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闻专业教学

新闻专业教学

时间:2022-09-27 16:59:48

新闻专业教学

新闻专业教学范文1

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就业导向

据报道,从今年4月17日开始,七位实习主播悄然亮相央视凌晨三点播出的新闻直播间。虽然只是凌晨的节目,但是在新闻主播台这个有些特殊的平台上还是让他们很快就引起了观众们的关注。七位帅气俊朗的小伙子迅速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在人们讨论新面孔的同时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央视会接受大规模实习播音员的出现呢。实际上在2011年2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目的就是通过实战演练发现高水准的播音人才,充实传媒一线的人才储备。

近年来,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关注,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呈现出严峻局面,业界对目前新闻传播教育议论颇多的环境下,如何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目前教学任务上所面对的挑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曾指出:“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由此可见,在就业导向环境下,我们应努力探索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提高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培养出新闻媒体乐于接受的优秀人才。

一、当前就业形势对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

近几年,不少传媒单位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持排斥态度,大量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求职就业时屡屡被用人单位拒绝。《中国青年报》副总编陈小川说:“我们报社新来的记者所受的教育非常陈旧,没有两年上不了路。”这说明,新闻教育与业界的对接中出现了问题,传统的新闻学教育面临着危机,新闻学概论的教学改革更是刻不容缓。因此,当前的就业形势,呼吁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并应达到如下这些要求:

(一)应用型专业人才是时代的需求

长期以来,大多数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学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多数学校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造成,虽然毕业生有了基本的理论知识,然而进入用人单位却不能胜任基本的工作,多工作流程完全陌生,用人单位不得不对新入职的大学生进行业务培训。这种脱离实践的理论主导模式教学方式造成新闻传媒机构排斥大学毕业生的严重后果,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面对这一困局,我们应该认识到应用型专业人才是时代的需求,高校的新闻专业应该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因为在传媒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历,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希望学生具有超强的工作能力。在就业环境不甚好,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形下,用人单位已经不再乐意花大量的时间去培育一个“新手”了。所以,新闻专业应注重培养实际的应用性人才,学生做到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就能就能迅速上手,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需要学生的知识能与时代接轨

新闻传播专业,发展速度较快,知识更新频繁。然而,在传统新闻专业教学课堂上,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知识与最新的时代背景接轨。这造成学生的理论知识陈旧、见识狭隘,难以达到新闻传媒行业职业能力素养的需求。这种与时代脱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为用人单位所接受。

针对此,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应该重视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接触社会动态、行业动态,及时更新所学知识,防止其所学的专业知识老化。

二、就业导向下新闻专业如何开展实践教学

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日趋激励的情形下,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应该紧跟新闻传媒行业发展的步伐,加强实践应用教学,实现学岗直通,实现课堂教学与行业职场的无缝对接,进而使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加强与新闻传媒机构合作

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定期派送学生到各个基地进行实践训练。除了定期地派学生到基地实习外,还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到各大传媒机构参观,通过观摩真正接触现实的工作流程。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学校带队教师和传媒机构行业技术人员的直接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媒体传播互动实践活动,如为企业承接编辑制作内部报刊等出版物、为急需开拓广告市场的企业开展媒介消费市场调查等。

(二)鼓励学生进行课余实践活动

尽管到传媒机构里进行实习和观摩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接触到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但是这种资源毕竟有限,难以满足每一个学生长期的实践要求,像前文所提及的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部合作的机会更是稀缺。所以我们应该考虑通过其它渠道促进学生的实践机会。其中一个机会莫过于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余实践活动。例如,专业学生自办学生媒体,如报纸、期刊、校园广播、网站等。而现实中,较多优秀的主持人、播音员、主编等都有着丰富的校园实践经验。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课余自办媒体,在校园内交流传播。对于此,我们可以考虑采用成绩加分、颁发荣誉证书等给积极参加校园时间活动的学生进行奖励。

(三)传媒机构名家进课堂

能不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关键还是在教师。但是,目前高校的较多老师都只是潜心教学研究,本身实践却甚为缺少。这使得,老师也难以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这时候,我们可以引进传媒机构正在工作岗位上的优秀人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上来,给学生传授和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介绍行业新动向。这时候,传媒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以报告、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他们的心得、知识和见闻;也可以采用学生当他们的助手的训练模式,让他们给学生安排时间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最后,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与传统的理论课堂教学有区别,实践教学需要较多的软件、硬件配套设施的支持,这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学校只有拿出充分的资金,才能构建起适应学生需要的合格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丰富学生的教学实践经历,获取更宽广的实践和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孙志伟.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2009,(8).

新闻专业教学范文2

摘要:现代新闻学新闻报道理念转化和新闻表现方式多样化,要求我们进行新闻专业理念教学,既是新闻从业者的思想引擎,也是新闻从业者发挥媒体社会职责的品质保证。在新闻专业理念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强调精深的专业教育、追求互动的社会教育和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新闻人才,以适应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现代新闻学;新闻学专业;专业理念;教育

一、现代新闻学特征

(一)内在特征:新闻报道观念转变。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观念里,客观、真实已成为不可忤逆的重要原则。新闻报道者应力争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将原原本本的事实传递给受众。然而现代新闻学向“客观性”原则发起挑战,并从报道题材选择和主客体关系重建上进行了开拓性的思考与实践。新闻学所关注的题材,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凸显社会生活的本真,在报道中可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态度和观点,新闻记者的立场称得上真正的“客观”。

(二)外在特征:新闻表现形式多样化。

平面媒体只能在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及特别题材的报道方面尽力占据优势,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娱乐报道、军事报道等新闻表现形式逐渐涌现并受到广泛关注。在表达上新闻记者所选择的一个个场景,并不是随意任性的,而是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求在完成组接后达到“局部之和大于整体”的报道效果。而且现代新闻涉及到了人们衣、食、住、用、行的方方面面,它们在报道新闻的时效性、形象性上占有突出的优势。

二、新闻的专业理念

新闻的专业理念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其最高理想是传播真实、真相或真理。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器,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了望者和监督者,而新闻专业理念则是新闻从业者发挥媒体职责的品质保证。随着传媒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新闻人才的专业理念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学者陆晔和潘忠党等认为,新闻专业理念主要包括这五项原则:第一,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第二,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第三,以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作为价值取向;第四,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第五,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基础上的职业规范,接受行业自律。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专业理念教育在我们的新闻教育中还相当薄弱。造成新闻专业理念教育薄弱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对新闻专业理念研究得不够。近些年开设的新闻职业道德课,也大多停留在宣讲准则的水平上,并未真正深入到专业理念的层面。部分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培养“全才”和“通才”,结果削弱了学生新闻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及对其新闻兴趣和发现力的培养。

三、专业理念教学

新闻专业理念不仅是从业者的思想引擎,引导着他们的新闻追求,而且是从业者的伦理方向盘,规范着他们的新闻实践,如果缺失新闻专业理念教育,新闻教育也就缺失了专业灵魂。所以,对高校新闻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专业理念教育,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新闻人才,以适应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求,是当今新闻教育所面临的现实课题,更是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

(一)强调精深的专业教育。

精深的专业教育是整个新闻专业人才教育的主线,在这条主线中尤其要重视专业理念的教育,并且要与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育有机整合。在专业教学中要通过中外著名记者不畏艰辛、矢志不渝的敬业事例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和专业精神。同时还要进行专业深度的强化与训练,以适应深度报道和专业性的报道。尤其要侧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新闻意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和新闻写作能力等,使学生们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专业技能。

(二)追求互动的社会教育。

互动的社会教育是新闻专业理念教育与现实社会良性互动的必由之路,也是新闻传播贴近真切生活与实在人生的最佳手段。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也向新闻传播展开了一个鲜活的现实图景,也时时决定着新闻传播所能承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互动的社会教育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得以加强。让学生亲近媒体和社会;亲临现实生活的大小舞台;零距离地接触社会各阶层,进而了解他们、报道他们,为社会树立道德楷模,弘扬正义、正气的操守精神;向社会及时发出预警预报,揭露批判等丑恶现象。

