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基础知识论文

会计基础知识论文

时间:2022-09-04 15:01:49

会计基础知识论文

会计基础知识论文范文1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 基础会计 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

《基础会计》作为高职会计专业入门级的专业基础课,对于会计专业日后的其他会计专业课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全面良好的掌握该课程的知识,能够对整个会计专业课程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模式现状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采取课堂理论教学模式。目前,由于高职生相对来说学习能动性及学习能力比较弱,而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没有任何理论基础的全新知识,这些客观因素都影响着学生此门课程的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果。往往学生在刚接触此门课程时能够认真听讲,但是由于课程内容比较晦涩,课堂上不能很好理解,课后又不积极学习及请教教师,长此以往,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课进度,就放弃学习,导致最终此门课程学习无效果,甚至考试不通过。

一旦《基础会计》课程内容不能掌握,那么以后的专业学习,譬如《财务会计》、《审计学》、《银行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不好开展教学,也不好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所以《基础会计》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应该构建一个适合高职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构建提升高职学生《基础会计》课程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选择适合高职生学习的教材并且采用案例、多媒体教学模式

一本教材选择的优劣直接影响高职生的对于知识的接收能力及接受程度。现在,基础会计的教材多种多样,每本教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侧重面。对于高职生来说,由于他们升入高校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及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应该找到一本适合高职生学习的教材。目前可供选择的有些教材是精品课程教材或者优秀课程教材等,但是此类教材的侧重点在于本科教学使用,内容偏难,或者是适合非会计专业学生使用,这些都不适合作为高职生的教学使用。教师在教材选择高职生基础会计教材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素质,接受能力及教材知识的全面性,难易度等,选择适合高职高专学生适用的教学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讲清每一个概念和知识点,并且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多引用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加深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及认识。同时,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一线会计工作经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虚拟一些会计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论教学与案例相结合进行学习,分析,掌握基础会计知识。

为了增加学生对知识学习理解的直观性,有必要引入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能够将知识点以动态的图形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能够将会计知识的内涵的来龙去脉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并且,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可以讲一些会计实务中的会计资料文件以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个直观认识及理解。

(二)采用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由于《基础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及强的课程,课堂上的理论教学都是为了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能够胜任会计的基础工作。如果课堂上全部进行填鸭式理论教学的话,会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出现理解障碍却不能掌握课程知识的内涵。

为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效果,课堂上可以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引入实践教学。对于课程内容中的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的核算基础、账户和复式记账、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成本计算部分必须要进行理论教学,让学生对于会计知识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认识,奠定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而对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有必要在交论知识结构后,将学生引入实验教学课程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中,将实习教学所用的各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盘存单、会计报表发放到学生手中,首先使学生对于这些工作实务中必须要编制的各种会计资料有个直观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在进行理论讲述过程中,当讲到某个会计资料的知识点时,向学生展示此种会计资料文件,并且通过会计实务的例子教导学生通过进行填制这些反映会计信息的证明文件。使学生能够理论与实践结合,并且通过要求学生自身动手填制各种会计凭证,加强学生学习实践的能动性,掌握知识的牢靠性。

(三)严格学生课后习题及案例实践作业,重视考核学生学习成果及效果

对于学习能动性不高的高职高专学生,不能像本科生教学那样,可以完全放任学生课后积极学习复习的自主性。对于这些高职高专生,任课教师应该定期留置一定的课后习题,或者课堂案例等作为课后的作业,目的是加强学生基础会计知识的掌握度。但是对于这些课后作业,教师不能流于形式,只要学生做了,或者按时交上了就算过关了,而是要严格考核学生的作业效果。教师在做培养方案时,可以设置课外辅导教学学时,在实际教学中,要认真对待课外辅导工作,杜绝学生敷衍或者互相抄袭作业现象。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效果及学习效果给予一定的奖惩制度。对于独立完成,作业效果好的学生可以增记平时成绩,期末并入到考试成绩中;对于存在抄袭或者敷衍或者不交作业的学生给予教育,屡教不改的学生要减记平时成绩,期末也要并入考试成绩中,严重者可以取消学生的期末考试资格。通过严格要求学生作业及作业完成效果,能够对于学生掌握《基础会计》理论知识有一个很好的模拟应用,扎实课程知识,提升学生会计实务实践能力。

(四)教师及教学资源配置完善

《基础会计》教学对于教师及实践教学资源要求较高。此门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非常强的课程。授课教师应该具备高水准的理论基础,同时应该兼具丰富的实务实践教学能力及经验,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胜任这门课程的任教。并且由于现在会计学专业招生非常好,每一级学生人数比较多,在教学分班时要控制教学班级人数,不易采取大班授课,而是适宜小班讲授,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论及实践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各种手工会计实习资料要配备齐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习使用整个会计核算流程的所有实习资料。

总之,《基础会计》教学软硬件配置要齐全,采取适宜的教学模式,可以培育出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后续学习能力及创业就业能力的优秀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基础会计开放性教学法探讨》 程馨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月号下

会计基础知识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基础课程的掌握和理解是培养学生账务处理能力的重要前提。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作为中职会计的重要教学内容,已引起教师的重视。针对中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展开论述。

中职学校侧重于培养技能型的人才,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需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当前中职技术学校中会计专业的学生,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他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其动手能力,加强对自己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在提高技能方面,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基础课程方面的教学,使他们能够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中职会计学生学习现状

1.学生基础较薄弱

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的全日制学校学生相比,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一点欠缺。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基础较差,难以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厌学的情绪。由于学生主观上存在的问题,也给会计专业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缺乏实际的应用

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将会涉及到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很多概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通过枯燥的理论知识切入到实际教学之中,导致学生在学习时要么因没兴趣而心不在焉,要不因听不懂而放弃。因此,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

3.会计术语较多,学生难以深入理解

在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将会涉及到很多的会计专业术语。比如,在《基础会计》这一科目中所涉及到的会计主体、权责发生制、复式记账以及会计要素等专业术语,对于初次接触专业课的学生而言,感到十分抽象,因而难以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会出现畏惧、退缩的情绪,而且由于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也会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4.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较单一

长期以来,中职会计教育受传统教育方法以及教学条件方面的限制,课堂教学模式依然需要依靠教师被动灌输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缺乏实践性的模拟教学,对学生也难以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学生长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难以激发其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永远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中职学生对一般基础知识的学习决定了单纯采用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也不利于他们的理解和吸收,我国大部分的中职院校在会计教育中没有将案例教学方式提高到一个有效的阶段,有些学校只是流于形式,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

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很多院校广泛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中职院校在这一方面却没有广泛地应用,除对会计电算化培训采用较多的计算机教学外,其他课程教学依然停留在教材、粉笔与黑板这一层面上,落后的教学手段也是影响其基础课程的重要因素。

二、中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1.加强基础性知识的技能练习与培养

中职会计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一技能的培养并不是瞬间就能学成的,需要一定时间的过程练习和实践。但是在此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无论是珠算的看法、计数、指法和算法,还是传票算的翻页、找页等,都应该让学生重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在培养相关的技能时,也能够脚踏实地的去学习和练习,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能有效地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有效地运用。

2.明确界定重点与一般的教学方式

基础课程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基础知识都掌握不好,更不用谈今后的学习情况了。在基础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应该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与难点,明确必须掌握与一般掌握的相关知识,有些理论虽然重要,但是也并非是教学重点,对于这些理论知识可以暂不作过高的要求,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自然会得到补充。与会计核算直接相关的内容,比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账户和复式记账等基础知识应必须重点掌握好,而对于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则需要作出一般性的要求。通过分清楚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使同学们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更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

中职会计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应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能够顺利的适应相关的需求。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阶段,概念性的知识相对而言比较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觉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训课的讲授,既能够巩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能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对基础课程的教育中,应改变传统的偏重知识的传授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4.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教学所涉及的概念性、记忆性的知识较多,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也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注意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我认为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1)实施模拟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此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科内容与教学的进度,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模拟活动,既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通过案例教学,提高课堂的活跃性。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学习基础课程时,也应该通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定义,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容量,提高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教学阶段,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首先,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演示各种的业务流程,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相关会计知识的理解。其次,充分利用相关的财务软件进行教学,在讲授完相关的理论知识后,通过软件进行模拟实践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又有助于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进而为其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中职院校真正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飞.浅谈如何上好中职会计基础实训课程[J].科教导刊,2009,(14).

[2]董书俊.提高中职会计课堂教学质量探讨[J].考试周刊,2008,(17).

[3]李建红.优化《会计基础》教学,提高课程教学成效[J].考试周刊,2010,(17).

[4]何洪.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教学研究初探[J].中国经贸,2009,(20).

会计基础知识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改革

教材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是组织教学最主要的依据,教材决定了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高专使用的会计教材在内容与结构体系上大多套用本科或普通会计专业教材,缺少职业教育特色,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实践能力与管理能力的会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及社会对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相脱节。《基础会计》作为会计学的入门课程,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既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印象,又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否为其将来的系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一本优秀的《基础会计》教材在会计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为此,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教材的对比及国内教材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对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改革的一己之见。

