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2-04-11 04:13:06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下面是最新书法培训心得体会模板欣赏,希望能对对你有帮助。具体内容如下:

听了洛阳市书法培训讲座,我感到书法教学的艰难与重要。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的国粹,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与重任。

书法指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圆锥型)毛笔写汉字的艺术。人们常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书法。

书法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自汉字出现以来就长盛不衰,历朝历代出现的书法大家不胜枚举。如秦代的李斯,汉代的蔡邕、张芝,晋代的王羲之,唐代的“欧、虞、褚、薛”、“颜、柳”,宋代的“苏、黄、米、蔡”,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文征明,清代的何绍基、吴昌硕等。他们留下的书法作品更是推陈出新,光耀汗青。作为炎黄子孙,当代学生有责任继承;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使书法得以传承。

然而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兴起,键盘的运用使手写意识变得越来越淡。对现代人来说,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已是不容易,更何况毛笔字呢?为了使书法这一优秀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我觉得上好书法课已是迫在眉睫。

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教好书法呢?这次培训会给了我很好的启示。教好书法应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这里的书写规范就是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临帖分对临,背临,意临三个层面。对临即将范本置于眼前,须看一笔,写一笔;背临即不看范本,只凭印象将诸字临写下来;意临即临写范本时追求原作的意境和神韵。我想,小学书法教学可以先教会学生对临,然后层层拔高,一步步接近意临。

于是这两周的书法指导课,我下载了《九成宫醴泉铭》原帖,准备先从遵循书写规范开始。上课时我先把要临得内容放在多媒体上呈现出来,然后引导着学生欣赏,同时强调间架结构和笔划特征,最后让学生照着多媒体临写。在临写时,用《米芾学书》的这段话提醒学生:“学写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观其形,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这两次,尽管学生写的差强人意,但是我感觉自己在书法指导教学上迈进了一大步,自己的教学正在沿着科学的方法前进,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现在想一想自己学练毛笔字的情形,的确漫长而艰辛,更知学生学习的不易及鼓舞的重要。我想每天都练,多思多悟,坚持不懈的临帖应该是学好书法的要诀。我也要经常向学生讲一些自己的切身体会,来鼓舞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加强自身书法指导方面的理论学习,来科学高效地教好书法指导课。

最新书法培训心得体会模板欣赏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精彩的范文内容更新在这里,欢迎大家来查阅。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对职业培训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革,职业培训教育得到飞速发展。1997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核心绩效考评办法》出台,并于次年形成《核心绩效考评实施计划》,从而建立了一个公私兼具的培训市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模式,以及相对成熟的职业培训绩效评价体系——《核心绩效考评系统(key performance measures, 简称kpms)》。

 

澳大利亚的核心绩效考评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实行,使得其以tafe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简称vet)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强,培养的人才在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高中生毕业后有70%选择tafe教育, 甚至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仍然会选择攻读tafe 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不少学生既把tafe作为技术训练的熔炉,又把tafe 当作进入大学的阶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其独具特色的vet教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终身教育与培训理念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建立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办学重点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形成了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良性机制。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提供的教育和培训,主要任务是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因而其教学完全按照行业规范来进行,贴近实际,并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实际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课程设置,紧跟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参加培训的人员、地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都很灵活,从而造就了澳大利亚独特的终身教育体系。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非常务实。首先,高度重视高仿真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打造最逼真的实训基地,让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融为一体,各tafe 学院在设施设备上投入很大,努力使实训环境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场景。一般来说,各专业领域都有与生产相似的校内实训场所和设施, 每个实训场所都具有与企业一样的职场文化。其次,高度注重实践环节和现场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室,学生的教育培训全在现场。再次,实施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人数普遍较少,平均20人左右, 学员在课堂内讨论发言的机会很多,教师的授课方式也灵活多样, 通常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旨,真正实现以提高职业技能为中心。

 

(二)有机结合的大学教育、tafe与中学教育,各类相互补充衔接的证书、文凭、学位

tafe毕业生既可选择直接进入社会就业,也可以选择升入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并且可以将其tafe学院中取得的成绩折算为大学学分。tafe学院是一个教育培训的综合体。它上接大学、下连中等教育,不仅提供基本技能训练,还注重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直接面对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其独特的多功能、全方位、灵活多样、各取所需的特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模式。人们可以依据自身实际,选择较为合适的资格证书学习起点,再依据需要和兴趣进行高级别的资格证书学习,而且tafe学院证书在澳大利亚全国通用。

 

学生在tafe 学院学习可以获得全国统一的、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教育和培训证书。这些证书包括:证书ⅰ(半技术工人),证书ⅱ(高级操作员/服务性工人) ,证书ⅲ(技术工人),证书ⅳ(高级技术工人/监工);普通文凭(专业辅助人员/技术员),高级文凭(专业辅助人员/管理人员);第一学位(专业人员/经理),高级学位(高级专业人员/经理)。在该证书体系内,低一级与高一级证书(文凭、学位)之间建有衔接关系:学生在取得证书ⅰ之后,再学习几个模块,即可取得证书ⅱ;余者类推。这种统一的证书制度和课程内容的模块式结构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沟通,使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教育相联系。

 

(三)多元化的办学体制

1.多元化办学主体。澳大利亚的职业培训机构种类上多种多样、功能上相互补充。如tafe学院、企业、私营、成人与社会培训机构等。tafe学院主要是由各州政府举办的公立性质职业培训机构。澳大利亚政府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创办非公立职业培训院校或机构。

 

2.多样化办学形式。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一校多制是其办学特色。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既体现了澳大利亚职教特色,也大大增加了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3.多层次投资渠道。澳大利亚建立了多层次的职业培训投资渠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行业和个人的投资。尽管目前大量投资的还是政府,然而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人士意识到,决定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进行员工培训是一笔回报率很高的投资,因此工商企业投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总额数不断增加;个人投资也是职业培训经费的重要来源。

 

(四)行业、企业全面积极参与职业学校教学和管理

澳大利亚相关行业组织在澳大利亚的地位非常重要。例如职业院校的教学组织要按照行业标准;教学课程内容的确定要依照国家统一制定的证书制度和行业确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各类证书、文凭需要开设的课程等,均必须根据市场就业信息、相关岗位技术要求和能力标准,由各相关行业培训理事会确定等等。为更好地履行其职责,其行业组织必须协助政府提供最新的岗位要求及近期就业信息,并根据这些需求和信息,指导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帮助学习者确定专业方向,组织被培训者进行技能考核。行业组织还必须组织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培训教育经费的管理与投入,帮助职业院校建设实训基地,通过接待学生实习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实践教学,同时设法保证受训者通过相应标准的考试。

 

(五)业务熟悉的兼职教师作用巨大

澳大利亚tafe学院师资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高达2/3,而专职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1/3。兼职教师均来自于企业生产、服务领域第一线。大量的兼职教师能够带给学生最新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技术或技能。所有担任tafe的教师必须受过所任课程相关行业和教育专业的培训并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如tafe 学院对教师的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十分严格和明确:一是任教者要取得所授专业的硕士学位;二是任教者要取得教育专业的本科文凭;三是任教者要有3—5年与专业教学相关的行业专业实践工作经验或经过培训,并取得行业四级证书。虽然具体规定各州有所差异,但实践经验、技能证书、教育学习这三者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还必须掌握熟练的教学方法,尤其要具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等条件。

 

(六)积极扩展服务对象,充分利用海外教育资源

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相当积极。他们不仅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办学,

如为中国、新加坡、泰国等国提供专业教师培训或语言教师培训等;还大量吸收海外学生到tafe学院学习和进修。

 

二、核心绩效评价系统

20世纪90年代末期,澳大利亚绩效评论委员会(performance review committee,简称prc)开发的核心绩效评价系统(key performance measures,简称kpms)得到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的认可。核心绩效评价计划开始实施。该计划明确了任务范围、时间限制和实施评价所需的成本。核心绩效评价办法(kpms)是一套数字测量系统,这些数字集中在当前和将来取得成功的关键绩效方面。对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vet)进行绩效评价可以确保财政资金得到有效、高效利用,可以向纳税人和客户准确表明资金使用情况,可以促进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质量提升,减少商业行为,可以为当事人和顾客提供足够信息,帮助他们评价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提供者。对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实施核心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①为澳大利亚人提供到全世界工作的技术;②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③使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获得公平的产出;④最大化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公共资金的价值;⑤增加培训投资。

 

核心绩效评价系统(kpms)有效地结合了培训项目的有效性、效率、产出和结果。如图1所示:

(一)产出和结果评价

如图1所示,kpm1反映其国内每年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生产得到认可的技能产出。产出和结果评价是核心绩效评价系统(kpms)中最基本的内容,其关键指标为每年通过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所获得的技术指标。产出和结果评价是理解其他项目评价的起点,这里其他项目评价包括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的效率,以及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对个人、社会和经济的产出等。

 

(二)有效性评价

kpm2反映的是相对于澳大利亚工业所需要的技术水平,澳大利亚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中的现有技术存量。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目的在该指标上得到很好体现。而造就并保持澳大利亚人职业技能水平,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其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最根本目的。该目标是否完成,也就是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效果检验,则由绩效评价来完成。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绩效评价的评价指标可以分为三大类:①技术需求类指标。如工作机会、就业人数和技术需求等;②技术存量类指标。如合格的劳动力技术组合等;③技术缺口类指标。如新产生的技术需求等。

