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交通银行论文

交通银行论文

时间:2023-03-24 15:46:10

交通银行论文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1

关键词:北洋时期;银行合并联合;挤兑风潮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3)01-0081-08

一、引言

近代银行产生于15世纪,但其引入中国的时间却并不长。1846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首次提到英国银行。之后,国人纷纷介绍西方现代银行理论,如洪仁玕、郑观应、容闳等。1897年,受西方银行理论的影响,铁路督办盛宣怀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其用人办事,悉以汇丰为准”。可见,自新式银行扎根中国大地始,西方现代银行的经营理念就影响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而19世纪中叶,英国银行合并联合的浪潮,不仅席卷了欧美各国,同样也冲击着近代中国的银行界。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银行界对合并联合理论曾产生过激烈的争议,此次争议持续数年之久,不仅促进了近代中国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对于探索新的银行发展模式、规避金融风险,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学界对此专题的研究略显薄弱,程霖教授在《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一书中概述了于树德等人的观点,但限于论著主旨及篇幅,未提及欧美银行合并联合浪潮与此次争议的关系,对于此次争议的过程及对中国银行界的影响,作者也是一笔带过。旭教授在《近代中国银行联合兼并活动探析》一文中,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前后官办、商办银行的联合兼并活动,认为行业竞争、政府非理性和政局动荡是其主要成因,全文却并未探讨欧美及中国银行界关于合并联合的争议。何一鸣等《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修正》一文也未提及此次争议活动。因此,笔者欲就此作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二、银行合并联合主张产生的背景

1914年8月,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英、法、德、美等欧美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此时正是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羁绊,奋发图强的大好时机。但热衷予做皇帝的袁世凯,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大举借债、耗尽国库,甚至还挪用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发行准备金,进而不断引起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

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2月,在1913年4月国会通过了《中国银行则例》,《则例》规定:“中国银行系国家中央银行”,额定资本6000万元(“元”,指“银元”,下文同),主要业务为国库、承汇公款、发行钞票等。交通银行成立于1908年,1914年国会修改章程,改股本为1000万元,并规定为国家银行,继续经理轮船、铁路、邮政、电讯“四政”的收支,同时承担发行钞票,分理国家金库,国内外汇兑等业务。既然中交两行为国家银行,当然免不了受政府行政命令的支配。据统计,1913年底中国银行发行额仅502万元,交通银行1914年底也只有893万元。但到了1915年底,中、交两行的发行额分别增至3844万元和3729万元。此时,中国银行为政府垫款1204万元,交通银行垫款4750万元,尤其是交通银行,其垫款额占其全部放款的94%,占全部存款的72%,此举为1916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挤兑风潮埋下了祸根。

到了1916年初,社会上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纸币的信心已开始动摇。3、4月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现金库存枯竭的消息传到民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交通银行,和广东、浙江等地的中国银行,纷纷出现挤兑。4月8日、11日,政府两次密电各地中交两行,将现银运京集中,由于交通阻塞及各分行的抵制,未能如愿。5月11日晚,政府下令封存北京中交两行现金71万两。12日,政府公布停兑令,宣布“自奉令之日起”,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所发纸币,“一律不准兑现、付现”,所有库存现款“一律封存”,“各省地方,应由各将军、都统、巡按使……严行弹压、禁止滋扰”。

停兑令颁布后,北京市场顿起恐慌,中交两行的纸币跌至六折。粮、盐、油、炭、日用品及洋货奢侈品价提高三四成,米价比原价增加了百分之五,金价每两50元增至80元,当铺则止当侯赎,商号则停止贸易,生意萧条,市况惨淡,最终酿成震撼全国的1916年“京钞风潮”。中国银行北京、天津、济南、热河、广东等分行,有些迫于政治压力(如京津),有些则是现金早被抽空(如济粤),不得不停兑,但上海、江苏、湖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河南等分行则继续兑现,维护了中国银行的信誉。而作为袁世凯政府“内库”的交通银行,迫于政治压力和现金短缺,不得不遵令“停兑保交行”。此次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停兑,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引起了各地官民的强烈反对。后北洋政府时断时续地加以整理,直至五年后的1921年,“京钞”问题才得以解决。可见,此次中交“京钞”风潮影响之深远。

1921年11月12日,恰逢华盛顿会议召开之际,天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又发生挤兑风潮。日,北京的中交两行也随之发生挤兑。此次挤兑的起因,有三种说法:金融界人士投机行为说;新下野某系政客造谣说;某国阴谋造谣说。11月6日,中交两行挤兑规模扩大,“人山人海,拥挤异常”。18日,北京中行挤兑者有4000余人,交行有2000余人。与此同时,汉口、上海等地也发生了挤兑风潮。14日,汉口海关向中交两行提取存款20万两,改存汇丰银行。15日,汉口外商银行拒收中交两行钞票,汉口中交两行挤兑风潮由此扩大。16日,汉口“钱市陡落,商场尤为恐慌,京津鲁豫各帮均停止运货,一切交易亦盖形停止”,“以致金融界异常枯竭”。可见,此次挤兑风潮的规模绝不亚于1916年的“京钞风潮”。

挤兑风潮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上至北洋政府,下至普通商民,都卷入到扑灭谣言、拯救中交两行的金融大战中。首先做出反应的是中交两行的领导层,如素有中行“三驾马车”之称的王克敏(董事长)、冯耿光(总裁)、张嘉璈(副总裁),交行曹汝霖(总理)、任振采(协理)等人,立即拜见政府总理靳云鹏、大总统徐世昌,积极争取“政府救援”。其次,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银钱两公会及各地商联会都积极辟谣,如上海全国商联会电请“全国朝野人士将外国银行存款,一律提出,以资抵制”,此电一出,北京商民“群向汇丰银行提款”,导致汇丰资金紧张,不得不急电天津分行汇现洋接济。旧再次,社会名人及报刊也纷纷辟谣,如“舆论领袖”梁启超、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马寅初、顾盂余等人也发表演说,《申报》、《大公报》、《时报》、《新闻报》、《民国日报》、《中华日报》、《时事新报》等也纷纷辟谣,呼吁商民勿信谣言,不要挤兑。

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终于度过此劫,但1916年和1921年的两次挤兑风潮,尤其是1921年的挤兑风潮,强力震撼了中国的金融界。挤兑风潮过后,中交两行一方面着力摆脱政府控制,不断扩充商股,尤其是中国银行,1923年借北洋政府财政吃紧之际,将官股500万元撤出,只象征性保留了5万元,此时商股计1976万元,占股本总额的比例为99.75%;另一方面,部分银行界人士将视野转向欧美,宣传欧美银行合并联合理论,引入新的银行发展模式,借此规避不断高涨的金融风潮。

三、银行合并联合思想的提出及其争议

1916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京钞风潮”后,部分银行界人士即将目光投向欧美,此时欧美各国正处于银行合并联合的高潮。欧美银行合并联合的思潮,对尚未完全摆脱“京钞风潮”影响的中国银行界,无疑产生了极大的诱惑,部分银行学界人士,如于树德、徐沧水、郑维钧、羲农、士浩、姚仲拔、远钦等人,他们针对当时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积极提倡银行合并联合理论,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中交“京钞风潮”时期(1916年5月至1921年初),于树德等人著文宣传欧美银行合并联合之理论,与反对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议。

1919年12月,于树德在《银行周报》上发表《银行合并与联合》一文,该文开篇就指出:“我国所以有今日之贫弱者,因经济不能自给独立也;经济不能自给独立,因产业不发达也;产业不发达,因无充足供给之资金也;无充足供给之资金,因无巨大之金融机关也;而所以无此机关者,则以无完备进步之组织故也”。中国的银行缺点很多,如资本微小,信用薄弱,经营方法笨拙,从而“不能吸收社会各级之死藏金”,“不能以巨额资本供给我产业界”,要改变这些弱点,亟宜实行银行合并与联合。

他认为,所谓合并是指数个或数十个银行、银号合并为一个银行,总行另立,而以合并之银行为分行,或以合并银行中资力最强的银行为总行,其余各行为分行。联合是指数个或数十个银行、银号“相约为共同行动之结合也”。联合之后,各银行仍各自独立,对于“联合之契约上,负共同行动之责任”。如共同投资,“各银行银号平均分摊出资”,“共同享受其利益”。如此,“自可集巨额之资金,而供给振兴大事业”,各银行银号亦“可享分立时代不可享有之利益,而产业界亦可赖此振兴,国民经济亦可赖此活动也。”总之,无论是合并还是联合,“皆集多数小资本而为大资本,集多数小信用而为大信用,集多数小势力而为大势力”,然而“银行之合并较联合,其基础尤为坚固,其利益亦较优渥。”

于树德还指出,合并是欧美银行业发展之大势,英、法、德、日等国皆实行银行之合并,“所谓银行合并热者是也”。“自今日以后,不但国内的合并联合盛行,而国际的合并联合亦渐渐发生,如各国银行界联合为一银行团,合力对我国投资……是其最著者也”,“英美烟草公司及美俄之煤油联合等,皆国际之联合也。”并指出,欧美银行合并“在于发展经济势力于海外”,而中国各银行合并乃是大势所趋。

于树德等人所倡导的银行合并联合主张,遭到了中国部分银行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双方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反对者认为,银行合并后“恐再不能以其分立时代援助工商业者援助工商业”;支持者认为,“倡银行合并者,皆知国家大义及社会公益”,银行从自身利益计,“只要获利,则无有不贷出者”;(2)反对者认为,银行合并后资金有独占倾向,妨害自由竞争;支持者认为,“旧者合并,新者增设”,“大小银行互有维系,各竟其利,以利社会,是资金无独占之虞”;(3)反对者认为,银行合并后其拥有大笔资金和存款“恐其误用”;支持者认为,银行资金愈大,“其运用之途愈多,则损益愈易调和”;(4)反对者认为,银行合并会“减杀资金之流通力”;支持者认为,各地金融缓急各异,银行合并后可遍设分行,“收缓急流通相济之妙用”;(5)反对者认为,银行合并后其放款“专营巨额”,工商业者“不敢望其救济”;支持者认为,银行放款“以抵押借款或贴现为原则,果合条件,则一切宜贷与之”。

总之,支持者认为“银行合并之于我国,有百利而无一弊”。对于社会公众,既可“安心储蓄于银行而生利息”,亦可以“吸收之资金,转贷于工商业者,发达助长我国之产业界”。对银行而言,合并后不但利益不失,亦“更得享有素不能希冀之奇利”。且需要品自足,才能“排斥日货于永久”。

2.第二个阶段,中交第二次挤兑风潮时期(1921年11月至1922年初),徐沧水、郑维钧、羲农、士浩、姚仲拔、远钦等人,著文探讨了银行组织的集中与扩张问题,将银行合并联合理论与近代中国国情相结合,反对银行合并联合的声浪渐减。

1921年11月,距“京钞”问题平息不到一年,中交两行又爆发了第二次挤兑风潮,此次挤兑风潮因谣言而起——上海英文《字林西报》蓄意制造“北京中交两行停闭”谣言,停兑风潮发生后半个月,中国银行于12月1日恢复兑现,交通银行向东三省官银号和奉天兴业银行借款400万元,于1922年1月恢复兑现。与此同时,上海又发生了继1910年“橡皮股票”风潮后,规模更为宏大的“信交风潮”。

1920年7月1日,上海物品证券交易所开业,是年年底盈利达50万元。在巨利的诱惑下,截至1921年11月底,上海开设的交易所达到112家,以经营信托业为主的信托公司也达到12家。据估计,这100多家交易所共有资金2亿元,而实收资本额不过5000万元。12月,因经济不景气,市场上银根紧张,银钱业收缩信用,投资者借贷无门,交易所、信托公司资金周转不灵,纷纷宣告倒闭。经此风潮,幸存者仅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等6家,信托公司也只残存2家,因此次风潮大受打击的是交易所和信托公司,故被称为“信交风潮”,1921年被称为中国商业上“最为痛心的一年”。

1921年中交第二次挤兑风潮和“信交风潮”,给中国金融界带来了严重的创伤,但也促使部分银行人士从制度层面去思考和探讨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之路,银行合并联合的思想再次引起银行家们的关注。

1921年1月,徐沧水著有《银行组织上集中与扩张》一文,他认为“近世各国银行,即因经济社会之进步,几无不努力于增加资本,合并其他之小银行,遍设分行于各地。同时,复与其他之大银行,结营业上之关系契约”,即银行组织上之集中与扩张,“以期适应时代之要求,俾得在经济界占有势力范围也。”该文还详细介绍了欧美各国银行合并联合的思潮:英国银行合并联合始于19世纪中叶,1880-1890年达到全盛。“1890年以前,为有力之银行与中小银行相合并者居多”,1890年后尤其是一战期间,“联合之趋势,尤为显明”。股份银行行数“虽说骤减但资本及公积金,则较有增加,至于存款增加率颇为迅速。而尤以欧战以还,增加最猛,即1917年实达136,529万镑之巨。”英国银行合并联合之结果,使得“伦敦著名之十一大银行,则联合而为五行,此五大银行之存款总额,计为115,000余万镑”,“英国全国存款之八成,实为五大银行所占有也。”德国银行合并联合始于1897年,“其合并总额,较诸英国,尚觉逊色耳”。但德国银行业“有渐次集中于伯林之趋势,论资本及势力则有渐次集中于大银行之趋势也。”一战期间及其战后几年,法美等国亦出现银行合并联合高潮,但法国大银行“在全国要地,遍设分行,与同地固有之小银行立于竞争地位,以期渐次压迫而驱逐之势也”;至于“地方较大之银行对小银行,亦采赎买政策”。美国银行多“采用联合形式,不过多仍维持其独立精神”。

1921年11月,郑维钧就小银行联合组织问题进行探讨。他认为“银行之经营事业,首推信用,信用未固,则事业上固难有发展”,“资力雄厚之银行,势力日趋扩大,小银行终难免于天然淘汰”,因而主张小银行应建立联合组织。所谓联合组织者,即集合多数银行而为一个银行之谓,即“聚集多数银行之资力,而同谋发展其经济实力也”。陶m他以汇兑为例,阐述建立联合组织的必要性。资本较厚银行既可遍设分行,亦可“与他银行订立契约以为”。而资本薄弱银行,遍设分行“非力所能及也”,其他银行因“嫌我根基之未固,而不屑与我往来”。银行不论规模大小,事业巨细,“必赖他银行之援助,相互为用,而各谋其发展”。对于建立联合组织目的,郑维均认为有三点,即“集小资本而为大资本,集小信用而为大信用”;“业务藉之以发展,经济赖之以活动”;“营业稳当,利益亦得以增加”。至于联合方式,郑维均提出“联合各地薄弱之银行,结成一团体”;“公推一总行,统理一切”;“联合各银行间,订明条约,互相遵守”;“各银行虽各自分立,可相约为共同之行动”;“有亏分担,有利均沾”等五项内容。总之,通过银行联合,“事易举”,“利易得”,而无“颠蹶之虑”。

同年11月底,羲农就北洋时期小银行滥设的状况提出疑虑,“小银行之增多,绝非金融界之幸福”,“多数小银行果有变动,则其影响之波及,又非吾人所忍言矣。”因而,他积极主张银行合并,并列举银行合并的四大好处:预防恐慌或以适当措施减轻其损害;统一调节金融,增大资金之效用;集多数有为之人才;便利商工之顾客。

1922年9月至12月,《银行周报》连续十期刊登士浩《银行集中之研究》一文,该文对欧美银行集中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并将英法两国与德国的银行制度作了对比,指出:英法偏重分行制,而德国则偏重协同联合制。该文认为,英国偏重分行制动机在于“银行业惯以丰厚之资本,牢守其所谓规则的业务,以行短期贷放,为顾客之忠实决算所。”而“法国银行制为兼营的”,其业务在消极方面“为存款之收受”;在积极方面“为票据贴现”。营业上“盖无巨资,而对于各地之顾客,则当谋存放上之便利。”德国偏重于协同联合制原因在于“参与者并未失其独立之地位,又能举大经营之效,深合德人之性情也。”

总之,银行合并联合主张提出后,虽历经波折,但最终却得到中国银行界的广泛认同,有关学者纷纷撰文阐述银行合并联合的重要性,并与欧美各国的银行制度作了详细对比,这对于近代中国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以及指导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方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银行合并联合主张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如前文所述,银行合并联合主张最早产生于欧美,但其传人中国的时间比西方晚了近半个世纪,且这一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又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1.迫切性。在北洋时期,受行业竞争、政府非理性和政局动荡等因素的影响,近代中国银行业举步维艰,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新设银行不断,但倒闭、停业的银行不在少数。据资料整理,1916-1920年,华资银行新设8l家,倒闭3l家,停业率38.3%。这一阶段,官办或官商合办银行倒闭、停业的最多,仅江西、湖南两省就倒闭了8家。1921-1925年,华资银行新设124家,倒闭69家,停业率占一半以上,达到55.6%,尤其是商办银行,五年间共倒闭61家之多。新设银行的倒闭,与银行资金运用的财政寄生性、投资性和不平衡性密切相关,这些特征使近代中国银行远离工商产业,走上畸形发展道路。

(2)新设银行虽多,但资本额不大,以中小型银行为主。据有关资料整理,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小型银行,1915年实存35家,占同期实存银行家数的66.1%;1925年实存94家,占实存银行家数的59,5%;实收资本额,1915年占总资本额的15.7%,1925年降为14%。实收资本在50万至200万元的中型银行,1915年实存15家,占26.3%;1925年实存48家,占30.4%;实收资本,从1915年的34.1%降为31.4%。上述中小型银行合计,家数所占的比重1915年时达到94.4%,1925年占89.9%;实收资本所占的比重,1915年为49.8%,1925年为45.4%。相反,实收资本在200万元以上的大型银行,1915年只有3家,仅占总家数的5.6%,1925年增至16家,占10.1%;但实收资本额,1915年占总资本的50.1%,1925年占54.6%。

