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与教学研究

教育与教学研究

时间:2022-07-03 14:43:57

教育与教学研究

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1

(一)教育叙事研究资料来源的多样性。

教育叙事研究以教师的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这从资料收集的来源上可以看出,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在收集资料时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捕捉研究对象的深层信息。日常中平淡的教育故事也许就隐藏着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和教师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周围环境、气氛、教师的行为动作也许就隐藏着个人的某种价值观念和理论修养水平,这都需要研究者仔细观察。另外,教师的“教育日志”、自传或传记、各种活动的图片、相关的学生的作品和日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也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内容的情景性。

教育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总是在特定的背景或情景下发生,教育叙事研究并不是对教育活动进行简单地描述与记录,而是将研究对象的行为与教育场景、背景相联系,对情景做细致描述,分析和把握处于情景中的个体是如何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事件的,并剖析事实背后所含的意义,将其融于事实讲述之中,只有经过这样的深度描述,才能引起叙述者和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帮助教师、学生、研究者有所发展和提升,促进彼此间的互动。

(三)教育叙事研究所述内容对人的关注。

多数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对象常常是单一的个体,每个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所思所想都是不同的,所以研究者对个体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个人生活经历、所思所想十分关注,通过搜集教育、叙述、重构个体在教育生活中的故事,达到对个体行为和经验的理解。此外,研究者在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时,不仅对事件本身、事件背景做各种记录和描述,同时还对研究者自身的信息做描述。因为研究者所叙之事处处渗透着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是生命中一种独特的亲身经历、体验和感受,有着不可重复性。教育叙事研究所述内容体现了对个体独特性的尊重。

(四)教育叙事研究强调民主平等。

教育叙事研究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一线教师(或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作为叙事研究的主体,目前的很多中小学教师会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他们叙述的内容多是自己的课程、教学故事和自己对教育教学事件的理解。另一类是教育理论研究者,作为叙事研究的主体,他们以中小学教师为观察或访谈对象,对其所述内容进行分析和阐释。受“教师成为研究者”观点的影响,目前我国教育叙事研究的主体更多地指向前者,认为教师身处教育情境中,不但容易观察和获取教育情境中的事件,而且在叙述过程中容易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其实我们更倡导理论者与研究者两者共同、平等地参与研究过程,两者之间互相学习、平等交流,才能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才能使教育叙事研究远离平庸。

二、教育叙事研究与学前教育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与学前教育研究有密切的关系,将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学前教育领域中的目的是揭示学前教育教育规律、充实学前教育知识和改善学前教育实践。①将叙事研究方法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使其成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中的一部分,是否具有适切性?其适切性表现如下。

(一)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彼此相互靠拢。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分工的影响,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少部分人从事的活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多数教育工作者不具备幼儿园教育工作经历、经验,不愿意深入到幼儿园实际中,由此导致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往往与教育实践场景脱离,对实际缺乏指导作用,成为学前教育研究中的一大弊病。幼儿园教师与专业研究者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现场,在现场中感受教育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而教育现场正是产生教育问题的地方。叙事研究通过要求教育工作者深入现场,把幼儿园作为研究基地开展研究,倾听一线教师叙述的产生于真实教育情境之中的故事,体会他们对学前教育最为深切的感受,教育工作者作为研究者,与幼儿园教师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此过程中建成,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学习。教育叙事研究作为沟通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丰富着学前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活动,促进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接轨。

(二)教育叙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科研兴校”、“教师即研究者”等理念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共识。目前,许多幼儿园已开展了许多研究课题,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开展科研,幼儿教师从事研究应当采用什

么样的教育科研方法,广大幼儿教师却不是十分清楚。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之所以鼓励幼儿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是因为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学前教育向前发展,如不及时解决,将使学前教育陷入难以适应社会和儿童发展需求的困境。那么,什么样的研究才最适合幼儿教师呢?一些幼儿教师对科研抱有畏惧心理,认为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缺少可行的研究方法,而行动研究法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较合适的,行动研究中的教育叙事研究可称为“叙事的行动研究”,教师更容易掌握,因为这种研究方法与教师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关注幼儿教师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需要教师把自己的教育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对日常教育生活进行反思。教育叙事研究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帮助,因为教育叙事研究中的描述和解释的方式本身具有很高价值,对故事的写作过程就是对教育问题的探索过程。当幼儿教师在对某一教育故事进行描述时,会舍去大量的无关信息,然后挑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准备关注和探究的教育问题,并把事件与背景和情境相联系,试图解释自己的认识。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教师对日常教育生活的观察能力提高了;有意识地、系统地探究反思能力形成了;倾诉、发泄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机会获得了;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儿童也有了新的认识。

(三)让学前教育研究回归生活本身。

教育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育必须回到一定的情境中,回归到具体的生活中,而不是被概括化、统一化。教育叙事研究倡导回归生活世界,重视个体生活史和生活实践的意义,要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入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以教师的教育实践和经验为研究对象;要求教育叙事研究的另一主体,教师所陈述的故事不是其主观想象的,而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教育生活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完整的情节、与事件密切相关的人物、事件背后的意义都包含在教育叙述研究中,所以说教育叙事研究是最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给人一种亲近感。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无疑为学前教育研究回归生活本身开辟了一条道路。对于倾听者和阅读者来说,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鲜活生动情节的具体描述,能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从多个侧面和纬度认识和了解学前教育实践,理解幼儿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儿童的自然成长发生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许多教育情景都是在没有刻意计划下发生的,掌握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可以让教师更加关注儿童的生活,在儿童生活的背景和环境中认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从而采取恰当的教育行动。

三、结语

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2

进入“十二五”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后,面对机遇和挑战,人才培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生德育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本文对医学研究生德育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新时期工作提出了思考。

一、资料来源

调查问卷涵盖了研究生个人信息及50道问题,包括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等内容。

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调查采取无记名,发放给首都医科大学三所附属医院研究生,三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收回257份,回收率95.1%。调查对象:男生10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42%,女生14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58%;博士研究生8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2.4%,硕士研究生174人,占被调查总人数67.6%;入学前,研究生30%来自大中城市,35.6%来自城镇,32.8%来自农村。

二、结果

1.研究生整体素质

在社会公德方面,85%以上者在公共汽车上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74%以上的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在孝敬父母方面,85.6%研究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主动打电话问候父母。在奉献精神方面,91.6%研究生乐于参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加社会公益活动。90.8%研究生认为自身道德修养水平还不错,94.7%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较好的医德医风。

结果显示,对于我国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是否存在差异,10.8%的学生认为无差异,80%的学生认为有差距,9.2%的学生认为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是受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见表1)。

2.研究生德育课程开设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各医院基本都开设了医德医风、学术道德和医患沟通等方面的德育课程(见表2)。

3.研究生德育课程适宜形式

目前,医院的德育课程一般以专题讲座方式开展。通过调查,研究生对部分德育课程的形式提出了建议,学术道德:53.6%选择专题讲座,48.8%选择主题活动;医患沟通:53.1%选择专题讲座,45.2%选择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56.9%选择专题讲座,55.7%选择主题活动;责任教:58.2%选择主题活动,48.5%选择社会实践。

