办法、成绩有效期以及外语科目两次考试的组织安排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论证,同时充分借鉴试点省市的经验,扎实做好河北省高考改革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

六、关于改革的保障措施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7

关键词:高职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为了探讨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的作用、效果,笔者试图借助案例阐述构建一体化实训教学场所的决策,分析在当前职业教育新形势下为什么高职院校选择了中档改革方案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的含义与构成

教育资源投入教育领域之后,逐步转化为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为培养专门人才所耗费的物质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总和,其内容包括三部分:教育机会成本、学生个人成本和高校教育成本。

二、高职教育成本管理现状

由于多数高职院校属国有公办性质,长期以来习惯伸手向国家要资金、用资金,而不管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公立高职院校在教育成本管理上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缺乏成本意识。二是成本结构不合理。据教育部的统计数字显示,部分高职院校教室、实验室的使用率只有60%,仪器设备中有20%处于闲置状态。三是高职院校没有成本核算体系。另外国家对高职教育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

高职院校在这有限的经费中,其结构也不合理。笔者以广西某高职院校为例,2005年上述运行成本为2800万元,其中教育经费956万元;2007年增加到5800万元,其中教育经费1350万元。

三、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及实训经费的探讨

目前高职院校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现“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是其最基本的办学途径。多数高职院校正在加大改革力

度,这种改革一方面增加了课程实践环节的课时比重,另一方面增加了课程实践环节的场地、设备和材料、人工投入。

高职会计教学以强化技能培训、满足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因此,优化高职会计教学计划内容的突破方向在实训、实习内容的优化。优化的基本原则是确保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优化的程序是

“职业岗位位工作过程分析―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教学实训、实习内容遴选”。

针对目前上述高职院校教育经费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选取了以下方案。

1.低档改革方案:在实训室模拟实训

该方案实训的运行成本是:实训在实训室内完成,增加学生实训的一些耗材(空白账页、凭证、报表等)费用,与传统教学模式下会计实训教学相比较,经测算会计专业一般一年安排集中实训十周(周课时为26节),一般一个学生集中实训一周消耗耗材计费为10元。

2.中档改革方案:在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

该方案实训效果是让学生每天都处在会计工作环境中解决不同问题,有利于学生提高职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一体化培养。该方案实训的运行成本是要有专用实训基地。这是一项一次性较大的投资,估计一个设施齐全的基地仿真实训要200万元。实训基地运行费用年均估计为30万元,总费用为20+30=50万元。按一个实训基地可满足1000人实训,则年生均增加实训费为500元(50万元/1000人=500元/人),是方案一的5倍。

3.高档改革方案: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现场实训

该方案实训的效果是在实习期间,学生跟校外实训基地的指导老师(会计人员)从事企业会计真实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工作,可以得到现场指导和帮助。该方案实训的运行成本为年生均增加实训费计1170元(1000+120+50=1170元),是方案二的2倍有余。

四、构建一体化实训教学场所决策

通过上述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三种方案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实训室模拟实训年生均经费低,但实训效果差;校内实训基地仿真模拟实训年生均经费适中,但实训效果较好;校外实训基地现场实训年生均经费高,且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十分困难,但实训效果最好。

综上所述,目前一般高职院校会选择中档改革方案――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因为该方案年生均增加经费适中,基本上能够达到实训目的,实现最理想的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效果,培养出会计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五、合理筹措建设资金

针对上述高档改革方案(校外实训基地现场实训),高职院校应尝试多种方法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实现综合效果最大化。建议采用以下途径:

1.呼唤地方财政加大支持力度

从中央与地方对高职实训基地项目投入的比例看,地方投入资金虽然总体上超过了中央财政投入,但其中主要体现在项目上。学校的自筹经费,占地方配套资金总额的63%,而地方财政投资仅占29%。可见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

2.努力争取各类企业的建设投资

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各类企业的建设投资。如校内外实训基地由企业完全出资兴建,然后向高职院校开放,收取实训使用费用,有关院校按实训使用情况分担建设成本。

3.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

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宗旨、以“互为基地、校企双赢”为原则,建立多种校企合作形式。

六、加快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一体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建议各地加大财政投入支持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在鼓励办学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基础上,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学条件相对较弱的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

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质量监控,实施项目规范化管理,建议国家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充分论证,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高职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与管理机制,提高项目效益。总之,各地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办出专业特色,打造品牌,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高职冶金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2]吴全全,王泽荣.职教教学改革新要求视角下的职教教师的专业素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6).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8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双证融通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由此所引发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广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教学进行融通,使教学与生产、学校与企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素质决定着生产、服务、管理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竞争的关键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实践证明,劳动者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能力的瓶颈。根据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目前企业严重缺乏的是复合型技能人才、知识型技能人才和技术型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该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技能,这些人才的培养只靠注重学历教育的学科体系是培养不出来的。因此,建立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本身的特性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的可靠保证。积极稳妥推行双证融通,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方向。双证融通的实施,就是要以职业资格标准作为行业或职业能力需求的风向标,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以职业证书、学历证书为纽带,对高职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的改革与整合,实现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双证融通的实施,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和结构,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个目标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体现,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完善的一种选择和要求。

