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金业绩评价

基金业绩评价

时间:2022-06-13 09:22:22

基金业绩评价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1

一、 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两个视角

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是指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基金投资运作结果作出综合价值判断。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业绩评价有两个不同的角度:从基金管理者角度对自身经营业绩所进行的内部业绩评价;从投资者角度对投资基金所进行的外部业绩评价。内部业绩评价是基金投资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结果直接反馈给基金管理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成为投资策略调整和激励机制运行的依据。外部业绩评价可以使投资者了解基金的管理风格、 风险收益和投资价值,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客观上可抑制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具有间接的外部的市场激励与约束作用。管理者的内部业绩评价与投资者的外部业绩评价之间存在以下几点差异:

11评价主体不同。内部业绩评价是基金管理公司高级管理层对基金经理和所属各部门的评价,评价主体是内部高层管理才;外部业绩评价主体是基金市场上进行基金买卖的投资者或代表投资者利益的中介咨询服务机构,投资者是现实的或潜在的基金资源提供者和委托基金管理人投资经营的委托人,因而具有关注基金经营业绩的动力。

21评价目的不同。内部业绩评价是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目的在于改善基金经营管理,对投资决策进行再评估,对资金资源进行再配置,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和激励,以确保基金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外部业绩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基金整体投资价值,与资本市场其他投资方式的风险收益进行比较后,投资者据以作出投资决策。

31评价对象不同。内部业绩评价对象分为经营系统和人两大类,在具体评价时又可将经营系统再划分为若干子系统或部门;外部业绩评价则将基金整体作为评价对象。

41评价内容不同。内部业绩评价内容为基金当期经营业绩,是基金价值在经营期间的增量,它受基金内部各种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评价时需要区分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外部业线评价是对基金的风险收益和绝对价值的分析,不考虑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51评价标准不同。内部业绩评价可以采用同业标准、 时间序列标准和预算标准,视评价的具体目标和指标而定;外部业绩评价往往采用同业标准或其他投资方式的风险收益标准,以判断被评价基金在同类型基金中的竞争地位以及相对于资本市场其他投资品种的比较优势。

61 评价资料来源不同。内部业绩评价是基金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其分析资料既有内部传递的财务会计信息,也有其他经营信息,来源广泛详实;外部业绩评价资料来源于投资基金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信息的频度和深度都受到一定制约。

71产生作用方式不同。内部业绩评价结果将直接反馈作用于经营系统的投资策略及投资组合,直接作用于人事管理和激励;而外部评价的作用则是间接的,因为基金持有人的分散和流动使投资者对基金的态度更多地通过“以脚投票” 的方式来表达,虽然这种表达方式也会通过基金市场影响基金管理人的行为,但已演变为外部的市场监督,而非直接的评价和监督。尽管内部业绩评价和外部业绩评价存有上述差异,但评价过程中具体运用的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是一致的。在选择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以构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方面,外部业绩评价更注重该体系的客观和全面,内部业绩评价为基金投资经营管理服务,评价体系的构成和形式更为灵活多样。

二、 管理者业绩评价:资源再配置与激励约束投资基金的投资管理活动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包括五个基本步骤,这五个步骤相互联系,构成动态的投资管理循环(见图1) 。

*1

内部业绩评价在这一投资管理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属于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具有资源再配置功能和激励约束功能。资源再配置功能是将已发生的结果和预先确定的投资组合收益目标以及行业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对投资分散化程度、 证券选择、 时机选择作出再评估,判断投资策略在证券市场中的适应能力,分析投资计划的实施能否达到投资目标,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基金净值,投资计划还存在哪些不足,以便对原有资源配置进行重新调整。资源再配置一方面包括资金资源的再配置;另一方面也包括研究力量、 基金经理等人力资源的再配置。

激励约束功能是将已发生的结果和预先确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对基金经理和其他人员的工作能力、 努力程度和业绩水平给以具体的可量化的评价,作为聘任、 调配、 提升、 奖励的重要依据。因为投资基金运作的特殊性,基金经理在基金投资管理过程中起着极具个人特色的作用,属于关键性的特殊人力资本。在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确定了投资组合中的股票、 债券、 现金比例后,基金经理借助公司内外研究力量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对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分析判断,可以决定具体的股票和债券投资品种,并决定买卖时机。由于其能力、 经验、 工作态度对基金运作成果影响巨大,所以,对基金经理的业绩评价与激励应是基金管理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重点。

激励机制包括物质利益激励和精神利益激励两个方面,它利用个体的趋利(并非仅仅追求物质利益,而指一种广泛的价值追求和实现)特征,激发其正向行为,使他们为实现基金的战略管理目标而努力。物质利益激励指报酬计划,一般由基本薪水、 奖金、 基金份额、 期权四个部分组成。基本薪水不随业绩变化,并不是激励其努力工作的主要动力;奖金的激励效果比基本薪水高,但却趋于钝化;基金份额和期权将基金经理的个人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更紧地绑在一起,激励效果强于基本薪水和奖金。精神利益激励能满足基金经理较高层次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 安全、 社交、 尊重、 自我实现五个由低到高、 顺序满足的层次体系,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需要层次。对基金经理来说,能代表社会荣誉和行业声誉的资格证书或业绩证书、 媒体宣传带来的社会影响,都可以强化他们的成就感,从而起到激励作用。

