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研究工作方案

研究工作方案

时间:2022-11-14 03:59:24

研究工作方案

研究工作方案范文1

一、专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开展专题研究,对普查机构组建、两员选聘及培训、摸底及登记等工作的组织开展,提出规范化的可操作的意见,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

二、专题研究的内容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入研究如何抓好人口普查的组织实施,通过建立台账及有关工作表,探索如何建立全区人口普查工作规范,为正式普查提供经验借鉴。

(一)普查机构组建、人员配备及经费落实。渠沟镇、各街道、经济开发区及村居普查机构人员名单及联系表;区普查经费落实情况统计表(工作经费、两员补贴、设备经费等)

(二)两员选聘及培训。渠沟镇、各街道、经济开发区均要建立《两员信息台账》,台账内容如何设计,如有人员调整变动如何进行动态维护,维护更新的周期;以区级为单位,建立《区两员培训工作计划表》,明确培训时间、地点、授课人、培训内容、培训时长、参训两员名单等。制定对两员的培训计划,建立《区两员培训汇总表》。

(三)摸底及登记。摸底及入户登记期间,均实行日报告制度,分别设计摸底、入户登记的日报告内容及表式,以便各级掌握摸底及登记的进度及质量;摸底及入户期间,区普查机构开展督查指导,及时解决基层发现的各类问题。探索建立普查办工作人员定点联系制度(基层及部门),以及各阶段督查工作安排表。

(四)其他。探索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人口普查工作例会,总结普查前期工作完成情况、提出当前存在的有关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安排;探索建立抽查制度,区成立督察组,不提前打招呼,直接赴抽中的普查区或普查小区开展工作督查;其他可落实的有效手段。

三、开展专题研究的方法

本次专题研究,可以借鉴四经普、六人普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各镇街实际,采用问卷调研、小型试点、座谈走访等形式开展分析研究。

四、工作要求

研究工作方案范文2

国内大跨度钢箱梁悬索桥采用钢塔柱设计,钢塔柱节段间通过金属接触和高强螺栓连接两种方式传力,钢塔的线性主要在塔柱端面机械加工中进行控制。本文以泰州大桥钢塔及马鞍山大桥钢塔为例阐述了钢塔加工制作中的难点,并讨论了机械方案优化。

【关键词】 金属接触率;加工精度; API;测量精度;

THE INFLUENCE AND CONTROL OF TEMPERATURE IN MACHINING ON STEEL TOWER OF MA’ANSHAN YANGTZE RIVER BRIDGE

Liu Tingting Zhang peng

(China Railway Baoji Bridge Group Co.,LtdBaoji721006)

ABSTRACTMa’anshan Yangtze River Bridge is a large-span steel box girder suspension bridge,which adopts the steel tower shaft design in china.The force between segments of steel tower shaft is transferred by metal contact and high strength bolt connection.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machining accuracy and measurement accuracy are described.By reduing such influence,the high stability of processing can be assured.The control of temperature in machining is particularly discussed.

KEYWORDSmetal control rate; process machining accuracy; API; measurement accuracy;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结构

马鞍山大桥钢塔及泰州大桥钢塔为三塔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根据受力要求,其中塔设计为钢塔。中塔总高均180m左右,其上塔柱、上、下横梁为钢结构。上塔柱高127.8m,横桥向宽度6.0m,顺桥向宽度7.0m~11.0m。塔柱共划分为T1~T21共21个节段,J1~J20共20个拼接接缝;节段长度5.8~9.55m,标准节段长度为6m,节段间连接采用端面金属接触及M33的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并用的接头形式。其中T1节段最重,约580t,钢材总重量约为9500t左右,钢塔柱主体结构分别采用Q345D、Q370qE、Q420qE钢,其技术指标符合《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8)的要求。塔柱壁板厚度为40mm~60mm,腹板厚度为40mm~60mm;均采用板式加劲肋,加劲肋板厚为32mm与36mm;横隔板的间距约为1.9m~3.5m,横隔板厚一般为16mm,横梁对应处为20mm~36mm。钢塔柱典型断面见图1

2、概述

通过对比近年来钢塔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加工方案的改进,减少钢塔加工难点,提高加工精度,优化方案,更有效地降低成本。近年来大型桥梁迅速发展,制作难点越显突出,方案优化愈来愈重要。本文就泰州及马鞍山钢塔为例阐述了钢塔加工制作的难点,着重讨论了方案优化,进而大大缩短每段钢塔的加工周期,提高了质量效率,节约了成本。

3、钢塔加工的难点

对比泰州大桥钢塔及马鞍山大桥钢塔,两座钢塔共同突出的制作难点是:1、底座承压板厚度大、孔洞密、重量及规格大,因此板块的下料、调直、制孔、焊接等工艺要求高、难度大;2、特殊节段零件多,箱内焊接空间小,个别焊缝难以施焊;例如泰塔的分叉、马塔的塔梁结合段以及上下横梁。尤其是泰塔的分叉节段有四个方向的连接面,如何保证匹配尺寸是加工的关键;横梁与钢塔柱的连接匹配也是整个钢塔制作的难点之一。3.断面大,机械加工时平面度、垂直度及整体角度测量精度难以保证;

以上难点突出了钢塔加工的主要难点,然而由于钢塔由于金属接触传力的要求,塔柱安装后的轴线偏差要达到设计要求1/4000的控制精度以及平面度0.25mm的金属接触率要求,只有在节段的制作和机械加工的过程中严格保证几何尺寸和塔柱端面平面度的要求。钢塔断面机械加工成了整个钢塔的最主要难点。

4、加工制作方案讨论

钢塔的整个加工方案主要分为在车间场内完成零部件制作、节段组焊、端面加工、水平预拼装、涂装等工序,然后下水运输至桥位。在桥位完成节段安装、高强螺栓的施拧、接口焊接连接、成塔检查、桥位最后一道面漆的涂装等作业。

上述已得出钢塔的难点在于断面的高精度金属接触率,既端面机械加工。如何在机械加工中优化方案,对整个钢塔制作方案调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1、机械加工精度控制

钢塔柱累积精度管理在钢塔精度控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钢塔节段间端面金属接触传力的要求,加之塔柱安装后轴线偏差要达到设计的高精度要求,桥位架设中又不能对钢塔线型进行调整,只能在节段机械加工过程中对节段尺寸及端面加工精度进行控制,然而仅依靠提高单节段的加工精度,受到设备、工艺条件的限制,必须通过每个节段来控制,因此建立钢塔精度管理系统是必然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钢塔的累积精度管理包括钢塔高度的精度累积管理、钢塔轴线偏差的精度累积管理、钢塔节段间扭转的精度累积管理三大部分。通过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测量单节段的长度、端面垂直度、以及两节段间的轴线错台量等节段轴线空间位置信息,在计算机中对节段进行累积精度管理。进而按照精度累积管理的结果,指导待加工节段的端面修正加工及节段间扭转的控制等。

“API”在钢塔及钢结构制作加工的利用尤为重要。“API”为美国第三代精密工程激光跟踪测量仪,其精度可以达到正负5个ppm,测距最大可达60米。对于钢塔平度度和断面垂直度的高精度要求,一般测量仪器测量难度大而且误差很大。API在钢塔中的应用,提高了测量精度与效率,保证了钢塔节段加工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为后期钢塔累积精度管理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2 计算机模拟预拼

