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闻专业论文

新闻专业论文

时间:2022-03-02 06:08:04

新闻专业论文

第1篇

目前我国新闻学或者相近专业有600多个办学点,根据各个大学的基本性质以及创办新闻学专业的前提分析,我们可以把目前高校新闻学专业分成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在实验室建设现状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1.理工科型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理工科院校由于理工科对技术和实验的依赖性,因此实验室都比较完备而且具有较大的规模。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闻学专业大多是依靠学校既有的相关的理工科专业,一般都比较注重实践性,对技术性强调比较多。从实验室建设角度看,理工科型学校各种实验室比较完备,有不少完全可以和新闻学专业共享使用,或者适当改造适应新闻学专业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验室建设经费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理工科型院校的领导经常接触各种层次实验室建设的报告,这种报告经常涉及到大宗的经费,相比而言,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使用的经费是相对有限的,因此非常容易得到批准。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理工科型院校里面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条件一般都比较好,但是由于过于依赖技术,他们能站在技术的前沿,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理论的把握。这应当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2.文科型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这种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一般最开始都是挂靠相关的文科专业起家,因此人文色彩比较浓厚,理论建设比较完备,科研上也比较突出。但是客观地讲,实验条件是非常有限的。这一方面体现在文科型学校科研和教研经费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校始终把新闻学专业定位为一个文科型专业,在新闻学专业投入上相当有限。这使得新闻学专业在发展上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其实即使在文科型院校,投入一定的资金办好新闻学专业,还是可以产生相应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如果领导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文科型院校里面的新闻学专业将大有可为,我们将在后面做进一步分析。

3.综合性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对于综合性院校来说,后起的新闻学专业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从生存空间上讲,学校领导一般都会在新生事物上投入相当的物力和人力,这使得这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一般起点都比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都会形成一定的特色在全国产生相应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新闻学专业一般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上能够做到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4.专业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例如体育院校创办的体育新闻专业、财经院校创办的财经新闻专业、农业院校创办的农业新闻专业、外语院校创办的国际新闻(涉外新闻)专业等。这些新闻学专业创办单位往往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将自身的专业和新闻学结合起来,打造复合型人才,在业界也有着较好的影响。因为要打造特色,学校也往往能够在新闻实验室建设上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实验室条件一般都比较好。相比较而言,外语学院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因为偏向文科性,有点类同上面谈及的第三种情况。专业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因为能够把自身优势同新闻学结合起来,学生的就业市场一般比较广阔。不过目前专业院校新闻专业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时存在两张皮的状况,也就是懂新闻的老师不太懂体育、经济等专业,懂经济、体育专业的老师又在新闻传播方面少有研究,这一点是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的。

二、文科型院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上的思维误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知道,在四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中,文科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例如场地非常有限,经费投入有限使得实验器材相当短缺,实验室也缺少专人管理,这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瓶颈。

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和相关人士存在相应的思维误区有着密切关系的。根据具体情况,我们认为,这种思维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学专业作为一个文科专业,不需要有太多的实验

目前,很多文科型院校新闻学专业最开始都是依托中文系或者其他社科系创办起来的。中文等院系深厚的人文氛围的确为新闻学专业的成长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但是正因为这种情况,有些领导就认为,既然新闻学专业依托中文专业或者其他相关专业,就应该强调学生多写多练,有相关人士就曾在公开场合这样说过:新闻学专业是依托强大的中文系创办起来的,你们应当发挥中文系的先天性优势,让学生勤写多练,至于实践操作,等他们到媒体工作后,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现在媒体虽然每年都会招聘一定数量的年轻人加盟自己的队伍,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强调工作经验,强调动手能力。试想,我们的学生一没有工作经验,二没有动手能力,怎么找到一个好工作,继而弥补自己在学校学习过程所存在的实践操作上的不足?虽然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定的虚拟性实践操作环节,但是这只能相对缓解实践操作上的不足,而不能起到根本替代性的作用。

2.新闻学专业投入大经费是否值得?

的确,对于一个学校来说,保持自己的特色是必要的,例如师范院校应当坚持自己师范教育特色而不能放松,非师范专业始终只能充当师范院校里面的配角。但是,就是因为这个想法的存在,使得决策者在新闻学专业的扶持力度上非常有限。他们的考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国有很多知名院校都有新闻传播相关的专业,我们的新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可能和别人竞争(何况有很多媒体宁愿招聘名校的非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而不要二三流高校里面的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的新闻学专业是不可能办得很大的。另一方面,我们是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各院系之间的老师许多时候还可以打通使用,但是新闻学专业同其他专业相通性不是很大,因此在投入上是非常大而效益是相对有限的。文科型院校尤其是师范型院校,本来在教学科研经费上就比较紧张,没有必要耗费太多人力和物力来将这样一个专业做得非常好。正是这样两方面的考虑,学校是不太情愿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新闻学专业上。

三、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产出分析

目前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风起云涌,很多学校都在加大投入,努力打造强大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争取使得自己学校的这个新办专业能够在同级同类学校中占据一席之地,进而在新闻业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决策者在思维上不能走出上述的一些误区,就会使得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发展相对艰难得多。

实验室建设是新闻学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把实验室办好,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教师才能把理论阐释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目前很多职业技术学院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很容易得到媒体的第一认同感就是这个原因(当然,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媒体很快就显示其后劲不足,这是因为理论功底过于薄弱所导致的)。因此,学校加大力度建好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将会产生比较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我们自己为例,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目前是海南省惟一的新闻学本科教学单位,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性优势,如果能够抓住这一点快速发展,其未来前景将非常可观。如果丧失这一最好发展时机,以后发展将会更加艰难。目前学校对我们新闻学专业的支持力度相对有限,最主要是在考虑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认为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是一个高投入,基本上没有什么产出的“买卖”,在“教育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的今天,有这方面的考虑是应有之意。但是我们想说的是,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在产出上绝不是无所作为,相反,它极有可能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是其他专业或者学科门类所无法替代的。

1.新闻学专业产生的社会效益

我们的新闻学专业虽然主要是面向内地招生(每届五六十名学生中,海南籍的学生只占到10%左右),但是学生在海南学习生活四年之后,不少学生会把海口作为自己择业的第一选择地。如果学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比较完备,学生在学校能够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加上专业教师和海南本地媒体的友好往来,我们的学生留在海南媒体工作是有很大可能的。学生就业形势好,这无疑成为招生宣传的一张名片,会促使更多的优秀学生选择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作为自己求学的地方,这样海南师范大学的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无疑会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相反,假如我们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因为动手能力太差而不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那就会相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些本来打算选报海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改换门庭,与之擦肩而过。

2.新闻学专业产生的经济效益

新闻学专业实验室也能给学校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这也可以体现在几个层面:

第一,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如果比较完备的话,学校各个层次的宣传可以借助新闻学实验室这一平台得以完成。这样,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实践性平台,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更早进入媒体操作角色,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不少经费开支。

第二,目前海南媒体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这给新闻学专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方面,海南各媒体目前在设备上是非常紧张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和相关频道或栏目合作,将部分制作场地搬至我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进行,收取相应的机器使用经费,这些经费一部分可以用以实验室的维修和保养,另一部分可以进一步适当扩大实验室规模。第二方面,国家广电总局现在正在各级广播电视媒体推行制片人制度和“制播分离”的原则。这无疑给社会上的民营广播电视机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比较完备,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相关的条件成立一个广播电视制作公司,制作相应的广播电视节目出售给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这将是一笔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关联性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事实上,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既能够给学校带来社会效益,又能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两者往往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我们借助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立相应的影视制作机构,一方面给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果我们能够走出思维误区,加大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新闻学专业是可以做大做强的,然后,新闻学专业将用其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来反哺学校。这样,我们的新闻学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走上发展的快轨道。

第2篇

1、冯广超方饪纯:《数字电视广告》,2004年2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周鸿铎:《传媒产业资本运营》,2003年8月第一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3、周鸿铎:《传媒产业经营实务》,2000年12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

4、周鸿铎:《电视节目营销策略》,2000年10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5、曾华国:《媒体的扩张》,2004年1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6、米歇尔·森格特瑞:《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2000年,华夏出版社。

7、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2002年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周鸿铎胡传林刑建毅著:《传媒经济》,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9、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导论》(俞利军译),1998年第一版,华夏出版社。

10、赵曙光禹建强张小争:《中国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2年n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

11、杨步国张金海著《整合一报业集团化背景下的报业广告经营》,2005年l月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12、朱海松:《麦肯的方法》,2002年4月第一版,广东经济出版社。

13、黄升民等著:《数字电视产业经营与商业模式》,2002年第一版,中国物价出版社。

14、高振强:《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3年l月第一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5、钟海帆:《走进美国广电传媒》,2003年4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16、曹璐胡正荣等著:《卫星电视传播》,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7、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2002年9月第一版,南方出版社。

1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999年n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张海鹰腾谦著:《网络传播概论》,2001年5月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周伟:《媒体前沿报告—一个行业的变革全景和未来走向》,2002年3月第一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21、郑保国:《论媒体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论文集)》,2003年9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2、胡正荣主编:《中国传播论坛2001一变动中的全球广播电视》,2003年8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3、欧阳国忠著:《中国媒体大转折》,2003年8月第一版,团结出版社。

