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职会计教育

高职会计教育

时间:2022-10-16 09:07:36

高职会计教育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1

一、创新高职会计教育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专业会计人员

为了保障高职会计教育质量,应当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采用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而会计又是一份重要的岗位,因而高职会计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鉴于这种状况,高职会计教育应当以市场为向导,从就业的角度来实施全新的会计人才培养活动。在过去高职会计教育并没有根据实际会计岗位的要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也并未以此来规划教学内容,以至于学生所学到的会计知识无处可用。而新的高职会计教育模式,则能够全面把握会计工作的特点,适应劳动市场的变化,并且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来开展高效的、具有针对性的会计教学活动。这种以就业为主的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更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之处,能够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

(二)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职会计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职会计教育中,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在素质教育推广的过程中,其要求高职会计教育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会计知识,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自行去探究相关会计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除此之外,素质教育下的高职会计教育,还应当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缩短学生日后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的适应时间,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观念

新时期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会计能力,从而使自己能够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高职会计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了解终身教育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应当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来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为高职会计教育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终身学习应当从两个方面来实施,一个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另一个则是继续教育。

二、结束语

加强对高职会计教育的管理,创新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为了使我国高职会计教育能够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则必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教育现状。采用现代化的高职教育模式,开展有效的高职会计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重视对学生会计理论知识的培养,还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了锻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会计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将所学到的教学内容灵活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保障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高职会计教育的有效性,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会计人才。

作者:张秀丽 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2

关键词: 职业道德 职业高中 会计教育

职高会计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因为职高学生毕业后,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会升入大学继续学习,而大部分学生则直接步入社会。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很强的职业技能,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适应基层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理论教学外,也要突出学生技能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道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信念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活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以理论知识为主,而学习成绩的优异也并不能说明他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财会人员。

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许多参差不齐的木板拼凑成一支木桶,装入水后,水平面最终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这就是说教师应该全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哪一方面如果出现了短缺,就会对他们的就业造成影响。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正确认识自己开始。应教育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接纳自己就是指不仅仅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更会自信地去学习和生活,而且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不是去否定它而是通过接纳然后想法改进它们。不以自己的优点而自傲,也不以自己的缺点而自卑。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把它发扬光大,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努力改变、积极改造。教育学生体验生活,经常进行“内省”,就是通过内心的检讨和自我批评,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检查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竞争力如何,不要刻意追求现实中不可能达到的事情。不能只考虑老板能给你多少工资,而是应多考虑自己能创造多少价值,能给老板创造多少财富。经常了解会计专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前景、培养目标及使用方向,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不断修正就业意向,不断寻找就业信息及求职材料准备等。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要求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人。具有责任感是一个人立于社会、立于企业的基本要求。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才能勇于承担责任,才能设身处地为企业的发展着想才会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要有多干活吃亏的想法。古话说得好,吃亏便是福。对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人,这一点尤其显得重要。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工作岗位都是从出纳开始的,但一般在小企业,出纳工作本身比较简单,实际工作中它却可能兼人事、总务、内勤、文秘、行政等任务,这就特别需要把握分寸,做一个勤快的人,多听、多看、多做、多问、多想。多做事情是最好的锻炼,这种锻炼是以后职务提升所必要的,不要有多干活吃亏的想法。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人做好了,事也就会做好了。

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会计工作比较精细,每天要进行大量数据处理,一个小数点的错位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加上如今经济发展迅速,各公司业务变更频繁,会计业务也随之变化。会计业务的变化使会计工作人员对此应接不暇,疲于应对。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方面要教会学生会计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差错的种类,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在实践中小心,小心,再小心。

比如记账错误:主要表现为漏记、重记、错记三种。错记又表现为错记了会计科目,错记了记账方向,错用了记账墨水(蓝黑墨水误用红水或红水误用蓝黑墨水),错记了金额等等。有时一时的失误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书上有这样一个案例值得借鉴:常州一家公司从南京某网络公司常州分公司订阅该公司一份内部刊物,全年的订阅价是800元。事后,该公司一位会计给网络公司汇去了一张800元的支票。但是当网络公司的会计拿到支票后,却发现支票的价值是800万元。结果,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该家公司的账户上根本没有800万元,也就是说这是一张空头支票,只能作废。对方经过查实后发现,原来,会计本应该用普通支票,却一时大意,用了一张万元的支票,虽然支票上的数字均是800,但是因为货币单位不同,使两张支票相差了700多万元。

在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错误还有会计原理、原则运用错误和计算错误。例如,对规定的会计科目不设,不应设立的却乱设,导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真实;对现行财务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标准执行不严等。计算错误则主要表现为运用计算公式错误;选择计算方法错误;选定计量单位错误,等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强调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从而更好地提醒学生做好以后的工作。只有“不出错”,才会不影响到公司正常的财务运转,还会使学生对会计行业充满信心,使其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严格遵守财务制度

现代企业选择人才时,注重的是德才兼备,从某种程度上说,道德比能力更重要,一个人再有能力,没有道德那也是不可取的,所谓做事先做人。整天与钱财打交道的会计人员受到利益诱惑的机会要比其他职业多得多,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律能力,增强法律意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包括教育学生要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忠于职守、洁身自好、严禁贪污、。

会计作为商业语言蕴藏着企业的商业秘密,财务部作为商业秘密集中地更是被视为,《会计法》等法律要求是会计人员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等均把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参加会计资格考试的前提条件。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许多榜样来教育学生,努力做到“慎独”,在没有外界监督,独自一个人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做任何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行为。用现实生活中成功或失败的甚至是反面的事例,分析说明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对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对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用教材中的案例或学生身边的事例(正面典型事例)指导学生展开讨论,自己找到正确答案并按照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训练。

如:2003年11月,东茂公司因产品销售不畅,新产品研发受阻。公司财会部预测公司本年度将发生800万亏损。刚刚上任的公司总经理责成总会计师王某千方百计实现当年盈利目标,并说:“实在不行,可以对会计报表做一些会计技术处理。”总会计师很清楚公司本年度亏损已成定局,要落实总经理的盈利目标,只能在财务会计报告上做手脚。总会计师感到左右为难:如果不按总经理的意见去办,自己以后在公司不好待下去;如果照总经理意见办,对自己就有风险。为此,总会计师思想负担很重,不知如何是好。

根据《会计法》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总会计师王某应当拒绝总经理的要求。因为总经理的要求不仅违反了《会计法》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五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且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中的会计人员应当诚实守信、客观公正、遵守准则的要求。

教师也可以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编排有关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方面的小品,课堂进行表演,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教育。

四、加强诚信教育

良好的财会职业道德,还包括加强诚信意识,具备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注重的就是诚实守信。可以说,诚信是维护市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前提和基础,是市场经济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石。同志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正是因为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会计诚信更加重要,也更加必要。会计人员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如何,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从宏观角度看,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信息都来源于基层,如果第一手资料失真,就会影响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从微观角度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需要会计提供真实的核算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就会计个人角度看,做假账不但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科龙事件。根据科龙公布的年报显示,2000年科龙全年巨亏达8.3亿元,2001年更是达到14.76亿元,转眼到了2002年居然实现净利1亿元。如此巨大的反差之下,隐藏的却是并不少见的利润大清洗的财务手段。顾雏军收购科龙后,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无明显改善,净利润的大起大落属于人为调控,扭亏神话原来靠的是做假账,使用不正当的收入确认方法,虚构收入,虚增利润,粉饰财务报表。如科龙2001年费用总额21亿元之巨,2002年仅为9亿元。2006年7月16日,中国证监会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责任人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与市场永久性禁入决定。