二、“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策略

“双证融通”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相互沟通与衔接,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一种融合、沟通和互认,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高职院校而言,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融通”,即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要经过重新组织;二是“融通”的过程,即学校要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入手,精心实施双证融通的过程。以下是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策略:

1.做好职业能力分析,精心制订涵盖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资格标准是由行业专家依据职业分析所得出的从事某一职业活动或完成工作任务时的能力要求,能够完成某一等级全部技能要求中提出的工作任务,就具备了这一等级的职业能力。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高职学历证书的融通,就要使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涵盖职业资格证书中的这些能力要求。因此,紧扣职业标准中职业功能、工作内容(工作单元)、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也就成为我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重新建构课程体系的基本策略。

2.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深入细致地考虑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要求,坚持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主线重组课程体系,以职业资格证书的应知应会为主线构建教学计划,在理论教学的相应课程中落实应知内容,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落实相应的应会内容。从顶层设计,进行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和劳动力市场调研,在岗位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发展需要确定专业人才需求,将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形成课程体系新框架。这样一个新的课程体系是依据职业资格要求的应知应会来建构,所以双证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之间的融通方法有四种:(1)最简单的是在课程体系外,增加单独考证课程。(2)在课程体系中嵌入认证课程。(3)将认证课程内容分散融入课程。(4)将认证课程与原有课程整合,成为新课程。

3.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双证课程。在开发双证课程过程中,均参照相应的标准,按照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落实到相应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专业教学内容,努力使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在教学内涵上存在涵盖关系,或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标准之间形成对应关系,使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形成符合职业标准的“双证”课程。为保证“双证”课程开发的有效性,通过“产学合作”,吸收企业一线专家参与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按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将职业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整合为课程内容,从而保证了课程分析的准确性与课程结构组建的科学性,保证课程开发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保证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4.构筑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双证融通制度下重组的课程体系得以实施的重要一环。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学科化的问题,双证融通的实现必须以构筑起以能力为中心的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模块的教学模式为依托。

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知识“灌输”模式,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性,把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整合起来,做到理论—实践双交叉,“双证”教学一体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开展基于项目(工作任务)的学习、基于真实(或“仿真”)情境的学习、基于同伴互助合作的学习,以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职业活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在教学的时空安排上,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性,注重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校内学习与企业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网络学习与教室学习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竞技学习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安排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使“一教双证”更富成效。

三、“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管理与运行

“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获得成功,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关键。它保障、监督、调控、优化培养过程中各有关要素的活动、行为及相互间作用,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制度、培养保障制度等相关的管理方式,是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在执行学院常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具体地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做好“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质量监控,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确保改革的成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完善学院产学合作工作机构,从学院到系部、企业,有专人负责校企合作事宜,形成网络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形成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实训基地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实现资源互补和利益双赢,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与产学研合作层次,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各试点专业以产学合作形式,定期进行与试点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研究与职业能力分析,开展对已有职业标准的剖析,实施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监控。为了取得明显的改革成效与示范效应,将实验专业的试点班级列为“教学特区”,为试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及课程开发、教学安排、资源配置、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提供一系列对内、对外的优惠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系(部)在各门课程的教改实施前,预先制订好详细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设计,及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过程、师资与教学资源等各项安排,并报教务处以便协调管理。

2.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系,按“分层化、分类型、分级别、模块化、学分制”这一方略进行“双证课程”开发。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质量标准要求,探索针对不同层次职业能力定位的课程,进行分级别、模块化、学分制的课程方案设计与具体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以此促进系部、专业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实施各系部之间教学改革的合作,实现各系部优质课程的开放性,也有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并为“订单培养”提供优化整合的解决方案。

3.学院的高教所整合全院研究机制,使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校本化”。把“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作为学院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为改革工程的实施提供咨询。教学部门积极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细节实施与管理措施,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运行“铺路搭桥”。督导部门积极研究教学改革的质量评价、质量监控的方法,促进改革工程的质量提升。各系积极研究试点专业的质量标准,并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专业自身特点,研究与落实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法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提升。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9

[关键词] 高等专业学校课改 新兴专业 转变职能

高等专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材,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确保教育课程诸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和课程系统功能的最佳性。

但是我们也同样发现,现今的高等专业学校课程改革都是根据所教课程的社会需要作为改革的依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专业学校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得出结论,对所开设的课程进行设计。那么根据社会调查得出的结论究竟是否合理,是否可靠呢?是否真正能成为课程改革的依据呢?高等专业学校在其中又应发挥怎样的职能呢?

