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粮食市场

粮食市场

时间:2022-05-30 00:34:57

粮食市场

粮食市场范文1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加强市场监管,严格粮食执法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了粮食行政部门对粮食市场的监管职能。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依法切实履行粮政管理职责,规范收购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调查摸底,掌握资料。根据省、市粮食局的安排部署,抽调精干人员,直接到各乡镇进行摸底调查。一是对全县农户进行入户调查、摸底,做好粮情调查和统计工作。共深入到15个乡镇52个村120余户进行调查,掌握了农村人口、粮食种植、产业结构等各方面较为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对全县粮食经营企业、面粉厂、饲料厂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造表登记,掌握基数,为更好地对全县粮食市场进行监管奠定了基础。

(二)规范市场,依法监管。一是在做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宣传的同时,结合夏、秋粮收购做好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全年发放《粮食收购许可证》14份。二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全县所发放的粮食收购许可证进行了一次认真审核。三是食经营户、超市、集贸市场的监管,特别是收购、销售渠道、价格信息的收集与上报,以维护和规范正常的粮食市场秩序。

(三)建立了粮食局领导联系龙头企业制度,主要协调解决全县粮食龙头企业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情况。

(四)以迎“奥运”为契机,抓好粮食安全工作。一是加大了对面粉生产、饲料生产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要求各加工企业严格把好进货渠道关、加工程序关、安全保管关,切实把安全工作放到首位;二是开展粮食知识培训5期、260人次等一系列服务于农民和粮食经营户的知识培训,强调用粮、存粮安全,切实为农民和粮食经营户搞好服务;三是重点加强了对非法经销陈化粮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管的力度,保护群众用粮安全。四是制定《粮食应急预案》,努力做好相关准备措施,争取在紧急情况下做到及时、安全的粮食供应,维护社会稳定。

二、积极开展粮食购销工作

年初,经过公开、公平的竞争,共有14个下属粮站实行了短期承包租赁。各粮站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粮油经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截止11月底,共经营粮食2000万斤,其中玉米1700万斤,小麦120万斤,大豆210万斤。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为企业职工服务

今年我局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在粮食局的领导下,对下属企业国有资产进行了有效监管,为企业改制职工搞好服务,充分发挥了中心自身职能。

(一)采取每月一次定时检查、每季度一次不定时抽查和每月一次企业报表相结合的方式,对下属所有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管。在检查中,严格按照账簿相对,做到帐物相符,严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二)按照年初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的要求和县安全生产大检查部署,继续坚持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树立抓安全也是抓经济、抓效益的思想,抓好重点企业、重点部位的安全,先后组织4次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每点必到,查必彻底。今年全系统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三)实行监管和维护并重,在进行有效监管的同时,筹措资金对粮站进行维护。全年,共维修仓库15间,宿办室10间,围墙120米。

(四)认真做好职工劳动关系改革的扫尾和后续部分,为企业改制人员做好服务:一是为改制人员448人代收缴养老保险153万元;二是为改制人员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代收医疗大额保险金735人、141880元。

四、从实处入手,为企业服务,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主战场,是中心的中心。如何引进项目、如何为引进的项目服务,使引进的企业不但留住、更要发展,是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我局一是结合粮食部门实际和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研究招商引资工作的新思路,做到全力聚焦招商引资。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主抓招商引资,分管负责人全力以赴,抽调1名同志常年专职招商。二是制订激励政策,调动全员招商的积极性,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三是以真诚服务为抓手,为去年招商引进的企业“*市武乡酒业有限公司”搞好服务。局领导多次走访该企业,为企业提供需求信息,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周边四邻出现的问题,用真诚和企业交朋友。该公司是从事酒水、纯净水灌装生产的企业,在投入73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投入80万元作生产线的最后配套安装和调试,10月份已正式开展运营,安排100余人就业,年可创产值400万元。

五、加大排查力度,以预防为主,切实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安全稳定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尤其今年是举办奥运会的特殊时期,我局改制遗留问题多、不稳定因素多,安全稳定工作的任务非常特殊和繁重。针对这些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干部、对越自卫反击战复员人员、改制企业工伤人员、原企业站长、厂长、会计等人员中的重点人员,我局先后制定了《干部稳定排查预案》、《老山前线复转人员稳定工作预案》、《奥保稳定、矛盾排调分包落实责任书》等一系列保障稳定的制度和措施,落实稳定工作责任人制度和党组成员和重点人员1对1包人负责制度,把稳定工作作细做实。通过做耐心细致地思想工作,多次深入企业和职工家庭,尤其是伤残人员和干部,做好调查、疏导,力争把不稳定隐患解决在萌芽中。一年来,我局稳定工作做得较好,未出现越级上访等不稳定事件事件。

二、存在的问题:

(一)粮食系统改制后,基层粮站的体制问题。

粮食系统改制以来,职工劳动关系改革基本完成,基层粮站的体制改革遭遇瓶颈,相对滞后。目前,*没有自己的储备库,各粮站因都已租赁,粮食储备功能名存实亡,去年按照上级要求成立的2个国有独资企业“*运昌粮油购销有限公司、*运盛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因没有资金支持,也未开展政策性托市收购。*连续几年大丰收,农民粮食收不起来,出现“卖粮难”。

(二)目前存在部分隐患,也关系到职工们的切身利益,亟待解决:1、原粮站主任、厂长和会计持续上访要求解决待遇和补偿的问题。2、至今未签字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的问题(距离内退时间不足半年的职工)。

(三)随着粮食局职能的不断转变,对全社会粮食市场进行监管、服务的职能不断增加,但随之而来的人员匮乏、没有经费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影响了粮食执法工作的开展和粮政职能的发挥。

明年工作思路:

(一)采取积极措施,推进“两跑四争”上项目工作取得成效。

2009年,把“两跑四争”上项目工作当作09年的头等大事来抓,多措并举,加大力度,积极推进项目到位。一是投资2500万元的5000万斤仓容扩建项目;二是拟投资1000万元的粮站修缮项目。通过建设新仓,增加仓容,掌握粮源,增加储备,开展经营,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

(二)转变职能,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与服务。

按照上级要求,组建粮食监督检查服务组织,配备人员,维护好全县粮食流通秩序。搞好安全储粮、用粮、售粮的宣传,特别是把农户的安全储粮和面粉加工、饲料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作为工作重点,搞好服务、培训和监督管理。同时,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搞好粮情调查和社会统计,为政府农村经济宏观调控打好基础。

(三)加强服务和监管,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粮食市场范文2

浅析xx市粮食批发市场的现状和建设

一、xx市粮油批发市场的现状

粮食批发市场是整个粮食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一个“三通”,更是粮食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载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xx市粮食市场日益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些初级粮食批发市场,这些市场的兴起为建立社会主义粮食市场经济体系奠定了一定基础。实践证明,这种粮食市场经济新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为统一市场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还没有真正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个方面:

1. 市场规模小,主要是一些外来米船自主采购批发,另外有一部分本地的粮食商贩的另售兼营批发。xx市是一个吃的稻麦不种,种的杂粮不吃的一个粮食差入地区,全市本地110多万人口吃粮,以及工业、饲料、种子等用粮食交易达30万吨。这与主要靠米船和一些小粮贩来经营粮食批发业务的现状极不协调。

2. 没有一个专业的粮食批发市场市场。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xx市曾在县城建设过一个粮食批发专业市场,当时也曾红火一阵,但因缺少资金继续投入,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渐显潇条,最后关门改作他用。

二、 存在问题及原因

1. 市场投资不能得到政策的支持。批发市场享受不到农发行贷款,在其他商业银行贷款还得银行存款抵押,所以就没有商品资金。这些对市场建设和交易的制约作用显而易见的。

2. 外部环境与市场现状脱节。我国特有的国情、粮油商品的特殊地位与现有批发市场的普通“身份”之间形成了明显脱节,粮食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就不重要了。这种市场定位不准确的情况从客观上造成了现有批发市场缺乏对客户的组织、吸纳能力和约束能力,从而窒息了市场自身充分发展的能力。

3. 市场发展不平衡,受地域、交通等客观条件制约,发展缓慢;市场服务功能不完善由于市场自身规模的限制,影响了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交易活动的能力,市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没有充分发挥的余地。拍卖、协商买卖、组合成交、约定成交和成交的交易形式有名无实,实现市场发现价格、平抑价格的功能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4. 市场法规建设滞后,全市还缺少粮食市场管理的专门规章,市场监管比较薄弱。没有统一管理、领导粮食市场的机构,不利于粮食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粮食市场建设法律法规缺乏,不能给粮食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保证,使得那些曾经进入市场的客商纷纷“离场”,回归到粮食市场开放初期那种“四处开花”、“场外购销”的老路上去,许多一度很红火的批发市场冷落下来,场内交易量小,场外交易却十分红火。

三、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1. 加大投入,加快市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粮食物流设施建设, 树立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 要通过行业指导和政策扶持,使现有市场上水平、上档次,与不断扩大的交易需求和不断提升的服务要求相适应。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为进场交易的客户服务,实行信息、交易、结算、运输、交割、商务处理全流程服务。完善市场功能,增强辐射能力,积极探索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等新的流通方式。还可以建立高效、灵活的调控机制,以利于政府调控下市场形成粮食价格机制的建立。

2. 强化市场管理,规范交易行为加快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粮食市场交易规则,提供公开公正的交易场所,改善交易条件,克服目前粮食交易无章可循、零乱无序和有法不依的现象。依靠和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强化市场管理,管好、管住收购市场,严格实行粮食批发准入制度。

粮食市场范文3

分析具体粮食品种的市场变化,隐约感觉国内粮食供求形势出现新状况。一是:过去几年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用力方向,更多的时候是稳定粮食价格,尽管国家也在提高政策性粮食收购价格,但在防止粮价过快上涨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现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用力方向,似乎又更多地向托升国内粮食市场价格方面转变,解决粮食价格下行问题;二是原来明显偏紧的粳稻不紧了,籼稻也不紧了;玉米不紧了,小麦库存还很大;对外依存度非常高的油脂油料市场,也在波动之后趋于稳定;三是过去几年增长最快的玉米消费,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之后,消费增速放缓,玉米深加工企业面临经营困难问题;四是食用油消费增长似乎也明显放缓,有机构面对当前十分疲软的国内市场,甚至预测明年全国食用油消费量可能不会增长。