 

kpm3反映雇主评价通过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所获得的技能的工作相关性与有用程度,以及他们对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满意度。雇主和工业部门的共同目标是拥有合适的技能工人,并且这些工人能够运用其所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该项评价所需数据主要来自雇主对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评价的全国性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①雇主对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总的满意度;②雇主对毕业生的技能能否适合工作需要的看法;③雇主对特殊技能的满意程度等。

 

kpm4反映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提高个人就业情况和改变个人前途的情况。该项评价内容主要指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系统在实现学生就业愿望方面价值增值上的技能供给情况。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系统建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澳大利亚人获得技术以满足工作的需要。该目标通过技术培训,以帮助劳动力就业或再就业、改变专业或者在现有工作岗位上提升他们的能力。其数据来源于每年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简称ncver)所做的“学生成果调查”。

 

kpm5反映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参与程度、特殊客户群体在其中获得的成果,成功完成培训的学生获得的收益和成果等。其特殊客户群体包括:①妇女;②农村和偏远地区居民;③土著居民及海岛居民;④残疾人;⑤非英语居民。把特殊群体包括在内实际上彰显了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系统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三)效率评价

kpm6主要评价公共资金支出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产出效率。而kpm7则评价全部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产出效率,即包括公共资金和私人资金支出两项。这部分评价主要评价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系统的效率,即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比率。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目标之一是最大化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公共支出的价值。对其效率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目标是如何达成的。

 

绩效评价必须依赖一个标准化的产出测量,由于技能产出数量不仅与个人模式有关,能力单位也是可变的。而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产出计量方法,因而澳大利亚把与每个训练项目和能力单元相关的名义训练小时数,作为绩效评价kpm6的支持数据。在政府财政支出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活动中,衡量效率水平的基础指标就是名义培训小时数的单位成本。按照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信息管理统计标准(the australi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tatistical standard,简称avetmis),把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提供者提供给州或地方政府的培训活动实际小时数统计出来,为提高效率评价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这些统计数据要经过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anta)和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ncver)调整,调整后的数据就是名义培训小时数。

kpm8反映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总支出。主要评价政府、企业和个人在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上的投资水平。

三、对我国职业培训的启示

澳大利亚职业培训支出绩效,对于我国职业培训财政补贴绩效评价制度的完善,促进我国职业培训绩效评价的良性发展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一)以立法促进绩效评价发展

我国虽然颁布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相关方面的法规,但因宣传不力,执法不严,并未形成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而澳大利亚1978年颁布的《职业培训法修正案》,就奠定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法律地位。澳大利亚的《宪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是澳大利亚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澳大利亚政府规定即使是大学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也只有取得技术继续教育( tafe) 证书才能从事相关工作。

 

法律法规具体规定职业培训项目的内容、资金拨付程序和制度、项目应该达到的目标和应该取得的绩效等。在项目结束时,根据原设定的绩效水平和绩效指标对该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取得的绩效情况确定以后财政资金的拨付和奖惩情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根据程序对职业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做出相应修改,并根据需要改进相关项目的绩效指标和绩效水平,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能的需求。

 

(二)树立以被培训者为本的评价理念

我国职业培训教育对于被培训者的实践、实训环节注重不够。由于资金缺乏,职业学校自身的实训条件非常有限,学生所学的仍然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严重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这使得职教与普教之间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明显的区别,无法体现被培

训者的实际需求。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特别重视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把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被培训者的需求就是培训的核心。

 

职业培训的最直接目的是提高被培训者的职业技能,因而对职业培训的绩效评价就理所当然的应该以被培训者为中心进行。首先,以被培训者为本,积极吸纳被培训者参与绩效评价过程。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培养被培训者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在学习与研究、与他人和社会的沟通和自我管理等等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其次,评价所提供合理的培训指导、确定的学习内容、制定的学习目标等等方面的绩效时,只有以被培训者为本,才可能降低投资成本、节约时间,并提高被培训者的实际工作能力。最后,以被培训者为本,评价的整个工作时间可以更加灵活,没有限制,评价的过程可以以单元进行,多次连续,充分考虑到被培训者的需要。

 

(三)制定确定统一的评价标准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评价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相应监控机制也不太完善,职业资格鉴定监督检查不严。而澳大利亚在1994年就由国家培训署建立了全国统一的tafe标准,组织教育培训质量保证体系aqtf(australian quality training framework)认证。澳大利亚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低一级与高一级证书之间建有衔接关系,采取的学分制可以使各模块之间进行相互转换。在取得某级证书后,再学习几个模块,即可取得高一级证书。

 

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可以使评价工作有“法”可依,使操作过程更加规范标准。另外,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认可的标准,可以扩大证书认可范围及认可度,缩小地域限制,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和学习类型的转化。通过培训和编写指南等做法,指导地方掌握、使用绩效评价指标,做好数据的收集和日常监测工作以及地方的评价工作,及时改进地方工作的措施,促使职业培训工作有效开展,把绩效评价渗透到日常工作当中。

 

(四)建立以实际绩效为基础的财政资金分配制度

澳大利亚政府对公立tafe 学院的拨款采取的是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即政府以教育和培训这个“特殊商品”的“购买者”的姿态出现,哪一个学院教育和培训适应经济和社会需要,且质量高(学生的巩固率高、毕业生获得证书的比例高)、成本低(平均经费低),政府就“购买”哪一个学院的教育和培训,即向哪一个学院拨款,这种拨款机制成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的指挥棒。而我国的财政拨款则没有相应的效率措施。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馆员培训 思考

新时期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图书馆在收集信息、管理信息等的形式及方法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展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图书馆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承担起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的角色,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1.适应环境的变化

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图书馆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上书排架,而需要有针对性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深层次、个性化的业务帮助和咨询服务。这种“复杂劳动”才是馆员要面对的。越来越多的高校将馆员培训视为一种职业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升馆员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技能,以满足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2.满足馆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知识型社会需要知识型人才,而人才的满意度绝非仅仅以高薪、优厚的待遇来衡量,与之相比,能获得丰富的技能培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获得认同和成就感是衡量知识型馆员满意度的重要方面。因此,培训演变为“奖励”,被培训意味着具有潜能,是一种荣耀。

3.建立图书馆文化,构建和谐团队

“得人者昌,用人者兴,育人者远”。图书馆馆员培训实质上是建立和实现图书馆文化的过程。培训要注重对馆员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的导向,使之符合图书馆文化的特性,并促进馆员认同图书馆文化,成为“优秀的图书馆人”,共同构建和谐团队。

二、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现状分析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对馆员的培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善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目前的馆员培训存在着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培训目的不够明确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他们的信息需求量大,要求即时、准确,时效性强。馆员只有经常参加专业培训,才有能力提供优质的服务。然而许多馆员对于培训的目的还不太明确。上级主管部门强调不够,只规定馆员评聘职称时需要足够的继续教育课时,否则不予评聘。馆员通常把这项必要条件作为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很多馆员认为培训就是为了晋升职称,不评职称,一般不会主动去参加。图书馆对馆员是否参加培训也不作要求。有的馆员认为培训与自己没有关系,可以几年或长期不去参加图书馆系统组织的培训,而有的馆员为了评职称凑课时,则会在一年里集中参加几期继续教育培训班。遇到相同的课程内容,无需反复听讲时,就缴了听课费,报个到就行了。这样以晋升职称的主要目的的培训,确实值得思考。

2.培训内容不够丰富

高校图书馆的培训内容一般比较注重图书馆学理论知识等方面,将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培训视为图书馆培训的重中之重,而对专类学科、人际沟通、心理健康、法律知识、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关注较少。实际上,馆员对这些方面培训是非常渴望的。对这些方面培训的缺失,往往会降低馆员的工作效率,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培训内容既要满足图书馆发展需要,也要满足馆员自身发展的渴望;不仅要满足馆员理论上、知识技能上的需要,同时要满足馆员心理上的需要。

3.培训的方法单一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培训的方法也越来越多种多样。但从总体上看,传统的教学方法仍是主要的培训形式,多由本单位的老师授课,参加实践操作较少,也没有依据培训对象层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或增设课程内容。这种枯燥单一的培训方式对馆员没有吸引力,即便参加听课时的专注度也不高,当作例行公事,培训课程也达不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4.对馆员参加培训缺乏激励与约束

目前馆员培训存在着参与积极性不高,对培训时间的安排也不满意等现象,这与培训缺乏激励与约束制度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许多高校图书馆对认真参加培训的馆员没有奖励,对不认真参加培训的馆员也没有惩罚机制。培训与馆员绩效奖励没有挂钩,馆员技能的高低与福利待遇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工作中干得好和干得差,技能的高低对个人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参与培训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工作时间相对少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因此馆员多数选择不去培训,有关部门也不强求。

三、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可采取的措施

改进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措施,做好馆员培训,扩展馆员技能,提高馆员素质,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对馆员培训的管理。

