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汽车专业的前景

汽车专业的前景

时间:2023-08-07 17:30:06

汽车专业的前景

汽车专业的前景范文1

一、汽车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汽车也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相关行业带来了很大压力。我国入世后,汽车的进口关税降低,进口汽车进入中国市场的数量越来越多。进口汽车结构复杂,且汽车配置单、汽车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等大多用英文写成,给我国的车主和售前、售后工作人员带来了困难。社会急需一批既熟悉汽车专业知识,又有一定汽车专业英语水平的管理、销售、服务和技术人才。而且,对于在职的从业人员来说,英语水平低也限制了他们业务水平的提升。

二、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首先,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上看,目前专业英语课程学时分配一般在40学时上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电子专业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安排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从课时安排上不算少,但是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刚刚接触汽车构造、汽车电器等专业知识,学习专业英语时难于理解专业词汇和专业理论知识。其次,汽车专业学生以男生居多,英语往往成了他们最薄弱的科目,对英语的学习有抵触情绪,缺乏兴致。而且由于学生对于高职教育的理解不够透彻,他们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学习技术的,认为文化课的学习尤其是英语的学习没有多大用处,这样更加减弱了他们的学习动力。最后,由于目前大多数汽车专业英语教材内容大多选自外文刊物或国外相关的汽车资料。一般会出现语法偏难、词汇量偏大,这样就无形中加大了难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课堂教学。

三、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首先,我们确定了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在了解专业英语独特的句式结构、知道汽车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技巧和了解汽车的各部分构成及工作原理和功能的英语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翻译汽车配置单、汽车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外文技术资料。能够在今后涉外交际洽谈和业务受理过程中进行必要地英文对话。其次,教学计划的设定。我们尽量淡化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界限,同学期开设。可在允许范围内考虑减少基础英语教学课时,适当增加专业英语的比重。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上,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最终得以提高。还有我们应尽量将专业英语的教学时间安排在汽车专业基础课程讲授完成之后,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最后,教学内容的选定。我们的选定原则是以专业定位决定教学重点。针对于营销专业我们汽车英语教学内容则多一些汽车商务英语,是学生可以在今后业务受理过程中进行必要地对话和书写文字材料。学生进行销售服务情景的模拟演说,练习口语表达能力。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和汽车电子专业,我们则把重点放在了各系统零部件名称、各系统故障码、电路图、汽车维修手册等的学习与解读上。尽量都以整车上的实际原件或者随车技术文件进行讲解。

四、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建议与实施

因为目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汽车英语由我授课。为了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也查阅了许多高职院校汽车英语教学的特色方法、创新模式。有些院校基于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的应用,提出了“4T”(Taste,Task,Tackle,Test)教学模式,即“体验”阶段、“任务型学习”阶段、“实训”阶段、“考核”阶段。通过对于他们院校这一教学模式的了解和研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教学环节设计如下:热身练习、情景模拟、词汇与短语、情景对话、练习和小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课程起初,我们会先模拟几种情况,把全体学生带入到本堂课的一个主题环境中。其中我们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每堂课下课之前都会给个别小组安排下节课的任务,以下节课所讲的内容为主题设置一个情景,为大家进行全英文的对话表演。在这个表演进行过程中,也实现了情景模拟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发学生的思考,把他们带到一个假定环境中。整个授课过程中我们还会不断的应用互动讨论、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上来,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且整个授课过程我们会以老师讲为辅学生练为主。这样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最佳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还有一个对本课程的改革思路就是,仿真教学环境的营造。我院的汽车营销模拟实训室即将成立,将学生带到实训室进行更加仿真环境的演练,我想会为今后的教学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经过我们汽车教研室老师共同研究,对于新开设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内容重新进行了设计,多给学生讲解一些电路图、汽车使用说明书这些实际案例,有利于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的需要。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英语教学,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运用能力。将原本的理论课讲活、讲新。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学到一些东西、掌握一定能力,在今后的就业中有一定的竞争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作者:杨书姣 单位:辽宁理工职业学院

汽车专业的前景范文2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车营销;实训教学模式

汽车营销专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培养学生应用营销学来分析和解决汽车营销的能力。本文旨在寻求适用于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销售技能。

一、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视程度不够。目前,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仍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实训教学仍然从属于理论教学,体现不出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第二,课程设置不合理。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过低,课堂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的课时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中职学校仍采用单一实训课程体系的方式来设计实训课程。第三,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以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为例,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的66.67%。这些青年教师学历高、职称低,且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专业功底和实践技能普遍较差,对学生专业实训指导不足。第四,缺乏专用的实训教材。目前,中职教育有关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材缺乏,实训教材的缺乏尤为严重。且教材的编写主要是由教师执笔完成,由于教师缺乏实战经验,所编写的教材往往是理论与实训相分离。第五,缺乏合理的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实训教学的考核与传统的理论教学考核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传统的理论教学可以通过试题来进行考核,而对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进行考核时,一般只能取决于科任教师的主观判断,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考核成绩也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情景模拟实训教学模式

情景模拟实训教学是把汽车营销实践活动“搬进”课堂,让学生按照汽车销售流程对汽车销售进行模拟的实训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先进行分组,组员分别扮演汽车营销中的销售顾问、顾客、销售经理等角色;分组后学生进行场景模拟,即从形式到内容尽可能模仿真实的汽车销售情景。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如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汽车营销、商务礼仪、汽车消费心理学等知识来展开。经过多次仿真模拟实训,提升学生的销售能力。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授课教师先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这一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形象且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训室里进行技能操作,使他们从直观上感觉到真实的汽车销售场景。

(三)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模式

为突出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构建技能型教学体系,与汽车销售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训教学中,组织学生到合作的汽车经销商4S店进行实地参观,了解汽车商品知识,观看汽车销售的全过程。由汽车4S店有经验的销售人员来指导学生实训,让学生学习一线的汽车销售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汽车营销能力。如顾客的需求分析能力、沟通能力、接待能力、产品展示能力,异议处理能力,谈判能力等。

(四)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

为了满足汽车营销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汽车销售企业相关人员和学校一线教师应共同研究教材内容。一线教师要深入到企业与汽车企业销售精英进行探讨,搜集相关资料,再执笔写作,编写完成讨论定稿后再请企业专家进行审定。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保证了教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够反映汽车销售企业的真实情况,所编写出的教材也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反映4S店销售的实际水平。

(五)教学评价体系模式

建立全面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机制,改变传统的由任课教师单方从主观上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方式,结合校企合作的企业一方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以学生的营销能力和技能水平作为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重点,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实践能力的考核不再由任课教师单方面决定,而是由任课教师和企业双方结合学生平时的实训表现、撰写的实训报告、技能测评等来进行考核,体现理论、实践、考核三者同步进行,更具科学性和综合性。

三、结语

汽车营销专业是中职学校近几年来顺应市场需求开办的新兴专业,本文就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适用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实训教学的模式,以促进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汽车专业的前景范文3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碳排放;资源消耗;环境污染

低碳经济以高效能源运用以及清洁能源开发作为基础,新能源汽车应当具有低能耗及低排放的特点。目前,传统汽车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以及一氧化碳,从而造成全球变暖以及环境污染,因此应当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以及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根据估算,每减少一辆燃料汽车使用,一年可减少温室气体5吨。新能源汽车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大力进行新能源汽车研发工作。新能源汽车不但能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文主要研究低碳经济下对汽车产业的要求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核心技术缺失、市场竞争无序、汽车性价比不高、资金制约发展等问题,此外提出相关建设性意义的对策,主要包括优化产业环境、引入高素质人才、加强技术研究、政府加强扶持力度等。

1低碳经济背景下对汽车产业的要求

1.1汽车市场要求

当前,汽车的主要消费成本是大量油耗,然而原油价格快速上升,从而增加汽车消费成本。因此,新能源汽车具有油耗低的市场竞争优势。此外,国家积极号召低碳经济,作为消费者将选择更环保的新能源汽车,目前新能源汽车造价比较高,市场定价比较昂贵。因此,一旦提升相关技术,降低市场价格,新能源汽车将逐渐取代传统汽车,从而成为汽车消费主流。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1.2消费市场要求

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汽车低能耗以及低排放,因此应当开发更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首先,应当运用锂电池,促使新能源汽车零排放;其次,运用更新材料,从而降低新能源汽车重量,减少新能源汽车能耗。根据研究表明,一般汽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便可以提高6%~8%。此外,二氧化碳排放每公里路程可减少5克。

1.3出口客观要求

目前,碳排放量成为国际汽车市场的准入标准。例如,2012年欧盟对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30克的汽车进行惩罚,期望到2020年降低到每公里90克。2009年美国制定能源安全法案,2010年对燃油效率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制定统一标准,美国政府对拒绝减排的国家征收碳关税。因此我国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汽车排放法规,保障新能源汽车节能绿色环保。

