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畜牧业养殖

畜牧业养殖

时间:2022-12-24 05:56:56

畜牧业养殖

畜牧业养殖范文1

进贤县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全国商品猪供应基地之一及省城近郊县,发展现代都市型畜牧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1.1有利条件

1.1.1地域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进贤县位于浙、闽、粤沿海发达省份金三角腹地,水陆交通发达,浙赣铁路、梨温高速、温厚高速、京福高速、昌厦高速以及320国道、316国道过境,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地带。境内气候温和,地域辽阔,山地、丘陵地带丰富,湖河港交错,素有“三山三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境内农业人口多,农村劳动人力资源丰富。由于省城南昌和相邻省份是人口聚集地、工业密集地,需要从外地调进大量的畜产品,进贤作为南昌市的近郊县,发展畜牧业生产既可有效缓解市区周边开发的压力,又可及时安全的保障畜产品供应,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较大。

1.1.2养殖历史悠久,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进贤县素有畜禽养殖的传统,而在20世纪80年代后,进贤县的畜牧业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温圳蛋鸡、张公肉鸽、前坊茅岗养猪等在省内外均有较高的知名度;通过优势聚集,现已形成的进阳、进里、进长公路三线养猪、320国道沿线生态养鸡、三里、梅庄、文港等沿湖水禽产业、下埠、衙前、钟陵丘陵地带的草食畜等优势产业带成为了一张张靓丽的名片,为进贤县畜牧业的厚积薄发、打造品牌积淀了经验和名气。

1.1.3发展势头迅猛,现代畜牧业发展已现雏形。

经过近年来的开放招商和强化技术服务、示范带动,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发展迅猛,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达405户,年出(存)栏1000羽以上规模养禽场2000余户,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牛场22户,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80%、20%、75%以上。现有畜牧龙头企业30余个、省部级以上标准示范场18个、省部级无公害认证单位27个、种畜禽场16个、畜禽专业合作社60余个、畜禽行业协会3个、饲料兽药生产厂家17个、获GPS认证饲料兽药及生物制品营销单位62个,有200余个活跃在省内外的畜牧商品经纪人,畜禽良种率、高科技饲料进场率、设施化建设水平在连年攀升,饲料(兽药)-种畜禽-商品畜禽-加工营销等产业链和设施功能较全的畜牧业生产营销网络已初步形成,为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4服务网络健全,具有一支全方位的服务队伍。

从2007年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后,全县组建了一支由63名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和266名村级防疫员组成的队伍,做到每村都有一名村级防疫员和疫情观察员,基层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为提升畜牧行业整体素质,先后从大中专院校招聘了10余名毕业生,并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鼓励人员进修畜牧兽医专业本科、硕士,已建立了一支相对较全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

1.1.5各级政府重视,畜牧业扶持政策不断增多。

中央1号文件连续十一年关注“三农”的发展,并重点提到要加大畜牧业良种繁育、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生产、生态养殖的扶持力度,无论是在资金总量还是在扶持覆盖面上都在不断递增;省市县也相应出台了一些现代水禽产业发展、养殖小区扶持及“五免四优”等优惠扶持政策,为加速发展现代都市城郊型畜牧业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1.2面对的挑战

1.2.1与日益紧张的土地供应之间的矛盾。

进贤县虽然地域辽阔,但由于近年来的工农及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普遍较快,城市规划、园林建设及旅游经济等各功能区的规划、林地、耕地、水源的保护等因素,致使畜牧业可用地块大幅减少。

1.2.2与日益重视的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国内外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贤县作为省城南昌近郊县,始终把绿色发展、生态发展放在首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强化对军山湖、青岚湖等湖河库及新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专门成立了镇村指挥部等机构,并把推进水环境保护项目工作放在首位,先后联合多部门对沿湖河库猪场进行摸底、拆迁、封存和整改,传统的养殖方式与日益重视的环境保护工作已不相适应。

1.2.3与日益复杂的疫病防控之间的矛盾。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气候的变化,畜禽的频繁调运,细菌病毒的变异和扩散,H7N9、布病、口蹄疫、链球菌等各种人畜共患病防控压力持续加大。

1.2.4与日益攀升的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

受国际国内影响,农产品价格不断攀升,玉米价格从5年前的1800元/t上涨到2650元/t,豆粕价格从3000元/t上涨到3720元/t,麦麸从1700元/t上涨到2200元/t,畜禽全价日粮均价从2.6元/kg的上涨到3.4元/kg,建筑、劳务、环保、种猪等各种生产要素成本持续增长,猪粮比价在5.5∶1以上方可达到盈亏平衡点。

1.2.5与日益变幻的市场行情之间的矛盾。

近几年,畜禽产品价格已经打破传统的五年一波动的规律,2011年生猪出栏价高峰时达20.4元/kg,2012年春节期间,猪价就开始“跌跌不休”,低谷时跌破10元/kg,直到2014年清明后才开始回升,当前出栏价为14.6元/kg,处于盈亏平衡点的边缘。家禽由于2014年上半年受国内H7N9的影响,亏损较重,优质肉鸡出栏价从17元/kg跌至4元/kg,现恢复到19元/kg;肉鸽2014年平均售价为25元/羽,在H7N9期间无人问津,售价仅6元/羽;鸡蛋近几年相对处于平衡状态,2014年已从上半年均价180元/箱涨到当前的260元/箱,被称为“火箭蛋”,市场价格较之从前更加难以预测。

1.2.6与日益严峻的安全监管之间的矛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日益严格,而进贤由于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民投资渠道有限,投入能力弱,以“滚雪球”方式发展畜禽养殖户较多,缺乏科学规划,基础设施条件差,技术力量不强,并且以传统小规模为主,分布散、点多面广、技术含量偏低,为畜产品的安全监管带来了较大难度。

2思考与建议

2.1改革发展模式,切实做到退户入区

进贤县畜牧部门通过积极引导,有较多规模养殖场主动退户入区,但传统滚雪球式和在房前屋后搭建的猪场依然存在,畜牧业的发展正处于传统到现代转型发展时期,要加快发展和彻底革新随意搭建、规划不一的现象,还需以大投入、高标准的建设来推动模式创新。要在严格规划“三区”的基础上,专门预留畜牧业发展用地,通过以奖代补鼓励农民退户入区,根据土地承载和粪污消纳能力,实行选址、设计、建设、畜种、管理、排污等“六统一”,提高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同时,对个别散养户、资金投入能力弱的农户,以村为单位,集中建设一批廉租标准栏舍,让农民在不影响环境、不浪费土地的情况下,可以在家门口创业。

2.2优化养殖结构,切实做到比例平衡

当前,进贤畜禽养殖总量虽然较大,但畜禽养殖种类相对较少,猪牛禽较多,羊、蜜蜂等特色养殖没有壮大起来。规划畜禽养殖结构、布局结构,促进大、中、小型规模养殖梯度发展,切实做到发展均衡,发挥优势,促进畜牧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

2.3抓住三个关键,切实做到环环相扣

一是抓住生产准入关。由当地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对新进入养殖行业,严格土地、环保、动物防疫条件审批,对未在养殖规划区域内,未做到环保“三同时”、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一律不予审批通过。二是抓住疫病防控关。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按照国务院“24字”方针,积极做好春秋集中免疫注射、计划、监测、净化、消毒、无害化处理及检疫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病损失。三是抓住产品质量关。实行奖惩并举,对“三品一标”认证及标准化示范场给予奖励,对未建立养殖档案、不佩戴耳标、管理混乱、不积极配合抽样监测、逃检漏检的养殖场建立黑名单,3年内不予申报国家扶持项目。

