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制度研究

企业制度研究

时间:2022-05-05 19:22:51

企业制度研究

企业制度研究范文1

[关键词] 中小企业会计制度问题策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的舞台上不再为配角角色,而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发展国民经济和保持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我国近900万户注册的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以上,在工业总产值上,中小企业占60%左右,利税占40% ,就业人数占75% ,在新增就业机会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然而随着我国企业逐渐走出国门,面对外来企业以及国内大型企业,生产规模属于中小企业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必须规范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使中小企业能够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并且能够得到发展。

一、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其作用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范围。而中小企业产权和个人财产界限不清楚,经营者将所有权掌握其中,特别是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难度。

1.2 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缺失。中小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虽然部分企业制定了一些制度,但是没有很好的实践执行,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局限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也无法建立健全这些制度。另外,很多中小企业都没有设立相应的管理决策机构,监督检查机构,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技术规范等都很少,已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仅仅是粗线条,远远达不到《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财政部的示范性文件提出的系列化、规范化和操作性的要求。很容易造成目标不明确。

1.3 会计建帐不规范,核算违规操作。一些中小企业不建帐,以票代帐,或者设帐,但账目混乱,还有的企业为了达到种种目的,甚至设两套帐。为了控制利润,人为地采用倒轧帐的方法;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给企业的利益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1.4 会计机构设置不合规范,分工不明确,人员素质较差。由于中小企业特点所致,会计机构的设置比较简单。层次少,分工不明确,有的中小企业干脆就不设置会计机构。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也是人员较少,分工不细,往往出纳和会计一人担任。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这样的后果只会导致优秀人才大量流失,企业人员素质大为降低。

二、加强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规范化的几点策略

2.1 建立健全与我国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会计制度。随着《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正式及实施,使得我国企业会计标准体系趋于完善,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改革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规范我国小企业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还需加强会计监督才能更好地规范会计工作。同时企业所建立的会计制度要符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中小企业经营活动简单,交易活动有限,一般不需要对数据做较为深层次的分析,加之机构简单,人员较少,只要满足管理需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以适应未来发展壮大的需要。另外还要突出重要性、成本效益型原则,使能够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具有很大用处并且带来的效益大于提供信息耗费的成本时,才是必要的。

2.2 加强外部监督检查力度。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借助于外部监管。在外部,主要是国家监督,首先财政部应指导督促中小企业相关的会计工作;其次,税务部门应加强税务检查。在内部,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置独立于企业财务机构之外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于不设置内审机构的企业,由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本企业的经济活动监督。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要取消其任职资格,吊销有关资格证书,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

2.3 政府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促进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要解决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光靠一两家企业自我完善和会计人员个人努力是很难达到的。从中小企业的特点及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知,会计规范化的问题不能孤立的看,要知道只有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解决企业融资困难,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才能使中小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规范化的问题。目前国家已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这部法律力图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还从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资金的困难及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全面发展。

2.4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是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二是对企业领导者素质的提高。这两方面素质的提高,将大大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普遍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会计制度》虽然主要适用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从来没有出台过,但是只要继续对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深入研究,中小企业会计制度最终会完善地规范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清.会计信息系统 [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2]喻婵. 浅析中小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制度研究范文2

早在三十多年前,约翰?迈耶和布利安?罗恩在对组织中的制度和实践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注意到:处于制度化环境中的组织,如果其行动完全遵从制度化的规则,就会严重背离效率标准;相反,如果为了追求效率而过多的使用协调和控制活动,又会破坏组织的制度结构,进而可能损害组织支持者的利益,并造成组织合法性的削弱。有些组织的管理者总是捍卫已有的制度安排,但这些制度安排又不会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实施。一些组织处于自身合法性的考虑会刻意模仿同行业更为成功或者更为正规的组织,但组织成员对“抄袭”来的制度设计却很难适应。制度并不是组织绩效的唯一决定因素,组织对制度的重视未必能够导致高效的实践。制度与实践之间经常会产生某种断裂。

文章认为,制度企业家对于制度的实践模式和实践效果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制度企业家能够更为高超地与制度环境进行互动并采取多种策略改善组织绩效。

二、何谓制度企业家

迪马吉奥认为,制度企业家是对特定的制度安排感兴趣,并会努力动员各种力量和资源创造新的制度或对已有制度进行改变的一群人。

尼尔?弗雷格斯坦把制度企业家视为拥有“社交技能”的行动者。所谓的社交技能是指分析并寻求合作的能力。在他看来,制度企业家能够使其他行动者的情景发生广泛的联系,并促使他们进行合作。其主要作用并不是对制度本身进行改造或者创造新的制度安排,而是动员力量、发展盟友、促成合作。

曹宣伟等人认为,作为个人的制度企业家在经济转型时期,能够将自己长期形成的管理认知进行时空定向和不确定性规避,主动搜寻机会、利用机会。他们能已有的制度环境中发现可以利用的机会,并采取相应的战略行动。

因此,制度企业家并非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家,而是一种专注于制度创新的企业家。这种企业家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制度意识,或者能够提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或者想对现有制度进行创新;第二,具备必要的能力、资源实施制度创新、制度重组或者制度扩散;第三,必须具备相应的制度实践。

三、制度企业家的作用

(一)动员组织资源。资源对于制度化以及制度变迁都是必要的。制度企业家能否成功推动制度变迁同样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权变技巧获得稀缺资源。制度企业家所依赖的资源主要有两类: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所谓的有形资源是指组织本身存在的可以利用的资源,如财政资源、人力资源等;而无形资源则是指文化和价值追求以及集体意识,另外还包括制度企业家本身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

(二)整合制度逻辑。资源提供了制度变迁的物质基础,制度逻辑则能从意识层面辅助制度实践。制度企业家试图将新的观念和想法灌输到组织中,必然会导致现有实践与原有实践产生矛盾,而制度逻辑则能够解释这种矛盾,并阐释新制度所内涵的信念和意义。制度逻辑是指个人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进行物质实践、安排时间和空间所依据的社会和历史模式,这种模式包含了行动者的实践、预测、价值和信念等要素,正是这种在社会和历史中形成的模式给行动者的实践赋予了某种意义。制度企业家必须要向组织内外的相关者说明其推行的制度所内含的逻辑,明确组织的发展所秉持的价值追求和方向,才能够赋予行动者的行动一定的意义。这种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三)结构化组织场域。组织场域用来指那些由组织建构的、在总体上获得认可的制度生活领域,包括资源的供应者、使用者、规制机构以及提供相关服务或产品的其他组织。这种网络化的组织视角即考虑了组织的结构性,又重视到了功能之间的连通性。组织场域并不是一种有边界的实体,而是一种具有制度轮廓的结构。事实上,组织场域的形成存在一个结构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并不能先验地确定一个组织场域。制度企业家能够科学构建组织场域,把结构、信息、价值等要素统一到场域的架构中,使得场域中组织间互动程度增加,出现了组织之间明确的支配结构和联盟模式。在此同时,场域传递的信息量增加,整个组织形成了充分的了解和共识。

企业制度研究范文3

关键词:转企改制;出版体制机制创新;现代企业制度;文化企业

目前,全国经营性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对部分转企改制后的中央部委出版社、出版集团和大学出版社进行的调研显示,以往计划经济下的一些体制陈规和机制痼疾依然在限制出版业的做大做强。因此,转企改制后的出版企业依然任重道远,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现代文化企业制度。

转企改制后出版企业发展现状

自2005年《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出版转制工作积极有序地稳步推进,在宏观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的许多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和进展。