2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

2.1技术瓶颈突出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缺失,从而导致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到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许多零件需要依赖进口。此外,部分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热衷整车项目,忽视关键零件以及基础设施研究,某些新能源汽车中的关键零件需要从国外购买,缺乏真正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严重依赖国外进口。国内大部分新能源客车使用美国变速箱、电机以及电池组。新能源企业更多地是进行组装,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2.2消费市场需求不高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扶持主要是汽车生产企业,忽视大众消费群体,并且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更昂贵。首先,购车成本高于消费者心理预期,相比同样动力的传统汽车价格高了大约50%的成本;其次,新能源汽车各种税费、保险随着汽车售价的提高,这类费用也相应提高,并且目前电池更换、维护等费用也较昂贵,造成了其使用成本也比较高,因此对于市场消费者而言性价比不高,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假如国家不大力给予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需求不高。

2.3市场竞争无序

我国新能源的汽车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比普通汽车高几倍。合理的汽车价格才能够保障新能源汽车走向市场消费者,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真正启动,未来五年内,新能源汽车需求主要是公交车以及出租车。消费群体主要是政府部门,市场需求有限,与大众相距较远,然而国内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虽然技术并不成熟,但是地方政府以及车企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从而提高新能源汽车生产基础以及市场竞争力,促使消费市场打开。

2.4资金制约发展

新能源的汽车研发、宣传、推广、制造需要大量资金,资金问题限制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首先,国家应当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基金,并且鼓励社会资金参股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中;其次,相关金融机构也需要响应低碳经济号召,对拥有核心技术以及发展前景较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融资支持;最后,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应当进入证券市场,从而多渠道获取资金支持。

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

3.1整合产业资源以及优化产业环境

针对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发展问题,首先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从而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并且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重点招商项目,例如考虑引进吉利或者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产品,此外,相关政府应当对土地以及资金给予一定优惠;其次,规划当地的汽车产业园并且搭建汽车产业平台;最后,大力发展技术评估、人才培养、车辆维修、售后服务等服务机构,从而进一步地优化我国汽车产业环境。

3.2制定推广政策

不但制定相关推广政策,而且成立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领导小组。此外,规划研究具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措施。在市政、物流、邮政以及重点景区逐步推广新能源汽车,并且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政府采购重点。一般来讲,政府部门应当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并且力争5年之内更换市区的传统能源车。政府应当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探索多种资本进入到推广运行的发展模式之中,寻求汽车产业以及城市和谐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且加以融合。

3.3加强技术研究

3.3.1加强技术研发以及合作,并且增强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创新公共平台建设以及建新产业研究中;其次,聘请知名人士以及专家学者,从而加强加大新能源产业研究力度。促使电池、电机等技术水平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最后,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配套体系,从而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

3.3.2应当优先研发领域。首先,优化电机电控技术。大力研究新能源汽车电机,最大程度地提高电机效率以及减小电机体积,开始研究出高效率以及高性价比的产品;其次,研究高能量密度以及高功率密度的功率模块,从而建成产品供应链并且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最后,电池管理技术上,实现电池性能优化,并且保障电池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此外,加强新技术的运用,对自主创新技术,应当积极鼓励企业申请国家或国际专利,精心培育以及打造名优产品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品牌。

3.4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应当积极引进以及培养专业人才。依据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以及人才现状制定相关的人才引进以及培养计划。高端技术人才引进过程中,应当重点引进自动化人才以及引进材料专业。管理人员人才引进上,大力引进管理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立专家研讨会等平台,促使人才互相交流沟通,有利于汽车企业发展。此外,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聘用专业教师开展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员工专业素质以及技术水平。

3.5加强政府政策扶持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存在技术不成熟以及单位成本高问题,因此相关政府应当出台扶持政策。首先,政府部门对规模大以及实力强的企业,应当支持其大力开展研究以及自主创新,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但延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而且走多元化以及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对于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政府部门应当促使其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并且打造出知名品牌;最后,加大技术改造资金投入,政府部门设立新能源汽车研究专项资金,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此外,加大新能源产业补贴的力度,新能源汽车不但节能,而且环保,相关政府应当给予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

4结语

由于环境污染以及能源危机的压力,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助于我国汽车产业缓解压力、环境保护以及提高汽车市场竞争能力,保障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主要研究低碳经济背景下对汽车产业的要求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核心技术缺失,市场竞争无序、汽车性价比不高、资金制约发展等问题,此外提出相关建设性意义的对策,主要包括优化产业环境、引入高素质人才、加强技术研究、政府加强扶持力度等。从以上方面真正落实到位,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作者:汤思佳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大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2).

[2]李钦军.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广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许鹏飞.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汽车专业的前景范文4

关键词:绿色技术预见;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情景分析法;德尔菲

中图分类号:G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0)04-0001-08

Green Technology Foresigh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LIU Guang-fu1, CHEN Xiao-li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T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2.Department of Factory Planning and Factory Operations, Chemnit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mnitz 09125, Germany)

Abstract:This paper gave out the concept of green technology foresight and carried out the green technology foresight on automobile industry, in order to achieve a strategic outlook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of new-energy automobile in China. Based on Scenario technique, it advanced six categories of automobile technology (i.e. alternative fuel-, electric auto-, hybrid power-, fuel cell-, clean diesel- and generic technology) covering 55 technologies and reduced them to 12 key ones vi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elphi survey, which includes CVVT engine technology, etc.. Based on this, it figured out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new-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Key words:green technology foresight; sustainability; new-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scenario; delphi

1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要素。企业要在知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然而大部分的企业都无法单独承担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的通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因此,迫切希望政府能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有限的科研资金迫使政府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把握技术发展趋势,遴选出对产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技术,从而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预见作为优选“能产生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战略研究领域和通用技术[1]”的工具,很好地满足了政府的这一需求[2]。

技术预见集前瞻和优化、衔接与协作、整合与集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3],在政府和企业之间能很好地发挥项目优选的作用。日本的技术预见经验表明,87%的技术预见结果都能在产业发展中得到一定实现,有效地指导了政府科技政策的制定与科技资金的投向,促进了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4]。传统技术预见过程中,主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和技术可行性,并将技术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有利的经济利润和技术外溢性列为关键因素,对本国的可持续发展往往成为次要因素[5]。而在很多产业,特别是像汽车产业这种高发展,高能耗和对环境高污染的产业中,转变传统观念,遵循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产业发展路线十分关键。因此,在传统技术预见的基础上,强调技术能耗和对环境的负面效应,实施环境友好为前提的技术优选程序无疑是技术预见发展的主要趋势。

技术预见经历了“始于美国-日本改进-欧洲跟进-世界各国开始加入”的历史阶段,并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燎原之势。中国政府自1993年起开展了若干次预见活动,其中,影响最大的为“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6],它囊括了8个领域,62个子领域,737个课题,并对民族预见文化形成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从技术预见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各国在技术预见过程中,一般还是基于技术本身及其经济利益,忽视能源、环境等所形成的风险。而纵观技术预见实践,可以发现其囊括的领域很多[7],但在汽车产业实施的技术预见活动却很罕见,即使存在少数的预见活动,重点却在其遴选结果的阐述,或者仅仅着眼于关键技术的经济效应,而在汽车产业实行以可持续性为基础的关键技术遴选几乎是一个空缺。因此,本文拟将能源和环境考虑进技术预见范畴,在汽车产业实施以汽车产业发展为对象的绿色技术预见。

本文将传统技术预见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相结合,以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为前提,提出绿色技术预见的概念,并应用其对汽车产业进行关键技术遴选,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优选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友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力求为未来汽车技术的规范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汽车产业面临的能源短缺和造成环境恶化的问题。

2 汽车产业现状及绿色技术预见

工业文明为社会提供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能源浪费、空气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等现象的空前加剧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巨大环境隐患。特别是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汽车产业的不断壮大,使得能源和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据统计,2005年中国的汽车销售量已经达到576万辆,汽车市场也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官方预计到2010年,中国汽车的销售量将达到900万辆。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首先是能源的短缺,自1993年起中国成为石油进口国,目前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30%以上。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到2010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将上升至44%。目前机动车石油消耗量占总量的35%,到2010年将上升到43% [8];另一方面,由汽车所带来的污染也不容乐观,根据200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等大气污染物中,机动车排放量超过50%,部分指标甚至接近百分之百。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测算,2005年中国机动车排气污染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平均比例已经上升到79%。汽车产业的这种高发展、高能耗以及对环境的高污染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枯竭,生态平衡的破坏。因此,在整个汽车产业,实施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未来技术的规范发展无疑是对人类以后生活环境改善的最为直接的手段和最为重要的信心指数。技术预见作为优化配置各种资源的宏观管理工具和编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手段[9],能很好地实现国家技术发展战略的探求,从而实现对未来技术发展的规范。

