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文明教案

生态文明教案

时间:2022-03-06 15:16:34

生态文明教案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1

关键词:生态设计理念;环境设计;现状;培养策略

一、生态设计理念的概述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是指房屋或者环境,而随着现代学科的逐渐完善与发展,其含义也得到了扩展,现代科学中主要表示自然界主体与各个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生态设计理念,简单来讲就是在现代环境中设计中,从生态的角度综合考虑各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仅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还应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二、生态设计理念在高校环境设计教学培养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不断完善现代化建设方案,即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还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对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一现实的反映。高校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根据生态文明建设需求,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也随之确立,并逐渐融入了生态设计理念。环境设计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其是一门集合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环境策划与管理的综合性学科。现阶段,虽然我国多数高校都依据市场导向,开设了环境设计专业,但是其教学培养过程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在课程内容讲解上,更多的还是倾向于对环境设计效果的强调,而忽视了生态设计的要求,基于此,高校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推动改革,不断渗透生态设计理念。

三、生态设计理念在高校环境设计教学培养策略

(一)完善课程体系,增加生态设计课程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有效的教学培养的前提。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将生态理念渗透在课程之中。将生态设计理念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来,并不是在课堂教学中单纯地引入生态设计的概念,或者对学生一味地强调生态保护、生态设计的重要性,而是应该以专业课程的方式,将生态设计确定下来。如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将生态设计融入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来,以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案例选择上,教师也应该有一定的侧重,注重对生态环境策划、生态设计方法、生态设计法规等元素的引入与分析。

(二)树立生态理念,积极感知生态环境

认识是实践的指导,在高校环境设计教学培养中,要想提高学生的生态设计素质,教师必须要从理念上转变学生单纯强调设计效果的误区,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学生的认知中来。在引导学生树立生态设计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对环境的感知作为提高学生专业设计素养的重要内容,即一方面在设计中融合生态理念,如在环境设计方案时,引导学生主动考虑建筑物、构筑物、道路交通、景观的生态价值,以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另一方面还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环境设计效果,兼顾生态性与艺术性,以达到保护生态的设计目的。

(三)尊重生态周期,优化环境设计流程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在设计实践中,学生要想得到良好的设计效果,不仅要从环境的外在表现、功能等方面实现优化,还应该深入分析设计过程中所运用的材料、工艺、技术等。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科之间的融合度较低,教学培养的侧重点被放在环境设计效果上,忽视了对材料、技术、工艺等内容的研究。而在生态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教师应该从环境设计流程的角度出发,实现学科交叉,引导学生根据生态周期分析环境设计的整体效果,从而保证设计方案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的目的。

(四)引入生态案例,加强实践教学指导

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尤其是在生态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环境设计方案更应该得到不断的论证与优化。在专业教学培养中,教师应该从提高学生设计实践水平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生态设计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对生态案例的选择与整合,根据教学培养目标,让学生能够切实根据当前环境设计的生态需求设计方案;另一方面还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教学讨论氛围,让学生根据设计方案交流意见、分享灵感,进而实践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

(五)把握生态原则,融合自然环境因素

城市是现代人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现代化、工业化的环境设计使得人们逐渐远离自然,而逐渐增加的生活、工作压力又激发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欲望,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培养中,应该迎合现代人的这种需求,根据生态设计理念的指导,为人们在城市中构建出一个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在专业教学培养中,教师可以从生态设计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深入乡土、体会自然环境的魅力,并从中获取灵感,进而融入到城市环境设计中来。

四、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市场对于生态设计、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缺口也会随之扩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在专业教学培养中,应该切实尊重社会、市场的发展需求,从生态设计的角度出发,将生态设计理念贯彻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完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培养与引导,促使学生深化对生态设计的理解,提高生态设计的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晶,徐钊.论生态设计理念在高校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04):83-84+86.

[2]高薪茹,张斐然.生态设计理念———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绿色指挥棒[J].艺术教育,2015,(11):18-23.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2

关于县委专项巡察组巡察意识形态工作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报告

按照县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固阳县委专项巡察组于2019年11月6日至8日期间对固阳县第一中学进行巡查,根据《对全县中小学党组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专项巡查的反馈意见》(以下简称《反馈意见》)和《固阳一中党支部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问题清单》(以下简称《问题清单》)中反馈的问题,现已全部认领,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

2016年和2018年意识形态工作资料缺失。意识形态自查工作仅2019年留存档案,工作量少、工作照保存少;工作计划仅有2019年,实施方案未责任到人、缺乏任务分解,意识形态专题研讨次数少。

整改措施:党支部要在全体师生中全面贯彻“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思想理念,认真传达学习领会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历年印发的意识形态情况报告。党支部在上半年召开了1次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讨会,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正面舆论宣传。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责任到人、将任务分解落实。

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到位。

意识形态责任书未落实到人,2018年9月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办法机制不健全、分工不明确,2019年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分工不明确,2019年3月考核细则缺乏标准,教师职工各项考核办法雷同。

整改措施:党支部组织每年至少开展1次意识形态工作自检自查。建立了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办法机制,明确支委会成员分工职责,建立了《固阳县第一中学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办法》、《固阳县第一中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指标及操作细则》,加大对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力度,建立考核细则标准并和教师年终考核挂钩。

三、意识形态阵地管控制度不健全。

意识形态领域思政专题讲座2019年开展2次,无内部审核证明,思政课座谈会无会议记录留存。校内刊物发表无审核制度,无上级报批。

整改措施:健全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建立了《固阳一中校内刊物发表审核制度》、《宣传栏、校报、校刊、演讲及教师论文审核备案制度》、《固阳第一中学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预案》。以制度规范意识形态工作管理,以制度促进意识形态工作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加强有关报告会、讲座论坛等活动内部审核证明,加强会议记录档案留存工作。

四、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

网络安全教育仍然处于边缘状态,安全教育活动无记录。网评员和网络文明志愿者作用发挥不明显,未建立网络舆情引导和风险防范处置预案。

整改措施:党支部认真制定了《固阳第一中学网络舆情监控应急处置预案》,着力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与管理,党支部加强对微信平台、微信群等宣传媒体的管理,严格落实网络信息机制。同时组织党员教师及网评员四名在网络媒体上发声,及时更新学校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办公室要及时解散微信临时工作群。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到位。

2018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仅2次。2018年学生社团管理条例中管理老师无明确分工,社团活动资料档案内容少。校内各类大型活动无档案资料,如校庆、运动会、成人礼等。

整改措施:要在师生中积极引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 ‍全面系统的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我们的节日”、“美德少年常态化”等多种形式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团委要积极引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活动,建立学生社团管理条例,明确管理老师分工,建立建全社团活动资料档案和校内各类大型活动档案资料,如校庆、运动会、成人礼等。

六、防范宗教渗透意识不强。

学校未制定宗教管理制度,未排查过信教教师和学生,未形成定期对教职工、学生开展信教传教排查等长效工作机制。

整改措施:学校首先制定了《防范非法宗教势力渗透工作实施方案》,并在本学期对信教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工作,形成定期对教职工、学生开展信教传教排查等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形成宗教工作应急预案,保证学校教学工作中无宗教渗透。

七、意识形态理论学习不深入。

2018年以来,各学校党支部安排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理论学习仅2至3次。通过座谈会了解,教师职工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熟悉度不高,对相关理论缺乏系统了解,支部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充分。

整改措施: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了《思政教师培训计划》,在学习《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后,并由李元卉、高卫军、白岩、王蒙杰和孔德清多名老师分享学习心得。

七、紧盯问题,落实责任,确保整改全面到位。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已经确定的整改方案,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的原则,树立“整改工作永远在路上”的意识,常抓不懈,巩固成效。

(一)强化思想引领,营造良好氛围。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进一步完善抓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结合工作实际,在理论学习中注重实效,舆情引导讲究方法,文化活动形成品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形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阵地。

(二)继续抓好整改,确保措施落实。

对已经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对正在推进的整改任务,按照既定目标和措施,保持力度,直至见到成效;对需要长期坚持的整改任务,根据制定的制度和规范,严格落实,定期督查,打好持久战。

(三)着力建章立制,构建长效机制。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3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教育生态理论为支撑,以浙江农林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生态优化管理为案例,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进行研究。阐述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教育生态环境构成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策略,并实证分析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管理。研究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教育生态 优化管理 生态性教学

一、引言

体育教学生态是一个系统,包括体育教学系统本身及周围的各种生态环境。生态化体育教学是在生态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体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学中不断追求、不断完善的形式。近些年来,教育与生态的交叉研究已成为体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依据教育生态理论,课题组认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生态环境包括体育教学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规范生态环境。

通过精读相关的文献资料,课题组了解到:国内目前关于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方面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尤其缺乏在支撑理论指导下的实证研究。浙江农林大学正在努力创建国内富有特色的生态性大学,其教育的生态化研究与发展处于浙江高校前列。因此,以浙江农林大学为案例来探究体育教学生态化在某种程度上意义重大。

本研究运用教育生态理论,以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性大学建设为抓手,即运用教育生态理论的和谐观、平衡发展观等来解析浙江农林大学的体育教学工作,实证分析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管理,探索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策略,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化建设与健康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研究法

查阅、收集、整理、分析了大量相关研究资料。

(二)访问调查法

借助各种渠道,访谈了相关教育理论专家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专家,征求对本研究的可行性、理论和实践价值方面的意见及相关指导,并进行了专题研讨。

(三)问卷调查法

针对具体的、不同的调查咨询对象,依据选题研究内容设计不同类别的问卷表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所设计的问卷的效度和信度经检验均符合社会学调查的要求

(四)案例分析法

以浙江农林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为案例,基于教育生态视角从整体上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思考。