激励机制只能解决 “道德风险” 中的 “偷懒行为” ,而 “机会主义行为” 则需要一个好的约束机制。约束机制通常驻包括四个部分:11公司治理结构。

基金管理公司通过法规、 公司章程、 基金契约等法律文件,对基金经理的权利作出明确规定,基金经理超越权限或者滥用职权对基金造成损失就有可能受到严厉惩罚;基金托管人也有责任拒绝执行基金经理的违法、 违规投资指令。公司治理结构对基金经理构成直接的、 正式的、 组织的、 法律的外在约束。21基金经理人才市场。基金经理作为职业人,一方面须遵循事业道德,努力为委托人服务;另一方面还须建立自己的声誉才能获得职位,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基金经理人才市场除了提供一种外在约束外,也使基金经理产生内在的、 自我的约束,促使其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在投资活动中不出现大的失误,实现良好的投资收益。31 利益共享。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基金份额、 期权等报酬计划实施的利益共享,使基金经理具有自我约束的动力。41 管理措施。

基金管理公司实施的各种管理措施,如倡导企业文化与团队精神、 强化沟通、 实施人本管理、 推行弹性工作等等,都会创立一个和谐融洽的组织内部氛围,有助于解决激励与约束问题。

三、 投资者业绩评价:收益与风险评价

投资基金的外部业绩评价是由基金投资者或代表投资者利益的中介咨询服务机构,根据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对基金的管理风格、 风险收益和投资价值作出的评估和判断。

美国最著名的晨星评估公司公布的各基金业绩星级(从一星到五星,星级越高的基金业绩越好,星级越低的基金业绩越差) ,对投资者影响非常大,每年流向共同基金的资金中几乎有90 %是流向四星和五星级基金的。我国投资基金发展历史较短,目前采用单位基金净值作为单一评价指标的方法有较大缺陷,已不能适应基金业迅速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作法,并结合我国基金市场的现实,设计和建立一套客观、 公正、 合理的投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这对我国投资基金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十分必要。

投资者购买基金的目的在于获取收益。如果投资者自行投资,其收益的高低与其个人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相关,但当他将资金委托基金进行投资经营时,投资者的收益就取决于基金的经营状况。因此,投资者需要了解、评价基金的经营业绩,以决定是否购买基金、 购买哪家基金和购买多少基金份额。

投资基金的经营状况受内外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四个方面:11市场一般收益水平,可用证券综合指数收益率代表。一般来说,当市场行情上升时,基金收益也会增加。21基金的风险水平,包括市场系统风险(不可分散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可分散风险) 。有效的分散化投资可使非系统风险趋于零,使总风险约等于系统风险。

31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才能,包括证券选择能力、 时机选择能力、 投资分散化控制能力。证券选择能力指基金管理人识别价格被低估的证券的水平。时机选择能力指基金管理人判断市场行情发展趋势的水平,当预计股票市场行情将上涨时,增加股权投资,减少债券投资,并增加股权投资中系统风险系数β值较高股票的投资比例,从而使组合投资的市场风险水平增加;当预计股市下跌时,则进行反向操作。

投资分散化控制能力指基金投资组合对非系统风险的控制程度。完全分散化投资可以分散所有的非系统风险,这种投资方式不需要任何投资技巧,只要模拟指数组合即可,其结果必然使基金业绩等于市场。如果管理人并不满足于此,希望通过发挥投资才能使基金表现优于市场,凡必须放弃完全分散化投资。基金管理人之所以愿意承担这种可分散风险,是为了谋求可能伴随而来的更大收益,这需要在对客户风险峰承担能力和自身投资才能作出恰当估计的基础上,权衡潜在超额收益与投资安全性后作出判断。

41基金经理的运气。从短期看,个别基金经理可能仅抱着的心理进行投机而改善了基金业绩。从长期来看,运气这一因素不影响单个基金乃至基金业的整体收益水平。显然,剔除市场收益水平和基金经理运气等投资者无法把握的因素对基金业绩的影响之后,评价基金业绩的实质就是分析基金的风险类型和管理人控制投资组合风险、 获取投资收益的能力。评价内容是要回答基金析整体收益是否超过市场平均收益,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部分中有多少可归结为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才能,选择哪一方面因素进行评价,以及选择什么指标和方法进行评价等问题。针对不同管理风格的基金,评价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对采用消极管理风格的基金,主要评价其在证券市场的一般收益水平和风险水平;对采用各极管理风格的基金,除了以上两个指标外,还包括基金管理人的选股能力、 市场运作中的时机选择能力以及基金组合的分散化程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分别衡量了基金管理人预测市场的发展趋势、 识别证券价格是否被低估及控制风险的能力。

从投资者不同的风险、 收益偏好来看,其对基金未来经营业绩最为关注的莫过于基金的收益与风险了。从投资基金的功能来看,基金作为专家理财的工具,具有明显的资金、 信息、 技术优势,控制投资风险,获取超大型额收益是其基本职能之一。

因此,投资者对基金进行业绩评价的核心就是对基金的收益和风险作出评价.

