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07 17:25:09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是盲从的,首先要弄清楚其真正的含义,从中领悟哪些需要重点保护,哪些需要做首要保护。其次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它的文化价值,关键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说实在的,所有文化工作人员都未必确切掌握文化遗产的具体含义,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包括哪些内容等等。只有深入研究或长期担任此项工作者才会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

文化遗产

文化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的、民间的传统文化的总称,也就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它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石窟寺、岩画;近现代重要的历史遗迹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的文物;历史上各个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以移动的文物;在建筑样式和均匀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或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不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各民族世代相传的、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六大类:一是口头传统文化。包括口头文学和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二是传统表演技艺。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以及其他的表演艺术。三是传统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等。四是传统知识,也就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包括天文、地理、生态环境、医药卫生、历法以及其他的传统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的手工制造技艺和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包括服饰工艺、雕塑绘画工艺、金属工艺、编织工艺、餐饮工艺等技艺。六是与以上五种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地域性文化空间和时段性文化空间)。地域性文化空间是指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的民族文化生态村或民居建筑群等,譬如:民族文化保护区、文化之乡等,它具有空间性。而时段性文化空间是指在民族节日或重大艺术活动期间反映具有多种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的文化空间。譬如: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举行传统文化活动的特定场所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外来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2004年8月28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中国成为第六个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2005年3月31日,我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从颁布之日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外来词和概念正式进入中国,并被文化学术界开始启用。之前,文化学术界一直都是使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这个概念。那么“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怎样的关系呢,两者有何区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区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不完全同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静态”部分,是有形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唯一不可再生的实体,它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的“活态”部分,是无形的,虽然看得见、听得见、但摸不着,它以鲜活的形式存在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是人们所需要的精神文化,是需要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是不脱离各民族特殊的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无形的显现。非物质文化它依赖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动作、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载体而得以延续,是“活态”的文化现象,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那部分。

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许多民族地区的村寨也随之改善并城镇化,人们的生产生活从传统的农业逐步走向工业化、现代化。农民的许多土地、传统民居因建盖各种厂房、住宿区、旅游区等而逐渐失去,这些发展带来的建设性的破坏导致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和环境也不同程度遭到破坏,使古老的传统文化遗产随之消亡。特别是扶贫安居工程的建设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再也找不到过去的影子了。许多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珍贵物质文化遗产,如古遗址、古建筑、风景名胜以及有价值的实物等遭到破坏或流失。各少数民族历史上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下来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着传承人的年迈去世而正在不断濒临消亡,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这些文化遗产的损坏、流失、失传等现象时有发生,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被大山江河阻隔、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聚住的村寨才相对地保留着民族语言、传统民居、民族服饰、礼仪习俗、音乐舞蹈、神话传说以及民间技艺、民间艺人。这些比较偏远、封闭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得以生存的唯一空间,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露宿的最后家园。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随之改善和提高,有些传统文化它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部分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不可能是永远静止不变的状态,只是时间性的问题和变迁程度的深浅而言。不管怎样,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从祖先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是具有历史意义、文化价值等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它会代代相传,永不过时。因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需要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保护文化遗产资源是文化部门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民族是一个团体,文化是民族的,保护民族文化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也是全社会人的共同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时都离不开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我们同民族之间平时交流的语言;大人对小孩子教育有些时候用的谚语、典故;还有民间故事等口头文学的形式,把一个真实的道理再现给孩子们,用特别的方式给孩子们留下深刻而永久的记忆。又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需要用到的生产生活相关的实物制品,最常见、最适用的生活制品 (编织、服饰、木匠、饮食、民居建筑等等一系列的手工制作技艺);还有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民族的传统节日等都按照本民族的礼仪习俗和传统知识来进行,是世世代代相传且不可改变的事实。总之,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民族文化,都离不开它。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传统文化质量上有所改变(像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有些活动形式和场所有一定的变化,其特定的时间和内容是永远不能改变的),但民族文化的根和本永远不变。正如一棵树,为了发得更好,外形长得更美观,人们只需要修剪枝叶,根需要永远保留,不能拔除,民族文化不外乎也是这样。从以上的这些实例可以看出:人们不能离开自己的民族文化,离开了本民族的文化,人们的生活就失去意义,民族的文化也就体现不出它的价值所在了。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

传承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大问题。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是保护好传承人,传承人的保护是最关键的。那些民间艺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和知晓者和享用者,是真正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保护好传承人才是从根本上保护和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自然传承,只会渐渐消亡,它必须通过传承人来一代一代相传,口传心授地延续。只有保护好传承人,激发他们培养好传承下一代的热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能进入正确传承发展的轨道,才能使文化遗产薪火相传。那么如何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和培养呢?根据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验,对传承人的保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对传承人进行命名和鼓励

所谓传承人就是在民间里群众中公认的掌握独特技艺或通晓自己民族的各种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组织者。把这些群众认可的、在民族传统文化圈内知名度较高的民间文化传承人,通过实地调查后建立详细的档案并逐级申报,各级专家论证并遴选,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审批后列入县、州、省及国家等各级传承人的保护名录体系。但这些传承人大多生活在农村,他们的年龄差别大,而且多数年事已高,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处境。虽然对传承人做了仔细调查和命名,但由于相应的政策和经费等各项措施没有完全及时落实到位,对传承人缺乏相应的扶持力度。除极少数列入省级名录的传承人每年享受3000元的传承补助金外,州、县级的传承人没有逐年的传承扶助金,影响了州、县级传承人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信心。多数传承人没有激发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兴趣,这些传承人也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一旦消亡了无法再生还。因此,我个人认为,通过这样的命名认定后,对被命名的州、县级传承人,当地人民政府建立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应的补贴机制,每年也适当给予传承补助,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积极给予鼓励,激发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改善他们的传承环境,激发他们带徒传艺的热情,培养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后继人才,这样在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承上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民族传统文化也得以存活和延续,并能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

建立民族文化的传承点或传习所

对传承人命名认定后,传承人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工作。要把文化从根源上按一定数量一定质量的传承下来,那么传承人必须要有一个传承的平台,给传承人提供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的场所来开展民族文化的传承活动,为传承人营造传承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来学习、来参与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行列中来,就必须建立传习点或传承所为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搭建传承场所。我们在调查走访传承人时他们最大的愿望也就是在自己的村寨能够有一间百来平方米的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场所,把爱好民族文化的年轻人召集起来,把本民族文化的弹跳、弹奏、表演、演唱、制作等一系列技艺以及演唱内容、口头传统等非物质的文化传承给后人。当然,建立传承所是迫不得已的,政府需投入资金,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如果经费投入不健全,财政投入不足,对传承人的保护极为不利,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也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到实处。通过建立传习点来传承民族文化这不是最终的目的,它需要长期的运作和管理,而民间层面的自发、自身、自觉的传承才是最关键、最根本、最有效、最长远的、活的保护。

发挥传承人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都离不开传承人的言传身教,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他们有着独特的技艺或掌握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为当地的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譬如就拿我们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而言,举办怒族传统习俗“如密期―开春节”时,在如密期的祭祀活动表演中,省级非遗传承人波益思和其他几个传承人承担着祭祀的主持或核心的组织者;又如年轻的传承人郁伍林和邓有妹在怒族、傈僳族文化对外的宣传工作中,发挥了传承人应尽的责任,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知名度。目前普遍存在的是传承人多数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要保护传承人并及时把传承人所掌握的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下来是现阶段迫在眉睫之事。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

宣传教育是关键所在。不是说搜集整理好了,档案建好了,列入保护目录了,然后锁在柜子里就得到了保护。关键是做好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让大家都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保护文化遗产对人们有何作用、如何去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有哪些法律法规等一系列的相关知识。

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该学的东西不论是什么都应该从小孩抓起,从小就学习那是最好不过的了,所以我个人觉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很有重要的。在学校开设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相关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让孩子从小就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意识。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取决于少年儿童的认知和行动,因此对青少年儿童的宣传教育尤为重要。

媒体宣传

随着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广播电视村村覆盖,不论是城里的还是在农村的几乎人手一部电话,机关里每个家庭至少一台电脑。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平台的作用,将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需要保护的热点问题,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以及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读本和报刊杂志等方式进行广泛媒体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保护民族文化的价值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文化遗产日宣传

“文化遗产日”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重要节日。目前公众对文化遗产日的知晓度不深、参与度也不够,有的甚至还不知道有文化遗产日。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从此开始,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各省、市、州、县开展不同主题、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文化遗产日期间,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讲座、张贴宣传标语、印发文化遗产保护法等宣传材料、展览宣传图片、播放相关的音像影像资料、文化演出等多种方式来丰富观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提升,对文化遗产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形成一个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社会参与的格局。让群众掌握更多的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起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就能够生根、开花、结果,永远延续,使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2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由政府直接主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遗保护工作则是一项比较新的事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出要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进行保护。其中的文化遗产主要指古迹、建筑群、遗址。随着保护工作的推进和认识的深化,人们意识到那些“无形的”(intangible)、世代相传的、活态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相应的保护规定。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为《公约》)。我国先后于1985年和2004年批准了这两个公约。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为《非遗法》)颁布施行。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正在迈上新的台阶。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实践的深入,对非遗本身及非遗传承规律的认识还在深化中,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还在探索拓展中,政策和制度建设也在充实完善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非遗的“本质”

非遗的本质特征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公约》的这段定义有三个关键要素:

一是“世代相传”,强调这种文化遗产是现在还在延续的,而不是已经失传或被时代舍弃的。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时,要求重点说明:“当前该非遗项目对其所在社区的社会文化功能和意义”。

二是“互动”和“不断地被再创造”,强调非遗是能动的实践。这是非遗与文物的本质区别。跟什么“互动”?跟自然和历史的变迁互动,跟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互动。什么是“再创造”?是在传承实践中不断形成与当时环境相适应的内容与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非遗将在保持历史传统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融入现代生活的内容,反映出文化的延续发展。

