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

时间:2022-05-26 22:26:48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1

[关键词]地方高校 “双师型” 教师队伍

[基金项目]2015年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校企协同背景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386的阶段性成果

2013年6月,由教育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对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了宏观规划,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成为高校新闻院系实施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加强高校新闻院系的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推动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的结合。

那么,针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当前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现状如何?作为地方应用性本科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哪些?是否有可行性的解决办法或途径?这些问题看似操作层面的问题,但如果深入探讨并成功实践,便可形成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问题,成果具有共享性。本文即探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之所以将地方应用型高校纳入本文研究的对象,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2824所本科院校中(源于2015年7月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作者注),绝大多数是应用型高校,同时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和办学层次的限制,在实施卓越新闻人才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供利用的优质资源相对较少,问题或困难也相对集中,更值得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以保证卓越计划的有效普及。

一、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

对于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看法。主要有“双职称型”(也称为“双资质”型)和“双素质型”(也称为“双能力型”)两种说法。“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业界的职称,如在副教授职称外还有“高级记者”、“主任播音员”等职称;“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技能。还有的学者将“双师型”概括为三种:一是“双证书”,既具有相关技术职务,又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二是“双能力”,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三是“双融合”,既强调持有“双证书”,又强调具有“双能力”。

结合我国新闻传媒环境和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我们将“双师型”教师的标准界定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双素质”,既能适应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也能适应媒体的业务活动;第二个层次是“双资质”,它是在第一个层次基础上的提升,即同时获得各自领域里的资格认证,以证明教师的业务水准。

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对国家协同创新战略的积极回应。

2011年4月,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高等学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树立系统的人才培养观念,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协同创新的关键,就是要促进政产学研用等多主体间的深度融合,集中优势力量联合攻关,实现价值再创造。[1]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协同创新主体必须深入融合,合作互补,方可实现协同创新和协同培养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更要引导学生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营造同区域发展相衔接的、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努力实现高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无缝对接,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只有具备了双素质和双师型,才能适应和胜任这一角色。

2.建设“双师型”队伍是实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社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发展靠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就在师资。因此,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的目标是“努力造就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良、作风素质过硬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这也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基本内涵。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主要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而设,如果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教师本身都不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这个培养目标势必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可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教师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并进而影响和决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

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优化高校教师结构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目前,地方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一是“哑铃”状年龄结构,即年轻教师和跨专业的老教师比重过大,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积累的中青年教师比重偏小[2];二是在教师的专业背景上,高校合并、专业扩招的后遗症依然存在:多数教师不具有新闻传播专业背景,多是从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转型而来,学历结构很不合理。[3]三是在年轻教师培养策略上,存在着培养途径单一、培养效果不佳问题。如为了适应传媒技术变革和高校传媒教育改革,大部分高校新闻传媒都是采取培养策略,帮助现有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但都是通过送出去学习、培训和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进行培养,真正到媒体参加业务实训、与行业企业进行横向合作以服务社会的教师少之又少;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跟踪评估机制,教师的培训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年培训人次成为考核评估的重要数据,而培训质量却无人问津。这种师资建设状况与真正的“双师型”队伍的目标要求距离甚远。

真正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就是要广开渠道,多元培养,既要引进和聘用业界的骨干,更要积极创造条件对专职教师进行多途径业务培养。对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已经形成了双师制的传统,教师的构成一是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学者,二是具有业界精英的传媒人士,并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实行分类管理。这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优化教师结构,包括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从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4]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传媒专业 “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思路

建设“双师型”队伍过程中,湖北文理学院新闻系本着培养途径多元化的原则,融合资源,尝试多种途径建设新的教师队伍,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主要途径包括:

1.双向互聘。

这种措施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地方高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实施较多的一种方式。一方面高校从媒体聘请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业务骨干和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和讲座教授,参与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实践指导、教学改革甚至专业建设和项目研发等工作;另一方面,媒体和行业企业聘请高校教师作为业务兼职,如特约评论员、特约记者、频道或节目专家顾问、兼职编导等等,参与到媒体业务实践中。互聘兼职有助于充实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为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2.专职引进。

聘用行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的缺陷在于,一个人“身兼两职”,除非有超强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否则不能胜任兼职。尤其是在媒体压力倍增和高校改革步伐加快的现实环境中,如果没有相应的组织机制和薪酬机制作保障,互聘兼职将仅仅流于形式――一纸兼职聘书、一次业务讲座或者一节勉强的授课。因此,有必要采取更有效、更彻底的方式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即从业界引进业务骨干或者专家,作为专职教师。引进人才严格按照“双素质”要求,不仅有对口的专业,丰富的业务经验和技能,还能将经验和技能深入浅出地传达和传授给学生,以适应高校的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还有一种引进人才是应届研究生,不仅要求品学兼优,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更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经历和高水平的实践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为“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储备力量。

3. 自我培养。

相比前面的两种途径,“自我培养”是通过各种渠道,锻炼专职教师实践能力,打破专职教师专业背景不对口、实践经验欠缺、专业技能匮乏的现状,让“学院派”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过渡转型,这是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除了作为媒体兼职偶尔参与媒体业务活动外,还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利用寒暑假或空挡学期到媒体参加阶段性实训,一般在一个月以上。实训期间,全天候参与媒体业务活动,发表或刊播若干实训作品,以此锻炼业务能力,并将业务经验融入后来的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是鼓励教师或联手或独立作业,产生有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践创新作品。如拿出某个时间段(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承办地方台某档电视节目(最好是周播,以保证质量);创办校园网络电视,模拟地方电视台,进行校园新闻播报;与影视公司合作拍摄电影或者微电影,在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播放,并进行分账合作。如湖北文理学院青年教师李韬创办的自媒体栏目《李韬爆笑生活》,每周上传一期原创短片到视频网站,目前已经上传100多集,有几千万的用户订阅,同时《李韬爆笑生活》还与其他地方台的生活频道签订合作协议,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2014年,由湖北文理学院官博电视编导专业教师蔡青导演的新媒体电影《爱谁谁》由中央6套CCTV《爱电影》栏目及武汉亚格光健康营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于2015年年底的贺岁档全网上线,在爱奇艺上线当天点击率达54万,位居商业电影点播榜前列。

三是鼓励教师与媒体进行科研合作和项目研发,在研发过程中锻炼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如与襄阳广播电视台合作调研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改革创新的策略与路径》,对电视台的王牌节目“今日播报”的收视率进行跟踪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教师走出校门,充分接触与了解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从而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真正提升高校教师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和办学层次的局限,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困难,这些困难有的是客观原因所致,有的是主观因素造成。

首先是教师队伍的结构与质量先天不足。除了前文所讲的年龄结构、专业背景先天性失衡外,还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优质师资匮乏的问题。所谓优质师资是指迫切需要引进、能够胜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相对于传统专业而言,新闻传播类专业比较年轻,高学历人才培养数量相对较少;由于地理位置和办学层次的差异,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才宁愿到一线城市的高职高专或私立高校任教,也不愿意选择三线城市的普通本科高校,导致地方高校多年来人才引进情况不尽理想,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结构性失衡。

其次是可利用的地方优质资源有限。以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为例,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实践的环境大多在地方广播电视台。而绝大多数地方台囿于自身规模和层次,在设备和技术等方面难以企及省台和国家台,高校教师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实训,其质量和规格难以达到高水准。同样,一个地方电视台业务骨干的素养一般与更高级别媒体的业务骨干素养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地方高校无论作为兼职还是全职引进,在某种程度上都无法真正实现优质师资。

再次是双师型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缺乏。双师型队伍建设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才能够让建设措施落在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如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甚至敦促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发展,规定时间和比例敦促新闻院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进度、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各种渠道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双师”素养;通过制定教师职称晋升与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分类评审和综合考核评价;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成效显著的“双师型”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如“双师型教师办公室”,有序规划和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

但现实中,以上保障机制和措施在地方高校中几乎没有:学校没有相应的政策敦促教师进行实训,也没有对应的文件核算实训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工作量,更没有相应的经费解决教师实训过程中的开支。几乎所有老师都迫于完成学校规定的年度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而成为上课机器,写一些毫无实践价值和理论创新的学术论文。保障机制的匮乏,使得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成为空中楼阁。

当然,也有的学校比较重视专业教师的业务实训,能够充分利用地方优质资源进行多元化培养;也比较重视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但是却缺乏对教师实训成效和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估体系,存在注重过程却轻视结果的问题,这种仅仅依靠个人自律自觉的“培养”状态势必影响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教育之本在于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的水平,教师的品质决定了学生的规格。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建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健全完善的课程体系。从这个角度上讲,作为新闻传媒人才的制造工厂,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建立,首在师资”[5]。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口号已经提出了好几年,但是成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熟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并不多见。一个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观念的转变、方式的创新、力度的加大和政策的支持等。针对地方性高校而言,由于受地理位置、办学层次和媒体资源的限制,新闻传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更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劲:《协同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贺萍:《探析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知识经济》2016年第3期

[3]姜小凌:《湖北省省属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分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

[4]林杏花:《国外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及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第3期.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2

新闻界使用职业化概念,一般会包括几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某些人在社会中专门从事新闻报道活动,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这与教师以教授学生为职业并以此谋生、医生治病救人并以此谋生相似。二是指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具有专业的新闻知识与技能,并通过这些专业素质得以成为其他人群不可替代者。三是职业化的新闻人,应该具有新闻职业所必须具有的意识、习惯、文化、道德、操守等等符合社会对于这个特定职业要求的特性。例如恪守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不以报道谋私、新闻报道的传播质量要达到受众所期待的标准――例如时效性、信息量、媒介工具使用、传播效果等等。

新闻人职业化的形成,是伴随着新闻事业和新闻媒介技术的进步而形成的,也是社会对新闻职业活动提出的新要求所致,是新闻职业群体不断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

【喉舌】喉舌,在生理学上的原意,不用多解释,在社会语义的层面上,约定俗成的意思是说话和表达。喉舌在新闻领域的运用,普遍理解为代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者集团通过新闻媒体及媒体人员信息和表达看法,并且力求让这些信息和看法成为受众的思想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力求贯彻到他们的价值选择行动当中去。在传统的无产阶级理论中关于“宣传鼓动”的概念使用十分广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喉舌就是“宣传鼓动”的通俗形象的表达。

喉舌的概念,虽然通常是指新闻媒体的性质和传播的方式,但在一定的语境之下,也可以专指媒体人员的性质和传播的方式。例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新闻媒体是”。“党报记者是”。当然,也有媒体是群众的喉舌百姓的喉舌的说法。但在新闻界,喉舌似乎更多的是指体现新闻媒体的所有者的意见和倾向,也就是体现话语权的执行者的角色,而并非原创者的角色。

朱基1998年给中央电视台的题词是:“群众喉舌,舆论监督,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如果从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新闻工作的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来看,把“喉舌”和群众结合起来,把新闻媒体定位于“群众喉舌”,也是恰如其分的。

【无冕之王】无冕之王和喉舌一样,同属于比喻。比喻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但是其内涵和外延往往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无冕之王现在成为新闻记者的专有代称名词了。

为什么全世界都公认为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这和记者的职业性质有密切的关系。按照西方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新闻记者是一种社会权利的体现者,这种权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话语权”,不是絮絮的私语,而是代表公众的表达。记者有传递信息和表达意见的极大权利,而又没有行政官职意义上的名分和权力,因此就被视为无冕之王。

在有的情况下,无冕之王甚至可以决定有冕之王的命运。例如美国轰动一时的“水门事件”中,《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引发了尼克松总统的辞职。在中国,对于记者是无冕之王一直是有明显体现的,特别表现在权威媒体记者的典型报道和舆论监督报道两个方面。由于批评报道的威慑作用,社会上还流传了“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说法,这也是对无冕之王的一种民间描述。

【社区记者】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名词,原意是指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的社会区域。目前媒体使用的社区概念和社会学中的社区概念不尽相同。媒体使用的社区概念,一般是指城市里的某些大型住宅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里的大型住宅社区逐渐增加,社区的人口集中、设施齐全,根据不同的居民成分,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构成一个小型的社会。既然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当然会受到媒体的关注,社区居民也有自己相应的信息消费的需求,例如喜欢看什么电视频道、喜欢订阅什么报纸等等。针对社区的文化和新闻信息需要,许多媒体开辟了社区专版、频道等等,特别是面向市场的报纸和都市频道,更是依托于社区提供服务,推销自己的新闻产品。在这种背景之下,专门针对社区从事采访报道的记者也就应运而生。

社区记者基本属于社会生活类记者,贴近和反映社区居民的生活,但社区记者并不仅仅为某社区服务,也同时向社区之外的受众传递城市社区的各种信息,例如治安信息、就业信息、消费信息、房产信息等等。社区记者一般出现在较大的城市和较大的媒体。

【战地记者】战地记者,顾名思义就是在战争地带进行采访报道的记者。这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名词。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曾经担任过战地记者,例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在古巴、印度等担任战地记者,采写了大量战争报道。著名作家海明威,也曾是战地记者,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闻报道。

战地记者与普通记者在职业上具有共同性,就是采访报道新闻,但也有鲜明的特点。战地记者是在十分危险的环境中采访报道战争和与战争有关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工作环境艰苦、危险、困难和种种条件的限制,因此,对于记者综合素质的要求非常高。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闻专业素质,例如责任感、新闻敏感、采访技巧、写作方法、行动和通讯能力等等。二是战场所需要的军事化的素质,例如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勇于牺牲的精神,以及对于战争和军事问题的透彻理解和把握。

战地记者的构成并非一成不变的,无论擅长从事什么新闻报道的记者,一旦进入战争的实地报道领域,就自然成为战地记者。根据目前的情况变化,大的世界性战争并未发生,但局部战争、冲突、骚乱时有出现,新闻记者经常会到现场进行采访报道,也具有与战地记者相仿的工作性质和职业要求。

【职业记者】职业记者是以新闻采访报道为职业的新闻记者,相对于业余采访新闻报道的人而言。职业记者有很悠久的历史,是为了适应早期报纸出版的正规化、定期化的要求而产生的。报纸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专门从事新闻报道相关工作的人员,以及由这些专门人员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

职业记者所需的新闻工作素质和技术,是随时代而发展的,后来由于新闻媒体的增加,记者队伍的扩大,又产生了专门的大学新闻专业教育,培养职业记者。但是,由于新闻报道对于社会阅历和实践的特殊要求,媒体仍然是培养记者的主要阵地。

在发展中,职业记者也由开始的综合记者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例如出现了专门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等等各个专业方向的记者。在不同传播介质的媒体,还有特殊的要求,例如电视媒体的摄像、主持、播音等等。

【通讯员】通讯员一般是指新闻媒体专门组织起来的为媒体提供新闻信息和报道的人士。通讯员根据媒体的性质分布在一定的领域,例如《健康报》的通讯员主要分布在医疗系统。通讯员的称谓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媒体,会有所变化。例如,都市类报纸和频道一般将提供信息的人称为“报料人”或者“新闻线人”。而机关报性质的媒体,则一直沿用通讯员的称谓。

市场类媒体的报料人和机关报通讯员的来源,也有所不同,市场类媒体的报料人一般分散在社会读者当中,而机关报的通讯员则主要分布在各地的宣传机关和媒体。市场类媒体一般根据报料人提供的信息的新闻价值给予经济报酬,而机关报性质的媒体一般不采用有偿服务方式,而是作为各级宣传机关的一项日常工作。

通讯员一般会更多地参与到新闻的采访写作过程,而报料人一般不会参与采访写作过程。在提供的信息类型方面,报料人和通讯员也有很大的不同,报料人一般是根据市场类媒体的要求,提供以社会新闻为主的具有可读性和为大众关注的信息。而机关报的通讯员则根据媒体的要求,提供反映当地党政机关中心工作及典型经验和人物事件的信息。

【卧底记者】卧底本来是一个罪案侦查中的术语。记者卧底采访是指为了某种特定的采访任务,记者参与到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社会活动中去,暗中搜集新闻素材用于公开报道的一种新闻采访工作状态。

在新闻媒体,并没有固定的卧底记者职位,一般被视为一种采访状态和方式。卧底记者出现的原因在于,在某些敏感新闻当中,如果记者以公开身份进行采访,会受到当事人的拒绝,甚至会发生危险。为了获取某些关键证据,记者就采用改变身份的方式进行搜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目前,卧底采访已经成为一些媒体常用的办法,央视《经济半小时》曾经报道过记者卧底配合公安部门侦破重大“花边假币”案。不久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卧底揭露南宁传销内幕、亲历千人聚餐壮观场面等等。