一、高等专业学校产业专业的分类分析

高等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可以按照产业来划分,可划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1.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就是十八世纪蒸汽机产业革命、十九世纪电气化产业革命、二十世纪全世界进入原子能及电脑信息网络化革命后建立起来的、门类齐全的工矿产业及项目。传统产业经历很长时间的运作,经验积累较为丰富,传统产业对于职业人才培养有一定的经验,经过长期总结,设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高等专业学校对于这样的传统专业课程完全可以依照经验进行,参照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方式,来制定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

2.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就是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的产业。第二,就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新产业。第三,是对我们原来认为是社会公益事业的行业进行产业化运作。

针对新兴产业,高等专业学校看到了其内在的发展市场,新的产业必定需要适合产业发展的人才,因此很多高等专业学校根据新兴产业开设了相关专业,我们简称它为新兴专业,例如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等。

然而新兴产业有其特殊性,作为新兴产业,它出现的时间较短,无论是产业的操作运行模式,还是其后续人才培养方案都不完善,还处于经验积累阶段,虽然有一系列的成功案例,但是还有其不合理之处。

开设新兴专业职业教育,就应该考虑社会经验的合理性,与企业在摸索中共同来完善,积累经验,寻找最佳的企业运行和人才培养方案。

二、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现今,新兴产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转行业而来,他们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善于从成功和失败中寻找方式方法,通过多年的跌打滚爬,有一些成为了新兴产业中的领军人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还在摸索阶段,总结的经验并不一定完全正确。

例如,在教学中就屡次发现,旅行社行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就有很多不完善之处。

高等专业学校曾请教过很多旅游行业业内人士,请教了旅游局的领导和旅行社的总经理,想从他们那里寻求旅游专业职业教育的方向,寻求职业教育与行业的脱节之处。

根据行业总结经验,旅行社导游培养是有一定的程序的:进入旅行社后,旅行社先让新员工了解旅游产品,由于没有上团经验,旅行社老总一般不会轻易让新员工带团,先从最基本的文秘开始;学习和接触了旅游行业操作程序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让新员工跟团学习讲解;根据对他们一定考核后,合格者让其锻炼做全程导游陪同(以下用“全陪”作为简称),最后以地方导游陪同(以下用“地陪”作为简称)作为其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总结一条线路:门市――景区讲解员――全陪――地陪――领队。从易到难,这就是现在几乎所有的旅行社正在实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样的方案有其缺陷。

其一,培养时间过长。按照培养方案,从进入旅行社到称为称职的员工需要3年到5年不等,而成为行业优秀的员工时间跨度更难控制。

其二,培养思路错误。从易到难,确实是根据培养对象的接受能力来的,也符合现在的教育理念。但是熟知导游工作的人知道,做好全陪,必须熟知地陪,而做地陪却并不一定要熟知全陪工作,所以应该先地陪后全陪。因此门市――景区讲解员――地陪――全陪――领队,这是按照工作逻辑顺序的培养方案。

其三,培养目标有所欠缺。对于旅行社来说,需要的是各种方向的导游,旅行社最希望每个新员工最终能成为优秀的地陪,由于培养方案的缺陷,旅行社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经常在全陪―地陪这一阶段中断。在逻辑顺序错误的情况下培养人才的难度显而易见。

新兴产业内人士,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还属于摸索阶段,并不是绝对正确。新兴产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于可持续发展中人才培养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长期验证,总结、积累经验。

三、高等专业学校在产业建设人才培养改革时的职能转变

综上所述,高等专业学校在对于新兴产业专业课程改革时,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制定有效的课改方案。

1.征求业内一线员工及一线管理者的意见

业内领导与一线员工及一线管理者提供的意见都很重要,都具有参考价值。但是新兴产业业内领导他们大部分为转业而来,在岗位中他们利用自己的擅长,操作着行业之间互通的部分,没有经历过底层岗位工作,没有系统的管理经验,他们提出来的意见就会有所偏差。因此,我们应更偏重一线员工及一线管理者的意见。根据学生成长过程而言,他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从底层做起,适应底层岗位,在这方面,一线员工及一线员工管理者的意见最具参考价值,他们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他们知道自己的成长过程。

2.研究新兴产业人才需求

高等专业学校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立足,探索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深入了解,更需要去亲身体验行业内部管理体制,发挥学校的职能,总结行内人士经验,研究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高等专业学校一定要突破“常规思想”,发现行业内部的不足之处,勇于提出新的观念,纠正偏差,发挥学校的调研职能。

