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鲁迅故乡

鲁迅故乡

时间:2023-05-30 09:26:45

鲁迅故乡范文1

鲁迅写的《故乡》,讲述了他与闰土小时候的一些事情。闰土会捕鸟、看瓜,鲁迅在那段时间很快乐,可正月过了,闰土必须回家。一开始,他们还相互送了几次礼物,但后来再也没有见面。我明白了: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只有好好珍惜时间,快乐才是永远的。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故乡读书心得1故乡,多么富有诗意的一个名字啊!但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在你长大离开家乡,20年后再回到家乡的时候,会是怎么一番情景呢?当你遇到儿时伙伴,他或她又是怎么一副形象呢?想必各位小学生们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吧?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也没有想过这,他,就看着苍黄的天空和远近几处萧索的荒村,泪流满面。

他因犯了伤寒而回到故乡,可人、物的变化却让他心里一阵悲凉,特别是他儿时的伙伴与仆人:闰土。闰土是鲁迅在他家办祭祀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的一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仆人。

闰土虽然身为仆人,虽然没有鲁迅家里有钱,虽然没有鲁迅的这种高等待遇,但他却拥有鲁迅儿时所未拥有的东西,那就是自由。他会用胡叉捉猹,还会用斗笠和树枝抓麻雀,他还见过跳鱼儿…… 可这回鲁迅先生回到故乡时,看到的却是另一个场景:啊,那是闰土吗?他身材虽然增加了一倍,可他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已经都肿的通红,一点儿也没有小时候可爱的样子。他一见到鲁迅,马上就跪着说:“老爷!”这样大的反差,让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可见,在当时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不是越变越好,而是越变越坏。在战争的侵犯下和ZF的无能下,人民群众过着悲惨的生活,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莫大的变化,而在当时人们的脑子里已经种植下了通用的关系,那就是主仆关系,否则,闰土怎么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呢?这真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文章最后一段中的一句话让我深思:“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然而在生活中何尝没有呢?”现在我们沐浴在新时代党的阳光下,人民群众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社会阶层的高低,人人都是平等的,与那时候相比,现在真是天堂中的天堂啊!

故乡读书心得2这时,鲁迅先生又写道:“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低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这看似平凡又啰嗦的文字,其实正恰恰表现了中国人的那种愚昧,又恰恰体现了中国人的那种悲哀。对此,我也实在不想再说些什么,大家都能体会到。

最后,鲁迅先生说:“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实在是一种无奈的感叹,一种凄凉。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体会到。

故乡读书心得3在我看来,故乡不是一个地点,而是一种感觉,一种亲切的感觉。而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他的故乡是一个舞台,演绎三种人生。或许在今天看来,鲁迅半白半文的风格,是让人很生涩的。但我相信,鲁迅在那个时候,一定是用世俗的语言在讲一个世俗的故事,在告诉世人,人是怎么变成鬼的。

首先说到闰土,闰土作为一个主要人物,他就是一个中国农民的代表。闰土是个好同志,他从不觉得世间有多黑暗,他只是觉得是上天要让他去种田、去受难。所以他要拜神,他和许多农民一样,信天胜过信自己。就连造反也要有个人来说“此乃天意”。黄巾军、白莲教、天地会,这些起义军无不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闰土同志的少年多美好!抓鸟、看西瓜、拾贝壳,很美好的生活。但长大以后的闰土呢?多灾多难,生活灰暗得就像一口破锅。所幸他没有像祥子一样把破锅给摔了。这又是怎样不幸!从少年英姿到中年怯懦。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到底要受多少罪,才能从一个活人变成一块走肉?这不是因为世界的黑暗,而是人性的黑暗。逆来顺受代替了勇气,小偷小摸代替了正直,拜天拜地代替了自信。一个闰土的麻木或许不算什么,但千万个闰土的麻木不仁又会是怎样的悲剧?千年封建,镇压了中国农民的反抗与信仰。拜神!?拜神又有何用?!殊不知天道即人道,天意即人心?压在闰土们头上的山正是他们的麻木。倘若人人反抗,闰土又怎会成为一个悲剧?

而杨二嫂则不是悲剧了,她的生活无疑是场喜剧了。她无疑是《故乡》中最有喜感的一个人物了。无论是语言、动作还是经历都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电视剧中的反面角色。不但令人反感还令人可笑。第一次读“阿呀阿呀??”的时候,差点笑翻。鲁迅这货绝对不是人民艺术家,起码余秋雨、巴金、冰心这些艺术家们绝不会用这样的笔调,用个“哼哼”就已经翻了天,他们绝不让这样的“阿呀阿呀”进入他们的生活。他们甚至要对鲁迅竖起人民艺术的中指。让我怎么说呢?他们把鲁迅的东西割掉了,我相信鲁迅一定不会认为自己的东西仅仅只有《故乡》那么长。而杨二嫂作为鲁迅“冷酷形象”的一大败笔,她绝不是只是一个笑话,她还是个符号,代表了无数市井小民。或许她唯利是图造谣生事,但在文中鲁迅并没有呵斥她,也没有对她说:“杨二嫂,你不能这样,你要讲八荣八耻,你要五讲四美??。”为什么?或许在鲁迅看来,市井小民就是如此,不杀人放火,不陷害他人。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攮攮皆为利往。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圣。贪点小便宜,嚼点小舌头,又何妨?这才是真正的世俗。因此杨二嫂会一直存在,对于这种人,不理即是,又何必批判?

而《故乡》中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故乡这个美好地方的“我”。其实故乡没变,变得只是“我”心中的一些观念罢了。

故乡读书心得4我认为鲁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多种悲哀。

鲁迅先生先写道童年时期,与闰土一起守瓜田,捕麻雀的故事。思绪不知不觉就回到了童年。但当闰土来时,一句“老爷.....”打断了他所有的回忆,他和闰土之间,好像突兀出一道无法逾越的沟壑,好像突兀出一面无法捅破的窗户纸。童年,早已远去。鲁迅先生为这种封建制度,为这种“中国式”的奴才主义所愤恨,所悲哀。

可笑,明明只是层窗户纸,可它保持了几千年。明明只是一道沟壑,却从没有人想去填。

这时,鲁迅先生又写道:“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低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这看似平凡又啰嗦的文字,其实正恰恰表现了中国人的那种愚昧,又恰恰体现了中国人的那种悲哀。对此,我也实在不想再说些什么,大家都能体会到。

最后,鲁迅先生说:“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实在是一种无奈的感叹,一种凄凉。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体会到。

故乡读书心得5鲁迅──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家庭,19--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其改变国民精神,1905-1970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其间奉母命回国结婚,夫人朱安,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朽杰作。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名著,也是世界名著,这本书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故乡》《药》《孔乙已》等鲁迅名作。

看完《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剧中主人公从小一起玩到大的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鲁迅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激励半梦半醒的国人,用还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急切希望沉睡的国人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学习他做事一丝不苟,他的每字每句时刻在启示我:大千世界有着深刻的道理,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在现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我应该抓住机遇,不断学习总结虚心向同事请教,从一点一滴做起,克服一切困难,敢于面对一切挑战,早日挑起大梁。

鲁迅故乡范文2

【关键词】 鲁迅 “我” 故乡

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祝福》、《故乡》、《社戏》这三篇小说的叙事与“乡”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祝福》讲述的是“我”在返乡后所看到的、回忆到的人或事,并由此构成小说的大体构架。《故乡》以“我”返乡的经历为线,讲述的是“我”在回乡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期间参杂以儿时的记忆,直至“我”最终离乡。《社戏》讲的是叙述者“我”三次看戏的经历,其中后十年北京两次看戏与儿时赵庄看戏共同构成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对比勾勒出北京戏园的乌烟瘴气和赵庄看戏的无限童趣。小说中写到“但在我是乐土”,作为母亲故乡的平桥村,对“我”来说称之为“第二故乡”是不为过的。把这三篇小说对比一下,不难发现,它们是有着相似性的。故乡的人、事、景并由此迸发出的情在“我”回忆中是美好的,但在小说的结尾处“我”或是隐性的、或是显性的都远离了故乡。