2.4建设三支队伍,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要大力建设管理、防疫、营销三支队伍。人才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先决因素,没有相应的人才队伍,现代都市城郊型畜牧业就无从谈起,建议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启用力度,着力锻造一支肯吃苦、愿奉献、有水平的畜牧兽医队伍,在畜牧业发展、疫病防控、培训及营销等方面发挥人才优势,提升科学饲养水平及养殖效率,能及时指导农民进退有序、防疫有方。

2.5改变三种面貌,切实提升发展品味

虽然进贤县是畜牧业养殖大县,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畜产品品牌,种畜禽生产不太规范,设施不全,管理比较随意,因此,要积极引进一批优良畜禽品种,认真做好已有南昌白猪、青岚麻鸡、樱桃谷鸭等培育工作,强化养殖场的技能培训和监管,通过改变品种不优、设施不全、管理不严的面貌来提升产业发展品味,积极打造进贤自己的品牌畜牧业。

2.6强化工作举措,切实提升综合效益。

畜牧业养殖范文2

一、畜牧养殖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的组成难以适应专业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文化课之外,主要是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专业课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的生物系毕业,他们在普教中可以胜任,在畜牧兽医专业上还不能完全适应。部分专业课教师虽然是高等农业院校畜牧养殖专业毕业,但毕业时间 早,专业理论水平已不适应当前畜牧养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毕业后大多一直从事专业理论教学,从事专业实践的少。教学上难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这样的教师如何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如何能达到技能传授的要求?这就 要求教师在掌握原有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先进的畜牧养殖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成为既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 型”的教师。

(二)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落后,重理论轻实践。职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应有适当比例,应侧重专业课教学。而目前的教学安排上往往是文化课与专业课对半,甚至于在对口升学的情况下,文化课课时多于专业课。在教学手段上,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自身的问题,采用“黑板上养殖”的普教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较直 观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落后,实习条件差。畜牧养殖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都很强的专业。直观教具、标本模型、实际操作都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实验设备短缺,没有实习场地,学生难以进行必要的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这也是学生不能很好掌握专业技能的原因所在。

(四)观念陈旧,生源不足,学生文化基础差。近几年来,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学校自身存在的软硬件不足、就业形势的严峻等问题,职业学校的吸引力降低,学生不愿报考职业学校。而畜牧养殖专业做为“农”字头专业,相对来说脏而累,另外,该专业见效慢不如外出打工来钱快,使得许多希望孩子“跳农门”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学习本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不得不降低门 槛,实行免试入学,这样一些未能进入好一点中学的学生甚至一些初中未毕业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差,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技能,造成一定的负面社会影响,从而形成招生难度进一步加大,招来的学生基础更差的恶性循环状态。

二、改革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一)优化师资组合,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要办好一个专业,没有组合良好的强硬的专业教师队伍,那只是一句空话。如何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呢?我认应从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抓好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活动,老教师带新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经验不足的教师,人人都是帮扶者或被帮者,帮扶对象明朗化,有帮扶计划和检查评比,这样一来,教师间相互协作,共同提高。第二、有计划的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或到现代化养殖场去学习。这样一来,会使教学功底更深厚,同时接受外界的先进的饲养技术,开拓视野,为畜牧养殖专业打下雄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三、要打破用人界限,聘请对口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畜牧养殖界的名人到校执教,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只要学校有两三杆“大旗”飘舞,不愁学生踏不破门槛。以上三点是畜牧养殖专业办好的前提,也就是现在说的校本培训,是恢复学校的自身造血功能的方法之一。

(二)改变教学模式,侧重技能发展。组织教学要突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课程安排上可以适当增加文化课的课时,但总体仍应侧重专业课的教学。对于不参加升学,毕业后即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可实行模块教学,使学生主攻养殖或兽医等方向,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专业 技能的掌握。在专业课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试验室建设,组建专业实习基地。实验、实习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本专业的第二课堂教学。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仅仅依靠教材是不行的,必须配备较完善的实验室。为此,学校需要配备标本室、解剖室等专业实验室。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学校需组建实习基地或校企结合,为教师队伍实践锻炼和学生专业实训、就业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定期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学边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了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精神,并培养了 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

(四)加大宣传力度,更新观念。职业教育硬件设施要跟上,人们的观念更要更新,否则,一切努力都是零。要不断宣传职业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要宣传畜牧养殖专业实用性。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畜牧养殖也大有前途。

畜牧业养殖范文3

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分析

在新形势下,我国畜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主客观因素影响,生态环境、畜牧产品质量二者存在一定的矛盾,急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优化利用生态养殖技术,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作者客观分析应用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的重要性,多层次探讨了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

1应用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的重要性

生态养殖技术是指借助生态经济学以及生态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将畜牧业生产全过程落到实处,优化利用清洁生产工艺,全方位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生产出更多优质的畜产品,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在新形势下,畜牧业生态养殖具有多样化的优势,“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是其显著特点,具有多样化的生态养殖模式,农-林-牧-渔,确保动物与食品更加安全。在应用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过程中,养殖人员可以根据地区各方面发展情况,采用适宜的养殖模式,自然放牧与种养相结合的模式、以沼气为中心的种养模式、立体化养殖模式,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以“立体化养殖模式”为例,在该模式作用下,可以降低养殖过程中能源的损耗,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动物自身的抵抗能力,可采用猪-沼-果模式,减少投入饲料的基础上,实现粪尿的循坏利用。

2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与对策

2.1畜牧业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

(1)资源化利用技术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意识到生态养殖的重要性,注重资源化利用技术,根据地区各方面情况,养殖适宜的低等动物,比如,蚯蚓,因为蚯蚓具有多样化的作用。比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效处理养殖场中的粪便。养殖人员可以借助各类废弃物,比如,牲畜粪便、农副产品,饲养这些低等动物,可降低废弃物对养殖场污染程度,还可以将粪便变废为宝,成为高质量的生物肥料。在此过程中,养殖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深加工,开发出更多牲畜所需的营养保健品,提高养殖场各种资源利用率,顺利实现生态养殖。

(2)种养结合畜牧业技术的应用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多层次优化利用种养结合畜牧业的这类生态养殖技术,可以野外自由放养家畜,适时补充所需的各类饲料。野外自由放养,畜群可以自由采食,还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吃到高质量的草料等,在一定程度上各类饲料的投入量有所减少,还能产出“绿色、高质量”的畜产品,减少养殖成本。针对这种生态养殖技术,养殖人员需要选用优良的畜种,这是提高家畜饲养效果与结果的关键所在。

2.2畜牧业生态养殖对策

(1)优化整个养殖场的共生系统在应用生态养殖技术中,养殖人员要注重低等动物食物链环节的发展,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科学转化畜禽粪便、秸秆,使其成为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动物饲料,具有无公害的特点。养殖人员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优化整个养殖场的共生系统,构建合理化的人工生物链,代替传统的饲料工业生产体系,不断增强人工生物链薄弱环节,确保构建的生物链处于高效运行中,加大低等动物食物链环节的建设。此外,养殖人员要尽可能采用极易生产、质量较高的品种,采用适宜的形式将培育工作落到实处,构建“健康、稳定”的产业链,确保各类动物饲养过程中有充足的饵料,有着较好的生存环境,尽可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2)无害化处理粪便,注重生态饲料的使用养殖人员要注重有机肥技术的制作,根据动物生长情况,综合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采用多样化的方法科学开发各类有机肥,比如,基质肥、有机肥、高效活性有机肥,实现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多角度优化畜禽粪便资源,提高利用率的基础上,避免周围生态环境被污染。

3结语

畜牧业养殖范文4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经营者面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不断变多。畜牧养殖专业户只有建立起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决策。这样,畜牧养殖业专业户在面对风险时的应急管理能力才能体现出来。其次,在畜牧养殖业专业户制定以利益为经营目标时,需要面对市场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企业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管理措施,有利于保障经营目标的实现。

