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上市财务培训

企业上市财务培训

时间:2023-09-06 17:07:36

企业上市财务培训

企业上市财务培训范文1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在财政资金、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很多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加大对企业员工培训的财政扶持力度,以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笔者结合参与财政扶持企业培训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调查,发现该项资金在预算安排、管理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规范、改进。

(一)企业培训财政扶持不够。调查发现,财政安排用于企业员工培训的资金比重不高,2015年,市级财政安排用于企业员工培训的资金仅占各类培训资金总额的百分之十左右。企业员工培训特别是生产一线技工培训基本上依靠企业自行解决,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如某装备制造公司全年共组织部门经理、班(组)长等培训67期600人次,共投入培训经费7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身承担。

(二)企业培训主管部门职责不明。从审计调查情况看,当地企业培训组织工作主要由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负责,市经信委负责全市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市人社局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三定”方案中,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均没有确定企业员工培训工作职能,企业生产一线技能人才培训的职责缺失。由于主管部门职责不明,企业员工培训难以统筹,培训资源难以整合。

(三)企业培训针对性不强。据企业反映,目前各主管部门组织的企业员工培训的范围、内容、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从培训对象看,重中高层管理人员轻一线技能工人。2015年,市经信委、市人社局组织涉企培训23期,针对一线工人技能培训仅3期307人次,培训服务明显不足;从培训内容看,重管理知识轻实用技能,调查了解工会、党校等所办培训,主要是以政策法规和管理知识为主;从培训形式看,重集中办班轻定向培训,企业普遍反映员工培训模式单一、供需失衡。如__航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__动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__福力德鞋业有限公司等希望将铸造、缝纫车位、制鞋等技能培训班办在企业,缺什么、补什么,接地气、传技能,使培训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四)企业培训师资/,!/力量不足。经调查,本地现有培训机构、职业技能学校以及高等院校等机构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师配备,与企业对需求相比力不从心。本地装备制造类企业寻求与学校合作开办铸造专业培训班的设想难以如愿,只能花重金从外地高校聘请专业师资授课。当前,传统产业技能培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短板,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将面临更加突出的矛盾。

(五)培训人员在本地就业率不高。人社部门统计数据表明,去年,本市就业培训中心和市康复技能培训中心,针对应届毕业生等组织创业就业类培训5期2507人,由于适需不对路、后续跟踪服务不到位和待遇偏低等多种因素,在本地就业的仅943人,占培训总人数的37.61%。如市就业培训中心对某高校897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创业培训,返回生源地就业697人,留在本地就业159人,仅占培训总人数的17.73%。

(一)实行“三个纳入”,完善企业类培训工作体制机制。一是厘清企业类培训服务管理体制,明确经信部门企业员工培训职责,把企业类培训纳入年度计划统筹安排。市经信委应切实加强与本地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企业的用工需求、培训要求,因企制宜制定企业类补贴培训目录和年度培训计划,负责培训经费预算申报及培训组织工作。二是厘清企业培训财政投入机制,把企业类培训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市财政局应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培训项目资金进行全面清理、整合,建立服务企业培训专项基金,完善政府财政投入保障机制,重点支持培训本地企业所需的员工,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三是厘清企业类培训考评机制,把企业类培训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市综合考评办应将企业类培训组织开展情况和跟踪服务作为重点,纳入相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促使其履职尽责,做好培训服务,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实现“三个整合”,奠定企业类培训工作坚实基础。一是整合现有培训机构。对办学规范、教学质量较好的原则予以重点

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对生源不足、专业设置不合理、发展空间较小的进行分类合并;对管理不规范、办学条件差、培训质量低的依法予以撤销。二是整合现有师资力量。坚持“专兼结合、外聘内培、资源共享”,突出“专业化、大师资”,抓好师资人才库建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充分发挥荆楚理工学院、荆楚职业学院(筹)、__信息工程学校和荆门高级技工学息工程学校和荆门高级技工学校的特色专业优势,适应企业实际需要,培养各类实用型技能人才。三是整合现有培训资金。将分散于组织人社、党校、农业、工会、残联等部门的培训资金进行统筹整合,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建立培训目标任务、培训资金补贴、培训监管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积聚培训资金,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三)做好“三个定向”,力争企业类培训工作提质增效。结合我市实际,量身定制“产需对路”的企业类培训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一是定向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开展培训服务,主要为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化工、电子信息、大健康、再生资源利用与再制造、农产品加工项目等主导产业,以及中集安瑞科、格林美、李宁、华工科技、金泉新材料等重点企业培训所需的员工。二是定向为本地企业一线员工开展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强化一线员工培训与培养,提升就业竞争能力,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企业人才结构,为企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定向为参训人员量身定制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培训计划,突出一线技术工人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力求培训专业贴切、培训内容契合、培训时间适宜。企业应注重人文关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适当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待遇,切实增强就业吸纳能力,使受训人员在荆门本地企业既用得着,又留得住、成长得好。

(四)促进“三个完善”,实现企业类培训工作科学发展。一是完善培训市场竞争机制。政府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培训机构,建立科学规范的准入制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人力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对年度计划内补贴培训项目,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培训机构。二是完善培-size:12pt">培训运行机制。探索灵活的企业培训方式,走产训结合之路,充分利用企业便利的设施设备、场地优势,边生产、边培训,力求培训、生产“两不误”;鼓励开展校企联合,将培训和就业、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鼓励企业员工自主参加社会化职业培训。三是完善培训补贴机制,规范财政补贴资金管理。企业自主开展计划内项目培训,按规定标准予以补贴,补贴资金直达企业;培训机构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经考核鉴定合格,按规定标准予以补贴,补贴资金直达培训实施机构;企业员工自主参加社会培训,经鉴定合格,可予以相应的补贴,补贴资金直达学员个人。

企业上市财务培训范文2

关于开展2016年淮安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公告

根据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财会[2013]18号)和《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苏财会[2013]22号)规定,现就我市开展2016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市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所有人员。

二、培训方式

所有持证会计人员均可登录淮安市财政局网站(网址:czj.huaian.gov.cn/),打开学习窗口,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习时间由系统自动计时,学完相关内容后方可参加网上考试;考试成绩统一导入江苏省会计人员管理信息系统;以前年度未参加继续教育的持证人员,必须通过“年度学习通道”进行补学补考。

三、培训内容

全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上培训的主要内容:《2015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上)、《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及应用指南》、《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的后续规定》、《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行政单位财务规则》、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房地产行业营改增政策及发票管理实务》、《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纳税会计实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讲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讲解》、《透过报表分析企业经营行为》、《支农惠农政策》、《IPO财务审核》、《审计职业关注重点与案例分析》、《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1-6号》、《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关联交易涉税处理与节税筹划》、《企业涉税危机公关技巧与税企关系协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操作指南》、《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务与纳税调整技巧》、《企业涉税风险控制制度设计》、《企业重组并购政策与纳税筹划》、《企业改制上市的流程及方法》、《金融负债与权益具列报》、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合并报表编制技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新视角》、《特别纳税调整税收政策解读与典型案例分析》、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管理会计体系与信息化》、《企业伦理与会计道德》、《最新财税优惠政策解读与实务操作》、新《预算法》、《地税报税实务》、《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判断》、《股权转让税收政策分析与税务法律策划》、《国税报税实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石油石化行业》、《新常态下经济焦点及对策》、《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证券知识》、《社交知识礼仪》、《养生保健》课程作为讲座,不作为考试内容,也不记学分。

四、收费标准

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并按照淮安市财政局、淮安市物价局《关于公布的通知》[淮财综(2015)19号]精神,公布相关收费标准。

五、具体要求

(一)组织协调

各县(区)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协调;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会计人员早知晓、早培训。

(二)严格学习要求

1.及时激活网上培训学习卡。网上培训学习卡必须在现场激活,由财政部门的同志通过读写二代身份证或手工即时填写个人信息。字体要选微软雅黑;数字要选半角12号字体;身份证号码必须是18位,而且中间不得留有空格,身份证号最后一位,凡是有X的必须大写。

2.每张卡学习考试使用时限3个月。合格人员可继续学习至10月31日结算日期。

3.学习不得少于24学分。

4.培训售卡从2016年2月22日开始,截止7月底。

(三)成绩确认

企业上市财务培训范文3

关键词:经济社会;财务会计;市场经济;管理会计

前言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各行各业均为自身的壮大而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与此同时,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随之加大,在此种现实情况下,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中,会计工作主要是传统的财务会计,与之相比,管理会计所能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是对财务会计的升级,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添管理职能,对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实力、扩大企业规模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围绕这一题目展开探究,探究财务会计转向管理会计的路径,以期能够为企业会计工作的转型提供帮助。

一、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重要意义

1.降低财务风险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代背景中的企业,对内部财务会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会计不仅要为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提供信息和数据,而是要将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纳入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当中,保证企业资金流动情况能够掌握在企业的管理者手中。现阶段,整个世界瞬息万变,市场也在不断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稍有不慎,则会造成经济损失,甚至走向衰败。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天会有上百家的企业倒闭,同时也会有上百家的企业成立。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切实掌握企业的财务信息,并且可以对当前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从而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的经济状况,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2.降低企业成本

财务会计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是核算企业的经济业务,工作范围较小,工作内容较为单一,但是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能,其范围更大,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已经包括了财务会计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的各项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朝着更加科学化方向发展,企业的财务部门,也应该进行转型,使用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企业的人力成本,并且通过有效的管理会计工作,帮助企业降低管理和经营成本[1]。

二、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

1.区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两者之间进行转型的前提是具有相似部分或者是部分相同,财务会计的工作当中,有部分内容可以体现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与此同时,管理会计中,一些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也适用于财务会计工作。众所周知,管理会计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一些企业将财务会计工作划归在管理会计当中,但是,此种方式也存在弊端,即企业过度的扩大了管理会计的管理范围,适得其反,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至关重要,尤其是成本、预算、绩效三者的管理,但是,若是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过分的对三者进行管理,也会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壮大与发展。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之间,可以互相作用,例如,财务会计为管理会计的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帮助管理会计更加有效的进行管理[2]。

2.培训财务会计人员

由财务会计转型到管理会计,最为主要的是会计人员的转型,因此,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促使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为管理会计工作奠定人员基础。在培训的过程中,财务人员由一个记录人员,转变为一个为企业创造价值,且具有管理能力,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会计人员。这一转变,不仅仅是工作身份工作职称的改变,更是财务人员自身思想意识的转变,身份转变较为容易,但是,想要转变思维其难度较大。因此,作为企业,一方面要对财务会计进行业务培训,另一方面,要为其进行思维培训,帮助其改变和打破固有思维。也就是说,培训过后从事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管理会计的工作技能,还要具有管理会计的思维,在工作过程中,运用管理会计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3]。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培训,一是组织财务会计人员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在这一培训当中,促使其能够掌握管理会计的业务,并结合自身财务会计的优势,更加熟练的掌握相关业务。二是要加强对财务会计的人员的思维培训,促使其能够切实的转变思维,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从企业整体出发,不再单一的从企业经济角度分析问题。三是定期进行总结,不断发现培训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对培训人员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培训[4]。

3.整合企业内各种数据信息流

首先,管理人员,要理清企业内部财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权责范围,并找出各部门工作之间的衔接点;其次,组织各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探讨解决对策,每个部门都拿出一套与其他部门进行整合方案,最后,对所有的方案进行分析,从而选定一个最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整合方案。举例而言,通过部门之间价值链与供应链的方式,促使两个部门进行数据对接,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合所有部门数据的过程中,要建立和坚持同一原则不动摇,促使财务会计能够准确、坚定不移的朝着管理会计的方向转变,保证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全面的掌握企业财务数据信息[5]。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为核心,重点探究财务会计转型到管理会计的路径,首先,本文阐述了促进转型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财务风险,而且还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然后,详细的探讨了转型的路径。在当前的现实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险峻,稍有不慎,则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企业走向衰败,企业财务工作对企业至关重要,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企业的财务工作,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实现对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部门以及其他各部门信息的掌握,从而更好的经营管理企业。

参考文献:

[1]叶映兰.寿险公司财务管理运营机制研究——组织、控制与系统[D].武汉大学,2010.

