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与审计

会计与审计

时间:2023-05-29 17:38:19

会计与审计

会计与审计范文1

好莱坞大片《慧星撞地球》的故事情节与亚洲国家正在经历的“金融危机”极其相似。在电影中巨大的星体撞击地球时并没有发出警报,而在现实生活中,1997年7月货币投机商袭击泰国时也没有发出任何警告。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仅仅在一年以前,那些被称作是“亚洲奇迹”,“成功的准则”、“亚洲猛虎”的形象看起来似乎还将无限期的继续下去。然而转眼之间,面带微笑的老虎形象在亚洲金融风暴中消失了,变成了“没牙的老虎”,由此给亚洲地区的外国投资者及储户带来了许多苦恼。

危机要求作出充分反应并寻找问题根源。我们是否屈从于难以捉摸的游手好闲的投机商手下,或是相反,在探讨这个巨大的经济问题的影响时,会计行业的重要作用不能被忽视。

这次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市场信心的崩溃。于是会计师自然地被推向引人注目的前台。有关缺乏透明度以及怀疑审计师缺乏独立性的言论已被指出来,以此作为投资者降低信心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首先应该归咎于金融部门状况的不稳定,而由此对经济产生了影响。结果,由于缺乏来自金融部门及其他各方面可信赖的足够的信息,市场就要表现出畏惧的心理。要想渡过危机,我们必须重建信心。

重建信心必须从国家开始。专业会计师应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来解决低水平的财务报告和审计师不能发表正确、公正意见的问题。作为马来西亚会计师监管机构的马来西亚会计师协会正考虑对会计行业实施重大变化来解决被人们认为的缺乏信心。拟采取措施如下:(1)法定审计师的轮换;(2)不过分依靠某主要客户的收费;(3)限制非审计费用;(4)强化审计委员会。

(二)

在拟采取的四项措施当中,首当其冲乃“法定审计师的轮换”。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真的到了实施法定审计师轮换的时候了?

尽管不是更流行的建议,马来西亚会计师协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敏感性。审计客户的那种通常长时间内不更换审计师的观念已经成为许多人关心这个问题的原因。

这个建议已首先由两位澳大利亚教授强调了,他们在最近一次在悉尼召开的国际审计调查研讨会上提交了他们的论文,论文中得到如下结论:

“虽然五大会计公司无疑会否认,但是,轮换的确增强了审计师的客观性。”

“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会计学院的RogerDimnett教授和墨尔本Monash大学的会计研究员PeterCarey博士所做的调查发现审计师对某公司审计长达七年以上就不太可能对其会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

“学者们也探讨了一旦实施轮换要求将增加的成本。他们估计聘请一位新的审计师的成本大约是第一年的全部审计费用的10%。但是他们又说,这种额外的成本大多由审计师负担,而不会以额外费用的形式让客户负担。”

正是会计师事务所与其客户之间的这个长期联系合作,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审计师“独立性的损害”。审计师继续审计及在公司扩展时提高审计收费的希望会将审计师置于一种妥协的位置,从而使独立性的损害达到极点。因此,这导致人们形成了审计师只考虑管理者的利益而不管公众的利益这种感觉和不受欢迎的观念,从而,导致了公众信心的侵害。

有必要指出,这里提到的任期因素非常重要。我们可能需要参考Metcalf委员会报告(1976年),其得出的结论是:

“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的长期联系可能导致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支持其客户管理者的利益,以致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真正独立的行动变得困难了。”

还有,数额较大的审计费用(一般来自大的公司)这一事实在看上去已经损害了任何依赖这个报告的人的信心时可以成为让人忧虑的原因。

也许有必要审慎而及时地引入法定审计师的轮换,到便重建人们对于审计师出具可信的、真实的、公正的报告已经被减弱的信任。

(三)

来自主要单一客户的收费问题对审计师的独立性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结论已被全世界公认。同时伴随低审计费用和对其他服务项目的大额非审计费用而来的问题也带来许多争论。

我们可以重申审计是对财务报告编制及列示的方式进行外部客观检查。这是检查和平衡所要求的根本部分。如果应把依赖性放在报表上,首先,这应该是正确的,公正的,而且更应该是在独立于公司之外的任何检查并证明如此。我们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些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

*请注意股东一般选派审计师,审计一般是为他们的利益服务的。但是,股东对审计讨论没有直接发言权,并且与审计师没有直接联系。审计师确实不得不与他们审计的编制财务报告的管理阶层密切联系,以便履行其义务。

*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业务而彼此竞争。会计师事务所所竞争的基础是他们行业的声誉,这将作为对保持高标准的一种刺激。他们将就价格及满足客户(他们审计的公司)的需要进行竞争,这可能要以满足股东需要为代价。

*另一方面,公司可能想要让其审计费用最小化,他们可能对他们想见到的公布并散发的报表数字有一个清晰的看法。

对一个会计师事务所从一个单一客户那里能获得的全部收入应用百分比加以限制,这是为了解决会计师事务所依靠某一审计客户和很大比例收入的这种可能存在的诱惑。

但是,在我们提出这个建议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单一客户的组成”是否包括同一个公司的集团?什么是最基本的(收费)水平?以及最基本的费用是否也包括从事的非审计工作。

其中,前两点是比较明确的。非审计工作问题是指审计师是否从事非审计任务,这些工作将增加该事务所的内在固有价值。因此,它使得审计师更不愿做其他任何可能减少的工作,以致于董事会将解雇这些审计师。

如果是这样,那么如果在某一特殊的年份,某客户从事了主要的公司项目,然后会计师事务所可能违反规定,尽管这是一项“例外”费用。另一方面,如果开始时并不包括非审计费用,这将使这项要求显得多余。

显然我们非常需要在提出这个建议之前看到并且客观评价它的优缺点。作为单一客户准则的可替换做法,也许可要求详细披露向会计师事务所支付的非审计工作的费用。这将使评估公司审计及非审计费用的相关性成为可能。

(四)

可以指出,马来西亚会计师协会早在1993年就已经意识到了有关于它的许多问题,并且提出了不同建议来增加透明度,而且支持关于公司该如何管治和控制的理想制度。这进一步加强了经理和管理阶层在为股东创造财富时的道德行为框架。因此,我们骄傲地宣布我们的证交所在1994年建立了公开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组成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一起保卫公司管治的主题。其主要作用是保证透明度,并且通过建立马来西亚企业管理协会和马来西亚内部审计师协会获得支援,这是公司管治幕后的主导力量。

马来西亚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是马来西亚会计师协会主办的另一个组织。该审计委员会的主要作用是检查管理阶层评估的公司会计师的独立性。而且,一个独立内部审计师提出当今管理问题能够克服审计委员会缺少准备的困难。因此,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并授与审计师以独立性,这与将公众管理权力分离的理论相似。

马来西亚会计师协会正研究其审计委员会的会员必须是马来西亚会计师协会会员的可能性。这是为了克服审计委员会中现在缺少财务及会计知识的问题。

最终的结果将是为内部审计师提供向管理阶层汇报包括趋势、问题领域及其原因等等这些信息的活动报告。

另外,内部审计一般必须接受提供相关信息及培训审计委员会会员的挑战。这种信息应该使得审计委员会能够提出与内部管理、组织管理及管理报告相关的问题。

整个制度不是没有不足之处,需要人们支持其特殊功能和作用,并达成一致意见。我们有证据显示,许多审计

委员会会员不能很好地履行其职责。我们应该为审计师建议董事会将审计委员会建成最佳的规模:他们的组成,需要履行的职责以及怎样扩大其效果至最高点。

这必然让人们更相信会计行业能够支持公司管治信念直至得到认可。

(五)

会计与审计范文2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风险管理;风险因素分析

会计审计工作关系到整个企业的资金安全及正常经营管理,所以其中的风险因素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制定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对策,以优化现有的会计审计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为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提供便利,而传统的会计审计工作方法存在的一定局限性,间接地增加了会计审计业务的风险,因此要深入挖掘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从而促进其对于以审计工作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的适应。

一、会计风险因素分析

(一)市场竞争与法律不健全造成的会计风险。由于我国经济已经全面步入市场化,整体的竞争格局和压力在不断升级。为了应对这种竞争形式,我们需要对于会计审核制度进行优化和升级。那现实情况是有某些管理者为了在市场竞争当中取得一些不正当的经济收益,随意篡改会计审核工作的数据,间接地降低了会计审核工作的质量。让实际审核工作达不到所需要的质量标准,增加了会计审核工作实际开展业务的难度,增加了相关的财务风险。同时有与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在审核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进行及时处理,让人为制造的各种会计审计风险因素能被及时的发现和处理,最终多方因素影响之下会增加会计审计结果风险的概率,影响整个会计审计工作的质量及可靠性。(二)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导致风险。由于市场竞争逐渐走向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会计审计人员的相关知识的储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的会计审计人员在整体专业能力上面还是有着一定的欠缺,而且部分审计人员本身的责任心责任感不够强,间接地降低了整个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部分审计人员自身在工作开展时自身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无法适应新时代会计审计工作变化所需要,结果是增加了相关的业务风险。其次是对于相关具体业务信息掌握不够充分。难以通过信息化审计手段,进行相关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整个审计工作的实际效率。最后是有部分工作人员受制于自己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工作作风不够严谨,对于审计结果准确性没有严格进行把控,导致最终审计数据出现误差,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三)会计审计对象的增加和变化提升了审计工作的难度。由于现在一带一路的相关计划不断落实和发展。我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活动也逐渐开始增加,需要制定科学的战略部署,朝着国际化现代化方向进行发展。开放的市场环境与国际相关的会计业务不断增加,整体会计工作的复杂性上升。对于相关会计业务的专业化及国际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要对现有的会计审计制度予以改革。

