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

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

时间:2023-05-30 10:34:36

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

第1篇

慢性胃炎胃溃疡是临床医学常见疾病,现今社会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慢性胃炎胃溃疡的发病率大幅度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慢性病发病率的提升,各社区也加大了对患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而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治疗慢性病及预防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1]。现笔者以93例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为例,分别给予社区日常护理及常规护理,分析护理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93例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确诊为慢性胃炎胃溃疡;男49例,女44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54.5±2.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8±1.4)年;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无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参与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工作人员上门随访,向患者讲解有效治疗的重要性,需谨遵医嘱积极就医治疗,不可随意更改治疗方式。

观察组以社区日常护理为主。工作人员可电话随访、上门随访,开展专家讲座、一对一辅导、集中式授课及正确指导等措施,加强患者的护理工作。(1)饮食护理。患者日常饮食对病情的防治或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患者日常生活中,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低盐、低脂、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为主,合理搭配膳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2)日常护理。环境因素是导致患者发病的关键原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给自己增添太大压力,学会合理分配工作,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3)用药护理。患者用药期间,工作人员要向患者讲解遵照医嘱的重要性,需连续用药,正确合理用药,不可随意更改用药时间、剂量或停药,以此影响病情。(4)卫生护理。在胃炎胃溃疡的预后恢复中,清洁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保证清洁饮食,保证餐具的清洁,勤洗手,三餐后刷牙,清洗口腔,以此保证饮食的干净卫生。(5)运动护理。运动对缓解患者病情起到积极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精神压力,提高患者身体抵抗力。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进行有效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游泳、五禽戏、慢跑等,规律运动,持之以恒,维持适量运动,以此改善患者病情。

1.3 评价指标[2]

生活质量:根据患者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生活习惯等内容,共计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心理情绪: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共24个项目,每个项目3个临床指标,每个指标2分,共计144分,分数越高焦虑情绪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研究数据,计量资料( ±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生活质量(92.6±4.7)分,对照组生活质量(75.8±7.6)分,两组间数据对比(T=3.6348,P

2.2 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分析 观察组SAS评分(23.4±5.6)分,对照组生活质量(67.8±15.4)分,两组间数据分析(T=4.3524,P

第2篇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in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Method:70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 2010 to June 2014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were all based on the holistic nursing.The control group took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performed nursing care by conducting the planned,targeted and individualized nursing scheme. Treatment effect and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After a period of nurs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 Nursing intervention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发病的可能因素有急性胃炎反复发作、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患者大多临床表现轻微或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嗳气、恶心等症状。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治疗的70例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治疗,达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70例患者均确诊为慢性胃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5例;年龄22~61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3.5年;浅表性胃炎32例,萎缩性胃炎3例,慢性胃炎合并糜烂者18例,合并溃疡者5例。对照组男27例,女8例;年龄27~65岁;病程2个月~18年,平均4.1年;浅表性胃炎34例,萎缩性胃炎1例,慢性胃炎合并糜烂者22例,合并溃疡者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临床表现为胃脘部胀满隐痛,反复发作,乏力,伴有口干、纳差、咽燥,并经过纤维胃镜检查及Hp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合并Hp杆菌感染。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三联法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奥美拉唑口服,20 mg/次,2次/d;克拉霉素口服,500 mg/次,2次/d;甲硝唑口服,400 mg/次,2次/d。2周为1个疗程。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方法,护理工作由护士长监督,护士统一执行[1]。

1.4.1 心理护理 慢性胃炎实际上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心态的调整对于疾病的康复尤其重要[2-3]。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往往出现紧张、焦虑、失眠、烦躁等心理异常情况,在接诊后,应根据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帮忙患者在短时间内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从而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4]。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中的首要条件,临床护理路径中要求护理人员入院时进行自我介绍及对医院的设施、相关制度进行介绍[5]。在患者住院时,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密切交谈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以及讲解一些关于疾病的知识、用药方法、治疗方法。由于患者及家属的知识掌握多了,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随之增高[6]。

1.4.2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慢性胃炎患者疼痛位置和持续时间等都各不相同,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并定期进行体重测量,常规化验重点是血常规、大便常规检查。另外,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大便情况,从而能够及时且准备的掌握患者病情发展,更好的进行对症治疗。

1.4.3 健康指导 很多患者出现慢性胃炎的原因多是日常饮食习惯不健康造成,如有些人喜欢食用过度辛辣的食物,或者有些人饮食不规律,饮食护理对于促进慢性胃炎患者更快痊愈显得非常必要且重要。健康指导包括疾病知识的指导、用药方面的指导以及后期生活指导以及复查指导等。通过口头讲解、图片及文字宣传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和诱因。交代服药的方法和日常注意事项。嘱其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进行适当的运动,尤其要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饮食、作息习惯,并尽量少食用辛辣食物或者饮酒,在整个治疗期间要严格按照这个饮食习惯进行[7]。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进行复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调整用药量,确保真正康复后才能够停止检查[8-9]。健康指导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患者病情的记忆也加强了患者自我的护理能力,以方便患者在无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实现自我护理[10]。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病征全部消失,胃黏膜无炎症为痊愈;主要病征基本消失、胃镜检查胃出血消失但胃黏膜仍糜烂者为显效;主要病征有所改善,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范围缩小为有效;主要病征无改变,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无好转为无效。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34例病情得到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7.1%,患者的满意度为97.1%;对照组28例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0%,患者的满意度为85.7%。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但是中老年人群为主,具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病人数也随着不断增加的特点。它是一种慢性胃黏膜炎症,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来达到治愈目的,只能够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11]。

