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

时间:2022-12-12 13:42:36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范文1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西安翻译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3人,外聘兼职教师7名。从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大多数任课教师偏重于理论研究,对社会实践和采编技巧的操作相对陌生,这样就出现了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的局面。

2、硬件设施配套相对滞后

由于专业本身具有较强技术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学应当更加侧重实践操作层面的培养,该专业一般需要专业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等教学器材相匹配,且需要专业实训室,目前尚无专业实训室加以配套,导致新闻编辑与制作等课程难以真正走进实践层面。

3、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由于上述师资偏重理论性、硬件配套不完善的主客观原因,导致该专业教学模式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课外实训课程、试验室操作课程难以开展。

4、课程结构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和合理。理论课比重偏多,实践课较少。

二、改革方向的探索

1、根据职业化教育的目标,合理分配课程教学比例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性较强,(比如需要具备新闻采访能力、 新闻写作能力、 新闻编辑制作能力、 新闻策划能力、重大新闻直播的能力、口头报道能力)应该根据这一特点和课程性质来合理分配学时和学分,建议将60%-70%的学分放在专业和实践课上,既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又能锻炼和培养培养学生具有动手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扛机器能拍,进机房能编的目标。

2、加强师资配备和教师深造

鉴于西翻院新闻专业师资力量的客观现实,我们首先应当加强现有在职教师的培养与与深造,要求现有专职教师通过自学、参加社会技能培训、购买网络课堂等方式让让老师在现有较强理论水平的基础上,掌握1-2门新闻采编、剪辑制作、摄影摄像等实践专业课程,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以适应该专业设置的要求,从而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打下基础。另外,可以考虑从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引进几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同时要求自有教师参加外聘教师的实践教学,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达到师资力量的提升。

3、增强硬件设施的配套,进一步完善实习基地建设,提高现有教学设施使用效率

针对现有教学设施匮乏的客观现实,学院应当考虑增强摄像机、照相机等教学设备的投入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可以考虑校园广播站、学院电视台对新闻采编专业学生有序开放,至少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实训平台。让新闻采编专业学生在校内有机会开展采访、编辑、摄影摄像、影片剪辑与制作、录音与播出等实践课程的学习,最大程度的发挥学院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节省再投入的费用开支,达到一箭双雕的良好效果。

4、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教学

(1)课堂教学适当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刚接触专业实践课的新生来说,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期让他们进入专业记者的状态未免有些困难,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简短的电视新闻,新闻奖获奖作品,帮助学生记者的写作角度、写作方法,以此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进而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了5分钟现场报道环节,针对当前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学生可以模拟现场报道,然后自己用一到两句话说新闻,并告诉别人这条新闻的价值点体现在哪里。通过这种现场实训的方式,不仅能让课堂更加生动,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也能更加精彩,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2)更加重视案例教学加情景模拟教学。①要让案例教学始终贯穿于在《新闻评论》、《电视节目策划学》、《新闻作品评析》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在搜集整理国内外大量的新闻报道、优秀电视作品与电视节目,特别是在讲授《新闻评论》、《新闻作品分析》的时候,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了《新闻调查》、《新闻1+1》、《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节目以及新闻报道等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让学生学习其中的报道方法、主持特色,节目成功要素等,此外,在讲授新闻写作部分的时候,还结合了大量的平面媒体案例,让学生根据报纸、杂志的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比如对《南方周末》上的深度报道进行分析、对本地都市报(如《华商报》)上新闻标题和内容的评价等。②情景模拟教学。在《电视节目策划学中》,我们还尝试让学生模拟电视访谈节目,不是照搬现有节目,鼓励学生根据现有的一些优秀节目,再结合具体情况自主创新。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确定节目样式,搜集背景资料,设定选题,拟定采访提纲,扮演角色。学生在课堂上模仿《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谈话节目中嘉宾和主持的节目形式,虽然涉及的话题以校园生活占多数,但是在这样的训练中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节目的基本流程,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现场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后期制作技术,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很好结合。③外出写生。比如《新闻摄影》、《新闻摄像》这两门课程,到了大二下学期都会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野外拍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主题,拍摄专题片。我们带领学生在南五台、周至沙沙河、熏衣草庄园野外拍摄实践,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既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记录了风景特色,回来制作的DV作品、照片等也可作为期末成绩及学生实习成果的一部分。还要考虑到如何做出一个新闻片或纪录片,突出与人交流的采访报道能力,并最终形成作品。教师要跟学生一起,随时讨论。这样的话,学生的野外拍摄也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④学生自办媒体实践。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校刊、简报等各种媒体(如西翻院的《娱乐E坐标》、《新闻时讯》、《西译青年》、《桃李文学报》、广播电台)都提供了学生良好的展现自我,实践的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校报(比如《报纸编辑学》)广电中心以及各级各部创办的各种刊物的相关工作,也能更好的解决人力等问题。同时,还可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各种刊物更有个性。学生进入新闻单位完成实习前,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的有效演练,对于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敏感力、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这可以缓和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难以协调的问题。充分利用本校媒体资源(西译广播电台和西译电视台等),让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在西译电视台或西译广播电台创办专题节目,每周一期或每月一期,可采访本校知名学者、教授、学校领导、杰出校友等。内容可涉猎时政、焦点新闻、校园文化、学术观点等任意话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采编、主持、摄像等实践能力;新闻专业的教师对此进行专业指导;再次,积极开展校外合作,联络西安电视台、陕西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在这些地方建立新闻教育实践基地。

5、新闻专业实习的调整

对于新闻采编制作专业来说,可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实习分为小实习、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而我们的学生恰恰缺少中期实习或毕业实习,即使有短期的小实习,往往出现时间短,实习仓促,效果不佳的情况。

小实习针对低年级的新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如可以将大一大二的学生带去电台、报社、电视台等工作单位参观,让他们能直观地感受新闻工作,了解工作大体流程和情况,不仅可以使他们打下理念基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寻找自己的方向。

中期实习就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寒暑假的集中实习。学生可以自主或学校联系当地实习基地,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新闻媒体或者与新闻专业相关的各种工作中,这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跟随老师进行采访、写作、编辑、剪辑等相关工作,这位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同时在毕业实习过程中,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比如新闻改革、节目改版等;了解国家社会的就业情况和政策情况,搜集撰写毕业论文及实习报告,为今后学生奔赴新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6、毕业论文与实习方式的转变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范文2

邹韬奋在编辑报刊的实践过程中,对报刊编辑人才问题进行了许多探讨,并形成了自己的见解。邹韬奋将从事新闻事业的人分为两类,即编辑人才和营业人才。他说:“新闻业里实际上需要的人才大概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编辑人才,一种是营业人才。所以新闻记者属于第一种。第一种里又有内勤外勤之分,内勤是在馆内编辑新闻,外勤是在外探访新闻。此外还有一部分人是主持各报言论的,也可以说是专家,要根据各人自己所喜欢研究的部门做研究工夫的,例如政治、经济、外交、教育、财政等等。”①邹韬奋对报刊编辑人才的探讨,主要从报刊编辑人才的业务素质及业务素质培养的途径两个方面来进行。

邹韬奋认为,编辑高质量的报刊,与报刊编辑人才的业务素质有很大的关系。邹韬奋对报刊编辑人才业务素质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新闻记者(编辑人才)的基本业务素质要求;二是撰述评论者(即撰写言论者)及访员特有的业务素质要求。

邹韬奋认为新闻记者(编辑人才)所要具备的业务素质是:第一,知识的储备。这些知识包括新闻学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的常识。新闻记者除新闻学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异常丰富和广博的常识,因为新闻记者接触的范围是全社会的,是遍及各界的。常识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自然科学”的常识,包括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矿学等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有高中毕业的程度便行(但需优良)。常识的另外一个部分是“社会科学”的常识,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这一类的知识和全人类有更密切的关系,做新闻记者须有大学的程度才行。第二,新闻记者在身心方面特别注重耐劳的体格和敏捷而细密的心思。第三,要从实际工作中锻炼。“我总觉得要做新闻记者必须从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不是看看坊间出的几本关于新闻业的书所能奏效的……找到练习的机会,一步一步地增加自己的学识经验。”②第四,新闻记者要有活动力。他认为这是新闻记者最应该有的一个业务素质。“所谓活动力是不怕麻烦的研究,不怕艰苦的搜索,有时也包括不怕艰险的奔波。”③他认为中国的梁启超、黄远生,美国的Walter Duranty(时为《纽约时报》的记者)、Edgar Snow(斯诺)四个新闻记者在探采新闻方面都有让人敬佩的活动力,这些人都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魄力和勇气,而这种魄力和勇气至少是新闻记者活动力的一种表现。④

