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时间:2022-05-14 19:13:38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神文化;传承

(1)目前,中西方文化正处于大规模地交汇、碰撞与整合的新的历史时期。西方文化中具有许多宝贵的、为中国所十分稀缺和需要的成果,诸如科学技术、市场理性、法制精神、个性发展、创新智慧等等,我们需要很好地消化吸纳。同时,西方文化有一些糟粕需要防范和清除,诸如极端个人主义、悲观主义、物质消费主义等等。而目前的中国人深受西方不良文化影响,特别是西方的物质消费主义思想。

在中国,到咖啡馆喝咖啡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在西方国家喝咖啡只是家常便饭;“哈韩”现象普遍存在,以致被认为是时尚潮流。这种影响还表现在艺术追求方面,年轻人爱寻求刺激,把一切都看作是游戏。他们喜欢美国大片,导致中国名导演也是迎合西方人的胃口来拍电影,追求宏大场面,而不追求实际内涵。酒吧摇滚乐近年特别流行,歌手边喝酒边唱歌,那些到酒吧喝酒的人,也是不分年龄,一律疯狂。

由此,审美距离和心理距离消蚀,艺术变得越来越粗俗和越来越不可理解,并直接导致了两种倾向:一是媚俗,走的是大众趣味、时尚趣味的彻底庸俗化之路;二是孤芳自赏,走的是一味抽象化之路,使艺术成为一个个很小的圈子内的人才能理解的东西。

当社会快速发展时,很多人表现出心态失衡、浮躁。这种没有含金量、没有内涵的快餐文化,只是满足了人们一时的需要。大家极端地追求物质享受以及快餐文化,缺乏理性的文化支撑。所以,在经济快速发展、工作压力加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幸福的感觉。有经济学家调查发现,在全世界,东南亚人的幸福感最低。这其中,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下降得最快。[1]精神空虚、幸福指数下降,失去了主流价值观,一些人的道德开始滑坡。几乎每天我们都可以从新闻中看到一些人没有正义感,失去了同情心,在罪恶现象的面前一个又一个地扮演着看客的角色。最有害的是,一夜暴富引领着社会价值观。“超女”、恶搞等现象是当代经济大环境下人们价值观畸形嬗变的突出案例。一旦主流和传统道德被边缘化,社会就会陷入价值失调和道德焦虑。

据了解,在美国,很多人一周都要义务工作四个小时,去小学、养老院等地方做义工。在发达国家,道德观念、信用制度、公益事业以及民主法制之间相互补充。如果在是与非的价值判断上没有主流价值的导向,一个社会的道德生态就会陷入一盘散沙、一片沙漠。我们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大可不必将其与主流社会的取向完全对立。我们甚至还可以考虑,人们的基本道德底线教育可以由宗教来承担。

(2)中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时期,要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需要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西方文化,我们过多地借鉴吸收了其形式方面,模仿味道相当浓厚,但却缺少真正的时代精神体验;而对待民族文化传统,我们往往在一种符号和包装意味上认同传统,而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却仍有待发扬光大。

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鉴于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体系的实际情况,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给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主要传统节日增加法定假日。[2]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这种传统的节日文化代代相传,在民间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这些传统节日,也历来被人们所看重。因为传统节日是聚集民族情感的一个载体。民族感情弥足珍贵,将其弘扬、彰显,对于促进民族认同、增强归属感,是十分有益的。“过传统节日”,过“年味浓”的春节,则是抒发这种情感的一个机会和手段。节日里,人们沐浴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中,品尝传统美食,回味民族历史,讲述文化传统,使人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关系更加密切,家庭愈加和睦。

以春节文化来说,其实它含有很丰富的内容,其中春节前的腊月,就有着很多的“说头”:腊八要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七写对子、二十八贴窗花、除夕晚上的年夜饭等等。这些“说头”中,有传说、有故事,蕴含体现着一定的文化知识。如习俗文化、礼仪文化、节庆文化、孝文化、餐饮文化、书法、剪纸文化等。这些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品位。目前,春节放假日期一般从初一到初七,也有人提出应从大年三十开始放假,因为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全家团圆是必不可少的。

许多中国传统节日与其本质和内涵渐行渐远,春节成了“送礼节”、清明成了“烧纸节”、端午节成了“粽子节”、中秋节成了“月饼节”了。近年来,在城市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影响下,在洋节日的冲击下,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所展示的文化内涵,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和社会功能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节日的商业化和同质化倾向严重,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和社会功能也越发单一了。

不少国人对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及其文化持否定态度,至于民间庆祝传统节日的“八仙过海”、“踩高跷”、“跑旱船”等传统习俗,也一律被归纳到“迷信、落后和愚昧”的范畴;但是,他们却异常热衷于庆祝洋节日,目的是为了感受洋节日的“浪漫、激情和豪放”的气氛。总而言之,在某些人眼中,但凡来自中华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及其文化就意味着“迷信、落后和愚昧”。而来自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统统被列为“浪漫、激情和豪放”的化身,属于人类文化进步的代表。这种状况有待国人深思。

中国传统端午节,总被国人当“粽子节”在度过,结果被韩国人抢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申遗成功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他们对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

(3)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衰退问题的严峻性,纷纷发出了提倡民族文化自觉性的呼吁声。但是,没有消除某些国人因崇洋而产生的民族自卑感,进而产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持着扼杀、自毁、自灭的态度,又将如何发挥并提高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何去何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会不会必须先“出口”然后才可以转为“内销”?

当下中国文化氛围和品味并不比西方强,某些方面甚至更差。西方有基督教文明,这是西方的传统文化,而且源远流长,同时渗透在很多方面。很多人把宗教等同于迷信,这是对中世纪宗教的传统看法。现在基督教已有了很大变化,美国大多数人把它看作传统文化,宗教色彩已逐渐淡化。

东方文化讲究精神文明,中国精神文明更是源远流长,而现代西方人则偏重追求物质文明。可是,目前中国物质文明发展很快,而对精神文明的重视还赶不上西方及日本和新加坡。西方精神文明早已存在堕落趋势,很多海外有识之士呼吁用东方文明来补救西方文明,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用于西方精神文明的重新构建。当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加以重视的时候,外国人却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纷纷要求开办孔子学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说孔子并不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但也包含了很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

武汉电视塔(曾是江城人民引以为荣的塔)上面曾经出现的洋烟广告让有中华民族意识的中国人看着很不是滋味。这类广告若出现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上,必定会引起民众公愤。可以说全世界对香烟广告一般都有限制,何况在民族精神象征之处。不久之后,有关部门来检查,洋烟广告才撤了下来。

由此可见,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我们不能采取顺其自然、无所作为的态度。

从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的正式启动到《长城保护条例》的实施;从祭孔大会到新儒学,从汉服热到私塾热,孟母堂事件使得学者、教育部门和民间全被卷了进来。回归传统文化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诉求。

(4)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识和文化记忆,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背景下,独特的、多样性的传统文化是国家立于世界的重心。任何传统艺术形式都会随时代变迁而变化,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独特的哲学观和审美观,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对现代世界有着积极意义。[3]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如果我们摒弃偏见,静下心来整理自己的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内向的深入挖掘,就会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之一,它对提高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作用,将不亚于经济和科技。

1)警惕文化糟粕,营造一个清洁的文化氛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炒作“名人”隐私、网络、“恶搞文化”等如今已经成为“流行文化”;除此之外,当下戏说历史的电视剧火爆,其实也是在恶搞历史。这些必需引起我们的警惕。这股“恶俗风”是一些精神“毒药”。虽然一个民族需要幽默和笑声,但必须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文化内涵,现在什么都可以拿来娱乐,什么都可以毫无禁忌地随意歪曲、取笑,很多的“娱乐”都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传统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不复存在。如果中国人最基本的正义感和道德观丢失了,久而久之,我们的精神世界也会被毒害。

2)使全体国人树立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快文化立法。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必然体现为民族文化。要避免传统文化水土流失的现象,首先应当唤起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使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树立文化自豪感,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政府、社会、学校、新闻媒体、出版部门、文艺社团都要想方设法。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礼仪、饮食、建筑、服饰等,它们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二是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江苏、浙江等地于2006年已相继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3)现代传媒的决定作用与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德国波恩大学汉学教授顾彬评价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国人对当代文学失望之际,2006年我们又经历了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持续升温。由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造就的“学术明星”掀起了一轮轮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和哲学的读书热。他们的讲稿一经出版就销售一空。女学者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首印60万册,首日销售超过一万本,刷新了易中天《品三国》首印55万册的纪录。

调查发现,之前人们自觉读《论语》《庄子》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非常少,经过于丹的阐释,人们的兴趣提高了。学者从深居书斋到电视明星转变的过程中完成了传授方式的革命,电视讲座因此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和传播方式,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结合的胜利。由此引人思考如何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从前总有人空喊要振兴中国传统文化,可是效果不显著。有人甚至由此评价如今的中国人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一代不如一代”。弘扬传统文化,有一个采取何种形式的问题。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且不论于丹等诸位学者的讲演引起了学者褒贬不同的评价,传统文化借助于现代媒体进行传播永远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途径。因此现代传媒对于人们的精神文化所起的引导作用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4)正确对待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文化传统大部分是保留的。日本、新加坡发展了,但它们把传统文化保存得很好,也保存了很多中国文化,因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已溶合到他们的民族文化中。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有用的东西来促进现代化,这是很聪明的做法。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决不意味着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

北京本是历史名城,但现在已被钢筋水泥淹没了;而巴黎、柏林的老建筑则保存得很好;法国古老的拉丁区至今风貌依旧。而中国摧枯拉朽地拆毁了老建筑,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感到遗憾的事实。

提倡精神文明重建,发扬中国固有的优良传统,在任何时期,都要吸收西方人文主义的优秀成分,再加上今天新的创造,三点结合起来,以我为主,以今为主,就可以做得更好。由于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偏见,使我们不能正确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5)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历史上曾有两种片面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文化的障碍,恨不得把传统文化彻底消灭;另一种是对传统文化的顶礼膜拜,把传统文化神奇化。

在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应具有健康、积极的心态,发掘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国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经济、文化、科技已有举世瞩目的发展。因此,在文化上应该和在经济、政治、外交上一样,无需顾虑重重,要有勇气实行“拿来主义”,把古代、近代、外国、中国的一切传统文化中的东西,凡对我们有用的都拿来,统统为我所用,加以吐纳、吸收,以重建世界上最优秀的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 唐旺盛.幸福指数为什么不能取代狂热的GDP崇拜?[N].中国经济时报,2006-7-15.

