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

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

时间:2022-06-06 04:23:42

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

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范文1

关键词:技术职称;档案管理;评定资料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200-1

技术职称制度是反映一个人专业技术水平并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依据的一种资格的制度,晋升专业技术职称一般要经过考试或者经过专家评委会评审,整个评审程序严谨而且严格,一般而言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要经历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晋升过程。在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一部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存档备查,一部分装入晋升者人事档案。人事档案一般晋升职称者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管理或者由人事部门的人才服务机构统一管理。评定专业技术职称需要提交的档案资料主要包括:

1 本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技术资格证书是指从事技术服务的单位或个人,为服务对象提供技术服务时,必须提供按国家统一规定,参加相应专业考试,由省级以上政府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单位的有建筑工程施工资质证书,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等,如个人的有建筑工程师、资产评估师、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师建筑设计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等资格证书。除初次参加职称评定者外均须提供此证书。

2 本人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证书

按照现行职称晋升政策,凡是参加职称晋升人员均须参加计算机和外语考试,距离退休不足5年人员免试。以上两项证书需要到吉林省人事考试网jlzkb.com/查询证书真伪。

3 本人学历、学位证书

申报人员均要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chsi.com.cn)查询打印查询信息,打印的查询信息经本单位人事、纪检部门审核盖章并签字。

4 本人继续教育登记证或登记卡(以评委会要求为准)

继续教育登记证或登记卡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聘任、晋升职称、专业注册的重要依据之一,记载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情况,按照吉林省人社厅规定,晋升职称人员应当提供。

5 本人论文、著作、学术、技术报告原件材料

《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职称评聘工作中若干政策的通知》(吉人字[2008]78号)已对有效专业技术论文做出明确的规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对新闻出版总署核准的期刊提供了查询服务(查询方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在线查询—新闻机构查询服务)。不在此范围的论文及发表在刊物增刊、专刊、特刊的论文不作为评审专业技术资格的依据。时间以版权页所载日期为准。申报人同时还需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网址:wanfangdata.com.cn)、“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网址:cnki.net)、“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网址:cqvip.com)等主流数据库检索本人论文信息并打印,信息经单位人事、纪检部门审核盖章并签字。乡镇事业单位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要重点测评其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推广新技术或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技术总结、报告可视作论文对待。

6 本人获奖证书、专利证书及相关成果证明原件材料

上述证书必须提供原件,必要情况下有关部门需要进行核实。

7 各评委会要求的其他材料原件

按照吉林省人社厅《关于公布吉林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委员会的通知》规定,四平市设立了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委会、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委会、农业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委会和经济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本地区从事临床医学(中医除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副主任医师、从事机械、土建、农机、化工工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从事农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和从事综合经济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经济师。

特殊人员的评审。按照省人社厅规定,对在我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军队转业人员、党政机关调动人员参评职称提供特殊通道,凡符合条件的人员均按照原有的申报程序报送省人社厅组建的特殊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委员会认定。继续开展民营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经济师的认定工作。

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范文2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发展方向。9月20日至21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确定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具体目标和实现路径。11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指明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2019年1月15日,和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规定了操作指南和建设规范。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新时代治国理政新举措,是强化新闻舆论阵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大风险防范力度的有效方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将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扩大主流价值的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二、**自治县融媒发展情况

**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于3月18日挂牌,机构改革已完成,现有编制31人。目前主要运营电视、广播、县讯等传统媒体业务,开展的新媒体业务有网站(**网)、手机报、两个微信公众号。融媒制播系统于2017年高清改造完成,由*****公司负责实施。现有安全网关老旧,须添置内外网安全摆渡系统,以符合网络安全相关规范。整个融媒体中心电视业务基本满足需求,现有一个新闻演播室,一讯道前期制作,末级信号直接输入非编站点进行采集串编等工作。电视制播网已经实现电视高清流程化制作与播出,为满足融媒体业务需求,须增加部分非编站点,同时升级现有非编站点,*****公司播出系统需增加部分重要节点,二级缓存待扩容。拟利用一楼会议室改建指挥中心,拟利用二楼两间办公室改建**广播电视台播控中心,整合广播电台、电视的播控功能。拟新购置一套数字广播录编储播监管一体化网络系统——自动播出工作站(兼直播),将原有设备作为备播。为满足未来融媒体直播业务需要,添置一套网络直播设备,含多功能云导播台、无线图传、通话设备及便携式、固定式推流设备等。总体来看,**自治县融媒基础设施、设备较完善,但业务用房老旧,综合布线欠规范,各类媒体发展良好,具备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必要条件。

三、建设规范

融媒体中心建设严格遵照《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维护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监测监管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网络安全规范》五个规范。

四、建设目标

1、指挥中心建设;

2、媒体云与本地制作网打通;

3、媒体云与本地各类系统打通;

4、提供电视稿件、新闻串编单等电视节目文稿生产工具。

5、添置一套电台设备,将原有老旧设备作为备播系统;改建播控中心,将广播、电视播控中心整合到一起。

6、增加部分新媒体生产制作的设备,以应对新的工作模式。

五、建设进度

1、指挥中心建设。包括指挥中心的LED电子大屏和声学系统。建设进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自治县委宣传部委托云南同德招标有限公司,对已经通过政府采购主管部门审批的"**县融媒体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编号*******)"进行单一来源采购,邀请********有限责任公司参与项目采购活动。2019年10月30日开标,随后可进入具体施工安装调试,预计11月下旬可完成指挥中心建设。

2、媒体云端·**版块搭建。目前已内容充实工作,并于10月21日正式开通媒体云端·**版块,下一步工作将继续对相关板块、专题的内容和排版再进行充实和完善。

3、**自治县融媒体中心高清制播改造项目,预算资金为1508120元。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方案配置工作,包含全媒体高清制作系统、网络直播系统、电台系统升级改造、播出机房搬迁及备用电源配置。

4、人员整合。将现有办公用房进行调整,把融媒体中心在岗人员集中办公。目前,根据三定方案,中心已完善内设机构,并明确各股室负责人,理顺体制机制,保障中心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5、媒体融合。充分调查研究,借鉴其他县区成功经验,逐步做好媒体融合工作。

六、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建议

1、编制不足,技术性、专业性人才缺乏。

**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由县委宣传部编辑室、县总编辑室和县广播电视台合并构成,新机构成立后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机构合并后的人员仅能满足日常新闻宣传工作需要,没有多余人手开展办公室特别是财务岗位工作;二是所有在编在岗人员之前多数从事传统媒体工作,对新媒体岗位需要长期的适应过程,这也意味着新媒体岗位类别的技术性、专业性人才缺乏;三是在岗人员严重不足,**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实有编制31名,但由于调动等原因,目前实际在编24名,空编7人,另抽派脱贫攻坚驻村2人,企业党建指导员1人,县委宣传部借用3人,实际在岗仅18人,很难开展日常的新闻宣传工作。

建议:增加部分编制,或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招聘专业对口的技术性、专业性人才;通过选调、招考等方式,补齐空编职数;采取调动的方式,解决人员在编不在岗的问题。

2、考核分配激励机制亟待完善。

**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财政全额拨款。这本是好事,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一个颇为纠结和头痛的问题:如果忽略媒体单位的特殊性,按党政事业单位的普遍特征管理媒体的考核分配事项,那么媒体实行稿酬考核分配就缺少明确的文件依据,甚至可能视同违规发放津补贴,严重影响了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队伍活力不足,媒体人才流失。

建议:有关部门就县(区)媒体内部自主考核二次分配权限问题,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地实际情况、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需要的考核分配激励办法。

3、媒体融合发展亟待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虽然有五个建设规范的支撑,各县(区)媒体融合发展较去年虽然有很大进展和变化,但目前总体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各县(区)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媒体融合发展探索的路径也不尽相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同时普遍存在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等困难,省级对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实施和验收(标准化)指标尚不明确。

建议:省委宣传部和省广播电视局尽快出台云南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和验收标准,为县(区)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符合本地特色、更具可操作性的技术指导。

4、职称评定困难,中高级职称名额限制太大,影响新闻从业人员积极性。

首先,新闻系列的职称评审,中级需要州(市)级的获奖作品,副高级的需要省级的获奖作品,根据最近几年的情况看,临沧市政府新闻奖为中级职称评审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到了副高级职称评审,县级媒体从业人员极难在省级评优中获奖。其次,中级、高级职称受名额限制,只有极少数人能享受到相应的职称待遇,多数人看不到职称晋升的希望,干事积极性受到打击。

建议:省里对年度好新闻评选和新闻职称评定,可按比例明确给县(区)媒体一定名额;在中高级职称评审上,建议参考教师等事业单位的方式,取消名额限制,对符合条件,表现优秀的新闻从业人员,在通过部门的考核后,均给予晋升职称,享受待遇。

5、人才培训和学习交流的力度还需加强。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逐步深入,对采编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媒体融合发展急需技术指导的呼声愈加强烈。

建议:由省委宣传部牵头,联合省内开办有传媒学院的高校,建立新闻复合型人才培养输送平台,进行人才培训和输送交流,组织县(区)媒体人员到高校学习,或高校选派学生到县(区)媒体实习;或者组织县(区)媒体人员到省、州(市)媒体学习;或者组织省、州(市)媒体骨干记者和编辑,到县(区)媒体蹲点,就全媒体新闻策划、采访、写作、编辑等采编全过程加以指导,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或者组织县(区)到媒体融合发展搞得较好的外地媒体考察交流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打开工作的思路。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县域媒体要强化服务功能,整合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重点发展新媒体,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深化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行人员编制总量控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实现同岗同工同待遇,增强新闻队伍的事业心、归属感、忠诚度。推动新闻单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实行协议薪酬、专项奖励等灵活的薪酬分配办法,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职称评聘、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落实工资正常调整机制。深化新闻领域职称制度改革。”

《意见》对此次调研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建议省、州(市)层面根据《意见》内容,结合各县(区)媒体面临的普遍困难和问题,就各县(区)融媒体中心建设特别是体制机制难题的破解出台完善的解决方案。

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范文3

跨媒体工作传媒人走俏

在谈到媒体行业人才需求时,喻国明教授特别指出:众多知名高校的新闻传媒专业在教学内容上仍十分狭窄、不实用,很多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无法适应新时代的传媒要求,所以一边是毕业生进入媒体行业越来越难,一边是媒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急迫。

如果你有体力、对新闻敏感,那么你可以成为一名记者;如果你文笔扎实、善于新闻策划,那么你可以成为一名编辑……注意,以上结论通通只在旧媒体时代成立。在WEB时代,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仅仅会做采访、写篇新闻稿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掌握的还有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技能,你必须是一个全能记者,才有可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全方位的报道。随着新闻网站和众多纸媒网络版的出现,以及移动网络的发展,网络编辑、手机编辑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重要的媒体职业。以网络编辑为例,一个网编除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新闻策划能力之外,还要能够从新媒体的受众心理出发,用全新的形式传达信息,你要知道如何利用网页版式、色块、标题来吸引点击率。

喻国明教授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我们的眼睛和耳朵,但WEB2.0时代的来临是解放了我们的嘴巴。”WEB时代消息传播这件事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轻松容易,但信息可信性、全面性、纵深度似乎越来越难以让人满意。WEB时代的传媒人要做的不仅仅是迅速准确地传播信息,还要做的是,利用传媒人的专业逻辑和视角吸引公众,为公众呈现有价值的、全面、客观的信息,以及探索应该如何综合利用各种媒体技术、各种媒体形式去达到目的。新媒体时代需要的就是这种能够跨媒体工作的全能型媒体人。

媒体管理精英紧缺

据统计,在中国懂得媒体经营管理的人才占媒体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走在最前沿的媒体管理精英更是少之又少。

一名优秀的媒体经营管理人才必须是一位“传媒职业经理人”,发行人、总经理、总编辑、内容总监、发行总监、广告总监、生产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均可称为“媒体职业经理人”。他不仅要具备“职业经理人”的经营管理头脑和才干,也要具备“职业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既能够在传媒产业领域从事专业性的经营管理,也要懂得从中国传媒产业的特殊性出发去运营发展,实现传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喻国明教授认为,能适应各种产业融合需求的媒体人才――如媒体资本运营人才、WEBx.0高级技术人才、媒体营销人才等――都是将来媒体行业人才争夺的焦点。

数字媒体呼唤三类人才

目前,中国的手机用户和网民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一,新媒体的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二到三倍,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正在逐渐代替纸媒和电视媒体成为最主要的媒体形式,IPTV、BBS、电子杂志、手机报、博客活跃……更有专家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60万人之多,三类人才成为“香饽饽”。

第一类是研究型人才。关于新媒体的研究已经被分为理论性研究、技术性研究和经营性研究3个模块。在国内,与IT技术相关的内容研究相对较多,而与传媒产业和媒体运营相关的“实战型”研究还比较缺乏,相关人才更是新媒体研究、运营机构的宠儿。

第二类是采编型人才。新媒体编辑不但要具备传统新闻人的策划能力,而且要能从新媒体受众的心理出发,用最合适的形式呈现信息。比如手机新闻编辑就要善于用最精练的语言,形成最有冲击力的新闻。

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范文4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新闻传播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新闻学

课称负责人刘海贵申报日期20__年9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二三年九月八日

填写要求

请严格按照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凡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凡有可能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刘海贵

性别

出生年月

50年9月8日

最终学历

硕士

职称

教授

电话

021-65100038

学位

硕士

职务

院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

传真

021-65644784

所>,!

