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

时间:2022-08-14 19:01:27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范文1

关键词:陶瓷茶具 造型 装饰 革新

一、陶瓷茶具与茶文化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陶瓷茶具是茶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载体,也是人们生活中饮茶的主要器具。随着当代多元文化的发展和个性化审美观念需求,人们对陶瓷茶具的品相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单一的沿用传统器物造型和装饰的陶瓷茶具设计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及消费观念,而玻璃、塑料、纸等其他材质制作的茶具也使陶瓷茶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做到陶瓷茶具在造型和装饰画面上的与时俱进,寻找最能展示陶瓷自身材质语言和独特茶文化魅力,已成当代茶具设计和生产所必然面对的课题。

21世纪的今天,世界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多元化是当今文化的总体体现,信息时代,工业大生产的水准线等等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特色的文化符号,使陶瓷茶具的设计也受到极大的影响。笔者认为研究现代陶瓷茶具的创新设计要以其造型和装饰画面为主要突破点,通过分析历史上各个时代陶瓷茶具造型和装饰画面的设计理念,调查产区传统陶瓷茶具的工艺流程,了解传统陶瓷茶具造型和烧制方面的优缺点,结合现代美学理念,才能设计出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的时尚陶瓷茶具。

二、对当代陶瓷茶具创新设计的思考

茶具的发展演变离不开所存在的年代和使用者,其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陶瓷茶具,在造型和装饰画面变化上是有其各自的内在规律性和必然依据。如唐与宋的饮茶方式不同,陶瓷茶具造型和画面装饰在继承前朝器形的前提下也进行了大胆改进和革新,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使陶瓷茶具的造型和画面装饰变化多样,尽显时代文化气息。明代中期紫砂茶具兴起,是陶瓷茶具在原材料上的一次革新,相应于这一革新,其茶具的造型和装饰手法结合当时的文化审美理念和紫砂陶泥的天然率性,制作出新颖别致的紫砂茶具造型,展现了中国陶瓷茶具制作的精湛的工艺。紫砂茶具因原材料的特性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等优点,为紫砂茶壶的推广增加了市场选择优势。文人雅士的积极参与使斗茶之风得以兴盛,更使茶具和茶文化达到历史的高峰。

第二方面,人们审美理念的变化促使了陶瓷造型和装饰风格的改变。传统陶瓷茶具造型设计秉承了中国古代美学和儒释道文化思想,如天人合一、天圆地方、器以载道、道器并重、应物象形等,造型路线以圆形为主,讲究对称与协调相统一,尽显了中国古代陶瓷茶具精湛的制作工艺。但是,这一类型的陶瓷茶具设计只是多元文化中的一元,也只是满足个性审美的一类需求而已。陶瓷茶具的造型和装饰随现代社会快节奏、工业大生产的发展趋势而形成简练、美观、大方和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形式,陶瓷茶具造型风格的改变自然会冲击到其装饰形式。如现代陶瓷茶具设计考虑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的理念,从人的生理结构上来考虑陶瓷茶具产品与人体尺寸、形状及用力大小是否匹配,强调陶瓷茶具产品的使用方便是当代设计的一大重点。

第三方面,西方审美理念对东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油画、现代陶瓷和其它艺术形式在与东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产生出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使陶瓷茶具的装饰艺术的革新成为必然。当具有西方审美理念的现代陶瓷茶具――流线型风格、太空型风格、未来型风格的陶瓷茶具开始大量进入我们的视线时,产生了各种讨论、研究、尝试。不论是认为“陶瓷茶具造型设计中过于单纯追求奇、险、怪等标新立异的手法,造成与国情和人们的欣赏习俗格格不入”的观点,还是“滚压成型、实心注浆等成形工艺,使一套套陶瓷茶具变成了‘机器零件’”的观点,及对“盲目追求各种所谓现代几何、动感、意念等风尚,使陶瓷茶具设计陷入了本末倒置的潜在危险”的观点,都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一个成熟的陶瓷设计者应该在这种种的碰撞中去尝试、研究出更符合现代人需求的陶瓷茶具,丰富现代陶瓷茶具的设计风格。

第四方面,现代陶瓷茶具在其造型和装饰画面上的设计要体现时代特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消费心理,还必须兼顾适合产业化生产和现代工艺的要求。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陶瓷工艺技法上也有了更多的发展,艺术家们通过陶瓷制作工具的革新,如泥料、釉料和色料的革新,窑炉、工具、设备等变革,提高了现代陶瓷茶具的烧成和制作表现手段,丰富了陶瓷茶具的装饰和造型,使现代陶瓷茶具风貌各异。所以对现代科技的关注,不只是注意翻新陶瓷茶具的造型和装饰手法,还应涉及到增加现代陶瓷茶具的新功能和潜在价值,这也是推动现代茶具设计发展的一种尝试。

三、当代陶瓷茶具的革新

高科技、新技术的出现对现代陶瓷茶具具有重要影响,极大地丰富了茶具的材料、造型与装饰、烧制工艺,并形成了具有传统手工味的紫砂茶具和机械加工成型的瓷质茶具。如图2景德镇生产的法蓝瓷茶具,高超的制作工艺与独到的审美相结合,被赋予了美观和实用的双重功能;图5的青瓷茶具则将自然界的树根和杯底进行结合,传达出自然和谐之美;图6的茶具设计在造型与装饰手法上都独具魅力。日本的茶道发展促进了茶具的不断革新,个性审美特色的茶碗更是将茶道演绎得淋漓尽致。赏茶具、嗅茶香、闻茶味、观茶色、品茶汤,在茶文化受到社会热烈欢迎的市场背景下,现代陶瓷茶具的新颖创意更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满足现代人对个性品位的需求。

当代陶瓷茶具在造型和装饰设计上革新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茶具的造型与装饰画面创意如何符合现代人的个性审美需求;第二,茶具产品在材料、肌理、工艺上如何打破成规、推陈出新;第三,如何进行茶具产品性能与人性化设计,使其更加符合现代日用品的健康、环保的理念;第四,陶瓷茶具在彩绘与烧制技术的创新应用。

总之,革新现代陶瓷茶具造型与装饰画面是时代所需,是现代陶瓷茶具设计满足现代人审美理念的转变所需,也是西方审美理念与东方文化碰撞下的必然结果。设计出符合当代多元文化元素的陶瓷茶具,是陶瓷茶具在众多材料茶具中独树一帜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冯绍华,邓俊英,冯绍文茶文化与陶瓷茶具设计 [ 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8.

[2]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8年.

[3] 卢海超.浅谈现代陶瓷茶具的人性化设计. [ J].2010年第18期.

[4] 周光云.人性化设计理念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J].中国包装--装潢设计.2007. 44-46.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范文2

陶瓷产品作为人类社会长期实践的产物,凝聚了原材料、工艺技术、生产制造、设计管理、市场需求、消费、审美、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是一个时代、特定地域的科技水平、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诸多信息的载体。

一、陶瓷产品的主要特征

系列化特征

相互关联的成组或成套的陶瓷产品,称为系列产品。通常包括品牌性系列陶瓷产品,它是指一个品牌之下的多种独立的产品,比如誉有“瓷中白金”的德国麦森陶瓷,历经三个世纪的发展积淀,陶瓷制品中有包括巴洛克、新艺术、现代艺术等多个系列。成套系列陶瓷,它通常是由多种具有独立功用的产品组成一个陶瓷产品系统,比如红叶品牌26头“吉祥如意”中餐具(图1),每套由品锅、汤盘、平盘、鱼盘、碗、方碟、汤匙、烟缸、酒盅等不同功用的陶瓷产品组成,计26件,使用时依据菜品不同,配合完成用餐目的。此外,还有单元系列陶瓷产品,单元陶瓷产品之间具有某些相关性和依存关系,构成完整的陶瓷产品系列,如陶瓷茶具、陶瓷盖碗儿等。

在实际生活中,众多的陶瓷产品通常是以系列化的形式而存在。如果把一件陶瓷产品看作是一个包含着若干要素的系统,那么系列化陶瓷产品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多极系统;反之,如果把系列化陶瓷产品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其中的一件陶瓷产品就是系统的要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陶瓷产品的系列化特征有助于降低产品开发成本,缩短设计、生产周期,丰富的系列陶瓷产品会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

生态化特征

作为具有一定功用的物质载体,陶瓷产品本身具备多种要素和合理结构,要素和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则组成了产品自身的内部系统;与此同时,陶瓷产品也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被人们消费使用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陶瓷产品又是一个与外部市场、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相关联的外部系统。陶瓷产品从瓷泥被烧制成瓷器,经过市场流通进入消费者手中,再经过使用及维护,最终会被回收或废弃处理,这个完整的过程构成了陶瓷产品的生命周期,陶瓷产品的内部与外部系统最终被统一于此周期中,陶瓷产品的功用与价值也正是在这种“产品——人——环境”相互作用和协调的过程中实现的。在陶瓷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其生态化特征则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从陶瓷产品流通到废弃处理这一外部系统中。例如,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中的陶艺景观墙及铺地(图2),就是利用废弃的陶瓷及碎片设计而成,不但加深了人们对建筑的整体意象,也体现了陶瓷产品同环境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当地人们的审美情趣与社会文化氛围。2011年日本三重县松阪市混凝土制造商开发出新技术——利用打破的餐具、瓷砖等放入特殊破碎机进行加工,制成5毫米以下颗粒,用于混凝土铺地。人类的这些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均体现着产品、人与环境之间的深层关系。陶瓷产品生态化的意义也不仅在于其复杂的外部文化环境中寻求功用的多样化,更为重要的是,创造出更合理的多元化的思维行为方式,最终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信息化特征

陶瓷产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自身功能、形态、装饰等艺术手段的展现,能够传递出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经济、技术、文化状况及不同地域的人们精神追求,蕴含着特别的时代信息、民族精神和审美观念。在现代陶瓷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信息技术同传统技艺相融合,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新型生产方式的提出,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等先进制造手段的应用均提升了陶瓷产品的精准度与科技含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彰显出陶瓷产品的信息化特征。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也突破了人们固有观念,比如在北京“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亮相的国内某品牌新型建筑材料薄瓷板,其厚度仅为3.5毫米,不到传统陶瓷的三分之一,这种轻薄化的瓷砖,不但缩小了体积、减轻了重量、降低了原料成本,而且具有防火、降噪、吸音、保温、低碳等特点,更节约了能源与资源消耗,是陶瓷产品发展的新趋势、新潮流。

二、陶瓷产品设计系统模式构建

陶瓷产品设计是人类研究、制作陶瓷制品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其逻辑思维过程大致分为“目的——计划——实施——评价”几个阶段,其作用是将陶瓷产品作为一种媒介,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以及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陶瓷产品与其外部系统相互协调、持续发展。

陶瓷产品系统设计是从整体上把握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样式,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最终使陶瓷产品系统达到之前设定的功用(目的),就建构成“要素——联系——功用”系统模式(图3)。也就是说,陶瓷产品系统起始于不同的客体,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艺等,在不同的客体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了的结构样式完成功用。

三、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进程

以系统理论为基础的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进程是将陶瓷产品本身当作一个系统,以系统化的制瓷过程为参照,分析组成的各子系统及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探索设计规律、探寻设计方法并研究其美学与实用价值的过程。

人们在长期的制瓷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出了一套严谨且系统的传统制瓷工艺。据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载,包括舂土、澄泥、造坯、汶水、过利、打圈、字画、喷水、过锈、装匣等工艺,“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此外,清代唐英《陶冶图说》中列举了二十道主要的生产工艺,当代《陶序图》用系统再现手法,反映出从矿山石、原料淘制、拉坯成型直至烧窑、彩绘、包装等七十二道制瓷工序。综合多种古籍、文献等资料与陶瓷生产实践,可将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进程分为原料系统准备、成型系统设计、装饰系统设计、烧成系统设计以及评价系统等五个子系统(进程)组成,如图4所示。

精美的陶瓷产品与优质的陶瓷原料密不可分,瓷石与瓷土是重要的原料来源,瓷石为块状固体,是由硅酸盐、石英、云母组成的混合矿物,通常呈灰白或灰青色,粉碎后加水,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瓷土为高岭土,是粘土的一种,呈白色,可塑性和黏结力较差。瓷石利用水舂打成粉状后,进入淘洗工序,后与瓷土搅拌成浓稠乳液状态,经过过滤、揉练、陈腐、练踩后作为制坯原料。以上过程为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进程中的原料系统阶段,不同地域出产的瓷器会因为原料的粗细软硬而不同,如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便以“胎质细腻、釉色润白如玉”而著称,这正与当地的优质原料紧密相关。