中外《基础会计》教材对比及启示

教材培养目标的比较国外教材普遍认为,学习第一门会计课的大多数学生是会计、商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制作、阅读、分析、解释财务报表和内部管理报告。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为决策提供信息,《基础会计》课程的目标是介绍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基本原理,使学生成为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明智使用者,并广泛培养学生的各种会计能力。国内教材的出发点是帮助初学者掌握“三基”,即会计基本方法、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为初学者学习掌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教材结构的比较国外教材的结构安排主要围绕教学目的展开。在每章的开篇提出本章的学习目的,作为教师布置材料和学生预习的基础;在论述相关问题时,学习目的会重复出现,用于帮助教师讲述知识,帮助学生理顺学习知识的思路;每章的练习、问题与案例是学习目的的具体应用;要点小结、相关新名词和术语及复习思考题帮助学生复习每章的知识。其结构还有两大特色,一是每章开始为学生提供一个企业的实例并引用该公司经理、投资者或企业所有者关于该章主题的精辟论述。学生学习时可将实例贯穿于每一章的始终,将会计与企业的实际决策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书中的作业材料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复习思考题、练习题、能力培养练习及分析案例等。国内教材的结构安排常常忽视学习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开篇直接进入正题,不利于学生带着问题目的明确地进行预习,理解力较差的学生更是难以掌握课程的重点;教学平铺直叙,学生难以区分重点与非重点,学习目的无从体现;习题也多是对已有知识进行提问或是教材中例题的简单重复,难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及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借鉴国外教材的先进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教材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一是教材改革必须体现培养目标,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的编写应该体现两个基本目标,即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基础会计》教学目标。二是教材的结构安排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满足阶段性的教学目的。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计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割裂传统会计教学通常采用以文字表述业务知识,以“丁字账户”讲解会计处理的教学模式,偏重理论讲授,而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但教学过程简便易行,故至今仍是会计教学的主要方式。由于会计学科比其他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要求培养对象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运作技能,因此,在会计教学中引入了会计模拟实习环节,通过对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改变了现行会计实践教学的薄弱状况。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较低,通常是先进行理论教学,后进行实践教学,这就人为地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割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教学的效果。改变这一现状的最大“瓶颈”就是缺少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会计理论教材重理论轻实务传统理论教材在结构体系上按照先理论、后实务,理论为主、实务说明的传统模式设计,过分强调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忽视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逻辑与人类获得知识的认识规律。多年来,《基础会计》教材的惯用结构是开篇阐述会计的本质、对象、特点、前提、原则等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然后阐述会计实务,理论与实务的比例严重失衡。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基础较薄弱,缺少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知识,先讲理论,后讲实务,学生由于缺少实践认知,对理论不易理解掌握,又因为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而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结果是部分学生在进入实务学习之前就对会计学畏惧厌倦,引不起兴趣。

会计实训教材任务化现有的模拟实习教材大多为实习而实习,目的性不明确。首先,部分模拟实习教材自成体系,与理论教材衔接不够;其次,教材中运用的模拟资料与会计工作实践脱节,且大多采用经过加工处理的实习材料,与实际的证、账、表原型差异较大,既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再次,教材中缺少作业指导。由于学生实训多安排在理论学习结束以后,甚至是毕业前这样的“理论模糊期”,并且理论教材本身缺少实际操作要求及实际操作案例,导致学生实习无从下手,使学生的实习复归“教师讲、学生记”的课堂教学模式,失去了实习的意义。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改革的基本思路

体现市场经济与高职教育特点,界定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会计教学的首要问题,直接涉及课程设置的侧重点,决定着课程的深度与广度。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会计工作的专门人才,要使学生在校期间系统掌握会计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重点掌握财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较快适应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能够独立从事会计实际工作。

遵循“实用、够用”原则,确立《基础会计》的地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在教材内容安排上多有重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理清会计专业知识理论框架,确立《基础会计》的地位。《基础会计》应重点阐述现代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各专业课程学习的理论铺垫与方法准备。

贯彻理实一体化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1)要突破传统会计教学方式。传统会计教学以文字表述业务知识,以“丁字账户”讲解会计处理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理实一体化教材应建立一种“理实相融、理实相佐”的新型会计教学方式。(2)要突破理实分立。现行的理实结合方式主要是先理论、后实践的时间分立模式,这种模式有优势也有弊端,其重大缺陷在于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不相适应。理实一体化教材应体现实践――理论――应用的结构特点,将理实融为一体,按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再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3)要突破传统教材理论体系。现行会计教材体系重理论、轻实践,应用知识主要是会计分录与“丁字账户”讲解,实训教材主要是模拟公司业务处理,与理论相脱节。理实一体化教材应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多地运用实际案例、实物资料、实际业务信息,通过实践归纳理论,运用理论指导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材基本框架设想

《基础会计》教材整体结构体系框架《基础会计》教材在结构体系的设置上应力求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遵循“理实相融、理实相佐”的原则,避免过多抽象化概念的理论堆砌。笔者认为,其结构体系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会计基础理论,主要阐述会计发展与应用及会计基本核算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会计的社会环境、研究对象、功能与目标,熟悉会计核算主要方法的内容与初步运用。第二部分是会计载体与账务处理程序,以账务处理程序为主线,阐述会计实务处理的专门方法与程序,完成从分析经济业务开始的证账表的会计循环,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为后续会计课程的学习奠定认识和能力基础。第三部分是企业核算运用,通过实务案例系统演示手工操作下会计核算过程及证、账、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促进其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升华,加快由学习型角色向实践型角色转换的速度。第四部分是会计基础工作,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基础,阐述会计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以及会计行为的约束系统,引导学生对理论与实务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实现理实相融。

《基础会计》教材的内部结构框架《基础会计》教材的内部结构应配合会计教育的阶段性目标进行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职业能力。在明确学习目的的基础上,通过实务导入、理论归纳、要点小结和实务训练,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过程,具体可参照国外教材的结构特点进行布局设计。第一,在每章开始明确学习目的与重点,在论述到每节内容时,进一步强调该节的重点内容。第二,除了以文字形式明确目的外,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实际案例及实物资料引入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学习,刺激学习兴趣。第三,对概念性、观点性、结论性的知识以特殊字体加以强调,突出学习重点。第四,在结尾对重点内容加以归纳总结,与开头相呼应。第五,复习思考、练习题中避免内容的简单重复,除了覆盖应掌握的知识点以外,可以提出一些有争议性的案例展开讨论,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材结构若能按上述体系设置,不仅可使学生在形象、具体、可感条件下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处理能力与实际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会计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会计基础知识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5)06-0068-02

《基础会计》是中职会计学习中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是学生后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必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对本部分知识掌握的牢固性将直接对后续课程的兴趣培养以及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然而,对于《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十分强调实践性、理论性和操作性的结合,这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崭新的知识领域。《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是如何让初中毕业生认识会计,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进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从而实现中职会计专业的教育培养目标。笔者以从事会计专业教学多年的实践经验出发,对《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当前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及弊端

《基础会计》课程的重点在于讲解会计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会计科目、账户、会计分录、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概念;要求学生运用会计等式演变的方法和复式借贷记账的原理,分析工业生产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通过会计模拟实验,教会学生会计记账、对账、结账和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处理方法,从而学会如何编制会计报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老师侧重于理论知识介绍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过于强调自己的讲授而没有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导致对重点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实践能力不强,使学习过程仅仅是一种对知识的“填鸭”,而缺乏自我学习的意识,缺乏对会计知识的思考性和解决问题的独立性。

(二)教材重基础理论知识轻实际操作

现在中职学校普遍使用的《基础会计》教材是指定的通用教材,该教材的优点是理论知识逻辑性强,知识点全面且综合,但与实践操作环节联系不够多,用于实践性练习的资料不够多,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感到教材不够用。毕竟从招收学生的实际状况来看,这种理论性的知识让他们觉得难以理解和掌握。由于学生缺乏对所从事职业的了解,缺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了解,这就导致他们在学习理论时缺乏信心,遇到一点困难就感到难以逾越。这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会计的热情,也使得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大打折扣。有的中职学校虽然开展了课程改革,也配备了先进的教材,但仍没有将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高效的结合起来,没有把教材的实际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观念依然没能被合理的利用起来。

(三)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不能贯穿

虽然现在大部分的中职学校也开设了《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但是实践教学一般是在理论课程的内容结束之后才进行。这使得学生很难对学习的基础会计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也难以把基础会计理论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实践中去,造成理论教学与独立实践不能贯穿,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调查发现,对会计实践教学中的“会计凭证登记”这部分内容,学生就很难根据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独立完成。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对于《基础会计》的教学模式依然没能摆脱“应试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课程教学普遍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老师考,学生背”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强调以老师为中心,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通过对教材的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基础会计的知识,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手段,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导致课堂上气氛单调,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吸收课堂内容,教学效果差。这种方式造成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无法体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所培养的人才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五)课程考核评价不科学

目前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的评价体系还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考核标准,也就是平时成绩占考核标准的一部分,期末成绩占考核标准的主要部分。期末成绩考核往往是通过标准化试卷来检测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掌握,但是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因此期末考试并不能完全测试出学生的会计知识水平。这样的课程考核背景下,不利于《基础会计》课程要求学生同时掌握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对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一)改变课堂教学讲授的模式

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其内容都是按照会计核算的方法,从会计要素出发,依次经过会计科目、会计恒等式、借贷记账法、账簿,最后到达会计报表。按照这一流程进行课堂讲授,抽象难懂,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复杂概念,这样的教学毫不生动,没有任何趣味性可言。要提高教学的趣味,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应当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此,可以将小组学习法引入《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在小组的分组中,可以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特长等多方面合理安排小组结构,组长由具备一定会计专业知识的同学担任,并且为小组如何分工提出建议。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只需将学习任务以引导的方式给予学生,在课堂上仅仅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判者而非领导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比如,在教学生如何填制会计凭证时,可以采用把学生分组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把“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发给每一个学生,各个小组设立专门负责指导的组长,最后教师对每组的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协调沟通及实践操作等综合能力也有很大作用。

(二)教材的修改与教辅材料的开发

鉴于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基础会计》教材侧重理论基础的讲解而忽视实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同本专业老师的协作,对教材做适当地调整和修改,并收集和开发教辅资料,引入模拟会计核算方法所使用的账表和凭证资料等。从而丰富教材的内涵,搭建从理论贯通实践的桥梁,为实现下一步的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做好准备。此外,还可以编写教学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会计案例的解析,让学生把学到的课本知识运用到会计实践活动中,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和分析,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研究,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提出对案例的思考,这样就集合起大家的智慧,实现互相碰撞、互助互补,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分析和理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理论讲解时,可以同步开展实践教学,教师教导学生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写和会计账簿的登记,通过感性的认识和真实的操作对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能够熟练应用打下基础。同时,会计从业资格证作为会计专业学生走上会计岗位的重要工作条件,在教学中也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在会计教学中注意对从业资格证要求的渗透。另外还应该加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企业社会实践,使学生对会计工作产生直观的认识,通过企业实践也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会计工作中的重点,从而促进对这部分会计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同时也为学生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多媒体教学课件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引领学生对实践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如“会计账簿”这一内容,是教授学生账簿结构和登记账簿方法的知识。过去的教学方法只是用语言表达,但是现在的一些多媒体教学工具,比如PPT等,可以向学生演示不同结构的各种账簿,通过交互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账簿的具体式样,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教师单纯的课堂讲述几遍效果都要好。又如会计报表的编制一直以来都是基础会计中的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辅助教学,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样的大幅图表,平时在黑板上很难演示,使用多媒体就可以很方便地课堂上现场制作演示。报表做好以后,教师可以通过在课件上演示出报表模版让学生来填列数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方式能加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使抽象的内容变的具体生动。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用ipad等工具预装教学app,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学活用,亲自动手操作。

