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科技论文

教育科技论文

时间:2022-03-30 16:45:07

教育科技论文

教育科技论文范文1

一、中国目前科技园与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科技园内聚集着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高科技企业,面对大量的潜在生产力,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科技园对创业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强烈。在我国目前将近二十年的科技园发展过程中,创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明显不能满足科技园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当前大学教育中缺乏创业相关知识和理念的培养不足的问题。科技园对具有创新人才的需求是长期存在的,因此,如何将高校的发展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发展和改革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今后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首先,目前我国大学人才的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创业教育的环境。由于当前我国大学还处在“象牙塔”的状态,教师和学生生活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中,缺少风险和冒险精神。加之我国长久以来对创业的认识不足,缺少当机立断的果敢精神,导致面对机会时往往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其次,目前我国大学普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问题。从常见的转化形式分析,是因为缺乏自主开发课题、大学有限资源分散、课题与市场不吻合、科技管理政策不完善、科研经费和中介机构缺乏等原因造成的。而深层次的原因是体制僵化、机制不活[3]。再次,科技园中创业企业一般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这些企业大都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即这些企业具有技术含量较高和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特点。二是这些企业以创新活动为发展基础。创业企业一般都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生产,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是现实市场中还没有出现的产品,可以填补市场空白。三是高风险、高投入、高效益。新创企业的探索性强、创新程度高,技术复杂或不够成熟,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多,因而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屡见不鲜。据统计,创业企业的成功率一般在20%~30%。但创业企业一旦成功,能获惊人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这些企业成长条件和环境的要求很高,迫切需要有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人才来经营和管理。因此,针对大学的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是科技园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园中大学创业教育的计划和实施以及创新创业等相关理念的加入和融合,如何使人才培养模式与科技园发展的现实实际相结合、与市场应用相结合是目前乃至将来科技园人才需求和高校等人才培养单位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学应该与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相契合,鼓励学生到企业中兼职,真实感受创业企业的氛围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乃至今后步入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科技园开展创业教育的对策

大学有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大学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应在社会服务上下功夫,社会服务功能建立在大学原始的教育和科研功能基础上[4]。世界上著名的科技园都将大学的创业教育与科技园发挥反哺大学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科技园对大学创业教育的推动作用,实现创业教育基地功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创业教育的培养环节和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目标进行符合市场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大学的创业教育必须围绕市场目标,完善从师资、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的培养环节,深化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科技园为上述要素提供了一个整合的平台,将各种要素紧密结合形成化学反应,最终促成一个完整的产学研培养体系。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设的创业课程共有17门,90%的学生至少上过一门创业方面的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创办企业的方方面面[5]。依托科技园,大量的创业实践活动为开设创业案例教学等创业课程提供丰富的内容,容易形成文化课、专业课和创业课相互渗透、功能互补的立体多元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也能够及时反映知识创新的内容[6]。科技园为大学的创业教育提供了大批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大学可以聘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企业家和投资家担任兼职教授,为学生教授创业课程。同时,大学应鼓励大学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创新活动,为教师提供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增加实际创业和管理经验。

2.改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机制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远远强于理论性的课程,熟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业教育不仅仅是要增加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相关课程是大学生走到实践中去。通过开放性和活动性的课程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因此,创业教育课程应采取新的教学机制,科技园的出现能够为创业教育教学机制的改善提供条件,丰富了教学的地点和形式。目前在我国开设创造力开发课程的学校只占少数,原有的这类课程也存在着内容陈旧,理论脱离实践,动手少,缺少实践体验等缺陷,需要在新的理论和实践要求下,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变革,培养创新所需要的多种能力[7]。创业教育应该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内容,融入专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如何创新创业的针对性教育,激发、培养和丰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知识[8]。这种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使得教育由简入深、循序渐进,既符合教学规律又开拓了新的教育体系。

3.为学校提供真实的创业教育环境实践是创业教育的根本和落脚点,虽然现有的创业教育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活动和创业计划大赛等,然而学校自身的资源并不能保证创业实践保质保量的充分开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科技园可以为学生的创业提供最形象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了感性认识。同时,也提供了冯伟丰富和贴近学生的大量案例。同时,科技园也为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提供了创业的平台,硅谷为创业者提供了一种把大学科研与产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业环境,促使了一大批教授创业者,大学生创业者的产生,如微软、苹果等企业都是在科技园中孵化而成的。实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创业的机会,增强了实践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考察了一个人是否具备创业的相关品质,有助于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对自己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4.营造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技术发展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关系,看来是技术体系内部要素的关系,实际上这种关系受到技术活动外的社会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在不同文化传统中,对发挥“人”与“物”的作用各有侧重,于是造成不同的技术发展模式。这些模式的冲突实质上也是文化观念冲突[9]。文化是一个组织获得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文化氛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是文化汇聚、交流和冲突的地方,任何科技园中的大学精神,都深深地影响着科技园内的入驻企业和员工。英国的沃里克大学在校园内注重培育创业精神,并且创业精神没有让位给少数工程和商业这类学科领域,也没有只让位给献身于创收的管理群体,而是在事实上成为了所有学术领域的特征[10]。总之,创新机制是一个组织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内在要求。由于科技园汇聚了高智商人才和高创新人才,融合了大学文化和创业文化,本应具有其特殊的企业氛围和文化氛围。因此,科技园内极易产生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中科技园依托的大学精神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科技园为大学在传统的理论教学基础上,通过实践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加的真实和有效,教学机制也更加灵活和富有实践性。

作者:李雪松 赵旭 黄春雷 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育科技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讨论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问题。首先,分析说明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其次,阐明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再次,分析说明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最后,分析说明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方法。

1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1.1 科技教育的目标及性质

科技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如何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进而改造客观世界,其本质是求真。科技知识是科技教育的内容,它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以人的意志和感情为转移。人们的活动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科学,就越真。科技求真但不能保证其方向正确。

科技教育只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如下五个方面的原因:(1)科技知识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生产力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科技知识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技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基础。科技思想主要是严密的逻辑思维,保持前后的一致性,连贯性。因此,它是正确思想的基础;(3)科技方法是事业成功的前提。科技方法是科技知识按照科技思想付诸行动的行为,这能保证行为是正确的,实施是成功的;(4)科技知识是反对愚昧落后、封建迷信的有力武器;(5)科技精神是求真、求实、创新、存疑、刻苦耐劳、敬业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是科学的精髓。科技精神一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科技实践的范式。离开这种科技精神的激励和导向,近现代科技获得迅速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此外,科技精神也是一种社会力量,它所揭示的真、善、美,它在活动中形成的科学共同体的精神准则和范式,科学家的人格精神力量,历来是社会精神文明、思想道德和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源泉。凡精神都是人文,科技精神本质上就是求真的人文精神。

1.2 人文教育的目标及性质

人文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终极关怀,其本质是求善。人文知识是人文教育的内容,它带有强烈的“终极关怀”的感情色彩。人们的活动越符合社会、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就越人文,就越善。人文求善但不能保证其基础正确。

人文教育只所以重要是因为如下八个方面原因:(1)关系到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既取决于物质文明、科技文化的进步,又取决于精神文明、人文文化的进步。无前者,则无知、落后、野蛮;无后者,则无耻、卑鄙、下流;缺少其中任一个,灾难将至,自取灭亡;(2)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国家的强弱取决于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有三要素,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民族凝聚力;其中民族凝聚力是核心,而民族凝聚力主要取决于对人文文化的认同;(3)关系到民族的存亡。民族主要是人文文化的概念,没有民族的人文文化,民族也就不存在;(4)关系到人格的高低。人的思想品质一般可分为三层,底层是人格,中层是遵纪守法,顶层是政治方向。顶层是根本,方向一错,一切全错。但是人格是基础,人没有人格,不仅很难遵纪守法,而且很难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人格直接取决于人文的陶冶;(5)关系到涵养的深浅。涵养直接反映为言行的文雅、度量的大小、处置的宽严等,这也直接取决于人文的陶冶;(6)关系到思维的智愚。人文科学的功能是教化,它作用于人的感情状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价值观,影响人的情趣和气质,并激发人的创造潜能。直觉、顿悟、灵感等的开发,主要取决于人文教育;(7)关系到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人格、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着,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等。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最重要的尺度,是人文科学的精髓;(8)关系到事业的成败。由以上的结果,必然有此结论。个人、集体、民族、国家、社会都如此。

1.3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两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以上可以看出:(1)科技毕竟是科技,人文毕竟是人文;彼此之间有明显的区别;(2)没有人文的科技是残缺的科技,科技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科技需要人文导向;同样没有科技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技的基础与科技的精髓,人文需要科技奠基;(3)科技文化、科技知识与人文文化、人文知识都承认和尊重客观实际,提炼和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和揭示客观实际规律。彼此之间有明显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2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1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在全球政治经济及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不约而同的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口号,并采取了如下措施: (1)从教学管理制度上确定了国际课程的地位;(2)支持并加强有关国际问题的学习与研究;(3)鼓励教师和学生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4)加强学校的外语教学。1994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一份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指出教育应有四个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由此可见,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迫切要求。

2.2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同时还需要精神上的满足。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和飞跃。这样,不仅使人们盲目的追求高新技术,而且导致人们去片面的追求物质的享受和满足,从而造成人们心理情感方面的失落。这种只重视物质追求,而忽略人文精神追求的状况,正是造成诸如战争破坏、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危机、道德滑坡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的重要原因。反映了“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对善和恶都会带来无限的可能性”。正因为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人们才必须研究高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机制,探讨人类社会如何以最优方式利用高新技术。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教育融合。

2.3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

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知识经济初现端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如下特点:(1)知识已渗透到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并处于中心的位置;(2)知识制约并决定了经济、产业发展的方向、结构和水平,并且成为一种产业;(3)知识已成为权力的象征,成为能影响财富、政治权力的最重要的权力来源;(4)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自觉的控制自身的生育和消费,保护地球的生态和环境;(5)科技与文化全球化的交流与合作。由此可以看出,为了使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迫切需要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2.4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且是培养精英的重要途径