(三)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

教师虽然不一定是新闻从业人员,但新闻专业的教师显然不能做新闻职业的旁观者。教师必须像新闻记者一样熟悉新闻事业,热爱新闻事业,投身于新闻事业,应当具有新闻从业者一样的思想素质和专业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敏感。这实际上意味着,无论是新闻记者还是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师、学生,一旦选择了新闻这一专业,就意味着自己对人生态度的选择。这种人生态度与政治、社会和广大的民众利益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或者说,选择了新闻专业,就意味着同时也必然恪守新闻的专业理念。

新闻专业理念与师德必须合二为一地统一在新闻专业教师身上,并贯穿在新闻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无论讲课还是指导学生实践,新闻专业理念作为一种精神或心理基础,始终规范着教师的思维、判断以及意识行动。这一角色定位能够促使教师注重自身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建设,在新闻专业教育中换位思考,言传身教,弘扬新闻专业理念,恪守新闻专业理念,从而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高级专业人才。

四、新闻报道实践

现代新文学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新闻报道的实践,注重新闻背景材料与新闻报道撰写技巧,从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新闻背景材料就是与新闻事实有关的环境与历史材料。在新闻报道中恰当运用背景材料可以缩短新闻事实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突出报道的新闻性,运用烘托性、对比性及历史性背景材料显示新闻的意义,开掘新闻的深度,帮助观众理解新闻的重要性。

提高新闻的可视性。在新闻采访报道中往往会涉及到听众不大熟悉的问题,诸如新闻事件本身的起因、影响、新闻事件所涉及到的人物及环境等,还有一些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新名词、新概念和一些专用术语等,这些都要求运用背景材料进行适当的解释和介绍。

客观表明作者观点。了解了新闻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后,还要掌握运用技巧,真正用得“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列宁曾经指出新闻报道的事实“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掌握事实,而是片段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都不如”。

五、结语

现代新闻教育要合乎社会文化和经济政治发展的理性,提升其人文品质和社会价值。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互动过程中更进一步把学生们塑造成一群立体丰满的社会群体,让书卷气和职业化、学理性与社会性完美结合,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清醒的政治社会头脑、深刻的历史文化判断、优雅的美感经验体会、向上的人伦道德情操和批判质疑的理性精神。只有这样,现代新闻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当代性、创造性的新闻人才,从而成为推动新闻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何村.虚假新闻泛滥中的新闻教育责任:兼谈“通才”“全才”新闻教育观的误区[J].新闻记者,2006(2).

【2】高卫华.论高校教师在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3).

新闻专业教学范文3

一、新闻专业“文学化”误区与新闻专业文学课的定位。

近十年来,我国新闻教育持续升温,大小院校纷纷成立新闻传播方面的院(系)、专业,“全国设有新闻类院系的高校由1999年前的66所100多个专业点,增加到2006年的460多所661个专业点,在校生达到13万多人,几乎接近目前全国新闻界持有记者证的人数”。①大多数新成立的新闻专业(特别是小院校)都是依托于原有的中文专业而建,很多新闻专业教师是由中文专业教师“改行”而成,在课程设置上则具有浓厚的中文专业特色,文学课、汉语课在课程设置中占据了很大比重。“一些新闻院系的新闻学教师和新闻教育管理者正在用文学的理念、文学的思维方式来从事新闻学教育,新闻学教育变成了‘文学教育’。例如,在一所师范大学新闻系新闻学专业的一份教学方案中,该专业毕业所需学分为163学分。其专业系列课共分为四大系列,其中,中国语言文学系列的应选学分为43学分,占专业系列课的68%,占整个毕业所需学分的26%,其比例不可谓不大。”②新闻专业“文学化”的误区导致一些院校(特别是小院校)新闻专业特色不突出,而成为中文系的附庸。可见,要使文学课在新闻专业教学中据有一个合理的位置,避免新闻专业“文学化”,必须明确其在新闻专业教学中的定位,那就是,文学课在新闻专业教学中应属于文化基础课,是对专业课程的必要的补充与辅助,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新闻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其文学欣赏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在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文学课的课时总量一定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将中文专业文学课的教学模式套用在新闻专业的文学课教学上。在中文专业中开设的文学课的课时量,在新闻专业教学中要大大压缩,同时在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方面必须进行改革,形成适合新闻专业的文学课教学体系。

二、新闻专业文学课的命名与教学计划和大纲的修订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基本没有专门针对新闻专业文学课而制订的正式的教学大纲。大多数院校新闻专业所开设的文学课程均沿用中文专业文学史教学大纲,其课程命名也是套用中文专业文学史课程的名称,即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这些课程教学大纲的对象一般都是中文专业学生,由于中文专业与新闻专业在学生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对中文专业文学课教学大纲的套用是否适合新闻专业的文学课教学,是存在很大疑问的。陈思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中讨论了当代文学史教学的三种对象和三个层面:“在对全日制中文专业的大专生、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和成人教育的中文专业学生(包括本科生)的教学中,可以突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讲解,让学习者充分感受到现代汉语文学创作的魅力所在,从审美欣赏的层面上领悟现当代文学的存在价值。熟读作品,理解作家,能够如数家珍地举出上百篇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初步了解一些文学史知识,应该说就已经达到教学的要求。对于全日制高等院校的中文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光读作品当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这百年来整个文学发展的过程及其经验教训,掌握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个追求、奋斗和反思的大致历程,虽然不需要很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但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和感悟。而在精神层面上的学习、感受、探讨,对现代知识分子人文传统的继往开来,薪尽桂传,则可以作为中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深入思考的问题。”③这对于高校新闻专业的文学课教学很有启发。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其学习文学课的目的就是要“感受到现代汉语文学创作的魅力所在,从审美欣赏的层面上领悟现当代文学的存在价值”,在提高其文学欣赏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其写作、言语表达、审美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而对于文学发展的历史的把握与理解是很次要的。按照这种理解,新闻专业文学课的教学应当是作品教学。因此,我们在教学计划的修订中,将以往这些冠之以“文学史”的原中文专业的课程重新命名,代之以“作品选讲”,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外国文学作品选讲》。

课程名称的变化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教学重心的转移,它也带来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的系统性变动。首先是教学课时量的缩减。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例,按照中文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文学史的教学,它需要开设三个学期,200个学时左右,在我们新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进行作品教学,只安排了一个学期,72个学时。其他如中国古代文学,由中文专业的四个学期的课时量缩减为一个学期72学时,外国文学的课时量计划为54个学时。课时量的大幅度缩减既突出了新闻专业课的教学地位,突出了专业特色,同时又保证了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目的的实现。

其次是教学大纲的制订。新闻专业文学课应该制订适用于本课程的、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教学大纲,而不应与中文专业文学课相混淆。由于将新闻专业的这些文学课程命名为“作品选讲”,因而在教学大纲的制订中,对于作品的遴选与确定是关键所在。表面上看,“作品选讲”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对选讲哪些作品有更多的主动权,可以以自己的兴趣、喜好、价值观念等选择作品。但是,教学大纲的制订是要求具有稳定性的,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系统的、便于操作的教学及评价体系。因此,在制订教学大纲时,必须要求将学界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纳入大纲,而不能仅仅以个人好恶为标准,而且这样也便于教师选择教材。以我们制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教学大纲为例,依据北京大学中文系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及《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在现代部分我们选择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野草》、《灯下漫笔》(鲁迅),《凤凰涅槃》(郭沫若),《骆驼祥子》(老舍),《家》(巴金),《边城》(沈从文),《围城》(钱钟书),《金锁记》(张爱玲),《雷雨》(曹禺),《再别康桥》(徐志摩),《雨巷》(戴望舒),《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八首》(穆旦);在当代部分选择了《百合花》(茹志鹃)、《受戒》(汪曾祺)、《永远的尹雪艳》(白先勇)、《陈奂生上城》(高晓声)、《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洁)、《茶馆》(老舍)、《回答》(北岛)、《致橡树》(舒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怀念萧珊》(巴金)、《我与地坛》(史铁生),以作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些所选择的作品在不同版本的作品选教材中也基本都被选录,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三、新闻专业文学课作品教学的特点