[2]毛烨文.财务共享服务应用及持续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6.

[3]赵振洋.我国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

[4]范瑛芳.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在河南省公立医院的应用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

企业上市财务培训范文4

【关键词】 人力资源; 服务外包; 资产负债表; 财务分析; 模糊数学模型

一、项目概述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也是一个人力资源竞争的时代。人是保持竞争优势中最大和最为关键的企业资源,作为一种企业资源,人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有创造力,是企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最宝贵的资源。但是,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潜力为企业服务。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人的资源、激发出人的最大潜能,是现代企业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与服务外包项目”就是承担起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工作,并重点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的服务。人力资源外包的工作是帮助企业完成内部人力资源部所承担的工作职能,包括人员招聘、工资发放、薪酬方案设计、保险福利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等,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服务,一方面,向企业员工提供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即培训;另一方面,依据员工需要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对员工的潜能开发和职业发展进行系统设计与规划,即开发。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提升员工的能力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二、公司当前财务状况分析

以某咨询公司为例。在项目实施后的近一年时间里,业绩状况并不令人满意,多项预定计划指标没有达到。本文整理出该公司近两个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尝试在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制约公司发展的因素,并探讨其改进措施。

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告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财务分析可以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能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作出评价,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下面是公司近两月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表1、表2)。

(一)传统视角的分析

1.资产结构分析

从公司资产负债表(表1)中看出,公司流动资产中被占用的、应当及时收回但没有回收的资产数额较大,约占公司流动资产的51.24%,所以公司应当加强对应收款项的管理,关注应收款项的质量。同时,公司经营环节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约占公司流动资产的30.80%,说明市场业务开展情况的变化会对公司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带来较大影响,要密切关注公司所提供服务的市场,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密切跟踪公司服务成果的转化能力。总体来看,流动资产增长慢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资产的盈利能力没有显著的提高,因此公司的资产结构有待优化。

2.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公司能否偿还短期债务,取决于公司债务的多少以及有多少可变现偿债的流动资产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是反映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常用指标。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越高,则偿债能力越强。从流动比率上看,参考同行业数据,公司流动比率为1.88时较为合理,公司流动比率为3,虽然较高,但是也说明公司滞留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可能过多,从而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盈利能力。再从速动比率上看,企业速动比率为1.12时较为合理,公司速动比率为2.08,高于1,但是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公司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率较大,回收不易,因而也影响到了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2)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可以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差;反之,偿债能力越强。从表3中数据看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基本维持在0.31的水平上,通过和历史数据经验的比较,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相对稳定。

3.成本费用分析

从公司实现利润增减情况表(表4)中可以看出,公司本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2万元,较上期的3.21万元增长了37.88%,但本期主营业务成本为3.99万元,与上期的2.76万元相比也有较大增长,增长44.81%,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本期管理费用为0.21万元,与上期0.27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22.18%,本期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4.68%,与上期8.29%相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降低3.61个百分点。公司本期管理费用支出大幅下降,经营业务虽然未受影响,但盈利水平不升反降,所以公司在今后的经营活动中应当充分考虑管理费用的控制和其他成本费用支出增长项目的合理性。

4.运营能力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快、流动性强。根据表5的数据,公司本期应收账款周转率比上期有所提高,但仍然处在较低水平,警示公司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避免出现坏账,影响公司运营能力。同样,公司的存货周转速度也同时反映出公司在经营效率和水平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公司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5.盈利能力评价

盈利能力反映了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在公司盈利能力指标表(表6)中,通过公司近两个月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各项指标的对比发现,公司本期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所以公司需要重视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成本费用的管理,降低公司获取收益的代价,同时增强运营管理,积极争取更好的途径和方式增加营业收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6.经营风险评价

从公司经营风险指标表(表7)中可以发现,由于公司的资本结构不合理,成本费用率过低,应收账款管理不善,流动资本利用率低等因素,影响了公司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等,与上期相比,本期公司盈亏平衡点提高,经营安全水平降低,财务风险系数加大从而加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二)建立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的模糊数学模型

基于上述传统的财务分析发现,公司在资产结构、偿债能力、成本费用、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但还需要找出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关键性因素,分析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本文尝试通过建立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的模糊数学模型的方式解决。

1.模型的构建

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结构、偿债能力、成本费用、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六个方面。本文尝试从这六项任务模块为出发点,设置一套与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相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考虑到人们对事物认识、判断的模糊性,本模型借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并选择如下指标建立现代公司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如表8)。

为建立现代公司财务管理评价矩阵模型,对现代公司财务管理评判从资产结构、成本费用、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等六项组成现代公司财务管理评判因素集合U={u1,u2,…u6}。将一个公司的各单项财务管理水平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较差五个等级,并由此构成评价集合V={v1,v2,…v5}。设R={rij},(i=1,2,…5;j=1,2,…6)是从V到U的模糊关系,rij表示被评对象第i种评价在第j个因素达到的可能程度。

现选取该公司近两个月的财务报表数据(M),参照同行业、同时期其他具有可比性的若干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的财务报表,并邀请专家对该公司财务管理的六个方面进行评价,综合考察参照公司的财务报表后,得到该公司M1月u1的评价结果为:优秀占20%、良好占23%、中等占47%、合格占10%、较差占0%,有u1的评价向量为(0.20,0.23,0.47,0.10,0.00)。

同理可得到若干专家对该公司M1月的u2、u3、u4、u5和u6等各个因素的评价向量分别为(0.07,0.10,0.37,0.30,0.17),(0.20,0.37,0.17,0.17,0.10,),(0.30,0.30,0.27,0.07,0.07),(0.20,0.47,0.17,0.10,0.07)和(0.03,0.00,0.23,0.60,0.13),于是得到对该公司M1月财务管理状况的模糊评价矩阵:

M1=0.200.070.200.300.200.030.230.100.370.300.470.000.470.370.170.270.170.230.100.300.170.070.100.600.000.170.100.070.070.13

采用相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得到对该公司M2月财务管理状况的模糊评价矩阵:

M2=0.000.030.000.370.100.070.070.200.200.430.170.070.230.170.630.130.670.200.170.570.130.000.030.570.530.030.030.070.030.10

2.模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作模糊线性变换,将评价集中的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和较差分别赋予数值5、4、3、2、1,则评价集中各等级的权重分别是(5,4,3,2,1)/(1+2+3+4+5)=(0.33,0.27,0.20,0.13,0.07),得到权重向量为A=(0.33,0.27,0.20,0.13,0.07)。由模糊评价矩阵得到模糊线性变换TR,对M1月来说,则有:

B1=AM1=(0.33,0.27,0.20,0.13,0.07)

X0.200.070.200.300.200.030.230.100.370.300.470.000.470.370.170.270.170.230.100.300.170.070.100.600.000.170.100.070.070.13

=(0.24,0.17,0.23,0.25,0.24,0.15)

采用同样的处理方法可得到对该公司M2月财务管理状况评价为B2=(0.12,0.18,0.20,0.27,

0.22,0.16),从而得到该公司这两个月财务管理状况的模糊线性变换:

集合B=0.240.120.170.180.230.200.250.270.240.220.150.16

现对公司财务管理的各方面进行评价,假设公司财务管理各方面所占权重(如表9)。

记w=(0.25,0.10,0.20,0.10,0.20,0.15),u=(1,1,1,1,

1,1),便可得到该公司这两个月的财务状况模糊综合评价计分向量W。

W=(W1,W2,W3)

=W・B=(0.25,0.10,0.20,0.10,0.20,0.15)

X0.240.120.170.180.230.200.250.270.240.220.150.16

=(0.22,0.18)

W1=0.22,W2=0.18,因而该公司这两个月的财务管理状况排序是M1高于M2,该公司财务管理各项目单项得到的计算过程为W'。

W'=(W1',W2')=BTuT・W

=0.240.17 0.23 0.27 0.24 0.150.120.18 0.20 0.25 0.22 0.16

X0.25 0.100.20 0.10 0.20 0.15

=0.060.02 0.05 0.03 0.05 0.020.030.02 0.04 0.02 0.04 0.02

该公司财务管理状况各指标单项得分计算结果详见表10。

通过表10可以看出,公司M2月在资产结构、成本费用、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都处于较落后的水平,较M1月相比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有一定程度的下滑,财务状况亟待改善。

公司的资产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公司发展的最核心因素,同时公司的资产结构状况主要受到成本费用、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资产结构的改善也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公司项目没有清晰完整的发展战略构想,对市场环境把握不准确,疏于运营过程中的管理,导致公司出现了项目整体运营能力不强、应收账款比重大、成本费用高、盈利能力差的现状。基于上述财务数据分析得到的初步结论,本文尝试从以下角度对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与服务外包项目提出若干改进意见,下文整体思路如图1所示。

三、清晰完整的发展战略

公司的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它要清楚地规划和表达公司发展的“愿景”和“使命”,包括:公司坚持的持久的和本质的原则,即核心价值观;公司存在的理由和目的,即核心目标,发展战略是公司的灵魂。

公司的持续成长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所从事项目的竞争优势。具体来说,本文认为,公司项目应当从对外部机遇的把握和对内部能力的培养两个维度出发:一方面,在对公司所处行业环境的机遇和威胁进行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抓住竞争要点,选择行动方向,这需要建立在准确的市场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在公司内部倡导持续的变革和创新,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实行差别化的市场战略,这需要公司实施科学的运营管理(如图2所示)。公司项目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其对企业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对员工技能与能力的培养,更通过其深化组织发展,推行企业管理行为与文化实践活动。公司通过提供的培训和开发帮助企业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向员工传授其他更为广泛的技能,使员工的技能由单一技能转向多重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与组织发展的需要,实现有效沟通,提升团队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利用培训开发来强化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培养员工的客户服务意识,提高员工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与组织共同成长,从而在为公司创造独特的人力资源外包价值的过程中找到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和价值。在上述两个维度的支撑下,公司可以开发自主拥有并且能够为其他企业创造独特价值的品牌,使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模仿,通过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组合,增强公司的核心能力,成就公司的发展战略。

