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与环保论文

生态与环保论文

时间:2023-03-24 15:46:30

生态与环保论文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1

一、民族风俗习惯

分住在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天然林的5个寨子里,土地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长期居住着村民400余户、2000余人。走进岜沙,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他们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尽管已经“无猎可捕”,但是,这里的男人仍然保留着标准的“背枪配饰”。这里箐黑林密,鸟道蚕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千百年来极少有外人进入。“岜沙苗寨”面积不大,建于山梁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侧的半坡上。整个“岜沙苗寨”木楼古朴、简单,四周则为密林环绕、环境幽雅。“岜沙苗寨”全系苗族,衣着极为传统,发饰极为奇特。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岜沙人普遍认为,“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他们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产生活所需,其余概受制约。至今保持着一二千年前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着装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原始色彩。岜沙人看待生死十分坦然,他们非常朴素的认为,人从生到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让四季常青的树木延续人类的生命。在岜沙每出生一个孩子,家人都要为降临人间的小生命种上一棵树,并对这棵树进行料理保护,祈望这个孩子像这棵树一样健康成长。岜沙人的丧葬习俗是神奇的,岜沙人没有在生前就准备棺木的习惯,一个棺木,择地埋葬后,即在墓穴上同样种上一棵树,表示先人的生命与树同在,让生命在自然中继续延续。岜沙人把生命融于自然,融于村前寨后的每一棵大树,形成了岜沙独特的树葬风俗习惯,因此,在岜沙,只见古树参天,森林密布。禁止滥伐树木,很早就成为村规民约:只要发现有人盗伐树木,就要罚120斤米、120斤酒、120斤猪肉供全寨人吃,以示警告。村民们因生活所需,上山拾柴都自觉保护幼苗和树干。占里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城东北25公里,全村不足800人。是一个长时间保持人口低增长的侗族聚居村,这里古木参天,流水潺潺,景色迷人,民风淳朴。应该说,占里侗寨是一个深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村寨。在崇尚“多子多福”的中国,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子多福”的观念更是根深蒂固。而占里人自觉格守着古老的盟誓,维护着朴素的生态意识和独特的生育观,数百年来人口几乎零增长。任凭外界如何变化,这里依旧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对树木的崇拜也是占里人世代不变的信仰。神秘的树葬,更是一道独特的风俗习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结构都是由单个的家庭以及通过血缘及地缘关系组成的村寨、乡镇所组成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居住及其生活、生产单位就是族群生存的社会环境。人们在这种环境中生活,自然要受到各种习俗及规则的制约和影响。“岜沙苗寨”与“占里侗寨”人们的生活方式,充分说明了从家庭—家族(家支)—村寨(族群)的演变及放大的过程。也就是为了维护从个人到家庭、家族、村寨直至一个民族的利益。个人的生存就像是整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而风俗习惯确实又把个人利益同家庭、家族、村寨以及民族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因此,民族风俗习惯对于个人的制约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成为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走向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二、敬畏自然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是民族习惯彰显智慧的体现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告诉我们,人类的社会结构是由单个的家庭以及通过血缘及地缘关系组成的。大大小小的居住及其生活、生产单位就是族群生存的社会环境。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指出:“在一切有组织的动作中,我们可以见到人类集团的结合是由于他们共同关联于有一定范围的环境,由于他们住在共同的居处,及由于他们进行着共同的事务。他们的行为上的协力性质是出于社会规律或习惯的结果。这些规则或有明文规定,或是制定自动运行的。一切规则、法律、习惯及规矩都明显是属于学习得来的。”[1]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在这里所说的“规则、法律、习惯及规矩”指的就是风俗与习惯法,通常讲,风俗是“自动运行”的,而习惯法是强制实行的,具备法的特征和功能。岜沙人认为:“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他们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产生活所需,其余概受制约。至今保持着一二千年前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着装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原始色彩。岜沙人的生活方式来源于他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心理及其人类共有的“万物有灵”的观念。而对于大自然的崇拜实际又始终贯穿了岜沙人的生活方式。更为神奇的是,岜沙人在观察世界与大自然时,不是远离世界和自然,在世界之外去观察世界,超越自然去观察自然。他们认为,他们天然就存在于世界与自然之中,只是其中的一分子。因而他们总是以人为尺度去观察、体会世界和自然,并将世界和自然拟人化。对那些一时不可解释的现象、超人及超自然的力量,进而成为他们心目中各种各样的神灵。由于岜沙人非常接受“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着装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原始色彩。即便是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他们的生活方式,依然相当盛行,时刻反映了他们的生活逻辑与规律。其中以树木的崇拜最具有代表性。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就是对树木无限崇拜最为鲜活的例证。岜沙人对树木的崇拜,听说起来让人难以自信,从古到今,岜沙人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产生活所需,其余概受制约。尽管321国道已于60年代修通过境,可就是没有汽车到岜沙拉走过一根木材。岜沙人绝无仅有的砍树“行动”的例外,是发生在1976年,北京修建纪念堂,全国各族人民都踊跃投工献料。岜沙人怀着对无限敬重的心情,毅然决定将全寨一棵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用于修建纪念堂。尽管今天的岜沙人生活并不富裕,他们的生活水平仍然低于“贫困”线的标准。但是他们从不因生活所困,而砍伐树木。而占里人则流传有种种植树造林的传统,其中“嫁妆树”的习俗最为著名。即孩子出生之后,便为之栽种一百株衫树苗,作为儿女成家的嫁娶费用,甚至有的母亲还专门为女儿栽种“嫁妆树”,预备嫁娶费用。作为经济欠开发、欠发达、欠开放的贵州,无论是经济建设的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是相对发展滞后的,但是,大家共识的贵州,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素有公园省之称。同时贵州也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达42.53%的省份。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根据贵州省林业厅2012年的统计,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森林覆盖率达63.44%,大幅度的高于全省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而地处在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的黔东南州从江县的森林覆盖率达68.24%,同样也高于黔东南州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贵州有70多种珍稀植物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目录,绝大部分珍稀植物在黔东南州都有生长分布。当然,从江县的森林覆盖率高的原因可能因历史、环境、地理、地貌、气候、经纬度等等因素的影响,但当地的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应该说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三、岜沙人、占里人的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法的功能和作用

从法理学上讲,法律渊源一般可分为法的正式渊源和法的非正式渊源。法的正式渊源是指可以从体现于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中得到的渊源;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习惯是否具有法的特征、法的功能、法的地位、法的作用,在学术界和实务界,是有不同看法的。从法的特征看,习惯显然不完全具备规范性、国家意志性、普遍性、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但是,习惯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强制性,其规范作用、社会作用是明显的,通常讲,规范作用是社会作用的手段,社会作用是规范作用的目的。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手段主要就是习惯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自觉地创建新的社会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日益多样化。当法律存在漏洞或者意思不清晰时,习惯就可以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法的渊源,来帮助人们找到解决法律问题的适当方法”[2]。岜沙人、占里人的习惯,在他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非常贴切地体现了这一特征。1.岜沙人、占里人的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基本具有法的规范性即不特定性和反复适用性。他们对树木的崇拜和对大自然的敬畏,有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用文字的形式记录的村规民约。若有违反者,将受到处罚。2.岜沙人、占里人的风俗习惯具有法的特征普遍性痕迹。作为国家意志的法,其表现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法,也可以表现为政策、甚至风俗习惯等。在岜沙人、占里人的心灵世界里习惯时刻调整和维系着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其调整的深度和有效性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强于国家法。习惯根植于他们的内心,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实施,社会秩序自然地维系与调整。3.岜沙人、占里人的风俗习惯具有法的特征,以设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调整村民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村规民约设定,对树木的栽种和对擅自滥伐树木的惩罚,都有严格的程序和措施,保证习惯得以完整的实现。以求达到保护环境,维系生态可持速发展的目的。不容讳言,尽管岜沙人、占里人对树木崇拜的风俗习惯具有法的某些特征,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法的功能和作用,岜沙人、占里人对树木崇拜的风俗习惯,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是当地村民共同意志的体现,并且主要依靠口头传播和继承,与他们的祖先、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岜沙人、占里人的心目中,尽管从效力上而言,风俗习惯、村规民约没有神话传说和现行法律那样高效力,但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却远远不及风俗习惯、村规民约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还包括当法律存在漏洞或者意思不清晰时,习惯就可以作为来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最适当方法。正如德国法学家阿图尔·考夫曼所说:“什么使得一种风俗习惯能成为习惯法?不是原始上的可强制性以及长时间的规律行使,而是相关规定的社会伦理内容,是针对共同福祉的。”[3]但风俗习惯、村规民约毕竟不是习惯法,更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法。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不能将习惯的积极合理的因素、因子视同政策和法律,更不能代替法律。当然,我们对岜沙人、占里人对树木崇拜的风俗习惯的认识和理解是非常肤浅的,也存在不断认识、挖掘、整理的过程。