2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分析

2.1技术风险

畜牧养殖业的技术风险是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畜禽品种的选择、养殖过程的疫病防治以及饲料的科学配置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例如,在畜牧业商品流通过程中,禽类流行性疫病的传播有了相应途径,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疫病控制,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2.2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降低或其他结果的出现。由于禽类和畜类在人工圈养的过程中,对于自然因素的抵抗力在不断下降,导致自然环境的大程度变化对其生存的影响十分密切。

2.3市场风险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开展惠民工程。交通运输和销售市场都得到巨大的进步,网络营销更是提供了巨大的交易平台。努力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加深市场各畜牧养殖专业户之间的竞争,从而导致市场作为风险影响畜牧养殖业专业户的经营和发展。

3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管理策略

3.1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首先,畜牧养殖专业户应当从自身出发,努力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进行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学习。正确的利用理论知识的指导,构建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应对的具体风险类别,并根据自身情况的实际能力做出合理的决策。

3.2加强风险分析

对风险进行科学和全面的分析评估,由于风险具有隐匿性、突发性和持续性等特质,所以畜牧养殖专业户需要做好事前的风险规避、事中的风险控制以及风险应急处理,有效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全面保障畜牧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分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信息,了解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多方求证通盘考虑,为做好风险规避提供有利的支持,进而极力减少风险给畜牧养殖专业户带来的利润损失。

3.3政府积极引导

随着中国经济的总体规模不断增大,政府的调控措施和经济形势对畜牧养殖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在畜牧养殖业的风险管理中,政府应当利用对于利率、补贴、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的调控给予畜牧养殖业养殖专业户一定扶持,这样有利国家对于减小贫富差距计划的实现。

4结束语

畜牧业养殖范文5

1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主要作用

1.1提高了农民素质。专业合作社的人员可以有效的掌握科技、对外交流等,并且进行分工协作、民主决策和组织管理,有利于其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1.2加速畜牧科技的推广。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发挥技术、人才的优势,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能够带来有效的经济效益。1.3推进养殖业的产业化经营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将养殖业统一组织管理,进行规模性的统销,集中了零散分布的小型生产养殖,有效的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和经营模式产业化。1.4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的提高。分散的养殖模式和传统的畜牧业管理很难进行免疫工作和重大疫病防控,专业合作社的可以制定良好的管理机制,进行主动、全员监督的主动免疫防护工作,高质量的确保动物的疫病控制。

2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组织机构设置不够完善。合作社成立后缺乏相关的人员管理和资金支持,在内部仅设有资金互助部,没有专业的管理、销售、人事和技术支持等部门,由此合作社内部工作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也导致效率和成效不高,财务部门的人员意识不强,没有专门的制度制约常造成账目混乱等问题,相关组织机构的不完善制约着专业合作社的长远发展。2.2资金筹措困难。畜牧养殖业经销中有强的利润差异,但同时也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并且现在的合作社专业性、规范性不高,资金申请或银行贷款都存在难度。2.3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政府管理部门仅仅在合作社成立的时候进行资金支持,后续并没有进行统销渠道的开拓、税收优惠政策和融资等渠道,缺乏了政府部门一些相关政策扶持,使得合作社经营不佳、发展建设缓慢。2.4缺少专业人才。目前合作社的内部构成基本是农民,缺乏专业性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由此也导致社员欠缺相关法规、政策、先进技术等的培训,不利于合作社的长远发展。

3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措施分析

3.1规范农村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对畜牧业合作社进行规范管理,建立有关的市场制度和科学的合作社管理机制,有利于畜牧养殖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让合作社能够在市场上建立渠道开拓、技术推广咨询、权益维护等保障作用,对各养殖户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管理,做好养殖过程中的服务指导。3.2扩展融资渠道。农村专业合作社一般靠政府扶持资金、成员股金或是积累的销售额进行运转,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比较困难,所以要进行融资的举措和开拓渠道,比如加强企业单位的扶持、成员和农民对合作社的贷款额度,合作社内部可进行资金的互助方式。3.3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政府部门要依据惠农政策加强对畜牧养殖、地方企业的扶持,着力解决资金流动问题,进行多方筹资融资和争取信贷资金的投入,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惠利政策和资金支持,缓解其发展的难度。3.4培养专业的人才。引进专业性人才并加强合作社成员培训。针对合作社的人才培养,不仅完善培训体系,并诚邀相关专家等进行经验培训、指导,加强对管理层的专业建设,把握好市场的方向,提高成员的科学养殖水平和规范化管理合作社。3.5促进畜禽加工企业与养殖合作社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加工企业间加强合作关系并构建战略性合作平台,信贷资金链建设为封闭式运行模式。在企业加工、养殖场、养殖户之间形成具有担保制的信誉机制,产业间采取用信誉连接的融资方式;相关的合作企业向合作社驻派兽医实时追踪合作社中的动物养殖状况,通过及时了解有效的动物情况达成长期的生产、销售合作;相关的政府部门可以向银行进行放贷的推荐,让合作社得到资金支持进行更好的经营,保障合作社的长远发展。3.6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根据畜牧养殖业的特点可以将养殖中遇到的风险分为:社会风险、自然风险、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规避这些风险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农业保险。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保障体系,进行多形式联合的管理模式和多合作社结合的联合社模式,让合作社在有效的管理下进行横向与纵向的结合,即横向为跨区域的进行合作社联合社,纵向为建立采购、生产、运输、加工、存储和销售一体化的联合社经营,规范其统一的资料采购、生产标准、销售,增强畜牧养殖业的行业竞争力。畜牧养殖业的专业合作社可以对农户的生产、养殖方式进行有效的指引,达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从而提高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和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

作者:帕丽达·玉素甫汉 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草原工作站

参考文献

[1]邓小清,宋金杰.畜牧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H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0):16-18.

[2]付敬.临朐县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

畜牧业养殖范文6

关键词:畜牧养殖业;污染分析;清洁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4-0052-01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因其导致的各种污染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在保持畜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降低其带来的污染,就成为畜牧养殖业在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问题。本文对养殖业造成的污染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及清洁生产技术,供相关人员参考。

1 畜牧养殖业污染及危害分析

1.1 水体污染及危害

在畜牧养殖业中,畜禽的排泄物必须要经过处理才能进行排放,如果不加处理就排放到河流、水库、湖泊当中,很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导致水体发黑、细菌增加等问题,而这种污染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清理。过多的畜禽排泄物可能会破坏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降低土壤肥力。

1.2 大气污染及危害

畜禽的排泄物可以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释放出NH3、甲胺、硫醇、H2S、CH4等有害、有毒的气体,而规模大的养殖场可排出更多的排泄物,一旦这些排泄物超出了区域大气的承受能力,就会改变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严重危害到周围居民和动物的健康。

1.3 农田污染及危害

部分地区的畜禽养殖户缺少必要的环保知识,直接把未处理的畜禽粪便作为肥料施加到农田当中,导致禽畜排泄物中的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直接污染农田,并且过多的肥料被施加进农田里,可引发农作物贪青、疯长等情况,最后推迟农作物的生长日期,甚至对土地造成难以恢复的损害,降低农户利益。

1.4 传染疾病及危害

近年来,世界各国人畜共患传染病时有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已经确认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已经有100多种,这其中与牛、羊、猪等家畜有关的传染病就已过半,如结核病、日本乙型脑炎、布鲁氏杆菌病、口蹄疫、破伤风、狂犬病等。人猪共患的传染性疾病有30多种,人禽共患的传染性疾病有20多种,如禽伤寒、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给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2 畜牧养殖业的污染治理及清洁生产策略