虽然当前国内粮食价格的整体水平还在提高,但是如果考虑到货币因素,考虑货币因素导致的粮食名义价格变化,对当前国内粮食市场周期性变化带来的价格下行压力会有深入的感受,尽管当前的价格下行压力表现得很“隐蔽”。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九年获得丰收。观察国内粮食人增占有量指标,2011年已经达到了852斤,创下了历史纪录。估计今年水平还会提高。根据以往经验,当国内粮食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780斤时,国内市场常常会出现卖粮难问题。随着国内粮食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粮食流通能力的提高,粮食收购主体的增加,去年不仅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粮食卖难问题,而且除了国家在粳稻市场采取了调控措施外,其它粮油品种还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供给偏紧或是库存减少情况。这些年来似乎粮食生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没有了,由此带来的粮食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也消失了。

事实上粮食生产受天气条件影响还是存在年度间的变化,只是在积极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作用下,天气因素给年度间的粮食产量造成的影响小于政策因素技术因素给粮食产量带来的影响。很早之前的研究就发现,以往看似天气因素导致的产量变化,实际上是通政策因素发挥作用。良好的天气条件,促成了粮食大丰收,卖粮现象出现,国家采取托市措施,国家粮食库存增加,财政负担增大,于是调整生产扶持政策,减弱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政策的调整往往和天气变差相遇,更导致了粮食产量降低,当市场需求矛盾开始突出,国家又加强增加粮食生产投入,良好的天气往往又和政策支持措施相遇,于是粮食产量又一次增长。最近十年,中国的农业政策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减少和取消农业税赋开始,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一直不断增加,而且没有因粮食大丰收而有所改变。支持力度不减并不断增加的农业扶持政策,决定性地改变了以往不断有所表现的粮食周期性变化。当然年度间天气条件会有不同,但政策性叠加作用不再,波动的表现幅度明显减弱。可能需要承认,中央政府积极促进粮食生产的坚决态度,以及对增加粮食产量采取的鼓励措施,会使得各方面对粮食生产更加重视,并有增产的倾向。对于这种现象给市场真实供给带来的影响,也需要高度警觉,对国内粮食生产形势,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

如果以上分析成立,承认过去九年粮食连续丰产,是政策作用与天气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那我们就应该坚定信心,继续争取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有分析说,连续增产的时间越长,减产的可能性越大;增产的数量越多,增产的空间越小。这种分析具有前瞻性,只是对于我们认识当前的市场形势帮助不大。我们并不是不承认农业生产还得“靠天吃饭”,大的自然灾害会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只是强调经过努力,通过加大农业投入,提高粮食价格,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调动各级政府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技术,粮食产量还能提高。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都在反映,农民对当前的粮价并不满意,售粮积极性不高。理由很简单,种粮成本提高,支出增加,而粮价上涨不多,甚至没有上涨,按现在的价格出售粮食,收入降低了。价格是刺激粮食生产最为有效的工具,在货币因素已经对粮食名义价格形成支撑的情况下,需要认清形势,努力提高粮食价格水平。

面对新的市场情况,在周期性变化到来之时,必须继续坚持支农惠农政策,努力稳定并增加粮食产量。理由很简单,一是国内粮食需求仍在不断增长,人口继续增加和人均消费水平提高,共同推动着中国粮食消费的增长。中国目前处于粮食消费的快速增长期,往往有惊人的表现,比如目前仍然保持较快速度的大豆消费,就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测。二是中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城乡居民作为不同的粮食消费主体,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农村居民是粮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城镇居民是单纯的消费者,两者的粮食消费数量不同,消费的粮食结构不同,家庭中存放的粮食水平也不同。总的趋势是中国居民家庭存粮数量在下降,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国家粮食仓库存粮较多,而放松供给不足的警惕性。三是随着国内粮食市场的开放,随着国内对进口粮食需求数量的增加,更大范围的生产波动,往往形成剧烈的价格起伏,从而破坏国内市场的稳定。当然从数量上讲,市场范围的扩大,有利于需求的满足,但是从价格上来讲,对于一个相对平衡的国内市场而言,进口商品价格过度波动,会形成对国内市场的较大冲击。在国际市场,当农产品成为投资的一个类型之后,农产品的金融化,导致了农产品价格不仅受产量波动的影响,而且受整个经济形势的影响;不仅反映供求的变化,而且反映资金的动向。2008年和2012年国际粮油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就表明大量资金进入粮食市场,放大了供求变化,炒高了粮油价格,加剧了粮食矛盾。面对来自外部的不利影响因素,我们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随着我国粮食市场放开,我们需要从全球的视野来认识粮食周期性变化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给不同地区的影响生产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最近几年极端天气频发,影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产量稳定,进而粮食出口能力降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对未来可能会出现何种严峻的情况,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只是展望最近一年,全球粮食形势确定不容乐观。2012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又创纪录,超过5800万吨,玉米进口量可能达到530万吨,小麦进口会有400万吨之多,大米进口量也将达到220万吨。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粮食外部环境变差,对于实现国内粮食市场稳定将是考验。随着国内消费能力提高,我们要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从单纯地排斥外部市场,到主动地利用外部市场,加强能够满足需要的流通主体建设,加强流通设施建设,构建复杂情况出现时的应急保障能力。

总的感觉是,国内粮食周期性变化确实发生,虽然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周期性表现并不明显。受到经济增长放缓影响,粮食消费略显疲软。今年三季度GDP增速降到7.4%,连续第七个季度减速,分析普遍认为已降至谷底,预计明年经济增速将回升,也预计粮食市场会有相应变化,虽然不会像2009年时那样强烈。由于粮食消费显现多样性,粮食市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因为粮食金融化程度的提高,粮食价格变化与商品供求变化联系越来越不紧密,粮油周期性变化的表现减弱。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通过增加货币的流动性来推动经济增长,特别是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向全释放大量流动性,粮油商品价格在大幅度波动中呈现不断攀升之势。美元贬值趋势不改,粮油进口国不得不接受不断上涨的进口粮油价格,承受输入性通胀带来的物价上涨压力。

中国共产党第18次代表大会提出,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收入翻番,国内人均粮食消费量会增长,随着社会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粮食的消费方式会改变,粮食的流通主体会发展,粮食的市场规模会扩大,粮食市场化程度需提高。我们要为国内粮食消费可能出现的较快增长作好准备!

国内小麦价格为什么大涨?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小麦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得面粉加工企业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一方面,不断提高收购价格,以购进所需的小麦原料;另一方面,面对市场激烈竞争,又难以提高面粉出厂价格。小麦价格为什么上涨得如此之大?如此之快?有分析认为是今年小麦产量出了问题,部冬麦产区受灾,不仅小麦品质下降,而且产量减少;有分析认为是托市收购入库了2300多万吨小麦,市场供应量减少,价格自然上涨;有分析认为,目前销售的最低收购价小麦,品质难以满足面粉加工企业需要,小麦出库数量不足;还有分析认为,很多小麦进入饲料养殖领域,相应增加了小麦市场消费量,尽管现在替代消费明显减少,但影响已经形成。

这些分析都有道理。实际上国内小麦价格水平整体上行趋势早已确定,前面提及的各种影响因素,只是促进了价格的上行。为什么这么说呢?

还是从玉米说起。从前年开始国内小麦价格低于玉米价格,或者说玉米价格开始高于小麦价格。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难道中国人的“食物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馒头比窝头好吃了?当然不是。而是科技不断发展,产业不断扩大,使得玉米深加工能够生产出多样性产品,满足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后表现出的多样化消费需要。以玉米为原料的多样性消费需求出现,在玉米传统消费增长的同时,非传统的玉米消费快速增长,改变了国内玉米供求格局。这些年来国内玉米产量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强劲需求的拉动下,玉米价格还是大幅度提高。

观察小麦和玉米价格变化可以发现,国内小麦供给充足情况明显大于玉米。在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很大时,国家有条件采取更为有效的手段,抑制小麦价格上涨,进而促进整个国内粮食市场的稳定。而玉米供给远没有小麦充足,价格受到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程度也差于小麦。供给情况的不同,需求情况的不一样,政策干预的程度也有差别,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玉米价格超过了小麦价格。小麦饲料消费量增加,相应减少了玉米的消费。这种变化反映了国内粮食消费发展趋势。大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受多种因素影响,小麦价格相对其它粮食品种偏低了。在小麦替代玉米消费数量大增的2012年,小麦市场发生了明显变化,饲料消费量大增,当年算账小麦市场已经不再是供给有余。于是在物价上涨压力减小之时,小麦价格补涨要求比较强烈地表现出来。道路是曲的,上涨也不是直线式的,今年小麦价格就走出了“先跌后涨”的曲线。6月份时国内市场出现了“小麦价格悬崖”,新产小麦上市,小麦价格呈现自由落体式的下跌过程。是集中上市带给的供给压力导致的价格下跌?不是。是国内小麦需求突然减弱?不是。是深层次的原因,导致了“小麦价格悬崖”现象的出现。当小麦市场价格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启动最低收购价水平,各地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活动展开,市场恢复正常,价格立即回升。在整个收购季节,国家共收购了2300多万吨的政策性小麦。为什么由于饲料消费的增加,年度内国内小麦市场已经没有了供给压力,最低收购价收购还会启动?还要由国家负责从市场中拿走一部分粮食,以托升市场价格,解决农民小麦出售问题。仔细分析,原因复杂,涉及的流通体制与市场发育。实事求是地讲,经过多年来的积极推进,我国粮食流通的市场化程度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是就总体状况而言,在基本的市场环节一一收购市场,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为什么呢?因为新粮上市之时所有的生产者立即成为“空头”,而所有的加工企业与贸易企业都成为了“多头”,这种以身份决定态度的现象存在,说明我们的粮食收购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发育,我们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生产者生产出产品当然要卖,但出售时间的选择,表现出他们对市场的态度,对行情的看法;同样,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当然要买,但以什么价格买,也表现出了他们对市场的态度,对行情的看法。为了实现长久的经营,经营者需要通过多种手段规避市场风险,以获得合理的收益。而国内粮食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收购市场还基本停留在多少年前的状态,说明粮食经营企业现在收购粮食,就是在赌行情,虽然也做市场分析,也预测市场未来变化,但本质上还是“赌”,押对了有些收益,押错了亏大钱。而行情很难把握,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结果这样的状况常常出现:要赚,这一年大家都赚;要亏,这一年大家都亏。全行业亏损的现象说明,现有的流通模式有问题,扩大的流通规模与分散的生产经营不相适应,市场交易体系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去年经营小麦赚钱的不多,很多企业经营亏损,粮食经营企业再无力量入市,银行也不继续放贷,面粉加工企业收购小麦的积极性也不高,于是今年新产小麦上市后供给压力明显放大。只有等着国家出手干预,企业入市才有把握。于是价格下跌,于是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于是银行开始放贷了,于是企业开始收购了,于是价格开始回升了,于是小麦大量入库。