【新闻民工】新闻民工是借用民工一词,形容某些记者的生存和工作状态的调侃性用语。随着近年来媒体的发展,对于新闻工作者的需求急剧增加,加之媒体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媒体,一般都采用全员聘用制的方式招聘记者编辑等新闻工作者,有别于传统体制的“铁饭碗”、“终身制”,以增强活力。但是,由于有些媒体用人制度不完善,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劳动保障做得不够好,使得一部分新闻工作者感到缺乏有力的保障和安全感,就借用早已存在的民工一词,冠以新闻二字,组合成新闻民工一词,在网上和私下表达某种忧虑。

【新闻线人】新闻线人,又称眼线,最早是都市类报纸借鉴罪案侦探线人而对以隐蔽形式提供新闻线索的人士的称谓。其基本职能与通讯员有共同之处,主要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承担与媒体的信息沟通作用,但是更强调隐蔽性。

目前,一般市场类媒体愿意在一些新闻高发领域和机构里设置新闻线人,以及时获取新闻线索。新闻线人一般采用隐蔽的方式提供新闻线索,这是与通讯员的不同之处。有的媒体将新闻线人称之为“信息员”、“情报员”等等,其实名称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其实质:公开还是隐蔽、提供信息的出发点、获取报酬渠道。目前,已经出现新闻线人职业化的趋势。

【职业报料者】报料是一个娱乐新闻常用的名词。通常是指有人将名人的行踪和奇闻异事等等披露出来,进行炒作,引起轰动效应。职业报料者,也是随着媒体的市场化进程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它的主要特征就是有专门的人士来提供新闻线索,并以此为职业,从媒体获取报酬。职业报料者的活动往往并非个人行为,而是可能有一个组织在搜集一定范围的新闻线索,以弥补新闻媒体新闻触角的狭隘。因为新闻线索大量地存在于民间,只要有人有意识地打听和搜集,即使不是职业新闻记者,也有可能获取到有价值的线索或者信息。

现在,很多媒体都开通了“热线电话”等等信息平台,而且依托这类信息平台以及私人关系逐步形成了一个报料者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人,也逐渐熟悉了相关媒体的新闻信息需求,加之可以从媒体获取报酬,这种在媒体市场化背景之下双方的利益需要,就有力地助推了职业报料者的产生。一些职业报料者往往周旋于不同的媒体之间,持所谓的“猛料”待价而沽。

【讲故事】讲故事,一般是指增强新闻报道的故事性和可读性,也就是在新闻事实当中尽量发掘其故事性因素,以此吸引受众。讲故事也叫故事化,最早是市场类报纸为了提升媒体的可读性和市场效应而创的,后来逐步被新闻界所接受。大学新闻教育在坚持比较严肃的新闻采写传统的同时,也对讲故事一类比较生动形象的新闻表现方式表示出很大的兴趣。

讲故事的新闻,比较多地体现在社会新闻当中,由于社会新闻本身所具有的情节离奇、易传易记、生动形象等等因素,使得社会新闻天然就具有故事性。这种故事性新闻,被早期的都市报发现,并大力突出,采用新闻追踪等等接近章回小说的形式,使得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大为增加,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毋庸讳言,新闻报道在讲故事的同时,也有走偏方向的趋势,一些媒体和记者,为了突出故事性,任意扭曲新闻事实的真相,有的更是直接制造了具有轰动效应的假新闻。例如子虚乌有的某某明星结婚、巨蟒吞噬士兵等等。这些杜撰的消息,故事性一般都比较强,但是新闻的真实性完全丧失了。

【新闻敏感】新闻敏感一般是指对于新闻事实的感知度和敏感性。由于新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这种事实必须经过人的意识的感知和判断,才能成为新闻报道的材料,从人的心理规律来看,人对于客观世界的感知,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后天的教育和习惯,包括专业素养。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新闻敏感是一种基本的职业敏感,就像医生对于疾病的敏感、警察对于犯罪的敏感、厨师对于口味的敏感一样。新闻敏感对于不同的媒体记者和不同国家的媒体记者又是存在差异的。例如青年报和老年报、机关报和市场报的记者的新闻敏感、中国记者和美国记者的新闻敏感是有所不同的。

新闻敏感除了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基本认知本能之外,主要来源于学习和实践。接受新闻专业知识的教育,在新闻媒体从事新闻实践,是增强新闻敏感的主要途径。近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新闻实践的重要性,倾向于认为新闻敏感,更多地是从新闻实践当中得来,而不是从书本和黑板上得来。

【细节】细节一般是指事物貌似琐细而事关重大、虽非恢弘显著却形象生动,一旦描摹表现出来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部分。在文学创作中,细节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但在新闻报道当中,由于新闻的基本表述特点是简洁明了,细节的地位似乎就不如在文学中高。不过,除了简单的依靠概述即可表达清楚的消息体裁之外,细节对于新闻叙事的可读性、形象性、生动性等等,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新闻界,在报道较为细致或者复杂的新闻之时,普遍会将新闻事实的细节充分地展现出来,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这就要求在新闻的形象和现场等方面,画龙点睛地表现其细节。例如,报道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恐怕没有比利用飞机撞毁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一瞬间腾起火光的现场细节更具有表现力的了,有的媒体在电视和文字报道中,突出了当时在现场的民众惊恐的眼神和夺路狂奔的现场细节,如果没有这些新闻细节,9・11事件的报道肯定会减弱效果。

【职业责任】职业责任一般是指各种不同职业的人士,都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也就是服务于社会和公众的责任。比如教师要承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职业责任,医生要承担救死扶伤的职业责任,警察要承担执行法律的社会责任。对于社会管理者――官员,国家还专门制定了“问责制”,即追究失职的责任人。

职业责任对于新闻媒体人员来说,具有行业特色,这主要体现在对其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和表达的观点负有相应的责任。业界对于新闻媒体人员有一些明确要求,例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实行舆论监督,报道新闻和发表言论要对国家和公众负责,及时传递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信息,反馈公众对于法规政策的意见和建议,等等。其中包括违反新闻纪律和新闻基本原则所要承担的责任,等等。

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做出规定,今后凡是报道假新闻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媒体,总编辑要向公众做检讨。新闻媒体人员的职业责任,和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基本上是吻合的,只不过更强调个人的自律和道德因素。

【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一般指从业人员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包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以及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通常表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自律或者软性制约,而非强制性规范。由于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就产生了不同的职业规范和要求,例如教师不能误人子弟、医生不能见死不救、警察不能徇私枉法等等。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将制约规范的重点放在:必须忠实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能出于各种目的杜撰假新闻。不能利用新闻记者和新闻媒体新闻信息的便利条件谋取私利,例如山西矿难死人事件中,有记者领“封口费”,“有偿不闻”,受到公众和社会的严厉批评。在当前社会风气受到钱权交易侵蚀的背景之下,在新闻活动中坚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就显得更加必要。

【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应该是表达某种状态和情景下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处境、人的命运、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人文”的概念一般认为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由于翻译的关系,“人文”的定义具有一定的漂移性,它与“人道”、“人文主义”、“人文思想”有近似的意思。基本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民本”思想相当。特别是在新闻界,一般都具有约定俗成的理解,如果用中国风格的语言来表述,可以理解为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正在成为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职业行为的思想指南。一方面,这是由于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世界观是建立在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也由于新闻传播的宗旨和终极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关心人的生存状态特别是最新的生存变化,提供最新的事实和环境变动的信息,并以此改善人的处境和命运。所以,人文关怀正在成为新闻界的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念。虽然其表述方式和较早的提法“为人民服务”等等有所不同,具有某种时尚性,但其中的精神内涵应该是一致的。

【红包】送红包本来是中国民间馈赠的一种,一般出现在婚丧嫁娶等礼节活动,后来又为商界所用,作为物质待遇和报酬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当今新闻人眼中,红包的概念,传递的意义与以上有所不同,主要是指的当事人或者当事组织机构为了宣传报道自己,为自己评功摆好,或者避免宣传报道自己,为自己隐瞒缺陷,而赠送给新闻媒体相关人员的财物。红包对于新闻媒体人员是一种腐蚀剂,它扭曲了新闻的本来面貌,败坏了记者队伍的风气,值得新闻界警惕。

【封口费】封口费即被新闻媒体批评揭露的当事人,在一定阶段,比如事先、事中、事后给报道者提供的堵塞负面报道的红包或各种利益输送。封口费的确存在于现今的新闻报道活动当中。

对于封口费的认定,在法律上和道德上还存在一些模糊地带,例如有些当事人或者企业机构,并非直接给予红包,而是变相地采取提供广告或者其他物品和服务等方式,比较隐蔽,但其中的动机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为了让记者“有偿不闻”。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3

关键词: 新闻学 专业教师 实习

新闻教育改革已讨论多年,有关“新闻教育向何处去”主题的文章也不少,但现状却是新闻教育改革依然停滞不前。原因何在?新闻院校没能区别对待改革内容,这是原因之一。新闻教育存在大量问题是有目共睹的,有些问题虽暂时不能解决,但有些问题目前是完全可以着手解决的,比如改革培养方案、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等。笔者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认为在我们国家尤其是地方类新闻院校,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改变目前新闻学专业教师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课堂的尴尬境地,让他们走向社会,到媒体实习。

一、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新闻学专业教师的尴尬境地。

笔者对安徽省13所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新闻学专业教师①共有51位,其中3位教师有过媒体从业经历,而更多的教师只是按照培养要求在媒体实习过,这占所有教师的63%,更让人惊讶的是近3成的老师从来没有在媒体实习过。而这些教师都是目前地方高校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以上这些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新闻学专业的发展后劲不足,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新闻学。

以上的调查能清楚地解释为何国内新闻学专业一线教师备受诟病,主要是“理论”多于“实践”的问题,如果说教授新闻传播理论等课程的教师缺少实践还说得过去,那教授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经营管理的老师如果没有新闻实践经历就非常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而现实偏偏如此。从未有过实践经历的学生可以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从未有过新闻实践的老师也可以从讲师一路晋升为教授。这其中的尴尬与新闻学专业的学科定位不无关系:到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理论型还是技能型?这一尴尬折射到新闻教学上则表现为:教学生采写的老师从未采写过新闻,教学生报编的老师从未编排过一张报纸,教学生制作电视节目的从未制作过一期真正的电视节目。以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怪用人单位不要,社会不满。

原本这一问题可以很容易解决,即可以从媒体中招聘那些媒体从业经验丰富的人才来高校任教。但现实情况却是高校的自身原因阻碍了这一路径。其一,高校的人事制度严重阻碍了媒体人向专业教师的转变。其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新闻教育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新设专业点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而优秀的有着丰富的媒体从业经历的媒体人毕竟是少数,客观上不能满足高校需求。其三,高等教育工作较为平淡,它不如媒体行业那样丰富多彩。在薪资收入上,高等院校教师的收入与职称直接挂钩,而在媒体行业中则是多劳多得,以能力论价,这导致一部分媒体精英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从事教育工作。其四,新闻院校与媒体之间并没有建立起一种良性的、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关系。新闻院校与媒体建立良好关系,可以方便今后学生实习,而新闻院校却没能充分利用媒体的有效资源。

如此就形成这样一个尴尬境地:有经验的媒体人不愿来或不易来,而那些理论多于实践的教师就成为新闻教育的主力军,最终导致具有较强实践性质的专业变成理论学习,而且几乎全国一律,新闻教育也因此而走进窄胡同。

二、到媒体中实习:实现从实践到教学的跨越。

既然新闻教育走进了窄胡同,那我们就要寻求解决之道。根据现状:很多新闻专业在地方院校并未独立成为院系,只是依靠在文学、教育等院系之下,地方院校在政策、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自然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倾斜,毕竟高校还有其他的新专业需要发展。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新闻学只是文学院下设的四个专业中的一个。因为文学院在该校属于老牌专业,无论是高级职称还是中级职称都已经超出学校所给指标,所以学校不再给文学院分配职称指标。同时,由于文学院的在职教师超编,学校也不再给文学院分配进人指标。这就导致新专业的新闻学教师没有职称,师生比严重不达标。另外,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的分配更是如此。

基于以上的分析,地方院校的新闻学专业要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条件下发展起来,教师不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则新闻学专业必然走向死胡同。因此让新闻专业教师到媒体单位实习就变得非常有现实意义。

让新闻学专业教师到媒体实习,一方面可以为媒体人不能或不愿进入高校教学纾困。毕竟媒体的工作方式和高校不同,采、写、编出色的媒体人不一定能够适应高校教学、科研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了解媒体,熟悉其发展动态、方向和脉络,不断从媒体中汲取营养,并用实践检验理论,将实践转化成理论,最终为教学、科研提供第一手研究资料。纵观西方的新闻类院校的教师,他们愿意跟媒体打交道。如写成《做新闻》这一新闻学名著的盖伊·塔奇曼就曾长时间地到不同媒体实践,观察媒体。

以往的实习都是针对在校学生的,他们必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而实习就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并没有强制性的规模让新闻专业教师媒体实习,因此,教师到媒体实习与学生实习不一样,必须重新设计。

教师能否到媒体实习受制于四个因素:一是实习单位的联系与选择;二是实习的时期与长度;三是教师实习产生的费用如何解决;四是教师实习的态度、意愿与效果。

就各新闻院系的情况来看,这四方面的问题都有解决之途径。地方高校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新闻学专业多属于新设专业,各院校新闻学专业教师数量较少,且这些教师多数刚从高校毕业,年纪较轻,家庭负担也相对较轻。这意味着各院系的财政负担和动员压力就较轻。个别有较多教师的新闻院校可以采用分批实习的办法,以分散压力。

首先,教师应该到什么样的媒体实习?他们实习的媒体与学生是否相同?平媒、新兴媒体,如何选择?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这是教师到媒体实习要考虑到的问题。无论从教学层面来说,还是从科学研究层面来讲,教师到媒体实习应该与学生有所区别,第一应比学生实习的媒体层次要高;第二应比学生实习的范围要广,平媒、新兴媒体等都应该接触;第三实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集中实习,也可以是挂职,甚至可以是直接参与。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的教师有大量在媒体行业的同学、师兄弟,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关系网,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甚至可以利用与媒体合作的形式实习。教师可以在媒体中以兼职的身份出现,为媒体服务。

其次,教师到媒体实习的时间可以安排在假期,每次一个月左右。这样既可以保证实习的集中性,又可以保证实习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分担各新闻院系的负担。实习时,同样要为老师建立实习评价机制,保证教师的实习效果,达到实习目的。在实习单位,非业务型的教师还应参与到媒体的各个部门工作中,熟悉整个媒体工作的流程;而业务性的教师则应该参与到采编播第一线,为今后的教学注入活力和新鲜血液。

再次是财力问题,其解决之道有二。其一,在各高校中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业务经费和专业建设经费。业务费一般包括教师参加学术会议、课题调研、教研、教学活动等产生的部分费用;专业建设费笼统地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与教学运转直接相关的费用,一般包括办公费、资料费、数据采集费、差旅费、会议费、专家咨询费等。新闻学专业教师到媒体实习的目的是熟悉媒体,从而在教学和科研能力上有所提升,因此,教师的实习费用可以从业务经费和专业建设经费中支出一部分。其二,各高校每年都有各种类别的科研和教研项目,这些项目会获得资金的支持,新闻专业教师在申报项目时可以有意识地向媒体方向靠拢。项目申报成功,需要调研同样可以为教师去媒体实习提供财力支持。当然,教师实习过程产生的费用,业务经费、专业建设经费中所占比例应较高,而教师的研究项目资金支出应占较小比例。

最后是教师的态度和意愿。教师愿不愿意到媒体实习,取决于其对媒体实习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环境。因此,各新闻院系领导一是要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积极动员;二是要适当利用行政手段干预,为教师实习解决财力上的压力,将实习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中。各院系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将教师实习常态化、特色化。

教师到媒体实习一方面熟悉了媒体,另一方面解决了教学中单腿走路的问题,最后还为科研提供了第一手研究资料。教师到媒体实习是新闻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实施起来较简单,但较为紧迫和必要,让新闻教育改革从老师做起。

注释:

①在此所指的专业教师是指那些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学习新闻学、传播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而非是教授与新闻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吴廷俊.问题与成绩同行:1978—2008中国新闻教育发展研究[J].新闻大学,2009(02):33-42.

