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影冯志远

电影冯志远

时间:2023-05-30 10:37:05

电影冯志远

电影冯志远范文1

——观《冯志远》有感

每当我听到冯志远这个名字时,在我脑海的另一侧便会走来一个双目失明、衣着中山装的学者老人,他,就是把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教育事业的一位人民教师——冯志远。电影《冯志远》的镜头一个个闪过我的眼前,于是,冯志远这个优秀人民教师俭朴的、催人泪下的事迹就在我脑海里重新演绎,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下午,就发生在我身边,令人感同身受,令人热泪盈眶,令人心潮澎湃……

电影《冯志远》主要讲了主人公——冯志远放弃了上海的幸福生活,来到宁夏教书,这一教就是42年,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宁夏的教育事业,献给了西部沙漠中的孩子们……

常言道“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要说,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冯志远老师是当代教师的楷模,民族复兴的脊梁——

一、他是当代教师的楷模

冯志远所在的中学条件非常简陋,但他却能凭借简单的手段,创设魅力语文课堂。记得冯志远在教《海燕》一课时,他让学生分别扮演海燕与海鸥,铁皮鼓动声充当雷电,还请文老师用手风琴做伴奏。新奇的情景式课堂使同学们兴趣盎然,边远地区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在他的教育下萌生了绿芽。冯老师用情景教学点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之火,我想,从后来他的学生多达一万多人可以作为证明。

冯志远用纤弱的身躯,支撑着顽强的教育信念。但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以及生活条件的恶劣,他的视力急剧下降,终于有一天,他彻底瞎了!然而,他仍旧住在学校,只要孩子们需要,就义务为孩子们辅导,直到身患脑血栓,生活无法自理的那天……

这难道不是当代教师的楷模吗?

二、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脊梁

来到这所坐落于沙丘边缘,因为自然灾害,刚刚从一类降为二类的新创乡村中学——鸣沙中学,面对着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许多支教的年轻老师都悄悄地离开了学校,但冯志远却没有走,并承担了学校教语文、历史、地理、俄语四门课的教学任务。他简直成了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不管脊背上的重物有多累人,他都默默的背着,背着……

42年的教育生涯弹指一挥间,年近古稀之年的冯老师身体越来越差,他不得不告别他心爱的讲台。我无法忘记的是那最后一节课。在会堂里,几千名学生含泪听完冯老师在宁夏的最后一堂课,他的语言、他的语调、他的深情向我们诉说,他依恋这片他一生教灌的土地,更依恋这里的千千万万个孩子。

电影冯志远范文2

2005年5月13日凌晨2点,北京海淀西三环颐源居小区北门里,值勤的保安冯志飞正与同事张飞有一搭没一搭地开着玩笑,突然,身上的对讲机发出了“嘟嘟”的信号声,他赶忙把对讲机拿了出来,随即,对讲机里传来巡逻队员孙鹏急促的呼叫声:“有人跳昆玉河了!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塔南侧,快来救人!”

“好!我马上赶到!”冯志飞拔腿就往河边跑,见水里果然有个女子在不停地挣扎着,他连衣服也没来得及脱,就跳进了冰冷的河里……

张飞向监控中心作了汇报后,放心不下,也赶往昆玉河。当他匆忙地赶到昆玉河时,只见孙鹏已将那个“落水”女孩救到岸边了,但半天没有发现同事冯志飞的身影,他不禁心急起来,一种不祥的预感顿时掠过他的心头。他放下那位得救的女孩,沿着昆玉河声嘶力竭地呼喊:“冯志飞,冯志飞……”然而,河面上哪里有冯志飞的身影啊!

闻讯赶来的同事们听到张飞的呼喊后,知道冯志飞出事了,他们一边派人将救起来的“落水”女孩送往附近医院抢救,一边跳入水中搜救冯志飞……张飞着急地朝孙鹏吼道:“你和冯志飞不都在现场吗?你怎么没注意到他呢?”孙鹏确实亲眼看见冯志飞从北岸跳下水了,他当时便绕道从南岸接应,可等他到了南岸就没有见到冯志飞了。面对张飞的质问,悔恨交加的孙鹏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几圈搜救之后,他们连冯志飞的人影儿都没有找到。无奈,只好请闻讯赶来的110民警通知北京市打捞队支援。直到凌晨5点钟,潜水员才在昆玉河的水草中找到了冯志飞的尸体,将他打捞上岸。

看到朝夕共处的兄弟静静地躺在那里,张飞忍不住趴在冯志飞遗体上失声痛哭,一旁的孙鹏也不停地撕扯着自己的头发:“志飞,是我害了你呀……”

忘恩负义:获救女竟说“谁让他救我?”

冯志飞牺牲的当天上午,他的远在山西省平顺县羊井底乡周和村的父亲冯河富,突然接到北京市传来的讯息:“冯志飞因公负伤,现正住在医院,不要着急,你赶快过来!”冯河富顿时预感到事情不妙,忙带着女儿冯志凤赶往北京。

坐在火车上,年过半百的冯河富连口水都不想喝,一路上思绪万千。25岁的冯志飞是家里的老幺,也是他最值得骄傲的儿子。1998年,儿子参军到广西龙滩水电站驻武警部队服役,后来担任主攻队修理排副排长,曾带领全排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儿子退役后,先是在广州工作了一年,之后又到了北京打工当了保安。虽然每天值勤达12个小时,但下班后还不忘给家里写信,记挂着家中二老……冯河富一路回想着儿子的点点滴滴,一夜没合眼。

第二天,当冯河富赶到北京时,他怎么也不肯相信儿子已离他而去,他悲痛欲绝,身子一歪,昏了过去……

半晌,冯河富才醒过来,他哽咽着说:“我想看看那个被救的女孩……”张飞理解老人此时的心情,说:“大伯,我现在就去联系。你放心,她很快就会来看望你。”

然而,令张飞无法相信的是,当他通过当地派出所找到那个“落水”女孩时,那个女孩竟然一口拒绝了!

“落水”女孩是北京怀柔人,在北京一家眼镜店打工。事发前,因男友突然提出分手,她感到十分伤心、郁闷,一时想不开,便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当民警找到那个轻生女孩时,她对冯志飞为救她献出了生命一事只是轻轻地“啊”了一声,随后说:“我本来只是想到河边透透气,想不到,一不小心竟掉进水里了。”民警听了,气愤地说:“可孙鹏说,他把你拉上岸后,你还大声嚷:‘别管我,让我死’呢!”面对民警的质问,女孩只好说:“当时,我喝多了,不记得了。”民警劝说道:“不管怎么样,冯志飞毕竟是为了救你而死的,现在,英雄的父亲想见你一面,这个要求不过分吧!”岂料,女孩竟说:“谁让他救我?”

张飞听了民警的转述后,愤懑不已,可为了满足冯河富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他还是抑制住心中的怒火,给那个女孩打去电话,简单地说明了情况,谁知,对方十分冷漠地说了一句:“我女儿不在家!”随即就把电话挂断了。张飞以为自己没把话说清楚,又打了过去。接电话的人居然气恼地说:“我不是已经跟你说了吗?我女儿不在,你怎么还打!”“啪”地一声,又将电话挂断了!张飞气愤不已,再打,可对方连电话都不接了。听着话筒里传来“嘟嘟”声,张飞的肺都气炸了。

回到冯河富住的招待所,张飞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位英雄的父亲解释这件事了。瞒着吧,他担心老人总惦记着;直说吧,他又怕老人伤心。几经思考,最终还是撒谎说:“大伯呀,那个女孩受了刺激,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不能来看你了。她的家人嘱托我转告你,他们非常感激志飞的恩情,请你一定要保重自己。”随后,他又叮嘱同事们:“谁也不要在老人面前说出真相,因为老人再也经不起打击了!”

然而,不知是谁将女孩拒见英雄父亲的事报料给了北京一家媒体的记者。第二天,这件事就见诸报端,社会各界顿时议论纷纷,连街头巷尾的人都义愤填膺地谴责那位轻生女孩忘恩负义:“真是没有人性啊!她的良心难道让狗吃了吗!”与此同时,人们也在为舍命救人的冯志飞哀叹惋惜!

面对人们正义的呼声,张飞知道再也瞒不住了,他想去安慰冯河富老人,可见面后,他只叫了一声“大伯”,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因为,他从老人那悲凉的目光中,已经看出老人正承受着比失去儿子更为悲痛的煎熬……

世间真情多:百名保安兄弟跪地认父

张飞独自一人回到宿舍,看到冯志飞的床铺一尘不染,被子叠得跟“豆腐块”一样整齐,标有“冯”字的饭盒还摆在货架上,再回想起轻生女孩及其家人的冷言冷语以及冯河富老人那悲伤的神情,他不禁悲痛难抑。他把留给冯志飞的一支烟点燃,放在床头的窗台上,默默看着丝丝缕缕飘起的烟雾在空中弥漫,心里不断地祷告:兄弟,你安安静静地去吧!

此时此刻,张飞心想,自己跟冯志飞兄弟一场,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抚平老人那颗受伤的心啊!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忽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对呀!老人最值得骄傲的人是他的儿子,而自己既是他的晚辈,又跟冯志飞亲如兄弟,何不认老人为父亲,让老人家的心得到宽慰呢?

张飞忍不住把这个想法对孙鹏说了,孙鹏听后,连声叫好:“我跟志飞也是兄弟,我也要认这个英雄父亲!”同宿舍的其他同事听了,也非常赞同,都希望认冯河富为父亲。很快,这件事在颐源居中队的60多名保安中传开了,大家也纷纷要求认冯河富老人为父亲,因为他们都以冯志飞为骄傲,非常希望能够继承冯志飞的遗志和义务,对英雄之父尽一份孝心。后来,附近一些小区的保安得知这件事后,也被冯志飞的事迹感动了,纷纷要求加入认父队伍。仅仅半天时间,认父的保安竟然达到了100多人!

张飞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倡议得到了如此积极的响应,会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心里装着冯志飞和他白发苍苍的老父亲,他由衷地感动和兴奋,迫不及待地把“认父计划”告诉冯河富老人。谁知,老人虽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但他说什么也不同意:“阿飞,你和大伙的一片心意我领了,可我不过是个普通的农民啊,哪有福气认这么多儿子,实在是担当不起呀!”张飞言辞恳切地央求说:“大伯,您就别拒绝了,我们和志飞都是兄弟,如今,他走了,我们就是您的儿子啊!如果您接受我们做你的儿子,志飞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冯河富老人这才默许了。

2005年5月15日上午9时,张飞和孙鹏等人把冯河富老人请到了颐源居小区。此时,100名认父的保安早已列队等候在那里,大家将早准备好的写有“向英雄的保安冯志飞学习致敬”的红色条幅,挂在小区的大门口。当冯河富老人带着沉重的心情,一步步地走到队列前面时,100多名保安霍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然后齐刷刷举起右手臂,向冯河富老人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老人心头一热,也忙乱地向他们挥了挥手,以此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这时,张飞和孙鹏代表大伙向冯河富老人献上了印有“颐源居”的红色横幅。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100多个人的亲笔签名,老人的眼泪“哗”地一下就涌了出来。就在这时,张飞和孙鹏“扑通”一声跪在冯河富老人面前;接着,100多名保安如山一般齐刷刷地跪下了!他们一诺千金地齐呼:“冯爸爸,以后我们都是您的儿子,我们为您养老送终!”这清脆而激越的呼声,在晴空下格外响亮,让冯河富忍不住老泪纵横。他激动不已地说:“大家快起来,快起来啊!看到自己有了这么多儿子,我都形容不出自己有多高兴了,也让我从心里感到志飞的牺牲是值得的……”

这感人至深的一幕,让围观的人们不由得悄然拭泪,他们纷纷议论:“老人失去一个儿子,却来了100个儿子,这样的事情恐怕世界上都绝无仅有啊!也不知道那个没有良知的女孩得知这一切后,会作何感想?”“冯志飞的同事这么有情有意,说明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很快,在场的男女老少纷纷向冯河富这位善良的老人捐款、捐物。可冯河富谢过大家的好意后,坚决不肯接受。人们便来到颐源居小区物业公司,要求工作人员把钱转交给老人,工作人员立即在小区大门口设立了一个捐款箱,10元、50元和100元的钞票很快便将捐款箱塞满了。后来,一些企业、社会人士和普通市民得知这一感人事迹后,也专程从四面八方赶来捐款。到当天下午5点,捐款总额竟然达到了12万元!

冯志飞遗体火化的那天,冯河富在张飞、孙鹏等100多个儿子的陪同下,来到殡仪馆。北京市公安局的领导和武警水电部队的首长来了;振远护卫中心、颐源居小区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以及业主来了;不计其数的陌生人也来了!人们自发地一起为这位英雄保安送行……烈日当空,所有的人都在太阳底下汗流浃背地肃立着,热风拂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发自人们心底的一声声叹息和沉痛的哀悼!