(五)运用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由于《基础会计》课程不但具有理论性,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进行《基础会计》课程考核时,不但要考核学生的理论基础,还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测评。应将期末考试成绩与实操成绩、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实现双证毕业,这样不但可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会计》课程的基本知识,还督促学生加强对会计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会计知识水平。综上所述,要想在中职学校的《基础会计》课程上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改善,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多花精力、多想办法培养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引进多媒体教学,并多开设一些实践操作的课程,从而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瑞玲.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2]白美婷.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

[3]唐静华.高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会计基础知识论文范文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基础会计;应用;济宁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80-02

一、《基础会计》课程定位以及教改方向研究

《基础会计》课程是财会和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具备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其所涵盖的知识量较大,内容也较为抽象,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难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如何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为其进一步学习各种经济、金融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该课程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层次。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这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两个目标。

二、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按照职业工作过程,把授课内容设计为若干教学项目,以任务为驱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职业知识和能力目标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知识需求,学习掌握课程要求的理论知识。这与《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两个目标相吻合,且能把两大目标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从理论上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是可行的。

在应用方面,关于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国内外很多学者及相关部门、院校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最初16世纪末意大利罗马的艺术建筑学校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建筑设计比赛,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英国和荷兰的“劳动学校”进行了将项目教学从职业技术教育引入基础教育,经过几个世纪的历史,国外已经形成了公认的项目教学设计和课程理论。国内傅小芳、徐国庆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对项目教学的基本观点。在国外项目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推动下,在国内职教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与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相契合的教学方法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己经开始了由点到面的发展。本课题试图借鉴职校教师的项目教学经验,并结合项目教学的实际问题,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对我院的《基础会计》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提高《基础会计》教学质量。

三、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流程。项目教学法大致经过三个过程: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项目设计是教师选择和确立项目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顺向的,即教师先按照教学大纲把整个教材分为不同的项目,然后在不同的项目下确立子项目的内容,最后每个子项目下分不同的任务。项目实施阶段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或指导,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掌握理论知识,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个过程是逆向的,即任务驱动项目。

2.基础会计教学项目设计。《基础会计》的教材种类虽繁多,但所涵盖的内容都差不多。考虑到把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基础会计》时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本文把《基础会计》所涉及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包括在内,并从职业角度,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和难易程度,以72学时为例,将基础会计分为7个大项目,这七个项目下设子项目,每个子项目下设不同的任务。项目最终是由任务驱动的,因此项目设计的关键在于制定各个子项目的任务书。每一个任务相当于一个小知识点,这些小知识点串起来就是每一个子项目,每一节串起来就构成了每一个大项目。这样就把整个的设计重点转移到如何构建任务书上了,而设计任务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项目实施。2014年3~7月,在济宁学院经济管理系与文化传播系学生中选出200名左右的学生,组成两个平行班。其中经济管理系学生共有100人,文化传播系学生共有89人,经管班为实验班,文传班为对照班。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项目教学法,均由本人担任任课教师。每班每周4个学时,共72学时。实验班分为10组,每组10名学生,然后以组为单位,每一组构建一个公司,模拟公司的业务,并允许组间可以发生采购等业务往来。这样有关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任务都在组内模拟的公司进行,且用真实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再是空洞的,而是生动的、活泼的了。有了这个主线,剩下的任务都与主线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和项目的同时收获了知识和技能。

4.项目评价与考核。知行合一,项目是行,知是考核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项目的行,是否能达到知的目的,是检验项目的唯一标准。

2014年7月期末考核时,采用让学生用会计语言分析相同的经济业务的方式,对这两个班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班不论是分析思路还是表达形式都优于对照班。另外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采取内部考核的方式对项目进行评价,内部考核又可分为组内成员互评、组长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这几方面。在进行内部评价时发现,项目教学法带给学生更多的沟通合作机会,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四、结语

项目教学法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的引导对学生的思路有很大影响,所以教师的高度决定了项目教学法的深度。如果把项目看成是一串珍珠项链的话,那么任务就是一粒粒珍珠,教师就是串珍珠的工匠。珍珠项链的好坏在于珍珠以及工匠技术的优劣,而项目成败在于任务设计的是否巧妙得当以及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

参考文献:

[1]叶祥北.项目驱动法在《基础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教育,2013,(20).

[2]崔倩.高职会计专业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

[3]任魏娟.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德]鲁道夫・普法伊菲尔,傅小芳.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5]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会计基础知识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分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以下教学改革尝试: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内容,建立比较合理的教学体系。改革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我国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已经近三十年了,它为推广信息化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计算机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地飞速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严重滞后,本文探讨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改革尝试。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应用、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点多、内容繁杂,有些知识过于陈旧。计算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计算机发展历史、计算机分类和应用介绍等低级陈旧的知识还充斥在教材中。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为一年级文理科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文科学生不需要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和工作原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不是所有理科学生都需要这部分知识,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时需要,并且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讲授的内容仅仅是一点皮毛,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新生接受这些知识很困难。个人电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电子工具,生活中的电子设备比比皆是,人们只要会用即可,很少去了解它的组成原理和工作原理,所以计算机组成原理和工作原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应从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删除。Internet改变了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应用Internet技术是大学生必备的技能。“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体系结构和局域网的组成、分类以及组网技术,对于学生来说既难于理解又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实用的Internet应用技术反而比较少。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对于教材中偏重于原理性知识地介绍,理解和接受都有一定的困难,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材内容完全根据知识体系结构来组织,没有考虑教学体系结构,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很多,内容大同小异。开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陈旧、枯燥,其中原理性的知识难于理解。随后的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对于没有计算机专业基础的学生来说太抽象,例如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的概念,由于学生没有具体地编写程序的体验,只能机械地背诵和接受这些枯燥的术语。操作系统实验受制于知识内容的限制,只能一招一式地练习,例如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非常重要,学生只能反复地练习建立、删除和重命名文件夹,机械地重复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紧接着的办公软件内容,基础好的学生认为中学学过就不认真,基础差的学生几乎不会使用,给组织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多媒体软件和网站建设内容,每一个部分都需要开设一门课程学生才能掌握,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之前的教学内容已经占据了大量的课时,只能浅尝辄止,有限的课时所讲授的知识很难使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综上所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体系结构组织上的不妥,是造成学生学习该课程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根据知识相关性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模块:(1)计算机软硬件基础、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程序设计基础;(2)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Internet应用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站建设,信息安全和计算机病毒;(3)多媒体技术。

第一个教学模块的体系安排为办公软件、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和操作系统,指导思想是以办公软件为点,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和操作系统基本概念为面,以点带面,依托办公软件的教学融合相关的基本概念,突出知识的直观性,降低抽象程度,便于学生接受。教学过程中依托办公软件操作步骤的讲解,引出菜单以及单击菜单的实质讲授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提出问题“计算机如何存储输入的文字”,通过引导学生解剖Word软件的操作过程,讲授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可以自动地为人类处理许多问题,这是任何其它电子设备所不具备的、计算机独有的特征,也是一个现代人所具有的基本常识,分析这种现象引入操作系统的概念,讲授有关知识;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得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织结构以及相关知识。虽然学生在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学过Word软件,但是对于程序设计和操作系统等基础知识基本上不了解,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措施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操作,而且理解操作步骤的实际意义,达到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枯燥和抽象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与操作步骤联系起来后具体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由于办公软件的操作重复性大,便于训练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办公软件教学结束后全部学生都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实验内容就不成为教学难点了。

第二个模块的教学从即时通讯软件(例如QQ聊天软件)和收发邮件的学习开始,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大,结合具体操作讲授计算机网络的有关理论基础。带领学生登录我院图书馆网站,结合查找文献资料的教学讲授数据库技术的基础知识,紧接着进行建立网站的实验教学,时间安排上将理论知识的讲授与操作实验进行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结合浏览网页对学生进行信息安全的教育,讲授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通过以上教学的实施,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也具备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第三个模块的教学基本上没有难点了,主要进行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的探索。

3 结语

教学内容的取舍和体系安排是否得当,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应用型本科院校招收的新生,接受抽象理论知识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根据这个特点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小莉.构建面向应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68-70.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28.

会计基础知识论文范文7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模式;阶梯式;教学改革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对的是占全体大学生90%以上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它的目标是在各个专业领域中普及计算机知识、推广计算机应用,使所有大学生成为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1]。它是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其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是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搭建和能力培养的基础,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仍遵循“以应用为中心”的原则。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是21世纪大学生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2],因此,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改革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计算机文化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各高校在师资培训、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蓬勃发展,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改革也在同时展开。但是,各高校具体情况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因此,本文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统计,并给出

部分重要的统计结果,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收回调查问卷42份)。首先,我们以统计结果为根据,分析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阶梯式教学方法,以求推进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改革,使其走上快速健康发展之路。

1.1学生学习的起点不一致

问卷调查(1):中学学习阶段,学校是否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

A. 是B. 否

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学生的学习起点很不一致。67%的大一新生已经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有33%的学生在刚入校时对计算机基础一点都不了解。

我校是一个面向全国招生的院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城乡、地区差别较大。由于各地区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兼顾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传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造成两极分化。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学生“吃不饱”,埋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其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另一方面,层次较低的学生“吃不了”,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妄自菲薄、自我放弃,这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个极大的障碍[3]。

1.2课程概念多,实验课时安排少

问卷调查(2):本课程的主要缺陷有哪些?(可多选)

A. A.概念多B.太科普 C.授课时数少 D.实验难E.实验时数少F.满堂灌 G.内容太多

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图2课程缺陷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主要特点之一是概念多,并且比较抽象。现在,很多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在教学内容上还是采用先讲解大量的知识理论再进行应用练习,这导致授课时间多、上机操作的时间少,具体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对减少,就更谈不上与本专业知识的结合。但是,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经验告诉我们:“说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干一遍”[4]。

1.3教师坚持“多讲少练” 原则

问卷调查(3):对本课程的希望是什么?(可多选)

A.增加授课时数B.增加实验时数

C.加强辅导D.增加习题

由图3可知,大部分学生觉得实验课时太少,并希望教师尽可能增加辅导时间。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以课堂讲解为主,课后练习为辅”的影响,往往过分坚持“多讲少练”的原则,这样难以树立起学生自主应用计算机的意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虽然理论知识多,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和提高应用能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图3学生对课程的期望

1.4教学效果不明显

问卷调查(4):学习本课程的收获有哪些?

