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汽车质量论文

汽车质量论文

时间:2023-03-28 15:10:08

汽车质量论文

汽车质量论文范文1

1.1外来不良进入总装现场的不良品,统称为外来不良。常见的不良表现:①零件混放,如X1.5与1.3文件盒饰盖混放、不同车型间零件混放;②零件规格错误,如Y车底油管,零件上标识为MT,但实际为AT件;③零件破损,如饰件刮花,插头破损、胶条破裂、油管变形,油管穿孔;④钣金变形、保险杠支承胶钉孔位小或大;⑤螺孔内有焊渣、支架变形、车顶饰条钉位焊渣、行李箱开口部变形、错位、焊渣、开口过大等;⑥门框刮花、钣金、螺孔内或周围有密封胶、堵孔、隔音胶变形、错位、行李箱开口部搭接处密封胶不平、密封胶穿孔;⑦保险杠花、仪表壳花等。

1.2总装现场作业不良在装配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不良,常见的表现:①装配作业不良:用夹子嵌入、敲入、压入以及靠部件自身的形状嵌入孔内或轨道内时产生的紧固不良;②拧紧作业不良:用螺栓、螺母等紧固件连接部件与车身、部件与部件、固定的作业所产生的不良;③接线作业不良:线束、联结器、继电器等的电线端子与端子的结合所产生的不良;④接合作业不良:将硬管、软管嵌合为一体的作业所产生的不良;⑤粘贴作业不良:将部件粘贴在车身上的作业(具有法规、埋孔、隔音、辅助材料等功能)产生的不良;⑥脱脂或添加辅材作业不良:使用辅材去掉部件或车身上粘贴面的油脂或灰尘的作业,以及添加辅材作业所产生的不良;⑦调整作业不良:在部件规格有调整功能时,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将部件功能调到最佳状态的作业所产生的不良;⑧外伤、钣金、污迹不良:因为工装夹具、工具摆放、按压、饰物等造成车体外伤、钣金、污迹的不良;⑨返修不良。

1.3其他不良在装配作业中,还存在其他的不良,如设备点检、作业标准书、作业手法等。

2“三不原则”之不接受不良品

不接受,即不接受流入本班组、本岗位的不良。包括错误的零件、破损的零件、规格不对的零件、变形的钣金、有焊渣的孔、密封胶溢出、水管位置不正确等,在总装线上都是不能接受的。而不接受的目的,就在于从源头杜绝不良品进入工作流程中。因此,针对以上工序不良,相关工作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①相对技术人员而言。在新车型阶段,着重于各阶段不良的汇总,控制不良的进入,避免不良流入量产阶段;在量产阶段,着重于量产零件不良流入后的反馈,对于异常零件,及时反馈本工位发现的上工序不良品,并对其进行纠正与预防跟踪。负责明确不良基准,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正确的指导,方便现场作业人员学习与掌握。②相对班长和作业人员而言。班长应明确不良的基准,并对工作中的不良信息进行记录,包括班组过往零件来件不良详情记录、班组常发现的上工序制造不良记录以及设备及工装夹具的设置标准与点检方法不良记录。此外,班长应按照工厂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要求,掌握上工序不良处理流程,并作出相应工作,包括反馈、维持现场的稳定化生产以及对策与效果的跟踪与确认等。③对于员工,主要采取教育、监督、激励的办法,包括:对员工进行具体不良的教育,增强作业人员的不良意识,树立“不接受不良”的思想,并以此作为作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加强员工的培训,特别是新入职员工的培训;提倡并监督员工作业中,进行“三个确认(即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确认)”及首件确认;鼓励员工发现不良,完善员工发现外来不良后的激励制度。

3“三不原则”之不制造不良品

不制造不良品,指现场装配时,要求装配出符合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的产品,即不生产、制造不合格、不规范的产品。“三不原则”中,不制造不良是最重要的一环,因制造过程涉及面广,作业人员众多,制造过程复杂,突发状况多等因素的影响,现场管理难度相当大。①提高现场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要求作业人员在现场装配时,严格恪守三大原则,包括:首件确认原则,车型、零件切换首件确认;严格遵守“三不原则”;先入先出原则,先入装配线的零件先装配上车。对于现场管理人员,严格执行五确认,包括:员工状态确认;车型产量确认;工装夹具确认;装配品质状态确认;执行力确认。及时掌握现场装配的动态情况,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本工序制造不良品。②完善监督机制,确保不制造不良品。制度要落实到每个员工,切实做好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的准确执行。具体内容包括: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如《工程管理表》(组立图、组立QC表)以及零件的制造与装配过程中品质保证的确认方法,并以此作为作业人员装配时的作业标准;工艺技术部门结合班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作业表》,规定有关作业条件、作业方法、管理方法、辅助材料、使用的工装设备及其他的注意事项等的标准;制定《零件规格管理表》,此为防止错装而制定的零件识别指导书,以提高员工的识错防错能力,为保证不生产不良品提供技术保障。③提升作业人员的现场操作水平。提升现场作业人员的装配水平,以及提升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异常时的应对能力,对于提高产品质量起着很大的作用。提升装配水平,包括:螺丝拧紧的技能,做到紧贴、不滑牙、不断螺柱;插头连接的技能,做到不虚插、插芯不歪、插头不破损;零件配合的技能,做到零件与零件配合无干涉、无形变、无分离。异常处理能力,包括:对于一次不良的处理,及时发现,及时进行现场返修;防止二次不良,在返修不良时,要注意其他相关工程的完成性,切忌顾此失彼。

4“三不原则”之不流出不良品

不流出,就是通过一些检查方法,防止不良产品的流出。主要目的是不让带有不良的产品流入市场,而流向顾客,因为0.1%的不良,对于客户来说就是100%的不良。

①按作业性质,可分为定常作业和异常作业,均须做到不流出不良品。定常作业:根据工程表、作业标准书,在规定的作业步骤和时间,重复制造产品的作业。异常作业:固定作业时,阻碍工程保证能力的不规则项目,包括变化要素、生产短停、多岗位培训、流岗、顶岗、前工序不良、零件不良、设备调整、工程变动、生产脱批等。

②按规定做好检验工作。合格品与不良品的处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标识,分区摆放,做好定置管理。针对出现的不合格品,严格按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作业标准及设备工装夹具的检查,按要求进行。对于异常作业流出时,按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及时进行反馈、跟踪处理,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包括:作业人员,发现异常要及时作出判断,及时作出正确处理,对于不能处理的异常,应及时向上级报告;返修人员,针对检出的返修件,应保证一次不良修理后符合品质要求,如发现有二次不良,应及时做好不良的确认;替补培训人员,受训者通常经验、技巧不足,熟练程度达不到生产的要求,容易出现流岗,引发不良,因此,必须参加必要的培训,以适应岗位的要求,教练员必须对受训者的作业内容进行全检确认;质检人员,确认必检项目和每日机动检查项目,发现不良时,要及时反馈,进行源头确认,并及时通知上级,进行处理,最后,在质检卡上进行记录。

5结语

汽车质量论文范文2

【关键词】教师;汽车维修;综合素质;能力

0.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汽车行业和汽车服务业得到了飞跃式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据统计,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汽车保有量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刚刚超过1亿辆。这是中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大关,仅次于美国的2.85亿辆,位居世界第二。汽车保有量的大幅上升以及高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导致汽车维修行业人员数量与其素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高效培养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如何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价廉的维修服务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深深感到高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对培养汽车维修人才提出了挑战,更是对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挑战,与此同时,汽车维修方面人才短缺又为该专业教师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当前,经过系统学习汽车维修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在人才市场上供不应求,导致大量进入到汽车维修行业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现代汽车结构、维修技术的发展,又催生出一些智能型兼复合型的岗位,导致汽车维修行业人员的数量存在大量缺口。因此,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对其专业发展和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发展的机遇

我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大关,位居世界第二。汽车保有量的大幅上升以及高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导致汽车维修行业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汽车维修业务的需要;从维修人员的素质看,当前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文化程度,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等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维修人员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就更少,抽样调查表明具有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中,初级工所占比例过高,中、高级工人数量并未达到发达国家标准。在一、二类维修企业中无技术等级的人员比例更高。工人的文化程度与技术水平偏低,且技师与高级技师绝大多数知识结构老化,只适应与装备传统化油器,手动变速器式汽车的维修工作,难以胜任装备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防抱死装置(ABS),安全气囊(SRS),电控悬架,自动巡航系统等汽车的维修工作。可见目前的汽车维修行业人员少,素质低等现象给职业院校汽修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提升职业院校对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重视程度,这是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发展的良好机遇。

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汽车维修专业的快速发展给其专业教师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然而,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升汽修专业教师职业能力,以下将对此问题进行详细探讨与论述。

2.1提升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是其发展的坚实基础

实践指导教师应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实践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高级工等级证书,能够做到:

(1)掌握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可以独立完成汽车一般维修保养作业,了解汽车新技术、新结构,掌握汽车维修工作流程;满足各类汽车维修服务业对汽修高级工的要求。

(2)熟练掌握常用工量具和汽车检测仪器的使用。

(3)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4)能够对中级工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积极深入汽修企业或汽车研究机构,丰富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使实践指导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另外,汽修专业教师应申请足够的实训基地、先进的实训设备和完善的教学体系,因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才是培养人才的坚实基础。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是即具备汽车实用技术、维修、检测、技术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汽车维护、修理、故障检测等操作技能,并满足维修市场需求的高级技工应用型人才。要想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能够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景和职业情景,并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某一岗位的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维修技能在实践中提高。