在向英雄遗体告别的时候,张飞又开始为冯河富担心起来,他和孙鹏一左一右地搀扶着“冯爸爸”,想跟他一起到告别厅,以防出现什么意外,但冯河富一脸平静地说:“儿呀,我想一个人陪陪志飞,你们不用为我担心,我没事。”张飞从老人坚定的神情中看出,他确实已不似先前那样痛不欲生了,就示意孙鹏松开了手。

在告别厅,冯河富面对儿子的遗体,喃喃呓语:“志飞,看到有这么多人为你送行,爸爸为你感到自豪啊!如果来生你还做爸爸的儿子,爸爸还希望你做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电影冯志远范文3

关键词:叙事内容;小说;电影;改编;细节;主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96-02

2014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归来》公映后,随即引发了热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说被搬上荧幕,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从小说到电影,并不是完全地遵从原著小说,而是以小说为蓝本,源于小说又高于小说的再创造。“视觉形象所造成的视像与思维形象所造成的概念两者间的差距,就反映了小说和电影这两种手段之间最根本的差异。[1]”电影和小说都是叙事艺术,小说的叙事性决定了在诸多文学样式中它是最适合改编成电影的。虽然两者都是叙事艺术,但是小说与电影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小说通过优美的文字将其蕴含的深刻哲理传达给观众,文字在人的脑海里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可以有较为充足的反应时间,读者可以慢慢地体会文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而电影则通过快速的影像叠放带给观众直观的视觉享受,由于电影这种快速消费的特性,要求电影的表达偏向直观性的讲述,好的电影作品能够在这个看似是快速消费影像的时代,留给观众深刻的观影感受与思考。

一、叙事内容的改编

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年代感很强,从1921年一直讲述到1989年,几乎跨越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历史长河。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以第三人称冯学峰的角度将其祖父陆焉识的一生娓娓道来。小说从西北大草原荒漠劳教中的陆焉识开始切入,正叙与倒叙交替使用,为我们呈现了一部陆家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末的历史。按时间顺序可以将这部类似于《伊利亚特》般的史诗巨著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1921年至1954年:1921年,陆家经历了第一场变迁,陆焉识的父亲去世,留下了过门没几个月的继母冯仪芳。1925年,陆焉识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之下与冯婉喻结了婚,之后便立马“逃”往了自由之都华盛顿留学。在留学期间,与俄罗斯留学生望达产生了恋情。陆焉识于1933年结束自由的留学之行,回到中国在大学担任教授一职,由此结束了与初恋女友望达的恋情,但是依然向往自由;第二部分为1954年至1976年:1954年是陆焉识灰暗人生的起点,这一年开始了他的劳改生活。原本高傲的陆教授是以“反革命”的罪名被捕入狱的,陆焉识在狱中度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光,他的妻子冯婉喻总是独自一人去探望他。陆焉识在漫长的牢狱生活里,磨去了棱角,变得圆滑而世故。这样黑暗的劳改生活给了陆焉识无尽的痛苦,但也给了他充足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过去,尤其是回忆自己的妻子冯婉喻。每一个黑夜,他都重新认识一遍冯婉喻,他过去没有发现她的好,黑暗之中的他逐渐意识到,他爱冯婉喻。冯婉喻的好,被陆焉识一点一滴地捡拾回来,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1963年,陆焉识使尽浑身解数终于看到了场部礼堂电影上的小女儿冯丹珏,丹珏跟妻子婉喻太像了,也是因为此,陆焉识开始了他的逃跑计划。1964年,陆焉识终于隔着一条街看到了冯婉喻,随后也看到了婉喻的生活,她和女儿、儿子一家生活得很好,他没有上前去相认,而是做了他一生中他认为最重要的决定,陆焉识自首了,为了冯婉喻不再被自己连累,并且于1965年7月,陆焉识向深爱的妻子冯婉喻提出了离婚;第三部分为1976年至1989:1976年11月3日的万人公审大会上,陆焉识本以为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可是命运却再一次给了他惊喜,陆焉识获释了。释放后的陆焉识回到了上海,可是冯婉喻已经不记得他,她记得的只是她记忆里的那个陆焉识。陆焉识每天都会从儿子冯子烨家出发,去陪伴妻子,可是妻子仍然不认识他。1986年,陆焉识在大女儿冯丹琼的提议下,与冯婉喻复婚。直到1986年,冯婉喻因病去世,陆焉识都一直陪伴着他最爱的冯婉喻,倾尽一生。

张艺谋电影《归来》的故事内容远没有小说丰富,只截取了小说第二部分的逃跑和第三部分的故事内容以稍加改编。影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陆焉识释放前:影片以一辆飞驰而过的火车作为开头,全身漆黑的陆焉识形象随即入画。正在排练舞蹈的女儿冯丹丹和在学校上课的冯婉瑜被叫到工宣队办公室,被告知陆焉识逃跑了,并被叮嘱她们要注意政治立场。女儿冯丹丹此时正处在竞争跳“吴清华”的关键时刻。陆焉识巧妙地避开正在小区楼下蹲守的刘同志成功来到冯婉瑜的家门口,他警惕地敲了敲冯婉瑜的门,屋内的冯婉瑜警觉地向窗外望去,看守人员依然在,这里依然属于危险地带,正在冯婉瑜犹豫要不要开门之时,她看到了女儿丹丹回来的身影,这也就意味着,冯婉瑜没有机会可以给陆焉识开门了。陆焉识听到脚步声,急忙向楼下躲避,不料还是被女儿认了出来。为了不被父亲连累,丹丹在听到有人上楼时选择了与陆焉识相反的方向。女儿拒绝帮陆焉识传话给冯婉瑜,陆焉识只得将纸条赛到冯婉瑜的门缝里。冯婉瑜连夜蒸好了馒头,收拾好行李,不顾女儿丹丹的反对,第二天来到了约定地点,由于女儿丹丹的举报,陆焉识最终被邓指抓走了,天桥上,陆焉识与冯婉瑜撕心裂肺的喊着对方的名字,但是命运又一次和他们开了玩笑;第二部分为陆焉识被释放后:释放归来的陆焉识被女儿丹丹接到她纺织厂的宿舍,可是陆焉识急于马上见到冯婉瑜,女儿丹丹还没来得及向他说明母亲的病情,他就拖着行李来到了冯婉瑜的住所。然而,此时的冯婉喻已经失忆。陆焉识想尽了一切办法想要让冯婉瑜记起他。可是在冯婉瑜的眼里,他只是帮她搬东西的,帮她修钢琴的,帮她念信的,陪她去火车站等陆焉识的好心人,始终成为不了他自己。影片的结尾部分,陆焉识依旧推着白发苍苍的冯婉喻站在火车站在等陆焉识的归来,大雪漫天飞舞着,这也就预示着虽然陆焉识并没有在冯婉瑜的记忆里归来,但是他们的爱情却归来了,陪伴彼此走到了白头。张艺谋的影片《归来》之所以对《陆犯焉识》的故事内容进行了这样的改编,是由于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电影是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通过直观形象展示给观众的‘一次性’艺术,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受制于观众的视觉疲劳极限,这决定了电影的长度一般只能在90分钟左右,所以电影必须简洁、精炼。[2]”

二、叙事细节处理的不同

张艺谋电影《归来》中,陆焉识成功逃出青海,躲开蹲点人员的视线,将纸条塞进冯婉瑜的门缝,而冯婉瑜也连夜蒸好了馒头,如约在火车站的天桥上与陆焉识碰面,由于女儿冯丹丹的举报,导致陆焉识被邓指和刘同志抓回了青海。在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中,陆焉识只是远远地隔着一条街看到了冯婉喻,同时也看到了妻子现在的天伦之乐,他隔着一张桌子与他的家人分享了一顿早餐之后选择了主动自首,以确保冯婉瑜有一个不被政治所打扰的晚年生活。

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人物设置相对于电影来说比较繁杂,除了主线人物陆焉识、冯婉瑜,还有众多的支线人物,陆焉识教授的初恋望达,留学好友大卫・韦,情人韩念痕,爱哭的继母冯仪芳(恩娘),常年居住在美国的大女儿陆丹琼,与陆焉识极其相似的二女儿冯丹珏以及其带了三个子女的二婚丈夫刘亮,阶级立场对立的大儿子冯子烨及与其无爱的妻子钱爱月,孙子冯学峰与孙女冯学雷,远在比利时的弟弟陆焉得一家(其大儿子皮埃尔)等。除了设置了一系列的家庭成员外,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中还设置了作为犯人的陆焉识的关系网,包括对他影响最大的邓玉辉(邓指),把他当成支柱的小犯人梁葫芦,在狱中死去的犯人刘胡子等。

张艺谋电影《归来》中的人物设置则比较简单,主线人物依然是陆焉识与冯婉瑜,但是陆家众多的成员只保留了冯丹丹一个人,并且冯丹丹这个人物形象也是基于电影的表达效果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再创造。“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中,冯丹珏的人物形象更接近于冯丹丹。[3]”小说中的冯丹珏是一位清华博士,科研带头人,她和陆焉识最相像,而电影中的冯丹丹是个一心只想跳吴清华的舞蹈演员,后来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纺织厂女工。冯丹丹与冯丹珏相比,冯丹丹与母亲冯婉瑜的关系比较差,丹丹甚至被母亲赶出了住所。然而在小说中,冯丹珏除了是父亲陆焉识公开承认的最疼爱的孩子外,她与母亲的关系也比较融洽,女大未婚的她始终与母亲居住在一起,并且鲜少有矛盾。

三、叙事主题的不同

双失语与单失忆的叙事主题。严歌苓在她的小说中设置了两个失语情节,一个是中陆焉识的结巴,一个是冯婉喻的失忆。严歌苓认为,人在失去了一些后,同时也获得了另外一些方面的自由,陆焉识的结巴与冯婉喻的失忆一样,是在用一种残酷的方式获得另外一种精神的自由,陆焉识用结巴几次逃离生死一线的险境,而冯婉喻用失忆忘却自己婚姻与爱情生活的不幸,在他们的世界里,这何尝不是一份美好。我们看到电影中的冯婉喻由于失忆,在陆焉识回来之后,仍旧坚持每天举着“陆焉识”的牌子去火车站等他,看到再也不用假装结巴的陆焉识陪伴在她的身边,和一起等待那个没有“归来”的陆焉识,我们的心里除了伤感,除了心痛,竟然产生一种叫做“温暖”的情感,这就是“爱”与“情”。

影片《归来》,不得不说是一部温情片,它通过对原著的“删整改合”,使得它可以符合电影的叙事方式,同时也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直指人心,构筑历史反思和人性叩问。

参考文献:

[1] (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2] 刘艳玲.《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小说到电影[D].中南大学,2012.

[3] 贺晓武.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虚构艺术[J].当代文坛,2013(1).

[4] 严歌苓.陆犯焉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5]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 (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电影冯志远范文4

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当日,电影的口碑还没开始发酵,冯小刚和王思聪的隔空对骂就先吸尽了眼球。

对骂无聊,背后的动机有趣。从制片发行到影院建设,华谊兄弟和万达都不是一个量级,面对冯小刚以李雪莲名义的控诉,王健林多半会置之不理,万达影院更加不会因此增加排片,否则不就显得自己理亏了吗?在电影圈混了这么多年的老江湖不可能想不到这一层,那么发给王健林的长信只能是出于炒作电影的目的,引起网友热议,让电影有更多的曝光度。

炒作没错,但冯小刚选错了姿势和对象。《我不是潘金莲》作为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文艺片,上映首日夺得接近40%的排片,已经很了不起了,万达给的场次少,只能说万达对于排片有自己的理解,并且和观众还是保持着合理的供需关系,尽管场次不多,上座率也还没过半。退一步说,即便是出于其他因素影响打压排片也无可厚非,人家自己的影院,想怎么排就怎么排,作为一个外人没有资格指手画脚。

当然,这多少也反映出电影行业的一些乱象,没有法律法规指导影院该如何排片,整个行业也不够自律,艺术院线、分线发行等概念遥遥无期,目前仍旧处在野蛮生长的阶段,但是也已经暴露出来了危险的信号,关于影院的建设和发展,我们采访了分管影院的博纳副总裁黄巍,他谈了很多对影院未来的展望和担忧。

其实冯小刚没必要炒作,《我不是潘金莲》口碑不错,独特的圆方画幅也得到了很多专业观众的认可。冯小刚是幸运的,在摄影技术上的尝试得到观众积极反馈,也取得了喜人的票房,但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没这么幸运了,尽管观众对60帧、120帧表现的很热切,但并没有转化成票房,这说明绝大多数观众对高帧率这种新技术并不买账,也可能是李安走的太超前了,观众一时间很难接受。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当前120帧的门槛太高,多数影院难以承受,仅有几家影院能放映120帧,距离观众太遥远;另外60帧带来的观感没那么明显,不像3D能带来质的变化,同时又能给影院带来更高的票房收益。新技术不是坏事,不过一定不能和市场脱节,否则就相当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一年一度的CineAsia展又要来了,厂商们会在展会上明年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去不了现场不要紧,可以关注我们下期杂志,循例会有详细报道。

忙着每期杂志的发行,还没来得及回顾和盘点,一年就过去了。借用《一句顶一万句》里那句话,日子是过以后的,不是过以前的。所以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对新一年的规划和展望。《电影中国》在2017年内容会有进一步的规划和调整,在观察行业热点的同时,也会加强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内容,另外会积极联系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开设专栏和读者交流,目前已经敲定的是香港MBS的曾景祥,读者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发邮件给我代为转达,当然也欢迎针对杂志内容给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电影冯志远范文5

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电影导演,能够取得如此成就,除了和其自身成长经历有关之外,冯小刚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解读和借鉴,是其喜剧电影能够吸引、抓住观众的关键所在。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瑰宝的相声、当代最喜闻乐见的小品,成为冯小刚创造“笑”的主要借用模式,相声般的语言和小品式的情景,是冯式喜剧的独特风景,也是冯小刚将相声和小品电影化的尝试与创举。

一、相声的电影化――冯小刚喜剧电影中的相声要素

相声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一块瑰宝,它曾经以独特的方式感染着中国百姓,也成就了诸多名家名段,成为一种脍炙人口的艺术形式。对相声的历史考究,王力叶先生在《相声艺术与笑》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记述。一种看法认为,相声的历史是悠久的,从汉代就有了。持有这一论点者认为,唐代的“参军戏”即是古代的相声;另一种看法认为,相声的历史并不长,只有一百多年,是从清末朱少文等从事杂耍而发展而来的。在旧中国,从事相声属于下等职业。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声作为一门艺术才被重视。相声是以语言为主的喜剧性说唱艺术,也就是说相声主要是依靠语言来表达内容,主要靠“说”。在“说”的过程中蕴涵着不协调现象的各种可笑因素,如诙谐、幽默、滑稽、讽刺、戏谑、风趣等,这些都是相声的喜剧性所决定的。