四、岜沙人、占里人的风俗习惯已经成为守护

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强制性规范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岜沙人、占里人,包括其他少数民族在贵州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生产、生活,形成了完全符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风俗习惯,对水土的保持及气候的调节有着积极的作用,非常有效的抵御和防范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确保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速发展。他们通过习惯有效的解决内部成员之间的冲突和纠纷。正因为如此,岜沙人、占里人尊重、崇拜树木,禁止砍伐树木的习惯,特别是禁止滥伐树木,普遍融入县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林业发展规划及新型农村建设规划等等规范性、制度性、强制性措施和手段的制定。在当地绝大多数村规民约的制定,尽管侧重面不一样,都将禁止砍伐树木作为村规民约的核心,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管理格局。由于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独特的自然生活习惯以及天然的立体生态环境,近年来,吸引了各类有识之士的目光。当今的岜沙苗寨、占里侗寨已经成为贵州的一张旅游名片,占里侗寨还入选“2013年中国最美田园”的美誉,是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保护民族村寨,特别是岜沙苗寨,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和“生态博物馆”,已经成为贵州独特的旅游资源,是人们到“多彩贵州”旅游的非常向往的必到之处。随着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岜沙人、占里人以传统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他们表演和展示自己的民族服饰、生活习俗,打理着以家庭为主要特色的“农家乐”,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发展原生态旅游,成为他们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的路径之一。可以预见,原汁原味的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的民族习惯,已经成为日益兴旺的原生态旅游的主打产品。随着旅游产业的提升,必然会引爆上下游民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将超常规的为当地经济发展预留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民族特有的,才是自己的,也只有民族特有的,才可能是世界的。岜沙苗寨、占里侗寨的民族习惯是多彩贵州、神秘贵州的一朵奇葩,表现为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共同信守的行为准则,对当今社会秩序的维护、自然环境保护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建立奖励补偿保护

自然生态环境的法理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今岜沙人、占里人生活的贵州省从江县经济建设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按照国家的政策标准核算,贵州省从江县仍属于部级贫困县。我们说,部级贫困县没有歧视的含义。尽管他们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大都属于国家政策限制开发和限制利用的范围。从一定程度上讲,岜沙人、占里人尊重、崇拜树木,禁止砍伐树木的习惯,对自然、植被、水土保持、气候调节及生态环境保护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诸多方面,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的。谁都不会否认,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们经济建设发展的成就,经济实力有了大副度的提升,国力大为增强,经济总量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非常重要地位和作用与我们国家的西部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换取东部的经济发展和腾飞,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是西部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换取东部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二者相互依存,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离不开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从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看,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后,无疑应该返哺西部地区。在我国“封山育林,禁止砍伐”,当下已经成为国家的政策所导向的基本内容。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已经全面实行的“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退耕还草”的奖励和补贴政策措施,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可以说“功不可没”。作为长期栖息在西部贵州的少数民族村民,他们崇拜树木,禁止砍伐树木的风俗习惯,理应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从经济的、法理的层面讲,也应该享有适当的奖励和补贴,以解决他们温饱之忧,为自然生态的保护增添“助推器”。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2

深刻认知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对人类发展意义的深邃思考。

特别强调,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清醒认识”凸显了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面对中国今天环境的挑战,共产党人必须勇于担当。“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

科学概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有关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念,有以“两山论”为代表的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新思考,有体现着深切人文关怀的关于民生福祉的新概括,还有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生态治理的新视野。这些论述中充分体现了的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和以人为本的哲学思维方式,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也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有力指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两山论”的科学论断:“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下将这一思想简称为“两山论”)“两山论”思想破解了发展中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关系这一难题,形成了全新的发展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和方式。

2005年8月24日,以笔名哲欣在《浙江日报》发表评论指出,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2006年时任省委书记的到丽水调研时指出,“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2006年3月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论述了实践中人们对“两山”之间关系认识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阶段是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他说:“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生态经济优势,变成一种完全浑然一体的关系,和谐统一的关系。”三个阶段论,蕴含着对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诠释和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展望,体现了对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对“两山论”进行了一次全面阐述。他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理论上看,“两山论”在分析“发展与环境”这对矛盾中看到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统一之法,在解决“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对立中找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之机,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系统化的应用和发展;“两山论”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生产力理论,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从实践上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是破解经济发展难题、总结发展经验的理性升华,是他长期研究思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认识飞跃,也是他θ死辔拿鞣⒄沟缆飞羁谭此寂判的思想结晶。

“两山论”思想开辟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这一思想中包含辩证思维,在超越“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两难”困境中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双赢”之道,打破了简单地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突破了“先发展后治理”旧发展模式的窠臼,找到了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现实途径。是我国当今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的本质体现,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实践。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提出了“环境生产力”的观点。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近年来,到许多地方考察时都一再叮嘱,一定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广东考察时他谆谆告诫:“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在海南考察时他指出,“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 ‘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在黑龙江伊春考察时他鲜明地指出,“生态就是生产力,我国生态资源总体不占优势,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具有战略意义。伊春森林资源放在全国大局中就凸显了这种战略性。如果仅仅靠山吃山,很快就坐吃山空。这里的生态遭到破坏,对国家全局会产生影响。森林是很不容易的,人们要对有限林业资源实行保护。”

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单纯是速度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代表着全面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关于生产力的“两个就是”的阐释是对唯物史观生产力观点的发展,拓宽了我们对生产力概念涵义的理解。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治国理政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在新任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成为当代民众的重要民生诉求。以人为本就应让人民共享发展的生态成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多更好生态产品的需求。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所以“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生态思想中包含着深切的人民情怀,2014年12月13日,他在江苏镇江市调研时讲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彰显出执政党深厚的历史责任意识和现实担当意识。

“五位一体”与全球生态治理。在“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前提。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孤立的,它的有效推进需要融入其他四大建设之中,与其构成一个息息相关的文明系统。

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大自然亿万年来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他认为,“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可以独自完成的,当下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同志呼吁推动国际合作,呼吁全球治理。他认为保护地球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他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战略谋划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需要变革相应的生产关系,当前尤其需要改革阻碍生产力绿色化发展的w制机制。十之后,特别强调制度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树立生态红线观念,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严守生态红线。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他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时指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要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思路,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3

在各级媒体上刊登生态建设进展内容,主动加强和电视媒体的联络,充分运用互联网,全方位宣传报道环境保护工作。“十一五”以来,组织电视采访报道215次,在市级以上报刊发稿720篇,刊发网上信息6000篇。组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迎查电视宣传片的拍摄和制作工作,展示出了日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靓丽风采。会同日照市人大城工委每年组织“港城环保世纪行”活动,对全市环境与资源保护现场进行深入采访报道,有力促进了一些环境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无车日”等环保节日,组织开展了全市环境保护图片展、“蒲公英在行动”少儿文艺演出、“环境与健康宣传周”集中宣传、“生态环保摄影展”、“绿箱子环保计划”、“十大环保人物”评选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各区县也积极行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公益宣传活动,为生态日照建设提供了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建立完善了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引导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成立了日照市青年环保志愿服务总队,积极鼓励、支持环保志愿者参与环境保护。目前,日照市青年环保志愿者服务总队已有5个内设部门、5个专业服务大队、11个直属服务大队,拥有正式注册青年环保志愿者3000余人。累计组织主题环保志愿服务活动100多项,参与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达3000多人次。利用各种形式宣传“12369”环保热线,提高市民对环保热线的知晓率,畅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倡导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了生态文明的行为规范。在党政机关,积极开展厉行节约和节能减排活动,推行绿色采购制度。在企事业单位,鼓励生产者提供绿色、放心、满意的日常生活用品和服务,营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城镇生活垃圾分类、义务植树造林、环保义务劳动等环保公益活动,倡导绿色消费、节能减排,引导公众选择节约环保、低碳排放的消费模式,初步形成了勤俭节约、爱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2012年,针对日照市生态文化体系构建中存在的生态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生态文化舆论引导不够强势、生态文化实践没有形成品牌、生态文化建设投入不够到位、生态文化建设基础比较薄弱等诸多问题,日照市将主要从以下6个方向加强生态文化体系的构建。

一是加强理论教育指导。认真组织各级干部学习掌握生态科学知识,打牢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坚持把生态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增强群众生态意识上升到提高市民素质的战略高度,大力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提倡先进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以启发式、体验式教育为主,突出抓好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培育青少年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和情操。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注重把生态日照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生态认识提升为生态文化理论,努力形成富有日照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二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博客等新兴媒体和方式,全面深入系统地传播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科学知识。注重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引导人们树立绿色、环保、节约的文明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充分利用各种环保纪念日或活动日,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生态文化宣传实践活动,增强群众对生态文化活动的认同感、参与感和快乐感。完善环保舆情监测体系,实施全方位动态监控,做到正确甄别筛选,科学分析研判,积极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三是发展生态文化产业。鼓励各种投资者投资生态文化产业,提高生态文化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结合日照市功能定位和区域优势,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生态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利用“绿博会”等会展活动,积极推介日照茶文化、海文化、山文化等,将生态文化元素应用到工艺礼品、办公用品、旅游产品等多个领域。充分挖掘日照森林文化、竹文化、湿地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发展潜力,增强生态文化产业的活力。四是夯实生态文化建设基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因地制定、运行有效、惠及百姓”的原则,改善全市公共生态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推进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创建一批示范性的绿色基地,引导全民参与生态日照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以村容村貌建设、生活方式建设等为重点,建设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积极开发博物馆、科技馆、文化(艺术)馆等各类场馆和各类保护区、公园的生态文化传播功能,建设一批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示范基地。五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编制“日照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把生态文化建设纳入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健全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生态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批评有悖于生态文明的不良行为,使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发挥更有力的舆论监督作用。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及各有关部门、单位综合目标考核考评体系,定期督促、指导和考核、考评。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渠道,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多种资金齐投入、共受益的良好机制。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注重文化人才的选拔,完善人才使用体系,建立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的人才引进格局。立足于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建设好生态文化团体,加强生态文化文艺创作,努力推出一批生态文化作品。加强与有关高校合作,发挥高校师生的培训优势,建立生态文化培训基地。策划成立日照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广泛招募优秀社会志愿者,充分发挥环保志愿服务队伍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作者:董岩、程蕾单位:山东省日照市环境保护局)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4