以上谈论的是广义的新闻记者(即访员、编辑、主笔等)所应该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邹韬奋在办报过程别注重言论,因此他认为主持言论的撰述评论者需要更高的业务素质,他说:“做主笔的主持论坛,不但须有学问,须能文章,并须有精锐远大的眼光和见解,须有浩大的胸襟。”⑤1930年,他想找一位帮手,主要协助他做好报刊的言论工作,因此他在《生活》周刊上打出《征求一位同志》的广告,在此广告中,他把报刊言论工作者(即撰述评论者)的特殊业务素质要求归纳为三个主要的方面:一是思想深入,二是文笔畅达,三是至少精通一种外国文。他对这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解说:“敏锐的观察与卓越的见识,再说得简单些,就是思想须能深入……这个条件是从事撰述评论的人所不可少的,是很显明的,用不着多说。至少须精通一种外国文。主持评论的人有八个字很重要,就是‘搜集材料,贮蓄思想’。所谓贮蓄思想,是平时无论如何忙,要能静想,想些抽象的好意思,蓄在胸中,好像‘贮蓄’一样,遇事触机而发为言论,便较有精彩。与贮蓄思想有密切关系的便是‘搜集材料’。多阅读平时出版的中外书报,所以至少须精通一种外国文。现在比较重要的外国文要算英法德日。我自己可用英文,勉强看得懂法文,我所用的西文书报参考书以英文为多,所以我希望的帮手以能英文为最宜,法文次之,虽则别国文并非绝对不可。”⑥

对于访员(即外勤新闻记者)的特殊业务素质,邹韬奋也有专门的论述,他认为这类人还应该具有特殊的能力,他借用当时著名报人周孝庵⑦的话将访员应该具备的特殊能力归纳为以下几种:第一须下笔迅速而清楚,这项能力并不是人人都具有,必须有相当的训练;第二须能在嘈杂之场所而不乱文思,必须有相当的抗干扰能力;第三是须善于记述问答式的文字,必须善于提问和记录;第四须有推考力,因访员须处处临机应变,有时采访新闻,全凭自己的推考力来推定新闻的真相;第五须有忍耐力,因为“访员出外采访新闻,每周旋于上中下三等社会之人,苟不能忍耐,采访必无结果”。⑧

邹韬奋不光谈到了报刊编辑人才应具备的业务素质,他也谈到了培养和获取这些素质的途径。邹韬奋在与读者通信的过程中,很多读者向他请教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新闻记者,邹韬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一是通过专门的新闻教育培养,二是自学或在实际工作中锻炼逐渐成长。

邹韬奋认为“新闻学不外管理(营业方面,如广告、发行等等)和编辑两大部分”⑨,因此进入大学的新闻系进行专门学习的人应该“研究哪一部门,请审查自己的特长,根据上述的工作部门,加以选择”⑩,而不应该盲目地学习和研究。“如果有可能入大学求学,俾有充分时间打好专科知识及技能的基础,是很值得的。”但是他认为当时中国的大学当中设有专门新闻系的学校太少,而且“新闻学专书佳者极少,没有多大补助”???,因此能进大学新闻系接受专门的新闻教育固然好,但是没有接受专门教育的机会,也可以从事新闻事业,获得报刊编辑人才必备的素质:“有志入新闻界的,不一定要毕业于大学新闻系才可以,实际上有许多在新闻界成绩昭著的人士,并不是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即使没有办法直接进入大学新闻系进行专门的学习,进入大学的其他学科如商科、工商科或其他社会科学的学习,将来毕业以后,只要有在新闻界中练习的机会,也仍然是可以胜任的。这不但是中国的实际情形,在欧美各国也有这样的情形。

邹韬奋本人并非从大学的新闻系毕业,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新闻学教育,他是有从事新闻工作的兴趣,在进入新闻界后在实际工作中学习锻炼成长起来的,他自己总结说:“我个人是在且做且学,且学且做,做到这里,学到这里;除在前进书报上求锁钥外,无时不皇皇然请益于师友,商讨于同志。”???基于自身的实际经历,他告诉那些想从事新闻事业而无法进入大学新闻系进行专门学习的青年说:“在没有适当学校可进的时候,如有志从事新闻事业,只要能努力自学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加紧学习与锻炼,也未尝不能获得成果。”???当然,邹韬奋也指出,依靠自学和实际锻炼获得报刊编辑人才的基本素质,也需要个人根据“你的特长、兴趣、能力等,加以考虑决定”。???在学习和工作上遇到有需要商讨的问题,除了向师友和同志学习外,还可以向当时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习请教。

注 释:

①②《短简》,载《抗战》,1937年第65号。

③④中国韬奋基金会韬奋著作编辑部编:《韬奋全集》第8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⑤《想念新闻学》,载《生活》,周刊1929年第4卷第40期。

⑥邹韬奋:《征求一位同志》,载《生活》,周刊1930年第5卷第30期。

⑦周孝庵:时为《时事新报》的记者与编辑。

⑧邹韬奋:《新闻记者是不戴帽子的皇帝》,载1929年《生活》,周刊第4卷第30期。

⑨⑩邹韬奋:《有志于新闻事业》,载香港《大众生活》,1941年新8号。

???邹韬奋:《有志于做新闻记者》,载香港《大众生活》,1941年新15号。

???参见邹韬奋:《大学的新闻系》,载香港《大众生活》,1941年新19号。

???邹韬奋:《转变》,中国韬奋基金会韬奋著作编辑部编,《韬奋全集》第7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

??????《简覆》,载《全民抗战》,1940年第114号。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范文3

关键词:体育新闻;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137-02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目前有近 20 所高校开设体育新闻专业,为新闻学教育增加了新的教学与研究领域,满足了一定的社会需求。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创办于 2005 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已经初步构建并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2012 年在学校的总体规划下开始实施 2013 版体育新闻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针对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成、课程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梳理,使之规范化和系统化,并突出和强化了实践教学,突出了学生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实践教学体系提出的依据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提出,首先是为了适应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新闻学是特别强调应用的人文学科,体育新闻专业更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对专业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如对体育运动项目的了解,对采写编评及摄录采播技术与能力的要求,实践能力也恰是体育传媒行业对当前教育的要求,只有开展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高,既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又能胜任各种岗位技能操作和管理的综合型人才。

其次,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要从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要求出发,提出本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并将其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在 2013 版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的要求是系统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和体育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专业素养,熟悉我国新闻、宣传的政策法规,了解新闻与体育行业的发展变化,能够在新闻、出版、宣传领域从事策划采编、媒介经营管理及文化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新闻专门人才。

二、实践教学实施方法

(一)完善教学计划,制定合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要围绕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体育新闻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了实践性,突出了应用性,将体育新闻专业的 23 门专业必修课分为三大类,学科理论课程、技术性的实务课程及实践平台课程。

理论性课程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等采用精讲的方式进行,以点带面着重介绍重要的理论,其余内容通过课外阅读书籍和讨论,研究论文等形式完成。如《中外新闻事业史》首先为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大体脉络,挑选重要史实和人物精讲,其余内容以作业和课外阅读形式进行,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查找报纸原件,探寻历史人物足迹等方式来还原历史,并在课上进行讲演。

对技术性的实务类课程如《体育新闻编辑》、《新闻评论》、《体育摄影》、《体育赛事报道》等增加了课程种类及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周。每个重点实务环节必须进行实践练习,如在《体育新闻编辑》教学中,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从教学开始阶段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设计并完成一份报纸”,每人要从报纸的媒介定位、产品设计、报道的策划与组织、稿件的分析与选择、稿件的修改、新闻标题的制作、版面设计、实际版面制作几个环节,将报纸从设想到完成一份真正的报纸,实践整个报纸编辑环节,实现了人人动手、一对一的进行实践操作与指导。

实践平台类课程如《电视摄像与编辑》、《图片编辑》、《电视节目制作》、《体育播音与主持》、《网页设计与制作》、《新媒体技术与应用》等,依托实验室将三分之二的教学环节安排在实验室或课堂之外,所有课程都要安排各种作品的实践,期末试卷不做纯理论与文字考核。