相声流行于北京地域,相声的语言以北京土语为主。以鲜明的京韵、京味为主要特征的相声语言,正是冯小刚的喜剧影片与其他喜剧片的主要区别之一。冯小刚的喜剧电影故事背景大部分发生在北京,故事中的主角大部分在北京文化浸润多年,是一批以调侃、反叛主流精英文化的姿态出现的市民群体。在冯小刚的喜剧电影作品中,人物对白采取地道的北京口语,其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与相声语言如出一辙。人物对自在冯氏喜剧片的幽默风格的形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这种对白就不会有影片的幽默风格。因此,冯小刚喜剧电影的语言明显带有相声语言的痕迹。用电影演员在故事情节中,适时地加入适应电影需要的相声式的对白,也就是将相声的表演寓于电影情节发展之中,成为冯小刚喜剧电影的一个独特之处。

相声有四门功课,即说、学、逗、唱。冯小刚喜剧电影的语言充分运用了相声语言的特点,将相声进行了电影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把适合电影语言的相声的说、学、逗三大功课大量地在电影中的运用。

冯氏喜剧的相声因素之――“说”。冯小刚电影语言的调侃在淋漓尽致地表现都市小人物的小智慧、小聪明、小狡猾方面有独特之处。他在“拿来”调侃这个语言形式时,对所调侃和嬉笑的对象做了巧妙的置换,既调侃别人,又调侃自己,仿佛蜻蜓点水一般,虽有讽刺性,但更多的却是逗乐成分,而回避了那些敏感的容易引起对立或冲突的领域。例如,《天下无贼》里来自台湾的演员刘若英扮演的王丽与北京演员傅彪扮演的大老板之间的英语对白戏中。英语老师王丽教老板念英语should(应该),老板却念成shit(屎),于是英文句子“You should bc sorry to me.”(你应该向我道歉。)在老板嘴里念出来就成为笑料。这段对白既可以视为冯氏调侃的最经典片断之一,又可以看做此后故事进程的一个伏笔。还有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在《不见不散》中,这种嘲弄又转向了对电影人和国内出国人员的冷嘲,“本来他们智商就低,再不给他们选点好看的景,不是更看不过去了吗?”“什么第七代导演,第八代也没人看。”

“你下飞机就问我为什么为什么,我知道你为什么,你整个就一个十万个为什么,出国前没经过外事教育啊?”在《大腕》中,冯小刚刻意地安排尤优和王小柱时不时地在一起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腔,带着一种痞劲儿互相应答着,而且还会不时爆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喜剧噱头。如尤优在寻找葬礼广告商时说,广告赞助商为泰勒葬礼出资就相当于“强强联合”;对王小柱解释法人的意义时,说法人就是“被绳之以法的人”。而在尤优听到电视节目中对他的攻击性的批评时,假装认真地数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什么四个字,这不八个字吗?”那较真的神态,避实就虚的策略,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冯氏喜剧的相声因素之――“学”。这一点主要是冯小刚电影中对生活中政治词汇的活学活用,对政治词汇的戏拟是冯小刚电影对白中用得最多、最有特色的手法。由于生活经历的原因,

“”中的样板戏、前苏联以及中国的革命经典电影中的经典片段成为冯小刚“学习”的重点。在他的电影中,随处可见对“”中许多时髦词汇的翻新、变异以及对当下政治语言的日常化、家常化、非严肃性的使用。

离我们最近的《天下无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比较经典的黎叔的设问式感慨:“21世纪最珍贵的是什么?”“人才!”“有组织无纪律。”这些都是利用我们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思维和话语程式,将宏大叙事的话语用来表述生活枝节。对于前苏联电影的模仿,在《甲方乙方》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姚远被胖厨子扔出的花盆不幸砸在头上,他艰难地开口说:“快去告诉列宁,布哈林是叛徒。”这里借用的是经典影片中的对白,意义明白,意味诙谐。在《不见不散》中,突出再现了中国的革命经典电影中的经典片段。当李清指责刘元的教学方法时,他说,“同志,我们今天大踏步地后退,就是为了明天大踏步地前进。”这段剧情源自于电影《南征北战》,在这里对经典革命话语的戏剧性展示,已经没有什么明显的深层讥讽意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话语大量充斥着冯小刚的喜剧电影,成为冯小刚电影中不可缺少的“噱头”。这些“戏拟式”调侃大多是对昔日主流话语的进一步消解,使他们因时代的变迁和不协调而显出话语自身的可笑。比如在《不见不散》中:“凭说这与旗袍不相称。”“到这儿来就得听组织的。”“小李,你表现得也不错嘛,工作中勇挑重担。”片中刘元教美国警察学中文,下课时,他说了旬:“同志们辛苦了!”美国警察全体起立,按照他教过的,洋腔怪调但很认真地说:“为人民服务!”一听这个我们就知道,这是冯小刚借助影片中人物之口,对当今官场套话的消解。在《没完没了》中也用了大量诸如“台湾特务”“我可没有利用价值”

“国际”“砸玻璃,扔鸡蛋”“降半旗”等话语,极力突出平民的远离“政治意识”,调侃“政治意识”,但是比起王朔小说中的调侃,片中的对政治词汇的活学活用,不过是球而已,毫无现实的嘲弄意味,也无杀伤力,其逗乐成分远甚于它的深层讥讽意味,以表示我是平民我怕谁的姿态,并以这种姿态来和平民套近乎,引起共鸣,赢得笑声。

冯氏喜剧的相声因素之――“逗”。相声是笑的艺术,相声语言的主要功能也可以理解为逗乐。相声中的逗 乐,主要是以制造包袱、抖包袱为主。冯小刚对相声电影化的过程中,影片中的语言或是为了显示人物的机智和俏皮,或者纯粹为了逗乐,像相声一样制造一些包袱,再在适当的时候不经意地抖开,产生一种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喜剧噱头。

《甲方乙方》中的义士梦,设置的包袱让人拍案叫绝。川菜厨子自称口存不住话,梦想自己能够像革命先驱那样,任敌人如何严刑拷打也守口如瓶。姚远告诉他:“记住,就一句话,打死我也不说!”厨子忙不迭地说:“对,打死我也不说!”本来“打死我也不说”是说话者意向的表达,但是在片中,它却从主观内容变成说话者要保守的秘密,变成客观的信息。软硬都吃的厨子面对美人计和严刑拷打,一而再、再而三地喊出:“打死我也不说!,厨子本身的行为与这句话所产生的坚定顽强的效果之间的强烈反差,形成了巨大的喜剧空间,使观众不得不佩服编导对这一句话的设置,在剧中则显现为姚远的聪明机智。语言的丰富性使其本身富有游戏的可能,可以使对白独立地创造幽默而无需整场戏的配合。

二、小品的电影化――冯小刚喜剧电影的小品要素

小品与相声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小品是戏剧的血亲,它脱胎于戏剧,演员进入角色的表演、人物性格的勾勒以及冲突的设置,都源于它的母体――戏剧。具体而言,相声以叙事性为主要特征,相声语言带有抽象性和非直观性,结构相对松散,时空人物可以随意转换,而小品除人物语言之外,则主要以动作为主要特征。演员以角色身份登场,在舞台时空所展示的特定环境中,将此时此刻所发生的事件、人物关系的纠葛、人物的情感体验以及情节、矛盾、冲突的演进都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它可以调动舞台艺术种种手段,包括道具、灯光、化妆、音响,特别是演员本身的表演,包括模拟各种滑稽情态,都要给观众造成直观的印象。所以,台词和动作就成为小品表演的两大支柱,确切一点说是幽默台词和滑稽动作成了喜剧小品表演的两大支柱。

小品结构构思主要立足于情节性夸张,这种夸张注重的是变形,要尽可能地放大其结果,所以往往是不合情理的,甚至是荒诞的。常常运用大胆的想象,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或物牵扯到一起,荒诞的组合,巨大的反差,出奇的意外,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令人拍案叫绝。小品有效夸大误会,并不是只求观众一笑而已,夸张的背后往往蕴涵着深刻的批判和讽刺。

观众大多是自己掏钱买票看电影的,你如果不能让他即时轻松愉快,他就拒绝掏钱。尤其是在当前文化消费时代,娱乐方式多种多样,公众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选择,如看电视、看影碟、听音乐会、旅游、健身、喝酒聊天等,并不是非看电影不可。但既然是掏钱进电影院,就要有所图――图的不是单纯的受教育、理性思考或高深莫测的高雅艺术追求(这些完全可通过其他娱乐方式获取),而就是其他娱乐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最具公众性的浅显易懂的影像观赏的愉快,以及影院观赏过程中亲朋好友间短暂团聚的仪式效果。冯小刚的喜剧片无一例外地都是注意带给观众轻松的娱乐和满足。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娱乐效果的产生是用小品式喜剧手段造成的。与传统喜剧追求高雅文化设定的历史深度、美学内涵和深长意味不同,这里的小品式喜剧是地地道道地属于大众文化的,它更多地追求的是无深度、无回味的轻松搞笑。冯氏喜剧片的一个明显特色就在于,它仿佛是由若干小品拼贴起来的组合体,即仿佛是串接起来的一个个富于喜剧特色的小品或小品片断,是以小品拼盘姿态有节奏地制造出人意料的笑料。冯小刚善于制造若干层次不同的兴奋点或爆笑点:几分钟一小兴奋点,十来分钟一较大兴奋点,直到全剧构成一大兴奋点,始终让观众处在娱乐中。《甲方乙方》依次展示七个梦幻的模拟呈现过程,让美军将军服与清兵军服、参加作战会议的将领与卫兵、白天驾驶敞篷吉普行军与晚上开老式车闯入民宅抓人等场面与角色交替出现,引发观众爆笑不断。《不见不散》里,北京人刘元(葛优饰)和李清(徐帆饰)在纽约相逢相恋,中间几次分分合合,巧的是每次都发生倒霉事儿,喜剧性接二连三,但最终戏剧性地同机回国,在经历一系列有惊无险的波折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其问刘元常常搞出一些善意的小骗术,一面使李清产生疑心,一面也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增强了惊喜感程度。观众看完全片,心情同男女主人公一般轻松愉快。小品式喜剧在这里突出了人生的广义的喜剧感――生存就是快活。

而《甲方乙方》中“上街见人就夸”这一情节更是纯粹用话语创造了出其不意的喜剧效果。姚远和北雁走在街上,见什么夸什么,只要能想得起词儿来就夸。二人坐上公交车还在不住地夸:

北雁:“你看咱们的公交车,开得多稳呀,跟坐奔驰似的。”

姚远(不以为然的):“奔驰哪有这舒服呀,奔驰能像这车似的让人站直身子吗?”

北雁附和:“就是,就是,您再看那位先生,一看就是个大款,有钱,掏钱包也和别人不一样。”

姚远:“对,您看那手,又细又长,跟弹钢琴似的。你看他轻轻伸出两个手指一夹,就把钱包拿出来了。”

北雁:“这位先生好像掏的不是自己的钱包。”

电影冯志远范文6

不久,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朴正姬傍上的千万富翁资产缩水80%,情急之下,他无情地抛弃了朴正姬!当朴正姬到一个海岛寻找正在躲债的千万富翁时,突然因为宫外孕而大出血,置身海岛上的她被医生告知,必须在5个小时之内穿越茫茫大海,转院至临近的山东蓬莱市人民医院抢救,她才可能活命!但时,海上刮起台风,通往蓬莱的船只全部停航!绝望之际,朴正姬抱着一线希望拨通了冯鹏的电话……

接到这个求援电话,冯鹏是弃之而不顾,还是挺身而出,不惜一切代价救人呢?

逃跑新娘来电:

我被富翁抛弃生命告急

1978年6月,冯鹏出生在河南省登封市阳城区镇。高中毕业后,经人介绍,他来到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一家水产公司当保安。2003年11月,他在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上,认识了小他3岁的韩国女孩朴正姬。

朴正姬出生在韩国庆尚南道宜宁郡一个农家。她原本在韩国一所农业大学读水产专业,并选修了汉语翻译,因母亲长年患病,父亲又在一次施工时被砸伤了腰,家庭陷入困境,她才通过老乡介绍,来到与韩国隔海相望的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在一家鱼苗厂打工。

冯鹏与朴正姬接触一段时间后,迅速陷入热恋。不久,他们决定于2004年国庆节,在长岛举行婚礼。

孰料结婚当天,冯鹏来到朴正姬租住处迎亲时,却发现朴正姬失踪了……他找了半个月,仍没有任何朴正姬的音信,便向当地警方报案。但公安人员听了他的叙述后,认为朴正姬很可能是主动出走,未予立案。

此后,冯鹏辗转在长岛县各个乡镇寻找朴正姬,还印发了1万份寻人启事,在街头的电线杆和墙壁上四处张贴……后来,他又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白天上班,晚上就骑着车子四处寻找朴正姬。一次,精神恍惚的他骑摩托车去南长山镇一个渔场寻找朴正姬时,在一个急拐处冲下陡坡,左胳膊和右腿当场骨折,左小腿上被排气管烙出了一条长12厘米的水泡……

冯鹏身体康复后,又打印了很多朴正姬的相片送到当地涉外旅行社,请他们带到韩国,帮忙打听朴正姬的下落。此外,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请韩语翻译给朴正姬的父母打电话,希望获得她的消息。但朴父告诉他,女儿“失踪”后,只往家里打过一次电话报平安……

转眼过去了两年多时间,冯鹏寻找朴正姬始终无果。一些朋友被他的痴情所感动,主动在QQ群和一些论坛里,帮他寻人消息。2007年2月17日上午,相距150公里的海阳市的网友马天才打电话告诉冯鹏,说朴正姬在他们那里!冯鹏立即请假赶往海阳市。

当天下午3点多,在马天才带领下,冯鹏敲开了居住在盛世家园小区C幢的朴正姬的房门。看到冯鹏的那一瞬间,朴正姬惊慌失措,旋即关上了房门。冯鹏大声地呼喊她开门,她却叫来保安将冯鹏赶走了。

次日一大早,冯鹏再次去找朴正姬,却被屋内一个50多岁的胖男人放出的大狼狗咬得鲜血淋漓。冯鹏向小区居民打听后才得知,朴正姬当上了二奶,包养朴正姬的男人叫张志阳,在海阳市区拥有一个资产500多万元的不锈钢厂和一个大型渔场,身家千万。

自己的未婚妻竟被别人包养了!冯鹏怎么也不愿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他站在楼下,声嘶力竭地喊道:“阿姬,你出来,跟我走吧,不要再这样错下去了!……”可他的嗓子喊哑了,朴正姬也没露面……

2007年2月底,冯鹏在楼下苦劝朴正姬10天无果后,心情沉重地回到长岛。此后一年多时间里,感情遭受重创的他心如死灰,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迎战台风:

有情男儿十万火急勇救“洋二奶”

2008年9月25日上午10点左右,冯鹏正在上班,正姬突然打来电话,语气急促地说:“阿鹏,我被那个绝情的男人抛弃了……”冯鹏正想骂她自作自受时,朴正姬突然哭道:“我现在宫外孕大出血,求你救救我!”