第3篇

原因分析:记者身份中的“学生”角色

实习过程中,实习生既是一名学生,又是一名记者,在他们身上融合了上述两种角色。实习的过程也是他们由已经习惯了的单纯的学生角色向既是学生又是记者(或相关工作人员)角色转化过渡的过程。学生角色是实习生业务能力欠缺以及实践经验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新闻专业学生一般在大二、大三开始实习,甚至有些学生在大一暑假就进入了实习单位。因而媒体中实习生普遍的情况是:年龄较小,专业知识尚未系统学习和掌握。同时,在实习初始阶段,还有不少实习生囿于自身的学生身份,在接受和实施新闻采访任务过程中,常表现的过于拘谨或怯懦。这样的心理状态也影响到了学生快速进入实习角色。其实,处于实习期的“学生”已经完全不同于在学校课堂里学习的学生。首先,他们接受来自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双重管理,既要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和实习准则,又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其次,在采访过程中,实习生同样承担了记者的身份。对记者的采访活动,人们普遍存在着心理期待,会以看待专业记者的眼光来审视实习生在采访中的言行。因此,实习生们普遍存在如何快速进入实习活动中多重角色的问题。新闻采访过程中,上述实习生比较容易出现的紧张、掌握不到话语权等情况,除因不熟悉业务工作导致提问技巧生疏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对于自我身份和角色的不确定,无法完全进入记者角色,而在采访时屡有“身份低于受访者”的顾虑,尤其是当面对某部门领导或者地位身份比较高的受访者时,“害怕问错问题”、“领导的说法不允许被质疑”等想法更使其不敢插话、不敢追问,而常常由被采访者主导谈话,以致全盘接收受访者的意见。一般而言,由于意识到自己的学生角色,实习生在采访时经常会比较有礼貌,这一点会使受访者的谈话意愿增强。而当得知记者仅仅是实习生时,多数受访者会更有耐心,甚至可能会以包容或提携的态度提点其应从何处着手做功课,并对专业知识进行更加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角色也会为实习生的采访活动带来帮助。

对策探讨:坚持“做中学”,“错中学”

实习的过程,是实习生不断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逐步成长的过程。因为环境的差异,实习生在新的工作情境中需要应用与在校时截然不同的学习策略,要坚持“做中学”,“错中学”。(一)“做中学”首先,注意在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积累知识。简单来说,由于实习初期实习生并不熟悉采访工作,所以,每一次采访前的“做功课”,也就是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消化,对其认识采访路线进而加强提问深度与现场反应速度均有极大帮助。这样的工作日积月累,有利于实习生建立未来专业工作所需要宽广的知识面。其次,注意从与受访者的积极互动中获得能力训练。除了搜集资料外,与受者的积极互动也可以成为实习生学习和提高的重要途径。对这些20岁左右的年轻学生而言,与实习相关的新闻采访可能是他们人生中首次与大量陌生人接触、交谈。因此,在不同采访情境中的“如何称呼受访者”、“面对不同受访者应持何种态度”、“如何引出和展开话题”等内容,对于实习生而言,是问题更是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同样也是实习生的成长过程。再次,重视记者的指点。实习生普遍认为,“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对的老师或者前辈,那么在他的指导下,你的前途是很光明的”。确实如此。记者对于实习生的指点内容非常全面,几乎会涉及所有的报道训练———新闻价值判断、采访提纲拟定、采访技巧、新闻写作等各方面。因而,实习生不能满足于给记者当“跟班”,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有问题主动询问,这样实习单位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二)“错中学”实习生应将困难及批评视为敦促自身成长的动力。面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遭遇的批评,实习生出现失落、沮丧的情绪难以避免,但是在沮丧过后要及时给自己打气。别人的批评针对的是实习生的不足,这些批评中可能包含了有关如何改进的建议,所以需要引起重视。如果批评话语中没有包含建议,实习生应该主动探寻相关问题的解决之道。只要对于实习中的实践经验、教训进行及时总结,具备从错误和批评中汲取经验的勇气,使困难及批评成为敦促自身成长的动力,多数实习生在实习阶段后期都能取得较大进步。

本文作者:岳改玲工作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第4篇

关键词:地方普通高校;新闻;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1-0138-02

一、地方普通高校新闻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我国新闻教育起于20世纪,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我国新闻教育的开始。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服务于社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之下,新闻事业快速发展,新闻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加大。各地方院校纷纷开办新闻教育,全国高校出现了新闻类专业热。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数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开设新闻专业的本科院校达170所。2000年至2004年,全国新闻类专业5年共增加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67个;2006年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2006年后的增速更快,据了解到的最新数据,我国目前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877个,2008、2009两年新增216个,平均每年增加108个。据估计,目前全国新闻专业本、专科的在校生人数达到4~5万人。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是其序列的两个端点,本文所讨论的地方普通高校则处于这两个端点中间。新闻学属于交叉领域的人文学科,不仅需要诸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等各个学科的基础支持,还需要较系统的实践技能训练;合格的新闻人才不仅要是个新闻的专业人才,还必须是通晓各人文社会学科的杂家。地方普通高校的新闻专业既无法在学术水平和高端人才培养上与部属名牌高校和综合性重点大学相抗衡;在实践技能的培训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又面临着与高职高专院校的激烈竞争。新闻专业的“超常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这在地方普通高校中表现的更为严重。目前体育类、财经类、政法类、理工类甚至海洋、矿业等专业类高校开设新闻学专业已屡见不鲜,许多地方普通高校借助新闻热潮仓促开设新闻专业,专业发展方向不清晰,人才培养无法适销对路的后果已逐步显现。新闻专业的“超常规”高速发展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地方普通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传统媒体从业门槛日益提升,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在与名校生的岗位竞争中步履维艰。由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间存在着互补交叉的特点,非新闻专业毕业生媒体从事媒体工作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构成对新闻专业学生媒体从业的新压力。

二、地方普通高校新闻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自1998年新闻学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一级学科以来,我国的新闻学科在研究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新闻传播学科包含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四个主要的专业,传播学本科教育也在试行中。这些专业均为媒介产业培养人才,而在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当代社会中,传媒产业的迅速持续发展决定了新闻传播学科所培养的学生就业市场比较广阔,各类新闻媒介、出版机构、党政机关宣传部门、企业宣传部门、广告公司、以及正在发展中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自身,都对这类人才有很大需求。

许多地方普通高校尽管挂名为“新闻学”专业,但其师资和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主要与公共关系、广告、信息传播、编辑出版等行业相关,与新闻学尽管同属新闻传播学科下,但培养的毕竟是不同的人才,学科建设的方向大相径庭,但其人才培养方案沿袭传统新闻名校的设置,追求课程设置的“大而全”,围绕着历史新闻学(新闻史)、理论新闻学(新闻理论)、应用新闻学(新闻业务)三大方面来设置,几乎都包含了《中外新闻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广播节目制作》、《电视节目制作》、《新闻事业管理》、《传播学》、《公共关系》、《新闻职业道德》等课程。在制定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程与科研方向时,传统新闻教育存在太专太窄的问题,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基本上都将目光投向了类传媒的需要,忽视了企业对信息传播人才的大量需求。传媒与企业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要求固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新闻专业特色不鲜明的问题较为突出。

一些地方普通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科建设沿袭传统新闻教育的模式,新闻学的培养方向不能适应正在变革的媒体格局,存在太专太窄的问题,学科的基本课程设置基本雷同,其他相关课程的设置五花八门。因人设课的情况时有出现,有些应该开设的课程因为缺少教师还不能开设,违背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规律。或将新闻学的学科建设与传播学等同起来,二者夹杂不清,导致学科长远发展目标不清;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相脱节,或者过分注重技能而轻视理论,导致做新闻上手很快,但知识面窄,发展潜力不如经济学、法学、政治学背景的学生。

三、地方普通高校新闻教育的发展思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日趋成熟,信息传播业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的“采、写、编、评、摄”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综观目前新闻人才培养现状,培养的人才依旧以适应传统媒体为主,无法跟上信息业发展的步伐,出现了信息传播及新媒体业从业人员缺乏,而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高喊工作难找的尴尬局面,这就为地方普通高校新闻教育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一)依托地缘优势,走特色化路线,因地制宜推动新闻教育的发展

尽管在学术水平和学科基础上,地方普通高校的新闻专业无法与部属名牌高校和综合性重点大学相抗衡,但也有其优越的一面:地缘优势。地方普通高校立足于地方,由于对本地历史、文化和人群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熟悉和了解,特别是在区域内具备相应的人脉资源,所以形成了相对外来个人或群体独特的信息传播优势。在新闻教育的发展上,一方面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培养应对本土行业的专家型新闻人才;另一方面,根据产业发展布局,按照市场需要,明确新闻教育的侧重点,培养适销对路的新闻人才。同时,新闻教育的发展还应根据学校的整体特点来确定专业定位。如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专业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应摒弃大而全的新闻教育模式,弱化新闻史、新闻事业管理等课程,强化财政金融的相关知识,侧重发展财经新闻方向;工科院校的新闻专业可以在工业传播领域进行大力的拓展;体育类院校着重强化自身在体育传播领域的优势;政法类院校则可以突出新闻专业在政法新闻报道方面的特色;外语类院校可以依托外语语言优势,设立国际化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全面型新闻人才

地方普通高校应依据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设定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新闻传播学科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必须针对现代传媒与社会的需要而设定,新闻院系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据此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

新闻专业的学生长常被评价为:“知而不专”。目前,新闻专业就业领域的错位现象突出,具有特长的新闻专业学生受欢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普通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也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教育课程学识的增加,突出“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大幅提升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在新闻学专业方向选修课中推出课程模块,丰富了新闻学的课程内容。学科专业方向课程的划分需要更科学清晰,突出新闻学实践性强的特色。同时,强化学校强势学科和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对特色新闻人才培养的影响,发挥非专业教育因素的重要作用。

目前,传统媒体也在不断探索开辟网络传播领域。传统的文字工作者已无法满足新闻媒体的要求,熟悉网络传播环境、掌握网络传播技术的新型技术人才是新时期对新闻人才培养的要求之一。随着全媒体形态的出现和发展,只具备某一新闻专业技能的传统新闻人才已无法满足业界的需要。熟练掌握多媒体采制和传播的技能,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的一专多能型新闻人才在将来会更有竞争力。

(三)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实现知行合一

新闻教育脱离新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造成这一悖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产业化与高校扩招,教师的准入与管理,量化考核与行政化办学,重科研轻教学等,都造成我国的新闻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根据一项对8省、市12所高校及对应地区媒体从业人员的调查,有72.4%的媒体从业人员认为,现在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满足媒体要求。老师、学生、媒体从业人员均有三分之二以上认为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脱节。

