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

时间:2022-06-12 10:21:10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10-02

学校的专业设置是联接人才培养方案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纽带,高职院校的专业具有“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征要求它培养的人才在结构、规模、质量等必须依据区域经济的变化发展而相应地更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提出: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广西地处我国华南西部,是沿海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自治区,其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的应然之态,对于促进广西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广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和合理整合资源等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基本情况

截至2013年12月,广西有普通高等院校70所,普通本科院校32所,其中21所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38所(包括高等职业学校32所,普通专科学校6所),占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 54.3%。此外,还有成人高校 6 所,其中4所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2013年高职高专院校全日制在校生数为 33.1 万人,2013年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数为10.8万人。2013年高职高专院校全日制招生规模达 11.4万人。根据研究需要,本文调查了广西所有省级重点和部级重点高等职业学校共28所,共涉及19个专业大类,除了公安大类、法律大类外,其他专业大类全部涉及。

1、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总体现状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院校专业目录(2005修订)》,统计并分析被调查的28所广西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具体情况见图一:

图一:广西28所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具体情况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广西被调查的28所高职院校(2014)和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院校专业目录(2005修订)统计计算。

(1)专业设置情况分析

按照《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院校专业目录(2005修订)》,专业大类有19个,被调查的28所院校涉及17个,公安大类和法律大类没有;包含809个专业,共开设专业172个,约占专业总数的五分之一,开设的专业面比较窄。如图一和图二所示,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大类的专业覆盖率是8.47%,专业数5个;第二产业中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和水利大类,专业数均为2,专业覆盖率分别为3.28%和8.33%;第三产业中生化与药品、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和公共事业,这四个大类专业数比较少,分别是2、1、4和1,相对应的专业覆盖率分别是6.90%、5.26%、7.70%和3.45%。在产业分布中,以上所列专业专业数少,专业覆盖率不高,既与广西经济产业需要的人才结构有关系,又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原因。旅游、土建、财经、电子信息和制造是专业覆盖面最高的五个专业大类,分别是85.71%、47.22%、41.30%、31.15%和27.42%。土建和制造属于第二产业,旅游、财经和电子信息属于第三产业,显而易见,广西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

(2)专业布点情况分析

图二中,有3个学校(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农林牧渔大类的专业,开设了5个专业(水产养殖技术、园艺技术、畜牧兽医、林业信息工程与管理和林业技术),其中,有两个学校同时开设了畜牧兽医这个专业,故农林牧渔大类的专业布点数就是6。制造、财经、电子信息、土建和交通运输专业布点数领先于其他大类专业,分别是83、82、70、64和28个,这五个专业大类相对应的开设学校分别为15、19、21、19和10,大类中分别有18、19、19、17和19个专业。这五个大类专业无论是看专业布点数、开设学校数和专业数都是领先于其他大类专业,表明广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多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2013年广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6.3%:47.7%:36.0%。第一、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下降0.4、0.2百分点。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59.0%和34.4%。第三产业贡献率提高了4.1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分别下降了1.5、2.6个百分点。按照广西三大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工贡献率来看,广西目前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的发展前景更好。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大类的专业布点数少,与广西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降低是吻合的,而第二产业可以包括制造和土建,这两大类专业都占有一定比重,第三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比重也不断上升,高职院校的专业布点数也是稳步上升。总体来说,广西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广西的经济产业结构是相适应的。

图二:广西28所高职学校专业布点情况(如右图)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广西被调查的28所高职院校(2014)和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院校专业目录(2005修订)统计计算。

二、广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设置重复率高

在被调查的28所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数排名前15名所涉及的专业都集中在财经、制造、土建、旅游和电子信息,集中在第二、三产业。财经类的物流管理,有16所学校都开设了这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有11所院校开设;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有10所院校开设等,这些专业设置重复率偏高,导致培养的人才供大于求,劳动力市场所需要人才趋于饱和状态,导致就业率偏低,浪费师资力量,浪费财政投入,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

图三:广西28所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数排名前15名

专业集中化程度低

专业的集中化程度是指同一类专业在不同学校分布的情况,设置同一类专业的学校数越少,专业就越集中,反之,设置同一专业的学校数越多,专业的集中度就越差。图三西28所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数排名前15名,集中于制造、财经、土建和电子信息四大类的专业的集中化程度偏低,有较多学校开设这些专业,导致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不明显。如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不仅仅开设了旅游相关的专业,还涉及财经的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土建的物业管理、环境艺术设计,电子信息的音响工程等。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这些专业上定然无法在硬件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和专业性强的学校相比,办学效果不理想,人才培养不到位,导致各种资源的浪费。

3、第三产业部分专业大类设置偏少

环保、气象与安全、医药卫生、公共事业、公安、法律这些大类专业的专业设置很少,这些专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更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广西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中,这些专业被忽视,资金投入少,专业数量少,人们观念意识淡薄,思想观念的更新无法跟上物质世界的急速变化。

三、广西高职院校专业优化策略

1、明确学校定位,对接区域发展,优化专业结构

2013 年 ,广西教育厅组织全区高校举办了广西高校发展定位规划编制培训会,主要是引导高校按照“扶需、扶特、扶优”的原则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要加强对区域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设置区域发展急需的相关学科;其次,把握校区所在区域的区位天然优势,根据本地特色开展特色学科,例如,百色市的铝资源丰富,在广西工程职业学院就可以开设与铝等有色金属相关的特色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就近培养人才;再次,明确认识本校历史沿革,学科优势,注重提高本校优势学科的专业规格层次与内容体系,如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可以注重本校的医学类优势专业的在学术和应用水平上的自我优化和提升。

2、专业对接产业,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其起点在于市场的需求,落脚点还是市场的需求,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专业设置需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对产业需要的人所具有的数量、质量、技能等各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规划,甚至适当超前为新兴产业培养人才。广西的第一、二、三产业2000年在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分别是26.8%、35.2%和38%,到2013年,这个比值就变为16.3%、47.7%和36%。从产业结构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变化我们可以得知,广西的第一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渐下降,这表现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上也比较明显,广西28所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数排名前15名没有一个专业是与第一产业相对应的专业,都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上升了12.5%,发展快速。第三产业基本维持不变,略有下降,在信息社会里,第三产业的可挖掘的潜力很大,专业设置要在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上接轨,提升服务产业的发展能力。

3、深入实施特色专业及优势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是学校办学的生命力所在,各学校应该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和本校优势,设置一些岗位针对性强、能有效开展工学结合的专业,集中优势来发展这些专业。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必须要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承担起服务地方经济的重担,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自身的办学条件和水平,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创办既能依据自身条件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大力发展这些特色、优势专业,使之在区域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例如,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因其具有桂林山水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旅游业方面独树一帜,培养的人才既懂桂林的山水风貌和人文历史,有具有现代化的交流手段和技巧,大力提高了区域内人们的就业率,又促进了桂林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友琴.广西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2007年3月, 18―19.

[2] 广西2014年高职质量检查报告,2015年,广西,3―4.

[3] 于永超.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能力构建中的专业协调发展[J].职教论坛2006.04,(30-32).

(上接第108页)学之法,把教学当成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不懈努力、精益求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让我们的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相信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还“高效课堂”一片明朗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张 祥.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田.成功:教育,2013(1).

[2] 冯国玉.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田.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3).

(上接第109页)除霉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除霉方法,最常用的是三顶基氧化锡,使用方法是把三顶基氧化锡与乙醇和乙醚混合后涂在光学元件上就可以起到除霉防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桂林.光学仪器中光学零件的防霉和防雾[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C].2007年.

[2] 蒋德云.光学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措施[J].现代仪器.2000年03期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范文2

一、我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我区是一个老产业区,现行区划历史不长,部分区属医疗卫生机构从无到有,卫生资源几经整合或重组,职员组成十分复杂。截止2008年底,全区有各类卫生机构211个,拥有床位数1338张,卫生机构职员1732人,其中:卫生技术职员1537人,拥有执业医师596人,执业助理医师158人,注册*544人,药剂职员150人,检验职员55人。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中,3个卫生单位经区编委核定事业编制49名,实有48人,辖区每万人拥有卫生监视员、疾控职员、妇幼保健职员分别为0.5人,0.7人,0.4人,排名*主城区最后。3个区属医疗单位共有正式在职职工266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员227人,执业医师75人,注册*60人;从职称分类上看,具有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59人,低级职称145人,分别占专技人才总数的7.93%、25.99%、63.88%;从学历层次看,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46人,专科学历122人,中专及以下学历59人,分别占专技人才总数的20.26%、53.74%、25.99%;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69人,35至45岁98人,45岁以上60人,分别占专技人才总数的30.40%、43.17%、26.43%。区属医疗机构现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康复科、肿瘤科等重点学科,现有重点学科带头人9人;紧缺的专技人才涉及内科、外科、全科、骨科、五宫科、儿科、妇产科、中医、针炙理疗、医学影像等;年退休职员4-8人,年需补充工作职员10以上。

二、我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直辖以来,我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较快的发展,启动了*区2009-2012年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尊重专业知识,重视专技人才在全区已形成共叫,全区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进步。但是,用“健康*”建设指标来衡量我区卫生人才功能定位,我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五大困难”。

一是人才配置不公道。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与*主城核心区的人才定位不符,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纵观区属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现状,总的表现为:卫生单位严重缺编,医疗单位人才总量不足,有准进限制的执业医师所占比例太小。从知识结构上看,高级职称人才偏少,高学历人才比例不高,缺乏学课带头人,传统专业人才比重大,某些特科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既懂专业、又会治理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紧缺;从职员分布上看: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主要集中在城区,乡镇卫生院高层次人才缺乏,造成人才资源储备不均,分布失衡。