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绿色发展;生态补偿;环境正义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030-05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学界的热门话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什么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制度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制度等进行了较多探讨,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看法。本文拟对相关理论观点作一简要概述,以期促进对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涵分析

(一)制度与生态文明制度

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1]他将制度分为三种类型,即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这些规则的执行机制,涉及责任规则、惩罚规则、度量衡规则以及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

我国学者沈满洪认为,生态文明制度就是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规则,是关于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消费行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开发、生态科技创新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他把生态文明制度分为以下几个层次:正式制度(环境法律、规章和政策等)和非正式制度(环境方面的意识、观念、风俗、习惯和伦理等);既有的有效制度的继承和因时因势的制度创新;单一制度的建设和整个制度体系的构建等[2]。夏光认为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与准则的总和,他也把制度分为法律、规章和条例层面的正式制度以及伦理、道德和习俗层面的非正式制度[3]。王丽娟则认为凡是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的规定与准则,都可以称之为生态文明制度[4]。由上可见,我国学者对生态文明制度的理解深受新制度主义学派的影响。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人类不断反思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和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价值理念的生态文明随时代要求而诞生。近年来,学术界从不同的视角对如何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学者们认为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就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就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早就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制度深刻影响资源、生态及人类的本性,并批判了作为生态危机社会根源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我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具备了规避生态危机的制度前提,但是如何发展和制约资本与自然的利益关系是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5]。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有学者认为,我国已有的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存在着一个普遍问题,那就是太过于注重对生态文明价值维度的考察,而忽视了对生态文明制度维度的研究,其结果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无法有效地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6]。有学者认为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主要问题是宏观发展全局中的微观具体生态制度缺失,政治领域所存在的若干弱点是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构的症结所在,主要包括生态政治意识偏低、生态政治机制缺失和生态政治监管不足三个方面[7]。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来反思我国微观具体生态制度的缺失,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出路。生态文明的全球化趋势和生态制度的缺失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必要性[5]。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轻质量、重数量,轻结构、重规模,轻长远、重眼前,轻生态效益、重经济效益等问题,以避免“公有地悲剧”,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可持续发展目标[8]。

(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框架结构

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框架结构,沈满洪认为,那不是单一的制度设计,而是制度结构的创新和制度体系的构建,是强制性制度、权衡利弊的选择性制度和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等共同构成的制度体系,需要根据匹配原则、适用条件和彼此关系进行生态文明制度的优化选择[2]。在具体的制度框架上,张瑞、秦书生认为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强化制度保障,需要在政治、政策和法律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7];张春华则认为应该从政府生态行政制度、生态文明产权制度、生态文明监管制度及生态文明参与制度等四方面来构建[5]。还有学者认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中存在约束性不强、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处于初期阶段等问题,需要构建以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和环境类税收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制度[9]。2012年,党的十提出了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这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它为我国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焦点和路径探索

(一)对绿色发展制度的理论探索

1.绿色GDP制度的理论探索。我国学者对地方政府实际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估体系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对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索。学者们认为我国存在政绩考评体系决定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我国各级政府长期存在“唯GDP论”的政绩观,片面地以GDP为中心,追求牺牲长远利益的“快速增长”,追求牺牲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无效增长”,制造出大量低效的GDP,却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10]。在众多相关研究文献中,学者们从绿色GDP的概念和内涵入手,回顾了绿色GDP提出的背景和理论基础,概述了绿色GDP的表现形式,探索了绿色GDP的指标体系。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所设计的绿色GDP指数体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探讨的“生态GDP”生态文明评价制度,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设计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ices,简称ECCI)等。这些指标体系非常有创新性,但是还未形成能被普遍接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绿色GDP考核制度体系。

2.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制度的理论探索。针对循环经济发展制度,学者们进行了诸多分析和探索,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以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与法律制度、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和产业制度创新等。有的学者还涉及到了包括产权、矫正性税收和补贴、成本、资金、需求、信息及对政府激励的循环经济立法中的基本激励制度[11]。针对低碳经济发展制度,学者们也进行了诸多分析和探索,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管理协同机制、我国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和碳汇交易制度等内容。

3.“生态省”与“美丽中国”建设制度的理论探索。生态省(区)创建是由国家环保局在全国打造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是以省为单位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我国许多省市结合地方实际,纷纷制定政策规划,推动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省”制度建设。学者们对“生态省”相关的制度设计也进行了探索。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了促进美丽中国的实现,学者们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法律制度和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12]。

(二)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探索

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机制。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者自觉行为的动力机制,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共赢的重要前提。在诸多研究中,学者们对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各主体功能区和具体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中的政府财税政策完善、跨地区跨流域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特殊性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学者们认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够健全,不足以从根本上驱动生态环境保护者的自觉保护行为,应该从宏观层面出台《生态补偿条例》或相关制度,加快生态补偿立法进程,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开征生态税费,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以及全面强化多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13]。

(三) 对资源环境保护制度的理论探索

针对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多方面探索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制度建设问题。在探索中,学者们有两种思路,一是重视政府严格监管的制度建设思路;二是注重市场机制作用的制度建设思路。面对比较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学者们认为应建立最严格的相关法律制度,并实行最严格的政府监管,如通过划定土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等实行最严格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等;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某些会产生外部性影响且可以通过市场机制作用调节的领域,可通过排污权交易制度、集体林权制度、环境的产权制度和资源的产权制度等来完善和创新产权制度;但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控制“资本逻辑”的有效性范围[14]。

(四)对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管制度的理论探索

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管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生态环境属于公共产品,不具有排他性。环境保护好则能体现出其正外部性;反之,则带来负外部性。因此,必须由政府出面严格监管。学者们认为,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在环境责任和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存在制度缺失,严重影响了环境责任的有效落实,造成大量环境被破坏的现象。因此,健全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管制度,是维护环境公平正义和公众环境权益、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建立以环境损害赔偿为基础的环境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管制度,依法追究环境损害责任者和监管不作为者的刑事、民事责任,可以使“污染者负担的原则”落到实处,从而有效地分解和传递环境责任[6]11。

(五)对生态环保公众参与制度和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的理论探索

在我国,生态环保公众参与制度和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尚未健全,非政府环保组织话语权缺失,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10]。学者们认为,要从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出发,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确保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力量,推动公众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把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教育宣传活动,树立起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提高公众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能力,形成有益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六)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理论探索

北京大学郇庆治认为,党的十报告设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篇,使得党中央所确定的面向未来创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政治行动纲领有着明确的制度创新维度。这对我们深入理解与贯彻落实其战略部署和任务总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意味着,在制度层面上,我们需要依照生态文明所彰显的新理念和总体目标,全面反思与审视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及其组合架构。其最终指向则是,在经过一个漫长的不断创新和不断演进过程之后,能够建立起一整套崭新的或合乎生态文明的生态、社会与经济制度体系,从而构成一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制度(组织)结构基础[15]。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密切相关。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更加注重制度设计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在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同时,探索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管理体制、法治体系和责任考核制度;探索有利于生态文明目标实现的经济调节机制;探索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监督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探索有利于生态文明思想弘扬的文化教育体制。

三、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亟需加强探索的领域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国已有的生态文明制度为何不能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行为?其原因不仅仅是制度体系不健全,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仍缺乏对实现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的应有关注,从而易于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为了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体系,应该加强以下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

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表达着人们利用自然并在自然资源中获利时所需承担的保护自然资源的基本责任,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和主要任务,也是关于环境主体之环境行为所关涉的伦理系统(理念、规范和德性)的核心内容。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促进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的实现,合理地关照其他物种和生态环境应该享有的公正与正义要求,从而公平地在人与人之间(代内之间和代际之间)分配自然资源和分摊生态责任。为此,必须重视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层面内容的研究和探索,促进人类自我意识的全面提升,实现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制度约束力和执法独立性

制度之所以可以起到约束的作用,是以有效的执行力为前提的,即有强制力保证其执行和实施,否则制度的约束力无从实现。生态保护是不能逾越的红线,是高压线,但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被逾越的现象。发生在许多地方的生态安全事件和环境污染事件就是源于地方监管部门执法不力,而执法不力的直接根源又在于地方政府部门主导的唯GDP政绩观和行政干预以及监管部门实质上的监管权力缺失。为保证相关制度的执行效果,在生态文明制度与相关机制设计上,应高度重视对环保部门执法权扩充和执法独立性的探索。只有保证环保部门执法的独立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才能消除地方政府部门为了经济发展的政绩而对环境执法的干扰,也才能保证在监管上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真正起到制度约束的作用。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制度全局性和区域特殊性

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探索全国性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统领全局,协调各方利益和关系。同时,也应该关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区域特殊性,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西部民族地区既是自然资源富集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区。目前,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整体功能退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遏制。西部民族地区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面临自然资源大规模开发与该地区民族群众因为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水平而对脆弱生态环境加剧破坏的双重压力。因此,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常态化提供规范保障;要根据实际需要,探索民族地区地方生态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制度,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执法机制等。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

[2]沈满洪.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和优化选择[J].环境经济,2012(12):18-22.

[3]夏光.生态文明与制度创新[J].理论视野,2013(1):15-19.

