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

时间:2022-02-23 10:25:11

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范文1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特点;建议

Abstract: Along with social progress and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and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especially to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has become a new concept of building industry in China and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gradually become a new hotspot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building field. This is a hot spot and trend of marked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human environm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an update is also building design culture and concept and progress.

Key words: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features;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生态建筑的概念

所谓生态建筑,即用生态学的理论结合建筑设计。它将建筑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从自身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它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

(1)节能和利用再生资源。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通风等节能措施达到减少能耗,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通过遮阳设施来防止夏季热,日晒强度高,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2)材料的再生利用。使用再生或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资源。例如,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使用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

(3)减少废物排放。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通过有效手段在排放之前进行无害化处理。

(4)环境与文化属性。广义范围内的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还涉及环境和文化领域。

2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

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是在上世纪不断发生的地区性环境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情况下,不少学者和建筑师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探索与反思的产物。生态建筑系统是一种坚持师法自然的理想建筑系统,它大幅降低非再生能源的绝对消耗,采用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对物质和能量逐级、合理、综合应用,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力求把建筑生态系统纳入生物圈物质循环系统,从而避免或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是在满足功能和空间需要的同时,强调实现资源的集约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生态建筑强调资源和环境,强调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要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污染。

3生态建筑的设计手法

生态建筑从设计手法上,可分为三个类型:

(1)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乡土地方设计手法。

(2)既重视地方性,又适当地引入“适宜技术”的设计手法。

(3)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与最新生态理论,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来解决生态问题的高技术设计方法。

这三种手法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当地的具体生态环境出发进行设计,所不同的是对技术的应用观念与方式。

3.1乡土的生态建筑

这种建筑类型需要建筑师了解环境地理现状,学习并继承传统建筑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不依赖耗能设备,而在建筑形式、空间、布局和构造上采取措施,以改善建筑环境,实现微气候建构。

3.2“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

这种建筑类型以马来西亚的杨经文先生为代表。他从生物气候学的角度研究建筑设计,适当采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在高层建筑设计上尝试利用自然能源并构建良性微气候。他称之为生态气候学(Bioclimatic),其具体目标是满足人的舒适和精神需求以及降低建筑能耗。他在热带高层建筑设计中运用的生物气候学方法,大体上有下列几个方面:

(1)在高层建筑的表面和内部的开敞空间中植入绿化;

(2)沿高层建筑的外面设置了不同深度的凹陷过度空间,

(3)在屋顶上设置固定的遮阳格片。

(4)创造通风条件加强室内空气对流,降低由日晒引起的升温:

(5)平面处理上主张把交通核设置在建筑物的一侧或两侧;

(6)外墙的处理上除了做好隔热,他还通过研究,建议采用墙面水花系统。杨经文认为通过这些措施,在热带地区的高层建筑可节省运转能耗的40%。

4生态建筑设计建议

4.1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

要保护自然,遵守节地原则,适度开发土地资源,合理规划项目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以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限期淘汰粘土实心砖等建材,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无害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建筑室外使用透水性铺装,以保持地下水资源平衡,对自然材料的使用不得破坏其自然再生系统,运用环境亲和材料。

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短缺资源,多使用地域的自然建材及当地建筑产品,在施工过程中做到无污染化。要防御自然,根据当地气候确定建筑方位,设置有效的遮阳设施,运用高热工性能的建筑材料做好保温隔热和隔噪音设计,在沿海地区还应考虑防空气盐害和防台风措施。

4.2遵守节能原则

传统建筑大多是围绕能源廉价的原则设计的,这类建筑主要利用常规能源,在能源利用上效率低,导致能源消耗快,且产生大量污染。因而需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采用适宜的节能措施。如今多数楼盘在南墙上设了很多混凝土板和铝合金百页以放空调室外机,可以设计一种外观精美的太阳能装置,以替代铝合金百页,内侧放室外机,把美观和功能结合起来。也可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并使发电系统与小区的电网并网。与此同时,做好绿化设计,绿化设计应避免轻技术重形态,轻内涵重风格,轻生态功能重情调效果。绿化应有层次性、物种多样性,有天然更新的能力,植物材料应有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长寿性与生态功能。应纠正植草就是绿化的片面理解,可利用落叶树木调整日照,建立可调节的植被体系。

4.3引入智能管理系统

充分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如设计智能采光窗、会呼吸的玻璃幕墙以随着阳光的角度变化和天空明暗变化调节透光效果,并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系统,自动控制室内温湿度。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装修材料。

4.4继承历史并融入城市

城市不仅是人类为满足生存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它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精华。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内涵。城市建设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同时期的文化链条要衔接好,因此不可切割城市的文化,要妥善保护保存历史风貌,保持景观资源的共享,进行开放式设计,使建筑融入城市轮廓线和街道尺度之中,保持居民原有的出行、交往和生活惯例,保留居民对原有地域的认知特性,使建筑与城市和谐。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避免窒息环境,使所有构成元素在共生中蕴含共性的文化及价值取向,在多彩的象征意义中丰富城市形象。

生态建筑是建筑发展的必然方向,是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体现,也是对生态建筑居住者的人本关怀。我们要树立正确、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建立长远规划与近期建设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逐步迈向生态与环保的道路。

5结语

随着世界性的生态观念和共识的逐步形成,人们对建筑的生态属性和人文内涵的认识有了较大的观念转变,将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环境品质提到了空前重要的高度,在生态建筑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并在实施中取得一定成效。生态建筑设计反映了生态优先原则和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神。我国大规模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能源,因而节约能源早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杜广如,张娜,李娜.浅谈生态建筑及其设计[J].山西建筑,2005,(22)

生态建筑设计范文2

关键词: 生态建筑 建筑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 建筑设计

1.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人、建筑、环境,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 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别是1992 年178 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里约宣言》, 为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 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在这一背景下, 生态技术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快车和实现保证。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 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 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 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 减少浪费和无谓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丰厚的目标, 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 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领域内, 从德国托马斯《太阳能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到近年来美国建筑界的绿色建筑运动, 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在生态高技术下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 可以说, 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生态建筑有时又被称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 严格地讲都是不全面的。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 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 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 采用现代科学手段, 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构筑物。

2 .建筑生态化

生态建筑现今注重运用替代能源代替早期仅停留于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 注重建筑生态高技术的研究, 人们对建筑有了更新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生态化问题。其是将建筑融入大的生态循环圈, 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 将建筑建造、建筑设计、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产生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 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 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 将人居环境纳入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即是对这一思想的提倡。[3]它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 而是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建筑的生态化, 一般应具备如下的基本特征:第一, 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 清洁的空气, 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第二, 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 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 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第三, 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 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3.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目前, 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总的来说, 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 从建筑设计上看, 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 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 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图1.世博会零碳馆(主设计师陈硕):

世博“零碳馆”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除了利用传统的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外,“零碳馆”还将取用黄浦江水,利用水源热泵作为房屋的天然“空调”;用餐后留下的剩饭剩菜,将被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房子朝南的墙壁采用的是镂空设计,以后会装上玻璃,自然采光;而房子的北面墙壁则被设计为斜坡状。在坡顶设置可开启的太阳能光电板和热电板,另外还将种上一种名叫景天的半肉质植物,有助于防止冬天室内的热量散失。( 图1.世博会零碳馆)

