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闻专业毕业

新闻专业毕业

时间:2022-03-08 18:00:16

新闻专业毕业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1

学号:092220070068

专业:新闻学

年级:07级完成日期:2011-3-31

指导教师:黄丹

新闻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2011年2月至3月底两个月时间,我在《石狮侨报》社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谨慎小心。

1实习目的

1.1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1.2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1.3

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实习时间

2011年2月8日-3月31日。早上9点上班到12点,下午2点上班到6点。周三晚上加班,周六停一天,挺轻松了。

3实习地点

福建省石狮市群英北路侨联商厦7楼

4实习单位

《石狮侨报》社。

关于《石狮侨报》,由石狮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石狮侨报社主办,是一份周报,每周三出稿,周四见报,所以,相比日报,就不会那么忙碌与紧张。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也蛮好的,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报社里现在的工作人员将近20人,有采编部、广告部、办公室、美编部等,虽然比不上大报,但也很不错了,而且正在向大报靠近。而我实习的部门就是采编部。

5实习主要内容

5.1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

实习过程中有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当我满怀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刚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一个同事就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答曰新闻学。"你会写稿子吗?写过稿子吗?"看着他那一脸茫然与不屑,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我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看。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工作中领导安排给我的写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务,我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从来不敢马虎。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修改稿件时,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由于住的地方离实习单位比较远,所以每天8点不到就得起床,留给个人支配的时间更少。我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

5.2

实习,就像进了社会大熔炉一般,就算在学校是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社会里自己就像是空气中一粒微小的尘埃,也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两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就业之路做准备,千淘万漉虽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

在我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就听别人说过,这个职业需要很广的交际圈。这次参加实习以后我真正体会这一点。"人不熟,谁会主动给你提供素材啊?!"是啊,朋友圈广,哪里有事哪里就会主动打电话找你,这样就不用担心丢失了大事件。然而要有这样一个成功的朋友圈需要自信、开朗、真挚为基础。我在采访的时候经常会脸红,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这样容易让采访对象产生紧张,影响采访效果。所以接下来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我学过《新闻采访教程》,里面有个引用"事先有研究、有准备,是采访深入、效率高的关键"。在实际采访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访前准备的重要性。无论是哪个记者老师,在出访前必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采访对象。举个例子:3月15号,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时要做这篇稿子的是张记者。但他突然有其他新闻要采,于是叫我去狮城国际广场采访消协现场咨询会。因为接到通知很突然,对这方面的资料没有准备。所以临时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信息,还好在开幕前赶到了现场。现场咨询了很多工作人员,拍了一些照片,拿了很多资料,了解了不少事情。那次采访很成功,有了采访的侧重点,避免了无谓的话题。

5.3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

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我们需要在平淡的事实中挖出吸引眼球的部分,不仅仅要靠平时的磨练,更需要对整个事件的"了如指掌"。况且是周报,无论什么新闻都不能依照日报的样式那么简单,而是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写出深度,写得深刻。

跟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间并不长,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从我个人观点看,我们学生在不断的观察和学习中,发现一个好的新闻素材不难,难的是笔下的功夫。我在和张记者学习写稿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体会:拿个新闻素材改写是很顺手的。然而当我出去采访回来要自己独立写稿的时候,就有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哪些方面是该写进去的重点,哪些方面又是可以舍去的。这是记者的一个"上手慢"问题。所以我觉得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6实习感总结和体会

6.1实习工作的总结

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和滴滴点点的真实和刻骨铭心让自己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知道自己在社会这个大坐标轴上还在原点的左边,需要加大马力才能真正成为原点右边的一份子。

这两个月的实习,我参与了不同的活动,记者采访、写稿、参与策划等,对领域内的各个岗位都有所了解,目的是为了更加了解媒体人。最重要的是真实地感受自己的差距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这次实习,我感受到了压力,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要弥补的东西也不少。

我曾经觉得新闻专业没有什么好学的,尤其疏忽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在我发现其实我们新闻人每做一步,当中都有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影子。而且知识面也是必要的。因为无论是采访,还是采访前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识面和对该行业知识的了解。虽然临时准备很重要,但是也绝对不能忽视平时准备这样的一个积累的过程。

6.2实习工作的体会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从实习的开始到实习的深入,再到实习的结束,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个理想定位,一个今后的计划打算。努力改变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让自己适应,让自己发光。

记者这个行业就像是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很艰苦,奖品再丰厚也只能到了终点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去帮你,是不是能胜利,都是靠你自己。

人生也就是一场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参考文献: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2

一、构建考核体系的核心内容

(一)构建适应媒体发展的课程体系

当前各大媒体都在借助互联网发展自己的业务。新闻传播院校的课程体系也应随着媒体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现代媒体希望新闻院校的毕业生除了掌握基本的新闻技能,还需具备其他学科知识。比如媒体喜欢招收双学位的毕业生或者本科读经济,研究生读新闻学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多学科背景,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新闻敏感性,而且能够使他们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但目前我国高校的部分新闻院系专业课所占比重过大,一般在50%左右甚至有的院系达到总课程量的60%。而这类专业课程有的是互相重复与交叉的。例如,一个新闻专业同时开设了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广播电视史,尽管这些课程都有开设的理由,但如果纳入同一套课程体系,必然会造成专业课程过多。所以精简合并专业课程,使其比重减少就能调整出一些课时开设其他学科课程。新闻教育正在从传统的培养新闻记者的职业性方向,转向更重视各学科的融合。

(二)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

新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反映了一定政党、阶级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认为新闻业务最重要的一个指导思想是摆正政治与技术的位置,反对“技术第一”,采取“政治第一”。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做到知识广博,视野开阔,才能在新闻领域里得心应手。在新闻教育中,专业知识是基础,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是灵魂,良好的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者的基本准则。大家一定记得发生在2007年的“纸包子”事件。当时的北京电视台做了一档名为《透明度》的栏目,栏目组记者以为民工购买早点的名义,要求做早点生意的卫某等人为其做包子,并自带了肉馅,面粉和纸箱,让卫某等人将纸箱经水浸泡后剁碎渗入肉馅从而制成包子,继而拍摄了整个制作过程,事件一经报道便引起了社会的恐慌,我们吃的包子居然有这样做成的。当警务人员将该新闻的虚假性曝光后,北京电视台与该新闻相关的负责人都受到了相应的惩罚。这不仅仅是一种职业道德极其败坏的表现,更是一种因政治觉悟不高而导致的违法行为。这个例子引发了过分强调专业技能而忽视新闻伦理培养的用人模式,势必会造就一批以赚稿费或其他东西为目的的“造假专业户”。

因此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能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承担起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

(三)着力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

十年前,教育部启动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监测结果表明,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会越来越大,尤其是新闻传播类从业者,在外奔波时间多,更需要强健的身体。体育锻炼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重要方式,学院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提出相应的锻炼要求。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可以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新闻传播类学生就业压力大,会产生焦虑、压抑的不良情绪,通过体育锻炼可以转移学生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过激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另外,学院还应配备一名专职教师,在大学生感受困惑、迷茫、痛苦或受到挫折时,帮助其分析产生苦恼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中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并在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等处设立咨询电话和咨询信箱,使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及时得到帮助。

(四)重视学生发展性素质的培育

发展性素质是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基础上提出的。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发展性素质也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发展性素质通常体现为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而创造和实践性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必须通过大量有效的实践训练才能逐步形成。

首先,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校内外媒体社团兼职和各种与专业相关的竞赛。如:主持人比赛、DV大赛和广告大赛等等。

其次,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是企业和高校依托各自资源优势,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建立的合作基地,是高校开展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建立,不仅增强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亦使学生深入企业第一线。

第三,加强与传媒界的合作。学院与媒体建立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对在基地实习的学生,由学院和实习单位双重管理,同时从媒体聘请一批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专业实习是课堂教学的必然延伸,既检查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重要舞台。

二、构建考核体系的评价方式

新闻传播类专业由于其专业性质和就业面向的特殊要求,决定其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专”与“博”相结合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丰厚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无疑会提升学生的职场竞争力。目前高校所采用的综合素质考核体系大多是“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思想评议分+学习成绩分+奖罚分”的操作机制。这种综合测评,大多存在考核评价定性多,定量少的弊端。构建考核体系的评价方式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具体考核过程中,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比较复杂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条件在量化计算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定性描述,必要时对一些特别不容易把握的指标做行为记录,不必给出综合评价,留待社会及用人单位在选才时根据记录做出判断。但在评价时要注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考核评价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通过考核评价激活学生身上的潜力,适时地提升自己。素质教育的评价应成为激励、鼓舞、唤醒每位学生自信心和上进心的最有效手段。