(二)完善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和实验室是推进体育新闻专业改革的基础工程和保障,将实训基地的建设作为重要基础设施来实施,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使得实训基地与实验室在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新闻专业计划建设及升级演播厅(包括录音室)、电视节目编辑实验室、平面排版与设计实验室、摄影实验室、体育主持模拟实验室、新媒体实验室,这六大实验室针对不同课程和实践要求,进行统筹规划,明确功能,同一个实验室能承担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增强学科专业的适应性,提高使用效益。从功能上看演播厅、电视编辑实验室、体育主持实验室将直接服务于电视媒体模块课程包括《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摄像与编辑》、《体育播音主持》等课程,平面排版设计实验室与摄影实验室服务于平面媒体模块课程包括《图片编辑》、《新闻编辑》、《摄影基础》等课程,新媒体实验室服务于新媒体模块课程包括《网页设计与制作》、《新媒体技术与应用》、《新媒体营销》等课程。

同时,实验室与实训基地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加大开放力度,帮助学校及其他专业进行技术培训、会议保障、科研与科技服务等工作,使得实验室成为学校科研发与人才培养的基地,为鼓励、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开放实验,将学生参加开放实验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纳入要求,强化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第二课堂及校内外实习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充分沟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转变为充满活力的开放型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课堂活动将密切结合体育新闻专业的特点,利用体育学院的体育术科项目优势,使得学生深入了解体育运动项目,为今后从事相关项目报道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可以丰富课外生活,加强身体锻炼。第二课堂提供了足球、篮球、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等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在固定时间提供场地,由运动训练专业指导员进行辅导。其次,针对专业技能定期开展各种知识和技能竞赛,如海报设计大赛、报纸版面设计大赛、体育解说员大赛、微电影创作大赛,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校内实践活动,能够对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与锻炼。同时,还与图书馆、大学生体育馆、继续教育学院进行全面合作,建校内实习平台,提供志愿者,新闻宣传等服务。

此外,赛事志愿者活动是长期坚持下来的特色,每年在北京举行的“斯诺克中国赛”、“中国网球公开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羽毛球冠军赛”等国际、国内大型赛事中,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已经成为了固定的志愿者团队,在赛事期间提供了球员接待、赛场服务、票务服务、场地保障服务、媒体服务等工作,在多种志愿者活动中,许多学生通过接触赛事、球员、规则、体育记者,对赛事流程,运动项目,培育兴趣爱好,新闻技能实践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锻炼,已经成为该项赛事的准专家。

在校外实习方面,将实习与社会实践作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来落实,相继与《北京日报》体育部、中央电视台《体育星探》栏目、人民体育出版社、《田径》杂志社、乐视网等 20 余家媒体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

(四)构建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模式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体育新闻专业的毕业设计之前全部为毕业论文的形式,大部分毕业论文更偏向于理论和科研性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与考核明显欠缺。在新版的培养方案中,对毕业设计进行了明确细化,毕业设计可以以毕业论文和毕业作品两种形式来完成,毕业论文对选题、格式规范、研究方法的使用、论据论点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毕业作品可从平面、电视、新媒体三个模块中选择相应的新闻作品做为毕业设计,同时对毕业作品在设计、主题、数量、规范、展示等方面提出要求。

三、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助力实践教学

对学生的教学活动,不能仅停留在传授理论知识体教师,要形成联系实际,以实战出发为指导思想的教学观念,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二)加强教师队伍与专业建设支撑实践教学

教师队伍与专业建设是体育新闻专业的基础工程和根基,对实践教学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逐步整合教师资源形成平面、电视和新媒体三个研究方向,争取每门课程能够由两到三名教师进行讲授互助提高,形成专业强势。

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鼓励教师横跨两个或三个研究方向。每学期对教师要进行单独或集体的专业技能培训,如运动项目知识培训、摄影摄像技术培训、网络技术培训、新媒体行业进展培训、电视包装培训、演播室节目创新、平面创意培训等等,通过各种培训、培养途径,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并对表现出色的教师及实验室进行表彰和奖励。

在教材编写方面,目前已经有两套系列教材,体育新闻传播系列教材及体育新闻实训系列教材,同时对国外体育新闻实务研究的系列著作正在编译中。届时将形成三套系列教材,能够对体育新闻专业实践从理论和实务层面进行指导,并具有一定国际视野。

广泛与校外名师及体育新闻行业工作者合作,通过校内讲座,项目合作,邀请进入课堂教学等环节。

(三)完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护航实践教学

科学管理必须要有规章制度进行保障,为使实践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在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培养方案》的精神下,将逐步修订和制定各门课程的课程要求、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第二课堂管理规定》、《毕业设计工作方案》、《新闻实验中心管理规定》、《新闻实验仪器设备管理规定》、《本科毕业实习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而使实践教学管理更趋于规范化,为实践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提供了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 郭盛,黄刚,王峰.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范文4

对中美记者公众形象调查的研究比较

1.美国记者:更专业更成熟,公信力面临挑战

在美国,近年来,由于受政局变化、传媒集团为了商业利益进行的并购融合以及行业裁员成风的影响,以三大电视网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公信力正在逐年下降,最具代表性的为2006年对弗吉尼亚萨戈煤矿矿难的失实报道,连《纽约时报》这样的世界性大报也未能幸免于难。而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对新闻受众的调查也说明了问题:“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信任美国新闻媒体的报道,美国年轻一代对新闻的关注度也创了历史新低。现在许多美国观众都是通过上网或是收看境外的电视新闻节目(如BBC)来获得新闻信息。”①

2.中国记者:更年轻更活跃,高期望值带来高压力

2007年,《青年记者》杂志联合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的师生组织了“记者公众形象调查”问卷调查。

对于我国公众眼中的记者形象,调查结果显示:71.9%的调查对象认为记者的压力很大、很辛苦;在“对记者危险性”的调查中,有88.4%的调查对象认为记者职业具有危险性。

对“您相信记者的报道吗?”这一问题,则有53.7%的被调查者表示“得看哪家媒体”,表明虽然公众认可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公信力,但是要求标准更高。这与我们刚刚提到的美国知名调查机构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从历史纵向看,无论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总体呈下降趋势。

现状调查分析比较

1.教育背景比较

美国新闻从业者目前的平均年龄是41岁。美国新一代新闻从业人员,入行的学位门槛一直在提高,获得过学士学位及以上的从业人员比例呈递升趋势。2003年的调查显示,美国新闻从业人员有89.3%获得过至少一个学位。美国拥有世界最发达的新闻教育体系,目前近90%有学位的从业人员中,有近一半是新闻或传播专业毕业,这也说明了美国新闻专业向传播学专业扩展的特点。②

在我国,据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2005年的统计:目前我国的新闻记者中,大学本科毕业生最多,为64%;硕士学历者占13%;拥有博士学历的占1%。即拥有学士学位及以上的比例为88%。并且,这支拥有高学历的队伍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尤以20~30岁青年人最多,占29%;此外,这个记者队伍中几乎包括了各个专业的毕业生。

所以,比较来看,美国记者整体的从业年龄更成熟,科班出身者更多,有半数以上都是新闻或传播学专业毕业。并且大部分都拥有学士学位,这要归功于美国推行了近百年的发达的新闻教育;与之相比,我国的记者群体则整体年轻化,学科背景比较多样化,由于近年来我国新闻教育的飞速发展,在拥有高等教育背景的比例上,我国记者与美国同行的比例差距已经大大缩小。

2.行业平均待遇比较

美国报纸一般采用采编与经营相分离的传统。两大系统的薪酬和分配制度一般也不同。美国报社里,编辑记者的收入是固定的。与平时发稿量,报纸当年当月的广告收入一般没有直接关系,也不存在风险奖金。除去那些资深记者和知名记者不谈,美国刚入行的新闻记者的平均年薪约4.36万美元,仍然属于美国中产阶级中收入偏低的一个群体。而且,面临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近年来裁员风潮越来越猛烈。

在中国,通常编辑记者们的主要收入是工资+稿费。2007年8月,据北京太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对平面媒体业所作的一次薪酬福利调查显示,35岁为记者收入的高峰期。在北京的主流媒体中,大多数记者编辑的底薪收入每月在3000~5000元。而高的例如副总编一级的,其月薪则在每月10000元左右。普通的媒体,记者编辑的收入通常在每月2000~3000元左右。报告显示,薪资分布实际上显示了平面媒体的行业特征。新人与老人同在,旧管理与新管理并存。而在主流的大众媒体中,新人和老人的薪资差异很大。至于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薪资待遇更是缺乏统一的标准。

毫无疑问,无论是中国的记者还是美国的记者,所从事的都是一项高压力、高危险的工作。由于待遇与付出失衡,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在我国,如何给与记者群体更多的保障,是媒体长久生存与发展必须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注释:

①《美媒体逐渐丧失公信力 半数人不信任媒体报道》,新华网,2006年1月16日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范文5