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 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建筑化, 人工环境自然化。如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绿色摩天大楼。它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 再现自然, 运用生态技术, 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见图2,3)

图2 新加坡展览塔楼 (网上图片)

. 图3马来西亚米那亚大厦 (网上图片)

4. 攀枝花市生态建筑的建筑设计

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 生态建筑代表了21 世纪的发展方向, 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在21 世纪的今天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对攀枝花市这一重工业城市而言,生态建筑的设计探索更为迫切。故本案例为生态技术设计在攀枝花市高层住宅中的运用探索:

4.1对风能的利用:

4.1.1.整体规划方面:

(图4设计案例)

本案地处攀枝花市炳三区,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在规划布局方面采用了南部点式和北部板式住宅组合运用的方式,这样既可以解决在狭窄的进深地段围合性建筑不会对北向的住宅日照采光上影响。同时散点的点式住宅和北向板式形成了一个恨好的引导风向的组合体,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利用风能。

4.1.2.建筑单体方面:

(图5设计案例)

如图5所示:板式的内走廊住宅建筑的室内通风效果不好,本案采用挖取的手法在体量上挖取了大面积的通风“通道“,这些通道或为住宅的挑空阳台,或为公共的活动空间。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通风走廊,解决了建筑的通风问题。

4.2.对生物能的利用

4.2.1.来自住宅西立面和屋顶的热辐射

攀枝花的西晒和来自屋顶的日照对室内的环境影响很大,本案对西向和屋顶的回应是利用垂直绿化,种植墙面和隔热材料来最大限度的降低西晒对室内环境的影响。通过植物对热量的吸收和隔热材料的双重效应,最大程度上的降低齐影响。(见图六)

(图6设计案例) (图7设计案例)

4.2.2.来自地面的热辐射

本案图七的车库设计为半地下室,目的是在侧面开窗能够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但是半地下室带来了车库室内地下室集热量上升的影响。为此,车库的屋顶得进行覆土种植处理,以降低对半地下室的影响。本案采用绿化坡地的形式逐步提升覆土厚度,在大型停车库上面的覆土厚度保证达到0.5米以上的覆土厚度,这样能解决半地下室集热的问题。

但客观来讲, 生态建筑在攀枝花市推行和发展仍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 “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尚未形成或成为社会的共识; 二是生态建筑本身的经济合理性问题, 目前由于建筑生态技术和材料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 导致建筑单方造价过高从而使建筑业主望而却步, 开发商也因生态建筑需要更多的前期投入而回收速度缓慢而不愿冒险开发; 三是政府的相关政策尚不到位等。四是在建筑设计中先从中、低技术开始, 如节能技术、通风技术等。

结语: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生态建筑首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 要加大生态环境的教育, 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其次是用国家制度推进生态建筑及其技术的发展, 如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补贴建立示范性的生态住宅小区, 无偿推广实用生态技术等。同时,在建筑领域里,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 提倡应用各种建筑生态技术, 发展生态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全球环境品质的推动, 而且有助于提高个人生活的品质。对于发展中国家, 加大生态建筑的研究, 推进建筑的生态化设计,,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建筑设计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华东.《高技术生态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9

【2】冯颂军.《绿色生态建筑――21世纪建筑设计发展方向》广东建材2007年08期

【3】吴良镛。《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4

【4】贾衡。《人与建筑环境》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8

【5】(英)布莱恩 爱德华兹译)周玉彭.宋晔皓.《可持续性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

【6】(西班牙)帕高 阿森西奥(译)侯正华 宋晔皓.《生态建筑》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GB/T 50378-2006,

【8】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S)JGJ/T229-2010,

生态建筑设计范文3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生态系统应保持一种良性状态,不随时间而恶化。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可以无限的保持永恒存在的状态;强调保持生态系统资源能力的潜质,这样生态系统才可能维持平衡,人类才可以延续下去。在环境承载力内我们要满足当代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但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是时代的进步。随着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的话,世界各国都将目光聚集在生态保护上,建筑行业最为一个能源消耗大户,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的巨大。

1.生态建筑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涉及城市规划、建筑选址、建筑造型、建筑材料等。对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对生态环境的理想营造,始终是生态建筑设计考虑的关键环节。

1.1健康舒适

健康舒适是生态建筑的主题。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住宅里要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的含量,使室内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达到一定标准的热舒适、光舒适和声舒适;外环境里,要营建必要的土壤绿色环境、水环境,有适宜的能遮阳的大树,甚至有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有花香鸟语等怡然自得的天成之趣。

1.2高效清洁

高效清洁是生态建筑的重要目标。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各地不平衡、耕地资源匮乏的国度。在今后的20~30年内正处于加速“城市化”的阶段,由此预计,21世纪上半叶,我国居民的住房需求将是居高不下的。在各类消费品中,住宅是其中耐久性最长、耗用资源最多、同生态环境结合最密切的产品。房屋投入使用后,仍需不间断地用水、耗电、供热、制冷、产生垃圾等等,这就使得生态、环保和节能的任务尤显重要。在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方面,讲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方面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是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资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如建材和水)、减少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应尽量采用各种生态技术实现废水、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使其得到再生使用。

2.生态建筑设计要点

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美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说来,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住宅区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智能化住宅区,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白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3.常见的生态建筑设计手法

3.1建筑方案方面

3.1.1 传统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使自己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往往追求与周围其它环境的强烈的对比,突出建筑的个性。而生态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首要的目标是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在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以及人文风俗等因素的基础之上,设计出相应的建筑,然后再形成自己的风格。

3.1.2 生态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建筑的经济性,在经济的基础上追求美学的极致。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在确保相应功能能够顺利发挥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减少投资的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能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在追求经济性的同时还要兼顾建筑的美学功能,在二者之间尽可能的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3.1.3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的发展,人们消耗的自然资源的数量也随之不断的上升。建筑行业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是十分的巨大,因此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尽可能的采用自然的通风和采光,减少人工通风和采光的能源消耗,通过一些细节的设计,尽可能的减少建筑运行过程中对于能源的消耗。

3.2 建筑中的少费多用

3.2.1 节约原材料

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还有各种资源,尤其是建筑材料的消耗尤其巨大。随着相关建筑材料技术的不断的进步,传统的以砖石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结构逐渐被更加高效和轻便的墙体和结构所取代,在减轻建筑自身重量的同时,也进一步的阔大了建筑的内部空间,节约了建筑材料的使用。近年来使用比较广泛的大空间膜结构,将建筑围栏和结构巧妙的溶为一体,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建筑材料,同时也使建筑材料的承载能力发挥到最大的限度。

3.2.2 节约能源贯穿于建筑寿命始终

选择耗能少的建材就是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节约建筑运营中能耗的潜力是巨大的,这主要靠利用再生能源来实现。通过建筑设计和构造的一些处理方法,实现高效的自然通风、采光、隔热遮阳以及利用太阳能等以减少设备的配置与能耗,这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节能办法。太阳能建筑是典型的节能建筑,目前多采用被动式,日本的加藤义夫设计的明野村住宅和大岛住宅都是利用坡屋顶蓄热。鉴于光电板的价格相当高,会较大增加建设成本,故较少采用。然而从长远观点来看,其整体节能效果很高,目前发达国家采用较多。从2005 年开始,我国某些建筑采用光导管将阳光导入房间照明。资源再利用也是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内容更多涉及到设备专业和运营阶段,同时也包括旧建筑的再利用和建筑拆除后的材料再利用等。

