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专业学习计划

会计专业学习计划

时间:2022-01-28 05:34:12

会计专业学习计划

会计专业学习计划范文1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中职学生加强对自我的分析,使他们更加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让他们能够明确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和奋斗方向,总之,职业规划对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教师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必须要将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引入会计教学课堂,要科学引导会计专业学生规划他们的未来,将职业生涯规划与会计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促进中职院校会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

由于会计专业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实用性也比较强,而且相对比较容易就业,因此,越来越多的中职院校学生倾向于选择会计专业。而随着我国会计专业毕业学生数量在逐年增长,我国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逐渐趋于饱和状态,这对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沉重的就业压力,使得他们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

(一)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盲目选择专业,缺乏学习主动性

中职院校学生大多数在初中学习中,文化基础不扎实,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很强的求知欲,因此,他们在进入中职院校选择专业的时候具有盲目性。中职院校学生选择会计专业的原因很多,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会计专业比较容易就业,有一些学生是遵从父母的安排选择了会计专业,个别学生是不明白自己的喜好随便选择这个专业。在他们进入中职院校之后,他们对这个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发现这个专业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或者自己并不喜欢,因此,在学习上就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必须要在教师的监督之下才能完成学习。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对未来没有规划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规划,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专业的学习上十分被动,无心向学,为了混一张毕业文凭采用的是应付式学习,使得中职会计教学效果不高。

三、职业规划对中职会计教学的影响

(一)职业规划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我的分析和认识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我,只有了解和认识自我,学生才能够制定出明确的奋斗目标,针对自身知识的薄弱点进行加强学习,积极地参与到学校开设的各项课程中,促进学生全方位提升自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会计专业学生为了实现奋斗目标,不仅会主动采取各种手段去了解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地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他们还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以便能从课堂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对自我认识更加清晰,并且会想方设法全方位地提升自我,使自己的奋斗目标更快实现。

(二)职业规划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增添动力

对于部分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他们不愿意花心思在学习上,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家长和教师,学习态度不端正,严重影响了中职会计教学效果。而做好职业规划的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为谁在学习,就能够在目标的驱使之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尽管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为了实现目标他们也会想尽办法去克服战胜这些困难。

(三)职业规划有利于学生提高核心竞争力

当前社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我国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拔高,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学生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并且认真实施学习计划,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被激烈的竞争机制所淘汰。

(四)职业规划能够增强学生的考证意识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为了实现个人的目标和证实自身实力,学生就会积极考取会计证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考证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还会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通过考取不同等级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使得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五)职业规划能够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中职会计教学当中,能够改变传统会计教学中教师填鸭式进行教学,学生机械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清楚自身会计技能跟企业的实际要求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亲自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相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中职会计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得中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中职会计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一)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

清晰地认识自我是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教师在进行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扬长避短;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制定出适合他们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最后,教师还要帮助和鼓励学生掌握当前社会经济形势,让学生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动态,有利于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能够根据社会经济的变化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

(二)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是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必备的两个内容。学生初入中职院校的时候对未来都会感觉很迷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走出迷茫,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短期目标,如鼓励学生积极考取各类会计证书,为长期目标的实现做好扎实的基础准备;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要让他们明确毕业之后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前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长期目标的指引下不断努力奋斗。

(三)中职院校要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

要做好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首先学校就必须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机构,让学生在迷茫时能够有专门的求助机构;其次,学校要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师资建设,为学生提高更加准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议;最后,学校还要开设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职业规划工作有计划、有条理、有系统地开展,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更加规范。

五、总结

会计专业学习计划范文2

研究生考试就要到了,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只有制定好学习计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计划源自知己知彼 计划是为考研服务的,所以在制定计划前考生一定要对考研的形势有所了解,希望报考的学校、专业,自身的实力等作详细、客观的分析,这样在制定计划时才能有的放矢、计划得当,达到“知己知彼,计划自明”的目的。比如对于所报专业的专业课,考生就应该及早了解它的内容范围、指定教材、历年试题等情况,这些信息都可以在所报考院校研究生招生办领取或者购买到,及时关注报考院校的网站。然后再根据自己的专业课水平确定自己专业课的复习进度、方式、投入的精力、钻研的程度等,这样考生专业课的复习计划自然也就明确了。

2.计划的灵魂是变化,要学会用活计划,作计划的主人计划的大敌是变化,然而优秀的计划却恰恰是敢于面对变化,因为计划的灵魂是应变。考试的时间通常在一年左右,其间的大事小情林林总总,难免会有出乎意料的,因此计划必须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异常情况。所定计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20%调节,一到两周对大小计划实施进行评价,并及时修订,要使复习计划能够从容应对环境的变化,就要使制定的计划做到:松紧适宜、留有余地、富于弹性、灵活有效。

3. 复习计划不要与学习习惯“拧”着来 考生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尽量符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当然是指好的学习习惯啦),做到“习惯融入计划,计划体现习惯”。复习计划与学习习惯之间只有兼容并蓄才能相辅相成。只有这样的计划考生在实施贯彻时才能更顺畅、高效。比如,有的考生早上记忆好,不妨就安排早上进行英语的阅读、背诵;而有的考生晚上更能静下心来看书,那就可以计划晚上看看数学之类需要集中精神的科目。

4. 将专业考试和求职的小计划纳入考研复习的大方案里去 考研的复习进程往往与考生的专业考试或者求职安排发生冲突,具体来说就是和纷至沓来的专业设计、招聘会、面试、公务员考试等发生冲突。对此很多考生顾此失彼处理不好,烦恼得很。其实解决这些冲突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考研的复习计划里预留出考生进行求职活动的时间。为此,考生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就要提前了解各类求职活动的时间安排。有些同学担心参加求职活动会减少考研的复习时间,可换一个角度想:平时复习那么累,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换换脑子放松一下。

会计专业学习计划范文3

【关键词】专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设计专业

一.引言

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教师和其它人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学习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大学生拥有较多的业余时间,可利用的课外资源也比较丰富;而如今的专科生却严重缺失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也较为不明确,所以他们往往会浪费了作为大学生的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作为设计类行业这种社会对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的特殊专业,学生如何改变以往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我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专业技能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已成为了专科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点。

二.高职高专学生的现状分析

专科生在社会上很多时候会被说为是“高考落榜生”,而这个词语对于专科的老师来说却是个禁忌词语,但是很多国外的专家却认为专科生其实缺失的是面对现实,而中国的教育是老师和家长都纵容他们不面对现实,而这样的纵容造成了中国专科生普遍的现状――自我学习能力的缺失。通过对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平面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教学及德育教育中来探讨如今专科生的共同现状。

1.自信心缺失,好面子

从大一到大三的学生专业课程及班主任辅导工作看来,学生明显对自己的自信不足,老师在授课中不断提醒学生你们和本科生拥有相同的能力和智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但是学生由于高考的打击以及长年学习生活中家长及中学老师的教学批判压力,对于自身的能力已经自我否定了,自信心严重缺乏,他们的潜意识已经把优异这个词和自己区分开来,即使会幻想但也不会承认,同时还很好面子,害怕任何否定他们的词语出现,自卑给他们往后的学习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阻碍。

2.自学能力弱,无毅力

专科生之所以在高考中落榜,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他们致命的弱点,他们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没有统筹性,缺乏自学能力,在大专学习中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将继续持续以前的习惯,从而造成大学生活时间的荒废。大一新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改变很有兴趣,但是往往在改变中缺乏毅力,从而反反复复又回到了以往较差的学习习惯模式中去。

3.计划能力差,不会总结

专科生在学习中计划性不够,对目标的定位不准确,很多学生想在大学里从头来过,往往的目标都好高骛远,不会认清现实做出有效的短期计划,不懂得通过小目标的积累成就大目标,在计划的进行中也缺失总结能力,总是往前看却不能及时回顾以前,对自己做出合理的分析总结,从而根据现状改变适合自己的计划。

三.创新交职院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模式的构想

以往的十年寒窗苦读的结果在高考一锤定音后对学生的自信带来了打击,而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最怕的是被人看不起,而自身的学习习惯的不好,计划、总结能力的缺失对他们的大学生活及以后的发展都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在对学生培养中把专业和德育的培养相互贯通,同时结合设计专业就业的市场需求,提出以激发自信、制定计划、专业培养、反思调节四个部分为主要构成的专业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

