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鲁迅的小故事

鲁迅的小故事

时间:2023-05-29 17:29:51

鲁迅的小故事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1

《古小说钩沉》是伴随鲁迅一生的“人间小书”。

何为“人间”?古小说来源于人间,《古小说钩沉》见证鲁迅的人间,而“齐谐记”手稿则历经冷暖人间。

1966年8月底,天津卫生学校的一队红卫兵来到书法篆刻家齐治源先生家中,抄走了他收藏的四大箱文物,其中有鲁迅手稿三页及周作人题跋一页,共两开裱为镜片。齐治源回家后得知此事,但在当时的乱局中,他连抄家的卡车去向都不敢问。“”结束十余年后,齐治源终于迎回了自己当年被掠走的珍藏,此时他已年逾七句。退还清单上编号为2489的“鲁迅手稿”,即是齐治源之前所失――《古小说钩沉》已知最早的“齐谐记”手稿。

齐治源(1916-2001),天津人,书法篆刻家,富收藏,中国书协会员、天津市书协理事、天津市文史馆馆员、天津美协候补理事。曾师从王襄、舅父王猩酋,得钟子年、寿石工指点。编有《智园书法联语》。

自少年时起,鲁迅就开始了对古文的辑录,那时他既未离开故乡,亦未选择文学为事业。鲁迅对古小说的爱好,不知觉间影响了弟弟周作人。1902年2月12日,17岁的周作人在日记中写“夜看《汉魏丛书》内《齐谐记》《搜神记》数卷”,而同时,鲁迅正准备前往日本学医。1909年鲁迅回国,周氏兄弟协力完成了《古小说钩沉》的基础工作,齐治源所藏的“齐谐记”手稿即作于这时期。但对于四年的用功,兄弟二人却似乎都不以为意。1913年鲁迅发表《古小说钩沉序》时,轻描淡写地署了周作人的名字,而周作人即使是在与鲁迅失和的年份里,也再坚称自己并未付出太多。

1912年鲁迅在南京接受教育部职务,入秋后心心念念,两次请周作人将《古小说钩沉》草稿从绍兴寄来。1925年许广平写给鲁迅的第一封信,开篇自报家门“是每星期翘盼着听讲《小说史略》的,是当你授课时每每忘形地率直地凭其相同的刚决的言语,好发言的个小学生”。《小说史略》即出自《古小说钩沉》所做的功课,鲁迅年少时的所爱,促成了其与一生伴侣的相识,这亦是人间难得的姻缘。古小说仿佛一条暗河,在鲁迅激荡的生活表面之下,将支流深入到他的人生悲欢中。

何为“小书”?鲁迅在《古小说钩沉序》中写道“人间小书,致远恐泥,然洪笔晚起,此其权与”。精怪神仙之说历来为君子所弗视,但在鲁迅心中自有价值所在。

中国古代小说或为民间流传、或为取仕所作。以“齐谐记”为例,鲁迅辑录的小说有董昭之乘舟救蚁王,十余年后得到福报;有麻姑与华本两位贪食者明和暗斗,麻姑最终因食蛇脍呕血而死;有正月蒸糕是为祭祀蚕神之传说;亦有余杭县沈纵父子夜半上山遇斗山王,极短小而雅致的故事。最终出版与齐治源所藏“齐谐记”手稿相较,齐家所藏稿上文字俭省许多,以《太平御览》《初学记》为主。鲁迅后来所补校文字显然是以齐家藏稿为基础。

比较东西方民间小说,故事的母题虽会变化,但其所具有的劝诫、启发等功能却是值得研究的常怠?ǘ维诺在50年代收集并翻译意大利民间故事,辑成《意大利童话》,与鲁迅的《古小说钩沉》一样,这项出于爱好的工作为无数文学研究提供了材料与条件。鲁迅与卡尔维诺的文学创作亦显然受到了这些古代故事中叙事与观念的启发。鲁迅将古小说的辑录看做是周代采诗官的功课,采诗官为帝王采诗以观民风,鲁迅采古小说则是为观古人故事,知今人得失。

研究者普遍认为《古小说钩沉》中的校勘与辑佚极臻极善,几乎无可挑剔。但在鲁迅生前,《古小说钩沉》只是一项全凭爱好不计名利的独立研究。周作人在《关于鲁迅》中写道“这是求学问弄艺术的最高的态度”。

从在绍兴、杭州抄书的鲁迅,到齐治源与“齐谐记”的重逢,《古小说钩沉》见证几重人间离合。初始均衡被破坏、被接受、被修复达到新的均衡,这是古今小说所共有的叙事结构。也正如鲁迅一生在铁屋外呐喊,希望唤醒那些装睡的人们创造一个新的人间。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2

自从严家炎先生提出鲁迅小说的“复调”特征后,许多论者都注意从巴赫金的小说理论出发来解读《孤独者》。靖辉的《于无望中挣扎的灵魂――读鲁迅小说〈孤独者〉》认识到“我”与魏连殳分属于鲁迅灵魂世界的两个侧面,他们共同构成了鲁迅心理和情感世界的复杂性[1],但该文尚未明确《孤独者》的“复调”性。李铮的《欲将沉醉化悲凉――论鲁迅小说〈孤独者〉的复调结构》则明确从“复调”理论出发,认为《孤独者》的叙述者实际上有三个:“我”、魏连殳和房东老太太。在“不断变换交错的叙述中”有三个孤独者的故事:魏的祖母、魏连殳、“我”;它们呈“递归结构”。魏的祖母的故事是“为了突出连殳的命运而作的铺垫叙述”,因此只是魏连殳故事的“附属物”,不与之构成复调。而“我”与魏“成为鲁迅思想的两个侧面,也都带着鲁迅自己的影子”。他们的故事代表两种声音,构成复调。这种复调体现在二者的对话关系中,即“关于孩子问题的争论”、“关于故乡、人情的讨论”和“两人生活态度的相互映衬”。总之,从《孤独者》中可以看出“鲁迅小说叙述结构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借鉴”和他“对传统的革新与创造”[2]。李盛涛、徐光淼的《从〈孤独者〉看鲁迅小说的对话性》认为《孤独者》既有“微型对话”,也有“大型对话”。前者指“叙述人和主人公魏连殳各自话语内部的对话性”;后者指人物之间、作品的结构都体现出的“对话性”,这种对话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未完成性”和“一个开放的空间”,从而使鲁迅的小说“获得了一种超时代性”[3]。

金振胜的《鲁迅小说的内心独白与主题意蕴》从叙述视角出发,认为由于《孤独者》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属于限制性视角,作者用了书信来填补叙述真空。书信“充当了临时性的叙述话语”,从而“带来了叙述的变声效果,展示了一种新的语态、新的性格和新的意蕴”。魏的书信话语形式富于变化,而且“是一种具有个性化并且蕴含着复杂心理内涵的内心独白”[4]。

李明的《论鲁迅自我小说中的自我表现形式》着重分析了鲁迅的自我小说中作者的“自我介入”的四种形式:直接自我、间接自我、分裂的自我和相对零自我。《孤独者》属于第三类,小说中的“我”是“作者自我的正面形象”,是“社会化”的一面;而与我相对立的人物,则是作者自我的一个侧面,即“未向社会公开的、比较隐蔽的私人化的一面”。这种表现形式“便于展示作者内心矛盾复杂的心灵世界,便于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5]。

赵彦杰的《论〈孤独者〉的叙事特点》认为小说有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人称散点透视叙事法的运用”、“距离感叙事法烘托故事客观性”以及“现代性叙述话语的体现”[6]。

陈方竞的《鲁迅小说的“魏晋情结”:从“魏晋参照”到“魏晋感受”》则独辟蹊径,从鲁迅与魏晋文人的内在联系出发,指出《呐喊》、《彷徨》中的小说具有“魏晋情结”,而且表现为从“魏晋参照”到“魏晋感受”的变化。“鲁迅孕育并写作《彷徨》时期,已经深深坠入'魏晋感受'之中”,“在魏连殳身上注入了鲁迅个性中更为强悍的一面,集中体现了他的'魏晋感受',而且,他把这种感受极大地强化了”,从而“构成魏连殳与嵇、阮在更深层次上的内在一致性”[7]。