二、信息化审计建设的改进方案

(一)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规定,科学规划会计审计原则。为了提高整体审计工作质量和可靠性,现有的传统审计模式将会向全面数字化审计模式转换,所以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该予以跟进,逐步健全相关的规范,而具体而言,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去予以入手:(1)由于现在市场竞争极为激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到相关的市场的现实需求,并结合新时代的审计原则,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以到相关法律法规,适应新时代的审计工作需求的变化。(2)对现有的审计流程进行重新规划,健全制定相应的监管体系。正在改革时充分考虑到信息化审计工作的需求,从根本上根据信息化审计的具体要求,达到促进整个审计工作信息化改革的大方向的落实。(二)加大人员培训,强化风险意识。会计审计信息化的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技能的提升,需要对于现有的相关专业知识予以灵活的运用,并且结合信息化相关的要求,对于现有的工作方式予以改进,以符合整个信息化审计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说,还需要做到以下2点:(1)通过信息化相关的审计模板,对于自身的审计工作和工作状态予以检查,并定期的针对性的展开专业培训,以促进审计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在实践过程当中合理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2)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相应的奖惩激励制度,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以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避免因为疏忽大意而导致的审计风险。(三)通过信息技术重新构建审计管理系统。在整个审计工作推行信息化技术的同时,我们应该注重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合理使用,通过相关系统架构的深化改革来完成对于现有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在具体开展工作时,我们需要对于工作质量进行综合的评估,并结合市场需求及信息相关信息的采集,在信息化改革审计工作的同时,进一步的对于流程进行优化,降低风业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当新的增加的审计项目和会计制度加入到现有的审计体系当中以来,以提升整体审计体系与现代会计制度需求的结合程度,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三、结语

通过上面内容阐述已知审计相关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有着较多的风险因素,且这些风险因素最终会转化为整个会计审计工作中的数据风险。所以在实际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我们需要通过各方面通力合作,以实现对于风险的规避,同时结合信息化技术带来的便利性和规范性完成对于审计工作的相关系统和技术的革新,以提高整体审计工作的效率并降低其存在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玫莹.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措施分析[J].智富时代,2019(3).

[2]陈卓然.会计审计风险因素及信息化审计方案研究[J].财会学习,2019(4).

会计与审计范文3

    一、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联

(一)财务会计概述

会计的基本计量单位是货币。是对存在经济活动的经济体的经济数据整合分析以获得自身发展所需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手段。

财务会计是会计工作其中的一种,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传统会计基础上,以相关准则为约束,采用诸多方法对企业或单位经济活动中各数据进行全面整理分析。整理结果应用于企事业单位的经营与管理上,为之提供数据信息服务,让企事业单位能够对企业或单位的发展做出更准确的调整,实现更好运营。

(二)审计概述

审计是对财务会计具有监督检查效力的规范经济行为的财务管理手段。审计并不是依附于会计而存在的,有专设审计机构以及专职人员。审计工作主要是对存在经济活动的企事业机关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确定经济体的运营情况。审计又可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二者区别在于审计执行者不同,根本目的存在些微偏差,但审计流程大致相当。

(三)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联

(1) 工作对象之间的关联

会计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就产生了初期的审计。二者的工作对象是经济活动的财务资料。财务会计是对财务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将整理结果以财务报表形式反映出来,供单位运营使用。审计是对财务资料进行审查,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及时做出处理以保证财务制度的落实以及企事业单位经济的安全运营。早期审计对象是会计工作对象的一部分。随着审计的不断发展,其对象逐渐扩大,但并未包含所有会计对象,并且与之还存在一些区别。在如今的审计与会计的发展中,审计对象不仅包括会计工作所有对象,还存在更多内容,如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真实性等进行监督审查。审计对会计同时起到监督作用。由此看来,二者工作对象可大致概述为“被包容一大致相同一包容”的一个动态发展关系。

(2) 工作职能之间的关联

财务会计本着统一管理原则,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监督,审查经济利益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审计本着独立客观的原则,对已发生经济活动进行严肃审查,判断其合法性。此处应该注意的是,财务会计工作中只有监管部分的工作与审计职能相当。而会计监督仅是审计监督的基础工作,并且审计监督反过来对会计监督又可以产生再监督。二者都是为了加大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与监督,创造更多经济利益。

(3) 业务之间的关联

财务会计的管理要依赖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而审计工作不仅需要真实的会计资料,还需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如此才可以进行客观正确的审计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审计工作的职能作用。在正常的财务会计工作中,财务会计要依照国家以及单位的要求进行财务资料的核算,记账;审计要参考财务资料对财务会计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审查,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二者都需要有真实的会计资料作为基础,否则工作开展将失去应有的意义。

二、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区别

(1)产生条件不同

当人们在劳动成果富余时产生对其管理分配的技术需要,就刺激了会计的产生。早期的会计是对劳动成果的计量与记录。生产的发展对会计工作的高要求促进了会计独立。而审计是在会计产生的基础上,为满足对会计活动的监督管理应运而生的产物。早期的审计是经济体内部选取负责人进行经济与会计活动的监察,后又发展到聘用外部人员进行会计资料的审计监督。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尤其是“甩手掌柜”经营形式的出现,聘用独立审计机关或人员进行经营管理成为了经济活动的急切需要,因此审计开始成为独立职业。

(2) 责任不同

财务会计的责任是整理反映出真实经营资料,促进经济活动高效稳定进行。审计只负责审计报告的客观真实,对会计工作的合法性负责。

(3) 方法不同

财务会计工作方法包括财务资料核算、分析与检查,通过完整核算体系对财务资料进行核算汇总,为财务管理与经济运营提供所需资料。审计方法包括了方案制定、资料审查、对象选取与评价、审计报告设计与提交,最后还要判断会计活动的合法性。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同之处,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暂不做论述。

三、怎样正确对待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1) 明确对本质的认识

虽然二者目的相同,但是本质上却存在差别。财务会计和审计的本质,一为理财,一为监管。财务会计的监管要以货币计量为基础,范围上存在局限性。审计对经济活动进行全方面审查,范围涵盖经营活动整个过程,帮助发现问题并应对,保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2) 掌握二者的动态发展关系

如前文陈述,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动而变动。二者是相互监督、相互影响还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都取决于经济发展对经济活动的约束与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明辨二者关系不混淆,可减少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的开展与提升过程中问题的杂合,提高企事业、机关单位的发展速度与效益。

(3) 加强对审计与财务会计的监督

审计又分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若财务会计人员素质无法得到保证,联合领导甚至是审计人员做假账,占取经济利益,财务会计与审计的监管职能无法得到体现,更为经济活动造成严重的打击。因此加强对二者岗位的监督以及对专职人员素质的提高教育,对于财务会计与审计工作的进行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会计刺激审计的产生,审计强化了会计的管理。审计使会计的工作更加规范,对于打击经济活动弄虚作假、促进会计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以及将来的经济发展中,我国还需要通过不断制定与完善会计准则与法规,让审计工作可更全面的开展。有足够的规章依据,可以对会计工作的合法性做出更准确判断,维护经济发展的公平性。

会计与审计范文4

[关键词]电算会计审计问题对策。

一、引言。

电算化会计下的审计的本质是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其目标是通过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评价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监督服务,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随着被审单位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普及,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审计环境由手工处理、部分的计算机处理逐步发展到全面的计算机处理,从而对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以至于对审计行业形成了冲击。它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己引起了越来越多审计工作者的重视。

二、电算化会计环境下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

1.新环境下的审计内容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再由登记账簿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审计的对象就是这些文字记录。但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处理集中由计算机完成,会计信息集中存贮在磁性介质上。那些手工会计中常会发生的记账、算账差错几乎不会发生,但如果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人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式处理有关的会计事项,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审计的内容应包括以下的主要内容:

(1)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的审计。一方面是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在多大程度上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如输入、输出的授权控制,业务处理的审核等。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资产的完整性,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评价,可以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能在何种程度上防止或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错误及经营过程中的舞弊。

(2)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程序的审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就是会计软件,会计软件程序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水平的高低。会计软件程序的审计可采用通过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及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数据转换功能的方法来完成。