1.市场主体身份基本确立,企业内部机制建设初见成效

转企改制促进了体制机制创新的全面启动。出版企业逐步开始规范化地进行公司运作:一是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了出资人关系及其权益,基本确立了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和资本运行机制,提高了企业内部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运行机制,有效整合社内资源,打造核心产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出版产业规律的经营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2.企业活力明显增强,产业发展梯队初步成形

我国业已形成以29家大型出版集团公司和分散单一的中小型出版社“大中小”并举的发展格局。出版行业中定位准确、对市场反应灵活的中小企业的存在,保证了出版市场的产品多元化与丰富性,其差异化的竞争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公平有序的出版市场。同时,随着出版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在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联合重组上,作为“大型航母”的出版集团正逐步成长为市场中的战略投资者,在行业内发挥出带动效应。

出版集团的转企改制工作跨越了转企、股份制改造和上市三大步,即通过上市来优化股权结构,完善集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资本为纽带,以业务重组为链条,打破行政、地区壁垒,快速整合资源,实现规模效益。其发展模式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选择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大学社积极巩固和拓展出版版图,依托学术和人才资源、科研优势,谋求特色定位,做强做优学术、教育出版等主业;同时,积极开拓其他出版领域及副业,在大众出版领域的多个细分领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一些规模较大、发展较快的大学出版社逐渐探索出“自我裂变,内涵发展”的集团化道路。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起步较晚,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在重组兼并以及探寻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方式上,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出版企业体制机制方面尚存的问题

转企改制工作虽已取得阶段性的突出成绩,但受改革启动时间、原始积累、成长方式的影响,不同出版企业仍存在不同问题,其核心都涉及现代企业的产权结构、产权关系。

1. 市场主体地位尚不突出,出资人关系还未捋顺

转制后,出版单位自主经营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与运营规范、委托—关系清晰的现代企业相比,许多出版企业目前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市场主体。企业的资源配置、生产指标、经营范围仍然受国家宏观管理政策的严格限制。一些出版企业还未形成自主经营的工作导向和明确的盈利目标,对自身定位、发展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仍然模糊不清。

调研显示,目前不少地方集团没有真正理清母子公司的资产关系,产权管理尚未到位。不具备组建集团公司条件的部委出版社,其资产财务关系、重要干部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内容终审权实质上仍保留在上级主管单位。大学社方面,多数学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资本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授权不足,无法有效代替学校行使出资人权利。因此,在现阶段,企业出资人权利行使不当、监管失效的情况时有发生。

2. 内部运营机制创新不足,新型人才匮乏

出版企业体制机制创新要走一条从行政管理到企业管理的道路。不少出版单位的内部运行机制构建受之前“双轨”管理体制的限制,往往是局部的、有限的,主要集中在策划、编辑、营销等生产业务板块;而在战略管理机制、创新机制、人才机制等方面尚为落后。一些单位的工作方式则还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远离市场,落后整个社会大发展。科学的企业管理机制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则可能导致新的行政官僚化。

转企改制对出版企业经营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兼具商业智慧与文化担当,丰富的行业知识和充沛的管理能力。此外,出版企业在财经、IT、数字出版、“走出去”等方面的人才也相当匮乏,以往事业体制下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显然已无法应对现阶段的人才问题。

3. 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合理,制衡与激励失衡

目前,相当一部分出版企业依然在沿用传统的组织结构,尚未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已进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企业,由于产权制度改革未得到实质性突破,实践中“模拟”大于“创新”。一方面,上级单位的行政授权和行政权力运作方式往往延伸到公司治理结构的领导权结构中,从而破坏了权责制衡机制。另一方面,出版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董事不可能经由股东选拔产生,于是出现董事会“拉郎配”式的组建方式,造成出资人责任的虚化、软化。有的董事会与上级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或党委会、职代会和工会重构,职能交叉,人员重叠,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各权益主体无法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明确各自责权,企业运营无法得到有效规范。

此外,出版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还存在重制衡、轻激励的倾向。除少数上市出版集团,现有出版企业绝大多数受单一产权结构的局限,短期激励远远大于长期激励。在出版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长短失衡的激励机制容易助长企业内部的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4. 发展方式较为落后,资本运作水平有待提高

调研显示,目前出版企业大多处于以产品生产为主,以内部管理为中心的传统企业经营阶段。单靠这种内生式的发展方式,出版企业很难在短期内扩张到上市融资的规模。出版企业的资本运作水平有待提升。首先,出版企业还未厘清融资顺序。出版企业要不要上市,何时上市,应由市场选择。若战略不明晰,无法完成上市后的持续性义务,既有悖于上市的初衷,也有负于股民的期望。其次,资本运作还有待落到实处。我国出版集团组建不乏“行政捏合”之作:集团内部还未真正以资本为纽带形成合力;部委出版社的跨部门合作由于领导权问题,实质上还停留在战略合作阶段;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本运作仍存在一些壁垒。再次,出版企业上市融资大量“圈钱”后,对募集资金的使用还具有盲目性。

5.产权制度改革尚待攻坚,产权市场建设较为落后

产权清晰有两层含义:一是产权在法律上的清晰,即产权有完整的法律地位、得到真正的法律保护;二是产权在经济上的清晰,即现实经营过程中的清晰。目前出版企业的产权仅拥有法律层面上的清晰,在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并不清晰。出版企业国有资产的委托体系链条过长,责任主体过多,行政性太强;各级委托者之间由于国有产权代表的选拔委派制度、激励约束制度和考核监督制度建设滞后,并非是责权利对称、互为约束的关系,这导致了企业产权关系软化、虚设和模糊等现象。

在现阶段,出版产业仍然存在产权流动不畅的问题,首先,因国有股权人虚置,无人能对国有股权的出售、转让负责,产权置换过程行政批复环节过多,难以高效进行。其次,出版企业人员安置、社会负担转移、银行债务偿还等巨额转让成本也带来了产权交易资金短缺的问题。再次,非国有资本或行业外资本不能公平进入产权市场。最后,出版企业无法正常退出市场,出版企业之间一些正常的资本运作也因涉及产权问题而被叫停。不从根本上改变国有出版企业的产权制度而试图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终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违背改革的初衷。

出版企业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在国家制度环境不断变迁、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巨大背景下,出版企业必须认识到加快制度创新的紧迫性,适应数字化浪潮、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和繁荣文化产业的重任。

1.制度环境要求出版企业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与市场接轨

一方面,出版文化产业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长期脱离于我国整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渐成“孤岛”。出版企业须按照市场规律和市场逻辑发展生产力,突破当前出版业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的障碍,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对接,进而与国际市场接轨。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仍须遵循政治性原则。出版企业的政治性建设任务不会因市场化改革而发生质变。出版企业唯有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自身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更好地践行意识形态宣传、政策执行与政治教育等任务。出版企业在新时期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度创新是最有效的途径。

2.技术环境要求出版企业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出版产业转型升级

全球传统出版产业正面临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传统出版单位要成为未来的内容、服务提供方,便要解决企业的文化创新力和竞争力问题。第一是产品和服务的革新,体现在编辑工作方式、阅读形式、销售渠道、物流运作等方面。第二是组织结构调整,全媒体多元化发展具有资源的整合性,人员和机构的协同性,业务之间的互动性,因此出版企业的管理结构亟待创新。第三是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数字出版时代,出版企业面临管理上的更大挑战,如管理对象的增多、管理难度的增强、管理方式的复杂,攻破这些难关,制度比技术更为重要。

3.全球化环境要求出版企业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后发优势

出版企业面对的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近年来,世界知名出版商纷纷进军我国出版市场。随着分销权的放开,市场的准入,我国出版社的生存将受到直接影响。与国外强势出版集团相比,我国出版集团数目不多,规模不大;产品结构过多依赖教材教辅;企业市场运作手段等能力有限,在资金规模、管理水平、业务水平等方面与国外优秀出版企业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在传播对象全球化、传播方式全球化、组织结构全球化,影响力全球化等方面,“西强我弱”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因此,出版企业今后必须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后发优势,迎头赶上。