曹新发的《浅谈鲁迅作品中的黑色意象》认为黑色是在鲁迅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颜色,这是他独特的艺术特色。黑色意象的作用有两个:“描写他自己深刻感悟的社会人生”和“塑造一个'黑色人'家族”,即“精神上孤独、寂寞、绝望以至复仇和死亡的人的家族”。魏连殳是这个家族的一个成员,他所采用的自我放逐的复仇方式正是鲁迅所特有的复仇方式[8]。

注释:

[1]靖辉《于无望中挣扎的灵魂――读鲁迅小说〈孤独者〉》,《名作欣赏》2001年第4期

[2]李铮《欲将沉醉化悲凉――论鲁迅小说〈孤独者〉的复调结构》,《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李盛涛、徐光淼《从〈孤独者〉看鲁迅小说的对话性》,《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

[4]金振胜《鲁迅小说的内心独白与主题意蕴》,《天中学刊》2006年第4期

[5]李明《论鲁迅自我小说中的自我表现形式》,《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6]《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3

还小的时候,我并不知道鲁迅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只知道他一定是个很厉害的人。你看,小学、初中、高中课本上都有他的文章,难道还不有名吗?

后来上了六年级我才开始真正了解鲁迅,读了他的文章作品才发现他嫉恶如仇又爱憎分明,他粗犷刚烈又胆大心细。他生就一副傲骨,秉承先哲才气,鹤立鸡群,独往独行。

趁这个寒假,我迫不及待的拉着全家来到鲁迅故居,想在生活中更多的去了解这位有个性的学者。

阴冷的冬季刚好与景区的白墙黑瓦房屋,黑灰色的屋檐,浅灰色的路面,还有乌篷船上那些穿这白上衣和灰长裤的船夫相呼应。我忽略了周围服装鲜艳的人们,来到这里,只感受到那浓浓的文化气息。

远远地我望见了一张鲁迅的脸,刻在墙上。这里“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正抽着香烟,神情十分专注,仿佛正琢磨着人生的苦难。随后走近了才发现下面有几个铜人十分有趣,其中有一个和课文中的闰土十分相像,他正坐在板凳上咧着嘴笑呢。

沿着窄窄的小路走进三味书屋,这就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我们顺着小路走,跨过了许许多多的门槛,走过了许许多多用石头铺成的小路,看见了他们吃饭的地方。里面有一张黑色的小圆桌,这跟现代形状没什么区别,但上面刻着花纹是真的别致。我妈妈说自己小时候看过这样的家具,可对我来说,这就像是另一个时空的事。想象着鲁迅在这里上学,在桌上刻“早”,好像书中的故事一下子跃入到眼前来了,既熟悉又陌生。

出了三味书屋,接着,我们又参观了鲁迅故居和故居中在鲁迅笔下生动有趣的“百草园”。刚开始我以为只是景区里面工作人员种的蔬菜园呢,普普通通,但是看到了一棵参天古树,我才醒悟到这个“特殊”的菜园。它给予了鲁迅小时候的快乐童年,我想,鲁迅笔下的那些快乐,就是童年,是故乡的家吧。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鲁迅纪念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几个潇洒的金字写在了铜像旁边的墙壁上,是鲁迅一生的写照。在里面我们新奇的体验了“拓印”,带了几张鲁迅的画像流连忘返,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走出了鲁迅纪念馆,咕噜咕噜的肚子叫声提醒着我应该要吃午饭了。我们找了家“寻宝记”餐馆就进去了,鲁迅边上的餐馆都这么有特色,我们不仅享受了美食,还听了越剧,品尝了十年陈黄酒。

这次参观了鲁迅故里,让我更加了解了鲁迅,普通的环境里却造就了不普通的“大人物”!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4

摘 要:《一件小事》的接受史是误读史,而产生误读的根源在于批评者没有充分注意《一件小事》的叙述艺术。从我国的《一件小事》阅读史看,鲁迅倾注其间的艺术苦心差不多白费了。

日本学者藤井省三认为在现代中国,鲁迅的《故乡》曾经作为“培养知识阶级后备军的感情与逻辑”以及“作为承担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语文教材”。因此,“可以将《故乡》称为被不断改写、不断更新的文本”①。他的研究揭示了在现代中国,《故乡》的阅读接受大多是从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作为思想教育读本的层面进行的,体现了“社会意识形态对文本的压抑”②。

从《一件小事》的阅读史中,我们也能发现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对文本的压抑”情状的上演。《一件小事》作为鲁迅作品中极其有名和极为重要的经典篇章,学界无论是否定的意见还是激赏的评价,全都没有很好地揭示出它的艺术机制以及艺术蕴意,《一件小事》的阅读史也可谓一部地道的误读史③。

当然,文本“即是自足的又是他定的”,一切阅读都成了被阅读文本生发意义的一部分,都是它的互文本。完全拒绝这样的阅读,文本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存在的意义;而不假思索地接受它们,又要冒被“偏读”甚至被误导的危险。——这是一切文本的宿命。对这些互文本细加考索,显然有助于深入认识这些“偏读”和“误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理解文本历史。但是,这只是经典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对于经典的研究而言,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对经典文本的艺术价值形成的内在艺术机制的研究和揭示,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类似的误读再次发生。

笔者认为《一件小事》艺术价值形成的内在机制在于小说独特的叙述艺术。李欧梵有言:“如果说鲁迅的人物刻画是描绘现实和体现关键性思想的主要方法,那么,他的叙述艺术,也就是表现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相互行为的方法,就应是他的技巧的最重要的方面了。应当说,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有意识地发展小说叙述者复杂艺术的第一人。”④

《一件小事》体现了鲁迅在小说叙述艺术上的自觉。它采用了有严格权力自限的第一人称倒叙的叙述方式:故事严格限制在人物“我”的见闻之内,老女人怎么想,车夫怎么想、巡警分驻所里发生了什么,都有意识地排斥于叙述之外。又因为小说具有鲁迅精神自传的性质,人物“我”身上依稀有着鲁迅自己的面影。但小说中的“我”又绝不等于鲁迅。在谈到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时,李欧梵说:“鲁迅小说中虽然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却并不直接表示自己的意见,这在‘五四’一代作家中是无与伦比的。他的小说约有三分之二用了第一人称,其中有两篇是主人公自述(《狂人日记》和《伤逝》),其他第一人称都是叙述者。小说中的‘我’不但不就是作者自己,反而是作者拉开自己和读者对自己的联想之间的距离的有效方法。”⑤很多评论者不明此理,混淆了作者(鲁迅)、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我”之间的区别,将三者视为同一,导致了对文本的误读。

叙述者,通俗说就是在文本中讲故事的那个人,并不等同于作者,叙述者是作者创造的虚构世界的产物,用罗兰·巴特的说法是“纸上的生命”⑥。“文学作品中的说话者不能和作者划等号,说话者的性格和状况只能由作品的内在证据提供。”⑦叙述者也不等同于隐含作者,叙述者是隐含作者创造的一个特定人物。所谓隐含作者,它是介于叙述者和真实作者之间的一个虚拟人物,它的形象是读者通过阅读根据文本建立起来的。它通过作品的整体构思,通过各种叙述策略,通过文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布斯把叙述者分为“可信”与“不可信”两种类型显示了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区别和联系,“前者(可信叙述者)表现为信念规范与隐含作者一致;后者(不可信叙述者)所出现的则是一个与隐含作者信念和规范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叙述者”⑧。