提出计算机模拟预拼装代替实际水平预拼装。此方案的提出一改以往钢塔的实际水平预拼装,将大大提高加工生产进度,降低成本。泰州钢塔及马鞍山桥两座钢塔的加工经验、API整体测量数据以及实验研究数据表明,钢塔的实际水平预拼装完全可以由计算机模拟预拼装代替。在通过对比泰州钢塔及马鞍山钢塔精度累积管理系统、现场水平预拼及桥位架设数据后,机械加工后的拼装线与桥位架设拼装线几乎一致,所以钢塔在加工结束后水平预拼装可以取消或用计算机模拟代替;需要对加工精度、测量精度、现场预拼及桥位架设进行了严格控制和实时跟踪监控,并且做大量的实验得出必要的数据来进行论证。

计算机模拟预拼装的整体思路是:通过”API”或”3DSS”测量仪进行钢塔整体激光扫描得出钢塔节段扫描点,将扫描点导入solidwork或其它三维建模软件内生成与实际很接近的三维实体,通过计算机分析得出桥位架设相关数据。要实现必须做到以下重要几点:1、钢塔的整体机械加工要严格控制;2、API测量数据要精准无误;3、节段整体测量外壁板划线及API激光球底座划线精准无误。计算机模拟预拼装代替实际水平预拼装的提出和应用将大大加快了钢塔的架设进度,更科学更先进地节约了成本。

研究工作方案范文3

[关键词]方案设计;自动生成;数据采集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092-01

为了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人为错误率,提高方案设计工作效率,需要开发一套射孔作业施工方案设计自动生成系统以满足射孔作业施工方案设计工作的需要。使射孔作业施工方案设计工作需要向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射孔作业施工方案设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总体方案论证

根据现有的计算机技术状况以及应用环境,采用网络开发中常用的三层模式结构来解决系统扩展瓶颈问题,即“界面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使用C#+oracle10g+相结合作为研究环境。

1.1 方案总体设计

要想实现射孔施工方案自动生成,首先要定制各类射孔方案设计模板作为设计生成后的文档样本,设计人员根据目标井选择所要生成的方案设计类型,系统将根据所选井号与方案类型进入到施工方案设计数据库进行方案数据的查询,并抽提出相对应的方案数据嵌入方案设计模板中,最后经过人工干预后生成射孔施工方案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2 详细方案设计设计

2.1 设计人员添加新设计方案

添加设计方案是为选择设计方案做准备。添加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导入word文档和为书签匹配数据库字段等几个步骤组成。设计完成之后,就会在数据库里添加了一种设计方案。成为方案选择时期的一个可选方案。

2.2 设计人员对选中的井数据选择设计方案。

选择设计方案是一项主要操作主要是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井数据选择设计方案,然后系统根据设计人员给定的设计方案对筛选出的数据做相应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呈现出来。

2.3 设计人员手动更改生成的解决方案中的数据

直接从数据库中提取的数据可能不符合要求,这时候设计人员可以手动更改各项的值,选择保存可永久性更改数据中的数据。

2.4 施工方案数据库设计

在方案设计阶段主要涉及到方案表和书签表两个表。方案表是书签表的父表。在方案表中主要存放了与设计方案有关的信息包括方案名称、与方案有关的word文档的保存路径、方案的设计日期还有设计方案的设计人员名等信息。书签表主要存放书签名和书签文字以及设计人员匹配时选择的字段名。

2.5 射孔施工方案管柱示意图结构设计

管柱图是射孔施工方案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实际需要,首先按照实体图片绘制成图素,包括油管、短接、泵、枪、压力起爆器等,之后将各类图素进行有机组合形成各类管柱示意图模板。系统提供可视化的各类工具的深度录入界面,根据录入的深度进行夹层计算并根据夹层数据计算出油管根数。整体流程如图2所示:

3 结论

根据设计人员的工作需求,结合软件系统开发平台,通过研究和分析,明确了射孔作业施工方案设计自动生成系统的总体架构,并且对该系统的重要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细节设计。通过方案设计自动生成和管柱图自动生成的设计完成,就可以形成较为完整的射孔作业施工方案设计自动生成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将在满足减轻设计人员工作强度,降低方案设计错误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常冠华,金成志,王荣华,等.大庆油田勘探信息化体系结构及目标[J].中国石油勘探 2004年第4期.

[2] 赵贵菊,王彦春,崔其山,等.石油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仓的建立和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0,34(1).

[3] 王佳.石油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1,47(4).

研究工作方案范文4

【关键词】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把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整体方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高校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工作更趋科学和合理。2014年国家启动招生制度改革,各高校为应对此次改革,按照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启动和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是近期高校普遍开展和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要明确所依据的原则,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在不同时期所遵循的制定原则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方案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是组织教学和培养人才的基本依据,学校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方案,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和市场变化,使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向能够符合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1]。

(二)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渗透的原则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基础性特点,需要加强通识教育(宽口径、厚基础),使学生具有能够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更新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基本素质,这也是很多高校强调通识教育的原因;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加强基础性和平台性课程,体现学科交叉融合;在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学上开展专业教育,突出专业特色,建立与时俱进、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须体现逐步过渡、相互渗透的原则,避免本科教育教学内容偏窄、偏专、偏深的倾向[2]。

(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各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创造客观条件,这也是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共同原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课程设置与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要求等方面,配置多种课程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成才方向加以选择;也可设置专业的准入准出标准或人才培养分流机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发展路径甚至专业的机会。

(四)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原则

实践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家、社会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强实践”已成为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共识。各高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包含实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科研训练、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就业创业训练活动等多种类型的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述原则为各高校在制定方案时所遵循的共性原则。除此之外,各高校还会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情况、专业特色等制定其他相关原则,如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制定方案、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多元培养的多元化课程体系设计等。

二、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程序

传统的培养方案制定程序是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直接过渡到确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然后再确定其下一层次的具体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这种程序存在随意性大、受制定者自身素质影响等问题,随着制定工作的开展,各高校逐步探索出一套科学和合理的程序来规范制定工作,主要程序包含以下几点。

(一)构建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保障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组建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组和工作组,专家组由专业负责人、高水平专家以及熟悉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专家组成,负责培养方案的研讨、顶层设计、制定与审核工作。工作组一般由各院办主任、主管教务排课的老师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对培养方案中课程进行编码、格式调整、教务系统与培养方案一致性核对等工作,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全过程,为专家组提供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建议参考。

(二)深入学习,充分调研,保证培养方案制定的先进性

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分为横向调研和纵向调研,横向主要指由学校牵头从方案整体设计出发进行的调研以及由各专业牵头进行的专业调研;纵向主要指对国内“985”“211”等高校以及行业企业进行的实地调研,对国外知名大学先进教学经验的实地及网络调研。通过调研,了解经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明确人才培养新趋势以及新思路。

(三)聚焦办学特色,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及目标

经过前期调研,结合学校定位、办学特色,提出人才培养理念及目标,培养理念及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超前性,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例如培养目标反映出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

(四)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确定专业人才毕业要求及课程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按照精细化设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念,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反向设计,明确学生的毕业要求,将毕业要求逐条细化形成若干具体的指标点(包含学生毕业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针对每个指标点,确定两门或者多门课程予以支撑,最后综合考虑“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基础后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课程先修后继关系,从而构建起完整的课程体系,围绕课程体系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

