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畜牧专业论文

畜牧专业论文

时间:2023-03-27 16:56:43

畜牧专业论文

畜牧专业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为: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能够独立按计划完成畜禽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及品种改良等技术工作,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向相关专业领域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几年来我们虽然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中职毕业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间存在差异与距离。只有通过实践性教学改革,才能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论文,培养适合畜牧兽医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一、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现状

我国中职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特别是在那些农业省市中为养殖业(或其他行业)培养出了不少人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为培养适应农村的高素质劳动者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畜牧兽医专业发展很快,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了大批的畜禽疾病防治人员、防疫检疫人员和饲养管理人员,使他们掌握了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但近几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进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成绩不理想、不想念书、又不想做事的那一部分学生免费论文下载。与此同时学校在管理和教学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师资水平滞后、教学方式落后、经费投入少、教学设备不足、实习条件差等,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就读学生越来越少。

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可适用的校内、外实训场所

中职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畜牧兽医的实践性教学必须强调,加强实训环节教育教学论文,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人人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使人人都具备动脑、动手能力。但中职学校在实训方面缺乏可适用的校内、外实训场所(主要是供实训的设备、动物),然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给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机会。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

在教学内容衔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和技能的断档和重复,衔接效率和质量不高。目前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是按学科系统化构建的,课程门数偏多,各门课程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沟通和整合,学生所学习的是各个学科分散的知识,他们就业后难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综合性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资源出现严重浪费,使预期教育目的难以实现。

(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

目前各校多数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上,只是二者交替的时间间隔不同:有的是一周/几周理论课与一周/几周实践课交替,有的是分成理论课和实践课两段,未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教学方法上,理论课教学还是在传统的课室里施教,只是比过去增加了多媒体教学;实践课在实训室进行,实习内容通常是学生动手操作。这样,理论课老师按教材讲,很少考虑这些知识在学生以后实习和工作中是否用得着;实习指导老师只是教学生如何按照程序规范操作,实操技能的传授往往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未能向学生渗透相应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论文,造成理论课和实践课学习的脱节。

三、精心构建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

(一)依据职业岗位构建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

为了使专业课程体系顺应岗位群的变化,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以“应用”为宗旨设置理论教学体系,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课程改革为基础,以行业需求为目标,进行课程整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针对“饲料”、“疫病防治”、“养殖”三大岗位群进行课程整合,可将《饲料学》、《动物营养》、《饲料分析》《饲料生产》等4门课程综合为饲料行业岗位群技术方向课程《动物营养与饲料》;可将《家畜内科学》、《家畜外科学》、《家畜产科学》、《动物疫病》等整合为课程《动物疾病防治技术》;可将猪生产、禽生产、牛羊生产整合为《畜牧各论》,可将职业认证课程的生产实训整合为《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

课程体系设计应包括课内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实训(验)教学、综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践、饲养实践活动、顶岗实习、综合技能培训与考核、职业工种培训与考核等)、人文素质活动及其他免费论文下载。

(二)构建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构建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就是以兽医院为龙头的对外技术服务平台来搭建专业与产业、就业的互动,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

技术服务平台以专业、教师、学生、校内产业群为支撑教育教学论文,以兽医院为外显,形成内联专业、教师与学生,外接产业与就业的工学结合模式。在此模式中“技术服务平台”是工学结合的中轴,通过此平台,搭建专业平台、双师平台、学生实践平台与零距离上岗平台,再外联产业平台与就业平台。

(三)融入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建立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在“专业综合实训”、“岗位技能实训”中引入6个职业资格证(家畜繁殖工、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饲料检测化验员、家畜饲养工、兽医化验师)的培训与考核。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取得2个以上职业资格证,有效的实施了“双证书”教育。实践性教学改革及时适应了岗位群变化的要求,大大的缩短了毕业生适应岗位工作的时间,自主创业的意识更强了,社会的满意率更高了。

[参考文献]

[1]殷俊,陈兵.动物组织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2008,27.

[2]刘振湘,唐晓玲,曾元根,何华西.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及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04,6.

畜牧专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畜牧养殖风险种类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S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3-0252-01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发展是值得关注的内容。特别是市场经济多元化,经济结构也会多样化,农业领域中的畜牧养殖业更为复杂,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经营环节,都会因此而存在风险。为了降低畜牧养殖的风险,使专业户获得更高的利益,就要对畜牧养殖中风险种类充分认识,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畜牧养殖业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1畜牧养殖中的风险种类

在农业领域中,畜牧养殖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源于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畜牧养殖户在经济上受到一定的损失。由于影响因素不同,使得畜牧养殖所面临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和畜牧养殖的技术风险。

1.1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

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导致风险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这种因素是不可抗拒的,且对畜牧养殖业会产生直接影响,直接关乎到养殖专业户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如果气候环境不适合禽畜生长,就会导致禽畜的健康状况不佳,必然会致使禽畜大量死亡[1]。所以,气候环境是畜牧养殖的重要风险因素。不同的季节,自然环境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是气候环境影响的结果。养殖专业户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就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分析气候环境特点,从养殖经验出发制定出应对措置,以避免气候环境对畜牧养殖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经济利益不会受损。