参考文献

〔 1〕 尚志强.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系统〔 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 2〕 马永开,杨桂元.Morningstar的共同基金业绩评价体系〔 J〕 .江苏统计,2000 , (5) .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2

私募基金12月表现评价

截止到2010年底,晨星中国私募基金数据库包含了700只仍在运营的非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即“阳光私募”。这其中,具有统计意义的已达617只。对于部分缺少历史净值数据的私募产品,我们会在排行榜中剔除。

从整体表现来看,在当月纳入统计的617只私募基金中,最近一个月的平均回报率为-1.74%(上月同期为-0.36%);战胜同期沪深300指数的产品数目大幅减少至仅为141只,占比22.9%;优于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的产品也只有169只,占比从11月的63.4%迅速下降至27.4%。整体来看,私募这样的表现在窄幅振荡的市场格局中并不常见。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私募基金在医药生物制品以及食品饮料行业的较重仓位所致。此外,部分私募基金抱着年底冲业绩的想法,反而使净值受到了一定的损失。

截止至12月底,MCRI指数的成分基金仍为136只,来自华润信托的数据显示,MCRI指数的成分基金整体仓位为68.47%,和11月相比并无明显变化。仍然有超过五成的私募基金股票仓位维持在50%以上,私募基金仓位在50%至80%之间的占比由11月的27%下降至22%。综合来看,股票仓位超过5成的私募基金仍然高达73%,显示私募基金经理依旧对后市维持较为乐观的看法。

华润信托的统计数据显示MCRI成分基金在11月份增持了月份主要增持了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仪表、石油化学塑胶塑料等行业,而12月份跌幅较大的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制品行业则遭到了部分私募的减持。

私募基金长期表现评价(最近两年以及三年)

综合2009年和2010年两年的行情来看, MCRI指数和沪深和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表现均大致相当。2009年股市刚从低谷反弹,为单边牛市,其后维持振荡下行态势,直至2010年的下半年出现了小幅的V型反弹。晨星统计数据显示,具有两年以上历史的私募基金已有187只,其中有78只私募产品战胜了同期的沪深300指数,占比42%;另有77只优于同期的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41%。

由于两年间市场整体向好,绝大多数产品都能获得正收益,占比98%,收益的中位数为26%。其中年化收益率大于50%的基金有20只。这其中,除成立于2008年7月的中融・乐晟股票精选以外,其它所有产品在2008年12月底时的净值都小于初始面值,表明这些产品的净值在2008年的大跌中都蒙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满三年期产品的晨星私募评级

目前,具备三年历史的私募产品已经有91只,已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我们决定推出晨星中国私募基金星级评价,并将定期更新;旨在将晨星在全球对冲基金评价的成熟理念、方法和经验引入新兴的中国市场,为市场提供独立第三方的评价,参与推动中国对冲基金业的成长。

晨星数据显示,有90只具备完整月度数据的私募产品获得了三年期的晨星私募评级,其中有9只五星级基金以及20只四星级基金。我们这里按照评级结果给出五星和四星基金的详细收益情况和基本信息,以供投资者参考。

这里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晨星星级评价是以基金以往业绩为基础的定量评价,旨在为投资人提供一个简化筛选基金过程的工具,是对基金进一步研究的起点,而不应视作买卖基金的建议。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3

[关键词]因子分析 基金业绩

2001年9月,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基金成立;截至2008年9月1日我国经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开放式基金(非货币基金)共349只,发行在外的基金份额合计22335.88,占全部基金的96.55%,在规模和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封闭式基金,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机构投资者。伴随着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迅猛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对证券投资基金的大幅追捧。此时对开放式基金绩效的研究体现出更为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 研究样本及其数据来源

1 研究样本的选取

在综合考虑样本数量和评价时间后,我们选择2003年12月31日之前在沪深两地上市且连续公布每日净值的39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成长型9只、平衡型21只、价值型5只及指数型4只,评价期为2004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扣除节假习停止交易,共226周。在评价期内,证券市场恰好经历了漫漫熊途与牛市巨大财富效应,这对于我们考察开放式基金的业绩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 无风险利率的确定

本文采用同期一年期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以周折算成周收益率作为近似的无风险收益率。折算方法是以央行公布的一年期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扣除利息税后,再以时间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换算成周收益率(一年52周)后得到的考查期的无风险利率,为0.000440786。

3 市场基准组合的确定

市场基准组合收益率=(上证A股指数+深圳A股指数)收益率×40%+上债指数收益率×20%。

二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因子变量,通过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计算,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4个变量作为新的因子变量(4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9.159%);然后运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进行旋转,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对变量命名:主因子Y对平均收益率、夏普指数、特雷诺指数、詹森指数,净资产增长率负荷较大,这些指标都反映基金的投资收益状况,因此称为收益因子.主因子X1对a,y的负荷较大,命名为择时选股因子,主因子X2对收益率标准差、R2指标负荷较大,这些指标描述了基金的风险状况,命名为风险因子,主因子X3对费用负荷较大,命名为费用因子,主因子然后建立旋转后因子得分模型,计算基金的4个主因子得分。

1 因子的提取与命名

采用spss13对10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前4个因子的特征根均大于1,对总方差的贡献度达到89.159%,如表4―1所示。

根据表4―1可知,前4个公因子能比较好地揭示数据包含的信息,因此,我们选择这4个公因子计算因子载荷矩阵,并对其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2所示。

根据表4―2可知,因子1对周平均收益率、Sharp指数、Treynor指数、Jensen指数、净资产增长率的解释率较高,因为这5个指标是对基金投资收益的衡量,因此因子1可定义为投资收益因子;因子2对a、v的解释较高,因为这4个因子都是衡量基金择时选股能力的,因此可以将因子2定义为择时选股因子;因子3对标准差、R2的解释率较高,因此可将因子3定义为风险因子;因子4是对单位基金费用率的解释,可定义为费用因子。

2 计算因子得分

由spss13分析得出如下表所示的因子得分矩阵。

为行文方便,文中仅列举了择时选股、风险、费用率、收益排名前五的基金。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4

一、基金简介

博时基金全称为博时主题行业股票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于2005年1月6日,是博时基金公司旗下第四只开放式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

二、业绩评价分析

(一)样本及其数据选择说明

本文选取的博时主题基金为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数据主要来源于深交所,结合其公司基金网站公布和其他第三方网站的周净值和年报为依据。时间从06年4月3日到08年3月28日,共计97周。

