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产业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

时间:2022-04-26 16:18:44

生态产业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范文1

(一)发展农村生态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求

新农村建设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正式提出的,并且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来协调推进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国经历了数百年的稻作农业史,但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塑料地膜的污染,乡镇企业、工厂大规模发展而产生的生产废弃物,以及不节制的农业生产带来的水土流失、森林植被破坏、草地退化等等,都为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难以修复、回旋无力的难题。如果不加以紧急治理,大力发展农村生态产业,那就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背道而驰的。反之,发展生态环保的农村产业,在保证农村GDP的同时,实现了农村生存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双重优化,也才能有效、可持续的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发展农村生态产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步骤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和主体,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要以农村的现代化为基点。而新农村建设也仅仅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第一步。中国的农村现代化,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更是要提高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着眼于“三农”,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去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是真正实现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农村长效永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村生态产业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创收,更是给中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动力,为农村建设添加了和煦环保的色彩,帮助农民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运用和再生。

二、农村生态产业的主要类型及发展现状

(一)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强调“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的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使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便开始试点发展生态农业。历经三十多年,我国的生态农业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懂得因地制宜地利用先进科学技术,集中开发农业生产各种要素的最优组合,可持续地利用资源的立体系统。当前国内推广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有14种。比如根据地形、海拔所造成的环境差异而进行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复合种养模式;利用水陆交接、山地平原交接等各种地形交界处的边缘效应,适应生物多样性特征而开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北方防治沙化的乔木防护林和人工草地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闲置时间和家庭剩余劳动力的庭院生态农业模式,有效地结合了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实现了每一寸土地和资源的高效利用。除了上述的几种生态农业模式外,还有生态食物链模式、农林复合系统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开发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等等。我国的生态农业是农、林、牧、副、渔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复合农业系统,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带来的生态破坏,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已经产生危机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民增收,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有效途径,更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农村生态工业

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农村面临着城市工业转移和农村大规模开发的双重境遇,这为我国的农村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为农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我国的农村工业主要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或个人所有的乡镇企业构成。一般的乡镇企业规模小但数量多,带动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也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全国的工业发展有极大的贡献。我国的乡镇企业涉及工业生产的各个门类,从而导致了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面广且种类繁多。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的固体废物排放1.8亿吨,工业粉尘排放1325.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41.1万吨。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污染损失值超过50%,乡镇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主体。因此,农村的生态工业是从防治污染和生态建设两方面来进行的。防治农村工业污染,主要通过严格管理乡镇企业污染源,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污染企业进行限制治理和关停处理,对乡镇企业所在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管理,推行洁净的生产技术等等。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农村生态工业园,合理布局乡镇企业,来建设农村生态工业。如对农村的工业区进行科学规划,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并建设有辐射能力的农村经济、文化中心。除此之外,对乡镇企业进行功能区分,如将废弃物排放多的企业建设在水源地的下游,污染严重的企业建设在远离村民聚居地的地方等等。

(三)农村生态旅游

农村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只有农业产量和产品经济,还包括服务化的农业,农村的生态旅游就是其重要体现。生态旅游是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具有学习、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农村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要建立在科学指导和村民共同规划的基础上,以确保不影响正常、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因地制宜、注重个性品牌战略的同时,也需要开发有度,不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福建省永安市天宝岩保护区村落古木参天,溪流密布,瀑布成群,有极高的旅游价值。为了不破坏生态环境,又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利益,这个村在保存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进行系统的改造,包括村落环境的整治,道路的铺设和整修,农田景观的设计,院落房舍的卫生改造,以及对农民的培训、组织和管理方面。另外对已经发展成熟的农村旅游地,也要推行生态旅游的方式,以期做到缓解旅游地的生态压力和环境污染,给予其休养恢复的空间。安徽省黄山市拥有举世瞩目且保存完好的徽派原始村落宏村和西递,黄山风景区的实际承载力为10324人/d,而实际的旅客接待量却远远超出了其生态环境承载力。因此,在黄山村落地区,实行更生态的旅游规划,分散空间和时间上的客流,对此地的生态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农村生态园区规划

这里的农村生态园区主要指农村生态家园和少量的农村生态工业园,两者都是把生态生产纳入一个系统进行,都是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向协调发展的典型模式。2000年3月,农业部以生态家园为建设目标,制定了家园富民计划。建设生态家园是以农户入手,利用农村可再生资源,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为原则,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而发展的农村生态经济方式。典型的技术模式有以沼气利用为主体的方式,如北方的“四位一体”、南方的“猪—沼—果”和西北的“五配套”都是联合改建了沼气池、畜舍、卫生厕所,使之成为一个系统来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了清洁的家居生活环境、无害的农业产品和丰厚的经济收入。另外还有对太阳能的利用和小型电源的利用等等技术模式。农村生态家园在布局上,也讲究因地制宜,西北风沙大的地方考虑风力发电,新疆是山、盆地相间的地形就发展绿洲农业。生态工业园区,是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将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寻求物质闭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的工业发展模式。农村工业虽然还多是规模较小的乡镇企业,但随着农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的工业水平和环保意识都将有质的飞跃,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态工业园一定会得到大力推广。科学规划农村生态工业园区,有助于系统帮助农村产业的发展,取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同时减轻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三、农村生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农村生态产业的认识尚不到位

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新时期的重要议题,围绕生态文明开展的各项研究、讨论、推广和发展也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水平和信息网络的缺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观念乃至生态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往往还是在走“先发展、后治理”或“只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计生态破坏”的老路子,致使经济是发展了,生态环境却一天天恶化。另者由于我国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养成农民各自为阵的习惯,缺乏公共环保意识。加之,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在推广、实践生态产业的时候,片面侧重技术的引进,忽视了对农民生态心理的教育和建设,使得生态产业的综合效益出不来。

(二)建设农村生态产业的项目选择困难

当前的农业生产有时会出现阶段性过剩的情况,由于不注重市场需求和农民的从众心理,盲目选择产品项目,导致生产出来的生态农产品面临买卖困难的窘境。而有些市场急需的产品得不到有效供应,有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村产业也没有开发出来。农民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教育背景的局限,很难科学把控生态农业生产包括项目选择在内的各个细节。还有一些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与当地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有冲突,而导致一些生态项目不被农民接受,无法真正得以实施。在甘肃省临洮县,当地的传统居住方式一是灶在厢房,难以与炕连接,二是当地迷信“灶王爷”不能进正房。这样的传统生活习惯就会对诸如生态家园建设中的沼气系统改造新技术的实施带来阻力,使之难以为继。

(三)建设农村生态产业缺乏实践耐心

由于农村生态产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造就了其发展具有长线性的特征。从农村生态产业的先期规划,到具体实践,再到中期管理,最后到产品销售,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较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广大的农民,都希望自己的辛勤劳作,能早一点收获成果,并且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所以,放弃选择生态产业,而从事更为熟知和见效快的农业生产。但这样缺乏实践生态农业生产的耐心,躲避先进生态农业的普及,是竭泽而渔,只会让现代农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实现不了惠及子孙后代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农村生态产业存在资金缺口

农村生态产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系统,无论于政府、企业、农民本身都有着重大的经济考量。先期的投入,不可能只靠单方面力量,农民、企业往往通过贷款的方式得到政府扶持,再投入大量的人力去建设。可是由于贷款的资金有限,步骤繁琐,有一定门槛,农民自身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就可能错失了贷款的机会,甚至主动放弃贷款的方式。而这些没有政府贷款又经济困难的农户,空有一腔发展生态产业的热血,是没有办法促成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的。

(五)农村生态产业在部分地区发展“过热”

生态文明建设,乃至生态产业的建设是当今最热的科学发展议题,相关的建设项目也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也有一些地区,在技术力量不充沛,硬件设施不到位,相关人才也严重缺乏,后续服务跟不上的情况下,也不考虑发展的条件是否成熟,大搞“政绩工程”,就盲目开展生态产业建设。这样不仅严重影响生态产业工程建设的质量,甚至有些建设项目发展到半路就夭折了,并且这种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只会引起当地农民情绪上的反感和抵触。

四、发展农村生态产业的若干建议

(一)加强生态伦理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权利观念

生态伦理意识,强调人们运用伦理道德的眼光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人们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的伦理意识能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实践活动。加强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教育,能引导农民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产、生活中承担一定的生态责任与义务,促成原先粗放型的农业生产向集约型转换,以及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民在农村生态系统中具有生态选择、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等各项权益。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农民懂得自主运用生态权利,才能最大程度上不损害自身利益,又达到生态产业的建设目标。生态伦理意识和生态权利观念的养成,能大大提升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程度,也同时有利于农村的道德、文化建设,是全方位实现生态农村的有效途径。

(二)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农村产业化的经营方式

市场需求无疑是产品生产最可靠的风向标,能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注重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运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市场,了解顾客需求,指导生态产业的项目选择和发展。比如,随着人们食物结构的调整,瘦肉型畜产品和草食性畜产品受到青睐,在畜牧业生产中,草食性牲畜将会得到重点发展,发展优质牧草就有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发展优质牧草的生态养殖和瘦肉型、草食性牲畜的生态放养就会带来不错的经济收益。但在农村生态产业发展中,农民由于信息相对闭塞,不是最了解市场的群体。然而,以销售和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产品销售公司和农村龙头企业是市场最敏锐的观察者。所以,公司、龙头企业、农户,通过签约合作,成为利益共同体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应受到鼓励。这样会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规律,帮助农民选择较好的产业项目,从而促进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结合各地区不同的自然地域条件和历史文化优势,有针对性地培育挖掘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生产特色村镇和特色农产品,如优质粮食、高山蔬菜、精品养殖、园艺农业、特色茶园、观光农业等,也是在当前新的历史环境中有长远市场潜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三)重视典型成果示范,培养生态产业发展带头人

由于农村生态产业具有长线性的特征,农民注重眼前利益,所以就容易缺乏实践生态产业的耐心。只有通过典型成果示范,让农民们看到农村生态产业带来的切实利益和好处,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劳动效率。2003年,为治理石漠化,促进荒山植被恢复,广西省平果县果化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当地开展生态农业,种植火龙果。到2011年,火龙果基地挂果上市面积达7公顷多,每公顷产约60000斤,产值达120万元,仅此项该屯人均增收达2390元以上。发展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也是帮助农民增收的好项目。防护林带一般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20%以上,增加土壤含水量9%;在它的防护范围内,可降低风速35%以上;在林带的影响区域范围内,牧草产量可增加100%~200%。广大农民了解到生态农业可以带来如此丰厚的经济回报,定会更加积极地投身其中。另外,农民容易受到感染从众心理的影响,多喜欢向周边的农民朋友学习。所以先引导一批对农村生态产业积极性高、抗压性好的农民优先发展。在这些带头人的带动下和先期成效的影响下,都会争先恐后、团结互助地开展农村生态产业的学习和建设。