新闻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__33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

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程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的作

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

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

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主授课程:"与写作",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周学时3,每届学生约180人,五年计1000人;

"当代新闻实务",本科生专业课,周学时3,每届学生约70人,五年计400人;

"新闻传播实务研究",博士生专业课,周学时3,每届约25人,五年计120人.

2.自98年到03年8月,任学院教学副院长期间,先后三次主持四个系的

课程设计,主持每年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

3.主持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新世纪新闻人

才培养综合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即将结项.

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

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

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复旦大学科研项目《现当代中国新闻业务史导论》,52万字,20__年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人任主编;主编《教程》(28万字),《写作新编》(30万字,第二版)等五本教材,均于01,02,03年正式出版;

在《新闻大学》,《新闻战线》,《新闻记者》等新闻核心期刊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如《中国新闻教育的思考》,《关于伊拉克战争报道的思考》,《论西方的所谓新闻自由》等.

每年均获得学院的优秀教学奖励.

教学队伍情况

2-1

人员

构成(含

外聘

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刘海贵

1950.9

教授

新闻学

学科带头人,主讲教师

吴万里

1947.10

副教授

新闻学

主讲教师

杨击

1966.3

讲师

新闻学

主讲教师

黄小雄

1967.9

副教授

新闻学

主讲教师

2-2

教学队

伍整体

情况

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5至10年间,本课程教学队伍尚算比较整齐,但放眼未来,30岁左右的青年教师必须培养2至3名,现正着手落实这项工作.

本课程每年考核均为优秀,几位教师都很尽力.

2-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

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

序)(不超过十项)(不含第一署名人为课程负责人的成果);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含

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吴万里老师等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方面的至少10余篇,各人手头也有若干科研项目.

3.课程描述

3-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自1929年正式建系起,本课程就定为新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几十年来,该课或分为"","新闻写作"两门,或合二为一,现为"与写作",十多位新闻界,新闻教育界名人先后主持过该课,包括范长江,穆青,陆诒等.

本人1979年从周胜林,陆云帆,张骏德教授手里接手该课,自1981年起,该课在有关教师的协同努力下,连续10年荣获复旦大学优秀教学奖,1985年起,被评定为复旦大学23门重点课程之一.近五年在院教学评估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3-2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在全国各院系的写作课的教学中,普遍认同复旦的采访,写作学科理论体系较完整,扎实,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写作新编》教材目前发行已22万余册,为全国近200家新闻院系作为首选教材采用.

该课程的每一章节讲授,我们均坚持学科基础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紧密联系.再则,新闻学科应用性强,媒体发展又快,因此,该课程又必须与时俱进,教师要密切与媒体的关系,不断修订教案.

在具体讲授中,根据学科特点,我们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三个方面致力改革:

一是坚持"精讲多练"原则.对理论的部分,教师在阐述清楚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和创造各种条件进行练习,让学生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如组织模拟新闻会,社区,新闻改写等练习.

二是坚持以案例分析带出理论的教学方式.每次授课,通过大量经过选择的典型案例分析,然后再在理论上进行抽象和梳理.

三是坚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将课程做成课件,并复录大量的广播,电视,报纸实例组织课堂教学.

3-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建设工作是完备的.《写作新编》,《教程》,《新闻写作教程》三本教材总计发行已超过50万册,并于03年上半年均完成了修订工作.

学院资料室在近三年间,又追加投资80万元购置各类书刊杂志特别外国原版教材;广电实验室也又投入300余万元更新设备;我院建立的目前属国内唯一的电子采编实验室,02年又扩容,50余台电脑供教师和学生当场可模拟采编出报纸.教师每人配备手提电脑等设备.各专业学生均可在各自的实验室里提高业务实践能力.可以说,综合教学条件在国内是一流的,在亚洲也不算落后.

3-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教师在密切与媒体联系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讲每年都有改进和提高.

1.注意搜集大量的个案,在课堂上坚持案例分析与理论阐述相结合.

2.注意复制大量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和节目,以实物对照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3.每周讲正式内容前,抽10分钟时间进行模拟新闻会,教师几条院内外,校内外相关新闻,学生可以提问.

4.进行至少五次课堂练习,或采访,或写作,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后,适时进行评析.(一二百名学生的作业批改量虽然很大,但对学生有好处,我们一直这么做.)

5.03年上半年,完成该课程的课件制作,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融为一体.

6.请三到四名新闻界记者编辑到课堂上给学生各讲一个专题.

总之,该课程坚持讲与练结合,案例分析与理论梳理结合,教材与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教师与外请记者编辑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结合等诸原则,学生反映一届比一届好.

3-5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

1.1985年本课程被评定为复旦大学23门的重点课程之一和历年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学校教务部门均有档案.

2.各地院校近五年约有近百名教师进修此课,回去后均能胜任此课教学,本人也应邀先后去二十余所高校介绍并讲授此课.

3.近三年学生的评价得分均为最高分,20__年教务处对全校一百门课"飞行检查"中,该课名列第四.

4.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较好,复旦网络学院作为样版向全校推广.

4.自我评价

4-1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不超过三项)

1.采访写作学科理论体系较科学,整齐.主讲教师对该课程有着近三十年的研究.

2.坚持"精讲多练"原则.因为教材建设较好,学生可以自己看,课堂上则强化实际锻炼.

3.突出案例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较好.

4-2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据同类院系和业界反映,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业务能力较强,在国内堪称第一,这与在校培养训练有关系.

四川大学,郑州大学,黑龙江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等上百所新闻院系进三百名教师先后专程来复旦进修此课,现已成为所在院系教学骨干,四十余人担任院长,系主任.

4-3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1.后备教学队伍的培养应加强.

2.教师缺乏赴媒体"充电"的有效途径和时间.

3.每年招生均达一二百人,只能上大课,此类课拟分三十人左右的小班为宜.

5.课程建设规划

5-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 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1.确保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2.加强国外对此类课程的教学研究,提升国际化程度.力争在三五年内在国际上有领先地位.

3.增强学生实习的物质投入,使学生毕业后更快适应岗位需要.

4.力争此课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进修教师的首选.

5-2本课程已经上网的资源名称列表

复旦大学网络学院,新闻写作全部课件;

任课教师情况简介,主编教材,的全部资料.

6.说明栏

此课程应用性强,非常难讲,且资料更换率高,教师付出的劳动强度大,因此,青年教师的选择培养必须是有加倍的敬业与牺牲精神.

校,院应加大该课程物质的投入,确保学生有更好环境的实习.

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范文5

【关键词】媒体 话语权 记者 权利 保障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自媒体的勃兴和传统媒体精英的出走,成为2016年传媒界热门话题之一。在一派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里,虽然不乏坚信传统媒体仍将长期存在的清醒者,但毫无疑问,媒体格局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传统媒体的话语权确实面临分散的趋势。而新闻工作者,在变与不变之间,也同样面临新的抉择。

一、数字时代媒体的变与不变

20世纪90年代,我国传统媒体热烈拥抱信息化,纷纷开办电子版;本世纪初,新闻网站风行,吸引了一大批报刊、广播电视记者转型。不过,无论是传统媒体的电子报刊还是新闻网站,在新闻传播优势方面,无法与新浪等商业门户网站相媲美。但门户网站受制于有线网络和固定电脑,适合流动传播的传统媒体并未因此受到根本性威胁。然而,2013年,以腾讯微信、“今日头条”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传媒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逐年下滑,甚至连商业门户网站也出现颓势。移动性、数字化和大数据媒体技术强势取代印刷术、广播电视模拟信号和有线网络,在媒体领域带来一场技术革命。但是,在改变的同时,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些东西依然还有坚守的必要。

(一)使用媒体的人变了,媒体的基本功能没有变

现在,我们仍然可以说,人类社会自口语时代进入媒体时代以来,一直延续的新闻媒体四大功能――监测环境、指导协调、文化传承、娱乐,没有改变。①正是由于新闻媒体具有这些崇高的使命和责任,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赋予了新闻工作者很多特殊权利。例如:在战争、灾难、事故等重大事件现场和大规模游行、会议、法庭等重要公共活动场所采访报道;专门采集并报道一切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优先利用公共交通、通讯设施等权利,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地履行职责。

互联网的发展,使媒体生态和传播格局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新媒体、自媒体接收和信息。②但如果因此认为记者这个职业无足轻重了,则可能失之肤浅。对芸芸大众而言,自由地使用媒体进行传播固然是他们的一项权利,但进行专业的新闻报道却并非他们的职责。在发生重大事件和揭示复杂问题的关键时刻,社会仍然需要依赖职业记者的报道。因此,激发记者积极主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可能是传统媒体更加迫切的需要。

(二)信息处理方式变了,信息传播的基本要求没有变

移动、数字化、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以秒为单位,传播效果大大增强,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存在滞后、单调的情况。真实性、及时性、有效性是媒体信息传播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民间“狼来了”的经典故事告诉我们,在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之外,真实性最为重要。为了确保真实性,传统媒体发展了一套核实信息真假的方法和程序,并训练每一个记者熟知。虽然,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还存在一些争议,无法确保所有新闻信息都完全客观真实,但这些有关新闻信息的审核技术经受了历史检验。

新闻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之间天然地具有某种不对称性,犹如跷跷板的两端,因为对信源的处理必须经过一系列过程。除了记者的现场采访,普通的眼见为实、有图有真相等外部信源,都必须经过真实性的专业审核。近两年频频出现的网络假新闻和传统媒体重大新闻差错,无不与忽视或放弃了这一审核程序有关。因此,对于媒体及其编辑记者而言,有关新闻信息真实性的审核训练最为关键。

(三)大众媒介素养提高了,媒体传播的专业性没有变

在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为主的时代,媒体是引导者、教育者、动员者,而教育、引导、动员的对象――大众则被称为受众,媒体的记者成为社会的知识精英和英雄。而今,民众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依赖大众传播媒体的单向信息供给,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以往被称之为受众的也不时参与信息传播,他们日益了解媒体的操作规程,已经从盲从的受众变成了会思想、惯于质疑的自媒体人,睁大眼睛发现媒体报道的漏洞并发表评论,对新闻的口味变得越来越挑剔。这就是传播学领域所言的大众媒介素养,而今确已大为提高。

相比之下,处于巨大历史惯性中的传统媒体及其记者的专业水平受到质疑。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感到昔日的荣光逐渐丧失,有的甚至开始怀疑曾引以为傲的职业理想和坚守。但这并不能证明传统媒体和记者不再有存在价值、不再被社会需要,而恰恰是提醒数字化时代的新闻媒体和记者,应当具有更加精深的专业素养、更加高度的思想水平和更加高超的报道技术。

传统媒体曾经是专业的新闻信息加工者。而在当今信息泛滥、注意力分散的时代,新闻信息加工愈发成为社会最为广泛、急需的专业,帮助人们从大千世界纷繁芜杂的信息海洋里抓取对自己有用的极小部分,使新闻传播有可能达到最为理想的状态――真实、及时、有效。现在的新闻媒体和记者必须有更高的要求:全天候在现场、迅速核实并报道、具备文字图片和音视频技术、兼顾新闻内容的重要性和表达形式的趣味性。

二、数字时代媒体话语权的重新配置

纵然新闻传播的基本法则并未改变,但形式变革已经发生,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也已从当初的趋势演变成为目前的现实需要。这期间,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媒体话语权的重新配置。

(一)媒体的经济投入结构有了新变化

国家对商业新媒体没有投入,采取依法管理和调控的措施。像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商业新媒体采取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在社会上乃至海外上市和融资,或与目前处于弱势地位、缺乏政府投入或投入很少的都市报和地市县级传统媒体进行合作。而国家对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改造则采取重点投资策略,即重点资助中央级和省级媒体的新媒体改造项目,部分支持地市级媒体的转型升级,允许极个别改造后的新媒体上市,重点打造部级媒体航空母舰。③

目前,传统媒体的新媒体项目还没有形成好的营利模式,省级传统媒体在融合中普遍遭遇投资瓶颈:政府投入不足或难以为继,社会资本进不来。但也有些地市县级媒体、行业类媒体、都市类报刊也在主动积极地进行新媒体转型并且获得了成功。

(二)媒体和记者资质的管理政策有了新变化

2015年,我国首次对部分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的采编人员颁发了新闻记者证。④2016年,进一步扩大了传统媒体所属新闻网站、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官方网站和商业网站刊载新闻信息的资质范围(截至2016年7月13日达到295家⑤)。与之相比,传统媒体中的地方媒体和都市类报刊的处境则显得有些不妙,除了商业化新媒体的竞争,他们更多地把自己的日渐萎缩归因于管理的不足。当然,新媒体也并不满足,商业新媒体和地方传统媒体主办的新闻网站也在呼吁获得采访的资质。

一些媒体管理者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采取不一致的标准,认为传统媒体因其特有的权威性而在报道上需要更为稳健保守,新媒体则可以相对享有较大的自由度。研究近年来我国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发生路径,可以看出,总是新媒体率先消息,而传统媒体的转载、评论和介入报道则强化了人们对网络新闻信息的信任度。此外,社会上也有一种看法,认为我国媒体总体数量过多、同质化严重,造成竞争过度和新闻腐败现象,应当有意识地削减媒体总量。这种看法使地方媒体和行业类媒体及其记者感到忧心忡忡。但如果他们不主动做出积极改变,恐怕就会为时代所淘汰。