由此可见,提升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是培养人才的保障,是促进汽车专业教师发展的坚实基础。

2.2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挑战成功的有利保障

目前,汽修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小。老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但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贫乏,而现代汽车又广泛采用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这需要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汽车新技术理论。同时,在教学模式上和教学方法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需要老教师不断掌握教学软件的应用。由于汽车新技术的日新月异,检测设备越来越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如电脑综合分析仪,解码器等设备,这也需要老教师不断更新维修观念,掌握先进教学软件的使用。年轻教师虽然对汽车新技术(如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防抱死等知识)接受较快,对汽车教学软件和新检测设备使用得心应手,但他们存在着教学经验不足、实践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要求:

(1)老教师需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工作。

(2)年轻教师需定期不定期的去生产一线见习实践,与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保持经常交流与联系,同时根据教学需要聘请教学一线的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汽车质量论文范文3

一、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汽车营销”学科交叉性较强,课程体系难以确定。“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很强,需要从业人员既懂“营销”又懂“汽车”。因此,各大高职高专院校,有的把该专业放到经济、管理类院系下,以经管类课程为主,汽车知识类课程为辅;有的将该专业放到汽车类院系下,以汽车知识为主,营销类课程为辅。根据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汽车营销”类专业上升到本科层次,又面临着学生是拿管理学学士,还是工学学士的问题。如果拿管理学学士,就要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主,汽车知识课程为辅。如果拿工学学士,就要以汽车课程为主,市场营销课程为辅,还要开设一定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所以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很好地针对市场进行汽车营销。(二)缺少具有应用型、复合型、双师型等素质的汽车营销专业教师。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构成有以下几种:1.其他专业转岗教师。这部分教师虽然有较深的理论基础,但缺少汽车与服务方面的系统知识,基本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2.汽车类专业教师。这部分教师对汽车制造、设计及维修等方面有着整体的认识,但缺少如汽车营销、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保险、汽车金融等经管类方面的交叉学科知识,驾驭和胜任整个汽车服务工程的能力还有待提高。3.该领域其他著名高校的外聘兼职教授。该领域的教师理论和科研水平较高,虽然能够提高该领域专业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并能扩大师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但缺少参与热情,不能作为教学的主力。4.汽车服务企业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师生提高实践能力,但由于企业和学校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并且人员数量不多。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已成为制约该专业发展的一大紧要问题,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基本满足了“量”的要求,但在“质”上还相差甚远,特别是复合型、技能型的专业高素质教师更是捉襟见肘,培养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高素质汽服人才还任重道远。(三)实践手段。大多数学校汽车学院的实践、实验设施建设集中在汽车设计、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等方面,而“汽车服务”方面的实践、实验设施建设滞后,存在相当大的空白,大部分仅停留在理论教学上。(四)校企合作。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岗位群主要集中在汽车“后市场”,如:汽车销售企业、汽车维修企业、保险公司、汽车服务培训机构、市场调研机构等。此类企业(保险公司除外)在人力资本方面都有如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较小,大多数企业在招聘季时,毕业生需求量较少。二是管理结构较扁平,一般是三层结构:总经理、部门经理、员工。毕业生在本公司的上升空间小、上升途径窄。三是人力资本使用追求短平快,希望毕业生来了后就能产生效益,不太愿意花较大精力培养人才。这些现状都导致企业对与学校合作的兴趣不大,使很多学校提出的“双元式教学”、“工学结合”等校企合作项目流于形式,最多是接纳教师观摩学习。顶岗都很难做得到。(五)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学生在高考后选择专业比较盲目,大多数学生对所选专业完全没有兴趣。笔者曾经做过调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因为兴趣而选择汽车专业的不足10%,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

二、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一)缺少高素质一线汽车营销人才。国内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客户的需求越来愈多、对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等现状,使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二)具有“交叉性”知识体系的复合型汽车营销管理人才将更加重要。优秀的汽车营销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汽车方面、管理方面、市场营销方面及战略管理方面等综合知识及技能。(三)汽车营销相关产业将会迅速发展。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以及汽车营销人才的频繁流动将使汽车市场出现大量相关服务,如汽车营销大学教育、培训、汽车营销咨询、第三方调查等。

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汽车营销方向培养方案框架

(一)培养方案框架设计原则。充分考虑该专业只要岗位群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加大应用型课程比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注意工作技能与理论方法的结合。充分考虑营销、管理类课程在汽车工程学院的定位,注意与学院其他学科方向的协同交叉培养。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充分考虑该专业有实质性校企合作模式开展的困难,积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水平,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模拟场景教学,尽可能让学生在校内获取一定的实践经验。充分考虑已有师资和意向引入师资的研究方向,完善综合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积极落实相关课程知识体系的模块和内容建设任务。在课程体系中贯穿兴趣培养类的课程,积极提高学生去汽车产业的兴趣,实现主动学习。(二)培养框架。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交叉复合创新型汽车营销人才。因此,专业课程体系应由三方面组成:汽车工程;宏观的汽车产业经济学和微观的汽车营销学;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基于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体系,将该专业课程分为两大模块,每个模块分三个层次。具体如下:1.汽车工程模块。专业课有: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电控技术等。专业特色课有:汽车营销方向的学生必须选修汽车文化、汽车养护与美容等两门汽车工程模块的方向课程。2.汽车营销模块。专业课有: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学;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数据分析与仿真;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其中:汽车营销学课程内容涉及产品战略、产品营销、活动策划等;汽车数据分析与仿真课程内容涉及运筹最优化建模、产业经济和调查数据分析方法、常见数据分析和系统仿真软件应用。专业特色课有:商务与礼仪;汽车服务接待;汽车消费心理学;汽车选购与保养;二手车鉴定与估价;汽车租赁与物流。3.兴趣培养课程。经典汽车赏析;赛车与汽车赛事;汽车改装;汽车驾驶等。兴趣培养课程从第三学期开始到第六学期,每学期一门。课程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对汽车的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此外,还应建立相应的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体系,通过专业课程设计、实践与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牛华 丁亚利 单位:南通理工学院

汽车质量论文范文4

关键词:汽车维修技师;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040-0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汽车产量为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4%,全国汽车销量为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45%。其中:乘用车产量1448.53万辆,同比增长4.23%,销量1447.24万辆,同比增长5.19%;商用车产量393.36万辆,同比下降9.94%,销量403.27万辆,同比下降6.31%。

随着汽车保有量和汽车维修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特别是维修技师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如何加强汽车维修技师的培养,构建岗位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好、培养效果佳的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建立面向汽车维修技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汽车维修技师的培养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在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努力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汽车维修企业为了适应业务量快速增长的形势和保证修理质量,亟需高素质的汽车维修人员,特别需要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掌握现代机修技术的汽车维修技师及高级技师,所以,企业一方面,积极培养自己的技师,另一方面,也不惜成本引进高水平的维修技师。虽然广开渠道,但目前仍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加强汽车维修技师的培养是高职学生职业理想实现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生选择了汽车专业,为了学生职业理想的实现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建立面向技师培养的培养体系,使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为学生铺设良好的技术上升渠道,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加强汽车维修技师的培养是高职学生扩大就业面和提高岗位适应性的需要 汽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量汽车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其难度不言而喻,有的毕业生甚至改行或待业。如果学生能够具备维修技师资格水平,则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容易占有一席之地,也能为有志于汽修行业创业的毕业生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汽车修理工职业能力分析

依据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汽车修理工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即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职业道德 包括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职业守则两部分。职业守则包括:(1)遵守法律、法规和规定。(2)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自觉履行各项职责。(3)认真负责,严于律己。(4)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5)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主动配合。(6)严格执行工艺文件,保证质量。(7)重视安全、环保,坚持文明生产。

基础知识 (1)钳工基本知识。钳工常用设备、工具、量具、仪表的名称、规格、用途和使用方法;测量、划线、錾削、锉削、锯割、钻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研磨等钳工操作基本知识。(2)汽车常用材料知识。汽车常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燃料的牌号、性能及应用;油(脂)的牌号、性能及应用;汽车常用工作液的牌号、性能及应用;汽车轮胎的规格、分类、组成及应用;轴承的类型、结构与代号;螺纹的种类与代号。(3)机械识图知识。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公差配合的基础知识及标注方法;识读简单的零件图。(4)电工基本知识。电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基础知识;电功与电功率基础知识;电路基本元件的名称与代号;常见电子元件的名称与代号。(5)液压传动知识。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6)汽车维修机具的性能和使用知识。举升器;机械拆卸、安装工具。(7)汽车构造知识。汽车的总体构造;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系、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功用和组成;车身的结构与作用。(8)汽车电气设备与电子控制装置知识。蓄电池的功用;交流发电机与调节器、启动机、汽油机点火系统的功用与组成;汽车电器辅助装置的功用;汽车常用传感器、车用电控单元、执行元件的基本知识。(9)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汽车维修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汽车防火知识;汽车尾气排放法规;汽车修理环保知识;急救知识。(10)质量管理知识。质量管理的性质、特点与基本方法。(11)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劳动法、合同法、质量管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相关知识。

汽车修理工工作要求分析

对汽车修理工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是依次递进的,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现将修理工工作要求概述如下。