1.平面、室内专业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现代社会设计市场对人才需求对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单纯的设计类公司学历不作为任何考量标准,设计能力、作图能力、软件的操作能力成为了入职的评判标准。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设计类教学的分类中结合市场需求创新的把平面设计与室内设计相互结合在一起,如今的设计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私营占95%,而企业的更希望的是全能的人才,而室内设计与平面设计平时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互补互助的,因此一个专业培养出两个方向的双栖人才;同时学校采取了与其他高职院校不同的2.5+0.5学年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到专业知识,并在课程中采取理实一体化,实训课时模拟设计公司设计流程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实操中加入理论疏导,争取在有效的教学时间中培养出实干技术较高的技能型学生群体。这样的相近专业结合及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学历有限的基础上多了一份竞争力。

2.专业教师一人一班的班主任管理制度

基本所有的大学都采取辅导员制度,而班主任在大学里的作业也基本等同于辅导员,只负责学生工作的一些通知和汇总,而在交职院采取的是专业任课教师兼职班主任管理制度,各个专业会分配自己的专业老师管理一个本专业的班级,跟班三年,管理模式基本等同于中学老师的跟班制度。由于专业老师对本专业的知识以及就业的趋势都非常了解,因此在学生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中起到了很强大的引导作用,利用班会和与学生交流的时间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专业,从而从大一开始就不断促进学生提高自学能力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大学的任课老师课后与学生的交流很少,有自己专业的班主任学生很多时候有专业学习疑问就可以提问,这样学生在旧问题没有积累的情况下就更加愿意学习新知识。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培养模式

3.1激发自信

利用专业老师当班主任的制度与学生展开针对流谈话,设计类的专业在大学的学习中与高中的科目基本是完全无关,减轻学生以往学习成绩所产生的心里负担与负面影响,让大家都了解他们又有一次机会在大学里从头来过。并在课程教育中减少责备,加强鼓励式教育方法,专科生好面子,之前的高中生活缺少的就是表扬,当他们在被激励的情况下会表现的异常兴奋,利用鼓励来带动他们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作为专科教师更需要加强自身的语言功底,对成年人说话学会有技巧,通过讲道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以此来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与潜力。

3.2制定计划

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有计划,有目标,长远的是梦想,短暂的才是计划,给自己缩短计划时间,然后定期去回顾,同时根据自己完成的实际情况随时调节新的计划,但是要保证计划必须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是空想,不是变化,而是稳定有序的进步,这个就需要教师的正确的引导,同时班主任制度的重要性再次体现出来,管理人数较少,对每个学生都认识了解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每人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并指导他们在完成计划中不断的根据计划去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从而使计划实现。

3.3专业培养

学校的2.5+0.5学年制的教学模式根据市场对设计人才技术性的要求展开针对性的长期专业培养,利用理实一体化加强学生的设计软件的实操能力,从大一开始学习软件,一直到大三都反复操作,增加熟练度提高技能从而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通过班主任的专业剖析让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更加有信心,从而更加的热爱自己的专业,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有动力了自我学习的能力自然会随之提高。

3.4反思调节

学生有自信能够促进学习,有计划能够使自己有序进步,有专业培养能提高自己的技能,但是,但是过多的鼓励会使学生出现自大的现象,所以在鼓励教育中适时的让学生定期学会反思自己,在自身中寻找问题,根据自身问题调节自己的状态与计划,从而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在反思中找到失误,再根据失误利用自我的学习能力去改变失误。

四、总结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通过让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虽然在大学生活中除学习以外还有很多能力需要培养,但是自我学习能力是个主体能力,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其他这个能力是将伴随终生的。自我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

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非教学环境中自主地学习其职业和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专科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很重要,应从激发学生自知、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进行策略培训等几个基本步骤逐步、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杨;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经验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94-95.

[2] 张纳;高职院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2);89.

[3] 杨晓慧;课堂教学中的高职生养成教育[J];职教论坛;2009(2);22-23.

会计专业学习计划范文4

【关键词】城乡规划;实践教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经济发展至21世纪,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0%,城市化进程开始增速减缓,因此城乡规划建设市场变化,城乡规划人才需求量减少;同时在此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类型也开始由增量规划转至存量规划,城乡规划专业的知识重点也需要调整。就业人才需求减少和专业知识重点调整,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面临办学挑战。顺应时代变化,并且形成专业自身特色,才是地方高校的生存之道。

1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特色化教学之路

相较于教育部属重点高校的优势资源,地方院校特别是中西部院校,受限于地方经济财政等原因,资源优势不明显,则更需要突出其专业教学特色化理念,才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和执业初期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根据《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的指导,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已定,相应的知识点与指导教材也已达到共识,那么基于不同高校不同办学背景条件下的专业建设,唯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形成差异化及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2 以“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强能力、专方向”的实践教学理念

长沙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于2002年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开始四年制招生。2008年由于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城市规划专业划归于土木与建筑学院,同时开始五年制招生。同一学院的相关专业有建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因此依托于建筑学与地理学专业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专业,结合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要求,形成“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强能力、专方向”的实践教学理念。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长沙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通过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课程的课题实践、实习课程的专题实践三个层次逐步深化实践教学,并形成“详细规划+建筑设计”的微观设计特长,以及“社区规划+村庄建设”的基层管理特长。

3 优化实践教学,突出办学特色

根据《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城规专业规范》)要求,城乡规划专业实践包括认识调研、规划设计、规划管理三个领域。每一个实践环节有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具有现状调研、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能力。

3.1 实践教学体系调整

长沙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在《城规专业规范》基础上,通过多样化的实习课程提供,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与特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方向实践课程。

通过古建测绘实习、认识实习、社会调查,以及总规实习及详规实习调研等阶段,训练现状调研能力;通过美术实习、总规实习、详规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训练规划设计能力;通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综合实习等阶段,训练规划管理能力。其中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是根据实习单位实习项目要求,既可能是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也可能是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

表1 长沙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实习实践领域构成

而由于专业教学是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组成,且相辅相成。理论课程为实践课程提供理念基础和内容支撑,而实践课程的设置将为理论课程的实践提供可能。结合实践课程的前置理论课程也为其特色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校结合建筑学办学背景,就业岗位适应性,以及面对往届学生的就业实际,设置中国建筑史、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课程的选修,以突出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通过规划时序的调整,在高年级阶段强化城市详细规划实习、景观设计等课程选修,着重锻炼学生的微观规划设计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公共课、公务员基础知识、名城名镇名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乡村发展与村镇规划等选修课程,强化学生的社区规划与村庄规划与管理能力。

3.2 实践教学内容调整

在设计课程实践阶段结合教学大纲,根据现阶段实际工程项目,在详细规划课程里面,安排社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内容;在城市设计课程里面加入景观规划的内容。一方面能保证到高年级阶段因大部分学生选修学分已满,而致使一些专业选修课因为选课学生少而不能开课的情况下,这些专业知识能够在一些相关设计课里面体现。同时也是因为学科知识的关联性,且更能体现实际规划项目发展的需要。

在实践实习课程内,在社会调查内引导学生关注社区规划。在生产实习阶段,针对非规划设计或管理岗位的情况,学生也能结合建筑设计知识,能够从事小型公建或住宅方面的设计。

3.3 实践教学方法调整

目前的教学方法分为教师中心法、相互作用法、个体化方法、实践法。而实践教学方法中大部分校内实践采用教师法、作用法与个体法;而校外实践则多采用实践法。

会计专业学习计划范文5

天津城建大学成立于1978年,是天津市一所以城建学科为特色的市属普通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的办学宗旨,践行“重德重能、善学善建”的校训,坚持“依托行业,强化特色,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立足天津、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服务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0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1000人。教职工1200余人,专任教师91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40余人,其中教授130人。设有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12个专业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及2个基础教学部(中心),拥有本科专业54个,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的资格。构建了以工、理、管为主要学科,工、理、管、经、艺、文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4个工程硕士领域,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11个省部级研究平台。

近五年获批科研项目12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11项,年均科技经费50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8项,新增天津市级科技平台6个,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126项。在此期间,科技奖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实现了零的突破。牵头32家企业组建了绿色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72名教师做为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小企业。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五年来共举办了270余项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项,完成、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0项,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比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12项,各种文艺比赛获奖37项。 2016年天津市高校“三走”特色项目交流展示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城大众创空间”获得天津市A级优秀众创空间,1名教师入选全国创业导师库。我校女子足球队获得了2016年“超霸杯”第一名并代表天津队获得“第十三届全运会女子足球”亚军。学校空手道、网球等代表队共获得14项天津市比赛冠军。成功协办全运会足球、排球竞赛工作,先后被评为“十三届全运会天津代表团参赛突出贡献奖”和“优秀赛事承办单位”荣誉称号。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目前已与来自14个国家的31所院校及机构签署谅解备忘录,与6所国外大学开展了10个联合培养项目(包括1项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其中与丹麦VIA大学合作举办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已招生四届,学生人数236人, 11人根据两校合作协议赴丹麦继续学习。开设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两个全英文授课专业,长短期留学生累积达500余名,生源国达22个。邀请国外知名大学专家学者100余人次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获批天津市“” 外专(短期)项目2项,获批天津市外专引智项目8项,被评为“天津市外专引智示范单位”。支持80余名师生出国交流。2017年,我校与波兰比亚威斯托克工业大学和克拉科夫工业大学在波兰科学和高等教育部联合签署协议,拟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天津城建大学国际工程学院。同时,我校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部筹备共建境外大学——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强化内涵,提升质量”为主线,努力建设成为城建类高水平特色大学。