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是叙事学里比较复杂的问题之一。按照热奈特的说法,所有叙事,不论明确与否,都是第一人称。⑨因为叙述者是故事的讲述者,不管叙述者以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人称指称故事中的人物,叙述者总是“我”。可是,当叙述者用“我”指称故事中的人物时(即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和人物就易于混淆:习惯上把叙述者和人物视为同一。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热奈特较早注意到这种区别,他指出:“有关这个问题的大部分理论著述令人遗憾地混淆了语式和语态,即混淆了视点决定投影方向的人物是谁和叙述者是谁这两个不同的问题,即谁看和谁说的问题。”⑩这一区别在第一人称倒叙式的叙述中体现得尤为充分:当一个叙述者回顾数年前的某段经历或内心体验时,因时间产生的距离,现在的聚焦者(即人物)和过去的聚焦者对于同一事物或人的观察感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尽管叙述者仍然身处于现在时刻,但聚焦者自身已经出现了分离,分为经验之我和回顾讲述之我{11}。显然,“经验之我”与“回顾讲述之我”是同一个人,他们只有时间上的先后,他们与话语行为的叙述者“我”不是一回事。他们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时间上,当“回顾之我”讲述自己的往事时,过去的那个“经验之我”在时间上总是在前的,“回顾之我”总是在事后才能讲述,但是那个叙述故事的叙述者“我”,在叙述故事之前总是对于故事的一切了如指掌的,“经验之我”与“回顾讲述之我”其实都是叙述者的创造,它创造了“讲述之我”与“经验之我”的想象的生活时空,它凌驾于“讲述之我”与“经验之我”的生活时空之上。并且,这个“我”只是存在于纸面的空间中,依靠阅读而获得生命,它不能进入想象的“讲述之我”与“经验之我”的生活时空。{12}

《一件小事》采用的就是第一人称倒叙式的叙述,其叙述者“我”与人物“我”显然不是同一的。

人物“我”以“小事”发生为界,有“旧我”和“新我”之分,“旧我”对应“经验之我”,而“新我”对应“回顾讲述之我”,凌驾于两个“我”之上的,就是隐身在第一人称叙事中的叙述者,它不仅操纵着叙事在两个“我”之间进行,并且发出不同的叙事声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态度。

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叙事节奏是很快的,“小事”前六年和“小事”后两年多时间的事情几乎一语就带过了。在开头部分,“我”是以心理独白的方式吐露了自己对六年来“国家大事”的不满、失望,把“我”在这个混乱的社会变得越来越看不起人而自责与不安毫不掩饰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让“我”如此真诚地剖析自己的灵魂,叙述者的声音是现身说法式的,表现出了与隐含作者相同的信念规范,是“可信”的。在最后一节叙述者也是让“我”以心理独白的方式吐露了自己“小事”后两年来的苦痛和惭愧、勇气和希望,同理叙述者也是“可信”的。从叙述用语和“我”对人对事的态度看,小说这两部分的叙述聚焦者“我”是“回顾讲述”的“新我”。

在转入对“一件小事”的叙述时,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叙述节奏变缓了,详细叙述了“我”经历的这件“小事”,在“我”貌似客观叙述的背后有着严重的“叙述圈套”性质的叙述加工,小说这部分的叙述聚焦者“我”是“经验之我”,即“旧我”,叙述者的叙述加工的深层含义,就是为呈现这个“旧我”看待人和事的极其主观武断的态度。

这里面叙述者的声音的情形比较特殊,叙述者在此也好像用了“分身术”,变成了两个:一个是与聚焦者重合为一的叙述者“我”,跟随着聚焦者“我”对“事故”进行叙述加工,对读者来说它是“不可信”的;另一个才是“高高在上”的真正的叙述者,它其实对人物“我”的主观武断的性格早已了如指掌,它故意让“我”在叙述“事故”时进行极其主观武断的叙述加工,借以呈现“我”的主观武断以及“看不起人的坏脾气”,从更深的层次讲它又是相当“可信”的。

由此,我们对《一件小事》中叙述者“我”与人物“我”之间的不等同的复杂关系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前的很多批评者没有分辨小说的这些复杂的情状,认为“我”的所有叙述都是事实,“我”就是小说的隐含作者,是鲁迅的化身,因而是“可信”的,不假思索地把经“我”叙述加工了的“事故”叙述当作事实,由此判定车夫形象是“高大”的,从而导致对小说的种种“误读”。

更应该指出的是,《一件小事》表面上虽然是叙述者“我”在讲述故事,但很清楚,这是鲁迅使用的写作技巧,故事的真正讲述者只能是作者本人。现在要问的是:鲁迅为什么要以这么特殊的方式讲故事呢?

这其实是一个小说修辞学范畴的问题。布斯说:“不论我们怎样给艺术和艺术性下定义,写小说这个概念本身就意味着找到表达技巧,使作品最大可能为读者接受。”{13}“小说修辞的终极问题,就是断定作家应该为谁写作的问题。”{14}如笔者所论,《一件小事》是鲁迅精神自传的一部分,小说很有些为自己而写的意思。我们知道,鲁迅在关涉自身的文学化表达时,一般都是相当晦涩婉曲的,典型的例子是《野草》,晦涩婉曲才是“鲁迅”式的,他不会用直露的方式把自我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在《一件小事》中,他让“我”的叙述在“可信”和“不可信”之间穿梭行进,其间的晦涩婉曲是旁人要仔细辨析才能察觉的。同时,鲁迅在小说中也寄寓了对当时那些“恨恨不平”的知识分子(当然,说“蛰居”期的鲁迅也很有些“恨恨不平的根苗”也不为过)的深刻思考,希望小说能为这类知识分子中的有悔意、能反思者起到“棒喝”的效果。可以想见,当读者发现“我”这个貌似“可信”的叙述者提供了极其“不可信”的叙述时,意想不到的叙述效果就会由此产生,这正是鲁迅要竭力达成的“棒喝”效应。所以说,在艺术表达效果上此形式与内容是相得益彰的。《一件小事》充分体现了鲁迅在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小说叙述者这一现代小说的复杂技巧。

综上所述,限知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提供了一种让“我”自暴其短的方式,而倒叙部分(小说第一和最后一节)的经“小事”的“棒喝”而开始的反思和自新无异于现身说法,又为“我”这样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可资效仿的范例,这是采用任何别的叙述方式所不能达成的。可见,仅在叙述者的选择运用上,鲁迅在《一件小事》上的艺术用心实在是很深的。当然,这样的修辞用心一如“小事”的棒喝效果,也只有深思者方能领悟,从我国的《一件小事》接受史看,鲁迅倾注其间的艺术苦心差不多白费了。

①②③ 藤井省三著,董炳月译:《鲁迅〈故乡〉阅读史——

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第210页,第212页—第213页。

④⑤ 李欧梵著,尹慧珉译:《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第57页,第58页。

⑥ 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外国文学报道》1984年4期。

⑦ m·比尔兹利斯:《美学》,纽约英文1958年版,第240页。

⑧ 谭君强:《叙述的力量:鲁迅小说叙事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⑨⑩ 热拉尔·热奈特著,王文融译:《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1页,第248页,第126页。

{11} 施洛米丝雷蒙-凯南著,赖干坚译:《叙事虚构作品:当代诗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5

据说,这条老街基本保留了鲁迅生前的样子,即清末民初时的建筑风格。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是粉墙黛瓦,竹丝台门。一条小河从鲁迅家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水中晃晃悠悠……

鲁迅祖居、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还有我们十分熟悉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等,都集中在这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上。走进鲁迅的家,如同走进鲁迅的作品,那故事,那场景,仿佛在我们的眼前晃动……

鲁迅祖居被当地人称之为“周家老台门”,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在清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四进院落有廊屋贯通,空地上点缀着假山、石池和微缩的盆景,也有高大的芭蕉,翠绿的叶子伸向天空,把白墙乌瓦衬托得生机盎然。

从鲁迅祖居向西行不过半里就是鲁迅的家,即鲁迅故居。其规模和结构与祖居基本相似,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分为六进,有大小房屋80余间,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在内,占地约4000平方米。

鲁迅故居建于清嘉庆年间。清末周家逐渐衰落后,于1918年整个屋宇卖给了朱姓人家,鲁迅戏称为“朱文公的子孙”。

我们踏进昔日鲁迅的家门,沿井边长廊入内,前进就是鲁迅一家当年的住处,鲁迅1881年出生在这进房子的西首第一间。辛亥革命前夕,鲁迅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任教,期间也住在这间屋里,房中的一张铁梨木床是鲁迅睡过的原物。