传统技术预见一般基于技术本身及其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能源、环境等所形成的风险。这种将技术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有利的经济利润和技术外溢性视为关键因素的技术优选手段,必然导致所遴选出的关键技术处于一条“以技术为中心”而非“以人为本”的长期发展之路。而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高能耗及高污染的现状,就必然要求将环境等因素纳入技术预见视野之中。将环境资源因素纳入技术预见的范畴,强调“绿色”,也就是要重视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不仅坚持和重视经济增长,而更重视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在经济的增长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要求评估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式,力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从而减少每单位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

绿色技术预见是从技术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出发,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本原则,立足于技术发展的各种可能的社会及环境效益,通过对未来较长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整体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并从中选择那些对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利益具有重大贡献的通用技术。

技术预见实践应用于很多领域,但在汽车产业实施的技术预见活动却很罕见,即使存在少数的预见活动,重点却在遴选结果的阐述,或仅仅着眼于其经济效应。英国的HMSO项目目的在于优选出环境友好且能实现高效低耗的汽车技术[10],但在文献中却仅仅展示了所遴选出的关键技术,而对实现这一遴选的方法论却未曾提及;国内执行的“中国汽车产业预见(2006-2010)”[11]所强调的是优选出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多市场利润的汽车技术;而在汽车产业实行以可持续性为基础的关键技术遴选几乎是一个空缺。基于此,本文将能源和环境考虑进技术预见的范畴,在汽车产业实施以新能源汽车为对象的绿色技术预见。

3 以汽车产业为对象的绿色技术预见

3.1 绿色技术预见方法体系

为了优选出汽车产业新能源技术,必须制定一个研究框架,从而实现对各方面专家的信息、观点及意见的识别和评价[12],具体流程见图1。首先对汽车产业进行技术需求分析,应用情景分析法实现对汽车产业技术需求的预测;其次是大规模德尔菲调查,在该部分中,恰当的问卷设计及调研专家的选取尤为重要;在两轮大规模德尔菲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从而讨论并得出关键技术;最后,给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和战略目标。

3.2 汽车产业的技术需求分析

在应用德尔菲法进行技术预见之前,首先必须识别汽车产业需求及发展趋势,本文将综合情景分析法、专题讨论、技术经济预测等方法,集成汽车方面的专家、社会学家及潜在消费者等的集体智慧,围绕国家未来20年社会发展趋势,包括全球化、工业化、消费型、循环型、环境友好型和公平型社会等,分析国家战略需求、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趋势,推演技术需求集群以便进行技术预见调查时,专家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未来的社会需求,避免单纯地从技术发展需求出发选择技术课题,详细过程见图2。

情景分析法是设想一幅幅未来社会的可能图景,然后通过不同假设条件下的逻辑推理,选择未来社会发展的各种愿景,并分析推出实现各种愿景所需要采取的行动。在汽车产业为对象的绿色技术预见中,主要围绕包括全球化、工业化、消费型、循环型、环境友好型和公平型社会等6种社会情景进行。其中,循环型社会强调的是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性,鼓励资源的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的是低污染甚至是零污染排放;公平型社会强调的是能源高效利用,从而实现其在代际间的合理分配。基于6种社会情景,展开专题讨论,分析社会情景的实现程度及存在的挑战。

在情景分析法得出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邀请了20位汽车方面的专家(7位来自同济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学院的教授,7位来自汽车相关企业的专家,6位汽车研究所的研究员)参加“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清单调查”的调研,通过回收问卷的整理分析,共得出88个技术。在专家座谈及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吸收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社会各方面的有关专家的众多建议,并对这88个技术课题一一进行探讨,最终确定55个待选技术用于大规模德尔菲调查(待选技术体系见图3),并将其分为六大类:代用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共性技术、清洁柴油汽车。

3.3 大规模德尔菲调查实施

3.3.1 问卷设计

德尔菲调查问卷的设计对于恰当数据的获取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以资源节约和公平分配为基础,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绿色技术预见,根据“全面、简洁、准确、客观、可行、一致”的一般原则,基于日本[13]、欧盟[14]、及中国[15]的技术预见经验,主要选取以下技术参数对待选课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图4)。

与传统技术预见相比较,主要区别在于绿色技术预见技术强调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将人口健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可持续性指标,分别反应了人类社会可持续性的三个方面内容:社会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性。

3.3.2 变量统计模型

在对专家熟悉程度、预期实现时间、技术领先国家或地区、制约因素等变量的确定过程中,绿色技术预见与传统技术预见德尔菲基本相似[16],因此不做详细阐述。主要的区别是在关键技术选择模型的建立上,其综合重要度指数计算模型见图5。

3.4 关键技术的技术经济分析

3.4.1 问卷回收

以汽车产业为对象的绿色技术预见德尔菲在专家的选取过程中,加大了具有社会科学背景的专家比例,选取的专家主要由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四个部分组成。调研采取问卷小组负责制的形式,即首先确定要进行问卷调研的单位,然后从该单位中选取一位调研负责人,该负责人在学术上或工作性质上能够和被调研人有关联,如该领域学术研究上的领导者或课题的组织者,或该组织行政管理人员等,这样可以确保所调研的对象确实是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专家或熟知者。第一轮共发放了86个单位,其中科研机构10个单位,企业38家,政府部门15个,高等院校23所,回收24个单位的问卷共268份;第二轮发放33个单位,回收问卷276份。有效问卷均在90%以上。

3.4.2 技术经济分析

(1)关键技术及预期实现时间

根据两轮德尔菲调研结果和重要度、研发水平及可持续性拟合的指标,获得汽车产业中前12项技术(见表1),这些技术就是对中国未来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起关键作用。

表1 中关键技术按其综合技术重要度排列,前12项关键技术的综合重要度都在1.01以上,因此,可以得出每项技术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绿色”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预期实现时间是德尔菲调研的一个重点和主要结论之一,通过长期预测,可以把握较长时间的科学发展方向。分析选出的这12项关键技术课题的预期实现时间可以发现,只有E51关键技术将在2021年实现,其余实现时间集中在

2014~2015年,体现了较高的集中度。可以认为,这些技术将对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技术重要度

技术重要度主要从技术推动重要度、未来5年能否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市场拉动重要度和未来5年能否实现产业化四个技术参数得以反映,前12项各技术参数值见表2。

表2中,前12项关键技术的技术重要度都在1.23以上,说明这12项关键技术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表中,各关键技术的“技术自身成长重要性”和“社会经济对其的需求程度”的技术参数值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它们不仅对其自身技术成长方面极具重要性,而且社会经济对其也有较高的需求程度。其中,E02(CVVT发动机技术、VVT-i发动机技术)的技术重要度最高,该技术可以使发动机功率提升大约10%~15%,油耗下降10%~13%,此外,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国,市场潜力和购买力极大, 因此,其社会经济需求程度高;在产业化方面,国内很多汽车都已经在E02技术上有了一定的研究,吉利远景发动机已经开始运用CVVT技术,并使升功率达到57千瓦,这一功率高于日本和韩国的水平;北京现代伊兰特06版也已经使用了CVVT发动机。这些国内汽车企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促使其产业化的实现。综合各种因素,使得E02具有最高的技术重要度。

(3)中国的技术研发水平

研发水平主要是指技术本身所处的阶段,主要是与国际水平之间的比较。研发水平主要受国内外研究基础、市场需求度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国家的政策对各技术的研究也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比如,法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它们在鼓励电动汽车研究开发、产业化和商业化等方面,有着众多的优惠、支持、补贴和扶持政策,这就促使法国在“单一能源系统中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上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研发水平也不断地增强。根据德尔菲调查的数据,可以分析出12个关键技术指标的研发水平,具体数据如表3。

通过表3可以看出,中国的研发水平基本处于0.5到0.6之间,也就是说中国的汽车产业对这12项关键技术而言,处于“落后国际水平5~10年”的水平。这就需要中国在今后的研发过程中,加大力度,不断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力求赶超国际水平。

(4)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

与传统的技术预见相比,绿色技术预见强调了技术对环境和能源方面的影响,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列为关键技术选择的大三要素之一。它弥补了传统技术预见中,仅仅关注技术及经济两个方面、而忽视它对环境影响的缺陷。根据技术参数计量模型,得出前12项关键技术的可持续性指数见表4。