三是“认同感”和“持续感”。强调非遗的传承实践不仅能让相关的人群体验到共同秉承的传统,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持续地感受到文化多样性仍在丰富,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仍在奔涌,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这里要注意到:多样性和创造力,不仅指过去形成的遗产是多样和富有创造力的,也是指现在与今后的传承是多样和富有创造力的。

非遗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贯穿遗产认定、保护和传承的始终。《公约》和《非遗法》在定义非遗时,都用了一个关键词:“视为”。《公约》的表述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非遗法》的表述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这两个“视为”,指出了非遗的价值认定主体,即:某种文化现象或表现形式是不是某个民族或社区、群体及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取决于他们自己是否认同。缠足不能被认为是非遗,不仅因为它是已被抛弃、没有任何当代价值意义的历史旧习,也因为它是强加给持有者的,从来就没有得到持有者的真正认同。

非遗保护的“根本”

中国剪纸技艺是历史悠久、流布广泛的非遗项目。中国剪纸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不是因为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活动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是很多地方社区和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厘清了这一点,就不难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以及政府在剪纸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即:保护和培育这种大众文化生态,支持开展剪纸活动的习俗和社会实践,让中国的剪纸传统及其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至于是沿用过去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是传承人或爱好者在公序良俗规范下的文化表达权利。历史上形成的丰富多彩的剪纸题材和样式,显示了中国百姓浪漫的想象力和多样化的创造力。同样,今天和明天的剪纸出现哪些新的题材和样式,也将继续反映广大剪纸传承人和爱好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根据《公约》和《非遗法》,保护(safeguarding)措施主要包括认定、记录、建档、研究、保存、保护(protection)、传播、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弘扬和振兴等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了确保非遗生命力的完整保护链条,体现了保护措施和保护效果的深化。

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主要从六点加以判断。

第一,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

第二,基本实践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

第三,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

第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

第五,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实践、传承及再创造权利是否得到尊重。

第六,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工业化、城镇化条件下的非遗保护

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的非遗保护命题,本质上是文化传承如何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化的挑战。政府要谨慎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努力保持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平衡,悉心维护和改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条件。要切实防止和纠正不尊重文化遗产、轻视社区文化传统、损害传承人群权利的行为。对传承环境或条件发生重大改变、传承面临严重困y的项目,应及时组织记录其核心内容和代表性传承人的独到技艺,以利其他传承人学习借鉴和研究,或在适当环境下实现复兴。

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要支持非遗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在传统村落和历史街区建设中,要尽量避免大量迁出原居民,人为切断非遗传承人群与当地民居、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联系。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帮助传承人群提高传承能力和当代实践能力,扩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非遗的认知和参与,努力扩大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习人群。

用大历史观看待挑战

传统知识和技艺同样是在长期实践中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逐步积累增长的。这个过程没有止境。一代代传承群体和个人或潜心钻研体悟,或与人切磋互鉴,或外出游历取经,在学习、交流和实践中参悟要领,取长补短,推陈出新。一种知识或技艺从甲地流传到乙地,被乙地消化吸收并增加新的元素,再流传到其他地方甚或回到甲地,在这过程中新的技艺、作品、风格、流派和门类不断涌现。正因如此,我们今天才能领略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蔚为大观。只要传统还在发展,就不能人为规定某一个时间节点的知识和形态是传统的终点。

再从中外文化关系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视野看,文化传统的丰富与发展,与不同地域、民族的人员和生产技术流动密切相关,与不同文化、习俗、消费偏好的互动交流密切相关。在社会生活变化较小、人员流动较少的时代,传统的变化就相对缓慢;在社会变迁剧烈、文化交流深入、贸易活动频繁的时代,传统的变化就相对明显。而开历史先河的重大文化发展创新,往往出现在变化的时代。因此,看待非遗面临的时代挑战,需要有大的历史观。

在发生重大历史变迁的时代,文化传统既面临遭受冲击、加速消失的现实威胁,同时也面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产生文化史上标志性风格或作品、产品的历史机遇。不尊重遗产、不注重保护遗产、歪曲遗产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的做法,会导致遗产遭到损失和破坏;禁锢和扼制遗产持有者的创造性表达权利,也会窒息文化传统的生命力,错失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宝贵机遇。

如何用“一个”带动“一片”?

能力建设直接关系非遗在时代变迁中的可持续发展。传承人群的传承与实践能力包括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深度,对非遗项目知识和技艺的掌握程度,进行再创造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在一些非遗项目传承实践中获得相应经济收益的能力。文化部、教育部实施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着眼点正是帮助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获得和增强这些能力。基本要求是“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

强基础,是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加深对本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当地人知当地文化;强化对所持项目知识、技艺和流变脉络的认识与把握,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拓眼界,是了解时代变迁带来的审美变化和社会需求变化,了解国内外行业动态。增学养,是丰富文化、艺术、材料等方面专业知识,掌握一些新的工具和方法。

这项工作受到传承人群的普遍欢迎。参训学员增长了学识,拓宽了眼界,提高了技艺,并且对所持项目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领悟,对自己手艺的价值和潜力有了更强的自信。一些学员回去后又自己办班,把学习所得让其他传承人分享;有的则办起了合作社,带动更多的人传承非遗,起到了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参与高校普遍认为,研培计划不仅给传承人群提供了实际帮助,也促进了大学与社区的互动,对于丰富学术积累、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关于传承人群的学习与传承创新,有四个重要问题需要厘清。

第一,非遗的传承人和所有人一样,都有学习新知识的权利。并不因为是传承人就不需要学习,更不是承担了传承的义务就必须放弃学习新知识的权利。虽然现实情况是不少传承人教育程度不高,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传承人群的自身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不远的将来,我国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将主要由受过学历教育的人群来承担。将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视为与现代教育不相容,是对非遗保护的误读。《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特别鼓励”:“在高等院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促进开展跨学科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研究活动。”

第二,保持非遗项目的传统特色与传承人学习掌握新知识不是对立关系。剪纸、年画、泥塑、面花等传统手工艺术,其表现往往有较强的象征性。帮助传承人获得一些材料、色彩、构图、造型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一些新的辅助工具和方法,不是要改变他们的艺术表达习惯,而是帮助他们加深对所持项目技艺特点的理解,提高对材料、色彩和图案、结构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俗话说,艺不压身。多一门知识,就多一份技艺精进的可能;多一项技能,就多一片发展的天地。很多卓有成就的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都有过在大学学习和参加高水平培训的经历。

第三,很多传承人不是不想接触新的知识和信息,而是没有条件接触;不是不愿改进材料、提高技艺,而是不知道去哪里找更好的材料,学更好的技艺。有的剪纸艺人剪一头牛很像,剪一匹马就不像,是因为他看的牛多,见的马少,也没有专门学过画马,欲求其真而不得。有的农村妇女照猫剪虎,不是这位妇女喜欢用猫去表现虎,而是她受种种条件所限,没有机会看到真虎。我们不能为了照猫剪虎的“原汁原味”而不让她看到真虎,也不能为了这“原汁原味”要求她的女儿、孙女,都只能照着猫剪虎。去年底到北京一家服装企业研习的一批湘西绣娘,看到竟然有这么多颜色的线可用,都很有感触。有的绣娘说:现在大红大绿的颜色也是受材料的影响,因为当地农村只能买到很少几种线,想绣什么颜色也做不了。在国家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各地时,传承人群能不能获取新知识和信息来丰富自己,提高技艺,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以实现对传统文化更高水平的传承?国家要不要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答案是肯定的。

第四,创造性表达是每个持有者和传承人的权利,创新的内容和形式能不能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则取决于人民大众的选择。人民大众去芜存菁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会在自己的感受中判断哪些实践、哪些技艺,哪些内容和形式、品种和题材的变化与更新,能给他们带来情感的认同,带来将过去与当下联结起来的体验。如此,他们会接受;反之,会排斥。有的当时不接受,过一段时间又被接受;有的当时接受甚至流传开来,过一段时间又被摒弃;有的被认为脱离了原来的传统,但又被更大范围的社区和人群所认同,成槲幕多样性之树长出的新枝。这是文化传统的大众选择和历史积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定是把本民族传统与时代特点结合得最好的。

不可或缺的学术研究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党校文学教学;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是历史和时代的缩影,更是民族风气养成的重要方式。传统文化反应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和思想观念的形成的重要表现。随着去全球化的推进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是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这就导致的文化融合现象的发生。为了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保持自身的文化特点,并防止外来国家不健康的文化的冲突,发扬传统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一、传统文化在党校文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包含了一个国家发展的历史,是国家发展的见证。传统文化并不都是推动社会的有力力量。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是全部的继承,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顺应时展的部分,剔除不利于民族进步的腐朽成分并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是传统文化得以进步和发展。现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不能抛弃传统文化独立的存在。失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现代文化的发展就是失去了发展的土壤和根源。在党校的文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党员的文学素养提高党员的情趣和品位。如果党校的文学教学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那么党校的发展就会失去了进步的根基和动力。党校文学的学习就会变成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党要加强文化的建设,使之与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只有在党校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将传统文化深深的根植在教学当中,才能更好的在现代生活中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党校的文学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

(2)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

时代是不断进步的,因此传统文化也必须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党校文学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发展是取精去粕,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农业文明是传统文化产生的主要背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传统文化的特点。但是,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变高,因此,必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意义,以促进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二、党校文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党校文学教学的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要想保证传统文化在党校文学教学中的继承和发展,必须提高党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发展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农经济不再满足于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才是顺应时展的首要经济手段。社会性质发生变化,这使大多数人认为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传统的礼仪和艺术已经失去了传播激情,所以,必须加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2)党校的教学思想与传统文化相分离

