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研究工作概况

研究工作概况

时间:2023-06-25 16:23:42

研究工作概况

研究工作概况范文1

关键词 工作场所精神性;精神性需要;工作意义

分类号 B849:C93

1 引言

1954年,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马斯洛意识到如果一味地强调自我实现则会使人变得残暴、空虚和冷漠,在自我实现需要之上还有一个层次――精神性需要(spiritual need)。精神性需要是一种基本的人性需求,能够促使个人努力超越现状,追求心灵的提升与自我的超越(Maslow,1954)。但是,现代的工作范式强调科学管理原则,信奉资源独占性,重视理性决策而漠视个体的情绪与内心生活。这种工作范式的结果会导致个体丧失工作与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使个体之间和组织之间竞争激烈、缺乏信任与合作,从而使个体缺失精神性、自我分离。伴随着超个人心理学的发展和工作范式的转换,工作场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作不再是纯粹的经济交换,更是个体发展自我的平台。人们在寻求工作外在报酬的同时更加注重工作的意义与目的,他们渴望能够在工作中表达真实完整的自我,能够将他们的工作、生活与精神性体验联系起来。因此,精神性(spirituality)逐渐突破禁忌并成为重要的主题之

对于精神性一词,有的学者使用“spirituality”来表达,也有的学者使用“spiritual”和“spirit”来表达此概念。通常情况下,spirituality、spiritual和spirit三个词是可以通用的,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别,如“spirit”更多用来描述组织或团体的文化、精神:“spiritual”在某些方面与情绪(emotion)相关,指个体独特的行为或态度;而“spirituality”关注的是个体的超越性体验。由于精神性和宗教存在一定的关系,那么,它与宗教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即如果说精神性是个体内在心灵成长的目的地,那么宗教则是通往这个目的地的道路之一。

2 工作场所精神性的概念形成

国内已有的译著中,对于“spirituality”等词的翻译存在有多种,比如“灵修”、“精神性”、“信念”以及“灵性”等。但是,研究者们一致认为,“spirituality”是影响个体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个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个体能自我觉察,审视自己的内心状态,并给予个体力量去超越一般自我,驱使个体寻找生命的深层含义,从而提升内在心灵的层次。基于此,我们认为翻译为“精神性”更为贴切。

综观已有的精神性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宗教观、内部起源观和存在主义观(Krishnakumar,Neck,2002)。早期的精神性研究大都持宗教观,即不同的宗教对精神性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例如,基督教徒相信精神性是“工作的需要”。印度人认为精神性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道教和儒教看来,精神性是一种基于与他人和宇宙之间联系的、无以言表的情感。内部起源观认为精神性产生于个体内部,主要基于个人价值观和哲学。此时,精神性超越了宗教的规则,寻求的是个体内在的意义与满足。例如Guillory(2000)认为,精神性是“我们内在的觉知,它产生于并超越了我们内心所持有的信仰和价值观”。精神性的存在主义观则强调个体存在的意义,是个体对生命意义和工作目的的探究与追问,例如,“我是谁?”,“我在为谁工作?”,“我的未来在哪里?”等(引自Krishnakumar,Neck,2002)。在以上三种观点中,精神性宗教观是最具争议的,受到许多管理者的强烈反对。

由于精神性本身具有高度的主观性,我们可能都体验过精神性,却都难以言表,难以将这种体验与他人交流。因此,精神性往往被看作心理学中的“黑箱子”。诚然,精神性的研究起源于宗教,但是工作场所精神性与特定的宗教传统无关,它所关注的是工作场所中个体的内心体验与工作的意义和目的。比如Ashmos和Dennis(2000)认为,员工内心的生活支持团体背景下有意义的工作,同时也受到有意义工作的支持和培养,即员工可以把完整的自我带到工作中,更充分地展示他们的创造性、情绪和智力,并寻找机会表达他们生命存在的许多方面。Adams和Csiemik(2002)认为,工作场所中精神性是指在一个有意义的环境中,人们具有目标导向的行为,彼此之间共享、关心、尊重与认可,从而产生归属感、个人满足感和主人翁意识。krahnke,Giacalone和Jurkiewicz(2003)认为,工作场所精神性指组织文化中比较突出的组织价值观体系,这些价值观体系可以通过工作过程促进员工的超越性体验并以一种完美和快乐的体验方式促进与他人紧密联系的感觉。同样,Marques(2006a)认为,工作场所精神性是工作过程所涉及人员之间的联系感和信任感,起源于个体良好的愿望,能够产生激励性组织文化与集体创造性,其精髓是互惠和团结,其结果是组织绩效提升并最终转变成持久的组织卓越。

尽管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工作场所精神性定义,但是综观工作场所精神性的各种定义不难发现,大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包含三种基本的成份:个体内心体验、联系感和超越感。这三种成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个体水平上,工作场所精神性反映了个体内心的一种独特状态,包括幸福感、其工作是一种奉献这种信仰、一种与他人的联系感和共同目的感以及一种完美感和超越感。在团体水平上,它以一种真实的方式在团体背景下将个体的工作与生活、价值与目标统一起来。从而使个体获得精神的成长和生活的满足。在组织水平上,工作场所精神性指一种由使命、领导以及社会责任和价值观所驱动的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文化承认员工对组织的贡献、促进个人的精神性发展和实现幸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工作场所中精神性是个体在工作背景下的一种超越性体验,它是通过工作过程提升工作的意义与目的、培养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感来丰富个体的内心生活体验,实现个体内在心灵需求与工作意义的互动,实现自我与组织的融合,从而提升个体的心灵层次,实现个体的成长与进步。

3 工作场所精神性的研究方法

通过回顾已有研究,我们发现以往大多数精神性研究仅仅是进行理论或概念描述,没有统一的定义,也没有公认的结构维度,究其原因是没有合适

的研究方法。目前研究工作场所精神性的方法主要有量的方法、质的方法以及质与量结合的方法。

3.1量的研究方法

量的研究方法其优点在于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推广性,但是其缺陷在于以控制、解释和预测某些特定变量间的关系为主,往往忽略了意义建构与诠释的过程。鉴于精神性本身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征,因此采用自我报告的问卷调查很难获得真实的结果。但是量的方法却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用共同的语言、结构化的测量方法和相关性原则为理解和考察个体难以言表的精神性体验提供一个基础(Krahnke,Giacalone,Jurkiewicz,2003),也才能使组织中精神性研究者可以和主流的管理学者进行对话和交流(Benefiel。2006)。在量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有Ashmos和Dennis(2000)的研究和Milliman,Czaplewski和Ferguson(2003)。Ashmos和Dennis(2000)开发了一个工作场所精神性问卷,并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到了7个维度,分别是内心体验(inner life)、工作意义(meaning at work)、团体感(sense of community)、责任心(personal responsibility)、与他人的良好关系(positive connection with others)、沉思或超越(contemplation)以及妨碍精神性的方面(blocks tospiritualty)。Milliman,Czaplewski和Ferguson(2003)基于Ashmos和Dennis的研究认为,尽管工作场所精神性是一个多维的结构,但是超越性等因素对个体生活的影响更大,因此选择了与工作和组织联系比较密切的三个维度,即工作意义(meaningful at work)、团体感(community)以及与组织价值观一致(alignment with organizationalvalues),分别从个人、团体和组织三个水平上探讨了精神性与组织承诺、离职意向、工作满意度、工作卷入和基于组织的自尊这五个组织行为变量之间的关系。

但是,有研究者指出,现阶段量的研究迈入了一个误区,即基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诸如有关“灵魂”、“爱”等主题的研究作为操作性变量进行实证研究,这样得到的研究结果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与价值(Dean,2004)。具体到个体工作场所中的精神性生活而言,这种工具性的研究思维使得个体精神性的成长与发展变成了组织获得更多利益的工具。

3.2质的研究方法

Fornaciari和Dean(2001)较早地指出了在组织中对精神性进行量的研究的荒谬性,他们认为这是“试图对上帝做因素分析”的做法。而质的研究是以文字来描述现象,不是用数字加以度量。例如Milliman,Ferguson,Trickett和Condmi(1999)通过对西南航空公司进行个案研究,考察了精神性的表达方式。Freshman(1999)运用主题和网络分析技术,考察了工作场所精神性的定义和应用。Kinjerski和Skrypnek(2004)通过面谈、电话访谈或书面调查,对体验过工作场所精神性或本身就是从事工作精神性研究的14名被试进行了质的研究。他们首先要求被试回答什么是工作中精神性,然后要求其描述工作中精神性的个体体验。尽管大多数被试不能提供一个有关工作场所精神性的完整定义,但是个体所描述的精神性体验之间有很高的一致性。这些共同的描述表明工作中精神性是一种独特的状态,包括身体的、情感的、认知的、人际的、精神性的和神秘主义六个维度。

Lips-Wiersma(2002)历时3年考察了16名成人被试的精神性与职业行为。该研究通过被试讲述他们的职业故事来收集有关职业选择和转换的原因、不同工作的感受等方面的信息,再把这些职业故事的概要反馈给被试进行核对,然后研究者和被试一起基于每个被试的职业故事归纳重要的特征和主题,进而对提取的主题进行分析和阐释以获得一致。另外,他们还要求被试写日记描述每周的工作情况,以便记录下与工作相关的情感和事件,并要求被试基于自己的精神性信仰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精神性影响职业目的和工作意义感,同时也激发了发展和保持自我、与他人一致、表达自我、服务他人等四种目的,通过在个体生活中发现、排列和平衡这四种目的来影响意义感,从而使其存在状态(being)、从事工作(doing)和自我一他人导向之间保持一致。

但是,质的研究方法是基于被试对以往精神性体验的回忆和自我报告。因此,其反应结果的准确性值得怀疑。更重要的是,质的研究是一种主位研究,它承认研究者的价值涉入,重视研究者的主体价值和思维倾向对研究进程与结果的影响(Lips-Wiersma,2002)。此外,研究者其个人背景以及和被研究者之间在当时当地的关系也会影响研究的评价效度。因此,质的研究所获得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考察和验证。

3.3综合的研究方法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目前的研究范式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有关工作场所精神性的研究。单纯的主观方法或客观方法均有失偏颇。极端的主观主义会产生自我中心、民族中心主义等等,但仅用客观、可观测的方法来考察精神性,研究范围就只能局限于精神性中可以测量的方面,并且个体精神性的成长与发展将沦落为获得更高经济利益的工具。而目前比较通常的做法是首先用质的方法对工作场所精神性进行主观描述,然后再用客观方法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量化考察。因此,如果能够收集到足够多的有关精神性细节的自我报告,就能够对纯粹主观的精神性体验和机制做量化的研究。

但是,Fornaciari和Dean(2001)认为,目前社会科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仍然是沿用17世纪的研究方法,尤其是测量技术、数据分析和语言分析(accepted language)根本不适合组织中精神性的研究。他们指出物理学从“经典牛顿力学”到“量子力学”再到“混沌理论”的转变历程可以为探索工作场所精神性新的研究范式提供有益的借鉴。Dean(2004)也认为,组织行为科学中的精神性研究必须借助于其他学科,例如心理学、哲学、神学、历史学和伦理学的相关研究,进行超学科的研究而不是跨学科的研究,从而丰富和拓展我们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设计。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无论是主观方法还是客观方法,都是基于组织科学的思想来考察迥然不同的精神性思想,因而错失了工作场所中大量的东西,使高尚的精神性平凡化了(Benefiel,2003)。所以,工作场所精神性研究迫切需要从哲学意义上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来探讨精神性的意义、考察精神性的效度。另外,亚洲传统精神性比如佛教、

瑜珈和道教心理学等,通过描述超越性发展的阶段和提供实现超越性发展的技术也补充了西方精神性的研究方法。因此,需要整合西方客观分析的研究范式与东方主观阐释的研究范式,从而形成一种更完整、更复杂的新范式。

4 工作场所精神性的研究热点

工作场所精神性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精神性对个体和组织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组织中培养精神性,前者是“为什么”的问题,后者是“如何做”的问题。

4.1精神性对个体和组织的影响

在早期心理学中,精神性的研究主要探讨其与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而后逐渐发展为探讨精神性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精神性与职业变量之间的关系,而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工作或工作场所领域。已有研究表明,对工作场所精神性的关注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意义,帮助解决员工工作家庭冲突,还可以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帮助他们开发深层次的潜能。员工所经历的有意义工作越丰富,其组织承诺、内在工作满意、工作卷入和基于组织的自尊水平都越高(Milliman,Czaplewski,Ferguson,2003)。精神性高的个体在求职时追求的理想工作是那些可以提供生命意义感的工作,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报酬,而是个体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机会,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工作环境。同时,研究者也发现精神性与情绪智力之间也存在联系。例如,Emmons(2000)在研究宗教心理学时,发现精神性满足Gardner的智力标准。于是,他提出精神性应该也是一种智力,并且区分了精神性智力的五种核心成分。Zohar和Marshall(2001)提出精神性是与IQ、EI并列的一种智力,简称SE。并且,他们认为SE是一种较高级的智力,IO、EI是SE的补充,并受到SE的支持(引自Tischler,Biberman。McKeage。2002)。当然,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将精神性与情绪智力分开讨论的。但是这些研究却表明,精神性和情绪智力能够产生相似的行为、态度和能力,而这些行为态度又产生了更大的工作绩效。那么精神性、情绪智力与绩效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关系呢?尽管有研究者提出了可能存在的五种模型(Tischler,Biberman,McKeage,2002),但这仅仅是一种理论假设,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检验。

在组织方面,早期的研究者要么认为精神性仅仅是有利于员工,要么认为重视精神性可能与组织利润最大化这个经济目标是冲突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商业伦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精神性对组织绩效有正向影响。例如,倡导精神性的工作场所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和组织承诺,降低招聘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和发明,促进团队合作以及组织与客户之间良好的互动(Marques,2005)。倡导精神性的公司不但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而且还有利于降低离职率(Robbins,2005)。相对于那些不鼓励员工发展精神性的组织而言,鼓励发展精神性的组织业绩更高(Neck,Milliman,1994)。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就充分证明了工作场所精神性的实践价值所在(引自王明辉,郭玲玲,2007)。