(五)“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完善培养方案,制定配套课程大纲

方案制定过程中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组织教师、学生参加研讨会吸纳他们的建议,同时邀请相关企业专家、校外专家共同参与研讨,对培养方案进行滚动式修订,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此外,要制定与培养方案相配套的课程大纲(课程标准),使其与培养方案相匹配。

三、培养方案整体框架及课程设置

培养方案的框架是指其包含的要素与格式,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编写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培养方案框架与过去教学计划的主要区别是它更突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内容,使教学计划与其他各环节能够有机联系起来。根据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情况来看,其整体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专业介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基本要求与毕业标准、学制与学位、专业核心课程、毕业最低要求、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布、主要实践环节、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指导性教学计划、实施建议、第二课堂(课外实践、素质拓展)、n程编码规则及选课说明等内容,这种培养方案整体框架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教学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内容,各高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及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进行设置,一般包含以下内容:课程教学、集中实践环节以及第二课堂(课外实践、素质拓展),其中课程教学又包含基础课(通识教育基础课)、专业(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主干课)、专业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等。

四、整体优化融入改革思路,突显育人特色

各高校在不同时期会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改革往往以培养方案的制定为切入点,如南京大学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方案制定中加入了专业准入与专业准出标准;如课程改革类的如在方案中开设创新教育类课程、新生研讨课、全英文课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如实践教学改革类的在方案中设置“第二张成绩单”,增设素质拓展学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道德修养、文艺体育等活动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顺应时代潮流,紧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的步伐,将MOOC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启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兴趣;如专业建设类改革的融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思想,按照专业认证标准及要求制定方案,促进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方式和手段,使人才培养能够与国际接轨。

将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改革思路融入培养方案制定中,使培养方案能够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等改革实施方案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结束语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最根本的工作,是一个包含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分配、教学大纲制定、教育教学改革等内容的综合系统。本文通过思考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所遵循的共性原则、制定程序、课程设置以及方案特色等内容,为各高校科学构建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研究工作方案范文5

按照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关于开展调查研究的部署安排,根据《**市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工作方案》和**镇党委班子开展主题教育具体安排,现就**镇党政班子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调研目的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在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党中央部署正在做的事情,结合嫩江市委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聚焦贯彻“八字方针”、打赢“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着眼解决事关高质量发展、事关攻坚克难、事关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带头开展“深调研、强作风、促落实”活动,沉下基层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推动党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二、调研内容

班子各位同志要结合工作分工,聚焦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深刻分析问题根源,研究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推进双山跨越发展全面振兴。

三、调研方式

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座谈交流、个别谈话、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了解情况,增强调研实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调研对象,注重多听取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特别是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准确掌握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注重多到基层一线、实地了解、亲身感受,真正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结分析透,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办法措施。

四、调研安排

1. 制定调研方案。9月18日前,班子同志本着精简高效、务求实效的原则,制定具体调研方案,明确调研目的和内容、调研对象和方式、调研时间和地点以及参与部门等。

2. 开展调查研究。10月14日前,镇党委书记牵头成立调研工作组,按照调研方案开展调研。调研中,既要注重了解掌握实情,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又要注重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及时改进推动工作。同时,要结合调查研究,对在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中形成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提炼。

3. 形成调研报告。10月15日前,班子同志要认真梳理调研情况,围绕调研课题以及调研中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对标对表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真正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结分析透,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办法措施。同时要注重在调研中查摆问题短板和自身不足,检查自己对群众的感情和态度。班子同志调研报告报镇党委书记和指导组审阅。

4. 交流调研成果。10月21日,镇党委书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班子同志结合调研情况进行成果交流,提出改进工作、破解难题的办法措施,并结合交流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下发或交流,供学习借鉴。

5. 推动成果转化。10月18日,班子同志对调研中确定的重点推进落实事项和总结提炼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做法和实践经验,形成调研成果转化任务清单,报镇党委书记审定。

10月21日前,班子同志组织专门力量,抓好任务清单中有关事项的推进落实,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推动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做法和实践经验转化为相关决策部署和制度机制。推进落实情况要以书面形式向镇党委报告。

6. 讲好专题党课。10月31日,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镇党委书记在支部率先讲专题党课。11月1日前,其他班子同志到所包支部专题讲党课。通过适当方式,扩大专题党课受众面,保证分管部门、所包支部党员干部全覆盖。党课要突出针对性,重点讲自己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的认识体会,讲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讲悟初心、担使命的感悟,讲推动党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的工作举措,讲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跨越发展全面振兴的办法和路径。

五、工作分工

1. 主题教育办公室负责:10月9日,统筹镇班子同志调研安排,避免扎堆调研;10月25日前,做好镇主要领导专题党课相关组织协调等工作;10月20日前,收集班子同志调研报告,报党委书记审阅;10月20日,收集镇班子同志调研成果转化任务清单,报党委书记审定;10月21日前,收集镇班子同志调研成果转化任务推进落实情况报告,报党委书记和指导组审阅;邀请第二指导组参加调查研究成果交流讨论会。

同时,镇主题教育工作组负责做好双山镇班子同志专题党课相关组织协调等工作;负责做好双山镇班子同志调查研究、交流调研成果和讲专题党课等新闻报道工作;做好双山镇班子同志调研中发现的典型做法和实践经验的宣传报道;邀请第二指导组参加双山镇主要领导讲专题党课。

六、有关要求

1. 改进调研作风。调研要接地气,一竿子插到底,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不增加基层负担。注重选择工作难度大、群众反应强烈、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地方,深入到所包村屯、分管系统和领域、贫困村、党建联系点等。

2. 注重解决问题。树立鲜明的问题导向,坚持边调研边查摆边整改,把调查研究与推动重点工作、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对调研中发现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要立即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挂图作战、亲自推动,真正把调研做实。

研究工作方案范文6

根据国家、省、市干部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结合环保工作实际,经市环保局党组研究,决定通过“双推双考”的形式,对市环保科研所长一职进行调整,现制定一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本着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活力、强化责任、调动干劲的目的,努力打造一支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着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心齐气顺的大好局面,推动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2、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3、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4、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的原则;

5坚持用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

三、推荐岗位

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所长

四、基本条件和资格

(一)条件

1、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思路清晰,思想解放,开拓进取。

3、具有履行科级领导岗位职责的理论政策水平、业务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4、忠诚党的事业,热爱环保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勤奋敬业,品德优良,清正廉洁。

5、作风民主,团结同志,顾全大局,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6、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7、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8、身体健康。

(二)资格

1、市环境监测站在编财供人员,现任市监测站正科级非领导职务或任副科级领导职务两年以上(2009年11月30日前任职的)。

2、近三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

3、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上学历。

4、年龄在46周岁以下(1965年12月31日后出生)。

五、基本程序及步骤

(一)大会动员。召开市环境监测站全体人员会议,进行思想动员。宣布《市环境保护局党组关于市环保科研所长职位实行“双推双考”工作实施方案》。

(二)民主推荐。印制《市环保科研所所长职位民主推荐票》,对符合条件人员进行民主推荐。民主推荐分市环保局领导班子推荐和市环境监测站中层以上干部民主推荐两种方式(双推)。