由于将新闻专业文学课定位为作品教学,因而必须把握文学作品教学的特点。文学作品教学的特点首先在于

其开放性。文学作品的读者接受过程充满了能动性,对于同一部(篇)作品,不同的人生经验、不同的审美观念、不同的价值标准等会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在阅读注意点、作品阐释、审美体验等方面会有很大不同,所以才会有“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文学作品是具有开放性的文本,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不能坐井观天、画地为牢,而应挖掘其内在的丰富性、复杂性。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界对于语文教育的理解的逐渐深入,这种开放性的观念已经这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得到了体现,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僵化的语文教学体制。在教育部制订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有着明确的建议:“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在大学阶段,由于学生经验的增长、视野的扩大、学识的进步、心智及情感的臻于成熟,其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更应具有开放的眼光、丰富的视角、多层次的解读。

其次是文学作品教学的美育性。审美是作为艺术的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美包含理性与感性两个层面。理性的美是由作品深刻的思想所焕发的知性魅力,感性的美来自于对作品丰富的情感、深远的意境、飞扬的文采、精巧的结构、曼妙的韵律等多方面的愉悦体验。因此,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美育作为教学的重心,对作品的美有全方位、深层次的把握,引导学生从理性、感性的层面对文学作品的美进行深入的感受、理解,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逐渐提高,更能够以美育为出发点,丰富其心智,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提高其品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有裨益。

其三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情感渗透性。文学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就在于它是作家用文字符号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化、形象化的表现,其间贯注着作家强烈的情感。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⑤文学作品的创作根植于作家的情感,对于文学作品的接受首先是情感上的濡染而非先入为主式的判断。因此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应当以情感为先导,营造浓郁的课堂情感氛围。教师在授课时应有情感的高度投入而不能隔靴搔痒照本宣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做到以自我情感应和作家、作品情感,诵“大江东去”我即苏轼,时空无隔,物我两忘,就能够引领学生进入作品,融入作品,在情感的体验中实现对现实的超越而进入审美的境界。

其四是文学作品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促进。由于新闻专业对学生书面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这一点在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中更有着特殊意义。虽然说文学课不是写作课,不进行专门的各文体的写作训练,也不是播音、演讲、节目主持等课程,不进行专业的言语技巧训练,但是文学课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欣赏、理解、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语感,促进其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的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夏丏尊在上世纪30年代就认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学的基础。叶圣陶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⑥要建立良好的语感一在于(紧转第180页)

(紧接第190页)通过语言的量的积累,达到语言的丰富性,二在于通过质的提升,获得精湛的语言技巧。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语言文化的精华,新闻专业文学课为学生打开了通向这一语言宝藏的通道,通过文学课的学习促进学生在采访写作、播音主持等方面语言能力素质的提高,也正是文学课作为新闻专业文化基础课的意义所在。

四、对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我们认为,根据上述新闻专业文学课的教学特点,探索与新闻专业的教学目标、专业特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文学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首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教学机制。教师应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中,在保证教学大方向的前提下,应摒弃门户之见,引导学生展开多维度、多层面的思考与讨论,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学生平时作业方面,可以布置专题作业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进行研究式学习;在学生成绩的评定上,教师也可以采取更灵活的形式,如加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份额,以论文取代闭卷考试等。

新闻专业教学范文4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媒介融合时代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1)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欠缺,教学理念陈旧,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在近些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学生扩招的背景下,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2011年底,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单位达到975个,在校学生人数近20万人。[1]大量具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从新闻院校毕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未经过媒体实践锻炼,实践能力和业务经验不足。据华中科技大学吴廷俊、王大丽对我国五所著名的新闻学专业的65位在职教师的调查,其中只有18位有新闻业务实践经验,仅占总调查对象的27.97%。[2]在大部分具有高学历的专业教师看来,新闻实践教学内容的学理性不深,简单易学,学生毕业后经短期培训即可胜任相关工作,相较于实践,学生更应在学校打牢专业理论基础,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结果是教学内容往往纸上谈兵,学生应用能力不足。此外,教育部考评高校的重要指标是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师评职晋级考核也以学术研究水平和成果为依据,鼓励学术研究型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教师对业务实践的重视程度。

(2)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未与时俱进。首先,传统新闻教育中,新闻实务课程的内容指向基于专业导向,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单一媒介介质形式划分,忽略了现今不同媒体间日益融合的总体态势,媒介融合思维匮乏。专业间分业较为明显,学生的跨专业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明显不足。同时,同一种实务技能根据不同媒体分设课程,也必将造成教学内容重复、教学资源浪费。在新媒体时代,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学生的专业能力难以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其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上,或因教师理念没有及时更新,或因专业实践平台条件所限,我国为数不少的高校存在重视理论、轻视实践课程的现象,实践性课程和学时偏少,结果是实践教学虽然存在却流于形式,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锻炼和提高。

(3)专业实验室单一,且建设落后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新闻专业作为人文社科学科,开设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高校纷纷开设新闻专业的原因之一。因各高校办学经济条件存在差异,专业实验室并非高校新闻院系“标配”。即使是具有专业实验室的高校,实验室设置方面也存在着相对独立的普遍现象。例如,报纸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实验室等,这种相对独立的实验室无法满足融合性实验教学;另一方面,媒介技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快,我国高校现有专业实验室设备老化现象较为普遍,无法满足新时期实践教学。

(4)地方院校缺少与媒体沟通联系,社会媒体实践基地多以传统媒体为主。因所在地区的媒体欠发达,我国很多地方新闻院校缺少与媒体沟通和联系,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实践平台,毕业实习往往流于形式。另外,现今我国大多数高校新闻院系毕业实习单位以传统媒体为主。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新媒体实践能力较弱;一方面是因为网络及新媒体机构接受实习能力有限。

二、媒介融合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人所必须具备的跨媒体传播策划、资讯整合的能力、“融合新闻”的制作能力以及大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等,都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认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需两类新型新闻传播人才,一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3]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特色定位和办学实力,在培养目标上有所侧重。传媒类高校可以将第一种人才类型作为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整合传播意识、综合策划、媒介经营管理能力等,地方综合型高校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后者,主要培养学生多媒体技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应成为当下多数综合类高校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一专”体现在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功底,“多能”体现在多学科背景和多媒体技能,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一的专业技能难以胜任媒体工作。从新闻传播学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上看,专门学科基础教育体系的引入和跨媒体工作能力教育体系的建造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体系改革的两个重点。[4]

三、媒介融合时代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1)加强专业教师全媒体实践技能培训和教学理念更新。面对新媒体环境,高校新闻教师队伍面临着知识体系重构、实践技能向全媒体化发展的迫切形势。首先,高校应加强专业间的内部融合,探索与媒介技术相关的专业与新闻专业在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合作,将具有媒体技术背景的教师充实到新闻专业师资队伍,在此基础上,带动本专业教师学习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提高其全媒体实践技能。其次,高校新闻院系应加强与新闻业界的业务交流“融合”,创造条件支持中青年教师“走出去”,到新兴媒体进行中短期的实践锻炼,掌握全媒体实践技能和业界的发展动态;同时做到“请进来”,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媒体人引入新闻实务课堂、定期开办业界前沿讲座,专业教师要与业界媒体人经常性地讨论媒介融合的最新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改进新闻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2010年,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简称:MJC),实行高校与媒体双导师制,这可为新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供范式借鉴。当然,在尝试将业界媒体人引入新闻实务课堂的实践中,应在教学方案的制定、遴选教师的标准、教学方式方法探讨等环节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2)构建多层次媒介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课内实训与专业实验、校内外实践平台为主的多层次媒介融合实践体系。

1)开设适应时代形势的媒介融合专业。美国密苏里大学早在2005年就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媒介融合专业,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新时期,我国高校新闻院系应及时改变对专业求精求专的陈旧教学观念,改革以往以单一媒介设置专业的陈旧做法,着力建设媒介融合专业。