(二)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设置考核评价模块时,采取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相对评价进行的是横向比较,是让学生通过横向比较寻找设定追赶的目标。相对评价重视学生个体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绝对评价进行的是纵向比较,是将学生的考核结果与事先设定的考核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判断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与差距。两者结合不但能使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学生也可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目标,并通过纵向比较产生不懈追求的动力,获得进步的喜悦,消弥横向比较可能产生的不良情绪,真正能在评价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是素质考核的主体,考核评价应立足于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的应该是学生对自己预设目标实现的执行能力,考核的应该是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通过自我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考核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他评是对自评的督促和验证,对评价结果给予反馈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三、构建考核体系的实施方案

构建一个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综合素质考核体系是所有新闻传播类教育工作者所期盼的,它将对新闻传播类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

第一步,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让学生通过横向比较寻找设定追赶的目标,每学期结束后,由学生本人针对自己本学期的情况,对照自我规划,写出书面总结材料,给出自评成绩。进步比较大的可以给予适当奖励。

第二步,成立班级评价小组:各班应由班长和团支书牵头,成立学年综合测评小组。小组成员的名额分配应兼顾班委、非班委成员、团员和非团员成员。测评小组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具体指导下进行本班的综合测评工作。综合测评小组在每学期开学初对上学期本班学生的情况进行测评。学生班级应建立完善的班级档案,采用写实性的做法,把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尽可能全面、详实地记录下来,作为综合测评时的参照依据。

第三步,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辅导员邀请专业教师、宿管教师和其他熟悉学生的教师组成教师评价小组,由教师评价小组给出教师评价。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3

新闻系毕业的学生在工作后多年,大多会有种走上不归路的自我放逐感。当然,前提是他还在媒体圈子里混。我这人并没有多少高瞻远瞩,连当初进新闻系也是在阴差阳错的恍惚中完成。不过在这个准圈子里混了三年,自然也沾染了一些圈子里好大喜功的习气。二零零四年七月,在教二那个明亮教室的讲台上,雷蔚真老师负责代表学院向台下二十五个懒散且孩子气十足的学生宣布你们的实习开始了。我的位置距离雷老师不是很远,在这个重要时刻,雷老的表情被我很不小心但很忠实地记录下来。这是一种复杂的表情,一种过来人的故作镇定和一丝狡诘。台下这批学生的实习以及以后的命运,似乎早已在他的意念之中——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对于实习,台下的学生看起来有很多选择,不过实际上就两种:决定工作的,去央视新闻中心实习,为的是毕业时能在那里留下几个;想考研的,自己找个地方弄份实习鉴定有大红公章就行。我当时就知道这是新闻人的试行放逐,为了见识一下我泱泱大国第一大台的风范,我没多想就选择了前者。于是在七月中旬的一个我被告知我的发配接收地是央视新闻中心部时段一组。

所谓时段一组,就是早间组。所谓早间组,就是夜班。夜班组三班倒,也就是说干一天休息两天。这个待遇很是不错,搞得我上铺的小C很是艳羡。我得以将夜猫子的习性在夜间央视方楼二层发挥得淋漓尽致,白天则回到宿舍蒙头睡觉。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生活实在有悖人性。我现在回忆那段时光,马上感觉有千万个苍蝇瓮地冲进脑袋并将其吞食。人说睫毛长的人爱睡觉,我睫毛长,但根据多年生活经验,我了解自己并不是很嗜睡的人,我能一次性熬个48小时不睡觉,但我却始终没法适应没48小时就要倒一次生物钟的生活。我没有熬过几个班就开始疲倦并开始怠工。到最后虽然我的怠工并没有影响我留下的可能,但几个月下来我欠下的睡眠帐最终让我选择离去。

在早间组值夜班,所谓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其实我是有心睡眠而身不由己啊。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地方台用卫星传送过来的稿子放到对编机上重新一下。这个工作没什么挑战性,因此我的斗志在无用武之地的情境下开始休养生息。说到这里要提醒诸位看官:想做事的兄弟,就找点挑战性的工作,不然斗志会很快消磨光,等哪天你想振作一下都找不到感觉了。我就在那里无意识地消磨着我的斗志。看看HBO的电影,翻翻栏目组的杂志自得其乐。每每自感无聊之时,就开始做起未来的春秋大梦来。我开始规划自己毕业后的生活:钱多,活少,逍遥,有自己时间可以搞点私活。按照这个标准看,央视部的日子也是过得的。只是最终我实在没法忍受那万恶的夜班,只得拜拜了。

在这期间,我还跟CRI的有过一段短暂的邂逅。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她的招聘启事就投了份简历。后来就被通知笔试,然后面试。很轻松的搞定了一切,然后过去上班。主编对我也是颇为照顾,他安排我跟他做头版。在M上我跟他说前辈您要多多照顾我,他回话说没问题你很有灵气。现在想起来,在一个新环境中领导这种赏识还是相当难得的。以后我还碰到过一些领导就没那么好了。于是我又得出个结论:在别人瞧得起你的时候,千万别瞧不起人家,等到你之后被另外的人家瞧不起时,你会很怀念被人瞧得起的时光。这结论对于找工作的人来说很是重要,遗憾的是我当时竟以为有央视的夜班在手,工作便不用发愁,参加CRI的招聘只是练练兵而已。当然,报纸本身有它自己的局限,我知道这个事情做不大。于是带着半分糊涂和半分理智,我向主编提出我要回去考研。主编有些愕然,他肯定明白这是个托辞。当然我也知道在他看来,这无意于一种背叛。在我留下工作证走出CRI的大门一刹那,我有些莫名的怅然,又有点莫名的释然。

这种不痛不痒的日子一晃就是半年,我逐渐从央视夜班的迷梦中苏醒过来。这里只会不定时地发一些钱,没有三保一金且不解决户口。工作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并没什么感受,难道就是央视三天一倒的夜班?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必须要从头开始找工作。我被迫开始照相,做简历,去招聘会,到处乱撞。这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形势并不好,同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我和所有人一样感到彷徨,绝望。而实际上我到底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我心里并没底。直到深圳电视台的出现。我现在已经记不得是怎么得知深圳台招人信息的。在一个阳光有些刺眼的我去中关村陪一个朋友看笔记本,顺便去了趟北大。在一个古色古香的木楼里,我漫不经心地填写了他们发给我的报名表。之后的第二天傍晚,他们通知我去深圳大厦参加笔试面试。我去了,依然是有些漫不经心。试的题很空,什么应具备哪些素质,媒体应该怎么有竞争力之类,都是博士论文的题目。我答起来竟毫无感觉,四道大题竟只用千把字答完了。接着就是面试,HR问我喜欢做哪类新闻,我说做时政类,他说做民生类你干不干。民生?我只在南方周末上看见有个民生版,似乎也有些深度,做起来也应该不难。于是我马上表示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我了解下层人民生活疾苦云云。HR略略点头,跟他旁边两位同伴说还需不需要问其他的,另两位均表示没有问题。临走告别时,一位副考官冲我笑了笑,我知道这应该是个好兆头。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4

c型威客的代表淘智网摘要:我国如何走出当下的金融“寒冬”,农业的基础作用显然不可忽视。而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产业价值,还是“三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成都涉农文化产业发展较具规模,现已摸索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两种模式,本文结合成都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和当下实际情况,旨在为农业 “过冬”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涉农文化产业 成都亮点 产业价值 未来建议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之际,稳定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国内消费,成为决策层维稳中国经济寄予厚望的政策取向之一。这是自1982年以来中央第11次将目光聚焦在“三农”领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除了传统的粮食生产以外,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另一重大途径。

成都市是西部大省四川的省会城市,20xx年人口总数即已超过1249万,位居全国第四,其在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可谓成果显著。据市统计局公布,成都20xx年在遭受地震和金融危机双重冲击之下,前三季度生产总值仍达到了2821亿元,同比增长12.2%。(1)20xx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成都举办,成都市签约项目31个,总金额126.3亿元,占签约总额的57%,充分显示了成都文化产业的辐射力和规模效益,所以成都在文化产业上的实践探索对其他城市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和带动作用。

综合来看,成都在发展涉农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大。

成都有“天府之国”的雅誉,古蜀文明还给她留下了许多传奇人物和故事,而浓郁的川西民俗和客家文化更是为其增添了许多人文沉淀,资源相当丰富。

另一方面,成都的总体消费实力常年位居全国前三甲。而在20xx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均教育、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968元,占整个消费性支出的14.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其城市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国创意产业,预计到2020年,成都城市人口比重将达到64%,庞大的城市人群是涉农文化产业的潜在市场。