(3)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数据的审计。会计数据处理的真实性、正确性、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所以这一环节的审计是至关重要的,审计人员可采用抽查原始凭证与机内凭证相对比、抽查打印日记账和机内日记账相核对等方法,同时也可采用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功能来完成审计,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2.传统的审计技术已不再适应新的环境。

在手工会计条件下,审计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会计资料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这些审查工作基本都是由人工进行的。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由于审计的内容扩大到电算化系统程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文件于内部控制等方面,迫使审计人员在采用传统的审计技术的同时,还要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用日益先进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去对付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下的会计软件。

3.新环境下审计线索发生了中断。

在手工会计条件下,从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每一步工作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实施了电算化会计会导致审计线索的中断甚至消失。

4.缺乏足足够的全面开展电算化会计审计业务的人才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系统审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与信息系统审计相关的专业组织和职业资格不断出现和扩大,但人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

5.现有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已不能适应新环境下的审计要求在我国,信息系统审计尚未被业界所接受,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信息系统审计标准。我国目前还没有正式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而原有的审计准则,已不能完全适用于信息系统审计的需要。

三、加强电算化会计下的审计工作。

电算化会计的实施使得会计系统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电算化系统的审计与对手工账簿的审计相比,在审计内容、方法上都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对购置的会计软件还是对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审计内容上都需要对其系统内控进行审计,以及对其电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审计方法或措施有所不同。

1.为电算化审计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包括:①建立良好的审计监督法律环境,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有关的计算机审计的法律、法规。②通过建立和完善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制度和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审计质量控制环境;③建立良好的其他监督形成相配合的环境。

2.更新审计方法,加强对会计信息的审计。

(1)加强对系统内控的审计。对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①对内部控制进行描述。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与被审单位有关人员座谈、实地观察、查阅系统的文档资料等办法,必要时可编制内部控制情况问卷,了解系统的内部控制,将它用图示描述出来。

②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侧重于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

③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格式]主要是对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认真执行而采取的测试。对计算机内部控制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测试,对手工控制则可以采取如观察法,实验法等手工测试方法。

④对内部控制进行总评。主要考虑系统内部控制中有哪些比较满意的措施,是否能够通过符合性测试,符合程度如何,内部控制是否可以信籁等。

(2)做好系统电算过程和结果的审计。在系统中,输入的原始数据、处理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都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贮于电、磁介质或打印输出在纸质账页上。要对系统电算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等进行评价,必须对数据文件进行审计。数据文件审计可以是对打印输出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也可以是对存贮在电、磁介质上数据文件进行审计。

首先,我们可以由审计人员进入企业调用企业的会计软件中的数据实施审计。在调用数据时,对于不同的会计软件采用的方式也不同。

①对于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审计人员可以复制它的数据库直接用计算机语言或采用计算机语言编制辅助审计程序访问数据库;可对整个数据库或选定的数据进行复核;可有效地执行大量数据的验算重新分类及汇总工作;可详细地检查数据库的内容,按指定的标准查找记录。

②对于购置的电算化会计系统,由于软件公司对其软件的设计过程、数据结构采取严格的防范和保密措施,直接打开其数据库的困难较大。但较完整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一般都建立了查询、对账、统计或财务分析、通用报表等功能。审计人员在对被审系统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时,可利用这些功能完成部分审计任务。

(3)努力开拓网站认证业务。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交易场所虚拟性和交易的信息和证据的无纸性,人们对网上交易顾虑重重。

电子商务通常依赖于网络,顾客只能通过其网页了解有关情况,无法确定网站的安全性、交易的有效性和交易中机密信息的保密性。

因此,开拓网站认证业务具有现实意义。

3.积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才。

审计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和加快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以适应审计发展的要求。为此可采取对原有审计人员在计算机知识、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控制及计算机审计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或开展审计的正规教育,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加强计算机审计配套课程的教育。

4.制定和完善新的审计准则。

由于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发生较大变化,现有准则中的某些内容已不适应实际情况。在制定新的审计准则时,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大力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侧重于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审计证据的收集、计算机审计过程及相关的审计技术、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规范。

5.实行审计软件商品化大力发展审计软件专业公司,实行审计软件商品化。

四、结论。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审计工作中的新问题和新课题将不断出现。对其深入研究,必将开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使得电算化会计环境下的审计工作不断的高速改善。真正做到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孟珍素:论电算化会计审计,企业管理,.

[2]陈玲李晓红:电算化会计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2007.

[3]蔡春车宣呈陈孝:现代审计功能拓展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4]马晓慧高瑁:电算化会计与审计之我见,现代商业,2008[5]赵红龙:电算化会计环境下审计策略,中国西部科技,.

[6]汪路明:论信息时代审计技术的创新,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

会计与审计范文5

会计与审计类:会计(学),审计(实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教育),国际会计,会计(财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会计与统计核算,财务信息管理,工业(企业)会计等各类专业会计。

会计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财务会计因其侧重于满足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决策需要,以外提供财务报告,故也称“对外报告会计”。培养目标掌握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与设计的基本原理、电算化会计软件初始化的设置、总帐系统、报表系统以及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业务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模块构建,会计电算化对传统手工会计方式的影响;了解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管理要求与制度规范、购销存业务核算子系统、基于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数据整理与加工。

审计学,是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审计科学就是对审计实践活动在理论上的概括、反映和科学总结,并用来指导审计实践活动,促进经济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会计与审计范文6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会计审计 会计财务核算 问题 新路径

一、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深入,我国对事业单位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都有了很高的要求和标准。为了满足我国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事业单位的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对现有的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体制进行分析,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完善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发挥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对事业单位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效的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事业单位不仅能够选择最优的资源配置,还可以从源头上降低成本,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益;另外,还有助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

二、事业单位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事业单位也在通过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体制来实施改革,从而提高单位的发展速度。但是由于我国内部会计管理机制还不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事业单位会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事业单位开展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大量的研究,发现事业单位会计审计独立性严重不足。事业单位进行内部审计的主要手段就是会计审计,而且几乎全部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审计人员都是属于事业单位内部人员,有关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还受到各种权利和利益关系的制约,很难保证事业单位会计审计的公平、公正,会计监督部门形同虚设,会计审计的工作失去了开展的意义。另外,事业单位对会计审计的管理缺乏合理性。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审计工作的目的是促使被审计人员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履行相关职责,对事业单位进行自我约束。然而,国家和事业单位却赋予了审计不同的职责,国家要求会计审计要对事业单位进行监督,防止事业单位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事业单位则要求会计审计对事业单位内部事情的谋划和决策。由于会计审计的内容不同,就会导致在实际审计过程中,不能发挥会计审计的理论优势。此外,事业单位对会计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足够大的力度去进行会计审计工作;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不高等等,都导致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审计工作停滞不前。

(二)事业单位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财务核算结果进行审核,可以发现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财务核算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事业单位没有合理地定位会计财务核算的范围和内容。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没有对会计核算的工作有足够清晰的认识,混淆会计财务核算内容与会计审计内容,会计财务核算范围不清晰,会计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从事多个岗位的工作,无法真正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不利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的开展。第二,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完善的会计财务核算监督机制,事业单位内部的权利、利益制约监督机制的缺失,使得会计财务核算的监督部门形同虚设,无法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活动的合法和公正。第三,事业单位没有对会计财务核算工作进行制度化,使会计工作人员有了可操纵的空间,很难保证会计财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的新路径

(一)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审计工作的新路径

事业单位为了解决在会计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对会计审计工作的路径进行改革:第一,事业单位要增强会计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为了减少事业单位高层对会计审计工作进行权利或利益的干涉,就必须提高会计审计部门的权利职能,使会计审计部门与事业单位的管理层相独立,提高会计审计的权威性和工作效率。第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审计监督体制。事业单位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体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完善自己的会计审计监督机制,对审计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提高会计审计的工作质量水平,为会计审计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监督环境。第三,加大事业单位对会计审计工作的投入力度,不定期地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水平。实施会计审计工作的新路径,不仅能提高会计审计工作的效率,还能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活动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二)事业单位进行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的新路径

为了有效地解决事业单位在会计财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要对会计财务核算开辟新的工作路径,以提高会计财务核算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一,事业单位要确定会计财务核算的主体。确定会计财务核算主体,明确会计财务核算各阶段的目标任务,才能使事业单位顺利地进行会计财务核算的工作,便于进行会计财务核算的监督。第二,对会计财务核算的管理机制进行补充,规范会计核算、会计处理、会计监督的工作范围及其内容,以免混淆工作内容,大大降低会计财务核算的效率;还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对财务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做出财务预测和决策,监督和保证事业单位的内部活动,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基本保障。第三,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会计财务核算人员的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并不定期地对会计财务核算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和质量。通过对事业单位的日常活动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为事业单位的相关利益人提供事业单位的基本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分析,以有效地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四、总结

目前,随着世界发达国家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我国的相关会计法规也在不断完善、日臻成熟,尤其是有关事业单位的会计审计和会计核算工作管理亟需规范。现有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审计和会计财务核算工作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规定和需求,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只有根据国际上以及我国法律法规对会计审计和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的要求,再结合事业单位现状进行新路径的探究,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提升事业单位的发展潜质。

(作者单位为鲁南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文.浅谈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联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3).