初级 (1)发动机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发动机的小修作业。(2)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和电路故障。(3)汽车底盘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底盘的小修作业。(4)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诊断并排除离合器、手动变速器、车轮与制动系统故障。(5)汽车电器设备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6)诊断与排除电器设备故障。诊断并排除起动系、充电系、照明、喇叭、仪表装置故障。

中级 (1)发动机维护。二级维护前发动机检测与附加作业的确定;发动机二级维护附加作业。(2)发动机修理。零件的检验与分类;气缸盖与配气机构、气缸体与曲柄连杆机构、燃油与进气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的检修。(3)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4)汽车底盘维护。二级维护前的检测与附加作业确定;底盘二级维护附加作业。(5)汽车底盘修理。离合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驱动桥、万向传动装置、机械转向器、悬架系统的检修;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鼓式制动器与传动装置、盘式制动器与传动装置、驻车制动器的维修。(6)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7)汽车电器设备维护。二级维护前的检测与附加作业确定;汽车电器设备二级维护附加作业。(8)汽车电器设备检修。启动机、发电机、空调制冷系统、仪表的检修。(9)诊断与排除电器设备故障。诊断并排除电器设备、空调系统故障。

高级 (1)发动机大修。编制零部件修理工艺卡;发动机总成大修;过程检验与竣工验收。(2)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诊断并排除发动机故障。(3)汽车底盘大修。编制零部件修理工艺卡;汽车底盘总成的大修;过程检验;竣工验收。(4)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诊断并排除汽车底盘故障。(5)汽车电器设备修理。充电系统、起动系统、空调系统的修理。(6)诊断与排除汽车电器设备故障。诊断并排除汽车电器设备故障。

技师 (1)汽车修理。发动机修理;汽车底盘及车身的修理;电器设备的修理;汽车维修作业组织与质量监控。(2)诊断与排除汽车疑难故障。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与车身故障。(3)培训与管理。培训;生产管理;技术管理。

高级技师 (1)汽车修理。编制汽车维修工艺规程;发动机修理;汽车底盘维修;电器设备的修理。(2)诊断与排除汽车疑难故障。诊断并排除发动机故障;诊断并排除汽车底盘及车身故障。(3)培训与管理。维修质量管理;组织管理;培训。(4)技术改造与试验。设备、车辆、工艺的改进;试验和研究。

对汽车修理工工作要求的分析结论

根据以上概述分析可知,对于不同技术等级,工作要求有不同的侧重点,为建立相应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指出了方向:(1)对初级工的工作要求主要侧重于汽车维护、简单的故障诊断与排除。(2)对中级工的工作要求主要侧重于汽车发动机修理、汽车底盘修理和汽车电器设备的检修。(3)对高级工的工作要求主要侧重于发动机大修、汽车底盘大修和汽车电器设备修理。(4)对于技师、高级技师的工作要求主要侧重于汽车修理、诊断与排除汽车疑难故障、培训与管理、技术改造与试验(高级技师)等方面。

面向汽车维修技师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汽车修理工职业标准的分析、行业背景分析、企业调研等,提出汽车修理技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素质,具备敬业和开拓精神,面向汽车维修企业、汽车运输企业、汽车销售公司、汽车检测站等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主要从事汽车机电维修工作,能够完成汽车维护、汽车修理、汽车故障诊断、汽车维修培训与管理、汽车维修技术改造与实验等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为今后能够胜任技术骨干、技术总监、部门主管等岗位做好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储备。

培养汽车维修技师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在培养目标的指引下,突出综合性、职业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建立培养汽车维修技师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汽车维修技师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三大部分,如图1所示。(1)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法律法规》、《汽车节能、环保与安全》等。(2)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汽车电器设备检修》、《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汽车维护》、《汽车专业英语》、《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现代汽车企业管理》等。(3)集中实践主要包括《汽车拆装实训》、《汽车维修工考证实训》、《汽车维修与检验生产实训》、《毕业综合实践》等。

课程标准构建 在课程体系构架下,根据汽车维修技师职业能力分析,编制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维修技师培养的落脚点和关键点,所以要体现培养的目的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专业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课程情境设计(学习情境划分、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材料选用、教学组织与设计、考核与评价、教学资源建设等。

技师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在技师培养的过程中,因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可以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规定的项目任务,既能获得汽车维修专业知识,又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也可采用校企合作“订单班”、工学交替等模式进行培养,这些均为比较适合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马良军.技师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7(6):99-100.

[2]许高炎.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论坛,2008(5下):8-10.

[3]章振周,唐成棉.职业教育任务驱动课程模式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7(4下):18-20.

汽车质量论文范文5

【关键词】汽车 实训教学 问题 对策

国家教育部门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关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教学质量的相关意见,提出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从而增加实训教学的时间以及实训教学的质量,以彰显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改善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所以当前汽车类高职院校需要在校内和校外积极的进行探索和创新,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引起相关的技术性人次,加大实训教学的投入力度,以增加实训的时间和力度,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能够统一结合,提高教学的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1 汽车类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训教学设备较为落后

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目前很多汽车类高职院校在教学上仍然极为重视理论教育,无论是重视力度还是投入力度都集中在理论教育,而在实训方面,相比理论教育实训教育就显得较为可怜,由于投入力度不足,学校领导重视力度不足,很多高职院校的硬件实验实训设备较为陈旧和老化,和当前企业中第一生产线上的差距极为明显,在学生的培养上显得过于过时,这和当前的用人单位的需求极不符合。

1.2 实训教学的内容较为滞后

目前很多汽车类高职院校所选用的理论课本内容较为符合当前的社会形势,学生理论知识较为丰厚,但是由于在实训方面由于投入力度不足,实训教学方面运用的设备较为落后,这就直接的导致了实训教学内容也较为落后,和理论有一定的差距,甚至还有很多的内容无法在实现中开展,并且很多高职院校中实训场地规模小,学生人数多,实训的时间极为不足,实训教学的质量极其低下。

1.3 实训项目无法实现统一

根据当前的实训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汽车类高职院校由于场地极为有限,师资力量也极为有限,因此在实训项目的安排上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是教师负责的实训人数过多,不能有效的开展差异性教学,实训项目的教学质量教师也无法进行较好的控制,其次是场地因和设备素制约了项目的开展,很多情况下项目要分开进行,无法做到统一,如一个组开展变速箱的拆解和组装教学,另一个组开支制动器的拆解和组装教学,导致教学上的混乱。

1.4 新型汽车的实训需求无法满足

汽车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工具,由于人们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这就要求的汽车类专业也必须满足这个要求开展教学,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在汽车实训过程中由于很少购置或预算当前新型的车型,使得新型汽车的实训教学无法开展,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实训学习到的知识较为落后,学生毕业后也无法直接的进入第一线工作。

2 提高汽车类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对策

2.1 注重差异性教学,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于各个不同的地方,无论是从小接受的教育还是风土人情、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汽车实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尊重这一现状,不能仅仅重视理论优秀的学生,同时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大的关怀和帮助,在教学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当前掌握的知识逐渐的积累。

2.2 学校加大投入力度

目前汽车类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无法有效的开展最本质的原因在于有的高职院校的领导对于实训的重视力度不足,导致在投入上也较少,汽车实训场地无法有效的扩展,实训的设施设备也较为落后,这就直接的导致了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训的内容和社会当前的内容有很大的差距,学生无法学习到高新的技术,所以院校的领导应该认识到汽车类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很高的教学项目,在实训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扩展实训的场地,购置更为先进的设备,引进更高层次的教学人才,以不断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3 完善实训教学制度

汽车类专业开展实训教学是社会对于实践性人才需求所决定的,实训场地主要就是顺应时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能够有效的融合学生理论和实践知识,而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规范、顺利的开展实训教学内容,这就离不开一个完善的实训教学制度,让教师能够规范的进行实训教学,这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实现教学制度不仅仅局限在教学上,还需要重点的考虑学生当前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技能,从该角度入手来制定出教学制度。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实训教学来说,教师是一个尤其关键的因素,教师的水平直接的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决定了教学的氛围,因此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训教学氛围,提高教学的质量,加强教师的培养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派遣实训教师到企业实习,以学习当前的主流技术,也可以加强同类学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等,以不断的完善实训教学内容。

3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汽车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也越来越多,因此,为了满足这一社会现状,需要汽车类高职院校不断的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实践型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学校需要加强实训教学,但是当前的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参考文献:

[1] 何根.浅谈如何提升高职实训教学――以汽车实训教学为例[J].商情,2013(43):174-175.

[2] 汤定国,李飞.计算机仿真平台在汽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39,49.