第3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慢性胃炎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in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Method:70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 2010 to June 2014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were all based on the holistic nursing.The control group took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performed nursing care by conducting the planned,targeted and individualized nursing scheme. Treatment effect and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After a period of nurs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 Nursing intervention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发病的可能因素有急性胃炎反复发作、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患者大多临床表现轻微或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嗳气、恶心等症状。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治疗的70例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治疗,达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70例患者均确诊为慢性胃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5例;年龄22~61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3.5年;浅表性胃炎32例,萎缩性胃炎3例,慢性胃炎合并糜烂者18例,合并溃疡者5例。对照组男27例,女8例;年龄27~65岁;病程2个月~18年,平均4.1年;浅表性胃炎34例,萎缩性胃炎1例,慢性胃炎合并糜烂者22例,合并溃疡者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临床表现为胃脘部胀满隐痛,反复发作,乏力,伴有口干、纳差、咽燥,并经过纤维胃镜检查及Hp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合并Hp杆菌感染。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三联法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奥美拉唑口服,20 mg/次,2次/d;克拉霉素口服,500 mg/次,2次/d;甲硝唑口服,400 mg/次,2次/d。2周为1个疗程。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方法,护理工作由护士长监督,护士统一执行[1]。

1.4.1 心理护理 慢性胃炎实际上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心态的调整对于疾病的康复尤其重要[2-3]。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往往出现紧张、焦虑、失眠、烦躁等心理异常情况,在接诊后,应根据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帮忙患者在短时间内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从而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4]。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中的首要条件,临床护理路径中要求护理人员入院时进行自我介绍及对医院的设施、相关制度进行介绍[5]。在患者住院时,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家属密切交谈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以及讲解一些关于疾病的知识、用药方法、治疗方法。由于患者及家属的知识掌握多了,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随之增高[6]。

1.4.2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方式,慢性胃炎患者疼痛位置和持续时间等都各不相同,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并定期进行体重测量,常规化验重点是血常规、大便常规检查。另外,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大便情况,从而能够及时且准备的掌握患者病情发展,更好的进行对症治疗。

1.4.3 健康指导 很多患者出现慢性胃炎的原因多是日常饮食习惯不健康造成,如有些人喜欢食用过度辛辣的食物,或者有些人饮食不规律,饮食护理对于促进慢性胃炎患者更快痊愈显得非常必要且重要。健康指导包括疾病知识的指导、用药方面的指导以及后期生活指导以及复查指导等。通过口头讲解、图片及文字宣传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和诱因。交代服药的方法和日常注意事项。嘱其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进行适当的运动,尤其要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饮食、作息习惯,并尽量少食用辛辣食物或者饮酒,在整个治疗期间要严格按照这个饮食习惯进行[7]。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进行复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调整用药量,确保真正康复后才能够停止检查[8-9]。健康指导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患者病情的记忆也加强了患者自我的护理能力,以方便患者在无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实现自我护理[10]。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病征全部消失,胃黏膜无炎症为痊愈;主要病征基本消失、胃镜检查胃出血消失但胃黏膜仍糜烂者为显效;主要病征有所改善,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范围缩小为有效;主要病征无改变,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无好转为无效。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34例病情得到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7.1%,患者的满意度为97.1%;对照组28例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0%,患者的满意度为85.7%。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但是中老年人群为主,具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病人数也随着不断增加的特点。它是一种慢性胃黏膜炎症,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来达到治愈目的,只能够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11]。

精心的护理干预治疗在促进慢性胃炎疾病快速治愈上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12]。进行护理干预的主要出发点和目的是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这些心理和生理的护理干预治疗,能够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病情和掌握治疗的整个步骤,从而消除或者减轻消极心理,并在护理人员的不断鼓励下增强战胜病魔的心情,从而更好的配合医师完成整个治疗工作,加速疾病的痊愈[13-14]。有研究显示,在药物治疗慢性胃炎过程中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治愈时间,帮助患者早日脱离病痛折磨。本研究中,除了帮助患者增强自信心的心理护理外,饮食干预护理对于疾病的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祝辉.临床护理路径在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1):38-39.

[2]邵金阶.略论中医对心身疾病的认识[J].湖北中医杂志,2002,24(2):9.

[3]谷建明.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7,5(12):686-687.

[4]林晓春,陈玉尧,白殊同,等.甘草总黄酮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2):299-301.

[5]尹玉秀.临床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1):79-80.

[6]崔丽君,魏雪梅,杨苓,等.对首次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0(21):55-57.

[7]郭增才.慢性胃炎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20(13):96-98.

[8]周晓梅,倪杰,陆雁.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1028-1031.

[9]王亚.整体护理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9(11):151-153.

[10]刘朝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89例[J].河南中医,2012,232(1):80.

[11]赵凌辉.34例慢性胃炎临床护理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6(21):343-345.

[12]刘胜民.颜正华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用药探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5(4):2343-2344.

[13]赵洁.临床护理路径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18(33):116-117.

[14]张芝.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7):125-126.

