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

时间:2022-07-22 07:58:59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1

本文作者:隋欣 单位:哈尔滨师范

传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对保护与传承音乐的贡献

在国际化的语境中,本土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处祖国边陲的黑龙江省并不因其偏远而在文化积淀及文化根源上有丝毫逊色,黑龙江流域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同时,这里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这些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背景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黑龙江地方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本土民族音乐是我们应该认识并深入了解的。可是,就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整体而言,仍是沿袭了学堂乐歌以来的“西乐”之路,对中国音乐,尤其是对种类繁多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就其深度与广度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更极少被纳入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故此,这对推动本土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中国音乐教育协会会长谢嘉幸曾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的观点,但针对这一命题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其“不知道”“没兴趣”现象严重。这一答案把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意识到,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刻不容缓,认识和了解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学校教育在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方面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责任、义务和功能?通过本土音乐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社会文化背景去理解、分析和感受此音乐,并从中了解、体验这种文化,是当前国内外贯彻于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途径之一。仅民歌这一种音乐类型就反映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劳动的、宗教的、游戏的、爱情的等。在如此浩如烟海的音乐类别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擅长和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种类,进行收集、学习、研究,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有音乐基本技能及知识的积累,更能形成自己的个性音乐与追求,进而在音乐实践中归纳完善对本土音乐的认识。

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定位准确,方法得当建立一套研究型学科体系,把本土音乐在高校音乐课程定位在研究型课程上,使该课程与其他的学科相区别。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学习方式可以采用田野采风、分组学习、资料分析整理、分类汇总等多样学习方式。在师生共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去认识各民族音乐的类别与其表现形式的各异。

2.积累素材,发展创新学生积累一定的音乐素材,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发展创新本土音乐。将本土音乐渗入到音乐教学中,加强本土音乐与其他相关教育课程的联系与结合,创作出一种将音响作为传播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叙事、达意、娱情的艺术。直接诉诸观众感官的视听综合影像,是区别于文学(文字间接形象)、造型艺术(纯视觉形象)、音响,把音乐的视听语言的运动性和时空自由转换,又使它突破了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和戏曲的舞台局限。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期安排田野考察的实践课。一方面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去民间采风,将所学知识与音乐实践相融合;另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家乡的某种音乐做田野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

2003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提出了关于我国各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等,开设具有特色的艺术类课程的指示。由此可见,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以高校音乐教育为切入点,正是顺应了当今世界多元化的教育趋势,重要且势在必行。将本土音乐引入高校特色音乐教育,必将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发扬光大,走进全国人民的艺术生活中,最终走向全世界。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民族 传统 体育

一、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1.身心并重,内外兼修的体育观念

体育文化是身体与精神的高度统一,和谐发展。中华民族的祖先世代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环境中,习惯于相对稳定、和平宁静的生活方式,所以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带有浓厚的修身养性的特征。这也是东方体育文化区别于西方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2. 以伦理道德为重点的体育特色

中华文明与道德风尚是举世推崇的,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伦理观念的制约下,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道德教化痕迹,即使是以技击为特点的中华武术竞技,也以身体、武功、德行全面发展为重点,其守内、崇实、尚礼的风格正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的反映,这与古罗马角斗士在格斗中所追求的所谓勇敢、残忍相比,中华武术在价值取向和文化座标上的追求,显得更为深远,更加广博。

对精神道德的侧重使得体育运动的审美标准也被赋予了相应的伦理道德观,这种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形式纷繁复杂,缺少西方体育的简洁明快,因此难以迅速推广和普及。

3.高度吻合传统文化的体育形态

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系统结构中,人体生命观、贵生观、养生观的体育价值取向尤为显著。这也是东方体育文化从最高层次的哲学思维,乃至各种社会文化形态区别于西方文化的另一特征。

中国古典哲学中阴阳平衡的辩证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精气神相统一的人体生命观,为民族体育的养生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这种体育文化精神,促进了那种通过人的意念、呼吸及身体运动,来调解机体内部阴阳平衡,活动气血,祛除疾病,增进健康,以获得超自然体验的特殊活动形式的顺利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竞技性运动的正常开展,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相背离。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就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 时代 差异外,还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异,在数千年中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结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荟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间及民族外两种类型。各民族的认同、亲和与交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无论表现为交易、和亲、联盟的友好方式,还是掠夺、复仇、征服的冲突形式,客观上都使民族体育文化得到相互的撞击触发与交流 影响 ,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育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养分与动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大力推动民运会中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提倡下,我国的民运会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民运会是推进我国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有效方式,能够进入民运会的体育项目基本上是传统体育中仍在开展的一些项目 ,鼓励这些现存的传统体育项目参与到民运会中来,即有利于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保存发展,又可以广泛的促进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运会是将传统民族体育引出文化共同体的向导; 是连接中国各民族以及中华民族与世界体育的桥梁; 是展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舞台; 是培育竞技体育人才的沃土。

2.大力开展具有明显健身性与娱乐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在全民健身这一口号的影响下,我国的体育项目开始向健身性与娱乐性方面侧重,不再是单纯的重视竞技性强的体育项目,这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带来了发展的契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蕴含丰富的民族历史、民族信仰、民族情感等方面的内涵,既有明显的锻炼身体的价值,又可满足人们的文化心理需求,它仍是我国广大地区一种理想的健康娱乐手段。然而面对现代体育文化的冲击,那些近乎古老的传统体育活动由于缺乏时代感而受到冷落,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自觉舍弃一些不符合科学原理甚至对身体有害的活动,借鉴现代体育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一些特色鲜明,健身效果明显的传统项目进行改造;使之既富于时代性又保持民族特色,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创新,走上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

3.借助旅游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想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走多元化道路,其中,借助于旅游业的发展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日渐升温 ,特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追逐的旅游热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合理开发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趣味性、观赏性强的体育项目,使广大游客在观赏当地自然风光的同时 ,也能够领略到当地的民风民俗及人文景观。还可以开发一些游客也能够参与的体育项目 ,使广大游客切身体验和感受各个民族传统体育的乐趣。体育旅游项目的合理开发 ,必将使当地的旅游业增色不少 ,也能够使当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合理的传播和发展。

在体育全球化趋势明显加速的今天,现代体育对各民族的传统体育冲击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各种文化交融构成的复合体,因其存在环境的变迁也必然会产生其文化本体的变迁。在竞技运动日盛一日的今天,人们对传统体育的前途和命运无不表示关注。在全球化浪潮中,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都承担着守护者责任。努力推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使之成为繁荣新时代健身娱乐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的有效手段,并在国内广泛开展的基础上,积极将部分发展成熟的项目推向世界,参与构建多元一体的世界体育文化新体系,是全球化条件下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 方征 徐玉良 韦晓康.拉枯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A].徐玉良,韦晓康.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15.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类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沙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的内容,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而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侧重于观照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视作其重要任务之一。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06504

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漫长历史演化的民族文化,汇集历史上各种思想观念与意识形态,集萃中华传统各领域特色技艺,反映中华民族自身风貌与特质,体现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灵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国在国际上作为旅游目的地树立良好形象、展示独特魅力、塑造价值品牌的必有途径。

1传统文化与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关联

1.1溯往:基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一直是我国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核心吸引

早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地理大百科全书》就曾指出,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各种形态的文化均可以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因素。我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一直是我国入境旅游中对外着意展示的核心吸引物。从现阶段国家旅游形象品牌化实施主体国家旅游局的各种外宣资料,各地各级旅游主管部门的旅游资源外宣文本、海外合作旅行经销商主推的旅游路线,无不深刻有“历史”、“文化”与“遗产”烙印。同时,国外旅游指南如《探索中国》、《孤独的星球》等,其对中国旅游的展示也无不对中国传统文化浓墨重彩,如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苏杭的亭台楼阁、保定的北方特色民居、北京胡同人家的鹦鹉笼子、妖娆华丽的丝绸、各色纷呈的小吃,无不吸引着古往今来纷呈沓至的海外游客。另一方面,境外受众的认知也对其进行了佐证,如2007年美国CNN新闻集团委托Synovate咨询公司完成的《中国旅游业全球认知》、2008年南卡罗来纳大学受中国旅游局委托完成的《美国“婴儿潮”旅游者的出境游意向对中国的印象》等调研结果表明,“历史遗迹”、“自然景观”、“艺术文化”、“传统节日”等具有较高知名度,是受访者最感兴趣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3》显示,对于国外游客而言了解中国特色文化以及游览观光仍是主要目的。Google于2013年7月的《中国入境旅游白皮书》同样显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最让国外游客心动。总而言之,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是我国入境旅游在国际视阈中一直以来的核心吸引。

1.2观今: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是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发展态势的内在诉求