[4]王丽娟.生态文明必须依托制度建设[N].南方日报,2013-02-04(F02).

[5]张春华.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制度维度[J].当代世界和社会主义,2013(2):28-31.

[6]王雨辰.论生态文明的制度维度[N].光明日报,2008-04-08(10).

[7]张瑞,秦书生.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构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8):79-83.

[8]刘洋.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访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严耕[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12):14-17.

[9]薛睿.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制度构建路径[J].经济师,2013(9):32-33.

[10]陈旭.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创新[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2):5-7.

[11]周红格.论循环经济立法中的基本激励制度:以回归人性为基础[J].生态经济, 2010(5):68-70.

[12]刘峰.以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美丽中国[J].中国国情国力,2013(3):33-34.

[13]徐岩.国家生态安全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J].改革与战略,2011(9):26-28.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生态文明 教育

[作者简介]刘伟杰(1975- ),女,山东莒县人,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建设。(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阈下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3YJCZH107)和2012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文明教育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2534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055-02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只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生态意识,才能更好地应对环境危机,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大学生德育的主战场。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要靠人来实现。这就需要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改变生活方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培养生态道德。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取向。目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尚未形成制度化的体系,大学中以“生态文明”命名的课程也较少,只有少数大学开设了个别课程,没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必修课。在社会教育中,也仅仅是通过一些零散的活动激发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由于受众的不确定性以及教育活动本身的不系统性,教育效果不佳。这就需要发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优势,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在教育目标上,要通过把生态文明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塑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任何一项教育活动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它是教育活动实施的根本所在。大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生态道德理念教育、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等。

(一)生态道德理念教育

我们不仅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中一切生命体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具有较强的生态道德理念,在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基础上去处理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然而,当前我国公民生态意识的特征是:“发展意识浓烈,可持续性观念并未确立;政府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强烈,民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缺乏;环境权利观念发展迅速,环境责任意识相对迟缓;传统伦理观念坚固,环境伦理观念难以破冰而出;工业文明意识突出,生态文明观念仍需澄清。”①这种生态文明意识现状源于长期以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问题认识不够深刻,生态道德理念薄弱。因此,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首先应促使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界一切动植物的关系。

(二)生态道德规范教育

生态道德规范是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科研工作中必定要面对和遵守的问题。十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当前,生态道德制度和规范不太健全,大学生面临许多道德上的困惑和不解。通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促使他们对将来生活和工作中可能会面临的生态道德问题有所认识和了解,对相关生态道德规范有所掌握,这在教学观念上具有前瞻性,是对以往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材具有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同时又要贴近时代的发展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必须反映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力争教学内容紧跟生态道德规范步伐,积极促进学生对生态道德规范的掌握和生态道德素质的提升。

三、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一)理念灌输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内容的具体分析,研究设计各门具体课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可以通过几个专题的形式进行全面系统讲解,也可以在一项生态文明制度确立后及时在课堂上进行阐述,如十报告强调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保护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规范,这些制度和规范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必将相继出台,“形势与政策”课可以发挥紧跟时代主旋律的课程特点,在授课内容中进行专题讲授或简要介绍,使大学生及时掌握相关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三章第三节讲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第五章第二节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重要讲解内容。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八章第四节第六部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讲解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树立什么样的生态道德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第一节讲“社会存在”内容时,讲解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讲解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等。总之,通过对各门课程的设计,使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系统掌握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和规范,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二)实践养成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以理论灌输为主,而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其特殊性,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实践。实践表明,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注意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在脏乱差的地方,人们往往会比较随便,随意丢弃纸屑、烟头、垃圾等。香格里拉为了保护环境,不允许使用塑料袋,即使在手里拿着没有丢弃也会被执法便衣罚款50元,便衣随时出现,执法严格。就是这种强制措施使人们在实践中养成了保护环境的观念,保障了香格里拉美丽的风景不被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道德情感。因此,生态文明教育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养成生态文明习惯。可通过课内实践(主题讨论,征文,演讲,观摩电影、纪录片等)和课外实践(参加环保志愿活动、植树造林、营造校园生态环境氛围、暑期社会实践)等途径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和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关键,但如何衡量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水平是一个需要破解的难题,需要综合考量。需要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从整体上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考核办法以及各门具体学科分担的具体内容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和管理评价体系。只有考核机制健全了,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才能有所保证。

[注释]

①曾建平.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探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263.

[参考文献]

[1]刘春元.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2).

[2]孙成武.试析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意蕴[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6

环境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和生态文明理论。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人类的需求而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环境文化建设,有利于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论符合环境文化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用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改变不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方式。2004年3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7]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在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摸索和掌握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这也正是环境文化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理论强调统筹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5个领域的关系,这也是环境文化所要达到的目标。生态文明理念是环境文化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环境保护已成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体现了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理念,它与环境文化理念保持一致,是一次深刻的价值转变。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环境文化建设的目标。发展环境文化,就是要全面提高国民的环境文化素质,从而为全国的环境保护法治建设奠定重要的文化基础。环境文化的理念,需要通过相应的法规制度体系来实现。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是环境文化的构成部分,而这个法律体系的制度化就是环境文化的实现。环境文化的发展必将为环境法制奠定重要的文化基础。环境文化制度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地位,用法律法规全面规范环境行为。随着环境文化建设的发展,加强环境文化法规建设,以规范、高效、有力的制度来保证环境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应明确提出“建设环境文化”,突出环境文化建设在建设和谐社会特别是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作用,明确环境文化建设的主体、职责、内涵、方式和程序,体现环境文化建设的全民性、综合性和全过程性。各级政府、各部门单位在制定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条例办法时,应加强有关环境文化理念,促进环境文化建设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明确环境文化的内涵和目标,促进环境文化的发展。世界上早期的绿色组织是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自从189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和荒地。194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是世界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世界性自然保护组织。随着环境保护机构的建立和环境工作专业队伍的发展和壮大,社会上出现了环境文化专门组织以及或专业或业余环境文化工作者。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如“绿色和平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也都设有专门机构。中国也在不断推进环境保护组织的建设,如设立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环境保护部还组建了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和环境文学研究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以“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环境文化”为宗旨,开展环境文化理论和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编辑出版《环境保护》杂志,管理环保公益网站,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开展环境文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宗旨的许多团体也逐渐形成,如“动物保护协会”、“环境志愿者协会”、“自然之友”等。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通过各类环境保护组织建设联络了一支具有朝气和生命力的环境文化工作者队伍。发展环境文化,必须在全社会的各个层面予以推动。公益娱乐、社区卫生、各类教育、义务植树、发展绿色技术等,都应是环境文化的领域活动。2000年12月2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宣布,将2001年的主题确定为“绿色消费”,提倡绿色消费文化。2004年10月中国环境文化节在北京举办,充分发挥环境文化的教育作用,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呼唤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促进环境文化交流,扩大环保的公众参与。任何一种文化观念的广泛传播并为人们所接受,都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要从传统的专业本位观念中超脱出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未来的事业视为整个社会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从发挥整体系统功能的角度去认识自己的存在价值;利用一系列手段去宣传、动员、组织环境文化活动,营造全民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形式传播环境文化、宣传生态文明,组织开展环境文化节;通过环境文化活动的开展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环境文化建设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国家的持续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对提高民族环境保护意识,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环境文化建设对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一个国家能否可持续发展,能否增强竞争力,能否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文化创新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这也是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持久动力。环境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不仅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可以形成文化生产力,直接参与经济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环境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之一,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中国新时期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求从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把文化建设摆上非常重要的位置。环境文化有助于维护社会平衡与国家稳定,环境保护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使环境文化构成了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中新的因素,成为国家安全战略不得不考虑的重大问题。实现这些目标,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努力利用环保理念调节社会关系,利用环境文化调节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所以发展环境文化,不仅是对当前中国面临的环境危机的反应,也是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变化做出的积极应对。2.环境文化建设对提高人类认知的重要作用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推进环境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环境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吸引和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实践活动。环境文化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引导人们进行环境保护,对形成人人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和文明风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环境文化建设对促进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生态的关系。环境文化认为,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必须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实现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8]。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会恶化,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4.环境文化建设对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不能只有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有环境保护,还应该要有社会进步。由此,产生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9]。这一理论主张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四者共同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态文明。而环境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环境宣传对人们的环境素质的提高、环境意识的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环境文化,可以使社会各个阶层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增强社会各个阶层的归属感、认同感,进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本文根据文化的特征和功能,从环境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环境文化制度建设、环境文化组织建设、环境文化活动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环境文化建设的体系架构;分析了环境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阐明了环境文化建设有利于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全面提高国民的环境文化素质,有利于推动环境保护事业;论述了环境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文明,构建环境文化体系,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态文明,有利于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本文作者:杨梦瑶董小林工作单位:长安大学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7

【摘要】“两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理应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典型案例教学,引入生活实例,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以专题讲座、主题研讨等形式代替传统的理论教学,构建绿色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加多渠道的绿色创建活动。

【关键词】“两课”;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承载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理性思考,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1]可以说,这种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从物质生产方式到政治、法律及社会文化观念的整体转变,它的实现需要我们付出努力来进行建设。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教育的方式与途径也灵活多样,我们认为,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什么方式都不能代替“两课”教育的系统性,都不可能取代其作为绿色教育主渠道的地位。那么,如何有效地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两课”教学活动中,与学科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一、 结合“两课”课程体系的内容和特点捕捉教育契机