1.2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

畜牧养殖的产业化发展,就需要畜牧养殖专业户能够直面市场环境,对于市场多元化的运行状态充分掌握。由于畜牧养殖市场是变化无常的,就必然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一定的风险。中国的畜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畜牧业要在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就需要在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还要对市场风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1.3畜牧养殖的技术风险

中国的畜牧养殖业正科学化发展。部分畜牧养殖专业户对科学技术产生了依赖性,放弃了养殖的自主性,就必然会面临技术风险,也会因此造成经济损失。

1.3.1畜禽抗病疫苗使用中所存在的风险

畜牧养殖在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产品在生产、市场和消费等环节中频繁流通,对于禽畜的各种疾病往往就会采用疫苗的方法加以预防。但是,这并不能降低禽畜疾病的发病率,同样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3.2畜禽品种选择中所存在的风险

选择畜禽品种的时候,如果选择不当,同样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经济损失。如果所引进的畜禽品种优良,畜禽就会健康成长,生产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3畜禽饲料所存在的安全性风险

畜牧养殖业中,饲养管理是保证畜禽产量的关键,饲料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近年来,中国的饲料管理更加严格,保证了饲料的质量。但是,在饲料市场中依然会存在假冒产品以及质量不过关的产品[2]。这些饲料如果用于喂养畜禽,就必然会对畜禽造成不良影响。可见,饲料质量是否安全可靠是保证畜牧养殖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是农业大国,畜牧养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历史发展。多数的养殖专业户实施了产业化经营,但是在养殖管理上依然持有传统的关键,导致畜牧养殖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科技成分很高的养殖技术没有得到发挥,使得畜牧养殖业面临诸多的风险。

2畜牧养殖中实施风险管理的策略

2.1畜牧養殖专业户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畜牧养殖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的。畜牧养殖专业户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要采取规避各种风险的措施,特别是在生产经营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制定出风险预防措施,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风险和利用往往是并存的。养殖专业户在考虑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风险对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管理措施[3]。所以,将风险管理意识树立起来是非常必要的,畜牧养殖专业户只有对风险予以正确认识,才能够从畜牧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出发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制定出来。

2.2畜牧养殖专业户要有能力对风险准确评估

畜牧养殖风险管理中,做好风险预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养殖专业户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风险管理中,要对风险的类型以及风险对畜牧业的影响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客观地认识潜在的风险。在分析风险的过程中,要求思路清晰,头脑清醒,对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4]。对畜牧市场的信息要多方了解,才能够提高风险预防工作的有效性。

2.3政府要从政策角度对畜牧养殖专业户提供保障

政府对畜牧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的同时,还要针对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调整,以使得相关政策更为完善。在畜牧养殖中,个体农户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从政策角度对畜牧养殖专业户提供保障,不仅维护了畜牧养殖专业户的利用,而且还有助于促进畜牧养殖业更好地发展。此外,政府还要针对畜牧养殖业的相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畜牧养殖专业户及时地了解政策,以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的畜牧养殖业实施产业化经营,使得养殖规模扩大,同时也需要面临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因素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可以降低风险因素的负面影响力,最大程度地保证养殖专业户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宋瑞梅.临潭县扁都乡草地管理对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4,5(15):42—43.

[2]黄承伟,周晶.共赢——协同发展理念下的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02):144—149.

[3]黄志权.畜牧养殖中风险的种类与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4(06):266—266.

畜牧专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畜牧专业;中职教学;技能

1培养技能型畜牧人才是现代农村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当前,畜牧业已成为青海省农牧区的支柱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畜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许多高新技术陆续走进生产领域,这对从业人员的技能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前农村,从事畜牧生产的劳动者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无法适应现代畜牧生产要求。因此,农牧民中等职业教育针对农村实际和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从业人员应具备有基础知识,有熟练技能和综合能力。基本理论知识以能指导生产实践为标准,强化技能训练,因此新型农牧民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熟练实践技能的畜牧人才,是畜牧专业中职教学的重点。

2农牧民畜牧专业中职教育现状

畜牧专业本身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农业学科,这对本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因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对本专业的教学,还有许多教师的教学存在很多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目标不相适应的方面,比如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技能培养力度不够,认识不到位。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注重理论教学,缺少实践性教学,在课堂上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单一;尤其是社会实践缺乏指导,流于形式,缺少严格的考核办法及检查督促。主要是由于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资经费不足,一些学校没有和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实验实训基地,使实践课程和技能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从而出现了“黑板上搞养殖,教室里搞放牧”的尴尬现象。针对畜牧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必须是有熟练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学员,势必就要走出黑板,走出教室,能动手操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加强中职畜牧专业教育的具体对策