会计是诚信行业,如果会计失之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会随之崩塌,会计业的生命力也就随之完结,从而会对会计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当前团队精神俨然已成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组织发展的核心动力。团队合作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多变,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精细化,客观上使具有专业管理职能的财会工作,要取得成绩就更加离不开领导支持、部门配合、同事协作。

教育学生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彼此欣赏,彼此配合,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不可分割的凝聚意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不仅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还要能充分配合别人的工作,保证每个环节的畅通。“团队力量”不是一句口号,是同每个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总而言之,教师通过教育,学生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信念:将学到的知识、规范转化为坚定的信念;将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把内心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感和信念变成个人自觉的职业道德的行为。在职业道德行为中,始终不渝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杨传裔.中职生就业指导[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人才市场 高职会计教育

一、会计电算化人才市场现状

1、会计电算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稳中有升

建设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使企业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知识、信息的扩散和传播,电子商务企业、网上公司、中介服务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的兴起,导致会计处理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性,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覆盖面和升级率在急速扩大。同时,会计电算化软件在安全、稳定前提下,软件功能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说,会计电算化现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2、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

目前,市场上相当多的企业非常看好“拿出去就能用”的专科层次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有如下要求: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练的电算化操作技能、终身学习的能力、良好的沟通及创新能力,尤其对会计人员诚信品质、计算机及网络运用能力、税收专业知识和沟通协调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会计职业准入制度成为确认会计人才的门槛

我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些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形成了我国会计行业的一套职业准入制度。多年来,我国包括从事一般财会工作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电算化会计证书和专门从事中介服务的注册会计师资格,一直都是通过严格的资格考试来认定。财政部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条件、考试科目、从业资格的注册与登记、检查与管理等有关内容作出了全面规定。全国统一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职业准人认定的前提,它不仅是对考生接受职业教育和专业知识水平的考核,还是对会计发展趋势和职业技术要求的导向。因此,这一准入制度不但是确认会计人才的门槛,也是高校会计教育的方向和内容。

4、我国会计改革迅速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会计准则频繁出台和修订、审计准则以及税收法律法规也不断推陈出新。财政部[2006]3号:颁布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并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我国会计改革的迅速发展,迫使企业需要大批掌握新的会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二、高职会计教育目标

高职会计教育如何适应会计人才市场,也就是说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如何定位、专业课程如何设置、教学模式如何选择。

1 、高职会计教育宏观层面中的环境决定了培养目标,这个环境实际上就是会计人才市场。会计职业资格就是会计人才市场这一环境的一个现实表现,但不是全部,因为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中国加入WTO,跨国公司的进入,客观上形成了它们所需要的会计人才与国内企业相互争夺。目前,“洋证书”如加拿大的CGA、英国的AIA、ACCA等一系列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渐成为到企业求职的“硬通货”。会计职业资格除了以证书形式表现外,还表现为各种经验,比如企业经验、行业经验等。因此,会计职业资格应该是一个广义的,而且是变化的概念。会计职业资格的变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教育的取向。

2 、高职会计教育目标必须与现实相符,并具有前瞻性,而且随着社会变化不断进行修正。会计高职教育的目标,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或者说会计电算化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范围及其结构的判断与界定。在我国,通常认为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能力与知识包括:(1)基本技能:记账及编制报表的能力、财务分析的能力;(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财务软件的能力,掌握互联网技术;(3)交流能力:对下达任务的理解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4)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独立思考能力、对机会和风险的判断能力、资源配置中的筹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决策能力;(5)一般的工商、法律和经济知识。这样,与之对应的会计高职教育目标实际上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报税与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财务控制税务处理、审计查证业务的基本技能,熟悉计算机数据库语言和微机系统维护技术,能运用计算机熟练处理会计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适应会计电算化人才市场要求的高职会计教育实践

既然会计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那么会计高职教育的微观层面: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要求和实践教学改革等都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其中培养模式的确立是关键。

1、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高职教育适时地把握住把“工学结合”作为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从而带动会计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其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以及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按照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我校构建并实践了符合会计职业要求的“43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4个专业核心技能:根据实际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提炼4个专业核心技能:会计核算(手工核算和电算化核算)技能,成本核算技能,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技能,报税与审计技能。(2)3种工学结合方式:会计教学中与会计职业准入制度结合,实施3种工学结合方式:“学中做”方式:第1至第4学期,主要进行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学习,开设的会计类课程按照“14:5”的比例分配课堂教学与集中实训的周数,前14周主要进行课堂教学,后5周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集中进行实践实训;“做中学”方式:第5学期主要进行会计实训课程的学习,开设的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初级会计电算化、中级会计电算化、ERP沙盘模拟对抗、电子商务、数据库,按照“5:14”的比例分配课堂教学与集中实训的周数;“做中考”方式:第6个学期按照“15:4”的比例分配校外实习与毕业考核的周数,安排15周时间进行校外顶岗实习,4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和会计综合技能考试。(3)2个证书:结合会计职业的特点,将学历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获取“双证书”。会计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第一学年),助理会计师证书或会计师证书(第二学年),会计电算化技能证书(第三学年);学历证书(第三学年)即专科毕业证。

2、高职会计教育课程设计

在高职会计教育课程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理论“够用”原则、加强技能训练原则、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课程一般分为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理论含实践课、专业实践课。按照这样的要求,我校从2004 级会计电算专业开始,设置了一套符合会计岗位任职要求的“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教育、行业需要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与农牧业企业财务专家联合开发课程,课程知识具系 统性、连贯性,又涵盖了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全部内容和农牧业企业会计核算需要的技能。

3、高职会计师资要求

会计高职教育要求教师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目前,高职学校已普遍重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但因很多原因而没进行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建设。这方面我校的成功作法是(1)聘请在职的社会财税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目前,我校分别从财税管理部门、财税中介机构聘请了8名固定兼职教师,分他们的职称大多是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职务大多是会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等。(2)采用人事形式从社会上公开招聘具有实际企业财务工作经历2年以上的人员为专业技能课教师。学校对这些教师按照国家政策从工资待遇、职称评定上分别制定了一定的激励措施。(3)制定激励措施鼓励专业教师获取“双师”证书。一方面,让专业教师参加国家财政部历年组织的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教师获取法定的资格证书;另一方面,这些获取证书的教师再到企业或业务对口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锻炼半年以上,真正达到“双师”素质。目前,在会计电算化专业16名专任教师中具备“双师”证书的“双师”型教师是12名,达75%。

4、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

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我校实施的实践教学模式是 “会计单项技能训练与会计分岗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践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会计单项技能训练。细分农牧业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技能,根据培养计划将会计单项技能分散到会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中。

第二阶段:会计分岗综合实训阶段。采用“会计分岗综合实训”方式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创新,它弥补了目前我国会计教学以会计理论为主线,单科会计专业课程讲授为主,从而与企业实际财务工作操作流程相脱节的现实。实训贯穿与学生的每个学期,共由三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分岗实训。学生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实训。按目前企业中财务办公室的设置,将会计实训人员(学生)进行分岗,并按岗位设置职能,按职能安排实训流程,学生模拟企业中会计人员的人事安排和实务传递,更接近于财务的实际操作,主要培养学生会计岗位职业能力。

第二环节:综合实训。主要在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将企业所有经济业务不按实际岗位,由一个学生独立完成,主要培养学生的手工账务处理技能、电算化账务处理技能、纳税及报税技能,财务管理及分析技能。