汽车质量论文范文6

关键词:汽车商务英语教学 就业为导向 实践收获

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对英语教学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内外高等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不懈追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汽车专业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不可避免要接触大量英语汽车文献资料。汽车商务英语教学与工作实践相脱离是专业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因此结合社会实际需要及汽车专业的教学实际特点,以及汽车商务英语情景模拟教学,建立起高质量、高效率的专业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以就业为导的专业英语教学。

一、高职汽车商务英语需求调查

大学英语在教学上有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和基础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之分,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差异又有衔接。在专业英语中,汽车专业英语有其独有的特点。汽车专业英语句子长,句型复杂,因此汽车专业英语需要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既应有扎实的汽车专业知识,又应有较高的英语水平。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材相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语法偏难,词汇量偏大,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很难激发学习兴趣。汽车行业日新月异,汽车专业的教材还比较陈旧,脱离实际需要,单纯通过教材很难与国外新技术接轨。

通过对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调研汽车行业英语开展必要性和学生对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改进建议。由于教育部并未对汽车专业英语实行统一的纲领性要求,因此为了提高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一套规范的教学体系和评估体系。

二、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汽车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

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是一种规范化、程序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引入国际通用的ISO质量标准体系可加强汽车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管理;提高汽车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角度。因此在汽车英语教学中应考虑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中的5“W”1“H”原则(what,who,when,where,why,how),即授课内容、授课教师、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目的及授课方式等六个方面。

1.授课目的

在5“W”1“H”原则中,授课目的是最为关键的,其他原则都是围绕实现授课目的来进行的。汽车市场日益国际化,汽车高科技含量不断加大,经常会遇到英文显示的汽车故障诊断设备,不懂专业英语不能掌握和操作这些设备,无法对顾客全面介绍汽车产品,汽车专业英语包含的内容涉及汽车理论、汽车维修、汽车营销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进行汽车英语教学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授课目的,即培养社会需要、企业需要的汽车人才。

通过对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调研学生对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改进建议。在调查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制订EGP的与ESP相衔接的汽车行业英语教学方案。为培养一批行业英语交际能力强、符合汽车行业需要的汽车专业人才,建立EGP和ESP教学相衔接的汽车商务英语教学模式。EGP教学目的是打好英语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在普通英语环境下进行基本的沟通交流。ESP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一般英语的基础上熟悉汽车行业的英语环境,对行业内常用的专门词汇有所掌握,能与专业人士进行英语沟通交流,并协助行业内人士相互沟通无障碍,能看懂具有一定专业性的行业内文献资料。

2.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

汽车专业英语不像基础英语那样活泼生动,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汽车专业外语教学的关键。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英语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衔接,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PPT等教学课件,实训室情景模拟,使学生更直观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1)实训室的利用。设计一些营销场景,将学生带入实训室,创造一种营销氛围。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设客户和推销员,要求学生穿正装,制造一种实战的气氛。

(2)情景室的使用。将学生带入情景室,创造一些维修或售后的情景,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投诉的客户(外国客户),另一部分学生用所学汽车英语知识去解决客户的问题。

(3)多媒体的应用。充分利用PPT等教学课件,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参与到学习当中。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汽车结构、汽车维修等实景图,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4)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充分利用我院的校外资源,带学生进入一些4S店,去现场观摩,并要求学生用汽车英语知识进行对话交流。同时,还带学生进入4S店的售后或维修服务中心,让学生通过阅读一些英文说明书去认识汽车专业英语在就业后的重要性。

3.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学生是教师的授课对象,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专业英语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汽车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水平。我任教的汽车专业英语重修班的学生分为三种:一种是汽车理论扎实,但英语水平不好;一种英语水平很好,汽车理论知识薄弱;一种是汽车和理论都偏差,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在汽车英语重修班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普遍汽车理论知识较强、英语薄弱、热爱表现的特点,采取鼓励为主,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让学生先用汉语讲解汽车理论,然后运用幻灯片的方式,让学生用英语讲解,采取由易而难、逐步递进的教学模式,降低学生的挫败感,培养兴趣和自信心。

4.授课时间和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和授课地点对于能否成功完成授课目的是非常重要的。汽车英语的授课时间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这时学生已经完成专业课的学习,掌握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理论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在汽车商务英语教学时对词汇和内容的理解和口语表达。为避免专业英语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授课地点不应局限于教室,利用情景模拟教室和实训室进行直观化体验式的情景模拟教学,并充分利用我院的校外资源,带学生去4S店现场观摩。教师可以到实训中心用英语现场讲解,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使学生更立体地学习汽车专业英语。

三、以就业为导向汽车的商务英语教学实践后的收获

在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之后,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英语教学主要收获如下:

1.作为授课对象的2008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汽车英语学习,在2010年19月开始在汽车相关企业实习,通过成绩数据对比、实习单位反馈,以及对学生调研,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英语教学在实习中对学生有很大帮助,与往届学生相比,用人单位对本届学生的专业汽车英语表示较高评价。

2.专业英语教学程序更加规范。教学准备和实施中教学环节授课内容文件资料的准备、备课准备、授课过程、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按照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进行实施,教学更高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并得到实习单位的高度评价。

3.加强汽车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搞好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关键,所以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英语教师,使专业英语教师将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统一起来。这就对专业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汽车专业英语是汽运专业和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结合专业课的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主干课程。只有根据汽车专业英语的特色,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汽车专业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注重学生积极性的培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提高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伟义,虞兰主编.汽车专业英语[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慧兰,金亮主编.汽车商品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汽车质量论文范文7

关键词:人才培养;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方式;校企合作

当代社会各个行业领域进步飞快,职业教育同样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是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极大的提升了汽修专业就业率。职业院校应充分契合实际情况设置对应岗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便于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输送更符合时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汽车维修专业首当其冲,作为人们专业之一,应积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正确看待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积极组织职业技能实践活动,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对于后续就业竞争和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综合分析研究新环境下汽车维修人才培养内容,有助于推陈出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指导后续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1汽车维修专业发展趋势

汽车行业飞快发展,现代社会中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主要交通出行工具之一,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而汽车长期使用不可避免的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维修工作贯穿于汽车全生命周期,但是由于汽车结构日趋复杂,高端技术的应用,致使汽车维修技术越来越复杂,对于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液提出了新层次的要求[1]。以往汽车维修多是依靠机械维修,当前已经过渡到基于电子检测设备检测,并对收集的数据深度分析来诊断和维修汽车故障,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布局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还需要了解前沿的电路电气系统和故障诊断设备,并且在工作中也需要具备相应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具备更强的职业素养。1.1学校培养。以往的汽车维修人才多是依靠学校培养方式,或是企业出资将人员送到对口学校参加专业培训,以此来提升汽车维修人员专业技能,但更多的是学习固定车型维修技术。对于本专业的人员,需要在后续工作实践中逐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逐步掌握汽车维修专业技术,积累经验,技术人才成长时间较长[2]。1.2校企合作培养。纵观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成功经验,校企合作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人才培养方面效果较为可观。采用此种方式,需要学校和企业整合各自资源优势,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并通过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和考核评价方法建立合作关系,实训中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坚持就业导向,以此来保证实训实训质量[3]。一般情况下,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使学校出资建设,也可以是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建设。职业教育发展好坏,本质上在于所设立的专业和培养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而校企合作多年实践中已经趋于成熟,可以客观反映汽车产业与维修市场的新要求,以此为依据来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掌握维修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深化职业素养和社会能力,进而提升人才就业竞争优势,减少企业入职培训消耗的时间和资源,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如,当前校企合作开设的课程有“汽车电子技术”、“车身涂装”、“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检测”等,为实训活动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4]。1.3带徒制培养。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运输企业,多配备了相应的车辆维修队伍,由于维修车辆单一,因此可以维修总成互换,来减少维修成本,要求维修人员具备较强的维修工艺。纵观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很多人员是由于自身学历不高,但是亲戚朋友做这个行业,就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培养人才。此种方式,有助于积累经验,但是传授师傅可能受到学历水平限制,对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前沿技术接受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导致汽车维修队伍整体水平偏低。面对市场上不断增长的汽车维修人才需求度,迫切的需要探索更为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来迎合时展需要[5]。

2汽车维修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2.1教学模式和教材匹配度不高。汽车维修专业改革持续深化,其中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即教学模式和教材匹配度不高的问题,实训项目缺失,加之配套设备缺失极大的影响到实训效果。对于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力求将理论概念梳理调整,复杂问题精简化[6]。以往教材多是讲述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对于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的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近些年来,汽车维修专业不断扩招,迫切的需要新的汽修教材,而部分学校缺少深层次考量盲目选用新教材,教材中专业理论知识过于深奥,实践操作难度较大,难以客观反映实践操作内容,增加学习难度。现有教材转抄内容较多,整体编写质量偏低,内容多沿袭高等院校的机械专业教材内容,导致汽车维修专业教材特色缺失。2.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是教学活动高效展开的首要前提,结合当前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教学现状来看,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数量较少,并且很多教师甚至缺少企业岗位实践经验,对前沿技术设备了解不足,自然无法言传身教,带给学生更大的帮助。多数专业理论课教师是本科毕业生,或缺少企业工作经验或是根本没有经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历脱节,动手能力较弱[7]。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多是来自企业,但是年龄大,学历不高,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与此同时,汽车维修行业不断变革发展,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因此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均需要同步创新,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更好的满足汽车维修教学需要。2.3校企合作深度不足。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性较强,通过校企合作有助于坚持就业导向,与市场衔接,缩小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差距,针对性解决问题。学校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企业则是追求效益,二者各自有着不同的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提供专业教育支持,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机会,在企业岗位实践中内化所学知识,满足岗位工作需要[8]。但是,学校输送产品对企业而言不确定较大,很多学生毕业后并不一定会前往合作企业工作,加之一线汽车维修人员队伍不稳定,对于企业而言,投入未必获得收益,自然导致很多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积极性下降。而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彼此之间的合作投入不足,貌合神离,甚至敷衍了事,不利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全面发展。3新环境下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有效措施。3.1优化教学方式,编制最佳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新环境下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相关要求,立足于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计划,促使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整合,培养高水平的汽车维修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到实践活动中,编制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输送到社会符合需要的汽车维修人才。具体教学中,可以推行竞技教育模式,鼓励学生之间竞争,从而提高对专业学习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从而形成良性的学习风气。如,设立汽车维修骨干班,定期组织选拔竞赛活动,借助榜样模范作用来调动其他学生的参与热情,主动讨论和探索专业技能,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也要适当的传授自身实践经验,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改善学生关系,为后续人际交往提供支持。3.2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增强知识实用价值。坚持就业导向,以此为依据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以及高端技术和设备,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丰富实践经验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这样学生在未来汽车维修岗位实践中,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切实提升学生的维修能力。具体实践教学中,联系现实情况,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处,提升知识实用价值。如,车辆教学中列举市面上较为常见的车型,学以致用,切实感受到知识的实际价值,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更具针对性。另外,应定期检查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可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调整教学方案将有价值内容传授给学生,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9]。3.3借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节能人才培训,多参加省级或部级培训活动,或是在汽车维修企业岗位学习。通过校企合作,每学期派遣一名教师到合作企业岗位实践,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累经验。而学校暂缓该名教师的其他工作安排,薪资正常安排,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调动教师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丰富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践,为汽车维修教学质量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可以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如,丰田汽车公司人才培养中,推行T-TEP方案,为丰田公司每年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丰田公司同汽车维修培训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提供给这些院校专业技术和教学设备,而学校可以为丰富汽车维修人力资源储备,满足丰田公司的汽车维修需要,达成合作共赢目标。