3.制定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课改方案,改变高等专业学校职能

高等专业学校培养学生,关键就在于做在行业之前,为学生踏入社会即就业前做好知识和技能准备,并根据对新兴产业的深入研究,提出新的改革方案,善于创新,善于否定旧观念,为行业发展考虑,为学生发展考虑,提高高等专业学校在行业中的地位,改变普通高等专业学校教学职能。

总而言之,现在的高等专业学校对于新兴产业,不仅发挥教育教学职能,更重要的是吸取经验,跳出新兴产业不完善的培养思路,总结正确的方式方法,研究行业人才教育的新路,为行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丁锡民.浅析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雷正光,郭扬.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10

关键词:德育教育;课改;课程设置;教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C7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136-03

德育课课堂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的本质和方向。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在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进德育课课程改革,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对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育课改方案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

1993年、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进行过两轮重大改革。在此之前,中等职业学校没有自己完整的德育课课程体系,1993年第一轮课改,我校根据学制、招生对象、专业类别设置了九门德育课程,这次改革构建了既有别于普通高校,又有别于普通中学的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程体系。

第二轮德育课改始于2001年,这一课程改革把“政治课”改称为“德育课”,职业指导列为必修内容,必修课程从原来的9门精简为“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4门。将“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更名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拓展了课程内涵,突出德育育人的特点。设置“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充实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内容,注意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这标志着第三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进入实施阶段。

这次课改德育课的“性质和定位”基本没变。德育课“主要任务”的核心内容没变,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课程设置,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构成,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4门课,选修课明确开设“心理健康”,同时要求根据国家形势发展进行事政策教育,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岗实习,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自2009年秋季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开始执行。

对于必修课的教学安排和要求,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选修课的教学时间,一般不少于64学时。其他选修课程由各地根据实际况开设,报教育部审批后由地方组织实施。

德育课改新方案有以下三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时代感更强,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4门必修内容之中。

二是进一步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针对性更强,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教学目标由“认知、运用”二维目标变为“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三维目标,增加“情感态度观念”。

三是进一步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实效性更强,单独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保留了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方面的内容,设置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将“心理健康”纳入了德育课程体系。

二、中职校德育课程教学课程设置情况

及教学课时安排

2009年秋季之前,根据大多中职校实际情况德育课课程的开课情况是:一年级新生第一学期进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学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二年级学生第一学期进行《经济与政治》、《哲学基础知识》的教育;第二学期进行《职业指导与职业道德》的教育。其中《职业指导与职业道德》课程使用我校教师和其他兄弟学校合编的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校本教材,其他课程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学生在校学习的两年时间内,有些专业科在教学安排中保证四个学期每学期36课时的德育授课时间,有些专业科只安排了一年的授课时间。2009年秋季之后,大多中职校认真组织制定德育课改新方案实施规划,停止使用校本教材和旧教材,统一使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除库存的《职业生涯规划》外),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安排,确保德育课改新方案如期全面实施,确保教学目标任务实现。

关于选修课中的时事政策教育和其它内容的教育我们是贯穿在德育必修课课程教学中完成,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抗震救灾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国情教育及行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例如在《经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环境教育、廉洁教育等时事政策的学习和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抗震救灾精神、预防艾滋病的教育、在《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课程中进行奥林匹克精神、国情教育等内容的教育。在授课期间,如果发现问题特别严重的学生,及时向专业科和心理咨询室老师反映,共同实施教育。

根据各专业科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课程,合理安排授课时间,例如财贸科因为专业课上《政治经济学》,就把《政治与经济》课程改为《财经职业道德》。这种调整既符合国家教育部对学生德育必修课内容的要求,也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从学生成人、成才的要求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探讨和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提高

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目前中职校的学生多为中考的失利者,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乏。受传统观念影响,进入职业学校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人生没有目标和进取心。他们背负着来自家庭、社会鄙薄职业教育的精神压力,部分学生法纪意识比较淡薄,遇事容易冲动,与人沟通能力和情绪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将更早步入社会,对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影响更为直接,中职学生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劳动大军的素质。因此,探讨和改进德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估,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势在必行。

经过几年的探讨和经验积累,目前中职校德育课教师课堂教学授课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1.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以往的单纯老师的“知识”传授转向“小故事大道理”“案例分析点评”“情景设置表演”等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

2.从教师“灌输”转向双方“对话、讨论、互换角色”,突出了教学的实践性特点;

3.从知识接受转向心灵“感悟”生活“践行”,从学生“受爱”转向师生“创爱”的共识授课方式,把课堂教学和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增强德育课吸引力。同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观摩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带学生参加就业招聘会,同组教师互相听课、互相评课,集体研究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活动,取长补短,择优选择,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加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提高教学实效性。改变了以往教师授课条块分割,各司其职的教学情况。