1)利用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技能培养。所谓的产学结合就是课堂学习和实际的生产相互结合,相铺相成,由课堂学习来指导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中巩固课堂知识。学员边学习边参加生产,每个教学章节都和相适应的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学习中生产,在生产中学习。产学结合可以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有力地提高学习效率,一边在课堂学习中、一边在生产岗位参加实践,就能及时把理论上升到实践的高度,也能在实践中强化和提炼理论知识。这种方式既保持了理论的系统性,又使学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生产实践。既能比较全面地掌握专业理论,又能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强化市场意识和协作意识,提升技术水平。2)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农牧民畜牧专业中职教学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作为教学内容设定的标准。按照生产发展对专业技能、知识素养的要求设置课程,精简课程内容。在课程整合过程中,所有课程内容均要坚持实用、通俗易懂的原则。根据学员的优势生产领域,以畜牧行业实践性教学为主体,因地制宜地开发课程建设,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教、学、做”一体化。避免“理论”代替“技能”的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尽量减少理论教学时数,从而使实践技能操作训练保质保量。在学习过程中,激励学员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3)应用多种方法,强化实操教学。畜牧专业的许多知识和技能都需要在生产实践中才能圆满完成,尤其,农牧民中职教育旨在培育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教学上一定要突出培养实践技能,通过开展生产现场教学,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的实践性;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带徒弟的方式,面对面、手把手地教给学员主要的职业技能;通过外聘生产企业技术员作为实践操作指导教师,以现场示范等直观的形式讲解生产经验;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对一些感官认知性强的教学内容,如品种识别、饲料配合、饲养管理、养殖场选址、设计与建造等均用多媒体或视频教学,利用鲜活生动的画面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晓君.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及成人教育的因应举措[J].职教论坛,2007(3):27-29.

[2]刘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9):12-16.

畜牧专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 畜牧养殖业 风险管理 专业户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60-01

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业的总体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人们对肉类的需求在进一步扩大,畜牧养殖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然而,行业之中存在着大批个体养殖专业户,要想在这样的前景之下,把握机遇,实现自身稳固、持续的发展,加强对于风险的管理意识相当。

1 畜牧养殖专业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经营者面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不断变多。畜牧养殖专业户只有建立起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决策。这样,畜牧养殖业专业户在面对风险时的应急管理能力才能体现出来。其次,在畜牧养殖业专业户制定以利益为经营目标时,需要面对市场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企业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管理措施,有利于保障经营目标的实现。

2 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分析

2.1 技术风险

畜牧养殖业的技术风险是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畜禽品种的选择、养殖过程的疫病防治以及饲料的科学配置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例如,在畜牧业商品流通过程中,禽类流行性疫病的传播有了相应途径,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疫病控制,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2.2 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降低或其他结果的出现。由于禽类和畜类在人工圈养的过程中,对于自然因素的抵抗力在不断下降,导致自然环境的大程度变化对其生存的影响十分密切。

2.3 市场风险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开展惠民工程。交通运输和销售市场都得到巨大的进步,网络营销更是提供了巨大的交易平台。努力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加深市场各畜牧养殖专业户之间的竞争,从而导致市场作为风险影响畜牧养殖业专业户的经营和发展。

3 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管理策略

3.1 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首先,畜牧养殖专业户应当从自身出发,努力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进行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学习。正确的利用理论知识的指导,构建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应对的具体风险类别,并根据自身情况的实际能力做出合理的决策。

3.2 加强风险分析

对风险进行科学和全面的分析评估,由于风险具有隐匿性、突发性和持续性等特质,所以畜牧养殖专业户需要做好事前的风险规避、事中的风险控制以及风险应急处理,有效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全面保障畜牧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分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信息,了解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多方求证通盘考虑,为做好风险规避提供有利的支持,进而极力减少风险给畜牧养殖专业户带来的利润损失。

3.3 政府积极引导

随着中国经济的总体规模不断增大,政府的调控措施和经济形势对畜牧养殖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在畜牧养殖业的风险管理中,政府应当利用对于利率、补贴、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的调控给予畜牧养殖业养殖专业户一定扶持,这样有利国家对于减小贫富差距计划的实现。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大融合,需要畜牧养殖专业户对待风险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白风险和利益的相关性是客观存在的。然后,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和技术水平,分析自身与外部环境的风险因素,建立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从而保障畜牧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提升国民经济的实力。

参考文献

畜牧专业论文范文5

目前传统的数量扩张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结合实际走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传统畜牧业发展情况及向现代草原畜牧业转变发展的具体实践经验的分析,提出加快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思路。阐述牧区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产生的必要性与产生过程,分析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经营方向、实际困难、示范作用及未来走势,认为由于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与草原畜牧业之间存在与生俱来的联系,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必将成为草原畜牧业存在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解决草原畜牧业生产发展中的实际困难

近几年,各种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在广大牧区不断涌现,成为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鲜事物,并在广大牧区及草原畜牧业经营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实际了解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及其积极作用,一些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各种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立,甚至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作为带头人、组织者成立一些专业合作组织。然而,那些专业合作组织大部分为虚架子,数量颇多,但组织工作的不多,产生效益的更是少之甚少。还有一些专业合作组织为争取项目资金而成立,拿到项目便散摊,项目资金流向不明。而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一定生命力的专业合作组织大部分则为解决草原畜牧业生产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如草原生态严重恶化、饲草料不足、养畜成本增加、畜产品销售受困、牲畜售价过低等等,在当地畜牧业生产经营能手、能人的带动下建立起来的。如果把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上述困难总结成一体,那就是草原畜牧业单户经营的各种弊端的综合。今天,我们站在草牧场严重退化、毫无市场竞争能力的牧民角度看,单户经营草原畜牧业的路子几乎走到了一个死胡同——草牧场不同程度地退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政府对草原畜牧业及其产品几乎不提供任何保护措施,甚至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于是,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基于牧民自身的发展需要,从牧民群众内部萧然走向历史的舞台。它凭借与草原畜牧业与生俱来的联系必将为草原牧民继续经营发展草原畜牧业找出一条可行之路。

