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情感散文诗

情感散文诗

时间:2023-05-30 08:53:31

情感散文诗

情感散文诗范文1

如果说真有那么一种爱 让你死心踏地、忠贞不渝 也许这种爱就叫真爱 如果说真有那么一种感情 无法让你对其他事物想入非非,一直坚守唯一 也许这种情就叫纯情 也这种情爱 才称得上攻不破的堡垒 这堡垒的另一个代名词,也许就叫幸福 有的人管他叫痴 有的人管他叫真 反而自己却不知道它真正该叫什么 只会傻傻的笑着说: “踏实”

情感散文诗范文2

【关键词】电视散文诗 虚实 艺术

电视散文诗是诗画结合的一种新生的电视艺术样式,它以散文诗为基础,以解说引导,以画面拓展意境,以音乐、声响来烘托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人们的文化消费呈现日趋多元化的倾向,真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纯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相反,影视文化却发展为强势文化,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流。影视与文学的嫁接有助于“高深”的文学阅读直观化,同时也有助于影视艺术增强文化意韵,可以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电视文艺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突围的一种新尝试,电视散文诗就是这种尝试的新生儿。

从第一部具有开拓精神的电视散文诗作品《金海雪山》问世到今天,已有20年的历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经历风雨之后得到了媒体的认同,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1999年央视创办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不少地方电视台也新辟了类似栏目。就传播效果来说,它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人民网评论其“在娱乐、消闲、彩经、传奇为主导的旋转大舞台上撑起一片‘诗意的空间’”[[i]],满足了观众在喧嚣和快节奏生活环境下追求与享受久违了的诗意的愿望。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中的虚和实》中提到了绘画、戏剧、书法等艺术样式的虚实艺术,作为新兴的电视散文诗,正成长在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传统文学、影视等注重虚实表现的环境下,它在化合文学与影视虚实艺术后形成了独特的虚实艺术样式。其虚实艺术主要表现在电视散文诗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之实,其成品是提炼生活精华之虚;电视散文诗内容叙事描写性段落为实,抒情议论性段落为虚;及其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三方面。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运用能激发编导的创作感悟;能诠释电视散文诗的意境和蕴涵深厚的主题;能创造电视散文诗的美感。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时要抓住四个重点: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

1.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成长环境

电视散文诗作为一门艺术样式诞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它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熏陶,由于它又是诗画化合的一个新生儿,其虚实艺术更多地继承和发扬了其“父母”——文学与影视的虚实艺术基础。

1.1电视散文诗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社会环境中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萌芽于中国传统哲学讲究道、无、理、气的哲学思想中。古代艺术家们将其引入艺术思想中,使之成为古代艺术辩证法的思想核心,并广泛应用于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创作中。韩林德在其专著《境生象外》中指出,若想使书画作品中“实”的有笔墨处妙趣横生,必须在“虚”的无笔墨处下一番功夫。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强调“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也是在肯定“虚”的无笔墨处在书画中的主导地位。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不仅文学讲究虚实,建筑、绘画、戏曲、音乐等也都讲究虚实艺术的运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上的电视散文诗当然也努力遵循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

1.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中国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门讲究虚实艺术的文学样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提出“境生象外” [[ii]]的诗作观点,认为凡是具有深远意境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具体有形的实象之外,还存在一个与此相联系的无形虚象,因而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宋代范唏文讲究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虚实,他说“《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iii]]示意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思想感情。在当代散文创作中,也非常讲究虚实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贾平凹的散文。他的文化散文虚实并济,思想与情感并重;他写禅思美文,理不见证,情未抒实,娓娓道来却感染人心。至于风情类和世相类散文也都虚实结合,情理相应,触目染情,释手难忘。电视散文诗是一门电视文学艺术,它的创作基础是散文诗,而散文诗就是化合中国古典诗歌和散文的优秀文体,所以说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1.3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表现之一便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影视的逼真性来源于其画面的照相本性,影视的假定性是说影视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影视虚实艺术还表现在推动剧情的主要人物的虚化缺席处理与对剧情的无时无刻的在场威胁和影响;通过透过情节中主人公的梦幻、幻觉、自由联想等下意识的冲突,曲折揭示现实加于其心灵上的种种烙印;通过舞台(银幕世界与现实)人生两个对立的世界的相互交织形成的现实与假定的对立等虚实表现形式。电视散文诗声画结合的外在形式说明其本质是一门电视艺术,它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肯定要继承影视作品虚实结合这一优秀艺术形式。

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具体表现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题画》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心中之竹也” [[iv]]。在这里,“眼中之竹”是展现于眼际的客观存在,是“实”;“胸中之竹”是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体验和感受,是“虚”;“手中之竹”是创作者“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线条的物化,是“化虚为实”的艺术形象。从“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又从“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也就是“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艺术创作过程。

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同样贯彻于它创作的全过程,从创作来源到成品本身,从作品的内容到作品的表现手法,电视散文诗就是编导对现实社会生活及文学作品的电视虚化过程,又是编导通过具体的现实的画面与声音等呈现文学作品主题和意境与自身情感和观点的过程,同时又是编导将影视声画艺术与作品文学艺术二者的优势结合而创造出的实在的同时又是艺术的虚构的作品。它处处都表现着的虚实相生、以实化虚、以虚达实的艺术样式。

2.1电视散文诗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之实 其成品是提炼生活精华之虚

清代书画大师石涛说:“山川万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聚有散,有远有近,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有层次,有剥落,有丰致,有飘渺,此生活之大端也” [[v]]。这段话强调了艺术虚实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来源于现实生活。

电视散文诗是诗画结合的新生儿,作为创作基础的散文诗是作家对生活的感悟的文字集合,而编导在利用散文诗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其主题和结构等艺术表现也是提取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最具代表性的画面。

散文诗作品的产生过程,首先在于作者灵感之虚的产生,在于作者长期生活在社会实践中,观察体验社会现象、人情世态。当时间久了,对某个阶段的社会情况有了自己的分析、理解,在脑际中形成了较为稳固的观念。时间愈久,所经历的社会生活实践越丰富,所形成的观念就愈加牢固,这一稳固的观念也便似一粒诗的种子埋藏在心田,亦即作品创作灵感的产生。其次在于构思,在于捕捉和提炼意象之虚。意象是什么?它是客观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思想情感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这一找寻与其思想之虚相对应的形象或场景,是来源于客观世界的社会事物和生活实践。所以,散文诗的创作实际是作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稳固的观念后,以所描写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出发,从其正面或反面去挖掘或探寻,抒情性地写出由这事物引发的感受,从而表达某种情感观点的过程。

编导在散文诗文本基础上进行的电视艺术二度创作时,从创作动机上来说,也同样离不开编导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离不开编导对社会现象、人情世态的观察与体验。当他通过生活实践在心理上积累的情感观点与文学作品所要描叙与表达的情感基本一致,他就有了创作的动机,而编导也通过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对文学作品所体现的主题和意境有了新的不同的认识,于是编导就会致力于个性化情感的电视散文诗的创作中。它呈现的画面形象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它呈现的音乐形象是乐音运动形式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比拟,它呈现的音响是来源于生活的一种客观物理现象,它的解说是朗诵者对生活的亲身体验与对作品的体悟谱出的心曲。作品《金海雪山》是编导对改革开放后依靠旅游发展起来的布依族聚居村落音寨的金色风光与民族风情感悟的艺术品,作品《西风胡杨》是编导对历经历史变迁却毅然生长在新疆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斗争的胡杨和中华大地上一批不求显达的精英的记录与赞美。所以,电视散文诗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后产生的某一观念艺术表现的虚化品。

2.2电视散文诗内容叙事描写性段落为实 抒情议论性段落为虚

由于散文诗既有散文细节化的情节呈现,又有诗歌的情绪、意境和想象的语言,是化合了散文的描写性与诗的表现性的独立体裁。所以,编导在以散文诗为基础进行的电视化再创作也必须抓住相应的特性,对于散文式的叙事描写性语言内容用写实的段落来呈现,对于抒情言志等表现性的诗歌语言内容用象征性的段落来表现作者的情绪和主题。

散文诗的描写性语言内容,包括写景状物和叙事的情节故事,编导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电视化时,主要以声画的写实为主来呈现。画面写实包括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影视化的写实,遵循影视语言表达的规律,根据作品的结构、主题和这一画面或段落与前后画面段落之间的关系来决定独特的角度、景别、色彩的影视化写实画面和现场声响。二是凝练化的写实,电视散文诗作品短小,镜头少,所以,在写实的叙事段落中,特别是画面的选择上必须跨越时空,必须具有代表性,简洁而凝练。声音的写实主要表现在表意的解说、合乎叙事节奏的音乐和表真的音响三部分,写实的画面配以协调节奏的音乐和声响,就构成了电视散文诗写实的段落。作品《金海雪山》第一部分“音寨印象”前几句主要为记实描写性段落,对千年音寨的古树、流水田野与飞云进行了纪实画面展现,配以舒缓的古筝乐曲展现了音寨的静谧与神秘。