信息传播方式、大众获取信息媒介偏好的变迁,使旅游境外推广方式也随着发生深刻变化。当今依托新媒体和事件营销的智慧型推广已成为重点。我国旅游市场推广部门针对目前这种新态势,对于国家旅游形象的对外推广也在由粗放静态推广开始着力发展为集约动态推广。在“美丽中国之旅”的国家整体旅游形象统领下,在传统国外旅游展会和旅游推介会的基础上,一方面逐渐注重依托新媒体开展靶向度、精准度更高的境外推广活动,另一方面,在常规境外推广的同时寻找机会利用公众关注事件借势引爆,以较低成本获取国际受众的高关注度。前者如2013年启动中国旅游海外推广网站,开设Facebook与Twitter账号,上海、青岛、辽宁、新疆等地推出旅游政务网的不同外语版本。后者如较早的如基于北京奥运会开展的“2008北京:中国欢迎你”活动,近期的如2013年“诗画浙江”LOGO全球征集活动等。推广活动是一种外在的展示形式,其魅力的深层支持来自于其旅游业自身各层次各环节的内涵支撑。旅游作为一种发展和享受性消费,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消费功能,是一种生活消费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的较高层次需求消费。这种精神消费需求赋予旅游业“灵魂”即文化的特殊重要性,而基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一直是中国旅游在国际视阈中的核心吸引。因而,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赋予旅游产品传统文化魅力内涵,给予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内在支撑,是当下纷繁旅游境外推广活动提升效用的内涵支撑诉求,也是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驱动力来源。相反,失去文化特质内涵的推广活动就只能不断地流于形式炒冷饭。

1.3展未:传统文化将是入境旅游新常态下国家旅游形象的内核

随着“改革红利”成为新一轮旅游的主要驱动力,我国入境旅游将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迈入到稳健理性增长的新常态。未来,休闲旅游日趋发展成为全球大众的生活方式,民众更倾向于选择基于差异性的相似性旅游产品。基于此,我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境外推广在基于差异性的历史遗产展示的同时,将同时注重基于相似舒适性的社会文明、国家富足的国家旅游形象的展示。在以往的基于自然人文遗产的旅游形象宣传中,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是不能缺席的,但是在未来旅游新常态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角色仍然不能弱化。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继承的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是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内核。原因有二,其一,国外游客翻山涉水,不远千里万里远足中国,追寻的肯定不是滥觞于自身国度司空见惯的文明的重现。追踪所有文献结论或调研成果,对于所有来中国的西方人而言,在众多吸引物里面,最突出的当属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世界上幸存的最古老的文明”,“五千年不间断的文化”,对西方旅游者最有吸引力的形象要素应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使是在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行程中,基于文化底蕴的舒适性休闲才能提供满足游者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消费需求。其二,“传统文化维度,打开的是旅游者重新审视中国的新视野、新的理解渠道”。入境游客通过对中华民族辉煌文明的感知,输入视阈的不仅是传统文化,还有现代文明,其给存在中西文意识形态隔阂和抗拒文化“殖民”输入的国外受众提供了可能性的中国文化进入路径。入境旅游者在审视其他民族历史上的智慧和创造时,也会激发其跨越狭隘民族主义偏见的对于人类共有伟大历史痕迹的认同。2013年“美丽中国之旅”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国家整体旅游形象,其不仅涵盖“自然美、人文美、生活美、饮食美等多个方面”,也涵盖历史美、文化美等方面。基于此,未来入境旅游新常态下,传统文化仍然是国家旅游形象的内核。

2基于旅游境外推广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境外推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均有深刻影响,旅游海外推广活动推动的国际视阈下国家旅游现象的最终呈现,是传者引导形成的底版形象和受众的游历修复共同作用最终形成的结果。基于此,结合旅游境外推广活动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构成,基于旅游形象载体(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塑造)、特殊传者(出境游客)、实地受众(入境游客)三个域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承继,以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同时最大限度地协同促进国际视阈下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塑造与提升。

2.1基于形象载体的传承: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品牌塑造

旅游文化是旅游吸引力的源泉。基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一直是我国入境旅游的核心吸引,是各种调研中境外潜在消费者对我国旅游较感兴趣的存在,也是适应旅游未来发展态势的产业内核。

(1)结合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全球视野中无可比拟的人文遗产。其范围广博,涵盖哲学宗教、文化典籍、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风尚、文物宝藏,衣食住行等多个领域;其形式多样,宗教类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艺术类如兵马俑、石窟、玉雕、壁画、书法等;民艺类如福建舞龙、唐山皮影、平遥泥塑、山西面塑、北京糖人等;戏剧类如昆曲、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河北梆子等;建筑类如北京故宫、苏杭园林、徽州民居、湘西吊脚楼等;饮食类如川菜、粤菜、湘菜、鲁菜、淮扬菜等。这些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是我国旅游产品针对入境游客开发可供依托的重要资源。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基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一方面是对长久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及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效用和价值;另一方面,基于传统文化的旅游产品深层隐含的文化内涵可以赋予其于国际市场上更大的影响力和被关注度,也给纷繁多样的旅游外在推广提供内在的持续吸引力来源。

(2)结合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旅游产品品牌打造。

截至2014年6月,我国共拥有世界遗产47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项33项,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项4项。我国拥有的这些世界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整个发展历程中传统文化精华的荟萃,也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具有的历史记录、文化传承及价值认同等功能使其在国际上具有珍稀性与较高知名度,这使得以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对于入境旅游而言具有很好的先天条件,但同时其又具有脆弱易损性,因而在开发中必须注意方法和方式。从古村镇、历史街区、城市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视角出发,基于目前已经实施的世界遗产开发模式,如双村、轮休、台前台后、生态博物馆等开发模式,借鉴国外的分区开发、主题开发、游客感知等模式,将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融合到一起,打造国际视阈内中国旅游的知名品牌。如丝绸之路、万里长城、香格里拉等经典路线,借助世界遗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承继和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旅游的吸引力,塑造中国旅游名片。

2.2基于特殊传者的传承:重视个体符号“人媒介”,规避分裂性表演

国家旅游形象的境外推广中,出境游客个体境外有意无意的与国家旅游形象基调不符的不当表现,会使我国旅游的境外推广活动苍白乏力,缺乏内涵支撑。如中国游客在境外于公开场合大声喧哗、在地铁进食、在博物馆触摸文物或展品等行为,很影响国外受众对我国国家旅游形象的感知与形成。出境游客“人媒介”作为传递国家旅游形象的信息符号的中介物,其重要性一方面体现在其是戈夫曼拟剧论视角下国家旅游形象“剧班”中出场频次最高的“表演者”,另一方面,人媒介在信息符号的互动中不是简单的信息传达与接收模式,而是“在人类行动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插入了一个解释过程”,淡化了有关国家旅游形象本身客观信息的重要性,对国家旅游形象的对外展示起到建构和重构的作用,而不是普通的呈现。随着2012年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客源国,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这个数量庞大的形象信息传递者群体“分裂性表演”现象的存在会使国际旅游整体形象的海外推广面临巨大挑战。针对部分中国游客境外不文明现象和违反约定法规的行为的频繁发生,仅仅依靠《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等法规制度来强制性解决是远远不够的,应从全社会的角度,承继中华民族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传统道德素养和文明礼仪,对整体国民素质进行提升。

(1)出境者个体符号的传统文明礼仪传承。中华民族向来对文明礼仪比较注重。“不学礼,无以立”,“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权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这些存在于《论语》、《晏子春秋》、《荀子》等古籍对于礼的重要性的描述无不证实着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而对于文明礼仪的具体表现,《弟子规》指出“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管子》指出“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礼记》指出“忠信,礼之本也”,《论语?子路》提出“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学而》提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礼记》中认为“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些表述有的涉及衣帽服饰,有的关乎言行举止,有的论及礼尚往来,从不同角度对文明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阐释。当然,外在形式可以随着具体时间和情景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文明礼仪的内涵属于中华民族遗传不变的基因编码,即尊重他人,包括他国的风俗和文化。因此,我国部分出境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诸如2013年韩国济州道警察厅通报的横穿马路、在禁烟区吸烟、乱扔烟头、随意丢弃垃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耍酒疯等,大可避免与自省。而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里有“入乡随俗”的说法,宋代王安石也曾言曰“礼贵从宜,事难泥古”,礼仪在不同时期在不同地域表现形式不同,不同拘泥于刻板旧制,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实时变通。如我国出境游客广为诟病的“大声说话”、“聚众拥挤”等现象,基于跨国度跨文化的差异,在争取旅游目的地国民众对我国习俗的理解尊重和避免目的地对中国游客双重服务标准的基础上,我国出境游客也可适当节制,适应目的地的民俗乡风。

(2)社会民众的道德素养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自我的“修身”排在首位,认为只有“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注意日常言行的“修身养性”。对于个人为人道德素养要求的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陈弘谋更是提出“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孔子提出为人的标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些内容围绕的宗旨无不是要求个人要具有良好的修养和美德,宽人责己、谦虚谦让、乐于助人、刻苦自强等,其也正是我们中国民众的优秀品质和魅力性格特征。具备这样修养的人呈现在入境旅游者视野下才于国家旅游形象的建设有益。再者,我国目前国家旅游形象的对外推广是政府主导模式,近年“人媒介”的个体符号作用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狭义上意指出境旅游者,广义上涵盖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所有于当地生活的中国居民。无论是广义的民众还是狭义的出境旅游者,都应该“修身养性”、“见贤思齐”、“有德有礼”。而出境者作为形象“演出”出镜频率最高、与国外受众直接接触,对于“建构”“重构”国家旅游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的群体,更是责无旁贷。