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领军人物,对于故乡,鲁迅自然要花一番心思的。他充分运用现代叙事理论,合理调配叙述者“我”的眼光,通过留余与互补创作出《祝福》、《故乡》、《社戏》这三篇小说。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通常有两种眼光在交替作用:一为叙述者“我”追忆往事的眼光,另一为被追忆的“我”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祝福》、《故乡》、《社戏》在此点上是相似的。由于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中,叙事声音和叙事眼光可以不用发生分离而集中统一在叙述者“我”这个实体上。这就为作者很好的挖掘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打下了真实、可信的基础。鲁迅正是充分运用此点,创作出三篇从“我”对故乡的情感上讲有着相同属性的小说。

《祝福》的篇首讲到“我”是在新年的前一夜回到故乡的,即便是没有家,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在渐近故乡的那一刻,一切都那样熟悉:新年的气象、送灶的爆竹、空气里的火药香等等,都与脑海中鲁镇的新年没什么两样。到第三天就“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回来又要走这看起来似乎不合情理,通过“我”在镇上眼前所见到的与记忆中映像的反差,就会发现“我”对故乡的情感是忆近实远。记忆中的鲁四老爷呆板、固执、不近人情,一副理学老监生的形象,现在的鲁四老“比先前没有什么大改变”,依旧的“见面寒暄”,唯一与先前不同的是“大骂其新党”;记忆中和眼前的几个本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记忆中福兴楼的清鱼翅价廉物美,有同游的朋友相伴,现在朋友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我”一人去吃;记忆中的祥林嫂变化最大,先是模样周正、手脚壮大、干活麻利,再到头上扎白头绳、眼光没精神、反复讲阿毛的故事、干活迟钝,现在的祥林嫂则是头发全白、面色削瘦、目光呆滞没有生气、一身乞丐装束。经过对比,可以看出记忆与现实中的故乡没有多大变化,鲁四老爷没变、几个本家没变、福兴楼的鱼翅没变,但正是这死水一样永久不变的故乡,使得现在的“我”与它产生了距离,因为在故乡的外面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在试图努力的改变着,“我”的故乡还是一切照旧。相对于故乡的不变,祥林嫂的变化不可谓不大,不过这种变化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在故乡祝福的鞭炮声中祥林嫂死去,这更加剧了她的悲剧性,同时把“我”与故乡的距离拉大。鲁迅正是通过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两种眼光的强烈对比,达到其小说艺术主题升华的作用。

与《祝福》不同,《故乡》所展示的“我”回忆往事的叙事时间和空间要更为有趣和活泼。这要归因于鲁迅在该篇小说中加入的儿童叙事眼光。童年时“我”眼中的闰土是神异、好玩、富于童趣的,或是深蓝的天空中,金黄的圆月下,海边的沙地上,碧绿的西瓜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一柄钢叉,奋力的向一匹猹刺去;或是雪天装捉小鸟雀,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或是夏日海边捡贝,红的、绿的、鬼见怕、观音手等等。孩童时的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擦白粉、低颧骨、薄嘴唇。

在《祝福》中,叙述者“我”在旧年的年底回到故乡并没有太多的缘由,用“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来形容再贴切不过,“我”对故乡的人、事、景所存有的情感也早已不再那么明显。这点可在“我”回忆祥林嫂的叙述中看出。相比之下,《故乡》里“我”对阔别已久的故乡的情感是浓烈的,童年时的“我”对故乡的人、事、景是充满感情的,儿时的记忆仿佛昨天刚发生的事。故乡的一切都是美丽的,佳处是说不尽的。鲁迅的小说高明之处有一点便是善于用前后落差来调动起读者的思考。小说一开始,读者便被“我”的一连串疑问和惊讶所吸引,“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等等。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发现“我”的疑问和惊讶是一个征照,它预示着“我”记忆中的故乡现在已不再美丽。后文中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反映出故乡变化的一个侧面。人的变化带动着故乡的事和景也在发生着变化。事:“我”回到故乡仅是为变卖“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没有儿时的诸多有趣的事情可言;景:一进村映入眼帘的是阴晦的天气,冷风吹的船舱呜呜作响,萧索的荒村死气沉沉,使人心底一阵悲凉。人、事、景的变化推动着“我”对故乡情感的变化,最终“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较之祥林嫂半生的事迹和闰土月下刺猹的形象,《社戏》中“我”回忆在平桥村的经历则为欢快,充满着童真、童趣。在这里,作者为大家营造出一幅江南水乡美丽的画卷,诸如掘蚯蚓钓水世界里的呆子;与小朋友们一同去放牛;去赵庄途中河间美丽的景色;赵庄月下看戏;乌篷船里吃罗汉豆等等。透过这许许多多的画面,读者可以发现在“我”的眼睛里儿时的平桥村是美好的。同样是以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的方式来叙事,《祝福》、《故乡》中“我”与故乡的距离是越来越远的,《社戏》又是怎样?

对此,需要弄清四个方面的因素:其一,《祝福》和《故乡》的创作特点是故乡里的人、事、景各自对比,记忆中的人同现在的人、过去的事与眼前的事、昔景和今景都是内在比较,并没有涉及其它的外延,《社戏》则是拿平桥村的人、事、景与北京的人、事、景作比,北京城戏园里的乌烟瘴气自然不必详说,鲁迅用北京戏园与赵庄露天戏台互为衬托,由此产生的视觉效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所以,只用讲出“我”记忆中的平桥村即可,至于现在的平桥村是什么样的则不用多说。其二,《社戏》的结尾是留有余地的。概述相对丰富的内涵,并不都显现在字面上,有时至多作些含蓄的提示,以便给读者留下施展想象力、进行阅读中的二度创造的艺术空白。“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小说的结尾预示着那一夜的不可复制,也就是说平桥村的纯美只能永久的存在于“我”的记忆中。其三,在第一人称主人公或旁观者叙事的小说中,尽管不能简单地把“我”与作者等同起来,但它能缩小“我”与作者的距离。鲁迅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呐喊》自序中讲的很清楚,由于父亲的原因,童年的鲁迅和母亲要更为亲近一些,这也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他对《社戏》的创作,平桥村作为“我”母亲的故乡自然而然就被描摹成美丽的画卷。其四,从《社戏》创作的主题角度考虑,鲁迅想通过北京戏园与赵庄露天戏台的对比,传达出忧国忧民之志士在黑暗、窒息、喧闹中阅尽社会百态、人生世相、政治闹剧之后的失望、虚无和怀疑的情绪。至于说“我”目前对平桥村的情感,那就是弦外之音。

经过一系列的比较,应该不难理解“我”对平桥村的美好影响仅仅是留在记忆中的,正在回忆往事的“我”此时对平桥村的情感当是另一种态度。它是和《祝福》、《故乡》中“我”对故乡的态度相一致的。换句话说,三篇小说中“我”对故乡的情感都是忆近实远的。

参考文献

鲁迅故乡范文3

本报讯作为鲁迅故乡绍兴的作家,如何运用手中之笔艺术地再现在“未庄”生活着的当代“闰土”?绍兴县作家协会的回答是:紧密结合建设文化强县、服务经济中心的主题,围绕富起来了的绍兴人新生活、新追求、新局面,积极创新文学活动的载体,组织文学创作队伍重点帮助扶持反映聚焦纺织产业、进村入户关注“三农”问题、走进南部山区、对话一线劳模、发掘整理村落文化等为题材的创作项目;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广泛开展与县域外的国内外文学团体进行交流采风,拓宽全县作协会员的视野;并致力推出经济强县谋求经济新跨越、致力新农村建设题材的精品力作,打响“文学绍兴兵团”品牌。