第4篇

关键词:慢性胃炎;临床护理;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病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慢性胃炎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如: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饥饱过度或长期服用刺激性食物或药物、胆汁返流、胃酸缺乏、营养不良等,本病与精神神经有关,在情绪紧张、忧虑、愤怒、抑郁等中枢神经不稳定状态下,易使胃粘膜发生营养障碍而导致胃炎、急性胃炎,长期久治不愈就发展为慢性胃炎。本病临床症状起病缓慢、长期反复发作,按病理特点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和肥厚性胃炎。各型慢性胃炎无特殊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等等。现代医学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除此还有免疫、十二指肠液返流等其他因素。临床上以药物治疗和护理为主,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笔者回顾分析本院5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2010年以来本院50例慢性胃炎患者资料,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5岁,平均45.51岁。所有病人均由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嗳气、恶心、呕吐、中上腹嘈杂、饱胀、胃脘部隐痛、上腹胀痛、食欲不佳、反酸等症状,病程迁延。严重者有呕血和(或)黑便,少数患者有呕血与黑粪,吞咽食物时有烧灼、不适感等上消化道症状,自身免疫胃炎出现明显厌食和体重减轻,常伴贫血。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

1.2 药物治疗方法

1.2.1根除幽门螺杆菌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2次/d,7d一疗程。

1.2.2保护胃黏膜服用硫糖铝,每次1g,3~4次/d,饭前1h及睡前服用。

1.2.3调整胃内酸度低酸或无酸者,服用1%稀盐酸,每次2~5ml,3次/d,饭后服用。

1.2.4解痉止痛用于减轻痉挛性疼痛,但不可长期服用。服用复方颠茄片,每次口服1~2片,3次/d。

1.2.5增强胃肠动力伴有消化不良者可服用多酶片等助消化药,多酶片口服,每次2~3片,3次/d,饭前吞服。

1.3疗效

判定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炎症好转或范围缩小1/2以上。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2 护理

2.1 饮食护理

慢性胃炎多由于饮食所伤,包括饥饱失常、饮食寒温不适、食物不洁、嗜食辛辣、饮酒等,故应提倡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要定时,这一点是基于胃的生理功能提出的。胃的分泌和蠕动功能在正常三餐时达到最佳水平,此时进食能充分消化。提倡少食多餐则违反了这一规律,反而加重了胃的负担。其次要定量,不能饥饱失常和暴饮暴食,需要饱中饥,一般进食七八成饱即可。同时需要细嚼慢咽,一方面,食物通过充分咀嚼,能磨成较细的食糜,促进吸收并能减轻胃的负担;另一方面,充分咀嚼能促进唾液、胃液的分泌。还要忌食辛辣饮食、辛辣食物、酒能直接损伤胃黏膜。饮食宜软、宜烂,慢性胃炎的患者胃功能较差,软烂食物能减轻胃的负担;饮食宜清淡,肥腻之品难以消化,增加胃的负担:饮食宜多样化,充分摄取各种营养,防止营养不良。

2.2 静卧护理

通常患者采用的只是一般性休息调养,没有任何要求,采取静卧护理可避免患者过劳,俗言“病者三分治,七分养”,说明休息对疾病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静卧能使血液重新分配,尤其是餐后静卧有利于胃肠道的血液供应。我们通过对5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初步观察,表明静卧护理对其康复有积极的作用,对胃病康复具有指导意义。

2.3情志、心理护理措施

2.3.1服务热情,为病人提供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对新入院的患者,我们热情接待,和蔼可亲的向患者表示问候,并把病区、病房的环境详细地给患者介绍,保持病房安静、整洁、空气新鲜,日常生活用品方便可取,使之感到温暖,进入病房有一种家的感觉,从而在治疗中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2.3.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科学评估,调整心理平衡:在平时应多了解病人的病情,兴趣爱好等,在巡视病房时多与患者沟通。由于病员的主观症状常有夸张色彩,护士应结合临床检查,科学地分析,不可完全被病人的谈话内容左右,以免影响制定护理措施。特别对老年患者的称呼不能直呼其床号和姓名,要用尊称如“首长”或用“姓+职务”称呼,取得心理配合,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2.3.3走进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富有同情心的个体化健康教育,与慢性胃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认识本病,阻断心理因素与临床症状之间的恶性循环,帮助患者调整情绪。针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心理,对其多讲解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对疾病的恢复和防止复发有重要意义,告诉患者不要因本病而恐惧,而应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不快,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2.3.4调动社会支持系统:调查发现,家庭各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慢性胃炎患者疾病的预后。我们在患者住院期间,适当延长亲友探视的时间,减轻病人的孤独与寂寞感,让亲友成为患者的精神之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通过采取以上各种措施,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都能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不良习惯的禁忌

吸烟对胃功能的损伤很大,其中一些有害物质能使胃黏膜血管痉挛,导致胃黏膜缺血,同时还能使胃黏膜损害因子分泌增多,降低胃的自身保护功能,使胃黏膜受损,可出现炎症,吸烟还能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含有碱性物质,包括胆汁,其能直接反流到胃腔,对胃黏膜造成严重损害,故慢性胃炎的患者不能吸烟。

2.5 合理服药的指导

许多药物有刺激胃肠道的副作用如非甾体类消炎药,消炎痛、炎痛喜康、某些抗生素、制霉菌素等,应避免使用。其他许多西药及部分中药也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刺激作用,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尤其要注意许多抗感冒西药对胃刺激较大,故建议慢性胃炎患者感冒时要尽量服用中成药物。

3 结果

本院50例慢性胃炎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及护理人员的悉心护理,治愈4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疗效。

4讨论

慢性胃炎属心身疾病,药物治疗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倾听、心理疏导,同时要向病人介绍胃炎的病因及诱发因素。帮助病人确认易导致胃炎产生的食物和饮料,并鼓励病人避免食用这些物质。嗜烟酒者应帮助其认清烟酒的危害,与病人、家属一起制定戒烟酒的计划并督促执行。告诫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坚持治疗,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告诫患者饮食卫生和有规律的饮食对治疗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慢性胃炎中经检查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应嘱其定期门诊随访,告之定期检查的必要性。指导患者加强饮食卫生和强调规律进食,使生活规律化,去除病因。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学会自我护理,定期复诊。