普通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两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修养课的简称。通观“两课”,尽管各部分的教学内容看似缺乏一种统一的精神整合,但“两课”本身贯穿着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精髓。所以,在教学中恰当地结合“两课”内容和特点,客观地联系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以及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个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生态文明,而且还要明确必须从哪些层面入手才能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介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等相关知识,可以从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生存基础等生态哲学的角度,论证遵循自然规律、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可以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中的三大部分:总论、思想体系内容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都有很好的结合点。

这里以“毛邓三概论”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为例。

科学发展规第一次全面而具体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与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方法。应该说,绿色理念与科学发展理念有着共同的内涵。首先,在教学中可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向学生阐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反映了党第一次在整体上对发展问题的系统认识和把握。具体地说,所谓“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所谓“协调”,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五个统筹”中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所谓“可持续”,就是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其次,在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基础上,进而提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强生态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是我们的唯一选择。第三,要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从而让学生学会在新的发展观之下,重新打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这部分课程主要着重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和环境法律法规教育。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重视教育效果的生活化,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

以《法律基础》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为例来说明:

一是要学习宪法。宪法是一国根本大法,被称为“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之相违背。宪法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提纲挈领的高度概括,这是我国法律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指导原则,在法学教育中应该首先介绍这一原则。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8

细心的读者一定注意到,在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有关“资源”、“环境”、“生态”的表述同以往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等相关文献的表述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以往的相关文献有时不提“生态”,只将 “资源”与“环境”连在一起称为“资源环境”或“环境资源”,有时不提“资源”,只将“生态”与“环境”连在一起称为“生态环境”,而从未把“资源”、“环境”、“生态”三者同时分开并列表述;十报告则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同一个部分中多处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三者同时分开并列表述。譬如:

在阐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时,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中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就是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在阐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时,十报告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项重点任务。其中的“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也是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在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时,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其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也是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国策方针时,十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其中的“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虽然没有出现“资源”、“环境”、“生态”字样,也是分别对应于“资源”、“环境”、“生态”的,因而实际上也是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此外,在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时,十报告明确要求:“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其中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实际上也是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如此等等。

在笔者看来,十报告这样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是迄今为止在我们党和国家的相关文献中对于资源、环境、生态关系的最全面、最完整的正确表达,其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文字表达上不同于以往一些相关文献的变化,而是在更深层次上反映出我们党对于人与自然功能关系的深刻认识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同样,人们对于十报告这样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认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而是要站在正确认识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重点任务的高度,以及正确认识报告体现的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

必须指出的是,笔者特别强调上述十报告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正确性,并不仅仅因为这种表述出自十报告,更是因为这种表述符合生态学原理。

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资源、环境、生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三大自然要素,分别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不同功能关系。

其中,所谓“资源”,泛指“自然资源”,对于一个特定的国家来说,它具体指的是在该国领土和可控大陆架范围内所有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发利用以提高人们生活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并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实物资源的总称。通常分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主要是森林)资源、水资源(仅指淡水)和海洋资源五大类。

所谓“环境”,泛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环境”,特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前者称为“原生环境”,后者称为“次生环境”。环境有两个明显区别的部分:物理环境(包括温度、可利用水、风速、土壤酸度等)和生物环境,后者构成其他有机体对于有机体施加的任何影响,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合作。从人类与自然的功能关系看,环境是客体,人类是主体,人类与环境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所谓“生态”,泛指“自然生态系统”,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生物群落处于核心地位,它代表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物质和能量流动强度以及外貌景观等。非生物环境既是生命活动的空间条件,也是生物群落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们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地球表面的陆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系统。

这就告诉我们,资源、环境、生态是分别体现自然对于人类不同功能的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从哲学上讲,资源、环境、生态之间这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正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反映。

这里所说的“对立”,指的是它们相互之间的区别,主要指它们强调和体现的自然对于人类的功能不同。其中,资源强调的是实体功能,体现为自然对于人类实体的直接有用性;环境强调的是客体的“受纳功能”和“服务功能”,体现为接受并容纳生产和消费所排放的无用副产品和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生存繁衍提供栖息地等直接与间接有用性;生态强调的是主体(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状态及主体与客体(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协同进化功能,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和“协同进化”。

这里所说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它们都统一于自然这个整体,都是自然对于人类功能关系的体现。也就是说,它们都是从人类福利的角度来定义的,都是能为人类提高福利水平发挥作用的自然要素,因而都属于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的范畴。离开了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就没有资源、环境、生态可言。

二是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因为,资源、环境、生态的区分从本质上说是功能的区分,而不是对特定的自然物质实体的区分,不是把自然存在的要素硬性地区分为资源、环境、生态。换句话说,资源、环境、生态作为自然对于人类功能的体现是自然界所兼有的,也是同一自然介质所兼有的。以森林为例,我们不能认为这片森林具有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它林副产品等资源功能,那片森林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容纳废弃物、减低噪声和提供生存游憩空间等环境功能,还有一片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而应认为同一片森林同时兼有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一旦人们为了获取木材和其它林副产品而大规模砍伐森林,则不但其资源功能遭受破坏,其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也必将遭受相应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破坏资源就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保护资源就是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十报告做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的论断,其道理就在这里。

三是指它们之间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这里说的转化,主要指资源、环境、生态在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中的地位的转变。就是说,它们在人与自然功能关系中的地位会随着人类社会不同的时空条件而发生变化。还以森林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处于大规模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凸显,森林的资源功能被摆在第一位,木材生产成为当时林业建设压倒一切的任务。而几十年后的今天,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人们又意识到“生态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对森林的第一需求”,国家也相应做出了“林业建设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战略调整,森林的生态功能也取代资源功能而成为了首要功能。

在笔者看来,十报告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并做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判断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重点任务的部署,正是上述资源、环境、生态相互关系的体现,也可以说是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正确运用和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此前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生态”的科学涵义及其相互关系往往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其主要表现是将“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即将“生态”混同于“环境”。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自然生态系统”属于“环境”的范畴,是“环境”的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属于“环境保护”的范畴,是“环境保护”的一部分。如此等等。

人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种将“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的情况在学术理论界和实际生活中都时有发生。

有资料显示,在学术理论界,这一情况起初是由某知名学者在五届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的发言引起的。当时,针对草案中“保护生态平衡”的提法,该学者认为,“保护生态平衡”不够确切,建议改为“保护生态环境”。从此,“生态环境”成为一个将“生态”与“环境”联结在一起的新名词。

本来,在该学者提出“生态环境”这个新名词后,如果将其视为联合词组,即将其理解为“生态、环境”或“生态与环境”也是可以说得通的。但随后的情况却是:在我国一些官方文件和新闻出版物中广为流传的“生态环境”一词,往往被误用或误认为偏正词组的“生态环境”,亦即“生态的环境”,这就把生态与环境的关系弄混淆了。譬如:

2003年,在我国的一个对外文件白皮书中就曾出现过作为偏正词组的“生态环境”一词,在译成德文时,就曾经遭到德国人的质疑。

后来,有些学者又在学术论文中主张将“生态环境”一词的含义“归总为‘环境’”,在这些学者看来,“生态环境”的准确表达是“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是“广义环境的一部分”,因而按照这一逻辑,也就可以将“生态环境”归总为“环境”。

此外,在研究分析20世纪中叶以来出现的全球性资源、环境、生态危机时,更有许多学者把“生态危机”包含于或归结于“环境危机”,因而在文字表述上只将其称为“环境危机”,而忽略自然生态系统出现的“生态危机”。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受这种把“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的模糊认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也常常把有关自然生态系统的事项混同于有关环境保护的事项。譬如:

在设立全面涵盖资源、环境、生态相关职能的“委员会”一类的机构时,只标明“资源和环境”字样而省略“生态”字样,致使人们误认为其中的“环境”已经把“生态”包含在内。

在区分政府内设机构的职能时,常常将诸如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乃至天然林的恢复与保护等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管理职能混同于污染防治等属于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能,致使一些干部群众对于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缺乏准确的把握,给相关部门的依法行政和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带来很大的不便。

在召开全面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关工作的会议时,只标明“人口、资源与环境”字样而省略“生态”字样,实际上也是误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混同于环境保护工作,致使承担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职能的部门无权参加这类会议或者无权在会上发言;

在探索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过程中,只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损失的因素纳入其中,而将生态因素混同于环境因素,或者将生态因素归入环境因素,致使生态效益、生态价值、生态补偿在该核算体系中未能得到应有的体现(令人高兴的是,十报告在谈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时,已经明确要求“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其中的“生态效益”、“生态价值”和“生态补偿”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了“生态”因素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对照本文前述将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十报告和报告所依据的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们不难看出,所有这些只讲资源、环境而不讲生态,或者将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的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都是同上述十报告的精神不相符合的,也是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事实上,十报告对资源、环境、生态的全面、正确、完整表述,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对现实中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的有力澄清与矫正。因此,笔者有理由期盼并相信随着全国范围内学习贯彻十热潮的深入开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将有望逐步得到澄清和改变。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毕竟人类的思维习惯是很难改变的。由于某些习惯思维的惯性作用,人们也很难设想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会随着十的召开而很快改变,弄不好还可能在一定时期继续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因此,笔者认为,尽管十报告已经做出了不同于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的明确表述,人们对此问题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仍应引起适当的注意。

