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设施论文

农业设施论文

时间:2023-01-12 06:42:03

农业设施论文

农业设施论文范文1

三峡库区设施农业发展情况

1库区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问题

三峡库区设施农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从21世纪初全面推广,从开始的地膜蔬菜种植逐渐发展到蔬菜、水果、花卉、药材、食用菌、苗木等设施园艺,生猪、鸡鸭、牛羊规模养殖等设施畜禽,河汊围网养鱼、网箱养鱼等设施水产。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三峡库区设施园艺近10万hm2,畜禽规模养殖1亿多头(只),设施水产品近100万t。库区设施农业的迅猛发展,提高了人们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粗放耕作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库区农业结构调整,缓解了人地矛盾,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库区生态环境,并提升了农业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移民安置稳定。库区发展设施农业具有一定优势:①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发展,库区干群对发展设施农业尤其是园艺设施农业的意义和作用有较深刻的认识,并掌握一定的设施农业技能,自愿积极发展设施农业;②从2008年起,国家和库区各地政府在组织实施生态农业园建设中积极推广设施农业试点示范,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和推广经验;③经国务院批准,三峡后续工作(实施时间2011—2020年)规划在移民安稳致富和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投入巨资发展生态农业园建设(包括设施农业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库区设施农业发展。目前,三峡库区设施农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①成片成规模的园艺设施不多,尤其是大型连栋温室不多,影响其效益;②设施农业的设施装备和技术支撑能力不足,如设施园艺生产的耕种、灌溉、植保等作业机械装备及温室智能化环境控制装备水平不足,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相当一部分达不到标准;③设施农业尚未形成配套系统,设施农业的生产、加工、储存、物流、营销、科研等尚未完全配套;④设施水产因受严格保护三峡水库水质的限制及影响,长江网箱养鱼被取缔,2010年后全库取缔网箱养鱼4.2万多口、85万m2,需要根据三峡库区实际研究发展设施水产的新思路新办法。

2三峡库区设施农业试点示范情况

从2008年起,国务院三峡办及湖北、重庆2省(市)及库区区(县)政府探索组织实施库区生态农业园建设的模式和经验,通过政策扶持、财政资助、地方筹资、引进社会资本等多种措施,积极推广设施农业试点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12月,国务院三峡办印发了《关于在三峡库区开展现代农业试点、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的指导意见》,批复了夷陵区太平溪现代茶园及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秭归县晚熟脐橙标准园及产业链建设、巴东县溪丘湾生态茶叶示范园建设、涪陵区南沱镇优质高效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万州区太龙三峡移民食用菌产业区建设、忠县设施柑橘品种示范推广园建设、长寿优质杨梅产业发展、宜昌年产3亿株现化化种苗工厂项目、云阳县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工程苗木基地建设项目等14个设施农业项目;计划投资03亿元,其中国家资助2.73亿元,地方政府、对口支援单位和建设项目单位投资2.3亿元;准备用3-5年时间,在库区范围内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点(园区),引领库区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三峡库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移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目前,上述设施农业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正按计划实施,一部分项目已完建并投入使用,发挥出一定效益。如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现代茶园及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已于2012年5月基本完成,完成投资2105万元,建设国家现代农业标准化茶园示范基地29.33hm2、高科技无公害蔬菜基地6.67hm2,建设库房813m2、道路6.7km、排水沟1km以及灌溉水池等,可年产无公害蔬菜460t,茶叶75t,实现年总销售收入1400多万元,解决160多人的就业问题,带动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库区各地采取地方自筹资金、利用对口支援投资、建设项目单位投资、当地村组用土地入股等方法,积极推广和发展设施农业。2009年,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龙立村利用上海对口支援40万元建设标准化蔬菜大棚20个,村集体当年仅大棚一项实现收入6万元。重庆市涪陵区政府引导和帮助重庆三峡建设集团公司在南沱镇、珍溪镇、义和镇建成柑桔优势产业化示范园500hm2,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形成“品种选育—苗木培育—基地建设—科技研发—果汁加工—市场销售”的完整柑橘产业链,直接受益移民6000余人,使果农每年每人增加纯收入超过1000元。万州区支持同鑫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建设智能温控大棚实施蝴蝶兰花卉产业发展项目,支持重庆闽万菌草食用菌技术公司建设食用菌生产标准化厂房,使同鑫农业园带动培育了50余个从事相关种养殖项目的专业大户,并惠及4000名移民年均增收8000元;闽万菌草公司项目建成后安排农民就业300人以上,直接为当地农民增收450万元,户均增收3万元。

三峡库区发展设施农业的思考

三峡库区发展设施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有关理论来指导,运用技术来支撑,综合运用经济、社会、工程、技术和生态方法,推进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和确保其效益。1)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思考。三峡库区发展集约农业和设施农业,提升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多赢”目标,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现实需要。2)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思考。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把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看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揭示、分析人口经济过程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基本规律和辩证关系,评价和指导制订相关政策。三峡库区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很好地运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才能科学利用和合理开发资源,发展集约农业、设施农业,合理解决环境资源承载力不足和人多地少突出矛盾,保护好生态环境,推进库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3)现代农业理论和技术运用思考。现代农业是集生物技术、环境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和现代管理为一体,具有显著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特点。三峡库区农业生产必须改变传统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农业理论和技术指导和发展设施农业、精细农业和生态农业,才能有效地改变农业落后面貌,推进库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4)推进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的思考。三峡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农村移民的安置稳定,因地制宜地发展设施农业,帮助移民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效益,增加移民就业创收能力和经济收入,有利于促进移民安置稳定,逐步劳动致富,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3]。

三峡库区发展设施农业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发展设施农业工作机制

三峡库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发展设施农业是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措设,是惠民工程,切实把发展设施农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大力加强发展设施农业的领导,统筹全局,综合协调,整体推进,并逐级落实发展设施农业责任,建立健全发展设施农业的工作机制、保障机制和考核机制。发改委、财政、移民、农业、农机、科技、水利、环保、国土、建设等职能部门要明确责任,密切配合,统筹协调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要素,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进设施农业的科学发展。

2加强科学规划,完善政策扶持及保障措施

库区各地要加强调查研究,在摸清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根据《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因地制宜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提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及推进措施。要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设施农业发展,采取国家支持、地方财政配套补贴、利用对口支援、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多种措施,调动社会及广大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争取多方面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库区各地要结合建设生态农业园,创建一批高标准的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大力推广温室智能化环境控制技术、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生态喷药植保技术、CO2施肥技术、物理农业技术,加强设施农业新材料新工艺引进,促进设施农业设备更新换代和产业技术升级,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4]。

3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加快发展设施农业

要运用科学理论和现代技术,推进设施农业发展。项目建设上,要积极推广应用新型材料、先进技术装备、环境控制技术、水肥施用新工艺、配套加工设备等,适应设施农业的机械化、精准化、规模化要求。项目管理上,要合理制定规章制度,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提高管理效能,有效推进设施农业发展。项目科研上,要加强设施农业的先进技术、设施装备、科学管理等科研活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工作,提升设施农业科技含量。项目配套服务上,要加强“产供销”配套建设,并努力建立健全设施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提高设施农业推广服务能力,推进设施农业持续发展[5]。

4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

三峡库区各地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一是要根据库区资源环境条件实际,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茶叶、花卉、食用菌、药材、苗木等设施园艺,并加强生产、仓储、加工、物流、营销、科研等“一条龙”配套建设,综合提升设施园艺产出效益,有效促进移民就业和增收。二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的生猪、牛羊、鸡鸭鹅等设施畜禽,并加强产供销配套建设,认真做好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在发挥设施畜禽效益的同时,切实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三是库区各地要根据严格保护水质的要求,创新发展设施水产,在长江干流、支流上每年实行达氏鲟、长薄鳅、四川白甲鱼、胭脂鱼、岩原鲤、大口鲶、铜鱼等珍贵鱼种和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经济鱼种大规模放流增殖,在保护好鱼类资源的同时,适当发展渔业生产;在其它非饮用水源地的水库、湖泊可有计划地大力发展养鱼、养虾、养甲鱼等设施水产,并努力做好优良种苗选育、先进养殖技术推广运用、仓储加工、运输销售等配套建设,推进设施水产持续发展。

农业设施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立足甘肃干旱缺水、农业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实际,提出了发展节水农业的目标任务、措施设计要点和完善对策。

干旱缺水是21世纪面临的全球性环境生态问题。甘肃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属典型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省内大部分区域降水稀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干旱缺水问题则更为突出和严重,农业生产经常面临春旱、秋旱和伏旱的威胁。解决甘肃的干旱缺水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是根本出路。目前,应立足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浪费严重,自然降水拦蓄不充分,水资源总体利用效率较低的实际,将节水的重点放置到农业、农村,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和农村田野天然降水拦蓄能力,这既能有效实现节水目标,也是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节水农业的目标和任务

节水农业是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的有机结合,是节水与蓄水并举,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防旱的农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和节水技术措施的整合。发展节水农业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节水型高效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当前发展节水农业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是以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现有水资源为出发点,整合和推广应用各种节水农业工程措施与技术手段,建立并不断完善节水农业措施和制度,切实解决农业灌溉用水和自然降水利用率低的问题。