A.基本没学到什么B.只学会了一些实际操作方法 C.只学会了一些有关理论知识D.既掌握了许多计算机理论知识,又学会了许多实际操作方法。

统计结果如图4所示。

图4学习收获

此外,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技术变化迅速,升级换代很快,运用也较为广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知识更新速度慢。许多教师知识较为陈旧,对新知识、新技术了解甚少。教师知识的更新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

2改革方案

通过对学生、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教师综合素质进行分析,本文提出阶梯式教学方法,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改革。首先,根据学生学习起点不一致的特点对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即普及和提高;其次,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操作性强,与非计算机专业的相关程度不一,所以需要按文、理、工科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层,同一层次中又按不同专业进行分层教学;再次,由于课程本身概念多、操作性很强,所以在课程教学活动中采用循序渐进原则,分3个层次进行:技能感性认识、技能任务实践和技能主题应用,以上机实践为主,讲解为辅;最后,因为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所以可以根据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学历背景,构建阶梯式师资队伍,即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有朝气勇于改革创新的年青教师搭配。

2.1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学习起点的不同,我们分别把起点低的学生和高的学生安排在普及班和提高班。普及班的授课内容从最普及的知识开始,如从认识计算机、熟悉操作系统和练习打字开始,提高班的内容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每一组的课程教学活动均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分3个层次进行,即技能感性认识、技能任务实践和技能主题应用。

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操作性强,与非计算机专业的相关程度不一,所以需要按文、理、工科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层,同一层次中又按不同专业进行分层教学。

2.2设置阶梯式教学任务和目标

近些年来,计算机基础教学呈现多元化、专业化、低龄化的发展趋势。从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目标来看,其不仅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一种相关的专业教育[5-6]。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与非计算机专业的相关程度不同,所以在课程结构上既要有计算机文化基础类的课程又要有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阶梯式教学任务和目标,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将授课对象分层施教,在课程设置上多样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

2.3优化教学课时安排,以实际操作和应用讲解理论知识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涉及到非计算机各专业,专业方向多、授课对象广,需要不断的探索,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也需要不断创新,应多以实际应用来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应用中消化理论知识,在应用中锻炼实际应用能力[7]。因此,教学活动采用循序渐进原则,分3个层次进行:首先,通过理论讲解达到技能感性认识;然后,通过上机实践完成技能任务实践和技能主题应用。以上机实践为主、理论讲解为辅,在操作中学习消化理论知识。教学的授课时数与实验时数的比例应从现在的2:1减小为1:2,优化教学课时安排,尽量多上机操作实践,理论实际相结合,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2.4构建新老教师搭配的师资队伍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教师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信息素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学历背景,构建新老教师搭配的资队伍,即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有朝气,勇于改革创新的年青教师的组合,每组教学中安排新老教师搭配的阶梯式师资队伍完成教学任务。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对于学校的相关专业需求比较了解,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而年青教师计算机相关知识新、更新快,比较有朝气,勇于改革创新。以组为单位,教师们可以在教学中相互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们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知识结构。

3改革的效果

按照本文提出的阶梯式教学方法,我们对实验班进行一个学期的实践,学期末用理论考核和上机操作(综合测评中各占一半的比例)两种方式测评。综合测评统计结果如图5所示:有50%以上的学生理论成绩和上机成绩都达到优秀,只有极少数学生的理论成绩和上机操作不及格,大部分学生的上机操作成绩为良好和中等。

图5综合测评结果统计图

从测评结果可以看出,阶梯式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部分同学既掌握了计算机理论知识,又学会实际操作方法。但是,学生的上机实践操作能力仍然需要加强和提高。然而,课程本身概念多、课内实验学时少,这是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测评后,我们对部分学生(36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是“在本课程的基础上,你还想继续学习计算机哪些方面的技术?”选项如下(可多选):A不想学了,会用计算机进行基本操作就可以了。B学习与专业紧密联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C按个人兴趣,学习与专业无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统计结果如图6所示。

图6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后续内容需求

由图6可知,大部分学生都想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所以,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结构上既要有计算机文化基础类的课程又要有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将授课对象分层施教,在课程设置上多样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这是以后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4结语

新形势下我国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要不断创新,适应形势的变化。本文分析了目前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学生、课程本身及教师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阶梯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并且给出了部分改革效果。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既是文化基础教育、人才素质教育,又是技术基础教育,是各学科发展的必然和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要与时俱进,灵活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前提。

参考文献:

[1] 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3.

[2] 阳玺. “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科技信息,2008(29):507.

[3] 叶伟雄.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8(12):117-118.

[4] 景海峰.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和建议[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7/8):84-85.

[5] 张森. 论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今后发展[J]. 计算机教育,2005(10):9-11.

[6] 马振飞. 阶梯式计算机基础教育[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6):309-311.

[7] 谢柏青,张铭.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5(10):8-20.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Graded Teaching Method of the Computer Culture Basis Courses

LIU Xiao-ling1, LIU Ling-li1, OUYANG Xia2

(1. Department of Computer, Xiangnan College, Chenzhou 423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angnan College, Chenzhou 423000, China)

会计基础知识论文范文8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和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当今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也成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学校的跨跃式发展,为了让大学生毕业后能更快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我们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时光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否能培养出熟悉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大学生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标尺,鉴于此,我们应该对现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以期培养出能更快适应现代社会的拥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大学生。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且学习条件及家庭环境差异,导致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电脑已经成为必备品,这样学生每天都能使用电脑,对电脑的基本应用比较熟练教育论文,能较好地掌握其基本操作。而由于其他种种原因不能经常甚至根本不能使用电脑的学生,由于很少接触电脑,那计算机基础必然较差。这样的现象导致教学内容难以控制。

2、统一的教学内容要求限制了学生的创新空间,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特别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现代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作为工具已经深入人心且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现在的用人单位也越来青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成为现代高校的迫切责任,作为高校,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相关领域,这就让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上各高校议事日程。

2、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向的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相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从自身的专业背景到专业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专业特点对其课程框架安排做出相应调整,与时俱进。

3、传统的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这样教授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提不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必要对现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增加实验课时,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课程体系设置

1、课程设置基本原则

(1)明确的教学目标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能较熟练掌握计算机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能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操作使用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教育论文,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数,加大实验教学时数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完成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给予了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在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方面,以专业应用为主线安排教学,如像我们财经类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占据大半壁江山,于是我们选取在经济管理方面卓越非凡的Excel高级应用作为经管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众所周知,Excel在国际上已被公认为最有效的解决数据方面的定量分析工具。在经管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除了利用Excel让学生学会一般数据处理方法外,还可以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数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得所需数据信息,利用Excel的图表功能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和分析数据,同时利用Excel的VBA编程让学生设计基于Excel的帐务管理系统。当然我们学校也还有其他像文科类、理工类专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其他课程如(VFP、VC)教学,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2、课程体系的设置

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实验教学观念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形成了分类分层次培养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我们将学科专业分为3大类:经管类、文科类、理工类。

第一学期,所有专业学生均要学习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让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加深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而计算机基础知识稍显薄弱的学生从刚进校起就打好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将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学期,就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专业设置课程。如经管类学生学习Excel高级应用及编程;文科类学生学习数据库及应用(VFP);理工类学生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C)。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在注重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育论文,增加实验内容及难度,让学生在毕业后拥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功底,并能将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运用到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中。课程体系设置如表1所示。

 

学期

开设课程

课时

教学目标

理论

实验

1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28

26

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使用技能

2

Excel高级应用及编程

36

36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利用计算机数据处理、图表处理能力及简单程序设计

数据库及应用(VFP)

36

36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C)

会计基础知识论文范文9

一、理论基础模块教学策略 

理论基础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审计理论知识,该模块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做好该模块的教学,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 

看似晦涩、抽象而繁多的审计学理论知识,是导致学生对审计学丧失兴趣和信心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理论基础模块的教学中,应将激发学生对审计学的学习兴趣作为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可采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将晦涩难懂的审计学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以增进其对审计学的认识,提升其对该门学科的兴趣。例如:在新知识点教学中,我们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知识贯穿到案例的讲解中,利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将理论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其中的规律和方法。 

(二)构建理论框架 

审计学的理论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理论链条,构建理论框架,对于增进其对理论逻辑的把握和促进其更好地掌握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学过程中可构建“审计证据—审计程序”;“审计风险—风险评估—进一步审计程序”等理论链条,并在学完整本教材后将理论链条梳理成理论框架。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而对审计学理论形成更为系统、全面的认知。 

二、实务操作模块教学策略 

审计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许多理论知识的理解需要在实践中完成,因此实务操作是审计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模块,在该模块的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深刻理解审计学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其各项专业操作技能。 

(一)验证性操作 

验证性操作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来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验证,进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初步业务活动”知识时,可结合案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一些“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并引导学生按照自身对知识点的理解试着填写审计工作底稿,再将真正的审计工作底稿展示给学生,使其进行对照,以验证所学知识。 

(二)综合性操作 

综合性操作教学旨在考验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并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其学以致用。具体来说,可以被审计单位的基本财务活动和背景资料为基础,模拟真实审计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操作任务。例如:在学习完“审计风险”、“风险评估”等知识点后,我们可搜集一些关于审计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相关案例,并准备相应的财务资料,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实践,使其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开展审计风险识别与评估活动,如此一来,在相对真实的审计情境下,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均得到综合性的锻炼。 

三、综合能力模块教学策略 

综合能力模块可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共同提升学生审计学综合素质。 

(一)校内实训 

在财会专业学生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以后,给学生提供特定企业的情景资料和相关文件,使学生尝试为企业做一套账表,并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做好的账表资料进行交叉审计。 