3.2.3 建筑再利用

建筑再利用是一次有很大潜力的资源再利用的课题,近年来在国际上几成时尚。不少建筑师专注于建筑再利用的设计与研究上,并有不少优秀作品出现。目前,西方国家一改工业革命后大拆大建的做法,很少拆除旧建筑,尽量将其利用。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大拆大建,从环保角度来看,是很不经济、不合时宜的。我国生态学家余谋昌研究员著文中指出“: 有学者统计,在现有的工业生产中,只有4%左右的资源得到了利用,其余都被废弃了,其实这是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的最根本原因。”人类的浪费是惊人的,节约的潜力巨大,大力倡导生态建筑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

生态系统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即处于一种不停的流动状态之中,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动态的过程。生物圈中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是动态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而作为人类生活空间的建筑系统同样也是动态的,即建筑系统与特定设计地段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动态的,建筑系统将会不断地与周围生态系统环境相互作用,直至使用寿命终结。因此,建筑师需要建立建筑系统的全寿命概念:考虑建筑系统全寿命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的生态相互作用,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设计概念。

4.结语

生态系统应保持一种良性状态,不随时间而恶化。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可以无限的保持永恒存在的状态;故而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它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另一面它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强调保持生态系统资源能力的潜质,这样生态系统才可能维持平衡,人类才可以延续下去。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推动整个建筑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建筑设计范文4

关键词:建筑学设计;生态建筑设计;发展路径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对能源的使用量越来越大,能源匮乏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焦点问题,而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总消耗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因此降低建筑能耗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生态建筑设计应运而生。

1生态建筑的内涵及特点

1.1生态建筑的内涵

生态建筑主要从建筑场地的生态环境着手,涉及了各类学科知识如生态学、建筑学等,实现建筑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将生态理念融入进建筑领域中,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实践证明,通过运用生态建筑,保证了建筑能量的高效率使用,避免了大量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废料,为社会群众营造了安逸美好的居住环境,成为了现代建筑领域的首选。

1.2生态建筑的特点

(1)节能与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节能的角度分析,主要采用蓄热等一系列的手段措施来降低能耗,确保现有能源在实际中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同时综合发挥可再生能源的整体效用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降低石油、煤炭等无法循环利用的资源。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主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通过光照与通风,被动节能措施来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量,将建筑材料潜在的蓄热及绝热性能充分发挥出来,确保围护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温与隔热作用,冬季来临时,发挥太阳能的取暖性能,夏季来临时,则通过太阳能降温,购置遮阳效果好的设施设备降低夏季的炙热,为社会群众提供安逸的居住环境。(2)材料再生利用。购置大量能够再生利用的材料或资源,比如工程施工中,通过具有再生功能的建筑材料,可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建筑投入实际使用时,可采用水等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最好选用建筑所在区域的建材,节约材料运输成本。(3)促进建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物生存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这里所说的社会环境指的是涉及现有建筑、街道及部分人造景观在内的一种直观环境,以及社会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人为观念、社会体系等潜在环境。由于社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因此当人类居住场地的空间环境逐步向周围社会环境靠拢,才能真正体会安逸性。所以生态建筑中,促进了建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一致。

2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发展路径

2.1促进使用者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建筑物具有桥梁和平台的功能,这么说的主要原因是其促进了使用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吸收大量的自然元素,人在自然元素中占据重要地位,一切生产生活行为都必须以生态化为前提,具有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与发展。无论是建筑设计阶段,还是建筑施工阶段,也无论是建筑使用阶段,还是建筑报废阶段,都必须充分考虑维护生态环境,将生态化目标真正落实到实处。由此可见,只有建筑使用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紧密联系、和谐发展,才能平衡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2突出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生态建筑设计中一直强调的重点,从人类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促进人类健康生存与发展,这不仅是现代建筑领域的宗旨,还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人在社会生态环境中发挥主体作用,所以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采取有效手段加快人与自然的良好互动。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需求,应遵循关心人、尊重人的设计理念,进而创造出认同度高的作品。

2.3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当前,在城市发展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下,致使土地这一资源越来越匮乏。推行生态建筑,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空间体系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地紧张的局面,也能使人类对自然环境有较好的体验,比如构建楼层低的房屋,或密度性能好的房屋,有利于使用者接近自然环境。除此之外,我们还能通过先进的生态技术,构建地上地下同步使用的建筑物,提高地上地下整体空间的利用率,进而组成系统完善的空间体系。生态建筑设计明确强调降低建筑物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率。

2.4运用新科技新方法

生态建筑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在落实生态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运用新科技和新方法。生态建筑设计有助于实现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环境生态效益最大化,进而提高社会的经济水平。建筑设计中运用新科技和新方法能够突出整个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及生态化的原则,特别是充分发挥生态建筑的可持续性。比如太阳能资源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满足设计标准要求。对于建筑物的通风性能、采光性能、隔热性能等也必须充分考虑到。生态建筑设计与当今社会所推崇的可持续发展观不谋而合,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向建筑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社会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现代建筑行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盛不衰,就必须注重生态建筑设计,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发展,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社会群众提供安逸舒适的居住环境。所以发展生态建筑设计,不仅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还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凌云.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6):1544.

[2]陈冬蓉.关于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探索[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6,14(9).

[3]马宁.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学理论初探[J].房地产导刊,2015(6):105.

[4]戚立勤.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研究[J].商,2015(25):128.

生态建筑设计范文5

建筑设计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更能大幅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效果。从生态与建筑这个系统来看,生态建筑的生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场地与环境的利用、功能与空间的设计、材料与建构的选择,因此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计划中重点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学习以及实践锻炼。

(一)场地与环境的利用

在建筑创作中,如何处理绿化和场地,如何创造优美的外部空间环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从系统学角度理解,建筑物的外部空间是构成环境的主体,也是人们活动和感受环境的主体,是否尊重自然,保护场地生态特性,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本身。故在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练习时,应该让学生明白除了创造优美的外部空间环境之外,更应该注重生态保育,在设计建筑的体重、形式、布局等均应与之协调。

(二)功能与空间的设计

在建筑功能与空间的设计练习中进行生态观念普及,学生需要了解:社会发展对建筑使用有了更高层次要求,这必然影响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功能与空间限制的回应。在进行设计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生态建筑功能与空间和一般建筑功能与空间的区别,掌握生态建筑空间不仅要考虑空间的尺度、空间的几何形态构成,以及空间的组织秩序关系,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建筑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关联、建筑空间使用者的生理及心理舒适程度、建筑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因此,一个具有生态观念的建筑功能与空间设计是一个循环系统,具有开放性,以获得动态平衡,这不仅意味着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学会建筑功能空间与自然环境系统的沟通,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处理创作过程中体现生态观念。