本来就不宽松的小麦市场,现在又有相当数量的小麦被国家收购,市场立即有了新的表现,这就是小麦价格的快速上行。出现这种状况,似乎谁也没有预料到。在新产小麦上市之前,最明确的预测是,国家托市收购活动会在河南的部分地区启动,因为当时的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很高。后来的结果市场预期不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流通现状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这些年来,小麦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经历了不同的市场情况,今年集体选择了等待政策性收购的启动,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国的粮食收购市场,在现阶段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都需要国家政策的干预与国家收购的介入。没有国家收购活动,主要的粮食品种市场将面临极大的不稳定,经营者将面临可能无承担的市场风险。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我国粮食市场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国家对市场的干预过多,从而破坏了市场正常运行,打击了经营者的积极性。而实际的情况是,由于目前我国的粮食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如果没有了国家的干预与保护,由生产者和经营者承担全部的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那将会产生灾难性后果。我们的工作是积极构建充分体现我国基本国情的粮食收储体系,对于保护粮食生产与流通,具有积极的意义。话题扯远了,回到对小麦市场的分析上来。从一个已经不存在供给压力的市场,再拿走20%的有效供给,同时继续提高来年收购价格,价格当然要上涨。从数量上分析,今年国家收购的最低收购价小麦需要全部返回到市场中来,才有条件实现年度内国内小麦市场供求平衡。当然将以前年份收购的小麦投放市场,替换今年收购的小麦,从数量上对冲,没有问题。只是不同年份小麦库存在品质差异,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等替换”,由此可能会产生小麦价格阶段性波动。根据目前的市场观察,现在这种波动已经非常明显。

总之,由于国内小麦库存十分充足,国家有条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内小麦价格会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与社会可接受的程度之内。今年以来不断有分析强调,小麦饲料消费量的大量增加,使得国内小麦库存水平大幅度降低,甚至已经危及国内口粮供给安全。现在看这种观点有些杞人忧天,虽然小麦饲用消费量大增,也确实有数千万吨的小麦被用于饲料消费,但国内小麦供求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当前国内玉米供求是紧是松?

为什么分析国内粮油市场情况先从玉米市场说起?因为从去年秋粮收获以来的国内粮油市场情况看,玉米供求在全国粮食市场稳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看一看今年以来的小麦和玉米进品情况,大体就可以认同这一观点。1至10月我国玉米进口量达到455万吨,是去年同期进口量的4.85倍;小麦进口量达到356.5万吨,是去年同期进口量的3.48倍。根据监测,进口小麦大量进入了饲料消费领域,虽然以往我国小麦年进口量有的年份也超过了1000万吨,但如今年这样大量进口饲料小麦,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我们大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一全国玉米市场供给有些紧了,并在替代作用下进而影响了小麦市场。在全国粳稻有余、籼稻价格趋稳的情况下,玉米市场显得十分重要。

在去年秋粮上市一段时间后,在饲料需求更多地集中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大幅度上涨之后,一些人开始改变了秋粮收获之初对全国玉米供求关系的看法,由于结构性矛盾引发的供求平衡变化,对全国玉米产量有了新的预测意见,甚至得出了国内玉米供求已经出现缺口甚至较大缺口的结论。有的经营者以此预测意见出发,制定了较为激进的经营策略。

中国的玉米市场正处在重大的转变过程之中,尽管国内玉米产量不断提高,但是国内传统和非传统的玉米消费增长得更快,国内玉米供求关系出现了新变化——有总过剩向总量不足方向转变,即由玉米出口国向玉米进口国转变。但是,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监测与分析,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可以实现国内玉米的供求平衡,或者说到目前为止,虽然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五米的净进口国,但尚未形成对进口玉米的依赖。

以来的市场状况,证明了我们的分析大体符合真实的供求情况。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全年的价格走势图中便可看出,上半年玉米价格在回升到一定水平,小麦替代大量发生之后,玉米价格便止步不前了。下半年价格虽然又有上行,但大体可以认定是受国大旱玉米产量大幅度下降预期的推动。随着今年秋季玉米上市,市场价格开始回落,陈玉米库存压力显现。当前的情况与去年完全不同。2011年9月时有业内高手跟我讲,国内玉米供求出现硬缺口了,国内市场出现了实实在在的“供不应求”,需要采取有力的调控措施。目前的情况是,陈粮库存压力存在,仍然没有销售完毕,新产玉米价格下行压力出现。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去年国内玉米市场供求感觉偏紧,更多地是由于地区间流通格局变化导致的结构性矛盾所至。从总量角度分析,在小麦大量用于饲料消费之后,玉米供求在总量上保持了平衡,到年底算账甚至还有盈余。如果同意以上分析意见,做出今年玉米供求形势的判断,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出发点。

2012/13年度国内玉米期初库存比上年增加是公认的事实,换句话说就是今年期初库存水平高于去年,从而增加了全年国内总供给量。

今年玉米又获大丰收。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今年全国玉米产量将超过2亿吨。玉米丰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播种面积扩大,在东北玉米主产区走一走就会,受种植效益推动,更多的耕地用于了玉米的种植。现在各方面对于今年玉米又获丰收,没有太大的异议,只是在具体的增产数量上的不同的看法。美国农业部的预测中国玉米产量将达到2亿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2.08亿吨。吉林有关部门的预测,该省玉米产量将达到2930万吨,这一数据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吉林省2011年玉米产量数据,增加了590万吨。吉林今年玉米生长期间,即生了较为严重的虫害,又受到了布拉万台风的袭击,获得丰收实属不易。黑龙江的天气情况好于吉林,有消息称全省玉米种植面积达到9558万亩,较上年增加702万亩。算了一下,仅播种面积增加一项,按2011年的单产水平,就可增产玉米273万吨。加上单产水平提高,省内预计黑龙江玉米产量的增加幅度会与吉林相当。仅这两个省就可增产玉米1000万吨。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全国其它地区玉米也大都获得丰收。以国家统计公布的产量计算,2012年全国玉米增产1500多万吨,再加上库存增加量和进口玉米,预计今年的玉米新增供给量,会远远超过玉米年度新增消费增长数量。在玉米产量确定之后,小麦替代成为决定玉米市场趋势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前些天参加一次有境外高手参加的市场讨论,这位高手提出,如果国内小麦替代消费减少1500万吨,年度内国内玉米市场供求还能不能实现平衡。一段时间以来,小麦价格持续上涨,而玉米价格回落,改变了小麦和玉米的比价关系,小麦替代玉米的饲料消费量大幅度减少。因此判断今年国内玉米供求平衡状况,小麦替代消费量的变化成为关键性因素。上一个年度小麦替代消费增加,改善了国内玉米供求;这一个年度小麦替代消费减少,会导致国内玉米供求失衡吗?为得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先来讨论一下玉米消费的变化。影响玉米平衡需求的有传统消费与非传统消费两大因素。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放缓,今年三季度GDP增速放慢到7.4%。金融危机以来的情况表明,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与改革,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没有确切的数据,表现玉米消费的增长与国内经济的增长的数量关系,但玉米深加工加工利润低迷甚至亏损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事实已经明确告诉我们,国内玉米深加工业消耗玉米的增量已经大不如前。现在已经有分析认为这个年度国内玉米深加消费可能不会增长。饲料养殖业的情况比深加企业的情况要好,特别是规模化养殖扩大,增加了玉米及蛋白粕的消费数量,工业化养殖与散养相比,需要消费更多的饲料。但是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以及食品安全的影响,都在影响着肉类的消费,进而影响着玉米消费数量。

需求有变化,供给实际上也可能再有变化。假如现有的库存小麦,由于品质不能达到制粉企业的要求,以较低的价格供应市场,便增加了国内饲料小麦供给,这就会相应减少玉米消费。玉米的平衡账是不是可以这样算?去年玉米市场略有节余,今年产量比上年又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即使小麦替代消费大幅度减少,在消费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全国玉米市场供求大体也能实现平衡。

当然总量平衡并不意味着市场没有新的情况发生,市场会平静如水。今年新产玉米上市后,恢复了以往的流通状态,华北黄淮地区玉米先行供应市场,集中于东北地区的需求明显较去年弱。虽然这些年来玉米深加工能力扩大,拉高了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水平,但地区差价是东北地区玉米顺利流出东北地区的前提条件。去年因为华北黄淮地区降雨偏多,玉米品质较差,饲料需求更多地集中于东北地区,导致东北地区玉米价格高于华北黄淮地区。今年情况恢复正常,东北地区的价格变化,正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供给压力。

为保护东北地区玉米种植者利益,国家已经出台了玉料临时收储政策,提高了玉米临时收储的价格。但到目前为,东北地区玉米市场价格仍然高于临时收储价格。根据我们的监测,目前东北地区的玉米价格,不仅获得了收储政策的支撑,也得了来自需求的支撑。一段时间以来玉米与小麦差价的变化,也在整体上托升了玉米价格水平。未来的价格变化,可能受临时存储政策执行程度的影响会很大,如果收购有力,更多的玉米进入了国家仓库,会明显改变市场阶段性的供求关系,为玉米价格的稳定与上涨提供积极的支持。