2)革新专业实践课程以及考查方式。我国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周期性和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之间存在巨大矛盾,新闻专业课程内容往往落后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实践类课程设置必须具有前瞻性,在课程设置时应洞察未来几年内媒介的发展趋势。同时,要提高融合媒体实践课程和学时的比重。在实践课程考查方式上,以实践作品为评判依据,并积极鼓励学生们进行以融合新闻实践为主的尝试和锻炼。

3)建立校内外多层次的实践基地。在校内媒体建设方面,高校新闻院系要和学校宣传部门密切沟通协调,着力构建以校园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双微(微博、微信公众号)社交媒体为主的多层次的校内媒体实践平台。在履行高校对外宣传职责的同时,平台也将成为新闻专业学生在走向社会前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新闻的试验田”。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特别注重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建设,以此提高对外宣传的信息传播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锻炼学生新媒体实践能力,笔者所在的高校在这方面工作成果较为突出,每天及时更新的图文、视频信息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加强校外媒体实践基地建设,将校内实验平台与校外媒体实践基地在业务上进行衔接合作,鼓励低年级的专业学生在校内实验平台实践,最后一学年的假期实践和毕业实习到校外媒体实践锻炼,要扩展校外实践基地渠道,特别是让学生到新媒体机构锻炼学习。

(3)更新教学设施,着力建设融和媒体实验平台,构建交互式的新媒体教学实验环境。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已不是简单的单一媒介信息采集和编辑整合,应打破传统教学实验平台设置以媒介形式为依据的藩篱,着力建立多功能、跨媒体的融合媒体实践教学平台。平台的教学设备要及时更新,力争做到时新性和前沿性,同时要注重平台与业界的衔接,在业务流程和工作环境方面模拟真实的媒体工作模式。要把融合媒体实验平台打造成为课内外实践与实验、校内外实习的综合性平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平台为新闻实践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雷跃捷.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成就和问题[J].现代传播,2013(3).

[2]吴廷俊,王大丽.从内容调整到制度创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出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7).

[3]蔡雯.媒介大汇流下的融合新闻[J].传媒观察,2006(10).

新闻专业教学范文5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美国传统词典(双解)解释为“①能熟练地使用两种语言的:使用或能使用两种语言的,尤指同样或几乎同样流利地;②用两种语言的:恰当地使用两种语言的,以便促进那些掌握母语而正在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学生的学习”。《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认为双语教育的最低标准应该是一种在教学的某些过程中至少使用两种教学用语的教育。教学使用两种语言,不一定同时使用,不必在同一学期内使用,而是在各年级连贯地使用两种语言。对于双语教育一词,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西格恩(Siguan)和麦凯(Mackey)对“双语教学”的理解是指一个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育体系,其中的一种语言往往是——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①将“双语教学”作为一个教育体系,它则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系统中老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四个基本要素同样也是“双语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②这样有利于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双语教学的设计、评估及优化。双语教育英语为“bilingualeducation”,但国内几乎是将“bilingualeducation”翻译成“双语教学”,也就是说国内学术期刊中提到的“双语教学”其研究的就是“双语教育”,而不在是“BilingualTeaching”。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一般是指高校试图通过大量运用外语(当前主要指英语)进行学科教学以达到培养双语人才目标的教育。它以外语应用为目标,实现语言形式与学科内容统一,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尽快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外流行的双语教学模式有三种,浸润式(immersion)、过渡式(transitionalbilingual)和维持式(maintenancebilingual)。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双语教学不但使学生掌握双语,还连带着使学生理解、认同和掌握两种不同的文化。浸润式(immersion)是在实施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条件下,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环境之中,完成学习任务;过渡式是一种将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语逐步导入教学全过程,即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维持式是指在将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的同时,继续用母语来维持学生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二、高校双语教学的特点

我国的“双语教学”与国外的“双语教学”相对比在有着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①国外的双语教学的目标是解决少数民族及移民通过学习第二种语言融入其主流社会,国内高校的双语教学主要是以“加强英语,提高英语习得的效率”为出发点的;②语言环境不同,国外双语教学都是在以英语为社会主流或官方语言的环境下进行的,而我国双语教学基本和是在没有语言环境情景下进行的;③师资配备不同,以美国为例,双语教学基本上都由操本族语(母语)的教师授课,而汉语均由讲汉语的华裔教师教授,华裔教师不仅能讲两种语言,更能同时用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回顾我国的双语教学历程,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层次性

由于我国高校数量及办学规模差异性大,教育资源的配备、及地域等条件的制约,双语教学无论从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选择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硬件上的差异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行政及市场手段得以解决,但软件上(学生水平、师资水平等)的差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这样有助于我们开展不同层次的双语教学活动,从而保证教学效果。要在吸收国外成功双语教育经验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课堂英语渗透力度因所处地区,学校财力,教师水平,学生水平,使用教材,学科要求和应试权重的不同而异。这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应当容许渗透力度有大有小,在不同层次上展开。我国双语教学的层次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的改变。

2.多样性

要正确认识我国的双语教学,其内涵应当是双语教育,实际上双语教育是更加广阔的一个概念。推行双语教育,不仅仅是第二语言的习得,恐怕更是一种综合文化素质的习得和人文底蕴的提高,双语教育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之中,更应当贯穿在学生的课外学习之中。中国的外语教学在课堂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从儿童时期持续到大学毕业,而效果并不理想,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反思,并在双语教育中注意解决的东西。中国以往的教育过多地注重了课堂教学及教师的主宰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教育观念的更新,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双语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当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不论是什么模式的“双语教学”,能起到加强英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就行。

3.连续性

知识更新的加快,终生教育成为现实。随着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有些地方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已经开始双语教学,这使双语教学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校学习之中,双语教学从时间上来看是连续进行的;学生进入大学后,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从大学英语到专业外语再到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从大学生的课程体系来看,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可以视为双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的双语教学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三、对新闻传播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

新闻教育领域开展双语教学,最早的是在1978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创办的新闻系,由中国社科院、新华社、中国日报三家联合设置英语新闻采编专业。从1978年到1989年,该专业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优秀人才。在高校的实践起源于1983年,由、国家教委、新华社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在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中国新闻学院等高校开设双学士学位的国际新闻专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过度到普及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相继开设了新闻学专业,由94年的66个急剧增加到2006年的661个,双语教学也在各学校展开。新闻专业的双语教学工作受到学校及教师的高度关注,高校新闻专业的双语首先要根据学校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规模,办学类型、层次、学科专业、服务面的向的定位,开展不同层次的双语教学。只有定位准确,才能事实求实地运用现有资源,并积极创造条件,将双语教学做实、做好,对双语教学提出过高的,立竿见影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鉴于师生外语水平的局限性和差异性,以及外文教材选用中的现实状况,在教学要求、建设目标上应当注意结合实际,体现双语教学的层次性;③其次,要认真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由于新闻学专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充分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展多样化的双语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闻学专业的双语教学应当根据各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本着层次性、多样性、连续性的原则展开,办出自己的特色。

注释

麦凯,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丁龙:《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程》[M],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5年。

新闻专业教学范文6

实操、实作、实训是着眼点不同的新闻传播类实验类型,对于这些类型的实验教学的运行管理,可以借鉴理工科实验教学管理的方法,但也要根据专业特点,采取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方式。根据教学流程,把管理细分化,分为准备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准备管理指由学校相关管理部门下发实验教学任务书到院系,院系把教学任务书下达到专业教研室,由专业教研室把各门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分配到具体教师。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书制订课程大纲、教材或指导书,大纲、教材或指导书经过教研室主任同意后,开始执行。并在管理部门备案。

过程管理指实验教学运行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实验教师开课后,针对每次上课情况,填写实验教学运行记录表和学生考勤表,课程结束后将这些表格交由院系保存,以备管理部门的教学检查,样表如表1所示:实验教学运行记录表对上课过程进行记录,重点填写上课内容和教师总结。把本次课主要操作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总结本次教学的效果,学生掌握程度,需进一步训练的内容等,用以指导下次课程内容的设置。学生考勤表是对学生到课率的统计,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课堂管理。