散文诗的表现性诗歌语言,包括抒情性语言和议论性语言等,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电视化,编导主要以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声画来呈现。这种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声画段落,是通过特定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容易引起联想的画面形象、画面环境或音乐、声响来以虚化来构成段落内容。它包括形成内容的审美感受的信息层、形成内在感情的审美感受的暗示层和形成乐思、哲理方面的审美感受的思考、评价层三层艺术表现信息内容。作品《伫望》开头的一句“,未经雕琢的玉石,在粗朴中透出珠光宝气,在平寂中显出神奇风采”就用了日光下的布达拉宫、虔诚的朝圣者、水面飞舞着白鸽的措那湖和古老的佛乐等代表性事物和音乐展现了的性格。

2.3电视散文诗运用了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

中国古典诗歌在表现手法上讲究虚实艺术,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诗人经常用虚的手段去加工和表现实物,从而使实物更加逼真和神妙;二是诗人在表现客观现实的真情实境时,又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将客观的真实境象转化为充满作者主观情意的艺术形象,让实物实境融会着作者的深情奇思。

电视散文诗是一种凝练性的诗化的电视文学艺术,它的表现手法必然要向发展完备、高度艺术化的中国古典诗歌学习,必然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指导与影响。它也可分为两层。

2.3.1用虚的手段来表现实物。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用非现实或非本体的事物或形象去表现事物,或用虚拟的形象去描摹事物,或借助与不在眼前的事物表现眼前的事物,或用主题事物周围的其他事物来衬托。电视散文诗借用这一表现形式,也形成三种以虚映实的形式。

2.3.1.1.应用比喻、象征、省略、夸张等方式,借助虚拟的形象、环境、动作和音乐、声响和朗诵技巧等去描摹实际,运用道具、细节、场面、灯光、画外音及声响等略去不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冗笔。作品《灵魂朝拜的天堂》开头给我们展现了黑暗中点燃的一蜡烛发出的星光的情境,黑暗象征了现实,划破黑暗的火柴燃烧的动作和声响代表了突破现实的举动和号角,星光代表了通过朝拜探询的希望。作品《梅花》运用重复解说词(王安石诗歌<梅花>)来突出独具傲雪性格的梅花,重复解说词间声音的停顿也给读者留下了构想与思考的空间。

2.3.1.2通过主人公的梦幻、幻觉、自由联想等意识环境来折射现实。作品《小草的歌》中主人公在悲凉的梦境中寻找小草,这种悲凉的意识环境其实就折射出了编导迷茫的、充满挫折的现实生活,而寻找小草也就是编导在努力摆脱现实生活,寻找心中的精神寄托和希望的表现。

2.3.1.3通过对主体周围的环境和事物的表现来影射主体的形象、气质与心理。作品《七弦的》始终呈现的古琴存在的优雅环境,折射了古琴的淡薄与宁静,通过表现古琴周围凝重的青铜、剔透的玉器、华贵的丝绸等事物来影射古琴的性格。

2.3.2用客观实物来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意。

一是状物移情或托物言志,就是通过表现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现象中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某些特征相似或能承载作者情感的具体形象或意境来“移情”,来“言志”。二是缘景生情,包括通过寻找一个适合于表达作者情境的客观事物来抒发其感情积淀的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和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外在景物时触发其内心情感的触景生情两种方式。三是情境相浑,与前两种表现方式不同的是,其刻画之境应该是带有作者主观感彩的景物,其意是物象化的情感,段落中的情与境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整体了。作品《情迷风花雪月》中通过“绕三灵”节日中感通禅寺下白族老少一起奏响三弦和亲人送行时刻递上的酒这些相似特征的事物与情境来传达作者对好的事物带给自己的感性的呼吸。当置身于大理白族花吹雪、风照月这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中时,作者已分不清哪是风,哪是月了,不由自主地融入了白族风花雪月的世界中去了。

3.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功用

作为以文学艺术为基础进行再创作的新的电视艺术样式,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能将散文诗散文式描写与诗化表达的文体特征很好用电视艺术表现出来,能有助于编导在散文诗基础上进行作品的主题与意境新的开拓,能诠释作品的美感。

3.1虚实艺术有助于激发编导的创作感悟

虚实艺术既依赖于生活实践基础,又得力于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文学艺术修养。生活体验是对电视散文诗意境理解的基础,没有生活基石的创作和欣赏是虚假的、枯萎的艺术,是没有血肉的艺术,无法形成艺术意境,生活的苍白无法激发创作者自身的艺术创作与文学基础上的欣赏创作。如果没有文学和艺术修养,创作者创作出的作品就仅仅是生活的复制品,不能形成虚实的艺术结合,无法达到艺术境界,也就不能激发创作者与欣赏者的激情,也就感悟不到电视散文诗的意境与主题,就不能形成电视散文诗艺术的共鸣与情感交流。因此,生活与艺术修养的完美结合,创作者才能在虚实艺术中激发创作出优秀的电视散文诗,从而构造编导的虚实艺术和主题。

3.2虚实艺术能构成电视散文诗的意境、能蕴涵作品的主题

电视散文诗不是“看图识字”的文学作品,而是作者通过特定的经历感触,对生活的评判,升华为有见解的思想,形成虚实结合、有艺术意境的电视表现形式。电视散文诗的意境是虚境与实境重合而创造出的艺术新形象,犹如彩虹的形成,能看见,能感受,但摸它不着。将生活与艺术相结合,通过状物移情、缘景生情、情景相浑以及结构声律等手段来寓实于虚、以虚统实、借虚拟实,达到神形兼备,虚实得当的艺术境界。同时,通过虚实艺术的运用,也能表现和传达人物的精神风貌、气质个性,动植物的生机活力及宇宙造化的奇妙功能、山水神明的微妙变化,从而使蕴涵的主题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广的历史内涵。

3.3虚实艺术能诠释电视散文诗的美感。

观众在欣赏电视散文诗时,为什么会感觉到这一艺术的美感呢?那是因为编导描绘的事物与景致是编导纯真情感倾诉,高雅心灵语言描绘,心灵净化表白的载体,是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完美载体,是美的呈现。编导独特的声画组合方式特别是声响的合理构建能恰到好处地展示电视散文诗的内在韵律和飘逸美。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就能使美的客体,通过审美过程转化为美感境界。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创造的美感,一方面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共性的,大众认同的客观事物的美,一方面在这种美的感召下,编导的情感投入,酝酿升华,形成对实境的感悟,然后以实境为依托,丰富美的内容,超越实境而想象,化为虚境。在虚境与实境的生息中,有了创作的美感,通过这种美感沟通了广大观众的美感认同和形成再创作的美感,从而实现电视散文诗的整体美感。美感作用于电视散文诗,才能真正成为艺术享受,感动观众,达到审美、传达的效果。

4.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四个重点

电视散文诗虚实结合艺术的运用,能将散文诗散文式描写与诗化表达的文体特征很好用电视艺术表现出来,能帮助编导在散文诗基础上进行作品的主题与意境新的开拓,能诠释作品的美感。所以,作者认为,我们在构建这一艺术形式时,应抓住四个方面的重点,一是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二是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三是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四是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制作的宣传片《情迷风花雪月》可谓是一部较好的电视散文诗范本。

4.1应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

任何一门艺术样式的创作都离不开社会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特别对于电视散文诗来说,它的散文化的细节的表现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细心的观察,它凝练化的诗体语言来源于作者对社会生活环境及其事物运动的特殊感触,化生活为艺术的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表现内容也离不开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而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独特的表现形式则有赖于编导审美素质的提高,电视散文诗是一门影视综合艺术,它的创作与表现必须要求编导能博采众多艺术之精华,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审美素质。这种审美素质首先是大众化的、其次还要是饱含编导独特艺术个性的审美意识。所以,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是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构建的基础。作品《情迷风花雪月》的成功,是编导看尽名城大理美到极致的风景、领略笑傲江湖的豪情、体味爱乱情痴的美妙、从而感悟到终极生命的追求-迷而不乱的深刻体悟,也离不开编导深厚的诗化功底与影视表现能力。

4.2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

电视散文诗的虚实结合艺术和电视散文、电视诗歌有共通之处,其区别就在于电视散文是运用诗歌虚化表现手法表现实体散文内容的虚实结合艺术。电视诗歌是

表现手法与表现内容都为纯粹虚化了的虚实结合艺术,而电视散文诗则应该是散文化叙实为辅、主要表现内容与手法皆以虚为主的虚实结合艺术。不但情节体、寓言体、讽刺体电视散文诗应该以虚为主,叙事体、报告体电视散文诗也应该是饱含内在韵律的以虚为主的作品。