会计与审计范文7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充分理解这些方面的基本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岗位的职能作用,为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现代企业战略投资范围的扩大提供可靠的保障。做好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的研究,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避免了财务舞弊现象的出现。现阶段这些核算方式的内容非常丰富,实际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客观地体现了做好会计审计和会计财务核算的必要性,

关键词:

会计审计;会计财务核算;战略投资范围;核算方式;参考依据

社会各行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会计审计和财务核算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有效地保证了自身财务活动开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加快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的步伐,实现更多的现代企业发展目标。会计审计的有效使用,可以使企业的各种账目更加真实,及时地解决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各种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会计财务核算对于财务报表实际作用效果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客观地体现了企业财务部门的整体工作水平,影响着企业后期战略部署的制定和调整。

一、会计审计的若干研究

(一)会计审计的作用价值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规范企业经营活动开展中的经济秩序,增强企业整体的市场综合竞争力。会计审计结合了会计学和审计学的相关内容,为企业经济责任的明确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会计审计的有效利用,可以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进行必要地监督,在保证企业收入、支出透明性的基础上提高了企业各种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利于突出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会计审计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审计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可靠的会计材料基础上,可以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真实性进行全面的评估,有利于加快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步伐,实现企业更多的发展目标。

(二)现阶段会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结合现阶段我国会计审计总体的发展现状,可知它在实际的应用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对企业未来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会计设计模式较为落后,监督作用不明显。很多的企业在经营活动开展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会计审计模式,在一定的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这些会计审计模式使用中存在着很对的缺陷,实际的监督作用并不明显;

(2)独立性不强。目前部分会计审计参与者是由许多领导直接管理的,弱化了其实际的监督作用,无法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实际的发展概况;

(3)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不充分,缺乏可靠的专业人才。会计审计工作开展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对于企业实际经营利润的评估和后期战略部署调整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过于依赖实际的工作经验,对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利用较少,加上缺乏可靠的专业人才,导致会计审计的实际作用无法充分地发挥。解决企业从会计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包括:

1.优化会计审计工作模式。良好的会计审计工作模式不仅需要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也应该注重加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2.增强会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审计的监督作用,企业应给予专业的会计审计人员更多的独立自,促使他们可以更好地运用会计审计解决实际地工作问题;

3.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培养可靠的专业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信息化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会计审计的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增强监督管理效果,并结合先进的发展理念培养可靠的会计审计专业人才。

二、会计财务核算的若干研究

(一)会计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真实性的有效手段,会计财务核算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但是,目前我国会计财务核算使用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会计财务核算制度不健全。很多企业对于财务核算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弱化了相关制度的管控力度,造成了财务活动开展中秩序的混乱性;

(2)财务报告体系相对落后。一些企业的会计财务核算只注重各种款项的使用和去向,对财务报告是否科学缺乏有效的评价,无法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可靠的参考信息;

(3)会计财务核算方式单一。结合目前企业利用会计财务核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整体发展现状,可知很多企业的会计财务核算方式单一,降低了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剧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解决会计财务核算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会计财务核算的优势,需要企业针对会计财务核算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增强会计财务核算的实际作用效果。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1)健全会计财务核算制度。可靠的制度有利于保证财务活动秩序的规范性,从根本上提高了利用财务核算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效率。企业的相关管理者应该结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概况制定出可靠的会计财务核算制度,为财务活动开展中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完善财务报告体系。利用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传统的财务报告体系进行综合地评估,找出其中的缺陷,运用创新的管理方式完善自身的财务报告体系,是未来企业实现战略性发展目标的必然举措;

(3)丰富会计财务核算方式。会计财务核算方式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企业财务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增强财务部门的综合管理能力。因此,企业需要利用可靠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丰富会计财务核算方式,从根本上保证自身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加快产业转型的建设步伐。

三、结束语

会计审计和会计财务核算的有效使用,为企业经济活动的带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要参考依据。运用会计审计和会计财务核算时,工作人员需要将它们与企业实际的发展概况有效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会计审计和会计财务核算的实际作用效果,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范伟红.商事思维下公司财务会计制度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1,(05).

[2]李秋蕾.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05).

[3]赵清.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06).

[4]刘梅玲.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03).

会计与审计范文8

【关键词】审计委员会 内部审计 关系 重构

随着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及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陆续推出,我国产生了由“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为主线的内部控制监管模式,中国现代企业公司治理中风险控制体系不再停留于较高层级的专家远程监控,而是向实际业务纵深渗透和发展。但是,要使审计委员会机制植入公司治理框架后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其与内部审计关系的科学定位则成为了前提和基础。

一、我国现代内部审计与当前国际内部审计在职能定位方面的差异

1、当前国际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现代内部审计是由内部审计师对企业内不同的运营和控制实施系统的评价活动,其工作目标涵盖了财务和运营信息的可靠性评估、企业所面临风险的识别程度和控制程度、企业是否已经建立了适当的管理标准、资源是否被有效和合理地加以利用等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关的管理控制目标。可见,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是通过衡量和评价控制的充分性和执行的效率及效果来为企业提供服务。因此,需要的是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队伍,而这支队伍的领头羊就是企业的首席审计执行官。《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中明确了其职责:获得审计委员会的授权,有效地管理内部审计活动;为保持内部审计所必要的独立性,向审计委员会作职能性报告,向总经理作行政性报告,在职能上向审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实务公告1110-2:首席审计执行官的报告关系中对职能性报告关系和行政性报告关系作出了说明。

职能性报告是指:批准内部审计工作章程;批准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和相关审计计划;批准接受首席审计执行官对于内部审计活动结果或其认为的其他事项的通报,包括与首席审计执行官召开的没有经理层参加的单方会议;批准任免首席审计执行官的决定;批准首席审计执行官年度薪酬和工资调整;适当询问管理层和首席审计执行官,确定是否存在影响内部审计活动范围和预算的限制。

行政性报告是指:内部审计机构的预算制定与管理;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员评价和薪酬;企业内部沟通和信息交流;企业组织内部政策和程序的管理。

按照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实务框架构建的内部审计机构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审计独立性,也确保内部审计完成了企业风险控制体系按照COSO框架建设中作为基石这一功能定位。

2、我国内部审计职能演进与定位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的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也在悄然转变。国家审计署2003年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九条中规定,内部审计工作主要为: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对本单位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经济管理及效益情况进行审计。

为推动和指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以及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2006年7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正式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按照“指引”的要求,董事会及其全体成员应保证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公司董事会对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有效实施及其检查监督负责。而在指引的框架下,内部审计部门成为专门负责内部控制日常检查监督工作的专职部门。为了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进一步提高,指引中还将内部审计的报告机制表述为“该部门可直接向董事会报告,该部门负责人的任免可由董事会决定”。由此可以认为,公司的内部审计作为风险控制诸要素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成为整个风险控制体系中的基石。这种理念上的转变,开启了我国内部审计与国际内部审计在职能方向的接轨之路,历史性地赋予了内部审计新的专业使命,使得我国现代内部审计外延得以进一步拓展,对于该职能部门的战略定位,将推动内部审计从事后型专业检查向预防性控制专业方向转型。

3、我国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定位现状所导致的管理瓶颈

第一种是受本单位董事会或董事会所设审计委员会的领导,其工作目标定位比较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第二种是受本单位最高管理者直接领导,其工作对总经理负责,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第三种是受本单位总会计师领导,相对而言处于较低的职能层级,独立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从上述国际和国内对于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比较不难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从公司治理角度推动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内涵,而且进一步拓展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外延。但与执行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北美及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建设方面还缺乏制度基础的保障。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将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部门的关系清晰地表述在《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中,对企业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和进一步完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作用是引导性和建设性的,特别是内部审计关键人物在职责和报告机制的定位模糊,无法从制度上保障内部审计工作能够维持从下属营业风险管理层级到高级管理层级再到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报告机制,从而使监管当局实施风险管理的战略决策无法得到实质性的贯彻执行。

二、当前我国公司治理架构中审计委员会的构成及其现实作用

为推动我国上市公司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善公司治理,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根据准则的要求,公司董事会纷纷设立了审计委员会,基本形成了将一元结构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与二元治理结构中监事会相结合的监督模式,从制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治理层的作用,加强和优化了董事会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但实际操作中,审计委员会的功能发挥却遭遇了瓶颈。

第一,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描述线条粗放,监督措施落实层面定位缺损,导致治理层级对风险管理在实践中缺乏实际指导性。 根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是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二是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三是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四是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五是审查公司的内控制度。

审计委员会绝大多数是由专家组成的,无论是在财务信息的审核把关,还是履行监管职能方面,都具备了良好的专业水准和道德要求。但从上述要求中不难看出,审计委员会职责定位由于线条过于粗放,难以保证其职责履行的良好效果。特别是监督措施落实层面的定位缺损,是直接导致审计委员会功能发挥遭遇瓶颈的重要因素。