粮食市场范文4

积极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入,粮食生产、经营和加工企业已基本改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因此,在粮食市场化程度提高后,如何避免市场价格波动对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是粮食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期货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高级形式,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工具。

正确认识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市场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要逐步建立以批发市场为主体,以电子商务为方向,以期货市场为先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粮食市场体系。

期货市场具有发现远期价格的功能,利用粮食期货市场,及时准确把握市场价格走势,自觉调整经营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近年来,小麦主产区和主销区的一些粮食企业,在小麦收购、经营和加工过程中,充分利用期货价格作参考,减少经营的盲目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延津县的金粒麦业公司“根据期货市场价格走势,以来年收购期的期货价格为参照,确定订单履约价格,实现订单与定价的同步”。

期货市场还具有转移价格风险的功能,粮食企业积极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可以将生产。经营和加工过程的价格风险转移给其他愿意承担的投资者,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在期货交易时,不可避免地遇到盈亏问题,加上期货市场保证金的杠杆作用,赢亏比例相对较大,致使一些粮食企业片面认为参与期货交易都会面临更大风险,因此,不愿接受期货这一有效的避险工具。其实,期货市场为保值者转移了价格风险,为投资者“增加”了价格风险。因此,“期货市场风险大”是对承担风险的投资者来说,粮食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不会增加风险,只会降低风险。

转换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

我国粮食市场放开后,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进一步增大。粮食企业要转变经营理念,转换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利用期货市场这一风险管理工具规避风险,学会在市场放开以后“两条腿”走路,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2003年1―6月份,郑州海嘉面粉厂将超过正常加工库存的小麦,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卖期套期保值,取得了很好的经营效益。10月份,小麦期货价格上涨预示小麦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郑州海嘉面粉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买期保值,稳定了加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收益。

可见,粮食经营企业可以根据小麦期货价格提前预示现货价格走势的功能,进行小麦购销业务,同时,利用期货市场回避风险的功能,开展套期保值,转移小麦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面粉加工企业根据小麦期货发现价格的功能,调整加工原料的库存水平,稳定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益。

掌握期货交易策略和交易技巧

粮食企业要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必须要学习期货市场基本知识,包括期货运行机制、期货交易制度、期货交割方式等,掌握期货交易基本策略和交易技巧,确定合理的保值品种和数量,选择有利的入市时机,入市方向,提高保值的效果。要加强人才培养,形成一批懂期货善经营的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严格套期保值内部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防止将保值交易转化为投机交易,由避险者转为风险承担者,由此产生新的管理风险。

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提供有效套期保值工具

根据国际经验,小麦期货市场风险可以通过小麦期权市场来转移,小麦期权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小麦期货市场的完善。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同一产品的期货和期权基本同时推出.使两个市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小麦期权交易未上市导致的交易机制不完善,难以形成大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各品种间的协同效应,抑制了市场功能的进一步发挥。我国小麦期货已经交易多年,运行较为平稳。逐步推出小麦期权交易,完善小麦运行机制,可以为保值者、投资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保值工具和灵活的投资策略。

积极开展品种创新

近年来,郑商所先后实施了期转现制度、跨期套利制度,推出了资金管理电子化系统和短信服务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的发展。近期,郑州商品交易所启用了新的交易系统运行,结合新交易系统又进行了规则制度方面的完善,进一步简化手续,便利交易,提高效率,增强风险监控能力,确保市场高效平稳运行,为市场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创造有利条件。

在今后的工作中,郑商所将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品种创新的力度,健全市场体系,提高市场效率,降低套期保值成本,提高保值效果,为粮食企业套期保值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加强与粮食企业的沟通,及时解决套期保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粮食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提供良好的服务。

加强市场监管

期货市场是一个汇集风险和分散风险的金融市场,市场的特性决定了期货市场有大量投资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的参与。因此,市场运作是否规范、风险能否得到有效防范,直接关系到套期保值的效果,影响到期货市场健康发展。因此,郑商所将依法监管,规范运作,严控市场风险,保护套期保值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为粮食企业套期保值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粮食市场范文5

1.粮食产量预估。2012年属于丰产年景,大部分农民反映良田玉米和水稻单产都在20000斤/公顷左右,有的能达到22000斤,预计全区可供商品玉米45万吨左右;商品水稻50万吨左右;其他作物10万吨左右。

2.近3年来本地粮食流向。玉米流向:有二分之一通过港口转运、二分之一通过铁路直接发往上海、四川、江西等储备公司、淀粉加工、饲料加工企业。

水稻流向:本地加工企业能消化掉三分之一左右。其他被南方各大收购企业派来的业务员收购后,运回当地加工。

其他作物(杂粮杂豆等)基本外销到长江以南各个食品加工企业。

3.粮食市场收购资金供给情况。根据惯例,基本由南方收购企业提供收购资金。

二、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收购价格和价格走向分析

1.价格情况。近三年来,其收购价格和市场价格呈现一路走高态势,玉米收购价从2009年0.65元/斤收购价持续增长到目前的0.92元/斤,水稻收购价从2009年1.20元/斤收购价持续增长到目前的1.60元/斤。

2.价格走向分析。(1)国际市场的背景影响。玉米主产区美国、墨西哥等地因较大旱灾影响,玉米减产,出口受限,玉米国际价格居高不下。(2)国内市场的背景影响。国内粮食生产2012年在“八连增”基础上,今年产量预期仍然较好。但是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内玉米、水稻收购价格态势呈现稳中有降态势。原因一是酒精厂(政策性打压)、饲料企业(经济危机影响)等用粮企业需求不旺;二是目前国内玉米实际库存过大,经销商并不急于采购新粮。

三、洮北区粮农现状

目前洮北区玉米、水稻收购价格均在下降,农民收入已经受到影响。

1.农民售粮情况。惜售心理不断加重,收购期逐年延长,造成夏粮收购没有高潮。(1)经过几年的夏粮收购,“价格越收越高”已形成共识,造成生产者持粮待沽,高价售粮心理预期不断加重。(2)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及人工费用的上涨,2012年又因风灾、虫灾等对成本的抬高影响,农民惜售心理较强,对粮价的心理预期高于往年。(3)根据市场规律,往年10月份以后,各大粮食经销商已经大量入驻洮北区各粮食收购点,但是截至目前,洮北区各大粮食收购点仍然冷冷清清,新粮收购市场萎靡情况明显。根据本地粮食经销商主动联系情况来看,南方各大粮食收购企业对新粮收购普遍热情不高,多持观望心理。

2.洮北区农民收入分析。洮北农民收入从打工和经营性收入等其他产业所占收入比例相比,农民的主营收入仍然是“卖粮”,即依靠土地产出维持生计、改善生活,仍然是洮北区22万农业人口的主要生活方式。

四、洮北区粮食市场收购秩序和保护农民利益情况

1.洮北区粮食局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粮食收购领导小组,认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惠农政策落实,并设立了有奖举报电话,专人负责受理,确保粮食收购工作的顺利开展。

2.在洮北区委党校的协助下,培训粮食收购岗位人员100余人次,为粮食收购期间收粮企业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维护售粮者的合法权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洮北区粮食局于9月份开始,对全区粮食收购、加工企业、规模粮油销售企业实行了循环检查,监督检查实现常态化。

4.各收购库点按照规范要求,悬挂了粮食价格、质量标准公示牌,做到价格上榜、标准上墙、样品上台,防止压级压价和抬级抬价等问题的发生;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自觉执行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切实履行粮食质量的监管职责,严防不符合卫生标准的粮食,特别是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

粮食市场范文6

粮批市场特征

一般来讲,粮食批发市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粮食集贸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自发形成的粮食批发市场,以粮食现货批量交易为特征,场内设置若干粮食经营摊位,批发和零售兼营,以批发为主,简称为摊位式粮食批发市场,由于投资主体多为民间,也称民办粮食批发市场。另一种是实行会员制的规范化的粮食批发市场,只为会员提供服务,如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简称为会员式粮食批发市场,由于投资主体多为政府,也称为官办粮食批发市场。

不管是会员式粮食批发市场,还是摊位式粮食批发市场,其共同特征有三点:1.都处于粮食主产区或者粮食主销区,交通比较便利,有利于粮食商品的集散和交易;2.都占有一定的经营场所,积累和发展了满足自身特定需要的储粮、运输、装卸搬运、信息网络等物流设施;3.作为衔接产销的中介组织,都积累了一定量的上游粮食供应商和下游客户资源。批发市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客户众多、品种齐全、货源和信息渠道都十分广泛的优势,

这些都是建立现代物流系统非常有利的条件。只要能够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优势,批发市场完全可以在推进现代物流,进一步完善市场的流通组织功能和售后服务功能方面大有作为。如利用品种丰富的资源优势,建立面向全社会需求的货品配送系统;根据市场中供需双方的不同需求,建立第三方物流供应系统;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开展电子商务交易、仓单交易,构建批发经销网络和采购配送网络等。

粮批市场现存缺陷

自郑州粮食批发市场1990年10月诞生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多层次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并在服务国家的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市场的繁荣稳定,以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从而为我国全面参与国际粮食市场竞争与国内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深入改革打下了重要与宝贵的基础。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市场机制对粮食资源发挥配置作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有关部门对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认识不统一,对批发市场问题的解决缺乏有效的整体思路与政策措施;

2.各地竞相按行政区域布局粮食批发市场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批发市场本应有的功能形成与作用发挥。

3.国家、省、市粮食调控与中储粮轮换计划的实施没有更多地经由批发市场进行,或虽部分经由批发市场进行也因“僧多粥少”而没有对批发市场全国功能的形成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

4.粮食批发市场建设、运行与监控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法律法规欠缺,各地在兴办批发市场中的“土法上马”与业务不足过程中的竭力变通等使得我国大多数粮食批发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内部管理不科学、不规范等特征。

5.批发市场与集贸市场、期货市场间缺乏应有的互动。

这些缺陷归到一点,即是我国粮食批发市场的整体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与完善,也就是说粮食批发市场缺乏对国内外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进行深度影响的全国易功能、价格形成功能、信息功能与物流服务功能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却能得到较好解决的原因是粮食批发市场物流发展滞后。