(二)主要参数说明

1、无风险利率的选择

国外一般采用三个月的国库券的利率作为基准利率,而中国金融业目前还没有基准利率的概念,本文采用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2、市场基准收益率

(1)基准成分选择

各基金公司业绩基准众多,一般把股票型指数与债券型指数、存款利率按比例复合作为基准。

股票型指数:上证综合指数、沪深300指数、新华富时600成长指数、新华富时中国A200、沪深300指数、中信标普A股综合指数、国泰君安指数、中信标普100指数等

债券指数:上证国债指数、新华富时中国国债指数、银行间债券综合指数、中信标普国债指数、新华雷曼中国综合债券指数等

(2)基准成分比例

2004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取消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于国债的资产比例不低于20%的规定。但是根据各基金产品说明中持股比例,把80%作为各基金的平均持有股票比例仍适用。

(3)市场业绩基准s

市场基准=中信标普A股综合指数*8O%+中信标普债券指数*20%,得出市场业绩基准的周收益为0.0118

(三)评价指标

在评价基金投资绩效时必须考虑基金所承担的风险,通常引入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即单位风险回报率来评价基金的绩效。评价基金风险调整后收益率的经典方法有三种,即特雷诺(Treynor)指数、夏普(Sharpe)指数和詹森(Jensen)指数。

(四)收益实证分析

1、收益率指标实证结果及分析

下表为收益率的计算结果,评价期内市场基准收益的周平均收益为0.0118,市场周收益的方差为0.0408。

表3.4.1基金收益率实证结果

结果表明:

(l)此基金周收益高于周无风险收益率,显示了其作为专业理财产品在金融资产资产增值和保值上相比银行存款而言有很大的优势;

(2)在评价期内的收益率高于市场周平均收益率,从这点上看,可以认为此基金具有跑赢大盘的能力;

(3)周收益方差高于市场周收益的方差,说明此基金的收益好于市场收益,但是同时承担了较大的风险;

2、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指标实证结果及分析

对夏普指数、詹森指数、M2测度和盈亏比5个指标的实证结果如表3.4.2,其中无风险收益采用0.00068,此基金的 回归值为0.7086,做盈亏比统计时采用市场基准收益做比较。

表3.4.2此基金业绩实证结果数值

(1)夏普指数:市场基准周收益的夏普指数为0.2714,此基金比市场高,说明单位总波动在收益上得到了补偿。

(2)詹森指数:詹森指数大于零,说明此基金业绩好于市场水平,其组合是战胜了市场基准组合的;

(3)M2测度:M2测度值大于零,也说明基金组合的资产收益大于市场基准收益,只是超过得不是很多。

(4)盈亏比:这一指标反映了在市场基准组合收益下,盈利的概率大于亏损的概率,这也说明基金的盈利能力较强。

总的说来,因为我国的证券市场效率比较低,使用系统风险的特雷诺指数和詹森指数的准确性会打一个大折扣,而夏普指数调整的是总风险,更具有参考价值。

结论:(一)本文的研究对象―博时主题基金作为一种理财产品,其周收益高于周无风险收益率,考察期内也高于市场平均周收益,即跑赢了大盘,同时此基金周收益方差小于市场,说明收益较稳定。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5

沪深300指数10月继续震荡上行,全月收涨9.17%。以各私募基金(共263只)净值公布日为基点计算,最近一月中,私募基金整体获利近3%,弱于同期大盘表现。

收益率靠前的基金有: 中海・海洋之星1号、山东信托・长金2号、平安财富・瑞智一期、粤财信托・新价值3期、重庆国投・翼虎成长一期、中信・汇利优选一期、中信信托・汇利优选二期、深国投・三羊卓越1期、中融・海昊一期、交银国信・君富持续增长一期、山东信托・长金4号、深国投・泰石1期、深国投・银信宝、深国投・同威1期、深国投・龙马1期、中融・价值联成成长三期、中融・乐晟股票精选。这17只基金最近一个月的收益率均超过了10%(见图1)。

短期表现评价(今年以来)

截止10月末,今年以来沪深300的涨幅为80.47%,177只基金中有169只基金获得了正收益,但只有18只基金强于同期大盘的表现,占比约仅为10%;有47只基金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约为27%。

这177只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41.26%,中值为35.62%,与大盘的涨幅(调整后)相比落后近38个百分点,低于公募基金收益率(调整后)近14个百分点。

深国投・开宝1期、深国投・景良能量1期、中原・理财宏利二期龙赢、陕国投・龙鼎1号、平安财富・淡水泉2008、平安财富・淡水泉成长一期、深国投・尚雅4期收益率翻番。

而粤财信托・新价值3期、中融・混沌1号、深国投・尚雅3期、粤财信托・新价值2期、深国投・瑞象丰年、中海・海洋之星1号、深国投・美联融通1期、深国投・睿信3期、深国投・睿信2期、深国投・龙腾、深国投・睿信4期以及中海・海洋之星2号・理成转子1期的收益率也都超过了80%(见图2)。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涨势如虹的行情下,陕国投・创赢1号仍亏损了16.16%,这样的业绩令人匪夷所思。

私募基金短期内巨大的波动风险以及各基金之间的业绩分化仍是投资者需要时时注意的事情。

中期表现评价(最近一年)