二、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与草原畜牧业之间存在与生俱来的联系

专业合作组织要求自愿、开放、民主、经济参与、自治、独立、教育、培训、提供信息、合作以及关心社区。而草原畜牧业与生俱来就有这些特点,它强调分散性居住的牧户在开放的自然社会环境中经营各自独立的畜牧业生产,但他们又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畜牧业生产的全部过程,开放和合作是其天性。这种开放和合作是草原畜牧业的自然条件和生产规律所决定,绝非人为所至,是牧民在开放的草原生态系统上通过数千年来的生产经验总结出的,而且这种开放与合作精神在牧民间相互影响、世代相传。而恶劣的草原自然条件和牧民分散的居住决定牧民之间信息传递及相互关照的必要性。正是两者与生俱来的联系促使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在牧区、在草原畜牧业内部有着长足的发展。如上文所述,牧民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决定了其合作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已凝结成为草原畜牧业生产殊的生产方式和社区文化及生活习俗。我们在草原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经营者生活中,甚至在他们狩猎、打仗中无不发现这种合作精神(受篇幅之限,略去例举),而它已变成草原畜牧业生产国有的生产方式和牧民生活中的文化常态。而这种合作为宗旨的生产方式和社区文化及生活习俗为建立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基础,只要方法得当、制度完善,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必然成为草原畜牧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健康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

要健康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要拓展其合作领域。畜牧业合作组织在草原畜牧业内部取得持续发展,必须从传统经济中劳动力、草牧场、畜群等生产领域的合作拓展至购置生产资料的合作、出栏牲畜与加工出售畜产品、社会保障等流通领域、加工领域、市场营销领域乃至社会保障领域的合作,这样既传承了传统草原畜牧业的优势,也吸纳现代畜牧业的先进因素。二要保护与恢复草原生态为目标。草牧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始终是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与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毋庸置疑,草原生态是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离开了草原,不存在草原畜牧业,因为草原生态与草原畜牧业从来不是对立关系;同样,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在草原畜牧业内部得以发展,仍然离不开草原,仍然以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为重任,何况很多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都为恢复与保护草原生态而开展工作。其实,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的目标可以同实现,谁说熊掌与鱼不可能兼得?三要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的推动作用在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其主要体现在:向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提供服务;提出发展规划;保障牧民权益。当然,对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坚持 “引导不领导,扶持不干预”的“适度”原则是政府部门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四要谨慎选择草原畜牧业饲草料的外部供应方式。在草原牧区饲草料基地建设从推广意义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可能存在弊端。在草原牧区开发饲草料基地一直存在争议,开与不开、开多少、在什么地方开等等都存在疑问。基于实地调查,从推广意义和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我们仍建议草原畜牧业的饲草料应选择外部供应,即饲草料基地在空间上应选择农牧交错带或农区。

长期以来由于对游牧经济的错误认识,提倡定居畜牧业,否定游牧的经营方式,也是造成草原生态环境退化的基本原因所在。所以,惟有对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做出选择。选择不同的经营方式,就是选择了草原畜牧业不同的未来。在当代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视野中,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成功的解决了草畜平衡、草场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内的能量节约与持续循环等重大问题,成功的实现了生态化的生命观、自然观及与自然相处的和谐观。

综上所述,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在适当的政策背景和紧迫的现实条件下应运而生,它与草原畜牧业与生俱来的联系决定其在草原畜牧业内部得到长足发展的必然性。如果得到政府部门的有效推动,选择正确方法和发展方向,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必将成为草原畜牧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作者单位: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草原工作站)

畜牧专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探索

 

近年来,我县畜牧业在党的惠民政策的感召下和市场机制的牵动下,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生产方式逐步转变、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畜牧业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0%左右。但是,与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要求相比,目前我县畜牧业还存在科技含量和组织化程度比较低、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差的问题。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的要求,结合我县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双轮驱动促统筹、破解难题惠民生”的活动主题落到实处,从而全面提升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加快规模健康养殖发展,特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推广工作的发展应建立畜牧推广基金的设想和建议,通过建立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扶持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畜牧业结构可进一步优化,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禽养殖新技术进一步普及,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逐步实现畜牧业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基金”有两个用途,一是利用基金的作用,来解决当今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而出现推广工作中的不适应问题,加强壮大推广体系建设。二是促进推广项目的转化,抓好推广典型鼓励农民提高饲养业中的科技含量。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

畜牧推广是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服务事业,它将畜牧新成果、新技术介绍给农民,使其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从而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素质、追求社会效益,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畜牧推广的这一属性不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改变,而应继续强化。