出版企业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的路径研究

要成为真正独立、合格的市场主体,出版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强调企业文化和文化管理机制,借企业文化弘扬出版精神、完善出版理念、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社会效益,最终形成既尊重现代企业科学发展规律,又符合文化企业特殊属性的现代文化企业制度。

1.摒弃陈旧价值观念

要正确看待企业身份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转企改制后,作为市场主体,出版社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但同时,作为社会责任主体,出版企业又必须面对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现代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涵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兼顾企业生产经营对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因此,企业身份并不会影响社会效益。转企改制后,我国出版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文化和意识形态特性,进一步细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以更加明晰、具体的方式实现坚持社会效益前提下的双效统一。

要正确看待股份制改造和国家出版安全的关系。国有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三者来实现的。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不仅体现在国企数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国企质量上。改革实践证明,稳步开放出版融资并不会冲击正常的出版秩序,也不会影响出版安全。只要保证国有控制权,出版企业在吸收社会资本后会扩大国有出版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国家对出版业的主导地位,放大国有出版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2. 优化企业产权结构

优化产权结构的第一步是实现产权在经济上的清晰。首先,产权所有者在经营过程中要拥有强有力的产权约束力,国家作为产权最终所有者应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以核查国有资产的盈亏状况。在出版企业的国有产权授权制度中,应建立健全国有产权代表的选拔委派制度、激励约束制度和考核监督制度的有机体系,保证各级国有产权代表熟悉和遵守国家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熟悉和了解出版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财务状况;掌握出版市场的发展规律和管理方式;能够代表出资者履行公司章程规定的义务,并正确行使权利,依法维护国有资产出资者权益;掌握金融知识,了解资本市场,具备出版产业发展要求的资本运作能力。

优化产权结构的第二步是产权多元化。整合与重组是出版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优化产权结构的重要途径。出版企业可以分步实施“事转企”、“企转股”的各项改革,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优化股权结构;可以借鉴国有企业改制的经验,先考虑尝试允许新闻、出版等领域国有企业参股,再接着允许其他行业国有企业参股;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实现对民营资本放开,或者允许新闻出版领域的其他国有资本控股,允许员工内部持股。

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出版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最重要的是确保出资人到位。除了完善出版企业国有资产委托机制,弱化国有产权虚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之外,纠正公司治理结构实践中的种种形式主义,也同样至关重要。董事会的建设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不同企业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因社制宜。

其次,要纠正机构重叠、职能错位和角色冲突等问题。第一,企业可试行内部员工持股制度,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及与之相适应的约束机制。第二,创新党组织工作方式。党组织在企业内部具有核心地位,但党委不是国有资产出资代表,不能代替董事会或监事会行事。第三,重新界定监事会的人员组成,并建立相应的权责机制,使监事会真正发挥监督作用。第四,创新经营者选拔任用机制,将行政化、官员化、终身化的上级任命制,改为市场化、职业化、专业化的董事会聘任制。

在解决以上问题时,创新产权激励方式是重要的环节。出版企业要避免重蹈国有企业改革中曾经重“物”轻“人”的覆辙,建立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不能流于管理层都一律持股的内部人控制结构,也不能“一刀切”,采取员工集体持股的表面股份多元化。只有当拥有公认业绩的人才资源才能享有产权时,产权激励才能真正产生效益。

4.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全球化时代,创新被视为企业永续经营、基业常青的关键。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作为出版企业改革的内在力量,和体制创新遥相呼应,共同演绎现代出版企业的企业革命。

(1)建立创新机制

经营管理创新需要建立创新机制。首先,产品创新是对出版企业最基本的要求,体现在选题的思想创意和形式造新上。出版集团要注重集团公司选题布局创新与所属企业选题结构创新的呼应;出版企业要注重年度选题创新与重点选题创新的有序衔接;要建立优秀选题评价机制、选题投资机制,寻求版权金融服务,将创意之“货币”付诸资本现实。其次,出版企业应建立流程创新机制,推动出版流程再造和业务形态创新。要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创新出版办公流程、生产流程、发行和物流平台,实现智能化、连锁化、国际化目标;要开拓新媒体业务形态,形成配套商业模式,延伸出版产业价值链。再次,市场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归宿。营销创新机制是出版企业实现从被动适应市场到主动创造市场的保障。出版企业要建立科学的营销决策、渠道、服务、品牌、模式创新等机制。

(2)更新人才机制

企业人才一靠引进,二靠培养。转企改制后,“良禽择木而栖”现象将更加突出。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投身出版事业的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情结,知识追求是出版业和从业人员的共同特征。出版企业应尊重这一特征,构建学习型组织,将个人知识追求付诸企业知识追求,将个人智慧汇总为企业文化生产力。出版企业应根据员工特点,主动协助员工设计职业远景,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蓝图契合,最终形成个人和企业的共赢。

企业不仅要引进、培养人才,更需要用有效的淘汰和激励机制来管理人才。淘汰机制和绩效考核紧密相连,出版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设定短期与长期、个人与团队、单社与集团不同层次的考核目标,在双效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并建立绩效考核反馈制度,充分发挥考核意义。产权激励是企业内部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出版企业可逐步推行高级人才持股制度,将企业未来与个人未来紧密结合,将企业风险和个人责任紧密结合,从而有效提高企业效率。

(3)强化文化管理机制

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包括两个层面:其一,管理企业文化;其二,用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出版企业的企业文化比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文化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即出版文化。出版文化有四个层面:一是出版物承载的精神内容;二是出版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思想内涵、价值取向等心理内容;三是出版机构的出版结构、出版理念、企业文化等;四是体现在社会每一段进程中出版的传统、理念、原则、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内容及其演变。鲜明的企业文化是飘扬在员工心中的旗帜,也是刻印在读者心中的名片。

企业文化最终要体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上,尤其对于出版企业,其企业文化与自身产品具有高度相关性。在转企改制之后,出版企业文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一旦企业使命、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核心经营理念深入人心、渗入工作,企业上下就什么是“正确的事”、如何“正确地做事”达成共识,企业文化就形成了生产力。

出版企业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需要的外部环境要求

企业、政府、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中,政府和市场共同组成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在“后转企”阶段,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自身职能,为出版企业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适当放松经济规制,逐步建立退出机制

调研显示,随着出版集团的建立,集团可对内部不同专业分工出版社的书号或出版资源进行调控与配置,这实际上已经打破了长期限制出版社发展的瓶颈。但对不少非集团化的出版企业而言,“做什么事,出多少书”的限制还在制约企业发展。因此,政府应进一步打破按部门、行政区划和行政级次分配资源的体制,对于那些已成为真正市场主体,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出版企业,在坚持以社会效益为首位、依法经营的前提下,应逐步减少对其经营范围、生产数量的限制,鼓励它们根据自身能力和市场需求开展多媒体兼营、调整产品结构、重组企业实力。

企业退出机制是保证优质企业聚拢资源和市场竞争活力的重要因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500多家出版社除少数因严重违规被吊销营业执照外,还没有一家出版社因为资不抵债而“退出江湖”。转企改制后,政府应逐步规范出版企业淘汰退出机制,强化业内竞争意识,鼓励优秀企业兼并资不抵债的企业,盘活国有资产,重置出版资源。