马克思主义一直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界把其两者相分离开来。导致,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各自发、发展各不相干,不能相互融合。但是,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将两者相互融合才能有效的保C马列思想与时俱进,并有效地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但是,在现在的党校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涉及较少,大部分党校的领导人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才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首要思想,传统文化不能与其相融合,这导致,党校文学教学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产生不利的影响。

(3)保护传统文化中的书籍

党校要加大对书籍的保护意识,不可直接以皮肤触碰,以免手上的汗渍、皮脂、油渍对古籍造成侵害。除了尽力减少尘埃的产生之外,平时也要注意及时排尘,利用工具保持库内以及古籍自身的清洁,从而延长古籍的寿命。采用有效手段防虫防鼠鼠虫对于书籍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不可修复的。因此从古至今,防虫防鼠一直都是古籍藏护工作的重点。定期检查古籍保护的情况,发现虫害鼠踪要及时清理,不留后。时刻注意防火防水与虫鼠害一样,火灾、水灾对于古籍的破坏是毁灭性、突发性的,也是古籍藏护的最大威胁。因此我们应时刻保持对于火灾水灾的高度警惕,平时的管理工作也要做到防患于未燃。在学校的图书管理,要每天检查电路的安全性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图书管理的书籍的环境避免漏水等现象。所以,要加强学生对书籍的爱护,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党校文学教学多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策

(1)民族尊严和爱国情感

无论哪朝哪代,中国的文人们都拥有强烈的族尊严和爱国情感。在动荡的历史时期,这种情感表现得愈加明显。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不乏具有高度爱国情操的文人墨客,他们的思想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创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大量讴歌民族尊严与爱国情操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如《诗经》中的《国风・王风・黍离》、《秦风・无衣》、《郑风・击鼓》等,都是著名的爱国诗篇。爱国主义文学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从个人情感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在听到收复失地时的狂喜之情。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传统文化。要弘扬我国的领导方针和基本国情,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承传统文化。要将精神融合在一起,做到为人民,为社会而贡献。我国党校的教学是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它的建设为我国发展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党校教学过程中,要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等具有标志性的指导。要体现在两方面的内容中:一是,要与当今社会上的实际相互的协调。二是,要根据传统文化之间相互的整合。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时代的潮流,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良内容,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是党校在教育中应该掌握的方法。

四、结语

根据上面所论述的内容,在党校文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传统文化的理念和实际的教学方面联系到一起,不能分开来说。应该多开展一些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活动,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重要的。在教学当中,传统文化不能单一的讲解,属于隐性的理念。所以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把传统文化结合到教学当中。所以,不仅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而且还把我国的精髓在教学当中得到应用,让学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让传统文化的思想对国家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钟婧.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及措施[J].文化学刊,2016(01).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4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认为,中国的落后状况归根结底是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造成的恶果。

传统文化是“吃人的礼教”,严重地压制了人性和个性,与民主、科学等现代精神格格不入,一无可取。因此,他们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再造中华”等口号,认为不抛弃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就无法摆脱封建专制、走上现代化道路。需要注意的是,“五四”时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着明显的论战性质,“极端化的否定”在当时是一种论战策略。梁启超曾说过:“天下事莫难于破坏,莫易于建设。”为了尽快“破坏”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旧思维方式,了解并接受西方现代科学民主精神、尽快成为“现代人”,“五四”时期的反传统文化先锋们有意无意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过激化的批判,拿“中华传统文化”的糟粕与“西方现代精神”的精华相比较。中华传统文化中固然有愚忠愚孝、压抑人性的黑暗成分,但也有自省、仁爱、诚信等积极的成分;西方现代精神固然有理性、平等、肯定个体价值的成分,但也有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的危险成分。掩其精华而彰其糟粕,以此来证明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精神相比一无是处,显然有失公允。“五四”时期,等人针对当时“尊孔读经”的复古思潮,提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将孔孟所开创的儒家传统乃至一切传统文化与封建礼教一起作为“封建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实际上,封建礼教与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有区别的:宋明之后,儒学演化为“政权化的儒家”即“儒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在有效地帮助封建王朝巩固统治的同时,也越来越显露出僵化的弊端,并渐渐与注重自省、关切个人人格发展等真正的儒家精神背道而驰。“五四”新文化运动没有仔细分辨两者之间的区别,将传统文化作为“封建遗毒”予以一概抹杀,在当时及后来的中国人心中刻下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截然对立的印记。

二、不仅“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概念长期被误解。

“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继承”二字也很少能够得到正确认知。常识总认为,“继承”就是接受了前人所拥有的某物,或接着做前人所做的事。但这都是有限事物的继承,作为族群认同基础的“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性意义,它的根本标志在于价值观层面,并非有形资产,甚至与技艺等无形资产也有所区别,是所有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中最为奇妙的财富。对于金钱、房产、技艺等资产的继承总是有意识的、易于理解和操作的,但对于文化这种特殊财富的继承却极为微妙和复杂。文化有可能通过无意识的方式继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并在不知不觉中将它传承下去,这就是“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自然传承过程。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是一种自然过程,这种“继承”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往往认识不足。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无意识继承,尽管具有转化创造的潜力,但也仅仅是一种潜力,要把这种潜力实现出来,还需要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面对新环境新情况的创新转化。对传统文化的有意识继承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这句话中的“善于”一词很重要。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重新得到肯定,“国学热”兴起,一些人对于传统文化从“一概否定”急转为“一概肯定”,将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陈规陋俗也视为“文化遗产”要求保留,这是机械式的继承;还有一些人,为了使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对照西方现代精神,在传统文化中搜寻一些片断逐一与之勉强对应,这是附会式的继承。前一种“继承”,无法使中华传统文化应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后一种“继承”,无非是在西方思想体系的框架内增加一点“中国色彩”,丧失了自身的文化根基,因此都不是可取的继承方式。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对活文化的继承,这种继承既面对历史,更面对当下和未来。传统文化不仅不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阻碍,还会对中国的现代化起建构作用,这一视域下的“继承传统文化”必然是以创新为前提的继承,只有以创新性转化为前提,才能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使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提供内在资源。

三、经历了百余年的现代化探索过程,中华传统文化重新得到应有的尊重。

传统文化需要得到继承和发扬,这一点在今天已无疑义,问题在于如何理解“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人民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这些观点很好地道出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源头活水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联。传统文化是有生命的“活物”而不是工具性的“死物”,更不是只能供人凭吊和感怀的古董,它渗透于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人伦日用之中,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气质和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工具性的、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教在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其生存土壤,但注重内省、追求和谐、富于人文关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经过创造性转化后,有能力应对西方现代精神的挑战。不仅如此,它还能够与世界其他一切文明平等对话,相互取长补短,为多元化的世界文明提供一份宝贵文化财富。中国人曾经恪守“夷夏之防”,鄙视、排斥外来文化;也曾经做过西方文明谦卑的学生,过度贬低甚至要全盘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综合国力重新跻身世界前列、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之路的今天,中国人重拾自信,能够以平和客观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也应当实现现代化、世界化,认识到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平等的一员,通过与其他文明的对话交流、互相启发,为全球多元文明格局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要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合格继承者,必须具有文化主体意识,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必须明确自身的民族文化主体身份和现代文化主体身份,只有树立主体意识,我们生活的意义才能由自己而不是别人赋予。在方法上,既要对传统文化作“出乎其外”的客观、公正、准确的了解,又要有“入乎其内”的践行、体证式认知。“中国人怎样回到传统,取决于我们怎样理解自己的现在和怎样设想自己的未来。”善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熟背孔、孟、老、庄,也不是生搬硬凑地将传统文化“对接”西方现代精神,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以文化主体的身份,积极应对当下和未来的问题,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当代阐释。

作者:李宁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5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积淀形成了不同的戏曲舞蹈表演形式;而实际上,透过其服饰、道具、肢体语言的表层形态,揭示的是文化群体深层的人文内涵、文化的价值。杨朴教授在《整体文化现象中的现代二人转》一文中提到:“从东北远古的圣婚仪式到现代二人转,这条大河流过了五六千年的历史,文化形态也发生了从神圣走向世俗,从庄重走向戏谑的巨大变化。”形式与内容的动态变化始终贯穿在二人转发展中。二人转从最初的地头、田间讨食性表演,逐渐过渡到了城市的庙堂里,流动性极强,随着观众、场地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表演,这对表演者自身的适应力、技艺有着极高的要求,也使得二人转的演绎模式必须更加灵活、丰富与完善。传统的二人转表演形成了许多程式化的舞段,其注重的是戏剧情节呈现的完整性。这其中,作为构成二人转美学特征重要元素的舞蹈,对戏剧情节发展的推动、思想感情的表达、与观众的互动、对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今,剧场、市场、观众和二人转演出群体自身,共同促使了二人转表演综艺化倾向的出现,这种综艺化表演形式解构了二人转演出的传统歌舞形式和内容。二人转表演已经从传统的三场舞开始被解构为集笑话、小品、学唱流行歌、器乐、才艺展现、演唱二人转小曲、小帽等为一体的表演形式。京剧是一门有着极其规范的以虚拟、写意、程式化体系呈现的舞台艺术。京剧舞蹈是舞蹈艺术中的一种,其“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构成京剧表演的精魂,其“数尺舞台,气象万千”的舞台表现为“一抬脚跨过几丛山,一挥手引来百万兵”的意境。此时,诗意在西皮二黄中放声,在水袖圆场中起步。应该说,独特的、传统的审美优势是传统京剧舞蹈艺术的鲜明特征。任何文化都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所以其必须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舞台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必然需要与这个时代的技术发展相适应。现代科技增强了舞台感、丰富了京剧舞蹈的功能、张扬了表演艺术的魅力。让传统京剧舞蹈艺术从演员的技艺层面进入了人物甚至是心理层面。与此同时,也重新解构了传统的京剧舞蹈表演,消解了剧种、服饰、舞蹈的个性,舞台表演呈现出的是片段化、综娱化。