(三)材料与建构的选择

根据建筑的组成要素,我们分析生态建筑的设计路线:材料+技术+建构+智能控制。材料是构成建筑的物质基础,是空间赖以存在的物质体系,生态建筑材料又称绿色建材,指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它注重功能多样性、全寿命周期经济性以及可循环再生利用性等方面。材料作为建造基础,建构在组合材料的同时决定了建筑的存在方式。以生态观念为设计原则,在设计练习中,寻求新的生态材料和相应的建造技术成为一种培养学生生态观念的手段。

二、教学模式优化

(一)授课方式与课件内容组织

在课程安排中对不同建筑类型都需要进行理论讲解和课程设计,但是都需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生态的思考,遵循生态设计原则来深化建筑设计理念。课程展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需要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以及生态建筑的内涵和设计方法,学习生态建筑设计现场调研的基本方法,确定设计选题,对环境进行分析,对地域生态特征进行梳理,提出设计理念和生态观念,进行初步方案构思。2.第二个阶段: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以及场地环境进行相关理论学习、深化案例研究。在调研基础上,对生态特色进行深入探讨,突出针对生态建筑设计目标的基本策略和设计方案。3.第三个阶段:完成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过程、生态设计思路、设计方法、目标、生态特色研究,以及不同层面的分析。

(二)设计能力的培养

1.多种沟通方式对生态观念培养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防止出现专业内单一的沟通模式,设计质量的优劣也不能仅在本专业参与的思维过程中评判。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专业之间的相互沟通,从多种基础课程中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思考方法和锻炼机会。2.从生态调研到生态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课程训练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进行具有针对性地总结分析,确定调研的内容和安排。在课程设计前期对学生进行一个实地调研的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生态建筑理论对场地进行感知体验,了解环境对建筑的影响,获得第一手的统计分析数据,得出合理可行的生态建筑设计方案。

(三)设计训练框架

生态建筑设计范文6

关键字:生态建筑协调发展方向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highly development pac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ecomes more and more strong, an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field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moder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be evaluated from a new perspective. Construction is a basic construction projec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cess, to gradually make the ecological factors into account, the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focus to make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to ecological. Then they would be the construction and natural balance,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s the consideration factors in the course of building propulsion.

Keyword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 引言

生态建筑是兼顾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随着当代建筑的逐步兴起,建筑对环境的考虑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关系到建筑质量问题,同时是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除此之外,生态建筑理念涉及到对一些能源的节约利用和可持续能源的应用等等方面,是从生态与建筑协调发展的方面来进行建筑设计的。那么随着建筑业对环境的一系列问题来看,生态理念的引入已经变得尤为重要,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兼顾人与自然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平衡是建筑设计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1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是区别于传统建筑的建筑项目,生态建筑更注重于从生态的角度对建筑进行设计,把环境保护、资源集约、协调发展的理念充分注入到建筑的过程中。生态建筑设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从生态学的角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建筑模式,是生态理论与建筑学融合的产物。

1.1 资源节约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中采用一些先进的建筑学相关的技术,采用一些可再生能源进行利用,降低了资源的消耗,做到了资源的集约化,达到了资源的可再生要求。同时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还可以充分利用设计中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建筑的采光性能和保温效果的提升,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都是从资源节约的条件出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光能和热能,从而可以节省资源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这是生态理念的成功之处。随着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资源的匮乏已经变得日益明显,资源短缺的状态逐步恶化,那么针对资源利用的现状,就要不断从能源节约与开发的角度,创新新的能源,使能源的储备逐步丰富起来。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遵循能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原则,实现建筑的健康发展。要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对建筑做出合理设计,在材料的使用上要兼顾环境和建筑效益,对材料做出处理,确保材料应用的安全性,为建筑的可行。

1.2 以人为本原则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渐成熟,建筑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设计针对的是人,那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服务对象作为首要对象,从生态的角度把人与建筑和谐发展作为主要依据。人是建筑发挥效用的主体,人的感受是建筑质量最关键的评价因素,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以人为本作为建筑设计的理念,从人的感知出发,完善建筑设计中的漏洞,使建筑设计更好的服务于人、发挥建筑本身的效用。人是社会的主体,那么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努力为最终使用者创造舒适并且安全健康的场所,这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要求。那么基于建筑设计提升的方面,生态理念就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1.3 整体性原则

建筑不是简单的建筑物的堆叠,那么在建筑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建筑的效用和整体性的城市蓝图,使建筑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形成一种城市景观,这是建筑设计中要考虑的问题,也就是建筑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整体性原则仍是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的,整体性要求建筑的落成于周围的环境、文化特色和其他建筑协调配合,给人一种舒适的视觉享受,这是符合建筑发展要求的。所以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从整体性出发,把建筑规划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结合起来,设计符合情境的建筑群体,使建筑设计真正体现一种艺术的美感。

2 生态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理念,在现实的建筑设计过程中,生态角度的考虑已经有了初步的显现,但是针对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深化,还有待提高。所以,针对生态建筑设计中,要更多的考虑技术的应用和环境如何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建筑的效用

2.1 积极采用新技术

随着对建筑要求的普遍提高,在建筑设计方面要统筹考虑综合评价材料和技术的效力和效果。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要不断加大新技术的应用,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弥补国内建筑方面的发展桎梏,要不断从能源充分利用和发展的角度,把节能环保技术积极应用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提高生态建筑的效用,同时要积极创新新技术,使技术发展更能满足对建筑日益增长的要求上。除此之外,要注重生态建筑中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使建筑设计做到科学合理,并兼顾环境和人的客主观因素。生态建筑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新技术的开发,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的开发必然能带来效益的提升,而技术的借鉴只能产生辅助作用,所以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要求下,要加大技术的应用和开发。

2.2 努力做好环保卫士

生态建筑设计中,要求把环境保护作为主要的方面,从而改善环境由于建筑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把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使建筑设计的环保意识不仅仅局限于口号,要真正的发挥环境保护的作用,改善建筑的现状。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从生态角度出发,把生态设计理念作为建筑设计方面的依据,努力做好环保卫士,这是建筑设计中要始终遵循的理念。由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用地,要避开生态区域,保护植被面积,同时在材料的应用上,要多应用可再生的能源或者无污染替代能源,使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做法。

2.3 充分创造美的景观

生态建筑设计要求建筑不仅仅起到一个场所的作用,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把建筑做出艺术,这是兼顾人的需求的生态理念,是符合生态学要求的。所以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设计整体的协调性,充分创造出建筑的美感,使建筑额外的增值效益凸现出来。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是注重建筑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方面,那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深化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把人、自然和建筑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三者的协调发展,同时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使建筑真正的发挥其效用。针对建筑业发展的现状,要提高建筑设计生态理念的深化,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建筑的评价和研究,使建筑真正服务于人这一主体,并给服务主体以美的享受,这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的。那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就要逐步做好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争取对建筑的完善给出新的视角,创造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强.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及相关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1):185-186.

[2]莫阳武.浅谈生态建筑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8):173-174.

[3]沈杰.浅谈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的融合[J].能源与节能,2012,(04):27-29.