第二,审计委员会缺乏内部人嵌入,业务渗透力薄弱,导致其为董事会实施控制与监督的服务功能缺乏传导机制。审计委员会主要由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组成,是由外部人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的专家们虽然具备履行监督责任的能力,但缺乏履行责任所需要的时间,他们只能通过定期审阅公司财务报告、召开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听取相关汇报的方式开展工作。在这种机制中,缺乏内部人的植入,一年中寥寥数次的会议难以与企业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相匹配,也无法将审计委员会的业务功能渗透到企业管理中去,这种传导机制的薄弱,势必导致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元素之一,为董事会实施控制与监督的定位功能大大削弱,甚至流于形式。

三、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重构与关系重塑

科学定位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无论从审计委员会作为治理元素的战略要求,还是内部审计向预防型与检查型相结合的控制专业转型的长远目标来说,都面临着一种现实的决策。我国上市公司监督机构间关系的潜规则: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部分别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负责,这些监督机构彼此之间不存在垂直关系。尽管审计委员会的专家们有履行责任的能力,但履行责任所需要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在同属于监督机构的审计委员会与审计部两者之间,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非常设机构的性质以及独立董事出任的做法决定着审计委员会的监督具有较高的战略性和相对较低的业务渗透。而内部审计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和评价,可以有效实施风险控制,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其工作职能和目标能够满足和弥补审计委员会的要求,如果将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进行无缝对接,将大大提高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中必要元素的治理效果,保障审计委员会实施风险控制的功能性传导。

战略性与业务渗透的对接需要将审计部隶属于审计委员会,从而保证内部审计部门最大的独立性。而现实操作中,由于现行制度缺乏实施对接所必备的制度基础方面的技术性支持,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门面临轴心错位的尴尬局面。因此,要建立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风险控制架构,可以考虑从两方面着手进行重构。

首先,将任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纳入审计委员会的职责范围。一方面保障了内部审计工作高度的独立性,确保审计工作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将从制度上巩固审计委员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治理层对企业在风险控制等领域的业务沟通与渗透,为确保审计委员会切实有效地履行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将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作为内部人植入审计委员会中,成为企业风险控制专家组成员之一。一方面可以重新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风险控制体系框架,从根本上提高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连接定位的精度,有效保证审计委员会治理功能的聚集与控制功能传递的渠道畅通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重新塑造内部审计职业形象,进一步推进内部审计专业化道路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有红、赵佳佳:审计委员会职责再造与关系梳理[J].会计研究,2006(5).

会计与审计范文9

[关键词]投资机会;审计风险;审计质量;可操控性应计

一、 引言

公司投资机会一直是财务研究中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领域。投资机会代表一个公司的投资或者成长机会的选择权,而选择权是由管理者决定的,这些选择权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1]。因此,相比股东而言,公司管理者能够获悉更多关于投资机会及其未来价值的信息。高投资机会公司需要管理者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做出决策,这导致管理者行为更加难以被观察[2]。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更有可能为了追求私利而产生“败德”行为,因此具有高投资机会公司的股东就更加需要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由公司投资机会而产生的监督问题便成为财务学界研究的热点。现有的研究大部分是从财务角度进行的,而jensen(詹森)等认为审计可以被视为解决公司问题的一种监控机制,是一项能够约束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制度安排[3]。由于“深口袋”现象,大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不会接受这些高投资机会客户[4]。高投资机会公司更有可能选择“五大”会计师事务所,而且“五大”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更好地遏制高投资机会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5]。从我国目前的研究来看,一些学者只研究了投资机会对公司财务政策的影响,还未涉及审计与投资机会关系的研究。我国的法律环境与国外相比存在着较大差异,审计师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也不相同,并且自从2002年以来,我国的法律制度环境有很大改变,尤其是加大了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和对注册会计师的惩戒力度。因此,本文拟研究我国高投资机会公司是否具有选择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的动机,而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能降低高投资机会公司的审计风险,从而遏制被审单位的可操控性应计。

本文余下的结构安排是: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第四部分列示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启示。

二、 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一) 文献回顾

myers(迈尔斯)等将因行使未来投资决策的选择权而形成的企业价值称为投资机会集。具有高投资机会的公司股东更加需要对管理者进行监督[6]。jensen(詹森)认为债务支付可以减少管理者控制的资源,因此增加债务可以促使管理者合理使用公司资源[7]。而gaver(盖弗)等研究了公司的财务政策与投资机会的关系。他们发现,由于存在资产替代和投资不足问题,高投资机会的公司有更少的债务权益比率[8]。 gul(格尔)利用日本上市公司1988年—1992年的数据分析投资机会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后发现,公司的投资机会与公司的债务水平显著负相关[9]。jones(琼斯)等对澳大利亚1990年—1998年的上市公司进行了检验,但他们并没有发现高投资机会与低的负债权益比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11]。simon(西蒙)等研究了香港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管理层持股与公司财务政策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即高投资机会公司有着更低的负债水平和股利政策[12]。kamwah lai(卡马沃莱)将审计质量与投资机会联系在一起,他认为高投资机会公司更加可能选择“五大”会计师事务所,而且“五大”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更好地遏制高投资机会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5]。

在我国关于公司投资机会的研究中,大部分是对公司投资机会的经济后果进行的研究,而对公司高投资机会所产生的监督问题则涉及较少。李小军、樊行健等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均与投资机会显著负相关。应计利润与企业成长性的正相关程度越强,应计异象越明显[1314]。张琴基于2005年沪深300个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经理自主度对企业投资机会集的影响效应[15]。

综观国内研究,对公司高投资机会所产生的监督问题,学者们只是从管理层和负债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而对审计如何监督公司高投资机会所产生的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并没有涉及。本文结合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研究审计质量与公司投资机会的关系,以期为外部审计作为一种监控机制来约束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提供理论和经验证据。

(二) 研究假设

高投资机会公司的股东更加需要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由于存在资产替代和投资不足问题,高投资机会公司有更低的债务权益比率,并且由于交易成本和低价发行等原因,高投资机会公司会更多地选择使用内部资金而不会从资本市场筹资,也不太可能受到资本市场的监管。在这种情况下,高投资机会公司只能依赖其他的监管方法。作为一种监控机制,审计能够发挥约束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但是这种监控机制对于高投资机会公司是否适用值得探讨。由于投资机会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投资决策不可能总是达到最优,并且高投资机会公司的管理者很容易在事后为他们的决策辩解,这样审计作为监控机制的公信力会降低。尽管存在以上的争论,但是由于高投资机会的公司具有较弱的内部控制,这将使高投资机会的公司跟不上增长的步伐,这些公司可能会需要更高质量的审计[4]。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实,高质量审计能够更加准确地将内部的信号传递给外部投资者,外部投资者也更加信赖高质量审计所提供的公司信息。另外,审计质量还可以约束经理人的自利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为监督高投资机会公司的管理者和增加投资者对高投资机会公司信息的信赖,股东有动机选择高质量的审计。但是,高投资机会公司有较高的审计风险,由于“深口袋”现象,大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不会接受这些高投资机会客户,而会选择低投资机会客户。随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制度的日臻完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为规避审计风险、维护自身声誉,倾向于选择低风险的审计客户[16]。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公司的投资机会和审计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高投资机会公司更有可能在不确定环境下经营,不确定的经营环境使管理者在应计项目的估计中有更大的自由度,又由于管理者行为不可观测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管理者的会计估计中有更多的可操控性应计。我国企业投资机会与盈余管理存在相关性,企业成长性越好,信息失真越严重;会计扭曲越严重,应计利润的持续性越差[14]。因此,高投资机会公司的注册会计师面临着更高的审计风险[17]。这种高风险给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带来了更大的威胁,为了保护他们的声誉资本,大会计师事务所会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来降低高投资机会的审计风险。因此,聘请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高投资机会公司可能有更小的可操控性应计。自从2002年以来,我国的法律制度环境较过去有很大改变,不仅加大了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而且同时也加大了对注册会计师的惩戒力度。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分别于2002年1月15日和2003年1月9日了《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加大了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随着我国证券审计法律制度的日臻完善,“四大”、“十大”会计师事务所更能够积极应对相应的审计风险[16]。因此,高投资机会公司的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和被诉讼的风险,有动机遏制被审单位的可操控性应计。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在高投资机会公司,审计能够有效地遏制被审单位的可操控性应计。

三、 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4年—2008年在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只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按以下标准对样本做了剔除:首先,剔除了金融和保险业的上市公司;其次,剔除无法完整获取相关数据的公司;再次,排除了当年上市的公司。最后,我们得到5542个样本观测值,其中2004年—2008年的样本观测值分别为1148、950、979、1208和1257个。

本文所使用的财务数据均来自中国股市和财务研究数据库(csmar),审计师的聘用数据来自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

