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研究生个人论文

研究生个人论文

时间:2023-03-24 15:01:10

研究生个人论文

研究生个人论文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档案

个人诚信档案是每个公民在社会活动中是否诚信的真实记录,是公民个人是否诚实守信的真实凭据。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社会生活中,“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如果没有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是未来国家生存发展的主力军,理应具备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但是,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并不十分乐观,无论是在招生人学还是进校求学以及最后的求职、就业等各个阶段都存在着种种欺诈失信行为,令人不禁扼腕痛惜。这不仅站污了大学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对此,本文就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必要性

首先,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手段。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我国信用记录虽然刚刚起步,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信用意识会逐步增强。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信用,自觉地维护自己良好的信用,意识到诚信是一一笔无形的资产,这笔资产无论对于将来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发展都至关重要。可以说,诚信档案是大学生的第二张身份证,是大学生步人社会的通行证,也是关系大学生未来前途的公证书,它警示大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关注自己的诚信形象,切莫为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而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川建立诚信档案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可以使大学的“终极产品”—毕业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讲信用、负责任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建立诚信档案是信息时代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客观需要。目前社会上大量假文凭、假证书、虚假求职简历的出现,使得用人单位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调查真伪,担负起打假的重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量信息以动态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对学生的在校行为作出信用评分,出具个人信用评估报告,使大学生在毕业时,除了成绩单和各种资格证书外,信用档案的内容将作为用人单位的主要参考资料,让毕业生带着个人信用档案踏上求职之路。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了社会。对个人来说,有了一张良好的信用记录就等于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竟争市场上多了一份举足轻重的竟争优势;对用人单位而言,也就等于有了一份清晰可信的关于应聘者品质的鉴定。

第三,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为了使大学生能按时偿还贷款,各高校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但实际效果都不理想,而且做起来又缺乏依据,显得底气不足。要彻底解决这一间题,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不失为上策。通过这一举措把学生的贷款情况与个人档案一并输人微机,将学生步人社会之前的第一张信誉卡公布于众,让他们接受社会的监督。这样不仅能使银行及时了解学生学籍变动情况和毕业后的去向,而且方便了银行与学生的准确、快速联系。同时,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信用,自觉维护自己的良好信用,以及时还贷为荣、恶意拖欠为耻,在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归还贷款。这样就能较好地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有利于助学贷款的继续开展。

第四,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人是组成社会的单个细胞,没有个人的诚信,也就谈不上整个社会的诚信,个人信用度之和反映了全社会的信用度。对一个人而言,诚信乃安身立命之本。不讲信用,无异于自杀,害人害社会,最终害的还是自己。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言,信用环境是衡量其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经济发展之本。综观历史,横看世界,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人能够长久立足;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也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国家能够兴旺发达。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已越来越意识到信用问题的重要,对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只有少数地区建立了个人信用体系。而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推动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也会对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家的助学贷款工作。

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构想

个人档案是档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建立健全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制度。就目前而言,刚人校园的绝大多数学生,无论是在金融信贷、投资保险方面,还是在奖励、惩罚等方面几乎是空白。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可以为他们今后完善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奠定基础。为此,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要将人事档案作为个人诚信档案的载体。在我国,无论国家干部还是普通工人,都有一个与其一生相伴随的人事档案,大学生也是如此。在他进人大学校门以前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人事档案,随着时光的流逝,档案的内容也在一点一点地充实。在人事档案的工资之后再加上一项个人信用的内容,这样既符合中国国情,实行起来也比较容易。因为几十年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只要涉及、了解并证实有关个人履历等方面的情况,都习惯查阅相关人的个人人事档案,因为它记录着个人在社会主体活动中的原始情况。档案的原始性和凭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在人事档案中增加个人信用档案的内容,是对人事档案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人生刚刚掀开精彩的第一页,最绚丽的蓝图要靠自己去描绘,个人的信用也是如此。

第二,要合理规划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凡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证明主体信用的材料都应视为诚信档案。而对于一名大学生或刚人学就需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来说,他的诚信档案还是一片空白,需要在未来的岁月中自己去书写,因此应从这一时刻开始,就着手收集能反映大学生诚实守信的资料.具体内容应包括:(1)个人的基本资料。即大学生姓名、年龄、户籍所在地、家庭情况、所在院’校、学习专业、特长、学籍变动、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2)个人信用资料。即大学生与银行签定的国家助学贷款合同和申请续贷合同、离校后与银行联系还贷情况、学杂费的交纳情况、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作出的信用评分和权威部门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等。(3)个人毕业资料。即大学生毕业与否、就业情况、就业单位、联系方式,以及毕业后继续深造的院校名称和所学专业等信息。

研究生个人论文范文2

一、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

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爱因斯坦就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好的毕业论文一定有一个好的选题。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选题应该符合专业性。公共管理专业致力于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为政府机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和各类社会组织培养基层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实践型人才。因此,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聚焦现实生活、社会变迁和热点问题,以及公共管理领域的组织、事件和个人行为。由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强,所以对于交叉学科的论文选题,为了避免论文在内容上发生学科的偏移,选题的专业性必须要注意。例如,对一个公共管理和法学的交叉学科论文选题,应该从公共管理专业的视角来陈述论文题目和建构论文的核心研究问题,而非从法学专业的视角。

(2)选题应该体现“小而美”。纵观各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从课程设计上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宏观视角、整体思维和全局意识,这是优点,但在毕业论文设计上,就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不足。很多学生在选题上都体现出了这种宏大叙事的偏好,例如,题目中经常出现的“我国…”、“模式研究”这样的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本来就是一个小的科研课题,篇幅也一般在一万字左右,所以重点在于“解剖麻雀”,将一个小问题讲通、讲透,而不能贪大、贪全,可以将宏观的政策、理论和视角作为背景,但落脚点还要在微观行动和具体个案/问题上,因此选题上务必要“小而美”,而非“大而范”。毕业论文的选题是一个由“大”到“小”的过程,不断“窄化”、明确的过程。最开始学生可能只有一些比较含糊的想法,然后通过查阅文献、实践和思考,变成某一领域的调查研究主题,最后,通过反复地“学而思”,将这一比较笼统、宽泛的调查研究主题,变成特定领域、特定现象中的针对特定问题的选题。毕业论文选题的“美”主要体现在选题的价值和意义上。一个好的论文选题是有核心研究问题的,这个研究问题是现有的文献资料所不能回答的,因而需要研究者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去探究、解密,这也就是论文选题的价值所在。而现在很多本科毕业论文是没有研究问题的,或者这个研究问题过于的简单,这样的毕业论文就只能是泛泛而谈,缺乏创新、反思和深度,也就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论文的意义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之分,本科的毕业论文更注重的是论文的实践意义,所以,论文的选题最好能来源于实践,这样才能保证论文的内容和结论真实具体,论文的建议具备可操作性。

(3)选题应该注意时效性。本科的毕业论文应该关注当下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社会公共管理现象和问题,所以选题应该有一定的时效性,而尽量避免对历史事件的研究,这样能够降低论文研究的难度。例如,部分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可能对公共危机管理比较感兴趣,想将这个领域作为论文选题,但是由于公共危机事件具有偶然性、突发性、紧急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所以很可能在论文研究期间没有典型性的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因而学生会选择以一些过往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作为案例,但这样研究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就难以保障了,因为学生会很难找到经历事件的关键人物进行访谈并收集丰富的一手资料,最后这类的毕业论文往往会变成二手文献(尤其是新闻报道)的整理和总结。

(4)选题应该考虑“量力而行”。本科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时就应该从主客观两个层面来考虑可行性。主观层面的可行性要综合考量的是[3]: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语言、体力等方面是否具备进行论文研究所需要的条件。客观层面的可行性包括:时间、经费和资料的获取等是否可行;研究是否会侵犯被研究对象的隐私,是否会违背研究的道德伦理,甚至触犯法律。因此,有的论文选题很有价值,但如果受主客观限制,学生完成不了,也要果断放弃。例如,现在很多同学都喜欢写以“互联网+”为主题的论文,因为“互联网+”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热潮和趋势,与其相关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部分学校或教师也倾向于鼓励、引导学生去写作此类论文,然而事实上,“互联网+”论文的写作就离不开对大数据的获取、挖掘和分析,但大数据的获取难度较大,很多时候还涉及到商业机密和隐私,所以,作为大多数本科生根本没有办法驾驭此类论文。

(5)选题应该以“学生为导向”。应用型本科的毕业论文在选题上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研究兴趣、意愿和选择,不能搞命题指派或导师包办。只有以“学生为导向”,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避免学生对导师的过度依赖。

二、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是一项复杂的认识活动,而研究方法是实现论文研究的必要手段和工具。研究方法是为研究选题和研究内容所的服务,因此,研究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宜对于毕业论文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研究方法是一个有着不同层次和方面的综合体系,它所包括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对于本科的毕业论文而言,研究方法需要关注的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而没有必要对方法论和研究方式进行阐释。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很多,选择的依据是哪种方法能收集到更丰富和真实的资料,通过该方法所收集到的资料能更好地对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进行回应,能作为有效论据支撑论点。对于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常见的误区包括:

(1)研究方法贪多。很多学生认为,使用更多的研究方法,能够凸显论文的工作量,体现学生对于研究方法的掌握,其实不然。研究方法的使用并不是毕业论文质量考察的重点所在,它只是一种调查研究的手段和工具,因此,研究方法在精不在多。好的毕业论文,只要论据充足,足以支撑论点,用一种研究方法也可以。大部分的毕业论文可能需要多种研究方法来组合和相互补充使用,此时,需要交代清楚不同研究方法的具体使用情况和旨在回应的研究内容,避免出现研究方法多而混乱的局面。

(2)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使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科学性之争在学术界从未停止,这两种研究方式在哲学基础、研究范式、理论模式、资料收集技术、分析方法等多个层面都有巨大的差异,因此,两者具有较大的互斥性,而非兼容性。此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研究方法体系中属于第二个层次—研究方式,而非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然而很多毕业论文在介绍研究方法时都会写到:“本研究采用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这就犯了两个错误,其一: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研究方法体系中属于第二个层次—研究方式,学生这么写是把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理解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其二: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不存在結合的可能性。很多学生理解的定量研究仅仅只是统计资料的分析,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规范定量研究。所以,较好的处理办法是在本科的毕业论文中,避开提及方法论和研究方式,只介绍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3)对问卷调查法的滥用。问卷调查法是社会调查中的常用和有效方法,但在本科的毕业论文中,对问卷调查法的应用有很多不当,具体的问题类型包括:第一,将调查问卷的设计局限地理解为问问题。调查问卷是由多个问题组成的,但这些问题是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而提出的,包含了研究者的一些研究假设(例如: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考虑到了测度的效度和信度。将调查问卷的设计狭隘地理解为问问题,就会很容易出现关键问题缺失、问卷的效度和信度不足等问题,问卷调查的科学性也会遭受质疑。第二,问卷调查法的应用不与抽样方法结合使用。抽样方法包括两大类:概率抽样法和非概率抽样法。严格的来说,问卷调查法只有与概率抽样法结合使用才具有统计分析的意义。但在现实的研究过程中,由于研究者无法获得完整的抽样框或被研究对象属于社会少数群体不方便抽样等原因,概率抽样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严谨性往往要打折扣,很多问卷调查是基于非概率抽样的。这样的直接影响是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误差。另外,近年来,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喜欢用网络调查法,这是因为网络调查操作简单,发放和回收问卷的速度快,研究结果能够迅速生成。然而,网络问卷调查适合的只是一些对社会舆情、网民态度等的调查,它并不是一种学术论文调研方法。首先,它的抽样方法是非概率的,样本的代表性会很差;其次,研究者很难保证填写问卷的人是否认真、负责,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有效率很难保证;最后,通过网络调查输出的结果基本上都是简单的频数统计,没有办法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所以本科的毕业论文在研究方法上,最好的处理办法还是要将研究的主题缩小,当研究对象的数量在一个适度范围内时,可以采用全样本调查,这样就不会存在样本代表性的问题。对于无法进行全样本调查的论文研究,即使无法进行概率抽样,也一定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问卷的信度等问题,不能走捷径。第三,把问卷调查法作为“包治百病”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只是所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的一种,它也有一定的适用条件,例如,需要配合抽样方法结合使用,需要被研究对象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等。但当问卷调查法的适用条件不充足或针对某个具体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有更适宜的研究方法时,需要放弃问卷调查法,改用其他的研究方法。现在很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都偏爱用问卷调查法,而当研究方法选择不当时,就很容易出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三者的脱节错位,最后论文中的论据不足以支撑论点。

三、毕业论文行文中的常见问题

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几个部分:绪论、文献综述、论文的主体部分、结论和建议。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常见问题见表1。

四、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建议

(1)重视本科毕业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本科毕业论文对学生和教学单位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提升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需要强化学校和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毕业论文的选题直接决定着论文价值和可行性,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但很多学生不重视论文的选题,草草选题,缺乏对选题的合理性论证就开始写论文,为后续工作埋下诸多隐患。因此,学生在选题的论证上要多思考、多推敲。

(2)专门开设“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这门课程。尽管在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有调查研究方法、文献检索、学术论文报告写作等与毕业论文相关的课程,但往往不系统、碎片化,或开课时间久远,学生很多知识和能力已经生疏。因此,建议在毕业论文选题之前开设“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这门课程,对与毕业论文写作的重点知识和常见问题进行重申和介绍,这样能让学生少走弯路。

(3)强化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监管。选题尽管重要,但毕业论文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要加强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监管。指导老师需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保障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序进行。

(4)完善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毕业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僅是对毕业论文质量的评判标准,也是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方式和完成情况的引导。现在,部分学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产生了错误的引导。例如:第一,重复率成了毕业论文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控制论文的重复率,本身没有错,这体现的是学术道德规范和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但学生的做法确实有些矫枉过正,部分学生被重复率牵着鼻子走,或者是连正常的引用都放弃;或者是钻技术的空子,从那些查重文库所不能覆盖的学术研究成果、新闻报道、网络文章中抄袭。因此,在毕业论文指导中,要帮助学生明确查重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学校的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对论文的创新有要求,这也是一种不恰当的引导。尽管毕业论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5],但基于本科生的研究能力来说,毕业论文创新很难。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对象和内容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视角的创新、研究结论的创新。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而言,可以鼓励学生创新,但不可将创新作为硬性指标,否则会导致学生为了创新而创新,反而“画蛇添足”。所以,总的来说,高校需要完善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指标体系,给予学生以正确恰当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郭艳华.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法与思考.科技创新导报.2011(16):164