第三环节:实岗实训。校内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实训。主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流程,企业各个部门(生产、供应、销售等)与财务工作的相互联系与协作,真正感受会计实岗的财务工作流程和操作技能。

四、结束语

应该承认,我国的会计高职教育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笔者认为:我国会计高职教育首先要关注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育目标,以 。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发展会计高职教育;另外还要考虑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加强校企合作,学校的教师要走出去,企业的管理者要请进来,共同提高会计教育质量;最后要强调的是高职学校要切切实实做好教学改革工作,尤其是实践教学,以期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 陈至立.我国加入WTO对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国教育报.2002年01-09.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4

一、会计改革和会计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特别是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中国会计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会计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92 年“两则”、两制“的,完成了我国会计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随后又并实施了16 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等,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标准体系;先后修改和制定了《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规,加强了会计法制建设,使会计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实施了46 个独立审计准则项目,基本建立起了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逐步开放会计服务市场,允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建立合作所和代表处等等。这些都表明中国会计改革和会计行业的发展与开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加入WTO , 标志着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从而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换,为中国会计改革和会计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从而有助于全面提升中国会计的整体水平。

二、目前我国会计行业的工作性质和会计资质证书

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工作性质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 做会计的”,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披露的狭义上的会计人员,全国大约有1200万人;第二种是“查会计的”,包括注册会计师和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全国目前大约有8万名注册会计师以及为数不少的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第三种是“ 管会计的”,也就是总会计师,全国大约有3万人左右。到目前为止,大约有300万人取得相应的会计资格证书。但由于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仅占47%,因此,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总体上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水平还比较低,会计职业道德操守也不近如人意。

解决这一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认证各级别的会计资格。因此,从90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完备而又严格的会计考试制度。而且,除了我国国内自己的各种会计资质证书外,从1993年ACCA(英国特许公会会计师资格认证) 登陆中国大陆开始,至今我国已经批准了若干种国际会计资格认证在中国内地发展他们的注册学员、会员。

目前,我国国内的会计资质考试可以大体按照难易水平和参加人员的素质分为三个级别。第一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第二是会计职称证书考试;第三是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等资格证书考试。

1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根据国家现有的规定,在我国所有要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即俗称的会计证).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

2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考试)

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获取助理会计师证)和中级资格考试(获取中级会计师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从事会计职业2年的人,可申请初级资格考试。初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考生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两个科目的考试,才可以取得助理会计师证书。中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一)、中级会计实务(二)[ 2005年将实务(一)和(二)合二为一,中级资格考试成绩实行单科累计制,单科合格成绩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有效,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标准均以考试年度当年标准确定。凡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取得以上四个考试科目合格成绩者,均可取得中级资格。另外,目前,我国对已取得中级职称并从事会计工作满若干年的会计人员,采用评审制来认证其高级会计师职称。但是申报高级会计师职称的人员均需在评审前参加《会计实务与法规》的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会计实务与法规》考试合格成绩有效期为3 年,考试主要考察申报人运用财务管理和会计理论及其相关法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册会计师考试(CPA)

凡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已取得会计或者相关专业(指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都有资格报考。考试科目包括:审计、税法、会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共五科。依据相关规定,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包括学校及科研单位中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称者),可以申请免试一门专长科目。考试实行滚动式,从第一门单科合格成绩取得之年限算起,五年内必须考完所有科目,才可获得申请注册会计师资格。

4 、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CPT)

这是一种类似于注册会计师,但主要以税务相关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会计类资格考试。取得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税务相关工作规定年限者均可报名参加。

三、现有会计职业准入制度和会计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形成了我国会计行业的一套职业准入制度。全国统一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职业准入认定的前提,它不仅是对考生接受职业教育和专业知识水平的考核,还是对会计发展趋势和职业技术要求的导向。因此,这一准入制度不但是确认会计人才的门槛,也是高校会计教育的方向和内容,尤其是会计高职教育。

1 、目前我国的会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的教育,目标散乱,未能形成共识;

(2) 教师队伍老、中、青三个层次结构不合理,青黄不接;

(3) 教材陈旧、更新缓慢,不能有效地满足会计实践的需要;

(4) 教师主讲的传统模式未能改变,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远程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尚未充分运用;

(5) 学生重实务,轻理论的倾向比较严重等等。

2 、会计高职教育将主要面临两大挑战加入WTO 后,中国的对外开放将从政策层面上升到体制层面和制度层面,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 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会计高职教育的挑战:科技进步,计算机、互联网使得会计信息取得成本降低,并参与到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中;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的国际化要求会计人员能与不同国家的企业领导和雇员打交道;新经济、新业务的不断出现和日趋复杂,将使会计职业门槛不断提高。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转变高职教育的工作思路,培养新型高职会计人才是会计高职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

(2) 国外教育机构的竞争对会计高职教育的冲击:按照W TO的对等规则,成员国之间相互承认学历或学位证书,鼓励在他国办学,取消政府对教育市场的垄断。我国会计市场是非常巨大的,如何在这个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并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是会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财政部自1993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以来,我国的会计工作就不断地向国际惯例靠拢,至今已颁布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随着我国加入WTO, 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对此,我国将会加快完善会计制度,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可以预见,中国的会计事业将面临一个大发展,而会计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会计教育水平。作为大专层次的会计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形势,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各方面都要有针对性,使毕业生能够迅速进入会计行业,成为合格的会计人才。

四、会计人才市场、会计职业资格和会计高职教育目标

会计高职教育如何适应当前的挑战,也就是说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如何定位、专业课程如何设置、教学模式如何选择。

1 、会计高职教育宏观层面中的环境决定了目标,这个环境实际上就是会计人才市场。会计职业资格就是会计人才市场这一环境的一个现实表现,但不是全部,因为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会计职业资格的变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教育的取向。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5

关键词:高职会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91-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由于受到招生市场的连续追捧,高职院校举办会计专业热度不减,大部分职业类院校都举办了会计类专业。应该说,会计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积累,其培养体系已较为成熟。由于会计的通用性和规范性特点,几本核心专业教材,加上一两个会计实训室,就能支撑传统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生会计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也不难实现。但一个完整的会计专业人才,只有会计职业技能是不够的,会计职业道德是重要的会计职业能力框架,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会计专业来说,是重要的素质教育。如何在学校开展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会计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应该说,高职学校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也不能说完全忽视,各学校也一定程度上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如结合新生入学,在新生专业教育中加入一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开设《职业道德》课程;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开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但主要停留在以上层面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不能达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还需要解决好发下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较为分散

以上形式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较为分散,如新生入学教育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能仅仅“蜻蜓点水”,只能对新生起到一定的启蒙教育,难于形成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职业道德》课程可能过于说教,内容泛泛,与会计专业结合得并不紧密,政治课意识较浓,学生接受程度有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尽管符合专业要求,但限于考证的功利性,学生“为考而学”的倾向明显,也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二)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基本停留在一本教材和几堂课上,没有形成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与 “教学做”一体化的会计技能教学培养体系不相适应,教学效果远不能与技能教学相比。

(三)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培养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占多大份量?目前仍没有明确的答案。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有哪些、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体现、与技能教育如何衔接等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和考评基本上还是空白。总之,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有的地位还没有真正落实,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模式还未形成。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实施会计技能教育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较强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具有会计职业道德素养,成为一名既有过硬的会计技能,又有较高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适应会计职业市场和岗位需求的合格会计专业人才。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决定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又决定于会计职业道德本身的内容。目前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以32字为代表的通行版本,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由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和局限性,32字内容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不可能全面铺开,各个内容也不可能取得同等效果。根据学校的资源和条件,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开展程度分析如下。