新闻理论来源于新闻实践,能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的理论无一不是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然而,理论联系实际往往成为新闻教学中较难落到实处。一方面在一些地方普通高校,新闻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本身就人为地被分割成两个部分,未能实现有效的对接;另一方面在于平时课堂教学中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培养较少。地方普通高校的新闻专业发展要注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建设供学生实习的校内报刊、广播台等实践平台,加快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横向联合,不仅要与大众媒体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还要注意与公关、广告机构、新媒体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舞台。

加强对现有师资实践教学的培训。对新闻专业教师,要求既能从事新闻教学又要投身新闻实践,可以采取轮训挂职锻炼和假期去媒体实践的方式,增加教学一线的教师的实践经验。专职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的教师,如果都具有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他们在教学中直接传授自己的实践经验,促进新闻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更容易做到知行合一。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先实践,后认知,即先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然后再回到课堂教学中进行理论的认知和提升。实践性环节可以增加课外采编、媒体参观和模拟新闻等形式,引导新闻教育向理论和实践对接的方向前行。需要指出的是,新闻实践并不是新闻教育的目标,我们要做的是通过知行合一,教给学生人文追求和综合素养,使他们有超出职业能力的理想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通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第5篇

【关键词】民国高校;新闻评论;实践特色;历史借鉴

作为党和政府的路线风向标,新闻评论担当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等重要作用。笔者发现,如今大学设置的新闻评论课程,在课程地位、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等方面与民国时期相比都有较大变化。不论是在革命动荡的民国还是改革开放激荡的当下,尽管时代不同,但新闻评论在社会舆论中的作用是深刻的、不容小觑的,新闻学专业的新闻评论教育更是马虎不得。据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民国新闻评论教育之特色进行考证和探索,为当下新闻评论的教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民国时期的新闻学教育主要在中等职业教育、成人(业余)教育和大学新闻系三个层次上进行。据李秀云所著《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统计,近代中国有82所教育机构开展了不同性质的新闻教育,其中高等新闻教育机构39所,占比例最大,是中国近代新闻教育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本研究亦以民国“高等新闻教育机构”(下文均以“民国高校”简称之)中设立新闻系的高校“新闻评论教育”作为研究的主体,加以考证与探索。

民国年间,我国的新闻教育一直“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新闻职业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将培养专门性人才作为办学宗旨,这在新闻学的课程设置中有着显著体现。笔者从已收集到的高校新闻专业课程表中发现,实操性强的课程占绝大多数,“新闻评论”(“评论写作”、“社论写作”)更是作为专业必修课为众多高校所重视。“高学分、多学时、多实践”是民国高校新闻评论课程的基本特点。

新闻评论教学在民国高校中的专业基础地位

民国早期的新闻学教育提倡“新闻本位”,即强调讲授新闻基本理论、基本业务和基本技能。在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学会中,徐宝璜的授课注重“编辑新闻之练习”,邵飘萍的授课则注重“评论新闻之练习”。专题讲授“评论写作”,虽为讲座性质,但却是相对独立地讲授新闻评论写作的开始。此后,在民国高校的新闻学课程设计中,“新闻评论”一般定位为“专业必修课”,授课时数多,课程学分高。

从课程定位来看,新闻评论课程一般被列为专业必修课。1923年,由徐宝璜先生创办的平民大学新闻系,在15门专业类课程中,即开设“新闻评论法”、“评论实习”两门。燕京大学新闻系极为注重对学生采、写、编、评的新闻业务训练,在第一学年即开设“社论”,新闻编辑课程总量(含采访、写作、编辑、社论)更在专业课程中占比高达73%。

从课程学时安排来看,新闻评论课程学时较长,且以安排两学期授课及实习为多。如复旦大学于本科第四学年开设“评论练习”,课程分为上下两学期。平民大学开设的“新闻评论法”于本科第三学年开设,“评论实习”则于第三、四两学年开设,足见其学时之长。学时长,表明了教学机构对该课程的重视,也说明教与学的内容和分量都较多较重。

从课程学分安排来看,新闻评论课程学分高。如复旦大学开设的“评论练习”分上下两个学期,共计6学分。综观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其他课程,基本上每门课程的学分均为2至3分,而“评论练习”一门课就安排了6学分。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于燕京大学、中央政治大学及其他新闻专科学校中,在此不一一赘述。

专设评论实习课,开创实践型教学的新局面

民国时期,新闻教育被定位于新闻专门人才的养成教育,十分重视新闻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开设专门的评论实习课程,教学中采取讲授与评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的职业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既是当时新闻评论课程的一大特色,也是它与目前同类的新闻评论课程的不同之处。

复旦大学于第四学年开设的“评论实习”实行每周一次讲习和两次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燕京大学的课内实习,在讲授课程过程中让学生接受采、写、编、评的训练;其报纸编辑管理的校内实习,系以师生自办的校内刊物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习机会,报纸的社论、编辑、采访等均由学生分任。[1]此类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为应用型学科培养人才提供了更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更打开了我国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新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大学新闻系师资力量主要来自新闻机构的从业人员,当然也包括“新闻评论”的任课教师。奋战在新闻第一线的新闻机构从业人员,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谈经验、讲技术、论方法”,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新闻评论在增加理性认识的同时,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

英文教材引进思想,教员讲稿言传身教

民国时期,新闻学专业普遍缺乏中文教材。梁士纯(1934年至1937年主持燕京大学新闻系工作)在主持燕京大学新闻系工作时曾指出:“现在学校所用的新闻学课本,差不多皆为英文,或少数由英文翻译成中文的书籍。最近几年来,关于新闻学或新闻事业的著作,也可算不少,不过这些书籍大致都是属于普通介绍的性质,不能作班上的课本之用……”[2]

直到20世纪40年代,教材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工作者。储玉坤在他的《现代新闻学概论》中指出:“在中国出版界,新闻学著作少得可怜,真有些凤毛麟角,因此在教授方面,感到教材的缺乏。”

据已掌握的史料显示,民国高校新闻评论课程大多以教员讲稿及新闻学英文原著为课程教材,其中教员讲稿多无文本流传于世,其概况只零星见于高校校史。如平民大学报学系,该系的教材有的由本系教师编写,有的则由教师口授学生做笔记。英文教材方面,有美国教会背景的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开办期间,几乎没有用过一本中文教科书。其图书馆所藏的全部500余部报学书籍中,99%由美国人所著[3]。

作为新闻评论教材的教员讲稿是教学与前沿实践的结合,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既有教益又饶有兴趣的教学内容。而将英文原著作为教材,把最先进的办报理念和专业研究引入课堂,更为学生提供了传播国际化的专业视野。

新闻评论专著日益独立化、学科化

早在民国初期的各类新闻学专著中,已经有谈及“新闻评论”的内容。如我国第一部《新闻学》(徐宝璜,1919年)中对新闻的定义、新闻采访编辑、新闻评论写作等问题作了较深刻的阐述。其后,随着新闻评论专著朝着独立化、学科化的方向发展,坊间又出现了专门论述新闻评论的专著。尽管数量有限,但也体现了新闻评论的发展及其应有的重要地位。

1929年,郭步陶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讲授“评论实习”,并出版了《编辑与评论》一书。全书分为“编辑”与“评论”两编。第二编“评论”下设五个章节,分别是概说、评论的种类、评论的变迁、评论记者应有的条件、评论的作法,第一次较为系统全面地阐释了新闻评论。1937年,他又编著了我国第一本独立的评论研究专著——《时事评论作法》,由潘公弼、李浩然、谢六逸等人作序。1947年,程仲文编著的《新闻评论学》分新闻评论与评论记者、新闻评论三要件、新闻评论写作入手等5编。这是我国第一本把评论提高到学科高度上来的独立专著,表明新闻评论已从实用新闻学中独立出来,开始朝专业学科的方向发展。

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实践特色及借鉴

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基本实践特色为“基础专业课、多学分、多学时、多实践”,而当下高校的新闻评论教育虽然基本保持基础专业课的地位,但课程往往只开设一个学期,学分多为2分,而且还未曾见到专门设立的评论实习课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新闻教育实现了由以技能训练为主转为技能训练与学理教育并重,以培养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丰富传播技能的复合型新闻与传播人才。这是顺应时展的转变。但面对实操性强的课程时,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新闻学专业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应用型的学科,我们时刻都不应忘记培养的对象是为业界输送大批实用型人才。他们既要有正确的新闻观,同时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民国时期的新闻评论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新中国成立后却未能保持其实践性强的特色呢?究其原因,一是思想上忽视加强评论写作实践的训练和培养。我们要认识到,教育学生具有正确的新闻观固然重要,但新闻观必须落到实处,要通过新闻实践予以体现,否则只是纸上谈兵式的空洞理论而已。二是缺乏足够的能从事新闻评论教学的师资力量。目前,尽管有许多优秀的高学历人才加入新闻教育队伍,但他们未必有严格而实际的新闻采写编评工作的历练。所以,对他们来说,有一个“补课”或重新回炉的问题。三是部分从事新闻评论教学的老师对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存在畏难情绪。他们往往觉得评论写作的要求较高,不同于消息或新闻特写写作,只有通过新闻工作实践才能予以掌握,在学校课堂上是难以学到的。这种把学习与日后工作割裂开来的看法自然是不对的。我们不应否定评论写作的要求虽然较高,也正因如此,才更应在学习阶段努力予以加强。如通过写作一事一议的小言论,或就当前主要热点问题撰写小评论等具体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而不能见难而退,就此却步。

综上所述,笔者切望通过对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梳理,为当下新闻评论的教学提供不同的视角和经验借鉴,其要点是:

首先,从课内、课外两方面着手,加强新闻评论课程的实践训练,在原有课内实践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课外实践训练。如在第三学年开设“新闻评论实习课”,锻炼新闻业务能力。倘若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欠缺之处,还可在第四学年予以加强,用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进一步体现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其次,开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加强新闻评论课程的实践价值与意义。聘请在职的新闻从业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目前,许多国家的应用型大学都在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他们从各专业领域邀请具有专业特长,又有余力的人员来校担任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可以派出年轻教师去新闻机构进修,加强采写编评等课程的实际教学能力。这样做,将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密切学界与业界的联系,有利于建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新模式。

最后,加强新闻评论课程的学术价值,将最新鲜的研究“端进”课堂。民国时期,学者们注重在新闻教学中贯穿他们的新闻思想,教员们将最新的学术成果或实践经验呈现于课堂,在有利于学生接触到学术前沿的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不仅如此,教员还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其研究成果的反馈与检验,这种有机互动有利于新闻学教育在理论层面的上升,更能促进新闻评论研究的发展。

[本文为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研究项目“民国时期广告学教育史研究——以广告学和新闻学的关系形成和发展为中心”(编号:10JYB206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齐辉,王翠荣.燕京大学新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0(1).