二、主题鲜明,涉农文化产业特色较为突出。

成都涉农文化产业围绕“休闲”二字展开,讲究“付费休闲”、“休闲体验”,其特色可归纳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模式”。

“古镇文化”:早在20xx年多媒体创意产业,成都市规划局等部门就完成了《成都市域古镇形态研究及利用》等规划,提出将对大邑悦来古镇、邛崃平乐古镇等10个文化古镇进行保护上海创意产业园,将其打造成为成都周边最具特色的古镇旅游文化风景带。如今“古镇旅游文化”规模已成,十个文化古镇分别寻求自己的营销诉求。如黄龙溪的“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洛带的“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平乐的“茶马古道第一镇”等。古镇的盈利能力不容小觑,如洛带古镇仅在20xx年1至6月份,就接待海内外游客16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超过8000万元。

“农家乐”模式:成都是农家乐的诞生之地,最初只是一些农民利用自家庭院和责任田从事旅游接待活动,以此作为增收手段,大多单打独斗,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经营。在政府的引导下,锦江区农村纳入了统一规划,打出了“五朵金花”的品牌——“花乡农居”、“东篱菊园”、“幸福梅林”、“江家菜地”和“荷塘月色”。“五朵金花”特色各异,但又相互支撑,形成整体联动的文化产业模式。而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农科村,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丰富了农家乐的休闲方式和赢利亮点。在20xx年,农科村旅游收入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2)

三、政府引领到位,企业主体保证产业运作规范。

成都市委、市政府于20xx年就提出和制定了“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先后采取了改革文化体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净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和提高产业服务水平等举措。同时,成都市还打造了一批文化阵地健全、文化生活丰富,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有新提高的文化建设示范乡镇和村,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涉农文化产业市场的发育。(3)如20xx年,全市各区(市)县建立了群众文化辅导员制度,先后对全市1000余名农村业余文艺骨干进行了各类艺术培训,培育了农村文化队伍杨浦创意产业,也为涉农文化产业发展开启了新思路:农民组织了腰鼓队、舞龙队等,活跃于广大乡村。仅20xx年,双流县农村文化队伍就创造产值200多万元,利税超过40万元。(4)

成都市涉农文化产业的开发注重产业运作机制的长效性和职能化。基层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公司,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如洛带古镇,镇政府于20xx年5月1日成立了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成都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一是通过“修旧如旧”,恢复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客家民居;二是积极选择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古镇景区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是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加工、展示、销售、交流与体验;四是抓大项目建设,先后引进新西南艺术陶瓷厂、洛带——女红坊、中国文博公园、“创库”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积极进行资本扩张、扩大企业规模。

四、注重对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探索。

从最初单打独斗、内涵粗糙的早期农家乐到后来“五朵金花”的集群效应;从对10个文化古镇的初步保护到筹划打造“天府30大文化古镇”品牌。成都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精神始终强烈,越来越多的涉农文化产业开始着力摆脱产业模式单一的束缚,着眼于深度化、立体化的产业发展,注重尝试新的产业管理模式、开拓新的涉农文化产业市场。

如洛带镇除客家特色外上海创意产业,还规划4500亩,投资1.86亿元人民币,开发培育自然风光游、农家健身娱乐游等六大系列农业旅游产品;

又如成都首创企业出资编制涉农社区发展规划——“成华区龙潭和成涉农社区新农村建设概念(项目)规划”。此规划由工商企业共同发起杨浦创意产业,聘请专家编制,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以社区生态旅游为方向,建设大型餐饮娱乐休闲中心,同时发展蜀绣等旅游工艺产品生产。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早在20xx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就已为此指明方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建设提出了更加细致合理的规划方案,而且4万亿刺激内需的投资计划更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了战略性的政策倾斜。当前财满街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应敏锐地把握住这个信号,思考如何变危机为契机。

以成都为例创意产业园,笔者认为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涉农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块动起来。在产业发展初期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做好评估规划工作。政府需清楚认识到涉农文化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明确责任,积极鼓励社会办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安排专项部门落实对其的资金、政策等支持。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忽略的,它是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组成,也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反哺”农村,形成与农村基建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例如成都打造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完善的交通体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关村创意产业网,同时也提升了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致富能力。而宏观来看,政府则要调整好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多在东部。而西部蕴藏着丰富的涉农文化资源,却因经济等因素,面临着融资难、消费难的两重难题。所以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给予政策倾斜,在西部建立文化改革试验区,对于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适当放宽资本进入的门槛,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涉农文化产业,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

而从市场来看,目前整个文化产业都欠缺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对于涉农文化产业而言更为突出。很多掌握涉农文化资源的个人或组织未能充分意识到其产业价值,导致“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局面。所以要发展涉农文化产业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还需注意启蒙教育工作,一方面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注重涉农文化产业的培育。此举不仅可以给教育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5

目前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毕业的一个必备条件,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10月11日四川新闻网)

作为新闻系的一名在校学生,笔者初看这则消息时心中不免一喜,要知道毕业论文是令多少本科学生头疼的一件事啊。但细细思量之后,遂发觉此做法不但不是对新闻系学生的一种解放,反而是一种自杀式行为。

川大新闻系主任张小元对于这种改革的理由是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真正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目前的本科论文“太水”,形同鸡肋,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学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那么是不是说因为“三鹿”奶粉有毒,我们就可以说所有的奶粉都有毒而将奶粉这种食品给废弃?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论文“太水”的原因与论文本身有何关系?教育与实践脱节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有论文的存在?这样的理由太可笑了。

并且我们谁也不能保证发表的新闻作品和评论就不“水”。论文之所以“太水”有一方面原因在于如今论文抄袭、造假以及的“”盛行。而新闻作品、评论的写作门槛相对于写论文的门槛更低,要发表这样的作品也不是难事。谁说有的“”出现,就不允许有新闻作品的“”出现呢?又有谁能保证有花钱就能的平台出现,就不允许有相应的发表新闻作品的平台出现呢?

毕业论文也许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也不一定能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毕业论文是一个大学生对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知识最有分量的一个综合体现,是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独到见解。如果说将毕业论文取消,只以发表的新闻作品、评论等作品作为新闻系学生的毕业标准,是不能体现出新闻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特点的,新闻专业的学生也将失去对新闻相关学问的研究能力。

这种做法将新闻教育变为了单纯的新闻实践能力教育,实质上是大力支持了“新闻无学”这种错误的观点,是一个新闻系学者对新闻专业的扼杀。虽然那些非科班出生的其他专业的编辑记者在新闻单位也有做的好的,但他们的“好”仅仅是经验积累的好,操作技术的好。而离开了新闻专业的教育,整个新闻事业将难以进步。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陈力丹教授就说过:“思想和文化积淀,需要高校的熔炼……新闻传播是思想活动,降低到技巧当然也过得去,但难以提升。”中国的新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就全世界而言仍然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我们需要有更多新闻专业的优秀人才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所以说,虽然川大对于新闻教育如何发展进行尝试的精神是十分需要的,但川大的考虑欠妥,这种自杀式的改革是绝不可取的。

稿源:红网 作者:雷绍儒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6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改革 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 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主权、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7

媒体一线从业者专业情况

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与国际接轨,新闻传播工作不断被细分,派生出财经、体育、科教等多个门类,媒体扩张带来的专业细分对新闻专业毕业生来说,既意味着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2006年年末,中央电视台推出2007校园招聘会,招聘全国在校大学毕业生,招聘专业涉及新闻、中文、电视采编、法律等文科类,英语、西班牙语等外语类,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等理工科类和灯光、音频等电视制作类,还有会计、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等经营管理类等二十几个专业。

央视的这次大规模多专业招聘表明,媒体专业的扩张和细分已经开始,而眼下包括媒体和高校新闻类专业在内,都还没有做好相关准备。从媒体的角度看,人才需求专业的增加可以通过扩大专业招聘来应对,对于高校来说,媒体对新闻类专业的常态表现说明,目前高校新闻类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还没有和媒体需求形成有效对接。

高校新闻传播教育问题多多

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脱节。目前,高校新闻教育与一线媒体间缺乏有效对接,高校新闻专业习惯于闭门造车的人才培养,媒体在人才招聘上则另有盘算,这样一来,双方各忙各的,缺乏必要的沟通。一些新闻院系的新闻学教师和新闻教育管理者正在用文学的理念、文学的思维方式来从事新闻学教育,新闻学教育变成了“文学教育”。在一所师范大学新闻系新闻学专业的一份教学方案中,该专业毕业所需学分为163学分。其专业系列课共分为四大系列,其中,中国语言文学系列的应选学分为43学分,占专业系列课的68%,占整个毕业所需学分的26%,其比例不可谓不大。从课程设置来看,新闻以外其他学科的课程只有法律基础和社会学,与其说这种新闻教育是为培养学生“宽厚的科学文化素养”,倒不如说是培养文学基础比较好的新闻人才。②