接着,朴正姬向冯鹏哭述了婚前逃跑的真相――

2004年7月,张志阳花20万元从朴正姬工作的鱼苗厂购买了一批鱼苗,而朴正姬正好负责这批鱼苗的售后服务。已婚的张志阳对年轻貌美的朴正姬动了心思,得知她急需用钱,就用大把的钞票诱惑她,并承诺很快与妻子离婚,将她“转正”。此后,没有勇气向冯鹏提出分手的朴正姬,便瞒着冯鹏跟张志阳交往,直到他们结婚当天,见事情瞒不下去了,这才跟张志阳跑了……

然而,张志阳玩腻朴正姬后,渐渐疏远了她。2008年6月,她决定生个孩子来套住张志阳。但此时,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不锈钢售价下降了60%,张志阳的资产迅速缩水80%,仅靠渔场的微薄收入来勉强维持运转。因此,他决定彻底抛弃朴正姬减负。

9月23日,怀孕3个月的朴正姬,乘船去找在长岛县大钦岛乡一朋友处躲债的张志阳摊牌,孰料张志阳拒不承认孩子是他的,并将朴正姬推搡出渔场。

朴正姬离开渔场不一会儿,下身开始出血,很快晕倒在路边。她被热心的路人送到大钦岛乡卫生院后,被医生确诊为宫外孕大出血,急需转院至临近的蓬莱市人民医院抢救。然而,大钦岛乡距蓬莱市区20 多海里,当时海上刮起六级台风,风高浪急,所有客船均已停航!濒临死亡边缘的朴正姬给张志阳打电话,但张志阳根本不接。她这才拨打了冯鹏的电话……

朴正姬有气无力的介绍还没有说完,医生就接过电话告诉冯鹏,大钦岛乡卫生院所存血浆不多,按朴正姬的失血速度,最多只能坚持5个小时,如逾期不能将她转院,她将凶多吉少……

冯鹏的心被紧紧揪住了,一个男人的责任感让他放下了心头的爱恨,决定出手救助。见冯鹏如此大义,几个要好的朋友深为感动,纷纷帮着出谋划策。他们认为:从大钦岛直接渡海到蓬莱市,是最便捷的路线。虽然海风很大,但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尽快找船救人!

心急如焚的冯鹏向在长岛县城做水产生意的好友何平借了5万元钱后,同他一道来到码头边的渔家乐园雇船,但找来找去,也没有船主愿意拿性命开玩笑。

转眼40分钟过去,船还没有找到。冯鹏的手机又响了,医生告诉他,朴正姬的出血量更大了。冯鹏忧心如焚,把雇船的费用从5000元增加到1万元。终于,一位姓刘的船老大同意出海。但他们上船后驶出不到1海里,狂风就夹杂着雨点呼啸而来,小船剧烈摇晃起来。船老大一看不好,赶紧掉头开足马力回返……

通过船老大介绍,冯鹏上岸后打的来到长岛县兴旺渔业公司,花2万元租用了一艘185匹马力的捕捞船。但该船刚起锚,就被巨大的海浪掀得东摇西晃,在长岛县南隍城岛外5海里处,因风浪过大,他们只好再次折回。此时,时钟指向11点20分,冯鹏的手机再次响起,医生告诉他,朴正姬因频频输血、失血,不断昏迷……

冯鹏的心快从嗓子眼儿蹦出来了。经兴旺公司搭桥,他又花2 万元租到县内发达远洋渔业公司500匹马力的钢壳渔轮。当他们顶风行驶到中程的砣矶镇时,海风达到6级,船不能再前行,他们又只好停船上岸。

时间已过去2个多小时,怎么到大钦岛?冯鹏急得手足无措。这时,船长猛然想起大钦岛边防派出所有冲锋舟,建议冯鹏向他们求助。冯鹏将电话打到该所,得到的答复是:因风大浪急,冲锋舟也不能出海救人。

这时,冯鹏的电话又响了。朴正姬用微弱的声音说:“阿鹏,救我!”冯鹏情急之下抢白道:“怎么救你?现在风浪这么大,我总不能飞过去吧!”但他说到这里,突然一拍脑瓜:“船不能出海,我可以租飞机呀!”

负债20万!

租用直升机救负心人值不值

但是,长岛县根本没有民用飞机!好在冯鹏猛然记起以前从当地报纸上看到县内一个房地产老板有一架私人飞机,便决定向这个老板求助。可怎么联系他呢?

众人沉默片刻后,决定向在当地很有影响力的《今晨6点》报求助。他们从报刊亭买来报纸后,拨通了新闻热线。值班编辑丛晓波听罢冯鹏求助的缘由后,十分感动,并通过电话查询到那架私人飞机的主人叫李明方,在山东省内8个县市都开有房地产公司。他的那架私人飞机型号为MU3240,机长6.10米,机高2.3米,机翼空重150千克,起飞滑跑距离55米,不需专用跑道。

丛晓波将李明方在长岛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地址告诉冯鹏后,冯鹏立即与何平等人打车赶往那里。但李明方听完他的要求后,拒绝了他,原来民航部门对私用轻型飞机的适航,规定了严格的审批程序,对空域也实行严格管制。私人飞机平时都是挂靠在当地航空公司,航空公司给他们编号。每次起飞,只能利用有限的民航线,还必须提前24小时向所属地的空管部门申请。

听完李明方的介绍,冯鹏傻眼了,他跪到地上,苦苦哀求李明方帮忙救人。李明方犹豫半晌后才决定冒险一试,但要求冯鹏支付12万元的起飞成本。冯鹏刚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到哪里筹这笔巨款啊?”见他这样为难,何平承诺以自己的资产作担保,事后与李明方签订还款协议。李明方终于答应马上驾机救人。

经过简单的准备后,李明方带着冯鹏、何平等人,于下午1点05分起飞了。飞机很快爬升到2000米高空,按这速度,只要20分钟,就可以降落到大钦岛,朴正姬有救了!冯鹏的心刚放松下来,李明方的耳机里却突然传出一条指令:“MU3240,你未经许可擅自起飞,严重违背了国家航空管理条例,我命令你立即返航,接受处罚!”原来,李明方的飞机刚一起飞,就被当地航空部门监控到了!

下午1点15分,飞机紧急返回。花了12万租机救人,却一无所获,冯鹏情绪失落地下飞机时,一脚踩空,人咚的一下,摔在地上……

虽然租机救人失败,但冯鹏并未绝望。他想,如果能说服烟台民航部门帮忙救人,不就成功了吗?他掏出手机,通过114查询到烟台机场值班电话,拨过去后,简要地向接线员讲述了租机的用途,并再三恳求对方帮忙。但接线员答复说:“我们很同情您的遭遇,但民航飞机的使用程序很严格,即使上级同意前去营救,大钦岛也没有可供大型民用飞机使用的停机场。”

冯鹏绝望了!这时,朴正姬再次打来电话,吃力地告诉他:血浆即将用完,医院也没有联系到有效的救援办法……冯鹏愧疚地对朴正姬说:“我实在想不出办法来救你了,对不起……”朴正姬奄奄一息地说:“你能想办法救我……我已经很……满足了……”

下午1点20分,就在冯鹏跟众人陷入绝望时,烟台机场好心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对他说:“您可以向蓬莱市驻军××部队请求直升机救援,他们的电话是……”

根据烟台机场提供的电话,冯鹏立即联系上该部队,但该部队没直升机。不过,面对人命关天的大事,他们迅速向上级汇报了紧急情况,并与驻扎在蓬莱市的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取得联系,请求直升机支援。

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接到任务后,决定派出B7313直升机救人。紧接着,机组人员刘洋、冯传来、孔伟和李允楠等人迅速做好了起飞准备。

下午2点半左右,直升飞机准确地降落在大钦岛的临时停机坪上,仅用15分钟,便将朴正姬空运至蓬莱市人民医院抢救。与此同时,冯鹏又向好友何平借了2.5万元,赶到医院交了住院费。

当晚11点左右,由于抢救及时,朴正姬化险为夷。当她醒来时,看到守护在床前的冯鹏,顿时声泪俱下地忏悔道:“阿鹏,对不起,我鬼迷心窍……”当她从何平口中得知,冯鹏这次为救她,雇船、租机、治疗,共负债近20万元后,再次流下了感动与悔恨的泪水……

10月8日,朴正姬出院后,决定返回韩国。临行前,她给冯鹏发送了这样一条手机短信:你的善良,让我明白了人世间最宝贵的是真爱,这是金钱无法买到的。等我心情平复后,会再来这里,帮你还债……

收到短信时,冯鹏正在跟李明方签订包机还款协议。虽然李明方被他救人的大义之举所感动,同意将12万包机费降低一半,但这对月工资只有2000元的冯鹏来说,也要3年才能还清。而他3次租船,以及为朴正姬交的治疗费,有近8万元,全部是向好友何平借来的,他又需要努力工作4年才能还清!

当冯鹏不惜代价救人的事情传开后,有人说他这样做,等于在替不良大款张志阳包二奶善后,而这笔巨额债务,他需要努力工作7年才能还清,他这样超出个人能力来做这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简直就是个傻子、;也有人称赞他有情有义,面对无情背叛自己的绝境前女友,他能放下个人恩怨,不放弃,不抛弃,充分展现了中国男人的大义。冯鹏接受采访时,言语铮铮地说:“不管怎么说,我和朴正姬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爱情,救曾经深爱过的女人,花再多的钱,我都不后悔!只是,我希望通过此事,朴正姬能吸取教训,待养好身体后,能快点走出这段感情的阴影,好好生活。”自己身陷困境,还牵挂着背叛女友的生活,大义如斯,令人无言,让我们向冯鹏这位厚道男人致敬!

电影冯志远范文7

看完《少年犯》我感觉到了少年犯们也是需要人家理解,关爱,包容。

少年犯里面说的是:少年犯方刚、肖佛、沈金明等被押送到市少年犯管教所,囚车上还坐着一位40多岁的女记者,她是《社会与家庭》杂志的记者谢洁心,出于社会责任感,她正在进行一次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社会调查。16岁的方刚因持刀杀人被判刑5年,他来到少管所以后恶习不改,经常打人,还顶撞管教人员。犯人暴连星欺负方刚是新进来的,在一次吃干饭时给他分了很少的菜,两个人当场打了起来。管教队长冯志学关了方刚的禁闭。赵所长通过调查,弄清了事情的起因,让冯队长把方刚放了出来,同时撤了暴连星分菜"掌勺"的职务。不久,方刚又在暴的煽动下,在课堂上打人闹事,还奚落劝阻他的冯队长,冯一怒之下打了他一巴掌。赵所长批评冯队长不该打人。方刚想乘机逃跑,便谎称自己吞进了一把折叠小刀。冯队长等人信以为真,千方百计组织抢救,使方刚良心受到责备,坦白了自己的错误。赵所长为了更好地教育他,没有进行处罚,这对他教育和触动很大。几进几出少管所的惯窃犯肖佛,看上去什么都不在乎,经常偷偷摸摸,惹事生非。谢洁心在和他接触中感到他机灵、聪明,又讲义气,很为他痛心。这天晚上,她找肖佛谈心,肖佛讲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原来他先后有过三个父母,他们全都把他当成负担而遗弃他。他从7岁起流落街头,慢慢地堕落成惯窃。肖佛变坏的过程引起谢洁心的深思,她连夜写稿,向社会、向所有的父母呼吁,要关心孩子们的教育。少管所的"家长接见日"那天,方刚和肖佛的家长没有来。方刚痛苦地吞下了折叠剪刀,所领导立即进行抢救,终于将他救活。谢洁心和冯队长又说服方刚的父亲到医院来看望儿子。方刚看到所领导这样爱护他,父母也做了自我批评,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重新做人。肖佛的父亲执意不认儿子,还痛骂前来找他的冯队长和谢记者。冯队长对他进行了义正词严的批评。沈金明从小生活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中,幼稚、单纯,但求知欲很强。他因为受黄色手抄本的毒害而犯了奸淫幼女罪。来到少管所以后,他受到领导和老师的教育,逐渐悔悟,并发奋读书,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谢洁心从他的事例受到启发,写了评论文章,呼吁对失足青少年不要歧视,更不要嫌弃。文章发表后在少年犯中引起强烈反响。可她万万没想到,就在此时,她自己的儿子却因流氓罪被捕。她由于忙于社会工作,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现在自己吞食了这个苦果,更加痛切地感到肩负挽救失足青少年的重大使命。

《少年犯》给人印象深远,而且富有教育性,真是一部好电影啊!

