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生平简介

时间:2023-05-29 18:22:03

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生平简介范文1

关键词:鲁迅 西谛 《北平笺谱》 广告艺术 比较

鲁迅、郑振铎(西谛)合编的《北平笺谱》木版水印诗笺谱先后于1933年和1934年各印制100部。这部笺谱尤其是1933年的初版,已成为弥足珍贵的文物。2005年一部初版本的《北平笺谱》已经拍出35万元的价格,而2008年拍卖价已涨到40多万元一部。正如鲁迅当年所说:“至三十世纪,必与唐版媲美矣。” 中国论文联盟

1933年,在郑振铎起草的《〈北平笺谱〉广告》基础上,鲁迅将其作了修改。西谛所作《〈北平笺谱〉广告》刊于《文学》月刊第十一月号上;鲁迅修改后的《〈北平笺谱〉广告》刊于《文学》月刊第十二月号上,王观泉、刘运峰、肖振鸣等认为当系鲁迅佚文。

为探讨方便计,现将两则广告抄录如下。

西谛所作《〈北平笺谱〉广告》原文:

中国近代木刻画,至为凌替。作者寥寥,刻工亦劣。其仅存之一片土,惟在日常应用之“诗笺”。却亦被卑视,不发大雅。三十年来,诗笺之制作大盛。绘画类出名手,刻印也极精工。民国初元,北平所出诗笺,尤多隽品。抒写性情,随笔点染。每有前人未曾践踏之园地。虽小景短笺,意态无穷。刻工印工,也足以副之。惜尚未有人,加以谱录。而近数年来用毛笔作书者,日益减少其数。制笺业往往迎合外人嗜好,取〔按:当为“所”〕作乃至丑恶不可言状。中流砥柱,勉谁〔按:原刊误排。应为“维”〕旧业者,全市不及五七家。更过数载,结果恐将不可问。鲁迅、西谛二先生因就平日采访取〔按:当为“所”〕得,选其尤佳者三百数十种,(大多数为彩色套印者)托各原店用原刻板片,以上等宣纸,刷印成册。画幅阔大(三开大本),彩色绚丽。允为极名贵之文籍。即名曰《北平笺谱》。取〔按:当为“所”〕印仅百部。除友朋分得外,尚余四十余部,爰以之公于同好。每部预约价十二元,可谓甚廉。此数售出后,续至者只好退款。如定户多至百人以上,亦可设法第二次开印。惟工程浩大(每幅有须印十余套色者)最快须于第一次出书两个月后始得将第二次书印毕奉上。预约期二十二年十二月底截止。二十三年正月内可以出书。欲先观者,以速定为宜。

鲁迅修改后的《〈北平笺谱〉广告》:

中国古法木刻,近来已极凌替。作者寥寥,刻工亦劣。其仅存之一片土,惟在日常应用之“诗笺”。而亦不为大雅所注意。三十年来,诗笺之制作大盛。绘画类出名手,刻印复颇精工。民国初元,北平所出者尤多隽品。抒写性情,随笔点染。每涉前人未尝涉及之园地。虽小景短笺,意态无穷。刻工印工,也足以副之。惜尚未有人加以谱录。近来用毛笔作书者日少,制笺业意在迎合,辄弃成法,而又无新裁,所作乃至丑恶不可言状。勉维旧业者,全市已不及五七家。更过数载,出品恐将更形荒秽矣。鲁迅、西谛二先生因就平日采访所得,选其尤佳及足以代表一时者三百数十种,(大多数为彩色套印者)托各原店用原刻板片,以上等宣纸,印刷成册。即名曰《北平笺谱》。书幅阔大,彩色绚丽。实为极可宝重之文籍;而古法就荒,新者代起,然必别有面目,则此又中国木刻史上断代之惟一之丰碑也。所印百部。除友朋分得外,尚余四十余部,爰以公之同好。每部预约价十二元,可谓甚廉。此数售缺后,续至者只可退款。如定户多至百人以上,亦可设法第二次开印。惟工程浩大(每幅有须印十余套色者)最快须于第一次出书两月后始得将第二次书印毕奉上。予约期二十二年十二月底截止。二十三年正月内可以出书。快先睹者,尚须速定。

肖振鸣就鲁迅对郑振铎文章所作修改给予了精辟论述,本文试从广告艺术角度作些分析探讨。

西谛所写《〈北平笺谱〉广告》,虽然堪称上乘之作,但就广告视角而言,经鲁迅修改之后的文章确实更显广告本色,其广告艺术尤臻化境。

鲁迅的广告实践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流光溢彩,其广告精品力作像珍珠玛瑙一样贯穿于鲁迅广告实践的多个时期,影响重大而深远。正像孙郁评价的那样,鲁迅“不仅创造了文本的奇迹,也书写了出版史的奇迹”。笔者从鲁迅漫长而又异彩纷呈的广告实践中抽绎、归纳出鲁迅对广告的基本观点,即广告目的上的致用观,广告内容上的求真观,广告艺术上的尚美观。下面以笔者归纳的鲁迅广告观对二则《北平笺谱》试加探析。

一、广告目的上的致用观

1.促销

商品广告的基本功能在于促进销售。促销需要亮点卖点,西谛之文与鲁迅之作,可谓亮点卖点缤纷,如:限量印制,实行预约;原店用原刻板片,上等宣纸印刷;“绘画类出名手,刻印复颇精工”;“小景短笺,意态无穷”;物美价廉,足堪宝贵。但是,鲁迅修改后的文章中增加了最重要的“个人之见”,科学论断了此书“实为极可宝重之文籍;而古法就荒,新者代起,然必别有面目,则此又中国木刻史上断代之惟一之丰碑也”。这一增改锦上添花,观点显豁,融情于理,让人不能不叹服,不能不动心。

2.启蒙

上好的广告,还能引领时尚,启迪新知,开启新风。鲁迅之作,在西谛基础上简要介绍和精辟论述了当时出版界未有之新事物——木版水印诗笺谱,以及清末民初三十年来国内尤其是北平木版水印诗笺制作概况。该广告将所推销的《北平笺谱》之编印由来、做法、历史价值等放在中国木刻史的宏大背景中加以论介,既能新业内人士之耳目,又可为业外之人提供探索了解的真确新知。

鲁迅的这则广告,促销和启蒙效果俱佳。他曾经说过,《北平笺谱》“全部出版以后,可以在英文报上登一广告,收集西洋人的钱,因为《北平笺谱》,别发书店也到内山这里来贩去了两部”。

二、广告内容上的求真观

1.真实

鲁迅所写《〈北平笺谱〉广告》,堪称真实的典范。除了广告所述《北平笺谱》内容、意义、预约价与预约时间等要件诚实无欺外,文中一些易为人忽略的地方,鲁迅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作惊人之语,不为欺世之谈。简述近来所作诗笺“乃至丑恶不可言状”的前因时,西谛只说“制笺业往往迎合外人嗜好”,鲁迅则改为“制笺业意在迎合,辄弃成法,而又无新裁”,显然,如此表述更加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简述当时北平维持旧业的情况时,西谛写道:“中流砥柱,勉谁(按:原刊误排。应为“维”)旧业者,全市不及五七家。更过数载,结果恐将不可问。”鲁迅改成:“勉维旧业者,全市已不及五七家。更过数载,出品恐将更形荒秽矣。”去掉“中流砥柱”,大概是因言过其实,当时旧业已显凋零之态,维持尚且颇为艰辛,于后又“无可奈何花落去”,删除自然比留着更好。“结果恐将不可问”,语意含混,修改为“出品恐将更形荒秽矣”更见形象具体,表意更加集中。鲁迅还将西谛原文中所说“选其尤佳者三百数十种”和“画幅阔大”分别改成“选其尤佳及足以代表一时者三百数十种”和“书幅阔大”,所选之作,既有“尤佳”者又有“足以代表一时者”,因而改句更为完整准确。画幅阔大强调画面大,实际所选作品未必都是大画幅,主要是书幅大气而宽阔,所以表意更精准。

2.真知

中国论文联盟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一般的广告能够做到真实,就属不易;循真实而上,能有真知灼见流传后世,不得不叫人叹为观止。鲁迅的这则广告,正具有如此的魅力。其中闪烁智慧光芒之处大约有三:一是“近来用毛笔作书者日少,制笺业意在迎合,辄弃成法,而又无新裁,所作乃至丑恶不可言状。”木刻笺谱之类的民族传统艺术之式微,原因是多方面的,鲁迅在此论及制笺业的外部环境(近来用毛笔作书者日少),制笺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一味迎合放弃已有成效的传承,同时又缺少必要的创新)。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制笺业走向没落,令人深感痛惜。二是“勉维旧业者,全市已不及五七家。更过数载,出品恐将更形荒秽矣。”这一预言,是前一逻辑的必然结果,所出作品委实“更形荒秽”,自然能够推导出下一科学论断。三是《北平笺谱》“实为极可宝重之文籍;而古法就荒,新者代起,然必别有面目,则此又中国木刻史上断代之惟一之丰碑也”。这一论断,预测了《北平笺谱》编印出版的重大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其科学性已为历史所证明。

三、广告艺术上的尚美观

鲁迅为文一贯严谨认真,即便一则广告也是当作艺术品来做。这则鲜活的广告就体现了鲁迅精湛的广告艺术——崇尚美。除了与西谛之文对比下,鲁迅广告遣词造句显而易见地表现出准确简约的修辞之美、论述周严充分的理性之美。下文拟着重剖析鲁迅广告充盈文间的情意之美、媒介之美。

1.媒介之美

这则广告语言、载体等媒介运用之妙,端的美不胜收。首先,采用浅易文言推介传统文物,与广告所指的对象——民族传统艺术优秀遗产《北平笺谱》的内容、性质是十分吻合的。如用白话,就易有不相匹配之感。是为言物相称;其次,文刊相应。鲁迅说:“看广告的种类,大概是就可以推见这刊物的性质的。”清玩高雅的诗笺谱,面向高品位的《文学》月刊受众,这样的广告发在这样的刊物上,两者相得益彰。