4结论

总而言之,新环境下积极推动汽车维修专业改革,应契合我国实际情况,坚持市场导向、就业导向,借鉴国外先进人才培养方案来推陈出新,理论联系实践,合作共赢来提升汽车维修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汽车行业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敬礼,彭桂枝,范祖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评价体系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9,32(3):56-57.

[2]张睿.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J].汽车实用技术,2020(4):191-193.

[3]陈锐.浅谈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南方农机,2019,50(13):220.

[4]康斌.中职汽车维修实训课程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12):208-209.

[5]吕国成.基于“1+X”证书制度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人文之友,2020(17):300.

[6]黄玲,王洪艳,郝志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4):8-11.

[7]王海峰.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20(6):207-209.

[8]顾杰志.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8):125.

汽车质量论文范文8

关键词:汽车尾气;汽车排污税;可行性;广州

一、前言

汽车给我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污染的空气。随着我国城市汽车数量的飞速增长,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逐步成为城市污染的主因。作为我国大型城市之一的广州也不例外,其汽车保有量也在快速增加,截至2010年10月,广州市民用汽车保有量为155万辆,比2009年的125万辆增加了30万辆,同比增长24%。从数据可见,广州的汽车保有量非常大,无论是对广州市的空气质量,还是对广州市民的健康,都会造成负面的严重影响。统计显示,汽车排放污染物(俗称:汽车尾气)的导致广州市空气质量差的分担率达46%,而城市中心区域甚至高达70%。根据“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在2008年底进行的“2008年广州环境状况公众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民普遍认为“汽车尾气污染”难以控制,也是损害市民健康的主要污染源。更有57.1%的环境专家预期,广州未来三年“汽车尾气污染”排放量将快速增加,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由此可见,汽车尾气不仅会破坏城市环境,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健康。因此,探析广州开征汽车排污税(而不是采用行政手段限制汽车上牌),无论是对治理汽车尾气污染,保护环境与居民健康,还是降低行政手段对经济的扭曲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州市开征汽车排污税的可行性分析

(一)理论上的可行性

汽车排污税作为环境税的分支税种,其与环保税的征收理论基础是一致的。现主要有以下四种理论观点。

1.“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理论的提出者是剑桥学派领袖,着名经济学家马歇尔,该理论一般用于解释经济生活中的“外部效应”。公共环境是公共产品,而环境污染是“外部负效应(外部不经济)”的典型表现,外部性理论虽然没有直接指出如何通过征收环境保护税来纠正“外部负效应”,但却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和理论支撑。另一位剑桥学派学者,经济学家庇古于1920年发表的着作《福利经济学》,丰富了“外部性”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征税可以有效纠正“外部负效应”。即通过征收与排放污染量相当的税能使“外部负效应”内部化,使社会资源配置更有效率,这就是着名的“庇古税”。

2.“污染者付费原则”理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中提出了“污染者付费(polluter-pays principle)”原则。早在1972年,“污染者付费(polluter-pays principle)”就已经作为OECD成员国关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总原则。该原则基于庇古提出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要求污染者负担自己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相关费用。

3.公共产品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共环境是公共产品并具有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为在公共产品消费问题上,很难从技术上做到将不付费者排除在外或如果将不付费者排除在外时所产生的成本非常高,导致了“免费搭车(即受益但不承担应有的成本)”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造成了公共环境保护没法由市场自主提供,必须由政府通过税收来纠正。同时公共环境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当环境被污染至一定程度后会产生不可逆性,也就是无法恢复或需要恢复的成本过高,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我们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因此在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汽车排污税)刻不容缓。

4.双重红利(Double Dividends)理论。“双重红利”理论是指环境保护税对社会具有两重正的贡献,“第一重红利(贡献)”是开征环境保护税后必然可以约束或纠正破坏环境的行为;“第二重红利(贡献)”是指在税收收入固定的情况下,开征了环境保护税所增加的税收收入可以替换其他扭曲型税种的税收收入,减少政府对扭曲型税种(能对资本、劳动产生负影响的税种)的依赖,尽可能保持税收的中性,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根据以上理论,本文认为一方面,人类在出于私人目的而使用汽车时会存在负的“外部效应”,即汽车尾气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属于公共产品,在受到破坏时应由政府去纠正这些破坏者或破坏行为。为此,最优的解决方法是征税,开征汽车排污税。同时,跟据现阶段最新被提出的“双重红利”理论,开征汽车排污税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汽车尾气破坏环境的行为,又能通过利用汽车排污税所产生的新增加的税收收入来填补其他扭曲性税种,减少政府对扭曲型税种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经济的影响。

(二)政策上的可行性

1.开征汽车排污税客观上能减缓广州市生态环境压力。近年来,广州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总趋势是:监测指标中氮氧化物(NOX)和可吸入颗粒物污染超标。而空气中的NOX浓度与城市汽车保有量是呈正相关关系的,截至2010年10月,广州民用汽车保有量为155万辆,比2009年的125万辆增加了30万辆,同比增长24%,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中的NOX相当多,NOx也是导致酸雨和酸雾的主因,广州的酸雨污染很严重,酸雨对广州城市生态环境破坏力极大。

2.开征汽车排污税有利于市民的身体健康。据“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2008年底进行的“2008年广州环境状况公众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认为“汽车尾气污染”难以控制,是损害公众健康的主要污染源。更有57.1%的环境专家预期,未来三年“汽车尾气污染”将进一步恶化。由此可见,汽车尾气不仅破坏广州的城市生态环境,还严重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

3.开征汽车排污税是完善环境税制的需要。在2009年年底,即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我国负责任地向全世界作出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当然,要实现低碳减排的总体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解决,但税收法规作为法律的重要部分,具有约束人们行为、管理社会的功能,这当中也必然包含了控制污染的功能,环保税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减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但我国至今只是建立了相关的排污收费制度,还没有建立起环保税制,所以开征汽车排污税是完善环境税制的需要。

总的来说,从政策层面上看,我国目前的汽车排污调控政策存在着诸多不足与缺陷;从税制结构上看,我国现有的税种也无法很好地限制汽车所造成的污染;从方式方法上看,采用行政直接限制上牌或征收排污费等只会扭曲经济生活,导致高成本、低效率。鉴于此,汽车排污税的开征就十分必要了,首先,针对我国日益快速增长的汽车数 量,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越趋严重,汽车排污税若能实现税收收入的专款专用必然会环境保护产生良好的作用;其次,本文探析的是在广州开征汽车排污税的可行性,在局部范围内试点,收集各方面数据及吸取相关经验,如果开征后产生不良影响,影响也限于局部;最后,汽车排污税是环境保护税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征后会为我国环境保护税制的整体开征提供经验借鉴。

(三)技术上的可行性

目前,检测汽车尾气的方法主要有:怠速法、双怠速法、稳态工况法【ASM(Aeceleration Simulation Mode)】、瞬态工况法(IM240)、简易瞬态工况法等五种。

比较以上五种方法,“怠速检测法(含双怠速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设备便宜。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其只能检测出CO和HC两种污染物的排放量,无法检测NOX的排放量,但研究表明NOX才是污染环境的“元凶”。另外,汽车在怠速情况下进行检测,并不能反映汽车在真实路况行驶时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同时在怠速状态下检测,司机很容易通过调整发动机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作弊通过检测。“ASM稳态工况法”的优点是:进行检测时汽车不需要通过加速或减速的操作,用时较短,效率较高,同时该方法能检测到NOx的排放量,检测成本也相对比“瞬态工况法”为低,成本处于五种方法的中间。但是,“ASM稳态工况法”的缺点是:只能检测汽车在匀速行驶状况下尾气污染物的浓度值,车辆在城市道路行驶时可以匀速的情况非常少,所以该方法的检测结果实用性不高;另外该方法检测的结果是汽车排放污染物浓度而不是汽车排放污染物的量,在同等情况下,对小排量汽车检测不公平。而“瞬态工况法”的检测过程中包含了汽车在怠速、匀速、加速和减速下的各种情况,真实反映了汽车的行驶状态,该方法也可以同时检测CO、HC和NOx等3种污染物的排放量,符合各项检测要求。但该方法的检测设备价格昂贵,设备日常维护费也较高。“简易瞬态工况法”则是上述各种检测方法的折中,检测精度较为准确且符合要求,设备价格也较为适中。