2节水农业措施的设计

根据当前节水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农业与水利管理部门分家体制的现状,结合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部门在节水农业措施的设计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土地整理设计根据田面的平整度、地面坡度、土壤类型和农作物种植情况,以及不同灌溉方式和耕作方式的要求进行土地整理设计,可整平的田面尽量要求整平,地面坡度较大的规划后修成水平梯田、隔坡梯田,面积较大的地块应合理规划沟畦,开沟起垄分畦,以增加入渗,减少流失损耗,提高灌溉均匀度和效率。

2.2深耕与深松设计根据不同土壤质地与土地构型、原有耕作基础,设计节水农业所要求的耕层厚度和有效土层厚度,通过逐年深耕改土,加深耕层,加厚土层达到设计要求,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增加入渗深度,提高蓄水能力,减少流失和蒸发。同时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扩大根系的吸肥吸水范围,增强植物抗旱、耐肥、抗倒伏能力。设计中一般要求活土层应保持在30~45cm之间,深耕次数一年一次或隔年一次,深耕时间由冬闲前移至晚秋或后移到早春,深耕后当即耙耱、镇压,保护墒情。

2.3浅耕与覆盖保墒设计通过地表浅耕、降低土壤毛细管作用、控制田间杂草,或覆盖塑料薄膜、秸秆等,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干旱山区尤其应大力推广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并注意尽可能在秋季雨后田间墒情最好时立即覆膜。

2.4化控抗旱剂的推广使用设计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制出抗旱保水剂、土壤蒸发抑制剂和植物抗蒸腾剂等三大类化控抗旱剂,并在较大区域、多种作物上推广应用。各地应根据当地土质和作物种植情况大力推广选用。拌种包衣选用适合的抗旱保水剂,地表喷施土壤蒸发抑制剂,作物叶面喷洒植物抗蒸腾剂。

2.5节水种植制度的设计在注重市场与效益原则下,根据当地降水分布、干旱发生规律,选择设计优质、高效、节水的种植制度和作物结构。重点应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节水作物,将过去粮经二元种植结构调整为粮经饲(草)三元种植模式,扩大种草面积,减少灌溉次数,降低用水量。实行间作、套种、宽窄带状种植,减轻单位面积土壤水分供需不足的矛盾和压力。

2.6节水栽培技术的设计包括抗旱节水优质高效作物品种的选择,机械或人工精量播种、沟播、膜侧播等播种技术的推广,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供水的控制等。

2.7节水灌溉制度的设计节水灌溉制度既是农业节水措施综合效果的体现,也是农业节水、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三部分的结合点,所有节水效果都要落实到灌溉制度的拟定量化指标上来。节水灌溉制度的设计,首要任务就是应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品种需水量科学分析,确定出最佳灌溉用水定额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衡量节水效益的量化标准,指导和规范节水灌溉工作;其次,在灌溉方式上应做到“五改”,即改大水漫灌为垄畦沟灌、改大畦灌溉为小畦灌溉、改长沟灌溉为短沟灌溉、改冬灌为春灌,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实施喷灌、滴灌和隔行交替灌溉。

3节水农业措施的完善

3.1注重农业与水利部门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发展节水农业,应努力克服目前农业、水利两家一定程度上的脱节,把旱作农业节约天然降水与灌溉农业节约灌溉用水统一到同一个节水农业的系统之中,形成具有完整意义上的节水农业体系。

农业设施论文范文3

秸秆热风炉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设施农业增温关键装备。其中以山西农机新技术服务中心研制的5LJS型秸秆热风炉最具有代表性。该设备以各种农作物秸秆为燃料,通过高效燃烧,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加热后的洁净空气被输送至温室内,加热温室内空气,提升温室整体温度,达到作物生长的需求温度,促进作物增产增收。该设备外形设计成传统的圆柱形,结合秸秆的物理特性,内部采用多级复式换热结构以及双配风燃烧结构,使得燃烧充分,换热效率达到87%以上。整机热输出功率设计成57kW,满足一个标准亩的加温需求。5LJS型秸秆热风炉具有以下几个优点:利用农村废弃秸秆替代价格高昂的煤气油电,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利用直接加热空气进行能量传递,替代传统的水暖、气暖加热方式中昂贵笨重的管路及散热器件;利用适宜秸秆燃烧的燃烧方式和炉膛结构,满足秸秆的高效燃烧;利用高效安全的换热结构和装置,提高炉体的整机热效率;利用调温器输出的热风应在不损失功率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功能可调,实现了日光温室的低成本高性能增温保温,成为目前燃油、燃气、燃煤等加热装置的替代产品,最终使该产品成为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装备。应用5LJS型秸秆热风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为显著。应用该设备可日加温约4~6h,平均温升6℃~9℃,室内温度可达15℃~23℃。每座日光温室每年可节约燃料费2400~4000元,增产30%,增加作物经济收入6000元。同时实现每1hm2秸秆增收900元,提高了农业产出率,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2设施农业秸秆反应堆增温增肥增产技术

2.1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原理及分类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微生物有机栽培理论和技术。利用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净化剂等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养料和无机养料,进而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和有机生产。以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代表的秸秆生物反应堆的设备主要有内置式、外置式、内外结合式3种。内置式反应堆的原理是将秸秆开沟埋入地下,通过缓慢发酵分解,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释放二氧化碳,并提高地温;适宜的时间是秋季、冬季和早春。外置式反应堆原理是将秸秆集中堆放发酵,产生大量的连续不断的二氧化碳、抗病生物孢子和具有丰富营养的浸出液,通过管道将发酵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浸出液和反应堆残渣供给作物生长需要,促进作物增产提质;适宜时间是早春、夏季和晚秋。

2.2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要领以内置式反应堆为例,其建设步骤及技术要点为秸秆预处理、开沟铺秸秆、接种菌种、覆土浇水、整垄、打孔和定植。

2.2.1秸秆预处理菌种用量90~120kg/hm2。将菌种和麦麸按1∶20配料,拌匀后加水,干湿度以用手握住滴水为准,避光透气发酵,堆积厚度15cm左右,4~5h后可以使用。如果当天使用不完,应放于室内或阴凉处,降温防热,第2天可继续使用,一般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天。秸秆用量75000~90000kg/hm2。

2.2.2开沟铺秸秆开宽度为60cm或80cm,深度为20~25cm,长度与行长相等的矩形沟槽,开挖土壤按等量分放沟两边。开沟完毕后,在沟内铺放农作物秸秆。依据下整上碎结构原则,底部铺放整秸秆,上部放碎软秸秆。厚度为25~30cm,在沟的两头分别露出10~15cm秸秆茬,以便氧气进入。

2.2.3撒菌种覆土打孔每沟用处理后的菌种6kg,均匀撒在秸秆上,并用锨轻拍1遍,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覆土厚度为20~25cm,形成种植垄,并将垄面整平。浇水以湿透秸秆为宜,隔3~4天后,将垄面找平,秸秆上面的土层厚度应保持在20cm左右。在垄上用12#~14#钢筋(一般长度为80~100cm,并在顶端焊接一个T型把)打3行孔,行距25~30cm,孔距20cm,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以利氧气进入、促进秸秆发酵。

2.3秸秆反应堆技术要点及效益

技术要点:①“三足”,即秸秆用量要足、菌种用量要足、第1次浇水要足。②“一露”,即内置沟两端秸秆要露出头10cm。③“三不宜”,即开沟不宜过深、覆土不宜过厚、打孔不宜过晚。技术效益主要表现为: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使地温提高2℃~6℃,农作物提前上市4~10天,病虫害程度明显降低,有机改良土壤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含量提高2~4倍,增产20%~30%,增收超过40%,真正是一项节本增效的循环农业新技术。

3设施农业秸秆沼气增温增肥增产技术

3.1秸秆沼气原理及工艺

秸秆沼气技术是在传统畜禽粪便沼气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秸秆高效利用技术,是利用微生物菌在厌氧条件下使秸秆分解产生沼气以及含有丰富营养值的沼液与沼渣的过程。它与上述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相同点是针对于秸秆的微生物反应;不同点是秸秆生物反应堆是好氧反应,而秸秆沼气是厌氧反应。山西农机新技术服务中心研究的秸秆沼气技术有2项技术创新。一是采用空气压力输料装置、沼液高压射流压浮技术、秸秆水解液化、交替式酸化等预处理工艺和太阳能互补增温技术;二是采用虚拟参数化控制管理平台,解决了秸秆预处理、秸秆大浓度、大颗粒输送、复合交替式酸化厌氧发酵新工艺以及参数化管理等问题,使秸秆沼气技术成为当前农村生态建设、循环设施农业发展、秸秆资源规模化利用的关键产品。本套设备由秸秆堆沤发酵单元、一级水酸化单元、复合厌氧酸调节单元暨空气正负上料输料单元、厌氧发酵单元以及沼气贮气输气、沼渣沼液处理单元和沼气燃烧单元组成。其中沼气燃烧单元内置于设施温室大棚中,沼气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作为气肥提供给农作物,促进其生长,同时沼气燃烧时散发的热量能够提升温室内的温度。沼渣沼液经过好氧处理后作为作物生长的有机肥撒施与温室内,实现了秸秆的完全利用。据统计,长期施用沼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7%、全氮量为0.08%、密度为1.189g/cm3、孔隙度为55%,与施用无机肥的土壤相比,有机质、全氮、孔隙度分别增加0.8%、0.018%、6.3%,密度则下降0.199g/cm3。