作为法人社团的绍兴县作家协会于2005年成立,他们坚持正确导向,明确职责,健全机制,鼓励全体会员深入生活,开拓进取,多出作品,使以农村题材为主的文学创作渐入佳境。绍兴现已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发展成“纺织强县”。已拥有200多名会员的绍兴县作协制订各门类的创作计划,科学安排会员以小组或小分队的形式,在过去组织会员到农家“串门三日”、进车间“打工三日”、赴工业区“挂职三日”的基础上,更加紧密了与村厂的联系。现在该作协已在全县19个镇(街道)结成了100多个对子。由此,在田间地头、车间班组一年四季活跃着作家创作采风的身影。该协会与县粮食局联手推出了为期近一年的“粮食杯”文学笔会,启动了“新县城、新记录――百名作家看柯桥”大型采风活动,还积极组织参与反映绍兴县农业综合开发10年成就的采风创作,并将作品结集出版。

在创作中,他们为创作骨干会员做好选题把关、交流等服务,改变过去成书出版,由零星式单兵作战逐步向组合型团队联手相结合的方式迈进。在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中,大家形成了打响“文学绍兴兵团”品牌的共识。前不久,绍兴县作协主席蒋鑫富与徐志耕合作的长篇报告文学《鉴湖长歌》,作为“文学解读浙江”的创作工程之一,以100个绍兴人亲历25年改革开放的100个故事主题,讴歌了这个伟大时代的伟大进程。该书一经推出,即得到了文学界有关人士的好评。

中国作协副主席、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黄亚洲曾寄语绍兴作家:“希望鲁迅故乡的作家,在创作中要有‘野草’一样旺盛的生命力,在立志写作文学精品时不要有任何的‘彷徨’。”绍兴的作家也决心继续坚持“三贴近”的方向,把今后的文学之路走得更坚实。

鲁迅故乡范文4

鲁迅先生的乐园是三味书屋或百草园,而我的乐园是我家楼下的院子.

那时侯,我小,一直住在姥姥家的古典式宅子里,那四周尽是院子.

院里有很大的空地,我和姐姐常在那儿跳房子玩,或耍小桌,又或理院子.院里之所以有那么大的空地,我们的功劳是少不了的.当然还有忙月李古的指点.那院子是很杂的,院子角常有些稀奇玩意儿.我和姐姐总到那儿淘宝似的淘.玻璃弹珠,琉璃碎片,在那儿是很多的,有一次我甚至在那儿发现一枚古七子,亮晶晶的,很漂亮.我就把它收在忙月李古送我的那个锦盒里.多边形的古七子和四方的锦盒凑一块儿,挺漂亮.

院前,是和其他院子相通的,那儿有片菜地,入夜,会有些蛇出没,也有青蛙,夏天的时候,它就使劲叫,很有节奏感,但在睡前那是很恼人心的,一点响声都能让人心烦.蛇嘛,我倒是很喜欢的,忙月李古有时会带我们去捉它,那蛇的肉是很美味的.

院子后面,有个小池,种了些荷花、莲蓬之类的,我们这些小孩会学着林黛玉他们组个诗社,夏天,大家聚一块,写写诗什么的.还别说,别看我们小,才气倒是有的,虽作不出像"偷来犁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那样的,但像"花谢花落漫天飞,尔学小荷静立水"那样倒是吟得出来的.

房子左上角,有一座石头垒的屋,里面从来不住人,听姥姥说,是堆杂物的,可我怎么也找不到那屋子的门.一天晚上,我和姐姐点着小橘灯去那儿探险.竟听到脚步声,过了很久,那声音还在,却不靠近.我们连忙回屋了.第二天去看,却是一群公鸡在那儿。我和姐姐啼笑皆非。

趴在围栏上看鸡倒是很有趣的.忙月李古这时候走过来跟我们打招呼.我就问他:

"李古,你不是忙月吗?怎么现在还在?早过了祭祀了!"我们和他从不分大小,也不讲礼貌,大家都乐意的很.

他回答说:"我跟老太君说了,我要做长工,还说是少小姐要我留下来的."

我羞他:"我哪个时候说了?牛皮满天飞!"

姐倒是不急,只是笑:"咱们姥姥没那么威严!用不着叫老太君的."

李古呵呵的:"可不是,在这儿工作真是我的福啊!凝儿小姐,媛儿小姐,你们也不难伺候."

我和姐都佯装生气:"谁要你伺候拉,说得好像我们多娇气似的."

李古就陪着笑:"行了行了,少小姐,大小姐.我投降."

然后大家一起笑,我问:"李古啊,你做长工挺好,可我们叫惯了你忙月李古,怎么办呀?"

他挥挥手:"叫吧叫吧,随你们便."

院子是很大的,除了我们住的古宅,后面还修了几座平房.住着我的阿太和老太公.按理说,他们的辈分应是很大的,可没什么人把他们当回事儿.不过忙月李古倒是经常拿着些食物去那儿的,我们也会去坐坐.老太爷会给我们讲《红楼梦》.

鲁迅故乡范文5

关键词:鲁迅;还乡者;在乡者;话语强势

中图分类号:I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07-01

在现代作家中,鲁迅是还乡主题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作家。他作为创作主体,不仅有过还乡的经历,同时“还乡”也在他的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主题内容和情节结构。本文便是以鲁迅的《故乡》和《祝福》两篇小说作为文本对象,对小说中还乡者和在乡者的话语内容、说话方式进行分析论证。

一、还乡者的话语强势

鲁迅自身有过一次还乡的经历。当他在城市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时就已经感受到了故乡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落后。清醒的认识使他能够以现代的眼光回看和审视故乡,从而更深地感受到故乡由于传统的落后农业文明和封闭的封建文化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愚昧、麻木的状态,以及由此造成的种种悲剧。一方面,鲁迅对故乡的愚昧和陋习持强烈的批判、否定的态度,对造成这一切的黑暗社会发出控诉,对故乡的人 “怒其不争”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因对故乡的眷恋和人道主义精神而“哀其不幸”,对那可悲而不自知的人充满了真切的同情。

鲁迅的《故乡》和《祝福》都以第一人称“我”来写还乡者。小说中的“我”在事实上离开了故乡,奔向了现代大都市,在地理和精神上告别了故乡。然而,都市寻梦并未易事,都市未能提供“我”们自由呐喊和启蒙言说的空间,“我”们心中的理想难酬。“我”这代知识分子“无一例外地从自我的觉醒与传统的分离开始,经由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反叛和否定,最后又回归到自我与现实的联系中”①。就像《在酒楼上》吕韦甫说的飞了一圈又回来的蜂子或蝇子。

《故乡》中的“我”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精神之圈。“我”是“五四”时代觉醒奋进的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作是启蒙者。“我”的故乡之行是与杨二嫂、闰土这两个重要人物联系在一起的。在与这两个人物的接触、对话中,“我”体验到的是作为启蒙者的孤立和悲哀。初见杨二嫂时,因“我”是个还乡者,一时又没想起她,杨二嫂便连环炮似对“我”进行责难、讥刺,而“我”只有“惶恐着”、“无话可说”、“闭了口,默默站着”。在这里,“我”作为启蒙者却处于围困和审判的境地,“我”在语言强势上居于明显的弱势,遭遇着严重的话语危机:失语。这种失语危机当“我”见到儿时的玩伴闰土时一度得到缓解――“我这时很兴奋”,“我接着便有许多话”,但当闰土毕恭毕敬地叫了一声“老爷”后,“我”再度陷入失语――“我打了个寒噤”,“我也说不出话”。但这两次“失语”却不相同,面对杨二嫂时,“我”的话语是强势之下的弱势,而面对闰土时,则是弱势下的更弱势。