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策略

(一)体育教学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化

1.充分重视所处地域的自然优势。高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的自然环境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避免和弥补已有环境的不足,逐步改善体育教学的自然生态环境;2.协调好体育活动参与者与自然的关系。如在体育教学场馆设施的建设方面,应充分考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可以利用自然环境的生态和谐来陶冶情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大力加强运动场馆周围的环境绿化,提供健康运动的“氧吧”、降低污染与噪声;4.考虑细节,加强生态环保观念,全方位地优化体育教学活动自然环境。

(二)体育教学社会生态环境的优化

1.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争取和依靠学校领导及政策上的支持;3.优化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如充足的经费和场馆设施条件保障;4.提高课任教师业务能力与水平;5.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6.优化体育教学的教学评价。客观的、能较全方位地反映学生状况的教学评价方式方法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

(三)体育教学规范生态环境的优化

1.积极营造舆论环境,重视高校体育运动;2.加快学校体育文化环境的发展与建设。

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优化管理――基于浙江农林大学的实证分析

(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利用

案例1:浙江农林大学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利用。浙江农林大学坐落于全国著名生态城市――临安,该校充分发挥所处地域优势,利用自然资源,把环境的生态效应放在首位,优先加以考虑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状态,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校园的规划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应,也使得建筑密度大的校园产生更大的自然空间和开阔视野的视觉效果。

分析: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反映了学校的文化特色,而且是人们感到亲切、愉悦、并能唤起审美情趣的学校文化环境、心理环境和行为环境。浙江农林大学建有数量充足、布置合理、幽静庄严的花园般的体育运动场馆、错落有致、美观和谐的体育运动设施。这些方面展现了教育自然环境的功能作用,唤醒人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社会生态环境的积极营造

研究表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生态环境是一种狭义的教育社会环境,涉及学校的思想重视度、各方面的投入、体育教学活动内部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等多个方面。列举几个案例加以分析说明。

案例2:浙江农林大学“教育生态化”办学理念。浙江农林大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提出了创办“生态大学”的目标。所谓生态大学,就是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对由学校与外部环境构成的系统进行调控,达到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平衡,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

近些年来,在生态大学理念指导下,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农林大学在人才培养中,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生态人培养原则,将生态化教育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方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生态人。

案例3:浙江农林大学争取政策上的扶持与倾斜。浙江农林大学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学校运动员的竞争力,扩大学校影响,激励广大教师和运动员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竞技体育运动暂行规定》。政策的科学运行,有效促进了竞技运动水平的提升。

分析:政策环境、制度保障和各方面投入等这些因素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制约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和生态效益。具体到学校体育工作来说,对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案例4:浙江农林大学以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来改善人际关系。浙江农林大学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制度。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有专人进行组织指导和日常管理,突出了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和手段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1)克服自卑心理,提高交往意识;(2)拓展教材教法,培养交往能力;(3)提倡合作中竞争,避免消极影响;(4)加强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5)增强主体意识,培养良好品质。

分析:在体育教学中和谐、健康的师生、生生关系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行为,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也发展了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锻炼习惯和积极交往的情感,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交往。

(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规范生态环境的合理构建

案例5:浙江农林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浙江农林大学从学科特点和地域环境出发,将生态文化作为培育和强化校园文化特色的着力点,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和谐、包容的生态精神。生态文化的教育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活,通过开展“绿色文明”主题活动、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专业教育和全校性生态伦理必选课的设置等,进一步树立生态理念,培养学生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上,浙江农林大学通过多种渠道和利用各种方式积极营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

篮球项目是浙江农林大学的优势和品牌项目,多年的积淀使篮球文化在这里深入人心。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介绍篮球运动的发展史、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及其他篮球文化活动,让学生了解篮球文化。如每年的体育文化节所设定的篮球活动内容,充分地体现了人文思想内涵的身体健康教育,是身体文化教育的升华。这种正能量的辐射使得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蒸蒸日上。

分析:实践表明,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更多地体现了“化人”,即教化、塑造“生态人”。通过各式各样的体育文化活动既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同时也为大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学校体育从单纯的机体教学活动与文化隔离化状态下解脱出来,把体育活动变成既是体育又是文化,既是锻炼又是娱乐,既是运动又是教育,既是欣赏又能参与其中的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

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人才启动项目(2010FR073)。

参考文献:

[1]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 李正贤.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教育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02-107.

[3] 成守允,刘东辉.论教育生态环境与体育教育生态系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12-15.

[4] 薛春艳.生态论理论视阈中大学定位问题的反思[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8):34.

[5] 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649-651.

[6] 夏峰.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7(30):1.

[7]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46.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4

一、强化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引进学生身边的案例,对案例逐一深度分析并予以情景再现,让学生成为危机中的“主人公”,让学生对生态危机有更深刻的体验与带入感,对生态危机意识有更强的生活感官。让学生通过生态学的课程学习,切实感受到生态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态学老师可以巧妙地设置课程内容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危机意识,并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强化学生的认识。

二、分析生态危机的背后机理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在通过案例强化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生活感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学科角度和理性思维去分析和掌握生态危机发生与防治的背后机理。学生只有对生态危机有了科学认知,才能形成科学的生态意识,才能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生态危机的发生,从科学的角度去构建合理的生态运行机制,从而思考生态危机防治的具体措施。生态学课程老师通过分析生态危机背后的机理,来让学生从理性上对生态危机有深层次的认知,进而通过生态学课程的理论来帮助其形成生态意识。

三、注重生态行为的日常“落地”

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生态学课程老师应更加注重将学生所形成的生态学意识转为日常行为。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大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尤其是在生活中能够将生态意识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将其内化为一种生态素质。如不乱丢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注意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都是生活中随处可以践行生态文明的载体与路径,我们可以做的、可以结合的还有很多。在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中,要注重将所学知识予以“落地”,要更多地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升生态理念,把生态意识运用到生活、社会的各个领域。

四、加强生态意识的立体宣传

生态危机已经到了无法躲避的阶段,但是学生对生态危机的理解普遍不深刻。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对生态危机的立体宣传,将生态文明意识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举办系列讲座、知识竞答、辩论、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作为课程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使学生生态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叠加效应,深化对生态意识的认知与落实。

五、整合各方资源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过程复杂而曲折,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仅仅凭借某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仅是课堂、学校的事,还是整个社会的事,需要形成合力。一是课程教学要注重与社会资源之间的结合,要不断拓展社会资源,开辟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促进理论与实际相融合,同时社会实践基地等社会资源与平台,要更多地利用教育载体承担社会责任,相互促进。二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及实施路径尚未健全,高校应加强制定与有效引导,给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与引导。三是强化多媒体运用于社会监督,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便捷优势与监督作用。四是及时抓取和把握社会主流思想与生态意识之间的结合,如在慈善、植树等活动中开创具有鲜明特征的生态主题活动,协同发展形成强大合力,借此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六、结语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意识的培育是必经之路,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育尤为关键。本文对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路径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与认知升级、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雪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2]孙丹丹.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3.

[3]崔晓芳.我国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及其哲学思考[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1.

[4]杨淑萍,马玉香,奚秀梅.生态学视角下大学生环保教育课堂教学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123,160.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5

高中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应用篇,主要是把区域发展的一般分析思路和方法交给学生,这就离不开案例型情境的有效设计。所谓案例型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落实课标要求,根据所学知识特性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案例素材,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融合其中,适合学生主体活动,并产生一定探究欲望的场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针对案例型情境的设计,可从不同的案例素材入手,创设“疑”境、布构“动”境、引导“议”境、巧立“辩”境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区域发展的理性认识。

 

一、搜集现实和史料素材,创设直观感知情境,引导学生生“疑”,逐步建立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直观的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知识变为形象的知识,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知识,有助于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有助于知识的“同化”与“顺应”,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创设直观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生动而鲜明,可供直接感知的具体事物,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先有个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在心生“疑”问、逐步探究的过程中达成课标要求。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读黄土高原区位图,以及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景观图,聆听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资料2: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表明,古代黄土高原的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树木既有松柏等针叶树,也有多种阔叶大乔木,在沟谷中生长着由阔叶树形成的茂密森林。在由厚层黄土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既生长大乔木,也生长小乔木以及种类很多的灌木。灌木成片连丛生长。还有面积很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附地处过渡地带的黄土高原图。 

 

资料3:搜集一些黄土高原生态问题治理成果的图文素材,体会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思考:(1)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2)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其主要因素是什么?

(3)在搜集部分治理成果的图文数字基础上,讨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要点】(1)水土流失;耕地变薄、生态恶化、河床抬升。 (2)自然因素(位置、土壤、气候和地质);人为因素(轮荒、露天开矿、无计划施工、破坏植被);人为因素。(3)工程、农业技术和生物措施。

 

【思路点拨】教学中,第一步先通过现实素材的探究,引导学生心生“疑”问,认识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明确水土流失能带来哪些危害。第二步再通过史实素材,认识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农耕以来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结果,所以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等人为原因才是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形成的决定因素。

 

最后,形成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西南地区的石漠化、亚马孙热带雨林、洞庭湖湿地等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案例型情境设置方法。

【注意要点】案例型情境设计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利用旧知“同化”新知,或做到认知结构“顺应”新知。

二、虚拟故事情节,创设诱思情境,引导学生行“动”,逐步明确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思路

曾有教育工作者说过,施教三功贵在诱导,进学三功贵在领悟。以诱导的方式把学生引入案例情境的分析,这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题。

设疑诱思的实质就是用悬念来引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学生学习首先要有需要,为满足需要才会有内驱力以至于行动。而学生的需要是靠诱因激发的,教师创设冲突或矛盾的情境是诱因,当教师能激发学生想舒缓矛盾的需要时,学生就会提出问题,并产生想解决矛盾的内驱力。因此,扣住课标要求,虚拟一些故事情节,制造一些悬念,作为案例型情境的素材,有助于学生产生适度学习动机,从而逐步建立分析区域资源开发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9世纪后半期,保罗·罗伯特是一家小企业管理者,他的企业位于莱茵河支流鲁尔河畔的杜伊斯堡,经过他和他的工友们几十年的拼搏与努力,他的机械制造企业蓬勃发展,企业规模空前扩大,迅速成为当地一家有名的企业,老罗伯特因此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到20世纪50年代末,退休在家的百岁老人老罗伯特每月领到的薪水越来越少,企业区住房、生活空间的生存环境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后来他因患肺部疾病(肺气肿)而死亡。

 

20世纪60年代起,当地政府提出治理措施,老罗伯特的孙子——怀特·罗伯特,从企业技师的岗位走上了企业家的管理岗位,小罗伯特带领他的工友们,利用政府政策,努力工作,不断改造企业,治理企业周边环境,企业东山再起,成为蒸蒸日上的现代大企业。

 

思考:(1)通过阅读以上三段文字,结合教材内容,从图文中找到鲁尔区的区域特征有哪些?并探寻鲁尔区发展前后期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是什么?