少年犯观后感二

听说这个星期我们学校组织学生看了一部名为少年犯的电影。虽然我没回到学校看这部电影。但作文还是要写的……

少年犯方刚、肖佛、沈金明等被押送到市少年犯管教所,囚车上还坐着一位40多岁的女记者,她是《社会与家庭》杂志的记者谢洁心,出于社会责任感,她正在进行一次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社会调查。16岁的方刚因持刀杀人被判刑5年,他来到少管所以后恶习不改,经常打人,还顶撞管教人员。犯人暴连星欺负方刚是新进来的,在一次吃干饭时给他分了很少的菜,两个人当场打了起来。管教队长冯志学关了方刚的禁闭。赵所长通过调查,弄清了事情的起因,让冯队长把方刚放了出来,同时撤了暴连星分菜"掌勺"的职务。不久,方刚又在暴的煽动下,在课堂上打人闹事,还奚落劝阻他的冯队长,冯一怒之下打了他一巴掌。赵所长批评冯队长不该打人。方刚想乘机逃跑,便谎称自己吞进了一把折叠小刀。冯队长等人信以为真,千方百计组织抢救,使方刚良心受到责备,坦白了自己的错误。赵所长为了更好地教育他,没有进行处罚,这对他教育和触动很大。几进几出少管所的惯窃犯肖佛,看上去什么都不在乎,经常偷偷摸摸,惹事生非。谢洁心在和他接触中感到他机灵、聪明,又讲义气,很为他痛心。这天晚上,她找肖佛谈心,肖佛讲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原来他先后有过三个父母,他们全都把他当成负担而遗弃他。他从7岁起流落街头,慢慢地堕落成惯窃。肖佛变坏的过程引起谢洁心的深思,她连夜写稿,向社会、向所有的父母呼吁,要关心孩子们的教育。少管所的"家长接见日"那天,方刚和肖佛的家长没有来。方刚痛苦地吞下了折叠剪刀,所领导立即进行抢救,终于将他救活。谢洁心和冯队长又说服方刚的父亲到医院来看望儿子。方刚看到所领导这样爱护他,父母也做了自我批评,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重新做人。肖佛的父亲执意不认儿子,还痛骂前来找他的冯队长和谢记者。冯队长对他进行了义正词严的批评。沈金明从小生活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中,幼稚、单纯,但求知欲很强。他因为受黄色手抄本的毒害而犯了奸淫幼女罪。来到少管所以后,他受到领导和老师的教育,逐渐悔悟,并发奋读书,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谢洁心从他的事例受到启发,写了评论文章,呼吁对失足青少年不要歧视,更不要嫌弃。文章发表后在少年犯中引起强烈反响。可她万万没想到,就在此时,她自己的儿子却因流氓罪被捕。她由于忙于社会工作,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现在自己吞食了这个苦果,更加痛切地感到肩负挽救失足青少年的重大使命。

以上是我从网上搜来的有关少年犯的资料。经过我的反复查阅。终于使我有了很大感悟。作为青少年的一员,我一定要引以为戒。

少年犯观后感三

梁浩然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这部电影叫少年犯。这部电影的主要剧情是:少年犯方刚、萧佛、沈金明等人被押送进市少年犯管教所。《社会与家庭》杂志的女记者谢洁心前往采访这些少年犯。方刚桀骜不驯,因持刀伤人被判刑。萧佛是屡教不改的惯窃犯。沈金明对自己受黄色手抄本的毒害非常悔恨,想努力改过自新。一日,冯队长因一时激愤,打了方刚一巴掌,赵所长严厉批评冯队,方刚撒谎想趁机逃跑。但他目睹冯队长等人千方百计抢救所谓吞下剪刀的自己后,决定坦白悔罪。家长接见日那天,唯独方刚、萧佛没有见到父母。绝望的方刚真的吞下剪刀,幸被及时救下。经过冯队和谢洁心的苦心开导,方父到医院去看方刚,使他重新获得了希望。沈金明在管教所刻苦学习,表现出色,被提前释放,并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大学。谢洁心深感自己有责任呼吁社会不要歧视失足青年。而正在此时,她接到电话赶回家中,却看到因自己忙于工作而忽视的儿子被押上了警车。

电影冯志远范文8

一档高端人物访谈的电视节目在描绘冯珏时使用了这样的开场白:IT这个行业,女人本来就很少,而美貌、气质、能力兼备的女人更少,冯珏一直像朵精致的玫瑰,让这个由网络跟数字堆成的行业穿上了性感的外套。

身为TOM副总裁的她物质充裕,年轻漂亮,嘴角微笑的弧度充满骄傲,而文化是她脉搏里恒久跳动的血液――

赶上两个热潮

身在复杂的商界,与许多隐姓埋名的神秘大腕不同,冯珏从不将自己颇有来头的身世作为自己的秘密。

曾有一年的时间,冯珏在上海读中学,剩下的青少年时光,都跟随父母住在北大燕园。这个地址本就不平凡,隐隐透露出她的家世:外公冯友兰,这位1924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在中国国学和哲学界堪称泰斗。母亲宗璞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著名女作家,学养深厚,气韵独特。9岁开始,冯珏经常代替外公给读者们回信,老人会在信后附上一句“这是我孙女冯珏的代回信”,久而久之,来信中竟有不少问候冯珏的话,这也算是她最早的“粉丝”了。

北大的文史类专业,对冯珏自然是时刻敞开的。但她并没有这样选择,反倒修了国际贸易专业。其实小时候,冯珏的理想的确是当作家,可等她长到青春期那会儿,正赶上经商升温的年代,社会的评价标准影响了她的理想。对于女儿选择去学国际贸易的决定,搞了一辈子文化工作的父母并没表示反对,“虽然他们打心里是希望我能像他们一样,但父母有时候为了孩子会违背自己的意志。”

就这样,书香门第出身的冯珏,脱去了冯氏家族的文化外衣,穿上了“算计”的生意华服。但出生在这样一个文化世家,冯珏当然为它感到骄傲。她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我不喜欢清贫的生活,作为女人,自己属于比较贪心的那种,需要生活得更好,更舒适;同时,我也不希望自己是一个物质丰富而精神贫乏的空洞女人。不过还好,我想我在这方面是不缺的,毕竟我是从这样的一个家庭里走出来的。”

大学期间,正好赶上出国的热潮,于是冯珏在心里一直想着出国的事儿,最好是能去美国长春藤盟校的一个学校读一个MBA。结果却因一份到手的工作机会放弃了一心向往的出国梦。至今,冯珏对于当时的决定仍感到相当奇怪。

欣赏她的那个男子叫张朝阳

聊天过程中,冯珏经常会说到“Charles”,这是张朝阳的英文名。那个男人在她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一切与爱情无关,却在短短几年内,让普普通通的她,站到了事业的第一个高峰。

进入搜狐之前,冯珏做过经济媒体的投资分析,也负责过杂志,开国内先河引进了《个人电脑》、《电子与电脑》、《科技新时代》等对国内IT行业影响至深的专业杂志。其后,她又进入全球媒体巨头新闻集团在亚太地区的卫星电视(StarTV),负责广告销售和节目互换。

即使身在全球最大的媒体集团,冯珏也没有感受到来自媒体巨头的吸引力,相反由于离新闻集团的总部很远,冯珏总是觉得接触不到公司的核心业务。离开的心思由来已久,但是她根本没想到会做传统媒体之外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她走进了搜狐的办公室。那时搜狐才不过40多个员工,全是男人,办公室又小又乱。但面对热情洋溢、慧眼识珠的张朝阳,她选择迎接挑战。

刚进搜狐,冯珏的本意是做业务发展分析,但张朝阳发觉了她的才华,她被安置在广告销售的位置上,这个职位对一个刚起步的公司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刚开始她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告诉张朝阳不要抱太大希望。快到年底的时候,语气有所改变,“没准我真能完成任务呢!”冯珏没有辜负张朝阳的信任,刚进搜狐的第一年,就带来了10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这个神话,至今网络界都引为经典。

随后,冯珏从商务发展部经理做到了副总裁,令整个IT行业内的人瞠目结舌,因为她才仅仅20多岁。光芒四射的她一手支撑起了搜狐的半壁江山,对于搜狐来说功不可没。在一次她主办的新闻会前夕,美国《华尔街日报》登载了《中国进入电子商务》的头版文章。而冯珏也成了搜狐除张朝阳之外的另一个传奇。

但没多久,她选择了离开。问及原因,她的回答很简单,也很精辟:“人生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她想到一个跟搜狐不一样的公司去。但她至今对张朝阳念念不忘:“在搜狐的日子很开心,和张朝阳相处得也非常好,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我离开搜狐,张朝阳也应该会觉得惋惜吧。感情上非常难以割舍,离开之后很长时间都不适应,张朝阳是我的朋友和师长,非常有才华和想法,是一个在我的人生里非常重要的男人,我一直都很感激他。”她嘴角保持着微笑的弧度,对于这个有太多事情可说的人保持赞扬。

冯珏加盟了TOM,身价逾亿的张朝阳反应却很淡漠:“这只是正常的人事变动,对搜狐不会带来业务上的影响。”他拒绝过多地谈论她,却叫人愈发地好奇。

聪明的女人永远不说“绝不穿什么”

上海大剧院,莱卡风尚颁奖大典拉开帷幕,冯珏和李小冉一起亮相,紫色MaxMara绸缎长裙,黑色Parda貂皮披肩,站在穿着低胸公主装的李小冉旁边,却一点都不显得黯淡,知性与优雅的气息,配上她自信满满的表情,很是动人。

曾经有朋友劝她选定一个品牌的衣服,努力过后冯珏却做不到。她发现只要去挑,很多品牌都有适合自己的衣服。女人对服装都是很敏感的,她总是能在一家店里,一眼就看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原先我特别固执地不喜欢LV的衣服,可有次一个设计师陪我在香港选衣服,发现有件LV的衣服很适合我。所以永远别说我绝不穿什么,只要是漂亮的我都要。”很快,“永远别说我绝不穿什么”在圈内成为经典名言,被许多女性视为穿衣信条。

其实,没有女人会否认,漂亮对于成功是件不可或缺的装饰,冯珏也一样。“我并不算特别美的女人吧,但是在男性世界里出现一个衣着得体、谈吐与气质都不错的女性,肯定会叫人感觉比较舒服的。”

关于物质,冯珏曾发表过关于不过清贫生活的著名论调,没想到却被一些人拿来说事。冯珏感觉很委屈.“我只不过是喜欢舒适的生活,我也不希望自己是一个物质丰富而精神贫乏的空洞女人。”比如,她喜欢和朋友聊与工作无关的话题,喜欢养花,喜欢游泳,仅此而已。

作为女人,她热衷于变化,喜欢新鲜的事物。她酷爱华服,喜欢享受美食,也听周杰伦。

将工作装扮成一场流动的盛宴

“科学证明,热爱工作时人身体会分泌一种快乐的酶。”冯珏笑着说。

冯珏总是那么忙,日常都排满了工作,满世界跑,是个闲不住的人。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她的时间几乎不是自己的。在某时尚杂志的拍片现场,化妆师无奈地说,从来没有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工作过――冯珏从一进门电话就没有断过,一个接一个,化左边的脸,她就用右耳朵听电话,化右边的眉,她就用左耳朵接电话,每动几下笔刷,感觉都是见缝插针。

其实早在几年前,冯珏就是有名的“搜狐飞人”了,据说通常一个星期都会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她说自己简直可以在北京和上海机场做引导员,“我特别擅长在飞机上睡觉,并且妆容完美,每一刻都精致。”

如今,她对地球上的各个国家与城市都熟得不能再熟,将行程安排得匆忙而饱满。特拉维夫正对着大海的酒店、耶路撒冷浓厚的宗教气息、伦敦的清冷与繁华、香港的中环以及太古广场、旧金山的马不停蹄、纽约的傲慢、波士顿的另类、洛杉矶的名流如云……个个如数家珍般从她嘴中蹦出来。听她说这样那样的话,仿佛工作就是一场流动的盛宴,被她装扮得五光十色,抹上这个星球各种美妙而奇异的颜料。

爱情放在“第一位”的方行不

冯珏的微笑始终很迷人,带着一种幸福的感觉。有这样甜蜜感的女人,通常不会缺乏爱情。她骨骼纤细小巧,气质典雅,是出名的IT界美人,身边倾慕于她的男士,自然多不胜数。

说到男友,冯珏脸上的甜蜜开始满溢。“工作一直非常忙,在这种状态下还要花时间去维护感情,你知道,感情很容易由于分开太久而变得生疏的。辛苦是肯定的,但值得,没有什么比爱更美好。”

冯珏的作家母亲宗璞,文笔委婉而细腻,成名作《红豆》里,有一段凄迷美好的爱情故事,让很多读者都被感动得不行。冯珏的血液里,有对爱情真挚追寻的基因。“他是个高大威武的人。”说罢,她不再提起男友的私事,只说不要扯到别人身上,却可以隐隐看出内心的百转千回。

但之后,她还是会在不经意间提起他:“我最珍惜的饰品,是男朋友送给我的一条手链。那时候我们刚认识不久,他忽然决定要见我,但没有太多时间挑礼物,就在机场买了那条手链。之后我贵重的奢侈品很多,但依旧是那条手链最重要。”

聪明、美丽、成功如她,身边的诱惑自是少不了,可每每说到自己的男友,她都特别坚定而执著,真叫人猜不透,究竟是怎样迷人,怎样才情横溢浪漫稳重的男士,才能配得上她呢?又是怎样优秀,才能叫她一直在他身边呢?