我国目前的新闻教育出现了“弱本强末”的态势。过于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德育”。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的新闻学专业在培养模式上都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采、写、编,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方面的培养。其实就新闻学来说,道德的培养才是我们应该抓住的根本。

(一)过于偏重“技能培养”

新闻学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因此,很多高校在制定教育目标的时候都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希望培养出毕业之后到媒体能直接“上手”的人。所以,我们考察一下国内高校的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会发现基本都是要培养前沿的、应用型的人才。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网络刚刚繁盛的时候,就在99级新闻学专业学生中开设了有关于网络传播方向的课程,为网络媒体培养应用人才,同时也培养利用网络技术为新闻媒体工作的人。这在当时国内新闻学专业中是走在前列的。另外,我国其他大学新闻学的培养目标基本都毫不例外地以“技能”培养为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掌握国家政策法规、通晓新技术、精通外语、具有现代管理观念的新一代新闻与传播人才;为国家解决新闻与传播领域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构筑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交流的桥梁。另外,从2004年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也确立了以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新闻专业为核心的教育思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也适应形势调整了培养方案,“试图在双语新闻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研究、网罗人才培养、重大新闻现实问题研究、与业界紧密合作等方面形成特色”。“在长期理性的浸淫下,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以其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的多少。”对新闻学尤其如此。很多高校在培养新闻学人才的时候更多的是强调培养熟练掌握采、写、编、评的技能性人才,而忽视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新闻学毕业生的功利色彩非常严重,尤其是在社会大环境的浸染之下,这些肩负着传播消息、社会守望功能的新闻从业人员却逐渐沦为了只求“自保”,没有社会责任担当的人,甚至很多时候把舆论监督的职责变成对“长官”负责。

(二)不注重新闻学专业学生的道德培养

与只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相对应的就是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开设《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一类的关于职业道德的课程,但是,这门课程的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及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这类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注重培养学生技能的课程。其实,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德育才是最重要的。这么说可能在很很多人看来有失偏颇,但事实确实如此。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采访、写作、编辑这样的技能在参加到新闻实践中之后很快就可以熟练掌握,对于新闻编辑来说,选择新闻稿件、加工新闻稿件、制作新闻标题、组织版面、用方正飞腾进行排版这些工作可以在编辑实践中很快就可以掌握,但是新闻道德却不可以。很多的新闻从业人员在参加到新闻实践工作中之后,面对种种诱惑往往会迷失自己,丧失新闻职业道德。“长期以来,我国习惯于从政治诉求、经济发展、市场需要等功利主义角度出发,追求新闻教育的‘工具理性’与‘社会本位’。”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新闻从业人员在不知不觉地回避新闻从业者的根本职责所在。长期以来,新闻教育中对于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疏忽,使得很多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尤其是在从事职务活动时经常突破起码的社会道德底线,把新闻作为牟利的工具,并以身试法。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错位,是新闻从业人员道德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第一章里关于大学之道的记载也同样适合于现在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的首要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品德、道德,这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新闻学也是如此,在培养技能合格的新闻从业者之前,首先必须要培养品德高尚、至少是品德合格之人。但是,这正是我们目前的新闻教育所缺失的。新闻学专业学生的道德素质不过关,就导致学生在参加到社会实践工作之后,面对种种威胁、诱惑,很容易丧失职业道德甚至是人格。相对于其他的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新闻编辑尤其如此。新闻编辑是媒体的把关人,所以对于编辑的道德有更高的要求。我国第一份政论报刊———《循环日报》的创办者,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王韬早就曾说过编辑人员“非超群绝伦者不得预其列”,编辑人员必须“持论公允,不能挟私泄愤”。这都是对编辑人品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新闻要保证真实和客观,编辑必须做好把关人的工作,编辑必须是人品和文品俱佳的人。所以,在培养新闻编辑的时候,要把“德育”放在首位。

二、以德育为本,培养合格的新闻编辑

面对现在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就业率低下,很多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开始进行新闻教育改革。在就业率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牵引下,几乎所有新闻学专业改革都把改革的目标集中在“技能”培养上———新闻学专业的多面手,但是却忽略了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尤其是新闻编辑最基本的“道德”。毫不讳言,一个新闻编辑即使是具有再好的职业素养,如果道德不合格,也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新闻编辑。其实,新闻工作是边做边学的过程。“新闻实务的技能只能保证你在上班的第一天、第一周有良好的表现,却难以保证你走得更远。”相反,即使新闻实务不过关,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只要虚心好学,最终还是会成为合格的新闻从业者。还是那句话,德育才是根本。所以,最合格的新闻编辑就是道德过关的编辑。培养道德合格的新闻编辑,从根本来说分两方面:

(一)个人品德的修养———人品

做合格新闻编辑之前,先做一个合格的人,即人品必须过关。大学时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必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金钱和责任之间做出正确的抉择。大学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是培养高学历的人、高能力的人,还是培养有责任感的人、人品过关的人呢?人们常说“做事先做人”“三百六十行,德行为先”,这都是对于人品的要求,也是社会对于人的道德方面的要求。可以说,大学培养的不一定都是人才,但最终都能成人。所以大学教育必须反思,对于学校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最高的学历和学位是什么?归根结底两个字:人品。如果一个学校培养的学生是人品、文品俱佳,那么是社会之福;相反,一个学校培养的学生技术和学问都超群,但是人品不好,那往往是社会之祸。新闻媒介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影响力已经被世界所公认。曾经说过:舆论导向正确,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党和人民之祸。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取决于新闻从业人员,更确切地说取决于新闻编辑。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尤其是新闻编辑的人品就显得尤为重要。新闻学专业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品。新闻编辑人品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重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思想道德修养应该是大学的第一门课程,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设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但是都不是很重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觉得这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大学教育的真谛就在于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毕业生。一个道德沦丧的学生只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大学必须要重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把学生的“人品”列入考核的范畴,实行“一票否决制”。我国高校目前对学生的考核基本都是以学习成绩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认为是“不学无术”。对于学生来说,利用成绩来进行考核无可厚非,但是成绩不应该是唯一的标准。一个学生如果人品好、成绩好,那对于社会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但是一个学生如果人品不好而成绩优异,对社会往往是非常大的危害。比如“化学天才”刘招华和陈峰,把自己的天赋用来制作冰毒,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所以,作为学校,在考核学生时不仅要考核成绩,还要把道德列入其考核的一项,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可以实行一票否决制。一票否决,即是如果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人品不合格,即使学生的成绩再好也不能评优、入党甚至毕业。

3.营造以“德”为本的氛围。这不仅是对学校而言,对社会也是如此。目前,我们的学校基本都是以学习成绩或者是技能的高低来判定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或者合格。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是时候往往也看学习成绩,看是否是党员等一些条件,这对于培养人品好的学生是无益的,甚至有的时候还是有害的。导致了部分学生为了期末考试拿到高分,为了入党采取贿赂等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为了培养德行优秀的人才,不仅是学校,全社会都要营造重“德”、敬“德”的良好氛围。

(二)职业道德修养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范文6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学;毕业考核;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4-0117-03

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强实践教学为核心,鉴于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的特点,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教研室近两年开始着手改革,强化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践性,变写论文的单一模式为论文、节目制作、调查报告等多种模式,制定考核规范,对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广播电视人才进行了初步尝试。

一、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

1. 选题盲目,自主选择性不高。毕业论文的选题并没有确立审核这一环节,不少选题缺乏创新;题目过大或过小,学生不好操作。学生选题时没有太多自主性,大多是由指导教师提出建议,学生从中选择相对容易操作的选题。在选题过程中,学生并不了解所选题目基本的过程和要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难被调动。

2. 内容空洞,缺乏实际价值。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易于获得,但由于学生缺乏深入的理论指导,导致大部分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内容脱离实际,实际价值不大;有的论文内容浮夸,缺乏理论分析,仅凭个人喜好分析电视作品。这样一来,论文从内容到研究价值都较为空洞,很难说有什么指导意义。

3. 学生依赖性强,论文原创性差。学生在选题和进行论文写作时过分依赖导师和相关资料,自主性差。个别学生只是把寻找到的资料堆在一起就发给导师,完全依赖导师来选择合适的思路和内容。同时,大多学生依赖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复制、粘贴、修改,使原创性很难保证。

4. 就业对毕业论文的冲击增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寻找工作,或是准备研究生和公务员的考试,认为毕业论文好坏对其找工作影响不大而忙于择业。大多数学生持应付的态度,致使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模式改革实例

1. 提早做好论文、作品和调查报告的选择工作。指导老师要提前布置选择工作,使学生在论文、节目制作、调查报告等多种模式中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学生的选题要求。同时学生也要根据教师建议作出慎重选择。