培养专业过于单一。从职业需求角度看,新闻专业好比教育专业,但是教育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细化到幼教、中教(中教还包括各学科教育)等一系列教育专业。新闻专业现在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新闻专业的大量出现,学科建设与招生计划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出来,而缺乏专业区分度的新闻类专业毕业生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

新闻工作者要成为杂家,记者拿出来要是个哲学家、作家,也要是个公关家。一个记者想要成为杂家,除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外,大学期间的基本素质培养也不能缺少。在大学的新闻教育上,学校和老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做多方面的介绍和培养。新闻需要打破行业限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新闻真实的价值和含金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背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又被称为“合作教育”。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在全世界第一个提出合作教育计划。当时该校的一位工程教授Dr.Herman Schneider认识到他的学生如果缺乏了实践训练就是一个不完整的教育,于是他说服当地雇主,聘请了他的27名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轮流从事不同工作。该项目的成功,为美国其他高校取得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后,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学校采取了合作教育模式。

我国的合作教育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进入90年代后,以全国产学合作教育研究会的成立为标志,产学合作教育进入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实际进行探索的阶段。在十几年的探索中,我国的许多高等职业学校开展了订单式教育的试验,在帮助学生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经验。

新闻传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借鉴高等职业学校的订单式教育模式,对于这一专业来说,对提高学生素质和专业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利于节约人力资源。从媒体的角度来看,根据本单位人才需求,和高校签订“订单合同”,为媒体扩版提供了人才基础。这种计划性的人才培养也强化了媒体的人才战略,把现行的人事招聘制度适当外延,突出了人才培养的提前量,便于人才聘用的透明化管理。

从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来看,签订“订单”后,校方可以根据合同内容安排教学计划,强化教学质量。如果这种培养模式得以推广,那么新闻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很容易被分解掉了,校方和学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前期的教学培养和学习当中,避免了求职压力产生的浮躁情绪,也节约了大四花费在求职投简历的时间和精力,把时间用在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订单式人才培养,其实就是人才市场化的一种高效对接,通过这种对接,供需双方都能找到利益契合点,同时也节省了人才产业链条中的冗余费用,缓解了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

订单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育人单位与用人单位间的合作无疑是双赢的合作。高校作为育人单位,根据媒体需要,采取“订单培养”的方式,有的放矢,培养出媒体所需的新闻工作者。在具体的培养模式中,可以预设以下几种方案。

单一专业对接式培养。2005年6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展“复合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课题研究,课题组挑选出20名文学专业的大三学生,统一选择读取广外大的国际贸易专业,5年之内获得文学和经济学两个学士学位。如果学生顺利毕业,《2l世纪经济报道》报社优先从这些学生中挑选毕业生进报社工作。这种带有实验性质的教学改革开展一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人才培养的深入,首批新闻经济类复合人才就业将不再困扰这批毕业生。这种“3+2”订单培养模式培养的毕业生新闻基础扎实,从事如经济等专业性强的媒体工作更能显现出自己的优势。

嵌合式专业培养。嵌合式专业培养是和单一专业对接式培养相对的一种培养模式。新闻媒体根据人才需求,通过与综合性大学签订订单,确定人才未来专业方向。如: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等理工科类,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通过对学科选定,明确专业培养方向。经过3年时间的专业培养,培养对象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大学4年,设定的课程为新闻专业课,用一到两年时间,把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集中起来,强化新闻专业知识。新闻专业的培养,可以适当突出实践教育,订单单位可以选派首席记者来校讲课,高校引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名记者、名编辑承担教学任务,或者为学生开办热点讲座,是一种有效的培养途径。③这种“3+1(2)”培养模式毕业生专业素质好,就业点分布广泛,复合性强。

嵌合式专业培养的优点是,可以同时为媒体培养多工种新闻工作者,满足综合性新闻媒体对于多专业人才的需要,也为媒体人才梯队建设奠定了基础。

广义的继续教育订单培养。现在是终身学习的时代,媒体从业者的持续充电已经成为业界达成的共识。双方的这种相互对接可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螺旋式前进。

在媒体与高校合作的框架内,对媒体从业者继续教育也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人才教育是终身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从业者需要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新闻素养。从新闻工作的特点来看,新闻从业者欠缺的往往是新闻理论知识整合,缺乏理论指导的新闻从业者,新闻素养的提高就会遇到阻碍,而这正是高校教育的优势。所以媒体与高校间可以以订单的模式,对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重新塑造媒体的人才队伍,这从媒体现有人才结构的情况来看,是现实和可行的,这也为后续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能。

对高等院校而言,订单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而从新闻教育发展和新闻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来看,提高新闻从业者新闻素养,高等院校的新闻传媒教育责无旁贷。而打造有特色和优势的新闻专业,强化新闻人才的专业素质,培养“订单式”新闻传播人才,才是未来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注释:

①王天定:《中国新闻教育中暴露的问题》,《新闻记者》,2006(8)。

②皮传荣:《“文学新闻学”风生水起――新闻学教育正走入误区》,《光明日报》,2006年5月4日。

③田华等:《高校新闻教育如何培养特色人才》,《青年记者》,2006(6)。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8

传媒专业学生就业的泛媒体化,从现实来看,带动了传媒专业学生的就业面更宽,并使得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更多元。这就需要传媒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科建设、思路培养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而面对目前众多的传媒教育院校,国家需要进行宏观的调控和整合,同时也可因势利导引导新闻院校进行科学的自身定位,分类分层分级培养不同类型的传媒人才,满足传媒人才的结构性需求。

一、传媒学科的从业结构变化趋势

在近年高校传媒院校持续增多、新闻类专业学生大幅增长,及传媒业界“有限需求”下,传媒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专业对口进入媒体成为普遍。

广东商学院新闻系05级新闻2班57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报告显示,在大多数媒体缩减招聘名额的大环境下,这些学新闻的学生中仅有7人从事媒体工作,分布在电视台、电台和网络媒体中,纸质媒体仅2人。去年该系新闻专业45名毕业生,1/3的毕业生在网络、报纸和电视台等媒体工作。其他的同学最后更多地选择了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其中有30多人最后选择了在汽车公司、传播公司、合资企业、国企、中小企业等企业工作。

另外一组数据,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在接受媒体访谈中谈到,从毕业生的去向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毕业生实际上最后去媒体工作的也就是60%-70%,其余的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跟传媒相关的公关、营销、推广、宣传等工作。①

传媒学科毕业的大学生相当多的到不了传媒业界工作,而更多的进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并非“无可奈何”的状况。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不同领域都提出对传媒学科背景的需求,比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公关、营销、推广、宣传等工作,就需要具有传媒意识或“一专多能”的传媒人才。广州市外经贸局相关方面负责人在谈到用人思路时提到,广州是高度外向型的城市,无论在对外联系还是把广州推向世界的工作方面,具有传媒意识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都很适用,也因为这一点更愿意招收同等条件下的传媒学科背景毕业生。广州钢铁集团党委宣传部的一名管理层人士介绍,在企业内部刊物和电视台中,骨干力量都是传媒学科背景的学生。

在这种社会需求改变之下,传媒学科学生就业状况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而集中在三大类:一类是适合传媒学科自身发展需求的研究型人才。这类人才需求受近年传媒教育高速发展直至未来良好趋势影响,决定了一大批办有新闻传播院校的高校需要高水平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教学人才,这种需要主要指向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一类是媒介与出版机构需要的传媒业从业者,这类人才需求受媒介的发展速度、媒介总量、规模和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等直接影响;还有一类就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党政机关和企业对宣传、公关人才等单位对传媒学科背景的人才需求。也即三类人才需求走向:传媒界研究型人才、媒体行业的中坚力量和泛媒体行业人才。

二、泛媒体化下的传媒教育模式探讨

“泛媒体化”概念的理解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媒体行业内,媒体数量的不断增多,新媒体类型的不断涌现及其多样化传播媒介和途径,带来的“泛媒体化”;另一种是媒体以外的不同行业,对具有传媒意识或“一专多能”的传媒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推动形成“泛媒体化”从业的新需求。