(三)媒体内容生产和版权意识有了新变化

无论是商业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新闻内容的生产和供给是最为基本的日常工作。目前的媒体管理政策,使传统媒体成为新闻信息的主要生产者和供给方,除了各级国家机关和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大部分商业新媒体无权采集新闻而只能签订协议转载传统媒体和重点新闻网站已正式的新闻。⑥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否则就不能解释为何商业新媒体的新闻内容能吸引这么多受众。新媒体并非只是单纯转载传统媒体的稿件,他们会对标题、提要和内容进行各种编辑制作,使其更符合网民的口味。同时,他们还采集明星娱乐新闻,并广泛地接受社会大众的各种来稿,尤其是有深度的评论文章和独家揭秘文章,而这些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

当然,商业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签订转载协议时约定了内容付费,不过费用很低,有些比较弱势的传统媒体允许新媒体无偿转载,而一些比较强大的传统媒体则屡屡呼吁新媒体提高稿费。2005年10月,中国都市报研究会总编辑年会发表《南京宣言》,呼吁全国报界联合起来维护报纸的新闻知识产权,改变新闻产品被商业网站无偿或廉价使用的现状。2006年1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向全国30多家报业集团发出《发起全国报业内容联盟的倡议书》,但由于诉求各异,这些呼吁都无果而终。报社目前则转而寻求与商业新媒体开展新闻和广告流量等方面的合作。⑦同时,除了极少数拥有优秀节目资源的广播电视台有不菲的版权收入外,更多的传统媒体并不认为版权费是媒体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也常常不为作者支付稿酬或仅仅支付很低的稿酬。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负责人认为,由于忽视版权保护,传统媒体的内容原创力目前严重不足。近年来在《著作权法》的修订过程中,如何平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版权利益,如何界定新闻作品的版权范围,都是讨论的重点。⑧

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权利变迁

(一)不同用人制度、不同岗位之间的不平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闻改革,使传统媒体中党报、都市报、行业类报刊、电台、电视台都出现了事业编制和企业化招聘两种用人制度,聘用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权利和收入保障明显低于事业编制的新闻工作者。这种差距如今也延续到传统媒体的新媒体部门,这些新媒体采编人员中除了少数负责人之外,绝大多数是聘用制,普遍存在缺乏记者证没有采访权、缺少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工作压力大而收入低、缺乏社会保险、面临失业威胁等问题。而在传统媒体事业编制人员内部,从事夜班编辑工作的编辑,待遇往往低于采访部门的记者,而这与国际新闻界编辑地位高于记者的做法正相反。

商业新媒体的新闻编辑人员则不被看作新闻工作者,也没有记者应当享有的那些特殊职业权利,但他们的收入完全市场化,大大高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也可以实现自己的工作想法。现在,有的传统媒体人羡慕新媒体人所享有的宽松政策和高收入,但处于身份认同困惑中的新媒体人又何尝不羡慕前者特有的职业权利?他们共同的期待是:二者能够合而为一、两全其美。

(二)记者职业权利的变异与回归

我国法律对新闻媒体和记者的职业权利保障比较充分。20世纪90年代,国家通过制定一些法律和政策,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及其记者积极报道各种社会民生新闻,进行舆论监督。⑨党报、都市报、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开设了很多专栏,发行量和收听(收视)率直线上升,带来媒体和记者收入的增长,被称为传统媒体的黄金十年。繁华背后也不免有阴影,这期间,针对较为普遍的新闻会红包问题,新闻界开展了职业道德治理。但由于种种复杂原因,特别是新闻媒体采编和经营两不分、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世纪初以来出现了送“封口费”收买记者、个别媒体和记者进行“新闻敲诈”等严重腐败问题,成为新闻界的耻辱,受到严肃查处。⑩

为了树立行业正气,鼓励、支持和表彰积极、勇敢履行职责的新闻工作者,近年来,中国记协大力推动记者权利保障工作,2013年、2014年先后出台了《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授予办法》《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实施办法》《向资深新闻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和证章的办法》等文件,新闻界涌现了很多优秀记者,如推动呼格吉勒图冤案昭雪的新华社记者汤计等人。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无论何时何地,新闻媒体和记者职业权利的彰显符合党、国家、社会和民众的利益,而一旦新闻媒体和记者怠于、惮于行使权利和履行职责,必然会有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利于公平正义的维护,更不利于国家和社会进步。今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并强调“对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工作上大胆使用,在生活上真诚关心,在待遇上及时保障”。因此,为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舆论氛围,在当下就显得极为迫切和至关重要。

注释

①【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30页。

②《网络”公民记者”新军涌现带来舆论变革》,《t望新闻周刊》,2010年1月25日。

③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华社,北京2014年8月20日电。

④《首批中央主要新闻网站记者获颁新闻记者证》,《光明日报》,2015年11月7日。

⑤《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名单(截至2016年7月13日)》,中国网信网,http:///files/pdf/hlwxwxxfwmd16713.pdf.

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05年),第五、十六、十七条。

⑦《20余家省级党报版权保护宣言》,《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年9月22日;《多家媒体在京呼吁保护原创内容版权》,《新京报》,2016年4月27日;《李东东等85位委员呼吁加强对纸媒的版权保护》,人民网,2016年3月14日;《依法加强对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力度》,《新华每日电讯》第3版,2015年12月5日;《三大媒体老总呼吁公众提高版权意识加强版权保护》,版权网,2009年10月13日;王俊秀《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有无可能共存共赢?》,《新闻实践》,2009年第9期。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国务院法制办网站,2014年6月9日;《著作权法修改分歧大难达共识何时出台遥遥无期》,《法制日报》,2014年4月15日;王自强《解读第三次修改》,《北京仲裁》,2014年第4期,第1~22页。

⑨阚敬侠《论我国的舆论监督法律制度》,《新闻记者》,2004年第4期。

⑩阚敬侠《论对“新闻腐败”的规范化治理》,《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6期。

《新华社为推动“呼格案”重审的记者汤计记一等功》,新华社专电,2015年1月22日;《中国记协授予新华社记者汤计“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新华网,2015年2月2日。

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范文6

如电影《窃听风云》所云,窃听无处不在。

究竟是什么培育了窃听的土壤,

窃听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利益链条?

水门事件:开启窃听之门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一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1974年8月8日晚上,尼克松不得不向全国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因丑闻而中途下台的总统。

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水门事件之后,每当一国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国际新闻界冠之以“门”的名称,如“伊朗门”、“拉链门”、“虐囚门”等。

世界新闻报:西方新闻专业主义遭遇挑战

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有着168年历史的老报《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于7月10日最后一次发行。随着“窃听风暴”愈演愈烈。2011年7月4日,英国《卫报》头条报道称,《世界新闻报》在2002年非法窃听失踪少女米莉一道勒及其家人的电话,干扰警方破案。这篇报道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英国媒体、政界、警方引起巨大反响,继而带出越来越多窃听丑闻。

在默多克集团的窃听风波中,我们可以看到事件背后被揭开的黑幕,也可以看到遭窃听的受伤者。其中,既有善良的出发点,也有纯粹为制造效应的恶作心态,新闻媒体在完成引导公众趣味的任务时,渐渐开始向迎合观众口味退化,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英国国内的窃听丑闻实际上是长期和广泛存在的,而这一次的集中爆发主要反映出其政府内部机制和管理出现了一种疲态。“一件小事能够吵得这么大,体现出英国政府长期存在的管理问题。政府跟媒体之间的勾结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制度所默许的,本质上是各方勾结和利用媒体的政治斗争结果。”

媒体所采用的很多非法手段都是由私家侦探、警察部门、执法部门来完成的,媒体只是收买他们,把这种行为商业化。当把收买针对公职人员或者准公职人员的时候,就会出现危机,公职人员愿意接受收买,也反映出政府执政、治理的严重问题。

外交风云:窃听加剧欧盟与英美紧张关系

2000年7月11日,德法等欧盟大国与英美一直低调处理的“爱可龙”电子监视系统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在十分敏感的商业间谍问题上,双方正在进行一次“正面交锋”。这次交锋必将对科索沃战争以来日趋微妙的德法一英美关系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西方媒体一直盛传英美有一个庞大的针对欧盟的“爱可龙”电子监视系统。欧盟对日益得到证实的“爱可龙”传闻十分不安,并甚为恼怒。一份欧洲议会报告说,美国在亲密盟国英国的协助下一直系统地对欧盟大公司的电话、文传、电子邮件进行窃听和过滤,企图通过工业间谍战获得商业上的好处。英国政府电讯总部被怀疑直接参与了美国的活动。

英美极力否认或者淡化“爱可龙”问题的“间谍”性质,但德法等欧盟国家却认为问题相当严重。欧盟确信,“爱可龙”是由美国国家安全机构和英国政府有关机构联合运作的。虽然这一庞大的监视网络具有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有组织犯罪等功能,但它针对欧盟的间谍活动也是难以否认的。无论“爱可龙”事件最后以何种方式收场,都只能加深德法与英美之间的相互怀疑和不信任。

商业间谍:同行相煎急日本跨国间谍最活跃

2009年7月,一桩牵涉中澳两国的“力拓案”,使得“商业间谍”当之无愧地成为新闻热词。放眼再看国际,跨国公司使用间谍来收集国外市场和竞争对手情报的案例比比皆是。

2001年,美国《商业周刊》说,美国大型企业每年要花100万美元用于收集同行情报。摩托罗拉公司的情报部门就是1982年由中央情报局的一个退役间谍组建起来的,现在在世界各地布有情报点,窥探竞争对手有无兼并计划或新技术。美国商用情报顾问公司Fuld&co。主席富尔德说,90%的美国大型企业会聘请专人从事商业间谍工作,这些人多是大学毕业生,在校选修过有关竞争性情报课程。

在各国商业间谍中,日本的商业间谍活动最为活跃。二战结束后不久,日本就建立了一个与西方国家谍报工作范畴不同的全球性情报搜集系统:以搜集经济技术情报为首要任务,政治军事情报只占10%-15%左右。日本的一些工业大学甚至专门开设“商业间谍”课程,为日本公司培养商业间谍和反间谍人员。

日本在战后经济恢复能如此迅速,其汽车、摩托车、摄像机、电视机、手表等产品能进入并占领欧美市场,首先要归功于得力的情报工作。日本一名情报专家曾经承认,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54%来源于竞争情报!

美国大型企业每年要花100万美元用于收集同行情报。摩托罗拉公司的情报部门就是1982年由中央情报局的一个退役间谍组建起来的,在世界各地布有情报点,窥探竞争对手有无兼并计划或新技术。

此外,日本企业收买海外情报出手阔绰,对一般的商业和技术情报,出价5万-10万美元;如果情报重要,则不惜代价。

20世纪80年代初,日立公司花52万美元买通美国IBM公司职员,套取情报。日本化工企业为探听美国杜邦公司的秘密,甚至雇间谍乘飞机在杜邦公司制造厂上空盘旋拍照。

他们如何反商业窃密?

商业保密是反商业间谍的第一道防线。

美国IBM公司在生产电子计算机和半导体的电子工业领域中始终处于世界领先,产品在市场上拥有相当大的占有率。在反间谍保密措施上,公司订立了严明的制度,例如不得在任何场所谈论公司技术秘密;离开公司前要保证桌面地面不留痕,不得带任何文件资料出公司;在职人员参加一切活动,不得触及秘密情况;专人管理秘密设备……IBM还成立了日常保密工作检查团,看看机要房间和文件橱柜是否上锁,纸篓里是否有包含机密内容的纸张等。在开发新产品之前,IBM还会故意假情报,将间谍引入歧途。

微软公司也非常重视新产品在研发过程中的保密工作。微软的电脑零件要由美国各地数百家公司生产,只有装配环节在本部工厂完成。所以,微软向公司定制某种零件时,就不用担心零件的用途遭泄露。

别看日本的商业情报人员在全球的渗透力强,在防范商业间谍方面毫不含糊,许多公司设有反情报机构。在接待外宾参观时,企业有规定的路线和项目,不得擅自更改。陪同人员也设置为2名,互相监督,防止泄密。

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范文7

《南方周末》所强调的“新闻专业主义”,以承认新闻操作是一件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为前提,探索提升新闻操作水准的方法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探索有益于提高新闻专业水准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探索通过专业水准的提升带来新闻产品和媒体的整体创新。

多年实践表明,《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因坚持新闻专业主义,获得了一轮发展的动力。《南方周末》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可从报纸理念变迁、采编团队管理模式、新闻操作的创新三个角度去了解和把握。

彰显专业主义的报纸口号

《南方周末》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份市场化的报纸,故而一开始,就有着自我定位意识,创刊之初“服务改革,激浊扬清”,为采编团队厘清了使命,形成鲜明的题材指导,对市场也是一种报纸特征的宣示。

上世纪90年代末,《南方周末》以现代营销的方式,正式启用“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口号(SLOGAN),其后,十几年时间内,共更换了三次口号,依次是“深入成就深度”(2001年~2002年)、“记录时代进程”(2003年~2006年)、“在这里,读懂中国”(2007年至今)。

梳理这些口号,可以看到《南方周末》这份报纸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改革从普遍受益的第一阶段走出,改革的失意者逐渐被抛甩出改革的主流,成为“弱势群体”。那一时期,社会保障体制尚未成形,法制建设还处于发展期,主流舆论未能有效及时地关注这一社会变化,于是,为“弱势群体”说话,针砭时弊成为社会最需要的媒介服务。其后,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这时,《南方周末》以“深入成就深度”、“记录时代进程”来自励,同时也在传达,认识时代必须秉持“深入”的态度,安于记录的本分。2006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财富性增长,“复兴”成为民族愿景,但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却让人看不清,这时《南方周末》提出“在这里,读懂中国”,激励自己与读者一起去发现真实的中国、揭示真实中国的发展逻辑。