我国大多数摊位式粮食批发市场的物流仓储设施设备非常落后,仅停留在门面房或摊位的出租上,没有统一规划配套的物流运输和装卸搬运工具设备,仓储条件也没有做到规范、专业,许多散粮、碎粮撒满地面。这些导致了我国粮食批发市场物流滞后于商流,使粮食批发市场交易受到很大制约。

即使许多会员式粮食批发市场已经开发了电子商务平台,实行了网上交易业务,但是由于批发市场的物流配送业发展落后,相关设施建设滞后,使现代化市场交易手段的优势未能充分有效发挥出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摊位式粮食批发市场,还是会员式粮食批发市场,都面临着越来越显著的粮食产销一体化的挑战。

三种改造路径

从现代物流的角度改造提升粮食批发市场,可以有三种路径模式。

1、粮批市场物流战略化路径模式

粮食批发市场物流战略化路径模式,是指粮食批发市场把物流作为一项战略来运作和经营,通过整合其它资源,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或出资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批发市场业户提供物流服务。这一路径模式的典型是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的成立和高效运作。

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从建立开始就构建了交易和物流两大战略框架。通过开展规范的粮食交易行为来理顺粮食流通渠道、合理配置粮食资源,达到以商流带动物流,以商流促进物流;通过高度重视和发展现代物流,尤其是利用先进的仓储设施和散粮运输工具,实现了粮食的快速流通、无缝连接,并努力减少了流通中粮食的损失,降低了物流成本,以物流反过来进一步吸引了客商入场交易,增加了粮食商流贸易量。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以会员制或股份制将省内粮食企业及交通企业联系在一起,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成为带动区域、连接全省、辐射全国的大型粮食综合性现代物流联盟。

2、粮食物流中心路径模式

粮食物流中心的路径模式是指整合社会其他资源,粮食批发市场作为重要一方与其他组织借助某种形式来组建粮食物流中心。这一路径模式的典型是浙江省许多县市正在积极推进的,以建设粮食物流中心为导向的粮食批发市场的改造。

浙江是我国粮食消费大省,其粮食批发市场也属于销区粮食批发市场。浙江省粮食物流的特点在于其原粮基本依赖大型粮食经销商从省外、甚至国外购进,购进后转销给粮食加工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加工出成品粮后批发给粮食零售商,其物流流向是建立在明确的消费需求基础上。其以物流中心集中购进,批发市场分销,所运用的是典型的粮食需求链物流模式。为此,浙江省加强现有粮食资源的整合,以培育融仓储、运输、加工、批发和信息共享为依托的区域粮食物流中心为目标,具体改造措施是在城市周边选择水路、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区域,规划为粮食物流中心,结合城市改造和扩建,把城区的粮食仓储企业、粮食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和粮食批发市场转移进来,进行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如杭州市在大运河旁、环城高速公路出口处建设的杭州粮食物流中心,引进铁路专用线、建设自动化粮食仓库等物流基础设施后,把杭州城内的粮食批发市场和粮油加工企业,全部转移到粮食物流中心。

3、粮批市场战略联盟路径模式

粮食批发市场战略联盟路径模式是指粮食批发市场利用自身形成的资源优势与其相关的粮食集团、第三方物流企业参股组建大型的粮食第三方物流股份企业,并以此作为核心层与上下游的紧密层、松散层企业构筑战略联盟,结成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粮食物流快速通道。这一路径模式的典型是东北三省一区互动合作、共同推动组建的大连北方国际粮食物流中心。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我国最大的粮食输出地区,在我国粮食物流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该地区长期以来最大的问题是生产的粮食造成积压,流通不畅。因此从国家粮食局、发改委到东北各省、市政府都非常重视推动东北粮食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在此背景下,吉林省粮食集团、大连良运集团联合黑龙江粮食集团、内蒙古商粮集团、沈阳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等九家单位共同参与入股,共同组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大连北方国际粮食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运营和操作方式是依托大连北方粮食交易市场,建立粮食物流网络平台,采用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计算机网络技术,装备电子商务系统、粮油信息系统和物流配送调度系统,为广大客户提供粮油信息、交易和配送等全程综合服务。

总结粮食批发市场改造的三种路径模式,其区别如下表:

01

改造评价指标与适用对象

粮食批发市场的改造评价指标包括市场类型(商流为主还是物流为主)、上下游合作关系、产销协同能力、政府支持力度、经营条件(经营面积、交易规模、辐射范围)、仓储配送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等。在具体使用这些指标对粮食批发市场改造评价时还可以由专家对这些指标按照重要程度赋予0―1之间的权重。然后对每个指标考虑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强、中、弱,并分别用三颗星、两颗星、一颗星表示。如市场类型指标中,三颗星代表商流为主,两颗星代表商流物流并重,一颗星代表物流为主。上下游合作指标中,三颗星代表粮食批发市场与当地相关的粮食收储企业、加工企业等合作关系密切,协调配合参与程度高;两颗星代表合作关系一般,协调配合参与程度一般;一颗星代表合作关系松散,协调配合参与程度较弱。产销协调能力指标中,三颗星代表产区和销区粮食企业在粮食收储、加工、运输等方面联系紧密;两颗星代表联系一般;一颗星代表联系松散。其他指标类推。

粮食批发市场物流战略化路径模式适用于粮食批发市场的特征是:市场类型以摊位式物流为主,上下游企业合作程度较低,产销协同能力较低,政府支持力度一般,经营面积、交易规模、辐射范围中等,仓储配送能力较弱,信息化水平较弱等。改造的目的是通过强化物流战略,提升仓储配送能力、信息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等,密切批发市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增加交易规模,提升竞争力。

粮食市场范文7

【关键词】我国粮食;市场价格;粮食市场;影响因素

一、引言

对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来说,粮食产业是其重要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的进步与发展都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对于粮食产业而言,粮食的市场价格是其最为核心的影响因素之一,对人们的生活与其他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二、导致我国粮食的市场价格产生波动的因素分析

1.国际粮食的市场价格变化

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许多国家采取了一些具有积极性的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等来刺激其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使其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复苏,然而,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却大大地增加了,导致了全球的通货膨胀,进而导致粮食的市场价格上涨十分明显。在后面几年的时间里,其经济的复苏形式并没有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许多国家又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导致粮食的市场价格随之降低。和2011年前后相比,2015年前后,国际粮食的最高市场价格降低了将近40%至5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粮食产业也已经逐渐实现了其全球化与开放化的进程,这使得我国粮食的市场价格与国际粮食的市场价格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化,对我国粮食的市场价格来说,国际粮食的市场价格起到了一定的传导作用,而大豆市场因其开放程度与关联程度比较大成为了传导的主线。

2.国际能源的市场价格

在国际粮食的市场价格发生波动的过程中,国际能源的市场价格所产生的大幅度波动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2011年,多级能源的市场价格逐渐上涨,一桶布伦特原油的市场价格超过了将近120美元,2014年后,由于对恐怖主义的打击行为和美国页岩油的开发技术进步等,国际原油的市场价格下跌得十分厉害,2015年年底,一桶布伦特原油的价格下跌到了36.5美元左右,国际原油的市场价格下跌降低了运输国际粮食的成本,降低了我国的进口了粮食的市场价格,它不仅对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具有直接的影响,还会通过影响国际粮食的市场价格、货币的发行量、通货膨胀率以及农业的生产成本等来间接地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此可见,国际原油的市场价格变化与我国玉米价格以及大米价格等的关系是正向相关的。

3.粮食的生产成本

粮食的生产成本发生波动也会引起粮食的市场价格发生波动,然而,农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粮食的市场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4.广义货币的供应量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说,广义货币的供应量是对其造成影响的一个重要变量,同时也是我国有关部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进行制定的一个重要依据,它能够反应社会的总需求量变化状况与未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状况。其次,它与投资、消费、收入、市场价格以及国际收支等的关系也十分重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日益增长,经济结构也得到了相应的调整,这导致了广义货币的供应量日益增加。我国2004年广义货币的供应量仅为22万多亿元,到2015年,它就变成了139万多亿元。这导致我国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增加了我国农业的投资量与粮食的种植成本,进而使得粮食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

三、调控粮食价格的有效政策

国际粮食的市场价格和我国粮食的市场价格呈正向相关的关系,而且表现显著;国际原油的市场价格和我国的玉米价格、大米价格呈正向相关的关系,而且表F得尤为显著,和大豆价格之间的关系则呈负向相关的关系;广义货币的供应量与粮食的种植成本和玉米价格、大米价格以及小麦价格呈正向相关的关系,而且也表现特别明显。我们应该给出相应的政策对粮食的市场价格进行有效的调控。

1.建立粮食价格的预警机制

由相关的分析结果可知,国际粮食的市场价格与我国粮食的市场价格之间的联动性比较强,国际粮食的市场价格产生波动,我国粮食的市场价格也会产生同向的波动。所以,我国粮食的市场价格要想实现其稳定性,就必须有相关预警机制为其保驾护航。对此,我们要着眼全局,对国际粮食的市场价格与我国粮食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充分的考虑,结合国际粮食的市场价格波动所具有的特征,建立粮食价格的预警机制。当我国的粮食产业遇到国际粮食的市场价格发生剧烈波动时,我们可以通过对应对预案的利用,迅速地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其对我国的粮食产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外,我们还可以促进国际的粮食贸易工作,建立相关的公司,确保每年我国进口粮食数量及其预期的稳定性,增大国际粮食市场上我国粮食的影响力,进而影响到国际粮食的市场价格。