(四)加大财政帮扶力度,做好政府管理和后续服务工作

生态产业论文范文2

1.生态性生态性是指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不仅具有文化产业链、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特性。这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基础特性。从文化产业不仅包括文化产业的生产、销售和消费,也包括文化产业衍生的餐饮住宿和旅游等产业,促使文化产业生态园形成一个文化产业生态链,实现自我持续发展之目标。2.特色性特色性是指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具有不同其他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为:一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与其他文化产业园在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运作方式上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存在的基础。二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间的差异性。不同的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除了具有一些基础性的文化特征,比如物质文化资源如寨门、风雨桥、民居和鼓楼等,关键是不同的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具有各自的特色,比如每一个文化产业生态园要具有自己的特色产业、特色资源和特色的创意产品等。这是不同文化产业生态园的生存之基础,也是文化产业生态园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更是文化产业生态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特色性是其所有特性中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特性,在构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特性。3.文化性文化是人类创造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性是指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所具有一切侗族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及其相关产业聚集的特性。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顾名思义,是充分反映侗族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及发展侗族文化产业生态链的园区。每一个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应该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也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丧失文化特色,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就丧失了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就丧失了其发展的动力和源泉。4.创新性创新是指变革、发展。创新性是指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要结合新时代新时期的社会需求而进行文化创新,促使其生产的产品符合社会的需要,促使其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创新性,主要表现为:一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内的物质文化资源的创新。采取现代新材料和新技术来建设具有侗族文化因素的传统建筑和传统手工艺产品,使得侗族传统物质文化具有时代性和科技性,能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侗族精神文化如侗族大歌、侗戏和舞蹈等的传统表现形式,使之具有现代文化表现的特性。三是利用现代新科学技术来发展以侗族语言为核心的广播电影和网络媒体等文化产业,创新传播和发展侗族文化产业的新形式。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主要表现为如上的四个特征,在黔湘桂侗族地区构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是否具有可行性,这是取决于现有黔湘桂侗族地区文化资源及相关政策,具体而言,构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可行性条件如下。

二、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可行性条件

(一)黔湘桂侗族地区拥有丰富的侗族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黔湘桂侗族地区拥有丰富的侗族物质文化资源,这些物质文化资源分布在侗族自然传统村寨。侗族自然传统村寨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寨门、凉亭、风雨桥、鼓楼和民居等资源因素。这些资源因素有机融合在村寨自然环境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侗族自然传统村寨在侗族地区是普遍存在的。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以侗族自然传统村寨为支撑点,围绕自然村寨人文景观为打造具有观光性的文化资源型文化产业生态园,这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发展物质基础。侗族精神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侗族大歌、侗族语言、侗族风俗习惯、侗族节日和侗族款文化等。这些精神文化资源,在不同的自然传统侗族村寨中拥有的程度会有不同。侗族精神文化资源所反映出的是侗族人追求和谐、团结、勤劳和勇敢的民族精神。有的自然侗族村寨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程度低,传统侗族文化资源在这些村寨随处可见,有的自然侗族村寨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程度高,传统侗族精神文化资源在这些村寨很难发现,侗族这种民族精神渗透于侗族村寨人的言行中。这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构建的精神追求。侗族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发展基础条件,丧失这一基础性条件,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就失去应有创建的必要性。

(二)政府的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得到中央和各地政府政策的支持。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即《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0年7月19日,文化部办公厅的《关于印发<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办产发〔2010〕19号);2014年4月16日,文化部办公厅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修订印发<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等。国家发展文化产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是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于政策支持。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下,地方政府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法规,以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黔湘桂三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了相应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2002年4月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政发[2002]10号)中制定了《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1———2010年)》;2011年5月17日,贵州省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文化产业的意见》(黔府发〔2011〕18号);2010年12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0〕63号)。这些政策法规,对黔湘桂侗族地区侗族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和发展起着政策支持,规范和引导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和发展。

(三)企业和民众的积极参与黔湘桂侗族地区拥有丰富侗族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是政府发展侗族文化产业及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基础资源。只要将通过创意和规划,积极引导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业资源,推动侗族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发展。这不仅需要企业参与,也需要民众的参加。企业是将侗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业资源的主体和转化者,同时也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当前黔湘桂地区侗族文化资源丰富,也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旅游景区,但由于文化旅游景区的文化产业单一、同质性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到文化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进行规划和引导,将文化旅游景区转变为文化产业多样化、功能多元且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生态园区,才能更好更快推动侗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这需要按照市场需求构建不同文化产业企业及相关的功能互补企业。企业在文化产业发展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中受益,促使其发展壮大。民众在侗族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同样获得受益,也会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建设。这需要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具有大众参与性,只要涉及文化产业领域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并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劳动或贡献的,都应该得到回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民众乃至一切积极因素投入到侗族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中。当前黔湘桂侗族地区民众对于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是积极参与且支持的。比如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百里侗族文化长廊”的规划和建设是得到当地民众支持的,而且当地民众参与“百里侗族文化长廊”建设的积极性较高。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和设计,一定要侗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规划和设计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文化产业项目体系,这有助于构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

三、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文化产业项目体系

(一)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文化产业项目体系的构成文化产业项目在不同文化产业生态园区会有所差异,凸显不同文化产业园区的特色。对于一个核心且具有多功能的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产业项目体系的构成,至少包括如下文化产业项目。1.侗族生态景观文化产业项目侗族生态景观,包括寨门、民居、鼓楼、风雨桥、凉亭和生态林等,这些文化产业项目需要保护或打造。侗族生态景观布局需要特定规划和设计,促使侗族生态景观文化产业项目布局合理,便于游客参观游览。2.侗族电视广播影视网络文化产业项目侗族电视广播影视网络文化产业项目,是侗族文化发展传承的核心项目。要打造以侗族语言为主要传播语言的侗族电视频道广播电台,电视广播文化产业是成为侗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性产业;同时构建侗族文化影视网络文化基地,形成侗族影视创作、编剧、制作和放映等侗族文化影视制作团队,也重视将侗族文化产品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传播,构建侗族文化宣传网站和网络中心。这些文化产业项目不仅是具有文化生产功能,也要具有文化旅游的功能。3.侗族戏剧舞蹈音乐文化产业项目侗族戏剧舞蹈音乐文化产业项目要求建立侗族戏剧舞蹈音乐的表演舞台,如剧院、音乐大厅等。侗族电视广播频道的演播大厅在设计时可具有侗族戏剧舞蹈音乐的表演舞台功能。此外,也可以搭建临时的侗族戏剧舞蹈音乐的临时表演舞台。4.侗族服饰手工艺品文化产业项目侗族服饰手工艺品生产和销售集中化、规模化和特色化。侗族服饰手工艺品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化,将侗族服饰手工业品生产作坊或微型企业进行联合构建具有一定设计、生产和销售的能力的中小型企业。侗族服饰手工艺品的设计既要符合侗族传统服饰手工艺品的因素,又要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注意运用新技术工艺来生产侗族服饰手工业品,使之符合新时期社会需求。5.侗族餐饮住宿文化产业项目侗族餐饮住宿文化产业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必备的配套文化产业。侗族餐饮应该具有侗族餐饮的习惯和特色,同时住宿建筑外观和内饰设计要具有侗族文化因素。此外,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内还应该有博物馆文化事业项目,博物馆主要陈列侗族人传统和现代的生活方式、侗族人信仰、物质文化设施及精神文化产品等。以供游客参观。

(二)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文化产业项目特征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文化产业项目的构建过程,一定要注意侗族文化产业项目应该具有如下特征,这有助于更好发展侗族文化产业。1.重视本土文化,适度植入外来文化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构建中,重视侗族本土文化产业的打造,将侗族文化因素或基因植入文化产业之中,也要适度植入外来文化,满足不同游客的文化需求。因此,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构建中以侗族本土文化为基础,适度借鉴外来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打造具有侗族文化基因且具有现代文化因素的文化产品,才能更好满足社会的不同层次需求。2.多功能园区产业多元化,单功能园区产业特色化多功能园区也称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园区,园区内的文化产业要多元化,发展具有不同且互补性强的文化产业,注意文化产业生态园区的功能定位,要促使多功能的文化产业生态园与单功能的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具有功能互补性,即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避免文化产业同质性。单功能园区的产业特色化和独特化是单功能的文化产业生态园的能存在且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否则,单功能园区的文化产业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就有可能被其他文化产业生态园区所取代。3.以文化旅游为主线,文化生产和文化创意为两翼以文化旅游为主线,文化生产和文化创意为两翼,这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区的功能定位。文化生产和文化创意是服务于文化旅游和发展侗族文化的。文化生产比如侗戏侗歌侗族舞蹈的创作和表演、侗族手工艺品生产和销售,是服务于文化旅游。还有侗族电视广播的平台打造和影视作品创造的目的,不仅服务文化旅游,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创新侗族文化。侗族文化创意,是基于侗族文化基础上,结合外来文化,运用新电子计算机技术,创造具有侗族文化元素的具有观赏性的文化产品或表演文化艺术形式。4.发展传承侗族文化,推动侗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构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目的是发展传承侗族文化,推动侗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因而,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具有事业性和市场性。事业性是指侗族文化生产生态园的构建为一项发展侗族文化的文化事业,为侗族地区人们提供文化事业服务。市场性是指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构建过程中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营利为目标,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市场行为。因此,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不仅承担发展传承侗族文化的文化功能,更重要的是还要承担通过文化产业来推动侗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功能。

四、构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政策建议

要构建具有上述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结合黔湘桂侗族地区实际,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

(一)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规划、引导和支持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构建过程中,坚持积极以市场为导向,就是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建设,利用市场力量以满足市场和社会对侗族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的需求的原则。政府在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中发挥着规划、引导和支持的作用。政府规划是指政府对侗族文产业生态园的地址和范围的规划、产业项目选择和产业项目内容的挑选等方面进行规划。政府引导是指政府将文化产业项目引导到原来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所规划项目的要求范围,不得因为企业的要求而改变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项目特征和性质。政府支持是指政府对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在土地使用、税收和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要积极规划、引导和支持(政府规划和引导是前提和基础,政府支持是关键和核心),对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政府做到精心规划,细心引导和充分支持,鼓励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建设,更好促进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特色生态景观为基础,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以建特色文化产业生态园为重点,注意单功能或多功能园区的规划与设计以特色生态景观是构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基础,这因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是以文化旅游为主线,特色生态景观自然是文化旅游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特色生态景观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对这两种人文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使之便于旅游观光。特色产业是构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核心,注意构建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不同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文化产业应该有差异,物质文化生产和文化创意活动应该可供外人参观。不同文化产业生态园应该具有独有特色的,在打造文化产业生态园时务必考虑,这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打造的重点。在规划和设计单功能或多功能的文化产业园时,一定要凸显单功能园区的文化产业特色性,多功能的文化产业园的文化产业项目多元,在多功能的文化产业园内文化产业项目不得与单功能文化产业园区的特色产业项目具有重复性和重叠性;或者说,无论是多功能的文化产业园的文化产业项目,还是单功能的文化产业园的文化产业项目,都应该具有独特性,只有独特性,才能吸引游客观光和消费。

(三)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建设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建设,除了政府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外,更多的是依靠社会资金。政府应该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的政策措施,比如财政和税收政策、土地支持政策等。二是构建鼓励社会多种主体如自然人和企业等参与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的机制,比如可采取股份制、独资合资和合作等方式参与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建设。这有利于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建设。