(三)笔试。内容包括政治基础知识和业务工作内容两个方面,实行闭卷考试(一考)。

(四)组织考察。根据民主推荐结果和笔试成绩,按照推荐岗位1:1的比例确定考察对象。抽调机关有关人员组成考察组,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及综合素质、群众公认程度、计划生育等情况进行考察。考察结束后,考察组对考察对象的考察结果客观公正地写出考察材料,并向环保局党组汇报(二考)。

(五)组织决定。召开市环保局党组会议,根据“双推双考”人员的民主推荐、笔试及组织考察情况,按照职位条件要求,研究确定拟任人选,同时在市环境监测站进行公示。

(六)任职。根据市环保局党组研究决定,对拟任人选按干部管理权限及有关程序,办理上报审批和任职手续。

六、严格监督

本次环保科研所所长职位“双推双考”工作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适时公开、公示有关情况,接受监督。要严肃纪律,防治和排除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不准弄虚作假、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确保“双推双考”公开、公平、公正。

研究工作方案范文7

关键词:胶带移设机、结构形式、改进、舒适性。

中图分类号:TN814文献标识码: A

履带式胶带移设机主要应用于大型露天煤矿,主要是针对传送带进行整体移动施工的专用设备。其主要构造为移设机底盘、配重系统、提升支架、A型架、移设头与液压系统。

移设机底盘采用液力机械传动,转向离合器差速转向。由发动机输出动力经液力变矩器、液力换挡变速箱、中央传动、转向离合器、最终减速器(最终传动)传递到履带驱动链轮。经驱动轮驱动履带实现移设机前进后退。并经过操作转向离合器操纵手柄实现左右转向离合器的分离与啮合,进而实现移设机的转向功能。

移设机的主要专用部件包含配重系统、提升支架、A型架、移设头与液压系统。配重系统由配重支架、配重拉杆、锁死机构与配重块组成。主要作用是在移设机进行传送带移动作业时,保证整车横向平衡。配重块在长时间不工作时候,需要将它放置于靠近车体中心位置。在移设机工作时候,则提前将配重块调整带远离车体中心一个合适的位置。调整到位之后,利用锁死机构对配重块进行定位锁死,防止配重块自由滑动。提升支架是移设机的主要受力部件,它上面加装有提升油缸与安全阀。提升支架还有一个作用是将提升油缸活塞杆的水平运动通过支架一段的定滑轮转化为移设头的纵向提升。A型架是链接移设机底盘与移设头的支架,它可以绕着底盘侧边的销轴进行转动,A型架前端采用万象节与移设头相链接,保证移设头在各个方向上能够运动自如。移设头是移设机的关键核心部件,其主要由四个牵引轮与焊接支架构成。作用主要是通过四个牵引轮钳住铁轨,并将其提升到一定高度,在移设机前进转向的过程中实现整个传送带的快速高效移动。液压系统主要分为底盘液压系统与工作液压系统。底盘液压系统与履带式液力推土机一致。工作液压系统则是通过操纵液压手柄实现提升油缸的伸长与缩短,从而实现移设头的提升下降,同时牵引铁轨提高于降低。

现有移设机的缺点主要有:

1、配重系统调整困难,配重块采用实心铁块。重量大、体积大,切主要依靠人力进行调整位置。调整过程中会发生配重块单块脱落现象,存在操作安全隐患。且由于配重在工作时配重块必须离车体中心一定的距离,因此造成整机宽度较宽,影响整机通过性。

2、移设头在钳住铁轨时,整车与铁轨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此距离只能通过移动整机来调整,造成驾驶员工作时候难度大,施工的可操作性差。

3、移设头钳住铁轨时,其牵引轮的张开与卡紧铁轨,锁死机构都是机械式操作,操作不方便。

针对以上提出的缺点,可以从配重的调节方式,移设头钳住铁轨的形式,与移设头与铁轨之间位置的调整方式这几个方面对胶带移设机进行改进。

1、对配重系统的改进。针对现有移设机配重系统调整需要人力调整。调整过程中存在配重块单块脱落的安全隐患且在讲配重块调整到工作状态后,若需空载行车,则造成车体重心右倾的现象,可以全新的设计一种机构形式,实现配重块的重心可以在延车体横向调节。通过利用液压方式调节,这样就可以提高配重在调节过程中的便捷性,安全性。同时在利用液压进行配重块位置调整时可根据载荷大小不同,时时调节液压系统,满足移设机在平衡整机左侧牵引载荷时的适应性。对整车稳定性提高很多,而且在空载行车时可将配重块提升至离车体中心最近的位置上,减小了整机宽度,对整机的通过性也是有很大的提高。

一种可行的方案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不稳定性实现该功能。通过四个铰接点,利用销轴将配重块通过上连杆,下连杆与车体相连接。同时在由移设机底盘主体,上连杆,下连杆,配重块所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对角线上加装一个油缸。通过油缸的伸长,可以使配重块重心向车体中心靠拢,这样在空载时不仅提高了整机重心的平衡性,同时减小整车宽度,提高整机行驶通过性。通过油缸缩短,可以使配重块重心向车体中心远离,这样在重载时可以利用配重块重力平衡载荷牵引力。同时可以根据载荷的大小不同,调节油缸伸缩量,实现最优的载荷平衡,时整车保持在最优的平衡性下工作。同时利用液压控制油缸的伸缩,调整配重块的位置,比原有的人力调节位置便捷,安全,可操作性强。

2、对于移设头在钳住铁轨时,整车与铁轨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此距离只能通过移动整机来调整,造成工作难度大,施工的可操作性差的问题。可以利用螺纹杆与螺纹护套的配合,来调整这个距离。在施工过程中先将整机放置在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上,利用移设头钳住铁轨。之后利用螺纹护套与螺纹杆调整移设头与整车的距离,保证移设头在上升下降过程中对于铁轨的拉力是竖直向上的。这样就解决了驾驶员需要来回移动整机来调整移设头牵引轮与铁轨位置的弊端,操作更加方便,可实施性更好。

3、针对移设头钳住铁轨时,其牵引轮的张开与卡紧铁轨,锁死机构都是机械式操作,操作不方便的问题,需要通过改变其张开卡紧铁轨的方式进行改变。现有移设机的移设头四个牵引轮,两两一组进行钳夹工作,在实际中是一个轮子固定不动,另一个轮子可以进行移动的方式进行对铁轨的卡紧与张开工作的,新设计一种,夹持工具,不需要利用牵引轮,改用夹持器左右都可以移动的形式,在钳住铁轨后,利用一种锁死机构,防止铁轨从夹轨器中滑脱下来。因铁轨给夹持器的拉力是向下,向下的力更加促进了夹持器对铁轨卡的更近,这样有利于对铁轨的夹持,不易发生铁轨滑脱的现象。

研究工作方案范文8

关键词:1013工作面;扇形;回采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092

1 工作面简介

1013工作面位于主斜井以西,为夏阔坦煤矿最后一个综放工作面。地面为起伏较大的山区,基岩,山崖陡立,小冲沟发育,无任何建筑物。工作面平均倾角12°,煤层平均厚度6米,面长160米,平均走向400米,工作面采高3米,放顶煤3米。为避开外段+1430水仓,运输道设计里段150米,外段230米。1013工作面采用ZF9000/20/32型放顶煤液压支架,运输机为SGZ1050/900,采煤机为上海天地MG400/920-QWD,煤机滚筒直径1.8米,截深0.8m。