可见,近代中国银行资本薄弱,其社会信誉很不牢固,一遇挤兑风潮,停业、倒闭者比比皆是。因此,厚积资本、提高信誉,成为银行家们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自救性。“中央银行”一词有两重含义:作为银行名称,是指由政府设立并赋予法律地位的国家银行;作为银行制度,是指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最高、统筹全局的特殊金融机构。其职能一般有三种,即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是指国库,这是国家银行必不可少的一项特权。清末国库由中国通商、户部(大清)、交通三家银行,北洋时期由中国、交通银行分任。但北洋时期税收大宗——关税、盐税,都作为外债抵押担保,财政大权实际由汇丰等外国银行掌控。因此,时人认为“汇丰银行在华之主要业务,实以组织银团,俾贷款与中国政府,为其主要目的……中交两银行,徒有国家银行之名,而实际上之汇丰银行,实属于中国国家之金库。”当然,汇丰银行不可能成为北洋政府的金库,但却控制了政府的财政命脉。

发行的银行,是指央行具有独占发行钞票之特权,这也是央行的重要标志。早年上海流通的纸币多由外国银行发行。晚清,钱铺、帐局、票号等已签发银两票和制钱票。北洋时期,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作为国家银行拥有纸币发行权,不少商业银行和省地方银行也拥有纸币发行权。

银行的银行,是指央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集中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成为最终清算中心。但在20世纪20年代前,银行界没有独立的清算机构,同业收付款项,划头(可取现)委托外商银行办理,汇划(可转账,不可取现)则委托钱庄办理,甚至作为国家银行的中交两行也不例外。

作为国家银行的中交两行于1916年、1921年两次出现挤兑风潮,迫使银行界实行合并联合,以寻求银行资本的安全性。因此,银行合并联合主张的提出,又是一种规避金融风险的自救行为。

3.民族感。从本质上说,银行合并与联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是银行业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与民族感无关。但在近代中国,银行界提出合并联合的主张却与抵制外来金融入侵,发展民族金融业密切相关,这也是近代中国最为显著的特征。正如于树德所言,外国银行“一、扰乱我币制也……各国银行均在我国发行巨额之钞票,其流通力,远驾于我国中央银行之上”;“二、共同投资也……组织银行团相约共同投资,利益均分,以免单独投资竞争之弊,而可对我政府任意提出严酷的要求”;“三、划分经济的势力范围……某国银行所在之地,尽力扩充其势力,以便本国之殖民伺机而发,实具侵略之野心。”银行合并联合后,不仅可以“抵制外货之输入”,亦可“防遏外资之侵入”,“护我国权,维我民命”。

由上文可知,银行合并联合主张的提出,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因此,它不免又具有历史局限性。(1)银行界过多注重理论宣传,忽视社会实践。银行合并联合主张提出后,很多银行界人士积极响应,纷纷撰文介绍欧美银行合并联合的思潮,但鲜有人予以尝试。金城银行上海分行经理田少瀛在此舆论的影响下,提出了建立中国联合银行的建议,但最终也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2)银行界在宣传合并联合主张时,又过于笼统,未对银行合并后产权重组及联合后银行的管理等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银行金融资产的重组与整合,涉及到人事、股权等,在中国尚无成功的范例可循,且涉及各方利益。对此,银行界未提出具体的指导性建议,而只是一味地强调合并联合是欧美银行发展的趋势。因此,这一宣传虽在银行界形成共鸣,但缺少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完备的理论体系作指导。

五、结语

虽然银行合并联合主张提出后,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欧美这一银行理论在传人中国后,毕竟结合了近代中国的国情,对近代中国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及其实践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当代中国银行资本的流向也有借鉴意义。

1.从理论上说,它推动了中国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发展,为近代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处在夹缝中的私营银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近代中国银行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外资银行、钱庄的挤压,应对挤兑风潮、规避金融风险、维护银行资本的安全性,成为银行家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北洋时期,政局动荡、金融体系不完备,具有国家银行之称的中交两行未能担负起央行的职能,大多数新设银行资本薄弱、信誉不佳,根本无法独立抵御频繁的挤兑风潮。因此,合并联合即成为近代中国银行业,尤其是私营银行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2.从实践来看,它不仅促进近代中国银行的兼并活动,也推动其业务联营,银行界甚至还出现了实体性的联营机构,如“四行准备库”、“四行储蓄会”等。受银行合并联合思潮的影响,近代中国银行业出现了两种合并联合的方式:一种是兼并,即合并,如川康职业、重庆平民、四川商业银行合并为川康平民商业银行,广东实业、丝业银行合并为广东省银行等。另一种则是联营,即联合,形式有两类:一类是业务联营,即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联合其他银行组建借款银团,帮助和新建了一批新式银行;另一类是组建银行集团,如南三行和北四行。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2

Keywords:netbank;microfoundation;competitionstrategy

摘要:互联网和银行业的结合成就了现在的网上银行,这一新银行业务的出现和发展必有其原因。本文的出发点就是从网上银行业存在的原因入手,结合微观基础中的劳动力市场的偏好理论、市场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性,进而分析网上银行的现状和产生的问题。问题主要存在于网上银行的交易成本、发展多样化,传播功能等,根据这些问题,本文分别从战略的角度探讨网上银行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网上银行;微观基础;竞争战略

一、网上银行简介

网上银行就是“网络+银行”吗?

(一)定义和历史

确切地说,网上银行应该是“网络+银行业务经营管理”。这个概念是动态发展的,自从美国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以来,网络已经从简单的计算机有线网络转变到的“三网合一”,提供“3A式”服务已经不存在技术瓶颈。而银行的业务发展主要借鉴西方的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金融工具也呈现出多样化,除了国库券外还出现了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债券、回购协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与货币市场工具和长期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股票、受益债券、股权证、基金证券等金融市场工具。

回顾国内的网上银行发展历史,1997年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开通了网上业务,从此拉开了国内网上银行的序幕,2000年中国银行上网开展业务,2001年工商银行大刀阔斧开拓网上市场,2002年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推出自己的网站。自此国内四大商业银行全部被“一网打尽”。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上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客户数量达40万,远远超过了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

(二)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2000至2002年期间,理论界在理论和实证方面也曾作过许多的分析研究,大部分来自于对国外网上银行的分析以及借鉴。笔者将前期研究成果归纳为以下几类:

1.实证类型

此类多来自于银行内部、各大知名咨询公司和网站的分析报告和年报,其中主要包括各类指标,如使用人数、使用频率、最频繁使用的网上银行业务、用户满意度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预测。

2.经验类型

这一类在网上银行的现有研究报告中占去很大一部分比重,主要是借鉴国际上知名的网上银行的经验看中国网上银行的发展态势。这类分析报告主要从国内网上银行的不足入手,根据国外的成功案例给出的一些启示,谈论国内应该改进的不足之处。

3.功能类型

这一类型主要抓住了银行管理的一些具体细节,例如交易费用理论、金融效率、风险管理等。上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将网上银行和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理论结合起来,这样的视角显得更为专业。

4.用户类型

此类文献的作者具有如下特征:一、对管理和计算机技术颇有研究;二、这类人士还是网上银行的用户;三、对生活归档:金融证券论文推荐度:收藏本文日期:2006-2-269:28:00也谈我国网上银行字体大小:小大也谈我国网上银行

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故善于发现问题。这类文献比较通俗,但是很有价值。

5.技术类型

此类文献专攻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单纯的技术不同,这类文献偏重于信息资源的整合,例如后台CRM(客户关系管理)、数据仓库等概念的挖掘。从计算机公司的角度出发为银行业提供全面解决方面,因此这类文献多来自于如IBM、HP等企业。

(三)本文的出发点

本文的出发点始于两个问题:一、网上银行的立足点;二、网上银行的存在方式和目的。由这两个基本的问题引出的关于现存网上银行的问题和经营对策。

这两个问题在理论界一直试图给出答案,只是角度的不同。本文从经济基础来看待存在的原因,同时从网上银行的行为特征来看存在方式和目的。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本文走的是“功能类型”路线。

二、网上银行扎根在何处

首先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偏好理论和市场理论出发。传统银行业务的开展一般都在营业网点进行,这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一是距离的问题,二是时间,三是交易成本。

一般在中级微观经济学中,我们知道如果将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预算约束所决定的商品的效用理论应用到劳动力要素市场,我们便得出了一个后弯的劳动力供给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随着工资的上升,人们对于闲暇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个时候,只要时间的边际效用大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人们宁愿用货币去换取自由的可支配时间。如果传统银行业务的开展不能跟上这个趋势,那对于传统银行业将会是一个冲击。

这里的结论再简单不过了,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需要更多的可支配时间,人们会将传统银行业的不便作为一项生活中的负担。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将从适应性转向理性消费。

从市场理论来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有效竞争市场是也就是使交换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市场,这样的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中是几乎不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往往欢迎垄断竞争市场,这样的市场能给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证券公司(如集合理财)、基金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金融功能的完善与强化,中国的商业银行将会成为竞争性行业中的竞争性企业。

此外,在消费者和厂商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同样也会降低市场的效率,这在金融业也是同样的情况。依赖于信息不对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只是短期的行为,市场因此变得没有效率,就像“次品市场”的例子,结果使得高效的厂商和客户退出市场。需要改善这样的一个情况,就需要有信息机制和监督机制。这样的机制一方面是为了规避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酿成的风险,同时也能培育出理性的消费群体。而这样的一个机制是需要成本的,信息技术和银行这两项以服务为导向的产业走到一起并不是偶然。

信息不对称不仅包括银行对客户的,还包括客户对银行的,以银行的贷款业务为例,银行依赖什么来进行个放贷业务呢,信用体系尚未建立。据专家测算分析和保守的判断,中国市场交易中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使得无效成本占GDP的比重至少为10%至20%。其中信用体系建立的首要难题就是信用信息从哪里来。银行业也希望通过对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尝试来降低这方面风险。

结果各大银行之间个体理性的博弈结果使得最终大家都会拥有网上业务,所以正如我们看到的,四大商业银行在短短两、三年内纷纷落网。

二、网上银行现状分析

(一)从成本特点看网上银行

从网上银行的自身出发,采用微观经济学中对厂商的分析方法,由于网上银行的投入主要是固定成本,那么随着提供服务的客户人数增多,单位成本应该呈递减趋势,由于边际成本较低,据估算,一笔网络交易的成本是0.01元,因此从国外网上银行的存款利率来看,就要明显高于一般实体银行。在银行考虑是否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根据成本和业务定价(网上银行已有收费的趋势),估算出自己的盈亏平衡点,这个点可以是稳定的客户数量,也可以是每天的交易量。

(二)从发展趋势看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既称作银行,那它和商业银行一样,首先应该是利益驱动的,在国内网上银行的形式是以实体银行为支撑的。通过网上业务,银行可以有效整合自己的资源,从整体上降低自己的营运成本,稳定现有的客户。另外由于网上银行不存在地域的限制,同时还能发掘新的客户。从这几点看,网上银行符合银行的内部需求。但是由于这类数据隐含体现在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上,因此很难找出营业费用减少了多少,收入增加了多少。在此只能做一个定性的分析。

现在我们从下面三幅图可以看一下网上银行的利润前景。

通过经济学原理中的外部经济性来分析,网上银行功能的成熟与完善会拉动社会其他的产业的进一步网络化,成为互补产品,形成范围经济。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民人数的不断增长,将会使得行业的单位成本呈进一步下降趋势。这个发展态势对网上银行业务的利润增长是非常关键的。

(三)网络功能分析

根据网络的特性,我们可以看到网上银行本身除了盈利能力以外,还有一个信息传播的功能。就现在已有的传播功能分析,网上银行可以分为网上教育和信息,除此以外有些银行还开出网上论坛,以便用户之间的沟通,以加强营销的力度。

但对于银行来说,网上银行的重要作用不单单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播功能这种功能一般的网站都具有,但是在大浪淘沙之后,又有几家剩下来了呢。网上银行真正的核心是要透过精美的页面,基本的交易系统,直达它的数据平台,也就是现在颇为流行的CRM平台。

四、问题的突现

总结前面对微观基础、成本特点、发展趋势以及传播功能的分析,可以看到网上银行的问题有其特殊性。

(一)关系生存的交易成本

关于交易成本不是指银行方面的,这里特指客户的交易成本,银行方面通过网上银行业务降低了自身成本,是否有效传递到了客户方面呢。以个人业务为例,现行的网上银行(一些试点收费分行)交易成本大都是这样制定的,一般网上银行都需要交纳一定的年费以外,其他的业务和传统业务收费标准相同,换句话说在客户交易成本,或是网上银行的价格制定方面,与传统银行相比并没有进行差别化价格战略。

但是这一点合理吗?按照上面的分析,成本函数可以概括如下:

TC——每年总成本

C——网上银行年费

t——每次的交易费用

n——交易的次数

公式比较简单,这里的t代表简化的交易费用,对于消费者来说,每年所负担的成本就等于网上银行年与交易费用的总和。但是站在风险的角度考虑,就要对以上公式做出补充。其一、由于网络传输数据所特有的风险,误码率是不可避免的。其二、划转过程中的时间延误,比如可能发生如下情况,货款已从一方账户划出,但该对方账户还未能确认你的款项到达,这中间的时延也是一项成本。当然这样的成本是在一定的概率条件下发生的。可以看到修正后的成本函数为:

P——事件发生的概率

X——事件发生所引起的损失

这样一来,即使要根据网上业务等于传统银行的成本原则定价,由于交易风险的存在,那交易费用也应该小于传统银行业的交易费用(或者利率要高于传统银行利率)。

(二)发展需要多样化

首先,由于国内网上银行的服务是建立在传统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原先各大商业银行的经营重点不同,因此各自的产品的差异和主要的客户群体差别是不言而喻的。相对于商业银行个体来说,他们的网上银行就要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提供各类互补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得用户在本行能享受到需要的产品。

其次,在上面所提到的几家做得比较好的商业银行中,除了比较全面的金融产品以外,还需要本行的自有特色,如业内所称的招商银行服务比较快速,工商银行接入比较方便等,多样化的一个关键就是针对客户的营销。举例来说,商业银行已经看到了国内的青少年出国留学的热潮,而这对于银行来说一是贷款业务,二是本外币的划转业务,结合网络的地域优势和时间优势,如果银行推出一卡两币的服务,这必将大受消费者欢迎。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针对需求变化的多样性问题。

(三)传播功能意义不大

作为网络功能的一大特点,由于网上银行是一项新鲜事物,对于它的营销不仅仅要停留在广告和促销手段上。就如前面所分析的微观基础中所谈到的信息对称性问题,国内大多数的网上银行仅是对网上银行的业务做出说明,而对收费细则和安全特性等网上银行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并没有给出具体地说明,而且对于损失赔偿也没有明确的承诺。这上面只有工商银行做得比较好,它在自己的主页上开出了一个论坛,有员工定期值班,为客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从另一观点来看,银行在没有公布有效的信息之前,客户在使用这个产品时就会有顾虑,这样一来银行也不便于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又会对目标客户群的划分造成困难。

五、关于我国网上银行竞争战略的思考

网上银行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但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并不一定都适用于中国。考虑到我国网络化并没有像欧美那样普及,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在各地区呈现不平衡的态势。因此对网上银行的战略构架就提出了新的问题。笔者结合上面提到的一些微观基础问题,就网上银行的战略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一)我国网上银行重在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成为了新兴行业一个差异化的重要标志,由于网上银行的产品类型,如各种金融工具和业务易于被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模仿,所以现阶段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树立自己在客户和潜在客户中的知名度。

品牌战略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消费者肯为我们的产品付钱?银行可以通过价格优势树立品牌,例如美国的最大的网上银行NetBank在1999年报上所称,它的品牌形象来自于低廉的交易成本和丰富的产品。当然国内不一定都借鉴它通过价格打响品牌,我们同样可以走高价路线,但要提供的是物有所值的产品;或是利用互联网的地域优势,成为全球性的支付银行;或是通过服务建立品牌,工商银行做得就不错,因此工行在第一季度的交易额达2.7万亿,居各行之首。

(二)网上银行的安全考虑

网上银行对消费者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安全性的考虑,这一点绝对有必要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讲,而且已经成了判断网上银行优劣的重要因素。英国的“卫报”就在5月6日报道了关于12名跨国网上银行诈骗罪犯的新闻,这就为网上银行的安全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有些问题是技术问题,需要银行与高科技公司合作来解决,而事实上我国网上银行系统全数是依赖国外公司搭建的系统平台,这样的风险不可谓不大。另一方面来自于教育问题,由于客户的自身原因所造成的资金损失,这就需要借助网上银行的手段进行教育和宣传。最后还要加强国际间银行业的紧密合作,因为网上银行的一大特征就是无国界。

除了以上的预防措施以外,还可以从补救方面着手,就好像美国成立了FDIC就是为了树立银行客户的信心。网上银行也需要一个第三方机制来消除用户的顾虑。

(三)与政府部门联动

这里并不涉及政府公关,重点是通过和政府合作,形成网上银行的社会效益。一方面,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需要网上银行这一技术机制的加入,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协调合作。另一方面,网上银行也迫切需要一个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来支撑自己的业务开展。网上银行本身的社会效益要大于个体效益,因此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最近的两则消息来看,政府也有意推行这一信息化建设。

网上银行业务的整条价值链几乎都是在虚拟的网络上进行。如何使利益相关者效用最大化、以及如何积极配合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成为了网上银行发展的目标。

(四)网上银行战略目标定位

网上银行在国内作为传统银行的一个部门,其目的不同于国外一些独立的网上银行。我国网上银行的目的不是从自身营利的角度出发,而要考虑到商业银行整体的利益,可能产生的现象就是网上银行部门不盈利或亏损,但是整体银行的利润在上升。

这里涉及到一个核心业务问题,核心业务并不一定是赚钱的业务,如果商业银行将其网上银行部门定为核心业务,有可能就是利用这一业务为银行吸收客户,为其他的业务提供盈利的可能性。当然国内银行也可以将网上银行定位成盈利业务,但是其业务的划分和客户市场的细分要和本身传统银行业务交错开,以避免银行内部利润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这同样也是对传统银行的一种保护。

(五)业内的竞合态度

竞合指竞争与合作共存,目光短浅往往会造成“以邻为壑”的战略部署,而这样于己于人都不力。从银行个体来看,竞合的态度首先体现在各商业银行的特色不用,专攻方向也不同。在竞合的概念中首先强调的是竞争,竞争才能体现效率,其次讲得是合作,因为网上银行是有互联网联通的,即使不合作也已经被连在了一起,随着外资银行的网上业务开办,国内的强强联手会成为一个趋势。从银行的外部来看,过度的竞争会导致资源的浪费,重复建设现象的严重,就会存在外部不经济,这与发展网上银行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

(六)网上银行相配套的管理体系

网上银行的形式与一般银行不同,对比之下更需要人才的创新能力,当然就如前面所说,网上银行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技术,而在于策划、管理和实施。随需应变的概念在网络时代得到重视,同时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网上银行的体系下,需要强调知识性和灵活性,在这里就能体现出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整个组织构架应该是由项目所驱动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是项目的核心,依次展开实施,在这里层级观念需要进一步弱化,以适应灵活性的需要。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的一个独立部门,网上银行的管理体系要做好和传统银行的沟通,同时保留自身的独立实施权利,在权责分明的情况下开展活动。

六、结语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古代的战略管理思想有韩非子的“势”、商鞅的“法”和申不害“术”。网上银行是一项新的金融业务,它能够被消费者接受说明是市场对这个产品有需求,这就是“势”的力量,包括宏观和微观的因素。但是仅有“势”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法”去规范,“术”来实施。对于网上银行的研究在学术界曾经出现过不少有价值的文献,但是近两年却少有关于它的研究,这就引起了笔者的兴趣。整篇文章从网上银行的微观基础谈起,结合它和传统银行的共性和自身的特性,分析了网上银行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一些关于国内网上银行发展的意见。

本文与过去其他文献归档:金融证券论文推荐度:收藏本文日期:2006-2-269:28:00也谈我国网上银行字体大小:小大也谈我国网上银行

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看问题的角度有所转变,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看网上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但由于是新鲜事物,很多分析只能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对于定量分析的数据来源渠道有限直接导致了本文的缺陷,即实证方面的研究不足,因此笔者仍会继续对此加以关注,希望本文能对自己以后的研究,或是对将来其他研究此类业务的学者能有借鉴作用。[NextPage]

参考文献

HalR.Varian.1999.INTERMEDIATEMICROECONOMICSAMODERNAPPROACH5THedition.USA:Norton.