我们如此强调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是因为真正弄清这三者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贯彻落实十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涵义,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主要体现是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以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社会。我们从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上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联系和区别,就能更加自觉地把资源、环境、生态并列为人类生存繁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自然要素”,同时给予高度重视,进而更加自觉地搞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更加自觉地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如上所述,根据生态学原理,资源、环境、生态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不同功能关系。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生态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会懂得资源、环境、生态的状态如何事关人类社会的资源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进而懂得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是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和谐的标志,“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则是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恶化的体现;就会懂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上述“严峻形势”已经不是仅仅涉及资源、环境、生态中某个单方面、局部性的一般问题,而是全面涉及资源、环境、生态的全方位、整体性的严重问题。这对于全面增强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忧患意识,大力增强人们积极应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人们自觉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列,无疑有着重要作用。

第三,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全面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过去,由于人们对资源、环境、生态的联系和区别存在种种模糊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全面落实。正确认识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就为全面落实十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促使人们更加自觉和努力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重点任务。譬如,懂得了资源、环境、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三个关键词,就会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保护这三项任务都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予以推进,并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为这三项任务的落实提供重要保障,再不会只重视其中的一项或两项任务而忽视其他任务;懂得了资源、环境、生态的联系和区别,特别是懂得了生态和环境的联系与区别,就会在思想上切实加深对十报告关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一指示的认识并将这一指示落到实处,而不会再将生态系统保护混同于或归结于环境保护;懂得了资源、环境、生态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就会切实提高对十报告关于“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科学论断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从而更加自觉地把十报告关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重要部署落到实处,进而从资源节约入手,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为全面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姜春云主编: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

4.〔英〕A.麦肯齐等著,孙儒泳等译: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美〕K.A.沃科特 J.C.戈尔登等著:生态系统——平衡与管理的科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丁圣彦主编: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戈峰主编:现代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曹克瑜: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核算框架与实现途径研究,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黄秉维:陆地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研究——黄秉维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邵青还:“生态环境”在德国有争议,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4月9日

11.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工程院院士建议(中国工程院政策研究室编)2005年第7期(总第93期)

12.严耕、杨志华著: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9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

在全球环境危机加剧和家园意识觉醒的背景下,生态教育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兴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顺应环保趋势融入生态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由于家园意识不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尚未树立进行生态教育的理论自觉,缺乏规范性、指导性和开放性,面临教材、师资等资源匮乏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通过理论灌输、案例呈现、情感体验、生活实践等系列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环保态度和价值观,深化了家园意识和情感,提升了生态道德和素质,培养了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关键词:家园;生态;生态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4.015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4-0072-05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高速狂飚的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种顿失家园的迷惘与焦虑情绪弥漫开来。在对危机的反思中,人们的家园意识逐渐觉醒,环境观念得以确立,生态教育蓬勃发展,新的文明形态应运而生。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被列入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教育也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上世纪90年代至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围绕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对生态问题给予不同于传统视角的人文关注并试图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质,进而养成持久的生态行为习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生态教育具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家园意识”。这是因为, “家园”与“生态”这两个概念具有的天然内在联系,从语义上看,“生态学”(ecology)中的词根 “eco”在希腊文中即为住所、栖息地之意。缺乏家园意识,不可能对大自然心存感恩,也不可能建立长效的生态行为机制。为此,笔者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融入家园意识,在提升学生的生态素质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20世纪家园意识的觉醒与生态教育的展开

“家园意识”是人们对自己栖息之地的主观认识,包括对什么是家园、如何对待家园等问题的回答。人类的家园意识古已有之,例如华夏文明中根深蒂固的安土重迁、故土意识、宗族与家庭观念等,而《圣经》中关于伊甸园的描述则是古代希伯莱文化中关于家园意识的宗教阐释。农业时代人们开始了改造自然的征程,但在几千年的农业文明里,由于人类的活动能力有限尚未打破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这种家园意识大多不自觉地局限于狭小的范围之内,尚未具有形成广泛的全球视域和深刻的理论自觉。

进入20世纪,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扩展了人们的眼界,家园不再只是一方狭小的庭院而具有了世界意义,同时工业化进程加剧所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精神心灵空虚等负面效应日益严重,家园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成为正在远去的一处净土。正是在汹涌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现代人的家园意识逐渐觉醒。海德格尔最早在哲学、美学领域阐释了“家园意识”:“在这里,‘家园’意指这样一个空间,它赋予人一个处所,人唯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1]在这种存在论哲学中,人与世界原本处于本真的“在家”关系,席卷一切的现代化打破了这种诗意的栖居,人与世界本真联系被扭曲,人们普遍产生一种“无家可归”之感,工具理性的膨胀、科学技术的发达使得这种无家或失去家园的状况更为严重:“许多德国人失去了家乡,不得不离开他们的村庄和城市,他们是被逐出故土的人。其他无数的人们,他们的家乡得救了,他们还是移居他乡,加入大城市的洪流,不得不在工业区的荒郊上落户。他们与老家疏远了。而留在故乡的人呢?他们也无家,比那些被逐出家乡的还要严重几倍。”[2]可见,“家园意识”的觉醒源于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而正因为其切中了20世纪最深刻的时代命题,所以成为新兴的生态美学中最重要的内涵,其中“不仅包含着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而且涵蕴着更为深刻的、本真的人之诗意地栖居的存在真意。”[3]

20世纪中期,英、美、日等发达工业化国家连续发生一系列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环境污染事件,使人们的家园意识与环境危机、生态观念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著作《寂静的春天》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关注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可能对生物与环境产生的巨大危害。此后,西方生态批评和生态理论日益兴起并快速发展,试图通过理论建构找寻人们失落的家园。“生态理论是一种直面人类现实处境的实践理论,它关注现代化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矛盾和生存问题,以及这些矛盾和问题对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4]可见,现代生态理论一开始就是围绕人的生存家园展开的,关注生态是为了寻找家园,而家园的重建与维护离不开生态保护。“家园”与“生态”这两个概念在经历了工业文明造成的长久分离后,被重新自觉地联系在一起。

在这一背景下,生态教育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态教育或教育生态化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5]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围绕生态保护、家园重建等问题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指出人类要对生态问题有共同的认识,各国政府在推进世界生态教育过程中要加强交流与合作等。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纷纷在中小学及高校中开展日趋规范的生态教育,许多国家将生态教育的相关课程设为本科教育阶段的公共必修课程,为生态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美国高校围绕生态环境研究开设了“地球自然系统的基本功能”、“人类活动与环境持续的相关性”、“持续生活方式的实践”、“支撑环境持续性的政策方略”等齐全的课程门类。[6]生态教育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趋势表明,“世界生态教育正朝着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教育生态化的新时代已见端倪。”[5]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在生态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但在初始阶段仅限于在少数综合性高校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80年代以后一些大学才开始面向其他专业学生开设生态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然而长期以来,受文理分科及专业观念的影响,生态教育一直被认为是生态学专业的内部任务,并未引起其他专业尤其是人文专业的重视。1991年国家教委开始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大学生国情教育的内容之一,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国家生态意识的逐渐自觉,特别是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7]的要求后,生态教育在高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尽管如此,我国高校生态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公共课程的普及率较低,进行生态教育的师资队伍薄弱,生态教育的课程体系还有待完善等。”[8]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学工作中,笔者也观察到,许多学生对我们赖以栖居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受严重破坏这一事实并未足够警醒,家园意识不强,家园观念狭隘,家园情感淡漠。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包括生态素养的主要渠道,在唤醒学生家园意识方面尚未取得突出成效,原因在于: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尚未充分融入家园意识,在生态教育方面缺乏规范性、指导性。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于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进行素质教育,其中并未明确要求其进行生态教育。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未能充分融入家园生态意识有多方面原因,但是若能在指导性纲领文件中明确提出这一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无疑会对生态教育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有更深刻认知。此外由于高校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应不应该将生态教育纳入课堂、将哪些生态教育内容引入课堂以及如何进行生态教育等问题上,具有较大随意性,尚未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难以形成持续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完整体系。部分高校的学生会组织可能会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纪念日开展相关宣传,但这些昙花一现的教育活动由于持续时间短、覆盖面有限等原因往往效果并不明显。这就日益呼唤承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任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尽快形成良好的家园认知,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习惯方面自觉担负起应有的职责。

二是学科之间相互割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性地吸收和传播生态知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专科为主、综合为辅的办学格局,从而从宏观上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纵向的系、室建制则从微观上对学科的交叉渗透起到了抑制作用。”[9]这种抑制作用表现在生态教育上,一方面不利于生态学基础课程跨学科、跨专业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吸收生态学相关知识,从而不利于家园意识的培养和生态价值观的建立。生态教育涉及生态知识与生态价值观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但就当前高校乃至全社会而言,生态教育关注的更多是前者而非后者,这是非常狭隘的:“在生态教育目标取向上,如果只是片面强调生态知识和环保技能的传授,而忽视生态意识、环保态度的培养,其结果将导致学生因缺乏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关爱意识而不能自觉地把自己掌握的生态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生态环保行动。”[10]在培养家园意识、建立生态价值观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特殊优势,如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能源短缺、家园破坏等严峻的形势问题,结合典型的环保案例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等。

三是教材和师资力量缺乏,在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生态教育的资源需求方面形成了一定障碍。目前我国生态教育在教材编写、著作出版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目前高校关于生态教育的出版物中,大部分着眼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偏重于技术或应用层面,对家园生态的人文意蕴和社会功能关注不够,对人们生态心理的转变、生态道德的培养、生态行为的矫正、生态价值观的建立等不够重视,对生态与政治、经济、科学、道德、社会等的关联未能充分揭示。优质教材资源的缺乏,导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融入生态教育不可避免地遭遇“瓶颈”尴尬。与此同时,绝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生态教育或培训,教师队伍内部也存在着生态素养不高、家园情感不强的现象,无法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生态教育的现实需要。作为教育活动中最活跃的主体力量,教师自身的生态家园观念对学生的环境态度影响极大,因此,加大两课教师的培养力度,升华他们的家园情感,丰富他们的环境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态素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生态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高校思想政治课唤醒家园意识、提升生态素质的实践探索