(四)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制度构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的过程,其实质上是涉及到方面利益的重构和协调的过程。因而,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制度,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制度,主要包括:一是确定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利益主体,这利益主体主要有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投资者、参与者和相关利益者。这是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机制的前提和基础。二是依据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利益主体的贡献大小,来确定利益分配机制和制度。利益分配机制和制度的构建,要坚持这些原则:第一,利益合理分配的原则。在利益分配过程中要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贡献大小来确定其利益的大小,同时也要考虑到间接做了贡献的人的利益。第二,坚持先立制度后分配的原则。先要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并获得同意,构建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制度,这可以避免以后利益分配的纠纷。三是利益分配机制和制度的构建要考虑短期性和长期性的结合,也要将政府利益、企业利益、员工利益和当地群众的利益等相结合,这两个结合是利益分配的长效机制和制度的重要原则。在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制度的构建过程中,一定坚持好这两个结合,坚持两个基本原则,才能更好促进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和发展。

生态产业论文范文3

长期的“二元化”发展,使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在公共财政的支出方面偏重城市,农业发展享受的公共财政投入较少,农村地区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由于缺少必要的硬件设施,农村地区的许多生产和生活垃圾未经处理就直接就地排放了。许多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水体污染问题较突出,河流、水库、湖泊萎缩,对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目前,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优质资源在大量流失,城乡间发展的差距逐步加大。

农村地区的人口素质及生态意识有待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比较短,各种文化教育设施匮乏。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其生产技能素质方面较弱。另外,其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及生态环保意识也有待提高。从长远看,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是本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潜力和动力,要具备这一竞争优势,就要从提高农民素质处入手,逐步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严重削弱中国农村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上问题的产生表面上是由于技术手段不完备、环境法制不健全、经济活动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但如果深入分析深层次原因,我们就会发现,产生以上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发展理念、体制、文化等多重社会因素造成的。其中生态文化建设在农村各个相关领域的缺失及不完善,是形成以上局面的重要原因。

生态文化建设在推进农村产业生态化发展工作中的主要途径

产业生态化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涉及到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态文化来转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农村产业生态化发展提供持久的内在发展动力。生态文化建设在推进农村产业生态化发展工作中主要通过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发挥作用。

1.积极完善生态法制文化建设,为产业生态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在推进农村产业生态化发展工作中,政府部门应积极完善相关的生态法制文化建设,特别要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规来规范产业发展。在制定各个法规过程中应注重与其他相关法规的融合配套。另外,因为生态问题往往带有不可逆性,制定的法律法规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来规范相关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环保法规的过程中还应与相关的行业组织密切合作,使政府出台的法规能有更好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多种环境经济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政府购买模式仍是西方各国广泛采用的支付生态补偿的最主要方式。日本和瑞典的《森林法》规定由国家对被划为保护林的所有者给予补偿。美国颁布的《露天矿矿区土地管理及复垦条例》规定,矿区开采实行复垦抵押金制度。此外,美国还在1990年首先推出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西方国家通过立法和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促进生态建设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应加强环境影响的量化技术和货币化技术建设,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2.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科学规划地区产业发展。各级政府应建立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应把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加入到政府及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中,用科学的绩效观来评价政府绩效,绩效评价要把绿色GDP、人口、资源、环境等多项指标考虑进去。其次,政府部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必须把生态建设列入其中,应大力改善农村的交通、水、电、通信、文教及医疗等基础设施,城乡一体统筹规划。政府部门应通过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积极推进农村地区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使相关产业能够具备良好的发展空间。

3.推广绿色经营,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目前,国内外许多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建立绿色经营解决方案,以适应低炭环保的要求。绿色经营是指把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出发,从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补充中获得盈利的一种经营方式。绿色经营解决方案能在帮助企业控制成本的同时,有效降低环境负荷,真正实现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应通过税收减免、绿色信贷、减排补贴等措施积极推动乡镇企业开展绿色经营。在一些大中型企业开展绿色经营更能起到明显的成效。一家国内大型物流企业采用IBM的解决方案后,每年物流成本降低了20%,并实现了碳排放量减少10万吨。绿色经营解决方案不仅能使企业节能、高效,还能帮助企业在形象策划、产品开发、商标设计、广告等商务活动中渗入生态理念,更好的诠释企业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拓展行业自律。国内有关研究统计显示,农村地区的合作经济性专业协会约占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85%。在农村地区生态文化建设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完善和拓展行业协会的功能和作用。应积极鼓励各专业协会制定本地区行业企业及个人共同遵守的适应生态文化建设需要的行为规范,强化企业及个人经营行为的自律,促进地区内或行业内部的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和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地区或行业内部的整体利益。制定引导相关行业、产业的实现生态化发展的措施。乡镇企业的环保问题是当今农村生态建设重要环节。农村行业协会组织应积极参与当地企业的生态文化建设,向企业提供必要的环保信息和建议,协助企业建立起企业生态文化的教育和培训制度,倡导企业开展IS014000标准认证工作,使其生产工艺及设备,产品的运输、贮藏、处理、使用和弃置等多个环节适应生态发展的要求。逐步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使相关产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5.完善生态园区建设,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应通过政府主导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生态园区,将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使科技成果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已达到70%-80%,我国目前仅为42%,从长远和根本上看,先进适用的绿色技术对产业的生态化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应该充分利用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核农业技术、多色农业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和引进吸收和普及利用,促进生态科技文化的繁荣发展。通过发展高科技农业,推进农村相关产业生态化发展。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多级农业产业化风险保障基金,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投资机制,推进农业产业生态化经营。政府部门应与相关科研机构建立了协作机制,每年把影响和制约农村相关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点问题以课题形式下达给相关科研机构进行研究,并积极推广科技成果实际应用及ISO14000认证和清洁生产工艺。

生态产业论文范文4

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25%~30%。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全球用于生态旅游的花费每年增长20%,相当于整个旅游业平均增长率的5倍左右,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就我国而言,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的比重也在迅速增加。衡量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首先要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情况,因为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发展的主体。自然保护区代表着地球上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和自然遗迹等,有着尽可能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生态旅游价值大,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理想地段。截至2001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551个,总面积1.3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2.9%。其中50%以上的保护区从旅游中获取收入,保护区中的旅游收入已占所有创收总额的大多数。但是,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管理上尚无系统成型的体系,与世界上通行的生态旅游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1.规划滞后。生态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或旅游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多重目标的统一。因此,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十分重要。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才能使多重目标协调统一起来。当前,我国生态旅游规划工作还比较滞后,特别是规划理念、专业化水平和规划深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借鉴和运用国际上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2.投入不足。发展生态旅游,需要相应的保护性投入,需要有科研、管理队伍的跟进,需要建设相应的交通、通信和装备等保障设施,对环境整治也有特殊的要求。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在一些地域偏远、经济欠发展的地区,支撑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匮乏更为突出,更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3.产品同质性突出、精品少。不少地方由于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开发指导不够,技术标准欠缺,市场定位不明确,造成同质性开发比较普遍,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比较粗放,像九寨沟这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精品还不多。

4.环境恶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晚,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力度还有待提高。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引导不够、盲目开发,仍然在少数地区存在对资源和环境损害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生态旅游的基本含义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式确认,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以保护资源,特别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促进环境保护及宣传教育,提高资源和环境的管理水平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旅游。

可以说,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最值得推广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的重要意义在于游览地区的生态环境、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能得以完整保存。对于游客而言,参与生态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各地的原始风光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而且还能使当地的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

1.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实行有序开发。应组织一支多学科、多层次、业务精的科技人员到现场调研、实地考察。尤其要对旅游业主体、客体、介体进行科学分析,即游客及未来市场前景,旅游风景资源是否具有吸引游客的物质基础,交通及服务设施是否方便、完备等,都应进行科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在对旅游区进行开发时,要在开发原则指导下,遵循适度有序地分层开发,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从生态角度去开发富有潜力的生态旅游资源。

2.增加投入,完善生态旅游区的各项配套设施。首先,要按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加强生态保育,加强生态维护,加强环境修复和治理。其次,加强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规划的要求,在环境容量和生态承受能力范围内,完善交通、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增强生态旅游的可进入性和交通通达性。最后,是切实加强生态旅游的安全和救援体系建设。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一般地域比较偏,户外项目和户外活动比较多,因此,需要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设施,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建立健全医疗救护体系和紧急救援体系。

3.要坚持把实施精品建设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通过实施精品战略,把发展生态旅游的科学理念贯彻到发展中去,在市场上树立起生态旅游的真实形象和鲜明形象,促进和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我国有很多生态系统十分独特的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受生态保护的严格要求,其中的部分区域可以在经过批准以后,高水准规划、建设、发展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精品。同时,为适应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生态旅游发展,建议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国家生态旅游认证标准,按照国际上发展生态旅游的要求,对我国典型的生态旅游产品进行认证,以便普及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树立生态旅游的鲜明独特形象。

生态产业论文范文5

一、走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

(一)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生态农业产业化实际上就是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机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精髓是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的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效益。生态农业的精华则是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技术的运用。如果我们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可以克服二者各自的局限性,既兼顾了生态的良性循环与维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又获得了规模效益。因此,有学者把生态农业产业化定义为:生态农业以产业化经营的方式来规划、布局、组织与运作。具体说就是把绿色农产品生产作为一个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以绿色农业技术体系为主要依托,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第一,实现绿色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小规模、低循环、低效益是我们生态建设的一大特点。从事生态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农户,其生产呈孤立、分散的状态,生态效益不是很明显,经济效益也很有限。而且生态农业的物质循环大多只局限在农业生产体系内,产业链单一,缺乏与农业系统外二三产业的结合。那么,如何让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将绿色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呢?答案是采用产业化的经营方式。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地克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弊端,通过采用种养加、农工贸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可以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组成一个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分散的农户通过与龙头企业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签订合同的方法组织起来,形成各种不同的专业性的产业链条,原来分散的小农户变成了产业链上的一个个“生产车间”,龙头企业依托市场指挥农民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技术要求和产品检测标准,统一销售。生态农业生产不再局限于一家一户的生态小系统,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大规模内实现了组织协调。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走的是“小群体-大规模,小农户-大基地”的发展路子,这种经营方式在总体上既能获得优质、安全的绿色产品,又能使这一生产产量最大化,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运行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实现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实现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是以高度标准化为基础生产的,他们从种子选育到播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的核心是建立一整套质量、绿色标准体系和操作流程,建立监督检测体系,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使绿色农产品有标生产、有标上市、有标流通。面对国内外绿色产品市场,特别是国外的“绿色壁垒”,没有标准化生产是根本行不通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将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各类龙头企业引导,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做到统一环境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检测,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商标品牌。生态农业的标准化生产,能有效避免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减少各种添加剂的使用,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绿色农产品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第三,延长产业链,实现高效化生产。能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特点之一。常规农业产业化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销等环节结合起来,组成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生产体系。而生态农业则强调生物能量的多级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农业产业化融合了二者的精华,实际上是物质沿着“食物链”多次利用外,又沿着“加工链”进行了深度加工,多次增值,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与经济系统的“加工链”及“销售链”的有机结合。通过“食物链”,有机物、废弃物得到了多级利用,既提高了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率,又避免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资源,取得了生态效益。“加工链”就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对绿色农产品进行多级加工,开发出新产品、新产业,延长产业链。而绿色农产品在深层次加工中则不断增值,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运销链”则是绿色产品运输、销售环节,通过“运销链”绿色产品再次获得收益。由此可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高效益主要来源于生产、加工、运输的一体化经营,尤其是其中的加工环节。没有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就没有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就没有生态农业的高效益,生态农业就难以摆脱困境。