4.研究生德育教育的主体

调查显示,对于德育教育的执行者,62.3%研究生认为是导师,17.8%研究生认为是教育处老师,11.7%研究生认为是医院党委,8.1%研究生认为是德育课教师。

三、讨论

1.研究生基本素质

通过调查,目前研究生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讲究社会公德、为他人着想、提倡奉献精神。由于研究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入学前已通过层层选拔,不仅对其学业,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都进行了严格的考查,学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另外,研究生来自大中城市和城镇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也是基本素质明显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研究生德育课程

调查显示,目前各临床医院比较重视研究生医德医风、学术道德和医患沟通方面的培养,对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教育和生涯规划关注较少。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群体,承载着社会、家庭和自我的较高期望值,有很强的成就动机。 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学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国外研究多认为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另外,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持续递增,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明显,研究生就业已经与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并列,成为困扰我国就业问题的三大问题。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帮学生分析社会现状及自身优势,拟定个人就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尽早走入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因此,生涯规划课程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3.导师德育教育的地位

研究生在校期间,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导师。导师不仅是学业指导者,更是道德示范、思想引领和人生领航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生导师的德育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导师的道德修养水平对于培养研究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衡量指标。

导师在研究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与研究生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对其思想教育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有些导师认为研究生年龄较大,已经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不需要再进行德育教育;有的导师则重专业轻德育,这些都不利于研究生全面成长。因此,要不断强化导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让导师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融入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使研究生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体育;健康教育;方法

体育这门课程对学生身体素质、体能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与学生健康息息相关。新课程改革后,对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打破传统教学形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但是怎样将体育与健康教育相关联,成为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

1科学规划体育与健康教育形式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创新型教育;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立足于理论与实践、过程与形式、情感与价值3方面作为教学目标。而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首先,从教学设计入手,科学规划体育与健康教学形式作为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教师教学规划过程中突破传统、双向教学,引导学生多样化发展,进而展开教学设计、系统规划教学内容。1.1教学内容规划。在设计体育教学时,教师结合新课程教育内容要求,将提纲教材作为基础,在理论与实践提升上,注重体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某些体育项目历史发展阶段、成就、今后发展形势等,甚至延伸至其他学科内容中;在过程与形式上,教师将体育与健康项目研究作用、方法、途径、问题解决思路等列入体育教学中;在情感与价值上,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倡导和谐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进行体育竞赛等,健康发展,将其作为教学内容。1.2教学活动规划。在理论与实践上,根据体育概念中的内在联系与动作掌握程度,同时结合学生当下学习情况,科学合理的融入教学活动中。过程与形式,教师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展示空间,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可以小组展示,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同学间相互改正错误;在交流、互动中掌握动作技能。此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结合体育教学,谈一谈怎样自主学习;在情感与价值上,以学生兴趣激发为基础,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体育教学中,学会合作学习,进而培养自己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创新、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和思想意识;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实践机会。例如,到社区内普及体育知识、服务群众、宣传体育精神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笔者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凸显新课程目标具有统一性、协调性。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活动与三个目标相连接。因为,三个目标包涵了新课程教育背景下的教学关键部分以及重点内容;打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实现体育教学的整体性;基于中学学生角度看,完善的人格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基础,完善的人格是一项综合体。但如果中学教育过于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也是不可行的,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立足于三个目标与教学融合,科学规划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实现教学创新

2.1创新教学形式。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活动还没有正式开始前,学生就被分为优、良、差3个级别。一些观点认为:学生之所以学习能力不同,主要由于自身天赋的不同进而导致结果的不同,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影响力是微弱的。在这样的观点中,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师也只能根据正态划分,取班级平均成绩为标准,进而展开体育教学,但这样的教学形式只会导致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将学生个体差异抛之脑后,将考试内容中的知识灌输至学生脑中,与新课程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对学生身体素质、能力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学生健康发展。中学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需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了解学生成长阶段所需要素,进而实施针对性教学引导、教学活动,因材施教。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建立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开展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原有能力上得到知识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它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特点,关键在于怎样挖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特点,挖掘潜力,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将学生潜在力量挖掘出来得到能力的提升,健康发展、协调发展。2.2创新教学评价。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制度中通常将日常测试、模拟考试、期末考试等各种考试形式作为教学评价的方法之一,其影响力是众所周知的。作为教学评价,应该考虑怎样考试才能确保教学评价的客观性、综合性;怎样考试才能确保教学评价的合理性,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传统考试内容主要对学生体育概念、理论知识进行考察,但是这样的考试形式并不能代表学生整体发展状态。对此,新课程教育改革中指出了教学评价对学生健康发展、技能提升的意义,要求学校不要只立足于理论知识,也对从三个目标进行评价,并且这种评价是双向的。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标准等,将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进而保证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综合性、公平性,使之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发挥多媒体优势

3.1立足于学生培养兴趣。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兴趣得到激发,才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兴趣对人具有推动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调动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根据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形势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动作技能等一些实践性的提升缺少融入,进而让学生感到体育教学缺少趣味性、枯燥单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消除这一弊端,发挥多媒体特点,结合动画、影音、图形等形式,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运用声音特点形成听觉刺激,进而营造轻松、多样化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中,学好动作要领,提升身体素质、健康发展,实现教学目标。3.2突破体育知识难点。体育与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具有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想要完全掌握动作要领具有一定难度。而我国中学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有着较多动作技术,如跳高、跨栏、跳远中助跑、起跳、落地等动作要领。在教学中这些动作需要学生不断地反复练习,否则他们在脑海中很难形成完整的结构动作,因此,在实践中难以完成连贯动作,这已成为中学教学中的教学难点。而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视频展示,将抽象的动作变得形象化,进而让学生在短时间中形成连贯的动作想象,稍加练习,进而突破教学难点,得到技能提升。3.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体育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课堂的主体性;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进而能够充分研究动作技巧,主动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应多听学生建议,让学生各抒己见,掌握学生思想特点而有针对性教学,这对学生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具有帮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合作学习、进行任务研究等,培养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4结语

体育与健康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学生身体素质、健康人格、实践技能的提升具有帮作用,对学生今后发展影响深远。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师还需要立足于教学实际、教学活动、创新形式等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笔者分别从科学规划体育与健康教育形式、实现教学创新、发挥多媒体优势3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所帮助,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王涛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大田中学

参考文献:

[1]周勤慧.德育融合,促使中学体育课堂流光溢彩[J].现代教育,2015(11).

[2]李吉松,葛卫忠.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效果探析——以四川绵阳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6).

[3]刘雨.简论中学体育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实践[J].现代交际,2016(11).

[4]许军.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体育教学[J].学周刊,2016(8).