[2] 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古代汉语 文化传承 汉字 文史知识

古代汉语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涵盖的知识相当广泛,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还涉及天文、律历、姓氏名号、礼仪风俗、车马宫室、职官地理等相关知识,这些内容本身就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在。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典籍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典籍大多以文言文写成,古代汉语课程的主要讲授对象就是文言文,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来,以实现古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现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一些看法。

一、从汉字入手,注重解析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文化是世界上没有断流的文化,汉语汉字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利用汉字表意性强的特点,结合字形分析,不仅能让识记古词汇的过程更容易,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中了解中国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为对学生来说,从汉字入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以下略举几例。

1.从汉字入手,了解古代的宫室建筑。

《周易系辞下》(包牺氏之王天下)载:“上古穴居而野,後世}人易之以宫室。”《说文》:“穴,土室也。”字形从“宀”,像房顶,下应为“凵”,组合起来,其实“穴”是一个半穴居的土屋,下“凵”是向下挖掘成口袋状的洞穴,“宀”是在地面上用草扎制的屋顶。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孔窍皆为穴。”《说文》:“宫,室也。”徐复《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据半坡圆形房屋遗址复原,其房屋乃在圆形基础上建立围墙,墙之上部覆以圆锥形屋顶,又于墙中部开门,门与屋顶斜面之气窗孔呈‘吕’形,此种形制房屋,屋顶似穹庐,墙壁又似环形围绕,故名为宫。”

通过字形分析可见,最初人们是选择天然的洞穴居住的,后来发展到半穴居的土屋,后来才有地面式建筑。

《晋灵公不君》载:“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这里有两个动作“登”“下”“趋登”,教材注释:“快步走上堂去。”那为什么要有“登堂”和“下堂”之说呢?“堂”,《说文》:“堂,殿也。从土,尚声。”字形从“土”,意思是堂下有用土夯成的地基,所以“堂”是有屋基的正室,因为地势较庭为高,所以有阶,进入堂就有一个登阶的过程,堂后有室,故而成语有“登堂入室”,文选中也就有“登堂”和“下堂”之说。

2.从汉字入手,了解古代的车战。

《烛之武退秦师》载:“晋军函陵,秦军锬稀!苯滩淖⑹停骸熬,用如动词,屯兵。”《说文》:“军,圜围也。四千人为一军。从车,从包省。”段玉裁注:“包省当作勹,勹,裹也。,勹车,会意也。”“军”是个会意字,从“勹”从“车”。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从》:“字从车,从勹,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

古代以车战为主,以战车为中心,一辆战车上有甲士三人,有步卒七十二人,合称一乘。军队驻扎时,用兵车作为掩体,围绕在军队驻扎地的周边。所以,“军”可作动词表示“屯兵”,后引申作名词。

3.从汉字入手,了解古代的礼仪。

《晋灵公不君》有“稽首”这种礼节,如何行礼?《说文》:“稽,留止也。从,从尤,旨声。”“稽”是“停留”的意思。孔广居《疑疑》:“,木之曲头止不能上者也;尤者,色之美者也;旨,食之美者也。美食、美色皆足以留滞人。此三体会意也。”可见,“稽首”这种礼节在行礼时,头要在地面上停留一段时间以示尊敬,应当是一种比较郑重的礼节。

二、合理补充教材,注重文史知识的讲解,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古代汉语文字繁难,学生很容易有畏难情绪,常常是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若能将生涩的文言文放在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理解,让课程妙趣横生,更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下略举几例。

1.适当补充相关历史背景的介绍。

《宫之奇谏假道》载:“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复”是“再一次”“又一次”的意思,有学生追问:“第一次借道是什么时候?”教师就需要补充《左传・僖公二年》所载:“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君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从中,学生既了解了第一次借道的经过,也对虞侯的贪婪以及宫之奇劝谏不成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

《齐桓公伐楚》载:“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齐桓公伐楚,为什么要侵蔡呢?补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有关记述:“蔡女为桓公妻,桓公与之乘舟,夫人荡舟,桓公大惧,禁之不止,怒而出之。乃且复召之,因复更嫁之。桓公大怒,将伐蔡。仲父谏曰:‘夫以寝席之戏,不足以伐人之国,功业不可冀也,请无以此为稽也。’桓公不听。仲父曰:‘必不得已,楚之为菁茅不贡于天子三年矣,君不如举兵为天子伐楚。楚服,因还袭蔡,曰:余为天子伐楚,而蔡不以兵听从。因遂灭之。此义于名而利于实,故必有为天子诛之名,而有报仇之实。’”通过《韩非子》的记述,我们既了解了文选所记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同时对管仲的深谋远虑也有了初步的认知。

2.适当补充相关风俗的讲解。

《郑伯克段于鄢》载:“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郑武公在申地娶女子为妻,为什么要到申地娶妻呢?原因是“同姓不通婚”的风俗。郑国是西周王朝分封的最后一个诸侯国,郑国最早的诸侯是郑桓公,他是周厉王的小儿子,是周宣王的弟弟。所以郑国以“姬”为姓,这就意味着,郑国的诸侯不能从周王室以及其它的姬姓诸侯国娶妻。而申国为姜姓国,符合异姓通婚的风俗习惯。

《触龙说赵太后》载:“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有学生奇怪,为什么要握着脚后跟哭泣呢?据刘向《说苑・修文》的记载,古人亲迎时,男方要带上“屦二两”即鞋两双到女家,出嫁女的母亲要在夫家送来的两双鞋子中取一双给女儿穿上,然后整理女儿的发笄和衣裙。在穿鞋、正笄、整衣的同时,母亲就要作最后的叮嘱,让女儿善待公婆,对丈夫不要生出二心,千万“无敢回也”。然后,出嫁女拜辞母亲,母亲在房门口亲自把女儿交给女婿。接着,女儿在堂上拜辞父母,在大门口拜辞诸母,最后随夫上车。“持其踵为之泣”正是母亲“取一两屦以履女”时一个很自然的动作。因为要亲手给女儿穿鞋,自然要“持其踵”,而“为之泣”就是一边给女儿穿鞋一边叮嘱说:“无敢回也”。

3.适当补充相关礼仪的讲解。

古人的见面礼分为揖、拜、稽首等。这些见面礼在文选中经常出现,如不加区别,对理解文选会有较大的影响。揖,又称揖让,是最普通的见面礼,行礼的时候,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左掌与右掌背交叉或平叠,掌心向内,左右拇指相扣,两手合抱于胸前,拱手为礼。这种礼节多用于文官。拜,也称拜礼,古人一般拜两次,称为“再拜”,如《齐晋之战》:“韩厥执絷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这种礼节较揖礼更为恭敬,行礼时,下跪后两手拱合,低头至手与心平。稽首则是最为恭敬的见面礼,多用于下级拜见上级,晚辈拜见长辈,臣子拜见君王。行礼时,先拜,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在手前边的地上,头要在地上停留一段时间以示尊敬,整个动作比较缓慢。《齐晋之战》所载“执絷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是春秋战国时期,战胜国的将领俘虏战败国的国君时所施的礼仪,手持绊马索进前,行再拜稽首之礼,恭敬地进献美酒。可结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所载:“子展执{而见,再拜稽首,承饮而进献。”子展在俘虏陈侯时以同样的礼仪对待陈侯。

4.适当补充车马制度的相关知识。

《齐晋之战》提及齐军和晋军主帅所在的战车以及车上三人的位置,若不明白他们各自的职责,对下文的理解就会有障碍。所以要补充古代战车中位置的相关规定:古人坐车,以左为尊,所以战车也是一样,一般尊者居左,主射;御者居中,主驭;车右自然在右侧,手持长矛或长戟,除了保护尊者,防止敌人靠近战车以外,还必须在车受到阻碍时,让车子顺利前行,故而车右一般都是孔武有力之人。因为主帅的战车之上有指挥作战的战鼓,所以尊者居中,御者居左,车右仍然在车子的右侧。

《齐晋之战》还有“骖\于木而止”一句,所以要补充说明骈、骖、驷。两匹马拉一辆车称为骈,三匹马拉一辆车称为骖,四匹马拉一辆车为驷。驾车的马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马和服马之分,中间负责驾辕的,为服马,两边的马叫骖马。

三、转变观念,采用多种先进手段和教学方法,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师应当改变教学观念,古汉语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语法等知识的讲解上,更应当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塑造学生的品格,注重弘扬民族精神。如在讲授《论语》《孟子》《礼记》等儒家经典时,要能结合当前的大环境,引导学生理解古代为人处世的准则:《论语・学而》中注重自身道德文化的修养;《论语・微子》中“我行我义”的精神风范;《礼记・教学相长》中通过不断学习来发现不足,发现困惑,然后不断进步;《孟子》:中“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些内容都反映着我国人民的优秀品质,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体悟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运用多样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如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图片、视频再现古代历史、诗词画面,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准确、生动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识。利用互联网,通过QQ群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通过提供自学参考书和网站的方式,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通过古汉语的教学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2.