小说《祝福》中,祥林嫂见到还乡的“我”,“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她极其神秘地问“我”人死了以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地狱,死去的一家人能不能见面。在她看来,“我”是一个“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的还乡者,应该能解决她的困惑。可是,“我”的回答却是“说不清”,并且趁她不注意,匆匆逃走。“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这个念头反复在“我”脑中出现。面对乡土的被启蒙对象提出来对虚无世界的疑惑,“我”作为接受了新思想的启蒙者选择的是逃避性的失语。

“我”作为启蒙者,应该要对自身的思想觉悟和启蒙主张的合理性充满自信,要对自己的行动能力和启蒙教育的有效性持确信态度。然而,作为还乡者的“我”,言语遭悬置,身份遭质询,甚至“我”自己都选择逃避。鲁迅的《故乡》和《祝福》通过“我”与闰土、杨二嫂、祥林嫂为代表的底层民众的接触,呈现出来他们的愚昧、闭琐、委顿人格特征和“我”的失语,宣告了启蒙者启蒙言说的失败。归乡成了还乡者一次悲哀而沉痛的精神巡礼。②

二、在乡者的话语强势

在《祝福》一开头,鲁迅就把读者带到浓郁的节日氛围中。但是,在祝福的夜晚,出现的仍然是“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满天飞舞的雪花“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祥林嫂初到鲁镇在鲁四老爷家做工,是在她“死了当家人”之后,没人问她姓什么。“她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但她自己是很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后来她被婆家抓走,卖到山沟里。当祥林嫂又一次亡夫丧子,再次在鲁镇出现时,她的不幸遭遇使她的话语显得更为弱势。祥林嫂逢人就诉说她的阿毛,女人们听到了会“陪出许多眼泪来”,还有些老女人特意来听她的悲惨故事。“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再后来,人们又拿她额头上的伤疤来逗她说话。在其他乡里人看来,祥林嫂只不过是他们的谈资。在听了柳妈捐门槛的建议后,祥林嫂求着土地庙庙祝,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捐了门槛。她以为这样就能把自己从弱势的话语中解脱来。因此,她高兴地告诉四婶她捐了门槛,准备动手去拿祭祖的酒杯和筷子,却听到了四婶的喝止。祥林嫂重建她的话语强势的希望在封建伦理和迷信观念的双重排挤下完全破灭了。

同样是农村妇女,《故乡》中杨二嫂的话语却显得强势许多。杨二嫂曾经有“豆腐西施”的美称,但在故乡日渐萧条的演变中,也被强大的世俗席卷,被苦难的现实吞噬,沦为一个外貌讨人嫌、行径卑鄙的庸常人物。“我”只因一时没认出她,杨二嫂便对还乡的“我”说出一连串的反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二嫂可以算作是传统乡土的代言人。她掌控着乡土的民间话语,面对还乡者,她本能地激发出想象、阐释的力量。相对于还乡者的失语,她这一类在乡者在话语上呈现出明显的强势。

至于闰土,他同样面对着强大的世俗和苦难的现实,但他感叹的是生活的不易。闰土对于生活,只是摇头觉得苦,却形容不出。后来,杨二嫂在草灰堆发现了十多个碗碟,诬蔑是闰土偷的,他也没有还击。闰土没有杨二嫂那种强势,但也不至于像祥林嫂般凄惨。对于命运,他没有反抗,只是默默地接受这一切,逆来顺受。他的话语也是弱势的。

祥林嫂、杨二嫂、闰土代表的是三类不同的在乡者的形象,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受制于乡土环境的,但由于他们个人选择的态度的不同,使得他们在话语强势上也显示出不同之处。

综上,可总结出:鲁迅的还乡主题小说中的还乡者和在乡者的形象的产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城市的发展,以及那个时代的乡土环境有关,每一个不同的形象都有着不同的话语强势,其背后所体现的是还乡者或在乡者他们经历的不同的环境背景和他们的人生态度。

注释:

①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1页.

②何平.现代小说还乡母题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5页.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2]林非、刘再复.鲁迅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

[4]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鲁迅故乡范文6

一鲁迅的越文化渊源和地方文献情结

鲁迅的出生地绍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古越文化的滥觞之地,其人文精神孑然不群,其典籍文化灿若星辰。"于越故称无敌于天下,海岳,善生俊异,后先络绎,展其殊才",[1]如大禹、勾践,如范蠡、文种,如计倪、陆游,如赵晔、王充等"俊异"之士,不一而足;《越绝书》被认为是地志之祖,《吴越春秋》开方志之先例,《会稽土地志》、《会稽地志》、《会稽典录》等优秀越地典籍,也无不神韵俱现,"记人"的以人物事迹显灵气,"述地"的以山川地貌传神韵。

鲁迅出生在"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从小酷爱读书,且一直有抄书的习惯,对故乡的历代先贤和传统文化一往情深。少年时代的鲁迅就对绍兴地方文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虽身处异域仍不忘越地先贤,"我绍郡古有越王勾践,王阳明,黄黎洲煌煌人物之历史。我等宜益砥砺,以无先坠前世之光荣。"

另一方面,故乡的先贤和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着鲁迅。两者的联系是如此的自然、紧密、浑然一体,以至于无论是鲁迅的学术研究还是文学作品,无不体现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对故乡绍兴,鲁迅深感自豪,认为越地先贤辈出,著述颇丰,又有"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勾践坚确慷慨之志";[3]同时又忧心忡忡,认为"会稽典籍,零落至今,未闻后贤为之纲纪",[4]而且那种支撑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文化精神正逐渐失落---"禹、勾践之遗迹故在。士女敖嬉,睥睨而过,殆将无所眷念。"[5]正当鲁迅为此而深感遗憾之时,张澍辑录的《二酉堂丛书》给了鲁迅莫大的启示,"于凉土文献,撰集甚众。笃恭乡里,尚此之谓",[6]鲁迅非常欣赏。且张澍所录"全是古逸书的辑本,有古史传、地方志、乡贤遗集,自此抄书更有了方向。"(周作人语)鲁迅遂怀着唤醒麻木民众的良好愿望和抢救文化遗产的紧迫心情,夜以继日地搜集、辑抄、校勘、整理各种越地文献,为绍兴地方文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鲁迅在辑佚、校勘方面的成就

鲁迅潜心致力于文化典籍的爬梳整理工作,精心耕耘在这片日见荒芜的古文化典籍的园地里,并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鲁迅一生辑校了大批的优秀文化典籍,据专家统计达50多种。鲁迅校勘《嵇康集》,前后10遍,时间长达20年之久,抄写稿达4部,这是鲁迅整理文化典籍中用力最多的一部。

鲁迅遍访会稽山下的禹陵、禹穴、禹庙,著有《会稽禹庙空石考》等,对空石的由来、文字刻凿的年代以及后人的种种说法作了严谨的考证。

为了辑录《越中专录》,鲁迅翻越故地山川搜寻越中墓碑、金石拓片。曾收集到《秦始皇会稽刻石》、《王羲之兰亭刻石》等碑文拓本。"颇锐意搜集乡邦专甓及拓本,而资力薄劣,俱不易致,以十余年之勤,所得仅砖二十余及拓本少许而已。"鲁迅对绍兴地方文献的搜寻与努力,由此可见一斑。