造型系统设计的初期阶段,应根据制定的陶瓷产品设计目标,完成草图设计表现,此时需要根据不同泥料的特性,依据直觉与经验,选择适合的陶瓷产品成型方式,并确定造型大致比例、形态等。成型的方式大致分为两个主要步骤:第一步为制坯成型,圆器造型可通过辘轳车制坯成型,如瓶、盘、碗、碟等器型,琢器造型复杂,需分步成型,镶器造型则可通过坯块粘接、模具翻模、手捏等多种方式成型,如人物、花鸟、走兽等则是手工捏塑而成;第二步为修坯成型,粗坯造型需要就过精细修坯进行修正,瓶、罐等圆器可置于辘轳车上,用金属材质的各式刀片,对其外表面进行镟削,直至外表面光顺且符合预想造型。

装饰系统设计是在修制完好的坯体表面进行刻划或绘画,其中,刻划较为常见的有河北定窑刻花,花纹细腻清晰;磁州窑剔花装饰,构图简练、风格独特;陕西耀州窑青瓷,刻花纹饰粗犷;江西景德镇湖田窑刻花装饰,纹饰工整,题材多样,施以影青釉色,温润如脂似玉。此外,还可直接泥坯上进行釉下彩绘装饰,如五彩、青花、釉里红等。青花装饰技艺,是用制好的富含氧化钴的水料,在坯体上描绘纹饰、戏文、典故题材内容后,施以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发色鲜艳、感染力强。在成瓷的坯体上也可进行釉上绘画装饰,但需两次烧成,如古彩装饰,线条奔放有力、色彩明快且对比强烈;粉彩装饰,玻璃白的运用增加了明暗关系,使立体效果更强烈;新彩装饰,色彩丰富、表现力强;贴花装饰则根据各种瓷器器型不同,将陶瓷颜料印刷成彩色花纸,后转帖于瓷器表面,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喷花、刷花装饰等均可用于装饰系统设计中。颜色釉装饰则是利用釉料的特性进行陶瓷装饰,色彩浓烈、富于变化,窑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更是增加了陶瓷的神秘感与独特魅力,使得陶瓷产品变得多姿多彩、绚烂引人。镂雕、堆贴、捏雕等装饰形式也是陶瓷产品设计中的重要装饰语言。装饰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画面的表现力,选择合适的装饰手段完成意境美的传递。

装饰完毕的陶瓷产品经过施釉后被运至窑房,古时分馒头窑、葫芦窑、龙窑等,多以松材为燃料,完全依靠把桩师傅经验控制火候,受自然气候影响大、成品率低、损耗极大,经常会出现“一窑穷一窑富”情形;近现代则多采用煤窑、电窑、气窑烧制瓷器,一方面节约了能源,另一方面窑内温差小、压力、温度可控,瓷器品质可控,且成品率高,也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陶瓷产品经满窑后便进入烧成系统阶段,窑火点燃后,陶瓷坯体在窑炉内温度逐渐上升,色料逐渐熔化成玻璃质并与釉面紧密粘结。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需要经历低温水分蒸发期、氧化分解期、高温弱还原期、高火保温期、冷却降温期,窑炉炉温并不均衡,炉内的温度、压力与气氛是烧制瓷器的关键因素。依据装饰要求与预期效果不同,会选择瓷器的烧成温度、次数与方法。

开窑成瓷后,则要对瓷器进行评价,此时把烧成的瓷器逐个进行检验,按照品种、规格、质量等预先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级,正品经过包装后进入消费环节,残次品则进行缺陷分析后或重新入炉补烧,或作销毁处理。据史料记载,明代洪武年间,为追求至精至美之瓷,朝廷在景德镇设置御窑厂,不惜耗时耗材费力制瓷,甄别时一旦发现稍有瑕疵,立即打碎埋掉。乾隆七年以后,经唐英努力,除黄器外,其余落选御用瓷器可在当地变价出售,并成为了制瓷制度影响至今。陶瓷产品的系统化设计进程也需要进行评价,并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下次烧窑制瓷积累宝贵经验。

综上所述,在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进程系统中,造型、装饰与烧成系统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决定瓷器的品相、价值与制瓷效率。陶瓷产品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设计进程,需要各个子系统的完美配合,任何一步的偏差都不会造就完美瓷器。

结 语

陶瓷产品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反应出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追求,随机的、孤立的陶瓷产品设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对陶瓷产品设计的系统研究,能够从整体上协调内部要素及其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创造出令人满意的陶瓷产品;系统理论的思想与方法为陶瓷产品的设计创新提供必要的理性分析依据,将理性的系统设计与直觉、经验设计思维融合,能够突破传统设计局限,认清设计规律,促进陶瓷产品设计的创新发展;陶瓷产品系统化设计的最终目标是维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合理的生活方式,系统思维及行为方式在当今日益复杂的“人——社会——自然”系统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白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载于《中国陶艺家》2009年第3期。

[2] 张德山:《“唐窑”的御器生产、解运及次色瓷管理》,载于《景德镇陶瓷》2007年第2期。

[3] 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4] 张伟社、张涛:《产品系统设计》,陕西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

[5] 郑建启、胡飞:《艺术设计方法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gem模型;经济欠发达地区;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力;醴陵陶瓷产业集群

如何使传统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并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虽然一些地区如江浙的传统产业集群发展迅速、竞争力增强,然而众多欠发达地区的传统产业集群却发展不起来,竞争力不断下降。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差异的产生?虽然有国家政策、地区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在于传统产业集群能否对自身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进而找出影响自身竞争力的劣势因素所在。

本文以gem模型为分析工具,对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提升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以为欠发达地区寻求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提供借鉴,进而促进我国各地传统产业集群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湖南省醴陵是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2006年湖南省把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列为省50个支持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

(一)产业规模方面

醴陵的日用瓷产量占湖南省的95%以上,占全国陶瓷总产量的15%左右,位列全国第三位。醴陵共有陶瓷企业47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0家,占36.6%;规模以下企业359家,占64.4%;实现工业总产出72亿元,占醴陵全部工业总产出的37.8%,约占湖南省工业总产出的1%,对醴陵gdp贡献率达22.5%;年末总资产32.1亿元;全部陶瓷企业从业人员近10万人。2006年,醴陵全年共生产日用陶瓷18.3亿件,其中出口8.35亿件,工业陶瓷24万吨。

(二)地理分布方面

醴陵陶瓷产业主要集中在醴陵城区、城郊和106国道东南乡沿线的浦口、王仙、黄沙、东堡、孙家湾、嘉树和泗汾等乡镇,分布范围约为4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国光瓷业、群力瓷厂为代表的城北工艺美术瓷产区,以华联瓷业为代表的嘉树、孙家湾炻瓷产区,以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浦口华鑫公司为代表的浦口、阳东和大林电瓷产区,以泰鑫瓷业为代表的城南工程陶瓷产区和沈潭、东富工业陶瓷产区等几个特色陶瓷工业产业带。

(三)产品种类方面

按产品制作工艺分,醴陵陶瓷产品可分为高温瓷、中温瓷;按产品结构分,醴陵陶瓷可分为日用瓷、建筑陶瓷、工艺瓷、特种瓷和电瓷等;从新产品来看,醴陵陶瓷有轻质陶瓷填料、550千伏六氟化硫瓷套、真空陶瓷管、抗菌陶瓷、骨玉瓷、康玉瓷、象牙瓷和炻瓷等一批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新产品。

(四)企业性质方面

在醴陵登记注册的陶瓷企业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等多种类型。

二、运用gem模型对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

(一)评价步骤

1 前期资料搜集。根据gem模型的六个因素,设计了“醴陵陶瓷产业集群”调查问卷。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所需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约谈方式进行搜集。对醴陵22家陶瓷及相关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份,收回有效问卷14份。其中,日用陶瓷企业7家、工艺美术瓷企业2家、电瓷企业3家、工业瓷企业1家、生产多种类型陶瓷企业1家、国有企业2家、中外合资4家、股份制企业4家和独资企业4家。在个别约谈方式的调查中,对11家陶瓷企业的最高负责人、4个政府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湖南陶瓷协会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

2 统计并分析资料。应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计算出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对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内企业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统计,在结合gem模型六个因素和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与该集群相关度较强的25项二级指标,具体的指标体系、指标权重和指标评分如表-1所示。

3 应用gem模型进行分析。根据指标得分,应用gem模型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得分,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二)对量化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知,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得分为380分,全国平均水平为250分(把六个因素定为5分再代入gem模型的计算公式中进行运算即可得出),该集群的6个一级指标的平均得分约为6.20分,说明其具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实力,但总体来说竞争优势不明显。而其中的资源、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等3个指标平均为6.7分,说明在上述3个方面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已经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在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厂商的结构和战略等方面的得分较少,分别为5.64分、5.56分和5.88分,说明这3个方面的因素是该集群的弱项,已经成为制约醴陵陶瓷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

下面对影响湖南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六大因素进行分析。

第一,“资源”指标得分较高,为7.49分,说明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良好。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人员方面。醴陵有数量多和技术熟练的专业陶瓷生产艺人,特别是在工艺美术瓷中有邓文科等数十名全国工艺美术大师、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和高级工程师。这是醴陵陶瓷产业发展的优势,但与江西景德镇相比,大师数量偏少、年龄结构偏大,这也是醴陵陶瓷产业发展需要注意的地方。二是资本资源方面。调查的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平均固定资产为1984.37万元。三是醴陵有中国唯一的釉下五彩的技艺。四是能源供应方面。调查中使用了天然气的企业有11家,天然气普及率为64.2%,使用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的企业的平均税前利润为269.94万元,使用其它能源作为主要能源的企业其税前利润仅75.67万元,前者利润是后者利润的3.57倍。这些都是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第二,“设施”方面表现较弱。调查的企业全部认为醴陵陶瓷产业工业园的设施比较完善,目前已经有28家企业在工业园区落户,但落户的企业以本地企业为主,说明陶瓷工业园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有限,园内大型的专业化配套企业还比较欠缺。湖南省陶瓷行业协会虽然落户醴陵,但调查中的企业普遍认为该协会的作用还未真正发挥。集群内企业融资能力不强,调查中的企业有11家采取企业自筹的方式融资,有10家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这也说明企

业融资方式较为单一。醴陵境内存款达73亿元,但仅利用了23亿元,还有50亿元存款尚未被利用,说明醴陵金融市场前景很广阔。醴陵交通便利,公路、铁路、水路都十分方便,还有醴陵至出海口的专线,这在内陆腹地的县级市中并不多见。目前,醴陵的公共科研机构相对缺乏,只有几家大企业设有研究机构,而这几家研究机构都分别隶属于各自企业,科研成果不能被集群内其它企业共享,不利于集群内资源的整合,而且企业的研发多为简单的技术改进,与国际市场的要求相距甚远,不利于集群的长远发展。调查中的企业的科研平均投入为75.86万元,数额较小,这说明集群内企业对科研还认识不足。醴陵商业环境较好,设有商检和海关两个部门,这在地处内陆的县级市中也是很少见的,这为集群内企业出口提供了方便。

第三,“供应商与相关企业”方面表现较弱。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配套企业规模小、数量少,甚至提供的产品有些还达不到陶瓷企业生产高标准陶瓷的要求。如本地生产的瓷泥500元~600元/吨,而外地精制瓷泥要2500元~2600元/吨,尽管外地瓷泥比本地瓷泥贵了2000元/吨,但本地厂商仍然宁愿到外地购买,原因就在于本地生产的瓷泥达不到生产高档陶瓷的要求。类似的情况在产品包装等环节也同样存在。这说明本地供应商的实力还有待增强,专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在调查的企业中,日用瓷企业在醴陵采购瓷泥的平均比例为33.33%,电瓷企业在醴陵采购瓷泥的平均比例为45%,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现实中,除了醴陵本地产瓷泥外,湖南省还有衡阳县界牌这个部级的主要瓷泥产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

第四,“厂商结构和战略”方面表现较弱。调查中的企业有8家制定了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占调查总量的57.14%。在实现其战略发展目标的方式中,2家企业采用扩大生产规模方式;8家企业采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式;4家企业采取两种方式并重的方式。这说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进取心较强。股份制企业是集群内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经营、管理上能更灵活地适应市场的要求,所以产权结构得分较高。企业内部竞争激烈,有10家调查中的企业认为集群内的竞争是恶性竞争,占调查总数的71.43%,其竞争多集中于成本,在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方面的竞争相对较少。此外,由于企业间相互压价,导致了集群内企业产量大利润却不高。目前,已经有部分集群企业意识到了自身的弱点,并积极在技术、工艺和设计等环节上进行改进,通过提高产品的附件值,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避免过于激烈的竞争。