老屋的后面是名气很大的百草园。

其实,百草园就是一个不大的菜园子,但对童年的鲁迅来说,却是他的乐园。他在这里玩耍嬉戏,品尝紫红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墙根捉蟋蟀、拔何首乌。夏天在园内纳凉,听阿长讲美女蛇的故事;冬日在雪地上捕麻雀、塑雪罗汉……

每个人都有过这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但又不能不随着童年的结束而结束。当年,鲁迅也是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童年,告别了百草园: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复盆子们和木莲子们……”

鲁迅走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掀开了他人生重要的一页,为他后来成为文学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他不情愿地走进了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在鲁迅祖居的对面,紧临着一条小河,穿过青石小桥,一扇黑油的竹门旁,镶嵌着一块小石条,上面镌刻着鲁迅的字:“三味书屋”。

同行的游人见之,立即兴奋起来,有人大声背诵道:

“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些源自鲁迅著作的话,逗得游人们掩口而笑。

三味书屋是当年绍兴城内一所颇负盛名的私塾,也是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先生的家。鲁迅十二岁开始到这里读书,前后长达五年之久。

“三味书屋”的原名为“三余书屋”,寿镜吾先生的书房的额枋上仍悬挂着“三余斋”。“三余”取义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即董遇所说:“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奉劝人们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抓紧学习。

三味书屋座落在寿镜吾先生家的东侧厢房,房正中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和松鹿图,两边的对联写道:“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

“三味”的解释有多种,其中一种解释是古人对读书感受的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这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第二种解释出自宋代李淑的《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美味佳肴,喻为最好的精神食粮;第三种解释来源于寿镜吾先生的祖训:“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也有专家认为“三味”是借用的佛教语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译。原指诵读佛经、领悟经义的三重境界:一为“定”,二为“正受”,三为“等持”,意思是说,诵经之前要止息杂念,做到神思安定专注;领悟经义态度必须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诚;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保持始终如一的精神。随着佛教思想与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渐引申为对事物本质精神意义的概括,有“个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说法,用来比喻领悟学问的精确与深刻。

鲁迅的座位排在三味书屋的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较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有一个刀刻的“早”字,据说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寿先生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以自勉。

寿先生每年只收八个学生。他认为多收了教不过来。其教学的严谨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寿先生是位很爱读书的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描写中我们就可以体味出来。鲁迅写道: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你看,“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多么专心、多么入神、多么陶醉、多么令人羡慕啊!

今天还有哪位先生能有这样的情致和神态!

鲁迅祖居和鲁迅故居之间,是一座中西结合、朴素庄重的新颖建筑物,黑漆竹门上方镶嵌着郭沫若手书的“绍兴鲁迅纪念馆”六个金色大字。纪念馆的序厅安放着两米多高的鲁迅塑像,影壁上镶嵌着鲁迅手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生平事迹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按照时间顺序和活动地点分为五大部分。共展出鲁迅生平的600多件展品,其中有实物、手稿、信札、照片、模型和美术作品、书刊及各种版本的鲁迅著作。真实形象地再现了鲁迅的光辉业绩及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纪念馆的定位,是以对鲁迅的总体评价为主线,即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和鲁迅是同时代的两位伟人,一生敬仰鲁迅,阅读鲁迅,学习鲁迅,也号召党员干部读一读鲁迅。他多次表明:“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鲁迅是最赞赏的知识分子。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赞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在此后的四十年里,鲁迅由一位独立的文学家,逐渐演变成了无所不能的政治工具。仅以时期为例,“”利用鲁迅,清除了许多对立面。使鲁迅形象被歪曲,鲁迅作品被割裂,鲁迅生平被篡改。以至于改革开放后,一些专家为了还原鲁迅的本来面貌,作了许多拨乱反正的工作……

今天,鲁迅的政治外衣被脱掉了,可鲁迅的经济外衣又被隆重地穿戴起来。

虽然,鲁迅的后人对“鲁迅经济”十分反感,也不时在各种场合进行声讨。但经济了的鲁迅和当年政治了的鲁迅一样,是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鲁迅笔下的许多人物如今都在绍兴开设了店铺,如孔乙己、阿Q、闰土、华老栓、祥林嫂等等,他们不仅生意兴隆,同时也繁荣了这条历史文化街区……

我在“咸享酒店”的门口看到孔乙己的全身塑像时,不由得一阵欢喜,“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句孔乙己的“名言”,立即涌出我的嗓子眼。

还有“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些迂腐、穷酸、强词夺理的“名言”,既令人同情孔乙己这个人,又对那个残害知识分子的时代感到无比的愤慨!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6

关键词:颠覆;无厘头;审美向度;先锋

一、颠覆传统,消解诗意

第一次看到《奔月》的时候,我很难猜测,鲁迅究竟想表达什么。后世有无数歌咏嫦娥的诗词,如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写得美丽、凄凉而诗意。古代神话中美丽的嫦娥,在鲁迅的笔下,成了一个世俗而又恶俗的女人。“探了一探头”,“她眼睛快”,“似理不理”,“柳眉一扬,忽然站起来,风似的往外走,嘴里咕噜着”……这一系列动作,不带一点美丽女子的仙气,相反却是一无情怨妇形象。鲁迅彻底将美丽与诗意消解,嫦娥不再是美的化身。她貌似仍旧美丽,内心却庸俗不堪。对羿发脾气的这段,便突出显露出这一点。她一味埋怨着现在生活的清苦,无视羿为生活奔波的艰苦及对她的关怀与怜爱。羿为她远走猎食,而她竟偷偷地独吞仙药,独自上了月宫。

在文中,鲁迅注入了许多的流行元素,将古代圣人与今日世俗杂糅。鲁迅如此大师,将嫦娥写成一反面人物,背叛了羿的深情厚义,而且羿也是一凡人,英雄形象被凡俗化。读者不禁沉思,他颠覆传统的用意何在?

在古代神话中,羿是善射的英雄。《奔月》中,鲁迅却着重写了一个俗事中失败的英雄。他可以凭高超的箭术射日,射野猪、兔、山鸡,射一切能吃的生物,依然是神奇的英雄。但在俗世的世界里,他却无用武之地,无法改变让嫦娥天天吃乌鸦和炸酱面的生活,终于嫦娥奔月而去。羿的这种俗世化的艺术表现,可以帮助人们从神话的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鲁迅用这种手法消解了羿的英雄主义。

二、表面的无厘头,开拓新的审美向度

鲁迅的《故事新编》大部分作于晚年。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及其事迹,运用暗喻和象征意义展开丰富的联想,嘲讽神圣,解构崇高。《补天》中的女娲本是人类的创造者,《奔月》中的后羿是拯救人民的神话英雄,《出关》中的老子是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神圣和伟大代表,但到了《故事新编》中,却受到了扭曲。他们过着和俗人一样的生活,忙着生,忙着死,且无一例外地陷入了困窘。

鲁迅不只一次的在《故事新编》的《序言》中提到他写作的“油滑”之笔。“油滑”的大意是指在古代时空叙事中随意的糅入现实如世相琐事语汇等,使之形成古今混融的文体局面。貌似游戏之笔,契合当下无厘头的表现。当现实令人失望透顶,人们往往会寻求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来宣泄内心。

李欧梵在《铁屋中的呐喊》中曾指出:“鲁迅在文学形式方面的反传统,没有受到中国学者广泛的注意。我认为鲁迅是一个形式上的创新者,他对于传统中国文学的文体,非常敏感,并试图超越《故事新编》这个集子,也在形式上颇有创意,根据的是古材料,创作时使用的却是新观点和新意象。”

《故事新编》被许多大家称为是“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的总体风格却显示出从未有过的从容、充裕、幽默与洒脱。尽管骨子里仍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表明鲁迅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具有某种超前性。”③

在这本集子里面,鲁迅试图探索一种新的表达方法,无厘头的情节给人带来陌生化的感觉,开创出新的美学向度。

三、深刻的现实指向,永远的先锋旗织

无论怎样天马行空的想象,最终都是或隐或显的指向现实生活。鲁迅作为一个始终不渝的革命主义战士,他的作品,无论小说集、杂文集、散文集、散文诗集还是这一本被定义为历史小说集的《故事新编》,都是他执着的投射于当时黑暗现实的一道犀利的光芒。引导人们,不断向前。