[4]徐复,宋文民.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5]张淑琴.谈高师古代汉语教学的文化传承作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写意性油画;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油画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0-0059-02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中国油画家在坚守中国传统观念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受西方现代绘画观念、思想、流派的影响,绘画风格呈现多元化趋势。画家们在学习、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对本土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表现、抽象、象征成为新的艺术取向,中国油画的写意性特点日益突出,并最终成为一大特色。

西方油画发展到19世纪以来,印象派画家广泛采用直接画法,厚、薄、干、湿等手法均表现、丰富了油画语言,把画家从过去繁复的作画程序中解放出来,使各种油画语言得到独立,绘画空间得到拓展,为西方古典油画向现代主义方向发展拓宽了道路,也使抒情性和写意性因素得以充分体现。这一切为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的结合提供了可能,为中国写意性油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传统绘画原本就具有表现意味的写意性,使中国油画家在理念与趣味上与西方表现主义产生了某种共鸣。”

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中国绘画理念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以儒、道、释的美学观念为基本元素,特别是道家思想,体现着道法自然与超脱玩世等观念,人与自然是协调、统一、融合的,人的生命与宇宙精神是永久合一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唐朝的张b就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石涛《画语录》中提出的“一画说”可谓打破了哲学与艺术的界限。“一画”的基本内涵是融合自然与心灵为一,它既从属于自然,“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又从属于心灵,“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因此,中国艺术在源头上和西方绘画意识有本质的区别,中国绘画表现出来的是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画家可以借助绘画抒发个人情感。中国人对“道”的领悟和对天地万物的思索,在对大自然的艺术表现过程中,就如何描绘自然与表现自我找到了有机的契合点,艺术家在努力表现自我情感时,人的情感意念就直接借助对自然的描绘得到抒发。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画家,对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有着充分的理解。如苏轼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张岱年先生则说:“所谓天人合一,有二意谓:一天人本和一,二天人应归合一。”绘画则是处理天人关系的主要方式。

二、中国写意绘画语言的借鉴及绘画理念的影响

宗白华说:“中国画法不全是具体物象的刻画,而趋向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中国画是一种建筑的行线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中国文化中的意象,既不是单纯客观世界的再现,也不是纯主观的表现,而是主客互渗、物我相融的意象。中国写意画的笔、墨、线、形,都对中国写意性油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首先,中国的毛笔,柔中带刚,运动灵活,起伏节奏强,能表现不同的线面及各种质感,能运用粗细、顺逆、轻重互换的笔法,来展现水墨画线条的神韵。通过笔的尽情发挥、多方调动,成功地描绘出山石树木、花鸟虫鱼等,达到人神合一的艺术境界。写意画中用笔具有形式和精神内涵的表现性特征,是油画创作中值得借鉴的。

其次,中国画的墨色可以替代一切原色,花鸟、山水、人物均能表现,让人感到清雅脱俗。唐代张彦远总结了运墨而五色具,墨色丰富,变化微妙,可分为焦、浓、重、淡、清五彩,与油画的色彩具有相同的表现力。徐渭的水墨花卉,以势气狂舞笔墨,“不求形似求神韵”,抒发胸中的悲愤、哀痛,具有“推到一世之豪杰,开拓万古之心胸”的强烈感彩,使观者深切感受到那种抑制的愤激,孤傲以至凄绝、忧郁或冲动壮烈的激情。这种用墨抒发自己情感的方式,为许多中国油画家所借鉴。

第三,中国画的造型讲究随意性和个性化,中国绘画无意于物象造型精确的研究与描绘,而重视形象意趣的考究,以抒情达意为目的,写意之妙,全在于画家心灵深处。画家在作画过程中常常随手挥洒而不落俗套,不求形似,贵在神韵。齐白石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认为“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善写意者善言其神”,古代就有以形写神的理论。中国油画家潘玉良、林风眠等人的油画不求形似,而着意表现神似,用传统写意精神的线形表现情感,作品中体现了国画的神韵、气韵和意境。

另外,中国画注重通过“虚”和“留白”来体现画家的情怀,主张大象无形,给观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间,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空白处既是实又是虚,空白处并非真空,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构成耐人寻味的画面,具有灵气流动的迹象,产生气韵生动的生命力。

三、中国写意油画与传统文化精神的完美结合

中国油画家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法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中国传统观念,强调写意性。绘画不能作自然的奴隶,而要表现自我。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新绘画材料的涌现,油画以往所承载的叙事、再现、认识和教化功能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是通过强调作品的绘画性、思想性和形式美,强调绘画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性,使中国油画出现完全不同于西方古典绘画的效果。中国的油画家在学习西方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中国的传统意念,他们的画不拘泥于形似,而追求神似,把中国画的线、形、构图及对意境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油画之中,把神韵、气韵、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进入21世纪,中国油画界有大批探索研究中国写意性油画的画家,他们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重新审视西方现代形式理念、中国写意精神、油画语言的理性,并将这些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油画语言以诗性方式表达,具有鲜明的个性与多样的形式风格,富有中国传统的意味和情韵。

第一代探索写意性的油画家主要有林风眠、吴作人、倪贻德等。对发展中国油画,林风眠主张中西结合,他的作品既是油画又是国画,其作品的写意倾向非常明显,对中国写意性油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吴作人在油画、国画、书法等方面造诣极深,他的作品《齐白石像》,简洁的背景,精炼的运笔,其章法、布局、设色及形象刻画都出色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写意精神。倪贻德的油画粗犷有力、浑厚简洁,直接得益于石涛、山人。他的作品有神有味,写意性很强。

第二代探索写意性的油画家主要有董希文、吴冠中等。董希文以油画《开国大典》闻名于油画界,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写实性油画家。其实,董希文一生都在探索中国写意性油画。如他的作品《苗女赶场》、《克尔克孜牧羊女》、《春到》等,可以看出他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吸收和借鉴。董希文强调线形手段,他说:“中国画家善于运用水墨和线条,做到以简洁的手法去描写丰富的形象变化……中国绘画中的线的表现力,我们何尝不可以好好的研究,这里面的精神气质未始不能发扬到油画里去。”

吴冠中的油画成功地完成了中西艺术精华的结合,摆脱了再现自然观念的束缚,创作上达到高度自由。他的画意境深远、情感饱满,体现了中国画理论精神,成功地将中国传统观念、中国写意性绘画语言和西洋油画技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游海明.写意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J].美术大观,2007,(7).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井陉拉花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外,还具有良好的健身意义和推广价值。将井陉拉花引入高校课堂并加以推广,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使大学生身心得到锻炼,同时也利于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可从题材、表现形式、动作设计风格等方面对井陉拉花进行传承与创新。

历史悠久的井陉拉花类属北方秧歌,是河北三大优秀民间舞种之一,形成并流传于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井陉拉花因其独具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民族艺术精髓,2006年被国家列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使井陉拉花这一民间艺术得以保护并得到广泛的推广,继而探索一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我们试对井陉拉花引人高校课堂进行探讨。

一、井陉拉花的艺术风格与推广价值

并陉拉花起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时的街头广场花会,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多样的艺术形式。其舞姿柔健,屈伸大度,抑扬迅变;其韵律优美,节奏欢快;其曲调悲壮,婉转悠长,给人以空旷幽谷之感。突出的地域特征,刚柔并济的舞姿,明快活泼的生活情趣,使井陉拉花这一传统的优秀民间舞蹈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有着重要的体育训练价值。

井陉拉花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遵循民间舞蹈的发展规律,井陉拉花的舞蹈动作同样是从人民的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而来,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生活情趣。她以“拧肩”“翻腕” “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上身动作以肩为主,肩部的顶、拧、耸、压和手臂的点、提、拉、抠、翻最能突出拉花风格;下身以膝部屈伸贯穿始终,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艺术风格。总体上说,女性舞姿美丽大方,稳重优雅,既有身段之美,又兼气韵之妙;男性舞姿伸展大度,潇洒自如,既现阳刚之气,又透苍凉之风。

井陉拉花除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外,还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通过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为动作主线,不仅突显拉花的风格,而且有效地提高舞者的上肢力量和全身整体的灵活性,增强人体四肢与躯干及全身的协调能力,使参与者身体得以全方位的运动和锻炼。同时,在表演过程中,灵活多变的队形,舞者间的默契配合,可以培养出舞者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井陉拉花这一传统的艺术在民间、在学校都具有良好的健身意义和推广价值。

二、井陉拉花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将井胫拉花引入高校课堂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井陉拉花这一即将失传的民间舞蹈艺术,井陉县政府通过组织各种层次的拉花歌舞表演队,举办各种形式的拉花民间艺术活动和比赛,对拉花民间艺术进行了积极抢救和整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何更好地使井陉拉花这一民间艺术得以保护并得到持久而广泛的推广,继而探索一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将包括井陉拉花在内的非遗项目引人高校课堂,让高校肩负起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动态传承,这一探索应是一条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

高校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一,高校在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方面有着极其有利的条件。其二,高校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充当“演员”与“观众”,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人才保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人校园,不仅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域文化,欣赏民间艺术,发现民间文化美的真谛,看到隐藏在民间故事后面真实的民间和人生;而且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先进文化,扭转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濒临断裂的局面。

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对从事健身舞蹈的能量代谢率、能量消耗和运动心率变化等生理指标分析,认为健身舞蹈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而井陉拉花属于健身舞蹈类,是一项效能很高的有氧运动。经常参加拉花表演与练习,能够迅速消除人体内的过剩脂肪,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同时,对于解除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缓解身心紧张和疲劳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将井陉拉花引人高校,不仅可以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爱家乡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将对大学生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保护和传承井陉拉花面临的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当今我国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高校保护和传承井陉拉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普遥的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存在于某一地区、某一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和文化价值的人类文化实践方式与艺术表现形式,如:舞蹈、皮影、剪纸(技艺)、民族体育活动等。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挽救,是我们对文化传统应有的尊重,同时也起着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传媒与市场化、娱乐化的冲击,民间传统的文化生态正在被破坏,趋于灭亡、失传的境地。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们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常山战鼓、昌黎大秧歌、永年太极拳、井陉拉花等项目,知之甚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多是通过网络和各种媒体,因而就更谈不上对井陉拉花这一传统的舞蹈艺术的兴趣、认知及深人学习。因此,在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形势不容乐观,前景任重而道远。

(二)生存土壤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必然条件是其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而社会生存条件的改变必将改变和影响其生存状况。现当代社会的文化主导形态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且西方现代文化的传入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冲击,这些都将导致井陉拉花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加之现实生活中,井陉拉花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保护观念存在误区,许多人只是单纯从经济角度看待井陉拉花,忽视其文化价值。因此,井陉拉花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窘境。

(三)井陉拉花动作设计难度大,表演形式复杂多变,限制其进一步推广

井陉拉花虽属秧歌舞的范畴,但它又有显著的自身特点。传统的井陉拉花表演人数为六人或十二人,取“六合同春”之意。演员手执道具各有其象征:伞—风调雨顺;包袱(现不多用)—丰衣足食;太平板、霸王鞭—四季平安、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满。由于井陉拉花艺术性强,动作难度较大,大学生学习有很大的难度,使大学生的参与规模受到限制。同时,传统井陉拉花的表演,所用道具较多且相对考究,也给井陉拉花在高校的推广形成一定的财政压力,限制了井陉拉花在高校的广泛开展。