[2]郑晓华,杜鹃.安徽地方本科高校新闻教育现状及困境[J].滁州学院学报,2011,8:88-91.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4

一、研究缘起:王旭明离职引发舆论风波

在中国的新闻发言人中,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是最独特的一个,每次公开表态,均引发公众关注。任职5年来,王旭明经历了百余场新闻会和上千次记者采访,持续与一些媒体及评论人唇枪舌剑,“教育买衣论”、“媒体无知论”、“中国教育成功论”、“名校生养猪论”,为媒体对其表态之浓缩。在2008年6月28日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一次节目中,主持人白岩松和他谈及范美忠的话题。王旭明说了以下一段话:“我们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许。”白岩松补充说:“更不能给提供的场所。”这是王旭明在电视镜头面前又一次“口无遮拦”地直抒胸臆,当时,他还没想到不久之后会有这场谢幕。在5年的任职期间,几乎每次,只要王旭明刚出现、说话,都会被媒体、公众抓住尾巴进行批判,有人称他是给教育部“添堵”的官员,有媒体甚至曾公开发表时评长文要求王旭明辞职。面对一次次批评和质疑,王旭明几乎都公开回应、雄辩滔滔。然而,7月下旬,这位新闻发言人还是在一片舆论声中去职,赴任语文出版社社长。据他自己戏称,是“提了半级”,但在回答记者他离开“新闻发言人”职位时的感觉时,他说“欲哭无泪”,多少显得有些无奈。

在过去的5年里,这位富有争议性的发言人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时常卷入新闻事件之中。遗憾的是,放大的新闻效应往往是王旭明个人的效应,他的个性化表达导致了对教育政策的更大争议,这种争议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往往需要由中国教育部门来承担,教育部能够忍他5年,也堪称奇迹。肖余恨在《现代快报》上发表文章称,“对王旭明的个性化风采,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我也是喜欢的。毕竟,他有真性情,率真、透明,这样的人很适合交朋友。不过,新闻发言人是一个有着非常高的专业要求的职位,新闻发言人是一种新闻制度,‘发言人’只能是这个制度的符号――这个符号的发挥空间是有限的,必须恪守职责和底线,不能哗众取宠、喧宾夺主。过分张扬的个性,往往会失控于对这一职位的本质的理解。王旭明当新闻发言人这5年,我们记住了他的什么?他的‘中国教育成功论’?他的‘教育买衣论’?他的‘媒体无知论’?他的‘名校生养猪论’?这么多引起争议的话题,导致公众对教育政策的非议,本身就是一个新闻发言人的失误。一个新闻发言人的话,老是被媒体‘断章取义’,甚至‘断章取义’成为一个条件反射,这就不能不检讨他的新闻发言是不是有问题了。”对于王旭明的离任,教育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也表示,作为新闻发言人,对于政策的解读要求一是一、二是二,不让你有个性和任何自由发挥的空间。比如国办和外交部等单位的新闻发言人,每句话都是经过严格考量的,但王旭明在所有新闻发言人中显然是与众不同的。“与众不同”或许是公众舆论所需要的,中国所需要的,但未必是现有新闻发言人制度所需要的。这或许是王旭明离职真相之所在,也或许正是“中国王旭明”的宿命之所在。

二、新闻发言人的职业特点及其要求

王旭明曾说:“想要把政策说明白,念文件看似最明白,其实并不明白,要把那些内容吞到肚子里滚烂后再用自己的话反刍出来,才能让记者明白,让百姓清楚。而这个过程还要尽量做到形象、具体、生动、有效。”“我希望做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新闻发言人,我想公众期待看到的也是一个能哭会笑、有着丰富感情的人,哪怕偶尔有一点失态,而不仅仅是政策的传声筒。” 实际上,王旭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实践的。笔者认为,王旭明秉持的这一理念及其理念的追随者,可能把新闻会和记者招待会、以及新闻会上的新闻发言人与记者招待会上的主持人,融为一体、混为一谈了。

其一,新闻会与记者招待会的定义不同。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的解释是:新闻会是指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人员,其一般是该职能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在一定时期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约见个别记者,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记者招待会是指党政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新闻记者参加的公开新闻会,它既为发言人(或主持人)提供了同一个场所面对较多记者的机会,也为新闻界提供了获得新闻材料的一种有效而又简便的采访方式。显然,新闻会与记者招待会是有区别的。但现在国内对两者的称呼上有些混用。外交部每周举行两次新闻会,虽然频繁,但对此基本也没作区别。外交部新闻会也常被其称之为外交部记者招待会。 实际上,新闻会,顾名思义,是新闻的活动。一般由发言人先新闻,再回答记者提问。而记者招待会往往不先新闻,而立足于回答记者提问。新闻会一般指政府或部门发言人举行的定期、不定期或临时的新闻活动。规格较低,活动时间较短,一般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如外交部新闻会、国台办新闻会等等。记者招待会更适用中央领导、部长或部门领导人。如总统记者招待会、总理记者招待会、部长记者招待会或大使记者招待会等等。 新闻会现在的趋势是由发言人自己主持,自己新闻,自己点记者提问、自己回答提问。但记者招待会一般设一主持人,主持人不回答问题,回答记者提问的是由他请来的总理、部长或其他领导。

其二,新闻会与记者招待会上发言人的角色不同。新闻发言人是一种制度,是对公众知情权有效履行的途径之一,是沟通媒体、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重要桥梁。新闻发言人必须拥有良好的气质形象、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不仅对新闻具备敏感性,而且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有较好把握和理解,对其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未来有较深入的研究。新闻会的发言人是指受委托的新闻发言人,他们代表政府、政党、团体发表意见,表明立场,评论观点。《新闻学词典》称新闻发言人为,国家、政党、机关、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新闻人员,其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局势、问题举行会议或约见记者,向新闻界发表有关信息及意见,并代表有关方面解释或解答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我国的外交部、公安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民政部、科学技术部、卫生部、水利部、教育部等部门都设有专门的新闻发言人。据2003年11月13日的《南方周末》报道,“各部委的新闻发言人大多是办公厅或法规司的负责人”,“各省的发言人中,有70%以上由政府办公厅负责人担任,还有些人的职务是政府秘书长、政府研究室主任等”。记者招待会的发言人(或主持人)一般是指地方和部门的行政长官乃至国家的首脑人物,诸如国家元首、总理、外交部长等经常举办记者招待会。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外交部率先任命了新闻发言人,目前我国已有15个省级政府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覆盖了全国近一半的省级行政区。但是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几乎都是兼职的,国家行政职务系列上还没有新闻发言人的系列,在正式职位名称上也没有这个名字。目前全国已有几千人接受过新闻发言人培训,他们都是所在部门的中层以上干部。目前我国只有少数的企业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2005年,国务院要求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医院、学校和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继续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机制。目前我国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大体上有三种来源:一是主管领导,如有的地方要求出任新闻发言人的必须是该部门的“二把手”;二是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的“总管式”人物;三是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其中第二类现象最多。

其三,新闻会与记者招待会上发言人的风格不同。由于新闻会多政府对社会重大问题的看法,包括政策、国际问题等,因此要求新闻发言人有训练有素的语言、不卑不亢的态度、确定统一的口径。新闻发言人应该有渊博的知识,熟悉国内国际情况,懂得交往礼仪规范。他们应该有对整体局面的把握和对政策底线的坚守。新闻发言人阐述的往往是官方的立场、观点和看法,淡化“个人”的色彩,强化“制度”特色。正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一位领导指出的,“新闻发言人不是自然人,他应该是一个制度人。因为在他的背后,有一套制度作为支撑。”

记者招待会上的发言人(或主持人),在发言时则经常表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朱F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现出睿智、幽默的谈话风格,平实、自信的领导风采,使得每次记者招待会都成为国人和世界瞩目的焦点。《南方周末》称,“在中国高层领导中,朱F基是举行记者招待会较多的一个……每年一次的总理记者招待会,几乎成了关心时事的中国人的一个节日”,“在这些场合,朱F基以他自己的坦诚、睿智、幽默、嫉恶如仇和博闻强记,给世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给自己带来了极高的民望”。(《南方周末》2003年3月6日特刊《朱F基》)2004年3月的“两会”期间,同志在他的首任总理记者招待会开始时是这样说的:“非常高兴又同大家见面。我首先要感谢广大群众,他们对“两会”非常关注,对我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关注,甚至对我举行这次记者招待会也非常关注。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向我提出许多问题、意见和建议,使我非常感动。我还要向关心中国建设事业的国际友人表示感谢。就在前不久,我收到美国堪萨斯州托皮卡市的30多名师生给我的来信,他们向我提出了50多个问题,其中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也有关于我个人的生活和爱好,我喜欢吃什么食物,会不会武术,甚至穿多大号的鞋?他们确实把目光投向中国了。我还想借这次机会回答群众的一个问题,以表示我对大家的敬意。有一位朋友问我,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诗来概括一下你今年和今后的工作。我想起两位伟人的诗:一句是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总理的记者招待会显现出他“温和、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个性特征。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5

新闻研究和新闻专业期刊将发生什么样的重要变化?根据各方面的材料和迹象,研究各方面的需求,我们可以做出如下预测和判断:

1、新的变革阶段来临,不仅要求理论支持,更要求对策支持,迫切要求新闻研究由分立型向综合型发展,由概念型向对策型发展,由业务型向产品型发展,由理论型向战略型发展;微观领域将更专业化,宏观层面将更综合化。

这里的关键词是发展,发展就意味着不是代替而是并存,不是变革而是变化。不存在后者比前者更高级的问题。

过去,新闻研究相对说处于静态阶段,对已经取得的经验给予了有力的解释,但对如何应对正在变化的现实的指导力相对弱一些,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作出具有战略意义的预测与判断方面相对弱一些,对于现实的许多需要还没有作出足够的方案储备与对策支持。新的变革阶段来临,新的改革政策即将出台,这意味着规范制约新闻媒介形态与运行状况的外部规则和环境在调整。在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同时,必须着力于增强舆论影响力和实施能力,这就要以积极稳妥的改革调整措施来实现。这样的变革,不仅要求给予理论说明,更要求拿出一整套行之有效、可以直接指导实际操作的对策方案。

过去,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经营管理、新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是分立进行的,互相间的交叉协同较少,多学科相关研究较少,综合性评估研究较少。今天,形势和任务要求在分立学科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多领域、多层面、多因素、多线条的综合研究,以求在各学科面对同样问题或相关问题给出的诸多选择中评估排序,找出兼顾诸种制约因素与利益需求的可行选择,系统地处理复杂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新闻研究也包括新闻专业期刊的研究模式由分立式向综合型发展。应当承认,分立型研究方式使得各学科领域间的联系较少,作为某个学科的专家可以对相关问题给出具有相当深度的解释和分析,却很少在总体层面上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对策方案。新闻生产是一个流程,涉及多个环节;新闻运作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采编系统、技术系统、经营系统等各个部分。组建新闻集团这样的系统工程,需要兼顾多个领域、多个层面。所谓新闻采编系统,看起来是应用了一个软件平台,实际上必然要求媒体的管理模式、管理方式随之变化,就必须综合考虑采编、技术、经营各方面因素。如果停留在分立式研究状态,就难以就此有效率地给出适当选择。这就要向综合型发展,就要站在更高层面系统地、辩证地、综合地、多因素地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以求找出规律与解决办法。

所谓由概念型向对策型发展,是指过去的新闻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对概念的解释、阐释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上;现在,应向提供对策方案发展,必须更注意面向实际,为决策者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整套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方案。不管是报业集团还是广电集团的组建,都需要做大量的方案准备,都需要对面临形势和自身情况做系统复杂的研究,才能确定未来集团的基本架构、发展战略、基本产品。这样的需求,仅仅做概念型研究解决不了问题。所谓由业务型向产品型发展,是针对现在流行的新闻业务研究模式的缺陷的一种调整。过去,对新闻作品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研究怎样报道得更好,怎样写得更好,切入角度如何;对新闻作品和新闻实践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业务型研究,主要关注单元是新闻作品单体或某一类作品。这在今后依然是需要的。但今天,面对激烈的新闻竞争与发行市场等对报纸的选择压力,新闻媒介会要求把刊播的报道当作特殊产品来研究,从产品研究出发研究新闻作品与报道构成,看其定位如何,是否具有专有性、稀有性、不可替代性,报道构成与需求结构是否吻合,是否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并确定如何评估其受不受读者欢迎,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什么办法解决。只有从产品角度研究,才可能确切地找准报刊改版等所需要的定位依据和调整办法,才更能得出对新闻实践有指导力、影响力的结论。

所谓从理论型向战略型发展,是说新闻理论研究不能停留在静态、平面、解释型、纯学术型状态,必须和国家利益、国家战略联系起来研究舆论总体战略,研究在舆论总体战略指导下新闻媒介关注重点、实施重点、目标取向、衡量标准,新闻业向什么方向发展,在特定的时间、地点采用什么样的战略,需要什么样的战略投入,要达到什么样的战略目的。这是新闻理论研究应关注的东西。要有战略思维、战略远见,对舆论总体战略,对未来面对重大问题有一种战略思考,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指导应用层面的研究。

从这个意义上说,微观领域即在具体学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将更多采用定量研究、相关因素分析等方法,将引入更多其他学科的成果与方法体系,将更注重学术规范、更注重科学方法、更注重研究质量、更体现专业水准。而宏观层面的更综合化,是说新闻研究应更多进行多因素评价、分析与整合研究,应能站在全局与历史发展趋势的高度认识、分析、判断问题,作出的分析、判断应更具前瞻性与战略价值。

2、人事管理模式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行,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新闻业务研究的运行机制与成果供给机制,将在相当程度上改变新闻专业期刊的形态和运行方式,改变新闻专业期刊的市场需求与评价标准,迫使新闻专业期刊进一步改革。

过去,新闻专业期刊的运行机制实际上是一种政策性供给机制,新闻从业人员为了评职称给新闻专业期刊提供论文;新闻专业期刊深为要发大量新闻论文所苦,但同时也获得了稿源和读者源,甚至可说是寻租的资源。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工程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科学院的改革进入第二阶段,重要标志之一是人事管理模式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特别是不再设职称评委会的做法引起了广泛关注。如果类似做法在新闻行业广泛采用,或者不再具体规定评聘职称时必须提交发表在公开刊物上的新闻论文,新闻业务研究的运行机制就会改变。大家一旦不再为评职称而写新闻论文,新闻研究成果的供给机制也会发生变化,一些新闻专业期刊会由为发表新闻论文所苦转而为稿荒所苦,新闻专业期刊感到困惑又赖以生存的职能将不再重要,新闻专业期刊必然从等食吃到觅食吃,服从需要的新闻专业期刊的现行结构与形态就会变化,人们会按新的需求标准和评价方式去确定选择我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专业期刊。过去,能发表评职称用的新闻论文就是好新闻专业期刊;过去,一些人是为了评职称写论文面而读新闻专业期刊。将来,这些可能一去不复返,这就迫使新闻专业期刊更加体现编辑宗旨和多重定位,更加适合竞争需要。这对新闻专业期刊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3、新闻专业期刊的结构调整与市场细分化将加速,更多新闻专业期刊将因主办单位的判断与意愿,或因市场因素而转型。将出现新型新闻专业期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公开刊号的新闻专业期刊不足50家,有内部准印证的新闻专业刊物约有300家。虽然,没有什么规定说新闻专业期刊只能以这种模式办,但在复杂因素决定下,公开刊号新闻专业期刊的同质性很强,共同特征很多,特色不明显,适应市场细分化程度低,定位针对性不强。今后,随着新闻业务研究运行机制和成果供给机制的变化,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新闻专业期刊结构调整和市场细分化将加速;诸多新闻专业期刊面对细分化了的市场将更注重特色与错位竞争。这样,就会出现一些新闻专业期刊转型,也会出现更多体现国际视野与财经管理视野的新型新闻专业期刊。

4、新闻专业期刊的财政体制将由供给制向预算制转变,办刊模式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运行方式由附属型向独立型转变,职能界定由单纯办刊型向办刊研究兼职型转变。人们在继续认为兴办新闻专业期刊是公益事业的同时,将要求一部分新闻专业期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自我供给;人们在继续认为新闻专业期刊是媒体的同时,将要求一部分新闻专业期刊成为兼具调查、研究、评估、咨询功能的智囊机构与参谋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具有公开刊号的新闻专业期刊中只有三四家期刊盈亏平衡甚至微利,这其中,有些期刊的核算口径还没有包括全部成本。绝大多数新闻专业期刊的财政体制是供给制,即完全拨款,不做独立核算;或是预算制,即确定经费数额;或指标承包制,即承包经费或亏损指标,节余有奖。今后,预算制或指标承包制将成为主流。由之,新闻专业期刊的办刊模式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一部分新闻专业期刊被迫转型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负担自己的费用,维持基本盈亏平衡。新闻专业期刊不再是某个媒体研究机构无奈的附属物,而成为事实上的独立媒体。但这不妨碍新闻专业期刊与新闻研究机构的协同运作,或整合为一个各具职能、协同运作的有机体,或直接增加一部分调查、研究、评估、咨询功能。