其次,统观《南方周末》的口号,可见这份报纸时刻未忘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而口号的变迁也折射出对新闻专业主义内涵理解的逐渐深入。上世纪90年代末,《南方周末》编委会在以弱势关怀、针贬时弊为努力方向时,就告诫团队,“要高度警惕市场与权力”,这实际上是要求新闻能够坚守客观公正,坚持对社会国家发展有益的专业取向。随后,“深入成就深度”、“记录时代进程”时期,《南方周末》对内对外都在宣示自己要做的事情以及如何做。 “在这里,读懂中国”更是明确了新闻、媒介为读者创造价值的专业使命。媒介是一种信息服务提供者,其市场本质,是为服务对象创造价值,创造的价值越稀缺,媒介的价值也就越高。当下中国最稀缺的价值是什么?是中国要用40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数百年走过的发展道路,社会、人心发生的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让国人、海外的人都无法看清中国的发展状况和逻辑。“读懂中国”成为最稀缺的价值,《南方周末》以此为目标。

口号表达的是对使命的认识、是对价值观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对新闻的认识,对媒介价值的认识,这些正是专业主义的理念构件。

以专业主义为导向的采编团队管理

新闻专业主义的业务导向体现在《南方周末》的日常业务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方方面面,2006年颁布《南方周末新闻职业规范》,进一步从伦理、行为技术等方面将新闻专业主义演绎成可操作的条目。

采编考核制度。从2000年以后,《南方周末》采编人员每月都会接受考评委的考核,对工作量、工作质量进行梳理和打分。当月因质量低未刊发的稿件,也会列入考评委评说、考核的范围。

每月、每季度、每年,《南方周末》采编部门都会评选好稿,对好稿作者、编者予以奖励。采编人员有连续3月,或在单一年度中累计5个月考核没能达到C以上,则需要调岗。

采编职称制度。为激励采编员工以专业主义为职志,《南方周末》实施了内部职称制度,职称分三级:高级编辑(记者)、资深编辑(记者)、编辑(记者),每一级又分成甲、乙、丙三等。

《南方周末》的新闻作品因篇幅、题材涉及的地域等原因,很难纳入现有全国、省新闻奖的评选体系,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采编人员参评国家专业技术职务的积极性。为了避免“采而优则编,编而优则官”,《南方周末》通过内部职称制度引导采编人员在专业上发展,有管理意愿和有管理才干的优秀采编人员才按管理岗位要求培养。

走出官本位,做到真正的业务本位,是一个管理上的难题。《南方周末》在过去的几年里想了很多办法,如为高级采编人员开个人作品研讨会,出版高级记者的个人文集;提高高级采编人员的固定收入在总收入中比例;安排高级采编人员每人每年两次给采编团队做业务培训;给优秀采编人员更多的培训机会等等。这些举措目的是营造一个以业务为标准的管理文化氛围。

新闻职业规范。2006年3月14日,《南方周末》编委会颁布《新闻职业规范》,以法条形式明确新闻规范,包括保证真实性、防止有偿新闻、坚持客观写作等多个方面;成立由报社编委成员及采编部门负责人、编辑记者代表组成的“新闻职业规范委员会”;确定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形式是专项调查,形成了调查的组织形式和相关原则。这是《南方周末》在管理上向新闻专业主义迈进的一大步。

《南方周末》新闻职业规范颁布、新闻职业规范委员会成立当年,就数次启动调查程度:有回答社会舆论对具体作品的质疑的;有破除有偿新闻谣言还当事记者清白的;有解决内部对某个作品专业程度认识分歧的……其中,最为社会所知的是黄健翔报道后的对被采访者、记者之间多向度争执中的是非判定。

2006年11月23日《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吴虹飞受约为南方周末撰写“黄健翔专题”,报道发表后,社会影响较大,引起受访者对文章内容及作者动机的质疑,记者与受访者在互联网上各执一辞,争执数日。《南方周末》立刻启动职业规范调查程序,成立专项小组对“报道动机”、“消息源”、“技术水准(包括叙述、求证、与采访对象接触时的言行三个方面)”、社会争议的问题等方面。调查核实,对传言进行了澄清,对作者作品瑕疵也没有回避,最后以调查报告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得到当事双方的认可。

新闻专业领域的创新

近年来,在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道路上,《南方周末》积极发育新的新闻品类,并在新闻操作层面,探索新的技术方法。

新闻品类的创新。2002年,《南方周末》两次改版,除了报纸分叠化外,还探索发育时政报道和都市特稿;2004年,特稿成为新闻第二叠,被学界称作“中国式特稿”;2007年,《南方周末》再次改版,其中时政报道,分叠为时局板块,并新发育了评论板块。

首先,从“时政”到“时局”。 《南方周末》从2000年即开始探索时政新闻报道,开辟“动向”版,2002年后,正式决定以时政报道为新发育重点,辟出两个版。2007年,时政版与国际版合并,以国内国际的政治新闻为报道方向,创立“时局”板块。其后,很多都市类报纸跟进创办时局板块,形成一股“时局风”。

第二,从都市特稿到中国式特稿。面对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南方周末》意识到其间将出现的众多新闻,决定以大篇幅体裁(每期用四个版做一个题材),对之进行专题式报道,2002年开始做都市特稿,操作出《办公室政治》、《湿地保卫战》、《民工第二代》等专题。2003年后,再次拓展写作题材,并借鉴西方特稿写作手法,随之出现《举重冠军之死》、《悲情航班MU5210》等优秀报道。这种报道体裁与题材选择皆有别于西方特稿,故而被称作“中国式特稿”。《南方周末》的这种探索,深刻地影响业界,都市类报纸乃至一些日报后来都纷纷创办“深度”报道版面,其所借鉴的,正是南方周末的特稿成果。

第三,评论。 《南方周末》的时评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独树一帜,培育了一批优秀的评论员和评论作者。进入新世纪后,《南方周末》一直酝酿评论方面的业务突破。2002年,《南方周末》创办“方舟评论”(“方舟”二字是“南方周末”中间两字谐音,亦寄托“济世”之愿。)以署名评论方式表达报社观点,作为一种折衷的社论。报内也发育出两个评论版。2003年初,《南方周末》就在酝酿形成专门的评论板块,并已进行人才储备。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到2007年,评论板块才真正成形。这时,都市类报纸已经在评论方面先走出了漂亮的一步。作为周报,能否在都市类日报不断更新的评论大潮中寻找到自己的优势,做出特色?《南方周末》后来证明了自己:最具创新性的版面“评中评”,对一周以来国内外已发评论进行梳理和点评;“大参考”版定位也很有特点,以中国传统的“策论”为诉求,寻求议事和解决两种效果。“方舟评论”增为两条,评论头版以社论和读者来信构成,形成报社声音和民间声音的合唱。

新闻操作方式的创新。在新闻专业主义要求的推动下,《南方周末》持续追求新闻操作方式的创新,最初,这种探索有较重的学习色彩:一本《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曾是南方周末记者的必读书;特稿探索初期,不乏直接模仿的作品,如对手术报道的写作。在时政报道探索初期,也学习借鉴了一些国际优秀报道的方法,如对代表大会代表进行归类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报道内容;又如对人物的履历进行梳理,找到经验性规律,将之作为报道题材等等。

随着经验的积累,《南方周末》开始依据中国国情,创新操作手法。举几个例子:

第一,“关注热点周边”。每一个新闻热点的周围都埋藏着新闻富矿,而这些资源通常会被忽视。比如,“重庆钉子户”报道,当九龙坡区政府跟吴萍夫妇达成协议,当事人同意拆迁后,事情解决了,按照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判断,新闻似乎到此结束。但对《南方周末》来说,新闻才刚刚开始。吴萍夫妇一开始不接受政府赔偿,为什么最后又接受了?博弈双方是如何在几大关键点达到妥协的?这些应是读者的疑问,为这些疑问找到答案,就是最好的新闻。这正是在热点周边找新闻线索。

第二,“信息圈层”。信息是有圈层的。离新闻核心最近那一圈信息或信息拥有者,价值最高;能够拿到最核心圈层信息的新闻也当是最佳新闻。所以,新闻竞争的关键是信息圈层的突破力高低。第一圈不能突破就做第二圈,第二圈不能突破就做第三圈,第三圈不能突破就做第四圈,以此类推。只要在允许的空间内做到最靠近新闻核心,就胜出了。《南方周末》的许多时政、社会题材都是这样操作出来的,其中不乏名篇名作。

第三,“复盘”。从2008年年初的雪灾报道到“5•12”汶川地震报道,《南方周末》一直在尝试新闻的“复盘”。《南方周末》2008年5月22日的震灾报道就做了两个复盘。第一个复盘是北川。震后,北川的信息和电力全部中断,形成了一个孤岛,每一个自然村、每一个乡镇都是一座孤岛。村民是怎么逃出来的?逃出来的路线是什么?在与世隔绝的过程中,那里的基层组织在做什么?那里的生态如何?第二个复盘是汶川,汶川震后有33个小时与世隔绝。在这个过程中,汶川是以什么方式在运作?没有粮食,灾区群众怎么生活?通过复盘,记者把当时当地发生的一切,细致地写出来。复盘中发现,灾区满地是新闻。

第四,“前传”。对于一些突然成名的人物,人们最关心的是他或她的过去。这在一般情况下并不难想到。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却容易忽视读者的这个需求,只着力于人物的事迹,而没有将重点放在人物的历程,解析出他的人生逻辑。所以,撰写前传,往往是周报在热点人物报道中胜出的一种方法。

视觉表达方式的创新。2002年,《南方周末》改版的内容包括报纸版型变为“680黄金报型”、分叠化,也包括报纸视觉系统的规范化,这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表现。

《南方周末》视觉系统的变化紧紧围绕“中国化”做文章,坚持让形式成为“扎根中国”意念的一种表达:其一,“南方周末红”。《南方周末》从创刊开始就与许多报纸一样,用了红报头,但从改版那一刻起,《南方周末》将自身的红色成分确定下来,靠近中国红,我们称之为“南方周末红”。其二,报头、报名印章化。《南方周末》的报头历史上的变化是字体变得略为丰腴,报头线框由单线变为双线。改版时,决定将报头变为中国式朱文印章。此外,另外设计一款南方周末方章,作为报纸LOGO。其三,对称版式。对称是中国美学的法则,《南方周末》的版式充分运用对称之美,并在基本体例下求变化。

建立上述视觉系统后,《南方周末》在每周四的报纸上、在不定期的活动中、在各种场合露面,皆呈现一套统一的视觉符号。

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范文8

(一)教学计划及实践教学方案的调整与修订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2010年11月启动,经历了相关文件精神的学习讨论、媒体单位实地调研、校内外专家反复分析论证等过程,于2014年6月完成。与该专业2006版的教学计划相比,2014版的教学计划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突出了应用型专业的特点,适当压缩了理论课学时。专业必修课中新增了电视专题片创作、视听语言训练2门实验课,专业必修课中实验课程合计25学分,占专业必修课程总学分(57学分)的43.8%。任意选修课中新增灯光技术与艺术、录音技术与艺术、影视片头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5门应用性较强的实验课程。其他实践类课程含专业实习8周8学分,毕业论文(设计)8学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或毕业设计的创作),社会实践2学分,军训2学分,新增课外创作2学分,合计18学分。实验课程与其他实践类课程合计4分,占该专业总学分(168学分)的29.1%。不仅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有明显增加,而且实践类课程的手段,如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外创作、毕业设计等也日渐丰富。