2. 制定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毕业设计规范。2010年6月人文学院决定开始实行多种毕业模式考核,之后广播电视教研室的有关老师对规范和考核标准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经过学院领导的完善和校领导的审订形成了最终的规范,其中对选题范围和质量、指导职责、过程指导、修改、评阅、答辩、评分、总结等各个环节均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建立了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了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专题片创作的过程中涉及主题构思、文案策划、脚本撰写、拍摄、剪辑等五大板块,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评。相对于传统的论文形式,毕业作品的文案工作并未受到轻视,仅文案部分就包括“导演阐述”“文字稿本”“分镜头脚本”“教师意见”等四部分,工作量不亚于毕业论文。此外,毕业作品的创作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品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都需要毕业生独立完成,这就要求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

3. 指导教师全程跟进,严格把关作品的选题及制作流程。指导毕业作品对于指导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在构思策划阶段,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充分了解并准确把握学生的创作意图是指导老师的第一要务,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学生的创作思路进行准确的指导,对执行的可行性提前做好预期。第二,在分镜头脚本撰写阶段,教师要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的文字格式和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指导学生写出一份成熟规范的脚本,以便于拍摄、剪辑时有规可循。第三,在拍摄阶段主要由学生自行操作,指导教师的任务就是对拍摄的素材从拍摄手法、素材内容、构图角度、景别配置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点评,去粗取精,为后期剪辑保留有效素材,减轻剪辑负担。第四,在剪辑阶段,教师要通过粗剪、精编并多次向学生反馈:内容上,指导学生理顺逻辑关系,合理配置叙事结构;画面上,要求学生对多角度拍摄的镜头有机组合,镜头成组;特技上,点拨学生适当运用剪辑特技,增加画面美感,转场流畅,从而使节目更具整体性。

4. 借助业界力量帮助学生完成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基本集中在校园内进行,导致现有实践作品选题集中在大学生生活、感情等狭窄的范围内,人物形象和文字语言雷同,作品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1]通过学生实习的实践环节可以使学生了解电视台等业界的工作流程,拓宽思路,跳出校园的单一环境,制作出有一定社会责任和现实意义的作品。通过与业界相关传媒机构的联系,还可使学生在制作毕业作品的同时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5. 实验室实行全时制,在工作时间对毕业班学生全面开放。人文学院的实验室从开始建设至今一直秉承着为学生服务、加强学生实践锻炼这一宗旨,除了上课时间,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时间都免费为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非线性编辑室、演播厅里进行自己的创作,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作能力,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提供了方便。2011年和2012年毕业班学生制作节目的考核方式出台后,院实验室对其拍摄和剪辑提供方便,优先满足毕业班学生的制作需要,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效果与分析

总的来说,该毕业考核模式改革还是相当成功的。在现场答辩时,当毕业作品《格桑花开》开始播放,采访同期声和后期配乐以及拍摄者的解说都撼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效果,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将此类毕业考核模式进行下去的决心。不过,由于是初步尝试,缺乏经验,再加上时间仓促,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

1. 确立评价标准,使学生有的放矢,早作准备。由于该毕业考核模式申请于2010年6月才确定通过,而真正的评价标准也是2010年9月份左右才完成,学生选择节目制作的时间非常有限,仅剩半年多的时间,所以学生出于安全可操作的考虑,选择节目制作的比例较小(毕业生45人中仅7人选择)。同时,由于时间紧张,评价标准中有一部分不够妥当,通过此次考核、答辩,指导教师已经很清晰地感觉到需要修正的地方并进行了调整。以后,这种毕业考核模式要在学生上大学二年级分专业时就讲述清楚,同时在专业教学时不断重申评价标准,给学生提出建议,使其有的放矢,早作准备。

2. 从理论评价转变为实践评价。专题片创作的过程中涉及主题构思、文案策划、脚本撰写、拍摄、剪辑五大板块,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评。文案部分包括“导演阐述”“文字稿本”“分镜脚本”“教师意见”等四部分,保证了学生创作的独立性,避免了抄袭现象。作品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既是考核检验,更是锻炼提高。对于作品的评价打分则要区别于以往传统的论文模式,要进行评价角度的转变,变单一的理论学术评价为拍摄、剪辑、制作、写作等综合实际能力的评价。

3. 加强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此次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的作品选题不合适,缺乏思想性,有些则有模仿的痕迹,缺乏个性色彩。这主要是教学过程中实践与理论结合不太完善所导致的。目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专业教学内容已经采取了理论和实验教学相结合,如《电视摄像报道》《非线性编辑》和《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课程,均以2∶1的比例设置理论和实验课程,使学生有了一些实践的经验。但是,有些实验课程仅仅停留在完成理论的补充这一基础任务上,缺乏启发、开拓的作用,创新性更是很难培养。所以,要加强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合,多带领学生拍摄规范的、有水平的电视节目,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4. 解决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缺乏的问题。现阶段学校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科师资在实践教学中缺乏经验也确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与业界的联系,适当地引进有媒体工作经历的媒体从业人员,由他们协助担任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可以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2]另外,学院应多给在校教师提供学习业界专业知识和媒体经验的机会,扩大学院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为专业建设积累必要的资金和宝贵经验,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附:指导实例——《格桑花开》

1. 学生报《格桑花开》选题,感觉很不错,故事性很强。

2. 主题思想和叙事手法,在几个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该选题主题思想上略显稚嫩,不是很平实很客观地去反映这群玉树孩子们的生活常态。而往往正是这种最寻常的生活场景,才是他们生活的最真实体现,也是最感人的。学生在前期策划时,补充了政府领导和汉藏情怀方面的内容,突出了政治性,但由于选题较大,内容欠丰富和集中,因此,难以达到实际的播出效果。

第二,在选择主旨人物时没有主线,范围很宽泛,没有一个核心人物。这对于一个纪录片来说,就相当于一个人没有灵魂,做起来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不会让人有刻骨铭心的印象,所以这位学生只关注一个核心人物——玉树女孩,其他人物只是她的衬托,这样一来,人物会比较有血有肉。如果像学生刚开始定位的那样,采访很多学生,又因为纪录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最后易导致各个角色都有描写,但各个角色均不多的境况,整个纪录片就会很无力。

第三,在拍摄技巧上面对这么多要素,该拍什么不该拍什么,很多情况下,学生把握起来会很难。这就要求他们尽可能地去捕捉那些细节性的画面,真正地用心灵去和孩子们沟通,着力去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的片子看起来才会非常有质感,有力度。

3. 后期剪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这个片子的播出质量。镜头语言的把握、叙述逻辑的运用和节奏的把握,对于阅历尚浅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学生在剪辑时,叙事逻辑性不强,镜头的潜在语言和舆论导向不明确,往往剪辑出来的片子让大家看后没有一个总体上的主旨接收感,不知道到底在说些什么,到底想传达什么。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节奏的控制,画面的长度,景别、镜头长度的选择,包括一些必要的特技处理,甚至再加上现场音响、解说词和音乐的配合所塑造的抒情环境,往往不能和观众自然的情感抒发节奏相配合,要么太长,让人觉得节奏太慢,有些腻烦,要么就太短,没有足够的感情抒发空间去宣泄,这两种都会让人很不舒服。

4. 配音和音乐的运用。一个好的纪录片都有一种统一的风格和情感暗含在里面,纪录片里传出来的各种声音都会影响这种情愫的表达。如果配音和整个纪录片的基调很不搭的话,就像一朵典雅的兰花上叮着的那只苍蝇,让人无心去欣赏,打破了整个画面的美感。音乐更是这样,配乐的感觉不对,整个片子所想抒发的那种情感就会被破坏。因此,在节奏上就应该注意,什么时候播音乐,播什么样的音乐,播多长时间,都应按照片子的叙事节奏来定,在给学生指导时,应进行重点讲解。

参考文献:

[1]雷晓艳.《电视节目主持》课程教学改革的“551”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2]岳筱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11).