二是人才素质不高。由于历史原因,我区经历几次区划调整,区属医疗资源几经整合,部分整合的人才来自原乡镇卫生院的一些土专家和赤脚医生,客观上造成区属医疗单位职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的现状。从区属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看,副高、中级、低级人才比例为8:26:64,与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关于区县医疗机构高级、中级、低级比例12:40:48的定位相比,中高级人才比例明显偏低,甚至不及一些区县乡镇卫生院的结构比例;从学历上看,大学(含以上)、大专、中专(含以下)人才比例为20:54:26,硕士研究生仅2人,无博士;无*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补助职员,无享受市政府特殊补助职员,高层次优秀人才极度缺乏。

三是进人机制不畅。现行进人机制主要有“公招”和“人才引进”两种方式。“公招”主要采取招录公务员模式,注重综合素质考试而忽视专业技能考核,用人单位缺乏选人参与权和用人自,造成用人单位被动招人。在“人才引进”上,由于我区引进人才门槛较高,要求被引进对象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者是博士,在区属医疗机构基础设施薄弱,用人环境不够理想的情况下,缺乏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实力,人才引进困难重重。20*年以来,卫生系统面向社会“公招”成功率仅为66.7%,一些专业出现因报名职员偏少,不够开考比例而*取消“公招”考试;“人才引进”上,除卫生单位成功引进3名副高级人才外,区属医疗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成功率为零。公招招不全,用人单位对公招职员满足度不高;人才引不进,符合引进资格条件的人才不愿意来,用人单位看中的人才引不进,导致进人机制不畅。

四是用人机制不活。受传统用人体制影响,区属医疗卫生人才在使用上缺乏有序活动,即使有所活动,也仅限于个别技术岗位之间,没有长远的有计划的统筹安排,缺乏应有的活力。卫生单位领导班子配备不齐,卫生人才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卫生事业单位中,存在职员能进不能出,职称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这种身份上的“终身制”、职称上的“铁交椅”、分配上的“大锅饭”现象,成为制约卫生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个别专业技术职员受单位经济效益不好的影响,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

五是人才培养滞后。个别医疗卫生单位对待人才培养重视不够,人才培养经费得不到保证,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只重使用,不重培养,致使部分人才出现知识老化、能力退化,思想僵化、应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题目的能力不足,无法打造名院、名科、名医和品牌医疗卫生机构,难以提升我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医疗救治保障能力。

三、探索我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与新对策

当前,我区卫生事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卫生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才因素成为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人才市场的放开,对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引进竞争日趋激烈,为深进推进我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促进人才队伍迅速壮大,我们着力在“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上下功夫,确保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健康有序进行,确保卫生人才可持续发展。下面,就加强我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广辟渠道,培养选拔人才。充分尊重人才个性,用人所长、容人所短,努力创造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一是认真落实卫生专业技术职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积极组织专业人才参加业务进修,促进知识更新,提升专业水平。二是鼓励医疗单位专业技术职员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职称资格考试和执业资格考试,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力争用三至四年时间,让80%的专技职员取得执业许可,高、中、低级职称比例接近或达到12:40:48。三是抓好卫生治理人才的培养。区属医疗卫生单位定期开展二级班子成员竞争上岗,交流轮岗;选派一批有培养前途的科级后备干部到局机关上挂锻炼;积极与市卫生局联系,争取选派部分医疗单位领导到市属医院挂职。努力培养一批有思想、懂业务、善经营、会治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卫生治理人才。四是实施*区高层次卫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定期选派部分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科研能力强、具备较高学术素质的优秀中青年卫生技术骨干作为培养对象,通过送到“新桥医院”、“大坪医院”、“西南医院”等重点市属三级医院或着名高等院校对口进修学习,给予参加境内外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其快速成长。五是实施人才发展工程。把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优秀的“双高”人才(高学历、高职称)培养成党员,把“双高”职员中的党员培养成医疗卫生科研骨干或学术带头人,把医疗卫生科研骨干或学术带头人中的党员培养成党的后备干部;树立重德才、重公认、重实绩的用人导向。

(二)公道利用,盘活现有人才。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应着眼于现有在编在岗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一是建立完善的卫生人才评价机制。加强卫生人才的考核和赏罚,规范卫生治理人才的推荐测评,规范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聘、执业资格注册,以及工勤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评聘等制度。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机制。二是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积极为高层次人才医学科研、攻关创造条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积极听取高层次卫生人才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进步卫生决策的科学化、*化水平。三是配齐配强区属卫生单位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与相关部分协调,争取在区属医疗单位试点公推直选一名不占职数的科研副院长,负责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攻关,并在职权和待遇上给予政策倾斜。四是加强人才的公道活动。放宽医疗卫生单位人才活动限制,加强医疗卫生单位人才交流与合作,实现人才的公道活动,增强卫生系统干部活力。

(三)增核编制,壮大专技人才。一是适当增核卫生单位职员编制。建议按辖区服务人口的万分之一配备监视、疾控和妇幼工作职员编制,使我区卫生人才资源达到或超过全市均匀水平,有效提升公共卫生保障能力。二是大幅提升医疗单位职员编制。区第一医院迁建后,医院业务用房将由原来的3000平方米增加到15000平方米,按500张床位配置,着力打造为区域医疗救治中心,建议职员编制由原来的180名增核为600名;区第二医院将随着建茄地区产业园区的拓展,打造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建议区第二医院职员编制由原来的90名增核为200名;区中医院与跳磴镇卫生院合并,在跳磴地区兴建区中西医结合专科医院,建议职员编制由原来的35名增核为180名。初步形成以公立医院为主导,企业医院、社会办医为补充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

(四)拓宽视野,积极引进人才。深进推进卫生形象工程建设,加快区第一人民医院迁建、跳磴镇卫生院、区疾控中心建设步伐,改善工作环境,“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增强人才吸附能力。一是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协调有关部分尽量简化手续,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自,落实“用人单位选人,人事部分审查”的进人机制,建立起引进中、高级人才的“绿色通道”。对一些特科冷门适当降低引进人才标准,引进部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才俊。二是公招专业技术职员坚持以“人事部分主导,用人单位参与”的公招新模式,特别是医疗单位要加大医院自主择人的权限。协调有关部分逐步完善公然招聘医疗卫生人才办法,使其考试、考核方式和内容符合医疗卫生人才专业性、实践性强的实际。三是按照“侧重高级,兼顾中级,严控低级”的原则,采取公招或引进的方式,分步实施解决紧缺人才、突出拔尖人才的储备工作,面向一流高校,双选有学位的拔尖基础人才;面向全国,引进中高级在职实用人才。四是广辟才路。引导各单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树立柔性引才引智理念,积极采取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凭等方式灵活引进国内外优秀卫生人才与智力,建立有利于人才流进的引才机制。五是继续实施“三名”战略。积极争取引进三级医疗机构落户我区,充分利用其人才资源上风,培育和壮大名医、名科、名院。整合中医资源,努力打造我区中医特色专科品牌,做大做强中医专科医院,壮大中医人才队伍。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专升本 应用型本科 土木工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44-02

对于一所正在“申本”的高职院校,不仅现有办学基本条件必须满足国家对本科院校要求的评估,思想认识上也必须有升本的先期准备,就是要进一步地完成“内涵升本”。教育观念上的正确认识,直接指导着后续的各项“申本”工作,也为升本后的人才培养奠定方向。

基于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申本过程,对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基础,升格为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思路做必要的探讨,针对实际,化繁为简,确立观念。

1.高等教育应用型与研究型的区别

教育部提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精神,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的本科人才培养要求。但是,高等教育应用型与研究型具体的区分在此要求上并未真正明确,只是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专家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

1.1 研究型本科教育

普通教育本科的课程体系以“宽口径、厚基础”为标准,课程设置更多的是考虑学科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相互衔接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要求学生基础理论扎实,注重理论和理论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的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的人才,未来主要从事本学科领域的初级研究、产品设计与开发工作。虽然说,也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重点是放在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上,开展研究性、探索性技术的训练和素质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1.2 应用型本科

从“应用型本科”也被称之为“高职本科”来看,就是具有高职的特点,所以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应用型本科”,顾名思义,主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以适应“当下”社会需要为目标,直接应用各种现有技术开展工作的技术工程师、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研究人员等人才,突出“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实用性,较研究型本科人才有更强的现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一是主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服务,二是为学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服务。

应用型本科培养的应是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知识,具有学科应用开发、专利和实际操作技术能力,具有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够满足从事生产、管理一线的工作的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以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比较强的实践与研发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新型应用型本科相对于传统本科,要更注重技术知识的培养;相对于理论研究,更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对于学科和知识纵向精深,更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相对于实验验证理论,更注重理论指导实际;相对于继续升学的教育,更注重于就业导向。

简言之:应用型本科相对研究型而言,对科研开发能力不作太高的要求;重要的是所学知识和技术,能及时地在“当下”使用。

2.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的区别

在职业教育的层面上,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具有共同属性,就是职业性。培养目标都是面向现场一线,注重所学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实用性,但二者在职业岗位的技术含量和管理层次是有所不同。

2.1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

高职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是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构建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主要掌握技能性的实践能力,重在常规操作,即运用成熟技术,按既定规范操作,强调熟练性、规范性,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初步能力。

2.2应用型本科教育

应用型本科教育则要求理论基础相对“足够、扎实”,但不要求“深究”。同时,要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重视系统的专业思维训练,培养技术性的实践能力,重在非常规操作,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就要求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上,应该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技术使用、推广和转换能力。

简言之:高职高专教育的结果是“知其然”、“使其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结果还要“知其所以然”。

3.具体到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与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教学上的区别

二者区别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指大学为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并指导学生学习的所有内容及其构成要素的总和。而课程设置是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课程设置上的差异性。

3.1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建筑企业施工员岗位为主,而后拓展到工程现场的其它工作岗位。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可从事施工员、监理员、内业员、质检员、材料员、实验员、测量员、造价员等岗位工作。

3.2 应用型土木工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土木工程本科(建筑工程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是能从事建筑工程与地下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技术应用和技术管理工作的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

3.3课程设置上的区别

以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首批申办本科的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基础上制定的课程体系,并进行课程设置。