2.情意之美

真正的广告佳作,饱含情意,足以动人。悉心品读《〈北平笺谱〉广告》,不难感应广告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酷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浓情蜜意。笺谱作为记录中国木刻艺术这一民族优秀遗产的载体,很早就得到鲁迅的重视和厚爱。为了挽救保存这一传统艺术,才有鲁迅、郑振铎编印《北平笺谱》、翻印《十竹笺谱》等义举。仅就广告文字而论,情深意浓。“中国古法木刻,近来已极凌替。”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三十年来,诗笺之制作大盛。”欣喜之情跃然纸上;“民国初元,北平所出者尤多隽品。……每涉前人未尝涉及之园地。”勃勃兴致难掩;“惜尚未有人加以谱录。”“近来……所作乃至丑恶不可言状。……更过数载,出品恐将更形荒秽矣。”忡忡忧心可见;“《北平笺谱》……实为极可宝重之文籍;而古法就荒,新者代起,然必别有面目,则此又中国木刻史上断代之惟一之丰碑也。”高瞻远瞩,自信在胸;“除友朋分得外,尚余四十余部,爰以公之同好。每部预约价十二元,可谓甚廉。……予约期二十二年十二月底截止。……快先睹者,尚须速定。”同赏雅意,乐在其中。一条保存祖国精美艺术的情感之河分明在鲁迅笔底汩汩奔流,至今都使人感佩不已。

总之,鲁迅改定的《〈北平笺谱〉广告》,在500字左右的短小篇幅里,促销商品与新知启蒙有机结合,真实宣传与科学预测有效兼顾,言物相称、文刊相应的媒介之美与挽救保存祖国传统木刻艺术的情意之美相得益彰,实在是难得的广告佳作,其超妙精湛的艺术值得后人好好学习、继承并发扬。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度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鲁迅的广告实践、思想与艺术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c1141。)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肖振鸣.《〈北平笺谱〉广告》是否为鲁迅佚文[j].鲁迅研究月刊,2009,(9).

[3]刘运峰.《北平笺谱》和《北京笺谱》区别何在[j].鲁迅研究月刊,2009,(11).

鲁迅生平简介范文2

从上世纪20年代初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初中国文选读》开始,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入鲁迅作品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虽然入选的数量和篇目不断发生变化,但不争的事实是,鲁迅的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从2001年实施高中新课改,对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争议之声又多了起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大撤退”成为学界与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那么,如何看待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变迁,在教学实践中讲授鲁迅作品应坚持怎样的立场,如何处理鲁迅作品的时代性与超越性问题呢?

一、勿将鲁迅作品的价值与其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数量简单挂钩

衡量一个作家作品的价值,有很多的标准与原则,并且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具体的甚至巨大的差异。远的不说,仅就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而言,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曾发生多次变迁,从启蒙到救亡,从“人的文学”到工农兵的“大众的文学”,对作家、对作品的评价标准大相径庭。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评定是无法把握、漂浮不定的,如真是那样,又何来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事实上,穿透历史、时代的尘埃,衡量文学作品最终的依据还是作品本身是否能传达出先进、深邃的思想,是否具有富于创造力的、优美的语言形式,是否能够打动、震撼作品的接受者。“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真正经典优秀的作品正是依靠这些超越时空的特质在读者与批评者中源远流传的。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及入选作品数量多少能否成为衡量鲁迅作品价值依据呢?当然不能。一国之中学语文教育事关国民素质与思想政治导向之基,其教材选择当然要慎之又慎,但其标准却与文学作品流传的价值标准并不相同,而是一种基于“教育功利性”基础上的决定,即要服从于教育的政治目的、思想标准并考虑到教育手段的落实(便于教育)。因而,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应该是兼顾上述原则的典范例文,而若以文学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入选文章也不一定是真正最好的文章,换言之,入选的作品不一定比未入选的作品优秀。事实上,这些年来许多入选中小学教材的作家作品在学界都出现了争议。而具体到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变化,亦是如此,我们不能说鲁迅入选的作品就比鲁迅其他未入选的作品优秀,而要从不同时代的教育背景、教学需要中找原因;我们也不能认为鲁迅作品的优秀与伟大在于其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且数量多,而只能把这种现象看作鲁迅作品价值的一种体现与参考。同理,我们也没理由把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数量看作是时代对鲁迅价值的认定,这不足为定。鲁迅作品的魅力与伟大,在于其对国民性深邃的洞察与表现,在于其“绝望”哲学的现代性思考,在于其语言形式的精炼与探索,这些都不会随一时、一事而改变的。而且,很耐人寻味的是,鲁迅自己认为自己的作品“黑暗”,希望它们“早朽”,更不愿成为教材选文。因此,对于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变迁,特别是近年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变少的情况,应该有客观、理性的认知:其一,其中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教育政策与教育情况变化的结果,可以从今天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际出发进行研究讨论,数量多不见得就是鲁迅传播的好事,篇目选择得当和教学处理深入才是关键,而且这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问题,而简单地将教材减少鲁迅作品等同蓄意降低鲁迅的文学地位、否定鲁迅作品价值,甚至据此大鸣大论,似乎失之偏颇、考虑不周;其二,对于以之为论,借机泼鲁迅脏水的人,则不能不提防其险恶用心,为博出位,抑或是求新立异,先生作品里对此类人等的嘴脸早有摹画。其三,最重要的是,要静下心思琢磨琢磨,在中学教学甚至是大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地走近鲁迅、读懂鲁迅。

二、改变长期的“神化——异化”的鲁迅传播方式,引导学生以“作者——读者”的平等立场走近鲁迅

鲁迅作品长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而且一直是教学、考试的重点,按理说应该已经形成了相当的教学经验,然而不幸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是经验,而是成见:鲁迅的作品晦涩、难懂,批判性强、时代性强,成为相当一部分师生对鲁迅作品的印象,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也苍白地围绕揭露、批判封建主义展开。其结果就是很多的学生甚至老师对学习鲁迅作品都发憷,都不喜欢学习鲁迅作品的课文。产生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样的,这当然与鲁迅作品思想深邃、富于特色的语言有关,但更主要是源于长期以来基于政治原因、教育目的对鲁迅神化而导致对其作品的误读。一方面,主流声音给予鲁迅及其作品高度的评价,诸如“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魂”等等称号不一而足,将其置于中国文学圣坛的位置,鲁迅所批判的必然是腐朽的、反动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对鲁迅作品则进行预设的、反封建性的苍白空洞的宣讲,再深入些的是对其进行时代背景下的解读,而缺乏对鲁迅作品深入地真切地阅读体验与独立思考,更谈不上对鲁迅作品艺术美及其哲学思想的充分体悟与把握。可以想见,这样处理下的鲁迅作品如何能对青春年少、充满梦想的青少年产生魅力,而且随着近年多元文化语境的建立,人们开始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的人与事,一些与鲁迅论战或遭鲁迅抨击的历史人物开始以别样的姿态走进公众视野,对中国传统文化也进入到一个温和、复苏的阶段,这都使得不少人开始有意无意间在只言片语中找寻鲁迅的缺陷与错误,形成对鲁迅其人其作的深一层误读。初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这种误读不仅仅影响他们个人的学业与成长,进而可能改变鲁迅作品在我们整个民族中传播与接受的流脉。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教材在选择与处理鲁迅作品应该更加慎重。首先,应该尽量剔除政治因素与标准,选择那些富于哲思和艺术美的作品,把鲁迅的真正的文学佳作提供给中学课堂,而非简单地看数量的多少,选择不当,数量的多倒会适得其反,加深鲁迅作品与初高中生的隔膜。第二,教师应该有意地排除之前主流声音对鲁迅的评价与认定,把鲁迅 请下神坛,并适当寻找教材之外的材料提供给学生,通过不带任何预设观念的阅读,从一个普通人、一个作家的角度给学生介绍一个全面的、人性的鲁迅,引导学生切身体悟鲁迅作品的深邃与魅力,让学生与鲁迅建立平等的作者与读者关系,使学生能够以自己的第一感觉接触鲁迅、理解鲁迅,这不仅是还学生以读者的权利与自由,也是对鲁迅及其精神真正的尊重与传承。事实上,2010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进行改革,对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进行了删减、调整,但在选读本中大幅增加了鲁迅作品的数量与范围,这种变化正体现和切合了今日鲁迅传播、接受的正确方向。

三、要正确把握认识鲁迅作品的时代背景与超越价值

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鲁迅作品是否过时,其作品是不是只是揭露旧社会封建腐朽的一面老镜子?还能不能引起读者思考与共鸣?这是中学鲁迅课程教学所必须要解答的一个问题,也是教学的难点。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认识鲁迅作品的时代背景与超越价值。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常常花费很大气力为学生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甚至一词一句地进行考据索引,而对鲁迅作品的精髓——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艺术特色却着力不够,加之鲁迅作品针砭时弊的特色,这于无意中会使学生对鲁迅作品产生过时的印象,进而兴趣索然。笔者不是说介绍作品历史背景不对,而是强调引导学生认识鲁迅作品的超越性价值的重要性。“过时论”是诸多倒鲁言论中最肤浅、却常见的一种,在鲁迅在世时,就曾被讥为过时,甚至被称作“封建余孽”、“法西斯蒂”、“二重的反革命”等,而今有人立意从时代、社会的变迁为论,再谈“鲁迅过时论”,不管其是有意还是无心,错误都在于持该论者自己戴着狭隘历史论的有色眼镜解读鲁迅作品,将鲁迅的文章死死地绑定在历史的某人某事上,如将鲁迅的杂文说成是与某人、某派论战而作,将小说考据索引为鲁迅对人对事的隐语。对此论断,我们无须去验证其所谓关联的真伪,也可见其论见之片面,因其所言所据都只是文本产生的背景,而文学作品问世之后,已经具有其独立性,不再属于作者及当时的历史,须要依靠作品本身负载的思想力与艺术美经由读者通过文本阅读去接受、传播、品鉴,好的作品会流传百世,而多数作品则很快杳无音信。《离骚》是屈原的政治抒情诗,《红楼梦》有曹雪芹自身家事的影子,诸如此类的经典名篇不可胜数,而且相关的考据研究也是汗牛充栋,可谁又会因此去评论这些作品过时?真正的文学有优劣之分,却绝无“当时”“过时”之谈,持此论者本身就是在用“非文学”的标准谈文学,但这种论调具有避重就轻的隐蔽性,常常会误导一些不了解或刚刚接触鲁迅作品的年轻人,对此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尤其要注意。因此,语文教师在解读鲁迅作品时,要介绍作品产生的背景,但更要跳出背景中历史时段,从阅读体验出发品味鲁氏语言简练、精要、古朴的风格美,从脉脉至今的历史长河中思考鲁氏论断的深刻性。以《狂人日记》为例,不仅是交代小说的写作背景、写作原型,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认知这篇小说在文学语言上的创造性价值和独特节奏,进一步可以对比西方现代派创作来展开介绍;而对小说内容,既要点清“狂人”视角下“吃人”与“被吃”的层层关系,更要带领学生认识封建体制下掌权者的专制残暴与民众群体无意识的巨大力量,“吃人”不只是虚指,仅史书中记载的骇人听闻的大规模“吃人”、“醉尸”事件就不在少数,古国文明的阴影中埋藏着亡灵与血污,明白了这些,才能体会小说荒诞背后的真实与深刻,而民众愚昧的群体无意识是否真的已经在今日绝迹,这些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思考、讨论。相信,通过这样一个阅读、解读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和鲁迅走得近一些,会渐渐体悟到鲁迅作品超越时空的魅力。