[2]梁士纯.中国新闻教育之现状与未来.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1936.

[3]刘豁轩.报学论丛[M].天津:天津益世报社,1946:117.

第6篇

一、研究型教学的理论内涵

研究型教学理论的基石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以研究或探究为主要教学模式的研究型教学理论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设计、引导、组织和中介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并养成终身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研究型教学中,学生有机会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接触学科发展的学术前沿,在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开阔视野,激发求知欲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跃氛围中探究和建构新的知识技能,并促进个性发展。

二、研究型教学在新闻学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一贯特点,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外,加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及应用型人才,成为专业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

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研究型教学理论和方法获得了我国高等院校的高度认同,并在多个学科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用研究型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以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方法为新闻教学改革思路,探索研究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获得多向互动、观点开放、结论多元的教学新感受。

一方面,通过研究型教学改革,对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主干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新的调整,能够更加满足学生学习新闻专业课程的知识能力目标需求,培养适应媒体和社会实际需要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另一方面,深入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新闻专业课程,尤其是新闻理论和实务类课程中的运用,是教师新闻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体现。

研究型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学生。学生在研究型教学活动中可以获得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和自己动手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会新闻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研究中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在探讨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科和文化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新闻职业素养。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新闻学专业研究型教学的目标设计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操作程序及理论化了的教学结构。从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看,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的文化素养,系统掌握新闻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能够从事新闻、出版与宣传工作的应用型新闻传媒人才。这一目标表明了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更是实践与操作层面,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新闻理论功底的最终落脚点是为媒体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新闻教学实践中,针对目前新闻专业课程目标设置个性不突出,与媒体需求脱离等问题,在全面开展研究型教学的理论指导下,形成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媒体方向模块,即在新闻学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的大平台课程基础上,设置平面媒体模块、广电媒体模块和新媒体模块三个目标方向。模块教学课程设置具有完整性和较明确的方向性,如广播电视模块专门面对那些对广电媒体有浓厚兴趣,有志于到广播电视媒体就业的学生开设,所有模块课程都是为锻炼和提高广电媒体记者素质与业务能力服务的。如此进行目标定向,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与真实媒体情景一致或相似的体验,在研究型教学实践中形成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的整合效应。

(二)新闻学专业研究型教学的案例模式

案例教学是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基本方法。以《新闻评论》课为例,案例模式通常以下面三种形式实施:一是以优秀新闻评论作品为蓝本提供学生欣赏文本案例,在阅读分析新闻评论作品的过程中了解新闻评论的重要价值、文体特点、写作要求等,在研究品鉴媒体新闻评论过程中提升新闻品味,培养新闻评论的必备素养;二是以新近发生的热点新闻或热门话题作为评论训练案例,让学生运用新闻评论理论知识,自己选取新闻评论角度,进行新闻评析或评论写作;三是提供新闻评论媒体现象或媒体评论学术领域的前沿选题作为课题研究案例,训练学生对新闻评论理论性、学术性问题进行透视,结合新闻传播学理论对新闻事件的连续过程及其深层因果关系进行解析,了解学术动态,对当今传媒评论的发展趋势、评论方式有所把握,并由教师引导学生作多侧面、多层次、动态性的分析和探讨,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达到较高的理论层次。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型教学的情景模式

在研究型教学中,规定新闻情境或模拟新闻事件,学生必须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新闻专业技能。这利于学生增进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将其融会贯通。

第7篇

 

1.从计算到数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的起源、发展、现状

2.大数据与新闻报道

3.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

4.著作权法中不受保护的“时事新闻”

5.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

6.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7.整体转型:关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一点想法

8.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 

9.“理想”与“新媒体”:中国新闻社群的话语建构与权力关系

10.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

11.中国新闻从业者的社交媒体运用及其影响因素:一项针对上海青年新闻从业者的调查研究

12.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理念变革、产品创新与流程再造

13.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界对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

14.搜索类新闻聚合APP的侵权认定分析

15.新闻媒体报道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

16.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

17.新媒体革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命?——公民新闻运动与专业新闻人的责任

18.新闻社群的专业主义话语:一种边界工作的视角

19.公民参与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媒介伦理:中国的问题

20.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新闻传播的新范式——“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综述

21.从出现到扩散:社会实践视角下的数据新闻

22.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23.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十五年:1998—2012 

24.数据新闻:“讲一个好故事”?——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的继承与变革

25.中国新闻类APP的市场竞争格局及其盈利模式探讨

26.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研究——模态配置的类型、特点及理据

27.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

28.实践新闻专业性 实现新闻公共性——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视角

29.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

30.一种基于特征演变的新闻话题演化挖掘方法

31.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可能选择:发展新闻专业主义

32.数据新闻:一个亟待确立专业规范的领域——基于国内五个数据新闻栏目的定量研究

33.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

34.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财经新闻汉译本的词汇特征研究

35.众筹新闻:变革新闻生产的权力结构

36.基于增强现实媒介的新闻叙事创新策略探索

37.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探索

38.新闻业的未来:网络新闻

39.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

40.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自主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考察

41.“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

42.数据新闻:价值与局限

43.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

44.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

45.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特征与规律研究——以新浪微博和新浪新闻平台为例

46.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47.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

48.“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49.“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

50.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内新闻教育路径探索  

51.关于当前新闻传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52.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

5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

54.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聚合的著作权法规制——以网络商业模式的创新为视角

55 .移动新闻推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56.财经新闻报道中数据的功用——以彭博新闻社财经报道为例

57.“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内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

58.大数据对于新闻业态重构的革命性改变 

59.新闻话语表征的形式、功能和意识形态 

60.2014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61.记者为什么成了不可爱的人?——兼论网络时代新闻生产者、使用者的“冲突”

62.大数据与新闻理念创新——以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为例 

63.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创新:从理论定义到操作路线

64.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

65.新闻权威、职业偶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报人江艺平退休的纪念话语研究

66.“他者”的媒介镜像——试论新闻报道与“他者”制造

67.“国际新闻”与“全球新闻”概念之辨——兼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68.伪新闻:虚假新闻的“隐存者” 

69.新闻生产即记忆实践——媒体记忆领域的边界与批判性议题

70.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以英国《卫报》为例

71.未来新闻的知识形态

72.新媒体与新闻生产研究:语境、范式与问题

73.新媒介环境下新闻真实论视野中的几个新问题

74.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如何突围——也谈澎湃新闻的竞争策略

75.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嬗变与发展

76.塑造新闻权威: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职业再审视

77.澎湃新闻,能否成为新闻客户端的标杆?——对澎湃新闻的几点思考

78.《新闻联播》简史:中国电视新闻与政治的交互影响(1978-2013)

79.“再叙事”视阈下的英汉新闻编译

80.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

81.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发表现状与格局——基于SSCI数据库的研究

82.面向Web新闻的事件多要素检索方法

83.重建新闻的公共性共识是否可能?——从近期的传媒伦理争议谈起

84.一种中文微博新闻话题检测的方法

85.网络新闻“标题党”的现状与叙述策略——对8家网站新闻排行榜的定量分析

86.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革新

87.《新闻联播》:从信息媒介到政治仪式的回归

88.新闻客户端:信息聚合或信息挖掘——从“澎湃新闻”、《纽约客》的实践说起

89.为什么我们没有“新闻法”——反思我国新闻传播立法研究

90.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基本构成与工作状况——“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之一

91.翻译中的超文本成分:以新闻翻译为例

92.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认知转变与职业转型

93.数据新闻学的发展现状与功能

94.学术文献的文体特征及其检索意义——计算机科学文献与相关新闻报道文体的比较研究

95.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

96.新闻编译中意识形态的翻译转换探索

97.新闻工作者微博应用的困境及其根源

98.职业理念够了吗: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另面 

第8篇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新闻传播;教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2-0010-03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党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文化领域的改革。此次改革将全面加强和推动文化领域的发展,也为新闻传播教育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面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创新,才能在将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当前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获得了快速发展,综合性地方院校都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由于建设时间过短,发展过于迅速,我国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

1.专业理解不准确。当前,许多地方院校认为,新闻传播学应该是一门实践性学科,重点培养能动手写稿子、拍片子的专门新闻从业者。因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显得明显不足,结果导致新闻系毕业的学生写作能力比不上中文系学生,综合素质比不上历史、法律等系毕业生。因此有人提出,“新闻学应是一门有人文关怀的社会科学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学科,并且两者互为彰显、不可偏废。[1]”实践上的确如此,越来越多的新闻传播教育者已经认识到,新闻院校不能简单地走实用主义道路,将学生们打造成工匠式的新闻雇员,应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发展的观察员、思考者、探路者。

2.课时分配欠合理。我国新闻传播学从20世纪以来进入了快速扩张时期,由于发展过于迅速,对新闻传播学理解的偏差,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些主干课程的课时太少,没有跟一般辅、基础性课程进行很好的区分。比如说《新闻摄像》一共48课时,除去理论36节理论课时,12节实践课时显然不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新闻摄像的主要实际操作技能。难怪学生们反映,一门课刚刚上路,刚把照相机摸出点感觉,课程又结束了,结课以后就很难有机会再去认真地学习了。结果最后都是似懂非懂。