(2)联系提供素材和教材内容,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找出问题的表现和成因)

(3)如果你是鲁尔区政府决策者,针对区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你会提出什么样的治理策略?

【答案要点】(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较近;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2)发展前期,区位优势条件明显;发展后期,传统产业衰落,生态环境恶化,人地关系不协调。 (3)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整治环境污染,营造绿色空间。

 

【思路点拨】第一步,让学生回顾区域特征的内容,包括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优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进而结合素材第一段文字和教材第一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特征,评价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如交通、资源、市场等。

第二步,结合素材第二段文字和教材第二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传统产业衰落和生态恶化等现象的成因、表现和危害,认识区域发展中出现的人地不协调。

第三步,结合素材第三段文字和教材第三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的综合治理措施,如产业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整治环境污染和营造绿色空间等。

最后,经过以上逐步行“动”,明确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分析思路:分析区域特征探寻、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选择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等,也可以采用这类案例型情境

进行教学。

【注意要点】案例素材设计要关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创意要新颖,以激起学生的亲切感和好奇心。

三、迁移同类案例素材,创设对比情境,引导学生善“议”,逐步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及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

迁移是人类认知的普遍特征,凡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m. s. james就将迁移定义为“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1] 。可见,课堂教学中同类案例素材迁移的情境创设,能影响学生认知迁移能力的提高,达到一举反三的教学效果。

 

当然,近年来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也提出,抽象的、一般的知识与技能常常不能促进知识的迁移,因为知识与认知技能双方均高度地依赖于学生获得这些知识与技能时的情境[2] 。只有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才能比一般知识更容易迁移。

 

新课程理念就是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习技能和经验,而不是知识本身,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创设同类案例素材的迁移,引导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西电东送”工程主要是把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珠江三角洲、沪宁杭和京津唐地区。西电东送分北、中、南3条通道:北部通道是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南部通道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海南等地。

 

西电东送可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江河治理,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重大。

 

资料2:我国西电东送的主要路线图。

思考:(1)我国的水能资源、坑口电厂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东西部供需矛盾有什么差异?(为什么要送?)

(2)西电东送的3条通道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在地图上用彩笔描绘下来。(怎么送?)

(3)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分别是什么?(送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要点】(1)黄河上游和晋、内蒙古煤产地;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乌江、澜沧江和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以及黔、滇煤产地。东部电力不足,需求量大;中西部电力富余,需求量小。 (2)在图上描绘。(3)促进中西部电力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东部电力紧缺和交通压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质量,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思路点拨】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先“议”区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供需矛盾,引出为什么要跨区域调配资源。第二步,运用地图描绘三条通道,加深学生对西电东送怎么送的认识。第三步,分组活动、查阅资料讨论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第四步,形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学习思路:为什么送?(该资源有什么特点、供需矛盾是什么)怎么送?(线路方案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正面、负面影响,以及如何趋利避害)。第五步,迁移在该案例型情境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思路,开始分析教材中的“南水北调”案例。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部分内容,也可以运用案例型情境的迁移与对比分析的学习思路来进行。如长江、田纳西河、珠江、伏尔加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注意要点】迁移同类案例情境素材的设计,要有详、有略、有对比性,才能突出课标要求的重心。

四、提供图表文字素材,创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情境,引导学生巧“辩”,逐步厘定经济发达地区或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利用图表文字素材,创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教学情境,是教学设计的常用技巧。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思维起源于直接经验的情境”。[3] 区域地理可持续发展部分直观内容多,但抽象内容也不少。教师要善于从直观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理性的内容,巧选中间案例素材,设置“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案例素材情境,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思维模型,以带动课文两端内容的学习。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企业,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资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大大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该地区已有城市25座,建制镇420个,城镇密度为108个/万平方千米,城市密度为6座/万平方千米,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中山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2010年,珠三角城市化水平已近7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答案要点】(1)从资料1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快的成因是什么?

(2)从资料2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的成因是什么?

(3)从资料1和资料2可以看出,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是什么?

答案:(1)优惠政策、外向型经济、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加快。(2)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3)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两者相互促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思路点拨】第一步,阅读资料1和2,搜集一些图表文字素材,分析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快的成因,以及城市化水平高的成因,初步厘清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关系。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低或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先行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从而预设好“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案例型情境。

 

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珠三角工业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的优势条件是什么,结合珠三角区位图,顺着“中间开花”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成就的分析,认识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利弊影响。

 

第三步,提供巧辩方式,顺着“中间开花”的案例情境,分组梳理珠三角地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探讨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如巧设“要科学发展规划,还是要单纯发展速度”等辩题,以体现学生对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等问题和措施的理性认识,进一步了解珠三角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意义。

 

“区域农业发展”一节内容,也可以采用这类案例型情境,先预设探讨“区域农业生产和布局特点”这个中间

案例,再引导学生探究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区域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生态问题,最终讨论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注意要点】“中间开花”案例型情境设计要关注开放性,以引导学生产生多方面联想,生成相关思维,体现“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妙境。

当前,案例型情境设计与运用依然存在诸多操作误区。诸如“讲”案例,而不是“用”案例教学;脱离教材,精典案例不选,另选其他案例;新选案例素材设计不当,没有扣住课标要求教学,等等。

 

另外,根据教学业务差异,案例型情境设计的层次性应不同:一个是浅层次案例型情境设计,即教师采用有意义接受式的教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操作方式适合新教师;另一个是深层次案例型情境设计,即学生采用有意义发现式的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操作方式适合有经验教师。两个层次的案例型情境设计,教师均应把握。

 

参考文献:

[1] 吴庆麟,胡谊. 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4-263.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6

1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应用能力

1.1优化教材,改革教学内容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师生教学之用而编写的,它系统的阐述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要点,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处理好教材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一本基本理论比较详细、全面的书作为学生的教材。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突出基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通过照片对比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林业生态工程在目前水土保持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中强化对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配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布局与设计,包括承接任务、现状调查、规划设计以及后期服务在内的主要步骤等,培养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作业设计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能力。

1.2强化课程设计,突出应用能力课题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强化知识应用的重要途径,是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的关键,是学生知识、技能和技巧得以巩固和提高的有力措施,所以在课堂教学之余,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来综合锻练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课题设计环节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四重视",即重视典型案例、重视概念设计、重视设计说明、重视表现技法。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丰富的空间想象和图面表现能力;

(3)设计理论应用的能力,如设计山丘区、平原区、风沙区、沿海区、工矿区等类型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模式;

(4)主题构思和表现能力,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要综合治理,生物与工程相结合,实现对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地区水土资源与环境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在课程设计教学安排上,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满足功能与环境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各设计小组的每个学生都须完成不同创意、个性特色、构图形式的方案草图。充分发挥想象力,体现不同学生设计的个性,特别强调结合前期的基地分析与功能分析。当完成多方案设计以后,进行方案的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将所有学生的草图上墙,通过方案创意介绍、同学及教师评述等课堂讨论形式进行全班交流,对于将理论与实际较好的结合、具有统一构图形式的方案予以及时肯定。对建设模式相近的方案进行综合后分组(3~5人),在同组的几个相近方案中进行比较、修改,综合确定新的设计模式。在此设计阶段,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学理念。

2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

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是“林业生态工程”课程改革很重要的问题。在“林业生态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2.1启发式教学法首先要奋其志,在课程教学第一堂课时,向学生介绍该课程当前发展的现状,向学生阐明此课程的社会需求,从而诱发学生为美好前途而发奋学习的雄心壮志,林业既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又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具有提供林产品及生态服务产品、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功能。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基础性地位。

2.2纵向层次结构教学法从“林业生态工程”课程体系纵向发展的逻辑关系上考虑,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作业设计”为主干,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主要模式”纵向体系分解为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常用的技术措施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作业设计的方法、项目管理与施工管理”两枝,强调生态思维观念的培养,列举治理保护措施与开发利用措施,介绍山丘区、平原区、风沙区、沿海区、工矿区等类型的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模式的同时,强调培养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作业设计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能力为枝叶的有机的、从属的多层次教学。纵向层次结构法可以把某一知识系统分解为若干有机联系的层次,简要地勾勒出了复杂知识体系的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知识体系脉络清楚、层次分明,既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有关层次,也便于从各有关层次上认知整体。

2.3案例对比教学法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的设计构思,培养独立设计构思的能力。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案例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同时将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原因,总结要点,启发学生。这样,可以避免空谈设计理念的现象,还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避免今后在林业生态建设模式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例如选择教材中农田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林业生态工程体系的配置为范例,通过讨论范例对比,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农田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的树种组成、结构配置和创造的有利条件等差异,在基地分析的基础上,加强方案构思的分析、表达方式的训练。使所设计的方案具有丰富的内涵,主题突出,立意新颖。要求学生完成各功能分区及交通流线布局方案构思与规划布局,解决平面内容的位置、关系和序列等问题。通过强化功能分析练习,提高学生课题设计的针对性。