鲁迅始终是个现实感很强的战士,整理优秀的文化典籍,有其深厚的寓意。为了"叙述名德,著其贤能,记注陵泉,传其典实";[9]为了唤醒麻木民众,激起思乡爱国之情;也为了"开拓越学,俾其曼衍、以至无疆",[10]鲁迅前后花了近19年的时间(其间几度搁浅),辑录有关会稽的古代历史、地理佚书,不厌其烦地对家乡史志书籍进行全面认真的查访,并进行严肃仔细的考证、抄写、辑录和校勘,最终于1915年完成《会稽郡故书杂集》并正式刊印。

三鲁迅对方志的贡献

我国的地方志书卷帙浩繁,堪称世界一绝,鲁迅对各个时期的地方志书,不仅努力索寻、广泛涉猎,还进行科学的分析、认真的研究,更可贵的是积极参与编志实践。

鲁迅辑录的《会稽郡故书杂集》,一改宋以前旧志以地理为主的倾向,以大篇幅介绍名人轶事,着重表彰爱国之志,以增强资料性,提高史料价值。《会稽郡故书杂集》全书5万余字,是一部较完美的关于古会稽郡史地佚书的辑本,堪称古方志辑录的光辉典范,是鲁迅对绍兴地方志辑佚整理工作中的一部最主要著作,填补了绍兴地区旧方志的许多空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利用价值。

鲁迅对绍兴方志的贡献不仅仅在于辑录了《会稽郡故书杂集》等重要文献,更重要的是对方志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诸多创新,对方志的理论和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方志的意义和作用赋予了新的涵义,强调了方志"存史"、"教化"、"资治"的作用。

四鲁迅的目录学成就

鲁迅非常关注目录工作,最典型的例子是编制《绍兴八县乡人著作》。绍兴八县即指原属绍兴府所辖的山阴、会稽、余姚、上虞、嵊县、诸暨、萧山、新昌八县。[13]鲁迅普查遍访,选取绍兴籍著作78种,集中编入《绍兴八县乡人著作》,收录的有素有我国地方志鼻祖之称的《越绝书》,有东汉初年,山阴赵晔著述的《吴越春秋》,有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有王思任的《奕律》等明末遗民著述,也有鲁迅非常看重的宋代《嘉泰会稽志》、《剡录》等等。鲁迅后来利用《嘉泰会稽志》整理了不少地方文献。

《绍兴八县乡人著作》这一目录的编制,足以说明鲁迅对"绍兴人所写"的乡贤著作和"写绍兴"的乡邦文献给予了同样的热情和关注,他刻意搜集、努力搜寻他所能见到的"越先正著述",并将此汇集成册,鲁迅把这一工作视为"蚁子负山之业"。

鲁迅除重点关注《绍兴八县乡人著作》所收录的乡贤著作外,还非常重视明代张岱、朱舜水,清代章学诚、李慈铭等人的乡贤著作。当然,鲁迅最关注的还是魏晋时代的有关会稽乡贤的著作。

徐小蛮同志说"鲁迅先生辑录古籍……大都是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或有关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这说明鲁迅是"以会稽郡为横坐标,以魏晋时代为纵坐标"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的。

鲁迅花了多年的心血搜集、整理出大量的地方文献,大规模地编制《绍兴八县乡人著作》,为越人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不可多得的关于地方文献的财富。超级秘书网

五鲁迅对文献资料的保护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应蔡元培的邀请,到教育部工作。鲁迅在任职期间,苦心孤诣地保护我国的重要典籍与历史文献资料,多次以教育部的名义,征集重要文献入藏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即京师图书馆,奠定了今天北京图书馆丰富馆藏的基础。

1912年京师图书馆开办之初,鲁迅就以教育部的名义咨调各省馆书局所刻书籍入藏该馆。当时,浙江、江苏、福建、湖北等省均陆续将官刻书籍缴送该馆。

地方志是文史工作的重要资料。1916年10月,鲁迅以

教育部的名义咨各省区饬属征取最新志书。咨文要求各省区"转饬所属,征取最新修刊之志书。其未经新修者,取最后修成之本,径行邮送本部",转交京师图书馆庋藏。

金石拓片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料。1916年10月,鲁迅又以教育部的名义,咨各省区征求各种著名碑碣石刻等拓本。咨文说明了图书馆收藏碑碣拓本对于"发皇国华,阐扬学艺"的重要性,"为此咨行贵署,请烦查照转饬所属,凡系当地著名碑碣石刻,各托一份,径送寄本部",转交京师图书馆庋藏。

鲁迅一生,著述颇丰,不仅搜集、整理了一大批文献资料,还创作了大量的、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文献资料的内容。鲁迅将其中的许多著述,赠送给京师图书馆和通俗图书馆予以保存,这其中就有很重要的关于绍兴方志的《会稽郡故书杂集》等等。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39.

[2]郑择魁."开拓越学,俾其曼衍"-鲁迅与越文化[J].绍兴师专学报,1990,(3).

[3][4][5][7][8][9][10][14][15]陈方竟.鲁迅与浙东典籍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1992,(2).

[6][13]邱永山.鲁迅与乡邦文献及乡贤故书[J].鲁迅研究月刊,1995,(10).

鲁迅故乡范文7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 鲁迅 成长历程 思想核心

一、关注自身世界

《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这三篇文章涉及了鲁迅的童年世界有关游戏、亲情、人性的事,尽管《风筝》一文主题争议颇多,有从文化学的角度进行解读,从中读出了“长兄为父”、“长者本位”等的民族文化心理。有人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摧残这个角度进行解读,表达了“作者对像兄弟这样逆来顺受、毫无反抗的封建教育牺牲品的同情,告诫人们,只有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也有的认为,《风筝》是围绕亲情来写,是基于对亲情的伤害与追悔,是一种无法释怀的亲情……但从《风筝》一文的课文导入“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来看,本文更侧重于亲情,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应该说,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最能温暖一个孩子的内心,所以,作为一个孩子,鲁迅的内心是温暖的;尽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也存在争议。但三味书屋的生活还是蛮有趣的,因为可以溜到后园捉苍蝇喂蚂蚁,还可以在课上用纸糊盔甲做戏,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游戏,向来是孩子的最爱,也最能丰富他们的生活。于是,可以看出,鲁迅的生活是丰富的;《社戏》洋溢着浓郁淳厚的乡土气息,充满了自然美与人性美。这三篇课文共同塑造了一个本真的小鲁迅,他会认为自己是大哥哥,就要“管一管”小弟;但在百草园、平桥村里,他的活泼本性就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即使在严肃的三味书屋,他也会抓紧时间玩耍。从中看出了鲁迅很关注自身的世界,也因为他对自身世界的关注,他才赢得了内心的温暖、童年世界的丰富、成长环境的温情。从这三篇文章可以看出,一个本真的小鲁迅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活生生的人。

二、关注身边的人事,做出自己的选择

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才有能力关注身边的人事,才能有勇气做出自己的选择。《阿长与》、《藤野先生》、《雪》这三篇课文看似没有关联,实际它们共同记录了鲁迅弃医从文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足以改变他的一生。它可以往前追溯至鲁迅接触文学前后发生的故事,往后又深入鲁迅的心灵进行挖掘。阿长是鲁迅的保姆,藤野是鲁迅的老师,在鲁迅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确给了他很大的影响,阿长寻购并赠送给鲁迅的《山海经》,为鲁迅打开了文学启蒙的大门。不仅阿长满足了鲁迅的愿望,让他得到了一生中最初得到,也最为心爱的宝书,同时书籍更激发了他大量买书的热情“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且更重要的是,《山海经》作为少年鲁迅的一部文学启蒙书,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足够的文学启蒙才为后来鲁迅踏上文学之路奠定基础。而在留学期间,鲁迅经历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两大风波,最终促使他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他说:“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又说:“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正是有了这样的“放弃”与“选择”,才使他以笔为枪,与黑暗、腐败、愚昧、懦弱展开斗争。那注定是一条怎样的路呢?鲁迅在《这样的战士》中写道:“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脱手一掷的投枪。……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举起了投枪,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经脱走,得了胜利……”救治人们的身体是容易的,那是技术活;但救治人们的思想,和愚昧懦弱作斗争却困难得多。鲁迅像走进了无物之阵,倍感孤独。鲁迅在谈到自己的作品时说:“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但时时总憾有些隔膜。……所以我也只是适应了自己的觉察,孤独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眼里所经历的中国人生。”这就是鲁迅的选择,所以他“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在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藤野先生》),即选择了像朔方的雪花,“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于是,鲁迅完成了他思想上的转变,确立了自己的思想核心:立人!