2.3基于实地受众的传承:入境者第三只眼视野下的中式生活文化传统承继

旅游境外推广的受众包含两部分:具有中国旅游真实体验经历的入境旅游者和没有此类经验的单纯的潜在消费者。前者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还是传递者,是不同于潜在消费者亲临实地的目击者和感受者。其基于真实体验的口碑再传播,在当下网络环境中对于我国旅游的境外推广更具意义。因而,入境游客是一个特殊的实地受众群体。克里普彭德于1987年在《度假者:理解旅游和休闲的影响》一书中,把这个“精心的来客”群体喻之为“长着第三只眼的人们”。马诗远在《国际旅游传播中的国家形象》中指出,中国人及其生活方式是这些长着“第三只眼”的入境者在旅游行程中探寻和感受真实中国的重要信息符号。其视野里中国家旅游形象的生成,其信息并不仅源于风景,更来源于与旅游地普通民众的接触体验。如《一封中国来信》里面大街上自得其乐的卖包子小摊主、Chunks of China里热情善良的西安旅游景点附近普通居民,还有《云之南》为给患有小儿麻痹症女儿治病终日奔波的母亲等,这些对景观之外普通中国百姓真实生活的展示无不让国外受众感动于其生活的淳朴,更使很多生活在个人主义文化里的西方人无不动容于中国普通百姓对家庭对集体的无私奉献。普通民众展示的个人状态及生活方式是一个国家、民族最真实的存在。“这些在中国人眼中几乎算不上旅游产品的符号,却在外国旅游者的眼中变成旅游体验中不可获取的中国印象”。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传统文物 修复技术 保护 传承 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084-01

刘梅梅(1971-),公主岭人,任职于吉林省公主岭市文物管理所。

一、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简述

手工技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个国度或者一个民族世世代代所流传下来的一种制作工艺,与该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就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和沿袭下来的一种手工工艺,从传统文物的制作到相关的修复技术,以及后人对于一些文物的仿制等。常见的有对于一些书画的装裱技术,对于竹木漆器的制作和修复以及一些传统的家具等的制作和修复,无论哪一工艺过程都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历史上国人智慧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及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呈现流失或者濒危的状态,对其保护和传承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对该种技术的保护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保护,对文物的保护及历史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我国的传统文物修复和文物的制作、复制工艺是我国所独有的,是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一种再现,是中国历史信息和文化的载体,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和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所包含的种类是多样化的,而所涉及的范围也是极为广泛的,因此,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保护和传承对我国文化及历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该种工艺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将文化以物质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还要与国际相接轨,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实现中西技术的完美结合,使我国的文物修复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保护与传承

我国的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是对有形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手段,是考古和文物博物馆事业上所必须的。从我国文物修复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对于文物的修复和复制有着长远的发展历史,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时期便有了对一些青铜器的修复和复制。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每一时期都有一些文物修复和复制工艺的代表人物和流派,他们为我国文物修复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我国有形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贡献。在20世纪初我国的文物修复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封闭性等使得该种工艺所使用的工具和原材料等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建国之后,博物馆的建立及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等,使得文物修复技术成为博物馆的一种必然需求,为我国博物馆的建立及其文物的恢复等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持。

但是,从文物修复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很多情况下是文物研究或者保存等的一种附属技术,并未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一些难度较高的文物修复技术仍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使我国的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对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进行必要的挖掘、整理并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成为必然的要求。对于该种技术的保护,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给予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以专项资金和专门人员的投入来完成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挖掘和整理工作,而这一工作的开展很多时候需要深入民间,挖掘民间流传的传统修复工艺,在挖掘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使其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并且整编成册,进行必要的辨别,从而形成完整的技术资料体系。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制定相应的文物修复技术行业标准并完善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资格认证制度,为技术的传承提供有利渠道。注重技术保护的同时,结合当前技术发展特点和方向,将文物修复技术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推进技术的健康发展,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国际化

我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为我国文物的保护和研究等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传播到了海外,对日本等一些国家的文物修复技术也产生了影响。但是由于我国文物修复技术更多的是以一种民间工艺的形式存在,以家庭内部传承的方式存在,使得相关的资料相对欠缺,从而使在国际上影响不如日本等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应该满足本国文物保护及历史研究需求的同时,还应该更好地走出国门,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地位。为实现其该种国际化,便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汇编,注重国际化的宣传,并且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文物修复技术的继承和发展,不断推进其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贾文忠.无形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J].中国博物馆,2002(4).

[2]程娟,钱晋,钱钶.基于VR的古陶瓷文物建模与逆向修复技术数字化探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3).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1-0101-05

新时期以后,中国文人们再一次接过五四文学的旗帜,把目光投向西方,积极向西方借鉴和学习,但是当大多数人热衷于横向移植、借鉴模仿的时候,贾平凹却以纵向承接为基础,在传统文化的母体里汲取现代艺术的营养,用传统的审美方式和书写方式思考着现代人的生活,建构了自己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读贾平凹的作品,我们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传统之美,但是,这种美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浅析。

一、语言、结构等外在形式上

(一)贾平凹的语言有着鲜明的民族味,这首先体现在对传统语言的借鉴以及对古典诗、词、曲的偏爱。在不少人跟里,贾平凹是一个旧式文人,士大夫人气极重,原因之一就是他对传统艺术的偏爱与把玩,比如古典诗词曲,比如古韵浓郁的秦腔。我们读贾平凹的小说时,似乎在读古代的白话小说,感觉到非常的熟悉、流畅,没有任何的刻意和做作。贾平凹深得文言文言简意赅之精神,惯用一系列短句子,使行文节奏流畅、明快。让我们随意来看几个句子,小说开头时写再生人再生后回到家来敲门,戚老太太不敢开门。 “再生人看见了柜下放着的一个蛐蛐罐儿,热爱的样子,一口气将罐口上的蜘蛛网吹开了,开始说许多当年做夫妇的隐私。譬如戚老太太怎样是粮庄吴掌柜三姨太的丫鬟,脸黄蜡蜡的,却一头好头发,八月十八的清早他去买粮,她是蹲在马路边的石条上,呱啦呱啦用竹刷子刷便桶,刷完了,揭底一倒,浮着泡沫的脏水随石板街石往下流,水头子正好湿了他的鞋。他穿的是白底起跟皂面靴的,跺着脚,才要骂,阿惠仰头先吐舌头,又忙赔了他一个笑。这笑软软和和的,这就是缘分,从此他就爱上了她。譬如……”。(《白夜》)费秉勋在旁边是这么评的:“请看此段叙讲风调,直射宋元说话神髓!”贾平凹的小说没有王朔语言的“痞子气”,也没有莫言语言的磅礴的气势和无尽的张力,有的只是如流水般的自然、流畅、清新、凝练。在贾平凹的小说中,时时会出现古代的诗、词、曲等,与内容融合在一起,韵味悠长。在《白夜》中,姜白石凄清、惆怅的词曲时时萦绕着全书, “疏疏雪片,散人滨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想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更加衬托出了虞白这位末世美人的孤寂。在《秦腔》中,秦腔作为一种特殊的声音被吸纳与借助, “在整部作品中,秦声弥散为一种气场,秦韵流惯为一股魂脉而无处不在,它构成小说,小说中的一种生活,小说中的人物所共有的质地。”。贾平凹把传统语言和声音艺术运用得如此娴熟和美妙,在当代文坛中,独具特色,不得不令人佩服。

其次是对民间语言的吸收、借鉴。自寻根文学起,作家们开始有意识地把各自所在地的方言纳入文章中,贾平凹也不例外,他在自己的小说中大量的吸收了商州的方言、俗语,增强了作品的民间气息。长篇小说《高老庄》的主人公子路是搞语言的,他回乡的目的之一就是研究家乡的历史,搜集故乡的方言土语,作者借子路的眼把很多具有文化意蕴和地方特色的文字展示给读者。如下面的句子:

“这时候,苞谷杆上都大小不等的揣了棒子,苞谷颗儿还水泡似的嫩,害人的獾却成群结队地从山里下来了。” (《小月前本》)

“河畔里漫上来一群羊,羊群里站着云云。” (《古堡》)

“湖的对岸的龙山常年被雾缠绕,有时看山很肥,有时就瘦得可怜,且没根没基的,像是天外飞来,又像是欲飞天外,但龙山顶上云一出岫,如丝如缕,正令人看得,村后的虎山上就要起风。这风很辣。” (《龙卷风》)

“棒子、水泡似的嫩、羊群里站着云云、没根没基的、风很辣”这类词语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类似的惯用语、口语、谚语,在贾平凹的小说中时常能见到,如“长胳膊长腿”、“眉不是眉眼不是眼”、“巴儿狗站在粪堆上,看好占了个高便宜”等等,还有《废都》中收破烂老头的歌谣, 《白夜》中库老太太的念叨和对目连戏的大段的摘录,都体现了浓郁的方言特色。贾平凹还大量运用了散落于民间并仍在使用的古词语,这些词在字面意义上与普通话差异很大,但是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效果却很奇特:“城里人醒不开咱的话哩,咱也说官话――你长得美哩,大美人。 (《高老庄》)在贾平凹看来,古典汉语与方言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他对方言的看重与创作实践是对一种生活、一种文化、一种生命权利的坚持,这种坚持的价值与意义在传统文明日趋失落的今天尤其弥足珍贵!