目前,工作场所精神性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营利性组织中,未来的研究需要在非营利组织中开展。另外,从组织变革的角度来说,体验工作中高度精神性的个体可能过于依恋公司目前的实践,这会不会对未来的组织变革产生抵触呢?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探讨精神性对组织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

4.2工作场所精神性的培养策略

自从20世纪90年代工作场所精神性备受关注以来,很多研究者提出了培养工作场所精神性的策略与方法。但在2000年以前,这方面的大多数研究都是提倡在个体层面实践简单的冥想、瑜珈等技术,没有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模型。并且这些技术仅仅是一种表层的东西,不能真正做到超越和提升。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陆续有研究者基于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和模型,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Li!os-Wiersma(2002b)的完整发展模型(如图1所示)。

Lips-Wiersma的完整发展模型主要涉及六个主题:精神性一致、发展和维持自我、与他人一体、表达自我、服务他人、失去平衡。其中,所谓失去平衡是指个体在其存在状态和从事工作之间,或者在自我导向与他人导向之间失去平衡。例如,过于关注服务他人使自我产生倦怠,而这种倦怠的状态很难使精神性与工作保持一致。这六个主题中,精神性一致位于中心位置,代表个体对于有意义生活的信仰和承诺。

此外,工作场所精神性培养策略中还有Brewer的职业匹配模型和精神性自由模型(引自Duffy,2006)。在Brewer看来,个人的生活受到三个基本原则的指导:意义(meaning)、存在(being)和行为(doing)。意义涉及生活的本质和个人的价值观,存在是个体的存在状态,行为是个体如何生活的活动。只有这三个原则取得一致时,个体的生活才是稳定的,个体工作与生活才能取得平衡并相互促进。在Brewer的职业指导经历中他发现,这三个原则一致的个体更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工作意义感和激情。因此,Brewer强调这个模型有助于员工内部成长和真实自我的外部表现,尤其是在工作情景中真实地表现自我。而精神性自由模型则体现了组织背景下“精神自由”这个概念,它描绘了在组织中鼓励人们表达他们自己精神性观点的实施过程。因此在这个模型看来,组织只能鼓励员工充分表达自己的精神性信仰,却不能建立任何具体的精神性原则让其所有员工接受。

总的来说,个体层面的研究者主张工作场所精神性的提升应该基于个体的精神性状态,根据个体价值观、个体所拥有的意义体系而不是组织统一的精神,以保证精神性的真实表达(Lips―Wiersma,2002a)。但是,个体的精神性毕竟不同于组织的精神性,由于每个个体所持的精神性信仰是多样的,这种多样性并不能保证组织的精神性甚至可能阻碍组织的精神性发展。因此,研究者针对个体层面的不足,从组织层面提出了更为综合的模型和方法,例如,Kinjerski和Skrypnek(2006)指出了激发工作中精神性的7种组织条件(如图2所示)。

在这个模型中,居于中心位置的是精神性领导,它是实施其他因素的条件和工具。相应于工作特征的改变,管理者与其下属之间的关系特征也改变了。管理者不再是命令的发出者,而是帮助下属创造意义和目的的指导者。因此,首先需要那些能够通过其领导和范例来激发员工精神性的领导者。其次,坚实的组织基础,包含共同愿景、使命、目的以及为社会做贡献的意图;组织完整性是指员工的工作要与组织的使命和目的一致;积极的工作场所文化包括员工工作所在的良好的物理空间:团体感是指所有成员之间良好、积极的关系;个人实现是指成

员追求职业和个人成长,以及通过工作实现个人使命的机会:同时要承认和尊重员工的贡献。

除此之外,Milliman,Ferguson,Tfickeg和Condemi(1999)等人提出了如何在组织中贯穿精神性的循环模型。Marques(2006a)通过文献回顾和质的研究,发现工作场所精神性提升是按照由内而外的方式进行的,并且考察了促进工作场所精神性的内在的、外在的和整合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个波纹效应模型。同时,Marques(2006b)还另辟蹊径,基于现象学的研究探讨了阻碍工作场所精神性的因素,分别是高层管理者的态度、培养精神性的时间、工作场所氛围、领导者关注的焦点、部门的期望和承诺水平不同、员工实施精神性的意愿水平不同等。

在已往的超个人心理学核心观点中,精神之路是多样的,教条地执著于任何一种特殊的精神修炼(spiritual practice)之路都是十分局限的。因此我们认为,理想的做法是尊重员工个人的精神性思想,创造激发工作场所精神性的组织条件,鼓励员工遵循自己的精神性途径,并帮助他们将自己的精神性思想与组织的价值观联系起来,把实现自己精神性的途径与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统一起来。

5 述评与展望

长期以来,传统心理学研究一直忽视人的精神领域,超个人心理学却清楚地看到,精神领域始终是贯穿于每一种文化的历史核心。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崇尚宁静、和谐,追求超越和神圣的精神生活方式,以抗衡那种喧嚣的、浮躁的、物质利益至上的生存状态。在超个人心理学看来,人的本性主要是精神的,正是精神为自我(self)提供了支撑性的架构,精神的寻求不仅是健康的,而且是整个人的健康及其实现的实质(郭永玉,2000)。因此,以精神成长的视野,在工作场所开展精神性研究对于推动组织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它为如何平衡员工工作生活冲突、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帮助员工成长和进步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概念化的阶段,进一步的研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5.1提出明确统一的定义与结构

由于以往研究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充分的实证背景,所以研究者很难对工作场所精神性进行界定和操作,所以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和结构。并且,研究者都是基于自己的认识和经验进行研究,仿佛盲人摸象般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我们认为尽管个体是以独特的方式体验工作中精神性的,但是个人特质、个人行为和组织特征却能够发生交互作用共同激发工作精神性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精神性研究中,应该突破目前的研究范式,勇于尝试各种可能为我们所用的方法,从而发展出更新的研究范式(Neal J,Biberman,2004)。并且工作场所精神性的定义应该综合个体、团体和组织的各种重要要素,并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对其深入分析并予以重新定义,从而重新确认工作场所精神性的结构维度。

5.2注重对精神性作用机制的探讨

尽管已有研究已经发现精神性对与个体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也有研究者基于精神性与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提出精神性可能是一种抵抗疾病的保护性资源和应付机制。但是也有研究者基于精神性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提出精神性是一种支持性的机制(Constantin,Miville,Warren,Gainor,Lewis-Coles,2006)。精神性到底是一种支持性的机制还是应付机制仍然是争论的焦点,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考证。其次,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工作场所精神性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可能的解释模型,从而帮助员工在职业发展中培养工作所必需的动力和弹性。第三,目前的研究大都直接考察工作场所精神性与个体或组织结果之间的关系,后续的研究需要考察不同的组织变量和个体变量在工作场所精神性与工作态度和绩效中起怎样的中介或调节作用。第四,精神性、情绪智力和绩效三者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这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值得进一步探讨。

5.3探讨工作场所精神性与经济发展

通过文献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有关工作场所精神性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实用主义的观点,着重考察培养精神性如何帮助提高组织绩效和利润,如何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但是,鉴于精神性本身具有多样性和高度的主观性,个体的精神性信仰与组织的精神性要求并非等同。因此,在工作场所培养统一的精神性,将统一的组织精神强加于组织成员这种做法是不是合适?这种做法是不是有悖组织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呢,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不仅需要考察如何激励组织将精神性与日常的工作整合,更需要探讨如何在鼓励组织通过工作过程帮助员工实现心灵的成长和进步,即探讨经济发展如何服务于人类精神性的成长。

5.4对管理实践的借鉴与思考

研究工作概况范文2

关键词 体适能 研究 辨析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6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used the Internet and the journal retrieval methods to check up a large number of articles and books about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in the past 30 years,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research contents and emphases are different. In the first part, the from the fitness concep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verview begin, further to the fitness training of basic concept analysis, to finally be able to improve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effect for theoretical guidance.

Keywords physical fitness; research;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is

1 体适能概念的研究概况

1.1 国外研究概况

李艳蕾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女性体适能和体质指数(BMI)的影响》文章中指出了体适能概念起源于欧美国家。19世纪,萨尔金特博士设计出了一整套身体训练课程,他对体适能下了一个定义,他也是最早的研究体适能概念的学者,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了身体状况对生活和工作的适应能力。肯尼迪总统召开的“体适能总统会议”中,第一次把“体适能”这一名称正式提出来。①

体适能的概念起源于美国,1971年美国的总统体育与竞技委员会把体适能解释为:它是指个人能够胜任日常生活工作,以及能够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及压力的身体适应能力。20世界70年代美国体育界对体质进行了重点研究,按照适用对象的区别,分为与健康相关的体质和与运动相关的体质。②程娟,李建设在《体适能理论进展与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中指出:体适能的概念是美国科学家于1987年正式提出来的。③

每个国家和地区对体适能的定义虽不同,但总体上把解释为人的身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他们认为体适能包括了生活、机能、结构三个层面。德国对体适能的研究较广,M.Rakovac在(Physical Fitness or active and inactive women aged50-60)一文中指出,运动能够明显改善身体成分、有氧适能、平衡能力、肌肉适能等。④外国学者SchUrr认为影响工作效率有很多因素,所以有等级的区别,体适能好的人,其实就是所拥有的级别较高而已。⑤

1.2 国内研究概况

体适能的英文是Physical Fitness。Fitness一词可解释为适当、适应性,因此,有人把它理解为健康的意思。我国台湾省和香港地区的运动生理界把Physical Fitness翻译成体适能。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已经把它当作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体适能是从体育学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它是指机体能够有效地适应环境,并充分发挥自身机能的一种能力。龚忆琳先生在《何为体适能》一文中指出:当人们的身体处于没有慢性疾病侵扰,有足够的体力和信心去应付工作的挑战及突发的紧急状况,并且还有余力去享受闲暇的娱乐生活的状态,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体适能水平较高。世界卫生组织将体适能定义为:除了应付生活工作,身体又不会感到过度疲劳且还有余力去生活娱乐的能力。这也就是说,如果拥有良好的体适能,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就会感到体力充沛,生活舒适并且远离疾病。香港学者钱伯光在其所著的《KEEP FIT》中详细解释了体适能的这一概念,文中指出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两大类。技能体适能是健康体适能的延伸,健康体适能是技能体适能的基础,两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在中国大陆,对这一名词的探讨和解释较晚,目前对体适能概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季浏在《体育教育展望》一书中,把体适能解释为:“使每个人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适合本人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来增加体能,以保持住最佳的健康状态”。笔者结合前面大陆学者对体适能的解释,作出了新的定义即:“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出适合个人人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来增加体能,以适应生活、工作和娱乐”。这与运动训练中的运动处方较为相似。它包括了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两大类,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身体成分、肌力和肌耐力、心肺耐力和柔软素质五类;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六类。

2 体适能与相近概念的辨析

目前,与体适能相近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体质、体能、身体素质、身体适应能力等;只有搞清楚这些概念的的区别与联系,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体适能的概念,在全国范围内更广泛地推广“体适能”这一新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把体适能定义为:是指除了应付工作之余,身体又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体适能与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大辞海》中认为体质是人体在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长期的体育运动是提高体质的有效方式。《大辞海》中指出体能是体质的一个方面,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良好的体能是完成各项工作和保持良好心态的基础。身体素质是体能的一方面,它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它包括了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五大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运动基本技术,提高运动成绩以及进行训练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础。《学校体育大辞典》把身体适应能力解释为:人体对所处环境的协调应变程度。它包括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两类。

体适能与体质、体能、身体素质、身体适应能力的概念较为相近,体适能较其他几个概念包括的内容多一些,包括了技能方面和健康方面,体能是训练中使用最广泛的概念,一般人也认为进行体能训练就是身体素质的训练,身体素质训练较前两个概念更为具体,主要是针对身体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等素质的训练,身体适应能力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概念,一个人身体适应能力突出意味着生存能力较强。

3 体适能训练与相近概念的辨析

目前,与体适能训练相近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体能训练和身体训练。体适能是指对生活、运动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它包括了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两类体适能。因此,体适能训练就是加强对生活、运动及社会的适应能力的训练。吴萍在《民族高等院校体育教程》中,认为:体能训练是提高运动能力,提升运动成绩并避免运动损害的重要过程。进行体能训练,可以增加人的肌肉耐力、肌肉力量、心肺功能、敏捷度、协调性及自信心。科学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进行比赛前的必要准备。白永正,权黎明在《教学与训练》中指出:身体训练也称身体技能的训练,俗称体能训练。这一通俗解释被多数人所理解和运用。

体适能训练涵盖范围较广,既包括了体能训练,也包括了身体成分、反应时等测试,对身体成分测试可以检测出一个人目前的体质,因此体适能训练相对体能训练具有训练前的指导作用,可以根据不同人的不同的身体状况作出运动处方。

4 体适能训练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4.1 国外研究概况

在研究的过程中,作者搜索出国外体适能训练有关的文献并不多,李艳蕾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女性体适能和体质指数(BMI)的影响》中指出:体适能训练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其中以美国的发展为主。19世纪,美国的萨尔金特博士设计出了一整套身体训练课程,当时,他对适能作了定义。这种训练就是最早的体适能训练,是体适能训练的最初发展。程娟和李建设在《体适能理论进展与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中指出:体适能概念是美国的科学家在1987年提出的,当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教育计划。这种教育计划也就是体适能训练计划。

4.2 国内研究概况

任渊,王润平在《足球运动员体适能训练研究》中指出:体适能训练主要由爆发力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柔韧性训练及协调性训练五种训练所组成。李志宏等在《浅析“体适能”概念对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影响》中指出:体适能概念在运动训练领域的应用代表了运动训练的生物学观点。运动训练是对人体适应能力的开发,这个适应能力包括了对环境的适应、对运动的适应以及对社会关系的适应等。王峥等在《体适能对促进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训练的探讨》中指出:全面的体适能训练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途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适能训练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般体适能训练和专项体适能训练。曾灿文在《我国普通高校篮球体适能训练实验研究》中指出:根据体适能结构的划分,高校篮球课程体适能训练也可分为针对竞技运动体适能的训练和发展健康体适能的训练二大类。体适能训练在国内已被较多的学者所关注,目前欠缺的是互相之间的讨论太少,没有确立一个人们都能接受的概念和内容。

5 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体适能训练研究已经较为成熟,研究的核心思路是基本一致的。体适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运用,也成为了学术界重点探究的对象。但当前在学校的运用尚不成熟,并且其概念尚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文章通过研究,初步把体适能训练定义为: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选择出最适合本人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来增加体能,以适应日常的生活、工作、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体适能训练可以由自己制定训练计划,也可以由教师或者教练来制定。体适能训练的对象广泛,既可以是运动员也可以是一般群体,不同的年龄层次和地域国籍都可以进行体适能训练。对体适能训练的研究尚还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通过文章的研究为体适能训练提供了重要的概念和理论解释,从而能够充分发挥人体自身的机能。

注释

① 李艳蕾.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女性体适能和体质指数(BMI)的影响[J].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

② From Reprinted Principles&Labs for Physical Fitness and wellness,1st edition,byol999. with permission of Wadsworth a division of Thomason Learning.