具有一年历史数据的共有168只基金,其中获得正收益的有163只,占比约为97%。

最近一年沪深300的收益率为93.23%,粤财信托・新价值2期、深国投・开宝1期、中融・混沌1号、深国投・尚诚、平安财富・淡水泉成长一期、北国投・云程泰2期、深国投・尚雅4期、中海・海洋之星2号・理成转子1期、北国投・云程泰1期、粤财信托・新价值3期、陕国投・龙鼎1号、深国投・瑞象丰年、深国投・尚雅3期、中原・理财宏利二期龙赢和深国投・明达1期这15只基金的收益率在一年之内实现翻番(见图3)。

波动率

波动率是衡量风险的主要指标之一,数据显示,最近一年波动率最小的10只基金为:深国投・新同方1、2期、云南信托・中国龙2期、西部信托・铭远巴克莱、云南信托・中国龙稳健1期、云南信托・中国龙1期、华宝・合志同方一号、云南信托・中国龙稳健3期、云南信托・中国龙稳健2期和云南信托・中国龙价值5期。

波动率最大的10只基金为:深国投・鑫地一期(进行过份额调整)、中融・混沌1号、深国投・尚雅1、2、3、4期、北国投・云程泰2期、深国投・睿信1期、北国投・云程泰1期、深国投・道合2期。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波动率只是客观的展示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各基金净值上下变动的幅度,而不能简单的断定波动率小的基金就一定表现好,波动率大的基金就一定风险大。如上面提到的中融・混沌1号、深国投・尚雅系列以及北国投・云程泰系列较大的波动率均来自于其今年以来收益率的大幅上涨。

风险调整后收益

在167只可计算最近一年风险调整后收益的基金中,有163只基金的风险调整后收益为正值。夏普比率超过1的基金有133只,占比约为80%,表明这些基金最近一年来所承受的风险获得了超额回报。

风险调整后收益排名前20的基金为:中融・智德持续增长、平安财富・淡水泉成长一期、深国投・朱雀1、2期、陕国投・龙鼎1号、中海・海洋之星2号・理成转子1期、深国投・博颐精选2、粤财信托・新价值3期、中铁・鑫兰瑞一期、粤财信托・新价值2期、深国投・尚诚、云南信托・中国龙价值1、2、3、4、6、7期、中海・海洋之星1号、深国投・开宝1期、中融・以太一期(见图4)。

长期表现评价(最近两年)

共有63只基金具有最近两年的历史纪录,其中有23只基金最近两年的年化收益率为正值。

最近两年,沪深30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为-23.44%,而平安财富・淡水泉成长一期、重庆国投・金中和西鼎、深国投・朱雀1、2期、深国投・星石1、2、3期、粤财信托・合赢、深国投・民森A、B号、中海・海洋之星1号、云南信托・中国龙精选1期、云南信托・中国龙稳健1期、云南信托・中国龙1期、云南信托・中国龙价值2、3、4期和平安・Lighthorse稳健、深国投・亿龙中国1、2期、中泰・汉华、深国投・景林丰收、深国投・景林稳健增长均获得了年化收益率为正值的不错表现(见图5)。

这63只基金中有59只基金战胜同期沪深300指数,有48只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

其年化收益率平均值约为-5.02%,中值为-7.87%。私募基金的长期表现分别强于大盘和股票型公募基金近19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6

股市在7月继续高歌猛进,但7月29日这一天,上证指数在创下年内新高3454.02点后,却在各种关于货币政策将转向的流言影响下,暴挫5%。这显示了在3400点的高位,投资者对于短期内大盘继续上攻的信心已经非常脆弱。沪深300指数收于3734.62点,全月上涨17.94%。

所谓“高处不胜寒”,为了应对随时出现的调整,保住上半年的成果,私募基金整体的仓位已经降至五成左右,个别基金甚至已经空仓。私募基金经理们普遍表示,上半年这波流动性推升的盛宴似乎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年股市的走向,将取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复苏情况以及公司基本面等因素。

晨星中国本次统计的247只私募证券基金(信托计划)7月的平均收益率为9.5%左右,中值(Median)为8.96%。约五成的仓位,使得私募基金整体表现落后大盘(沪深300指数)近7个百分点,弱于公募股票型基金近4个百分点。其中月度收益率最高(33.24%)与最低(-10.12%)之间的差距为43个百分点左右。

数据显示,按以各基金公布净值的时间为结点计算的最近一个月里,有232只基金获得了正收益,占比约为94%;有25只基金战胜同期沪深300指数,占比约为10%;有55只基金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约为22%。月度收益率超过20%的基金共有15只(见图1):中信信托・精熙,中原・理财宏利二期龙赢,深国投・道合1期、2期,深国投・先锋1号,山东信托・智慧1号、4号,华宸・彤源一号,重庆国投・翼虎成长一期,深国投・瑞象丰年,中泰・汉华,深国投・泰石1期,北国投・京福2号,陕国投・鑫增长1号,中信信托・盈捷九头鸟3期。

短期表现评价(今年以来)

今年以来,179只基金中,除了深国投・塔晶老虎1期、陕国投・创赢1号以及中泰・塔晶犀牛这3只基金的收益率为负值,其他176只基金都获得了正收益。但只有11只基金强于同期大盘的表现,占比约仅为6%;有43只基金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约为24%。

今年以来,收益率超过50%的基金共有78只,而收益率翻倍的基金则从上个月的3只增加到这个月的11只(见图2)。中融・混沌1号,深国投・景良能量1期,粤财信托・新价值2期,中原・理财宏利二期龙赢,深国投・开宝1期,深国投・尚雅3期,深国投・尚雅3期、4期,深国投・美联融通1期,深国投・瑞象丰年,华宸・彤源一号和深国投・睿信3期今年以来斩获颇丰。