2.促进我国农业各项补贴效率的提高

虽然我国的农业补贴水平已经得到了提高,但是其补贴效率还不够高。促进我国农业各项补贴效率的提高不仅可以实现财政压力的减轻,还可以促进农业各项生产成本的有效降低。首先,对于农业的一些基础数据与重要信息,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对其进行及时而且准确的掌握。有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将自家的土地留给他人种植,自己则进城务工,对于这样的情况,土地的这些补贴款项应当发放给土地的实际经营者而不是土地的原承包户。还有些农民种植的是经济作物而不是粮食作物,对此,我们不该对其发放关于粮食作物的补贴款项。这些细节是十分重要的,它对补贴效率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其次,我们要降低相关政策的实施成本。在现行的补贴政策里,与粮食的直补资金逐级发放相关的部门至少有6个,例如:邮政储蓄银行、信用社、统计局、财政局以及各级乡、镇的政府等。发放的整个过程十分冗长而且繁琐,其涉及到的部门与人员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与人力。所以,对其补贴发放的流程进行适当的精简,可以有效地降低相关政策的实施成本,进而促进补贴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3.对价格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确保粮食价格引导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广义货币的供应量对我国粮食的市场价格具有很大的影响,对此,我国的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对价格制度进行合理的制定,确保粮食价格引导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我国粮食的市场价格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粮食的最低保护价与临时收储这两个政策,对农民手里的余粮进行收购,在后面的十多年里,我国的粮食虽然供过于求,但是其市场价格仍然得到了较好的维持,使农民利益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同时也是粮食的安全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粮食的最低保护价与临时收储这两个政策不间断地出现了一些弊端,目标价格制度是粮食产业新型的一种粮食价格制度,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粮食的目标价格制度能够提高补助资金的转移率,其对粮食的市场价格所进行的机制干预也比较少,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对粮食的目标价格进行提前,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农民该年度的粮食种植计划进行引导,使我国的粮食市场能够保持其供需的平衡性及其粮食市场价格的稳定性。

四、结束语

在具有“农业大国”之称的中国,粮食产业是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粮食的市场价格粮食产业最为核心的影响因素之一,对人们的生活与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受到国内因素与国外因素的一些影响,我国粮食的市场价格产生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影响粮食市场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对于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调控我国粮食的市场价格,减小其波动的幅度,使我国粮食的市场价格能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川.我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0,(7):24-27.

粮食市场范文8

 稳定粮食市场价格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银川市粮油市场总体表现为库存充裕、供应保证,价格虽有一定的波动,但整体表现平稳。现就今年以来的粮油市场供应和落实市政府《确保市场物价基本稳定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各项任务分解的通知》精神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生产及消费

    近几年,银川市(含国有农牧场)粮食播种面积一般维持在18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均可达到85万吨左右,人均占有粮食550公斤左右,其中口粮生产维持在53万吨左右,人均350公斤。全市人口消费粮食38万吨,其中口粮消费28万吨。从粮食生产及消费上看完全能够满足口粮需要,但银川市作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已经形成了粮食流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之周边基本为缺粮地区,银川市的粮食流通除保证本区域的粮食供应外还承担着周边地区的粮食供应,这给银川市的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银川市食用植物油生产仅为0.29万吨(折原料0.81万吨),基本为冬小麦收货后油葵种植,但食用植物油年消费量为3.3万吨(不含食品及工业用油),生产量仅能保证8.7%的口油消费,91.3%的口油消费量和100%的工业用油需区外提供。

    (二)加工与库存

    银川市是宁夏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能力较大,2010年底已经达到210万吨,其中口粮加工能力为156万吨。实际年加工量(成品粮)为115万吨,其中:口粮加工68万吨。从加工能力和实际加工量看完全能够满足本地区的消费需求。食用油加工能力4.9万吨(不含成品油分装)、实际加工量为2.2万吨。

    银川市粮食企业库存粮食达到68万吨,其中口粮库存53万吨,库存中包含中央储备粮、中央跨省移库粮、自治区储备粮和企业商品粮。食用植物油库存量为0.94万吨,包括中央储备油、自治区应急成品油和企业商品油。

    二、粮油价格

    银川市粮油价格在生产、流通、加工和库存的保障下,虽然有一些波动,但总体呈现平稳运行。10月11日的监测价格为:收购地产春小麦2.82元/千克、冬小麦2.26元/千克、水稻2.62元/千克、玉米2.20元/千克,零售特二粉3.66元/千克、标一米4.72元/千克、胡麻油19.50元/千克和豆油11.60元/千克。

    1、今年小麦是上涨幅度最大的粮油品种,但主要表现在地产的春小麦品种上,由于银川市小麦的销区市场已经形成,加之春小麦品质较好,是加工高档面粉和专用粉的最佳选择,所以春小麦价格一直高于其他小麦品种和区外小麦。春小麦收购价格自年初的2.46元/千克一直平稳上涨到现行的2.82元/千克,上涨幅度为14.63%。

    2、水稻市场价格受供应充足、消费低迷及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自年初的2.84元/千克一直平稳运行,直到新水稻上市前还保持在2.80—2.82元/千克之间,但近期收购价格有所下滑,仅为2.62元/千克,降幅为7.75%。

    3、近年来,随着玉米消费量的迅速增长,其价格也一直在高位运行,种植收益的提高带动着生产量的增长,虽然玉米产量增幅较快,但仍难满足养殖业和转化业的需要,所以其收购价格一直向上运行,在年初的1.94元/千克上涨到现行的2.20元/千克,上涨幅度为13.40%。

    5、随着小麦价格的上涨和消费需求的增加,特二粉的零售价格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由年初的3.32元/千克上涨到现行的3.66元/千克,上涨幅度10.2%,但低于小麦的收购价格的上涨。其原因为:国家存储在宁夏的20万吨跨省移库小麦全部在前期拍卖或定向销售,其价格远低于本地春小麦,本地春小麦难以满足需要,区外小麦大量流入银川市,价格同时也低于本地的收购价格。

    6、标二米的零售价格由年初的4.24元/千克上涨到现行的4.72元,上涨幅度为11.3%。水稻收购价格虽然有所下滑,但近期对大米的零售价格影响不大,其零售价格下行有一个时间过程。

    7、本地食用植物油产量极为有限,其价格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及市场的影响,没有自主的价格体系,本年的食用油零售价格一直平稳运行。胡麻油和豆油自年初到现在的零售价格保持在19.60元/千克和11.50元/千克左右,没有大的变化。

    三、稳价措施

    1、根据自治区的统一规定,市粮食局成立了银川市粮食收购价格协调小组,统一协调市粮食储备、购销、加工企业的收购价格,在不违反国家收购政策和提高农民受益的前提下,尽量稳定市场粮价。

2、协调国家储存在银川市10万吨跨省移库小麦的拍卖和定向销售工作,确保了银川市定向销售指标的顺利完成。跨省移库小麦的出库价格远低于本地收购,为稳定银川市的粮食价格发挥了较大作用。

3、督导企业强化粮食收购力度,鼓励尽可能的掌握粮源参与流通市场和企业竞争,特别要求企业严格履行粮食订单收购协议,提高履约率。

    4、加强对粮油市场的监测与研判,坚持每周开展价格监测程序、每月对粮油市场及价格进行分析预测,密切关注粮油购销存量及价格变化,提高监测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加大对粮油收购、加工、批发、零售等重点环节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打击无证收购、串通涨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

    5、监督粮油加工企业保障正常生产,及时将产品投放市场,充分满足需要、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

6、结合自治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议市政府并得到同意建立应急成品粮储备5000吨和应急成品油储备650吨。目前已完成应急成品粮储备1000吨,其余4000吨年底前全部完成,应急成品油储备也将在2012年全部建立。应急成品粮油储备完成后将对保证银川市的粮油供应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7、利用粮食科技周和世界粮食日积极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提高和稳定居民心理消费预期,为粮油保供稳价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价格走势分析

粮食市场范文9

关键词:粮食经济市场结构粮食流通体制

Abstract:Thereformofthegraincirculationsystemscore,isabolishes“thetwotracksystem”,raisesenterpriseseffectivenessofoperation,realizeswiththemarketabilitymethodtothefoodproductionsupportandthesafeguardwhichexpendstothegrain.Inaspectsandsoonmarketmainbody,marketsystem,marketmechanism,marketrule,enterprisestrategy,governmentfunctioncarryoninstitutionalandthemachinabilityreform,establishestheenterprisecompletemarketmanagement,thegovernmentsuitableregulationmovementsystem;Theestablishmentoperatesindependently,selfrestraintstateownedgrainenterpriseoperatingmechanism;Andnecessaryestablishmentmarketabilityfarmerbenefitprotectionmechanism,foodsecuritysafeguardmechanism;Grainindustrialproductionguidancemechanismandgrainenterprisestateassetinflationproofingandappreciationmechanism.Ourcountrygrainmarketchoicecompetescompletelythemarketmechanismmaynottake,isalsonotrealistic,thegrainmarketmechanismsrealitychoiceshouldbemonopolizesthecompetitivemarket,themonopolycompetitivemarketbyefficiency,betweenissituatedbetweencompetescompletelywithmonopolizespurely,maydisplaycompetesandmonopolizestwoaspectsthesuperiority.