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安心本职工作,并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这种素质的形成与专业的选择有很大关系。对于学生,这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很大关系。有些学生就读会计专业完全出自父母的意志,不是本人兴趣爱好所致,将来毕业从事会计工作就很难做到爱岗敬业了。因此,爱岗敬业的素质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再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来开展。

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执业时言行一致,不弄虚作假,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会计职业活动和职业道德的精髓。因此,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中须要结合会计法规、会计职业判断、会计正反面案例来开展教育,同时辅助学校开展的其他德育活动,提高“诚实守信”的教学效果。

3.廉洁自律。本道德规范主要关乎会计人员对金钱的态度,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自觉抵制金钱的诱惑。会计从业人员有与金钱近距离接触的天然条件,如果做不到“廉洁自律”,会计人员很难在市场经济中生存,极易遭受“灭顶之灾”,这实在攸关会计人员职业生命。本规范尽管在学校很难开展合适的教育,但通过模拟与案例,再结合法制警示教育也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实际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的会计准则、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依法办事,做到铁面无私,不避亲疏。本规范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客观公正”是“诚实守信”的延伸,攸关会计人员做人做事的态度。本规范的教育可以结合“诚实守信”规范一同开展。

5.坚持准则。本规范要求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所左右。本规范是“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具体落实和保证。在学校,要结合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学习加以教育。

6.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不断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等途径,持续提高会计专业理论水平和职业技能,以达到和维持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本规范可以通过会计技能教育、技能大赛加以强化,无需单独进行。

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本规范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在学校较难加以具体的教育,但可结合“财务管理”课程进行适当强化。

8.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本规范与“参与管理”一样,也需要在工作岗位中得到体现。在学校只能通过会计模拟实训阶段和顶岗实习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综上所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学校的开展存在不平衡的局限,但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特别是在“诚实守信”、“坚持准则”、“提高技能”等方面最能得到强化,在其他会计职业道德素养方面也能有所加强。

四、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架构

(一)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体系的架构

如同技能教育一样,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也必须有相应的课程体系来支撑,才能实现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根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和目标,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体系应该由以下课程构成。

1.会计与会计职业生涯教育。本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会计史上重要人物,介绍会计的相关职业和岗位及会计职业生涯的规划,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职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本课程主要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可以结合《基础会计》课程并行开设,根据五年制高职校的特点,也可以将本课程安排在《基础会计》课程开设前,作为《基础会计》入门辅导课程,可以减少学生从中学课程转向专业课程的不适感。本课程宜以校本教材为主。

2.会计法律与准则规范教育。本课程主要介绍《会计法》、《会计基本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与会计执业密切相关的法律制度,旨在加强学生对会计规范性、制度性的理解,提高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职业道德素质。本课程可以安排在《基础会计》后,与《财务会计》课程同时开设。本课程可以采用校本教材,也可以采用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3.会计职业判断中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本课程主要以企业经济活动各业务环节进行会计职业活动和职业判断中所表现的会计职业道德为主线,加深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在具体会计业务中运用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职业道德素质。本课程可以作为《财务会计》的一门后续课程独立开设,本课程一般以校本教材为主。

4.会计案例与诚信教育。本课程以会计业界正面与反面案例为内容,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的榜样教育和警示教育,有利于全面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特别在加强“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坚持准则”方面更有现实生动的教育效果。本课程可安排在《财务会计》后,毕业实习前进行。本教材需要用真实的案例来编写,同时利用讨论、讲座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5.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教育。本课程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各项素质进行全面梳理,需要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判断,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一个检验。本课程宜安排在学生实习阶段,作为学生的实习阶段职业道德素质的一个综合测评。本课程可以由学校自行编写会计职业道德测试题库,通过试卷和网络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评。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的创新

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与会计技能教学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较大的差异。会计技能教学已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依赖于大量的重复训练和实训环境的有力支撑,技能教学目标较易于实现;而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更多地属于意识形态和精神层面,难于在短期内形成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这就意味着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教学不能照搬会计技能教学,需要对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只能是多种方法的结合。

1.课堂理论教学。课堂理论教学尽管不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但还是必须存在的。尤其是对会计法律、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职业道德内涵方面的学习,需要老师进行传统的讲授,对于形成学生会计职业道德认知,形成规范意识、制度约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应该成为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重要方法。会计职业道德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显得比较具体和形象,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可以克服以上课堂理论教学的抽象和空洞。案例教学特别对于学生在会计职业判断中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及开展会计诚信教育、警示教育方面均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3.讲座教学。讲座教学是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特色教学。讲座教学可以邀请会计实务界资深人士、成功人士来学校定期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来树立会计业界的道德模范,对学生进行正面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同时也可以邀请法律界人士及中介机构审计人员来校专题讲授会计职场的舞弊案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及廉洁自律的警示教育。

4.图片音像展示教学。图片音像展示教学也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个不可替代的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克服书本和讲授的单调和抽象,可以给学生真实而形象的感官刺激,不管是正面的榜样示范教育还是反面的警示教育都可以用本方法来实现,适合在学生专业学习的初始阶段进行。

5.模拟情景教学。模拟情景教学要求学生在设计的情景中直接参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实践,并作出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判断,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和内化的阶段。本教学方法可以安排在学生实习阶段,作为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和考核的一种手段。

(三)会计职业道德实践体系的架构

尽管没有会计技能实践开展的便利,也没有会计技能实训环境的完备,但为了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效果,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同样需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支撑,其架构为:

1.会计模拟岗位的实践。本实践环节可以借用学校目前主要用于技能训练的会计实验室中开展,通过学生对会计岗位角色的扮演,从模拟岗位中体现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存在。如出纳岗位,一方面体现对金钱的态度,强化会计人员“廉洁自律”职业道德的意识,另一方面在业务中加深对会计服务的认识,提升“强化服务”职业道德水平。当然,为了区别于会计技能的实践教学,为了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开展,会计职业道德的实践环节也需要相应的实训教材,这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加以开发。

2.会计顶岗实习中的实践。会计顶岗实习中的实践是指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最后校外社会实习阶段中进行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实践,当然,这种实践不需要单独开展,可以与会计顶岗实习环节结合起来进行。通过学生对实习单位了解和观察及对会计岗位的部分参与,可以真实地体会会计职业道德实践运用,加深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全面理解和自觉践行,是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内化最重要的阶段,是学生从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转变为自觉践行职业道德的关键环节。

(四)考评体系的架构

会计职业道德是合格会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职业道德认识水平的高低,执行力水平的高低也需要相关的评价和检验,这将作为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前综合素质测评的一个重要部分。这种测评既需要定量的检测标准,又需要定性的检测标准;既需要校内的考评,又需要校外的考核。

1.校内的考评。校内考评考虑到教学环节的可操作性,宜于定量打分测评。主要通过由会计职业道德包含的具体内容组成测评题库,通过学生的回答来测评,可以采用百分制。其中题型可以采用判断题、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等。该环节可以在学生完成校内所有相关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后进行。

2.校外的考评。校外的考评主要结合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阶段所体现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所进行的测评,该测评由用人单位进行。作为学生实习成绩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作为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水准一个权重,并以此作为学校判断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合格会计毕业生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研究编审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6