3.3.1专业基础知识上的重要区别

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力学是工程原理的核心基础知识。在力学的教学上,高职的工程(建筑)力学是一门融合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综合课程,所以在知识上只是一种“必需、够用”的浅显学习;而本科的力学课程体系中分别开设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课程,是作为重要的必须深入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

3.3.2专业性课程上的重要区别

建筑设计是建筑施工的依据,设计中体现的是建筑工程的原理。这种专业性课程体系上的区别,已经很清晰地把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层次划分开来。

4.教育观念实现内涵升本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队伍的主体尚处于对新的应用型本科教学要求的认知、理解和适应的过程中,清晰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前提。首先要避免“本科教育专科化”现象。

升本后的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层次提升,中学的基础知识相对扎实,领悟力也与高职学生相比有所提高,要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调整教学内容,基础和理论的教学必须要加大加深,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

5.正确认识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

进入本科就引入了学科的问题,所以,首先就要对此有透彻正确的认识。

5.1什么是学科与学科建设

高等学校的学科主要指学术的分类,即按科学知识体系而划分的门类。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学科管理等六个要素。

5.2区别看待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

专业是指高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专业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专科教育只强调一个中心,即以教学为中心,也就是专业建设,所以,高职是以专业建设为中心。

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学科以知识形态的成果服务于社会,一般称之为科研成果。传统本科教育强调两个中心,即教学与科研,通过科研(学科建设)来促进教学(专业建设)。所以,研究型本科应以学科建设为中心。

那么应用型本科呢?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5.3学科与专业的辩证关系

本科教育中,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按专业培养要求,在系列的学科门类中一般选择一至三个学科作为专业的主干学科。专业的特色化促进学科知识的丰富与发展,专业特色在本质上就是学科特色。

5.4应用型本科在此问题上的探讨

新建应用型本科在建设初期,高职向应用型本科转轨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内涵升本,过早或过分地强调学科化,追求完美,将会力不从心,也将偏离办学方向。所以,专业建设依旧应该是新建应用型本科的主要任务,只有在内涵升本达到一定程度后,也就自然地强化了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李铁林.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之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

[2]吴邵兰.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09,(22).

[3]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高教探索.2010,(1).

[4]李万木,谢明荣.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教育之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杂志,2006,(10).

[5]程忠国,李玉春,刘丹青.高职本科:一个亟待探索与创新的教育层次[J].教育与职业,2007,(24).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结构;产业结构;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061-02

教育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教育专业结构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又反作用于经济结构[1]。高校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对接,主要是指与产业结构相适应,能充分发挥教育的经济效益和实现区域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能够合理地协调国家、学校和个人间的关系,有力于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校专业结构[2]。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3]、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现状[4]、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特征[5]、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适应性发展[6]等方面。总体上看,专门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研究比较薄弱。因此,本文以高职高专教育为例,分析安徽省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应性,以期能够为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结构微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安徽省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一)区域产业结构影响和制约着区域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表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制约着该国或该地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增加和新设那些符合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的学科专业,削弱或取消那些不适应产业发展趋势的学科专业。就任何一个学科专业而言,合理的专业结构应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定位以及相关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吻合,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

(二)区域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影响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高等教育可以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其基本前提是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要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要求,即“高等教育系统中每一科类或专业的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与同期产业结构对不同种类、专业的高级人才需求数量相适应”[7]。在同一区域,高校专业重复设置、布点过多,同一类型的高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过于趋同化,将会导致人才过剩和人才奇缺并存的局面,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安徽高职高专教育层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一)安徽高职高专教育层次专业大类分布及其专业布点状况

截至2009年,安徽高职高专教育现有专业类74个,占所有专业类的94.87%;目录内专业352个,占所有目录内专业的66.29%。安徽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涵盖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的所有专业大类,除了城市轨道运输、石油与天然气、水土保持与水环境和部队基础工作等4个专业类尚未布点外,其他专业类都有布点。其中,制造大类27个专业、电子信息大类24个专业、财经大类35个专业、文化教育大类34个专业、艺术设计传媒大类27个专业,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符合安徽经济发展特点的专业群。

(二)按产业分类的专业比例与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协调性

通过安徽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与三次产业结构的对比可以看出(图1所示),2009年安徽高职高专院校三次产业专业比例是5.97:35.51:58.52,三次产业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整体上并不协调,不符合安徽目前优先发展第二产业的战略走向。第二产业对应专业比重明显低于第二产业占经济比重比值,交通运输业、制造业等第二产业急需的人才还存在相当大的缺口;第三产业对应专业比重远远高于第三产业占经济产值比重,尤其是个别专业盲目重复设置,如财经类专业,专业数目多,学生人数多,略高于目前市场对此类人才的需求,直接导致与第三产业相关的其他专业提升的空间不足,直接说明了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建设水平总体低下,从而不能满足第三产业的发展需求。

(三)从现有的布点较多的专业与安徽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匹配程度分析

从专业布点情况来看,安徽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布点数量较多的20个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市场营销、应用电子技术、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秘、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数控技术、软件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物业管理、会计电算化、应用英语、模具设计与制造。通过与各专业具体的布点数相互对照,可以发现,与支柱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很多专业,并没有成为高职高专院校重点布点的专业,而高职高专教育布点最多的专业是安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所不急需的专业人才。由此可见,安徽高职高专教育层次专业结构与安徽支柱产业结构并未实现充分对接,其尚未充分发挥为地方支柱产业服务的作用。

三、安徽省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布点过多与专业空缺同时存在,导致了“人才过剩”与“人才奇缺”的双重矛盾

高职高专教育层次的有些专业布点过多导致某些专业人才“供大于求”,人才数量超过了社会需求量;而有些专业布点过少甚至空白,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人才数量低于社会需求量。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相关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没有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二是由于布点过多的一些专业多为热门专业,部分高校沉迷于短期经济利益的考虑,不顾自身办学条件是否具备,从而导致这些专业泛滥成灾。

(二)专业口径较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较为薄弱

通过整理安徽各高职院校高校2009年招生专业目录过程中发现,一方面与安徽省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新兴、交叉专业布点较少,传统学科依然占据着优势地位,学科专业壁垒十分森严;另一方面,在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大多依旧在较为单一的学科专业体系下进行的,这远离了设置这些专业的初衷,导致培养的人才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由于专业名称不统一,就直接造成专业布点过程中的混乱,从而造成某些科类中相邻专业重复设置的现象此伏彼起,导致整体专业结构比例失调,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人才需求错位。

(三)专业布点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尚不协调

其一,安徽高职高专教育工科类招生规模的不合理,与区域经济第二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不协调,必然影响甚至导致该教育层次的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不适应。其二,高职高专教育按产业分类的学科专业比例与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较差,第一、二产业的专业分布相对较少,不适应第二产业发展的需求;第三产业专业分布虽然很大,但是,人才培养的层次不高,个别专业不合理重复设置现象较为严重,而个别与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依旧空白。

四、实现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接的措施和建议

(一)构建人才预测机制,使专业结构调整有章可循

“通过人才预测可以掌握国家和地区未来对人才数量、层次和专业等方面的需求,了解行业人才现状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哪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过剩,哪些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足;获得的数据,能够从整体上说明高等学校所设的专业,哪些应该减少招生,哪些应该扩大招生,哪些专业应该撤销,应该新设置哪些专业。这样就能避免学科的重复建设,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用到最需要的地方。”[8]安徽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专业结构不能充分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归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计划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缺乏相应的人才预测机制。

(二)上移高等职业教育层次重心

从安徽现阶段的人才需求来看,专科水平的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中等技能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因此,安徽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和类型的需求,适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重心,以“多层”取缔“单层”,率先改变单一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能够相互衔接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在加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同时,进行本科层次的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进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试点,培养能促进科技成果技术转化的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实现安徽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重点建设三次产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促进“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形成

为了实现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当前,安徽省必须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积极建设三次产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积极构建“学科-专业-产业链”, 创新高等教育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进而充分发挥区域高等教育在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2-153.

[2] 刘永芳.基于区域经济结构的高职专业结构之实证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46-48.

[3] 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第1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6-37.

[4] 汪余宏.江西省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

[5] 古蕴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1995,(1):46-50.

[6] 李东航.广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范文5

论文摘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设置应服从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由区域产业结构所决定,才能使高职人才培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强大支撑力量。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强调专业设置符合区域社会需求的重要性,并就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提出相应的构想。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区域社会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基本共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因其直接与职业技能相衔接,对区域经济具有明显促进意义,越来越为各级政府所重视。从高职院校的数量和招生规模来看,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设置应与区域社会密切联系。高职教育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办学规模,调整专业设置,加快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真正做到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

一、国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从大学的角度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与训练需要而设置的。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通常有两个主要依据,一是学科分类;二是职业分类。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社会职业岗位状况决定了其专业设置,故专业应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学科专业”,更接近“岗位专业”。

因此,高职专业的知识并非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而是由与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相关联的有关知识所构成,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随着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都产生了急剧的变化。因而,当前高职有拓展专业宽度的趋势。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在专业设置方面,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基本摆脱了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原则的羁绊,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了专业设置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举足轻重。专业设置越来越贴近社会需要和个体需求,结构日趋合理,较好地反映了技能岗位需求、高校扩招和教育对象择业观念的变化。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因而专业建设从总体上来说还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特色,如职业技能培训与学术性之间界限模糊关系欠清,在专业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专业建设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色彩严重,过分追求“服务地方”和“创建自身特色”,把“职业导向”作为办学目标,产品带专业,专业数量增多了,专业面变窄了,忽视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新专业的设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模糊;优质教育资源缺乏,专业软硬件(如师资、实验实训设施、课程体系、教材等)建设滞后,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教育质量不高;部分专业的建设缺乏稳定性,短期行为明显,对社会潜在的人才需求缺乏应有的调查研究,市场需求面狭窄;对传统优势专业和老专业不能及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造和调整,等等。而这些问题的根源集中反映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还没有把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更没有切实有效地体现区域社会的需求,因此急需构建与区域社会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衔接的服务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区域社会的适应性