二、城市艺术学院简介

天津城建大学艺术学科创建于2000年,2003年成立艺术系,2012年成立城市艺术学院。现设有设计学类4个本科专业,分别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科技。2016年获批“城市艺术与设计”硕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2个专业获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本科生与研究生在校生总数1100余人。

城市艺术学院的艺术学科依据天津城建大学服务于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学科特色,确立了发展“城市艺术”学科定位,在教学与科研、艺术设计和创作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专业方向凸显我校的专业特色。2016年由我校牵头集合相关高等院校、设计研究院所等社会资源,共同发起并成立“天津市城市艺术研究会”,构建了城市艺术学科平台,为建设“美丽城市”、“美丽天津”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为全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城市艺术学院现有环境设计系、产品设计系、公共艺术系和基础美术部4个教学系部;1个城市艺术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实验室、10个艺术创作工作室、拥有15个校外实习基地等实训与实践教学单位。

招生专业简介

为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拓宽专业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校艺术类实行大类(设计学类)招生。一年后按照学习成绩和学生志愿,根据招生计划进行专业选择。具体专业介绍如下:

1.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掌握设计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覆盖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新型创意产业所需相关内容的综合专业人才,具备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设计与创作的综合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等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设计学领域的基础理论,树立先进的城市艺术科学的设计理念,学习城市艺术理论、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及创意所需的专业的理论和技术;重点培养艺术审美、工程技术和综合表达能力;具有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技术应用和初步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人体工程学、城市艺术概论、建筑概论、室内设计基础、景观设计原理、建筑装饰材料、室内设计、景观设计、造型设计基础、近现代设计史、设计与心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写生与采风、木工实习、模型制作、施工图实习、毕业设计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方向:1.室内设计 2.景观设计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辅助建筑、规划园林设计及相关专业等方面的工作。

科类:文理兼收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2.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设计学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覆盖与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新型创意产业所需内容的综合专业知识,具备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设计与创作的综合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等从事产品设计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学习设计学领域的基础理论,树立先进的工业设计理念,学习城市艺术理论、产品设计及创意所需的专业的理论和技术;重点培养艺术审美、工程技术和综合表达能力,具有进行产品设计、会展设计技术应用和初步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人机工程学、城市艺术概论、近现代设计史、设计与心理学、家具设计、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厨房产品设计、城市交通工具设计、产品市场营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写生与采风、木工实习、模型制作、金工实习、毕业设计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侧重:人居产品设计、景观环境产品设计、会展设计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会展设计及相关专业等方面的工作。

科类:文理兼收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设计与创作等方面的综合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设计学领域的基础理论,树立先进的城市艺术科学的设计理念,学习城市艺术理论、视觉传达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综合创新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设计策划、经营管理和初步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重点培养艺术审美、工程技术和综合表达能力,具有视觉传达设计、房地产营销策划的技术应用和初步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城市艺术概论、城市识别设计、城市导视设计、印刷设计、营销策划、广告设计、展示设计、城市动漫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写生与采风、印刷工艺实习、包装技术实习、城市动漫实习、展示实习、毕业设计考察、毕业实习等。

专业侧重:城市识别与导识系统设计、房地产营销视传设计、城市虚拟现实设计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广告策划与营销、动漫设计及相关专业等方面的工作。

科类:文理兼收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4.艺术与科技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设计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设计与策划的综合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等从事公共艺术与创意产业方面的设计与策划等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设计学领域的基础理论,树立先进的城市艺术科学的设计理念,学习城市艺术理论、公共艺术及创意产业策划所需的专业理论和技术;重点培养艺术审美、工程技术和综合表达能力,具有进行公共艺术设计、创意产业策划设计方面的技术应用和初步进行专业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城市艺术概论、建筑概论、造型设计基础、近现代设计史、公共艺术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创意产业策划、设计与心理学、市场营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认识实习、写生与采风、设计材料与工艺实习、木工实习、交互设计实习、模型制作、专业调查、毕业设计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侧重:公共艺术、创意产业策划及设计

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单位、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公共艺术、创意产业策划及设计等相关方面的工作。

科类:文理兼收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四、招生计划

专业类 

专业类招生计划(人) 

 

设计学类包含专业 

分专业计划(人) 

 

设计学类

300

环境设计

150

产品设计

50

视觉传达设计

50

艺术与科技

50

省市 

天津 

河北 

山西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招生参

考计划

50

25

10

10

20

10

30

10

省市 

河南 

山东 

湖北 

四川 

云南 

甘肃 

辽宁 

重庆 

招生参

考计划

20

10

20

10

10

10

10

10

五、志愿填报

艺术类考生填报高考志愿与其他科类考生同期进行,在艺术本科批次填报,具体批次请参照生源所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安排。填报我校艺术类的考生,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生源地为我校投放艺术类招生计划省份;

2、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报名基本条件,体检标准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3、我校承认并使用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以下简称省统考成绩),考生须省统考成绩合格;

4、文化课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投档分数线及以上;

5、我校公共外语课程为“英语”,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六、录取原则

1、省级专业统考成绩须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报考资格,同时高考文化课成绩须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本科录取投档分数线及以上。

2、根据分省招生计划,按考生的“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较高的考生。

3、综合成绩计算方法:综合成绩= 高考文化课成绩+ 省级专业统考成绩

说明:当我校“综合成绩”计算方法与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算方法冲突时,按生源所在省计算方法为准。学校录取时按专业类(设计学类)录取,最终解释由省招生主管部门和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

4、按照规定,学校在接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院录取审批单后,寄发录取通知书。新生按照我校录取通知书规定内容报到入学。

七、学费标准及奖助学金

1、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天津市有关收费政策,根据天津市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艺术类专业学费:12000元/年、生。收费标准详见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公布的招生计划表和我校下发的新生报到须知。如政府对本年度收费标准进行调整,以政府规定的标准为准。

2、为了使学生安心学业,解除后顾之忧,经过学校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社会上爱心企业、个人的援助,基本上形成了“奖、贷、助、勤、减、免、补”立体的资助体系。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帮困助学金等。学校资助项目包括:低保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此外还设有800余个勤工助学岗,其中有650余个岗位专门为特困生设立。

八、入学复查

新生报到后,学校将对新生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复查,凡不符合录取标准、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并退回生源地。

九、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6号 邮编:300384

联系电话:(022)23085247

会计专业学习计划范文6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人为本;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而高校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因各种弊端不能满足市场要求,造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部分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是许多高校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没有考虑社会实际需要,因此,培养的人才就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在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时都要进行社会调研;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上针对学生进行培养,构建以人为本的培养模式。经过十多年时间的不断实践与完善,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以湖南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2008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进行说明。

一、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从2000年开始招生,于2006年成为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自专业开办以来,学校一直着力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等问题。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修改和完善专业教学计划,注重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3-5]增加技能训练。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市场需求后,我们将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一个目标、三个层次”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一个目标是培养工程师,三个层次是“应用(培养网络管理员)、设计(培养网络工程师)、开发(培养网络编程工程师)”。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学生学习能力、学生自身定位来制订。

IT人才市场调查表明,用人单位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因此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也应有不同层次。另外,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差别,因此要求个性化培养。若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则引导他们以网络管理员作为自己的职业定位;若学生学习能力一般或编程能力较弱,则引导他们以网络工程师为自己的职业定位;若学生学习或编程能力较强,则引导他们以软件设计师为自己的职业定位。

二、以人为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人是富于个性的存在。不同的学生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此,教师不能以一个标准去对待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实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获得个性化发展。对于在校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其认识自己的个性,了解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社会需求,依据其个性和专业要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大一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

为每个新生班安排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同时还聘请同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做辅导员,并开设一系列的讲座,让他们尽早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准确定位职业目标,规划好职业生涯。在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后,还要关注规划的实施,有时还需要调整、充实和完善。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第一年开设的是基础课: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电路等。大一的课程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因此,从大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008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63个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90%的学生目标明确,而且制定了详细的分阶段计划。十多个学生制定了自考本科的目标,三十多个学生制定了计算机水平考试的中级(网络工程师、程序设计师)目标,还有十多个学生制定了专升本的目标。