【关键词】高职会计;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而职业素养作为一种养成教育,这就要求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面向大中小型各类企业,适应现代会计职业要求的,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能应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直接胜任相应的会计基础核算岗位工作。因此现阶段对于会计职业素养的教育,应从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入手,以素质教育带动会计职业素养的教育,调整教学课程设置体系,创建以职业素养为基本前提的会计教育培养模式。

一、以素质教育带动会计职业素养的教育

我国的会计教育理念中包含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效从业的基本保证,而善于自学则是提高会计人员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持续动力,因此应切实关注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养。

(一)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决定了其从业水平,关系到法律的遵守与维护,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形象。会计人员首先要恪守的就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在钱、权利益面前不动摇立场,捍卫企业和国家的商业机密,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要求,会计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财务工作。

(二)注重知识的多样化

在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中,会计人员需要熟悉甚至精通相关行业的知识技术;在跨国企业中,会计人员必须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外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会计电算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应具备计算机硬件知识、网络知识,会使财务软件;此外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管理人员之一,应更多地参与决策,这要求会计人员掌握管理、金融、人力资源等相关专业知识。

(三)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新技术、新方法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会计人员面前,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的更新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还应及时了解相关法律的调整变化,这样才能紧跟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步伐。

二、调整课程设置及体系,完善会计职业素养教育

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素质培养、理论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基础课程中,第一要设置经济管理类课程,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知识,第二应设置法学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第三应设置外语和计算机课程,这是国际化人才的必备课程,还要设置口语表达、商务谈判、应用文写作课程,以增强学生的沟通和理解能力,第四应设置数学和哲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能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对经济事务的处理。对于课程体系设置上,根据会计人员必须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具备一定的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职业能力要求,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由专业技能、基础素质和能力拓展三部分课程组成。

(一)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是培养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必备的专业能力而开设的课程。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应该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开发出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如会计核算基础、出纳实务、企业纳税实务、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财务软件应用、成本核算实务、公司理财、财务报表分析等学习领域课程。

(二)基础素质课程

这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就业后的自主学习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打基础的课程。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应开设经济数学、英语、形势与政策、道德建设、职业规划、法律基础、金融与经济学知识等知识性较强的基础课程。

(三)能力拓展课程

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开设的课程。根据会计职业对会计人员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高职会计专业的能力拓展课可以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口才训练、商务礼仪、财经应用文写作、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选修。

三、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会计职业素养教育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和学生本身,社会资源的支持也很重要。企业界也逐渐认识到,要想获得较好职业素养的大学毕业生,企业也应该参与到大学生的培养中来,因此加强校企合作模式是势在必行。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

(一)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大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以及科研实验基地。

(二)企业家、专业人士走进高校,直接提供实践知识、宣传企业文化。

(三)完善社会培训机制,并走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入职培训以及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等。

作为高职会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把学生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使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是会计专业人才,同时又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王美祥.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7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会计教育应以市场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兼顾部分同学的升学需要转变办学理念,促进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会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会计工作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已发生了变化,作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高职高专会计教育部门和会计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会计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会计教育改革。

本文拟就高职高专会计教育作以粗浅的探讨。

一、现行高职高专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间皿

(一)会计教师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而在实务中有许多值得探讨的课题。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大多数会计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几乎没有社会实践的阅历,严重脱离实际。即使是双师型教师,既是讲师又是会计师,但由于会计师是通过职称考试而取得的,实质上仍然是具备理论知识而实践知识欠缺,在吸纳新知识方面,缺乏自觉性,造成教学内容陈旧,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程度低,教学方法呆板。

(二)会计课程设置欠合理。与会计相关的高职高专可谓“一哄而上”,而其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基本上大同小异,主要包括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会计学、基础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专业课程设置内容交叉重复,如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税法与税务会计、基础会计学与财务会计学等均存在此类问题。另外课程设置门类不完整,偏重于会计专业课程,而诚信教育及经济类基础课程比较薄弱。

(三)会计案例教学缺乏,仍然沿用传统的会计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创新。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忽视,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会计实训教学效果欠佳。模拟资料过于真实或过于简单。过于真实,纷繁复杂,使学生无从下手;过于简单,类似于作业,影响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实训偏重于手工记帐,与会计实务脱节。

二、加大会计教育改革力度,不断提高会计教学效果

(一)会计教师要不断学习,勤于探索,重视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会计教师应随时把握会计制度新的改进,并将之灵活运用于教学;同时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强资本运作原理、金融、经济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及财务管理的教学;熟悉初级会计电算化及有关财务会计软件的使用,掌握课件的制作与使用,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自觉地与实务界加强联系,定期到企业去锻炼,提高自己的会计实践水平。努力成为一个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二)在会计课程设置方面,不能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现有的会计课程设置模式,要根据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要求,以市场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兼顾部分同学的升学需要,转变办学理念,建立新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教育体系。

1.公共课程的设置。公共课程的设置,应建立在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之上,应增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兼顾部分同学专转本升学需要,适当加大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及计算机课程的比重。

当前诚信危机、会计假帐盛行、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必须强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作为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上岗证是必不可少的从业资格,今后无论是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职称考试,没有会计上岗证是不能报名的。而会计上岗证,在校期间如果要获得,必须一年中通过三门课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珠算五级);如果是毕业后两年内取得,可免试两门课程: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珠算五级),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仍然必须通过。所以在增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时,一定要教导学生 重视该课程的学习。

2.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应开设“基础会计、统计学原理、经济应用文写作、经济学”等课程,开展会计的通才教育。

3.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为突出专业技能培养,从“适度与够用”出发,应增加会计主干课程的设置与课时分配,加大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审计等课程课时,优化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税法与税务会计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交叉,开设会计电算化、商业会计等课程。

4.与会计相关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开设“公关与商务礼仪、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等课程,同时作为纺织院校学生,还要懂一些工艺,如纺纱工艺学、织造工艺学、染整工艺学、服装工艺学等,为今后的会计实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教材的选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电算化会计宜选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用教材,尽量让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拿到会计上岗证。中级会计 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宜选用中级会计师一考试用书,这样教材内容更新比较快,有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与深造。

(三)要重视会计案例教学。

会计案例教学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又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在进行会计案例教 学时,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案例。在课。前敦促学生做好案例分析准备工作,熟悉,会计案例及相关背景资料,准备相关理论一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相应的一会计案例教学效果。学生参与直观而感性的案例教学实践活动,能积极思考,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实践,多门课程通过会计案例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与实际工作能力。同时教师在会计案例教学中技能也得到提高。案例教学促使教师深入会计实务及理财实务,广泛进行调查研究,选编适于教学的会计案例。

(四)搞好会计实训教学。

1.应加强会计实验室建设。创造逼真的会计模拟实训环境。会计实验室包括电

算化实验室和手工实验室两部分,电算化实验主要是在机房中使用会计教学软件,手工操作实验在手工实验室进行。手工实验室的建设强调仿真性。实验室布置、实验数据贴近实际,每人一套完整的财会人员办公用具、图章等。实验用凭证、帐簿、报表都应与企业财会部门使用的完全相同。

2.实训教材针对性强几要针对会计实训教学内容,编写实训教材,使实训内容既不是现实会计实务的照搬,又不是书本知识的翻版,从而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高职会计教学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与中职教育亦有区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鲜明特征。针对目前高职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一、明确高职会计教学目标

许多高职院校对会计教学的培养目标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有的只注重会计基础工作,忽视了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树立明确的、切实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教学目标是当务之急。

作为高职院校,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心,在会计教学中必须要把握两个方向:一是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熟练地处理各种会计业务;二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三个要素出发,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二、要加大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