专业是职业院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单元。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高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它反映了高职院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适应程度。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与人才培养,事关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区域社会需求既是专业设置的客观依据,也是专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适应区域社会需求,不仅符合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需要,同时适应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也符合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传统“经院式”的教育模式向市场调节的教育模式转变,是高职院校改革的出路所在,也是高职院校实行规模与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

高职教育经过连续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已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也应朝着更规范、更贴近就业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型技术人才,两者是一种双赢的关联关系。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问题关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对接,即专业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对接的关联点。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目标。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职教育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从总体培养目标来看,高职教育就是要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应用型技术人才一般来自当地高职教育的培养。因此,目前高职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区域社会。这种服务程度越高,高职教育发展就越持续,发展空间就越广阔。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关键就是看其所办的专业能否为区域经济服务及能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服务区域社会需求的思路

(一)确立快速应变的专业设置原则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专业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易受到区域社会和市场变化的影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和岗位不仅变化更加频繁,这些特点和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集中反映在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上,高职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依据,不仅要重点突出,特色明显,能较好地适应本区域行业或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而且专业口径应宽窄并举要培养通才和复合型人才,用人才的广泛适应性来应付社会需求的多样变化性,要具有快速反应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区域职业岗位需求热点的转换,在实践操作中可采取学科专业交叉复合的方法,如把一些技术成分较复杂的相近专业先复合起来,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高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分设若干专业方向,一旦区域社会需求量加大,再把某些专业方向设置为独立的专业。

(二)形成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设置应服从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由区域产业结构所决定,才能使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强大支撑力量。从生存发展状况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和人才培养都不约而同地力图实现与地方政府及区域产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也出现了职业导向、订单式、模块+岗位、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组织目标不同,利益诉求有别,加上高职院校囿于自身人才培养能力与社会服务实力,形成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尚需进一步地多方深入合作,这直接影响到专业设置成功与否,设置的专业是否符合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自我调适,明确办学服务面向及特色定位,切实了解区域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以及办学模式的目标,建立政府部门宏观统筹为主导、行业部门中观指导为依托、多种合作主体协调发展为基础,共同参与投资和管理,共同分享利益的多主体办学机制,共同参与重大办学决策和管理,引导和发挥市场在专业设置方面的积极调节作用,确保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办学主体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动态适应能力。在符合区域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不仅可以承担社会人员和行业人员培训,更可以专业为依托,与政府、企业在场地、设备、技术、培训、科研、信息、人才等方面共享资源,发挥出区域化办学的最大系统功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在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中,地方政府更可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根据产业分类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合理进行专业布点。统筹协调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建设,打破狭隘的行业界限,对本区域内高职院校需新设的专业根据各校的优势及所属行业部门特点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对各校新设专业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进行审查、评议与检查,防止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指导并协助各校对传统专业进行调整与改造;对各校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促进各校建立各自的专业优势,进而充分地发挥规模效益,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及教学质量。

(三)优化整合高职专业设置结构

区域经济的情况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主导产业部门在经济循环中所处的阶段。任何一个产业都将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老四个阶段。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部门主要由处在创新阶段的新兴产业所组成,则不仅说明它今天经济实力雄厚,也说明它今后在一段时期内仍可保持发展的势头。

根据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可以把专业划分为新兴专业、成熟专业和衰退专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适时地压缩或淘汰衰退专业,稳定和巩固成熟专业,大力发展新兴专业,力争通过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贯通衔接 机制构建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递接,促进当地教育的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很多地区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迫切需要。因此,本文从机制、学制和标准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对中职和高职教育进行贯通和衔接。[1]

一、完善中高职教育贯通和衔接的机制

管理机制的递接主要是在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统一协调指导下,将中职与高职教育运用行政手段和相关政策统筹起来,形成一个有针对性的管理体制和递接机制,加强来自递接机制和行政管理的导向性。要理顺中职与高职教育的各层级管理体制,按照职业教育特色来制定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培训奋斗目标,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层次和适合院校高效运行的机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要加强统筹管理,将中职和高职的管理部门归口于国家和省级相关的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管理的行政部门,促使中职和高职教育能够统一贯彻从国家到地方的相关法规政策。此外要指导各职业院校按层次有规划有步骤地协调发展,相关行政管理机构不仅要有权威性和统一性,而且要从机制建设出发,构建以利于中职与高职递接协调和联系的职业教育体制。

更为重要的是,中职和高职学校的新生或毕业生应该与普通教育学生在招生收费、劳动就业、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保持大致相同,要妥善解决针对职业教育的待遇和就业歧视,逐步改革完善劳动用人机制,引导市场改变目前只重学历而不重视实际技能操作能力的情况。积极提高招生生源质量和扩大生源范围,进一步降低招生的各项收费,减轻学生负担,使愿意就读职业教育的同学有条件有能力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各行业中要积极建立职业从业资格证和劳动者持证上岗制度,强化职业教育毕业生的上岗优势,拓宽高职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待遇水平。

二、确定递接学制和模式的有效性

根据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现状各高职院校均采用了五年制高职模式,即“3+2”模式,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就读,后两年在高职学院就读。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能够广泛地适应各地区的需求,较好的实施了中职与高职教育的递接,应该将此模式作为中职与高职的主流递接模式和主要学制。通过这种模式吸引优秀的初中毕业生通过职业教育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技能实践性环节的能力培养,也有利于统筹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获得的教学效果在目前各类递接模式以及高职教育系统中是最好的。这种学制也被许多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地采用,可以作为我国大部分地区中职与高职的主要递接模式。

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可以将其余一些形式作为相应的补充,如四年制和六年制高职。四年一贯制和六年一贯制也是中职与高职的递接模式,作为其主流的递接模式和学制之外的补充形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根据川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变化,综合实际的教育情况和专业需求情况,可以适当用适合本地的递接模式进行补充。针对部分专业或部分领域的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需要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可用四年一贯制高职的递接模式。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部分地区,如果需要较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可以用六年一贯制递接模式适当延长技能人才培养时间,更加全面的提高其综合素质。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需求和专业需要,针对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的不同,适当延长或缩短学制作为递接模式的补充,但应该控制好相应比例,不宜过大过多采用。

三、统一递接过程中的标准模式

目前国外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递接针对课程递接制定了统一的相应标准,我国各地区的职业教育的中职层次面临专业多、学生批量小的特点,所以中职与高职院校递接环节为每个单一课程制定同一标准有较大难度,但相关标准的制定可依据专业类别的大体方向和特点,制定统一中职和高职课程的总体标准_。根据大类各专业课程的区别,建立统一的课程对口递接的标准体系并确定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依据该统一标准制定出相关大类专业的递接入学标准,高职院校则根据这个入学标准进行对口招生。

课程标准包含普通基础文化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个部分,各制定相关的统一标准。其中普通基础文化课程按照类别大致可分为文科、理科、工科三个门类,针对这三个不同门类需要分别制定三套相应标准,由于其具有普遍性和适应性较强的特点,该标准可采用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制定。专业技能课程相应标准可以分别按专业领域划分为多个门类,如管理类、财经类、机械类等专业类别,由于专业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强区域范畴和地方差异,一般由省级或地市州制定其标准。制定统一的教学课程标准方法主要分为三种,比如可以按中等教育层次的毕业要求为基础,制定统一的各科类课程标准,将中职相应专业按行业划分为若干个种类课程种类,课程递接过程严格按照具体的标准执行,如法国对中职和高职行业划分为16个种类课程种类,职各专业的递接分别对口其中某一类,每一类均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教学标准,以该类别课程设置为基础设计有针对性的高职课程,从而实现中职与课程的课程紧密递接。[2]

总之,随着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动,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新的职业大量涌现,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递接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把重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发展摆在了发展普通高中和大学教育一样的高度,促进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递接模式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范文7

一、 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职教育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制约和影响我国高职教育今后发展的最根本问题。美国的高职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因此,我们应积极借鉴美国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来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走特色发展之路。

二、两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别

由于中美两国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两国高职教育有很多不同之处。

1.高职教育结构体系存在差别

我国现有的高职教育从结构体系来看, 有职业技术学院、本科二级学院、高专、成人高职、民办高职等等。表面形式多样, 各自为政、相互分割、互不联系。并且,高职专科教育成为终结性教育、最高层次的教育。

美国的高职教育结构可分为社区教育学院和技术学院。前者是两年制的,可获副学士学位;后者是四年制的,可获学士学位。获得副学士的学生既可参加工作,也可继续深造获得学士学位。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两者紧密联系。

2.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同

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在高中文化基础上,或相当高中文化基础和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基础上,以从事一线生产或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实施具有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和高级技术技能内容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

美国的高职教育分为副学士学位(两年制)和学士学位(四年制)两个层次。前者由社区教育学院承担,目标是培养学生将来在需要懂得并运用工程、科学或数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工程、在科学或其他的技术领域中当技术员或从事半职业性工作;后者由工业大学中的技术学院承担,前两年完成副学士学位课程,此时也可参加工作,如需要继续深造,再继续读两年,获学士学位。美国的高职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应用型人才。

3.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同

我国的高职教学模式主要有:“五阶段周期循环高职教学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产教结合模式”,以及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等。但最为科学、系统的是“五阶段周期循环高职教学模式”(简称:五阶段职教模式)。该模式是借鉴国外先进的高职教学模式,以能力本位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等五个阶段,做了较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设计开发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能力本位高职教学培养模式。

美国主要实行的是CBE教学模式,模式分为四个阶段:职业分析形成DACUM图表、学习包的开发、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评价。特点是:(1)以职业能力作为进行教育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2)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基础。(3)强调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而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4)办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和严格的科学管理。课程可以长短不一,易做到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培训人才。