作品《情迷风花雪月》的解说词几乎没有叙事的情节故事,而以抒情化的语言为主;它的画面表现也是选择苍山、崇圣寺三塔等标志性的事物与白族迎接客人最讲究的礼仪—“三道茶”等情节剖面来呈现,整个作品的表现内容与表现手法都是已虚为主的。

当前很多政府宣传部门委托电视制作机构制作的所谓的电视散文诗宣传片,由于商业化的驱动过分地追求画面的写实,导致其内容和散文诗诗体主题与意境格格不入,拍成了缺少“灵魂”的风光片。鉴于此,我们在电视散文诗的虚实创作中,要明白创作的主题,要善于抓住具有典型、标志性的事物意象和环境来虚化作品的主题和意境。

4.3要像重视画面一样重视声响创作

影视艺术是一门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对于电视文学等艺术类别,声响在其中的作用理应得到更大的重视与发挥。

由于影视艺术中的声响是乐音运动形式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比拟,声响在表情方面的能力和画面一样有力,声响的表情性有时有特定的对象,有时又能表现画面无法表现的模糊的,虚化的,无方向的主体的矛盾心态。电视散文诗的音乐能根据诗的意境,渲染烘托气氛,为观众营造一个广阔而自由的思维想象空间;电视散文诗的朗诵(解说)是朗诵者对文学作品的体悟谱出的心曲,能准确表达作品的含义与作者的心意;电视散文诗的音响能再现作品的意境和气氛。电视散文诗音乐、朗诵与音响的组合更能展现作品的飘逸美和内在节奏韵律。电视散文诗的声响有时与画面同步,承接、配合画面的情感表达;有时与画面对位,达到与画面相反相成、殊途同归,产生新的含义和内容。通过声画的组合来达到作品真与假、动与静、藏与露的统一。

所以,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时,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大力运用声响表虚的优势。

4.4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

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为人类服务的,电视散文诗也不例外。当前一些电视散文诗特别是表现事物精神形态的作品,整个作品全部运用该事物或与其相关的事物和环境的空镜头,只有关于事物形态或环境的描述,没有人物的任何迹象。须知,人类是艺术形式的创造者,一切事物的艺术化就是事物的人化,不管是艺术直接表现人的精神形态还是表现事物精神形态,都是以人的精神形态为标准,都是人的精神形态的间接反映。所以,不管是讴歌事物精神与状态的电视散文诗,还是直接展现人物精神与状态的电视散文诗,人物都应该是作品绝对的主角。

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中的人物,有时是沟通人与事物精神状态的桥梁,有时又直接跳出来,通过人物在特殊环境中的反应来直接表现人物的情感。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过程中,就要善于利用人物在作品中的桥梁作用和直观表现作用,为更好地表现人类精神形态这一最终目的服好务。

作品《西风胡杨》通过商人在沙漠中的艰难行进来表现胡杨生存环境的恶劣,作品《伫望》通过藏族佛教徒虔诚的朝拜映射了布达拉宫的崇高与伟大,也更能反映人类对正义与纯洁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当然,电视散文诗是一门新的电视艺术形式,它还没有真正地将文学艺术与影视艺术完美地融合,它的表现手法还比较单调,其艺术表现技巧还有待提高与创新。而这些,就有赖大众的关心与艺术家的用心了。让我们期待着更多优秀电视散文诗的诞生吧!

注释:

[1]人民网:《漫谈电视诗歌散文》,2004-12-6。

[2] 韩林德《境生象外》第40页,三联书店,1995年4月版。

[3] 石涛《话语录》第3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4年8月版。《

[4] 刘梦得文集》卷二十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7月版。

[5] 《历代诗话读编》第427页,中华书局,1983年5月版。

[参考文献]

[1]邹红《影视文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2]何丹《电视文艺》,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1年5月版。

[3]高鑫《电视艺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4]韩林德《境生象外》,三联书店,1995年4月版。

[5]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

[6]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中的虚与实》,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版。

[7]张凤铸《电视声画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8]李标晶《电影艺术欣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9]耿林莽等《散文诗写作与鉴赏》,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10]汪文斌等《世界电视前沿》,华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11]赵兵、王群《朗诵艺术创造》,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8月版。

情感散文诗范文3

关键词:诗;散文;美学特质诗与散文之不同,倘若仅从其外部表现形式看似乎不难分辨:分行分节,讲究音律的是诗;散体语言,段章形式,不讲究谐音押韵的是散文。但是事实上问题并不这么简单,比如“现代散文诗”,它的外部表现形式是散文的,但它却是诗;而有些表面看似“诗”的东西,比如“顺口溜”之类,尽管它也分行分节,谐音押韵,好不顺口,却绝不是诗。散文也是这样。有些散文,比如写景抒情的“美散文”,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等,尽管它们也是充满诗情画意但它不是诗,依然是散文;而像鲁迅的《秋夜》《雪》等散文诗,尽管其表现形式是散文的,它们却是诗。

可见,作为一种特定文学体裁的“诗”与“散文”,除了它们相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外,还有其作为“诗”与“散文”的本质意义的东西,即:各自不同的美学特质;并且这种作为本质意义的美学特质,主要还得从其内部,即它们各自所表达的内容、所追求的美学境界来考察。也就是说,作为本质意义上的“诗”或者“散文”,除其一定的外部表现形式外,主要还在于它们所表达的内容所追求的境界本身就是“诗”或者“散文”的。那么,作为体现其本质意义的“诗”与“散文”,它们的美学特质各是什么呢?

1先谈诗

诗主情。诗所表达的内容主要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某种情绪、情感、情趣或情志,是某种飞越了具体个别的生活事例与客观事实本身,而对其社会生活、宇宙人生及其命运的深层次感情思考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意识或者精神。尽管诗也反映社会生活,甚至描绘客观环境,其所表达的“情”也是在一定社会生活事实的背景下缘起和产生的。但就其内容所体现的美学特质和它的美学指向来说,它是“灵动”“虚拟”“飞越”的,是“形而上”了的。它的内涵及其美学指向其实一开始就远远超出了字面所描述的客观事物而飞越到了一个无限遥远与辽阔的宇宙空间,深入到了一个无比深邃精微的世界的“真”的本原。它所传达的信息已不仅仅是某一具体的客观事物和关于那个事物的现实感触,而是诗人的灵魂在与宇宙世界的感应、交流与对话中传达出来的话语;是关于那个世界的“本原之真”的话语;是足以产生联想、暗示、象征,从而获得无限丰富的灵动内涵的话语。这样的“话语”才是“诗”。所以诗往往是含蓄、隽永、深刻、灵动和飞越的。

以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 贞元三年科场应考时写的一首科考答卷诗,白此时年仅十六岁。全诗以“古原春草”抒写“送别之情”,写得不仅转合分明,对仗工整;更可贵的是能在融入深切生活感受的基础上,使全诗达到情真意深、空灵浑成的境界:那“离离”“萋萋”的古原春草啊,便是我浓浓的送别之情!特别是前四句写“草”,自然流畅,浑然天成,而诗意之隽永浓烈、意味深长,使之千百年来几乎成为人们代代吟诵的一首独立的名诗了!考究起来,这令后人世世甚爱的前四句诗之所以为“诗”,并不仅仅在于它描述了原野一年一度枯荣的草;仅仅描述了“野火”烧后春天又生的原野的自然景象,而是因为它原本就是蕴含着远远飞越了这平凡事物与现象本身的令人心灵颤动的“诗情”!特别是当我们因联想而与诗句产生共鸣的时候,我们就更能深刻体会到诗句中蕴含的“诗情”的力量!譬如,当我们把诗句中这平凡的“草”,与千百年来历尽苦难却生生不灭的黎民百姓联想起来,就会产生颤鸣不已的诗的情感。在我们这样的解读中,透过“草”,我们看到的是千百年来“弱小平凡”的黎民百姓所经历的种种“苦难与新生”,感悟到的是对于它们生生不灭的力量的信念!――这种能够使人产生联想,透过字面传达出来,远远大于字面内涵的“深层意味”便是“诗”,是诗的精魂。

散文诗之所以是诗不是散文,原因也在于此。即它所表达的内容,从美学特质上说,也是某种含蓄、灵动、隽永、深刻的“诗情”。例如,鲁迅的《秋夜》:“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开篇第一句的“也是枣树”,我们一读到它,就会感到它含着某种“诗情”。它令我们飞越字面描述的具体事物去探寻它背后含着的那种别样的诗情与意蕴。事实上,我们继续读下去,就会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那“落尽了叶子”,“默默地铁似地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完全是作者战斗精神与不屈意志的象征;那“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话语,蕴含着的完全是作者深沉浓烈的感情。品味着它,使我们对鲁迅先生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爱憎分明的强烈情感震撼不已!可见,诗之为“诗”根本之处在于它的诗情、诗意、诗志、诗趣。这种诗的情志与意趣,从美学特质上说,它是灵动、隽永、含蓄、深刻的。它因含蓄,灵动而有不尽的意趣。