谢有顺在赞赏贾平凹的独特的写实才能时说:“这首先得力于贾平凹超常的语言能力,他对古白话小说遗产的娴熟运用,使他的小说语言获得了惊人的表现力。凝练的,及物的,活泼的,口语化的,民间的,几乎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都触及事物本身和人物的内心,这是贾平凹一贯的语言风格。”语言是作者思想的载体,贾平凹对传统和民间语言的借鉴实际上反映了作家对传统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的认同。王一川指出:“这种语言并非单纯的‘技法’,而是文艺领域的依托着深厚的古典宇宙观和美学精神的基本表现方式。这种古典宇宙观和美学精神表现为自无而有、虚中见实、以形写神、以少总多、气韵生动等原则,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核心的东西。”贾平凹的小说有着浓重的民族的味、东方的味、含蓄、外柔内刚、古朴、拙厚,像一幅幅的中国山水画。

(二)结构上的无技巧

贾平凹的小说,结构上没有特别的现代技巧的设置,没有明显的单线或者几条线索的设置,有的只是在看似闲散、自然的说话中的故事的自然推进。像一张蜘蛛网密密麻麻,复杂但又很清晰,你不知道从何说起的,但不觉中就已经织好了一张网。“贾平凹的机智在于随物赋形,利用生活自身的起承转合、疾徐疏密来安排文字,他找到的小说创作的最高技巧便是无技巧。”拿《白夜》为例,一开始写到“宽哥认识夜郎的那一个秋天,再生人来到了西京。”点出两个人物的同时,开始写再生人的再生和再死,(其中的钥匙、古琴和琴曲在后面还会一再地写到)“再生人死后,竹笆街筑起了一座宾馆,因为正好在自焚的地方,又要取名吉利,就叫做‘平仄堡”’于是,故事从再生人到了“平仄堡”,“那时节,社会上的会议繁多,平仄堡的生意非常的兴隆……”于是,夜郎遇见了南丁山,“南丁山海有着一个本事,能撇两笔兰草,结识了一帮书家画家,与市府的秘书长祝一鹤也拉上了关系”,于是,开始了夜郎和祝一鹤的故事。 “在平仄堡安建完石狮,又联系了在宾馆发廊打工的颜铭,每日到祝家作钟点保姆”,这样,夜郎与颜铭的故事也同时在展开。就像我们平时的聊天一样,以一个话题开始,聊着聊着待到结束时,再看那话题早已与开始时的讨论毫不相干了,但其中的过度我们谁也不会觉得不自然。整个小说 就像在聊天,在说话,自然流畅的从这儿流到那儿,从这个人物到那个人物,从这个事到那个事,但不是天南海北、海阔天空,因为是从一个头流开的,所以是连贯的,顺畅的,交织的、娓娓道来的。

贾平凹的小说观念,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种说话,说一段故事。这种聊天的写法决定了他的小说特点,“给家人和亲朋好友说话,不需要任何技巧了,平平常常总是真。”“小说让人看出是在做,做的就是技巧的,这便坏了。”贾平凹崇尚的就是无技巧性,“说平平常常的生活故事,是不需要技巧的。甚或本身就是故事,故事里有它本身的技巧。”这种“散文化”的心态,使得贾平凹的小说结构犹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其中蕴含的正是传统文人的闲散与逸趣。费秉勋说:贾平凹的“这种叙述体系是用凡常的、平和的、聊天式的口吻来叙说生活的自然形态,打掉叙述人那种居高临下的作报告架势,把‘五四’开始搬用的西方小说叙述方式,创变为一种中国画的叙述风格。”

二、内在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贾平凹笔下的女性人物身上都闪耀着传统的美的光辉。《浮躁》中的小水、《小月前本》中的小月、《鸡窝洼人家》中的烟峰、麦绒等等这些女性身上都有着传统女性的善良、贤惠、纯朴;而《白夜》中的虞白作者更是把她塑造成了林黛玉的形象,美丽、清高、孤芳自赏;即使《废都》中的那些女人虽然有些比较风流,但他们身上仍有着动人的美丽之处。《废都》中的女性人物,一位叫牛月清,是庄之蝶的妻子,是一位恪守传统道德的东方淑女,新社会的思想教育和妇女开放的文化几乎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迹;丈夫就是她的精神支柱,是她生活的全部,为了丈夫的事业和名望,她两次放弃了生孩子的机会。她朴实而又善良,具备了传统妇女的诸多优点:“我就见不得人可怜,谁家死了人,孝子一放声哭,我眼泪就出来了。门前有了讨饭的,家里没有现成的,也要去饭馆买了蒸馍给他。”她从来不可以打扮自己,也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只是想“一心当个好家属”,为的就是不让丈夫分心。牛月清对唐婉儿的天生丽质自叹不如,但是却并没有觉得自己在丈夫心目中就比不上对方,她性格中的这份自信正是她传统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的表现和反映。她认为婚姻就是“女人嫁得男子汉,吃人家饭,跟人家转”,所以一心一意伺候丈夫,忍受丈夫的各种不良习惯。尽管从现代女性主义的眼光来看,牛月清无疑是被时代抛弃了的那一类,但是她却代表着传统文化熏陶下最典型的民间女性,作者在《废都》里为她唱了一曲无奈的挽歌。《鸡窝洼人家》中,烟峰和麦绒都是可敬可畏的女人,并且深深影响了禾禾和回回这两个男人。烟峰的大胆和韧性激励了禾禾,使他在养蚕业愈挫愈勇,最终取得成功;麦绒的细腻持家帮助了在家务农的回回,后来成了做挂面的能手,打通了回回的旧思想。在这两位女性的身上,闪烁着传统女性坚韧、善良、多情的美好品质。

接着我们来看那些男性人物,不管是名人庄之蝶,还是普通的金狗、夜郎、门门、才才、回回等,要么是敦厚善良,要么是虽然有不少毛病但对朋友都很侠肠义胆,讲信重义,有着中国人的传统之美。高子路是在乡土文明孕育下成长起来的现代知识分子,带着乡村人的勤奋与执着考上了大学,并成为一位著名的语言学教授;但是无论他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得多么像个城里人,他的根永远在乡土,他的精神世界和思维心态时时都表现出与现代文明的格格不入,回到高老庄的子路才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他沉迷于村民的粗犷和原汁原味的泥土气息,传统士大夫式的精神坚守由此可见一斑。《废都》中尽管有很多看似与传统道德背道而驰的描写,但是在小说中最受关注的“四大名人”却都是传统文化的代表:画家汪希眠,书法家龚靖元,音乐家阮知非和作家庄之蝶,与他们紧密相联的西京更是十二朝古都,这些男性的周遭弥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除了这四个主要男性之外,小说里面还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形象――编谣辞的老头。作者表面上对这个人物着墨不多,实际上却凝注了特殊的情感和理性思维,寄予着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信赖和期待,是一个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在小说里,都市环境充满着末日的狂欢与颓废,一切都在虚无、荒诞的追求中走向腐烂,唯有这个编谣辞的老头在世态浑浊下独自清醒着,对披着文明外衣的都市充满了愤怒和仇恨,他用他的语言和行为无情地嘲讽眼前的现实世界。追根究底,这其实就是传统文明在现代社会发出的声音,而老头无论从外表还是内心都是这个声音的代言人,也是小说中充满象征意味的一个形象。

三、儒、道、释的传统文化和对民俗的叙写

在贾平凹的小说中,鲜明的地体现着传统的儒道释精神,应该说在早期的作品中儒家的精神体现得更明显、更集中,比如《鸡窝洼人家》、《小月前本》、《黑氏》等,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数《高老庄》。贾平凹以孔子七十二贤徒中的子路为主人公命名,而且子路的一言一行处处体现着儒家文化的影响,在文中成为儒家文化的代表,而他自幼生长并念念不忘的高老庄也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为支柱的宗法社会。子路等人之所以和苏红处处不和,本源上就是因为他们精神世界里根深蒂固的儒家传统文化与以苏红等地板厂员工为代表的现代商业文明之间发生着剧烈的文化冲突。但是在这场冲突中,子路是个失败者,他一心想要寻找的宁静、古朴、原始的乡村在渐渐消失,现代文明无孔不入的强大力量使高老庄人告别了田园牧歌式的传统生活,他们办起了纸箱厂和地板厂,没有人再像过去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些与传统迥异的现代文明不仅改变了高老庄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改变了子路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在“商州系列小说”中,作家对传统文化采取了与以往不尽相同的立场,其认同多于批判、接受多于拒绝的态度发生了逆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多元文化,如《废都》写庄之蝶取庄周梦蝶之意,而成了道家文化的意象。而庄之蝶在尘世的一切潇洒、享受、浑噩、抗争到最后彻底归于失败、只剩下完全的绝望、颓废,这又何尝不是对佛道的印证呢? 《白夜》中有再生人,有目连戏,成了佛家文化的意象。贾平凹在《白夜》中是有意识地以佛家智慧来洞察人生的。夜郎的一切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祝一鹤由叱咤风云和风流倜傥的得意之境转瞬间变成瘫在床上、吃喝拉撒要人照顾的傻老头,矿山老板宁洪祥的暴富与暴死;东方副市长的坍台等等都暗含着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深藏人世无常之概慨。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7