至2012年10月,广州市的汽车尾气检测方法已经全面升级为“简易瞬态工况法”,该方法相对于之前采用的怠速检测法,能够全面检测车辆在加速、减速、怠速、匀速4种行驶状态下的尾气排放情况,并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叠加,计算出汽车单位行驶里程的污染物排放量,有利于车辆排放因子的计算,以及生成车辆排放清单,极大减少车主“作弊”的可能。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怠速法”无法检测的NOx的排放量。

三、汽车排污税开征的拟定目标和原则

(一)政策目标

汽车排污税的开征,其最根本政策目标是:实现广州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增强税收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间的调控作用。改善广州空气质量,力争构建和谐广州。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方面。

1.保障广州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0年和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5%和9.6%。广州作为中国经济实力居前列的大型城市,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10%左右,国家现阶段提倡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市民健康提升是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广州市民现在对于日益堵塞的交通和发展相对缓慢的公共交通系统这两大交通“患疾”已怨声载道。为此,若在广州市以“专款专用”形式试点开征汽车排污税,就可以为广州的城市环保和交通建设筹集一定量的资金,促进广州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市场机制的健全同时实现社会的公平。据《广东统计年鉴2008》的数据显示,2008年广州市私人汽车保有量为876921辆,而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为1171731辆,私人汽车保有量占民用汽车保有量的74.95%。目前广州市市区汽车保有量约为155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约为116万辆(按照2008年的比例)。汽车数量增长迅速,其尾气对广州城区的空气污染严重的“贡献”可达70%,同时也导致广州交通经常性严重堵塞。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很多人有能力购买了汽车,但众多“有车族”在享受汽车为自己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之余,却衍生出空气污染及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而这一系列衍生问题的成本是由所有广州市民共同承担的,相对而言,“无车族”就承担了明显的外部负效应。所以,为促进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开征汽车排污税能实现该方面的社会公平。

3.保护环境有利于协调经济增长中的多方因素。首先,汽车排污税的开征有利于限制和治理高污染机动车。汽车排污税的征收目标应是:通过税收限制高污染、高排放机动车的使用,引导和鼓励市民购买低排量,低能耗的汽车;其次,有利于促进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我们对石油的需求量急增,2009年底,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了50%,达到了国际公认的能源“安全警戒线”,这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如此之多的石油被开采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想而知。而随着汽车排污税的开征,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有车族”的汽车消费习惯,在能不自驾车,而且公共交通工具运力得以保障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既节省石油资源,又保护环境;再次,可以促进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和普及。传统汽车工业已经面临着能源紧缺和环保的发展瓶颈,以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的呼声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不仅能节省车主的用油费用,更重要是能降低城市生态环境污染。若在汽车排污税开征以后,消费者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环保角度出发,都会更倾向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这必然会刺激汽车制造厂商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资金投放和研发力度,使新能源汽车得以早日普及;最后,有利于促进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使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其可以根据原料的使用不同分为:贵金属尾气净化催化剂(主要原料为:铂、钯等贵金属)和稀土尾气净化催化剂(主要原料为:稀土、碱土金属和一些贱金属等)两种。前者的优点是:净化效果好、寿命长和活性高,但价格非常昂贵,不易广泛推广。而后者的净化效果也比较好、活性较高,使用寿命也较长,其最大优点是价格低廉,我国同时又是稀土资源大国,因此稀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可以在我国广泛推广。

(二)开征原则

1.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指在制定汽车排污税的各项税制要素时,必须全面考虑“纳税公平”。“纳税公平”在此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谁使用汽车并造成环境污染的,谁就应该纳税;二是谁的汽车对环境的污染越大,谁就应该纳更多的税。另外,政府在征税时也要考虑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照顾。如对下岗再就业、领低保等居民从事运输行业的,应给予税负减免或者通过财政补贴其改装、加装“三元催化器”等汽车尾气净化设备,减少其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如果采取补贴的形式进行照顾,必须加强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的监督。同时要求实行“一律征收”原则,即不实行任何特权车的税收减免。汽车排污税“公平性原则”体现了“税法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坚持实现“公平性原则”是为了让公众更容易接受汽车排污税,尽量减少开征过程中的各种阻力。最后在汽车排污税的税收征管方面要加强对违规违法、偷逃税的纳税人的 打击,确保依法纳税的纳税人权益得到保障。

2.有效性原则。税收的“有效性原则”体现在两方面:“政策有效性”原则和“经济有效性”原则。

“政策有效性”原则是指:一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其效果应尽可能达到政策既定目标。而汽车排污税的“政策有效性”原则应该以“税收效率原则”为基础,税收效率原则要求税务部门在征税时要尽可能提高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效率,同时提高税务部门自身的行政管理效率。即要求汽车排污税达到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同时在执行过程中具备行政效率。

“经济有效性”原则是指: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既定的目标。汽车排污税在开征后必然会对汽车购买者和使用者产生一定成本,对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的负效应,就政府而言,应本着尽量实现税收中性的原则,使纳税人承担最小的税收成本就能达到政府既定的环境保护目标。

在征收环境保护税的问题上,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保证开征环保税时,纳税人当期总的税负基本保持不变。如果环保税是具税收中性原则的良税,那么政府就要考虑的相应降低扭曲性税种(如:所得税)的税负水平,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本文的设想是:汽车排污税作为地方税种开征,由地方税务局征收。该征收方式的优点是地方税务局与环保、车辆管理等部门同属地方政府管理,各部门在沟通和合作效率必然更高。建议把广州市目前的车船税(地税部门有权在地方性税种的税率上作出适当调整)的定额税率降低,为汽车排污税的开征腾让出空间,减少开征阻力。

3.税收弹性原则。“税收弹性原则”是指:税收收入应该能根据政府财政支出的需要而同向发生变化,即具备弹性。要实现汽车排污税的弹性体现于两点:一是能否筹措到足够的税收收入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二是能否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这要求汽车排污税的征税范围和税率可以根据政府的实际需要灵活、适时地调整。一方面,我们正处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当中,扩大内需政策是保证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另一方面,汽车排污税税负不应过重,税负在一定时期内的也应相对稳定,只有税负的相对稳定,居民才能根据预算作出是否购买汽车的决定。

四、汽车排污税开征的其他制度规定设想

(一)汽车排污税的开征条件设定

当一城市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时,可建议开征汽车排污税。

1.该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2.该城市全年出现灰霾天气的天数超过73天(全年的20%);3.该城市常住居民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在8%以上。

当一城市同时满足该三个条件时,说明该城市汽车保有量大,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城市环境质量恶劣,市民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汽车排污税的开征能适当改善以上状况。

(二)汽车排污税的收入归属

方案一:将汽车排污税纳入在消费税的成品油子目里征收,其收入按共享税分成(中央政府占25%,地方政府占75%),国税部门的收入直接上缴中央,地税部门的总收入按剔除税务部门的征收成本,路政、车管部门的管理成本后全额交付地方政府使用。

方案二:将汽车排污税作为地方税的形式开征,取得的税收收入全额由广州市人民政府统一调拨,扣除税务部门征收成本和路政、车管部门检测管理成本外,全部收入拨付环保、卫生及路政部门使用。

(三)汽车排污税的实施路线设计

第一步,在两至三年内争取先在广州试点开征汽车排污税。目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进一步鼓励汽车消费,所以汽车排污税的开征不能加大现有车主及打算购车的“准车主”的消费预期,即汽车排污税的开征要以车辆购买和使用整体税负不变为前提。这样既不会影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也不会为汽车排污税的开征构成阻力。

第二步,在广州市实行汽车排污税后一至两年在全国范围内适时推开。

第三步,长远目标为:实现汽车排污税的“双重红利”。汽车排污税的“双重红利”效应是指开征汽车排污税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汽车尾气破坏环境的行为(此为第一重红利),又能通过利用汽车排污税所产生的新增加的税收收入来填补其他扭曲性税种,减少政府对扭曲型税种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经济的影响(此为第二重红利)。长远来看,逐步增加汽车排污税的税收收入,同步降低车辆购置税和消费税里关于汽车消费的部分税收收入,使购车成本降低,用车成本同比例增加,使对汽车征收的税收主要以环境保护为主,财政收入为辅。努力做到“谁消费,谁缴税;多消费,多缴税;广税基,轻税负”的征收原则。

参考文献:

1.欧洲环境局,刘亚明译.环境税的实施和效果[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计金标.生态税收论[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3.计金标,高萍.试论我国开征环境税的框架性问题[J].税务研究,2008(11).