第四,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产业化经营组织已经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基地。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单位、高校有长期稳定的联系或者他们自己就有研发机构。为了进行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他们会经常推出新品种、新技术。为了让农民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会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以及龙头企业的培训必将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生态农业产业化把“小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系起来,把现代工业和生态农业联结起来,最终摆脱了以前生态农业低效益的困境。常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参与主体要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二、总结

生态农业产业化也是如此,农民从一体化经营中获得以前没有过的较高收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证明,走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就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实现绿色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延长产业链,实现高效化生产;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总之,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汪虹王丽玲刘玉珍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生态产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3-0025-04

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重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与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作为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社会发展学说,对我国解决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概述: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欧,是在西欧发达工业社会的现代化与环境的矛盾不断走向激化以及试图解决这一矛盾的进程之中应运而生的。有两个根源刺激了这一理论的问世,一是资本逻辑的普遍支配,二是生态危机的全球扩散。资本逻辑萌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当中,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属性。资本逻辑追求短期回报,环境改善需要长期规划,二者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随着资本逻辑的支配地位普遍确立及其矛盾进入不可调和状态,其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必然也会形成全球扩张。“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土地和劳动的商品化,不仅造就了人与自然界的分离,而且具有矛盾意味的是,它也造就了对自然保护的更大和更为普遍的关注,也就是说,对自然界的浪漫主义和伤感式的关注恰恰是以自然界本身现实发生的客观异化过程为前提条件的。”[1]正是这种工业文明的生态二重性,催生了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此外,世界环保浪潮的高涨以及西欧各国环境变革的不断深入,是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发展理论,例如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批判,也有效地影响了学者们对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创立。在这样的多重背景之下,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得以问世。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从胡伯和耶内克的创立期,到摩尔和斯帕加仑等人的发展期,再到今天逐渐将理论应用于西北欧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从诞生之日起,生态现代化理论就遭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有批判其属“欧洲中心论”的,有批判其绿色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及不可实现性的,等等。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回应这些批判以及与其他社会发展理论进行辩论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理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成为现今影响诸多西北欧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治理与环境变革的一项重要理论。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具有自身的未来课题。在发展进程中,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逐渐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并在未来课题上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一方面,在索南菲尔德等学者的研究下,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开始面向东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探索在纸浆和造纸业等产业方面开展生态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深化对于全球环境流程的理解,促进环境变革新领域的开拓。此外,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还系统讨论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环境变革,强调生态理性及其确立。通过这些努力,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迅速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发展领域里的一股重要的生态思潮,并对欧洲多国的环境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反思: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作为当代西方社会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环境挑战的主流理论,涵纳了许多解决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生态危机的方案和要素。但是,事物都具有相对性,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有两条:其一,这一理论并非是一种彻底的批判性理论。尽管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生态危机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内在本质,没有对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彻底批判。其二,因为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没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彻底批判,也就不会形成对社会转型认识的彻底性。

首先,价值观念上的矛盾。就观念来讲,衍生于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现代化方案必然是机械的。因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价值观念源始于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是利益驱使下的机械发展观。对此,恩格斯早有论述:“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一个厂主或商人在卖出他所制造的或买进的商品时,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他就满意了,而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将是怎样的。人们看待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这样。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2]因此,在没有破除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情况下,试图解决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生态危机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其所持的只能是机械地对待自然的发展观,即认为自然界的先在性与客观性并不是重点,其可用性与实在性才是重点,自然界应服从人的需要,是为进一步的现代化服务的。尽管学者们强调自然界不再被当作一个垃圾回收槽,不应负担过重以失去平衡,但是自然界仍然被视为人类的附属品。在他们看来,生产条件应服从于“超工业化”,自然应以资本的形态在进一步的现代化中得到衡量。就其自然观来说,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难免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

其次,问题解决方案中的矛盾。认清问题的根源才能得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由于未能认清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态危机的实质,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只能在社会制度外去寻找解决方案。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生态危机只有通过协调生态学与经济学、在进一步的现代化或“超工业化”中才能得到解决,“生态现代化的提议者认为并非摧毁工业社会的基础,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对这个星球的生活资料的持续使用――完全开发财富创造的潜力”。[3]262这种解决方案中本身就含有了一种不可持续性的内质,它过分依赖于技术,认为科学能够设计出更为友好型的环境,造就可持续的社会技术体制、制度、政治和政策安排以及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事实上,科学并非万能的,没有彻底的社会批判与彻底的社会转型,生态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愈是强调不改变现行的生产方式而仅仅强调生产、消费、技术、增长等问题,就愈显示出它在经济、政治和生态等方面的不可持续性。因此,正是出发点的局限性决定了其解决方案的不可持续性。

最后,理论适用性的问题。就理论观点而言,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确提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例如,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强调技术革新以及生态理性的运用,这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具有适用性。但是,这一理论的其他许多思想和对策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并不见得适用。例如,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理论根基和经验范例基本都来自北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强调有变革能力的企业对效率和污染的控制,这对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成熟市场与经济主体来说较为容易,但是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则很难实现。“似乎可以相信的是,它将会在某些政治背景下(具有开放的输入结构和融合性精英战略的强大而且政治上包容的国家)对某些环境难题(相对简单的难题)有效,但不会在其他背景下(例如虚弱国家)并且只是在一个有限程度上对其他难题(更加复杂或基本的难题,比如无限速驾驶、航空交通或肉类消费)有效。毕竟,一个在科学、商业、政府和环境运动之间的话语联盟,预定了一个共同难题的界定和对解决方式的共同战略。然而,对高度发达的人类中心主义社会(无限速驾驶、航空交通或肉类消费)基本成就的破坏,不太可能成为这些共同难题界定或者解决战略的组成部分。”[4]理论的施用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样是历史条件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条件并且这些条件之内才具有充分的适用性”[5]。尽管该理论近些年针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意见,将理论范畴逐步扩展到研究北欧以外的一些新兴经济体,但是,其欧洲色彩仍然十分浓厚,因此,适用性也有待考察。

总之,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若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正视这些理论矛盾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超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的攻坚时期。这样的现实背景决定了当前的工作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要推进现代化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就不会有其他方面包括生态环境建设的持久发展。另一方面,要推进强化生态建设,促进生态和谐与社会和谐。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环境挑战,这些环境制约因素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牵制经济发展,破坏现代化事业的成果。因此,必须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注入生态化的发展要求,争取全面、平衡、和谐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提出来,这就意味着中国不仅仅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层面上实现现代化,而且要在生态层面上实现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建设要求具备高水平的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成果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此,要明确生态现代化道路的制度选择与发展方向。

首先,促进经济领域的生态变革。促进经济领域生态变革,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既是经济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一要确立科学的市场机制,予以合理把握,努力克服市场自身的局限性,引导其发挥生态变革的主导作用。二要激发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力,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生态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主要参与者就是经济行为主体,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商会以及公司等等。这些行为主体是生态重建和环境变革的承载者,践行生态变革并直接影响生态变革的效果,在生态现代化的建设中发挥着主要作用。通过引导这些行为主体树立科学、可持续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吸引其参与到生态变革的事业中来。三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进科技创新在生态变革中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强调科技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早期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技术乐观主义。我们强调的科学技术是指那些既能产生生产力、又有益于环境的科学技术,例如清洁技术、回收利用技术等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日渐推进,这类环保型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四要推行经济生态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尤其要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是有利于扩展生产领域以及消费领域绿化的支柱产业,需要进行大力开发。在国外,有机农业、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具有十分看好的发展潜力以及产业竞争力。在未来的中国,随着生态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类产业领域将会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其次,推进政治领域的生态变革。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强调生态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现代化,包括自治、权力下放等等,并认为一种可持续的、绿色的资本主义是可实现的。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不破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绿色资本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资本主义制度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产生不出绿色的资本主义制度来。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是可以实现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政治建设的议题之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完善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进行政治领域的生态变革。具体来讲,要做到: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尊重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职能转型,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做到这四位一体,将政治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同步提升。

再次,促进文化领域进行生态变革。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植入生态原则与生态理性,通过在文化领域进行生态变革,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及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思想指导与价值引导。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强化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全民文化素质。科恩通过调查得出结论,认为生态现代化进展良好的国家,公民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认同感。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加大科教提升力度,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民。此外,还要普及生态文化知识,提升生态伦理意识。具体来讲,就是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能源的理念、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进而建立起人与自然平衡发展的关系体系。

最后,推进社会领域的生态变革。推进社会领域的生态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消除贫困,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根基。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6]贫穷不仅影响了人作为社会的人所应该具有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的物质条件,而且会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的物质代谢活动,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消除贫困与进行生态建设是相联系的。另一方面,要发动群众,提倡绿色生活方式与绿色消费。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中有一个合理的理念――生态理性。该理论强调生产领域以及消费领域的生态理性,认为这是生产和消费的经济进程得以被重新组织、分析和判断,并引起经济和政治理性的变革的根据。生产领域的生态理性在经济建设中较为突出,消费领域的生态理性则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性事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举措之一就是倡导消费领域的生态理性,倡导公众选择绿色生活方式、接受环保产品、进行绿色消费。此外,还需健全社会管理,促进公众生态责任、实现权利和利益共享,从而解决生态矛盾、协调社会关系,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合而为一。

参考文献:

[1]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6.

[3]Renato J.Orsato and Stewart R. Clegg, Radical Reformism: Towards Critical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3, (2005).

[4]卢茨.西方环境运动:地方、国家和全球向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233.