四、准确的市场环境分析

(一)充分预计项目的前瞻性

进入新经济时代,企业生存的环境变得更繁复和多变,企业所经历的来自全球一体化的压力、信息网络化的压力、知识与创新的压力、投资者的压力、企业变革的压力等各种前所未有的力量的冲击和挑战,每一种冲击和挑战都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诸如:对企业持续学习能力的要求、对员工核心专长与技能培养的要求、对员工素质能力提升的要求等等。公司项目应当充分抓住这些需要,在实施培训和开发活动的环节中引导企业以全球化的视野,从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去思考和构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系统,使企业在未来长期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和领先。

(二)努力挖掘项目的创新性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现有传统的培训开发服务,仅仅是对员工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这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公司培训开发实施应当在优化员工传统培训的基础上,将对员工态度的改变、行为的塑造、合作精神的培养及个体潜能的开发等内容融入其中,并将其作用进行深化,努力成为企业人力资源保健与激励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深刻认识项目的现实性

1.抓住企业缓解成本压力的需要

处理好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核心问题。在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前,企业负担的成本的压力更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所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公司项目的发展,应当充分考虑企业可以承受的成本状况,作为人力资源的专业服务机构,应努力凭借自身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单个企业所支付的成本,提高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众多企业逐渐感受到人力资源外包必将成为企业摆脱巨大的成本压力的必然选择,从而巩固公司项目的自身市场。

2.抓住企业对专家服务的需要

企业组织与人员的优化配置一直是支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同时也是企业减少成本压力所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公司项目作为从事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与服务外包的专业机构,应当更广泛地整合专业人才资源,努力聚集富有专业经验的专业人员,为企业提供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益更高的服务。这恰恰是一般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无法做到的。凭借这一点去吸引更多的企业,使其逐渐确立起“集中优势力量去做擅长的并且必须花时间的工作,而把不具有核心能力的活动外包出去”的信念。

3.抓住企业对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的需要

随着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趋势已初现端倪,它可以大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效率,将企业从人力资源管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但是,对于单个企业来讲,配置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不仅有成本上的困难,更有管理和维护上技术和经验不足的缺陷。公司项目的成功实施,应当努力满足企业无需购置便可获取这种优势资源的途径。

4.抓住企业对人力资源职能部门再造的需要

长期以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更准确地讲,应该称之为人事部门)大多纠缠于事务性的活动中,无法发挥战略性作用,聚焦于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中。从这一点上考虑,公司项目应当帮助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担当起新的管理角色,真正意义上服务于企业人员的招聘、工资的发放、薪酬方案的设计、保险福利的管理、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的引导等。

五、科学的运营管理

通过对当前公司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发现,目前公司自身在运营管理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导致运营能力不强,运营成本较高(如图3所示):

第一,在培训环境方面:缺乏良性的内部学习环境和培训的跟踪;缺乏有效的培训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二,在培训方式与方法方面:培训方式、方法落后,仍沿用讲授式或研讨会式的学习方法;培训课程设计不到位,课程开发能力差;培训体系不健全,包括:课程设置、教案教材建设、师资管理、培训档案管理、培训资格控制等。

第三,在培训需求分析方面:培训观念落后、意识缺乏,对培训的需求不能有效评估;重业务轻素质,重知识轻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差;培训的计划性差,缺乏与企业业务的切合,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

第四,在培训成果转化方面:忽视行为的改变,忽视团队学习;学员的实践应用能力差;培训效果在工作中的应用差,不能提高工作绩效。

第五,在受训者方面:学员在培训中的参与性不强;学员只注重个人发展,忽视组织利益。

第六,在培训者方面:培训教师缺乏企业背景;培训教师多为兼职,培训的能动性需要进一步调动。

公司作为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与服务外包市场的新进入者,应当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效地克服当前暴露出来的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努力凭借自身优势迅速占领和开拓市场并赢得行业领先。本文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组织结构设计

从公司自身条件和发展要求出发,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公司的运营管理,公司需要进行“直线制职能部门化”的组织结构设计(如图4所示)。

公司项目设立初期,选择“直线制职能部门化”的组织设计,可以突出各部门业务活动的重点,保障领导的有效性;进行专业化分工,提高员工的执行力;简化层级,强化控制,最终实现管理目标。

同时,公司为了进一步规避市场风险,在公司创立初期,对公司主要承担企业培训开发等人力资源外包服务项目的人员采用内聘、外聘与兼职等相结合的形式,既有利地保证了培训开发质量,又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随着项目的进一步成熟,将可以考虑引入“事业部制”或“矩阵式”的组织管理方式。

(二)运营模式设计

在总结上述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公司通过建立起全新的管理系统来优化公司的培训开发与服务外包活动,主要包括:需求分析、设计与实施和效果评估三个阶段(如图5所示)。

1.需求分析阶段

在培训开发中,公司需要建立起与参加者(受训者)良好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把参加者视为顾客,把培训的课程视为公司提供的产品。完成培训需求的分析,就确立了培训目标,培训目标可以有效地指导培训内容、培训方法、评价方法等的开发。

2.培训设计与实施阶段

培训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的设计。在培训内容方面,公司需要合理安排培训顺序,循序渐进;在培训方法方面,公司应当依据内容和受训者个体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多种方法有效结合。

3.培训评估阶段

培训评估重点考察五个方面的内容:反映,即受训者对培训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学习效果,即受训者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行为,即受训者在接受培训以后工作行为上的变化;态度,即受训者内在情感价值取向的变化;结果,即培训带来的组织相关产出的变化。

六、结束语

在清晰完整的项目战略构想的指引下,本文通过重新准确进行市场分析定位和完善项目的运营管理,从改善和提高项目的整体运营能力入手,降低项目成本费用,提高项目盈利能力,降低经营风险,增强偿债能力,进而使公司项目的资产结构逐步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 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0-92,99-107.

[2] 谭永基.经济管理数学模型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5-259.

企业上市财务培训范文5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可行性

我国的农民工浪潮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工业化、城市化做出了贡献,而且在务工中逐渐接受了城市文明,希望能自然地融合到城市之中。但农民工的素质普遍较低,这不仅制约了他们的城市生存能力,权益能力和实现能力,而且也制约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因而,不仅农民工自身有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内在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对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也责无旁贷。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作为一所财经类的高职院校,应该在农民工培训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但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开展农民工培训是否具有可行性,以下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培训需求市场巨大

(一)从区域环境来看,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所处地理位置具有巨大的培训需求市场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地处的四川省省会城市——成都市,2007年搬迁至成都市龙泉驿区,龙泉驿区已经纳入四川省天府新区的建设规划,仅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就具有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天然区域优势。

首先,四川,作为我国西部的农业人口大省,劳务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意见》(川办发〔2010〕72号 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中指出:到2015年,使全省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都得到一次以上的技能培训,掌握一项适应就业需要的实用技能。全省每年培训农民工100万人。

其次,四川省成都市作为城乡统筹的试点城市,在城乡统筹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而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所处的龙泉驿区,更是勇担使命,先行先试,探索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之路。农民工是城乡统筹最好的结合点,是城乡统筹最大的利益群体,也是实现城乡统筹最大的难点。而要让农民变市民就必须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素质,提升就业能力,因而在统筹城乡的过程中,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看,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势在必行,从农民工自身的角度看,也急需参加就业培训,从技能,基本素养等各方面提升自己。

基于对省情,市情、区情的分析,农民工培训的需求巨大而迫切,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开展农民工培训有天然的区域优势,巨大的培训市场。

(二) 从新老农民工的特点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需求强烈

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中处于底层地位,是城市生活的边缘群体。第一代农民工多是60、70年代的人,第二代农民工多是80后。第一代的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都是初中以下学历,从事的也是社会较底层的职业。他们对自己目前的职业状况和生活状况基本满意,偶尔会感觉在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希望能有更好地发展,但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不足。

第二代农民工,也即新生代农民工,已超过1 亿,占农民工总数的60%以上,成为我国农民工的主体,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比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更为重视自我奋斗,将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接受继续教育的渴望更为强烈。而且新生代农民工有旺盛的精力,有参加就业培训的文化基础和接受能力,是就业培训市场中最重要的对象群体。

因而,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农民工培训中既要把握成都市统筹城乡,建设天府新区的难得机遇,又要抓住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巨大市场以谋求自身的发展。

二、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

1.开展农民工培训是政策的要求

2010年中央以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2010年2月教育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稿)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11号)精神, 2010年7月,四川省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意见》(川办发〔2010〕72号)。

这些文件为农民工培训在政策及培训理念等方面提供了保障和方向,同时为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开展农民工培训提供了政策支持。

2.开展农民工培训既是职业教育的任务之一,也是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职业教育要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服务,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计划,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竞争力,把农民培训作为公共服务项目,使农村劳动力和转岗人员都能接受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和培训证书。职业教育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既要推动农民分工分业细化,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安居乐业,又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把传统村落改造成农村新社区。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培训为重点,推进农民素质建设。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开展农民工培训既是职业教育应有的内涵,也是作为高职院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开展农民工培训是学院创示范高职的示范作用之一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于2012年被评为四川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期为三年,其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示范建设中的重要项目之一。早在2003年中专阶段,以会计专业为核心开展的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助理会计师、会计师培训在全省已经具有良好的声誉,起着骨干带头作用。近几年,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为四川省财政系统、税务系统、教育系统、金融系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用友集团、中石油、地震灾区等地区和单位提供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课程,进一步增强了继续教育培训这一块的影响力,在全省高职院校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但在示范建设期间,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还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社会服务能力,加大继续教育培训的建设力度,将农民工培训纳入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范畴,必将更大范围地突出我院的示范功能。

4.开展农民工培训是学院内涵建设、提升影响力的需要

首先,开展农民工培训是促进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农民工培训目前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全国已经有了大量的民办培训机构、就业训练中心以及技工学校等机构,此外还有很多集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一体化服务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我院进入到这一市场有着天然的品牌优势,在目前较为混乱的培训市场,可以利用信誉的优势赢得一定的市场,从而增加学校的经济来源,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其次,开展农民工培训是提高学院社会影响力的需要。目前在我国,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较差,在观念上总是认为高职教育不属于正规教育。因此,学院可以通过开展农民工培训,为企业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解决社会的就业压力问题,为学员的自我价值实现和提升作出贡献,同时也能够大大提升社会对学校的认知程度,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三、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开展农民工培训的的优势

开展农民工培训,是高等职业院校发挥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建设办事的优势所在。经过培训,将文化技能素质欠佳的农民工变化为具有一定技能和良好素质的劳动者,这必然创造十分好的社会效应。