电影冯志远范文9

>> 冯小刚替央视拔掉春晚钉子户? “钉子户”会被强行拔掉吗 冯小刚、赵本山领衔2014央视春晚 寻找“钉子户” 钉子户 “钉子户”女人 抢建“钉子户” 改造“钉子户” “钉子户”的苦衷 大腕级“钉子户” 女人别当“钉子户” 故宫驱逐“钉子户” 怪发“钉子户” “供着”钉子户 县令与“钉子户” 钉子户“躲猫猫” 别当“婚姻钉子户” 冯小刚掌勺马年春晚 央视春晚大体框架已定 冯小刚要“致青春” 各国如何面对“钉子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冯小刚替央视拔掉春晚钉子户? 冯小刚替央视拔掉春晚钉子户?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魏頔")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冯小刚、赵本山接手春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导演冯小刚春晚

赵本山时隔两年重磅回归

冯小刚将担任春晚的总导演消息,成为了过去一周最大的新闻焦点。若不是春晚的话题中有了关键词冯小刚,春晚恐以难成话题。过去两年的春晚总导演哈文,早在首次执掌前年春晚之后,就曾经放话媒体,再也不想执导春节联欢晚会,而去年却依然掌管春晚大局,而未来的马年春晚,哈文将“如愿”释负,接过接力棒的,竟是导演冯小刚。

据知情媒体报道,7月9日上午,央视内部召开了一次关于马年春晚的重要会议,冯小刚在这次会议上以总导演的身份亮相。冯小刚既成为央视春晚总导演,不久后也将以春晚总导演的身份,参加《我要上春晚》节目的录制。周刊向《我要上春晚》节目组求证此消息,节目组宣传负责人回应:“历届春晚总导演都将在此节目中担当重要嘉宾,冯小刚若成为春晚总导演,势必会在节目中亮相。” 本月16-18日,《我要上春晚》节目将录制第一期内容,届时不出意外,冯小刚将出现在该节目的录制现场。 冯小刚与赵本山在7月12日新闻会上正式接手2014年春晚。 张国立 小沈阳 葛优

而冯小刚担任总导演一刻,最给面子的人当属赵本山。赵本山连续两年未上春晚,去年更是在最后一刻决定退出,令全民对春晚的最大期待落空。而赵本山以及赵家班成员出现在辽宁卫视和江苏卫视的春晚上,更让外界猜测赵本山团队与央视春晚团队,关系出现裂痕。此次冯小刚执掌春晚大局,赵本山团队第一时间响应,称将在马年春晚上演出小品。在上周五举行的马年春晚首次新闻会上,张国立冯小刚均悉数出席。在新闻会上,冯小刚说:“接到春晚邀请,我有两个念头:1.为什么是我?2.挨骂,春晚已经很成熟了,我虽然拍了很多电影,但是导春晚我是外行。让我导演春晚不是我胆大,是央视胆太大了,证明央视有决心办一届特色的春晚!”相比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冯小刚,担任了副导演的赵本山则是轻车熟路,赵本山在致辞中表示:“我已经参加了20多年春晚,曾经宣布退出了,今天又回来了。我跟央视春晚有感情,老百姓还认可,领导还信任,如果再不出来,有点不识抬举。我会尽心尽力,办出一台至少说最快乐的春晚。不辜负大家的信任!谢谢信任!” 冯小刚届春晚大猜想

冯小刚帮忙拔钉子户?

据央视旗下纸媒记者透露,此次央视着力春晚改革,似与不久前部长刘奇葆的视察有关,刘曾在六月初到央视视察工作,了解马年春晚筹备情况,再次强调了“开门办春晚”的政策,于是央视决定开门喜迎冯小刚。可见央视内部上下,对办好马年春晚也感受到很大压力。

央视自身对春晚改革,并不是没有更好的意见和可用之人,只是多年以来,春晚内幕让央视也颇为感到尾大不掉。具曾经多次参与春晚彩排的记者透露,央视春晚关系户来路一个比一个硬,有很多钉子户央视都拔不掉。该记者曾跟着哈文录制了一季相声大赛(相声大赛起到为春晚选相声类节目的作用),观察到早在此阶段就有无数纸条递上,哈文对此的掌控力也很有限。此次借冯小刚之力,一举对春晚多年的钉子户彻底拆迁,也或许是央视的另一个用意。

可以预见的是,冯小刚成为此次春晚总导演,势必会对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冯小刚导演擅长语言类节目,他的幽默讽刺非常适合中国普通百姓的胃口,在冯氏电影中也多有体现,而此次赵本山、张国立等的加盟,让语言类节目更加充满期待。同时,任总导演的冯小刚,利用自己多年来积攒的人脉,给央视春晚大餐来点新口味,也可以让长期处于疲态的观众尝鲜。至于冯小刚是否会利用自己的圈中人脉推举新人,率一众华谊旗下艺人登台入室?据华谊工作人员透露,此次冯小刚出任春晚导演,属于其个人行为,至今尚未听说与华谊有怎样的关联。

而据调查,央视春晚总导演的职权范围,在于对整个晚会的主题和风格定位,总导演下面每一类节目又会有导演,这些分门别类的导演负责为自己的节目把关,总导演会分小组分别指导,冯小刚对整体风格有所把控,但具体执行仍然无法面面俱到,在这点来看,远难过拍摄贺岁剧。

而冯导面临的更大问题,并不在于是否能创造精彩的节目,而是在精彩的同时能否完成既定任务。春晚不仅是一台晚会,更承载了颇多政治意味。周刊对冯小刚出任总导演一事采访了多年春晚主持人赵忠祥,赵提到自己和小刚是多年好友,认为此次央视吸纳新人办春晚,正是央视风格扩大化、多样化的体现,现在也是央视进行调整的好时机。冯小刚虽是著名的电影导演,但出身电视,对电视行业也了解颇深,具备驾驭整台晚会的能力。但赵也在采访中提到:“小刚必须依靠台里的工作人员,与他们精诚合作,很多时候,还需要台里上上下下的帮忙协助,来共同打造春节联欢晚会。能更好地为全世界的华人服务。”他特意强调了和央视内部的合作沟通、以及恢复春晚作为华人亲情纽带的作用。

外界猜测,冯小刚执掌此事,除去不好推卸如此重大的任务之外,也同样有野心,希望自己能站在更大的舞台上,成为全民记忆的一部分。张艺谋执导2008北京奥运会已经是“国师”级,能在华人圈中引起这样轰动效果和长远影响力的,春晚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愿意一搏。 央视拼收视

春晚一小步,央视一大步

央视对此届春晚改革下了决心,也寄予厚望,与央视近一年来的多个举动,有着共同之处。据央视高层人士透露,央视内部也要求各个节目保收视的同时,提高影响力和美誉度。而央视为此也做出多种尝试,去年央视着力打造的合唱类公益节目因为邀请众多偶像明星,流失了部分固有收视群体,今年就立刻调整方向,将“最适合央视的”凤凰传奇请回现场。而央视为了收视的提高,也和灿星团队合作打造《舞出我人生》,据节目负责人称,此节目央视从节目制作到宣传,一律没有插手,完全信任外来团队,在以往央视的节目中非常少见。保收视、要口碑正是央视上下的一致追求,此次马年春晚,自然被给予了极大希望,甲方是收视、乙方是口碑,冯导只能让两方不见不散了。 2014春晚节目单

(内部传阅,切勿外传)

总导演:冯小刚

1 老人拜年、告别春晚(表演者:倪萍、赵忠祥、朱军、董卿、周涛、李咏)

2 歌曲《可爱的路人》(表演者:陈坤、赵薇、黄晓明、周迅)

3 小品《人鱼线》(表演者:潘长江等)

4 歌曲《分手快乐》(表演者:景岗山、马葭、孙杨、朱志根)

5 创意舞蹈串烧《爱情连连看》(表演者:高圆圆、张柏芝、张亚东、瞿颖、李亚鹏、周迅、王菲、谢霆锋)

报幕《各驻外使馆给全国人民拜年贺电1》(表演者:徐帆)

6 小品《你不是一个俗人》(表演者:郭敬明、杨幂、柯震东、郭采洁、陈学冬、谢依霖、郭碧婷)

7 歌曲《爱过那张脸》(表演者:邓文迪)

8 相声《一杆进洞》(表演者:孙海英、王志文、何平、孙楠、冯小刚)

9 乐器演奏《你好毒》(表演者:王力宏、李云迪)

10 小品《爱情传销》(表演者:乐嘉等)

11 歌曲串烧1《我只在乎你》 (表演者:苹果公司大中华区合唱团)2《那一夜》(表演者:何润东、留几手、郑渊洁)

12 小品《大碗导师》(表演者:黄晓明、黄绮珊、谢霆锋、罗大佑)

报幕《各驻外使馆给全国人民拜年贺电2》(表演者:徐帆)

13 歌曲《一场游戏一场梦》(表演者:柯震东、萧亚轩)

14 小品《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惊呆了》(表演者:冯巩等)

15 歌曲《十七岁的雨季》(表演者:林志颖、郭德纲)

16 朗诵《喜剧之王》(表演者:周星驰、冯小刚)

17 魔术《8000万》(表演者:刘谦、卡马乔、足协官员)

18歌曲《事业线》(表演者:柳岩)

19 杂技《三叩九拜》(表演者:李娜等)

20 特别环节《里皮签约中国国家队》(表演者:里皮等)

报幕1 《各驻外使馆给全国人民拜年贺电3》(表演者:徐帆)2《XX杯我最喜爱春晚节目评选简介》(表演者:张国立)

21 小品《岳母,放我一马》(表演者:撒贝宁、章子怡等)

22 杂技《跳大绳》(表演者:马云、李连杰、赵薇)

23 小品《卖萌》(表演者:赵本山、范伟、小沈阳)

24 零点报时(表演者:葛优、徐帆)

25 歌曲《勇气》、《小手拉大手》、《我喜欢》、《因为爱情》(表演者:景甜)

报幕《各驻外使馆给全国人民拜年贺电4》(表演者:徐帆)

电影冯志远范文10

作为一个标志,一个关节点或一条分界线,它同冯氏以往众语喧哗充满幽默感的贺岁片和温情剧区别开来。在由《天下无贼》开始的从贺岁片向情节剧的转变过程中,《夜宴》以正剧的叙事模式和悲剧的艺术风格在精致讲究的视听语言包装下把触角伸向了对人性和欲望的深层探求上来。习惯了以平民导演和俗人身份自称的冯小刚似乎并没有足够的坚持把这种宣言进行到底,在创造了中国低迷电影市场上的票房奇迹,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冯氏品牌和拥有了巨大市场号召力之后,冯小刚开始向新的电影叙事领域进军,以此向知识分子掌控下的精英文化寻求着另一种意义上的,或者说是更高文化层次上的区别于小市民导演身份的认同。《夜宴》就是在这个寻求新的身份的认同过程中,导演倾力打造和推出的一部转型之作。摆脱了以往叙事的平面化和浅俗化倾向,以电影本文为基础,导演刻意营造和追求一种思想的深度和人文的厚度,在对人性和欲望角逐斗力的描写与铺叙中,试图完成一次对家国天下、爱恨情仇的宏大叙述和对欲望生灭、人性漂移的哲学探讨。导演对这种努力和尝试似乎是充满了自信的,“我可以说《夜宴》在视听艺术上创造性地再现了中国古代的优雅气派,重拾了遗失已久的古朴风韵”,“影片创造了一种新古典主义的气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寂寞的高贵”。②从大众文化的示范者到商业电影的领航人,再到现在对《夜宴》古朴风格、优雅气派不遗余力的宣传和推介,冯小刚作为导演的个人欲望也同样在叙事的迁移和影像的更迭中显影。在对西方故事和东方背景的借助下,《夜宴》在复杂的欲望之塔和深邃的人性之河间同时传达着对电影文本内外双重欲望主题的表达与阐释。

作为内在于文本的欲望表达和人性阐释,导演以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作为了改编和建构的对象与基础。在把西方的经典名剧纳入东方的历史背景进行大胆改写的过程中,在影片中刻意营造着一种不同于原作的人物塑造模式。作为这种人物塑造模式的代表,婉后理所当然地成为导演着力打造的对象。作为《夜宴》一片的中心人物,宫廷的谋杀与夺权、情感的嫉妒与虚无、欲望的升浮与毁灭、人性的漂移与流失,都在婉后的身上勾连和纠结。在这样的叙事安排中,相比于故事原型《哈姆雷特》中的皇后形象,婉后无疑被赋予了更为复杂多面的性格特征。在人物刻画层次的丰富性和思想表述的纵深度上,导演梦想和追求着一种对原作人物形象的成功改写与超越,在将人文与理性、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朴素与精致等诸多风格与因素纳归在一起的时候,其试图创造冯氏电影深度模式的理想也就在皇后/婉后的更迭过程中显影了。杰姆逊曾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对传统哲学和文化的深度模式营造进行过分析,提出“四种模式”的划分理念,即现象/本质的深度模式、“明显(表层)”/“隐含(深层)”的深度模式、“确实性(真实性)”/“非确实性(非真实性)”的深度模式和符号能指/所指之间的深度模式。③如果以此来观照《夜宴》一片中以婉后为代表的人物形象深度模式营造和主题建构与阐释的话,则不难发现,四种模式很少以单一的面貌出现,而是以彼此错杂的形态被导演综合编织运用在一起。

诚如导演本人所言,婉后“这个角色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人物”,④在这个人物的性格塑造上集中传达着影片的叙事主题和导演的创作理念,也左右着人们对影片中人性与欲望变奏的理解与观瞻。从现象与表层的层次上来看,婉后性格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她的阴戾和狠辣,而作为女人的温顺与柔情在残酷的宫廷斗争和不息的欲望追逐中却被她/导演深深掩埋和遮盖。在这种掩埋与遮盖中,导演在欲望的表层和凌乱的现象之下其实更想赋予的是对婉后内心深处人性流失与挣扎痛楚的揭示与刻画。“婉儿(婉后入宫前的名字),从什么时候开始忘了呢?”⑤当婉后在幽宫深锁的长夜捧着象征熊熊燃烧的欲望的茜素红发出孤独而凄怆的叩问时,导演在人物的独语中,将其欲望满足时的得意深深洗染上心灵与情感失落时的孤寂与彷徨――随着欲望满足而来的不是期待以久的狂欢,而是无尽的落寞与凄凉(只可惜导演却选择了一个令人莫名其妙的结尾收束了这个本来很有深度也很有文章可作的意蕴营造)。在欲望之塔的营造与升级中,婉后最终选择的是对人性之河的远离与抛弃。当作为先帝之后的婉儿的手和弑兄篡位的厉帝的手叠放在一起的时候,欲望之塔就已在营造之中。最终,这一作为自保之法的权宜之计在欲望和权力的纠结中开始退去婉儿身上那一袭白衣的素净而演变为婉后凤袍的烈烈猩红。在争斗中登临权力之巅的婉后只是静静地站在塔尖瞩目和回望着自己的情感和心灵在滚滚红尘中消失与湮没。在欲望的表层之下,其实毁灭与孤寂才是导演想真正传达的主题。从自保到复仇再到夺权和称帝,在欲望之塔的层层营建和构造之中,婉后在厉帝和太子两个男人之间的游走陷入到一个尴尬的情境中来,欲爱不能、欲罢不得,在痛苦抉择之间将灵魂生生撕裂给人看的自我折磨和因内敛压抑而形成的阴戾之气也就在猩艳的烈烈红袍和幽玄的森森宫殿中弥漫开来。从而在明显和确实的层面之上传达出另一个隐含和“非确实性”的异度空间。在爱恨情仇、家国天下的取舍之间,婉后的内心挣扎和痛楚还原出作为个体的人性的复杂和丰富。而这相比于冯小刚以往电影中被人诟病的人物形象塑造单薄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称道的进步,只不过相比于导演想要表述的思想深度和阐释的人文厚度来讲还远不能说是成功和圆满。