③ 程娟,李建设.体适能理论进展与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研究工作概况范文3

关键词 微积分;概念教学:述评;研究课题推荐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5-0036-03

0 引言

近年来,各国出现了诸多与微积分概念有关的研究。如以色列Kidron和西班牙Barbe等人对“极限”概念理解的讨论,英国Bingolbali、美国Dubinsky对导数概念理解的研究等。研究表明,很多学生对连续性、可导性、二阶导数等缺乏正确理解。一些学生对极限、连续、导数的概念意象是片面、冲突、甚至是缺乏的,不理解它们两两之间的联系。有的学生在计算方面取得高分却不能正确理解微积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在教学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学生概念理解与技能发展似乎成了一对矛盾,该如何有效进行微积分概念教学?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Kelly K.Chappell采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教育环境(基于概念教学的或者传统的)对学生概念理解、应用技能、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方法细致严谨、实验效果显著,对我国的数学教育改革很有启示,值得我国大学教师及教育研究者借鉴。

1 Chappell研究概述

文章研究了教育环境(基于概念教学的或者传统的)对学生概念理解、应用技能、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全文共7节,第1节介绍研究背景;第2~5节分别为量化、质化研究的方法与结果,第6、7节为研究的结论与展望,各节具体内容如下。

1)背景。美国的微积分教学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目的在于注重本质,帮助学生获得对微积分思想的深刻理解。虽然已有很多文献描述了教学改革的情况,但基于观察或实验的研究较少,所以Chappell等人开展了概念教学的实验研究,分析教育环境对学生能力、技能的影响。

2)量化研究方法。在综合考虑了教师教学水平、所获得学生评价及擅长教学风格后,选择4位教师参与研究。其中概念班的两位教师注重概念教学:课堂大部分时间(75%)用于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概念上,只有少部分时间(25%)用来训练技巧;注重一题多解与多种表征;学生需要展现和解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用到的不同方法。传统班的两位老师则恰恰相反。教师们会在每周商定具体内容的讲授方法。此外,为观察两组的实际教学情况,一位监督教师会随机听取这4个班的课程,每个班共听10次。参与的144名学生(概念班为42与37名,传统班为34与31名)是自愿选择组别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参与一项研究,在开课第一周学生参加了一个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两组无明显差别。

研究工具为期中与期末考试。为便于分析,请6名教师将考试的每一道题目划分到“程序技能子测试”和“概念理解子测试”中去。需要学生将已有知识拓展到未知领域中去的问题被称为扩展问题,扩展问题也属于“概念理解子测试”。任课教师在考试前无法看到试卷,试卷批改采用流水作业,每个题目的评判者信度达到95%以上。

3)量化研究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概念理解子测试”中,概念班的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班。此外,在期中和期末的扩展题目中,概念班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传统班,而且概念班的学生更能够准确地解释自己的答案。

4)质化研究方法。概念班的73位学生中有63位参加了访谈,传统班的学生没有进行访谈。访谈含3个问题:(1)这个班老师的讲授方法和你以前上过的数学课的方法有没有不同?

(2)许多评论家指责:致力于概念理解的微积分改革运动,只教给学生一点点表面的技巧,使得高中和大学的微积分教育“每况愈下”。相反地,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即使程序练习不是概念班的教学重点,概念班的同学在程序性问题的解决上也不会比传统班的学生差。请根据自己第一学期微积分课的经历,谈谈对这些论断的看法。(3)你以后是愿意上强调技能练习的课程还是愿意参加强调概念理解的课程?

5)质化研究的结果。有58个学生觉得他们班的教学方法和以往的不同;有60个学生认为概念班的学生在解决程序性问题时的表现不会比传统班的学生差;60个学生投票说他们喜欢参加侧重概念的数学课,3个学生投票说喜欢侧重程序步骤的数学课。这些投票精确地反映了调查报告结果。

6)结论和讨论。概念性的理解有助于解题技巧的掌握;基于概念的教学方法在保证学生解题技巧的同时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理解而掌握的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相比更容易推广到陌生的领域。

7)进一步研究。概念性教学结果是否与学生数学基础有关;长效作用及与后续课程衔接问题。

2 研究方法评述

作者由远及近地介绍了研究背景(美国课程改革、现有文献、实验学校、课程、参与者)、研究的假设及教育环境的界定。在界定教育环境时,除二级指标外,还给出了每种教育环境的教学实例。

在量化研究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前测,避免数学基础不同对教学效果的干扰;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在参与一项研究,避免了学生情绪动机的干扰;参与实验的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既跟实验要求一致又与自身固有的授课风格一致;由授课教师以外的其他教师来听课、观察、记录,再由作者、观察者和另一位没参加实验的教师分析记录,作者、观察者、实验者、分析者等实现了多角度互证,提高了研究效度;每周教育例会上,授课教师与研究者研讨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师始终采用符合研究要求的授课方式授课;在6位教师对试题进行分类时,除第10题有分歧外,其它题目均一致,故最终第10题没有归到任何一个子测试中,而是被单独分析。

质化研究中,设计者尽量限制访谈题目的数量以保证得到细致、准确的回答。问题2中,研究者没有请学生直接评价授课效果与学习效果,而是请学生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论。问题3希望通过学生的愿望反映学生对概念性教学的认同情况。结果表明:与问题1和2中学生对概念性教学的一致认可不同的是,在问题3中由于关系到学生未来的选择,同学们表示了更多的忧虑:“我们更喜欢注重概念但同时也不摒弃解题练习的数学课”;“要想进行教改,必须先有好老师”;“概念班的学生在微积分第二学期可能会比不上传统班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访谈问卷会提前两天发给学生,并请学生回答并上交。访谈时,每个问题都先由学生主动给出答案,再进行投票。除了对访谈进行录音、分析、编码外,研究者还将纸质问卷、访谈时学生的回答及投票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者是一致的,这进一步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

此外,围绕概念教学Chappell共进行了3次相关实验㈣,1998年秋的第一次实验包括305位大学生和8位教师,为了避免结果的偶然性,1999年秋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包括303位大学生和8位教师。两轮研究的结论一致。除此之外,作者还分别于1999与2000年春季学期进行了后续研究,分析学生从基于概念环境到传统教学环境过渡时所面临的困难。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又进行了第三次实验,此次实验强调了两类教学中教师数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平衡,对量化和质化研究的设计更加细致,如量化研究中请老师对题目进行分类等。这一系列的实验,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从而避免了老师和学生水平的差异所造成的偶然结果。

实验是卓有成效的。本研究中,概念班的“概念理解子测试”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班。此外,尽管传统班用90%的时间进行程序性的练习,而概念班只有25%的时间从而只能做基本的练习,但是概念班在“程序性练习子测试”中也不逊于传统班,甚至比传统班略高。此外,在学生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扩展性问题上,概念班的表现要显著地好于传统班,概念班的学生更能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未知的领域,迁移能力更强。以上说明概念班注重概念教学、强调多种表征、一题多解、引导学生解释自己的答案、策略的教学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3 反思

一些教师认为,高等数学只要教会学生怎么用就可以,没必要深究概念,深究概念可能会使学生越学越糊涂,而Chappell等人却证实进行概念教学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作者进行的基于概念教学的实验无疑是成功的,但能否推广呢?在我国,很多教师喜欢“易教易学”的授课方式,喜欢“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对于这种需花费教师很多精力进行教学研究、改革的授课方式,是否能推行?

文中的两个扩展性问题也很有趣,一是绝对值函数在特定点的可导性判定,一是当速度函数是时正时负时,位移与路程的积分表达式。这两个问题在我国是“常规”的,甚至不过是老师课上的一个小例题,而在美国却是概念班与传统班都未讲过的难题,是不是在解题训练上做得太多了呢?

4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如何进行大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设计?前人已经对微积分中的概念理解情况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但是以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居多,而对概念教学进行具体设计的却不多见。对于大学数学教师来说,需要一些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方案。所以可以进行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在研究中给出一些具体的概念教学设计的详细方案与教学效果检验及教学设计的改进过程,以供教师参考。

2)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侧重概念教学的教育环境?美国微积分改革奉行三原则,即将微积分概念的三个侧面:图像、数和符号同时展现,学生可以通过这三种方式学习微积分的概念。对于中国学生是否有必要参照这三原则进行讲授?不同类别的学生,如数学系的学生、其它理工科学生、经管类学生在数学基础及理解能力上都有差异,是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强调概念理解的教学方式呢?英国数学教育学家斯根普指出对数学的理解包括两类:关系性理解与工具性理解,对于工科学生是不是对数学概念只达到工具性理解水平即可?哪些概念需达到关系性理解?进行强调概念的教学改革对教材有什么要求?能否编制相应的教材?概念教学环境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什么影响?

研究工作概况范文4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概念;研究概况;新思考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对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中,运用逻辑起点的模式对于教育技术学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因此,我们需要对于逻辑起点的相关概念界定、我国国内对于运用逻辑起点模式进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概况、我们对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新思考进行全面的研究,推动教育技术学研究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一、逻辑起点的概念界定

逻辑起点指的是对于研究的对象、比如:一种科学、学说、理论、思想等运用最简单、最基本的界定,对于其理论的起始范围、基本的概念进行研究的方法。其主要具备四个要素。第一,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规定。第二,逻辑起点是构成该研究对象理论的基本单位。第三,逻辑起点的内涵贯穿于研究对象发展的全过程。第四,逻辑起点的范畴有助于研究对象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1]。

二、我国国内运用逻辑起点模式进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概况

从整体而言,我国国内对于运用逻辑起点模式进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种类众多、方法不一、表达各异。我们不能一一进行详细的列举与阐述,仅仅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与研究成果。

1、学习性的逻辑起点研究学习性的逻辑起点研究是一种运用逻辑起点模式进行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方式。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学习,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根本的目标是促进人的智力水平、提升人的学习质量。这种观念的一种集中表现是认为通过对于教育技术学哲学方法以及实践方法的研究可以解决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技术问题,推动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2]。

2、技术性的逻辑起点研究技术性逻辑起点的研究观点认为教育技术学最为关键的是其中的技术问题。比如:学者周越等人就认为运用逻辑起点的模式进行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不仅要研究一些经典的理论成果,还需要从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去进行其更加严格的理论以及概念的限定,并且把其作为今后研究的基础,有利于教育技术学知识的深化与发展,为推动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教育的“软技术创新”,并且通过这种创新性的研究给教育技术学带来收益[3]。

3、借助技术的教育逻辑起点研究借助技术的教育逻辑起点研究认为,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具有一些共同点。但是,教育技术学本身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比如: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有两个。一个是教育活动,另一个是运用技术的活动,只有两者进行紧密的配合,才能促进教育技术学研究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4、双重结构逻辑起点研究双重结构逻辑起点研究认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教育学与技术学的双重结构融合与交叉,它可以反映出教育中的技术特点与技术功能、也可以通过技术反应出其中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结构。因此,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通过这种双重结构进行了完整的体现[4]。

5、方法逻辑起点研究方法逻辑起点研究观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说。它认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不能包含所有的技术,只能包含现代教育技术,比如:现代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技术,以及一些具有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在教育思想指导下现代教育技术中“学习”与“教授”的应用方法。这种观点的最大优势在于避免了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出现泛化、与其它学科的逻辑起点出现重叠的现象。

6、传播逻辑起点研究传播性逻辑起点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狭义的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另一种是广义的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其中广义的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认为,传播是教育技术学的初始对象,因此导致了所有意义上的传播都是教学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比如:视听教学、视觉教学、直观教学、电化教学全都是以传播作为其教学应用方式的逻辑起点。而狭义的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认为,教育信息的传播才是教育技术学的真正逻辑起点,对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完整的界定[5]。

三、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新思考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新情况,我们需要对于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进行全新的思考。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分析。第一,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其逻辑起点需要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具有一些方面的相同性与联系的结构特点。第二,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具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特点与特性。比如:教育技术学是运用现代化的技术优势来对于教学的质量进行提升、结构进行优化、效率进行提高,充分展示出技术性在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中具有的地位。第三,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必须符合逻辑起点的五个标准。首先,借助媒体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其次,借助媒体的技术教育派生出全部的教育技术学的课程内容与范畴。再次,这种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与教育技术学历史起点吻合。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过程、研究资源相一致。最后,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依然属于教育学的范畴,是其一个重要的分支。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工作也要进行不断的提升与完善,以此来促进教育技术学研究工作的全面发展[6]。

四、结论

对于教学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进行科学研究,有利于促进教育技术学研究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推动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学技术学教学工作效果的提升;更有利于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与完善、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3-19.