但是,处于市场经济中的具体推广部门和个人,又不能不追求自身利益,努力增加收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需求和生活需求。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因此,也都在探索通过有偿服务和经营来创收。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但是面对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面对非常分散的服务对象,面对相对低下的农业效益,面对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制约因素很多的农牧业,推广工作不可能多是有偿服务,有偿服务的领域是很小的,况且服务收费的标准也很难确定。

围绕推广工作开展经营服务,不失为一种创收手段,也有不少好的事例证明这一手段的作用。但是,开展经营势必牵扯推广部门的精力,弄不好也易使推广偏离其正常轨道。要解决好推广部门自身效益与推广对象的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使其自身建设与事业发展同步进行,笔者认为建立畜牧推广基金的办法是可行的。基金由国家投入专款,由畜牧推广部门掌握使用,主要用于:(1)畜牧推广自身开展有偿服务项目的投入,通过开展有偿服务增强自身活力,促进推广事业的发展。对于好的项目要集中投入。(2)有发展前途的大型农牧场户的科技项目。(3)专业户或科技示范户由于资金短缺不能提高科技含量的可使用“基金”。实施上述计划必须有以下两个条件的保证。一是制定具体法规和政策,保证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落实。要以法律形式保证国家和集体对推广工作资金投放而不以某位领导和某级政府对推广工作好恶确定投入量。二是政府要保证畜牧推广的计划性投入,计划和市场,这是促进科技进步的两种手段,有各自服务与经济建设的不同目标和适用范围。对于社会公益性非常显著的农技推广工作,其经费还应主要靠政府的计划性投入。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即使在实行市场经济多年的国家,也多是这样做的。在目前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促进农技推广工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期待于市场的只能是辅助作用。所以农技推广部门、推广工作者自身利益的保证,还主要靠政府的计划性投入。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投入,知识更新,新项目的引进更需政府的扶持。

必须说明的是:利用畜牧推广基金只能用于农技推广部门开展适当的经营服务,但不以盈利为根本目的,只是作为更好地开展农技推广的手段。对好的项目一时效益又上不来的可给予少部分的无偿投入,以此来强化推广部门自身的建设,好的推广项目能顺利推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畜牧专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发展,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过硬,创新实践能力强以及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而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动手实践能力、自学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依据河南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实践,就高职高专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畜牧兽医人才作初步的探索。

1 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现状

从事畜牧兽医的工作人员待遇不高,工作地点偏远,条件艰苦,工作环境较差等,从而导致畜牧兽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愿下到基层工作,即便到畜牧生产一线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由于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不强,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专业工作岗位。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同时又拥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非常稀缺,大大妨碍了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当前畜牧业的发展趋势,急需既懂畜牧业生产技术又懂生产管理,具备较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2 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要与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要,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本专业的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优化本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措施等,二要,突出特色,做好人才规格的定位,使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动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很好地完成满足畜牧业生产实践工作。

3 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3.1 培养目标定位的改革

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当前畜牧兽医专业的行业特点,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适应社会畜牧业发展需要,掌握动物养殖和疾病防治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很好地完成养殖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

3.2 授课方式的改革

改变先前的以课堂讲授、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进来,要求学生动手查资料,相互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幻灯片、录像、动画等多种手段,并与案例示范、现场模拟、项目化教学等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消化的效率。

3.3 专业教师职能的转变

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加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行业前沿知识的学习,还要把握和创造各种机会,加强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便出色的完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

3.4 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把畜牧业生产实际和工作岗位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以应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准确把握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比如,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和宠物的疫病防治和训导。

3.5 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闭卷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课程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考核标准的需要,一门课程的总成绩可以分为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各占50%,理论成绩包括课堂的考勤、提问、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等,实践成绩包括实践课的考勤、表现、实践报告和实践课成绩等,课程实践成绩以采用现场操作为主,附以口述的方式进行考核评定。

4 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4.1 成立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

聘请校外教授、专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本专业的优秀教师代表等成立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目的是:依据企业需求论证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岗位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规划;加强和协助院内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专业技术岗位能力训练;为教学改革指明方向,为学生讲授本专业最新知识的研究进展,开拓学生的视野;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4.2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加大了畜牧兽医专业的投入力度,已建成饲料分析检测与电脑配方实验室,模拟企业现场操作规程,能够完成学生实训和考核工作。现已投资建立了周口市动物防疫与检疫中心、兽医院、规模化的现代养猪场、养羊场和养鸡场等。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与省内外多家相关专业大、中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一些条件成熟的畜牧兽医企业签署校外实`教学基地协议,为学生的校外实训搭建平台。逐步建立了高职院校与企业“互惠、互利、互动”的产学研运行机制,形成高职院校、企业、学生共赢的局面。

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可利用寒、暑假和第六学期的时间相对集中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饲料的配方、生产、销售,动物的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岗位进行实践,实现学习和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进入提前职业角色,熟识将来的就业工作岗位,除了学习从事本专业领域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还要现代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锻炼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社会和企业有充分的了解和适应,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畜牧兽医行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工作岗位。