二、传承与发展

(一)传承的必要性

当前,戏曲舞蹈其与生俱来的、蕴藏于传统之内的变革能力只是被过于坚硬的程式、过于保守的观念暂时束缚住了,并未彻底丧失生命力。传统戏曲舞蹈都有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因子,只有参悟到这类传统文化因子的韵意,才能把握蕴含在不同戏曲舞蹈中的文化属性、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道德规范等核心理念。戏曲舞蹈若能传承了自己的文化内涵,就能保证它要表达的情感与个性不会消散,就能在保持本体传统文化特质的前提下发扬出现代性,进而昭示它存在的价值,获得比现在更佳的社会文化地位。戏曲舞蹈能够传递民族精神、文化精神、人文精神,能够在文化的复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传统戏曲舞蹈的传承工作意义重大。

(二)传承中的问题

文化传承首先要防止为传承而传承,简单地把传承仅仅理解为弥补和补救。传承本身要有感悟、选择、甄别、提取。传统文化是鲜活的、流动的,就是因为不同时代的人对传统文化有不同的感悟。传承是激活传统,在传统当中汲取资源,再创造并流传给下一代,把当代对传统的认识传达给后人,使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而发展的立足点是传承与创新。首先,传统戏曲舞蹈程式理念长期固化且很难改变,极大地限制了戏曲舞蹈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而如何突破保守性、变革程式,是戏曲舞蹈传承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原来舞台上演员对剧情的表达主要是靠简单道具、动作、身段、眼神的表演,而现代人的生活场景该如何去表现?传统舞蹈表演方式,用什么来替代、如何创新?其次,早期的舞美效果基本上没有什么外在手段可依傍,使得表演者只能靠手眼身法步、唱做念打功夫,这样不仅使表演艺术得到快速发展,还造就了一代代的优秀演员。如今,舞台导演、灯光、音响技术的发展使得演员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主体性、创造性。而传统戏曲舞蹈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不应该用舞美科技简单大量地堆砌现代化物质,不应该用现代题材、现代剧场来掩饰其现代意识的缺失。传统戏曲舞蹈的传承发展路径,就是形式领先,推内容创造与内容领先,促形式创新的过程。而这一切都必须在培养后备人才的基础上展开,传统戏曲舞蹈是“角”的艺术,没有好演员就排不出好剧目。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为了练成精妙绝伦的水袖工夫,每天看帖、临帖、练剑、打拳,所以,京剧与其他戏曲舞蹈相比,程式性更加鲜明、规范,有严格的动作技巧要求,这些绝活没有多年苦练是无法驾驭的。同时,传统戏曲舞蹈生成、传承、发展的诸多环境因素在本质上有着与生俱来的“草根”特征,如今自进入课堂起,其功能转换必然会脱离“民间艺术”从自然传衍的状态,而走上学院式、规范化训练的道路。而教学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审美意识会直接影响学生,由此造成一些作品存在雷同化、模式化的问题。而戏曲舞蹈艺术的创造发展,应该追求的是诗化、内在心灵化、内涵的深刻化和形式的多元化。

(三)传承与发展

传统戏曲舞蹈的发展既要传承传统也要具有时代性,要能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能与社会发展和大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相适应。在“草根文化”兴起,处于转型期的当今社会,大众已经普遍涉足曾经是精英文化统治的领域。因为只有民族的、大众的文化才是永久的文化,大众的艺术精神深藏在一种集体无意识之中,如果戏曲舞蹈文化只是依附于传统,不做创新就很难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所以,传统的戏曲舞蹈文化必须在转型中的社会里继续不断的社会化,使之与现代的社会政治、经济、主流文化相适应。因为任何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必然是社会生活体验。要使传统戏曲舞蹈传承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就必须把握民族文化和戏曲舞蹈的文化历史和民族精神的特征、深入生活去获得创新的灵感,在继承传统上创新。因为有选择的继承、在创新意识引导下的继承才是艺术本质的传承。不是复制与克隆,而是传统艺术的创造精神的传承,是传统文化内在神韵的传承,这是本质的传承。

三、结语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文化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特定的地理、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总称。它是人类相互交流时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那些具有超越时代界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它们不仅凝聚、保留和传递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情感、经验和智慧,也是人类的思想、才智和感情,是构成民族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更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争力的重要内容。正如2013年8月,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十以来,党中央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校优秀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探索高校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不可否认的是,当今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重术轻道”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被边缘化,上大学就是为了学一项技能,谋一个“饭碗”,大学在某种程度上被逐步变成了职业学校。正如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除了为社会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之外,还具有研究学问、创新知识、引领社会价值观的功能,因此,高校要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一)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追求、处世之则和精神境界。“读书志在圣贤”,圣人和君子是中国人推崇的理想人格,所谓君子,就是有仁德之人,儒家传统文化中,“仁、义、诚、敬、孝”的思想,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具有跨时空的生命力。传承优秀文化,就是要让学生从传统文化感受到道德修养力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化感召,并努力成为敬业、诚信、友善、正直的人。“先有其心,然后才能有其行”,要让学生意识到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主要在于这个人能否刻意努力地修养他的道德,只有先注重并决心去培养自己,把自己的人生目标设定在修养良好的道德上来,才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可能。

(二)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最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素养,以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也主要是为了学习获得“饭碗”的技能,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大学生,是片面发展的人,人不是一种工具,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完善人才的人格个性,在培养人才的创造性、主动性的同时,要注意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形成健康的人格。健康人格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具有协调能力、富有创造性和丰富情感内涵的自我有机体。它包括整体协调性、创造性、情感性、审美力等,而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最好载体与媒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从儒家弘扬的刚健有为、勇毅力行的进取精神中,以及道家推崇的致虚守静、身心和谐、天人合一的精神中,吸取品格修养的正能量,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品格,实现对健康人格的塑造。

(三)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德才兼备,不只是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个高素质的大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私德”,还要有良好的“公德”,我国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思想宝库。儒家“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从“修身”开始,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人生目标,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确立学生的责任主体性,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当代的学生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与建设国家的历史使命。

(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不仅担负着传授科学技术、传播知识的重要职责与使命,也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系统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价值评判标准,是在吸取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本意识和崇尚道德的基础上形成的。正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正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内在必然联系,因此,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必将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推动力

对于人文社科和理论性基础学科而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是体现在技术或技能等“有形”方面,而是体现在人才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担当等“无形”方面,但由于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偏重理论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实践活动很少,已无法满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通过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使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较好的分析能力、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较好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一)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宽容的人文环境

中华文化是人类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其连绵不绝至今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具有博采众长学习意识和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历程中,总是以极大的包容和会通精神来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华传统文化尊崇“君子和而不同”,这种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宽容性,不仅使儒释道三者能够得以长期并存,也让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这种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为价值追求的文化气氛,能够促进思想的自由发展,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宽松的人文环境。

(二)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批判性思维

创新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的必要条件往往就是批判。只有对旧有事物或原有批判意识、批判思维,才能谈得上创新,批判性思维在创新形成的整个过程中能够起到引领和护航的作用,它能够发散思维空间,疏通思想脉络,提高思维效率,提供思维方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批判性思维的体现,比如,儒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便体现了一种质疑精神,要求人要善于思考,要有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质疑精神恰恰体现了批判性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特点;老子构建的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否定性思维方式,它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深含着怀疑和批判精神。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批判性思维方式,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三)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教育理念

虽然近些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应当承认,现行教育体系中,不论从小学到大学,还是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基本还是应试教育。在这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一直处于考试的沉重压力下,重分数轻素质、重技能技巧,学生的身心成长受到忽视。在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下的高等教育忽略了对人的全面教育,变成职业培训所,这固然有其现实合理性,但是最突出的问题是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育资源值得我们去借鉴,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教育实践依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再者,中国传统书院式的教学方式,强调格物致知,在师生中提倡论辩答疑,注重通过相互讨论,激发创造性,达到师生之间教学相长,而这也应该是现代大学所应该具有的教育模式。

三、构建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推进机制的途径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育人功能

大学的文化氛围是对各个大学独有的人文气息、学术氛围、学校精神与办学传统的总称。大学的文化氛围,对于大学生而言,起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注重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湖泊、花园、以及亭台楼阁等“硬件”的建设,让学生能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感受到校园文化;也要注重师资队伍、文化活动等“软件”的建设,让学生可以通过老师言传身教,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凝练独特的办学精神相结合,有文化内涵,又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努力形成深厚悠久而又包容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育人功能。

(二)结合时代要求,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民族文化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只有坚持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民族文化永葆青春。因此,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也要发展,没有传承,人才培养将失去文化“根基”,而没有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停滞不前,不能适应社会的新变化和新形势。历史表明,文化的传承是与创新发展紧密相结合的,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高校要着重从创新入手,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这里说的从创新收入,指的既是指要对文化传承形式的创新,也是指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创新精神的继承。要在坚持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要敢于新和发展,“苟日新,日日新”,与时俱进,这也是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有利推动。

(三)完善教育形式,做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

在教育实践中,有两种主要的教育形式,一种是“填鸭”的灌输式,一种是调动学生自主性的启发式。灌输式是教育者通过系统的讲授,把相关知识传递给受教育者;启发式是通过启发受教育者,使其通过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过程。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培育创新型人才要合理运用灌输式和启发式这两种教育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要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产生求知欲,并把求知欲转化为生活和学习中的创新欲,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创新的智力支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相互结合。

参考文献:

[1]贺伟,李艳文.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8.