1.转变馆员对培训的认识

要让馆员充分认识到培训对于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作用,摒弃只为评聘职称而开展的培训,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图书馆文化为目标,树立馆员培训就是一种提高知识理论水平、提升个人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现念,意识到馆员培训是一种可以使图书馆获得长期综合效益的行为。同时,馆员也应认识到,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自己的知识暂时也许是够用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原地踏步就是落后。馆员只有不断的顺应社会和服务需求,积极参与图书馆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才能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与时俱进。馆员除了自己工作的部门外,对馆里其他部门的业务也应有所了解,如参考咨询如何做、图书分类编目怎么做、信息素养培训如何开展,等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全面发展、复合型图书馆馆员。

2.充分调研,根据馆员培训需求做好培训规划。

高校图书馆馆员是否需要培训、需要什么样的培训,是由馆员的业务水平与实际需要存在的差距决定的。培训需求反映了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培训部门可以以问卷的方式与馆员沟通,建立馆员之间的交流平台,或派馆员去外地学习、参观等,作者所在的单位已这样做了。分析培训需求,了解馆员需要哪方面的培训,缺少哪方面技能,完善培训计划。馆员培训规划是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培训资源的配置情况,对计划期内的培训目标、对象和内容、培训的规模和时间、培训评估的标准等一系列工作所做出统一安排。馆员培训规划既要全面,要包括技能培训、管理知识培训、科研能力等培训、员工身心健康保护;也要全方位,多层次,包括新进馆员、普通馆员、中等级别馆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

3.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确保培训的有效性

选择不同的培训方法对培训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高校图书馆的特点规划馆员培训,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完善培训课程设计,更新授课内容。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馆员的要求,要以馆员的需要、能力、兴趣以及过去的经验作为课程决策的要素,要符合成人的认知规律,应该目标明确,实用性强。馆员培训课程只有从图书馆实际需要出发,与实际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4.制订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扎实推进馆员培训

馆员培训效果评估是高校图书馆培训工作最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是通过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指标和标准体系,对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培训计划是否有效实施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分析和评价,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以后制定、修订馆员培训计划的依据。只有完善培训评估体系,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每一项培训进行全程评估,才能确保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培训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不断改进馆员培训,有效推进馆员培训的开展,如利用假期时间培训,并实行考勤,将参加培训列入绩效考核的一项等,对馆员参加培训制订硬性规定

四、结语

人是生产力的核心因素,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变革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馆员,所以馆员的培训和发展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说过,成功的公司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对最有竞争力的管理人员的需求;一个是把办公室与教室连在一起。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培训与高校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效的培训是馆员和图书馆共同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是实现馆员梦想的过程。只有不断提高馆员业务能力,才能保证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慧瑛,袁曦临.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设计[J].图书馆建设,2009,(12):82-86.

[2]路海生.图书馆员职业规划之我见[J].图书馆学刊,2012,(1):31-34.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1.岗前培训的内容

中医本科临床实践教学作为高等中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中医临床思维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如何更好地、有效地完成临床实习,实现医学生角色转变,实习岗前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目前的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因为各医院的层次不同、方向职能不同、教学科研实力不同,因此一个具有中医特色的岗前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我院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如下:

1.1中医临床基本技能

我院在岗位培训中主要对学生进行中医临床的基本技能进行强化,如:中医的脉诊、舌诊、问诊技巧和中医内、外、妇、儿相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刺法灸法等。除此之外,我院还对学生进行现代临床医学的体格检查、外科无菌操作技术、打结与缝合、外科手术前的准备、心肺复苏等基本技能的集中培训。通过岗前培训进行理论和操作的集中强化,在今后实习过程中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些基本技能。

1.2 病历文书的规范写作

相关病历文书的规范写作是医学实习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病历的书写规范作为医疗过程的证明显得尤其重要。我院在四年的理论学习期间并未开设相关病历书写的教育的专门课程,该内容散在于《诊断学》及《内科学》的课程当中,我院通过实习医院的反馈和调研了解到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后,对病历书写的要求比较茫然。几乎都在参考或照抄带教医师已写好的相关病历文书,自己缺少临床思维和见解。不能如实反映疾病发生和变化。因此,相关病历文书的书写规范培训对实习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在岗前培训中专门对这一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强化。

1.3 实习期间的相关管理规定

医学生进入实习医院,除要遵守学校的有关管理规章外,还要遵守实习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经我院调研及实习医院的反馈了解到随着学生就业期望值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部分学生将最后一年的实习时间重点放在考研上与找工作上,对临床实习不够重视。因此为了规范管理学生的临床实习。在岗前培训中对学生强调实习纪律,严格请假制度,违纪情况处理标准,对保证实习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1.4 实习期间的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

因为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相对于其他专业,医学类学生的实习业较为特殊。由于实习生面临着来自社会发展、医疗工作、自我成长及环境改变等多方面压力,可能会影响到其实习工作的正常开展[3]。且实习过程中繁重的工作强度,严峻的就业形势,辛苦的考研复习,紧张的医患关系等都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实习过程,导致部分实习生产生职业倦怠情况。实习生的心理健康对于他的健康成长、临床学习以及未来就业或者升学都具有重要意义。为防止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产生职业倦怠,我院在岗前培训中引入心理测试,对易发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2.岗前培训的方式

我院的岗前培训共安排2周,最后1天为技能考核,临床技能操作的培训的方式主要是在我院临床实训基地进行实际带教操作,病历文书的书写和相关管理规定的学习采取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进行,心理压力的疏导课程通过心理测试和优秀实习生介绍经验进行。

3.考核方式

我院实行实习准入制度,岗前培训不合格的学生不得进医院实习,必须经过补考且成绩合格之后方能进医院实习。考核采取类似执业医师技能考核的多站式考试方式,分别包括:中医基本技能考核(脉诊、舌诊、问诊、方剂背诵、刺法、灸法的操作),体格检查,外科基本技能,病历文书书写及中医内科病案考核,共四站。每站有2名考官现场考核技能并打分,每站满分100分,60分合格,成绩全部合格方可进医院实习,如有一科不合格需参加补考且成绩合格后才能进医院实习。通过考核工作,使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强化了基本技能的掌握,为临床实习和毕业技能考核奠定了基础。

4.岗前培训的效果

经过两周的培训和考核,对中医临床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巩固,能够使学生进入实习医院后迅速发挥状态,适应临床工作。同时提高了学生心理的抗压能力,以及沟通能力,降低了心理疾患的发生。加深了对学校和相关实习医院的实习管理规定的认识,有利于学院和医院的双重管理。

5.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1岗前培训时间短,内容多

我院的实习岗前培训仅2周,在2周的时间内要进行中医临床技能,体格检查,外科基本技能,病历文书书写,心理测试及考核。时间短,内容多。学生对全部技能和知识无法在短时期内完全消化吸收,因此,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使得更利于学生掌握和吸收相关知识。

5.2岗前培训人数多,强度大

我院近几年的每年实习的中医学专业学生生达上千人,全部集中在两周内强化培训,对师资的要求比较大,高强度的动手操作和演示对教学人员的要求较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进一步培训合格的教学人员,增加培训队伍的人数,合理安排课时分配等使得更有利于发挥教学人员的能动性。

5.3岗前培训质量监控体系待加强

我院的教学质量控制管理部门由分管教学的院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人员等组成。主要对全院教学工作进行决策、指导、组织、协调、检查、监督和评估工作,但是目前对于岗前培训这一内容并未全部纳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当中,仅靠学生的考核成绩判定培训质量略显单一,因此,对于岗前培训的质量、内容、课时安排、考核以及对带教老师等多方面进行质量体系监控和评价,同时结合实习医院的反馈和学生的意见,深化培训方案,为实习医院输送更多的合格实习生。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

年月日至日,在工会的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在工会干部培训班的学习。这次培训是一次规格档次高,教学水平高,培训时间适中的一次培训。通过两天的培训学习,有几个想不到:

一是想不到领导这么重视。我接到培训通知后,认为是工会对工会干部的一次例行培训而已,无非是请一些人员给讲一讲工会工作的有关知识,有关领导礼节性的“点个冒”。想不到工会主席也在百忙之中参加培训班的开班典礼,为参加培训的学员提要求。人生最关键的是学习,企业对员工的最高奖励是学习,知识改变命运,技术精彩人生。这次培训使我倍感温暖,这在我所参加的任何培训班所没有的。公司工会宣传部部长、厂党总支书记的精心备课,专门为学员讲授业务知识,又使我倍感领导的用心良苦。在学习中我也体会到工会对基层分工会干部培训十分重视,精心地作了安排,对培训学习期间作了具体的要求。我想不到为我们授课的都是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部长们、书记;更想不到的党委书记也亲自为我们授课。短暂的两天理论学习,我聆听了各位部长、书记的生动、详实的讲解,特别是书记那铿锵有力的语言、部长那诙谐的论述、书记那丰富的实践经验,把枯燥的理论讲得娓娓动听,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二是想不到培训安排这么周密、丰富。工会的领导为了让大家坐下来、静下心、学进去,专门把我们从基层一线拉到进行脱产式的培训。本次培训班我认为从培训教学安排、授课内容、时间安排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细致的安排,使全体学员有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在培训结束的时候,又组织大家到山清水秀的进行了考察,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交流了经验,增进了友谊。