1.注重理论灌输,了解家园观念

大学生家园意识淡漠、生态观念欠缺具有多方面原因,但深层根源在于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缺乏深刻认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融入生态家园意识,就必须结合各自侧重点对学生进行多视角的生态知识传播与家园理论灌输。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讲授联系与发展这一辩证法基本原理时,可以结合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生态系统内部和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向学生阐明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息不止的生态家园,人类文明的延续必须以健康的自然生态为基础,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有利于实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上讲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时,结合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优缺点,阐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和内容是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推进高新技术发展,解决目前经济建设的生态瓶颈问题;在讲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结合西方兴起的“乐活”文化、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等,引导学生树立勤俭、节约、循环、适度的绿色消费理念,宣传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从我做起保护地球这一人类的生态家园。在《形势与政策》课上结合一系列具体数据,向学生指明我国正面临严峻的能源危机、恶化的环境污染与脆弱的生态家园,使学生增强危机意识,从而节约能源资源的消耗,理解、支持并宣传国家节能减排等政策措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平等的生命观,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向学生讲解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生态保护和家园建设的历史进程等等。

2.利用经典案例,深化家园意识

理论知识虽然深刻,但由于缺乏感性形象不够具体,甚至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因此,有必要结合一些经典案例,使学生在生动的感性形象中进一步了解生态知识,深化家园意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重点展示了三个案例,即法国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台湾大爱电视台制作的系列片《荒漠下的真相》及日本垃圾分类的模范小镇上胜町。《家园》由法国摄影师兼生态学家阿尔蒂斯·贝特朗耗费15年、历经54个国家取景拍摄制作而成,自2009年世界环境日上映以来,已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放映。影片通过一幕幕极富震撼力的画面展现地球的演变过程,用简单而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虽然人类存在虽然只有20万年,但人类活动却打破了地球40亿年来固有的平衡,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物种灭绝,人类正在破坏自己的家园。只有从现在起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才能拯救我们的家园于危难之中。《荒漠下的真相》是一部探寻楼兰古国古往今昔的系列片,其中第二集重点讲述了现代科考队关于楼兰古国消失之谜的新发现,即不加控制地砍伐树木致使水土流失,不顾环境特点种植需水量高的外来农作物,加之水系变化和战争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赖以生存的家园根基被摧毁,最终导致楼兰由绿洲变成了荒漠。科考队通过考证得出这一结论后无不扼腕叹息,深切感受到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延续和发展。日本上胜町是位于日本德岛县上的一个人口仅两千多人的小镇,因其模范细致的垃圾分类举世闻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环境保护专家到这里参观考察,世界性的环境保护会议也选择在这里召开。这三个案例覆盖古今,既渗透了全球视角的大家园意识,也涉及了具体细微的小家园典范,既有正面经验,也有反面教训,既生动形象,也发人深思。通过观看并组织课堂讨论,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生态理论,深化了家园意识。

3.重视感性体验,升华家园情感

家园既涉及广义的人类生存根基的地球家园,也涉及狭义的个体日常生活的一方庭院,而前者由于太过宏大难以被个体所经验,只有个体生活范围内的家园、家乡才能激发人们深切的情感体验,进而升华为对人类整体家园的关爱之情。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专门设计了一次题为“由家乡到家园”的实践课程,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成长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家乡生态环境变迁,分析自己家乡生态改变的具体原因,并对保护家乡生态环境提出合理建议。实践课获得了热烈反响。来自不同省市的学生通过积极搜集数据、资料、图片,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描述了自己所观察到的家乡生态环境近十年的变化。许多同学都感受到自己的家乡正在遭受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工业排放废气、废水和废弃物,有人认为是近年大规模城市建设导致原本和谐的家园蒙上了灰尘,还有人指出现代人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等等。通过整合各位同学对多个省市生态环境变迁的介绍,学生们认识到不仅我们自己成长的小家园正在失去原有的和谐,而且整个中国甚至地球这个大家园也正在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通过把对自己家乡炽热的情感升华为对人类家园的热爱,学生的家园视野更为开阔,家园意识更为明确,家园观念更为开放,家园情感也更为深切。

4.强调生活实践,守护美丽家园

生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生态知识和环境意识融入日常行为,践行环保观念,养成生态行为,保护人类家园。大学生正处于智力、情感、道德、人格等的形成发展稳定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生态素养的提升,而且能够对周围产生积极影响,带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这就需要引导他们将积累的生态知识和沉淀的家园情感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从我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从关爱教室、宿舍、校园等小家园进而扩展到关爱家乡、国家和整个人类家园。心理学认为,同一种行为只要不断重复就能形成习惯,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要向学生灌输生态知识外,还需要在课堂内外经常提醒学生实施具体的生态行为,如课后自觉带走垃圾、随手关灯关闭电源、节约用水、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自觉宣传环保理念等等。同时,教师也需要以身作则,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等低碳生活方式,带领学生体验简单朴素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依照生态伦理及生态道德要求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生态环境,使课堂中灌输的生态观念和家园意识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教育的根本课题是在于说明和回答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人生应该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11]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落实在日常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对家园的热爱才能转化为对家园的切实守护。

无需赘言,生态问题如今已是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就是对学生乃至全社会普及生态教育,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应回避也不能回避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推动人的政治社会化发展,引导人的价值取向,促进人的精神世界成长的同时,也使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启迪人们的精神世界,构建崭新的生活方式,发挥着引导社会道德风气的积极作用。”[12]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上,融入生态教育都是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超越。这一探索刚刚起步,需要我们从多角度、全方位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唤醒学生家园意识,提升学生生态素养,为保护环境、守护家园承担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德]马丁·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5.

 

[2]海德格尔选集(下册)[M].戴晖,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234-1235.

 

[3]曾繁仁.试论当代生态美学之核心范畴“家园意识”[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8.

 

[4]王青.生态文学批评: 家园意识与理论自觉[J].齐鲁学刊,2013(3):157-160.

 

[5]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2004(2):52-55.

 

[6]方炎明.美国高校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4(2):61-63.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4).

 

[8]朱江.生态教育与高校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48-250.

 

[9]文传浩,等.论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J].生态经济,2001(5):17-19.

 

[10]刘文良.当前高校生态教育的困境与超越[J].教育与现代化,2008(4):29-34.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 环境法 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一、生态文明的概述

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脱离了野蛮,并向文明时代迈进。谈到文明,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其实,文明不止限于这两种。还有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显然不是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同一种文明形态①。当我们说“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时”。没有人会怀疑生态文明的目标意义。

(一)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首先,生态文明并不是出自人类的理想,也不是某个学者杜撰出来的。而是人类无奈之下的选择,也是历史走到今天必然发出的呼唤。这种呼唤的发出时因为人类追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过度贪婪的利用自然。然而,生态文明不是对更高的文明的向往,也不是肆意的挥霍自然资源,而是对保护自然存在的生态的热切期望。以前我们对文明的追求都是以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的生产工具和加工制造的物品为象征物。并且理所当然地认为,越是能够生产出逼近自然的人造物,即越是能够生产出在自然面前体现人类强大力量的生产工具,经济越发展文明程度就越高, 从不考虑生态因素。

(二)生态文明概念界定

目前,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学术界无统一的定论。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变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变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②。生态文明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的反映,是人类与自然协同进步、共同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文明体系内部,两大文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早已为人们所熟识,而要想使人类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精神文明得到发展和丰富,就必须首先建设好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为支撑、缺一不可。

(三)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

笔者决定写此论文的起初,还没有分清楚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两者的涵义。通过整理一些资料得出。所谓生态安全是生态环境安全也叫生态安全或环境安全,是指实现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处生态环境,保持土地、水源、天然林、地下矿产、动植物资源、大气等自然资本的保值、增值、永续利用,避免因自然衰竭资源生产率下降,环境污染和退化给社会生活和生产造成短期灾害和长期不利影响,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我们前面也已经论述了,生态文明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然而何谓生态安全,已经很明确了。

二、生态文明下环境法修改势在必行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对环境方面加快了立法的步调,短短的30多年间,先后制定了多部环境法律和相关资源法律,如修改刑法,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条文;包括《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多部环境法规和环境规章,初步形成了生态保护及管理的法制体系。2008年,环境法制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再次审议的侵权责任法首次对环境污染责任做了专章规定。

(一)现行环境法律的立法思想对生态文明的忽视

环境法已经成为新型的独立部门。生态文明承载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理想思考。他的实现需要我们付出努力,这种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从物质生产方式到政治,法律及社会文化观念的整体转变,从这个意义上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政治、经济、法律和道德的全部生态化。目前,现行的第一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与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制定本法。立法思想最多也只能算是关注了生态安全,对于生态文明只字不提。

(二)环境保护部门过于分散

多头、纵向、分散的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体制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现行法律第七条规定,国务院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保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路、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三)公众参与的效果不佳