2.4应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法由于“林业生态工程”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常用的技术措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主要模式,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作业设计的方法、项目管理与施工管理,综合效益评价技术等,可以达到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与接受的教学效果。通过大量的实景图片、设计图纸的演示,结合治理保护措施与开发利用措施讲解,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意识。而多媒体教学具有教学信息量大、播放速度快、现场感强、效果好等优点,同时也有其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体现在:课堂信息量过大、速度过快,忽略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知识体系落后,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用"满堂灌"的模式;师生缺乏情感交流与互动。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每次课前教师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寻找答案,并利用课堂开展相关内容的讨论、分析,此项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网络互动平台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平台存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开展预习、复习、答疑等。在互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层次渐进的引导、启发性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本课程兴趣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法过程中注意以下细节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美观精良,以避免内容仅仅是教材的翻版,文字过多,容易使学生疲乏;

(2)注意理论的精讲,避免单一地让学生自己观看,没有收到实质性的效果;

(3)演示内容要紧密配合教材的顺序,避免随意性的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掌握他们的兴趣、学习难点、各自的特长等,切忌教师作报告式的演讲。实践证明,处理好这些教学细节问题,可以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融洽师生关系,进行愉快的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5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教学法教学改革重点放在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上。针对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课程需要,教会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够在课余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自主学习,而无需占用课程教学时间。教学中增加学生进行相关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实地调研内容,安排学生参观已建成的农田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风沙区防护林,对其规划布局特点、造林树种、空间设计、林业生态工程体系配置和使用现状等有选择性地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并进行汇报总结。这类调查能明显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著提高课题计质量与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等能力,而且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动手实践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3优化考核标准,注重综合能力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7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档案;思想道德水平

[作者简介]熊建文,宿迁学院副院长,博士,副研究馆员;户丽萍,宿迁高等师范学校馆员,江苏宿迁22380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2―0121―02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场所,理应把大学生培养成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表率,这不仅是高校思政教育者的任务,也是全体教书育人者的职责。面对大学校园中屡禁不止的考试做弊、作业请人、抄袭论文,以及不按协议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等等诚信缺失的现象,光靠说理教育有时难以奏效,必须采取多方面的举措,其中加强高校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就被实践证明是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一、明确诚信危机的主要类型,便于诚信档案建设有的放矢

建立高校学生诚信档案,重在有实效、起作用,因此,诚信档案的建立基础应该是对诚信危机的科学分析。诚信危机按不同的分类办法会有不同的分类,如按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诚信危机和严重诚信危机等。而根据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内容划分,在实践中往往更有助于从现象到本质,从结果到原因地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最多的一个方面当然是学生学习方面。由于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从英才培养转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并不是每个人校的大学生都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自觉性,体现到学习方面的诚信危机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不仅数量上不少,手段上也越来越多样化、高科技化,隐蔽性更强。其次是诚信危机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如:有的学生为评上奖学金、优秀学生或国家助学贷款,提供虚假的证明材料,贿赂、拉拢同学为自己投票;有的学生恶意欠缴学费,或是对偿还助学贷款恶意违约。还有的诚信危机是表现在学生就业方面。由于近年来毕业生数量众多,就业机会相对就少,尤其是一些热门岗位还会提出很多的就业条件,如是否是党员,以及受奖励、受处分方面都有严格的注明,而有的学生就会通过“做辅导员工作”,给档案里悄悄添加不真实的奖励材料或将一些可能不利于就业的档案材料不予装入。最后是在当前大学生的日常交往中表现出缺乏诚信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如:在网络环境中,非道德的言语;在人际交往中,独大自我造成的人际关系紧张;在恋爱交友中,不严肃不负责的游戏态度;等等。诸如上述行为,反映出学生的诚信危机在大环境影响下已显现出其严重性,加强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是提高学生诚信意识、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合理确定诚信档案收集范围是建设好诚信档案的基础

大学生诚信档案应该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直接形成的,能够反映学生本人诚信表现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原始记录凭证。由于我国目前全社会性的信用体系尚未建立,高校诚信档案也是自2004年上海大学首开先河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当前诚信档案的内容和形式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在管理和利用上仍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就高校学生诚信档案建设而言是缺乏整体统一性和法规权威性的。针对当前的这个特点,一方面要求档案工作者与社会征信机构要继续探索研究,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当前高校诚信档案建设在现阶段必须秉持“真实记录为主、主观评价为辅”的原则,结合学校的共性与个性,合理确定诚信档案征集范围,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品行操守、学习教育经历、实习实践经历以及毕业就业情况等。

就学生诚信档案应有内容的大类而言,主要应该有:学生个人的基本信息,如出生年月、政治面貌、联系方式,最好能包括其父母的一些情况,既便于必要时进行联系,也有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学习方面的表现,既要包括获奖学金等好的情况,也要包括出现的缺乏诚信的情况,如有无作弊等;既要有每学期的记录,还应进行动态对比及原因分析,不仅有教务部门的考试数据,最好还能有任课老师及辅导员的评语,使诚信档案不仅反映学生学习之然,还能反映学生学习之所以然。经济方面的诚信,如学费交缴情况,贷款、助学金情况,学校勤工俭学收入支出情况,尤其是针对一些特殊学生更应做实做细,避免在强化诚信的同时误伤学生的自尊心。综合发展及表现方面,主要是日常与学生交往,参与班集体活动等情况表现如何。最后,还可以记录下学生毕业的有关信息。这样既做到了诚信档案反映学生诚信信息的完整性,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将来有针对性地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更加健康向上地发展。

三、建立全面、动态的管理机制是做好学生诚信档案工作的实践要求

全面管理一方面是指学生诚信档案的征集内容应该全面,凡是与学生诚信相关的信息应尽可能记录完整;另一方面是指管理育人工作的全面性,既要有班级同学互助互帮的良好氛围,也要有班主任、辅导员的关心与关注,任课老师的参与和评价,以及学校相关单位、部门的系统合作,尤其是学生处、教务处、图书馆等与学生交往和联系较多的部门负起责任。做好全面管理,就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证,才能使诚信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而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细化立档部门及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而使大学生诚信档案工作更具规范性和完整性。

动态管理就是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有的学校出现只用几天的突击形成档案的现象,其实是对学生档案工作极不负责的表现,这样整理诚信档案本身就是对“诚信”的讽刺,也是对培养学生诚信的不负责任。动态管理机制要求信用记录必须反映大学生学习、生活内容的变化,必须做到经常、及时地收集和更新相关的诚信档案材料。动态管理还要求加强诚信信息反馈。诚信信息反馈既要做到让在校学生感到这些信息是真实的,对自己将来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也要收集一些毕业生的信息,这样可以有利于修正工作方向和教育方式,使我们的人才培养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只有做到全面、动态管理,才能取得长效,才能真正实现建立诚信档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8

关键词:QQ空间;电子档案袋评价;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12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80

小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袋评价是由教师、家长、学生,按照档案目录整理的反映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的成长材料。其主要包括小学生的作业、作品,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等。建立电子成长档案袋的目的是通过真实材料和生活场景收集,可视化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身体、心理、生活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从而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进一步激活学生在小学学习、生活的热情。

电子成长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新型评价方法,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盲目收集、选择作品,没有条理,加重教师的负担,评价往往流于形式。为提高档案袋评价的使用效率,更好的促进小学生的发展,我提出一些可行性实施建议: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档案袋评价法;慎重选择小学生作品;激发小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其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更新教师观念,多种方式提高档案袋评价法运用的效率。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建立班级博客、小学生博客,将班级博客与小学生博客进行友情链接,通过博客制作小学生成长档案,通过博客反映孩子在小学的活动情况,家长与教师通过博客进行沟通与合作。有的教师借助QQ空间的首页、日志、照片等功能,较好地实现了网上信息传播和文件传输的功能,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电子成长档案袋的评价机制。

一、QQ空间的特点

QQ空间,可以书写文章,上传图片,链接动听的音乐,通过多种方式展现丰富多彩的内容。QQ空间是记事、交流的平台;QQ空间和博客类似,它像各个小的单元组装的“房间”;空间有“领地”的含义,它对所有者来说,是一块高度自主的私人领地,可以设置读者的权限。

日志:记录文字,还有私密日志,模版日志;相册:分享生活瞬间,可以极速上传;留言板:发表观点、看法地方;说说:QQ版的微博;在个人中心上,用户可以看到该用户QQ好友里关于用户好友的一切信息,另外还可以添加特别关心,时刻关注用户的朋友;还有,“谁看过我”“我看过谁”,甚至可以看到去年的今天关于自己与朋友的动态。

只要有人对用户QQ空间里的日志、相册、说说进行评论,还有给用户在留言板上留言,用户登录QQ就能收到提醒,然后看到了就去回复,对方也能看得到,这就是互动。

多媒体,有声有色是QQ空间的最大特色。只要能在网络上找到地址的音频和视频文件都可以加入日志和主页。现在还增加了动感影集。

二、QQ空间设计电子档案在小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我所在学校的学生家长使用QQ的情况存在差异较大,100%的家长没有博客、也没有阅读博客的习惯,80%的家长有QQ和微信,40%的家长会把孩子的照片上传到QQ相册,20%家长会用文字记录孩子的一些点点滴滴。

利用“家长会”时间进行相关培训。主要内容有如何孩子成长日志;如何制作成长相册;如何评论孩子的作品和他人作品;如何保护隐私以及如何遵守班级电子档案管理规则。

基于QQ空间的电子成长档案袋评价的优势:小学生评价的功能由最终评价转向过程评价,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尝试透过内容看本质。家长、教师共同记录、互动评价及时关注学生生活动态。这种评价是一种用可视化事实来反映学生情况的质变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档案袋评价,能真实地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足迹。多元化评价在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促进学生核心素质的发展。

三、基于QQ空间的电子成长档案袋的内容

(一)教师共享的QQ空间电子成长档案

这种类型的档案是小学教师、校领导评价小学生的成长发展的依据。设有一定的权限,家长只能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档案。