5、新闻研究所运行模式将发生明显变化,新闻研究的运行方式也将由手工作坊式向工业生产式转变,由自身需要型向市场满足型转变。

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院所的办所模式的变化值得充分注意。不管是在承担国家研究课题方面还是在从市场寻找课题方面,这些研究所已经成为竞争主体,更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新闻媒体所属的新闻研究所(室)的运行模式有很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痕迹,新闻研究运行方式也主要呈现为手工作坊式,自己寻找确定课题,自己研究,最多三五个人结合。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新闻研究所的职能和运行模式也会相应变化,必须成为竞争主体。新闻研究的运行方式也将发生明显转变。一是由手工作坊式向工业生产式转变,即流程化、程序化、规范化、规模化地进行新闻研究;会出现更多的协同研究,有些大型研究课题可能会由一方做结构设计,然后分解,由多方按所确定的结构、标准完成。二是由自身需要型向市场满足型转变,即从为满足主管单位需要或学术需要做一点研究,转而为满足市场需要和价值实现需要进行研究;市场满足型研究要考虑成果会不会被市场所接受。

6、新闻研究将更多引入、利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其它相关学科的概念体系、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新闻研究成果的体现方式将更多地呈现为非论文、非发表状态,新闻研究成果的学术、对策价值将更多地被市场发现,新闻研究成果将开始有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新闻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纠纷将出现。在这个领域,知识将进一步实现价值,智慧将催生产业。

新闻学概念体系和方法体系也是在吸收诸多学科成果基础上形成的,但面对迅速变化了的形势和任务显得不能完全满足新闻实践、新闻竞争对新闻研究的要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形态、媒介基本技术、宏观管理体制、政策规则、微观组织体系、投融资体制等方面正在发生变革,要求新闻研究能反映、解释、支持、引导、预测、规划这样的变革。这样的需求迫使新闻研究必须引入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及法律科学的概念、方法和成果,必须把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技术的规则体系纳入新闻研究资源和参照系,必须更多地以统计学等为基础。比如,资产重组、传媒集团组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调查研究和对策方案设计,就必然涉及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等诸多领域,不这样切入,所做的研究和对策方案就离现实太远,就不能满足使用方的现实需要,就不会被纳入决策,就不会被社会重视,也就不能产生相应的价值。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研究要涉及特定媒介的发展战略和实际运作,新闻研究成果就不再只是以为主要体现方式,而更多地呈现为非论文、非发表状态。新闻研究成果可能就是传媒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案,可能就是一个传媒经营资产的剥离方案,或是传媒经营资产的重组上市方案。这类对策方案、操作办法虽不供发表,仅供媒体或更大范围决策层参考、采用,但都是研究成果。今后,并不一定是才意味研究行为完成、研究成果形成。除去在具有公开刊号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还有第三个标准,即被决策机构采用,纳入决策或产生重大社会经济价值。《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检查、鉴定和验收实施办法(试行)》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免予鉴定:1.收到的反映足以证明项目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2.获得省级评奖一等以上奖励的;3.应用性、对策性研究成果为党政领导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吸收采纳井取得明显效益的;4.涉及到党和国家机密并获得有关部门认可的。”这些方案如果不被视为新闻研究成果,是一种眼光的狭隘和标准的偏颇。

同样因为涉及特定媒介的发展战略与实际运作,新闻研究成果的学术、对策价值将更多地被市场发现,这种发现不一定是评奖、发表,而可能是市场购买;这个市场包括媒体内部、行业内部和全社会。因为这样的方案会影响特定媒体的竞争能力与经济收益,新闻研究成果将开始有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操作方案会要求保密,一些重要的设计会有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未来五年,新闻研究知识产权纠纷可能会出现。未来五年,在新闻研究领域,从正面意义上说,知识将进一步实现价值,智慧将催生产业。

7、将有更多高知识、高方法、高能力的人才进入新闻研究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目前新闻研究人力资源投入主要为经验型、资深型、兴趣型的状况,新闻研究队伍将有质的改变,由此,引发新一轮的人才与研究成果争夺,多种学科背景与经历的人才将成为新闻研究机构关注、争夺焦点。

应当承认,新闻研究领域虽然不乏高知识、高方法、高能力人才,但不是各媒体人力资源投入重点,一般而言,新闻研究队伍不是媒介最强的部分。如果市场发现新闻研究成果的价值,必然促使一批高知识、高方法、高能力的人才进入新闻研究领域,这些人的知识储备、方法储备、能力储备将大大高于目前新闻研究队伍的平均水平,他们更多地充当战略决策者的智囊和参谋,更多地从事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对策性、方案性研究,他们的研究可能直接促成传媒集团的形成与重组。过去,进入新闻研究领域者往往是资深记者、有兴趣者或者因工作需要安排进入;今后,可以预测,报业集团和作为竞争主体的新闻媒介将会把更多精兵强将投入新闻研究领域。这样,新闻研究队伍就会有质的改变,就会产生争夺新闻研究人才的需要,具有战略思维和对策思维,具有很强判断能力和方案设计能力的人才更是人们争夺的重点。

8、新闻研究与新闻现实的结合方式将更为多样化,将出现更多订货式研究需要,将出现更多跨媒体、跨地区、跨实体的联合协作,将完成一批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课题。

目前,新闻研究与现实的结合方式是新闻研究主动型,即主要是新闻实践者或新闻研究者自己发现研究课题、因学术兴趣提出课题或由同行提出课题,然后投入研究。随着改革任务的加重,一定会有订货式研究需要。比如,怎么组建搞跨媒体、跨地区的新闻集团,怎么确定发展战略和操作策略,新闻媒体的管理者或新闻行业的管理者会希望新闻研究机构调查研究,提供对策方案,评估这种改革、重组对媒体运行和社会运行的影响,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对实施舆论总体战略的作用。这样,新闻研究将以新的方式和现实相结合,表现之一就是出现订货式课题研究,由某需求方提出甲方要求,约定提交成果的时间、形式和标准。这样的转变发生后,将出现更多跨媒体、跨地区、跨实体的联合协作研究。目前,人们对报纸和广电是分别研究的,今后的研究会超越现有的媒介形态。现在很多传媒集团里已经分别拥有报纸、网络、杂志、出版社,有的还有了电视制作机构。如何在集团层面提高信息利用能力,改善信息复用指数,就必须开展跨媒体研究。今后,还会跨地区实施研究,因为随着宏观政策可能允许报业集团跨地区办报,必然带来跨地区开展新闻研究的需要。一些研究课题很可能会由两个以上新闻媒体的研究机构共同实施。一批有较大行业影响和社会影响的课题也会协作完成。

9、社会各界将会对新闻研究有更多关注和投入,企业因自身发展需要会提出对新闻研究成果的需求,会因此投入力量独自或与新闻研究机构共同研究,从而促使新闻研究走向社会化。

新闻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在行业内运作,人力、资金等研究资源投入也主要来源于行业内部,所以人们把新闻研究视为行业型研究。高校所做的新闻研究的影响也主要是在新闻行业内。随着社会各方面由关注新闻内容到关注新闻传播行为,进而开始关注新闻传播行业存在的机会与发展空间,必然产生对新闻研究资源与研究成果的关注,产生参与新闻研究的需要,会出现企业投入力量参与、支持新闻研究的事例,企业可能是从新闻行业内部挖人来研究,也可能是与新闻研究机构共同研究,从而促使新闻研究走向社会化。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对新闻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和改革,其中最早出现的是创办于1983年的国际新闻教育模式。本文首先将对我国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一总结回顾,并将探讨国际新闻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从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该模式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将根据上述结果就目前新闻教育模式的发展提出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 新闻教育,模式探讨 一. 引言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新闻事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除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外,还出现了卫星电视和网络;不仅有中文媒体,还有外文媒体;有对内报道,也有对外报道。与此同时,媒体新闻报道也日趋专业化,有经济类、科技类、教育类、体育类、文艺类等,有关著述亦越来越多(单承芳,1995, p57)。 新闻事业的迅猛发展和新闻报道的专业化促进了我国新闻教育的专业化趋势。有些院校侧重经济类新闻(如上海财经大学),有些则侧重体育类新闻(如上海体育学院);有些侧重广播电视,有些则注重报纸,甚至网络技术。还有些院校依靠外语的优势,创办国际新闻教育,即英语教学+新闻学的模式(郭可,1998)。 本文首先将对我国在1983年出现的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一总结回顾。在这之后将探讨国际新闻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并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该模式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将根据上述结果就目前新闻教育模式的发展提出个人的建议。 二. 我国国际新闻教育为何可称为一种模式 我国国际新闻教育创立于1983年,它是在我国新闻教育专业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之所以称它为一种模式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国际新闻教育不是以媒体种类(如报纸、广电、网络)或媒体专业内容(如体育、财经、科教等)来进行分类,而是以新闻学与英语的应用相结合为前提的。 第二,国际新闻教育培养的学生决不仅仅是为某一媒体作国际新闻编辑。在过去的十七年中,实践表明:国际新闻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既可以胜任报社工作,也可以到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工作;既可以为中文媒体工作(对内报道),也可以为英文媒体工作(国际报道);不仅可以从事驻外记者工作,也可以从事编辑、摄影、摄像、公关、广告等工作。既可从事财经报道,也可从事体育、文艺、科技、教育新闻的报道。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国际新闻所培养的人才是全方位的。 第三.从国际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看,尽管是英语教学+新闻学,但它决不是英语课程和新闻课程的简单混合,而是两者的一种有机结合:即在适当开设有关的英语课程和新闻课程的同时,还聘请外籍教授用英文直接开设新闻学课程;有时还与中国教师一起开课,使中西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郭可,1998)。在过去的十七年中,国际新闻教育已经形成了独有的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已实行学分制(尽管还不太完善)。因此,国际新闻教育确已具备了不同于其他专业教育的显著特点,可以概括为一种模式。 三.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诞生及发展历程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十七个年头。它的诞生与我国在八十年代初期重视国际报道工作的政策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一项“应急措施”,国际新闻教育旨在培养更多能从事国际报道的新闻从业人员,以期“让世界了解中国”。有人曾把国际新闻教育当时的主要任务概括为:变“六条腿”为“两条腿”,即把原先国外采访时需要记者、翻译和司机三人的局面,变成一名既懂外语,又熟悉新闻业务,还掌握开车等技能的复合型记者。国际新闻教育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复合型新闻教育模式(郭可,1998)。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诞生表明:首先,当时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正逐步把中国从一个信息封闭的社会变为信息开放的社会,希望中国能了解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国。其次,为了能使信息的交流更加畅通,达成了一种共识:首先要克服英语语言的障碍。 事实证明: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后来的发展轨迹与我国英文媒体(如中国日报)和从事国际报道的媒体的发展是基本吻合的(郭可,1998)。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开创时期(1983-86年):由于得到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各大媒体(如广播电影电视部、新华社)的合作以及北京、上海等一些著名高校领导的重视,国际新闻教育在师资的组合、资金筹措、设备和资料方面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因而很快便在复旦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厦门大学建立起来(郭可,1998)。 最早的二批学员不是从高中毕业生当中招收,而是在全国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当中招收的。学员在取得一定的英语水平之后,再到上述各高校进行系统的新闻理论和业务方面的学习。毕业后,取得双学位。这些学员还得到了新闻单位的资助,在这些单位进行为期八个月的实习。通过实习,大批学员都被留在这些媒体,成为媒体的骨干力量,有些则被派往国外,作驻外记者。 第二阶段为维持时期(1990-93年):在这一时期,各大新闻媒体停止了对国际新闻教育在资金方面的投入,加上师资匮乏(多数教师出国未归),国际新闻教育教学的规模大幅度减小。有些高校甚至停办了国际新闻教育。招生方式也由原来的从高校英语专业招生改为从高中毕业生当中招生(如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人数不断减少,学制由原来的六年改为五年或四年(郭可,1998)。 这一时期国际新闻教育可以说是处于自生自灭、摸索前进的时期。 第三阶段为发展阶段(93年至今):在这一阶段,国际新闻教育开始走向有序化、正规化。主要表现为: (1) 教学体制开始理顺,并逐步实行学分制。既强调了学生的外语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培养知识基础厚,专业口径宽,外语特色强的新闻人才”的目标(郭可,1998)。 (2) 国际新闻教育正式被确立为新闻学二级学科下面的三级学科,并建立起固定的教学计划。 (3) 招生人数逐步扩大,如上外国际新闻系的招生人数由93年的30人已扩大到2000年70人(郭可,1998)。 四.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特点 在过去的17年中,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种模式,其特点是明显的。首先,它强调通才教育,融合了英语教学和新闻学教学。学员在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又能学到新闻理论和实践知识。这就使得国际新闻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强,且多样化。他们可以选择到电台、电视台、报纸、通讯社和网站工作,也可以到政府部门、公关、广告公司、外资企业、驻外机构工作。以上外新闻系为例,在毕业的近500名学生中,有70%至80%进入了京、沪的各大英文媒体,有的毕业生还成为驻美、西欧、非洲、澳洲的驻外记者。 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加强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英语学习是基础,这个基础和能力需要在学校教育中打下坚实的基础。许多毕业生都在毕业后需要使用这种能力,而且在使用中提高。如果基础不牢固,则无从使用,更谈不上提高了。专业学习是学生日后发展的理论框架和基石。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在学校学到的这个框架上添砖加瓦,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所以,国际新闻教育最大的特点体现在于其通才教育。打好英语专业技能的基础,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适当的方法论之后,学员的总体素质和知识水平均得到了提高,同时,择业竞争能力增强了,在新闻界甚至非新闻界选择职业时,都有较大的余地。一位学员在毕业之后进入一家证券交易所作证券分析员。他深有体会地说:“一定要首先学好英语然后再进入证券行业。决不能颠倒过来。证券知识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可以自学,而英语则不行”(张斌, 1999/0710)。 其次,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符合了我国人才需求的国际化趋势。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需要不仅懂得英语,还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要求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如上文所述,国际新闻教育不以内容为限,广泛涉及经济、金融、财会、教育、科技、文艺等各方面,因而使得学员有机会接触各个知识领域,这就为他们从事这些领域的报道,甚至转入这些领域工作提供了客观条件,再加上他们的英语优势,便很快能与国际惯例接轨。 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教育对充实我国国际报道的新闻队伍起到了很大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主要英文媒体,如新华社的国际报道部门、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CCTV-9和国际台以及上海等地的一些地方英文媒体中,多数记者(包括驻外记者)、编辑都是国际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有的还走上领导岗位,全面主持工作。例如刚创刊一年的《上海日报》,其70%以上的记者都是国际新闻专业的学员(张慈云,2000/07/20)。