3.课程设置较脱节。当前我国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是应用性课程,主要是技能的传授,学问与研究的成分很少,培养的学生大多数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工匠式的采编工作,对于鲜活的社会现实与生活实际缺少深度的理解和观察。而从传媒就业市场的要求来看,大多数单位表示一般的采编人员已经饱和,现在需要的是一来就能马上顶用的高质量人才;需要既懂新闻又懂经济的媒介经营管理人才;需要除新闻专业外还掌握另一门学科基本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会长吕华麟从行业报的角度说,现在报社已由过去比较单一的懂新闻、懂专业的采编人员结构向懂新闻、懂专业的采编人员结构向懂新闻、懂经营、懂管理、懂专业、懂金融的多种专业结构。当前行业报最缺的是专家型的记者、编辑和经营管理人才。

4.双师教师很欠缺。当前地方院校新闻教师队伍面临着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师资不足。师资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师资的不足。按一个系两个专业生源600人的要求来算,应该有专任教师35人,而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达不到这个指标。二是高学历、高职称、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师资不足。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教授曾大声呼吁:“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要改变单一的‘学者型’师资结构,大力引进来自传媒一线的人士担任专业教师,请新闻界资深人士上讲台,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传媒,了解社会,缩小课堂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差距,尽早发现业界新动态,及时与最新趋势接轨。[2]”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新闻传播学教授陈力丹也表示担忧:“现在80%的有新闻专业的大学,几乎没有一个新闻专业出身的教师,所以发展速度过快恐怕对未来新闻传播学教育会潜在着某些危机。[3]”仅以新闻学而论,在美国要想成为新闻学教授,通常要有20年左右的社会实践经验,很多教授都是从名记者、名编辑转型而来。可在国内,这几年各个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导致招生规模扩展过快,而相对来说优秀教师的引进就显得不足。很多院校的老师都是从学校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有的没有新闻从业经验,有的没有教学经验,然而却因为师资缺乏而走上了教学岗位。

5.技能训练较缺少。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处在偏远地州市,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媒体发展滞后。因此,除了校内自办的一些内部媒体外,地方本科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能给学生提供实践技能训练的机会相对来说就显得十分欠缺。很多学校的实习就是靠同学自己通过私人关系到媒体单位实习,毕业实习就是同学外出打工或找工作,真正能进行系统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的实习少之又少。

二、文化体制改革给新闻传播学教育带来的机遇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全面加强和推动文化领域的发展,也为新闻传播教育提供了一次难得发展机遇。

1.文化体制改革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奠定了基础。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新的时期,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总体来说,我们的新闻宣传形势是好的,但是也存在各种问题。文化体制改革将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除了要加强对广大新闻从业者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以外,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关口前移,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加强对那些准备从事新闻工作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养良好的党性原则,传授高巧的新闻宣传艺术。这为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文化体制改革为新闻传播教育充实了资源。关于新闻传播学的性质问题,学界有不同的争论。笔者认为,新闻传播学从本质上看来,应该是一门人文社科学问。文化教育应该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成为新闻传播学发展的沃土。《决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同香港、澳门的文化交流合作,加强同台湾的各种形式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有这些内容都将为新闻传播学教育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为增强新闻传播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3.文化体制改革为新闻传播教育明确了方向。随着互联网、微博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信息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宽,速度也越来越快。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新闻舆论战争夺的制高点,要想在国际新闻舆论战中取得制胜地位,在国际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国家和民族形象,就必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闻传播效果建设。《决定》提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包括: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进一步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等等。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国家宏观的政策调控,需要广大新闻从业者的创新实践,也需要新闻传播教育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名记者、名编辑。

4.文化体制改革为新闻传播业教育拓宽了就业门路。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具体来说,包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促进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提升新闻传播专业的设置,改善教育教学模式,拓宽了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门路。

三、文化体制改革下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

面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创新,才能在将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1.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改善专业结构。为了适应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适应将来新闻传播业发展的需要,升级改造旧专业,积极开设新专业。比如说为了应对新媒体发展,可以开设新媒体传播专业,应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可以开设文化产业与管理专业,等等。在调整专业设置时,应该充分考虑教师的学历背景和从业经历,尽可能地符合教师分发展方向。目前有些学校因为师资不足,教师成为上课的工具,一人担任四五门课的教学任务,没有一门课是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纯粹为了上课而上课。这样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而在目前的情况下,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却急需大量专家型的记者、编辑。比如说,一些专业性的大学已经开设专业新闻课程,例如中央财经大学的财经新闻专业主要设两类课程,一是新闻专业课,如新闻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等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有扎实的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传媒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货币银行学、经济法等课程。以此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很好地了解和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动态,消除学生在财经新闻报道中的专业障碍。

2.加强教师引进与培养,提升师资水平。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要获得发展,必须花大力气引进双师型教师,不拘一格降人才,可以采取跟地方媒体机构合作的办法,从媒体聘请具有高级职称、从业经验丰富的优秀采编人才到地方院校任教。这样既解决了地方院校因为地理区位和经济条件限制难以引进高级人才的矛盾。同时,要注重教师的知识重构和能力再造,重视新闻学科教师的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的建构。教师要走出潜心理论教学的模式,参加各种新闻社会实践,多与媒体接触,在媒体中做兼职工作,体会最切实的新闻实践,掌握技术性、实用性、变动性很强的新闻学科的媒介技术,使课堂成为融理论和媒体实践的教学平台。

3.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增强学生能力。新闻传播学学生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不断的新闻实践来完成。目前,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实践基地建设还存在很大的短板,一些学校虽然挂了实践基地的牌子,无非是应付检查和评估,并没有开展真正的实践活动。有些学校有实践基地,但是学生实践的课时不能得到保证,一年就到外采访过一两次。有些学校的领导和任课老师对实践课程认识不够,嫌组织活动麻烦,怕学生外出出问题,实践课程太花钱,等等。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相当的动手能力。学生动手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不断发展。因此,新闻传播专业除了为学生提供专业理论性知识的传授外,必须将学生带到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中去,去采写新闻、联系广告、市场调研。与地方媒体建立长期的实践基地,既可以为媒体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又可以为高校实践教学提供方便,一举两得。

4.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改善教学条件。亚利桑那大学克朗凯特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道格拉斯·安德森教授是国际上研究新媒体与新闻学关系的权威学者。他指出,“技术是影响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最重要的变量。由此诞生了一代新记者和新编辑。这些新记者能够娴熟地从电子信息源中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必须培养我们的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技术给他们带来的便利,但是,新闻传播学院课程要强调的不是硬件。相反,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们学会如何利用新技术使自己尽快成为一个优秀记者和优秀编辑。[4]”新媒体以其快捷、直观和低廉的特点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各种冲击和影响,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和困扰,围绕新媒体进行研究和调查,以研究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娜.论新闻学的学科定位与新闻史的意义——从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分合谈起[J].新闻知识,2011(10).

第9篇

当赫尔墨斯担任了众神信使的职位时,他向宙斯许诺,决不说谎。赫尔墨斯并没有许诺要说出所有的真相,宙斯表示理解这一点。克拉潘扎诺将民族志的作者比作赫尔墨斯,其实作为采编新闻的新闻工作者,他们的工作性质更像是赫尔墨斯。他们作为一个“看门人”的角色,每天将所采访到的新闻事实通过自己的叙述方式告诉公众,他们力求公正、客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新闻的筛选、描述新闻的方式等都将影响到新闻的真实和客观性。这是赫尔墨斯的困境,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困境。

新闻专业主义指导下的新闻工作

专业主义的要旨是为了某一职业寻找一个立足点,从而规范这一职业的理想、道德、标准和行为守则等。新闻专业主义有各种表述,但其核心都是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认为应该以非党派、团体、个人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服务于全体公众,不为任何利益团体所左右,从而为公共利益奋斗,获得公众的信任。②新闻专业主义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是政党报纸解体后在新闻界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信念。其突出特点是相信媒介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独立立场客观地报道事实、监督政府;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③新闻专业主义的最高理想是传播真实、真相和真理。这种新闻的独立性、客观性融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具体内容之中:新闻业是一种独立的职业,以客观公正的事实为追求,有意离开真理,就是破坏新闻业的最佳精神,也破坏了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中立的立场、客观的报道是保障新闻独立的切实措施。

媒体是一种公共信托,是大众的信托人,因此要树立为公众服务的理念。除考虑公共福利外,媒体不受其他限制,不受私人利益或局外人商业利益的影响。在报道争议性问题时,媒体应坚持不偏不倚的立场。媒体不能一方面标榜高尚的道德,另一方面又供给有害大众心理健康、刺激大众犯罪的东西;故意诱导人行恶的报道,将受到社会的严厉谴责;妨碍民主监督的报道,也将遭到公众的唾弃。

记者只能报道他心中信以为真的事,进行如实的报道是新闻从业者的最高准则。新闻报道者应抛弃个人的任何偏见、情感和观点,在报道新闻时,只须供给事实,述说真相,不可随自己的好恶来写作。事实和意见应当分开,事实的准则和报道方式的客观冷静是媒体报道的最高境界。忠实于读者,这是一切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新闻采写过程中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

在新闻的采写过程中,记者们以新闻专业主义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同时媒体市场化的要求,也迫使新闻专业主义成为媒体市场化之后必须去遵守的一个行业行为准则。

记者自身的要求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梅尔文・门彻在新闻学经典著作《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对新闻的采写过程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客观的新闻是对看得见的东西及人们的言行进行的报道”;“当记者谈到客观性时,他们的意思是新闻报道不含有记者的观点或感情,它包含的是事实,报道是以一种不偏不倚的、独立自主的观察者的视角写的。如果报道可以经得起某些记录――演说原文、会议记录、购物凭证、薪水册、失业率数据或重要数字的核实,那么它就是客观的。如果材料有证据作为支撑,那么报道就是客观的。”④