1.建立基础数据。其中包括身体基本情况、心理发展的一些动态数据。

2.创建文本资料。文本资料是指家长通过日记、说说记录学生生活动态,教师要时常观察记录学生成长,有目的的与学生探讨问题,注意观察、记录小学生的趣事趣闻,随时随地捕捉小学生的成长信息,并及时补充到小学生的档案里。

3.建立可视化资料。教师和家长记录收集小学生生活照片、影像资料并上传QQ空间形成电子成长档案,记录下小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这些资源都能说明孩子的成长情况,为学校改进教育方式提供参考。

4.创建作品展。教师和家长将学生作品拍成照片,每张照片说明作品的来源、创作时间等信息,以便日后为教师分析、评价小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依据。

5.制定测试表。各种学业测试及调查结果主要是一些调查表和检测表。在各种测验及调查结果资料收集方面,根据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制订了一系列评价表,运用一定的算法量化使之形成一个具体可行的评价体系。设置阅读权限,放在班主任的QQ空间里,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发展情况适时地填写,以便分析小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提供参考。小学生QQ电子档案成长档案的建立,使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小学的活动情况,并通过QQ与教师进行沟通与合作。

(二)家长QQ空间里自己孩子的成长档案

统一要求家长给相册命名、统一要求成长档案袋的内容,日志里主要积累文字性的东西,写作方式不做要求,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或者单独的照片(注明出处)。相册分为几类,一是孩子的照片,二是家长把孩子写或画的作业拍照,三是教师统一布置给孩子的作业。影音相册里主要收集孩子的生活视频、参加活动的视频。

在教师QQ空间里,教师用照片、说说、动态及时地向家长反馈每周的活动情况、开展教学的情况,展示小学生在校表现。这样的展示不但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小学生成长档案的全面性与真实性。要求家长按时将小学生在校的情况下载、引用、转载到家长QQ空间里中,鼓励家长并将小学生在家的活动或创意作品拍摄下来,上传到空间,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补充到小学生成长档案中,共同为小学生的成长留下一份珍贵的资料。

四、结语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9

关键词: 农村学生 语文导学案 语文学习状况 必要性

一、农村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

农村学校要发展并推广语文“导学案”绝非易事,受到许许多多条件的限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农村学生学习语文的状况不容乐观。

1.语文自学能力低下

在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长期应试教育造成诸多不良的影响。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灌输”,学生课外学习就是堆积如山的作业。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已经被压抑,由此导致大部分学生语文学习疲倦,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很显然,学生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远远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与语文导学案的操作要求相去甚远。

2.自觉性低下

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普遍比较低,表现在老师讲什么,我就学什么;书本有什么,我就学什么;考试考什么,我就练什么。虽然老师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的作业,但能够完成的学生很少,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让绝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巨大的排斥感,要让所有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不现实。导学案并不是单一的课后作业,它是教师为了学生课堂学习而设计的有目标、有内容、有流程的学习方案,形式多样、功能丰富,具体操作需要学生有极高的自觉性。

3.资源的匮乏

导学案的研究、设计、实验、修改、推广需要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这些是农村学校最匮乏的两种资源。导学案的重心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没有着眼于学生的应试能力,所以绝大部分农村学校并未将其作为考虑对象。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过程,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而在这种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的语文学习资源作为支撑,所以资源的匮乏必将影响“导学案”的有效利用和开展。

二、农村学校语文“导学案”出现的必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近年来,语文界对导学案的研究创新很多,成功案例不在少数。但是成功的案例学校和农村学校条件差距太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天壤之别,所以单纯嫁接别人的成果往往会造成不良反应。我在设计导学案时,根据我校是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三个要求:

1.效度、信度、量度

导学案的设计要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学生刚接触时不太习惯,方式方法还没有掌握,学习主人翁意识不够强,此时不适宜设计过于难的题目。如果导学案中出现太难的题,学生好不容易重燃起来的对语文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反而阻碍学生对使用导学案的热情。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特别注意对导学案中文字的斟酌,做到字字精练,句句明了,不让学生琢磨不透,不会出现有分歧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

2.注意交流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与教材交流。导学案是教师设计给学生用的一根“拐杖”,所以教师必须首先实验这根“拐杖”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接着教师之间需要交流,交流对课文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学情,只有和教师交流得多了才会发现更好的方法和思想。最后要和学生交流,教师一定要改掉“一言堂”的坏习惯,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导学案的设计。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必须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状况,因为导学案是一种形成性学习,它不是为了简单的知识罗列,而是为了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做到“跳一跳,摘果果”,最终促使学生在过程中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每个学生的起始高度是不一样的,要做到因材施教。

3.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导学案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10

培训是提升在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缺乏对教师的生命关怀影响其培训效果。教育生态观整体系统性、动态开放性的基本理念及对教师内在认知与追求和谐发展的关注,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了新的视角。依据教育生态观从培训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设计并实施培训计划,使培训效果有较大的改善。

【关键词】 教育生态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10—0070—05

一、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引起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1]。2004年12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5年4月,教育部又制定并开始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培训时间短、缺乏层次性、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够、培训方法单一等[2]。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只关注教师个体,没有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工具性价值取向明显,未关注教师身心和谐的发展;培训是静态的、封闭的,与教师的教学和学校日常生活相脱节,无法真正指导教育实践,整个培训处于生态失衡状态,这是导致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效果不佳的深层原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能囿于教师专业素养、知识结构等教育学范畴,要研究和解决教师自身发展中遇到的纷繁复杂的情境和问题,必须超越单一学科思维方式的局限。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一个系统和长期的过程,与校内外各种因素相互关联、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因此,我们尝试从教育生态观的视角思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问题。

二、教育生态观为中小学教师教育

技术能力培训提供理论参照

生态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理念的崛起还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情,但发展速度之快、涉及面之广、影响之深,让人难以预料。当前,生态的理念已不再局限于某一门学科,而是广泛渗透、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否具备生态思想,几乎成了人们是否具有前瞻性、现代感和良好素质的一种标志[3]。国外学者首先用生态学的原理和观点来分析教育现象。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Waller,W.)首次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4]。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前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于1976年最早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并对其进行论述[5]。教育生态学是借用生态学的观点探讨教育系统内部规律的一门学科,力求借助生态学研究的观点建立一个更为科学的、促进人的最优发展和良性循环的教育生态环境,从而提高教育的效益,促进教育功能得以最佳的发挥[6]。教育生态观强调对教育现象进行生态分析,是一种注重整体和谐、动态开放、真实有效、追求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式[7]。运用教育生态学的观念分析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眼下研究的热点。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教育生态学为研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供了理论参照。众所周知,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具有“高利害性”,即培训与教师利益挂钩,虽然教师通过培训可能获得一些利益,但这种工具性价值取向容易失去培训本身的意义和教师的长远发展,可以说,缺乏生态观的培养模式,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的能力。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生态化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为全面提高安徽省安庆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安庆市师训中心于2011年正式启动实施了安庆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计划。该计划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组织安庆市中小学教师完成50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至2012年底已连续开展了四期培训,共有480名教师完成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通过对前两期培训学员跟踪调查以及对培训计划的反思、总结,探索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生态化培训模式,该模式系统、动态地设计培训计划,重视培训与教学实践的密切结合,强调学习活动设计,在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同时,促进教师职业理想、职业情感和职业责任感不断成熟,其内心认知、追求也得到了和谐发展。笔者作为培训教师参与了培训计划的研制工作和生态化培训流程设计(如图1所示)。

(一)培训分析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效果,必须进行培训分析。首先需要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只有了解培训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计划。在了解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再进行培训目标分析和培训内容的分析。另外,培训教师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培训质量,建立一个高素质的培训团队则显得尤其重要。最后,选择一个理想的培训场所也能为培训带来良好的效果。

1. 培训需求分析

当前,各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多是由当地教育部门制定培训计划,教育部门聘请高校教育技术专家担任培训主讲,培训内容由培训者根据经验设定。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培训计划中,一线教师在培训中处于缺位状态,培训者和受训者相脱节,培训者不了解受训者的需求,受训者不明白培训者的意图,培训效果受到限制。这种不关注教师内在需求的培训计划自然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是迫于社会需求的评价机制的压力,为了拿到一纸证书参加培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7]。教育生态观将教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关注教师的现实需要以及教师主体如何成就自我,如何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8]。教育生态观取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认为培训计划应来自于受训者,而不是学校领导、培训者或是其他人,培训计划主要解决他们在教学中、学校生活中以及在专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获得解决。

培训需求分析需要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我们在制订培训计划之初就和师训中心对安庆市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方面,43.6%的教师缺乏使用Office软件的相关技能,67.3%的教师不能胜任图片、音视频素材的处理,另有55.8%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交流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77.3%的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方面存在困难。在希望获得的培训内容方面,75.9%的教师希望学习教学软件的使用,65.5%的教师希望学习教学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方法,51.7%的教师希望学习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及案例。在培训方法方面,72.4%的教师喜欢案例分析的方法,69.4%的老师希望能与培训专家和其他学员进行沟通、交流,58.9%的教师希望培训过程中能给予实践的机会,只有9.2%的教师希望聆听专家讲座。通过培训需求分析能为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信息。

2. 培训目标分析

很多培训的失败源于没有明确的培训目标,特别是师生之间没有就培训目标达成一致性认识[9]。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一方面,学校经常抱怨培训结业者只知道一些“事实”,却很少知道怎么做;另一方面,受训者也常常抱怨他们在培训中没有学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知识和能力。传统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最关心的是“什么样的知识对于教学是必要的”。通过培训,学员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却不知道问题是什么,正如有些学员提出的:“老师教给我们很多知识,却不知道这些知识到底是用来干什么”,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认真分析培训目标。生态取向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教师能够知道些什么”,注重人的主体地位,突出人与环境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谐性,帮助教师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在道德、情意、责任感等方面得到提高与完善,最终实现了专业成长的成熟。