2.形成公共产品资助机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任何一家出版企业都无法回避公共出版物的生产。在市场失灵的状况下,就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进行干预,解除出版企业承担文化使命时力不从心的忧虑。首先,政府应给予溢出效应明显的出版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即以税收形式将外部性内在化,调节市场行为。其次,政府应给予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传承性的出版物充分的资助和补贴。同时,在基金的分配和使用上,应建立相应的审查、监管机制,杜绝权力寻租,保证基金用到实处,发挥应有的效应。

3.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我国出版企业多数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外部资金的注入就成了出版业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受我国投资、信贷政策的影响,出版企业的融资渠道一直受到限制。转企改制后,不少出版企业亟待新产品开发、技术流程改造,流动资金不足的现象更加频繁。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出版企业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支持,鼓励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鼓励骨干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出版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建立和发展中小出版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允许投资人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出版企业,为出版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的融资环境。

4.完善市场规则,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运用市场规则改造和重塑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政府和企业行为。市场规则包括体制性市场规则和运行性市场规则。前者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必不可少的基本社会制度环境和体制框架,包括产权规则、市场要素规则、市场理念规则和市场法制规则。后者是国家运用市场运动的内在规律制定的市场行为规范,包括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解决市场争端规则。 这些规则能够给作为市场主体的出版企业提供一个责罚分明的行为选择空间。随着改革的深化、技术的发展,出版市场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政府不仅需要制定市场规则,也需要不断完善、及时修订市场规则,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本文系北京市新闻出版(版权)局课题“转企改制后的出版企业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研究”成果。课题组组长:孙瑛;副组长:王伟、蔡翔;成员:王东迎、李胜利、李频、张雨晗、潘炜、李葚;本文执笔张雨晗、李葚。刊发时略有删节)

参考文献:

[1]于秀丽.择善而从之:对出版文化的几点思考[J]. 出版发行研究,2009(1).

企业制度研究范文4

关键字: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我国目前高校校办企业基本聚集在研究型大学,在这种高校,科研实力比较强,科研成果较多,具有较大的优势,并且,科技企业是高校校办企业的主体。到2014年,一大批高校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海内外知名企业,在社会享有较高的声誉,从各种调查数据来看,科技企业在我们国家高校校办企业中占有相当大的位置,其竞争优势也比较明显。从我国校办企业的地位来看,加强校办企业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校校办企业的现状

(一)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萌芽阶段,基本上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校办企业大多是非独立核算事业单位;第二阶段属于发展阶段,位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在这一阶段,校办企业发生较大改变,开始转变传统的工业结构,开始转变为科技型企业;第三阶段属于扩张阶段,位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在这一阶段,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很多校办企业开始快速发展并开始扩张自己的产业,发展一片大好;第四阶段就是21世纪初到现在,这一阶段属于规范化阶段,随着时间的积累,高校校办企业逐步迈上正轨,现在高校校办企业逐步向产业化,正规化,科技化迈进,科技企业逐步占据主体地位。

(二)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特点

高校校办企业是以高校投资为主体的企业,企业核心人员由学校委派,其他工作人员主要面向社会进行招聘。校办企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职能,第一,使资本保值升值;第二,承担实践教学和科学教学的任务;第三,面向市场,搞好管理。对于高校校办企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规律性。由于高校校办企业是学校的附属单位,所以在其发展上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办事。(2)科技性。高校校办企业主要以高科技为主要研究方向,科技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科技性。(3)非盈利性。高校校办企业都不是单纯的以盈利为目的,都是为了配合教育发展的需要,坚持事企分开。

二、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内部基础设施不完善

首先,我国的高校校办企业创办以来已有50~60年的历史,诞生于建国初期,由于初步建立时期基础条件差,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校办企业发展模式单一,管理机制不完善;其次,高校校办企业直接受制于各大高校,企业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灵活性的特点,导致权责分配失调,并且高层管理人员大多是由专业性高学历的教授担任,年龄大,知识老化,不能充分发挥现代企业的管理作用;还有,底层员工学历低,工资待遇一般,又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低,工作效率不高,产出有限。以上几点是高校校办企业内部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抑制了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速度,削弱了同其他企业的竞争力。

(二)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

一个企业要想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机制作为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校办企业由于以学校作为后盾,所以企业本身所做的风险评估机制并不完善,高校校办企业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突况防范、认识不足。一个优秀的企业是不会在任何一个细节上犯错,这一点正是高校校办企业的缺点,由于长时间处于学校,很多因素考虑不周,导致企业处于危险地位。(2)内部管理失控导致成本上升。管理抑制都是高校校办企业的弱势,高层管理不到位,底层员工工作积极性不够,这就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产出与投入不成比例,企业利润较低。(3)质量监管不到位导致返厂率高。产品制作过程中监管力度低,产品作废返厂率高,不仅浪费原料,还浪费了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校校办企业的风险评估不到位,大大降低了高校校办企业的实力。

(三)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不畅

企业生产需要一个可以整体操控的部门来把所有环节串在一起,保证所有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交流顺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我国的高校校办企业在这一点做的很不到位,企业各部门相对独立,各自为政,彼此信息相互孤立,这样长期下来,很多政策、任务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内部人员彼此也不了解,凝聚力差,不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直接影响每一位员工,导致他们工作不积极,不利于校办企业的长久发展。

(四)内控监督不到位

在高校校办企业的内部控制中,监督部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我国的高校校办企业中,内部控制监督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建设和执行存在偏差。这主要成因是企业对员工缺少相关的知识培训,少数的员工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2)员工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有一些部门,尤其是财务部门,很多员工忽视工作制度,很多操作行为不具有规范性,时常还会出现工作失职的情况,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担负法律责任,这主要就是员工法律意识和责任心不够所引起的。(3)检查监督执行受挫,奖惩制度不完善。一个优秀的管理层是赏罚分明的,但是在高校校办企业中这一点是不到位的,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奖惩系统,这就导致监督系统很难执行。综合以上几点,对高校校办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监督非常有必要。

三、高校校办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提高素质

大量的实践结果证明,在高校校办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增加相应的教育培训对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具有较大的帮助,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素质,还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让高校校办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竞争的同时更具有优势。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需要分类进行,首先要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让员工知法懂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下进行工作;其次是要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培训,保证员工在原则问题上不会出错,坚守道德底线;再次要进行基础技能的培训,员工只有对自己工作内容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去工作。教育是需要全方位、有层次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内部员工的纯洁性,保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出大的错误。

(二)完善制度,权责分明

要想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要做到权责分明。高校校办企业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落实流程,分工明确。梳理现有的各项制度,明确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严格细分,工作落实到人,让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2)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度能够有效地进行职位的相互制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避免权力的过度集中,避免混合操作的现象,使权责利分明。(3)重要职位实行岗位轮换制。实行岗位轮换制虽然前期会浪费一定的时间熟悉业务,但是有效地避免了重要职位的腐败化,保证了上层建筑的稳定性。(4)建立安全防护制度。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好防护工作,防患于未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业务经营的风险。只有先完善了相关制度,才能保证高校校办企业的高速运转。

(三)加强监督,赏罚分明

认真抓好内部控制,加强监督非常必要。加强监督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大对内控制度执行的力度,增加监督次数和监督频率,只有时刻都关注这一问题,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对症下药,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整顿措施,针对不同的群体实行不同的改进方案,抓住关键,依法追究处罚;(3)重点监督,罚一儆百。监督不仅仅是针对普通员工,也需要对校办企业的高层管理进行监督,罚一儆百,做到上下一致,赏罚分明;(4)完善奖励机制,切实落实。适当的奖励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带动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