2.大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逐步实施职业目标

大二相对来讲比较紧张,计算机专业课程较多,是学生实施职业目标关键的一年。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在《一年致富》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一切成就的起点是渴望。目标就是力量,奋斗才会成功。在引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目标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为自己的目标奋斗。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认证考试。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是我国最有权威的职业考试,它由人事部和信息部共同组织,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参加网络管理员和程序员的考试,分阶段实现自己的目标。

2008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有三十多个学生参加了网络管理员的考试,有5人通过,同时有1人通过网络工程师的考试。有14名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参加CSTP的软件开发培训。

3.大三关注就业,逐步达到职业目标

大三相对来说比较轻松,课程不多,但面临就业,学生压力较大。因此,这段时间要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一些就业指导讲座,指导学生针对自己专业相关或自己就业方向相关的单位进行毕业实习。进行毕业实习时,要求学生勤学好问,向公司的前辈学习,使自己能够尽快地适应工作,能做到活学活用。指导学生制作个人简历,举办个人简历竞赛。学生在简历竞赛中得到了锻炼,同时他们通过借鉴来制作自己满意的简历。学院举办一些模拟招聘会,锻炼学生的面试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型招聘会,让他们多接触用人单位,积累面试经验;同时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针对社会需求有选择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关注一些专业的就业网站,及时了解就业信息,针对就业要求和职业目标,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尽量适应社会的需求。

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指导他们做好复习计划,做好继续深造的准备工作,加强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程的复习。

大三所有的课程已修完,学生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这时参加软件考试的中级比较好。

2008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有二十多名学生报名参加网络工程师考试,十多名学生获得通过,通过率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较高的。网络2008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

几年来网络工程教研室在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中一直不断探索,研究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和修改课程知识体系,取得了一些经验,学生的就业率得到了提高。

转贴于

三、构建“合格+方向”的知识体系

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分为合格与方向两个模块。合格模块主要是指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方向模块主要是指选修课程,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选修。

1.合格模块

公共基础课是指每个工科学生应该掌握的课程,主要有数学、英语、政治思想教育、素质培养课程等;专业基础课是指每个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主要有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等课程;专业必修课是指每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应掌握的课程,主要有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编程等课程。

2.方向模块

该模块的开设是学生在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的,即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方向或自己的职业规划选修课程,加强专业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会在一起。主要课程有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网络编程、软件工程、网络技术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课程。

“合格+方向”的知识体系可以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网络系统管理能力。通过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学习与实训,着重培养学生在网络系统管理方面的能力,满足社会对网络管理员的要求。

二是网络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通过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网络编程等课程的学习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网络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满足社会对软件工程师的要求。

三是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能力。通过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接入网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网络性能评价等课程的学习与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能力,满足社会对网络工程师的要求。

四、设计分层的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是以课程或单一知识点为中心来进行实践教学,因此各个实践教学活动相互独立,不能形成目标一致的整体。虽然开设了很多实验,然而面对实际问题学生还是无从下手,不能融合所学知识来解决实践问题。我们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围绕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采用分层构建阶梯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在阶梯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每一层包含若干个实践教学模块,每个模块有具体的实践任务和目标,通过选择与组合,逐步提升学生的项目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经典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项目可以横跨一个或多个模块,也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层次的实践教学。精心设计典型工程项目的实践教学,把分散的知识点串接在一起,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另外,为了达到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我校设计了以下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1.分层的实验环境

我校构建了一个具有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三个层次的实验环境,有力地支持了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实验条件。

2.阶梯式实习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训教学中安排大一学生参观实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在大二的专业生产实习中,要求学生以准员工身份进入相关企业,融入到实际的工作和学习,积累与专业相关管理与技术等方面的感性知识;在大三上学期的项目开发实习中,结合企业的实际问题进行课程设计;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要求学生以“准工程师”身份进行实习,参加相关项目的工作,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积累专业经验,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3.体验式生产实习

设定第四学期的暑假两个月时间为生产实习学期。在实习学期中,学生深入企业,全面了解企业,了解不同岗位的不同要求,体验不同岗位的不同工作环境。

五、结束语

会计专业学习计划范文7

随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日渐成熟和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明晰化,强化专业实习的任务也被明确提出。不过,除了为什么实习可以有大致明确的认识(使学生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实践的初步检验)之外,以什么方式实习、在哪些领域实习、在哪些岗位实习以及岗位实习的要求是什么、具体训练要求及其效果如何考量等问题,国内高校实际上均依据自身的特点和办学条件采取了不尽相同的做法,专业实习方式可谓多样化。行政管理专业实习须明确如下问题:第一,价值定位———专业知识的结构性设计向管理实践的功能性切换的初步尝试。作为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必备的人才培养环节,专业实习的目的是依据专业设置的结构性要求将理论知识通过初步实践而转化为实际能力。第二,范围与岗位定位———行政管理专业实习应该选择党政群团组织或其他社会公共组织部门具有简单管理功能的岗位。这种管理岗位对部门内部而言主要是技术操作性质的基础工作,对社会职能而言则是管理服务性质的工作。第三,内容定位———日常管理技能与信息整理。专业实习的具体训练要求除了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标准化的日常管理技能设计外,还应加入适时性的专业课题调研,进行专项信息资料搜集整理,以强化学生专业针对性的综合素质培训。第四,评价方式定位———日常性考核与专项性考核有机结合。日常考核以实习单位与指导教师相结合的制度规定为依据,专项考核按照专业实习课题和学生自选调研课题的完成情况为依据,同时附加对专业实习单位跟踪回访的评价,从而使专业实习效果评价多元化和综合化。为此,黑龙江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哈尔滨市所属的城区党政群团及部分基层公共部门建立起公共管理类专业实习基地。这些专业实习基地主要包括哈尔滨市松北区、道外区、平房区、南岗区、香坊区和道里区等。在大三春季学期的下半学期,我们选派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等学生分赴各实习基地进岗实习。从实习岗位的分布来看,一是从团区委下派到各街道团委担任挂职副书记,开展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群团工作;二是从区人事部门分派到区委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从事常规的管理服务工作;三是承担各区政府的专项任务,如经济调查、民生状况调查、普法调查、执法检查、人口普查等;四是直接派往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承担基层日常服务工作。从实习的效果看,由于严格规定了实习期间的坐班制度、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和专项课题调研任务,实习学生的管理正式纳入所在实习单位的日常人事管理体系,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工作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学生积极合作、服从规范、坚持原则和自主创新的意识,使他们有机会较为直观地了解城市公民的真实生活状况,并直接体验党政机关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繁杂的日常管理内容,从而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知识与管理实践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为走向社会铺垫了一定的经验基础。

二、行政管理专业实习反映出的专业教学问题

专业实习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和体验公共管理部门工作的机会,同时也为高等院校专业教学反馈了诸多问题。概括而言,从行政管理专业实习反映出的专业教学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必须反映专业基本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美国行政学者小劳伦斯•列恩认为,“在制度化程度不高的领域中,例如,行政、社会工作、计划(规划)、教育‘,基本知识’由什么构成的问题远未明确”,因此,“掌握基本知识被认为不如为了与实践相适应而对价值、规范以及态度方面进行整合那么重要”[1]。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更多为由价值、规范和态度等要素的整合倾向所替代,寻求“基本知识”的体系化是困难的。然而,作为一个被公认且普遍设置的学科或专业,无论如何也需要确定其基本的学习和研究范围,这样才可能将其作为“知识”进行传授。由于专业实习岗位往往都是一些从事具体管理服务业务的,在繁琐零碎的日常工作中去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是比较困难的,换言之,一些具体工作岗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并非明显,这就使专业实习失去了专业性特征而弱化为一般性的实践素质训练。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主要不在于实习岗位选择的不当,而是关于专业基本知识体系规范不够明确,尤其是对专业基本知识体系完整性诠释得不够。“行政管理”(Pub-licAdministration)本身是一个存在争议的概念,通常我们将其定义在“公共”范围内并与公共目标实现直接相关,即它是公共生活领域的管理活动,所以它必然要关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传统以及社会问题的主要方面,构成其基本知识体系的理论、原理、规范、方法等内容也便主要涉及这些范围,并体现在具体的日常管理实践中[2]。专业实习的专业性缺失与专业教学没能有效贯通专业基本知识体系传授这一主线相关,这就需要在专业教学中进一步确认专业基本知识体系的核心主导地位,以此为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统领,从而增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完整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统一。