生态产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理论综述;三个层面;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1―0116―07

一、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在中国

(一)理论引入早,研究起点高

我国产业生态化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检索文献,“产业生态化”一词较早见诸于刘则渊(1994)的《产业生态化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文。该文提出,所谓产业生态化就是把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活动纳入到大生态系统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大生态系统物质、能源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大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化本质目标就是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可再生的基础上,达到人一社会一自然之间的协调持续发展。该文进一步阐述了农业生态化、工业生态化、第三产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建立产业生态化试验区的思想。

国内著名生态环境学者王如松也详细地介绍了产业生态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热点,指出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被系统开发、持续利用。王如松还进一步提出了产业生态化的组合、孵化及设计原则: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耦合、柔性结构、功能导向、软硬结合、自我调节、增加就业、人类生态和信息网络,并介绍了产业生态管理的5种方法:生命周期评价(面向产品环境管理)、产品生态设计(面向绿色产品开发)、生态产业园规划(面向区域的规划)、生态产业孵化(面向生态产业开发)、生态管理(面向可持续发展)。

刘则渊、王如松等关于产业生态化系统理论知识的引入、介绍和开创性研究,对促进和推动我国产业生态化系统理论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研究视角宽泛,研究成果丰硕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纷纷把“注意力”集中到产业生态系统这一研究领域。国内权威研究机构、高校、产经主管部门及业界等也把产业生态化系统研究列入到中长期科研规划之中。该研究领域也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

1.关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视角。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如有学者从经济学和政府公共管理角度入手,对产业生态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黄志斌(2000)就认为产业生态化是保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我国产业生态化过程中面临不少问题,一是市场失灵导致企业外部资源社会配置达不到最优化;二是许多环境资源公共化导致价格扭曲、资源无价或低价,弱化了厂商开发高效、低耗、低污染、能实现绿色消费的产品。为此,他提出了解决对策,即应用科斯定理使环境资本产权化,用财税政策谋求环境系统无害化。樊海林(2004)则从经济学和企业竞争视角研究产业生态系统理论,他认为产业生态和企业竞争之间存在内在关系,产业生态实践会大幅度提高企业各种投入品所带来的基本附加值,而这又恰好是市场上顾客效用导向的结果,顾客效用函数中环境效用地位的凸显使企业运用生态理念提升产品环境附加值的可行性和动机日益趋强。反过来,企业所处的既定的市场结构(企业竞争)直接制约其对于产业生态实践的选择,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绿色的“路径依赖”也会对其产业生态实践的现实性产生重要影响。

2.关于产业生态学研究。许多学者对中国产业生态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如王如松(2002)的《产业生态学:从褐色工业到绿色文明》、周文京(2005)等人的《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学》、王寿兵(2006)等人的《产业生态学》等都为中国产业生态学理论构建奠定了基础。

3.关于产业生态系统稳定、评价及传统产业改造研究。武春友等人专门就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他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判定产业生态系统是否稳定要从结构、技术、外部三个维度进行衡量,其中结构性影响因素有7个,技术性影响因素有4个,外部性影响因素有6个。陆宏芳、彭少麟等人则以广东顺德市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为例,根据产业生态系统开放性、本土性、闭路循环性和经济性等4个基本特征的评价需要,沿产业“生命周期”链,对资源消耗、内部循环、产出交换、废弃排放等生态经济界面进行有效实证分析研究,构建了该区域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指标体系。鉴于我国目前很多地区正进行传统产业改造与升级,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如颜京松、王如松等人在产业转型生态系统工程中指出: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必须从观念、管理和技术三个层次,加快传统产业改造、转型、升级及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生态转型和建立生态产业。袁增伟、毕军等人以产业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提出了实现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模式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符合我国国情,而且对我国今后产业生态化发展进程、方向与路径将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和区域经济实现成功转型,更具有现实的、科学的指导意义。

4.关于企业定位及企业仿生研究。如何定位企业,并探讨企业存在价值,也一直是国内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因为对企业存在价值的探索直接关系到产业生态化的形成。显然,只有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把企业视为“生物个体”,并把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及价值联系视同为“自然生物联系”,才能使企业的存在具有“生物意义”,才能在实践中构建生态化产业系统。这种研究视角实际上是在产业生态化大背景下要求重新定位企业生存价值,即产业系统生态化的存在是以企业个体生态化存在为前提的。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如韩福荣、徐艳梅(2002)在《企业仿生学》中为我们构建了完整的企业生态系统,并用数学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企业仿生化过程。杨忠直(2003)也在《企业生态学引论》一书中指出:“可用系统论的方法构造以企业为主要经济单元的商业生态系统,并研究其物质交换规律及其稳定性与进化”。达庆利(2002)则“以人为蓝本”模拟构建了“一种类生物的企业系统模型”,更进一步地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揭示了企业这一“人造生命体”的运作过程。张焱(2003)从企业发展动态角度提出了战略生态学概念,并进行

了深入的战略生态透视。陆玲(2001)把研究视角放大到企业群,即“类生物群”,认为企业群落存在“群落效应”,涉及到不同产业、企业种群之间的能量金字塔从总体上显示着以第一产业为基部,以第二产业为中部,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之上逐级形成群落生态链的顶部。于渤(2005)等则从方法论人手,为企业实现产业生态化提供了科学可行的分析工具。还有学者借助生态学理念尝试在企业间构建生态化供应链、生态化信息网络及生态化知识管理链等。2004年袁政发表了题为《产业生态圈理论论纲》一文,更把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推向了高潮。结论是显然的,没有生态化的企业个体,就没有生态化的产业系统。

5.关于产业生态系统复杂性研究。产业生态系统理论思想指出,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是根据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控制原理去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使系统获取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它是揭示企业物流和能流新陈代谢规律、产品生命周期过程及产业兴衰演替的经济生态学,是产业的资源开发及环境影响活动对生命支持系统胁迫及其响应机制的自然生态学,是人类生产、消费活动与周围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关系的人类生态学,是物质生产单元、环节或体系之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和序理层次上的生态工艺设计和生态系统耦合的工程生态学。因此,产业生态系统是极其复杂的“人造”经济系统,具有系统复杂性的全部特征。

6.关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应用推广。围绕产业生态化系统研究,学术界创立了不少新概念、新思想,如“产业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共生链(Symbiosis chain)”、“耦合(coupling)”、“闭合(Closing)”、“产业柔性(Industrial flexibly)”、“产业生态位(Industrial ecology position)”、“产业生态系统循环(Industry ecosystem circulation)”、“产业进化(Industrial evolution)”、“产业生态园”等,这都很好地丰富、发展、创新和完善了我国产业生态学科理论。令人欣慰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产业生态学理论,近几年来不少高校和专门研究机构还将产业生态学及其相关理论著作列为硕士、博士教材;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863”专项及其它相关专门基金还立项赞助我国产业生态化研究;国家有关部委也在采矿业、火力发电、农业及食品加工业、机械制造业等投入专门资金,组织科研队伍进行产业生态化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

(三)呼唤构建“中国式”产业生态理论体系

从产业生态概念引入到产业生态学理论创建,从理论探讨到应用研究,从典型个案剖析到区域实证分析,从企业个体产业生态化实验到跨区域企业间产业生态化协作等,・产业生态化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在中国已成“燎原”之势。产业生态系统理论思想对我国现有产业实现生态化转型,促进生态资产与经济资产、生态基础设施与生产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平衡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大量研究成果的推广,对各地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持。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产业生态系统理论无论其产生背景,还是其应用前提与基础,我国与发达国家目前在市场机制、产业发展阶段、产业构成关系、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创新水平等方面都不在同一水平。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不平衡性,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相关产业的吸引力存在较大差异,产业政策导向也存在明显偏差,不同地区的传统产业改造与升级特征指向不同,大区域间的产业生态融合与构建尚存在政策与法律上的明显障碍。此外,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增加,发达国家在对中国进行产业转移过程中与我国现有产业生态对接还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采取“拿来主义”,不加改造地照搬国外产业生态理论,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我国产业生态化发展及其进程。为此,理论界和业界都有充分理由探索和构建符合中国经济特征的产业生态理论体系。

二、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应用研究

产业生态理论研究表明,产业生态系统是依托自然生态系统,以企业或产业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子系统。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确保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产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与可协调。但产业生态系统毕竟是“人造生态系统”(Artificial Ecosystem),即现代“工业化系统”,究竟如何实现,仅有理论探讨是不够的,还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在产业生态实践性应用方面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分析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应用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微观层面的企业生态系统、中观层面的园区产业生态系统和宏观层面的跨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一)微观应用研究――模拟自然生态构建企业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企业运营在本质上是实现物质在加工或转换过程中的价值增值,但这一活动的开展,要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流动来实现,而且企业在获得价值增值的同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资源剩余。企业经营活动,就是一系列的流程活动。一些学者就此提出,企业应当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构建自己的核心流程系统――核心价值增值系统,力求使得物质和能量在企业这个微观增值流程系统中实现充分转化和利用,尽量减少甚至消除转换过程中的资源剩余或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或破坏。对此,企业必须以其核心机制增值系统(核心价值链)为主依托,通过与核心价值链链接,建立新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能够有效利用剩余资源的价值增值子系统。增值子系统与核心价值链之间可以是闭环关系,也可以是开环关系,这有赖于剩余资源再利用的技术手段和工艺要求。

美国学者Heriberto Cabezas等人进行了模拟生态与技术实验,进一步指出产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可持续系统,人类社会活动的工业、农业与自然生物之间构成复杂的“广义食物网”,其隐含意义是企业的产业生态系统运作要遵循生态意义上的客观规律,简言之就是企业应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另有两位学者Jouni Korhonen和Juha-Pekka Snakin从生物进化方面探讨了企业产业生态系统实践与进化问题,他们也通过模拟自然生态建立各种资源利用、能量循环和产业多样化运行模型,科学地揭示和分析产业生态学在生态经济、环境规划和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并强调产业生态学及产业生态进化理论将在未来产业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此外,Arun J.Basu,Dirk J.A.van Zyl等人还进一步把产业生态学理论与企业洁净生产理论结合在一起,更加明确地指出企业洁净生产

的程度依赖于产业生态化的程度。这些研究成果及观点,既践行了产业生态理念,又丰富了产业生态系统理论体系。在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下,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公司还创建了一批具有示范性的生态化企业运营模式,这些模式在产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逐步得到改进、完善和提高,并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了相当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如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发电企业、玻璃制造、水泥制造、陶瓷制造企业都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企业内部生态系统;日本的现代农业企业、水产养殖及加工企业也已完成生态模式构建过程。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较具规模的资源型企业也开始致力于微观层面上的企业生态应用研究,并将重点放在企业物质和能量的内部循环利用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以广西贵糖集团为例,该集团在甘蔗制糖过程中构建了三条生态主链:蔗田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回到蔗田;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糖(有机糖)低聚果糖生态链。从而实现了物质资源和能量的多次循环和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加了经济效益,三条生态链构建了制糖厂、酿酒厂、纸浆厂、造纸厂、碳酸钙厂、水泥厂、发电厂及蔗田等企业生态群落。类似企业还有四川沱牌集团(白酒)、山东鲁北集团(建材、化工)、山东海化集团(海洋化工)、内蒙古包头铝电集团(电、铝)、辽宁朝阳天马集团(麻纺)、联想集团(手机)等,它们都建立起了完整的企业产业生态系统。

近些年,各地政府在产业政策制定、项目引进及审批、资金融通、技术改造立项等方面对企业构建产业生态,实现循环利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这也积极有效地推进了我国产业生态理论成果在企业中的应用。

(二)中观层面应用研究――构建经济园区产业生态系统

进入21世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工业化程度较高国家,产业生态学理论应用研究从传统制造业、采矿业、农业及养殖业逐渐扩展到零售业、旅游业、IT产业及知识服务业。产业生态循环体系应用研究也从局限于企业内部物质、能量、信息、知识、价值的“微循环”逐步扩展到“近邻”企业间的生态“小循环”,并进一步拓展到跨区域、跨行业的生态“大循环”。众多学者把企业生态模拟实验研究法、产业生态实证研究法等推广应用到研究企业间如何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是各国大型产业生态经济园区(Industrial Ecology Parks)。事实也证明,产业生态经济园区(简称产业生态园)模式可能成为未来人类社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选择的主导经济模式。