3.2秸秆沼气技术要求及效益

3.2.1秸秆沼气技术要求①对秸秆进行预处理,严防有农药等化学品混入。②严格监控秸秆厌氧发酵的反应过程,提高秸秆的产气率。③在沼渣、沼液入池前,要对其进行好氧处理,提高作物的吸收率。④沼气的燃烧需严格控制,以提高设施农业生产的安全性。

3.2.2秸秆沼气设备技术效益秸秆沼气燃烧技术可使地温显著提高3℃~7℃,农作物提前5~12天上市,病虫害程度明显降低,有机改良土壤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含量提高4~6倍,增产20%~30%,增收超过40%,真正是一项节本增效的循环农业新技术。

4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在建设循环设施农业中应用的建议

将现代循环设施农业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结合起来,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对于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统一认识提高新技术新装备与设施农业的协同发展大力开展循环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统一并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新技术新装备的认识以及接受能力,夯实循环设施农业发展基础,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循环设施农业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4.2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方投入资金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财政补贴支持,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快速发展的关键。在各级财政补贴农民购买农机的同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以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和循环设施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

4.3搞好试验示范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开展秸秆的综合利用新技术开发与研究,以点带面开展新技术新装备的试验示范,逐步形成促进循环设施农业发展的秸秆利用技术新体系,建立自觉节约和利用秸秆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农业设施论文范文4

1.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配套设备落后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舟山市大棚仍以简易大棚和钢架大棚为主,这些大棚绝大多数只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对光、温、水、气等的调控能力十分有限。同时在仅有的钢架大棚中,单体大棚多,连栋大棚少;6m宽大棚多,8m宽体大棚少。由于单体6m大棚起架低、跨度小,采光和保温性能都不太好,而且室内空气湿度大,不利于病虫害防治,也不利于在棚室内开展机械化作业。另外,全市设施农业配套设备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各级农机部门引进和示范推广了棚内耕作、电动卷帘、节水灌溉、增温补光等机具设备,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全市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相匹配和适用机械少

总体来说,目前舟山市与设施生产条件要求相配套的适用机械还不多,已使用的机械一般存在外型尺寸及结构质量大,操作不灵便,生产效率低,可靠性、耐久性、适应性差,边角地带无法工作,漏耕严重等问题,很多环节还需人工处理,不能很好地发挥基础设施的效能。另从下图可以看出,目前全市设施农业配套农机具的层次低、性能单一,主要以基础作业的田园管理机和植保机械为主,棚内环境调控设备、自动控制设备配套严重不足,机械化育苗、移栽、收获和产后加工等机械设备几乎是空白。

3.先进农艺技术应用不足

目前,全市设施大棚栽培种类过于单一,连作现象严重,导致棚内病菌大量繁殖。据农业部门反馈,全市设施大棚农业发病率比露天栽培高出20%以上,全市常年发生的设施病虫害有90多种,造成严重危害的有30多种,许多病虫害在药剂选择压力下已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加之无节制的使用农药化肥,严重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品质和效益。

4.政府投入不足,补贴力度不大

舟山市启动“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以来,对设施大棚建设和配套设备购买都有一定额度的补贴。但是对于设施大棚这种一次性投入较大的行业,补贴力度还是不足。同时,与设施农业配套的设备进入补贴目录的太少,即使在补贴目录的,购买价格也较高,不少农业急需、农民急用的小型、适用、高效、环保的农机具,大多未列入政府补贴扶持范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设施农业的发展。

二、发展趋势及展望

随着舟山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区建设的深入,舟山市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趋势必将从对硬件设施的大量需求和建设转向对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的迫切需求,生产经营也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系统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对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条件的调控,必将成为今后设施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主要表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设施大棚大型化。简易大棚因成本小、投资少,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但拥有量会越来越少。单栋钢架大棚因其安装拆卸简便,通风透光效果好,一次性投资相对较小,经济效益较为可观,在今后仍将占据主导地位。连栋大棚因其使用空间大、室内调控设备配置齐全越来越受重视,必将成为今后设施大棚的发展方向。二是大棚调控设备自动化。通过湿帘风机、外电动遮阳网、二氧化碳发生器、电除雾防病发生器等自动环境调控设备来调控棚内环境,可以极大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预见自动化将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三是配套管理机械外观小型化、功能多样化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包括耕作、育苗、栽植、灌溉、植保、管理、采收、产后加工等众多作业环节。同时,因为大棚内的操作空间有限,机械化操作就需要作业机型体积要小、性能要好。由此可见,研发推广外观小型化、功能多样化的配套农业机械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点。

三、对策与建议

1.落实扶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

在现有农业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地方财政应加大配套补助,建立市级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现有设施大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施配套的资助。同时各农机、农技部门应扶持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带动能力强、增收效果好的设施农业项目,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多渠道增加投入。

2.抓好项目示范推广

量身制定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项目,通过项目引导,达到设施农业设备更加系统化、规模化、智能化,来不断拓展和深化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领域。同时也可以依托现有的“两区”规划和“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进行试验、配套和示范,通过有效地组织好设施农业设备的选型、试验、熟化技术体系,使其在先进设施、先进机具、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3.加强技术融合,加强队伍建设

农业设施论文范文5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宁夏**

一、**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县总面积2532.3km2,全县辖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总人口2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0万人。全县划为3个自然区域:北部黄土丘陵区,面积占57.9%,地势起伏,沟壑纵横;中部河谷残塬区,面积占28.9%,地势平坦,川塬相间;西南部土石质山区,面积占13.2%,地势陡峻,为次生林区,局部岩屑剥离,且为阴湿地带。

(1)设施蔬菜快速发展。全县发展设施果蔬348.5hm2,其中蔬菜278.7hm2,日光温室47.2hm2计590栋,塑料大棚231.5hm2计5786栋。

(2)设施菌草初具规模。**县将菌草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旱作设施农业的重点,借助闽宁对口帮扶的资金支持,目前全县菌棚达到562栋66.7hm2,全年可产鲜菇3000t,实现总产值2400万元,同时可就地转移农民工600多人。

(3)设施林果逐步推广,发展林果棚57栋3.2hm2,设施林果总产量18000t,总产值4100万元,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120元。

(4)设施养殖业全面普及。全县所有乡村农民以“小群体、大规模”的养殖理念,确定了设施“黄种肉牛”的养殖模式及设施“生态鸡”的放养模式,把农民从传统劳动中解放出来,结合市场信息,按照市场规律发展养殖,实现农民增收。

二、**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县农业总体上仍处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虽然以移动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受资金、技术、基础设施和人们思想观念等条件的制约,从设施农业发展水平来看,存在布局分散、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1)规模不大,产业化经营程度低。总体来看,**县的设施农业布局相对集中在红、茹河流域,北部乡镇因受水资源限制,主要采取“棚随窖走”的方式搭建,布局零乱,规模不大。设施农业经营方式分散单一,与市场对接层次低,先进的设施农业高产栽培技术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应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及时,造成经营户管理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市场空间狭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因而难以形成规模型市场效益和区域优势,产业化程度低。

(2)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群众对设施农业缺乏认识,顾虑较多,等、靠、要思想相对严重,政府推动与群众自愿差距大。同时,农村留守的大多数为中老年人和中小学生,从事设施农业建设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3)设施农业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日光节能温棚建设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政府对项目资金补贴有限,吸收信贷资金和社会融资困难多,依靠群众自筹建设有一定的困难,虽然政府行为对设施农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农民认识不足、自愿投资依赖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农业的顺利发展。

(4)农民文化水平低,科技推广不够深入。现代设施农业需要文化素质较高的新型农民,而目前设施农业工作者对发展“设施农业”的认识模糊,接受并应用设施农业高产栽培技术能力低,加之**县农技推广干部年龄老化,真正懂得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的干部少,缺乏对农民在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宣传和引导。

(5)品牌产品缺乏,市场带动能力弱。虽然**县“红河香“辣椒品牌因其果大、肉厚、色泽鲜、耐运输、产地无污染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远销兰州、西安、武汉、西宁等省市,建立了良好的销售网络,但农户设施蔬菜生产仍以家庭为单元,运行松散,难以与市场对接,效益低。

(6)市场意识不强。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思想逻辑、行为准则以及对市场预测和信息的预警机制,市场空间狭窄,市场信息服务欠缺,农民经纪人和营销队伍发展不够,设施生产服务不到位。

(7)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设施档次不高。**县设施农业装备档次仍以简易中等水平的塑料大棚、小拱棚类型为主,雪冻、风灾对设施农业造成严重威胁。

三、**县设施农业发展对策

通过对**县设施农业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县设施农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不足,但在自然资源、社会环境、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和前期建设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必须正视现实,按照即定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发展潜力,着力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扶持政策,培养技术人才,推广高新技术,落实销售网路,形成产、供、销完整的服务体系。

(1)广泛动员群众参与设施农业建设。发展设施农业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主题作用的发挥。采取召开会议、举办讲座、组织观摩、入户动员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宣传设施农业的优点和好处,用生动鲜活的事例启发群众、引导群众;在资金、技术上支持群众、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从多方面调动群众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投身于设施农业建设中。