(二)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必须秉持服务于实践能力培养宗旨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力图通过系统解读这些理论阐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诠释并规范本土管理实践的本质与特征,探求具有宽厚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和管理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途径。依此而言,无论学院派与实践派的分歧有多大,其直接结果必然是引导人们对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高度关注,亦即寻求“价值世界”(“价值知识”)对“事实世界”(“事实知识”)的阐释和把握能力[3]。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给予充分肯定,对具体工作的操作方法与本单位惯常做法之间的差异感到不够协调;实习学生明显意识到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距离,专业理论知识面对具体工作偶现的尴尬局面使其实际效用受到质疑,他们明确指出自己了解和掌握的管理知识和实践案例的不足,需要加大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管理事实的比重。此现象是我们在开展专业实习之前就已预料到的,因此,每一轮次的专业实习之前,都将由教师进行专门的实习培训,重点进行基本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强化,但是仍然反映出专业教学方案设计和实施中的某些偏差———长于理论知识的教师导致专业教学长于理论的结果,这要求我们有效解决将专业管理实践能力培养原则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过程始终的问题。

(三)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应侧重于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方法的训练

专业实习中反映出的问题,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方法论层面上,即专业理论知识是基础层面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方法才是专业教学的关键所在!专业思维方法旨在运用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形成观察问题、获取问题、剖析问题、定义问题和解释问题的符合理性精神的立场、观点及具体办法,这是我们理性地面对复杂社会问题的前提。专业学习方法强调认知性知识和感受性知识获得途径的快捷性和有效性,它包含着如何能够更深刻、更准确、更广泛和更自如地对“知识”问题理解、消化、整合与运用的能力,这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基础。解决问题的方法则主要关注管理实践中具体问题解决的途径及其效度,它需要排列问题信息的次序、问题的关节点,找到破解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技术,这是专业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通过专业实习的考察,我们确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体现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的获取过程中,这实际上也就是专业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案例分析方法的广泛运用。

(四)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必须体现综合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的旨趣

专业实习的经验表明,复杂多样的行政管理实践给予人们的专业教育是课堂知识传授无法替代的,尤其是“第一线公务人员”或“最基层行政人员”的具体工作通常需要进行“精力分配的裁量”与“法律适用的裁量”的两难选择,工作的排序及其质量的评价等都需要在具体的实践经历中累积[4]。这些具体、细致而又繁琐的感受性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实际体验,要求在专业教学中强化综合性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凸显典型性知识的普及。案例教学是目前普遍认同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综合性与典型性结合效果较好的形式。它通过自我编导、模拟、表演、讨论、评价和深度思考等直接参与性环节,使学生根本转变学习角色,获取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体验性和创造性,为专业实习实践搭建了必要的中介和桥梁[5]。因此,专业实习反映出的教学问题实际集中在案例教学方法运用的效度上,这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于案例选择的适度性。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坚持综合性与典型性有机结合的原则,综合性反映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复杂程度,在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辩证思考能力;典型性反映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规范化和针对性程度,在于重点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技能和定义问题性质的基本能力。

三、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合理化的实施路径

专业实习反映的专业教学问题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并合理实施专业教学计划来修复。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有效实施的过程主要包括计划设计、计划落实、内容安排、方式选择以及效果评价等环节,通过这些基本环节的有序排列组合可以摸索出较为合理的专业教学计划实施的有效路线。

(一)专业教学计划设计的科学化与动态化

专业教学计划设计是其有效实施并发挥良好作用的基本前提。这一设计首先是一个科学化的过程,即依据科学方法和手段,通过科学研究发现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而形成一种专业教育理论的过程。就信息源而言,这一方面需要行政管理实践探索的强力支撑,突出其“制度环境、实际工作者所需技能和专业问题处理技术”等整合的必要性,还需要“能改善专业实践的各个相关科学学科”的相互融通[6]。科学化的专业教学计划设计就是要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特点并在相关学科的融汇中完成对其特点科学阐释的任务。同时,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设计还必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面对变化中的管理实践必须给予随其变化的理论诠释,因此就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

(二)专业教学计划落实的制度化与系统化

对专业教学而言,教学计划本身就是一种制度性质的纲领性文件,其落实也就需要通过制度化的形式来加以保证。制度工具是人们反映事物规律及实际需要的文明成果,其规范功能与效度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相应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它为行为确定了规则和标准。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具体实施的制度体系应该是不断追求其整体系统化的过程,有关教学计划执行的目标、原则、程序或流程、效果以及执行主体的规格、执行内容、合作方式和权责分工等基本方面,均须在制度规范的框架内加以体现,以便使执行的秩序、效率与公平等核心价值可以在相同的标准衡量下求得一致性。

(三)专业教学内容关系的逻辑化与细致化

如果说科学、动态的计划设计和制度、系统的计划执行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那么专业教学内容安排的逻辑化与细致化则是其有效实施的核心所在。逻辑化强调专业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体现在知识结构上是通识性、基础性、专业性到专业延伸性(教学模块设计)之间的紧密衔接的排序关系,形成专业知识依次递进的逻辑序列;在知识类型上是理论性的认知性知识与实践性的感受性知识之间构成的内在逻辑线索。细致化突出反映的是专业知识结构与类型的具体课程教学大纲及其课堂教授内容之间实际安排的精确程度,它是实现专业教学内容逻辑化的具体要求。

(四)专业教学方式选择的多元化与创新化

教学方式是教学目和教学内容实现的基本工具。组织学习理论观点认为“:当创造的方法确实发生时,学习才发生。”[7]因此,创造方法的多样化就会为学习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求知路径。行政管理得益于多学科的滋养而生成,其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也自然得益于多学科教学与研究方法的借鉴。在专业教学内容的落实过程中,不断寻求多学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新是保证准确传授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这些方式除传统规范教学方式包含的主要方法和互动的案例教学方法外,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恰当运用将逐渐成为关键的支撑要素。

会计专业学习计划范文8

关键词: 百度贴吧 规划设计类课程 辅助学习 网络平台

在网络发达的当今,课程教学已不局域于传统教学方式,网络课程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必由之路[1]-[2]。许多高校结合专业办学特色,借助各样的网络平台创建了教学与交流空间,在教学改革上做了有益探索和实践[3]。这些平台大多依赖于网站、论坛或如QQ、微博等交流平台。在这些平台中,功能齐全的需要经费维持,免费平台则大多不能全满足网络教学的需求。规划设计类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专业群,涉及政治、经济、艺术、科技、生态环境等众多领域和众多学科,要求学生学习面相当广,但当前大多规划设计类课程的授课仍以课堂授课为主,学生接触的信息有限[4]。另外,规划设计类课程多以图纸、照片、文本等图像资料居多,网络储存空间需求大,读者同时需要直观、快捷地进行学习,因此网络辅助学习对于规划设计类专业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学习应用软件通过智能手机APP形式开展网络教学,百度贴吧是兼有电脑PC和手机APP双版本通用的最大的中文社区免费交流平台[5]。本文拟以百度贴吧免费网络平台为基础构建吉首大学规划设计类课程免费网络辅助学习平台作为研究实例,对辅助规划设计类专业开展网络学习进行有益探索。

1.当前规划设计类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局限

1.1免费资源有限

规划设计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信息许多来源于网络资源,而相当多的网络资源需要收费,免费资源则质量偏低,甚至有些收费资源必须提前购买才知道内容及质量情况,师生不愿花钱购买风险资源,只是在免费资源上做改进。而有些如软件素材等资源是专业必备品,在图纸制作过程中必须用到,这对于视创新为生命力的专业来说,资源太过受限。对吉首大学这样地理区位偏远教学软硬件设施较落后的学校,学习资源愈发匮乏,网络学习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2学生筛选专业信息能力弱

当前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获得的信息渠道很丰富,从教学实践和与学生交流中得知,学生主要通过QQ空间、微信、微博等专业信息转载,以及浏览专业论坛、规划设计网站、规划设计公司网页等方式获得专业学习信息或资源。但这些网站或平台基本上都是公众平台,专业信息难免存在很大的专业水平偏颇及导向性错误,让本来专业知识不够全备的学生难以抉择优劣,导致学习盲目模仿,甚至误入歧途,养成专业外的坏习惯。

1.3师生间交流不强

规划设计类专业中,设计理念或设计师的思想需要师生间进行交流。在几款师生交流中所较常使用的交流软件或平台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通过QQ、微信等普遍网络交流工具与教师进行沟通,这样点对点的沟通有利于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其交流信息的存储时间短、信息不能按调理整理,有相同疑问的学生难以调用之前教师的答疑等问题也会给师生交流带来不便。再加之主动交流的学生少,有些学生甚至因为教师在QQ群中而沉默不言,导致师生间的交流变得微少;微博和QQ空间的个人管理特性太过明显,在资源共享中仅靠个人创造的短板非常明显,学生在浏览完教师资源后不再关注,交流缺乏可持续性。