(二) 投资机会的变量

因投资机会很难用一个具体的财务指标来衡量,故本文参考smith(史密斯)等的研究,选取4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公司的投资机会大小[2,5,8,12]。这4个指标的定义如下:

mas=长期负债+权益的市场价值总资产;meq=权益的市场价值权益;ep=非经常性收益前每股收益年末收盘价;ppvr=固定资产总值长期负债+权益的市场价值。

(三) 投资机会(ds)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因子分析

其中, 因变量aq为审计质量。经验研究中经常用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来衡量审计质量[18],因此本文也用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来衡量审计质量。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年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前百家信息中的排名,该年度排名在前14位的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内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为高质量的事务所,取值1,反之为低质量的事务所,取值0。

自变量ds为投资机会,我们选取4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公司的投资机会大小,然后对mas、meq、ep和ppvr进行因子分析的得分来衡量公司投资机会。

我们选取固定资产比重、规模、财务杠杆、权益增长可能性、损失可能性以及净利润改变的可能性作为本文的控制变量[5,19]。capint为固定资产占销售收入的比重;sale为销售收入的规模,对销售收入取自然对数得到;ldebtat为长期负债的比重,用长期负债除以资产总额表示;issue表示权益增长的可能性,如果前一期的权益增长率大于10%,取值1,否则取值0;loss表示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如果前一期净利润小于0,取值1,否则取值0;largeni表示净利润改变的可能性,如果净利润改变大于10%,取值1,否则取值0;ind和year为行业和年度控制变量。

为检验高投资机会公司所聘请的大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可操控应计的抑制,我们构造如下模型:

abada=β0+β1ds+β2aq+β3ds×aq+β4lev+β5size+β6cflow+

β7roa+β8ind+β9year+ε(2)

其中,因变量abada为可操控应计的绝对值,可操控应计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通过对每一年每一个行业计算而来;自变量ds和aq的定义如上;我们选取财务杠杆、公司规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重以及资产收益率作为本文的控制变量[5,20]。lev表示长期债务权益比;size为公司规模,用总资产取自然对数表示;cflow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比值;roa为资产收益率;ind和year为行业和年度控制变量。

四、 实证结果

(一) 描述性统计

表4是总体和根据审计质量分组的变量均值和标准差,高审计质量样本为1637个,低审计质量样本为3905个。从表4可以看出,高审计质量公司的投资机会(ds)比低审计质量公司的投资机会(ds)均值高,而且在0.01的重要性水平上显著;高审计质量公司的固定资产占销售收入的比重(capint)比低审计质量公司的要低,并且在0.01的重要性水平上显著;高审计质量公司的销售收入和权益增长的可能性要显著地高于低审计质量公司;另外,高审计质量公司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要显著低于低审计质量公司。

(二) 回归结果及分析

(三) 删除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后的结果

在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上,国际“四大”与非“四大”、“十大”与非“十大”及国内“十大”与国内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选择行为存在显著差异[16]。因此,为了验证国际“四大”以及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与投资机会以及可操控应计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删除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后对模型(1)和(2)再次进行了回归,删除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后有5395家公司,回归结果见表5和表6。从表5的(3)和(4)的回归结果看,删除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后,模型整体拟合程度没有太大变化,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和显著性没有明显变化。表6的(5)、(6)和(7)的结果显示,选聘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有效减少高投资机会公司的可操控性应计,这说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不会对上述检验结果造成偏差。

(四) 样本自选择问题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选择的内生性会使样本存在潜在的自选择问题,这使上述结果不可靠。我们采用两阶段回归方法,第一阶段对会计师事务所选择模型(3)进行probit回归,然后计算出imr,并将probit模型回归后计算得到的imr(作为第二阶段回归的控制变量)对模型(2)进行回归[5,2122],即:

aq=κ0+κ1size+κ2roe+κ3loss+κ4lev+κ5mf+κ6issue+

κ7herf5+κ8indm+∑δ′indu+∑θ′year+ηi(3)

其中,indu和year为行业哑变量以及年度哑变量;size为公司规模,用公司总资产取对数表示;roe为公司净资产报酬率;loss表示公司是否陷于财务困境,若前期净利润小于0,取值为1,否则为0;lev代表财务风险,用资产负债率表示;mf表示公司的成本,用管理费用除以期初总资产衡量;issue代表公司是否进行增发配股,当公司当年存在增发配股行为时取值为1,否则为0;herf5为前五大股东的赫芬达尔指数;indm为公司所处的地区治理环境。表6的(4)和(8)的imr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样本存在自选择问题,有必要对自选择问题进行控制。表6的(4)和(8)的结果也表明,在控制自选择后,我们上述的研究结论不变。

五、 研究结论及启示

审计是一项制度安排,它不仅可以解决公司问题,而且还可以约束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本文以我国2004年—2008年只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控制样本自选择偏误的基础上,检验审计质量、投资机会和可操控性应计的关系。结果发现,高投资机会公司股东为监督公司的管理者有动机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同时,投资机会越大的公司,其可操控性应计越高,即高投资机会公司的注册会计师面临着更高的审计风险;而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和被诉讼的风险,也有动机提高自身的审计质量,从而遏制被审单位的可操控性应计。

本文为我国外部审计是否能够监督公司管理者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丰富了审计质量与投资机会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而为通过提高外部审计质量来监督高投资机会公司的管理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本文的结论还提供了这样的启示:加强审计监管、提高审计质量以及完善各地区的法律环境,是监督高投资机会管理者的有效手段。

会计与审计范文10

经全国人大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下称《会计法》)明确提出要建立内部监督、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这对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完整,提高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是企业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规,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企业内部建立的一整套的纪律措施与方式,包括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会计、审计诸方面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机制。而外部会计监督机制是独立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依据独立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和执行规范指南,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它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信息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担当起社会“经济卫士”的角色,对被审企业而言,是一种单向的监督、制衡机制。因此,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交叉的职责在于:如何正确评价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如何评价企业遵循法律法规的情况,以及是否了财务报告,并作如实披露;核实资产的实有情况;如何评价影响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内部审计师的内审工作也会引起外部注册会计师的关注。原因在于这些内部审计工作可以提供影响财务报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符合性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或者为财务报表审计提供直接的证据,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将会大大提高注册会计师执行外部审计的时间和精力。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和独立审计准则都鼓励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合作与协调。内部审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也应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充分利用对方的审计工作成果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审计效率与质量。那么,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之间在哪些方面可以实施有效合作呢?

1.企业财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的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可以便注册会计师制订更合理的审计计划。注册会计师接受被审单位的委托,在实施审计工作前,必须与被审单位的财务部门和内部审计机构接触,被审单位的财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能够提供本单位的业务经营、组织架构、运作程序及企业所在行业的较为详尽的信息。并且,被审单位的财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反映注册会计师自上次外部审计到本次审计期间有关公司管理当局在企业运作程序、内部控制制度和组织架构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事项,协同注册会计师有效判断企业的哪些情况会对财务报表审计产生重大的影响,以提请注册会计师予以关注。一般来说,企业财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具有与注册会计师类似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向注册会计师反映的企业基本信息情况和共同讨论的审计工作范围,将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制订恰当的符合被审单位实际状况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前或在实施审计程序过程中,也应提请被审单位的财务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将其发现的可能会影响财务报表审计的所有重大事项及时告知注册会计师,以便注册会计师根据所掌握的审计证据和信息,适时地恰当地调整财务报表审计程序的时间、和性质。

2.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有效协助注册会计师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企业领导人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免职、辞退、退休等事项前,以及在企业进行改制、改组、兼并、出售、拍卖、破产等国有资产重组的同时,应当按国家现行规定进行审计。”全国人大修订通过的《会计法》也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单位负责人应保证会计结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投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些条款规定在法律上、行政上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对被审单位的企业负责人实施离任审计时,必须考虑如何有效地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暂行规定》和《会计法》所规定的上述条款,具体落到实处。