4.3 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畜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一是,出台奖励、激励政策,大力支持本校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学位和学识;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造各种机会,为本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锻炼等提供便利,定期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饲料加工、兽药生产、养殖等相关企业进行每年不少于一个月的实践锻炼。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加强新知识和企业文化的学习,为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4.4 实行“4.5+1.5”教学模式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实行的是“4.5+1.5”教学模式。前四个学期和到第五个学期的11月中旬,学生参加院内的课堂教学和院内外的实习基地实训,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实习课程的学习任务。第五学期11月中旬,学生参加学院召开的人才招聘会之后,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具体岗位技术能力的要求,将岗位实训分成饲料配方与检测、动物的饲养管理、动物疫病防治等方向,在企业的相对应的岗位进行实训实习,由带队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以产学结合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也在实训中根据具体要求来完成。

4.5 加强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

定期聘请相关专家、教授来学院讲授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方法,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内容,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专业方向为单位,引导和支持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科研立项工作。科研立项要改变传统的单纯的理论研究向,转变为生产实践服务,突出应用性、实用性,为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星.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完善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09(5):117-119.

[2]徐小琴,孟婷.高职动物医学专业校企合作“三赢模式”实践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5):52-54.

[3]邓华学,张传师.推行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几项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1(7):289-290.

[4]刘诗柱,毕玉霞,付森.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35-36.

畜牧专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动科类专业 《畜牧生产学》 课程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优质运动马培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1BAD28 B06);国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马驴产业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项目”( 20100307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项目“优质运动马培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03110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51-01

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主要传授先进的动物生产理念、专业知识及生产技术等。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革以及畜牧企业的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使得《畜牧生产学》课程不得不紧跟时代变化做出相应改革。因此,为了促进动科类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效果与当前畜牧业生产情况相符,必须注意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而在此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畜牧生产学》的内容体系及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有相对的了解。

(一)《畜牧生产学》的内容体系及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

《畜牧生产学》课程在内容上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除了包括畜禽生产系统、生产原理外,还涉及生产技术和生产效果等。畜禽生产系统主要立足生态学角度,对影响畜禽生产的各种生态经济因子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畜禽生产原理分散在《畜牧生产学》的许多章节中,较为分散,缺乏一定系统性。畜禽生产技术主要介绍不同生理阶段中畜禽饲养管理技术,对操作性和实用性比较强调,重点为操作规程和过程。畜禽生产评价主要是对畜禽生产效果的评价,畜禽生产力是畜禽生产效果的表现形式,从这点来说评价生产效果就是评价畜禽生产力。该部分内容以畜禽生产效果优劣的确定为重点,同时比较强调生产组织和技术应用检验的合理性等。

《畜牧生产学》属于动科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动科类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设计的相关理论很多,尤其一些理论不仅复杂而且十分抽象。其次,《畜牧生产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涉及到实地生产技术。因此,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不容易。当前《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缺乏实践内容和创新,师资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主动性,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不利。

(二)动科类专业《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1.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进

为了帮助学生对畜禽生产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以及关键技术更好地掌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增强,《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课内学习与生产实际有效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方面,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将板书与多媒体、图片等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也可以在《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采取双向式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课堂预习提问和学生演排讨论增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由学生自主讲解或演示讨论结果,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变枯燥的课堂学习为主动、生动的学习。也可以采用演示法和现场讲解法及课后辅导答疑法进行《畜牧生产学》课程理论教学,尽量使课堂更为生动,避免整堂课都在黑板上搞养殖。在《畜牧生产学》的实验教学上,可以将实验内容分为三类,即基础实验、提高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根据学生掌握程度进行分类教学。也可以提前提出实验目标,让学生自行整理制作实验方案,独立操作完成实验。在生产教学实习上学校应该对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让学生接触畜禽生产真实的全过程,从而对畜禽生产过程有直观的了解,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有关科研活动积极参与,将科研项目与自己的毕业课题结合起来。教师应该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锻炼,对学生勤奋努力、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进行培养。其次,教师应该在《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中强化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课件,增加课件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对《畜牧生产学》课程网站进行建立,将课堂的大纲、教学录像以及实验教学内容、试题等全部上传到课程网站,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网站上可以对在线自测题库加以建立,学生通过自我测试,可以了解自己《畜牧生产学》学习的程度。还可以在《畜牧生产学》课程网站上建立留言板,使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之外也能实现交流和互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征集学生课堂意见,通过网上留言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时改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可以对自己的课堂课件进行上传,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3.增加生产实习课程比重,对畜牧生产科学知识及时更新

在《畜牧生产学》中,目前理论教学的比例仍高于实践教育,但《畜牧生产学》课程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学生生产实习课程比例。在增加学生实践课程上,学校可以采用在生产基地直接教学的方法,训练学生的现场操作能力,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畜牧生产和养殖技术,与此同时应培养学生掌握繁殖、培育、饲养管理、产品生产等技术。这种方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积极性的极大提高,另一方面完美地将理论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随着畜牧生产企业规模化生产的飞速发展,现代畜牧生产学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因此,在《畜牧生产学》教学中除了要增加生产实习课程比例外,教师还应不断更新畜牧生产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对畜牧生产学及其相关的最新知识和学术动态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搜集,并随时介绍给学生,以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该课程知识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与时俱进。

4.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对师资队伍加强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之一是教师素质。在《畜牧生产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可以对动科专业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在引进和培养提高等措施下,对《畜牧生产学》课程的教学队伍逐步加以充实。也可以将国内外专家和技术人员聘请到校内做专门的指导,保证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科发展始终同步,促进《畜牧生产学》教学梯队的有序形成。其次,《畜牧生产学》课程组可以建立专门的兼容教学、科研、技术教学团队,实行高职称、高责任感、高技术教师“传、帮、带”新教师的方式,使年轻教师得到更好地成长。在我国农业中,畜牧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畜牧养殖单位较多。学校可以建立与相关畜禽养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关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对“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着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岳春旺,孙茂红,吴淑琴,王国华.畜牧生产教研室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向[J].学周刊,2011,3(03):51-52.