汽车质量论文范文9

关键词 汽车图书;精品图书;选题策划;汽车消费热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7-0019-02

0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私人汽车拥有量的激增,汽车快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我国已经真正步入“汽车社会”。随着汽车消费时代的到来,需要汽车图书的读者也越来越多,汽车图书自然而然成为科技图书出版的“热点”之一。

面对“汽车消费热”带来的这块“奶酪”,许多出版社蜂拥而至,举起刀叉。然而,“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结果就是让目前的汽车图书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的汽车图书盲目跟风,生搬硬套,粗制滥造,错漏百出。为了实现这一领域出版的可持续发展,共同把市场做大,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分析并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大家关注。

1 为谁写?如何定位目标读者?

汽车图书选题的出发点是为了满足读者需求,而汽车图书的读者群又有很多,包括汽车驾驶人、车主、发烧友、学车考证人员等。在策划汽车图书选题时,要准确、清晰地界定出某个读者群,也就是说“书为谁写”?例如:在策划驾考类图书选题时,虽然读者对象是一次性消费人群,但每年全国都有持续2000多万人考取驾驶证,并且购买能力强,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如何能够快速考取驾驶证,所以此类图书在包含考试基本知识外,更应该增加一些必要的考试技巧内容及情景化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增强读者阅读的体验感,所以应该在此方面做足功夫。

2 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满足读者需求?

汽车图书种类很多,包括文化类、车主类、驾考类等。在策划汽车图书选题时,不同种类的图书特点要条分缕析,心中有数,并不断总结和积累策划经验。例如:在策划驾考类图书选题时,考虑到“史上最严交规”让驾考变得更难,尤其是理论考试的通过率曾经一度降到10%以下,所以编写图书时应抓住理论考试的要点,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通过理论考试关。以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新驾考・笔试题库+精讲》一书为例,就是巧妙地找到新的突破点,策划出独创性选题,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的经济效益。

3 与类似产品比有什么不同?如何深入细致地做好调研工作?

汽车图书是商品,而商品是要流通和进入市场的,只有优质的内在质量和精当的外在包装的商品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有的汽车图书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成为精品,就是因为找准了市场的三点:热点、重点和难点。汽车图书编辑要想找准市场的这“三点”,就得做好调研工作。调研汽车图书的方法很多,可以留意各地各主要书店的排行榜,观察市场主要流行门类图书的销售情况,分析竞争对手图书的市场销售情况等。就拿看榜策划选题来说,例如:在策划驾考类图书选题时,可详细参考开卷数据汽车排行榜中驾考类图书的销量排名和畅销图书特点,以此作为策划驾考类图书选题的风向标,就可持续做出一些高品质的驾考类图书。

4 投入多少创意?如何安排内容或编写方式

特点?

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作为汽车图书编辑策划的选题应个性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佳”。例如:在策划驾考类图书选题时,由于驾考类是专为准备学习汽车驾驶、申领汽车驾驶证的朋友精心编写的辅导教材,所以从学车考证前的准备,科目一的理论考试内容,到科目二的场地驾驶练习,再到科目三的实际道路驾驶,采用完全图解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介绍其中要掌握的要领和技巧,就比简单地用纯文字更能提升读者的阅读价值。在内容编排形式特点上,彩色印刷、精美的图片化展示、采用大量的带现场感的绘制图片,就更能提高读者理解能力;在装帧形式特点上,封面书名设计醒目,宣传文字突出,加上封面做一定的工艺处理(如起凸、UV),并采用合适开本和印刷纸张,就能更好展示图片效果和方便上架,提升读者购买吸引力。以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新驾考・过关技巧+题库精讲》一书为例,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佳”的创新思路下策划的驾考类精品图书。

5 怎么开发?如何掌握开发策略及经营策略?

汽车图书类比选题很多,在策划选题时要避免盲目跟风,亦步亦趋,而要准确掌握好跟进时间和方法。例如:在策划驾考类图书选题时,由于目前的同类书比较多,从开卷销售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图书的销售排名都比较靠前,所以在开发选题时一定要在内容质量和表现形式上都要优于其他同类产品,在经营策略上采用高品质、低定价的策略,这样才有很强的竞争力。以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新驾考・学车考证金牌手册》一书为例,就是在经营策略上采用了高品质(化繁为简的学习和考试技巧+理论笔试题精讲)、低定价(184mm×260mm・15.25印张・617千字,定价:39.90元)的策略,从而在驾考类图书中脱颖而出,受到读者的

欢迎。

6 怎么卖?如何确定营销方案和销售预期及上市时间?

汽车图书的宣传至关重要,除要有一定的费用投入外,还必须找准宣传点并准确而巧妙地渲染图书的“卖点”。在提炼图书营销卖点时,要在书名和宣传语上做足功夫;在确定营销方案时,如果重点为网络营销,就应重点关注大型车友论坛网站及驾考类网站;在当当、亚马逊、京东等大型售书网站上主题宣传;在汽车网站、论坛、微博与微信等进行宣传。在销售预期上,可参考一些同类书的销量及本书的特色;在上市时间安排上,驾考类图书应赶上学车考证高峰期出版,如学生寒暑假学车高峰前。

7 找谁写?如何“垄断”最有影响力的作者?

汽车图书编辑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在策划汽车图书选题时,选择的作者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有丰富的写作经验,更要有充足的写作时间。只有先人一步,才能抢在其他同类书前面上市,占领市场。因此,作为一个汽车图书编辑,一定要有自己的作者资源,并和作者的联系经常化,了解清楚作者的专业水平、写作经验、工作条件等,只有这样才有利沟通。

8 投资多少?如何让经济预测更准确?

汽车图书首印多少册?是彩色印刷还是黑白印刷?首印每种稿酬多少?直接成本多少?首印毛利多少?这些都考虑清楚了,出版的汽车图书才能避免滞销的命运。

9 结论

现在,汽车图书市场竞争激烈,汽车图书编辑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或立于不败之地,其策划的选题必须独树一帜,特色鲜明。汽车图书在选题策划时,也一定要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仔细研究读者的阅读需求和习惯,不断生产出社会需要和读者欢迎的精品汽车图书。

参考文献

[1]庞永华.新驾考・笔试题库+精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汽车质量论文范文10

关键词:汽车碰撞;理论阐述;事故再现

我国每年因汽车碰撞引发的交通事故不仅数量惊人,损失严重,而且屡禁不止,居高不下,这无疑对交通安全构成了威胁。而通过汽车碰撞事故再现,可明确事故责任归属,对事故加以科学鉴定,同时基于对车辆和人员的安全评价,既利于车辆设计的优化,也可为交通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据,足以见得,再现汽车碰撞事故的意义重大。

1. 汽车碰撞的理论阐述

1.1.塑性碰撞理论分析

若发生汽车碰撞后,车辆之间并不存在相对运动可被视为塑性碰撞,且经试验证明,当汽车碰撞速度相对较高时属于塑性碰撞,此时会涉及能量损失,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从而汽车碰撞过程符合 和 ,又因汽车发生塑性碰撞后速度相同,发现汽车碰撞的严重程度与车辆的相对速度为正比关系,与车辆质量为反比关系,与碰撞前汽车速度没有关系,但塑性碰撞下的能量损失与两车碰撞前相对速度的平方为正比关系,与碰撞汽车自身质量为反比关系[1]。

1.2.刚体碰撞理论分析

若汽车发生碰撞后,大部分车体基本完好,且能量损失较小并局限于变形位置,故可将其视为刚体碰撞,如汽车交通事故中的正面碰撞便属于刚体碰撞,因能量和动量守恒,故有 ,而在碰撞后有 ,由于人体伤害度主要取决于减速度,所以根据上式可以发现,汽车碰撞作用下的伤害度与两车碰撞的相对速度为正比关系,与其质量为反比关系,而与撞前速度没有关系,进而得知质量较小的汽车在碰撞事故中受伤较重。

1.3.弹塑性碰撞理论分析

若汽车在碰撞过程中既发生了弹性变形,也发生了塑性变形,需要同时将两者纳入考虑范围较为合理[2]。为便于汽车碰撞性质的区分,在此提出了 这一恢复系数,且当 =0时代表塑性碰撞,当 =1时代表刚体碰撞,当0

2.汽车碰撞事故再现及安全评价分析

2.1.获取汽车碰撞参数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汽车碰撞参数的获取是事故再现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参考,所以掌握参数获取的步骤和方法尤为关键。具体包括下述几点:

首先收集汽车碰撞事故现场的物证,基于整体后局部的原则进行现场勘查和车辆勘查,对于车辆则要在前后左右和对角45°加以拍照,查看龙门架、前横梁、方向盘等细节,并做好与事故相关的信息笔录,在此基础上对车辆碰撞参数等进行绘图;然后计算碰撞前的汽车车速,此时以汽车碰撞理论为基础支持,结合轮胎痕迹、抛落体、汽车变形量、路面积水等信息对汽车速度进行合理的计算,并借助轮胎印迹法或车痕啮合法定位碰撞点,为划分事故责任提供科学依据[3];最后分析计算汽车碰撞的其他价值信息,如根据被撞车体的凹陷形状、位置、附着物确定碰撞事故的中心坐标,综合运用实验法和计算法其确定碰撞事故的质心位置,同时还要准确读取汽车碰撞数据记录仪参数,结合碰撞过程中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和回弹系数获取更为全面、科学的汽车碰撞参数,以供事故再现应用。

2.2.汽车碰撞事故再现案例仿真

案例主要信息:交通事故为一车辆与摩托车相撞,其中车辆自东向西行使沿新安四路至公交站台路段,摩托车则在公交路段的十字路口由北向南行使,当车辆左前车头第一次碰撞摩托车后仍向前直冲,直至正面撞击隔离带树木后停止,经勘查,事故现场为状况良好的干燥沥青路面。