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追求。科技教育主要是培养求真,人文教育主要是培养求善,求真和求善的结合才能真正全面的为社会服务,对社会负责。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第一次高等教育大会,大会《宣言》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只有有了高度的责任感,才能有巨大的动力,才能有无比的激情,才能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有神奇的智慧,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2)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3)有利于培养优秀的思维方式。优秀的思维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正确,一是具有源创性。科技思维主要是严密的逻辑思维,这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与人文文化有关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这是源创性思维源泉。二者缺一不可;(4)有利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不仅需要物质生活,而且也需要精神生活。前者主要取决于科技,后者主要取决于人文。二者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往往精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要的。因为精神生活主要应合乎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在本质上就是脑健康,可以说脑健康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健康的身体,一般很难谈得上有大的创新;(5)有利于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科学承认外界,人文关怀外界,只有既承认外界又关怀外界,才能与外界和谐,达到与他人团结合作的目的。

(以下是对科技教育而言,讨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问题。对人文教育而言不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3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科技教育的内容中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把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并不需要任课教师另找人文教育的素材,只需要开发利用科技教育内容中所蕴含的人文资源,就地取材进行人文教育。问题在于,作为任课教师,是否有人文素质,是否具有开发利用科技教育内容中的人文资源的能力,并将其向学生展示。科技教育内容中的人文教育资源涵盖很广,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3.1 科技教育的内容中蕴含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

从表面上看,科技教育传授的是一些科技原理、定律、数学推理等等,但是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在这些概念和公式的后面却存在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是因为:(1)科技知识本身渗透着人文精神。虽然科技规律是自然界运作的客观法则,但表述这些客观规律的科技知识本身是人创造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的主观性,渗透着人文精神。因此,科技教育的内容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2)科技知识的应用渗透着人文的关怀。人文精神不仅关注研究对象本身,同样也关注其可能产生的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后果。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对于社会的作用越来越直接,影响越来越大,科学家和工程师应该是科技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社会人,他们必须具有社会良知、学术良知、关爱生命及生命存在的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种人文关怀,科技教育责无旁贷;(3)科技知识中渗透着艺术和美。自然界是和谐、统一和美的,因此解释自然的语言也是美的。追求完美既是艺术的更是科技的境界,丰富的想象力既是艺术创作也是科技探索的需要;而自然界则为科技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内容与和谐对称的规律结构,正是在这方面,自然、艺术和科技达到了美的统一。如何把科技美传授给学生,如何教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实现美是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3.2 科技教育方式蕴含深刻的人文教育方法

科技教育在培养和训练方式上具有人文教育的内涵。这是因为:(1)教育学生形成“质疑”、“解惑”、“去伪”、“求真”的思维,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技态度,这既是一种科技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科技方法和科技精神同样体现着科学家和工程师关于生活、关于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关于人生的态度以及对科技本身的态度。科技教育是通过严格的科技训练方式---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反复验证、完成科技知识学习、科技能力训练和科技精神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思考、实践科技探索,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2)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意识。科技教育的基本方式是: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前沿,通过对已知的辉煌和未知的神秘的认知,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社会实际,通过直面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巨大的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技的求证、求真、求实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发现的乐趣。发现问题、验证结果、推翻理论是最大的回报。因此,通过科技教育激发和引导学生探索的意识比学习科技知识本身更重要;(3)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科学信仰。怎样让学生了解和接受这种科学信仰,任课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科技知识本身并不是干巴巴的事实,而是不断修正错误、走向真理的过程。因此,科技发现、发明的过程本身是催人奋进的最好教材。

4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方法

把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并无一成不变的做法,不同的科技课程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传授重点、不同的传授视角和传授方式。通过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方法是,把人文教育融入科技教育,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4.1 在公共基础课中开设必要的人文科学课程

开设必要的人文科学课程是把人文教育融入科技教育的基础。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就有了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对人文精神有了一定的认识,才有可能在其后的科技教育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外,开设人文课程其内容一定要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精神实质;大力宣扬表现这种精神的经典内容。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

4.2 要把科学方法论与科技发展史纳入科技教育的设置范围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目的在于培养集真善美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把科学方法论与科技发展史纳入科技教育的设置范围可以把科技与社会、知识与责任、科技文化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给学生更加广阔的视野,促使学生对那些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科技事件和思想,从科技起源、本质、发展及社会应用价值和由此产生的伦理及社会问题等角度进行思考。

4.3 注重在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科技精神

探索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把科技看作一种动态的活动,把科技活动的结果和探究科技活动的过程有机的统一起来,把科技真理和求真过程有机的统一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科技真谛,从更广泛的人类活动背景上去把握科技本质,培养科技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4 提高任课教师的人文素养,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和政策

首先,科技教育的内容中所蕴含的人文知识资源,并非人人都能认识到并能将其有效的开发出来。没有高的文化素质,任课教师要把人文文化融入科技文化只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目前大学中的中青年教师本身所接受的就是一种缺少人文内涵的科技教育,加之少数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没有根本改变,习惯于狭隘的科技知识教学模式,这就增加了人文教育融入科技教育的难度。最后,学校要把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对任课教师进行必要的人文素质培养;同时,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自觉提高人文素质,以保证教师在科技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开展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融入科技教育。

参考文献

[1] 董华,桑宁霞.科学-人文教育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研究, 2001,(12):43-46.

[2] 路涌祥. 知识经济 创新体系与教育改革[J].教学与教育改革,1998,(4):12-15.

教育科技论文范文3

1.1创设虚拟情景教学

外科护理学具有前沿性、实践性的特点。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医疗技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临床疾病的护理措施在教材上得不到及时更新,使理论与实践脱节,而有些疾病发病率低,平时难得一见,在课堂讲解时教师有“无从说起”之感,更谈不上让学生见习或实施护理操作了。针对这种情况,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改善这一状况。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需求,创设虚拟情景,即利用模拟系统程序创造出多种真实病例和临床急救场景,使学生能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融入特定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1.2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

为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等,把教学课件和学习资料上传到“群共享”,设置“在线答疑”。学生可利用班级群下载文件、交流、讨论等,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等充分进行交流互动,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信息,从而对教学内容、进度、方法等适时调整、改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学科的最新进展信息反馈给学生,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学科前沿信息的能力。

1.3构建多元化学习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使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而是呈现给学生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使传统教学法中抽象的书本知识变得易于学生接受,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视觉与听觉功能,满足了思维的多元化和学习的多元化需求。

2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1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激发教师教学热情

我校外科护理学课程组教师大部分是青年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教学方法也不够丰富,在授课时往往照本宣科,内容讲解无新意,授课无特点,久而久之教师会觉得授课枯燥乏味,逐渐降低了教学热情。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优势,打破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制订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方案,从而培养青年教师勇于创新、善于求变和勤于反思的现代教学理念,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

2.2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

将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应用到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在讲解“泌尿系结石”时,由于知识点零乱、抽象,仅通过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了解它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但教师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图片、动画来展示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排出过程以及引发肾绞痛的原因,通过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

2.3利用网络资源,突破教学难点

为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制作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讲授“烧伤患者的护理”这一章时,在讲解“烧伤深度评估”这个重点内容时,可应用网络教学图库资源,通过皮肤组织结构图片清晰而直观地展示不同程度烧伤所达到的皮下组织深度;还可通过列表比较来直观展示“三度四分法”不同级别的相同点和区别,使平时在课堂上难以表达的重点内容形象、直观地再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记住它们。

2.4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使学生在学习各种临床护理操作时,如同亲临医院真实场景,可真切感受临床护理工作程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2.5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建立起“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的多向交流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强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指导与反馈,创造了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师生在积极的互动中产生教学共鸣,实现教学相长。

3效果评价

学期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授课班级学生随机进行抽样调查。统计显示,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P<0.05)。

4结语

教育科技论文范文4

[摘要]科技道德是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及决策活动中用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高科技时代,科技道德引起人们前所未有地关注。对大学生进行科技道德教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技道德是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及决策活动中用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科技与道德是人类观念文化的两种不同形式。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以真为目标追求,具有认知功能;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科技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经验、技能、知识的结晶,对社会经济及结构、劳动方式、生产方式、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越来越大。马克思早就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1]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以善为目标追求,具有规约的功能。科技与道德是有区别的,但确认这种区别,并不意味着否认科技与道德之间的关联性,科技与道德之间存在内在一致性和融通性。科学精神和人本精神是科技道德赖以建立的两大精神支柱。这两大精神是实质,是灵魂,统摄各种规范;规范是两大精神的合理延伸,无一不体现着科学精神和人本精神的内在要求。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化的人格气质,是人类在探求未知、追求真理的创造性活动中,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求真精神、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精神、怀疑批判精神、宽容精神、创新精神等。科学精神的精髓在于追求真理和求实求真。如何追求真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早在1941年发表的《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中就明确而具体地阐述了科学精神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不计利害”才能求实求真。从科学产生直到永远,科学精神的不竭的生命力和魅力就在于此。怀疑批判精神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基础上大胆怀疑,不迷信、不盲从权威,敢于“扬弃”,这样才能使科学事业不断吐故纳新,永葆青春和活力。宽容精神是指这样一种情况,科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和复杂情况,一时一地的实践难以准确证实或驳倒某种理论,实践和理论都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需要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而不要在没有充分依据和条件不成熟的时候武断下结论,不容许“只我一家,别无他店”的霸道作风,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新精神是指不要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当条件具备时要有新的发明与创造,提出新颖的、独到的、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新方法,这样才能使科学事业生生不息。如果说传统的科技道德主要是学术道德,那么,它在当代又开出了新的花朵———为善的道德,科技道德中的人本精神其基本的伦理原则是:科学技术必须服务于人的福利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进化。学术道德体现的是研究主体对科学的责任,旨在求真,有利于客观真理的创新和进步;为善的道德体现的是研究主体对人与自然的责任,旨在求善,有利于增进人的福利,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科技为善的道德是时代的产物,尤能体现科技伦理学的现实意义和勃勃生机。科学精神与人本精神是科技道德的两大精神、两种灵魂,其间的关系如何?科学精神是求真,人本精神是求善。追求真与善是科技道德、也是科技活动本身的全部意义。求真是手段,为善是目的;求真侧重于过程,为善侧重于目标。科学精神与人本精神的内在联系类似于手段与目的、真理与效用之间的联系,其相互依存,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在理论上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本精神的内在一致性;在实践中倡导科技工作者集科学精神与人本精神于一身,既要讲求学术道德,也要讲求为善道德,既要为科学负责,更要为人类的福利、和平和发展负责。在科技活动中,不坚持科学精神就不能实现人本精神;离开了人本精神的科学精神将失去人性的光辉,变得苍白甚至扭曲。人们为什么敬仰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不仅是因为其科学成就卓著,还因为他(她)们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深切的人道主义情怀,垂范于科技共同体!广大科技工作者只有达到对科学精神和人本精神深刻的理解和发自内心的认同,才可能将外在的规范内化为科技良心,升华为一种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彰显出科技道德的自律功能。