德育课评价标准要坚持知、情、意、行相统一,即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对学生培养情感,端正态度,树立观念,提高能力,学以致用。为此对德育课成绩的评定,德育组老师采用多种方式综合进行评定:课堂纪律要求占一定比例,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严格自律,养成遵纪守时的良好习惯;加大课堂提问的分数评定,让学生对知识边学边消化,并积极发言,参与课堂活动,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引导和纠正。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尽量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动态,例如心理健康的测试、法律案例的收集、采访课任老师,给家长写信等等,让学生课后养成看书看报收集材料的习惯,学会走进老师和家长,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良好的师生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同时减轻书面知识的考核,侧重能力的培养,使德育内容从课堂授课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保证每位教师的授课材料和考核试卷做到资源共享,同一门课程制定统一的教学评估体系。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规定,从2009-2010学年开始,德育课程将进行相关的改革,重点是提高德育课质量。德育课程改革将注重加强与其他教育的纵向和横向衔接,努力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完成职业教育的德育目标,我们全体德育工作者将认真学习,不断探索,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目前德育课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应打破单纯的课堂灌输、报告宣传的模式,积极采取各种现代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德育功能,采取“开放式”的教育方法,加大德育的信息注入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正确区分、辨别、选择和吸收多种社会信息的能力;树立“人人有责” 全方位德育理念,把德育教育同其他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让德育渗透到学校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领域,通过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全方位、多渠道开展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11

关键词:法律教学 法学教育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D9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185-01

在教学机构尤其是高职学校的法律教学和法学教育改革中,要做好重点的分析。找到重点之后要针对现今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在教学改革中要做好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三大方面的准备和改革工作。还要在这之中融入更多实践性的内容,做好与社会之间的融合,做好理论与实际的融合,培养专业的、实操性强的法律执业者。

一、实践性法律教学方法探究

(一)法庭模拟教学

法律的实践性通常都表现在法庭之中,在法庭上,无论是对于法官、陪审团、律师来说,都需要完备的法律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的支撑。在法庭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程序都需要法律的保障作用。为学生提供法庭模拟的教学条件在高职学生以后的法律生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学校,虽然已经越来越重视法庭模拟教学这个实践性的法律教学手段,但是学校只是为学生偶尔或者定期提供法庭模拟,并没有把法庭模拟作为一个学习法律的常规课程来进行设置。学校在能够合理设置法庭模拟的课程时间之外,在法庭模拟的课程之中,要让学生站在法官、检察官、律师的不同角度用法律的眼光看待问题。也要让学生亲自写法律文书,进行辩护,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接触真实案件

法庭模拟,确实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但是更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到案件中来,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法律职业能力。让学生接触真实的法律案件,依靠一些法律组织或者维权中心,又或者是通过律师事务所的方式,让学生从真实的案件中不断运用曾经学过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还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法律知识的不足之处,明确未来学习的重点。

(三)培训证据的发现、提取和审查

证据是法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证据多少,证据可信性,证据保护,都在法律案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的时候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案件的结果。学生作为未来的法律职业人,证据的发现、提取和审查都要在学校进行培训。对学生进行证据培训工作时,可以依据刑事和民事两大类进行教学的工作,学校还可以开设证据教学的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证据的发现、提取和审查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反思教学目标

通常学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高分的人才,认为分数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标准。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教学目标也要进行改变,尤其是在法律教学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现今实践性法律教学的要求下,要对法学教育中的教学目标进行反思的同时也要做到改革。就是要改变以前分数至上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转换为培养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较强的法律职业人员。学校教学目标的转变对于培养更加专业的法律职业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工作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学校教师向学生传递的知识内容。法学教育中,教师最看重的是学生对于法律条例的理解,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很完善的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却忽视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所以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要将实践课程放到与理论知识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内容的结合。

四、提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学校法学教学之中,虽然学生进行了知识的学习,但是学生没有进入到角色之中,学生无法体会到作为法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所以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一改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法学教育改革就要改变这一缺点,为学生提供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难点,学生也能够对学习情况与教师进行反馈。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案例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之下,学生要自己进行案件的分析理解和辩护,不仅锻炼了口才,更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

五、结语

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的道路非常漫长,在现今发展形势下,法律教学改革愈加重要,无论是普通学校或是高职学校,都要做好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加快速和高质地融入到法律实践中。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范文12

一、职业教育教师对课程改革适应的问题表征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模式,建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能力本位为导向的课程模式。这一转变无疑对那些已经适应了传统课程模式的教师带来切实的冲击与挑战,而找到教师在适应课程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无疑就成了指导教师应对挑战的关键所在。