再从诗所追求的艺术境界看,诗之为“诗”还因它有灵虚深邃的“意境”。这一点与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意趣是相一致的。所谓诗的“意境”,是指由一组饱含情感意趣的“意象”(即运用想象所创造的具有象征意蕴的相对独立的一个个艺术形象),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组合建构而成的一个全新地带着感彩与音乐旋律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世界。它是诗人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的交融结合,是诗人诗作艺术的集中体现。诗人的情感意趣,就是通过这种由“意象”组成的“意境”来表达的。例如[元]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短短五句,全由一个个饱含悲凉情感的“意象”(画线所示),组构成一幅萧瑟凄凉的“秋郊夕照旅人漂泊图”;表达了漂泊在荒远异地的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极度孤独、凄凉、悲伤的饿情感。写得情景交融,极具意境。

散文诗是“诗”,这方面也是个重要因素。仍以鲁迅的《秋夜》来说,全篇意境深邃空灵。而其深邃意境是由这样一组饱含思想情感蕴含象征意义的具体“意象”所构成的:那“奇怪而高”,“非常之蓝”,“眨冷眼”“现微笑”“洒繁霜”的“夜空”/那“窘得发白”的“月亮”/那“脱尽叶子”“默默地铁似地直刺夜空”的“枣树”/那“冻得红惨惨,瑟缩着做着梦”的“小粉红花”/那“哇――”一声飞过的“恶鸟”/那追逐光明,“撞在玻璃灯罩上叮叮作响”的“小青虫”/以及“点起一支烟”对着“默默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的“我”。这些一个个虚化了的具体形象即“意象”,共同组构成一个完整统一,意蕴深长的“秋夜”意境,使散文诗独特的诗情得到极好的凝聚与表达。

总之,诗之为“诗”在于它有诗的精魂:饱含深层意味的“诗情”。这种诗情是通过诗的意境来暗示、象征与表达的,而诗的意境又是诗人的情感与具体意象的完美结合。“诗情”是动人心魄的。这一方面是它的载体:诗的意象与意境的美丽空灵;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它背后的飞越时空的情感意趣的美丽与空灵。它往往因飞越了具体个别的事实而具有时空与内涵上的广延性;往往因暗示、联想与象征而意蕴无穷,摄人心魄!

2散文则全然属于另一个美学世界

从其表达的内容看,散文记人记事、写景状物、议论抒情,笔之所指,意之所趋,无处不到,无所不能。但有一点是本质的。这就是:它始终是属于具体的个别的现实世界。它没有也不打算飞越它的具体、真实与个别的现实生活。它只对这个“吾生于斯,吾存于斯”的现实人间作具体真实的见证、记取与眷恋。尽管它也抒情也言志,但它并不“空灵”,并不“超越”,而是有如“孩儿对母亲的哭诉”“农民对土地的希冀”。它是纯实的。在纯实的叙说与描述中传达着思考与感情。它是以饱蘸着真实生活的酸甜苦辣的笔触,用个别有着饱满生活血肉的情景与人物,在纯净如泉、娓娓动听的叙语中深深拨动读者的琴弦,打动着读者的心。它是以它对于现实人世的赤诚而获得永恒。因此,散文在内容上一般是不应当虚构的。当代文学评论家秦晋曾说,散文是发现与开凿的艺术。它的真谛并不在于创造出什么东西来反映和表现某种思想、情感和精神,而在于从对生活的观察的感触中把那些思想、情感和精神挖掘出来。

古典文学中[明]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和现代文学中朱自清的《背影》可谓散文的经典传世之作。它们在内容上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在创造形象”,而在从“我”的真实生活的经历中发掘着并记取了最牵动人心肠的东西:母爱、父爱、妻爱……等人间情爱:我在这个人世间经历过的世事沧桑;以及其间真实的人与物,真切的喜与悲……。正是这些内容在己在人都是真实的,是饱含真实生活的血肉的,因而它不仅对作者自己来说是牵动魂肠的,对于读者来说也能以它朴实纯净真实的艺术力量动人心扉,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感动。――这便是散文艺术内容所体现的美学特质,也是散文艺术所追求的美学境界。反之,散文如果描写的不是实际发生了的事情,而是关于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完全虚构的事情,那么读者心理就会出现“阅读障碍”。比如有人告诉你朱自清的父亲并没有送朱自清到车站,更没有为他买橘子在车站月台上爬上爬下这回事。这些只是朱自清为了写“散文”而杜撰虚构的。那么,你肯定会有被愚弄了的感觉,《背影》的生命力也就断送了。这是因为《背影》是散文,散文应当是真实的。这一文体内容的美学特质已经在读者中形成了认同与默契。读《项脊轩志》也是这样。“项脊轩”是归有光青年时代读书、生活过的一间“百年老屋”。在这间老屋里,作者经历了静心读书的美好时光,也经历了大家庭解体,祖母、母亲、妻子相继去世的悲痛岁月。作者以朴素深情的笔调摄取其间感触最深的物与景、人与事,记叙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喜”与“悲”,表达了对已逝三代亲人深深怀念。文章字字真情句句含泪,情景细节如在眼前。但倘若有谁说这是“假”的,我想,所有读者都是不会答应的。

散文内容的“非虚构”性质决定了散文艺术“纯实”的美学方向。但这不是说散文不能有“想象”;不能有情景交融的“诗情画意”;不能有引人入胜的美的构思与美的境界;而是在于散文中的想象、形象和意境与散文的纯实性、非虚构性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性体现在:它不是使散文的情景人物导向虚拟与空灵,而是使之与客观形象更加贴近更加逼真与完满。拿[宋] 范仲淹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来说,文中对洞庭湖的描写可谓精彩之至:“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丘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薄冥冥,虎啸猿啼……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这段文字使人如见其景如临其境,令人心旷神怡好不美极!然而有谁知道,范仲淹在写这篇文章前竟然根本没有去过岳阳楼见过洞庭湖!如此生动逼真如诗如画的景致竟然全是范仲淹凭着地理知识充分运用想象写出来的!可见散文同样需要想象,同样应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关键在于:散文艺术的美学导向是使其形象及其意境,与客观真实更加贴近更加完满,达到既实且美的境界;而诗则需要“飞越”与讲究“空灵”。

最后,散文意境中的“情”与诗中之“情”也有美学意义上的不同。仍以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前后两处景物描写为例说明:“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两处景物描写都极具意境,十分动人。前句是“项脊轩”这间“百年老屋”经过一番“修葺”后作者对它外部环境的描写。这处描写除写得诗情画意极为美丽外,关键是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后句是全文最后一句。尽管对枇杷树的描写也极具精致,但却饱含悲伤情感,体现了作者睹物思人,对亡妻无限怀念的悲痛心情。这里要指出的是:这两处描写体现的情感尽管一喜一悲,但读了它我们不会像读诗那样飞越它们所描述的现实情景而去探寻另外的情趣,而是更加身临其境,和作者一起,为其真切的喜而喜,为其真切的悲而悲。――这便是散文的艺术,散文的境界。它是纯实的,也同样是永恒的。

总之,我以为,诗是“虚”的艺术;散文是“实”的艺术。这是它们美学特质的不同所在。朋友,不知您对此有同感否?参考文献:

[1] 秦晋.新散文和散文新观念[J].文学评论,1993(01).