(四)总结经验,推进管理

在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以后的发展,还要回顾以往的发展历史,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管理能力。在推进管理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积极顺应国家政策。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提出,很多高校校办企业都应该积极的顺应国家政策的优惠方向进行发展,因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发展速度,还能推进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2)加强资产管理。高校校办企业虽然由学校主办,但是其主体依然是企业,必须像其他正规企业一样,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加强资产管理,进行准确完整的备案,确保资产清楚明了;(3)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有效的考核制度对员工和管理层来说并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个评判标杆,可以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竞争中来,形成良好的企业竞争环境,推动校办企业的发展。总之,不仅要向前看,还要时不时回头看一看,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前行。小结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高校校办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分别从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特点入手,分析了高校校办企业的优劣势,进一步推出了高校校办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不难看出,我国高效校办企业目前正处于发展的有利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校办企业自身也发现了自己的缺陷,努力做出了改进,在高校校办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上做出了很大的改进,对建立现代校办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学校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刘敏

参考文献:

[1]孙群,陈文静.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新疆农垦经济,2008(12)

[2]周银健,赖静.关于高校或其他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03)

[3]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

企业制度研究范文5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由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所制约,从当前实际看,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问题在国内外已有广泛论述,其研究成果大多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目前就如何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中小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本问题的研究,探析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方法,以期促进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1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与完整、防范管理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利用企业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新的准则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内部控制是有效执行组织策略的必备工具,是现代化企业重要的任务及管理方式与手段,是实现高效化、专业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的最基本条件。”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分析

2.1 企业管理层认识不足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大多数中小企业具有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经营灵活、效率较高的优点,相对大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同时中小企业相当一部分属于私营性质,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较差,管理思想落后,许多中小企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有法不学,有法不依,想方设法打球,有的企业逃避纳税、逃避债务的愿望比较强烈,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较低,质量意识较为淡薄,造成客户资源不广,忠诚度低。管理上随意性大,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差,造成管理粗放,职能部门职责不清,信息不畅,管理死角不少。中小企业往往由少数人创建,产权主体单一,所有权、发展权统一,决策和发展管理的主观随意性较大,管理者往往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不愿意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企业负责人在任用员工尤其是财会人员时任人唯亲,以便为自己牟取利益带来方便,管理者不愿意对自己进行控制。

2.2 行为主体素质偏低

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实施需要科学、公正的管理,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尤其是管理层。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财会人员的思想教育有所加强,但业务培训还是跟不上,一些没有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混进控制管理队伍,思想素质差、业务不熟练,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清,更谈不上运用实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甚至一些企业领导层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一窍不通,却视而不见、独断专行。一些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产,势必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使本就资金紧张的企业举步维艰。

2.3 信息沟通渠道不顺畅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有的管理学专家认为信息也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生产力。中小企业的层级结构设置虽然不像大公司那么复杂,信息传输也不需要经历过多的环节,但是中小企业的管理层或者员工都希望暴露的问题越少越好,希望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别人的问题也不需要自己插手。这样的思想难免会导致中小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出现阻塞,信息难以有效共享,进一步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企业的各个部门各行其是,只关心自己部门的效益,很少去关心整个企业的运作情况,缺乏必要的沟通,业务流程中接触也不紧密,造成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信息传递不顺畅。

2.4 缺乏监督机制

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要有完善的监控机制监督才能有效发挥它的作用,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监督机制很不完善,很多中小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等监督机构,但是却大肆收受贿赂,侵吞企业财产,监守自盗的现象十分严重。再者,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直线制或直线职能制,容易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所有者同时又是经营者和监督者,自己监督自己的工作不可能让人们信服。企业所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表面上也是对董事会负责,实质上独立性很差,甚至有些企业的财务部门领导兼任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财务人员兼任内部审计人员,从而使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形成隶属关系不清、监督不力的局面。

3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良措施

3.1 提高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

要想真正落实内部控制,企业就要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的控制,使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新经济环境有更多的了解,加强内部控制的法制宣传,增强管理者的自我约束力,提高自觉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识。要让中小企业建立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应提高管理层和公司员工的风险意识和改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错误认识。比如,管理层通常会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成本比较大,而且实施的效果不一定会比现在好。鉴于成本收益的原则,通常会放弃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层应该明白内部控制制度是依据科学的管理理论管理企业的有效制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要激发企业员工的参与意识。

企业制度研究范文6

【关键词】正式制度 企业经营绩效

孙铮等(2005)实证比对了不同地区的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并分析了市场化程度对其的影响。分析发现,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增高,企业长期债务的比重会降低。方军雄(2006)使用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Wurgler,2000)研究市场化进程对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随着市场化进程指数的提高,我国资本配置的效率也跟着改善了。这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脚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深化,已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效应,帮助企业资本优化配置。

关于企业治理结构会如何影响企业经营绩效,不同的学者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也得到不同的理论成果。例如Hanousek (2006)以转型企业为研究样本,发现不同类型的股权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作用并不大,而且不同类型的企业股权集中度对于企业经营绩效也是影响有限的。

然而一般情况下,适度的所有权集中度对企业经营绩效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股权结构中国有控股的部分要适度,适度的国有控股可以帮助企业更顺利的开展经营活动,增加公司经营绩效,而且能够改善就业情况,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例如Thomsen Steen和Pedersen Torben (2000)以大型欧洲企业为样本,研究发现当不同类型的企业持股比例不同时,对于企业经营绩效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工业企业、金融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持股较高对绩效有积极的影响,而过高则反而会对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国尚处于发展阶段,针对我国的新兴市场,有很多学者做了相关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政治关系在这种市场条件下更容易给企业带来好处,他们针对我国的一些的案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只要和这些的官员有关系的上市企业,他们在这些官员案发之前就会更容易得到银行的贷款,并且这些贷款的结构偏向长期债务,贷款的利率也更优惠,当案发之后,就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态势。在国外研究中,DeMiguel Alberto (2004)研究发现与英美国家比较,西班牙的企业,内部人持股比例较高,而且与公司经营绩效成正面影响。

企业内如果持股比例比较集中,企业结构较为稳定,而如果持股比例松散,容易造成企业内部对于股权的争夺,而导致于企业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在一家企业内,大股东持股比例只有超过61.21%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绩效的稳定提高,而外商持股比例仅为19.49%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Sueyoshi和Toshiyuki,2010)。Merikas和Tsionas (2012) 以107家上市的国际航运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这些国际航运公司的股权结构大多相似,而且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企业绩效也会随着变好。许小年(1997)以中国300多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法人持股的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成正相关,而国有持股的企业则相反。但是刘国亮(2000)却发现在上市民营企业中,股权越分散企业经营绩效越高,而国有控股的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经营绩效越好。也有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吴淑琨,2002) 。但是刘荣多(2004)以河北省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却并不一样,国有股比例与企业经营绩效成正比,而流通股与法人股则相差无几。

参考文献:

[1] Brown,J S., Duguid, P.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toward a unified view of working,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08).

[3]胡旭阳,史晋川,民营企业的政治资源与民营企业多元化投资―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04).