[2]李永洙.动物生产学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临沂大学学报,2012,6(12):17-18.

[3]瞿志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8(08):133-134.

[4]黄志秋,郝桂英.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推动高校农林学科基础生物学教学改革[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6):62-63.

[5]高庆华,韩春梅.构建完整实践教学体系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谈动物科技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效果[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2,2(04):44-45.

[6]刘建奎, 魏春华,杨小燕.地方本科院校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2(24):77.

畜牧专业论文范文9

一、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办学理念落后,招生不严格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确立了科学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创新,只有不断创新,学校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部分职业院校学校建立之初,为了扶持职业院校学校的发展,学校的钱财、物资及招生指标都是政府给的,学校领导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去考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学生毕业后都是由当地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即使差点也不会影响学校招生。

(二)教师积极性低,专业教师缺乏

由于学校发展前途不明确给教师带来的生存压力,以及生源质量差造成教学成绩没有明显的提高,在社会同行面前没有地位等因素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产生了职业怠倦。有些教师课上应付学生,课下应付领导,教案不写,作业不批;不关心教学,只关心放假、发奖金等问题。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职业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缺乏的状况未根本改变。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到学校除学习文化课外,更重要的是学习专业课。但是,现在很多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普通师范院校的生物系毕业的。而农业院校对口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没有教师资格证难以直接走上教师岗位;加之前几年国家在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上的不足,使职业教育师资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再加上教师自身对实践能力培养的轻视。这些原因造成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专业动手能力弱;学科带头人缺少,尤其是既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操作动手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更缺乏。这些师资问题严重影响了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陈旧

由于专业教师的缺乏,以及教师工作积极性低。教师很少研究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而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是按学科教育体系进行设置的,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由于追求知识的系统性,课程设置门类繁多。在这种传统的课程结构下,一年级学生学的是基础课程;二年级主要是开设专业基础课,除了抽象的理论和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之外,他们并没有多少职业氛围的感受;到了三年级学习专业课的时候,许多学生已是学习疲劳,只好随便应付了事。

二、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对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特提出以下解决对策。一是转变办学理念,多种形式办学。学校领导要转变办学理念,在办学形式要勇于进取敢于开拓创新。经常到声誉、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和经济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参观学习,积极探索校校联合和校企联合的办学道路。二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要重视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样,既解决了当前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可持续发展打下雄厚的基础。三是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材内容。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与市场经济有着十分广泛、紧密、直接的联系。判断职业院校畜牧兽医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学生毕业后适应本专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快慢,以及工作应用中所学专业知识的程度。四是建好实验室和生产实训基地。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的是面向畜牧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型劳动者,建好专业实验室和生产实训基地对保证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三、前景展望

伴随着中国畜牧业的发展,畜禽养殖数量快速增长,特别是大规模集约化饲养为主的方式,为疫病的传播和流行提供了条件,一些烈性传染病的频繁发生与流行,严重损害了国民经济和养殖者的利益及人民的健康,成为制约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兽医工作者是以保障畜禽健康,、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所以当前畜牧业与疫病防治,正需要大批具有实践性和综合能力强、基本素质高的基层综合型畜牧兽医人才。因此,只要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走好政策路线,抓住发展机遇,加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及时发现、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能促进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淑菊.畜牧兽医职业教育发展对策[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畜牧专业论文范文10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班级管理

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1.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的目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具备过硬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更需要适应畜牧兽医行业需要,能生产、懂经营、会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较强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敬业乐业、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中高级人才。

1.2中职畜牧专业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规范、职业技能、职业心态五个方面。畜牧兽医专业中职生职业素养可以被概括为两大类,一是畜牧兽医企业员工的“品德”——隐性部分,即行为习惯、心理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二是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工作的“才能”——显性部分,即沟通协调、专业知识、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其中品德是人才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构建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形成企业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品德的高低往往被企业视为能否成为一个合格员工的首要条件,因此是基础,而才能则是中职生最终能否成为一个优秀员工的保证。二者共同构成了中职生必修的职业素养。

2中职畜牧专业学生班级管理特点

2.1中职学生特点

现在就读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一般是“95后”或“00后”,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有部分单亲,父母在外工作,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如沉迷于手机、网络世界,厌学现象较为普遍,缺乏组织观念和时间管理观念;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工作责任心不强;自卑,叛逆心理较重,沟通合作意识不强;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奉献精神不足;抗挫折和职业认同意识差。