四、井陉拉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民族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优势,体现着高校引领文化的应有之义。顺应时展的潮流,融人更多的现代科技与人文理念,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使井陉拉花更好地融人高校,使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由于社会风俗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题材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井陉拉花要在题材上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突出现实特点。

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文化的同时,愈加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并希望拥有强健的体魄。因此,井陉拉花应在原有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使其大众化、普及化,并将其楔入传统校园节日文化中,建构新的文化生态。

风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和符号。在突出表现井陉拉花风格的同时,可将井陉拉花的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典型动作融人校园健美操的表演之中,利用头、眼、身、手的配合,表现井陉拉花动作的力度和协调性,形成健美操的一种独特的风格。再配以井陉拉花独有的音乐旋律,使大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增强了对动作的理解与表现,在创造美、欣赏美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而井陉拉花的艺术魅力也得以在校园文化载体上充分展现。

健美操练习形式多样,运动量可大可小,是一项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以及体质状况的健身项目,能够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具有广泛的社会推广价值。利用健美操动作丰富、编排灵活、容易掌握的特点,将井陉拉花的表演动作按不同动作类型,编排成若干小节,使学生可根据锻炼的需要随意增减。加以动感强烈的现代音乐元素,井陉拉花这项传统艺术的瑰宝一定会绽放出灿烂的青春活力。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传统 体育 文化 传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206-01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世代相传、具有一定体育内涵和外延的传统文化,它具有中华民族的鲜明特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发扬光大和可持续发展。

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性特点

在进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之前,我们应该明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我们才能将民族传统体育继承下去,保持我们的民族性;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适合新时期的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

首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它与我们的民族心理、社会制度、经济、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沉淀在人们深层心理结构中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具有广泛的渗透性。从这个方面来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久远的发展渊源和宽厚的社会存在基础,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一代代传承下去。另外,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是文化系统运行的基本形式之一,这个过程受到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一定的传承机制、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然也有这种传承机制。

其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还有发展性的特点。这种发展性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因素。从主观上来说,热爱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们以及国家有关部门为了能让这种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学术研究或者政策实施上积极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使之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文化的现展与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族传统体育身处于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必然要有所发展,这既是满足人们自身的需要,也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我们不仅要立足于世界,从全球战略看民族体育的发展,更要放眼现在和未来,从时间和历史的变化中寻找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

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及发展中的问题

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所述。

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根基遭到侵蚀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根植于特有的社会和经济的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的变迁,程式化进程的加快,诸如民俗节日、宗教祭祀等一些传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正在逐渐被破坏,乃至消失。另外,因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很多传统体育项目随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削弱,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处于频临灭绝或者退化变异的状况。这些情况都导致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根基遭到侵蚀,甚至破坏,而且,一旦这种达到一定程度,将会是无法挽回的局面。

2.2 理论研究不够成熟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多是在人们的劳动与生产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本身就缺乏一定的理论建构和框架,要保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顺利健康的传承和发展下去,一定的科学理论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现阶段的研究现状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理论并不成熟,也没有明确的发展道路,学科体系的构建不健全,这也使得学术界在理论上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很多基本概念无法做出准确的界定,这也就导致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上会遇上许多阻碍。

2.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被边缘化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外来体育文化进入我国,尤其是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西方竞技体育文化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我们的视线,甚至成为了主角,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越来越边缘化。随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思想的稳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失去了原有的传统文化思想,在某些方面盲目模仿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竞争性和功利性,而忽略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所倡导的中庸、健身、养性等价值观,成为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附庸。

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策略

面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策略。

3.1 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障措施

为了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传承和发展下去,就必须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障措施,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一个确切的传承和发展制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起一套法律法规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有一定的法律保护措施;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扩大传承与发展的途径,建立全民健身计划,让民族传统体育活跃于城市社区、农村街道、学校工厂,只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3.2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科学研究的力度

要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扩大影响力,得到迅速的传承及发展,科学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我们要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我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对我国传统体育进行理论建构与研究,不断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当今世界正在不断走向融合,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都不能独立存在或者发展,任何文化也都在交流中成长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因而,加强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及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策略。我们应该在理性看待的基础上,继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并与现代世界体育文化优秀成果进行借鉴和融合,建立起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符合现代社会的新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更好地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这才是我们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交流的主要目的。

总之,我们要正确看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性,在顺应世界体育文化潮流的大趋势下,保证我国所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同时汲取世界体育文化的长处,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体育文化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J].2011(3):39-42.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6

>>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我国传统文化对财务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浅析传统文化对我国劳动法理念的消极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看待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今教育中的作用 论建筑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浅析新媒体文化对我国当代青少年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 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包装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对培育我国公民公德意识的作用分析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 日本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对我国的启示 试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 探究我国钢琴作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 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论传统文化对我国行政伦理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论传统文化对我国劳动法理念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浅析新媒体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 浅析新媒体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赵国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一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关注的大问题,但是碍于其复杂性、深刻性等原因,其在大众中的普及与传播情况一直不是很乐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打开了一扇大门。本文通过探究新媒体作为百姓媒体的本质,加上对传统文化特点的分析,得出了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促进作用的结论,新媒体的平台性质、其跨越时空的特点以及传统文化在其平台上表达的多样性和学习资料的易得性都使得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有推进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传承;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8-0125-02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我国传统文化更是整个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累,但是却一直受制于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不能进行理想的传播与传承。那么新媒体作为当下一种影响力巨大的媒体能否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呢?为此,本文将探究新媒体的本质及传统文化特点,从而找出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的优势。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媒体本质探究

所谓“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相对而言,是以网络传播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它包括网络媒体、手机中客户端等多样化的表现形态。因此,归根结底,它是一种传播介质和传播手段。

就像麦克卢汉曾经说的那样,每一次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都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与社会关系的变革。新媒体就是如此,首先,他消解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地域的差异,带来了跨区域的传播;除此之外,现实生活中人的阶层在新媒体时代也被消解,在新媒体环境中,每个“发声”的个体都是平等的,也因此它摆脱了许多现实生活的束缚,变成了公众讨论问题、发表言论的集散地;再有,它还消解时间,一方面来讲,既没有传统媒体的固定信息生产周期,也不存在信息转瞬即逝的担忧,无论多么久远的信息或是多么新鲜的信息,都能在瞬间呈现,另一方面来讲,传播不受自然条件等限制,只要拥有网络就能做到即时传送与接收。

在当下社会,几乎每个使用网络、发表言论的人都可称之为新媒体人,也就是说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生产成本低、信息传播成本也低;此外,公众参与愿望被充分的满足,只要愿意,随时可以留下自己的言论,并形成讨论,这就将以往的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参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媒体环境就是民众大型的跨越时空、阶层等外在条件限制的意见交汇市场。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根据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1]。归根结底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期以来的各种习俗的积淀,而传统文化则就是文化经长期的汇集演化而形成的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的内核,也因此才说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由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导致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系统性和复杂性。传统文化的形成是历史沉淀和积累的结果,传统文化下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但同时这种联系却并不是无序化的存在,而是有一定的运行规律在其中。比如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艺术作品直接受其信仰和习俗的影响。西方国家信仰基督教、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东南亚国家信仰佛教,比较三者的艺术作品,无论是音乐、绘画或是文学作品,都深深的印刻着宗教的烙印,当然,信仰同一宗教的不同国家艺术作品还相互间有差异,这就受到当地生活居民自古以来由于地形、气候等特定自然环境形成的特定生活习俗有关。

具体到我国的传统文化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上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自有人类文明开始,直至现在,华夏文明没有过断裂,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都曾历经辉煌,但却都在历史上烟消云散。

2.内容上的博大精深。时间的积累必然带来内容上的厚重,中华文化涉及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知识、文学艺术、哲学、建筑、科学技术等,都被包含其中。

3.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在中国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下逐渐积淀下来形成,并渐渐以“中国风”的特色为世界所认可,成为世界民族文化中一个瑰宝。

4.兼收并蓄。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它不同于其他文化,具有封闭性,它是一个最为开放包容的系统。首先说中国本土的民族就有56个之多,但是这56个民族并不相互冲突,而是可以和谐的生活;其次说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历史上无论是佛教还是其他宗教,在中国都未被排挤,在中国兼收并蓄的文化里都找到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5.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是崇尚和谐礼仪的,无论是历代知识学者还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无不把和平统一作为其统治的最高境界,一种崇尚和平的文化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因而也必然会聚集起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复杂而精彩,其不仅是历史沉积的见证,同时也是中华精神的内核,传播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实用的角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意义不必多说,单从实用性上来讲,意义就十分重大,经典的儒家文化讲究经世致用,也就是知识要为现实服务,那么随着现实情况的不断变换,其认知体系也会不断地更新,如此一来就能防止陷入固步自封的状态,其开放程度由此可观之一二。

三、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优势

如果说传统媒体是一种精英大众媒体,那么新媒体则是百姓媒体,既然是百姓媒体,那么首先具有的特点就是通俗性特点。而在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过程中,其复杂性和内涵丰富性则是让很多人望而止步的原因。因此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通俗化、简单化表达就是其传播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第一大优势。

中华文化有着上千年的积累,其内涵的深刻性与复杂性不言自明。因此,想办法让传统文化走出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是其传播与传承的第一步,只有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才能让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的发挥,促使更多的人主动去学习传播传统文化。新媒体就为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新媒体属于百姓媒体,其话语体系是通俗的,新媒体将传统文化用通俗话语进行初步解释,并在巨大的网络平台上传播出去。接下来,还可以引发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的关注,引发讨论,一下子就营造了有利于其传播的环境,即有人愿意主动去关注学习传统文化。