[2]杨胜宽.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3]袁川.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

[4]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7

李丽莉

(安远县第一中学,江西  赣州  342100)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的本质进行了诠释,认为语文教育要以“培养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素养为目的,同时还要着眼于人的终身学习。”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高中语文课堂成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使自己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及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化传承;运用

文化传承主要是指文化的传递和继承,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学校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高中课程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为文化传承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及现状

新课标认为,语文教育要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让学生吸收到民族文化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因此,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高中语文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文化传承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育的大环境下,当代高中生在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不少学生缺乏基本的古文化常识,对传统文化也知之甚少。有很多学生的历史知识极度贫乏,逐渐淡忘了传统文化。有的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呲之以鼻,不但没有继承和发扬,反而在道德和修养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要积极探讨实现文化传承的有效渠道,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整体素质,使学生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体,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的运用策略

(一)高中语文教师应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才的主要培养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还要以自己的学识修养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文化传承者,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要做好这些工作,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素养,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范,努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积淀文化素养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解读能力,使自己符合文化传承的要求。

(二)引导学生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营造一种文化气息浓厚的教学氛围。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传统文化的优秀篇章比比皆是,这些课文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料。高中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可以在墙上悬挂古人的名言警句,增添文化信息;将教学方法和手段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前导入时尽量选取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诗文典故或名人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重视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走近传统文化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经典作品,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启发。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的作用不可低估,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使学生近距离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可以举办各种旨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讲座、辩论赛等活动。

最后,还可以将课内外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也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系统的学习语言文字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根本途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以文化的角度去了解汉语字词的文化内涵,去品味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积累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使学生在积累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其热爱传统文化,从心理上亲近传统文化,这对于文化传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意义,针对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教师作为文化传承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还要重视课外活动对于文化传承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尽最大努力让文化传承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罗墅森.把传承文化作为高中语文教育的责任[J].考试周刊,2011,(87).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8

2016陕西高考政治自测题(1)一、选择题1.10月13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是我们在重阳节时固有的习俗。下列对重阳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A.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解析:A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故应选A;B、C、D都是对传统习俗的正确理解。2.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嫦娥”是中华民族对未知月球的传统叫法,以“嫦娥”命名目标飞行器,很快得到了国人的共鸣。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稳定的特点C.特有的包容性 D.博大精深的特点解析:A “嫦娥”是传统叫法,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民族性。B不能体现。C、D不是传统文化的特点。3.几千年来形成的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是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历史根基。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与时代同步发展 ②传统文化能与时代精神相契合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传统文化能推动外交活动发展A.①④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B 传统文化与时展不是完全同步的,①错误;“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传统理念,是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历史根基,说明传统文化能与时代精神相契合,②正确;传统文化理念在今天仍然延用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③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应区分开精华与糟粕,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起积极作用,④错误。故答案选B项。4.2013年2月,在文化部主办的“传统节日文化论坛”上专家们就传统节日空洞化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专家认为,节日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春节文化是一个典型的教育,祭祖、尊老爱幼,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失去信仰,这个节日就名存实亡。”专家的观点强调了对传统文化中________的继承。()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解析:A 春节是传统节日,祭祖等活动属于传统习俗,A项正确。B、C、D三项皆与题意不符。5.诵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是因为()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只要继承了传统必定能实现发展D.先继承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解析:A C、D说法错误,B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6. 目前顶尖的设计师都倾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现念。这说明文化发展应该()①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③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②③解析:A 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其作用具有两重性,③观点错误;发展先进文化应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④说法错误。7.1911年的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这给我们的文化启示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发展方向B.实现我国文化发展就要根本改革现有生产关系C.要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促进思想运动D.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摒弃传统文化的过程解析:A'辛亥革命****清王朝,属于政治制度的变革,其对文化的促进作用体现A项。B项观点错误,我国现阶段应是改革而不是根本改革;C项与题意不符;D项“摒弃”观点错误。8.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对于当下出现的一些价值观混乱现象有相当好的校正作用。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①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②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③钳制着我们的交往和思维方式 ④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①④解析:D 本题考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财富,它对当下出现的一些价值观混乱现象有相当好的校正作用,体现了①④。②夸大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只有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才会钳制着我们的交往和思维方式,③排除。9.[2013·蚌埠质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乐于回归传统节日,重新认知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不过,也有一些人只是热衷于过节享受,热衷于传统节日带来的商机,却忽视或歪曲其中的文化含义。这告诉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①充分发挥政府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  ②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③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④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D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由此可见,④说法错误,不能入选;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故①说法错误,亦不能入选;②③两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要求,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10.[2014·淮安市调研]2013年10月4日,全球第一份《孝行天下——上海宣言》诞生。该宣言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五字句形式,向世人阐述了“孝”字蕴含着强大的正能量。之所以要弘扬孝道,是因为()①弘扬孝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 ②弘扬孝道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催化剂 ③践行孝道是提升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 ④传统孝文化是财富,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A 该题以孝文化为材料,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识记、理解和运用。弘扬孝道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于提升个人道德素养,①②③正确;传统文化为我们的精神提供栖息之所,而传统孝文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故④不够全面。该题选A。

11.[2014·潍坊期中]近年来,《潇湘雨》《荷花亭》《卷珠帘》等中国风歌曲深受人们喜爱。歌曲创作者将意境隽永的古诗词融入到现代旋律中来,让人们在聆听歌曲时深深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这说明()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传统文化是现代歌曲发展的主要源头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创新能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A.①② B.①④C.①③ D.②③解析:B 材料中这些中国风歌曲是在继承中国古诗词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也体现了文化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第①项应选。第②项是错误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第③项是不正确的,应该是优秀文化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第④项符合题意。[2014·沈阳二中期中]2013年10月13日,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在缙云仙都黄帝祠宇举行。回答12~13题。12.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每一次的黄帝陵祭祀都在规模、礼仪、供品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经济、农业、政治、军事、生活习俗。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继承了崇拜圣哲的“礼治”文化传统,同时壮大了祭祀规模,每年的祭祀都有上万人参加,包括大陆人士、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等。这表明()①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应加以发扬光大  ④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③④解析:A 题中材料“中共继承了崇拜圣哲的‘礼治’文化传统,同时壮大了祭祀规模”,表明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故①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题中材料“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动”,表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载体,故②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故③④两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13.黄帝陵祭祀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下列关于黄帝陵祭祀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评述中,正确的是()①作为一种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着我国社会发展方向 ②对研究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有独特作用 ③能增强各民族人民的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④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产生深刻影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C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作用,故①④两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②③两项是关于黄帝陵祭祀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14.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表明()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①②④ B.①③C.②③④ D.①④解析:D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联系与沟通的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体现了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④符合题意;道别这种传统习惯的表达方式随着信息传递手段的不断更新而丰富发展,但其基本内涵并未改变,这体现了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①符合题意;材料只是强调了传统文化表达方式因时而变,并未提到内涵的改变,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到习俗与思想的重要性,③不符合题意。答案选D。15.孔子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漫长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在今天仍有广泛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关,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儒家思想本身就是教育思想A.①② B.②③C. ③④ D.①④解析:B 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①本身说法错误;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通过教育传播了儒家思想,说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因其自身的特点在文化传播中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③说法正确;儒家思想内涵丰富复杂,儒家教育思想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故④说法错误。该题选B。二、非选择题16.[2014·邯郸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频现破坏古建筑情况。为加强古建筑保护和利用,M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检查古建筑保护情况,并听取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某人大代表还上交了关于古建筑保护和利用的议案,建议将古建筑列入规划保护范围,重点保护代表本省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在改造利用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城镇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同时古建筑的保护要向多元化发展,以此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变化。运用“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人大代表议案中保护古建筑所采取的措施。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理论范围是运用“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结合人大代表议案中保护古建筑所采取的措施,可联系传统建筑的重要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作答。答案:①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保护古建筑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重点保护代表本省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建筑,能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凝聚力。③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应在继承中发展。古建筑的保护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变化,改造利用古建筑既要保持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城镇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17.2013年8至9月,台湾学者曾仕强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录制,主讲《道德经的玄妙》。《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隧,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1世纪的今天,古老的《道德经》所蕴含的理念与主张,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解析:解答本题必须首先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其中的关键性的语句,来概括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题中材料“《道德经》的内容要紧随时代,增加新的时代内涵”,表明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继承的过程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题中材料“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表明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答案: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也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道德经》的内容也要紧随时代,增加新的时代内涵。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道德经》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我们要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其精华。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9

关键词:传统金属;传承创新;高校;培养模式;再设计研究;花丝工艺

一、传统金属工艺概述

(一)传统金属工艺时展背景

随着社会生产效率及经营速度都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提升,随之而来的也有传统手工劳作在市场内部应用占比缩小,使我国历史发展以来形成的传统手工劳作技巧和方式趋于式微,加快了手工劳作模式退出市场的速度。传统金属工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动得到的经验总结,具有重要的时代历史性特征。但根据我国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财政部在2017年3月共同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未来工业生产应该重点关注传统工艺具有的文化传承、工艺美学和匠人精神等文化元素,达到促进我国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应用的需求。这就要求新时期必须要积极寻求传统金属工艺创新设计方法,寻求解决传统金属工艺传承困难的局面,使传统金属工艺中蕴含的各种文化元素和精神内涵,能够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和美学构造得到展示,是弘扬与传承中国人民文化智慧结晶的重点要求[1]。