我们知道,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了财务责任审计、经营责任审计和管理责任审计三大部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任期内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企业资产、权益增减的核实和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企业对外投资、长期投资和重大项目投资的实施及投资效益回报情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及其执行情况;遵守国家财经纪律、法规情况;其他事项。它具有时间跨度长、牵涉范围广。审计程序繁复、量大难度高的显著特点。因此,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在企业审计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暂行规定》同时还明确规定:“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构应当将审计机关提交的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作为对该企业领导人员的调任、免职、辞职、解聘、退休等提出审查处理意见时的依据。应当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由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关或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因此,对企业领导人员来说,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很重要的。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经济体制上的弊端,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某些行业还存在的严重政企不分状况,一些严重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是政府直接干预企业行为而造成的;同时,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刚刚在转轨过程中,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很多不良资产、坏帐、烂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将应有政府主管部门承担的经济责任或应由上也很难说清楚该由谁来承担的经济责任,全部算在现任企业领导人员的头上,也是完全说不过去的。鉴于国有企业的复杂性,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涉及到为上级有关部门正确考核、评价、使用干部提供依据,必须以披露事实为基本点,不作结论和评价,务必慎之又慎。注册会计师在时间紧迫,审计程序和审计内容量多面广难度高的情况下,要充分有效地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就必须取得内部审计机构的有效协助。在有上级母公司和控股集团组织结构形式下,往往上级单位会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注册会计师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提供的现存审计资料和审计证据,可以参阅内部审计机构已出具的以前年度各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从中提炼出本次审计所需的资料证据,为我所用。注册会计师可从审阅查看内部审计机构以往的内部审计报告中已提出的一系列在任期中是否已得到解决,将这方面的内容作为本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3.注册师有效利用内部审计人负在执行内部审计程序中已取得的审计依据,可以大大节省审计时间和提高审计效率。一个组织结构合理,管理基础较为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较为完善,经营运作状况良好的企业,其内部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和工作的有效性也相应地得到较为充分的保障。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外部审计程序时,完全可以利用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内部审计程序过程中已获得的审计证据和依赖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比如,利用内部审计对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和测试程序,减少一些相关的次要测试;对内部审计人员已审查过的应收帐款明细帐户,注册会计师就可以相应减少有关帐户的检测数量;对存货的抽查盘点,注册会计师可以只关注一部分存货进行抽查盘点,而对内部审计人员已进行过的大部分存货盘点,则可以忽略。当然,注册会计师在利用内部审计证据前,必须对被审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独立性及其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的地位和独立性进行评价,考虑到相关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相关会计事项的性质、复杂程度及其导致错报、漏报的风险,注册会计师有必要也必须监督、检查和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4.注册会计师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具有互补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通常包括与财务报表相关的活动和会计资料、会计信息系统及财务报表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审计的重点是与被审单位财务报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组织运作活动。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则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财务会计报表的数据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二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和评价。对于上述第一部分的审计,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完全可以根据企业不同的审计目的,委托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目的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提出的具体审计要求,由注册会计师来实施审计,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对本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较为熟悉,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将审计工作重点放在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分析、评价上,并对整个审计工作过程实施参与和监督。作为企业内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同样也可以外部审计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内部审计机构应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最大程度地利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成果。内部审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有效互补,既可解决内部审计机构人手不足,任务繁重的矛盾,又可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准;既可以提高内审工作的能力和独立性,又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内部审计机构协调平衡好与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今天,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相类似的内部审计工作已引起注册会计师的关注,因为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可以提高影响财务报表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为注册会计师更有效地实施外部审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随着内部审计地位的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审计工作质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人员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配合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独立审计风险越来越大的今日,注册会计师与内部审计人员的合作,将加大规避风险的能力,并能有效的实施内部与外部审计。当然,如果是企业领导人的原因,内部审计不起作用,机构形同虚设,会计造假,则免谈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的合作与协调了。

会计与审计范文11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审计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活动记录的处理技术已经向电子化、集成化、广域化、数字化和无纸化的方向发展。会计工作的技术手段能够跟随着信息化的步伐,许多单位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而审计的技术手段却相对滞后,绝大多数的审计仍然是“绕过计算机审计”。这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挑战:作为审计人员,如果不懂计算机审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失去审计的资格。同时,也给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促使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会计电算化给审计带来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一)开展审计工作的紧迫性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更为复杂,审计人员面临诸多难题,审计人员如果仅靠原有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是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必须改进审计方法,拓宽审计内容。

1、审计对象的扩展化,给审计提出了新课题。

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对象,除手工环境下的审计对象以外,信息的载体得以扩展,出现了新的信息载体,如磁带、磁盘等。另外,审计人员还要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本身进行审计,其中包括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会计软件的程序、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等进行审计,是些都是审计人员面临的新课题。

2、绕过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很难有效地发挥审计职能。

随着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如果审计人员不懂得计算机,不了解电算系统,只能依赖被审单位提供打印的账页进行审计。这样审计人员可能得不到被审单位的尊重,甚至还可能被不老实的人所愚弄。所以,审计人员如果不能审电算化系统,面对比较复杂的会计信息系统就变得无能为力了,这就很难有效地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

3、审计内容的复杂化,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

手工系统中,审计的内容主要是对其财政收支活动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审查。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加密的会计软件把以往肉眼可见的线索掩盖了起来,使得审计内容变得复杂化。加上人们往往过分相信计算机输出的结果,容易忽视了计算机也是由人来操作的这一关键环节,表面上账、证、表的相互平衡,可能掩盖了人工录入的错漏。例如,某工厂财务处从工资单到工资汇总表都是计算机计算打印出来的,历经检查都没发现问题。在一次审计本来要结束时,有一位老会计随手用算盘打了一张工资汇总凭证,发现汇总结果不对,经详细核对,查出一个工资核算员利用工资汇总表贪污公款70多万元的大案。案件的查出并不令人乐观,如果让审计人员凭算盘来检验计算机的结果,审计时间、审计成本都是不允许的,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4、计算机环境下的舞弊更具有隐蔽性,给审计带来了新的风险。

计算机的应用,使会计作弊由手工操作变成了由机器完成,计算机作弊不留痕迹,更具有隐蔽性。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的调查表明,该国计算机舞弊犯罪的损失平均每起为45万美元,最高的一次曾达到50亿美元,全世界每年通过计算机被盗走的资金高达数百亿美元。这无疑给审计增加了查处的难度和风险,正如国际会计联合会会长罗伯特梅尔指出的:“会计师将不得不对实际上通过计算机报告的财务信息承担责任”。

5、传统审计的信息反馈能力弱,与信息化的时代要求不适应。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纸质账本将为电子数据所代替,传统的手工审计将遭遇无情的冲击。而审计要行使高层次的监督,不仅需要微观的监督,而且要参与宏观的调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单位领导希望审计能及时反映和提供财务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宏观控制所需要的信息。面对这样的形势,审计工作者必须尽快掌握先进的审计技术,以较少的人力和时间消耗,完成更多的审计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开展计算机审计必不可少。

(二)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必要性

会计的电算化的发展不仅是向审计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审计人员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为审计带来发展的新机遇。开展计算机审计,能够使得审计技术更加先进,审计领域更加宽广,审计信息更加及时,使审计真正成为高层次的监督。

1、拓宽审计范围,全面开展审计监督。

审计人员借助于审计软件,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程序输入必要的条件进行样本抽取,对异常项目进行调查测试,以确定审计重点,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逐笔审计,使得审计内容更加广泛,审计人员可以不再由于时间和工作量的原因而缩小审计范围。

在手工条件下,由于审计方法与技术的限制,对手工信息系统的审计往往以财务审计和事后审计为主,在计算机审计的条件下,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的特点,积极开展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效益审计,扩大审计范围,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减少审计风险。所以,计算机审计使得全面审计成为可能。

2、科学统计与抽样,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会计电算化提供的电子账是肉眼不可见的,对不懂计算机的审计人员来说是个风险,但对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查账的审计人员来说是一个有利条件。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既快速又准确的特点,使得审计资料的审查与分析工作主要由计算机完成,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效益审计一般比财务审计、法纪审计需要进行更多的经济定量分析和经济效益指标的计算,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使得审计人员能挤出时间和精力开展效益审计,更能显示出计算机审计所特有的优势。

3、查错防弊,促使会计电算化向更高目标迈进。

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内部控制变为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在控制上有漏洞,就会造成比手工记账更严重的失误和损失。而开展计算机审计可以找出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促进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达到间接防弊的目的。

人工查找输入错误十分繁琐,而计算机则可按照指令查找有关事项,并将可疑数据提取出来。所以,与传统的手工审计相比,计算机审计可以方便迅速地查找错误和舞弊,既直观又高效。

在电算系统不规范的情况下,要实现审计软件的通用性只能安排层层提示和大量的人机对话,这必定降低软件的运行速度和效率。要有效地开展计算机审计,首先做到电算会计系统的规范化。再则,深层次的计算机审计,是要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本身进行审查,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通过打开电算化信息系统这个“黑箱”,探索和测试信息系统的处理逻辑,对它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合法性等方面进行监督,从而揭露问题、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促使了会计电算化系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4、加强信息反馈,促进信息化建设。

在手工审计条件下信息的整理、反馈以及灵敏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不足,而计算机审计则给审计信息的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优势。例如,审计电算化后,大量的审计信息、审计法规、被审单位基本情况都存储在计算机内,需要时可随时查阅,使资料的索取更加及时;利用计算机对审计的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和上报,将会大大加快信息的反馈,增强审计系统信息的反馈能力,这将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更的、多及时的有用信息,能有效地发挥审计对宏观调控的作用。

5、推动审计工作规范化、办公自动化。

手工条件下审计人员在各自负责的项目范围内开展工作,资料搜集、核对、计算、编制工作底稿、编写审计报告等工作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在计算机审计的情况

下,每个审计人员工作的中间结果可由大家共享,对某一项目的各个部分可根据专业分工同时开展工作,然后把结果汇集到一起,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成果,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还极大的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保证了审计工作质量和进度。同时,通过计算机辅助管理,将文字处理、审计程序及审计工作底稿、电子表格等建立规范的模板,使审计工作实现规范化,审计手段实现现代化,审计工作迈向高科技领域。