(二)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

1.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对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保证该专业实验课程的正常开设,2003年10月,人文学院筹建了器材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购置了少量摄像机、功放、组合音响等急需的设备。2006年6月,学院正式成立了广播电视实验室。当年人文学院和学院各出资11万元,购买联想开天计算机31台,筹建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2007年5月,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前夕,学院采取应急措施,购买专业摄像机10台,约30万元设备。2008年11月,日元贷款项目索贝编辑机等价值66万元的专业设备到位。至此,前期投入该专业实践教学的专业设备总值已经超过120万元。2011年8月,由该专业申报的采编技术实验室成功获批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下拨的专项资金300万元。2013年12月,项目完成,共新建专业实验室5间。其中,新闻编辑与播控实验室购置了索贝节目编辑工作站、节目上下载及播出控制工作站、节目播出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设备,能够完成新闻采集、素材下载、剪辑制作、节目审核、节目上载、节目播出等一整套的新闻节目制作流程;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拥有苹果影视后期工作站、数据采集工作站、服务器等设备,既可以对虚拟演播室后期生成的视音频信号进行录制和编辑,也能够完成电视节目及广告作品的剪辑、特效处理、包装、渲染等;虚拟演播室主要由主控室和演播大厅构成,主要设备由图形渲染工作站、主控工作站、抠像合成色键器、演播室摄像机、蓝箱、存储设备、监视监听设备和灯光系统构成,并有虚拟演播和实景演播两个功能区,能够满足新闻、文艺、专题等各种电视栏目录制实验和电视节目主持实验的需要;配音实验室有两间,主要设备有录音工作站、配音工作站、调音台、高保真录音话筒等设备,它能够满足所有实验室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录音与配音需要,能够提供兼容性高和数字化的高保真声音文件,也可以用于广播节目的录制实验。可以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验平台的建设在硬件和软件上有了质的飞跃,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新闻采编制作专业的办学条件,而且为相关专业进行媒体仿真训练、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以及课外创作活动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2.实习基地建设为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学院加大了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2006年11月至2011年7月,学院分别与伊犁州、伊宁市、兵团四师、塔城、阿勒泰、克拉玛依、兵团七师、奎屯、博乐等地的媒体合作,建立了22家专业实习基地。目前,该专业是学院拥有专业实习基地最多的非师范类专业。通过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不仅为该专业学生见习、实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进一步加强该专业与地方媒体的沟通与合作搭建了平台。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作为一所边远的地方高校,尽管该专业的办学历史只有短短的十余年,对于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也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但宏观上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已经相对稳定,并能结合本校实际形成自己的特点。就笔者观察,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即在专业课教学中,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环节结合起来。对于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策划等课程,该专业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学时,要求教师将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与课上、课下的实践实训操作环节紧密结合起来。理论课堂融入了实践课的内容,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2.实验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即围绕该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以强化学生某项实践操作技能为目标,开设独立的实验课程。如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像技术与艺术、播音、主持艺术、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视听语言训练、纪录片创作等。3.专业见习即低年级阶段的短期认知实习,分为校内和校外专业见习。校内专业见习通常是指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园新闻网等校内传播媒介的实践活动,对记者、编辑、播音员等工作进行初步的见习。校外专业见习主要指学生利用寒暑假就近在家庭所在地的电台、电视台或其他新闻媒体对媒体工作流程进行观摩、体验和学习。专业见习是专业实习的热身和准备阶段,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学院不作统一安排和硬性要求。4.专业实习即高年级阶段的媒体综合实习。专业实习既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所获得的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也是对学生即将“上岗”就业的一次实战演练。专业实习列入该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在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时间为8周。在专业实习的准备阶段,一般由院系作实习动员,明确该专业实习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实习单位原则上由学生自己联系,找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由院系负责联系安排实习单位。院系按实习生地域分布情况把学生编成若干个实习小组,分别选派教师或委托媒体单位进行具体指导。5.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旨在提高本科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针对一些学生单纯以毕业和完成学位为功利目的,拼凑、粘贴内容空泛的论文现象,该专业要求集体开题,严把论文选题关。引导学生尽可能结合媒体尤其是新疆传媒业的实际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毕业论文环节进行改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或毕业设计的创作,将毕业设计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大胆地尝试。尽管毕业设计的相关要求、评价标准还存在一些缺陷,尚不成熟,但此项举措无疑将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6.课外创作即以兴趣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和创作活动。该专业曾经组织学生成立过摄影、摄像兴趣小组,参与学院校庆、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大型活动的拍摄;也曾经依托学生社团,成立主持艺术协会,举办过多届校园主持人大赛;2008年以来,更是连续6年承办了学院大学生校园DV展;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独立创作的欲望。近年来,先后有6名学生在自治区主办的各类主持人大赛中崭露头角;2011年10月,该专业2007级学生刘毅龙拍摄的纪录片《锡伯文化的传承》荣获第二届全国校园摄影作品展示活动DV赛项大学组二等奖;2014年5月,该专业2011级学生迪力亚尔创作的反映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游牧民原生态生活的人文纪录片《游牧人家》一举夺得第九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国际分组赛西部组纪录片类金奖及“科讯杯”第九届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总决赛“最佳音效大奖”,为学院争得了荣誉。整体观之,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既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又互为联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前文所述,该专业自办学以来,在教学计划及实践教学方案的调整与修订、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进一步深化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也面临着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一)缺乏真正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

从2001年开办之初没有1名专任教师,发展到今天拥有8名专职教师,该专业师资紧缺的情况有所好转,且80%的专职教师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讲师以上职称,专职教师的学历、职称水平也有较大提升。但8名专任教师中,有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承担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仅有3名。可以说绝大多数专职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为避免照本宣科,纯理论背景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法加以弥补,但因为其自身缺乏新闻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所以他们对案例的解读与分析往往加上自己想当然的理解,也因此往往与媒体实际并不相符。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内容与媒体实践的脱节也就不可避免。即便是有一定操作能力,能够承担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他们所开设的实验课程,也往往是依托实验课教程,一般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实验教材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操作。在这种模式下,虽然也有实验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实验能力是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的,教师自身缺乏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必然导致学生“创造性”应用能力培养的缺失。由此观之,缺乏真正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是目前直接影响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最为关键和最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该专业也曾经倡导专职教师去媒体观摩、见习或进行专题调研,但因为目前学院教师工作量考核体系只承认学时,即课堂教学工作量或其他能折算成教学工作量的工作(毕业论文指导、专业实习指导等),教师因而缺乏主动参与媒体实践的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的主体单一,缺乏与媒体行业的深层次合作

尽管经过十余年的摸索,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实践教学的主体比较单一。高校与媒体行业的交流还停留在依托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层面,缺乏较深层次的合作。与媒体对接、合作办学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尚未展开,人才培养脱离媒体实际的矛盾比较突出。

三、相关对策

(一)培养“双师型”教师

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界的通则和共识是新闻传播教育一定要学用结合。在国外,新闻学专业教师通常要有较长时间的媒体从业经历,很多人甚至认为,新闻从业经验而非博士学位,才是聘任一位新闻学专业教师的先决条件。但在我国,大部分高校新闻院系的教师普遍缺乏新闻从业经历和实践经验,高校专业教师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都是硕士、博士。实际上,教师的学历层次越高,实践经验往往也越少。目前,内地高校新闻院系为解决此问题一般要求从事新闻业务课程教学的教师到新闻单位实习或在新闻单位兼职。我院也可以借鉴此类做法,有计划地选派部分专职教师到媒体见习或在本地媒体做一些兼职工作。当然,为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媒体实践的积极性,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应考虑将教师去企业(含媒体)观摩、见习、兼职工作等与毕业论文指导、专业实习指导一样,折算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总之,采取可行的措施,下大力气培养既熟悉媒体工作,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双师型”教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专业教师理论与媒体实践严重脱节的矛盾。

(二)积极探索新闻院系与媒体行业协同创新的机制

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范文9

【关键词】数字产业;新闻传播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 A

一、数字内容产业与媒体

所谓的数字内容产业指的是什么?英国数字内容产业业界组织Digital Content Forum(DCF)的主席Anthony Lilley认为,数字内容即是媒体的另一种面貌,强调将科技与创意的结合。他认为数字内容与传统媒体内容主要不同,着重在“互动性”应用之上[1]。另外,根据台湾地区工业策进会的数字教育研究所定义成:“将图像、字符、影像、语音等数据加以数字化并整合运用之技术、产品或服务”。并将有关于数字内容产业范畴订定为下列六类,依序为:一、各类游戏软件;二、2D/3D动画影片;三、各类数字内容制作与多媒体应用软件;四、各类行动应用服务;五、各类网络多媒体应用服务:透过网络传输各类数字化的电视/电影/音乐/广播/互动节目等多媒体内容;六、数字学习、电子出版、数字典藏等[2]。数字内容的相关名称尚有许多,例如:“数字媒体”、“多媒体”、 “新媒体”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名称。

数字化产业发展完全脱离不了媒体平台,数字内容产业大声疾呼我们来开拓新的视野,在各类媒体去边界化、多元延伸下,社会未来需要更多更专精于数字产业的媒体专业人才。立足于此,笔者认为在广大的中国社会,数字内容产业将会成为未来中国的核心产业之一,也将是新闻传播教育的重点走向,对于中国来说,怎样整合运用本土资源,而后创造全球经济视野是现今教育发展思考最重要之处。笔者不将焦点集中在争论高校教育的基本精神在理论或实务孰重孰轻的问题,而是希望透过数字时代产业发展的趋势启发,刺激传播教育的未来思考,制定出新的多元化传播专业人才培育方针。

数字内容产业现在已经被认定是21世纪经济发展之明星产业,究竟数字内容产业产值有多大,足以颠覆传统教育走向,且让美、加、欧、日、韩等国积极促进其发展?以台湾地区为例,台湾数字内容产业2002年的总产值为357亿人民币,2003年为418亿人民币,成长约17%,2004年更提升至511亿人民币,成长约22%。据行政单位预测,台湾数字内容产业未来几年每年应可以以高于20%的幅度成长[3];可惜的是,资本力量来自市场规模,台湾人口数目大约只有两千三百万人,这样的市场规模注定只能养出一千多万上网人口,也决定每家网络公司规模、电子商务公司规模,及数字内容厂商规模,可以创造出的数字产业市场规模有限[4],但大陆就不同,不论文化资源或是市场规模均十分雄厚,朝数字产业发展行进,未来市场的经济规模必定不容小觑,单就数字游戏市场举例来说:中国地区2005年在线游戏市场的收益大约为6亿8300万美元,研究机构In-Stat也预告了这块市场的强劲成长,其预估中国的玩家数目将在五年后翻一番之多,从2005年的2500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6000万人,这是非常惊人的成长数目[5]。且当全球中文热兴起并成为全球主流时,大陆理所当然地成为最有潜力最重要的发展地区,由此数字内容相关的人力需求培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三、大陆地区传播教育现况与思考

大陆高等教育发展,现出以下几个共同趋势:第一,高等教育教学制度及院校类型趋于多样化;第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模式与特色;第三,各类学校之间呈现互补关系,彼此不可替代[6],在大陆,高等教育扮演国家精英人才培育的重要教育阶段[7],据统计,2007年大陆已经有高校一千多家,其中普通本科高校就有742所之多,另外,成人高校也多达415所[8]。

在许多学者的眼中,虽说加速提升教育水平与知识环境,对于提高国内人民的知识水平、生活素质等都有相当帮助,进而还能够加速社会发展、经济进步,但许多大陆学者都认为国内新闻教育网点的迅速增加,出现了过急过快倾向,教学设备跟不上,一些学科设置不合理,课程开设不齐全,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不能形成层次,同时规模的扩大也造成教师总量偏紧、师生比例失调等问题[9],在师资、环境、资源、规划都还未跟得上时代潮流变化速度的状态下,开花似地拓展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值得再商榷,而2007年的今天,在官方尚未公布相关统计数字前,推测大陆现在已拥有超过770个新闻传播专业点。

根据笔者针对大陆教育系所的调查,大陆地区除了既有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点外,也有许多与传播相关之系所归类在各大学院校的艺术类学科中,这与台湾是很相似的,例如: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艺术设计、摄影、录音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与媒体相关的系所发展十分专业化,规划也较为细致。在硕士、博士的教育方面,笔者藉由教育部相关网站,可以经由点选而看到各所学校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与指导老师,这对于大陆在传播方面的研究走向就更加清楚、深入[10]。

观察后发现,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点大多仍旧维持在传统媒体研究上,历史脉络式、内容式研究较多,新理论开拓、实务性案例研究讨论偏少,而多媒体、数字内容、网络等相关研究,稍早以前较着重叙述、比较、描绘式的研究取,而现在中国网络及网民势力不容小觑,研究讨论也越来越多,由于大陆地广若要做一个真正属于大众式的调查,研究门槛较高。在系所名称中,艺术类与传播相关系所显示朝向关数字、多媒体、动画、视觉传达设计、游戏娱乐、以及新媒体等技术性、设计性、结构性的操作取向,客观而言,艺术类学科中的相关研究,除了设计、美术专业外,似乎更加贴近数字内容的“技术”需求,除了描绘状态外,还强调了一定的数字技术性质在其中,在此笔者强调,新闻传播学有别于艺术、设计、技术,我们所培育的人才,除了要具备“技术创新”的接受学习能力外,拥有其他专业没有的“文化创意”传播精神,这将会是数字时代人力需求最重要的核心竞争条件,我们在坚定既有的人文创意精神与传播理论基础专业的前提下,还要紧盯住技术的发展、重视它的实用价值。

以数字内容产业的相关发展资源条件来说,大陆无可替代的优势就是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这笔无形资产,笔者认为大陆各地的文化都是一个特色品牌,由于现阶段一些地区的科技环境铺设建构和科技使用环境尚未成熟,故首先必须重视地区性特色产品的知识产权以及品牌特色的保护规划,为今后数字经济的发展、腾飞提供保障。从台湾、香港经验来看,科技发展努力就可达到可观的经济规模,他们的经验对于大陆地区来说,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这也让世界各国得以预见未来大陆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潜力。

当跳脱以往的思考框架,以数字内容产业人力需求为导向来思考传播教育问题,笔者认为把握本地化教育是现在大陆传播教育应该考虑的未来走向,追求量的增加,不如先追求质的提升,

在传统媒体争工作,不如多培育多媒体专业人才,建议首要应当在政策面上做调整,政策调整之后,再进行教育内容上的充实工作,这才是最扎实的做法。

1、积极推动地区高校资源整合与产业合作。地区高校合作方面,各地区高校与其单单把握眼前的教育市场,倒不如与地方数字内容产业一同合作并创造差异性的传播教育,携手合作、资源整合,促成本地化的传播教育走向,创造就业人才。

2、放宽传播相关科系专业自主设置条件。由于传播相关学科具备社会环境带动的特殊性,若适当放宽本科专业自主设置的条件,可让各校传播专业更加差异化,系所名称特色化,学生容易从专业名称中分辨每家学校、科系的专业方向,教育环境也可朝向高校本地化、高校精致化、各校皆名校等教育路线前进,更甚者,在中文热兴起的数字时代,改革后的大陆教育体制,亦将吸引更多的海外学子来大陆高校进修学习,海外学生不会只希望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其他城市学校也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国际交流与活动。