其次,新媒体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不单单可以引发关注,同时还能够继续传统文化传播价值链,从表层学习与传播转入深层学习与传播。新媒体是一个集聚人气的最佳场所,主要原因就是其跨越时空、低成本即时联系的特性。所以,在引发关注后,新媒体可以集聚一批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组建网络社群,进行深度学习。一方面,这部分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人群还会动用自我的关系网络,进行传统文化的多次传播活动,通过虚拟的人际传播和小范围的大众传播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与传播,也就是说一个小的社群可以引爆整个网络;另一方面,被打动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将会自动向下传递传统文化,包括形式与精神内核,这就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再次,表达形式多样化。新媒体是集多种媒介表达方式于一身的一种媒体,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都能够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这就为传统文化视觉化、形象化的表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传统文化中涉及的内容很多都较为抽象,相互间关系复杂,若能以可视化的手法进行表达,将表达简洁化则会大大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7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吴潜涛教授在为参加“道德讲堂”培训行动的学员授课时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祖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是一个精华与糟粕互见的复杂的文化混合体。因此,全面认识、正确对待中华民族古代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正确方针,确立了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的古为今用的原则,正确解决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反复强调,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种“批判继承”态度和方法,是对民族文化发展基本规律的客观反映,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发展民族文化的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的统一。所谓弘扬,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逐渐形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括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要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所谓培育,就是要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体现社会发展方向的时代精神,赋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性特点,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前提条件,离开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是不可思议的;培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关键所在,不能及时不断地吸纳时代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同样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坚持弘扬与培育相结合,是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的根本道路。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两种错误思潮。这两种思潮都是错误的。复古论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只承认其一般性、普遍性,而否定其个别性和特殊性,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事物完全等同,这实际上是否定文化的历史和发展。虚无论则只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的个别性、特殊性,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般性、普遍性,这实际上也就割断了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无论是“复古论”还是“虚无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注意科学辨析,避免各种错误倾向的影响。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8

关键词:武术传承方式;师徒制;课程制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4-0097-03

Abstract:Teaching mode of China′s martial experienced master-prentice mode to curriculum mode, in a relatively fixed period of time a variety of transmission methods coexis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odern pedagogy, transmission modes is teaching mode, different teaching tradition in the end, There ar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forms of organiz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martial teaching mode; master-prentice mode; curriculum mode

从纵向的历史尺度来看,武术传承方式经历了师徒传承、寺庙传承、武馆传承、学校课程传承等多种形式的变迁,武术传承方式是学术届争议较大的问题,主张现代课程传承的人士认为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师徒传承是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必然产物,应该彻底抛弃,而沿用西方课程教学来促进传统武术的广泛传播。相反,主张师徒传承的学者认为武术文化是武术走向现代化的根基与渊源,传统武术文化只有根植于师徒传承方式才能发扬光大,武术要遵循特定的师徒传承、身传心授才能源远流长,现代课程制武术教学是西方体育的发展模式,不利于传统武术文化与及其载体的传承与传播,仅起到武术普及的作用而已,在现代西方竞技武术迅猛发展的冲击下,传统武术及其文化正在经历着被边缘化的阵痛,逐渐成为“逝去的武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诚然,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共睹了课程授课制的高效,但武术作为一种技术操作文化与人体表演文化它有别于其它文本文化与理念文化,师徒制传与承的影响虽不如儒学盎然荣兴,但因其所带来的刀光剑影和铁马金戈怎不让人叹为观止[1]。站在我国武术运动及武术文化发展的历史制高点,未来武术的发展应该遵循怎样的传承方式呢? 本文引入现代教育学的相关原理对武术传承方式概念本身及各种要素进行剖析,以期广大武术爱好者对武术传承方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旨在为我国未来武术传承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

1 武术传承方式的演进

从历时态的视野看,我国武术传承方式经历三个阶段的变迁。

1.1 古代武术以师徒传承方式为主

我国古代武术的发展阶段为先秦时期――明末清初。由远古发源的武术早在先秦时期开始发育成现代武术的雏形。我国武术发展紧随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武术的传承内容包括器物层面、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等方面的传承。受传统武术体系传承的渐进性、封闭性、标准的模糊性、修炼的体悟性等因素影响,武术传承活动形成了以门派、家族、宗教、门户为基本载体、以武德思想为核心、以私学为主体活动、以师徒传承为基本传授方式的教育活动。

师徒传承是中华武术得以继承与发展的根本要素,我国古代传统武技多以小范围传授为主体,由师徒之间通过口传身授、耳提面命的方式来掌握武术之道[2]。师徒传承缘起于民间武术,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文化形态,师徒传承根植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漫长的封闭自然经济是武术师徒传承的沃土,严格的家族、宗教、礼仪与封建等级制度是其长久繁荣的根基,师徒传承带有浓厚的血缘倾向和地域保守性[3]。武术是下层民众反抗封建压迫的有效武器,历代封建统治者对民间武术、结社活动严加限制和惩戒,使得武术师徒传承方式更为封闭与保守。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条件下,以师傅经验认知为主导的传统习武族群表现出了强烈的排他性,师徒传承方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封闭、保守、单一[4]。正因为师徒传承造成的隔绝生态环境,才使武术进化成为明清时期门派林立、百家争鸣的繁荣格局。

师徒传承在武术传授中处于基础地位,随着武术的发展,纯粹的一对一师徒传承方式开始衍生变化,据记载,夏代已开始有学校武术教育,《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序者,射也。后来出现了以寺庙、私学、结社、军队、宗教等为基本载体的集体习武方式,这种集体习武活动从外部形态上有别于纯粹的师徒传承方式,师傅不可能对每个徒弟一一进行辅导,很多时候会由“大徒弟带小徒弟”,实际上,这是师徒传承向集体传承过渡的一种形式。

1.2 近代武术多种传承方式并存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侵略,同时也进行着文化侵略。西方“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经历了由对抗到融合的发展历程。西方文化的入侵也带来了中国传统形态的武术与西方“外来体育”文化的冲突,致使我国近代军事武艺在战争中逐步被火器所取代,19世纪20、30年代,旧中国处在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政府变迁、西方入侵的水深火热当中,各种思潮激烈交锋,西洋体育文化的入侵,传统武术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冲突与挑战。在“西学东进”与近代思潮的影响下,我国武术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历史性蜕变,西方课程制的学校武术教学模式开始在我国萌芽。

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社会名流和教育家在“强国强种”思想的倡导下,广揽武术人才,不少城市相继兴起了武术会社。民国年间,几乎没有一个城镇没有武术组织。这些组织聘请民间拳师任教,使得原本只在一地一族中传习的拳术冲破了地域和家族的限制,武术由民间蔓延到了城市,传授方式也由“一对一”的师徒传承演变为小组或集体式的传承。随着“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教育、体育制度的建立,传统武术正式进入学校教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进行武术教育,直接从民间或从武术社团聘请拳师教员进行授课,武术班级授课制正式形成。民国初年,马良发起创编并推广《中华新武术》,霍元甲等人创办了“精武体操学校”,1928年6月将国术研究馆易名为中央国术馆,随后全国各级国术馆相继成立。从此,传统武术被纳入现代学校教育范畴,其传承方式也正式由单一的“师徒制”过渡到“班级授课制”。

1.3 现代武术以课程教学为主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武术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历了十年的低谷之后,我国武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步入兴盛发展时期,建立了各级武术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武术发展的法规政策,形成了竞技武术较为完备的赛事体系,武术成为了我国重点发展的非奥运项目,作为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传统武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全面走进了学校教育,1956年教育部制定颁布的中国第一部全国通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就有关于武术方面的内容,1978年、1987年、1988年陆续修订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将武术改为“民族传统体育”,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将民族传统体育再次改为武术,定为必修教学内容。在大学武术教育中,1954年各地体院(系)就把武术列为了正式课程。现在,以武术为主体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已成为体育的二级学科,武术专业教育系统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相继成立了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多层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体系。标志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已经历了由市井文化向大众文化再向精英文化的改良与转变,其传承方式也由单一、封闭的“师徒制”向开放高效的“班级授课制”等多元模式转型。

武术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社会的市井文化,其传播范围以社会低层成员为主,目前在一些农村地区师徒制依然是一种主要的传承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武术学校、武术俱乐部、武馆等民营性质的机构迅速增长,武馆等较为传统的习武机构其传承方式介于师徒制与班级课程制之间,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寺庙,寺庙武术的传承方式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师徒制特色,因此,现代我国武术的传承方式形成了班级制、师徒制、衍生形式等并存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但是,班级课程制发展成了现代武术传承发展的主要方式。

2 武术传承方式的现代教育学诠释

据现代教学论原理,武术的传承可以理解为武术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交往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据此,武术传承活动可以理解为习武者在师傅的指导下,对前人已积累的武术技艺及武术思想文化的认识活动和不断提高武术技术操作技能及武德精神的交往实践过程。武术传承首先反映的是徒弟在师傅指导下对武术的认识过程,其次是师徒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交往实践过程。用教育学的术语来说,武术传承方式就是武术教学模式,据上文对武术传承方式变迁分析,我国武术最为典型的传承方式为师徒制与班级制两种模式。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主要包括目的、学生、教师、课程、方法、环境与反馈6个核心要素,那么作为教学模式的武术传承方式也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把握其内在本质,两种不同的传承方式应该在六个要素上或组合上具备不同的特点。

2.1 武术传承方式的方法论诠释

方法论包括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两部分内容。传承方式的不同首先表现于外部形态的组织形式不同。教学组织方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5]。从现代教育学的原理出发,传统武术“一对一”的师徒传承方式实质上是一种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与现代班级集体授课形式对比,个别教学中师傅可以充分顾及徒弟的特点,实行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多样化,能促使学生的兴趣、特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反,班级授课制虽然可以做到学生固定、教师固定、内容固定和时间固定,从而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发挥教师优势、发挥班集体作用、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对比个别教学的师徒传承制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所有学生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不利于因材施教,抹煞学生个性,容易产生教学中的“不公平”,教学领域主要局限于课堂,理论难以与实践相结合。另外,离开了一对一的这种师徒之间的特殊情感,现代集体教学中的教师言行很难对学生产生刻骨铭心的深刻影响,传统武术浓郁的文化思想很难通过现代班级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内化成广大学生的自觉观念,因此只有通过师徒传承的个别教学才能使本门派具有巨大包容量和负载力的武术文化得以很好的传承,师徒传承虽然教学效率低,但其传承质量特别是文化层面的武德思想传承效果是班级授课制无法比拟的。班级授课制能大大提升教学效率,缩短教学周期短,提高效益,但是这仅限于武术技术层面的传授,实践证明,班级授课制对武术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寡效的。