2 调斜开采设计方案

2.1 方案选择

调面方案1:采用实心圆调斜,运输机头一端不动,机尾一端移动,直到调至设计位置,优点是工艺简单,调斜弧度范围小,缺点是液压支架反复挤压顶板,造成顶板破碎,工作面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且会增加支架挤架、咬架频率。

调面方案2:采用虚拟圆心调斜,设置一个虚拟圆心,保持机头机尾均做到定期移动,将调斜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扇形块,以小扇形块的移动实现大扇形的整体移动,有利于支架上线管理及顶板管理。

2.2 调斜参数设计

(1)调斜开采相邻两刀的错距应大于刮板输送机容许的最小弯曲段长度(采煤机截深0.75米时为20米),按照每调斜循环转角α'不超过2°的要求,确定运输机上拐点最小间距为:Smin=b/tanα'=0.75/tan2°=21.47m

n1=L/Smin=160/21.47=7.45取整数7,则反算拐点间距Smin为22.85m,按照调斜为2短刀1通刀,每个循环调斜转角α'=1.72°。

α=35°=n.α'

(2)运输机调斜段长AB为:AB=nfB;F

式中:n为调斜35°所需的循环数,为每循环角度;为每调斜角度采煤机给每通刀数,f取1;B为采煤机截深,取实际截深0.75m。

计算得n=20.34取20,则AB=15.25m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调斜起始位置为运输道距拐点15.25米处,至拐点向后15.25米处结束。

2.3 运输道实际调采应用

(1)根据1013工作面回采初期调面经验及工作面地质条件、工作面设备状况,工作面采取实心圆调采配合虚拟圆心法调采。

(2)调采期间技术要求:工作面运输道平推至拐点130米处时,开始第一次调面,采取1:4比例,运输道进10米,材料道进40米,工作面设备效果为溜子、支架下滑500-1000mm,确保溜尾支架、溜子不采取大面积刷帮处理,减少额外工作量,确保回采安全系数。

(3)待工作面溜头推至140米拐点后巷道中线偏上800mm左右时,(考虑过拐点时溜子的切线方向)采取第二步调面措施。可以大幅度调溜尾回采,采取实心圆方式,注意每次割煤时必须全部吃通刀,以便于工作面平直,拉移支架时工作面下部支架利用侧护板及时调整支架方向,前溜子也需来回推拉,以便调整溜头切线方向,已调整至于新巷道中心一齐为准。如出现支架有挤架倾向时,可以将工作面平推一档,平推时必须及时调整支架间隙,确保工作面达到正常回采状态。

3 工作面调斜回采技术管理

3.1 刮板输送机管理

由于工作面里段走向长度只有150米,如运输道使用SZZ1000转载机长度为48米,则转载机后需安装一部SGW40溜子,考虑过在拐点时转载机与胶带输送机搭接必须呈直线,所以在里段设计安装2部40T溜子用于里段运输,加密刮板间距,使用高速双电机供电。

3.2 拐点处运输系统改造实施方案

拆除40T刮板输送机机头大件至跟节拆除转载机过桥将转载机尾向下帮拨1米左右(具体以实际为准)安装转载机托架铺设40T输送机重新对新运输道进行加强支护试运转前溜子回采过转载机原过桥位置时拆除40T运输机拨转载机至合适位置(以出煤位置为准)安装转载机行人过桥试运转。

3.3 后期运输系统改造

拆除皮带机更换小溜子拆除转载机延长小溜子拆除小溜子结束工作面。

3.4 运输道拐点顶板管理

原巷道设计5.5米,刷宽后最大巷道宽度10米,回采时需加强巷道顶板管理,除常规的双排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梁超前支护外,在巷道下帮每3米打一个木垛加强支护,木垛料规格200*200*1200mm,严禁提前拆除。

4 经济效益

研究工作方案范文9

1.1档案社会学的内涵研究

如何定义“档案社会学”是其研究的基础与先决条件。保自澄在《开辟档案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一文中提出:“所谓档案社会学,就是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者与社会之间的互相关系、内在联系和基本规律的学科”。陈智为在《档案社会学概论》中指出:“档案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所提供的基本原理,对档案与社会的关系作专门的社会学研究。”[7]两位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运用社会学基本原理去研究档案。笔者认为,档案社会学是从社会学视角来审视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者,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及档案工作者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1.2档案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档案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把这个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弄清楚。否则,研究活动就会误入歧途,走偏方向。保自澄认为:“档案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档案工作产生、发展、变化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二)档案和档案工作发挥作用的范围、程度和效果的社会原因,以及档案、档案工作的社会作用。

(三)档案工作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档案工作者的社会心理和智慧才能发挥的社会影响。

(四)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者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研究。”保自澄强调的是档案、档案工作、档案工作者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陈智为指出:“档案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可初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档案的文化特点与文化表现。二、档案来源的社会性。社区档案、家庭与个人档案.以及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三、档案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现,档案的提供利用与开放,档案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四、档案面向社会的窗口—档案馆;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的关系。五、档案事业的公共关系。六、档案工作与社会意识;档案工作与社会环境。七、档案社会舆论。八、档案立法。九、国际档案社会。”陈智为强调的是档案学与社会学的交界处。笔者更加倾向于保自澄所提出的档案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认为档案社会学研究对象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档案的社会属性。“档案就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社会活动的历史记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有文字、和国家之后而必然出现的社会产物。无论是古今中外哪个国家,哪个社会都必然会出现档案这一社会现象,也无论是通用文书档案,还是专业档案(包括科技档案)的出现也都是社会现象,前者是社会政治活动的产物,后者是社会生产活动的产物。”我们可从上述言论中得出,档案的来源是具有社会性的。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经济条件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档案的形成。总体上说,研究档案来源的社会性,除了要了解社会这个宏观因素外,还要研究立档单位、档案员等微观因素的社会属性。二是档案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现。“档案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人类保存和利用档案正说明档案具备特有的社会作用和价值。”档案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环节密不可分。档案越齐全完整,就越能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也就越能体现它的社会价值。档案的社会价值还与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编研能力以及对档案宣传的能力直接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越高,就越能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编研能力越强,就越能拓宽档案工作的服务渠道。三是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从档案的社会功能来看,档案能够折射出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等诸多现象。档案工作不仅能为政治、历史、文化等领域服务,还能够为政治、历史、文化等领域保存档案,留下史料。研究档案工作在不同领域的社会影响,也是研究档案社会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四是档案工作者的社会地位。研究档案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可以分别从两个层面去研究。一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档案工作者队伍整体的社会地位。具体地说就是,在不同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发达程度中,去研究档案工作者的构成、层次及影响力。二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个别档案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当代,一批优秀的档案工作者涌现出来。如:军旅档案人刘义权“、最美”基层档案人周珍、优秀干部信息管理工作者刘珍娥等提高了档案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扩大了档案工作的影响力。通过研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档案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可以分析出档案工作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重要性。

1.3档案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档案学没有专属于自己的原生性的研究方法。传统的档案学借鉴的是历史学、文献学等学科。档案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除了要保留传统的档案学的研究方式外,还应借鉴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研究档案社会学要掌握以下几种主要方法:一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档案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定性研究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10]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既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又侧重于事物的含义和特征。二是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的方式指的是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此种方法对于研究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及档案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可以从利用者、社会人士的角度去了解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者,利用问卷、访问的方式直接地了解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