2.规划设计类课程辅助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2.1平台构建思路

吉首大学规划设计类课程辅助学习平台结合专业学生学习规律,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干部为管理核心的师生公众免费网络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健康获取专业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解决课外学习盲目的问题,并调动广大师生共享专业资源,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选用百度贴吧免费网络公众平台为载体,按照规划设计类专业特性划定功能版块,制定管理吧规,规范管理。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开展上传教学资源、下发作业、批改作业、答疑解惑教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开展提交作业、下载素材、学科竞赛、学习交流等学习活动。

2.2功能版块

平台根据规划设计类课程特性和师生应用属性共分课程作业、资料共享、学科竞赛、学习实践、考研交流、专业生活、就业工作、答疑解惑八个版块,满足师生求知的不同功能需求(详见表1)。

2.3平台运行管理与维护

2.3.1建立管理机构

吉首大学百度贴吧网络辅助学习平台依据规划设计类专业办学特点及管理需要建立了平台管理机构,打造了百度贴吧吧务团队(详见表2),具体规定了吧务团队管理人员的职能,明确了团队管理与会员间的关系(详见下图)。大吧主设置两三名,由擅长电脑操作知识的专业教师或班主任教师互相协助管理,对整个平台进行统筹和管理,一旦平台按照规划上了轨道,教师可以放权于小吧主管理,大吧主只需在关注自身教学信息的同时把控平台的发展动向。小吧主设置8―12名,由每个年级的班长、团支书或学习委员中的2个或3个担任,按职能分管班级相关教学任务和学校通知。图片小编和视频小编分别设置4―10名同学,由各班其他班干部或班级中关注和熟悉百度贴吧的志愿者组成,一般来说每个班按照至少有1―3名同学参与平台建设,协助吧主和小吧主做平台的教学管理,特别是要整理好在平台中上传的本班的规划设计作业及设计资源。

2.3.2按吧规严格运行

贴吧用于课程辅助学习网络平台,建立有利于规划设计类专业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即吧规)。按照需求共设置了“发帖标准”、“入会要求”、“加精规定”、“删帖规定”四块内容,规范平台的运行。

“发帖标准”主要是依据平台的功能板块划分,设定发帖时使用的名称,便于信息管理与检索。例如平台第一条“贴吧内帖子统一前缀【XXXX】,依次后跟课程名称、作业内容,如:【课程作业】园林设计课程水景专题作业”。

“入会要求”主要是为了保证吉首大学规划设计类专业师生使用便利而制定的标准。为了方便网络开展课程教学,规定“规划设计类专业每个班班委组织每人申请一个百度ID号,参与网络学习,并将ID号进行统计造册一式3份,分别交予吧主(教师)、小吧主(核心班委)、学院学工办保管,也欢迎其他行业人员或兴趣者加入”。考虑到百度贴吧是大众平台,防止平台内容被随意删改,规定“本吧内务组成员一律从校内规划设计类专业师生内部产生,且每个班级保证3名以上班干部担任吧务团队管理人员”,同时要求“本吧以班级入驻式加入会员,加入前由本班小吧主进行培训”。

通过对会员的内容进行“加精”的鼓励,保证使用者等级上升能享受更多的使用权益的同时也保证了平台内容的质量。如:“内容新颖,积极向上,能够引起吧友热烈反响的贴”;“有较多精美图片或科学内容、知识性的贴”;“原创设计作品引起极大反响的”都会被定为加精贴。同样对一些“发表色情、暴力、恐吓等不健康的帖”;“多次发表同一内容的帖子和图片的贴”;“攻击骚扰以及泄漏他人隐私的贴”;“毫无意义的贴”;“引起矛盾争议的贴”“水贴”等一律进行“删帖”,“对于会员中多次违反吧规的,是本专业学生的反映至学院进行思想及素质教育,对于外校会员一律除名”。

3.平台发展与改进措施

3.1平台运行效果分析

平台建立后,进行了实验性课程教学,开展了多次网络学习活动,上传了大量专业资源,学生平台整体运行效果良好,基本达到了平台构建的最初目的。首先,大量免费的专业图像资料经教师和大家推选得以保存电子档案,规划设计类学生学习不再盲目,同时可以不拘于时间地点的移动多次查阅,十分便捷。其次,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和批改学生作业,不必拘于固定地点对着纸质作业进行批改,对于学生不仅可以看见教师对自己作业的批改意见,而且可以查看他人的作品及评语,避免问题重复出现。再次,教师通过“专业生活”、“考研交流”、“就业工作”及学生在其他板块的信息与评论可以摸清学生的动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同时平台在运行中仍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师生对平台的使用不熟练,出现未按吧规操作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一些师生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有些逃避网络上学习和交流,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其次,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吸引广大师生使用平台的最主要动力。平台建立之初,除了教师上传一些推荐学习资料外,许多学生表现沉默,不愿意共享网络资料,网络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师生学习的需求。再次,功能板块存在使用频率上的失衡;“课程作业”板块是任务性较为明确的板块,使用频率最高,“专业生活”板块是关乎学生专业学习和生活,氛围较轻松,也是学生喜爱的板块;在“资料共享”的板块,浏览频率较高,但发表评论的较少;在“考研”和“就业”两块关乎学生自身利益的板块,学生表现得较活跃,但回答问题的质量不高。

3.2平台发展改进措施

3.2.1加强宣传与培训

加大对平台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规划设计类专业师生使用该平台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提高平台使用频率与人气。一方面由职能部门通过会议、通知、开展网络教学比武等形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通过平台吧务管理人员从平台内外通过宣讲、开辟专贴、奖励会员等形式进行宣传。继续保持以班级为单位成为会员的方式,在加入平台前做好关于平台使用的培训工作,由班干部组织引导和监督管理班级成员入会员。开辟专用试用贴,供新手刷等级和操作练手之用,降低日后平台使用不当几率。另外,对吧务团队成员也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培训,明确其责权利,增强平台的管理效益,规范平台的使用,保证平台健康发展。

3.2.2优化专业网络资源

由院系或专业牵头,成立平台资源深化小组,通过奖励措施组织从专业教师开始到优秀学生为先锋建立专业网络资源库,吸收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专业网络学习资源供平台师生学习,拓展学生在平台中的学习深度与广度,引起会员对平台的关注。其次,发动广大师生在平台中与上传有利于专业教育的网络资源,对特优资源进行加精升级等奖励的措施,保持资源优化更新的效益,从而保证师生持续使用平台。

3.2.3强化平台的管理

强化平台的管理,保障平台持续健康运行。加强平台管理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基于百度贴吧的吧规条款,保证平台内容整洁,师生学习便捷。加强平台信息安全的管理。百度贴吧是公众平台,对安全保密性较强的规划设计类专业有些图纸、项目、教学课件等,都需要经过吧务管理人员严格的审查才能。加强平台文化内涵建设,在各个功能板块注入教育文化属性,办出符合地方高校和专业办学特色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建立专项资金利用国家和学校对网络教学的辅助政策开展有利于平台和专业教学发展的奖励活动,吸引学生持续使用平台,增强平台使用活力。

3.2.4联合其他网络平台

网络发达的当今,有太多网络平台可供教育行业使用,综合利用各种平台是弥补单一平台功能不足的有效途径[6]。基于百度贴吧的规划设计类辅助学习网络平台,还可以通过百度旗下其他平台配合使用。如百度相册可以上传大量规划设计类图纸图片等图像资料,通过共享相册的形式到百度贴吧,会员便可查阅;百度文库中有大量用户上传的各行业的文档资料,亦可共享至平台中;百度云盘是存放个人各类资料的最佳网络移动硬盘,大规格的存储空间可以帮助师生在学习中存放和共享更多的学习资料。而这些百度不同平台只需要注册一个百度ID号便可通用,十分便捷。其他公司的平台也有许多学习空间,如常用的腾讯公司的QQ群还可以用来直播会议、讲座;各类微薄、论坛等电子资料都开通了共享功能。以百度贴吧公众网络平台为载体,联合其他网络平台进行辅助学习,使平台具有更好的空间延展性。

参考文献:

[1]黄微,周昕,张钊铭.网络平台构建要素的信息功能生态位测度[J].图书情报工作,2013(15):62-69.

[2]高彩云.网络环境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0):52-53.

[3]杨光杰.城市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规划师,2011(10):111-114.

[4]吕飞,戴锏,路郑冉.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4):85-89.

[5]崔晓利.贴吧社区信息传播与互动模式研究[D].高等建筑教育,2012(4):85-89.