三是想不到收获这么多。参加培训班前自己心想“通过两天的学习还能取到真经?”,但通过两天的学习,使我改变了最初错误的想法。通过学习使我了解了我国工会发展历史,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增进了对《工会法》《劳动法》的认识,加深了对“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丰富内涵的理解,它涵盖了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理论学习的最后半天,又使我学到了具体的业务知识及对公司的深入了解。通过学习更加深刻体会到工会对工会干部的关心、期望和要求,更加体会到工会在构建和谐环境中的作用。通过部长们及书记们的讲授和自身的学习,使我充分认识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司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公司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用工方式、分配方式多样化,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更加明确了在改制企业要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职工投身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要性,以及坚持健全维权机制,建立和谐企业的新型劳动关系,同时更深刻体会到只有坚持服务职工群众,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才能得到职工的信任和拥护。

四是想不到当一名合格的工会干部这么不容易。以前认为,工会就是“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党政开会,布置会场”,当工会干部用不着学那么多知识,把这些事情组织好很容易。但通过学习,对党总支书记、“怎样当好基层工会主席”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企业尤其是在改制企业工会的主要工作就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但要做好这些工作,仅有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它要求工会干部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会分析企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什么;要熟悉国家、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善于用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解决在维护职工权益中的问题;要学会与职工交流与沟通,真正使自己成为职工的“铁哥儿们”“贴心人”,职工有什么话都愿意和自己讲,而且在当今机制下,工会干部更要学会保护自己,讲究工作方法和艺术,这一切都需要认真的学习。作为一名改制企业的工会干部,我认为要发挥工会优势,做好答疑解惑,配合党政做好改革方针的宣传教育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使全体职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定企业改革的信心,坚定集团公司事业发展的信心,积极支持改革,投身改革,推进改革。要把握大局,履行职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要畅通信息,加强沟通,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了解和掌握职工思想状况,及时向党政和上级工会反映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准确表达职工的合理愿望和要求。

作为工会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学习,感受较多,受益匪浅,这必将对今后做好工作起到很好的作用。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

一、领会《纲要》精神,把握四个关键点

早在1990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就出台《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写字教学的通知》,此后又相继出台《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育的若干意见》,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识字写字的重要性,主要对于学生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书写技能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而新颁布的《纲要》规定“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同时又增加了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原先的写字教学只是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但也有一些详细规定,如对书写习惯培养,书写质量、书写技能与姿势等都提出了要求。随着书法教育的开展,写字教学被提升到了书法教育的层次,并明确了书法教育的原则:“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从中可以看出语文课程中的“识字与写字”教学依然是书法教学的基本内容,但已经大大推进了一步。写字是书法的基础,在写字之上则蕴含着审美、文化等因素,应注重学生的情操陶冶与全面素质培养。书法包括汉字书写规则、正确的书写态度、书写的技法和书法的文化艺术。《纲要》的基本精神首先是写字的规范、端正、流利、整洁,并在此基础上追求美观。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也就是说不仅仅要求写好字,还有一个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需要。延伸、拓展、提升成为书法教育的重要标志。

1.面向全体,兼顾特长。这是书法教学大纲明确的核心理念,就是在开展书法教育时必须首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书法教育的普及性与基础性。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关照特长生,但首先应该保证全体学生书法基础水平的提升,反对只关注特长生,而忽视全体,将书法要求拔高拔难。作为书法教学应把握好全体与个别的关系,让每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并在规范中把字写得优美。这与校外书法辅导班、书法等级考试训练、书法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区别开来。

2.硬笔与毛笔兼顾,实用与审美相辅。在社会上,对于书法概念有不同定位,不少书家将硬笔与毛笔割裂开来,认为硬笔不是书法。其实,对于硬笔与毛笔的关系不能作简单理解。《纲要》认为两者并不存在矛盾,书法既包括硬笔,也包括毛笔。硬笔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在实际运用中求美。毛笔倾向艺术,但也要关注实用功能——毛笔实用书写性目前也在逐步加强。基于中小学生书写具有实用功能,书法教育不排斥硬笔书法,并对硬笔书法有具体要求,对此应作全面的认识与理解。

3.在书写规范的基础上,关注学生个性体验。书法书写的法则需要规范,包括笔法、字法、执笔要领及书写姿势、用笔用墨等。书写技法方面要充分地尊重优良书写传统,但在此基础上允许创新,但字要符合规范,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尤其是硬笔书写,实用书写要规范,要符合书写的规律。不能写错字别字、淘汰的异体字、已经简化的繁体字。毛笔书法教材以临习碑帖为范本,学生在用毛笔临摹经典碑帖练习、创作书法作品时,可以允许使用繁体或异体字,繁体字与简体字运用要注意把握。

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起笔、行笔、收笔方法,遵循笔顺基础。掌握好正确的笔法、字法、章法,在书写规范的基础上,也应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由于学生身心正在发育阶段,在书写时,可能表现得不成熟,如字东倒西歪,或有些幼稚,这些方面只要符合书写规律就行教师逐渐引导,不必过于硬性要求。

4.在书法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著名的文豪、书法家坡就曾强调读书修养的重要性。书读多了才能体现内涵,书法教育强调教师在教授学生书写技能训练基础上,把握文化修养这个大的方向。书法的书写技巧与文化二者相辅相成,书写训练应该是不断体会、领悟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过程。在书写技法训练中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文化的渗透也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与理解接受能力,不宜要求过于复杂艰深、繁难,要适度,应采用一些生动的讲解,化繁为简,让学生初步了解书法美与个人的感受——但是这样的感受必需适度。由此可见,书法教师只有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才能有利于书法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研究与交流,推动书法教育深入发展

1.注重书法教学的趣味,增强育人效果

书法教学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一门乏味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深入地学习书法,是值得认真分析研究的。学生初学书法,特别是毛笔书法具有新鲜感,但新鲜感便很快就会消失。如果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因此,激发学生写字热情与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巧妙科学地指导学生有效训练相当关键,要扭转过去的一种错误教学观念,即书法教学就是拿一本字帖练习,把书法当成机械式的模仿,让学生“麻木练习”与简单的模仿。要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心、脑、口、手并用,在兴趣盎然中综合开发了智力,才是书法学习的关键。如小学阶段教师可多运用一些形象思维比喻来分析字形与笔画,启发学生想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书法课固然以练习为主,但一堂好的书法课,必须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分析力、模仿力、创造力、语言表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书法教学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如指导学生坚持书写培养毅力,通过临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原帖字与自己临习的字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不足,并不断修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等。

强调教学趣味性。不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对于幽默风趣的课堂是十分欢迎的,因为激发了兴趣就能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设计编排一些有趣的书法内容,如让学生在临习某个字之后,将字帖中该字的一个笔画空去,让学生不看字帖,根据自己理解与记忆去补足其中的一画。对于初学儿童,可以采用编儿歌等形式,使书法教学更加的形象生动。中国每个汉字的造字都是一个故事,通过讲故事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深入理解与热爱,如甲骨文的“凶”字象人的头上着火的样子,由火和人组成,用以表示凶险,后来演变就省略了人形,变化了火。进行有趣的文字探源,实行情感迁移,增加了书写汉字的文化内涵,同时激发了学生的书写欲望。

其次,学校与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培养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开拓进取精神。有了成功的,学生就有了提升书法水平源源不断的动力。如教师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关注与鼓励;将学生的优秀作业张贴上墙,布置学生节日写春联,开展书法交流,举办一些书法展览等等,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增加与书法的亲近感,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达到增强书法育人的功能。

2.选取书法范本立足实用,教师科学引导是关键

对于学生临习字帖最初应学哪一种楷书经典字体,这也成为广大书法教育者争论的焦点。作为历史长河筛选出来的楷书经典学习范本流传至今,都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笔者以为关键还在于教师对该字体书法的理解,以及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

笔者曾组织对福建省参加书法培训的150位教师对于学生入门学习打基础应该从哪本楷书字帖入手,(包括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其他,共5个选项),进行调查统计,发现赞同入门临习颜体的83人,欧体的41人,柳体7人,赵体6人,认为其他也可作为临习的7人,认为几种字帖均可的6人。可见对于颜、欧作为入门级的范本更为基层一线教师教学认可与接受,选取欧体与颜体进行入门教学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由于颜体毛笔楷书在用笔上虽然有些复杂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结体相对其他字体更为宽松,便于儿童更快掌握特点,在教学时,见效快,一般一个多月就能写出颜体的趣味,这是不少教师支持颜体的关键原因。但学习颜体同时也存在着如何转化为硬笔的问题,实验表明,不少学习了颜体的学生,将毛笔运用的结体转化为硬笔字时,难度较大,多数学生硬笔书写呈现结构松散的问题。欧体笔画多以侧锋为主,用笔的复杂性较颜体少些,但结构安排很紧密。学生书写的自由度较低,在教学成效较颜体慢一些,但欧体转化为硬笔优势明显,学习欧体的学生一般结字较为严整,用欧体结构书写硬笔时较为美观,长期进行欧体训练则硬笔优势明显,欧体学习在硬笔与毛笔楷书书写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此外,赵体较少为教学者所关注,因为赵体书法用笔灵活,线条优美流畅,其中有不少行书的笔意,如练习不善,字易于偏软,学生容易对其书理解产生偏差。赵体书法虽然很受欢迎,但在教学上却不受青睐。其实,赵体的小楷很符合学生练习,既接近硬笔的结构,同时又有毛笔的趣味与用笔方法,对于学生日常硬笔书写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过渡到行书十分方便。加上赵孟頫书法作品存世量墨迹本较多,楷书、行书体系都很完备,也很适合学生的临习。鉴于赵体上述优点以及很强的实用性,今后可能会成为基础教学的重点教材。柳体教学目前并不受教师青睐,原因是柳体笔画运行较为复杂,且结构严谨,由于小学生生理与心理认识能力的差距,多数学生练习了较长的时间后,效果仍不明显,容易将字写板。这样的教学难度较大,对教师教学方法要求更高,对学生书写也更为严格——当然也不排除柳体书写优秀的学生。