[论文摘要]服饰作为文化的产物,只有以古老中国的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才能推动辉煌灿烂的中国服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代时尚的殿堂,只有让世界从我们民族的当代服饰中看到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我国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人们提出新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何选择、如何继承、如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这是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话题。

一、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我国的悠久,传统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每个时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方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剪纸、绘画、书法、、、戏曲、工艺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众多设计师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趋向等发展变化。古希腊风格、古埃及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这些在现代服装大师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我们看到的服装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差异:而这种在服装作品中的差异,往往成为服装作品的生命力。服装,归根结底是通过艺术、思想和科学共同合成的。一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的服装设计人员,就不叮能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作品:

我是从事教学作的,我认为往教学过程中应该计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特别是要领会中国传统的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服装设计师的未来创作活动,打下坚定的创造基础。认真研究、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悠久而又丰厚的文化知识宝库,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精华,对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来说大有益处。通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使学生的视野拓宽了,设计构思更丰富了,审美观念也提高了,对民族文化有了良好的认知,才能创造出源于传统历史和文化的时尚服饰作品,并在作品中,体现出本民族的独特风格、风土人情及人文情怀,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带有中国韵味的服装,也能让世人更好的去了解围。

二、如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们的创作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国五千年的义化沉淀了很多优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形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诠释,用现代的,去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不管承认与否,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当我们追溯传统文化的渊源,民族服饰的特色,去解释当前的服饰现象和当代的服饰风格时,可以看到,现代服饰并不是所处时代仅有的和自发的创造,而是历史进化的产物、传统文化的延伸一服饰没计的艺术表现力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支撑,没有文化积淀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浅薄的。因此,传统文化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化内涵,是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灵魂文化,传统文化深厚的艺术美感,是现代服饰设计创作的灵感与激情源泉:

在民族化设计巾所表现的不应只是表面文章,这样做必然要受到化生产和审美观念的制约。民族化存各时代所共有的超时代性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继承传统不是复古,而是继承前人的艺术创新精神,继承传统的正确态度是不断地丰富它,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传统与现代融合,从而创造出有个性的新风格服装在学习借鉴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不能简单地模仿某一个民族传统的服饰,照搬图案或修改传统的款式使之成为具有民族性的服装,而是应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民族性的灵魂和精神。时代改变了,服装设计的语言也要与时俱时。服装设计必须立足于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和穿着习惯,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敏锐地捕捉时尚热点。并将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设计风格中,服装设计不再是简单的款式照搬,而应体现为人们对时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

三、在继承中发展中华文化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服装设计中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在服装设计表现手法上适当运朋当代服饰设计艺术新设汁理念与设计手法,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将服装的造型、色彩、面料与现代时尚潮流完美结合,来诠释民族性的服装设计,也就是说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继承、改良、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变化,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风格,所以深刻了解巾华民族这个千年古老文明国度的深厚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并将它与现代意识巧妙结合,是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的,也是每一个设计师都不可忽视的课题。[1]

(一)在传统上进行改良

创立中周风格的服装,不是一味钻研服饰,而弃世界流行大趋势于不颐,我们知道,任何民族的文化在的进程中,总是交织着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如今全球化风潮扑面而来时,创造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应该是在世界性、时代性这个前提下,立足于中国风格,即“世界之精神,中国之本质”。中西服装文化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二者并不是格格不入,相反进行一定的吸收和借鉴能够增强服装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借鉴,是对传统素材的再认识、再创造,包括文化内涵的改变与表现形式的转换;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设计者必须把激发创作灵感的原型因素转化为切身的心灵感受,分析、归纳原型因素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提炼,然后以一种明确的、恰当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旗袍,本是中国满族女子穿的一种长方形大袍,开始的造型并没有显示出女性的性感特征,也没有体现女性的形象美。辛亥革命后,旗袍大胆吸取西方女装的先进观念、现代人文精神和设计、造型特点,使旗袍的款式造型和裁剪制作方法得到改进,中西女装的长处有机地融人旗袍之巾,花样不断翻新。改良后的旗袍变得收紧腰身,缩短长度、提高开衩,甚至出现低领无袖的造型,由卡住整个颈项的高领逐渐改变,直到取消领子时还未休止.义把领子开低,使美丽的颈部和颈饰完全显露出来,进而再把肩部变为吊带,充分展示人体的曲线美.这种中两合擘的服装款式既是借鉴西方服饰文化传统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提取传统文化中元素进行创造

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为现代时装设计乃至其他众多艺术、设计领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设计素材。具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明产物数不胜数:艳丽的唐三彩、灵秀的水墨、素雅的青花甚至亭台园林、坊间乡趣都可以激发设计的灵感。例如,“天意·粱子”的主题“濡”中.借鉴中国书法艺术中纤毫、墨水和宣纸之间的轻灵接触,一气呵成、体现出纤浓适度的形式美和神韵美。这样的元素符号运用不仅仅是视觉设计,也是一种东方式的生活。

作为艺术文化的精华,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传统服饰的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获得各种时期的蛴形、配色、材质、图案以及精致绝伦的传统工艺。闪的巾式面料,艳丽的民族色彩,传统的凤凰、牡丹、祥龙等中国吉祥图案,精致的刺绣、滚边、盘扣,这些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地被设汁师们运用在时装设计中,成为表现中国风情的重要手段:对于传统图案可以较自由地运用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这些形元素进行新的没计重组,达到一种独特的效果。例如香港设汁师张天爱,在她的设计中起用了典鲜艳的晚清时期龙案苏绣,这种元素与前卫极端的西方妆扮相融合,另类的诉说着现代生活对传统东方情调的怀念。在这个设汁中,龙纹仅仅是龙纹,不具有象征意味,不代表九五之尊,它只是图案。在运用元素时,必须从整体考虑,服装的造型、、色彩、图案、细节、饰品以及人体形态、化妆都要在一种格调下统一起来。要结合现代人的情趣,推陈出新,把传统与现代融合,创造出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服装

结语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8

关键词: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功能

中图分类号:G8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174-02

党的十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军队优良传统是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人民军队优良传统传承体系关系到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指出:“要继承和发扬、邓主席、、胡主席培育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奋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正确认识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文化功能,发挥其增强人民军队向心力凝聚力,保证部队团结统一和纯洁巩固,实现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现代价值。

一、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文化功能

优良传统的功能主要是指其对人民军队建设和发展以及整个社会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优良传统的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主要是通过其功能表现出来。

(一)目标导向功能

优良传统传承的过程中,通过熏陶、教育、示范和践行,保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和形成革命军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引效能。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 [1]243。独具魅力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人民军队作为党领导下新型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凝聚着党和人民对军队的重托和期望。在其传承中传递的是正能量,通过传承可以培育官兵坚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强化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

(二)行为规范功能

优良传统在传承中直接影响接受和传承它们的官兵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软约束”的作用。传统是一个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包括体现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各个层面上的文化特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有机组合的文化结构,它一旦产生和形成就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约束人。规范性是传统的固有属性,是依靠惯性力量,在其支配下,长期保持着一定秩序和特定形式。传承优良传统的目的就是要今天的官兵们去肯定它、接受它、实践它。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着他的经验和行为”[2]2。军队是典型的集体社会,生活、成长在一定环境中的军人总是不断地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感受并学习到他所置身其中的传统,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适应、传承这种传统。

(三)官兵培育功能

优良传统所体现的军人思想、情感、意志、决心、信心、作风、气节等因素对官兵全面素质培育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人民军队优良传统不仅体现着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等军队建设标准要求,凝聚着人民军队官兵对军事实践的历史认识、现实感受和精神追求,也蕴含着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做人做事的准则、方式和方向等诸多层面[3]。优良传统具有内隐,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因素、信念因素、道德风尚等,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人民军队官兵具有内在的感染力和驱动力,并将持久地影响着军人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和行为趋向[4]。受什么样的传统影响,就会培育什么样的军人。通过对优良传统的学习遵循、对军人精神意境的陶冶和对军人个体思想与行为的评价,为每个军人提供根本价值原则,使广大官兵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得失,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军人自身的成长进步等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四)军心凝聚功能

优良传统在人民军队建设中有着统一思想、规范行动、统摄军心的重要作用。凝聚力是军队赖以统一、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直接关系到生命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是衡量军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凝聚了人民军队共同信仰、共同价值、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和共同事业追求,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形象,是一种凝聚军心的无形力量。“世界上每支军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传统。从听党指挥、令行禁止的传统成就了人民军队战胜万难的内驱力;服务人民、军民一家亲的传统造就了人民军队无坚不摧的凝聚力;英勇善战、不畏万难的传统成就了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战斗力”[5]。