[2]叶步伟,马德俊.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教育导刊,2010,04:22-25.

[3]穆桂斌,周静思.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再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7-9.

[4]景红娜.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一点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04:337-340.

[5]陈宝军.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的一点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8,01:49-52.

研究工作概况范文5

课题结题报告撰写的方法

一个好的课题结题报告不仅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获得上级科研课题鉴定专家领导小组的认可,而且又是课题研究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的有力佐证。所以,无论是对于课题研究者,还是对于课题管理者而言,都必须了解和掌握“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知识。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有多种多样,但报告的基本内容是相通的。如下是“某市级一线教师课题结题报告”的一种书写结构和具体要求。仅供参考。

一、课题概述(你要研究这一课题的原因与意义,字数1000字)(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二)相关研究的概述(别人研究本问题的进展)(三)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问题的解决所获得的效益)(四)概念的界定(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定义)二、目标与内容(你的研究要达成的效果与实现目标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300字)(一)

目标(研究所要获得的变化情况或收益情况,100字)(二)内容(达成目标所要探讨的具体问题或做法,200字)三、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与具体措施(你是怎样研究的课题,2000字)(一)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所使用的科研方法,100字)(二)课题研究的工作过程(研究工作开展的程序与步骤,300字)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做法(课题研究中是如何具体操作实施的,是研究报告的主体和重点, 1600字)四、课题研究的结果与结论(你的课题研究出什么,1000字)(一)课题研究的效果(课题研究前后研究对象的具体变化,500字)(二)课题研究的成果(包括研究者通过研究获得的认识和找到的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500字)五、问题与讨论(本课题进一步研究需要关注哪些方面,300字

研究工作概况范文6

“应然”的方法在对西方民主的研究中也存在着同样的缺陷。他们也是从西方政治思想中搬出一些原则来推论出一系列的应该如何如何,而对于西方民主的发展中,究竟是一些什么因素在推动着这一历史进程的发展并造成当今西方国家民主发展的现状的,“应然”的研究方法也是无能为力的。

为了推动和预见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实际发展,我认为应该提倡和强调“实然”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要求:1.首先要弄清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各方面的现实状况到底是怎样的;2.探讨这种现实的状况是怎样造成的?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造成目前状况的过程中每一种因素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这些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其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3.再进一步就是要研究这些因素是怎样产生的?它们产生的各种具体的条件和背景如何?4.在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中,这些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人们可以和应该如何影响这些因素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状况,并通过这种影响来达到人们的某种目的?5.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概括出一些理论上的结论,揭示出一些规律来。

这样一种研究方法显然和“应然”的研究方法不同。但它并非就事论事。它不但需要理论指导,而且还需要有驾驭和运用各种理论的高超的能力,并通过研究而概括出一些真正的理论来。这种研究还要吸收“应然”研究中的某些积极的成果,以使研究能和实现人们的一定目标结合起来。

进行“实然”的研究,第一步就是要如实地、正确地描述现实的状况。这个问题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很难的。它不仅要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洞察力,而且还要有很大的勇气。现实虽然是每个人都生活在其中,因而每个人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但是人们对现实事物的观察从来就要受到观察工具的影响,而在观察工具背后则又有某些理论在支持着它。这方面在社会科学中尤其如此。因此,若没有一定的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要想如实地、正确地描述现实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对现实的描述往往又可能触犯人们某种既成观念,特别是这种观念背后的利益,因而带来政治风险。这就需要人们有相当的勇气。从以上两方面即可看出,要想如实地描述现实的状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了这一步,我们就为“实然”的研究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再进一步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和这些因素可能的发展状况,也就比较容易了。

所以,如实地、正确地描述现实乃是一项最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当我们要揭示现实的运行机制时,更是如此。为了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有一个适宜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一框架的宏观层次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的,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它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之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这种发展的过程经历着从量的变化到质的变化,而且循着螺旋形的路线曲折前进的。这种发展的轨迹是由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合力表现出来的。这种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内在矛盾的对立和统一。这就是我们进行“实然”分析在宏观上的理论指导。但是,用宏观的理论直接地分析各种具体的现实事物还不行,因为它太抽象。由于太抽象,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于别人的个人的理解,其结果往往陷入片面的和错误的认识。例如长期以来,人们把哲学上的对立统一规律直接用于分析具体事物,把哲学上的矛盾的斗争和矛盾的统一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中的斗争和统一。于是便片面地强调事物的斗争性,到处人为地设置对立面,用所谓的两分法去对待一切复杂的事物。其结果便造成长期的人与人之间的分裂和对立,对社会发展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特别是所谓的两分法,已成为人们思维的定势,其危害是很深远的。它使人们在思考任何事物时都只注意两端,而忽略了更为复杂也更有意义的中间地带和中间环节。回顾我们多年在政治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所发生的错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滥用对立统一概念引起的。这就说明,把宏观理论直接用于分析具体事物的不可行性。所以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世界发展的宏观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它缺乏一个中观和微观层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合于一般人分析具体事物的分析工具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框架。这就需要寻找适合于这个要求的分析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中、微观层次的理论框架。

寻找适合的概念工具,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工作,它必须符合一些必要的条件:它必须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宏观理论的精神,又必须能如实地反映事物在中、微观上存在的状况。马克思主义宏观理论的精神已如前述,就是承认事物都是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而事物在中、微观上存在的状态,一是表现为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既互为条件、相互依赖,又因利益的和意志的差异而互相作用的状况;二是表现为事物相互作用在形式上的多样性和方向上的确定性;三是表现为事物相互作用中各方在地位上的不平衡性。这就是说,我们所寻找的概念工具必须符合上述的要求。我认为,当代社会科学的深入发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合适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权力”。

权力这个概念过去我们理解得比较狭窄,即仅仅是指国家政权及其派生物。但是当代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把这个概念的涵义大大地扩展了,并已形成共识。那就是把权力作为一种广泛的影响力来看待。因此认为,一般地说可以把权力定义为: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这就是说,权力是一种力量,依靠这种力量可以造成某种特定的局面或结果,即是使他人的行为符合于自己的目的性。这样就赋予这个概念以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大的灵活性,因而它也就被引入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军事学、国际关系学等社会科学的多种领域,成为人们分析该领域内事物相互作用的普遍性工具了。在政治学领域中使用权力的概念,就应将它具体化为政治权力,以区别于其他领域中的权力。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就是某一政治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而在实际政治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这个定义中包含着政治权力的如下一些要素:第一,权力主体;第二,目的性(即利益);第三,强制力(亦包括非强制力的借用);第四,权力作用的对象(即权力客体);第五,权力主体对客体的一定作用方向与方式;第六,权力格局;第七,权力关系的稳定程度。

由此可见,政治权力所反映的是各种政治体(群体或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状况,并强调这种影响、作用和制约的方向、不平衡性和实际结果。只要我们不把各种政治体看作是孤立的和静止的,那么在其相互关系中就必然贯穿着权力现象。所以用政治权力这一概念工具去研究和分析政治现象,既符合于马克思主义宏观理论的精神,又能如实地反映事物存在的基本状态。因此,马克思主义不但不应排斥政治权力概念,而是应该把它吸收进来作为自己在中、微观层次上的基本分析工具,并以此来建立马克思主义新的政治学体系,即体现着“实然”研究方法的政治学体系。这样,我们就为“实然”的研究方法找到一个好的、有效的分析工具。

但是为了进行“实然”的研究,仅仅有政治权力这个概念工具还不够,还必须以此为基础来构造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我认为,这个基本理论框架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权力的主体;第二,政治权力行为;第三,政治权力关系;第四,政治权力运行机制。

政治权力主体所涉及的是政治权力能量的源泉问题。政治权力之所以能在政治过程中作用于他人,就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能量。这种能量是权力主体的能动性通过其结构而转化的。因此就应该研究主体的特征和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各种具体的政治权力主体的状况。

政治权力行为所涉及的是权力主体如何作用于客体以及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问题。这就要研究政治行为产生的条件和过程,研究政治行为和政治心理的关系,研究各种政治行为模式。

政治权力关系所涉及的是各种政治体之间以政治行为为中介所形成的特定格局。研究这种格局所体现的客观实在性,及其形成的现实条件,进而研究各种政治关系模式等等,就使我们能进一步认识政治权力的运动及其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

政治权力运行机制则是要研究政治权力运行的总的规律,包括政治权力运行的原理、政治权力能量形成的机制、结构与功能转化的机制、政治行为的运行机制等,从而使我们对政治权力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

把上面这几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所构成的政治权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就为“实然”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工具。并可能对我国政治学研究的新体系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

作为新的认识工具,它应能使我们认识原来认识不到的东西,犹如显微镜和望远镜那样。

例如关于民主的问题,如果我们从权力现象的角度去观察,我们就会看到,民主主要表现为一种自下而上运行的权力。它是在政治管理系统中处于被管理地位的多数人对于处于管理地位的少数人的制约。这种制约一般地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决定由社会上的哪些人去充当管理者,这是以选举和授权形式实现的;二是影响政府的决策和政策的执行,这是人们运用政治权利采取选举之外的其他形式实现的。

民主是以政府即政治管理体系的存在为前提的,民主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权力,是在政治管理权力的框架内运行的,因而是从属于政治管理的。独立于政治管理之外的民主是没有的。但对于政治管理来说,有没有这个自下而上的权力的制约却是大不一样的。没有这种制约的政治管理就是专制性的政治管理,而有这种制约的政治管理则是民主性的政治管理。我们平时所说的民主,正是这种民主性的政治管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民主实质上是政治管理的特殊形态。因此,衡量一种民主制的发达程度,主要就是看被管理者多数人对管理者少数人的制约状况。即:制约手段和途径的多少;这些手段和途径的有效程度;人们的这种制约要求的自觉程度和强烈程度;国家在法律上和制度上对这种制约的保障程度;在制约过程中权力运行渠道的通畅程度;社会所提供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质量,以及社会的政治文化对这种制约的适应程度,等等。只有用这些标准来衡量,才能真正看出民主发展的实际程度。

研究工作概况范文7

关键词:概念图;案例研究;质性方法;构建生物学概念

关于高中生物概念图的建构和教学体会,已经有不少论述,但是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角度去如何全面、深入地研究高中生物概念教与学的策略,却没有专门的论述。笔者借助东莞市石仕银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带领小组团队成员,选择采用教育案例研究法,运用质性方法,把课堂、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实例研究了概念图教学对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生物学概念、准确理解和运用生物学概念的作用。

一、研究方法的解读

1.教育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将教育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教学的真实例子进行分析解读和理性思考,获得教育的新感悟,总结教育的新经验,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形成教育的新思想,提升教育的新理念。笔者的研究就是把小组成员在教学一线的真实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来展开的。

2.质性方法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案例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解剖教育实例的本质,寻找实例背后的规律,总结和提炼教育经验。笔者的小组正是通过这种研究方法,通过真实案例提炼教育的本质。

二、研究案例

1.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一案例

(1)学生背景

六中高一学生选取的是镇线班学生,高考目标的定位在冲击本科的水平,基础知识相对薄弱。通过平时教学发现,学生对于主干知识的梳理存在较大的问题,即使是同一概念,如果涉及方面较广,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容易混淆。

(2)应用实例

①比如蛋白质这一概念,涵盖了元素组成、基本单位、空间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分散学习,就会发现学生常常出现一头雾水的情况。类似于“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这类问题,都会出现“C、H、O、N、肽链”等五花八门的答案。为此,我们在课堂中应用了以下概念图来展示蛋白质这一概念: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通过这种展示,学生对蛋白质概念涵盖的各项内容有了清晰的梳理,从课堂反应和练习效果都有明显的体现,对于“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这类问题,也杜绝了错误答案。

②再如细胞器知识,并列的内容比较多,用概念图的方法把细胞器的名称、膜结构、功能等进行分类梳理,可以清晰地表示出八种细胞器之间复杂交错的关系,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2.东莞中学高三案例

(1)学生背景

东莞中学高三学生选取的是平行班,大概50%~60%的学生可以考上一本,基本全班都能考上本科,学生对于生物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错,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知识点之间都是独立而零散的,没有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构成知识框架,导致在知识综合性考查的时候,经常出现知识点想不起来、提取知识的速度减慢、知识点遗漏或错误以及相关概念辨析不清等情况。

(2)应用实例

①例如酶的专题复习,人教版必修一中酶这一节的内容在专题复习时首先可以将这一部分的知识建立知识体系纲要图:

这一体系并不复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对于层次更高的学生则是给出框架请学生补充完整,通过该种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和联系,构建出学生对于酶这一概念的知识体系,当碰到酶这一考点的时候,通过脑海中的知识体系,能够快速提取相关的知识,避免出现遗漏的情况。

②有的知识网络更加复杂,如细胞的生命历程结构图,学生就很难构建,或者时间不足,这时候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或直接呈现,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知识体系,但可能效果不是很好,因为这个不是学生的思维模式,所以有时间的话还是让学生自己构建最为理想。

三、收获和反思

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稍微复杂一些的概念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而用概念图的形式来展示,概念涵盖的各项内容之间就有了清晰的梳理,掌握概念的效果明显提高。所以用概念图来展示复杂概念,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虑基础薄弱学生基于概念的能力提升问题。因为能力的提升也是具有环环相扣的特点,如果以概念图的形式来展示,也易于理清思路,促进学习。从设计来说,解决基础复杂概念的概念图偏重于并列形式,而能力提升的概念图偏重于层层递进的形式。

学生对于散乱的知识点掌握得再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错乱、混淆甚至遗忘,对于知识的提取以及应用很不利。所以,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对于随堂的练习做得很好,但一碰到综合性较大的题目或者是模块整合的试题就会出现得分率较低的情况。如果一个个知识讲解,学生又都会。所以,引导学生通过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知识的整合,无论是横向或是纵向的进行分析,或是建立知识的体系表,让学生把原本无序的知识按照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进行系统化,进而构建更完善的知识结构。所以在复习中,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系统化,是很好的一个做法。