4.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同

我国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 具有职业本位的特征, 与职业、岗位群相对应, 以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所形成的社会职业岗位为背景, 强调专业设置的时效性、针对性、实用性以及灵活性。因此,其专业设置一般有三种基础:职业岗位、职业群和技术领域。对于那些社会覆盖面较广的职业,如会计、律师等,专业口径可窄一些,单独设置专业;对于那些社会覆盖面不广的职业,则以几个相近的职业组成的职业群集作为专业设置的基础。

美国高职教育的专业大致可分为六类,根据1983 年美国出版的《彼德逊年度大学生学习指南》的统计,主要有:机械与工程技术类、数据处理技术类、商业贸易技术类、应用技术类。

5.高职教育课程结构不同

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可分为两种类型:(1) 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三段式课程结构,属于“知识本位”模式。(2) 模块式课程结构,属于“技能本位”模式。

美国主要实行的是社区学院,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结构,主要针对社区经济,使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力结构更符合社区的需要。社区学院的课程结构主要包括:学术教育课程、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继续教育课程、补救教育课程、社区教育课程。

6.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不同

我国高职教育中理论与实践是并重的,理论主要是为培养综合和专项的职业技能服务的,实践课程自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其教学课时一般要占总教学课时的40 %左右。

美国社区学院的教学计划,实践性课程占总学时的40 %~60 %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大体保持在1:1 的水平上。有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工程数据分析、编程、工程画等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之比高达1:3 。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利用假期在社区的相应部门进行实践。

三、美国高职教育对我国的借鉴及启示

针对两国高职教育存在的上述差别,我认为美国的高职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调整我国的高职教育结构。进一步理顺高职教育与其他上下教育层次的衔接关系,废除对高职毕业生专升本的不合理限制,创造通畅的深造学习途径,体现自由、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这样就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整体利用效果。

2.调整高职培养目标。为了突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我国的高职培养目标应该是技术型人才, 注重培养把各种优良的设计方案和图纸转化为产品、转化为现实物质财富的能力,改变过去既培养知识,又培养技能的双重任务的现状。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范文8

关键词:西部开发;人才队伍;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133-05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目前西部地区的人才现状如何?在人才开发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以统计数据和调研情况为依据,对当前我国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和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完善人才保障机制的对策。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人才是广义的人才,泛指受过高等教育,在三次产业中从事创造、应用及管理的专门人才,包括分布在经济领域、社会福利领域、政府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本文主要是以上述广义人才的内涵和外延来进行分析研究。

一、西部地区人才的存量与现状

(一)西部地区人才的基本情况

按照本文提出的广义人才定义,从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中可以掌握西部地区人才的基本情况,详细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0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中,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占总数的6.91%。内蒙古自治区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占全区就业人员总数的7.75%,广西为3.76%,重庆为3.94%,四川为3.29%,贵州为4.45%,云南为3.02%,为0.3%,陕西为8.85%,甘肃为5.22%,青海为9.24%,宁夏为9.30%,新疆为11.32%。

(二)西部地区人才的基本结构

2008年底,全国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总数为2882.6万人,其中高级职称284.6万人,中级职称1061.5万人,初级职称1274.4万人;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比例为9.87:36.82:44.21。同期,西部12省区的专业技术人才总数为628.4万人,其中高级职称47.5万人,中级职称217.4万人,初级职称315.3万人;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比例为7.56:34.60:50.18(详细情况见表2)。

(三)西部地区人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以来,西部人才工作得到了加强,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南沿海发达省区相比,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工作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才总量不足与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并存

从2008年的统计数字来看,西部地区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91%)的省区有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甘肃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有内蒙古、陕西、青海、宁夏和新疆等。从总体看,西部地区的人才总量尤其是科技人才总量不足。

与此同时,西部人才存量结构不合理,人才资源结构性短缺严重。具体表现在:一是低层次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新兴学科型、科技开发型、投资创业型等创新型人才少,特别是被西部各省(区、市)确定为支柱产业、特色经济方面的高新技术人才、外向型经济人才、复合型人才更为紧缺。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明显偏少。二是人才专业技术结构不合理,初级及长线专业人才过剩、积压,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现代管理等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高新技术人才及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三是一般性人才多,从事科学研究的创新性人才少。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教学人员占了很大比例,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见表3)。

2 人才空间分布和行业分布不合理

在空间分布上,西部人才主要集中在少数省会城市,西部地区除西安、成都、兰州等城市的人才比较集中外,其他大部分地区,特别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匮乏,农村的人才少,老、少、边区的人才更少。在所有制分布上,西部人才主要集中在国有中央、省属工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在行业分布上,西部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等领域,工程、农业、科学研究领域人才较少。人才行业分布不合理,服务于上层建筑的人才多,支撑经济基础的少;从事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多,参与物质产品初次分配的少;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多,自然科学的人才少。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也难以满足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迫切需求。

3 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科学研究与开发力量明显不足

从目前来看,西部地区人才少,高层次人才更少,西部12省市面积约占我国的2/3,人口约占我国的1/3,而专业技术人才仅占我国的1/5,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国的16.69%(2008年底),高层次人才资源极度匮乏,不仅绝对数量少,而且专业不全面,学科分布极不平衡,不少行业或领域都是空白。

科技开发水平是衡量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08年,西部12省区专利授权数合计33353件,其中发明专利3953件,实用新型专利17540件,外观设计专利11856件,分别占全国总数的9.46%,8.48%,10.01%和9.07%(见表4)。以发明专利为例,2008年西部12省区的授权总件数还不及同期北京(6478件)、上海(4258件)或广东(7604件)一个省或直辖市的授权数,而同期江苏、浙江两省的发明授权数也分别超过了3000件以上。可见,西部地区人才的创新能力较低,科技成果数量少,难以形成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规模效应,也难以为西部开发提供有效的人才及科技支撑。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范文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位;学位晋升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174-04

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思想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高职教育的实质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的职业教育。综合上述两个定义,高职教育体系应当是指高等教育中不同层次、类型职业教育之间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按照上述定义,我国的高职教育虽已有长足进步,但体系仍未建立起来。因为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实际上仅有专科层次的高职,一个体系内仅有一种事物,何谈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何谈体系已经基本建立?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于2013年3月赴台湾调研,对台湾地区的高等技职教育做了专题考察,拟参照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体系发展历程,结合大陆高职教育的发展实际,从专业学位晋升这个角度探析如何完善高职教育体系框架。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体系发展特点及问题

台湾地区近二十年来学校结构变动最大的是技职教育类学校的高等教育化。技职教育体系从以基础职业教育、专科教育为主,逐渐发展到目前以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的技术学院、科技大学为重点。据统计,1992年,台湾地区有高等技职院校77所,其中技术学院3所、专科学校74所。到2012年,台湾地区已有高等技职院校91所,其中专科学校14所,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77所。对比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在20年间,科技大学从无到有,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已经达到了20年前高等技职院校的总和,进一步分析目前存留的这14所专科学校的校史,可以发现,这些专科学校都是在1996年以后陆续由高级职业学校(台湾地区的高职等同于大陆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改制升格而来。在技职学校高等化的过程中,台湾地区逐渐建立起了专、本、硕、博一体化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同时台湾地区在技职教育与高教系统之间搭起了互联互通的立交桥(如图1所示)。不仅如此,在技职教育高等化的进程中,台湾地区还因应时代的变化,以终身学习、能力发展为导向,不断更新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职业证照制度。台湾地区的《职业训练法》规定:在加薪和录用技术人才时,丙、乙、甲三级证照分别等同于职校、专科、技术学院毕业等级。台湾的《各级各类学校同等学力的办法》规定:丙级证照加5年工作经验者,得以职校毕业同等学力报考大学、四技和二专;乙级证照加4年工作经验者,得以专科学校毕业同等学力报考二技;甲级证照加3年工作经验者,得以技术学院毕业同等学力报考研究所硕士班。2013年3月,台湾“教育部”更是在的直接干预下,为获得巴黎世界杯面包大赛个人冠军的面包师吴宝春修改了上述条款,使得仅有乙级证照的吴宝春得以5年以上工作经验报考研究生硕士班。

从上述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体系发展的道路看,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体系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体系完整,学位层次分明。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体系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对应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涵盖了目前学校高等教育的所有层次。同时,在学位制度上层次清晰、完善,形成了自副学士、学士、硕士一直到博士的层次分明的学位体系。

二是自成一体,具有一贯性。在多数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往往是终结性教育,如果想提升学历,必须转往普教体系。但是台湾地区的高等技职教育体系除了准备就业外,同时兼顾升学需求,其体系从高职(中专)可往上升学至本科以至硕士、博士,并且其升学通道具有一贯性,即如果学生对某一专业感兴趣,可以在高等技职教育系统从专科一直读到研究生,从副学士一直读到博士,同时上一层次技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对准下一层次,给予学生以连贯性培养。

三是纵横交错,交流通畅。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体系不仅在体系内部有纵向的、一贯的发展空间,还与高教系统及社会职业培训系统有纵向和横向的交流路径。就高等技职教育系统与高教系统之间的交流而言,专科毕业可以就读高等技职教育系统的二技,获得本科学历,也可以插班进入高教系统的大学三年级,同样可以获得本科学历;技职本科(二技或者四技)毕业可以继续就读技职硕士、博士,也可以进入高教系统读硕士、博士。相应地,高教系统的各层次毕业生也可以进入高等技职教育系统就读上一层次的相应学历并获得学位。另外,如前所述,通过社会培训取得职业证照的学生在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后,也可以进入学校教育系统学习。由于从1996年起,拥有职业证照的在职人员入学考试享有不同的加分优待,即丙级证照在专业科目总分的基础上可加分5%,乙级证照可加分10%,甲级证照可加分15%,所以台湾技职院校学生也非常重视职业证照考试,希望能为自己的职业、学历晋升创造更好的条件。“双证”也使得技职院校学生拥有更大的社会竞争力。

台湾地区现行的高等技职教育体系有以上诸多特点或曰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而言有以下两点:

其一,高等技职院校的定位呈现模糊化趋势。按照台湾地区“法律”的规定,高等技职教育体系内的学校在法律上分属《专科学校法》和《大学法》规范,其中《专科学校法》第一条即明确规定:“专科学校,以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养成实用专业人才为宗旨”,即明确了专科学校为技职院校。《大学法》不仅规范高教系统的各个大学及独立学院,还要规范高等技职教育体系的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由于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要受到《大学法》的规范,因此,在大学排名压力及台湾地区教育行政机构大学评鉴的导引下,技职院校很容易受到高教系统大学办学模式的牵引。具体表现为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也如高教系统大学一般,利用奖金方式鼓励教师发表SCI科学期刊论文,且以此作为教师晋升等级的主要考量因素。同时,由于受学生就业的压力,高教系统的大学也在改进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实务能力,在“四技”规模扩充的条件下,由于学制相同,高等技职院校与高教院校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模糊。

其二,高等技职院校教学的升学导向明显,实务特点减弱。台湾地区的专、本、硕、博一体化,一方面给技职院校学生带来了与高教系统学生同等的升学机会,另一方面在台湾社会传统士大夫观念影响下,“升学主义”与“文凭制度”忽视了技能的学习,贬低了技术的价值,导致高等技职院校教学中的升学导向明显,实务特点减弱。

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也发现了台湾技职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于是在2010年制定了《技职教育再造方案》,试图解决这些问题。该方案的实施效果目前尚在评估中。

大陆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及辨证

比较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体系与大陆目前的高职教育,我们发现差异是明显的,差距也是巨大的。首先,大陆的高职教育仅限于专科层次且无学位,尚不能说有高职教育体系;其次,高职学生升学通道并不畅通,目前仅有专升本一种途径,而这种途径使职业教育的学生进入了普通教育系统,其升学实际上是以放弃自己接受的职业教育为代价的。因此,学界和实业界逐渐出现一种呼声,那就是开办技术本科。在实现途径上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可以由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升格成为本科院校,有人认为可以由普通本科院校开办技术本科。无论何种观点,实质上都是想完善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形成上下有序、能上可进的高职教育通道。但是参照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体系及面临的问题,笔者有理由怀疑这种学历层次、学制完善之路是否是我国高职教育体系发展应当效仿的途径。

我国部分学校不考虑如何贯彻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却在考虑如何继续升格为本科院校,在管理方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师考核标准上通通参考普通本科院校,课程成为本科课程的“压缩饼干”,实训流于形式,教师埋头搞课题科研。高职教育发展的前提应是做好目前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并且绝不能走台湾地区高等技职院校专科学校升格技术学院、技术学院改名科技大学的老路,不能试图在学制上完成高职教育体系的发展,而应该走出自己的路。这条路便是从学位制度上入手,完善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

学位是评价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是被授予者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而获得的学术称号。因此,学位制度就是国家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通过授予一定的称号表明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等级的制度。获得学位是国家给予的一种荣誉和鼓励,也是对获得者学习和学术水平的客观评价。我国现行的学位制度是由《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构成的,具体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对应的学历是本科、研究生。换言之,学历层次属于大专的高职教育是不授予学位的。因此,从学位制度上完善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首先就是要设立专科高职学位,因为设立高职教育学位是高职教育属性的逻辑必然和发展需要,进而建立不同层次学位之间的沟通机制,以能力本位为导向,因应“回流教育”浪潮,以学位晋升为高职教育体系发展的根本。

我国高职教育体系发展的学位晋升路径

(一)前提:高职学位必须定位为专业学位

在讨论高职教育学位晋升发展之路的具体设计之前,需要明确一个前提,即高职教育学位不能如台湾地区一样等同于高教学位。课题组在赴台考察过程中,曾专门就此问题咨询过台方技职院校的负责人,在台湾地区高等技职院校学位与高教院校学位之间并无区别,两者的区别仅体现在技职院校的学位课程与高教院校的学位课程不同。也就是说,当一个台湾学生拥有学士或者硕士、博士学位时,你并不会知道他来自高等技职院校还是高教院校。这也许是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体系与高教体系交流顺畅的一个原因,但同时也是导致台湾地区高等技职院校定位模糊化趋势的一个关键。因此,完善我国高职教育体系的前提是学位应当定位为专业学位或者职业学位。

专业学位是我国从1990年开始逐渐实施的一种全新的学位授予模式,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为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存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专业学位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其本质是职业性学位,职业性作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从职业性属性而言,专业学位与高职教育拥有天然的切合点。

当然,在高职教育领域设立专业学位,也是专业学位制度发展的需要。2009年,教育部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扩招了大批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制度迎来了大发展。但许多方面都存在着突出并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如我国的专业学位质量标准和要求都较低,培养的规模也小,类型和涉及的职业领域较少,与社会需要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社会认同度不高;实施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未能将专业学位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主流渠道,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只是学校的副业,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评价标准、管理机制等基本问题模糊不清。要解决这些问题,以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理念,根据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发展专业学位,不失为一条帕累托最优之路。

(二)高职教育体系发展及学位晋升路径的具体设计

设立副学士专业学位 要实现学位晋升,首先需要在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中设立副学士专业学位,以此作为高职学位进阶的开端。台湾地区许多学者在讨论之初也认为“虽然专科与本科的毕业学分差别不大,但两者的教育宗旨不同,大学是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科学校则以教授应用科学和技术、培养实用专业人才为宗旨,不应授予学术学位”。但逐渐地,设立专科层次的学位制度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共识,在历经十余年讨论后,2004年,台湾地区副学士学位制度正式实施。我国大陆如果使用专业学位制度规制副学士学位,实施接受度当大幅上升,这种争议应当会自然消解。

充实学士专业学位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制度以硕士层次为主,截止到2010年,硕士层次专业学位有金融硕士等39种,博士层次专业学位有口腔医学等5种,而学士层次专业学位仅有建筑学1种。从就读人数来看,2010年全国专业学位博士在校生4 218人,而同期全国专业学位硕士在校生21.7万人,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在校人数未见专门统计,但据2002年的一份文献显示:截止到2002年6月,已有24所院校的建筑学专业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到2002年为止,这24所学校中的8 000多名毕业生已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到2013年,已有49所高校的建筑学专业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再结合2002年以来全国高考招生人数的增长比例,2013年,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在校生数量不会超过1万人。可见,我国目前的专业学位制度已呈现出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陀螺型,与我国学术学位的“金字塔型”已呈鲜明对比,而目前教育部的宏观政策还要继续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年专门制定下发了《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做了专门规定。就建立统一、完整的专业学位制度而言,这些政策是不平衡的。笔者认为,如果在副学士专业学位上没有相应的学士专业学位,那么整个体系建设无从谈起,高职学生的学位晋升也不能实现。所以,无论是从完善专业学位制度还是从完善高职教育体系的角度看,都应该充实我国的学士专业学位。

完善“回流教育” 按照目前的制度安排,高职院校学生除了少部分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学习外,大部分高职学生都要参加工作。这些学生除了参加自学考试或以同等学力报考研究生外,几乎没有提升自己学习资历的机会,但是他们又存在参加“回流教育”即在职进修的迫切需要。因此,在充实了学士专业学位后,可以大力发展学士专业学位课程,提供给上述不能“专升本”但却想在学校教育中提升自己能力的高职学生。可以不为他们提供学历证明,但是学位证明也是对他们学力提升的认可。此种学位课程的修业时间可以学生完成所有学位课程为标准,最长不超过4年。

修改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允许仅拥有上述学士专业学位的人员报考各类研究生 目前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中均要求获得本科学历及学位;高职学生必须在毕业两年后才能以同等学力报考。如果实施“回流教育”,那么应该修改上述报考条件,仅需具备本科学位即可。在此方案下,高职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进入普通高校习得学士学术学位,也可以通过在职学习习得学士专业学位,然后再以这些学位为依托接受研究生教育,此时他们可以选择学术型研究生学习,也可以选择专业研究生学习,这样在不改变现有学制的前提下,可以建立起高职学生学力提升、晋升的路径,并且可以实现高职教育系统与普通高教系统的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匡瑛.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1):78.

[2]刘春生,谢勇旗.台湾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8):30.

[3]周佳丽,廖兴界.高等职业教育设置专业学位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5.

[4]杨玉良.优化硕士教育结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J].教育与职业,2009(7).

[5]郭跃.法国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1):93.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范文10

一、明确目标,建立现代高职教育体系

中原经济区建设最核心的是要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道路,基本的目标是要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支撑其发展最核心、最突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研究建立健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协调发展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十分必要与紧迫。

基本的目标要求应在科学发展观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视角下,重新审视河南高职教育现状,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实现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职教育提出的主要目标是: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到2015年,高职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04万人;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我们认为,河南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目标应是:建立和发展与中原经济区经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相适应,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类别健全、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具有中原经济区区域特色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形成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大板块、两个系列共同发展的合理格局。

具体讲,一是从层次结构上,从目前的单一型向多样型发展,加快探索构建主要由专科层次高职教育、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研究生层次高职教育所构成高职教育层次结构体系。技术结构的多样性和人才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多样化。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深入发展,高职教育层次结构必定要不断升级、变化调整。二是从区域结构上,要逐步实现布局科学合理。中原经济区各版块间客观存在的明显差异,决定了河南特色性的高职教育必须协调城乡间、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布局结构,最终实现区域高职教育均衡发展。三是从专业类别结构上,要努力满足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需要。高职教育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而兴起的,专业类别结构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决定地方产业的结构,同时,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决定了区域高职教育专业类别结构的调整。

二、提升内涵,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河南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中原经济区培养人才。中原经济区建设深层次的变化是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职教育深层的影响是必须面对这一变化调整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因此,河南高职教育在适当扩大规模的同时,尤为重要的是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要主动适应中原经济区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一是坚定正确的育人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突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健全和完善订单培养的模式和机制,实施多种形式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提升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构建整体素质教育平台。围绕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教育,认真探索高职教育素质教育的规律和有效模式,整合资源,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和内容、方法,着力构建素质教育新平台。