第五,“本地市场”表现较好。国内陶瓷市场规模较大,虽然醴陵釉下五彩瓷占国内市场份额较小,但由于醴陵釉下五彩瓷具有环保、健康两大特点,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消费观念,国内现在已经出现了釉下五彩瓷收藏热,这说明醴陵釉下五彩瓷发展的潜力很大,调查中有12家企业认为醴陵瓷器的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第六,“外部市场”表现较好。近年来兴起的炻瓷表现较好,以出口为主,主要销往北美洲、欧洲、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其它日用瓷也有相当一部分用来出口。但是,出口的产品仍然是以中低档为主,产品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调查中的企业有10家认为,产品在进入外国市场时难度较大,进入外国市场的障碍还很多。企业进入外国市场的壁垒主要有对国外市场的不了解、缺乏专业人才以及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等。

由此可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要继续发展,就势必要突破薄弱环节,只有这样醴陵陶瓷产业才能不断发展,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作用才会更加显著。

三、进一步提升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

(一)政府方面

第一,加强与相关大学的联系,培养和引进专业的陶瓷人才,增强集群发展后劲;第二,政府要加大对大型专业化陶瓷配套企业的引进力度,不断完善工业园内设施,努力促进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第三,培养一批具有强竞争力的龙头陶瓷企业并组建上市公司,打造出醴陵经济的“航空母舰”和“单打冠军”;第四,建立信贷安全区,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突破企业资金瓶颈;第五,以政府牵头,加大科技投入,设立公共的研发平台,为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内企业服务;第六,挖掘醴陵陶瓷文化,打造“中国瓷城”品牌。

(二)行业协会方面

第一,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尽量避免恶性竞争,引导企业之间的竞争朝良性发展;第二,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企业方面

第一,提高天然气利用率,实现成本、环境双赢;第二,企业应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分析消费者喜好和不断开发生产出适应消费者心理的产品,做到引领市场潮流,挖掘市场潜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第三,打造醴陵陶瓷企业品牌,进一步提升醴陵陶瓷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醴陵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a],醴陵统计,2008,(3):4

[2]挖掘表达陶瓷文化,彰显魅力瓷城特色——醴陵市陶瓷文化遗产调查报告[r]醴陵市政协,2007,(6):2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中国画;装饰;技法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072-01

纵观世界美术领域,中国画以其独特的墨彩神韵和表现技法独立于艺坛,自成一系,经过无数的艺术家一代代的传承、创新,成为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精髓。中国,是瓷之故乡,号称“瓷之国”,“China”在英语中既是瓷器也是中国的意思,它代表的就是中国。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的陶瓷艺术绚丽多彩,以其独到之处引得世界赞赏。郭沫若先生曾有诗云“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在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运用最多的形式是“中国画”及其表现技法。大部分的艺术陶瓷都是运用这种形式结合陶瓷的特殊工艺进行画面的设计和创作的。

早在元青花的时候,陶瓷艺术就已经打上了中国画的烙印。元代青花瓷的装饰和唐、宋墨分五色的水墨与白描画息息相关,明清版面的流行,是康熙古彩的先导,恽南田没骨花卉画的成就,促进了雍正粉彩的形成,清末民初,徽州文人画家来景画瓷,出现一时浅绛彩的流行。扬州八怪,特别是S慎的绘画影响了王琦和珠山八友的新粉彩装饰。宣传画的影响,现代人物、红旗漫卷、万山红遍是瓷独特的景观。当代中国绘画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出现了千奇百怪的实验水墨画。这些画以舍弃笔墨来追求视觉的冲击效果。影响到陶瓷装饰方面,是对传统绘画装饰的沉思和逆反。强调对材质和技法的综合运用,表现审美工的多元化。直至今天,仍然有许多的陶瓷爱好者将中国当作画好瓷器的基本功之一来苦练。可以说,一部景德镇陶瓷美术发展史,也是中国绘画史的折射。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工笔重彩”、“工兼写”、“没骨写意”、“泼墨”等技法,主要运用线条、点簇和墨色的变化,来描绘对象,抒写情怀。就中国画来说,“笔墨”本身就是艺术,具有一种相对独立性的美。一个中国画家的情思、意向、境趣、性格、风貌、技巧等在创作过程中,无不通过“笔墨”呈现出来。“笔墨”是组成中国画的根本要素,千百年来“笔墨”一词已被视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中国画之美,就美在有“笔墨”。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构图方法。中国画主内涵,重意境,尚神韵,求意趣,故在构图准则上不受视野束缚,摆脱焦点透视的羁绊,采取散点透视和视觉记忆来布阵置势和构图,中国画的章法构图,广阔自由,以虚带实,浮想联翩,乃为一大特点。高度概括,突出主题的表现手法。要“化景物为情思”,“览物得意”,“写物创意”,只有高度概括,才能在一件作品中突出主题,创铸意境。中国画在创作构思中,虽偶尔也有增添的,但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作者的艺术情思,把作品画得尽善尽美。诗文、书法、印章和中国画的有机结合,组成了中国画作品的一个有机体,也是中国画的独一无二的特色。 缀以特有的装裱工艺,增强了民族形式的装饰美。

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都可以在陶瓷装饰中找到,二者相互影响。比如说青花装饰,青花色料与国画所用黑墨特性相似,可以勾线,可以渲染,随意挥写,落笔生辉。青花色料有色阶、浓淡、深浅变化,既沉着又明快。由于这一原因,青花装饰艺术家继承或吸收前代或当代文人画家的画风。比如说“青花虽只用一种色彩,但是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的层次,而能呈现出极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所谓“同一色也,见深见浅。一瓶一缸,而分至七色九色之多者,娇翠欲滴。”这样,青花装饰艺术风格就或多或少地反映着当时水墨画的流风遗韵。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青花艺术设计中的“料分五色”正是对于水墨画中“墨分五色”的一种模仿,是希望青花艺术设计更大地体现出水墨画的色彩效果。

总之,中国画是在纸上完成,而陶瓷装饰是在吸收了“中国画”的传统表现技法上进行改进,突破来完成的。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创作代代相传,有官窑和民窑的丰富经验,有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有现代艺术的创新,同过两者的相互结合,互补才形成了其独有的艺术风格,有的陶瓷艺术家通过结合自己的国画功底所长结合陶瓷材料的创新,所创作出的陶瓷作品比在纸上绘制的国画效果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画在革新,陶瓷艺术也在革新,陶瓷艺术也更好的通过工艺材料和技法创新才能够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精品,才能够更好的包景德镇陶瓷展现给世人。

参考文献:

[1]程云.中国绘画与陶瓷装饰比较论[M].中国陶瓷,2005.

[2]来、谢勤.浅谈中国画与陶瓷装饰的关系[J].景德镇陶瓷,2008(3).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器皿;发展;展望

一、现代器皿陶艺兴起发展的概述

(一)现代陶艺的兴起

说到现代器皿陶艺的兴起,不得不从现代陶艺的问题说起。现代陶艺是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的兴起而产生的,其特征包括:以陶土和瓷土为材料,但绝不拘泥于传统陶艺的古老创作规范,在造型、用釉、烧成、展示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不仅仅追求符合大众审美观念,强调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在作品上贯注自由的主体精神;彻底抛弃传统陶瓷产品必须"实用"的观念。总之,"现代陶艺"并非泛指现当代所有陶瓷艺术,纹饰一种在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指向性和 相对独立性,以陶瓷材料为媒材进行实验性探索的艺术样式。

现代陶艺的兴起,与众多的艺术大师的参与和推动都密不可分。这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大师们的创作,例如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印象派绘画大师德加,雷诺阿,以及之后的马蒂斯,毕加索和米罗等等。如图1.1,这件毕加索的作品很好的把握了陶瓷的材料特性和工艺特点,贯注了个性的艺术理念和追求,并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对当时以及后来的器皿陶艺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图1.1 毕加索 壶

总的来说,早期的器皿陶艺创作主要还是在吸收民间资源和借鉴国外艺术家作品,而处在思考和探索的艺术家们,不但对现代陶艺的观念有隔膜,而且也走过一些误区,并且由于陶瓷材料的特殊工艺难度使先锋艺术家们不敢问津,导致中国现代陶艺有了长达10年的断层。但这并不能阻挡中国陶艺家们前进的脚步,"脱离实用"的思想已渐入人心,使得一些优秀的青年陶艺家们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二)现代器皿陶艺的发展

在世界的许多发达国家和地方,现代陶艺已经超越普通工艺品的层次,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并越来越被人关注和喜爱,这是陶瓷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丰富。但在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陶艺固有的审美意识、观赏模式、实用加玩赏的功能早已根深蒂固,如何延伸与发展现代器皿陶艺,成为了海内外有志之士共同关注的问题。

而要想发展现代器皿陶艺,首先得弄清现代器皿陶艺与传统器皿陶艺到底有何区别。从形态的角度上看,传统的器皿形态简单实用,趋于平面化,视觉效果单一,而现代的器皿形态在传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造型更加复杂,趋于立体化,不仅视觉效果大大增强,同时也增加了器皿更多的实用性。

从烧成的角度上看,因为科技的限制,传统的器皿烧成较为单一,无非就是青瓷、青花、白瓷、粉彩,变化丰富的釉色少之又少,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的器皿烧成方式多样化,不仅局限传统的烧成方式,更是引进国外先进的烧成技术,在釉色上也达到了惊人的变化,颜色之丰富,变化之莫测,真是让人难以言喻。

从装饰的角度上看,受古代传统文化及皇权的影响,传统的装饰风格及样式多以吉祥寓意为主,或是其他的寓意,而受现代设计的影响,现代的装饰风格品类繁多,样式多以几何纹样为主,与传统相比,更加注重视觉的效果。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学校、学院的力量,他们在教学、科研、创新的过程中对现代器皿陶艺有着不小的贡献。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如图1.2,他们在该次的器皿创作课程中,先让学生临摹古代传统器皿,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发展创新,使学生的作品不仅具有传统的内容又有独特的个人风格,为器皿陶艺的创新注入新的营养。

图1.2 王乾 花器

二、现代器皿陶艺的展望

(一)现代生活方式中的新实用性和新装饰性的结合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陶瓷作品的技术与艺术要求已经是越来越高,陶瓷作品的实用性与装饰性的矛盾也越来越显出得突出。同时,艺术的实用性目的也要求陶瓷艺术家不断思考探求新的艺术表现方式,陶瓷品的实用性与陶瓷艺术作品的被消费性在形式上、在最终目的上是统一的(如图2.1)。为此,如何构建陶瓷器皿的实用性与艺术装饰性的结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1) 研究关照现当代社会发展态势,了解社会民生、民趣,把握时代脉搏;

(2) 吸收借鉴传统艺术技法,发扬传承华夏优秀文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 艺术创作与生活紧密结合,陶瓷为百姓生活服务,应当以百姓生活与审美观为出发点,张扬东方艺术风格,减少盲目效仿西方抽象现代艺术;

(4) 陶瓷艺术家应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加入百姓生活行列,以感人的情感、创造性的形象造型装饰陶瓷器皿,杜绝抄袭模仿之为;

(5) 结合陶瓷的实用功能将实用性消化、隐身在陶瓷作品的装饰形式上,使得陶瓷产品更为妙趣横生;

(6) 将生活器皿融入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使得艺术作品更为贴切生活,欣赏者更易理解艺术、理解艺术品;

(7) 淡化生存实用观,将美学观的理解纳入陶瓷实用范畴,进一步提升陶瓷作品的品位,提升陶瓷艺术家的审美水准。只有审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之必需,艺术的追求也就水到渠成。

在近几次的全国陶瓷双年展上,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器皿陶艺给我们带来的可喜变化,出现了自由表现风格、新古典风格和新设计风格等新兴的风格。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吴光荣老师的"捏壶"系列作品,这件作品不仅能够使用,而且颇具独特的装饰性,令人耳目一新。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许群老师的作品,该作品不仅具有古典的风韵,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感受到在传统之上的新的变化。以上这些作品都充分的使器皿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得到了有效结合,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使现代器皿陶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图2.1 王乾 彩绘陶碗

总而言之,陶瓷艺术是一门颇具特色魅力的美术学科,其创作只有勇于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模式,艺术家思考、分析现象,善于总结历史、现实规律,不断推陈出新,陶瓷艺术作品将会更好的把实用与装饰融合,社会才会出现更多的新品、精品。