企业制度研究范文7

关键词:企业;碳标签;发展环境;对策

一、企业应对碳标签制度发展的外部环境

碳标签是产品从原料采购、运输、生产到销售过程中所消耗的二氧化碳量,在产品包装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碳信息,从而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商品,最终达到减排的目的。从2007年起,国外关于碳标签的讨论开始不断涌现,并有欧美、日本、加拿大、韩国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推崇,英国最早发起碳标签制度,并在2007年专门成立了碳基金,鼓励英国企业推广使用碳标签。计划实施的当年,英国最大超市特易购就表示未来将要求所有上架的7万种商品上都加注碳标签。特易购(Tesco)是英国最大的超市,市场份额达到31%,全球化程度也较高。2007年1月Tesco总裁Terry Leahy先生表示长期来看要在所有上架的7万种商品上都加注碳标签,截至目前特易购已在500多种产品上加贴了碳标签。在英国的超市内,货架上的每件商品都有一个特殊的标签,这个标签显示的是生产此种商品所消耗的二氧化碳数量。在一瓶易拉罐啤酒的外包装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听啤酒的碳消耗量是120克;一盒250毫升牛奶的排碳量是360克,这就是"碳标签"。目前已经有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低碳产品认证,要求上市的产品上必须贴有"碳标签",即标明产品在生产、包装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日本自2009年4月开始试行碳标签制度以来,其产品种类已扩大至94类,广泛涉及农产品、轻工和部分机电产品。百事的附属公司生产的Walkers奶酪洋葱薯片是最先加贴碳标签的商品。沃尔玛(Wal-Mart)已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碳足迹验证。

二、我国企业应对碳标签制度发展的准备不足

1.我国企业面对碳标签制度普遍准备不足。碳标签为国外近年来的一种新的技术贸易壁垒,是因为它虽名为“标签”,但实际却不是像一些企业理解的只是“标签”那么简单,并非每家企业都能轻易制作,它是企业对产品的碳含量检测、通过推行节能减排技术而减少碳含量的高水平体现。我国与发达国家更成熟的减排技术发展相比,国内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生产商品的加工与生产方法很有可能会导致更高的温室气体排放,往往具有较高的碳足迹,若企业希望避免今后或因碳排放过高而被发达国家市场拒之门外,必须在生产中采用环保型的生产方法和技术,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密切的跟踪碳足迹,(英文为Carbon Footprint,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减少碳排放,而这种技术上的投入是非常大的,我国一般的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碳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一旦国外对“碳排放量”设置技术性贸易措施,很多农产品出口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2.企业普遍对碳标签制度的认知水平低。我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时间短,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和防范意识,特别是中小企业,产品生产单一和技术水平不高,在针对碳排放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我国企业基本上还没有推出“碳标签”制度,更缺乏对 国际上“碳标签”未来的发展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和深刻认识。企业产品低碳化成长是今后企业发展的一个长远战略问题,提高企业对实施碳标签制度的认识,采取向适应的措施办法将是企业漫长发展进程的一项不可忽略的核心任务。

3.企业还没有低碳管理机构和缺少碳专业人才。在发达国家不断的推出关于碳标签、碳足迹与即将开增碳关税等措施时,我国的企业几乎还没有应对碳标签的管理机构、碳标签的专门研究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从事该项工作。企业还没有对产品碳足迹流程跟踪与控制,没有对产品碳含量成分的检测制度,没有建立产品碳标签管理评价标准与实验数据库管理等。

4.企业缺少政府与社会上的支持。企业实现低碳生产、实行生产全流程对碳足迹的跟踪、产品加贴碳标签制度,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的技术与能力是难以完成的。目前企业的资金、技术与人才都是制约企业实行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企业产品走向国际化,实现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同时要面对各种壁垒,急需政府出台相应的法律与标准,需要政府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

三、我国企业应对碳标签制度发展的思路

1.积极应对碳标签制度,建立企业低碳发展的预警机制。发达国家极力于打着保护环境的口号,实际上就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碳标签的推广应用已成为国际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已经要求在相关产品或服务上加注碳标签,英国PAS2050《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是目前世界上首个针对产品和服务的碳排放评价方法学规范,于2008年10月正式,根据这套规范,目前英国已有包括可口可乐在内的100个产品开始核算“碳足迹”,并标注碳标识。中国企业必须在碳标签议题上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企业应多关注碳标签制度,同时注意在研发设计和生产中采用低碳技术,建立长远的发展战略,有效的对企业人员、资金、技术等资源进行配置。引进、采用低碳技术和设备能切实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企业应注意开拓新兴市场,以市场多元化分散发达国家“碳标签”带来的风险。要实行企业碳排放全流程的控制管理,实行企业全过程碳排放控制、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的各个环节,企业要与主管部门密切关注一些进口国的“低碳”信息,及时了解其实施时间、具体内容及涵盖范围,共同研究应对措施。

2.企业建立专门研究机构,培养专门人才。实施碳标签制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科技含量高,在发达国家各种贸易壁垒频发的现阶段,以及即将到来的低碳经济发展阶段,需要企业建立低碳产品与应对碳标签的专门研究机构,培养与配备专门的人员从事碳经济的研究与管理工作。具体职责是:(1)对产品碳足迹流程的控制与管理,严密跟踪碳的排放。(2)对产品碳含量成分的检测。对于企业生产、运输、储存、加工等全过程,及时的进行碳排放、碳成分的检测工作,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分析报告等。(3)建立产品碳标签管理评价标准。针对碳的管理与及时的做出评价保证企业的碳管理

3.国家对企业进行碳足迹认证与碳标准的制定工作。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隽对此评价说:“碳标识之战肯定会打响,关键是中国的企业是主动地去打还是被动地去打。”刘玫还介绍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正在通过分析中国企业的需求,并参考国际上已有的评价方法和指南,研究适用于中国的企业温室气体核算、管理、减排、报告方法,力图形成中国企业碳排放评价方法和报告指南,为在中国建立一套能够量化碳排放的系统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标准体系进行铺垫。深圳将推出一系列的措施帮助企业跨越低碳壁垒,将跟踪研究国内外先进的低碳认证技术和标准,推进低碳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节能认证、绿色认证,将制定相关促进制度以及资助奖励管理办法推动低碳认证技术,利用“低碳订单”或“碳标签”倒逼机制作用,助企业实现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低碳化。

4.政府要倡导社会人们参与低碳消费与节能减排。政府一方面要求新闻媒体、广播与各种宣传媒介进行低碳经济的宣传,倡导 社会公众参与节能与保护生态环境,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关注气候变化、倡导节能环保的良好氛围,借以增强公众与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同时引导民众改变消费方式,优先选购“低碳产品”,推动全社会的“低碳消费和减少碳排放”运动的开展,借以推动碳标签的发展。

5.政府应承担的职责作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隽对此评价说:“碳标识之战肯定会打响,关键是中国的企业是主动地去打还是被动地去打。”刘玫还介绍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正在通过分析中国企业的需求,并参考国际上已有的评价方法和指南,研究适用于中国的企业温室气体核算、管理、减排、报告方法,力图形成中国企业碳排放评价方法和报告指南,为在中国建立一套能够量化碳排放的系统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标准体系。政府作为企业的后盾,应组织专门的人员与建立专门应对碳标签制度的机构,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遇到技术性难点的问题,为企业解决实际发展中的困难,督促与引导企业走向健康快速的发展道路。

6.加快碳标签的立法工作。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涉及到经济、法律、道德等领域,政府应引导企业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扶持企业研发、引进低碳技术和设备,补贴企业低碳认证方面的费用,并推动国内相关认证制度的建立。建立我国碳标签的法律制度和《中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等。我们可借鉴或参考国际上先进的碳足迹评价标准,制定我国的碳标签法律、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准,并通过试点工作的实效验证,进一步改进完善后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企业制度研究范文8

关键词:改革;企业统计;企业管理制度。

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正规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在生产企业,以产值产量统计为核心;在流通企业,以商品购销调存统计为核心。从班组起,就建立了规范的登统制度,严格地按统一规定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进行核算。但近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一是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被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

由于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企业管理者和部分统计人员或是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这些“不够”与“不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二是认为统计是为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企业负担越重;三是认为统计对企业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四是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企业经营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这只有依赖于财务与会计的工作,统计无能为力。

针对这些问题与认识,我们就应该考虑,怎样进行改革,才能建立更为有用有效的统计制度。

我以为改革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关于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

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一是要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二是要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三是要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

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利用生产、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三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结果应以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

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考虑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