三、思考、质疑、批判

《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以及《孔乙己》这三篇课文的批判性与战斗性都非常明显。此时的鲁迅已长大成人,学会观察、判断,他沿着自己所选择的文学路,把思想和笔墨当成匕首和投枪,直接中国近代社会,剖析丑陋的国民性。联系《社戏》,那篇描写乡村自然美与人性美的课文,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写《故乡》,既充满着直击乡村的愚昧和病态的勇气,同时也依恋乡村的质朴和诗意。即使转身离开,对未来也充满希望。鲁迅爱恨交织写《社戏》《故乡》的背后,是一种对故乡更深沉的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当时许多劳苦大众和有识之士正在与日寇浴血奋战,英雄血流成河,而这些躲在后面的没有民族气节的人却以偏概全,说“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某些所谓的“社会名流”们叫嚣亡国论,大肆渲染抗日前途悲观论,给人们思想上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鲁迅要用此文批驳“失掉自信”论,以鼓舞民族自信心,给大家带来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孔乙己》写于1919年,乃是辛亥革命后几年,尽管当时已改用民国纪年,但一日封建思想不变,封建制度不改,贫穷的依旧贫穷,愚昧的还是愚昧。鲁迅哀其不幸,也怒其不争。文中的咸亨酒店在鲁镇,《故乡》中的平桥村也在鲁镇,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冷淡?鲁迅要讽刺的,不仅仅是孔乙己,还有一帮只会取笑和侮辱的“看客”笑声暴露了他们的麻木、残忍、冷漠。曾经,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写道:“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这帮闲着的人也出现在咸亨酒店中,恣意地取笑可怜的人。孔乙己从站着喝酒沦落到坐着走路,到最后不知是生是死,本是他一个人的不幸;但酒店里的人从“每每发问”到“众人哄笑”,体现的是众人对一个落魄书生的围堵发难,是一个社会的不幸。从同情个人上升到批判社会的高度,看出了鲁迅的讽刺力度。从中看出了鲁迅新的成长:思考、质疑、批判,同时依然体现了他的思想核心:立人!

【参考文献】

[1]王世家,止庵.鲁迅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迅故乡范文8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肖锦川,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绍兴鲁迅故里游玩。

绍兴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桥乡、水乡、酒乡和鱼米之乡的美称,还被称为东方威尼斯呢!绍兴人才辈出,如陆游、周恩来等。今天,我们就去观赏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故乡。

我们先来到了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先生小时候嬉戏玩耍的地方,他曾经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写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百草园的名字虽然幽雅,但事实上是一块荒芜的菜地,是新台门几户人家共同拥有的一块菜地。鲁迅先生小时候经常和他的小伙伴一起玩。他们玩捉蛐蛐、看蚂蚁背苍蝇的游戏等。大家游完了百草园,接下来我们去参观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吧!

三味书屋是鲁迅读书的学校,叫私塾,学生要到老师家里去读书,这私塾便是老师的家,鲁迅的老师叫寿镜吾,寿老先生知识渊博,受鲁迅和同学们喜爱,大家往这儿看,这里的桌椅高高低低,因为去寿老先生家需要学生自己带桌椅,所以才高低不平,鲁迅的桌椅在教室右下角,远远望去上面还刻着一个早字,关于这个早,还有一个故事呢!一天,鲁迅的爸爸生病了,妈妈让他去药店买药,所以上学迟到了,被寿老先生狠狠地批评了,于是他便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勉励自己不要迟到。再走进去,你会看到一幅抱对:至乐无声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诗书。这里梁同书写的。三味书屋里还有一块匾额挂在墙上,十分醒目。三味书屋是个十分重要的景点!

此次旅游结束!如果还想玩,请去一个以鲁迅笔下的一位人物命名的土特产店,叫孔乙己土特产店品尝黄酒等特产,还可以品尝孔乙己最喜欢吃的茴香豆和臭豆腐。

鲁迅故乡范文9

    一、眷恋与厌烦相互渗透的乡恋情结

    乡恋情结是人类对其生存过的地方怀有的情感。它比理性的思考和精密的分析更能成为作家的创作动力和灵感。它不仅仅意味着对真、善、美的回顾与咀嚼,还包含着对假、恶、丑的反刍。

    鲁迅的生命与灵魂深深扎根于中国农村,与底层人民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当经过了风雨沧桑后的鲁迅再次将故乡已逝的韶光幻化于眼前时,一系列经过选择、筛选的富有永恒生命力的景物、人物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深厚而又强烈的热爱之情。从百草园四季更替中的“覆盆子们”,“木莲们”到麻雀们和蟋蟀们;从三味书屋课上的指甲游戏到课下的寻蝉蜕、喂蚂蚁这些充满通趣的生活;从拥有伟大神力的长妈妈到严于律己,宽已待人的私塾先生,甚至是“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的无常……作者在平静娓娓道来之中,借助这些感性的形象的物象把内心深出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挚爱全部显现出来,同时这些留存于作者记忆中的物象经过多年的体验、反顾后也升华为一种心灵化、精神化的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特性的审美客体。因此,鲁迅的乡恋情结的积累是一个主观心灵客观化,客观物象主观化的过程。

    另一方面,鲁迅在逐步接受进步文明的同时,也在现实中摧毁着破旧的、愚弱的故乡。在反顾与前进的互动过程中,鲁迅流露出了对故乡的人、事、礼俗的厌倦与腻烦。S城里专开原对蟋蟀这些奇特的药引的庸医;海昌蒋氏的连拜三夜的各种礼式让“我”厌烦故乡的繁冗缛节;阴间司里吓死人的构造和摩一摩“死有分”的脊梁就可以摆脱晦气的风俗让“我”为人们沉溺于虚幻的迷信世界而悲哀。承受众多苦难的农民只有借助主观想象的方式才能超越现实,也只有这种纯精神上的安慰才能让农民有不断改变现状的追求。但民俗文化中的迷信也是鲁迅批判传统的主流文化的重点。民俗文化中麻木、愚弄人民的迷信力量与具有叛逆精神却代表生命发展方向的力量是相抗衡的,因此对民俗文化的批判与歌颂是鲁迅双重情感的体现之一。

    二、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自然转换

    对儿童问题的关注一直是鲁迅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主题。在《朝花夕拾》中,鲁迅以孩童时期的无知眼光,蒙昧心灵去观察、感受传统文化,展现儿童眼中的故乡。百草园是“我”儿时唯一的乐园,在这里孩子们任性而为;在沉闷乏味的三味书屋中,先生不愿回答“怪哉”,“我”才知道学生是不该问这事的;好不容易盼到了“五猖会”,在临行前父亲又硬要让“我”背“鉴略”;《二十四孝图》的故事不仅将“我”的全部“痴心妄想”摧毁,而且“连作孝子的计划也完全绝望了”。在这里,鲁迅以其少年时期的本能无意识的感受(包括喜爱和反抗),以少年“单纯而自由”的心灵去看待、评价自身和世界。从而让读者体味到了童真世界的美好与缺憾。