(2)合理布局,扩大规模。在区域布局上,坚持因地制宜、依水而建、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中心带园区,带基地,连农户”的思路,对红、茹河流域和长城塬灌区已初具规模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必要时可打破乡镇村界限,进行统一规划,连片建设,规模经营,力争建成一条重要的设施农业生产带。

(3)加大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要坚持“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原则,从而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筹资和信贷投入为主体,社会融资和招商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4)树立设施农业品牌意识,推进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品牌是优质产品的标志,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是当今社会潮流,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在抓好设施农业生产的同时,一是要充分发挥**环境无污染、生态**的优势,增加设施农业中的名、优、特、稀蔬菜品种的生产比重,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生活需要,增加设施农业中蔬菜产品价值。做大做强现有“红河香”辣椒品牌、“六盘山珍”食用菌品牌,围绕生态**创造出更多绿色品牌。二是积极推广无公害化栽培技术,加快绿色食品认证认定,提升设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以特色、质量占领市场制高点。三是着力培养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培植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前景好的设施生产骨干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发挥其对产业的带动作用。鼓励企业投资设施农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组织体系,扩张设施农业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5)加强对设施农业的组织领导。设施农业建设涉及面广、范围大,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搞好协调服务,保证设施农业建设有序发展。成立设施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专门负责具体工作落实。切实把设施农业抓紧、抓实、抓好。抽调技术人员下乡包村蹲点指导设施农业建设,蹲点承包抓好技术服务,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种植、平衡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冻害防治等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水平,同时要加强设施温棚及其配套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对技术人员分片包抓的示范点要建立奖惩制度。

(6)加强对设施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的培养。要重点组织实施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对新技术的培训,对设施农业生产者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设施种养技术、管理技术,依靠科技力量来发展设施农业。积极采取政策引导、技术服务、信贷支持等措施,扶持农村种植养殖能手、营销大户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7)设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高度重视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培育储藏保鲜和运销大户,真正实现生产环节和市场的对接和连通。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搞好市场信息服务,组织专门力量常年在周边城市和地区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研究,与国内各大蔬菜批发市场实现信息联网,保持对市场信息的快速反映态势。建立以信息和市场指导蔬菜生产的服务机制。通过组织供需见面、产品洽谈等形式,使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更多地与销售商签订购销意向协议,使蔬菜生产更具有稳定性和目的性,减少随机性和盲目性。

参考文献:

[1]陈永川,曹艳,朱冰雨,等.吐鲁番市设施农业的气象灾害特征及应对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9(17):8052-8053.

[2]何洁,张和广.固原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17-18.

农业设施论文范文6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 农民收入 面板数据

本文主要考查农产品流通投入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发了9个涉及三农的“一号”文件。党的十报告再一次做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的增长。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

随着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主体地位提高,并同时激发了其生产积极性,投放到市场上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尽管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略有减少,但是粮食总产量的确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与此相伴的不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反而是农民“买难卖难”、“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在农产品供给总量失衡的条件下,本文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公共投入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使有限的投入能够产生最大的社会福利。笔者强调流通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减少交易成本,加快流通效率,从而直接增加农民纯收入。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经济文献中对于农民增收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改革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陈锡文(2004)和杨渝红、欧名豪(2009)等都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性因素制约了农民增收,最后提出通过土地政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来实现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聂雷等(2012)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通过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许多文献认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早在20世纪40年代,张培刚就把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在基本生产函数中。Web和Heabrent(1990)提出道路等基本设施的改善有利于生产要素的配置,并且能够促进农产品流通,利于竞争性市场的形成,从而提高整个贫困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最早有关交通运输对农业的影响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将农产品的运费率纳入了农业区位分析。

鞠晴江(2006)选用1996年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数据作横截面数据,运用实证分析了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发展三方面的内在关系。张亦工和胡振虎(2008)使用我国2002-200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良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并进一步采用我国1989-2004年的年度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证实,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确实是农民增收的原因。莫连光和刘晓凤(2008)利用灰色关联理论证实农户能显著地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中受益。刘永超(2009)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必须加强农村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刘生龙、周邵杰(2011)研究认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现有文献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农民增收的问题,对于我们思考农民增收问题有很多的借鉴意义。但是,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民作为单一的生产者,弱势群体,在交易过程中,面临收购网点少、商品周转能力低、仓库容量小等流通环节的众多问题,这样使得销售成了农民生产后面临的棘手问题。如果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就会不断加深,增收问题难以得到妥善的解决。由此可见,农产品流通已然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农民增产却不增收的问题,需要从流通角度着手,但现阶段,流通的关键是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流通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加快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节约成本,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带来农民收入的实实在在的增加。

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是指那些直接参与支持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从具体形态看,主要包括提供农产品流通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商品零售、批发市场等)、供农产品从产地运输出去的道路设施、为提供及时有效的流通信息而建立的通讯网络平台,以及具有储藏、保鲜和调节市场余缺功能的农产品仓储设施。

农产品运输设施的发展,可以顺利将农产品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减少流通环节带来的各种损耗,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杨小凯等(2003)提出了用交易价值与交易费用的差额占交易价值的比重来定义交易效率。然而,交易效率的改进与人口密度、交易技术、制度环境和运输条件有关。其中,地理条件(糟糕的运输条件)是影响交易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流通基础设施中交通运输的投入会影响到交易的效率,从而影响到农民的收入。

因此,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民“卖难”问题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农产品流通不畅已经伴随着我国农村近30多年的改革进程,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投入不足不但给农产品各相关流通主体造成福利上的损失,收入的减少,同时也影响了国家农业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到目前为止,针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理论研究不多,通过建立数量模型深入分析二者的关系更为鲜见。鉴于此,本文对农产品流通公共投入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验证。提出以下两个假说:

假说1: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但是作用有限。

假说2:受教育程度高的地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有显著作用。

数据说明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解释及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农民人均收入。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会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所以选择农民居民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并以2004年为基期,利用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品物价指数进行平减。

2.解释变量: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总投入。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最重要的解释变量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关于变量参照相关年鉴中设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本文收集的有关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数据主要包括:农产品交易场所基础设施;农产品运输道路投资;邮政和通讯基础设施;农产品流通仓储设施。因此以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各项投资额作为替代变量,并加总求和。

许多相关研究已经证实,影响农民生产性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以上几个解释变量外,笔者还在模型中加入了一些重要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农民人力资本水平(EDU);农业经营方式,以农业机械投入表示(NJL);城市化水平(URB)非农人口比重表示。

本文采用2005-201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与农民收入关系进行论证。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省份差异较大,自治区的数据缺失严重,所以本文的研究样本剔除上述五个省级区域。

将《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2012》中的历年各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向情况统计数据”进行汇总,使用我国历年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指数折算成以2004年价格为不变价的数值,并利用农村总人口取人均值。本文涉及的未作特别说明的其他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固定资产统计年鉴》及《新中国六十年农业统计资料》等。

(二)模型构建

由于本文研究不同区域在不同时间点上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因此,选择面板模型较为合适。鉴于此,本文将检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计量模型设定为如式(1)的面板回归形式:

Lnyit=α0+α1lnTPSit+βXit+γi+εit (1)

另外,有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也会影响基础设施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学者都意识到就其长期影响力及根源性而言,受教育程度是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阿玛蒂亚·森说过:“贫困是指能力不足而不是收入低下”。受教育程度决定了农民生产后销售的能力,提高自身在家交易过程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流通各个环节的作用,效率提高,从而增加收入。因此,本文加入人均资本水平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资的交叉项来进一步检验,见模型(2):

Lnyit=α0+α1lnTPSit+α2lnTPSit*lnEDUit+βXit+γi+εit (2)

公式中i代表26个横截面观察数据,t表示2005-2011年的七个年份数值,表示地区效应,为随机扰动项,为防止异方差,均取自然对数。

实证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

(一)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建模,通过豪斯曼检验,得出随机效应的变截距模型更为适合。为了减少异方差性,变量取自然对数,并运用加权的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方程1看,LNTPS的系数为0.023,并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农民收入会提高2.3%,这和我们的预期一致。即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增加会对农民收入有影响,但效果不显著。从方程2来看,利用地区受教育程度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交叉项来表示受教育程度越高,农产品流通设施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会变大,其系数达到0.342,并在5%的水平下显著并对收入有影响。另外,控制变量的数据和预期一致,城镇化水平、农业经营方式及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都是正相关的。城镇化会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农业经营方式对农民收入具有正的促进作用,这和大多数学者的结论相一致。

(二)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我国200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说明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总体投入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不过最初效果有限。但是,如果考虑到农民受教育程度的作用后,农民收入的增加极为明显。

基于以上分析,在农民增收的促进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农民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重视,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流通环节。第二,应该促进农产品流通设施的投入,应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积极引导地方投资于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第三,加强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第四,有序地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参考文献:

1.Hearn,D,C.Halbrendt,C.M.Gempesaw II and Shuw-Eng Web.An Analysis of Transport Improvements inChina`s Corn Sector:A Hybrid Spatial Equilibrium Approach [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Forum,1990,31(1)

2.张贵友.我国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09(1)