结果管理是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提交实验课总结报告或者作品,教师根据课程评分标准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品进行批改,并及时把批改结果反馈给学生。课程结束后,教师将学生实验总结报告和学生成绩、评分标准等上交院系。学校管理部门定期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查。准备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涵盖了实验教学运行的整个过程,是对教师在教学运行过程中所完成工作量的审定和规范,有效地记录整个实验教学运行过程。教师完成教学运行过程后,相关管理部门还要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

2新闻传播类实验教学运行过程监督与检查

院校相关管理部门对教学过程进行的监督和检查内容涉及到实验教学的准备、过程、结果三个阶段的教学工作,包含了实验大纲、教材或指导书、实验教学运行记录表、学生考勤表、学生成绩表、评分标准、学生实验报告等内容,检查方式和说明如表2所示。管理部门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后,要将上课结果及时反馈给实验课教师,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成效,为下次教学做准备。

3新闻传播类实验教学效果评价

在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运行检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督导检查人员与上课教师对教学结果和效果认定的分歧。督导检查人员经常认为报告过于简单,没有明晰的实验步骤和结果,等等。其分歧的根本点在于理工科实验与新闻传播类实验认识和观念的差异。理工科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发现实验对象间确定的因果关系或验证某一自然规律,从而证明课堂教学所讲授的知识,其实验过程很少受社会因素影响,所以,其实验结果是定量的、稳定的、可重复再现的。文科实验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实验目的是发现人文现象规律,在社会、经济、历史、政治、艺术、文学、语言等活动中探索某一因素的作用、意义、表现方式等,其实验结果往往是定性的、不稳定的、多种多样的。所以理工科实验结果要求量化,有对错之分,但是新闻传播类实验不能量化。

因而,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结果和效果的评价就要符合其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新闻传播类实验结束后,学生向教师提交实验总结报告和作品,教师在批改过程中以作品为主,总结报告为辅。作品体现了学生整个创意过程和创意实现程度,体现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及分析能力、实施能力,实验总结报告只是对本次实验课程得失的总结。新闻传播类实验作品往往体现在一个思路、一处分析、一组画面、一组采访等里面,这些内容无法直观呈现在督导检查人员面前,只有相关专业教师才能了解和体会到。所以对于新闻传播类实验效果的评判不能只看表面的数据和报告,要看的重点是作品本身的进步与优点。

除此之外还要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取得的其他成绩。如广告摄影课,在实验课进行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举办摄影展,学生分组分配任务,自行组织实施,教师跟踪指导并进行记录,最后进行摄影展效果调查,将调查结果上交院系。类似这种实验活动不仅让学生把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符合新闻传播类专业对人才的需求,这些活动也应该被纳入课程考核、检查范畴,并给予积极肯定。

4结语

新闻专业教学范文7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技术基础》课程性质与设计

据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设计规划《广播电视技术基础》课程,同时编制教学大纲。据教学大纲要求,《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属于技术基础必修课程,主要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开设该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电视制作设备及视频信号技术有全面、系统的认识与应用,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总共87学时;上部分主要掌握音视频信号,用36学时完成,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下部分主要掌握支撑音视频信号的摄录编播广播电视新闻的设备,用51学时完成,其中理论教学34学时、实验教学17学时。

该课程的实验部分是对学生应掌握的电视制作系统的应用能力进行教学设计,从电视视频信号与设备人手对各类电视制作系统设备接人,操作使用中“应知”、“应会”的操作性技术知识和技能,设计9个实验项目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电声基础》、《拾音录音》、《黑白电视图像与信号》、《彩色电视图像与信号》、《电视卫星系统》、《彩色摄像机结构和测试》、《录像机结构与测试》、《视频切换台》、《数字视频压缩格式与图像的主观评价》。

这些实验项目主要是验证我们在理论教学部分阐述的一些知识点,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由于有一定的数理学科知识作为基础,还是方便掌握的,但对于新闻专业的文科学生来说,却是相当抽象和难以接受的。经过几年的摸索发现,对于文科特色的同学开设《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实验课程,不能纯粹开设验证性的实验,而应该注重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由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将学生的兴趣挖掘出来。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已经在部分实验里作了改革尝试,发现效果比较理想,很多同学对本课程实验的“畏惧”转换为了喜欢,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他们在课外时间还主动到实验室来进行探索,改变了以往对实验采取应付性的态度,进而良性循环,在理论部分和后续同类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因此,对高校文科型的同学开设《广播电视技术基础》课程的实验内容,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使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项目设计方案、实施途径与方法分析

通过对《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实验项目设计与实施,对方案、实施途径与方法分析认为:

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广播电视技术基础》是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活化课程教学的“主动作业”,也是衡量其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使综合与设计性实验教学项目达到绝大部分。

优化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为使实验课程达到其实验教学目的,首先要对课程涉及的实验内容精心安排,在进度上做到循序渐进,先基础、简单、局部,后扩展、复杂和整体;在基础、简单、局部中求细节,在扩展、复杂和整体中求协调与连贯;在实验教学进度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其次要突出实验教学重点内容,即每次实验课只安排1到2个重点内容。此外简化与本次实验课程重点内容无关的实验操作过程,以真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科学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实验教学从纯粹的封闭式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实验室建成开放性实验室(目前我们数字媒体实验中心正在申报高校特色优势学科“视觉传播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室”项目),使学生有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预约实验时间,来完成实验教学内容的学习,同时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评价、教学理念上都注入新的内容。

改革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效果的评价在教学中非常重要,我们将逐渐从总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从关注最后的结果向关注学习的过程转变;在评价的方法上,从强调测试向强调评价的立体综合、多层次、全方位发展。这样就能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使学生由以前被动的测试者变成了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和主考官转变为反思的指导者。

创新实验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也应“与时俱进”,因此要将创新意识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融合到各个实验环节和过程中。实验中心各专业实验室也成为一个开放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以科研项目模式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不断积累和创新实验教学的资源。同时随着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模式的转换,实验教学的管理模式也应有所创新,以适应整个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新闻专业教学范文8

关键词 新闻学 独立学院 教学

随着广播电视新闻及媒介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新闻相关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也越来越迫切。另一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独立学院快速发展,特别是新闻类相关专业在独立学院的发展更是独树一帜。因此,积极探索新闻学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努力实现从“知识理论灌输”转变到“理论应用”的教学模式,对于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独立学院及其学生的特点

相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最大的特点,一是其办学资金并不是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大部分都是由企业出资赞助;二是其办学之初,一般都依赖于某一公立高校作为其无形资产,提高学校的声誉与知名度;三是独立学院的学费高于公立高校,其招收学生的层次主要集中在第三批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参与意识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家庭条件较好,从小得到较多方面的才艺训练,兴趣爱好广泛,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在参与实践活动方面积极性高,表现良好。

2.缺乏意志力,学习主动性不强

学习不够刻苦,学习意志力和耐性较差,课堂上对老师授课的内容理解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缺乏涉猎课外知识的热情和主动性,缺乏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和钻研精神。

3.缺乏自信,学习带有较强的功利性

进入独立学院(三本)的学生,一般底子较差。另外,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整体上表现出一定的自卑心理;此外,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专业学习或者训练,能够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尽快的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因此,学生对专业的实用性远高于关注知识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启迪性,专业的实用性成为独立学院学生的首选。

独立学院的定位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公立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明显的差异。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成为新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二、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独立学院及其学生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年轻教师上课阅历浅,经验不足

相比公立高校,独立学校属于新生事物。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任课教师相当一部分都是刚刚毕业的本科毕业生或者是硕士毕业生。年轻的老师由于教学阅历尚浅,教学经验不足,很难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因此,学生很难获得扎实的专业基础。

2.老教师专业不符,缺乏专业素养

独立学院另外一个教师群体,即是已经退休或者即将退休的老教师返聘到独立学院的教学岗位上来的。90年代以前,由于开设新闻学专业的高校十分有限,很多老教师都是从文学专业转到新闻学相关专业上来的“半路出家”人。由于专业不相符,特别由于专业知识的陈旧,独立学院的学生很难获得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实践教学条件缺乏,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训练不足