从现实来看,泛媒体化方面的人才需求将不断增长,意味着传媒学科的毕业生就业面更宽,与之相关的是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更多元。这就要求新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培养思路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就新闻院校本身来看,如何使传媒学科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对这类人才的要求真正对接,成为有待研究的问题。更宏观层面来看,面对目前众多的传媒教育院校,国家需要进行宏观的调控和整合,同时也可因势利导引导新闻院校差异化发展、分类分层分级培养传媒人才的结构性需求:一类是给新闻单位培养适用的新闻人才,一类是给传媒高校或研究机构培养的研究型人才,还有一类是给其他单位培养“泛媒体”人才。所谓泛媒体人才,其实就是指虽不在正式的传媒单位工作,但在与传媒相关的岗位上工作并具备了传媒素养的人才。为高校或研究机构培养的人才要更强调研究能力和学术性,给新闻单位培养的人才要更“专”一些,而给“泛媒体”单位培养的人才可更“杂”一点,因为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泛媒体人员往往是几肩挑,因此尽可能“一专多能”。

其一,探索跨学科合作机制,筑传媒本科教育的“宽基础”。中国的新闻教育沿承了“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美国最初的新闻教育传统。但近年越来越多的新闻实践中已显现出,传媒学科背景的不少学生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后劲不足”、“创新思维不强”等弊病,而难免沦为技术的工匠。

改变这一现状、培养“后劲足”或“一专多能”的传媒人才,就需要在学科建设方面下功夫,推动传媒专业与其他多个学科专业建立选修课程的合作机制,通过这种“刚性”的课程设置,拓宽学生文史哲、自然科学等大类基础的积累,让学生能够在实现“专才”、“泛才”的积累过程中有制度性督促和保障。

传媒本科教育的这种“宽基础”,在促进学生在大众传播领域能获得更广的就业机会方面已有实例。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会长、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沃尔特・克朗凯特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乔・福特(Joe Foote)介绍说,该学院本科和预科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除了做新闻记者外,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公共关系、媒介管理以及与新闻传播相关的领域。这与他们对传媒本科教育的思路有关,该院要求本科学生选修本新闻专业以外课程最低达到80学分,其中人文学科不得少于65学分。②

而无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发展迅速的当今传媒业界,“宽基础”都是传媒教育的必要基础和世界传媒教育发展的趋势。从新闻教育起步最早的美国新闻教育来看,陈昌风曾从美国3类主流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模式中,分别抽取一个院校研究其课程设置、办学方向及特色,其结论为: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从最初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统模式,历经历史变迁,逐渐融入社会科学研究,重视跨学科发展,内容由窄渐宽,培养目标由专才而变为通才。③典型的例证为:19世纪20年代开始,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密苏里式的职业训练模式,其创始人布莱耶(Willard G. Bleyer)认定新闻教育应当包括一整套的知识,应当给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一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他的课程设计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基本蓝本:在四年制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应当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英语等内容。

其二,注重传媒学科的理念培养,提升传媒学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媒介融合成为趋势、新媒体不断涌现及其多样化传播媒介和途径带来的“泛媒体化”的传媒产业现状下,传媒学科毕业生仅仅有“宽基础”还不够,培养学生在对时代认知下的创新精神和理念非常重要。就目前热门的新媒体行业来看,笔者访谈的多家新媒体行业企业反映,目前,行业新媒体发展不缺熟练的IT技术员和成熟的新闻采编人员,他们需要更多的“懂行”人才需要具备几个方面的优势或潜力――新闻资源整合者、技术官僚、公关活动家、市场营销高手。

从契合目前产业发展需求或推动引领产业发展来看,这种“懂行”的人才,不是传统意义上熟练掌握新闻采编技术和新媒体应用技术的人才,而是利用先进理念走市场、推动行业发展的人才,要求应该至少具备五个方面的理念,新闻理念、信息整合理念、技术理念(互联网精神)、经营理念,以及在对传媒时代认知下的创新理念。

这些综合素质,是传媒新时代下产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实际需求。不管是从传统媒体走向新媒体的传媒,还是技术出身的传媒,其从业人员都离不开这几个方面的素质积累。但,这种理念要求不是空头理论家,而是基于“宽基础”之上的不断创新。就当下的教育体系中,在创新最需要的素质如跨领域思维、多元化思维、自我表达、沟通合作等能力的培养方面,国内教育与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以及创新所必备的多元化的能力,具体而言,需要学生丰富的知识积累、多角度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有新闻时代认知能力,有技术思维,有不断更新的创意,以及与人相处合作,管理运营的能力。唯有如此,传媒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甚至推动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其三,推动传媒教育分类分层分级,引导传媒院校差异化发展。传媒学科毕业生难以专业对口进入媒体的普遍现象,与近年高校传媒院校持续增多、新闻类专业学生成倍增长,及传媒业界“有限需求”相关联。在业界“有限需求”的大环境下,许多院校却依然瞄准传媒教育,涉足传媒教育的院校非常多,而且还有继续扩大规模之势,使已经“供大于求”的状况愈加严重。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改变这种盲目发展、同质化追求,而摸索适合自身定位的科学发展模式才是传媒教育持续发展之道。

就目前对传媒人才的三大类走向需求趋势来看,各传媒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基础,围绕“传媒研究型人才、媒体行业的中坚力量和泛媒体行业人才”进行科学定位、特色优势发展。比如,知名度不高的一般院校的传媒专业毕业生,要在新闻单位里找到工作很难。面对这种局面可以进行“泛媒体就业”寻求新的出路,即进入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非传媒单位工作。如进入企业从事内刊、广告策划及文化传播、宣传、新闻管理、新闻发言人、公关等方面的工作。传媒学科的毕业生在这些行业完全用得着,也逐渐受这类用人单位青睐,传媒院校应该在推行“宽基础”、“理念”的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泛媒体”,甚至推动自身形成该类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一些重点新闻院校还应抓住传统优势基础,在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媒体中坚力量方面强化影响力。

在国外,大学有明确的分类、分层和分级,比如社区大学,培养上手快、操作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一些重点大学则培养研究型人才。传媒教育也莫过如此。卡耐基委员会的一项权威性研究报告介绍,美国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分为4类:第一类是综合性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这些院校设有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教育,并专设传媒业研究机构和研究中心。如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印第安那大学、伊利诺伊斯大学的新闻与传播院校。第二类是以传播学研究为特色的传播教育。这类教育很少专业导向,培养传播通才,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传播学院。第三类是专业性研究院。他们以培养记者、编辑、广播专业等人才为主,如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新闻研究院。第四类是只有本科专业的学院和社区学院。设有新闻和传播的课程,规模较小。④但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缺少分类分层分级,专科教育想升格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想升格为研究生教育,为了办学而办学。在当下国内传媒教育院校呈现“千校一面”、“千院一面”的状况下,改变这种结构性不平衡现状,推动传媒教育分类分层分级、引导传媒院校差异化发展,不失为走出困境的一条可行之径。

注释

①《争创传媒行业人才培养典范》,《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8.5

②《美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界限模糊――专访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会长乔・福特》,《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9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新闻教育 供求脱节 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31-02

笔者最近对广州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毕业后到大众媒体从事采编播工作的人数比例仅30.2%①。这说明新闻毕业生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人数比例偏低。这种情况在全国许多新闻专业中同样存在,它凸显当代新闻教育供求脱节的弊病,即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一、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各种问题,是新闻教育供求脱节的原因

具体表现为:

(一)培养目标错位

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大众传媒不再是新闻信息的唯一载体,行行业业都离不开信息的沟通、收集、处理和,制作公司、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均需要新闻人才。笔者通过对广州大学2002到2007级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发现,有51.4%的毕业生从事着非对口但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包括大众媒体的媒介营销,节目制作公司的节目制作和经营,广告公司的广告营销,网站编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宣传、营销策划、信息采写和等等。

传媒领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但许多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依然定位为给传统媒体培养采编播人才,显然不合理。传统大众媒体的发展规模有限,对一般的采编播人才需求已经饱和。现在新闻专业在校人数16万以上,已经超过全国持有记者证的新闻工作者人数,【1】传统媒体已经无法接纳不断扩大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大军。

(二)师资力量不足

新闻专业大规模扩招的同时,办学条件并没有同比例改善,师资力量尤其不足,不仅师资数量上缺乏,而且师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缺乏兼备理论造诣和资深媒体从业经历的教师。我国新闻专业的师资来源无非是:一,从相关专业转行,比如因为开办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从中文等专业转过来;二,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属科班出身。总之,具有媒体从业经历的教师不多。这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不利。虽然学校也意识到实践资历对新闻教育的重要性,也希望从媒体引进人才,但是受到高校的学历要求和待遇问题的瓶颈制约,效果并不理想。

(三)课程体系呆板

某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很有代表性:政治和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占28.8%的学时,占据了学生一二年级的大部分课堂时间;专业类的课程占60.6%的学时,课程多,面面俱到,广而不深;通识类选修课仅占10.6%,课程是规定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寥寥几门,学生并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在这种形式呆板、缺乏人文内涵、缺乏弹性的课程体系下,学生的课外实践和自主学习时间被剥夺,没有发展个人思维、兴趣、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余地。