(二)传统金属工艺传承的时代碰撞

1.文化性与民族性传统金属工艺是我国古代群众利用金属材质制作成品,用以观赏或者实际应用得到的生产及加工技巧。纵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归纳记载的大量传统金属工艺,可以看出,金属工艺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基础上能够作为某一固定的文化现象代表传承至今,必定离不开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性特点,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展示。因此传统金属工艺就其性质划分上兼具文化性和民族性特色,也是中华文化及精神的重要展示[2]。2.时代性和局限性同时以传统金属工艺制作的特点来看,无论哪一种类型的传统金属工艺制作方式,从制作材料到结构工艺等多项因素上,都需要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与现代社会高效率社会生产需求不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点,这也是传统金属工艺逐渐被市场所淘汰最基础的原因[3]。此外,以地方为特色的传统金属工艺传承模式基本上以师徒或者父子相传的模式,工艺传承简单,产品设计单一化,借鉴抄袭传统首饰较多,并不能适应市场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基于以上判断,传统金属工艺的发展进入到了认识上有高度,但保护传承上又缺乏有效手段的尴尬阶段。因此,立足工艺美术的历史特点和工艺技法,结合工艺美术类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探寻出一条集合“传承—保护—再研—提升—入市”的路径显得更加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关意义。

二、传统金属工艺结合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再设计的可行性

(一)传统金属工艺发展的需求

根据传统金属工艺在新时期生产过程中,受到金属加工工艺生产效率低下等因素限制,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及加工的特征,必须有效结合现代创新及设计优势资源,在确保传统金属工艺制作成品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具体结合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和再设计研究,对传统金属加工方式进行改进,根据高校完成传统金属工艺创新培养和再设计发展的具体研究,以高校文化创新及工艺优化的优势,将传统金属工艺应用在高校教学培养体系内,能够从传统金属工艺历史沿革、所需材料、工具和加工工艺等多个层面着手,实践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分析及创新应用,在其意义上不但能够达到促进学生掌握工艺技法,拓展传统工艺的传承模式,增强手工艺的生命力,也能够借助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以培养人才创新意识为核心的教育特色,对传统金属工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工艺更新等内容上有所发展,是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有机结合迸发的全新产学研项目[6]。

(二)传统金属工艺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为培养模式的契机是传统金属工艺传承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高等艺术院校教学的重点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融汇了中华传统文化科学性、实用性、审美性、教育性等多种特性,特别是其独具华夏特色的审美价值,使其具备了进入工艺美术设计领域的合理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十大类别,其中的传统美术以及传统手工艺两大类别,展示了中华民族手工劳动所承载的生活文化,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杰出的代表作品中,更体现在手艺人的工具中。因此,如果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工艺与美术设计相融合进行产教融合的模式,不仅为工艺美术专业设计增添了一份厚重而亲民的文化底蕴,更彰显佩戴者独特的传统文化审美能力与气质。所以,传统金属工艺可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工艺美术设计课堂中,将传统工艺引入现代设计中,不仅是工艺延伸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提高学生设计水平的新思路。因此在金属工艺具体创新与改革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对当前教学体系内原有的金属工艺课程进行全方位调整以外,还需要强化教学过程实践应用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通过积极训练,以优化和更新加工内容的需要,对金属加工工艺创新发展进行转变[7]。

(三)传统金属工艺创新应用的市场优势

以花丝工艺作为首饰制作主要金属加工方法来看,现代首饰设计趋向于人的个性化与参与性,人们对首饰的关注点已经从单纯的外部装饰性转向注重内在意蕴与情感表达。虽然现代首饰设计可以通过机械加工对传统首饰进行大规模的复制,但是大规模的机械复制使得设计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新颖与个性,极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从而使得该产品在视觉上与反观上的惊艳感降低。因而机械复制与产品同质所造成的审美疲劳,使得传统手工工艺运用于现代的首饰设计之中成为可能。再加上传统金属工艺加工方法其独特的文化性和民族性特点,能够提高商品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具有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

三、传统金属工艺与高校创新培养教学融合意义

(一)理论层面

将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和高效创新培养模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具有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传的创造性传承。首饰设计作品具备文化底蕴与内涵,才能够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质,才能更好地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该项目的研究,将传统金属工艺中的首饰设计的创作空间与历史维度相结合,极大地拓宽了首饰艺术的创作空间与创作维度,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开拓更多的可能性[8]。

(二)学科意义

传统金属工艺的拓展与创新是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比如说首饰花丝工艺虽存在工艺繁琐,样式老旧的问题但是可以在现代设计语境存活的,面对新的语境挑战,以一种科学系统的传承方式存活下来是花丝工艺在现代设计语境长期稳定发展的保障,实现传统工艺由传统的传承模式向现代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是花丝等传统工艺进行现代转型的基础。该项目的学科意义就在于拓宽了首饰艺术创作空间和教学内容,深入研究传统手工艺术的创新性,将工艺传承与高校学科课程体系相结合,在教与学中,不断发扬和传承传统花丝工艺。

(三)现实意义

随着大众对金属工艺和首饰审美层次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看重内涵和各异性在首饰中的体现,追求首饰中个人情感的承载以及首饰创作材料的与众不同。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花丝工艺应用于现代首饰中,与大众市场上那些设计毫无新意但工艺技术上无可挑剔的商业首饰相比,无疑提升了花丝首饰的差异性和竞争力。作为从事珠宝设计行业的我们应该努力结合时代的特点,将首饰花丝细腻别致的工艺特点发扬光大,吸收多元化设计元素的同时注重花丝工艺的传承和创新,让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辉,从而推动我国现代首饰设计领域的多元化发展。

四、传统金属工艺与高校创新培养教学融合的实现路径—以花丝工艺为例

(一)关注融合教学成果的导向性作用

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火热开展的时代条件,将传统金属工艺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点内容展示在社会群众面前,通过传统金属文化工艺,比如花丝工艺在首饰类文创产品制作和生产过程中具有的独特设计内涵和结构美学内容,有效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属工艺与现代化经济品结合发现的目标。要求高校在首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积极关注到金属工艺从传统加工方法寻求新时期创新改革的迫切性和时代性特点,在提供认知和方法建议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传统金属工艺文化元素,作为新时期生产和设计的灵感来源,在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上为其提供基础性应用平台,以高校作为教育传播者的重要功能,凭借教育发展的导向性作用,在社会内带动传统金属工艺加工方法的技巧优势和文化内涵形成,以精神文化内核传承为核心,强调文化和工匠精神,也是积极转化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实现传统金属工艺文化发扬和传承的重要展示。

(二)保证传统金属工艺的核心特质

传统金属工艺区别于其他金属工艺最本质的体现就在于传统金属工艺的文化性和民族性特点,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寻求传统金属工艺与高校创新培养模式结合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强调学校是作为文化和公益保护者的身份出发,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划分,选择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和有利于弘扬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及民族精神的教学主题,通过文化内涵深入研究的途径对如何推广传统金属工艺,利用新媒体时代信息化和网络浏览的便捷性特点,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传统金属工艺特点展示,实现新时代传统金属工艺及生产方式上,生产文化功能展示进行转变,以生产文化元素为主要资本优势,但同时要关注生产产品的质量,绝非为突出文化元素而忽视整体生产质量作出规整,要实现传统金属工艺文化性、民族性和创新应用的时代性特点。以花丝工艺为例,将此工艺的传承纳入高校培养体系,首先要重视工艺的文化性和民族性特点。在课程设置上,要避免直入主题,直接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一定要有理论讲述作为先导,使学生明晰花丝工艺的发展历史,以及随着时代进步所产生的内在变化,要立好民族性的旗帜,使学生明白这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操阶段,要保留传统技法的学习,要尊重历史和传统,特别是工艺美术大师的地位和作用。要创设条件开设以“大师进课堂”“大师进高校”等为主题的课程,让大师进课堂现身说法,将以往父子传承的模式,变为大师教授,学生学习掌握,掌握技法和工艺毕业后辐射影响更多人的传承模式;要高度重视新媒体教学手段,可以采取视频摄录的方式,完整呈现传统花丝工艺技法的方方面面,结合课程教学改革,打造更加扁平的教学体验过程,采取线上呈现的方式,将创作或制作的过程延伸到其他高校,将传承意义的覆盖面做到最大化;要鼓励或支持跨系、跨校课程选择,探索学分互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重视传统金属工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疫情期间互联网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金属工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创设了条件。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传统工艺设计教学流程再造,打造“线上线下三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保障学生线上理论学习,线下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实现“手、脑、眼”沉浸式教学效果,促进创造性思维、设计技能等高阶能力的发展。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珠宝首饰花丝工艺》为例,该课程是2019年开始建设的混合式一流课程。课程创设背景是传统花丝工艺面临失传,工艺制作步骤复杂,短时间较难掌握,具有教学和传承两方面的严重局限性。课程着力从以下方面进行破解:一是更新教学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从传授工艺知识转向培养设计能力为主转变,从单一实践制作向多种学习方式融合转变”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二是改革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花丝工艺复杂,短期工艺无法掌握,通过首饰案例录制视频线上进行制作分解,学习形式更为灵活,学习效果更为扎实。三是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在线课程,增加理论学习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制作技能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线下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设计实操问题。四是强化教学实践,将工艺与文创衍生品设计相结合,拓宽了首饰艺术创作空间和应用场景,为深入研究工艺创新和继承发扬传统花丝工艺提供可能。课程依托山东省高等学校开放课程平台和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上线教学视频,实现校内混合教学。目前应用四个学期,跨校累计在线学习3000余人,14所高校使用,初步实现了“继承工艺文化、拓展工艺价值、传播工艺美学、助力工艺振兴”的建课理念与使命。通过线上学习,促使学生全面了解传统花丝工艺特点,辅以创新创意思维教学引导,使学生掌握传统工艺创新要点,同时启发线下的设计方法转化,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线上造型美学传播,线下造物技艺体验。通过线上学习,促使学生掌握传统花丝工艺造型规律和美学价值,线下通过对材料、工艺的实操体验,启发学生由概念创意拓展到设计实践层面,体现审美与工匠精神的统一。线上以学定教,线下因需促学。线上教学突出学生中心、自主学习和育人目标达成,线下教学突出企业、展赛及培养规格需要,体现不唯教、只唯学的混合式教学观,形成线上技法保护、强化指导学习、线下技艺实践、工艺传承创新的传统工艺学习流程再造。