同样的深度营造模式,在太子无鸾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非确实性”的因素就大大减少了。在他的身上所有的意蕴都有着十分明定的确指。悲伤、仇恨、孤独和彷徨统统写在他的脸上,相比于莎士比亚原剧故事中王子哈姆雷特人物性格的复杂,影片中的太子无鸾形象塑造显得单薄了许多。去除了启蒙者和思想者的色彩,也不再是中世纪昏昧神权统治下先知先觉者的太子无鸾/哈姆雷特被演变成了东方古国背景下执守于孤独和寂寞围城中的边缘人。他不是可以雄视六合、君临天下的贵胄英雄,也不是可以谨言慎行、忧国忧民、舍一己身家为国族命运的先贤与圣哲,在导演的安排下他只是一个无遮无掩让爱恨情仇统统淋漓挥洒于外的性情中人。与婉后将人性之善和欲望之恶演绎到极致而形成的分裂式人格不同,太子无鸾的人性和欲望都昭彰显著于外。对他来说,爱不可以与仇恨同行,善良也不可以 与丑恶为伍。在随波逐流逢场作戏的名利场上,爱便是爱、仇便是仇的壁垒分明的性格注定了他只能是一个寂寞与孤单的存在,在悲伤与无奈中折回自己的内心是他能为自己选择的唯一去处。去掉哈姆雷特身上启蒙式的社会责任感和富于西方特征的浓重思辨色彩后,导演试图借这个人物“创造性地还原和恢复独属于中国自己的那种寂寞的高贵感”,⑥以此完成对自己美学品格和文化风韵的建构。就整个电影文本的故事结构和情调营造上来讲,导演对太子无鸾/哈姆雷特形象所作的“东方式”改写,尽管在厚度、深度和技巧上与原作比还远谈不上比肩和超越,但化硬性移置为让整个人物扎根和融合在东方的神韵、情调之中的努力无疑还是有值得称道与可取之处的。幽幽竹林中的悲切吟唱与独舞,森森宫殿里的悲愤责问与陈词都与影片刻意营造的东方古典气韵浑然融合为一体。就这个意义上讲,太子无鸾这个人物形象作为意义层面上的“所指”已经超越了其自身的身份界定,在影片中被导演演化为了东方古典气质和文化精神的象征符号。如果说婉后作为一个符号能指,昭示出的更多的是基于文本叙事本身的欲望的话,那么无鸾这个人物形象作为电影文本中的另一个重要符号能指,则把自己的所指义引向了电影文本之外故事讲述者或者说就是导演本人的叙事欲望上来。

其实,对作为从行内摸爬滚打出来的市民/平民导演冯小刚来说,放弃自己擅长的“小人物”电影和习惯了的温情与调侃讲述,这不能不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挑战。以亲民姿态登场并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大行其道的冯小刚不能做到无视这样一个事实:多年来自己的电影始终无缘于享有盛誉的各大艺术电影节的遭遇已制约了他在国内尤其是在国际领域的进一步拓宽与发展。和拥有国际声誉的张艺谋、陈凯歌相比,对以小成本的喜剧贺岁片起家而缺乏大制作的冯小刚来讲,这种压力尤其巨大。因其所谓的“俗”而只能象征性地捧一下“市场开拓奖”(系“华表奖”项下的小奖)和名不见经传的“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导演奖”(系大学生电影节的有关奖项),还有就是虽有声名却不被专业人士看重的“百花奖”。 无疑,在某种程度上,这成为了冯小刚本人和其支持公司的一种隐痛。在陈凯歌抛出《无极》急于以低姿态走亲民路线和商业票房路线之后,冯小刚却反其道而行之,以追求古朴凝重的民族气象和寂寞高贵的中国文化作为标榜,向雅文化和国内国际的知识界精英和电影界权威们露出了笑容。在雅与俗、平面与深度的转换之间,向知识分子掌控下的文化意识形态靠拢并试图借此寻求到来自他们的认同。作为这个转变过程中的标志之作,《夜宴》无疑会留下导演本人渴盼转型的深深烙印,有失败处的缺憾和教训,也有成功处的技巧和经验。

冯小刚以往电影的最大特点是“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另一种话语系统和叙述方式”,⑦小人物永远是主角,温情永远是基调。在大家普遍认为的冯小刚转型之作《天下无贼》中,虽然喜剧式的调侃风格有了变化,但这一点却并没有被彻底抛弃。而《夜宴》显然不同,小人物把主角让位给了皇室贵胄,温情把位置让位给了悲凉凄怆。在屡遭延宕的国内艺术声誉和国际电影市场争雄上冯小刚希望以《夜宴》为突破口,借助东方的风格和西方的故事冲出自己电影路线“叫座不叫好”的循环怪圈,并以此为契机实现对自己掌控电影题材和驾驭电影叙事能力的一次超越。东方文化的包装、民族风格的营造、悲剧叙事的策略、欲望主题的架构与人性深度的探求,一切都透露出了导演的这份希冀与渴求。与张艺谋陈凯歌电影中对“东方奇观”的营造不太一样,《夜宴》把笔力放在了对东方意境和民族格调的建构上来。不能不说,冯小刚的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了的,但这却并非得益于冯小刚本人一再宣称的影片“戏剧化的结构”和长短句结合的对白给影片所带来的诗意和韵律⑧――恰恰相反,叙事铺垫与转接的乏力和脱榫(如影片中厉帝莫名其妙的死和结尾处那一把致婉后于死地的不明来处的飞刀),人物台词的文白夹杂、不伦不类、生硬不通都是以往擅于讲故事和长于驾驭语言的冯小刚的最大败笔――使这种东方意境和民族风格的营造得以成功的反倒是冯小刚以往被人诟病最多的画面和音乐。对这二者的成功驾驭和运用使影片在开头便带给人一种惊心的美感。

因心爱的女孩婉儿被父亲娶为皇后而陷入痛苦中的太子无鸾避居吴越之地,戴着面具独舞幽篁里的场面,凄清而冷寂。幽幽深深的青青竹林,孤孤单单的荒径小亭,还有面具舞那诡异的动作、素白的长袍都恰到好处地渲染出了此时此地幽僻肃雅、清冷寂寞的氛围和格调。在造境和传神上,片头的这一个镜头段落流畅自如,收放间的娴熟远远超过了冯小刚以往影片中画面的粗糙和单调。而凄迷低徊的“越人歌”曲调和悠远飘渺的筝琴声又恰到好处地穿插于画面之中,绵邈的思绪、缱绻的情怀、颓废的心态和彷徨于无路的苦闷、迷失于爱恨的孤寂顷刻间在音画近乎完美的结合中丝丝缕缕却又是铺天盖地地弥漫开来。这不仅仅是一种表象上的包围,更是一种心灵上的穿越与征服。孔采尔说:“一部影片的片头段落是梦,影片的展开部分是对片头这个梦的阐释。”⑨从这个意义上说,《夜宴》片头的造梦无疑是成功的,相对于众多古装大片的炫技和杂彩,青白相映的《夜宴》片头以少胜多,于清冷和素雅中传达出导演本人一再强调的影片“寂寞的高贵”情调,同时也为观众理解和进入影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情境和氛围。而在影片的主体部分,片头铺垫下的这个近乎完美的梦境却被导演阐释得不够有力,但基调和气氛基本还是没有太大变化的。在对与太子无鸾生活和恋栈的青白世界形成鲜明对比的婉后厉帝居住的皇宫后廷的色调安排和氛围营造上,导演依然把握住了这种简约而有力的作风。幽玄的黑色构成的大幅色块装点衬托出晚唐乱世时代中皇宫里的森森气息,在灯火的明灭间整个宫殿被布置为可以泯灭一切的黑暗,肃杀而阴冷。为了达到视觉效果的强化和影调氛围的营造,连皇帝服装惯用的黄色也被幽玄的黑色所取代。青色、白色、黑色这一系列冷调色系的采用为影片所灌输的“寂寞之情”和“孤独之意”渲染出了恰切的氛围。而与之形成对应,婉后猩艳的红袍在幽玄黑色的衬底下,在森森的宫殿和内廷中便显得格外浓烈和醒目。烈烈的猩红如欲望之火般熊熊燃烧在到处弥漫着权力与邪恶气息的宫廷中。同时,在视觉效果上,婉后凤袍的一点猩红在布满银幕边框的黑色背景作衬下,于醒目的瞬间也更其显得渺小和孤独,直欲被黑暗所吞噬和消灭。

另外,杖毙裴洪的镜头和青女在夜宴上领舞“越人歌”的部分也是影片匠心独运拍得较好的画面和段落之一。一个阴冷残酷充满森森鬼气让人不寒而栗,一个凄婉哀怨充满绕指柔情而又隐含杀机,尤其是中国古代弦乐善于造境和抒情的功能以及打击乐善于渲染紧张气氛和铺垫情境的作用 在影片中被运用得非常充分和巧妙,古筝揉弦之声营造出的断肠效果和鼓点敲打铺垫出的紧张气氛都堪比李安《卧虎藏龙》中的音乐使用。

而与音画的成功形成反差的却是冯小刚一向擅长的影片叙事和为之服务的演员表演,二者并没有和画面音乐的出色表现相匹配。影片的出品方曾经表示,冯小刚的最大特点就是叙事能力特别强,他会用扎实的剧本和智慧的叙事方法来匹配《夜宴》这个大制作,冯小刚不仅仅语言玩得好,他更是精神大师。⑩只是,对于驾驭这样一个陌生的题材,冯小刚原有的经验和文化积淀都显示出了不足和匮乏的一面。对于这样一个有些复杂的悲剧性题材,被导演倚重的章子怡和葛优的表演却乏善可陈。冯小刚之所以选择多年的搭档和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明星来出演《夜宴》,或许更多地还是出于对确保票房和冲击国际市场的考虑,而这显然与他的叙事野心形成了悖论。章子怡在影片中的表演虽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剧情和导演所要求的婉后身上的那种贵族气质和凄艳神态,以及在欲望与情感交织下的悲苦彷徨与挣扎沉沦的心态,却显然是章子怡的从影经验所难以成功驾驭和准确传达的,影片的人文厚度与思想深度不能不因此而损色和减耗。而葛优的演艺特长和观众长期以来对他形成的定位与观影期待,都使他根本无法成功驾驭身居九重位在万民之上的皇帝这一角色。厉帝的王霸之气和枭雄气概在葛优的演绎下都荡然无存,只剩下了猥琐和滑稽,关于人性和欲望的表达主题在这里也因此大打折扣。这不能全部说是演员的无能,应该说导演的驾驭失策才是关键性原因。

和《英雄》与《无极》一样,《夜宴》电影文本形式的视觉凸现性和叙事能力的虚乏性再次产生了尖锐的悖谬。而这一次,不再是张艺谋和陈凯歌,而成了一向最善于叙事的冯小刚。其实对于这种悖谬的出现,“自信”的冯小刚并不是没有预感,他曾一再声称《夜宴》是篇“命题作文”,表示《夜宴》让他感兴趣的并不是故事本身,他只是想借此来给那些对他把控非喜剧题材能力持质疑态度的人以回应。11 的确,冯小刚一向是个不服输不信邪的人,只是《夜宴》远不如导演本人这般自信。在叙事手段的嬗变和风格追求的转换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甘于平凡和屈居于人下的冯小刚。然而在《夜宴》电影文本的内外,这份欲望都已漂流得太远。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冯小刚,还是作为一个通俗而风趣的市民/平民导演更合适。

注释:

①谭争吉力 :《冯小刚〈无贼〉广州首映透露:2005年继续玩忧伤》,载《信息时报》2004年12月12日

②⑧冯小刚:《对“伪民族化”的拨乱反正》,载《新京报》2006年4月25日

③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83―186页

④⑥曾剑:《冯小刚:〈夜宴〉不是动作片》,载《华夏时报》2006年4月26日

⑤选自《夜宴》影片人物台词

⑦刘震云语,转引自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⑨孔采尔语,转引自陈旭光:《悖论及出走:冯小刚的“变脸”与电影中的媒体》,载《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

⑩参见王琳娜:《冯小刚〈夜宴〉之后将回归“冯氏幽默”》,载《沈阳今报》2005年10月31日

电影冯志远范文11

关键词:道德坚守 道德迷失 道德落差

从《甲方乙方》开始,冯小刚凭借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电影作品《没完没了》、《不见不散》、《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等,开创了中国电影所谓“贺岁片”的辉煌时代。冯氏电影以其特有的艺术匠心,表现了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戏剧性的全面关注,成为岁末年尾人们喜闻乐见的一道娱乐大餐,也成了消费社会一道少见的艺术景观。

谈及冯小刚电影这一“喜剧现象”,人们习惯性地将它归结为冯氏幽默的特殊魅力以及几位超级明星的精彩表演,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冯小刚电影之所以为人们津津乐道、品头论足,主要是因为在那些热热闹闹的题材背后,有一个轻易不为人们觉察、但自始至终左右着人们神经和视线的潜在命题——道德主题,它成为冯小刚电影里最意味深长的部分。这使得他的每一部电影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视觉符号,而是另有深意存焉;也正因为如此,冯氏电影特别地多了一点令人回味无穷的东西。冯小刚用他的电影敏锐地收集了各种不同的问题与观念,以道德的眼光,审视和打量形形色色的人性与伦理背离现象,探究、思索道德维新的价值与意义。这是贯穿冯小刚电影的一根隐形红线,也是他获得观众高度认可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他的电影获得源源不断动力的理论源泉。