上述情况表明,再不进行计算机审计,审计人员将失去审计资格;而开展计算机审计则可以使得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研制开发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功能性强、通用性强的审计软件,则是实施计算机审计的关键。

二、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

(一)软件开发的原则

会计核算软件的多样性和保密性,造成审计数据的难以取得,是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最大障碍。但是,在国际上许多国家的计算机审计已相当普遍,为适应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一体化的发展,必须尽快实施审计工作的电算化,否则很难向国际审计准则靠拢。所以,计算机审计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审计人员有信心,只要审计人员能提出需求,计算机专业人员就能够将审计需求变为审计软件。

在软件开发中,应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原则,实现审计全过程的电子化,并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和远程审计发展。已《金审审计软件》开发的实践与体会,审计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

1、审计软件要独立使用。

如果将审计软件直接插入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审计软件不会对其财务数据造成损害的情况下,被审计单位会提出反对意见。为了避免出现财务数据遭受损害的可能性,审计软件只能脱离电算化系统独立使用。

2、建立审计软件平台。

审计软件平台主要包括:

①审计项目管理子系统。其功能根据审计组成员的个人特长和审计组的需要进行分工,灵活安排审计进度。同时提供审计通知书、审计计划、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表、审计报告等各种模板,并具备汇总各个审计人员完成子项目的成果形成完整审计文档的功能。审计项目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将审计工作由原来的个体性很强的工作方式连接成为群体化的工作方式,使每一个审计人员的工作互相关联,互相协助;

②财务数据查询子系统。其功能是将财务数据通过数据接口转换为审计查询的数据,审计人员可以随心所欲地查询、分析财务数据,并生产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表;

③财经审计法律法规查询子系统。其功能是输入、检索、查询、浏览及打印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的国家、地方和单位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适用性文件,并具备网上升级的功能;

④审计公文管理子系统。其功能是处理各项目审计过程中的文件。

3、加速开发通用性接口软件的步伐。

审计数据接口是计算机审计的一个瓶颈,加大力度、加快研究和开发审计数据接口的进度,是推动计算机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会计应用程序的纷繁复杂,采用的数据库系统种类繁多,开发面向不同对象信息系统的审计数据接口,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繁重的任务,因为会计软件纷繁复杂,也不可能逐一编制接口程序,所以通用的数据接口软件亟待开发。

(二)计算机审计展望

1、由聘请计算机专家审计为主向审计人员独立审计发展。

目前,由于我国审计人员大多数还不能独立地进行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在进行计算机审计时往往是聘请计算机技术人员协助进行。但由于计算机技术人员一般都不懂审计业务,而审计人员又不懂计算机程序,所以,两者之间的沟通比较困难,审计目的难以达到。因此,从长远观点看,培养新一代的计算机审计人员,有既懂审计业务,又懂计算机,能够独立开展计算机审计,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计算机审计问题。

2、由定期审计向实时审计方向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未来的计算机审计人员可以将自己的计算机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联网,通过在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中嵌入为执行特定审计功能而设计的程序段,收集审计人员感兴趣的资料,并通过网络系统将这些资料及时传送到审计人员的计算机中,进行实时审计。实时审计可以弥补事后审计线索不充分的缺陷。

会计与审计范文12

关键词: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信息化审计

信息技术目前发展速度非常快,并且在很多个领域的应用中都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例如信息保存总量很大,同时处理信息的速度上也与过去的人工方式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将人力解放了出来。目前会计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并且会计审计工作也是当前企业发展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如何改变会计审计工作的方式和理念、如何面对其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会计审计工作当中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有效对策,提高会计审计工作水平,这样才能让会计审计工作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给企业的发展和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一、在信息化过程中会计审计工作可能存在的风险

1.误报现象

虽然信息化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的会计审计工作变得更为快捷和便利,但是如果过度依赖信息技术的化,最有可能导致的问题就是误报问题。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会计审计工作中,其工作流程是计算机直接计算然后生成一个报表,在整个计算和生成报表的流程中没有人力的参与。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错报误报现象就往往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举例来说,如果计算机在代码识别环节中出现了错误,信息混淆的状况将难以避免。在信息化条件下,审计工具不能仅仅依靠计算机程序控制,还应该将人工控制的方式融入其中,让工作人员可以对其不断监视,一旦出现错误就要及时纠正,这样才能提高信息的安全性,避免被篡改。信息化技术所用到的存储介质是磁盘和硬盘,但是一旦存储介质由于外界原因导致损坏,信息就会直接丢失,无法读取,给审计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来看,存放在磁盘上的数据想要修改是非常方便的,如果信息被认为修改的话,误报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2.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也是信息化的会计审计工作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检查工作最大的作用就是直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针对先前的计算结果进行审核,及时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是运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审核工作的话,就直接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要求,具备实际的操作能力和相应的软件知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的素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失察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同时会计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虽然其功能上是越来越全面了,但是历史数据的调查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当前的会计审计工作是需要检测账户的,检测账户的方式往往就是直接调取过去的历史数据,但如果数据调取困难或者无法调取的话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给会计审计的工作效率造成严重阻碍。并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进和发展,纸质数据已经逐渐被取代,这就给电子数据提出了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3.企业竞争

随着会计审计行业的发展,其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但是相应的信息化审计政策却没有落实,从而带来了较大的隐患风险。企业发展的目的是壮大自我,而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实行摆脱了人为因素对审计工作的影响,这种完全依赖于计算机软件的审计方式降低了不法会计行为发生的概率,净化了会计行业的风气,但是这种信息化的审计不符合企业的需求,部分企业为了谋取优势竞争位置,会人为去更改审计数据,从而增加了会计审计工作的风险。

4.审计对象及内容的扩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呈现出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内之间、国内外之间的经济往来频繁,在这种开放的经营环境下,企业的经济实务不断增加,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动力。同时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也不断扩展,对审计工作的精细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开放经济环境下审计对象和内容扩展也是不良风险因素之一。

二、如何提升会计人员的审计工作的信息化程度

1.立风险规避意识

当信息化的会计审计工作逐渐被开发完善之后,参与会计审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自己的原有的审计意识进行改变,将风险意识添加到自己的意识系统之中,在进行每一次审计工作之前,都先将审计方案制定好,并预先设想出各种意外的审计情况,并针对列举的几种设计情况来确定应对方式。由于现代审计工作在很多情况之下需要借助计算机系统来完成,审计人员还需要在网络环境之下解决审计难题,这种网络环境也带来了一些影响审计信息安全性的风险,并且这一类风险元素还具有显著的隐蔽性特点,会计审计人员无法通过有效的控制方法来减轻其具有的侵害程度。因此审计人员在进行每一次的审计工作之前,都需要先对风险元素进行了解,并积极将其处理,借助信息化的工作方式来完成审计任务时,审计人员可以对企业市场进行充分适应,在这种适应性的影响之下,一部分审计风险也可以被有效规避。

2.革新现有的审计信息体系

会计审计人员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来对原来的审计活动之中使用的信息系统进行革新,优化其具有的处理审计信息的功能,革新信息处理的原有流程,将一些防护性的技术添加到审计信息处理系统之中,以此来提升这个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在优化信息体系的同时,还需要以实现的会计工作开展情况为依据,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改进,加强其控制强度,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信息。

3.增加初期采样审计工作的开展次数

现代企业为了能够在当前紧张的市场竞争活动之中获得更多的向上发展的机会,会频繁地开展业务活动,而会计审计人员的原有工作量也被增加,由于其工作经历极为有限,因此不能对企业开设每一项经营业务进行精准审计,很多会计审计工作者会采取抽样统计的简便型审计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具有应用速度快的优势,但是其审计成果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甚至使審计工作存在相对比较大的误差,而在对审计误差进行处理的时候,审计人员又不得不耗费更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因此在使用采样审计这种系统性的审计方法的时候,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增加审计次数来缩减审计误差,面对多种账目的审计需求的时候,审计人员也可以选取这种抽样审计的方法,将需要进行审计的账目信息添加到电脑之中,借助电脑之中的分析系统来辅助审计工作,精准的电脑系统也可以减少审计错误,会计审计工作者需要充分掌握电脑审计技术,以便于更好地对其加以应用。

三、结束语

本文根据对会计审计工作的了解,对其信息化转变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当前的审计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来看,借助信息化技术,审计工作变得更为便捷,审计工作的精准度也变得更高,但是收到审计环境以及其他的客观性因素的影响,会计审计人员不得不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面对过多的风险因素,而这一类的风险因素也会影响到审计效果,因此会计审计人员应当通过提升自己的审计能力,更为充分地了解信息化技术来改进审计工作,降低风险影响,革新设计方式。

参考文献: 

[1]孙莹.浅谈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J].现代国企研究, 2017(2). 

[2]李宏伟.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方式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3). 

[3]杜慧.会计审计风险因素分析及信息化审计对策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1). 

[4]吴秋生,鲍瑞雪.企业经营信息化和网络化对审计收费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2017(16):108-112. 

[5]王晓.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 强化水利项目审计监督[J].会计师,2017(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