会计专业学习计划范文9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两年的理论教学中,穿插着合计一个多月的认识和生产实习,实际理论教学周数比原来减少了近一半,专业课如果还按原先分行业会计方式进行教学,时间严重不足,老师讲不透学生难接受。

(二)至于第三年的顶岗就业实习,尚未毕业的高职高专三年级会计专业学生很难找到会计工作岗位进行实习,从而得不到预期的专业训练机会,最终背离了本计划提高高职生实践技能的宗旨。

(三)从近几年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看,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大多在中小微企业,他们需要的技能和在校所学相差甚远,离校后不能马上适应会计工作岗位,很多是经过自己的摸索逐步上手,也有不少学生因不适应而改行。

(四)高职会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本身缺乏企事业单位的实践经验,对企事业单位会计从业者的需求认识不够,只能纯粹的书本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书生”。

(五)高职院校基层教师言路不畅。1、一般高职高专学院的领导大多都是行政领导,即便有专业的也是某一专业的专长,具体从事各专业的老师即便有想法也不能和各级领导顺利沟通,形不成直接上达;2、距离行业专业领导者、领军者、相关法规制度的制定者较远,基层会计职业教育者能参与相关法规制度制定的是凤毛麟角,能接触到的也屈指可数;3、公开刊物堪比古川道之难行,很多出版社一看署名职业院校,内容根本不看直接枪毙。

二、建议

鉴于上诉原因,总结多年会计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同行商榷:

(一)激发学生对会计的兴趣,变“要他学”为“他要学”。首先,在教学中围绕会计多方位的设计兴趣点,比如通过珠算中的趣味数的计算增加学生对数字的爱好;利用经济学中赚钱理财模式吸引学生对学习财务知识的渴望;以及教师对会计行业的美好前景展望等等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会计的兴趣。其次,让学生明确会计学习目标,三年结束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和每门课程的具体要求。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成就的兴趣主动学习。笔者08年曾用兴趣法在一个12人的非会计专业小班教学《会计基础》,使该班几个学生产生转专业的念头,后来虽没有实现却使他们对会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自学,现在仍有两人在从事会计职业,而且发展良好。

(二)调整教学内容,编写符合“2+1”计划制度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教材。起点基础会计(基础会计实训)不变,侧重点分别大型、中小微企业的会计处理流程进行理论和操作两方面的教学和实训。专业课增加中小型工业、中小微批发零售企业、饭店服务业等有代表性的会计业务实训内容,并将会计电算化课程穿插其中,减少不常用业务删除重复理论部分。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等综合性专业课程在高职高专层次可以适当降低难度。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教学目标定位为毕业即可立即上岗从事会计核算工作,至于会计的预测、决策、管理等职能则是积累几年的工作经验后,继续教育中需要重视的厚积薄发。

(三)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引进各课程的考试题库模块,实现。在计算机上考试、改卷。笔者在《财会月刊》中的《会计智能考试业务题自动评分子系统研究与实现》一文中对会计智能考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详细阐述。会计智能考试既利于公平考察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也利于减轻老师判卷、计分等重复劳动,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学上。

(四)加强校内会计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重视校企联合。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使会计在社会上的实习变得较为艰难,这就需要更多的校内实训基地解决学生的各种实习问题。为免流于形式,建议大一的认识实习放在期末,并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短时间的认识实习;大二的生产实习,由于时间一个月不长不短不容易找到足够多的会计岗位安排实习,则可以考虑在校内的实验实训基地进行仿真模拟实训。大三的顶岗就业实习,首先确定自己找到单位的学生岗位对口;其次安排一部分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对口就业实习;最后校内实训基地也可以吸收一部分优秀大三学生有待遇的顶岗就业实习。

(五)重视同行职业院校之间的交流学习,鼓励互派教师到兄弟院校从教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本院本专业的建设。

(六)与社会密切联系,为教师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教师很多是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缺少企事业单位的实践经验,对企事业单位的人才类型需求认识不够,只能纯粹的书本教学,本身技能不足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书生”。建议建立会计师资引进、培训相结合的用人机制:从企事业、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引进有丰富经验的老会计到学校给老师学生讲会计实务中的案例。同时定期派会计教师到事务所、企事业单位进行锻炼和调研,鼓励教师们在不耽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在外兼职。实现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师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实务技能的目标。

(七)广开高职高专教育之言路,彻底取消我国出版行业收取版面费的制度,严厉打击的行为。1、一般高职高专学院的领导大多都是行政领导,即便有专业的也是某一专业的专长,具体从事各专业的老师即便有想法也不能和各级领导顺利沟通,形不成直接上达;2、距离行业专业领导者、领军者、相关法规制度的制定者较远,基层会计职业教育者能参与相关法规制度制定的是凤毛麟角,能接触到的也屈指可数;3、公开刊物堪比古川道之难行,很多刊物一看署名职业院校,内容根本不看直接枪毙;而且如今的刊物众多,合法与否普通教师难辨真伪;同时我们国内现在盛行,扰乱了正常的文化出版市场。这些都严重打击了普通基层高职高专老师撰写论文的积极性。为此特建议:1、广开高职高专教育之言路,增加基层职业教育类各级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人数、增加不收版面费的职业教育类专业刊物;2、在制定各专业职业教育方面制度时,多听取各地方职业院校基础教师学生的心声,公开本行业专业领导者、领军者、相关法规制度制定者的工作联系方式,以利于基层意见建议的上达;3、整顿出版市场,取缔非法刊物并定期公布合法刊物;逐步取消我国出版行业收取版面费的制度,严厉打击各种的行为。恢复我国文化市场一个干净纯洁的环境。

三、结束语

职业教育任重道h,特别是我国高职高专“2+1”教学计划,对基层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更是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相信通过对学生、教师和文化市场环境这几方面细节的改革,会对会计专业“2+1”教学计划(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的达成有所裨益,最终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会计专业蓝领人才。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学习计划范文10

伊拉斯谟计划最初于1987年发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2004年初经欧盟部长理事会批准,欧盟委员会决定发起新的伊拉斯谟高等教育交流计划。该计划定位在硕士层次的高等教育交流,通过建立100个跨高校的“欧洲硕士专业”点和提供上万个奖学金和访问学者名额的方式,鼓励欧洲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在欧洲大学之间的流动,吸引更多其它国家教师和学生到欧洲高校学习,加强欧盟成员国高校之间的学术联系与交流,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扩大欧洲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影响。该计划既面向欧盟国家学生,也向非欧盟国家学生和学者开放。

新的伊拉斯谟计划为期10年,分两个阶段执行。第一阶段为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项目总预算为2.3亿欧元。第二阶段计划将于2009年1月开始,2013年12月结束。

一、第一阶段的内容

1、鼓励欧洲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在欧洲大学之间的流动。欧盟决定到2008年底在欧盟成员国内建立起100个跨大学的“欧洲硕士专业”点。这些“欧洲硕士专业”点,从欧盟国家高校现有的和即将开设的有关专业中挑选产生,有效期为5年,至少由3个不同欧盟成员国的大学联合设立。在这些专业点学习的欧洲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应在其中2所大学学习,其获得的文凭得到相关国家的承认。此外,这些专业点也作为接受伊拉斯谟计划奖学金生和访问学者的主要机构。

2、吸引来自欧洲以外的学生和学者到欧洲大学学习和研究。伊拉斯谟计划为非欧盟国家学生学者提供5000个奖学金和1000个访问学者名额。这些奖学金的重点投向是发展中国家。奖学金生可获得每月1600欧元的生活费补贴。他们可在联合建立硕士专业点的相关国家大学进行为期2年的学习。访问学者可以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或研究,每月可获得4300欧元的资助。

3、鼓励欧盟国家的学生和学者到欧洲以外的大学学习或者工作。伊拉斯谟计划建立100个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合作伙伴关系由欧盟成员国大学与世界上一流大学联合建成。伊拉斯谟计划为欧盟国家学生和学者提供4000个奖学金和1000个访问学者名额,赞助他们到非欧盟国家的大学进修和从事教学研究活动。

4、通过其它项目活动提升欧洲高等教育对外的影响力和形象。伊拉斯谟计划为欧盟国家大学和相关教育机构开展国际合作提供资助,以便扩大这些学校和机构在国际上的影响,有关资助的项目申请包括出版计划、组织教育国际会议,为非欧盟国家学生进入欧盟成员国学习提供咨询服务等。