2结语

研究工作方案范文10

关键词:教学研究单位; 档案管理; 信息数据处理; 重要性

1 前言

考虑到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在教学研究单位的工作中,如何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成为满足教学研究需要的重要工作。从教学研究单位的实际工作过程来看,档案管理作为基础管理工作,对教学研究单位意义重大。基于这一分析,我们要认识到教学研究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应结合教学研究单位工作实际,认真分析档案管理对教学研究单位的重要性,把握档案管理原则,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为提高教学研究单位的档案管理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持,促进教学研究单位档案管理发展。

2 教学档案对教学研究单位的重要作用

教学档案作为教学研究单位在教学实践和教务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和声像等信息载体,承载着教学研究单位教学实践和教务管理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它对于开展教务管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教学评价,总结教学经验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学档案是教学研究单位教务管理必不可缺的要素。教学研究单位教务管理内容繁多,头绪复杂,所有的教务工作和档案工作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务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在形成各种数据和资料信息,通过这一系列管理过程,教务处就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学籍管理材料;又如从教师的教学执行计划表到课程教学活动直至期末教学考查等教学系列环节,教务处就生成了学年或学期的教学业务材料。

其次,教学档案是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性的过程,要抓好教学各个环节,一方面要遵循已有的教学原则、方法,认真教学;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研究、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则必须建立在已有的完整、准确、系统的教学记录即教学档案之上,否则就是无源之水。

再次,教学档案是教学评价和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教学档案在教学活动及其教务管理过程中自然形成,由教学及其管理中直接使用的各种文件材料转化而来,其信息数据丰富全面,是一系列教学及其管理活动的真实轨迹。

由此可见,对于教学研究单位而言,档案管理是基础的管理工作,关系到教学档案的基本管理,是教学研究单位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

3 教学研究单位开展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基于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在教学研究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开展档案管理对提高教学研究单位的工作效果,满足教学研究单位的工作需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结合教学研究单位的档案管理实际,教学研究单位开展档案管理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研究单位开展档案管理是提高教研效果的必要手段

在教学研究单位中,档案管理实现了对教学档案、教研档案的有效存储和管理,便于教学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和调用,保证了档案资料的有效利用,对教学研究单位的工作形成了有力的支持。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学研究单位开展档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有效的档案管理是提高教研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认识到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2、教学研究单位开展档案管理是促进教研发展的必要措施

教研工作是教学研究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为了保证教研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教学研究单位应加强信息资料的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成为教学研究单位的重要基础工作,对教学研究单位的工作质量和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应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教学研究单位的促进,提高档案管理效果。

3、教学研究单位开展档案管理是保证教研实效性的必要方法

从教学研究单位的日常工作来看,教研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要想保证教研工作满足实效性要求,就要积极利用现有教研材料,同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对档案材料的有效调用,保证教研工作取得积极效果。为此,在教学研究单位中,开展档案管理是保证教研实效性的必要方法。

4 档案管理对教学研究单位的重要性分析

考虑到教学研究单位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要想保证教学研究单位取得积极效果,就要立足教学研究单位工作实际,将档案管理作为基础工作来开展,确保档案管理成为提高教学研究单位工作实效的重要手段。目前来看,档案管理对教学研究单位是十分重要的,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管理关系到教学研究单位的整体工作效果

对于教学研究单位而言,通过对教学档案资料的分析而得出研究结论是重要的工作方法,为了保证这一工作取得成效,加强档案管理是重要举措。从这一角度来看,档案管理的质量已经成为关系到教学研究单位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保证教学研究单位的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满足教研工作需要。

2、档案管理对教学研究单位的日常工作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教学研究单位的工作性质来看,对档案资料的分析是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想提高教研工作的整体效果,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这一分析,我们要认识到档案管理对教学研究单位的重要性,应从教学研究单位的日常工作入手,提高档案管理效果,加强档案管理力度,使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3、档案管理已经成为了教学研究单位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以及档案管理工作对教学研究机构的促进作用,档案管理工作在教学研究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已经成为了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研究单位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要对档案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结合教学研究单位工作实际,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5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教学研究单位工作中,档案管理作为基础工作之一,对教学研究单位的教研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这一分析,我们不但要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要结合教学研究单位的工作实际,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满足教学研究单位的工作需要,为提高教学研究单位的工作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撑,保证教学研究单位工作取得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素云;;从建设海西名校的角度做好档案工作[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12期

[2] 李宇宁;;高校档案工作细节服务探析[J];云南档案;2011年06期

[3] 耿霞;王宝娃;桂小红;;浅议高校档案收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4] 郑季春;;学校档案管理中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研究工作方案范文11

【关键词】工商管理 教学 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法的基础就是实际的案例,通过分析实际发生的企业行为与结果来总结管理的教训与经验,从而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决策与实践能力。这种方法在目前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企业所处的实际环境变化较大,特别是外部运营环境的变化更为明显,并且还和市场、经济以及政治等多重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也正因如此,部分学者才认为工商管理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法并不十分科学。下面笔者就从批判与价值两个视角对其进行分析。

一、从批判性角度分析工商管理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法

虽然在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研究法的应用时间已经很久,但学术界对这种方法的争议却从未中断过,而且还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变化而变得越来越激烈,对案例研究法的批判言论也在不断增加。

人们之所以在工商管理教学中反对案例研究法,主要是因为案例研究法的观点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缺少可靠性和科学性。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反对案例研究法在工商管理教学中应用的原因就是该方法缺乏一定的外部有效性,这确实是案例研究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缺点[1]。可以这么说,案例研究法不适宜用真实的案例进行研究,只能通过理论构筑与总结式研究方法分析工商管理学科中的相关理论。

二、从价值角度分析工商管理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法

虽然案例研究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缺点,但从客观上来说,这种方法的应用价值还是非常大的。笔者认为,只要运用的方法正确,就能将案例研究法在工商管理教学与研究领域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为了使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种方法的价值和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案例研究法在工商管理教学领域的发展历程

最初提出案例研究法的主要学派有两大派,分别是经济主义学派和教学案例学派。案例研究法在20世纪初期应用于商业教育领域,到了1921年,第一本案例研究方面的著作出版之后,案例研究法的发展才算真正起步; 20世纪中叶,该方法在福特基金会的自主与支持下得到进一步推广[2]。案例研究法在我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部门的推动,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相对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案例研究法的作用,并且有的地区开办了案例培训教育机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案例研究法的发展。

(二)工商管理教学中案例研究法的价值与贡献

在工商管理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管理理论都是通过相关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得到的,而不是单纯地通过管理思想的推导得到的。所以在工商管理领域中,案例研究法的价值与贡献十分突出。正如相关学者所说的那样,工商管理中运用案例研究法的权威人士大部分来自学术界[3]。由于组织领域中比较研究法的提出,使得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案例研究法在工商管理领域的重要意义。同时,需要创建案例研究框架体系,并在明确表述的前提下,深入分析与研究比较的内容,从而获得正确结论,最终为工商管理企业提供科学可靠的管理经验和信息资料。