生态建筑设计范文7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发展现状;设计原则;技术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又是一个资源不很丰富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紧张已经给我们亮起了红灯,积极推进生态建筑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自然资源具有地域广、环境复杂、气候多样、文化区域性差异大、人口多等特点,单一模式的建筑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而且我国生态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深刻理解生态建筑的理念,导致国内的生态建筑发展也比较缓慢。目前,我国发展的现状如下。

①我国生态建筑概念的引入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相继颁布了一些报告和指导原则。但是,由于生态建筑的理念引入我国的时间还不长,所以,相关的技术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善,另外,关于生态建筑的评估标准也没有正式颁布,我国的生态建筑技术手段低于国际先进水平,而且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还没广泛引起社会关注,导致生态建筑事业发展缓慢。

②生态建筑存在着城乡差别,只注重在城市内设计生态建筑,对农村生态建筑的发展却没有予以重视,导致我国国家生态建筑发展失衡。

③对生态建筑理论的研究还不全面,研究范围也具有局限性,导致生态理论的研究与生态建筑的实践过程发展不统一。

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1 讲求节约能源

绿色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使用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的平衡,构建一个和谐高效利用能源的生存环境。

2 讲究生态和谐

建设绿色生态建筑,其次要做到生态和谐。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这样就营造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3 设计科学,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应当是设计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决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在以往设计的一些太阳能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室内热舒适度较低,没有认真做到合理设计和以人为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这种低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很难再有所发展,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这与国家宏观要求也是相符的。

三、技术策略

1 选择生态环保的绿色建材

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化模式要求要选择具有优异环境协调性的建筑材料,包括:(1)承重材料与填充材料,如生态水泥、生态高性能混凝土、钢材和木材(包括木材、纸张、竹)等;(2)保温材料,包括透明绝热材料、外墙保温涂料等墙体保温材料、自控光热屋面板与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自控光热屋顶保温材料等;(3)建筑围护材料——玻璃,如热反射玻璃、吸热中空玻璃、硅气凝胶特种玻璃、安全玻璃、自洁净玻璃、光电玻璃和自动调光玻璃等;(4)对人的健康损害较少的非有机溶剂型涂料,生态卫生陶瓷等生态建筑材料。

2 采用各种节能技术

为了实现低耗减排目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新能源开发建筑的蓄热、保温技术。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时,可根据区域性特点,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力能、潮汐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在建筑建设和使用过程发挥的生态效应。特别是太阳能技术的充分利用,包括被动式接受技术、太阳能集热技术和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等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这是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化模式的显著特征。

3 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可以采用智能管理技术,例如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技术、环境监控技术与热敏反应技术等新智能管理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推广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还可以开发出人性化的智能设计,如设计出会呼吸的玻璃幕墙、智能采光窗、室内自动调湿装置等,为人们创造安全、高效、舒适、环保节能的宜居环境。

四、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具体实施

绿色生态建筑和一般的房屋不同,他的是设计过程也是一个多学科的科学研究过程,是各学科成熟的研究成果与传统建筑设计相结合的结晶。

绿色生态设计,设计师必须将建筑周围的环境看成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物质能量系统,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必须保持能量摄取与消耗的和谐。设计师必须考虑尽可能的利用自然条件下的日照、主导风向,根据建筑物所在的地区不同而采取的空间布局的不同设计,取得不同流动气旋,南方需要流动气旋降低室内空调能耗,北方应当降低流动气旋需要更多的日照节约采暖能耗。建筑外墙要结合当地实际气候!施工技术条件和造价因地制宜地选用保温隔热材料的种类和保温形式。在窗户的设计中,北方的俄式、日式小窗型已被我们的阳面双层大窗型,北面封闭性凉台所取代,冬日日照提高了室内温度而间接的节约了取暖能耗。充分利用风能!地热等自然能源,构建一个输入型或内生型能源系统,利用成熟的太阳能、生物能源构建一个建筑能源体系,降低碳排放量。采用水循环系统,将可以利用的排水与雨水收集起来的,经处理后作为非食用水源再次加以利用。这些措施应用到实际设计中,真正形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环境。

总而言之,生态建筑必将成为2l世纪最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感的建筑形式之一。当今的建筑设计的很多设计都已推广并应用了生态学原理,我国的建筑师有勇气,也有能力设计出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生态建筑,并致力于人、社会和自然的人类居住环境及绿色建筑空间的设计和开发。

参考文献

[1]刘海龙.发展生态建筑,改善人民环境[J].住宅科技,2001,9.

[2]李效军,陈翔.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0,5.

生态建筑设计范文8

关键词:建筑的生态化设计;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的加剧,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减少,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可持续性发展也成为建筑设计思考的热点问题。建筑物是人类生活、工作等活动的场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建筑的非生态化建造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时候在建筑设计中将生态策略付诸行动了。

1.建筑的生态化含义与特点

1.1建筑的生态化设计的含义

建筑的生态化设计的目的是在建筑设计中结合生态学方式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即将生态学中的整体观、再生循环、再反馈平衡、自我调节等原则融入到建筑当中,使建筑学能以生态学基本理论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内容为核心,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建筑的生态化设计是将建筑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建筑内外所有物态因素,使得建筑系统成为一个高效、低耗、无废无污 、生态平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

1.2 建筑的生态化设计的主要特点

建筑的生态化设计的主要特点包含两个方面:(一)减少废气、废料等向生活环境中的任意排放。采取各种不同的手段措施,处理即将排放的废气、废料,减少有毒、有害物质排放。(二)节能和再生的资源再度利用。建筑的生态化设计是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损耗,以达到节能以及再循环使用的效果。例如:人们可利用太阳能发电,减少对煤炭、煤气或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使用;采用双层玻璃、双层表皮用以建筑室内的保温和隔热,减少对空调等高能耗设备的使用。

2.建筑的生态化设计在我国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力的增强,我国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加强,加上高速城市化和城乡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稳步加速,建筑的建设需求量依然巨大。虽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不是全新的概念,然而目前在很多地区实施的效果有待考证。很多地区仍然存在着污染性发展先行、而后治理的老路。快速化的建造需求让建筑设计也形成了短周期的习惯,相关从业人员还没来得及思考生态化的策略就已经交付成果。相关从业人员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淡薄,对于建筑物整体性考虑和远瞻性思考观念不强,大量的能源消耗,特别是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给社会和人类生存空间带来不利。与建筑相关的管理和决策部门也未将生态策略作为评判的必要条件。当今是空前的快速化的建设发展年代,将会严重影响未来环境的发展,我国迫切将生态化设计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

3.建筑的生态化设计方法

3.1 可持续发展观念意识形态的增强

建筑行业的人员,必须加强对生态意识的提高,把生态化设计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当然,可持续发展要想真正能够落实到实践当中,还需要建筑的各行各业所有人员的相互配合,提高设计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让建筑与环境相互谐调在一开始就存在。

3.2高技术设计运用

现代建筑的飞速发展得益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建筑的生态化设计发展也离不开高新材料和技术手段的利用,尤其是建筑材料和建筑物理结构方面的应用。例如,太阳能技术的利用,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应考虑应用太阳能供电、供暖、烧水等问题。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少煤炭、天然气和空调的使用,不仅节约了不可再生资源,还减少了废弃废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3.3自然环境的引入