2.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管理特点

当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由于受社会不同理解,招生困难、师资队伍不齐、教学设施有限等客观因素的困扰,往往仅注重于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重视不够。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主任,为应付学校对班级的考核,过分注重安全、纪律的管理,以致忽略学生核心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不够,毕业后适应岗位能力不强,很大一部分毕业学生不能适应职场,工作两三个月就改换工作。

3中职畜牧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3.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

在学校、行业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共同构建围绕畜牧兽医行业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为中心的职业素质教育。探索编写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校本教材,将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融入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其内容包括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新生人学教育、毕业生成长经历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讲座和团队拓展训练)、职业道德教育(企业安全教育、企业人职培训、质量体系培训及过程优化意识、环保意识、职业角色意识训练)、职业能力教育(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顶岗实习)。其中,职业意识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源泉,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根本,职业能力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核心。

3.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与方法

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模式。荣昌区职教中心畜牧兽医专业依托荣昌县“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职场环境优势,根据职业素质养成规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以校企融合为桥梁构建“阶段式”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形成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完整阶梯。遵循职业教育五个对接要求,依据职业素质养成规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认识一训练一巩固一内化),制定职业素养培养内容,采用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阶段式’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分阶段逐级实施。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企业化管理。在学校,学生以班为单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纪律、活动等都与班级分不开,他们的成长无时无刻不受班级的管理的影响。在实施“阶段式”工学交替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中,班级企业化管理是促进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环节。班级企业化管理,就是把班级作为一个企业来运行管理,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引进课堂”。一个班就是一个企业,有自己的企业化名称(如诚品人才培育班、日泉班、铁骑班等)、企业管理机构、班级企业文化建设。并将企业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渗透到班级教育教学管理之中,把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等的培养,贯穿于学习知识、培养技能之中。3)构建企业化评价方案。要使“阶段式”工学交替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达到良好的效果,构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方案就相当重要。依据“8S”企业化管理(整理、整顿、清理、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参考企业的评价方法,结合班级实际,制定部门员工量化考核方案,多方参与,从德(工作态度、服从、积极参与活动、团结协作等)、能(参加学校社团活动、担任班团、学生会干部、课堂表现、劳动、实训等)、勤(出勤)、绩(作业、考试成绩、技能比赛、活动获奖等)四个方面考核学生员工,形成“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评奖、期汇总评奖”常规管理机制,评出“周员工标兵”“月星级员工”“学期明星员工”。

4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效果反馈

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畜牧兽医专业从实施“阶段式”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以来,学生的岗位能力(如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得到提升,特别是职业道德意识、服务意识、服从意识、沟通协作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发展。畜牧兽医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学生中担任学生会干部、社团干部人数显著增多,参加各类活动积极性增强,学生活动得奖人数增多、班级凝集力增强,有效促进了班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建军.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J].速读•下旬,2014(08).

[2]陈淑娴.浅谈中职物流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J].品牌,2015(03).

[3]于金声.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J].学园,2014(34).

[4]陆希悦.如何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J].考试周刊,2014(93).

[5]刘伟.论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04).

畜牧专业论文范文11

英文名称:Hubei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主管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北省畜牧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7-273X

国内刊号:42-1349/S

邮发代号:38-35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畜牧专业论文范文12

11月2~5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及海外畜牧兽医科研、教学、生产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企业管理者等560余人参加大会。

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召虎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吴常信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张沅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农发集团原副董事长区仲生高级农经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研究员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汪懋华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理事长、四川农业大学程安春教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研究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刘波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朱伟云教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André Aarnink研究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猪生产咨询委员会主任、推广教育主任Wayne Martin,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热带农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Liang Juan Boo,哈佛大学副教授Haining Shi,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李玉芝副教授,美国蛋品工业中心主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Hongwei Xin教授,丹麦DLG公司技术总监Plamen Nikolov等知名专家作了《工程技术与中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动物微生态与粘膜免疫》、《生猪机体氮代谢及其减排调控研究进展》、《保障生态安全的无害化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工程化技术体系》、《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生成机理及其营养调控》、《环境与福利友好型猪舍系统》、《猪和鸡的小规模生产和市场系统》、《利用水稻秸秆日粮减少瘤胃的甲烷排放》、《粘膜免疫与肠道感染》、《对美国猪舍系统的评估》、《美国蛋鸡产业现状与研发机遇及蛋品工业中心(EIC)的作用》、《环境控制与饲养管理》的报告。

会议设立了2个分会场,共有48位国内畜牧兽医界及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和青年学者做了内容丰富的专题交流,特邀嘉宾在分会场从本学科角度阐述改善生产的策略与技术,而来自公司的技术研发专家则从具体技术上深入浅出地阐明环境控制设备的优点和效果。

本次大会共征集到论文215篇,录用207篇。有89篇论文参与壁报交流,评选出优秀论文20篇。论文集还特别收录了14位专家的特邀报告或摘要。会议首次与中国知网合作将收集到的论文全文及摘要刻录成检索光盘,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为进一步加强与会专家学者之间、企业管理者与青年学者之间就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展开深入的互动交流,会议还设置了“付出与回报、才能与财富——谈做人之道”互动论坛和专家答疑互动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