产业生态园在世界各地充满活力,类型与结构丰富多彩,发展前景被一致看好,并能较好体现产业生态系统理论思想。因此,产业生态园的研究备受关注。

产业生态园由美国Indigo发展研究所Ernest Lowe教授在1995年提出,其定义为: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企业生物群落,并通过在管理包括能源、材料和水等这些基本要素在内的环境与资源方面的合作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最终使整个企业群落寻求到一种比单个公司个体效益的总和还要大得多的群体效益(Community benefit)。同年,Cohen-Rosenthal E从四个方面定义产业生态园:一是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和经济资源;二是减少企业对物料、能量进行利用、管理和处理过程中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三是提高产业园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以及员工的健康水平和企业公众形象;四是通过废弃资源的再使用或出售获得经济效益。产业生态园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有很成功的实践案例。如美国纽约州的普拉特博园:大型军用飞机重新开发,资源和废物管理,环境管理系统。北卡罗莱纳州的富兰克林郡园:关于能源更新和环境技术的复杂商务活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州的范库弗峰园:蒸汽制造厂、造纸厂、包装厂;安大略湖的康沃尔园:发电厂、蒸汽制造厂、造纸厂、化工厂、食品厂、电子设备厂、塑料厂和混凝土预制板厂等。

关于产业生态园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学者又提出了新的见解。A.J.D.Lambert、F.A.Boons(2002)等把产业生态园分为具有明显区别的两类:一类是以某一企业为主体,进行大规模资源开发或集成制造而构建的复合型工业生态园(compound industry parks),这一类型产业生态园实际上是企业生态系统的延伸和拓展;另一类是以某一类相关产业为主体构建的能够实现多种类型企业集群共生的产业生态园,A.J.D.Lambert把它称之为“混合型产业生态园(Mixed industrial parks)”。A.J.D.Lambert等人还进一步就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与循环,以及生态园内企业间的组织联系等,对两类工业园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并指出“混合型生态产业园”更值得我们关注。通过文献分析可以确定上文中提及的美国纽约州的普拉特博园、加拿大安大略湖的康沃尔园、中国鲁北工业园等属于第一类产业生态园;而大城市中CBD、分布于中国各地的特色产业区(区域企业集群)等属第二类产业生态园。1994年至2002年,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L.W.Baas和F.A.Boons采用技术经济的方法对Rotterdam港区的工业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该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水平。产业生态园的研究、设计、构建及运作在中国学术界也受到广泛重视,如武春友(2003)等对产业生态园中的产业生态链结构模型进行了研究;毕军(2004)等研究了产业生态园区生态系统理论及优化调控机制;刘力(2001)则提出了产业生态园开发模式;王如松(2004)等提出了产业生态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苏敬勤(2004)深入分析了产业生态园价值链,并提出价值链管理系统;龚晓宁(2003)分析了产业生态园内工业链特征;卢兵友(2001)较早就指出:生态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等等。在中国,以某一个或某几个企业为“关键种”构建起来的生态化产业园有很多成功例子,如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东岳汽车、LG和富士康电子、氨纶和华润锦纶等几个核心企业为“关键种”,按照产业生态链内在关系重新规划开发区不同产业功能区,并对缺失的产业生态链进行“补链”,使产业生态系统日臻完善。类似的还有山东荣成水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园)区、天津生态示范工业园(钢铁)等。此外,最富发展活力、最具规模效应、最具竞争优势的各种类型区域产业集群也正向园区产业生态化方向发展。

有学者进一步将产业生态园研究及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如提出资源型矿区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城市区域经济产业生态化研究、专业化区域经济产业生态化研究、传统服务业生态化研究等,并已取得一

定的研究成果。周科平在矿区生态承载能力、生态环境恢复和产业生态链延伸风险与控制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彭少麟等人用数理工具研究了产业生态系统区域的能值分析指标体系和能值整合评价方法,为特定区域内自然环境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的统一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了能值理论方法与产业生态学研究进一步耦合。袁爱芝深入细致地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建设开展了研究。她认为要用生态学理论、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实现其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的目标。许长新借鉴生态系统的有关理论,提出了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界定了其时空、技术和社会经济内涵,分析了其演化的客观性、整体性和动态稳定性特征。重点分析了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的控制因素:经济金融资源承载力、产业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系统生态弹性,认为金融产业生态系统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考虑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展了产业生态研究视角,促进了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丰富了产业生态理论体系。

(三)宏观应用研究――跨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目前,国内外产业生态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多囿于某一企业或某一有限空间区域范围内,这些研究成果要应用于“大尺度”跨区产业生态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科学指导意义。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产业生态系统构建及其运作研究较少,进展较慢。

在跨区域产业生态化过程中,相关产业(企业)间利益分割、产业生态链基础建设及其共享机制、生态链上非盈利性公共节点企业运营资金支持、基于长供应链的产业生态链管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产业生态化知识共享及知识转化、中间废弃物管理(包括逆向物流、废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创新、相关行业管理标准等,如废弃干电池、废旧电脑及家电处理的生态化)、不同区域间的政府及企业间协调机制与手段、产业政策导向、中间消费者生态化消费(绿色消费)教育等方面亟待开展研究。很显然,解决上述诸多现实问题,仅凭企业自身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依靠跨区域企业间、政府间及产业生态理论研究机构共同合作,才能产生产业生态协同效应。

不过,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跨区域产业生态模式之一――以关键企业为核心构建的跨区产业生态系统的应用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微软公司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紧密或半紧密关系的产业生态伙伴多达38000个;芬兰NOKIA公司生态链共享伙伴也有数百个;沃尔玛公司利润的6%来源于其产业生态系统上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这种产业生态模式一般被学者认同为商业生态模式。

三、结束语

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在中国学术界、产业界已普遍开展起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的产业生态化思想理论体系,必定促进我们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一是在资源与环境压力下,通过交叉融合多方面学科知识,我们将逐步创立和完善产业生态学科理论体系,并形成中国特色,为中国产业生态化过程提供理论指导。二是以产业生态学系统理论研究为先导,实践应用为前提,将产业生态化研究向纵横两方面延伸。纵向研究逐步深入到产业生态链、产业生态工程、产业生态管理、产业生态评价等;横向研究逐步深入到产业间生态化耦合协同机理、产业同步进化机制、产业间循环利用等,并由此构建产业生态化过程的网络运作体系和知识体系。三是在产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各地创建或重构了一批高标准产业生态化示范经济园区,并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形成集理论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化经济园区规划原则、设计思路,为未来产业生态化经济园区发展和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产业论文范文8

关键词:海洋产业 理论基础 重要意义 现状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198-02

近年来,产业生态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地区提升竞争力的一种有力手段,不再独立地考虑某一个、某一类产业的发展,而是把以某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与相关的各种因素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内的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市场环境、基础设施、公共管理等都是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个要素携手打造共赢的产业链、生态链,构建一个健康平稳的生态系统。舟山城市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链短、产业群之间有机联系不足,配套服务业极不发达等问题日益凸现,归根到底在于地区海洋产业的整体生态系统问题。

一、产业生态化的相关理论基础

产业共生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共同强调了产业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强调了产业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了以系统、整体的观念去看待和思考产业的发展和变化,上述三部分理论是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地区产业发展思路具有重要启示。

1.产业生态化发展要关注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每个产业需要其他产业为其提供必要的生产基础,而其他产业又需要这个产业的产出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正是由于这种错综复杂如网状结构般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各个产业才能正常地生存和发展。

2.产业生态化发展要关注产业与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产业的发展需要协调产业体系内部的各个企业,协调与区域内的科研体系、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和社区等多方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了物质能源交换、基础设施共享、技术创新、知识共享和学习机制等内容,从而提高产业的生存及获利能力,实现更好的产业共生效益。

3.产业生态化发展要关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产业的共生和关联,要求产业的发展必然要建立“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生产―消费―反馈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与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模式相比,改变了传统的“先污染再治理”的环境保护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推进。

二、海洋产业生态圈

1.产业生态圈的概念。{1}产业生态圈是指某种(些)产业在某个(些)地域范围内业已形成(或按规划将要形成)的以某(些)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体现了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一种新的产业布局形式。这个多维体系主要包括了生产维、科技维、服务维、劳动维、相关的基础设施、公共维或政府维。

2.海洋产业生态圈。海洋产业系统本身具有自发的组织性,例如造船业为海洋捕捞业提供了生产资料,而海洋捕捞业又为其下游的水产加工业、海洋药业和水产商贸业提供了商品或服务。各类产业之间直接或间接地存在着信息、人力、资本、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必然联系。它们不单是纵向链的状态,从链节点产生新的横向关系,互相结成网状关系{2}。

海洋产业生态化,是指海洋产业的一种新的布局和发展模式,是指依据产业生态学、产业关联理论等的指导,遵循海洋产业系统内的自组织性规律,对海洋产业体系内的各组分进行优化耦合,与产业生态环境内的各要素共生共享,以建立高效率、低消耗、无(低)污染、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生态系统的过程,这一建立的海洋产业生态系统我们把它称作“海洋产业生态圈”。根据产业生态圈的相关理论,海洋产业生态圈的构成用如下图来表示。

三、海洋产业生态化的重要意义

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一种高效的产业系统,强调了在这一生态系统内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与产业和环境之间的共生共赢。

1.有利于海洋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生态化发展方式在海洋产业发展中的推动和应用,将使得海洋经济发展的关注视角更注重整体的协调发展,海洋产业不再从孤立的个别产业的发展来考虑,产业的多样化与组合化,产业之间的伴生、共生和配套服务等都是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布局,势必将推动海洋相关产业链的优化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海洋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2.有利于提升海洋产业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化发展方式的推动,将使得海洋产业从刚性生产走向柔性生产的进化适应型,所形成的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多维的网状结构,并且产业与所在环境之间也同样形成了一种共生共赢的和谐关系,产业系统具备了产品生产、社会服务、生态服务与能力建设等多项功能,系统对外部依赖性低,抗外部干扰能力强,系统整体稳定性高。

3.有利于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化发展方式强调生态理念在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在推动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再重点关注短期经济效益,更关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关注长期效益与区域效益的协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贯彻,将有助于区域海洋经济的长远发展。

四、舟山海洋产业生态化的现状与问题

舟山海洋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链短、产业群之间有机联系不足,配套服务业极不发达,软件要素不足,基础设施等资源供给压力大,区域创新能力弱等等,都可归根于地区产业整体生态系统问题,本质在于舟山海洋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低,产业有机生态体系没有建立。

1.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缺乏“循环经济”发展意识。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废弃物、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和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对舟山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困境分析,舟山海洋产业核心层存在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非集约化的主要问题。主要海洋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粗放、资源消耗率高、利用率低,整体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产业群内部与产业群之间没有建立关联度高、协调发展的产业链。