二、科学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它本身并不存在伦理道德问题。但是,科学技术事业是一种活动,科技工作者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活动,并对社会产生影响和作用。在此,科技工作者必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自然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从研究的目的、课题的选择、论文的发表,直至成果的应用等等,都存在着许多伦理道德问题。它要求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优良的科技道德,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许多国家都认识到,在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依靠科技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美国政府曾宣称:只有对任何国家都保持技术上的优势,才能确保美国的安全。新世纪是实施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时期,要求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地位,不断增强我们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科技道德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任务。科学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特殊部分,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一直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利杠杆。在人类文明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与进展都给人们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带来新的希望和曙光。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两次科技革命开启了伟大的科技变革时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科技在创造人类文明,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产生了与之俱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它好比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生产力,更新着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创造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的生命的摧残,以及利用高科技进行各种犯罪活动。既然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兼有正、负效应,那么,具有理性控制能力的人类理所应当对之进行道德的规范和导引,以兴利除弊、扬善抑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发展迅猛,超过了过去数千年的总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产生经济效益的周期日益缩短。调查表明,18世纪周期约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一战前为30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6年;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更新产品只需5-8年,甚至2-3年。但是,科技的发展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其中大多数体现在伦理道德方面。首先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随着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土地荒漠化形势日益严峻、许多稀有动植物的相继灭绝、臭氧层空洞、海洋污染、酸雨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人类才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生态环境在恶化。其次,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因技术的进步又使基因隐私、基因歧视等问题日益突出,防患于未然,避免引发诸如二战时期的“优生运动”在我们今天看来并不是危言耸听。克隆人的争论、人体芯片植入和人造子宫技术的应用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这些高新技术研究、应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给社会、他人、全世界、全人类带来道德上与法律的冲突。再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引发出许多网络问题,据调查显示,全世界每20秒发生一次黑客袭击事件。美国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损失也多达数亿元。科技的进步不能以牺牲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所以,科学自由必须在一定的道德规范下实现,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2]许多科学家在反思之余大声疾呼:“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有道德良心!”正是由于许多科学家认清了自己科学活动的社会后果,明确了科学研究的道德责任,1949年国际科学协会联合理事会第五次大会通过的《科学家》,对科学家的责任和义务作了更详细的规定,要求科学家保持诚实、高尚、合作的精神和为世界公民献身的道德使命,防止科学的错误应用,重视与发展科学技术所具有的人性价值。超级秘书网

三、在高科技时代,科技道德引起人们前所未有地关注。大学生掌握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知识,无论将来成为专职科研人员,还是走入社会成为各项技术的应用者,都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新世纪的领军人,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引下,大学教育不光要教给学生改造世界的本领,更要教会学生驾驭这把“双刃剑”的功夫。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科技道德教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世纪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科技道德教育主要包含的内容有:第一,造福人类,奉献祖国。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社会文明,为人类谋幸福。古往今来,许多科技工作者正是抱着这一崇高目的来从事科技事业的,可以说为人类社会造福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宗旨。热爱祖国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的巨大力量,作为一个有德性的科技工作者,都应以报效祖国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第二,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勤奋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品格,一个人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就,必须勤于探索。科学劳动是探索未知领域的艰苦劳动,充满艰难险阻。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3]勤于探索是取得成功的阶梯。第三,严谨治学,团结协作。科学的根本就是事实,科学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所以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品德。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导致科技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日益加强,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要有集体协作精神。事实上,我国许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就,如核技术、运载火箭技术、宇宙航天器、人造地球卫星、人工合成胰岛素、水稻杂交等等,无一不是集体协作的成果。在集体协作中还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把集体的智慧和个人的创造性紧密结合起来,争取智能的最大化。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3卷第664页.

[2]龚海泉.走进新世纪的高校道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83.

[3]马克思.《资本论》序言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1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3卷第8页.

教育科技论文范文5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现状

1.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的现状

至2008年,我国有224个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已经成为我国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1]]包括教育软件工程、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等多个培养方向,专业性质有师范性、非师范性和半师范性三种,开设院校已从开始的师范院校发展到目前综合性、理工科、农业、民族学院等不同性质的院校。但有不少院校存在专业基础深度不够、专业性质不明确、克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与实验条件不具备等问题。[[2]]

2.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杨改学总结了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各个时期的培养目标,[[3]]从早期的“四种人”(电教课的教师、电教技术人员、电教研究人员和电教管理人员)到当前的“四种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新媒体的开发与研究人员、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信息技术课的教师以及管理人员),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越来越宽泛,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适应范围由学校走向企业等各种行业。但是具体到各个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则存在着“轻实践目标、轻创造目标和对社会需求缺乏了解、闭门造车”等问题,[[4]]出现了同构现象,不论学校层次、规模、类型都要培养成为“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显然是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的。

3.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庞杂老化

由于教育技术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专业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性学科,因此一些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开设的课程庞杂,课程设置求大求全,大有将学生培养成集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电视编导、教育学为一体的全才教育论文,但实际上形聚神散,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因课程繁多,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根本无法消化吸收,学而不精,知而不解。这种状况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所学“广度有余,深度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的不可替代性,造成了在就业过程中的尴尬境地。但造成课程设计不合理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培养目标不明确。

另外,有一些院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比较早,没有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许多课程与现实的教育技术实践需要脱节。[[5]]还有一些院校存在“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不注意课程衔接,没有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对于专业技能课程,讲授多操作少,教学脱离实际论文开题报告范文。[[6]]

4.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

当前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少量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虽有利于系统地讲授知识,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素养以及主动地开展学习。另一方面,课堂讲授方法主要依托教师的口头语言,辅以板书等向学生传递信息,其表现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单一,表现能力和信息量有限,传递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而该学科中包括许多直观性内容、技能性内容和过程性内容,难以表现教育论文,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掌握。

教育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主要有常规性实验、制作性实验和教学技能训练性三种类型。但是不少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往往忽视教学技能训练,所开展的常规性和制作性实验也多是验证性实验,这样的实验多依附于理论课,没有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学生按照详细的实验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一些基本操作,至于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操作,在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中都没有涉及,指望这样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行不通的。

二、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1.培养目标——明确研究领域,选择培养方向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领域应该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但是“专业”与“学科”是不同的概念,从学科研究范畴出发确定的培养目标是不合适的。如果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技术专业都要囊括这理论与实践的五大范畴,那么这种“大而全”的专业教育必将使眼高手低,学生不能胜任具体的实践工作。如果一个学校的教育技术专业教育面向的是整个教育技术领域,那么其课程将十分庞杂。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能够进行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能够开展数字媒体研究及开发技术,能够从事教育软件工程和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教学系统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教学系统设计能力的人才,这样的综合型人才几乎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全才,其在大学阶段所要学习的课程就太多了。[7]

培养目标要具体说明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以能力要求、专业领域和职业类型或方向来限定的。[[7]]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型专业,也是一个交叉跨度较大的专业,而本科生在四年中所能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将这样一个交叉学科的所有系统知识都纳入学习的范围,这就决定了教育技术专业比教育技术学科的面要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应定位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特色,必须要具有其他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要求学生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教育现象的能力,具有运用媒体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根据教育技术领域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改革教育论文,重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在一个专业下构建几个专业方向,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专业能力上有所侧重,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2.课程体系——反映学科结构,突出技能培养

课程体系并不完全对应于学科理论体系,它包含着学科理论体系中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知识体系以及与培养目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科目。[9]从由电化教育更名为教育技术以来,由于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从主干课程来看,都是从教育学、心理学到传播学,从普通物理到电路设计,从电视教材制作到网络课程开发,从电教美术、电教音乐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搞好教育技术学专业基本课程教育的同时,重点突出该专业在本校优势领域的拓展,在求专求深上下功夫,以增强本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竞争力。

本科层次应该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并熟练掌握某类教学资源开发技术的专业人员,其课程设置应该反映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结构,技术与技能类课程不应该“杂而全”,而应该是“专而精”,使学生在学习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掌握一到两门专长,以改变长期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人才“广而不专”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手段——强化实践环节,重视设计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广泛支持,社会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已从“音像媒体的制作与应用”扩展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传媒的原理技术、操作技术,重要的是要基于传媒技术能够设计、开发出能够促进学生有效意义建构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诸如音像教学材料、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课程及网络教学平台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因此,基于传媒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关键在于实践教学环节。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上,一定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教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实验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应用性人才教育论文,就应该变革只有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的实践实验教学模式,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施。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某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的实验,是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查阅中外文资料的能力。综合性实验一般可以在一门课程的一个循环之后开设,也可以在几门课程之后安排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时间较长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是结合各自教学或独立于各种教学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实验。它不但要求学生综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各种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要求学生能充分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性实验是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步骤,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

设计性实验一般是在学生经过常规和综合性实验训练,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之后开设。开始时可由指导教师出题目,给方案,由学生自己拟定步骤。更进一步的设计性实验则在指导教师出题后,全部由学生自己组织实验,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丁楠(1983.3-),男,河南邓州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数字化学习研究。

[[1]]徐福荫.改革开放推动我国教育技术迅猛发展[J].教育研究,2009(05):3-9.

[[2]]许霞,刘伟德.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互动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1):172-174.

[[3]]杨改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路在何方[J].中国电化教育,2006,(7):8-11.

[[4]]唐烈琼.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及对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2):116-118.

[[5]]茹宏丽.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38-41.

[[6]]王余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分层培养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43-44..

[[7]]张军征,刘志华.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逃定位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33-36.