The Exploration on Graduation Inspection Pattern of Broadcast Television Journalism Specialty

Yang Lei, Cao Lin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范文7

据中国记协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最近一次的调查,在新闻工作者中,男性占67.1%,女性占32.9%;平均年龄37.4岁,其中,29岁以下占24.6%。

学历:大专以上学历占93.2%,其中,本科学历占53.3%,获硕士、博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的占6.2%;

所学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中91.5%的人所学专业为社会、人文科学,其中,新闻专业(含广播电视专业)占30.6%,外语专业占4.7%,其他文科各专业占56.2%,理工农医占8.4%;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学历状况示意图

职称:正高职称占3.3%,副高职称占18.9%,中级占40.7%;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职称状况示意图

政治面貌:53.1%为中共党员,19%为共青团员;

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资:资深的新闻工作者在我国现有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从事新闻工作的总体平均年资为12年,其中,从事新闻工作11年以上的资深人士占现职新闻工作者总数的48.4%;

工作性质:27.1%的人从事“编辑”工作,15.1%的人从事“采写”工作,30.1%的人为“编采合一”,其他27.7%。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工作性质比例图

我国共有公开发行的报纸1944种,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216座,其中电台294座,无线电视台343座,有线电视台217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287座,教育电视台75座。

我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结构图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范文8

行政助理就像是兢兢业业的管家,可以将企业这个大家庭中杂乱无章的事务管理得井然有序,在各种行政事务方面帮助和服务于公司员工,通过安排主管日程、填写计划列表、处理信息需求、制作数据报告、安排会谈会议、接待客户来访、维护记录管理,完成文件归档等各项工作,从多方面综合性地完成高质量的行政管理工作。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 -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潮州 身材: *** cm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3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行政/人事类:行政助理,人事助理、文秘/文员、 工作年限: 1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XX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深圳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环球互易咨讯集团

起止年月:XX-03 ~ XX-05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计算机业 担任职务: 部门助理 工作描述: 拟写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以及总监的工作报告,协助总监日常业务的展开和进行。统计分公司业绩相关的数据.与公司合作商沟通联系,保证公司部分业务的有效进行。部门费用报销,上交各类内勤工作,向部门和其它部门传达、传递工作信息等,上交业绩日报表,月报表和制作产品培训的PPT。 离职原因: 寻求更好的发展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华南师范大学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 XX-06-01 所学专业一: 商务文秘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XX-06 XX-06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 商务文秘 国家秘书四级证 0719000000446582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优秀 粤语水平: 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XX年在新华通讯社广东分社实习 担任新闻电脑编辑,主要负责每天节目的采编和制作,更新文字新闻和图片新闻,丰富自己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 XX年11月至XX年1月在广州青年报专栏部的广东博学道传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实习 担任记者和助理,主要负责采访各高校的招生就业情况,拟写采访稿。并负责公司日常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充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XX-XX年分别担任系学生会副主席兼学习部部长 负责系活动及晚会的策划,执行, 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拟写活动的计划书和活动的工作总结,从而提高了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XX年担任院学生会秘书部干事 负责活动简讯的撰写,拟写学校刊物的文章和编辑,充分提高了写作能力和编辑能力。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细心谨慎,对工作热情负责,能吃苦耐劳.在新华通讯社广东分社实习,担任新闻信息编辑,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在广东博学道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实习,担任助理的工作,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和有处理文书等行政方面的能力.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范文9

目标、定位以及面临的问题2010-2015年,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及相关领域,掌握新闻基本理论和不同媒体的知识、技能、方法,具有报刊新闻的采写与编辑、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采编、节目和广告的策划与制作、网络多媒体动画及网页制作等能力,能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和相关文化产业中的技能性岗位及一般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岗位,从事新闻采写、采集与编辑、节目策划与制作、网站维护与管理等工作。专业依据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依托报刊(纸质媒体)、广电(电子媒体)、网络(网络媒体)三种媒体,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建了“三技三能三媒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简称333模式。“三技”是指本专业就业所面向的三种媒体的技能,包括报刊媒体工作所需的新闻采写、新闻摄影、版面设计编辑等技能,广电媒体工作所需的新闻摄录、节目策划与制作等技能,网络媒体工作所需的新闻采集、编辑、网页美化、维护等技能。“三能”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三种能力构成了本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该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紧紧依托于三种类型新闻媒体,紧跟媒体报道内容和媒体技术发展,及时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预期依据该模式培养的学生具有的职业能力,除了适应新闻媒体的专业技术工作外,还能适应文化产业公司及其他企业单位相关岗位工作。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很多弊端和问题。“333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从理论上讲,的确顺应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为学生预设了就业宽出口,使学生在校所学几乎到各种文化公司都能找到用武之地。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遵循的是“2+1”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专业学习技能的时间相当有限,当专业追求涵盖面“广”的同时,无法保证学生掌握新闻业务技能的“精”和“尖”,导致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确、就业后职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2展开社会调研

2.1新闻专业人才需求调查

只有正视新闻人才需求的现状,才能够有的放矢,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此,笔者在郑州、开封等地展开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需求问卷调查”,共有100余位媒体从业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他们来自报纸、广播、电视、企事业宣传部门、广告公司、策划公司及影视公司等媒体机构。调查问卷从课程设置、个人素质、职业道德、新闻单位的用人标准、人员引进情况、对高职毕业生的看法、校企合作等方面来设置,以期从调查中分析出媒体对从业人员的素质需求,为新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新闻教研室共收回110份问卷调查,经数据分析,发现以下情况。

2.1.1用人单位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存在差异

在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因地区而异。通常,郑州的媒体对毕业生的学历有着较高要求,要求本科以上学历。郑州以外的地区,新闻单位在学历方面要求则有所降低。在河南省境内,大城市和小城市,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一发现为新闻教研室开拓高职新闻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市场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2.1.2用人单位认为新闻专业毕业生最应具备的素质

接受调查的用人单位对新闻人才的能力要求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其中最受用人单位重视的毕业生能力分别是:综合能力、专业技能、策划与创新能力、敬业精神、表达能力,而理论知识水平的排名则比较靠后。

2.1.3用人单位对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

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报刊电脑编排、摄影、摄像及视频编辑等课程。在调查当中,广大新闻单位没有提出增减意见,但普遍认为核心业务技能的训练不够精深,要对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等技能着重加强训练,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2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课题组对新闻专业已毕业历届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追踪,充分了解学生就业情况。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共有117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非常高,达到97.5%,其中进入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的学生占35.5%,60%的学生进入了企业。真正进入新闻媒体工作的学生比较少,还不到6%,35%的学生是从事和新闻专业相关的文化传播领域工作。只有10%的学生对目前的工作表示“不满意”,剩下90%的学生对目前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和“很满意。”27.5%的学生表示“专业对口,与所学专业联系紧密”,45%的同学表示“有一定联系,但联系不大,偶尔会用到专业知识”,27.5%的表示“毫无联系,基本用不上专业知识”。这和学生的工作领域直接相关,进入媒体和文化传播公司工作的学生,工作和专业的联系较为紧密,而那些其他工作领域的学生则基本用不上专业知识。在“学校开设的专业实训课程是否能满足您目前的岗位需要”这一问题上,32.5%的学生认为“基本满足”,40%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27.5%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差距”。通过对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发现学生对新闻专业的整体教学设计还存在局部不认可的地方,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需要进一步调整和设计,使其充分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3确定新的专业发展方向

经过近两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新闻专业逐渐找准发展定位。结合当前最新的行业发展形势,新闻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聚焦,确定“影像制作”为下一步的专业发展方向。

3.1摄影、摄像及相应的后期制作

技术有广泛的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大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上升,追求精神享受的愿望随之增加,国家也在着力培养人民群众的艺术修养,提高综合艺术素质。摄影、摄像行业是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的朝阳产业,未来行业对摄影、摄像及相应后期制作人才的需求将逐年增加,其中经过正规培训的高端摄影、摄像人才将更加抢手。当前行业人才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行业内就业的专业人才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都很优越。本专业方向的就业适应性也非常广泛,既能让学生在报社、电视台、影像制作部门、广告宣传部门、音像出版部门、影楼、剧组及影视公司从事摄影、摄像工作,又能支持自主创业,打造具备摄影、摄像和后期制作能力的专门应用型人才。

3.2本专业转型存在可实施空间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新闻教研室教师均获得“高级摄影师资格”。面对高职学生就业市场的瞬息万变,教师紧扣市场发展脉搏,积极调整自身的业务发展方向。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培训和行业实践,在提升职业技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摆脱了长久以来教师知识与能力脱节的问题,也为新闻专业向“影像制作”方向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