3、平衡实务、理论教师质量。在国外,传播相关科系的教师,大多具备媒体经验,媒体工作的实践性过于强烈,没有亲身经验者,很难从事教育工作,故笔者建议,加强专业杰出人士担任教师的制度建设,让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者,经一定的规范审查,给予在高校教学资格,或让其获得开设系列讲座资格,并制定配套措施,鼓励学校聘任具备实务经验的从业者,平衡师资在理论与实务上的质量,不迷信学历、让经验丰富的人配合从事实务方面的教育。

4、减缓新闻传播专业点的增加速度。笔者建议近些年应暂缓新闻传播专业点的增加,尚未成熟的教育单位应提升技术环境、师资水平,依照各校资源调整招生数目,而非囫囵吞枣似地收学生、搞噱头,然后造成抢老师、缺资源的窘境。

四、台湾数字化环境与传播教育

1、媒体数字平台与人力需求。

在台湾,2002年起至2008年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数字内容产业成为经济重点发展方向,台湾数字内容产业2006年已达人民币360亿元,而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于2001年的产值为1023亿人民币,保守估计至2008年时,产值将可达到2698亿人民币,这都是数字化带来的惊人经济规模[11]。

台湾地区数字化产业前景普遍看好,数字产业相关发展迅猛,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平台的竞争依旧激烈,传统电视产业就呈现出爆炸性的状态,举例来说:2007年10月,台湾有无线广播电台178家,无线电视台5家,卫星广播电视节目供应者77家共155个频道,有线电视经营业者62家[12],有线电视的普及率已经达到八成以上,再加上平面媒体以及电子报等的竞争压力,台湾的媒体市场正处于爆炸的竞争状态,在这样市场竞争压力下,数字化系统、内容多元化结合已经成为各媒体不得不为的新传播模式。

为了竞争、速度,数字化技术已经迅速占领每家电视台,台湾的电视新闻数字化方面的发展,自1993年公视筹委会引进第一套着重文稿处理的新闻自动化系统(BASYS)起,各电视台新闻部即努力追求进一步产制数字化的目标,其中,民视于2003年采用国际通用的AVID 系统,可以说是全盘移植国外经验;年代新闻台同年开始测试源自大陆地区盛行的大洋系统、衍生而成的上洋新闻自动化及数字片库系统,可谓台湾各家电视台采用数字化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而大爱电视台则以美国ENPS为骨架,配合自行研发的数字化流程,不但一举获得2005年电视金钟奖的研究发展奖项,并尝试走出属于另一种模式的自有风格[13]。

为了迎接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数字人力教育训练势必愈加重要,对于传播媒体来说,在商业经营管理、技术运用、创意、科技发展等种种的考虑下,不论是工作环境或是人力的需求都必须随之改变,在此环境下,没有一个产业可以离开传播媒体的平台,不止传播教育变得更加重要,怎样让它更加专业化的同时又兼备技术性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关键[14]。

2、台湾高校教育特色。

台湾教育环境除了立大外,其他自由市场竞争状态,故私校林立,2007年台湾所有高校共有163所,主要以大学、技职两个体制为主体,在两个主体中各有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教育单位在一定的规范下还是期待私校可以依自然竞争而淘汰、生存,将不被学生青睐的学校自动淘汰,如今许多学校,已在教育上积极地思考应对之道、充实教育内容并提供奖学金、实习与工作机会等,以免遭到社会淘汰。

近年来台湾各大专院校承受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大学已经推出“就业保证班”,并强化对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辅导。台湾教育单位也在2003年六月初首度发文,要求各所大学针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并研拟以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教育单位补助经费的评鉴标准,即便是台湾学术龙头的台湾大学,也不敢轻视这样的压力。台大为提高就业率,近两年校园征才的活动已经改成开放式,全校不分年级都可以参与,除此之外,更针对求职不易的“文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三院所,举办座谈会,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就业率,这样的改变大大淡化了以往主张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必须分割的观念[15]。

在求职不易的状况下,在台湾攻读硕士已经成为普遍趋势。由于台湾大学入学率将近100%,再加上近年来失业率骤增到近5%,想要在学历上高人一等,学生只能继续进修,研究所除了做学术研究以外,有许多学校研究所是与国际学校或产业合作,是未来找工作的垫脚石,也正因为如此,在高校林立的台湾,学校更重视自己的品牌认证、教育风格以及资源整合与产业合作,从而替代了过去追求学校排名的传统价值观。

3、传播教育的数字化延伸。

在新闻传播相关系所成长方面,自1954年第一个传播相关科系建立开始,至2000年为止,系所成长状态以1995与1997年每年新增8个系所为最多,而1991年至2000年是台湾媒体发展相当蓬勃的十年,这十年共有49个系所成立,占1954年以来系所成立总数的七成以上[16]。

在2001到2003短短的两年中,传播相关系所的成长率十分迅速,大学科系的成长率几乎达到100%之多,而研究所的成长率也将近40%,且传播相关系所的数目仍旧在持续大量扩张中[17]。而为应对未来媒体环境朝着数字化、分工化方向的发展,新设立的传播相关系所的教学内容、研究方向,以及专业名称都有所转变,逐渐分化走向多媒体与信息科技等更专业的传播与技术层面发展。

由于台湾的网络使用发展较早,网络铺设较为完备,故计算机成为当代台湾民众的基本生活智能与信息来源。据最新估算,截至2007年3月底,台湾经常上网人口为990万人,因特网联网应用普及率为43%[18],网路使用人口64%,尤其是光纤网络的铺设十分迅速,近两年已经有26万用户使用光纤网络,由此可知,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传播平台,更是台湾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因而,早在多年以前,许多与数字化相关的传播系所与科技结合成立,以往纯粹的新闻、广告、电视、公关、出版专业为主要分类,渐渐延伸出较广泛的媒体相关专业,例如:传播、多媒体、信息传

播、甚至艺术相关的视觉传播(达)、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娱乐、广播电视编导等等[19]。

由于台湾本科专业学科在名称上并无条文规范,有别于大陆高校本科专业的规则,台湾高校以“系”、“所”为专业分类,或在系下通过另外分组的方式进行选课教育,例如:台湾世新大学新闻系下又分“编辑采访组”、“国际传播组”[20],而各学院为了更贴切各院系的教学方向,新兴系所的名称近来也更多采用数字、多媒体等科技化取向,例如:在2004年才开设的南台科技大学“多媒体与游戏发展科学系”[21]、以及环球技术学院开设的“公关事务设计系”等,就是为了满足数字时代媒体数字内容相关服务发展需求而生的,学校会依据自己既有的师资以及专业特长来考虑可以成立的系所。

根据笔者最新的调查显示,在台湾大学体系与技职体系中共144家大学院校,有66所大学院校与78所技职院校,约56所院校已经拥有传播相关科系,超过100个传播相关科系,以及将近50个传播相关研究所及2个传播相关博士班。传播相关系所分布的学院除了既有的新闻传播学院外,人文暨社会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商业管理学院、信息学院、民生学院、理学院等均有传播相关系所的存在,特别的是,近几年新成立的传播相关系所,在没有设立传播学院的院校中,许多已经被纳入信息学院、数字设计学院、商业管理学院中,科技意味已经相当浓厚,新闻传播学科延伸与科技发展的连结力量不可忽视。除了系所名称多样转变之外,教育内容上也有不少的转变。例如:扩大具备有业界丰富工作经验的师资,以及开展国际相关系所合作与交流,与名校成立姊妹学校等。

台湾媒体市场的乱象有目共睹,传播人的教育以及基本素质如今显得更为重要,除了应重视新科技数字内容为传播所带来的研究新契机,更重要的是,在台湾由于媒体发达且影响力大,学者在追求学术广度与深度外,笔者认为台湾新闻传播学应在大专院校中加强各系所学生对于媒介识读能力的培养,将新闻传播学推向大众,让受众能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思考、理解、并产生平衡反馈,这样亦能强化学科在大学校园的正当性与重要性。

其次,台湾这两年的传播教育表现已经过分朝向操作技术、设计等分化发展,着重强调数字化、技术化训练,似乎忽视了有关专业核心的人文精神概念与基础知识,文字内容的深度与文化视野的教育广度相较于技术走向却比以往狭隘得多。这些数字化的新兴传播科系具备了传播学科的部份血脉,同时身上又带有新科技的基因,倘若过分偏重技术教育,只会让未来的人才培养变成四不像,讲专业缺乏核心通识知识,讲创意又因为缺乏专业内涵与人文精神而更显不足。故有学者建议,传播相关各系应考虑兼顾“人文教育”、“传播共同知识”以及“专精”,其中“人文教育”课程由大学负责开设,“传播共同知识”由传播学院负责教导,“专精”则由各系分别传授[22], 只有这样台湾数字时代的传播教育才能得以健全。

五、结论

本文属于调查性研究,由于近年来两岸交流日渐频繁,许多教育观念以及社会环境等已产生紧密联系,而港、澳、台近些年掀起了就读大陆地区各大学、研究所的风潮。在传播领域方面两岸虽然交流频繁,但在教育信息上,相关的讨论以及概况调查在台湾并不多,就学管道与信息对流情况也不甚平衡,台湾学生只能倚赖民间团体基金会,或是与大陆访问学者共同研讨、分享,当通过网上信息搜寻来了解大陆地区的教育环境与状态时,会因为信息来源过多而产生对信息无法确实之疑义;另一方面,大陆地区传播教育点以及数字化发展日趋蓬勃,科技发展无论硬件或软件规划都快速前进,急欲进入传播科系就读的莘莘学子必须正视并了解未来大中华的传播环境,处于新闻传播学科的我们也更应该看清未来社会的实务发展方向,故本文以两岸传播教育现况调查为主轴,介绍并探讨两岸数字时代的传播教育问题。

注释及参考文献:

[ 1 ]参见Anthony Lilley:《UK Digital Content: a way forward》, 2002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研讨会讲 义:数字内容新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2002年8月28日,台湾经济管理部门工业单位编。

[ 2 ]参见《财团法人经济信息工业策进会――数字教育研究所》网站:。参见黄绍麟:《台湾数字内容产业的末班车》,《数字之墙》电子报,2005年2月27日。

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范文10

一. 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全媒体时代呈现出的媒介市场化过程加剧,使得新闻媒介运行机制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跟不上媒介市场变局的需求,无疑将成为媒介发展的短板,是决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1. 宏观形势要求:从三网融合的层面看,三网融合的实质是业务的融合,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每个网都能够开展活动、数据和电视等多项业务。三网融合就是要扩大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以及创新服务业态,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三网融合促使电视媒介的功能和角色,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对电视业者的媒介素养提出必然性的高要求。

2. 中观战略要求:面对三网融合快步推进和全媒体时代的挑战,电视媒介的战略思维必须寻求传媒经济的有效途径,即,要凸显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主业突出的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传媒实体。要凭借文化资源和地缘优势,构建鲜明的、独特的电视媒体特质。那么,作为电视媒介经济的执行者和促进者理应担当重任。为此,电视业者所具备的媒介素养必然是推进电视媒介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微观实践要求:电视业者在电视媒体传播活动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尤其是从事最基本的采编、制作和播出,如记者、编辑、导演、制片人和新闻主播等一线工作人员,怎样才能做出新闻性强、关注度高的电视新闻报道;做出艺术性强,感染力强的电视节目;如何才能不让虚假新闻、低俗内容污染荧屏,电视业者的媒介素养必然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随着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业者队伍急速扩张,其媒介素养与媒介职业要求不对称的矛盾显现出来,如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现象的存在,都反映出当前某些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薄弱与缺失。

由此,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每一个层面,都要求电视业者具备高水平的媒介素养。提高业者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大众媒介内在要求和媒介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 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一个能力与3个素质

笔者认为,电视业者所具备媒介素养要靠信息构架能力,思想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媒体专业素质支撑,最终培养并形成完善的媒介素养。

1.电视业者媒介素养支撑力之:信息构架能力

在信息全球化的语境下,蜂拥而至的信息要求电视业者发挥好信息“过滤器”的作用,必须有选择地识读,有选择地理解,有选择地记忆,有选择地传播。这无疑是对电视媒介业者媒介素养之信息结构能力的挑战。因为,电视业者的媒介素养支撑力之一的构架能力影响着电视媒体传播信息的效果。

信息构架能力是业者提高媒介素养的着力点。如今的受众不在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对信息的解读都是有选择的,电视受众更需要深度的解释性信息报道,他们都成为报道和信息中的主体和主角,甚至希望大众媒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如此而言,被称之“把关人”的电视媒体业者,亟需通过认知水平、选择能力、价值取向、传播技巧等一系列的素质内涵,提升对信息的架构能力。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副教授所言,媒介从业人员的新闻传播理念“要有新闻敏感,要注重新闻价值,要讲求报道原则,要注重传播效果”。实际上,在我国互联网舆论主要来源于传统媒体报道,并迅速通过网络媒体扩散。这说明,电视业者对信息的构架能力是媒介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实践和证明;是舆论引导、掌控言论、设置议题的前提;是培养和提高电视业者自身媒介素养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2.电视业者媒介素养支撑力之:思想文化素质