(二) 茶文化对现代器皿陶艺的影响

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饮茶可以使人获得片刻安详、和平、轻松、愉悦的享受。而随着人们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精神需求也随之出现,城市里相应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茶楼,成为人们消遣、休闲、聚会的好去处,使茶文化空前兴旺。茶文化的兴盛,带动了陶瓷茶具设计审美领域的革新。现代陶艺主张个性张扬与观念的表达,艺术效果也力求新颖独特。这种制作思想给陶瓷茶具的制作开辟了更大的空间。陶瓷茶具的设计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新的元素,文人茶具的出现也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色。文人们将饮茶活动与陶瓷茶具设计结合起来,融入自己的生活,反映了在浮躁、功利的现实世界文人回归自然的愿望。如图2.2,这件作品就清晰的反映了这种文人境界,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总之,在审美多元化的今天,茶具也顺应其时代的需求从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图2.2 刘浪清 涟漪系列

纵观中国历代陶瓷茶具的发展,我们可以了解各时代的文化背景,古往今来,人们对陶瓷茶具的选择和使用,不仅与时代的饮茶方式,而且同地域饮茶习俗有密切的关系,陶瓷茶具的发展,也反映了人们对茶学、茶性、茶文化的认识与理解。饮茶是一种物质活动,更是精神艺术活动,由此可 见,中国历代饮茶习俗的演变促进了陶瓷茶具的不断发展。茶文化发展过程就是陶瓷茶具日臻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

(三)个人创作体会

通过我对器皿的创作研究,我也渐渐有了一些个人的创作体会。我认为,器皿的创作,不仅要在传统器皿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而且还要适应快速发展的多元化社会,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需求,不能一味的迎合市场消费,还要站在文化的高度上,为器皿的发展做出创造性的改变。如图2.3,这是我的一件毕业创作作品《缶盘》,它不仅在古代器皿"缶"的基础上加以改变,又结合了盘的功能性,使该作品的实用性大大提高,能盛食,能饮茶,并且它的造型厚重,简约朴素,亦可当做家居陈设,符合当代人的

审美要求。所以这件作品不仅使文化得到了延续,又使文化得到了进步和发展,而这就是我对现代器皿陶艺的思考。

图2.3 王乾 缶盘 2013年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

[2]李正安.陶瓷设计[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3]程金诚.中国陶瓷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4]杭间.中国"当代陶艺"[J].文艺研究,2003,(1).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陶瓷艺术设计;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设计

一、陶瓷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

陶瓷艺术设计属于工业设计的一个分支,设计师除了要具有工业设计师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对陶瓷材料的运用非常了解。陶瓷艺术设计的研究内容包括:日用陶瓷设计;卫生洁具设计;建筑陶瓷设计;艺术陶瓷的设计等。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如器皿成型技法、手捏成型、陶瓷材料及工艺、陶瓷造型基础,还有相应的专业理论课,其中造型与装饰是陶瓷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造型设计的目的是为创造多种多样的陶瓷艺术形式,实现陶瓷的使用功能,是陶瓷艺术设计首先要解决的内容。造型方法主要有机械加工、制模注浆、拉坯、泥条盘筑等。装饰是建立在陶瓷造型基础上的艺术设计,它主要是对陶瓷造型进行修饰美化,提高陶瓷艺术价值。按制作工艺装饰方法可分为雕刻、施釉、手绘和贴花装饰四种。

二、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陶瓷可以说是景德镇最具特色的行业,传统陶瓷的展示以及现代陶瓷的造型形式、装饰表现、展览等一直立足于陶瓷及材料本身,与现代科技结合甚少。大部分现代陶瓷艺术品除在内容、形式和工艺上有些创新外,复制化的现象严重、大同小异显得比较单调和枯燥,缺乏新鲜感。要改变这种现状,这需要结合现代高新科技、凝聚全国各类人才,开创符合现代人们生活特点和审美观念的陶瓷文化产业。我国是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制造已不再具有市场竞争力,创造是现代社会回归的潮流倾向,创造就意味着需要个性、需要高科技,需要有文化的力量在其中。在未来陶瓷产品市场中,个性化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各个国家的陶瓷产品正在由大众化向个性化转变。如美国科勒艺术系列卫浴产品质地精良、造型设计独特,将现代与传统元素紧密结合,满足不同个性需求,为家居生活带来无限情趣。随着计算机数字虚拟与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在陶瓷设计、生产、科研和展示中的广泛应用,陶瓷艺术设计的内容不再只是单一的形态设计,而是转向非形态与形态的综合设计,打造向多元化发展的高科技陶瓷文化产业势在必行。

三、对专业的根本性质认知

什么是设计师,什么又是艺术家,设计师和艺术家到底有什么区别?听起来这些问题好像很肤浅,太容易回答了,但是真的要让笔者回答的话,却又不知道如何清晰有效的描述了。现在这个问题依然深深印在脑海里,笔者觉得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就是设计师和艺术家区别之间的最好的诠释,两者之间相互联系而有本质区别,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些专业课程就看如何去认识,陶瓷艺术设计的重点在哪里?重点当然是设计,陶瓷是设计的材质和前提,是设计的范围。可是身为陶设专业的学生,却都在走着艺术家的路线。很多陶设的学生对设计的规则、形式美的法则,甚至是标准的设计图纸都不了解,只是一味的去装饰陶瓷、画瓷板。设计不仅仅是装饰的设计,还有造型的设计。现在无论是陶设还是陶艺的学生,都不是真正的学陶瓷,而是在学绘画,只是在一些具有造型的瓷板或瓷瓶上绘画,并没有去了解,去体验陶瓷注浆,拉坯成型、上釉、烧成这些过程。

四、陶瓷艺术创作观念的局限性

这些都是景德镇陶瓷学院本科生陶设专业现在存在的现状,本科生的课程很多很杂而学习时间短暂,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生要拉坯,注浆,绘画,施釉,还要自己烧窑,甚至自己体验柴烧,本科四年的短暂学习时间几乎不可能的。每个学生的价值观和追求都不一样,等到最终毕业的时候,又有几个能从事工作和自己的专业对口?要知道,从制瓷的个个步骤里细化出来了这么多的职业,有一门精湛的,能沉下心专心于一个方面的研究,也肯定能有所收获和成功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几千年,其中有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等待我们去探索发掘,而如今在专注于绘画的众多学生中,对传统工艺真正尊重的有多少?笔者觉得现在的学生对工艺的要求很低,对工艺技术的不同态度决定了当代陶瓷艺术创作形式的更新,而主观的表达则确立了当代陶瓷艺术创作内容的演进,陶瓷艺术创作观念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变化为当代陶瓷艺术创作观念的转变确定了方向,而当代陶瓷艺术创作者需要审时度势地判断并适时调整这种方向,以使其更顺应时代的发展。

五、人才培养和就业的矛盾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不断推出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政策,但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却存在实际困难,这些原因复杂,也许是地域的原因,也许是陶瓷创作过程的环境,也许是课程设置的分配问题,也许是私人小作坊工作室的创业性质原因,在这里笔者没有做过相关的具体调查,不敢妄下论断。这个现象更加激励着笔者去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做符合陶瓷设计的专业人才。以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来举例,毕业设计内容要求是一套日用陶瓷,包括传统的茶具、酒具、餐具,还可以设计厨房用具、文房四宝和儿童陶瓷。陶设专业设计类型的增加表现了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成熟,陶瓷产品的运用方面更广泛。此外,现在陶设专业越来越细化,日用、卫浴、绘画、产业等专业方向的细化目的就是让学生术业有专攻。陶艺家朱乐耕老师曾说过:“传统意义上的景德镇工艺美术大师,只是在烧制好了的瓷器上作画。他们坐在干干净净的画室里,一支烟、一杯茶,慢慢地构思,细细地琢磨,再谨慎地落笔。他们从来不进坯房,不揉泥巴,不涉足窑房,更不会亲自去烧窑。随着时间的流逝,个性也在流逝,陈陈相因的作品越来越多,到了近代,瓷器故乡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一落千丈。”笔者认为,所谓的创新不仅是外部造型形式的变化,更主要的是内在的文化——思维、意识和格调的创新。就目前现状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这些已经存在的现状来说,这是和学校招生、学生来源、课程计划设置等多种原因形成的,笔者觉得凭借个人虽然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现状,但是首先要做的是从自身做起,进行陶瓷艺术设计时应遵循艺术设计的基本规律,综合各种学科技术,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努力研究陶瓷工艺技术尽力去解决有难度的问题,亲自去体验陶瓷从头到尾的成型制作过程,体验各种成型技法,陶瓷材料及工艺、陶瓷造型基础和装饰技法,还有自己对专业理论课的扩充,遵循“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宗旨去进行陶瓷全方面的设计,为优秀陶瓷艺术文化的继续弘扬付出自己的一份。

【参考文献】

[1]黄辉.浅谈陶瓷艺术设计及发展趋势[J].大家,2010,24:38.

[2]游亚芳.论当代陶瓷艺术创作观念转变的表现与方向[J].中国陶瓷,2013,11:71-73.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范文7

在设计领域中,设计的核心首先是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其次才是设计的手段。手绘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视觉传达的两种不同手段,其各有长短且作用不同。计算机技术的日趋完善和普及给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制图操作,逐渐成为陶瓷花纸设计的主流。但手绘是设计的灵魂,是灵感的源泉,是一切优秀设计想法产生的重要起点和开端。与此同时,手绘设计是设计师所传达自己设计思想最直接、最自由的方式,从这层意义上说,计算机辅助设计无法完全将其取而代之,它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1 手绘设计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的现状

目前,在大中专院校陶瓷花纸设计的课程学习中,大多数学生轻视手绘设计的重要性,而注重计算机软件设计的学习和操作上。并且现在企业招聘陶瓷花纸设计人员也都注重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这多少也影响到学生学习手绘设计的热情。在完成课堂作业时,最初的设计创意阶段,学生对手绘设计图纸马虎应付,从图案的结构、色彩到手绘的技法大多数都达不到要求,都想等在计算机上用软件进行辅助设计。电脑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使复制手段更加便捷,也助长了一些抄袭的恶习,因此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大同小异,缺少陶瓷花纸设计的原创性及陶瓷艺术语言的表达。

2 手绘设计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2.1 手绘设计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的陶瓷花纸设计可以说是手工陶瓷花纸设计,始终离不开手绘。从画稿创作设计、分色、修改胶片、晒版都离不开手工操作,画稿创作设计水平的高低是决定陶瓷装饰效果好坏的关键环节,其他是复制还原画稿效果的工艺手段。画稿创作就是手绘设计的运用,如果画稿艺术效果不佳,即使工艺手段再高也无济于事。手绘设计是陶瓷花纸设计的关键,而设计的关键在于创意,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其灵感的火花是在“想”和“画”的反复推敲中碰撞出来的。手绘设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熟练的手绘技巧,来表达陶瓷花纸设计人员的创作思想。

手绘设计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手绘设计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灵活性,学生通过手绘设计可以用生动、形象或随意的表现技法进行设计,更容易汇集学生的灵感,并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让学生在手绘设计中寻找到设计的乐趣,体会手绘设计的作用。让陶瓷花纸设计富于生命感和人情味,给人带来轻松愉快或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

2.2 手绘设计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陶瓷花纸的功能是装饰美化陶瓷产品,是在陶瓷手工彩绘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陶瓷花纸是陶瓷装饰走向产业化的产物,同时也是陶瓷设计及装饰发展的产物。那么,陶瓷花纸设计从它的产生就应该离不开手绘设计,可见手绘设计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工具只是设计的手段,无论手绘设计还是计算机设计,不在于谁优谁劣,关键在于什么阶段、什么条件下使用最有效。手绘的优点是不受条件限制,交流方便,易于发挥设计者的灵感和艺术创造性。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通过手绘设计草图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把设计理念最直接的体现出来。在手绘设计中经过反复的思考、手绘、判断和综合,设计构思也随之深入和完善。同时手绘设计有利于陶瓷花纸的画面与器形结合更加完美统一,能更好的根据陶瓷产品的器形设计陶瓷花纸,使陶瓷花纸构图与器形达到完美结合的艺术效果。

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手绘设计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基本功,促进学生绘画设计基础的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手绘设计的训练,能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创新和不断积累经验的好习惯,只有这样,将来才能胜任陶瓷花纸设计的职责。手绘是设计的原点,手绘设计的绘制过程有助于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在设计表现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色彩表现力。由于陶瓷花纸颜料色彩的特殊性,颜料的色彩要经过烧成才能准确呈现,手绘设计有利于颜料色彩的直观表现,能根据现有的陶瓷颜料进行设计创作,更好的把设计构思具体地、形象地表达出来,达到实际的烧成效果。总之,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手绘设计,让学生在手绘设计中提高绘画基本功,逐步提高自己的手绘能力,向设计师的大门迈进。