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4

但是,学术界和教育界往往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当做两码事。一方面,国学经典教育只是国学热的一个侧面反映,学校和家长只是将经典教育作为学生课余的学业补充或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中小学素质教育往往只是将重点放在减轻学生负担,进行新课程标准改革,提高学生各种才能等,鲜有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论文、论著。如何研究素质教育情境下国学经典的弘扬和传承,如何促进国学经典诵读中的学生素质提高,如何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是摆在各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人的左右脑的开发和塑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品质和人文精神品质相统一的人,以实现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一致的人的素质”。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其实质就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求,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操、丰富科学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全面增长能力,成长成才成人。

2.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广泛而全面的促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的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应当让中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其具体目标要求为:思想道德素质,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关心和尊重他人等;科学文化素质,如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身体心理素质,要掌握两项基本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自尊、自信、合作和承受挫折等品质,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有一定的自我教育、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艺术审美素质,学生艺术兴趣爱好广泛,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项艺术特长等。

二、制约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分析

1.智力教育的挤压

当前,很多家长都将孩子的智力发展放在首位,为了将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佼佼者,一味地在繁重的学业中不断加压。于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国学经典被丢弃了,人和人之间的“情”淡薄了。家长以及学生都过度重视“分数”的高低,很多“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应运而生且长盛不衰,多数的同学都主动参加或被动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这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扭曲了中小学生的心灵,而且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从中小学校角度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虽然一再强调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但由于学校间、班级间还存在着成绩的攀比以及升学的压力,应试教育即智力教育一直被许多中小学校当作教育的重点甚至全部。不可否认,智力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之一,也是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轻体育”的倾向,很多中小学校对“三好学生”的评定简单地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甚至成绩好的就被称为“好学生”,成绩差的就被称为“坏学生”。

诚然,科学、理性等智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命的质量,人类应该积极推行智力教育以发达人的理性思维、完善人的科学知识结构。但是,近代以来的科学、理性主义教育显出了过度扩张之势。纯粹的智力知识教育是谈不上“素质”的提升的,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它“由于忽视、舍弃甚至排斥牺牲个体的独特性、偶然性、丰富性,而使‘人为物役’,成了各种机器的奴隶。”

2.家庭教育的缺位

当我们感叹优生优育给祖国未来创造了无限希望时,也不得不直面青少年国学经典教育内容贫瘠、手段单一、方式简单甚至缺失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小皇帝”“小公主”成为家庭、社会的核心,青少年一代多被溺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去也不会感受、珍视他人的感情。传统的国学经典就在这种溺爱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对于农村里的中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或不能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起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的作用,造成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内心空虚,成绩下降,素质教育无法推进到家庭中去。

3.社会教育的异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QQ、网络互动平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将课余时间放在了手机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虚拟游戏等上面,变成了“宅男”“宅女”一族。中小学生过早地接触了社会上(主要是网络上)的负面内容,加上学校、家长对中小学生的关心、监管不够,很多中小学生了解“艳照门”“兽兽门”等网络不良信息,对歌星、影星等耳熟能详。但是,他们却对那些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作家、思想家等所知甚少,对中国的传统国学经典认知、了解不够。

三、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1.国学经典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素质教育离不开国学经典教育。因为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求真、从善、爱美,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是历代仁人志士千锤百炼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经典,不仅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一个文明必须借助于它的“经典”来承载其核心价值。著名学者杨叔子说:“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是什么种族,不能决定是什么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这个民族。”从中小学阶段开始推行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传承文化命脉,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助于他们感受古人情怀,培植爱国情操;有助于他们继承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国学经典中的人格风范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格品位,提高审美情趣;国学经典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国学经典中的荣辱观具有立人导行的功能。

2.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中国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代表某一时期精髓的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是我们祖先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活化石。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学经典。无论通过口耳传诵抑或是其他方式,国学经典都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而中小学阶段是接触国学经典的初始阶段,是引导中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最重要时期。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摒弃了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和逼迫式学习,为国学经典教育创设了平台,提供了载体。从当前各地各中小学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3.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我国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在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信仰失落与危机问题。由此导致的是社会和国家凝聚的危机。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而传承文化命脉,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全民族的进步,应该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对于个人来说,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解学国学经典,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代哲学、历史及其他文化知识的了解,启迪思维,增长智慧;可以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那种严谨踏实和勤奋不已的治学精神,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可以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懂得社会伦理道德,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的处世态度。对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人生修养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

四、以国学经典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中小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方面,漯河市得风气之先。

早在2003年,漯河市商业幼儿园率先开展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对孩子们开展基础的伦理道德教育,让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2004年,漯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的通知》,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掀起了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热潮;2006年,漯河市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活动,把经典诵读从校园推向了社会;2010年,漯河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六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读、识繁体、解汉字”活动的通知》。这一通知尽管不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但是,让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中小学生抓起,用祖国优秀的国学经典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不啻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尝试。对于漯河市的这一举措,《光明日报》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漯河市这一远见卓识的做法,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收效显著。

1.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

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安顺同志指出:“经典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培养记忆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增强人文修养,陶冶道德情操,从而达到‘以文载道’、‘文德并重’的效果。”可见,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进而增强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2.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加强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

提高人的素质,离不开本国传统的国学经典的教育、滋养、启迪与熏陶。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中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让中小学生学会“自强不息”,磨砺坚强的个人品格;让中小学生懂得“厚德载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国学经典的诵读与传播、接受,有利于中小学生道德完善、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尊重他人、讲求合作的良好品格;有利于中小学生讲信义、重信誉、言行一致的品行的养成,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取信于人。国学经典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执着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高尚品德。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念,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信心的树立,有利于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形成。其他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直不阿的正直人格,宽容大度、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和为贵”的处事理念,“将相和”的君子风范,忍辱负重、逆境成才的良好心理素质等等,都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品格形成的精神养料,它可以激励中小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自觉地树立高远的志向,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21世纪的竞争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 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高等教育研究,2001,4(2).

[3] 鲁迅.呐喊・自序.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5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有关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说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者由于所处时代,所用标准,所站角度的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会是五花八门。凯洛夫在其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中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培养青年一代人,他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定为是人;前苏联的巴班斯基说教育这一科学认识的对象是社会,是社会的一门特殊职能教育,因此,可以把教育学称为关于教育的科学,在他看来,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教育;而东北师范大学所编的《教育学》一书则认为教育学是研究儿童和青年的一门科学,也就是研究教育规律性的科学。

有关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说法很多,以上只是比较典型的几种。确定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要找到其内部矛盾的特殊性,不能和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相重合。由此看来,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首先不可能是人,因为很多学科都以人或者人的某一特征作为研究的对象,这并没有达到区分其他学科的目的;其次,说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听起来蛮对的,可是一想,这分明是就教育论教育,等于什么都没说。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研究的目的,而不是研究的对象,因此教育学研究对象是教育规律一说也不能成立。除此以外,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说法最普遍的两种则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这已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例如,胡德伦在他的《教育学原理》一书中说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指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日本学者村井实在他的《教育学的理论问题》中则旗帜鲜明的指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那么,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二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哪个才是教育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2、现象与问题之辨