四、缺点和遗憾

由于个人任课班级数不多,并未采取相互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而是都作为实验组进行处理,所以结果只能以实验对象自身前后对照的形式来展现,由于实验对象自身也处于成长的过程,所以这种进步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影响占了多少分量,我们无法得知。

将来,在可行的情况下,考虑加入更多的平行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部分班级使用概念图教学,而部分班级不使用概念图教学,这样的实验结果将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研究工作概况范文8

关键词:自我;自我保护机制;记忆忽视;自我免疫

分类号:B848

1.引言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防御机制(ego-defense mechanisms)占有重要的地位。当面对可能威胁自我概念的信息时,个体常会体验到一种心理冲突和焦虑。如不及时有效地解决这种状态,个体可能会陷入心理困惑,甚至导致精神疾病。而自我防御机制则是自我用以解除冲突、降低焦虑的手段。弗洛伊德指出,虽然防御机制有多种方式(较为积极的如替代、幽默、升华等,比较消极的如压抑、逃避、退行、反向等),但它们具有下述两个共同特点:①它们都是潜意识的,即个人通常是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②它们都是伪造或曲解现实的,以防止本我的冲动(黄希庭,2002)。

但弗洛伊德只把自我看成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调节结构、表现为一味被动地对冲突进行缓冲,而忽略了自我本身具有积极一面的特征。后来的研究者则认为,自我所采取的手段不仅只是防御性的,还涵盖着个体积极应对主客体关系、正常适应和促进健康成长等诸多积极特征。“防御”体现了更多的消极性,而“应对”(coping)却表现得较为积极,两者是自我的两个基本过程或功能(陈勃,1999)。鉴于此,目前对自我的研究均更多地采用“自我保护机制”(self-protectivemechanisms)来探讨自我的这种防御和应对功能。

自我常被理解为是一个认知体系,它具有积极稳定性。然而,不管个体动机是为了保持自我概念一致性、或是增强个体自尊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需要,多数事件中的自我防御、现实妥协和解释性强辩等都可归结为一种自我欺骗,即表现出对自身真实状况的部分忽视:要么不切实际地将积极特征归到自己身上(夸大性自我欺骗),要么不切实际地否认自己的消极特征(否认性自我欺骗)(Brown,2004)。同时,自我又是一个重要的行动指导体系,除了保证自我稳定性,它还要确保对自我关联信息的加工结果能够让个体保持具有进一步做出行为的能力。可见,如果自我保护机制只是一味地进行自我欺骗、而不是真实地面对自身实际表现,那么很可能这些自我保护最终将导致个体不能有效地适应现实。因此,讨论与探究自我概念稳定性的保护机制是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

该领域已有研究较多涉及的是诸如否认、投射、认同作用(PoreereUi,Thomas,Hibbard,1998;Marlene,Sandstrom,Phebe,2003;Cramer,2007)以及替换、压抑、反向、幽默、升华、理智化等(Levit,1993~Domino,Short,Evans,2002)较为“经典”的几种自我保护方式及其与其他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这些研究虽然在细节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均认为自我保护方式使用的整体发展特点为:在儿童及青少年的成长历程中,消极方式使用得越来越少,而积极方式会越来越多。那么,随着个体心理功能的进一步发展,面对威胁自我的(消极)信息时,个体所使用的自我保护方式会表现得更为积极有效吗?

2.理论概述

自我保护机制是在自我处于对具威胁性的信息加工时无意识启动的。近年来,自我心理学家开始强调自我保护机制中体现出的一种对消极信息进行选择性和策略性的认知加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加工方式包括“记忆忽视”(mnemie neglect)和“自我免疫”(self-immunization,也称为“自我概念免疫”)。

2.1记忆忽视模型

记忆忽视理论认为,处理新的自我关联的反馈信息有着两个序列加工阶段。在阶段一中,新信息会与已储存于记忆中的自我知识进行比较,并评估执行该信息的有关行为的可能性。由于通常自我概念是一个积极的、复杂精致的、具有动机性的结构(Gaertner,Sedikides,Vevea,20021 Sedikides,Gaertner,Toguchi,2003),因此,如果新信息是威胁到自我概念的,那么该行为执行的可能性就会评估为低,并且在阶段一中此类信息就会受限制性地进行加工,即较难进入阶段二的加工(表现出一种记忆忽视)。但是,如果新信息相对而言不会威胁到自我概念,那么阶段二就允许此类信息进入并进行更为精细的加工(如与相关的或特定的已有自我知识体系建立关联)(Sedikides,Green,2000,2004;Green,Sedikides,2004)。

从自我保护机制的角度来看,记忆忽视加工实质就是一种对消极自我关联信息予以忽视(而主要关注于积极自我关联信息)的选择性记忆,这就好比是一道安检过程,阻止此类具有潜在威胁性的信息通过,从而达到让自我免受伤害的目的,以确保自我概念的(积极)稳定性,并通过对积极信息的关注以达到自我增强。

记忆忽视方式具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首先,这种效应只产生于对消极自我关联信息的加工过程中,对积极信息或他人关联信息均不会予以记忆忽视,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自我概念是由对自身诸多特质的状况描述综合而成的,其中包含有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较典型的如“聪明,愚笨”、“真诚,虚伪”)和边缘特质(peripheral trait)(多指一些个人偏好,如“爱发牢骚,不爱发牢骚”、“懂得打扮,不懂打扮”)。记忆忽视效应在针对关于中心特质的消极自我关联信息加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有关边缘特质的则与其他情况(积极信息的、他人关联信息的)无显著差异。再次,记忆忽视的选择性加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需要根据自我知识来评估该信息是否具有威胁性),因此在接受消极信息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如,每条信息的阅读时间仅为2秒)来加工信息的话,这种效应就不会产生(Sedikides&Green,2000)。

同时,另有研究(Sedikides&Green,2004)专门调查了是信息的效价(就自我概念而言是积极正向还是消极负向)还是信息的一致性(与自我概念一致还是不一致)最终导致了记忆忽视效应,即对“忽视不一致一负向模型”(inconsistency-negativityneglect model)的检验。结果发现,效价起着关键作用:具有积极或消极自我概念的被试均较少地回忆

起有关中心特质的消极自我关联信息。

此外,新近研究(Green,Pinter,&Sedikides,2005)还发现,特质的可塑性也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较之可塑特质,有关不可塑特质的消极自我关联信息明显更易导致个体启动记忆忽视加工。

2.2自我免疫加工

当个体所接受的消极信息到了无法被否认或忽视的地步时,即个体必须真实地接受具有威胁性的自我关联信息时,自我还有可能采用某种保护措施来确保自我概念的稳定性吗?自我免疫加工就是一种不否认、不忽视真实信息的自我保护机制,它更多地体现出对消极信息的策略性加工。

对自我关联信息的加工必须同时服务于两个基本功能:①自我概念的稳定性;②确保个体有能力顺利地进行行动(Sedikides,1993;Dulming,Leuenberger,&Sherman,1995)。因此,为了顺利完成适宜行动,我们有必要在一些消极自我关联信息中真实地认可自身的弱点,即有时不得不接受一些与目前自我概念的核心或重要方面不一致的或具有威胁性的事实描述,但同时又要保护自我概念的积极稳定性。

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同样可以从自我保护机制入手。首先有必要区分个体人格的“特质层面”(traitlevel)描述和“具体技能层面”(skill level)描述。对某一特质(如,记忆力)好坏的评价是通过表现在诸多具体技能(如,记电话号码或生日等)上的好坏来得以体现的,而多数情况下个体所接受的信息是涉及描述技能层面的表现,这就给了个体在接受消极技能的信息反馈时有机会对该特质的界定进行重新操作。例如,事实事件的信息反馈表现为个体的某一具体技能水平渐趋下降(如,记不住某个电话号码),并且难以否认或忽视,那么为了保持与该技能关联的特质(如,记忆力)层面上的自我概念积极稳定性,自我极有可能通过降低该弱项技能对其关联特质的特征代表程度(diagnostic value)来得以实现。即,一个人屡次忘记他同事的电话号码,但如果他不认为忘记电话号码就表示记忆力差,那么他就能通过这种评价继续维持“我的记忆力并不差”这一自我概念:作为补充,他会辩解道自己仍能牢记高尔基的全名,也从不忘记他人的生日,这些事实可以证明其记忆力依然不错。同样,在相互交谈过程中,如果一个人发现控制个人姿势有困难,但为了保持其具有高水平交际能力的自我概念,他会将交际中的个人姿态视为其特征代表性低,而把倾听技术或言语清晰的自我表达视为其特征代表性高(假定这些技能是他所擅长的)(Greve&Wentura,2003)。

这种采用“看扁”当前弱项的信息加工方式具有两个优点。第一,表现为技能不足的缺陷既不被否认也不予强辩,而是真实地认可和接受。这是使个体采取预防措施观念(如,随身携带电话号码本)的前提。第二,有了一个与个体真实能力相符合的解释之后,自我概念(如,记忆力还好)仍保持稳定。借用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可称为“自我免疫”加工(Brendtsttidter&GTeve,1994),其功能表现为个体只要顺利通过对某一具威胁性信息的免疫加工(即降低该信息对应的特征代表性),那么该信息只能对自我概念构成较小的威胁,而自我概念仍可保持相对的积极稳定性。

3.研究方法概述

3.1记忆忽视的实验范式

目前,研究者用于记忆忽视效应的实验范式是以对不同信息的回忆量作为反应指标的实验设计,从而直接比较自我关联一他人关联等维度上信息加工及回忆的差异,所使用的实验材料为描述各种特质行为表现的命题语句。这些行为反馈可以区分为多个不同维度:描述自我一描述他人、消极一积极、有关中心特质一有关边缘特质等等。研究假设,如果记忆忽视效应在某类信息的加工上明显起作用,那么被试对该类信息的回忆量将显著少于其他信息的回忆量。

早期研究(Sedikides&Green,2000)主要考察信息的消极一积极、自我关联一他人关联这两个关键维度。研究首先确定要测定哪些特质(如,诚实、友善、谦逊、爱抱怨),接着根据这些特质编写与之有关的一系列具代表性的行为样例(每种特质对应于8句行为描述,每句约10~20词)作为实验材料(均可通过预先对特定人群的开放式问卷来收集),其中自我关联和他人关联的信息各半;同时这两类信息中又对半区分为消极负向的与积极正向的(如,“我经常对父母撒谎”就是一个自我关联的负向信息、“Chris经常帮助隔壁的残障者搬运东西”就是一个他人关联的正向信息,自我关联和他人关联的语句只存在主语名词的不一致)。实验程序要求被试对随机呈现的这一系列行为描述语句通过假想来进行理解(但不告知之后要进行回忆),呈现完之后马上进行2~3分钟的分心任务,最后在规定时间内用自由回忆法测定被试对之前识记过的行为描述语句的信息保持量。

后续研究(Sedikides&Green,2004)发现,其中的自我关联信息完全有可能不是被试真实的特质状况(如,要求被试假想“我经常对父母撒谎”)。这一因素可能会导致信息潜在的威胁性降低,从而降低了记忆忽视的效果;此外,各行为语句只有方向上的区分,没有区分程度的不同。因此,修正后的研究范式则在正式实验之前加入一个预试验――人格评定(即对所要测定的每个行为样例均进行多重等级评定),从中先得出当前被试自身特质的真实表现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写正式实验中所用的行为描述语句,从而消除有关自我的行为语句与真实自我概念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在证实该实验范式能够可靠、有效研究记忆忽视效应的基础上,它还可以进一步用于研究中心一边缘特质、可塑一不可塑特质等不同信息对记忆忽视效应的影响,以及记忆忽视的加工用时(操纵信息呈现的时间)、记忆忽视在个体自身方面的影响因素(如,自尊、心境)等诸多课题。

但是该实验范式尚有一点不能明确:较少回忆的那部分“丢失”信息是发生于“记”的环节还是“忆”的环节。根据上述的记忆忽视模型,消极自我关联信息是受阻于“记”的阶段二,即选择性地不进行精加工,因此在“忆”时难以提取到此类信息。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理解为,可能消极自我关联信息有损自我概念或形象,那么个体会不自觉地对这些信息采取一种抑制性遗忘,导致较难回忆。针对于此,在延用该实验范式的基础上,最新研究(Sedilddes&Green,2006:Green,Sedikides,&Gregg,2008)在自由回忆之后接着用再认法(预先制作实验材料的一个复本作为新刺激使用)再次测定其信息保持量。结果发现,在自由回忆时发生的对消极自我关联信息的记忆忽视效应却没有在再认中发生。该结论不支持“抑制性遗忘”(两种记忆测定中均应出现记忆忽视效应),进而初步证实了“信息在识记时未进行阶段二的加工”这一设想;未能

精加工的信息难以主动回忆(却能再认识别)。

3.2自我免疫的研究设计

自我免疫加工则关注于自我概念可在同一时刻做到(具体技能层面上的)可调节性和(特质层面上的)相对稳定性,它是对自我关联信息的策略性操作。因此,该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首先是将用于描述个体特点的行为语句区分成特质层面的命题和技能层面的命题,两者的关系是除了特质本身的描述之外,每个特质还有一系列相对应的技能描述(Greve和Wentura的研究中选定了7种特质,每种特质对应有10个技能描述)。早期研究(Dunning&McElwee,1995:Greve&Wentura,2003)的基本思路为:步骤一,给被试呈现涉及自我概念不同方面的特质层面命题,先获取被试对每个特质重要性的评定,再获取当下被试在各特质层面上能力水平的评定(如,“你认为记忆力对于一个人来说重要吗”与“你自身的记忆能力怎样”,5点记分)。考虑到自我免疫加工的基本产生条件为消极(技能层面的)信息作用于积极(特质层面的)自我概念之时,因此调查所得数据侧重于检验该被试在步骤一中“重要性”和“自身能力水平”均自评为正向积极的特质内容[Greve和Wentura将此类特质命名为“图式性”(schematics)特质,其他的为“非图式性”(aschematics)特质]。步骤二,再给被试呈现用以描述这些特质的相应日常生活技能的命题(如,“记住电话号码”代表着“记忆力”这一特质的一种相应技能),要求被试先对所有行为技能语句进行符合程度的等级评定(如,“具有良好记忆力的人能够记住电话号码”,回答“完全不正确一完全正确”,9点记分),再让被试就当前自身实际情况对各技能进行自评(如,指导语为“下列所描述的技能你现在表现得好不好?”、题项有“记住电话号码”等,回答“非常不好,非常好”,9点记分)。其基本的评定顺序为:①特质重要性,②当下自身的特质能力,③技能的特征代表程度,④当下自身的技能水平。