教育科技论文范文6

摘要:因特网作为一个无国界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已经渗透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对医学教学和科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正在改变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医学教育正在逐步跨入信息化时代。现将几年来我科应用因特网进行教学的体会介绍如下。

1因特网的基本特点

国际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覆盖面最广、信息资源最丰富、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的雏形是由美国国防部资助建设的名为ARPANET的网络,由于采用了TCP/IP协议,并用公开了TCP/IP协议的核心技术,使得因特网得到了迅猛发展。因特网具有开放、自由、交互性强的特点,所以其具有信息资源丰富、入网方式多样、信息服务灵活以及多种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到教育、行政、企业等各行各业之中,是世界各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重要基础设施。

2网络软件的应用

2.1网页制作软件

常用软件有MacromediaDreamweaver、MicrosoftFront-page、网页作坊等等。通过这些软件使得网页制作简单易行,我们用教学素材制作出精美的网页.在网页中可以添加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使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动感十足,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制作好的网页既可以用于多媒体教学,又可以上传至互联网便于学生进行自学。

2.2电子书制作软件

常用软件有AdobeAcrobat、QuickCHM、E书伴侣、电子文档处理器、e书工场等等。通过把教学素材制作成不同的电子书,便于打包携带及检索。并可以在不同的载体上阅读,方便学生学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利用电子文档处理器制作出药典让学生下载到掌上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等载体,使学生能够随身携带、快速查阅,并从机械的记忆中解脱出来。

2.3动画制作软件

常用软件有FlashMX、Authorware等。利用这些软件与网页制作软件相结合,使网页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亦可制作生动的教学动画,使教学摆脱枯燥无味的格调,寓教于乐,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易于掌握。如利用FlashMX是交互式矢量图和Web动画的标准,心血管系统血液循环的动画、细胞周期动画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

3网络搜索引擎的应用

搜索引擎是一个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然后供查询的系统,它包括信息收集、信息整理和用户查询三部分,是一个为人们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网站,它使用某些程序把因特网上的所有信息归类以帮助人们在茫茫网海中搜寻到所需要的信息。通过关键词及一些必要的技巧,我们很容易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医学教学。

目前比较有名的医学专业搜索引擎有MedicalMatrix,HeahhWeb,HealthAtoZ,Medscape,MedicalWorldSearch等。这些搜索引擎提供了关键词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利用它们可以免费进入因特网临床医学数据库,查阅到许多医学资料,扩大医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料,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其他非医学搜索引擎还有Google、Yahoo、百度、新浪等,利用它们我们同样可以查到许多有用的资料。例如:以“SARS”作为关键词用百度引擎搜索,在0.001s内即可找到相关网页约2600000篇;再以“防治”作为关键词进一步搜索,许多SARS防治的相关资料立刻呈现在眼前,使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获得了许多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4BBS论坛的应用

BBS是BulletinBoardSystem的英文缩写,即电子公告牌系统,它通过在服务器上运行服务软件,允许用户使用终端程序通过网络来进行连接,执行下载数据(或程序)、上传数据、阅读新闻、交换消息等功能。BBS已经日益普及,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扩充。通过BBS系统可随时取得国际最新的专业信息,也可以通过BBS系统来和别人讨论方方面面的话题,更可以利用BBS系统来刊登一些“征文”、“求助”及“提问”等启事,极大方便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我们利用BBS来组织疑难病例讨论、通知、布置作业、组织英语沙龙及各种爱好者协会等多种教学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网络的点击率大大提高。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5远程教学系统的应用

远程教学是指学的过程和教的过程不在同一时间或同一地点下进行的教学,但使整个或部分学习过程得到了教师的计划、导引、辅导和评估。参加远程教学的学生只需在家里登录相应的网站,就可以享受到多种形式的教学,还可以提供网上交流和讨论。

5.1在函授教育中的应用

学校通过网络招生信息,学生通过网上报名,教师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联网的计算机接收信息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也可以在网上考试的日程表,在网络上完成考试,而考试分数则会以E-mail和信件的形式通知学生。这样既方便学生,也方便教师,同时还可以节约教学成本,非常适合中国国情。超级秘书网

5.2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

我校与多个医学专业网站(如好医生网站)合作,利用其网站资源对全校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要求每位教师自由上网,选择本专业教育课程进行学习,每年获取一定的学分作为继续教育培训的依据。

5.3在对外交流中的应用

通过远程教学系统,我们随时可以和区内外,甚至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定期组织学生、教师远程学术活动,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国内外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

教育科技论文范文7

一、兴趣

科技创新型人才具有的特点就是对科技创新活动有浓厚兴趣。对科技创新活动有很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青少年由于自身年龄特点,对新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科技创新型人才往往能将求知欲转化为兴趣。兴趣是学习行为的生理动力。一旦对科技创新有兴趣,那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其来说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就会很快吸收相应知识,并常常将其应用于实际。在初高中学校学习阶段中,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影响其大学专业选择与以后就业为社会发展、奉献前进的方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青少年对计算机的求知欲,教师指导使其很好地将求知欲转化为学习兴趣,吸收相应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将其科技创新技能用于服务社会,对自身而言是一个快乐又富有挑战性的创作过程。兴趣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快乐学习,快乐创作。

二、运用

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兴趣后,教师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青少年学以致用非常重要。网络是个巨大的资源库。培养青少年如何搜索、过滤,提取有用信息,是必备的知识技能。在教育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多种搜索引擎查找有价值的资源。利用维普网等大型数据资源网站进行相关材料资源的查找与阅读。利用IE浏览器浏览国内外最新科技创新方面知识。利用邮箱或MSN等网络聊天工具彼此间进行交流合作。利用网上视频资源进行视频教程培训。可以极大地提高与丰富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创新

科技创新型人才具有另一个特点,就是有很强的学习与创作毅力。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就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的。在学习、创作过程中,有许多难题与困难。面对难题,高难度的创作目标时,毅力是否坚强,是其能否成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总结归纳要学会学精一门技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难题难以计数。如学生在软件编程科技创作时,遇到作品一个功能的实现有难题的时候,在毅力的坚持下,查阅各项书籍,在一天中常常查阅知识而忘了吃饭,全身心地投入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在查阅书籍的同时进行大量知识归纳与应用。在多次程序修改与调试后,实现预定的功能目标。中间的调试失败的经历与挫折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毅力坚持,一个具有完善功能的科技创新作品就难以实现。科技创新型人才成长中,毅力是一个非常重要、明显的素质特点。

四、途径

因此在探索科技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后,可以发现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与坚持做好做完创作的毅力,对于创新型青少年人才的成长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学校在如何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学习兴趣与毅力方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利用资源创造培养环境:让青少年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整体水平。(2)现代教育硬件基础设施:购买置办科技创新所需相应设备与书籍,供科技创新学习与制作。(3)提供指导与发展方向:提供相应的指导老师,提供相应的指导与鼓励,帮助创新型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社会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视程度与投入程度,对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重视与投入能够有效促进科技进步与科学水平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社会科技教育工作发展部门的事情,而且是整个社会人文、经济、科技发展的事情。因为最终受益的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因此在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根据科技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准的科技创新人才。利用科技创新文化提高民族创新精神,提高民族创造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科技物质、文化财富。提供给创新型人才相应的最新创作与发展动向。这点正是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注重勇于攀登科学顶峰的精神培养,对科技创新型人才进行精神层面的熏陶与鼓舞,让科技创新型人才为社会作出更多更有意义的突出贡献。

作者:郑洪均 单位:永春华侨中学

教育科技论文范文8

[关键词]**区实验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传统的中小学教育往往忽视课堂教学与科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识记、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悖的。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把创新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所谓科技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科技创新精神人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省**市**区实验小学创立于1997年,是一所富于理性,洋溢激情,既体现科学精神,又充满人文情怀的学校。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承“崇尚科学、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观,着力构建科技创新教育文化,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联动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等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突破口的特色办学之路。

一、潜能激扬——构建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在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区实验小学以构建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为着眼点,在积极培育科技创新课程文化的同时,努力建构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探究性课程三者有机整合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

(一)培育科教创新课程文化

科技创新教育的精髓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孕育人的创造力,这恰恰是学生在未来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品质与能力。当下不少学校为科技创新教育投^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教育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急功近利,总想在短期内换来巨大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应,忽视了学生创造力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二是误认为创新教育就是搞科技活动,只要让学生动手制作了科技作品就能培养创造力;三是部分教师只把眼光盯着少数学生,甚至把自己的创新设想嫁接给学生,使科技创新教育成为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忽视了科技创新教育的普及性与提高性的辩证统一,导致了科技创新教育的畸形走向。

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实施科技创新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实践创造的信心和兴趣,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绝大多数学生在科技创新教育中释放了潜能,显露了才华,获得了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奠基了生命的优化成长。**区实验小学基于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坚持不懈地致力于科技创新课程文化建设。学校认为,要追求科技创新教育的长效化,就必须让科技创新教育常态化。课程是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是落实科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基于此,学校探索出了一条“科技创新教育与学科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特色发展之路。学科教学从科技创新教育中获得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启迪,努力改进教学方式,从而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让科技创新教育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真正体现在课堂上,科技创新教育才能获得蓬勃的生命力。

(二)构建科技创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反映着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特色。在多年的发展和实践中,**区实验小学一直在探索适合自身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学校根据多年的实践结果,以学科教育、科技创新课程、社团和实践活动为载体,建构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有机整合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坚持对学生实施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教育。

1基础性课程是实施科技创新普及性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基础性课程中,主要以学科渗透、科普教育为载体。学科课程中蕴藏着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因此,学校把科技创新教育整合到各门学科课程以及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时刻都能受到科学思想的感染与熏陶,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还长期坚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积极调动社区、家庭的力量支持并参与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学校将每年的5月和11月定为“科技创新活动月”,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听科普讲座、进行科学小调查;评选表彰“科技创新小能手”“十佳科技创新之星”。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2拓展性课程是实施科技创新提高性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拓展性课程中,主要以校本课程和科技创新社团为载体。科技创新思维训练课是**区实验小学于2003年开发和实施的校本课程,由专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潜能激发、技能指导和专题培训。同时,学校按学生的兴趣组建了各类社团。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是一项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力求做到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和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的特征,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只是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环境和条件,指导学生实践探索的过程。

3探究性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区实验小学把探究性学习引进到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中,开展学科探究性学习和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获得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全员激发——培育创新型的专业教师

教育的责任在于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培育创新型的专业教师。

(一)促进科技创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科技创新教育不能走依靠个别人才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区实验小学积极铸造团队精神,注重思想引领,全面建立人才激励、培养机制,通过“内培外引”,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专兼职结合的科技创新教师队伍悄然形成。学校还建立了实力雄厚的科技创新项目组,使科技创新教师有了用武之地。科技创新的每一个项目都有教师具体负责,需要技术攻关时,大家自发团结在一起,发挥团队智慧,共同解决难题。科技创新项目组还建立了定期研究制度,每月开展一次研究活动。辅导教师的学科背景不同,有助于科技创新教育横向开发、纵向发掘、相互碰撞、集成智慧,增强科技创新教育的丰富性和专业性。