农业设施论文范文7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农村居民消费

中图分类号:F303.1;F01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2.010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26卷 第2期 孙春燕: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定量研究

一、引 言

《1994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把基础设施中的“经济性基础设施”界定为“永久性的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居民所用和用于经济生产的服务。这些基础设施包括公用事业、公共工程以及交通设施”。该报告将“经济基础设施”之外的基础设施定义为“社会基础设施”,通常包括文教、医疗保健等方面\[1\]。本文中的基础设施包含经济性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在定量分析基础设施投资对消费影响的文章中,计量模型的变量较为单一,通常为基础设施投资流量或存量水平\[23\]。本文在变量的选取上更为全面,除了考虑到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变量收入外,还引入了反映产业结构、社会保障投入及人口结构的控制变量。再者,大多数的文献仅局限于测度基础设施投资对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而未进一步分析基础设施总体或其结构对消费结构所造成的细微影响,且目前研究基础设施或其他变量对农村各类消费的影响时,都将农村居民的各项消费看成是独立的,这会导致偏离实际的结论。各项消费支出决策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作出的,因而各项消费之间并非独立。本文充分考虑到各项消费之间的联系,采用似无相关(SUR)回归模型来研究农村各类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居民各类消费支出的影响,各消费方程的干扰项包含了影响家庭作出决策的共同因素,例如消费习惯和观念等等,这样得出的结论更具说服力。

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定量影响

(一)研究方法简述

似无关回归(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SUR)也叫Zeller方法,它是Zeller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系统估计方法\[4\]。SUR的含义是每个方程的回归参数可以不一样,单个方程的回归看起来彼此不相关,但实际上它们通过随机项的相关而彼此联系,这些不同方程的随机项同期相关,不同期不相关,即:E(μi,t1,μj,t2)=σij(t1=t2)

0(t1≠t2) (i≠j)

σ2i (i=j) 此外,对于每个方程而言,其随机误差项满足经典回归模型的所有基本假定,即零均值、等方差、无自相关,且与解释变量不相关。满足以上条件的模型称为SUR模型,即单个方程满足经典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但不同方程通过随机项联系在一起。对于似无相关估计,有如下两个结论:当随机项之间的相关性越强,则SUR方法带来的功效提高越大;X矩阵之间的相关性越小,使用SUR方法带来的功效提高就越大\[5\]。

(二)模型的建立及变量的解释

消费结构反映了居民在各个消费项目上的支出水平和比例,《中国统计年鉴》将居民消费支出分为类: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交通和通讯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和其他支出。近些年农村衣着支出占居民总体支出的比重稳定在5%左右,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其他支出包括的内容较为模糊,因而这两类消费支出将不作为本文考察对象。

各类统计年鉴并未直接统计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数据,本文选用与基础设施相关行业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加总额来近似地反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额,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这些行业包括: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000年、2001年、2002年的行业分类口径与2003年-2010年不同,2000年基础设施投资额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文化教育事业及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固定资产投资加总额,2001年和2002年基础设施投资额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地质勘探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及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加总额。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占比重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构建SUR模型时将其舍弃。

为了准确测量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有必要构建合理的控制变量组。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关键变量,首先将其作为控制变量。生命周期假说指出,边际消费倾向受社会中人口结构的影响,以下模型中以乡村人口总抚养比指标来控制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对一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使用乡镇企业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比重来控制农村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理论界已经就社会保障的消费效应达成共识,因此将社会保障投入也纳入计量回归模型中。农村人均社会保障指标为农村社会救济费、自然灾害救济费及农村医疗救助三个部分的加和数值再除以乡村人口数。以上各变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乡镇企业年鉴》、《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及《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等。

最后,为了分析各变量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额对消费的实际影响,有必要剔除物价波动所造成的影响,本文根据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农村人均基础设施投资额、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社会保障投入指标进行了价格平减。由于数据缺失严重及四大直辖市农村问题不具备典型的代表性,本文剔除了、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五个地区,仅采用26个省份2000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相关实证分析。

(三)估计结果与分析

分别以食品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交通和通信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将以上分析的各变量全部加入SUR模型中的每个回归方程,运用Stata12.0软件并将回归结果中不显著的解释变量剔除,得到如下的联系方程模型:

Spcit=a1+b1Srit+c1Dlssit+d1Slssit+

e1Wyssit+f1Cyjgit+g1Shbzit+i1Fybit+εit1

Jzcit=a2+b2Srit+c2Jtssit+d2Slssit+

e2Wyssit+f2Cyjgit+g2Shbzit+i2Fybit+εit2

Jtcit=a3+b3Srit+c3Jtssit+d3Slssit+

e3Wsssit+f3Cyjgit+g3Shbzit+i3Fybit+εit3

Wjylcit=a4+b4Srit+c4Slssit+d4Jyssit+

e4Cyjgit+f4Fybit+εit4

Ylcit=a5+b5Srit+c5Jtssit+d5Slssit+

e5Wsssit+f5Cyjgit+g5Shbzit+i5Fybit+εit5

Jtsbcit=a6+b6Srit+c6Dlssit+d6Jtssit+

e6Slssit+f6Wsssit+g6Cyjgit+i6Fybit+εit6

式中:Srit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Dlssit为农村地区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Jtssit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Slssit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Jyssit为教育的固定资产投资额;Wsssit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Wyssit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Cyjgit为农村产业结构;Shbzit为农村人均社会保障投入;Fybit为农村地区的总抚养比。

显示除了医疗消费支出方程的R2未达到50%外,其他五个方程的拟合度都在80%左右,这表明以上方程中各变量相对较好地解释了农村居民各类消费支出的变化情况。

2003年-2010年Wyssit包括农村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2000年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相关的行业包括文化教育事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文化教育事业投资中教育所占比重更大,因此将文化教育事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归入教育固定资产投资额,而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中卫生社会福利事业所占份额较大,因而将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Wsssit的变量值。2001年及2002年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相关的行业包括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同样因为两个行业中卫生福利业和教育的投资额占主体地位,因而其投资额分别被归到Wsssit和Jyssit变量中。正是由于这种统计口径的变化,使Wyssit的变量的样本值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因而其在回归方程(1)、(2)和(5)中的符号为负,且在回归方程(3)、(4)、(6)中并不显著。以下对单个方程的分析将不再讨论Wyssit变量的影响。

在回归方程(1)中,电力和水利基础设施对食品消费支出具有正向影响,且电力基础设施在5%的水平上显著。投资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将使农民的用电问题得到更好解决,与食品相关的电冰箱、微波炉、豆浆机等家用电器消费量将会上涨,从而带动食品的消费。水利基础设施变量前的符号除了在回归方程(4)、(5)中为负外,在方程(1)、(2)、(3)、(6)中的回归符号均为正。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抗灾能力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因而对农村居民的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水利基础设施投资额的增加,将促进农业产量的增加,从而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进而提高农村居民在食品、居住、交通等方面的支出水平。

在回归方程(2)中,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会促进农村居民居住支出的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每增加一单位,农民居住支出将分别增加0.123 922 8元和0.335 180 7元。

在回归方程(3)中,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会明显促进农村居民在交通通信方面的支出,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投资每增加一单位,农村居民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将增加0.197 181 6元。

在回归方程(4)中,教育基础设施投资抑制农村居民在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这可能与教育的公共投入与私人投入之间的替代关系有关。教育支出是农村居民较为重要的一类支出,教育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从而替代了农民部分教育支出。例如,免除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将极大地减轻农村家庭的负担。

在回归方程(5)中,交通和卫生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将促进农民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便利发达的交通网络将促进农村地区信息的传播,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将下降。道路里程的增加和道路状况的改善将方便农民外出打工,但农民工在城市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在农民工医疗保障尚不健全的背景下,医疗保健支出也会随之上涨。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农村除少量基础设施投资对消费具有抑制作用外,大部分基础设施对于消费仍具有较明显的拉动作用,且对消费具有抑制作用的基础设施大多为社会基础设施。出现基础设施投资挤出消费的原因可能在于社会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农村居民的投入,尤其是农村居民发展型消费中的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等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替代性。

收入在各个方程中的显著性水平均很高,且对消费均具有正向影响。社会保障变量在所有回归方程中的符号均为正,这说明农村社会保障投入仍不足,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意义重大。虽然农村人均社会保障变量在各个方程中的显著性水平并不高,但因其为控制变量而非关键变量,并不会对整个模型的回归估计效果造成太大的影响。抚养比对农村消费的影响方向尚不确定,这与之前的研究相符。不同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抚养比越高,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具有较显著的负向影响\[6\];与大部分的研究不同,宫旭等得出农村抚养比与消费呈同向变化\[7\]。

三、政策建议

要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于农业的直接补贴,还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补助。

(一)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公共品的经济边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政治边界\[8\],这就意味着基础设施的“空间范围”或者是“受益范围”应该与其供给主体相匹配。对于受益范围特别大且不局限在地方的基础设施,如教育等,可主要由中央政府供给,而对于受益范围仅局限于某一地域的基础设施,例如水利设施等,则可以由村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尤其可以利用现在农村“一事一议”的方式,来实现相关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

(二)建立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战略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可搞“一刀切”,要分层次分地区逐步合理进行。要首先建设对农村居民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例如,农村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供水和供电能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往往存在较大的供求缺口,因此资金要重点投向这些领域。这些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直接关乎农村的消费水平,从而对整个农村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农村基础设施往往与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相对完善。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为了体现公平,政府有必要加大对于中西部的财政补贴。

\[参考文献\]

\[1\]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13.

\[2\] 孙虹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消费需求的增长:基于1978-2009年经验数据的实证\[J\].消费经济,2011(5):3336.

\[3\] 刘伦武. 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消费增长的相互关系:一个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7781.

\[4\] Zeller Z.An Efficient Method of Estimating Seeming Unrelated Regressions and Tests for Aggregation Bia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962,57:348368.

\[5\] 胡再勇.计量经济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6\] 陈 冲.人口结构变动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生命周期假说理论\[J\].农业技术经济,2011(4):2532.