三、推动工商管理领域案例研究法应用的相关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案例研究法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工商管理教学和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方面还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因此,只有对案例研究法进行正确的定位与认识,才能够采取正确合理的案例研究法对工程管理教学课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现阶段我国对工商管理研究的水平还不是很高,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在工商管理领域的研究方法不够全面合理。同时,我国工商管理方面的经典案例相对较少,有的企业在进行管理调研活动时,也并未对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真实求证[4]。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有的工商管理领域研究案例的价值不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在案例研究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倡导通过规范的研究方法与国际化的视角对企业工商管理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与研究;对案例研究与案例教学、教学案例与研究案例四者的不同之处进行严格区分,并严格规范研究的程序与步骤;在研究人员撰写案例时,不能用含糊、主观的语言进行表述,强调利用访谈调研取得资料的重要意义;重视案例细节,在细节观察中获得新信息与新事物;重视第一手资料,其必须具备可信赖、客观与真实的特性,只有基于优秀研究案例之上的事实研究发现与结论总结,才能使最终的研究成果具备高度的可靠性。

结语

在工商管理教学与研究领域中,案例研究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作用。在真实的研究分析工作中,要将经典的高学术价值的案例作为研究之用,并且在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环境和真实状况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就能在案例研究中得到真实可靠的结论。因此,研究者必须树立起端正客观的态度,科学运用案例研究法,从而提高工商管理研究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卫,张广琦,陈佳琪.案例研究法在国内工商管理学中应用及其发展趋势――以2005~2011年《管理学报》和《管理世界》刊发文献为依据[J].管理学报,2013(10).

[2]张乐.“教学案例研究法”的解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03).

研究工作方案范文12

一、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

在长期的档案工作实践中,我国历代档案工作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档案管理经验,为中国档案学思想的孕育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同时也为日后中国档案学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论文百事通

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档案文献编纂方面。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孔子、刘知几、司马光、章学诚等历史学家、文献学家、教育家在文献整理和史学研究的实践中,熔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历史编纂学及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和方法于一炉,对档案文献编纂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总结,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几位档案工作者(架阁官)还就档案管理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档案学文献。此外,在我国历代奴隶、封建王朝颁布的有关文书、档案工作律令、制度及当时的文书、档案工作实践中也蕴涵着一些档案学思想。

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具有以下特点:(一)研究主体的非专业性。由于缺少档案教育,我国在封建社会始终未能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的档案专业队伍,因此这一时期档案学思想的形成主要归功于史学工作者和主管文书、档案工作的官吏。(二)研究行为的无意识性。我国封建社会的档案学思想是在史学研究和文献整理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的,是以其他活动的副产品的形式出现的,其提出者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进行档案学研究。(三)思想资料的分散性。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还不是完备形态的科学,只是一些零星的档案学思想,且分散在法典、制度和史家著述中,没有专门的档案学论著,未能形成严密的知识体系。(四)思想内容的继承性。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前后相继,历代相因。(五)思想范围的狭窄性。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只是为(文书)档案管理学、文书学(史)、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史等少数分支学科的创建积累了一些思想资料,而对科技档案管理学、专门档案管理学及档案学原理、档案术语学等绝大多数分支学科则少有贡献。(六)思维层次的经验性。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大多属于“就事论事”式的经验之谈,抽象性、概括性不够,思辨的成分较少,未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特点,是因为:(一)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档案数量较少且总体上处于分散保存状态,档案管理方法简单,对档案学理论的需求不甚迫切。(二)以史官为主体的档案工作者大多实行世袭制,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沿,因循守旧,传统经验根深蒂固。(三)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其档案大多是围绕着帝王将相的和饮食起居而形成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其他专门档案只占有很小的比例。(四)在封建社会,档案工作始终没有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事业,一直是以文书工作的后缀部分存在的,“政治”、“存史”是其两大主要职能,机要性、保密性十分突出,因此,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只能局限于具体的档案管理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只是在与文化关系比较密切的档案文献编纂领域有所贡献。

孕育时期中国档案学(思想)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当代中国档案学和档案工作的借鉴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出了“述而不作”、“多闻阙疑”等一系列档案文献编纂原则和方法,为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比较扎实的思想基础,为当代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二)提出了许多档案管理原则和方法,为我国档案管理学的创立准备了珍贵的思想资料。(三)对档案和档案史料汇编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奠定了基础。(四)在档案库房建筑及档案保护方面积累了许多足资借鉴的经验。

二、创立时期的中国档案学

辛亥革命以后,孕育于封建社会中的中国档案学思想发展迅速,开始向科学形态演变。至20世纪30年代,近代中国档案学终于建立起来,其主要标志就是十三本档案学“旧著”的问世。这些论著对档案定义、档案的范围、档案的作用、档案行政、档案分类、档案立卷、档案的编目、档案的鉴定与销毁、档案保管与保护、档案的编辑与公布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

近代中国档案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是近代中国档案学产生的内在动力。(二)以文书档案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效率运动”是近代中国档案学产生的直接诱因。(三)大规模的明清档案整理运动是近代中国档案学产生的重要助推器。(四)档案教育的创办是近代中国档案学的催生素。(五)国外档案学的发展经验为近代中国档案学的创立提供了借鉴。(六)我国古代档案学思想为近代中国档案学的创立准备了比较充分的思想资料。

近代中国档案学呈现出以下特点:(一)研究主体的多元性。参与近代中国档案学研究的既有档案工作者,也有行政界的官员,又有史学工作者,还有档案专业教师,研究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二)研究内容的系统性。近代中国档案学者对档案的定义、范围、作用、文书与档案的关系、档案管理的组织形式与机构设置、档案的点收、登记、整理、分类、立卷、编目、排列、鉴定、销毁、保管期限、保管、保护、档案人员的素质与培养、中国档案史、外国档案史及文书档案连锁法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三)研究对象的模糊性。近代中国档案学者对档案学的研究对象还不是十分清楚,大多把档案工作当作文书工作的一个部分进行研究。(四)研究方式的移植性。近代中国档案学大量地继承、借鉴了我国古代档案学思想及欧美档案学和图书馆学的理论与方法,真正属于自我创新的东西并不多。(五)研究范围的局限性。近代中国档案学基本上没有突破机关文书档案管理的界限,而有关档案馆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宣传工作以及科技档案工作和其他专门档案工作的研究成果则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近代中国档案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建立了早期中国档案学的基本体系,将档案学引进科学的殿堂。(二)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深化了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三)构建了档案管理学的基本框架。(四)摸索出一些好的档案学研究方法。

这一时期中国档案学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学科体系不健全。近代中国档案学者的理论建树主要表现在文书档案管理学方面,而对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专门档案管理学等其他档案学分支学科则少有贡献。(二)研究范围过于狭窄。近代中国档案学是以机关档案工作实践经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主要思想、观点、原则和方法一般都带有机关档案工作的烙印。(三)研究水平不高。近代中国档案学的研究成果一般表现为直接经验材料的堆积和局部经验的个人总结,缺乏高度的理论抽象与概括。(四)在移植、引进国外相关理论的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食洋不化”、“囫囵吞枣”的现象。