2.1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畜牧养殖业生产中,养殖场的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经过系统、全面地规划,务求布局的合理性,保证养殖场和居民点、水源、农田等都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并且根据当地土地容纳排泄物的能力和粪便自处理水平来控制畜禽养殖场的规模。

2.2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养殖场建设环保审批制度、排污申报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养殖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严格按照“三同时”方案施行,养殖场粪污处理工程应该和主建筑同时投入使用,对于那些已经建成但是超标排放,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场应该予以改造和重建。

2.3 开发粪污处理方法及技术

在畜牧养殖业中,畜禽的排泄物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污染来源,“无害化处理”就是把畜禽的粪污通过一些技术进行处理,以达到不损伤人类身体健康的标准,尽可能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证处理后的畜禽排泄物可以运用到农田中,并且不会对农田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畜粪还田利用前必须经过高温堆肥或沼气发酵处理,防止病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扩散。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畜禽粪便的收集、运输、贮藏、处理和应用。无害化处理技术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畜禽的种类、饲料、场所及其附近的农作物种类和地形、离水源及居民区的距离等因素。

2.4 建立区域循环经济模式

畜牧业养殖范文7

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将嘉兴包括*的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列为省级督办重点环境问题。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会议,这既是一次全面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的动员会,也是一次部署新三年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任务的工作会,同时也是一次促进优质、生态、高效、安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推进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前段时间,市委盛全生书记专门进行了调研,听取了工作汇报,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市长办公会议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

一、肯定成绩,寻找差距,认真总结近几年我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

近年来,我市的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在各镇、街道以及市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干湿分离为前提、沼气治理为基础、综合利用为根本”治理原则,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对规模猪场采取沼气池治污模式、对规模水禽采取筑塘养殖治污模式,结合省811污染治理项目以及市政府确定的实事工程,污染治理工作得到了有效扎实推进。

一是实施生猪存栏50头以上规模猪场沼气池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沼气池治污设施建设412户,占86.01%,共建造沼气池1.8万多立方米。其中,常年生猪存栏200头以上沼气池治理设施建设67户、完成95.7%;存栏100-199头规模猪场沼气池设施建设153户、完成90.5%;存栏50-99头规模猪场治理建设192户、完成80%。同时有40个规模畜禽养殖场在沼气池建设基础上配备建造了后处理池(沼液贮存池),有85个规模场建造了干粪堆积棚。

二是开展水禽筑塘养殖厌氧治污,执行水源保护区有关规定。全市存栏500羽以上规模水禽场已有270户完成了筑塘养殖厌氧治污,占总数的37.39%。对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实行了关、停、迁,已关、停规模猪场3个、2000多平方米,关、停水禽养殖户27户、7146平方米。

三是启动生猪散养户“三水合一”整治。在对常年存栏50头以上规模猪场全面开展沼气池治污设施建设的同时,开展了生猪散养户“三水合一”(养殖污水、厨房污水、厕所污水)整治试点。在生猪养殖相对集中的曹桥街道野马、孔家堰、愚桥三个重点村以及其他镇、街道的部分村,选择沿河生猪散养户,开展“三水合一”整治试点。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207户生猪散养户完成整治任务,共建造沼气池2484立方米。

四是开展外来养禽户集中整治行动。针对外来养禽户主要是养鸭户饲养管理水平低、造成周边土地及河流污染严重的问题,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花大力气开展外来养禽户集中整治行动。目前,全市89户外来养禽户,66户肉禽养殖户已经基本完成搬迁任务,外来蛋禽养殖户的整治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五是初步建立畜粪收集体系,综合利用模式得到逐步推广。市农业废弃物处置中心、明大牧业园区、春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三个畜禽粪便处置中心已全面运作,已对部分规模猪场以及养殖重点村实施了干粪收集,年收集鲜猪粪约1.5万吨,生产有机肥近6000吨。通过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等途径开展规模猪场干粪、沼液就地消耗综合利用工作,涌现出一批如林埭潘建华牧场、广陈威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马保良牧场、新仓逢源奶牛场等就地消耗综合利用典型。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治理过程中比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由于部分畜禽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只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不注重生态环境,不愿意投资建设治污设施,已建治污设施的部分养殖户,干湿分离不彻底等,严重影响了治污的成效。

二是规模畜禽场治污设施尚不完善。我市前几年治污设施建设重点放在沼气池建设上,大部分养殖户没有建造后处理池或沼液贮存池、没有建干粪堆积棚,干湿分离和雨污分离与标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今年嘉兴市提出的“两分离三配套”治污设施标准相差甚远。

三是监管力度不够。对养殖户违规排放、干湿分离不彻底等现象,目前还缺乏村规民约等约束机制,还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手段,对违规排放的处罚没有跟上,致使养殖污染治理成效还不明显。

四是收集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全市只有部分重点养殖户和重点养殖区域建立了相应的干粪收集体系,规模猪场实施干粪收集的比例仍然较低,主要是就地综合利用的途径不多,传统的种植结构限制了综合利用的出路。农户使用畜粪收集加工后的有机肥的积极性不高,有机肥还难以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五是新技术的引进应用还存在差距。现有的治污方式还停留在沼气池治污模式上,对引进与推广应用畜禽排泄物治理新技术、新模式(如生态型、发酵型、零排放等模式)的力度还不够。

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肯定治理成效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树立农村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的理念,改变纯粹为治理而治理的错误思想,将加强畜禽污染治理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我市环境质量、营造和谐生态环境、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抓手,干字当头,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二、统一思想,自觉行动,深刻认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一)加快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工作的具体体现。(略)

(二)加快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是保护水资源、保障人民饮用水安全的迫切需要。(略)

(三)加快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略)

(四)加快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是生态市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略)

三、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六大工程

(一)全面推进“两分离三配套”工程。对生猪存栏50头以上规模猪场和规模奶牛场,要严格执行畜粪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和沼气池、沼液贮存池、干粪堆积棚等“两分离三配套”标准。具体任务是:1.50头以上规模猪场的沼气池建设任务,今年要全部完成;2.存栏2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两分离三配套”建设任务,今年要全部完成;3.存栏100-199头的规模猪场“两分离三配套”建设任务,今年要基本完成,其中列入省811工程的37个规模猪场今年必须完成;4.明年全部完成50头以上规模猪场“两分离三配套”建设任务。各镇、街道要根据市里制订的具体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制订年度实施计划,抓紧落实工作任务。同时,市和镇、街道要分别抓好几个标准较高的规范化示范场建设。

(二)全面推进散养户整治工程。曹桥街道野马村生猪散养重点区域整治,今年要完成;曹桥街道、新埭镇、广陈镇、林埭镇等4个生猪散养重点区域整治,明年要完成。涉及镇、街道和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工程监管,确保整治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三)全面推进水禽筑塘养殖厌氧治污工程。对水禽存栏500羽以上规模禽场实施上岸筑塘养殖厌氧治污,水禽排泄物治理要按照干湿分离的要求,进厌氧池进行处理,严禁河道养殖水禽,到2010年规模水禽场治理率达到100%。

(四)全面推进农牧结合综合利用工程。就地综合利用是整个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中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一种治理方式,要在开展“两分离三配套”治污标准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广农牧结合、林牧结合,实施就地综合利用。规模养殖场周边有条件的,要通过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鼓励发展林牧结合生态畜牧业,力争各镇、街道有30%以上规模畜禽场实施农牧、林牧结合、综合利用。

(五)全面推进干粪收集处理工程。进一步完善畜粪收集体系,提高畜粪资源利用率,在已有畜粪处理中心的基础上,再建曹桥、新仓、新埭、广陈、林埭、钟埭、黄姑等7个畜粪处置点。进一步扩大收集范围,对规模猪场干湿分离后的畜粪无法就地消纳的,要进行收集处置,通过加工成有机肥等手段,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干粪收集处理要走市场化的路子,并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