(二)让每个教师都成为科技创新教师。

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忽视了创造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性,制约了学科课程的发展。许多教师都习惯于准备一套娴熟而不容置疑的知识向学生传授,提出的问题大多在教师的脑子里已有现成答案,教师问题意识淡薄、思维定势,导致学生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淡漠,学生的创造力也随之被扼杀。科技创新教育不单在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上生辉溢彩,还与多种学科交相渗透,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实践,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科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如何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技创新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落实在课堂上,**区实验小学的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科技创新教育的素材,选择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视点,确定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放大设计科技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块,对学生进行教学干预和课后延伸。同时,把科技创新教育生成的自主、探索、创新学习方式和学习品质运用到学科教学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校以创新教育思想为引领,建立教师全员激励机制,转变全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革各学科课堂教学方式,引导每位师生都成为科技创新人才,让科技创新教育的自觉行为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品质。

三、机制催生——聚力科技创新教育支持性环境

众所周知,环境对人的发展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区实验小学积极创造和优化教育环境,从而为科技创新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为科技创新教育注入理性和秩序

**区实验小学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与实施科学管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引导教师发展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优质优酬的薪酬体系”,对学校科技创新教育进行科学管理。这种完备的管理机制,确保了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科技创新教育注入了理性和秩序。

实施全员科技创新教育,教师能量的自主性释放离不开适宜的环境。因此,学校着力于科技创新教育支持性环境的机制建设,对教师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考核评价,努力创设科技创新教育的条件、经费、制度和支持性评价力量,创造性地实施了“统筹安排,分项目合作”的科技创新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享有必要的人员调动、物资支配、项目实施规划和一定的考核权,学校提供必要的人员、经费、物资支持,充分激发了每个教师的创造性能量,优化配置了科技创新教育资源。

(二)开发与整合科技创新教育资源

**区实验小学充分利用**区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为学生打开创新的视野。学校聘请院士、教授、专家、博士和有科技创新特长的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形成了学生、教师、班主任、家长、社区辅导员“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教育力量网络。学校还积极加强科技创新教育硬件建设,建立了科技制作室、科学实验室、电脑机器人活动室、科技创新作品陈列室、艺术墙、科幻画廊、科普橱窗,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氛围。

四、价值共享——成就教师事业。奠基学生发展

(一)科技创新教育成就教师事业价值

教师的价值就在于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教师才能获得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区实验小学注重全员激发,让每个教师立足教学岗位实践科技创新,教师也从中获得了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启迪,在教学技能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教育人生新的跨越!

(二)科技创新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科技创新教育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使其潜能获得释放,奠基生命的优化成长。**区实验小学有一门鼓励学生“胡思乱想”的课程——科学创新课,这门校本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更为重要的是,一些与“优秀”无缘的学生,在这门课上悄然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另一扇门”。

教育科技论文范文9

一、目的:为什么要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

(一)当前教育技术生态观研究概况——“有其事,无其名”

南国农先生曾说:“我国的电化教育是先有其事,后有其名,再有其学”[3]。这话一点都不假。在国内,笔者以中国知网为资源库,以教育技术、生态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188篇文献,这些文献有不乏博士硕士论文,也有期刊杂志论文,其中教育技术领域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远程教育杂志》《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教育研究》以及《中国远程教育》和《外语电化教学》等主流期刊都有对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关注,这表明研究人员已经用教育技术生态观来进行研究,正好印证了南先生所说的“先有其事”这一说法。但是,目前由于教育技术生态观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因而没有个人能将其完整地阐述,故当前仍没有到“后有其名,再有其学”这一层面。以往的研究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捅破了教育技术学生态视野的窗户纸,也只是“后有其名”的一部分,还需要广泛地去研究。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而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4]。生态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是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5]。将生态学理论运用到教育领域,解释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即“教育生态学”。将网络和生态学联系在一起则始于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份《浮现中的数字经济》的研究报告[6]。鉴于此,国内有学者提出了“互联网生态(InternetEcology)[7]”的概念作为研究互联网生态的指导。通过搜集并整理近几年教育技术学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这些文章或多或少都以生态观的视角审视教育技术的发展、资源的配置以及教育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却没有从全局理论的高度提出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也没有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的意义和指导作用。例如,在《教育技术学的生态观研究》里面,作者仅以生态观的观点来解释了计算机在学校教育应用的问题[8],而没有将生态观纳入教育技术学大范围,即把教育技术学的各个要素考虑进去。在《信息化教育软件资源的生态资源观及其成熟度模型》《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当中更多的是讨论关于学习资源的生态观的问题,提出了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的模型;《教育技术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探索》中作者重点论述了“生态哲学”的整体观以及强调普遍联系性为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和思维[9],其重点是运用哲学方法论解决教育技术学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样没有深入探讨教育技术生态观的意义。然而,令人感到高兴的是,目前已有文章或多或少都对教育技术生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究,例如杜娟[10]等通过生态视野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进行构建,余胜泉[11]等通过生态观的视野论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问题,梁丽娟[12]通过生态观视野论述了信息技术与语言测试深度融合的问题等,这些案例无不表明,教育技术生态观“后有其名”也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二)学科交叉在其他领域的发展

教育技术生态观可以认为是一种学科的交叉,而学科交叉,往往会大范围引发学科研究范围的变革,促进该学科强有力的发展。例如,16世纪瑞士医生把化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相结合,开创了医疗化学(现在称医药化学)领域;17世纪笛卡尔将代数学和几何学结合开创了解析几何;18世纪里希特将数学与化学相结合,开创了化学计量学之先河;19世纪化学家们把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相继产生了化学热力学、电化学等学科。进入20世纪,特别是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影响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一时期相继产生了如信息哲学、文艺美学、进化金融学、行政环境学、应用伦理学、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型化学)、绿色会计学、网络语言学、生物信息学等数种学科。社会科学、思维科学领域的大多数学科也有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北京诺贝尔奖论坛上,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姚期智教授在《信息技术背后的科学》一文中指出:“常常当不同学科、不同理论相互交叉相互结合的时候,同时一种新技术达到可用达到成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一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需要学科的交叉结合”[13]。生态化思考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考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丰富和完善。

二、定位: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

(一)为什么是教育技术学和生态学的交叉

1.教育技术学与某一种自然科学有关系——系统论观点的支持联系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事物是联系的,因而其才可以构成系统。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14]。若以此论之,教育技术学和生态学自然都属于同一系统范围内,它们都是学科领域范畴。依据联系的观点,教育技术学必然与自然科学的某些学科有共性或者联系(至于是不是生态学还待定)。但事实表明,教育技术学处于教育学二级学科的位置且教育学已经有以生态学观点来进行研究的范式,这种上位与下位的关系,是一种派生类属关系,对于教育技术生态学的研究不言而喻,系统理论是教育技术生态观的理论基础。当然,系统理论的观点仅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的空间与可能,教育技术学经过多元化的发展,不得不让研究人员对各门学科产生带来的冲击进行深入的思考,教育技术学与生态学联系与否的论证,还需要教育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支持。2.教育技术学与生态学有关系——教育生态学观点的牵桥引线“生态学”一词在教育研究中正式使用可能始于美国教育学者沃勒。1932年,他在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曾提出“课堂生态学”(EcologyofClassroom)[15]。我国的教育生态学最早在台湾地区展开,20世纪70年代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开始尝试进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1975年,维新书局出版了方炳林《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被认为是我国研究教育生态学最早的著作;1988年,陈敏豪在《人类生态学——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文化》一书中专门写了“教育与人类生态”一章,试图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来思索、探讨现代教育问题,开辟了教育生态学系统研究之先河[16]。当前,教育生态学已在我国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而纵观人类科学,无外乎有三种:一是自然科学,二是社会科学,三是思维科学。教育技术学中的自主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协作学习等研究可以概括地说教育技术是在思维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教育技术是在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支撑下的研究。而系统论的观点告诉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的系统当中,教育技术同样处于该系统之中,并且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中孕育而出的新学科,既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知识构成了人类全部领域的知识,那么以此而论之,教育技术也就一定与自然科学领域某门学科有着重叠或相似的地方,即可以用某种自然科学的观点解释或阐述教育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进一步说,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生态学的观点在教育中的研究促成了教育生态学的发展,既然有教育生态学,而教育技术学属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那么是不是具有教育技术生态学的观点——教育技术生态观?因此,教育技术生态观是否存在当然是可以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图2所示。图1和图2分别代表以下假设。假设1:人类的知识分为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学科,一定被包括在三种知识领域范围内(黑色多边形代表教育技术学(左)和教育生态学(右)),教育技术学一定与自然科学领域内某门学科有一定的联系。假设2:教育学与生态学形成了交叉性学科——教育生态学,教育学可以与生态学相结合,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分支学科,教育学内部各个学科与生态学的某些学科有联系和关系。

(二)为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而不是教育技术生态学?