情感散文诗范文4

一、诵读在散文诗课堂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一)诵读能够有助于深刻地体味散文诗所抒发的鲜明独特的思想感情

这也是在散文诗的教学中.通过诵读训练所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我们常说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披情人文,尤其在散文诗创作时,更需一腔激情。散文诗的思想感情又是通过作者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学生在诵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读者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散文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如在教学泰戈尔的《金色花》这篇散文诗(人教材将之处理为诗)时,笔者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让学生张开神奇的幻想翅膀.想象自己也变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一朵金色花”,与妈妈一起嬉戏、逗乐,学生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人间母爱和童真的温馨。为此,在学习散文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诵读.在诵读中推敲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感,代作者说话,代作者表达思想,抒怀,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才会更加准确、深刻。

(二)诵读能够增强学生对散文诗含蓄美和形象美的感受能力

含蓄,是指用少量的、具体的、可感触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道出了反复诵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教学精美的散文诗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地诵读.才能让学生将文章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更好地品味出来.从而更好地欣赏到文章的含蓄美。如教学巴金的《日》和《月》两篇短文,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大略可以看出巴金的创作风格:热情洋溢,坚韧向上,虽然“日”和“月”是很常见的意象,但作者却能旧中出新,能写出新的感受,在看似不经意的描述中,让人感受到了优美的意境,而这份意境又是含蓄的,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领略其中的意蕴美。

二、散文诗课堂教学中诵读训练的设计与巧用

(一)言传身教,有效发挥教师课堂示范诵读的作用

出色的诵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能营造出一种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现今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死板教学,而是要让语文的课堂活起来,要使每位语文教师成为语言诵读艺术的继承者和传导者.其中以身作则的范读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教学内容精辟、情感浓烈、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散文诗时,教师有声有色的范读,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雪》时,笔者先用舒缓优美的语调范读课文前三段“江南雪景图”.再用高亢激昂的语调范读后三段“朔方飞雪图”.如此处理是让学生明白.文章前三段作者极力铺陈江南雪之美.尽现其温恬静静的美感.而后三段中鲁迅却着力从三维空间进行立体描绘。以突出腾飞的朔雪那种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挡的气势。另外,作者在写朔方飞雪的开头嵌入一个关联词“但是”,下似无需转折的地方一个峻急的“但是”.更加明确了作者的感情倾向.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二者个性鲜明.一个温柔娴静的江南少女,一个粗犷战斗的北方大汉,对比深刻,暗指诗人向往温柔娴静的江南少女,但更喜欢粗犷战斗的北方大汉。一个“但是”,范读时一字一顿.将本该需要千言万语才能讲透彻的道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

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初中散文诗教学的效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诵读,乐于范读,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进入散文诗作品的佳境,去领略作品的意味,并追求语言表达的完美,让散文诗课堂教学灵动飞扬。

(二)讲究技巧,有效运用灵活多变的诵读方法

在散文诗教学中,要做到诵读准确、清晰,并能声情并茂,使听者感染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应”,使读者感到“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必须讲究一点诵读的技巧。首先,要对作品的文字进行认真地分析,逐字逐句地琢磨,身临其境地体味,以达到对文字内容有深刻地理解;而后,还要反反复复地吟咏和诵读,分析文字的语言节奏、逻辑重音、语气语调等等。如在指导学生诵读高尔基的散文诗名著《海燕》时,笔者作如下的技术处理:

开头一句中速进入,音色灰暗,通过“苍茫”体现,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黑色的闪电”比喻海燕矫健高傲、锐不可当的雄姿,应处理为重音,勾勒出海燕的形象。“箭一般的”写海燕的行动之快,应读重,读快。接着,写了海鸥、海鸭、企鹅的形象,用鄙夷的语气读;写海燕的形象,用颂扬的语气读,“勇敢地,自由自在地”重读,“飞翔”拉长.重读。

作品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主题,破折号起总结全文的作用。这句是作者的伟大号召,一定要读得高亢有力。但是,这句的起句一定要低,防止太高后面反而升不上去。全句的最高点应落在“烈些”两个字上,“吧”落下来,语调稍扬。

情感散文诗范文5

“散文”与“散文诗”,两者仅一字之差,看起来就像同卵双胞胎,而实际上呢,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某些方面两者甚至背道而驰。所以,当一本集合了散文和散文诗的作品,比如吴长忠先生的《知了》,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好自信的冒险。

但是,读完《知了》,我发现自己之前的担心完全是不必要的。世事无绝对,能写好散文同时也能写好散文诗的人,毕竟还是有的。《知了》便是明证。

《知了》中的散文,最动人的当是那些“忆旧”之作,如《母亲的眼泪》《拉煤记》《穷家之乐》《三位大嫂》《给爷爷祝寿》等。作为一种紧贴生活和情感的写作,忆旧散文似乎更能通过文心昭示人心,因而最能体现散文排斥虚假、反对矫饰的文体特征,也最能显现散文自身所达到的境界。吴长忠先生的这一组忆旧散文,不仅写得淳朴生动、真诚感人,也写出了自然大方的风度和自在清澈的心境,读起来贴心入肺,令人难忘。它们的动人首先来自于作者独特的笔调。吴长忠先生是以一种质朴、宽厚的话语方式,从日常的细节入手,回顾生活里的真实事件、抒发人生中的独特感受,在娓娓道来之时暗藏淡定从容,又尽显平实亲切。而这些散文更为深入也更为持久的力量,则来自于文字所呈现的心性和情怀。作者不仅是在用心观察世界、用情体悟人生,还是在以内心的省察和精神的升华,将经验与感受加以反刍和提炼,在表达真心真情、呈现真意真我的基础之上,构建、衍生出自身的意境与气象。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不管苦难还是欢欣、亲情抑或“人情”,在他写来都是温情而不泛滥、乐观而不虚夸、通达而不矫饰。从这些看起来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我们读到了一种豁达本真的胸怀,以及一颗淳厚的赤子之心。。

《知了》中的散文诗则呈现了另一种面貌,更确切地说是另一种风采。作者用优雅的语言和悠深的意象,辅以深切的情感,来赞美故乡、雪原、月光和炊烟,来咏叹布谷鸟、石头、河流和湖泊,来叙写向日葵、蒲公英、樱花与荷。而在所有这些诗意而深情的美好之上,是作者发自灵魂深处的终极追问,对那些关于永恒与无限、实在和虚无、个体和偶在,关于价值和意义、自由与孤独、美和爱的问题的索问与思考。因此,这些散文诗,不单是诗意盎然的描写、情思绵长的表达,也是生命哲理的探求与思辨。作者把抽象的精神性的思索和感悟,自然地具象于有灵且美的万物之中,深情地完成了对思想的诗性表达,由此成就了这些融诗意、情感、哲思于一体的散文诗。如果说散文最能体现写作者的胸襟与心性,那么,散文诗在彰显写作者的才思和文采之时,更能清晰标示出他的思想刻度和心灵深度,所以,一个敏锐深刻的灵魂就从《知了》的散文诗中显影而出。

也由此,我想,一旦完成对《知了》的阅读,我们可能会更加相信,文字通向的是人的心灵。(任瑜,文学博士,青年评论家。)

情感散文诗范文6

一、什么是跨学科教学

(德)舒尔茨指出,跨学科教学就是以一个学科为中心,在这个学科中选择一个中心题目,围绕这个中心题目,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展开对所指向的共同题目进行加工和设计教学。它的意义在于使得各学科得以交叉成一个知识点,促使多门学科在教学中融会贯通。

本文以校本教材《茶》为教学内容,对其中的茶诗歌、茶散文的语文教学进行探讨。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茶诗散文的理解与运用,同时也形成一个知识辐射圈,加强对茶艺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让学生真正领悟茶文化的精华。

二、反复诵读,创设意境,激发情感

学生在进行茶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进行着茶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其中茶诗和茶散文可以说是茶文化中的精髓,而在诗歌散文的教学中,诵读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师通过创设意境,指引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诗歌散文的情感与内涵。

创设意境,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字中的抽象画面,也可以通过音乐来使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例如在讲授散文《天下第一香――茉莉花》时,教师通过放映茉莉花茶的图片或视频,播放《茉莉花》的歌曲,创设出“茶农采茶乐在其中”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置身于飘香的茶园中,并通过朗读课文及茉莉花的古诗,更深地入境,从而激发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达到更好的赏析效果。朗诵时,如果能加入适当的背景音乐,不仅能够提升诗歌散文的内涵,也更容易展现出作者的情感与作品的意境。值得注意的是,音?返难窈退卸恋挠锏饔锲?等都要充分流露出作品原有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对作品的情感“原汁原味”地还原。

三、茶艺实操,再现意境,领悟美感

王国维的“意境说”比较科学地分析了“情”与“景”的关系,他指出,景多无限,情也说不尽,“境界”本质上是“情”与“景”两个元素构成的。“情”与“景”的结合体现了作者精神活动的结果。二者的多样化的对立统一,便形成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说,意境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对于茶艺课堂上茶诗散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再现意境”作为纽带,把茶艺课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对茶诗、散文典型形象的再塑造上,从而使学生触“景”生情,自主体验作品情感。

四、茶艺展示,烘托意境,陶冶情感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散文诗歌中,写景只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让学生理解景物所烘托的氛围,景物所渲染的意境目的何在。例如教学唐代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茶诗》: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情感散文诗范文7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语言;散文诗

多媒体是一种集图、文、声、像为一身,合计算机、投影仪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以其新颖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到教育教学中。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幼儿散文诗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困难:(1)散文诗本身语言的特点,其语言不像儿歌般规整、押韵。(2)散文诗多半注重诗歌意境的渲染,抽象思维不易幼儿理解。(3)散文诗中书面语言较多,幼儿往往难以理解一些词语的真正含义。但是我们利用多媒体,就能将原本抽象的诗歌具象化,让幼儿在快乐学习中逐渐理解和掌握,达到“图”与“文”的优化组合。