转贴于 五. 面临的问题 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经过17年的发展,在总体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面临的问题也相当多。 上文提到,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英语学习+新闻学。但这一特色是把双刃剑。国际新闻新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亦源于此。国际新闻教育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该模式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方法论上的矛盾。英语学习和新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思维方式完全不同,或者说,各有侧重。英语学习需要死记硬背,要大量的时间去记忆;而新闻学需要有敏捷的思维方式和广泛的兴趣,要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 第二,课程内容安排不尽合理。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要求学员既要学好英语,又要学好新闻。这在初期的六年制双学位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目前我国有国际新闻专业的院校都实行了四年制。在与别的专业同样的四年中,既要使英语达到英语专业的水平,同时新闻知识还要达到普通的新闻系学生的水准。这就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整天疲于修课,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往往只顾得上一头。常常是加强了英语语言的学习(因为需要花较多的时间)而忽视了新闻专业,甚至是中文母语的学习。即便学生很努力,也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英语与新闻学之争不仅反映在学生总体的方法论和学习内容上,也反映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由于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国际新闻教育一般由三种类型的教师组成:一类是只教授中文新闻课程(包括技能课,如摄影、摄像等);一类只教英文基础课;还有一类就是用英文教授新闻类课程。 在我国,由于新闻与英语分属两个学科,教师在职称评定时便遇到了矛盾:到底是评新闻学还是评英语职称?尽管原则上新闻系的教师应评新闻系职称,但如果学术成果与学科系列不相符合,实际操作就非常困难。事实上,这一矛盾已成为上面前两类教师的学术障碍,也因此成为影响国际新闻教育模式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之一(郭可,1998)。 第四.尽管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懂英文,又要懂新闻学,教师待遇却没有明显提高。因此教师队伍流失严重。高质量的教师匮乏,教学投入不够,且教师在外面兼职较普遍,再加上学生不断扩招,教学效果逐年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着国际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由于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教师忙于在外兼职维持生计,极大地减弱了其理论研究能力。国际新闻教育的理论体也因此还未建立起来。所以国际新闻教育要进一步发展还缺乏一种原动力和基石。 事实上,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国际新闻教育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 (1)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较差,书生气十足,或者是心雄手拙:“大事干不来,小事不肯做”。(此话由毕业生说是:“大事不让干,小事不想干”。)(慕滔, 1988, p21)。 (2)学员(包括有些教师)在学习中只重视内容的完整性,忽视方法的掌握及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另外,使用的教材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师上课满堂灌等,在客观上都使得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个政府应急措施而出现,缺乏长远规划。 (2)国际新闻教育作为培养国际报道记者的模式,较多重视实践操作而轻视理论建设。同时,由于思路落后和体制问题,与新闻媒体的实践没有紧密联系。再者,从事国际报道的新闻媒体往往广告收入较少,甚至没有,他们也难以与国际新闻的教学单位联合,进行合作教育。这就造成了国际新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3)由于缺乏理论基石,国际新闻教育模式始终未能在教学设计、管理和人事体制上理顺新闻与英语两个学科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反,两者的互通性和兼容性均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国际新闻教育模式的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 六. 几点建议 尽管作为三级学科,“国际新闻教育”已归入“新闻学”,国际新闻教育的特色不仅十分明显,而且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认为,国际新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改革(增加投入和理顺体制在此不列入讨论范围): 首先,应明确把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种模式提出来。国际新闻教育的总体思路还是相当可取的,问题在于实际操作。首先明确英语学习与新闻学的关系,确定二者在国际新闻教育中同等重要的作用:但英语是工具性的,不是最终的目标,新闻学是国际新闻教育的重点,也是学员和教师应该注重的方向。从实际操作上来说,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的确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英语要扎实学习,专业不仅要跟上,而且还是今后继续学习的方向。 其次,国际新闻教育的改革重点应是教学方法的革新。应该充分认识到,一名优秀的国际新闻工作者绝非是教育殿堂所能够造就的。新闻教育的重点就在于让教育对象明确地知道自身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而不是无视或惧怕这种距离(慕滔, 1988, p22),换言之,国际新闻教育应该启发学生去掌握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仅满足于传授一般的知识。教师欲教好,学生欲学好,功夫当在新闻和英语之外,或者应在如何使新闻和英语有机地结合起来。国际新闻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模式,它所确定的只是一个框架,内容则是多维的,与其他学科有紧密联系的(慕滔, 1988, p52)。 再者,国际新闻教育应分设相应的专业。可开设新闻学、广告学、广电学、公关学和网络等专业,使得课程体系更趋合理化,减轻学生负担,使它们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学习相应专业,以利于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单承芳(1995冬)我国新闻教育专门化的强劲趋势,新闻大学。 2. 慕滔 (1988春)我国新闻教育模式面临挑战, 新闻大学。 3. 李晓樱 (1998)中国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态势与走向,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4. 张慈云,《上海日报》总编,2000年7月20日采访。 5. 张斌,上海证券交易所分析员,1999年7月10日采访。 6. 郭可 (1998) 浅析我国国际新闻教育的发展和特点,1998年南京全国新闻学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交流论文。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7

【关键词】德国;新闻教育;新闻职业学院;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一、德国新闻职业学院诞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地位

(一)德国新闻职业学院诞生的时代背景

1.人才培养模式由“学徒制”向“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过渡。

德国是一个有着优良职业教育传统的国家。曾在近现代德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工业革命后,适应机器大工业发展的需要,逐渐发展为“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在二战后德国重建历程中,“双元制”职业教育也往往被认为是促成德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之一,既为战后重建提供了大量急需技术人才,又通过提供教育培训解决了大批失业人口再就业的社会问题。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繁荣的同时,其自身也在政府的资助和推动下获得了长足发展(郑向荣, 2003)。而各个行业“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并催生新闻职业教育。

而事实上,也正是在战后德国的重建中,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新闻行业也开始出现了由职业学校承担,并与传媒企业紧密配合的新型专业化职业教育模式――新闻职业学院。

2.战后重建,百废待兴,亟需新闻专业人才。

二战后的德国媒体,在经历了纳粹统治12年的专制控制与审查制度之后,尽管整个社会对新闻信息的渴求达到了极致,但此时重建起步的状况却并不容乐观。从报刊到广播,其新闻报道都毫无起色地令公众失望。面对已厌倦和不再相信新闻的广大德国受众,媒体必须首先重拾公众的信任(Hermann Meyn,2001)。

而重建和打造新时代的德国媒体,一个现实困境就的人才的匮乏。纳粹时期的新闻工作者,要么去支持和宣传纳粹的理念,沦为服务于纳粹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要么就是无法容忍,或移居他国,或被投入集中营遭受虐待甚至折磨至死。而战争的结束,使那些在纳粹时期随波逐流的记者们又面临了一个零起点的新时代,必须要重新适应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况且,盟军进驻占领下的德国,为确保不再有忠于纳粹的极端分子存在,没有哪个职业如新闻工作者般再次经受严格的盘查。(Wolfram Schrag,2007:115-116)因此,彼时的德国媒体亟需大量适应战后重建需要的新生力量补给。此外,战后德国对纳粹独裁统治的反思,也促使公众对维护舆论自由的重视。而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新时代专业新闻工作者群体,则被视为贯彻言论自由、保障公众知情权的重要途径。于是,在原联邦德国(前西德)境内,自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起,诞生了德国第一批专门培养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学校,如慕尼黑的德意志新闻学院(Deutsche Journalistenschule)(1949),以及初建于巴德波尔(1950)、后移师柏林(1995)的基督教福音新闻学院(Evangelische Journalistenschule)等。

(二)德国新闻职业学院的历史地位

作为德国新闻职业教育的先行者和重要代表,德意志新闻学院在2009年迎来了60周年华诞。6月29日,联邦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与重要政界和新闻界等千余人,在慕尼黑出席了德意志新闻学院建校60周年庆典。默克尔总理在演讲中,对这所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职业学院,在新闻人才培养中的所担当的重要角色给以高度评价,并将德意志新闻学院称为“联邦德国成功历程的一个典型代表”。[3]而巴伐利亚州长、德国联盟执政党基社盟(CSU)主席泽霍费尔(Horst Seehofer)则盛赞德意志新闻学院为“严肃新闻的人才培养基地”。[4]窥此一斑可见,创办六十年的新闻职业学院教育模式,赢得了德国社会的肯定,并在德国新闻教育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除了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肯定之外,最能对其历史地位形成说服力的,当属新闻职业学院所培养的遍布德国重要媒体的优秀毕业生。

尽管在德国新闻工作者群体中,毕业于新闻职业学院者仅占约13.7% (Weischenberg,S., Malik,M., Scholl,A., 2006)。但这些数量上不占优势的新闻职业学院毕业生,却为德国新闻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来自各所新闻职业学院的那一份份其引以为荣的毕业生名单,就是强有力的证据。

以德意志新闻学院为例,其建院60年以来,总计输送新闻专业人才2026名[5],既有在默克尔总理演讲中所列举的德国著名一线电视主持人、记者耀赫(Günther Jauch) 和迈施博格(Sandra Maischberger)[6],也有如《时代周刊》总经理埃瑟(Rainer Esser)、《世界报》总编彼德斯(Jan-Eric Peters)、《明星周刊》总编培曹德(Andreas Petzold)、德国之声广播总编迪斯特(Uta Thofern-Dieste)以及德国联邦政府新闻发言人、政府新闻出版部长威廉(Ulrich Wilhelm)等一大批重要媒体或政府职能部门的掌舵人[7]。

类似的辉煌历史也同样是汉堡亨利南宁新闻学院(Henri-Nannen-Schule)的骄傲,该校自1979年创建以来,已经培养出了包括《明镜周刊》主编布鲁门克龙(Mathias Müller von Blumencron)、卢森堡电视台总编克劳培(Peter Kloeppel)、《世界周末》主编克泽(Christoph Keese)在内,活跃在各类媒体的共571名新闻工作者。[8]

二、新闻职业学院现状及办学模式探析

(一)有代表性主要新闻职业学院

1.德意志新闻学院: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职业学院,其前身维尔纳弗雷德曼学院(Werner-Friedmann-Institut),于1949年由时任《南德意志报》总编、《晚报》发行人弗雷德曼(Werner Friedmann)在慕尼黑创办,其办学思路借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模式。该校从初创招生即吸引全德1700名报考者,最后选出4女17男共21名学生,开启了这所当之无愧为德国最负盛名新闻职业学院的光辉历程。截至2009年,该校共培养了2026名新闻工作者,优秀人才数不胜数。

迄今申请报考者热情不减,每年超过2000名年龄在28岁以下的报考者最后经过三关测试录取45名,开始其为期16个月的免费培训,课程及实践领域涉及平面媒体、广播电视以及后来的网络在线新闻编辑等各个新闻业务门类。该校自2003年起另与慕尼黑大学联合开设新闻学硕士生项目,每年招生30名,学制两年,毕业可获得慕尼黑大学硕士学位。

该校为独立的新闻职业学院(verlagsunabhängige Journalistenschule),即独立于某家媒体企业的新闻学院,区别于由某媒体企业自己创办的新闻学院。(Wolfram Schrag, 2007:326)办学经费来源于社会各界捐款或资助,现任董事会主席为德国电视一台(ARD)节目总监郝雷斯(Volker Herres),也是德意志新闻学院第17届毕业生。[9]

2.科隆新闻学院(Kölner Journalistenschule):1968年建于素有德国“媒体之都”称号的科隆,创始人为科隆基督教与犹太教合作协会主席安高斯坦(Hilmar S. Ankerstein)等,也是一所德国著名的新闻职业学院。正如同在其校名备注(für Politik und Wirtschaft)里所强调的,培养政治、经济新闻工作者是其主攻方向。

该校具有自已鲜明的特色。首先,学生可在高中毕业后直接入学,不必如其他一些新闻职业学院或媒体实习项目所要求的须先接受完大学教育再申请,相应的入学年龄要求(24岁以下)也低于其他学校;其次,科隆新闻学院提供为期四年的职业培训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教育,学生在接受新闻职业教育的同时,完成科隆大学经济学专业(并辅修政治学)学习,最终获得该校毕业证和科隆大学理学士学位,经济学和政治学专长也使毕业生更具竞争力;第三,该校也是独立于某一媒体企业或利益集团的教育机构,同时与各类媒体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就业机会;第四,科隆新闻学院以其毕业生为基础组织俱乐部(KS-CLUB),充分利用其校友网络促进校内教学。当然,另一个与不少同行的区别还在于,科隆新闻学院是收费学校,按学生家庭收入情况,每生每学期(半年)0-2000欧元不等。[10]

3.施普林格新闻学院(Axel Springer Akademie):隶属于施普林格传媒集团,作为附属于传媒企业的非独立新闻培训机构,其主要功能就是为施普林格培养和培训自己的编辑队伍。自1986年在柏林开办以来,已培训了1000多名新闻工作者。此外,还面向社会评选和颁发一年一度的施普林格新闻奖(Axel-Springer-Preis)。

该校以网络新闻编辑作为其主攻方向,学生在两年的培训周期中,第一个半年在学校上课学习,下半年则去集团旗下日报《Welt Kompakt》实践学习,而第二年的大多数时间则在施普林格所属的出版社各部门完成实习。在申请报考要求中,该校还特别强调了必须会一门外语。由于依托于强大的传媒集团,该校不仅不收学费,而且学生学习期间参与到施普林格旗下编辑部门工作,每月还可获得1200欧元的津贴,而其他新闻职业学院鲜有超出者。[11]

(二)“校企联姻”、“实践第一”的办学模式是其最显著的特色

不论是否由传媒企业创办,没有哪一家新闻职业学院会排斥与重要媒体的合作。附着于某一著名传媒企业办学的自不用说,即使独立于传媒企业的如科隆新闻学院者,也在不遗余力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着与各类传媒企业的“联姻”。而其中不言而喻的重要动力,则是根植于其专业化新闻工作者培养目标的“实践第一”的职业教育取向,这也是新闻职业学院的立命根基所在。这一特色可以从三个方面的事实予以证实:

其一,从新闻职业学院的董事会或咨询委会员组成来看,各校都力求拓展与各大重要传媒企业和政府或社会相关部门、机构的合作。以德意志新闻学院为例,其董事会由49家社会机构组成,其中,既包括了德国记者协会、德国记者联盟、巴伐利亚记者协会、巴伐利亚报纸出版商协会等德国及所在州最为重要的业界组织;也笼络了国家和地方举足轻重的传媒企业,如德国电视一台(ARD)、二台(ZDF),德南意志出版集团(Süddeutscher Verlag),古纳亚尔出版集团(Gruner + Jahr),慕尼黑默库尔报业集团(Zeitungsgruppe Münchner Merkur),《时代周刊》公司(Zeitverlag)等;以及一些主要政党和社会机构,如德国执政党基民盟(CDU)、德国执政联盟姊妹党、巴伐利亚州最重要政党基社盟(CSU)、宝马汽车公司(BMW),等等。[12]

其二,这一共同特色还鲜明体现在强调实践与实用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这也是新闻职业学院区别于其他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特征。从亨利南宁新闻学院的情况来看,在教学设计上区别于大学传统新闻教育,有三个重要不同:一是兼顾实践的系统化课程设置;二是对实践训练的细致监控和强化修正;三是对媒体各领域的系统了解。具体来看,该校将总计18个月(约77周)的培训周期设计为授课与实习间隔交错的形式,以报纸、杂志和多媒体为三个必修业务板块,重点强化应用技能训练。[13](见表1)

其三,从新闻职业学院的师资结构来看,一线资深新闻工作者是其主力甚至全部。以基督教福音新闻学院为例,学校只有一名校长、三名员工(分别掌司宣传、办公室、图书馆),所有导师和讲师都是来自外聘的传媒相关业务部门资深人士:柏林日报副总编、网络报主编阿尔黑克斯(Domenika Ahlrichs),黑森电台资深编辑勃纽斯(Volker Bernius),资深自由记者舒尔茨博士(Dr. Otmar Schulz)等四十余位。[15]此外,从其授课形式来看,大量以研讨班(Seminar)的案例教学形式出现,这种形象而互动性强的教学形式,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切合实际的交流,以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三)恪守“精选少量”的招生规模,是各新闻职业学院另一共同特征

其一,招生量少。新闻职业学院的招生规模一向不大,即使招生数量多者如德意志新闻学院,也只有45人。与该校每年超过2000的申请报考者数量相比,其招生量实在少的“可怜”。各家新闻职业学院的学生席位一般都供不应求,每年的申请人数都几十倍于招生名额。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坚持小额招生,才确保了新闻职业教育的长盛不衰。

其二,精挑细选。新闻职业学院每年的入学申请者远远超过了为数不多的招生名额,传统的选拔程序首先主要通过专业考察及个人履历来初选,然后是书面测试,以及进一步面试。申请人的综合表现将最终成为决定录取与否的依据。(Claudia Mast, 1996:140-141)学生通常要提前一年进行申请,然后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极少数胜出者获得入学资格。各校对申请者的要求和选拔程序大致相同,综合科隆新闻学院等各校官网在“申请报考”专栏(Bewerbung)里的介绍,一般有至少有两层严格细致的选拔:一是材料初选,即申请人报名后需按学校要求,提交个人简历及完成指定的新闻作品或论述报告等,学校对其提交的材料,组织专家组评选,从中挑出一百人左右进入下一轮;二是集中测试,初选入围者将在指定时间汇集到学校参加集中测试,一般要持续二到三天,常用的考试形式包括图片测试、常识问答、编辑评论、撰写新闻报道以及面试交谈等。而有些如德意志新闻学院等,还有一个自然淘汰的步骤或现象,即在第一轮选拔材料初选前,大概会有三分之一的申请人,虽然已报名,但因放弃提交相关材料而被第一批淘汰。

(四)新闻职业学院的几种不同分类和取向差异

各新闻职业学院尽管在作为培养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教育机构这一本质上无异,同样也拥有相近的培养目标。但从其办学背景、经费来源和办学层次等不同的方面,又可以区分为几种不同的小类。而前面所介绍的三个新闻职业学院,即是几种主要类型的代表。

首先,从是否依附于某一传媒企业来说,可分为独立性新闻职业学院和非独立性新闻职业学院两类。(Wolfram Schrag, 2007:326)前者如德意志新闻学院、科隆新闻学院等,尽管依然不断强化与传媒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但却保持对任一传媒企业的独立性,使学生以及其自身发展都可获得和利用更为广泛的外界资源,比如其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可选范围就比后者要大。后者有施普林格新闻学院、卢森堡电视台新闻学院(RTL Journalistenschule für TV und Multimedia)等,直接由某一传媒企业创办,主要任务就是服务于此企业员工的培养和培训,由于依托于强大实力的传媒企业,一方面办学经费获得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后台企业都会把实习和就业职位优先提供给自己所办的学校(Claudia Mast, 1996:305),并凭其企业优势培养更具某专业领域特色的学生。