3.5 调研结果讨论

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遴选过程中,首先是基于情景分析法的6大情景,特别是循环型、环境友好型和公平型社会,它们是技术预见的前提,因此,大规模德尔菲调查所得出的关键技术必然对实现这些远景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循环型社会强调的是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性,鼓励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大规模德尔菲调查,所得出的关键技术中,E17强调的就是采用循环发动机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的是低污染甚至是零污染排放,德尔菲所优选出的关键技术E12, E11, E39, E54,E53 和E51在这一方面很好地满足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公平型社会强调的是能源高效利用,从而实现其在代际间的合理分配,在所得出的关键技术中,E2, E34, E42, E53 和 E54所强调的就是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因此,对于该社会情景的实现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技术预见过程中,社会情景的合理确立对关键指标的遴选有着指导的作用。

除此之外,调研专家的确定也是预见中的重点,专家的学识和观点,对于德尔菲结果的确定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绿色技术预见过程中,其加大了具有社会科学背景的专家比例,从另一个侧面反面了对技术的社会环境影响的重视。关键指标遴选模型的构建,更体现了绿色技术预见可持续性的思想,它将可持续性影响指数列入综合重要度计算模型,将资源和环境从传统技术预见指标中突现出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良性互动。

4 结论

环境和资源因素纳入技术预见的考虑范畴,是技术预见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结合,是对传统技术预见的拓展和延伸,以人口健康、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3项作为生活质量可持续性指标中的关键指标来建立绿色技术预见德尔菲评价指标体系,把生活质量指标ST index列入综合度计算模型,基于情景分析6大社会愿景,通过大规模德尔菲调查结果分析,最终遴选的12项关键技术,更能够反映出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通过绿色技术预见结果分析,结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呈现多重技术方案共存局面[17],以纯电动技术为首选,实施以锂电池和锌碳电池为主的纯电动技术;推广使用燃料汽车;开发和推广混合动力汽车;加大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和示范,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早日形成;“以我为主,自主创新”是主线。因此,要掌握技术上的主动权,千万不要走盲目引进、消化不良的老路。

技术预见的实践较为丰富,但技术预见理论本身则尚处前沿。在我国技术预见研究还处于起步不久的阶段,提出绿色技术预见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研究的难度较大。虽然本文已作了相关的努力,但还是有许多地方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在绿色技术预见方法的创新上。

参 考 文 献:

[1]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组.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Bauls V A, Salmeron J L. Foresighting key area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J]. Technovation, 2008, 28(3): 103-111.

[3]杨耀武. 技术预见学概要[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15-22.

[4]吴曙霞.提升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预见研究[D].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

[5]高红阳.外在技术预见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

[6]Mu Rongping, Ren Zhongbao, Yuan Sida, et al.. Technology foresight towards 2020 in China: the practice and its impacts[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8, 20(3): 287-307.

[7]Kuwahara T. Technology foresight in Japan-the potential and implications of DELPHI approach[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999, 60 (1): 5-14.

[8]服部悦雄.预计2010年中国汽车销售量将超1千万辆[EB/OL].biz.省略, 2009-12-17.

[9]Martin B R. Technology foresight: a review of recent government exercises, cience, technology [J]. Industry Review, 1996, (17): 15-50.

[10]Kimberley W. The car that cares [J]. Research & development, 1997, (12): 18-20.

[11]Chinamet.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forecast(2006-2010)[EB/OL]. 省略/cn/bwdt/details.jsp?id=9641, 2009-12-22.

[12]Andersen P D, Jrgensen B H, Lading L, et al.. Sensor foresight-technology and market[J]. Technovation, 2004, 24(4): 311-320.

[13]Cuhls K. Technikvorausschau in Japan: ein rückblick auf 30 jahre delphi-expertenbefragungen[A]. Physica Verlag[C]. Heidelberg, 1998.

[14]Georghiou L. The UK technology foresight programme[J]. Futures, 1996, 28(4): 359-377.

[15]穆荣平,任中保,等.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德尔菲调查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6,27(1):1-7.

汽车专业的前景范文5

[关键词] 汽车文化;文化旅游;对策

[中图分类号] F590-05 [HT5H][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4-0080-03

[作者简介]李文璟(1980-),女,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与财经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营销。

十堰市是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仙山、秀水、汽车城”是十堰的三大旅游名片。目前,作为仙山的武当山和称为秀水的丹江口水库旅游方面都发展得比较迅速,在国内外已经引起了巨大反响。相比之下,汽车城这张名片就逊色得多。十堰城区的汽车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也没有被充分体现,与汽车城的称谓是不相称的。

一、十堰市汽车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十堰市是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一座城市,也是驰名中外的“东风车”故乡。可以说整个城市的发展是伴随着东风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要进行汽车文化旅游的开发,必须要有繁荣的汽车产业为基础,要有丰富的素材可利用。十堰是全国闻名的“汽车城”,也是“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1]2009年,十堰经济开发区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汽车产业示范开发区”。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重点建设汽车整车、汽车总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汽车汽配现代物流等四大产业集群,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开发区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十堰已建成东风小康工业园、龙门工业园、港澳台工业园、神鹰工业园、温州汽配工业园、十堰电子工业园、湖北三环专用汽车工业园。汽车产业的繁荣为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堰汽车文化旅游的现状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发展报告》,全国所有营业收入前10名的全国A级旅游景区排名中,武当山风景区排名第九位。[2]2011年,武当山景区接待中外游客3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52.2%和57.6%。武当山太极湖景区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增长快于鄂西圈的平均值,三年来分别增长为145.9%、167.86%。

丹江口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被誉为“亚洲天池”。在“2011国际旅游营销博鳌峰会”上,丹江口市被大会组委会授予“国家旅游名片”荣誉称号。

目前,武当山旅游龙头日渐突出,丹江口库区生态旅游已完成规划全面启动,而作为十堰三张名片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文化旅游亟待重视和培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汽车文化的氛围不浓郁

目前,对于十堰市的汽车文化了解,仅仅停留在它是“东风车的家乡”这一点上。十堰市的汽车工业园区数量已经不少,但是对于汽车文化的包装还很不到位,很多人对十堰的汽车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连车城人对于二汽的发展历史都不是很清楚。现在,十堰只有一个3A级的东风汽车工业旅游区。在这方面,一汽在观念和实践上要远远领先。2008年,长春汽车文化园隆重开业。文化园划分为:汽车文化馆藏区、名品新车展销区、试乘试驾体验区等六大功能区。现已发展成集汽车综合展示、商业服务、休闲娱乐为一体,多层次的汽车主题旅游景区。

(二)汽车文化与旅游要素的融合度不够

十堰市丰富的汽车资源还没有成为拉动本市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产业发展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的局面还未形成。比如2009年十堰举办了汽车文化节,这本来是一项以汽车文化为主题的盛事,但遗憾地是没能抓住这一重大事件与旅游要素结合起来,因此对拉动旅游发展的作用小。其次,旅游开发层次不够。现有的东风汽车工业旅游区建设了生产一线、二线、三线的空中观光通道、建设了介绍东风汽车发展史和国家领导人视察等内容的汽车文化长廊、总装厂总装配线旅游观光、制作了宣传光碟在游客接待室循环播放。可以看出,汽车文化旅游主要还是停留在观光旅游的层面,距离多层次的汽车主题旅游景区还有较大差距。

(三)汽车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大,开发深度不足

主要表现在:尚未开辟一条汽车旅游线路;汽车特色旅游产品的数量少、质量不高;缺乏对汽车旅游产品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创意产业人才缺乏等等。

三、发展汽车文化旅游的对策

(一)营造浓郁的汽车文化氛围

1.加快编制汽车文化旅游专项规划

汽车文化作为十堰市的特色文化,应该从全市的高度进行统一规划,对汽车文化的内容、重点、措施与保障进行明确,切实做到与十堰市城乡建设规划、市政园林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区域发展规划相互协调、同时设计、同步安排。

2.成立汽车文化研究所

深度挖掘汽车文化,成立由政府、汽车行业协会和旅游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汽车文化研究所,对车城的汽车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并研究借鉴国内外发展汽车文化的成功经验,把汽车文化的前沿成果应用到旅游实践中来。

3.将汽车文化融入城市景观建设

在城市建设中,多以汽车的品牌来为道路命名,设置醒目的地标性建筑,使游客在这里游览时仿佛置身一个“巨型汽车文化馆”之中[4]。

(二)开发汽车特色旅游产品

将汽车特色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如下三个层面的分类开发:一是历史文化层,可以开发汽车博物馆类型的产品,介绍东风公司的旧址、党中央领导到十堰、东风公司视察时的一些图片等等;二是现代文化层,可以开发汽车展厅等产品,展示现代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独特魅力;三是民俗文化层次,开发汽车运动、体验、游乐等等项目,还可以进行民俗文化节目的表演。比如竹溪山二黄、竹山牌子锣,等等。