参考文献

【1】Ohtani M,Azuma T,Yamazaki S,et al.Association of the

HLA-DRB1 gene locus with gastric adenocarcinoma in Japan

[J].Digestive & Liver Disease,2003,35(7):468~472

【2】王玉飞.心理护理在慢性胃炎抑郁症中的作用.中国误诊

学杂志,2005,5(3):585

第5篇

关键词:慢性胃炎;护理 ;心得

Nursing Experience of Chronic Gastritis

GONG Chun-y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Wuq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1700,China)

Abstract:The incidence of chronic gastritis rate is rising year by year, already and common disease, its research has caused concern. Medication of chronic gastritis patients with various chronic diseases, increase, increase the stimulation to the stomach, prone to gastric mucosal damage related. The disease is insidious onset, course of disease, in addition to drug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trong health education, pay attention to science diet, guiding drug taking, to carry out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science, better reflects the people-oriented and put one's heart and soul into service for patients of medical philosophy.

Key words:Chronic gastritis;Nursing;Experience

慢性胃炎是指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发病率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的门诊患者中80%~90%。慢性胃炎的病因目前还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主要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自身免疫、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1]。慢性胃炎属中医胃痛胃痞嗳气等证范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心身疾病范畴。因此,除了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外,护理干预在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饮食护理

1.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应软烂热,细嚼慢咽,温热相宜,粗细搭配,洁净新鲜[2],忌食煎炸辛辣油腻食品,戒酒,忌饮浓茶咖啡及碳酸饮品。

1.2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向患者解释适当增加蛋白质与维生素的摄入量,蛋白质是组织修复必不可少的材料,维生素具有保护胃黏膜,增强抵抗力的作用,维生素B1还能改善代谢,维生素B6能防治呕吐[3]。宜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营养易消化饮食,对贫血和营养不良者应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鸡鱼肝等内脏及深色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绿叶蔬菜胡萝卜红枣等。尽量选择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避免进食过于粗糙、坚硬,及纤维过多、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也要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过酸、过辣、过咸的食物等。对于胃部不适的人,也可以选择少食多餐的方式。

1.3合理搭配食物,注意酸碱平衡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喝牛奶、吃馒头以中和胃酸;当胃酸分泌减少时喝酸奶、吃水果或者食物完全煮熟后食用以利于消化吸收[3]。此外,也要注意微量元素的均衡摄入,钙和锌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元素,锌能增强粘蛋白生成,修复胃粘膜。

2心理护理

慢性胃炎是一种需要长时间才能治愈的疾病,因此很多患者都会紧张、焦虑,情绪抑郁、过度紧张或疲劳后,易引起幽门括约肌的功能紊乱,出现胆汁反流,诱发慢性胃炎。要尽量保持乐观心态,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在情绪紧张、焦虑、抑郁时进食。对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2.1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对患者要做到主动热情,工作时仪表端庄整洁,态度亲切和蔼,技术操作娴熟[4]。

2.2倾听与疏导细心倾听可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让患者吐露心声,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从而有效地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3]。

2.3鼓励和暗示当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时要充分肯定他们,要多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疾病,乐观地面对生活。

3健康教育

戒烟戒酒,烟中的有害成分可使胃酸分泌增加,会引发或加重对胃黏膜的刺激,过量吸烟还会造成胆汁反流。长期过量饮酒可造成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对胃的伤害很大。向患者解释胃镜检查的意义及方法,避免精神紧张,解除顾虑。定期门诊复诊,尤其是萎缩性胃炎,建议每年做1次胃镜检查,如有中度或重度异型增生,检查期限为6个月[5]。

4用药指导

遵医嘱给药,严格掌握给药时间和方式,了解疗效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慎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避免使用加重溃疡的药物,如强的松、阿司匹林、利血平、咖啡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5]。枸橼酸铋钾(CBS),因其在酸性环境中方能起作用,宜在餐前30min服用,吸管吸入送至舌根处服用,防止牙舌变黑,忌与牛奶同服。

慢性胃炎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不能被及时发现,一旦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胃黏膜损伤就已十分严重,治疗较为困难。所以除了常规的治疗外,一定要加强健康教育,注意科学饮食,疏导不良情绪,指导药物服用,密切观察病情,开展患者的目标性健康教育并且实施科学的护理对策,更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李珍.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04:134-135.

[4]阎国荣.不同护理模式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比较[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11:1377-1378.

[5]陈玉萍,陈翠杰,娄丽艳,等.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13,02:228-229.