3. 培训内容分析

根据教育生态观的整体和谐、动态平衡的思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应以教师的初始能力为起点,培训内容要与教师所处的教育生态系统相适应;强调培训内容对实际教学情境的指导作用,采用案例教学以展示真实的问题,使培训更具吸引力;倡导教师参与培训过程以及合作的教师文化的建立。按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对培训的需求分析将培训分为9大模块,课时安排、培训主要内容和培训方法(见表1所示)。

培训计划将教师进行分组,由于不同学科教师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会在学校内创造一种自然而然的共享知识的文化环境[10]。在分组过程中打破学科界线,规定5-6人为一组,组内为同一学科的教师不能超过2人。这种分组方式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美术老师很受欢迎,因为在最后的展示环节中,美术老师总能把展示课件美化得很漂亮。分组之后要求学员注册网络学习账号,以便后面的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包括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远程培训平台注册学习账号、申请E-mail、加入培训QQ群、开通QQ空间、在教师博客上注册个人博客等。

表1 培训模块分析

[模块\&课时

安排\&主要内容\&培训方法\&模块一:培训准备\&4\&了解培训计划、建立学习小组、完成网络学习用户注册\&操作示范、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模块二:初识教育技术\&4\&通过教学案例感受教育技术\&案例教学、讲授、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模块三:教学资源搜集与利用\&4\&教学资源搜集与管理的方法\&操作示范、自主学习\&模块四:多媒体课件开发与素材制作\&12\&PPT课件深度开发与教学应用,多媒体素材加工、处理\&操作示范、自主学习\&模块五:导授型教学设计\&4\&导授型教学设计理论、方法与案例分析\&案例教学、讲授、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模块六:探究型学习设计\&6\&探究型学习设计理论、方法与案例分析\&案例教学、讲授、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模块七:教学实施方案设计\&4\&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模块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讨\&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与方法\&讲授、自主学习\&模块九:成果整理与展示\&8\&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和PPT并进行班级展示\&交流讨论、协同设计\&]

4. 组建培训团队

培训团队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训质量,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培训团队需要具有多样性。我们的培训团队既有高校教育技术专家、参加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部级培训的种子教师,又有中小学教学名师和信息技术老师。高校教育技术专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从宏观上把握教育信息化的脉络;种子教师能够带来先进的培训理念和培训方法;教学名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对教学名师教学现场的观摩,能够提高学员教学能力;在实际培训中,学员会遇到很多技术问题,阻碍培训进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5. 选择培训场所

当前教育技术培训场所一般设在高校或者是某些教育机构,这些场所与教师实际教学环境有很大的差异,不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选择安庆一中作为培训场所,首先是因为那里有较为先进的网络教室,能够满足120人同时参与培训;其次,安庆一中坐落在市中心,方便学员参加培训;最后,安庆一中具有百年历史,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在和谐的环境之中,容易造就教师认知的和谐发展。

(二)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应当是培训分析的一部分,之所以单列出来探讨是因为教育生态观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通常把参加培训的名额分配给各个学校,学校指定学校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有些参加培训的老师明确提出自己不想参加培训,是学校要求来的。带着这种被动的情绪是无法很好完成培训任务的。有些教师想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校却没有给机会,这就造成培训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我们的培训计划中,教师需要提交一份书面申请书、一份教学设计方案和与之配套的PPT课件才能获得培训资格,申请书包含学员的基本信息,帮助培训者了解学员的基本特点、初始水平和培训态度,同时也保证了学员是自愿参加培训的。整个培训计划则是围绕培训前所提交的教学设计方案和配套PPT课件的修改、完善展开,目标明确,可操作性较强。

(三)学习活动设计

传统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要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主讲教师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注重讲解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主讲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员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显得沉闷、没有生气。教育生态观将教师放到一种动态关系中来理解,无论是在课堂情境中还是在教研室情境中,都将教师放在一种关系系统中进行研究,帮助我们透过表面现象去理解教师个体知识或行为发生的背景和原 因[11]。生态化取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认为要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要教师与他人合作,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创新培训方法,重视学习活动设计,让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培训过程中,在教师熟悉的教学和学校生活情境中进行培训。网络的出现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有了创新的机会和可能,学员们可以借助网络中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E-mail与专家进行交流,也可以在QQ群或BBS中就某个主题与其他教师展开讨论,交流学习经验和教学心得,还可以在博客中记录自己的培训经历与心得,并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反思。

1. 课堂面授学习

课堂面授学习主要用于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培训,主讲教师多为高校教育技术专家。虽然在培训计划中尽量减少课堂面授学习的成分,但它是培训中不可缺少的基础部分。课堂面授学习以培训教师控制为主,但这不意味着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都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听讲。首先,培训教师可以凭借个性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吸引学员的倾听。其次,可以通过一些语言技巧增强培训效果,比如使用幽默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引用最近发生的事情或流行的事物能够激发学员的兴趣,采用聊天式或对话式的风格能够拉近与学员的距离。最后,课堂上应增强师生交互,培训教师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主题,在讲授过程中采用开放、思辨的问题引发思考,不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通过开放而思辨的教学方式,促使学员对知识内容形成深层次的理解。

2. 个别化自主学习

个别化自主学习是本培训计划中设定的主要学习方式,几乎所有的学习模块都设置了个别化自主学习。培训教师采用任务驱动学习模式,把任务和相关的资源在QQ群或课程论坛之中,学员通过对学习资源的浏览、学习,完成设定的任务。个别化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培训中我们发现,学员一开始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培训教师进行引导,帮助学员逐步培养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要实现的目标之一。

3. 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交流讨论是学习者容易接受的一种培训方式,采用交流讨论可以加强学习者之间的联系,开拓学习者的思路,促使学习者自我表达,在人与人交流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培训教师首先设定好讨论主题,组织学员进行讨论。主题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课堂内完成的,主要采用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这类主题较为简单;另外一种是比较复杂的主题,需要给学习者充分的讨论时间,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完成讨论,在课下可以通过QQ群、BBS进行线上讨论。

4. 协同设计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最理想的方式是合作的发展方式,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通过营造开放的、合作的教师文化,形成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行为准则。在本培训计划中,小组最终要完成组内成员教学设计方案和PPT课件的修改和完善,并且每组至少选出两部作品在班级进行展示。在学习过程中,学员彼此联系,相互帮助、相互信任,发挥了教师自身的潜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四)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重要的环节,没有合理的教育技术评价体系是影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瓶颈问题,造成培训目标不明确,方向不清楚,进而影响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效果 [12]。本培训计划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评价。首先,由于小组交流讨论充分,并且学员通过协同设计学习完成一定的任务,每个人承担的角色、完成的职责和作出的贡献是不同的,小组成员间的评价最为客观,因此,在评价主体上改变以往单纯的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强调加入学生间的互评,形成教师和学生两级评价主体。其次,将学习者参加培训前提交的教学设计方案和PPT与培训后经修改、完善的作品进行比较,观察学习者成长情况。最后,学习者在学习结束后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远程培训平台上进行教育技术能力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学习者评价的一部分,评价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四、取得的成效

培训组在对前两期培训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生态化培训的理念,并将这种理念用于后两期的培训之中,效果较为明显。

第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提高。前两期学员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上参加教育技术能力考试优秀和良好率为27.9%,后两期的优秀率为17.5%,良好率为31.7%。另外,经过培训后,后两期学员的教学设计方案和PPT课件质量有明显的提升。

第二,学习者对培训的满意度增加。前两期学员对培训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占76.7%,后两期学员对培训满意或基本满意的达92.5%。另外,前两期学员认为“多媒体课件开发”模块设置最好,认为“学到了实际的知识”,其他模块设置意义不大。后两期学员认为每个模块的设置都很合理,没有特别偏爱某个模块,这反映出按照教育生态观基本理念制定的培训方案能让学员投入到整个培训过程中,培训计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较好。

第三,建立了开放、合作的教师文化。教育生态观理念指导下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更加关注教师的内在需求,促进教师自我意象的完善以及教师理想、追求的不断发展。教师参加交流讨论的积极性较高,在学习中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各学科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协同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价值,形成了开放合作的教师文化。

五、总结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一个迫切的需要,当前的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但也存在较多问题。今后的培训将在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上进行创新,进而提高培训效果。本文从教育生态观的视角探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们对其问题的思考,而如何让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效果更加明显,则需要各级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钟晓燕,瞿堃.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0):112-115.

[2][10] 罗秀梅.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对策探析[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8):77-80.

[3] 张晓黎. 论生态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J]. 嘉兴学院学报,2007,(7):98-100.

[4] 阮阳. 生态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

[5] 任其平.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J]. 教育研究,2010,(8):62-66.

[6] [11] 文丽萍.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7] 黄纯国. 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6):60-63.

[8] 马香莲.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视角——教师生态文化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6):89-91.

[9] 林雯. 高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与案例解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12,(5):62-65.