什么是教育现象?教育现象是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老师上课,学生做作业,举行讲座,观看教育影片等等,都属于教育现象。教育现象可以包含在各种社会现象之中,各种社会现象也可以包含教育现象。比如,一位家长因为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打骂孩子,从教育学角度来看,首先会想到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普遍的病态的社会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家长打骂孩子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严重伤害;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家长没有正确把握事物间联系的客观性,因为家长这一行为很可能会成为孩子以后教育自己子女的行为。由此看来,同一个社会现象,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加以解析的话,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也是如此。因此,将教育现象定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显然有失偏颇。由此可见,各种教育现象只能视为教育学的形式对象,而教育学真正要研究的还是包含在各种现象中的教育问题。但这并不等于说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只是教育问题,因为任何一个问题都包含在某种现象之中,教育学也是一样,因此,我们现在可以给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下一个结论:它研究的是教育现象中的教育问题。不能离开现象谈问题,也不能离开问题谈现象,现象和问题是密不可分的,是辩证统一的。

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真正要使教育学得以深入发展,就必须建立起独特完整的研究方法。怎样的研究方法才算是完整呢?而要找到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首先是要先看一下教育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关系。其次便是结合实际进行比对,最后还要找到具体的研究方法。

其一,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因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必然要与这两门学科的研究方法相联系。任何学科要进行正确的深入的研究,都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哲学方法论作指导。而教育学与哲学的密切关系,使它不得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联系。对于当代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作用已是有目共睹,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正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这样才能使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其二,任何一种研究都不能脱离实际,教育学也是一样。这样才能使教育学研究不脱离实际,真正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特别是对于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虽然早已经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子仍随处可见。要真正了解中国教育的现状,就必须深入到教学一线,通过观察,实验,统计等各种方法,在实践基础上得出对中国教育现状的研究结论。

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教育理念;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实验的推进,面对全新的教育理念,面对全新的教材,有一些教师出现了迷茫、困惑、苦恼的现象。许多教师找不着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熟悉课程标准,深入了解现行教育后,发现主要原因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教学思想如何转变成教学行为不行,技术动作中如何教与学不明白等等。

一、新理念下个性化教学的提出对传统体育教学思考

在新的课程改革之前谈到体育课教师如何教,想必教师们都会随意地谈出自己的想法和体会,无非就是两大步.第一步是备课,第二步是上课。如果我们再细化一些,备课包括括哪些方面?得到肯定的回答:一是备学生,包括了解学生情况,比如男、女生人数,体育骨干情况;二是备教材,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和措施,编写教案。上课的几大主要环节是哪些?一是场地和器材的准备,二是合理有效的准备活动,三是基本内容的学习,四是放松练习,下课。应该说,这些回答概括了我们传统体育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思路。从这些教学环节上,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体育课只是一种体能训练和技能学习的运动训练模式的课,这对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明确目标和任务。体育是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的要求愈加切。本文即是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入手,使学生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能够掌握和突出一、二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而全面的发展。

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根据体育教学功能和目标,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体育教学自身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学生体育特长”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让学生从自己原有的体育基础和兴趣出发,在球类、田径、综合等项目范围内自主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为此,在教学中摸索一种既能满足学生心理上的要求,又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技能、技术的教学方法,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并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也为具体实施教育部推出的“2+1项目”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现行的体育教学标准向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给教师带来了发展的机遇。面对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材,我们应该加大对体育个性化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充分发掘新理念体育教学价值。

二、对体育个性化教学内涵的解读

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学校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师资条件,开设球类、田径、综合分项教育内容,通过单元独进、变相娱乐组织教学,分别由不同个性教师的个性特长为指导,设计具有个性的教学,从兴趣入手,拿起激励的武器,展现学生的个性,在一个民主、轻松的氛围中实现目标的一种二合一的教学。

体育教学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总是对学生发号施令式的灌输知识、讲解技能,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和机械模仿的状态。而新的课程改革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改变过去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旁观者和听众的现象。教师要掌握体育生理、心理、卫生等有关常识,把平等、自主、互动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让学生们乐此不疲。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创造,通过实践,体验失败、品味成功。教师采用体育分项教育与具有个性的教学。适时加以引导,变换组织方式,不但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更有效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个性教学的具体操作

(一)个性的组织教学方法。新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虽淡化技能的传授,但并不是说不传授技能;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也注重教师的指导。个性化教学就是以此理念为导向,它主要是以单项教学内容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教师授课,学生练习,评议考核形式组成,使学生较系统、正确掌握单项式技术。如:田径组的加速跑技术,球类组的篮球运球技术,综合组的体育游戏中某种技术等等。

(二)以兴趣为突破口。要实现以兴趣为突破口,彻底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走,在一种民主、轻松的氛围中实现目标。设计具有个性的教学,使活动内容变相娱乐。课的导入部分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好的新课导入,不但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让他们带着这种求知欲,主动地、积极地探讨问题。这对于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情景导入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步骤;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地去探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景,为目标的实现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拿起激励的武器。课学的激励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有利于矫正学生原有的不良行为。激励是最有效的评价方式。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不但具有示范性、生动性和亲切感,更具有挑战性。有了榜样,不仅给自己确定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更给自己树立了无比的信心和勇气,而且榜样是我们身边最亲密的同学,说服力大,号召力强,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强的震撼力。如:“某某同学的动作真棒,让他给大家做一个示范好不好?”“某某同学真是好样的,动作如此漂亮,值得大家学习!”

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7

关键词:大学教学;研究性;大学科研;教育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1

大学的本质就是进行知识的传授与人才的培养,所以说具有教学与科研等功能。

在大学教学中,必须保证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统一,这样才能确保大学教学具有研究性,科研具有教育性。同时,想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就必须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做好教育与科研工作,这样才能突出大学的本质,保证教学科研教育具有教育法的价值。

一、大学教学具有研究性

对于教学来说,就要突出教与学。从教上来看,就是要做好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这一过程就是对已编码化知识进行传播。从学上来看,教学工作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所以说,教与学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简单来说,也就是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从历史背景来讲,大学教学以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发展背景下所积累起的知识为主,同时也应当要明确大学教学与中小学教学的不同;在大学教学中,比较注重研究,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与培养创新精神。

大学教学具有专业性。大学教学的目的专业性十足,即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性人才,这使得大学教学中的教学计划、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等都是根据培养人才目标来制订的。因此,不可以将大学教学目的理解得过于狭隘,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创新与传授,帮助学生扩展知识层面。[1]

大学教学具有前沿性。在大学是学生研究学问的地方,只有保证大学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才能实现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在实际中,大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科学成就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所以教师要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以丰富教学内容。

二、大学科研具有教育性

科研就是在预设的目标下进行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综合利用好有效的资源与知识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科研本质上就是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活动,同时也必须是一种对知识进行创新的活动。

大学开展科研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将科研工作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研开始从大学职能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大学本身存在大量的科研内容,但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育人,所以说,要将科研与大学科研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便于大学生不断学习。[2]