18、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托尔斯泰、陀思妥夫斯基等,写人写事是按准确的比例尺寸,在此基础上将人事写得饱满厚实。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们想要表达的一切思想情感、理解认识,都是在人物事件确实可信、厚实饱满、有了立体感的基础上完成的。但鲁迅在此以漫画的笔法,以散漫的情思,以无厘头的闹剧,将古代圣贤一一解构,回到凡俗,既亲切可爱,又生动有趣,并且演生出无限的常读常新之义,开拓了新的美学空间。

这不禁让我想起余华小说《兄弟》,余华曾经被看作是“小说革命的先锋性拓展”的代表人物,他的先锋小说也曾经被看作是当代中国最生动地体现了“世纪末精神”的作品,因此,按照人们一般的思维模式,他有责任也有义务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将先锋小说进行到底。余华后来的作品《第七天》回归到现实,但他永远是以先锋的姿态来写作的。

在世界文学与艺术史上,先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概念。主要指一种带有实验性质的形式创新运动,它可以是一种精神,可以是一种姿态或一种倾向,也可以是一种方法或过程。诚然,先锋以其藐视一切、颠覆一切的雄心拆解着一切意义与权威。而且这种无边的挑战已然为自己开辟了一片独特的美学天地。然而先锋的价值多体现于技术层面,这种空壳性与虚表性又使先锋所倡导的模式和程序流于表面化。在剥下先锋这件令人眩晕的华丽外衣之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一片熟悉的景观。因此,在现实主义的写作领域中,任何一点功力的不足,都可被看得清清楚楚。但先锋是一面安全的宝旗。

诚然,文学史上的确有许多优秀的先锋作品出现,并且给曾经一陈不变的文坛注入鲜活的血液,带来活力。鲁迅重视作品的现实意义,把《故事新编》说成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依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揭示历史,达到启示国人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契合先锋的概念。他的创新、无厘头、陌生化、颠覆传统观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其先锋又不仅仅限于形式的实验,《故事新编》中《补天》《奔月》《理水》等八篇,无一例外的指向现实生活。(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注解:

① 《鲁迅全集》:《奔月》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7

关键词:鲁迅;复调;独立意识;多个声部;两个故事

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巴赫金思想虽然诞生于20世纪,但是时至今日,它仍“超越现实的永恒魅力”。①关照中国现代小说,也可以尝试用复调结构进行分析,鲁迅文本中的“复调”现象就值得探究。

复调是音乐的概念,指由几个各自独立的音调或声部组成的乐曲,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有两处对复调小说作了集中说明:

“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和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在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他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中,而且相互间不发生融合”。②

在上述定义中,巴赫金主要强调了复调小说中的人物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是不以作者的意志而存在的。复调小说不只包含着常规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表现具有同等价值的各不相同的独立意识并且作者同作品人物平等参加对话。虽然复调小说虽是由各自独立的声部构成的,但它仍然是个统一体。这里的统一不是作者意识而是各种意识横向相互作用,并且相互依存,它统一于相互依存和相互并列的关系。

根据复调小说的定义,鲁迅小说究其要义也存在着“复调”的现象:独立意识的小说人物、统一于一个整体的多个声部、两个模式中的两个故事等。

一、具有独立主体意识的小说人物

复调小说中,作者不支配一切,任何人物都是有自己独立的身份与作者一同参与平等对话,巴赫金认为欧洲小说的发展有两条路线,

“一条是以托尔斯泰为代表的独白的路线,小说取决于作者意识对描写对象的单方面规定,只有一种声音,即独白型。一条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首创的多种声音并存的复调型。巴赫金通过区分两种小说类型,小说体裁适应的生存领域,进一步阐明了复调小说和独白小说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势。进而提出复调小说的基础是对话,对话对于复调小说是至关重要的,离开对话就谈不上复调小说。”③

而笔者认为鲁迅作品中常常运用人称叙事角度的变化发生一种“潜对话关系”来充分展示人物自己的独立意识。

诸如《阿Q正传》从“序”开头,一开始便是说“我要给阿Q做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④“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⑤仿佛是作者在做陈述,让读者以为该小说是以第一人称为主的,但随着正文叙事的越来越深入,这个“我”就逐渐隐去或者淡出,慢慢就变成了第三人称,因而后面又写到阿Q的性苦闷,阿Q参加革命的梦等。临刑前还写到了阿Q多年前看到而留下印象极深的那匹饿狼的眼睛,他觉得周围看客们的“可怕的眼睛”“穿透了他的皮肉”,就跟那匹饿狼一样。这些都是第一人称的“我”所无法完成的。“显然,当小说越来越从喜剧变成悲剧的时候,作者必须更换叙事者身份,让真正的第三人称登场”。⑥这样也就让人物保持自己的独立意识,和作者平等的产生对话,笔者认为这不是作者写作技巧,而是真正复调结构的使然。北大知名教授曾经说:

“鲁迅第一人称小说中的叙事者“我”与人物之间构成了一种对话与潜对话的关系模式,这种关系模式既是处理小说中不同的甚至彼此冲突的声音的方式,也使小说中的对话性与辩难性得以“形式化”,其中蕴涵了一种第一人称叙事的复调诗学。在这种复调的背后,是“我”与人物构成的对话性的境遇关系,由此可以进一步引发出鲁迅小说文本中的主体建构问题。”⑦这里又提出了“复调诗学”,简单地说就是他认为鲁迅作品中存在“潜对话模式”,构成了自己的“第一人称叙事的复调诗学”促成了文本的“主体建构”,这种“主体建构”也是复调小说主体性的展现,人物不依赖作者而独立存在,表达自我,从而印证着“复调”现象。

再如《伤逝》有副标题“涓生的手记”,这样就不但提示了它是一部手记体小说,而且还产生了一种效果即在小说之外似乎有个观察者在审视“手记”的故事,形成一种空间隔离的效果,这个观察者可以说是隐含作者,也可以认为是理想读者,小说的理想读者可以通过这个副标题把作者的立场与涓生的表白区分开来,不至于把涓生的姿态完全等同于作者的态度,保持与小说中涓生叙事的距离,从而才可能以理性的眼光审视涓生。而这种审视的态度,正是小说作者的态度,因此可能也是作者要求读者应该具有的态度,使读者成为一个更超越的观察者。副标题“涓生的手记”的另一个作用则在于,使小说有了两个释义空间:一个是手记中的过去时态的阐释空间,一个是现在时的阐释系统。两个系统之间构成的也是一种潜对话关系。在鲁迅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中,“我”与他者的话语总体上都有一种对话性的复调关系,进而彰显人物的独立意识。

二、统一于一个整体的多个声部

每个人物具有独立的意识是鲁讯小说“复调”现象的一个前提,巴赫金认为“复调的实质恰恰在于:不同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⑧鲁迅小说中也经常“回响两种不同的声音”,并且它们统一于“基调”和“总体倾向”之中。⑨如《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他有自己的的理想抱负可是无人理会,落魄到连孩子都欺负他,但当他当上军阀顾问后,转眼成了“魏大人”,立刻门庭若市,好不热闹,他死前的笑,让人匪夷所思,他笑自己这身不合体的军装?笑这个可悲的世界?抑或是嘲笑自己?他貌似胜利了,然而却彻底失败了,终究没人理解,终究在孤独中完结生命。笑声回绕,是“魏大人”的嘲笑,也是鲁迅“温柔的咆哮”,胜利是失败的胜利,失败是胜利的失败。又如整篇《伤逝》的行文,似乎是作者娓娓道来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又似乎是涓生自己陈述那最沉痛的记忆,他苦闷彷徨,他爱恨交织,他不知在真实和谎言之间如何选择?说了真话,子君会伤心,说了假话,又是在欺骗自己,感情已经不如己初,最终在矛盾中说了真话换来了子君的悲剧,涓生复杂的心境与矛盾的思想绝不是有些学者说的“心理描写”那样简单,是人物的挣扎,是作者的心痛。在鲁迅的作品中,多重音响复合,余音绕梁,令人发指。除此之外,人物自身的多重性格也回响起不同的声音。《奔月》中没有描写羿曾经的光辉伟绩,而是展现了羿成为凡人后的无助和悲哀。天天“乌鸦炸酱面”换来妻子的唠叨与人生的困境,英雄平庸化的人生让他不知走向何处,这种“虚妄人”⑩的多重性格构成了人物性格的“多声部”,组成了人物的“复调”。