MarcoLansiti&RoyLevien.2004.StrategyasEcology.《HarvardBusinessReview》March:68-78.

RobertS.Pindyck&DanielL.Rubinfeld.2001.MICROECONOMICS5THedition(OriginalEnglishLanguageEdition).UpperSaddleRiver,NewJersey07458,PrenticeHall.

戴国强,1999,《商业银行经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戴建兵等,2000,《网络金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刘秀山、陈永民,1995,《现代银行制度200问》,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曼昆,1998,《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振山,2000,《金融效率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王月霞,1999,《网络化金融》,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谢平、尹龙,2000,网上银行:21世纪金融领域的一场革命,《财经科学》第4期,1-5。

徐昕、赵震翔,2000,西方网上银行的发展模式及启示,《国际金融研究》第5期,31-33。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3

1923年四月,第四届中国银行公会联合会在汉口举行,社会对于该会亦颇重视,汉口银行公会鉴于本地为扬子江流域中心商埠,上下游金融机关咸聚于此,重要比于沪上。近据于该会仿京、沪公会办法,发行杂志一种,定名为银行杂志,每半月刊行一次,与北京之银行月刊,及上海之银行周报,同为银行业之参考资料[1]。1923年十一月一日正值汉口银行公会三周年纪念日,也是汉口银行公会新屋落成之期,于是而汉口银行杂志乃应运而生[2]。创办之始,由李孤帆为首创,汉口银行公会会员协助以赞其成,以潘君士浩总编辑之务。[3]其他的主要撰稿人有周沉、黄既明、戴铭礼、何雅忱、??鼎模等。银行杂志社设在新建成的汉口银行公会新屋之内的第三层。

《银行杂志》创办之初即有其职责宗旨:“杂志之宗旨与日报不同。日报所重独在报道消息,而评论得失次之,研究学理又次之。杂志则不然,介绍学说,阐明理论乃其固有的职责。”[4]因此从一开始发行《银行杂志》即贯穿这个宗旨,在栏目的编排时就专门设置了论著和译述两个栏目来介绍欧美工商业最新之学识、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由于汉口处于中国之中,有长江湘水之利,四方交通发达,川、黔、湘、鄂、赣、汴、秦、陇诸省进出口货物总汇于此[5],故《银行杂志》在调查内地财政、金融、工商有便利,又设置了本埠商业金融、各地商业金融、经济新闻辑要、调查统计。本埠金融栏目包括本地的芝麻、棉花、杂粮、牛羊皮、猪鬃、桐油等的行情和本地金融机构、银行经营状况。各地商业金融及商况栏目其内容来自于各商埠的调查通信,所涉及的城市除了北京、上海、济南、天津、哈尔滨等大城市外,还包括许昌、驻马店、张家口、运城、洪江、宜昌等小城市。杂志的经济新闻辑要着重介绍反映汉口本地经济,工商业消息以及一些日美国家的经济动态。此外调查统计还包括汉口本地银洋铜元和拆息行市表和汉口国外汇兑行市表。这几个栏目的设置,使得杂志向读者提供的信息量很大,由此来看《银行杂志》无论是对于金融界人士还是经营从事工商业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他们及时了解汉口金融乃至中部地区的金融和经济行情提供了可靠的途径。

《银行杂志》编辑部在后两年的出版中还对杂志栏目的具体设置作了改进,编版了特别调查报告和公告,这些栏目其内容多余金融业务有关。在短短的四年中,银行杂志还出版了专号和撰述,包括《关税问题专号》、《国外汇兑上之收付问题》、《我国现代造币局厂沿革考》、《票据交换法研究》《银行存款业务述要》,这对金融界人士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供了很大帮助。

二、《银行杂志》对日本、欧美工商学识的介绍

《银行杂志》创办之时,距我国华商创办华资银行尚不过三十来年,距华商银行设立银行公会也只有七八年时间。虽然我国银行业发展呈鼎盛之势,一些银行走上正轨,但对于一大部分银行来说银行来说,都存在着缺乏欧美银行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工商业学识的问题。面对这种境况,《银行杂志》在出版物中用大量的篇幅介绍这方面的情况,以供银行业和工商者借鉴。尤其是对日本金融界情况的介绍更为我国工商银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发。《银行杂志》第三卷第四号就着重发表了■廷桢的《劝业银行参观记》,针对吾国虽有劝业银行及农工银行之设立,而其营业则多与商业银行混故农工业者仍未融通资金之效此我国农工业之所以不进步也,介绍日本劝业银行的营业及其债券课之组织及职务给我国以参考。文章介绍了日本劝业银行设立的目的及其沿革,日本劝业银行设立于明治三十年,图以农工业之发达改良与地方公共团体之振兴而供给低利长期之资金为目的而设立之国家特设机关也。[6]故劝业银行一开始专以田烟工厂等不动产为抵押而融通资金。并随着银行的发展和农工业的进步逐次扩大贷款范围,如明治三十六年对于耕地整理组合,明治四十三年对于水产事业及其产业组合都认为是地方公共团体而通融资金。吾人不查所由来,而好从事于伟大企图,不肯循序渐进,依风会而变迁,以故俊巡观望,卒无有成。文章指出应从劝业银行的缓缓发展中获取经验的重要性。此外该文还介绍了劝业银行的营业资金来源,面对资金短缺的问题,劝业银行采取了发行劝业债券的做法,文章对发行债券的种类、面额、利息、发行价格、利率等各个方面做了详尽的介绍,认为这些做法为我国所急宜效仿者。

在介绍日本劝业银行情况的同时,《银行杂志》也重视对欧美金融界的介绍。1923年第一卷十五号开始即以连载的方式发表了戴铭礼撰稿的《美国联合准备银行制度概论》,着重介绍了美国银行的联合准备信用制度,此外,《银行杂志》还刊登了《美国票据交换所之特点》《英国票据交换所之制度》《美国公司债券概论》《德发债票问题》《德国大银行之组织部》等文章对欧美各银行机构和金融制度的一些特点作了介绍。

《银行杂志》对日本、欧美国家银行情况所做的介绍,开阔了国内银行界的眼界,为其进行制度创新和业务开展提供了借鉴和方法,让我国银行界人士看到差距和自己的不足,为他们学习追赶外国作了指引。

三、《银行杂志》对华资银行现代化制度和金融改革所做的努力

近代华资银行创办后,大都形式上模仿和沿用近代西方银行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金融业务。由于中国所处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现实环境,传统的金融机构经营方式仍然存在,并具有很大势力,对新式银行经营产生影响,例如由传统钱庄沿袭而来的信用放贷在各银行放贷业务中占有很大比例即为其表征之一[7]。由于中国还未进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处于一种混乱尴尬的中间状态,银行的色彩必然不同于西方银行。此时的资本市场还未发达,信用制度观念尚未完全建立起来[8],在信用贷款一块对于银行业来说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尤其是当出现金融风潮时,银行业几乎面临之毁灭性打击。为了完善银行业的信用,《银行杂志》创刊之初就注重对这个问题的宣传,刊登数篇文章来因唤起银行业的注意,对华资银行业进行思想启蒙。杂志先刊登了《信用调查篇》[9]对整个银行业的信用额度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考量,另外又相继发表了《银行信用发展之限制》[10]《信用放款之限度》[11]《信用借贷与市场交易之关系》[12]等文章,对银行完善专门机构开展信用调查进行具体指导。由于《银行杂志》不遗余力的宣传,汉口中央银行分行,汉口交通银行率先设立调查机构,开展信用调查,并逐渐为其他一部分银行接受。

此外,在汉口金融业的现代化过程中,银行业也经历了一系列创新和改革,其中票据交换所的建立和币制改革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两个改革,在这两次改革中,《银行杂志》作为发表金融言论的专业刊物,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近代华资银行建立后,由于同业之间没有自己的票据清算机构,只能依靠钱庄代办,这种清算方法让银行业带来许多不便,使得银行业的命运掌握在钱庄手里,?榇嗽谝?行业强烈要求建立票据交换所。《银行杂志》业参与其中,对票据所的建立呼吁,厉鼎模《上海拟设票据交换所之根本研究》,沉刚的《我国票据法草案述评》等相关文章强调了设置票据交换所的意义,从理论上阐述了建立票据交换所对于金融业发展的作用,这无疑为票据交换所的最终成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币制改革方面,《银行杂志》走在舆论的前列,发表了一系列呼吁币制改革的文章。1927年《银行杂志》的第四卷十九号发表了《改革中国币制议》一文,指出:中国币制有待于改革久矣,阐述了币制改革之刻不容缓,并阐述了改革币制之步骤,建议组织改革币制委员会,并阐述了币制委员会的组织原则,人员构成及使命等。在下期二十号时,《改革币制问题》一文介绍了改革币制问题中所发生重要问题之讨论,文章指出只有先做好这四个问题的解决,即货币本位问题、单位问题、收回旧币问题、推行新币问题,中国的币制改革才能产生良果。作者对于改革币制具有一线贯通之计划,先之以改革之步骤,继之以各问题之讨论,而殿之以收回旧币与推行新币之方法,最后则关于新旧二币交替时期,市面通货之供给问题亦略有讨论。由此可见,在改革币制的问题上,《银行杂志》从步骤的制定到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做了详尽的说明和解释,对于扫除一些人心理上的迟疑,乃至推动币制改革的真正实施,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4

持续10个月的银行跨行查询费争吵或可告一段落。4月6日,中国银行业协会(中银协)公布“中银协各会员银行将停止人民币银行卡ATM境内跨行查询费用”的决议。当天上午,中银协专职副会长刘张君表示,将在4月20目前停止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业务。

此前的2006年6月,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业务悄悄执行,每次跨行查询收取查询费用03元,随即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应和质疑。此后,大多数银行又做出让步,并允许持卡人每月3次免费查询。时至今日,民意获得了初步胜利。

然而,作为银行跨行收费的主角中国银联,至今并没有就取消跨行收费表明态度,此前,中国银联是跨行收费的发起者。早在2005年10月,中国银联即已下发就银联卡跨行收费的文件。

知情人士透露,银联对于取消跨行收费态度暧昧。更有消息称,银联已暗示各大银行,若取消跨行收费,即取消银行的银联资格。另据报道,中国银行业协会各大会员银行总行至今并没有下达停止收费的命令。

银联的暧昧态度

与中银协相比,中国银联在银行卡查询费上更有话语权。成立于2000年5月的中银协只是一个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而中国银联却是一家由80多家金融机构2002年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服务机构,注册资本16.5亿元人民币。

据中国银联资料显示,中国银联的经营对象即为银联卡。中国银联旨在通过广泛、高效的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系统和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以实现高效率的银行卡跨行通用及业务的联合发展。

由此,作为中国银联会员单位的中国交通银行于2006年6月1日开银联卡收取0.3元跨行查询手续费先河,此后,深圳发展银行等银行陆续跟进。这一做法立即遭到消费者的谴责与声讨。然而,在2006年4月27日,曾有银联内部人士表示:“跨行查询收费暂无时间表。”

早在2003年末,中国银联已开始筹备跨行查询收费业务。中国银联上报了《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并于2004年3月1日开始施行。2005年10月,中国银联正式下发文件,表示将于2006年1月1日起进行收费。

考虑到中国银联公司法人的性质,银联对银联卡收费属于正常经营行为。银联卡在方便国民的同时,在信息交易的监管上也付出了一定的成本。然而,自跨行收费方案被提出乃至施行,面对舆论,中国银联的态度始终扑朔迷离。

收费背后的博弈

江苏省银行业协会秘书长于钟海表示,自动取款机(ATM)跨行业务涉及到发卡行、受理行和中国银联,银行在开展此项业务,为持卡人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确实存在占用ATM系统网络资源,影响各银行加大ATM设备投入积极性的问题。

除了发卡行、受理行和中国银联,广大持卡消费的个人已成为跨行查询收费的消费主体。据中国银联数据统计,早在2003年9月,中国银行卡累计发行量已达6.14亿张,其中“银联”标识卡达2.06亿张。在那时,银联卡已基本成为中国持卡人常用的理财支付工具。

已形成的银联卡庞大的使用群体的存在,自然不可避免争论迭起。即便悄无声息展开地收费,也立刻会掀起轩然大渡。不过,据观察,在这场四方博弈中,各个主体仍停留在收与不收的简单争论当中。

2006年6月,工、中、建、农四大国有银行以及交行和深发展开始收取跨行查询费,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即在6月2日下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紧急建议,建议暂停银行卡跨行收费查询。2007年两会期间,黄再次联名54名人大代表提交相关议案。

消息人士透露,跨行收费查询一事已传至高层,而此次叫停无不与高层建议有关。即便在民间,2006年7月,上海市民邓维捷女士即对中国银联以及工、建和交行提出诉讼,要求被告返还已收查询费。跨行查询收费博弈已然成为多方参与的激烈战场。

交锋的声音

迄今为止,在就银行是否应跨行收费的问题上,各方辩论已久。据《新世纪》周刊了解,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在银行、消费者、律师的话语交锋中难分伯仲。然而,这些交锋却对未来中国银联改进业务有所裨益。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助理彭干表示,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在过去提供了很多免费的午餐,从根本上讲对银行本身的提升是有制约的。而通过收费,其最终还是提升了商业银行为持卡人提供更好的服务的能力,最终获益的还是持卡人。

“商业银行体系庞大的存贷差,为什么不能多在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上做文章,这样带来的经济效益要远远大于单笔0.3元的跨行查询收费,整天算计老百姓的钱怎么能和国际接轨?”一位消费者向彭千质疑。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5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网络银行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对金融业的影响可想而知,传统银行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耸立的大厦、明亮的办公环境以及着装统一的银行工作人员,而网络银行是虚拟世界里的银行,看不见,摸不着,没有直观的印象,但是在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网络银行无疑代表着金融市场尖端科技的前沿阵地,可以肯定的是,假若一家业绩良好的银行现在对网络银行还无动于衷的话,那么未来发展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因此,四大国有银行、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先后都研发了自己的网络银行,就连区域经济相对发达的一些中小银行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借助于网络银行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突破地域给自己带来的限制,不断扩展自己的利润空间。当网络银行的发展成为金融业的普遍共识后,给传统银行实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加快我国网络银行的规模化发展,加快我国银行业向现代化银行改革的进程,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网络银行发展对策这个具有前瞻性的课题,分析网络银行对我国银行实务的创新及改革的借鉴意义。

网络银行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对现在的银行产品进行了创新和组合,“搬到”了网络上,其产生本身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网络银行给银行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传统的商业银行正在利用网络银行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本来己经细分化的市场格局正在面临重新洗牌。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需要借助于传统的商业银行现有的平台作为基础。面对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和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每家银行都在千方百计的利用信息网络时代带来的便利和优势,其中网络银行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只有将网络银行的发展融合到金融业创新改革的大潮中,我国的银行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切实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和应变能力。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理论综述

(1)技术推进创新

新技术是网络银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在金融业的渗透和应用,是促成网络银行创新的重大因素。

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作了创见性的探讨,他强调新技术的发明、应用和推广是促成经济发展和商业循环的主要原因。

(2)交易成本创新

希克斯和尼汉斯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是“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包括两层含义: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网络银行创新突出体现了这一点。

交易成本的概念较复杂。一种观点认为,交易成本是买卖金融资产的直接费用(其中包括各方面转移资产所有权的、经纪人的佣金、借入和支出的非利率成本,即机会成本)。另一种观点认为,交易成本应考虑以下因素,即投资风险、资产的预期净收益、投资者的收入和财产、货币替代品的供给。总之,他们认为持有货币是低收入经济个体以既定转换成本避免风险的方式。