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如班组、柜台)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2、关于统计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第一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已有的内容。目前,国家基层表制度要求一定规模以上企业填报的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人员及工资情况,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情况,科技开况及附营业务情况。这套指标体系已经比较简要地反映出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的基本情况,企业统计人员及领导者都应深刻了解认识这套指标的涵义和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这套指标反映、分析、研究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由于这套指标是从国家宏观监测需要考虑的,因而比较简单,企业还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同的部分增加相应的内容。

企业制度研究范文9

一、企业自主创新的多种特性需要财税政策的支持

要想推动一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就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推动技术创新的制度与政策法规;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在于制定政策法规以有效激励自主创新的完成并推动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因此,应高度重视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支持与激励作用。

(一)技术创新活动的外部性,即技术创新具有非排他性特征。

技术创新一旦出现,其高度的外部性使得排他成本很高,创新所有者不可能或很难排除他人对创新的使用。对于大多数创新知识而言,创新者并不能完全控制创新知识的扩散。这意味着创新者获得的私人收益一般少于社会收益,而且,这种创新知识的外溢效应受地理限制很小,创新知识似乎是一种全球公共产品,世界上任何有能力吸收这些知识的国家都可以从知识创新中获益,这样使得创新机构或个体的创新积极性受到限制。

(二)自主创新活动都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创新活动都具有风险投资的性质,其投入都要冒较大风险,其产出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无论是新产品还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研发周期、研发成本和研发结果等都是很难预测和控制的,很多创新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同时也会承担研究失败的风险。因此,自主创新活动是一种冒险的尝试,如果没有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诱导,一般企业很难有创新的勇气和动力。

(三)信息的不对称性

研究与开发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限制了创新企业从交易中获得特许权利益的能力。研究与开发项目的成功某种程度上在于保守研究机密,但项目的融资又需要公开必不可少的信息。所以,在研发投资者与金融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限制了创新项目的资金来源。

二、我国现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财政支持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从目前来看,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不足,引导激励有限。1.国家科技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企业所受支持过少2.财政资金政策缺乏配套协调,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财政资金的分配侧重点不突出。3.政府采购规模相对偏小,对自主创新的作用有限。政府采购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也影响到这一政策的实施。

(二)税收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1.税收政策法律层次不高。近年来我国实施的支持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普遍存在立法层次不高的问题。税收政策的立法层次不高,降低了税法的法律效力,也不利于税收政策对自主创新发挥支持作用。

2.税收政策支持重点不突出。我国对企业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活动越来越重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并且是必要的,但其中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创新人才的支持面窄;二是对创新所得的税收支持力度不够;三是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支持政策非常少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不足。

三、完善我国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的几点建议

(一)财政支持政策建议

1.要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首先,财政政策要加大对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的投入力度,加强对以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为主的产业集群和科技园区建设的支持。再次,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持。重点支持我国企业境外知识产权申请和维护,支持企业参与产品和技术标准制定,支为位自主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担保机构、创业投资机构。最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和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政府要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提供基础条件和平台机制,并大力促进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及与大企业集团的协作配套,充分激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

2.要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导向功能。应重视通过政府采购来贯彻国家的大政方针、产业政策,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功能。明确政府采购的自主创新目标和功能导向法律化、显性化、具体化,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在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过程中,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快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

3.要充分重视财务会计政策的规范激励作用。要着力加大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参与分配的权重,为企业引进研发人才和关键技术等创新要素创造良好的制度平台。允许企业对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办法,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税收支持政策建议

1.提高税收政策的法律地位。将有相关部门把有关方面税收政策进行归集整理,对于实践证明已经相对成熟的条例、通知、文件,通过必要程序使之上上升到法律层次,提升税收政策的法律执行力。在此基础上加快立法进程,提高税收政策的法律执行力。

2.调整相关税制结构。目前我国现行税收支持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中,这虽然符合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却与我国的税制结构不相吻合,限制了税收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因此,要抓紧制定流转税特别是增值税方面的税收政策,在制定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遵循适度原则,不能超过现阶段我国财政承受能力。

3.实施以人为本和以企业为重的税收政策,优化和协调税收政策的作用路径。协调直接税收支持政策和间接税收支持政策,形成两者比例得当、各尽其能、互相配合、共同促进自主创新的新局面。

4.强化对税收政策的监管和服务。建立健全税收政策的监督管理机制并提高税收政策服务水平。加强税务机关内部管理,广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协调监督制约。

(三)具体税种的改革建议

1.增值税方面。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消费型增值税由于允许抵扣购进的固定资产的税款,因而可以减少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重复征税,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设备的更新改造。

2.所得税方面。在企业所得税上,以原有的税制为基础,进一步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可以考虑对独立的科研机构暂免企业所得税。同时,对于风险投资公司的所得可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于个人所得税,一方面完善费用扣除制度,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扣除范围,对于高技术转让和高技术服务收入提高扣除比例。

3.营业税方面。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可以比照对科研机构的做法,将企业有关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的收入纳入营业税免税范围。对于风险投资企业也可免征营业税,以改进目前风险投资的税收支持政策弱化的现状,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

四、结束语

企业制度研究范文10

一、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制度建设可以使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使企业管理从杂乱无序走向井然有序,从随意管理走向规范管理,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科学、有序、规范运转。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是科学管理的起步,是企业兴衰成败的根本,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科学实用的制度,可以为企业降低“风险”、减少“成本”、提高“效益”。那么企业如何加强和防范制度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下面结合本人工作实践,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企业制度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与对策

1、制度的策划

一个管理制度的制定,首先需要进行策划。而大多数企业则是在工作中发现有管理真空现象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一个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和管理。没有对本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掌握,新制定的管理制度和以前使用的管理制度往往存在管理重叠、管理交叉现象。这种随心所欲地制定管理制度,会使企业的管理制度越来越繁锁,这种多头文件化的管理模式往往出现一个管理事项,有多个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的弊端,让人无所适从,不利于企业管理。对策研究:需要企业建立一个管理体系,把本企业所管辖的制度全部纳入管理体系内,把管理体系按类别划分几个管理模块,当发现管理有真空,需要新制定管理制度时,首先要对本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盘点,看是否和新建的管理制度有相近的管理事项,如有就要在原来的管理制度上进行修改,不必重新制定管理制度,也就避免多头制度的弊端了,比如想制定《油库管理办法》,而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就有《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那么《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里面就包涵了有关油库的管理规定,这时就不需要重新制定《油库管理办法》,在《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上关于对油库管理的章节进行修改补充就可以了,这样就避免了一个管理事项多个文件管理的弊端了。另外,策划每个管理制度时,一定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要求,而且要形成闭环管理。

2、制度的制定

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程序复杂。在许多企业里,有这样一种现象,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不相干,企业在制定制度时生硬套用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或者根据自已的凭空臆想,没有对当前的管理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就制定出所谓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在表面来看,完美无瑕,天衣无缝,但是,当管理制度与实际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时候,问题就会出现,许多条款都是空头规定,在本企业内部根本无法实施,与企业实际情况完全不符,使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实际管理出现“两层皮”现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对策研究:制定制度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做到内容清晰,含义明确。可操作性强。最好让管理责任人参与编写制度,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能照抄照搬上级或相关单位的制度,同时编写制度必须合规、合法、合程序。要使制度流程简捷、科学,不要有冗余的过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程序设计既不要使工作复杂化,又不要使工作失控,要使每一个制度接口明确,输入、输出关系清楚,形成企业闭环管理。另外制度实施前还要经相关专业的相关人员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合法性、公平性、可操作性。然后再试行,让全体员工提意见。向归口部门进行反馈。如确实有不科学的地方经过再次评审研讨后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当中。