打破传统课程构建惯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高职会计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确定“固基础、重技能,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加大职业基础课和职业实践课的比重,在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建立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中一定要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要通过仿真模拟实训的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开设与就业岗位、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零距离的对接。

三、进行教材改革

教材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于提高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水平,对于确保教学计划所设置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意义重大。近年来,会计业务的发展变化相当迅捷,教材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对此,学院要作好教材建设的规划。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学院坚持“以选为主、以编为辅、突出特色”的原则选择教材,自行编写讲义,更新教材内容。因为会计内容变化之大、之快,要求会计专业的教学要特别注重知识的更新,结合会计专业举行专题讲座,给学生进行新知识的讲解。

四、教学内容的改革

要大胆的改革教学内容,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项能力。会计专业教师,要不断吸收财务管理、财政金融及法律领域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如开设经济法、税收、财务管理和审计等课程。

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按照理论知识适度、够用的原则,增加适用性强的内容,压缩或删除那些过时、陈旧、偏难和不适用的内容。专业课教学内容调整优化,要强调考证内容的学习,从而满足学生考证的需求,并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因材施教

改变过去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变“填鸭式”、“满堂灌”和“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和随堂实验教学等方法。

2.“双师型”教师任教,加强专业课教学

专业课一般由“双师型”教师担任,这样就可以保证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采用“三循环”教学法,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三循环教学法”的第一循环,就是在每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按实训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在授完了全部的职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进行综合的专业实训。第二循环就是把零星、分散的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构成知识体系。第三循环在毕业实习单位完成。在实习期内,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学院要精心组织,认真考核,对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缩短学习与工作的差距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考试考核改革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能只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要强调平时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的积累,不以一次考试记优劣。笔者采用“五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突出能力本位,即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结合、笔试与操作结合、闭卷与开卷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学校考核与部门或行业认证相结合。采取这种全方位、多形式的考核评价方式,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以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这对于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改革教学模式,是会计教学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高职教育目标的定位当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针对高职的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形成高职会计专业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9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生;会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和高专院校属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专科层次。两者培养目标是统一的,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高职高专类学校的学生生源以农村户口的学生较多,由于农村存在教育资源匮乏的事实,所以高中毕业生能考上专科可以说已经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然,还有很多更为优秀的学生考上本科,甚至是211学校,这在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高职高专类的学校本身的硬件设施也因资金不足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学生来到学校以后就有失望的心态,认为现在的学校不能和他们在电视及其他媒体上宣传的校园生活进行比较,产生了逆反心理。同时也有部分同学经过高中3年填鸭式的教育的压迫,初到大学学习不能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也容易放任自己随波逐流。再结合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很多学生就产生了学了无用,不如不学的想法。

中国的大专教育一直夹在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大专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比不上本科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比不上职业教育学生。为了解决存在的这种窘境,现在的大专院校慢慢在往高等职业教育方向转型,希望他们培养出来的大专毕业生能具备本科学生没有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具备职业教育学生没用的理论知识水平。现以我所工作的高职类学校的财会类专业为例,来说明高职高专学生应该转变的思想方向以及可以选择的就业路线。

财会类的专业,比如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都属于我国大学学科设置里面的老牌专业,可以说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财会类的相关或者相似的专业。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少不了会计和出纳这个岗位,所以该类专业的毕业需求量肯定不少,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管理类的岗位更能发挥她的重要性,举个简单例子来说明,一个企业所需要的80%的信息都是来源于会计,那么企业所有者或者决策者能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准确就能在经济活动中占到先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说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里的簿记指的就是会计。第二,会计这个职业,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俗话说学好会计也算会了一门手艺。按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来看,有一门手艺傍身至少吃喝不愁了。从这就可以看出来,不管从个人的自身发展来讲,还是从社会的经济发展来看,会计都有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

但是结合上面讲的专科毕业生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和不学习产生的不自信心态,让大部分学会计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怀疑,并且在学校是缺乏社会锻炼,对会计的理解也仅限于毕业后只能做会计这一件事。其实这些理解都是片面的,不能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的专业,必定不能好好面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毕业生需要修正对会计岗位的理解

会计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女生为主,男生的数量较少,我院会计类专业每班50人左右,男生基本都不超过10人/班。女生多的班级,班级氛围较容易形成小团体,尤其以宿舍为一个圈子进行活动。很多学生在宿舍里能言善语,甚至能歌善舞,但是一到班级这个大的集体氛围里就默默寡言了,不愿意也不敢在班级里发言。他们结合原来对会计人员的理解,认为会计就是简单的做账和算账,不用过多与人沟通,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前面说过了,会计提供企业80%的有用信息,而会计核算的对象是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不可能只在财务部门内部进行的,肯定要涉及到对外对内各个部门。作为会计人员必须搞清楚业务人员提供的票据代表的意义,同时要能给上级或者信息需求者解释说明财务资料和财务报告中设计到的内容。如果你不能锻炼自己与人交流的能力,那么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不能取得好的成绩。

二、毕业生需要知道的会计能够涉及到的各个行业。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10

[论文摘要]传统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学术教学”、演绎理论、课程体系、应试教学等,已无法适应现实的要求。文章提出构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构建原则和面向对象的新思路,提出了一个“以胜任会计职业工作岗位为目标”,以岗位模块为体系,以岗为本,以职为据的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

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略之一,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所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是要以社会需求为起点,以职业教育为手段,以使学生能胜任职业岗位工作为要求,以使学生充分就业为目的的教育。高等职业技术会计教育是以培养“胜任会计职业工作岗位要求人才”为目标的会计教育,胜任会计职业工作岗位要求是探讨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逻辑起点。

会计职业是会计人员所从事的职业,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注册会计师、企业会计和行政事业会计。

会计工作岗位是指一个单位会计机构内部根据业务分工为实现会计的核算、监督和管理职能而设置的岗位。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实验活动方式。教学模式的纵横两种教学结构中,纵向教学结构是指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环节、步骤及其相互联系,表现为一定的程序;横向教学结构则是指构成现实教学活动的各要素,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因素的相关联系,表现为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诸要素在一定时空结构内或某一教学环节中的组合。

一、传统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特点

传统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本专科会计教学模式上发展而来的,相应地具有传统的本专科会计教学模式的一些特点,主要有:

(一)“学术教学”

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套用了传统的本专科会计的教学思想,基本上仍是“学术教学”,有的只是简单地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改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开一些实践课,所做的仍是“学术教学”。

(二)演绎理论

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沿用了传统的本专科会计教学演绎理论的思维方式,让本无实践经验的学生接受抽象“完美”的理论。

(三)课程体系

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本专科会计教学模式,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的做法流行至今,以会计专业课程为核心,不以职业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会计教学各课程之间各自为政,授课内容上多有重复,教师之间缺乏交流,结果是: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教师教学资源浪费严重,团队实力无从体现。

(四)灌输式课堂教学

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因为套用了传统的本专科会计教学模式,所以会计课堂教学仍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学术教学”、“演绎理论”和“课程”的共同作用下,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灌输模式,费时费力,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

(五)以师为本。以书为据

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本专科会计教学模式一样,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得到的大多是书本层面的知识。

(六)止于模仿

在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下,学生模仿例题学会了编制分录、编制报表,但并没有真正会运用,“熟练”不够,当然难以“生巧”,一到工作岗位上,仍是一脸茫然。

(七)应试教学

传统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以会计专业课程为核心,每门课程都要考试,“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考考考,学生的比较”,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都要适应应试教学的考核方式。