[2]任昌荣.对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出现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0):67-68

[3]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3年8月

[4]张漱梅.“支架”理论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的实践.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87-92

[5]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2004〕14号).2004-04-8

研究生个人论文范文3

1唐代文学研究的瓶颈问题

回首半个世纪以来的唐代文学研究之路,可以说无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如陈有冰所说:“唐代文学研究是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研究观念变化最大、研究方法较为丰富、研究队伍相当整齐、研究成果更为丰硕的一个领域,是中国古典文学学科畛域确立过程中最有华彩的一个阶段。”l1我们在欣喜唐代文学研究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得不正视这样的事实——唐代文学研究正面临着发展颈瓶的严重挑战,造成这些发展颈瓶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研究者过度依赖新文献和新方法。唐代文学研究在新文献和新方法方面都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令人疑惑的新问题,即面临着“集体沉默”的哑语尴尬境遇,“唐代文学研究难以出新”几成研究界的普遍共识。这里笔者不是说文献与方法不重要,事实上任何学术研究都离不开文献与方法,没有文献基础作为依托和研究方法理论指引的研究必然归于苍白空泛。重方法、重文献本身没有问题,但许多事物往往是双刃剑,过度依赖方法和文献以至于唯方法论、唯文献论,由于过于讲求研究方法往往有跑题之嫌而成了其他专业的研究,最终淡化了文学的本质之美;由于过于注重文献材料的积累,一些学者认为研究即材料,没有新材料就不会有新的研究成果,如此便忽视了对现有文献本身更高层次的考索,不能分析蕴涵在现有文献中的文学精神之美。我们进行学术研究,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既要扎得进去,也要跳得出来,陷于文献不能自拔无异失路于庐山迷雾;一旦有了理论的指引,跳出文献并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文献,就会感受到高屋建瓴的爽快和收获柳暗花明的喜悦。在技术主义、工具至上主义盛行的今天,人们要么太迷信材料工具,要么过分强调方法,其结果往往是研究主体迷失了心灵的方向,人为地限制了自己主观能动力量的充分发挥。在当今学术界研究存在一股学术逆流,那就是过度地依赖材料技术手段,过分地强调研究方法。如今学术资料容易获得了,电脑、网络更是方便了查找资料,鼠标一点,几十条、几百条材料就出来了,所以这大大加速了研究的进程,也造就出一部分“高产学者”。电脑在给人们研究带来方便的同时,它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那就是“电脑体文章”的泛滥。“电脑体文章”缺少的是人的精神与灵感,缺乏感动人的“情”的力量。我们进行文学研究要心怀人文关怀,但“新方法论加文献考据”的研究方式很容易造精神的缺失。左东岭《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转型期的技术化倾向及其缺失》一文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指出由于技术化的追求而导致了文学研究中更为重要的学术特性的缺失:人文精神的缺失;理性思辨的缺失;可读性的缺失。如其所说:“文学研究需要有人文的关怀、审美的体验,从而在提高人生境界、丰富人类情感上发挥其它学科难以替代的功能。”

笔者认为,在文学研究过程中要心怀人文关怀,要充分挖掘蕴涵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美感因素,人文精神绝不能缺失。笔者的一个初衷就是想探讨在没有新文献材料的情况下唐代文学研究如何发展和创新,事实上唐代文学研究远没有穷尽,尤其从文学美感本身进行研究潜能巨大,这就是选择从生命美学视角研究唐代文学的原因所在。

2生命美学揭橥唐代文学之灵魂

唐代是一个善于继承总结而又能做到兼收并蓄的朝代,生产的发展、经济的高涨、国势的强大、政治的清明、文化的繁荣,使国家、民族处于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时期,使整个时代充满了朝气和希望。唐代盛世雄风不仅体现于彪炳千古的盛世景象上,更体现在唐人生机勃勃的精神世界中。对唐人来说,自由、自信、解放、超越犹如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想方设法,几乎是寻找一切机会谋求欢娱、快乐和自由,他们渴望肉体的解放和精神的超越”J。雄强的社会激发了唐代文士对功业理想和自由人生的追求,激发了他们的生命精神和浪漫情绪,他们充满憧憬,积极进取,满怀抱负,渴望实现精彩的人生价值。在这样的时代氛围感召下,唐代文士创作热情得到了一次空前的大爆发、大释放,创造了后世难以为继的繁荣局面。在大唐盛世“精神气候”的影响下,唐代文学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风尚折射出一种昂扬激越的审美因子,广大文士将自身的生命理想、自由精神、主观情愫付诸于文学创作的实践,显现出一种富于自由品质与浪漫气息的精神气韵。在中国历史上,士人曾有三次较大的思想解放,即先秦诸子百家时期、魏晋时期以及大唐时代。但就其生命的自由性、思想的开放性、人格的真实性而言,大唐时代的士人具有其他时代士人无法比拟的巨大优越性。唐代文士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之“人”,具备卓尔不群的生命精神状态,他们那种高扬人性、追求自由的神情风貌必然反映在文学、宗教、艺术各个方面:具有“盛唐气象”的诗歌氤氲壮阔,歌咏生命、赞美英雄之作比比皆是,唐传奇中有大量的潇洒人生的才子和一诺千金的侠士。唐代文论中,陈子昂高唱“风骨”精神,韩愈提出“气盛言宜”之说,司空图主张“生气远出”。唐代道教,追求性命双修,强调本真自然,实现由外丹到内丹的转变;唐代佛教上禅宗确立,“即心即佛”的超然顿悟,彻底解放了束缚人们心性的一切桎梏……质言之,上述诸例无不说明唐代是一个充满生命激情的时代,人们的所作所为演绎着淋漓尽致的生命之情,此等生命精神已经上升到一种具有风范百代的“生命美学”。

这种“生命美学”的审美特质在于:唐代文士生活在一个雄强的时代,普遍焕发出灼灼的激情与梦想,他们精神振奋,意志高扬,善于抓住一切机遇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唐代文学中最震撼人心的是一种千古犹存、戛然独造的风姿神韵,这种风韵的核心特质是活泼泼的生命力,富于自由品质与浪漫气息,饶具风骨精神与雄强之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一种生命美学。唐代文学充溢着勃勃生机的飞动气势,张扬着炽热的生命脉动,在一定意义上讲,生命美学揭橥唐代文学之灵魂。大唐时代重视人本精神和人性解放,充分发挥各种人的创造性和进取心,一旦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以探索人的生命存在与超越为旨归的生命美学无疑便纳入了笔者的研究视野,一个新的口号必须呼喊出来:文学艺术必须体验生命,把生命解释为人的价值存在,人的超越性生成,人的终极意义显现,这才是人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本原。概言之,生命美学关爱生命,追求自由,带有令人自身解放的性质,体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价值倡导,这无疑对唐代文学特质的形成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唐人激昂勃发的生命情韵铸就了唐代整个文学、艺术大繁荣的局面,被誉为“唐代三绝”的李白诗、张旭草书、裴曼剑舞就是这个伟大时代精神气韵的经典代表。正如史仲文所说:“大唐时代的诗人和文士,大多是一些敢想敢说,能想能说,善讲善说的人物,他们不象汉儒那样循规蹈矩,不像魏晋南北朝文士那样吞吞吐吐、弯弯曲曲,不像宋明理学家那样一味讲理讲气、讲心讲性,不像明清文人那样提心吊胆惧怕文字狱。他们甚至不屑于如同先秦诸子那样相互争鸣。盛唐以诗而鸣,首要的不是思考,而是表现。”质言之,执著热切的兼济意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构成了唐诗的主体审美色调,这样的诗歌彰显出广大诗人昂扬奋发的生命斗志、刚劲强健的情感内涵、狂放不羁的精神个性以及自由独立的文化人格。唐代文学中的生命美学精神不是游离于实践操作的空洞理论,我们可以将其落归于实处:其一,唐代生命美学生发于闳阔雄放的大唐盛世,是唐代社会良好的人文环境孕育了这样的生命美学精神,同时这种生命美学精神反过来又促进了唐代文学乃至文化的高度繁荣;其二,唐代儒、道、佛三教并举为生命美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儒家的积极人世精神、道家的生命感悟以及禅宗的自性理论都对唐代生命美学产生了直接影响;其三,唐代士人的生命人格范式可以体现在诗意人生、少年精神、酒神气韵、谏诤胆魄、文士风流等诸方面,展现出了自信、解放、自由、狂放的生命情韵;其四,唐代学术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美学特质,唐人在学术文化中敢于大胆疑古,勇于向经典、权威挑战,他们重人事、轻天命,发出“人定胜天”的呼喊;其五,唐代文艺理论中更是蕴涵着一种鲜明的生命化批评倾向,如陈子昂论“风骨”,王昌龄论“势”,杜甫论“神”,韩愈论“气”与“不平则鸣”,司空图论“生气远出”,无不体现出一种生命精神。我们可以在唐代的诗论、画论、书论、乐论中找到大量的生命化批评迹象,这说明文学的生命化特征在当时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有着一种与唐代社会文化特征广泛一致的深层次因素。质言之,我们既重视对唐代时代背景的宏观把握,又重视对唐代文士生命性格的具体分析,紧紧围绕“生命美学”这个核心线索对唐代文学进行深人的人文阐释。

3生命美学的研究设想及思路

“生命美学”这个提法,是笔者阅读大量唐代文学文本和史料典籍之后抽绎总结出来的一个审美范式,这一理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虽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界定,但它对于研究唐代文学核心审美特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生命美学从更高的理论层次揭示了唐代文学的本质特征,显示了唐代文学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特征,为研究唐代文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点。具体来说,其理论意义在于,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通行的“文学史模板”研究方式。笔者认为,从文学自身“内在特质”进行研究极为重要,因而提出“生命美学”理论框架体系,将诸如盛唐气象、唐诗的魅力、唐诗繁荣的原因等相关“文学内部”核心问题用一条线索联系起来,为唐代文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范式;其实践意义在于,在唐代文学研究材料日益告罄的情况下,为如何利用现有材料进行更高层次的理论考索与挖掘,为实现唐代文学研究的可持续性、深入性、长效性发展,试拓一个新的研究视域。笔者认为,唐代生命美学的研究设想及思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重视理论阐释与具体分析。

近年来,学界从各个方面着手开展研究,试图对唐代文学最核心的内涵特质作出精准的阐释。他们或是从经济方面,或是从政治角度,或是从历史哲学维度人手,其共同的特点都是从外部宏观层面进行阐释研究。时代召唤理论创新,唐代文学研究亟待新的理论支撑,笔者发现,外部宏观研究都是以外在于人的对象作为切人点,从而忽略了创造这个文学成就的主体——“人”的因素。挖掘“人”的内蕴,提升精神境界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现象背后更为深刻的道理。如果过多地看重外在的客观条件,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从文化角度,都属于以体察物的方式去体察人,消解忽视了人改造自然、创造社会的主观能动性。既然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就有必要引入一种新的学术思维和方法,以一个全新的角度作为学术研究切入点,用以分析解构唐代文学的核心内涵。唐诗专家赵昌平业已关注到诗歌研究从外部因素向内部机制转变的倾向:“在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到现代文论的影响,同时可以看到从具体问题的研究中,逐步梳理建构唐诗的民族性理论体系的努力,而各种努力,似乎又汇聚到一个焦点上,~0#1-部因素如何进入诗歌内部,成为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赵昌平已经认识到了文学研究的“人学”趋向和特点,将来文学研究将继续朝着“人学”的纵深方向发展,生命理论、精神气质理论、士人心态理论、宗教心灵理论、心理机制理论等必将占据文学研究的重要一环。笔者以“生命美学”概括阐释唐代文学的精神实质,这是直指心源式的“直寻”体验,具有人文美感的温暖。第二,爬罗剔抉多方面文献材料。本论文的理论构想源于大量文学作品和文史材料的解读与思索,笔者阅读了众多唐代相关典籍、史册、笔记,以及大量的诗、文、评作品,“生命美学”的提出即根源于此,而不是用外国的理论套中国的文本。本文注重使用基础文献和第一手材料,在行文中用证据和材料说话,而不是出于主观臆断,从而增加了论文的客观性与可信性。唐代文学文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傅璇琮、陈贻掀、吴汝煜、陶敏等人对唐代作家生平事迹及作家之间交往的考索,陈伯海对唐诗史料学材料的收集与编定,陈尚君对唐诗的辑佚,韩理洲对唐文的考辨,周勋初对唐人笔记的系统清理,李剑国对唐传奇材料的全面梳理,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诗大辞典》、《唐五代诗人交往索引》、《唐人笔记小说人名索引》等大型工具书的出版,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而《全唐五代诗》、《全唐五代文》的编纂,必将是集大成性的文献整理工程。此外,唐代方志、石刻、登科录、题名录、同年录、馆选录、缙绅录等材料的汇考梳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基础文献为唐代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打下了坚实的资料基础。本论文在深入挖掘传统文献的基础上,还将关注视野扩大到新材料的收集与运用上,希望拓展出一些新的研究材料场域,如数字图书馆、古籍资料库、网络资源库等,这些都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材料平台。笔者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作者、尊重作品文本的事实原则,尝试在文献、文本的解读中构建出唐代生命美学体系。第三,强调文学审美本位。现在的文学研究切人点十分广泛,从文化的跨学科交叉角度研究较为通行,此种研究模式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客观上造成了对文学自身美感的忽视,时有“跑题”之嫌,如罗宗强先生所说“成了政治制度史、教育史、思想史、民俗史、宗教史、音乐艺术史、社会生活史,或者其他什么史的研究”_6J。笔者认为,跨学科交叉研究应该把握一个度,最终落脚点还应回到文学审美本位上来。本论文紧紧围绕文学作品文本本身,挖掘追求蕴涵其中的“文学内部因素”之美感,给以人文色彩的解读,而不流于一般的作品欣赏品评。例如,我们从唐代社会普遍重视诗歌的盛况中阐释唐代文人的诗意人生,从唐代的酒诗中分析唐人所具有的酒神狂欢,从唐人的奏书中展示唐人的谏诤精神,从唐代的咏侠诗中显现唐人的侠肝义胆,而这些都是构成“生命美学”的重要方面。当今学术研究由于常常套用国外理论或过重依赖新发现文献材料以及过分追求技术化等原因,导致了文学研究中更为重要的学术品质即人文精神的缺失,进而使文学美感日益边缘化。从文学美感本身进行研究潜能巨大,这就是笔者之所以重视唐代文学人文特质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所在,它的价值在于是有意识自觉地向文学最为核心的本质属性靠近,高扬人性色彩。