1、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良好的实习实训场地等硬件优势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强大的行业背景、财力支持,因而,教学设备先进、实习实训场地设施完善,这些硬件设施为开展农民工培训提供了优越的场所和条件,而这些都是社会上的职业培训基地无法企及的。这类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解决了为农民工办一次培训就要去找一次培训地方、请一次教师、临时准备培训教材等问题。政府或企业可以与学院达成长期的协议,只要有培训需要,就可通知安排教师、场地,定期或是随时开班培训。

2、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有规范的教育管理体系和雄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等软件优势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铸就了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时,可对其进行规范的管理,这对提升培训效果是非常有利的。其次,学院拥有雄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如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这些“双师型”教师大部分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而在培训授课时可以根据具体的岗位要求对农民工开展切实有效的财经技能培训。再次,学院设有财经类职业资格证书的报名、课程培训、考场,为农民工取得相关财经类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了便利。另外,学院还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密切,因而十分清楚准确地把握企业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在开展农民工培训时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同时还能为农民工培训后的再就业提供更好的平台。

3、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有较为全面的财经类专业群,培训内容能满足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

企业上市财务培训范文6

一、人才及人才竞争力概述

(一)人才及人才竞争力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6月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

(二)财会人才及其竞争力分析 会计人员不能只局限于记账,算账和报账,而要参与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预测和决策,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强烈的敬业精神,真正成为企业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成为复合型的财会人才。财会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增强竞争力需要是财会专业学生牢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人才规格与技能,并以此为核心,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再次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精耕细作”,整理出对自身发展有用的知识,理论联系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学习成果。企业需要人才技能及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如图2。

二、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民办普通高校财会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21世纪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财务基础理论扎实,熟悉中小企业财会实务,综合运用财会信息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商务应用型财会人才。

(二)实训课程体系建立 根据现代财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民办高校财会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应设置三个层次的实训课程体系:主干课程通过单项实训加强基础性训练;专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综合实训课程进行锻炼,业务素质验证及提高通过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检验。

(1)主干课程――单项实训。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管理会计》、《财务通论》、《公司财务》、《高级财务管理》、《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十门课程,每门课程除必要的理论教学学时外,还要根据校内实训环节的设置,配有相应的实训学时。主干课程的实训主要解决财会人才知识结构中会计核算程序和企业财务管理两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储备,同时也满足企业人才技能需要的第二层次――知识水平和第三层次――实践经验储备这两大方面的问题。从实训方式上,可将单项实训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如图3)。

(2)专业能力――综合实训。财务管理专业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过《ERP沙盘模拟对抗实训》、《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财务案例分析》、《内部控制案例》、《纳税实训》、《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综合分析实训》六门综合实训课程,以及大四学年的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这两个教学环节进行。这些课程的设置都需要有一系列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作为支撑,这些综合能力实训课程,打破了单项实训的课程界限,将各门课程有机整合,使学生所学的每门独立课程变的相互连接,做到学以致用。例如:《ERP沙盘模拟对抗实训》需要用到《管理学》、《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通论》、《公司财务》等课程知识;《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需掌握《Excel办公软件》、《管理会计》、《财务通论》、《公司财务》课程的知识;《纳税实训》需以《税法》、《税务筹划》、《财务管理软件》等课程为基础,重点解决企业报税的问题。

(3)业务素质――职业资格证培训。民办本科院校是介于二类本科和高职高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所以除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外,还必须掌握相应专业技能,因而,应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将职业资格培养写入教学计划,可设置ERP应用资格证培训、理财规划师培训、会计上岗证培训、初级会计师培训。争取使学生在毕业前,全部获得会计上岗证,有条件的同学考取初级会计师证,并鼓励同学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

(三)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实践教学环节以企业需要人才的五个方面技能为核心,进行财会人才专业培养,实行“宽口径、全方位、多循环、强技能”的实践教学仿真模拟培养模式。

(1)宽口径的实践教学――提高知识水平。民办本科高校财会专业培养的商务应用型人才,应打破传统的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工商管理等专业的专业细分,倡导“大会计”观念,尽量淡化专业界限,使有志于从事会计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到会计及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同时,也使学习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更多的了解金融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毕业后可以按照各自的兴趣从事相关工作。所以,在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上,可以采取“宽口径的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科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例如:财会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对《管理学》、《市场营销》、《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统计学》等课程都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任课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大纲完成设置的实验项目。财务管理专业增加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时数,实训课程增加会计核算程序,增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会计基础知识的积累,更方便的获取会计信息;会计学专业同样也增加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使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由信息流管理向资金流控制转移。通过以上课程实践教学课时的增加,为企业需要的人才技能提供了必要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2)全方位的实践活动――增强实践经验。增强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必须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实际工作,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两个方面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大学第一学期开始就设置《基础会计》课程,并在学期末安排实训课程,让学生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第二学期开设《财务会计》课程,学期末进行相关业务处理并登记账簿,填制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在学习《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通论》等基础课程后,从大二下学期暑假开始,采取集中和分散两种实习形式,有目的、有重点、有批次的将学生输送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务操作。返校后,学生上交实习报告和用人单位的实习鉴定。通过校外实习,鼓励学生到实际工作去锻炼自己,使学生能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回到课堂,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表现优秀的同学,还可能被用人单位选中,签订就业协议,提高学院的就业率。通过全方位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3)多循环的实践内容――提高业务能力。学习知识并掌握技能,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其竞争力,这需要在大学学习阶段不间断地、反复地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必须实行“多学科、多循环的实训教学”。从大一至大三每学期都开设实训课程,贯彻“实践教学不断线”的人才培养思想,如图4所示:

(4)强技能的实践目标――升华工作业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每年都会对财会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往往学生在大一、大二学习的知识,在大四就发生了变化,因此,为增强民办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在大四上学期继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开设“会计岗位综合实训”、“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财务案例综合分析”、“纳税实训”、“就业指导”等课程。从大四下学期开始的毕业实习工作,强调指导教师负责制,要求实习教师跟踪学生的实习全过程,并对其实习工作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其解决问题,同时,为撰写毕业论文收集实践素材。通过强技能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业务能力,增强专业技能竞争力,升华其工作业绩。

(四)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创新性实验环节可以是各种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创业大赛、专业社会调查和学术研讨等。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性竞赛、社会调查或学术研讨,借助于实践教学的形式和理论知识的内容,增加学生对社会专业实务知识的了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市场商务模拟实验环节可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营网站创办虚拟公司和投资证券等。通过这些形式的实践,让学生模拟实务操作,亲自参与经营、会计核算和投资决策,结合实际理解理论知识,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增加模拟报税、纳税筹划、财务诊断与咨询、注册会计师模拟审计等。当然,以上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需要具体体现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应结合理论教学进度,考虑不同实践环节的内在规律及企业与社会的实际情况,改革完善现有的教学计划,包括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学时和学分分配、学期进度安排、实践环节的协调等。突出体现在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和学分比重。

三、基于人才竞争力的财会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完善校内组织管理体制 完善岗位责任制,明确担任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分工和管理规定,使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并能够上下协调。实践教学应由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主管,教务处设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科负责监督和协调,系里设置专业的实习实训教研室具体操作财会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学工作。这样就可形成“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体制,三个层次相互协调,信息互通,积极提升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培养人才的竞争力。

(二)建立和丰富实践教学资料 一是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民办院校现阶段所采用的教材普遍为重点大学出版的教材,教材内容丰富且知识点偏难,侧重理论研究且轻视实践内容。因此,有必要编写一套适用于民办本科院校的财会教材。要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的实用性,重新整合每门课程的内容,如财务会计课程,应按照企业的生产经营及作业环节安排教学内容和顺序,再如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课程要进行科学的分工和协调,尽可能依据企业的管理循环展开论述,最好能使用较为真实的企业案例。二是各种案例、实验项目、综合实训资料的收集、整理、改写或编纂。(1)案例的收集和整理。案例教学对于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案例了解企业的财务运作,增强其今后遇到类似财务问题的处理能力。案例教学,需要任课教师经常追踪在经济领域发生的最新财务事件,结合理论教学,并制作PPT,图、表结合进行阐述,教学准备工作较为繁重。(2)编写相应课程的实验项目,形成实验模块,列出实验要求,由学生自主去完成。(3)民办本科院校,综合实训可以将多门知识相互渗透的课程合并为一门实训课程,如由会计、财务分析和审计相结合的实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结合的实训;财务案例实训可以包含财务通论、公司财务、高级财务管理及国际财务管理的案例等。

(三)发挥校内、外实习基地作用 一方面,应建立和健全校内实验室。民办本科院校财会专业至少应具备四个校内实验室:手工做账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会计信息化实验室、股票交易模拟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设,有利于帮助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1)手工实验室。由于财会本科专业知识要以会计学知识作为基础,而且绝大部分财会专业的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往往是在企业做出纳,因此,在学习完基础会计及财务会计课程之后,必须要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和熟知会计处理的流程,手工做账是财会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第一门实践技能课程。(2)沙盘模拟实验室。 财会专业本科生应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构造;了解人力资源在企业财会中的重要性;熟悉资本市场,能利用资本市场为企业寻找融资渠道、投资方向。在校内实训时,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引进“沙盘模拟对抗实训”,使学生在分组对抗的过程中,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更好的体会财会的四大模块: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分配管理。而且,由于每个小组的同学需要扮演企业内不同职能部门的决策者,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激发了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求知欲望。(3)会计信息化实验室。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财务的信息化。财会专业的核心课“财务管理软件”、“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配合“手工做账”实训的信息化处理课程都需要在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完成。会计信息化实验室的建立,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股票交易模拟实验室。企业的融、投资活动需要在资本市场上完成,财会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等金融类课程,需要建设模拟股票交易大厅,进行相应的实习实训,增强学生操作股票的能力。

另一方面,应建立校外实践基地。(1)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固定的学生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了解、调研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问题,组织学生学年与毕业实习工作,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要求学生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并就其主要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或就企业财务问题编写出财务案例。(2)合理利用校友资源。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高校可以把校友请进来座谈讨论,对学生进行指导培训,既节约资源,培养学生,又能沟通感情。同时,也可以请校友联系在校生的实习,到校友的单位进行具体实践工作。

[本文系2009年“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编号:645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企业上市财务培训范文7

根据《**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我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现将20**年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凡在我市已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统一样式、统一编号规则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包括注册和未注册人员)。

二、培训内容及课时

20**年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分为企业类与行政事业类两大类

(一)企业类培训内容

20**年度企业类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为财政部20**年度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经研究决定,选择11个准则(见下列示)为培训内容,全部为必修科目。根据会计工作岗位及业务知识更新的不同要求,决定分为二个类别进行培训,其中:

A类:重点讲解基本准则、7、9、11、12、18号准则;一般介绍1、3、4、6、10号准则。

B类:重点讲解基本准则、1、4、6、7、9、18号准则;一般介绍3、11、10、12号准则。

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会计人员必须选择A类学习内容,其他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A类或B类。

20**年度选学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内容如下: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3.《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4.《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5.《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6.《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易》

7.《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8.《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9.《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10.《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11.《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二)行政事业类培训内容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4.《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5.《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行政事业类会计人员亦可选学企业类培训内容。