1.2.2国内研究理论综述

戴国强教授可谓是国内研究网络银行的领头人,他认为,网络银行是银行业在网络银行时代和信息化浪潮中寻求银行管理新模式的具有革命性的实践。它要求银行摒弃过去那种按职能分工,然后组合经营的管理方法;要求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心涉及银行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集中银行的核心力量,使银行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彭湘君在《网络银行的实证经济学分析》一文中通过对网络银行遵循的新经济下特有的经济学原理的实证分析,从成本优势、特殊的经营模式、不同于传统银行的风险监控方式三方面揭示出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差异。

万琢在《网络银行的经济解释》一文论述中指出银行网络化的发展和网络银行的出现是金融领域技术创新的必然阶段。随着网络化的发展,传统的经济理论已经不能准确解释经济的运行规律,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改。该文从制度分析、服务定价的确定和网上交易的价值分析等三个方面网络银行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

高小红,吴恒在《中外网络银行发展基础的差异性分析》一文中通过对中外网络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网络银行在发展基础方面与国外网络银行的差距和不足,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论述了促进我国网络银行理性发展的对策。

王羞在《网络银行服务的定价策略》一文中根据网络银行的特性,提出了适合网络银行发展后期的定价策略,即互动定价策略和客户价值定价策略,使网络银行服务的定价策略形成一个动态的定价机制。

最具实践意义的典型代表是招商银行,马尉华在《网络银行再造招行》一文中,以实际数据强有力的证明了网络银行的创新对于再造招行的战略意义,这也是我国网络银行创新实现银行再造的最成功的案例,对传统的银行业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1.3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的主要内容

全文共4大部分。

第1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写作的依据: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2部分:网络银行的发展与趋势。用数据与图表论证了网络银行的出现,是银行业自身不断推陈出新的结果,也是科技进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必然趋势。

第3部分: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用招商银行的案例证明了我国网络银行多次在国际评比中获得各种殊荣。但也必须看到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的服务水平向国际水平靠拢和看齐的同时还存在着社会环境、技术支持、人才欠缺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第4部分:发展我国网络银行的对策。针对以上分析的问题,从政府与银行以及社会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1.3.2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分析法。本研究通过查阅一定的文献资料和对理论文献的梳理,为所描述的现象找到相关理论基础。文献法还运用于搭建论文的理论架构上。此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将运用到比较分析法,借鉴国外经验,探索更有效的教育途径。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着眼于现实,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比较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网络银行的发展实践理论,构建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体系,并贯穿于案例分析中。

第二章  网络银行的发展与趋势

2.1  网络银行的产生

网络银行的出现,是银行业自身不断推陈出新的结果,也是科技进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必然趋势。美国是网络银行的开山鼻祖,于1995年10月建立了第一家网络银行SFNB(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安全第一网络银行)。

据《在线银行报告》(Online Banking Report)统计,在1997年5月27日,美国网络银行家数仅为26家,到1999年12月5日,则有512家网络银行提供在线交易,到如今在因特网上设立网站的银行数量已经增加至3800家。继美国之后,欧洲,法国、德国、芬兰、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银行纷纷推出网络银行服务抢占商机。至2000年上半年,欧洲有超过1200家金融机构提供网络银行服务,尤其是比利时和荷兰,九成以上银行都己为客户提供网络银行服务。同时,网络银行的服务模式也已为大部分民众所接受。据Net Value公司2010年7月的统计数据,英国有36.6%的上网者访问金融网站,这一比例与法国的34%大致相当,而德国为43%.到2010年初,美国网络银行的用户已达2000万户,普及率超过68%.

2.2  网络银行的发展

银行向网络银行的过渡,大致可以分为银行上网、上网银行、网上银行和网银集团四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里,银行通过在互联网设立站点,宣传自己的经营理念,介绍银行背景和业务品种,旨在通过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媒体,树立自己的形象,拓展社会影响力,更广泛地吸引市场资源。

2.第二个阶段,银行往往将已开办的传统业务移植到互联网上,将互联网作为银行业务的网上分销渠道。同时,通过互联网提高传统业务的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周到的服务,进一步培育客户的忠诚度。

3.随着网络银行发展到第三个阶段,银行开始针对互联网的特点建立新型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业务品种,摆脱传统业务模式的束缚。同时,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更深入地分析市场与客户的需求,以提供智能化的财务管理手段为依托,建立起面向客户的个性化服务模式,使银行的经营管理向着高技术含量、高知识含量的集约化经营模式转变。

4.第四个阶段,银行建立起以网上银行为核心,业务经营范围涉及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行业以及商贸、工业等其它相关产业的企业集团,在互联网经济市场充分发展的背景下,树立起以网上银行为中枢神经、为核心纽带的虚拟的互联网托拉斯企业,逐步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控制并管理现实的各种社会经济成分。

2.3  网络银行的未来趋势

网络银行今后的发展趋势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1.虚拟化程度加深,业务全球化、开放化

迄今为止,全球己有上千家银行机构进入互联网络开办银行站点、从事多种金融服务、销售各种金融产品,其中有一成以上的银行已经开展了网上交易服务,实现了作为网络银行所应具有的完整功能。随着电子化网络的不断发展,这种银行业务虚拟化程度会不断加深。网络银行的发展使整个金融市场融为一体,它缩短了国与国之间遥远的距离,并模糊了各种地域界限和文化传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发展步子的加快,世界各国银行业运用并购重组方式积极向海外扩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扩展业务,占领世界市场。网络银行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2.服务标准化与个性化并行

在当前的银行服务方面,已经出现了两极化趋势:标准化和个性化,前者是以更低廉的价格大批量提供稳定而标准化的传统金融服务,如批发业务中的公司银行业务和零售业务中的信用卡业务;后者是在深入分析客户信息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智能化的高附加值金融服务,如批发业务中的金融工程与金融规划,零售业务中的个人银行业务,重点是在理财和咨询业务、由客户参与业务设计等方面。进一步说,金融市场将越来越多地提供标准化、大批量的产品,而金融中介机构将提供个性化的、量身定做的小批量金融服务。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给新的高附加值型服务创造出了更多的机会。高附加值型服务难度较大,利润也较丰厚,是以后银行业争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领域。

3.业务多元化,服务功能综合化、全能化

传统银行受金融管制的约束,只能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三大块传统银行业务,实行分业经营原则。随着各国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扩大,金融管制有所放松,现代商业银行都大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作为传统银行的延伸,网络银行业务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以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网络化长足发展。反过来,这些市场网络化的发展也能提升和促进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网络金融市场的地区整合和行业互动将会带动金融结构的优化和银行混业经营的出现,带动整个金融市场深化。网络金融市场和非金融市场之间界限模糊、距离缩短,各类市场将合为一体,并且可能会出现综合性市场。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网络银行改变着单一化、专业化的银行经营模式。

4.安全性能增强,知识含量更高

制约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和网上支付的可靠性。出于网络银行设置于开放化极强的互联网上,其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也使客户的风险增大。迄今为止,许多国家的科研开发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都通力合作,投入巨额经费开发能够满足高安全等级金融交易活动的网络银行的安全防卫机制,已有一批拥有可靠加密功能的、面向网络银行业务的软件产品和网络产品投入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有效保护网络银行运营环境的安全产品的不断开发,是网络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从传统粗放型到技术密集型,网络银行将促进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第三章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  发展现状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始于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业务,接着中国银行抛出自己的电子钱包。随后,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也都陆续完成各自的“E”化之路。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如中信实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也纷纷开通网上支付业务。到2008年底,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的中资银行达50多家,占中国现有各类银行的27%.到2009年,网络银行个人客户超过4000万户,企业客户超过6万户。到2010年底,国内网络银行的总交易额接近20万亿元,企业客户总数超过10万户,2011年网上银行交易量超过40万亿元,是2010年的两倍。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互联网选择个人财务产品、账户管理以及支付账单,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上网最频繁的人群中,23%的人可望成为网上银行的用户。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个人及对公账务查询、企业内部资金转账、银行转账、信用卡申请、代收费业务、网上购物支付及各种信息咨询等。

例如:招商银行北京分行、深圳分行等正在或即将推出网上证券交易委托平台,以便其客户可以直接在其网站上从事股票买卖、查询和投资管理等。从总体上看,我国网络银行业务这几年己经有了较快的发展。论文格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

1.我国网上银行案例分析

(1)招商银行的发展

1997年4月,招商银行开通网站CmbChina.Com.1998年4月,率先推出“网上企业银行”.1998年11月开办个人网上银行业务,推出“一网通”品牌。目前,招商银行的“一网通”已形成了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商城、网上证券和网上支付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网上金融服务体系。1999年9月,招商银行全面启动了网络银行业务,推出网上支付的全国联网。2000年11月,招商银行在个人银行大众版的基础上推出了业务项目更丰富、安全性能更高的专业版,全面使用数字证书确认用户身份,具有查询、转账、大额支付和汇款功能。专业版需客户到银行柜面注册,注册后可自行设定或取消支付限额。到2006年,招行个人银行专业4.5版已经具有查询、转账、贷款、外汇买卖、股票基金、国债买卖、理财、财务分析等11项大功能、67项子功能,.到2005年11月,推出网上企业银行5.0版,同时推出现金管理八大新品:集团通、票据通、E证通、银债通、银基通、网上国际信用证、网上外汇汇款、网上离岸业务。

截至2011年10月末,招商银行网上企业银行用户42000多家, 2009年6月2日,“一网通”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的代表,被国际计算机CHP组织授予21世纪贡献大奖决赛提名大奖3,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获得此项荣誉。由此,招商银行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2)中国工商银行的发展

工商银行不断强化金融创新能力,把发展网络银行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工商银行已经在国内率先构建了一个包括网点、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服务终端等在内的多渠道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国内金融企业实施“水泥十鼠标”发展模式的成功典范。业务规模上,工行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金额由2001年的3.6万亿元快速发展到2010年的46.8万亿元,业务占比达到25.9%.客户规模上,截至2011年3月底,工行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己经超过1700万户,企业网上银行客户超过32万户。网站访问量方面,工行门户网站日均浏览量超过300万次,在国际权威的网站浏览量监测统计机构Alexa全球各网站访问流量排名中,工行排第349名,位居全球银行类网站第二名。

中国工商银行开展网络银行业务起步较晚,但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近年来,工行不断加强网上银行业务的创新和市场推广,取得了跨越发展,居同业领先地位。多次获得英国《银行家》、美国《环球金融》杂志授予的“全球最佳银行网站”、“中国最佳企业网上银行”、“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等荣誉称号。在2011年2月份由和讯网举办的“网上银行评测”中,工商银行又以绝对优势获得了第一名。

2.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特点分析

(1)发展模式是传统与网络混合型。目前,我国网络银行走的是传统银行与网络银行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借助于传统银行的实力,由传统银行来开展网络银行业务,尚无纯网络银行的出现。

(2)许多银行在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初期,利用的是非银行专有的域名或网站。至今仍有一些银行将其产品和服务的广告宣传放在其他网站之中。

(3)业务方式演变迅速、服务品种迅速增多。我国商业银行网站几乎一开始就进入了动态、交互式信息检索阶段,而且主要的商业银行在这一阶段停留的时间也很短,很快就进入了在线业务信息查询阶段,并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紧密结合,迅速完成了从一般网站向网络银行的转变。2000年以前,我国银行网上服务单一,一些银行仅提供信息类服务,作为银行的一个宣传窗口。但目前,交易类业务己经成为网上银行服务的主要内容,提供的服务包括存贷款利率查询、外汇牌价查询、投资理财咨询、账户查询、账户资料更新、挂失、转账、汇款、银证转账、网上支付(Bt0B、BotC)、代客外汇买卖等,部分银行已经开始筹备或提供网上小额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业务。

(4)品牌战略日益突出,开始赢得国际注目。在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中,银行日益重视业务经营中的品牌战略,出现了“一卡通”、“金融@家”等名牌网站和名牌产品。且由于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良好势头,银行网站开始赢得国际社会认可,多家网络银行多次在国际评比中获得各种殊荣。这表明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的服务水平已向国际水平靠拢和看齐。

3.2  存在的问题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由于一些特殊问题的制约,网络银行的发展步伐放慢了速度。要顺应潮流发展,夺取竞争优势,推动我国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完善,需要从根本上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1.社会环境问题

网络银行的社会环境是指经济社会中是否有适合网络银行生存发展的适宜的气候,这是网络银行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我国现行社会经济制度对网络银行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监管体制的束缚。网络银行的发展导致金融业务综合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金融产品的延伸、金融服务的信息化和多元化以及各种新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建立,使得金融业从“专业化”向“综合化”转变。而中国的金融体制还是一个“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严格金融监管体制,这一体制将阻碍网络银行的发展。

(2)信用制度尚不完善。互联网交易的虚拟性,对社会信用有较高要求,否则,数字化虚拟化交易难免会对自身利益保障心存顾虑。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许多企业不愿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交易方式,而是向现金交易、易货交易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此外,商业银行网上支付系统各自为政,企业及个人客户资信零散不全,有关部门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其整体优势没有显现出来。

(3)法律框架还不完全。目前对于网上金融服务的交易管辖权、法律适用性、服务和交易合约的合法性问题、境外信息的有效性和法律的认定等问题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给予规范。由于网络银行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交易各方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尚无明确规定。虽然《电子签名法》通过并正式实施,但如何保护电子签名人的个人信息,如何规范认证服务机构的行为等都还没做最后定夺。而且,目前网络银行电子支付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出现问题则通过仲裁解决。由于相关法律的缺位,出现问题后涉及的责任确定、承担、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难以解决,这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和客户在网上进行电子支付活动的风险。

2.技术支持问题

网络银行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银行服务方式,与传统银行相比,对信息技术的支持要求较高。目前,我国网络建设的现状对网络银行的发展也多有延误之处。

(1)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普及率低。我国的网络建设除了省、地级以上的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其他地方普遍存在着网络覆盖面窄、网络速度较慢、容量较小、频带不宽、网络吞吐能力非常有限的现象。虽然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在网站的构架和服务内容上,仍然与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网络金融市场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覆盖面小,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业务的电脑化上。同时,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的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使用的软、硬件缺乏统一的标准,更谈不上拥有完整、综合的网上信息系统。

(2)TI技术落后,网络安全没保障。安全问题是网络银行首要的也是最大的问题。一方面是技术应用相关的网络交易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软件系统设计上的缺陷,致使系统运行不稳定带来的安全问题,再有就是计算机病毒的威胁。目前我国的电脑硬件关键部分和系统软件大部分均由国外引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用平台开发也非常依赖国外力量,这就给出售产品时保留获取信息的秘密路径留下了可乘之机。另外,国内信息加密技术远远落后于欧美,也不能给网络交易安全足够的保障。一方面大多数国内开发的软件没有经过国家安全管理部门审查验证,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另一方面部分银行至今尚未采用恰当的加密手段或加密位数较低,使网上交易留下隐患。

3.人才问题

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网络银行亦然。然而目前国内银行人才管理机制存在众多缺陷,给网络银行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1)冗员过多,优秀人才大量流失。网络银行发展中的人才问题首先表现为冗员过多,不仅大大降低了银行的利润,同时也导致冗员挤出优秀人才的负面效应。由于“挤出效应”,又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近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数万人辞职,其中绝大部分流向外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2)人力资源劣势,复合型人才缺乏。网络银行是信息技术与现代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这就要求从事网络银行的人才需要既懂得金融方面的知识又要懂网络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可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银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学历平均不是很高,加上银行业普遍对员工的再教育和培训的重视不够,严重缺乏适应网络银行业务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金融领域函需一大批懂技术、有经验、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能够熟练运用我们并不熟悉的新技术、新工具进行利润创造和风险控制。

第四章  发展我国网络银行的对策

4.1  加强社会网络环境建设

1.改革专业化金融体制。网络经济对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整合和协同的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将以建立金融门户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中国在80年代进行金融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了分业经营的政策,这对规范金融业的经营和运作起了积极作用。目前,国际上金融巨型企业不断涌现,并在向客户提供全能型或“一站式”的金融服务,相比之下,我国金融机构的客户全能服务能力较差。为培育我国的超级金融服务,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要尽快采取措施,解除政策的限制。

2.完善金融法规,构建宏观防护体系。为了使网络银行的发展有一个规范、明确的法律环境,银监会及立法机关应密切关注网络银行的发展动态及其对金融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法规,维护网络银行的安全运行。就目前而言,应着力抓好两个方面的建设。一方面,明确界定电子交易各方的权力和义务,使安全措施的操作与安全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网络银行是电子化、信息化的产物,它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拓宽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空间。对此,银监会在对网络银行进行监管时,不能要求网络银行在开展新业务的时候削足适履,套用现有的监管和调控标准,而要主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监控的规则,用制度促进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加大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的力度,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制定专门的法律,通过增强其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依法严惩犯罪分子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4.2  加强技术监督现代化、网络化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的监管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日常业务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过分依赖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监管手段不多,检查罚款几乎是基层监管机构的唯一手段,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方式混合使用,职责不明,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为行业监管者和市场规范的维护者、市场秩序的保障者,只有监管者的监管技术及监管手段与作为监管对象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操作技术处于同一技术平台,才能彻底改变监管当局的相对劣势,充分保证监管的有效性。面对网络银行交易的瞬时性及由此引发的突发性和破坏性,监管当局必须完善信息传递手段,利用网络化的快捷优势,加强其与所属分支机构和辖内各金融机构的信息交流,扩大信息源,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另外,从国际金融监管的大趋势看,非现场监管占主导地位。但从国内实际情况看,监管方式正好与国际潮流相反,非现场监管除了比重小外,监管指标体系也不够完善,报表设计不够科学,随意性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非现场监管力度,利用金融工程学,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和自动报警系统,加强对网络银行业务的高效监管。

4.3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经济时代为银行业揭示了美好的前景,知识“爆炸”使银行业面临着跳跃性质变的巨大机遇,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综合化、全能化、国际化将成为贯穿未来银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发展网络银行已成为全球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虽然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相继开展了网络银行业务,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开展实质性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客户数超过40万户。但与经营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拥有高科技优势、高素质人才和丰富成熟金融产品的外资网络银行相比,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网络银行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管理水平、技术实力、服务质量、金融工具之间的竞争。而管理水平的高低、技术实力的强弱、服务质量的好坏及金融工具的优劣均取决于人的素质,因此网络银行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与人才的竞争。

我国网络银行要想在金融业务创新和发展上领先,要想在未来的国际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必须对现有在职人员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专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迫切需要一大批有创新能力的、国际化的、复合型的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包括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研究人才),这些人才的获得主要依靠高等金融院校的培养,这给我国高等金融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能否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懂经济、又懂金融,既熟悉国内国际银行业务,又擅长管理和网络技术的金融专业人才,既是我国网络银行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我国金融业获得广阔发展空间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摆在培养金融人才高校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金融教育来说,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和金融网络化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多年一贯制的教育体制和方法所形成的深层矛盾,在两重压力与挑战之下,高等金融教育必须从课程体系的整合更新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入手,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教学体系,培养出适应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结论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6

关键词:双边市场;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合作进入瓶颈期,第三方支付一旦做大,将与银行的网上银行及网上支付抢生意,甚至有可能领取银行牌照,变身成零售银行。从2005年3月支付宝与工行达成战略合作以来,支付宝已经与包括六大国有银行在内的60多家境内外银行达成了合作。除了网上银行业务,针对用户日益增长的网上支付需求,支付宝还与建行等50多家银行合作推出了支付宝卡通业务。2010年4月12日支付宝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将在未来5年内向支付宝投资50亿元,为中国乃至全球电子商务打造更完善的支付服务和诚信体系。与此同时,号称“超级网银”的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网银互联系统即将上线运行,首批十多家试点的商业银行紧张进行接入系统开发,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被暂停接入网银互联系统。

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大战一触即发,面对以上种种趋势,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些问题:(1)网上银行应该暂停第三方支付的业务,而独立开展网上支付业务,还是独立建立新的第三方支付业务与已有的支付宝等平台进行竞争,成功的可能性大吗?(2)面对支付宝业务的亏损,阿里巴巴为什么还要注资进行支持,为什么第三方支付平台仍然坚持消费者和部分商家免费的策略?(3)网上银行独立后竞争是否更加积极?平台对消费者的收费是否会因为竞争而降低?网上银行是否会获得更多利润?