三、实现人才培养目的

将大学教学的研究性与大学科研的教育性相统一,最基础的内容就是进行人才的培养。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法,高校必须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工作的核心内容,将教学与科研工作运用到人才培养上。同时也要明确教育才是工作的中心环节,科研工作必须要经过教学来服务于人才培养方针。

大学要坚持以培养人才为基本的发展方针,所以教学就成为培养人才的手段之一。大学教学不仅具备教育性,还具备高度的研究性,这是大学教学与其他教育之间的本质区别。

大学培养人才,不仅需要教学,还需要科研来进行辅助。只有高质量的科研才能保证高水平的教学,通过有效引导,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做到大学科研工作与大学教学工作的相辅相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大学教学的研究性与大学科研的教育性进行有机融合,不仅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还要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教师也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去发现,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8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生生命教育的认识不足是根本原因

心理健康关乎学生的生命。从1994年8月31日以来,国家和教育部先后下发了10多个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最近一次是2011年3月14日。看起来很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是很不够的,具体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只发文件,从不检查,以至于一些院校把国家、教育部的文件当成了一张废纸。二是没有把大学生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而是任由各个学校自己决定,使我国相当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三是从2006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原《思想道德修养》课本里有一章内容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并后这章内容被取消了。表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的不足。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严重偏颇是重要原因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9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反观中国高等教育,更多地表现出功利性教育,使人们看不到教育的根本价值。高校领导最重视的是学校的课程建设、产学研合作、就业问题等等,认为学校课时紧张,不能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必修课,学生多命案自然防不胜防。相当多的高校领导根本认识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乎学生的生命,没有把大学生这个人作为教育的目的,而是把大学生这个人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把学校看成是人力加工厂,按物的生产原则来管理学校,这都是非人性的。这种教育,必然导致受教育者人格的残缺。由于教育各级管理部门对大学生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校领导更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课时保证、资金支持,很多具体问题得不到解决,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生的根本利益。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是直接原因

所谓严重缺陷,就是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心理危机学生。不能及时发现,谈何及时干预。其实,每个学生在自杀之前,都有种种表现,身边的学生往往是听到看到了,但都没有重视,没有报告给有关部门,结果酿成大祸。例如,2011年3月30日,湖南师大大三学生张某某自杀前给女友小丁发短信说:“我生不如死,永别了,如果有来生我们再见。”据同学透露,高中时张某某有过抑郁症,大学时也有过抑郁情绪,事发前,曾半夜爬起来哭泣。如果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得到这些信息立即启动干预机制,很可能避免自杀案件发生。我国大学教师与学生接触不多,很多时候靠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如果不能调动全体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中来,要做好工作是不可能的。

二、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有针对性地科学编写大学生生命教育教材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令人担忧,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比较多。2013年10月,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2013级3874名新生用UPI调查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得出的基本情况。是70%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有30%的大学新生可能存在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对大学新生人格健康UPI调查表中部分重要问题的选择情况。反映出新生中可能有37人想轻生,有141人悲观失望,这就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决不能置之不理,要进行追踪辅导。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比较多,但直接进行生命教育的教材很少。教育部应组织在基层第一线工作的教师编写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受学生欢迎的好教材,其中包括怎样处理大学生生活中的小矛盾、小摩擦,要宽以待人,与人为善,要珍惜、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等等问题,这些内容在大学生人生观教材里也应该体现,使大学生普遍接受生命教育。

(二)教育部应明确规定大学生生命教育课为必修课并进行检查

面对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自杀等极端事件频发的客观现状,教育部总是软弱无力,一拖再拖。笔者认为,大学生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教育部应果断地、明确地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必修课而非任由学校自己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有“天壤之别”,必修课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的,选修课是学生自己选择要学习的,而且学校有选修课人数的限制。那些心理有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往往不参加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去听讲座等,因为他们自卑、敏感,生怕别人说自己精神有问题。为此,教育部应排除任何干扰,严格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必修课,教育主管部门在适当的时候必须进行检查、评估,以评促建,有力监督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而不是象现在这样从不检查。

(三)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而不是培养“工具”的

现代文明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应该是提高人性,高等教育的核心在于解决人的问题,关键是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一些弊端,把学生看成经济工具或产品,把学校作为人力加工厂。因此,必须转变高等教育对人性的偏见,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规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研究。在德国与欧洲享有盛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需要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育的技术而己。”高校教育“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就是以学生的生命和健康为本,不能光说不做。高校领导和教学主管部门,决不应以各种说词排斥学生的生命教育。要牢固树立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第一要务的教育安全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生命与心理健康教育,着力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使大学生增强挫折承受够能力,这是有效避免大学生极端事件发生的关键所在。

(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突出生命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不过现在的教材没有把这些内容与人的生命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人际关系时,没有涉及生命问题。但是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大学生命案频发不断,往往就是因为一点点小事没有处理好而导致杀人与自杀。复旦研究生投毒案,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同室四名同学的案,等等,都是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问题,深层原因是这些学生的人格不健康。这些案例告诉我们,要杜绝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必须教育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与他人和平相处,善待他人、尊重生命。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心中有爱的正确人生观。教材的编写者应突出这样的内容,教材的讲授这应发掘这些内容,使学生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并选择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五)心理咨询教师与大学生联手对心理危机学生进行预防干预

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9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39-02

【Abstract】To make clea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 is a practical tas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disciplines. This essay reveals two defects in previous researches, one is a tendency to hot spots while choosing topics, and the other is the detachment of theory and reality.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ducation disciplines, we need to make a balance between issues and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to deep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theory system on the basis of issue research, and to promote a change from higher dducation research to 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Relation research

坚持学科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鲜明特色。这其中,“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目前,学者们倾向于认为:高等教育研究主要泛指高等教育领域内一切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而高等教育学研究主要研究高等教育中一般的、共性的问题,属于理论性的教育规律探讨。由于完善学科体系、追踪现实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两大任务,因此,理清“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对于推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与“理论”关系辨析为视角,分析研究实践中“热点趋向”和“坐而论道”的两种倾向,以期有助于加深对“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的认识。

一、热点趋向: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偏向

对于高等教育研究来说,“问题”是指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和提出的问题,而“理论”则是指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与理论体系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学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一开始便是“学科指向”的,研究实践问题、构建学科理论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两大中心任务。

但是,在高等教育研究的实际进程中,“问题”和“理论”的关系却成为一个难以平衡的问题。在诸多有关探讨中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即认为高等教育研究存在偏向,就是仅重视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忽视学科理论的研究。有学者将这种偏向概括为“热点趋向”,即学科理论研究的轨迹以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为转移。胡建华等认为,“这一现象在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中显得尤为突出。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追逐热点问题、以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主线”。[注1]