(六)全面推进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要积极引进、推广畜禽排泄物治理新技术、新模式,开展规模猪场发酵式、零排放等治污新模式建设。要继续探索、推广工业化治污的路子,拓展养殖业污染治理的新方法。

四、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取得实效

实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要坚持治旧控新、堵疏结合、教育与监管并举,强化排泄物源头管理,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畜禽养殖污染。各镇、街道和市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把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作为近三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加以推进。

一要削减养殖,严控总量。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11年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平政发〔20*〕98号)发展优质、生态、高效、安全现代畜牧业要求,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度养殖区的养殖区域规划。要通过规划和水源保护区实施,控制养殖总量;要通过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步伐,削减养殖总量;要通过与“两违”整治相结合,削减养殖总量;要通过与畜牧业发展有关政策兑现相结合,控制养殖总量。要密切掌握养殖动态,对在禁养区内或进行违法占地、违法违章搭建的,要坚决取缔,确保到2010年末全市生猪存栏量控制在47万头以下。

二要加强宣传,监管并举。要进一步加强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的宣传,宣传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治理中的先进典型,曝光反面典型。要树立好“两分离三配套零排放”治理典型,加快推进规范化示范场建设,以典型引路,以示范推动。要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等约束机制,督促畜禽养殖户治污设施的到位。市环保、农经、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对规模畜禽养殖场治理工作的监管。按照规模畜禽场“两分离三配套”治理标准,市有关部门要会同镇、街道,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治污不达标的养殖户要依法进行处罚,要逐步像工业执法一样,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措施,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畜牧业养殖范文8

对土壤的污染在通常情况下,土壤可以对畜禽的粪污进行微生物降解而得到净化,而一旦粪污排放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便会引起土壤的降解不完全产生亚硝酸盐类等有害物质,不仅破坏了土壤的性状和组成,还能够使土壤形成高浓度的如铜类、铬类、抗生素类物质,不仅产生大量的恶臭,还严重破坏了土壤的基本功能。同时,各种病原微生物对土壤的污染,能够产生病原硫化大肠杆菌,以及寄生虫,也会引起对地下水的污染,导致地下水BOD含量提高几十倍。传播疫病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与畜禽同样需要相携共生,而畜禽养殖中对空气、土壤、水资源的污染,给人和动物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相关组织进行统计分析,由于动物传染给人蓄的污染病有将近一百种,而在这些传染病中,仅有猪传染的有27种,由禽类传染的25种,由牛传染的近26种,由羊传染的25种,由马传染的14种,同时,也会因畜禽的粪便而产生大量的蚊蝇,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污染源。畜禽疫病形势严峻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全国的畜禽疫病的普查结果显示已过百种,近些年来,畜禽疫病的种类也在逐年增加,不仅给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带来障碍,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的猪鸡的因病死亡造成的损失达近300亿元。据统计,我国每年畜禽死亡量与存栏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如我国的猪的死亡率达到12%,而发达国家的死亡率一般在5%以下。食品安全令人担忧商品安全是维系到人的生命的大事,在我国畜禽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一系列的因药物超标而导致的食物中毒问题日益受到关注,2001年在广东有400多人因食用猪肉而中毒,韩国政府在对我国出口的鸭肉中检测出H5N1禽流感病毒,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畜禽类产品的出口声誉,还严重阻滞了我国畜禽产品走进国际市场的进程,一系列的畜禽疫病和药物残留问题的产生,给我国的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

大力推动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

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任务在当前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引导生态化的发展战略,不仅能够带动种植业的发展,也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更加有效、合理的配置农业资源,促进农民的增收。不失时机地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市场需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禽、蛋、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量空前提升,为此,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有效平衡好养殖业和种植业之间的关系,满足市场结构的需要,提高畜牧业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尽快把生态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调整生态畜牧业发展布局,变革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提高畜牧业的产值比重,增加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切实将生态畜牧业推动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上来。

发展生态畜牧业做法与途径

观念上的更新转变观念,解放思想,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不断开发,从畜牧业的发展理念上要革新传统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引入商品资源型替换单一资源导向型,积极探索节草节粮与多层次利用的综合型发展模式。系统科学与现代管理提高我国畜牧业的科学化发展程度,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优化区域发展和规模化平衡发展,提高畜牧业生态发展的现代化层次和规范化服务水平。资源—生产—加工—销售同步发展重视市场培育,挖掘市场潜力,构建资源—生产—加工—销售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生产机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升产业化生产加工能力,争创品牌发展之路。普及“高效转化”技术系列优化饲料配比,提高饲养科技含量,推广二元、三元种植结构,减少能源消耗,强调产业结构优化与环境生态平衡,推广优良种源,提高农民的畜禽养殖技术水平,广泛普及高效转化。推广立体养殖模式结合我地畜牧资源优势,推广上层养鸡,鸡粪经过发酵后喂猪,猪粪尿制作沼气,沼渣排入鱼塘喂鱼,鱼塘淤泥回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多位一体循环养殖模式。总之,生态畜牧业作为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借鉴世界先进思想和技术,走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战略之路,推动我国畜牧业的科学、稳定、有序发展。

本文作者:王霞工作单位:福建省浦城县万安乡畜牧兽医站

畜牧业养殖范文9

关键词:蚯蚓;养殖方法;畜牧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S89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52-2

0 前言

蚯蚓(Earthworm),学名Pheretima earthworm,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其经济价值很高,世界的蚯蚓约有3000余种,我国常见的为巨蚓科的环毛蚓属。蚯蚓是一种夜行性环节动物,喜静怕光,白天栖息在温暖、湿润、疏松、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夜晚出来活动觅食,喜食土壤中的有机质和腐烂的落叶、枯草、蔬菜碎屑、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蚯蚓除了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有改土肥田和修复、净化环境的作用外,还因其蛋白含量高(CP60%以上)、氨基酸含量丰富(每100mg含有19种)[1]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在畜牧业和医药领域。我国养殖蚯蚓大概是从96年以后开始的,目前,全国已有大型蚯蚓养殖场上百家,小型养殖场(户)近2万个(户),遍布全国各地,蚯蚓养殖业已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更好地引导蚯蚓养殖业朝着正确的、良性的方向发展,切实提高广大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和提高养殖效益,本文就当前关于蚯蚓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养殖技术和在畜牧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概述,以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养殖企业、养殖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1 蚯蚓养殖方法

蚯蚓养殖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有室内养殖、田间放养及工厂化养殖。

1.1 蚯蚓室内养殖主要包括箱,筐养、坑养和棚养等

1.1.1 箱、筐养法 可利用废弃的包装箱、柳条筐、竹筐等养殖,但不能用已装过农药、化学物质的箱、筐等容器饲养,也不能用含有芳香性树脂和鞣酸的木料来加工养殖箱具,也不用含有铅的油漆或酚袖等材料制造饲养箱,这些材料对蚯蚓有害。箱、筐的大小和形状,以易于搬动和便于管理为宜,面积以不超过1m2为宜,为便于搬运,可在箱两侧安装拉手把柄,在箱底和侧面均应设排水、通气孔,排水、通气孔孔径为0.6-1.2cm为宜。箱中小孔面积部分占箱底和侧面积的20-30%。箱内料高16cm左右为宜,装料过多会导致箱内通气不良,装料过少容易干燥。每箱蚯蚓的投放量约5000-10000条。如果饲养规模较大,可进行立体箱式饲养,即将箱叠起,一般4-5层为宜。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节约饲养面积和减少人力,同时也方便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为了避免木制箱筐腐烂,可用塑料来制作箱框。