二、双边市场的含义及特征

Rochet和Tirole从平台定价的角度给出了双边市场的严格定义,他们认为如果在平台上实现的交易量仅取决于总的价格水平,即平台对于价格在买方和卖方的分配不敏感,则发生交易的市场是单边的;如果平台随着交易量的变化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这个市场是双边的,平台可以通过改变价格结构来影响交易量。

Evans认为,双边市场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存在不同类别的消费者群组;(2)一个群组的成员从与另一个群组成员的需求中获益;(3)某中间商比群组成员的双边关系更有效地促进协同。纪汉霖认为,在两边消费者存在旁路的情况下,双边市场存在的机理在于扩大交易对象以降低交易成本,并对交易进行质量监督和保证;而在两边消费者不存在旁路的情况下,双边的市场存在的机理在于平台为两边消费者提供了交易的枢纽和路径,平台可以将两边消费者之间的外部性内部化。

三、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竞合关系研究现状

第三方支付是新兴事物,该领域的主要资料为统计数据、政策规章、新闻材料或会议资料,学术研究成果分散在各种关于“电子商务”、“电子支付”、“金融学”、“法学”等领域的专著、论文和研究报告中,还未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

部分学者侧重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信任本身的研究,如:Cynthia.Cotritore(2003)将在线信任界定为个体消费者与特定交易网站之间的一种关系,其对信任的研究角度侧重于交易环境;PanlA.Pavtou(2004)将C2C网站中的整个交易群体作为一个信任的对象,广泛研究个体受到整个C2C环境、制度的影响和其行为方式;A.F.salam(2005)研究了个体之间的信任问题,构建信任模型解释C2C交易中的信用动机、影响因素和行为的关系以及现实交易情况。

部分学者侧重对第三方支付机制作为信用中介的积极作用进行研究,如杜文中(2000)论证了信用中介对网络经济效率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张喜征(2002)分析了网络信用中介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Solomon Antony(2006)等人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采用中介担保服务的影响因素;蔡涵(2007)应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来分析我国C2C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机制建立问题。

目前,研究第三方支付的国内外文献很多,研究的方向也有很大差异,但是很少有关注到第三方支付的定价机制问题的,第三方支付为什么不对消费者收费,到什么时候开始收费,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很少有学者给出答案。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是离不开银行的支持的,目前关于第三方支付与网上银行的竞合关系的研究,从国内现有文献来看,数量很少,有从安全支付角度去分析两者竞合的利害关系的(颜白鹭,2009),有从监管方面研究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关系的(陈月波,2009),但是这些研究仅仅是一些评论性的文章,且多为业界人士所写,并没有严格的理论对此加以论证。理论界、企业界的讨论更多的还是集中在第三方支付与网上银行应用的某一层面进行分析。国外文献方面,由于国外第三方支付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运营环境也相差很远,国外基本没有关于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竞合方面问题的分析。

在文献的整理过程中意识到,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就属于双边市场,它符合双边市场的一切特性。Rochet和Tirole(2003)将双边市场定义为,通过一个或几个平台能够使最终用户相互作用,并通过合理地向每一边收费试图把双方(或多方)维持在平台上的市场;Armstrong(2004)最先从网络外部性的角度定义双边市场:两组参与者需要通过中间平台进行交易,并且一边参与者的收益决定于另一边参与者的数量。

四、双边市场理论研究现状

“双边市场”理论是国际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最新热点和前沿领域。目前,关于双边市场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双边市场基本理论的研究,Armstrong、Roche和Tirole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双边价格策略进行了研究;Doganoglu和Wright、Schiff等人对平台企业的兼容性策略进行了研究;Armstrong和Wright对平台企业排他易策略进行了研究;Choi、Rochet和Tirole等人对平台的捆绑销售策略进行了研究。二是对具体的产业实际的研究,Wright银行卡交换费问题的研究;Economides和Katsamakas对操作系统问题的研究;Kind、Anderson和Coate对传媒产业的研究等。

关于双边市场定价策略是目前该理论研究的重点,作出贡献的经典文献主要集中在Rochet和Tirole(2003,2005)和Armstrong(2002,2005)上。Rochet和Tirole(2003)从使用费的角度研究了垄断平台的价格结构问题;Armstrong(2002,2005)建立了一个基于会员费的垄断平台和竞争平台定价模型,平台对两边收取注册费或者实行两步收费价格,其重要贡献就是解释了平台为什么对一边用户免费、甚至提供补贴的原因;Lee等(2006)通过版本定价策略和直接网络外部性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分析电子商务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胥莉等(2008)在Lee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纵向差异的数学模型,并基于网络外部性分析了垄断性质的电子商务企业的版本定价问题;潘小军等(2006)对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和产品推出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厂商推出多版本产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并且厂商在先推出高版本的基础上再推出低版本是最优策略;在此基础上,潘小军等(2008)通过构造一个两阶段的动态模型,分垄断厂商可以在不同的阶段提供同质产品和差异产品两种情形来分析存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垄断厂商的动态定价策略。

双边市场理论的另一个研究重点就是双边市场平台企业的竞争性分析。Rochet和Tirole(2003)提供了一般性模型,研究在不同治理结构下双边价格的决定因素;Schiff(2003)通过平台是否兼容来研究了不同市场结构状态下的均衡,即垄断平台市场、竞争但不兼容和竞争且兼容的市场结构;Armstrong和Wright(2005)从竞争性瓶颈均衡和排他性均衡的角度研究了两者均衡的差别;朱振中、吕廷杰(2007)通过构建具有负外部性的双边市场模型,分析了具有负的双边网络外部性的媒体市场竞争的研究;尚雨和郭新茹(2009)从差异化的角度分析了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网络媒体平台竞争行为。

关于多平台接入行为的研究很少。Armstrong(2005)研究了“竞争性瓶颈”问题,即平台某边用户是台接入的消费行为,而另一边用户则是多平台接入行为;Gabszewicz和Wauthy(2004)将垂直产品差异化模型与消费者的多平台接入行为进行结合,研究了存在消费者多平台接入行为下的平台竞争模型;Doganoglu和Wright(2006)注意到了部分用户的多平台接入行为,他们根据双边用户对网络价值的不同评价对双边用户进行了区分,表明对网络价值评价较高的高端用户将会选择多平台接入,并考察了多平台接入行为对平台企业兼容性策略的影响。

另外,陈宏民、胥莉(2007)所著《双边市场――企业竞争环境的新视角》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双边市场的基本理论以及平台厂商竞争策略的研究,并通过银行卡产业、中介产业、传媒产业、操作系统软件产业、第三方金融数字身份认证产业几个案例加以说明。

基于以上文献的研究发现,目前关于双边市场具体产业的研究不少,但是没有把第三方支付作为双边市场来考虑,从Rochet和Tirole(2003)、Armstrong(2004)对于双边市场的定义看,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典型的双边市场,同时它又有着“非典型”特征,首先,第三方支付是一个虚拟的交易平台,而且交易的双方没有接触;其次,第三方支付是一个有时间差的交易过程,这就注定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会差生很多的沉淀资金;最后,第三方支付现阶段必须与银行合作才能保证交易的正常运行。所以,本文开创性地利用双边市场理论对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竞合效率进行确定。

双边市场理论关于平台的合作兼并的文献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国外文献,Evans和Noel(2007)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分析双边市场的兼并问题;Argentesi和Filistrucchi(2007)研究了意大利市场的报纸行业,分析了报纸行业结构模式的市场力量;Ambarish和Allan(2009)以加拿大的报纸行业为例,用传统的方法分析了双边市场下媒体兼并后报纸的定价及社会福利,研究发现,报纸的兼并并不会增加报纸的价格,通过加拿大20世纪九十年代的报业数据分析证明了随着兼并的发生,消费者的效用和报纸的销量都得到提高,广告商的广告量也没有减少。从国内文献看,胥莉(2005)考虑了银行卡平台互联互通中持卡人转换成本和多归属行为对于发卡银行竞争策略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程贵孙、陈宏民和孙武军(2009)在Kind研究的基础上,对Kind的模型进行改进,分析了电视传媒企业兼并的福利效应。

五、结论及展望

综合以上研究现状,可以发现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研究还有不足,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竞合关系研究不够系统,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第三方平台理论尚没有建立,主要的不足表现在:(1)目前理论很少涉及第三方支付的定价方式研究,第三方支付为何在亏损的情况下仍然对消费者和部分商家进行免费策略的问题,很少有对其进行实证的研究分析;(2)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上,大多是评论性的文章,没有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3)没有研究把第三方支付作为双边市场来看,大多数的研究停留在单边市场的角度分析,从而使第三方支付的研究停留在片面的层面上。

双边市场和平台理论是近期产业组织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价格结构、平台竞争等问题都是其中值得关注的重点。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平台往往会对一边收取低价,同时通过向另一边收取高价。双边市场中这一常见的现象,对我们如何理解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提供了新的视角:(1)加强该理论的研究有助于第三方支付理论自身体系的完善;(2)第三方支付与网上银行的合作研究可以丰富对产业经济学、企业理论的分析,为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在新形势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积累;(3)可以了解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的真正动机和效果,提高我国网上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网上银行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银行正在进入混业经营的转型期,加快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对未来银行业务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4)指导我国第三方支付产业进行正确的产业化升级活动,加快我国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09.1.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7

【关键词】网络平台 银行股权 拍卖

一、主要流程

目前,银行股权在淘宝平台拍有司法拍卖和资产处置拍卖模式两种模式。司法拍卖主要是地方法院通过淘宝司法平台拍卖债务人银行股权。资产处置拍卖模式主要是拍卖公司受股票持有人委托通过淘宝资产处置平台拍卖。竞拍流程主要有6个过程。一是竞买人阅读拍卖公告。二是竞买人联系处置方了解标的物详情。三是竞买人通过淘宝账号及绑定的支付宝账号,缴纳为标的物评估价值5~15%的保证金。四是出价竞拍。竞价结束前2分钟内如有竞买人出价,竞价结束时间自动延迟5分钟,循环往复至无人出价,竞拍结束。五是竞价成功后,竞买人按时支付余额。六是竞价人在线下完成过户。

二、主要特点

(一)网络拍卖笔数快速增加,以司法拍卖为主

银行股权在淘宝平台拍有司法拍卖和资产处置拍卖模式2种模式。司法拍卖模式主要是地方法院通过淘宝司法平台拍卖债务人银行股权。资产处置拍卖模式主要是拍卖公司受股票持有人委托通过淘宝资产处置平台拍卖。从趋势看,越来越多的银行股权通过淘宝平台进行拍卖,截至2016年3月31日,淘宝网共开展了1407笔(见表1)网络银行股权拍卖,2015年拍卖笔数是2013年、2014年2年总和的2.6倍,2016年1季度拍卖笔数217笔,同比增长59.56%。

其中,司法拍卖模式共有1349笔、占95.7%,资产处置模式有61笔、占4.3%。同时,司法拍卖有快速增长趋势,2016年1季度拍卖笔数208笔,同比增长63.78%。

(二)拍卖标的84%为涉农金融机构股权,近8成为浙江、江苏2省银行

从涉及银行类型看,1季度涉及67家银行。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分别占68.7%、10.4%、16.4%和4.5%,84%为涉农金融机构。从银行是否上市看,有2家H股上市银行(郑州银行、浙商银行),以及4家IPO申请已获批拟上市银行(江苏银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

(三)自然人股拍卖为主,拍卖成交率近5成

从股权种类(股本金来源和归属设置)看,自然人股、法人股分别占62.2%、37.8%。从股权数量、金额看,1季度拍卖股权数量为4.56亿元,涉及股权评估价值为13.34亿元(见表3)。从拍卖成交情况看,拍卖成交率为51.2%,成交数量为2.12股,成交金额为7.48亿元。其中,自然人股拍卖成功率达到62.2%,高于法人股成交率近30个百分点。

(四)拍卖交易活跃度、股权拍卖增值情况呈现两极分化

从上挂拍卖次数看,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或本身经营困难、注册资本小等特点的银行股权经过多次挂牌、更改起拍价后仍遭遇流拍,据统计,一次、二次、三次及以上拍卖流拍率分别为32.3%、11.1%、5.5%。如资产处置模式中杭州余杭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17.03万自然人股权评估价值1100万元,起拍价1000万元,经过第三次上挂拍卖均为流拍。另一方面部分实力较强、拟IPO上市银行股权受到热捧,一次拍卖成功率为30.4%。拍卖竞价次数较高,如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79万自然人普通股评估价值112.08万,起拍价值112.08万,竞价次数达到617次。部分股权参与拍卖人数较多,如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3.31万法人股权评估价值37.9万元,起拍价值37.9万,有108人报名参与。

从股权增值率看,一方面55%的银行股权成交金额高于评估价值。且股权拍卖数量少、拟IPO申请上市等银行股权拍卖增值率较高,如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65万自然人股受到18人参与、88次竞价,股权增值率高达300.0%。此外,江苏江阴农商行、江苏常熟农商行等拟IPO申请上市等银行股权增值率较高,占股权增值率高于100%情况的58.3%。

另一方面42.3%的银行股权成交金额低于评估价值,部分开业不久、注册资本实力不强的银行股权增值出现负值。如宁波余姚农村合作银行注册资金9658万元,折现率仅为53.05%,为折现最低值;浙江富阳农村商业银行2015年1月筹建、注册资金为7.42亿元,有4笔折现率低于70%。

三、主要原因

(一)经济下行期,中小投资者转让股权变现情况增多

一方面,拍卖股权集中于江浙一带,上述地区中小企业主众多,因经济形势下滑出现了大量倒闭,甚至发生债务违约被司法诉讼,导致法院申请强制拍卖债务人所持有的银行股权。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中小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预期担忧,加之生产经营困难资金紧张,通过“资产处置模式”拍卖所持有银行股权。

(二)投资者缺乏信心,提前拍卖股权套利

在当前经济不景气,地方银行不良率上升,盈利能力下降的背景下,投资者对此预期增强,加上回报率偏低,一些投资者提前拍卖股权变现。另外,在经济下行、金融改革推进背景下,中小涉农银行财务状况欠佳,影响投资者信心。比如“资产处置”模式中,2015年至2016年1季度,拍卖标的95%为非上市农村金融机构股权。

(三)IPO进程缓慢、新三板挂牌难、地方产权交易所关注率低,只能由此“变现”

一是IPO进程缓慢。国内A股IPO进展过慢,上市银行只有16家,未上市的银行无法通过股市实现股权流转。二是“新三板”挂牌难。对银行类金融机构来说,挂牌新三板程序相对繁琐。首先,不少银行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较大,较难协调;其次,挂牌要通过银监会的前置审批程序,要求在挂牌、定增等资本运作方面和监管有充分沟通;最后,相对其他企业银行类金融机构挂牌还需向股转公司特别汇报1次至2次。三是地方“金交所”、“产权交易所”关注率不高。2015年4季度以来,包括在港上市的重庆农商行、安徽太湖农村商业银行、山东广饶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山东昌邑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家农商行股权集中在“产交所”、“金交所”等平台(俗称“四板市场”)进行转让,由于四板市场面向投资者范围有限,成交率不高。

(四)淘宝等平台银行股权拍卖门槛低,关注率较高

一是拍卖门槛低。与产权交易所不同,在淘宝拍卖平台上,挂牌转让银行股权的股权数量、金额较小。据统计,“10万股”股权以下数量占拍卖数量14.7%。从股权价值看,评估价值在“20万元”以下的“迷你”交易项目占拍卖数量占6.5%。二是平台关注率较高。围观5000人次以上挂牌数量占30.4%,围观10000人次以上占9.2%。在股权转让渠道有限、银行盈利能力下滑及资产质量恶化等因素下,部分投资者借助淘宝等互联网平台进行“银行股权”拍卖来提高“变现率”。