第6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68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 且极易发病, 疾病特点是:病程长, 易反复, 影响正常生活。所以慢性胃炎的患者多数会伴有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 患者的情绪受到影响, 疾病就会加重[1]。慢性胃炎患者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有心理压力、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酒吸烟药物及食物刺激、遗传等。因为现在人们生活压力的加重, 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越来越多, 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 并且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所以在治疗慢性胃炎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2]。本文旨在探讨给予慢性胃炎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所产生的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1年内收治的110例慢性胃炎合并抑郁症患者, 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5例。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9例, 年龄20~65岁, 平均年龄(41.22±8.17)岁。对照组中男27例, 女28例, 年龄20~64岁, 平均年龄(40.52±8.2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②两组患者入组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两组患者均神志清楚, 能清晰表达感受。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心脏等严重疾病及并发症。②不配合、精神障碍者[3]。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慢性胃炎护理, 在饮食起居及服用药物方面给予护理干预。

1. 3. 2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4]。

1. 3. 2. 1 建立护患关系:在心理护理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患者刚入院时, 细心、耐心的为患者介绍环境及相关的医生护理人员, 让患者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在面对患者时要衣着整洁端庄、行为举止落落大方、操作动作娴熟有序。主动和患者交谈, 使患者主动表达出自己现在所处的困惑。让患者感受到安全感, 有战胜疾病的信心[5]。

1. 3. 2. 2 倾听: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认真、耐心的听取患者的倾诉, 不要轻易打断患者讲话, 使患者感受到关心、照顾、尊重。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诉求, 倾听患者的内心宣泄。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绪, 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做到认真倾听, 建立信任, 了解内心世界, 发掘患者性格优点, 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1. 3. 2. 3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加强护患交流,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同时, 进行积极有效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以温和、可亲的语言, 向患者讲解慢性胃炎的相关情况(发病起因、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 使患者充分认识疾病, 了解疾病, 做到心中有数, 只有这样, 才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提高疗效, 同时争取和患者家属共同配合,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1. 4 观察指标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症治疗情况。其中如果SAS和SDS>50, 则提示抑郁症[6]。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SAS得分情况比较。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焦虑评分(55.33±4.71)分优于对照组(41.25±4.29)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SDS得分情况比较。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抑郁评分(41.11±3.85)分优于对照组(23.11±3.8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胃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 指的是因各种不同病因导致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的统称, 在各种胃病中, 该病的发病率居于首位。自从临床应用纤维内镜以来, 临床认识该病的能力明显提高。临床以慢性浅表性、慢性萎缩性、慢性糜烂性的胃炎较为常见。慢性萎缩性的胃炎, 在黏膜肠上皮化生, 多累及贲门, 伴随胃泌素分泌减少和G细胞丧失, 也可对胃体产生累及, 丧失泌酸腺, 出现胃酸和胃蛋白酶及内源性因子减少[7]。

慢性胃炎不具有典型性、特异性的症状, 患者的症状轻重, 和胃黏膜病变程度不具有明显相关性。多数患者常不伴随症状或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 例如反酸、餐后饱胀、食欲减退、上腹隐痛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出现腹泻、舌炎、消瘦、贫血等, 少数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腹痛, 表现黑便、呕血的情况。因病症反复发作, 不具有规律性, 且常会在进食或餐后发生疼痛, 且多数在上腹部和脐周出现, 症状轻微者为间歇性隐痛、顿痛, 症状较重者会出现剧烈绞痛[8]。

第7篇

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 重庆市长寿区 401220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经验,以便能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择我院160 例慢性胃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显效135 例,有效20 例,无效5 例,总治疗有效率96.9%。结论:通过应用完善、系统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最终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关键词 慢性胃炎;护理;恢复

慢性胃炎形成受到情绪、社会、不良生活习惯、免疫力低下、十二指肠液返流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方面因素影响,具有起病慢、病程长以及复发率高的特点。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嗳气、上腹隐痛、呕吐等。其为临床一种常见病,在采取药物积极治疗的同时,辅助应用相应护理措施,有利于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本次研究探讨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 年8 月~2014 年9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60 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85 例男,75 例女, 年龄在24~85 岁之间,中位年龄52.64 岁;所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腹胀、上腹痛、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呃逆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并经检查确诊。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饮食护理、腹痛护理、病情观察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具体措施如下:

1.2.1 饮食护理医师告知慢性胃炎患者要形成合理膳食习惯,认识到合理饮食对于增强慢性胃炎患者疗效、促进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导患者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大量食用易促进消化、营养含量丰富的食物,如多食用青菜、豆类、牛奶等热量、维生素含量、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另外,改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禁忌食用咖啡、芥末、辣椒等食物,日常饮食中,要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少吃油炸食物;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如患者胃酸分泌过低,则嘱咐患者食用煮熟的食物,多食用鸡汤、肉汤等,促进胃酸分泌和消化;如患者胃酸分泌高,则食用碱性食物,如豆浆、牛奶、果汁等;如患者明显腹胀,则要避免食用会导致出现胀气的食物,如土豆、芋头、地瓜等;如患者贫血,则指导患者食用肉类、动物内脏、鸡蛋等铁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患者伴有少量胃出血,则可指导患者食用米汤等流质食物,能够起到较好的中和胃酸作用。

1.2.2 腹痛护理

为缓解慢性胃炎患者的腹痛不适症状,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采取深呼吸法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另外,也可应用局部热敷法,取患者仰卧位,在胃部正上方位置放置热水袋,防止烫伤;此外,观察患者疼痛是否具有规律性,是否伴有黑便、呕血症状,及早发现是否发生上呼吸道出血,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1.2.3 病情观察护理

严密观察慢性胃炎患者病情,主要对疼痛症状、持续时间、贫血、便血、呕吐等症状进行观察。如患者消化不良,则要观察患者的进食量、进食种类,并记录患者体重,测量营养指标。