1.进一步完善东风汽车工业旅游区

在现有的3A级东风公司汽车工业旅游区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体验式的旅游项目。比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游客可以在电脑上模拟完成整车的一个装配过程。现有的宣传光碟改造成一个放映厅,用3D的效果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东风车的发展历程。此外,还可以设置东风车展厅,展示东风商用车和乘用车的历代车型,让游客可以试乘试驾,感受东风车的性能。

2.新建一批汽车旅游项目

通过新建的汽车旅游项目,丰富汽车文化,增加汽车文化的看头。如建设汽车主题公园,公园内可以划分为几个功能区,如商务区、娱乐区、美食区,等等。在商务区可以展示、体验一些车型,也可以举办一些大型会议;娱乐区内可以设计汽车游乐和汽车电影院,游乐区可以设计一些趣闻游乐项目,如上海别克公园中就有通关游戏、趣味攀岩、迷你棒球、趣味射门等户外活动;而汽车电影院可以放映温馨浪漫的电影;美食区可以有汽车餐吧、汽车咖啡厅等等。

3.开辟一条汽车旅游精品路线

将与汽车文化有关的景区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旅游路线。在这条路线上可品车城美食、住汽车旅馆、驾乘汽车、游汽车工业园区、购汽车纪念品、玩汽车娱乐项目;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贯穿起来,让游客能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车城汽车文化。

4.精心设计一批旅游纪念品

与著名高校、企业合作,设计并开发出有浓郁汽车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汽车模型、汽车挂件、汽车拼图、汽车挂历等等。并通过参加各级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提高旅游纪念品的总体设计水平。

(三)扩大汽车文化的影响

1.健全机构,加大投入,将汽车文化宣传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设立专门的汽车文化宣传机构,统一规划,整体宣传,树立对外的统一形象。开展长期性地宣传工作。加大经费投入,一部分由政府出资,另一部分可以积极争取汽车企业的支持。十堰“商用车之都”的品牌树立起来以后,将会给各园区汽车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重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创新媒体宣传渠道和手段

新兴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受到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青睐,在他们中间的影响力日益深远。在与传统媒体保持合作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手机媒体宣传十堰汽车文化非常重要。首先,建立汽车旅游的官方网站。对于十堰市汽车旅游的相关景点、项目进行介绍;其次,开发一部蕴含十堰汽车文化的商业网络游戏[5],比如可以开发赛车游戏。网络游戏深受网民喜爱,网民参与者较多,其对参与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很大,如《三国风云》、《热血三国》等游戏的开发上市取得了较大成功。

3.赞助汽车体育赛事

通过赞助体育赛事的方式扩大十堰商用车都的影响力。可以通过成为体育赛事赞助商的方式,进行宣传;也可以利用在赛事播出或休息时间进行植入式广告宣传。

[参考文献]

[1] 赵绪英.抢抓机遇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核心板块[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61.

[2] 钟 斌.国家旅游局近日权威 九华山2011年旅游收入跻身全国前三[N].池州日报,2012(5):4.

[3] 李应均.十堰市积极打造汽车文化旅游名片[EB/OL].

http:///gdxw/201110/t1858927.shtml,2011(10):18.

汽车专业的前景范文6

中国作为一个教育大国,从五千年前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如今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无一不展现出中国教育史的悠久及中国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而中国的教育方法也随着时代的不同,社会需求的不同而层出不穷,尤其是自中国改革开放后,国情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一改中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面目,中国的迅速崛起无疑对现有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需要下应运而生,这不仅是时代的前进,也是一场对教育体制的革命。目前,全国约有四百多家高职院校相继建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在近十年中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教学方法也可谓是日臻完善。高职高专院校中,很多设有与汽车相关的专业,这与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空前发展相联系。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呼声再一次让懂技术,能熟练使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的焦点。汽车专业英语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汽车专业的一门衍生课程。然而,与普通的高职院校中的专业课程相比,汽车专业英语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既没有很强的操作技术要求,也不像其它基础英语那样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其教学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探析其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现实意义。[1]

1.汽车专业英语现状调查

因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根深蒂固,人们往往认为只有考不上本科学校、学习能力和文化基础比较弱的学生才进入职业学校,而在选择汽车类专业的学生中又以男生居多,英语往往是他们的弱项。此外,传统思维对学生影响较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来学校是学技术的,而不是来学文化课的,英语对他们职业发展没有多大用处,学生这种主观认识上的这种偏差,必然导致学习动力的减弱。同时,他们对社会紧缺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了解不多,进一步打消了他们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汽车专业英语没有统一的纲领性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在选用专业英语教材时也得过且过,有的甚至在用过时陈旧的本科教材,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认知水平来说,这些教材句型结构难,词汇量大,生词多,这样学生会心生畏惧,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陈旧的内容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适应现代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需要。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中所采用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多是教师阅读并将原文翻译成中文,偏重句式、语法等语言运用技巧的讲解,不能体现专业英语的专业性。同时,专业英语科任老师多数是基础英语教师,不具备汽车专业背景,这样就导致同样一个句子有专业背景的老师和没有专业背景的老师翻译出来的结果大相径庭,使得学生对原有的专业知识形成一种偏差,产生混淆或将汽车专业知识与汽车专业英语中的内容区别对待,不能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

2.汽车专业英语课程定位

要探析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首先就要给这门课程一个全面的定位及认知。第一,从课程本身来说,汽车专业英语是一门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它既要依托汽车专业知识来融会贯通其英语语义,又要结合平时的英语基础来理解汽车专业知识,它是对汽车专业知识的巩固,又是对英语知识的升华,只有在充分理解专业英语讲授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汽车专业英语的兴趣,进一步去掌握专业英语的主要词汇和表达方式。另外,尝试对专业英语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不仅是英语知识的积累。第二,从课程具体内容上讲,汽车专业英语既要与汽车专业知识形成系统性,又要涉及到汽车的文化,维修与保养,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内容,其内容的广泛性,又把汽车专业知识综合统一起来。某种意义上讲,这门课程既然是汽车专业英语,其必有专业性,对专业术语的掌握是学好汽车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关键,专业术语如clutch, crank, cam, camshaft rotor, connecting rod等词汇,这类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是一种生僻词或新词。当然,汽车专业英语术语中并不全是不常见的词,有些词语,如spring、body、head、part、drive、train这种词汇在基础英语中很常见,可是在汽车英语专业中却有着另一层含义,这也是导致一些学生英语基础很好,却在汽车专业英语中成绩平平的原因,知识的扩充不足直接制约着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2]

3.专业英语教学内容选取

基于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自制力和自学能力差但又活泼好动等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不宜选择过长且句型结构较复杂的语句或段落,否则,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因基础词汇储备不足,句型复杂、内容枯燥等原因导致他们对专业英语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因此,既要选择贴近生活又带有专业性的语句简单易懂、段落简短、句型基础的英语对话、故事、汽车历史等内容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要增加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将会遇到的内容,如维修仪器设备的英文使用说明书、操作说明、维修手册等。[3]

4.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究

汽车专业英语既然作为一门衍生学科,那么其教学方法既要继承传统的教育理念,又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课程在中国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不至于让这门课程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在对汽车专业英语有了一个全面认识以后,综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设施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用对了方法才能让本门课程发挥其为专业服务、为学生就业和能力提高服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的作用。

5.汽车专业英语的传统教学方法

中国教育史悠久,但经过历史长河沉淀下来的经典的传统教学方法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实验,参观法等。这些教学方法虽然传统,但是在教学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汽车专业英语是一门职业技术基础课程,讲授知识,传递信息的教学模式仍是一大主流。英语在该课程中只是一种表达形式,一种语言载体,所以教师也是在用这种语言载体向学生传授汽车专业知识。另外,传统教学方法中的讨论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也相当广泛,在知道主题的情况下,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得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及看法,此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建立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随着科学的发展,模拟动画演示,实物运动过程展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汽车英语课堂教学上,适当运用动画、实物运动过程展示等手段,不仅能显著增加课堂容量,而且还能借助多媒体图、文、声、相并茂的特点,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比如我们在学习Valve Mechanism(配气机构)时,对照汽车发动机的实物,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汽车专业知识,用汉语说出其各个部件的名称及工作原理,然后老师再告诉其相应部件及工作原理的英语表达。这样不仅巩固了原有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必备的基础词汇,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5.1汽车专业英语的现代教学方法

为贯彻课程改革精神,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以人为本,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现代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发现、讨论、探究等教学法。虽然汽车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知识性,文化性较浓,但方法选用得当也可在文化性较浓的英语中引入专业知识,比如,我校汽车专业英语课程参考顾云青,张金霞主编的《汽车英语》教材,其每章的第一部分Warming-up除了具有引进主题的作用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Unit2,其Warming-up是一张发动机平面图,在原有专业课基础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通过讨论就会记住发动机各部件英文表达,这样使学生被动的学习化为主动。教材中也有Dialog,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口语练习,而且可以巩固汽车专业英语相关知识。为了给学生提供情境或场景,本课程实施地点最好是在实训室或实训场地,结合实物学习英语。