2.海洋经济科技创新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传统海洋产业依旧尚未摆脱粗放型发展方式,海洋经济发展仍较多依赖产品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大的传统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缺乏,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较弱,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导致海洋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受限。截止2014年底,舟山市高新技术企业4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仍为零,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排倒数第2。

3.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系统内布局不合理,产业有机生态体系尚未形成。产业价值链处于低端,配套服务业水平低,供应链系统没有形成有机生态体系,各自独立,没有形成集群竞争优势。从造船到船务服务、旅游服务、租赁服务、设计服务等整个产业链都没有拓展,导致产业发展难以在应对国际形势变化中保持持续稳定。并且,各个产业相互割裂,难以联动发展,比如,大宗物资交易平台的要素很不健全,金融、人才、物联网和货物交易没有协同创新。

五、舟山海洋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

海洋产业的生态化培育与升级,按照产业生态圈的主体结构和发展思路,需要以主导海洋产业为核心,加强产业的生态化培育与改造,加强产业相关生态链的构建、延伸和优化,完善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并优化提升生态环境,使得产业生态圈内的各组分共生、共享、共赢,协同创新与发展。

1.主导企业的培育。作为产业生态圈中的核心层,主导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业生态圈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行业生态圈内主导企业的培育和升级,有助于吸引生态圈外部的上下游企业逐渐加入成为生态圈的支撑力量,圈内企业之间通过资源共享与合作,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也有助于企业迅速成长和提升。因此,通过主导企业培育与引领,行业内各类企业会加速向生态圈中心靠拢,不断扩大生态圈规模,提升区域生态体系市场竞争力。

2.产业链延伸与优化。生态圈内的核心企业、支撑企业存在垂直和水平的多种联系,具体表现为上下游企业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价值链上互动,企业之间的信息、知识等要素的流动、传递和扩散,最终都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于产业生态圈的整体发展而言,延伸和优化产业链,引导企业之间良性竞争,加强合作,宣传、推广行业生态圈整体品牌,从而提升产业生态圈整体实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3.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研究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行业信息平台等,这些生态要素主要为产业生态圈内的企业提供各方面的支撑服务,重点包括技术、资本、人才、咨询、培训等等,并推动信息、知识等资源由支撑层、辅助层、附加层向核心层的流动、传递与扩散。研究机构在生态圈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新技术和科研成果为行业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培育提供持续支撑;中介机构主要的作用在于由行业协会、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器、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专业化服务,协调规范企业市场行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协助市场和政府部门发挥公共服务功能,增强生态圈整体创新活力;金融机构的主要作用体现在银行、金融组织和投融资机构等为行业发展提供的创新基金、风险投资以及银行和证券会对行业生态圈的健康发展的管理和规制。行业信息平台通常是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指导、监督、协调、服务,促成和健全生态圈内企业及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关联互动机制,推动生态圈内部信息和知识的传递、扩散,提高企业合作效率。

4.产业生态环境的提升。产业生态圈的生态环境即产业发展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环境。任何生态系统都必然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生态环境也是产业生态圈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优化生态环境包括了确立市场主导地位,加大政策支持服务力度,强化区域与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生态保护等等。

注释:

{1}袁政.产业生态圈理论论纲[J].学术探索,2004(03):36-37

{2}尹紫东.系统论在海洋经济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3):84-87

参考文献:

[1] 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2-22

[2] 范新成.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障碍及路径选择[J].财经政法资讯,2007(01):3-8

[3] 郭守前.产业生态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生态经济,2002(4):34-37

[4] 黄志斌,王晓华.产业生态化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0:14(3):7-8

[5] 袁政.产业生态圈理论论纲[J].学术探索,2004(03):36-37

[6] 孟祥林.产业生态化:从基础条件与发展误区论平衡理念下的创新策略[J]学海,2009(4):98-104

[7] 尹紫东.系统论在海洋经济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3):84-87

[8] 贺丹,李文超.基于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M].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14(12):14-42

[9] 王兆华.区域生态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19-22

生态产业论文范文9

>> 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的探讨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我国 “三农”问题探讨 商业电影主流形态与我国电影的产业化发展 奥运经济与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及对策 我国当代体育教学理论探析 浅谈我国林业产业化经营思路和发展方向 我国林业产业化中的融资问题探讨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流派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研究 浅谈电影产业化改革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与我国电影的突破 与我国林业建设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浅析我国林木种苗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验的瓶颈和解决对策 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提升我国奶业产业化水平的对策 我国村镇住宅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化模式及发展对策 我国环境技术产业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9.

[4]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J/OL].(2013-03-27)[2013-05 -29]..

[6] 张国庆.系统法学[EB/OL].(2013-04-13)[2013-05-29]..

[10] 张国庆.林业标准学[M/OL].(2011-02-20)[2013-05-29]..

[11] 张国庆.从森林法看环保法规[J].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5(2):23-28.

[12]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45-246.

[13] 张国庆.和谐林业的法律保障[EB/OL].(2007-08-23)[2013-05-29].科学网,.

[21] 张国庆.发展先进林业生产力,促进林业向大生态产业转化[J].安徽农业:学术版,2002:161.

[22] 张国庆.加强林业能力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J].安徽农业:学术版,2002:162.

[23]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学术版,2003:69.

[24] 张国庆.全民参与,按需育林,和谐发展中国现代林业[J].安徽农业:学术版,2002:163.

[25] 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学术版,2003:67-68.

[26] 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6):45-49.

[27] 张国庆.从发展学观点探讨中国和谐林业建设[J].世界林业研究,2006,19(1):153-157.

[28]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和谐林业[J].绿色中国:B版,2003(3~4):79-83.

[29] 张国庆.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森林文化体系建设[EB/OL].(2006-04-11)[2013-05-29].

[30] 张国庆.烟草产业生态化与烟草产品健康化[EB/OL].(2012-04-29)[2013-05-29]..

生态产业论文范文10

关键词:生态农业 农业经济 必然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083-02

1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人口的膨胀、观念的滞后、资源的短缺与技术的落后,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全球环境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下,如何既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农业后盾;同时又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健康度,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中的重大问题。生态农业概念和理论的提出,为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所面对的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理念的雏形是英国生态学家阿尔伯特・霍华德(AlbertHoward)于1935所提出的“有机农业”理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W.Albreche)在发展有机农业理论时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农业是将系统科学、生态学理论、经济学原理应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农业模式。它即强调吸取传统农业的优点,保持作为生态一部分的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促进作用;也强调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其提升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速率。它要求农业的发展应当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发现生态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手段遵循规律,促进农业生态的健康发展,保持农业生态的自然活力。

可见,生态农业既不同于原始农业,也不同于工业时代的农业。原始农业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相对有限,人们置于还置于自然的权威之下,只是被动的顺应自然。这一时期,农业的产量较多地受气候和自然制约,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不严重。工业时代,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人们妄想科技可以改变一切战胜自然,妄想人类能成为自然的主人,这一时期,由于机械和化肥等人工手段的作用,农业产量有了稳定和巨大的提升,但人们不合理地介入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果说前面两个阶段分别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正题和反题,那么生态农业就是前两个阶段的合题。它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科技与生态的相互融合,农业与大地的重新统一。具体而言,生态农业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首先,生态农业强调将农业生态视为一个有机的和系统的整体,强调维护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活力和生命力,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综合、快速的发展。农业生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涉及众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系统,例如大气系统和水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系统也不是静止存在的,它有自己的生命和运动规律,违反农业系统的规律,戕害农业生态的生命将损害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生态农业要求在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和其他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土壤、气候、空间资源与信息、生物、农业技术,既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开发、循环利用和优化配置,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系统的、持续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农业和其他产业的有效结合和积极互动。

其次,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经济发展应当实现效率性和持续性的统一。效率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过去我们往往注重效率,大规模地使用非生态的方式以提高农业发展的速度,由此带来了环境破坏的恶果。生态农业将农业的发展建立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它充分地运用人们的生态知识,经济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实现农业和生态资源的多层次、深程度和可循环的开发,从而遵循了自然生态的规律,降低了农业经济发展中所带来的污染,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开拓了农业经济的范围,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证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绿色与可持续地发展。

2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不足和相关对策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及相关农业发展资源相对短缺,农业经济的发展承担着巨大的使命,面对着诸多的困难。生态农业因其对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的综合、深度、多样和可持续的开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导向。但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参照本国实际的自然生态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只有这样生态农业才能切实和广泛的实行。因此,我们需要客观分析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经济中存在的阻碍,并积极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

(1)生态农业的观念还未能深入人心。生态农业的实施有赖于个人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觉醒。由于如下两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生态农业的观念还尚未成为指导人民行动的主导观念。首先,在农村由于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原因,农民的文化程度还相对较低,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和认识还存在着不足。数据显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劳动力中。35%仅具有小学文化水平,而在德国,接受过专门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占了53%,在日本,75%的农民都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虽然文化水平不一定代表着个人素质的高低,但由于生态农业是一门融合多门现代学科的综合理论,较低的文化程度会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和实践产生障碍。其次,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还相对不足。农技推广经费在欧洲发达国家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左右,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其比重也有0.5%左右,而在我国,一方面农业总产值还相对较低,农村人口众多;另一方面农技推广的经费只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2%,这表明我国的农技推广经费的总额和人居额度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投入经费的短缺,直接阻碍了生态农业相关理念和技术的传播。为此,国际应当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制度保障,通过切实落实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普遍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设立专门的技术培训机构和培训机制,提升农民和农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知识,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理解;确立专门的经费和制度,在农村推广和宣传生态农业技术,为农民和农业工作者实施生态农业,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2)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涉及到众多领域的学科,比如生态学、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他需要这些学科的密切配合和相互融合,因此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系统学科。过去,我们往往只将生态农业作为一门独立和特殊的学科,从而重视了某一方面和某一部分,但并不能很好地促进这门系统理论的综合提升。此外,我们过去在产、学、研三个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环节上,

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和分离现象,这样就容易造成如下问题:科学研究成果难以推广、应用于实际,从而科研成果不能很好得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具体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地反映和解决,从而实践对科研的指向和推进作用无法有效地发挥;产业缺少科技的支持,因而发展滞后,缺乏产业发展的活力;科技也因缺少转化成产业的途径而缺乏发展的动力。因此,要促进生态农业这一系统理论的发展,我们首先需要从学科上加强对生态农业理论的重视,加强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探讨和研究,发挥各门相关学科和理论的优势,促进生态农业这一系统工程的综合发展。同时,我们需要建立相关制度,推进产学研三者的结合,鼓励生态农业科技理论的发展,鼓励知识性和科技性的农业产业的发展,将研究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关注生态农业实施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加强理论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通过科技发展促进经济进步,通过经济效益的提升推动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以实践为指向推动生态农业理论的完善,以理论为武装推动生态农业实践的深化。