(一)教师角色定位难以契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期待

职业院校教师的角色转变是应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先导,没有角色意识的更改很难带来角色行为的转型。然而,长久以来,由于绝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师都是由普通高校所培养,在其求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角色认知与评价一直是在“经师”观念的浸染下形成的,而在其成为教师后,这种定位也长期统治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道路。这种观念具体表现为:在教师与课程方案、教材的关系上,教师是被动的执行者,主要担当“传声筒”的角色;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与控制者,主要担当“裁判官”的角色;在教师与知识的关系上,教师则是知识的传递者,负责将知识从书本转移到学生头脑中,主要担当“搬运工”的角色。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俨然有了不同于过往的新期待,这种期待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行动过程中,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协调人的角色,勤于提供咨询、帮助。一个好的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塑造者,一个学习舞台的导演。”[1]因此,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新期待与教师对传统角色的“迷恋”成了阻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一个关键瓶颈。

(二)教师教学理念难以摆脱“学科”思维羁绊

彻底解构学科课程模式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话语中的统治地位是众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主要目标,这是由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规律与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所共同决定的。尽管在理论层面,学科课程模式已被众多研究课程的专家学者“弃如敝屣”,但在课程实践层面,在真实的职业教育的课堂中,学科课程理念与模式如同“幽灵”一般,时刻萦绕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头脑之中,并时常以一种“新瓶装旧酒”的形式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课堂上,而改革能够真正起作用的地方只有课堂,课堂是抵抗、改造和创新的据点,没有课堂层面的改革,任何课程改革蓝图都将停留于文本层面。尽管政府和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来改造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但这种改革往往多停留在了政府的文本和学校领导的讲话之中。深入到教师的一线教学后,会发现教师们往往并不“买账”,在教学方法、组织、实施、评价等一系列关键教学要素上依然延续了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已然达到了“运用而自不知”的状态。在课程改革的显性层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等),当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被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新课程体系取代后,所期待的改革结果并没有真正地在课程实施层面发生。这是由于教师在面对被打破的传统学科知识体系时,往往感到不知所措,仍然以学科逻辑将打碎的知识串联起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组织教学、传递知识,将学生视为知识的“接收器”,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按照工作体系的要求重新组织知识、实施教学。因此,课程改革期待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本位、学生中心”教学思维与教师对“学科本位、教师中心”教学思维的“抱守残缺”成了阻碍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关键矛盾。

(三)教师能力结构难以满足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什么,怎么教”的改革,更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特征的改革,它需要教师的能力素质同新的课程模式相匹配,也就是说课程模式与教师能力是互为其存在的前提。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过于关注其是否真正掌握了某一专业的完整学科知识以及传授这一知识的能力,而以工作逻辑为知识组织轴心的新课程模式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它需要教师应具备如下的能力结构:“基于职业的专业理论、基于职业的专业理论的职业实践、基于职业的教育理论、基于职业的教育理论的教育实践。”[2]只有拥有如上能力结构的教师才能够真正把握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内涵,才能真正将课程改革理念落实到课堂之中,落实到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之中。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职业教育教师能力资格标准和严格的职教教师准入制度,大部分教师都来自于普通高校,并未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的学习,教师对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知之甚少,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与技术更是闻所未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对课程改革理念的认知和行动。而在改革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也往往会发生由于教师没有领会到课程改革理念的真谛和自身能力素质的不足而导致课程改革“夭折”的局面。

(四)教师课程改革行动难以获得相应外部支持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不应该仅仅关注教师是否具备了课程改革所需要的能力素质,教师是否按照课程改革要求将改革课程改革理念落实到课堂之中,还应该聚焦于教师的课程改革行动是否获得了足够的外部支撑来保障其顺利实施。然而,通过对当前课程改革实践领域的审视,教师的课程改革行动往往成了教师的“单打独斗”,很难获得相应的支持。一是缺少必要的硬件支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旨在打破“在黑板上修汽车,在教室里种庄稼”的课堂生态,实现“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情境之中通过‘做中学’的学习形式建构职业能力”的课程改革目标。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然需要足够的实习、实训设备,教学设施等课程资源为依托。然而,由于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职业学校本身办学经费的紧张,导致该理念往往只能停留于文本层面,难以获得支撑课程改革实施的资源。二是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支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种投入在短期之内很难有明显的收益,反而很可能影响到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而导致“得不偿失”。因此,在具体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由于没有适当机制来保障参与其中的教师获得与其投入大体相称的“收益”,而导致课程改革最终成为教师之间踢来踢去的“皮球”。三是缺乏必要的智力支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它需要得到来自企业专家、课程专家所提供的支持才能够顺利推进,但由于众多职业院校管理者没能认识到职教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完全将课程改革任务“压”在教师的肩上,导致众多教师由于自身视野的局限而难以承担。

二、教师适应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归因

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消解教师在适应课程改革过程所遇到的瓶颈,需要对造成教师适应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对症下药,采取能够切实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适应能力的对策,使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从“蓝图”变为“坦途”。