    鲁迅在以儿童视角进行叙述的同时,又辅以成人视角来反观儿童时期的生命体验。因此文中在以儿童的价值观看待世界的同时,又用成人的评判标准去重新衡量世界。父亲在“我”大声叫嚷中痛苦地咽了气,现在“我”知道“这却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美女蛇的故事让“我”当时极想得到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回到现实说“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和赤练蛇美女蛇。”儿时听到“郭巨埋儿”的故事时,“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把一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作者转而又说:“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这样,鲁迅在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转换过程中,不断地咀嚼,追寻童年经验,从儿童——封建社会重压下的弱者的角度出发去抨击封建文化对儿童心灵的腐蚀,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儿童旺盛的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的遏制,以及对儿童尊严的践踏。

    鲁迅充分利用了时间这一因素,在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中跳来跳去,把过去与现在,童年与成年统一在一个共同的叙事框架中,从过去的素材中挖掘到了创作的灵感;又从现在的生活中找到了补给过去的精神资源,从而在叙事方式上体现了《朝花夕拾》的双重内涵。

    三、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相互结合

鲁迅故乡范文10

关键词:《朝花夕拾》;乡土世界;江南风情;影响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010-01

一、鲁迅笔下的乡土世界――乡土世界滋养了鲁迅的精神世界

地域文化对作家作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作家本人的地域文化的心理素质,地域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及对地域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具体说来就是作家的乡土情结。在鲁迅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品中所洋溢而出的江南风情和深厚的越文化风物,以及随着年华的逝去,烙印在作品文字中的时代的痕迹。

在鲁迅的作品中,乡土风情主要起到的是烘托氛围和情调的作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有序的描写了春、夏、秋、冬四时的景色。春天,从的菜洼写到桑葚;夏天的鸣蝉长吟到叫天子在草间直窜;秋天,泥墙根带一部分的描写;草园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于是到雪地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四季的不同景色给我们呈现了充满乡土风味的江南风情。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在鲁迅的笔下,我们总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绍兴一带那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以及城镇乡村的乡土气息。

二、人文精神的亲切土壤――乡土世界的历史沉淀

外在的环境对于作品的理解本身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真正处于核心位置的,我们认为始终是人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的山川灵秀之气丛聚于人,逐渐成为这一地域的人群特有的文化传统、文化心理、文化性格。《朝花夕拾》中的很多文字,都十分的温暖人心,好像一股温和的暖流缓缓地流过,河底蓄满的是鲁迅浓浓的故乡情、亲情、友情。

《朝花夕拾》写了鲁迅童年时的求学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与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及师长的怀念之情,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其中《狗.猫.鼠》即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而引发的嘲讽。嘲讽他们散布的“留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的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以及对施暴施虐者的憎恨。《朝花夕拾》里的一些作品,表面上是回忆性文章,但它们不单单是对往事的单调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交织成的优美散文珍品。尤以作者善于描摹人物的神情心态,把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朝花夕拾》就像是充满了个体生命的童年时代与人类文化发展的童年时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气。在《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是大约三十年前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剖教授,现在是否还活着,如果活着,我想他现在已经有七十岁了”,对于鲁迅来说,藤野先生是他心中的一股暖流,就算世事浮沉,也不将不会忘记老师的面容,对于已经是不惑之年的鲁迅来说,这确实是一份值得回忆的温暖。

三、文学作品对地域文化的反作用

散文《朝花夕拾》中浓郁的思乡笔调,《故乡》、《社戏》中快乐回想的童年往事,他深情描绘的故乡的桥、乌篷船、集镇、村庄、农舍、酒店……鲁迅记忆深处的民间故事、迎神赛会、社戏、目莲戏、无常等,构成了鲁迅作品中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些鲁迅文字体现的山川风物、民俗文化,构成了绍兴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鲁迅的笔触,这些事物也就拥有了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鲁迅,作为一种精神,作为一种广义的文化符号,在绍兴不断传承延续。

《朝花夕拾》为读者刻画出形形的人物很具典型性代表性,它饱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内容表现了坚决彻底的革命精神并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江浙文化的自然风采和人文景观也在这些作品中得以充分彰显,同时对于江浙文化的无限影响也体现在了方方面面。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顾往事解剖人性的目的,是为了战胜光明,所以他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饱含爱憎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下,留有深长的令人深思的韵味。其隽永的艺术魅力,让我们体悟到江浙文化中独特的地理、文化气息。战斗的思想内容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也使得鲁迅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

参考文献:

[1]鲁迅《朝花夕拾》后记[M].1926.

[2]夏中华.中国现代散文研究论文目录索引(建国后部分)[M].锦州师范学院,1983.

[3]鲁迅.故事新编(序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鲁迅故乡范文11

小说以我回乡的见闻为主要情节,在故乡,作者塑造了两个主要人物――杨二嫂和闰土。教学中,我试着从这两个人物与“我”关系的“远”与“近”的角度,去勾勒他们的性格特征,启发学生去思考,鲁迅笔下那个年代的人物的命运走向;进而,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看法和态度,接近鲁迅的精神世界。

一、杨二嫂与“我”

杨二嫂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连续的三个感叹号,加重了语气,泼辣的气势扑面而来,也显出杨二嫂对“我”的“亲近”。在我“愕然”之时,杨二嫂再接再厉:“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经过母亲的解释,“我”才记起,她是小时候斜对门开豆腐店的女人。年龄的差距使“我”不太关注这个漂亮的女人,“所以竟完全忘却了”。杨二嫂之于“我”,是早已忘却了的疏远,但“我”之于杨二嫂,却是“我还抱过你咧”的亲密。杨二嫂的“亲近”,其实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有利可图和人道谴责作铺垫:“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这样的“亲近”,不从相处得来,更非血缘关系,只是为了索取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泼辣、势利、斤斤计较,杨二嫂这个人物,不讨人喜。但如果我们的评价仅停留于杨二嫂的可鄙可厌,便容易陷入肤浅的道德批判,也会抹杀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杨二嫂两次到“我”家,都是冲着一些零碎物件去的,“母亲的一副手套”“狗气杀”等日常用品,成了她虎视眈眈的宝物。第一次到来,试图拉近关系不太成功,面对我无言的抵抗,杨二嫂“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相比之下,第二次取东西要光明正大得多,因为抓住了闰土的把柄,觉得自己有功,便肆无忌惮起来,“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两次拿东西,动作、神情都不一样,这是鲁迅小说人物描写中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抓住这些细节,让学生细细品味杨二嫂在索取物品时的策略,还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杨二嫂这个人物的可悲可怜,如此处心积虑地想要接近“我”和母亲,甚至不惜怀疑、冤枉闰土的品行,其实只是为了一些非常廉价的日用品。曾经貌美的“豆腐西施”,落到这步田地,有着深广的社会原因。小说写于1921年,军阀混战正酣,生灵涂炭,生活无着。生活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更是如海上孤舟,必须抓住一切机会扩充自己,寻求依傍,才不至于有船翻人亡之险。杨二嫂的命运,折射着的是那个时代的恶毒和不幸。

二、闰土与“我”

关于少年闰土的选段,已经收在人教版六年级的课文里,学生对闰土这个人物并不陌生。课上,不少学生能够复述出童年时的“我”和闰土的有趣经历。接下来,我让学生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行比较。

少年闰土:

这不能。须大学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18自然段)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走过去……(23自然段)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28自然段)

中年闰土: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66自然段)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67自然段)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71自然段)