实践性是新闻学专业最鲜明的特征。独立学院由于资金来源于个别企业,社会联系相比公立高校相对单一,因此新闻学相关的软硬件条件也会单一或者不足。教学过程中相关课程的实践训练也会因为条件的限制而受到相应的限制,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三、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课堂教学几点思考

鉴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以及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课堂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独立学院学生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新闻学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互动研讨教学法

结合新闻专业课中理论要点,布置与新闻专业课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作业。比如,组织学生观看主要电视新闻媒体,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凤凰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等电视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让学生分析各媒体对同一重大新闻报道的特点,分析这些报道各自有哪些优势、哪些不足之处。在对新闻专业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先行讨论,然后进行汇报分析。通过这样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案例教学法

新闻专业任课教师要密切关注新闻动态和时下最具吸引力的新闻大事,然后结合各自的专业课程,设计与专业课相关的案例,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兴趣。不同时期重大案例包括,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长治公考第一名未被录取事件等。这些新闻事件整个社会关注度较高、学生也十分感兴趣,如果能够将这些新闻事件恰如其分的融入到新闻的专业课程中,必然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课堂模拟法

模拟能让人身临其境,是训练实践动手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专业课程的内容,事先设计好一定的情景,在课堂上请不同的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进行现场采访、现场解说、现场点评等等。如,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可以请不同的同学摸拟记工商、商检、市民等角色进行采访。当然,也可以组织同学们模拟新闻发言人、节目主持人等等。

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新闻学专业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生动性和实效性。相比其他课程而言,新闻学专业的课堂教学可以更为方便的吸收借鉴实践中的经验。如果能够熟练的运用、不断革新这些教学方法,独立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也会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涵,王浩.中国新闻学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科技信息,2008(27)

新闻专业教学范文9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改变,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才能引导他们更好的完成未来的新闻工作。

1 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根据相关调查和分析可知,新闻编辑业务发生的各种变革,是由如下几种因素引起的:第一,多种媒介的重组与整合;第二,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第三,公众参与到新闻内容的生产中。因此,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有着很多挑战、新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记者从单一形式向着全能方向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媒介融合时代的记者必须完成多个方面的跨媒介新闻工作,并灵活运用多种媒体工具、技能等;第二,从单纯的信息生产者向着知识生产、管理者方面发展。在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记者不但要具备制作跨媒介新闻内容、应用多种多媒体的能力,还必须快速整合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将其传播到多个平台。所以,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应重视的新要求有:第一,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第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第三,思想广、有深度,等等,才能更好的满足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工作的人才需求。由此可见,全媒体、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要求,主要指的是:第一,综合素质非常高、政治方向坚定、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等全面发展;第二,岗位职业技能较强、超强适应能力、掌握多种现代多媒体技能。

2 将实践能力作为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

(一)培养理念的创新

首先,培养理念必须包括大传播、大新闻、全媒体三种思想。在新闻学专业学生学习、掌握各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他们还需要学习的知识有:第一,社会学;第二,人文学;第三,心理学;第四,经济学,等等。其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了新闻摄影摄像、采写等多方面的方法的情况下,他们还需要学习各种媒体技术的特点,并精通一门或者两门媒体技术。所以,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作为核心,才能更好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综合技能。

(二)合理进行实践能力递进型课程群的构建

对媒介融合时代下人才需求具有的特征进行分析可知,在树立上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实践能力递进型课程群的构建,如新闻传播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的课程群、广播电视编导能力方面的课程群、新闻写作能力方面的课程群等,可以确保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如下能力能够得到真正落实:第一,采;第二,写;第三,编;第四,评;第五,摄;第六,录;第七,制;第八,播,等等,是融合式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形成的重要保障。目前,实践教学中的融合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第一,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第二,课内与课外的融合;第三,校内与校外的融合;第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

(三)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

由于新闻学是一个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学科,因此,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对如下两个方面给予高度重视:第一,实战;第二,实践,以通过模拟、练习、实践等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首先,课程实验方面。在各种学科的教学中,实践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想要提高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并促进其综合实践技能提升,则需要加强课程建设,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理论知识等多方面的能力有着自己打作用。

其次,假日实践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寒假、暑假的时间去社会上实践,并引导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例如:某个学校组织的暑假实践活动,将其命名为“绿娃子行动”,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是调查某个地区的环保情况、污染情况,并要求学生利用新闻学专业知识进行阐述、呈现,对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等有着极大作用。

最后,专业实习方面。一般专业实习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跨专业综合实践;第二,毕业实习。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跨专业综合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环节,可以更好的培养跨媒体、融合新闻工作的优秀人才。因此,通过专业实习的方式,学生掌握的专业专业知识、技能等可以得到全面检验,以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更加努力去改变、提升。目前,跨专业综合实践的媒体环境主要有:第一,电视媒体;第二,平面媒体;第三,广播媒体;第四,新媒体;第五,网络媒体,等等,而实践项目主要有:第一,文化娱乐新闻;第二,经济新闻;第三,社会新闻;第四,法制新闻;第五,体育新闻,等等,需要相关专业的学生与新闻学专业学生一起完成。因此,跨专业综合实践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现代传媒技术,并学习到更多其它学科的知识,而在综合实践完成以后,他们可以在新媒体、电子媒体、平面媒体等多个单位参加毕业实习,以便学生亲身体验真正的工作流程,从而在不断学习、提升的基础上,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3 注重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的融合性、多元化

在社会、环境等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的融合性、多元性等,才能真正掌握不同媒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对于提升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有着极大作用。首先,利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提升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是人文性、科学性、专业性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次,加强校内媒体建设,注重它们的充分利用,如学生电视台、校园报刊、新闻网站等,有利于锻炼学生设计刊物版面、封面等多方面的能力;再者,参与各种大型的活动,如“启明星”杯技能大赛、“大学生电影节MV短片制作竞赛”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以便学生发挥自己的实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能力进一步提高;最后,利用“工作坊”、“校企合作”等方式,鼓励学生完成各种新闻学方面的作业,并引导他们参加各种竞赛、比赛、大赛等,才能更好的提升他们的综合技能。

4 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创新的大环境下,媒介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实践能力提升作为核心,并进一步完善、创新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对于真正培养出新闻业发展所需的现代媒体人、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翔宇.从媒介融合到平台融合――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发展进路[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74-177.

[2]何姣h.浅谈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J].湘南学院学报,2015,04:81-84.

[3]赵作为,邢晓梅.媒介融合时代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20:178-179.

新闻专业教学范文10

独立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既符合独立学院的特点,符合媒体人才市场的需求,也符合学科的特点。

虽然在观念上达成共识,普遍重视实践教学,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独立学院而言,圆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顺利把学生推向市场,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在实践教学中还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

(一)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独立学院是按民办机制运行的高校,缺少政府财政性投入,同时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尚处于起步阶段,举办方要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因而对于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比较慎重。和其他文科专业相比,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验实训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供教师进行模拟媒体教学和学生操作、训练,如演播室、照相机、录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这些设备资金投入较大,建立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动辄需要百万元的投入,因为投资的限制,很难建立起设备齐全的实验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资源严重不足,这是实践教学中的一大硬伤。

实验设备不足就直接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会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有些学校虽然建立了实验室,但是因为设备数量有限,实践教学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五六个乃至十几个学生使用一套设备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专业教师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如何,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而当前独立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这是实践教学中的又一障碍。

从师资上看,独立学院本专业的教师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中文的老师转过来的,二是在媒体工作一段时间后到高校任教,三是近些年毕业的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中间除了第二类是真正有新闻实践经验的老师,其它都缺乏实践经验。而从媒体转入高校的老师所占比重很小,这就导致许多教师在讲操作性的问题时都会心里没底,只能讲理论课。即便勉强承担实践课的教学任务,也很难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过于被动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按照课时,以班级为单位安排,实践时间固定、集中,学生必须在固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安排的实训项目。此外,由于实验设备价格昂贵,多数学校的实验室采用封闭式管理,学生如果在固定时间内无法完成实训内容,课下也不能随意使用机器。