(三)本年度继续教育课时为24小时。其中培训时间为20小时(二天半),考试时间为4小时(半天)。

三、培训报名时间与考试时间

培训报名从20**年11月下旬开始至20**年2月底结束;培训时间从20**年12开始至20**年4月底结束,具体报名地点及培训单位等另见**市财政局网上通知。

考试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进行,形式为无纸化(计算机)考试。考试时间分别为每月中旬14日—18日、下旬26日—30日,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考虑到企业会计年度决算工作,20**年12月份的培训人员全部安排在20**年1月份进行考试。

四、培训单位公示与其它要求

(一)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单位,必须在20**年11月20日前到财政部门提交培训申请及相关材料,经确认后,培训单位方能开展报名培训工作(具体名单将在财政网上公示)。同时,财政部门将对师资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师资将持证上岗,其名单一并在财政网上公示。

(二)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点要严格按要求组织培训,本着求真务实、对学员高度负责的精神,根据会计人员实际工作需要选择的内容,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使广大会计人员通过培训真正学到新知识,并有实效。要坚决杜绝不负责任、乱收费、教学质量差、流于形式、走过场的培训。同时建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档案,如实记载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并按财政部门规定及时报送培训人员数据及培训情况。

(三)会计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关的内容学习,所在单位应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确保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

企业上市财务培训范文8

一、问卷调查总体情况

问卷发放方面,以城市为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抽样方式进行问卷的发放。对珠三角城市群10个市的小企业共发出2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共21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6.4%。在有效问卷中,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占51.9%,而未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占48.1%。整体来说,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仅占一半,执行力弱,执行效果不及预期。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112家企业中,领导十分重视、重视、比较重视占89.28%;组织参加培训的占94.64%;参加培训的企业中,由文件和财政部门渠道了解新准则的占91.51%;培训时间3-15天的占72.32%。执行准则的企业中,会计人员的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1.78%,资产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占72.32%;广州、深圳、东莞和中山四市新准则的执行率分别为63.64%、60%、58.62%和57.69%,而珠海、惠州、阳江和肇庆四市执行率分别为37.5%、38.46%、37.5%和36.84%,江门和佛山的执行率分别为52.63%和52.17%。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原因中,债权人要求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所占比重分别为83.5%和85.71%。然而在未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104家企业中,领导十分重视、重视、比较重视仅占18.75%;组织培训的占40.38%;通过文件和财政部门渠道了解新准则的占76.92%;培训时间3天以下的占87.8%;会计人员学历低于本科的占81.73%;资产规模500元万以下的占88.46%。综合分析,《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不尽人意的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小企业内部制度不完善;财会人员素质较低;领导经营理念滞后,重视程度不够,执行意愿低;企业所属行业、企业资产规模等对《小企业会计准则》适应性不足。外部因素包括: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培训等配套服务措施不完善;税局和债权人等外部监督力度不足。

二、执行前影响执行力的因素分析

(一)领导重视程度、企业内部制度对新准则实施的影响 从表1可知,执行新准则的企业,领导重视程度高,组织参加培训的比重高,而且培训时间更长。而未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中,这些比例都明显低。这说明领导重视程度高的企业,组织培训和执行新准则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可将领导重视程度作为企业执行新准则与否的重要因素。可采用独立性卡方分析来验证这一假设。

根据独立性卡方检验得出?字2=107.1841,有99.9%的把握说明企业执行新准则与否和领导重视程度有关。同样得出结论:领导重视程度越高,企业执行新准则的概率越大。

根据独立性卡方检验得出:?字2=95.3618,则有99.9%的把握说明企业执行新准则与否和是否参加培训有重要关系。自变量是参加培训,而执行新准则的企业数量是因变量,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参加培训的企业执行新准则的概率大。

根据独立性卡方检验得出?字2=82.9501,则有99.9%的把握说明领导重视程度和企业参加培训有重要关系。在企业中,领导的重视程度是自变量,而参加培训是因变量,进而得出结论:领导重视程度越高,企业组织培训的概率越大。

由上述独立性卡方检验对数据的分析可知,领导的重视程度和参加培训与否对新准则的执行与否有直接影响。而参加培训还是由领导重视程度决定的。那么,新准则的执行与否最后是由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这种关系不可思议,但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小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制度不完善,领导意志引领企业走向。在这种环境下,领导替代制度,领导的重视程度对企业的走向和政策的取向起决定性作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小企业的内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领导的个人行为对小企业政策取向起决定性作用。企业的内部制度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

(二)政府宣传力度对新准则执行力的影响 在所有参加培训的企业中,执行新准则的企业通过文件和财政部门的培训这一途径了解《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占91.51%,而未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中通过文件和财政部门培训这一途径了解此准则的占76.92%。从而可以得出,不论企业是否执行新准则,文件和财政部门的培训对企业认识和接受《小企业会计准则》存在重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文件和财政部门的培训的覆盖面广,企业都会收到政府关于新政策下发的文件,因此绝大多数小企业通过这一途径了解新准则。文件和财政部门的培训主要由政府部门主导,因而政府部门在新准则的执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凸显政府部门的宣传以及准则实施的配套措施对准则的实施有重要影响。但由于时间仓促,政府部门的宣传途径简单、创新不够、宣传的力度不足导致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并不理想,而且财政部门并没有强制要求小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因此在不强制执行的情况下,宣传力度不足进一步导致了执行力弱化。

(三)新旧准则衔接工作对执行力的影响 关于“您认为《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分工与衔接有无必要?”的被调查问题的回答中,有95.37%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但通过实地访谈得知,仅有14.56%的被调查者表示两者衔接工作开展的较好,而高达73%的被访谈者表示没有开展两个准则的衔接工作。访谈数据显示,执行新准则的企业高达94.64%都开展了衔接工作,而且表示开展衔接工作有利于新旧准则的过渡和会计人员对新准则的接受,从而对新准则的执行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数据也表明,《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衔接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企业自身特点对新准则执行力影响分析

(一)资产规模对新准则执行力的影响 由表5数据进行资产规模和执行新准则与否的卡方检验,得出卡方值?字2=81.2608,表示有99.9%的把握说明资产规模和企业执行新准则与否存在重要关系,资产规模越大,企业执行新准则的概率越大。在执行准则的企业中,资产规模大于500万元的占比重大,而未执行准则的企业中资产规模小于500万元的占得比重大。由此可知,资产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企业是否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而言,资产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这对会计信息质量、财务报告要求高。这种潜在需求促使企业采取最新、最合适的准则来规范会计工作,而专门为小企业打造的《小企业会计准则》恰恰满足了这部分企业的需求。

(二)企业所处行业对新准则执行力的影响 表6表明不同行业准则执行力度不一,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商品流通业。制造业所占的比重最大,高达三分之一,这与制造业的特点密不可分。制造业内部流程复杂,不仅运用到财务会计的相关知识,而且还应用到管理会计的理论。新准则中的新规定,如不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等,无疑对制造业产生巨大影响。制造业对会计的需求比其他行业大,而且受新准则的影响最大,这迫使制造业企业按照新准则进行会计核算。不同行业对会计信息要求不一,受新准则中调整事项影响不同,因此行业性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是否实施新准则。

(三)企业所处城市对新准则执行力的影响 根据表7可以计算出执行小企业准则的数量和符合小企业标准的数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0.9816,两者具有极强的相关关系。符合小企业标准的企业越多,一般来说执行小企业准则的企业也越多,理论上两者成正相关。但由于影响小企业执行新准则的因素众多,两者不可能成正相关,但两者会有极强的相关关系。得出的相关系数为0.9816,符合此种逻辑关系。这表明:此次调查数据真实可靠,具有代表性。由于各地区符合小企业标准的企业数量不同,基数不等,因此不采用绝对数进行此项分析,采用相对数执行率分析企业所处城市对新准则执行力的影响。

从表7的执行率可知,广州、深圳、东莞和中山四市执行率高,而珠海、肇庆、阳江和惠州四市执行率低,两者差距较大。通常,商品经济越发达、制造业越发达的地区,对制度的革新和对政府相关文件都更为重视,因此新准则的执行力也就越强。广州、深圳等经济整体较为发达,小企业分布较多,而且调查数据也表明该地区的企业资产规模也相应较大,在被调查企业中,执行新准则所占的比例也较大。 制造业对新准则适应性和需求性较大,在制造业行业所占比重较大的城市中, 新准则的执行力度较大。中山、东莞制造业发达,而且其经济也相对发达,新准则的执行率也相对较高。而珠海、肇庆、阳江、惠州四地则恰恰相反。 这种反差表明, 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城市工业结构对《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率存在影响。

四、执行后经济后果影响分析

《小企业会计准则》对一些会计核算进行了调整,对小企业的税收、资产以及利润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也成为小企业执行准则与否的重要考虑因素。而且执行新准则会增加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这对小企业来说也是个挑战。

(一)财会人员素质对执行力的影响 新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企业财会人员对新知识有较好的接受,因此财会人员的素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成为新准则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理论上讲,财会人员的学历越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强,越能推动企业制度的完善、推动企业实施新准则。在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财会人员占51.78%,而在未执行准则的企业中, 此项比例仅为18.27%,可见财会人员素质和文化水平不高成为阻碍新准则实施的一个因素。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推动制度完善的先决条件。然而调查数据显示, 被调查的小企业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财会人员比重仅占35.65%,这表明我国小企业中高素质财会人员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小企业的发展和会计制度的实施。

(二)债权人对新准则实施的监督对执行力的影响 对“若您单位已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您认为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债权人要求根据新准则提供更真实完整的信息占的比重高达93%。鉴于小企业不公开募集资金,其财务报告主要服务于税务部门和债权人。当下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余波未平,[专业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欢迎光临,LUNWEN.1KEJIAN .com]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和经营困难的局面,债权人在发债的同时对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怀疑。这导致债权人的警惕性提高,要求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债权人对小企业会计信息关注度的提高,加强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外部监督力量。虽然债权人的意识有所提高,但对于一部分小企业来说,资金主要来自于亲友以及员工,并以企业资产做抵押,这部分债权人对会计信息要求少,降低了外部监督力量,弱化了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债权人监督力量的不足,导致企业领导忽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使领导失去完善企业内部制度的内在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准则的实施。

(三)税务部门监管对执行力的影响 地方税务部门的关注力度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不少地方税务部门在《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后,没有要求企业必须编制财务报表,税务部门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征收税款,关注小企业账簿是否真实,能否提供有关纳税信息,没必要关注小企业自己如何做账,依据何种会计准则。税务部门是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力量,可以加强新准则的执行力度,而目前税务部门和税务管理人员对新准则的实施缺少关注,弱化了外部监督力量,弱化了新准则的执行力。