文化对媒介传播的影响力是深远的,媒介传播就是符号的传播和话语传播,其构成一个地区的文化语境。正如荷兰学者凡・迪克指出的:“新闻作品是运用语言系统叙述与建构新闻事实的产物,新闻报道也是一种话语”。这一理论强调的是话语不仅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想文化之载体。进一步讲,媒体文化型塑了人们的趣味和偏好,也就是说,某种文化产品和实践组合构成媒体文化特质。例如,在大众传媒中,信息传播以政府为中心是一种共识,媒体是以辅助政府行使社会公共职能,所体现的是喉舌功能。知识结构完备,认知水平高的业者,能够由表及里,穿透表层信息,解读信息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涵,从而根据传播需要对媒介信息做到正确而有效的取舍。由此说明,作为一名电视业者,思想文化素养,是提升媒介素养的又一个重要的支撑力。它可以帮助电视业者提升面对各种信息的认识、判断分析和选择能力,从而实现更正确、更有效的传播信息,以高质量的电视文化产品影响受众的媒介素养。

3.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支撑力之:职业道德素质

媒介职业道德素质代表着电视业者的道德观,同时影响着对社会道德的价值判断,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新闻记者》曾连续几年进行了国内媒体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至今仍然触动媒介业者的心灵。像纸馅包子的假报道,对电视业者是钟声悠长。目前电视媒体传播中仍然存在着猎奇、另类、恐怖、少儿节目成人化等哗众取宠、低俗媚俗现象,这也是职业道德素质薄弱的表现。为此,要强调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媒介从业者媒介素养的集中表现。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才能促进媒介素养的提升。

4.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支撑力之:媒体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电视媒介信息传播活动中必备的基础媒介素养。电视业者要靠专业素质的积累与释放。维护、坚守、彰显电视媒体特质,电视业者就要通过积累和掌握新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利用传媒资源和功能的能力以及电视媒体工具的操控能力。专业技术方面,必须具备对电视摄像机、编辑机、电脑等前期采制设备和后期制作设备等主要工具的运用技能。而且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电视记者编辑需要掌握高科技、现代化的采访与发稿手段,不断更新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同时,电视编导、记者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包括新闻发现、新闻价值判断、新闻敏感、节目结构、节目编辑、镜头画面剪辑、解说表述等一系列综合能力。如此而言,高水平的媒体专业素质必然成为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基础支撑力。

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范文11

第一条为了发展和繁荣我国电子出版物出版事业,加强对电子出版物的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电子出版物,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媒体形态包括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互式光盘(CD-I)、照片光盘(Photo-CD)、高密度只读光盘(DVD-ROM)、集成电路卡(ICCard)和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其他媒体形态。

电子出版物的制作、出版、复制、进口、发行适用本规定。

销售计算机设备或者其他商品附赠电子出版物的,适用本规定。

举办电子出版物展览、展销、订货会的,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新闻出版署主管全国电子出版物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制定电子出版物出版事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标准并指导实施;

(二)审核批准电子出版物出版、复制、总批发单位的设立;

(三)管理电子出版物的进出口工作;

(四)指导、监督全国电子出版物市场管理工作,查处违法、违禁电子出版物;

(五)国务院授权的其他事项。

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负责本行政区域电子出版物的管理工作审核批准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出租单位的设立,查处违法、违禁电子出版物。

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的主办单位、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所属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实施监督。

第四条电子出版物行业的社会团体按照其章程,在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实行自律管理。

第五条电子出版物经营活动应当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传播和积累一切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第六条电子出版物不得含有以下内容: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的;

(三)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分裂,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泄露国家秘密的;

(六)宣扬、迷信或者渲染暴力,危害社会公德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七)侮辱或者诽谤他人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七条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电子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模仿违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第八条国家对电子出版物出版、复制、进口、发行实行许可证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从事前教规定的电子出版物经营活动。

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应当在其经营场所张挂许可证,接受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检查。

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不得超越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从事电子出版物经营活动。

第二章制作

第九条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对从事电子出版物制作经营业务的单位实行备案制管理。

第十条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经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设立后,应当在60日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申请备案,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报新闻出版署。

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申请备案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一)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制作单位的名称、地址、企业类型、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住址;

(二)营业执照;

(三)制作单位章程;

(四)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专业职称证明和身份证明。

第十一条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改变名称、地址、企业类型、章程、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应当依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重新办理备案。

第十二条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终止制作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终止经营活动之日起30日内通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报新闻出版署。

第十三条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可以接受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委托作电子出版物,也可以将自行制作的作品交由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审定出版;

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接受委托时,应当与委托单位签订委托制作合同。

第十四条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可以制作电子出版物。

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不得委托未经备案的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制作电子出版物。

第十五条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出版单位接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地区或者国外客户委托制作电子出版物,应当将内容资料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核,经批准后方可制作。

第三章出版

第十六条新闻出版署制定全国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指导、协调电子出版物出版事业的发展。

第十七条设立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

(二)有符合新闻出版署认定的主办单位及其必要的上级主管部门;

(三)有确定的业务范围;

(四)有必需的资金和设备;

(五)有固定的工作场所;

(六)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有6人以上熟悉电子出版物出版,业务并具有编辑、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其中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应当具有高级职称。

审批设立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除依照前款所列条件外,还应当符合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

第十八条设立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应当由主办单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署审批。

第十九条申请设立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一)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出版单位的名称、地址、经济性质、资金来源及数额,出版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住址,出版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主办单位的名称和地址;设立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申请书还应当载明出版物名称、刊期、媒体形态;

(二)主管部门的批准申请文件;

(三)出版单位章程;

(四)出版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及本规定第十七条要求的其他人员的专业职称证明和身份证明;

(五)资金信用证明;

(六)工作场所使用证明。

第二十条新闻出版署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8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书面通知主办单位;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二十一条设立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的申请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后,主办单位应当自收到批准决定通知之日起60日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登记,领取《电子出版物出版经营许可证》。

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经登记后,持《电子出版物出版经营许可证》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领取营业执照。

第二十二条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自登记之日起满180日未从事出版活动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注销登记并报新闻出版署备案。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发生所列情形的,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申请延期;

第二十三条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改变名称、业务范围、经济性质、主办单位、主管部门、合并或者分立,新增或者改变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的名称、刊期、媒体形态的,应当依照本规定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改变地址、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应当经主办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申请变更登记,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报新闻出版署备案。

第二十四条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终止出版活动的,应当自终止经营活动之日起30日内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并报新闻出版署备案。

第二十五条新闻出版署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应当加强对出版单位出版活动的日常监督管理。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将从事出版活动的情况向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第二十六条出版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必须按规定使用中国标准书号;出版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必须按规定使用中国标准刊号及国内统一刊号。

电子出版物的专用中国标准书号、专用中国标准刊号及国内统一刊号,只能用于出版与其出版物类型相对应的电子出版物,不得用于出版纸质图书和其他类型的出版物。电子出版物附属的使用手册,不得单独定价和另行销售。

同一内容,不同媒体、格式、版本的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应当分配不同的中国标准书号。

第二十七条出版电子出版物,必须在电子出版物及其装帧纸的显著位置载明出版单位的名称、地址,书号、刊号及条码,出版日期、刊期,著作权人姓名以及其他有关事项。以版权贸易方式引进出版的电子出版物,还应当载明引进出版许可证号和著作权授权合同登记证号。

电子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的技术、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二十八条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实行编辑责任制度,保障电子出版物的内容符合本规定。

合法的电子出版物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扰、阻止、破坏电子出版物的出版。

非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不得擅自从事出版活动。

第二十九条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转让、出租、出售本单位的名称、书号、刊号。

第三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假冒出版单位或者连续出版物名称出版电子出版物。

第三十一条中学小学教材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审定或者组织审定,由新闻出版署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指定的电子出版物出版、复制、发行单位承担出版、复制、发行。

第三十二条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的出版计划及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重大选题,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转报新闻出版署备案。

第三十三条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接受或者间接接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地区或者国外著作权人授权出版电子出版物,应当将内容资料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署批准取得引进出版许可证,并将著作权授权合同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登记取得登记证件,方可出版。

新闻出版署应当自收到审核同,意材料之日起45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第三十四条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地区或者国外机构合作出版电子出版物,应当将选题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署批准,方可合作出版。

新闻出版署应当自收到审核同意材料之日起45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第三十五条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在电子出版物发行前,应当向北京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和新闻出版署免费送交样本;

第四章复制

第三十六条新闻出版署制定全国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并指导实施。

第三十七条设立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复制单位的名称、章程;

(二)有确定的业务范围;

(三)有必需的资金和设备;

(四)有固定的工作场所;

(五)有5人以上熟悉电子出版物复制业务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其中2人以上应当具有高级职称。

审批设立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除依照前款所列条件外,还应当符合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

第三十八条设立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应当由主办单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署审批。

第三十九条申请设立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一)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复制单位的名称、地址、企业类型、资金来源及数额,复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住址,复制单位的主办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二)复制单位章程;

(三)复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及本规定第三十七条要求的其他人员的专业职称证明和身份证明;

(四)资金信用证明;

(五)工作场所使用证明。

第四十条新闻出版署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8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书面通知主办单位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四十一条设立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的申请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后,主办单位应当自收到批准决定通知之日起60日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登记,领取《电子出版物复制经营许可证》,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依法登记。

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经登记后,持《电子出版物复制经营许可证》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领取营业执照。

第四十二条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改变名称、业务范围、企业类型,合并或者分立,应当依照本规定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的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改变地址、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应当经主办单位审查同意后,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申请变更登记,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报新闻出版署备案。

第四十三条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终止复制活动的,应当自终止经营活动之日起30日内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并报新闻出版署备案。

第四十四条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接受复制委托时,应当要求委托单位提交其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的《电子出版物复制委托书》和著作权人的授权证书。

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应当与委托单位签订委托复制合同。

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应当自完成电子出版物复制之日起1年内,留存电子出版物样本和有关证明文件备查。

第四十五条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不得接受非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和个人委托复制电子出版物,不得擅自复制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软件、电子媒体非卖品。

第四十六条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不得委托非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复制电子出版物。

第四十七条非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委托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复制计算机软件、电子媒体非卖品,应当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件或者有关证明文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申请领取《电子出版物复制委托书》。

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根据前款所列证明文件和有关规定,核发《电子出版物复制委托书》。

第四十八条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复制光盘类电子出版物,必须依照有关规定压制来源识别码。

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使用的原材料和复制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的技术、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四十九条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接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地区或者国外客户委托复制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软件或者电子,媒体非卖品,应当要求委托单位将内容资料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核,持著作权授权合同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登记;取得批准文件和登记证件后方可复制。复制的电子出版物除样本外应当全部输出境外。

第五章进口

第五十条新闻出版署商有关部门,制定全国电子出版物。进口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

第五十一条设立电子出版物进口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进口单位的名称、章程;

(二)有符合新闻出版署认定的主办单位及其必要的上级主管部门;

(三)有确定的业务范围;

(四)有必需的资金和设备;

(五)有固定的工作场所;

(六)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8人以上熟悉电子出版物进口业务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其中3人以上应当具有高级职称。

审批设立电子出版物进口单位,除依照前款所列条件外,还应当符合电子出版物进口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

第五十二条设立电子出版物进口单位,应当、由主办单独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署审核。

第五十三条申请设立电子出版物进口单位,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一)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进口单位的名称、地址、经济性质、资金来源及数额,进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住址,进口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主办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二)主管部门的批准申请文件;

(三)进口单位章程;

(四)进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及本规定第五十一条要求的其他人员的专业职称证明和身份证明;

(五)资金信用证明;

(六)工作场所使用证明。

第五十四条新闻出版署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80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并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书面通知主办单位;不同意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五十五条设立电子出版物进口单位的申请经新闻出版署审核同意后,主办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到对外贸易经济合作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进出口业务许可手续,并自收到批准证件之日起60日内,持批准证件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领取营业执照。

第五十六条电子出版物进口单位改变名称、业务范围、经济性质、主办单位、主管部门,合并或者分立的,应当依照本规定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五条的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电子出版物进口单位改变地址、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应当到原审批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五十七条电子出版物进口单位终止进动的,应当自终止经营活动之日起30日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第五十八条电子出版物进口单位进口电子出版物制成品,应当将内容资料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署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进口。

新闻出版署应当自收到审核同意材料之日起45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第五十九条进口的电子出版物制成品必须在其外包装上贴有经新闻出版署确认的专用标识,方可发行。

第六十条进口供研究、教学参考的电子出版物,不得用于经营性复制发行。

第六章发行

第六十一条新闻出版署制定全国电子出版物总批发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并指导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和出租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并指导实施。

第六十二条申请从事电子出版物发行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经营单位的名称、章程;

(二)有确定的业务范围;

(三)有必需的资金和设备;

(四)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五)有熟悉电子出版物业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审批从事电子出版物发行业务的单位,除依照前列所列条件外,还应当符合电子出版物发行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不得从事电子出版物批发业务。

第六十三条申请从事电子出版物总批发业务,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后,报新闻出版署审批。

申请从事电子出版物批发业务,应当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批,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报新闻出版署备案。

申请设立电子出版物连锁销售组织或者批发市场,应当依照前款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申请从事电子出版物零售、出租业务,应当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或者地、市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第六十四条申请从事电子出版物发行业务,应当提交下列文件、文件:

(一)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单位的名称;地址、企业类型、资金来源及数额;

(二)经营单位章程;

(三)本规定第六十二条要求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证明和身份证明;

(四)资金信用证明;