1.2.4 用药护理

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服药过程中要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由于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时间长,因此,需要频繁更换治疗药物。患者应用枸橼酸铋钾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只有在人体酸性环境内能够发挥作用,因此,要嘱咐患者正餐半小时应用温水进行溶解后再服用;考虑到枸橼酸铋钾会使患者舌头和牙齿变黑,因此,服用时可指导患者应用吸管将其送至舌根处;如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则首先要了解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并观察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2.5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劳逸结合,保证休息、睡眠充足的基础上,可进行慢跑、骑车、打太极以及游泳等有氧运动,以便提高自身抵抗力;由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抵抗力较弱,易受到细菌感染导致发生胃炎,因此,患者口、咽、鼻部位发生感染性疾病,要及时到医院就医,防止发生细菌感染;出院后,患者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减少、增加服用剂量或者停药等;此外,定期到医院复诊。

1.3 疗效判定标准[1]

将《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中关于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作为评定依据。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消失,经胃镜检查,胃黏膜糜烂、充血水肿症状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经检查,胃黏膜糜烂、充血水肿症状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经胃镜检查胃黏膜糜烂、充血水肿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患者显效135 例,有效20 例,无效5 例,总治疗有效率96.9%。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饮食越来越不规律,且受到饮酒、吸烟以及长期使用刺激人体胃黏膜药物等因素影响,慢性胃炎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2]。患者患病时身体、心理均承受较大压力,因此,在保障慢性胃炎患者顺利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实施有效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本组研究主要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腹痛护理、病情观察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其中,通过实施饮食护理和用药护理,能够使患者加深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认识到暴饮暴食、烟酒以及刺激性食物给人体带来的伤害,使患者认识到合理膳食、养成健康作息的重要性;用药护理、观察病情护理,则能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最大程度控制病情,缓解患者痛苦,最终提高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对慢性胃炎患者通过实施有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控制患者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第8篇

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到目前为止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也是多种多样、轻重不一的。有的人临床症状与慢性胃黏膜病变的程度不相一致,也就是说有的病人临床上没有什么症状,但做胃镜却发现有比较严重的慢性胃炎。相反,有的病人自我感觉有很多不适,但经过检查,却仅有轻度的浅表性胃炎或胃黏膜大致正常。为什么症状重者胃炎不重,症状轻者胃炎却有的很重呢?说来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关,比如有的人内脏敏感性高,则症状重;内脏敏感性差,则症状轻。所以说,临床上不能仅仅根据症状的轻重来断定疾病的严重程度。

其实,慢性胃炎有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症状,有不同的病理类型。针对不同的情况,应给予不同的治疗。现在就仅从治疗原则上为大家进行讲解,让大家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不同类型 治疗原则不一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的治疗原则:根除幽门螺杆菌。

胃排空迟缓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胃炎治疗原则: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的发生可能与胃排空延迟有关,促胃肠动力药如马来酸曲美布丁、莫沙必利、盐酸伊托必利等可以改善上述症状。

胃黏膜糜烂伴有反酸、上腹痛等症状为主的慢性胃炎治疗原则: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选择抗酸剂或抑酸剂,如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等治疗(编者注:关于抗酸药和抑酸药的选择详见2014年2月上半月刊专家评药栏目)。

幽门功能不全导致胆汁反流的慢性胃炎治疗原则:幽门功能不全导致胆汁反流,削弱或破坏胃黏膜屏障功能。消化液作用于胃黏膜,产生充血、糜烂、出血、上皮化生等病变。促胃肠动力药如马来酸曲美布丁、莫沙必利、盐酸伊托必利等可以改善症状,并且可防止或减少胆汁反流。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瑞巴派特片、替普瑞酮、吉法酯、依卡倍特钠可改善胃黏膜屏障,减轻胆汁反流对胃黏膜屏障的破坏,促进胃黏膜糜烂的愈合,但对症状的改善作用尚有争议。铝碳酸镁可以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并可结合胆酸,从而减轻或消除胆汁反流所致的胃黏膜损害。

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慢性胃炎治疗原则:有明显精神因素的慢性胃炎患者,可以选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如百解忧、帕罗西汀等)治疗,同时应该给予心理疏导以及心理治疗。

慢性胃炎若得不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可以使慢性胃炎持续存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窦炎容易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多灶萎缩容易发生胃溃疡,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或异型增生者增加癌变的可能。

遵从这些统一的保胃措施

1.定时定量 废寝忘食、大吃大喝或浪漫夜宵,都会慢慢侵蚀胃的健康。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

2.温度适宜 饮食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过烫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

3.细嚼慢咽 对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避免狼吞虎咽和速战速决。

4.饮食卫生 不清洁或不新鲜的食物会引起急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是许多慢性胃病和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致病因子,大多是由于饮食不洁相互传染所致。所以注意饮食卫生非常重要。

5.择时饮水 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最佳饮水时间是早晨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汤泡饭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6.饭后莫急走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这个“饭后”,是指在饭后20~30分钟后,此时散步,有利胃的消化。绝非是刚吃完饭时。

7.注意保暖 寒冷会使胃的活动减缓或出现胃痉挛,故要保持胃部的温度,不要受寒。

8.避免刺激 烟酒、辛辣饮食会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

9.心情舒畅 人的情绪与胃部健康息息相关。因此,要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

10.慎重服药 不少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可损伤胃黏膜,甚至引起溃疡。如氯化钾、红霉素、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和含利血平的降压药。服药时应咨询消化专科医生,以避免药源性胃黏膜损害。

11.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量,可有效地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癌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第9篇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胃部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据有关统计资料其癌变率是:5~10年癌变率约3%~5%,>10年癌变率10%,轻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2.5%~11%,中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4%~35%,重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10%~83%。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影响着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1]。加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与治疗,是我们医护工作者的职责。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现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健康教育的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36~62(50.43±9.16)岁;病程1~12(5.8±3.5)年;农村患者58例,城市患者40例;高中以下文化56例,高中以上文化42例。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内镜检查及活检等检查。