四、主要问题

(一)媒体过分解读加剧银行声誉风险,影响区域金融稳定

淘宝网上拍卖银行股权引发媒体关注,主要以银行盈力能力下降、不良贷款大幅提升、危机感加剧等问题进行报道,加剧了银行声誉风险。如《香港文汇报》报道:“地方银行网上卖原始股套现”,《国际金融报》报道:“网上买“银行”?看清风险再下单”,《北京青年报》报道:“淘宝下单当股东靠谱吗?农商行股票成荡手山芋”,《信息日报》报道:“中小银行危机感加剧,十余家农商行股东淘宝卖股权套现”等。通过淘宝平台拍卖银行股权,媒体负面报道众多,一定程度上对银行声誉风险放大,在经济下行环境下,进一步会影响银行经营风险,进而影响区域金融稳定。

(二)股权转让价值两极分化明显,不利于银行股权资本金进一步充足和稳健经营

一方面,部分银行股权折现率过低。42.3%的银行股权成交价值低于评估价值,如浙江诸暨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拍卖股权150万,评估价值660万元,成交价值仅为359.4万元,折现率为45.5%。股权通过涉及面较大的网络平台低价转让,对中小银行资本金补充等造成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部分银行股权成交价值远高于评估价值。15.1%的股票增值率均超过50%,如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0.65万股权拍卖,成交价值8.08万,评估价值2.02万元,股票增值率高达300%。股权转让价值过高,受让方将长期不能实现持有盈利的目标,将进一步加剧股权频繁换手转让,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

(三)网络平台信息披露不完善,容易引发加杠杆风险

目前来看,淘宝网络平台仅作为银行股权“竞价”交易平台,可视为“互联网+”模式的简单复制,信息披露无法满足投资者决策需求。尽职调查、资金筹集、合同签署等关键工作只能通过线下对接来完成。造成部分股权“围观”多、“成交”少现象。银行股权转让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标的,不同银行股权购买条件、内在价值、升值潜力等差异较大,普通投资者若想参与银行股权竞拍,需要借助专业中介机构才能做出投资决策。对于大额投资标的,存在部分投资者可能借助外部资金支持加杠杆方式实现收购。

五、相关建议

(一)建议出台政策法规,明确网络平台处置银行股权须引入专业机构,加强信息披露及审查

网络平台,拓宽了现有银行股权处置渠道,具有处置成本低、处置效率高等特点,也是未来发展趋势。建议尽快出台政策法规,明确淘宝等平台是否具有提供金融机构股权竞价交易服务的资质和准入条件。建议明确标的展示、信息披露、信息鉴证、股权估值等功能服务,以及明确“通过网络处置银行股权必须引入产权交易所、金交所等专业审查机构”,加强股权买卖条件、有关方及交易行为、资金来源等审查。

(二)建议加大推进中小银行在新三板等挂牌力度

目前来看,对于众多中小银行而言,现阶段完全照搬大型银行的上市路径,还存在障碍。加大推进中小银行在新三板、产权交易所或金融交易所挂牌力度,提高中小银行股权流动性。

(三)加强对银行股权网络交易的统计和舆情监测

在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小银行股权交易平台设施之前,应明确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对网络平台交易银行股权的数据统计、公开和舆情监测,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来源,也为加强监管、防止出现欺诈和风险事件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许国平,葛蓉蓉,何兴达.论国有银行股权转让的均衡价格――对“贱卖论”的理论回应[J].金融研究.2006年第3期(总309期).

[2]戴璐,陈曦,魏冰清.国外商业银行改革研究综述及其启示[J].金融论坛.2012(04).

[3]王欢.对外开放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股权转让与定价[硕士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11月20日.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8

内容摘要:关系型贷款的核心是依据“软信息”对中小企业做出贷款决策,而“软信息”收集和传递特别依赖人的作用。尤其在中国典型的“关系社会”中,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就是具有审批权限的银行管理层、信贷员与中小企业主的“人-人关系”。应用“差序格局”来分析,发现这种人际关系因素是影响中小企业关系贷款决策中的重要方面。本文进而提出,在我国关系型贷款实证研究中,应当把人际关系也作为与关系的持续时间、关系数量和关系范围一样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

关键词:关系型贷款 人际关系 软信息 差序格局

关系型贷款研究进展

Lummer & Mc Connell(1989) 指出,银行长时间地投资于借款企业的信息生产以及能产生价值的银企关系,随后,基于银企关系发展关系型贷款(relationship lending)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开始被经济学家所关注。关系型贷款被认为是解决担保抵押短缺、财务报表不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理论和实证方面在国外都得到了充分关注。很多学者的后续研究都表明关系型贷款能增加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贷意愿,提高信贷可获得性,减少抵押要求。

中国学者对于关系型贷款的研究在2000年以后,主要集中在实证领域。曹敏、何佳和潘启良(2003)通过深圳和广州四个外资银行、两个中资银行107 家外资企业客户的调查数据发现,对于外币贷款来说,贷款利率与银企关系长度显著负相关,与外资企业所接触的银行数量负相关但不显著;对于人民币贷款来说,贷款利率与银企关系长度无关,与外资企业所接触的银行数量显著负相关。而周好文、李辉(2004)基于广州83家中小企业贷款情况的分析提出,银行与企业信贷关系越长,贷款利率就越低。何韧和王伟诚(2009)利用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也发现,中小型企业与银行维持关系的时间越长、建立关系银行的数量越少以及银企关系深度越大,贷款成本就越低。国内实证结果对于关系型贷款能否降低信贷成本存在分歧。

目前国内对于关系型贷款的研究主要以直接套用国外的模型,利用中国的数据,实证检验银企关系的贷款效应为主。这对于引入关系贷款的理论概念,开拓该领域的国内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但是,不考虑中国金融市场的独特状况(以银行业为主,且国有银行占据了主导地位)和中小企业的特点等因素,得出的研究结果往往对现实的解释能力较弱,这本身也对关系型贷款理论的深入发展无益。进一步而言,实证研究中如何选取银企关系衡量指标是实证能否准确描述现实情况的关键,但国内学者大多是简单沿袭国外的方法,选取关系变量多数仅限于关系的持续时间、关系数量和关系范围等一般银企关系指标。对于银企关系中涉及的“人-人”关系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有些学者特别强调关系型贷款并不是通过“找熟人”、“拉关系”而获得的贷款)。而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关系社会”,忽视银企关系中的人际关系因素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无疑是和现实情况很不吻合的。如果不能准确地衡量关系型贷款对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信贷成本的影响,那么深入研究定价模型可能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由此可见,深入探讨关系型贷款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基础,剖析中国银行业和中小企业的特点,是推动该理论得以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

对于关系型贷款理论的深入思考

推动关系型贷款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必须重新界定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一)“软信息”是理解关系型贷款的核心

事实上,目前学界对于关系型贷款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使用最广泛的是Berger and Udell(1995)所作的定义:关系型贷款是银行基于长期和多渠道接触所积累的企业和企业主信息而做出的贷款决策,基本前提是企业与银行保持持续、封闭的交易关系。他们认为传统的贷款方式所涉及和依赖的主要是易于编码、量化和传递的“硬信息”,如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资产抵押品以及银行信用评分技术等,这类信息不具有人格化特征,可以用统一的标准衡量。而关系型贷款所倚重的是难以量化、检验及传递的“软信息”,这些信息具有强烈的人格化倾向,通常无法从公开市场渠道获得,而是由信贷员与企业主通过长期多渠道的人际接触,或对企业所在社区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客户和雇员等)的多维度联系而积累所得。这些“软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替代财务数据等硬信息,部分弥补中小企业因无力提供合格财务信息和抵押品而产生的信贷缺口。笔者认为,关系型贷款可以概括为是银行通过和借款企业长期多种渠道的接触,逐步积累关于企业真实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社会信誉、企业家品质、客户满意程度及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等大量“软信息”,并主要依据这些私有信息而发放的贷款。

从学者们对关系型贷款的定义看,对“软信息”的理解是核心关键点。“软信息”与“硬信息”相对,从信息的量化、检验和传递上加以区分,“硬信息”主要指财务报表、资产抵押品信息等,便于量化和检验,即便通过长链条的传递也不容易失真。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生命周期短、人员少、规模小,管理不那么规范,恰恰不容易提供合规的财务报表以及足够的抵押品。“软信息”的概念试图将社会信誉、企业家品质、客户满意程度及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等纳入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考核中,部分替代“硬信息”,作为银行信贷决策的依据。“软信息”的设想非常完美:从银行角度看,一方面可以作为“硬信息”的替代,降低中小企业信贷门槛,大大扩展银行的客户群和业务量;另一方面通过“软信息”准确地掌握中小企业真实业务状况和发展趋势,有效地选择中小企业中的“绩优股”培养业务关系,并且在其飞速成长过程中获得长期的“关系租金”,此外,银行还能根据企业发展的实时动态,灵活调整对该企业的信贷合约细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特别依赖银行的信贷(由近几年来民间借贷利率的飞涨可见一斑),也特别愿意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更及时、更低成本的从银行获得贷款。

(二)“软信息”的采集和传递依赖人际交往

由于“软信息”自身难以量化和具有强烈人格性的特质,“人”的因素在“软信息”收集和传递中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是信息采集非常依赖人的作用。很多银行和担保机构均反映,不规范或真实性欠缺是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常见问题,因而与大型企业信用评级主要依据财务指标,实行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评价方法不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中定性评价更显重要。中小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往往是合二为一的,定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中小企业主品质和财力的信用评级。中小企业主财务情况可以根据个人存款、住房、用车等评价;个人品质评定则如Berger和Udell所提到的,必须“由信贷员与企业主通过长期多渠道的人际接触,或对企业所在社区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客户和雇员等)的多维度联系而积累所得”。为了考察企业主的品行,信贷员一般需要与其进行直接的交流,谈谈他在这个行业的见地、他的创意、对未来公司的前景,他对整个国际市场的了解,还有他在行业里面的经验。除了直接与企业主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调查也很关键,企业主的员工、朋友、客户都可以是了解情况的对象,再根据银行结算记录、银行信用记录等就可以对企业主的个人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从上述过程看,在“软信息”的收集环节,一线信贷员的工作产生了第一手资料,其调查收集的效率决定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其次,“软信息”传递也非常依赖人的作用。一线信贷员往往受信贷权限的影响,不能做出最终的信贷决策;实际上,随着贷款额度的上升,信贷决策权往往在支行甚至分行层面,这样就存在一个“软信息”的传递过程。由于这种信息很难量化,检验的成本也非常高昂(相当于再次收集),所以在传递中很容易发生遗漏或者失真,传递的链条越短,信贷员对信息的传递责任心越强,传递的效果也就越好。在这个环节,非常依赖信贷员与银行高层的沟通。

(三)目前的理论论述和实证研究仍然缺乏对人际关系因素的关注

笔者在翻阅关系型贷款的文献时发现,在描述银企关系时,“人”的因素,或者说“人际关系”的因素并没有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有的学者甚至特别声明关系型贷款并不是通过“找熟人”、“拉关系”而获得的贷款(颜白鹭、阮继龙,2011),更不是指商业银行依据与企业的人情关系或上级领导的旨意进行放贷(吴洁,2005)。从大量文献看,关于银企关系的衡量指标包括以下三大类:一是银企关系长度,以银企间的业务往来,特别是信贷往来持续的时间衡量,一般认为持续时间越长,银企关系就越密切。代表文献有Peterson and Rajan(1994),Berger and Udell(1995),周好文和李辉(2005),陈键(2008),何韧和王伟诚(2009)等。二是银企关系的宽度,通过计算与企业发生信贷关系的银行数量衡量,一般认为与企业发生关系的银行数量越少,银企关系越密切。代表文献有Hernández-Cánovas and Martinez-Solano(2007),Jiangli,Unal and Yom(2008)。三是银企关系的深度,一般定义为银行为企业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因为除了贷款业务,银行还为关系客户提供存款、投资、现金管理、财务咨询等服务,通过这些增值服务,银行能更全面地获取企业的信息,了解其运作和财务活动,进而增进银企关系。特别的,如果企业在银行能获得某种特定金融产品或某种优惠待遇,将表明该企业与银行关系非同一般。比如说,公司是否拥有授信额度,银行只有在对企业还款能力极其信任的情况下才会给予该企业授信额度(何韧,2010;苏峻、刘红晔、何佳,2010)。

银企关系的衡量中之所以没有纳入“人际关系”的指标,可能原因有二:一是认为人际交往只是获得“软信息”的方式,并不会影响信息本身的质量,在模型简化的时候应当把它忽略掉。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描述,它比现实简单、简化,舍弃了经济学家“认为”不重要的东西,以求得模型的建立和检验。西方经济学经典的“理性人”假设就认为人是“自私”而且“独立”的,人们在以往交易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以及非经济生活中的交往与经济交易无关,交易主体是“匿名”的。这个假设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该假设所造成的理论与现实的偏差足够严重,就必须考虑对其修正。现实中,许多银行都将长期的客户关系作为其企业文化和营销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因为在信贷市场中,特别是信息不对称严重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对于交易对手作为“人”的品质的一定了解,是信贷交易的必要条件,没有这种了解,就会产生严重的事前逆向选择和事后道德风险。尤其是在讲究“关系”的中国社会,在关系型贷款中忽略人际关系因素造成理论与现实的偏差将会更大。

二是人际关系难以直接衡量,选取指标进入模型较为困难。而且在国内,人们对于“人情关系”对市场的作用仍然存在不少质疑。宏观层面,用人情换权力获得特殊资源和政策有可能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效率;在微观层面,人际间的“面子”也被认为是能产生改变他人行为的权利,从而产生贪腐现象。这也是即便有部分学者认识到人际关系对于关系型贷款的重要作用,仍然要极力划清关系型贷款与“找熟人”、“拉关系”获得的贷款之间区别的重要原因。然而从现实看,银行不也经常从“熟人”的渠道去了解中小企业主吗?而企业主不也经常通过“找熟人”、“拉关系”来得到与银行沟通交流,争取贷款的机会吗?即便是“公事公办”,很多协定仍然是在人际交往中达成的,这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制度弹性”。所以说问题的核心不在于人际关系对市场规则的破坏,而在于人际关系是“软信息”得以传递的重要方式。当银行与中小企业法人间的信贷关系可以某种程度上简化为银行管理层与中小企业主之间打交道的关系时,必须要将人际关系的影响纳入到银企关系深浅的衡量体系中。

如何在关系型贷款的衡量中嵌入人际关系因素指标

描述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最为经典的论述莫过于费孝通老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差序格局”理论:人与人之间“……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所有的交易,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的,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同波纹交汇一样,其效果取决于是内部圈层的交汇还是外部圈层的交汇。目前,银行在信贷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而中小企业则处于绝对劣势。中小企业主在与具有审批权限的银行高层接触中,所能动用“关系圈层”往往取决于他们之间的私人关系。两者接触沟通多,关系密切,抵押物的审核、信贷额度的确定、放贷流程的办理弹性就大,效率就高;反之,中小企业就很难足额、及时地得到信贷支持。

当我们洞悉到人际关系因素在现实中对于中小企业获得信贷的关键作用,就必须重新审视关系型贷款理论:确实,银行根据“软信息”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这样降低了信贷门槛,拓展了市场,双方可以实现双赢;但是,如何保证“软信息”的传递质量和传递效率,核心取决于差序格局下的中小企业主与银行信贷员及管理层的人际交往。也就是说银企关系的关键指标之一应当是这种人际关系。这说明,目前在衡量银企关系时所选取的“信贷往来持续时间”、“与企业发生信贷关系银行数量”、“银行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数量”等指标还不足以充分描述现实中发生的关系型贷款。当然,这些指标某种程度上有衡量作用。笔者认为,应当在现有模型中加入“人际关系”衡量指标,以更恰当地反映现实情况。

“人际关系”指标必须再细化为可以采集数据的具体指标。数据获得一直是关系型贷款研究的一个瓶颈,即便是国外,也很少有大规模的中小企业调查数据。很多国外学者研究都采用美国“全国小企业金融抽样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简称NSSBF)的数据,该调查每两年一次。而在国内,数据的获得往往只能依赖于问卷调查,这既不利于规模数据的获取,也为独立学者研究增加了很多困难。罗正英、周中胜及王志斌提出可以利用资本市场上市前强制披露信息的便利,利用深交所中小板及创业板IPO招股说明书可以获得中小企业上市前三年的信贷数据,从而获得较多的数据样本。而且这些资料经过上市前的严格审核,具有较好的客观性。

笔者仔细翻阅2010年以后的近600份招股说明书,发现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指标间接反映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人际关系”:

一是企业高管是否有银行工作经历。一般而言,如果一个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曾经在银行有过工作经历,其对银行信贷流程以及人际关系的“潜规则”毫无疑问会非常熟悉,也就更容易在争取银行信贷时动用曾经的私人关系,从而获得关系型融资。

二是企业高管是否拥有“政治关系”(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曾任政府官员)。我们知道具有政治身份的人物在人际交往中拥有更多的人脉资源,更容易与银行保持良好关系从而获得贷款。余明桂、潘红波(2008)的研究即指出,在我国,很多民营企业热衷于建立政治关系,如聘请现任或前任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进入公司董事会,一方面避免或减少企业产权受到政府和官员的随意侵害,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进而降低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另一方面通过政治身份对国有银行的影响来为企业赢得贷款支持,克服或减少企业受到的银行信贷歧视问题。

参考文献

1.Lummer S.L.,Mc Connell J.J.,“Further Evidence on the Bank Lending Process and the Capital Market Response to Bank loan Agreement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 25,pp.99-122,1989

2.Berger A.N.,Udell G. F.,“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Journal of Business,vol.68,pp.351-381,1995

3.Berger A.N,Udell G.F.,“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The Economic Journal,vol.112,pp.32-53,2002

4.Diamond D.W.,“Reputation acquisition in debt market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7,pp.828-862,1989

5.Boot A.W.A.,Thakor A.V.,“Can relationship banking survive competition?”,Journal of Finance,vol.55,pp.679-713,2000

6.Blackwell N.R,Santomero A.M.,“Bank credit rationing and the customer relation”,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9,pp.121-129,1982

7.Sharpe S.,“Asymmetric Information,Bank Lending,and Implicit Contracts: A Stylized Model of Customer Relations”,Journal of Finance,vol.45,pp.1069-1087,1990

8.Rajan R.G.,“Insiders and Outsiders: The Choice between Informed and Arm’s- Length Debt”,Journal of Finance,vol.47,pp.1367-1400,1992