根据自我免疫的理论假设,我们可以预期,较之非图式性特质,在图式性特质上,如果当下技能能力得分低的被试则更应该在评定该技能对于相应特质的特征代表程度上得分也低,即两者应呈明显更高的正相关(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点)。研究进而将图式性特质方面所对应的(技能的特征代表程度与当下自身的技能水平的评分转换为z分数后的)相关系数确定为“自我免疫指数”(SI),指数越高表明其自我免疫性越强(Crreve&Wentura,2003)。

但是,该方法仅为调查研究,其结果只能作为支持存在自我免疫加工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基于此,后续研究(Wentura&Greve,2005)采用了实验法。研究者编写了有关(中心)特质及其相应具体技能的命题描述语句作为实验材料。其中,启动句为描述具体技能的语句,目标句为相应特质的语句,要求被试对各语句进行是否符合的判断。结果显示,被试在回答启动旬为自身弱项技能时对其相应目标句的作答反应时明显长于启动句回答为自身强项的情况,也即:在肯定自身弱项技能的前提下,被试(潜在地)趋于认为该技能对其相应特质不具有较强的特征代表性(即两者关联程度较弱),以致在对特质语句作判断时反应更慢。这正体现了自我免疫加工的特点。

4.讨论

4.1涉及与自我有关的动机过程

从加工机制可以看出,上述两种自我保护方式有着其较为广泛的适用面,并能有效达成与自我有关的某些动机过程――“自我一致性”(也叫自我验证,self-verification)和自我增强(self-enhancement)(Dunning,1995;Pervin,2001)。记忆忽视和自我免疫两种加工方式均表现出个体通过对自我关联信息的适宜操作来重视自己的优势、轻视自己的劣势,从而起到自我概念的保护作用。其中,记忆忽视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的精加工,在确保自我一致性的基础上,其主导动机更应该是自我增强:试图寻找维持和提高自尊的信息;自我免疫则是在接受事实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策略性地重新评估,以保证自我概念的动态稳定性,其动机本质应该是自我一致性:试图在自我认知与所获得的信息之间寻求一致,而可能伴随产生的自我增强只是副产品。可见,两者均为合理化的平衡策略,是行之有效的“现实乐观主义”方式。

4.2未来研究方向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尚存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其中记忆忽视和自我免疫的功能局限性及产生此类效应的先决条件等内容还需进一步的检验。

第一,与其他可选的自我保护方式相比(如否认、借口、辩解等),是不是仅当这些(优先)手段均失去功效之后,记忆忽视或自我免疫才会发挥作用并变得必要呢?目前的研究对此尚需实证。另外,针对同一个信息情景,又会有哪些影响因素决定着个体是使用记忆忽视还是自我免疫加工?例如。当代表一个具体技能的某一缺点被知觉为永久而非短暂时,免疫功能是否更易发挥其基本作用(如,随年龄增长短时记忆力下降等事例)?

第二,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在符合引发自我保护的情境下(如,接触到消极自我关联信息),个体并不执行记忆忽视或自我免疫加工,而是真实、准确地处理这些对自我概念具威胁性的信息。例如,当老师面对有关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些具有建设性批评时,他们更多的是倾向于记住这些批评、并对此进行高度重视。这些情景还需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关注。目前对此现象的一个较好解释是:当此类信息所产生的后续功用大于其潜在威胁所带来的伤害时,人们则更愿意去重视它,如:教学能力应该是一个可塑特征,那么重视这种具建设性的批评反馈则可以更好地促进自我通过努力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Green,Pinter,&Sedikides,2005)。

第三,目前,记忆忽视现象已有一个可解释的认知加工机制模型,但如前所述,还有待完善:而自我免疫现象多数暂停留于通过自评报告来进行测量研究,并未从加工机制的角度进行更详尽的实验研究,解决此类问题需要进一步参考自我表征的认知理论,特别是关于自我评估、动机、特质与技能之间的认知联系等。

研究工作概况范文9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大学生 人际关系 自我概念

1.引言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个人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以与他人分别开来(黄希庭,1996)。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个体的总体自我概念及各个特定方面的自我概念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而人际关系和谐状况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在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大学生涉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咨询较多,而引起人际关系不良的较多原因在于错误的自我认知。本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概念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方法与过程

2.1研究对象

分层随机抽取某民办高校1―3年级大学生(专科)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2份,其中男生69人,女生83人。

2.2研究工具

采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1984)修订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作为人际关系状况的分类依据。

采用王建中编制的WJZ心理测试与统计软件系统中由北京师范大学李德伟博士编制的《自我概念量表(SCT)》。

2.3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数据录入与分析均采用SPSS11.1进行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进行年级差异比较。结果显示,理想自我、心理健康因子差异显著。其中,理想自我的F=7.535,Sig.=0.001,心理健康的F=6.178,Sig.=0.003。进行LSD事后比较发现(见表1),理想自我和心理健康主要是在一三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在是否学生干部方面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能力自我方面差异显著,t=2.043,Sig.=0.043,小于0.05,差异显著。在家庭经济方面,不同的家庭经济情况对大学生的社交自我有显著影响,t=-2.082,Sig.=0.039,可见,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自我概念也有影响。另外,在性别和专业上,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未见显著差异。

3.2不同人际关系敏感的大学生之间自我概念的比较

将SCL-90量表中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2的作为人际关系敏感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2的作为人际关系良好组,对这两组学生的自我概念进行比较。

由表2可见,比较不同人际关系的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发现,除了能力自我和理想自我因子以外,其余各因子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人际关系良好的学生,自我概念分数相对较高,人际关系敏感的学生,自我概念相对较低,在自我概念的总分比较上,t=2.983,Sig=0.003,小于0.01,差异显著。人际关系良好组的自我概念显著高于人际关系敏感组,两者差异非常显著。可见,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自我概念有着重要影响。

3.3人际关系敏感性和自我概念的相关比较

将人际敏感性9个项目的总分与自我概念各因子进行相关比较,结果显示,除了理想自我维度以外,其余各个维度均有差异显著(见表3),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140―-0.428之间,表明人际关系敏感症状分数越高,自我概念分数则越低。

4. 讨论

4.1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学时期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他们的自我概念在经历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低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理想自我分数较高,而高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三年的大学生活以后思考问题趋于成熟和现实,理想化程度相对低一点。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随着年级的增长而越来越健康,可见,大学生经历着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在此期间,不断进行着自我调节。在大学里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其能力自我好于一般学生,由于学生干部经常组织和策划活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使他们对自己比较自信。而家庭经济好的学生或许可以使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出手比较阔绰,因此在社交自我上显得分数较高。

4.2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相关讨论

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人际关系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概念,即人际关系较好的学生可能其自我概念较好,人际关系敏感的学生,其自我概念可能相对较差。而人际关系敏感性与自我概念呈显著负相关,可见,人际敏感症状越高,即人际关系越不好,自我概念也越差。同时,说明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形成较高的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之一。

4.3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促进学业的进步,不仅意味着校园内部有较好的人际氛围,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大学生在校园内的成长,同时也为大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角色转换,进一步社会化作必要的心理、行动上的准备;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空虚、心情压抑、郁闷、严重者出现自杀倾向。由结果可以发现,不同的人际关系状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人际关系敏感的大学生,而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说明人际敏感症状分数越高,则心理健康水平越差。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4启示

大学阶段是人生美好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不断发展,人格不断完善,对人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开展心理活动等方法达到此目的。同时,由于人际关系对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高校可以通过对大学生开展人际交往训练、团体辅导、专题讲座等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42-44.

[2]席波,李军.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进展.中国校医,2006,(2):215-217.

[3]李蓉蓉,韩向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2,(3):371-372.

研究工作概况范文10

内容提要 2010年既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又是中国儿童福利元年与家庭福利元年,标志中国儿童福利运动,尤其是儿童世纪和儿童福利时代的来临,儿童福利概念成为核心概念。儿童福利概念内涵外延、界定取向、社会理解与社会建构成前提性基础理论与重大政策议题。本文首次概括中国儿童福利概念界定个体化、专业学科、模仿西方、职能部门化和行政管理化五种传统取向,率先提出学术理论研究、纵横交织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建构界定等方法,构建了儿童福利概念框架。儿童福利概念框架决定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以现代性儿童福利概念框架为基础,笔者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服务体系,强调国家儿童福利责任主体与责任范围内容。最后,笔者简要讨论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对世界和平发展、中国全球战略、国家形象建构、国家最高利益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多重长远和战略意义,强调国家是儿童福利制度框架建设的责任主体,指出儿童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最基础与最核心的部分,儿童福利制度建设是国家最大和最优先的政治问题,当务之急是形成“社会福利共识”。

关键词 儿童福利时代 制度框架 国家责任 社会福利共识 积极性儿童福利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5-0145-10

一、中国儿童福利时代与儿童福利概念战略地位

2010年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儿童福利元年与家庭福利元年,标志中国总体社会福利、儿童福利、家庭福利时代来临,社会福利、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①中国社会福利时代战略目标是努力构建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福利化和谐社会,实质是构建中国“民生福利型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②与此同时,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儿童福利制度都是总体性社会福利制度框架战略重点与核心。在中国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时代早期阶段,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福利服务体系建设应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儿童福利概念的界定。“儿童福利”概念是儿童福利事业、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概念。核心概念的内涵外延、界定取向、社会理解、学术研究、理论建构、社会认知和社会建构,是概念史、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政策研究和国家行动议程的核心内容和思想、理论前提。[英]梅尔文·里克特:《政治和社会概念史研究》,张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这意味着核心概念的社会理解和界定取向反映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社会态度和认知状况,反映国家决策者、社会公众和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和达成“社会共识”的程度,反映制度框架设计与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定性定位、结构功能与制度质量状况,反映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政策研究、服务体系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行动研究水平。2011年8月,国务院妇儿工委正式公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是典型例证,《纲要》首次增加“儿童福利”专章,“儿童福利”成为“儿童发展”概念框架重要部分。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2011年7月30日,http:///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19:7200.htm,2011年8月8日。显而易见,这里“儿童福利”是小概念,“儿童发展”是大概念,二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然而,综观世界各国政府的政策法律,极少国家将“儿童发展”作为国家发展规划的大概念,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国家通常将“儿童福利”作为国家社会福利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大概念,Fredericksen, H. & Mulligan, R. A., The Child and His Welfare,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72.且已形成“国际惯例和国际通则”,凸现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服务体系建设的初始阶段。《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案例说明,儿童福利一类核心概念的社会理解与社会界定绝不是简单和单纯的概念界定,而是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政策意义和制度化建设意义,直接影响制度框架设计与服务体系建设状况,直接影响国家责任承担和政府结构功能角色,直接影响国家行动议程与公众社会选择状况,直接影响亿万儿童和千家万户社会生活状况。简言之,中国儿童福利元年和儿童福利时代最重要、最基础和最紧迫议题是理解儿童福利。

二、中国儿童福利概念的界定取向与结构性特征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与福利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古已有之、历史悠久,中国儿童福利概念的界定与儿童福利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却是无人问津,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服务实践。刘继同:《国家与儿童:民国时期儿童福利政策与服务实践历史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2006年第3期。回顾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尊老爱幼、慈幼恤贫、济贫救孤、捐资助学和善堂义田兴旺发达。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基督宗教背景社会救济与儿童服务类“社会事业”日趋发达,中华民国时期现代儿童福利事业奠基,儿童福利服务对象、范围、内容和方式空前多样化。李剑华:《社会事业》,世界书局,1931年。1949年以来,由于殖民侵略历史耻辱、社会福利事业与英美帝国主义国家密切相关、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952年学科专业调整与高校重组,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社会福利与儿童、家庭福利概念几乎销声匿迹,社会福利和儿童福利思想、理论无人涉足。刘继同:《生活质量与需要满足: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福利研究概述》,《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社会福利理论政策研究与制度建设模式进入“社会保障化时代”。1986年由美国重新引入的“社会保障”概念首次成为官方话语和核心概念,社会福利成为社会保障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成为大概念,西方大概念“社会福利”变成小概念。刘继同:《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定的“国际惯例”及其中国版涵义》,《学术界》2003年第2期。与此同时,社会福利理论政策研究主要局限于民政部门和全国妇联,民政福利研究屈指可数。令人鼓舞的是,改革开放尤其是2000年以来,社会福利思想、理论、概念重新浮出水面,中国社会福利基础理论研究与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战略重点,由“社会保障制度”战略升级为“社会福利制度”主客观条件已成熟,中国福利制度建设实践为社会福利奠定制度基础。刘继同:《社会福利制度战略升级与构建中国特色福利社会》,《东岳论丛》2009年第1期。与此同时,大概念的社会福利“涵盖”小概念的社会保障,尊重西方学术传统与国际惯例,重构中国社会福利概念内涵外延和社会福利制度成为中国学术界理论反思的重要议题。尚晓援:《“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宏观思想理论背景下,尤其是社会保障式理论思想研究的“路径依赖”,儿童福利概念、儿童福利基础理论、儿童福利事业、儿童福利制度与政策研究刚刚开始。范英等:《中国儿童福利研究综述》,《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1期。中国儿童福利理论研究滞后状况,是观察中国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理论研究最佳视角。彭华民、万国威:《从沉寂到创新:中国社会福利30年学术轨迹审视》,《东岳论丛》2010年第8期。简言之,中国儿童福利概念传统界定取向与理论建构滞后状况是核心概念分析的制度背景。