一、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机,可以产生学习动力,也会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来源,多媒体正是能激发幼儿兴趣的有效工具。

多媒体技术直观性的特性,在各类知识与幼儿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新颖、趣味和色彩鲜艳的画面等是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关键所在,为幼儿创造了一个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情景,因此,非常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如小班散文诗《小雨点》的活动,因为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使教师在活动中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利用多媒体就能很快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当幼儿看到可爱的小雨点形象,马上感觉进入了诗歌意境中,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活动中来。诗歌中的“花儿”“鱼儿”“苗儿”的动画形象一一被呈现出来,切实地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就这样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幼儿接受了。在这个活动中,正是利用多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等一系列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一个非常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情境,使得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教学过程的推移,随着多媒体的推进,细细品味散文诗带来的美感,从而受到情感的冲撞,引起共鸣。

二、借助多媒体课件设置形象动画,解决教学难点

幼儿独特的形象思维,促使其对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尤为感兴趣,并易于接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这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更有利于幼儿对作品的理解,散文诗中常常会涉及一些幼儿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这些不容易解释的词语、句子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幼儿的面前,促进幼儿的理解和掌握。如小班散文诗歌《小雨点》中“花儿乐得张嘴巴”“鱼儿乐得摇尾巴”中“张嘴巴”“摇尾巴”的动词理解,通过多媒体的制作,就能把这两个词形象地展示出来,当幼儿看到画面中花儿开口笑的时候,就自然地跟着教师说出了“张嘴巴”“摇尾巴”,幼儿马上接受了。而在向幼儿解释“田野”这个词语时,由于现在幼儿对这方面经验的缺乏,一时很难解释,教师同样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她向幼儿出示了一副绿油油的田野的画面,再向幼儿解释田野就是农民伯伯种庄稼的地方,这样就更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三、借助多媒体课件挖掘诗歌内涵,提升教学质量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读到“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也就是说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在散文诗的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诗歌的内容优化,在对诗歌内容的处理上可以有多种方法。如中班散文诗《蒲公英》,这首散文诗内容简单优美,如何挖掘这首散文诗的价值呢?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组织这次活动,无疑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出示了前面两段的动画图像,经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幼儿很快就说出“会飞的蘑菇”和“勇敢的小伞”等句子。接着教师分析这些句子中相似的地方,与幼儿共同总结出这两段话是有规律的,而将第三段推迟讲解。这时教师向幼儿提出了仿编的要求,因为幼儿不知道“小小的白云”到底是什么,反而给了幼儿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有规律的空间里,自由想象编。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教师过分的强调,幼儿就能很直观具体地了解仿编的要求,这就是动态教学带来的优势。

散文诗有着独特的魅力,在幼儿的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和使用教学课件使一句句优美的语言变换为直观地画面显示在幼儿的眼前,为幼儿提供生动的画面,丰富幼儿的情感经验,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在运用多媒体之前,我们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活动的实际要求进行适当地调整和设计,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真正作用,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要借助这一现代化的工具真正丰富散文诗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幼儿对散文诗的学习兴趣,充分展示散文诗的文学价值和欣赏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加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43.

情感散文诗范文8

关键词:现代诗歌;音乐性;发展趋势诗歌的音乐性,是判断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美学标准,诗歌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是最为优美、凝练、具有音乐性的语言,往往是诗人字斟句酌得出,为语言赋予了如同音乐一般的韵律与节奏。

一、现代诗歌中蕴含的音乐性

现代诗歌多采用自由体的表现形式,与古代诗歌相比,无论是节奏、语言、结构,还是篇章和体裁,都发生了突出的变化,现代诗歌突破了文言文的禁锢,采用了口语化的表达方法,结构、语言十分灵活,韵律与节奏更加多样,呈现出了散文化的特征。现代诗歌的创作门槛较低,这为现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条件,现代诗歌的创作不再讲究高深的创作技巧,节奏与韵律也不再泾渭分明,在创作时,诗人不需要精通平仄、四声、韵脚,现代诗歌的创作成为作者的语言呓语,除了需要“分行”之外,现代诗歌语言与散文、小说的语言并无显著区别,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诗歌的创作行列,现代诗歌的创作成为大众化的语言活动。现代诗歌的音乐性,与民歌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民歌语言通俗、平白、顺口、押韵,语言讲究,朗朗上口,而诗歌则强调咏唱和朗诵,文本短小,语言字数有着突出的限制,可以在有限的字数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让语言具备穿透力和冲击力。诗人们可以应用各种语言进行表达,包括口语、俚语、西方文字等,也融合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呈现出自由、灵动的一面,衍生出了现代派、新月派、朦胧派、先锋派、学院派等派别。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全诗共计7节,每节有4行,每行共计6—8个字,诗句结构有变化,单行灵活,节与节之间前后相连,这些都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流动之感。“轻轻的”在诗歌中反复出现,将作者的情感、神态传神地表达出来,勾起了读者的想象。

二、现代诗歌音乐性的发展道路

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已经走过百年,在彻底打破传统古诗的规范上,构建起了新的秩序与规范,我们可以根据现代诗其他文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探索出现代诗歌音乐性的发展趋势。1.现代诗歌与其他文体的差异现代诗歌与散文不同,从文体功能上看,虽然均以抒情为主,但是在文本形式和文体特点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结构松散、段落分别,而诗意、语意、文思则是蕴含在散文的段落与语言中。与之相比,诗歌节奏突出、结构紧凑、诗意凝练,与散文具有内质的差异。诗歌与小说之间,也有着巨大的差别,小说虽然也会传情达意,但是主要从对情节、故事、人物、活动的描写来达到目的,小说语言丰富,与人们的生活语言十分接近,篇章与结构则具有故事性。诗歌这类文体,有着独特性的特征,是人类情感的高度浓缩,高度讲究语言艺术,无限含蓄、高度和谐,强调虚拟性与及物性之间的完美结合,现代诗歌的语言既依靠抒情和表达需求,也可以直接来描述物象,在押韵、平仄与节奏的构成下,诗歌产生了一种悦耳的音乐效果,这种音乐效果,又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抒发,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2.诗歌音乐性的发展趋势新诗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实践证实,但凡是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都有着显著的音乐性特征,如舒婷的《致橡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等,这些诗歌朗朗上口、意象清晰,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当然,我们强调现代诗歌的音乐性,并非要求现代诗歌回归旧体诗的押韵与平仄中,而是要适应新诗的发展特点,突破旧体诗的禁锢,创设现代化的节奏规范与诗歌韵律,就如同《致橡树》《再别康桥》《雨巷》等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一样,突破传统的审美特点,严格遵循“诗”的特征,在语言构筑、诗体构思上,都再三斟酌,从诗和诗情的思维上驾驭语言。

三、结语

现代诗歌的音乐性,不仅表现在外在的艺术形式上,也表现在内在本质方面,诗歌与音乐之间是表里相连的,音乐性的存在让现代诗歌艺术更加丰满,为诗歌赋予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特征。如今,现代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代,各类新思维、新理念渗透到了现代诗歌的创作中,为现代诗歌的创作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钢.新诗的音乐性要求[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0(2).

[2]何麟.浅谈中国诗歌的内在音乐性[J].情感读本,2014(11).

[3]孔晓飞.论“五四”时期的新诗音乐性研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6).