9.Petersen M.A.,Rajan R.G.,“The Effect of Credit Market Competition on Lending Relationship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10,pp.407-443,1995

10.Hauswald R.,Marquez R.,“Relationship Banking,Loan Specialization and Competition”,Indiana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2000

11.Petersen M.A.,Rajan R.G.,“Does Distance Still Matter?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in Small Business Lending”,Journal of Finance,vol. 57,pp.2533-2570,2002

12.Strhan P. E.,Weston J. P.,“Small Business Lending and Bank Consolidation: Is There Course for Concern?”,Current issue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vol.22,pp.821 -845,1998

13.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14.邓超,敖宏,胡威,王翔.基于关系型贷款的大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定价研究[J].经济研究,2010(2)

15.毕明强.基于贡献度分析和客户关系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研究[J].金融论坛, 2004(7)

16.周好文,李辉.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融资—实证研究及理论释义[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

17.何韧,王伟诚.密切的银企关系能降低企业的贷款成本吗?—来自中国信贷市场的证据[D].上海财经大学工作论文,2009

18.曹敏,何佳,潘启良.金融中介及关系银行—基于广东外资企业银行融资数据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3(3)

19.黄纯纯.公司上市、关系贷款与中国银企关系的重建[J].管理世界,2003(12)

20.罗正英,周中胜,王志斌.金融生态环境、银行结构与银企关系的贷款效应—基于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金融评论,2011(2)

21.陈键.银企关系与信贷可获得性、贷款成本—基于2003 年NSSBF 调查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8(1)

22.颜白鹭,阮继龙.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贷款成本[J].武汉金融,2011(4)

23.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8)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9

关键词:国有银行;股权;均衡价格

2005年以来,随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以及在香港上市,国内许多学者对引资的价格和必要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论证,其中尤以《金融研究》2006年第3期刊载的许国平、葛蓉蓉、何兴达的文章《论国有银行股权转让的均衡价格》(下面简称许文)最具代表性。该文对引资价格合理性进行了论证。笔者认为,许文在分析立场、论证逻辑以及银行价值评估方法三方面存在问题,有待商榷。

一、银行引资成本、收益问题的分析立场:国家还是汇金

1、汇金公司对国有银行的注资是国家投资行为而非财务并购行为。

汇金公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司,而是国家作为银行所有者权利的具体物化。宏观层次上,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整体进程分析,汇金公司本身就是国有银行改革的产物;微观意义上,从国有银行改制具体模式来看,汇金公司是代表国家对国有银行的持续性投资。注入的资本并不是汇金为获取银行所有权所必须支付的价格,而是国家作为银行所有者对银行投资行为的延续,是与继承关系。汇金代表国家向银行注资,就同时继承了国有银行的所有溢价。在这个意义上,汇金公司本身的财务成本和收益,只是国家作为银行所有者成本和收益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所以,许文用汇金公司所谓的成本-收益分析来评价国有银行是否被贱卖,分析立场错误。

2、从汇金立场出发的成本-收益分析。

许文在论证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经济合理性时,认为汇金“收益率不仅高于美国同期国债的收益率,且与汇丰银行的投资收益基本持平。”但这是从汇金公司个体利益出发来计算引资交易的得失。这里所谓的投入-产出分析,也只是汇金公司个体的成本和收益比较。许文割裂了国家作为国有银行所有者的历史联系,说明其对中国银行业制度变迁进程缺乏整体把握。

3、从国家立场出发的成本-收益分析。

从国家立场上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是评价银行是否贱卖的唯一标准。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股权转让才是经济上可行的。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不能简单的仿照一般工商企业那样估算其成本。在经济学意义上,可以用银行股权转让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来替代。银行股权转让的机会成本,等于银行股权为其持有者带来的各项未来潜在收益之和,包括剩余索取权收益的控制权收益。剩余索取权主要是红利分配等直接现金流收益;控制权收益则是间接的,是指由于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和控制所带来的额外收益。这两部分收益共同构成了银行股权的投资价值。

银行引资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归结到一点,就是如何评估银行股权的投资价值。投资价值本身应该成为股权转让价格的理论标杆(bench-mark)。考虑到交易者谈判势力等市场因素作用,实际成交价格与理论投资价值之间会存在偏差。但如果二者差距过大,转让价格未能真正体现银行股权的投资价值,交易就是不合理的。这才是许多银行“贱卖论”者质疑的本意。许文回避了对银行投资价值的评价,未能抓住银行“贱卖论”问题的本质。

二、银行引资成本-收益问题的分析逻辑

银行是否被贱卖,只能基于银行股权转让价格与其投资价值的比较,而不应该基于作为客体的股权投资者之间收益的比较。

1、美国银行三阶段持股成本与汇丰对交通银行的持股价格逻辑上不具有可比性。

许文认为“美国银行购买建行股份的价格略高于汇丰银行购买19.9%交通银行股份的1.76倍(P/B)的价格。”试图以此来证明建设银行没有被贱卖。

这里关键的一点是,美国银行三次购买价格的简单加权平均只是美国银行的远期持股成本,而汇丰银行购买交通银行股份1.76(P/B)的价格是即期成本。即使仅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两者之间也是不能简单对比的,因为两者远非发生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更为重要的是,考虑到中国银行业未来持续的增长潜力,建设银行股权远期投资价值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在这个意义上,以美国银行的上述远期持股价格与建设银行的远期投资价值相比较,二者的差距可能更大。

2、利用汇金与美国银行收益的简单比较论证引资价格合理性,存在逻辑错误。

许文论证建行股权引资价格合理性的另外一个重要论据,就是在引资过程中“汇金公司获得的收益远远高于美国银行”。许文认为,“建行上市后汇金持股总值增加了293亿美元,而美国银行持股总市值仅增加25.51亿美元,增值金额只相当于汇金的8.7%,所以建行引资价格比较合理。”

在汇金公司和美国银行收益的简单比较与引资价格合理性二者之间,在逻辑上没有任何联系。汇金公司与美国银行的收益,只是来自于共同分享建行IPO溢价的蛋糕。问题的关键是,事后的投资收益的大小并不能说明事前引资价格的合理性,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可以相互印证的因果关系。归根到一点,汇金公司并不是建行真正意义上的所有者,其只是作为建行所有者的国家的人而已。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许文论证的根本错误就在于,回避了对作为“投资标的”的建设银行投资价值的评价,而只是在投资者利益之间打转。整个论证过程出现逻辑错位。

3、许文对交易“标的”制度特征的一些论断具有片面性。

许文对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描述得过于灰暗,一些论断失实,具有片面性。不可否认,中国银行业面临诸多问题,但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制度转轨内生决定的。并且,有些制度安排正是中资银行的竞争优势所在:一是得益于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中资银行业一般拥有高于西方银行业的特许权价值(FV),也存有西方国家银行业所不存在的行业垄断溢价;二是政府信用对银行信用的隐性担保,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信誉和竞争力;三是得益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银行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这些都增加了其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所以,与国际银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并非一无是处。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一批中资银行,具有良好的治理水平和极高的市场地位和声誉,已得到国际银行业的一致认可。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水平也并非尽善尽美。说到丑闻,恐怕没有比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和美国“安然事件”更令人沮丧的事情了。

三、银行股权均衡价格的确定

1、银行股权价值评价方法。

银行股权价值的评价方法,通常可分为比较分析和折现现金流分析法(discountcashflow;DCF)两大类。比较分析法是直接将目标银行与从事相同或相近业务的银行进行比较,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根据账面价值评估银行价值;折现现金流分析法(DCF)是一种理论性较强的方法,它将投资者未来可获得的预期现金流现值加总,以此来估计银行价值。不过,折现现金流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难点:模型对银行长期经营情况的预测具有一定主观假设成分,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不能完全保证。

许文对建设银行股权价格的测算,运用的是简单的股息贴现模型(DDM):

P=D*(1+r)/(r-g)

其中,P为公司价值;D表示红利;r表示折现率;g表示永续增长率。严格说来,股息贴现模型与折现现金流模型基本原理相同,都严格依赖于对银行未来现金流的主观预测。并且,未来现金流预测的细微偏差,都将导致作为评价结果的银行价值的重大变动。

2、中国银行业增长潜质及调整的股息折现模型(A-DDM)。

过去二十余年时间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超过10%,成为亚洲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中国银行业规模实力也实现了高速增长。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时期,中国国有银行绝大部分经营利润都被用于历史包袱,其中包括补充计提贷款拨备、核销呆账和坏账等。账面利润仅体现为很小一部分。例如,2001~2005年工商银行共创造3079.59亿元经营利润,账面利润仅体现为464.42亿元。所以,净利润指标并不能真正反映银行的实际盈利能力。如果按此数据测算银行的ROA、ROE等盈利能力指标,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和投资价值无疑被严重低估了。

一个可以预见的结果是,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完成,不良资产历史包袱将被逐步消化。银行经营利润将更多的表现为账面利润,并最终以红利等各种方式回报给股东。所以,红利D的增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银行经营利润自身的增长,我们称之为技术性增长,以永续增长率g来表示;二是随着银行历史包袱逐渐消化,越来越多的银行经营利润将转化为账面利润。这种由于利润转化率提高带来的红利增长,我们称之为制度性增长,用t表示。与永续增长率g相比,制度性增长因素t是一种阶段性增长,其内生于中国银行业渐进转轨进程,当商业银行历史包袱完全消化、中国银行业改革完成之时,制度性增长因素也就不复存在。

n表示中国银行业完全消化历史包袱所需要的时间。制度性增长因素t只在第n阶段之前起作用,而技术性增长因素g则存在于银行经营的每一个阶段。在第n阶段之前,红利D的增长因子为(1+t)(1+g),而在第n阶段之后,红利D的增长因子为(1+g)。所以,调整的中国银行业股息贴现模型可简化为:

P=D+D(1)

3、中国建设银行股权均衡价格的测算。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典型的特征是渐进转轨。这就决定了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也必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按照目前改革进度预测,中国市场经济转轨的最终完成大概在2008-2010年前后。此外,我们估计转轨期间经营利润向净利润转化的年增长率在6%~10%之间。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10

Cassie今年22岁,她十分喜欢滑雪。通过MySpace上一个名为驿站马车岛(Stagecoach Island)的社区,她认识了很多和她志趣相投的朋友。

什么是驿站马车岛?Cassie的解释最为恰当:“这是一种互动游戏,可以促进社交,增长金融知识,很好玩。”

当你浏览省略 /stagecoachisland网页的时候,你会发现,驿站马车岛的创建者是拥有5400亿美元资产的富国银行(Wells Fargo Bank)。

Web 2.0正在席卷世界各地,各大金融企业也纷纷投入巨资参与其中。

早在2005年5月,富国银行就开发了驿站马车岛,进入社交游戏领域。富国银行营销高级副总裁Tim Collins说:“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回应、评论和博客内容。这些回应来自各个年龄段和各个阶层的互联网用户。这十分出乎我们的意料。因此,我们开始关注更多的博客,定期阅读博客上的文章,逐渐和博主建立起良好的关系。2006年3月,我们推出了首个博客――Guided by History 。”拥有博客经验的Collins补充说,随后,富国银行推出了若干个博客,其中包括Student LoanDown和Stagecoach Island blog。

社交网络更适合Generation Y(特指出生于1978年到1984年,并在2000年后成长起来的人)。美国RBC银行客户战略副总裁Janet Barkwell也指出,这些年轻人可能没有Gen Xers(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那么有钱,但他们也许是最有潜力的一个群体,“他们在生活中和银行的联系更紧密,也拥有更多的金融经验”。

与未来客户建立联系

现在的青年就是银行未来的客户。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通过Web2.0的社交网站和博客来接近他们。

年轻一代的技术驱动方式是以往几代所不具备的。根据Yankee Group调查,有72%的青少年经常登录社交网站。他们通过MySpace和Facebook结识对方,通过电子邮件、移动电话和短信相互联系。专家们一致认为,要想拓展这些青少年群体的市场,你就必须去那些他们聚集和沟通的虚拟社区,和他们一起交流,影响他们的行为。

RGB客户总监Anita Sands在提及他们的这些创新方法时表示:“我们正在不断寻求创新,并推广到整个企业。”她说,“我们利用这些技术作为向客户展示我们价值的一种方式,不仅是Web2.0,还包括任何新兴技术。”

RBC的社交战略是一项庞大的在线业务,包括播客、博客、Facebook网页和RBC的P2P等。RBC的P2P (省略)是一个网上论坛,主要面向大学生。

“我们现在聘请6个博客作者在网上进行宣传,以此吸引他们的同龄人。他们在自己的博客中带头讨论自己的银行业务经验,分享他们在资金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Barkwell认为,“让学生相互交流成功或者失败的金融经验,与同龄人分享相关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不错的、让他们产生信赖的方法。”

“在金融业务方面遇到问题时,人们通常都会找他信赖的人进行咨询。”Sands补充说,“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协助他们,利用我们提供的平台,让他们很容易地找到那个值得信赖的人,让他们在某种意义上产生共鸣。”

目前,RBC并不是唯一的一家将社交网络作为商业工具的银行。资产高达4130亿美元的TD银行也已经通过社交网络与未来的银行客户建立关系。

Facebook是一个社交网站,目前已经拥有4600万注册用户,每天的注册量高达20万。这对银行发展自己的网站提供了很好的机会。TD银行客户战略副总裁Su Mcvey表示,她和她的同事们都认为,这是与年轻人交流的最好方法之一。2007年8月,TD银行与Seagull Communications合作,推出了自己的Facebook网页,成为首个建立自己的Facebook网站的银行。该网站不只是为了推出产品,主要目的是为了与年轻人交流。该网站在建立仅6个月的时候,就已经拥有1万名活跃用户。

更好地利用博客

富国银行的Collins认为:“银行迈出的第一步并非建立Web2.0策略。相反,我们的第一步是要研究,在互联网上,尤其在博客上,大家是如何讨论银行业务的。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教育我们的内部员工,多聆听人们在博客上是如何议论的。”

富国银行推出驿站马车岛,也是为了帮助银行更好地使用博客来吸引潜在的年轻用户。Collins说:“我们喜欢聆听顾客在博客上的议论,这为我们提供很好的意见。”银行在社区中追踪到相关博客后,就会派专人和他们在网上进行交流。

信贷机构值得信任

一位名叫Henderson的博客指出,通过博客,银行可以和潜在用户进行很好的沟通交流,又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且让这些用户很好地感受到银行在这两方面的努力。

Virginia Brady是纽约州克林顿郡的一名辅导员。她收到了Ufirst信贷机构一份为期15年的会员服务合约,她十分满意此项服务。她给该机构的董事局留言道:“我觉得我获得的服务越来越好。”

Brady两年前开始撰写博客,她渴望成为UFirst信贷机构的一员。“2007年11月,我向各位董事会成员提出了一项有关博客的建议,调查我希望使用的软件和文件格式。”她说,“这项提议在2008年1月份得以正式实施。”

Brady在她的博客中介绍了该公司董事局的行动、员工的活动,以及一些与金融业务有关的其他情况。Brady的博客已经引起众多银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规避声誉风险

不过,博客和社交网络虽然已经成为许多银行笼络年轻一代用户的重要方式,但银行对因此可能带来的风险也心存忌惮。Henderson对银行的调查显示,许多银行都害怕错过Web2.0机会,然而他们也害怕风险,尤其是信誉风险。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11

衍生金融工具是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全新金融产品,受到国际银行界的高度重视和追捧。据统计,到2008年6月,仅美国银行就持有177万亿金融衍生产品,超过其资产总额13倍。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也在衍生金融工具方面逐渐推出相关产品,包括债券远期交易、人民币利率互换等。然而,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使金融衍生品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并使这一业务受到重新审视。那么,商业银行持有金融衍生品合约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对此,本文将从风险水平、盈利水平等角度,在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经营效率。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假设1a:由于风险对冲的作用,金融衍生品交易会降低银行的风险水平;假设1b:由于过度交易或交易不当等原因下,金融衍生品交易会提高银行的风险水平;假设2a:由于套期保值等因素的影响,金融衍生品交易会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假设2b:由于过度交易或交易不当等原因下,金融衍生品交易会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

二、衍生金融工具影响商业银行绩效的实证检验

1、样本与数据来源。为了检验衍生金融工具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本文将选择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研究。考虑到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华夏银行并没有在财务报告中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量,因此我们将此3家上市银行从分析样本中剔除。此外,经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上市商业银行在2007年起前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价值发生了较大变化,考虑到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本文以2007-2009年为时间窗口。与此同时,由于在上市银行财务报告的季度数据中并未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量,因此本文将以年度数据位基础进行分析。最终,我们获得了9家上市银行2007-2009年共27个观测数据,9家银行具体为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本文实证分析所用数据均为笔者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上市银行财务报表数据整理而来。

2、模型建立与变量定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检验金融衍生工具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而安全性水平和盈利性水平正是反映银行绩效的两大核心指标。因此,本文将建立安全性模型和盈利性模型,以此检验金融衍生工具的相关效应。

(1)式中被解释变量N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用以衡量商业银行安全性水平或者风险水平,不良贷款率越高,银行安全性水平越低,风险水平越高;

(2)式中被解释变量ROE指净资产收益率,是商业银行盈利性指标的直接体现,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该银行的盈利能力越强。方程(1)和(2)中W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量指标,是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LnS表示当期总资产规模的对数,银行资产规模的大小与银行盈利性和风险水平都有直接的关系。理论而言,规模越大,资产协调能力和运营能力越强,此时银行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低的风险水平。同时,该指标的引入可以解决异方差的问题。G表示有问题贷款与全部贷款的比值,该比值越高,说明银行资产的质量越低,它会与风险水平正相关。CCAR是核心资本充足率,比率越高,银行的管理水平越强,抵御风险能力越强。NIM表示净利息收益率,净利息收益率越高,银行的盈利能力越强。D是指银行利润率,该比率越高,银行的管理能力越强,承受风险能力越强。方程中μ1、μ2表示方程的误差项。