从“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来看,学科研究的“热点趋向”可以表述为高等教育研究偏重实践问题的研究,忽视了以构建学科理论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学研究。作为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必须关注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对实践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做出理论分析和对策应答。但是,学科研究一旦形成“热点趋向”的偏向,很可能会出现以问题研究为主的高等教育研究替代了以理论建构为主的高等教育学研究,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实践中的问题未经过科学的建构就成为研究对象,造成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对实践问题亦步亦趋,“难以摆脱就事论事的工作讨论模式,失去科学研究应有的理论深度”;[注1]“难以进行基础性和整体性的理论探讨;研究问题没有经过学科性选择,制约了研究的水平,不能有效揭示发展规律;永远处于经验描述的水平,缺乏基础理论的支撑。造成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肤浅与表面”。[注2]二是就事论事的讨论热点问题的研究对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没有积极意义。正如有学者认为的“如果学科研究不能促进学科知识的积累,那么学科的发展水平也就无从提高。许多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缺失随着热点问题的消失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注1]因此,研究热点问题的偏向会导致以探索实践问题为主的高等教育研究替代以理论建构为主的高等教育学研究,给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乃至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带来危机。

二、坐而论道: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反思

“坐而论道”是指研究者脱离高等教育实践进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另一种值得关注的倾向。追求科学完整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任务。从“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看,“坐而论道”可以表述为,学者在开展高等教育学研究时,忽视了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对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抽象地就“理论”而“理论”,使得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缺乏理论创新。

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关注,起源于80年代关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学科性质、逻辑起点、研究方法等诸多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探讨。这些探索对于高等教育学科的科学化构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往往过多地强调学科的内在逻辑,忽视实践的客观需要。其结果,或是简单套用教育学理论,或是直接引用外国的或外学科的理论框架来简单验证或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问题,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研究还不够深入,也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理论成果。如潘懋元先生所指:“中国不少高等教育文章,理论一大套,颇具声势,却是‘不结果的花’,……花不结果,恐怕只是过眼云烟。”[注3]高等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由于缺少必要的实践关怀,必然会对高等教育实践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我国的许多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不少可能是‘假命题’,或者是人为的命题,缺乏实践的基础。很多情况下,学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没有人会在意研究成果是否源于实践、归于实践,并服务实践。”[注4]通过反思,学者们日渐发现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似乎与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实践关系不大。在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上,潘懋元先生就曾指出,“坐而论道”既无助于理论联系实际,也无助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注5]

三、“问题”与“理论”的平衡:“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再认识

应该承认,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问题研究,但问题研究并不能自觉构成一门学科体系。因此,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早日走向成熟,有必要平衡好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与“理论”的关系。

1.以问题研究为基础,深化学科理论思考。

在西方国家,尤其以美国为代表,一般认为高等教育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至多算作一个研究领域。阿特巴赫就认为,“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它将不会成为一个单独的科学学科”。[注6]西方国家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多强调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问题,“高等教育研究以院校研究的建制存在,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注7]高等教育虽然至多只能称为一专门的研究领域,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西方学者对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一批从哲学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的著作已成为本领域的经典,例如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其对“高等教育合法性危机”的反思和重估,就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经典范例。我国虽然坚持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但是高等教育学研究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辨析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其根本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强化研究者学科研究的意识,提醒研究者不要满足于停留在实际问题研究的“虚假繁荣”,要从问题研究热中冷静下来,沉心静气,踏踏实实地进行理论反思,为推进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做一些基础工作。西方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表明,学科理论研究必须重视理论的实践来源。正如波普尔所说,科学仅仅从问题开始。强化问题意识,关注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问题,为改革和发展服务,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鲜明特点。可以说,高等教育实践以及实践中的“问题”,构成了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信息来源和依据。

2.推动“高等教育研究”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转型

问题也有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的热点、问题都能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从概念内涵上说,既然高等教育研究将一切高等教育活动都纳入到了研究的视野,那么,作为以学科理论研究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学研究肯定也应该从属于其中。但是,高等教育研究如何才能成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呢?根据上述的分析,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首先,要科学选择研究对象,要坚持学科立场,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进行学科化的筛选,找到能够体现高等教育特殊矛盾的基本问题。这就要求研究者要对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存在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抽象,从而提炼出真正符合学科内在逻辑、关乎学科发展的“真问题”;其次,高等教育学研究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检验已有理论,提出新的概念与假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大量低层次问题研究基础上概括抽象出更为科学的学说与理论。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是简单的现象分析或实用性的问题解决方案,而要用科学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理论思维的课题,追溯其理论内涵,提升其理论品质,并以此构建起一个由一系列比较稳定的概念、原理、原则等要素组成的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因此,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说,高等教育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是形成高等教育理论的基础,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化和学科化的总结即为高等教育学。沟通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之间的联系可以把学科建设与实际问题研究结合起来,从而有效防止学科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研究“两张皮”的状况。

3.加快构建高等教育中层理论

在研究实践中,“问题”与“理论”的脱节往往表现为具体问题与宏大理论之间难以架起沟通的桥梁。因此,推动高等教育研究走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还需要推动高等教育中层理论的构建。中层理论是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提倡的一种研究思路。他认为:“中层理论的意义在于架通抽象理论研究与具体经验分析之间的桥梁,是一种介于抽象的统一性理论与具体经验性描述之间的理论。”[注8]中层理论并不排斥宏观经典理论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建构策略,而是针对宏观理论因普遍化、抽象化所产生的理想化和空洞化的弊端,旨在开辟被宏观理论所忽视的具体领域和研究方向,增强理论研究的适应性和指导性。实现这一理论设想的策略是:“通过区分宏观理论问题和微观现实问题,建立针对经验调查的中层理论构想和假设,并使这些构想和假设能够在具体的经验调查中得到证实。”[注9]尽管“中层理论”是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形成的,但是对高等教育研究也有着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它既可以提升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研究的理论层次,避免问题研究停留在就事论事层次的弊病;也可以帮助高等教育学研究脱离长期局限于宏大理论阐释的局限,避免理论研究陷于抽象推理和纯粹思辨的困境,从具体问题出发,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炼理论,从而开辟高等教育研究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转型的路径。

注 释

1 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M],2006:17~18、20、21

2 胡晓钦.高等教育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研究关系辨析:兼论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J].南通大学学报,2005(6)

3 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的比较、困惑与前景[J].高等教育研究,1991(4)

4 王建华.走向从实践出发的高等教育[J].江苏高教,2008(2)

5 夏 P.“求真”与“求用”.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性反思[J].江苏高教,2008(3)

6 赵炬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2(4)

7 王建华.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10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参与教学模式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的提升,社会大众逐渐开始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够真正担负起幼教工作的重要任务,为幼儿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紧密结合当前高校教育形势,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调整和改革,进而根据新时期学前教育需求探索更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实施高效教育和引导,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唯有如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效果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高校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才可以为社会学前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保障,促使我国学前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1.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参与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我国社会积极培养高素质幼教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要想获得的更好的发展,就应该结合时展需求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逐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设更为新颖的教学模式,保证高校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1]。而参与式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会得到逐步的强化,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将参与式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中,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施科学的指导,促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下面本文就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1.1参与教学模式的分组应用策略