总之,唐代文学研究中不少的学理困难与存在问题往往与对文人内在生命美学精神研究的缺失密切相关。从这一角度上讲,本论文探讨唐代文学的生命精神,对唐代文人气韵精神给予高度关注并付诸系统的阐释,是极为必要的。从生命美学精神角度着手唐代文学研究是一个大胆尝试,这个尝试的理论基础可能还不是十分完善,尽管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人探讨,但它的价值在于是有意识自觉地向文学最为核心的本质属性靠近,并尝试对其进行探讨与阐释。

研究生个人论文范文4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模式

课题: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BC1212104

民族音乐学也被称作人类音乐学,19世纪后伴随着民歌文化的发展而诞生,是对具体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进行研究的学科。作为一门世界性的传统音乐理论学科,民族音乐学涉及国内外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随着民族音乐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普及和推广,其已经成为了深化音乐理论研究的基石。培养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型人才,弥补了音乐专业理论文化知识的教学通常只是点到为止的缺憾,符合我国建设知识型社会的构想。

一、培养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的意义和目的

(一)意义

1.对学生而言,培养其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的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研究素养,同时也为学生的理论创新创造了条件。

2.创建新型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平台,可以使民族音乐学专业的“教”与“学”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便捷、高效。教师不再只是教,学生不再只是学,而是真正做到“教学”的融合,从而实现信息社会的“教学相长”。

3.以培养理论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作为终极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一套全新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国内其他专业乃至整个高校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二)目的

1.通过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提高民族音乐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通过师生双向互动的理论科研,创建一套针对民族音乐学课程的系统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3.培养专业的研究型人才,有效地提升学术论文的撰写质量,增加学术论文的发表录用率。

二、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方法

研究型人才培养分为过程培养和论文写作两个方面,过程培养是论文创作的基础,而论文创作是过程培养的最终目的。

(一)研究型人才的过程培养的方法

1.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理论研究能力

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不应只浮于理论层面,而是应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术研究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从而深入挖掘出民族音乐学理论最深的涵义。高校应与民族音乐研究机构建立人才合作机制,构建教学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到教学实习基地进行系统的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也要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带领学生进行课题调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而使教师的研究课题更具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2.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优化知识结构

进入新世纪以后,教育部要求高校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同时高校学分制的改革也要求高校应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规格。在这样的环境和趋势下,要想创造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条件,高校应对民族音乐学相关教学内容和课程进行改革,整合课程类目,强化民族音乐学各方面知识的相融性,从而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更有利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3.鼓励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撰写

在民族音乐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后通过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主动专研某一课题。学生通过搜集、查阅各种文史资料,在分析、阐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中,大范围地涉猎了世界民族音乐的各个领域,拓展了自身的学术思维,提高了分析和总结能力,为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外,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这样可以使教师能够更加密切地指导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提升其研究水平。

4.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师资队伍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优秀科研人才的前提,民族音乐学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博,需要教师首先应具有高水平的教育背景,其次要具备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呈现精彩绝伦的讲授,反之庸师平淡的说教方式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专研兴趣。而民族音乐学师资力量的配备,平均年龄应在30-40岁之间,学术队伍应从助教、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呈梯队递进,硕士以上学历为最优,这样一支知识结构优化、富有开创性的中青年教师队伍才是培养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的骨干力量。

(二)论文写作的方法

1.拟定论题

民族音乐学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这就需要研究者能从中挖掘出具有探讨价值的关注点,选定金子般的题目。研究者应明确论文写作的目的,即通过观点的论述来推动研究进程,从而解决现实问题。大而宽泛的问题可控性低,只有细小的问题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只有具体的问题才能够通过有限的内容表达清楚,从而使论文达到字字有据、句句有理的标准。

2.资料查阅

资料的查阅讲究“精、准、全”三个要素,查找思路是否精确到一个特定范围、选定的资料是否准确切题决定了文献资料的搜集效率。学生只有在课内外多阅读,积累足够的知识量,才能在进行论点选定时结合头脑中的知识量,对资料进行思路明确的搜集和判断。同时,数据搜集的全面性也能对论文创作起到有理有据的辅助作用。

3.整理大纲

在整理大纲的阶段,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慢慢地调整思路,逐渐捋出逻辑顺畅、前后关系合理、结构完整的大纲来。

4.论文写作

撰写论文的方法包括演绎和归纳两种。演绎就是指从一般到特殊的表达,归纳则反之。论文结构应层次分明,主次分清,尤其对于独到的个人见解,应进行重点和透彻的阐述,从而使论文结构更加清晰,更富有创新性。

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对于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和完善当前我国高校民族音乐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利于学生理论创新能力的提高,利于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更利于我国知识型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从过程培养和论文写作两个方面来培养民族音乐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从而促进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研究生个人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文科研究生;创新教育;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实现途径包括课堂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由于专业属性和研究方法不同,文科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并不同于理工科研究生。本文对以教学科研互动为着眼点、旨在实施创新教育的“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文科研究生培养方式作一探讨。

一、以专题讨论为载体的文科研究型课堂教学

(一)专题讨论的内涵

作为一种探究型的教学方法,专题讨论是指导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按照“拓宽基础,追踪前沿”的要求,设计若干个专题。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爱好选择专题,在课前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形成个人见解。每一个专题可以是个人独立承担,也可以组成专题小组共同承担。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师生围绕专题展开课堂讨论。在讨论时,首先由一个或几个研究生担任主讲人,介绍最新研究动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然后,研究生可以自由发言,发表见解,进行分析、讨论,甚至争辩。最后,导师作课堂小结,对讨论情况加以评价说明。课程结束后,研究生结合自己的观点和课堂讨论的意见,撰写论文作为考查的依据。

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专题讨论既是研究探讨,又是教学活动的深入和相互学习。它把科学研究融入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了掌握知识和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的有机结合,目的是通过激发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锻炼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二)专题讨论的特点

1.强化文科研究生学习的探究性

专题讨论把静态的传授转变为动态的科学研究和自我学习,要求文科研究生不能单纯追求方案和结果,而要根据自己所选择的专题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信息资源的收集、筛选、理解、归类、加工、重新构建,以及研究策略的选择和确定,掌握、发现新的知识,熟悉研究步骤和方法,这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探索研究的过程。

2.强调文科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

同理工科研究生相比,文科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理解和研究现有的知识,并运用它去探求未知的领域。专题讨论注重个体自主学习,要求研究生课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广泛阅读、充分准备和深入思考,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自学过程中,文科研究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激发他们发现新事物的兴趣、发挥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体现文科研究生学习的开放性

开展专题讨论,其教学内容打破了凝固、完整的学科逻辑,立足于研究学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地点不受课堂限制,延伸至图书馆、实践基地、实验室、宿舍、网络;教学过程不是预先设定,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和研究内容;教学形式灵活,可以是个人独立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也可以是两者相结合。

4.突出文科研究生学习的参与性

相对而言,文科研究生比理工科研究生更强调个体学习和研究。专题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导师的主要任务是抛砖引玉、指导方法和督促评价,而研究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是课堂上真正的主角。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可以克服书本知识教学中研究生消极应付的弊端,同时也使文科研究生的个体研究与群体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文科研究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5.增强文科研究生学习的实践性

任何一门科学都同社会实践有着紧密联系。知识经济大大缩短了知识创新与应用之间的周期,研究生的应用价值日益显现,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要。扩大课程的内涵和功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现代课程观的一个共同主张。如在过去二、三十年里,英国大学的课程即经历了从基于理论到重视实践和向行动世界的转化。[1]专题讨论强调理论联系实践,通过课堂讨论检验文科研究生理解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无疑有益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专题讨论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文科研究生教育质量

研究生教育同其他层次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基础是研究生创造性研究的基础。由于教育的功能是由课程活动承担、并通过课程实践表现出来的,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把课程作为一种创新活动,就必须在课程观上实现三个转向,即从工具论转向本体论、从预成论转向生成论、从简单化转向复杂化[2]。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专题讨论是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方式,在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创造的环境中实现教学相长,其目标和过程符合现代课程观的要求,因而是提高文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和保障。

2.满足了文科研究生教育的客观需要

当前文科研究生教育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造成导师与研究生比例失调,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实际上处于放任状态;二是为了鼓励和督促研究生在学期间多发论文,各校纷纷出台了相应的规定,这对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科研、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出现了研究生忽视课程学习的现象。

专题讨论体现了文科研究生教学中的“研究”特征,在教学方法上突出研究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文科研究生必须在较高知识起点的基础上完成专题讨论,这就促使其不能在做课题的借口下放弃系统知识的学习,从而确保了教学质量。

二、以课题研究为手段的文科研究生培养途径

实践证明,吸收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为研究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是培养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如美国的大学,大都非常重视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三年制的研究生至少有一年时间参加科研活动,许多研究生一入学便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有的还吸收研究生参加国家需要的重大科研课题研究,研究生已经成为许多科研课题研究的中坚力量。[3]

(一)吸收文科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优化文科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在于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即是对知识的再学习、再提高。

一定的知识结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变化发展的。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科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广博性、复杂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文科研究生不仅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为了完成课题研究,文科研究生必须占有、分析、选择资料,进一步加强学习,使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向纵深发展,这一过程也就是其知识结构逐步优化的过程。

2.有助于提升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文科研究生而言,不仅要在学习期间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要通过当前的学习获得有助于其规划职业生涯的源动力――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文科研究生培养的中心环节,也是衡量文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必然要综合运用各种研究能力,而研究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题研究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有效地进行。因此,通过课题研究这一再创造的过程,文科研究生不但可以使知识得到深化,还可以使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得到锻炼,使信息收集和选择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归纳和总结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也正寓于其中。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

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要从课题本身的内容、课题研究的组织入手。

1.课题的选择

选题是课题研究的起点。选择既有利于能力的综合训练,又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课题,有利于提高文科研究生培养质量。

创新性和融合性是选题的基础。文科研究生主要通过阅读或调研积累知识,归纳、总结已有的知识理论和研究结果,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形成新的观点,以此求得创新。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在本学科领域内呈现出相互借鉴与彼此融合的发展趋势,还受到自然科学研究进展的影响。而且课题内容是由知识信息构成的,不同知识同其它学科相互作用而形成结合点和生长点的程度是不同,选择融合力强的知识作为课题内容,可以使课题研究成为文科研究生掌握系统知识和养成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前沿性和实践性是选题的依据。导师应掌握国内外学术、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方向,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引导文科研究生以现实生活和时展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中心,从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宏观的学术空间来观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科研能力。

因才施教性和可行性是选题的前提。在课题的选择上,应该考虑文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专长,突出研究生的自身特点。既有一定难度、需要研究生努力,又是研究生力所能及的,既能反映该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最新的进展和动态,同时又符合研究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课题,才能激起研究生的求知欲和研究热情。

2.课题研究的组织

一方面,要对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提出明确的要求,即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反映研究对象,做到数字正确、论据可靠、推导有据、引文规范,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只有严格要求,才能促使研究生秉承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坚持科学作风,在实践中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大胆创新。

另一方面,要为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创造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以探索真理为目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以宽松的文化环境,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成功的重要经验。[4]对我国习惯于“师授学录”的文科研究生来说,倡导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尤为重要,这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求异思维,激发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杨春梅.当代英国大学课程改革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4:18

[2]叶信治大.学课程的“实践观点”[J] .江苏高教,2003,1:33

研究生个人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近年来,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运用形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其兴起背景出发,介绍了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内涵、方式和特点及其实施的过程,并就目前人们对其一些普遍性的误解进行一些澄清。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等定量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科研应该更注重人本主义的质的研究,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运用形式,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教育叙事研究兴起的背景及其意义

教育叙事研究最初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内率先兴起,90年代末引起了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学者们对已有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教师专业化实现的途径与方法以及教育研究的目的与作用等几方面的研究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

叙事研究是教师专业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之一。教育叙事研究还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更注重教育故事所具有的意义,并通过对意义的重构与解读,来反思与提高实践,来丰富与优化理论;它关注教育主体实践智慧与个人理论的形成与优化。叙事研究基于对个体经验与故事情境的关注,降低了教师进入教育科研的理论高度,但并不否定教育理论的价值。它的兴起不仅意味着它是对教育生活探究的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而且也是研究者们的一种生存方式的转变。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内涵

1、理论基础

后现论

后现代思想家们关于主体的消亡、元叙事、对差异的颂扬等对叙事研究影响很大。反过来,叙事、故事、语境等词汇也成为后现代思想家们高频率使用的语词。

文学中的叙事学理论

这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叙事学成为文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叙事学中关于叙事的情节、结构、语言以及口头叙事与书面文本间的转换等.都成为当前教育叙事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同时,新时期叙事学研究由“所指之事”向“所用之叙”的重心“转移以及由经典叙事学向多元叙事学或新叙事学的转向,也对教育中的叙事运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现象学和解释学理论

这两派哲学的主张为叙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启示。现象学的意向性、交互主体性和悬置等思想,有助于人们暂时悬置主观判断和先见,尽可能地揭示教育事件本身;解释学则从方法沦角度强调了社会科学的特殊性,主张对经验性文本进行解释和理解理解。

现代知识论观点

现代以来不同类型知识的划分表明了人们对知识理解的深入,尤其是加涅(R.M.Gagne)和安德森(J.R.Anderson)的知识分类观点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知识的内涵,并确立了如今日益被广泛接受的一些新的知识观念。如,只有个体积极建构的知识对个体才有意义等。

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理论与方法论

近些年来.随着人类学研究的升温,对人类生存和交往模式的思考及其运用的田野作业法开始对诸多社会学科领域产生影响,同时社会学使用的扎根理论方法、行动研究,以及语言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等都构成了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的一部分。

2、内涵

国内目前对于教育叙事研究基本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广义的,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另一种是狭义的,专指教师叙事研究,当前似乎基于狭义理解的叙事研究居多。

三、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和特点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另一种是教师只是叙说者,由教育研究者记述。

教育叙事研究有其本身独有的特点:时间性、情节性和主观性。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过去的、实际发生的、有情节的相对完整的教育事件;无论是”所叙之事“还是”所用之叙”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能反映参与者的教育信仰、价值观念和理论水平。

四、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

叙事研究的过程是依照叙事研究自身的逻辑和方法所实施的过程,有研究者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1、现场工作。

主要是指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对所研究对象的体验。在这一阶段研究者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者要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活动中去,通过全面深入的了解来获得资料。第二,研究者要从整体上对这一现场所产生的包括历史文化背景在内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考察。