(二) 校外实习 

完成专业课学习后,学校应安排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使其真正参与到真实的审计活动中,并在真实的审计环境下对所学知识加以理解、巩固、运用。审计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知识内容涉及面十分宽泛,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掌握审计学的精髓,为将来的工作打牢基础,因此学校应务必安排充分的实习时间。 

会计基础知识论文范文10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unting has become the world's universal language of business. In the current curriculum system of university, basic accounting is not only the special basic course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such as accounting,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so on, but also is the compulsory cours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specialty, such as business management,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e,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so on, and many schools also take it as the curriculum secretary to extend and expand the students' ability. However, in basic accounting teaching of non-accounting profess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which had a lot of adverse effects to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 views.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改革

Key words: non-accounting profession; basic accounting;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035-02

0引言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纪琬生前曾指出:“在现代社会,不懂得会计知识不理解和不善于利用会计信息的人,是很难从事经济工作的”。当前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基础会计不但是会计学、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等会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金融、物流管理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许多学校还将其作为文秘、经贸外语等专业的一门能力延伸和拓展的课程。但是在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本文仅就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意见进行分析探讨。

1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标不合理对会计专业而言,“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会计的涵义、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设置账户、借贷复式记账等基本方法,形成运用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对日常简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那么,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什么呢?当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缺乏一个明确合理的目标,教师在授课时常常照搬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而对于非会计专业对会计知识的需要、对于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对会计知识的需要考虑得不够或根本不予考虑。“学生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精神上的贵族而是为了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完基础会计后,所学知识如果对其专业发展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不了帮助,那是教学上的失败;而如果完全照搬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模式,则又会事倍而功半,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1.2 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表1为当前绝大多数基础会计教材的目录,不论会计专业还是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基本都采用这种教学内容体系,以理论知识为核心,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会计核算方法设置教学内容,包括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复式记账的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的组织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等。

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首先学生有对本专业的认知,知道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其次基础会计的课时充足,授课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许多的模拟实验;加之后续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的衔接;这种教学内容体系并不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但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会计不是他们的专业核心课程,许多学生抱着“能学明白就学,学不明白就混的”态度;因为不是专业核心课程,也就不会占用太多课时,而且只设置这一门会计课程,没有后续课程的巩固和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前述的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体系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对初学者来说,概念难懂、理论抽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彼此孤立,没有展现出实际的会计工作流程;即使教师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将这些内容都讲授完,但由于没有实验和后续的课程来进行消化和巩固,这些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的知识点都是彼此孤立的、支离破碎的,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会计核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法理解会计的真正作用。

除上述问题以外,当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还普遍存在教学效果评价手段单一,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学重点有失偏颇等问题。

2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改革建议

2.1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标是让学生“懂会计”,而不是“做会计”;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工作流程,能够读懂会计信息进而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运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和决策。以有助于其更好地工作和生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要为本专业服务,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该专业对会计知识的需要,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如对物流专业的学生授课时可增加物流企业会计的内容,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授课时可增加外贸企业会计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能有助于其专业的发展。

2.2 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会计工作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可以划分为建账、日常处理和期末处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工作内容。如表2所示。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在课程设计可以打破传统上以理论知识为核心、按会计核算方法构造的教学内容体系,转向以实际会计工作项目和任务为主线,根据实际会计工作流程,按实际工作步骤来组织教学内容。建账是根据企业具体行业要求和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设置账簿,并将相关账户的期初余额登记入账,从而为具体会计核算工作做好准备。在建帐这一章,可以引入模拟实验的会计主体具体的建账项目和任务,在完成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账簿的基础知识,掌握建账的方法。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发票、支票、领料单、提货单等形形的原始凭证打交道,在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中,应增加原始凭证的课时,让学生熟知日常经济业务中常用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在凭证填制这一章,可首先简单介绍工业企业五个方面主要的经济活动,即资金筹集、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利润的形成和分配业务。然后引入模拟实验的会计主体五个方面具体的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首先接触的是五个方面经济活动相关的原始凭证,可以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然后为其适当讲解借贷记账法在每个方面经济活动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具体经济业务中的原始凭证来填制记账凭证,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既掌握了会计凭证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会计凭证特别是原始凭证的处理技能。在随后的账簿登记这一章,学生可直接根据上章形成的记帐凭证及相关的原始凭证进行总帐、日记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账簿的阅读和登记。期末业务处理之后,在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这一章可引导学生在上述几章实验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并进而分析会计报表,使学生能够读懂会计报表,分析会计报表,并利用其进行预测和决策。如此根据会计的工作过程设置课程内容,将割裂的会计核算方法融入实际会计工作流程中,既突出了理论知识的应用性,又为学生展示了更为清晰的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了整体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刻地地意识到会计的重要作用。

2.3 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发展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经过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习惯于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这种知识灌输式的授课方式,缺乏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缺乏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且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还存在学生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课时较少和缺少后续课程加深巩固的客观事实。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是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纯理论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在课时分配上实训练习偏少。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知识应用的能力。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模式可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会计工作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项目化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是指创造一个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任务,项目的设计应依据实际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能将某一课程或课程内某一教学单元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课程内容,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和计划工作、自主学习;项目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习结束时师生可以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对“基础会计”而言,一个模拟会计主体的期初建账、日常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并在对原始凭证审核的基础上填制记帐凭证,依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及至对账结账,在此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并对报表进行分析;这些连续性的会计工作任务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一个贯穿大部分教学过程的综和性项目。这个大的项目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单元的不同分解为建账、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等子项目。

上述项目是根据企业真实的业务进行提炼的典型工作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供模拟企业真实业务的原始凭证;老师作基本的讲解,指出完成项目的基本过程和思路,学生独立或由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最后师生共同对工作成果(填制完成的各种会计资料和对报表分析的结果)进行考核评价。

课程考核也改革传统“一考定成绩”的考试方法,考试内容应考虑非会计专业对会计知识的需要,操作中应更注重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实训项目成果;总成绩应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平时成绩(建议占总成绩的20%),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情况;②阶段性考核成绩(建议占总成绩的40%),主要是各实训项目的成果评价;③期末考试成绩(建议占总成绩的40%),包括理论知识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测试考核。

参考文献:

[1]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6.

会计基础知识论文范文11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积极主动的意义创新构建的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教师的引导性。文章在分析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当前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以及学习的方法以及要求。

在当今社会,人类的很多活动如办公、教育、科研、学习等,均离不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同时也对计算机教育的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难点以及困境,文章提出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以及学习方法。

一、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困境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新、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差异、学生学习的惰性以及习惯的传统教学模式构成了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主要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前瞻性与基础性之间的矛盾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技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实践性强、内容更新速度快、极富创造性且具有明显时展性等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必要的前瞻性,然而由于课时的限制以及该课程本身的属性——“基础”,导致了本课程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基本的基础内容的讲授,这就构成了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育的难点以及矛盾。从学生的角度来讲,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偏重前瞻性的内容,则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接受;偏重基础性的内容,则基础较好的学生往往会产生惰性以及烦躁厌学的态度;如若课时平均分配则会由于课时的限制导致“两不讨好”的尴尬局面。

(二)教学模式传统性与多元性之间的矛盾

虽然目前大多高校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中,提出了“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分层次”教学等方法,但是从目前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依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以其他的教学手段为辅且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矛盾。第一,“多元”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一种应付教学改革的口号与手段。第二,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多元”的教学模式不能做到因人施教、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热情。

基于目前出现的问题,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探讨其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以及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构成要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教学以及学习环境、设定的具体的场景以及教学、学习内容。协作: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会话: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过程。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由书本内容、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学生为主体、中心,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以及策划者,起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在大脑中重新构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动的、积极的。

三、建构理论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实现

虽然学生在学习时中是主动的、积极的,但是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却是盲目的、没有头绪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该设置相应的学习情景,起到策划者以及引导者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依据教学大纲以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师首先应该梳理出分层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二,将每个不同层次的知识依据之间的相关性,结合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水平、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的情景模式以及子课题。第三,为各个情景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第四,协助并引导学生完成每一个课题作业。第五,接收并检查学生的课题作业。第六,依据前一个课题作业设定并修改下一个课题情景。

对于学生而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相关资料的查找以及收集。第二,课题作业的完成以及完善。第三,课程作业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内化以及引申。第四,对课程情景的把握以及对老师以及上课方式的意见反馈。

以上几点分别是从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角度讨论的建构主义教学以及学习方法,在实际创作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水平设置不同类型的、知识点有所侧重的情景模式,并按照学生所已经掌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课题组以供学生选择学习。不同层次的课题对应不同水平的学生,以期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

四、小结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的前瞻性以及基础性、教学模式的多元性以及传统型造成了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困境,文章以构建主义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其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以及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志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探讨.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393-395.