鲁迅生平简介范文3

关键词:鲁迅;晚年;生活;思想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一、 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鲁迅晚年的研究现状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评价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林语堂在《悼鲁迅》中说他是“一个受了满身疮痍的灵魂,但是一个光荣的胜利的‘武夫’作家……”林贤治在《鲁迅思想录》中说道:“他是一个天生的叛逆者,革新家,一个与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势不两立、不妥协不屈服的斗士……同时,鲁迅又是一个极富于同情心和道义感的平民作家。”既然鲁迅有着如此高的地位,因此,要了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甚至了解中国国民,我们就不得不先去了解鲁迅,特别是他的晚年。

“与鲁迅早期及中期的思想研究相比,鲁迅后期(厦门――广州――上海时期)尤其是晚年上海时期的思想研究尚是目前鲁迅思想研究的薄弱环节。”[1]或许是因为时代的隔膜和历史的模糊,我们今天再去看鲁迅晚年的时候,总感觉是晦涩难懂的。直到前不久,我读到了林贤治先生的《鲁迅的最后十年》,才豁然开朗起来。

二、 鲁迅的晚年生活

(一) 晚年年谱

1927年1月16日,离开了厦门;17日,抵达香港。2月,受邀担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许广平为其助教。4月,发动“”,宣称“‘以党治国’为救中国的唯一出路”;15日,赴中大各系主任紧急会议,营救被捕学生无效;21日,辞去中大一切职务。9月27日,离开广州往上海。10月8日,与许广平结婚。12月18日,因蔡元培推荐任大学院特约著作员。最终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年仅56岁。

在上海的这接近十年的时间里,鲁迅“寄身‘窝庐’,潜心著译,此之谓‘带了镣铐的进军’”。[2]的及其依附势力始终是他讨伐的主要对象。然而在营垒内部,他又先后于1928年与郭沫若等关于“革命文学”和1936年与周扬等关于“两个口号”展开了论争。

同时,他晚年还著有杂感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故事新编》;并翻译多种苏俄文艺理论,及小说《毁灭》、《死魂灵》等。

(二) 定居上海与晚年心态

鲁迅晚年除了两次北上省亲,大体没有离开过上海,“除了‘无处可走’这个原因以外,还有与之相关的另一原因:比较起来还是上海适合于他在文化战线上开展革命斗争。”[3]

在1934年1月11日致山本初枝的信中,鲁迅写道:“只要是平安无事,就姑且活下去罢。”[4]这可以说是鲁迅晚年最主要的心态,“而姑活,某种意义上是‘赖活不如好死’”,[5]这与他的四次离寓避难和朋友被害都有密切的关系。

鲁迅在大病期间写下了著名杂文《死》,其中写道:“……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6]鲁迅身为一个临终者,仍然有着如此激越的情感能够在绝望中抗战;当斗争也被迫终结的时候,他竟还拥有与敌人斗争到底的渴望。

三、 鲁迅的晚年思想

(一) 自由思想

20世纪中期,新自由主义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这是摒弃传统自由主义中个人至上成分,使自由与民主结合得更为紧密的自由主义。整个30年代,自由知识分子纷纷转向社会主义,因为此中带有民粹主义或平民意味。“至少,鲁迅是如此的。”[7]鲁迅在与新月社、创造社、“左联”的论战中,“表明他确实‘无所属’”,[8]“就说自由主义,其实在他是并不排拒的,而且一直怀有这方面的信仰……他的个人主义,不妨视作自由主义,即是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最本质的自由主义。以鲁迅的这种个人倾向,也当算是传统的一类,但是,社会正义又恰恰是他关心的主要目标,在这里,他把两者统一起来了。”[9]

(二) 改革思想

1927年到1937年是南京执政时期,“从《鲁迅全集》中,我们看到,这个思想战士对于时代的观察、感受和把握,有他独特的地方。一、传统和变革是一个互动系统,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无不在这一大系统之内。二、相对地,经济变动在他那里并没有如一般的唯物论者那般着重地加以讨论,他注重的仍然在于精神文化层面。三、随之而来的是,知识阶级在大时代中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是他在众多社会角色中所特别重视的。”[10]这表明,鲁迅所关注的改革思想是知识分子思想的变化和中国人民大众的思想改革。

(三) 对知识分子的态度

“关于知识分子,鲁迅首先看重的不是知识,而是理想、良知,改造社会的热情和参与实际斗争的勇气……从事启蒙工作,把自由、民主和科学的理念传递给社会,挑战强权,反对专制,教育大众,以改造落后的国民性,使民魂得以发扬,这是为鲁迅所确立的知识分子的使命。”[11]起初,鲁迅还寄希望于在反传统文化中崛起的现代知识分子,然而随着这个集团的瓦解分裂,鲁迅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同太阳社、创造社论争,与自己所处的“左联”的一群人论争,他戏称自己是“横站”的。而当他的朋友遇害后,他对周围的知识分子无所期待、只有憎恨,他临终时说“一个都不宽恕”。

(四) 其他思想

其实鲁迅的思想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诸如“鲁迅晚年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对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态度、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态度、对党内‘左倾’思想的态度、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对‘左翼’文坛的态度、对文艺的作用和文学家的态度”[12]等等,都是矛盾而复杂的,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讨。

四、 总结

鲁迅的晚年颇不好描述,首先是关于他晚年的史实解析多不一致,其次是他的思想具有复杂性与丰富性。我对鲁迅晚年的叙述,也是一种简化过后的鲁迅,只拣他的一些重要活动和思想加以解读,以期在有限的学识中还原一个本真的鲁迅――鲁迅的岁暮,是反叛、反抗、突围的历程,在这场绝望的抗战中,他虽遍体鳞伤,却始终傲然独立,永垂不朽。

参考文献

[1] 汪卫东:《面对鲁迅晚年思想的矛盾和难点――读竹潜民》,载《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16卷第2期。

[2] 林贤治:《鲁迅思想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3] 王尔龄:《鲁迅的最后十年为什么定居上海》,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4] [5]王彬彬:《鲁迅晚年的“姑活”心态》,载《东方地平线》。

[6] 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88页。

[7] [8][9]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8页。

[10] 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5页、第117页。

[11] 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83页。

鲁迅生平简介范文4

关键词:战斗性;线条多样性;对比色彩;突出画眼睛

阅读鲁迅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对于绘画艺术具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他对版画更是十分关注。这一点的发现可以让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加深入和详细的了解,也可以使我们从新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小说作品。大家普遍认为鲁迅小说较多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而我却认为,他的小说中更多的是显现了版画的因素。

鲁迅一直以其独特的风格而在文坛独树一帜,鲁迅创作文学的初衷即为唤醒麻木民众,用文字给人以启发。鲁迅对于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大多有着排斥的情绪,他认为这些艺术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陈腐而缺少生命力的,“抱守残阙,以底于灭亡”。鲁迅曾这样说:“士大夫是要夺取民间的东西的,将竹枝词改成文言,将‘小家碧玉’作为姨太太,但一沾着他们的手,这些东西也就跟着他们灭亡。”由此可见,鲁迅对于生命力和个性追求的强烈愿望以及他对于一些缺少新意的艺术形式的不满。

鲁迅对于新兴的版画艺术持有赞赏韵态度,他认为:“新的木刻是刚健,分明,是新的青年的艺术,是好的太众的艺术。”他在新兴的版画艺术中发现了传统艺术形式中缺失的生命,因此能给予人民希望和生命感的版画成为了他喜爱的艺术形式。从鲁迅极力推崇的“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发被侮辱和损害者的悲哀、抗议、愤怒、斗争”的珂勒惠支的版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版画中斗争色彩的赞同,这与他创作文学的初衷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创作者的表现,抒发强烈的斗争精神。特别是珂勒惠支的版画《农民战争》、《织工的起义》等等,这些以下层人民的反抗为图画的版画传递着与鲁迅十分相近的情感。“鲁迅不是一个新思想底介绍者或解说者,而是用新思想作武器,向‘旧垒’‘反戈’的一刀一血的战士。”带着这种战斗精神,他选择了版画作为斗争的武器,同时自然地把版画的特质渗入了他的文学创作中。

在以往的观念中,鲁迅的小说作品如自描,但我认为白描未免过于单薄和简单,版画则更贴切,从某种程度上讲黑白版画是鲁迅思想与艺术创作灵魂的体现。鲁迅有着出神入化的笔力,他作品中的线条是不断变化并富有情感的,随着线条的变化故事层次和布局而自成特色。以《孔乙己》为例,当孔乙己以破旧长衫和一脸伤痕出现在酒店中时,作者的线条是单薄的,只是勾勒出了一个落魄的书生形象。随着故事的发展,当孔乙己被酒店的人揭露出是因为偷书而脸添新伤时,线条开始变得骤然锋利和凌厉起来,“君子固穷”“之乎者也”几个字中尖刻的笔锋暴露无遗,作者刻画的是腐朽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中斯文扫地的尴尬和对于封建和愚昧的痛斥。时而力透纸背,时而单薄硬瘦,鲁迅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体现着这样的线条。在《药》中有一段这样描写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描写乌鸦“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铜丝”与“铁铸”分明反应的是作家的气骨和精神。若细细品味这有力的线条,在版画家珂勒惠支的画作中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在《反抗》的图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洋溢着复仇的愤怒但是背影坚定而勇敢的妇人,她虽然是以背影示人,但是在背影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内心强大的反抗力量。在《面包》中,我们能够看到饥饿的孩子们徒然地张着希望的双眼,而无能为力的母亲却只能背转过身去无声地饮泣这样一幅揪心的图景。在刻画孩子和母亲的外形时画家的笔触是柔和而灵活细腻的,她的刻刀充满了同情和怜悯,然而在刻画孩子的双眼时却是锋利而深刻的,一幅画中不同的线条刻画充分体现了画家的不同情感色彩以及十足的表现张力。