1.“学科”+“学科”=“二级学科”虽然研究人员并没有对学科的结合产生这样一种思考:两个学科交叉所产生的新的学科必然属于其中某一学科或属于这两个学科,即成为他们的二级学科或次一级的学科,不可能与其处于同一级,成为同一级的学科。但是事实表明,上述思考是正确的,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技术学都属于二级学科,都是教育学与某学科结合形成的二级(或次一级的)学科。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热力学、电磁学等学科也都属于交叉学科,也属于二级学科。因此,可以认为:学科与学科的结合,会产生属于某一学科的二级学科(或次一级的学科)。2.为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而不是教育技术生态学?由于生态学(代码0713)属于一级学科,且在教育学当中已经有教育生态学也属于二级学科,而教育技术学自身处于二级学科的位置,其与生态学所结合的学科必然不是二级学科,甚至不能成为一种学科来看待,只能认为是一种方式方法来看待,且某一门学问若能成为一门学科,必须具备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研究范围以及概念系统等内容,教育技术生态观的研究显然不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其目前不能成为一门学科来看待。因此,笔者只将其称为教育技术生态观或者教育技术生态化视野的思考方式。

(三)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民族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中心问题是探讨特定人群(以民族为单位)社会与自然环境统一体系的结构与功能、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动态规律性。形成中的教育生态学内部的概念比较广泛,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与整体的生态学环境(社会的、精神的、自然的)之间的相互关系[17],一定社会的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规律[18],以及教育生态学研究的重心趋向于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的生态环境与教育效能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教育的个体生态与群体生态的关系[19]等认识,虽然教育生态学内部认识不一,但是基本认识与取向还是比较相同的,即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那么教育技术的生态观,就是以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解释教育技术现象,解决教育技术问题的观点,把生态化因素渗透到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各个环节当中。换句话说,教育技术生态观,即运用生态学观点来解决教育技术问题,借鉴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理解决教育技术的诸多问题。

三、意义:教育技术生态观能解决什么问题

(一)教育技术的生态化思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的发展,既丰富和完善了教育技术在自然学科领域中的理论,又为教育技术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在自然科学不断发展的情形下,科学实证主义屡屡冲击思辨哲学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其学科地位一直不稳,甚至被认为是不科学的学科[20]。教育技术生态观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对教育技术学认识的补充。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构成了人类的全部科学,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教育技术也一定处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所构成的领域里面。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得到巨大的发展充分证明,教育技术也应该深入吸取其他学科优势来发展自己已是既定的事实。中国古代思想家、儒家文化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在《礼论》中说“两者相持而长”[21],本意为荀子对“礼”的看法,但结合实际表明,不同学科相结合对学科自身也有一定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教授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一书中指出: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研究自然、社会以及思维领域内的普遍规律,因而它也适用于分析教育技术应用过程和教育信息传播对象,我们可以利用它的基本原理解释、说明某些现象,表述某些规律,使我们对某些现象的本质加以认识[22]。由此可见,教育技术的“自然科学观”已经有所萌芽,自然科学领域的方法在教育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已经有所涉足,因此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学科研究开展的必然要求。

(二)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从新的视角认识了教育技术,同时又为教育技术作为交叉性学科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

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发展历史角度看,引入教育技术的生态观,赋予了教育技术新的视角,为解决某些教育技术难题提供新的视角,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MOOCs对高等教育课堂、教育生态的影响等,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提供了一种开放性的观点。如上所述,我们不妨简称之为教育技术的“自然科学观”,教育技术生态观仅为教育技术学在生态学上的延伸。与此同时,笔者也不禁产生这种思考——教育技术学可以从生态学的视角审视自我:其一,教育技术生态观在切实用到解决教育技术问题时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其二,生态学的观点既然可以解决教育技术学的某些问题,那么是否存在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来解决教育技术学的问题?如果存在,又会是什么?基于上述认识,可以这么说,即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为教育技术学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

(三)教育技术生态观,赋予了教育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动态性认识

教育技术生态观赋予人们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动态性认识,学习活动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而生态系统具有动态性和可持续的特点。生态系统的动态性可以用于解释设计动态的学习资源,要求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动态的、高利用率的学习资源而不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孤立的、静止的、低重复率的资源。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学习过程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包括可持续和发展两部分。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以及对他对教材编排的思想充分证明了他把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当做动态性和可持续的特点来看待的。“每一次学习过程应该看似与原来一样,却在形式上已经螺旋上升”“看似与原来一样”,即为可持续性;“螺旋上升”,即为发展(动态性的体现)。

(四)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为教育教学以及学习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教育技术的生态观应用于教育教学以及学习,产生了以教育技术生态观为基本模式的思考方式,教育生态学所倡导的全面地思考、联系地思考和公开地思考[23],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组织形式,同时也为学习者思考方式给予了一定的启迪。例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思维发展等;在当前网络资源泛滥的互联网时代,借用生态平衡的观点是否可以解决当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等。再如,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在学习资源设计和开发等领域应该遵循自然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原理等,生态观的引入,还为教育技术学中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生态位的观点认为,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可以占据环境中的不同生态位[24]。利用该观点,我们对技术进行“物种”化考量,即在教育系统中,不同技术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盲目配置、浪费、短缺和地利用率等问题。生态学的诸多观点都能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视角或观点,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来解决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

(五)教育技术生态观对教育技术本身的影响

如上所述,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技术生态观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就教育技术生态观本身而言,教育技术生态观是一个很宏观的概念,围绕教育技术生态观又可以提出教学生态观、教学设计生态观、学习资源生态观以及课程生态观等诸多观点。以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技术学,这种方式可能会渗透到教育技术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行为和范式中去。教育技术从创立起初,技术的不断改变及其潜在范式的重大转移就成为了教育技术领域的特点[25]。生态学观点的进入对于教育技术来说也无异于新型技术入驻教育技术一样。

(六)借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促进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26],又因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这一层层递进的关系证明,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会影响教育的改革进而通过教育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技术复归生态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可以看作是一种循环,这种循环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统一为同一系统中,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达到了一种自然、社会化的系统。生态系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某些原理,可以借鉴过来以解释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教育技术生态观的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教育科技论文范文10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问题,解决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受到各级社会和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育技术学在发展过程中的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学科内部,也是及其学科外部。因此,更深地了解教育技术学,并更好的解决教育技术学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教育技术科研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观瞻我国教育技术研究30多年的沧海桑田,我国学者在教育技术学方面做出了许多研究:南国农先生在电化教育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认为运用现代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在这方面下工夫就会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刘美凤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关键是对其理论知识和实践队伍的学科背景的研究以及素质教育的提高。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经济还不算发达,还不完善,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在一些有关教育技术学的政策问题的认识上还比较模糊,不能给出精确的答案,在这里我们进一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管理者的认知水平,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的建设问题以及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进行研究。论文大全,解决策略。

1管理者认知水平的不足

著名管理大师爱迪斯认为:“没有管理就失去了正确的指引,向荒唐的目标挺进,我们一事无成,回过头来才发现走得越远,越无知”[1]。不言而喻,管理对于教育技术学同样重要。由于受到外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影响,我国政府也已经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以前,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使电化教育出现了大好的发展局面。但在以后的一段时间教育技术却停滞不前,究其原因,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干部的思想观念问题。由于我国没有对教育技术学得到充分的认识,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非常少,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技术只作为提供教室、电教设备、电教资料的服务机构,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受重视;教育技术的教学功能得不到发挥;大量的电教用房和设备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的建设问题

教育的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会加快世界经济的竞争,因而也会激发教育发展内部需求。教育需求的增加会促使更多的有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关注“如何教育”的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这正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趋势[2]。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陆续开始在中小学设置计算机的课程,目前,计算机信息教育又成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因此,未来的学校教育和教师将不再是“多媒体或先进媒体”盲;更多的其他学科人员也参与到软件制作过程中来等。其实,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技术学的专业人员已经感到了这种迹现象的存在,那就是,对于教育技术方面“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被定位于多媒体及其教育应用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优势正在不断减弱,而我们目前自己的弱势(心理学方面的训练)却在新的需求和形势下日趋明显。这样,目前的情况是:以多媒体作为定位的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优势在不断的减弱,而这个领域潜在的研究队伍却又分散在教育学院、心理学院、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或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各个地方[3]。如果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仍停留在媒体研究方面,而不在广义教育技术学定位上得以发展,那么,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危机就会就会更加凸显。因此,我们要避开这些误区去寻求教育技术学的更大发展。

3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

目前许多刊物、专著和论文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内涵和学科内许多术语的定义,有的还模糊不清,用法混乱。教育技术就出现许多称谓,如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教育信息技术、远程教育等,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混乱。同时各校教育技术单位隶属的领导单位也不同,有的属于教育科学学院、网络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由于属性有异,也会使人们对学科的性质造成不同的体会。另外对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借用多,对特色的学科理论则论述少。再如对学科的培养目标太广泛,结合学科特点的课程体系还没完全建立。

二、上述问题的解决对策

1教育观念的转变

从心理学上讲,人们的意识决定他们的行为。对于教育技术学的管理者来说,只要他们能从过去的观念中得到一定的改变,那么,教育技术学就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教育观念作为人们通过教育活动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获得的教育认识或教育思想,对人们所采取的教育行动具有指导意义和决定作用。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还不先进,社会制度也不够完善,应试教育体系没被打破,现代教育观念就不可能会形成。比如,现在经常有人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只要管理者的教育观念得到一定的改变。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培养一支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队伍

由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知识涉及许多专业理论,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其知识的结构来调整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鼓励性政策,吸引本专业与教育学、哲学、经济、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从事教育技术学相关领域的工作,使这些人员在实际的教学与研究中进行很好的合作,把教育成果进一步扩大,最终达到研究队伍的完美整合。

3理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培养目标

正确的定位是每个学科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他不仅影响到该学科当前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到将来的健康发展[4]。论文大全,解决策略。首先,从发展历史上看,教育技术学是在视听教育及程序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引进,使教学手段不断得到更新和充实,促使教学方法不断变化和丰富,从而形成多媒体技术这一领域。因而可以认为,教育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教学方法中独立出来的学科。其次,从教育技术的有关学科内容及相关知识结构来看,也属于教育学科的内容。论文大全,解决策略。再次,在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也是将教育技术学列入教育学科的分支学科。因此,可以将教育技术学列为教育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仍在形成和完善之中的新兴交叉学科,学科本身还缺乏完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5]。

经研究发现,对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研究者从“电化教育”和“技术”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论文大全,解决策略。论文大全,解决策略。一部分学者认为媒体在教育当中的应用,就是他们给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比如,张楚廷先生的著作《教学论纲》是这样评定教育技术学的:教学中老师借助其他工具和手段,这是古之有之的。然而,近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当代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使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一门新型的教育学科―教育技术学迅速兴起。另一部分学者则从“技术”的本质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进行定位。我们应当尽可能发展广义的教育技术学,既要运用媒体,也不能缺乏技术,应该吸取教育学,教育哲学,传播学,心理学,认知论,计算机科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精华作为自己的特色理论与实践方法。因此,我们并不能单独从电化教育或技术的本质来定位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性质,应从不同方面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学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连接性的特性,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育最优化”为目标,来更好的来定位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

另外,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脱离实践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此颇有微词,连教育技术科研工作者自己也感觉到这种危机。诚如我们所知,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一方面根据教育技术事业本身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另一方面,作为教育技术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他又要指导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实践的进步,并且在教育技术实践中受到检验。因此,对于这样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其理论脱离实际情况是不能任之长期存在下去的。只要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就会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这样不仅会使教育技术学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而且不会让教育技术的人才大面积流失。同时由于在这方面的研究人才增多,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水平就会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就会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总之,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定位问题以及人们的教育观念也正经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给我们描绘出了教育技术学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美好前景。论文大全,解决策略。我们应该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教育技术学必将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参考文献

[1]爱迪斯.完美管理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2-13.

[2]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9.