其次,以是否收取学费为标准,可分为免费和收费学校两类。前者占绝大多数,不仅有隶属某一传媒企业的非独立性新闻职业学院,还有广大依靠捐款与赞助维系的非独立性新闻职业学院,都奉行免学费政策,甚至还向学生提供学习津贴,如施普林格新闻学院的学生每月可获得1200欧元津贴。后者则相对较少,如科隆新闻学院,每学期收费2000欧元,是近年部分刚刚开始收费的普通大学学费四倍左右。当然,学校会依学生家庭收入有所区分,学费从0到2000欧元不等。此外还有开展远程新闻职业教育的自由新闻学院(Freie Journalistenschule)也收取学费,视不同周期的班级而收费每月80-280欧不等 [16]。而各校收费与否,与其经费来源和办学特点有着重要联系,就科隆新闻学院而言,学费收入约占学校收入总额的三分之一。其他的收入来源包括企业赞助、捐款、校友俱乐部会费,以及新闻业务工作报酬、来自基金会的项目经费和政府部门的拨款等,其中前三项之和约占总收入的45%,其余的每项大概占到4-7%。[17]

再次,从办学层次拓展方面来看,部分新闻职业学院正与其坚守传统的同行拉开距离。这方面的代表是科隆新闻学院和德意志新闻学院,前者与科隆大学合作,学生可同时在科隆大学完成经济学专业学分(并辅修政治学),最终获得科隆大学理学士学位,相应的其四年的学制在新闻职业学院中也是最长的;后者则在继续保持原新闻职业教育份额不变的基础上,自2003年起另与慕尼黑大学联合开设了培养新闻学硕士项目,每年招生30名,学制两年,毕业可获得慕尼黑大学硕士学位。

三、结语

总体来看,新闻职业学院能够在战后德国重建中诞生,并在六十年里得到长足发展,绝非偶然。德国曾先后出台了包括《职业教育法》在内的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法规(郑向荣, 2003),使“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获得自上而下的立法保障与推动;而另一方面,企业由职业教育得到了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民众则藉此获取了谋生的专长,自下而上的拥护也同样显著。同样的逻辑,自然也存在于新闻职业学院的办学经历中。

尽管记者在德国并不是一个被限定了的职业,即记者只是一个自封的称呼,任何人都可以自称记者,而不需要通过任何机构的认证,(Claudia Mast, 1996:139)更没有统一的记者证之说。这种况状的形成是基于对德国联邦宪法第五条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解释(Reinhart Ricker,2002),也就是说,如果记者成为了一个被限定的职业,那么就相应造成其他人在通过媒体公开表达方面不平等的现实。但这样的逻辑,并不排斥新闻行业专业化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反而是新闻职业学院六十年的成功历程,赢得德国社会各界的认可。政府和广大社会团体的支持、媒体企业与申请报考者的追捧,以及新闻职业学院这个群体的不断壮大,都充分表明了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地位。

但是,正因为如此,或许忧患意识的缺乏,将成为其未来难以有效规避危机与风险的一大隐忧。2008年12月,柏林的《每日镜报》(Tagesspiegel)对另一所德国重要的新闻职业学院――柏林新闻学院(Berliner Journalisten-Schule)的财政困难进行了连篇报道,指出该校由于政府和社会支持资金的流失,正陷入严重的财政困难之中,并已直接导致原计划于次年4月启动的编辑培训课程被迫取消[18]。

而德国新闻职业学院的独特教育模式,对于我国的新闻教育而言,仍不失为一份有益的参考。尤其是其强调实践性、实用性及授课与实习频繁交错的教学设计,囊括各类媒体领域和各项技能的系统性课程设置,以及引入一线传媒业务资深人士担当教学主力的师资结构等与传媒业界的紧密合作,都以其专业化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对于正在力求培养更具专业素养、更受媒体欢迎的新闻人才,而不断探索创新的我国新闻教育机构,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注释:

[1]德语对“实习”的表达通常有两个词,即Pratikum和Volontariat。前者指学生在读书期间的实习,一般无明确时间长度规定,意同我国通常所指的“实习”;后者则指毕业后进行的实习,在德国主要用于新闻行业,一般两年左右,是德国媒体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2]德语的Journalistenschule,可直译为“新闻学校”或“记者学校”,本文根据此类学校特点,采用“新闻职业学院”译法;而在某具体学校名称中,则沿用我国较为习惯称谓“新闻学院”,如“科隆新闻学院”。

[3]Kanzlerin preist Qualitätsjournalismus, Sueddeutsche Zeitung, 30.06.2009.

[4]Seehofer würdigt Deutsche Journalistenschule als „Kaderschmiede des Qualitätsjournalismus in Deutschland“,

[9]数据来自该校官方网站: Deutsche Journalistenschule,

[14]数据来自该校官方网站:Ausbildung,

[15]数据来自该校官方网站:Evangelische Journalistenschule, evangelische-journalistenschule.de/

[16]数据来自该校官方网站: Freie Journalistenschule, freie-journalistenschule.de/

[17]数据来自该校官方网站: Finanzierung, koelnerjournalistenschule.de/finanzierung

[18]Sonja Pohlmann, Talentschuppen in Turbulenzen, Tagesspiegel, 17.12.2008.

参考文献:

[1]Mast, C. (1996), Handbuch der Journalistenausbildung, Rommerskirchen, Remagen- Rolandseck.

[2]Meyn, H. (2001) ,Massenmedien in Deutschland, new edition, UVK Medien, Konstanz, 77.

[3]Ricker,R. (2002), Medienrecht, Grundlagentexte zur Journalistik, Neverla,I., Grittmann,E., Pater,M.(eds.), UVK, Konstanz, 137-162.

[4]Schrag, W. (2007), Medienlandschaft Deutschland, UVK, Konstanz.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8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源远流长。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和规则”;德,本义为“得”,引申为“品德”。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老子《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构成“道德”一词的“道”与“德”的词源涵义也就都是指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伦,本义为“辈”,引申为“人际关系”;理,本义为“治玉”(《说文》:“理,治玉也。……玉之未理者为璞”),引申为“规律和规则”。合而言之,所谓伦理,就其在中国的词源涵义来看,便是人际关系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

而伦理与道德的西文词源涵义却有所不同。英文中伦理与伦理学是同一个词:Ethics,源于拉丁文Ethica,Ethica又出于希腊文Ethos,意为品性与气禀以及风俗与习惯。英文中道德是morality,源于拉丁文mos,也是指风俗、习惯以及品性、品德。“所以,伦理与道德在西方的词源涵义完全相同,都是指人们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它外化为风俗、习惯, 而内化为品性、品德。所以,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把亚里士多德著作中的Ethos(伦理)译为拉丁文Mores(道德)。于是,伦理学的拉丁文同义词是道德哲学:Philosophia Moralis。”①

但是,到了现当代,关于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伦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何,国内学界的意见并不一致。至于西方语言中最常见的与道德、伦理相关的概念如何与中文对应,彼此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一种在国内外学界都非常典型的观点是,道德(morals)和伦理(ethics)在现代是同义词,可以互换。

例如,有论者认为,“伦理”与“道德”皆指涉某种规范系统;若是严格加以区分,则伦理偏重于社会的层面,道德偏重于个人的层面。不过,在一般使用上,二者经常被视为同义词,有时更被连用为“伦理道德”一词。②

就像新闻的定义数以百计一样,关于什么是道德也是众说纷纭。③以下三个道德定义你更倾向于哪一个呢?道德是指:(1)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2)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3)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西学东渐”与三重比较

当然,国内也有论者指出,“伦理”与“道德”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但二者长期处于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状态.导致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顺”。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的过程,目前二者划界与范畴日益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有着各自的概念范畴和使用区域。①

不过,上述观点虽然颇有价值,尤其是作者的三重比较,即汉语言文化中的比较、英语文化中的比较、中西文化中的比较,很有启发性,却与本人的旨趣不符。本人认为,对“伦理”和“道德”做一区分十分重要。有鉴于此,本人借鉴美国教科书《媒介伦理学》的界定和划界方法来理解道德和伦理。“伦理”是建立在某些得到普遍接受的准则上的理性过程。而“道德”是宗教领域的用语,往往表现为各种戒律及其形成的道德体系。②

《摩西十诫》是犹太教与基督教共有的道德体系,作为《圣经》中的基本行为准则流传下来,影响深远。它是以色列人一切立法的基础,也是西方文明的核心道德观。《摩西十诫》第一条:除了耶和华以外,不可有别的上帝。第二条:禁止拜偶像。第三条:不可妄称上帝的名。第四条:遵守安息日。第五条:孝敬父母。第六条:不可杀人。第七条:不可奸淫。第八条:不可偷盗。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第十条:不可作非分之贪恋。③

佛教的八正道提供了类似的道德框架。八正道意指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的八种方法和途径:(1)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苦、集、灭、道)的真理。(2)正思维。又称正志,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分别。(3)正语。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4)正业。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5)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6)正方便。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的理想境地。(7)正念。念念不忘四谛真理。(8)正定。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伦理困境与现实选择

但是,现实世界远远不像学童背诵人生格言和宗教诫命那样简单。一个道德体系中的多个因素(诫命)有可能相互冲突,这时伦理就开始起作用了。

康德宣称:谎言,即故意的不诚实,在任何情况下,“仅仅由于它的形式,就是人对他自身的一种犯罪,就是使一个人在他自己眼中变得低贱的一种卑劣。”④但是,这位200年前的先哲又描述了一个典型的伦理困境:当一个持枪男人来到你家门前,问另一个人在哪里(正藏在你家壁橱里),因为他想杀了他,你应该怎么做?你是撒谎,还是说实话?犹太教与基督教共有的道德体系认为杀戮和撒谎都是不对的。但是,你必须痛苦地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

我们可以在反映抗日战争的老电影中找到这样的场景:鬼子要进村了,在村头问一群孩子“八路在哪里?”孩子故意指着相反方向回答:“八路在那儿!”结果鬼子当然是上当受骗。为什么后人将“骗鬼子”作为美谈来称道?这是因为我们假定“鬼子”代表绝对邪恶,反抗“鬼子”代表绝对正义,所以一切手段都是正当的,产生的效果越正面越好。但是,日常生活中并不经常出现“绝对正义”与“绝对邪恶”的对峙和搏杀。

与其说伦理解决的是对与错的矛盾,不如说解决的是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并决定如何在二者之间做出取舍。伦理学意味着:(1)学习在善与恶、合乎道德的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之间做出理性的抉择。(2)运用理性对若干个可能都合乎道德的正义抉择进行区分,挑选出其中更加合乎道德的。①

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

所谓“职业道德和伦理”大体包括工作观(人为什么要工作?)及专业规范两部分,它们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较欠缺的部分。这首先是因为,与世界上多数古代国家以宗教为统治者的意识形态不同,儒家学说强调“以德治国”,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特点是把宗法观点和皇权至上合二为一,也就是让皇权统治和家长制统治互相呼应;其次是因为,职业道德和伦理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道德伦理观,而在长期的自然经济之下并无所谓职业,每个家庭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是大同小异的;既然无所谓职业,当然就无所谓职业道德和伦理。②

在西方新教世界,各种现代职业(专业)较早产生,于是就有了专业人士即从业者的称谓。按照马克思・韦伯的理解,现代早期资本主义职业的兴盛与职业观念的世俗化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世俗化的谋利活动,得到了宗教上的肯定,对于世俗职业的发展发挥了作用。

韦伯认识到,在以往的所有信仰天主教为主的诸民族的语言中,都没有任何表示与我们所知的“职业”相似的概念。自从16世纪初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以后,强调人在世间的责任,这样体现这一意义的职业概念就出现了。而宗教改革以来,将履行职责义务看成是上帝应允的唯一生活方式的看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每一种正统的职业在上帝那里都具有完全同等的价值。③

从《圣经》的观点来看,工作有三重意义:发展自我、服务社会及服事上帝。专业(profession)和专业人士(professional)的词源是动词profess,意指“向上帝发誓,以此为职业”。在人欲横流的商业社会,职业道德和伦理格外重要。

一个社会职业要得到公众的认可和尊重,就必须遵循一般的和这个职业特殊的道德诫命和伦理原则。当然,也有哲人这样挖苦说:“在所有职业中,每种职业都或多或少地装扮出某种面孔,人们以自我预期的样子粉墨登场。因此,这个世界不过是由众多的演员组成的大舞台而已”。④

光先生指出了职业道德与社会普遍道德即公德可能的不一致性:“当一个人处在职业生活中时,为了遵守职业道德,可以违背一般人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说,职业道德和一般人的道德不仅有所不同,甚至还会出现矛盾。”⑤光论辩道:“比如,医生对一个绝症患者不讲实话,这既符合人道主义精神,也符合医生的职业道德,但却有违其作为一般人要诚实的道德要求。再如,即使知情,在法庭上律师可以而且不应提供对自己委托人不利的指证,同时应当钻法律的空子替自己的当事人辩护,这些都符合律师的职业道德,但却不符合其作为一般人的道德……然而,如果律师不钻法律的空子,不替自己的当事人说话,反而举证自己当事人的罪责,法庭抗辩和律师职业也就失去了光彩,律师职业也就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还谈什么律师的职业道德。”⑥

媒体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

世界知名的管理学家大前研一认为,专业人士必须具备四种能力:(1)先见能力。(2)构思能力。(3)讨论能力。(4)适应矛盾能力。①在国内外,人们常常将新闻职业与法律和医疗职业对比。那么,新闻工作者能否做出有违常人伦理道德观念的举动的伦理选择并自圆其说呢?

在古希腊,伦理学的原初意义是关于幸福或美好生活的学问,幸福是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伦理学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与这种一般性的理解不同,媒体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试图解决的经常是问题、恐慌、不安、批评、抱怨、投诉、愤怒、抗议、抵制等大众传播业者不愿看到的反应。一旦新闻伦理抉择发生错误,受众的反应既迅速又苛刻。

由于新闻工作者必须频繁作出内容选择和判断的特性,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的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认为:“没有不涉及道德的新闻写作。所有的记者都是伦理学家。这绝对无可避免。记者就是一个观察世界的人,观察这个世界的运转,每天,站在很近的地方注视着它,把它展现出来,让大家得以再度审视――这世界,这世界里的事件。”②

媒体职业道德就是媒体从业者和媒体机构自身,遵循体现普遍性的社会公德(工作观)和体现特殊性的专业标准(专业规范),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媒体职业伦理就是媒体从业者和媒介机构在媒体职业道德体系中的诸个因素(道德诫命)发生冲突时的理性抉择原则。

具体而言,凡是在媒体职业共同体内有共识而少争议的批评对象,我们就称之为媒体道德问题,本人新近推出的教材《媒体道德与伦理:案例教学》第二编各讲所分析的就是几种常见的媒体道德问题。凡是在媒体职业共同体内缺乏共识而多有争议的话题,我们就称之为媒体伦理议题,教材第三编各讲所分析的就是几种常见的媒体伦理议题。我们的一个提示是,媒体道德问题一般不宜相对化,而媒体伦理议题一般不宜绝对化。在特殊情况下,媒体道德问题和媒体伦理议题才有可能转化或融通。

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是媒体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的核心,是决定新闻应该如何采集、制作、报道和编辑的行为准则。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能够解释自己的伦理选择很重要,因为他们在报道一则新闻的过程中要与消息来源打交道、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最后还要面对公众,所以可能要同时做出几个互不相关的伦理抉择。

谁来做出道德决定和伦理抉择?