在版画中,鲜明的对比给太众以最直观的体验和心灵上的冲撞感。鲁迅小说中为了达到“利匕”一般的效果,不仅仅把对比色彩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颜色对比,而是把这种色彩拓宽到了感彩以及动作等表现人物性格和作家心理方面。

鲁迅的小说有着黑色和白色的强烈反差,作者的态度和倾向呼之欲出。如《药》中的“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在《明天》里,单四嫂子并没有因为“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而救活她的宝儿,结果她的宝儿死在“黑沉沉的”“铁屋予”里。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刻画了一个“黑漆漆的”黑色弥漫的“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以及小说中头发全白脸色黄中带黑的祥林嫂,这些频繁使用的黑色,反应了作者沉闷的心情以及人物在黑屋子里备受压抑的状态。鲁迅的小说中还存在着迥然不同的情感态度的对比。《孔乙己》中,孔乙己是孤身一人消失在众人哄笑之中,以一对多,这样明显的对比,让我们产生一些对于孔乙己的同情和怜悯。孔乙己是用手慢慢走去的,这样的苍凉和酒店中的热闹气氛也形成了对比,是麻木的人的心灵在作祟,这样一群愚昧而混沌的愚民,让人强烈哀叹。同样在《药》中,华老栓买人血馒头时的胆小、怯懦与英雄就义时的英勇形成对比,英烈的死亡蒙上了一层惨淡的色彩,这样的对比实在是滑稽却不失真实。《故乡》中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见到多年未见的闰土时,他麻木的表情以及话语使主人公“打了一个寒噤”,这样温馨的时候却出现寒冷的感受,这样的情感冲击不免让我们唏嘘不已。我们不得不说这是对比色彩无形地运用在小说中所产生效果,让人融入其中而又有观赏的意味。

此外,通过观察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续编》中收录的版画,我们可以看出版画是通过画家画笔的简单刻画在木板上形成的线条简洁而明了,人物形象突出而极富代表性和感染力的画作。鲁迅小说通过有特色的笔法和特征,在描绘外在表现的同时对于内在意味也进行书写和表达,从而达到语言隽永而言简意赅的境界。

艺术手段的经济、简洁,一向是鲁迅自己在创作中的严格要求,重视眼睛的描写方法在他的作品中十分常见。同样是方脸浓黑的眉毛,但是《长明灯》中的阔亭的眼中闪着的是“异样的光芒”,而吕纬甫的眼中却没有这样的光芒。同样是眼中闪耀着光芒,魏连殳是“两眼在黑气里发光”而另外一位人物却是“死鱼眼在发光”,《白光》中的陈士成则是“疲乏的红肿的两眼有着古怪的闪光”。从这些同而不同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不同的人物特征和随之而来的不同性格、命运,比如陈士成的狂妄,吕纬甫的颓废,魏连殳的孤独,孔乙己的迂腐等。同样,在鲁迅介绍的珂勒惠支的版画申也有这样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眼睛,《死亡》中弱小的孩子睁大着他们的眼睛,《磨镰刀》中饱尝苦楚的女人小眼睛中充满着极顶的憎恶和愤怒,《俘虏》中有的绝望、有的倔强或愤怒,《面包》中饥饿的孩子是长着悲伤而希望的眼睛。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眼睛,有谁会否认他们和鲁迅小说中的眼睛一样有着难以让人忘怀的传神和准确呢?这些画中的眼睛让我们不禁在脑海中构成了一幅幅有关鲁迅小说的人物的画,是的,这就是鲁迅小说中如版画一般让人感动和震撼的神奇力量。

仔细分析了鲁迅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藏着诸多灵活的笔法和手段,鲁迅先生虽然文风犀利,但是他的表现形式却是平易近人。在简单而有力的人物刻画中,读者有了深刻的记忆和清晰的认识;在一幅幅有代表性的画面中,我们留恋于作家为我们创造的这样一个世界:在诸多的对比中,普通大众感受到了深层次的内质、唤人深思。鲁迅先生的小说是如同版画一般的艺术作品,他的小说充满了浓郁的版画因素,他的小说与版画可谓水融、联系紧密,它们都以最大众的形式给大众以启迪,都以最简明的方式给人们以觉醒。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版画艺术》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3]《鲁迅研究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鲁迅生平简介范文5

了中国面向西方的大门,在鲁迅先生的倡导和扶植下,中国的现代插图艺术得到发展。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在西方的审美思潮和表现手段的影响之下,书籍插图的题材、形式,创作者的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和民族兴衰相联系起来。

一、新文化运动与大众审美趣味的变迁

“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的文学和艺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推动了中国书籍插图的发展,为插图艺术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五四”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文学团体,《新青年》杂志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刊物,竖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在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带领下,引进西方的文艺思想、介绍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反对旧的封建文化。随着西方文化潮水般的涌入,中国的艺术开始对外来的文化做出相应的判断和选择,这一时期,中国的书籍插图更多的是通过对西方审美思潮、绘画手段的了解与参照,吸收西方先进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技巧,敢于打破原有的陈旧理念,摆脱陈规旧俗,并将其融合渗透于原有的插图艺术,和民族传统相结合。

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状况,人们的审美趣味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一方面,书籍插图通过它的娱乐性特征引起人们的关注度,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动荡,国家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书籍插图必须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围绕着救国的主题展开。因此,书籍插图在这两种需求下,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来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既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又拥有鲜明的革命特征的书籍插图应运而生。

二、新兴的木刻艺术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书籍插图、木刻版画艺术的先驱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功不可没。他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他于1929年1月组织成立了第一个革命美术团体“朝花社”,并介绍了欧洲、苏联的大批优秀美术作品。同时,他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研究木刻的团体“一八艺社”,提倡和扶植现代木刻。为了改良中国的书籍插图,鲁迅还介绍了很多西方的书籍插图和木刻版画到中国,他自己亲自编辑出版了不少的插图集、画册。诸如《新俄画选》、《木刻记程》、《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死灵魂一百图》、《蕗谷虹儿画选》、《比亚兹莱画选》、《梅斐尔德木刻土敏土之图》、《一个人的受难》、《引玉集》。除此之外,鲁迅先生还先后在上海举办过“西洋木刻展览会”、“俄法书籍插图展览会”,号召学习木刻的青年们前往参观,鲁迅先生本人亦非常喜爱德国麦绥莱德的木刻版画,认为其风格粗狂、奔放,艺术效果强烈。这一时期,除了鲁迅先生以外,郑振铎、叶灵凤、郭沫若等都对中国现代书籍插图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木刻插图因为简便的制作,较少的耗费,易于流传普及的特征,满足了当时中国国情和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当时的苏联木刻艺术,正值鼎盛时期,对它的介绍和借鉴,可以让中国的青年一代获取新的养分,同时激励和鼓舞人们追求理想、向新的幸福生活迈进。木刻艺术为书籍插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契机,许多的书籍插图都以木刻为表现形式,开始吸收西方的绘画技法,具有明暗光影和空间感,色块鲜明,简洁直率,气势雄伟,更具感染力,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对书籍插图风格的影响

在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首先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说”,鲁迅、陈独秀等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也都主张美术向写实的、进步的、大众的方向发展。“鲁迅先生也提倡写实主义,他主张艺术家忠于生活,如实地表现出来,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艺术,而不要空喊革命。”[1]新文化运动已经明确了中国的绘画需要改变以往的旧有模式,采用西方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式。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随之开始传播,无产阶级在中国迅速地成长起来,一批艺术青年开始觉醒。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的成立,在成立大会上,对工作纲领的认定是“美联成员一律要参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要尽可能走向工厂,接近工人和劳苦大众,向他们进行宣传教育 ;要深入群众,更多地以劳动人民为题材进行创作;同时要用美术创作支援苏区,为苏区提供政治连环画和科教书插图等等。[2]这些艺术家们同情遭受苦难的中国人民,他们担心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他们愤懑黑暗的社会,他们用自己的画笔开始反抗和斗争。 这一时期贴近现实的生活和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成为插图选择的题材,在创

作方法上,受到德国表现主义、苏联现实主义木刻的影响,刻画劳苦大众的生活,题材上大都反映出革命主义精神,痛斥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现实主义表现方式受到苏联革命现实主义影响,更倾向于写实和再现,在插图领域,表现为严谨扎实的造型,饱满的构图,细腻的手法,注重技巧,喜欢塑造一些重大的历史题材和人物形象。插图艺术家们吸收了国外木刻插图的创作手法,力求表现中国当时的国情,刻画了许多劳苦大众和他们的生活情形,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朴素、真实的表现来影响教育广大人民,让他们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主要的插图艺术家有刘岘、黄新坡、陈铁耕等,刘岘为鲁迅的作品《呐喊》、《孔乙己》、《风波》、《阿Q正传》、《野草》等创作了大量的插图。刘岘在木刻肖像方面颇有才华,它的木刻作品黑白处理得当,对贫穷的人民和他们的苦难生活了较多的关注。黄新坡的作品主要表现出人民的苦难生活,号召劳苦大众和黑暗的社会斗争。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平凡的故事》、《在德国女牢中》。陈铁耕的作品颇受鲁迅的赞扬,被视为初具民族风采的作品,鲁迅认为他的作品能够深刻地再现普通人民的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显示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刀法简洁、技法娴熟。代表作品有《法网》插图,木刻连环画《廖坤玉的故事》等。

表现主义在德国以侨社为中心,他们尊崇蒙克的绘画风格,对黑暗的社会和现实有着强烈的不满和抵抗情绪,主要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和情感,常常通过夸张和变形的造型和线条表现一种不满、压力、紧张的情绪情感状态。珂勒惠支、梅斐尔德、麦绥莱勒等艺术家的作品都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风格鲜明。主要的插图作品有赖少其的《自祭曲》,野夫的《水灾》、《卖盐》。赖少其的作品表现主义色彩浓厚,刻线粗放有力,倾向于表意。野夫的连环画作品曾向鲁迅请教过,他的木刻师法麦绥莱德,作品中刻意模仿的痕迹鲜明,鲁迅提示他要注意借鉴中国的木刻遗产。