[12] 张进宝,杨雪萍,裴纯礼.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的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07,(4):1-4.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11

[摘要】作为日常生活的哈萨克民族工艺的装饰图案符号体系,形态丰富,形式多样,体现出哈萨克民族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生活态度、生活观念等社会文化,蕴涵着哈萨克民族的民俗、信仰、审美等精神文化。对哈萨克民族图案符号体系文化的阐释,不仅要对图案符号体系艺术本体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图案符号的创作者所存在的社会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理解哈萨克民族图案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哈萨克民旋;图案;符号;文化

柳宗悦在其代表作《工艺文化》一书中,对工艺进行了分类并提出工艺的基本特点,认为工艺是为了一般民众而制作的器物,以实用为第一目的。工艺在满足了实用目的后,就在工艺器物上进行图案装饰。这是不是就可以判断图案的产生是在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之用的目的之后,就产生了我们所视觉感知的图案艺术。我们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图案艺术的产生是非常复杂,要完全探寻它,是一件非常困难甚至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认为图案的作用是为了装饰,这仅仅是图案作为装饰的审美文化之一,图案同时还体现着其制作者的社会制度、生存状况等社会文化,以及蕴涵信仰、情感、心理等人的精神文化。对图案的阐释不仅从图案艺术形式的本体角度进行审美文化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从制作图案的人所生存的社会的社会学和人的情感、精神方面的人类学角度分析,进行图案文化阐释。对于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的哈萨克传统图案,也应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哈萨克民族传统图案的文化阐释。

一、哈萨克民族图案符号

哈萨克民族图案艺术的发展过程实际是文化符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因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类所有的精神文化都是符号活动的产物。哈萨克民族图案符号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图案符号的类型、形式的历史性以及图案符号的符号化过程都显现出本身的特点和内在的性质。

(一)图案形式的日常生活化和理性认识的符号化

艺术中使用的符号是一种暗喻,一种包含着公开的或隐藏的真实意义的形象;而艺术符号却是一种终极的意象——一种非理性的和不可用言语表达的意象,一种诉诸知觉的意象,一种充满了情感、生命和富有个性的意象,一种诉诸感受的活的东西。因此它也是理性认识的发源地。从历史性的角度来看,古老的哈萨克原始民族,将图案刻画在山崖峭壁的岩石和散落的石块上,随着工艺的发展,在工艺器物满足了哈萨克民族实用目的后,逐步的在工艺器物上开始刻画和制作图案。从出土文物和草原民族的实用物品中很容易看出,所有的工艺图案装饰都出现在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中,诸如毡毯、服饰、马具、床具、袋包、刀具、家具、器皿、乐器、首饰、帷帘等。图案的使用开始日常生活化,这种日常生活化的图案艺术就变成了艺术符号。哈萨克民族图案在符号化的过程中,哈萨克民族对自我的认识,个体的经验、感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和思维、判断等理性因素参与到图案的制作中,图案形式逐步成为蕴涵意义的艺术意象,具有了人的知觉意象、情感、生命特征和诉诸人的生活感受的符号形式。

(二)图案符号的形态类别与转向

哈萨克民族图案纹样从表现内容可分为几何形纹样、自然形纹样。几何形纹样以方形、圆形、菱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几何体为基本形体结构,自然纹样包括动物、植物、人物、自然景观及其变形。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哈萨克民族图案的几何形纹样伴随着哈萨克民族图案形成、发展的始终,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艺术情境中,因哈萨克民族的认识、理解、情感、知觉、思维等因素,使几何形纹样所传达的意义因人的知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而有所不同,而动物图案、植物图案与自然图案与哈萨克民族的地理空间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哈萨克民族对地理分布上的动物、植物以及自然形态的视觉感受,逐步形成动植物及自然形态的感觉和知觉,在精神和物质需要的驱使下,根据他们的生产、生活经验和审美需求按照一定图案结构规律经过概括、抽象等方法逐步形成动物、植物以及自然物的心理图式,而后形成图案纹样和图案的符号化。从图案的生命史或图案符号的艺术发展史来看,动物、植物、几何形等图案形态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和交替性,并未因信仰宗教而发生断裂,也并未遵循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模式,无论是构图、色彩运用,空间布局、图案纹样、适用范围、审美旨趣都不能证明现代人比古人高明。

(三)图案符号的形式意蕴

在哈萨克民族图案艺术中,对称的主导性原则源自于哈萨克民族对自然形态的视觉感知和主观意识的参与。自然中的节奏、比例、复合、简约、线条、色彩等因素成为图案的形式因素,白然形纹样和几何纹样体系不过是同一观照形式和文化方式的不同表现形式。在主观理性思维的指导下将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相互交替整体布局在哈萨克民间工艺中,以色彩和线条追求各种纹样之间的对称、节奏、比例关系的视觉和谐。哈萨克民族图案形式的意蕴中色彩是重要的表现手段,色彩既是感觉的,也是心理的,同时也是生理的。哈萨克民族对自然环境色彩的视觉感知,形成强烈的自然色彩规律,表现出饱和的色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的色彩形式。同样在心灵的深处内化为自我情感的色彩感受,也形成民族图案的色彩表现形式,生理上的色彩冷暖感受也成为色彩符号的形成因素之一。哈萨克民族图案的色彩形式整体上表现为色彩饱和、对比强烈、富有象征意义的色彩符号形式。在民族图案艺术形式中,还要讲究主次,考虑节奏、平衡等,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效果,而这一效果的实现是通过对事物认识中的简化原则而实现的。

二、民族图案符号的文化内涵

符号是意义的代码,实际上也是文化的代码。人们能用符号进行交往,根本原因在于那些作为信息载体的实物,在人的文化联系中具有了特定的意义。这些实体的意义,并不是它天然的就有了,而是处在文化世界中的人所赋予的,或者说,这些实体只有在人的文化世界中才会获得它本身所不具有的意义,它才能成为这些意义的载体。而这就是“文化”的意义。从以上符号与文化的关系来看,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哈萨克民族图案,既是哈萨克民族图案艺术的符号形态,也是哈萨克民族文化意义的外化形态。

(一)民族图案符号所体现的游牧生活文化

生产事业是一切文化形式的命根,他给予其他文化因子以最深刻最不可抵抗的影响……我们可以相当肯定地说,生产方式是最基本的文化现象,和它比较起来,一切其他文化现象都只是派生性的、次要的。我们也可以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看,生产方式决定和影响着哈萨克民族图案艺术。同时,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艺术是由人创造的,人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因而,图案艺术也就展现了人的社会生活状况、生产情况、社会制度、民俗习惯等基本的生产文化和社会文化。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理解为历史的产物,其特定性决定于各民族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哈萨克民族图案符号在形态上表现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基本形式。以植物为主的各种自然植物再现性图像符号,如:石榴花、忍冬花、肾脏花等草原上能够见到的各种漂亮花卉而形成的各种纹样符号,这是一种最直接的母题图形的自然模仿;以动物为主的直接来自于“观物取象”,反映了一些动物再现性图像符号,如:羊、马、牛、鹿、天鹅、雄鹰等动物形象。在服饰和日常器用中动物图像符号、岩画和雕刻中的人物图像符号,还有一些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形,生产或制作的物体形象符号等,都是以草原上或生活的周围环境中所常见的事物为主题内容。几何纹样也来自于草原上自然物体形态,然后将其抽象与概括后有规律性的加以应用。虽然纹样形式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器物上的表现形态有所不同,但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体现出生活的历史性,造就了文化的一致性。所有这些纹样形式都展现出对哈萨克民族以高山、草原、河谷为独特生存环境为主的地理文化和以游牧生产方式为主的游牧文化。

民族图案在色彩上饱和的纯色、强烈的颜色对比,蓝色、红色、白色、黑色等色彩的使用,代表蓝天、太阳、真理、快乐和幸福、春天和青春等象征意义,给人一种浓重的草原民族气息,使我们感受到哈萨克民族草原上丰富色彩的地域环境文化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文化。哈萨克民族图案中有寓示生灵常在并代神佑畜的羝角纹(公羊角、鹿角、牛角等)、代表草原畜物保护神的鹰纹、表达丰收之意的花卉及果实图案(程式化的多瓣花、葡萄等)、象征吉祥美好的动物图案(孔雀、凤凰),有几何、花卉、飞禽走兽以及大自然中的各种植物等图案,这些图案的主体是自然主义的,体现了质朴自然的草原生活艺术文化。

(二)民族图案所蕴涵的审美文化

一种审美判断力并不意味着证明了这一审美标准在所有的文化中都采取相同的形式。从实际来看,一切文化都是对现实加以美化而构成的。博厄斯认为:我们不能把这种世界范围内的倾向简单归结为任何其他的终极原因,而不归结为由图案所激发的一种情感,换言之,归结为对一种美的冲动。

传统民族图案在历史上不是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他是审美与实用、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是物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是审美观念文化纹样化的表现。哈萨克民族图案中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是哈萨克民族对自己现实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视觉感知,形成视觉形象,将视觉形象进行思维的活动,转变成视觉图案符号。在这一视知觉活动中,展现出来的是哈萨克民族对自然物象的整体感知能力,几何图形的概括性和对几何图形在思维意识中的组合能力,对自然中所表现的对称、重复等自然秩序规律的运用,将自己的喜好、高兴、悲伤、怀念、崇敬等情感因素参与到图案艺术的制作中,诸如宗教、法律、制度、习俗等在心理上的制约因素参与在图案创作的视知觉艺术活动中。如几何图形样式简洁,色彩朴素鲜明,图形线条相对的粗犷豪放、淳厚大方;在木制器皿上的几何形、日月形和简单的花卉所体现出的简洁、朴素雅致;在房屋的房檐上或大门的门头上连续的花形纹或连续三角纹所具有的韵律;在木箱或木柜上规则的几何纹和现实自然纹的结构;在服饰上图案丰富多变,图案的位置分布和形式多样;重复、繁华的花草纹、三角纹装饰在地毯边缘、屋檐、窗帘等物品上统一而又美观。虽然图案样式各异,它们的形式特征主要是对称和重复。而哈萨克图案中的对称既表现为整体图案的对称又表现为每个单独纹样的对称。这些图案所显现的审美特点都是人的视觉活动转化为心理活动,然后又内化为审美意识,显现为审美特征。因而视觉图案符号艺术是一种文化活动的力量,包含了哈萨克民族的视觉感知、认识活动、心理感受、思维活动、审美感觉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哈萨克民族图案符号表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哈萨克民族图案艺术表现出和谐、朴素、雅致的整体审美特点,而在具体的图案符号以及符号的不同使用和组合形式上又表现出具体的审美特点。图案中自然动物、植物纹样的表现,是哈萨克民族追求生活和谐的幸福美和对自然物的崇尚美;哈萨克人特别喜欢红、绿、蓝、白、黄几种纯净的颜色,特别是以日月星辰、云水花草等形象装饰出的手工制品上的图案更是着色浓郁,对比鲜明,集中反映了哈萨克族善良、勤劳、健康、愉快的思想感情及朴实的审美观。刺绣图案中动物纹样的生动形态、植物纹样的千姿百态、抽象纹样的概括简洁以及各种图案的巧妙组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韵,显现出单纯、生动、简洁的美感特点。注重图案中自然规律对称、重复、大小的运用等,把抽象和具象、自然形态和加工变化的图腾纹饰、严密紧凑地构成格式以及艳丽的色彩统一为整体,显现出图案艺术的节奏美和韵律美。服饰图案中的图腾观念,是一定物质基础的产物,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意识形态的变化,并借助于传统观念和意识形态创建的服饰艺术观念,也就赋予了图腾新的意象。这些被“分化”出来的人的意识和精神,一旦复归并结合至具体的个体身上,形成强化的心理导向,就会产生一种特定的形象,由此就会产生相对稳定的审美追求。