5.2紧抓学生兴趣,让学生有成就感

ABS、DSG、ECU、CMP、CVT、ESP、TSI、TFI等都是汽车中比较常见的英文缩写形式,往往学生对缩写很感兴趣且已经知道这些简写的意思,但是却不知完整的英语表达,抓住这一特点,让他们知道这些缩写的英文表达,在以后面试或工作中肯定或多或少的会被问到这些词的全称和意思,他们提前学习了这些知识,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就会轻松而且很有成就感。同时,有些英语维修资料或检测设备使用说明用的都是完整的英语表达,如果学生学过这些缩写的完整表达他们至少能知道某段话的大概意思或仪器设备大致的用途,为以后学生在维修工作中阅读英文资料打下基础。

汽车专业的前景范文7

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企业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校不仅仅要从技能上培训学生,还必须尽快的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更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本文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办学实际为出发点,对汽车类高职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对接融合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表明只有更好的了解汽车企业文化,适应汽车企业文化,才能更好的为汽车企业服务。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

以前很多高等职业学校注重的是技能教育,为的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将来在企业中有所作为,很少去关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对于现代的企业,他们需要的是能够适应企业自身建设生产和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仅仅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在一份对汽车行业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发展前景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技术水平过硬,但是并没有在汽车企业中有很好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有些甚至已经被企业辞退,这些都是因为高职院校只注重学生的技能教育培训,忽略了校园文化培训与汽车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融入到汽车企业的文化中。企业文化是指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企业形成的符合本企业特点的愿景、使命、员工行为准则以及经营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这些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等在企业生产、管理、员工行为等方面的体现,是被员工认可并遵守的一种企业理念。作为高职教育中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融合来说,就是要求学校根据汽车企业的特点与要求,构建与汽车企业的专业文化、组织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能够对接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点

高职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企业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的高技能应用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技能。职业性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突出的体现在了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课程和专业上,像我院设有汽车制造、车辆运用、机电工程等9个系部,包括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34个专业,这些专业都是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的体现。为了将高职学校的专业性和汽车企业文化相融合,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要以自身的职业性为出发点,将本行业的职业特点、职业技能、职业道道、职业理想、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等内容贯穿到高职校园的文化建设当中,彰显出高职学校的办学特点[1]。

二要体现企业化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要和企业理念相融合,高职学校与汽车企业互相合作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一条正确道路。目前高职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已经成为高职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向。在高职教育中,高职学校必须要把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融合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在校园文化中积极营造汽车企业文化氛围,在技能培训中突出汽车企业的文化元素,在学生实习中培养学生的汽车企业文化素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企业文化,毕业后迅速融入到自己所从事的汽车行业当中去。

三要突出汽车行业的行业特点

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各行各业培养符合各行业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学校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上必须满足行业需求和理念,体现行业的特点。比如我院培养的人才所具有的扎实的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好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发展能力以及能够满足汽车企业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综合素质能力就突出的体现了汽车行业的行业特点。高职院校要想建立具有其所服务的行业特点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在实践中融入行业氛围,要以汽车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行业价值取向”和“行业情结”。

四要强调汽车企业文化的区域特点

高等职业学校一般都是地方性的区域院校,担负着培养适应当地企业发展的技术性人才、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这就意味着高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符合当地区域企业文化特色的特点,不能离开区域文化的土壤。只有植根于当地的区域文化特色,研究当地的区域特色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点,积极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才能实现高等职业院校与区域文化的融合,才能让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好的了解地方、融入地方,更好的为地方服务,作为汽车类的高职院校,一定要注重培养符合当地汽车行业区域文化特色的专业人才。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作为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是以培养汽车专业高素质技术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创新性地将高职理念、汽车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融于一体,提出了“人车合一、平而不凡”的文化育人体系,并把“平而不凡”作为校训。学院把文化育人作为人才培养战略,提高了学院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人车合一就是指人文与技能的相融,追求“方向、安全、动力、速度”的品质,体现了学院办学特色与文化育人的良好融合。平而不凡中的平就是指做一名合格的现代高职教师和现代文明蓝领。不凡就是指接受平凡,超越平庸,在平凡的生活中,追求杰出,有所建树,创造不平凡的精彩人生。学院在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的对接实践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接融合:首先是树立了汽车专业的精神文化。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把办学重点放在培养汽车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上,立足于点亮人性之美、发掘潜在之能,目的是培养学生扎实的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好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发展能力以及能够满足汽车企业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综合素质能力。精心的打造汽车专业的专业特色和文化内涵,并且逐步让汽车文化融入到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当中,形成全院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形成了深化政、行、企、校联合的汽车集团化办学特色、以汽车为主线、面向汽车生产和服务的布局特色,突出专业胜任能力的课程特色和“人车合一、平而不凡”的文化特色。其次是构建了具有汽车特色的专业文化。目前学院设有汽车制造工程系、车辆运用工程系、汽车营销服务系、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等9个教学系(部),开设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34个专业,主要专业都是与汽车有关,学院课程体系的设置都是根据目前汽车企业的岗位需要来设置,体现了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课程架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够完成比较复杂的汽车专业工作能力,体现核心技能和汽车行业最新技术,满足了汽车企业对人才的需要[2]。最后是形成了具有汽车行业特点的活动文化。学院开展了普及汽车文化的系列活动,不遗余力的将学院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相融合。学院著名的汽车文化长廊,集中展示中外汽车发展的历史、经典汽车品牌的理念及成长、汽车行业最新的技术成果以及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等,这些都加深了学生对汽车专业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学院建有汽车文化广场,漫步广场可以体会到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特有的文化氛围和职业特色,在文化广场展示与学院具有紧密合作关系的车企商标、色彩识别、文化理念以及企业精神等一系列的文化要素,学生漫步在广场就能够受到汽车企业文化的熏陶,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汽车企业文化并为之骄傲。为了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学院按照汽车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设置了实习培训中心,按照“校中厂、厂中校”的原则,引进了富士康的生产线以及“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管理方法,车间和教师一体化,师生都穿着工装,严格的按照汽车企业的操作规程指导学生的实习,让学生通过“模拟仿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真正体会到汽车企业的文化。与此同时,学院积极参与汽车企业活动,目前已经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了紧密合作并作为实训基地,捷豹路虎卓越培训项目的成立是校企双方携手创立的具有国际化技术水准的人才培养教学平台,这些都是学院学院汽车活动文化的具体体现。高等职业学校是为了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职学校就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立足当地实际,体现汽车工程学院的办学特色,结合学院各专业的学科背景,改革教学方法,为汽车企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雷久相.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综述[J].职业时空,2015,(10):1-4.

汽车专业的前景范文8

关键词:汽车行业;私人定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湖南省职业教育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对接产业,深度融入产业链,瞄准了湖南的“九大千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因而对职业技术人才有很大的需求。

中国正面临全球汽车制造业转移、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兴起以及汽车高新技术革命三大机遇和挑战。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汽车工业升级转型,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十年,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而产业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汽车人才是汽车产业中的决定性资源,直接影响汽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汽车行业人才现状

《中国汽车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人数将达到776.23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0%,而目前国内汽车人才的供给规模却远远跟不上需求。2015年,湖南省汽车产能在200万辆以上,需要汽车产业职工40万人。但在2015年,湖南省的汽车人才仅为23万人,缺口17万人。目前湖南省汽车行业技术工人共计48343人,高级工以上人才的比例仅为3.7%,中、初级工以下及无证人员占96.3%,焊工、电工、油漆工等技术工人尤其缺乏。

二、汽车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汽车行业人才紧缺,主要包括汽车制造业的人才和维修人才。目前汽车维修行业中,汽车维护人才的缺口达70%以上,就业前景广阔。但问题是,怎样有效地培养人才。

三、汽车行业私人定制式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

1.私人定制式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私人定制式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是根据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学生特点,专门为市场订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配备有专业团队、完整的课程和相关教材。教学模式实行小班化,每个班最多只能有16人。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机会进行实践,保证学生都可以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校企合作

培养汽车行业人才的核心是校企合作。(1)企业。企业可以与学校联合开办订单班,或独自举办培训课程。如深圳比亚迪,曾经开办自己的技校,也开办了订单班,以此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订单班一般投入会比较大,学校会要求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包括资金、设备和实训器材的投入。(2)学校。目前的校企合作中,学校热情高涨,但企业的态度相对冷淡。笔者认为,职业院校需要与企业进行充分沟通,但核心问题在于有为才能有位。学校要真正帮企业解决问题,企业才会主动来与学校合作。