(五)战斗力生成功能

优良传统在战时作战与平时完成军事训练、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各项任务中能够提升战斗力。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优良传统虽然不像硬实力那样显性而直接发挥作用,却有着比硬实力更加持久的影响力、渗透力、扩张力,可以说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马克斯・韦伯曾深刻指出:“在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的渊源”[6]。人民军队优良传统所蕴含的“军魂”意识、理想信念、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牺牲奉献精神,时刻影响着军事人员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品质,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主体克服重重困难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撑和精神动力。

(六)历史储存功能

在采取媒介传承优良传统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把优良传统保留了下来,既储存和再现了历史历程,也保证了传统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优良传统在军事实践中创造出来以后,就起着记录历史的作用,它把人们的精神和实践的创造能力,通过载体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积累起来。传统不是形成于一朝一夕,而是经过一个长时间的积累,每一个优良传统,都有着鲜明和光辉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烙印。描写和反映优良传统的革命文献、文物、文学作品和革命战争遗址、纪念地等媒介,储存了优良传统。

二、传承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现代价值

(一)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科学保证

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核心和精髓是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是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从诞生之日起,就坚定地站立在党的旗帜下,坚决听从党的指挥,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军魂所在、生命所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都是这一优良传统的生动展示。在岁月积淀和战争熔铸中逐步确立起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支部建在连上、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等传统,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官兵的思想意识深处,形成制度和原则,成为人民军队之魂。

(二)军队全面建设的历史根基

历史是精神孕育形成的沃土。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辉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而又极为厚重的创造史、奋斗史、发展史,既展示着苦难辉煌、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又蕴含着揭示规律、科学发展的宝贵经验,也凝聚着固本强基、滋养后人的优良传统。回顾人民军队的辉煌历程,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依靠就是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传统使我们获得了有别于他人的特殊品性,构成了我们的文化记忆,使我们成为我们自己而不是旁人。它把现实的我们和久远的历史连接起来,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是一棵有根的大树上长出来的叶子,而不是世俗潮流之上的浮萍” [7]7。回顾历史,优良传统集聚了革命前辈攻坚克难的经验教训,揭示了革命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基本要求,对于今天进一步认识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特点、规律、不断从中汲取经验、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历史借鉴和根基。

(三)建设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要“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关系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发展,关系到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关系到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优良传统是先进军事文化的红色血脉、文化基因和源头活水。优良传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如果抛弃优良传统,割断民族文化血脉,先进军事文化发展就会像无根浮萍、断线风筝,就会迷失方向和目标。要从国情军情出发,按照军事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深入研究和挖掘人民军队优良传统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汲取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经验、智慧和力量。

(四)履行使命任务的精神动力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旗帜,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优良传统作为先进军事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是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精神支柱,而它所显现出的文化价值则是军事文化体系功能的主观外在反映,传统中蕴含丰富的精神营养,永远是培育和激励一代又一代官兵的宝贵资源。“能打仗、打胜仗”是人民军队的根本职责,要靠“利剑”,更要靠精神。战争年代,人民军队用“小米加步枪”打败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充分说明战争既是“硬实力”的比拼,更是“软实力”的较量。优良传统具有强烈的时代张力和自我创新力,成为我们党和军队建设发展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五)官兵成长进步的动力源泉

影响官兵成长进步的因素众多,文化是其中最常见的突出因素。人民军队优良传统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先进军事文化的历史形态,能够潜移默化地给予官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实现官兵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塑造,推动官兵的成长进步。优良传统体现了理想信念、科学信仰、高尚情操、健康追求等人生价值,其强大的推动力、渗透力来感染人凝聚人,对官兵战斗气势的形成及提升、培养,乃至对增进部队内部团结、加强组织纪律均起着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无形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 M ]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石岐峰.用先进军事文化强化战斗精神的路径选择[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4).

[4]刘树德.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因素[J].指挥学报,2009,(1).

[5]赵福林,邢成宾.论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作用[J].桂林空军学院学报,2009,(3).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9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继承 关系 重要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也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许多的优秀文化,要想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文化之林屹立不倒,就需要加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化记载形式,蕴含着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在优秀文化的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和优秀文化继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阶段加强文言文教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文言文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必要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但是自从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侵略开始一直到我国的时期,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没落的封建制度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碰撞和冲击,传统文化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底蕴和深厚的内涵,一直贯穿着我国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民要想有很好的发展,就必须对自己国家或者是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比如,古代的埃及和古代的巴比伦因为没有对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最终导致了民族的灭亡。相反,犹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犹太人让自己的孩子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对《犹太教法典》以及《圣经》进行阅读和理解,以此来传承自己民族独有的优秀文化。

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在文化上也要有更大的发展,中国人做文化上的巨人。因此,在中学阶段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和教学,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有着很大作用。

二、中学文言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推动作用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中的重要内容,有着很多方面的显著功能,最为基础和本质的两个功能就是对文化的继承和对人格的塑造。从整个国家和民族方面来讲,教育的功能主要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古代的文言文是中国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记录形式,中学生在对文言文进行学习的时候不仅能够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以及思想制度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而且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帮助中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成为真正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人。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本身就涉及到了各种意义体系、认识成果以及价值观念,这些文化符号中蕴含着丰富的风俗习惯、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最原始的一种书面形式。在给白话以及现代汉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营养之外,还加强了中华民族之间的情感以及文化精神。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发展中的文明产物,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记录方式,对优秀文化的传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文言文的发展历史比较的悠久,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发展。词语的产生、发展以及词义的系统甚至是汉语之间的地域差异都是我国文化内涵的体现和反应。词语的意义包含着我国古代祖先生活过程中的传统的价值观念等。比如在文言文中,囱、聪、窗都同属于同一个词源,但是囱就是指的是烟输走的通道,聪是指接受外界事物之间的通达,窗就是指房间的墙上透空气的洞。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对于聪明才智的理解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对于外界的感受的通达,同时也反映了一定那个时期特殊的意识形态。

我国的古代的文言文在担当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记录的工具的同时,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文言文的文化信息主要包含语音、语法、词汇以及汉字的形体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信息。和汉语汉字对于优秀文化的记载不是同样的事情。比如,在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王”字在记载“王”这个字的同时,同属于象形字,它的构型比较的像一把斧头,这就给我们传达出了一定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在我国的古代,君王者都是通过武力来赢天下并且治理天下的。

综上所述,文言文本身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涵的同时,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在中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文言文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因此,加强中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兴旺的大事情。

参考文献:

[1] 谢有顺.危机时代的文化机遇[J].天涯,2009(06).

[2] 桑哲.“淡化文言文教学”大家谈[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1(01).

[3] 王宁.文言与白话——谈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J].语文建设,2012(12).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10

>> 论中学文言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承传统文化 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品味 文化渗透: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终级追求 传统文化促进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从文言文教学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文言文教学要重视传统文化 如何利用文言文教学弘扬传统文化 中学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 借助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 利用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也谈“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加强特色学校建设 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注重诗歌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在阅读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小议在中学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⑦沈立.对当前儿童读经运动的反思.中国教育学刊,2006.(5).

⑧本文中的“新课标”指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⑨秦训刚,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7.

⑩[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54.

{11}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19.

参考文献:

[1]王富仁,郑国民.当代语文教育论争.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单中惠,杜成宪.中外教育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文章.中国先进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赵兴勤.古代小说与传统伦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11

【关键词】文化反哺 价值传承 发展与创新

文化传承与价值传承是人类社会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种社会活动。传统的文化传承是价值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价值传承受到了巨大冲击。“文化反哺”一词源于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提出的“后喻文化”理论,指的是在文化急速发展和变革的时代,受新思潮、新风尚和新传播工具的冲击和影响,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过程。①

当然,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价值传承,都具有动态发展性、相对稳定性和历史传承性等特征。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指出了文化传承与价值传承之间的关系发展。要求我们创新文化传承的同时实现价值传承的创新。”②

文化反哺对价值传承的冲击

在急速变革的社会中,由于新思潮、新风尚和新传播工具的冲击和影响,年轻人较少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很强。由此,年长一辈日益失去了绝对权力的地位和威严,年轻一代则“反客为主”地获得新的文化权力,从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具体表现在:

传统主体开始丧失价值传承的绝对权力。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虽然美德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知识,但传统的价值传承恰是把价值观问题与知识问题等同起来,将知识和技能教育运用于价值观教育,甚至用知识教育直接代替价值观教育,而忽略了文化、环境、精神、心理等对价值观和价值主体的影响。③

文化反哺则使文化传承、价值传承发生转变:知识传承的主客角色由相对固定变为频繁互换;传承方式由自上而下为主变为上下结合居多;信息控制由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交流,等等。简言之,传统的主体逐渐丧失了价值传承的绝对权力。

多元价值对传统价值的挑战。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④

融合媒体的发展与繁荣部分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传统的价值也开始受到网络文化的冲击。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的、点到面的传播,而网络传播却是点与点、点与面、面与面的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传播。无论是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还是大众文化和非主流文化,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广泛传播。这就为传统的价值传承客体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平台,使客体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价值目标更加层次化、价值评判标准更加多重化。

文化反哺背景下价值传承主客体的对立统一

理性与非理性。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赵鼎新曾说,如果网络上公众的广泛参与可以被看作是民主的一种形式的话,那么这种“非程序的民主”一旦和容忍性很差的文化结合,就会产生“多数人暴政”。比如,互联网中充斥的低俗、媚俗和粗俗信息,可能导致受众的价值观发生偏差,政治觉悟淡化,道德素质下降,从而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另外,虚拟的网络交往也可能对受众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现象与本质。网络文化是典型的“快餐”文化,削弱了文化本身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干扰了青少年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一切价值和行为选择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⑤对许多现象只停留在表面而忽视了本质,即只关注是什么,而忽视了为什么,该怎样?