1.1.2 坑养 坑养蚯蚓一般选择在阴凉、有一定自然坡度的地势进行,坑池可以新建或利用与自然沟渠相通的水沟改建,修建面积按饲养规模而定,坑的面积一般在3-5m2为宜,坑深300-400cm,坑底和坑壁应夯实后用水泥浆封面,底部应留排水孔,以防坑内积水和达到流通空气的目的。在坑池修建好,蚯蚓引种前,应做好池内消毒处理,同时还要按每平方米8-15kg的畜禽粪便铺垫在坑的底部,后加入发酵后的农作物废弃物,或是放入农作物秸秆、稻草等让其在坑内发酵,待有机质腐熟后,即可向抗内投入蚓种进行饲养。

1.1.3 棚养 养殖棚的规格大小、养殖床宽、床面高因蚯蚓养殖数量多少而设计,棚中应留1-1.5m的作业通道,通道两侧为养殖床,养殖床四周用单砖砌成围墙,床面两侧设排水沟,棚两侧用砖砌或泥土夯实做棚壁,棚壁两侧设置通气孔。棚养蚯蚓易受自然界气候变化影响较大,主要是在夏冬季节,蚯蚓的适宜温度为17-28℃,当夏季气候炎热时,尤其在盛夏高温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如可将透明白色塑料薄膜改用成蓝色塑料薄膜、棚顶加隔热层、放风降温、喷洒冷水等方法,一般棚温不超过35℃,而床温又低于棚温,床温不高不能超过30℃,在一般情况下,可保持在17-28℃范围内。总之,采用棚式方法养殖蚯蚓,虽受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但是只要做好环境控制工作,除冬季1-2个月和盛夏以外,全年床温均能保持适宜于蚯蚓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

1.2 田间放养

选择地势平坦,能灌能排的菜园或庄稼地,在作物行间挖沟槽,施入腐熟有机肥料,再覆盖10cm左右的细土,投入蚓种进行养殖。要注意土壤的湿度,含水量保持在30%左右为宜。冬季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增强蚯蚓的活动和繁殖能力。蚯蚓大量活动可以疏松土壤和增加土壤的肥效,对促进田间植物增产还能起到辅助作用。

1.3 工厂化养殖

工厂化养殖需要有专用的场地和设施,包括饲料处理场、控温车间、养殖床、卵茧孵化床、蚯蚓加工车间、肥料处理及包装车间、成品化验室和成品仓库等一整套设备。

2 蚯蚓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2.1 作为畜禽饲料开发利用

由于我国畜牧业在不断扩大, 蛋白饲料已经越来越不足。据统计,我国每年缺乏粗蛋白饲料量达25518万t,这大大影响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动物性蛋白饲料是动物最好的饲料,我国目前的动物性饲料主要以鱼粉为主,不过产量小,远远达不到我国的畜牧养殖需求,而进口则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而蚯蚓蛋白质含量却十分丰富,蚯蚓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平均为56.5%,最高可达71.0%,其中精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3倍。因此,开发蚯蚓养殖获得蛋白资源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据报道:贾久满等[2]为研究蚯蚓蛋白饲料对蛋鸡生产的影响,以3%的蚯蚓蛋白饲料替代3%的豆粕,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显著提高3%、每只鸡每天的产蛋量显著提高2.35g、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11.3%、蛋黄颜色值显著升高11.17%;傅规玉[3]试验结果表明,用蚯蚓粉饲喂育肥猪,其日增重比用鱼粉喂养要提高13.1%;朱宇旌等[4]在研究蚯蚓粉代替鱼粉对肉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中得出,以蚯蚓粉为原料饲养肉鸡在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肉色等指标上均高于鱼粉对照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以蚯蚓为蛋白饲料饲喂后的肉鸡、育肥猪在增重、生长增速、提高产蛋率等指标上均比鱼粉、豆粕等常规蛋白饲料饲喂的高,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因此,用蚯蚓作为畜禽饲料开发利用代替鱼粉、豆粕等常规蛋白饲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2 蚯蚓粉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蚯蚓粉可以作为诱食剂和蛋白质补充到水产养殖饲料中,蚯蚓因其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可以很大程度增加鱼、蟹类的食欲。因此在鱼类饲料中加入蚯蚓粉,不但可以提高饲料蛋白含量,而且还可以增加饲料的使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赵朝阳[5]等研究表明,在中华绒螯蟹日粮中分别添加蚯蚓粉、BGB破壁酵母粉、DMPT作为诱食剂的饲料,进行诱食试验,比较其对中华绒螯蟹的诱食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对含蚯蚓粉的日摄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蚯蚓粉对中华绒螯蟹引诱作用最强;台湾专门生产冷冻干燥蚯蚓粒子作为热带鱼饵料;据日本试验,用蚯蚓粉的配合饲料喂金鱼、锦鲤、幼虾,比用鱼粉加其他成份的配合饲料作用更强,有抗病力、抗逆性强和色彩特别艳丽的明显优势;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头阁动物养殖场蒋张林在十多年养龟中发现:活蚯蚓喂龟,以喂50-100g的幼龟效果最好,解决了龟的动物蛋白质饲料,降低了成本,达到了使龟在模拟的自然环境中自由的采食而快速生长,取得了显著效益。

2.3 蚯蚓在研究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蚯蚓无病给人类带来的启示,蚯蚓生活在细菌丛生的环境中不易患病且生命力、繁殖率极强,说明蚯蚓体内势必含有抵抗细菌侵入的成分,当蚯蚓受到某种刺激或细菌的侵入时,蚯蚓体内就会分泌含有抗菌成分的体腔液来抵制,利用这一机理,可深度开发出蚯蚓功能性抗菌肽类产品或人体、动物所需的生物保健产品。自1995年以来,我国的广大农业、生物、医药科研工作者对抗菌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尤以中国农业大学孙振筠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对蚯蚓抗菌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并在国际上首次从蚯蚓体中分离得到分子量小于10kd、热稳定性强的抗菌四十肽和另外5种抗菌肽。其中采用“诱导方法制取蚯蚓抗菌寡肽的方法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今后发展生物制药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证实,蚯蚓抗菌肽有较广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含珠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鹑鸡肠球菌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同时对体外培养的MGC803胃癌细胞也有杀伤作用。实验表明,用不同诱导源可定向诱导不同的抗菌物质,开拓了蚯蚓在农业和医药的抗菌素领域的应用前景。另外,用蚯蚓粪添加有益微生物和蚯蚓抗菌肽,制造出了新型的可替代抗生素的抗菌肽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经过蛋鸡和育肥猪试验,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3 结论

蚯蚓是蛋白质含量很高的特种经济动物,用蚯蚓代替鱼粉、豆粕等蛋白饲料饲喂畜禽、水产品种均能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引导和规范好广大蚯蚓养殖户科学合理养殖蚯蚓,对蚯蚓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提升农户养殖技术水平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利用蚯蚓深度开发传统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替代品和功能性抗菌肽以及人体、动物所需的生物营养保健液产品,蚯蚓的价值必将进一步提高,前景也将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 蚯蚓将出现新的亮点.山西科技报[J].2003,(3).

[2] 贾久满,曹丽君,李成会,等.蚯蚓蛋白饲料饲喂蛋鸡的试验[J].饲料研究.2010,(6):34-36.

[3] 傅规玉.蚯蚓粉代替鱼粉饲喂育肥猪的试验[J].湖南畜牧兽医,2006,(3):11-12.