[3]刘美凤.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3.(201).

[4]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

[5]赵宏,杨开城,李秀兰.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的思考[J].2003.(4)

[6]伊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8.

教育科技论文范文11

一、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应是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的重头之戏

翻看多种专业期刊,我们在理论天地里看到多种关于教育技术学理论的文章,但以笔者的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基础来看,这些文章大多是在引进和运用国际上、国内多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上,少有对教育技术学专门领域的理论描述。这不仅使人们产生一种疑问,即教育技术学究竟有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有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或者是对这种疑问本身的疑问,即这种担心是否多余。笔者认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存在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标志:(1)有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2)有自己确定的研究方法;(3)有自己确定的研究对象。而对第一个标志和第三个标志的回答,有人会以AECT94定义的描述作为回答,即把人类学习过程与人类学习资源作为主要对象和研究范畴。而对研究方法的描述中笔者认为其中描述的研究方法即是教育学科学研究方法。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又集中了社会学、自然科学和心理学研究的诸种方法。因此我们在考察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时,是不是应该有一种对教育技术学本身透彻的精炼的描述,包括对学科属性、研究范畴的较精炼的确定,而研究方法应确立为教育技术学进行自我描述和实践应用的较通用的规则。如果我们不能对这几个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说明,我们就不能对我们所从事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给出一种合适的解释和评价,就实实在在地缺少了一点科学的意味,从而丧失存在的价值。而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情况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都在绕开这个难缠的题目,笔者想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自己对自己领域的属性和基本问题说不清;二是不清楚这些问题是一个学科成熟化的必然标志;三是认为这些问题不重要,反而以外国人只做不说或先做后说作为对自己功底欠缺的搪塞。笔者近来注意到,目前国内一批有了深厚的理论功底、良好的教育背景,怀有对教育改革的满腔热情,积极活跃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的一些中青年学者们正在关注着这个问题,如广州大学李康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李芒先生曾在多篇理论文章中对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建构提出了卓有见地的观点,但仅仅依靠这批人做还不够,还需要一大批真正懂得教育科学、扎扎实实进行实践而不是被所谓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教育产业化名词弄得不知所以然,反而说不清自己在做什么的浮躁状态所淹没。

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科体系的构建是所有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人们共同的任务。通过这项工作,人们会知道有这样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做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工作,唯有此,才能不使人认为教育技术学抢了别人的阵地和饭碗。

在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在国内已有多所院校多年招收了多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之后,我们的博士导、博士生们还不能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说明和完整的描述,这是无论如何不能服人的。长期以来,翻开任何一本称之为《教育技术学》的著作或教材,我们都会看到说明了教育技术学的概念、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之后,都要描述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不外是教育学、心理学、艺术、科学、传播学等等,但都没有对自己基本理论的描述,所谓学科基本理论应该是对这门学科所描述事实的规律性表述。让我们回过头看一级学科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大致如下:揭示论证教育基本规律和研制教育行为的基本规范、教育目的、教育规律、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师、学生等,一些学者还在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的范畴和表述形式进行争论,但无论如何,以上内容是在教育这个特定领域存在、运动、生成着。在这些内容中几个关键词限定了基本理论概括的主要内容即目的、对象、过程、关系,但往往没有方法、手段、技术这样的操作范畴上的内容,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之所以难以描述,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对教育技术学的对象和功能缺乏一种准确的定位,对教育技术学所赖以存在的基本标志和背景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楚界定。如果对这两点能够表述清楚,那么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地确定了。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对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学科称谓的前身(电化教育)有过激烈的争论,即电化教育是姓“电”还是姓“教”的问题,现在回想起来,这种争论是非常必要的,而不是像有些人以为的那样只管做,不用管姓什么,因为姓什么的问题标志着一个学科的归属、走向、标志。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认识到,在争论的当时,也反映出我们在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理论上的稚嫩,比较明显的说明是把教育作为目的和“电化”作为途径进行比较的不可比性。后来人们对电化教育趋于“教育”似乎不大存疑议了,但这同时也带来了另外的问题,即教育技术学的标志性特色是什么?即是“技术”,还是“技术”和“教育”的在关系的规定性的特征。现在一些教育技术学界的青年学生们重提技术或媒体。认为重塑教育过程中技术或媒体的意义、性质、作用的意义,给出“技术”、“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性描述是教育技术学自己的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富有新意的尝试,是在对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长期飘浮不定,没有清晰界限与表述的具有批判性的思考。

教育技术学研究目前似看蓬勃向上,但如果我们真是有一点科学的态度,有一点对我们从事活动的深切反思,多一些学者的求实、求真精神,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研究基础是多么簿弱,众多的说法是多么没有根基,生搬硬套的多种理论和实践模式是多么可笑,其基本原因是我们没有一块基础扎实的理论土壤,缺少一种支撑性的研究背景,也反映出目前研究队伍的基本素质较低,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产生阻碍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步伐,进而影响教育技术学的学术声誉。

二、关于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下的一门应用学科,不知从何时起有了搞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之分,以招收硕士研究生为例,一个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竟有5.6个研究方向,学生在选取导师时,负责人往往介绍说某某老师是搞理论的、某某老师是搞教学环境的、某某老师是搞计算机教育的等等,笔者对此十分不解。在教育技术学学科内部能够存在脱离技术的教育技术理论和脱离“理论”的教育技术吗?正是因为这种缺少基本学识的划分方法,使得所谓的搞基本理论研究的和搞技术开发的人们常常为彼此的作用、地位争论不休,往往相互攻击。例如,搞所谓技术的人往往称缺少理论指导,故断定之目前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水平较低,实际上,这些人恰恰是自己说不清需要什么理论支撑行为,首先是自己本身缺少进行技术开发的理论基础,缺少的是对教育技术存在背景的大教育理论的基本把握,这些同志如果能首先把教育给自己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表白,或者说能够表明自己的教育理想,更将有助于他们对教育技术理论的选择和评价。搞所谓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人往往又认为技术作为工具永远不能代替理论的明晰、严谨,人的活动的复杂性、工具性的操作往往仅限于工匠级的劳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们往往忘记了离开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的性质、规律、形态、评价方式的描述,教育技术学理论则本来无意义而言。以上现象说明在实际上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层面和技术层面始终有一个互相吸收、互相选择、互相促进的过程,严格的划分只能加重彼此的隔阂,阻碍双方的发展,进而阻碍整个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搞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的同志应该时刻关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转化形式,搞技术开发的同志应广泛吸收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把握当代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基本脉络。双方应具有对理论与技术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任何一方都有义务为对方提供必然的支持,这是我们应该采取的一种客观的态度,正是由于对方在需求上始终存在着不协调和不满足,才保证了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各个分支始终进行生成、分解、融合,才有着互具特色的研究领域。

三、重读经典,使教育技术学研究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回顾教育技术学的百年历程,还鲜以为见为整个教育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文献和论著,从而使整个教育技术学界始终处于一种看似高涨、实则浮躁,看似前卫、实则落魄,看似轰轰烈烈、实则久旱缺甘雨。因此,多年来人们期待着在自己的领域中建立起独特的,对人类教育过程起着巨大影响的高屋建瓴。这无疑是件非常令人振奋的事,但是在这过程中又生出许多遗憾,一方面对前人的、外来的理论不加分析地搬来或不厌其烦地解释,另一方面对前人的经过实践检验的东西一概否定,完全忘记了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一是因为它是有一定历史的东西,是经受过时间锤炼的;二是因为它是好东西,是值得流传的、学习的。以我们目前国内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队伍来说,我们必须下苦功夫,做真学问,才有资格对先人的、其他人的精神成果进行评价,而不是抓住只言片语妄加指责,从而显示出我们目前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缺乏一种文化意蕴。

这种文化意蕴的缺乏在理论上表现在不顾一切地要么照搬照抄,要么轻易否定,在实践上表现为求同、求表面、求大、求规模。在学科解释上无视媒体与人、媒体与教育的多角度关系,使媒体的作用和优势的宣传凌驾于人的价值与功能以及教育规律之上,缺乏对技术应用于教育之中的终极性考虑和有效的联结,这样的研究往往可以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直接跨越到智能导师系统,可以从学习化社会联接到网上教学,可以从创造力到基于Web的教学设计,既没有对这些基本主题的本质确定和深刻理解,又没有展示出足够有效的实现上述主题的具体支持、说的多、做的少,看的多,用的少,显示出在学科研究的内部缺乏一种厚重的感觉,也鲜见诸多真正敢于直言有真知灼见的学者。而在这个领域活跃着一批首先着眼于市场,着眼于中小学校校长的行政指令,着眼于孩子和家长腰包的商人。如果一个领域研究的前提是基于此,那么这个领域的发展将不会长久的。一种极强的声誉功利和商业功利在教育技术领域蔓延的情况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应该祟尚一种对教育真谛的向往,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对教育功能的认定,对技术职能的确认。崇尚严谨的思辩和踏实的工作,崇尚百花齐放的开放性的研究气氛,崇尚海纳百川的研究风度,崇尚让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中教学进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智慧的火花,崇尚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和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想,崇尚科学、民主、自由、开放、百家争鸣,淡漠权威、门派、地域,祟尚个性的、孩子们欢迎的、教师喜欢的优秀成果,崇尚先人的和别人的一切优秀的成果,祟尚教育这个特殊领域的神圣性,祟尚维护教育的尊严和教育研究者的尊严,崇尚一切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史上有闪光点的思想、智慧来技持我们在新的研究环境中体现出蓬勃的生气。