在陶瓷花纸设计中,手绘设计在创作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灵活多变,方法多种多样,有时能产生某种不确定性使设计艺术性更加生动。同时手绘设计也是个人风格的表现,是表达个人美学修养及美学追求的一种方式。在手绘设计中多种多样的手绘技巧为陶瓷花纸设计带来更多光彩,各种手绘技法的运用可以带来一些计算机设计无法媲美的装饰效果。手绘设计的随意和自由性表达创意的优势是计算机设计根本无法达到的。通过教学的观察与经验的总结,凡是手绘基本功扎实的学生,设计造型能力非常强;而缺乏美术基础训练的学生,只能完全依赖于计算机提供的大量现成资料库,拼凑出一幅幅毫无创意,缺乏陶瓷艺术语言的电脑设计图。因此,手绘设计作为一种基础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是每一位陶瓷花纸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技巧。

手绘设计作为一种传统陶瓷花纸设计的表现手法一直沿用至今。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发展的今天,它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并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向人们传递着设计思想、理念以及感情。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更应该强调手绘设计的重要性,让学生珍惜手绘设计的原创性,让学生懂得手绘设计并非仅仅是传递设计语言和信息的媒介,亦是设计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3 正确看待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陶瓷花纸设计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为传统陶瓷花纸设计提供很好的辅助性作用,帮助设计者们更好地发挥其创作性思维,为今后的陶瓷花纸设计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传统的工作流程中,计算机代替了部分手工行为。使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有了手绘及手绘与计算机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毕竟各有各的优势,手绘表达生动、自然,但不易于修改;计算机设计带来方便、快捷的制图操作,便利对方案文件进行保存和修改,缩短了设计制作的时间,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但画面稍显死板,多数适合于纹样装饰设计。但两者结合就可以互补优势,达到完美结合的功效。因此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我们强调计算机设计不是代替手绘设计,而是对陶瓷花纸设计方法的丰富,使设计师们可以达到各取所需的目的。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陶瓷花纸设计中主要体现分色、分析原稿与扫描、排版制作等工作流程中。(1)分色:用计算机对陶瓷花纸分色时主要运用的软件是Photoshop为主,通过软件提供的各式各样的着色工具、选择工具、色彩调整、特殊效果菜单进行分色。操作上比手绘更快,同时也更简单,分色方便准确;(2)分析原稿与扫描:对陶瓷花纸的原稿进行分析,确定分色套数、加网线数、缩放比例等,然后进行分色。扫描是利用扫描仪对画稿或花纸进行高质量的扫描,并导入计算机进行分色处理。在操作上减少了许多烦琐的手工行为,提高了陶瓷花纸设计的效率和质量;(3)排版制作:利用计算机排版既简单又方便,可以利用Photoshop软件编辑菜单上的剪切、拷贝等工具进行排版,代替了手绘的反复绘制,既保持了反复性又使纹样丝毫不差,在操作上方便快捷。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陶瓷花纸设计教学中加快了学生的设计操作效率,既能保持陶瓷花纸手绘设计的原创性,又能在设计操作上完成繁琐、重复的手工行为,同时又能提高陶瓷花纸设计的质量,给陶瓷花纸设计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4 结语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范文8

关键词 陶瓷,瓷砖,古典诗词,汉字书法

1 中国瓷砖的文化根基是中华传统文化

一个中国人站在黄山之顶,会想到李白的诗;而一个德国人站在黄山之巅,想到的多会是贝多芬的交响乐。

一般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与西方传统文化迥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其差异性在相互参照比较中可表现出来。

西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进取精神。求真求实的精神旨趣使得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判断总是与事实判断联系在一起,美的东西总是与真实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只有真实的,才是美好的。这种价值取向使得西方文化不断处于永恒的冲动和超越之中,反映在瓷砖产品上,就是他们用尽一切现代科技手段仿尽一切自然物态,丝网印刷不行就用激光胶辊,激光胶辊不行就用喷墨打印,孜孜不倦地仿石材、仿皮革、仿金属、仿木材。

在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构成中,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是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观念的体现),这种文化价值取向反对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培养人的群体意识、顺从诚敬意识等,此种价值取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一开始就具有很大的惰性,它所寻觅的是一种中庸的、调和的途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价值判断总是与事实判断相脱节,而与伦理道德观念紧密相联,契合为一,就是说,美的东西总是与善的东西相联为一体,只有善良的,才是美好的。

两种不同的价值判断组合形式,导致中西方思想文化中产生两种非常不同的内容形式和思维方式:一方是对社会人生的探讨,一方是对自然本体的追求;一方是道德规范原则的叠加,一方是纯知识体系的建构;一方是直观性思维的构想,一方是理论性思想的突破……,两种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特征十分明显。

现在,文化的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角落,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已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建陶产品的设计,不能全盘照抄西方,西方设计有它的文化、艺术土壤,代表西方人的艺术观;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审美观、艺术表现形式,照搬他人的花色,不一定能让国人接受、喜爱。中国的陶瓷设计重要的是去学习西方同行的设计理念、营销方法,而不是单纯去模仿他人的产品花色。文化与经济越融合,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力就会越强大。在全球化时代,文化构成了各个国家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且竞争之势愈演愈烈。一些文化持续扩张,咄咄逼人,而另一些文化则在衰落,甚至消失。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别的根本标志。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自己本土的传统文化,这个国家也将不复存在。国家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所在,根基牢固房屋才不会倒塌。

中国艺术博大精深,艺术土壤深厚,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从五千年悠久历史当中挖掘、提炼文化精粹与设计元素,在继承中改造,在改造中创新,在创新中脱俗,并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的产品,来诠释中国人的艺术审美观和生活价值观。以中国艺术为背景,用瓷砖来表达中国艺术,若能准确地把握和表现这一点,这些直达人们心灵深处的设计必将会受到国人的欢迎和喜爱。

在新的文化背景下,我国的陶瓷设计需要创新,我们不应盲目追随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的理念,“传统+现代”才是我国现代陶瓷设计的发展趋势,也是陶瓷装饰设计传承的理念。民族的不一定是世界的,但世界的一定是民族的,古代中国陶瓷之所以受世人的喜爱是因为它是当时先进文化的产物,又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只有继承,才有创新,只有继承了本民族优秀艺术的精华,才能有自己的东方身份和艺术特点,越有民族性,也就越有世界性!现代的中国陶瓷设计缺乏自主性,对西方文化的“拿来主义”只会使我们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永远不可能超过别人,因此,我们应该倡导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结合,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根据自身特色进行的创新设计无疑才是真正有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设计,作为东方文化代表的中国传统装饰应该受到重视,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实际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陶瓷设计艺术的主流,使现代陶瓷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用于现代陶瓷设计,是一种现代化的转型,是当代陶瓷人学习和追求的目标。

2中国陶瓷文化与书法

从汉字的发展到陶瓷文化的诞生,书法与中国陶瓷文化之间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制陶起源很早。陶器的历史约有一万多年,自古相传“神农氏作瓦器”、“昆吾氏作陶”。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字,人们一直认为是甲骨文,距今约三千年历史。现在考古论证,远在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都可看到当时陶器上有几何线条构成的刻划符号,含有书法艺术某些因素和一些绘画因素,像在陶文上刻划的太阳,表现早晨的形象,就是现在的“旦”字,比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多年。

从西安半坡仰韶文化出土的陶器中的符号文字,到山东邹平县丁公村发现的龙山文化泥质磨光灰陶文字,以及商周时期陶器出现的契刻文字,与当时甲骨文和铜器文字都大同小异。春秋战国时期,陶器上面多带有篆书雕印文字,陶器上的文字也成为后人研究战国文字和制陶业的宝贵资料。秦兵马俑身上刻有似篆、似草、似隶的工匠的姓名,如“咸阳午”等,字体有的是篆书,有的则近似草隶。三国两晋时期是青瓷器普及和发展的阶段,陶文内容渐多、种类齐全,并开始注意字迹的规范性与艺术性,同时也是陶瓷书法艺术进一步提高和形成典范的过程。到了唐代,楷书、草书(章草、大草)、行书等书写体系逐渐完善,这一时期由于饮茶之风盛行,书法装饰便出现在茶壶、酒坛上,有楷、有草,均有大书法家张旭、怀素、颜真卿、柳公权之风韵,多写名人诗句或“酒”、“茶”文字,酣畅淋漓、圆润遒劲,并配以不同造型的器物之上,极具古朴、简约之美。宋代书法是我国书法发展的一次高峰,书法艺术方面更趋于完善,反映在陶瓷造型中已有“大巧若愚”的自然之韵。陶瓷上的书法装饰在这一时期自然也就成为其明显的特征,且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耀州窑用书法装饰的酒具、茶具,其书法颇有“苏、黄、米、蔡”之韵。元、明、清时期,还有八思巴文、阿拉伯文、藏文、满文等文字的出现,多种字体均以不同的形式广泛地书写在陶瓷上,有的以整篇文章书写,如《出师表》、《滕王阁序》、《赤壁赋》、《兰亭序》等,这足以说明当时陶瓷书法的盛行。陶瓷书法的出现,无疑给陶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广和发展作用。

陶瓷艺术与汉字书法的结合,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文化现象的显现。在古代,人们曾把陶瓷艺术称之为文化之极,以其显示和衡量着文化艺术发展的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一部分文人不满足仅以文房四宝来展示自己的雅士风度,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陶瓷制作之中,由此,陶瓷书法装饰艺术也极大地渗透了文人的审美观,于是中国传统文明文化在陶瓷文化中繁殖生根和发展。

陶瓷装饰中的书法艺术,深植于古人的规范之中,又不断继承书法艺术的传统。在美学形态上,由具象转变为抽象,从形态转为符号,然后又由符号转为美感。其对称和呼应、节奏和旋律,其点画线条中起伏有致、收敛自如的形态关系,张弛适度的感情表现,缓急得当、断续适宜的速度反映,以及疏密、纵横、高低、曲直、转折、粗细、抑扬顿挫等成为书法结构美的特点,富有极大的灵活善变能力,直接影响陶瓷装饰的形式美感。陶瓷装饰中的书法艺术已超出了汉字作为语言记录符号的作用,成为一种传达思想感情的载体而为文人士大夫所钟爱。书法进入陶瓷装饰的题材内容也不仅是从初期的装饰功能考虑,更多地是渗透一种文化的思考。

书法艺术和陶瓷装饰在形式上的结合也是天然谐成,从汉字造型特点上,从书法艺术表现规律上以及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形式特征上便可窥其一斑。

汉字自身的特点造就了它独特的工艺美。首先,汉字本身是一种象形的方块字,它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发展,但始终没有失去象形的因素。古文字是字又是画,优美而富有极强的概括性,更像一种寓意图案,朴素、单纯而富有生趣。这种表现方法,一直在传统图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广泛影响各代的陶瓷装饰。亦字亦画的寓意图案,用简明的笔划表现意境,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同时把自然现象描绘成简易的形象,如彩陶纹、战国陶铭、秦汉瓦当等,特别是瓦当,图案多利用篆书的对称装饰性特点作比较讲究的布局安排,每一片瓦当都体现设计者的独特构思,其排列组织的匀称和谐,可与金石篆刻媲美,再配以“长乐未央”等吉祥语,成为中国文字与陶瓷相结合的艺术品,反映出中国文字的象征性、抽象性和符号化趋向特征,是书法与陶瓷相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

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书法艺术赋予了汉字更多的联想美感。从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来看,它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再现与表现、状物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它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来自自然形象而又远离了自然形象。人们将自己的精神意蕴、审美趣味化为或纵或收、或枯或润、或粗或细、或刚或柔的线条,并通过这些笔墨线条的枯润、浓淡的个性因素,反映出人的审美经验。

汉字装饰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形体、线条、色彩等富有表现力的手段,更具体、精确地描绘出汉字的形态、状态、颜色等,为欣赏者提供了完美的艺术形象。汉字装饰的整齐、均称,造成它特有的视觉美感。无论是从空间、色彩、内容,还是从形体、线条上都能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和审美体验。而陶瓷装饰,则是根据装饰美的一般规律和表现形式,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质特性来发挥它的独特表现力,依靠材料加工手段达到创造美的目的。将客观世界的真实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从而构建起一个新的视觉世界。陶瓷装饰不仅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不仅是附加的,还有是制件中形成的。陶瓷制品表面的一切装饰作用的肌理效果(如纹样、色彩、质感等)以及作为装饰的附件,其中包括形体的局部处理,都可以构成陶瓷装饰的最大特点。