三、发展时期的中国档案学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档案学界对档案、档案工作及档案学本身的许多问题均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内容涉及档案学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及应用技术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一时期的中国档案学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新中国档案学者们运用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分析和探讨了档案概念的本质、档案的作用、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起源、档案工作的矛盾和规律、档案室工作与档案馆工作的关系,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极大地丰富了档案学的研究内容,提高了档案学的理论水平。(二)研究内容的系统性。现代中国档案学者初步建立起一套基本符合中国国情、档情的档案术语、概念和统一自洽的档案学理论体系,并据此建立起相应的档案学分支学科。(三)研究范围的广泛性。现代中国档案学既研究机关文书工作和档案室工作,也研究档案馆工作;既研究文书档案管理的原则与方法,也研究科技档案和专门(特种)档案的管理原则与方法;既研究档案和档案工作,也研究档案学自身。(四)研究成果的概括性。现代中国档案学者对档案、档案工作及档案学自身的诸多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蕴藏其中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深层次的理性思辨,其研究成果的概括性、抽象性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五)研究主体的群众性。从事现代中国档案学研究的既有档案学理论工作者,又有档案实际工作者(包括各级档案部门的领导),还有史学(方志学)工作者。

发展时期中国档案学的主要成就有:(一)档案学的学科地位得到明显提高,第一次以独立学科的身份屹立于科学之林。1956年4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和同年6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的《一九五六——九六七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草案)》都将档案学列为独立学科。(二)初步建立起现代中国档案学理论与学科体系。至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档案学界先后编写出版了《档案管理学》、《文书学》、《中国国家机关史》、《中国档案史》、《文件材料保护技术学》、《档案文献公布学》、《技术档案管理学》、《档案学概论》、《影片、照片、录音档案管理》等教材,一个由多门分支学科组成的现代中国档案学学科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三)编写了新中国第一批较有影响的现代档案学著作,如《档案管理法》、《历史档案整理法》、《档案学基础》、《档案管理学》等。(四)对诸多档案学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增强了档案学的理论色彩。(五)极大地拓展了档案学的研究范围。(六)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七)锻炼和造就了一支档案学研究队伍。

这一时期中国档案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过分强调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的阶级性,忽视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的普遍性。(二)在“”时期,我国档案学界也犯了“冒进主义”错误。(三)在学习前苏联档案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条主义现象。(四)档案学理论与学科体系不完整,整个档案学研究还显得比较粗糙。(五)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定量分析方法、比较方法、系统方法运用较少。

四、停滞与倒退时期的中国档案学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由于、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我国档案事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档案学研究也未能幸免,许多有志于档案学研究的档案干部或被赶出档案部门,或被迫害至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也被打成了档案界的“反革命”、“三家村”之一和“贩卖封资修黑货的大本营”,不少骨干和教师被打成“叛徒”、“特务”;国家档案局档案科研所被撤销。这一时期,档案学研究不但没有发展,反而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

五、恢复与繁荣时期的中国档案学

“”结束以后,我国档案学研究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迅速地恢复、发展起来,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在我国档案学的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新的丰碑。这一时期中国档案学的研究内容极其丰富,几乎涵盖了档案学的所有领域。

恢复与繁荣时期中国档案学的基本特点有:(一)研究范围的广泛性。这一时期中国档案学的研究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档案到档案工作到档案学本身,从档案室工作、档案馆工作到档案事业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法制工作直至档案科研工作本身,从文书档案工作到科技档案工作和其他专门档案工作,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内到国外,都有一大批成果问世。(二)研究内容的综合性。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档案学者积极引进与移植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档案学研究,这不仅拓宽了档案学的研究领域,而且开阔了档案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三)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当代中国档案学者逐步摸索出多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基本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四)研究成果的时代性。新时期的档案学研究者密切关注档案工作发展的时代脉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及档案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档案学研究,因而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五)研究行为的组织性。1980年以后,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及一些专业系统相继成立了档案学会,国家档案局和部分省级档案局还先后设立了专门的档案科研机构,档案学研究主体的组织性和协作精神明显增强。(六)理论和观点的抽象性。近二十年来,我国档案学界越来越重视对档案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档案学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明显提高,思辨色彩日益浓厚。

恢复与繁荣时期中国档案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档案学学科体系走向成熟与完善。分支学科的纷纷创立,使现代中国档案学已经从单一的学科发展成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学科群体,档案学的理论与学科体系也因此而显得更加丰满和健全。新时期的档案学建设已逐渐与档案专业的课程建设分道扬镳,已经从具体学科建设和档案教育的课程建设入手的自然建设发展阶段转入从整体系统上设计一个科学体系结构,并有计划地按照这个结构去进行建设的自觉发展阶段。(二)档案学的学科地位有了进一步提高。档案学研究被列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当代中国的档案事业》、《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卷的编写出版被纳入《当代中国》丛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的编辑出版计划当中;档案学的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立了图书情报档案专业评议组,负责图、情、档三个专业的硕士学位点、博士学位点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审批;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档案学的学科归属由历史学调整为管理学,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一起组成一级学科。(三)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全面推进,填补了许多空白。档案学界除了对前人已经探讨的档案学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深化研究以外,还努力开辟新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对前人未曾涉及的诸多档案学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其成果更为系统、深刻,更能反映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的本质与规律。(四)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日益细化。我国档案学界一直非常重视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其成果在整个档案学研究成果中始终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一时期,档案学界除了继续深入探讨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及影片、照片、录音档案的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以外,还对各种专门档案的管理理论、原则与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五)中外档案事业史研究不断深入。与前相比,这一时期的中国档案事业史研究更为深入、细致,不仅出版了档案专门史和断代史专著,而且研究的内容也更加全面,涉及档案、档案工作、档案机构、档案人员、档案教育、档案文献编纂、档案学思想与理论等各个方面,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富有创建性的成果,并且纠正了一些讹误。我国档案学界与国际档案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国档案学理论及档案工作实践的了解越来越全面,先后翻译、编写了一批外国档案事业史论著。(六)档案学应用技术研究成就喜人。在档案库房建筑、档案装具、温湿度控制、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褪色档案字迹的恢复、机械化档案修裱、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档案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有不少成果属于世界首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七)档案学术气氛更加活跃,档案学术评论健康发展。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档案学发展的方针、政策,倡导并鼓励大家开展档案学术讨论。学者们本着“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和“与人为善”的原则,心平气和地开展档案学术批评,大家互相探讨,互相补充,互相争论,互相商榷,或达成共识,或取长补短,或共同提高,或有所启迪。(八)建立了档案学科研课题的立项审批制度和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在科研课题的申请立项和优秀科研成果的评奖方面,档案学获得了与其他学科完全相同的机会和待遇。(九)档案学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越来越多的人相继投身于档案学研究,档案学的研究队伍日益壮大,这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长,而且表现为质量的提高。从事档案学研究的既有专职档案科研人员、档案专业教师,又有档案实际工作者,还有来自于其他学界的研究者。

这一时期中国档案学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一)档案学研究的集约化程度低,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二)部分档案学术语(概念)、理论不严谨。(三)在移植和引进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食而不化”、“生搬硬套”现象。(四)部分档案学者对待外国档案学理论不够理智、客观,感彩浓厚。(五)故弄玄虚,隔靴搔痒。(六)在评价档案学遗产时,部分档案学研究者陷入了的泥潭。(七)定量分析法在档案学研究中的运用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建立档案学术规范。(二)健全档案科研管理体制,研究档案学发展战略。(三)进一步加强档案学术评论工作。(四)努力改善档案学研究系统的外部环境。(五)建立、健全文献检索体系。

六、中国档案学的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