建筑与自然的存在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都要遵循大自然发展规律,所以建筑设计应该与自然环境达到相和谐、相适应。首先要充分考虑建筑物周围的环境等因素,尽量结合环境,不影响自然的发展,同时利用周围的可再生资源,减少对稀有能源的过渡依赖。例如:建筑采光方式设计。采光设计需要设计合格的门窗尺寸和建筑物的结构,让建筑室内有足够的光线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就能减少电能等能源的使用。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协调,相辅相成,首先以建筑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一体化设计,其次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结构与环境一体化。

3.4 室内外绿色化的融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建筑空间的美化要求提高,绿色植物不仅仅起到了对是室外的装扮,也被用到室内的点缀。在建筑的室外绿色化能美化环境,而且创造一个室外的微气候还能调节环境。当然,不能为了绿化而一味的多植草木,造成经济负担,应改因地制宜,减少花草树木的浪费。在室内绿色化,通过精心的设计,将绿色植物引入室内,不仅能净化空气给室内带来生机,也能给居住者良好的居住心情。

4. 结语与展望

生态建筑设计范文9

1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自然资源具有地域广、环境复杂、气候多样、文化区域性差异大、人口多等特点,单一模式的建筑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而且我国生态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深刻理解生态建筑的理念,导致国内的生态建筑发展也比较缓慢。目前,我国发展的现状如下。①我国生态建筑概念的引入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相继颁布了一些报告和指导原则。但是,由于生态建筑的理念引入我国的时间还不长,所以,相关的技术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善,另外,关于生态建筑的评估标准也没有正式颁布,我国的生态建筑技术手段低于国际先进水平,而且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还没广泛引起社会关注,导致生态建筑事业发展缓慢。②生态建筑存在着城乡差别,只注重在城市内设计生态建筑,对农村生态建筑的发展却没有予以重视,导致我国国家生态建筑发展失衡。③对生态建筑理论的研究还不全面,研究范围也具有局限性,导致生态理论的研究与生态建筑的实践过程发展不统一。

2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2.1生态建筑的理念生态建筑的宗旨是:坚持以人为本;在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前提下,节约与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谐周围的生态环境。

2.2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2.2.1以人为本,科学设计生态建筑的最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建筑的使用要以人的健康和舒适为基本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建筑,根据区域性特点,设计适应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的建筑,把生态建筑的科学理念运用于设计实践活动中。

2.2.2健康舒适人在社会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而建筑是作为一种工具为人所使用。所以,建筑设计师要遵循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人们设计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保证人们居住质量的同时高效节约能源,将健康和环保统一对待。例如,设计生态建筑注重自然采光,以及通过绿化改变居住环境的小气候。建筑师通过多种方式,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

2.2.3节约与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生态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造成环境污染。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让建筑节能环保。

2.2.4构建生态和谐不能孤立地看待生态建筑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而是把生态建筑与自然生态相结合,例如,重视建筑物旁边微生物、动物和植被,调节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讲究生态和谐,实现植被多样性,减少化学污染,节约自然资源。使建筑周围具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2.2.5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设计的未来趋势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强化生态建筑的功能性,还要注重生态建筑的继承历史的特点。建筑设计者要参看周围的传统建筑,构建协调一致的生态建筑。所设计的建筑应符合城市规划特点,继承城市历史,融入社会发展。使建筑更具内涵,能够展示城市的风貌,与城市一起发展。

2.3生态建筑的分类生态建筑依据建筑生态化的途径可以分为3类:一是绿色建筑,即以无公害为原则的建筑;二是生物建筑,即使用纯天然资源建造的建筑;三是自治建筑,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建筑。而在我国开展绿色建筑最有发展前景。

3开展绿色建筑的措施和意义

3.1开展绿色建筑的措施

3.1.1思想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浪费、能源紧缺等问题日益加剧,而国民的思想意识却没有得到有效提高,生态节能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期开展。所以应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民众的思想观念,提高群众对绿色环保的认知水平,使绿色建筑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同。

3.1.2管理手段我国生态建筑之所以发展缓慢,其制约因素之一就是缺乏法律规范和执行标准,所以,必须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将绿色节能建筑作为一条行为标准,增强人们的绿色节能意识,采用奖励与惩罚并行的机制,有效保证绿色建筑的顺利发展。

3.1.3技术科研绿色建筑设计不能有效开展的原因包括:绿色节能建筑的成本高,利润小,缺乏技术手段等。所以我国应该重视绿色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增加资金投放力度,支持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还可以对绿色建筑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扶持,降低绿色节能建筑的成本,提高产业利润,加快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进程。

3.1.4人力资源实现我国建筑向绿色节能建筑转变的必要条件是建筑设计人才。应大力培养建筑人才,提高设计师绿色节能技术水平,使其具有绿色节能意识,能够把握我国未来节能型建筑的发展趋势,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3.2开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3.2.1改善人居环境绿色建筑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人们提供了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的同时也丰富了人居环境的生态内涵,绿色建筑能够节能节地,采用新材料、运用新技术,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和有效手段。

3.2.2提高能源利用率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着浪费和紧缺的问题,而绿色建筑的不断兴起,注重利用可再生资源,科学合理使用不可再生资源,一定程度缓解了能源结构失衡的现状。

3.2.3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是生物及其栖息地。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极容易遭到破坏,所以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把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与绿色建筑理念相结合,维护生态平衡。

4生态环保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生态建筑的设计运用各种手段,为实现索取与回报自然的平衡统一,构建一个和谐的、高效的能源利用的生存环境。

4.1选用生态建材在生态建筑设计中使用生态建材。生态建材又称环保建材、绿色建材、健康建材等。其特点是:①生态建材的原材料源于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料,避免大量使用天然资源;②生态建材所采用的技术是低能耗的无污染技术;③生态建材的生产流程里不使用甲醛等溶剂,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也不添加有毒害的化学颜料。

4.2使用科学技术手段①采用节能技术是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其技术是指通过蓄热、保温等方式,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起到减少能源消耗的作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在构建生态建筑时,根据区域性特点,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力能、潮汐能、生物能等。例如充分发挥太阳光和自然风的能源效应,探索其他形式能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同时,注重发挥生态建材的自身优势,把生态建材与节能技术相结合,从整体上提高建筑的生态指标。②采用智能管理技术,生态建筑设计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例如,设计出会呼吸的玻璃幕墙、智能采光窗、室内自动调湿装置等,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人们创造了环保节能的宜居环境。

4.3建筑过程环保节能在建筑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平衡,尽量不破坏植被,在施工过程中节约用水,减少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减少噪音污染,确保建筑物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对于装修材料都采用生态建材,广泛应用节能技术。

4.4增添绿化设计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就是绿化。所以在构建生态建筑时要增强绿化部分的设计。一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绿地面积;二是设计立体的绿化,比如屋顶绿化、窗、墙的垂直绿化等;三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日本的“与环境共生的住宅”可以尝试在国内生态建筑中加以应用。

4.5生态建筑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提高,生态建筑的智能效应也得到重视,例如把智能型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环境监控等技术与生态建筑相结合,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舒适、灵活的居住空间,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和谐发展,使生态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设计范文10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Abstract:From the ecological point of view of how to understand the building systems, green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ecolog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人炸、农田被吞噬、空气、水和土地资源日见退化,环境祸患正威胁人类.”“人类尚未揭开地球生态系统的谜底,生态危机却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用历史的眼光看,我们并不拥有自身所居住的世界,仅仅是从子孙处借得,暂为保管罢了.我们把怎样的城市和乡村交给他们?建筑师如何通过人居环境建设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作出自身的贡献?”这都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我国这一问题更加迫切.