2、从现场到现场文本。

现场文本不仅包括事件的客观记录还包括研究者和参与者的关系,是经过选择、演绎解释的经验记录。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如口述史、故事、照片、回忆录、现场笔记、文献分析等。

3、从现场到研究文本。

研究文本要回答意义和重要性问题,可以用文学、诗歌、科学等不同风格撰写。

总之,叙事研究在内容与手段上与其它研究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它还要求研究者要具有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洞察力、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的能力。

五、对叙事研究几种误解的澄清

有人认为叙事研究就是讲故事,就是把自己的经历与体会表达出来。这样的理解是肤浅的,叙事研究是通过行为者对教育故事的叙述,来反思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重构教育实践的理论意义以优化教育实践规划质量。还有人认为,叙事研究就是不需要理论基础的研究,其实,叙事研究既要求通过叙事来体现理论对实践的解释与洞察力,也要求通过对叙事者个体价值与情感的认可及对故事情境的关注,来丰富理论的视野。更有人认为人人都可以做叙事研究,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实践智慧与个人理论,都具备做叙事研究的可能;但如果只是白描事实,而不反思与重构,不通过重构来丰富个人理论,就不是做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曹诗第:《中国教育研究重要吗?》,转载自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2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王楠:《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3(4)。

[4]刘良华:《改变教师日常生活的”叙事研究”》,《国际教育展望》2003。

[5]丁钢 《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6]周 彬 《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通道》

[7]金健人.中国叙事学发展轨迹及重心转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8]唐伟胜 国外叙事学研究范式的转移--兼评国内叙事学研究现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

研究生个人论文范文7

1、基本介绍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2、主要资料

特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理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开题报告的综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告提纲。

报告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综述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参考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开题报告的写作注意事项

开题报告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重要性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

开题报告在论文指导中的主导作用

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必须从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构建新的论文指导模式。针对以往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年初开始对毕业论文实施开题报告制度,正式启动论文指导模式的改革。开题报告的六个栏目依次为: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与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计划;研究思路(写作提纲或研究思路);参考文献;指导教师审定意见。工商管理专业按照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求,开展毕业论文指导,经过两学期的摸索,取得了初步经验和成果。

(一)严把开题报告关,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引导学生写好开题报告

在第三学期开学之初,由专业责任教师集中学生做好毕业论文写作的宣传动员工作,强调毕业论文在开放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总要求,回顾历届毕业论文写作中的问题和教训,并根据以往的经验,预计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错误,事先确定解决的方法。公布选题范围,介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及研究方向,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题和选指导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好开题报告,详细说明开题报告中的每一栏目及填写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向学生着重交待开题报告是论文写作的制度文本,一旦通过,将是论文写作与指导的基本依据。这样,学生就对论文写作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了整体上的了解。

2、指导教师审查开题报告

学生将填写的开题报告交指导教师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一是看是否按要求写好了开题报告中规定的所有栏目,格式是否规范;二是初步审查选题是否符合公布的选题范围和专业要求以及选题的思想性、新颖性、时代性、开创性;三是看选题的难易程度是否与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与专业基础理论相匹配;四是看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源条件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五是看指导教师本身对选题的熟悉程度和指导好论文写作有把握的程度。对在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小问题或只需作局部调整的问题,一般采取电话或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适时提出修改意见;对于问题比较多或需要重写的开题报告,就与学生直接面谈,提出指导教师的具体看法。

3、主要写法

基本说[本文来自于JyqKW.cOm]明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内容撰写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1、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立论依据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3、研究方案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条件分析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报告研究

研究方法

我们首先要弄清的是哪些是我们科研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的中小学教研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是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等;我们在介绍自己的论文方法时,不是对方法概念的解释,而是要介绍你如何使用的研究方法,比如问卷调查法,你就要阐述清楚你的问卷是自制的呢?还是沿用的前人的呢?我们在研究用,不要罗列一大堆的研究方法,主要提炼一两种研究方法,侧重研究就可以了。

研究价值

就这个部分,不能空而大或罗列许多我们根本解决不了的,比如有的老师说他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某某地区的教育质量等等,别人一看“提高”这个词就不相信,最多是“改善”。教育质量的不是一项科研就可提高的,另就本土文化的研究,是否具有良好的推广性,还有待实证;研究的创新是相对别人这方面的研究,别人没有的,你自己总结提炼出来的新亮点,也是你文章的亮点。研究的价值与创新应立足于自己的本研究,不能把自己无关的或自己根本解决不了的罗列上去。

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主要是指我们选题从思考阶段到论文成熟,这个部分我们一定要细化,各个阶段干什么,目的明确且应呈现什么样的成果;阶段分工要明确,在各个阶段具体由谁负责、由谁处理相关事项;阶段时间分配要合理,有步骤、有计划的实行。

参考文献

格式要规范,其顺序的论文作者、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刊物名称并用大写英文字母标明刊物类型、出版日期(如果是书目就要写清楚页码);另外,每部分的标点符号都是有规定的,并且字号一般用小五。对于来源渠道不一样的文章,要分别标明其文章类型.

注意事项

一、题目要准确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要明亮而有神,是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整篇论文的研讨中心,题目就是告诉别人你要干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因此,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题目应当精练并完整表达文章的本意,但切忌简单的罗列现象或者陈述事实;文章题目不宜使用公文式的标题;文章题目要体现研究的侧重点,要呈现研究对象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一定要在题目呈现);论文题目要新颖、简洁,字数最好不超过20个字,如果确因研究需要,就采用主副标题;

二、框架要完整

开题报告框架主体部分包含的内容主要有:

1.选题缘由

2.文献综述

3.研究的理论基础

4.研究的主要内容

5.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7.研究的步骤

8.论文提纲

三、主体要完美

(一)选题缘由

选题缘由就是要说清楚我们为什么选这项研究。首先,要阐明我们的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综合考察研究人员在这个领域的合作研究更切实一些;第二,选题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以及后续研究具有哪些代表性、典型性、新颖性;第三,该选题的时代背景和实现背景的意义如何;

(二)文献综述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文献是我们文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我们的文献综述很容易犯两方面的错误,一是只是高度的加以概括和总结,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二是把所有的文章和书本都一一罗列上去。文献综述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看前人是如何研究的,已有哪些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是我们现有研究的依据。对于文献综述的梳理我们不能马虎或潦草的完成,文献资料查询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关键词,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观点提炼,并在归纳总结中思考自己研究的亮点。

研究生个人论文范文8

关键词:体育类;高职;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139-03

研究目的

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题目。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选题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选择什么样的课题、如何选择毕业论文课题是高职学生和指导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本文以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系2009、2010级78名学生的毕业选题为例,分析和讨论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选题问题的对策。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云南体职院社体系运动康复专业、体育保健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社会体育专业2009、2010级学生78份毕业论文和开题报告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2009、2010级社体系学生78篇毕业论文和开题报告。

2.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78篇毕业论文和开题报告按论文的选题、研究方向、研究方法、选题来源、指导教师等进行分类、归纳、统计处理,运用Excel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3.访谈法。与2009、2010级社体系学生、指导教师、系领导及教学秘书进行访谈,了解相关情况。

4.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课题来源、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类高职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

从下页图1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运动康复、大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管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日趋高涨,健身房、大众健身器材、各种体育场馆日益增多,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如社会体育辅导人才、体育保健人才、体育康复人才、体育管理人才等,这为社会体育发展创造了机会。另外,目前从事社会体育研究的成果和文献逐渐增多,特别是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以来,体育科研人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客观上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参考资料。

1.选题基本吻合专业。我院自2009年设立社会体育系,分社会体育、运动康复、体育服务与管理、体育保健四个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是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运动康复专业主要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培养可在各类医疗康复保健部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大型健身场馆、健康保险业、学校、体育健身及运动休闲场所等从事健康科学和康复体育相关的指导、服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能适应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一定组织实践能力,能组织一定规模体育比赛、展会等经营活动和独立经营、管理中小规模体育产业的专门技术应用型人才;体育保健主要包括体育卫生、保健按摩、体育疗法、体育伤病的预防和处理,主要培养运用医学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在体育健身及运动休闲场所从事体育保健康复的咨询、指导、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

在调查中,分别有74%、57%的体育保健、运动康复专业学生选择了运动创伤及康复体育方向的研究;分别有69%、100%的社会体育、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选择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群体开展全民健身体育锻炼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只有10%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无人问津。大部分学生的选题围绕各自专业的培养目标,重在解决我院社体系在教学和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性问题。

我们的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平常就给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围绕着专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在《体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讲到选题原则时,特别强调注意选题的实用价值,选题不能脱离学生的专业知识,没有专业知识作支撑是写不出好论文的,要选择自己专业领域熟悉的、有条件完成的而且结合自己将来希望从业的方向和感兴趣的问题。例如,2010级运动康复专业的一个学生,希望毕业后在昆阳开一家保健康复中心,其选题即为《昆阳镇保健康复中心的市场调查研究》。他利用在昆阳实习机会,从保健康复中心的市场饱有度、选址、价位、服务、管理等方面对已有的6家中心进行调查研究;2009级社会体育专业的一个学生,所练专项是高尔夫,毕业意向留校从事高尔夫教练工作,其选题《云南体职院高尔夫专业学生学情分析》,对所要任教的对象进行非常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2.题目雷同扎堆。学生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均是由学生提供,没有经过集中讨论,同届学生中选题出现“扎堆”现象,不同届学生也出现选题相近相似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康复和保健专业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占10%,施加因素有用推拿手法的、按摩与运动结合的,研究对象有青少年、中年妇女,有对病因案例分析的,又有对治疗效果进行个案研究的。虽然各有侧重,但雷同现象可见一斑。我校康复和保健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在体育康复理疗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实践,这个基地对社会开放,来校健身的人很多,运动后往往会在实训基地作放松,腰椎疾病、颈椎病、肩关节疾病、膝关节损伤、网球肘等是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比较多的案例。

(二)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首先,由于文献法是进行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且学生论文需以文献综述研究为基础,所以,所有论文都使用了文献资料法。其次,逻辑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对比法、实证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也有少量的运用,说明定性研究逐步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向转变。大部分学生采用了两种及以上的研究方法,最多用到六种方法。

通过对每篇论文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研究方法运用过程中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普遍缺少对研究方法的设计,学生对研究方法设计的重要意义和方法的具体运用理解不够透彻;方法选用随意性较大,运用不当或仅把研究方法当摆设、凑格式的现象较为突出。

(三)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见图2)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论文的选题主要来自查阅文献、指导教师收集的科研及教学实际中的问题以及学生实习工作中的课题等三个方面。从文献综述中移植嫁接式或模仿选题,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熟悉领域和学术水平,或根据自己的课题内容,拟出一些题目任由学生选择。这样做的优点是指导教师能从本专业的特点全面考虑,所选题目较切合学生实际水平,防止选题过偏或过大等问题出现。

学生没有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这与我校教师队伍中主要以年轻教师为主,青年教师工作年限少,教学任务重,能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多,本身获得的科研项目较少有关。

学生也没有从各级科研课题指南中选题,省级部级课题大多偏向于宏观战略研究,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还不够。我校并没有针对学生科研的选题指南,原因在于考虑学校本身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客观研究条件,学生学识水平存在差距,兴趣、爱好、专业的差别,所以,在选题时,建议学生最好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主题,以自身的研究能力为标准,在可搜寻的资料范围内确定自己的论文主题,以应用性为导向进行选题,尽量避免那些高深﹑冷僻和空洞的理论研究的课题。

(四)毕业论文研究类型

根据论文研究类型的不同,选题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学生论文选题的研究类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基础研究的论文选题占绝对多数,说明基础研究是高职学生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

(五)指导教师对毕业生毕业论文的影响

目前,毕业论文的选题多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确立。从下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指导教师指导的选题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也有少数指导教师指导的毕业论文与其从事研究的体育教学方向不一致,这样对其指导学生论文有很大的影响。

有些指导教师自身很少从事科学研究,对现代一些新的科研方法了解不够,指导学生选题时力不从心。首先,指导教师指导的毕业生人数较多,学生论文的选题方向也各式各样,指导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其次,学生论文的选题往往是在《体育科研方法》课程16课时内同步完成,任课教师在这么短时间内只能整体上对体育科研方法给予介绍,大部分要靠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构思,教师只能在选题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再次,在短短的一个月左右选题时间仓促,题目确定得相当勉强;最后,指导教师在论文选题指导工作的同时,还担任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造成教师精力不足,指导不够。

结论与建议

1.体育类高职学生选题方向主要集中于运动康复、大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管理。大部分学生的选题围绕各自专业的培养目标,能解决我院社体系在教学和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性问题。建议尽量剔除雷同和近似题目,各届选题尽量做到推陈出新,多提有创意的选题。强调毕业论文选题的专业性,研究内容、研究领域应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2.大部分学生采用了两种及以上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逐步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向转变。但普遍缺少对研究方法的设计,方法选用随意性较大。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体育科研的研究方法、前沿问题、热点问题介绍给学生,并同学生探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方法。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定性或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关系如何结合使用,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题目采用案例进行教学,通过比较和分析加深学生的直观理解。

3.学生论文的选题主要来自查阅文献、指导教师收集的课题及教学实际中的问题以及学生实习实践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基础研究是高职学生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建议高职院校选择的题目针对职业岗位,以解决生活、学习、训练中的实际问题为主,研究题目宜小。

4.大多数指导教师指导的选题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也有少数指导教师指导的毕业论文与其从事研究的体育教学方向不一致。建议指导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在学生不知道要研究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好的选题、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并开展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时做到与学生充分沟通,引导学生在自己进行选题之前要先鉴别他人的选题,关注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术领导机构下达的体育科研项目指南,督促学生阅读体育类核心刊物,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哪些是合适的选题,学生初选题目后分析选题存在哪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鉴别、分析、讨论、思考。

撰写毕业论文是高职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虽然体育类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能力有限,学生做科研的水平不高,撰写的毕业论文学术价值有限,但学生在应用科学研究方法一步一步地完成论文的过程中,能提高资料查询能力、运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恰当的选题能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毕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正栓.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杨晔.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设计[EB/OL].(2012-05-23)..