农业设施论文范文8

论文关键词:县级财政,支农投入

 

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予以支持与保护,财政对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财政投入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长期深远影响。本文立足围绕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现状,着眼于全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结构的现实分析,就建立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支农投入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相关分析与思考。

一、对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的基本判断

我们可以通过财政支农投入比例的纵向变化以及与周边相关县(市、区)的横向比较,来判断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的情况。

1、从纵向比较,赤壁市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呈上升之势。近些年,赤壁市财政部门努力加大支农力度,农村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农民人均收入逐年递增。“九五”、“十五”时期以及2008年、2009年至今,全市财政支农投入呈增长之势。预算内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从“九五”期间的5.3%增加到2010年的10.7%,农投入绝对值从“九五”期间的924万元增加到2010年18026万元,支农投入增长率从2008年的12.4%提高到2010年度的24.1%。所以,从“九五”、“十五”和2008年至2010年预算内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与预算内支农支出比上年的增长率两个指标来看,赤壁市的财政支农投入处于逐年递增的态势。

2、从横向与其他周边县(市、区)比,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小。我们选择了周边具有较强可比性的咸安、崇阳、通城、通山四县(市、区),进行了支农投入规模的横向比较。以2007~2010年四年为例,这四年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0.2%、10.4%、10.6%和11.5%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而四县(市、区)平均比重达到了12.2%、12.5%、12.2%和12.8%。由此可见,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投入的规模偏小。

3、从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判断,赤壁市农业仍处在贡献地位。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财政支农投入/财政总支出)/(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财政支农投入和农业产值贡献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越高,说明农业获得的财政投入支持越大。倾斜指数为1,表明农业获得了与农业产值地位平等的财政支持度。根据上述公式计算,赤壁市2006~2010年五年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分别为0.53、0.57、0.63、0.64和0.69。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呈逐年上升的变化,首先表明了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在进一步加强,其次表明了赤壁市的农业经济还没有获得与其在国民经济中贡献相等的地位,仍处在贡献地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通过对赤壁市支农投入规模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以及近几年的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变化,表明赤壁市的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投入能力处在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过渡,赤壁市财政对农业的扶持由原来单一的农业发展项目拓展到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因此,尽管赤壁市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绝对规模有所扩大,但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支农投入能力的有限性与新农村发展的巨大需要之间还存在较大缺口,在财政支农投入规模逐步提升的基础上,如何提高财政支农投入资金的结构效率,提升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密切度,是我们建立完善现代财政支农投入机制的关键所在。

二、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赤壁市财政对“三农”投入的总量增长迅速,但市本级财政支农投入结构仍不尽合理。

1、农口系统事业费支出比例偏高。农林水利气象事业基本支出,主要是维持农口事业单位的“吃饭”问题。从赤壁市近几年财政农口事业费支出比例的变化看,尽管财政支出中农口单位基本支出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各年度农口单位基本支出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如2009年、2010年财政支出中的农口单位基本支出占农口部门预算总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1%和48%,过高的农口单位基本支出,对农业生产的直接作用甚小。

2、农村基础建设投入不平衡。从赤壁市近几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实际看,对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都占财政支农支出的较大比例,如2008年对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达6530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65%;2009年投入农村基础建设投入6791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57%;2010年投入7280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67%。但这些支出中用于大中型的带有社会性的水利、交通等全社会普遍受益的项目投入比重较大,而对一些农民直接受益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可以真正用于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关系农业和农村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如动植物防疫设施建设、农业品种改良、农田水利以及节水灌溉等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所占比重较小,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

3、农业科技、农民教育培训投入较低。农业科技投入是农业投入的重要

摘要内容。据统计,农村教育投入每增加1元,就可以使农业产值增加8.43元。当前赤壁市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也明显不够,2009年这块投入只占财政支农总投入的0.65%。

三、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赤壁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按照农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原则,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兼顾、合理配置,不断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的规模结构,确保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目标的有效实现。

1、加大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一是确保预算内支农资金稳步增长。坚决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和“三个主要”的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政分配政策,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将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努力增加预算内支农资金,确保预算内支农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长。二是广辟途径,拓宽财政支农资金的筹资渠道。在加大财政预算内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稳定的支农资金筹措渠道,努力做到支农投入多渠道,资金来源多源化。一是加大政府性基金筹集力度。加强水利资金、土地开发资金、水资源费等预算外资金的征收管理。二是确保土地出让金的支农支出。列入土地开发成本的耕地开垦费、补充耕地成本回收款、农业土地开发出让金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和省返回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于支农支出;从安排给经济开发区、中心镇、城市防洪工程、工业功能区及乡镇的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8%用于全市新农村建设;大幅提高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净收入用于支农支出的比例;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提高后,新增地方财政留成部分用于支农支出。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农业项目库,以优势项目争取省、咸宁市财政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其他各项支农专项资金上对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2、科学安排,合理调整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投入,正确处理好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投入的比例、产业之间的投入比例、长期投入和短期投入的比例关系,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制定完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各项补贴政策。积极改进补贴方式,加大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增强农产品政策性补贴转作直接补贴资本的能力,提高财政支农投入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密度。要把农产品政策性补贴一部分转投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科技上去,进一步扩大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范围和规模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在补贴对象和补贴重点的选择上,目前除重点补贴粮食生产者外,还需注重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支持建立农业灾害保障机制。二是适当稳步减少农业事业费支出。在现有财政支农投入水平下,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进一步压缩财政支出存量中的一般性支出,根据各个农口单位的实际情况,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开源节流,腾出财力用于增加“三农”投入。三是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合理调整农、林、水等投入比例,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本级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30%以上。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重点支持与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中低产田改造、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配套机械、乡村道路、山间林道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四是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科技投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及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财政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比例要提到财政支农投入总额的2%以上;加大对种子工程、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快品种引进和改良;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的投入,提高农业社会化、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大对农产品认证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3、形成合力,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市、乡镇(办、场)两级政府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发挥农业财政支持和导向功能,进一步建立农业投入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民办公助”方式,采取“以奖代补”、“以奖”、“先建后补”等多种形式,鼓励农民投资,政府适当补助,引导农民自愿筹资、投工投劳。要逐步建立信贷风险抵御机制和加大财政贴息力度,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

农业设施论文范文9

王柱(1989-),男,蒙古族,河南镇平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数量经济与计量经济。

张沛键(1986-),男,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国际商务,研究方向:国际投资。

王军(1988-),男,汉族,安徽庐江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农业经济管理,研究方向:热带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摘 要:本文运用扩展的C-D函数,通过对作为东、中、西部典型省份的农业生产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在农业产值增长方面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得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业产值的促进作用明显,且产出弹性系数普遍较大,并结合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实际状况提出了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支农支出、重点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加大农业流通设施、尝试建立大半径农业科技服务设施等建议。

关键词: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C-D函数扩展;面板数据模型;政府财政支农支出

一、引言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指的是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基础、对农业生产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和基本物质生产条件,主要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基本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技术、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交通、基础教育等。

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对我国农业产值的影响在实证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文献一般都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借助Eviews、SPSS等软件,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或面板数据模型,以定量分析的方式对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产值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多角度分析,虽然选取的变量存在差异,不过得到的结论总体上趋于一致,即农业基础设施对于农业产值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值的作用在地区上的差异性,同时为使数据模型更具科学意义,本文以应用广泛的C-D函数为基础,引入耕地面积变量,在兼顾农业生产对土地的依赖性的前提下,科学、准确研究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C-D函数扩展模型

C-D函数(即Y=AKαLβeu)在引入耕地面积(S)变量后,其扩展模型可以表示为

Y=AKαLβSreu

式中,Y是农业总产值,A是综合技术水平,L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K是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资本,α、β、γ分别是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和耕地产出弹性系数,μ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且μ≤1。

对拓展模型作对数变换,得到对参数而言的对数线性生产函数模型

lnY=lnA+alnK+βlnL+γlnS+u

以y代表lnY,k代表lnK,l代表lnl,s代表lnS,c=lnA,考虑到本文将采用面板数据建模,因此将对数线性生产函数模型表示为面板数据模型的方式,即

yit=ci+αikit+βi*lit+γi*sit+uit

其中,i = 1,2, 3,…,N,t = 1,2,3,…,T ,N、T分别表示截面数据个数和时间序列长度

三、典型省份选择及数据收集

(一)典型省份选择

本文在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属东、中、西部的基础上,依照农业生产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区气候差异,从三个区域中分别挑出两个省份作为典型,其农业生产数据作为参与数据建模分析的源数据,选择的省份依据及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 典型省份选择依据及结果