1.2护理方法

将患者住院护理划分为3个阶段:入院教育、治疗阶段教育和出院指导。针对不同阶段制定具体的健康教育内容,采取了图片教育、文字教育、语言教育等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方法,并将优质护理服务贯穿于3个阶段之中,通过健康教育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不仅了解了自己的疾病,而且还增强了防病治病能力[2]。1.2.1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是健康教育的基础:护士的综合素质,是健康教育的基础。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社会学、心理学、人文学等方面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有过硬的护理技术[3]。因此,医院要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对护士的继续教育,促使护士树立服务新理念,掌握新知识,提高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1.2.2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防病治病能力:入院教育,护士热情接待是全程护理工作的基础,护士通过自我介绍、环境及院规介绍以及适当的健康教育等热情周到的服务,不仅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增强医患之间的友谊,为患者的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治疗阶段教育,护士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点,一方面要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治疗的程序和方法,另一方面要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心理卫生指导,回家后个人清洁卫生指导,详细的自我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及时掌握患者的反馈信息,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和心理反应及遵医行为,将温馨服务延伸到家庭。

2结果

通过对患者分阶段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8例中,症状明显缓解96例,症状无显著改变2例。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患者可以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萎缩等。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尤其是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及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高,且临床上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又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加强对其预防和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健康宣教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为了做好健康教育,我们要求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而且还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我们收集编写有关健康教育通俗读物,收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玲 单位:河南省淅川县中医院

第10篇

【关键词】古典音乐疗法;慢性胃炎;舒适度及康复情况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186-01

慢性胃炎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慢性胃炎病情迁延,进展缓慢,可有上腹无规律痛,餐后饱胀,嗳气,恶心等[1]。饮食和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但近来研究表明,情绪焦虑亦可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2],影响慢性胃炎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进程。传统治疗方法见效快,但副作用较多,病情易反复,古典音乐疗法重视心身治疗的统一,重视情绪对躯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旨在改变患者的心情,降低焦虑程度,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减轻疼痛,提高舒适度,加速康复进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2011年期间共收治42例慢性胃炎患者,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8-67岁,分组按收治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古典音乐疗法,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古典音乐疗法。把古典音乐cd打开,按重复键周而复始地播放,只要患者在病房,不管是在睡觉、吃饭、聊天都轻声播放着,音量开到若有若无,听着舒服就行,不用刻意去听,是用他来协调心身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1.3 评价方法 采用焦虑量表和疼痛评比进行评分,并制定量表,以评分减少4分为显效,减少2分为有效,未减少或少于2分为无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分别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量表评分,均无明显差别,治疗后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疗效对比,见表3.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已有研究表明无论何种类型的慢性胃炎,焦虑和情绪不稳的发生率均较高。慢性胃炎可致情绪不佳,情绪不佳可加重慢性胃炎。房静远[3]也认为精神因素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发生有关。古典音乐是在正规的结构中构建音乐,所要求创作手法严格规整,对人的情绪,新陈代谢,能量,血压,呼吸,脉搏等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是一门集音乐,生理,心理,医学为一体的治疗方法。著名医学与音乐教授刘杰坤认为,生命现象表现为和谐韵律的能量波动,古典音乐跟呼吸的节律,胃肠的蠕动,心脏的跳动有一定的吻合对应关系,让人感觉舒畅,放松而不懈怠,振作而不紧张。轻缓缓慢、若有若无的古典音乐是治愈身体与精神创痛的良药。慢性胃炎患者通过常规护理与古典音乐疗法的治疗,可使患者的情绪放松,心律减慢,体温下降,大量肾上腺素入血液,大脑活动增强,胃肠蠕动和消化腺体分泌,有助消化,促进食欲,安定心神,促进睡眠,从而有效的缓解焦虑,减轻症状,增加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表明,古典音乐同常规护理相结合,能明显的减轻焦虑的程度,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在治疗中取的良好的效果。

古典音乐疗法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创造更适合患者的治疗环境,可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减轻疼痛,减轻焦虑,促进疾病的康复。因此,使用音乐干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帮助患者尽可能的恢复到最佳的功能状态[4]。在消化内科的护理中有待进行更广泛的应用探索。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6:204-207

[2] 郭菊清,黄海丽.情绪因素与慢性胃炎. 江西中医学报, 2009.8第21卷第4期

第11篇

其实,我们在前面的系列文章中已经讲过,慢性胃炎最常见有两大基本类型,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他比较常见的还有胆汁返流性胃炎与疣状胃炎,以及较为少见的自身免疫性胃炎。这几种慢性胃炎在病机、病理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但也各有其不同特点。因此,在治疗方面也必须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在医生指导下有的放矢的合理用药,才能达到理想疗效。

此外要说的是,慢性胃炎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要想彻底治愈,相当困难。笔者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多年,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多能取得较好疗效,建议患者在治疗时注意选择。

治疗的相同之处

西医方面

这几种慢性胃炎的西药治疗,都是以抑酸药(自身免疫性胃炎除外)与促胃肠动力药为主。但患者症状不同,用药方案也应有所区别。

症状以腹痛为主者,重点使用抑酸药。因为疼痛属于胃酸相关性症状,即与胃酸过多有关。抑酸药能抑制胃酸分泌,从而缓解疼痛。胃镜检查见胃黏膜糜烂者,亦应使用抑酸药,因为糜烂属于胃酸相关性改变。抑酸药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阻断剂。前者常用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后者常用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具体用药可请主治医生斟酌。