3.3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向“影像

制作”方向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培养学生媒体应用技能的基础之上,强化摄影、摄像和后期制作能力,建构“目标引领、知识构建、平台孵化、服务保障”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目标引领”指明确培养“精业务、懂媒体、会策划”的创新创业型摄影摄像人才的目标;“知识构建”指构建融合人文学科和新闻传播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课程知识体系;“平台孵化”指搭建孵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梦想平台的“影像传播工作室”;“服务保障”指提供满足学生创新创业需求的教学管理服务和保障。重新确定了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后,教研室基于工作过程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相应的技能要求,进一步设置课程,从而打造全新的课程体系。全部课程和环节对知识、能力、素质进行了结合,既包含体现能力训练为主线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也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开设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职业基础课为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基础;开设摄影、摄像、视频编辑与Photoshop图像处理等职业技能课,培养学生从事摄影、摄像前后期领域及新闻领域的职业能力;开设影像工作室实训、模拟电视节目实训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在职业拓展课程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选修相关课程,课程包括人像摄影、商品摄影、主题微电影策划与制作、网页排版设计、网站运营、商业修图、广告策划与活动营销等,助力学生提升职业能力。此外,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还开设了提升学生个性化素养的选修课体系,包括唐诗宋词与人生、生活中的管理学、历代女性法律地位解读、大学生岗前法律问题、高尚女性的必修课、婚姻爱情与家庭、职业发展中的团队智慧、交友与情商、幸福心理学及大学语文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场适应能力。课程设置与开发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将根据学生的教学反馈和就业市场的反馈,持续不断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

作者:于秀 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范文10

有时候,机会总会在你没有准备的时候悄悄来到你身边,即便你没有任何准备,此时的你只需要抓好机会,尽全力迎接它。就像电视剧《小妇人》里的主人翁说的那样:只要努力就行,只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当我第一次踏进电视台时,根本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三十天里,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一个学习广告专业的朋友介绍我和他一起去电视台做毕业实习。虽然说我的专业似乎和电视台的工作搭不上边,我是学习电影方面的,但是朋友的好意也不能推脱。说干就干,没什么大不了的。熟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豁出去了,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一天去电视台实习,我怀着既激动有有些担忧的心情。之前就听说过很多关于实习的新闻,说他们在单位实习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是整天干着各种各样烦琐的杂活。我担心我会和他们一样。不过我也做了一定的心里准备。不管他们安排我做什么,我都会很乐意去做。毕竟我是来这里学习的,而不是来这里玩的。踏进办公室,我热情的和每个人打招呼。县实施“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建设突破年”,县上依托南梁革命纪念馆这个“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景点”,做大做强红色旅游。电视台特举办了“魅力”栏目。县正在把红色旅游、生态旅游、黄土风情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形式。红色文化已经成为人民的宝贵财富、教育资源和精神遗。我被安排到“魅力”栏目组做编辑与播音工作。到了编辑室,李主任向我介绍了“魅力”栏目组编辑与播音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之后我便开始了我的编辑播音生活了。

虽说第一天到编辑部工作就有同事和我开玩笑说,学电影的怎么来这里当编辑了。但我总是笑着说,来和你们学习啊。我并没有把他们说的话当作是“泼冷水”,相反,他们的幽默风趣倒消释了我心中的陌生感。很快,我便和他们打成一片了。从我决定到电视台实习开始,我就一直坚信那句话——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行。也许经过的专业的编辑训练功底不是太厚实,也许我没有编辑部前辈们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但我依旧相信自己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当我接手第一批新闻稿件时,真是有些忐忑不安,手足无措的感觉。我暗暗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一定能完成。然后我凭着自己之前学过的知识及经验审稿,修改。在这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每次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会虚心的向前辈们请教,学习。他们都能够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的为我解答,向我传授很多经验和知识。经过几次审稿,我发现,新闻工作者除了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很宽的知识面。因为新闻本身就会涉及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决定好好的给自己补补课。每天实习回家后,顾不上一身的疲惫,我就钻进房间,把自己所有的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书全都翻出来,重新温习和学习有关新闻编辑的知识。与此同时,我还坚持每天阅读一定量的新闻及报刊杂志,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我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坚持,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同时也帮助新闻部的记者们修改了很多稿子。当我听到编辑部的主任对我的夸赞时,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的努力和自信,换来了他们对我辛勤工作的肯定。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使我更加努力地投身于这份工作中。

月日至日我跟随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以及县发改局、旅游局、城建局、党史办及南梁、林镇乡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考察延安、重庆、广安等地,实地参观了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及市政规划建设,考察学习外地红色旅游产业开发及市政建设工作。在考察期间,我认真听从电视台领导的安排,精心计划采访,以及摄象等工作。考察回来后,认真地将自己的新闻素材编辑整理,并且于月日第一次站在电视台演播厅,开始主持“魅力”栏目。首播受到了电视台领导的好评。经电视台领导批准,我先后主持“魅力”栏目三期。不同程度上,对我的专业知识以及实习经验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

编辑工作需要激情,耐心和细心。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动力支持你前进。编辑部的工作者闷每天都要争分夺秒地修改、编辑,还要经常加班,有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但我从来没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疲惫和厌烦,他们总是精神饱满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我想,正是这份对工作的激情支持着他们。如果没有激情,他们不可能为此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编辑部的工作既繁琐又枯燥无味,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得静下心来慢慢地阅读稿件。如果没有耐心,他们不可能坐在办公室不厌其烦地工作着。细心同样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新闻播出效果的好坏。哪怕一个字,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会影响到新闻播出的质量。所以,即便他们再累也得提起精神,仔细检查,宁可多看几遍,也不愿意放过一个错误。如果细心。他们不可能做出如此高质量的新闻节目。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地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细心让我们严把每一份稿件,做到精益求精。

在编辑部工作也有很闲的时候。没稿件的时候,编辑们都会看看杂志和报纸打发时间,或是聊聊天,说说笑。而此时,我总会很自觉的地抓紧时间多看看些新闻编辑的书记或是拿出之前改好的稿件,学习和总结一些常见的稿件错误。总之,编辑部是一个既充满欢乐气氛又可以学习和拓展知识面的地方。

实习让我收获了很多,无论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是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这些知识都让我受益非浅。我认识到在学校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多思考,多练习,多听多看。同时要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做任何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范文11

不是我不想实习,而是我的专业想找实习的地方很难,而一般的地方对我的以后工作似乎没有什么关联,所以只闲在学校。

有时候,机会总会在你没有准备的时候悄悄来到你身边,即便你没有任何准备,此时的你只需要抓好机会,尽全力迎接它。只要努力就行,只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当我第一次踏进xx电视台时,根本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三十天里,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一个学习广告专业的朋友介绍我和他一起去xx电视台做毕业实习。虽然说我的专业似乎和电视台的工作搭不上边,我是学习电影方面的,但是朋友的好意也不能推脱。说干就干,没什么大不了的。熟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豁出去了,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一天去电视台实习,我怀着既激动有有些担忧的心情。之前就听说过很多关于实习的新闻,说他们在单位实习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是整天干着各种各样烦琐的杂活。我担心我会和他们一样。不过我也做了一定的心里准备。不管他们安排我做什么,我都会很乐意去做。毕竟我是来这里学习的,而不是来这里玩的。踏进办公室,我热情的和每个人打招呼。xx县实施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建设突破年,县上依托南梁革命纪念馆这个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景点,做大做强红色旅游。xx电视台特举办了魅力xx栏目。xx县正在把红色旅游、生态旅游、黄土风情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xx旅游形式。红色文化已经成为xx人民的宝贵财富、教育资源和精神遗。我被安排到魅力xx栏目组做编辑与播音工作。到了编辑室,李主任向我介绍了魅力xx栏目组编辑与播音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之后我便开始了我的编辑播音生活了。

虽说第一天到编辑部工作就有同事和我开玩笑说,学电影的怎么来这里当编辑了。但我总是笑着说,来和你们学习啊。我并没有把他们说的话当作是泼冷水,相反,他们的幽默风趣倒消释了我心中的陌生感。很快,我便和他们打成一片了。从我决定到电视台实习开始,我就一直坚信那句话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行。也许经过的专业的编辑训练功底不是太厚实,也许我没有编辑部前辈们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但我依旧相信自己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当我接手第一批新闻稿件时,真是有些忐忑不安,手足无措的感觉。我暗暗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一定能完成。然后我凭着自己之前学过的知识及经验审稿,修改。在这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每次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会虚心的向前辈们请教,学习。他们都能够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的为我解答,向我传授很多经验和知识。经过几次审稿,我发现,新闻工作者除了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很宽的知识面。因为新闻本身就会涉及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决定好好的给自己补补课。每天实习回家后,顾不上一身的疲惫,我就钻进房间,把自己所有的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书全都翻出来,重新温习和学习有关新闻编辑的知识。与此同时,我还坚持每天阅读一定量的新闻及报刊杂志,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我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坚持,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同时也帮助新闻部的记者们修改了很多稿子。当我听到编辑部的主任对我的夸赞时,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的努力和自信,换来了他们对我辛勤工作的肯定。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使我更加努力地投身于这份工作中。