一、道德坚守:从传统中寻找力量

《甲方乙方》是冯小刚电影的开篇之作。仅看剧名就有一股子强烈的合同味道,而围绕合同双方而展开的一系列故事,巧妙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执信与操守问题。

《甲方乙方》看似一个很娱乐、很游戏的“故事会”,而在“甲方乙方”双方一系列近乎游戏的故事背后,我们领略了一个个并不轻松的道德话题。几乎所有的“乙方”——接受承诺测试的那一方,都以失败而告终。扮演革命党的,本想“打死我也不说”,演绎一下革命者坚贞不屈的光辉形象,却早早地交待了;想测试自己吃苦耐劳能力的,最终忍受不了别人的“奴役”和折磨,暴发了雷霆之怒;“想过几天苦日子”的富豪,也忍受不住山里的贫困与清苦,连老鼠都吃光了……

尤其是在“打死我也不说”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道德悖论:“打死我也不说”——看似矢志不渝的坚守,实则是一种无奈的招供。这类貌似坚贞不屈、恰恰不打自招的戏剧性背后,揭示的正是一种荒谬的道德悖论。这种戏虐局面的发生凸现的正是当下社会道德操守的脆弱,道德支点的“晃动”,人们在自己的道德坚守面前,呈现的是铩羽而归、无能为力的尴尬景象。

道德命题的探究,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或者说一开始并没有上升到冯小刚创作的意识日程,仅仅只是潜藏在喜剧性的题材之中忽隐忽现,却使人们看过之后泛起一丝苦味,引发一些联想,从而使得他的“贺岁片”特别地多了一股子冯氏味道。

但此后的《不见不散》、《非诚勿扰》等影片,道德话题的嵌入,道德问题的伦理性探究,逐渐成为冯小刚电影的一种创作倾向。特别是《不见不散》里,那种异国他乡、萍水相逢的好感最后发展为不见不散的长相厮守,这是一次次心灵流浪与情感放逐之后,恍然大悟式的醒悟,是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对一种传统道德情感的召唤与回归,是一种绚丽归于沉寂之后的返朴归真。《不见不散》是冯小刚的心血之作,他有意“置换了人物的生存背景,让一对飘洋过海、追求西化生活的人,最后在传统道德情感的回归中结出了爱情之果。”

《不见不散》好评如潮,使冯小刚获得了道德上的胜利。道德坚守,此后成为他创作中挥之不去的一道心结。在新片《非诚勿扰》里,他继续演绎这种坚守的痛和美,他甚至使用自杀殉情的极端方式,来成就这个古老的道德童话,给那些在道德迷失中游离彷徨的人树立一个美好样板。

二、道德迷失:在紊乱中游离

冯小刚并不是传统道德“麦田里的守望者”,他很清楚岁月嬗变人心不古,传统道德就像一个风雨飘摇的稻草人,它可以有也可以似有若无。在现代社会里,道德在极富张力和弹性的人心、欲望及新事物面前,开始变得碍手碍脚、缩手缩脚。人们的各种不适感、错位感、迷茫感随之而来——《大腕》、《手机》最先传达了这种迷茫和颤音;而《一声叹息》则不经意间流露了道德迷失后的一丝苦涩和无奈;《夜宴》则用悲剧强调了道德沦丧的危机自古以来就从不少见……

《夜宴》是冯小刚唯一的一部古装片,也是一部制作精良却颇受非议的经典大片。倒不是这部古装片打破了冯小刚一向得心应手的轻喜剧“贺岁片”惯例,让大部分观众颇感意外而不爽;而是《夜宴》的故事构架直接来自莎士比亚的经典名著《哈姆雷特》,给了人们非议的口实。其实人们不理解的是,《夜宴》在冯小刚系列道德主题影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夜宴》尖锐的伦理冲突、紊乱的道德信守、凄凉的悲剧结局,完整地体现了冯小刚电影的道德主题,所以他用这样的故事框架说事并不是一种偶然行为,而是因为当今现实生活中难得见到这种整体性悲剧,为了突显道德迷失、伦理背弃的悲剧效果,他宁愿借用他人的典故也在所不惜。

《夜宴》是一部极度绚丽华美的诗篇,它难得一见地表现了冯小刚另类的古典情怀,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大师级作品。而《手机》则是一种纯粹的日常生活的叙述,探讨了冯小刚在《一声叹息》中就关注过的婚外恋话题,这本是一个无解之局,再加上手机这一新生事物“闹腾”,一切就变得游离与迷茫了。

在《手机》里,高科技通讯工具,越来越多地扮演着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看似带来了许多自由与方便,却又不经意间成了危险的导火索。冯小刚对此进行了道德层面的探讨:不光是情感与道德,还有科技、人性与道德的多方面冲突。科技进步带来了沟通与交流的便捷,也导致了人与人距离感的缺失,使个人生存空间不断萎缩,使生活中的言行习惯经常地偏离道德轨道。科技加剧了人性与德性的背离,一部小小的手机打破了生活的宁静,使我们的世界变得荒诞不经。

开放的时代,打开了一个时代的私心和欲望,也打开了人们的灵魂挣扎之门。如果是《一声叹息》里单纯的情感迷失,是非判断不难确立;而高科技对生活的渗入,使人性离经叛道,又巧妙地掩盖了道德迷失,才是更复杂的现实人生。这里冯小刚知趣地保持了冷眼旁观的态度,他呈现问题与危机(如《大腕》),展示混乱与迷惑(如《手机》),却不轻易妄下结论。他深知社会的进步与开放,终究绕不开道德这块沉重的石头。道德通常是最先被用来抛弃、最后被用来挽救的一种力量。他让情感与欲望在道德之海里自我迷失、自在沉浮,这是转型期社会必经的痛楚,也是一个时代的迷茫。他要让这种痛在观众的心中自动呈现出来,并产生一种强烈认知,这样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道德理想:从落差中获得力量

现代人的道德价值偏好正在发生现代性转向,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这个激烈变动的时代,坚守传统道德的正面价值,揭示现代人的道德危机,仅仅是冯小刚电影咏叹调的一部分,完整的乐章还必须包括冯小刚在电影中矢志不渝高奏的道德理想,像《天下无贼》、《集结号》、《没完没了》正是这样一类作品。

《天下无贼》里并非无贼,而是盗贼成群,手段高超,且“技术含量”令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冯小刚没有采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惯常套路来演绎一个猫抓老鼠、警察抓贼的游戏。而是在形势一边倒的情势下,令人难以置信地设置了一个至憨至纯的“傻根”形象,呈现在众贼虎视眈眈的“枪口”面前——这哪里是猎物?分明是一面脆弱不堪的道德镜像!冯小刚期待所有不轨、不义行为在这面镜子前自行瓦解。他让狡诈的盗贼与老实巴交的好人,形成直接的交锋与对峙,让善良在伪善面前表现得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反而激发了伪善的盗贼本能的善心,而不忍伤害,最后伪善被感化成了善良的保护伞……

这是一种过于理想的结局,是托尔斯泰式的道德“复活”。巨大的道德落差被转化为一种强大的道德感化力量,这是很出人意料的,太具有戏剧性了。《天下无贼》试图在脆弱的道德价值分崩离析之际,寻找一种拯救,其道德感召力量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这只是创作者遥不可及的宏大道德梦想。“盗贼不作,外户不闭”是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天下无贼式的大同社会与当今时代已经相去甚远。《天下无贼》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呼唤,是冯小刚电影基于道德而标榜的一种崇高理想,具有强烈的劝世价值。这种道德理想不止一次出现在冯小刚的电影中。从《没完没了》到《集结号》,讲述的都是这种理想的道德。

《集结号》是一部严肃的战争题材影片,由冯小刚的手中推出来,人们感到有点突兀,它似乎不属于大家熟悉的冯氏电影的风格系列。唯一可以将它串联起来的,是道德这根“准绳”。对道德情感的多层次探究,也是冯小刚电影自始至终的主题。只要能以比较独特的视角深刻阐释复杂的道德话题,战争题材也不是不可以的事儿。

《集结号》讲述的是另一种道德。这种道德必须要退回到一个遥远的年代、一个特殊的场景中去讲述才具有可信度。炮火硝烟的年代,生死攸关的战场上,战友间的那种特殊情谊,和平年代的人们是难以体会的。在今天的生活背景下去演绎这部电影,其本身的动机就是意味深长的。与其说这是一部主旋律影片,倒不如说冯小刚借用了战争题材,特别地阐释了道德使命对一个人一辈子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当代人的现代生活也构成了一种质问,质问的结果自然是一个巨大的疑问——今天我们还能背负起如此光荣而沉重的道德感吗?而面对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们失去了什么?这才是冯小刚潜意识里最想表达的。

冯小刚在极端惨烈的战争画面背后,推出了一个更惨烈的道德难题:战争中唯一幸存者如何承担起为那么多阵亡者证明死难价值的神圣使命?这也成了谷子地后半生存在的全部意义和无法摆脱的宿命。

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在谷子地锲而不舍、近乎疯狂偏执的追寻中,终于得到了理想的结果。这种道德理想的实现是可能的,也是特殊的,因而它对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具有提示和反省作用,却不具备参考价值。因为它被置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且因年代久远,其道德感召力显得有些苍白,有点隔靴搔痒了。

对一种古老的道德情感作追忆式的缅怀,是因为那种古典的崇高,很容易让现代人产生“道德落差”,而期望人们在“温故而知新”中,产生一种道德自省的力量,才是冯小刚这部战争电影的用心所在。

冯小刚其实是一个道德理想主义者,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试图将当下散落得一地鸡毛式的道德碎片,重新“集结”,所以才如此庄严地吹响了他的“集结号”。只可惜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听懂号音背后那一丝苍凉、悲壮的弦外之音。

从无心到有意,道德关注成了冯小刚电影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一种特殊禀赋。“道德是人类永开不败的生命之花”。正因为道德本身蕴含着经久不衰的魅力,方才使得冯小刚的电影具备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才至于掀起一波波观影热潮,创造了一个个票房神话。“道德最终让每一个生命安静地坐在板凳上。”

参考文献:

[1]尹鸿.冯小刚的电影格调.大众电影.2001(3).

[2]孔子.论语大同礼运.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电影冯志远范文12

2007年8月1日在北京万达国际影城,一架标有可口可乐与万达标识的巨形电影拷贝在闪烁的灯光下徐徐转动,标志着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与万达电影院线的强强合作正式启动。双方将在饮料生动化陈列、电影周边产品开发、创新性市场营销活动以及服务内涵深化等方面,携手打造全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开辟时尚影音生活新风尚。

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创新的电影院线之一,万达电影院线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在14个重点城市拥有15家多厅影院,银幕数达121块,万达电影院线的发展目标是2010年拥有60家影院,银幕数达500块。万达电影院线旗下的万达国际电影城不仅拥有先进的电影硬件设施与专业的电影运营模式,而且拥有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而可口可乐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品牌,也不断通过体育、音乐、网络、旅游等平台与年轻人紧密沟通,为他们带来前沿的流行与时尚。此次的合作将充分结合双方的品牌优势和市场资源,紧紧抓住电影市场的发展契机,突破传统的电影院线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富有创新性的市场营销活动,为消费者带来突破性的影院体验。(苏)

《冯志远》将冲击奥斯卡

近日,宁夏电影制片厂制片人庞洪透露,宁影厂拍摄的主旋律故事片《冯志远》将冲击美国电影大奖“奥斯卡”!庞洪介绍说,这部反映在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教书育人42年的冯志远老师工作和生活的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一部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影片。如何表现一个老师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学魅力和人格魅力,影片做了精心设计,不光涉及了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还涉及了现实的文化内容。本片采用国际化的电影语言摄制,希望这部影片能走向海外,与国际接轨。

朱时茂新片北京开机

继1982年合作《牧马人》之后,朱时茂和丛珊这对银幕情侣时隔25年之后终于再度演绎银幕伉俪。二人携手主演的影片《两个人的房间》近日在京开机。

据导演路学长介绍,朱时茂在片中扮演一位心理咨询医生,丛珊饰演一名具有自我保护意识的现代女性,影片反映现代中年夫妻所面临的情感困惑和危机。片中另一主演曾志伟透露,朱时茂和丛珊的这次合作十分默契,对此朱时茂和丛珊也表示认同,朱时茂更深情告白:“我还能找到她那熟悉的眼神。”

张建亚新片上海杀青

近日,电影《东方大港》在上海杀青,该片由导演张建亚执导,王东方、苗圃、苏瑾、廖京生、王洛勇、吕行等主演。影片将新时期知识分子的爱情作为主落脚点,主要讲述的是洋山深水港建设过程中,参与洋山深水港建设的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专家,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而在这其中,又牵扯了人们平凡而伟大的情感,亲情、爱情、友情……演员王东方在剧中扮演一名知识分子,由开始的广告人逐渐转变成参与国家工程建设的工程师,并且在转变过程也收获到了自己的爱情。

郭晓冬再放异彩

日前,香港导演程小东的古装武侠大片《江山美人》在京召开新闻会。被誉为亚洲最具潜质的男演员,内地影人郭晓冬出演了片中反一号,和甄子丹、黎明“大打出手”,讲述一个争夺江山美人(陈慧琳)的传奇故事。

这已是郭晓冬年内接演的第三部大戏,陈可辛导演的《投名状》让他和程小东导演结缘,而徐克导演也钦点郭晓冬出任最新作品《寻人》男一号,程小东此次邀请郭晓冬加盟,也是看了他突出的荧幕表现力和超高人气。

刘嘉玲担任金鸡百花电影节形象大使

第1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将于10月23日至28日在苏州举行。香港著名影星刘嘉玲将以“苏州电影娱乐大使”的身份,担任第1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形象大使。

作为苏州人,刘嘉玲是第一次出任家乡的电影娱乐大使。金鸡百花电影节作为中国电影界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是集电影评奖、颁奖、中外新片展映、学术研讨、电影市场、国际文化交流和文艺演出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型文化活动,被称为国内电影界的“奥斯卡”。

陈建斌饰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