(四)教学方式陈旧

当前多数新闻专业课程采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授课方式。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的系统传授和形而上的概念阐释,结合少量的案例佐证。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即使把理论的条条框框背得滚瓜烂熟,也可能对真正的新闻专业内涵和实务操作不得要领。新闻传媒的发展日新月异,理论和概念往往滞后而封闭,故其专业教学应该有鲜活生动的现场和实践内容。按部就班、一板一眼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脱离专业实际,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效果可想而知。

(五)实践环节薄弱

新闻教育不能脱离实践,学生的专业实习是教学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施实践环节时候,缺乏有效的机制保证,影响效果。

首先,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时间往往短而零碎,没有和课程内容同步进行,学生对媒体里复杂的工作岗位和流程刚刚看出点门道,实习就结束了;

其次,实习内容无法保证:新闻专业招生数量大,大众媒体无法容纳这么多实习生,许多进不了媒体的学生只能到与专业无关的单位实习,即使进入主流大众媒体,还可能因为岗位上实习生众多,动手和见习机会少而达不到效果。

其三,实习过程管理困难:由于学生人数多,实习地点分散,每个实习单位的工作安排不同,学校很难有效监管。

二、解决思路

笔者认为,要解决供求脱节的问题,应抓住以下几点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一)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从为大众传媒培养人才,转为培养泛媒体人才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在缩小,不仅大众媒体,个人、组织和机构都可以利用网站、论坛、微博、手机等工具消息、阐述观点,这种人人都是媒体的可能性,就是泛媒体化。

在泛媒体化时代,传媒市场竞争激烈,传媒的运营和策划显得比一般采编工作更重要。新闻教育应该适应时代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不再局限于培养大众媒体的采编播人才,而把为节目制作公司、网站、广告公司、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泛媒体培养采编、媒介营销、宣传策划、信息等多层次的人才纳入教学目标。

(二)与媒体联合,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教育机制

新闻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离不开媒体的参与。在美、日、英各国,传媒对新闻教育渗透很深,表现在师资的提供,产学研合作、实践机制的保障等方面上,媒体有着参加新闻教育的自觉和热情。如美国大学的新闻学院中大部分教师是从媒体引进的资深从业人员,密苏里大学和NBC合作建立学生电视台,德国则由媒体企业、社会团体、基金组织等创办公益性新闻学校培养新闻人才。【2】

受此启发,我国许多新闻院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如设法引进资深媒体从业人员,与当地媒体签订协议,建立实习基地。这些改革措施加强了高校和媒体的合作,对高校新闻教育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但是,这些小范围的改革对新闻教育大局的作用有限。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改革措施,与媒体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教育机制,才能让媒体深度参与新闻教育。例如,有关部门从制度层面上制定相应的政策:如把媒体从业经验作为新闻教育工作者的准入条件,要求媒体必须承担新闻人才的实践环节培养的义务,等等。

(三)在校内建立有效的实习基地

很多新闻院系都希望与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但从宏观上看,大众传媒不可能容纳所有的新闻专业学生去实习。因此,新闻院系必须另谋出路,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条件。

如台湾淡江大学的大众传播系和资讯传播系,拥有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淡江电视台、淡江之声电台、淡江时报作为实习基地,学生被吸纳到实习基地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节目制作来获得相应的学分,同时也得到很有价值的专业实践体验。

内地很多大学亦试图通过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学校广播台等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闻实践的机会。但这些实习基地多属于小打小闹,影响力仅限于校园,其运作缺乏有效的专业指导,离专业媒体相去甚远。笔者认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应该向专业化、市场化发展,聘请媒体专家指导,让专业老师参与到每个环节的监控中,以生产专业水准的新闻作品、向社会发行为目标。这样的实习基地才能给予学生真正的专业训练。

(四)建立灵活宽松的培养方案,重视学生专业化知识和人文素养的构建

笔者通过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学历背景调查发现:广东电台新闻中心,毕业于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人员占39%;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和以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毕业于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人员占51%。员工的其它专业来源有中文、经济、政治、计算机、建筑、化学等等②。调查结果证明,在媒体从业人员专业背景呈多元化态势,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或者专业化知识背景的人才更具优势。

因此,在设计培养方案的时候,要减少必修学分数和新闻专业课程数量,留下足够的空间给学生发展专业化的知识,同时把人文素质的培养当作课程体系的一个重点。如,多开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采取大平台的培养方式,让学生大一大二不细分专业,到了高年级学生才决定自己的专业,等等。

(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具体做法有:

1.以案例为中心。新闻专业课程的教学应紧跟新闻前沿变化,把新闻的专业知识渗透在案例的分析讨论中。这种案例不一定是新闻事件,也可能是某一个新闻栏目或者新闻媒体。让学生在近距离观察媒体、学习具体的新闻,而不仅是学习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2.以现场为中心。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带领学生到节目制作现场,观摩、见习、讨论、讲解,让学生获得生动的实践知识。

如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年组织师生到美国去进行大选活动的报道,2012年3月又一次组织学生到缅甸,现场播报选举活动,让学生在新闻现场的学习中获得珍贵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3.以作品为中心。让学生在媒体或者校内实践基地,担任策划、采编、管理等职责,深度参与媒体产品的制作过程,亲身体验新闻实务技能的运用。

如2011年,广州大学新闻学院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学院的硬件条件,与佛山电台合作节目《裸声时代》,一直稳定播出,成为一个很好的教与学的平台。

注释:

①笔者对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2级到2007级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161名毕业生参加。文中提到的相关数据均来自这次调查。

②数据来自笔者2011年7月对广东电台新闻中心69名在职人员以及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和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的143名员工的学历背景的调查统计。

参考文献:

[1]吴廷俊.问题与成绩同行:1978 ~2008中国新闻教育发展研究.新闻大学[J],2009

[2]刘斌.新闻学校:记者培训的重要环节——德国新闻教育见闻.新闻记者[J],2007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10

我们将调查问卷发给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东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共收回有效问卷90份,调查结果如下。

1.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你现在已经找到工作(或读硕读博)了吗?

是92.5% 否7.5%

2.如果已经找到了工作,是在什么单位?

报社29%

广播电视台14.9%

杂志社2%

出版社2%

网站0%

读研11%

高校2%

企业的公关宣传部门19.6%

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17.5%

企业2%

3.如果还没有找到工作,是什么原因?

多数被调查者没有回答此问题,回答者的选择如下:

没有需求单位0%

自己择业要求过高2.5%

没有关系10%

不愿意工作2.5%

4.你班同学中已经找到工作的约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82.5%的被调查者给出的平均百分比为96.86%

另有17.5%的人表示不清楚

5.你外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同学中,就业率大概是多少?

40%的被调查者给出的平均就业率为81.25%

另有57.5%的人表示不清楚

有2.5%的人表示他们的同学都在考研

6.你对当前新闻传播院系的毕业生与媒体单位的需求状况如何表述?

供过于求 70%

供求大致平衡 20%

供小于求 0%

不知道10%

7.你对当前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学质量如何评价?

很高 10% 较高 17.5%

一般 62.5% 不太好 7.5%

很差 2.5%

8.如果让你给你们学校的专业教学质量打分,你会打多少分?

80.24(平均分)

9.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专业,你还会选择新闻传播专业吗?

会 67.5% 不会 32.5%

10.根据你自己的了解,你对新闻单位和新闻从业队伍如何评价?

非常敬业 17.5%

还算尽职 57.5%

不够尽职 15%

形象不太好 7.5%

了解不多 2.5%

11.如果打分的话,你会给新闻从业者打多少分?

73.31(平均分)

12.你对当前传媒业的发展前景如何看?