[3]张金艳.高职学生英语毕业论文选题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

作者简介:

黄平(1966—),女,重庆市人,硕士,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课程与教学改革与体育科研方法。

研究生个人论文范文9

关键词:唐代文学;研究空间;学术史补阙;学术蠡测

唐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众多、成果丰富,其学术价值和意义之重要,自不待言。此朝文学研究之理论方法、格局范式、价值取向均与他朝互通互动,亦为学界之共识。如何进一步推动研究的深入,或者说如何进行创新,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而解决此问题之基础又在于我们对创新的认识:一是何谓创新,二是如何创新。

第一个问题,可以借用程千帆先生的话来加深认识。程先生曾说:“创新有三种情况:一、前人所未涉及或未论述过的东西,你论述了,这叫创新;二、前人已做过一些研究,但做的还不够充分,有继续补充和扩展的必要,或是前人解释尚不够圆满,不能让人完全信服,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解释。这种在前人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充和重新解释,也是一种创新;三、就是前人对某一问题已有涉及和论述,但其论断并不正确,需要加以修正,也是一种创新。”[1]129-130在这简短精辟的论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是“前人”,共5次。这启发我们,无论哪种创新,都须有对前人成果全盘考量的基础才有现实可能性。

第二个问题,如何创新,实际上与我们对创新的认识密切相关。陆机云“谢朝花于已披,启夕秀之未振”,韩愈说“惟陈言之务去”,此皆为文之要。文学创作如是,文学研究亦如是。然而,解决“启夕秀”、创新语的关键还是“朝花”和“陈言”。用程千帆先生的话来说,前者是我们所需的创新,后者则是创新的基础,即“前人”的工作。因此,我们认为,解决文史研究创新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鉴往知今,正如季羡林先生告诫我们的:“鉴往决不是什么‘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知今',而且两者都是为了预测未来,以便把将来的工作做得更好。”[2]序

正是基于此种共识,研究者采取年鉴、总述、通论、集成、丛书等形式来整理前人成果,并以此深化对已有工作的认识。特别是世纪之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讨论,编著出版了各种具有学术史价值的专书。比如杜晓勤《隋唐五代文学研究》,胡戟等主编的《二十世纪唐研究》,傅璇琮、罗联添主编的《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都是与唐代文学研究紧密相关的集大成性质的专书。各种综述文章更如雨后春笋,对上述工作进行补充完善。无疑,这些工作是琐细的、辛苦的,对推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大有裨益。然而,时代在前进,对已有成果的整理和利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鉴往”的补阙和“知今”的蠡测。

上述三种著作的共同立足点是“鉴往”。杜著前言说:“只有我们对前人的学术成果了然于心,才能找到新起点;了解前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曲折。”[2]12而《二十世纪唐研究》虽然不是专门的文学研究史,但对于所有唐代文史研究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部难得的基础工具书,该书“是对20世纪唐研究的百年回顾,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卷,共32章,四卷并各有概论,作系统的学术史总结。”[3]《集成》8卷10册,分时段摘编1949年至2000年的论文和著作。傅璇琮先生曾指出其“鉴往”之性质,“不仅在于对五十年来中国唐代文学的研究成果加以系统而全面的整理和总结,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将这些材料放到半个世纪以来海峡两岸学术分流与互通的大格局下加以审视和整合,从而为两岸三地学术文化的汇通和交融,为二十一世纪唐代文学乃至整个古典文学研究的新拓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4]这些成果,对唐代文史研究工作者来说,可谓功莫大焉。不过,我们高度肯定的同时,也应从与时俱进的角度来看待它们的缺漏。整体来看,唐代文学研究“鉴往”之补阙有两方面:历时补阙和未版补阙。

(一)历时补阙上述诸书出版虽然都在2000年之后,而其所整理和总结之内容则全截止于2000年。从二十世纪末至今的文学研究,无论是视野的拓展还是方法的更新,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对唐代文学研究整体透析就必须在原有基础上,补入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历时补阙,原本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由唐代文学学会主办的两个著名刊物《唐代文学研究》和《唐代文学研究年鉴》基本对每年的新成果进行了评介。除此之外,各种综述文章屡见书刊。不过,我们还应当看到补阙意识的不足。《唐代文学研究》是一部论文集成性质的书,仅仅收录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唐代文学年会的与会论文。《年鉴》限于体例,也难以收录全部文章,而只能做简单的评介。两者都难以反映整体全貌。

利用网络资源基本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期刊网几乎收录了所有国内中文刊物,但我们还是要强调补阙意识。这是因为研究人员在利用资源时,容易产生两个极端,要么不顾现有研究成果,自言自语,要么只利用电子图书和刊物,忽略纸质成果。因此,增强历时补阙意识,其实质是文献利用问题。

(二)未版补阙充分利用中文期刊网虽可解决历时补阙问题,但于真正把握学术前沿动态而言,实则远远不够。众所周知,唐代文学研究从业者人数,可以说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最多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恐怕也是最多的。因此,单从期刊网上的论文和正式出版的著作很难窥测研究动态。由于人数的增多和受时代风气的左右,很多研究生的论文难以公开发表,又由于其他各种原因,学位论文作为著作正式出版者比例也不大。而这些未发表未出版的论文,正是我们需下大力补充的部分。因为论文的选题不仅仅是研究生个人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的反映,而且也是专家学术积累的展现。

有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笔者参加华南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十二届唐代文学年会时,葛晓音先生曾感慨,现今的研究好比刨土,东一锄西一锄,前人刨过后人接着刨。这种重复劳动的出现,大部分由于信息不畅所致,有时甚至出现几个人选同样题目的现象。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台湾地区学界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好例子。台湾各大学报在每年度的最后一期将一年来学位论文选题全部录入,并作相应的索引,每五年或十年又作分类汇总。这样就真正地为研究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降低了选题的盲目性。

这样的工作我们也可以做,从网络资源中的学位论文检索可以看到,有些高校已经开始实施了。但只靠几所高校图书馆,恐怕还不足以解决问题。所以,葛晓音先生曾经建议到国家图书馆,将近十年唐代文学研究的博士论文选题抄录出来。我们深切地期望各高校和科研单位图书馆联合起来,编制历年学位论文索引。

转贴于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唐代文学研究创新在“鉴往”方面有所突破并不十分艰难。不过,我们应当看到仅有前人成果资料汇编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缺少梳理,就很难在理论方法上进行创新。毫无疑问,已有成果是学术史料,对史料的利用,仅以“史”的眼光去看待,无法充分利用,就像燃料不充分燃烧一样,造成浪费。这就需要以“史”为基石,站在“论”的高度对它们进行分析、提取,找出研究演变轨迹,以便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

预测应具宏观视野,不宜过细。世纪末总结性的论著不谓不夥,其较有影响的著作有陈友冰《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史》[5],张忠纲《中国新时期唐诗研究述评》[6]。论文方面,大视野的文章有:叶帮义《1949年-1980年唐代文学研究述评》[7],蒋寅《二十世纪后期唐代文学研究述评》[8],杜晓勤《二十世纪唐代文学研究历程回顾》[9]等。另外,还有陶文鹏、胡明等学者关于唐诗百年回顾,陶敏、陈尚君等人关于文学史料、文献学方面成果的汇总等等。这些论著,或点或面,或述或评,大都具有真知灼见,对于未来唐代文学研究之影响不容低估。但我们应同时看到这些论著述多评少的局限。

鸟瞰二十世纪唐代文学研究史,发现学术轨迹的演进实与观念之更新密切相关。而观念之更新,又无法超越时代环境。二十世纪初,由于“西学东渐”、环境较为自由宽松,文学研究逐渐摆脱旧传统闲散特性,而成为一专门学科。研究者的社会身份和角色意识逐渐明确,只有这时候文学研究才谈得上独立自觉。而只有独立自觉才谈得上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建设,也只有独立自觉才可能产生学术大师。唐研究领域中的大师级学者,如陈寅恪、闻一多、岑仲勉,都是这种学术风气和社会环境所造就的。五十年代至文革结束,学术界受左倾思想影响极深。学术由天下之公器一变为天下之“工具”,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是其著例。不过,沉寂时期亦是积累过程,长时期的能量积聚,一旦找到突破口便势不可挡。从文革结束至上世纪末短短的二十年间,我们看到火山爆发式的宏伟场面。因此,才有了学术规范的建立、理论的拓展和方法的创新。

面对传统和时代大环境,研究者无不处于顺应与冲突的重围之下。从理论上来说,顺应传统,就是对传统学术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认同;与传统发生冲突,在观念上表现为力图冲破藩篱,创造新的格局。顺应时代环境,学术视野表现为世界视野,积极接受新鲜事物新鲜思想,重视国际交流合作。与时代环境冲突,则表现为理性的批判,强调本位回归。唐代文学研究,正是在传统和现代,冲突和顺应中不断推进。在这样的“文理”之下,新世纪唐代文学研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思维方式的新变。面对浩瀚的前人成果,如何才能推陈出新?是拾遗补阙,还是系统建构?所有这些表征于文学研究,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其本质体现于寻求新的切入点。我们以戴伟华先生《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为例来论证。唐代文学研究中地域文化视角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归纳起来大致有六个层面:(1)以本贯、占籍为切入点;(2)以隶属阶层为切入点;(3)以南北划分为切入点;(4)以文人的移动路线为切入点;(5)以诗人群和流派为切入点;(6)以文化景观为切入点,等等。那么,面对这样丰硕的成果,要从诗歌自身来讨论地域文化问题有相当的困难。如果以诗歌创作为本位切入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可能会更贴近唐诗的实际。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戴著从唐诗创作地点切入,在花费大量时间创建的两个数据库,《唐文人籍贯数据库》和《唐诗创作地点考数据库》的基础上,将过去主要以诗人籍贯为主的分析,转换为以诗歌创作地点为主的地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10]由此可见,探寻新的视角,必须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和思维方式转变能力,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拓展研究空间。

其二,研究格局的变迁。二十世纪学术史告诉我们,上世纪唐代文学研究格局经历了渐变的过程。但至上世纪末,它的总体布局可归纳为作家作品论与文学史研究、文献整理与资料建设、作品选注与文化普及、敦煌文献整理与敦煌文学研究等几个层面。不过,在看似平静的格局之中已蕴涵新的学术生命力。这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辈学者开创的“社会—文化—文学”新的研究视域。从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到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再到戴伟华师《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展示出一幅清晰的演进图。如果再往前推,这幅演进图中依稀可见闻一多、刘师培、陈寅恪等大师的垂范之迹。其嘉惠后学之功已逐步显现,新世纪文学研究格局已发生全新变迁。单从论题上来看,“与文学”的结构范式,就是很好的明证。举凡政治制度、传统思想、社会思潮、社会群体(家族、流派、作家群、社团等)、科举、幕府、音乐、绘画、民俗、交通、文馆制度等文化层面,皆成为“与文学”范式下的研究主题。

其三,研究方法多样。与格局和范式变迁相呼应的是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研究,注意在文史哲相关学科和其他交叉学科的联系中探索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思维方式、心灵状态和社会处境。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寻求理论突破和思维转型。这种交叉研究的特质:一是体现出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系统而深入的思考;二是有利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交叉研究要求研究者具备多门学科知识,对于文学研究者来说,往往因为其它学科知识的缺少而遇到困难。因此,交叉研究也正处于方法的尝试和工作规范建立的摸索阶段。

其四,研究手段现代化。古籍数字化和网络的发达,给文学研究增添了无穷的活力。信息化时代的研究手段具有多种选择可能,其典型特征是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达到资源共享的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数字化成果,我们可以轻松地完成许多纸质时代费时费力的工作,比如古籍整理、辞书修纂、统计分析、古书辑佚等等。文史著作的图文并茂在过去是理想,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并非难事。但是,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那就是过分依赖数字检索逐渐滋生我们的惰性。更为严重的是,研究中所必备的“问题意识”也由此渐次被吞噬。[11]现代信息技术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影响犹如“双刃剑”,因此,坚持古籍数字化“工具”本位显得相当重要。

其五,交流合作与个性化研究并重。传统的唐代文学研究偏重于个性化,其私人性质及门派分隔,多由信息闭塞所致。而在科技日益发达之现代社会,重视交流合作成为良好学术风气,互通有无的途径渐趋阔大,往往通过学术机构、团体、刊物、会议等各种形式加强沟通。而同时,研究的个性化特色并未由此消解。这种现象的出现其实并不矛盾,因为在“全球化”大环境之下,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越具个性的才越具价值。

可以预测,未来研究将在上述诸种力量的合力指引之下前进。

综上所述,唐代文学研究创新的基础之一,是前人的劳动成果。我们认为,在尊重前人工作的同时,还应增强补阙意识。应具备发展眼光和与时俱进的心态,一方面要注重历时补阙,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学位论文空白点的填补。进一步拓展文学研究空间,不仅要有学术“史”的意识,更要有高屋建瓴“论”的感知预测。宏观通照,未来发展轨迹,是思维方式突破、格局范式变迁、方法手段现代化、交流合作与个性化并重诸种合力的结果。高瞻远瞩,扬弃刨土式的思维来展望,新世纪唐代文学研究之路虽不乏坎坷,而前途终归光明。

参考文献

[1]巩本栋.程千帆沈祖棻学记[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2]杜晓勤.隋唐五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3]胡戟,等.二十世纪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赵小华.〈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座谈会纪要[J].江淮论坛,2005(2).

[5]陈友冰.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史[M].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01.

[6]张忠纲.中国新时期唐诗研究述评[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7]叶帮义.1949年-1980年唐代文学研究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8]蒋寅.二十世纪后期唐代文学研究述评[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4).

[9]杜晓勤.二十世纪唐代文学研究历程回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10]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M].中华书局,2006.

研究生个人论文范文10

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研究,这不仅是专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日常专业生活的常态所需。换句话说,只要你是语文教师,面对职业生存,就得面对研究。这是语文――母语课程性质所决定的。无论学生学习什么课程,母语的涵养与媒介作用是无法替代的,而语文课程与教学恰恰是最需要研究的,因为语文究竟是什么?其核心素养是什么?优质的语文教学是什么及如何实施是有争议的,或者说是有讨论空间的。

既然语文教师每天必须面对研究,那么必然牵涉到研究的价值立场问题。研究的价值立场如果从哲学层面来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价值中立,即认为研究应当是价值中立,客观不带个人色彩的;二是怀疑论调,即认为知识的产生都是个人的,人类不能认识所谓的客观知识;三是研究应当是合乎理性的。笔者以为,语文教师的研究立场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追求研究的合理性,即其研究价值取向应当是符合人性的普遍规范与标准,反映着人作为人的正当的向往与欲求。因此研究价值是客观的、公共的、也是普遍的,如,正义、真理、善、美、自由、公平、和平、高尚等等,其实这也是语文本身的人文性所关注的。

语文课程的主要任湛赡苁俏囊栽氐溃这就是说,通过语言文字的涵养,在培育学生母语素养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但是,当前有些论调给语文教师的教学与研究带来了纷扰,表现在,过于强调教学生成与所谓尊重学生个体经验带来的价值不关涉,即让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教师不给予引领;在研究过程中渗入个人偏好与利益牵涉,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那么,合乎理性的语文教师研究价值立场,应当从哪些方面坚守呢?