三、两个模式中的两个故事

鲁迅作品中的“看与被看”模式和“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已为大家所熟知,正是这熟悉的模式中叙述者在讲述别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相互渗透、影响,构成了一个复调。B11《示众》中的“看客”像过年看花灯一样赶着热闹地看犯人,同时民众这种动作、心理又成了他们互相看和“看客”看的对象。《药》中的夏瑜,为像无数华老栓这样的“被启蒙者”流血牺牲,可悲的是不但不被理解还成了华老栓们“看”的对象,进而成了“被吃”的对象。两个故事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一样各自发展却统一于同一主题之中,体现小说情节、结构上的“复调”。“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这类小说也有“两个故事”,在《故乡》中,对故乡的情感是每个人心中最炽烈的感情,然而当一切都回不去时又是何等的苦闷与悲哀!“我”早年离家,带着“迅哥”的称呼,“豆腐西施”的笑声,“扎猹”的记忆,回到“我”昔日的故乡,然而迎接“我”的是“老爷”的称呼,“圆规”模样的索取,“木偶人”的躲闪,即又惊醒了“我”的美梦,决定“再离去”,与绝望斗争。小说用闰土与“我”的两个故事,表现了主题,构成了真正的复调情节,蕴含着“反抗绝望”的鲁迅哲学和生命体验。

四、鲁迅作品中出现“复调”现象的原因

“人的存在应当受到重视和关怀,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都有独立的价值,有了这个前提才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反之,人有高低贵贱之分就不可能有这种平等对话关系,如农奴和农奴主,在农奴主看来,农奴不是人,农奴不是独立的存在。一切只能听农奴主的,因此农奴和农奴主之间根本不可能存在对话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巴赫金的对话思想是对等级和专制的挑战,它体现了一种对人的关怀,一种深厚的人文精神。”B12

复调理论的提出还是建立在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和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巴赫金和鲁迅对人精神本质的探求就是共通的。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过:

“……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B13

面对希望与绝望,鲁迅不是彻底的悲观者,也不是神坛上积极变革的革命派,他引用裴多菲的话即是:“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他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温饱与发展”,关注的是平等自由的权利,他关注人性,有着自己独特的“反抗哲学”。他既要对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进行批判,又试图挣脱内心的“大毒蛇”的缠绕。这他的作品针对他所生存的年代对人的压制,从他的思想中能强烈感受到一种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对人与人之间平等的追求,一种对专制的无声的抗议和深沉的人文关怀。正是这种深刻的思想渊源促使他平等对待作品中的主人公及其他人物,让他们平等参与对话,平等“发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反抗绝望的思想。

此外,著名学者严家炎谈到鲁迅大致上从三个方面接受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是写灵魂的深,二是注重挖掘出灵魂内在的复杂性,三是在作品中较多地用全面对话的方式而不是用单纯的独白体的方式加以呈现。这三个方面互相紧密联系,构成了鲁迅复调小说的基础。

五、结语

复调小说的出现在文学艺术史上是一个进步,它与独白小说是不同的艺术思维类型。他们会在各自不同的生存领域存在下去并不断扩大的。鲁迅作品中的“复调”现象和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是跨越时代结合的理论产物,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鲁迅作品的另一价值,看到了鲁迅与巴赫金在思想上的共通,同时也将巴赫金“复调理论”的学习与应用拓展到现代文学的行列;另一方面也展现出鲁迅作品深刻的内涵与巴赫金“复调理论”广泛的意义,鲁迅的作品不单是用“复调”现象就能诠释的,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也不仅仅停留在对“复调”问题的探讨,二者还有各自延展的外延与发展。总而言之,鲁迅作品中的“复调”现象是将西方文论应用到中国的一大实例,有着深远的意义,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3] 严家炎.论鲁迅的复调小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 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3).

[7] 吴晓东.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J].文学评论,2004,(4).

[8] 黄柏青,李作霖.“狂欢化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原因”[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7).

注解

① 黄柏青、李作霖《狂欢化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原因》,《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

② 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③ 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④ 鲁迅《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8页。

⑤ 鲁迅《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8页。

⑥ 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1年第3期。

⑦ 吴晓东《鲁迅第一人称的复调问题》,《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⑧ 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⑨ 严家炎《论鲁迅的复调小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

⑩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B11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8

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神奇、生机盎然,给童年的鲁迅无限的乐趣,成为他梦幻中永远的诗意家园。但现实中的百草园“其中确凿中只有一些野草”,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命运也多很悲惨,本文将介绍几位曾在百草园生活过人物的悲剧。

闰土的父亲――章福庆,绍兴东北道墟乡杜浦村人。他不但会种地。而且还是个手艺工人,能制竹器。每年在百草园晒谷子的时候。章福庆就会来周家翻修和编一些新的竹匾。章福庆因诚恳老实,手脚又麻利。深得周家的长辈欣赏,鲁迅辈人尊称他为庆叔。每年到要收租的时候,周家就请章福庆通知乡下那些租种水田的农户,并在家里忙的时候请他来周家做“忙月”(临时帮忙)。晚年的章福庆由于家里人口多。日子已显艰难。加之闰土不满意家庭的包办婚姻与村中一个寡妇相爱,终于闹到离婚,章家花许多钱解决此事之后生活更加困苦。这场风波让章福庆大受打击,最后忧郁穷困而死。鲁迅的名篇《故乡》中的闰土就是以章福庆父子为原型写的。

长妈妈(?―1899),绍兴东浦大门人。夫家姓余。她在乡下死了丈夫又丢了土地,没法过活来城里周家做工。没有人知晓她的姓名。因鲁迅的祖母叫她“阿长”,其他人也就跟着叫她“阿长”,鲁迅称她为长妈妈。长妈妈的命运是不幸的。“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了临死”。长妈妈患有羊癫病。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时身故”。长妈妈是使少年鲁迅建立起对社会人生第一感受的保姆,她讲的美女蛇的神奇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无限神秘的氛围,引发了鲁迅进入幻想世界的强烈兴趣。三十年后,没给母亲专门写过文章的鲁迅用情真意切的《阿长与(山海经)》表达了自己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鲁迅的继祖母蒋氏(1842-1910),绍兴偏门外鲁墟人。蒋氏与鲁迅的祖父介孚公感情不和,蒋氏的前半生几乎是在介孚公终年的咒骂欺凌度过。介孚公做京官时,又前后蓄妾好些人,蒋氏虽名份上是“翰林太太”,实则是“遗弃在家”。后来家庭的变故。蒋氏自己唯一的女儿又因难产而死,使得蒋氏在悲哀和孤寂里度过自己的后半辈子。真可谓“谨慎一生、凄惨一生。”蒋氏病故后,丧事全部由鲁迅安排,《孤独者》里主人公魏连殳为祖母奔丧,即是鲁迅以自己的祖母为根据的。蒋氏生性幽默。其性格对鲁迅的影响很明显,鲁迅在平时说话及文章里常常会表现幽默诙谐的特点。蒋氏常在百草园的大树下给幼年的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民间故事和传说。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鲁迅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回忆。

周子京是鲁迅的第一位老师,被鲁迅辈人称为明爷爷,住在百草园里被称做蓝门的房子里。周子京多年应试不中,最后发疯至死,成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鲁迅的《白光》既以此人为蓝本。周子京学问很差,做塾师时笑话百出。据周作人回忆,周子京教鲁迅读《孟子》,“讲到《孟子》引《公刘》诗云:‘乃裹糇粮’,他说这是表示公刘非常穷困,把活狲袋的粮食也咕的一下挤了出来,装在囊橐里带走”。“公刘抢活狲的果子”的故事传开。使周子京极为狼狈。开始是演出《白光》里的悲剧,以后常在半夜里发作,用前额磕墙,大声说不肖子孙,反复不己。临死前他拿剪刀戳破喉咙。在胸前刺上五六个小孔。用纸浸煤油点火。然后高叫曰:“老牛落水哉”投入河里。