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缺少文化意蕴还表现在常常忽略本身的文化传承和创造功能,完全无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比较普遍的部分因素时,就已经演变为一种文化方式,这种文化方式在各种不同文化土壤中扎根、繁衍、长枝、结果,影响人们对其他文化的选择、判断、应用,因此,对于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引起的多重文化效应鲜以有人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对引发出的不同文化现象的描述,更应体现出对新质和异质及多元文化状态的解释及对具有符合主流文化惯例的文化的推广,教育技术研究者们是不是应该多做些思考。如果在我们所标榜的信息资源环境中看到大学生正向儿童化发展,幼稚的心灵正向颓废发展,生动的个体向异化发展,我们还不呼吁新技术应用的文化使命的探索吗?因此,教育技术学研究应该突出文化传承的功能,即使从市场和产业上的角度g也应突出文化的意蕴。而我仍目前缺乏文化意蕴的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缺少对经典的理解,言称现代教育、现念,全然没有一种历史的观点,全然不顾现代的也会成为经典,经典是可以给我们启示,给人们指引路程,使人们少走弯路,在经典之中蕴含着生命的张扬和智慧的火花,蕴含着理性、文明、自主,蕴含着对教育真话的不懈追求和孜孜进取,也涌动了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动力。我们太容易否定了,在没有弄清是什么的情况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情况下就已在否定了,显示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的极度文化苍白。所以,回过头来,重读经典,从《爱弥尔》到《大教学论》,从《普通教育学》到《民主主义与教育》,从《教育哲学》到教育过程,追溯大师们关注人生、关注发展的不同轨迹,理解他们求实、求证、求学的意义所在,考察他们在人类教育的领域耕耘的历程,共享他们卓越的智慧成果,为他们的成功欢呼,也为他们的失误遗憾。总之,怀着一种真切的、关怀的情感考察教育发展的轨迹,领悟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活动形态的意蕴,理解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过程,展望未来教育发展的走向,从而使我们的研究基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研究过程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文化品位,而不是研究者普遍的为成为书商、电子出版商和出版作坊奔波,这样一种状态是不能完成使学科丰实、发展和有所建树的目的的。笔者无意轻视以上诸行业,但是觉得这种商业功利性和教育的博大情怀不能混为一谈。

四、进行研究队伍建设的深切反思

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队伍有着鲜明的特征:首先,研究队伍的中坚力量来自非教育技术专业,有着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主要以教育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为主,目前较为活跃的以电子计算机和教育科学两类人士为多。不同的学科背景使这些研究者没有一丝成熟学科的门户之见,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具有着鲜明的本学科特征。同时也是暴露出缺少一种鲜明的总体的学术体例和学术传统,更由于研究方法上缺少规范,表现出许多教育技术研究无方法的现象。目前,一些心理学专业的人士进入到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大加推广,笔者认为有待于推敲,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不是能适应另一学科研究的全部现象,对于教育技术学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仅凭心理学的方法来说明问题是否全面有待商榷。这中间就暴露了这样一个问题,即研究者本身拓展知识领域、探究知识内涵的状态决定着这个学科的基本水平。目前,搞教育技术的专做开发,为了说明开发的依据,往往冠之以某某主义的字眼,搞理论的本来自己不懂什么技术,生搬硬套自己也没有用过的技术,其结果是理论和技术往往都被一线教育工作者挡在门外。这说明研究者本身对研究对象、任务、方式、结果都不会给予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描述,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任务极为重要。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话语虽有些偏颇,但是真的有些道理。教师和研究者的素质亟需提高,这种提高应该不分年龄,不分门户,不分流派。全体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同志们都应该认识到我们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都应有大的飞跃,否则将难以完成加速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的现代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李康《教育技术学若干理论问题述评》《中国电化教育》2001.(11)

[2]李康《试论教育技术及其研究对象》

《中国电化教育》2002.(1)

[3]李龙《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位》《中国电化教育》2001.(1)

教育科技论文范文12

论文摘要:师范院校语文学科教学法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进行革新:完善师范教育类课程体系;大力调整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内容,加强教学常规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密切联系基础教育、加强实习指导和教法研究。

从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设“各科教授法”伊始,语文学科教学法历经多个阶段,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但目前这门学科仍没有摆脱困境,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学科教学法是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统摄与整合作用,有助于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和提升。笔者依据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和教育实习指导经历,认为师范院校语文教学法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建立和完善适应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师范教育课程。目前语文教学法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矛盾。我国师范教育课程中的教育专业课程历来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加教育实习。有教育门类的一级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却很少设置二级学科中的相关课程,如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学。在实际教学中作为公共课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内容与中小学教学关系不密切;教学法课程关注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但又与教育学、心理学联系脱节,甚至有些内容相矛盾。多数高校沿用一贯的老三门体系,即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学法三门,学术性不强、师范性不强,这与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严重背离,很难起到促进教育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作用。纵观国外师范教育,可以发现美国的师范教育在开放发展的过程中师范性和学术性得到了强化;而我们的师范教育在改革过程中恰恰相反,学术性没有增强多少,师范性却被弱化了。二是教学法课程和教师被处于边缘地位,课程比例过低。我国高师教育科学课程设置的特点可概括为:比重小、内容窄、课时少、实用性差。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科学课时量仅及1/4。这与培养专业化的教师要求相距甚远。三是师范生教学常规和基本功不过关,导致师范生难以被接受单位接纳。根据多年的实习带队,发现师范生在教学实习中有以下问题:教学目标游移不定,教学内容轻重不分;教学过程失控无序,教学思路混乱不清;教学策略运用不当,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教学口语颠三倒四,教学板书杂乱无章;课堂教学目中无人,教学过程机械死板,缺少灵活变化。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反应了师范教育中的问题,尤其是师范生教学技能和教学常规不过关。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创新实践,探索适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师范院校学科教学革新。

首先,完善师范教育类课程体系。在公共课程普通教育学和心理学之外,针对师范生增加教学论和课程论课程,或者把普通教育学和心理学内容调整为与学校教学相关的教育和学习心理理论;同时加大课时量,以保证必要的教学时间。为此安顺学院选择了皮连生主编的《学与教的心理学》和陈奇、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以满足课程革新的需要。这两部书改变了一般心理学的体例,内容上重点围绕教学展开,对师范生掌握教学和学习心理的基本理论有重要意义。在教育学方面,我们选择了课程论、教学论的一些理论课程。诸如李方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类课程,使师范生从理论上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课程理念,紧紧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合理选择具体教学内容,适当压缩和精简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顺序上灵活运用,不要拘泥于教材本身的内容和编排次序,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整合课程资源,有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大力调整语文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内容,加强教学常规和基本技能的培训。语文教学法课程主要讲述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论,尤其要联系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达到引导师范生从理论上明确,从教学常规和教学基本技能方面过关。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师范生掌握普通话、硬笔字和简笔画三种功夫。这三项基本技能由普通话课程、书法课程等公共课来完成。通过这两门课程奠定学生基本功,在课程教学时要紧紧围绕中小学课程内容来训练。学生掌握了理论后,主要以中小学语文课文的内容进行训练,公共课教师和教法课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训练及评估。语文教学法课程主要讲述语文教育简史、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理论及语文教学理论,使师范生打下语文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另设教学技能培训课程,主要训练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技能,采用科研式教学和微格教学。科研式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方法、科研行为。培养科研意识,就是要把所有教学活动科研化,提高目标和行为的档次。培养科研方法与科研行为,主要是把教学、训练、科研有机结合,在模拟教学中科研式备课、科研式讨论、科研式小结,同时还可以结合案例进行教学的微观研究,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总之,科研式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指导了高师生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引导自己的学生进行研究与创新。微格教学是一种运用技术来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有效教学模式,它将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细分为单一的技能,再逐项培训,这就使得对学生的教学技能培养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控制的、易操作的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一般包括六大步骤:1)理论学习和研究;2)技能分析示范;3)微格教案设计;4)微格实习记录;5)小组观摩评议;6)教案修改后的角色扮演。通过微格教学的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能够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使得学生毕业之后可以踏实地走上中学的讲台。

要强化学生教学职业技能,光靠72课时的语文教学法课程是不够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每个学期为学生开设活动课(每周两节)。活动课上做到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综合化,突出师范性、实践性,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放在第一位。依据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认识,将技能训练分为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单项训练内容主要有教案设计、问题设计、板书设计、练习设计、课堂评价、课件制作等等。综合训练主要有整篇课文阅读教学训练和写作教学训练。训练的方法主要有观摩评议法、模拟训练法、自主操作法。每次活动课的训练内容由教师安排,开始先模拟教学片段,进行单项训练,继而模拟整堂教学进行综合训练,每次训练留些时间进行课堂讨论。单项训练阶段侧重学生某项技能的掌握,而综合训练阶段则要求在单项训练基础上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促使学生把所掌握的技能运用到整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在活动课中强化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

第三,密切联系基础教育、加强实习指导和教法研究。学校要为此设立业务联系交流的平台,中教法教师必须深深扎根于本专业教学系的土壤之中,以此为基点,向下将触角伸向基层中小学,调查研究,向上敏锐地捕捉教育理论与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并将其渗透于教学之中,如此方可根深叶茂。语文学科教学法教师一旦脱离了本专业教学系,作为一个“局外人”,无论如何不可能一如身在其中那样全面真切地感受和了解本专业教学的状况和细微变化,就不可能有效地对本专业各课程的教学起到协调沟通、整合统摄的作用,势必造成学科教学法教学研究与专业教学研究不同程度的游离与错位。重视教育实习作用的发挥,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彩排和预演,学科教学法教学只有通过教育实习的实战演练,并根据情况查漏补缺,才有可能提高实用效果。目前教育实习的举步维艰和困难重重,成为制约师范院校实践性教学发展的瓶颈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科教学法的教学和师范生的实践技能水平。语文教学法课如果不走出课堂,不面向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人中学课堂进行观摩和学习,感受和体会中学语文课堂的真实氛围。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教育见习。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到中学去教育见习。教育见习时间最好能够每周固定一个下午,分配在定点学校并固定班级,每班二人,为期一个学期。本人认为这样的见习时间,肯定比“走马观花式”的一星期见习效果要好。教育见习内容是观摩中学教师的现场教学,看教师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参加语文教研组活动,旁听乃至参与语文教研组说课和教学评议等。通过教育见习,让学生与中学语文教育有了零距离的接触,了解教学实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教学职业技能的提高。

第二,教育实习。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地技能训练的一种最有效、最具实践性的教学形式。教育实习期间,学生应做好以下下作:1)备课;2)听课;3)上课;4)作业批改与课后辅导;5)试题编写与评改;6)班主任下作。其中上课是最关键的,如条件允许,高师生可以多进行这样的上课实践活动。不过,课后应虚心听取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同时,教师应加强督促检查,把各项实习指标落到实处。实习告一阶段后要进行分析、总结。

第三,教育调查。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到中学进行教育调查,调查的内容可以为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优秀语文教师的优秀之处等。调查的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调查统计法、访谈法等。通过教育调查,可以让学生对中学语文教育及教育对象有更深的了解,有助于他们今后走出校门更快地适应教师角色。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克勤,马建峰.关于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发展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4,(2).

[3]马银成.师范院校学科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0,(1).

[4]王松泉,韩雪屏,王相文.语文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