五、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力提高建议

(一)加快会计人才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首先,强化小企业会计岗位责任制,配备合格的会计人员,坚决杜绝无证上岗,做到权责利相统一。其次,企业应加大对会计人员的不断培训与教育,使会计人员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理论,培养财会人员“活到老,学到老”的不断学习意识。再者,提高领导对会计人才的重视程度,转变领导的“会计就是记账”的落后观念,加大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引入。最后,完善高校会计课程体系和教材。目前绝大多数教材是基于旧准则编制的,有些知识已经不再符合新准则的要求。高校应不断创新,更新教材,不断让学生接受新知识、新观点、研读新准则,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提升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为企业提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会计工作 小企业人数少、资产规模小、业务简单、领导经营理念滞后导致小企业制度不完善,领导替代制度的现象普遍存在。领导的专断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决策的错误率,好的制度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制度为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和规范会计行为提供制度保障,为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提供合理保证,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除了有关部门的监督以外,企业自身也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为《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再者,企业应当规范会计操作流程,重视日常财务工作,营造良好的会计环境,为编制报表创造条件。

企业上市财务培训范文9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坚持把就业再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坚持把促进就业再就业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优先位置;坚持在公共财政支出中优先安排促进就业资金;坚持以人为木,创新发展能力;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农村城市化。健全政府推动创业、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实践,推动自主创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失业人员就业,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推动新成长劳动力向高扶能型方向发展;建立统一、开放、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市场调控机制,满足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的要求,保持城乡就业形势长期稳定。

(二)目标任务。建立就业管理服务制度,建立全覆盖的创业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职业培训体系、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实施创业扶持服务,使自主创业扶持服务率达100%;实施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充分就业,“*”期间,每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至2010年,城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实施“技能人才培训计划”,推动城乡劳动力向技能型转变,按照市分配的任务完成一定数量的户籍城乡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专业教育,结合自身需求充分利用好市的培训指标。到2010年,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比重要达到15%以上。

二、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制度。打破“城镇劳动者”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身份界限,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确保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劳动就业权利;改革现行城镇登记失业统计办法,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实行定期调查与日常登记相结合的统计办法,逐步建立就业和失业统计及失业监测体系。实施新的失业登记办法,建立就业登记、失业登记与就业扶持服务相互衔接的劳动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城乡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

(二)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镇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并将其服务功能延伸到村(社区),建成镇、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公共就业服务项目和政府授权的其他促进就业项目,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的公共就业服务,规范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服务标准、服务规程、服务场地、硬件配置和窗口设置等内容,为城乡居民提供失业登记、就业备案、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创业扶持、政策咨询、特殊援助等全免费公共服务,使城乡公共就业服务普惠化。

(三)全面推行青年劳动预备制度和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制度。通过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工种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使新成长劳动力在就业前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使失业人员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使就业人员不断提高岗位技能,从而提高城乡居民就业质量,推动户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四)健全劳动力市场调控机制。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劳动力供需信息。制定并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导向,以促进充分就业为目标的劳动力市场调控政策措施,优先促进户籍劳动力实现就业,提高流动就业的组织程度,有效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三、实施推动创业和促进就业的积极政策

(一)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

1、实施创业培训。引进专业培训机构,建立创业培训基地,实施资创业培训。积极组织创业人员参加《创办你的企业(SIYB)》(由国家劳动保障部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开发)专业创业培训,对创业人员提供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基本创业知识培训,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策划、创业模拟训练,提高创业者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培训费按市方案由镇级财政负担20%。

2、提供创业资金扶持。在认真落实现有各项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基础上,加大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对自主创业过程中自筹资金不足的,帮助其向市财政申请为期两年的全贴息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为3至5万元。

3、个人自主创业税费减免。落实省、市扶持就业再就业的有关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个人自主创业者在一定时期内给予税费的减免。

4、加强创业服务。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依托,健全服务机制,落实政府对自主创业的各项公共服务,包括:创业培训、政策咨询、贷款办理、创业后续服务等。鼓励建立各类创业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各类机构和社会力量,组建各种形式的创业专家服务团,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项目论证、决策参考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5、实施创业奖励政策。对成功创业并带动户籍劳动力就业的创业典型,并被市评为“创业奖”的,由镇财政给予资金奖励。

(二)实施公共就业服务。

1、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户籍城乡劳动力,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以服务对象登记为起点,以成功就业创业为终点,包括基本服务、职业介绍、职业素质测评、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个人特向职业指导、各项政策性援助等,实现“一次登记,全程服务”。

2、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延伸公共就业服务,使户籍劳动力能就近就地享受多形式的就业服务。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村(社区)劳动服务站免费介绍户籍劳动力就业,并促使企业与劳动者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除按市要求按40元/人给予服务机构推荐就业补贴外,另由镇财政按100元/人的标准,给予补贴。

(三)实施就业技能培训服务。

1、以“培训促进就业”为目标,全面实施就业技能培训服务。对户籍劳动力提供累计三次的资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登记失业人员失业期间参训的,按15元/天的标准给予参训期生活津贴。(培训费及鉴定费由市、镇、个人按7:2:1比例分担,参训期每天生活津贴所需资金由市负担8元,镇负担7元)。

2、充分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按适应行业工种需求、合理分布的原则,建立、认定一批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就业见习训练基地,全面开展多形式、多层次、适应市场需求的就业技能培训。

(1)组织失业人员开展定向项目培训。由就业服务机构对登记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职业素质评估,并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的实际情况,组织登记失业人员到经认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定向项目培训,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提高再就业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并通过推荐就业服务,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推广就业见习训练。依托用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生产设备设施,建立就业见习训练基地。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企业技术岗位需求,指导用工企业制定技术岗位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大纲、教材、培训课时及培训形式等),并组织意向应聘人员到企业岗位进行见习训练。见习训练期由企业对学员进行相关技术工种岗位应知应会培训,突出技术岗位实操技能的训练。见习训练合格的学员由训练企业正式招收录用,实现培训与就业直接挂钩。

(3)鼓励自主参训。户籍劳动力(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除外)可根据自身的文化水平、技能状况和求职愿望,自由选择培训项目、培训形式,到经认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四)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1、加大帮扶力度,把就业困难人员作为就业援助重点。就业困难人员包括: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4050”(即女40周岁以上,男50周岁以上)城乡登记失业人员;享受城市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城乡登记失业人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且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特殊的政策扶持,实行托底安置。

(1)就业服务承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做好分类登记、逐人建档,落实专人帮扶。承诺在30天内帮助对岗位不挑不拣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2)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和村(社区)就业岗位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政府投资兴建或给予优惠政策的各类经营性市场、商铺,预留30%以上的摊位租赁给就业困难人员,并按规定减收租赁费、摊位费、集贸市场管理费及卫生清洁费等费用。

(3)工资差额补助。在全日制就业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必须确保安置岗位的月工资达到木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就业困难人员在岗期间,按本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150%,给予工资差额补助。所需资金由镇财政分担20%。

(4)灵活就业补助:就业困难人员在村(社区)劳务组织非全日制岗位灵活就业,并且每月累计工作时间不小于15个工作日的,按100元悄的标准给予灵活就业工资补助。所需资金由镇财政分担20%。

(五)促进渐成长劳动力高质量实现就业。

1、增强新成长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市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对未实现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参加由市组织的提供以初、中、高级技能和企业管理岗位为目标的资培训,按15元/天的标准给予参训期生活津贴。培训费及鉴定费由市、镇、个人按7:2:1比例分担。参训期每天生活津贴所需资金由市负担8元,镇负担7元。参加培训后,在培训技能的岗位实现就业满一年的,可由就业者提出申请,向镇财政报销个人负担的培训费及鉴定费。

2、鼓励高等院校及中职学校户籍在校生在校期间积极提升个人就业技能。从*年起,对高等院校及中职学校户籍在校生在校期间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认证的,按等级参照市奖励制度由镇财政给予定额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参照岗位成才奖励制度,由镇财政制定标准)。

3、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并不断地提高技能和管理素质。设立大中专毕业生“企业岗位津贴”。在市津贴的基础上,对于*年及以后毕业的户籍大中专毕业生在生产性或服务业企业持续工作满二年的,给予岗位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津贴1000元,连续津贴4年(后2年由镇财政负责津贴3000元)。对*-*年期间毕业的户籍大中专毕业生,在生产性或服务业企业实现就业,工作满一年,且目前仍在企业工作的,在市财政一次性给予2000元岗位津贴的基础上再由镇财政给予2000元的津贴。

4、镇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录用人员,先在户籍大中专毕业生中招录,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从优。

(六)鼓励企业吸纳户籍劳动力。

1、岗位培训补贴:各类企业(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新招用本市户籍城乡登记失业人员从事需要培训的技能工作岗位,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除按市要求由镇按200元/人的标准给予企业岗位培训补贴,镇财政再给予800元/人的岗位培训津贴。

2、促进就业先进企业奖励:企业在生产岗位和管理岗位上吸纳户籍劳动力达到一定比例,且在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以及劳动保障权益方面得到落实,被市政府授予“促进就业先进企业”荣誉称号的,给予奖励。

(七)推动村(社区)实现充分就业。

1、健全村(社区)劳动服务站,将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延伸到村(社区)。对每个村(社区)就业服务场地建设和设备配置按市要求由镇财政给予一次性资助经费1万元。

2、鼓励村(社区)成立劳务组织,安置户籍大龄、闲散劳动力。村(社区)劳务组织可通过开辟属地保安、清洁、绿化、公共设施养护等岗位、承接企业对外加工、承包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物业管理、居民家政等社区服务,或通过开办农业生产经营及共它性质的经营项目,以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向户籍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劳务组织安置失业人员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或灵活就业协议的,按每人300元的标准给予劳务组织安置补贴。安置困难人员就业的,按托底安置办法给予工资差额补助或灵活就业补助。按照市要求分担20%的所需资金。

3、奖励充分就业社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村(社区)活动,鼓励村(社区)改革福利分配形式,奖勤罚懒,积极扶持就业创业,推动属地劳动力主动就业、积极创业。市政府每年对实现充分就业的村(社区)给予资金奖励。按照市要求分担20%的所需资金。

(八)扶持农业发展。进一步挖掘农业就业潜力,消化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各镇村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就业形势,加强农业规划,建设农业园区,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充分发挥农业服务于城市的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农民开展农业生产和经营,增加就业岗位。农业创业和就业,对照相应条件,同等享受相关各种政策。

四、实施技能人才培训计划

(一)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事业。以培养适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申、高级技能人才为目标,依托全市中等职业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及镇的化技术学校建设再就业培训基地,为新成长劳动力和城乡人员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户籍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技能型人才的转型。“*”期间,未获得初级职业资格的城乡青年培训率要达100%。

(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企业、行业参与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特别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企业依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能人才和生产设备设施设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或为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提供规范的职业技能实习基地。加快形成政府政策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培训适应市场、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市场化、社会化职业培训体系。

(三)建立技能人才奖励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技能人才奖励制度。

1、实行岗位成才奖励制度。从*年起,户籍劳动力在职在岗期间(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除外),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认证的,按等级给予定额奖励。职业技术等级类:初级技工500元/人、中级技工1000元/人、高级技工1500元/人、技师2000元/人、高级技师2500元/人。专业技术职称类:初级1000元/人、中级2000元/人、高级2500元/人。按照市要求分担20%的所需资金。