研究工作概况范文11

关键词 框架效应,创业风险决策,决策任务结构,社会线索。

分类号 B849:C93

1 问题的提出

以亚洲疾病问题(Asian disease prblem)为代表的风险选择框架效应(risky-choice framingeffect)(往往被默认为框架效应)已成为行为决策中的经典“异像”(anomaly)。Kanneman和Tverskv把具有直觉特点,需意识或非意识(uncon-scious)参与的信息表征称之为Ⅱ型信息加工,而该加工过程被称之为“框定”(framing)过程。基于此,Tversky和Kahneman用框架效应(framing ef fect)来描述期望值相同而表述不同的风险选项的偏好反转,如对于亚洲疾病问题。在正面框架下,大部分人选A,而在负面框架下。大部分人选D,而实际上A与C、B与D是期望值等同的选项,这就是最早提出的框架效应。

亚洲疾病:美国正在对付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预计该种疾病的发作将使得600人死亡。现有两种与疾病作斗争的方案可供选择。假定对各方案产生后果的精确科学估算如下所示:

正面框架(eain):

A方案,200人将生还。

B方案,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将生还。

负面框架(lose):

C方案,400人将死去。

D方案,有1/3的机会无人将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将死去。

框架效应违反了规范决策理论(normativethery)的不变性(invariance)原则,对传统经济理性思路提出了严重挑战。研究发现,专业人员也受框架效应的影响,群体情境中也存在框架效应且效果更明显,在完全假想的决策情境中框架效应也依然存在。然而,也有研究发现框架效应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普遍(如mandel)。

从表现形式来看,框架效应包括双向框架,即传统意义上的框架效应,和单向框架效应,即输框架只加重了原来已有的冒险倾向,赢框架只加重了原来的风险规避倾向。选择的百分比都在50%的同一端。从结构形式来看。框架效应可分为风险选择框架效应,属性框架(attribute framing)效应和目标框架(gool framing)效应。而亚洲疾病问题则属于风险选择框架效应,也是本文考察的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受损益值、概率水平和决策背景等其它社会线索任务结构特征的影响,作为风险决策表现形式之一的(风险选择)框架效应也存在着领域特异性。而以往研究大多以亚洲疾病问题为背景,本研究将突破此常规,以创业风险决策为背景,拟探讨任务结构特征(包括损益值、概率水平和创业倾向、抱负水平)对创业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创业过程充斥着风险。其风险体现在一次次两难决策中,可预见创业情境下的框架效应有其独特的不同于疾病问题等其它领域的特征。

决策任务结构由组成各展望的框架属性、损益值和概率水平,以及隐藏于决策情境背后、影响决策过程的社会线索如创业倾向和抱负水平等组成。框架效应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因此它并不出现在所有正负描述的情境中。

Ktihberger等元分析得出,风险偏好除受输赢框架影响外,还受损益值、概率水平和赌注类型即领域特性的影响:高损益值导致风险规避,高的概率水平导致“赢或得益框架”下的风险规避而导致“输或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寻求。该元分析包含了疾病、财产、金钱、工作和时间等多种情境。因此,在损益值大小、概率水平高低对框架效应的影响上,本研究预想创业风险决策情境会和其它情境一致。损益值低时人们敢于一试,高了就不敢冒险了。而概率水平则间接地通过损益值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因此,本研究假设:

H1:创业风险决策情境下。框架效应受风险决策结构特征的影响。并遵从以下假设:

H1a:高损益值导致风险规避,低损益值导致风险寻求:

H1b:高的概率水平导致“赢框架”下的风险规避而导致“输框架”下的风险寻求:相反,低的概率水平导致“赢框架”下的风险寻求和“输框架”下的风险规避。

框架效应的出现依赖于决策问题内在附有的任务、内容和背景,它们各自包含独特心理机制,这些因素构成决策的社会线索,它有强弱之分。面临决策问题时,人们优先受强线索的启发,当有强线索时弱线索(如语义线索、框架的情绪属性)的影响变得微弱,只有在缺乏强线索或强线索互相牵制抵消而成为模糊情境时。弱线索才成为主导,此时框架效应才会产生。

创业风险决策过程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特质(如抱负水平、成就动机、风险偏好、控制类型、功效感等)、个人背景(如创业经验、家庭经济状况等)、创业态度(如创业倾向)和创业环境(地区宏观经济状况)等,它们都可能构成创业风险决策的社会线索。鉴于创业环境和个人背景的难控制性,为了得出一般化结论,也为了适应实验室研究特点。本研究不关注它的影响。个人特质的类别很多,而且概念重叠,如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控制类型(locus of contol)和效能感(seif-efficacy)等,它们对创业决策的影响有着类似的机制。因此。本研究选择个人特征上的抱负水平、创业态度(创业倾向)两个代表性变量。考察其对创业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这也是特定于创业决策情境的社会线索。

抱负水平(aspiration level)代表了个体对未来取得成就或目标的一种期望,它受经验、能力和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表现出动态适应性;而创业倾向代表的是个体创业意愿的强烈程度,某种程度上反应了风险承担性。Steward和Roth元分析发现,创业者比管理者具有更明显的风险倾向。风险承担是创业精神的三大维度之一,创业者是创业倾向和抱负水平更高的群体。因此,本研究推测创业倾向和抱负水平高的个体更偏好风险。

H2:创业风险决策框架效应受决策者特征的影响,并遵从以下假设:

H2a:创业倾向对创业情境中框架效应有显著影响,高的创业倾向导致更强的风险偏好:

H2b:抱负水平对创业情境中框架效应有显著影响,高的抱负水平导致更强的风险偏好。

2 方法

2.1 样本

采用的都是正在接受再教育或培训的有工作经验的样本,以白领员工为主,他们熟悉企业的竞合和投资决策过程。考虑到框架效应的情景敏感性。为了减少被试背景的不同可能带来的变异,研究选择的都是工商管理类专业、且学历相近的学员。根据材料的填写完备情况和操作检验(manioulation chack)做

答正确与否的结果,删除了部分无效问卷。

参与损益值影响研究的总样本155人,有效人数为152(有效率98.06%),平均年龄26.64岁。平均工龄5.48年,其中男58人(38.20%),女94人(61.80%);当中有28人是中层(主管或副经理)及以上管理者,男12人(42.86%)、女16人(57.14%),平均年龄30.36岁,13人有大专及以上文凭、15人中学文凭;余下的124人都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凭。

参与概率水平研究的总人数220,有效213人(有效率96.82%),平均年龄24.71岁。平均工龄4.21年,男75人(35.21%)、4人(1.88%)未报性别:都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凭。

2.2 实验设计

创业风险决策情境的设计参照了Shane和Venkataraman的创业定义及Antoncic和Hisrich关于内创业的概念,以及参照了亚洲疾病问题及其它框架效应研究(如Wang 等)中的情境。设置了“市场竞合”和“创业选择”两个决策情境。设计两情境的目的一是充分体现创业活动概念的内涵:二是考察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考虑到决策情境之间可能存在的干扰。损益值影响和概率水平影响是分开做的。损益值影响研究原本是作为预研究(pilot study)来做的,因此创业倾向与抱负水平的影响也只放在概率水平研究部分。

“市场竞合”决策情境举例如下:

情境1 市场竞合

信海公司准备在H城市开发一种全新的服务市场,经市场分析得出这一市场总价值约¥800.000。与此同时,另一外资企业也准备把这种服务引入H城。现信海面临着与外资联合还是竞争的两难选择。选择联合,则有望得到价值¥240,000的市场;选择竞争。则可能得到更大或失去更大的市场。如果您是信海的创业者之一,对如下选项您将如何选择?

输(损失)框架:

A.选择联合,失去市场价值为¥560,000;

B.选择竞争,30%可能性失去市场价值为¥0:70%可能性失去市场价值为¥800,000。

赢(收益)框架:

A.选择联合。赢得价值¥240,000的市场:

B.选择竞争,30%可能性赢得价值¥800,000的市场;70%可能性赢得市场价值为¥0。

损益值影响研究采用的是2(框架:输、赢)×3(损益值大小:高、中、低)的被试者间设计,共6种处理。以市场总价值为例,市场竞合情境损益值从大到小分别是¥8,000,000.¥800,000和¥80,000:创业选择情境则分别是¥60,000,000.Y6000,000和¥600,000。每种处理人数在21-32之间,共152人。概率采用的都是赢框架下为30%,则输框架下为70%。

概率水平研究采用的是2(概率水平:10%、50%,与其对应的输框架时概率即为90%、50%)×2(框架:输vs.赢)的被试者间设计。把其它条件相同仅次序不同的处理合并统计,形成4种处理,每种人数在48-55之间,共213人。加上损益值影响研究中损益值大小相同,概率为赢框架时30%(输框架70%)的处理,构成概率水平影响研究,即共6种处理。

创业倾向问卷改编自范巍和王重鸣、贺丹的研究,4个项目Likert式4点量表。代表性项目如,是否有详细的创业设想和规划?从“没有”(O分)到“非常详细”

(3分)。本研究中其Cronbachα系数为0.80。用一项目,即“根据您现在的情况。期望未来3年后的薪水是¥,月”来衡量抱负水平。

2.3 实验程序

实验材料用空白封面覆盖,每一页只包含一种处理。在不同培训班上课开始后分发给被试,经主试宣读完指导语后开始。要求独立做答,完成后交给主试。为了避免阅读顺序的影响,两决策情境以先后次序分配给各一半被试。

2.4 操作检验

实验的最后部分专门对被试进行了操作检验,以了解被试是否真正理解和卷入决策情境。考查的问题包括:①各情景的选项包含有:a.全是确定项;b.全是风险项,c.两者都有;②确定项的数值大还是风险项的数字大:a.确定项;b.风险项;③以下在问题情境中出现过的数值有:a.¥560,000;b.¥240,000;c.¥140,000;d.¥60,000。

3 研究结果

3.1 损益值影响

比较了6类条件下被试选择A(确定项)和B(风险项)的频次、百分比和卡方(x2)值,见表1。

除低损益值的市场竞合情景下A、B项的比例基本接近外,其它5类情境都是赢框架下选A的比例高于输框架下选A的比例,表现出赢框架下保守、输框架下冒险的趋势。符合框架效应或单向框架效应的假设。其中,中等损益值的市场竞合情境下表现出明显框架效应(双向框架效应),即赢框架下大多数人(65.38%)选择确定项A。输框架下大多数人(65.22%)选择风险项B;创业选择情境下,在低损益值时表现出明显框架效应,赢框架下选A的人数比例为55.17%,输框架下选B的人数比例为71.88%。此外,总体上,市场竞合情景下选择确定项A的人次(88)高于选择风险项B的人次(64);而创业选择情景下选择确定项的人次(71)少于选项风险项的人次(81),可以看出,市场竞合情景下人们表现出风险规避倾向,而创业选择情景下却表现出风险寻求倾向。

市场竞合情境随损益值从低到高变化,选择确定项(A)的情况是:在“输”框架下先降后升、在“赢”框架下先升后略降;创业选择情境。在“输”框架下持续上升,表现出明显的近线性上升趋势,在“赢”框架下表现出先略降后大幅上升的趋势。总体上。两种情景及输赢框架下。选择确定项(A)表现出随损益值增大而上升的趋势,而选择风险项(B)则表现出下降趋势,这一结果与Ktihberger等的元分析一致。假设1a得到验证。

3.2 概率水平影响

统计了6种概率水平的输赢框架下两类风险决策情境的选择情况,见表2。

得益或赢框架下。随着概率的增大,选择确定项A的百分比随之降低,而选择B的比例增加,即得益框架下,随着概率的增大,人们更加冒险,市场竞合与创业选择两种情境下皆如此,这与研究假设1b是相反的;相反。输框架下。随着概率的增大,选择风险项B的百分比先快速上升其后有所回缓,整体上呈上升的态势,即输框架下。随着概率的增大,人们更加冒险,两种情境下都呈这种态势,这符合假设1b的预测。

总结来看,随着概率的增加,T系数((风险项损益值一确定项损益值),确定项损益值)的降低。人们都偏好冒险,不管是赢框架还是输框架。研究假设1b得到了部分验证。

3.3 社会线索影响

概率水平研究描述性统计中,抱负水平与两类

创业决策情境都成正相关,其中与创业选择情境的相关达显著性(r=0.15,p

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创业倾向和抱负水平等对框架效应影响的逻辑回归分析,见表3。从两表可以看出,创业倾向对风险选择、尤其是对创业选择情境下的风险选择有显著影响,这与相关分析的结果一致,研究假设2a得到了验证。然而,抱负水平对风险选择的影响却不明显,假设2b没有得到验证。输赢框架对风险选择的影响都成负向关系,即得益框架下人们更偏好保守、输框架下更冒险。

此外,考虑到研究中创业风险决策情境更有可能企业中高层才更有机会参与,因此,研究比较了损益值影响研究中职位为普通员工与中层及以上员工的差异。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样本并没表现出明显差异性,见表4。

本研究认为,关于认知视角的创业或经营风险框架效应研究其样本在“职位是否高层”这点上的差异不会给结果带来较大影响,实际上,以往研究(如Druckman)也没有严格区分职位的差异。普通员工可能没有决策权,但都亲历或体会过重大决策过程。因此,当做创业模拟决策时不会与中高层员工表现出很大差异。正如McNeil和Pauker等的研究发现。专业人员和外行都容易受框架效应的影响。上述观点也将成为本研究主要以普通员工为样本的支持依据。