总之,由于套用有余、扬弃不足,结果使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成为本科会计教学的“压缩饼干”,或普通专科会计教学的“克隆”,或者是中专会计教学的“发面馒头”。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要求

按照我国的人口实际状况,根据科教兴国战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提高国民素质,保证社会劳动力充分就业,已不是单纯的社会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就广西而言,推进工业化进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要求仍然是十分迫切的。而后wto时代国际竞争的加剧,对高职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传统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变革传统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构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三、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特征

(一)“职业工作岗位教学”

“以胜任会计职业工作岗位为目标”是会计教学模式探讨的起点,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应该是面向对象的,即面向会计职业工作岗位的教学模式,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开展“职业工作岗位教学”。

(二)“任务驱动”

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应该是面向教学任务,以归纳事实形成结论为特征的模式,由一个实际的案例(任务),归纳出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三)岗位模块体系

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中的内容应该是面向会计职业工作岗位的模块体系,而不是传统的面向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打破原有的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采取以模块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职业工作岗位技能训练为单元、以单元组成模块、以单元训练实现模块功能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四)互动式课堂教学

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模式,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师教,学生做;学生练,教师正;学生练,教师核”。

(五)以岗为本,以职为据

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应该“以工作岗位为中心,以职业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为依据”。

(六)熟能生巧

高职会计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不但要模仿案例学会编制分录、编制报表,而且要对所练技能真正做到“熟能生巧”,达到准确、快速的境界。

(七)“应对教学”

改“应试教学”为“应对教学”,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以应对求职当时会计职业工作岗位的要求为考核目标,过时的知识是往者已矣,可以不学。考核方式也要以胜任会计工作岗位为标准,以使学生顺利通过应聘面试、实务操作等就业环节为着力点,使学生能够取得与所从事工作岗位相应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能力和就业优势。

四、构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一)面向对象原则

从目标上说,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针对的是会计职业工作岗位;若将岗位分解,就是面向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模块;从教学主客体上说,现代高 职会计教学模式是面向学生、以学生为本的;从具体内容上说,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就是会计职业工作岗位模块及其组合。

(二)顺序衔接,结构合理。组合恰当

教学模式是指向教学结构的,是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诸要素在一定时空结构内或某一教学环节中的组合,这就要求纵向教学结构要顺序衔接,横向教学结构要结构合理,教学模块要组合恰当。

(三)循序渐进原则

构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转变观念到拟定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质量,再到结果评估与处理,都需要结合实际,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地展开。

(四)成本效益原则

构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效益必须大于构建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成本。

五、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

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教出什么样的人”和“怎样教”展开的。从横向结构角度看,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包括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保障体系五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

从培养目标上看,根据会计从业人员按工程型会计人才、技术型会计人才和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分类,笔者认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为企事业单位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会计人才上;在企事业单位中,他们的职位定位在中层管理人员、白领、高级蓝领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上,要求具备相应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知识结构和实践技巧。

1.技术型会计人才。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并进行适当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分析,其工作的侧重点是进行会计核算,但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注重智能运用,能根据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预测、会计决策,有较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意见和建议等。

2.技能型会计人才。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工作的重点是进行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核算和计算技术,能操作计算机和会使用会计软件,并最终能编制真实可靠的会计报告。

(二)教学目标

从教学目标上说,就是要求工作岗位单元训练熟练透彻、岗位模块专而精通、职业模块应聘成功!

(三)教学的内容

根据“面向对象”的原则,职业工作岗位用什么就教什么,职业工作岗位需要什么就训练什么。在设计会计职业工作岗位知识、技术和能力训练单元和模块时,根据会计职业岗位分工来研究确定各自要知、要会和要做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模块,一个职业工作岗位对应于一个模块组合,每个模块又包括若干个技能单元,每个单元就是会计岗位技能训练的基本单位,会计职业工作岗位的所有模块就构成高职会计教学的内容。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考虑:

1.实行订单式培养的,通过校企共同协商,把绝大部分或全部模块的设置权交给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制定职业工作岗位要求。

2.学院自行培养的,通过行业调查研究,组织教师和行业会计专家一起制定具有行业性、实用性、操作性、标准性和及时性的会计工作岗位实训单元方案。

3.突出重点,通过对模块合理组合,对模块提供的时间多少、训练强度的高低,进行综合考虑,突出要强化的内容。并通过安排学生到模拟公司或真实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进行务实性岗位技能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

4.强化职业工作岗位素养。在会计职业道德方面,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好专业技术的同时,更应当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为企业处理纷繁的事务。

计算机实用技能方面,要求能操会用,开设widows200/xp/98操作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会计软件应用技术、erp应用技术等训练模块。

在职业外语方面,要能看懂英文报表,会用英报表,会说日常英语,开设英语或东盟各国的语言训练模块。

(四)教学方法

在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中,不管是案例教学,还是对实务直接操作,都要普遍运用面向对象的任务驱动式归纳方法,要创新案例教学,即案例教学加公司工作的方式。在运用模块或单元案例教学法之后,安排学生到模拟公司工作,可将一个教学班分成两个公司,每个学生在公司担任不同职务,他们有相应虚拟工资,指导教师应有“总经理”、“总会计师”、“财务总监”和“注册会计师”等角色,开设的部门按照真实公司的划分,如市场开发部、销售部、生产技术部、采购部、财务部、翻译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总务部等,每个部门均设部门负责人,由学生担任。总经理(教师)召开企业管理会议,布置工作任务,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负责人(学生)参加会议,会后各负责人向本部门工作岗位(学生)布置工作,各工作岗位(包括会计职业工作岗位)开展工作,教师检查。公司应有的办公设备在合作公司或者模拟实验室里都配备齐全。学生在企业商务运作的环境下,按照实际公司的职能开展工作,将学到的职业工作岗位技能应用到公司的具体业务中,深入体会经济业务发生的各个环节及其详细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在实习的一定阶段,要进行岗位轮换,以更换角色,共同提高。

(五)保障措施

第一,增加资金投入,建立以单元知识与技能为系列的会计教学单元库、模块库,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增加内容全面、样板性强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如集团公司会计实务)等,扩展实验项目内容,使之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务、金融等,提高实验室硬件的档次,配备专职的实验员,实现会计实验室的现代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组建模拟公司、计算机中心、多媒体教学系统等。第二,加大对师资培训力度,增加培训资金投入。第三,落实职业共建项目,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和关键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会计工作岗位上进行实地操作训练,并且随时能够得到会计专家的指导。第四,发挥集体智慧,会计实务专家、会计人员和会计教师一起进行会计职业工作岗位模块的开发的统筹兼顾与方案安排。

从纵向结构上看,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包括:分析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特征,教学过程设计与组织策略等。首先分析学习环境;其次用细化技术分解学习任务;再次根据学习者并无经验的特点,用主成分显示技术分析案例。这要求:一是面向过程的每阶段(环节)展开教学设计;二是各环节教学的衔接和配套;三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等等。

六、结语

总之,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是高职会计教学的核心问题,构建现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不揣粗浅,对其进行了探讨,其中难免挂一漏万,请方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11

当前形势下的高职教育中,会计课程的设置跟培养高素质、技术能力强、知识面广的会计人才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主要的问题就是公共基础课的比例过大,这使得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与公共基础课的比例不够协调,出现了“专业不专”的现象。与此同时,各个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大都是为了应对考试。会计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教学课时不够、教材缺少专业特色、以及教学僵化等。