(五)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第六十五条新闻出版署应当自受理从事电子出版物总批发业务的申请之日起180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并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书面通知主办单位;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或者地、市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从事电子出版物发行业务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者;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六十六条从事电子出版物发行业务的申请经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取得《电子出版物发行许可证》后,申请者应当在30日内持《电子出版物发行经营许可证》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领取营业执照。

第六十七条电子出版物发行单位改变名称、经营范围的,应当依照本规定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的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电子出版物发行单位改变地址、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六十八条电子出版物发行单位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终止经营活动之日起30日内到原发证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电子出版物批发单位注销登记的,报新闻出版署备案。

第六十九条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可以总批发、批发本单位出版的电子出版物。

第七十条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不得从事或者间接从事电子出版物发行业务。

第七十一条电子出版物发行单位必须从电子出版物出版、进口、总批发、批发单位进货。

电子出版物出版、进口、总批发、批发单位批发电子出版物,应当向进货单位提供发货凭证。发货单位和进货单位应当自发货或者进货之日起1年内保存发货;进货凭证和电子出版物目录,以备查验。

第七十二条不得发行、附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电子出版物:

(一)含有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禁止内容的;

(二)未经国家批准出版的;

(三)未经国家批准进口的;

(四)伪造、假冒出版单位或者连续出版物名称的;

(五)侵犯他人著作权的;

(六)无专用中国标准书号、刊号及条码的;

(七)光盘无来源识别码的;

(八)中学小学教材未经依法审定的。

第七十三条举办国际性、全国性电子出版物展览、展销、订货会,应当曲主办单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审核同意,报新闻出版署批准后方可举办。新闻出版署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举办地区性电子出版物展览、展销、订货会,应当由主办单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举办。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第七章罚则

第七十四条未经批准,擅自设立电子出版物出版、复制、进口单位,擅自从事电子出版物出版、复制、进口、发行业务,予以取缔,没收电子出版物和从事非法活动的主要专用工具、设备以及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五条从事电子出版物制作、出版、复制、进口、发行业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电子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备案或者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制作、出版、进口含有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禁止内容的电子出版物的;

(二)明知他人出版含有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禁止内容的电子出版物而向其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本出版单位的名称、书号、刊号及条码的;

(三)伪造、假冒出版单位或者连续出版物名称,出版含有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禁止内容的电子出版物的;

(四)复制、发行、附赠明知含有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禁止内容的电子出版物的。

第七十六条出版、复制、发行、附赠明知侵犯他人著作权的电子出版物的,没收电子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七条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本出版单位的名称、书号、刊号及条码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许可证。

第七十八条伪造、假冒出版单位或者连续出版物名称出版电子出版物的,予以取缔,没收电子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侵犯其他出版单位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七十九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电子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许可证:

(一)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未经批准出版境外电子出版物的;

(二)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未经批准与境外机构合作出版电子出版物的;

(三)电子出版物制作、出版单位未经批准接受或者间接接受境外客户委托制作电子出版物的;

(四)未经批准以经营为目的的进口电子出版物的;

(五)发行、附赠非电子出版物进口单位进口的电子出版物的;

(六)发行、附赠未经依法审定的中学小学教材类电子出版物的。

第八十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以警告,没收电子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一)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未按规定使用中国标准书号、刊号及条码的;

(二)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未取得合法手续复制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软件、电子媒体非卖品的;

(三)发行、附赠未经国家批准出版或者无电子出版物专用中国标准书号;刊号及条码的电子出版物的;

(四)发行、附赠无来源识别码的光盘类电子出版物的。

第八十一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超越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从事电子出版物经营活动的;

(二)电子出版物发行单位从非电子出版物出版、进口、总批发、批发单位进货或者无发货、进货凭证和目录的。

第八十二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处罚:

(一)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的出版计划及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重大选题未经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的,按照《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二)经营场所未张挂经营许可证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三)电子出版物出版、复制、进口、发行单位改变登记事项或者终止经营活动而未按规定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登记手续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四)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未按规定送交电子出版物样品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500元以上5千元以下罚款;

(五)转借、出租、涂改经营许可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许可证;

(六)未经批准或者未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事项举办电子出版物展览、展销、订货会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三条本规定所要求提供的文件、证件有虚假的,撤销原批准登记证件。

第八十四条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查处电子出版物经营违法活动,可以行使以下职权:

(一)询问有关当事人;

(二)检查与违法活动有关的物品,必要时可以依法责令封存;

(三)调查与违法活动有关的行为,收集、提取有关物证、书证;

(四)查阅、复制与违法活动有关的合同、账册等业务资料。

检查人员应当向当事人出示证件;有关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不得拒绝。

新闻专业技术职称总结范文12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NewMedia)是指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PAD、MP4、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平台、传播特征等和传统媒体有根本性差异,因此它给传统媒体以及新闻记者都带来极大改变。

(一)“受众”去哪儿了?

新媒体出现对传统媒体带来改变,最明显的就是传统媒体受众数量日渐萎缩,以电视媒体为例,电视观众在减少,开机率在降低。那么,观众到底去哪儿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权威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第35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第36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①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网民规模逐年增加,原本属于传统媒体的观众不少弃电视,奔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而去。

与电视受众下降、开机率下滑对应的是,互联网媒体广告在增加,传统媒体的广告正在减少。据2015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标准》会上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字,2014互联网广告收入900多亿,增长36.7%,加上搜索和电商将超过2000多亿,互联网广告收入超过电视和报纸广告收入之和,而2015年互联网广告收入预计将超过电视、报纸、广播和期刊等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之和。

综上种种,在数字新媒体冲击下,电视媒体阵地虽在,用户已不在或正在流失;用户不在,广告主也跟着跑路。这种变化让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生存考验。

(二)“无冕之王”地位被颠覆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被冠以“无冕之王”的美称,社会地位是高高在上的。电视媒体的生产流程大致是这样的:确定选题,记者采访,写稿制作,审片播出。在电视新闻生产过程中记者起到了媒体“把关人”的作用,记者在选择题材时,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者符合媒体价值标准的选题才能被采用,把控着稀缺的信息源,更掌控着话语权。

有了网络新媒体,观众可以通过各门户网站、微博、微信,使用电脑、手机、pad等载体,随时随地接收最新、最全新闻资讯。新媒体网状的、发散的、“所有对所有”的传播方式,完全“颠覆”了传统媒体以往的信息优势、资源优势、渠道优势,使得新闻记者“把关人”角色定位被泛化、消融,把关权力被去中心化,特权优势受到严重冲击。

(三)“人人都是记者”?

目前用户最多、传播影响力最大的两类新媒体,一是网络媒体(以互联网为传播介质),一是手机媒体(以手机为用户终端)。新媒体造就了信息开放的新局面,造就了全时空传播的新局面。每个网民拥有了电脑或手机,实际上就拥有了载体。有了平台,有了信息传播的通道,无论老幼,不论职业,每个人都可以像记者一样,拍照、拍摄视频、写稿,通过微信、微博、朋友圈等各种自媒体平台,轻点鼠标“一键”信息。不仅方便、快捷,其他用户还能进行评论,转发分享,发表观点。此外,新媒体还具备海量复制、深度链接功能。传统电视新闻单一、垂直的传播方式在新媒体交互性、可分享性、社交化等特色面前显得十分陈旧,无法满足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用户的需求。

新媒体诸多特性,使得用户与新闻记者的边界日益模糊,以往概念上的受众如今成为互联网用户,他们既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生产者、传播者,于是便有了“市民记者”“公民记者”的称谓出现。新闻记者和普通人似乎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有人甚至预言记者职业行将和传统媒体一起“消失”。虽然笔者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但是因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而带来传统媒体的种种变化却是无法否认的,新形势下传统媒体记者的改变也是必然的。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如何改变

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身处传播最前沿的新闻记者必须从思维方式、角色定位、作用功能等方面加以改变,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得以生存并发展。

(一)“格式化”旧思维,重装“互联网”新思维

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以“开放、平等、互动、合作”精神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先进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的主要特征就是用户思维,个性思维,互动、分享思维,全球思维,跨界思维。

用户思维。就是一切以用户为中心,挖掘用户需求、准确定位。

个性思维。新媒体时代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个性,在新媒体上定制独特风格、特征的产品,满足个性需求。

互动、分享思维。互联网的媒体属性和社交化特点是新媒体的一大特色,因此新闻记者必须具备互动分享思维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加以应用。

全球思维。互联网已经将世界连接成为地球村,新闻记者只有站在全球的高度,以开放的胸襟,接纳和传播新理念,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

跨界思维。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媒体边界日渐模糊,不同媒介间相互交叉、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闻记者要力争成为多面手、复合人才,才能在新形势下得以生存。

(二)改变角色,重新定位

在自媒体盛行,人人都是“公民记者”的形势下,新闻记者必须重新定位,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生存和发展。

1.变身“信息员”

《2015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新媒体用户中近一半集中于80后(26-35岁),占比为49.5%;男性是新媒体用户主力军。男性新媒体用户移动端观看内容第一位的是新闻资讯(占比为53.7%),女性用户移动端观看新闻资讯占比49.3%。由此可见新媒体用户不仅年轻,而且过半数用户通过网络获取新闻资讯。

(1)多方位采集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瞬息万变,通过各种媒体,记者可以从转发、分享中获得大量有用的新闻线索,通过筛选、比较找到时下大众关注的热点,经过进一步采访核实,做出专业、有深度的新闻;就一些突发事件,“公民记者”虽然能够抢占新闻“第一落点”,但是专业记者可以抓住新闻“第二落点”甚至“第三落点”,通过深入采访、调查、核实,利用记者的专业知识和新闻素养加以判断,告诉公众事实真相;此外记者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以其丰富的链接来拓展新闻的深度、延伸事件背景和进行后续报道,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深度解读,专业分析,最大程度满足人们对真实、权威、有价值新闻的需求。

(2)多渠道推送

新媒体时代,用户既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产生者,用户在哪里,新闻记者也必须出现在哪里,不放弃任何一个传播渠道,多渠道向用户传播新闻。传统媒体人只要不盲目跟风,不做简单的纸质版“转帖者”,不主动放弃设置议题、把关和信息核实的职责,坚持以负责任的态度面对一切社会和网络热点,就一定可以找到一条与新媒体兼容共存的新路。

(3)地域化特色

地域化特色是电视媒体最大的特点之一,用户最关心的还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闻,所谓做足就是不遗漏一条有价值的本地新闻,突出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如最新、最快、高质量的新闻画面、记者的现场采访报道等,“我在现场”是电视新闻的一大特色。只有做足电视新闻的优势,弥补“短板”,凸显所长,记者才有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2.变身“服务员”

媒体融合如今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上到央视、卫视,下到各省市地方电视台,传统媒体都在奋力转型,探索媒体融合之路。“集中采集,融合处理,一键分发,多屏适配”模式下,新闻记者要改变为单一媒体服务的习惯,要熟悉新、老媒体的传播特点、运行要求,具备多种媒体的操作技能。诚如《新周刊》总主笔闫肖锋所言,一个全能型记者必须面对的抉择是:你是加入宏量无聊信息的复制,还是另辟蹊径找到属于你的新闻点。毕竟,不管技术到了哪个阶段,记者的基本功还是不变的。这是你的看家本领。

3.变身“把关员”

(1)如今“公民记者”盛行,“公民记者”虽能在第一时间对突发或事件进行记录并传播,但是一般难以做到准确、全面,很难最大化保持公正客观,甚至有人通过自媒体故意散布虚假、不实消息,以达到某种个人目的。因此,在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面前,新媒体的消息往往杂乱无章,小道消息满天飞,容易造成群众的猜疑、议论甚至恐慌,此时特别需要具备新闻专业素养,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记者对这些信息加以甄别,整理分析归纳,去伪存真,帮助用户进行“把关”,用权威、真实、公正、客观的新闻报道重塑传统媒体的公信力。

(2)在海量信息中遴选。新媒体时代也是信息过载时代,用户不缺乏新闻资讯,他们需要权威、真实、有价值的新闻。在庞杂、海量的信息面前,需要记者以专业的眼光,合理遴选、评价、辨别,对杂乱无序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分类,核实消息来源,帮助用户更方便、更准确地理解和接受,引导舆论关注方向、遏制谣言传播,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新“把关人”。

4.变身“技术员”

不同介质媒体的技术和传播特点各不相同,新闻的表达方式也有所差异,即使对同一新闻事实,报道内容、手法、结构、形式也会有不同。因此,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要化身为互联网网络技术员,分辨一个新闻事实的报道内容包括背景资料、图表数据等适合哪种媒介来表达,以便据此采写适应不同媒介形态、不同受众群体需求的差异化报道,生成适合不同媒介、满足不同受众的新闻。

三、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理想永远不变

不管新媒体如何发展,报道事实、追求真相、传播美好、揭露丑恶永远是新闻记者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新闻记者既要改变和适应,也要不变和坚守。

(一)新闻职业道德不变

记者在从事新闻工作时,需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以记者的采访权、报道权牟取个人私利或进行权力寻租,不为增加点击量或收视率而进行恶意炒作,不用非法手段获取采访材料,不用不实报道进行司法干预,形成“媒介审判”。公正自律,坚持记者的道德底线,正确履行职责;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尊重公民的隐私权,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不变

在新媒体时代,记者应该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将热点新闻和事件背后的本质传播给公众。追求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不带个人偏见报道真实信息;不受任何利益控制;坚持公共性原则不变,公共性是新闻职业的首要原则,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所在,这也是“公民记者”与职业记者之间的区别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