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以后,哈萨克织绣艺术在工艺、图案、色彩等的运用上,部分上保留了传统原始宗教的特点,更多的是体现了伊斯兰教的宗教特色和统一、单一、运动的伊斯兰美学形态,图案的整齐、重复、规则的排列,对称、均衡和节奏的置阵的审美特征。

三、民族图案中的宗教、思想文化

哈萨克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萨满教、祆教、景教、佛教等,现在哈萨克族信仰伊斯兰教,遵奉逊尼派正统主义。在宗教信仰的突出表现上就是对图腾的崇拜和禁忌,这些图腾崇拜和禁忌既有原始宗教的遗迹,也明显表现在对信仰的伊斯兰教的教义上。图腾是超日常的集体仪式中,对社会性的情感和表征的有形表达,因此,群体成员在集体活动中常常用有形的和具体的物体来表示它们。如哈萨克人的图腾表现为对火的崇拜,他们认为火是家庭的恩人、明灯,具有生命、灵性和某种神圣的力量,把火称为“阿拉斯”,意即“夜间的火、神圣的火”,认为火是世界的本源之一、火是太阳在地上的化身。哈萨克族中有“我们的火母亲,使挨冻的人得到温暖,使挨饿的人吃饱”。哈萨克人还对草原动植物进行崇拜,哈萨克族认为马、牛、羊、骆驼都是各自有其主宰的神。这些图腾崇拜物就会以图形、图像的方式表现在哈萨克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在哈萨克民族的图案符号中,呈现出一定的植物纹、动物纹、几何纹等图案特征。这些符号图像的能指即为本身图像形象,而作为所指和内涵意义则表现为自然现象的崇拜、神灵观念、图腾观念、祖灵观念等原始意识,同时也是原始哲学思维的萌芽。

民族图案符号中的水、火、土、云等自然现象,以及将其抽象化的符号的频繁出现与使用,自然天象图形的具象和抽象符号的相互组合、符号化形态的出现等,显现出哈萨克民族朴素的自然万物观和宇宙观念,他们在对世界的本原的看法上,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观念和现实自然的客观实在性。图案中将不同形态的动植物纹样、几何纹样,不同种属的动植物形态类别,不同空间的物体图形符号组合和建构在统一图案体系中,显现出哈萨克民族期望的自然和谐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图案中具体物象的图案化,表明哈萨克民族认为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普遍的本质和共同的属性,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具有丰富的辩证因素。

哈萨克族在信仰伊斯兰教以后,在图案符号艺术表现内容上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动物纹样和有生命物体形象的禁止,日常所见的自然景象如花卉、果实、云彩、水波纹等,体现出伊斯兰教朴素的社会生活观念和态度。纹样形式由自然形态的具象形式逐步走向抽象纹饰,枝叶为螺旋状纹,后又出现弯曲茎蔓的葡萄纹,自然纹样与天象图形相结合构成图案形态,孕育着伊斯兰教天地融合的观念。色彩的使用更为复杂,整体色调沉稳,象征宇宙万物的深奥精神和生命力顽强的伊斯兰思想。

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古老的哈萨克民族将生活中的所感、所思、所想转化成图像符号,创作出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呈现出来,即富有图像符号所表现的显示意义,又具有深刻的内涵意义,充分体现了哈萨克人的艺术审美特色,也体现出哈萨克游牧民族独特的草原文化。

注释:

本文为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新疆哈萨克族传统工艺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3CB126)科研成果。

①[美]博厄斯,金辉译原始艺术·导言[M]上海艺术出版社,1989

生态文明教案范文12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程必修2案例 分类 评析

转眼间,福建进入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后的第二年高考。在这过去的四年教学中,可以发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案例教学,并提供了许多案例素材,尤其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在本文中简称必修2)主要是人文地理,共涉及34个案例,以案例栏目出现的有23个。由于必修2教材的案例及其类型多,广大教师未必都能熟练而高效地使用这些案例。鉴于这一原因,本文首先对必修2的案例进行分类,再就必修2案例的内容、功能及适用性进行评析,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从而使案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

一、必修2案例的分类

1.几种主要分类述评

依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将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见表1-1)。

表1-1 地理教学案例的类型举要

注:表格为作者自制

2.必修2的案例分类

根据案例在教材中的地位、功能及体现课标的要求的不同,必修2的案例可分为以下类型(见表1-2),本文是以这一分类进行研究。

表1-2 必修2教材中的案例分类

二、必修2案例的评析

1.引述说明型案例

(1)内容与形式

在必修2中这一类案例主要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出现,通过案例内容的描述,以具体事件引述上文提出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说明地理原理或规律产生的过程、原因或用以解释说明某些地理概念等。这一类的案例内容有[2]: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说明了某个种族占优势就形成种族聚居区;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这两个案例则分别介绍了交通布局的变化引起了聚落形态的变化和商业中心位置的不同;玛雅文明的消失说明了文明消失的原因;河南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分别解释了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的概念。

(2)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类案例的应用,旨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对案例提供的实际情境的阅读和思考,加深对上文提出的地理原理、概念等知识的理解,以达到课标提出的“举例说明或运用实例分析”等要求。这一类案例相当于例子的性质,可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替代,常在教学进程的某一环节中穿行。

2.印证巩固型案例

(1)内容与形式

这一类案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出现,但往往在每个案例后面都配有活动,它与上一类案例的最大区别是增设了活动内容,案例的容量更大。必修地理2中的大部分案例是属于这一类型。包括[3]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介绍了芬兰历史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美国的人口迁移、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南昆铁路等案例分别介绍了影响人口迁移、农业区位选择和变迁、工业区位选择、交通布局等因素;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介绍了相关地理事物的形成规律和过程。

(2)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一类案例,为地理原理和规律提供了例证或验证,并为进一步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素材,起到了承转起合的作用,讲授这类案例旨在调节学生的情绪,并通过“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明确目标指向,围绕“活动”探索目标进入学习状态。这类案例在教材中的编排既有巩固知识又有迁移拓展的作用,相对于引述说明型案例来看,这一类案例对学生进行学法引导的作用更显著,更能体现课标中对“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如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用芬兰历史上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很好印证了上文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紧接案例的活动分析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课程标准对此没有明确要求,了解转变因素有助于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活动中给出一般因素,案例提供芬兰不同转变阶段的因素,用个别印证一般。而第一章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和案例3: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在上文给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综合因素后,提出影响国内外人口迁移的具体实例,并为紧接案例的活动提供了素材。这两个案例涉及国内外人口迁移的因素,并与上文“我国现代人口迁移”进行结合,通过时空比较来发现不同时空条件下人口迁移的不同主要原因,实现了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学会一般原理用于具体实例时的判断推理(演绎推理)的方法。

3.探究拓展型案例

(1)内容与形式

这一类案例的表现形式也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进行综合呈现,但在这一类案例的前面或后面往往安排有另一相类似的内容,但它们可能不是以案例栏目出现的,而是被安排在“活动”或正文中,起到类比的作用。这一类案例的内容所包含的地理信息比印证式案例更丰富。必修2地理中的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三节农业地域类型及第四章的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中的案例均属于这一类型,农业地域类型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为例说明农业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特点、形成过程和区位条件。工业地域中的美国硅谷、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这三个案例则分别说明了传统工业、新兴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生产区位条件、生产特点等。

(2)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一类案例旨在探索问题,总结规律、特点,在工、农业生产地域的形成中主要属于这一类案例。这类案例的安排,旨在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对比分析,理解生产地域的形成原因、条件及问题产生的根源等;侧重于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迁移实践的能力,更充分体现“学会学习”,“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4]的基本理念。如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把季风水田农业安排在正文中,而商品谷物农业则以案例的栏目出现,这样既可让学生掌握种植业形成的一般原因和生产特点,又可通过对比,理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特殊性。

4.理论应用型案例

(1)内容与形式

这一类案例主要有两个: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5],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来表现。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说明了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对应关系及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是城市六边形服务网络的嵌套关系理论的运用。

(2)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一类案例旨在体现课标“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的这一要求,同时让学生通过学习,能把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并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如第二章案例2: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案例3:荷兰坪田居民点的设置。

上文给出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的规律,案例2:选取中国最高级别的城市上海,具有典型性,通过城市规模和级别的变化,以及区位与服务范围的关系,说明了城市规模、位置与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从区位和交通的侧面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其他侧面(如经济部门、资源等侧面)为实现课程标准作了示范。

阅读材料给出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规律,案例3选取比较典型的荷兰坪田居民点分布,展示三级居民点人口规模等级与服务部门的关系,也是从一个侧面为实现课程的要求作了示范。

这两个案例为下文的活动起到了示范作用,活动是分析城市人口规模等级与服务功能及服务的空间范围之间的关系。

由于不同类型的案例在教材中的地位、功能及体现课标的要求的不同,广大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实施不同的教学。案例教学的主要方法有讲解分析法、引导自学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等。建议教师引述说明型案例,以引导自学法为主,可提供类似乡土案例;印证巩固型案例以讲解分析法为主;合作探究法要用在探究拓展型案例中;理论应用型案例应以练习法为主。

参考文献:

[1][2][3][5]袁书琪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陈澄,杰主编.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6]凌申主编.走近高中新课改――地理教师必读[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段玉山主编.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