会计基础知识论文范文12

【关键词】 会计改革; 会计观念; 会计工作; 会计教育; 会计科研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2-0009-10

在会计改革中,人们一般不关注更不重视观念与改革的关系,实际上,观念与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对其研究是需要的。

一、会计观念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先导

(一)观念与会计观念

观念一词使用比较广泛,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经常提到要树立什么新观念。观念,是“(1)思想意识;……(2)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①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能动反映形式。……任何观念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②观念,是“人对外部世界反映的形式和结果”。③与观念相关的概念是理念。理念,是“(1)信念;……(2)思想;观念……”④可见,观念亦称思想,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形式。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观念的本质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观念是相对于感性认识的理性认识,是客观实在在意识中的反映,而这种反映在哲学上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人们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最初得到的是感性认识,当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便会产生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即观念(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观念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根源和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的观念决定于一定的社会存在,即任何观念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并随之改变而改变。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条件下,形成相应的观念。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念,而不同的观念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观念作为思想,有其特点:(1)时代性,人首先应是“社会的人”,其观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科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观念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对当时的客观存在的反映。(2)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而形成的观念,具有一定稳定性,人的观念不会轻易被改变。(3)相对性,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会对原有的观念进行修正、补充、更新和发展,使之不断完善。

会计人员观念是会计人员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形式。会计人员观念简称会计观念,来自会计实践。会计工作作为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必然会对会计工作者的观念产生重要影响。会计观念根基于会计工作实际,它是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应具有的系统的理性认识。会计观念受一定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观念是一个体系。观念体系是人们反映对世界、人生和价值认识的各种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人们对某种或某方面的认识形成某种观念,对各个方面的认识形成各种观念,各种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观念体系。

会计观念也是一个体系,是会计人员反映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等方面认识的各种观念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在会计界,不时在议论,会计人员要树立什么观念,有人提出会计人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要树立什么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要树立什么观念,或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要树立什么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强调会计人员要树立相应的观念,但从整体上,会计人员要具有会计观念体系。会计人员观念按其性质分为哲学观念、专业观念和规范观念等,或分为会计工作观念、会计教育观念和会计研究观念等。⑤

(二)会计观念改革的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观念(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凡是符合客观现实的观念(思想)就是正确的观念(思想),而凡是违背客观现实的观念(思想)就是错误的观念(思想)。“正确的观念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反之,错误的观念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⑥这说明,观念的东西不仅能够反映现实的客观事物,而且能够据以指导实践,用于指导会计改革。

会计观念对会计发展的影响是全面的,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观念稳定性特点,以一定理论体现的会计观念正常地指导着会计事业的发展,如会计监督观念,在企业按照其要求始终发挥着对经济活动的监督作用。同时,由于观念的相对性,会计观念随着会计事业和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也需要与时俱进地相应发生变化,如会计观念发生僵化还停留不变,滞后时代的发展,就会阻碍会计事业的发展。对这种已形成僵化的会计观念,必须进行改革。

会计观念改革的依据,是会计实践和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观念改革的理论指导,是中国特色核心价值理论;会计改革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改革滞后的会计观念,树立新的会计观念,才能促进会计模式、会计工作、会计市场、会计思想、会计教育、会计研究等各方面会计事业的发展。

二、会计指导观念改革――推动会计全面可持续发展

会计的指导观念除一般基础性指导观念外,还有影响会计发展全局的会计专业性指导观念。前者,如战略观念、市场经济观念、经济效益观念、金融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管理观念、质量观念、科技生产力观念、知识经济观念、创新观念、改革观念、开放观念、中国特色观念、现代化观念、党的观念、国家观念、群众观念、经济全球化观念、国际协调观念等,在不同方面影响着会计事业的发展;后者,如引进会计就是先进观念、会计一分为二观念、会计是信息系统观念、会计是商业语言观念等,直接影响着会计事业的发展,对其改革,才能进一步推动会计全面、可持续地发展。

(一)“引进会计就是先进”观念的改革

1.“引进会计就是先进”观念及其影响

会计引进是引进主体按照有关规定或要求,采用一定的方式,为会计事业的发展,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与会计发展相关的具有先进性的会计事物,如引入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教材、会计制度等。会计引进对于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在学习与借鉴西方会计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是有人认为“全盘照搬西方的会计有什么不好?”也有人认为西方会计理论最先进,引进的教材就是范本,引进的制度就是标准。有的对会计引进缺乏正确认识,使某些谬误流传,影响会计自主创新。

2.“引进会计就是先进”观念的改革:树立“引进再创新”观念

对“引进会计就是先进”观念需要全面分析,应该说引进会计事物的当时是先进的,否则就不会引进,但是,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已引进的会计事物不相应发展也会成为一般的水平;同时,引进的会计事物也会因“水土不服”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差异,而只能参考或借鉴,不能直接采用。因而不能将引进的会计事物全部永久固化为先进的事物,需要对其改革树立引进再创新观念。引进再创新观念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观念,会计引进再创新,是引进主体对依据会计国际通行规则,通过一定方式引进的会计事物,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对其进行再创造性的活动。通过会计引进再创新的成果,才有利于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

3.“引进再创新”观念的践行

按照“引进再创新”观念的要求,以创新的形式对相关的会计内容进行会计改革。对通过各种形式引进会计的某种先进的前沿理论、方法、模式、准则、制度,或教材、专著等,学习和掌握其内容,以其先进性、前沿性为高起步的起点,依据我国会计事业改革的需要,对会计引进项目相关的内容以创新的形式进行改革,树立“引进再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观念。

按照“引进再创新”观念的要求,会计引进再创新按形式有:单项式会计再创新,在原引进会计项目基础上的再创新,如创新编写某种会计教材;综合式会计再创新,在原引进多项会计项目的基础上综合其内容的再创新,如在综合引进多种《财务管理》内容的基础上创新编写《财务管理》。按内容,会计引进再创新有在原引进的基础上的某种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模式、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的再创新。

(二)“会计一分为二”传统观念的改革

1.“会计一分为二”传统观念及其影响

西方会计有一种所谓经典理论:“会计一分为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管理会计是对内会计。”这种理论在我国有广泛的影响,一般认为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是外部会计,为外部提供会计信息,并演变为企业向外部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就是会计的目标。这种观念在一定范围内流传至今,还奉为真理,不可动摇。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使会计工作局限为只是为了向外部提供会计信息,而忽视了会计核算需要为企业管理服务;同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从我国实际出发,还没有梳理清楚。

2.“会计一分为二”传统观念的改革:树立“会计(大会计)分为两大部类”观念

现代企业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观念,转化为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偏颇的,远非如此,会计不只是一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也不只是对外报告的会计,而重要的是内部需要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某些内容也需要对外披露。在会计学范围内,除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外,还有其他各种会计分支学科,因而需要对这种观念进行改革,树立“会计(大会计)分为两大部类”观念。

会计分为两大部类,是会计按对象是否计量为标志划分为计量会计与非计量会计的两大类别。计量会计部类是会计内容需要进行会计计量的各种会计聚合在一起的会计学科,计量会计部类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它具体表现为由会计部门处理的会计事项。非计量会计部类是会计内容采用定性描述而不需要进行会计计量的各种聚合在一起的会计学科。非计量会计部类研究对象是资金运动相关质的方面,它具体表现为由会计部门处理的会计事项非计量的方面。会计两大部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会计事业的不断发展。

3.“会计分为两大部类”观念的践行

用“会计分为两大部类”观念指导会计发展,不断完善和发展计量会计,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预算会计、管理会计及各种专项会计;通过交叉学科途径――会计学(理论、方法)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方法)融合而形成新的理论、方法或学科,完善和创新发展非计量(定性)会计,如完善《会计哲学》、《会计心理学》、《会计伦理学》、《会计法学》等,创新《人本会计学》、《人权会计学》、《地区会计学》、《生态环境会计学》、《宏观战略会计管理学》、《国家会计制度设计学》等。

(三)“会计是信息系统”观念的改革

1.“会计是信息系统”观念及其影响

我国会计界,一些人认为会计是信息系统,实际上是指会计核算系统,是为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和经济管理,而在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是信息系统”观念,若是指会计系统中有一个子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则反映了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然而,有些人把会计信息系统等同为就是会计,即会计就是会计信息系统。这种观念把会计等同为会计核算,会计只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不全面的,忽视了会计还是一种管理活动,在其指导下,影响了会计发挥会计监管的作用和会计事业的发展。

2.“会计是信息系统”观念的改革:树立“会计是管理信息系统”观念

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会计是信息系统”观念把会计等同为就是会计信息系统,是不全面的,也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这种观念需要改革,树立“会计是管理信息系统”观念。

会计是管理信息系统,是在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集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于一体的系统,既具有会计核算的功能,又具有会计管理的功能,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利用其信息和相关信息,进行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预算(财务计划、财务预算)、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会计分析(财务分析)等管理活动,使会计的核算与管理一体化,有利于全面发挥会计职能作用。

3.“会计是管理信息系统”观念的践行

按照“会计是管理信息系统”观念的要求,企业事业单位需要积极推行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工作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会计信息,促进企业发展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会计信息化要求企业,一方面需要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另一方面企业事业单位需要利用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内部会计管理,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费用开支,发展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

三、会计工作观念改革――倡导主动型工作方式

(一)“会计组织划分财务与会计”观念的改革

1.“会计组织划分财务与会计”观念及其影响

在我国,会计组织或会计机构,其名称并不统一,有财务处(部、科)或财务会计处(部、科)、会计处(部、科),在其下设各种会计工作岗位,不论会计组织的名称是否统一,但它是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在其下才设各种会计工作岗位。对这种完整的会计组织机构,一些人多次提出会计组织要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会计(会计核算)与财务(财务管理)两种组织机构,或在其内分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两种相对独立的工作岗位。这种观念将影响会计组织机构处理会计事务的综合能力,降低会计工作岗位的办事效率。

2.“会计组织划分财务与会计”观念的改革:树立“财务会计组织一体化”观念

“会计组织划分财务与会计”观念,强调只有将会计组织机构截然划分为财务机构与会计机构(或岗位),在实际工作中是“分不清,理不断”,如出纳工作,在现金的出纳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关的规定,既要核算又要管理;同时,在信息化条件下建立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已很好地解决了将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财务管理)融为一体运行,没有必要绝对地再分设财务与会计两个会计组织机构(或工作岗位)分别进行运行。可见,需要对这种观念进行改革,树立“财务会计组织一体化”观念。

“财务会计组织一体化”观念,是在企业内部设置统一的财务会计组织机构,一般称财务处(部、科),在其内部,按照企业经济业务的性质、会计事项处理的要求,结合会计要素的划分,设置财务会计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岗位。这有利于激励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会计组织机构的综合功能,保障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财务会计组织一体化”观念的践行

依据“财务会计组织一体化”观念,在企业设置统一的财务会计组织机构,需要对企业现有的组织机构进行整合。一方面是企业组织机构的整体整合,如按照“人、财、物、产、供、销、技术、综合”划分若干职能部门(事业部),重组相应的组织系统。另一方面在财务会计部门(财务部)内部进行整合,按照有利于发挥会计组织机构综合功能,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和提高工作效率,设置财务会计组织机构和工作岗位。财务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有的需要综合化,一专多能,设置综合性多功能岗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一体化),如设成本岗位负责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有的需要细化,专项深入,设置单一岗位(会计核算或财务管理),如设置应收货款岗位负责应收货款的管理。财务会计组织机构需要不断优化与完善,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财务会计机构的各种设置,不影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学科,以及其他会计分支学科的分别研究。