能否运用以上四种字体之外其他的方法进行书写呢?笔者在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骨干教研员培训中,发现不少参加国培的教师对此也有不同见解,主要持两种观点:一种就是从经典的楷书入手,进行书法教学;另一种观点是完全可以采用篆书、隶书、魏碑,甚至甲骨文、金文引入教学。为此在场的中小学书法骨干教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不少教师同意学生学习楷书,认为可以先从魏碑隶书开始,甚至篆书开始,理由是楷书法度过于森严,对于一个初学者太难,会影响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如果引入篆书或是金文、石鼓或是一些具有图画性质的,更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事实上,人类早期具有图画性质的字,适合儿童学习,对于学生右脑图式的开发的确很有帮助,这也是经过科学论证的事实。持后一种观点进行教学的理由也较为充分。

笔者认为,《大纲》的要求首先具有普及性质,以全体学生日常书写美观的训练,写一手漂亮的实用书法为基础目标。只有在完成这一目标之后,才可以谈金文、石鼓文等训练。因为,这些文字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运用基础,难以直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有一定书法基础的学生可以训练其他字体,但前提是实用书法要写好。至于古文字刺激大脑的图式理论,可另行开发课程,或者对有一定书写基础,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单独训练。以达到“面向全体,兼顾个别”的大纲精神。反之,则失去了书法教育的初衷。

书法字帖的选取应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依据教师对字帖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选择,同时还应考虑书法学习的字体最好能软硬兼施,互相促进,而不是硬笔与毛笔学习不相干,书法与实用脱节,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书法学习而且会牵扯学生更多的精力,增加学生的负担,这与《大纲》的精神是相违背的。

3.在技能训练基础上,着眼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在书法练习中必须让学生在性灵、情感、认知、意趣等诸多方面得到美的熏陶。对一堂好的书法教学课评价虽然没有明确标准,但与语文等其他学科一样,应包括有思想目标、能力培养、审美训练、情感渗透等。如学习书法家刻苦与勤奋的精神以及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否达到对学生自学、分析、观察、临摹、评价、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在书法练习中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感觉是否得到训练;学生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是否获得情感愉悦等。

对于书法教学中能否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由于学生初学书法基础尚未巩固,因此在书写中寻求突破是不现实的,学生在书法临习阶段仍然以继承、临习为主。但并不排除在书写以外的一些形式上的新意,在书写训练教学之外,教师可以从书法史中选取一些大书法家的故事,他们在练习前人基础上如何突破自成一家,以此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渗透。还可让学生自己选定座右铭并进行书法创作,引导学生观察纸张与款式的选择,墨色调配,篇章布局的分析,并自我尝试设计书写格式等。

此外,还可鼓励学生将书法与现代技术结合,如传播形式:在个人的班级博客发表自己的作品、拍照上传个人邮件、微信发表作品与好友分享自己的成果等,以此鼓励他们学习,激发创作欲望。

三、形成合力,促进书法教育向高水平发展

当前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较为薄弱,书法教育人才缺少,书法专业教师更是少之又少。针对客观实际情况《大纲》制定了比较务实的要求,相信不久的将来,教师队伍建设会逐步完善起来。如何让多数书法兼职教师队伍提升教学水平,这个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1.提升教师专业水平首先应加强教师的培训,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深入领会《大纲》精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教师进修院校需大力推动教师的研训工作,以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培训可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如福建教育学院在《大纲》颁布之后,及时地进行了全省书法教师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丰富,如带领参训教师观摩学习成绩显著的书法特色校建设、请全国有影响力的书法家进行书法技能训练授课、举办学员书法创作作品展览、举办学员书法教学论坛、邀请专家解读《大纲》等活动,使参训教师更好地领会精神,提升书写水平与认识水平,增进书法教育交流,开拓视野。目前,福建教育学院已率先培训全省书法教师近500名,有力地推动全省书法教育工作的开展。此外,笔者参与了这项组织工作,发现参加书法培训的书法教师中,部级的书法家协会会员有4人,省级书法家协会会员20人,市级书法家协会会员30人,多数教师的书写有一定的功底,只有少数教师的书法水平较低,小学教师总体水平优于中学教师。这与小学教师在师范就读时联系三笔字有关。从书法教师书写能力的总体状况来看,还是能胜任中小学书法教学工作的,当然,教师自身的书法水平与见识还有待于不断提升。书写能力并不等于教学水平,加强教学水平的提升应当成为教师培训的关键。

书法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也尤为重要。在《大纲》未出台前,许多学校采用市场上的书法材料,少数自编教材,这些都缺乏系统性,多数只具有字帖的功能。教育部书法教材审定工作即将开始,有了《大纲》再加上教材,教师的书法教学就有了抓手,使得教师的教学基本上能遵循大纲的思路,以书法教学为内容,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素质,依托教材,教师自身的书法教学水平也得以提升。

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应该是在每一所基层学校。学校应当创设良好氛围促进书法教师队伍的成长。《大纲》指出,“目前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中小学语文教师应逐步达到能兼教书法”。因此,在学校开展教师书法训练尤为重要。如福安韩城一小,将学校建设成书法特色校,并成立了书法教研组,全校教师每周都必须教一份书法作业,将教师的书法作业制作成档案全部保存,成为教师的成长记录袋。教师优秀书法作品与学生优秀作品定期在校园粘贴。良好校园氛围的营造很好地促进了全校师生的书法水平提升,有利于书法教育的普及。厦门第二外国语学校开展了书法笔迹学的研究,邀请专家针对制定了学生笔迹看心理的研究课题,针对学生的书法来调试学生心理,以达到学生书写优美字迹的同时,达到矫正心理的功能。该校将书法与教育心理学进行了融合,无疑是书法教学的另一种开拓。

2.各级教育部门大力推动,为书法教育水平提升创造好平台。各级教育部门将大大推动当地书法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如福州晋安区全区开展写字教育,并在全区的各校之间展开书法教学示范与交流,对全区书法教师开展培训,并成立了写字教学名师工作室,树立了重点示范校福州晋安新店中心小学,由于全区重视,学生整体的书法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成为全区教育工作亮点之一。

笔者曾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格,先后随机抽取100位福建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小学70人,中学30人。通过问卷的整理,笔者可喜地看到,随着国家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兴起,约有45%的学校建设有专门的书法活动室。过去由于条件所限,学校书法教学是在教室内进行的,这虽然便于学生的日常书写,但也会影响到书法课的效果。拥有书法活动室有利于推动学校的书法教学:一是书法教室多半都布置有国学内容,如墙上黏贴古典文学内容,学生训练的书法桌一般多采用古典风格,无疑增强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二是良好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安静下来,培养雅趣。三是有利于教室的卫生,过去不少学校不爱开设书法课,一节几十分钟的课程,光是倒墨汁以及准备工作就花去了不少的时间,有些学校班级生数过多,桌面狭小,有时还可能出现字未落在纸上,却污了衣物和周围的环境等。当然,有些学校也存在着书法教室空置或使用率不高的问题。调查表显示,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开设硬笔书法课,多数学校1-6年级均有,少数只训练至1-3年级。学校开设有毛笔书法兴趣小组的比例占调查的64%。可见当前书法普及教育在中小学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

在教育部制定的书法教材出炉之前,已经编辑或正在编辑的书法校本教材的校占20%。不少教师对于教材需求迫切,因为缺少教材与教学研究,很多教师的书法教学不知道从何下手。对于在教学中让学生对着选一本字帖简单临摹的教学方式也并不满意,也认识到只是简单作坊式地临习字帖并不是书法教学,要更加规范系统地教学生学习书法,以达到书法育人功能,需要一套教材。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7

论文摘要: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是“双证书制”教学的新途径之一。加强“双证书制”教学的认识,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责任心及专业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培训包实施的必要措施。

作为学校的教研项目,笔者于2005年起开发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并对之进行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谈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必要性及其目标

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衔接起来;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即“双证书制”。从2003年起,我校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了多项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考试,即进行“双证书制”教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各类高等院校有关电力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电力行业的一项主要技术工种。近年来,随着我校“双证书制”教学的深入,参加继电保护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学生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逐年快速增长。为更好地落实“双证书制”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开发出一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使其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评定为核心,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中对继电保护中级工应熟悉、掌握和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按模块分布在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使教师在每个教学过程中心中有数,重点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学以致用。在保证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考核的通过率,即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途径

1、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将用人单位对继电保护中级工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需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创建培训包的各个教学培训模块及其任务书。