(四)关注传统技术工艺产学研模式一体化发展

借助传统金属工艺与高校创新培育模式及再设计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当前传统金属工艺生产的工艺品种类和形式有所限制,不仅在产品多样化特点上不能得到应用,传统金属工艺本身具有的低效率生产问题更是其教学创新发展的重大阻碍。设计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利用美育教学内容,对原有加工产品的设计理念进行完善,同时突破原有的设计方式,积极关注现代化技术应用的需求,以文化对比作为传统金属方法文化内涵深入拓展的需要,找到最符合现代化审美和工艺发展的设计想法。在有效的市场调研数据前提下,以高校为具体产业形成主体,基于传统金属工艺为核心实现打造具有高度审美和符合市场消费需要的传统金属加工工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产品加工和培育模式,以满足传统加工工艺在具体实践优势最大化获取需要。以花丝工艺为例,花丝工艺是来自基层的原创生态工艺。首饰作品的实现价值在于佩戴和进入消费领域,进一步推进花丝工艺产业化,需要政府、社会和各方的共同合作。通过相关政策措施,提高了花丝工艺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制定实施鼓励花丝工艺发展的专项工作优惠政策,并建立了专项资金,以强化政府财政扶持力量。依托网络资源优势,公司积极拓宽经营途径,逐步形成了以现代电商平台为主、以传统销售手段为辅的现代市场营销网络,逐渐形成并健全了流程工业电商平台,以此提升花丝工艺发展的品牌化程度。当前,更需要通过基础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花丝工艺的认识,加强对传统花丝工艺人才的保护和培养。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现代教学体系取代传统的师徒教学模式,有利于传统花丝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它还可以将传统花丝工艺纳入国家教育体系,通过加强研究和创新获得消费者市场的认可,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同时,应该看到,创新并非标新立异和割裂传统,而是在保持对传统花丝工艺精华与艺术本质的"恒久品味"的前提下,推陈出新。唯有提高人们对传统花丝文化和传统花丝技术等内容的认识,才能立足传统传承,提升花丝工艺质量,让当代创新技术成为对传统的继承。

总结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0

关键词:培养;传统文化;自尊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在治国安邦、兴业理政、修身齐家、化育子孙等方面都饱含着深邃的思想和广博的知识。中华传统文化更是千百年来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晶,更是潜藏在各民族的心理意识,而又时隐时现地显现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或图书馆里的典籍文献,所以,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得到传统文化的强劲脉搏的律动。

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大众心态

在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学凭借鲜明的历史特征与时代精神,正在逐渐走热,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甚至表现出大众对国学热的热情不减。在当前国学热中的大众心态,有四方面值得关注:

(1)对中华智慧的渴求

国学的内容博大精深,囊括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精华。其中,许多内容涉及修身养性的方法、为人处世的哲理、成就大业的路径等,反映了先哲们对人生的种种体悟,蕴含着超越时空的智慧。这些智慧,对于现代人的生存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所谓1966年的“”,要革中华文化的命,要破“四旧”,对中华文化全盘否定,认为是“封资修”的东西。所以普通大众对国学比较陌生,随着祸国殃民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学者们对国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国学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渴望得到国学中所蕴含的智慧的滋养。

(2)对传统美德的期待

大众对国学充满热情,不只是因为国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还因为国学中蕴含着传统美德。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一些领域道德失范的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人精神世界空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道德领域的这些问题引起了大众对传统美德的关注和期待,希望用传统的仁爱、宽容、知礼、孝敬等美德来纠正当下道德领域的一些偏差。

(3)对儒雅风度的向往

儒雅风度是中国传统社会对男子形象的重要审美要求。男子不仅要求相貌堂堂,威仪亦亦,而且要学识渊博,能力出众,品德高尚,谦和温润。关于女子,“窈窕淑女”则是一个理想形象,这种审美要求,对于当下的人们依然具有导向作用。比如当今社会,企业家最不愿意听到的是“暴发户”这个称号,而对“儒商”这样的评价都会欣然接受。人们相信,懂一点国学可以培养自己的儒雅风度。这是大众对国学充满热情的重要原因。

(4)利于自己下一代的教育

人们所期待的,只有自己懂得国学,才有利于教育自己的孩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成长为一个大义凛然、堂堂正正的有道德、有文化、德才兼备的人。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把握三个重点环节

党的十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需要从认识、评价和继承三个方面把握其重点环节:

(1)前提条件――全面系统地认识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其他文化类型,具有独特的内容,也有严密的体系,还有自己的终极关怀。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下,中国传统社会被打破,丧权辱国,亡国灭种背景下的救亡情绪成为近代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心结,以军事力量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成为评价文化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部分知识分子丧失文化自信,倡导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习俗、语言文字等方面都效从西方。这种自信的缺失,在当前部分人身上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不过,扎根于衣着饮食、言行举止等方面的文化规范却始终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文化自信的短暂迷失后,必然是更大范围内的自觉。全面系统地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百年来在西方思想冲击、打倒孔家店等过程之后必然要进行的文化清理工作,也是重新盘整文化家底以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于传统文化清理工作,近代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已多次提起,但均因时势或个人等原因而偏于支离,清理成果缺乏系统性、一贯性。在新形势下,对于传统文化的清理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为了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应该从历史发展、不同流派等方面,结合经世致用的指导原则,将传统文化的源流、发展、冲突、融合等一一列出,努力做到遗漏乃于不遗漏,打牢文化的基础。为了系统认识传统文化,在整理过程中可以打破经史子集的框架,放下义理考据辞章的束缚,以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现代学科分类归纳传统的思想精髓,结合现当代情况进行系统化归类,尽量形成便于人们学习、评价和继承的传统文化体系。

(2)重要基础――科学准确地评价传统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一种审视的态度,任何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不理性的。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复旧和倒退,而是要更好地认同与养护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并从中找到它的现代价值。科学准确地评价传统文化,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科学正确地评价传统文化,首先,要求立足中国国情,既要防止以西方价值观为评价标准带来的盲目否定而产生的全盘西化思想,又要避免极端保守的全面复古思想,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因机械理解而产生的教条化倾向。其次,要求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角度出发,为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精神支持,因而必须既要警惕单纯强调市场经济唯物质发展思想,防止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对人性道德带来的伤害;又要避免纯粹的决定论和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保持社会的整体活动,以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应对日益复杂的各种矛盾。

(3)必然要求――批判、发展地继承传统文化

批判地继承,既要注重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尤其是能够指导中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解决当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思想,如隆礼重法、和而不同、与时俱进、经世致用、重德重教、执政为民等思想,又要抛弃男尊女卑、封建等级、愚教愚忠、权力本位、迷信鬼神等与时展不相适应的思想,发挥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促进作用。发展地继承,要求更加关注当前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同思考,不仅要考虑解决当前问题,而且要考虑解决进一步发展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突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包容性,持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持。

三、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努力。在众多方面中,有一个方面是基础性的,这就是“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1)国民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文化由人创造,也由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实现知行合一,才能培养符合时代的新人。党的十报告在阐述文化建设时强调了“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把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人的文化素养的途径有很多,但基础的无疑是通过国民教育。国民教育一般是指政府所办的中、小学教育,也可包括幼儿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国民教育的特点,一是由政府主办,它是人们接受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强烈时代精神的公共教育,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特点。

(2)国民教育重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基本精神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除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还有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文化节日等,其基本精神一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要求树立积极向上、革故鼎新的精神,在历经磨难而始终不屈不挠、勇于开拓;二是浩大刚正、大义凛然的“浩然之气”,一方面是维护民族尊严保持民族气节,为挽救国家民族危亡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格力量;三是“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的崇高精神,一方面推崇“和为贵”的价值观,视和谐为社会发展的原则;另一方面强调“和而不同”,把包容差异求得平衡视为理想的和谐状态。将这种崇和精神通过国民教育传承下去,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3)国民教育应善于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

第一、坚持古为今用两者结合,培养既有深厚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建设相结合的视角来看,现代经济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等有利于市场发展的思想内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第二、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建设结合的视角看,现代政治是现代文明的政治基础,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内容,提升人们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等概念;第三、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视角看,两者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的基础,应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第四、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建设相结合的视角看,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是人们的普遍追求,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和实生物等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内容,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良好氛围;第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建设相结合的视角来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有利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内容,提升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意识。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现代社会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一要继承发展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基础;二要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这是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1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中国传统音乐;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就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雄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的兴衰都伴随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都会出现很多代表时代意义的传统音乐形式。现如今,由于全球化的趋势,很多外来音乐文化开始冲击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很多传统音乐濒临消亡或者已经消亡,这一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找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定位,使其得到完善的发展,成为了音乐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无需置疑的是,在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过程中,高校音乐教育承担着不容小觑的重要责任。

一、 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现状

1.教育内容相脱节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指的是在音乐学院或者师范院校以及综合类大学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教育的对象是本科生、大专生和研究生。这些学习音乐的人将来很多都成为了演出团队里的演艺人员或者是相关的工作人员,或者成为学校的音乐教师、研究人员等。这些音乐学习者的音乐理论和音乐修养很多都受到高校音乐教育理论和方式的影响,并且决定着我国音乐未来发展的方向。他们走向国际之后肩负着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任务,所以高校的音乐教育必须要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深入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理论和模式。但是,自从西方音乐传入高校以来,很多的高校音乐教育都以西方音乐理论为基础,不管是基本乐理、和声,还是对位、作品的分析方式等;特别是一些学校将钢琴课定为学生的必修课,而中国任何一件传统乐器都没有过这个地位;在音乐界很多都将演唱俄语和意大利语的歌曲看做是音乐的高水平,这种形式的教育使很多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产生了厌倦和自卑。这种高校音乐教育方式下,很大部分的学生都十分崇尚西方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失去了兴趣。从根本上来看,一个国家的教育都应该以本国的文化为基础,但是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却完全与之相反,中国高校音乐教育都不是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教育内容与中国传统音乐严重脱节。