(二)数据收集

本文从《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1)》以及各省相关统计年鉴中选取1995年至2010年间包括广东、辽宁、湖南、黑龙江、云南和陕西在内的共计16年的农业生产方面的数据,内容主要包括各省历年农业生产总值(L)、农业基础设施投入(K)、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L)以及耕地面积(S)等变量数据。

其中农业基础设施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支出下的农林水事务费用,并对各省的农业生产总值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按照农业产值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以1995年为基准,进行了相应的折算,以保证数据参与建模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四、面板数据建模

(一)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利用Eviews6.0软件并选用Fisher-ADF方法对yit、kit 、lit和sit等截面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四个截面数据都呈现出一阶单整,其检验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 四个截面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下显著。

为防治面板数据建模结果中出现“伪回归”,继续利用Eviews6.0软件并选用Kao检验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得到统计量t = -3.022 ,伴随概率p为0.0013,在1%置信度下显著,面板数据通过协整检验。

(二)面板数据模型设定形式判别

按照面板数据建模理论,根据横截距ci和系数向量αi、βi、γi的不同限制要求,可以将面板数据模型划分为三种类型: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含有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即变截距模型和含有个体影响的变系数模型即变系数模型,为正确判别面板模型类型,建立具有实际意义的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利用Eviews6.0通过对广东、辽宁、湖南、黑龙江、云南和陕西六省在1995—2010年间的农业生产面板数据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假设检验,确定面板数据模型应设定为变系数形式。

(三)面板数据回归估计与修正

继续利用Eviews6.0软件,选用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为消除横截面数据的异方差以及序列的自相关性采用了不相关回归方法进行加权回归估计,得到的估计结果如表2-2所示。

表2-2 六省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从表2-2中可看出,广东、黑龙江和陕西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对农业总产值的产出弹性通过了5%置信水平下的显著检验;而辽宁、湖南和云南三省则没有通过5%水平下的显著检验。

为更准确研究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去掉显著性检验通过个数较少的自变量Lnl,重新建立变系数模型,得到的回归估计结果见表2-3。

表2-3 去掉变量Lnk后的六省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从最终回归结果(表2-3)来看,调整后的R2达到0.9972,说明面板数据回归效果很好,D.W值为1.62,模型不存在自相关,F统计量在1%水平下显著,模型回归整体很好。

五、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一)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业生产影响显著

总体上从表2-3可以看出,六个省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业总产值的产出弹性(即Lnk的估计系数)的T-统计量都通过1%置信水平下的显著检验,说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于促进农业总产值增长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学意义。

从地区差异角度来看,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总产值的产出弹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云南、湖南、辽宁、黑龙江、陕西和广东;按主要地形划分,以平原为主的湖南、辽宁和黑龙江占据第2、3、4位,说明在中部平原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值的促进作用相对强于以丘陵和山地为主的陕西和广东省。

从数值大小角度来看,六省份的Lnk回归估计系数都在0.1以上,云南省最高,为0.18,广东最低,但也达到0.13,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基础设施存量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会增长1%,可见在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值的贡献率要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耕地对农业生产的产出效果影响减弱

从表4-3可以看出,除黑龙江外,其余五省耕地面积对农业产值的回归估计系数t-统计量都通过了5%置信水平下的显著检验,说明耕地依然是我国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

不过对于耕地面积对农业产值的回归估计系数(Lns),五省份整体上都为负值,并非否定耕地在农业生产中的基础作用,而是说明近年来我国因通货膨胀导致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在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所造成的耕地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农民从事种植业热情下降等社会现象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产值增长的一大社会性问题,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尽早寻找应对之策。

(三)其他方面

对于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对农业总产值的产出弹性(Lns)回归估计系数t-统计量没有通过5%置信水平下的显著检验。通过对其截面数据中耕地面积与农业总产值两大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后发现,黑龙江省因1998年三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而导致农业总产值在1997年后出现大幅波动是主要原因。

如按照年均增长率对黑龙江1997年后的农业总产值进行相应调整,继续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面板数据建模,得到的伴随概率p为0.0437,通过5%水平下的显著检验,说明在不考虑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条件下,黑龙江耕地面积对农业产值的影响也具有显著作用。

六、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表4-3的相关分析,可以意识到对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来说,在当前普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富余、耕地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情况下,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无论是如水库、沟渠、农业机械、乡间道路、农业科技服务站等固定性资产资产基本建设投入,还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农、林、水事务方面费用的流动性财政支出,对于促进我国农业产值的提高都具有较为显著的成效。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状况,针对表4-3中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值的影响,本文提出的建议如下:

(一)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比重

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要实现传统自给性农业向现代商品性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发达和完善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与之相配套。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整体上依然以传统的自给性生产方式为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的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7.8万亿元,而在农、林、牧、渔业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仅为0.79万亿元,所占比例为2.85%,远低于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业所占的23.33%。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于农业总产值的促进作用已通过实证分析确切地进行了论证,未来我国将逐渐向现代化农业生产迈进,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值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比重。

(二)重点支持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由于水资源的匮乏,干旱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生产和增产的一大制约因素,且近年来干旱发生的频率呈现增多趋势,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自然灾害成灾率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

2004年以来,每年因灾损失粮食均在600亿斤以上,2009年更高达1107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方面促进产值增长的作用,政府应重点支持建设以水利为重点、以抗旱为重要目的的水库、沟渠、机井以及蓄水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切实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作用发挥极致。

(三)加大以农村道路和冷藏设备为主要内容的流通设施建设

流通设施建设也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因道路与县级公路及省级公路的连接不畅造成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供需情况等信息获取不及时、不全面;加之农产品冷藏设备缺乏或不够用,导致同类农产品的田间收购价与终端的市场零售价相关数倍乃至数十倍,严重挫伤了农业生产者的热情。

另外一个方面,也间接对农业产值的增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要加大以农村道路和冷藏设备为主要内容的流通设施建设。建议对于修建农村道路、建设农产品冷藏设备等投入资金量较大、工程周期较短以及既有显著社会正外部效益又有政绩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应由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参与,运用行政力量让农业流通设施在农业产值中发挥应有最大的效应。

(四)尝试建设具有大范围服务半径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设施

在信息化时代,科技一直是促进各个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目前我国农业的科技推广工作主要处于示范区试验阶段,尚未发挥“以点带面”的显著效果。针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显著的现状,建议应构建地方政府主导、农业科技企业参与、建设大范围服务半径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设施管理机制。

具体地说,就是地方政府制定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对有意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企业在经过资历评估后准予进入,指导其按照规划内容执行,进入企业负责支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设施建设费用,并在投入使用之后通过向广大农户成员收取服务费用以达到盈亏平衡,同时政府负责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实行监管,以保证广大农户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当前我国尚未尝试此种模式,还需通过实践进行效果检验。(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红宇,李冠佑,杨洁梅.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与政策思路[J].农村经济,2011,(6):6-8.

[2] 程卫红,张朝华.巴西、印度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农业信息,2011,(8):151-153.

[3] 谢海军,翟印礼.辽宁省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与农村经济增长——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4):106-111.

注解:

农业设施论文范文10

[关键词]中国农业灌溉设施 设施设备现状 制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 S2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我国农业灌溉设施设备总体技术水平较低,老旧现象十分严重。

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土地经营权归农户所有,而公共资源,例如,灌溉等都是由集体进行承包。由于灌溉工程具有公益性质,因此很多地区出现用户无节制使用。比如,目前我国实行差别电价法,工业和农户用电进行区别定价,部分农户为了自身利益着想,通过使用公用灌溉设备进行自家水供给。其次,我国灌溉设施设备数量庞大,尽管我国采取政府投资,用户自筹和社会筹集资金的办法进行灌溉设施管理,但是灌溉设施的具有公益性质,社会资金大部分只为高利润和高回报,对于公益性质的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虽然,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村灌溉设施改造工程,但是面对全国庞大的灌溉设备基数也显得力不从心。依靠农户自筹方式,在农村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比较适用,在贫困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温饱尚没有解决,根本无法进行灌溉设施改造,只能靠天吃饭。

2. 中国农业灌溉设施有效利用的制度建设

2.1做好农业灌溉设施国家层面结构性安排

我国农村灌溉设施有效利用的关键还是做好制度安排,从国家角度讲,农村灌溉设施的利用率低主要是因为现行制度安排不合理。一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灌溉设施逐步退化,老化。部分人员认为,农村设施老化主要是投资不到位。投资不到位确实是灌溉设施老化的重要原因,但只是原因之一。农村灌溉设施老化现象应该是社会制度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成功的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工业发展的速度和受到的重视程度非常高,相比而下,农业发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后期国家重视到农业是经济的基础,要求以工带农,但焦点在于通过工业制造向农业输入现代设备,而不是重视基本农业设施。二是,农村灌溉属于农村基础设施,制约着农业发展的水平,但由于基础性设施对农业发展制约性具有潜伏性,不宜察觉性,因此只有当农业遭遇灾害时,基础设施重要性才能体现出现,比如,去年的云南大旱,农村灌溉水平跟不上,导致农村受灾严重。