(二)加快重点专业和专业群建设

结合中原经济区经济结构、产业特点和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实施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工程。按照中原经济区的总体规划,面向优势主导产业: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特色服务业: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保健康复游等,以及现代农业,选择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形成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专业群建设。适应中原经济区发展需要,紧跟现代科技进步和行业企业发展动态,走专业群发展道路;建立动态调控机制,整合现有专业,完善专业结构,加大传统专业改造力度,寻找增长点,突出专业特色,提高专业建设水平;适应岗位群的需要,积极试行按专业大类招生,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三)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

深入研究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明晰专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行动导向为基础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素质拓展教育、能力拓展教育课程模块,满足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重视课程的开发和内容的重组、内化和序化,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强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与设计课程,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规范课程标准建设,加大课程开发和重组课程内容的力度,巩固建设成效,完善国家、省、校三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体系。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四)锤炼和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深入研究不同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的需求与规律,有针对性地设定培养目标和标准,采取分层分类的培养举措并使其制度化。对于高层次人才以承担校企合作项目为主,鼓励他们到行业企业兼职或担任行业协会职务;青年教师则以生产实践为主,提高其职业工作过程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大从行业(企业)一线聘任技能(技术)课教师的比例,建立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满足教学需要。激发兼职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通过专兼教师共同参与职工培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应用性技术和产品研发等,充分发挥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各自的优势,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三、完善机制,拓宽服务中原经济区途径

河南高职教育可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科学技术的生产与再生产。一是发挥人才和设备优势,把科研成果、先进工艺和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二是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科技需要调整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对企业的技术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活力。而上述作用的有效持续发挥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构建平台、提升能力、拓展途径。

(一)完善机制

找准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单位、兄弟院校的结合点,优化合作机制,创新合作载体,在合作中拓展服务,在合作中引领行为,在合作中作出贡献。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校企合作项目立项制度、教师联系企业制度、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考评与奖励制度等,规范合作行为,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强化工作职责。明确职责,强化职责,落实责任。教师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源,要通过落实责任,发挥其在校企合作中的中坚力量和带头人作用。三是拓宽合作领域。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广泛开展专业论证、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培训与咨询、科技开发等。四是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探索契约制、合同制、项目制、租赁制、股份合作制等合作机制,保证各方合作稳定、扎实。

(二)构建平台

把提高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入农村、深入城市社区办学,在人才培养、职业技术培训、科技服务等方面构建服务平台,更好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智力和技术服务。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围绕服务项目,组建以教授、博士为带头人的专业团队。建立派驻挂职制度,创造适宜条件,鼓励服务人员到地方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掌握地方服务需求,提高服务沟通能力。

(三)提升能力

完善产学研结合管理办法与激励机制,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推广服务队伍。积极引进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高端科技服务人才,引领和带动服务中原经济区工作深入开展。聘请在服务社会方面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专家学者指导,进行服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服务团队水平。引进外脑,借智集力,密切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实施联合攻关,带动服务团队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以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方向,加强多方横向合作,着力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健全科研成果催育机制,积极推进科研立项计划。以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研究为重点,建设技术、产品研发基地。深度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研发和服务,开展企业员工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打造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服务品牌。开展教师进企业活动,增强教师服务企业意识,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四)拓展途径

开设适合企业需求的实用课程,广泛开展在职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努力满足紧缺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需求。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切入点,积极创造条件到企业现场培训和鉴定,为企业服务。在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同时,努力办好继续教育。面向社会,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工作,让高职教育成为区域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培训基地与教育基地,成为中原经济区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培训基地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四、创新发展,增强高职教育发展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指出:“创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有效支撑。”要提升高职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区的能力和水平,其根本就在于创新。高职教育创新的重点应在于制度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教育模式创新。

(一)制度创新的关键是体制创新

长期的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缺位的制度创新环境和基础,决定了体制创新的关键地位。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与发挥高职院校及其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要创新宏观体制。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对学校直接的行政管理,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应逐步下放权力,保证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自。二要创新办学体制。改革传统职业院校的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新形势并能激活学校内部资源的新的办学方式、组织管理模式,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益,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三要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精简高效扁平化的行政体制,发挥教授治学作用,建立学校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责任制。积极推行全员聘任人事制度,在严格定编、定岗、定职责的基础上,对全体教职员工实行有限期聘任制。建立产权保护制度,保护、支持教师创新。建立绩效分配制度,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积极推行校内结构工资制度,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强化分配的激励功能。

(二)组织结构创新要适应新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组织正由以往的静态结构向动态结构转化,高职院校组织结构也将呈现扁平化、柔性化、团队化、边界模糊化等特征,以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这种以扁平化、柔性化、团队化、边界模糊化为特征的新型矩阵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横向项目系统是二级学院(或系),以二级学院(或系)领导为项目负责人,根据人才培养要求组建由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专业教师等不同专长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专业建设、教学安排、学生管理、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专兼职教师管理等工作全部在横向项目系统进行;组织的纵向职能领导系统是各职能部门,职能领导系统既具有独立形态,其成员又要参与到各横向项目系统中,主要承担指导、监控、统筹协调和信息汇总分析等任务,具体行政事务性工作交由横向项目系统处理;各教学辅助单位以及公共教学单位也作为纵向系统的一部分,共同参与为专业群建设服务。

(三)教育模式创新要走向深远

办学模式:由单一化、封闭式走向多元化、开放式,形成投资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多种办学模式并举、公立私立教育共存的大众化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经营之路:应积极探索产业化、集团化、品牌化的道路。通过结构布局调整和资源重组,盘活现有教育资产,打造一批职业教育的精品品牌,进行规模化、集团化经营。培养目标:变“岗位实用型人才”为“复合应用型人才”。不仅强调职业知识、职业能力,更强调职业伦理,强调责任感、自我管理、合作精神、社会道德等个性品质。课程模式: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的本质特点,反映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道德等精神品格。培养方式:变“理论实践模式”为“实践导向模式”。 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传递现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以及各种综合能力。

综合以上高职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区的路径选择,可以概括为“四维驱动”,即目标驱动、任务驱动、机制驱动、创新驱动。其中,目标驱动是基础,是前提,是目标要求,高职教育最终要实现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再到体系建设;任务驱动是现实需要,是目的要求,是使命选择,现实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走内涵发展道路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人才需要;机制驱动亦是现实需要,更是责任担当和境界追求,多途径、宽领域服务中原经济区是高职教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创新驱动是动力,是根本,是关键,不断创新方能不断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四维”共驱,路径方能通达,目标方能实现。“四维驱动”需要四方合力,即政府、院校、社会、企业四方合力方能完成。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范文11

关键词 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京津冀;共享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7-0051-04

随着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构建区域共同市场,实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与深层次整合成为必然要求。2015年5月31日,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发展联盟成立,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为理事长单位,邀请来自京津冀地区的17所职业院校和21所医院、企业参与了联盟建设。联盟以“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全面整合卫生职业教育和行业优质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校院合作、社会服务和科研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卫生职业教育与健康服务业对接,为京津冀健康服务业人才培养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通过建立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整合京津冀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能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智力保障[1]。京津冀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科技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均衡,在l生职业教育领域不可避免地存在资源配置不平衡。因此,突破区域格局,实现京津冀地区卫生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有效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教育资源集群与规模效应,实现区域性的卫生职业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一、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一体化产生的背景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国家区域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其重要地位与作用不断凸显。2013年,该区域晋升为国家主体功能区,承担起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任,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2014年,京津冀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迎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步入实质性发展阶段。京津冀区域拥有我国最强的高等教育与医疗资源,教育、医疗协同发展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内容,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手段。然而其发展也存在诸多挑战,如区域内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差距悬殊,区域教育、医疗发展结构有待优化,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等等。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京津冀区域内教育、医疗如何充分认识自身发展的优势与挑战,准确识别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需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之间构建更高的契合度,实现提高区域内教育质量和医疗水平,是摆在京津冀面前亟需破解的重大课题。

京津冀区域教育、医疗合作与协同发展起步较早,但成效甚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行政壁垒的阻碍、要素资源流动积极性低的掣肘、协同效益显现周期较长的顾虑等。新时期,应不断加深对协同发展的认识,积极探索协同发展的有效方式。

二、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现状

选取6所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成员单位为研究对象,对其教学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其中,天津1所,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北京1所,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河北4所,分别是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廊坊卫生职业学院、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京津冀卫生职业院校专业结构现状

2015年,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开设护理、药学、检验、影像、中药、康疗6个专业。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设包括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技术、卫生管理、财政金融、制药技术、食品药品、机电设备等类别的19个专业。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涵盖高职医药卫生大类7个专业类别,分别为临床医学类3个、护理类2个、药学类2个、医学技术类4个、健康管理与促进类3个、康复治疗类1个、食品药品管理类1个。廊坊卫生职业学院紧贴区域产业布局和人才供求关系,设置护理、医学营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在内的13个专业。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卫生管理类、机电设备类、市场营销类和公共服务类等8类17个专科专业。承德护理职业学院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康复治疗类、卫生管理类和健康管理与促进类等7个类别12个专业。

(二)京津冀卫生职业院校师资结构现状

师资力量是推动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决定了卫生职业教育的力量,通过生师比、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可以衡量学校的师资力量[2]。各院校为提升院校办学水平,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在积极引进卫生人才队伍,2015年北京卫生职业学校生师比为15.471,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12.071,廊坊卫生职业学院为9.101,如图1所示。几所卫生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具有高级职称者超过35%,其中,天津医专为45%、邢台医专为38%、廊坊卫生职业学院达50%。天津医专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为32%,廊坊卫生职业学院为29%、邢台医专达68%。

近年来,各职业院校为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广泛开展“双师型”专任教师建设,“双师型”专任教师均达到了30%,天津医专高达83%。同时,坚持校院、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采取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人员到学校任教的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见图1。