编辑工作需要激情,耐心和细心。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动力支持你前进。编辑部的工作者闷每天都要争分夺秒地修改、编辑,还要经常加班,有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但我从来没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疲惫和厌烦,他们总是精神饱满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我想,正是这份对工作的激情支持着他们。如果没有激情,他们不可能为此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

在编辑部工作也有很闲的时候。没稿件的时候,编辑们都会看看杂志和报纸打发时间,或是聊聊天,说说笑。而此时,我总会很自觉的地抓紧时间多看看些新闻编辑的书记或是拿出之前改好的稿件,学习和总结一些常见的稿件错误。总之,编辑部是一个既充满欢乐气氛又可以学习和拓展知识面的地方。

我刚来的那几天,就听到他们在议论,说我是走后门来的或是说编辑部的主任对我很偏心之类的闲话。但我不会把这些话放在心上,我想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尽管他们那样对我,我每天依旧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还常常提前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慢慢地,他们的态度不再冷漠,还常常主动帮助我。我想,人和人之间都应该互相关心、坦诚相待,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打动你身边的人。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被忙碌的生活所忽视了。

时间过得很快,短短的三十天很快就结束了。这些日子里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似乎对这份工作有利感情,对这里热情的人们有了感情,对这里我曾经朝夕相处的一切有了感情,离别之际,心中充满了感激与不舍。

实习让我收获了很多,无论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是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这些知识都让我受益非浅。我认识到在学校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多思考,多练习,多听多看。同时要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做任何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

这一次实习的收获是如此之大,令我有点接受不了,我以为我的实习只是走过场的呢,没想到收获这么大,我为之前没有去实习感到后悔了。可是现在去实习也不是很晚,至少我刚到了实习的收获之大和实习的乐趣。

我在这里也建议所有的大学生都应该出去实习,到社会上见识一下,这样才会意识和体会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改进自己的有了明确的方向了。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范文12

关键词:招聘;B/S;;逻辑层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9-2076-02

毕业生求职与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就业信息,并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向有关单位发出求职信息。从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毕业生求职信息的由学校、网络提供。

在求职毕业生的眼中,通过网络求职具有以下几个其它方式所不能及的作用和优势:信息量大且更新快、招聘网络平台功能强大,提高效率、求职无地域限制、经济实惠。但同时不可避免的虚假信息、通过网络泄露个人资料所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简历投出去就石沉大海给毕业生求职也带来诸多问题。

为了毕业生能更快更好的找到合适的工作,我们将网络招聘同学校就业指导相结合,开发毕业生就业中心网站。通过该平台毕业生可以享受学校相关的就业服务,包括就业信息的提供和就业指导等。

1 系统设计

本系统的服务对象有三类:用人单位,毕业生和校方。用人单位为招聘单位或是用人部门;毕业生为我校应届、往届毕业生;校方即为毕业生所在学校。

对于用人单位所设置的功能包括:1)用户管理:进行用户的登记注册、密码管理、以及企业公开信息的。2)试用阶段:对于各用人单位第一次注册登录后处于试用状态,可以使用系统的各种功能。3)有效阶段:在服务有效期内可以完全使用本系统提供的所有功能。4)过期:当服务到期后系统保留公司或单位的联系方式,但用人单位不能使用其他功能。5)职位管理:进行空缺职位的信息和更新以及修改其中的职位内容、到岗时间、技能要求等。6)简历查询:设置搜索条件进行现有简历库以及毕业生信息库的查询,查找满足职位要求的候选人员。

对于毕业生所设置的功能包括:1)毕业生信息管理:进行毕业生相关信息的注册登记管理以及密码建立,信息查找和修改的管理。2)简历管理:完成求职人员的个人简历信息的输入、保存和更改等。3)职位搜索:按所设置的搜索条件进行符合要求的空缺职位和用人单位进行搜索。同时也可以查询有多少同学关注相同职位。4)职位收藏:对于多个意向职位可以建立个人的职位收藏夹进行保存。5)技能模型:这是专门为IT软件人才设置的功能,求职人员可以充分表述自己的专业技能特长。6)就业信息提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签订就业合同后,毕业生应当提交相应信息以便学校汇总。

对于学校所设置的功能包括:1)毕业生信息管理:对于毕业生提供的信息经行核对,杜绝虚假信息。2)用人单位信息管理:对在系统中注册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核对,杜绝虚假信息。3)招聘信息公告:、更新校内外招聘信息。4)就业指导:提供就业指导信息。5)就业信息统计:统计已就业的毕业生相关。

1.1 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分为三个逻辑层:

Web层:Web层为客户端浏览器提供对应用程序的访问,主要设计用户体验,接受用户输入的数据。

业务层:包含各种业务规则和逻辑的实现。

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为业务层提供数据服务。

数据定义层:这一层主要负责实体的定义,符合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整体结构:如图1。

1.2 系统的功能模块

毕业生就业中心有前台和后部分组成,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系统中主要模块功能:

信息查询:毕业生、用户单位、学校系部用户注册并登录成功后,可根据相关条件对信息进行查询。如毕业生可根据岗位分类、公司名称等条件对招聘信息进行查询。

毕业生信息管理:毕业生用户可以对已注册用户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删除操作,完成用户信息的管理。

管理员信息管理: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添加、删除、修改管理员信息,以达到对管理员进行管理目的。

1.3 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结构由以下9个表组成:

用户信息表(用户ID+用户名+密码+问题+答案+注册时间)

用户角色表(用户ID+角色ID)

新闻表(新闻ID+新闻标题+新闻内容+时间+来源+编辑+点击率)

新闻评论表(评论ID+新闻ID+评论内容+评论时间+用户名)

公告表(公告ID+公告标题+公告内容+来源+时间+点击率)

招聘信息表(招聘ID+招聘名称+招聘内容+时间)

企业招聘表(企业ID+企业名称+性别要求+年龄要求+学历要求+招聘人数+招聘类型+工作地区+有效天数+时间+企业要求+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行业+企业地址+企业邮编+企业联系人+企业电话+企业传真+企业注册资金+省份+企业邮箱+企业主页+企业简介)

简历表(简历ID+用户ID+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日期+政治面貌+身高+健康状况+电话+邮箱+学校+学历+专业+外语+职位+待遇+经历+技能+评价+头象+提交时间)

毕业生信息表(毕业生ID+姓名+系部+专业+班级+性别+入学时间+毕业时间+籍贯+学历+学制+政治面貌+外语等级+特长+主修课程)

2 系统的优点和主要技术

2.1 系统优点

毕业生就业中心系统开发工具选用采用、HTML、Javascript、VBScript、图形编辑与数据库等工具,通过基于WEB服务器访问WEB页面,可以不受地点,时间限制,通过宽带上网或其它上网方式,借助Internet这一强大、方便的工具,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浏览器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2.2 系统数据库访问实现技术

在中数据库的访问可以通过对象模型来实现。对象模型中有五个主要的组件,分别是Connection对象、Command对象、DataAdapter、DataSet以及DataReader。这些组件中负责建立联机和数据操作的部分我们称为数据操作组件(Managed Providers)分别由Connection对象、Command对象、DataAdapter对象以及DataReader对象所组成。数据操作组件最主要是当作DataSet对象以及数据源之间的桥梁,负责将数据源中的数据取出后植入DataSet对象中,以及将数据存回数据源的工作。

在中使用DataAdapter对象来完成数据源以及DataSet之间执行数据传输。DataAdapter对象可以透过Command对象下达命令后,并将取得的数据放入DataSet对象中。这个对象是架构在Command对象上,并提供了许多配合DataSet使用的功能。在毕业生就业中心系统中连接数据库主要代码如下所示:

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

public SQLCommand sql (string sqlstr)

{

String strconn =" server = remote server; user id = admin; password = admin, database = mydata";

SQLConnection sqlcon=new SQLConnection("strconn");

SQLCommand sqlcmd=new SQLCommand(sqlstr,sqlcon);

try{

sqlcon.open();

}

catch(Exception exp){

Console.write(exp.toString());

}

finally{

return sqlcmd;

}

}

3 小结

本文实现的毕业生就业中心系统采用B/S架构,系统使用方便,容易维护。通过本毕业生可以及时准确了解用人单位招聘情况同时帮助高校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LLOYD,DAVID.Integrating reporting services into [J].software tools for the professional programmer,2005,30(2):S1-S5.

[2] REILL Y, forms authentication best practices[J].software tools for the professional programmer,2004,29(2):68-272.

[3]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统计[J].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简报.

[4] 周娟,周尚超.基于JSP和XML的在线裁判系统[M].计算机应用与技术 2009,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