书法艺术和陶瓷艺术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都不适宜于表现持续性的情节性的事件,而长于表现一动作的瞬间,并在动作瞬间内创造出颇富生命力、表现力以及想象力的艺术形象。黑格尔曾经指出:绘画只能抓住某一顷刻,把正要过去的和正要到来的东西都凝聚在这一点上。莱辛说得更加具体和明确,他说:“绘画在它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清楚的理解”。这虽然说的是绘画,但同样适用于陶瓷艺术和书法艺术,而且,这正是这两种艺术的特征之一。

由此可见,汉字书法和陶瓷装饰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我国自古以来陶瓷工艺与书法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是当时文化、艺术乃至政治、经济状况的具体反映。

3古典诗词给瓷砖注入的新理念

中国陶瓷史的发展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中国的文学从《诗经》、汉赋,到唐诗、宋词,以诗词为内核的雅文学发展到了顶峰。虽然宋词深受理学的影响,理性多于感性,文学性逊色于唐诗,但宋词的结构性、音乐性胜于唐诗,且宋词有坡、辛弃疾那样的豪放派大词人,完全可以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等相提并论,也可以说宋词是唐诗完美的回声。

同样看一下中国的陶瓷史:从史前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彩陶、商代白陶、秦兵马俑、汉代彩绘陶俑,到唐三彩斑斓的骑马俑、骆驼俑、贵妇俑,陶器中的三彩釉陶到了唐代成为绝响;从商周春秋战国的原始瓷、东汉越窑青瓷、唐五代越窑秘色瓷,到宋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窑瓷,中国的瓷器工艺到了宋代,已进入单色釉瓷的顶峰期,宋五大名窑瓷,是中国雅瓷文化的绝唱。可以这样说,唐三彩、宋五大名窑瓷与唐诗、宋词交相辉映,把中国古代的文学与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共同推向最辉煌的时期。

艺术之间的边界正在消失,两者之间的“边缘地带”正在迅速形成。“边缘”与“边界”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边界”是对立双方截然分开的东西,“边缘”是对立双方融合、对话、拼贴、交融的场所。所谓的现代性指的是对于传统的转型,如在经济学上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哲学上的儒教向理学的转型,西方传统的架上绘画向当代艺术的转型,瓷砖上的书法艺术可说是传统书法向现代艺术的转型。

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就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国古诗词讲究韵律、格式,不但讲究字数相同,还要求平仄对仗,更强调起、乘、转、合。比兴手法的大量使用,使它往往物外传情,借物抒情,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优美的艺术感染力。中国古诗词的神韵在于它用最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情感世界,或状物、或言情、或表意,借景抒情,状物言志,古诗词贵在它的“神”而不是它的“形”。

诗、书同根同源,诗歌与书法,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书法的本体又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用艺术,汉字是诗词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它的物质载体,没有汉字的书写形式,就没有中国的诗词,自古以来,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就一直紧密结合在一起。书以诗为内涵,诗以书为外观,诗书结合,相伴而行,相得益彰。

4瓷砖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

中华民族独特的环境意识所创造出的环境艺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这种特色之一就是艺术品参与环境艺术的创造,这也是中国环境艺术与西方环境艺术的区别。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书法艺术具有的多种功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中国人的环境意识观念中书法艺术品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构成中国环境艺术整体、形态的组成部分。书法艺术品在中国的自然人文景观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自然景观中有书法艺术品,是人和自然亲和关系的表现形式,书法艺术成为人和自然亲近的纽带。

中国书法就其形式来看,是抽象的视觉艺术,一旦它置于特定的环境之内,就会作用于环境空间结构,并对人的视觉和心理产生影响。

与古代相比,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已大大不同于古人,自然环境的改变、建筑空间结构的变化、室内装饰和家具的不同决定了书法艺术必须适应新的环境,因此书法艺术固有的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环境,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研究,充分利用现代工艺技术和材料,使书法艺术成为现代环境艺术工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书法的当代性就是要求书法能“艺术化”地渗入到当代社会文化的意识形态中,它关系到艺术的当代思维与当代形态,同时也关系到对艺术史的当代阐述。时代的发展,要求一切表达方式都得重新思考,“当代性”这个艺术语言大环境,在室内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装饰等设计思想中,主题性、文化性、环境艺术、功能、造型、书法、绘画、图案、色彩、纹饰等艺术元素构成了中华建筑装饰的文脉。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中,注重文脉的发扬光大,才是民族的、世界的。

现代人不满固态的、传统的视域, 传统的书画在视觉上不能引起读者的视觉冲动,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书法艺术应该由传统的平面样式走向立体样式:由单一的材质(宣纸)到各类材料的运用(木、竹、陶瓷、石、金属等);工具上由笔到几乎无限制的表现手段,使艺术更融入现代生活,从根本上彻底走出书斋式的书法样式。

虽然书法借助于汉字的特点,用毛笔墨汁在宣纸上写出线条粗细、方圆、浓淡、枯润、肥瘦、轻重、刚柔、藏露、疾涩、大小等各种变化,但它却是单一枯燥的,不能给人赏心悦目的绚丽画面以及高度的空间变化,更重要的是不能给人以强劲的视觉冲击力。瓷砖书法对色彩的运用和传统书法比起来是一场全新的改革,对色彩加以全新的解释,从最初的“墨分五色”发展到了华丽的“缤纷世界”,这种巨大的改变得力于陶瓷材料和绘画、摄影以及电脑设计等科学技术的结合。文字的外形奠定了现代书法的意象指向,色彩作为这一意象指向的附庸,可以被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发挥得淋漓尽致,以最大的可能来美化画面。例如以“绿”为主题的作品里可以搭配绿色的树叶,在以“水”为主题的作品里可以搭配海洋的波涛等,从而将作品的装饰效果完全地显现出来。瓷砖书法的这一装饰艺术品质可称之为色彩的可塑性。

现代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陶瓷书法这一古朴艺术越来越欣赏。因此必须用现代科技对陶瓷材质、装饰和制作工艺手段,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更新创作手段、制作技巧、思维观念,使之更具有国际性。在保持传统文化特征的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将中国传统汉字,充分地运用到瓷砖装饰中,展示出中国独有又不失时代风情的陶瓷艺术的魅力,给汉字书法艺术带来新的生机。

对于现代人来说,瓷砖已不仅仅是一种建材,它代表着一种艺术。陶瓷的性格及魅力,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品位、个性的体现。瓷砖介入环境是艺术发展的必然,介入环境的瓷砖应该具有高度的弹性空间,使审美主体能获得感受和联想的充分自由。瓷砖被称之为建筑的皮肤,瓷砖艺术与建筑具有共生的潜力,瓷砖使用在公共艺术的创造中,会产生一种全新的公共建筑空间和对建筑的全新理解。瓷砖除了具有功能性以外,通过艺术的开发创造,可以增强人们对建筑与人文环境基本问题的认识,瓷砖艺术将建筑的规模缩小为自然的与人为的空间。瓷砖艺术强调城市社会的结构与节奏,可以将所有的建筑空间联系在一起,艺术与建筑重新定义的公共空间,形成了对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政治与社会行为的全新理解,它是工业、艺术与建筑之间的一种有机的结合。

当代美学告诉我们:无论个人,还是艺术,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就必须遵循一切生命形态的共同特质――它必然是一个松散结构,即一个开放系统,一个能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变换的有序形态。中国是最大的瓷砖生产国,书法是汉字独有的书写艺术,瓷砖则是建筑装饰材料,是泥与火的艺术,瓷砖的装饰与书法原本属于独立艺术,然而艺术间不乏契合,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离不开中国文字文学的发展历史,两者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陶瓷装饰的产生到发展,始终离不开中国汉字。汉字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字,在笔法意境、经营位置等方面具备了其它装饰语言所不能达到的审美艺术效果,两者具有相通的艺术特征。对两者成功的驾驭,在于对两门艺术的解读和深挖,然后达到综合艺术的完美和统一。

5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也就是说,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决不单单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文化竞争将成为未来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商战”的主旋律。国家之间的竞争带有更明显的文化竞争色彩,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一个受欢迎的产品,必然有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范文9

关键词:传统陶瓷;环境艺术;艺术性;个性化;应用使命

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条件也随之丰富,人们不再满足于单调的文化产品,而更多的是追求艺术,追求个性,追求文化品位。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现代陶瓷产品应运而生,成为了适应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陶瓷工艺中,体现文化价值是我们追求的理念。

1陶瓷在现代环境艺术中应用优点

1.1陶瓷的产品特性

陶瓷产品具有防雨、耐高温,使用周期长,可存放时间长且不变质等特点。陶瓷产品易生产,通常选用黏土和矿石材料,生产资料丰富,经济成本低。产品的原料提取对自然环境危害小,是一种低碳生态,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新型环保材料,资源可再生利用,产品稳定性高。

1.2陶瓷的文化属性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工艺,具有其内在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现代环境越来越重视环境同视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理念,陶瓷文化成为首选元素。同时,陶瓷产品本身具有语言特征,在生产设计中要注意发掘其内在文化价值。

2传统陶瓷工艺与现代环境艺术结合分析

2.1釉料釉色

陶瓷从最原始的无釉素陶瓷形态,到彩釉和彩瓷,釉样和釉配方一直在完善和改进。釉色的多样性是中国陶瓷种类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探究过程和结果包含了人类文明的结晶。陶瓷生产环节中,尽管釉料配方存在缺失,有些釉料找不到或资源枯竭,但经过现代陶瓷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这些难点都已被攻克。釉料种类繁多,在技术上都可以复制,只有极少数因配方丢失或釉料丢失而无法复制。近年来,陶瓷创造了新的釉色品种。如陶瓷表面上釉的方法,增强了陶瓷的实用性。釉色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一直是产品开发的技术关键。现有产品仍以釉色为主,发扬传统陶瓷釉品种,不断创新发展新陶瓷产品是未来发展的趋势[1]。

2.2造型与装饰

陶瓷造型与装饰的传统文化符号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具有借鉴价值,环境陶瓷造型与装饰应该回归到本土文化中来。陶器的缸、罐,瓷器的瓶、盆、碗、盘、壶,传统纹样中的缠枝纹、龙凤纹、瑞兽纹、婴戏图等,都是人们思维定式里陶瓷产品固有的文化符号。如何让这样的元素加入到现代陶瓷的生产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而经过对陶瓷工艺的造型、色釉、风格等不断组合协调,融入本土文化元素,可提高陶瓷产品的整体设计感[2]。

2.3工艺技术

我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生产技术发展不断在现代陶瓷设计中走向成熟。如在选材、配料、坯料制作、上釉、装饰、烧窑等环节技术,这是中国传统工艺中最繁琐、最具技术性、对工人经验要求最高的工艺,现代陶瓷生产延续了前人的经验手法。现代先进的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比以前更好的技术、更先进的设备,生产效率成倍数增加,而不可忽视的是传统技术在现代陶瓷生产中仍然起着关键作用。生产工艺在现代环境艺术中,多数以陶瓷材料类型的产品为主。陶砖和瓷砖,墙壁或地板,有各种各样的元素的陶瓷。从某种程度上说,陶瓷代表了工艺技术水平。从捏塑到粘土条成型、坯料成型,再到各种模具的后续成型,再到陶瓷制品的模具制造。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现代技术已经实现了陶瓷制造全过程的自动化。

2.4文化特性

陶瓷产品的审美标准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我国传统美学哲学体现在“诗经”中。例如,运用对称美,我国历代陶瓷大多是以对称的形式制作的,尤其是板坯成型的工具形,对称代表着稳定、平衡。陶瓷文化的审美趣味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它是由陶瓷制造业的祖先在过去的一千年里形成的。陶瓷文化美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标准的具体体现,陶瓷文化以陶瓷产品作为载体呈现出来,工艺的改进要服务于陶瓷文化。

3艺术性与个性化陶瓷制品的研发

传统陶瓷工艺的发展和应用主要是文化产品、艺术产品和个性化产品,艺术性和个性为陶瓷产品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力和活力。它也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艺术性、个性化需求。艺术文化要以陶瓷工艺为主要媒介,陶瓷工艺的艺术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开发设计陶瓷艺术品的过程中,注重个性需要,才能研发出创新的作品。想要表达产品的艺术性和个性,必须加强在题材,造型、产品装饰等方面做出新创意和突破。

3.1艺术性陶砖与瓷砖系列

现代环境艺术中,具有个性化的艺术性陶瓷砖和瓷砖的使用量最多。陶砖比较倾向于传统,而瓷砖则更具有现代感。艺术陶瓷砖和陶瓷砖应用广泛,根据不同的需求可用于电视墙等住宅空间,门廊和墙壁等,现代餐饮空间设计通常喜欢浓厚的文化色彩,艺术陶瓷砖和陶瓷砖则更好地满足了这一点。如建筑陶瓷产品根据环境空间的布局,空间结构,可以满足现代人不同的审美需求,比如它能通过瓷砖的颜色搭配,材料的风格样式调整设计出不同的方案,适应不同角度和视觉感官的需要。它可用于景观设计、现代园林、广场、公园环境艺术当中。