畜牧业养殖范文10

以党的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畜牧水产工作全局,为做大做强我县的生态型畜牧水产业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全县年出栏牲猪36.06万头以上,增长率3%以上;出栏牛9.5万头以上,增长9%以上;出栏羊13.8万只以上,增长5.5%以上;家禽出笼354万羽以上,增长率2.8%以上;水产品产量1600吨以上,增长率6.5%以上。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病种,免疫率达100%,畜禽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产地检疫开展面、屠宰检疫率流通领域动物及动物产品持证率均达100%,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争取国家项目支农资金650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一)养殖业发展上要有新思维

养殖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主要渠道。在新形势下,要拓宽养殖业的市场,必须转变观念,用现代农业的理念去组织、经营、发展生态健康养殖业。一是创办养殖示范小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相对集中、人畜分离、规范管理、综合利用”的建设要求,每个乡镇要建1-2个养殖示范小区,养殖示范区力争年出栏生猪10万头,肉牛5万头,家禽200万羽。尤其是要充分利用23万公顷宜牧草场,大力发展一牛羊为主的草食动物。同时,要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养殖。通过创办养殖示范小区,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引导养殖户走规范、健康示范养殖道路,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加快品种改良。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品种改良工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饲养经济效益。全年购进使用冻精3万支,液氮3万升,人工授精配种2.8万头,受胎2.1万头,受胎率达75%。三是落实中央惠农政策,能繁母猪、规模户扶持资金等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四是发展县花猪创品牌,力争县花猪进入国家资源库。

(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有新突破

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保护养殖户利益的重要保证。一是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实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二是强化动物免疫注射工作。认真做好春秋季集中动物免疫和日常补注工作,确保应免尽免,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鸡新城疫免疫率均达100%,畜禽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5%以上。三是加强动物疫情测报,一旦发生疫情,按照《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要求,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切实做好紧急免疫、消毒、隔离、扑杀等工作,严格处置疫情,防止疫情扩散。四是推行微机化管理。各乡镇防检站分批配备电脑,对辖区内养殖户的养殖情况和防检工作进行动态管理,对业务进行微机管理,确保防疫检疫工作的有力开展。五是加大动物防疫的督促检查力度,强化责任的追究,有力促进动物免疫工作平衡开展。六是改革村级防疫员配备体制。按照乡镇防疫员人数的两倍配备村级防疫员,全县从348人减至200人左右,达到人员减少、待遇提高、工作得力的目的。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动物防疫员的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

(三)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有新举措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全县30多个大小农贸市场开展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力度,做到产地检疫、定点屠宰检疫和市场补检率100%,确保全县人民吃上“放心肉”。二是切实加强饲料、兽药、畜禽水产品等投入品的监管和“瘦肉精”的检测工作,通过行业协会规范饲料、兽药行业行为,并扩大“瘦肉精”检测范围。年要对规模养殖场定期开展“瘦肉精”及违禁药品检测,严禁不合格畜禽水产品上市,对进入牲畜定点屠宰场和农贸市场的畜禽实行检疫检验制度;对兽药饲料经营单位实行质量安全监管制。三是加大宾馆、超市、学校和鲜活畜禽水产品的检疫检查工作力度。特别是对公共场所的畜禽水产品的检疫检验,要严格执法,依法查处不法行为,确保全县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

(四)项目建设上要有新亮点

认真研究国家政策,找准国家扶持政策与我县发展实际的结合点,努力打造争项目争资金的新亮点,全年争取项目资金650万元以上。主攻的重点项目是:

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项目。本项目主要为湘西南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持,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建、配套设施、购置检测设备等。预计年争取项目筹资400万元。

种草养畜项目。建设标准牛栏、人工草场和冻配点,推广冻精配种、饲料青贮和秸秆氨化,实现肉牛年出栏10万头。预计年投资500万元,争取国家项目资金50万元。

10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项目。筹集资金建设乐安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小区和污水处理设施,推广生态自然养猪模式,年出栏优质肉猪10万头。拟建惠农食品公司种猪扩繁场,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00万元。

县花猪保种与杂交利用项目。力争县花猪品种资源进入国家资源库,项目建设包括保护地方优良种公母猪、建种猪保护区、种猪繁育场、人工授业站及服务体系等。年建设县花猪核心群200头,繁殖群1000头。开展二元杂交;年出栏优质生态有机猪2万头。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争取国家项目投资100万元。

(五)队伍建设要上新台阶。

1、完善内部工作制度。按照年修订的17项制度,进一步深化依法行政,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和执法收费等行为,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杜绝工作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发生,努力构建运转协调、和谐共事的工作环境,争创“三型”机关。

畜牧业养殖范文11

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畜禽标准化生产,就是在场址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的过程,即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有利于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从源头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增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有利于畜禽粪污的集中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畜牧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创新发展模式,强化现代养殖意识,以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1.树立产业化理念,谋划标准化规模养殖

规模化养殖是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基础,推行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根本途径。洮北区是国家确定的半农半牧区,饲草饲料资源丰富,畜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农民增收的最大产业空间,应充分利用全区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把建设现代畜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科学发展观谋划洮北区畜牧业发展,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核心,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全力推进传统畜牧业改造升级,形成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发展格局。要把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促进分散养殖、家庭小规模经营向规模化生产的转变,逐步淘汰分散饲养、粗放经营的传统模式。以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为载体,推行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创建示范典型,引领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跨越。

2.规范养殖行为,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在养殖场(小区)建设中,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及标准化养殖“六化”要求,合理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规范养殖场区布局。制定养殖场规范化管理制度,全面实施种畜禽调运审批制度,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制度,养殖档案登记制度,兽药、饲料使用制度,畜禽防疫、检疫制度,粪污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强化生产过程的管理,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档案,严格免疫程序,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的使用,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严防违禁添加物质进入养殖环节。

3.培植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规模养殖

在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中,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赢得市场的能力,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骨干力量。要积极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增强龙头企业的实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进规模养殖,做强优势产业。要围绕龙头加工企业发展规模养殖,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订单生产、产销联建等形式,巩固龙头加工企业与养殖基地的生产关系,形成共同发展的产业整体。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养殖基地,龙头企业在壮大主业的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发展规模养殖,扩大一体化生产规模,提升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要密切龙头企业和规模养殖场的利益关系,龙头企业负责向规模养殖场提供种苗、饲料、防疫、技术、融资、产品保护价收购等服务,规模养殖场负责按企业要求组织标准化生产,形成龙头企业与规模养殖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合作关系,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稳定发展。扶持和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与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市场开发、信息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提高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壮大集体力量,抵御抗风险能力,积极培育市场营销主体,支持龙头企业、畜牧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形式参与畜产品流通,以信息化推动畜牧业现代化发展。

4.治理养殖污染,完善标准化规模养殖

畜禽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以及孽生的病原微生物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危害人、畜健康,畜禽养殖污染是社会的一大公害。要高度重视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按照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综合治理。目前,主要推行下列四种治理模式:一是农牧结合模式。养殖场(小区)建设要考虑周边土地的粪污承载能力,充分利用农田、林地、果园、菜地对经过沉淀发酵的畜禽粪污进行消纳利用,实现种养区域平衡一体化。二是沼气配套模式。利用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解决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而且沼渣可以直接肥田,沼液还可以用来养鱼,形成养殖与种植、渔业紧密结合的物质循环生态模式。三是有机肥加工模式。在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利用生物工艺和微生物技术,将畜禽粪便经发酵腐熟后制成复合有机肥,进行产业化开发。四是微生态养殖模式。利用锯末、秸秆等原料作为垫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制作发酵床,在发酵床上养猪,微生态有益菌将猪床上的粪便降解,使猪舍免清粪,免水冲洗,猪场没有粪尿排出,也没有冲圈产生的污水,养殖环境无臭味,实现粪污“零排放”,达到清洁、环保、生态养殖的目的。