Keywords:GraineconomyMarketmechanismGraincirculationsystem

粮食走向市场化,用市场解决市场中的问题,实质就是要提高粮食经济发展的效率。粮食经济的市场化首先应实现粮食经济制度的市场化。

粮食流通问题的核心,是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用市场化的手段实现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对粮食消费的保障。在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市场结构、市场规则、企业战略、政府职能等方面进行体制性和机制性的改革,建立企业完全市场经营,政府适当调控的运行体制;建立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粮食产业化引导机制和粮食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是粮食市场的结构设计的重点。

1.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价格弹性小

εP=需求变动%/价格变动%=ΔQ/ΔP·P/Q=LimΔQ/ΔP·P/Q=dQ/dP·P/QΔPo

粮食如果涨价,人们对它们的需求量不会减少很多,如果降价,人们对它们的需求也不会增加多少。粮食的价格比较低,即使上涨一倍,人们对需求量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因为这笔支出在人们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涨价不会影响个人总的经济状况。粮食保护价格在一定时期可以促进粮食经济的发展,一些国家使用这个政策也起到了作用,但它只能是一种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

粮食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比重比较小,价格弹性就小。粮食作为商品,从长期看,其价格弹性就大;如果是短期,价格弹性就小。粮食涨价,短期看,人们会注意节约粮食,但不会节约得太多,从长期看,这种节约对粮食需求量可以进一步减少。时间长,消费者就有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改变他们的爱好和技术条件去使用替代品,其价格弹性就大。反之其价格弹性就小。

2.粮食定价时必须考虑产品的价格弹性

不能把价格定在非价格弹性需求上,如果定在非价格弹性需求上,就不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这个时候应当提高价格,提价不仅不能增加总收入,还能因产量减少总成本支出,从而使企业的支出相对稳定。粮价连百价,粮食价格每涨0.01元,全社会商品价格涨0.20~0.26元,导致粮食经济的马太效应。

恩格尔系数的研究告诉我们:当社会人均达到2000美元时,人们对粮食和食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变化,已趋近等于零,粮食和食品的支出相对稳定。

粮食行业的社会特征和垄断方式,决定了完全垄断的行业和企业的弊端:高价格。完全竞争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完全垄断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产量不足。完全竞争的企业,它的产量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来说,是最优的,在垄断的行业和企业,产量未达到最优,企业产量不足,再增加产量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福利;生产效率低。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并不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规模经济未被充分利用,缺乏竞争,缺乏技术创新和强化企业管理,资源浪费。

粮食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一是行业中的企业数量比较多;二是进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长期看,企业的经济利润会趋于消失;三是各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

3.市场结构的主要类型

市场结构是影响粮食流通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谓市场结构,是指由于市场主体(在微观经济学中称为厂商)数量的多寡和行为的差异而导致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类型。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由于需求曲线的差异,市场供求均衡点与价格的决定是不同的。

微观经济学按照竞争程度这一标准,从厂商数量、产品差异程度、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以及厂商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程度等方面将市场划分为四种结构类型:完全竞争、纯粹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我们假定厂商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独立生产或经营单位。厂商对自己的决策承担风险和享有利润。我们将会发现,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厂商行为和市场均衡点是不同的。

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完全竞争

强控制价格的能力弱

少卖者的数量多

大产品差异程度小

大进入市场的障碍小

3.1完全竞争市场。现代经济学规定,具有以下特征的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①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由于他们单个的交易量在供求总量中占很小的比重,因而任何单个的买者和卖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而只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②任何厂商都可以自由地并且非常容易地进入市场;③所有卖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是同质的,对买者来说没有任何差别;④生产和经营某种商品的所有资源都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3.2纯粹垄断市场。微观经济学将垄断定义为一个厂商控制一个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垄断市场下,不存在产品相近的代替品的竞争,也就是说,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又没有其他替代品的竞争对手在纯粹垄断市场结构下,厂商与行业(或市场)是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行业中唯一的厂商就是垄断企业,这个垄断企业也就构成了一个行业或市场。

3.3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是两种极端情况,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是所谓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又叫不完全竞争,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因素又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微观经济学对垄断竞争市场有如下的假设:①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卖者和买者,以致于某一卖者(或买者)可以忽视其他卖者(或买者)的行为对自己利益的影响;②卖者(厂商)的产品存在着差异,但同属一类产品,相互间有着密切的技术替代关系(指它们都满足同样的需求)和经济替代关系(指它们有类似的价格);③一个生产集团中各个厂商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④厂商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或退出市场(生产集团)。

当垄断竞争厂商和其生产集团在短期内获得超额利润时,除了原来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外,新厂商也会进入市场。竞争的结果使价格下降。价格从短期内大于平均成本下降到长期内等于平均成本。同们当厂商在短期内出现亏损时,价格会因为厂商缩减生产规模或退出市场而提高,一直到价格等于平均成本为止。

4.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率

微观经济学认为,不同市场结构,经济效率是不同的。这种经济效率上的差别,源于市场竞争程度的不同。竞争程度越高,经济效率越高;竞争程度越低,经济效率也就越低。因此经济效率最高的是完全竞争市场,其次是垄断竞争市场,再次是寡头市场,效率最低的是垄断市场。

一个行业到底适合何种市场结构,取决于对如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由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行业对社会化程度的要求。有些产业或行业,如钢铁、汽车工业等,对经济规模的要求较高。在这些行业,保持一定的产量规模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一些达不到社会平均规模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或兼并,而新企业的进入往往因为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约束而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这些行业适合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相反,对另外一些行业(如服装、食品加工业等)来讲,对经济规模的要求较低,社会需求变化较快且呈现多样性特征,企业进入的障碍较少,因此适合于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结构。二是社会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不同最终体现为产权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分配关系的差异。显然,在一个倡导公平与效率兼顾或共同富裕的社会里,不会允许垄断者对大部分行业的支配。而在一个单纯强调效率及允许收分配差距无限扩大的社会里,垄断者对经济生活的支配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国粮食市场选择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首先,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纯粹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频繁而剧烈的市场波动。粮食生产周期较长以及粮食消费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决定了社会无法容忍粮食市场过于剧烈的波动。其次,市场交换关系在我国粮食流通中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粮食市场的发育尚处在较低层次,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放任市场对粮食流通的调节,必然会引发过度的市场投机行为,其结果是少数人从中渔利,而广大的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则深受其害。1993年粮食经营和价格放开后粮食市场出现的混乱局面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第三,完全竞争市场对经营者(厂商)行为和市场信息的传播等方面有极其严格的假设和要求。当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市场的效率将大打折扣。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这些要求现在达不到,恐怕将来也达不到。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里也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

粮食市场选择纯粹垄断结构也是不可取的。首先,垄断必然会导致低效率。垄断者的供求均衡点往往较大幅度地偏离最佳交易规模,从而无法协调粮食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目前我国国有粮食企业主宰粮食市场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垄断市场结构。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粮食企业很难灵敏地适应市场供求的变化,无法使粮食市场达到平衡状态。其次,垄断者会通过调整垄断价格,占有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获得高额利润,从而侵犯消费者利益。我国粮食的消费者价格与生产者价格之间差额(即购销差价)在大多数情况下超过了一般的商业利润。近年来在粮食定购价上升的同时,销价上升幅度更大,农民认为“吃亏”,消费者感到“不划算”,而财政负担过重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垄断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流通不畅和低效率。

粮食市场结构的现实选择应该是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从效率上讲,介于完全竞争与纯粹垄断之间,可以发挥竞争和垄断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方面,通过适度的竞争,可以使粮食市场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市场上数量有限的粮食经营者以及对进入粮食市场设置一定的条件或障碍,可以避免市场过于剧烈的起伏动荡和过度投机。垄断竞争市场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经营者数量的多少以及政府对进入粮食市场的管制程度。政府往往需要根据一定时期的粮食安全形势和市场发育状况在效率与公平或稳定之间做出某种权衡。但从改革的方向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或市场稳定”应该成为确定市场结构的基本原则。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并充分考虑到垄断竞争市场的运行特点和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的特点我们认为,作为改革取向的中国粮食市场结构的雏形,应该具备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市场上存在较多的经营者,且经营者之间公平竞争。但为避免过度竞争和垄断,经营的数量和每个经营者的规模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每个经营者都是独立的经营实体都对自己的盈亏负责。政府对每个经营者实行同样的待遇和政策,经营者效率的高低唯一地取决于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三是价格唯一地由市场决定,政府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对市场的干预而不是通过直接的价格管制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冯志强.《中国粮食经济问题研究》[M]香港:世界文明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2(11)

[2]冯志强.《中国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0)

[3]李晖、李林《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J]武汉:现代商贸工业,2008(02)

[4]郑士贵.《论中国粮食市场的多层次结构》[J]北京:管理科学文摘,1998(11)

[5]陆文聪.《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农业结构变动效应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07)

[6]黄伟俊.《我国现阶段粮食市场的流通渠道结构和功能分析》[J]北京:商业研究,2000(07)

粮食市场范文10

关键词:粮食;价格;对比。

长期以来,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走势有着较大的一致性,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需求也受到影响,国际粮价是否对中国构成冲击,值得关注。

1.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比较

对国内外市场粮食价格长期走势的研究表明,粮食价格变化大约每10年一个周期。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粮食价格走势接近一致,两个市场价格相关性呈逐步增强态势。而通过对近年两个市场的价格对比可以看出,近期粮价差距缩小,目前,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中国与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由于影响价格对比的因素复杂,特选择品种、品质及价格条件接近的进行比较。

1.1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美国、泰国粮食到岸价比较。

国外粮食是否对国内冲击,关键在于国外粮食进口至中国后与国内粮价的比较,在此通过选择当前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市场(美国小麦、玉米及泰国大米),与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可看出2008年以前,国内批发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一直比进口到岸价低30%左右,大米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经过2008年国际粮价大涨大跌后,目前中国小麦、玉米及南方大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

小麦:近年来,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进口到岸价,自2008年二季度开始,国际小麦价格迅速下滑,两种价格差明显缩小,目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低位波动,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基本接近。比较国内(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优质白小麦为例)和国际小麦进口到岸价(以美国硬麦到岸价为例,以出口离岸价+粮食海运费计算),2005、2006年,国内小麦批发价格比进口小麦到岸价格低30%左右,由于2007和2008年前期国际小麦价格高幅上升,国内批发市场小麦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逐步扩大,最高时为2008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640元/t,比进口到岸价低62.2%。此后受国际小麦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两者差距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小麦批发价格为1980元/t,低于美国小麦进口到岸价57元/t(2.8%)。

玉米:近年来,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持续低于进口到岸价,受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与进口到岸价差距迅速缩小。比较国内玉米(以辽宁、山东、吉林三地平均批发价为例)和国际玉米进口到岸价(以美国到岸价为例),除2005年下半年国内玉米批发价格与进口到岸价接近外,2008年9月前,前者低于后者约30%,最低时为2008年6月,达44%。2009年年初以来,两者价差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玉米批发市场价格为1365元/t,低于进口美国玉米到岸价165元/t(10.8%)。

大米:从大米情况看,2007年底以前,国内大米批发价与进口到岸价差距不大,南方市场如广东大米价格略高于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黑龙江批发价略低于进口到岸价。2008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大幅攀升时,黑龙江、广东市场大米批发价比进口泰国大米到岸价低50%~60%,2008年下半年始泰国大米价格大幅回落,两者价格差距迅速缩小。2009年3月,国内进口的泰国大米到岸价为3927元/t,比黑龙江市场批发价高33%,比广东批发价高6.3%。