3.2工艺品陈设品系列

陶瓷作为工艺品和陈设品出现,于是有实用功能的意义。人们专注生产为生活服务时,也促进了文化的创新,而产品展示是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早在原始社会,古人就在彩陶上作画,并在实用的基础上绘制各种图案,使陶器更加好看。东汉时期开始不断走向成熟,2000年以来,陶瓷成为中国普通人家具的主体。用艺术形式去装饰陶瓷的表现手法,是机器生产达不到的,特别是具有新颖造型和时尚装饰的现代陶瓷受到追求现代性和时尚性的人们的青睐。

3.3日用陶瓷系列

日用陶瓷作为大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给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性。与此同时,日用陶瓷的艺术性,个性化、精神性也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体现在它是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服务的。如果一个好的设计,不能做到个性化,跟随市场大流,没有自身特点,就会影响产品的价值。因此,这种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都是个性化的,日用陶瓷艺术性和个性的体现主要在于不断创新、研发新产品。持续引进浓郁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艺术气息、新颖的造型、时尚的现代作品,这种不断提升的艺术性和个性才是陶瓷发展真正的价值。

4结语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源远流长,陶瓷工艺的生产过程总结出来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应用。陶瓷行业市场的变化,也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陶瓷工艺要注重艺术的传承,注重发扬本民族陶瓷文化,不断以此为动力,创造属于自己特色现代陶瓷产品,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环境艺术中,提升文化品位,是新历史阶段的一项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文兵,闻袖君.浅谈现代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趋势[J].佛山陶瓷,2008(07):28-30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范文10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

1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现状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经过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特色。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著作,不仅是我国历史文明的展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财富。该著作中详细地描述了关于茶的种植、采摘、加工、饮用等多方面内容。此外,对于茶器具的论述也十分详细。景德镇有着悠久的陶瓷制造历史,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陶瓷产业链条,展现了极具艺术风格特色的陶瓷工艺和风土人情。这里有着人数众多的陶艺专家,在他们手中充分展现了景德镇陶瓷的质朴、精艺之美。茶器是用来饮茶的工具。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器作为饮茶的重要器具,自然也体现出深厚的茶文化内涵和底蕴。想要饮一杯好茶,茶器必不可少。合适的器具不仅能够提升茶叶的品质,同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中国人饮茶讲究色、香、味和环境、心情,同时也对茶具的实用性和审美性有一定要求,通过各个元素的合理搭配,不仅能够饮到一杯香醇的茶水,同时也能够营造更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使人身心获得愉悦。因此,古代对饮茶器具十分重视,而景德镇陶瓷茶器由于以手工制作为主,具备了自然质朴的个性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目前,景德镇陶瓷茶器主要制作方式以作坊为主,从生产到创作、加工,每个流程都有不同的工种和分工,例如拉坯、修坯、施釉、烧窑等,每个环节都极具专业性,这种专业的分工合作,也使景德镇茶器更具神形兼备,展现出更深刻的艺术韵味。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造型各异,迎合了时展特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陶瓷茶器的制作过程中,造型设计最具艺术特色,是设计者理念的体现,设计方式来源于几何形、艺术形和仿生形等,陶瓷茶器造型主要有公道杯、壶、盖碗、斗笠杯等,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景德镇陶瓷茶器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具备神形兼备的特点。陶瓷茶器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古代文人喜欢的题材,装饰图案讲究禅茶一味。从古代画家董源、李成、范宽、米南宫、王叔明、吴仲圭等,他们的绘画作品都被引用到陶瓷茶器的装饰中,在各种图案中有广泛的体现,例如以梅兰竹菊、花鸟山水等题材为主的图案,运用到陶瓷茶器中,不仅能够表现画面的清新雅致,同时带有吉祥的寓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与美好理想。景德镇陶瓷茶器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尤其是饮茶之风的流行,使景德镇陶瓷茶器也传达出浓浓的文化气息,使茶与人有了更好的融合媒介,品味到了茶禅一味的感觉。茶器是饮茶的主要工具,从茶器的选择和使用上可以看出饮茶人的品位与爱好,这也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渠道。景德镇陶瓷茶器既保留了传统的制造工艺,同时也迎合了市场发展需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景德镇陶瓷茶器一直经久不衰,受到了越来越多饮茶者的喜爱。随着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流行,其身价也节节攀升,许多极具艺术特色的作品也拍出了天价,例如曾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亿元拔得头筹,成为了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最贵价格。一时间,鸡缸杯成为人们广泛谈论的内容,鸡缸杯成为人们争相购买收藏的珍品,一些茶艺爱好者还用鸡缸杯来饮茶,学者们也对此进行了研究,甚至对鸡缸杯背后的故事进行专门讲座,景德镇陶瓷茶器也名声大噪,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景德镇陶瓷茶器还需要不断地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当前,景德镇陶瓷茶器的专业设计人才还十分欠缺,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团队,从人才建设到设计理念、思想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所设计的陶瓷茶器无论是材质、造型还是题材、画风等方面,都是设计师通过一些简单的技术手段而设计来的,这些产品缺少思想内涵,缺少原创性,仅仅是从原有的形态中不断复制出陶瓷茶器,整个作品都缺少一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此下去,不仅陶瓷茶器造型设计行业没有发展,产品品质也得不到有效提升,影响和制约了景德镇的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些问题并不只是在茶器领域较明显,在整个陶瓷设计行业中都较为突出,是当前陶瓷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对策

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梳理,进而通过对陶瓷茶器这一领域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能够对陶瓷业的其它领域有所借鉴。陶瓷茶器不仅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同时也体现了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从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手工制造发展状况来看,通过对茶器这一领域的问题分析,能够为其它领域的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如果可以从这些参考内容中获得认知,进而进行借鉴和发展,对景德镇陶瓷行业的发展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前景也会十分乐观。当前要发展景德镇陶瓷茶器行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以传统茶文化为基础和依托,充分借鉴古代传统茶器的设计理念和经典造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景德镇陶瓷茶器的优势在于传统手工制作,而这一设计理念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一些简单的陶瓷茶器,只是画了一些人物山水画,价格却十分昂贵,景德镇陶瓷茶器为何值此高价,核心之处就在于手工及品牌。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不断进步,传统手工技艺也散发出浓浓的传统风味,手工制作的商品价值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而手工物质却日渐减少,因此显现出其珍贵的价值;另一方面,手工陶瓷茶器充分体现出景德镇陶瓷的文化内涵,使景德镇这一陶瓷品牌得到形象完美的体现。因此,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其手工制作这一优势,增强其附加值,使陶瓷茶器与景德镇这一品牌得到完美的融合,提升陶瓷茶器的品质和品牌,走高端化的发展路子,使景德镇陶瓷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不仅树立积极深刻的文化形象,同时也使这一文化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东方文化的高端品牌。对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研究,可以以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为线索,通过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茶器作品进行理论分析,在大量的图片和实物的观察分析中,能够对唐代至明清时期之间的茶器造型风格及功能有更广泛的了解,对古代的陶瓷茶器的审美价值及设计理念进行论述,由此使现代陶瓷茶器造型设计在与传统审美的融合中,开创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创新设计。其次,通过丰富的造型设计融合,使陶瓷茶器得以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延伸,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发展。景德镇陶瓷茶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设计方法。第一种是仿生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具有结构灵巧,造型精致的特点。在茶器设计中,以花草树木及动物形状作为依照参考,使茶器作品更具有形象、质朴的特性,与消费者之间更多了一份亲近感。仿生造型的茶器主要有龙团壶、南瓜壶、扁竹壶等,这些茶器造型别致,极具生活气息和鲜活性。第二种是几何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主要有四方形、球形和圆柱形等,这些造型设计体现了简约朴实的特点,茶器表面十分光滑,有较强的立体感。几何造型的茶器主要有圆壶、六方菱花壶等。第三种是艺术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造型更加灵活多变,常将诗歌书画等艺术融为一体,传达出浓厚的艺术气息,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与情感体验。此类茶器主要有曼生壶、九头报春壶等。第四种是特殊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主要用来泡制特殊茶类或采用特殊饮茶方法而设计的,例如用于泡制乌龙茶的烹茶四宝茶器,不仅具有饮茶功能,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最后,把握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迎合时展需要。陶瓷茶具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陶瓷茶器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的见证,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在对陶瓷茶器的研究中,需要从陶瓷茶器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把握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发展方向。对于陶瓷茶器设计师来说,要充分考虑陶瓷茶器的几个发展方向,即陶瓷茶器要符合人性化、个性化和时代性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呈现批量化生产的状况,而对这种重复而缺少创意的商品,陶瓷茶器的创新设计则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它使人们的审美观得到重新构建,不断改革创新观念形式,以更加丰富的情感与审美情趣相融合,提升了陶瓷茶器的内涵价值和精神品质,为陶瓷茶器的设计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3结束语

陶瓷茶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充分展现了传统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现状分析,从中总结出在陶瓷茶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现状来说,人们希望能够运用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来增添他们的生活乐趣,丰富他们的情感,满足他们的需求。陶瓷茶器的个性化风格也得到彰显,人们追求更具时尚性和创新性的产品。对于设计师来说,不仅是自我设计理念的体现,同时也是设计师与陶瓷茶器及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对话,以传达更丰富的思想情感与精神体验。

作者:唐艺菱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晓佑,谢云峰.现代十大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8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范文11

新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袁铭锋

一、新化特种陶瓷产业现状

(一)产业基础雄厚。新化特种陶瓷有着辉煌的历史,曾为国家做出过积极的贡献。我国80年代水下成功发射第一枚运载火箭、2005年神舟六号、2008年的嫦娥一号探测器,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都有新化特种陶瓷的身影。目前,新化有特种陶瓷企业22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2家,从业人数3万余人。2017年,全县特种陶瓷产值突破4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5.6%,年利税接近3亿元,出口总额1000多万美元。县内已基本形成了一个集陶瓷制造、陶瓷机械、陶瓷模具、陶瓷材料、耐火材料、彩印包装、物流运输、技术开发于一体的特种陶瓷产业集群。产品从单一的电子陶瓷产品发展为结构陶瓷、电子陶瓷、功能陶瓷三大类。产品已广泛用于工业电器、机电行业、电子信息行业、机械工业、灯具行业、军事领域、光纤光缆、电力电子、纺织行业、燃气灶具和渔业等众多行业及领域,远销美国、法国、日本、印度、德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

特种陶瓷是新化的一大传统支柱产业,也是新化乃至娄底全市范围内唯一几十年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业产业。连续被列入娄底市“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优先培育发展的产业集群之一。新化先后争取到了 “湖南省特种陶瓷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电子陶瓷之乡”、“全国电子陶瓷和艺术瓷出口基地”等美誉。近几年,各企业加大了产学研结合力度,与清华大学、国防科大、中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积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据统计,新化特种陶瓷企业申请国家专利360件,获得授权290件、其中发明专利20余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0个项目;与大专院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合同20余个项目。

(二)市场优势突出。新化特种陶瓷产品质量过硬,在国内外很有名气,一些客户点名只要新化生产的特种陶瓷产品,众多企业与世界500强建立了业务关系。目前,新化生产的水阀片系列产品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90%以上,温控器系列瓷件、放电管用金属化瓷管、保险管瓷管在全国占有80%的市场份额,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新化已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特种陶瓷产业制造加工基地,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较好的声誉。

(三)产业分区明显。新化特种陶瓷企业主要分布在县经济开发区、上梅街道办事处、上渡街道办事处、琅塘镇、孟公镇等区域。琅塘镇的特种陶瓷企业已快速发展到92家,有规模工业企业12家。全县形成了以美程科技、鑫星电子、林海陶瓷、长江电子、飞龙精密陶瓷为代表的电真空器件、陶瓷金属化系列产区;以劳斯特、美程科技、福美来、恒新陶瓷为代表的电光源、温控器、壳体系列产区;以中瓷电子、天辰电子为代表的保险管用系列陶瓷产区;以映鸿科技、湘誉新材料为代表的陶瓷新材料产区;以新天地精细陶瓷、建平精细陶瓷为代表的结构陶瓷产区;以新园电子、金马瓷业、群华电子、东晟新技术陶瓷、亚泰鑫瓷业为代表的琅塘水阀片、发夹板陶瓷产区和众一陶瓷为代表的耐磨陶瓷产区等几个特色特种陶瓷产业集聚区,基本呈现出“特色产业块状经济”格局。