周家礼房的第三代四七叔是百草园里“三间头”的居者。他终年身穿破旧龌龊的竹布长衫,头上戴一顶破旧的瓜皮秋帽,嘴里唱着孩子们只能听懂几句的:“我有一把苗叶刀,能水战,能火战,也能夜战……”在鲁迅小说人物孔乙己的身上就有四七叔的影子。四七叔原写一笔好颜欧体,染上鸦片瘾后,沦落得“人不人,鬼不鬼”。在把自己的房屋典出去之后,搬进百草园东北角堆柴草的“三间头”里。他常常是冬天时赎出棉被。当进破竹布衫:夏天又赎出竹布长衫。当进破棉被。有时到了冬天手里没钱赎出棉被。夜里就屈膝坐在床上。用破棉袄披在身上包住手脚,坐到天亮。实在冷的受不住时就扯着喉咙大喊:“冻杀哉。冻杀哉。”邻人好心送给他棉花褥。他过不了几天又把它送进了当铺,四七叔最后冻饿而死。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我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后,十分羡慕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度过的美好时光。文中充分描写了百草园给鲁迅先生的童年带来的无限乐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光这些景色,就让鲁迅先生百玩不厌。百草园这个乐园仿佛会让读者恨不得马上去那儿饱饱眼福呢!

文中的长妈妈还给鲁迅先生讲过一个关于美女蛇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然而这个故事给鲁迅先生有了些“后遗症”。鲁迅先生从此在夏夜乘凉时,总有些担心,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合理的写出了鲁迅先生年幼时害怕的心情。

当鲁迅先生要到上学的时候,家里人将他送到三味书屋,也就意味着鲁迅先生要和他的蟋蟀、覆盆子、木莲等……要说拜拜了。

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生活。尽管如此,鲁迅先生还是经常和同窗们出三味书屋后的一个小园玩。虽然能折梅花、寻蝉蜕、喂蚂蚁,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这远远不及在百草园的自由、快活。

这篇文章不仅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的心情,而且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达了鲁迅先生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情。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10

我喜欢的一本书

东江源小学

四(3)班

赖薪伊

自从去年去了鲁迅故居以后,我就对鲁迅爷爷有了深刻的印象,我对鲁迅爷爷还不太了解,就想通过其它的方法来补充。终于有一天,妈妈给我办了一张新华书店的借书卡。在三楼的读者俱乐部里,我翻找了许多书后,终于找到了一本关于鲁迅的书——《鲁迅全集》。

书的封面介绍了鲁迅的籍贯、成就,还介绍了他的一些主要文学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人海杂言》、《荆天丛笔》和《鲁迅全传》等。

现在我已经把《鲁迅全集》借回了家,我最喜欢看的是那篇《鲁迅全传》了。这篇文章总共有二十章,在我看来,它应该是旁人对鲁迅爷爷一生的评价,比如说第一章写刚出生的鲁迅是一个幸运儿;第二章以“天突然坍了”为题写鲁迅十三岁那年他的家庭变故;……全文写了鲁迅从出生到老死的思想、成就、对当时社会的贡献。

虽然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但是我却从看了的文章中知道了深刻的内涵,我一定会花时间去把这本书读完,让鲁迅爷爷的爱国为民思想伴随我茁壮成长!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11

鲁迅先生写的很多文章都带有讽刺意义,这篇《二十四孝图》也不例外。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孝”做为百善之首,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孝子的故事,而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却颇有深意,耐人寻味。

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处于白话文与文言文的交替的时期,可当时的中国但凡需要变革就会有一群“正人君子”和“绅士”们跳出来抵触,“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鲁迅先生不止一次的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那些企图阻止中国前进和变革的人的愤恨,他渴望中国进步,更希望中国的下一代可以接受全新的知识和了解这个世界,他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得到全面的改革,而第一步就是推广白话文,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就读到更多的好书,学习更多的知识。我仿佛可以体会鲁迅先生的愤慨和期许,他想通过自己手中的笔为孩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天空。

整篇文章写的是《二十四孝图》,乍一看,这应该是一本颂扬孝道的书吧,其实不然,鲁迅先生对这些所谓的孝子故事却是十分反感的,尤其是 “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这两个故事:“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装佯,侮辱了孩子。”我的脑子里似乎也闪出了这样的画面,一个满头华发的老爷爷,却穿着小孩子的衣服,躺在耄耋之年的母亲的怀里,母亲手上还拿着“摇咕咚”,那场景着实让人可笑。“”郭巨埋儿“就更让我不能理解了,郭巨 因为母亲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为了对母行孝,就永定埋掉自己的儿子,节省粮食供养母亲,当挖地三尺多时,发现了一坛黄金,上面写着:天赐黄金,郭巨孝子,官司不能夺,民不能取。这故事乍一看,觉得匪夷所思,为了养母亲竟然要埋了自己的儿子,埋着埋着竟然还挖出坛金子,可细读后我才了解鲁迅先生的用意,《二十四孝图》上的故事看似都是颂扬孝道,劝人为善的,可实际上这些故事全都是封建社会用来禁锢老百姓思想的工具,“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者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来。”而这一禁锢就是几百年,如此根深蒂固,不得不让人感叹呀!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愚昧和封建教育的落后,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孝道虚伪凶残的本质,也给活在当下的我们予以警示。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12

当品味完朝花夕拾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我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1暑假,天气格外炎热,知了在树梢唤个不停。而我,却丝毫不畏惧那浓浓的暑气。因为,手中捧着一本《朝花夕拾》的我,已然沉醉在许多有趣的片段之中。在这本回忆性散文里,鲁迅给我们刻划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善良朴实的长妈妈,贪玩好奇的小鲁迅,和蔼方正的寿镜吾先生……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鲁迅的父亲。

提起鲁迅的父亲,大家一定会想到《五猖会》这篇文章吧。在文中,父亲的形象是严厉、专制、古板和迂腐的。他会在孩子急切想去看迎神赛会的时候,忽然要求他背诵“无聊至极”的《鉴略》,令少年鲁迅万分扫兴和痛苦。虽然,父亲心中也不乏对孩子的爱,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扼杀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在鲁迅心中留下了永远不能抹去的灰色。

在鲁迅的父亲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现代家长们的缩影。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爱和希望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我们经常会在培训班或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幕:家长怒目圆睁,或厉声呵斥,他们的孩子则可怜兮兮地坐在书桌前,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捏着笔在作业纸上踌躇着什么。这,便是现代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记得去年暑假,我不停地在课桌边为奥数而奋斗着。假期本应是孩子与大自然嬉戏,与花和树木作伴的时候,可我却被迫面对着一摞厚厚的作业本发呆。那天,我正陶醉在“明天去旅游”的美好畅想之中。忽然,一声厉喝把我从梦中惊醒:“这100道题你要是做不完,就不许出去玩。”无奈,我只好提起笔,又在草稿纸上涂抹着那些百无聊赖的数字。一直到夜幕已然深沉,我才颤抖地放下了手中的笔。

百年前,鲁迅就向压制人性的封建教育发出了大声地呐喊,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和抨击。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仍旧被束缚在另一种扭曲的教育中无法自拔。十一、二岁的花季,应该像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一样,充满蓬勃的朝气;而不是囚着的笼中鸟,失去本该拥有的自由。我们的童年应该如彩虹般斑斓,而不是在作业前只投下灰色的暗影。家长们也不应该是像鲁迅的父亲一样,专制而刻板;而应该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们的立场想事情,做事情,让孩子拥有一段充满天性的童年时光!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2鲁迅是那个时期的伟人、英雄、他以笔为弓,以字为箭,将带着反对新中国的人的血的文字,射向那黑暗落魄的社会。