媒体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支,每一步都要严肃考虑该由谁来承担相关责任。只有在媒体和媒体人作为把关者、而不是由外部强制力量主宰的情况下,才谈得上媒体专业伦理和道德。如果媒体严格听名于政治性组织的运作指令,完成“规定动作”,而没有“自选动作”,那么这种媒体出现的问题不应该列入我们分析研讨的对象。

在拥有编辑独立权即内部新闻自由的媒体中,在一般情况下,这是一个组织问题。媒体内容的最终呈现由作为业务主管的主编、总编、台长而不是普通记者作出决定。但是,新闻生产是一个多环节的过程,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可能要承担主要的伦理道德责任。此外媒体还刊播广告和娱乐等内容,除了内部的个人或组织责任,外来的广告和外包的娱乐节目可能还牵涉外部的责任者。

有欧洲学者认为,媒体职业伦理和道德“只能存在于民主制度下”,它们“只在享有言论自由的媒体和有良好素质记者的国家里受到应有的尊重。在这些国家里,媒体和记者门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此外,在贫穷国家里,消费者少,广告也少,所以那里的媒体贫穷、腐败或者受国家资助和控制。在许多这样的穷国里,即便媒体有官方声称的民主,实际上媒体职业伦理和道德也没有意义。①

根据上述看法,“非民主的”第三世界国家没有媒体职业伦理和道德可言。这是我们不能同意的,因为在中国、俄罗斯等转型国家,尽管问题重重,媒体分化和职业化已初见端倪,关于媒体职业伦理和道德的讨论经常是非常热烈的。至于说贫穷容不下媒体职业伦理和道德,那是很有道理的。今天的各国媒体,大多实行市场化经营。虽然市场化有利有弊,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有西方学者概括为“富媒体,穷民主”),但是健全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是媒体自主自立的基础,这对于维系伦理和道德水准至关重要。

伦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

显然,媒体职业道德和伦理属于软性约束的范畴,而有别于法律。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伦理规约》在正文之后还有两条附则,第一条称:“《伦理规约》是在自愿基础上被数以千计的新闻工作者接受的,无论他们在何地、什么平台,并且作为合乎伦理的行为的指南,被广泛运用于各新闻编辑室和教室。该规约无意于作为一套‘规定’,而是作为面向合乎伦理的抉择的一种资源。它在法律上没有强制力,也不领受于宪法《第一修正案》。”

这里是指,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在美国体制中居于高位,统辖所有相关法律,被认为是美国言论自由和新闻出版自由的守护神。但是,它不同于以自律的方式统辖人的内心的伦理道德,因为在伦理共同体中,“统治人民的规则不是通过外在的强制,而是通过内在的对道德法则的尊重来实现的”。②

伦理道德与法律都是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但是它们的形态和功能是不同的。康德认为,存在两种社会形态:一种是“法律的公民社会”,在此之下组成社会;另一种是“伦理的公民社会”,在此之中人们只能在非强制性的法律之上,因为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着“免于强制的自由”。③一般而言,伦理道德与法律有以下区别:

1.伦理道德是说服教育和榜样感化的自律规范,它的作用通过社会舆论的赞扬和谴责、表彰和批评的方式来实现;法律则是禁令或强制性的他律规范,如果触犯了法律就要由执法和司法机关来解决。

2.伦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通常只是一些原则性规定,是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和作出抉择的依据;法律则含有各种具体的明文细则,是衡量有罪、无罪或罪行性质与轻重的依据。但是要注意,针对现代媒体造成的日益突出的种种问题,各国媒体职业伦理道德规则倾向于制定各种具体的明文细则,而显然不同于社会公共伦理道德。

3.法律与伦理道德的评价标准各不相同。道德评价具有“扬善惩恶”的特点,其评价对象包括了“善行”与“恶行”,而法律评价所针对的主要是违法犯罪行为。在通常情况下,违反法律的行为必定违反道德,而违反道德行为未必都违反法律,道德评价的标准比法律的评价标准更高。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违反媒体职业道德的案例同时也是司法案例。

知名媒体法和媒体规范研究者徐迅女士给出了这样一个表格:

当然,伦理道德和法律又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一方面,它们在某些内容上,相互重合、相互渗透,法律被称为最低限度的道德。另一方面,伦理道德的作用范围较广泛,有些范围法律涉及不到,而道德可以补充法律的不足。同时,伦理道德教育和伦理道德舆论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法律的尊严和功效。而法律则能够加强伦理道德的威力。所以国人在呼唤媒体必须提升其伦理道德水平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媒体领域的法制进程。

几点建议

1.伦理学的学科归属是哲学,以思辨为主。问题意识二重含义(价值性和负面性)、批判性思维和自反精神。我们欣赏和提倡苏格拉底的方法:

2.我们通常聚焦媒体内容生产过程:新闻和大众媒体的信息采集、获取、加工、传送、呈现等,尤其是内容呈现。《媒体道德与伦理:案例教学》聚焦媒体职业伦理和道德,所以所选案例和评析侧重于传统媒体。这是因为,我们当然不能忽略日益强大的新媒体,但是新媒体被称为自媒体,其使用者除了一部分专业人士外,大多数往往只是媒体业外人士,是以普遍社会伦理道德还是以媒体专业伦理道德来看待相关传播现象,尚无定论。

3.注重材料的可靠性和案例的客观性。力争全面搜集,多源求证,避免望网生义、仓促定论和以讹传讹。毋庸讳言,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从互联网上获取新闻。互联网的好处不必多说,但是它的一个弊端是知识和信息的碎片化、变异性和割裂易逝。

4.注意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复杂性。意大利谚语云:“翻译就是叛逆”。阅读原始文本与翻译和表述之间存在着理解的偏差和语义的损失各自的语境也存在明显不同。因此语境化的理解乃至背景的交代十分必要。当然这也带来了部分案例较长的问题。

5.恰当处理激情、幽默与理性之关系,同时避免误会、误读和道德说教。

注释:

①王海明:“伦理学是什么”,《伦理学研究》总第1期(2002年9月),第90页。

②。

③但是,对于道德与良心(良知)的关系,恐怕多数人会达成一致:道德很多时候与“良心”相提并论,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①尧新瑜:“‘伦理’与‘道德’概念的三重比较义,《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4期。

②【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媒介伦理学》,李青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③这里是最简版。《圣经》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十诫”,具体十条诫文是后人总结归类的。因此,各个教派的“十诫”条文不完全一样。

④【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83页。

①【美】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媒介伦理学》,李青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③龚群:《社会伦理十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0-161页。

④【法】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王水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4页。

⑤光:“经济学(家)如何讲道德?――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读书》1999年第1期。

⑥光:“经济学(家)如何讲道德?――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读书》1999年第1期。

①【日】大前研一:《专业主义》,裴立杰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III-V。

②【法】玛格丽特・杜拉斯:《外面的世界II》,黄荭译,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①【法】克劳德―让・贝特朗:《媒体职业道德规范与责任体系》,宋建新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页。

②靳凤林:《道德法则的守护神――伊曼努尔・康德传》,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③靳凤林:《道德法则的守护神――伊曼努尔・康德传》,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9

近日,有媒体报道说,武汉首次为农民授高级职称。(/mainland/200807/0730_17_684271.shtml)看完这则新闻,我不禁愕然。我很佩服武汉有关部门敢为人先的勇气和丰富的创造力。遗憾的是,这篇报道没有具体透露几位农民获得什么样的高级职称,我也不敢妄自揣摸。但是,中国的职称之滥,令人深思。

职称实际上是技术职称的简要说法,是“经专家评审、反映一个人专业技术水平并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依据的一种资格”(网易海量词典),它的本意是担任技术职务的一种资格,作为个人是否适宜担任特定技术职务的参照标准,对象应当是从事技术业务的人员。但现实是,遍寻中国,没有职称的行业所剩无几。农民曾经是被职称遗忘的角落,但现在的空白已经被武汉填满了。

曾经以为,职称是科教系统的专利,现在看来,自己实在是孤陋寡闻了。我曾经为名片上的“高级政工师”是啥玩艺纳闷,也为“三级演员”的头衔汗颜,但现在经武汉的做法点拨一下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如果哪一天见人递上名片赫然印着“高级厕所看管师”我也不会奇怪的,因为国人实在是太有创新意识了!

现在的职称基本上用一个字来概括:烂。无论是种类、数量和质量,都烂!种类上不用说了,各行各业,百花齐放。数量上也是万马奔腾,一片繁荣,教授满天飞,“主任”遍地跑。质量上,马尾穿豆腐----不能提。君不见,为了应付职称评定划出来的条条杠杠,多少人挖空心思,勾心斗角!职称的标准最终归结到一点:发文章。于是乎,不论水平有多高,资历有多深,一哄而上,大干快上,左手拿剪刀,右手拿胶水,剪贴拼凑一番,大功告成。我曾听说,有位学者,著作超身,出版著作几百部,且部部都是大块头。我都晕了!要是我呀,光是不吃不睡,24小时不停转,把所有的书打成文字也得一百多年!不服不行。

仔细想来,也难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连一些身居要职的官员也要搞个学位,弄点文章,谋个职称,装点门面,苦于无从谋生而把职称当作吃饭家伙的普通民众不趋之若鹜才怪。现在,为了职称,基本上是全民制造文化垃圾(究竟是否有文化且不论),继而浪费纸张,转而破坏森林,再去污染环境,贻害无穷。仅就教育界而言,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读谁(自己写的都不看),学术造价成风,学术腐败猖獗,不能说都是职称惹的祸,但至少是职称在推波助澜,助纣为虐。没有了这种逼良为娼的职称制度,学术的空气至少会清新一点!

我国已经在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应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没有职业资格,就没有职业准入,何其简单!至于具体职位是否称职更不是职称能衡量,尸位素餐者多矣!还职称以本来面目,给职业以清新面容,刻不容缓!正所谓:“全民皆为职称忙,无知亦能著文章。天生我材虽可用,须凭良匠好眼光。”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10

【关键词】 政治责任感 职业道德素养 深厚文化底蕴

1 政治责任感

新闻编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知识素质和新闻业务素质,这是新时期一名合格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奋斗追求的目标。如果新闻编辑政治不强,思想觉悟不高,无法对新闻报道的政治性进行敏锐的分析和精确的判断,可能导致新闻偏离舆论导向;如果业务不经,则没办法监察处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把关不严,导致报道出现失实、不准确等问题;如果纪律不严、作风不正,报纸编辑的职业道德确实,则有损报社的形象和公信力。

政治责任感对新闻编辑来说是最重要的。作为新闻编辑,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因为新闻除了大众传媒都有的传播信息的功能外,其本质上就是和耳目,是党的舆论宣传工具。作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负责编辑整组、整版节目的新闻编辑,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近一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果政治素养欠缺,看问题就会片面,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必须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其政治敏锐性与政治鉴别力。

2 职业道德素养

2.1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概念

作为各行各业工作者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是至关重要的。就算是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再强再高的新闻编辑工作者,如果其自身不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不遵守行业规范,那么也称不上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作为一项面向公众,具有较强政治性的工作,新闻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体现在对社会受众负责的态度上,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实际工作时,新闻编辑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每一则新闻原始素材进行编排处理,对新闻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同时,作为一名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要时时刻刻记住自身应该坚持的原则和肩负的责任,做一名职业道德坚定的编辑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互相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2.2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体现

众所周知,职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是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而职业的产生又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必要条件。

1919年,被誉为“新闻教育界第一位大师”和“新闻学界最初开山祖”的徐宝璜先生在出版的中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专门列出的“访员应守之金科玉律”,可以说是中国新闻道德规范的雏形。而美国在1908年,就出现了由威廉制定的《记者守则》。可见,新闻道德在职业教育中受重视程度及职业规范的出现之早,较之于一些古老的职业来,可谓是后来居上。这是新闻业值得自豪的事情。

3 深厚文化底蕴编

新闻能最广泛地反映科技、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基本状况和最新成果,所以,作为一名新闻编辑,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己在经济、法律、科技、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修养,以提高解决实际报道问题的能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知识的增长相当迅速。所以,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相应对新闻编辑文化素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时代呼唤学者型的新闻编辑,呼唤能给广大听众带去真理和知识的新闻编辑。 因此,新闻编辑应当时时刻刻钻研一些学问, 并将其运用到新闻报道的编辑中。 信息化时代,媒体竞争激烈,任何媒体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3.1 专业理论知识

所谓专业理论知识,是指编辑人员分工范围里的专业理论知识,即编辑基础理论知识。新闻编辑除了要学习掌握《编辑学》、《编辑社会学》、《编辑的修养》等普通编辑学理论知识外,还要侧重学习掌握《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广播电视概论》、《网络新闻》等新闻出版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新闻知识的基石,又是能用以指导新闻实践的专业理论基础。这是编辑人员开展工作的基础,或先决条件。

3.2 专业技能知识

新闻编辑必须具备先进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文字功底和文化功底。新闻稿件必须依靠文字的手段来播报,对新闻题材进行编辑时需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连贯性和简洁性,这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对语法及修辞、逻辑知识有一定了解,如果一则新闻没有配套的表述语句,那么是无法体现出新闻的生动性和价值的。除此之外,新闻编辑必须要有一定的写作基础,这样才能对原始稿件进行更加深入的加工和布局,既能够保证新闻素材最大限度的符合事实,又能够对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新闻编辑工作也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新闻编辑不仅要学习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作为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掌握编辑业务技能知识——编辑工作中的主要程序、主要知识,其基本功是“六艺”:选题、组稿、审稿、加工、发稿、校对。不同媒体的新闻编辑其专业技能知识又有不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的进步,电子计算机已在编辑领域大显身手。

未来的新闻编辑,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就必须迎头赶上,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特别是与多媒体有关的技术利用现代设备,实现编辑手段的现代化。

综上所述,新闻编辑应是“杂家”,是“通才”。新闻编辑的知识结构一言以蔽之:“杂”——知识博杂,杂中有专,以百家知识为基础,以政治理论知识为指导,以业务知识为核心,以专业知识为专长,以语言文字知识作为贯穿各类知识的主线。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6.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11

**日报社是**市委直属事业单位,是**市主要新闻单位,**年8月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军区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日报社出版《**日报》(**文版)和《**晚报》3张报纸,周出版报纸对开版88块,日均见报文字17万多字。现有职工193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108人,副高以上职称18人,中级35人。有蒙、汉、回、满、达斡尔、锡伯6个民族。离退休人员98人。内设20个部室,社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有党员103人(其中在职党员95人)。全社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年总收入达到1000多万元。

**年8月以来,**日报社党委以自治区级文明单位为新的起点,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宣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五、六中全会精神,自治区第七、八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一、二次党代会精神,增强新闻宣传和事业发展的市场意识;以办好报纸为核心,以加强舆论阵地建设为重点,以整合挖掘新闻资源、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各项措施,着力构建和谐报社,报社新闻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年获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全区“十五”期间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年获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局(处),自治区报纸印刷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不断提升舆论引导水平,为全市工作大局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近两年来,全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日报》(**文版)、《**晚报》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市工作大局,以提高办报水平、提升报纸新闻舆论服务水平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宣传形式,改进宣传手段,加强新闻宣传策划,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完成**、**年的奋斗目标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服务。**年出版《**日报》汉文版308期,蒙文版196期,《**晚报》212期;**年出版《**日报》汉文版250期,蒙文版195期,《**晚报》247期,没有发生导向性错误。

在报纸新闻宣传中,以日常宣传为基础,以专题宣传为突破,以重点宣传为亮点,把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落实在每块版面、每期报纸中。两年多来,在贯彻落实市委一次、二次党代会、“十一五”规划开好局的宣传中,先后开辟了“重点建设和重点企业巡礼”、“纪念抗战60周年”、“优化发展环境百日行”、“苏木乡镇机构改革”、“产业化之路”、“走旗县看亮点”、“旗县委书记访谈录”、“解读十一五”、“早春二月走河套”等专栏,把市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中心工作和“十一五”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规划和战略措施如数交给各级干部和群众,发挥了党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在新闻宣传中,牢牢把握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这条主线,把加快推进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变,加快工业发展,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实现“三化”的良性互动为重点,对工业园区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城市规划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系统连续的宣传报道,实现了专题宣传有策划,重点宣传有深度,舆论监督追求善意的结果,注意把握好角度、尺度和温度。

撤盟设市,我市的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化。我社把对市人大、政协的宣传列入重要内容,深入宣传报道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职权和作用;政协委员提案、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情况等。每年三报发宣传人大、政协的新闻各300多条。对市人大全会和市政协全委会,三报提早安排,分会前、会中、会后三个阶段进行宣传报道,抽调20多名记者上会采访,去年“两会”,重点策划了“工业经济”、“城镇经济”、“政协委员谈发展”、“人大代表谈发展”、“新农村建设”、“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9个专题。扩版4期,发新闻专版30多块。今年“两会”,日报扩版两期,发新闻专版27块,蒙文报23块,晚报22块。

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年、**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文报对全市三批先进性教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宣传。先后开辟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时代先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性教育在基层》、《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性教育学习问答》、《爱的暖流》、《先进性教育成果展示》等栏目十多个。在成果展示、迎接验收宣传中,以“先进性教育成果展示”、“巡礼”、荣辱观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开辟专栏与专题,先后刊发了反映乡镇机构改革的“瘦身强体活力现”,反映市委战略决策的“谱就跨越式发展新篇章”,反映社会保障方面的“用爱心编辑173万人口的安全网”,反映市直机关先进性教育的“东方风采满眼春”,反映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改出一片新气象”,反映基层组织建设的“双链双推”为我市基层组织添活力,还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城市建设”、“两免一补”、“建立领导干部自身建设长效机制”、“优化环境”等专题16个,发专版10块,发稿150余篇,这些重点策划报道,为我市先进性教育顺利开展和通过中央总结验收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双链双推”活动和机关“三创一落实”活动进行了深入宣传。同时,加大对纪检监察工作宣传力度,每年刊发党风廉政新闻宣传稿件100余篇。