2.2做好农村灌溉设施有效利用的管理制度

2.2.1做好农村灌溉设施交易成本管理

交易成本是经济学上一种具有现代经济意识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从经济角度讲,农村灌溉制度不能有效利用主要是成本和收益不均衡导致。做好农村灌溉设施交易成本管理,一是,要解决农村灌溉设施无限度使用。农村灌溉设施无限度使用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灌溉设施的用电费用较低,以及灌溉费用通过集体筹集,统一浇灌,因此,即使个别人偷偷利用也并没有任何额外利益支付。因此,利用交易成本管理,实现灌溉交易成本与利用成本的同步增长。有利于解决无度使用。二是,交易成本管理有利于实现减少灌溉设备寻租现象。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电量费用实行工业和农业分开收费,工业用电价格比农业价格高,因此部分农村地区,个人私企通过私拉电线,寻租灌溉用电等方式,将工业用电按照农业用电收费。通过交易成本管理实现灌溉用电费用与工业用电费用统一是非常必要的。

2.2.2做好农村灌溉设施管理制度建设

农村灌溉设施管理还是具有集体化性质。农村灌溉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条件还不健全。做好农村灌溉设施管理制度建设就必须坚持国退民进的管理方式。实现农村灌溉设施管理过程中使用国进民退的管理条件还不健全。部分专家认为,农村灌溉设施作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应该是以公益性为主,坚持国家所有,国家掌控,只有这样,才能利用国家管理的巨大优势,集中力量办好这件事情,如果一旦在农村基础设施中,使用集体化运作,很可能导致,基础设施非法牟利现象。但是农业灌溉基础设施只有市场才能解决庞杂的财政压力,政府虽然控制着巨大的财政资金,但是分配到灌溉设备上毕竟有限,而市场条件可以将市场中的流动资金大规模流动,实现灌溉设施做快时间的升级。其次,要建立税费制度。农村灌溉采用市场化运作,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因此国家可以通过建立税费制度,实现国家对灌溉设施调控的有效性。

2.3建立农村灌溉设施可持续发展制度

在农村灌溉设施中建立可持续发展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目前国家各行业发展的趋势,可持续发展要求行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现代人与后代人资源利用平等性关系,其次,要保持良好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关系;再次,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行业发展不仅仅要处理行业内部可持续发展问题,还要顾及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我国人口多,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小的实际情况,实施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人口控制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可循环性的实现。二是,农村灌溉设施具有基础性,公益性等性质。在农村灌溉设施改造,农村灌溉设施新建过程中,将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入当中,有利于发挥农村灌溉设施基础发挥;有利于通过预留性工程操作,实现未来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和创新。

2.4做好农民农业灌溉设施有效利用的观念建设制度

建立农民农业灌溉设施有效利用的观念建设是农业灌溉设施有效利用的必要条件。从意识角度来讲,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反作用于实践活动,良好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推动实践活动的发展。农村农民建立农业灌溉设施有效利用的观念有三方面意义。一是,只有建立这种观念,才能实现集体决策的有效性,通过集体决策推动,灌溉设施的发展。我国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村,因此,只有具备村集体意识,农村灌溉设施的有效利用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只有建立这种意识,才能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减少农村中偷电行为。农村农民的知识水平,法律意识较低,出于农民自身局限性,部分农民为了谋取更多利益,会发生偷盗电器设备,电线电缆等行为,影响灌溉设施的利用。

2.5 做好农业灌溉设施技术管理制度

做好农业灌溉设施技术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农业灌溉设施的有效利用关键还是要靠技术,进行设备的优化升级。从技术层面讲,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因此,农业灌溉设施技术的发展制约着农村灌溉设施有效利用。当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国家科技水平具有相当强的科研实力,高校发展迅速,人才储备雄厚,因此从技术角度来讲,国家有能力建设灌溉设施技术研究,但是,在实现灌溉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总结语: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农业发展,如何通过制度建设做好农村灌溉设施有效利用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中国农业灌溉设施有效利用的制度应该坚持以市场运作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技术手段为保证。

[参考文献]

1乔建宁;张新元;;农业引黄灌溉形势分析及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于宝星;高文;;节能灌溉新模式——风力提水——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提水技术[A];“生态济宁”优秀论文选编[C];2007年

3李国正;赵拥军;苏晓虹;;农业灌溉与河北省地下水资源超采[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张永强;张伟;刘艳;;基于GPRS DTU的农业灌溉监控系统的研发[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农业设施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改造措施 城乡联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重视综合性的规划工作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农村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秩序,需要通过规划加以维系。规划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个政策编制、实施的过程,它指导农村建设和谐发展,以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中不仅要对物质空间布局等“硬规划”内容提出设想,还需对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历史风貌等“软规划”的内容作出应对,这样才能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农民参与、专家论证,这样既可以充实规划的内容,又可以提高规划的质量,增强规划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为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

2.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

衡量农村建设质量、水平,不在于住宅面积越大越好,而在能否创造一个方便、舒适、优美的环境。在基础设施方面,除了基本的道路、电力、通讯等方面的设施,还应配置适合农村情况的上下水和污水污物的处理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社会服务设施方面,需提供设施良好的基础教育设施、文化体育医疗设施等等。服务设施应适度集中,既可避免资源浪费,又有利于形成具有社区中心感的场所,增强村民对本区域的认同感。

3.注重城乡联动建设

经验表明,就村论村的发展思路是行不通的,必须要在村级以上的行政范围内对农村的发展预留出足够的余地。在城镇地区的规划中,各类服务设施的服务人口不能只考虑城镇人口,而应将广大的农村人口也包括在内。在产业发展中,要考虑到农村的发展需求,在产业种类、布局方面贴近农业,多发展与第一产业相关的深加工业、服务业。

4.加强“三农一体”改造

根据日本、台湾的经验分析,要在农村实现由“外部输血”向“自身造血”的飞跃,须同时对“农业、农村、农民”三农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在经济上扶持、政策上倾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和道德培养,提高农民的素质,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新村教育才是新村运动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应坚持加强农业科研和工作、加强农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5.保持乡村的传统风貌和个性特色

农业设施论文范文12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与其产生的原因,然后简单介绍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农民收入的作用原理,并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道路、通讯和教育三类公共基础设施对我国农民收入具有显著贡献,继教育基础设施的显著贡献之后,道路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为新农村建设时期中西部农村地区继续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合理选择资金投向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政策依据。最后本文就如何更好的促进农民增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与原因分析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分为农村经济性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性基础设施。经济性基础设施包括农村道路、通讯、能源、农田水利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事业设施等。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已经有比较大的改善,但仍存在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老化,新建和更新改造投资不足,农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体系经费短缺;农村交通设施、文化服务机构不完善等,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来源受到极大制约。农村内部公共物品的短缺是由农村自己解决,使本应由国家负担的农村社会保障的超额负担转嫁给农民。另外地方基层政府官员所实施的政策很可能偏离公众的意愿,使得一方面农民负担不断提高,而另—方面有限的资金却并未用在刀刃上,致使我国农村公共品在供给总量不足的基本状况下,还同时存在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多数公共品的供给不足与少数公共品的供给过剩并存。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公共产品的供给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原理体现在如下两方面:第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直接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第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能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获得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以及非农就业的机会,从而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依据公共基础设施存量数据,实证检验农村道路、通讯和教育三类代表性基础设施与我国农民收入之间的内在关系,测算各类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效果,从而为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基础设施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1.模型和数据 

本文选用双对数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公共基础设施和农民收入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模型如下: 

1ny=β0+β1lnx1+β2lnx2+β3lnx3+μ 

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y代表农民收入这个变量;解释变量x1、x2和x3是对应于不同发展变量而进行分析的公共基础设施;μ是随机误差项;β0,β1,β2和β3是有待估计的回归系数,其中β1,β2和β3作为弹性系数,分别反映各类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不同影响程度。 

2.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关系的估计结果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上述计量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ln(ni)=4.552+0.325ln(edu)+0.285ln(aroad)+0.271ln(atel) 

(14.376) (1.511) (2.535) (8.966) 

adjr2=0.863, f=69.653 

回归式测算了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其中被解释变量ni代表各省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解释变量选用基础设施平均值,分别以aroad、atel、edu代表省区公路密度、万人电话拥有量和平均受教育年限,数据来自中经网数据库。估计结果显示,方程总体显著性较好,拟合度较高,调整r2达到0.863,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道路和通讯的回归系数在1%以上水平高度显著,edu的回归系数在5%以上水平显著,表明农村道路、通讯和教育基础设施在农民人均收入提高上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教育基础设施的弹性系数位居首位。三类基础设施的回归系数之和小于1,说明存在本模型无法解释的因素影响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如农民进城务工等因素也可能对农民收入提高有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1.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基础设施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估计结果表明:农村道路、通讯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于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均具有显著影响。这为“十一五”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肯定了中西部地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实现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力度,尤其是教育文化方面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在所分析的三类基础设施中,教育基础设施的作用最为显著,这为中西部地区合理选择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向指明了方向。本文的实证结果揭示了教育基础设施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因此中西部地区应重点加强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能力,促使其他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充分发挥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提高农村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3.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这不仅可以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还能拓宽融资渠道,减轻政府的基础设施投入压力,对于吸引要素的流入和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