第一,在研究问题的选择及确立方面,要选择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因为科学问题才能转化成课题。科学问题的标准表现在:一是问题的前提必须正确;二是问题的答案必须存在,是可以预测的;三是问题应当是具体的,可以明确界定的。第二,研究的方法必须是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范的。语文教师在研究时必须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必须与研究问题、研究性质、研究结论、研究过程相吻合,那些随意使用研究方法或者不使用研究方法就进行推导的研究不是真研究。第三,研究过程必须是真实可回溯的。那些只有课题开题,没有研究过程,直接结题的做法是令人不齿的。第四,研究理据的寻求必须是客观的。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必须是真实存在的,或者是公认的定律。那些刻意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理据的做法是不能容忍的。第五,研究观点的表达与成果提炼必须是客观公允的。这就要求,研究观点与结论不能建立在个人好恶之上,不能根据个人的偏好、情绪、需要,而提出自己愿意提出的某个结论,更不能因为利益立场的态度而扭曲事实。

总之,语文教师的研究必须摈除因为语言素养好而像辩论会那样的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情形,研究者持有的立场一定是公共立场,表达的价值一定是客观价值、公共价值,也就是普遍价值,这样的研究才是说理的研究,才是合理性的研究。

(孙向阳,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研究生个人论文范文11

关键词:文明 范式 视角 方法论

理论和现实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学术界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也是一个一直困扰着实务界的问题。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和沿革中,对于理论和现实及其关系问题认识的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因此理论和现实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实践价值的问题。在人类文明史的演化和发展中,中西文明创造了考察和分析这一问题的不同研究范式,衍生出了考察和分析这一问题的不同的方法论体系。从中西文明不同研究范式来考察和分析这一问题,有助于厘清研究范式及其方法论的内在逻辑关系,比较和整合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的相关问题,推动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的创新和进步。

一、现实和理论的界定及其区别和联系

近现代应用的现实和理论概念是两个西学东渐的概念。现实是指考察和分析对象在产生、演化和发展的时间序列上现在存在的状态。理论是指考察和分析对象运动、发展状况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所形成的系统的认识和知识。从这一概念的界定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一现实和理论在概念上都涉及一个特定的主体——考察和分析对象。其二现实和理论在概念上涉及到了不同的时间序列。现实强调的是考察和分析对象现在存在的状态。对于考察和分析对象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所形成的系统的认识和知识——理论而言,在时间序列上源自于考察和分析对象演化发展史上选择样本的考察和分析。

二、现实和理论的中西文明研究范式的介入视角

现实和理论这两个概念所蕴含的内涵中西文明选择了不同的介入视角,产生了现实和理论的不同研究范式。对于一个具体的考察和分析对象而言,西方文明在古希腊哲学产生之初确立了从微观层次考察问题的视角,从而确立了具有西方文明特征的研究范式。在这一研究范式中,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已开始进行现实和理论概念的衔接,并反映在《形而上学》中提出的一些概念和概念表述中,如本体、实是、质、量、运动、物质以及四因、辩证法等[2]。

在文明史演化和沿革中,亚里士多德作这些问题的研究时古希腊已经处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时期,古希腊文明此时已经进入了一个由强盛转入衰弱的时期,对于研究范式的系统的研究已逐渐陷入沉寂,并且一直沉寂了两千余年,直到近现代才随着胡塞尔《现象学》的诞生和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的问世成为世人思考的问题。

和具有古希腊文明特征的西方文明研究范式不同,华夏文明选择了一个“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研究范式,凡是从考察和分析对象的存在和存在的状态中去观察和思考,并反映在华夏文明易和道的表述中[3]。

但是自春秋以后的两千多年来,随着同源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文字的概念和逻辑属性丧失,具有华夏文明特征的研究范式也被歧义,直至近现代都是如此[4]。

对于不同文明间的研究范式比较,可以比较清晰的考察和分析具有文明特征的研究方法论的内在机制,发现具有文明特征的方法论在现实和理论研究中的优势和缺陷,促进我们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能力的提高。

1、中西文明研究范式中考察和分析对象介入角度的差异

在一个文明研究范式的演化发展过程中,采取一个什么角度介入考察和分析对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不但关系到考察和分析对象的介入视角,而且关联和影响了相应的研究方法论演绎,并对考察和分析对象的研究结果构成重要影响。

就西方文明的研究范式而言,和这一研究范式具有渊源关系的古希腊哲学在产生之初,米利都学派就设定了以自然存在物的物象为研究对象的路径,到留基波和德谟克里特时期又设定了原子论,从而确立了研究对象介入的微观角度。这样就这一研究范式而言,首先确立了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自然界存在对象产生、演化、发展的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其次确立了对于研究对象考察和分析介入的角度。

就这一研究范式而言,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由于研究对象介入的角度是微观层次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现象和物象的某一局部问题,所以研究工作的展开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将研究的某一局部问题和其存在的整体实现分离。这一工作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已经作了探讨,归纳出生物学分类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方法。就以古希腊哲学为基础的西方文明研究范式而言,对于其它问题的研究也是如此,将作为研究对象的某一局部问题进行整体的分割,归属到不同学科领域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

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作为研究对象的某一局部问题和其整体总是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和联系。因此在西方文明的研究范式中,如何实现所研究问题的局部和整体分割是自古希腊哲学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其问题之一是要实现研究问题的局部和整体的分割,其分割的边界如何确定?对于具体问题的考察和分析而言,分割的边界不同决定着所界定问题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存在差异。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这一差异的存在决定了同一问题有不同的概念存在,形成了西方文明研究范式中同一范畴的问题研究并存着观点各异的流派,而这些流派对于所研究问题的描述时常出现诸如盲人摸象般的问题。其问题之二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局部和整体之间存在的关系和联系,在实现局部和整体的分割过程中必须设定一些条件将其割裂,以确定所界定局部问题的边界和概念内涵、外延的完整。但是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这种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的局部和整体的分割因为割裂了考察和分析对象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和联系,常常出现庖丁解牛般的分割后难于再进行局部整合到整体的复原问题(庖丁解牛的技术十分娴熟,二十年所解数千牛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但是所解之牛一堆骨肉而已,再也不能整合初一个全牛来。这是因为庖丁在解牛之时,将整体进行局部分割切断了局部间进行有机联接的神经、肌腱、血管、淋巴,切断了彼间的联系和关系)。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在局部分割条件下研究结果和研究对象存在的现实状态之间存在的差异,是这一研究范式下现实和理论之间存在距离的主因。

对于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而言,华夏文明的先民设定了“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研究范式,确立了华夏文明考察和分析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宏观视角,规定和影响了华夏文明的方法论演化路径,形成了华夏文明研究范式中天人一体的理念。在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演化史中,研究范式的宏观视角起源于何时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但是就可考的文献考察,华夏文明有关自然知识和历史文献的形成从研究范式考察都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研究范式有关。

从华夏文明有关研究范式的文献考察,在现代被公认属于研究范式的文献有归属于儒家经典的《易》和归属于道家经典的《道德经》。

《易》形成于何时现在已无法考证,现代人看到的《易》传说中与伏曦、周文王、孔子等有关。伏曦传说中是华夏民族的先祖。周文王是华夏文明史中位奠定八百年周朝基业的谋略家。孔子出生于春秋时期,汉武帝时因采用儒家的治国思想而被尊为圣人,是对华夏文明的演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易》作为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范畴的文献,其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设定与这一设定相对应的天、地、雷、风、水、山、湖泊和海洋,构成了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仰则观象于天”考察范围的乾(天)、坎(月)、震(雷)、巽(风)和“俯则观法于地”的坤(地)、离(火)、艮(山)、兑(湖泊和海洋)。在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中,天、地、日、月、风、雷、雨、山川、河湖其自然存在和生态分布构成了可供人类考察和分析的现象和物象,形成了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宏观视角。在这种考察和分析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宏观视角取向下,于是有了“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5]的研究自然和社会问题的方法,形成了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路径设定。

在华夏文明史的演化沿革中,从宏观视角考察和分析问题的研究范式对华夏文明史的演化发展构成了重要影响。从《史记》和《尚书》可以看到这一影响的痕迹。皇帝时,皇帝“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6]到尧帝时,尧帝“乃命羲、和,敬若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7]这些都反映了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逻辑。

在华夏文明史的演化沿革中,华夏文明研究范式宏观取向的研究方法被归结到“易”中[8]。但是在历史的沿革中,由于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涉及了考察和分析对象相关的八卦要素,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可能需要研究者穷尽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理解和把握其要义,并且要求研究者具有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质尽心的观察和思考。华夏文明研究范式运用的这些要求,决定了这一研究范式很难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的社会公众。另外也因为这一研究范式难以掌握和驾驭,所以容易在研究工作中引起歧义、曲解以及有目的的阐释。

《易》在华夏文明的历史沿革中,在学界被尊为五经之首,在民间以卜筮类文献存世。从现存阐释《易》的文献考察,可能自春秋时期起对“易”的理解和把握已逐渐脱离了其研究范式的宏观导向指导意义,形成了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衰落。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作,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老子是周的守藏史(管理国家图书的官员)。通观《道德经》的行文,《道德经》作为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文献,和《易》在立论和表述上都存在重大差异。和《易》在立论上将考察和分析对象存在的各个不同层次的影响和制约(八卦)因素作为研究视角不同,《道德经》以各个不同层次具体考察和分析对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象)作为研究视角。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沿革中,由于对《道德经》的理解和阐释脱离了华夏文明研究范式从宏观视角考察和分析问题的取向,仅从发生了变化的一些文字的字义去考证和理解,致使自战国以降对于《道德经》的诠释多有歧义[9]。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沿革中,对《易》和《道德经》的曲解和歧义造成了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衰微,形成了华夏文明现实和理论研究之间的距离。

2、 中西文明研究范式方法论的差异

对于一个研究范式而言,有了既定的介入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角度,还需要一种对考察和分析对象进行研究展开的方法,从而衍生出了研究范式的方法论问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研究范式的方法论问题应该包含考察和分析对象介入的角度问题,但是研究范式的方法论作为西学东渐的概念,已经形成了其概念的完整内涵,定格在西方文明研究范式的古希腊哲学的研究范畴内,因此本文使用的方法论概念仍然沿用其用法,只在考察和分析对象研究的具体取向下运用这一概念。

对于西方文明的研究范式而言,在完成了研究范式的考察和分析对象从整体的分割之后,其局部同整体之间及其内部的关系如何界定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在西方文明的研究范式内,考察和分析对象的概念界定及其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划分是具体的研究工作展开的前提条件。

在西方文明的研究范式内,除了考察和分析对象的概念界定和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外,考察和分析对象所体现的局部和整体关系的演易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并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道构成了西方文明的逻辑问题。

在西方文明的方法论中,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研究范式的样本选择问题。西方文明的研究范式脱胎于古希腊哲学的范式,古希腊哲学的研究范式在展开上有一个核心方法——实证。实证作为西方文明研究范式的研究方法,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已经有了界定和表述。在欧洲文艺复兴后随着商业文明的兴起和宗教改革后对自然和社会问题探索的深入,古希腊哲学研究范式的实证主义方法开始兴起,其后实证的研究方法逐渐渗透到自然和社会领域的各个研究方向。

但是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这一研究范式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行考察和分析对象的样本选择?在这一研究范式的具体考察和分析对象研究中,要实现考察和分析对象的现实存在和理论研究的结果的衔接和吻合,首先这一研究方法的样本选择能够代表考察和分析对象现象和物象的本质,其次样本选择的时间序列要能够反映考察和分析对象在其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整体时间序列的一般特征。

在西方文明研究范式的沿革中,这些问题的存在构成的其研究范式中现实和理论的背离问题,是一个至今仍困扰着西方学术界的问题,其理论和现实中的探索仍在发展演化过程中。

对于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而言,由于在考察和分析对象研究的介入角度上选择了一个宏观的视角,所以在研究的方法论上回避了西方文明研究范式中诸如考察和分析对象局部和整体的分割、概念界定和整体及其内部各部分的关系,及其考察和分析对象的样本选择、考察和分析对象样本选择的时间序列确定等方法论问题。但是华夏文明研究范式所涉及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研究方法,仍然存在着考察和分析对象在宏观的研究视角取向下的研究对象界定问题,并且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只是在研究的时间序列选择上时间序列的时间跨度可能更长,超出了一个具体的社会个体所能把握的时间范围,因此在华夏文明的历史沿革中文明的延续表现了更强的继承性。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虽然早在春秋时期后就已经衰微,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人文精神和社会理念也屡遭损益,但是华夏文明的本质特征仍然延续了华夏文明的五千年文明史,使华夏文明成为现存世界文明中唯一一个延续数千年不辍的文明。

在华夏文明史的演化沿革中,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方法论衰微的另一个原因是华夏文明文字的结构和文字字义的歧变,相关的问题留待下文展开分析。

3、中西文明研究范式相关问题表述方式的差异

就一个既定的研究范式而言,考察和分析对象的界定及其研究过程与结果都需要相应的语言表述。在具体的研究工作做中,选择何种语言进行相应的表述及其该种语言的表达能力与表达的准确性对研究工作也有重要影响。对于西方文明的研究范式而言,虽然西方文明的不同民族间使用的语言或有差异,但在属性上都属于拼音语言。

在西方文明的研究范式中,考察和分析对象和整体分割的局部间存在着边界界定问题,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这些边界问题拼音语言所使用的词汇同样不能独立的进行表达,衍生出了表达相应边界问题的概念,并决定了相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产生了复杂的概念间关系的逻辑问题。

在西方文明的研究范式内,考察和分析对象的概念界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概念间关系的逻辑演绎,自古希腊哲学兴起以后一直是其方法论的重要问题。