在传统武术师徒传承与现代班级集体教学之间还存在一种过渡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论称之为“个别-小组”教学,实质上即使在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中,也难以全部保障“一对一”的师徒面授,一般来说,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徒弟之间的年龄参差不齐,寺庙武术传承就属于典型的个别-小组教学,大徒弟带小徒弟是此传承方式中最为常见的方式,现代教学论称之为导生制。“个别-小组”教学是承接两种典型传承方式的中间形式,兼有师徒传承与班级授课的优点,在现代学校武术教育运用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从“有”到“无”与从“形”到“化”为特征的武术技术文化,武技的“变通活泼之妙,非口传心授何以曲尽”。[6] 师徒传承的教学方法为“手把手教”的直观教学法,师傅一般要进行“身教”示范,师傅在与徒弟的“切磋”中必须占据明显的上风,不然,难以驾驭传承过程。受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思维方式以及传统武术本身劣势等方面的制约,为师者熟悉自如的是“知其然”的经验感知和实践把握,而并不在意“知其所以然”的理论说明[7]。现代武术教学方法手段非常丰富,有高科技的教育技术作为支撑,几乎不要师傅就可以成为武林高手,教学方法随着武术传承方式的变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2.2 武术传承方式的目的论诠释

从现代教育学的原理出发,教学目的可以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三个主要方面。现代课程制武术传承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普及与提高武术运动,传承与发扬传统武术文化,增强习武者的体质健康,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武术人才。教学目的是现代武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武术教学目的受社会个人需要、武术发展程度、学生准备等方面的制约,同时武术教学目标也直接制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深度挖掘武术文化的民族精髓,民众需要武术运动强身健体,传统武术运动契合了时展与个人发展需求,学校武术教学目的制约着武术教学内容与课程的选择,同时也制约了武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

传统师徒制传承方式的教学目的同样可以按照现代教学目的论的框架来进行分析。古代社会由于军事战争需要武术的传承与传播,到了明清时代封建统治者推出了武术科举制度,大大刺激了民间武术的传承。古代武术师徒传承的教育目的更加体现在宗族与个体需要上,家族的兴旺、宗教寺庙的发展必须有强大的武术门派作为保障,如少林拳等武术流派就是在师徒传承的封闭环境中逐渐演进而成的。实现个人的某种目的与发展也需要武术的武装。与现代武术的发展同样,古代武术之所能代代传承也正是因为它契合了封建社会国家、团体与个人的发展需要。师徒传承主要从武术技艺与武德精神两方面进行传授,师傅对不同条件的徒弟有着明确的目标定位,进而在练习内容与方法上有着不同的选择,一旦徒弟达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或胜过师傅了,师傅就会让其“出师”或介绍到更高水平的师傅那里去深造以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这点非常类似现代学校教育的毕业升学制。师徒传承有利于精雕细刻、区别对待,可以实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的目标,特别对高水平武术人才培养占有优势,班级授课制培养目标统一,内容手段统一,对提高教学效率与多出人才大有益处,但对“高手”或“特别”人才的培养显然不足。

2.3 武术传承方式的课程论诠释

学校武术课程传承有统一的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从全国层面对不同层次的武术教学进行统一规划,大一统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习时间、方法手段与评价标准是课程教学的显著特点,目标就是企图通过统一的课程标准培养出一定规格的人才,课程标准控制了人才培养的底线,而传统师徒传承方式关注的是武术技能可能达到的最高定点。

从技术层面看,现代课程教学也有着统一的规格与标准,武术技术动作的统一规范,给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带来了巨大益处,在统一的动作和规则规定下,使初学者很快掌握了动作要领,能大大提高了效率,增强了教学的可评价性。但反观教学质量,竞技武术由于竞赛法则的规定,使套路运动始终把强调动作规范作为学习和训练的重点,为此,由形架入手,以求脱化神明的传统习武过程,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训练环上发生了断裂,在竞赛规则杠杆撬动下,统一的“高、难、美、新”动作造就了风格相同产品,武术技术差异进化基因失去沃土,课程制教学不利于武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长久以往最终将引起武术门派的消亡。

师徒传承的教学内容是本门本派的独家功夫。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计划。师傅根据实际情况,随机面授身传。更重要的是,师傅不仅要教授徒弟武艺还要特别注重对徒弟德育的选择和培养,从道德教育的内容看,既有日常道德伦理,又有习武活动的意志品质教诲,武德传承内容取决于武术门派的文化积淀与师傅对门派精髓内涵的理解,师徒传承方式中的武艺与武德教授没有课程制一样的固定教材,这本教材装在师徒的心中,在本门派核心理念的引导下,师徒在传承双边活动中不断丰富门派武术技术与武德精神,使本门派在封闭单一的小生态环境不断发展。多样化的武术传承内容经过漫长时间的传递与进化,便形成了今天特色突出的各种武术门派。

2.4 武术传承方式的主体论诠释

武术传承中最活跃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考察不同传承方式的重要视角。传统的师徒关系中“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说法是所有拳种门派信奉不渝的信条。徒弟对师父的敬重表现为听从传道授业与极力维护师傅权威,在宗法制度与血缘模拟的师徒关系结构中,师父就像一位处于最高权威的族长,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古代中国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长制宗法社会。传统武术师徒传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社会凝聚性。在我国历史上动荡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社会成员需要归属感,师徒凝聚往往成为纽结人们关系的一种组织方式,传承双方通过模拟血缘连结的师“父”与徒“儿”关系,传技者能尽心尽力,反复言传身教,习武者刻苦练习,不断体悟领会,教学效果远远胜过现代“一对多”的班级授课制。

狭窄封闭的师徒关系对武术流派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单一的小生态环境使某一拳术流派在传承过程中不断纵深发展,形成与传统风格有别的新套路或拳种,“拳种众多,流派林立”是武术繁荣昌盛的象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8]。中国武术的拳种发展至今已有130种之多,其中包括刚劲凶猛、“硬打做软”的少林拳和柔绕弹抖、“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拳等,构成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武术技术体系,多元化的拳种是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生命力所在。师徒传承保持了各种门派的独特性,但同时也制约了本流派的传播,使本拳种的生命力减弱,流派的排它性不利于拳种之间的取补融合,造成拳种内部的发展空间不断变小。

课程制教学中师生处于“一对多”的开放式状态,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大一统”教学模式抹煞了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学校课程制传承方式把纷繁复杂的传统武术简化为单一的课程标准,最终将导致丰富多彩的武术流派消减成唯一竞技武术,大一统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人的个性发展,不符合现代教育的人本思想。

3 结论与建议

从历时态的视野看,我国武术传承方式经历了从师徒传承到学校课程制传承的变迁,从共时态的视野看,在某一时期内多种传承方式并存,但均有一种传承方式占据主体地位。传承方式即教学模式,不同的传承方式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师生关系等要素上有着不同的含义。师徒传承实际上是个别授课制,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个性,师徒传承最终形成门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兴旺局面,学校课程授课制大一统的教学模式最终将导致丰富多彩的武术流派消减成单一的竞技武术,传统武术文化也将逐渐趋于消亡。

针对大一统的武术课程授课模式,很有必要进一步增加特色选修模块的课时比例,打破“千人一面”的人才培养规格,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多元化的需求。班级制授课要与个别、小组教学相结合,构建师徒传承教学环境,将一些民间优秀拳种传人、大师吸收到现代武术教育中来,丰富学校武术传承方式,加强现代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三真. 武术教学价值论概析[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4.

[2] 岳武.拜师论[J].中华武术,2003(12):27-28.

[3] 蔡金明. 传统武术传播的方式与特点[J].体育文化导刊,2003(6):35-36.

[4]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346-352.

[5] 李秉德. 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60.

[6] 周伟良. 师徒论一一传统武术的一个文化现象诠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584.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9

摘 要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最能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育运动之一,广受大众喜爱。和式太极拳历经数代传人的发展,已成为太极拳的主要流派之一。但是,其在中国各种传统太极拳的发展中有着显著的不足与缺陷,对此,从其传承者的心理和行为角度入手,对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这种传承方式的优势与劣势,对其未来的传承进行思考。

关键词 和式太极拳 传承 主流

当下是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它不仅在东方文化,而且在西方文化中都有它独特的魅力。然而,文化的全球化,导致中国儒家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其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中国传统体育也逐渐让位于西方体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一的和式太极拳,该如何立足于中国传统太极之林中,其发展与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和式太极拳的形成与发展

(一)和式太极拳的形成

和式太极拳其鼻祖和兆元(1810―1890),中医传家, 15岁时从学于赵堡太极拳名师陈清平,深的陈清平拳技精要。和兆元以中医理论、理学、道家学说来引导和规整拳架,创编出走架轻灵圆活、柔顺自然、不同于陈清平拳架的新拳架。因拳架强调体用一致、技理相合,以自然柔活之体,来润养体内浩然之气,称为“和式太极拳”。

(二)和式太极拳的主要传承人

不收外姓之徒,其子润芝、勉芝及长孙庆喜均得其真传。长子和润芝自幼随父习武,兼承家传中医,传拳于子庆喜等。长孙庆喜兼得父亲及祖父亲传,技艺超群,是和式太极拳传承中的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并打破了不外传的传承方式,在促进和式太极拳的传播的过程中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和庆文长子和学信,得承和氏家传,并传于子侄。和庆台曾在上海传播和式太极拳,为和式太极拳的推广普及,努力不辍,传拳于子和保龙、和保国。 和式太极拳自创始至今,历经数代人的探索努力,不仅在国内广泛传播,而且已传及海外,成为继陈、杨、武、吴、孙之后太极拳的第六大流派[2]

二、和式太极拳的传承方式

(一)和式太极拳的血缘传承

1.和式太极拳血缘传承的优势

从传承关系看,在血缘性质的宗族制度的维持下,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社会规定性。和式太极拳作为家族文化中的一部分,不仅给继承人留下了灿烂的文化,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财富,中医理论通于易经,而太极拳理论也来源于易经,这样的传承方式为其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和式太极拳血缘传承的劣势

和式太极拳虽有一定理论基础,但该拳形成的过程中,创始人对其技击特点理论没有系统整理,只是通过口耳相授,陈旧观念的束缚,使传承受到很大的局限性,使后人不能领略其真正精髓所在,导致在传承中失去了原来的功用和价值。那么,血缘传承方式就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和式太极拳的地域传承

1.和式太极拳的地域传承的优势

和式太极拳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发源于河南温县,在该区域的形成与传承有着独特的形式,这些都与它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紧密相连,也是当地人们适应与改造环境的一种体现。现在,和式太极拳在温县赵堡镇广为流传,这对和式太极拳的研究与发展自然有更好的传承,可以保持它原有的特点和原汁原味的特色。