新化特种陶瓷产业内部自然分工协作关系基本形成。陶瓷产业链中的原材料供应、陶瓷制造、陶瓷机械、陶瓷模具、陶瓷材料、窑炉材料、彩印包装、物流运输、技术开发等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已建立起来,产业上下游物资供应网络比较健全,基本可以实现区域内采购,新化特种陶瓷产业集聚的势头越来越明显。

(四)产业工人集聚。据不完全统计,新化现有从事特种陶瓷制造业的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超过20%,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占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50%。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正式开设材料与化学专业班,新化职业学校正在进行改扩建工程,将对口培养特种陶瓷学生和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如鑫星公司加强与国防科技大学合作,长江电子与湖南理工大学建立合作,美程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等等,这些产学研合作,不仅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同时也保障了企业生产工艺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更新换代。

二、新化特种陶瓷产业链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投资能力低。42家规上企业中,至今没有一家上市企业。大多数电子陶瓷生产企业采用家族式生产和管理,不具备市场化的生产运营能力。与国内其他地区发展较好的企业(如年产值过50亿元的潮州三环)相比,差距十分明显。由于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尚处于原始积累与初期发展阶段,投资扩张能力相对较低,无法体现规模效益,尤其是研发投入较低(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比例不到3%),不利于长远发展。

(二)技术创新弱,产品层次低。一些企业的主要生产技术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更新慢,不仅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大,与国内其他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生产技术滞后,导致产品层次低。虽然放电管、温控器阀门以及水阀门瓷件占到全国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但这几类产品都属于初级零配件,生产工艺十分成熟,但技术含量不高,进入门槛低,同行竞争异常激烈,其市场完全由买方主宰。全县众多的生产厂家集中在利润空间狭窄的低端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销售价格不断下降,生产效益日益下滑,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严重阻碍了特种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行业竞争乱,效益流失大。由于低端电子陶瓷产品的生产工艺成熟,行业的进入门槛低,造成该行业盲目发展、竞争无序。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内,仅琅瑭镇、孟公镇一带就办起了规模不等的特种陶瓷厂家、家庭作坊近100家。这些作坊式加工厂的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完全模仿、复制县内各规模企业的模式,经营成本低,致使价格战愈演愈烈。这些作坊式企业的生产,是以牺牲新化特种陶瓷行业长远利益为代价的,最终将阻碍县域特种陶瓷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四)粉料来源杂,产品研发难。特种陶瓷是由人工合成的原料制成的,陶瓷粉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陶瓷的质量。新化特种陶瓷原辅材料目前必须全部外购。我国各种高纯超细的粉料生产公司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等地,新化陶瓷企业所需粉料没有专业化生产企业,存在规格不全,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很大程度影响了我县特陶产品的进一步研发。 

三、县委、县政府培育特种陶瓷产业链的重要举措

一是建设专业园区。为做大做强我县特种陶瓷产业,2015年,县委、县政府开始规划建设专业化的特种陶瓷产业园。以这个专业园区为载体,整合全县分散的特种陶瓷企业入园抱团发展,让我县特陶企业快速实现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聚,促推新化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尽快将新化打造成中国著名的特种陶瓷产业基地。目前,新化特种陶瓷产业园一期第一批已建成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0余家,部分已实现生产。

二是尽全力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园配套的集中制蜡饼与排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特种陶瓷企业实现了统一集中排蜡,园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大幅度提升、环保设施更加完善;中国电子陶瓷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新化分中心)开始挂牌营业,专家团队、智库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正在招募,园区特种陶瓷企业实现了产品质量检测不出园;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力合创投公司合作组建、政府注资0.3亿元、总额1.8亿元的特种陶瓷及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已进入1.5亿元社会资本募集阶段,该基金运营后,可以为园区特陶企业提供融资、产品研发推广、市场销售等多方面服务。

另外,新化经济开发区创新创业孵化园正在规划建设。

三是以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入园。出台了《关于加快特种陶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企业入园后,实行税收奖励(企业新增税收开发区实得部分,前3年全奖、后2年减半奖)、标准化厂房租金优惠(入园后6年先交后奖,前3年全免、后3年减半奖)、搬迁费用给予补助(一次性补助15万元)、天然气落户费由开发区承担80%。另外,在整合上市、新产品研发、融资招商、技术改造、人才引进、出口创汇等方面给予奖励和扶持。

四是成立特种陶瓷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服务、自律、协调和监督作用,加强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特陶行业的组织化生产、有序化竞争的行业发展能力。

四、新化经济开发区特种陶瓷产业园基本情况

新化特种陶瓷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开发区特种陶瓷产业园。特种陶瓷产业园位于经济开发区向红工业园,规划用地面积600亩,分两期建设。现已建成一期工程标准厂房14.38万平方米,一期工程的给排水、供电系统已建设到位,完成了绿化、亮化工程,正在进行集中供天然气管道的铺设。

二期工程计划投资6.1亿元,再建15.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4.45万平方米生活配套用房。现已开工建设集中制蜡饼、烧结与排蜡公共设施平台。该平台位于产业园东面,占地面积20亩,已完成基础及钢结构厂房骨架工程,即将建设钢结构厂房墙体及附属设施。这一公用设施平台建成投入使用后,可确保园区企业产品排蜡不出园。

产品检验检测与技术研发、员工宿舍食堂与行政办公等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全面实施建设。开发区、国家电子陶瓷产品质量监督与检测中心、新化中科特陶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签订了合作协议,由中科特陶公司具体承建和运营产品检验检测与技术研发平台项目。已安排租赁厂房面积2000平方米,现已完成装修工程,订购了相关检测仪器与中试设备,即将安装调试和投入运营。该平台将为园区企业免费提供5年时间的产品检验检测。该平台的建成和运营,将使经济开发区对行业产品的质量认定拥有话语权、对相关产品拥有定价权。总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的2栋高标准员工宿舍食堂与行政办公楼正在建设,今年年内可以投入使用。

开发区与湖南信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由湖南信网公司负责建设“新化县返乡人员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建设职业技术培训、电子商务、产品交易展示、融资担保等公共服务平台。

特种陶瓷产业园已签约入驻15家企业。其中美程陶瓷、福美来电子、长江电子已投产。其余今年6月底前均可投产。另有20多家企业与开发区签订了意向协议,即将入驻特种陶瓷产业园二期标准厂房。

五、下段工作建议

(一)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

1、减少无序竞争。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生产条件的企业,进行执法整顿,要么整合重组,要么依法关停。

2、整合企业入园发展。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入园;以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低廉的产品研发和销售成本等吸引企业入园。

3、帮助企业突破资金“瓶颈”。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政府安排一定的引导资金,支持、鼓励特陶优势企业重点科技项目的发展。二是加强与银信部门的合作。建立市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让特陶企业尽可能多地得到银信部门的信贷支持。三是广泛吸引社会投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努力争取向社会筹集资金;制订相关的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特陶产业项目,集聚民间资本,发展壮大特陶产业;支持有规模、有效益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借助民间资本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四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集团公司上市。

陶瓷统计工作总结范文12

【关健词】中式家具;新工艺;陶瓷;文化氛围

传统的中式家具是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之上,只适合于当时的生活方式,“现代中式家具”因为现代人对具有民族特色和浓郁地域风情家具产品的需求应运而生,他是对传统中式家具在文化内涵上的传承与材料、工艺、功能上的创新。

一、当代中式家具概述

所谓“当代中式家具”是指满足现代人生理、,合理、审美、文化的需求,符合现代标准化和通用化生产,运用现代加工工艺,采用现代材料,体现时代气息,蕴藏传统中式家具文化内涵的家具设计。因此,现代中式家具的设计,不是对中国传统家具的材料、工艺、结构的简单运用,更不是对传统家具中符号的简化提取,而是基于传统文化理解基础之上的设计哲学的领悟,并将其运用到现代家具的设计之中,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体。

二、现代中式家具创新的途径

1.家具材料的创断:材料的创新一直都是家具创新的焦点。每一种新材料的出现,都会带给设计界一次设计理念的创新,甚至能够产生一种新的家具种类。因此,材料的创新也必将成为现代中式家具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现代中式家具的定义,我认为现代中式家具的材料不仅包括传统的木料,还应包括一些新的现代材料。

2.家具加工工艺的创新:随着现代生产加工设备在家具生产中的运用,国外先进木家具生产线的引进,防潮、干燥、粘接、热压、表面处理等技术的成熟,使现代中式家具加工工艺得到显著的改善,出现了高温压花、铣线形、铣纹理、梢雕等新工艺。新的加工工艺也成为产品与其他厂家产品产生差异化的手段之一。

3.家具功能的拓展:传统中式家具以案、案、几、柜、床为主,以满足当时生活方式为前提的。现代人的生活空间中办公、娱乐、休闲、健身、购物空间的拓展以及老人、儿童、青年、成人不同消费人群的细分,家用电器产品的层出不穷,现代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都对家具的功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现代中式家具只有在保留传统可用种类的基础上,对现代中式家具的种类做更系统的分类,才能体现现代中式家具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4.家具文化氛围的营造:经历了物质消费、符号消费后,进入了一个文化消费的时代。家具产品也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追求更多的文化氛围,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宿感、价值感、成就感、幸福感。传统中式家具成长于一个多元文化的沃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挖掘不同文化的精髓,营造不同的文化氛围也成为现代中式家具的创新点之一。

三、现代中式家具中陶瓷的运用

1.实木与陶瓷结合的文化优势:陶瓷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相比绢、纸而言,是一种更好的保存民族文化的方式;作为日用品,他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而在陶瓷生产地区,更成为人们生活的全部;陶瓷记录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强烈的鉴赏性、文化性、民族性。实木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主要材料,实木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实木与陶瓷相结合,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陶瓷文化与实木文化相结合,凸显出现代中式家具的身份标志―文化性。实木中陶瓷的运用,不仅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更营造出清晰、自然、文雅、内敛的东方文化氛围,家具重新传承着一段历史、记录着一个故事、蕴含着一个回忆,以满足当代人“文化消费”的需要。

2.实木与陶瓷结合的材料优势:实木具有很的强装饰性,实木的重量感给人踏实、稳重、厚实的感觉。实木能够实现各种造型和不同的结构,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吸水性、伸缩性。陶瓷陶瓷材料不易变形、褪色,不会发生霉烂变质等情况。从使用功能上来说,瓷器耐磨性好、耐高温,表面光滑,便于清洁。镶嵌在餐桌、茶几面上,既不易被烫坏,也不会被油溃、果汁等其他物质渗透,更易于清洁;放皿在座面上,既美观、凉爽,又耐磨。

实木与陶瓷的结合,正是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势而弥补了不足。实木具有吸水性容易变形、磨损、渗透,而陶瓷经过高温焙烧不易变形、耐磨、不会褪色和渗透,因此将陶瓷材料应用于家具腿部、桌面、桌角、椅面等部位,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将陶瓷镶嵌于桌面和座面,可以避免桌面被烫伤并增强椅面的耐磨性。实木怕火和高温,高温会烫伤桌面的油漆甚至保护层,而陶瓷耐高温,因此将陶瓷运用于灶台、餐桌台面等位置,既能保护实木又增强了观赏性。陶瓷易碎,而实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良好的塑造能力,能够很好的保护陶瓷。

3.实木与陶瓷结合的工艺特点:随着国外先进的现代木材加工设备的引进,以及科技的发展,更多木材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出现,给实木加工工艺带来更多的机遇,陶瓷材料可以与木材、玻璃、塑料、金属、竹藤等多种材料配合使用。陶瓷加工已经由传统的小作坊式,逐步转向批量化生产,这其中科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成型技术、干燥度、收缩度、焙烧时的温度等技术环节,运用了现代的生产工艺。

实木与陶瓷相结合的加工工艺,是分别将实木与陶瓷制作完成后,通过镶嵌、打孔、编织等工艺实现陶瓷与竹藤的结合。座面上的陶瓷是通过镶嵌与实木相结合的。在家具的桌面、抽屉的面板等大的平面处,采用实木框架结构后镶嵌陶瓷,可以减轻实木的加工难度,不宜产生变形或弯曲。在抽屉面板上,采用整块的陶瓷材料,既降低了材料成本,又可避免面板由于热胀冷缩而变形或开裂。

四、结论

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因为其独特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现代中式家具中陶瓷的运用,符合现代中式家具创新途径中材料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以及文化氛围的营造,是现代中式家具发展的另一个契机。社会进步的标志,不仅表现为科技的发展,更体现为文化需求的提升,人们素质的提高,审美品味的加强。折射在家具上,就是找回家具的文化身份,赋予其新的材料和工艺、功能,使之成为令我们熟悉的、亲切的、可以进行对话的“生命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