截至今年7月底,这179只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中值为44.92%,平均值为47.74%, 仍低于大盘近50个百分点,也落后于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近19个百分点。中国股市的巨幅波动,以及私募基金因注重风险控制往往主动降低股票仓位等因素,使得大部分私募基金在短期内表现出熊市强于公募、牛市弱于公募的特性。

中期表现评价(最近一年)

具有一年历史数据的共有152只基金,其中获得正收益的有133只,占比约为87.5%。陕国投・龙鼎1号,中融・乐晟股票精选,深国投・景良能量1期,深国投・尚雅2期、3期、4期,华宸・彤源一号,粤财信托・新价值2期、3期,平安财富・从容优势一期、二期,深国投・龙腾,平安财富・淡水泉2008,深国投・道合1期、2期,平安财富・淡水泉成长一期,深国投・瑞象丰年等17只基金中期表现良好,最近一年的收益率均超过了60%(见图3)。

统计数据显示,152只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6.69%,中值为25.48%。有66只战胜同期沪深300指数,占比约为43%;有81只基金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为53%。中期来看,最近一年,私募基金的表现与大盘相近,领先股票型公募基金近3个百分点。

波动率

波动率(Standard Deviation)是衡量风险的主要指标之一。数据显示,最近一年波动率最小的10只基金为:深国投・新同方1期、2期,华宝・合志同方一号,云南信托・中国龙2期,云南信托・中国龙精选1期,云南信托・中国龙价值5期、6期、7期、8期,云南信托・中国龙稳健1期。

波动率最大的10只基金为:深国投・鑫地一期,北国投・云程泰1期、2期,华宸・彤源一号,中原・理财宏利二期龙赢,深国投・尚雅1期、3期、4期,粤财信托・新价值2期,深国投・美联融通1期。

风险调整后收益

在149只可计算最近一年风险调整后收益――夏普比率(Sharpe Ratio)的基金中,有131只基金的风险调整后收益为正值。夏普比率超过1的基金只有82只,表明这些基金最近一年来所承受的风险获得了超额回报。

风险调整后收益排名前20的基金为:中融・乐晟股票精选,平安财富・从容优势一期、二期、三期,陕国投・龙鼎1号,中信・汇利优选一期,中融・智德持续增长,平安・启明星,深国投・星石1期、2期、3期、4期、5期、6期,国民・东方远见1期,云南信托・中国龙价值7期、8期,云南信托・中国龙精选1期,深国投・朱雀2期,深国投・龙腾(见图4)。

长期表现评价(最近两年)

共有40只基金具有最近两年的历史记录,其中有21只基金最近两年的年化收益率为正值。而重庆国投・金中和西鼎,深国投・民森A号、B号,深国投・星石1期、2期,深国投・亿龙中国1期、2期,云南信托・中国龙精选1期,深国投・景林稳健,深国投・景林丰收,云南信托・中国龙稳健1期,云南信托・中国龙价值2期,云南信托・中国龙1期这13只基金更是获得了超过10%的年化收益率(见图5)。

40只基金中有30只基金战胜同期沪深300指数,占比约为75%;有23只跑赢同期晨星股票型基金指数,占比约为58%。这40只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4.21%,中值为1.94%。其长期表现分别强于大盘和股票型公募基金近11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7

关于营运资金管理收益性评价的研究尚不系统波士顿咨询公司自1991年开始对营运资本生产率进行研究,以单位营运资本所产生的净销售额来评价营运资金管理的收益性。显然,较之于绝对值指标,营运资本生产率指标更有利于不同公司、不同期间的比较。同时,考虑到营运资金周转期中的营运资金范畴,波士顿咨询公司建议考察未减去应付账款的营运资金管理情况,以避免利用应付账款操纵营运资本生产率。GeorgeStalkJr与HaroldLSirkin(2005)对营运资本生产率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认为该指标是用以度量企业运营业绩本身的指标,反映了提高绩效的努力成果。区分了营运资本管理成果指标与以往的效率性指标,表明这两类指标的作用完全不同。综上所述,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方面,评价指标则由各单独项目指标发展到综合指标。其中,现金周期指标是主要评价指标之一,是综合性效率指标建立和改进的基础。关于营运资金管理收益性评价的主要研究则是提出了营运资本生产率指标,从而完善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这方面的研究尚不系统。

二、国内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关于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

指标改进的研究较为系统由国外研究可见,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固有缺陷使其难以基于全局视角进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基于此,郁国建(1999)介绍了一种新财务比率———购销周转率,将应收账款、存货及应付账款作为整体进行考察。认为在一般情况下,购销周转天数越短越有利。显然,这一比率具有集成性的特点,解决了单一指标难以考核营运资金管理整体是否最优的问题,但其仍然沿用了传统的应收账款周转期等指标,从而不能准确反映这些项目的真实状况。杨雄胜等(2000)建议将“应收账款周转期”改为“应收账款平均账龄”,以各项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为权重计算整体应收账款平均账龄,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应收账款的实际状况;将“存货周转期”改为“存货平均占用期”,以某种存货占存货总额的比例为权重计算整体存货占用期,避免高估存货周转效率。显然,这些改进较好地反映了营运资金项目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准确考评。然而,基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上述各营运资金项目等信息需要进一步细化。由此,邵芬芬(2011)建议将存货周转天数进行细化,重新定义了“材料周转天数”、“在产品周转天数”以及“产成品周转天数”。建议将传统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子改为收回应收账款余额,并进一步细化为收回账龄为1年、2年等的应收账款金额。显然,细化后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可以提供更多的管理信息。可见,对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改进思路主要有:横向组合各单一评价指标,从而形成综合性的评价指标;纵向细化传统评价指标,从而划分不同项目进行考核,且改进了指标结构,使其更加科学。但上述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改进的研究仍囿于传统视角,往往只侧重于一个方面,难以正确、全面地反映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二)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