2.和式太极拳的地域传承的劣势

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仅仅拘谨于某个区域的传承与发展,发展的道路就会越来越窄,最终导致该种文化的消逝。所以想更好的使某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就应扩大传播范围,与世人分享该优秀文化。太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它独特的区域性,如不能扩大范围传播与发展,很可能导致其精髓的流失,失去原有魅力,最终会使它成为传说。

三、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和式太极拳的发展方向

全球化是人类各种文化、文明发展达到的目标,也是未来文明存在的文化,它表明世界是多元性或多样性共存的。[3]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已成为全球化意义上最显著的文化发展成果。

作为中国武术的一枝奇葩,在不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等方面给人类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当今六大太极门派的争奇夺艳,充分显示太极拳的无限魅力。特别是和式太极拳的名家大师,奉献自己毕生心血,系统完整的继承太极拳的精髓。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传统武术的发展要顺从形势而发展。传统武术的保护者,在对其传统武术认可的价值观的驱动下,贬评现代武术的发展。认为武术的存在就应是全面地继承祖宗和世袭下的、保持原封不动模式的武术;但却忽视和否认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价值观会不断地变革这一存在着的真理,创新才是发展传统武术的唯一途径。

四、结语

(一)和式太极拳传承家族化依然严重,不利于和式太极拳的传承和创新;和式太极拳的地域的局限性仍是其发展的绊脚石。

(二)和式太极拳应广招门徒、培养精英、发扬传统以利创新;与地方学校联合培养以及开展相关的高层次太极流活动等,使其更好的弘扬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 洪浩,和有禄. 和式太极拳述论[J].河南:河南社会科学.2007,15(5):9-10.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10

郝菁:2013年5月进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荆楚网,先后在频道运营中心、经济新闻中心、编辑中心工作,现在频道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曾获得第三十二届湖北新闻奖一等奖(集体)、第三十三届湖北新闻奖三等奖、第二届湖北卫生计生新闻奖网络作品类一等奖。

[摘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长期关注的重大问题,媒体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主体,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媒体融合的逐步深入,一批优秀的文化类作品或节目广受赞誉,成为主流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把握主动、积极创新的样本。本文旨在结合当前媒体遭遇的文化传播困境,试图给出行之有效的传播和传承策略,希冀不同媒介形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优秀传统文化精品化,深入人心。

[关键词]媒体融合 中国诗词大会 文化传承 多维演绎

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引爆话题,还多次获得同时段收视率第一,在豆瓣上的评分也高达8.5,受到大量年轻人的点赞和热捧。据统计,人民日报2月4日的视频“中国诗词大会才女武亦姝”高达到4317万播放量;2月以来,有30篇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微信文章阅读量突破10万+。《中国诗词大会》满足了大众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渴求。央视作为主流媒体,担负起了引导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的责任。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始终都是媒体需要担负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一、互联网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两极化表征

随着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衍生产品迭出,使得人们可以更便捷的获取资讯,对于文化类的产品也有更多的选择。诚然,新的技术手段如果能很好的运用到文化宣传中去,会大大的吸引人气,也有助于文化传播。但是,如果只是机械的嫁接,可能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会呈现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1.一批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或节目深入人心。

在互联网时代,优秀的作品或者节目,总是能很好的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抓住受众的心理。譬如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将传统诗词的美以文化益智方式予以呈现,同时在演播厅运用了大量的虚拟现实技术,创新又清新,同时现场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参与C会,也增加了手机互动答题环节,消除了观众对节目的距离感,唤醒了观众对诗词的记忆和理解,观众对节目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加了收视粘性。此外,节目中专家的讲解和点评让人们对古诗词有了更好的理解,增强了大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推动作用。

其实,在《中国诗词大会》之前,央视还出品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而这些节目都在播出时段有着良好的收视率,并带动了大众的话题讨论。《百家讲坛》也曾轰动一时,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不少讲师如易中天、于丹等都成为大众追捧的文化明星。除央视以外,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和黑龙江卫视的《见字如面》,相比于即时消费的娱乐综艺,这类文化类的节目成功地避开了同质化竞争的市场红海,既赢得市场认可,又获得了舆论支持,还有力地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一举多得。

2.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平台难获关注。

中华文化渊远流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得不到及时的传承,逐渐湮没。但是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信息的爆炸与获取资讯的便捷,让传统文化很难有生存空间。在泛娱乐化和多元文化冲击下,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难觅踪影。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红极一时,通过美食来展现的传统文化和家文化让受众产生共鸣,单纯感动之余还引发大众产生极大的民族认同感。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尽管讲述的是故宫文物修复者的日常工作,然而在弹幕网站受到大批年轻人的热捧,一跃成为热门的话题。然而这些被大众熟知和喜爱的文化节目,并不是一开始就广受关注。对于更多的文化类节目或作品而言,需要的是更多的平台来关注。譬如,主流媒体、自媒体平台、网络直播、头条号、腾讯企鹅号等传播强渠道联合推送。而事实上,很多平台关注的是爆红之后的文化节目,而缺乏前置推送的自觉行动。

二、媒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遭遇的现实困境

1.媒体宣传的传统文化与大众的文化需求脱节。

传统文化其实是存在于一个民族的成长之中的,人们在孩童时期传统文化的接纳其实是高于成年时期的,正如多数人孩童时期都会接触到“唐诗三百首”,而在语文和历史教科书中更不乏传统文化的浸润,这时的传统文化呈现的是一种代际传承关系,然而年轻人在脱离应试教育体系以后容易对传统文化进行忽视,不仅是对新鲜文化事物的猎奇心理,还有对说教式文化传承的本能抗拒。如果媒体打造的文化类节目或作品如果还呈现“教科书”的形式,不紧跟时代特点,那么自然提不起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兴趣。

纵观现在的传统文化类节目或作品,大多以纪录片或长篇文章的形式呈现,如果受众时间并不充裕或者并非兴趣十足,则很容易终止对信息的获得。大众的偏好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发生了转向,并且在不断变化,而传统文化不能随意歪曲更改或者改编以增加,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其内容是固定的,如果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形式上的创新,则很难满足受众的需求。

2.文化类节目或作品较之于娱乐产品投入大见效慢。

由于外来文化产品的冲击,媒体在传播上也有着利益导向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明星八卦消息很容易占据热搜头条,而传统文化类信息想引发舆论讨论却很难。同时,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导致了大众更喜爱快餐式的娱乐节目。而对于那些需要用心来体会的传统文化类电视栏目和文字栏目,很容易被边缘化。

一部文化类的纪录片从制作到播出可能需要几年时间,而播出时能否引发大众关注尚未可知,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计算。而明星真人秀类节目制作时间短,还能充分来享受“粉丝经济”带来的红利,通过推广打造话题讨论,不仅迎合大众胃口,还能形成可持续性制作模式。这也是各媒体宁愿首先选择打造娱乐产品来促进经济收益,而后才会选择文化类作品来获得口碑的原因。

3.外国文化冲击阻碍了媒体关注传统文化的视线。

在互联网时代,文化的交互影变得越来越深入,文化的融合速度也愈来愈快。近年来,不同国家的文化通过不同的形式冲击着本土文化,譬如,国内的一些综艺节目,很多是购买的外国版权,影视作品也翻拍的外国作品,造成了本土文化类节目创新显得更加艰难。而一些媒体,为了曝光率和点击率,也跟风报道,导致了很多年前人“哈韩”“哈日”,而对于自己本地的文化节目,很少去关注。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关注度十分重要。这是每一个优秀传统文化样态面临的共同难题。如何与时代接轨,如何在保留自身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做一些创新,这对于文化传承者,对于媒体而言,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值得持续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维演绎与传承策略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多维演绎

1.建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数字化展馆。

众所周知,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典藏之所,是传承国家精粹文化的重要公众场合,当博物馆遇到了数字传播技术,会拓展文化传播空间,提升传播效果。就我国而言,多地博物馆尝试通过文物实物、文字资料、图片、声音等全媒体方式来传播历史,同时也在积极打造网上数字展馆,来方便区域外更多的人参观,提升区域文化魅力。

近年来,在数字化展馆上做的较为优秀的当属故宫博物院,利用新媒体手段和互联网产品,故宫打造了一系列的文化产品,不仅多部优秀纪录片和书籍,还推出多款手机端APP,也有微信公众号,将故宫中严肃的皇帝进行动漫化包装,制作出传播率很广的H5手机专题,并结合精美的文创产品丰富交互体验。参观者不仅能把故宫“带回家”,还能在故宫的淘宝网店购买相关纪念品,这让故宫更散发出接地气的迷人魅力。

利用媒体融合进行传播形式上的创新,打造融媒体的数字化展馆,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结合时代特色,贴近大众需求,让传统文化中的人物或事物成为文化品牌,这是各地媒体及文化单位需要思考并积极实践的。

2.打造中国风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包装。

近年来“中国风”已成为全球流行元素,这也极大的增强了国内大众的文化自信和全球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利用好中国风这一有效元素,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包装,所打造的文化产品将更加容易被大众接纳并在民间自行传播。

2016年年底,“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之一的《相思》以古典文学作品为基础的纯手绘动画,透露着唯美的中国风意境,在微博上引发极大关注并拥有超高人气,而讲述过年风俗的同系列作品《元日》则讲述了过年的故事,温馨质朴的中国元素融合在一起,感动了无数网友,让各年龄层次的受众潜移默化的感受到了传统年味。该系列动画也是纪念嘉定建县800年重点项目之一。

大众的审美已不再停留在表面,越来越多的专业观众对文化作品的赏析十分专业,并有着意见领袖的作用,将传统文化进行包装,融合流行元素,匠心打造,才能满足现在大众更高的文化需求。

3.互联网传统文化交流平台。

根据2017年1月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较2015年底提升2.9个百分点。中国网民规模已经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

互联网传媒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拓宽传统文化传承的空间,促进传统文化内涵的丰富和创新,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此外,用户也能直接参与互联网传媒中,在互联网传媒中形成良好的互动,而互联网传媒中的互动能创新传统文化的平等价值观、个性化及多元化。在网民基数如此大的情况下,发挥PC端和手机端的不同作用,利用好微信、微博、论坛等舆论场,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打造舆论基石,并形成正能量的传统文化讨论聚集区,形成多年龄层、以专带新的文化传承局面。