梅尔文・门彻在对新闻采写的描述中,指出了这么几点:一、报道的内容应该有两种:看得见的东西和人们的言行;二、报道的视角:不偏不倚、独立自主;三、采写的新闻必须有证据作为支撑。

这些新闻采写过程中的要求,与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其实是不谋而合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认为应该以非党派、非团体、非个人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服务于全体公众,不为任何利益团体所左右,从而为公共利益奋斗,获得公众的信任。而记者自身对于新闻采写的要求也是新闻报道必须客观,当它以一种不偏不倚的视角去报道新闻的时候,它才能够服务于全体大众,让大众获得最原始、最真实的新闻。

媒体市场化需求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媒介集团化、“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报纸的自负盈亏等都说明了媒体市场化的迫切性和不可逆转性。如何吸引更多的受众,从而提高自身的广告发行量,这些都是媒体市场化之后的必然需求。这时候,在所谓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媒介娱乐化开始盛行,为了扩大自身的受众量,各类媒体都开始大打娱乐牌。这也是近年来新闻学界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媒体市场化背景之下的新闻业,要赢利必须大量发行,而要大量发行,就要满足大部分人的信息需求,适应大部分人接受信息时的心理状态,新闻言论就必须超越党派,在保持中立的状态下赢得广泛的读者,因此必然要有客观报道的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对新闻和言论的严格区分,已经深入人心。然而,新闻界逐渐认识到,个人经历、知识背景、价值观念等主观偏见对新闻采集、加工、传送过程的影响不可避免――作为客观报道方式认识基础的“事实”与价值观相分离的观念开始受到冲击。在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矛盾冲突与消解过程中,客观性原理由起源发展演变而最终作为一种职业准则,融入新闻职业化过程中,成为新闻专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核。⑤

总之,无论是新闻工作者采写工作的自身要求还是媒体市场化的需要,都为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新闻的价值内核也要求新闻的采写工作必须遵从新闻专业主义的指导,以新闻专业主义为终极的追求目标。

新闻采写过程中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

虽然新闻采写对新闻专业主义起着建构的作用,但新闻采写的具体运作过程、新闻的写作手法、新闻的角度选择等,对新闻专业主义起着消解的作用。

新闻的写作载体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正如梅尔文・门彻所说的:“客观的新闻是对看得见的东西及人们的言行进行的报道。”那么作为一种报道,新闻的写作载体落在了语言上,包括有声语言和语言文字。记者通过语言来记录事实,读者通过语言来获取新闻信息。但是语言无法成为事实的载体,自从索绪尔以来,这已经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关于语言的观点。语言根本抓不住事物,无法与事物形成一对一的关系。数据出现的上下文可以使他们意味着不同的东西,支配这些数据、名称和词语成篇的是某种有意图的构造。⑥

新闻信息的和获取是一种言语的交流行为,新闻写作的语言载体因为自身在交流过程中,受到了发信人、收信人、语境、心理接触、信码等限制,并不能真实地去还原事实本身,通过这种载体表达出来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扭曲事实的成分。而新闻专业主义追求的是一种真实、客观的事实,所以新闻的写作载体对新闻专业主义起着消解的作用。

新闻采写的叙事方式与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近年来,新闻学学界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新闻叙事学这方面的内容,主张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观察新闻学的写作。其实关于新闻的叙事方式,罗兰・巴尔特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就提出:“叙事存在于神话里、传说里、寓言里、童话里、小说里、史诗里、历史里、悲剧里、正剧里、喜剧里、哑剧里、绘画里、彩绘玻璃上、电影里、连环画里、社会新闻里、会话里。”⑦巴尔特在对叙事的分析当中,特别指出了两种纪实性的叙事体:历史和社会新闻。

我们知道文学与新闻的共同点是对事件的描述,而最大的不同在于新闻是真实的叙事,而文学是虚构的叙事。很多新闻报道手法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都趋向于文学化。这与上文中提到的媒体市场化和消费主义的泛滥有着密切的联系,新闻娱乐化就是文学化的一种表现。人们更愿意去读一个有着侦探小说感觉的新闻报道,而不愿去了解什么是事情真正的原貌。

新闻采写的叙事方式更加趋向于用文学中诗学的方式或小说的叙事方式。然而这些叙事方式无疑对新闻的公正、客观有着消极的影响。比如说诗学的方式,按照社会学家雅各布逊所说,就是“纯以话语为目的,为话语本身而集中注意力于话语”,⑧它是以“符号的明显性”为标志的。作为用诗学的方式来进行新闻采写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新闻事实的本身,它更加注重话语的审美需求,文章中的语言如何使用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更加注重在语言和用词方面的形式感。如今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新闻标题,它们采用了同音隐喻、对仗排列以及语词置换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语言的力量,而削弱了事实的描述。文学“虚构化”的特点在热奈特看来,已经深入到了某些纪实叙事形式,如通讯或新闻调查(新新闻主义)以及“非虚构小说”等衍生体裁当中。

记者们在采写新闻的过程当中,过于注重新闻叙事方式的把握,往往会忽略掉新闻所谓本源的真实,而这种情况与媒体市场化、消费主义的泛滥不无关系。

结论

新闻专业主义之所以在中国能够生根发芽,得到较大范围的认可,在中国是有着现实的土壤和内在需求的。新闻专业主义适应了当下媒体及其从业者构建专业权威的需要,有利于缓解媒体公信力的滑坡、增强媒体的独立性。而媒体市场化和新闻理念的更新也孕育着新闻专业主义。客观性和新闻专业主义长期扭结在一起,甚至互为标识,换用舒登声的话,客观性是新闻媒介作为一个专业组织的意识形态。⑨客观性不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规定,更重要的是其作为道德规定上的专业的理念和守则。

回到上文来说,新闻工作者在采写过程中,会遇到两难的困境,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着建构,同时又进行着消解。就像赫尔墨斯一样,他告诉人们真相,但同时又不是全部真相。对于这一点宙斯表示理解,我相信广大的受众只能、也应该表示理解。

注释:

①温森特・克拉潘扎诺:《民族志描述中对颠覆因素的掩饰》,《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詹姆斯・克利福德[美]编,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1页。

②⑥徐亮:《新闻文本的文学性与新闻专业主义的相对性》,《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2)。

③徐锋:《“新闻专业主义”对我国新闻业的参照意义》,《新闻记者》,2003(6)。

④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⑤侯迎忠、赵志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当代传播》,2003(4),第56页。

⑦罗兰・巴尔特,伍蠡甫、胡经之主编:《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73页。

⑧罗曼・雅各布逊、波利亚科夫[俄]编,佟景韩译:《语言学与诗学》,《结构――符号学文艺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81页。

⑨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参考文献:

1.罗伯特・C・艾伦编,麦永雄、柏敬泽译:《重组话语频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热拉尔・热奈特著,史忠义译:《热奈特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第10篇

用新兴媒体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据专家保守估计未来3-5年内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有60万到80万人之多而且目前企事业设置了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总监新闻主管媒体关系专员媒介谈判员新闻摄像文化宣传专员等岗位而这些方面人才较缺乏同时现在不少企业也纷纷创办内刊和企业网站这些机构也急需新闻传播人才可以说野泛媒体冶的大量出现为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不少新的就业机会对新闻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二当代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高校近些年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大都是依托本校与新闻传播学相近的学科专业而建立起来的这些专业许多都脱胎于文学院中文系艺术学院音乐系等院系受母体的影响带有较浓厚的原有院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色彩许多课程原封不动地从中文系音乐系等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照搬过来许多高校在办学方向办学类型培养目标办学层次等方面表述不详培养目标大都是笼统表述为野为各大媒体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冶培养存在野千校一面冶的情况各校办学特色不够明显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类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模仿国内几所野985冶高校或者野211冶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没能结合本校实际来制订。

2教学内容更新不快

现在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围绕着某一媒体来设置如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着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来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着广播电视的录编播等来设置相互间缺乏交叉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反过来处于被动地位目前新闻专业的教材内容较陈旧往往滞后于新闻传媒发展的现状教师课堂教学也大都按照教材的内容体系来进行没能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对当代鲜活的新闻传播现象涉猎较少如叶新闻编辑学曳内容至今仍局限于报刊编辑处在报学思维的框框中与新媒体相距甚远学生上课往往提不起劲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3专业实习实训抓得不紧

实习见习实训等专业实践活动是新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近些年由于新闻专业学生大幅度扩招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存在着专业实习见习实训抓得不紧的现象学生要到高校所在地媒体单位实习往往较难主要是因所在市媒体提供的实习见习岗位有限不少高校为省事往往采取自主实习的办法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有些学生会联系媒体单位实习而也有一些学生则根本不去实习到返校时随便找个单位在实习鉴定表上盖个章了事一些学生就是去了实习单位也存在着因忙于考研考公务员等而精力不集中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实习的效果至于有些高校要求的非毕业年级学生的见习也因见习基地建设不足学生重视不够经费少等原因而流于形式而且这些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4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

新闻专业带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办好新闻专业搞好新闻教育实验室建设必不可少目前不少高校因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学校新闻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名不符实仪器设备较少且有些已经老化不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所需有些实验员半路出家对新闻教育的规律了解不透对新闻知识掌握不深导致在指导实验实训时感到力不从心效果不佳从而使得实验室建设水平整体不高师

5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由于起步较晚教师不少出身于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学科这一方面为新闻学教育提供了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术视野另一方面也导致新闻学处于野杂家冶的境界使其学科具有独特性和独立性不强的特点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教育呼唤野双师型冶教师希望教师既有传媒业的工作经验又有从教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培养出来的缺乏在媒体工作的经验自己动手采访新闻写新闻搞编辑的经历欠缺导致实践能力不强由于不少教师是非正规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其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理论基础也有待夯实。