3、制度的执行

一个企业制定再多、再好的制度,如果执行力不强,就行同虚设,有的企业一把手工程,凡事领导说了算,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比比皆是。对策研究: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必要条件,在制度建设中必须坚持这样的要求:“有制度,就要坚决执行制度;制度不合理要先执行再完善;没有制度就要建立制度再执行。”而且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不能享有特权。执行制度必须坚持刚性原则,不能有弹性。执行制度时领导要起表率作用,正人先正已。在企业内部营造规章制度必须执行的文化氛围,决不允许以任何借口和理由不执行制度,或者变相变通执行制度,决不允许将企业制度变成摆设。对执行不好的制度一定要分析和查找原因,通过修订和完善制度来确保制度执行有效。如何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呢?首先,建立制度要着眼于执行。好的制度应当是可执行、可操作的制度。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务实、管用上下功夫,把制度“笼子”扎紧、扎密,切实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其次,制度一旦形成就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企业员工要把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固树立按制度办事的观念,高度重视制度,严格遵守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将制度要求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时刻不忘按制度行事。再次,违反制度就要严格追责。对于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弹性执行,拿制度不当回事的单位和个人,要照章办事、严肃查处。“制度是块钢,谁碰谁受伤”。执行制度无例外。只有令行禁止,才能让人们对制度心存敬畏,制度也才真正有生命力。古人讲:“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决消除“人治”思想、特权思想,带头恪守制度,用制度约束自己、规范行为,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对违反制度的倾向和行为,要注意防范、敢抓敢管,坚持原则、碰硬较真,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不让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4、制度的修改完善

企业管理制度更新不及时,不能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改变而及时修订,不能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及时完善和改进,使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企业发展步伐。没有对制度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进行不断评审和修订,将会严重影响制度的权威性,甚至给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策研究:制度建设必须是动态管理机制,不断修正、持续改进;时刻关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的最新版本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及时修订,保证企业管理制度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三、结束语

企业制度研究范文11

【关键词】国有交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我国的国有交通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问题。为了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增加国有交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效参与市场的竞争。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国有交通企业的改革和创新进行研究。

一、国有交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西方现代产权理论。西方现代产权理论主要是指将交易涉及到的资金耗费引入产权分析的范畴,证明了对产权进行明确的界定,是企业运行和交易产生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减少交易的资金耗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该理论认为,完整的产权包括了从归属权、转让权到使用权等内容在内的企业权利。因此,完整的产权制度理论应是涉及到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在产权制度中,最为基础的内容是产权界定制度。该制度是明确市场主体的重要理论支持,只有明确界定相关的产权,保证职责和义务的落实,才能保证市场交易的秩序,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企业制度理论。从产权制度的改革层面来说,这里的企业制度理论课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企业的产权制度,是产权制度在公司发展中的体现。同时也是明确和保障企业运行活动中涉及到的主体的财产权利和相关的基本权益的标准。二是企业管理制度,是规范企业行为的理论体系,也是最为基础的规范之一。其范围包含了企业发展战略、经营计划以及财务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三是企业组织制度,主要用于对企业的管理和组织模式等进行规范,其对企业相关的职能划分和责任落实等有着明确的规定。

二、国有交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我国国有交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促使我国的国有交通企业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经济主体。在产权改革之后,企业拥有了单独从事民事活动的条件。也就是说,具备了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市场活动的开展条件,进而促进国有交通企业的发展和参与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有交通企业与其他私有企业不同,在经历产权改革之后,企业具备了独立的财产权。这意味着国有交通企业能够进行独立的投资活动,使得融资行为和资产规划行为逐渐合法化,也是给予企业更多的资产分配的权利和渠道。

三、国有交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

(一)完善国有交通企业产权制度的管理体制。产权制度的管理体制的完善是保证国有交通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实现产权制度的完善,首要任务即是明确产权改革的职能划归,在实际改革中强化产权的界定。从目前的体制环境来看,我国的国有交通企业具有一定的发展限制,并且管理涉及到的职能部门较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不同的管理角度上,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优化管理程序,以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另外,现代化的资产管理体制的构建,也是促进国有交通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只有将企业的相关体制进行调整和改进,突破传统产权制度的桎梏,避免其在运用过程中的弊端,才能充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而采取针对性发展战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创造完善的法律环境。健全的法律环境是保证国有交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支持。现阶段,国有企业的法律环境的完善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出资人法律地位的健全。这一措施主要为了保证相关人员的基本权益。法律地位的变化,有助于增加投资者的信心,进而促进其投资的增加。二是推动企业管理制度的法制化。法制化的企业管理不仅有助于加强企业管理的秩序,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将企业个部门的职责具体落实,即明确公司内部的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总之,国有交通企业的长远发展,完善的法律环境、科学的内部管理,以及合法的运行框架是交通企业发展重要的前提。

四、结束语

国有交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是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的经济市场变革的重要举措。通过企业产权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完善的法律环境的构建,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充分完善其所需要的条件,能够为国有交通企业的发展提供健全的环境,进而保障国有交通企业的基本发展权益,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文博,王荣党.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18-19+54.

企业制度研究范文12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金融制度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这也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民间借贷也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和研究。

1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1自身基础薄弱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企业自身基础比较薄弱,在融资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劣势。首先中小企业创办者多为个人,企业的管理模式经常会发展为家族式管理,管理效率低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其次是中小企业资金实力不雄厚,在融资中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较大,不能吸引投资者;最后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完善,企业容易隐瞒财务问题,造成信任危机,难以从银行获得J款。

1.2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机构不健全

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历程较短,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多问题,信用担保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这样的担保体系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另外在金融机构中,主要为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服务,国有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较少,而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机构也较少,地方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实力仍有待发展。这样的现状造成了中小企业在贷款融资方面存在着重重阻碍。

1.3中小企业融资机制不健全

中小企业融资也需要法律的保障,但是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在这一方面还不够完善,设计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实施的困难。法律法规的缺失,风险投资基金制度的不健全,缺乏资金退出机制,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吸引风险投资的能力受到约束。

1.4资本市场不健全

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层次性和全面性。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受到限制,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同时在监管上又存在着很多漏洞,资本市场受到行政干预,这样的资本市场是不健康而且不能长久发展的,因此也影响了机构投资者的进入意愿。

2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制度创新路径

2.1所有权制度创新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所有权制度上与中小企业不匹配,所有权制度不兼容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政府应该进行所有权制度创新,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允许民间资本合理合法进入金融领域,消除市场准入歧视,完善民间资本和私人资本提供服务的制度环境,用制度保障其合法权利,使得中小企业的金融资本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2.2金融法律制度创新

我国金融市场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金融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从2006年开始,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为中小企业融资上次提供了保障,创造了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相应的法律制度也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其次,地方性政府也要根据本地特色加强制度创新,适时推出相应法律制度。此外,中小企业投资退出机制的创立也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3市场制度创新

市场制度创新可以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创新:(1)积极拓展股权融资渠道, 为中小企业直接上市IPO做准备,借鉴国外经验适当放宽条件, 推进私募市场建设,对于私募市场合理监管和规范,保护双方利益,吸引更多投资者,为中小企业创立便利条件。(2)创新融资方式,融资方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股票、债券、贷款等形式,积极依靠大企业,借力大企业发展自身,争取获得大企业的资金支持;(3)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加业务规模,发现市场商机,拓展市场,解决自己的资金问题。

2.4完善资本市场建设

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平台保障,搭建多层次的资本平台,利用创业板、中小板加强股权融资,发展民间金融,为中小企业提高贷款服务,相应的监管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监管到位,保障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3结语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根本上需要金融制度的创新,从所有权制度创新、法律制度创新、市场制度、资本市场建设完善等方面入手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合理路径,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从而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倩华.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融资约束与第三方鉴证[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