四、文学家对插图艺术的喜爱

在二、三十年代,不少的文学作品都配有插图。这一时期,比亚兹莱的画风,象征主义、抽象主义等西 方[论文网 ]艺术流派都对中国书籍插图产生了影响。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一些艺术家开始大胆吸收国外艺术流派的创作方式,并加以改造变化,和自身的创作风格相结合。一些文学家也积极参与书籍装帧和插图设计。闻一多不仅仅是中国现代诗人、学者,同时他也是艺术家,他创作了不少的书籍插图和封面装帧设计,代表作品为《冯小青》、《梦笔生花》等。[3]叶灵凤也是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上海的插图家、书籍装帧艺术家。她为《创造月刊》、《洪水》创作了大量的插图,其插图具有颓废唯美的风格,强烈的黑白对比与纤细的装饰纹路,明显具有比亚兹莱风格,使得叶灵凤被称为“中国比亚兹莱”。当时鲁迅还批评叶灵凤“生吞比亚兹莱,活剥蕗谷虹儿”。[4]

马国亮为《夏夜一点钟》做的插图,以线条为主,富有装饰味;端木蕻良为萧红的短篇小说《小城三月》所绘的插图和封面;蔡若红为洪为济的《咖啡店侍女之歌》所绘插图;张爱玲为自己的散文集《流言》所作插图;叶鼎洛为郁达夫的小说《迷羊》绘制的插图,为自己的小说《归家》所作插图。这些插图都显示出一定的艺术水准,深受大众喜爱。作品贴近生活,表现大众最真实的一面,主要集中反映城市风貌和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市民的情态、心境,传达出当时的社会氛围人物内心世界。在文学家的参与影响下,书籍插图呈现出清新的人文气息,它们的创作实践和对艺术的热爱,敢于尝试的精神为民国时期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结语

政治、经济的现状、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审美趣味的变迁等等都成为书籍插图艺术风格、创作手法、形式技巧不断演绎发展的因素和契机。民国时期的插图艺术家们贴近大众,或者表现城市中普通市民的一些生活场景,情趣感很强,带有世俗化的倾向;或者站在抗战的立场上,反映劳苦人民的疾苦,表现出浓重的悲剧美学风格。他们在写实的艺术手法基础上,试图通过简练、通俗的语言,走进大众,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鞭挞旧的统治阶级,作品充满了革命主义精神,带有很强的政治意味和战斗性。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 期,书籍插图摆脱了原有的风格特征和创作方式,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吸收融合了西方文化,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众面前,开创了中国现代书籍插图艺术的先河。 注释 [1]文艺与革命,载《三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转引自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P86;

[2] 许幸之:《左翼美术家联盟成立前后》,转引自李允经:《中国现代版画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P4;

[3]闻一多为潘光旦的小说《冯小青》所做插图,色彩淡雅,用笔酣畅淋漓,意境优美,情绪表现贴切;

[4]《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引于李允经《鲁迅和藏书票艺术》﹐《鲁迅研究月刊》一九九八年第八期,第60页。鲁迅在《艺苑朝华》丛刊中的《比亚兹莱画选》的《小引》中还指出﹐比亚兹莱的作品「达到纯粹的美﹐他画出他所「看见﹐「梦想与「思想的事物不过﹐鲁迅所倡导的木刻运动﹐主要却是以苏联的写实画风为主。

参考文献

[1]《中国插图艺术史话》,祝重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国现代版画史》,李允经,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鲁迅生平简介范文6

[关键词]鲁迅 辑佚 校勘 古籍整理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与新文化运动无可争议的核心人物,对他的研究早在其生前就已展开,时至今日,研究成果已极为丰富,涵盖了其生平、文学创作、思想等诸方面。可以说,鲁迅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最为成熟和发达的专门领域。

由于鲁迅在历史上更多是以文学家、思想者的面目出现,因此研究者也将绝大部分精力于对“文学家鲁迅”、“思想者鲁迅”的考察,“学者鲁迅”的受关注程度明显逊于前两者,因此对于鲁迅学术活动的研究较少,而对鲁迅辑校古籍的研究尤显稀少。与其他领域相比,这一领域研究起步晚,成果数量少。以下拟对已有研究分类择要评述。

1 鲁迅辑校集部古籍的研究现状

鲁迅曾多次校勘《嵇康集》,加之他对“魏晋风度”的偏爱,是以鲁迅辑校《嵇康集》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汪和《关于鲁迅先生手稿》[1]、陈梦韶《关于鲁迅遗著》[2]写作于手稿发现之初,简略介绍了手稿情况,考证出该稿系鲁迅执教厦门大学期间为《厦大国学》所作。徐文玉《发现记》披露了手稿发现过程中的细节 [3]。

赵英《鲁迅校录》细致梳理了鲁迅校书的时间脉络[4]。顾农《关于鲁迅校本手稿》全面考察了各种鲁迅校本手稿,结合《鲁迅日记》等材料,考证鲁迅校书史事,将其校书方法归纳为“研究所校之书的版本源流,慎重地选定校勘底本”,“据实际情况,确定校勘操作具体方针”两点[5]。

相比之下,鲁迅校《沈下贤文集》的受关注度明显逊色。顾农《关于鲁迅校本》是仅有的重要成果——考述该书的各种鲁迅校本,复原鲁迅校书过程[6]。

2 鲁迅辑校小说文献的研究现状

鲁迅对小说文献(尤其是古小说)系统性、开创性的整理研究,是他对小说史研究的重要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当推《古小说钩沉》,该书本身又是辑佚著作,因此成为鲁迅辑校古籍研究的最大热点。

《古小说钩沉》的重要研究者首推林辰。《古小说钩沉》是未完全之作,在篇目次第、辑录年代、原始规划等基本问题上均存在不明点,林辰先后撰写了《关于的辑录年代》、《所收各书及其作者考略》、《鲁迅计划中的原貌》、《鲁迅辑录的成就及其特色》(均收入所著《鲁迅述林》)[7],考证细密,廓清了诸多疑点,结论坚实可信。

其他较为活跃的研究者则有顾农、赵英。顾农针对《古小说钩沉》的系列论文,较为系统地讨论了该书的成书过程、编纂体例、成就不足等诸多问题[8-10]。赵英《未曾发表过的鲁迅撰》披露了之前秘藏的鲁迅手稿,更揭示出鲁迅在《古小说钩沉》上未为人知的工作[11]。此外,赵英《籍海探珍——鲁迅整理祖国文化遗产撷华》是迄今仅有的探讨鲁迅与传统典籍文化关系的专著,书中以相当篇幅考述了多种鲁迅辑校之书,重在理清鲁迅辑校各种古籍的时间脉络,对《古小说钩沉》、《小说旧闻钞》着墨尤多[12]。

此外,陈龙通过对具体书籍的实际比勘和版本调查,考证了鲁迅辑录《古小说钩沉》所用典籍的版本问题[13]。朱成华等人以札记方式订正了《古小说钩沉》的错漏及整理本的点校讹误[14-18]。李柏、赵伟则对《古小说钩沉》所收的具体书籍进行了校勘学方面的订正辨疑[19-20]。

《唐宋传奇集》是鲁迅小说文献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受关注度却远不及《古小说钩沉》。顾农《关于手稿》考察了该书编纂过程、文献成就等问题点,是最主要的相关研究成果[21]。

除了针对具体文献的个案研究,宏观式的总括研究也是鲁迅辑校小说文献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维培《鲁迅在古代小说文献学上的贡献》通过《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论述鲁迅在构建中国古代小说文献学基础的学术成就[22],叶树声《鲁迅辑佚小说探微》则侧重于总结鲁迅辑录小说文献的方法[23]。

3 鲁迅辑校子史典籍的研究现状

在鲁迅辑录的史部古籍中,《谢承后汉书》较为重要且部帙较大。卢芳、汤颖仪《没有被忘却了的工作——以鲁迅先生辑校的谢承为限》是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对《谢承后汉书》的历史渊源、鲁迅辑佚的过程、方法和成就予以综合考察[24]。

在子部典籍中,顾农《关于鲁迅辑本等五种》以鲁迅手稿为研究依据,论及《范子计然》、《魏朗子》、《任奕子》、《志林》、《广林》等5种古籍的鲁迅辑本,考述辑录时间,论述鲁迅辑本的价值成就[25]。

对于鲁迅校本《岭表录异》,学界研究相对较多,其中以顾农的系列论文最为重要,其研究风格与前列顾氏诸文相同,侧重于史事梳理与价值述评[26-27]。李春桃《及其校本》首先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清理了该书的基本情况,然后考述鲁迅校书过程,并具体比较了鲁迅校本与商壁、潘博校本的优劣[28]。

此外,鲁迅辑校的多种子史典籍(如《云谷杂记》、《虞预晋书》等),或尚未有研究,或仅流于一般介绍。

鲁迅生平简介范文7

摘要鲁迅小说取得巨大的艺术成就,在于其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典型意义。鲁迅善于概括人物的特点,善于抓住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中最有特征的东西,善于运用肖像刻画、行为刻画、语言刻画、心理刻画等多种艺术方法描写人物,刻画人物力求写“形”传“神”,形神兼备,“神情毕肖”。

关键词:鲁迅小说人物形象描写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7. 6文献标识码:A

文学就是人学。人物塑造在小说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鲁迅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鲁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中最有特征的东西,善于运用肖像刻画、行为刻画、语言刻画、心理刻画等多种艺术方法描写人物,用“形似”进而揭示人物性格和精神特征的“神似”,力求写“形”传“神”,“神情毕肖”,塑造典型形象。

一肖像描写――生动传神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外形的描写。鲁迅写人物不是单纯为写外形,而是借助于绘“形”而传“神”。用简洁的笔触,简约几笔,把人物写活,力求揭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的本质底蕴。

东晋的大画家顾恺之在为人画像时迟迟不画眼珠,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传神写照,正在个中。描写人物眼睛最易揭示人物内心深处的世界,最易表现人物的灵魂。鲁迅通过描写人物的眼形、眼光、眼神,在情节发展中自然流露出人物的精神和悲惨命运,突出表现在《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物刻画上。通过描写祥林嫂的眼光、眼色、眼神前后变化,反映了她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表现出祥林嫂这个人物善良的灵魂,不仅承受了生活灾难的接连沉重打击,而且遭受了封建礼教族权、夫权、神权和封建迷信枷锁的残酷折磨和摧残。鲁迅正是运用“以一目尽传精神”的手法,抓住人物的形态,摄取人物的灵魂,表现人物的神似,意蕴丰厚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命运。