2从生态学的角度认识建筑系统

生态学是1869年由德国学者海格尔提出的一门关于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把传统的动植物研究扩展为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其中共生与再生原则表明了不同物质之间的合作共存和互利关系,以及自然界中物质资源的有限性问题。

所谓生态建筑,即用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建筑设计。将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其自身要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它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如果从生态学的角度理解建筑,生态学家不仅将建筑系统视为地球生态系统中各种不同的能量和物质材料的临时组织形式,而且需要确定建筑系统全寿命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与生态系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包括组成建筑系统的各个建筑元素的安装和制造,还包括建筑系统的使用、建筑元素的弃置和重新利用等,因此,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建筑的全寿命过程被看成是一种与能量和物质材料支配相关的过程.建筑师将地球上的能量和物质材料(生物和非生物组成部分)组装成临时的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最后拆除.拆除之后的各种建筑元素要么重新在其他的建筑中利用;要么被自然生态环境所吸收.

第二,是一种对建筑系统的预期性研究.建筑师应认识到建筑系统在全寿命过程中,会对地球资源和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建筑师必须全面考虑其中的各种不利影响,以消除和减少这些负面影响,以此作为建筑设计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3.1讲求节约能源

绿色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使用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的平衡,构建一个和谐高效利用能源的生存环境。

3.2讲究生态和谐

建设绿色生态建筑,其次要做到生态和谐。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这样就营造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3.3设计科学。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应当是设计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决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在以往设计的一些太阳能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室内热舒适度较低,没有认真做到合理设计和以人为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这种低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很难再有所发展,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这与国家宏观要求也是相符的。

3.4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盲从

绿色生态建筑应该着重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盲从。我国的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设计者喜欢照搬西方的现成设计,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殊不知,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建筑模式很不相同。其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也应该讲究地域性特点。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3.5强调整体性设计

建筑设计应强调“整体设计”思想,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生态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

4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实现策略

下边着重对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实现进行分析,并给出其实现策略:

4.1建筑内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4.1.1能源系统设计的实现

绿色生态建筑能源利用的实现,不但要对常规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更要注重绿色能源的利用,要将建筑节能放在首位。绿色生态建筑节能,设计师首先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把建筑设计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准。(2)找到合理的优化的新能源的解决方案。(3)寻求建筑艺术与能源方案的完美结合。当然,在做好上述的工作后,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绿色能源,如采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

4.1.2声光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

在绿色生态建筑平面设计时,针对光环境设计来看,提倡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可解决部分日常照明。其次,室内应尽量采用自然光,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耗。另外,还要注意避免由附近建筑的玻璃折射以及其他的光污染。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噪音30dB;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

4.1.3水热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

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关键是节水,同时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一般的,绿色生态建筑可采取的节水措施有:采用节水节能型供水设施;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将污水处理成中水(中水意为城市污水或生活用水经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人中水系统一并考虑。

热环境的实现更为重要。建筑区的热系统应满足居民的供热舒适度的要求,以及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24℃ ,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2―27℃。可采用采暖、制冷、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或在各户安装散热器温控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1.4智能系统设计的实现

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因此,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也需要推进智能化的发展,进行智能系统设计。

4.2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建筑外部结构设计主要体现在环境绿化上边。一方面,绿化可以有创造性思路,可以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例如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应该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这样,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要求就得以实现。

生态建筑设计范文11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是绿色的未来,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建筑也是绿色生态的建筑,人类的家园需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因此,我们在建筑设计领域要坚持绿色生态的理念,要提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1 未来建筑的必然趋势

1.1 生态文明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社会的文明经历了历史的变革,从蒙昧无知到现在的现代文明,经历了野蛮、愚昧、茫然的多个阶段,但每一次的变革人类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发展的模式来看,工业文明只是暂时的形式,生态文明必将取而代之,成为未来文明的主要形式。相对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注重复合型的社会发展新模式,这必将影响建筑的设计理念,影响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1.2 人们对建筑设计提出新要求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与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新要求,包括住房、工作、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这就要求现代的建筑设计要做到实用与美观兼备,满足人们的要求,要创造符合现代审美理念、具有个性的现代建筑,形象简洁、造型朴实的同时更要兼备经济实用的功能,而且要符合现代设计节能环保的理念,生态建筑理念理所当然的成为人们的首选,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

2 新形势下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2.1 可持续发展是不变的主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科技水平的发展,世界的发展形式走入了生态文明的新时期,人们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正在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地探索发展的新方向,从近年来国际上建筑设计的理念上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2.1.1 重视特色的文化

对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给予尊重,并且在建筑设计中给予弘扬。

2.1.2 选用最合适的技术

按照公众的意识,建筑的设计功能需求,从众多的建筑技术中选取最为简单合适的技术。

2.1.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尽可能的选取可循环性的材料,避免浪费。

2.1.4 增加建筑设计的灵活性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增加使用空间的灵活性,降低建筑所需材料,降低浪费。

2.1.5 降低环境破坏

我们要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建设过程中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避免任何的资源浪费,提高材料的可利用率。

2.2 增加建筑的使用年限

近年来,由于建筑质量引发的建筑问题屡见不鲜,这就在呼唤长命百岁的建筑,呼唤耐久性的建筑。目前,建筑的使用寿命普遍停留在30-50年,房价的不断攀升,房屋的质量却不见改观,这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是在浪费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资源,因此,高耐久性住宅的出现势在必行,人们已经着手在行动,从建筑材料的设计到住宅的设计仍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2.3 未来的建筑以人为本

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师为人类服务的,因此要根据人的意识为主。现代建筑的设计要讲究整体的协调性,讲究美观,更要讲究舒适,也就是说未来的建筑要达到功能性、美观性共存,在空间的安排上更加合理有效,更多的灵活空间,最佳的建筑是将大自然建造到人们居住的环境中,提高人居住的质量,未来的建筑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建筑。

3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特征

3.1 因地制宜的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必定是保留最大的原生态,避免土地的破坏,环境的威胁,降低对建筑区域内植被的影响,尊重原生态的理念,因地制宜。

3.2 整体协调性

绿色生态建筑要对整体的建筑环境进行充分的考虑,做到整体的协调与美观。

3.3 人与环境和谐共建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最重要特征就是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二者之间不可分割。

4 绿色生态建筑理念在设计中如何体现

4.1 规划的前瞻性

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思想中就要存在着绿色生态的理念,要根据当地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选择适宜的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同时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建筑布局,在达到建筑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原有的地形、地貌的影响,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的保留原貌,这是建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现代的建筑师要有前瞻性的眼光。

4.2 水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

水是最宝贵的生命资源,在建筑的设计中经常会出现破坏植被的现象,而这是不符合绿色生态建筑理念的,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尽量的减少对植被的影响,尽量的利用现代的科技提高对水的利用率。在建筑物内部也要做到节约用水,可以通过节水器具的选择来实现。