(2)将构建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与学校的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任务书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2、开发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流程

(1)原始数据采集环节。即采集继电保护中级工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应具备的有关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

(2)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主要是对采集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整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构建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编写总体方案,制定各个教学培训模块。

(3)构建各个模块任务书环节。本环节的任务是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总体方案,将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与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拟定各教学培训模块的任务书。明确各个教学培训模块的目标、内容、培训时间及相关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和实施效果的检测等内容,然后咨询有关专家,对构建的总体框架及拟定的各模块任务书进行论证,确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方案及详细的各模块培训任务书。

(4)确定学生,实施教学培训环节。本环节根据已创建的卑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各模块任务书,按照优、良、中、及格的学习成绩选取学生,并实施教学培训。

(5)考评、完善环节。主要是通过河南省电力系统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对选取培训的学生进行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核,并对其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评价。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效果与开发体会

利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教学培训的学生,在通过我校学历教育各项考试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参加河南省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试,全部合格并获继电保护中级工证书。

通过对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开发,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1)理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中对有关工种的要求,了解生产现场对有关工种的需求,熟悉有关工种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是开发出教学培训包的基本保证。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全会和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和省、市检察长会议精神。聚焦检察工作实际需要,紧紧围绕服务办案和提高干警素质,以领导干部、办案人员和行政综合人员为重点,全面推进检察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建设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检察队伍,加快推进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XX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二、目标任务

通过教育培训工作的持续深化和丰富的工作实践,逐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能够促进人才培养、推动工作发展的教育培训长效工作机制。推动理论教育更深入,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党性教育更扎实,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检察业务知识学习更精准,岗位技能、专业素养切实增强。

三、培训时间

坚持教育培训与检察工作同步开展,从年初到年底,依据上级院及县委统一安排,首先确保统一的组织培训按时完成,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院内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集中培训以不超过一周为宜。

四、培训人员及培训范围

1、教育培训坚持培训人员全面覆盖,根据工作内容和性质分层次进行;

2、培训范围包括:政治政治教育培训、综合管理培训、各类法律专业、检察业务培训,以及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

五、培训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围绕法治中国建设,认真学习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高检院及省、市院检察长会议精神,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加强警示教育、英模教育,进一步深化对依法治国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观,筑牢规范司法、公正司法的思想根基。

2、党性教育培训。围绕本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和重点,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经常性的开展党性党规党纪教育,观看党性教育纪录片,以重温入党誓词、知识竞赛、党课、参观教育基地等方式,引导干警加强党性锤炼,筑牢忠诚品格,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为民服务宗旨意识,树立检察干警的良好形象。

3、检察业务教育培训。以应对司法体制改革和内设机构改革,适应改革后的检察工作为出发点,以新修改的司法解释、法律法规和检察实务、疑难复杂案件等为学习重点,提高检答网使用质效,加强对法律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通过开展增强干警专业化素质,不断提升检察干警应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能力。

4、廉洁纪律培训。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等,《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组织检察人员重温检察官誓词,观看检察人员警示教育纪录片,着力构建干警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教育干警恪守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干警自觉培养公正廉洁执法的廉政意识。

5、岗位练兵活动。开展法律文书展评,以各业务部门为参赛对象,重点考察办案人员对法律文书种类的掌握和法律文书的制作能力;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活动,发现办案中的问题和难点,提高案件质量和水平;开展“读书分享会”活动,充分利用院图书室各类藏书,定期组织干警参加读书会,交流读书后心得体会,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引导干警在读书中陶冶情操、增长才能;开展公文写作比赛,提高干警公文写作能力和水平,促进干警综合素能的提升;通过组织开展全员参与、贴近实战、形式多样的业务技能竞赛活动,以竞赛促学习,以竞赛强素质,以竞赛提能力,不断提升检察队伍的执法能力和整体素质。

六、培训形式

1.坚持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积极组织干警参加上级院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班学习,进行分类培训。

3.坚持教育培训与岗位练兵相结合。采取辅导学习、观看影视专题片、开展竞赛、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进一步推动教育培训活动的深入开展,达到促进学习、推动工作的目的。

七、相关要求

1.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工作,部门负责人要组织好本部门干警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妥善处理工学矛盾,确保各项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2.干警参与学习培训(包括自学)要做到有计划、有笔记,重要学习内容要及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9

一、岗证单培养对高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岗位培训制度是国务院提出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下文简称15号文)强调:“职业院校应……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下文简称35号文)第十条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下文简称16号文)第四、第五点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1996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

(二)资格证书制度是党中央确定的旨在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政策

上述35号文第九条规定:“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16号文第三点规定:“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职业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二十条规定:“从事技术工种的职工,上岗前必须通过培训……”。第二十五条规定:“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

(三)订单培养是职业人才培养的新型而有效的方式

35号文第七条规定:“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16号文第五点将订单培养作为一种教学模式。

二、岗证单培养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要求

(一)岗位是工作的落脚点,就业首先是上岗定位

会计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到现代电脑记账,再到网络会计的出现,会计行业岗位分工也在不断细化。高等职业财会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来从事的是与岗位紧密相联的工作。因此,高职财会专业教育只有盯住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才能培养适应于财会基层一线的财会人才。

(二)证书是行业准入的门槛,是行业知识的证明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资格认证制度。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财会行业已经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从事财会工作的门槛,且形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计师证书的考试制度,财会职业人才取得财会类职业资格证书是其顺利就业和将来提升的重要条件。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为劳动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成才道路,并在劳动者终身职业生涯开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订单是学用紧密对接,是个性化育人的重要形式

订单培养的实质是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生毕业后全部在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合作的育人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使企业的用人需求体现在订单上,订单的数量是衡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规模效应的主要标志;而“订单”还能使学生在考试、招生环节上无法得到满足的个性化需求在培养环节上得到满足,弥补教育制度个性化的空缺。高职院校同一专业培养的一般是本专业的同质人才,而订单培养可以培养同一专业的不同质人才。不同行业的财会工作有不同的知识技能要求,财会人才分行业订单培养无疑是实现个性化培养的一条重要路径。

(四)岗、证、单相联是理论教学、实训操作与专才教育的结合

岗证单培养有两种方式:一是岗证单分离式,三年分阶段进行岗位训练、证书培训和订单培养;二是岗证单一体式。学生一进校就进入“订单班”进行合作培养,将岗位训练和证书培训纳入订单培养的范围。因为岗位培训和顶岗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证书培训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所以岗证相连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的对接。会计专业只有将岗证相连才能培养既有财会理论知识又懂财会实务操作技能的实用型财会人才,又由于订单可以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专门人才,所以,岗证教学与订单培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三、高职会计专业实施“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一)会计行业已经形成规范、明确、社会高度认可的岗位分工制度

财政部在有关文件中将会计工作划分为13个岗位,并且明确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当前我国会计实务界岗位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操作规程基本成熟,绩效考核指标基本确立。理论和实务都为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了可行性。

(二)会计行业已经形成体系完善、管理规范、考试常规化的资格证书制度

财政部新实施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首次提出国家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还要求已经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明确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10类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另外,还有一些财会职业所需的技能类证书(如珠算等)也已经开设,这为会计证书培训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会计行业的发展为订单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经济发展推动了会计行业的发展,会计行业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需要一大批适用于岗位一线应用型的财会人才。浙江省大量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懂得中小企业会计处理的财会人才,浙江省金融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既熟悉财会业务又懂得金融知识的金融会计人才,这为订单式财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会计专业“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盯住岗位,瞄准证书,扩大订单培养平台,渗透会计诚信教育,实施精细化管理。

(一)盯住岗位是指:盯住三个岗位群,通过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距离

三个岗位群包括:企业财务岗位群、企业会计岗位群和银行柜员岗位群。岗位实训是指:根据会计职业特点,将专业知识划分为若干个岗位技能知识,让学生以模拟实训的方式熟悉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规章和工作内容,掌握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通过理论指导、实训操作和理论深化,提高岗位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顶岗实习是指:学生进入企业的财会岗位和银行柜员的岗位以准员工身份从事实际工作,完成岗位工作任务。

转贴于  (二)瞄准证书是指:瞄准三个证书组,通过课证合一的课程体系设置和证书培训的教学过程实施,实现专业知识和社会认证相结合

三个证书组是指:财会技能证书组、财会职业资格证书组和银行从业资格证书组。财会技能证书包括:电脑传票证书、中文输入证书、珠算证书和点钞与反假币技术证书。财会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师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目前仅指银行业从业资格证书。

(三)扩大订单培养平台是指:扩大两类订单培养平台,通过个性化培养,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我院是金融类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具有鲜明的金融特色,培养的是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熟练会计业务,懂得金融知识,拥有会计、金融证书,兼具信用管理能力的适用于中小企业、现代商业银行、农村金融行业一线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金融行业成为我院会计专业学生的重要就业渠道。因此,我院会计专业订单培养包括金融订单和企业订单两个平台。

五、我院会计专业“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目标和框架

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改革应抓住一个起点、二个目标、三个配套、四个支撑。即以课程建设为起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场所建设为配套,以政策、资金、机制和思想为支撑。