鲁迅小说描写人物肖像,抓特征的手法多种多样。他有时直接描写人物,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表现他虽然在科举中失败了,在黑暗的现实社会中彻底地穷困潦倒了,而他还要在严酷的社会中争取做“人”的权利。他不能也不愿在众人面前损伤自尊心。一个穷困潦倒、懒散而又不肯放下封建末世的知识分子架子的人物形象鲜明突出。《风波》中“有些遗老臭味”的赵七爷,当听到复辟回潮,“皇帝坐了龙廷了”,他便穿起蓝色竹布长衫,由“道士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的样子;而在“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通过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前后变化,揭示出这个看风使舵、八面玲珑而满腹复辟经的封建人物形象。

为了鲜明生动突出人物的特点,鲁迅常运用人物形象互相对比映衬的手法,也就是“捉挈这人全般”最主要、最精彩、最突出的特点,把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以及不同遭遇的形象展示出来,在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突出人物的历史命运。例如《故乡》中,“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于是,“我”由眼前的闰土联想到记忆上的闰土,两种形象截然不同:闰土在生活中的磨难遭遇,“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同少年时期那个富于智慧和勇敢,富于青春活力的闰土形象,判若两人。作者的笔力,正抓住了人物在不同时期 “脸色”、“眼睛”、“手”的变化特点,表现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惨命运,彰显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

二动作描写――具体传神

白描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物与景物的情态面貌。鲁迅先生把白描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鲁迅善于用极经济朴素精炼的笔墨白描的手法,写出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人物的动作行为,使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这类例子很多,如《药》中有这样一段白描:“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掏”、“接”、“抖抖的装入”、“按了两下”这一连串动作白描,真实生动地写两位老人动作细微谨慎,表现出良苦用心和生活的窘境。这些特写的镜头,凸现两位老人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期盼。《药》中有这样一段表现康大叔:“……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腰带,胡乱捆在腰间。”用白描化的手法,一个刽子手、恶棍、武夫的形象栩栩如生。

揭示典型环境中的人物性格,应当描写人物“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表现人物“怎么做”。人物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在一定的典型环境中活动的,而人物自身的行为也往往表现出其本质的特征。如《故乡》中的闰土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压迫下,“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写活了一个神态麻木似乎不满,而又无力反抗现实无可奈何纯朴的农民形象。他饱受了多少困苦和辛酸。闰土向“我”要了“几件东西”,其中是“一幅香炉和烛台”,明显是要祈祷神灵的保佑了。这一笔更点化了人物祈福神佑思想的不觉悟。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展示人物形象与精神特征的统一,使人物神态和精神的麻木毕现。

鲁迅小说表现人物动作行为的前后变化对比描写,也往往使人物活灵活现。孔乙己先前到酒店,他的神情是“不屑于别人的嘲弄,能够排出九文大钱”。这一个“排”字表现出孔乙己傲慢自足的神情,说明钱数较足,也向“短衣帮”摆一下阔,显示出他的迂腐;而后用“手”来到酒店,只能是显出“恳求的眼色”,“摸出四文大钱”了。一个“摸”字写出了他动作的迟缓,也从侧面写出他的钱数不多,且放得严实,说明孔乙己更加穷困了,表现出孔乙己穷困潦倒失意到可怜可悲的地步。“排”与“摸”的动作对比,同一行为的两种不同描写,活画出人物的不同生活遭际和精神面貌。不同人物的性格形成不同的人物行为,性格决定行为。人物行为的对比,使不同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凸现人物性格的典型丰富性。

行为动作是心灵的直接表现,而细微的行动则尤其能生动、深刻地表现人物的本质。鲁迅小说善于透过人物细微的行为特征展示人物的心理变化,常常使人物神情毕现。鲁迅小说中的动作细节描写最刻骨铭心的是《阿Q正传》最后一章“大团圆”中的一个细节,一心要参加“革命党”的阿Q,莫名其妙地被“革命党”当作盗窃犯逮捕了,草草审讯了一通,就被判处死刑,临刑前让目不识丁的阿Q小心地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个并不规范的圆圈以代画押签名。这段描写阿Q麻木可悲的细节,是多么震撼灵魂入木三分啊!

三语言描写――凝练传神

语言描写,即通过人物语言,揭示人物的个性和思想特征。人物语言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作家在创作中必须根据根据不同人物阶级、职业、经历、生活习惯、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选择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去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才能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鲁迅也是极善于通过人物个性语言塑造典型人物的作家,在她的作品里,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语言都极富个性化。鲁迅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准确而精炼;二是高度个性化,用人物三言两语结合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及其变化。鲁迅小说的人物语言,都十分凝炼传神,“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有时只凭几句简单的人物语言,便可使我们联想到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止行态,捕捉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面貌。如《故乡》中“细脚伶仃”的杨二嫂,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到的语言,表现出杨二嫂快言利嘴、泼辣不羁的性格。一个势利而贪图便宜的小市民的妇女心理,通过惟妙惟肖的语言表现出来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典型化,在鲁迅小说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作者有时就借助人物的语言叙事,来表现小说的主题。

四细致的心理描写――形象传神

心理描写,即通过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是刻画人物个性的最直接的手法。鲁迅小说有许多成功的心理描写艺术,主要有三种方式:

人物的言行总是受内心支配的,而言谈举止又显示着内心丰富的世界。鲁迅小说常常在人物的言谈举止中,加上精细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从而展示人物的灵魂。例如《药》里的华老栓深夜去买人血馒头,夜黑天冷,而“老栓倒觉爽快”,“跨步格外高远”,从走路的轻快传达出他内心的希望、兴奋和欢快。

鲁迅小说直接描写隐蔽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感情和思想,通过人物的自我表白或自我剖析,自我流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曲折波动和变化,显示人物精神状态的艺术手法,突出表现在作者运用日记体、手记等形式。例如《狂人日记》,作者熟练地发挥其丰厚的医学知识,模仿“狂人”病态的心理,运用“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的日记体,活画出了“狂人”敏感多疑,恐惧不安的特征。

鲁迅小说用写梦境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人物的幻觉和想象、梦境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摄取人物的灵魂,暴露人物的本质方面,也是非常巧妙的。如阿Q土谷祠畅想“革命”便是典型一例。这在如《弟兄》、《狂人日记》、《伤逝》等都有运用。

鲁迅小说在表现人物形象时,常常用作者直接对人物心理的述评手法,鲜明地表现人物的典型特点。如《阿Q正传》第四章“恋爱的悲剧”,作者有一段议论:“有人说……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样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作者的议论意在突出阿Q灵魂的麻木及其“精神胜利法”的特征性、典型性和普遍性。鲁迅小说运用心理刻画而挖掘出不同人物的灵魂特征,使得形象的塑造不仅达到表面的真实,而且达到内在的真实。精细入微地刻画人物的灵魂世界,既有助于塑造人物的性格,也可从人物灵魂深处的活动,反映出社会历史的影响和真实的现实生活。

总之,小说文学艺术的特征要求必须塑造典型性人物形象。只有人物形象生动,才能使人物具有典型性和生命活力。鲁迅塑造人物常常“静默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因此他笔下的人物不仅形象鲜明,而且神情毕肖,生动传神,达到形似和神似的完美统一。鲁迅小说取得巨大的艺术成就,与其善于准确地发掘人物的典型意义并塑造个性化人物形象,善于运用多种描法表现人物的本质特点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 顾农:《“以一目尽传精神”――漫谈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第3期。

[2] 刘溶、王介平:《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

[3] 吴雄甫:《“画眼睛”的艺术――鲁迅小说学习札记》,《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

[4] 王琦:《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分析》,《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

[5] 宋建军:《鲁迅小说细节鉴赏例谈》,《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6] 顾晓梅:《仿佛是木刻似的――鲁迅小说艺术形象的造型特色及其成因》,《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7] 覃育兵:《博采与创新――论〈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

[8] 刘济远:《浅谈鲁迅小说的人物刻画艺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9] 周立新:《勾骨画魂 以小喻大――例谈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第4期。

[10] 黎党新:《谈谈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1] 徐根松:《略论鲁迅小说中的语言变异艺术》,《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第9期。

[12] 汪泽树:《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论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13] 陆文 :《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江汉论坛》,1987年第5期。

鲁迅生平简介范文8

今年是中国新兴版画诞生80周年的历史时刻。在《藏家鲁迅》一书中介绍了鲁迅先生对文化的收藏门类众多,有碑帖、汉画像、版画、笺纸等,其中就有大量的版画和藏书票。

回顾历史,1931年鲁迅先生在上海主办木刻讲习会,并邀请了日本友人内山嘉吉于这一年的8月为木刻讲习会的学员讲授版画技巧,专门培养了一批木刻人才。此时的鲁迅,一心倡导现代版画,希望推动新美术运动,并搜集和编印中外木刻画册。通过举办国外版画展览、出版版画书刊,只为宣传和普及版画艺术,扩大艺术青年对版画艺术的认识,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借鉴的范本,从而提高他们在版画艺术方面的鉴赏水平。在鲁迅先生对版画的热忱与贡献以及影响力和指引下,上海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中国新兴版画的诞生之地。

如今版画的都市情节正拨云见日般续写着历史的辉煌。有幸收到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老师寄来的“2011年上海版画年度精选展”邀请函,主办方为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上海市美协版画艺术委员会,我十分荣幸地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前举行了简短的仪式,主持人热情地讲解了上海文化各界对中国版画的重视,剪彩嘉宾是当今版画界的艺术家们。

乘着参观间隙,我找到了本次策展人之一的黄显功主任,他介绍了版画与图书的密切关系,渊源深厚。在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图书的出版与传播,书中丰富多彩的插图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国则成了版画的艺术故乡。加之版画本身体现的文人味很浓,展现给人们写实与抽象的想象距离,线条的参差又突出了立体感。他告诉我说:“上海图书馆长久以来不仅注重版画及近现代版画典籍的收藏,更进一步拓展与当代版画艺术界的合作。在本市版画家的支持下,建立了专业的版画专库,首创上海优秀版画作品按年度由国家收藏的机制。”听罢此言,我思索着重现文化的积淀,确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幸事。