情感散文诗范文9

关键词:彭燕郊;诗歌;散文化

中图分类号:1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1-013-02

作者:尹文偈,长沙南方职业学院旅游文化系讲师,文学硕士;湖南,长沙,410208

诗的美其实比一般所说的散文的美难的多。有人曾说过彭燕郊的诗不太经济,也就是说他的诗散文化特征明显。在他的诗歌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形式不太像散文诗的散文诗,即使是自由体诗,散文化也非常明显,如《小牛犊》、《春天――大地的诱惑》、《生生:多位一体》等。尤其是后期的诗,写得朴素、宁静、沉郁和大气,使他登上创作的孤峰,比早期更见雄浑、成熟和丰富多彩。从《画仙人掌》到《混沌初开》,从单纯的情、物描写到多向性的思维,是非常大跨度的跳跃,作品中蕴含声音、光和影;表现为文字、绘画和音乐的三位一体的结合。究其原因,是因为诗人是一个游走在中外文学之间的诗人,他的开发的心态使他吸取的养分来源多样,在他身上我们可以找到鲁迅、波德莱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许多中外作家的影子。“彭燕郊诗歌的思考特质可以溯源到波德莱尔《恶之花》和鲁迅《里于草》的精神影响。”彭燕郊一生最崇敬的人是鲁迅,鲁迅是他的精神导师。彭燕郊一直认为《野草》是新诗以来最富有现代感、世界感的真正新诗。《野草》对于彭燕郊散文诗体的形成,无疑起着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他自己也认为,在现代诗节日庆典般喧闹的进军中,散文诗最引人注目。因而,他的创作发扬了波德莱尔和鲁迅《野草》所开辟的文学传统,在具体的艺术表现上,诗人采用更加自由的散文诗体,将诗的明晰深刻与诗的生动丰满加以整合,从而使诗歌更加具有艺术的美。

早在“七月”派期,受鲁迅《野草》的影响,彭燕郊的诗歌创作已经有了一些散文化的倾向。如《杂木林》:

沿着半里长的起伏的山坡

杂木林拥挤着伸展出去

在那里,在不息地微语着的风里

树木们手臂,肩并肩地

以有规则和无规则的行列

迎接巡礼者的赞赏,呈现出

各自不同的独具的风姿

形成了遮蔽视野的绿色的雾帐……

《杂木林》更多的像一首散文诗。散文化自是有其一气呵成的流转之美的特性,也反映了诗人向往诗意和表达理想的殷殷之情。选首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似的理想世界: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没有世间的芜杂和低俗;这里诗人可以敞开胸襟,自由呼吸清新的空气;这里诗人的灵魂在绿意的滋润和鸟儿送来的天籁中得到荡涤;这里诗人可以回访过去、畅想未来……当要离开这里诗人都得向它们作痛苦的告别。总之,这些树木让诗人倾心礼赞,因为,杂树林是他心灵的港湾,也是他寄寓希望的所在。

真正的散文诗是诗意的纯粹、深刻与散文的自然、无规则的高度统一,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八十年代以来,彭燕郊的诗体越来越随意,越来越自由,篇幅也越来越长,以至于形成了他颇具大气的成熟的散文诗体,如《混沌初开》、《无色透明的下午》、《生生:多位一体》、《德彪西语序》、《陈爱莲》等。在散文诗体中诗人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可以更轻易地将复杂的思考演绎得完整、慎密和明显。如《混沌初开》,从混沌中可体会到人的心灵历程的某些坎坷验证的细节――

你,属于人类,你却不了解“人”,却不了解你自己。

你那颗受潮的心,人间烟火几时曾烤干它?

你曾经因害怕行为出格而古板拘谨,因为害怕失态而手忙脚乱。离不开的那个给你留下的小天地的种种不自在,那个叫人想起就难受的牢穴生圹般的地上乐园,仅可容身的挪不动手脚的方寸之地。那里,能容得下人的本真,人的真诚的伟大的疑问吗?

诗中,哲思般的对生命本体、对生命形态自身的感应、超越,既是诗人个体又是人类集体的生命形态,以反省历史、审视现状,联想未来,借文化原型、意象典故、暗示象征等,迸发出诗歌艺术美的本真来。

另且看《浮影》一诗的开头:

溪水太清澈了,清澈得近于无水,叫人想到消失了的烟云。映在太清澈的溪水里的我的影子也是清澈的,清澈得就像一张薄纸。薄而透明。我知道,溪水即使再清澈也能映出我的影子。因为它有它的厚度,有那种因为清澈而不容易看出来的厚度。然而它却没有映出我的厚度,我的影子因为太清澈了而失去了厚度,漂浮着。游鱼在我的影子里游来游去,失去生物所有的体验和预感,在感觉不到任何召唤的机械颤动中,我的影子随时都会破碎。

情感散文诗范文10

陈奕纯是当代中国文坛上升起的一颗耀眼的散文新星。他的散文作品大都是以语言自然清新,诗话凝炼,视角开阔独特,笔锋犀利入木,行文酣畅淋漓,语气荡气回肠,洒脱飘逸地扑入读者的视野。这都源于他渊博精湛的历史文化和文学修养,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厚重的历史责任感。

每次读陈奕纯的散文都有赏心悦目的新发现,新感受。陈奕纯的散文属于历史文化,属于他精湛书画创作过程中对艺术生命的深刻体验和超众感受。在中国社会新的转型历史时期,他总是以一个卓尔不凡的艺术家高屋建瓴的姿态,在博大精深的书、画、散文的艺术创作领域,独树一帜,标新立异。

他,时常不断地自我施压,自觉肩负起历史和社会赋予的各种重任。无论是他的篇篇获奖散文,还是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等处的几十幅卓立千古的字画,都无不打上鲜明生动的时代精神烙印,而振奋自己,打动读者的。通过各类艺术创作的实践活动,也多层次有力地证明了他:火热的现实生活与深邃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高度交融凝炼,并注入诗意灵动的时代精髓,是一切艺术创作永保青春活力的主张。

散文是人生阅历,思想发展,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述。《笔走汀泗桥》忠实地记录了当地政府为了恢复历史名镇古迹,请他题写‘汀泗桥’名的过程。在文中,陈奕纯无所顾忌的诚挚袒露着自己的内心,尤其是对创作中细微的思想活动,跳跃跌宕的情感,艺不精人死不休的反复临习,苦行僧般的艺术追求,都毫无保留的全盘托出。

博览孕胸竹。我们顺着陈奕纯犀利流畅的笔触仰视,一幅气势磅礴,历尽沧桑的汀泗桥的壮美历史画卷,缓缓铺开,跃入眼帘。桥兴人旺,桥废人亡。这大概就是汀泗桥人今天修桥的理由吧。并不熟悉汀泗桥历史的陈奕纯,一个资深的历史文化学博士教授始终以空杯心态,把自己全封闭起来,一头扎入汀泗桥八百多年浩如烟海的人文历史中,进行深入通透的学习研究。历尽人世沧桑的汀泗桥的古今往事,他都件件揣胸,烂熟于心。

陈奕纯熟知,汀泗桥人是怎样用金戈铁马之印痕,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的戈印;辛亥革命志士的足迹;北伐将士攻打汀泗桥的弹痕;日本鬼子蹂躏的铁蹄,谋求民族独立的仁人志士的血印的厚重历史,都清晰地忆刻在桥墩上。可见,给这样一座历尽沧桑、璀璨辉煌的南鄂小桥题名确实是一件不同寻常的艰巨任务。

挥翰落玉珠。博览了汀泗桥的厚重历史后,成竹在胸的陈奕纯立刻进入了高古的书法艺术创研。“一笔擎天”,意态高扬,气象万千,独领的书法艺术,令他所景仰。康有为独具特色的跳越、恣肆、洞达、奇逸、宽博、生辣的书法艺术令他崇拜。

陈奕纯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应该建立在“天然”与“工夫”之上,当“道”与“技”二者高度融合,化为书法家所要表达事物的灵魂,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大道自然”、自成风格。这些个论,在他应邀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题写“感恩亭”等过程中,都得到了宽泛的印证和有力的体现。

今天给“汀泗桥”提名,陈奕纯认为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一段非常特殊、复杂、厚重的历史,不是任何一种书体都能随意担当得起的。他要笔墨情趣随题材内容而变化,下决心要打破自己以往固有的书法模式。我们知道一种书风的形成,要有一个漫长艰难的进化过程。陈奕纯紧紧抓住了书法创作形式基点、技术品位、创作意识的三要素。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从事书法创作研究40多年的艺术家,驾轻就熟地写几个无山林气的小字给人拿去放大完事,而是对自己提出严格苛刻的要求,把自己全封闭起来,在前人碑帖墨迹的海洋里纵情傲游,挥动着各种酣畅的毛笔,不厌其烦的昼夜翻阅临习,经过炼狱般的煎熬,最后终于在仿古宣粗涩的背面上找到了“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的最佳书写效果。于是,“汀泗桥”的题名在重笔疾挫、气酣墨畅中瓜熟蒂落。

陈奕纯就是这样以虔诚严谨的创作心态,对艺术一丝不苟的真挚追逐,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用一颗永不泯灭的艺术良心,呕心沥血,泼洒自己的墨宝,向汀泗桥人民交了一份完美合格上乘的答卷。每当我们看到这块气贯长虹的牌匾,仿佛就看到了它向过往这桥的人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汀泗桥辉煌而悠长的光荣历史。

常言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对于诗歌而言,“傲骨”更是诗歌形成精气神的内在支柱,一旦失去这根“支柱”的支撑,诗歌对世人向上的激励作用便打了折扣甚至消失。读香奴的诗就时常让人感觉到一根傲骨向上的牵引力,无论言志、抒情还是哲理诗莫不如是,很显然,在朴实无华的语言背后,掩藏的是作者一颗孤标傲世的执着心。比如,《完好如初》中,作者在爱情面前永远固守着一腔纯洁高贵的圣女情怀,在真正的“王子”出现之前,她永远都是白璧无瑕的纹丝不动的。而在《我只是蓝的情人》中,作者更是以大海、蓝天的情人自居,显然这个世界上只有最高远、最浩瀚、最纯洁的蓝天大海才配得上她的爱,当然这个“情人”也不就是局限在狭隘的男欢女爱上,也可理解为诗人对自然、对艺术的广博之爱。