(一)我院会计“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目标

以岗位技能训练和行业证书培训为重点,以订单培养为载体,以会计诚信教育和精细化质量管理为保障,以此推动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二)我院会计“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框架

1.构建“岗证互通”的课程教学框架

在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会计实务培训课程、会计证书培训、会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审计实务培训课程、银行实务培训课程,将“基础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从业证书培训”三项内容连成一体,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保障“岗位互通”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实,使90%以上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50%以上学生取得初级会计师证书。

2.扩大“订单培养”的个性化教学平台

完善订单培养模式,拓展订单培养形式,建立订单培养教学团队。在内涵上,丰富订单培养内容,增加订单培养时间;在外延上,扩大订单培养规模,增加订单类型。通过“校内学习——用人单位见习——校内学习——用人单位实习”流程实现工作与学习的两次循环,力争订单培养的比例达到55%。

3.建设会计诚信教育体系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会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以美育、心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会计诚信教育体系,建立若干个会计诚信教育基地,将企业伦理、企业文化融入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之中,使100%的毕业生接受会计诚信教育。

4.建设精细化质量管理文化

从课程、教材、考证与竞赛、师资、学生管理、实习实训、就业指导、项目教学、毕业设计、工学交替等方面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编写《会计专业精细化管理制度汇编》,制定精细化管理措施,开展项目教学和精细化质量管理培训,力争成为精细化管理的示范。

六、我院会计专业实施“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举措

(一)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1.建立“基础+培训”课程体系

打破学科框架,整合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建设“基础+培训”的新型课程体系。开发会计实务培训课程、会计证书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审计实务培训课程和银行实务培训课程。

2.建立实训教材体系

围绕课程建设开展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编写突出职业操作内容的特色教材。重点建设融财税审三大业务、银税企三个行业,从文音像三个维度表现职业操作流程和场景,服务于项目教学和实训练习的特色教材《财会实务情景专题》。

(二)建立岗、证、单培养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领衔、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为主体的适合岗位培训、证书培训和订单培养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1.加强教学队伍能力培养。通过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逐步形成专职教师从事基础课程讲授、实践课程设计、聘请兼职教师、开展教学监控和服务社会的工作机制。2.加大行业兼职教师的聘用力度。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工作机制,打造专兼比例不低于1∶1的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提高职业会计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建设实训实习功能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1.以“四化、三性、两高、一中心”为原则,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建设先进开放、覆盖面广、兼具资格培训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服务于以“四化”为基础的实验课程体系。重点建设财税审和银税企实训室,通过财税审平台实现财务、税收、审计三项业务联结的平台,培养学生三项业务联结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银税企平台实现企业、银行、税务三个模拟单位业务联结的平台,培养学生三个单位联结的动手操作能力。

2.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建设校外顶岗基地,促进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力求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形成系统。

七、我院会计专业实施“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预期效果

从总体上看,“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将有利于:订单培养模式纵深发展、诚信教育体系形成亮点、精细化管理文化彰显特色。以此带动:顶岗实习的实践模式有序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多方合作的建设机制有效实施,能力目标的考核模式绩效明显,校企互动的服务模式成效显著。

从具体指标上看,通过“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我院会计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既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书,又取得银行等行业的从业资格证书,还取得点钞、珠算、电脑传票、中文输入等技能证书。学生的学生就业率≥97%,签约率≥92%;订单培养的比例在55%以上。

从社会功能上看,我院会计专业实施“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将发挥辐射功能,引领同类院校财会类专业发展。在工学结合的订单人才培养、会计诚信教育、精细化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能为高职院校的财会类专业提供示范,引领高职财会类专业的发展方向。在“基础+培训”课程体系设计、项目教学导向的课程内容设置、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建设等方面为同类院校的财会类专业提供参照标准,指明同类院校同类专业的发展路径。

八、高职会计专业实施“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困难及解决设想

(一)岗位实训的仿真度有待提升

不同类型的单位财会工作是有差异的,如外贸企业与内销企业的外来原始凭证的差异,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差异,集团公司与单个企业报表范围的差异,财会工作网络化高的企业与网络化低的企业会计数据归集与传输的差异等,而目前校内实训室只能模拟大众化企业的大众化会计处理工作,不能模拟“个性化”企业的“个性化”会计工作,不利于岗位实训实现“真实化”。笔者认为,可以分两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提高大众化岗位实训室的仿真程度,如将企业、税务部门、银行三个单位的工作场景、工作环境移植到校内实训室,按照三者业务操作的流程设计实训内容和实训步骤,让学生轮流扮演不同岗位的财务人员角色。二是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细分财会岗位实训室,逐步建立“个性化”岗位实训室,如金融企业会计岗位实训室、外贸企业会计岗位实训室等。

(二)顶岗实习的学生身份有待转变

财会工作是与钱款打交道的工作,在企业财务部门顶岗实习的学生一般只能从事较为简单的账簿登记工作,基础性的出纳工作和高层次性的报表编制工作,顶岗实习生是接触不到的;银行对于在柜台实习的学生一般不给予其员工号,学生接触不到核心业务,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笔者认为,一方面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对实习生的责任教育、风险教育、诚信教育和法纪教育;另一方面顶岗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责任书,使学生学会承担责任,才能使实习单位真正授予实习生全员工的身份。

(三)证书培训教材与高职教材有待统一

为了防止高职院校办成本科院校的压缩型,教育主管部门要求高职院校使用的高职高专系列教材比例不低于80%,并且将其作为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专业绩效考核的一个指标,导致证书培训与日常教学采用两套教材,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放弃这一规定,允许高职院校与社会考证相关的课程直接采用考证用书,这样,既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课时,又能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0

一、工作目标

按照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的要求,在抓好党员日常教育培训的同时,对广大党员普遍开展主题教育培训、分类教育培训,确保每名党员年内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水利系统全体党员努力争当“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二、培训对象

基层党支部书记、党组织关系在系统内各级党组织的所有党员,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流出党员,可采取上门送学、微信教学等形式开展培训,也可依托驻外党组织开展集中培训。

三、培训内容

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点学习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组织观念、纪律观念、群众观念和法治观念,提高履职本领、服务能力。一是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报告为基本教材,深刻理解党的新思想新论断,坚决贯彻党的系列新部署新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着力增强组织观念、纪律观念、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帮助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广大党员深入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和掌握党的十以来党中央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特别是关于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等一系列政策规定,进一步强化党的思想和理论武装。二是、党规、党纪和党的基本知知识。以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省关于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党员教育管理实施意见》等为基本教材,同时还要通过学习党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激励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广大党员懂规矩、守纪律,明底线、知敬畏,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围绕全面推进法治水利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党员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根据行业特点、工作任务和实际需求,结合普法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宪法、水法等法律知识培训,引导党员带头学法用法、模范守法护法,不断增强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四是党支部基本职责和工作方法。以《》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基本任务和党中央关于党支部建设的基本要求为培训重点,使基层党支部书记进一步明确基本职责任务,搞明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什么,党支部书记的“主心骨”“领头雁”作用是什么,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是什么,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和群众工作本领。五是党支部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关于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相关规定为培训重点,使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广大党员弄清楚什么是“”、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和向党组织请示报告制度,懂得怎样组织开展这些党的组织生活,如何防止组织生活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倾向。六是基层治理和基层民主协商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以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和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等要求为培训重点,使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广大党员懂得为什么要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怎样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等,切实增强民主议事、依法办事、公正于事的能力和效果,依纪依法、依规依章开展工作。七是改革创新实用技能。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突出党员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重点围绕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防汛抗旱、河长制、水政执法、河道采砂等重点工作,组织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增强党员干部做好实际工作的本领,切实提高改革创新能力。

四、重点工程

一是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工程。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突出能力建设,改进培训方式,局党委对全系统所有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集中培训一次。二是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程。着眼于提高新党员的党性意识、政治素养,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水平,端正入党动机,对全系统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一次。三是党员素质升级工程。围绕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普遍培训,重在提高,创新培训内容、方式方法。由各党支部组织实施,每年至少进行2次。局领导班子党员,除认真执行干部教育培训的有关要求外,要带头参加所在支部的党员教育培训。

五、培训方式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1

一、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1.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是我国劳动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对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培训与就业结合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继续落实《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规定,按照面向市场、扩大范围、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和质量第一,为劳动者和企业服务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整体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

2."*"(*-*)期间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落实就业准入政策为切入点,在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进程中,坚持行政管理与技术支持相结合,坚持严格质量控制与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覆盖范围相结合,大力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和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互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市场就业和引导劳动者素质提高中发挥重要作用。

3.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坚持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原则,按照总体发展目标,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类指导。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大中城市,应结合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需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中西部地区应结合当前本地区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的培育对培养大批适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培训与技能鉴定系统;经济困难地区和行业,应以解决就业难点、实现解困脱贫为重点,结合扩大就业机会,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流动就业,逐步强化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

二、落实就业准入政策,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培训制度和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衔接

4.贯彻落实《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6号,以下简称《规定》),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政策,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改革相衔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对规定的职业(工种),强化企业用人和劳动者就业的资格准入观念,把好就业入口关,指导职业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格认证服务。职业介绍机构要把贯彻就业准入制度作为一项基本工作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有关从业人员办理就业手续的必要凭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加强对《规定》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规定》颁布前用人单位已经招用的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指导企业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岗位培训,逐步使所有从事国家规定职业(工种)的职工都达到相应职业资格要求。