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设计好的实训项目,自主动手拍摄、剪辑的机会并不多,这使那些有能力、有需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拍摄的同学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对独立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出路的探索

(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中,应根据办学特色和专业发展要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中,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中心,尽可能的使实践教学和社会的技术需求相结合。实践教学体系一般由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两部分构成。其中,专业实践主要包括课内实训、实验教学、采访实习、摄影摄像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具体环节,其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军事训练、认识实习等主要环节,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社会的感知,同时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总之做到了专业实习不断线,实践教育不断线。除了实践环节的合理设计外,在一般课程讲授中也要始终贯穿实践教学的理念,以创新精神推动实践教学方法的更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必须将实验、实习放在重要的地位,除了合理安排实验课时外,还应将实践带入课堂。

(二)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扩大校内实践平台

从媒介技术的角度看,媒介技术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动力,尤其是对广播电视而言,媒介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出一线的记者、编辑,必须有先进齐全的硬件设施。

一方面要加大对于校内实验室的投资建设力度。事实证明,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机会的多少和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

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不断扩大校内实践平台。比如利用校报、校园广播电视等机构,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依托这个平台可以构建起一个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开放的校内实习基地。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进入一个相对真实的新闻工作环境,这种学习方式便具备了很强的自主实践功能,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理念是一致的。

(三)建立实习基地,开拓校外实践平台

建立实习基地,可以将学生放到真正的媒体环境中进行锻炼,各大高校普遍的做法是与当地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但随着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数量的激增,传统媒体也很难容纳那么多的实习生,况且独立学院名气小,在和一本、二本院校抢占传统媒体实习基地资源时并不占优势。因此,我们除了尽可能努力的争取传统媒体作为实习基地外,还应该让思路更开阔一点,努力发展新兴媒体和相关媒体产业为实习基地。例如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网站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元的媒体实践经验,增加学生的就业渠道,又有利于独立学院开发新的特色专业,增加教学内容,形成新的办学特色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四)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独立学院的学生和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但动手能力强,而且大多数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因而,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参与实践的自主性。

学校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开展诸如校园DV大赛、主持人大赛等活动;还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校外的各种比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动手的积极性。总之,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和创作激情,营造一个重创作、重实践的校园氛围。

另外,摄像技术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可在课后或节假日有组织地向学生开放。学生在学习完电视摄像和电视编辑与制作课程之后就可以在课外时间在所开放的实验室进行电视节目的创作,这不仅大大增加了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也为优秀电视作品和优秀人才的发掘提供了物质保证。这样一来,学生从封闭式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

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自行购买设备,组建摄影协会、影像工作室等社团组织,或者利用网络资源自行创办网络电台、新闻博客(播客)等自办媒体,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要积极鼓励这些工作室或自办媒体面向市场,承接各种影视制作工作以及广告业务。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学生课外的活动时间,为学生创造足够的实践机会,打造宽大的实践平台,还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以后真正走向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五)引进专业媒体人员,专业教师进入媒体“轮岗”

强化实践教学的主体首先应该是教师。广播电视新闻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如果没有参加过新闻实践,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是很难讲好这门课的。能不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上手快”又“有后劲”的学生,关键还是教师的水平如何。殊不知,在国外新闻传播教育界,教员通常要具备中长期的媒体从业经历。全美五大最佳新闻院校的教授,大多都有10年以上的媒体工作经历。

为了建立理论和实践能力双优的专业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从适合广播电视新闻教学的媒体人中聘请教师,同时,也要创造机会,选派专业教师进入媒体实践。

从电台、电视台、报社或网站聘用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媒体人,不仅能解决独立学院师资紧缺的问题,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实践教学内容,甚至还能通过这些专业媒体人建立广泛的关系网络,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帮助。

选派专业教师进入媒体实践,旨在让媒体从业经验不足的新闻专业教师,在新闻第一线增强新闻业务的动手能力,感受媒体的竞争态势,从而改进和提高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质量。

(六)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估机制

新闻专业教学范文11

关键词: 新闻学 专业教师 实习

新闻教育改革已讨论多年,有关“新闻教育向何处去”主题的文章也不少,但现状却是新闻教育改革依然停滞不前。原因何在?新闻院校没能区别对待改革内容,这是原因之一。新闻教育存在大量问题是有目共睹的,有些问题虽暂时不能解决,但有些问题目前是完全可以着手解决的,比如改革培养方案、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等。笔者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认为在我们国家尤其是地方类新闻院校,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改变目前新闻学专业教师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课堂的尴尬境地,让他们走向社会,到媒体实习。

一、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新闻学专业教师的尴尬境地。

笔者对安徽省13所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新闻学专业教师①共有51位,其中3位教师有过媒体从业经历,而更多的教师只是按照培养要求在媒体实习过,这占所有教师的63%,更让人惊讶的是近3成的老师从来没有在媒体实习过。而这些教师都是目前地方高校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以上这些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新闻学专业的发展后劲不足,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新闻学。

以上的调查能清楚地解释为何国内新闻学专业一线教师备受诟病,主要是“理论”多于“实践”的问题,如果说教授新闻传播理论等课程的教师缺少实践还说得过去,那教授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经营管理的老师如果没有新闻实践经历就非常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而现实偏偏如此。从未有过实践经历的学生可以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从未有过新闻实践的老师也可以从讲师一路晋升为教授。这其中的尴尬与新闻学专业的学科定位不无关系:到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理论型还是技能型?这一尴尬折射到新闻教学上则表现为:教学生采写的老师从未采写过新闻,教学生报编的老师从未编排过一张报纸,教学生制作电视节目的从未制作过一期真正的电视节目。以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怪用人单位不要,社会不满。

原本这一问题可以很容易解决,即可以从媒体中招聘那些媒体从业经验丰富的人才来高校任教。但现实情况却是高校的自身原因阻碍了这一路径。其一,高校的人事制度严重阻碍了媒体人向专业教师的转变。其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新闻教育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新设专业点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而优秀的有着丰富的媒体从业经历的媒体人毕竟是少数,客观上不能满足高校需求。其三,高等教育工作较为平淡,它不如媒体行业那样丰富多彩。在薪资收入上,高等院校教师的收入与职称直接挂钩,而在媒体行业中则是多劳多得,以能力论价,这导致一部分媒体精英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从事教育工作。其四,新闻院校与媒体之间并没有建立起一种良性的、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关系。新闻院校与媒体建立良好关系,可以方便今后学生实习,而新闻院校却没能充分利用媒体的有效资源。

如此就形成这样一个尴尬境地:有经验的媒体人不愿来或不易来,而那些理论多于实践的教师就成为新闻教育的主力军,最终导致具有较强实践性质的专业变成理论学习,而且几乎全国一律,新闻教育也因此而走进窄胡同。

二、到媒体中实习:实现从实践到教学的跨越。

既然新闻教育走进了窄胡同,那我们就要寻求解决之道。根据现状:很多新闻专业在地方院校并未独立成为院系,只是依靠在文学、教育等院系之下,地方院校在政策、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自然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倾斜,毕竟高校还有其他的新专业需要发展。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新闻学只是文学院下设的四个专业中的一个。因为文学院在该校属于老牌专业,无论是高级职称还是中级职称都已经超出学校所给指标,所以学校不再给文学院分配职称指标。同时,由于文学院的在职教师超编,学校也不再给文学院分配进人指标。这就导致新专业的新闻学教师没有职称,师生比严重不达标。另外,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的分配更是如此。

基于以上的分析,地方院校的新闻学专业要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条件下发展起来,教师不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则新闻学专业必然走向死胡同。因此让新闻专业教师到媒体单位实习就变得非常有现实意义。