就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方法论而言,华夏文明的先民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研究范式范畴内,除了创造出考察和分析对象介入的宏观视角(另一个通俗的称谓是天人一体)的研究方法论之外,还创造了具有华夏文明特征的文字符号系统。在华夏文明的历史沿革中,华夏文明的先民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研究范式取向下:“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10]。因此华夏文明的文字记录符号系统在产生之初就和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结合在了一起,使华夏文明的文字除了具有记录符号系统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和语义外,还具有华夏文明研究范式方法论的特殊意义。从考察和分析对象现象和物象的具象和抽象出发创造出文字的基本构成部分——象形、指事和会意文字,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形声、假借和转注的六书造字理论。因此华夏文明的文字在属性上包含了西方文明研究范式方法论的概念和逻辑属性,华夏文明文字中蕴含的这一属性构成了华夏文明研究范式表述的自身特征,并形成了华夏文明研究范式在形式上的概念和逻辑要素的缺失。华夏文明的文字具有西方文明研究范式的概念和逻辑属性,这为西学东渐以来学术界的研究所忽视。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沿革中,自春秋尤其是秦汉以后随着文字字型结构的歧变,文字的概念和逻辑属性已逐渐丧失,在汉朝时就出现了长达数百年的古今文之争,相关的影响一直持续到近现代。

在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沿革中,文字结构的歧变和语义的变化形成了华夏文明研究范式中考察和分析对象的界定、概念边界的确定、研究范式的天人一体理念中考察和分析对象局部和整体关系演绎等等问题。在华夏文明史的沿革中,这些问题的存在形成了华夏文明研究范式自春秋时期后的逐渐衰微。

华夏文明文字结构的歧变和语义的变化以及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衰微,使华夏文明研究范式在具体应用中陷入了古典文献的注译和怀疑古典文献真伪的怪圈,现实和理论范畴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十九世纪末埋藏了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在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揭开了甲骨文研究的百年序幕,从而使华夏文明文字蕴含的概念和逻辑属性有可能复原,促进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复兴[11]。

就目前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演化发展状况而言,其复兴的障碍在于文字的研究在学科上脱离了其文字产生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范式,没有将文字的字型结构和语义与其本原的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结合起来,这将不利于华夏文明研究范式本来面目的复原。另一方面,现存的具有典型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的应用文献只有部分古典中医文献,并且其解读及其与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衔接都存在种种问题。

4、语言(文字)的稳定性和文献解读的差异

语言和文字在概念属性上是存在着重大差异的。语言是一个西学东渐的词汇,在概念属性上是针对拼音语言而言。文字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东汉的许慎已经给文字界定了一个概念,是针对象形和会意为主体的记录符号系统而言的[12]。语言的单位——词汇本身不具有明确的考察和分析对象的概念和逻辑属性,而文字具有这些属性。近现代在概念的运用上时常不进行相关属性的辨析,本文的主旨也不在这一辨析上,只是将这一问题提出。在文明史的演化沿革中,语言和文字本质属性的差异影响了相应文明研究范式的选择取向,并对相应的研究方法论构成了重要影响。

就西方文明的研究范式而言,西方文明的拼音词汇脱离了考察和分析对象的具象和抽象,需要相关的词汇进行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表述和说明,因此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考察和分析对象界定所使用的词汇的稳定性,及其相关词汇表述和说明的准确性,将影响其研究范式的沿革发展,并对其研究范式范畴内的现实和理论的衔接造成影响。

对于需要对自然和社会的现象和物象进行局部与整体的分割,进而界定考察和分析对象的研究范式而言,其相关的词汇表述还要求能够准确的表达局部和整体的边界以及考察和分析对象的本质属性。在西方文明的研究范式内,这一研究范式对于词汇选择和表达的内在要求,使得西方文明研究范式整体分割的局部间概念存在着相容、包含等十分复杂的关系。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即使有这些关系的存在,但是在这一研究范式中由于存在着局部和整体间的分割,并且在研究工作的展开过程中还要求这一分割界限十分清晰,从而出现了庖丁解牛般的问题。另一方面,西方文明不同民族间的语言在历史的沿革过程中时常出现一定程度的融合,即使同一语言间也时常出现词汇的拼写变异,及其同一考察和分析对象词汇表达的变化。

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造成了西方文明研究范式在历史沿革中的稳定性、继承性及其研究方法论中对于整体分割后的整合等问题,并形成了与此相关的西方文明研究范式中现实和理论衔接的相关问题。

对于华夏文明而言,华夏文明的文字具有其表述和说明的考察和分析对象的概念和逻辑属性,因此华夏文明研究范式在文字的选择上避免了西方文明语言运用体现在研究范式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华夏文明的文字具有历史承传的相对稳定性(重大的文字变革只出现了秦汉间的文字隶化和现代的文字简化)。从华夏文明的文字字型结构和语义沿革考察分析,华夏文明文字字型结构和基本语义的演化保持了自甲骨文至近代文字的稳定性。华夏文明文字的这一特征对于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其一文字的稳定性有利于研究范式的延续和继承,以及后世对于华夏文明研究范式中文字概念和逻辑属性的还原。其二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由于在考察和分析对象介入的角度上选择了一个“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宏观视角,在研究方法上不象西方文明研究范式中,需要将具体的考察和分析对象从自然和社会的整体中进行分割开来进行局部的研究,并且在研究的时间序列上也仅仅涉及一个十分有限的时段来进行实证研究。但是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在一个具体的考察和分析对象研究中,由于考察和分析对象与自然和社会的整体间没有进行严格分割,考察和分析对象的研究也是在众多的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约束条件下进行研究,所以这一研究工作展开的难度很大,在考察和分析对象研究样本选择的时间序列上也不象西方文明那样只需要一个有限的时段,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展开往往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时间序列逐渐地形成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认识和知识。因此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需要一个十分稳定的记录符号系统,以有利于对某一考察和分析对象在一个十分漫长的时间序列中逐渐地积累其认识和经验,形成有关考察和分析对象的认识和知识。

在文明史的演化沿革中,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选择了文字作为研究工作进行和展开的记录符号系统,满足了华夏文明研究范式演化发展的需要,在文明的沿革中形成了延续五千年不辍的灿烂的华夏文明。但是在文明的演化中,华夏文明的文字出现了春秋至秦汉间的文字字型结构和语义的歧变,并造成了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衰微。

在人类文明史的演化发展中,演化发展至今仍对现代研究范式演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广泛应用于自然和社会领域问题研究的是西方文明研究范式和华夏文明研究范式。就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分析比较和各自的特点前文已经进行了相关分析,西方文明的研究范式和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在实际问题的研究中分别具有局部问题的研究和整体问题的研究等优势,因此中西文明的研究范式如果能够实现某种程度的衔接,将会有利于推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进步,促进人类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能力的提高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推动中西文明研究范式中理论和现实的衔接。从中西文明的研究范式考察,中西文明的比较和衔接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探索和解读中西文明研究范式的优秀成果

中西文明的研究范式都具有十分悠久的演化和沿革史,自中西文明研究范式产生以来都积淀了数千年各自文明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探索的思想成果,因此探索和解读中西文明研究范式相关的文献,探寻中西文明研究范式演化发展的路径,从各自文明演化发展的路径上去寻求其衔接点和衔接途径,将是中西文明研究范式衔接性研究的起点。

对于西方文明的研究范式而言,西方文明研究范式所使用的语言在语言的演化和沿革中已经形成了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语源学,用于研究不同民族间语言的交融和变革,这对于解读西方文明研究范式相关的文献,探寻西方文明研究范式的演化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华夏文明而言,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选择了文字这一记录符号系统,在文明的沿革中这一记录符号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其间春秋、战国和秦汉间的文字字型结构和语义的变化形成的先秦文献解读及其华夏文明研究范式复原的障碍,可以结合甲骨文文字的解读和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复原去研究。目前,华夏文明文明经典文献解读的首要障碍仍然是华夏文明文字的概念和逻辑属性的还原,及其对于经典文献原意的理解和把握。其次,在华夏文明文字概念和逻辑属性的还原以及对于经典文献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上厘清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演化发展路径,进而对华夏文明的历史沿革和社会发展进行解读和解释。

2、西方文明的学科交叉和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的整合

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沿革中,人类创造了不同的研究范式衍生了不同的文明类型,仅就本文考察和涉及的中西文明的研究范式而言,西方文明研究范式和华夏文明研究范式具有不同的考察和分析对象研究的介入视角,具有各自研究范式和方法的优势,因此中西方文明研究范式的整合将推动研究方法论的进步,促进人类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研究和认识能力。

西方文明研究范式的微观介入视角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范式的演化中产生了自古希腊哲学诞生以类的学科划分。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中,将自然界和社会领域问题整体进行分割进而进行研究,有利于考察和分析对象的准确界定、考察和分析样本的选择、时间序列的确定等问题。但是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这一研究范式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就是存在研究范式中的考察和分析对象整体分割后的整合问题。西方文明研究范式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华夏文明研究范式并不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在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中存在的问题是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研究介入角度下,考察和分析对象的界定、考察和分析对象样本的选择、时间序列的确定等都没有明确界定和表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华夏文明研究范式的表述、传播推广和与西方文明研究范式的比较借鉴都存在诸多问题。

中西文明研究范式演化沿革的历史尤其是中西文明一个多世纪的交融和比较表明,人类要提高认识和解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能力,中西文明研究范式的比较和融合将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中西文明研究范式的比较和融合如何实现,笔者认为除了前文提及的一些问题外,可能还有许多相关的具体问题需要研究。

3、提高华夏文明文字和传统文献解读能力,弘扬华夏文明研究范式优势

当前,随着西方文明研究范式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问题在学科划分的分割下进行研究,并将这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在这一研究范式的研究和社会实践过程中,首先形成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不协调,自然资源被过渡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其次,在商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被日益推广的前提条件下,商业文明内在的利益博弈形成了社会的贫富分化、社会道德被一定程度的淡化等问题,社会关系的诸多矛盾充斥于国际和国内的复杂关系中,人类社会个体间的关系也失于协调。

华夏文明在现存的人类古文明中,是唯一一个延续了人类五千年文明史而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人类文明史的逻辑中这与华夏文明“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研究范式,及其在这一研究范式下构建的华夏文明注重社会个体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协调与相互适应具有重要关系。从人类为文明史的演化沿革考察,华夏文明的研究范式给人类文明处理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及其人类社会个体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研究范例。

研究生个人论文范文12

近百年以来,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者已经累积了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与研究史料。勇于趋新者,理论至上,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而从某种角度来说,理论是升华了的东西,必须有深厚的“根基”作为滋养,离开文学文论有血有肉的“根基之地”,就容易形成一种缺乏经验研究的真空状态;而怯于趋新者,宣称必须坚守古人的表达方式,推崇经验万能,拒理论的介入于千里之外,可是这样一头扎进无限丰富纷繁的研究细节中去,更多的时候是生发出一种“望洋兴叹”式的怅然自失。离开理论“精气神”的指引与提升,似乎又回到传统的研究状态中去了,作为一种学科建制或言说方式的文学理论由此失去了它的理论层次,也缺乏某种研究深度与高度。故此,如何对待“趋新”与“承旧”,如何在趋向国际化学术话语和固守传统学问的偏好与分歧之间寻求平衡,如何处理好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关乎文学理论研究的方向性问题。易言之,如何根据中国文本实践与表达方式的具体特征提炼理论概念,使我们的理论研究更为贴近历史经验,从而建立或生发具有活力的学术传统,是从事文学或文学理论研究者始终面临的学术难题。

就古代文论研究来说,研究的突破口最主要的就是在思考力的培养上,这样读西方学术著作,特别是读其理论著作显然比读中国线装书来得更直接更容易。李春青教授拒绝西方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那套做法,那种从低到高建筑金字塔式的用一个中心、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去讲述中国古文论问题的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抛弃这种做法,不仅是因为西方现代派与后现代主义者已经主动放弃了这种传统理论走向,更重要的是这种思维形式本身不适用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对象自身的特质。李春青教授认为,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新的哲学传统为“平台”建构新的文学理论,首先就要抛弃那种“概念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将文学现象看作永远处于流动、生成、演变过程的活动,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物。可以说,古代文论最有希望的研究之路仍然是“趋新”与“承旧”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有时候需要将“趋新”的一极向“承旧”的一边靠一靠;有时候又需要将“承旧”的一极向“趋新”的一边移一移。

二、“中国文化诗学”的苦索者

学问之道,盖缘于天性,成于勤奋。李春青教授从大学时代即对理论研究充满兴趣,彼时已经发表几篇学理性很强的理论论文,特别是大四之际在部级刊物《文学评论》1982年6期上发表《浅谈美与善的关系》,无疑对李春青教授后来走向理论研究之路给予了莫大的鼓舞。钱穆曾言:“治学当就自己性近,又须识得学术门路。”(《钱穆论学书简》)自1985年以后,李春青教授多年以来一直跟随著名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进行学术研究,又身处高等学府北师大执教,且兼有优秀学术团队“文艺学研究中心”诸位名家学者在学术上切磋磨荡。可以说,李春青教授良好的理论研究素养、治学的勤奋,加之得天独厚的研究平台和便利的学术信息渠道,使三十年以来的文学理论研究一直站在学术理论前沿阵地,实际上也一直行走在理论研究的高峰上。

李春青教授早期出版的几本“专而细”的“小书”,都是从文艺的微观层面入手而写得极其精细的著作,如《艺术直觉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艺术情感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美学与人学――马克思对德国古典美学的继承与超越》(法律出版社1991年)等,均是彼时风行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思潮下的产物,此时对弗洛伊德、荣格、苏珊・朗格、萨特、弗洛姆等人的理论,特别是对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德国古典美学有广泛而脉络性地研读与把握,没有深入的体会也是无法形成令人信服的学术专著的。令人注意的是,几本小书涉及诸多相似相近的理论概念,作者均用严谨规范的学术语言加以界定与区分,并且很自在地将复杂问题用朴质清朗的语言和恰切的例证表达出来,由浅入深,使人无不通晓显明。以笔者的理解,此时对经典理论的研读与理解,奠定了后来做学问的基础,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背景因素:其一,早期文艺学心理学的学术训练,造就了作者极强地透视文本中蕴涵的心理与精神的细微因素,无疑为后来的“文化诗学”阐释策略讲求在文本、体验和文化语境之间穿行提供了贯通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文艺心理学”研究思潮主要是针对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文学主体性问题的讨论而引发人们对文学反映论的反思,为了清理过去僵化的文学反映论的学理缺陷,学界在寻找一条有效而迂回的阐释策略,就是转入文艺心理学领域去寻找学理资源。多年的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无疑培养了理论的革新意识和研究问题的批判精神。其二,对经典理论的偏好。此时熟读马恩文选并读费希特、马尔库塞、霍克海默等人的理论,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也似乎在寻求研究理论的突破,如书中所称“是试图以此作为理论依托工具或思想根基来批判或反思其他形形的西方美学思想”。①人爱其同类,对经典理论家的偏好,“爱之者其思深”,显示了比较纯正的思想资源、抽象思维及其推理的严谨。另外这些经典理论的基本问题和基本预设,甚至成功进入后期研究方法的研究视角和问题的切入点。如马克思关注“社会中的人”及“价值”学说,无疑对随后的“文学价值学”研究进程进行了深入地推进,特别是“社会中的人”首要含义是人的“群体性”,只有在“群体”中人的“个体性”才是可以成立的,这种“社会中人”的主体纬度使后来的学术研究特别关注“集体主体”,也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内在价值观念建构者――处于某种相对独立性的社会阶层或社会集团。贵族阶层、士人阶层、文人身份、名士之流的文化价值观和趣味观念均成为后期学术研究中的理论切入点,相对而言,这种理论视角也具有更强大的理论包容力、穿透力与研究气场。