以市二次党代会为标志的全市党组织换届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措施,在对旗县区乡镇苏木党委换届进行深入宣传的基础上,对市二次党代会分会前、会中、会后进行了认真策划、深入报道。在市二次党代会期间,日报、蒙文报、晚报派出23名记者对会议进行了全程报道。以消息、言论、侧记、专访等多种形式,先后刊发有关内容的稿件300多篇,日报发新闻专版20余块,蒙文报发专版18块。对中国·首届河套文化艺术节,分节前、节中、节后三个阶段,抽调了十余名记者进行全程采访报道,先后开辟专栏23个,发稿608篇,策划专版48块;对第二届河套文化艺术节,进一步发挥了地区党报舆论主阵地作用,形成了有力的舆论声势,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我社连续两年被评为“河套文化艺术节宣传先进集体”。

高度重视外宣工作。将外宣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实行目标管理,并给予优厚稿酬。**年共完成外宣任务232篇,其中汉编部完成76篇,蒙编部完成136篇,晚报完成20篇,超额63篇完成市委宣传部下达的外宣任务。

二、整合新闻资源,提高新闻宣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按照“巩固蒙文报,发展日报,做大晚报,拓展产业,发展事业”的发展思路,以整合挖掘新闻资源、优化报纸结构、加强舆论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创新办报思路,更新办报理念。为了满足一些地区、行业读者的需要,满足读者的多样性需求,**年《**日报》由**年底的周对开24版增加到32块版。在原基础上,与相关旗县区和单位联办了电业、共青团、就业、税务、金融、气象、公安、卫生与健康及临河、磴口、中旗、后旗等新闻专刊,利用媒体资源优势开设周刊,为社会各行业和单位提供了宣传平台,满足了不同行业宣传的需要,同时也增加了报社的收入,为日报的发展拓展了路子。

**年初,社党委提出举全社之力打造一张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新晚报。《**晚报》创刊两年来,紧紧围绕为老百姓服务这一办报宗旨,与老百姓贴得越来越紧。两年时间共接听民生热线5226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年3月1日创刊一周年之际,社党委提出“二次创业”的号召,全社干部职工走上大街,将4万份当日56版的晚报免费送到临河各条街道两侧的商业网点,并开展了《**晚报》首次读者意见有奖调查活动;3月13日,全新改版,改版以来,以“每日新闻+深度报道+每日副刊+每日专刊”的版面结构,以“最全新的新闻覆盖、最解渴的深度报道、最温情的每日副刊、最实用的每日专刊”,使晚报的新闻含金量、公信力、亲和力不断提高。“3·15”在市人民广场设投诉台,接待群众投诉;“五一”黄金周,在市人民广场成功承办了为期三天的“中国(**)首届名优特新商品博览会”,盛况空前,成果喜人;同时开展了“消费者最喜爱的20大品牌”评选;5月20日,在市人民广场开展了为患白血病的两岁少儿小耀伟的捐款活动,筹集善款34864.43元;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开展了“读晚报、喝金川、看世界杯”和“国际建材杯”五人制足球赛等活动;7月20日晚,在人民广场举办了隆重的颁奖晚会。下半年举行了“时尚pk进行时”活动,**年元月举行了全市青少年三人篮球赛。近期将开展“中华奥运小记者”全国招募活动选拔赛。这些活动,已经超越报社本身,成为引导社会行为的导向,也有效提升了**日报社在全市的地位和形象。

三、落实全市人才战略,为办好三张报纸打造卓越团队

社党委一直把人才建设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认真落实全市人才工程战略,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造就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新闻采编人才队伍,市场意识浓、市场开拓能力强的经营人才队伍,懂专业、会经营、懂管理的管理人才队伍。

一是把建设学习型单位活动扎扎实实坚持下去,引向深入。从2002年5月份在全市率先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以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年确定为“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三项活动教育”年;**年确定为“学习培训年”;**年确定为“学习培训年”、“新闻宣传策划年”和“制度建设年”,逐步营造了全社浓厚的学习氛围,把终身学习、务实创新、不断提高素质的意识牢固树立起来,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年初,开展了“树立新闻宣传市场化意识”的大讨论,新闻业务、卓越团队心智训练营、文明礼仪、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一系列业务培训。10月下旬到12月中旬,开展了“政治理论、新闻业务培训”活动。社党委成员带头,结合工作实际每人为全社做一次辅导报告,部主任、副高职称人员在部门做业务辅导,收到很好的效果。全社自觉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空闲时间在一起闲聊的少了,学习的多了,不少同志每天坚持到阅览室浏览报纸杂志,记学习笔记。很多同志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每年至少组织3次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测试。

二是着力营造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和氛围,使优秀人才在报社这块阵地上发挥聪明才智。结合整合新闻资源、创新新闻宣传形式和方法,全社推行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工作人员双向选择,竞聘中层干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任人唯贤,注重群众公论。

三是积极引进人才。经市编委批准,**年公开考聘录用了8名大学生,加上市里人才储备,有9名大学生补充到编采第一线。晚报根据自身需要,公开聘用了部分采编人员,并推行竞争上岗、绩效考核、末尾淘汰制度。

四是**编辑部全部实行积分制,量化考核,在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状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晚报变死工资为绩效计酬,实行绩效挂钩、按劳计酬的分配机制,逐步实现由发档案工资向按岗位按贡献计酬转变。对聘用人员与在职人员在竞聘部主任和工资待遇等方面一视同仁。

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社发展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年8月至11月,我社认真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社95名党员全部参加,达到了“党员受教育、组织增活力、发展出成果、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应用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在加强社党委班子和党支部建设上取得新成效。社党委建立了学习、工作、议事、廉政等一系列制度。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坚持以党委中心组为龙头,带动全体干部的理论学习,对重要学习内容以读书会的形式组织部主任学习。通过读书会、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高度重视,周密安排,认真准备,开好每年一次社党委**生活会。会前认真征求群众的意见,会后在全社大会上对整改意见进行了反馈。今年3月,又根据市纪委和组织部要求,召开了一次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生活会。认真贯彻“**集中制”的原则,社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做好分管范围内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做到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按照“集体领导,**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对涉及全社重大事务集体研究决定。新闻采编设备等通过政府采购。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总体工作、业务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落实。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安排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完善责任制,建立了处级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统计表和科级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统计表,并层层签订了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评选先进、重大项目建设、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全部公开,阳光操作,每年详细公布一次财务收支情况。采编大楼维修改造请审计部门进行决算审计。

认真开展“三创一落实”、“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新闻界“三项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我社实际,分别制定了安排意见,明确了活动的方式、方法、目标、要求。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和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建设,全社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文明程度提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效率提高,公仆意识进一步增强,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变成自觉行动。不断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根据市直机关工委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的要求,结合我社实际,修订完善了《党支部目标管理实施细则》、《党员目标管理实施细则》及目标管理考评卡,并把党建工作考核同业务考核同安排、同检查、同评比。建立了党委委员联系支部工作制度和社处级领导过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健全完善了部门党员主要领导抓党建责任制,真正把“一岗双责”、“”制度落到了实处。近几年,全社培训党员400多人次,有16名同志加入党组织。每年“七一”,我社至少有一个科室、4名党员受到市直机关工委表彰。同时,我社每年“七一”都要评选表彰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务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文明科室和先进班组。在第七个记者节,社党委表彰了11名从事新闻工作30年以上的同志。社团支部组织举办了**日报社首届“健康杯”排球赛;积极组织参加市里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

去年以来,开展了建设“和谐报社”活动。我们确定“和谐报社的定位是:社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锐意改革、与时俱进;建设一支恪守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新闻队伍;全社形成爱岗敬业、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氛围,团结互助、乐观向上、文明和谐的精神风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报社实现“三个明显提高”,即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办报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社呈现出团结和谐、心齐劲足、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这是报社事业发展的最宝贵财富,报社的外界形象越来越好。

“四五”、“五五”普法、依法治市工作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按年度学习法律计划,按时完成学习计划,并组织测试。通过市普法、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考核验收。“四五”普法荣获优秀单位称号。按照市和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制定了《**日报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并与各科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人。强化宣传教育,在《**日报》(**文版)开辟政法、综治宣传专栏,在《**晚报》开辟“今日法治”专版,营造全市综治良好氛围。做好综治、扶贫、新农村建设等联系点工作,社领导每年四次深入杭锦后旗团结镇,与镇村领导座谈,研究综治工作,推动综治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在《**晚报》开辟专栏,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看不起病、上不起学、过不了冬等弱势群体提供捐助。两年多时间为扶贫联系点、帮扶贫困户、社会弱势群体和各种社会捐资(物)救助活动捐款共计近7万元,衣物300多件。

加强制度建设,全社健全完善了党委议事、绩效考核、出勤、财务管理、安全保卫、评先评优、奖励等一系列制度,加强日常监督落实和考核。多年来我社无一例重大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无治安、刑事案件,无受党纪、政纪处分人员;无失盗、失窃事件发生;无贩毒吸毒人员;消防设备完好率达100%,无重大火灾隐患及火灾发生;无因内部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的群体性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主动承担辖区办事处分配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我社连续四年被所在辖区办事处评为综治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位,档案齐全,连续多年被评为辖区先进单位。

重视单位绿化美化和清洁卫生工作。**年在院内移植6苗成年松树;新建设花池40多平米;每个办公室养花2盆以上;办公室每日清洁,每周检查一次卫生,每月至少擦一次窗玻璃,做到办公室美观整洁,走廊没有纸屑烟蒂,厕所无异味,院内无废纸果皮。

五、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实现报社新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

近年来,通过多方争取筹集,在偿还历史欠债160多万元、消化接收《临河晚报》债务30多万元的前提下,投入近1000万元,提高装备水平,改善办公条件和环境。购进了英国产富士f6000彩色激光照排系统,中美合资上海高斯ws-a卷筒纸胶印轮转机,使**日报社告别了平版印刷报纸的历史,具备出版彩报的能力,设备状况同时进入全区盟市报社先进行列;对采编大楼和印刷厂打字车间、轮转车间进行了维修改造,加接了一层计820多平米的采编联网、会议、图书资料中心;更新了全部办公设施,为摄影记者和部分文字记者配备了专业数码照相机,解决了新闻采访交通工具,使全社办公环境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建成新闻采编网,实现了编采人员人手一台电脑。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为以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报的发行在撤并乡镇50、征订单位大幅度减少和调价20的基础上,实现了稳中有升,**年度比**年度增长4%;**年度比**年初增加750多份,增长6.3%。晚报发行在**年3月中旬改版后有了较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在私费订阅上增势明显,**年度私费征订增加3500多份。广告实行“包死基数、欠收不补、超收分成”和按使用版面考核的经营办法,增势特别是晚报广告增势明显。连续两年实现发行、广告和非广告业务增收100万元以上。印刷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不断更新观念,开拓市场,全年完成零活产值165万元,报纸印刷质量进入全区盟市报先进行列。

新闻专业职称论文范文12

目前,俄罗斯高校新闻院系设置的在职教育体系,正在对俄罗斯大众传媒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一、新闻在职教育系统

俄罗斯高校新闻在职教育主要依托新闻夜校进行。

根据俄联邦教育部和俄联邦电视广播出版部于1994年3月联合颁布的法令,俄罗斯高等新闻教育有全日制教育、在职教育两种形式。其中,后者主要是依靠夜校教育来实现的。在俄罗斯高校中,新闻系(或新闻专业)同时设置双轨教育模式。一种是上述的全日制教育,另一种是夜校教育。夜校在行政上一般隶属于新闻系(或新闻专业)统一管理。

在职教育学年为36周,本科学历5年,硕士学历3年,博士学历4年―5年。每年9月1日开学,在职学生可带薪学习,年龄大小不一。学生完成所有课程考试后,可以和全日制学生一样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一旦通过答辩,获得相同等级的学位证书。

据俄官方统计资料显示,俄罗斯新闻夜校在读学生包括非新闻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媒体兼职人员、媒体失业人员、新闻爱好者、在读全日制学生、待业青年等。

新闻夜校一部分课程被安排在晚上,一部分被安排于周末,也有的被调整到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下午。每周平均授课时间在20小时左右。

夜校教育一般为自费教育,但是学费往往比较低廉。对于那些失业者和待业者来说,要想免费接受夜校教育,可以向夜校开办者递交申请。只要理由充分、证明合理,都能得到允许。

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俄罗斯著名新闻理论家戈拉别里尼格夫博士认为,“与全日制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相比,在职学生更容易干出成果。这是因为在职学生已经有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他们来接受继续教育的目的,无非是想系统地学习和补充新闻理论知识。”

俄新闻教育学家巴库列夫教授在其专著《新闻人为何接受再教育》一书导论中指出,“实践经验说明,一位称职的记者不仅仅需要掌握新闻知识,还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如何去获得各种专业知识呢?唯一的途径就是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巴库列夫教授认为,一名记者不一定是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当记者之前,他学的可能是医学、工学,或者是经济学,或者是文学,或者是其他什么学科。不管他学的是什么专业,如果他不掌握新闻学理论,不懂得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他是不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记者的。对于非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需要通过再教育全面掌握采、编、发、播技术,提高稿件制作、节目制作、报刊出版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俄罗斯高校新闻夜校从实用立场出发,有选择地设置专业课程。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新闻系主任Барабаш博士认为,新闻界把新闻学与传播学作为两个独立的学科予以设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高校把两个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完全独立设置是不应该的。因为传播等同于新闻的运动,新闻等同于传播的材料。传播的核心是新闻,如果传播脱离了新闻,传播将无法进行。所以两者必须达到有机的统一,才能产生社会效果。如果在高教阶段就把专业界限明确区分设置,会造成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过窄,降低就业竞争力。

俄罗斯高校新闻夜校所开设的专业与全日制教育所设置的专业大致相当,一般有新闻学、报刊、广电、广告、新闻摄影等专业。但是,夜校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却更加实用。其中新闻学、报刊、广电等专业所开设的本科9门核心课程是一样的。在核心课程之外才单独开设了4门―6门专业课程。其他为所属专业的选修课,4年内大约有15门左右的选修课。

夜校本科第一年的专业课程主要围绕报刊来设置。其中开设新闻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报刊编辑等核心课程。第二年的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广播电视来设置。其中开设广电采访、编辑、配音、播发技术,设备使用及维护等课程。第三年的专业课程主要围绕摄影和广告设计来设置。其中开设摄影、制片、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媒体管理等课程。第四年的专业课程主要是围绕综合使用上述各学科理论和技术来设置。第五年一般是学生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考试的时间。

为了扩展夜校学生的知识面,新闻夜校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进行课程选修。这些课程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爱好和发展方向去进行选择。每个专业对自选课程没有硬性规定。

如果说夜校本科生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动手能力,那么,夜校在培养硕士研究生方面侧重于培养其理论研究能力。新闻理论、大众传播、报刊语言等专业的硕士教育所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7门-9门。另外,还有2门-4门专业必修课和其它大约16门选修课。

三、课程考试强调学以致用

俄新闻夜校一堂课时间为90分钟。在课堂上,教师强调学生动手为主。为此,他们通常把90分钟的时间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教师授课时间,一部分是师生讨论时间,一部分是学生讲课或者回答问题时间。为了实现这种时间分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要布置课下作业。在下次的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们讲解作业,随后大家对所关心的课程内容展开讨论,教师在大讨论中完成新课讲授。下课之前,教师再布置课下作业,一个学期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循环下去。

这种师生互动的程序之所以能开展起来,与小课堂是分不开的。新闻夜校的小课教室一般只有15平方米―18平方米,各班人数在10名左右,全班同学每堂课都有发言机会。

目前,俄新闻夜校各专业考试制度采用全日制教育考试制度。各科考试及格成绩分为3级:5分是优秀、4分是良好、3分是及格。3分以下为不及格。

不管是夜校的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他们的考试步骤基本上是一样的。即分为3个方面:一方面为平时的出勤分、一方面为书面考试分、另一方面是当面口试分。

凡是平时不好好去上课的学生,主考教师有权拒绝他参加考试。相反,对那些平时积极上课、课堂回答问题活跃的学生,在期末考试时,主考教师有权不经考试,就给他自动打5分。

书面考试一般是在课程结束前,教师让学生把该学期所学的知识用总结和摘要的形式写出来,一般篇幅在A4纸15页左右。根据摘要的质量打分。

口试相对比较繁琐。课程结束时,任课教师往往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编出一个考试题单,考题一般都有30个以上。提前1个―2个星期就交给学生课下准备。考试时,教师把这些问题打乱顺序,按每个题签3个问题写好,正面朝下,摆在主考教师的面前,由应考学生抽取。考生抽到哪个题签,就回答上面的问题。主考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内容,可以随时补充问题。学生与教师谈得越融洽,得的分数就越高。相反,那些冷场的学生往往会不及格。

由于新闻夜校的学生来源复杂,年龄不一,经历不一,需求不一,给教育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统一考试标准,提高夜校教学质量,俄罗斯教育部于1998年颁发了《夜校毕业生统考条例》。根据该条例规定,新闻夜校的毕业生在最后一个学期要参加国家统考。通过国家统考的毕业生准许毕业,并颁发正规的高校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