4.3 灵活设计的方向

通过标准规划和适于加热、通风、空调系统、动力及通信系统的灵活基础设施建设将对未来需求的灵活可变的设计融入发展之中。建筑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其扩展慈宁宫,这也是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的一种有效措施。这就要求在设计的时候材料的选择要谨小慎微,要避免使用一些改造困难的材料,促进建筑的维修性与更换性,提高建筑的维护功能。

生态建筑设计范文12

【关键词】生态建筑,节能设计,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生态建筑理论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中运用保护生态平衡的生态学理论,认为建筑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机体,使整个建筑整体和周边的环境以及周边的自然生态相对和谐,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态体系。使建筑自然形成一个能够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建筑中使用可循环使用的能源材料,从而控制对环境的破坏,降低能耗,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还能够减轻环境生态压力,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二.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分析

环保,生态,健康,舒服是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生态建筑理论是一种新型的理论,在生态学的指导下,利用循环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本着从建筑的整体效果出发,从设计,到施工,到管理建筑内外的种种布置和资源,使有限的能源物资可以在小范围内实现良性循环利用,力求在自然生态,建筑,人类三者之间达到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状态,坚持人的主体能动性地位,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加以设计管理施工,形成一个有利于自然的自我发展,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存的和谐,健康,舒适的环境,这样,既不会对自然生态造成压力,又不会加重社会的能源消耗。

1. 要高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和能源。

要采用新的节能技术和新的节能设计理论,在建筑局部内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不仅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还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还不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压力。从而达到人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融合。

2. 舒适健康,环保是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

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的舒适度健康度有了新的要求,既要保护最基本的传统遮风挡雨的功能,更要实现人类的身心安康。比如要有良好的光照,适宜的温度,有益于人体的湿度,有新鲜的空气,安静没有污染的声音环境等。其次,选择材料装饰时候要注意节能低碳环保,既要减少能源的消耗,又要低辐射,低污染,从而保证人身心健康。同时,要使建筑和周边的人文历史环境相协调,既满足生活的隐私保护,又方便交流。

3.促进整个建筑主体和大自然的相互和谐。

中国建筑自古便有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活状态,生态建筑的节能设计,不仅仅要从人与自然的能源物质方面达到和谐,更要从精神上提高境界。具体主要是环境和周边自然的相互融合,和周边的文化境界状况相互适应,既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环境质量,又可以提升了精神境界,促进身心和谐。

三. 生态建筑节能设计方法分析

1.墙体的节能与技术应用

(一)墙体保温设计

作为整个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墙体节能保温设计通常有三种设计方式:第一,进行外墙保温设计,基于国家、当地的热工规范计算,采用隔热保温材料,使用一定的设备进行粉刷,喷雾,粘贴等多种方式施工,在外墙上形成保温层,以保持室内温度的适宜。第二,进行内保温设计施工,将优质保温材料对内层墙壁施工形成保温层,传热隔热能够符合国家节能标准。第三,加大隔热保温材料的开发力度,利用保温材料自身的特性进行墙体的设计,促使其他自发的具有保温功能,且墙体新型材料的节能符合国家标准。

(二)墙体材料的节能

从制作方式来讲,空心砖和实心砖颇为相似,但是相较于实心砖,空心砖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减轻结构自重。所以,为节能减排,建筑上广泛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

2. 屋面节能设计

进行屋面的节能设计,首要是进行保温材料的选择,不可以密度太大,导热系数太高,也不宜使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可以选用一些新型的高效保温材料,比如采用膨胀珍珠岩保温芯板保温层代替常规的沥青珍珠岩或水泥珍珠岩做法,克服了常规作法的诸多缺点。这种保温芯板施工方便、价格低廉、不污染环境:芯板为柔性制品,不仅适用于具有平面的屋面,也可用于带有曲面的屋面,其保温工程更可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3.提升暖通空调系统的合理性

暖通空调的设计之所以是一个庞大而细致的工程,主要是由于对建筑整体环境有着直接影响,而且它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因此,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确保暖通空调的合理性。设计者在设计过程,通常仅仅考虑空调运行中的最大负荷,即遵照最大负荷原则。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只有少数暖通空调可以达到最大负荷,主要是由于达到最大负荷的室内温度并不适宜人们的日常活动,也可能会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对这种情况加以考虑,不要使各个系统的设计满足最大负荷运转而不适应部分负荷运转的状态。

4. 科学选择遮阳的玻璃

在进行遮阳节能设计时,其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选择遮阳玻璃的选择,在选择遮阳玻璃时,要综合分析各种遮阳系数、建筑所处的自然气候条件、人文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条件,科学进行选择,通常来讲,在节能设计过程中广泛运用的类型有反射玻璃、镀膜玻璃、吸热玻璃、低辐射玻璃等。

5. 推广应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太阳能清洁无污染,并且可以再生,是目前人类能够利用的最为环保,最为丰富的资源能源种类之一。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太阳能具有很多节能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建筑的楼顶可以设计安装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这种发电系统,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和电力,并将这些转化而来的电能或者是热量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进行能量的存储,在需要使用这种电能和热能的供电设备上开始接线,如此,能够充分满足整个建筑物内部的动力和照明系统的各种能量需求。此外,充分利用太阳能设计作为采暖和供热功能,既可以减少日常的能源消耗,也使得建筑物的日常热能得到满足。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太阳能来控制建筑物的采光,使得整个建筑内部的环境更为舒适。

四.结束语

生态型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例如最近交付使用的昆明新机场就是以“节约型、环保型、科技型、人性化的绿色机场”作为标准建设。其主要设计思路、策略符合生态建筑理论。我们油库内的建筑设计也是主要体现在:

1)良好的自然通风设计,改善建筑物内空气环境,减少空调耗能,自然通风区域可开启面积与立面总面积之比≥8%;

2)优化自然采光设计,减少照明耗能,采光系数侧面大于2%;

3)建材本地化,提高绿色建材使用率,应优先使用本地化建材和3R(Reuse,Recycle,Reduce)建材。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化学合成建材,尽可能使用天然素材以及符合要求的环保、生态建材。要求: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成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60%,可循环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10%

4)节水及水资源利用,通过雨水回收、中水回用,实现节约用水与水资源高效回用的目标,雨水利用的可行方案,雨水利用率≥30%,采用节水设备—使用符合标准的节水设备,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节水设备和材料使用率100%,节水率≥10%,中水利用率≥50%;

5)我们还采用了自动控制系统,高效管理,以达到优化系统和提高运行效率。

昆明新机场是我国在生态建筑的节能设计和施工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的典范之一,实现了相关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的突破发展,为我国全面进入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生态节能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在今后的机场建设中,还会推广昆明新机场的建设理念。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生态型建筑的技能设计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正视并且理性分析面对,同时,要积极吸取西方的先进节能设计理念,引进一部分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生态建筑的合理科学化,推进我国生态绿色化进程,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欧阳东 生态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期刊论文] 《电气应用》 ISTIC PKU -2006年2期

[2]叶宇丰 基于生态理念的住宅节能设计研究[学位论文]2006 - 同济大学:建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3]金振星 武涌 梁境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制度设计研究 [期刊论文] 《暖通空调》 ISTIC PKU -2007年8期

[4]温晓霞, 现代游泳馆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学位论文] 2009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5]王君彪 基于构造设计学的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