5.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培训制度改革相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引导培训方向、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技工学校、职业学校(院)、就业训练中心和其他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要按照其毕(结)业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到技术工种岗位就业的规定,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教学改革力度,真正建立起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劳动者职业能力开发为重心的职业资格培训体系。

6.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企业劳动工资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工具。引导企业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企业职工培训、考核、劳动组织管理和工资分配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三、拓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领域,满足劳动力市场发展需要

7."*"期间,应通过努力使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覆盖国民经济的主要职业(工种);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中,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比目前提高一倍。从事技术职业(工种)的新增劳动力,在就业时都要普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全面落实持证上岗的要求;力争使具有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达到获证人员总数的20%以上。

8.抓好重点,提高层次。"*"期间,重点抓好劳动力市场中覆盖70%以上从业人员的300个职业(工种)的技能鉴定工作,并适应社会职业变化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开发新职业、新工种、新技能的鉴定,逐步做到为所有需要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提供认证服务。进一步改革技师评聘方式,逐步将技师、高级技师由企业内部评定,转变为社会化的职业技能鉴定。

9.根据各类不同人员的特点扩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引导企业尽快完成企业内工人考核向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过渡。继续扩大企业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试点,进一步探索社会化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的鉴定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院)的特点,研究制定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模式,明确工作程序和具体要求,指导学校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按照职业培训市场化、社会化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培训机构职业(工种)种类多、培训灵活性强等特点,规范对其学员的技能鉴定工作。县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将工作范围和服务对象向乡镇企业和农村拓展,为乡镇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继续在军队技术兵中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军队技术兵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四、加强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工作队伍素质,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

10.结合落实《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立法工作,大力支持和积极指导各地的相关立法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地方法规相衔接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技能鉴定法律法规体系、抓紧配套规章的制定和修订,完善相关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文件。

11.根据社会职业变化的情况,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调整和增补工作,并定期公布。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要求,加快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和相应培训教材的开发,并注重体现对劳动者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关键能力的要求。"*"期间。要完成300个主要职业(工种)的标准制定工作,并逐步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更新为国家职业标准。

12.在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按照统一鉴定所(站)条件、统一考评人员资格、统一命题管理、统一考务管理和统一证书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管理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督导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加大对各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构的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力度,实行社会监督和举报制度,建立违纪违规惩处和责任追究制度。

13.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建设的科学规划和规范管理,调整鉴定所(站)布局,严格鉴定所(站)审批,反对不正当竞争。运用国家题库和国家考务管理等技术系统,提高鉴定所(站)工作质量,强化日常管理,完善鉴定所(站)年检评估制度。

14.加强国家题库网络建设。提高试题资源质量,抓好操作考核题库的开发,扩大国家题库试题资源的覆盖范围.*年底前完成实行就业准入的主要技术工种的题库开发,并完成50个职业的操作技能模块化题库的开发和推广工作;"*"期间,使国家题库覆盖我国主要鉴定考核职业(工种)的50%以上。进一步抓好国家题库网络运行管理,强化国家题库运行质量监督,实行国家题库省(部)级分库运行年检制度。

15.推动考务管理现代化.通过推行国家考务管理系统,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过程实行规范化管理和实时监控。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统计工作,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提高统计分析质量。进一步完善证书验印、核发与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证书网上公告和网上查询系统,向社会提供更加便利和优质的服务。

16.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科技含量,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考试方法和高新技术考试手段,增强自身吸纳先进方法和技术成果的能力。推广应用职业分析和标准制定方法、模块化操作技能命题技术、智能化知识理论考试技术、仿真模拟操作技能考试技术等实践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关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着手建立网络化的职业资格培训考核管理与实施系统,适时启动国家职业资格在线工程。

17.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人员素质,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完善考评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办法。加强考评人员职业道德和考评技术方法的培训,提高考评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完善考评人员的聘用和管理办法。通过轮训等方式提高鉴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进一步搞好专家队伍建设,为鉴定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18.选择一批在设备、场地和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的职业学校、企业培训中心或其他培训机构作为实验基地,开发和检验标准、教材、题库、考试技术及考务管理技术,使其成为先进的职业培训模式、鉴定方法和考试技术的实验中心,成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示范窗口。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2

一、 书记员队伍的基本情况

###法院现有政法专项编制64、实有人数58人,法官员额数19、法官助理人数16、书记员6名,司法警察7人、司法行政人员10人。聘用制书记员有10人,均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本院自筹资金保障。聘用书记员中25岁以下8人,26-35岁2人,任职2年及以下6人、3-5年4人,学历均为本科。根据司法改革的要求,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比例为1:1:1,目前我院书记员的缺口为3人。

二、 聘用书记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当前、聘用书记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聘用制书记员制度落实异化,忽视书记员工作专业性,职业化难以实现,录用标准过高、标准混同,聘用合同签订流于形式,单列未实行。

(二)聘用书记员责任心缺乏和技能不足等问题,大多数聘用书记员责任心不强,认为自己不是正式的,缺乏干工作的热情,有得过且过的思想。

(三)聘用书记员工作稳定度不高,我院目前的聘用书记员年纪都比较小,而且学历均为大专学历,由于临聘和正式的在待遇上的差别较大,而且无论临聘书记员的工作完成的如何出色,始终不能转为正式的,还是必须参加统一的公务员公招考试,所以基本上在职的临聘书记员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试,一旦考上就会辞职。这样造成聘用书记员的流动性过高,而且一直存在的缺口,新招录的聘用书记员又要花一定时间去培训才能熟悉法院的工作以及和法官培养一定的工作默契。也加大的法官的工作量。

 三、综合以上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定书记员队伍职业化信念,在法院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适度增加聘用制书记员的待遇问题,缩小和正式书记员之间的差距,让其感受到法院的文化氛围,融入法院这个大家庭。

(二)更新观念,正视聘用制书记员的问题,不能太过于区分正式书记员与临聘书记员的身份差别,要融为一体,与聘用书记员之间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一年或两年,减少聘用书记员的流动性,以免影响审判工作的正式开展。

(三)认真贯彻落实聘用制书记员制度、落实合同管理、完善社保体系、变更招录要求,侧重专业性,稳定书记员队伍,完善书记员的职级晋升制度。合理规划,科学建设法院队伍。加大对聘用书记员的业务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由于较多临聘书记员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加大其业务培训,还要多组织聘用书记员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四)由于聘用书记员的流动性较大,法院要与聘用书记员签订保密协议和责任承诺书,增强聘用书记员的保密意识和责任心。

   安阳市龙安区法院共有干警85人,在审执部门办案的法官人数为25人,现有正式在编的行政编制书记员为7人,事业编制的书记员3人,各业务庭聘用的书记员18人。

    书记员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无论是在编的、还是临时聘用的书记员,均把目前的书记员工作当作短暂的过渡,而非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热爱。目前我院行政在编书记员中有3名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其中2名书记员法官审核手续上报未审批,一名正在参加法官任命前的培训学习。未通过司法考试的书记员中,还有一名担任法庭的立案工作。18名临时聘用人员,均把书记员当作跳板,一部分人是边工作,边学习法律知识,边参加司法考试,一旦通过,就跳槽到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工作;有的甚至还未通过司法考试就到一些门槛较低的法律服务所从事案件工作;一部分书记员边边工作等待行政、事业单位公招公选的机会,一旦通过考试就跳出了法院。

    2、自1995年开始,龙安区法院公开招聘了五批工作人员,招录的五批公务员均为政法编制,除2011年的2名同志未担任法官,其余均担任业务庭的审判骨干。没有专门的书记员招录编制,未公开招录过书记员。

    3、因书记员80%为各业务庭自行聘用,他们中只有少数为法律专业,大部分为非法律专业,上岗前又无专门的培训,导致书记员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在:各类笔录字迹潦草;不善于归纳、总结庭审中当事人讲话的重点;法律知识学习不够,不能弥补法官的粗心和疏忽;依赖法官提醒,案件承办人开庭需要一边驾驭庭审,一边注意书记员的节奏和记录的内容,分散了法官的注意力;整理卷宗不细心,几次案件评查中属于书记员立卷、订卷环节的瑕疵占到80%。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审判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4、书记员培训机制不完善。上级法院每年都会有专门的法官培训计划,对党组的、对新任法官的、还有新法律法规的专项培训,但对书记员的培训还从未有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思想上不重视书记员的工作,另一方面书记员队伍不稳定,使得主管机构不敢有长远的书记员培训计划、甚至认为培训是资源的浪费,无培训的必要。

    5、临时聘用人员待遇较低,缺乏归属感。这部分人员没有保险,只有最低的工资收入,不能享有正式编制人员的福利待遇,又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他们缺乏上进心,很难形成主人翁意识,工作积极性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增加书记员专项编制,确定书记员名额,充实审判辅助力量,同时对书记员进行相应的职级编配,可以参照法官津贴待遇给予相应的津贴补助,从根本上解除书记员的后顾之忧,从而解决书记员队伍思想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促进法院队伍人员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2、提高书记员待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在书记员的待遇、经费保障方面的支持,调动书记员的工作积极性,扩大并稳定书记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