毫无疑问,香奴是值得再三品味的内倾型诗人,只要打开了她的“基因密码”,自然寻获一颗包裹在真爱中的七窍玲珑心。

情感散文诗范文11

唐代贞元、元和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期。科举制的实行,使得前此的贵族社会转向官僚社会,导致思想文化的转变,其承前启后的文化代表就是韩愈。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便是赞赏韩愈以古文复兴儒道、推动观念转变的大功绩,而韩愈“以文为诗”的诗歌创作,同样是唐诗的一大转变。

古今学人大都认为,“以文为诗”是指诗歌中引进散文字法、句法、章法和表现手法,与“既多兴象,复备风骨”的盛唐诗大相径庭,甚至属于“押韵之文”,使得效仿韩愈的宋诗终不及唐诗。然而,这一新的诗歌方法同样与当时思维模式的转变有关,即把价值世界的重点从外在转向内心,韩愈复兴儒道的新思维即体现了这一点。

汉以来独尊儒术,五经成为统治思想,迄于初唐,官方定《五经正义》。作为科举内容,儒学愈益变成繁琐教条。经历安史之乱,唐代士人欲重新收拾人心,回归古典儒学,韩愈作《原道》,便是摒弃官方注释,直指人伦,并认为思孟学派才是儒家的“道统”,精髓在《大学》的修齐治平,正心诚意。用他赠卢仝的诗句来说,就是:“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指出:“仁,人心也。”进一步将价值世界的根源从自然转向内心。韩愈复兴儒学,正是重申“仁”是一种源于内心的道德,这意味着“诗言志”就是表达个人的心性。所以,他在《荐士》诗中叙述自诗经、汉五言诗、建安七子、鲍照、谢灵运至陈子昂、李白、杜甫和孟郊的诗歌源流,提出一个风雅的“诗统”,重点则落在“不平则鸣”的感慨上。

直抒情感于是成了诗歌的一个重要方式,但这却与前此诗歌的主流,尤其是与盛唐诗歌的恢宏蕴藉迥然不同。中国诗歌自始就有抒情诗的特征,诗人情感大抵是借外在景物来表现的,即是采用“兴”的手法,“瞻万物而思纷”。这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思维模式,诗人面对世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通过想象产生情景交融的境界。换言之,“兴”是抒情的想象,更适合跳跃的句式。

中国诗歌的另一个特征是音乐性。最早的诗歌都与音乐有关,此后诗歌与音乐分离,保留了韵与节奏,后者即是根据华夏语音的特点,形成两字一个音顿的句型。到了唐代,新起的近体诗甚至对平仄声调都有严格要求,古体诗尚存散文句法,近体诗则更加远离散文,讲究词语间的跳跃、凝练和省略,踵事增华了“兴”的想象。而直抒情感的“赋”则由于不依靠想象,因而适合文从字顺的散文句式。

既然内心比外在的自然更加重要,想象的地位也就下降了,诗歌手法采用“赋”不再遭到贬低。可以说,“以文为诗”的核心便是以议论为诗,抒发议论感慨。韩愈诗歌除了喜欢讲道理,也喜g发议论。诗人面对世界,不再是自然状态下的直觉,而是有着强烈的理性,心中萦绕的是眼前景、心中事,是景与情之间的逻辑。就抒发感慨而言,赋的手法是更加直接方便的思维方式。

如果说古体诗中本有散文句式,韩愈不过是走得更远而已,那么他在近体诗中以文为诗则是一个创新,并对宋代直至清末的近体诗影响深远。如《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用烟柳满皇都。”采用“赋”的手法,描写客观实景,拒绝将读者的想象引向远方,首句是散文中常用的明喻,“近却无”“绝胜”则是抽象词,都是在有意突出诗人的主观形象,与盛唐诗的营造意境不同,而是另觅诗意。

再如韩愈最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此诗是抒发议论感慨的典范之作,前两联都是直赋心事,五六句为名句,于一句中议论夹景。显然,这是一种与盛唐诗很不相同的句法,景语完全是在为情语服务,标志着诗人之诗从此转为了士大夫之诗。

情感散文诗范文12

品读军旅作家张蒙的诗集《守望寂静》和散文集《大地话语》,感觉一派真切真诚,清新质朴,洋溢着对纯情善美和人生理想的乐观向上的敬仰,仿佛从心底流淌的纯净河流,淙淙有声,清澈自然。如此吟诗作文的,定是正义、善良和富有爱心的人吧?

出生于山东沂蒙山区、成长于军营的张蒙,以豪情与挚诚,通过诗和散文找到了与现实生活的对接点,心灵与思想由此升华到一种诗化的境界。他的军旅诗和军旅散文,洋溢着不惧战争向往和平的昂扬之气,充满着热爱军营甘于奉献的乐观精神。像《忙碌的兵》《营区》《阵地》《微小的生命》《和平是件错事》《操场》《钢盔》等诗歌作品,事事入诗,物物动情,镀上了一层适意的英雄主义光彩。

有人说,诗是酒,散文是粮食。诗要浓缩,要提炼和升华,要通过暗示、启发,向读者展现一个深邃的境界。张蒙的诗中有不少这样出色的句子,比如,“战争是一次失败的手术/只切除了和平/刀口却化了脓//战争又是一次成功的手术/用火刀刮去感染的脓血/让伤口长出和平”(《战争》)。张蒙的诗从内在结构上,对意念和意象都作了巧妙安排。这种安排不单单是文字或思想,而是化成文字的思想,和凝结着思想的文字,是思想和形象的水融,是作者自己的独到感受。比如:“谁能像你一样/平稳地做到/能上能下//可是慢慢地人们发现/你下去是为了把别人搞到底/而你让别人上来/是为了填补你的空虚”(《关于电梯》)。在一些诗篇中,作者还采撷多种形象的共同点,以小见大,先得佳句,缘此构成并“发现”一首好诗,比如:“坚硬的手啊/坚硬的酒/坚硬的日子憋胸口”(《饮酒老人》)。

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不仅仅是处于诗情画意之中,更重要的要有生活情趣与审美素质,具有对人生的感受力、想像力与智慧思考。张蒙《秦淮河》一诗的结尾就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致:“夕阳里无数徘徊的影子/挤成渗血的影壁/季节的声音/依旧隐隐拍响/抚栏静立风啊/何时擦干那轮含泪的月亮”,诗人笔下的秦淮河幽静中透着忧伤,可谓由景及情,相合相生。

好的诗歌应该具有多重审美格调和多元表现特征,比如质实、浪漫、象征以及超越现实意味等。期待张蒙在今后的诗歌创作中不断求新求变,始于情趣而终于智慧,写出更多在形式内容上有机统一、在意味生成上更深更广的好诗。

张蒙的散文内容丰富,既有对军营生活的抒写,又有对家乡亲人和异地行走的一些风景的怀想。这些内容或是生活中的零碎见闻,或是人生中的点滴感思,均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形式灵活,文情并茂。《踏雪大兴安岭》以先声夺人的笔法、凝炼唯美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韵调和扣人心弦的细节,融合自己对大兴安岭的生活体验,表达了“并无野心,独享世界”和“如动刀枪,不跟你玩”的心意,显示出作者崇尚和平的思想和美好的艺术境界。《早春科尔沁》则以遒劲的笔调表现出“我跟小草们一样傲骨英风,一起守护这片春潮暗涌的土地”的军人气概,读来热血涌动。在《武器解读》中,张蒙选取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和最有深切生命体验的对象,把大炮当成“挺拔的大树”、把手枪当成“怪异的小鸟”、把刺刀当成“阴冷的月光”来写,独立成篇,角度独特,发掘精彩的细节予以深度描摹,展示了博大的精神天地和诱人的灵魂活力,彰显优秀散文的生命力。

真情是散文的生命。张蒙的亲情散文或写母亲进城,或写父亲的拐杖和父亲温暖的肩,以朴素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对家乡浓浓的情和对亲人单纯的爱。作为一名军人,这份情与爱更多了一种含意,是一个军人向家乡和亲人交出的一颗真心,散发着成熟季节的庄稼的香气。

张蒙的视角是多样的,无论大写“南京的王气”和“小记”醉翁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和妥贴的表达。

散文写作除了发动真情真心外,还要敢于表现自我、解剖自我和针砭社会思辨生活。期待张蒙能以更新鲜的角度,更巧妙的构思,突破传统写作的桎梏,写出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多重美学追求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