3.需要完善的地方

(1)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对接平台。着眼于湖南省汽车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我们要按照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布局打造学校布局。就学校布局来讲,每一个市、县的高职、中职学校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网络,这对区域经发展将是一个有效的支撑。(2)重视行业协会力量,推进校企合作,使本土汽车人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通过简政放权,国家把相关职权下放到行业协会,这就为今后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提供了便利。

四、结语

我们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高贵的精神,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坚持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正确发展方向,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努力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而私人定制式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就是在搭建一个让人才出彩的平台。只有建设好人才培养平台,湖南省的新型产业布局才能实现优化,经济才能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汽车专业的前景范文9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专业;可行性分析

1背景分析

2012年国务院公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今年是收官之年。通过八年的发展,从目前统计数据来看,《规划》中各项任务指标基本得到贯彻落实,我国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创新的先行者。当前,汽车技术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与能源、网络、交通等重点领域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处在创新发展新高地,市场前景好,发展空间大。1.1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1)2012年国务院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2018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3)2018年《云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4)2020年《云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5)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1.2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呈上升趋势。2012年7月,国务院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45万辆,目标基本完成。2016年12月,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2020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下滑,但近期国务院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时限延长2年的利好政策,预计将拉动2020年产销量达到130万辆,完成500万辆目标没有悬念。1.3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展望。自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有量连续五年保持世界第一,通过多年政策的扶持、企业的投入、大众消费的升级,新能源汽车(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保有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产业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根据2020年11月的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因此,作者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产业,应该有政策法规、技术资金、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措施为整个产业保驾护航,所以一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该顺应国家发展战略,择机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该产业培养人才。

2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可行性分析

2.1人才结构分析。经过调查了解到,目前从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人员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人员:从业者主要是学历层次为研究生的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一类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的技术管理、技术支持人员:从业者主要是学历层次为研究生、本科生的各类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还有一类就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以及售后服务人员:从业者主要是学历层次为大专的各类相关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目前国内有多家传统车企(比亚迪、北汽等)和造车新势力(理想、蔚来等)都在加大力度投入新能源汽车项目,德国大众也在中国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2018年世界新能源汽车标杆企业美国特斯拉在上海建立独资公司生产纯电动汽车,就是看好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这个举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无疑是积极的。从传统汽车行业对人才需求来看,一名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将衍生出十几或几十名从事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的人员,所以在未来,对高职高专学历层次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人员会有较大需求。2.2人才需求分析。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加、市场保有量的不断扩容,无论在设计生产制造环节还是在售后服务环节,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需求会逐渐加大,产业发展将带来人才缺口。经过调查发现,目前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和服务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从传统汽车行业转入,对新能源汽车知识和技能缺乏系统学习和培训,只是经过简单培训或自学后就上岗,存在操作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有安全隐患等问题,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产业技术工人摇篮的职业院校应及时开办相关专业,培养人才,弥补人才缺口。经调查,囿于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还不高、学校对招生和就业有顾虑等原因,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较少,大多数学校还在观望,但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未来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也是云南省“绿色三张牌”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措施之一,我校应提前布局,积极申报开设该专业,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改善实训条件,引入相关企业,做好人才培养准备。2.3我校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可行性分析。2.3.1校内教学条件。2014年起我校开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通过六年的建设,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教育教学水平都有的不同层度的提升,招生和就业质量较好,2018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建成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室1间,开展实训教学。2.3.2校外实训条件。自2015年起与大理恒源汽车集团(北汽新能源汽车4S店)、大理公交(宇通、中车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成为我校实习基地;2019年12月与北京汇智慧众汽车技术研究院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产教融合、技术培训、项目开发工作,一年来对我校师资培训、实训室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2.3.3其它条件。(1)组建汽车类专业群构想。为了满足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学校已开办专业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对接产业,培养人才。本着资源共享、相互融合的原则,我校现有汽车检测技术与维修、汽车营销与服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3个专业,下一步拟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智能技术等专业,组建汽车类专业群。(2)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通过本文作者主持的校级课题《大理地区新能源汽车应用现状及发展调研》,对大理地区新能源汽车的现状进行现场考察和广泛调研,认为当前大理地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范围主要涉及公共交通、物流和共享汽车,绝对数量不多,在汽车保有量中占比较低,但大理作为重点发展旅游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日趋严格的环保措施相继出台、推行绿色出行是大势所趋,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对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2020年10月,云南能投集团与大理州等六个州市及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建设及运营管理充电设施,根据协议内容,在这些重点推广地区将有大量项目落地,对相关技术服务人员有一定需求。同月,大理州人民政府了《大理州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具体措施,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大理地区的推广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我校作为地方职业院校,应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我校实际办学条件,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0〕39号.

[2]《云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云政办发〔2020〕45号).

[3]《大理州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作方案》大政办发〔2020〕46号.

[4]《“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号.

[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

汽车专业的前景范文10

关键词:汽车物流 市场前景分析 挑战分析

一、我国的汽车物流市场前景分析

汽车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汽车物流需求旺盛。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市场的汽车消费迅速膨胀,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增长一直在以2位数的速度攀升。预计未来的10多年里,中国的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10%一15%的增幅向上攀升。这种惊人且持续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中国汽车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汽车生产供应基地的趋势,使得中国汽车物流市场不容丝毫忽视,中国内地对包括汽车零部件及整车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

中国汽车物流正式融入全球市场。由上汽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与世界著名天地物流控股公司合资组建的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汽车物流正式融入全球市场。

在汽车物流中第三方物流迅速崛起。目前我国汽车第三方物流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从传统的运输企业转变来的;二是从汽车制造企业中分离出来的;三是伴随市场崛起的民营企业;四是中外合资的汽车物流企业。过去汽车生产厂家销售汽车,是由销售商到厂家提货,如今汽车一下生产线,由第三方汽车物流公司直接将车辆运送到各地经销网点,实现了零公里的运输,第三方汽车物流已将生产企业的固定仓库变成流动仓库,大大促进汽车商品的流通效率。

二、汽车物流面临的挑战分析

供应链挑战。采购供应体系结构复杂:系统庞大,协调困难――100家整车厂,超过3000家零部件供应商;由于生产和销售的一些新变化,引发了更多的物流问题,比如:采购物流中最小库存、动态计划/生产安排、规范严格的收取/交付,如何以最短交付时间、合理的成本、零货损和零部件的准时交付等以及绩效考核等问题。

高效率挑战。 在汽车工业进入大规模定制时代,用户处于价值链的最前端。中国汽车物流企业必须根据客户需求(比如按单生产方式对物流快速反应的需求)重新设计物流与配送系统,只有最大限度地缩短订货处理周期,提高整个物流与配送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运作效率,才能满足客户的物流与配送需要。比如,东风汽车股份公司对整车物流实施信息化管理,以条码为信息载体,实现整车仓储管理的电子化、自动化,充分共享和跟踪车辆信息,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以满足市场的快速变化对信息准确、及时的要求。

高质量挑战。 汽车物流企业应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汽车供应链管理和适合客户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比如,UPS公司与丰田、本田、克莱斯勒、福特等汽车公司建立了战略同盟,提供供应链重新策划、运输网络管理、零部件服务物流和技术解决方案等优质服务。一汽大众公司组建的全国备件供应网络(由7个第三方物流备件中心库组成)开始全面运营,向数百家服务站提供一汽大众所有轿车的原装备件,包括奥迪系列、捷达系列、宝来系列和城市高尔夫,所有库存资源均可共享,且由长春总部通过电脑系统统调度,以保证供货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提高一汽大众公司的售后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专业化挑战。 汽车专业化的生产和销售,就需要专业化、个性化的汽车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汽车供应链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需要社会化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以整合全球汽车物流资源,满足全球汽车物流服务需求,做到供应链全程化、无缝对接和优质高效服务。第三方汽车物流公司在汽车包装、运输、控制和分配货物等事务上具有专业能力,能服务特定汽车及零部件客户,并对其供应链进行全程一体化服务。比如,不来梅物流集团公司(BLG)汽车物流中心,已成为奔驰汽车公司在德国最大的汽车物流服务商。该公司能根据奔驰公司的要求和用户的需要,随时把奔驰从整车到各种型号的零部件发往世界各地。

通过信誉和品牌效应,中国汽车物流企业就有机会向客户展示其提供超值物流服务的能力,并进一步扩大企业知名度。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燕明.第三物流-流通业中的新兴业态[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1:12-15.

[2]李士忠.现代物流外报发展趋势探讨[J].商业时代,2006,24:21-22.