症状以腹胀为主者,重点使用胃肠促动力药,能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肠排空,从而消除胀满。胃肠促动力药常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曲美布丁、伊托必利等。腹痛腹胀均明显者,使用抑酸药与胃肠促动力药并重。

此外,这几种慢性胃炎的腹胀等症状,如果同进餐相关或进餐后症状明显,皆可配合使用消化酶制剂,如胃酶合剂、复方胰酶等。

中医方面

以腹胀为主者,重用理气消胀药物,包括疏肝理气药物。可酌情选用苏梗、香附、鸡内金、枳壳、佛手、香橼等。

以腹痛为主者,重用活血化瘀药物。所谓瘀则不通,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可酌情选用当归、白芍、川芎、元胡、蒲黄、丹参、桃仁、红花等。

请中医处方时,可在使用理气活血药物的基础上,再结合中医辨证,根据不同的证型,加入相应的药物。例如,属于脾胃虚寒者,加入温中健脾药物,如党参、黄芪、黄精、白术、茯苓、甘草、桂枝、附子、干姜、吴茱萸等;属于寒热错杂者,酌加黄连、栀子、白花蛇舌草等;兼有湿热者,酌加黄连、半夏、瓜蒌、芦根等。

治疗的不同之处

西医方面

胃镜见胃黏膜糜烂、出血明显者(例如有慢性红斑者),可增加胃黏膜保护药物,如硫糖铝、瑞巴派特、替普瑞酮等。

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可增加有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药物铝碳酸镁。该药具有结合胆汁酸,吸附、溶解卵磷脂,防止其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且能刺激前列腺素的分泌及表皮生长因子的释放,增强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自身免疫性胃炎的病变主要在胃体和胃底,由于分泌胃酸的壁细胞也主要分布在胃体,仅有少量分布于胃窦,所以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往往有广泛的壁细胞破坏与萎缩,导致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减少。进而导致胃排空延迟,上腹胀满。应当使用助消化药,包括胃蛋白酶和复方胰酶,有利于症状缓解;不宜使用抑酸药,否则适得其反。

中医方面

疣状胃炎,胃镜下可见单个或多个疣状或丘疹样隆起。如果这种疣状隆起病变的病程短,通过一般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消失。复查胃镜,如果未消失,可能是患病的时间比较长,因而需要治疗的疗程也长,可能要半年或一两年以上,患者不要轻易放弃。对于病程长的疣状隆起病变,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之上,还可以重用破血药,如三棱、k术、土鳖虫、桃仁、皂刺等。破血药虽然也是活血化瘀药,但比一般活血化瘀药力猛。而且要强调重用益气药,如黄芪、党参等。益气药不仅能预防破血药伤正的副作用,而且还能益气活血化瘀,增加破血药的力量。通过这种治疗,可使部分病人的疣状隆起病变消失。

自身免疫性胃炎,中医辨证大多属于胃阴不足型,患者表现为脉象沉细、舌质瘦瘪、舌红有裂纹、舌苔少或无,一派胃阴亏损之象。治疗大法是养胃阴,强调酸甘化阴法,可选用麦冬、生地、沙参、白芍、乌梅、山楂等,获效颇佳。

第12篇

慢性胃炎一般分为浅表性胃炎、肥厚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3种。

浅表性为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伴有渗出物、出血,胃酸可高或稍低;肥厚性胃炎胃壁明显增厚,黏膜皱壁粗大肥厚,甚至有大小不等的肉芽组织,胃酸分泌过高,局部有出血;萎缩性胃炎胃壁变薄,黏膜皱壁平滑,局部组织增生为息肉,偶尔癌化,因腺体萎缩、胃酸分泌缺乏。慢性胃炎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胃酸过多或减少,因此患者最好请医生用胃镜检查确诊后予以治疗。

除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宜用制酸剂外,治疗药物主要有黏膜保护剂和制酸剂。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时可用胃动力药吗丁啉。

【黏膜保护剂】

蒙脱石

为止泻类非处方药,现常见的蒙脱石制剂有思密达等,是一种良好的胃黏膜防护剂。蒙脱石还能促进损伤的消化道黏膜上皮再生,激活凝血因子,对消化道局部出血有止血作用;同时可以固定、吸附、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有人对慢性胃炎(有明显的上消化道症状,如腹胀、灼热、恶心、纳差等,并经纤维胃镜和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思密达3.0克,加水50毫升冲服,3次/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硫糖铝

它与炎症或溃疡处的带正电荷的渗出蛋白质结合,在炎症处或溃疡面形成一层薄膜,保护炎症或溃疡处的黏膜抵御胃酸的侵袭。此外,还能吸附胃蛋白酶及中和胃酸。用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而在剂型上,最好选择混悬剂。

枸橼酸铋钾

它能在胃的酸性环境中形成弥散性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阻止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的侵袭。本品还能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増加黏蛋白分泌,促进前列腺素从黏膜释放,从而保护胃黏膜。另外,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杀灭作用,可用于慢性胃炎及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烧灼感和反酸。

胶体果胶铋

本品口服后可在胃黏膜上形成保护性薄膜,并能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黏液,增加对黏膜的保护作用。此外,本品能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用于慢性胃炎治疗。

【制酸剂】

制酸剂主要是H2受体抑制剂,包括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西米替丁每次0.2~0.4克,每12小时1次,也可以每次0.2克,每天3次,睡前加服1次;雷尼替丁每次150毫克,每12小时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