1.2中国与美国、泰国粮食出口到岸价格比较。

通过比较粮食出口到岸价可以看出,除2008年上半年国际粮价高幅攀升阶段外,长期以来中国粮食出口至进口国的到岸价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出口到岸价相差不大,目前美国、泰国粮食出口重新取得一定价格优势。

玉米:近年来,中国与美国玉米出口优势交替,到岸价相差不大。以玉米进口地韩国为例,长期以来,中国玉米出口到韩国到岸价基本与美国玉米出口到韩国接近。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美国玉米出口价格大幅下降,其出口至韩国到岸价已经低于中国。2009年3月,国内玉米出口至韩国到岸价为1474元/t,高于美国出口至韩国65元/t(4.6%)。

小麦:近年来,除2007年中期至2008年9月美国小麦出口到岸价迅速提高外,中美两国小麦出口至韩国到岸价相差无几。目前,美国小麦出口至韩国到岸价降至1846元/t,低于中国242元/t(11%),而最高时(2008年3月)美国小麦出口韩国到岸价达到3731元/t,高出中国出口到岸价一倍。

大米:通过比较黑龙江、广东和泰国大米出口至非洲国家的到岸价可看出,2008年前黑龙江、广东大米出口至非洲国家到岸价比泰国大米高20%以上,在2008年泰国大米价格大幅上扬时期,中国大米出口具有一定价格优势,如2008年5月,我国黑龙江、广东大米出口至非洲到岸价分别约为3559元/t、4569元/t,比泰国大米出口到岸价分别低50.3%、36.2%。最近,泰国大米价格迅速回落,出口至非洲到岸价为3453元/t,比广东出口到岸价低13%,比黑龙江大米出口到岸价高7%。

2.粮食价格差异的原因分析

目前,各国粮食进出口关税在0%~8%,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粮食批发价格孰高孰低,直接原因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及中间成本特别是海运费的变化。而更深入分析,美国、泰国等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种植成本具有比较优势,高科技在粮食生产上的应用使其粮食单产高于中国,加上补贴政策的不同,决定着两个市场粮食价格存在差距。

2.1海运费是影响粮食进出口到岸价的直接因素。

近年来海运费价格剧烈波动,但总体来看其始终占粮食贸易成本较大比重,2007年底巴拿马型船美国到中国海运费达到77美元/t,占当时小麦、玉米价格的22.5%和47.5%。2005年以来美国到中国(巴拿马型船)海运费平均为42.3美元/t,占美国小麦、玉米出口离岸价的19%、30%;泰国至中国海运费为29美元/t,是泰国大米出口离岸价的10%。

除去海运费因素,2005-2006年,郑州小麦批发价比美国小麦出口离岸价平均高15.3%,2008年9月至今高18.8%;2005年至今,国内玉米批发价比美国玉米出口离岸价平均高25%;2005-2008年,黑龙江、广东大米批发价分别比泰国大米出口离岸价高20.8%、34.9%。由此判断,国际主要市场粮食价格虽然波动剧烈,但是其粮食价格偏低,而海运成本直接导致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高于国内批发价。

2005年以来,美国到韩国海运费平均为41.3美元/t,比中国到韩国运费高25.4美元/t;泰国出口至非洲海运成本平均为44.6美元/t,比中国高0.9美元/t,海运成本的差距也成为粮食出口地选择的直接因素。

2.2美国、泰国等在粮食种植成本上具有优势,决定着其价格的比较优势。

中国粮食种植成本偏高是导致国内粮食批发市场价格高于美国、泰国粮食出口离岸价的重要原因。以小麦为例,2007、2008年国内小麦生产成本分别为5545.95元/hm2、5466.68元/hm2,比美国分别高163%、129%;2007年总成本6579.15元/hm2,比美国高114%(表1)。具体分析,除2007年农药成本支出低于美国外,近两年中国种子、化肥、农具投人、灌溉成本等均大幅高于美国。其中2007、2008年,中国小麦种子成本分别比美国高166%、186%;化肥投入比美国高131%、211%;农具投入比美国高64%、135%;2007年灌溉成本为72.2元/hm2,而美国仅为6.2元/hm2;由于用工量较多,2007年中国小麦家庭劳动力及雇佣工人成本分别比美国高328%、15.8%。美国小麦生产成本较低,主要是由于美国自然条件优越,同时也缘于其发达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但美国在土地租金、保险费用方面支出较大。2007年中国玉米种植总成本约8203.35元/hm2,是美国成本443.97美元/hm2的2.43倍。根据统计,1997-1999年中国中籼稻平均生产成本为0.74元/kg,高出泰国20%;籼稻种植的劳动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为52%,比泰国高15%,而美国仅为9%。

2.3高科技推广使美国单产高于中国。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等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美国粮食单产大幅高于中国。1996-2007年美国玉米单产为8933kg/hm2,比中国高79%。而转基因尚未推广的中国小麦,单产优势明显。2007年中国小麦单产为4607kg/hm2,比美国高83.3%。

2.4美国巨额粮食补贴政策巩固其粮食主导地位。

1996年美国推出新一轮农业政策,建立了数额大、范围广的补贴政策,每年补贴200亿美元以上,涵盖全部粮食品种,直接拉低了其粮食价格。此外,近年来美元汇率逐步走低,2009年3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6.84左右,比2005年贬值了16.5%,也是导致其粮食价格比较优势的重要原因。

3.粮食市场关注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是由于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也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而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格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严格保护耕地、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国粮食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切实保障了中国能够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各种复杂情况。当前,需重点关注:

(1)继续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进一步推广科学种植技术,降低粮食种植成本。粮食种植成本既有自然禀赋的原因,也受后期生产可控成本的影响,目前中国粮食种植成本还有一定的降低潜力。

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广粮食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继续调控化肥、种子成本,并加大粮食补贴力度和范围,创新补贴方式。

(2)加强粮食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完善粮食贸易政策。在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粮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加强东盟和中日韩大米政策的对话,加强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小麦、玉米、大豆出口国政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完善粮食贸易,实现合作共赢。

(3)重视优质粮食品种的研制、引进和推广,进一步提高粮食的品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世界各国均具有消费优质粮食的能力。在确保不与民争粮的基础上,可逐步开发粮食产后的精深加工研究。

(4)健全完善粮食价格和成本监测体系,密切监测国内、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及成本变化,拓展粮食信息收集渠道,扩大信息来源,并加强国际市场粮价监测与国内粮食价格预警机制的衔接。

参考文献:

[1]朱险峰。国际市场粮价演变与国内粮价关系分析[J].农业展望,2007(9):3-7.

[2]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摘要(2008)。

粮食市场范文11

(一)抓好理论学习,用大和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的大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党的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四部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里专门精辟阐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党的届四中全会强调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大、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现实意义重大,历史意义深远。全市粮食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大和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深刻领会届三中、四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围绕主题,把握灵魂,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坚持用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做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阶段的工作落实,认真总结、科学决策,用工作成果、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二)加强宏观调控,切实保障粮油有效供应和市场稳定

适时适度做好粮食宏观调控工作。认真分析粮食供求形势,及时提出调控措施建议,促进粮食总量、品种、结构、供求基本平衡。加强对粮油供求形势、市场价格的监测分析,把握好销售力度和节奏,增强粮食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重点做好节假日和特殊时段的粮油供应工作,确保粮油货源充足、质量安全。

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和军粮供应管理。继续坚持和完善地方储备粮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做好市级储备粮年度轮换,指导和监督有关企业均衡做好储备粮轮换工作,把握轮换节奏,积极推进储备粮轮换的公开化、透明化,使储备粮轮换更好地适应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按照调控有力、高效灵活、规范运作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市、区县储备粮的布局和品种结构,完善储备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规范运作和储存安全。加强军粮供应信息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兵为本、平战结合,提高军粮供应综合服务和整体保障能力,做好军粮和其他政策性粮食供应服务工作。

(三)抓好粮食购销,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贯彻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认真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指导和督促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为全年粮食购销工作打好物质基础。各区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收购资格审核和认定工作。

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鼓励各类粮食经营和加工企业积极入市收购。粮食收购中坚持以质论价,优质优价,不准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根据宏观调控和市场供需形势,搞好市场信息服务,积极做好粮食销售工作,指导企业把握好销售节奏,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切实保护粮农种粮积极性。

(四)不断完善粮食购销市场机制和各级政府的控机制

认真完善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市政府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纳入区县域经济考核办法,认真组织好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工作,在全市积极营造“重农、抓粮、保供应”的工作氛围。

粮食市场范文12

一、上半年业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完成了2009度全区社会粮油供需平衡情况调查。

(二)围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宏观调控、产业发展、质量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认真编制“十二五”规划,按时上报了《**区粮食流通“十二五”规划》纲要。:

(三)继续加强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重新清理确认了预案载体企业8户,并签订了应急预约协议。

(四)积极开展指导农户科学储粮试点工作,已安排对50户农户进行储粮技术指导服务;配合市粮食局抓好“川南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

(五)认真落实“三项制度”(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

(六)加强对粮食收购环节、粮食进出库质量检验环节和统计制度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切实履行食品安全工作本部门责任,没有发现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原粮进入市场。

(七)扎实开展“群众工作月”活动,配合区农林部门到6个乡镇开展了下基层活动,取得较好效果;到**乡开展了2010年粮食科技活动周和法制宣传周活动,为过往农民提供了储粮技术指导服务。

(八)安全生产、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综治**、政风行风、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已全面落实并有序开展。

(九)行业统计1-5月完成粮油购进47335吨,销售85846吨,转化用粮8316吨,已超半年进度。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等中心工作,加强粮食市场预警监测、行业数据统计及执法监管,切实维护辖区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

(二)进一步健全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制度,加强粮食行政执法检查,做好《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做好粮食市场动态和价格情况监测报告。

(三)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指导农户开展科学储粮,搞好农户小粮仓建设试点。

(四)加强行业指导,督促辖区粮食经营者积极组织粮(油)产品投放市场,确保供应。

(五)加强党的建设,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