已经发展成一个新研究领域王竹泉等(2005)在分析跨区分销企业后,认为企业应该把营运资金管理重心转移到分销渠道的管理上,应把保持分销渠道畅通、提高分销效率作为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由此提出了建立新型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思想,即基于企业渠道管理理念的评价体系。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由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各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构成。显然,从其使用的各具体评价指标看,重点改进的是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性评价,而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其他方面则涉及较少。刘树海等(2008)研究了基于流程管理模式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法,提出了营运资金管理整体性、分权性、及时性以及和谐性等基本原则,建议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应包括流程稳定性、收益性、流动性及和谐性。廉菲等(2011)借鉴了刘树海等人的研究,构建了包括流动性评价、和谐性评价及收益性评价方面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其中,流动性评价主要借鉴了王竹泉(2007)提出的流动性指标,和谐性评价采用了平均付款期、平均生产期、平均账龄等增加权重因素改进后的指标,收益性评价采用的是各渠道收益增加额指标,但该指标的准确性有待考察。显然,此类研究增加了对营运资金管理收益性的评价,拓展了基于渠道的绩效评价体系,但并未改进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指标。王竹泉等(2012)在研究了已有体系中各渠道指标与总体指标关联性不强的问题后,将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中的“全年销售成本”改为“全年销售收入”;改进了传统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的计算方法,将其重新定义为采购渠道、生产渠道、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之和;增加了由各渠道营运资金利润率指标组成的盈利性评价部分,为各渠道增值额的确定提出了建议。可见,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已经从营运资金的创新分类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进而结合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实践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然而,这一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法仍然是直接从营运资金管理本身出发,而非直接从企业基本理财目标出发考虑营运资金管理问题。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

体系使其评价更具综合性上述研究表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涉及多方面因素,因而齐彩红等(2011)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和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的评价体系。并将这四个方面作为第一层次指标的分类标准,进而选择包括“应收账款平均账龄”、“现金流动负债比”等在内的14个关键指标作为第二层次指标。该体系给出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直观评价,但在指标选取、分数判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李争光等(2011)基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安全性、流动性及收益性,选择了9项关键指标,借助沃尔评分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便于企业间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比较,易于找出管理重点,但在指标权重、指标得分确定方面较为主观。可见,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应注重指标选取、权重及分值确定的合理性。此外,郁国建(2000)指出,包含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评价体系才是有效的,在构建中应注意顾客信用、管理水平等指标,并且应该考虑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综上所述,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法从早期传统营运资金管韩沚清张李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述评80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改进逐渐发展为评价内容较全面的指标体系。其中,基于渠道的评价体系是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领域和成果之一,并且从最初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体系发展到了涉及收益性评价的更加完善的指标体系。同时,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也趋于多样化。此外,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分析中也可以明确地看出,研究方法的改进促进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

三、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方法综述

(一)规范性研究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具体研究中,大多使用资料法、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等。一般通过观察法、调查法提出问题,结合资料法对现有的经验知识进行梳理,为研究奠定基础;运用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等进一步分析现有指标的缺陷,通过逻辑推理,改进指标。如,GeorgeStalkJr等(2005)运用比较法,区别了营运资本生产率与以往的效率性指标,阐释了营运资本生产率这一指标的性质;郁国建(1999)归纳总结了传统指标的缺陷,提出了新的评价指标;杨雄胜等(2000)通过分析指标的内涵,指出了传统周转率指标的缺陷;王竹泉等(2007)重新对营运资金进行了分类,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齐彩红等(2011)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可见,规范性研究方法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一直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而且由其基本功能和作用可以预见,在新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视角下,规范性研究方法仍然可以作为主要方法发挥作用。

(二)案例研究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案例研究方法一般用于新旧指标的比较以及绩效评价指标的应用等。从现有研究看,大多使用解释性、评价性、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既有单案例研究也有多案例研究。Gentry、Vaidyanathan和Lee(1990)应用模拟数据案例,对比了现金周期与加权现金周期指标的信息处理结果,凸显了加权现金周期指标构建的意义。通过模拟数据处理,使评价指标的应用方法得以简单、直观反映。李争光等(2011)选用3家2009年上市的家电企业,应用其建立的绩效评价体系说明了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步骤,分析评价了其数据处理的结果。田原(2012)选用银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应用营运资金按要素、渠道划分的两类周转期评价指标,与行业平均、竞争对手绩效状况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可见,案例研究能够更直观地表明改进后的绩效评价指标较之传统指标的优势,可以更具体地阐述评价方法的应用方法和步骤,验证其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应用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更好地反映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三)实证研究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以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其他因素为解释变量,一般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判定各变量对绩效的影响状况。宫丽静(2008)选取了215个沪深两市机械、设备、仪表类上市公司2006年度报告数据作为样本,基于供应链视角,采用单变量线性回归法和逐步回归法进行样本分析,以战略合作伙伴选择、供应商数量等指标作为自变量,以经营、采购、生产、销售过程资金周转期以及整个经营过程的营运资金周转期作为因变量建立线性模型,逐步检验假设。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中,一般多以企业绩效为被解释变量,以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该方面的研究可以有力地说明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对企业绩效的推动作用,可以体现指标使用的实际价值。如,Hyun-HanShin等(1998)采用净营业周期指标,选用58985家企业研究了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净营业周期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崔雯静(2012)选择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对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系列实证分析,检验了企业绩效与各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间的关系。可见,实证研究方法可以用来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绩效评价指标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广泛采用了规范研究、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较好地界定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指标,构建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检验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有关影响因素等;另一方面,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的不同阶段以及同一研究领域不同研究阶段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理论体系的严谨性问题。