交警部门获悉案情后即刻赶往现场并对汽车碰撞事故进行详细勘查,然后绘制了相应的事故图,并结合事故现场的车辆和摩托车照片信息以及车体痕迹数据,对车辆的一次和二次碰撞变形和位置作计算和描述。经读取车辆碰撞时空气囊的数据得知其二次碰撞速度为78Km/h;然后根据事故现场数据分析结果以十字路口为坐标原点构建三维模型,得到一次和二次的碰撞点坐标分别为(13.8,-5.7,0.55)和(51.00,-6.3,0.65),同时结合车辆最大变形位置得出其碰撞中心点为(51.6,-6.5,0.65),并根据车辆参数得其质心高度和质心距离车辆前端的距离分别为0.6m和1.38m[4];最后经测量分析得到车辆碰撞的接触面摩擦系数和回弹系数分别为1和0.1,而且车辆在撞击摩托车后采取了加速操作,在碰撞大树前采取了制动动作,其中转向角度为8°右转。

在掌握车辆碰撞参数后,则在PCCRASH软件的作用下结合车辆信息构建了车辆模型,并根据道路参数构建了道路环境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将车辆、摩托车以及被撞树木的参数输入到了相应的窗口中,并分别设置了车辆转向、碰撞速度、减速度、摩擦系数等顺序参数,确定并输入了碰撞点坐标、能量变化量、回弹系数等参数,完成车辆碰撞前的参数设置后(见图2),经PCCRASH软件处理得到了车辆碰撞结果(见图3,从上至下依次为t=0、t=0.18s、t=0.705s时的碰撞情况),而且该软件的三维视图功能,可对车辆碰撞的全过程加以再现,进而准确捕捉碰撞地点、时间、头部加速度、碰撞力等信息,受条件限制在此不作赘述。

结束语:

总之,在交通事故只增不减的严峻形势下,汽车碰撞事故再现已然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毕竟其对客观、公正、科学的鉴定事故责任和改善交通安全管理现状的作用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熟悉掌握汽车碰撞理论,及时获取准确数据,并予以仿真模拟,以此提高事故再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而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力参考。

参考文献:

[1] 申杰,金先龙.人车碰撞事故再现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0(12).

[2] 郑玉卿.汽车碰撞事故再现技术和计算机仿真分析[D].浙江大学,2010(05).

汽车质量论文范文11

关键词:模拟教学方法 汽车维修教学 应用

我国汽车维修教学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亟待解决,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够推动我国汽车维修教学发展。本文以汽车维修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模拟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优势,希望能够提高汽车维修教学质量。

一、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统一引领下,学生与教师一起根据所创建的教学情境开展角色扮演,将现实中可能发生的情境在教学工作中展现出来。模拟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增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模拟教学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进行应用,能够让学生在思维活跃的情况下,与教师积极合作,真正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二、汽车维修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开设汽车维修专业的原因

汽车是一种高科技集合性产物,也是现代科技发展下的成果,但是汽车在实际应用中一定会存在问题,这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修,这也是开设汽车维修教学的真正原因。

目前,汽车维修教学中所涉及的科目种类繁多,涉及汽车应用的各个方面,因此汽车维修教学内容跨度十分大。现代化汽车在维修中的保养及零部件更换等故障,都需要在汽车维修教学中融入大量的实践。

2.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汽车维修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高水平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目前汽车维修教学工作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素质有待加强,实践能力较差。汽车维修专业人员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院校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过于看重,造成学生缺乏实践动手机会。

(2)实践过于依赖课本。汽车维修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仅仅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汽车维修方面的基础性知识,如果在实践教学中还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讲解,这样就很难提高学生对汽车维修实践的兴趣,约束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如果汽车维修教学仅仅按照教材内容讲解,学生对先进的汽车维修技术并不了解,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3.模拟教学方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汽车维修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就是学生的实践,实践并不是纸上谈兵就可以完成了。但是目前汽车维修教学所拥有的资金及硬件设备数量都有待加强,根本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实践的要求,也就需要将模拟教学方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加以应用。模拟教学方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就是学生通过模型了解汽车出现的故障,并且了解不同故障出现的原因。模拟教学方法还能够将不同型号的汽车出现故障的情况模拟出来,这样学生之间就可以自行对比,判断不同型号汽车存在故障的原因,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利用模拟教学方法中的模拟器,汽车维修教学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无法实际操作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汽车模拟器,将汽车维修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直观地为学生展现出来,同时还可以利用模拟器对汽车故障进行仿真性设计,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器进行实践,进而解决汽车存在的故障。学生如果能够将教师设置的故障有效解除,这就表示学生对于该类故障分析的原因是正确的,并且可以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这种故障排除方式。学生如果不能够将教师设置的故障排除,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在排除故障上存在的问题。这样教师就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汽车维修教学进度,保证学生能够了解汽车维修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电喷发动机的讲解中,就可以通过模拟教学方法,将电喷发动机存在的动力不足及起步困难等问题直观展现,学生可以根据电喷发动机的实际故障情况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排除电喷发动出现的故障。对电喷发动机故障排除完毕后,还可以检验发动机的油压等实际应用情况,提高故障排除效果。综上所述,模拟教学方式能够将汽车中存在的故障模拟展示出来,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型号的汽车开展实践性训练,了解汽车出现故障的原因,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汽车维修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尹华.模拟教学方法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22).

[2]孟剑庆.在汽车维修教学中模拟教学方法的探究[J].电子世界,2014(12).

汽车质量论文范文12

【关键词】 汽车装配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06.19万辆和1826.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37%和32.44%。2011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为915.60万辆、932.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48%和3.35%。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900万辆,再次突破纪录,增速都超过了4%,蝉联世界第一。如此惊人的数字奠定了汽车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汽车品牌与类别的增加、汽车结构与装配制造技术的更新、汽车维修技术的飞速发展等,使用人部门对汽车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与国内汽车生产行业的发展速度相比,各高校对汽车装配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种种不足,如:教学场地、设备欠缺、教学内容落后于生产实践的要求等。那么如何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需要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制定出全面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汽车装配与制造人才现状分析

1.1 汽车装配与制造人才需求量较大

当前,我国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汽车产品持续的“消费热”也拉动了对汽车人才的“需求热”,根据《汽车人才供需情况的调查》显示,我国汽车产业职工人数将在2015年突破500万大关,到2020年达到776.23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0%左右,在未来15年内,我国汽车人才需求面临极大的缺口,特别是汽车工程技术类人员。

1.2 汽车装配与制造人才综合能力较弱

由于汽车电子应用技术在汽车业中的飞速发展,使得汽车业用人单位对汽车装配与制造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往往要求毕业生能够同时拥有多方面的技能,如:熟练识图、会阅读汽车技术资料(包括英文资料)、了解汽车构造、能自行编写加工工艺、甚至能使用CAD画图,以及驾驶技能、钳工技能、焊工技能、电子应用技能和中级汽车维修工技能等等。同时,对毕业生的基本素质也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有很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团对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2 汽车装配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根据职业教育要求和汽车制造装配行业发展需求,应以该专业发展要求为导向,以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立足于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服务市场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应具有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适应市场工作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校企共同制定汽车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依托汽车市场,寻求与更多的企业密切合作。逐步形成以能力为主线,借助学校和企业两大力量,在学习领域、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平台上,锻炼其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将素质教育全程贯穿为特色的具有“工学结合,校中厂、厂中校、德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与适用教学内容的设计,促进“工学结合”的内涵建设,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衔接、强化实践教学,是各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学者、专家所思索的关键问题。“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育部16号文件),为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实践教学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的实习、岗位实训是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是提供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掌握汽车制造工艺与装配技能、提高动手能力等一系列要素的重要手段。

“1.5+1+0.5”教学模式是指将高职教育分为四部分进行,即前三个学期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以及进行校内实训,第四、五学期到与我专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汽车制造厂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实训,在企业中设立厂中校,一边参加实践,一边学习专业技能及培养企业各部门衔接、合作所需的管理才能。具体事宜包括:(1)企业培训。半工半读学生于7月底到奇瑞汽车公司芜湖总部报道,参加奇瑞大学军训、企业规章制度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取得相应培训合格证书(为与学院学分制挂钩,可将其作为学生学分),为期一个月。(2)专业课程学习。根据学院汽车装配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半工半读学生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3)专业课程学习及评定成绩依照学院校历及周数,专业课程采用同步教学和模块教学的方式,专业考查课成绩评定由学生上课出勤、作业、理论测验三部分组成。专业考试课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由学生上课出勤、作业、技能考核三部分组成,理论考试成绩评定由学生参加学院期末统一考试,考试地点安排在奇瑞大学,并由任课教师完成试卷批改及成绩登统。第六个学期为全实习期,学生以一名合格的准员工为汽车制造企业服务,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负责评定。如果学生在这期间表现良好,企业可以颁发助学金以资鼓励。毕业后,通过学生与汽车制造企业协商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可以直接实现就业,就业率较高。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汽车消费市场和汽车制造业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满足高职院校系统多层次、多规格教育办学模式的要求,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实行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1.5+1+0.5”模式教学的改革方案势在必行。

3 结语

本文通过汽车装配与制造专业“1.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成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企业认可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建设及汽车制造企业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