4 讨论

通过两个情景的重复验证,研究得出了一致结论。假设1a、2a得到了验证,1b部分得到验证,2b没有得到验证。总结得出,创业风险决策情境下,框架效应并不出现在所有正负框架的决策情境中,它受到损益值、概率水平和创业倾向的影响,随着损益值的增加人们倾向保守,而随着概率水平的增加偏好冒险,创业倾向高的个体也更倾向冒险。

损益值的结果与Wang、Ktihberger等研究一致。假设2a也得到了验证,创业倾向对创业风险决策具有显著影响,高创业倾向的个体更偏好风险。这与Steward和Roth元分析结果一致,作者发现创业者比管理者具有更强的冒险倾向,而通常而言,创业者比管理者具有更高的创业倾向。

假设1b只得到部分验证,得益框架下的结论与假设1b相反,也与大多数前人的研究不一致,可能的原因包括:①情境因素,本研究关注的是创业决策情境,而Ktihberger等的元分析采用的大多是以往关于亚洲疾病问题的研究为二手数据,事实也证明Miller和Faglev的研究情境与本研究情境更为接近,此时他们的结论跟本研究也一致。为什么情境不同会导致不一致的结论?原因可能在于社会线索或问题内在相关度对风险决策或框架效应的影响,经营或创业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之一,人们尤其是年轻一族对此都会有所考虑或受此影响,它不同于亚洲疾病等完全假设的情境;②本研究的实验情境跟前人研究有不一致的地方,以10%概率下的风险决策情境(B选项)为例,

“选择竞争,10%的可能性赢得价值¥800,000的市场:90%可能性赢得市场为¥0”,而Ktihberger等研究采用的实验表述是:“B.请你玩下述游戏:一个盒子里有10个球(9黑1白)。请从中拿出一个,如果是白球,你将获得×元,如果是黑球,则没有任何获益”。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实验对概率水平的表露更加明显,也许这也成为人们偏好高概率下风险项的原因之一。损失框架下的结果与研究假设1b是一致的。Ktihberger等提出,概率的影响部分是通过损益值来起作用的。因此。在损失情境中,随着概率的增大。两选项的损益值逐渐接近,在“确定的损失”和“可能的损失”之间人们显然偏好后者,虽然这个“可能损失”的发生概率比较大。

研究假设2b没有得到验证,抱负水平对创业风险偏好及框架效应不存在显著影响,因此,本研究中抱负水平不是影响框架效应的主导社会线索。另外,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即抱负水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情境和个人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并表现出适应性,很难精确捕捉,本研究用未来3年的期望薪酬来衡量,也许没有很精确地捕捉到。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结合创业风险决策情境,并以有工作经验的样本来研究框架效应结构特征,这突破了以往研究过多以亚洲疾病问题为对象以及以学生为被试的不足。

本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①情境的设置上。限于现实可操作性,研究一设置的损益值和概率水平情境并没有包含所有数值,因此对结果的推广需保持谨慎;②社会线索的选取上。影响创业风险决策的社会线索很多,限于篇幅本研究只选取了代表性的,其它更多线索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未来研究可以结合更丰富的情境和社会线索,以及选择其它类型的框架效应,如特征框架效应等,来研究其特征和认知加工机制。目前关于框架效应的研究以基础性定位为主,未来加强其应用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工作概况范文12

关键词:化工厂设计;概念设计;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TQ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16)05-0006-03

1新建工厂开展概念设计十分必要

化工厂是由若干生产装置(或化工单元)组成、从事化工品生产的场所。由于原料性质、产品要求和建设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上一般不会存在一模一样的装置,也不会存在一模一样的工厂。因此,工厂建设应该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也是“制造”工厂这种“产品”的过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评价、企业决策、政府核准的关键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以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以下称预可研)及其批复文件等为依据[1],一般来讲,装置预可研根据参考装置,或与装置工艺包(技术)提供方进行技术交流得到的资料来进行编制;工厂预可研根据参考工厂,或由设计单位在进行技术交流或掌握资料基础上进行编制。经验表明,根据有参考工厂预可研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比较准确,反之,则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误差较大,近些年建设的部分大型化工厂出现的问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为了使可行性研究报告更加准确,笔者建议要针对新建大型化工厂开展概念设计。在此之前,鲜有人开展化工厂概念设计,笔者认为这与我国化工建设的发展过程有关。过去在我国大型化工项目建设过程中,自主创新较少,自行设计工厂一般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可参考引进或成熟的工厂技术流程,所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也比较准确。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原创性成果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新建大型化工厂中,由于没有同等规模的已建工厂或成功的项目可以参照,将实验室或中试技术直接用于工业化工厂建设,若仍采用传统建厂模式,显然风险会很大。为此,有些企业采取了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批复)前就基本完成了总体设计等策略,如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2年8月获得国家批复,2002年10月即完成了先期工程和一期工程的总体设计工作[2]。

2概念设计是化工新技术开发过程的必经阶段

化工新技术开发是从概念的形成,经过科研、设计、建设,使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或新产品付诸实施的整个过程,其研究范围一般包括基础研究、过程研究及工程研究、工程设计3个部分,详见图1。对此,原化工部制定的新技术开发管理条例中有明确规定[3],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编写的手册也有介绍[4]。在化工新技术开发阶段,概念设计是工程研究的一个环节,它是应用研究到一定阶段后,按未来的生产装置规模所进行的假想设计。它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根据研究和提供的概念及数据,确定流程和工艺条件以及主要设备的形式和材质、“三废”处理设施等,最终得出基建投资和产品成本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情况下,概念设计在中试以前进行。通过概念设计判断研究的工艺条件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充分,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对开发项目进行初步的经济评价,以确定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开发项目需要改进之处、还需要补充的试验内容和课题、有无必要建立中试装置,以及确定中试的规模、范围和必须通过中试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数据[5]。研究过程中的基础设计(BasicDesign,或FoundationDesign)是一个完整的技术文件,是整个技术开发阶段的研究成果。一般情况下应在研究内容全部完成并通过鉴定后进行。基础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建设生产装置的一切要点,合格的工程设计人员应能根据基础设计完成一个能顺利投产,达到一定产量和质量的生产装置。基础设计内容包括设计基础、工艺流程说明、物料流程图与物流表、带控制点管道仪表流程图、设备表和设备规格书、对工程设计的要求、设备布置建议图、操作规程、消耗定额、有关技术资料和物性数据等,还应包括安全技术、环保技术和劳动保护说明。工程研究过程中的基础设计不是工程建设阶段的基础工程设计(BasicEngineeringDesign),它仅仅是基础工程设计的依据,依基础设计所建设的工业装置还需要实践检验;任何一个装置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全厂的一部分,采用新技术会改变工厂现状,对全厂会产生什么影响,也需要验证。因而在采用新技术、新方案建厂时,常常要求建设示范工程。

3新建工厂开展概念设计已有先例

示范工程是新技术或新方案第一次工业化应用的工程,带有试验的性质,目的是总结出某种可供借鉴、参考的经验或典范,在此基础上对原示范工程设计进行完善,成为今后同类工程建设设计的基础;示范工程的新技术或新方案,可以是有一定风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原料、新厂址、新规模、新组合等一种或几种的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具有推广价值。示范工程可以是一套生产装置(示范装置),也可以是一个综合工厂(示范工厂)。从某种意义上讲,示范工程在工程建设阶段相当于技术开发过程中进行的工业规模的“中试”,示范工程的工程设计可看作是“中试设计”,示范工程运行后所进行的完善设计可看作是技术开发过程中的“基础设计”。从技术开发过程研究规定需要开展概念设计来看,对有开发作用、示范作用的新型化工厂建设,在开展可行性研究之前,应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的概念设计。我们有时可以选取一个已经建成、运行良好、相关参数相同的工厂作为“参考工厂”。有“参考工厂”的工程设计看上去比较简单,似乎可以“翻版设计”,但实际上,由于厂址条件不同、技术改进,以及新规范、新标准的颁布带来的设计改变,新建工厂与“参考工厂”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需要在正式开展工程设计之前进行概念设计,在参考工厂的基础上找出变化的内容对工厂建设的影响,制定设计原则。众所周知,工程具有“一次性”和“成果不可挽回性”的特点,这意味着工程是一次性的,而工程成果的使用是重复、长期的,所以工程建设前期需要花大力气,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理顺与各种需求关系,理顺内部各主要装置与系统、辅助装置、公用工程的关系和配套需求,优化全厂工艺流程和各生产装置工艺流程,否则在工程实施阶段进行修改或既成事实,均会增加工程投资或影响工程的使用。工程成果的不可挽回性决定了工程不能像其他事情那样做坏了可以重来,也不可试着做,工程必须确保成功,一旦工程失败就永远失去了重新实施原工程的机会。这也说明在工程建设实施前,需要深入开展前期工作的必要性。工程概念设计正是在工程前期研究、论证过程中,整体上深层次研究所要建设工程的一个环节,或者说机会,缺少这个环节带来的影响在以后的建设中无法弥补。虽然对于化工工程建设阶段的概念设计在国内尚无规定,但在国内外的工程规划或研究中均有先例。20世纪70年代,美国能源部(UnitedStatesDepartmentofEnergy)在组织煤炭资源利用技术开发时,曾组织过部分项目的概念设计,如格雷斯公司(W.R.GRACE&CO.)在部分专利商(设备供应商)的支持下,组织编制了“合成气示范工厂项目的商业化工厂概念设计与评价”(SynthesisGasDemonstrationPlantProgram,PhaseI.CommercialPlantConceptualDesignandEvaluation,1979)[6],该报告包含基础数据、商业化工厂设备清单及参数、工艺流程、区域平面布置图、技术经济比较研究、风险提示等内容;20世纪末,中国石化工程公司完成了“21世纪千万吨炼油厂概念设计(研究)”[7],指导了中石化镇海炼化、中海油惠州炼化、中石油广西石化等多个工厂的设计;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公司组织完成了“面向城镇用户的现代煤制天然气工厂概念设计(研究)”[8],通过了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评审并得到了应用。另外,在核电站设计过程中,尽管概念设计也不是规定的必经工程设计程序,但得到了高度重视,认为是初步设计的准备阶段,要从前期准备阶段开始[9]。

4工厂概念设计的基本内容

我们认为,工程设计阶段的工厂概念设计,其内容可以比照技术开发阶段概念设计的内容讨论全厂性问题,它通过分析设计需求和技术现状,找出满足需求的技术策略并在设计中体现,是设计者综合已有成果(如开发成果、文献数据以及类似的工程、操作数据和工作经验等),通过分析研究之后,按未来的工厂规模,从工程角度出发进行的预设计。通过这样一个设计,以暴露提出拟定的全厂流程、主要化工单元(装置)、设备结构、材质、控制方案、安全和环保等在工程设计中将会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途径及方案,并进行经济评价,调整技术策略。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原料和成品的规格,生产规模的估计,工艺流程图简要说明,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主要设备的尺寸、型号和材质的要求,检测方法,辅助工程和配套工程初步方案、全厂总图布置初步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和包括投资、成本的估算,投资回收预测的经济指标,“三废”治理的初步方案,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工厂概念设计是较为详细的技术方案,其深度应相当于预初步设计,对于不同的项目,其要求可有所不同。工厂的概念设计主要用以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对开发的新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提出工业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全厂的影响,并分析其中哪些技术是可靠的,还缺哪些数据和需要验证的技术,对新技术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二是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吸收、集成有关技术成果,研讨改进技术方案,争取转化率、收率、能耗、设备投资、安全、环保、占地、配套等的总体最优;三是做出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市场预测,分析产品及目标市场并提出对策,分析设备、材料的可获得性,哪些技术和设备由自己开发,哪些用已有的,哪些需要进口;四是提出工厂建设条件和运营的要求,以及厂址的满足情况,做出技术比较;五是找出工厂的特点对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厂址所在地对工厂的要求,提出相互适应的措施;六是明确全厂性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配套要求,提出初步方案;七是对全厂总图布置进行论证和分析,提出满足要求的基本条件;八是暴露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能及时解决问题,以便集中力量解决最关键的问题。概念设计应在可行性研究之前进行。没有依托项目的示范工程的概念设计属于一个假想设计,应由开发单位联合设计单位完成,为投资方决策提供依据,或据此寻找投资方。有依托项目的示范工程的概念设计是一个预设计,应结合项目实际,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共同完成,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开始进行,该项工作可以作为预可研阶段的专题研究,其成果可以作为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也可以作为总体设计的内容,为后续的初步设计或基础工程设计奠定基础。概念设计进行得越早,后续工程设计越主动。

5结语

大型化工厂建设投资大,技术复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何做好顶层设计,从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把最有希望的方案设计出来作为设计工作的方向,这是一种系统化的分级决策过程,也正是概念设计的真谛,是工程设计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项工作。目前尽管工厂概念设计还不是规定的工程设计阶段,但设计是“制造”的基础,因而对于大型化工厂这样复杂的工程项目,在项目早期开展概念设计,以新的视角、科学定义项目内容、研究和制定建设策略、明确项目目标并对其给出初步评价,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概念设计可以寻找最佳工艺流程(即选择过程单元以及这些单元之间的相互连接)和估算最佳设计条件,使全厂辅助工程、公用工程配置最优化、全厂布置最佳化。成功的概念设计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可以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速度,提高开发的技术水平和工厂的运营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石化咨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暨股份公司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2005:1.

[2]张玉卓.煤洁净转化工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77.

[3]化学工业部.化工新技术开发管理条例.1986.

[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最新石化工程创新设计与技术改造实施手册(第一卷)[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7-9.

[5]倪进方.化工过程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5-8.

[6]W.R.GRACE&CO.SynthesisGasDemonstrationPlantProgram,PhaseI.CommercialPlantConceptualDesignandEvaluation[R].1979.DOE/ET-77-C-01-2577.

[7]张维忠.21世纪千万吨/年级炼厂概念设计(研究)通过技术鉴定[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0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