(3)生态农业缺乏健全的标准化评估体系。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包括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的质量和指标评估。虽然生态农业标准化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的标准化还有很大差距。这些差距体现在:首先,标准的种类还不够具体、详细和细致。数据显示,至2010年止,我国关于农产品农药残余限量的标准不足500项,而在美国这些标准的数目在03年以超过8000项。其次,标准要求较不严格,在我国目前使用的诸多标准中,只有部分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而大部分都是采用自己的标准,且这些标准的门槛比国际标准低了很多。最后,标准有效期较长。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标准只有5年的有效期,而在我国标龄一般都长达10年之久。标准化是生态农业的重要指针,标准的落后和不足,体现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和发达国家存在着差异。它不利于我国生态农业的科学发展,同时会对我国农产品进入世界市场带来阻碍,从而不利于我国农场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因此,我们加大对标准化理论及技术的研究力度,使标准体系既体现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也能对我国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和科学化的发展提供导向作用;既反映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也注重标准在我国的可行性。此外,我们还应当建立广泛的标准化推行体系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手段,生动、具体地宣传标准化的重要性,使标准化观念深入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经营者与购买者的内心;通过树立示范点,以实际地例子说明标准化的好处;通过对农业工作者标准化技术和理论的培训,使农业工作者在实际生产中学会运用标准化的程序和理论;通过建立广泛的标准化咨询平台,为标准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知识保障。

(4)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生态农业将生态系统视为一个密切联系着的有机整体,强调在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综合地、循环地利用生态资源,同时保证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综合发展。生态农业的这一特定要求其发展应当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实现产业化的发展模式。目前,由于资金的缺乏以及农业发展状况的限制,我国生态虽已有近2000个试点,但其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较弱,还未能较好的实现产业化生产。较小的规模的产业化水平容易增加生态农业实施和运行的成本,也不利于生态农业发挥其统一效率和生态的重要特点。为此,我们首先应当进一步推进生态农业试点的建设,不但要注意到试点的数量,也要注意到试点的规模和质量。以试点为龙头,推进生态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其次,应当在政策和财政上,扶持、鼓励和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从制度和财政两方面,为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林祥全,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J]中国农业经济,2003(7)

生态产业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关键种;食物链/网;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工业园

[作者简介]杨华萍,开封市环境科研设计所工程师;张亚妮,开封市环境科研设计所助理工程师,河南 开封475000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055-02

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综合地域复合体,是依据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及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工业领域一定区域层次的具体体现,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Reduce)、再用(Reuse)、循环(Recycle)“3R”原则,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出发,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充分利用不同企业、产业、项目或工艺流程之间资源、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利用,形成横向耦合、纵向闭合、上下衔接、协同共生的关系,寻求能源与原材料使用的最小化,废物最小化,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自然生态学理论

(一)关键种理论

关键种(Key species)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优先保护的目标,它确定了关键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指一些珍稀、庞大、特有、对其他物种具有不成比例影响的物种。它对其他种的分布和多度起着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决定着群落的稳定性、物种多样性和多种生态过程的持续或改变。它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如果它消失或减弱,整个生态系统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动摇;二是与同群落中其他物种相比是很重要的。但又是相对的。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

自然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也就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取食关系,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逐级传递,生物之间的这种以食物联系起来的链条称为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通过各种有机体和食物链进行逐级转化和传递的。因此,食物链中每一个环节上的物种,都是一个营养级,自然系统依靠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其主要功能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境、生物群体以及生物圈生态过程的总和,它表现为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以及生态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生境是指无机环境,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生境的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生物群落多样性是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它们的生态过程是指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主要包括物种流、能量流、信息流、水分循环、营养循环等。生态系统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生态学理论在工业园区中的应用

(一)关键种理论对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的指导作用

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是为最终产品提供原材料的,大多是以某一种或几种特色资源综合加工体系为核心的园区,这类园区在我国起步较早,如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该园区是以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制糖工业是基础产业,一般包括糖料生产、制糖加工和综合利用等三大部分,制糖副产品可以应用于造纸、发酵、化工、建材等多种产品生产的原料。于是制糖企业及其相关企业如造纸企业、酒精企业、复合肥厂与外部环境因素共同构成了制糖生态工业系统。其中糖厂在企业群落中使用和传输的物质最多、能量流动的规模最为庞大,带动和牵制着其他企业,是“关键种企业”。这种关键种企业在行业性生态工业园中居于中心地位,“废物多”,能量多。横向链长,纵向连着其他“次要种群”,是园区内的链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应用为工业链和工业网

食物链与食物网理论应用于工业系统中,就是依据工业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的规律,在制糖、造纸、酿酒、发电等行业间建立起生态联系,形成生态产业链,最终实现各行业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技术流和知识流。

如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以蔗田为始端,形成了“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甘蔗-制糖-蔗渣制浆造纸”、“制糖厂-热电厂”等多条生态工业链条,各链条均以环境综合治理系统为终端。

蔗田系统主要为制糖企业提供基本原材料,是制糖生态工业系统的“生产者”;制糖企业以甘蔗为原料,是系统的“初级消费者”;其他企业是以制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为原料,可称为“次级消费者”;环境综合治理系统对产业链中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废物进行回收、分解、循环利用,在整个生态工业系统中起到的是“分解者”的角色。

各条生态产业链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和技术知识的共享、循环利用,纵横交错,相互耦合,最终形成这样一个多行业综合性的比较完整的生态工业链网结构。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在提高生态工业园区稳定性中的指导作用

生态工业园的多样性是指生态工业园类型的多样性,园区内企业组成的多样性,产品类型、产品结构的多样性。中间产品、副产品类型、结构、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产业链形式的多样性、工业技术的多样性、管理政策的多样性以及景观的多样性等。

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即对现有经济技术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改造的生态工业园区,以及新规划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区,一般存在多个大型企业,形成多条主体链条,同时每家大企业又吸附大量中小企业,形成主体链网,这些中小企业之间也存在产业链关系,这样主产业链、副产业链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链网结构。通过设计多层次的产品,构建多样化、生态可持续的产品结构,建立多样性园区成员,企业的多渠道输入输出方案,园区生态功能分区的多样性建设,使工业园区维持较高的多样,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园区系统内资源利用的闭路循环,保证生态工业园区的平衡、稳定、协调发展。

三、结 论

生态学中关键种理论、食物链及食物网理论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中能起到综合性理论指导作用。无论在具有行业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还是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中,运用生态学的这些理论可有助于构建生态产业链、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增强生态工业园区的稳定性,从而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达到双赢的局面。

生态产业论文范文12

关键词:生态经济;林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关于生态经济理论的提出

实际上,生态经济理论并非一些人认为的仅仅是限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它早已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在各国的森林经理当中。这一理论的出现,与本世纪地球上人类与生态关系的不断恶化、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抑制、人类生存面临严峻挑战有着因果联系。人类不能不重新调整对自然界的观察角度,开阔自己的视野,全面、系统地考察自然界带给人类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由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的独有功能给人类所带来的便是森林的多种效益。这种效益被人们主要分为三大类: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指森林具有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和保持人类社会经济生态平衡的能力。前者主要包括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土族保持作用、大气净化作用和动植物保护作用,后者主要强调森林对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使人类生存得以保证,社会经济能够持续增长。

经济效益则指森林能给人类直接提供包括木材、再生能源、食物、药材等各种林产品。社会效益更强调森林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中,从整个林业发展史来看,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三者是可以强化提高的。但是,违背科学规律的主观过度强化,所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这一点,生态学家们都已有了深刻认识。本世纪以来,围绕林业发展问题,在国外就先后出现过生态论派和经济论派,并分别提出了一系列以无顾忌地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谋取木材高产。这一部门生产的木材产量很高,只需少部分林地就可满足绝大部分木材需求。其余大部尹分森林则主要用于生态防护等目的,只需投入少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使这部分森林能永久维持天然化状态,也可从中提取少量木材等林产品。这一理论现已在世界上迅速发展。

二、我国林业与生态经济理论

1.近几年我国开始住意了生态效益,如何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现代化的战略核心问题。生态经济学在我国并非纸上谈兵,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已有所体现。根据我国国情与林情,摸素出,自己的林业发展道路,建立自己的林业生态经济理论与模式,对发展我国绿化事业,解决现在和将来出现的生态、经济中的一系列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就目前来说,我国尚无完整、系统的林业生态经济理论。国外流行的几种理论及模式也都是各国国情的产物,各有优劣,我们可以研究、借鉴其中的有价值成份。在我国,一方面在理论界模索研究自己的理论模式,另一方面,在现实生产实践和现行政策、规程、规划中,实际上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和检验着现有几种主要生态经济理论。

2.我国林业生产中的“船迹”理论与木材培育理论在我们的林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国家与各地的林业区划中,生态原则同经济指标往往相脱离。或者主要强调生态原则,或是着重注意经济指标。在这些区划、规划、决策中,提高生态效益只是用一大堆漂亮的语言支撑起来的海市屋楼,最终仍是具体的指出了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对于经济方面,有具体措施,反复推敲的目标数据,生态效益只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书面语言。很明显,只要拥有大片的森林,生态效益自然会产生。至于生态学原则,在追求大量木材生产的过程中,肯定是需要的。因此,在运用生态学理论解决林业科研和生产问题方面,我们做得更主动、更实际,而利用这些理论来寻求经济效益实现的途径方面,就要消极得多了。“随着森林产量提高、覆被率的增大,就能更充分地发挥生态效益”,这一大多文章的结论性语言,不是反映出某种“船迹理论”吗?在南方适生区,大力发展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人工速生丰产林,在一些山区大量营造见效快的薪炭林,以解决群众烧柴问题,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和划分出水源涵养林;在风沙侵蚀严重地区种草种树,建立防护林带。这些实践活动,同木材培育理论的观点是类似的。

可以肯定的结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作用,凡有森林就有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在一定社会经济水平下,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由于人类对森林的不同功能的利用程度不同,经济和生态效益体现程度也出现差别。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偏重于生态效益的要求,但它也能提供相当的经济价值,如为提高生态效益、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抚育等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少量间伐材以及林下林副一知一产品,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样,木材培育部门经营的以生产木材为目的的人工速生丰产林,按木材培育理论,无需考虑其生态效益。实际上,要想使木材产量尽可能高,材质,尽可能好,则必须在集约经营条件下,使林分具有相当高的组成和结构质量。在这种林分生长过程中,将体现出相当可观的生态效益。这里的生态效益实际上是由追求良好经济效益时所带出的船迹,“船迹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3.封山育林—很有实践意义的双重效益实现途径几十年实践证明,通过夭然下种、天然更新,从而实现封山育林的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的办法很有实践意义。特别在当前一些社会经济条件较差、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很有效果。通过封山,利用森林独特的多功能进行自然生产,减少人类千预,从而经济投入数量减少,相对增长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森林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生态效益逐渐增强。由于在封育期间人们从森林获得的直接经济产,品减少,如果处在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力量较强的地区,则经济效益不显著。以上着重分析了国外现行的几种流行理论同我国林业生产的联系。采用何种方法,以充分利用自然力,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双重效益是我国林业面临的中心问题,也是必须加紧研究的课题。实际上,我们已开展了这方面的生产实践活动。“船迹”理论无论是处于被批判或是赞同的地位,它早已在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思想与实践,木材培育理论在南方有了成功的例子,颇有推广开来的趋势。现在需要的是总结我国多年来林业生产实践,系统地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经济理论,以指导生产实践和制定林业政策及战略规划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