要求学生观察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语言描写,从句子成分上分析两者的不同。问题一出,就有学生发现,在少年闰土的语言里,基本上每句话都以“我”“我们”或“你”作主语;而在中年闰土的语言中,则缺少了这类代词主语,代之以“自家”“老太太”“老爷”,或者干脆没有。联系日常语境,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说话方式,反映出怎样的人物关系。不难得出结论:少年闰土的世界充满了欢乐和想象,也乐于与“我”分享自己的一切,这里不光有光怪陆离的虫鱼鸟兽,也有相互体谅的朴素人情,并且这种分享,是带着极强的个人认同和自豪感,此时的闰土,单纯质朴,把“我”当做他的一个亲密伙伴,对我无话不谈;相比之下,中年闰土的世界则处处流露出苦涩的悲哀,“多子,饥荒,苛税”是他头顶的几座大山,压着他往前挣扎,贫苦的生活又使他在面对“我”时保持一种下等人的谦卑,觉得从城市中到来的“我”是“老爷”,“我”与他是主仆关系。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细读,对鲁迅写作句法的挖掘,我们可以带学生领略鲁迅语言的精巧,进而理解,儿童时代的伙伴式亲密已经荡然无存,成人世界里,只有生活的压迫、世俗的观念以及由此带来的地位的尊卑。

我们发现,杨二嫂和闰土在处理与“我”的关系时,方式截然相反。与“我”并不熟悉的杨二嫂,觊觎着几个物件,拼命拉近与“我”的关系;小时候的亲密玩伴闰土,则在阔别多年后,极力否认童年玩乐的价值,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异。这两者,一是“辛苦麻木”,一是“辛苦恣睢”。即,要么封闭自我,蜷缩在自我保护的壳中,与外界疏离,只为犬儒的生活;要么侵犯他人,占他人之物为己有,在残酷竞争下踩着他人向前。变态的人际,变态的人性,共同指向变态的社会和观念。

王富仁先生在《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一文中提到,小说涉及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如果我们爬梳三个故乡之间的关系,便会发现,它们相互作用又有机结合。作为记忆中的故乡,充满着奇幻的、理想化的色彩。它是“我”对故土最本真最原始的依恋,但也是“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不切实际的“想象”。这种“想象”在“现实的故乡”的无情解构下分崩离析,其实这“现实的故乡”早就存在,残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的阶级感与疏离感一直没变,只是童年的经验恰好提供了一个躲避世俗的场所。当成年的“我”回乡后品尝到旧日不再的苦果时,对未来的愿景则延续着鲁迅作品中一贯的深刻之犹疑:在新的生活与旧的经验、希望与绝望、切近与茫远、有与无的二元对立间徘徊。“路”的比喻,正如《自序》中“铁屋子的呐喊”的比喻,夹杂着无奈、绝望与决绝的复杂情感。

鲁迅故乡范文12

[内容]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文化伟人,这在中学课本中也可见一斑。无论那册课本都不可能不选鲁迅先生的作品,而且体裁范围涉及广泛,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无所不包。仅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就选入了他的《故乡》和《论雷峰塔的倒掉》两篇。鲁迅思想中最博大精深处乃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应该说,这是鲁迅一生为之求索的主题。在小说《故乡》和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中都有这方面内容,下面就《故乡》教学中的几个侧重点略谈一点体会:

一、《故乡》中作者揭示主题的两个方面

小说中鲁迅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这个方面在教学中一般都要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学生也能较轻松,较容易的接受。

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这个方面是教师容易一笔带过而学生又不易理解的方面。

鲁迅做起小说来是要拯救国民愚弱的灵魂,即拯救“国民性”,鲁迅所说的“国民性”是专指中国民族的精神弱点和劣根性。《故乡》中塑造的三个人物:“我”,闰土和杨二嫂,在一定程度上都患有“愚”和“弱”的痼疾,都是鲁迅要拯救的对象。小说中“我”在船上的思索,正是鲁迅在拯救国民性道路上的苦苦求索。

要想不至偏废主题思想的这个方面,教学中还需要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部分句、段的解释入手。

二、《故乡》中塑造的三种人物类型

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故乡》中的典型人物“我”,“闰土”,“杨二嫂”自然也是集个性与共性于一身的类型化人物。

第一种类型:以“闰土”为代表的,生活在当时社会最下层的,受苦难最重,受压榨最深的“农民”形象,是属“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他们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沉重负担和压迫下,“都苦得象木偶人了”。他们对生活没有什么抗争,有的只是逆来顺受;他们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若硬说有,也只是“一幅香炉”和“烛台”,他们在积重难返的封建传统观念束缚下,在心灵与心灵间个个筑起“古训的高墙”而相互“隔膜”起来。

第二种类型:以“杨二嫂”为代表的,同样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小市民”形象,是属“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一类。他们依然逃不过“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压迫,与“闰土”的勤劳,善良不同的是他们多了一份尖酸与刻薄,多了一份游手好闲等卑俗的习性。在鲁迅笔下,如果说对“闰土”类的人物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话,那么对“杨二嫂”类的人物更多的就是痛斥和批判。

第三种类型:以“我”为代表的在“沉闷铁屋子”中被惊醒的,开始独立思索人生社会,是已经觉醒了的,但在生活重压下又难免软弱,在黑暗现实中又难免彷徨而无路可走的“小知识分子”形象,是属“辛苦展转而生活”的一类。在小说中,“我”并非仅是一个线索性人物,因此在教学中忽视不得对“我”的形象分析。

这类形象中,鲁迅多渗入了自己的影子,他们开始对现实不满,开始向往和求索不同于前人的美好未来,开始思索人生的重大问题,以至开始思索国家,民族的前途。可是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又常常困惑不前,有的甚至迷失方向。有时也难免带上理想主义色彩——“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显得好不茫远,缥缈。因而也难免产生退缩的心理“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鲁迅在这三类人物身上,不单要反映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疾苦,更主要的是揭示“病痛”,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下面再从具体语段的阐释上看这个问题。

三、重点语句释义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一方面是实际意义,当时我正在坐船行路。

另一方面是隐含意义,是“我”对生活的路,希望的路,国家、民族的出路的探索,跋涉。“我”自以为“我”的“辛苦展转”的路已不同于“闰土”的“辛苦麻木”的路和“杨二嫂”的“辛苦恣睢”的路,虽然它也不尽如人意,虽然它也应成为“宏儿”和“水生”以后要走的路,但它毕竟是前人所未曾走的路。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这一段充分显示出“我”这类“小知识分子”在前进道路上的彷徨,在严酷现实面前的软弱。“我”开始不满现状,开始畅想未来,可是缺乏信心,勇气,看不到希望存在的现实依据,自以为如“闰土”的“香炉”和“烛台”或不如,还要虚无“茫远”。这也正是鲁迅在世界观还没有转变到阶级论观点前,在“人性”探索道路上和“国民性”改造道路上的彷徨。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了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一方面,当“我觉得“希望”太虚无,缥缈时,而现实又如此令人失望,难免会对过去产生怀念。在“我”的记忆中,还有一片值得留恋的“海边的沙地”,那里曾经充满自由,欢乐、生机、活力,有“贝壳”、“西瓜地”、“猹”,以及“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的伙伴。……依稀朦胧中仿佛“我”又回到了从前。

另一方面,由于“希望”找不到现实存在依据,于是在脑海中幻化出“希望”的模型,这个模型又怎么也摆脱不掉记忆中“海边沙地”的束缚。朦胧中自以为的“希望”也就深深地打上了“海边沙地”的烙印。这也更可见“希望”的“茫远”性。

“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本句以“地上的路”做比,形象揭示了“希望”的哲理意蕴。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真切抒发了“我”开创新生活的炽热感情,而且表现出“我”要唤醒大众,共同奋斗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