(二)各媒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策略

传统文化一旦与现代电视传媒巧妙结合,便找到了一种覆盖面最广和覆盖观众人数最多的现代传播载体,同时电视传媒正在日益深刻而强烈地影响着传统文化,冲击和带动着传统文化。不论是纪录片还是传统文化综艺节目,央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已经率先起到了引导传统文化回归的表率作用,而各省级电视媒体亦可抓住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打造可持续、有观众粘度的节目和作品,用创造性的思维树立当地传统文化品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制作《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以“广播纪录片”的新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寻根,声音和配乐直抵人心,同时为扩大覆盖面,节目融合新媒体做了后期的图片、视频、动画等增加互动,增加了节目的感染力,成为了一部立体的广播大片,引发了听众和网友的热烈反响,因此广播媒体亦可通过媒体融合和创新来传承传统文化,不仅留下的是视听盛宴,还能打造自身品牌。

纸媒则应该和新媒体进行融媒体打造创新的传统文化传播方式,通过线上线下互通营造传播氛围,将报纸和新媒体各年龄层不同的受众凝聚起来,通过线上资料整合,线下活动召集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总之,媒体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媒体应利用自身优势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推广,打造贴近生活,紧跟时代的好节目、好栏目,让大众能把传统文化带进生活里,带进言谈中。而媒体在传播上的形式创新和全媒体融合传播策略对传统文化的发扬有着质的飞跃,这不仅把握了传统文化传播的主导权,还能扩大受众面,让社会各层面都能通过线上及线下体验深刻理解并认同传统文化,迎来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许晓辉、李蕊:《从谈电视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当代电视》2016年第7期

[2]邹加倪:《原创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策略研究――以央视为例》,《传媒》2016年第14期

[3]罗琦、唐苗:《浅析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为例》,《新闻知识》2016年第10期

[4]张诚平:《的成功之道》,《采写编》2016年第3期

[5]曹雪彦:《新媒体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

[6]崔文君、宋雁超:《新媒体语境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研究》,《大舞台》 2015年第8期

[7]蔡青:《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文化传承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人民论坛》 2016年第25期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11

【关键词】传统文化;继承;现状;方式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精华的再吸收,有利于今天社会的发展。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其根植的文化土壤,那么其发展也会因为缺乏历史积淀而缺少根基,所以说,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系列传统,而今天的传统文化发展,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有用而用之。而通过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孔孟文化,还是治国理政之道,其中都有对今天国家和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内容,比如今天提倡的“和谐”,就是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取的。所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精华的再吸收,有利于今天社会的发展,这也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所在。其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的尊用,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一个不尊重自己文化的国家,是很难获得其他国家的尊重的,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小到对人的规制,大到对国家管理的惊醒,这些内容千百年来不断影响着中国人,所以这就更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尊重,这样才能让优秀文化传承,并用中国文化影响世界。所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对历史的尊用,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之一。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现状

我国始终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所以说,在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宣传逐渐增多,比如在今天,我们经常可以通过电视上的公益广告看到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从“小鸭子的故事”讲述孝顺和言传身教等家庭美德,到“添一双筷子”讲述中国睦邻友好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途径越来越多,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有重要帮助,只有了解,才可能继承,所以说,这是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走向世界,我们知道,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最主要的就是要让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更大,所以说,我国传统文化能够走向世界,是其继承的最佳方式,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甚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看到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面临的一个基本现状。上面我们提到,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在不断增多,同时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是目前在很多年轻人的认知里,对传统文化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年轻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落伍”,对传统文化学习不够,这些都直接造成了我国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的丧失。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仍然任重道远,仍需要更多人的努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主要有:第一,通过多种途径将传统文化植入国人心里,比如可以借助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第二,引导国人践行传统文化,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让文化从理论到实践,指导社会活动,可以组织更多人参与到传统文化践行中,在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新建.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学报,2004(16)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12

关键词: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传统茶文化;传承方式;内涵研究;价值理念

随着当前整个时代不断发展创新,如今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也经历了从简单的模仿到当前融入自身理念,从而造就了具有自身内涵的设计活动。在整个室内装饰设计活动中,无论是色彩应用,还是精神理念都逐渐形成了相应应用。而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中,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元素,同时在时展的今天,整个传统茶文化也极具传承价值,无论是材料应用,还是设计理念的有效融入,都极具时代价值。但是,客观的说,想要实现对传统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就必须选择合适的传承方式,尤其是要通过对整个传统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和内涵进行系统化创新,从而实现整个传统茶文化的有效传承。

1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及传承价值分析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大国,无论是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和理念,还是其中应有的价值元素,都是当前值得人们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内容。传统茶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文内涵,因此其被历代名家、成功人士等大力推崇,可以说传统茶文化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内核。而通过对传统茶文化元素进行系统化分析,能够看到其中包含了诸多丰富的生活元素,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分解,实际上就为我们了解和认知传统茶文化提供了有效载体。而融入传统茶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室内设计水平,同时也能有效丰富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元素。在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中,其中有着丰富的价值理念和设计元素,尤其是在整个传统茶文化体系内,有着丰富价值理念和情感内涵,尤其是其中融入了丰富的时代情感。在传统茶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其不仅能够对人们成长形成有效引导,同时也能为人们形成全面完善的价值规范,因此,可以说传统茶文化是一种融入了丰富价值理念的体系内涵。随着现代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日益成熟,当前在开展传统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其缺乏系统化传承的基础和载体,尤其是当前在现念冲击不断加剧影响下,如今整个传统茶文化很难被系统化传承,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供其传承。对于室内设计活动来说,无论是具体的设计理念,还是相关设计元素的应用,都需要在融入时念的基础上,实现其整体实质性提升。而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来开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对传统文化理念的有效传承和融入,从而实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实质性提升。当然,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充分注重将设计理念和消费者的具体需要充分融入其中,只有在具体需要融入到整个设计活动中,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和设计目标。

2当前中国当代室内设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随着当前现代建筑体系发展日益成熟,我国当代室内设计活动也实现了成熟发展,特别是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不仅对设计元素和设计色彩及相关装饰元素的配置,更为注重选择极具时代特征和价值理念的室内设计理念。而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缺乏应有的创新与完善,无论是具体的设计文化,还是其设计创新意识都存在较大不足,特别是在现代设计理念不断冲击的今天,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更多人选择的是西方现代室内设计艺术,其不仅缺乏对传统室内设计理念的有效传承,同时也存在较为严重的抄袭现象。对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不仅是一种设计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生活艺术,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其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认知,当前人们极为重视整个传统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入,而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人们希望能够适当融入相应文化理念,从而赋予整个室内环境相应底蕴和内涵。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也是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成熟发展的具体表现。当然,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还应该认识到整个设计活动缺乏应有的理念和内涵融入,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效果,就必须融入必要的内涵。对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来说,设计理念是整个设计活动具有丰富内涵的基础和关键。事实上,完善的设计理念,不仅是一种设计思维,同时还是当前整个设计活动更具设计内涵和底蕴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中,缺乏系统化的内涵理念,从而大大影响了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具体应用效果。

3中国当代室内设计活动的相关要求分析

对于室内设计活动来说,其作为整个设计装饰的重要元素,随着现代建筑活动发展不断成熟,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元素与内涵更为丰富,对于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具体开展来说,其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价值,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需要充分注重以具体应用需要为设计理念的核心内容,通过具体创新室内设计形式,选择满足设计需要的设计方式,从而实现整个设计活动的最达价值和理想效果。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客观需要看,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必须充分有效注重以消费者具体应用需要属性为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关键。通过满足应用需要,从而实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价值。其次,在中国当代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将各种合适的元素进行系统化融入,尤其是要将传统设计元素和现念系统化融合,从而实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不仅如此,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创新设计理念,同时也需要将各种元素融入其中,当然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需要创新设计元素,通过有效融入设计理念,从而实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成熟发展。此外,中国当代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理念内涵,同时也是赋予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应有价值内涵的基础。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使得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品质提升,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实现时代价值的必然要求。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需要有各种装饰元素,比如各种配置元素应用等,其都需要融入传统文化理念,从而为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实现自身价值提供有效帮助。最后,在中国当代室内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还要注重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整个设计活动中,尤其是要结合当前建筑活动开展的具体需要,要注重对选择绿色、低碳的设计材料系统化应用。随着当前新材料的应用日益成熟,如今在整个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将材料创新应用与设计理念完善相结合,从而实现最佳设计效果。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室内设计与室外建筑相协调和融合。

4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茶文化的具体传承方式

无论是传统茶文化的具体传承,还是当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有效开展的具体需要,对于整个室内装饰设计活动来说,创新与发展是整个活动开展的基本要求。而实现创新发展的理想目标,就需要在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理念形成有效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当然,对当代室内设计活动来说,想要实现对传统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就需要做到:首先,要对传统茶文化的具体理念进行系统化融入。实际上,室内设计活动不仅是一种设计过程,其同时也是一种设计理念的成熟应用,尤其是对于当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来说,想要实现最佳设计风格和效果,就必须选择合适的理念为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给于准确定位。我国传统文化的最大价值在与其中融入了丰富的价值理念和内涵体系。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就需要对其中内涵进行有效丰富,从而创新设计效果。其次,要对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元素进行有效应用。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中有着丰富的元素,无论是书画艺术,还是相关装饰元素,其茶文化都形成了有效影响。而对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来说,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的元素应用其中,其必然能够为整个设计活动实现最大价值提供有效支撑。最后,要将传统茶文化的时展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融入,全面结合,当前对于室内设计活动来说,创新发展是在满足应用需要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完善的必然要求。对于传统茶文化体系来说,不管是价值元素,还是应用理念,都需要在结合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有效需求。而对于传统茶文化发展来说,其当前在发展过程中,要面临相应危机,尤其是在现念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压力不断加大,如果能够将其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相融合,从而必然能够为传统茶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有效帮助。

5结语

传统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在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尤其是缺乏传承的具体载体,结合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这一形式,如今传统茶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其面临极大传承压力和发展冲击。而对于中国当代室内设计活动具体开展来说,无论是其设计理念,还是相应内涵,都需要结合当前市场发展的具体形式和消费者的客观需要,通过创新传承形式,丰富传承元素,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康;赵爽峰.现代中式室内设计对传统色彩文化的传承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01-103.

[2]高宇波.新中国风在室内设计领域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12):121-125.

[3]王国炎.当代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53-156.

[4]戴向东.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14):3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