《文学价值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和随后的博士论文《乌托邦与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均处于李春青教授学术路向的转折期,特别是博士论文的写作基本奠定了后期的学术走向,此时“中国文化诗学”的研究构想业已萌芽。由早期偏重西学资源的论述,转向中西并治而尤重中国学问,也由多年以来在童庆炳先生指引下的文艺心理学研究路向调整到自己独立研究的学术方向。用“乌托邦”的概念和文学价值观的视角透视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特别是研究其中若干代表人物,显示了很强的理论穿透力。论述尤为精彩处在于对儒、道、释以及诸子的文论文化“别具一格”的解读,这种做法不仅显示作者具备良好的哲学与历史知识素养,也显示出作者试图从先秦学术源头处立下学术根基的论学立场。以我的理解,此种学术路向也是后期学术研究成功的关键因素:绝佳的哲学和历史知识素养,使从事文本研究时重建“历史语境”(文化空间)成为绝佳的条件;而从学术源头处用力打下立脚基础,循流而下则事半功倍,后期研究下游之学自然也易辨清浊。《论衡・谢短篇》云“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说的是知古不知今,则多流于迂阔;但知今而不知古,则恒失之空疏,而李春青教授治学兼备古今之学而并重,故能成其大。用以赛亚・伯林的说法,李春青教授读书涉猎博杂而且研究课题多变,似乎是一位“狐狸型”学者;而在理论研究的建构和解决问题的路径上,同一类型的题目、同一个大问题思考达数十年,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却是一位典型的“刺猬型”的学者,简言之,就是用“狐狸型”的学术积累来做“刺猬型”的学术识断。如在《乌托邦与诗》中,对《诗经》的看法还仅仅停留在“自然价值观”阶段,对“趣味”、“文统”、士人阶层的“悬浮”状态等概念也是“点到即止”;而随后在《诗与意识形态》中着力解决的正是前书所遗留的《诗经》问题;对上述观念的梳理则直接留到《趣味的历史》“坠欢重拾”。

从1995年起,李春青教授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化诗学的研究,并于同年为研究生开设“文化诗学”专题课。《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的出版标志“中国文化诗学”的初步“形成”,《诗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显示该研究构想走向“成熟”,而《趣味的历史》(三联书店2014年)则预示着“文化诗学”的实操性很强、体系更强也更圆融,也使得“趣味”观念的历史内涵第一次得到了一个完整、系统而且逻辑连贯的整体解释。这几本专著分别是李春青教授在“宋代文学观念”“诗经”“趣味”等经典文本和专题性研究方面的精细研究。李春青教授采用“文化诗学”的研究构想显示出了擅长从宏观上的总体把握问题的能力,从高处俯瞰并把握问题的内在结构,从而引入所论述的问题,并使得出的逐条结论服务于总的思考框架,从而将无限繁复的研究细节或分散隐蔽的史料充分钩稽出来,编织成一个个令人信服的“文化诗学”图景,复杂而微观的表象得以呈现出背后的深层文化逻辑,这种特殊的读通文本与贯通文本的能力,除了掌握大量文献史料以外,丰富的想象力与对文本内部结构的深刻体认都是不可或缺的助力。举例来说,如果说“敬”与“德”“诗言志”“诗亡然后《春秋》作”“诗大序”“郑玄诗学”等等,都是全书首要关注的散乱之“点”,对于一般的研究者来说只要画出此类“散点”就“点到即止”,然而李春青教授顺势用“意识形态”的概念工具将之穿成了“线”,随后扩展成了“文化诗学”的“面”。对于李春青教授来说,真正关注的是如何由“散点”上升到“穿线”再到“聚面”,也就是如何将“点”连起来成为“线”,如何将文论文化观念描述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的文化图景。这里不仅需要显微镜式的细窥,更要上升到望远镜式的鸟瞰。书中对细节的研究大多紧扣着这条论述主线,或者说是被“线”所牵引而出的,细节研究所得的结论,也都能够服务于这条主线。如钱穆说“在下笔时,绝不能让枝节胜过了论述问题的大木大干”。(《钱穆论学书简》)另外在治理秦汉学术,特别是在其史料欠缺的历史时段,画“线”之前往往无法积累足够多的“点”,由“线”带“点”便成为进行较长时段研究的重要手段。由“线”带“点”的方法还造成了全书的完整性。如果说前面几本书的论述习惯分上、下篇的展开论述线索,这样“散点”与“穿线”还略欠圆融,而《趣味的历史》则通篇完整,其学理与体系也更加自然天成了。

当然,李春青教授采用“文化诗学”的研究构想不仅在个体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的实绩,而在由其主编、多人集体合作研究的几本比较厚重的系列著作,如《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和《先秦文艺思想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等出版后也均获得极高的学术荣誉,“中国文化诗学”研究构想,由此也显示出在群体学术研究课题中的阐释活力。李春青教授对理论研究的追求,对“中国文化诗学”研究构想从思想幼芽到枝繁叶茂已逾二十余年矣,这种理论探索可参见李春青教授出版的几种理论论文合集:《在文本与历史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侧重探讨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和深层的文化逻辑,《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专门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存在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反思,涉及作者几十年以来从事理论工作遇到或反思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反思文艺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集中探讨了在“理论之后”的学术思潮下对理论自身的反思与研究。

三、“中国文化诗学”的实操方法

多年以来,李春青教授对“中国文化诗学”进行过多次地“正名”或清理概念的工作,做此种工作不仅是在为“中国文化诗学”寻求理论方法的合法性和本土根源,也在持续不断地为提升或强化此种研究方法的理论层次而努力,其中在《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史》“导论”部分对此方法有比较完整清晰的归结和表述,后在《趣味的历史》中对“文化诗学”的源流与走向有过细致的论证。李春青教授强调,这种研究方法是面对中国独特的文学现象而产生的独特阐释理念与方法,它在中国本土既有悠久传统,又具有现代精神的文学阐释路向。故此,可以说“中国文化诗学”虽然借用了来自西方的“诗学”和“文化诗学”概念,但与之并不相同。“文化诗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有效的、灵活的、具有普适性也具有特殊意义的研究方法。它尽管借鉴了许多理论元素,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评、哲学阐释学、巴赫金的社会学诗学、美国新历史主义等等,但它不是一种理论体系或者纯理论性质的文本分析,或者说此法不立足于理论建构而仍然是侧重以文学文论文本分析为目的的实践应用。

以笔者的理解,“中国文化诗学”的研究立场至关重要,这就是对文化文本知识和意义的双重关注。不仅要梳理知识生成演变的客观逻辑,而且要寻求意义系统的当下合法性,甚至认为后者更为关键。此种研究立场可谓“文化诗学”的“灵魂观点”。现代中国的学术研究对文本的“意义系统”遮蔽不清,实际上,在中国,文学理论从来就不是一种纯粹知识学意义上的话语系统,而是一种“意义建构”行为。任何理解和阐释活动,无论看上去如何客观公正,如何拒斥价值介入,实际上都是对某种意义的选择与阐扬,或者借用伽达默尔的话说,是“视域融合”的产物,即“效果历史”。例如,古代文论话语,如飘逸、典雅、淡远、闲适、空灵所负载的本来是古人的审美趣味与人生体验,是最富诗意、最灵动鲜活的精神存在,然而它们一旦被确定为客观知识,并被一种科学主义的“求真”态度所审视时,就完全失去了它的固有特性,成为没有生命的躯壳。如果我们在承认古代文论话语的知识性的基础上将其视为一个意义系统,通过有效的阐发而使其还原为一种活的精神,那么我们就与古人达成了真正的沟通,“效果历史”就产生了:古人的意义也成为我们的意义,而这才是任何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真正价值所在。②当然,正是因为关注“意义建构”行为,由此,“文化诗学”主要聚焦于研究分析文论文化中生产“意义系统”的“言说者”或“集体主体”,如贵族阶层、士大夫阶层、文人身份、名士之流以及现代知识分子、大众群体等等。实际上,从中国古代文论到现当代文学理论都与言说者――古代的士人阶层与近现代的人文知识分子的认同意识直接相关。具体言之,与古代士人“社会导师”的文化认同直接相关,形成了以儒家为代表的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古代士人维护个体精神自由与超越意识直接相关,形成了以道家、佛释之学为思想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士大夫诗文酬唱的文人情趣直接相关,形成了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文化诗学”的研究立场决定了“文化诗学”实际操作方法或基本阐释策略是在文本、体验、文化语境之间穿行。重建“文化语境”与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构成“文化诗学”研究的两个“轮子”或者说两个基本点。文本文论或某种思想总是基于某种具体的历史语境,是对当时某个时刻的历史和社会的文化资源、社会需求、通行的价值观念、占主导地位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元素的回应。文化语境的意义就是为研究对象置于一个具体的坐标系之中,使之成为可以衡量、可以把握的。重建文化语境,简单说来,就是要通过对历史的、哲学的、宗教的、民俗的等等各类文化文本的“互文本”性质的深入分析,确定特定时期占主导地位文化观念的基本价值取向,把握这个时期话语意义生成的基本模式――各种有着不同方向的“力”之间构成的关系样式。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文本的显著特征是文、史不分,政、教不分,认知性与价值性不分,哲学与道德不分,也就要求研究者必须坚持“互文性”的研究视角才可以使研究获得合理性。这样以“追问真相”的传统学问手段,如版本、目录、校勘、训诂、传注、辑佚、钩沉等等,只在“考据”层面上才是可能。以传统经史子集为研究领域的学问要走向新的学术视野,要运用多种资源、多种文献、多种方法进行重建工作。而细致的“文本分析”,主要是关注语词的使用,特别关注文本语词所负载的意义世界。从文本的意义世界到文化语境,再从文化语境反过来看文本的意义世界,在这样的“循环阅读”过程中,文本意义就得到了增殖――这就是文化诗学最主要的阐释路向之所在。③实际上,上述两个基本点也是互相制约与互补的关系,如果过分专注于文本自身的内在结构分析,而忽略了文本产生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语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文本研究极可能陷入某种脱离历史和社会现实的纯形式主义研究,从而变成偏离历史语境的纯粹的逻辑推演;但是一味地寻求“历史语境”的重建,也容易造成“文化主义”或“历史主义”的决定论,偏离文学文论研究的主题方向,从而将原本自立的文学文论研究变成其他学科的附庸。

四、“中国文化诗学”的未来展望

李春青教授运用经典理论资源与经典文本或重要文本个案相结合展开著述,取得了效果显著的学术实绩。从某种程度上说,李春青教授的研究比较关注上层文化而忽略了普通人民,特别很少关心当时的物质生活,这点在《趣味的历史》中也给予了说明:“研究仅仅局限于主流文化或“大传统”的研究,而属于“小传统”的平民百姓的日常审美经验则不在讨论的范围之类。”④目前中国学界在此种研究路向的指引下,在现当代文学文论研究上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从阐释的深度与高度上来说,还不及李春青教授在古代文论文化阐释方面显示出的理论活力。这样很容易让人误解“文化诗学”的研究构想就是秉持贵族文化或精英学问的立场。以笔者的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是“中国文化诗学”首要之义是关注“历史语境”的重建,特别重视“集体主体”的言说立场和身份特征,关注文本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而在目前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和历史情况,现当代文学文化文论领域仍然有不少理论仍然是不允许去书写与探讨,相对来说,也就很难重建清晰完整的“历史语境”与展开细致的文本分析。但是“文化诗学”如何将对古代经典文本的成功经验应用到对近现代文本、通俗文本,甚至大众文本的阐释上来,实现经典文本与大众文化的良性互动,的确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摸索的事情。另外,古代经典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触及文化史中的基本问题,牵涉现实生活的重建,甚至构成了文化思想历程中绕不过去的木桩。如陈涛认为,不同的思想家,不同的文本,根据其自身能力的差异,能够攀升到的超越性和自主性的程度存在高下之分。那些能够保留下来,作为“经典”被我们一代又一代反复阅读的著作,较之于其他著作,更具有这种自主性、更脱离历史语境。⑤就《诗与意识形态》来说,随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新的文学观念的引入,学界充分强调《诗经》的“抒情感发”功能,假如抱着“同情与理解”的态度,在这个新的“历史语境”下也可以探讨另一个版本的“诗与意识形态”问题。

任何理论都不过是以特定视角进入研究对象的一种方式,而视角的宽广与偏狭程度决定了所论问题、观点和理论的有效性与普适性。“文化诗学”在实际操练的过程中往往蕴含一个争议很大的阐释立场:就是对研究对象和相关文本不去做价值判断。或者梳理文本内在的或深层的文化逻辑,或者揭示文本实际的文化功能,或者归结文学价值观生成的深层文化逻辑。此种考虑,或许有鉴于过去僵化的文学反映论与过激的意识形态批评所导致“价值”强制介入的惨痛教训。同时,目前“文化诗学”研究方法还融入不少清晰而悲观的看法,如《乌托邦与诗》揭示士人阶层产生“乌托邦”思想改造现实社会的“无力感”,《诗与意识形态》认为历史自身发展按照自己的残酷逻辑流动,而文化学术只是漂浮于它上面的泡沫。比较乐观地说,“文化诗学”将主体纬度引入,并加之政治与历史多重文本话语参入“历史语境”,孕育着可以构建一个能够回应社会现实的“理论期待”和行动力量。加强对本土社会现实的认知,寻找并积蓄新的思想资源,同时中国许多经典文献,如儒家典籍历来不仅是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生活的主要来源,也是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写照,文本中的“乌托邦”情怀和“意识形态”话语成分可以适当加入理论方法之中去。如何从文化文论文本中研讨其价值意义、寻找自我反省或参与社会现实的力量,可以成为“文化诗学”研究构想一种新的“理论期待”。

注释:

①李春青:《美学与人学》,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②③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第15-21页。

④李春青:《趣味的历史》,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