三顺应传媒业发展潮流认真反思我国的新闻教育大力推进新闻教育改革

1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总纲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就是为了使方案更加切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实际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就要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首先要推动新闻专业与其他学科的适度融合加强一些行业野专业知识冶的学习如可根据学生意愿适当开设一些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等类别的课程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新闻专业的本科生前两年以学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为主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75%后两年才学习新闻类专业课程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25%可见美国新闻院系对行业知识学习的重视这启发我们要加强新闻专业学生行业知识学习以增强与经济学专业法律专业等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其次要推动新闻传播类专业间的融合适度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告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等专业相融合如中国人民大学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进行大胆改革开设了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不但适应传统的平面媒体也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再次要推动专业内部的融合新闻类课程大体上可分为理论类课程和实务类课程两大类我们要善于用新闻理念指导我们的新闻实务促进理论类课程与实务类课程的融合在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中要以新闻编辑课程为中心推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类课程的融合可以试行以新闻稿件的印刷或播出为中心模拟总编室流水线的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和新闻素养。

2不断更新拓展教学内容

我们要顺应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拓展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在这方面一些知名院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了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同时该校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完善课程结构推进特色办学在本科专业教学中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在学生打牢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发展规划选择专业课程包这6个专业课程包分别是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包传播学渊1冤视觉传播选修课程包传播学渊2冤新媒体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系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每个课程包里至少有5门课程通常每门课程的学分是2分其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专业选修课共需选修16学分同时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在本专业方向的课程包中选修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以上其余学分可自由选修任何一个课程包中的课程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方向之外的3个课程包这样就促使学生所选课程的面更广除了开设一些结合新闻实践的新课程外对一些传统的课程也要与时俱进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有关理论知识和新闻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认真抓好专业实习实训

目前新闻传播学子实习实训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院一是校内媒体实训学生可到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园网校报编辑部实训了解新闻采写编播等流程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办报纸自制网页等活动让更多的同学有实训的机会二是校外媒体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见习毕业实习顶岗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杂志社音像制作公司等单位实习在生动的专业实习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主动与有关公司传媒机构开展合作共建共办相关实验室和新闻传播学专业要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实现开门办学争取与有关传媒机构共办相关专业要切实改变大四年级学生实习的野放羊冶状态做到实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有指导有考核有奖惩特别要严格考核坚持实习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毕业从而不断提升实习质量增强业务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4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

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较多与纯文科专业相比办学成本较高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要加大投入加强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建设好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播音实验室电视演播厅电视编辑实验室录音室报刊电子编辑及网络媒体融合实验室电话访问渊CATI冤实验室等以满足教学需要要加强管理保证实验开出率提升实验效果要以争创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为抓手促进实验室建设要鼓励资助学生团队建立野专业工作坊冶充分利用好有关实验室积极参加各种省级和全国性的专业大赛促进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相结合以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5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11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专业;人才需求;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88-02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介融合目前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并借此组建大型跨媒介传媒集团;二是媒介技术的融合,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的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甚至全新的媒介形态。①近两年,国内传统主流媒体纷纷向新媒体进军,从单一媒体向复合媒体形式发展,业务不仅涉及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也开始利用网站、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新媒体等。2010年7月1日,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已正式上星,成为名副其实的融合媒体。在《中国广播影视》组织的“2012全国视听新媒体大型调研”中,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被评为2012年度最具影响力网络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被评为2012年度最佳商业模式;南方都市报目前也正在打造一档深度报道的网络视频节目《南都深呼吸》,而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则已涵盖网络视听节目、手机广播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CMMB等各种新媒体业态,并向受众提供时事、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旅游、社会和汉语教学等综合信息服务。以上种种表明媒介融合不再是远景而是已成为现实。

媒介融合语境下,不同介质的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时,信息采集和表达方式出现融合。新闻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新闻表达融合则要求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来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②媒体的加工方式和渠道实现了多元化,记者采访后,除制作广播或电视新闻外,还要增加网络新闻、微博,报纸、手机报等多种报道方式。媒体资源也逐渐合并,各种介质的媒体正由过去的单打独斗走向与其它媒体的全面融合,进入全媒体时代。

媒介融合从生产方式到管理与营销上都给媒体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媒介融合对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新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新闻人才培养必然要顺应需求作出调整。

一、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需求特点

媒介融合不仅影响到新闻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也对媒体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媒体将主要需求以下几种类型的新闻人才:

全能型新闻人才。所谓全能型新闻人才,是指拥有为多种媒介形式提供新闻产品能力的新闻人才。他们既能写新闻稿件又能拍摄新闻图片和电视新闻画面,还能够根据不同媒介形式的需求特点,将同一条新闻事件的素材制作多个形式的新闻产品,从一个产品到N个产品,并使过去相对单一的文字或图片,向视频、音频及交互产品转变。全能型记者要能够做出相关的融合新闻作品,需要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采写技巧及报道规律,掌握多种媒体技能,包括视频采集、音频制作、网络应用、图片处理甚至出镜报道等。

复合型新闻人才。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采编是多种媒介新闻生产流程的重组和整合,新闻生产更加复杂。所谓复合型人才不是简单的技术复合型人才,而是知识结构的复合、能力的复合,包括对专业知识领域的深入了解,认识社会的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等。③传媒的形式无论怎样变化,依然会是内容为王,靠内容取胜。媒介融合时代,发现新闻线索已经不是新闻记者的首要任务,微博的兴起使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剧增,记者和编辑的主要职能也已不仅仅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复合型人才不仅要人文知识积累丰厚,而且应具有超强的新闻敏感性,具有高超的新闻信息选择和融合能力及把关意识,并能够独立策划各类新闻及专题节目,擅长进行新闻事件分析和深入报道。

专家型新闻人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用户的分众化趋势也更加明显,目前媒体对受众的定位越来越趋向于小众化,节目日趋专业化。因此,根据用户需求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已成为一种重要传播形态。专家型人才就是指在掌握新闻报道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对其它某一领域的知识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并能够准确地判断发生在这一领域的事件的新闻价值,从而展开更深层次的报道,成为这一领域的新闻报道或评论专家。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报道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也有利于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竞争力。新媒体时代,网民已成为网络传播的核心主体,由网民自身发现信息、验证信息和分享经验。与此相对应,新闻传播人才的专业职能将向“意见领袖”进行转变,而专业化的信息筛选能力、专业化的深度报道能力和专业化的时事分析能力必将成为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④

战略型新闻人才。媒介融合是一个发展过程。媒介融合时代需要从业者有对媒体现状,遇到的困境与机遇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媒介融合时代的人才需求除了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复合型记者和编辑外,最为紧缺的就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和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而战略性人才就是能根据媒体融合过程中的阶段特点及媒介发展趋势,进行日常新闻报道策划和媒体发展规划。战略型人才不仅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决策能力,还要具有深厚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功底,既要懂传播技术,又能把握市场的动态,了解受众的心态和需求,并有媒体管理和市场整合营销的能力。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培养

(一)确立专业与人文知识并重的教育理念

不同新闻媒介形式专业技术需求不同,但对从业者的人文素养要求却是一致的。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应更新观念,夯实人文科学基础知识教育,避免培养单一媒体的工匠型采编人员,而应强化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教育,培养复合型及全能型的新闻工作者。新闻教育应从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综合教育转变,培养学生既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一个新闻记者最需要的不是关于本行业的计谋和机器使用方面的训练。如果他要成为一个胜任的公共事务评判员,那么他需要接受最广博和最丰富的教育。”⑤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从业者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批判能力尤为珍贵,而这些能力的养成依赖大学时打下的基础。因此本科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应首先主修大量的人文社科知识和新闻基础理论。这些人文学科的知识基础,将帮助学生积累和形成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正确的价值观、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从容应对媒介融合趋势下多变的传播环境。

(二)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满足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需求,需要建立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构建人文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这框架的课程体系时,要加强新闻教育与相关教育融合,使课程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进行教改时实施“拆墙”战略,即拆掉新闻专业与其它专业及新闻学院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墙,实行跨专业、跨媒体培养,使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仅具备多学科专业背景,还具备跨媒体专业知识,这应是新闻人才培养理念确立的方向。因此有必要在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历史、经济学、哲学、艺术学、文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的课程,实行跨学科、跨专业教学。

在重构课程体系时,还要突出新媒体技术能力培养,增加新媒体技术课程。掌握多种媒体技能,已成为新闻媒体对未来“全能型”人才需求的共识。因此需培养学生运用视频、音频、图文和网络等各种形式报道新闻事件,从以前的单一型编辑记者转换为新闻专业知识和网络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编辑记者。既掌握采访、写作、编辑能力,又掌握摄影、摄像、剪辑等数字技术,还具备了解网络、懂得网络和善用网络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文字处理、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和网络使用技术,成为一专多能的全能型媒体人才。还要适应传媒发需求,增加媒介融合、融合新闻报道等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专业必修课。还要调整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增加的专业选修课比重,增强学生选择的自由度。

(三)提升师资队伍实力,实行专业实践导师制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专业的教师同样需要知识重构和能力扩展。教师必须紧密关注学术动态和业界前沿,及时更新知识和观念,增加跨媒体知识基础,了解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技术。在全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空间的无限性和传播手段的复杂性,为新闻传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理论与技术双师型”要求。但无论是专业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新闻专业的教师都不可能全部精通,也无法包揽全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任务,因此要更好地利用大学尤其是综合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涉及面广的课程如《融合报道基础》等,可由新闻系、广电系、传播系、广告系和实验室的多名教师联合主讲,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并邀请多名业界人士参与教学。这种集中院系师资优势开设课程在国外高校新闻专业已很普遍。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专业实践导师制是指从学生入学开始,由固定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持续四年的专业实践技能指导,这样不仅能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能够保障一贯性、系统性的实践培养方式的实施。也有助于导师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深层参与,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同样是一种提升。

(四)重视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

自2009年微博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后,网络上各种虚假新闻、恶意炒作、侵犯公民权利的新闻比比皆是。一些主流媒体出于各种竞争考虑,不经核实,随意转发或转播,成为这些不实信息的推波助澜者,不仅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也违背了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新闻的时效性已不再是主流媒体的优势,需要责任意识强的记者,除进行事实判断外,更要进行价值判断。这不仅考验着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性,也考验着记者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记者要体现专业精神与职业操守,就必须能深刻理解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作用、权力和责任。而不能象普通网友或博主一样流于对花边新闻与流言的追逐,而是要强调媒介在传承文明、传播知识中的作用。因此在新闻教育中就必须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与伦理观念。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

注 释:

①彭祝斌,梁媛.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生产经营管理的创新[J].现代传播,2010(1).