(一)教师能力素质的“先天不足”,导致教师无力适应

目前,职业院校教师绝大部分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不仅缺乏职业教育教师的任教经验,也很少具有作为预备教师的经历,尤其是在职业学校进行教学实习的经历,同时他们也较为缺乏所教专业的相关企业工作经历。例如,“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对辽宁、四川、陕西、湖南、江苏5省3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现状的抽样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直接任职者高达66%,而从企业调入者只有11%”。[3]而且这一类型的职业教育的教师所接受的教师培养模式主要是“专业+教育学+心理学”。这种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学生在普通高校或者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接收专业教育的同时,或者是在完成相关的专业学习之后,再接受与普通教育师范生相同的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实质上,这种模式只是简单地将专业学习和教育学、心理学机械地叠加在一起,并没有根据本专业的需要而开设专业教学论课程,导致教师无法将专业学习和教育科学的学习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这也导致大部分教师并不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和素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能力提出了切实的挑战,而能够胜任这一挑战教师的能力应涵盖以下四大范畴,即专业理论、专业理论在职业实践中的应用、职业教育理论(课程理论、专业教学论、方法论)、职业教育理论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组织)。而由普通高校或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所培养的预备职教师资在能力结构上缺失严重,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的能力成为当前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课程改革方案的“变动不居”,导致教师疲于适应

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一直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径来推进,政府在课程改革的理念、方案、资源分配、评价等一系列要素上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力,这就意味着政府既是课程改革的“设计师”,又是评价课程改革成果的“裁判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还拥有课程改革所需资源的分配权力,而真正要实现课程改革蓝图的广大一线教师则成了政府课程改革方案的执行者。这一改革路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最大限度地聚集有限资源去达成课程改革目标,但由于课程改革本身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为特征的综合性改革,而政府官员和校长任期的相对短期性又导致其要求学校在制定课程改革目标时都要在一定时期内就产生具体可见的课程改革成果,而这是与课程改革自身属性相违背的。同时,课程改革方案也经常因为不同任期内政府官员、校长课程改革理念的不同而导致课程改革方案的不断变动,有时甚至会“另起炉灶”,完全过去的课程改革方案。在这样一种课程改革环境下,课程改革几乎成了一项“政绩工程”,改革本身成了政府、学校所关注的重点,而为何改革,改革的初衷则无人问津。改革如同浪潮一般一波一波地向职业院校“侵袭”,往往出现上一轮课程改革在没有得到充分实施的情况下,下一轮课程改革就再次袭来这样的情况。尽管这样一种课程改革表面上看“热火朝天”,但真正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真实的课堂生态,并没有获得课程改革设计者的关注。反而在这样一轮又一轮的改革中,教师逐渐感到了迷茫和沮丧,从而丧失了对课程改革的热情,课程改革也成了教师的一项“负担”,而不是获得能力素质提升的契机。

(三)教师在课程改革行动中被边缘化,导致教师无心适应

在职业教育课程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绝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创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机械执行的过程,课程计划仅仅是一种方向上的参考,绝不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规制”,这一过程亦是师生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通过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课程在本质上具有经验化、情景化和人格化的特征,在课程创生的过程中,已有的一整套课程改革方案都仅仅是一种方向上的指引,不可能完全控制和决定教师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因此,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必须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改革的每一个步骤与环节,这将直接关系到教师对课程改革旨归的把握,也关系到课程实施的质量。将教师排除在改革之外的课程改革注定是要失败的,从专业方向的选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标准的制定,直到课程实施与评价,所有这些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都不可能去自我规划或启动,所有这些都必须要由教师来完成,只有参与到改革实践的教师才可能有能力去开发和执行课程改革计划,最终导向积极正面的变革。然而,审视当前课程改革的现状,课程改革成了政府官员、课程专家以及职校校长的“自娱自乐”,很多一线教师并没有参与到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之中,“行政部门热火朝天,学校教师两头敷衍”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真实写照。[4]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缺失话语权力很可能造成其对课程改革抱有消极的态度,表面上摄于学校的权力和专家的光环呼应改革,但实际上却是暗中抵制改革。

(四)政府、学校在课程改革行动中的功利化,导致教师急于适应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领导管理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政府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集改革的设计者、指导者、管理者、监督者、调控者及评价者等多种角色于一身,致使职业学校并不是课程改革的真正主体,教师也是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因此,政府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具有不容置疑的绝对主导地位,而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往往也是一种指令和执行的关系,学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并没有很高的自力。在这样一种改革态势下,在“教育锦标主义”“政绩”理念的影响下,课程改革将很难按照其自身规律的要求进行推进,而极有可能按照最大化产出政绩的方式,“生产”课程改革成果。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十分关注课程改革是否能够产出可见的成果,尤其是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指标来进行衡量的成果,其次这一成果是否能够在较短时期内达到。在这样一种功利化心态的影响下,教师必将急于在较短时期内就完成学校布置的课程改革任务,而弄虚作假、包装粉饰就成为教师应付课程改革任务而不得不掌握的“技能”,这样的课程改革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费力不少。