值得介绍的是,展厅里面不乏名家与新人之作交相辉映。名家之作有杨可扬的《上海早晨》、戎戈的《上海南翔古猗园》,刀法娴熟,线条明快,是对传统版画黑白经典的执著。徐龙宝的《花蕊系列》采用单线条的木口木刻,将物象的质感与光感,柔美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卢治平的《明式书法》,章法古典又融入艺术的随意灵动感。新人之作大多出自艺术名校,其中新生代版画家的创作,以80后的廖扬版画写实景《小巷故事多》为代表,市井小巷的场景烘托可谓淋漓尽致,妙趣横生。

参观中途,巧遇嘉宾卢治平老师,正在为学生讲解版画作品的制作技法、构图效果。虽然我对版画仍处在懵懂期,但在一旁倒也听得津津有味。卢老师说,他在西康路上的一家名为“半岛版画”的工作室里教授版画制作,据说有的学员起步很低,但学得都很不错。然而对版画收藏这块,当代创作的版画精品虽大多被各地的美术馆、艺术机构所收藏;但可惜的是,民间对版画的认识度尚不足够,私人收藏相对就较少了。

现在,版画的新兴创作形式配合传统的手法,可以变幻出不同的视觉感触。诚如鲁迅所言:“镂像于木,印之素纸,以行远而及众,盖实始于中国。”版画正是以纯粹的技法和多姿的灵感增添了都市的文艺气息。

鲁迅生平简介范文9

2014年9月23日,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在北京揭晓。新疆作家刘亮程凭借《在新疆》全票摘取本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说:“文学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心灵沟通术。”

据介绍,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工作从今年2月开始启动,历经半年时间,从符合申报条件的1359部参评作品中严格评选,最终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等7个门类中评选出34篇(部)获奖作品。评委们推选出一批思想内涵丰厚、艺术品质出众,具有浓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佳作。反映了我国四年来文学创作持续繁荣的态势,凝聚了广大作家长期以来辛勤耕耘的汗水,体现了我国各文学门类创作的代表性成就。

从中国作家网公布“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实名投票情况表”来看,刘亮程的《在新疆》与贺捷生的《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同样以11票全票通过,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同样获得该奖项的还有穆涛的《先前的风气》、周晓枫的《巨鲸歌唱》,以及侯健飞的《回鹿山》。此前,曾在新疆出生、生活,现定居广东东莞的新疆作家丁燕凭借《低天空:珠江三角洲女工的痛与爱》获“报告文学奖”提名。

《在新疆》是刘亮程继《一个人的村庄》后的最新散文结集,全书分为五辑,收入三十八篇散文。有评论认为:“刘亮程的文字具有哲学的思维和广袤的视野,使得一件或简单或平常的事物,能够散发出沧桑的历史感与震撼力。”

此次新疆作家刘亮程凭借《在新疆》获得“散文杂文集奖”,成为自鲁迅文学奖开办以来,第四位获得此殊荣的新疆作家。在此之前,周涛曾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集奖”;沈苇曾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韩子勇曾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评论奖”。《在新疆》是刘亮程最新的散文集,曾荣获《中华读书报》2012年度十大好书,被誉为《一个人的村庄》姐妹篇。

颁奖现场刘亮程还代表获奖散文组发表了获奖感言,他说:“文学是上帝留给人类的最后一个沟通后门。当我们用其他的形式不能保持正常沟通时,文学就成了最后的沟通。大家都回到人的位置,把民族放下,把宗教放下,把文化放下,把政治观念放下,坐到一块讲人的感情,最后是可以讲通的。”

新疆文联副主席、新疆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董立勃在刘亮程获奖后激动地说:“这是我们新疆文学界的一件喜事,我们都非常高兴,此次刘亮程获得鲁迅文学奖,是我们新疆文学界这些年的一个成果。他的作品一直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他这些年在整个中国文学界影响很大,深受很多读者喜欢。他的散文在中国散文界都有着一席之地,所以他获奖其实是实至名归。这几年我们新疆也涌现出一批非常优秀的作家,比如像李娟的散文就写的非常好,我相信我们新疆今后还会有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优秀作家。”

鲁迅生平简介范文10

许广平的《鲁迅回忆录》,1961年就出版过,而今再版,理由写得明白:这次是“许广平《鲁迅回忆录》手稿近半世纪后首次完整发表”。稿载:周海婴表示,当初的《鲁迅回忆录》版本是“妈妈执笔,集体创作,上级拍板”的,有不少违背作者原意,被要求改动的“左”的痕迹,手稿上不少地方,提法、评价、细节被改动或删除了。而真正能反映真实的鲁迅一生的书,就是妈妈被“创作组”改动前的“手稿本”。这次把手稿完整地呈现出来,意味着被遮蔽和诠释近五十年的鲁迅及其精神,将得到“还原”。

这消息的确定性质,已经表述得再清晰不过,容我赘言:真正能反映真实的鲁迅一生的书,就是妈妈被“创作组”改动前的“手稿本”;那么,我在上学读书时候――从小学到大学,读到的非手稿原版的回忆录,是一本不能“真正反映真实的鲁迅一生的书”;由此推论,以往由这非手稿版回忆录衍生或派生,或孪生或乱生出来的那么多他人的纪念文字,是否真正反映了真实的鲁迅一生,或是真正反映了真实鲁迅的某个片段,都须打个问号了。以致我对以往的鲁迅相册也要产生疑惑,那相片旁的文字介绍,能保证都是“真实”的吗?

鲁迅研究,是一门显学,既是文化显学,更是政治显学。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对鲁迅文稿,一方面感到有些好读,也就是比较容易读懂的意思;另一方面更有些感到难读,甚至非常难读,那是要参照许多史实资料和参考文本一起来读的。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连怀疑念头都没有出现过,出自鲁迅夫人许广平先生的回忆文本,竟然是“手稿上不少地方,提法、评价、细节被改动或删除了”的。

用民间白话说一句,老婆回忆逝去的老公,小到抽烟喝酒,大到钱物借贷,私至床榻冷暖,公至广场演讲,事无巨细,不论内外,她的叙述享有无上权威。天地人伦,血脉神圣。父母,夫妻,子女,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周而复始,世代繁衍,这份法律的“尊卑”排列和相应“权力”,全都一样,概无例外。可是,许广平没有这份权威。也许因为,是丈夫鲁迅把上天赐予周家的权威都已“用尽”,尚且不够,自然也就省不下什么权什么威,供周夫人遣用了。

就是有过这样的岁月,老婆纪念老公的文章,是要“集体创作”的。比起没老婆的李玉和、没老公的江水英等,有老婆的鲁迅早在1961年就被“集体”了。鲁迅被“集体”的下文是:从1972年1月到1977年初,“《鲁迅传》写作小组”存在五年,在“市委写作组”文艺组指导下,配合全国政治形势需要,以“石一歌”等笔名,撰写了《投一光辉,使群魔嘴脸毕现》等八十四篇文章。

就是有过这样的岁月,所以老婆纪念老公的文章,是要“上级拍板”的。周海婴说:有领导提意见,母亲又有些删改,“当时已经很有名的作家唐,参加了那个会,他对朋友说:会后我看到许大姐脸色很不好”。许广平“手稿上不少地方,提法、评价、细节被改动或删除了”,上级提意见的“理由”大抵是因为没有保护或者维护“好”鲁迅的形象权威。这个理由成立,是因为有“另外的人”,比老婆更理解老公。这个“另外的人”,当年统称“上级”――那时候还没有发明“小三”的叫法。

今日鲁迅,被“幽默”地“解密”了。只是,在所有报道中,却没有“谁”站在神圣的法律立场上发问:如是的“集体创作、上级拍板”,是否侵犯了许广平作为公民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著作权?是因为过了民事诉讼期限,还是故作“选择性的制度遗忘”?

所以――无人忏悔。而鲁迅的《死》中回复是:“让他们怨恨去吧,我一个都不饶恕。”

【原载2010年第14期《新民周

鲁迅生平简介范文11

关键词:景区服务;高校资源;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098-02

美国旅游规划学家因斯克普说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旅游业已日渐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1]不可否认,当今旅游业已成为一个城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城市的部级旅游景点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绍兴自古以来人文风雅、景色秀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绍兴作为旅游之乡,其文化底蕴十分久远。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更好地完善各项部级旅游景点的设施,笔者认为,合理开发利用高校资源,将旅游景点开发与高校资源相结合,提高旅游景点的硬、软件设施,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

一、不容忽视的软件力量

“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激励旅游者出游的最主要目的和因素。”[2]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鲁迅中路上的鲁迅故里,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鲁迅故里作为国家AAAAA级景区,需要具有绍兴特色的人文情怀、体现以人为本的软件设施。笔者在研究调查中发现,鲁迅故里仍存在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如鲁迅故里特有的文化内涵得不到体现,导致与周边文雅的人文环境格格不入……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着以人为本的改进原则,结合当前国家提倡的大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笔者特提出以下将景区服务提升与高校文化资源相结合的设想。

(一)作为一种充满历史沉淀感的文化,鲁迅文化逐渐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失去它原有的光泽

现有的地方高校文化应给它注入新鲜的血液,使之继续发扬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鲁迅笔下有着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如《祝福》中的祥林嫂、《阿Q正传》中的阿Q等等,倘若能将《祝福》、《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具有鲜明人物特色的小说,通过场景的衬托和人物的表演形式展现出来,能使游客更直观地了解到小说中的人物特征和深刻主题。故此,鲁迅小说的舞台场景表演,能生动形象地将故事情节和灵魂思想传递到游客心中,更好地发扬和宣传鲁迅文化。可以采用的方式为,地方高校的话剧社定期到现场表演相关的主题话剧。这不仅能增加鲁迅故里的看点,丰富其人文情怀,同时也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虽然鲁迅故里门票已经实行了免费制度,但讲解费用依然不菲,于是许多游客选择了自行游览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游客中存在着广泛的走马观花现象,无法深刻领略鲁迅文化的内涵。为了同时满足对鲁迅文化的学习和讲解费用最低化的双重需求,笔者认为景区内可以增设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团队。景区可在高校进行讲解员选拔工作,分为中文讲解和外语讲解两大部分,招收对讲解工作有兴趣并有能力的大学生,对他们进行培训,为景区提供免费的讲解工作。志愿者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练习之后,被合理安排在景区各坐标点。他们既充当讲解员的角色,帮助游客更好的理解文化背景,又充当解答者的角色,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如各景点的方向位置。这对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外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也对景区人力成本的节约带来了方便,达到了互利双惠的效益。