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适当的应用分组教学模式应该适当的坚持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方针原则,最大限度的追求学习小组内部的互相帮助和团结协作,促使课堂教学的内在驱动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在具体操作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学习者的实际学习情况、未来发展潜力以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团结协作能力,适当的在小组中进行选拔,设定6-10名小组长。同时,学校还应该按照前一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由教师实施科学的分组,保证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此外,在完成分组后,教师可以结合小组内成员的男女比例以及性格和学习能力等,在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对不同小组成员之间的搭配组合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有效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得到显著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保证小组教学的科学性和稳定性,还应该对不同小组学习情况加以观察,进而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大限度的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过程中,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为学生课堂参与效果的发挥提供坚实的保障。

1.2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小组答题教学策略

为了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每一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促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获得全面的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高校在积极应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参与式教学需求设定相应的小组答题标准,为参与式教学模式中小组作用的发挥提供良好的保障。其一,要求抽到相关题目的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能够迅速起立,面向教师或者黑板回答问题,答题完毕后自觉坐下[3]。其二,教师应该注意要求答题者吐字清晰,使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并且要保证全班学生都能够清晰分辨答题内容。其三,在讨论环节中教师应该适当的组织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保证交流效果,促使小组合作学习作用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激发。其四,教师可以将问题设定为必答和抢答两种类型,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选择特定的题目类型,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回答问题。其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大量的学生针对同一问题进行抢答,则可以要求学生在抢夺答题主动权的过程中大声喊出自己的号码,由教师判断抢答者,保证小组合作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其六,在同类型抢答问题时,学生已经参与抢答活动并承担答题任务后,则不能够参与第二次抢答,尽量给予不同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其七,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如果需要适当的绘图或者使用教具,则可以要求学生加以演示,并且保证演示过程清晰合理,能够对其他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唯有教师按照上述要求合理组织小组答题教学活动,参与式教学模式下小组答题教学策略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才得以逐步强化,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

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程序

基于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高校要想在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对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流程加以明确,就应该综合分析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等,促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一般来说,基于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应该坚持以下流程,促使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1借助全面导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情绪和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来说,学生只有对某些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4]。这样,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就能够及时发现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将这种乐趣引申为自身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实践研究证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远远高于传统消极被动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中应该重视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全面探索故事导入、情境导入、表演导入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学生广泛参与的目的,为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为学生营造能够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这样,学生在良好教学情境的刺激下,自身思维能力和拓展能力也能够得到全面的强化,对学生未来全面发展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2.3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接受教师的指导在小组内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对学生未来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化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针对本校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将学生合理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进而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选择性的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促使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保证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逐层次进行深入的学习,不断实现学习目标,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2.4全面落实课堂反馈,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取得良好学习成效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应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指导,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总结,并注意将总结结果及时的反馈给相关学习者,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对学生下一步学习实施科学的指导,促使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参与效果[5]。同时,教师也应该对课堂反馈信息进行科学的利用,及时对自身教学成效加以检测,并基于教学反馈中发现的问题对教学策略进行科学的调整,促使自身教学效果得到逐步的提升,为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质量的强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唯有如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够亲身感受到参与学习的快乐,进而不断对自身学习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为学生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基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要想保证自身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就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积极探索更为科学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全面的激发,为学生良好学习成效的获取以及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彭海蕾,刘莹.中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2(2):49-54.

[2]万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4(5):83-87.

[3]付云霞.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堂上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377-377.

[4]熊娅莉.探析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引进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实践意义[J].华章,2014(9):232-232.

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11

1成人教育就理所当然地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出国潮的兴起催生了外语教育市场的迅猛发展,也造就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外语教育机构。随着校园外语教学和社会化成人英语教育的差异日渐缩小,人们深刻感受到外语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学习者走向世界的必由通道。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需要通过终身学习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而外语学习始终是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本书所开展的理论探讨作为审视外语终身教育问题的出发点,不仅能够提升成人外语学习的理论深度,对于进一步形成系统、全面的教学理论和学习方法都将产生极大的帮助。齐伟钧先生的《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教育与成人外语教学研究》一书从中国社会的现实诉求出发,结合作者多年来扎根教育一线积累的丰富经验,在突出外语学习的终身性特征的同时,在书中大量列举了成人教育不同历史阶段的生动事例。尤其是作者以进步、开放的学术视野正视网络手段对于外语终身学习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重点针对“网络学习的社会性存在和认知性存在”进行深入探讨,使得一度被忽视的“网络学习的教学性存在”开始进入到学术研究视野。作为一名深谙教学规律的学者,齐伟钧先生并没有将自己的视线局限于狭小的空间中,而是针对近三十年来在成人外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针对《许国璋英语》和《新概念英语》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进行认真的比对,也对进入“百家争鸣”时代的外语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某些观点颇有新意。齐伟钧先生站在终身教育的高度撰写《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教育与成人外语教学研究》一书,不仅提升了本书的学术水平,还深化全书的理论深度。他认为外语学习涉及语言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差异深入研究教学方法与实践这一成人二(外)语习得的重要手段,应大力提倡以交际为目的、以口译为主要教学手段的综合翻译教学法。通过理论上的论证和实践上的应用表明,综合翻译教学法是最适合国内成人外语学习者的教学方法之一。

2对于不是以某一种语言作为母语的学习者而言,最佳的学习方式当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获得语言的熏染。

但当这种条件无法得到满足时,就需要采取其他的方式丰富自己获得的语言信息。针对这一问题,齐伟钧先生重点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阅读。这也是很多语言专家的看法。在我国当下的教育结构中,成人外语教学从学理层面进行划分并归属于“二语习得”的范畴,学术界曾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一致的结论在于大量的阅读,作者在书中先后列举了方重、周珏良、葛传椝、陆佩弦等人的观点作为自己在本书中阐述自己观点的补充证据。

3结语

总之,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要求人们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也迫使人们在不断地学习中追求进步。外语学习不仅可以开拓人们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构建起沟通的桥梁。深信只有不断追求进步的民族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我们坚信终身教育将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齐伟钧先生撰写的《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教育与成人外语教学研究》不仅顺应了社会的前进方向,更为重要的是为我们指明了成人外语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来自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周爽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教育与教学研究范文12

[关键词]开放教育;导学教师;素养;自我提升

随着远程教育教学网络系统的不断规范和完善,开放教育学员的在线学习越来越集中于国家开放大学和省级电大两级学习平台,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基层电大教师加入到网络导学教师的行列,在学习平台担任统设必修课程导学工作。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要求导学教师开展网络导学,要以正确的、科学的、富于时代精神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作支撑,以积极探索适合开放教育的教学策略为适应途径。在适应新的角色的过程中,基层电大教师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个人发展滞后于教学需求,前进的步伐明显力不从心。笔者认为,自觉思考并寻求个人自我提升的路径和方法,是基层电大导学教师适应导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明导之前提———明确开放教育本质和目标,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导学教师施导的第一步,是自身对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有清晰而明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因为在导学过程中,践行开放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自觉传递、渗透给学员,应是导学教师开展导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追本溯源,固导学之教育根本