(二)“会计准则国际化”观念的改革

1.“会计准则国际化”观念及其影响

在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是采用会计制度形式还是采用会计准则形式,有人根据“会计准则国际化”观念,提出会计制度的改革要走国际化道路,废弃传统的企业会计制度,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采用会计准则形式,制定我国会计准则,实现会计国际化。会计准则实际是会计核算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守的具体规范。中国的会计准则由国家主要管理会计工作的财政部门制定。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观念影响下,有人主张,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应该以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依据,随其制定或修改相应制定或修改。按照这种观念,使我国制定会计准则处于被动状态,只能采用会计准则形式,不能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制定还没有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会计准则,不利于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

2.“会计准则国际化”观念的改革:树立“自主制定会计制度体系”观念

由于“会计准则国际化”观念是以组织和评价会计工作为依据,将会计标准绝对化――只能采用《会计准则》形式,不能采用《会计制度》形式,制定《会计准则》必须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能自行制定会计准则,使我国制定会计准则处于被动局面,因而需要对这种观念进行改革,树立“自主制定会计制度体系”观念。

“自主制定会计制度体系”观念的自主制定,是指按照主体的意愿(动机和能力),不受他人干扰,独立地表达意志、处理事项、自我负责,作出制定会计标准的行为;会计制度体系的制度,是广义理解的会计制度,即会计制度是要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共同遵守办理会计事项的标准,其体系的构成要素,有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地方性法规、会计规章、会计规范性文件和企业自制会计制度等。

3.“自主制定会计制度体系”观念的践行

根据“自主制定会计制度体系”观念的要求,自主制定的会计制度体系,包括会计法规体系、会计规范性文件体系和企业自制会计制度体系3个子体系,其中会计法规子体系又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地方性法规和会计规章4个要素。需要说明,由于会计规范性文件的制度,不具有立法程序,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所规定的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地方行政法规和规章范围之内,且制定单位繁多,文件数量浩大,因此会计规范性文件不属于会计法规体系,而单列为会计规范性文件体系;企业自制会计制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企业有权制定财务会计制度。

自主制定的会计制度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据客观需要,对原有会计制度进行修订,或制定新的会计制度。在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规范性文件中,最重要的是制定具体的《企业会计准则》(实际是《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并使其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特色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使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三)“财务资金管理”观念的改革

1.“财务资金管理”观念及其影响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引入西方国家财务管理理论,对财务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在理论上,认为“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只是资金管理。在“财务资金管理”观念的影响下,一些《财务管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以企业财务活动的资金运动为主体,主要包括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资金收益分配管理等,这些内容实际上是狭义的财务管理的内容,使有些在校学习的人员和在单位的实际工作者误以为财务管理就是资金管理,其他内容如成本管理、利润管理等就不是财务管理。“财务资金管理”观念脱离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不利于加强财务管理。

2.“财务资金管理”观念的改革:树立“财务全面管理”观念

“财务资金管理”观念局限于财务管理只是资金管理,不利于企业全面开展财务管理,因而需要对这种观念进行改革,树立“财务全面管理”观念。

财务管理顾名思义是对财务进行的管理。财务一般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财务活动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财务关系是企业在组织资金运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活动表现为资金运动,财务管理是以资金(资本)为对象的实体活动。企业资金运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资金的取得(筹资)、使用(投资)、耗费(成本)、收入(销售收入)和分配(利润及其分配)。财务管理既然是对财务进行的管理,财务的内容即资金运动的内容当然也就是财务管理的内容。从企业资金运动过程的内容可以看出,财务管理包括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收益管理等内容,是广义的大财务管理。这种观念与企业实际财务管理相一致,有利于全面认识和实施财务管理。

3.“财务全面管理”观念的践行

“财务全面管理”观念反映了新修订《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企业财务通则》第三条规定:“企业财务管理应当按照制定的财务战略,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控制成本费用,规范收益分配及重组清算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信息管理。”很明显,《企业财务通则》所规定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大的财务管理,包括资金管理、成本管理、收益管理和其他内容。按照“财务全面管理”观念的要求,依据《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财务管理》的内容可以包括:(1)财务概论;(2)资金筹集;(3)投资(资产营运);(4)成本控制;(5)收益分配;(6)重组清算;(7)财务风险;(8)财务管理体系(包括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监督、财务评价等);(9)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等。按照“财务全面管理”观念的要求,依据《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企业实施全面财务管理。

四、会计教育观念改革――实施会计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一)“重智育轻德育”观念的改革

1.“重智育轻德育”观念及其影响

在学校贯彻德智体美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观念,有人认为学习智育方面的课程是实在的,学的是本事,是能力,是就业和创业的资本,因而重视会计专业课程和相关课程的学习,尤其是重视学习专业外语课程;认为学习德育方面的课程是抽象的,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虚的内容,与就业和创业没有什么关系,相应不重视德育方面的课程,结果形成一些人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在“重智育轻德育”观念的影响下,影响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正确地确定人生发展目标,影响正确地观察客观世界和处理各种关系,影响有坚强的意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勇前进。

2.“重智育轻德育”观念的改革: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观念

“重智育轻德育”观念违背了全面素质教育的方针,不能正确地处理智育与德育的辩证关系,需要对其改革,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观念,德育为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统率,能力为重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⑦能力是一个体系,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计算机能力、写作能力、研究能力、宣讲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等。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观念的要求,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观念的践行

贯彻全面素质教育:(1)德育为先。“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⑧改革德育课程教学方式和各种活动,教师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能力为重。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力是“能胜任某项工作或事务的主观条件”。⑨能力总是同从事某项工作相联系,表现在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正确性、质量性、效果性、时间性和影响性等诸方面。能力有一般能力(智力)和专业能力(特殊能力)、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以“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受教育者通过弄懂能力原理,掌握能力方法,示范能力案例,实验操作,总结提高等步骤,加强能力培养,提高能力水平。

(二)“重会计专业知识轻综合知识”观念的改革

1.“重会计专业知识轻综合知识”观念及其影响

在学校教学中,存在着“重会计专业知识轻综合知识”观念,认为学与教的内容就只是会计专业知识,不重视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讲授专业知识是什么,不讲授或少讲授为什么,以避免深究其为什么要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受教育者习惯接受会计是什么的知识,也不深究其为什么。对会计知识深入研究会发现,一部分会计知识是会计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交叉融合而形成新的会计知识,如会计信息知识,是会计知识与信息知识相互交叉而形成具有新内涵的会计信息知识。受“重会计专业知识轻综合知识”观念的影响,对会计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是什么,但不深知为什么,更不利于对其评价,使受教育者局限于重视学习会计专业知识,而忽视对相关综合知识的学习,这不利于培养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

2.“重会计专业知识轻综合知识”观念的改革:树立“专业知识深厚综合知识广博”观念

由于“重会计专业知识轻综合知识”观念造成的影响需要对其改革,树立“专业知识深厚综合知识广博”观念。这种观念要求培养的会计人才具有“T”型的纵横知识结构,“纵”的方向表示会计专业知识的深度,“横”的方向表示与会计专业相关的综合知识的广度。会计人才“T”型知识结构,要求会计专业知识要深厚,与会计专业相关的综合知识要广博,从只重视会计专业知识转变为也重视相关的综合知识而具有全面知识。知识是素质和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培养会计人才从学习知识而言,要全面学习科学知识,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会计人才的需要。

3.“专业知识深厚综合知识广博”观念的践行

“专业知识深厚综合知识广博”观念要求专业知识深厚和综合知识广博。(1)专业知识深厚,是在会计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使受教育者获得基础扎实、功底雄厚的专业知识。提倡问题学习法,在自学和教授学习的基础上,经消化吸收后提出问题,借以进一步学习与研究;比较学习法,以确定的所学的一本教材为基础,选择同一课程的多种参考教材,对其比较学习,寻找差异,以便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研究学习法,针对提出需要进一步学习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2)综合知识广博,是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改革学习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宽广博大的综合知识。扩大必选课和任选课的范围,提供课外阅读资料信息,扩大学习的范围;提倡学生组织学习研究小组或创新研究小组,开展本学科和跨学科的专题研究,鼓励学生组织和参加学术研讨会,扩大多方面、多学科的学习内容,以增大和增强综合知识。

(三)“重会计理论轻会计实践”观念的改革

1.“重会计理论轻会计实践”观念及其影响

在会计教学中,还存在着“重会计理论轻会计实践”观念,有人认为,上大学在学校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就应该集中精力学习会计理论,至于会计实验的实务操作内容,今后到工作单位实际工作时就会自然解决,因而不重视在学校的会计实验教学。这种观念实际上是没有全面认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关系,在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重视会计理论的学习是正常的也是正确的,学习和掌握会计理论才能为从事会计工作打好理论基础,然而在学校的会计实践(主要是会计实验)也是必要的,学校的会计实践不同于在工作单位的实践,学校的会计实践是与验证、学习会计理论相联系,通过会计实践验证会计理论的正确性和指导性,结合实务操作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会计理论,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重会计理论轻会计实践”观念,影响了对会计理论的检验和进一步学习,影响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

2.“重会计理论轻会计实践”观念的改革:树立“会计理论为基础会计实践为能力”观念

鉴于“重会计理论轻会计实践”观念的影响需要对其改革,树立“会计理论为基础会计实践为能力”观念,要求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以会计理论为基础、会计实践为能力。(1)以会计理论为基础。会计理论是借助一定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揭示会计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它是对会计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系统而全面的并具有条理性和综合性的理性认识。会计理论按其内容的作用,可分为基础理论、技术理论与应用理论,或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体制理论,或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开发理论。以会计理论为基础,是在会计事业发展过程中应用会计理论发挥基础作用:认识客观会计事物的认识作用,指导会计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规范会计行为的规范作用,对未来和未知的会计事物作出预测的作用,用于会计教学的教育作用,对会计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等。(2)以会计实践为能力。会计实践包括在学校有会计实验和校外的社会会计实习等,其中主要是会计实验。以会计实践为能力,是要求采用创新教育方法,通过会计系统实验,在实验中学专业知识、相关知识、业务知识、法规知识,着力培养会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在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可见,“会计理论为基础会计实践为能力”观念,是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会计理论深厚广博、会计能力高强的创新型人才。