Market and analysis ofthe challenges on the Chinese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Enterprises

Qin Ya-lin

(Wei Fang University)

汽车专业的前景范文11

【关键词】汽车电子技术;SWOT;专业建设

【Abstract】The new challenge of talent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come to vocational colleg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the deep integration with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Therefore, strategic issue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college are come out. Based on SWOT and its analytical metho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college have been studied. Strategic concept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based on feature highlighting, speciality development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e given, which is a reference to the scientization of construction of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college.

【Key words】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SWOT; Specialty construction

0 引言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就是紧贴企业、行业、社会发展,紧贴企业、行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汽车电子技术作为现代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支撑近年来发展很快,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陆续开设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也于2012年开办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资金设备、生源等各方面都不占优势。本文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为样本,采用基于SWOT的分析法,研究高职院校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战略机遇期,依托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克服自身的劣势、威胁,做好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迅速形成自身具有高职特色并可以为其他高职院校复制的专业建设模式。

1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将SWOT分析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战略规划工具包含在内,也有人称之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而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1.1 Strengths 竞争优势

1.1.1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重视开门办学,在淮北乃至安徽省都有一定美誉度的高校,对吸引优秀学生有一定竞争力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由教育部备案的全国27所首批高职院校之一,是安徽省师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其创办工科教育、职业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期间的淮北矿务局七二一大学时期,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该校在历史上就重视开门办学,在构建课程体系上注重倾听企业的意见,在教师队伍上建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仅2005就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15人),人才培养受到企业社会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同类高校前列,多次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五次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

1.1.2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开办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科基础

该院的应用电子技术是省级重点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也已开办多年,在开办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上的准备也比较充分。尤其是2011年成立电子信息工程系后,学院、系两级领导重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设备投入、人员配备上给予大力支持。

1.2 Opportunity机会

1.2.1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汽车电子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极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在向市场化方面转型、引进全球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成长壮大。进入新世纪后,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汽车销量1804.18万辆,同比增长32.45%。2011年汽车行业销量将增长10%。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增长,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汽车电子设备在轿车生产中所占成本也将不断增长,有关权威部门预测:在未来10年内,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将高达年均增长28.5%;汽车电子元器件及电子系统占汽车生产成本的比例将由30%上升到50% 。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汽车电子元器件及系统在汽车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必将使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随之不断增加。汽车电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给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光明前景。与此同时,也催生了汽车电子产业部门,使之形成愈来愈大的经济规模效应,成为支撑汽车工业持续保持勃勃生机的、相对独立的新兴支柱产业。汽车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不断发展,随之派生的汽车电子产业也日益显现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汽车已走入更多的寻常百姓的家里,汽车制造厂、汽车配件公司、汽车电子公司、汽车维修企业等与汽车工业的关联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大量汽车专业维修电子设备得到的广泛的普及,对汽车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为服务于汽车专业的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大量的就业岗位。

1.2.2 国家、安徽省的政策面的利好

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3至24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国务院总理在会前接见与会全体代表并讲话,强调要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这次会议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高规格,这说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的春天!

在此次会议前,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像办好汽车电子技术这样的专业正是符合这一政策的。

在今年7月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高成长性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中,把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作为安徽省的高成长性产业予以重点扶持。

所以我们开设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是顺应国家的职教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的形势的。

1.2.3 目前安徽省高等学校开设汽车电子专业的还比较少,培养的人才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截止2012年安徽省高职院校开设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仅有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不到十所,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1.3 Weakness 竞争劣势

1.3.1 办学经费不足

作为淮北市市属高校,淮北市委市政府给予学校的支持力度不算小,但是和省属高职院校或者一些发达地区的市属高校相比,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经费上还显得比较紧张,所以有些需要花大钱才能办成办好的事,就显得力不从心。

1.3.2 所处地域对优秀教师和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淮北市地处安徽北部,苏豫皖交界之处,既不是省会城市、也不是沿海沿江发达地区。这对学院吸引优秀教师和学生来学校发展求学,都处于劣势。

1.3.3 实训设施尚显不足

虽说资源在于整合,我们不少实训项目在学校做不了时,我们通过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把学生带到真实的工作情景下,也取得了较好的实训效果,可是这样的缺点实训安排确实受制于人,对实训精品课程开发等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1.4 Threats 威胁

1.4.1 先行高职院校已取得一定办学经验,取得一定竞争优势,对后来者是一个巨大威胁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创办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历史较短,必须面对先行一步的兄弟院校的强力竞争。

1.4.2 随着部分本科院校转向职业教育,对高职院校来说又是一个强有力地竞争对手

2014年我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出台一项新政策:鼓励本科院校举办职业教育,据不完全统计有600余所本科院校有意投身职业教育。新进的本科院校必然对高职院校产生激烈的冲击。

2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发展对策

2.1 建立特色鲜明,既符合企业社会需求,又促进学生个人全面成长的课程体系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的前提是人的生存。职业教育首先要教会人的职业技能,但是职业教育不能只着眼于技能培训。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时,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课程体系中除了职业技术课程之外,还开设了一部分能力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另外,还探索班级人生导师制度,由一两名资深教师和班级结对,经常深入班级和学生谈心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问题和思想上的困扰。

2.2 构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资源在于整合,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在积极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的同时,坚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和合肥长安汽车及淮北汽车城的多家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实训和定岗实习。既解决校内实习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又让学生及时体味企业氛围,明晰企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需求的重点,对加强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大有裨益。

2.3 探索一条以汽车电子技术省级特色专业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发展的专业群发展之路

汽车电子专业的发展,带动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师资队伍的发展,为相关专业的建设储备了坚实基础,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准备积极创办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交通技术专业,形成独具特色的汽车类新技术专业群。

3 结论

作为地方性的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在找准自身的优势劣势,抓住机遇、面对并解决威胁,在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上也是可以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成功道路的。

【参考文献】

[1]黄鹏.高职层面汽车电子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职业研究,2013(07).

[2]宋秦中.高职汽车电子专业课程与教学的思考[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4).

汽车专业的前景范文12

培育国内消费市场方面,借鉴美国的政府刺激政策 在关键技术的攻关上,学习日本的产学研联盟研发模式 进一步清晰中国新能源车路线图,改变一直摇摆不定的现状 不要只为“超越”,而放弃在传统内燃机改进方面的努力 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已争相掀起了新能源汽车的造车热潮,然而,中国新能源车在现实中却存在着基础配套设施缺乏、消费市场不成熟、关键技术攻关难等重重障碍。 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将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专家建议,我国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应学习借鉴美国刺激政策和日本研发模式。 从各自为战到寻找合力 由于能源危机、环保需要以及国家鼓励政策支持等多种因素,在当前的中国汽车厂家里,无论是本土品牌,还是合资企业,都争相投身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或计划中。 记者采访了解到,与前几年发展新能源汽车以企业单打独斗为主不同的是,目前已出现政企联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势头。广州市政府和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同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谅解备忘录”。日产汽车在电动车开发上已经走到行业前列,广州市将以发展新能源汽车为契机,引导未来汽车发展潮流,进一步提升政府和企业合作力度和水平,促进广州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邬毅敏说,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长,资源和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是必然选择,也是广州市汽车制造业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快发展,广州市已经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并着手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案。广州热切期待经济型零排放汽车的顺利推出为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绿色家园作出积极的贡献。 不管是国际资本、还是国内企业,都十分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一巨型蛋糕。业内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10%-20%的乘用车销量将来自纯电动车、充电式混合动力和其他新能源汽车。 科技部也提出了选择若干城市进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示范运行的设想,连续三年在国内10个以上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开展千辆级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能源供应基础设施的大规模示范,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这个设想的核心是通过扩大示范规模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 借鉴国外先进发展模式 虽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中国新能源车在现实中却存在着充电站等基础配套设施缺乏、消费市场不成熟、关键技术攻关难等重重障碍。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率只有1%。改变我国新能源汽车“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专家建议,应学习借鉴美国刺激政策和日本研发模式。 一、培育国内消费市场。 “虽然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但同级车型比较,价格至少要高出五六万元。多花钱买车还是多花钱买油,中国消费者往往选择后者。” 以较早进入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混合动力车――丰田普锐斯为例,2006年,该车在华销售2100辆,2008年为了提升销量,丰田主动降价2.4万元,但只卖出了899辆。相对于全球累计大卖120万辆的辉煌战绩而言,普锐斯在中国市场表现实属冷清。 北京市工业专家顾问贾新光认为,推广新能源车亟待培育国内消费市场,而政府在其间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关键在于加大产业补贴的力度,将补贴直接惠及消费者身上,有效刺激消费。美国在此方面的刺激政策值得学习。 据介绍,美国采用的是政府和企业双作用力的方式。奥巴马的燃油限制和新能源政策为美国汽车业明确了方向,企业则加快自主研发。美国通过制定进一步严格的汽车燃油排放标准和新能源汽车政策,以及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