非常看好 42.5%

一般 55%

不看好 2.5%

调查结果分析:从总体上看,今年新闻学子的就业情况较好,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有92.5%的毕业生已经找到了工作(包括读研在内)。但也不能不看到,这当中有11%的人是以读研代就业的,另有近四成的人去了企业、事业单位的公关宣传部门,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媒体就业,又以报社为主,而前景看好的网站却无人就业,是网站不招新人,还是新闻学子不愿意去,或不符合网站的招聘条件?值得深入调查。

另外,不同的学校,其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大不相同,名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大大好于一般院校。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11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新闻学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Private Colleges' Journalism Specialty

ZHI Hui

(Wuhan Donghu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12)

Abstract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s a complete set of theory of teaching structure and its specific operational mode of teaching activities for journalism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goals. For short established time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single source of funds,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journalism specialty is lack of design in overall, no features, non-security, and the shortage of qualified teachers, which has affected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of talent and restrained the growth of the applied talent. From target, content, guarantee mechanism etc, discuss the method of build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private colleges' journalism specialty.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s; journalism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1 民办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的现状

民办高校建校时间较短,资金来源单一。不少仍然是独立学院,沿用着所依托的公立院校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没有特色,师资力量匮乏,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制约了应用型人才的成长。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整体设计。新闻学专业需要一整套从简入繁、由理及用的实践教学方案,涵盖广博的理论素养的培养及全面而专业的实践技术的训练。 大多数民办高校的新闻学专业也教授采、写、编、评等基本业务,但仅仅是散落于不同学期的几门课程,彼此独立;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案例过于老套,往往新闻写作的课程上完了,学生依然不太会写稿子。有的专业课请的是资深的摄影记者讲授,但由于三本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觉性差,往往让学生出去拍东西,学生随意敷衍,到了最后交几张照片应付差事。学生虽然寒暑假都在外面实习,但由于媒体实习的学生众多,单个学生训练的机会太少,再加上又是三本的学生,带实习的老师也不太重视。

(2)实践教学缺乏保障。新闻采编设备投入成本较高,不少民办高校摄像摄影器材都使用多年,几近淘汰;且数量有限,学生只能分为多个小组轮流使用。硬件设施好一些的学校,有专业的演播厅、摄影棚、编辑室,但是只在上课时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开放,周末及晚上学生都不能使用,学生实训的时间非常有限。实验室的实验员仅限于设备管理和人员登记,工资待遇不如教师,所以即便有操作仪器的能力也不愿意指导学生。学校虽然都签约有实习基地,但可接收的学生一般最多不超过5个,杯水车薪,大部分学生都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学生到毕业时忙于找工作或考研,毕业论文流于形式。

(3)双师型教师匮乏。由于待遇及发展等诸多问题,民办高校“双师型” 教师引进困难。带学生校外实践,涉及交通、安全等诸多问题,待遇低责任大,不少教师只喜欢上理论课。教师的薪酬标准与职称挂钩,教师忙于发论文、搞项目、评职称,疏于顾及自身实践能力的锻炼,几年下来,离媒体行业实际的工作流程越来越远。不少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不稳定,甚至大量依赖“外援”;年青教师生活负担重,私人事情多,对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学习有限。

2 民办高校新闻学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与方法

(1)搭建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对于三本院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定位在理论上要高于高职高专,在实践上要强于公立院校,这决定了民办高校培养的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技术全能”的媒体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要有特色、有目标、有实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三本学生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笔者在此推荐“2+1+1”模式,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应该学会采写编评的基本技巧,在大三期间应该自由选择主攻方向,如果想进网络媒体,则可以选修“网络新闻制作”、“图片与图形后期处理”等课程,并要求考计算机等级证书;如果想进电视媒体,则可以选修“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节目策划”、“电视片头设计”等课程;如果想进广播电台,则可以选修“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音乐欣赏”等课程;想进纸质媒体的学生可以选修“新闻与艺术摄影”、“新闻写作与评论”等课程,时间都在大三上学期,下学期可去相对应的媒体实习,避开暑期的实践高峰,实习实训紧密结合,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四则可以让学生专注于考研或是毕业作品设计,以学生创作的毕业作品代替七拼八凑的毕业(下转第129页)(上接第92页)论文,将是对此实践教学体系的完美收官。民办高校面向市场,应该充分发挥自由创新的优势,敢于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学生成才为目的,以教学改革为契机, 制订新的人才培养计划, 突出实践教学, 开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 确保实践教学水平提高,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构建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包括课内实训、课程实践、综合实践、媒体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学分等环节。课内实训是指在大一期间,所上的“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新闻评论”等课程中,在课堂内完成的基本写作和评论任务;课程实践是指在大二期间,在“新闻摄影”、“新闻编辑”、“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等课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实验室完成的实践任务,主要培训拍摄、后期编辑等实践技能;综合实践是指在“2+1+1”模式中,学生在大三上学期,进一步学习某一方面的媒体从业技能时,所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媒体实习是指大三下学期学生在自主选择的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广告公关公司等单位进行的实践活动;毕业实习是指无意考研的学生为了进入某一媒体从大四上学期就可以在完成相应课程的情况下提前进入媒体实习工作;毕业设计是指学生在大四下学期独立完成的电视片、系列图片、系列广播节目、系列深入报道等作品,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学分是指学生在第二课堂、学术活动、社会知名媒体上发表作品并获奖而获得的学分。各门课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重点,确保学生在环环相扣逐步深入的教学过程中学有所获,实现培养目标。

(3)强健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没有一支年龄、职称、性别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再好的课程体系都要大打折扣。学校应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鼓励理论教学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提供学习机会,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同时,学校可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地开拓实习实践基地,针对三本院校的特点,主攻地市级、区县级媒体,制定相应的实习计划,确保学生在实习中取得实效。最后,要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考核机制,对每个环节的实践都要有严格而规范的实施细则和考评标准,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有章可循;且要改革教师的薪酬体系,提高实践教学指导的相应待遇,激励教师发挥能动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肖娜,赵晓玲.独立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新闻知识,2009(12):77.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12