二、高职教育会计教学的对策

1.合理地设置课程和课时

三年制的高职,通常是设置15 门基础课。其中,专业课通常有ERP管理系统、财务管理、审计、会计电算化、税法、经济法、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基础课通常有统计学、出纳实务、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计算机技术、基础会计等;公共基础课有军事理论、体育、计算机基础、外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以及“两课”等。这样设置课程,公共基础课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因此需要把“两课”跟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统一起来实施教学。与此同时,将计算机基础和统计学的课程适当地压缩,以确保专业课的课时。在计算机技术不断进步的影响下,社会统计学出现了不小的改变,这简化了统计技术。同样,也需要适当地压缩计算机基础课程,或者是实施实践教学。需要增设跟会计相关的课程,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比如,在新的会计准则当中,一些衍生金融与金融产品工具的评估和计量、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等新的事物出现,这就要求完善学生金融与投资等方面的知识;针对进出口贸易核算,就要求完善国际贸易知识。因此,需要增设国际贸易、管理学、证券投资、金融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夯实会计专业基础,加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倘若讲会计电算化、税法、审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属于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那么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当中的核心就是财务会计,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核心是基础会计。与此同时,需要确保所有会计核算模块的实践教学课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

2.实施多媒体教学

倘若会计教师能够实施多媒体教学,那么就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多媒体教学指的是借助计算机、音乐带、录影带、幻灯片图表等来实施教学,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

3.注重会计教材的实用性

除好的教学策略外,适当的教材是非常关键的要素。这些教材都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这些教材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严格性,特别是《财务会计学》常常是加以解释与补充企业的会计制度。习题和例题的设置,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是一些理论知识。实际的会计案例在教材当中很少涉及到,缺少说服力与生动性。没有全面地思考同一系列教材的知识,教材知识交叉重复的情况比较明显,最为明显的像《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因此,要求务必要注重教材的适用性。跟其他高职的课程相比较而言,会计课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会计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会计课程应当跟会计专业相适应,注重实用性,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教材的内容相吻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怎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样性地设计课程也是非常关键的,需要在主教材之外配有相应的模拟实践教材。应当激励教师亲自编写实践教材,实践教材的编写需要根据业务流程来进行。资料的题型需要具备合理性、全面性和代表性,在实际资料的前提条件下,实施整理和加工,应当兼顾经济业务的逻辑性、代表性与真实性,牵涉到企业生产、供给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能够对一部分经济业务虚构或者是再造实践环境,编写出一整套牵涉到多方面经济业务的模拟实践资料,以使学生在模拟实践当中感受到学习会计的愉悦,以及体会到会计工作的连贯性与严谨性。

4.仿真会计实践环境的创设

在组织高职院校内会计模拟实训的过程中,以比较典型的经济业务作为主线,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背景来设计业务。通过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或者是手工会计实验室创建仿真会计工作室,在室内摆上会计办公用具,张贴会计岗位工作制度和企业组织机构图,借助流程图将会计单据传递流程与会计核算流程标示出来,设立专门的收银台,配置保险柜,印制一系列仿真的票据。倘若有条件的学校,能够象征性地设置企业的生产部、仓库、销售部和供应部等,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仿佛置身其中。强化产学合作,努力促进产业界和高职院校创建一系列的合作项目,这是非常有特色的,这缩小了产业界和高职院校之间的鸿沟,同时也为产业界提供了人才。

高职会计教育范文12

专业目标的定位是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培养目标的设置和规格的确定。市场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所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时注重技能应用的培养,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来讲,会计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会计高技能人才。会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出来的应该是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强,毕业后基本能够上岗的技能型人才,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够应用会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够胜任会计相关的岗位,达到初级会计师应该具有的知识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能力高的技能型会计人才。

二、高职会计教育的现状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记账、做账等基本工作,更包含财务相关的很多重要技能,诸如会计报表分析、统计报表分析,相关的预测分析也十分常用,因此狭窄片面的教学内容会让进入工作岗位的会计人员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失业率的激增也与会计人员所学的专业知识内容和掌握的专业技能不够有着直接关系。许多学校要求会计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和会计基本理论以及实践动手能力,这种看似合理的教学安排其实存在很多不足:教育设计错位现象,在课程设计、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课程设置追求多而全,教学内容追求全和深。会计专业课程都是各自为政,侧重在学科的某一个方向,学科与学科之间缺乏应有的衔接和过渡,更缺乏综合应用和训练,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更加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合理定位,导致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教学的强度、综合度不够,实验实训课程教学不够突出,学生实习只注重形式,没有很好地掌握技能水平,没有学会复杂的专业知识,没有掌握好最基本的专业技能。

(二)职业素养培养不突出

诚信对于会计这个职业来说,是一个会计人所必须背负的责任,因为会计本身就有着监督职能。如果在市场经济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计造假,财务报表对投资人就失去了意义,这不仅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而且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阻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但目前的职业教育机构,甚至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在培养会计人员时,都把传授会计专业知识技能放在了第一位,过分依赖课本上的东西,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珠算演练,向学生注入了很多的理论性的原理、制度和准则,但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却完全不够重视,不仅没有安排相关门类的课程,并且在平时的授课中也不予以教导,同学心目中没有形成会计职业道德或者职业素养很低,以致有些人可能会在未来在工作中犯下经济上的错误,甚至导致经济犯罪,毁掉自己的前途,造成企业、社会经济利益的损失。

(三)专业实践教学不到位

各类应试教育最终导致受教育者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略实践知识,针对性不强,使学习者无法从中掌握太多实用的知识。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会计职业教育应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会计实践等途径来实现,其核心是受教育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为了仅仅通过各种考试。会计职业教育机构在设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时应该先与各类会计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了解用人单位的真正需求,从而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才能找到职业教育的真谛。

(四)师资队伍建设不同步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会计系教授指出,社会缺少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育经验的教师的挖掘和培养,以致会计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之路越走越窄,无法满足会计从业人员的需要。目前我们国家从事会计职业教育的教师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一方面具备高学历和高职称的许多高校会计教师虽然有很深的理论功底和很好的教学水平,但往往因为缺乏必要的实践技能和经验而使一些在职的会计从业人员无法信服其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一些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会计实务人才却因为可能没有经过正规的教学训练或理论水平欠缺无法为被教育者提供系统而又规范的教育内容。所以我们国家急需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育经验的会计高级培训师。

三、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改革建议

(一)明确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内涵

职业教育是一个多形式、多层次的立体化教育,多形式表现为课堂集中教学、网络教学、函授、随时辅导等多种教学形式,多层次包括面向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学历教育以及面向普通会计从业人员、主管会计、注册会计师等非学历教育[2]。改变高职会计教育理念,首先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性转变。在终身教育背景下,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培养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而是应该着眼于培养具备较强的再学习能力,有创新意识和很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

(二)实现高职会计教育信息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创新高职会计教育的技术和手段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高职会计教育必须登上信息网络技术的快车,尽快实现会计信息化。会计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会计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高职会计信息化不是计算机、网络、高职会计的简单相加,而是会计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学习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组织、教育模式、技术手段、教育评价为一体的动态系统。

(三)改革实践教学方式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途径,改变专业教学方式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即提问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互动法。提问式教学法是指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同学讨论给出解答,随后老师解答,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主观上想要去学习会计的知识。案例教学法是国外流行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同学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学校应重视案例教学的师资培养,鼓励教师在考试中增加案例分析题的比重。小组互动教学法,将班级同学分成几组,通过完成某些模拟实验的比赛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各组由于有竞争,同学们会更加积极地思考学习,争相为小组获胜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式活跃、热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练习实践技能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