(三)京津冀卫生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现状

各卫生职业院校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积极探索和构建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积极进行精品课程和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目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包括成人护理、护理学基本技术、临床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母婴护理、实用药物学基础、药事管理实务、药物检测分析技术、正常人体结构等课程,省级精品课程10门;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有医学类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分别是基础护理技术和临床物理诊断基本技术,省级精品课9门。

三、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相应的组织机构和有针对性的管理体制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校际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视程度不足,尚未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和有效的管理体制,使共建共享缺乏全局性的引导与协调。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涉及多个院校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是一项跨区域、跨院校的系统工程。如果缺乏必要的组织机构进行自上而下的指挥和协调,并通过有效的管理w制平衡各方面的关系,许多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

(二)校际间教学资源难以共享

联盟内的各院校教学资源丰富,且各有特色,但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共享平台建设缺乏,难于实现资源共享,使得资源重复建设、使用率不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由于缺乏相关保障制度,各校对于共同开发建设教学资源缺乏积极性。

(三)资源开发主体及类型单一

教学资源开发多数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度不够,不能实现校企共建,且在资源的分布上存在不均衡,在数量上,优势专业资源丰富,小专业及新开办专业资源较为匮乏;在类型上,文本类资源相对较多,媒体类资源相对较少,如动画、微课、幕课等在线课程。

(四)课程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

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也是导致校际间教学资源成果难以实现共享的重要原因。在制作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发行为规范、制作内容要求、管理平台功能、对资源数据标准支持等方面没有供各院校共同参照的标准。这就导致各院校的教育技术人员、教师在资源建设中没有统一的构建理念与开发思路,更不可能站在校际共建共享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媒体资源和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使得同一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且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对于资源的后续维护也相对缺乏,造成资源的使用率不高,成效不明显。

四、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策略

京津冀地区的卫生职业教育发展并不均衡,构建本区域内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势共享与优势互补,不仅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建设满足卫生类高职教育需要,并能有效促进区域卫生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教学资源,同时对推动其他领域内的高职教育进行区域性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优化配置、提升整体应用效益,同样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一)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前提

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并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是构建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并使之能长期稳定运行的前提。实现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是要在不断增强教学资源建设的优质性与先进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受益面,同时避免教学资源盲目性与重复性建设,为进一步实现联盟内教育教学的互联、互通、共管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进行共享教学资源建设之前,应该首先对京津冀区域内的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统一规划,并建立统一的教学资源建设标准、监控机制和评估标准。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成立责任明确的组织机构来实现。因此,由联盟内各院校推荐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专家作为委员,成立隶属于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发展联盟的教学资源联盟工作委员会(下简称委员会)是非常必要的。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委员会所制定的资源建设标准,并在经委员会评估通过后方可在联盟平台上进行、共享。

(二)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原则

1.优势共享原则

京津冀卫生高职院校,因服务环境与服务方向的侧重不同,各具优势和特色。对于那些在学科或专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或特色的院校,应成为此类资源建设开发的主体,其他院校也可以进行补充,起到辅助作用。经委员会评估合格后上传至联盟平台,从而实现各院校优势教学资源的共享。

2.协作互补原则

对于不具明显优势的相同学科或专业而言,联盟院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各有所长。对于此类教学资源则可以进行联合开发建设,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委员会则应充分做好协调工作。

3.权责共担原则

为了保障联盟院校及院校教师的知识产权、经济等利益,充分调动院校及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平台经审核后上传的所有独立知识产权资源都进行唯一性编码,并根据劳动附加值赋予相应价值,联盟内院校教师对资源的使用可以根据约定采取免费、互换、付费等原则,同时产权单位或个人承担资源原创的责任。

(三)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基本内容

构建区域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保障下,其实质的内涵建设核心即是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1.网络课程及资源共享建设

网络课程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在构建网络课程时需要集中优势资源,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3]。京津冀一些卫生类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国家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拥有自己的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借助网络技术,可以将各院校的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对接到统一建设的联盟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利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进一步联合开发建设在线优质课程及课程资源。打破传统授课地点和时间限制,供广大师生自由学习,实现学校之间的共享课程及资源的建设[4]。

京津冀各卫生职业院校可根据自身专业与课程实际情况,将各院校优势资源充分整合,通过视频讲授、线上讨论、答疑、作业批改、学生互评、考试等形式让教师、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可以依托现有的大学网络资源平台建立京津冀卫生职业院校共享课程模块,再以建课单位为依托,建立班级管理,建课院校学生以实际班级为单位进行线上线下学习,其他院校学生通过网络选课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通过访问量与使用量给予建课单位相应补贴。

2.人力资源共享建设

京津冀卫生职业院校的生师比有所差异,针对这一现状可以建立合理的师资流动模式,改变教师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可以设立联合教授,使专业带头人和学科紧缺教师成为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领域的共同教师,根据预先安排好的授课计划在区域学校之间流动授课,缓解优质教师资源不足的现状[5]。推动院校之间优质人力资源共享,鼓励各所院校之间进行合作教学。在师资共享方面,应当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和管理观念,破除传统的人才单位所有制,积极推进京津冀卫生职业院校教师资源共享网的建立。

3.课程认证共享建设

在京津冀卫生职业院校推行课程认证和课程学分互认,相同专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认证管理办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达到“教学目标”为准则,打破教学时间、教学场所、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刚性要求。由委员会专家依据《课程认证管理办法》评估认证课程。

各卫生职业院校之间以课程为基础试行学分互任和转换,不同高校课程选修经过认证的并通过考试所得学分能够得到京津冀联盟高校的认可。学生学习网络共享课程并达到一定要求,通过本校认定后,也可转换为本校相应的课程学分。

参 考 文 献

[1]韩庆峰.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5(1):37-38,42.

[2]梁旭,张凝宁,郝晶晶.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现状及评价体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6(3):133-136.

[3]刘新业.基于网络平台的课程资源交互共享的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39-40.

高职与专科的区别范文12

【关键词】辽宁区域互动 高等职业教育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59-02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要求中高级人才的大量供给,社会整体的和谐、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目前,辽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依然显著。2008年,辽宁省相继提出三大战略,即开发“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整合发展以中部城市群为依托的沈阳经济区以及突破辽西北战略,形成沿海与内陆协调发展,并着眼于相对贫困的辽宁西部和北部地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

一 辽宁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008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两者地理范围有交叉重叠)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省的比重达51.6%和56.7%,人均生产总值和经济密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辽西北地区经济实力较弱,区域面积占全省的28.9%,人口占全省的19.1%,但经济总量仅占全省比重的8.7%,人均GDP仅及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全省平均水平的28.9%、36.9%和46.5%。2008~2011年各区域在人口和占地面积上的改变比较微小;2010年,沿海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达9260亿元,辽西北地区生产总值1757.4亿元;2011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1182.6亿元、13948.3亿元、2155亿元,与2008年6926亿元、8722亿元、1170亿元相比,四年内的三个区域生产总值增幅辽西北地区取得了进步,但经济总量仍然只占很小的比重,这种失重阻碍了辽宁整体的发展。从辽宁省产业发展状况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经济实力较强,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具备互动发展基础;辽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实力较弱,只有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地区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互为支撑、良性互动,才能实现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承接外区产业转移及其配套产业是现阶段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因此,辽西北地区应借机发展,紧抓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和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主动融入两大区域,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同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及其产业配套,引进资金、项目,大力扶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二 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状况

截至2011年,全省共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点80多个,其中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院校30所(省属本科院校25所,市属本科院校4所,民办本科院校1所)。按院校所在行政管理区域排列(注:铁岭、阜新既属于沈阳经济区又属于辽西北地区),以沈阳和大连最多,共40多所,锦州7所,抚顺、辽阳各4所,丹东3所,鞍山、阜新、营口、铁岭和盘锦、本溪、朝阳和葫芦岛各1~2所。2009~2012年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增加不多,但是专业点数增加幅度较大,但全省开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数排在前10位的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没有一所属于辽西北地区。辽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对应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相映的比例均不超过50%,错位幅度第三产业甚至达到20%左右。

三 辽宁区域互动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目前,辽宁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需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这就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合新职业、新岗位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1.逐步扩大辽西北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

根据“木桶理论”,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组成木桶的短板。对于辽宁经济总体而言,辽西北地区就相当于木桶的短板,只有加快辽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真正振兴辽宁经济。突破辽西北战略的实现需要产业振兴,同时也需要技术型人才的供给。然而,目前辽西北地区技术型人才供给相对不足。人才的供给可以由外区域流入,但在目前条件下,人才流入相对困难。扩大辽西北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将有效提高人才供给的效率,这样,人才培养与产业振兴相得益彰。规模的扩大可以通过两个渠道完成,一个是增加原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数量,另一个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增加高职院校的数量。

2.着重提高辽西北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外延增长,而且需要内涵提升,即不仅要重视规模,而且要重视质量。人才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培养的人才具有可雇用性,能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产学合作,要对产业需求敏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上形成一定的标准,从而提高学历证书的含金量。

3.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设置专业一定要以社会实际需求为依据,符合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办学定位。要对相关的社会、产业、行业背景进行广泛、深入、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对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

测,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根据各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专业服务面广、新知识和新技术含量高的重点专业,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市场调研,专业设置上没能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脱节。近几年,虽然根据市场用人需求开发了一些新型专业,如数控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动漫等专业,但大多都是一些原来优势专业的派生专业,缺乏开辟新专业领域的魄力。

4.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目前,辽宁省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在数量上和结构上都不能满足高职发展的需要。研究生学位教师仅占专任教师的22.19%;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占专任教师的67.2%;双师比例仅为34.8%,与国家规定的80%比例还有较大差距。要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支真正在行业、企业有影响的专业教学骨干队伍,特别是培养和引进一批专业建设的“领军人物”,发挥专业带头人的骨干作用;鼓励教师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行业企业经历或较强的实践能力;重视教学梯队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与素质;提高来自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鼓励教师主持或参与来自相应行业、企业的横向课题或生产、技术研发、咨询以及服务项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