权威性与平等性。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使价值传承的主客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网络文化“去中心化”地建立起富有特色的民主文化,实现了多元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共存,没有哪一方能取得绝对的优势。由此,传统价值传承中相对固定的主客体关系开始被打破,价值传承也逐渐走向开放、共享、交互。

灌输与互动。传统的价值传承由于教育内容与目标的特殊性以及对灌输原则的长期强调,导致了在价值传承过程中主体间的不平衡性,即价值传承主体存在着“时间的先在性(年龄大)、知识的先在性(知识丰富)和阅历的先在性(阅历深)”。⑥所以,网络行为主体应自觉自愿地从传统的话语霸权中走出来,以“社会人”的本来面貌和“参与者”的平常心态,将网络交往与群众实践和社会动态联系起来,推动文化反哺和价值传承的有机结合。

系统性与弥散性。“国际互联网络是向世界开放的,精英文化、前卫文化、现实文化、大众文化、宗教文化、消极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文化等等多元文化共存共融。”⑦这就说明了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与传统的农耕文化、工业文化有着显著的区别。传统的农耕和工业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割裂的、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关系;而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包容的文化,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性得以充分显现和张扬。

价值传承的主体总是先受价值传统的规律性、系统性和过程性的影响,习惯于系统性的教育、成熟的思维、缜密的逻辑和长远的眼光。价值传承的客体在信息时代和网络化环境的大背景下,相比传统价值传承的主体,在话语渠道上存在优势,也更容易掌控网络传播的内容,他们不仅享有平等的话语权,更拥有文化的创造权。当然,他们发展起来的知识结构相对零散、多元,缺乏系统化,也更容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抵御诱惑的能力相对较弱。文化的导师未必是精神的导师和道德的导师。因而,传统价值传承的主体应该主动担当并扮演好精神导师的角色,用他们成熟的心智、丰富的经验、科学严谨的思维和敏锐的鉴别能力引导和帮助客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文化发展中创新价值传承

更新价值传承观念。正确认识引导、误导与反哺之间的关系。文化反哺使传统的价值传承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更新观念,创新价值传承方式,加强对“文化反哺”现象的引导,提高价值传承主体的素质,构筑新型的价值传承主客体关系。

应该摈弃固守权威和放弃权威两种错误认识。“文化反哺”现象要求价值传承主体应该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行再认知、再定位,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发展的眼光和向客体学习的态度,建构一种面向未来、体现民主、强调平等、重视互动、提倡合作、鼓励创新的新型师生关系。

其次,树立“以客体为本”的理念。价值传承主体要掌握网络时代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加强学习,创新价值传承内容,改变教育方式,不断为价值传承增添新的活力。

创新价值传承方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交流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创新价值传承方式亟待重视新媒体空间的价值传承功能。

传统的价值传承往往将理论生硬地植入客体的头脑中,将一个复杂的价值形成过程简单化。网络时代价值传承的客体情感丰富,思想自由活跃,不甘于受主体权威的制约。这就要求价值传承主体积极融入客体的生活,比如通过论坛、博客、QQ群、手机短信等载体,创新主客体对话的方式。

丰富价值传承内容。在文化反哺中,传统的价值传承失去了与之相伴的文化辅助,同时失去了知识性、趣味性,容易演化为纯道德传递。在我国特有的情境中,价值传承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在传承过程中,如果重理论轻实践,内容就难以引发客体的学习兴趣,价值传承的实效性也将大打折扣。

对此,应该充分发挥现代传媒技术的优势,建构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价值观,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与传播,比如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就较好地把传统经典融入到现代价值之中。此外,也要积极接纳多元文化,丰富价值传承的内容。

总之,从“文化反哺”视角探析价值传承的新特征及新动态,有助于我们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地推进价值传承的发展与创新,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

注释

①[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1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③廖小平,李家春:“代际关系与价值观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21期。

④郑杭生:“费孝通对当代中国社会学贡献的再认识”,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⑤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69页。

传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12

1中医学现代传承战略提出的背景

1.1继承是中医药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中医药学的一些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认知方法、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越来越被现代科学界和社会所认识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其他相关学科的人员对中医药产生了兴趣并有意参与到中医药的研究中来,这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对中医药只是略知皮毛或仅停留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之上,就简单联系仓促创新的情况,出现了一些利用现代技术方法为科研而科研的现象。这些都非常不利于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所以迫切需要加强对中医药学原来的知识体系、学术本质、理论精髓、特色优势的阐释和传承,从而引导人们创新的方向,使中医药的创新真正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

  1.2中医药学的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中医学的传承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在医疗方面,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传统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包括针灸)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充分的运用;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未能有效地继承;中药饮片的质量及使用量大幅度下降;一些传统的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失传等等。在教育方面,中医注重临床实践、跟师学艺、熟读经典的成才规律未被有效传承等等。在科研方面,临床的系统观察与分析、经典文献的整理与应用等传承方法未被很好运用和发展。

  1.3中医学的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代表

  实际上,中医药的传承问题只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问题的一个方面。中医学在传承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机制和规律。例如,中医学在传承方面注重德业相辅、智能相因、理术兼顾、注重临床的教学过程。在传承的内容上,注重德育和人文教育,并将其置于广阔、幽深的文化体系中去思考。151中医学作为技术还只是“黑箱”—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作为艺术与人的修养、境界相关,而不仅仅是 客观性知识;作为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产物,注重的是临床效果,而非经济效益,与现时代的技术经济观念有很大距离。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忽视了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特别是长期没有尊重中医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医药的文化精神及其行业规模都有萎缩的趋势。

2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2.1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内容

中医学传承“传什么”其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中医学术发展的需求而变化、演进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比,中医学传承的实质内容不仅是理论知识、实践技术、道德修为,更重要的是把握其认知方式。因此,对认知方式的把握,是中医学传承“传什么”问题中最具特殊性的内容。

2.2中医学传承的基本形式

中医学传承“怎么传”需要与时俱进。中医学传承问题,是涉及中国文化与科技发展的重要问题,仅仅依靠目前高等中医教育的“工具化”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一个好的“医匠”己经很难了,做出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更难。在现代文化背景下,仅仅“以经解经”的模式也是不够的,中国传统医学大更新的局面是无法回避的现实。现代中医必须克服对西医的简单模仿、对传统中医的异化和肢解,准确把握中医研宄的切入点。在努力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对其理论体系作重新解析。更应该将其放在产生的自然背景下,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知识,找到中医药的“活头源水”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的临床技术。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利用中医药这一原创的思想技术体系,来启迪和促进我国的“原始技术创新”建立中国的自主创新体系。

  3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目标

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目标是:“保护为先、弘扬文化、维护健康、创新发展。”

保护为先:就是要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层面上加强对中医学的保护,避免市场化对中医生存领域的冲击,避免所谓“科学主义”对中医理论的曲解和支解,从理论、知识、技术到实物,按照其不同的属性要求,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创新方式和途径,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有和留存。

弘扬文化:就是要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挖掘中医学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传统,以中医“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为基础,营造有利于中医学传承发展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及文化氛围,抵制西方文化的不良影响,使中医学的传播和传统文化的弘扬相互促进、

维护健康:就是要认真挖掘中医学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充分体现中医药作为应用科学的价值,发挥其临床服务的优势特色,在实践应用中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并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

创新发展:就是要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融入中医学的传统知识与技术,通过自主创新,促进中医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完善,为以后的传承发展提供新的源泉。

4中医学现代传承战略的建议

4.1从国家层面加强对中医学的全面、完整保护

(1)确立中医学传承的战略地位。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中医学传承的重要意义,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作为我国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体系、发展新兴产业,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2)加强对中医学传承实物的保护。中医药传承物包括中医药古籍、文物、图谱、现代出版物、数据库等,所承载的知识一般可视为文献化的知识。文献化既是存续形式,也是传承方式和手段。有创造能力的传承人通常要从传承物中获取知识,并需要传授、体会、感悟;传承物多由古今传承人形成,后出的传承物则承载了前代传承物和传承人的知识。一方面要对己有的传承物加以保护,一方面要鼓励产生新的补充的传承物。