2.传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音乐很多都是在民间兴起和衰退,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都是由民间艺术家们传承下去的,并且自生自灭。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者和研究者都是相分离的,总的来说,只有当那些研究者需要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时候,才会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民间向传承者去了解。即使很多的民间传统音乐被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都还是缺乏继承人,最终还是会自生自灭。由于中国传统音乐继承者人数很少,并且高校音乐教育很多都是以西方音乐为主,使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十分的困难,在加上很多有关部门并不重视中国传统音乐的教育,没有做好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和衔接工作,对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式的变化,有关部门没有及时调整有关的政策和执行有效的措施,导致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步履维艰。

二、高校音乐教育在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现如今,我国很多的传统音乐由于缺少继承人,很多都濒临消亡或者已经消亡,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面临着重大的危机,如何振兴中国传统音乐?如何传承中国传统音乐?这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加强传统音乐的教育是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关键。高校大学生是我们音乐教育的主体,是我国音乐教育的最高层次。1994年我国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对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文化意识、文化传承、文化教学和文化策略”的四点要求,高校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也是一个社会化和文化传承的场所,高校以自身的独特性在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中具备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正处于对新事物接受力和学习能力强的阶段,他们情感丰富并且对音乐怀有兴趣,所以,在高校中更加有利于展开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活动,实现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弘扬。尤其,高校的大学生来自于中国的天南海北,这里有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风土人情,这些都是传统音乐的环境和背景,更加有利于对中华母语音乐和地域音

乐的弘扬和传承。 三、加强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发展建议

1.思想观念重建

高校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重建思想观念,改变对中国传统音乐狭义的看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中国教育者要充分重视传统音乐的地位,每一位中国人都不能否认中国传统音乐在历史上的作用。传统音乐教育要从小抓起,但是高校的传统音乐教育也同等重要。许多高校都以西方音乐为基础理论,教育和中国传统音乐严重脱节,很多学生只对流行音乐感兴趣,所以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上的重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其实很多传统音乐中并不缺乏明快的节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比如在《音乐鉴赏》中听《忐忑》来欣赏京剧,听《地图》来感受湘西土家苗族音乐等。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2

一 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意义

1 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现实意义

历年来,蒙古族音乐都在中国的音乐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的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疑,使得传统的音乐受到遗弃。同时,传统的老一辈艺人不断的去世,大部分的传统音乐已经没有原来的面貌,失去了其本来定的面貌。在通过一些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现阶段传统音乐的现状。很多的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播,随着老一辈艺人的辞世,许多的传统音乐没有继承人进行相关传承,也没有相关的一些机构对这些传统的文化进行补救式的传承,只是依靠一些音乐的爱好者和传统的艺人对传统的音乐进行默默的坚守。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员的缺失使得一些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流失,给传统文化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同时,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还是采用较为落后的手段,一般就是对徒弟进行口头上的言传身教,这样的方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可以保留传统音乐的本来面貌。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这种方式是较为私密性的方式,一般只是对几个人甚至一个人进行传授,是一种不开放的传授方式,这样就局限了传统的文化传承,使得其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

2 蒙古族传统音乐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音乐的一些弊端不断地显现出来,毕竟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思想在不断地进步,传统音乐因为更新的速度较慢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较为落后的情况。因此,社会上就会出现一些对传统文化不认同的思想,甚至是排斥和抵制。认为传统的音乐是落后的、不开放的、较为愚昧的音乐。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传统都有其必要存在的因素,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得到传承本身肯定具有自身的优势。而且在发展中也不断地出现音乐方面的非常优秀的作品。任何的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传统的文化也不例外,本身来讲传统的音乐还是文化积淀的结果,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不断地吸收历史发展中的优秀成果,使得传统文化得到非常重要的发展。同时,在进行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坚守传统文化的底线,保持着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是各代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其中存在着相当多的精华,只要加以变革就能够成为被大众接受的非常优秀的音乐,因此在进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 传统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1 与马存在着共鸣

在蒙古族中马是非常神圣的存在,是蒙古族的圣物。在蒙古族的发展工程中,不论是在内蒙古的周边还是在草原的内部,都有着对马的无限推崇,其本身的许多民谣和传统的音乐也是存在这许多对马的歌颂和表达。同时,通过蒙古的服饰和乐器也可以看出蒙古人民对马的喜爱。比如蒙古族的人民喜欢用带有马图样的饰品,他们的乐器也有很多的涉及到马的因素。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马头琴了,这个是蒙古族的代表乐器,据现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蒙古建国的时候就存在宫廷的乐队中,是蒙古族较为特色的传统乐器之一。一般来讲,马头琴由马骨组成琴干,在琴箱上面蒙上一层马皮,用来演奏的琴弦和琴弓都是有马尾制成,虽然只有两个弦索但是却能够发出较为空灵悠扬的琴声,表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表现的形式也较为丰富多彩,在以游牧为主的蒙古族中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演奏方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共鸣,因此在以游牧为主较为粗犷的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应该是较为容易得到传播。同时,蒙古族对于马的推崇还表现在其本身的文化上,在蒙古族的传统故事和童谣上,很多都是和马有关的内容,有关于马的传说在蒙古族的古典故事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比例,包括蒙古族的童谣中也是包含了大量的关于马的传说。

2 与其自身的游牧文化紧密结合

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音乐的表现形式不同于中原的文化,是游牧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国来讲,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早期的传统音乐中,蒙古族的音乐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的时期是非常流行的音乐表现形式。而且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文化成就,在音乐的表达上较为悠扬,充分的表现出草原民族对自由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相较于传统的中原文化来讲,更加的能够激发人们心中对自由的渴望。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蒙古族的传统音乐将本民族的风俗人情和传统民俗很好的融入到了其传统的音乐中去,是自己情感最真挚的表达。在蒙古的传统音乐中,许多的音乐曲调是非常的优美的,在音乐的情怀上主要是表达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和对父母的感恩兄弟的情感。草原的游牧生活相对来说是较为寂寞和较为枯燥的,所以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是无数的游牧人民在孤单寂寞的时候情感最真实的表达,,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这些底层人民最真实的情感表达,这样的真情流露更加的能够表现出音乐的内涵。本身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就是需要投入真实的情感,这样的文化传承才有意义,传统的蒙古文化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并且融入了非常多的情感在其中,因此这样的传统文化是值得传承并且应该不断的进行传承的。 三 目前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存在的问题

1 传承方式较为落后

在现阶段来讲,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般来讲传统音乐的传承是采用师徒的方式进行的,不像现代的文化传播是采用较为集中的大规模授课的方式,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会较容易造成传统的音乐传承存在一定的问题。本身来讲这种传播的方式在一些方面的发展中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传播的群体有限,有些真正有天赋学习传统音乐的人员因为传承方式的限制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甚至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学习,而那些不一定有兴趣的人员却因为家族的压力或者是各种原因不得不对传统的音乐进行学习。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新兴事物的基础,如果没有兴趣就算是学习的再好也无济于事,但是传统的音乐却因为本身传承方面的问题使得传统的音乐在传承上不能真正的得到大规模的传播,这是限制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不了解才会造成误解,因为自身的一些弊端使得传统的文化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这是一个积极悲剧的事实。

2 在进行发展传承的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音乐也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关的改进。毕竟社会的进步也是有其自身的价值的,还是值得传统的文化进行借鉴的。闭关自守会限制自身的发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显然有些传统音乐的传承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采用传统的传承方式按部就班的进行传承和发扬,但是时代使得人们的各种思想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音乐在某些方面已经不再适合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发展中的与时俱进是非常重要的。

3 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稍显欠缺

目前来讲,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国家在制定各项的规章制度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本身就不像物质遗产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它只是相关的精神文化的一种传承,这样的文化遗产形式本身在保护上就会存在一些较为不便的因素,这个度很难较为清晰的把握。如果国家干预的太多,就会使传统的文化遭受一定的冲击,失去本来的内涵,如果干

预的过少就会起不到较为良好的保护效果,所以国家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也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的遗产,在传承的方式和方法上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些都是其保护的时候需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四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

1 大力发展学校教育

音乐的教育对于音乐的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蒙古族音乐的传承基本上是靠口头传授的方式,在传承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还是有其自身的优势存在的,毕竟这种方式在传统音乐的传承上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对于这种方式也应该加以改进,要与时代进行结合,积极的引进现代的教育理念,采用学校教育的方式对传统音乐进行发扬。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采用学校的教育,可以很好的聚集较为优秀的资源使得一些人才得以被发现。因为以往的家族或者是师徒的传播方式因为本身的范围很小,非常有可能造成真正的人才或者是有天赋的人员不能学习这些传统的音乐。而学校的教学方式相对来讲就较为广泛,它不仅可以面向社会召集一些对传统音乐较为感兴趣和有天赋的学生,同时还可以对传统的音乐进行普及,是一种较为优秀的文化的传播手段。

2 积极吸收现代的音乐元素

每一种音乐的传承都有自己的途径和手段,顺着自己的轨迹不断的发展。但是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因此在发展中也要不断的吸取一些新鲜的元素对传统的音乐加以改进,积极的和时代进行结合。因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许多的传统思想和观念已经较为束缚现阶段的传统音乐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影响下,传统的音乐传承者应该不断的根据时代的特点对传统的音乐进行改进,保留其中重要的内涵和精华,对其中较为落后的部分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使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较为完整的传播,也可以对其中较为落后的东西加以改进,使得传统文化保持较为长久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