三、增强教师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适应能力的策略探析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要改变传统的课程理念与模式,而是要改变千百万职教教师的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对教师而言几乎就是自我革命,其艰巨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增强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需要多管齐下、综合统筹,也需要多方合作、协同创新。

(一)健全外部保障制度,改善教师课程改革软环境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呼吁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无论是骨干教师还是普通教师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批判与创新思维。然而很多学校虽然支持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但许多教师的批判与创新思维时常被无形的学校文化所淹没,许多教师因为惧怕创新所带来对权威挑战的惩罚,而失去了革新的勇气。因此,如果学校缺乏支持课程改革的文化,缺乏对教师革新思维的宽容,缺乏对改革过程中失误的理解,无疑会压缩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空间。为了能够保障课程改革获得顺利推进,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改善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氛围。首先,通过在学校层面成立专门的课程改革规划管理机构,协调各个职能部门,为教师的课程改革提供服务支持。课程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革新举措,不仅仅是“改课标、编教材”,对学校课堂与教学形态常常具有颠覆性的影响,而这需要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协同合作才可能实现,而“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往往会造成课程改革创新被冗余繁杂的批条子、盖公章等行政手续所延误,无形中使得教师投入了不必要的精力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其次,学校需要营造支持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文化氛围,不能过分运用市场化手段管理教师,也不能过于追求效率而忽视效益。许多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负面的情绪,如紧张、焦虑、压抑、担忧等,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学校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方式应对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予足够的宽容和谅解,减少教师不必要的非课时或课业负担,削减烦琐事务对教师时间的随意侵占,为教师的课程改革实践“减负”,让其能够“轻松上阵”。

(二)构建长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培训针对性

由于当前职业院校教师的能力素质无法契合新的课程改革方案的需求,导致课程改革仅仅能够停留于理念层面而难以落地,因此,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无疑是在一定时间内提高教师能力素质的一条重要路径。然而当前针对教师的培训过于注重学历的提升而忽视教师能力的成长,一些集中的培训或是带薪学习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经历过培训的教师往往可以在笔试测验时获得较好的成绩,但具体到教学案例、教学场景等真实教学问题的处理上,许多教师仍然延续过往已经习惯的方法。因此,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应该增强培训规划的系统性、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以及培训过程中的实践应用性。首先,就培训规划的系统性而言,应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所有培训要素着眼进行综合考量,并结合自身的办学方向和教师能力素质发展的要求,进行科学的筹划,应尽量避免培训目标的模糊性、培训项目的无序性、培训内容的重复性、培训方式的单调性等问题,从系统规划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其次,就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而言,应以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素质的需求为依据,以接受培训教师的来源、教龄和能力素质的不足为参考,分类设计培训方案,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再次,就培训过程中的实践应用性而言,应避免传统的只重视理论知识传授的“空对空”模式,结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困惑及其教师工作任务的要求,采取互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题研究、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授课方式为主,深化同企业在教师培训工作上的合作,积极落实培训方式与形式的真实性和实践性,以教师的能力发展为培训目标。

(三)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增强教师课程改革积极性

如何提高教师参与并适应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是当前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普遍反映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对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价值认定过低,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和没有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在考核时差别并不明显,对于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一些隐性工作量(企业调研、编制课标、设计教学方案)并没有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价中,而考核结果又直接和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相挂钩。所以,除了个别对传统教学模式不满的教师能够认真对待以外,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足够的热情去投入到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的课程改革实践之中,在这些教师看来,课程改革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此,增强教师对课程改革适应能力必须从提高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这一层面着手解决,而革新传统的教师评价激励制度就成为必由之路。首先,教师评价激励制度的构建应以面向未来发展为原则。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评价激励制度的构建除了要看重教师在过去课程改革中所获得的成绩表现外,更要注重教师未来的发展,评价结果的使用不仅仅是用来决定教师应获得何种薪资待遇,更是用来指引教师应在哪些方面发展自己,最终使得自身能力素质能够同课程改革需求相契合。其次,教师评价激励制度的构建应注重公平的原则。对于那些承担了课程改革任务的教师,职业院校可以考虑将其劳动投入按照一定比例换算为传统的课时数或科研成果,也可以将其单独列为评定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唯有如此,那些参与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才会获得公平感,才会认为自己的投入是值得的,而公平感的获得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自身投入的态度。最后,教师评价激励制度的构建应注重评价程序的规范和评价过程的公开,这是保证评价结果发挥激励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加强教师团队合作,建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