论文摘要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对新闻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和改革,其中最早出现的是创办于1983年的国际新闻教育模式。本文首先将对我国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一总结回顾,并将探讨国际新闻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从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该模式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将根据上述结果就目前新闻教育模式的发展提出个人的建议。关键词:新闻教育,模式探讨一.引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新闻事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除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外,还出现了卫星电视和网络;不仅有中文媒体,还有外文媒体;有对内报道,也有对外报道。与此同时,媒体新闻报道也日趋专业化,有经济类、科技类、教育类、体育类、文艺类等,有关著述亦越来越多(单承芳,1995,p57)。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新闻报道的专业化促进了我国新闻教育的专业化趋势。有些院校侧重经济类新闻(如上海财经大学),有些则侧重体育类新闻(如上海体育学院);有些侧重广播电视,有些则注重报纸,甚至网络技术。还有些院校依靠外语的优势,创办国际新闻教育,即英语教学+新闻学的模式(郭可,1998)。本文首先将对我国在1983年出现的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一总结回顾。在这之后将探讨国际新闻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并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该模式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将根据上述结果就目前新闻教育模式的发展提出个人的建议。二.我国国际新闻教育为何可称为一种模式我国国际新闻教育创立于1983年,它是在我国新闻教育专业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之所以称它为一种模式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国际新闻教育不是以媒体种类(如报纸、广电、网络)或媒体专业内容(如体育、财经、科教等)来进行分类,而是以新闻学与英语的应用相结合为前提的。第二,国际新闻教育培养的学生决不仅仅是为某一媒体作国际新闻编辑。在过去的十七年中,实践表明:国际新闻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既可以胜任报社工作,也可以到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工作;既可以为中文媒体工作(对内报道),也可以为英文媒体工作(国际报道);不仅可以从事驻外记者工作,也可以从事编辑、摄影、摄像、公关、广告等工作。既可从事财经报道,也可从事体育、文艺、科技、教育新闻的报道。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国际新闻所培养的人才是全方位的。第三.从国际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看,尽管是英语教学+新闻学,但它决不是英语课程和新闻课程的简单混合,而是两者的一种有机结合:即在适当开设有关的英语课程和新闻课程的同时,还聘请外籍教授用英文直接开设新闻学课程;有时还与中国教师一起开课,使中西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郭可,1998)。在过去的十七年中,国际新闻教育已经形成了独有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已实行学分制(尽管还不太完善)。因此,国际新闻教育确已具备了不同于其他专业教育的显著特点,可以概括为一种模式。三.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诞生及发展历程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十七个年头。它的诞生与我国在八十年代初期重视国际报道工作的政策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一项“应急措施”,国际新闻教育旨在培养更多能从事国际报道的新闻从业人员,以期“让世界了解中国”。有人曾把国际新闻教育当时的主要任务概括为:变“六条腿”为“两条腿”,即把原先国外采访时需要记者、翻译和司机三人的局面,变成一名既懂外语,又熟悉新闻业务,还掌握开车等技能的复合型记者。国际新闻教育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复合型新闻教育模式(郭可,1998)。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诞生表明:首先,当时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正逐步把中国从一个信息封闭的社会变为信息开放的社会,希望中国能了解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国。其次,为了能使信息的交流更加畅通,达成了一种共识:首先要克服英语语言的障碍。事实证明: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后来的发展轨迹与我国英文媒体(如中国日报)和从事国际报道的媒体的发展是基本吻合的(郭可,1998)。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创时期(1983-86年):由于得到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各大媒体(如广播电影电视部、新华社)的合作以及北京、上海等一些著名高校领导的重视,国际新闻教育在师资的组合、资金筹措、设备和资料方面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因而很快便在复旦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厦门大学建立起来(郭可,1998)。最早的二批学员不是从高中毕业生当中招收,而是在全国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当中招收的。学员在取得一定的英语水平之后,再到上述各高校进行系统的新闻理论和业务方面的学习。毕业后,取得双学位。这些学员还得到了新闻单位的资助,在这些单位进行为期八个月的实习。通过实习,大批学员都被留在这些媒体,成为媒体的骨干力量,有些则被派往国外,作驻外记者。第二阶段为维持时期(1990-93年):在这一时期,各大新闻媒体停止了对国际新闻教育在资金方面的投入,加上师资匮乏(多数教师出国未归),国际新闻教育教学的规模大幅度减小。有些高校甚至停办了国际新闻教育。招生方式也由原来的从高校英语专业招生改为从高中毕业生当中招生(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人数不断减少,学制由原来的六年改为五年或四年(郭可,1998)。这一时期国际新闻教育可以说是处于自生自灭、摸索前进的时期。第三阶段为发展阶段(93年至今):在这一阶段,国际新闻教育开始走向有序化、正规化。主要表现为:(1)教学体制开始理顺,并逐步实行学分制。既强调了学生的外语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培养知识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外语特色强的新闻人才”的目标(郭可,1998)。(2)国际新闻教育正式被确立为新闻学二级学科下面的三级学科,并建立起固定的教学计划。(3)招生人数逐步扩大,如上外国际新闻系的招生人数由93年的30人已扩大到2000年70人(郭可,1998)。四.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特点在过去的17年中,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种模式,其特点是明显的。首先,它强调通才教育,融合了英语教学和新闻学教学。学员在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又能学到新闻理论和实践知识。这就使得国际新闻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强,且多样化。他们可以选择到电台、电视台、报纸、通讯社和网站工作,也可以到政府部门、公关、广告公司、外资企业、驻外机构工作。以上外新闻系为例,在毕业的近500名学生中,有70%至80%进入了京、沪的各大英文媒体,有的毕业生还成为驻美、西欧、非洲、澳洲的驻外记者。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加强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英语学习是基础,这个基础和能力需要在学校教育中打下坚实的基础。许多毕业生都在毕业后需要使用这种能力,而且在使用中提高。如果基础不牢固,则无从使用,更谈不上提高了。专业学习是学生日后发展的理论框架和基石。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在学校学到的这个框架上添砖加瓦,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所以,国际新闻教育最大的特点体现在于其通才教育。打好英语专业技能的基础,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适当的方法论之后,学员的总体素质和知识水平均得到了提高,同时,择业竞争能力增强了,在新闻界甚至非新闻界选择职业时,都有较大的余地。一位学员在毕业之后进入一家证券交易所作证券分析员。他深有体会地说:“一定要首先学好英语然后再进入证券行业。决不能颠倒过来。证券知识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可以自学,而英语则不行”(张斌,1999/0710)。其次,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符合了我国人才需求的国际化趋势。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需要不仅懂得英语,还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要求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如上文所述,国际新闻教育不以内容为限,广泛涉及经济、金融、财会、教育、科技、文艺等各方面,因而使得学员有机会接触各个知识领域,这就为他们从事这些领域的报道,甚至转入这些领域工作提供了客观条件,再加上他们的英语优势,便很快能与国际惯例接轨。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教育对充实我国国际报道的新闻队伍起到了很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主要英文媒体,如新华社的国际报道部门、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CCTV-9和国际台以及上海等地的一些地方英文媒体中,多数记者(包括驻外记者)、编辑都是国际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有的还走上领导岗位,全面主持工作。例如刚创刊一年的《上海日报》,其70%以上的记者都是国际新闻专业的学员(张慈云,2000/07/20)。五.面临的问题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经过17年的发展,在总体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面临的问题也相当多。上文提到,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英语学习+新闻学。但这一特色是把双刃剑。国际新闻新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亦源于此。国际新闻教育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该模式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方法论上的矛盾。英语学习和新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思维方式完全不同,或者说,各有侧重。英语学习需要死记硬背,要大量的时间去记忆;而新闻学需要有敏捷的思维方式和广泛的兴趣,要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第二,课程内容安排不尽合理。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要求学员既要学好英语,又要学好新闻。这在初期的六年制双学位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目前我国有国际新闻专业的院校都实行了四年制。在与别的专业同样的四年中,既要使英语达到英语专业的水平,同时新闻知识还要达到普通的新闻系学生的水准。这就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整天疲于修课,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往往只顾得上一头。常常是加强了英语语言的学习(因为需要花较多的时间)而忽视了新闻专业,甚至是中文母语的学习。即便学生很努力,也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英语与新闻学之争不仅反映在学生总体的方法论和学习内容上,也反映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由于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国际新闻教育一般由三种类型的教师组成:一类是只教授中文新闻课程(包括技能课,如摄影、摄像等);一类只教英文基础课;还有一类就是用英文教授新闻类课程。在我国,由于新闻与英语分属两个学科,教师在职称评定时便遇到了矛盾:到底是评新闻学还是评英语职称?尽管原则上新闻系的教师应评新闻系职称,但如果学术成果与学科系列不相符合,实际操作就非常困难。事实上,这一矛盾已成为上面前两类教师的学术障碍,也因此成为影响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之一(郭可,1998)。第四.尽管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懂英文,又要懂新闻学,教师待遇却没有明显提高。因此教师队伍流失严重。高质量的教师匮乏,教学投入不够,且教师在外面兼职较普遍,再加上学生不断扩招,教学效果逐年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着国际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发展。第五.由于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教师忙于在外兼职维持生计,极大地减弱了其理论研究能力。国际新闻教育的理论体也因此还未建立起来。所以国际新闻教育要进一步发展还缺乏一种原动力和基石。事实上,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国际新闻教育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1)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较差,书生气十足,或者是心雄手拙:“大事干不来,小事不肯做”。(此话由毕业生说是:“大事不让干,小事不想干”。)(慕滔,1988,p21)。(2)学员(包括有些教师)在学习中只重视内容的完整性,忽视方法的掌握及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另外,使用的教材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师上课满堂灌等,在客观上都使得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个政府应急措施而出现,缺乏长远规划。(2)国际新闻教育作为培养国际报道记者的模式,较多重视实践操作而轻视理论建设。同时,由于思路落后和体制问题,与新闻媒体的实践没有紧密联系。再者,从事国际报道的新闻媒体往往广告收入较少,甚至没有,他们也难以与国际新闻的教学单位联合,进行合作教育。这就造成了国际新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3)由于缺乏理论基石,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始终未能在教学设计、管理和人事体制上理顺新闻与英语两个学科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反,两者的互通性和兼容性均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六.几点建议尽管作为三级学科,“国际新闻教育”已归入“新闻学”,国际新闻教育的特色不仅十分明显,而且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认为,国际新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改革(增加投入和理顺体制在此不列入讨论范围):首先,应明确把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种模式提出来。国际新闻教育的总体思路还是相当可取的,问题在于实际操作。首先明确英语学习与新闻学的关系,确定二者在国际新闻教育中同等重要的作用:但英语是工具性的,不是最终的目标,新闻学是国际新闻教育的重点,也是学员和教师应该注重的方向。从实际操作上来说,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的确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英语要扎实学习,专业不仅要跟上,而且还是今后继续学习的方向。其次,国际新闻教育的改革重点应是教学方法的革新。应该充分认识到,一名优秀的国际新闻工作者绝非是教育殿堂所能够造就的。新闻教育的重点就在于让教育对象明确地知道自身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而不是无视或惧怕这种距离(慕滔,1988,p22),换言之,国际新闻教育应该启发学生去掌握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仅满足于传授一般的知识。教师欲教好,学生欲学好,功夫当在新闻和英语之外,或者应在如何使新闻和英语有机地结合起来。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模式,它所确定的只是一个框架,内容则是多维的,与其他学科有紧密联系的(慕滔,1988,p52)。再者,国际新闻教育应分设相应的专业。可开设新闻学、广告学、广电学、公关学和网络等专业,使得课程体系更趋合理化,减轻学生负担,使它们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学习相应专业,以利于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参考文献1.单承芳(1995冬)我国新闻教育专门化的强劲趋势,新闻大学。2.慕滔(1988春)我国新闻教育模式面临挑战,新闻大学。3.李晓樱(1998)中国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态势与走向,华中理工大学学报。4.张慈云,《上海日报》总编,2000年7月20日采访。5.张斌,上海证券交易所分析员,1999年7月10日采访。6.郭可(1998)浅析我国国际新闻教育的发展和特点,1998年南京全国新闻学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交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