第二阶段的内容和预算安排还在欧盟内部审议磋商,预计明年初确定。目前有一点已经十分明确,博士生阶段教育培训内容将纳入第二阶段。

二、伊拉斯谟计划的“窗口”计划

为了争夺亚洲人力资源市场,欧盟在伊拉斯谟计划项下专门开设了“亚洲窗口”计划。2005/2006年间启动的“亚洲窗口”计划有五个,其中四个是定向为特指国家开设的。这些国家包括中国、印度,泰国和马来西亚。第五个“亚洲窗口”计划是面向亚洲其余国家的。“中国窗口”试验计划为期三年,2005/6年开始,2007/8年结束,专用资金900万欧元,已资助约300名中国学生和学者到欧盟国家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或从事科研。“印度窗口”计划为期三年,2005/6年开始,2007/8年结束,项目专款3300万欧元。“泰国窗口”计划为期两年,2005/6年开始,2006/7年结束,项目专款320万欧元。“马来西亚窗口”计划为期两年,2005/6年开始,2006/7年结束,项目专款210万欧元。“其他亚洲国家窗口”计划为期两年,2005/6年开始,2006/7年结束,项目专款1D00万欧元。

以上各“亚洲窗口”计划的实施规则与程序与伊拉斯谟计划奖学金总原则一样。有单独窗口计划的国家的学生除了可以申请本国的“窗口计划”奖学金以外,也可直接申请面向全球学生的普通伊拉斯谟计划奖学金。

三、伊拉斯谟计划的执行方式和原则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术的独立性和教学质量,避免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欧盟委员会对伊拉斯谟计划的执行方式做出比较特殊的规定,把评选奖学金生和与欧盟以外高等教育机构签订合作项目的权利全部下放给大学。所以,欧盟奖学金申请程序为:1、申请享受伊拉斯谟计划奖学金的申请人根据“欧洲硕士专业”点和欧盟委员会教育部门商定的时间和课程要求直接向有关学校投递申请材料2、学校在进行评估和筛选之后,将确定的奖学金候选人小名单呈报欧盟委员会教育部门认可。3、欧盟委员会教育部门根据学校的建议批准候选人名单并提供奖学金。

会计专业学习计划范文11

【关键词】就业指导 创业教育 财经专业课 网络平台

在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的今天,中职教育也接着这股东风,蓬勃发展着。中职教育的办学目标一个是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人才,一个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工人。所以中职教育要把学习和就业紧密联系起来。财经专业是目前较为热门的一个专业,就业前景较好。因为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大量需要财务人员,所以,中职开设这类专业,是适应市场需求而设置,做好这类专业的学习,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是对中职学校办学的基本要求。下面谈谈怎样在财经专业的教学中进行就业指导。

一、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的实质就是让学生了解财经专业并进行未来的职业规划。作为财经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是就业的硬件,没有精专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就无法在岗位上立住脚。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的就业树立信心,很多学生因为自己文化课成绩不佳有自卑心理,导致他们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而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财经专业的就业方向。比如会计、出纳、仓管、收银、银行从业人员、保险从业员等等。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从事的行业、可以就业的岗位,更好地树立职业目标,尽早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我国的教育中,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新概念,是最近一个时期才出现的名词,许多中职学校的创业课程没有或较少涉及到此类知识。如何提高财经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和意识。首先,取得会计从业证书、银行从业证书、收银员证书等,然后再进行初、中级职称的学习,以取得相应的初、中级资格证书,让自己在职业岗位上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通过自考、成考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也满足学历上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其次,在就业中寻找创业的机会。

二、创设实践工作的场景

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就业。所以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氛围,模拟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创设真实的岗位环境,比如让学生明确岗位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提出本岗位工作的具体要求,然后根据学生实际完成工作的情况,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估。采取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真正有了具体的工作体验,而且可以在这种模拟环境中学到知识,能够应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三、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

在《基础会计》、《会计模拟实训》《电算会计》的教学中实施就业指导和人生规划。首先是上好《基础会计》这一财经专业的基础课,帮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掌握会计核算的整个流程,加强《会计模拟实训》课的教学,为学生的提供一个会计实战的环境,比如具体的审核原始凭、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等基本知识,编制财务报表的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在《电算会计》让学生掌握一种财务软件的运用,为今年从事会计相关行业奠定基础,让记账成为可能。《税收基础》与《税收实务》等也是财经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如何保证企业合理纳税,进行科学的税务筹划,也是财经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一项专业技能。

四、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财经专业的知识学习,往往是一个系统的知识网。而且学生未来在实际工作中,也不会是单独工作,而是几个人合作甚至是更多人的合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一个合作交流的环境和机会,而分小组合作学习正是适合学生沟通、交流、协作能力培养的一种最佳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以互相学习,而且可以相互合作配合,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提升学习的信心,尤其是中职学生,他们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会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懂得尊重他人,具有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

中职学生刚由初中升上来,而且还是初中生中文化课成绩较差的一群人,因此,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指导作用不能低估。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指导。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要求,制定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积累。

中职学生的就业指导,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专业学习一样重要。必须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在教学实践中付诸行动,给学生以正确的就业指导教育。

参考文献

[1]高云全,唐伶俐.中职生就业不稳定因素与对策探析[J].职业

会计专业学习计划范文12

【关键词】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应用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167-03

国家教育部2009年1月8日印发《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以下简称《原则意见》),从2009年1月6日起执行,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现行教育计划如有不符合新《原则意见》要求的,以新《原则意见》为准,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规范教学计划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为经济和社会建设培养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本文作者已就“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产生的背景、新计划新大纲颁布实施的意义、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特点、认真开展贯彻执行《新计划、大纲》大讨论的建议、贯彻执行新计划、大纲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过论述,(发表于《卫生职业教育》2008第24期)。本文着重于新计划大纲与原计划大纲的比较性研究,从培养目标的更改、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时间安排、学科时间分配及课时分配结果分析、校内授课时数比较等六个方面,论证新计划和大纲修订原则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一、培养目标的更改

以护理专业为例。2001年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中、初级医药卫生专门人才。新计划大纲更改为: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由“高素质中、初级医药卫生专门人才”更改为“高素质劳动者”,更符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对象,具体培养目标的定位更为明确。

课程目标方面,2001年计划大纲知识内容的要求为“了解、理解、掌握”,技能能力内容的要求为“能(会)、掌握、熟练掌握”。新计划大纲更改为知识目标,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三者比例原则划分为6∶3∶1;实践目标,分为“熟练掌握、学会”二个层次,二者比例原则分为7∶3;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要求分为“学习、具有”两个层次。解决了原大纲中用行为动词作为目标要求不易操作实施和不具体的状况。

二、课程结构

原课程结构:理论课、实践实习课、生产实习。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为4∶6,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比例占50%,总学时的10%用于开设选修课程或举办专题讲座。

新计划大纲为五个模块:

护理、药剂专业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毕业实习;

其它专业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毕业实习。

新计划大纲理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为1∶1.75,实践技能教学环节占总时数的66.6%。通过强化学生临床岗位能力和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就业。

三、课程设置

原课程设置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

新计划大纲课程更改为两大类:

必修课和选修课:

1.必修课程

文化基础课

2.选修课程――均为自定选修课,各校可根据学校实际、师资状况和学生的需求选定。

四、课程时间安排(见表1)

由表1可见,新计划大纲减少了校内学习时间。增加了实习实践环节的时间,充分体现了以岗位需求的能力培养为标准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目标。

五、学科时间分配

新计划和大纲围绕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行课时的重新分配。以护理、药剂专业为例,比较课时分配结果并加以分析。(见表2~表5。)

六、校内授课时数比较(见表6、表7)

七、讨 论

1.新计划及大纲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时间安排、学科时间分配”方面进行的更改,体现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规范性,体现科学发展观,在推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新一轮探索。

2.新计划及大纲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减少了校内学习时间,增加了实习实践环节的时间,充分体现了以岗位需求的能力培养为标准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目标,符合中等卫生教育的实际状况及发展需要。

3.新计划大纲理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为1∶1.75,实践技能教学环节占总时数的66.6%。增强实践环节及能力培养,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通过强化学生临床岗位能力和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能力的训练,符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生源的特点和就业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

4.新计划及大纲扩展了选修课程模块的范围,并指出各地区单位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以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开设相应课程,充分体现当前职业教育特色。

5.新计划及大纲在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教学原则、结构和要求基本一致,强调各地在保证人才培养标准和质量的前提下,课程设置、模块可根据各专业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体现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更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

6.新计划及大纲调整了教学时间,每节课从原来的50分钟减为40分钟,使得总的教学时间明显减少,如护理专业减少32.1%、药剂专业减少35.4%,这对校内授课的要求更为严格,要求老师要为每一节课做充分的准备,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才能完成课时目标的要求。

7.笔者认为,新计划和大纲对专业基础课和重视程度有所减弱,如《病原生物及免疫学基础》课程,1994年计划为76学时,1997年及2001年的计划为57学时,2008年的计划仅为36学时,该门学科涵盖三门课程,当前的课时量不能达到适用、够用、会用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文件.教职成[2009]2号,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