(3)加强对中医学传承人的保护。掌握、持有或能够传承中医药知识的特定个人、集体或群体是中医药得以保存和发展的基础力量。他们或分布在医疗、教育、研宄、企业等行业内,或分散在民间。他们既可能是知识的承载者、创造者、应用者,也可能仅为持有者,也可能几种角色兼备。离开他们,中医药知识就会有部分因失传而灭绝。建议依据不同情况,尽快采取措施,固化或转移或传播其承载的内容。

(4)创建一批中医学传统内容的保护机构。国家出资建立和维护一批中医学现代传承的特殊机构,重视对与中医药相关的传统知识与技术的传承和保护,在学术研宄上保持宽容、客观的态度,收集那些看上去并不符合现代市场需求,或目前无法用现代科技解释的稀有的、濒临灭绝的中医传统项目或掌握传统项目的人,使其得以延续。

   4.2政府要主动承担回归传统文化、唤起民众信心的责任

(1)各级政府要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纳入当地的发展规划。中医学是承载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级政府必须以发展中医学为己任,增加投入,制定规划,明确责任,大力扶持。

(2)加大整个社会对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宣教力度。中医学传承必须基于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而中医学又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众凝聚力以及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体现形式,因此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也是民族文化传播和弘扬的重要载体。建议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开展专项行动,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大针对社会不同群体传统文化的教育,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特别建议在中小学的课本中加入介绍中医药的内容,从儿童开始,诱发和引导青少年对中医药的兴趣,培养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3)加强对中医学科学性、先进性的客观宣传。中、西医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哲学思想不同,理论迥异,认识和研宄生命和疾病方法也大不相同。中医学尽管在微观准确性方面显得不足,在许多情况下难以像现代医学那样进行定量处理,然而,二者相比,中医药更具有先进性和发展优势,代表着人类医疗保健的发展方向。应加强对中医科学性、先进性和临床疗效以及传统医德的宣传弘扬,加强社会主流媒介对中医的正面宣传,使广大群众客观看待中医、充分相信中医、积极使用中医,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

4.3加大对中医药学知识与技术体系的梳理和研究

(1)系统梳理中医学传统知识、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要认识和尊重中医知识与技术体系的完整性,开展中医药理论和经典文献的系统整理和诠释。传统医药知识的传承、应用与保护必须维护其完整性,如果只是片面的、割裂的传承或保护其中的某些所谓“有用”的知识,实际上是对传承的阻碍,其最终结果将导致理论体系破坏。要尊重中医学知识应用的个体性与普适性规律,重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要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宄,系统整理中医学传统知识和理论框架,梳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体系,丰富发展生命科学认知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多学科结合,深入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

(2)加强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整理、规范和推广。大力加强中医临床特色诊疗技术的筛选研宄,规范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和推广成熟度。在整理评价的基础上,加大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推广力度。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诊疗技术遴选、评价及推广的模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需求,建立多模

(3)加强对民族医药体系的复原和挖掘。各民族的医药正如中医药各有其源流,各具特点规律,各有临床优势。对于不同民族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要尊重其理论和实践价值,采取适合的方式方法,恢复其原貌,加以传承,不断丰富发展、推广应用。

(4)重视收集整理流传在国外及民间的中医药内容。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导致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散在民间或国外,建议及时对散落在民间和流失在国外的中医药内容,如特殊理论、秘方和技术等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和回收。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鼓励国外的中医药人员将有关学术内容再次回传国内。

4.4完善和创新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有效方式

(1)尊重传统传承方式。传统传承方式以师承、家传为主,其形式是阶段性的一师一徒或一师多徒,传承脉络清晰,其长处是分源别流,能够反映学术思想上的承续性。理论知识需要理解和体悟,经验、技巧、技能等用语言不易充分表达者,只有通过师承式传承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师承传授具有综合性,便于形成学术流派,在差异中相互促进发展。应充分尊重传统,要给予各种传承方式的结果,包括人和成果在临床应用和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合理出路。

(2)改革主流院校教育。高等中医药院校和其它大学所属中医药院系,要按照中医学现代传承的原则和思路,根据办学目标和模式,研究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并相应地进行课程体系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教材等的调整创新。积极调整招生面向,改革招生体制、内容、方法和标准,优化生源质量,加强人文科学和临床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比重,努力提高中医药专门人才的素质和水平,提升目前主流传承方式的效果。

(3)探索创新传承方式。结合现代环境影响和不同需求,鼓励开展中医学现代传承方式模式的探索研宄。如建立以“师徒制”与现代教育结合的职业技术型现代传承制度,选聘传承人,提供传承条件,制定传承制度,作为现代院校教育和传统师承教育的创新,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制度措施。

(4)建立传统中医学应用示范机构。制定倾斜政策,创建或设立特区,鼓励传承和应用纯粹的传统中医临床思维、方式和技术。一是在中医临床研宄基地的建设中,强化以保持和发扬特色优势为原则,以科研为导向,最大范围地应用中医学传统手段和方法。二是在更多的中医院建设传统医疗科室和中心,要求必须应用传统方法和技术,并在相关制度方 区,让确有中医传统诊疗思维的人员按照自己独有的方式开展临床诊疗活动。

(5)开展针对中医特有技术方法的研究型传承。设立科研专项,对目前中医一些独特的濒临灭绝的诊疗技术进行普查,并组织相应的传承与保护性研宄。对国内现存的传统学术流派及传人进行保护性研宄,探索新的试验性、示范性保护的传承模式,并与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名老中医传承项目等协调。

(6)深入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传承研究。名老中医代表了当代中医学最高水平,是现代中医学传承的典范。建议国家和地方分层次有计划地组织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的总结继承。对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临床治疗等方面积累的独到学术见解、观点进行研宄和提炼。挖掘众多名老中医共性的诊疗思想和经验,揭示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的特点和规律,可有效地对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方法学、临床治疗学有丰富和创新作用的临床辨证论治方法的规律进行研宄和提炼。总结中医学重大基础理论传承的方法和规律,探索符合中医临床实践需求的现代中医辨证方法体系。

(7)加大对中医学古籍文献整理的支持力度。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增加经费和人员投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开展对各类中医古籍、现代文献以及民族医药文献的现状调查、整理保护和数字化研究,提高中医药文献的利用水平。

4.5加强对中医学现代传承的评价研究

(1)研究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中医的传承需要不断去伪存真缺乏客观的疗效评价标准是中医理论和临床技艺传承的瓶颈问题。建立一种符合中医疗效特点,适合临床需求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体系,是中医临床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特点的研究方法。中医有着与中国其他传统科学一脉相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当今科技和社会条件下,如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建适合于中医学现展的能够被科学界广泛认可的研宄方法,最终形成既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需求,又能够为当下现代医学理解认可的方法体系,也是中医学的现代传承发展的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3)研究建立对中医人才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根据中医学见仁见智和不同类别需求各异的特点,重点依据对中医学传承的深度和广度,充分考虑对中医学传承的指标和因素,研宄建立针对不同类中的培育和发展。

(4)建立结合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成果评判标准。改革现行的中医药科研成果评价标准,调整方向和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各类医疗科研教学成果中的中医学内涵和对中医学传承的贡献度,专设中医学现代传承成果评价和奖励体系,鼓励学术传承,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4.6营造有利于传承发展的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

(1)加紧制定有利于中医学传承发展的法律法规。法律支持的立法重点领域主要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订中医药传承促进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中医药的地位,发展中医药的方法、途径、保障方式、推进步骤等。二是制订、完善中医药管理规范,使中医药研宄、生产和经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三是加强中医药监督管理立法,重点是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服务、中药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四是加快传统医药立法的步伐,制定《传统医药法》。

(2)改革完善适合国情适合中医学传承发展的医疗卫生制度。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必须是普遍服务的,真正以全体中国人民作为服务对象;必须是公平的,真正让大多数人都能享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必须是价格合理的,真正让大多数人都能够支付得起基本医疗服务费用;必须是方便有效的,真正让大多数人能够享受方便与快捷、效率与效果兼具的基本医疗服务。而这样的新型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必须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并重。要建立这样的新型体系,必须重建中医药重要战略地位,改革现行体制中不利于中医药发挥作用的环节和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重大作用。

(3)大力实施符合中医学传承发展需求的标准战略。随着标准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纷纷从技术战略发展到标准战略,从技术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我国标准政策还存在重大缺陷,阻碍了我国标准化和产业的发展。中医学要在现代传承中保持特色为我所用,就要根据传承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包括符合中医自身特点的技术标准、人员标准、机构标准等,以促进对中医学的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4)加强建立促进中医药传承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宣传、培训工作,提高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快制定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升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水平,积极参与国际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国际规则的制定,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策略研究,使中医药传承成果得到充分的保护。

5结语

中医学的现代传承从一定意义上直接决定着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决定着中医学的现代应用,也决定着其承载传统文化的生死存亡。我国必须把中医学的现代传承战略作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首要战略选择,并为之建立专属的法律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方能使中医学及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作者:杨龙会、陈梦生、王思成、陈丽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  

      钟相根/北京中医药大学

      徐春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