2、实行优秀技能人才奖励制度。政府设立“职业技能人才奖”,每年开展各种行业的优秀技能人才竞赛,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奖励。同时鼓励企业、行业组织各类技能竞赛,形成学习技术、钻研技能和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统筹就业保障机制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和强化促进就业的组织领导机构,提高统筹层次。充分发挥就业办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促进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落实目标责任制。把落实城乡统一的就业扶持政策、帮助困难人员就业、控制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等纳入各职能部门、各村和社区的具体工作目标,作为年度量化考核评比的重要指标。镇政府每年对各村(社区)的就业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考核通报,予以表彰奖励。

(三)落实资金保障。财政建立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将促进就业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鼓励村(社区)在集体积累中提留一定资金用于支持居民创业就业。

(四)加强劳动保障权益监督。以深入贯彻执行《劳动法》为总目标、总要求,坚持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征缴等为重点,加大开展专项检查力度,强化日常巡视检查,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打击力度,落实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业卫生规定和最低工资标准,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措施,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营造促进就业良好环境。

(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1、加强思想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树立新的劳动就业观。村(社区)基层组织加强属地居民的教育引导,推动居民转变观念,主动就业;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要广泛开展职业指导服务,加强失业人员就业意识和择业观念辅导,转变失业人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信心。

2、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各级宣传部门、基层党组织和工会、青年、妇女组织的作用,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就业创业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对充分就业村(社区)优秀技能人才和支持促进就业的先进企业给予表彰奖励,为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劳动、税务、工商、社保、农业、人事、教育等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促进就业政策宣传工作,运用多种宣传手段,采取各种宣传方法,广泛宣传有关优惠扶持政策,促进就业创业。

企业上市财务培训范文10

一、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职业培训的重要职责

各级政府要把职业培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开发就业岗位与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并重、发展普通教育与重视职业教育培训并重、强化新生劳动力培训与在职职工培训并重、加强城镇人员培训与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并重。具体目标要求是,使有就业培训要求的下岗失业人员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在职职工基本轮训一遍,逐步建立企业职工终身培训机制,到“*”末,高级工占在职职工总数的比重由目前的5%提高到8%以上,工人技师增加1倍;每年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百万人左右。各级政府要根据各自实际,明确目标任务,认真抓好落实。要建立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培训领导体制,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会同教育、经贸、农业、科技、财政等部门制定推动职业培训工作的具体措施,研究解决职业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共同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

二、统筹各类培训教育资源,提高培训工作整体效益

各级政府要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协调发展。职业学校要以国家职业标准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增强培训功能。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十、百、千”工程,提高办学水平。各级政府要保证城市教育费附加的20%用于职业学校的发展。加快建成一批规模大、质量高的高级技工学校。“*”期间,全省高级技校和技术学院要达到30所左右,每个市至少都要有1所高级技校,半岛地区要优先发展。同时要积极创办技师学院。从2003年起,各级政府每年都要视财力情况安排专项资金,改善技工学校办学条件,扶持重点专业和新专业。政府办的技工学校经费要逐步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对培训质量好、规模大的就业训练中心也要给予重点扶持。大力提倡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争取到“*”末,全省民办技能培训机构发展到千家以上。鼓励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办好县乡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积极探索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市场培训机制

按照“条件公开、申请自愿、公平竞争、合理布局、择优认定”的原则,建立再就业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制度。积极推行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创业培训,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努力开发适应社区就业岗位需要的再就业培训项目。选择有条件的市、县,探索建立以用工需求为导向的市场培训机制。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自主开发培训等方式,确立一批技能培训和创业项目,实现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定期就业和培训信息。各级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要完善培训经费补贴与再就业效果挂钩的办法。加快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到“*”末,凡是国家和省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工种,必须持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就业上岗。

四、切实加强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工作

进一步推动企业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逐步形成以中级技工为主体,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为骨干的企业职工队伍。企业要把培训作为经营者任期目标,建立制度,制定计划,积极创立学习型组织。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将职工培训纳入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依法保护职工接受培训的权力。企业可与技工学校、职业学校通过实行股份制或其他形式联合办学,建立职工培训基地,形成集就业前培训与在职培训为一体的校企结合的新型培训模式。企业培训有困难的,劳动保障部门和行业部门要给予帮助。鼓励企业建立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直至技师、高级技师的梯级培训模式,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重点骨干企业技术岗位应普遍使用高级工。企业要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凡没有开展培训的,不得提取列支。各级劳动保障、财政、审计、税务部门要加强监督,督促企业严格按规定提取和使用。

五、突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城乡规划、项目建设等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凡城市建设征地、项目征地、结构调整用地等,都要统筹考虑,并安排好被征用土地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就业问题。在全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绿色通道”培训计划:以城市边缘地区及规划开发地区的农民和到城市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为重点,以各类培训机构为依托,建立培训、就业指导介绍和追踪服务为一体的转移培训机制,参照再就业培训的办法,对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按照培训人数和就业率,从促进就业经费中给予一定补贴,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制定。县级劳动保障部门和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具体的组织指导。健全省、市、县三级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和乡村两级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文化科技知识教育。认真落实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县级政府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在安排使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要有一部分用于各类培训机构建设;在实施职业教育“十、百、千”工程中,要重点扶持为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技工学校招收的农村特困生由财政拨出专款予以适当补助。继续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他手段,开展对农民的远程培训,各级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要给予支持。经过各种形式培训的农民,均可申请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者由劳动保障部门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外出务工的技能凭证。

企业上市财务培训范文11

[关键词]辽宁;财政政策;就业;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8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1-0043-03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辽宁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由于国家转变经济体制而导致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破产倒闭,下岗失业人员和关闭破产企业人员在全省失业人员中占较大比重,如何解决这些曾经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失业群体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热点问题,更是一个现实中的难点问题。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辽宁不仅要面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巨大压力,还要迎接新成长劳动力带来的就业挑战,在城镇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也在加快,这就决定了辽宁要解决的就业问题,要比国内其他地区艰难得多,要比西方各国历史上所遇到的困难要多得多。这表明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增加就业的成功经验是不够的,还要加强政府干预,强化政府责任,建立一套符合辽宁实际的增加就业的政策体系。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应该而且也能够在促进就业和缓解失业压力过程中担负重要职责和任务。结合辽宁的具体情况,辽宁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从来就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这是因为中小企业一般都属于投资少、见效快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单位资本吸纳的劳动力较多。而大型企业则相反,通常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技术水平和自动化水平较高,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单位资本吸纳的劳动力较少。因此,等量的资产投入,中小企业能够比大企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为了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各级政府应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基金应以各级财政投资为主,同时吸纳社会各方面的投资,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重点园区中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培育新兴潜力型中小企业和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问题。

对于国家和省级的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重点园区中的中小企业,应给予重点扶持。要在特色产业基地和重点产业园区中“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于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财政技改项目贴息资金、院校合作工程专项资金、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专项资金、企业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扶持产业资金也要关注这些企业。还要做好创业基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的场所,通讯、网络、办公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产品质量检测、产品设计研发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以及资金融通、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市场推广等中介服务,扶持中小企业成长。同时,扩大对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规模。

新兴潜力型产业是具有潜在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有高成长性并能形成持续竞争力,能够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产业。就辽宁而言,生物制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软件外包业、海洋工程、机器人及数控加工机械等产业都属于新兴潜力产业。要制定支持新兴潜力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等政策,对新兴潜力型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变革、对外合作及服务体系建设等进行资助,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问题。“融资难”是中小企业面对的最关键、最迫切,也是最具普遍性的难题。破解融资难题,有效增加资金供给,是实现辽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各级政府都应建立和完善以政府出资为主、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重点扶持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投资、融资指导、贷款担保等多层次的融资、担保服务机构。出台信用担保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扩大风险补偿范围,激发、调动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级、信用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推动中小企业加强信用管理,提高信用等级。

二、增加创业服务支出,推进创业平台建设

创业能够带动就业。目前,政府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毕竟有限,解决辽宁就业问题的现实选择是继续深化改革、转变观念,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建设全民创业型社会。

要以建设省级创业辅导基地为重点,积极推进各级创业基地建设。加大对新建省级创业基地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各市建设创业辅导基地,努力推进县(区)创业辅导(孵化)基地的建设。同时不断完善各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辅导“孵化”功能,充分发挥其对全民创业的示范作用,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完善全民创业的激励机制,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不同类型的创业基金,如全民创业发展基金、大学生创业基金、下岗再就业创业基金,以及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用于为创业提供贷款担保、贷款贴息、创业补贴、创业奖励、创业培训以及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使其起到创业孵化器作用。

要出台特殊政策,解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鼓励城镇企事业在职人员和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利用优惠政策自主创业;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在民营企业中兼职、下乡,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先进适用的种养方式中实现创业;鼓励省外人才和归国留学人员来辽创业。对于这些创业人员的职位、身份、社会保障等问题应出台特殊的政策,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如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给予适度财政补贴。

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民众创业。各级政府要增加用于宣传全民创业的经费支出,通过举办“全民创业专题年”,建立全民创业网站,组织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等活动,大力突出宣传表彰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弘扬创业精神,推广创业经验,树立创业典型,营造全社会关注创业、尊重创业、支持创业的氛围。

三、减免非正规就业的税费,支持灵活的弹性就业

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形式包括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和灵活的弹性就业。非正规就业是劳动者从事非正规的生产、经营、服务等经济活动取得收入的行为。这种就业形式广泛存在于我国城市中,就业内容多种多样,包括保姆、临时劳务、沿街叫卖、家庭小作坊等,也包括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种临时性和突击性的劳务,一般无法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由于目前城镇正规就业困难,而非正规就业的门槛较低,因此,弹性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将成为辽宁扩大就业和实现再就业的重要形式。

要支持非正规部门的发展。非正规部门一般规模不大,生产经营具有不确定性,盈利能力有限,常常被资金不足所困扰,需要政府的扶持。政府有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向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微型企业和含有较高技术成分的自我创业者提供优惠贷款或启动资金。可以对非正规部门实现差别税率,减免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各种社会性缴费。例如,瑞典实行非全日制劳动组织低于全日制劳动组织的税率,来增加非全日制劳动者的税后收入;上海免收3年非正规劳动组织的营业税、所得税等地方税,并减免各种社会性缴费,以降低非正规劳动组织的负担。还可以向能够吸纳较多劳动者的非正规部门提供就业补贴,以支持其发展。

要建立与非正规就业特点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相比,具有工作的临时性、收入的不稳定性等特点,而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中缴费责任、“续保”、缴费年限连续计算等各种规定主要是按照正规就业模式设计的,如果非正规就业采用同正规就业相同的社会保障制度,阻力较大,推行起来也较为困难。因此,有必要根据非正规就业的具体情况,为非正规就业人员设计适用的社会保障制度,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同时也提高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可以设计“一揽子”社保品种,比照当地法定最低工资标准,非正规就业人员以固定费额的方式参保,以工伤和大病医疗保险为重点,有条件的可兼顾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对于非正规就业人员中在正规部门工作、收入相对稳定的人员,在志愿的基础上,应为其提供与所在单位的正规就业人员一样的社会保障;对于自雇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可以比照现行个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方式操作。