《朝花夕拾》里有三种结合,它们分别是: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相融合、叙事与议论、抒情相结合、幽默与讽刺相结合。《朝花夕拾》表达了鲁迅强烈的反封建思想,还表现了鲁迅从儿时到青年时期所体会到人间真情,让读者看到现实。

《野草》的构思精巧奇特深广的意境。寓意深刻更是笔上添花。

《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让我很有感触。鲁迅十分显然的不喜欢这本书上的一些故事,因为这本书中的“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都是愚昧的孝道故事。鲁迅严厉地抨击了封建孝道的愚昧与丑恶,为后人敲响了警钟。

《狗·猫·鼠》这篇文章叙述了鲁迅与猫的恩怨。鲁迅一直都是仇猫的。他本人就不喜欢猫的性情,其他国家对于猫的不好传言又影响了他,使他对猫的仇恨更加根深蒂固;再加上他误以为自己养的可爱隐鼠被猫吃掉了,就将再罪魁祸首的名号加到猫的头上。乍看上去,鲁迅似乎有些不讲理,仇猫的事也有些牵强。实际上,这篇文章是针对所谓“正人君子”的攻击所写的,鲁迅先生以犀利的言辞对他们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表达了对他们像猫一样“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的丑态的憎恶。这种非故事性的散文读起来虽然有些枯燥,有时甚至不明白鲁迅到底想表达什么,但一旦了解了文章背后的故事,就会很容易了解这篇文章的深刻寓意。

《野草》中的《一觉》也让我感触非常的大。在文章中鲁迅不为青年的“粗暴”而惊异,而是为青年的觉醒而惊喜。鲁迅从军阀飞机的轰炸声中宛然目睹了“死”的袭来,而更感受到“生”的存生。他从青年的文稿中看到了青年“不肯涂脂抹粉”的“愤怒”而“粗暴”的灵魂。鲁迅惊喜于他们的觉醒和抗争,称他们为“我的可爱的青年们”,鲁迅的惊喜不仅是为这些文学青年,而是也是为自己,惊喜于近年来自己告别和埋葬了绝望、虚无的阴影。

《朝花夕拾》和《野草》中的文章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让我们感受到了旧社会的古朴,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阅读的层面上,更要懂得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3夕阳灌醉天空,天空红着脸,如同秋天灼灼的枫叶。想要用手触碰红得发热的天空,可是无论手伸多长,天空仍离我有千里之外。以为伸手可触的天空让我的思绪在脉络中慢慢延伸。

手捧绿茶,品味茶香;细品好书,感受文学。手上的《朝花夕拾》让我难以自拔,使我深深陷入了文学的沼泽。满屋散发的文学气息比绿茶的茶香更浓郁,以至于人都在此中陶醉不已。书中每个短暂的故事都使我有万千感慨,其中最惹人深思的还是《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鲁迅在仙台的日子。最引我深思的是鲁迅在回忆学习霉菌学时看电影的回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这段文字令我十分感慨,不禁想起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则是在日本留学的过程中了解到祖国的情况,弃医写作,他说,要回祖国。他是中国人。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人,我们不允许我们的国人或祖国受到侮辱。“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人才,一个国家的繁荣需要人才。如果我们不努力读书,我们的国家还怎么强大?还怎么繁荣?所以,我们要守护我们的祖国就要努力读书,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1937年12月13日,这一天。日本军队在南京进行大屠杀,30多万人在以后的数天就丧失了。30多万条生命啊!就这样没有了。日本军人在那时侵略我国,并且在南京进行“杀人游戏”,以杀中国人们为游戏。我们国民的生命给人如此玩弄,作为中国人,我倍感痛心。而且,他们还将中国人推入坑内进行活埋,多少中国人到其中撕心裂肺地喊叫,希望他们能够放自己一条生路。可是谁能帮他们呢?最令我痛心的还是一张照片所描述的场面,一位日本军人把一个中国婴儿扔高,然后伸出军刀刺死的场景。

以前,我们国家受人欺辱。可现在我们要以行动表明我们的国家并不弱小。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努力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要守护中国!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4《阿长与山海经》是我读《朝花夕拾》这本书最受感动的文章。

它主要描述了鲁迅回忆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几件小事,塑造了一个朴实、善良、迷信,却深爱鲁迅的“母亲”,表达了鲁迅自责、后悔,对长妈妈的感激及深切的怀念之情。

长妈妈很爱鲁迅,她是个寡妇,自己没生孩子,把鲁迅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他,呵护他。儿时的鲁迅渴盼《山海经》,目不识丁的长妈妈利用告假回家的机会,为鲁迅寻买到四本小小的书——《山海经》,这是鲁迅得到的第一部宝书,这部书对鲁迅一生的影响一定非常深刻,以至于在长妈妈去世三十几年后,能如此清晰地回忆出细节。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奶奶,她也和长妈妈一样,深深地疼爱着我。

奶奶今年七十岁了,沧桑的脸,佝偻的背,瘦长的个儿。

奶奶的规矩和长妈妈一样多:吃年夜饭,必要等她念一长段祈福的话才能开席;每月的初一、十五,必定奉上供品虔诚地朝拜;农历七月是她口中的“鬼月”,不许我晚上出门……这些规矩,我一个也不信,更不会顺她的意去做!即使这样,她也不恼。

上了中学的我,独自骑车上下学,回家总是很晚,她总是很担心,早早收拾好饭菜,提前半小时,关了门,下了楼,到了小区门口,迎着寒风,静静地等……我骑着车,拐到小区一侧,远远地望见她静立不动的身影和风中飘起的衣角。她也总是马上发现我,拖着不便的腿,小跑上前迎住我,伸手提起我背上的`书包,身上顿时一轻,心里也松快起来。我慢慢地骑,她大步地走,直到电梯口,再陆续为我打开四重门,才进到屋里——这就算完成了一件大事!

我的身边,不止是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姑姑姑丈……他们个个都疼爱着我,投射在我身上的都是慈爱的目光,围绕着我的都是疼爱我的人。生活中、学习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一想到他们殷切的目光、熟悉的身影,勇气与力量就神奇地临于我的心头。

读着“长妈妈”,想着奶奶,想到每天夜色中,在小区门口略微佝偻而瘦长的身影,告诉自己,要珍惜身边每一个爱我的人,以后不至于如鲁迅那样后悔,自责,愧疚。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优秀作文5“朝花夕拾”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早晨的花儿傍晚拾起,因为这“朝”与“夕”之间的距离,一切过往的回忆便多了一分温情,多了一分理性。正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所说:“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掩卷回味,耐人寻味的美感油然而生。

这分温情来自鲁迅先生生命中一些可爱的人。鲁迅对保姆长妈妈的回忆便充满了温情,由一开始在夏日的凉席上被挤得难以入睡对阿长颇有微词,还给“我”讲一些客套和迷信的礼数;后却因其设法买来《山海经》而大为感动,字里行间流淌着鲁迅先生对长妈妈深切的爱戴和怀念。那位“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的藤野先生,为“我”批改讲义,对“我”不再学医而叹息,并真心地希望新的医学能传入中国。这份跨越国界和民族的殷切希望,对于留学于日本的中国学子鲁迅先生,该是多么的珍贵!

这分理性来自鲁迅对生活的体悟与思考。《二十四孝图》中作者回忆小时候读的一些书,回想起来却觉得那些故事荒唐而虚伪;《五猖会》中去看表演之前,被父亲要求学习,以至于最后失去了游玩的兴致;《琐记》中写道鲁迅先生去外地读书,读了几个大学,结果发现大学教育不太对自己的胃口。如此种种,都表露出鲁迅先生对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不满。而面对医术极差却霸道十足的荒唐“名医”和表里不一、阴冷自私的衍太太,鲁迅先生以文字的方式不动声色又激烈深刻地剥掉了“名医”那层虚晃无用的外壳、刻画出衍太太的丑恶嘴脸。

就像《朝花夕拾》的编者开篇说的那样,“记忆凝结成的文字,字句都流淌着情感的汁液。童年韶光的快乐与压抑,对人性美好的向往和袒露,构筑起鲁迅最真实的心灵风景。生命因回忆而鲜活。那些拾起而在也不愿丢下的旧事,慰藉了精神,温暖了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