3、实证结果

(1)描述性统计。表1描述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2007到2009年间衍生金融品的交易情况。结果显示,在三年间,金融衍生品总体上存在上升的趋势。这表明随着金融全球化以及国内金融开放和经营环境的变革,我国商业正主动适应国际趋势,积极地拓展金融衍生品表外业务以牟取更多的利润来源。然而,表中数据也反映,金融衍生品交易额在2008年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如标准差从4900亿元下滑到4720亿元,这也许是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下主动退出策略的结果,也有可能是金融环境变化导致金融衍生品账面价值缩水的缘故。

此外,根据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总体情况看,其中:(1)不良贷款率的均值和中位数在三年中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如均值从2007年的0.0227下降到2009年的0.0111,并且标准差也在逐年下降,从2007年的0.0143下降到2009年的0.0038,说明商业银行风险在总体上不断下降,并且银行间风险的差异也有缩小的态势。结合上面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额上升的趋势,初步判断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与商业银行风险呈负相关的关系。(2)在考察期间内,样本银行的盈利水平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上,表现出与衍生金融工具名义价值的变化相同的变化态势。尤其是2008年衍生金融工具名义价值数量减少(由2007年的0.0201下降到0.1991),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略微下降,这初步印证了金融衍生品交易与银行盈利性的正向关系。

(2)金融衍生品交易影响商业银行绩效的回归统计

1)金融衍生品交易对商业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表1中的回归结果表明,金融衍生品交易量会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产生正向的作用,金融衍生品交易量W增加1个单位,不良贷款率将增加0.0013个单位,从而表明金融衍生品交易在我国商业银行并没有产生预期的负相关的关系,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上没有产生预期的风险对冲效果,假设1a并没有得到验证,这有可能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系统风险对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交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事实上,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世界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信贷市场都受到了重创,衍生金融工具为全世界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带来的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负面影响远大于其能带来的正面影响。当然,这一结果的出现也许与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品认识不够,经验不足相关。至今,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仍不成熟,金融衍生工具品种较少,并且从事境外衍生市场受到严格限制,同时能熟练操作衍生金融工具的从业人员甚为短缺,因此有可能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效率低下,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对冲效果并不显著,甚至出现了与银行风险在较低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的现象。此外,表中数据表明,银行规模在较低的显著性水平下与风险水平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银行规模越大风险越低的理论预期;资本充足率与风险水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表明银行资本越充足其风险将越低;有问题贷款率与风险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表明有问题贷款率是银行不良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识别回归方程中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对回归中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VIF值都没有超过2,从而说明回归分析中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2)金融衍生品交易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在方程(2)的基础上,表2检验了金融衍生品交易与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关系。表中数据显示,金融衍生品交易量W的系数为-0.2666,并具有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金融衍生品交易量会导致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显著地下降,也就是说金融衍生品交易会降低银行的盈利水平,因而说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并没有起到套期保值的效果,假设2a没有得到验证。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也许存在金融衍生品过度交易或交易不当等问题。与前文相似,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品业务上尚且“涉市未深”,从而并不存在过度交易的情况。然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转制而来,在治理结构上存在产权虚置的问题,根据理论商业银行高管有可能通过各种方式侵害股东资产。事实上,根据自利理论,商业银行经理通常会借助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来实现个人财富最大化,而这种财富的实现通常是以牺牲银行价值为前提。因为在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下,以场外交易为主的金融衍生产品通常缺乏足够的外部监管,从而有可能导致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冲突。所以,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量越大,其问题将越严重,并由此有可能导致银行利润或价值的下降。由此而言,金融衍生品交易与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的原因有可能是在股权冲突下银行高管对金融衍生品交易不当所致。同时,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上缺乏足够的经验,有可能存在认知不足等问题,从而导致较差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效果。由此可以判断,前文金融衍生品交易量与风险正相关的现象有可能同样是金融衍生品交易不当等原因所致。此外,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表中数据显示了银行规模越大银行盈利能力越差的现象。这进一步印证了我国商业银行存在较为严重的股权问题。然而,随着商业银行积极拓展包括金融衍生品交易等在内的表外业务,银行收益中出现了越来越多非利息收益,因而净利息收益率与银行盈利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缺乏足够的显著性。与前文相似,表2中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中各自变量的VIF值最高都没有超过2,说明方程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结束语

交通银行论文范文12

关键词:银校通;收缴费;网络通信;数据转换;WinSock控件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1-0158-03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the Bank-College Payment System in Colleges

YI Mei-chao1, QIN Yu-hua2

(1.Xuzhou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Teaching Affairs Office, Xuzhou 221116, China; 2.Xuzhou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Basic Courses,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Bank-College Payment System (BCPS) in three aspec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banks and colleges, the research contents of BCPS and imple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llege financial software and bank management software, the research of data format requirements of college and bank management software and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 mode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between banks and college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thoughts of implementing the BCPS between banks and colleges.

Key words: Bank-College Payment System (BCPS); payment network communication; data transformation; WinSock control

近年来,国内外高校都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战略改革,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效的管理体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迫切需要以一种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来推动高校收费管理工作的改革。因高校在校生规模和教育经费金额数量的急剧增加,高校与银行间的资金流动也大大增加,如何方便学生或家长的缴费,减轻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学校的收费成本和因误收假钞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学校十分关心的问题。在信息化、网络化的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何利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高校校园数字化,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所面临的新课题。

1 高校与银行资金结算合作模式的现状

银行与高校间的学生学费的收缴业务有多种的合作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技术条件和优缺点。当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行各业中普及使用时,基于C/S模式的Windows应用程序得以广泛应用,如各高校财务处使用的复旦大学天翼财务管理软件,它是在校园局域网内实现财务数据网络化管理;当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使用时,基于B/S模式的WEB应用程序将逐步取代C/S模式的Windows应用程序。而目前国内各高校财务使用的管理软件大部分还是C/S模式的财务管理软件,因此,学校的收费工作基本是高校财务处独立完成。如何实现银行与高校间的财务数据网络化,已被各高校列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和开发[1]。当前高校与银行进行银校通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传统的人工模式

高校财务处有独立的收费软件,由学校财务处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系统生成学生扣款数据信息表,完成学生各种学杂费的收缴工作并生成相应的数据表,人工交送至银行,银行负责从校方提供的扣款数据表中实时从学生银行卡上划卡收费。该模式特点是,学校财务处与银行间无数据库共享,数据库无网络连接,学校的财务数据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银行无权访问学校的财务数据;其缺点:一是校方财务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二是校方必须及时把学生学费收缴数据信息送到某银行;三是扣款数据表必须由学校指定财务工作人员专程送到银行。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已经使用了各种财会管理软件,但大多与银行往来帐务是人工行为,不是实时交易和电子交易,高校财务数据库与银行数据库无任何方式的网络连接和数据交换,使得学校财务数据与银行帐务无法实现网络化实时管理。

1.2 半网络化的人工模式

该合作模式与上述模式有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是学校财务处生成的学生收缴费数据表不再交专人送至银行,而由专人将学生收缴费数据表发送到银行指定的邮箱或其它存储设备中,银行定期到此处取出该数据表,进行扣款,将结果再发送到校方指定的邮箱或存储设备中,校方在指定的时期取出银行返回的数据,导入到校财务管理系统中,完成此次交易。其缺点是:一数据的保密性不能得到保障且周期长;二是数据表文件易丢失;三是当学校与银行往来业务增多时,易产生错误。因此,采取这种模式的风险较大,且已过时。

以上两种人工静态模式,存在着学生银行账务信息与学校学籍及财会管理信息脱节的情况,人工静态模式导致了学校在银行完成学费收交工作以后依然要进行大量的二次人工对帐和核实工作,耗费了银行和学校双方财务人员大量的精力,通常一次收交学杂费工作的对帐工作都要延续几个月;同时,在该模式下,学校财务不能及时了解学生交费情况,催交报表不能及时体现,催交工作难度大;也经常出现因学生学籍变动、费用减免等因素不能及时通知银行做出相应的扣款金额调整而导致错误。

1.3 网络化的实时结算模式

随着Internet技术的普及应用,“银企、银校直联”的先进技术与服务方式已被众多领域采用,“网上缴费系统”应运而生,该模式依托“网上银行”的安全保障,将基于Internet技术的网上支付技术引入到了高校学生收缴费中。该模式的优点是:一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学生或家长可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交费;二是校方财务处不需要对学生的银行卡进行管理,由银行方负责办理;三是校方能及时、准确了解每位学生的缴费情况。其缺点有:一校方财务管理受控于银行;二校方财务处服务器与银行服务器连网,校方数据库与银行共享数据,因此校方数据无保密性和独立性,不利于高校相对独立的财政管理[2]。

2 银校通学生收缴费系统研究的目的

当前高校收费都是利用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系统,主要通过代扣代缴等手段收缴学费。新的收费理念是:充分利用电子支付手段和网络技术,实现收费工作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新模式是:突破单纯校方与银行方面的人工合作方式,将它扩展至网络支付管理系统,从而利用电子支付系统收缴学费;新方法是:实现学生学费自助缴费终端机缴付和网上支付等手段缴交学费。

2.1 拓宽银行的现金渠道,减少银行的资金成本

对于银行来说,高校学生的学费收缴工作是银行面向教育系统的一类重要中间业务,随着高校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与银行间的资金流动也会大大增加,建立在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开放性的网络化基础上的银校通学生收缴费系统,大大拓宽了银行的流动资金渠道,高效的资金转帐模式,减小银行和高校的现金成本。

2.2 减轻校方财务人员业务高峰时段收缴现金的工作压力

实现将学生学费的收缴工作转移到银行端和网上银行实现,从而减少了学校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大量手工操作,减轻新学年开学时财务人员高峰时段收缴现金的巨大压力。同时,也转移了如误收假钞等很多可以避免的风险,减少学校的收费成本。在对帐方式上,由学校和银行的人工方式对帐改为双方在网上实时核对,提高数据核对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大大减轻财务人员收缴核对工作的巨大工作压力。

2.3 业务实时性强,直接反映财务现金流

动态交易模式的银校通系统真正实现了收缴分离,职责分明,银行负责扣款,学校负责维护学生收缴数据的准确性;系统数据交换的实时性保障了校方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收缴费情况和现金量,根据交费情况校方可以及时调整对策及做出必要的决策,学生在任何地方缴费后,学校财务都可以第一时间从系统查询到;银行与学校的实时收费、实时结算,节约了银校双方的大量资金成本。

2.4 具有较强地灵活性,适应不同的收费和分摊模式

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特殊情况可以通过银校通收缴费系统,随时改变对学生学费的收缴方式。银行则根据校方的要求,实施代扣,并完成对学校和银行的分成、各种明细费用的分摊,有效的减轻学校财务部门的大量复杂繁琐工作。由于学生的收缴数据由学校管理,学校可以对收费时间、学生的缴费额度等作出灵活的调整。如学校根据国家政策对部分学生减免缴费额度,助学贷款以及学生学籍变动等都由学校自己灵活控制管理。

2.5 方便学生缴费

银校通模式拓宽了学生的缴费渠道,不仅支持在校内财务处交费,同时还支持到银行柜台和网上银行,大大方便了学生和家长,缩短学生缴费时排队等待时间。学生可用自己的学号和密码随时登陆学校的校园网站,查询自己的欠缴费情况。

3 银校通学生收缴费系统研究的内容

3.1 高校财务管理软件现状及使用情况

高校实行先交费、后注册的思想是通过学校财务管理系统软件的控制来实现。目前国内高校使用的财务管理软件大部分是复旦天翼财务管理软件,该系统的学生收缴费功能包括自动生成学生的各项扣款明细表,把该数据表送至银行管理系统,由银行方发起进行大批量代扣款,并将扣款结果返回校方财务处。财务处通过系统接口实时向学校各管理部门提供学生学费的收缴情况,如教务处学籍管理科需要的交费数据。 学校部门根据财务处提供的数据,通过注册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实时控制, 对于未缴清学费的学生,不提供注册通道。学校各学院通过财务处提供的高级管理平台, 也能够实时同步查询学生学费的缴纳情况。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交费主要是通过各银行卡或到校财务处交费,而银行与高校财务处双方没有实现数据的网络交换[3]。

3.2 学校和银行各自系统数据的分类及生成的文件格式

高校财务管理系统软件都有“自由报表”功能,用户可根据财务工作的需要,利用系统提供的自由报表功能,生成各种外部上报会计报表和内部管理层需要的内部统计、汇总、分析表。表中的各类数据均由财务提供的报表公式进行定义,可自动填入报表,并可实现不同套帐间取数,以达到生成汇总报表或合并报表的目的。如根据学校在校生人数自动生成学生的各项学杂费报表,并将该报表以数据表DBF格式的文件导出为自由表,此表为银行对学生进行扣款提供数据依据。

银行管理系统软件如何对已开帐户进行扣款不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校方提供的数据格式必须满足银行管理系统能接受并进行处理的数据格式,而复旦天翼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导出的是DBF格式文件,因此必须将DBF格式的文件转换为银行需要的格式文件,如TXT格式的文件,并发送到银行服务器。银行将完成扣款后生成的TXT格式的数据文件发送到校方服务器,而复旦天翼财务管理系统软件只能导入DBF格式的文件,因此还需要将银行返回的TXT格式文件再转换为DBF格式文件,导入到校方财务管理软件,完成一次银行与学校的数据交换。

3.3 银行与学校网络通信方式的选择及可靠性

实现学校与银行间的数据交换必须建立学校与银行的网络通信,为保障数据通讯的安全性应考虑建立专线网络连接。完成银校通数据交换的网络通信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类:

1) 用Internet上的公网服务器中转数据,但对于大数据量的中转,显然受到服务器和网络的负载极限的限制,数据包易丢失,且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不能得到保障。

2) 依靠Internet上的公网服务器做载体,将这两台分别处于不同局域网的机器相互介绍给对方,在它们建立连接之后,服务器即脱离关系。这种方式下,服务器把A的NAT端口映射关系告诉B,又把B的NAT端口映射关系告诉A,这样AB两台计算机相互知道对方的端口映射关系后,就能建立连接。因为A和B各自的端口映射关系是靠各自的网关动态建立的,动态建立的映射端口能自动告知对方。也可采用静态端口映射方式,不需要中介服务器,在各自的网关上,用工具将某个端口(如1350)和局域网内的某台机器(如内网IP为 211.70.248.10,端口1360)做好静态映射,网关会自动将出入于1350端口的数据发往211.70.248.10的 1360端口。通信之前,将对方的端口映射关系做配置。有多少台网内机器要通信,就得映射多少个不同的端口,同时在另一个局域网内的机器就要做多少个配置[4]。

采用动态和静态的方法要根据实际的需要而定,可行性还必须经过测试。本人在设计过程中采用Windows Socket控件实现银行和学校间点对点的网络通讯及数据交换,具体的设计方法及程序我将在《用WinSock控件实现银校通学生收缴费系统的设计》作详细的论述。

4 银校通学生收缴费系统实现的方法

根据目前苏北地区部分高校财务管理软件的使用现状和需要,即学校负责生成代收缴学费清单数据库表,银行负责从校方提供的数据表中,在学生开设的银行帐户中进行代扣款。因此如何实现学校与银行数据的交换是系统程序设计的关键。学校与银校要建立点对点的网络连接,校方将生成的学费扣款清单表通过网络传输到银行,银行将扣款结果数据通过网络返回到校方,即完成一次数据交换过程。学校将结果导入到校财务管理系统后就能及时了解学生的交费情况,学生也可以从校园网内查询交费结果。根据以上对银校通实际的需要及内容的研究,可以确立具体的理论实现方法,如图1所示。

4.1 财务提交银行数据的分类及生成格式的实现

1) 数据类型转换:主要完成对学校财务处财务管理软件(天翼财务管理软件)生成的DBF数据文件,按照银行所需要的数据类型进行转换,把DBF格式的文件转换为TXT文件格式,并对数据转换后的结果进行校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 数据类型的再转换:

主要完成对银行返回的TXT类型的数据文件进行再次转换,按学校财务管理软件(天翼财务管理软件)系统所需要的DBF表格式文件,把TXT格式的文本文件转换为DBF表格式文件,生成的DBF数据文件,并对数据转换后的结果进行校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4.2 银行与学校网络通信方式的选择及可靠性的实现

1) 学校与银行建立网络通讯

用Windows Socket控件设计完成学校端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界面,根据银行服务器指定的IP地址和端口,用WinSock控件设计网络连接应用程序,监听指定IP地址端口的就绪状态,如指定端口就绪,则学校服务器发出要求网络连接信号,建立银行服务端与学校服务端网络连通,并发送数据文件到银行服务器,完成本次数据的发送,等待银行对发送的代收缴费数据进行处理后,再次连接获取结果数据文件[5];

2) 学校与银行建立二次网络通讯

监听指定IP地址端口的就绪状态,如指定端口就绪,则学校服务器发出要求网络连接信号,建立银行服务器与学校服务器端的网络连接,并接收银行服务器端发送的结果文件,成功后发送获取数据成功信号,告知银行服务器,中断本次网络通讯,完成本次学校与银行的代扣款交易,关闭网络连接。

4.3 校方银校通管理软件平台的开发与实现

银校通校方管理应用软件的设计可以采用Visual Basic或Visual FoxPro 或Visual Studio C#作为开发平台,设计客户端用户操作界面,利用Windows Socket控件,设计实现学校与银行的网络连接和数据发送与接收操作界面。其中包括学校端软件开发工具平台的确立和选定,操作流程、用户界面的布局和系统功能的设计,确保软件的扩展性和可更新性及后期的维护、功能扩充。该系统的客户端口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设计如图2所示。

5 结束语

银校通学生收缴费系统软件的开发,是基于财务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财务工作的特点及计算机软件设计知识,对银校合作的现状、需求、可行性和实现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和论证,为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专业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法。限于文章的篇幅,该系统应用程序的实现方法及软件设计,将在《用WinSock控件实现银校通学生收缴费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给出详细的设计步骤。

参考文献:

[1] 秦永伟.浅析财会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控[J].中国科技信息,2008(11).

[2] 窦玉林.财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初探[J].财会通讯,2008(4).

[3] 段洪成.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改进财务报告和控制[J].绿色财会,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