让新闻学专业教师到媒体实习,一方面可以为媒体人不能或不愿进入高校教学纾困。毕竟媒体的工作方式和高校不同,采、写、编出色的媒体人不一定能够适应高校教学、科研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了解媒体,熟悉其发展动态、方向和脉络,不断从媒体中汲取营养,并用实践检验理论,将实践转化成理论,最终为教学、科研提供第一手研究资料。纵观西方的新闻类院校的教师,他们愿意跟媒体打交道。如写成《做新闻》这一新闻学名著的盖伊·塔奇曼就曾长时间地到不同媒体实践,观察媒体。

以往的实习都是针对在校学生的,他们必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而实习就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并没有强制性的规模让新闻专业教师媒体实习,因此,教师到媒体实习与学生实习不一样,必须重新设计。

教师能否到媒体实习受制于四个因素:一是实习单位的联系与选择;二是实习的时期与长度;三是教师实习产生的费用如何解决;四是教师实习的态度、意愿与效果。

就各新闻院系的情况来看,这四方面的问题都有解决之途径。地方高校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新闻学专业多属于新设专业,各院校新闻学专业教师数量较少,且这些教师多数刚从高校毕业,年纪较轻,家庭负担也相对较轻。这意味着各院系的财政负担和动员压力就较轻。个别有较多教师的新闻院校可以采用分批实习的办法,以分散压力。

首先,教师应该到什么样的媒体实习?他们实习的媒体与学生是否相同?平媒、新兴媒体,如何选择?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这是教师到媒体实习要考虑到的问题。无论从教学层面来说,还是从科学研究层面来讲,教师到媒体实习应该与学生有所区别,第一应比学生实习的媒体层次要高;第二应比学生实习的范围要广,平媒、新兴媒体等都应该接触;第三实习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集中实习,也可以是挂职,甚至可以是直接参与。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的教师有大量在媒体行业的同学、师兄弟,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关系网,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甚至可以利用与媒体合作的形式实习。教师可以在媒体中以兼职的身份出现,为媒体服务。

其次,教师到媒体实习的时间可以安排在假期,每次一个月左右。这样既可以保证实习的集中性,又可以保证实习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分担各新闻院系的负担。实习时,同样要为老师建立实习评价机制,保证教师的实习效果,达到实习目的。在实习单位,非业务型的教师还应参与到媒体的各个部门工作中,熟悉整个媒体工作的流程;而业务性的教师则应该参与到采编播第一线,为今后的教学注入活力和新鲜血液。

再次是财力问题,其解决之道有二。其一,在各高校中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业务经费和专业建设经费。业务费一般包括教师参加学术会议、课题调研、教研、教学活动等产生的部分费用;专业建设费笼统地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与教学运转直接相关的费用,一般包括办公费、资料费、数据采集费、差旅费、会议费、专家咨询费等。新闻学专业教师到媒体实习的目的是熟悉媒体,从而在教学和科研能力上有所提升,因此,教师的实习费用可以从业务经费和专业建设经费中支出一部分。其二,各高校每年都有各种类别的科研和教研项目,这些项目会获得资金的支持,新闻专业教师在申报项目时可以有意识地向媒体方向靠拢。项目申报成功,需要调研同样可以为教师去媒体实习提供财力支持。当然,教师实习过程产生的费用,业务经费、专业建设经费中所占比例应较高,而教师的研究项目资金支出应占较小比例。

最后是教师的态度和意愿。教师愿不愿意到媒体实习,取决于其对媒体实习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环境。因此,各新闻院系领导一是要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积极动员;二是要适当利用行政手段干预,为教师实习解决财力上的压力,将实习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中。各院系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将教师实习常态化、特色化。

教师到媒体实习一方面熟悉了媒体,另一方面解决了教学中单腿走路的问题,最后还为科研提供了第一手研究资料。教师到媒体实习是新闻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实施起来较简单,但较为紧迫和必要,让新闻教育改革从老师做起。

注释:

①在此所指的专业教师是指那些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学习新闻学、传播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而非是教授与新闻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吴廷俊.问题与成绩同行:1978—2008中国新闻教育发展研究[J].新闻大学,2009(02):33-42.

[2]郑晓华,杜鹃.安徽地方本科高校新闻教育现状及困境[J].滁州学院学报,2011,8:88-91.

新闻专业教学范文12

【关键词】新闻专业 实践教学 四维一体

冷静地审视当今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高速发展的繁荣背后潜藏了若干的危机:新闻专业定位不准,办学模糊;教育缺乏特色,质量令人担忧。当前新闻教育泡沫化十分明显,传统新闻人才的培养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当前,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地方高校该如何定位自身的办学方向,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因此,如何培养特色鲜明的“新闻人才”,结合自身特色,找到多元化人才的培养途径就成为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地方高校,安徽大学新闻学专业为适应市场需求,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原则,从2003年开始实行“2+2”的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又进行了调整,改为“1.5+2.5”模式,即前一年半打通专业教学,后两年半专业教学。但是这种课程体系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改革的要求?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就业和发展潜力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和理论学术探讨来准确寻找出本专业的市场定位,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强能力,有着浓厚的人文功底的应用型特色人才。

为此,本研究从历届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调查入手,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他们对新闻学专业的评价,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评价,以此探索新闻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

1、样本概况

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面向新闻学专业2002—2007级五个年级的毕业生展开了调查。根据掌握的毕业生情况,我们共计发出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120份,回复率为30%,有效答卷120份,样本数据真实有效。

在被调查的120份数据中,男生的比例是59.2%,女生的比例是40.8%。按照我们的认识,男生和女生对新闻学专业的兴趣以及认识等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趋于差异化比例的样本有利于说明这个问题。

毕业生的学历水平显示本科学历占72.5%,硕士及以上占27.5%。毕业生分布在安徽、浙江、上海等13个省份,说明近些年学生就业走出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排在前三位的是安徽、上海和浙江,分别占到67.5%、3.6%和3.4%。

2、毕业生就业选择多元化趋势明显

目前,受个人兴趣、主观愿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所选择的就业行业已开始出现多元化趋势,但仍有所侧重。调查结果显示,新闻专业毕业生目前仍在新闻媒体工作的占53.3%,曾经在新闻媒体行业工作的占19.2%。从没在媒体工作的占到27.5%。通过调查发现,新闻媒体行业还是一个相对受欢迎的行业。这说明学以致用的观点还是被认可的。进一步通过对没在媒体就业的同学访谈发现近年来新闻专业毕业生到新闻媒体就业的观念也有所淡化,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因其较稳定和有较好的福利待遇而成为毕业生的首选。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压力下,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已经开始逐步回归理性,在强调个人意愿的同时,也开始接受多元化的选择;在对第一次就业充满期待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个人职业的长远发展。

3、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认为专业技能和实习经历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最具有竞争实力,所占比例均为69.2%,其次是面试技巧,占44.2%。而学习成绩和各类专业证书并不十分重要(详见表1)。除此之外,在选其他的21.7%的毕业生中认为人际关系、情商、个性等因素也很重要。

这说明毕业生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并不是最被工作单位看重的,工作单位最看重的是学生通过实习实践、社团活动而具备的专业技能。这都提醒新闻学专业的在校生在学习期间应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更好就业奠定基础。

二、毕业生对在校时专业学习的看法

1、对专业的应用性评价

调查数据显示,占34.2%的毕业生认为新闻学专业的学习对就业帮不大,33.3%的毕业生则认为专业学习对职业帮助较大,能用到7-8成。而在问到哪些专业学习对工作有帮助时,学生普遍反映专业实习最具有帮,占到75.8%,新闻传播实验课程以及学校的实践活动也提供了帮助。

在社会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媒体用人单位认为专业知识用处不大(调查中3.3%的人认为知识无用),他们过分强调工作经验,这严重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大学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工作吗?这种把高等教育功利化,为就业而读书的观念不利于社会发展。不能把教育等同于投资,不能以有用无用这样的简单价值标准来判断读书的价值。

2、专业课程重要性评价

毕业生普遍认为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比如新闻评论、报纸编辑等)最有价值,其次是学院提供的新闻传播大类必修课程(比如广告学概论、大众传播)。这说明现有的课程体系设计还是得到绝大部分同学的认同。可以看出,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最为毕业生看重。

3、新闻学专业教育模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