5.实施科技兴牧,支撑标准化规模养殖

牧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突出科技兴牧,加大畜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群众需求,创新技术推广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及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提高广大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使畜禽养殖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操作。引导养殖户加大科技投入,应用先进技术,科学饲养管理,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建设,坚持“引、育、繁”相结合的方针,推广冷配技术,满足畜牧业发展对良种的需求,提高畜禽良种覆盖率。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能力和水平,搞好疫情监测预警,扎实开展计划免疫和消毒灭源工作,严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

畜牧业养殖范文12

畜牧业历来是__县传统的主体经济、支柱产业。60年来经过一系列配套改革,全县畜牧业历经调整提升,实现了结构优化、总量增长、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等跨越式转变,现在是我县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畜牧养殖、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三赢之路。

(一)发展步伐加快,支柱产业地位明显提升

一是畜禽数量大幅度提高。20__年全县大家畜存栏12.41万头,是1949年的2.6倍,比1978年增长1.4倍,其中牛存栏5.06万头,是1949年的3.2倍,比1978年增长1.6倍;全县羊存栏首次突破100万只,是1949年的11.1倍,比1978年增长1.7倍;鸡存栏40万只,比1949年增长270%;猪存栏6.08万头,是1949年的14.5倍。二是产业地位明显提升。20__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1481.61万元,占农业产值的52%,比1949年提高26个百分点,比1980年增长近20倍,农民牧业纯收入620元,比“八五”末净增336元,增长218.3%,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1%,畜牧业现金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65%以上。三是羊畜个体生产水平逐步提高。现在牛、羊出栏率分别达到35.1%、63.1%,良种化程度达到80%和82.3%;肉牛个体产肉量由1949年的59.5公斤提高到102公斤,肉羊的个体产肉量由13.6公斤提高到15.9公斤,肉蛋奶总产量1.87万吨,是1949年的5.6倍;绒山羊的个体产绒量由平均0.2公斤提高到0.6公斤。四是科技推广工作成绩突出。主要在种草养畜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草地项目建设等方面获得科技进步、成果奖36项,其中省部级9项,地厅级13项,县级14项。

(二)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到农村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转变

60年我县畜牧业大致经历恢复生产、商品基地建设、支柱产业建设和战略性主导产业培育四个阶段。实现了三个转变:集体经营向承包经营转变。 从1980年6月开始,牲畜由集体经营,统一管理,转变为分户承包经营、分散管理。实现了牲畜由大槽喂养变为分户喂养,羊只由大群放牧改为以户为单位小群放牧。全县畜牧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恢复发展时期。由农本型向商品型转变。从1984年开始,市场去向日趋明显,突破依附于种植业的副业地位,由自给型向商品型,由只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兼顾的方向转变。全县按照“北羊南牛沿川猪”的思路,建立集中连片的商品生产基地。到1995年基本建成东北部绒山羊基地、西北部肉用绵羊基地、中南部舍饲养牛、养羊基地、沿川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由分散粗放经营向规模集约化经营转变。从“九五”开始,以把全县建成“草业大县、畜牧强县”为奋斗目标,按照“ 舞龙头、带基地、兴产业”和“企业(公司)+基地+农户”及“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走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生态畜牧业经营路子,要质量、要效益、要生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从1998年开始组织实施了草畜“双百万”工程。从20__年5月1日起,全县推行“封山禁牧、舍饲养殖”,到20__全县实现整体禁牧,羊畜全部舍饲圈养,羊畜彻底告别吃“大锅饭”的历史,实现了饲养方式的历史性转变。20__年县上把种草养羊作为抗旱增收、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提出了“立草为业、引草入田、草当粮种、羊当猪养、草田轮作、良性发展”的农业结构调整新思路和全县“漫山遍野种草,千家万户养畜”的产业布局,三年实现草畜“双二百万”(到20__年多年生牧草留存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羊饲养量达到200万只),形成全县“块块地边种草、户户舍饲养羊”和“念草经、发羊财、走富路”的产业格局,努力把我县建成全省养羊强县之一。如今全县多年生牧草保留面积170.7万亩,羊畜饲养量超过200万羊单位,建成千头以上养殖场6个,标准化养殖小区19个,养殖专业村23个,发展规模养殖户5000多户,成立养殖协会、合作社14个,建立扶持壮大龙头企业4个。

(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养殖条件明显改善

进入新世纪,畜牧业进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走设施养殖、科学养畜之路”,开始逐步向传统畜牧业告别、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改善了畜牧业生产条件,大大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呈现出小灾夺丰收,中灾不减产,大灾少减产的可喜局面。主要表现在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卓有成效。从1981年我县实施飞播牧草开始,全县累计批复实施、论证申报的草畜产业项目92个,总投资1.57亿元,建立科技示范点76个,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累计建成牛羊标准暖棚9100处,改建简易棚圈2.9万处,建青贮氨化设施5.9万立方米,围栏、改良草地30万亩,购置牧草机械2700台(套)。

(四)品种改良成效明显,畜产品久负盛名

一方面,牛羊改良工作从未间断。牛的改良从60年代初,开始引入早胜牛和秦川牛投放各社进行杂交改良,1980年推广冻精配种,目前建有黄牛改良点12个,累计黄牛改良冻配完成3.74万头,牛良种率达到80%以上。羊的改良从解放初期开始从未间断, 1958年成立__县滩羊选育场,开始滩羊本品种选育,通过多年的努力,滩羊的生产性能大大提高;60年代中期开始对黑山羊改良,1974年,__县山羊杂交改良试验列入地区科研计划,1987年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在我县实施“陇东山羊杂交改良”项目,1994年实施“陇东白绒山羊新品种类群培育和利用”项目,从90年代年开始采取“外引内改,引繁并举”的措施,先后引进小尾寒羊、波尔山羊、辽宁绒山羊、内蒙绒山羊和萨福克、无角陶赛特肉羊等外地良种羊14.2万只,进行扩繁。特别20__年开始,以__县惠农公司为中心,联接全县21个良种繁育示范村,开始__县绒山羊育种工作,力争5年培育出适合__县舍饲圈养的绒山羊新品种。同时对猪、鸡、兔的改良工作从未放松,瘦肉型猪、良种蛋鸡、肉鸡、国内外有名的种兔在我县落户。另一方面,畜产品享誉国内外。滩羊裘皮被誉为“裘中之珍”;羊绒是高档毛纺原料,一直享有“开司米”、“软黄金”的美称,远销国际市场;羊毛以其质量好而著称,是一项大宗出口商品;地毯深受人们的青睐,出口创汇;羔羊肉是上等佳肴,亦为补品,畅销国内外;兔毛、猪鬃、皮张、肠衣、蜂蜜、兔肉都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五)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

第一,机构逐步健全。__县畜牧兽医机构经历几次改革,服务功能体系逐步完善。 1953年设畜牧科,畜牧业开始有专门管理机构。1964年称__县畜牧局。20__年7月全县机构体制改革中将县畜牧局定为事业单位,行使行政职能,挂靠__县羊系列开发 办公室。20__年12月兽医体制改革将__县畜牧局更名为__县畜牧兽医局,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并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同时进一步强化职能,撤销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动物检疫站,合并组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撤销县兽医工作站,组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全县2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财、物上划县畜牧兽医局管理,剥离原承担的兽药、饲料经营,诊疗等公益性职能,人员工资纳入县财政。现在全系统在职职工12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3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8人)。第二,动物防疫防控逐步规范。1999年以来县上通过专设防控指挥部,每年县政府与乡镇、县畜牧兽医局与乡镇站、乡镇与乡村防疫员都要签订防疫责任书,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增强了各级动物防疫工作的责任感,加强牲畜五号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全县保持了清净无疫。第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近三年来,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专项投资加大,先后实施了动物冷链项目、乡站建设项目等,配备了检疫监督检测设施设备,增强了疫病检测的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