要加快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社区服务业作为城市经济中的新兴产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可观。而且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容量较大,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不高,是实现非正规就业的主要途径。各地可以社区为依托,在基层政府的财政预算中适当增加社区经费,并规定其专门用于扶持社区服务业,发挥社区对社区服务业发展的组织促进作用,加快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四、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帮扶就业困难群体,为其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是政府促进社会充分就业的有效举措。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规定,公共就业服务包括为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服务。近年来,辽宁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在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辽宁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长期存在,要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提供更多的更有效的帮助。

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需要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同时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资金的管理。要严格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辽宁各地应以满足当地就业工作需要、保证公益性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的提供为原则,保证基层平台开展就业工作的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和项目经费,要将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建设经费和项目经费等相关支出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逐年加大财政对公共就业服务投入的力度,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工作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大学毕业生、下岗职工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专项基金,开展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具有针对性的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同时,建立公共就业服务资金的评估体系和监督制度,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服务水平、工作绩效定期进行评估,严格管理督查,充分发挥就业服务资金的作用。

各地还应高度重视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将其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在财政预算中安排相应支出,以保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转。各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要尽快实现联网,扩大信息网络的覆盖面,提供准确的信息。同时,加大信息收集力度、拓宽就业信息渠道,使劳动力供求信息最及时最充分地传递,方便就业信息搜寻,避免和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失业。

五、加大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的投入,提升劳动者素质

现代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都提出较高要求。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必须把提高劳动者素质放到首位。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不仅有利于实现就业和再就业,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也有利于增加劳动者收入,切实推动全民创业。

要增加就业培训的财政投入。辽宁各级财政部门都应该增加就业培训资金的投入,与工会、妇联、共青团、各类学院和学会、行业协会、科技部门等相结合,建立就业、再就业的培训中心和各种培训机构,对劳动者进行创业培训和就业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追踪监督。同时,调动民间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对半官方或民间失业培训机构提供补贴。如美国政府每年都资助为失业者提供就业培训的学校,这些学校为失业群体提供失业培训的经费由财政支付。

探索就业培训的新形式,提高就业培训效益。为了解决政府部门的公共就业培训机构难以满足迅速增长的公共培训需求,政府直接购买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服务又存在针对性不强、培训对象选择权有限、竞争不充分、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探索一种针对性强、多元参与、竞争充分、选择多样、监管便利的就业培训服务形式,提高就业培训的效益。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作为培训项目的购买者,除了直接向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服务之外,还可以向培训对象直接发放培训凭证,由培训对象到政府指定的职业培训中心或具有政府认定资质的培训机构,自主选择适合的培训内容,相关政府部门再根据培训的人数和效果,支付培训费用。

参考文献:

[1]姜作勇.辽宁省“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海出版社,2010:688-694.

[2]张彦.社会转型期城市非正规就业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研究[J].科学发展,2010,(1).

[3]乔秀丽,朱淑芳.重庆市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就业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9,(3).

[4]阳盛益,蔡旭昶,郁建兴.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机制及其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

企业上市财务培训范文12

摘要:《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为我国小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以此为契机提高效能是小企业面临的议题。结合中山市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状况,分析实施准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具体对策,以期进一步研究如何切实施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为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服务。

关键词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山市;影响;建议

小企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但由于在营业收入、职工人数、资产总额或组织机构等方面存在的竞争劣势也使得小企业面临许多问题,比如融资难、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等等。因此,如何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国财政部于2011年10月18日并于2013 年1 月1 日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为小企业规范会计核算增添了很多亮点。它充分考虑了债权人和税务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同时符合小企业发展特点、能规范小企业财务信息系统,提高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融资能力。《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企业目前所处的困境,提升小企业会计服务效能,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中山市小企业概况

中山市作为广东省的地级市,经济发展一直坚持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和“产业强市”战略,企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其中占企业总数量绝大部分的小微型企业的地位不可或缺。据统计,目前中山市的小微型企业数量已经超过20 万家,小企业作为颇具生机和活力的经济群体,不仅成为推动中山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崛起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中山市小企业从整体上看也面临很多困难,比如政策法规的引导、财政扶持、税收和融资环境、企业内部管理等等,要改善这一系列的状况,《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是一次发展机遇。

二、中山市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状况

(一)展开宣传与培训

中山市是一个不设县的地级市,行政区划是市、镇两级建制,绝大部分的小企业分布在各个镇区,成为促进中山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山市财政部门结合了中山的实际情况,加强对镇区小企业的宣传并做了统筹规划,组织相关部门制定了具体细致的培训方案,对财政、中小企业管理、税务、银行业监管部门相关人员以及小企业负责人、小企业会计人员、银行贷款业务人员等进行了系统培训,为分布各镇区的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提供相互交流的组织平台,例如中山市国家税务局为近250 名相关干部举办了培训班;中山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举办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班提升行业的执业水平等等。宣传与培训能够提升小企业负责人和小企业会计人员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能力和信心;宣传与培训能够加强银行业监管部门对防范小企业贷款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宣传与培训能够促进财政、税务等管理部门不断完善与准则施行相关的政策和业务能力。

(二)进行实施部署

在开展宣传培训的基础上,提高以上相关人员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认识和领会,激励小企业把握机遇全面提升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部分企业做好了会计科目的新旧转换、会计信息系统改造等工作。另外,组织各个小企业的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学习,对于还没有准备好的小企业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对转换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涉及到的具体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要求企业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财政部门反映,便于财政部门能够随时掌握中山城区及各个镇区执行、实施的具体情况,收集汇总企业反馈的信息,协调解决小企业疑难问题。

(三)积极引导探索

《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对《企业会计准则》而言,对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了简化处理,由于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比如业务较为简单,会计基础较为薄弱,决定其会计核算适宜简易的规则导向,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小企业的发展起到有利的影响,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的状况能够得到改善,促进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小企业税收征管能够得到加强,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小企业融资能够更加顺畅,保证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关部门从财务报表报备系统到会计数据库的建立等具体的工作给予指导性的意见,积极引导小企业为了争取财政扶持发展,实现规范会计行为,建立健全财务系统。与此同时,中山市地方税务局2013年新增了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电子财务报表类型,方便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纳税人上传报表,为小企业解决现实问题。

(四)强化会计服务

中山市作为中小城市,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起到很大的影响。但是,中山市目前部分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行为存在瑕疵与不足,这成为了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障碍之一,对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不利。有关部门要求符合条件的小企业严格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以此为契机进行完善,规范会计处理,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另外,中山市小企业当中也有一部分依赖记账,解决完善的方法是通过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来强化会计服务,发挥记账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化的小企业服务机构的优势,帮助小企业严格进行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小企业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需要加强宣传与指导

目前中山市虽然对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相关的工作,展开了宣传与培训;进行了具体工作的部署;对小企业的转换工作积极引导探索以及强化会计服务等。但是宣传培训力度还需要加大,在时间的安排和空间的广度等方面还需要根据宣传培训的效果做相关的调整,防止形式化,使得小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对于《小企业会计准则》认识继续加深,要把宣传培训《小企业会计准则》纳入小企业培训工程的重点,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都还要加大对小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普及型培训。作为小企业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更加务实,将工作做细做足,切勿敷衍了事,对小企业相关人员及时给予指导,切实促进小企业加强管理,积极引导、帮助中山市城区以及各镇区的小企业执行好《小企业会计准则》。

(二)各管理部门需要密切协作

中山市财政部门应该与小企业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等进行密切协作,认真做好促进《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执行的相关工作。相关管理部门对中山小企业实施情况要进行定期摸底调查,加强政策宣传,对已经施行的小企业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解决,对符合条件但没有实施的小企业要说明执行要求,督促其尽早执行。税务部门应当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以此引导推进小企业加快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建账建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掌握了解中山市辖区内小企业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证全市小企业的信息渠道畅通。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督促金融机构完善对小企业的金融贷款服务,使得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能够得到缓解。各管理部门完善自身工作的基础上需要加强部门间的密切协作,为小企业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才能很好地解决《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准则进一步贯彻施行打好坚实的基础,令更多小企业能自愿自觉地启用该准则。

(三)小企业需要积极参与执行

关于要不要参与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由于目前新准则仍没有强制执行的要求,一些小型企业眼光仍然局限于短期利益,比如转换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会导致短期成本的增加,或者由于会计人员的短期行为的习惯使然,小企业对于该问题思考的局限性导致中山市大部分小企业可能还没有启用《小企业会计准则》,这样也就使得小企业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新准则的好处。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让小企业能发自内心地积极参与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可以考虑在适用范围上进行调整,比如由强制性实施过渡到自愿性进行。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性方面,必须认识到两者在提供信息的目标上是存在差异的,税务部门在相关工作中应该注意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分离。另外,小企业的负责人及会计人员应该加强学习,尽快转变观念,着眼未来,积极参与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四、切实施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全面促进中山市小企业发展

近年来,中山市的小企业依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重要原因之一是会计基础工作薄弱。通过切实施行准则全面提升中山市小企业发展,才能拓宽生存空间。

(一)强化小企业内部管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在适用范围、科目设置和具体核算要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其借鉴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化处理的核心理念,同时考虑了我国小企业的特点制定而成的。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通货膨胀、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山市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冲击,要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规范内部管理应该作为中山市小企业的重中之重,只有规范内部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而规范管理最终应该有所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能够加强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促使企业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在加强资产安全管理方面发挥作用、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达到强化内部管理的目的。

(二)拓宽小企业融资渠道

中山市小企业近年来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成本的增加,原因主要有通货膨胀的压力、产业转型的加速以及用工薪酬的上升等等。成本的增加使得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进一步扩大,然而中山市银行业竞争激烈,它们更加注重争取高端客户,对小企业贷款融资越来越谨慎,资金需求加大与融资渠道收窄的矛盾进一步凸显。要落实小企业的发展资金,拓宽融资渠道,要从小企业自身先入手。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以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小企业只要能够切实施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行为,如实提供企业的财务报告,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就能逐步提高小企业的信誉,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有据可依给予小企业贷款。另外,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贷款必须考虑小企业是否具备明晰的财务报表,规范的账务处理以及有效的内部管理等因素。因此,小企业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为契机加强财务管理,才能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自身的发展。

(三)促进小企业税负公平

目前,中山市税务部门对相当一部分小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采用是的核定征收方式,重要原因之一是这部分企业的会计账簿不够健全,会计质量不高。然而,税法规定,只有符合条件的实行查账征收的小企业,才可以依法享受小型微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以及国家税法规定的其他各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查账征收要求企业的账簿、凭证、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能够据实核算及反映企业财务信息,切实施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将促使小企业积极建账建制、完善会计资料、规范会计行为,为实行查账征收开创有利的条件。做到这一点,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才符合小型微型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前提条件,合法享受税收优惠,减轻税负负担,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黄开敏.小企业会计准则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