现行法律只是笼统的说公众参与,但是对于如何参与,有些什么权利都没有做相关规定。《环境保护法》的缺失使人们的正当诉求得不到满足,这也是是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的原因之一。环境属于公共物品,环境污染可能对不特定人的利益造成侵害。因此,公众期待环境得到保护,同时也期待投身于环境保护之中。

三、在生态文明下对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思考

《环境保护法》自从1989年制定以来,在那么长的时间内没有进行过修改,然而,目前对修改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新型文明,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强调把人类自身的进步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有效结合起来,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在客观上要求直接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法必须实现角色转变,即从一个被动的环境危机应对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生态社会服务者,而这必然会促使境法在基本理论和制度设计方面进行自我变革 。

(一)立法过程中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为生态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

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是生态已经遭到破坏或者受到威胁,生态文明的建造是顺从,是适应。那么生态文明背景之下的法律也应该是适应性的法律。由于我国目前法律的发展现状,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时可持续发展未能成为其立法的目的。我们知道生态文明下的立法首先应该考虑的是 人类惯常的开发自然的活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所以,我认为有必要修正生态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是生态文明的思想得到贯彻。

(二)统一监督管理

现实生活中,由于环境保护部门过于分散,难以树立整体观念。遇到环境污染事件,各个部门相互推诿,互推责任。这也是环境污染事件得不到及时追责的原因,也为环境污染事件屡治不减埋下伏笔。因此,亟须一部高位阶的基本法以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理念和基本思想将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统合起来,以达成立法总目标的一致。

(三)积极调动公众参与力度

现行环境法只是简单的规定公众参与原则,没有规定如何参与,参与的程度,当公众的环境权受到侵害时,是否可以作为原告提讼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进行规定。我认为应该以后在修订《环境保护法》的时候应该对公众参与明确化,我认为公众参与应该包括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公众的环境决策权、公众的环境诉权。所谓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公众有获取相关环境事项的权利,任何机关和个人都无权进行干涉与阻止,当然,相关信息公开主体应该将有关环境的相关事项进行公开。

参考文献

[1]徐祥民《被决定的法理―法学理论在生态文明中的革命》 ,载于《法学论坛》2007年第1期。

[2]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6):66-69究,1998(6):66-69.

[3]陈家刚.生态文明与社会公平[N].中国环境报,2007-10-18.

注解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11

一、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指南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内容博大精深,涉猎十分广泛。他以高远的历史眼光、开放的国际视野、深邃的辩证思维,全面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再认识,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再探索。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产力理论。马克思认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具有客观性和先在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关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统一,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精辟总结。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指出,不仅自然界是劳动者的生命力、劳动力和创造力的最终源泉,而且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指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一科学论断把自然生态环境纳入到生产力范畴,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内在属性的重要地位。这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史上,还是第一次。

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历史上,作为西亚最早文明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文明自此光辉不复。而东方文化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理思想让中华文明亘古绵延5000多年。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这说明,生态文明是相较于工业文明更高级别的文明形态,符合人类文明演进的客观规律。对生态与文明关系以及人类发展阶段的深刻阐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党对生态环境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人民主体性思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生态文明建设始终饱含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他关于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等重要论述,把党的根本宗旨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现实期待、对生态文明的美好憧憬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主体性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生动诠释。

辩证思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典范,他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论述饱含着辩证思维的鲜明特点。他形象地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比喻成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主张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他用鲜活的语言指出,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

系统思维。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单独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底线思维。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好处着眼,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坚持底线思维,是党的十以来不断告诫全党的基本思想方法,是我们应对错综复杂形势必须具备的科学方法,是推动新一轮改革的治理智慧。生态红线是不能超出的界限、不能逾越的底线。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底线思维为指导,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三、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战略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动力、根本保障和前进指引。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追求。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满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产品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从现实看,生态产品短缺已经成为木桶定律中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我们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保护生态的理念在全社会得到认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深化改革。最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动力,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抓紧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禀赋、主体功能定位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

生态与环保论文范文12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教育;生态危机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205-02

当前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热点话题,“关注生态即关注生命”成为时代最强音。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环境教育有快速发展,部分高校陆续开设了与环境教育相关的专业、课程。尽管环境专业的设置和专业高校的开设对于培养环境专业人员、树立环境意识、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就环境教育的普及性而言,环境专业和专业环境高校的教育受众面是极其有限的。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本内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利用其有利平台,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教育的意义

生态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进行生态理论、生态知识、生态技术、生态文化、生态健康、生态安全、生态价值、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工艺、生态标识、生态美学、生态文明等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通过生态教育使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本内容、健全和培养高尚人格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的精神动力。说到底,生态危机是人与人、人自身的关系危机。资本市场下,一切都被资本化,人成为资本的化身,或者说人本身就是资本,追求资本最大化成为每个人的人生目标,社会成为每一个人的战场,人与人之间原本应有的温馨、和睦、相互帮助变为猜忌、冷漠、尔虞我诈。“他人就是地狱”,“人与人之间是狼的关系”,一定意义上成为现实社会的写照。资本异化了人,也异化了人的生产和消费,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规定。”1

消解生态危机,人类必须对自己作重新规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生态链的上游,表征着“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和政策制度、体制、法律等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于对人的内心思想的完善、提高,通过教育,使人从内心深处认知、认同,由自在提升至自为、自觉。政策制度、法律、秩序等只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并且无论政策制度、体制、秩序、法律的发展多么健全,依旧有漏洞可寻,都无法给所有可能的偶然性事件提供指导。只有当人从内心深处认知、认同,那么外在的约束、规范完全可以免除。

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发展问题上,从生态的角度,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增长有限论”。自然的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人类要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停止科技的发展,甚至抛弃科技发展的已有成果;另一种观点是“增长无限论”。通过不断发展的新科技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发展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必要条件。妄想抛弃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退回到低物质水平的生活时代,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同样地,臆想通过科技的新发展、新创造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一切问题,也是盲目的。正确的途径是转变发展理念,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观引领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为政治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却忽视了政治、经济的支撑――生存环境;只顾经济、政治、科技进步等片面利益,把人培养成“经济人”、“政治人”、“科技人”,却没有顾及到人也是“自然人”。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走出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教育内容,加强环境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设定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在《共产党宣言》这样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种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需要、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生态危机是由人长期片面发展导致的结果。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是转变人的片面异化发展为全面自由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立足于人类并且尊重生态、关心个人并且关心整体的人,培养着眼于当前并且思虑未来,追求生态和平、生态正义、生态幸福的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教育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生态教育并不乐观,普遍存在大学生生态意识偏低现象。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存在生态缺位。

第一,教学内容泛意识形态化。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加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认知教育。然而,现实中,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长期被一种单一政治性、工具性的话语色彩所笼罩。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党性,它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社会成员施加意识形态影响,使其形成本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不能成为政治的奴仆、经济的婢女。尤其在生态危机四伏的今天,关注生态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使命。

第二,生态教育被边缘、忽视。就课程自身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涵丰富的生态教学资源,在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和生态价值观形成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儒家、佛家、道家的深邃生态智慧;《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等。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偏于简单,理性说教多、情感体验少,收不到实际教育效果。

第三,生态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多采用的是注入式、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双方成为一种单向凝视,这种单向凝视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即教育者往往以知识的占有者自居向被教育者灌输,导致人的主体性的失落。生态教育不仅仅是知性教育,也是情感教育。为此,应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方法,如知识性讲授、图片展示、视频观看、实地体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核心的一种社会性教育实践活动,致力于通过促进人之崇高精神境界的自我塑造和生成而提升人的存在,其根本价值诉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对大学生加强生态道德、生态责任教育,自觉确立科学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人生观,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教育的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因此,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化生态教育,健全和培养生态人格,实践生态行为,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协调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牢固树立生态理念。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控制与被控制、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平等和谐关系。对人而言,自然具有根本性、奠基性,人依存于自然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和人一样,自然同样具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生态道德素养。在课堂上,进行“球情”、国情教育,使学生形成一种生态自觉,懂得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产力的有力支撑,从而进一步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在教学方式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生态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并进一步转化为生态行为。

其次,深入挖掘课程的生态资源。就课程自身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涵丰富的生态教学资源,在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和生态价值观形成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儒家、佛家、道家的深邃生态智慧,让学生体验中华民族悠久的生态文化资源,把握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同时,可以结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讲、典型环保案例的分析来强化学生的生态法制意识,引导学生将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觉意识和文明习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生态理论、异化理论等。通过深入挖掘,系统梳理,在理论上使学生形成更为细致、全面的生态认知体系,在实践上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生态行为。

第三,发挥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理论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显示它的力量。生态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课堂和书本上,必须深入到实践,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当前生态环境的严峻和生态教育的重要,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功能,增强学生生态体验,培养、提高大学生生态实践能力。如,让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要做生态环保知识积极的教育者和传播者,让更多人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组织学生观看生态电影,举办摄影、征文、演讲、绘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环保的科学知识和法律法规,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关爱生态、保护环境的氛围。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环保调研,加深学生认知、认同。

最后,营造校园生态大环境。高校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校园生态环境如何直接影响高校生态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生成。高校校园生态化需要全体校园人共同努力完成。为此,必须动员学校一切力量,包括教学、行政制度、后勤建设等,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态校园。具体而言,要运用生态化理念设置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设计,让校园成为绿意充盈、人文和自然景观和谐布局的生态示范区,唤起学生深层次的生态意识和行为。同时要加强校园人文建设,运用校园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介宣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定期聘请环保专家进行环保知识讲座,普及生态知识,自觉抵制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物质至上等思想侵蚀。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