(三)景区内垃圾桶的设计和摆放并不具备和鲁迅故里大背景相吻合的文化特色

景区内的垃圾桶各式各样,并不统一,而且许多垃圾桶存在破、旧、脏的现象,与充满人文气质的建筑格格不入。并且景区没有提供独具特色的鲁迅故里的地图(景区入口角落里的石碑简介地图过于注重美观艺术,线条复杂,许多游客表示无法看懂,而门票上的直线式简易地图又太过简单,另外景区门口的店铺只提供绍兴市地图并没有鲁迅故里地图的兜售)。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美术人才的资源,设计出既具有绍兴特色又能宣传鲁迅文化的垃圾桶以及独具匠心的特色手绘地图,放在售票处供游客选购(建议可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既能给美术生实践运用、展现才能的机会,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向游客宣传绍兴的文化实力。

(四)目前,鲁迅故里景区的游览是免费的,但仍需领取门票

笔者建议,在门票的设计上,可以充分利用美术学院的大学生资源,将它设计成邮资门票,并设计出特色邮戳,即在邮资明信片的基础上增加副券,充当门票使用。可充分利用门票的正面宣传鲁迅文化,包括他的生平简介、文化精神内涵、作品内容摘要、人物形象画等;至于门票的反面,游客只需撕下副券,写上想说的话和地址邮编投进景区内的邮筒即可向亲人朋友传达祝福。这种特色门票可以充当景点的“名片”,游客可以收藏也可以邮寄,是在全国宣传鲁迅文化绍兴特色文化、扩大景区知名度的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以从郭沫若故居、南京总统府、纪念园等先例景点中得到印证。

(五)绍兴独具特色的黄酒文化在鲁迅笔下有着深刻的体现

在鲁迅故里的步行街上,有着许多家黄酒商铺。但经调查研究发现,除了特地来买黄酒的游客之外,外地的游客很少会购买如此重的黄酒。但即使游客不能带走黄酒,却能带绍兴独特的黄酒文化。黄酒店可以利用简易的传统酿酒工具,现场讲解黄酒酿造的过程,让游客感受到黄酒文化的魅力。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地方高校酿酒专业(如绍兴文理学院)的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在景区的黄酒店进行讲解演示工作。既能推广黄酒文化,又能巩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

在绍兴地方高校,有众多的专业都涉及绍兴特色文化,比如方言学、越剧文化课、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也设有话剧社、口才社、吴越文化研究社、越剧社等相关优秀社团。地方高校的学生们在课堂中亦在课余的生活中感受着浓厚的绍兴文化、鲁迅文化,可以为鲁迅故里景区的人文化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因此,若能将景区建设与高校文化资源进行对接,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必能得到旅游景区人文内涵的提升。

二、以人为本的硬件改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代。在这个旅游业兴旺的当今社会,如何打造出人性化且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成了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作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景区不仅需要将具有审美功能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融合,各种方便游客游览具有实用价值的设施也必不可少。这些设施在公共空间中营造出一种舒适氛围,提倡以人为本,使游客的游览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也使游客们更好地了解风景中蕴含的人文文化。景点中常见的石凳、饭店、监视器、路灯、指示牌、厕所、垃圾桶等等,都是方便游客观赏游玩的必要设施。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周全的环境设施两者兼备的景点,才能成为反映城市文化、时代特征和历史底蕴的代表性景点;只有对景点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才能使得许多优势得以发挥。完善景点的设施将会使景区更加人性化,使越来越多的游客重复游览,且能更加大力弘扬绍兴的深厚文化。如何从与地方高校文化资源对接入手改善硬件设施,笔者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景区内各式店铺不符合鲁迅故里的文化特色

通过对景区内各式店铺种类的统计,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店铺极不符合鲁迅故里的文化特色,如珍珠店、玉器店等。为了能更好的带给游客直观的文化视觉和独具特色的精神享受,景区中可以还原鲁迅小说中提到的店铺,又如孔乙己常去的咸亨酒店。店铺可以提供茴香豆、绍兴菜和黄酒,并还原里面的场景布置(柜台、木桌凳、粉板、铜钱等)和人物形象设定(孔乙己、掌柜、伙计),让游客身临其境,使之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上感受鲁迅笔下的人物,感受绍兴特色文化。另外,可以增设免费看书、有偿喝茶的书屋,书籍类型包括鲁迅的文集、国内外学者对鲁迅的研究性书籍、低龄儿童阅读的连环画和小人书等。景区可与地方各高校合作,大学生可将店铺经营作为创业的第一步,并将所赢得的利润全部投入景区建设,这既为大学生今后创业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又能完善景区内的店铺规划。

(二)给游客提供干净整洁的参观环境

在公厕和室内休息室的音乐设置上,建议可以由地方高校文学专业的学生,以及高校广播电台的各类学生组成志愿者,增设鲁迅的说书评书项目,或者具有绍兴文化特色的地方乐曲。既能给游客舒心、新颖的享受,又能营造特色的文化氛围,从细节上陶冶人们的人文情操。对于景区环境,也可以和学生党员取得合作,对景区进行义务打扫,给游客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参观环境。

(三)鲁迅故里的游客中心有轮椅、雨伞、婴儿车供游客借用

据调查,只有轮椅1辆、婴儿车2辆、雨伞16把,而且借用时间都不得超过3小时。一般而言,如果只在鲁迅故里进行走马观花式游览,3小时足够;但如果想要细细品味黄酒文化、想要在咸亨酒店喝酒吃豆聊天、想要在书屋看书小憩,那么3小时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是行动不方便的残疾人。因此,建议增加借用设备的数量,并且延长借用的时间,只要当天在景区关门前归还即可。

鲁迅故里是国家AAAAA级景区,是绍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绍兴重要的人文博物馆之一。它作为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论是建筑风貌,还是故居的文化内涵,都有特定时代的文化意义,保护鲁迅故里、改进景点不足之处对于传承绍兴悠久历史文化,发扬鲁迅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对鲁迅故里的硬、软件改善能进一步发挥鲁迅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更好地发展绍兴旅游产业。通过对鲁迅故里景点的改善,能使其更好地迎合市场,促进绍兴历史文化的传承,达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将鲁迅故居的保护与绍兴地方高校资源充分结合,一方面,对于鲁迅故里更突出了强有力的保护力度,充分利用地方高校资源,对鲁迅故里景区进行改造提升,凸显绍兴地方及鲁迅文化特色,使其更有原汁原味,突出了景区的人文性,对于弘扬鲁迅文化及绍兴历史文化有相当大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为绍兴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大学生参与当代名人故居的保护,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对于其提高创业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景点改进和地方高校资源相结合最终可达到双方的互利双赢。

绍兴鲁迅故里与地方高校资源的成功结合案例,有助于绍兴其他景区借鉴其先进经验,整合高校资源,整体提升旅游景点品质,构建起绍兴特色的景区保护与开发群,并将其经验辐射至全国;同时,促进地方高校及学生的发展,实现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造就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的人才,全面提高绍兴的文化魅力与城市活力。

参考文献:

鲁迅生平简介范文12

以往上《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这一首诗时,基本上遵循这一过程,简介作者及背景,扩展关于鲁迅鞠躬尽瘁的一些事例言行,然后听范读、练习朗读,再逐节分析诗句。这样上下来,学生笔记记得多多,知识学习扎实,可学习兴趣不浓,仅靠学习习惯和毅力学好本文。今年教学这首诗时,我灵机一动,作了些调整,课堂气氛大变,学习效果很好,故简述于此,欢迎指正。

一、播放朗读录音。

二、学生模仿录音朗读2—3遍,争取背诵。

三、四个组比赛朗读,各组集体朗读一遍,结束后评出朗读最好的组。

四、组织能背诵的学生齐背一遍。

五、分角色朗读。

1、男生女生分组读,男生读每小节的前两句,女生读每小节的后两句。

2、师生分组读:第一小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师生齐读,第二、三、四节教师读,第五、六、七节学生读,但不是按课文的自然顺序读,而是师一句,生一句,教师读两种人的不同做法,学生读两种做法得到的结果的句子。如:

师: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生: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跨。

师: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生: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六、全体师生背诵一遍。

七、思考讨论

师:谁能猜出老师刚才让男女生分角色读的意图是什么?你由此推断出本文用得最多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生甲:为了提起我们的兴趣。

生乙:为了加深我们的印象,使我们能很快背诵。

生丙:让我们体会文章的写法,本文用得最多的手法应该是对比。

师:很好,真是知我者,你们也。那谁又能猜出我们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意图呢?

生:我知道,因为这是照应。

师:怎么照应呢?

生:第五小节和第二小节照应,第六小节照应第三小节,第七小节照应第四小节。

师:说得很对,那你们能给这首诗分层次了吗?

生:简单,不就是第一小节总写,第二到第四小节写两种人的不同做法,第五到第八小节写两种人得到的不同回报吗?

师:那你们知道这两种人会是什么人吗?

生:第一种是坏人,第二种是好人。

师:坏人的特点是什么?用诗中的语句回答。

生:“骑在人民头上”、“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师:好人呢?课文中好人指谁?

生:“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课文中指的是鲁迅。

师:鲁迅先生的哪些做法是“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哪些行动是“做野草”?从平时生活积累中寻找答案。

生:……

师:列举得很好,刚才大家列举的这一些就是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实论据,诗人臧克家就将这一切概括这两个意象——“做牛马”和“做野草”。看,诗歌的语言概括性多强,运用意象多美。

师:除此以外,你还能用一个意象来概括鲁迅的这种精神吗?

生:蜡烛、粉笔、春蚕、……

师:你们说的这些都很好,可为什么大诗人臧克家要用“野草”和“牛马”来做本诗的意象呢?可以看练习第二题后回答。

生:这两个意象是由鲁迅先生的诗句转化来的,分别来自《自嘲》和《野草·题辞》。用这两个意象更贴近鲁迅,更能表现鲁迅对人民深沉博大的爱。

师:对,大家学力很强,你认为现代社会谁最有这种精神,搜集一下这个人的资料,下次课讨论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