②石长顺.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传播角色的重构[J].中州学刊,2010(6).

③刘劲松.试析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

第12篇

【关键词】新闻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近些年来,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形成了媒介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一个媒介融合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面对新闻传播事业快速发展的新浪潮,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状,作为为传媒业界培养输送人才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如何顺应时展潮流,改革新闻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一、当代新闻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新闻教育始于1918年10月18日,此日北京大学设立“新闻研究会”,徐宝璜、邵飘萍为学子讲授新闻学理论与实务。从那以后,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中国新闻教育已走过近百年历史,其价值取向已呈现出多维化趋势,新中国成立前,新闻教育主要受美国模式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则主要受苏联模式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新闻教育反思过去新闻教育的不足,突破单向度思维模式,大胆推进新闻教育改革,新闻教育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报告,1994年我国共有专业点66个,到1999年增加至124个,近三四年更是增加到800余个,分布在全国近400所高校。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当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在校学生约有16万人。[1]毕业生数迅速增长的同时,毕业生就业率没有增加,相反,近年来新闻专业学生媒体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有人调研发现,在2003年新闻专业学生媒体就业率约为70%,从2006年开始,这一比例已降到50%左右。[2]新闻人才培养存在的“供大于需”的矛盾,值得我们深思。这种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还是质量性的矛盾?我们认为,固然有因高校扩招所带来的结构性的矛盾,但是更多的因素,还是因为我们新闻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完全胜任传媒业岗位的要求造成的。因伴随新的传播手段的运用,新兴媒体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据专家保守估计,未来3-5年内,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有60万到80万人之多。[1]而且,目前企事业设置了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总监、新闻主管、媒体关系专员、媒介谈判员、新闻摄像、文化宣传专员等岗位,而这些方面人才较缺乏。同时,现在不少企业也纷纷创办内刊和企业网站,这些机构也急需新闻传播人才,可以说,“泛媒体”的大量出现,为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不少新的就业机会,对新闻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二、当代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科学。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高校近些年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大都是依托本校与新闻传播学相近的学科专业而建立起来的,这些专业许多都脱胎于文学院、中文系、艺术学院、音乐系等院系,受母体的影响,带有较浓厚的原有院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色彩,许多课程原封不动地从中文系、音乐系等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照搬过来。许多高校在办学方向、办学类型、培养目标、办学层次等方面表述不详,培养目标大都是笼统表述为“为各大媒体、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新闻传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千校一面”的情况,各校办学特色不够明显。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类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模仿国内几所“985”高校或者“211”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没能结合本校实际来制订。

教学内容更新不快。现在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围绕着某一媒体来设置,如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着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来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着广播电视的录、编、播等来设置,相互间缺乏交叉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反过来处于被动地位。目前,新闻专业的教材内容较陈旧,往往滞后于新闻传媒发展的现状,教师课堂教学也大都按照教材的内容体系来进行,没能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对当代鲜活的新闻传播现象涉猎较少。如《新闻编辑学》内容至今仍局限于报刊编辑,处在报学思维的框框中,与新媒体相距甚远,学生上课往往提不起劲,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专业实习实训抓得不紧。实习、见习、实训等专业实践活动,是新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近些年,由于新闻专业学生大幅度扩招、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存在着专业实习、见习、实训抓得不紧的现象。学生要到高校所在地媒体单位实习往往较难,主要是因所在市媒体提供的实习、见习岗位有限。不少高校为省事,往往采取自主实习的办法,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有些学生会联系媒体单位实习,而也有一些学生则根本不去实习,到返校时随便找个单位在实习鉴定表上盖个章了事。一些学生就是去了实习单位,也存在着因忙于考研、考公务员等而精力不集中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实习的效果。至于有些高校要求的非毕业年级学生的见习,也因见习基地建设不足、学生重视不够、经费少等原因而流于形式,而且这些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实验室建设水平不高。新闻专业带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办好新闻专业,搞好新闻教育,实验室建设必不可少。目前,不少高校因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学校新闻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名不符实,仪器设备较少,且有些已经老化,不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所需。有些实验员半路出家,对新闻教育的规律了解不透,对新闻知识掌握不深,导致在指导实验实训时,感到力不从心,效果不佳,从而使得实验室建设水平整体不高。

师资队伍能力有待加强。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他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话道出了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一所大学的极端重要性,时至今日,仍然让人警醒。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由于起步较晚,教师不少出身于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学科,这一方面为新闻学教育提供了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学术视野,另一方面也导致新闻学处于“杂家”的境界,使其学科具有独特性和独立性不强的特点。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教育呼唤“双师型”教师,希望教师既有传媒业的工作经验,又有从教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培养出来的,缺乏在媒体工作的经验,自己动手采访新闻、写新闻、搞编辑的经历欠缺,导致实践能力不强。由于不少教师是非正规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其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理论基础也有待夯实。

三、顺应传媒业发展潮流,认真反思我国的新闻教育,大力推进新闻教育改革

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总纲,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就是为了使方案更加切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实际。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就要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首先要推动新闻专业与其他学科的适度融合,加强一些行业“专业知识”的学习,如可根据学生意愿,适当开设一些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等类别的课程。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新闻专业的本科生前两年以学习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为主,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75%,后两年才学习新闻类专业课程,课程门数占总课程数的25%。[3]可见,美国新闻院系对行业知识学习的重视。这启发我们,要加强新闻专业学生行业知识学习,以增强与经济学专业、法律专业等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其次,要推动新闻传播类专业间的融合,适度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告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等专业相融合。如中国人民大学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进行大胆改革,开设了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不但适应传统的平面媒体,也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要。再次,要推动专业内部的融合。新闻类课程大体上可分为理论类课程和实务类课程两大类,我们要善于用新闻理念指导我们的新闻实务,促进理论类课程与实务类课程的融合。在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中,要以新闻编辑课程为中心,推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类课程的融合,可以试行以新闻稿件的印刷或播出为中心,模拟总编室流水线的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和新闻素养。

不断更新拓展教学内容。我们要顺应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拓展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在这方面,一些知名院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了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同时,该校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完善课程结构,推进特色办学,在本科专业教学中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在学生打牢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发展规划选择专业课程包。这6个专业课程包分别是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包、传播学(1)视觉传播选修课程包、传播学(2)新媒体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系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每个课程包里至少有5门课程,通常每门课程的学分是2分。其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专业选修课共需选修16学分,同时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在本专业方向的课程包中选修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以上,其余学分可自由选修任何一个课程包中的课程,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方向之外的3个课程包,这样就促使学生所选课程的面更广。[4]除了开设一些结合新闻实践的新课程外,对一些传统的课程也要与时俱进,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有关理论知识和新闻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认真抓好专业实习实训。目前,新闻传播学子实习实训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校内媒体实训。学生可到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园网、校报编辑部实训,了解新闻采写编播等流程,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办报纸、自制网页等活动,让更多的同学有实训的机会。二是校外媒体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见习、毕业实习、顶岗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杂志社、音像制作公司等单位实习,在生动的专业实习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主动与有关公司、传媒机构开展合作,共建共办相关实验室和新闻传播学专业。要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实现开门办学,争取与有关传媒机构共办相关专业。要切实改变大四年级学生实习的“放羊”状态,做到实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有指导、有考核、有奖惩,特别要严格考核,坚持实习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毕业,从而不断提升实习质量,增强业务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较多,与纯文科专业相比,办学成本较高。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要加大投入,加强专业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建设好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播音实验室、电视演播厅、电视编辑实验室、录音室、报刊电子编辑及网络、媒体融合实验室、电话访问(CATI)实验室等,以满足教学需要。要加强管理,保证实验开出率,提升实验效果,要以争创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为抓手,促进实验室建设。要鼓励、资助学生团队建立“专业工作坊”,充分利用好有关实验室,积极参加各种省级和全国性的专业大赛,促进理论学习与实战训练相结合,以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好一所大学,教师是关键。面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师资队伍整体薄弱的现状,及时出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举措,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教师到国内名校甚至国外高校脱产进修,进修方式要多样化,可以是提高学历,也可以是访学、单科进修、做博士后等。要鼓励教师在岗培训,到传媒机构参与传媒实践,掌握新技能、新知识,不断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努力培养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此外,还可以直接采用刚性或者柔性方式,引进媒体资深传媒人员担任教师,从事课堂教学。要重视聘请资深专家、名记者、名编辑、知名媒体从业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开设讲座、开展学术研讨等,介绍业界前沿动态,分享其丰富的成功经验,补充和扩大课堂教学信息,促进学界与业界的良性互动。要扎实开展好相关教研活动,积极开展教案、课堂教学等竞赛活动,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申报、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等科研活动,使广大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要勇于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做到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指导,鼓励专业理论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积极参与理论研究。

总之,推进新闻教育改革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要求,是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呼唤,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传媒人才的新期待,身处媒介大变革时代的我们,要顺应时展潮流,遵循新闻教育规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力争在新闻教育改革上、在新闻人才培养上有新突破、新成效。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2009年规划课题《新闻专业大学生就业跟踪调查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黎妙娟,范以锦.新闻专业毕业生:除了媒体还可以去哪儿?[J],中国记者,2011(11).

[2]王天定.就业多元化背景下新闻专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初探[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4).

[3]孙志伟.浅谈大新闻教育理念下的多元融合新闻教学[J].教育探索,2011(8).

[4]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创新[J].中国记者,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