作为教师,无论展开何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工作,首先要明确和深入钻研的不是教学内容和教材教法,而是熟悉和把握所从事的教育类型的特质和施教对象。教学中,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学工作,针对的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施教者不重视对所从事的教育类型的本质和培养目标的把握,就难以真正掌握受教育者的需求,教育理念的正确性和教材教法探索的科学性就无从谈起。着力于教学策略的探讨,疏忽个人对于远程开放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深入探讨,在基层电大教师中普遍存在,近乎本末倒置的做法是影响远程开放教育教师迅速提升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实现导学教师的自我提升,笔者以为应该从正确深入认识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开始。

(二)言传身教,践行终身学习导学理念

开放教育的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教育的权利,为社会特别是基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是其培养目标。开放教育的本质和培养目标要求作为关键关联环节的教师首先树立并践行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在施教过程中,将这一理念通过多种途经,传递、渗透给广大学员。教师对教育理念秉持与践行程度,将会通过网络、面授等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影响到学员。因此,作为导学教师,应明确终身学习这一理念的树立对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我们国家“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伟大意义,以教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在开放教育教学中自觉践行和渗透终身教育理念。

二、研导之途径———积极尝试,开拓创新,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以策略为支撑,开主动施导之途

有了正确的教育理念作基础,导学教师要“导”得卓有成效,“导”得有特色,导学教师需钻研教学策略,培养个人主动导学意识。导学教师应积极开展适合开放学员网络学习的导学策略研究,以教学策略作支撑,在导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导学教师“导”的主导作用,如此,学员自学中面临的疑难问题就会提前得到解决,目前存在的教师以回应学员提问为主的被动导学现状就会得到改善,网络导学效果就会大大改善。

(二)借他山之石,探攻玉之策

在当前远程开放教育生源呈减颓之势、生源水平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化的教学背景条件下,导学教师应积极研究国内外具有创新特色的教育教学策略,结合远程教育实际大胆尝试,探索具有我国开放教育特色的教学策略,笔者近几年尝试了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导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以此做引玉之砖,与同行交流。远程开放教育新的培养模式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并钻研提高学员自主学习效率策略成为笔者近年开展教学研究的重点。教学中,笔者系统研读《思维导图》①,积极开展“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远程开放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逐步将思维导图教学法引入远程课程教学。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明显促进了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思维导图特色的远程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认可。开展导学工作以后,笔者将思维导图课题研究成果结合导学辅导逐步推荐给学员,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步骤如下。1.设置特色主题帖,推荐思维导图笔记法在导学中,设置“自主学习方法交流”主题帖,鼓励学员交流自主学习方法的体会与困惑。在交流过程中,笔者针对学员自主学习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乱入”(即学习时忽略目录和学习提示等直接进入课程内容的学习)现象,将“目录学习法”和“思维导图笔记法”推荐给学员。“目录学习法”引导学员重视教材章节前的学习提示,提高学习的条理性;“思维导图笔记法”建议学员在学习结束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巩固所学内容,提升自主学习的效率。实践过程中,学员回馈,图文结合的思维导图笔记法明显提高了学习效率:思维导图的制作大大增强了知识学习的条理性,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以“画图”法做笔记,图文结合的创作过程增强了自主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改善了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增强了持续深入学习的信心。2.开展特色导学,渗透思维导图学习法在导学过程中,笔者用自创“自主学习过程小模式”思维导图帮助梳理学员自主学习过程,指导学员规避自主学习过程中因学习孤独感或者网络干扰引起的“学习迷航”。以“课程重点章节思维导图”进行课程辅导,以“图解法”为学员答疑解惑,思维导图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了辅导内容的条理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员上网学习的兴趣,获得了网上学员的积极反馈,也开始尝试将思维导图作为学习工具,用于个人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3.模式化教学思路,提升导学效果将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成熟起来的教学思路模式化,并将教学模式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上传到平台,学员了解教师导学思路,把握导学节奏,形成个人学习思路和节奏,主动展开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产生张弛有度的学习效果。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的探索不仅助力于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在实践中提升了笔者的教学能力,收到了“鱼渔兼授”的教学效果。以个人开展思维导图教学法研究,改善导学效果的体悟,笔者以为,梳理主动施导意识,自觉探索开放教育教学策略,是导学教师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

三、习导之技能———切实研修平台指导材料,熟练灵活操作平台

网络平台是导学教师开展导学所在,熟悉并熟练使用平台是导学教师开展导学工作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缺乏网络操作技能,导学教师的“导”就无从施展,给予学员教育理念的渗透和“鱼渔兼授”的师生网络良性互动就无从谈起。因此,主动学习网络平台操作知识,是导学教师导学“上岗”的前提。

(一)避“捷径”,系统研习辅导资料

近两年,网络平台的不断升级需要导学教师不断熟悉和适应新平台新的路径和使用方法。但是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基层电大导学教师直接“忽略”网络平台上和工作群中的有关平台使用的指导材料的学习,采取看似更为快捷的方法———遇到问题就在工作群中即时“呼救”,寻求平台技术人员的在线帮助。显而易见,这种做法是事倍功半的伪捷径。扎实系统地学习网络平台操作辅导材料,是保证导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正确做法,也是导学教师适应导学工作的硬性技术作业。

(二)把握操作程序,熟练使用平台

除了系统学习正确操作该网络平台的辅导材料,导学教师还要通过不断练习,熟悉注册、登录平台的基本程序,熟悉辅导界面的结构框架并做出基本的评估,能对比国开资源进行资料的完善,结合课程和学员实际进行平台的基本设置,能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基本的处理(通过合适的路径或准确的联系方式进行反应,确保问题的及时处理),如此,才能顺利展开网络导学。

(三)熟悉平台功能,开拓自主导学空间

明确了导学的工作要求,熟悉了导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导学教师就能较为准确地进行辅导内容的维护。这只是对导学教师的基本要求,达到这一步,导学教师只能说是合格的,要成为自己课程导学平台的灵魂,还需要在课程基本网络的构架下,开拓个人自主导学的空间:在平台相应的设置下,充分把握导学教师的操作权限,结合本地区学员的所需所求,以符合当地技术环境的形式,进行针对性内容的上传,让学员在网络学习中,感受到导学教师个性化导学的用心,产生面授教学的亲切感,增强网络学习的兴趣。作为基层电大的导学教师,如果能以“时不我待”的危机意识,主动自觉地探索自我提升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加强自身将终身学习的理念,渗透给每一位开放教育学员,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尽个人绵薄之力的使命感。积极吸纳国内外新的科研成果,在开放教育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壤中大胆创新,探索适合这片土地的科学的教学策略,拥有熟练而灵活的网络平台使用技能,那么,他就不仅具备了作为导学教师的“上岗证”,也储备了跟随与时俱进的开放教育共同发展的潜力。

参考文献:

[1]葛道凯.开放教育学习指南[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4,6.

[2]张巧玲,胡宗哲.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远程开放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