3.“会计理论为基础会计实践为能力”观念的践行

按照“会计理论为基础会计实践为能力”观念的要求:(1)“会计理论为基础”的实施,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重视各门会计课程的会计理论学习,相比较而言,重视会计应用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而忽视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对这种现象需要对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应用理论的相互关系有正确的认识,重视会计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有利于深化对会计应用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同时,需要改革学习会计理论的方法,可以采用学习会计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或学习会计理论与研究现时问题相结合,学习会计理论与学习会计制度相结合,以达到学习、掌握和应用会计理论的目的。(2)“会计实践为能力”的实施,需要按照会计实验教学计划,选用一定会计实验模式,组织会计实验教学。可选用的会计实验模式有:会计系统实验模式,完成从初级会计实验、中级会计实验到高级会计实验⑩;面向市场人才需求的“三业”会计实验模式{11},即学业――学科会计实验,就业――高级会计实验,创业――开拓会计实验;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需要的开放式会计实验模式{12},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导,学生按照会计培养目标和会计实验教学计划,选择实验项目(内容),选择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实验工具,制定实验实施计划和实验步骤,利用共享资料,预约并安排实验,自己评价(考核)、处理、总结实验结果的实验教学。通过会计实验,以达到全面学习、增强综合素质和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的会计创新人才的目的。

五、会计科研观念改革――促进会计事业发展

(一)“科研重培养个体轻面向群体”观念的改革

1.“科研重培养个体轻面向群体”观念及其影响

会计科研是会计科学研究的简称,是会计研究人员运用科研手段和方法,探讨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在会计研究过程中,研究的主体是研究人员,是从事研究的人员,包括会计实际工作者、会计教学人员和专职会计研究人员,其中主要是会计专职研究人员。会计科研成果及其水平,关键在于科研人员的素质。会计事业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不同类别和层次的从事科研的会计人员。在“着力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学术带头人){13}的影响下,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各单位只重视对个体(个别会计领军人才或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在科研方面创造优异条件使其参与各项科研活动,尽管这是必要的,但同时还存在忽视面向群体(广大会计人员)创造条件能参与科研活动的倾向。在“科研重培养个体轻面向群体”观念的作用下,在学校,出现少数人忙科研而懈怠教学,影响了教学水平,大多数人专心教学而少有科研,影响了科研水平,也使会计科研缺乏群众基础。这种影响扩大了教师之间的差距,不利于教学单位整体综合水平的提高。

2.“科研重培养个体轻面向群体”观念的改革:树立“科研主体战略安排”观念

“科研重培养个体轻面向群体”观念的影响需要对其改革,树立“科研主体战略安排”观念。从科研战略考量,科研战略最重要的要素是科研主体即参与科研的人员。对科研人员的战略安排,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平等、公正,以群体为基础,创造人人都能参与科研的基本条件,以个体为提高,从群体科研的竞争中形成优秀的科研个体,在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又促进群体科研的发展和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使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推动科研发展。科研特点之一是群众性,科研需要有各方面人员参加。研究的实践性、层次性、时空性和艰巨性,需要有广大的人员进行研究,不仅有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而且还要有实际工作者和从事教育的人员参加研究工作,使科研成为提高广大人员素质的有效手段。在学校,科研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群众的权利,人人可以参与科研,教师也需要进行科研。科研还有另一个特点是创造性,通过科研去认识、发现和建立新规律、新理论和新方法,这就需要有少数具有高水平的人员领头组织团队深入研究,以取得创造性的科研成果。科研主体战略安排,要求正确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实际上是要正确处理科研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以便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

3.“科研主体战略安排”观念的践行

在学校,根据“科研主体战略安排”观念要求的实施,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平等、公正的原则,在各个方面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科研的关系,这主要是:(1)人员安排,大多数教师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一般说,不存在只搞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最起码也需要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少数教师以科研为主兼顾教学,从事大重难、高精尖的问题研究。(2)工作任务,按照教师工作内容确定教学与科研的任务,确定科研的任务即确定研究的项目,项目有部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厅局级项目、社会团体项目、合作项目、本单位项目和自选项目等;每人应制定教学计划和科研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工作任务。(3)基本条件,除专设科研机构外,一般教师的科研基本条件,在物质、资料、经费、时间、工作量等方面,应具有相同性、合理性。(4)科研评价,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严格遵循评价的质量标准,大力推进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实施分类评价,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5)科研制度,建立和健全科研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和健全立项和结项制度,建立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科研评价和奖励制度等。{14}

(二)“科研选项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观念的改革

1.“科研选项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观念及其影响

会计科学研究按其内容作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会计基础研究是以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运用其他科学知识,采用一定研究方法,探讨会计工作的基本规律,建立指导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应用研究是以会计基础理论为基础,运用其他科学知识,采用一定研究方法,探讨会计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基础研究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研究,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客观世界,应用研究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研究。可见,会计基础研究是很重要的。然而,在现实科研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受“科研选项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观念的影响,在选择科研项目或承担科研任务时,是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使会计基础研究滞后,应用研究存在重复研究、缺少创新成果的现象,从全局和长期观察,将影响会计事业的发展。

2.“科研选项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观念的改革:树立“科研选项客观需要”观念

“科研选项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观念的影响需要对其改革,树立“科研选项客观需要”观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04年1月5日)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会计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二为”方向,科研选项要适应客观需要。会计科研要适应客观需要,是指要适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适应会计事业发展、会计学科建设和会计国际化的需要,既需要有认识会计事业的性质和发展规律、趋势的会计基础研究,也需要有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会计事业的会计应用研究。会计科研主体依据会计科研战略安排,按照客观需要正确地选定会计基础研究和会计应用研究,以促进会计事业的发展。

3.“科研选项客观需要”观念的践行

根据“科研选项客观需要”观念,需要统筹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会计科研既要有会计基础研究,又要有会计应用研究,在当前不重视基础研究的情况下,需要加强会计基础研究。根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15}和2012年3月9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16},结合会计研究的特点,应加强会计基础研究工作:(1)提高对会计基础研究的认识,基础理论研究是会计学持续发展的支撑,是会计创新的理论依据,是对实际工作的基本理论指导,要重视会计基础理论研究。(2)会计主管单位要制定一定时期会计科研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全面确定会计基础研究与会计应用研究的项目;围绕会计学发展前沿和会计学科建设重大项目需求,坚持会计基础研究,实施原创性基础理论重大专项研究,积极发展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实施跨学科重大专项研究,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3)建设以会计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基础文献、案例集成等为主要内容的会计学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4)加强会计基础研究组织引导,注重项目开发,保障实施条件,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环境氛围,组织团队进行会计基础专题研究,充分发挥个人研究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加大会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转变高等学校基础研究考核与评价方式,健全以原始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创新机制。

(三)“科研评价重形式轻内容”观念的改革

1.“科研评价重形式轻内容”观念及其影响

开展会计学有效的科研评价,对推动会计学科发展,优化研究资源配置,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善现代科研管理制度等有重要意义。在高等学校,对院(系)和研究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因职称晋升和检查科研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要对其在一定时期完成的科研成果,依据一定标准进行评价。考核科研成果的范围,包括论文(学术论文、一般论文和译文)、著作(学术专著、一般专著、工具书、教材和参考书)和已完成的科研项目。对科研成果的评价,要实事求是,要数量与质量相结合,既要考核完成的数量,又要考核完成的质量。在会计科研评价中,由于受到科研评价大环境的影响,存在着“科研评价重形式轻内容”观念。评价科研成果重形式:与出版社、报刊等级挂钩,如发表在部级杂志上的论文是高质量论文;与是否有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是否采用程式化实证研究相联系,有人认为实证研究的论文才是论文;与研究内容性质相联系,规定编写的教材不承认是科研成果等。“科研评价重形式轻内容”观念导致重数量轻质量,其影响有多方面:设置形式等级,影响科研的公平(遵守标准)性和公正(行为规范)性,挫伤群众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研心态浮躁,追风赶潮,有的作品华而不实,滥竽充数,质量下降;影响会计学科创新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2.“科研评价重形式轻内容”观念的改革:树立“科研评价形式与内容统一”观念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中指出:研究评价“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的评价方法亟待根本扭转”{17},鉴于“科研评价重形式轻内容”观念的影响,必须对其改革,树立“科研评价形式与内容统一”观念。对会计研究成果的评价,要坚持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强化评价的质量意识,正确处理形式与内容、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要坚持质量第一的评价标准――先进性、创新性、目标性、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方法性、实践性、应用性、社会性、文理性等;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否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使用新资料、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形成新对策等”;要“正确认识《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引文数据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避免绝对化。摒弃简单以出版社和刊物的不同判断研究成果质量的做法”。{18}对科研成果的正确评价才能真实地反映科研水平,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公平竞争,保证评定职称的客观公正,调动研究者开展科研的积极性,有利于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地开展科学研究,有利于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加强科研在国际间的竞争力,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促进会计事业的发展。

3.“科研评价形式与内容统一”观念的践行

按照“科研评价形式与内容统一”观念的要求,需要相应采取有效措施:(1)加强领导,充分认识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的重要意义,严格贯彻科研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把质量放在首位,在研究过程中保证研究的质量;(2)创造良好科研环境,端正学风,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鼓励健康的学术批评,营造尊重创新、宽容失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学术环境,有效防止学风不正、学术行为不端,树立优良学风,促进研究评价的健康发展;(3)建立健全不同评价对象、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研究类型和不同研究成果形式的分类评价标准;(4)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标准体系,要针对人员、项目、机构、成果等不同评价对象,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论文、著作、教材、研究报告、普及读物、非纸质出版物等不同研究成果形式,建立健全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5)对高校创新团队实行以解决重大科研问题能力与合作机制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对高校创新平台(机构、基地)实行以综合绩效和开放共享为重点的评价{19};(6)优化评价过程,遵循评价客观性、实践性、先进性、创新性、公平性、合法性、分类、同行评议、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可操作、公示和综合性等原则,改进评价方法,注重评价实效;(7)建立和健全科研评价制度,如评价的答辩、回避、公示、反馈、申诉、举报、专家遴选、问责、结果公布等制度。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5)[N].人民日报,2013-11-16.

[2] 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DB/OL].财政部网,2011-09-15.

[3]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N].光明日报,201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