四、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展望

(一)拓宽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思路

一方面,现有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多是直接从营运资金管理本身出发,即在既有营运资金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展开研究,而没有从营运资金管理的根本目的———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出发;另一方面,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改进思路从某种程度上讲,也限制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研究,从而有可能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实际要求相脱离。因此,基于企业基本理财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应该从价值链角度重新审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及其绩效评价,从而从企业基本理财目标出发来探索营运资金及其管理的本质,进而拓宽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思路。

(二)完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8

(一)关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的研究较为成熟该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

(1)现金周期。

Gitman等(1974)将现金周期作为管理的重要因素引入营运资金管理研究。Hager和Hampton•C(1976)认为,现金管理过程始于采购终于销售收入的实际收回,通过原材料周转天数、在产品周转天数、产成品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等重要财务指标构建了现金周期指标。该研究仅讨论了现金周期的计算公式,以及其作为一项综合指标在营运资金管理中的意义,并未具体深入地分析现金周期指标的内涵,因而没有明确给出现金周期的明确定义。VerlynD•Richard和EugeneJ•Laughlin(1980)明确界定了现金周期指标的含义。他们认为现金周期是现金在实际支出后经过了一系列活动、投资形态转换后,以销售现金形态收回的净时间间隔,即“经营周期”用“应付账款延期支付期”弥补后的“剩余时间间隔”,可以反映公司除供售自发融资外,额外的、非自发的筹资状况。该定义较好地揭示了现金周期的本质,分析了该指标的作用及优势。可见,采用现金周期指标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评价简单、直观、明了,但该指标没有考虑企业不同形态营运资金的占用情况,因而不利于企业全面、正确评价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2)加权现金周期。

Gentry,Vaidyanathan和Lee(1990)认为,在原材料采购到销售账款收回的整个经营周期中,各项目所需资金数额是不同的,而Richard和Laughlin等人的研究并未考虑这一因素。由此,他们提出了加权现金周期概念。在加权现金周期指标模型中,以各项目资金占用量与销售额之比作为权重,考虑了各项目的每日消耗量,将存货项目划分为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分别计算加权周期,并单独考虑了应付账款的影响。显然,加权现金周期与现金周期相比,考虑了不同形态营运资金占用情况,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资金营运绩效。但加权现金周期的计算需要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资金占用额数据,从而较适用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而不便于企业外部投资者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评价。

(3)净营业周期。

Hyun-HanShin和LucSoenen(1998)在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中采用了净营业周期指标。与通过分别计算存货、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现金周期指标不同,净营业周期指标以这三个项目所占资金的合计数额作为分子,以销售额为分母,因而更为实用;与加权现金周期指标相比,所需数据则更易为外部投资者获得。另外,实证研究表明,合理减小净营业周期可以提高股东价值。

(4)营运资金周转期。

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在1997年开始的1000家美国最大企业营运资金调查中,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和变现效率指标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期与净营业周期的计算公式相似,变现效率为经营现金流量与销售额之比。自2003年开始则不再采用变现效率指标。该调查还对各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以及应付账款周转期进行了研究,指标中的分母均为净销售额。综上,像评价资产利用效率一样,上述各项指标的主要目的都在于评价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但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价值、提高经济效益,显然营运资金管理的最终目的亦如此,即营运资金管理的收益性也应该是其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

(二)关于营运资金管理收益性评价的研究尚不系统

波士顿咨询公司自1991年开始对营运资本生产率进行研究,以单位营运资本所产生的净销售额来评价营运资金管理的收益性。显然,较之于绝对值指标,营运资本生产率指标更有利于不同公司、不同期间的比较。同时,考虑到营运资金周转期中的营运资金范畴,波士顿咨询公司建议考察未减去应付账款的营运资金管理情况,以避免利用应付账款操纵营运资本生产率。GeorgeStalkJr与HaroldLSirkin(2005)对营运资本生产率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认为该指标是用以度量企业运营业绩本身的指标,反映了提高绩效的努力成果。区分了营运资本管理成果指标与以往的效率性指标,表明这两类指标的作用完全不同。综上所述,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方面,评价指标则由各单独项目指标发展到综合指标。其中,现金周期指标是主要评价指标之一,是综合性效率指标建立和改进的基础。关于营运资金管理收益性评价的主要研究则是提出了营运资本生产率指标,从而完善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这方面的研究尚不系统。

二、国内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关于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改进的研究较为系统

由国外研究可见,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固有缺陷使其难以基于全局视角进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基于此,郁国建(1999)介绍了一种新财务比率———购销周转率,将应收账款、存货及应付账款作为整体进行考察。认为在一般情况下,购销周转天数越短越有利。显然,这一比率具有集成性的特点,解决了单一指标难以考核营运资金管理整体是否最优的问题,但其仍然沿用了传统的应收账款周转期等指标,从而不能准确反映这些项目的真实状况。杨雄胜等(2000)建议将“应收账款周转期”改为“应收账款平均账龄”,以各项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为权重计算整体应收账款平均账龄,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应收账款的实际状况;将“存货周转期”改为“存货平均占用期”,以某种存货占存货总额的比例为权重计算整体存货占用期,避免高估存货周转效率。显然,这些改进较好地反映了营运资金项目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准确考评。然而,基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上述各营运资金项目等信息需要进一步细化。由此,邵芬芬(2011)建议将存货周转天数进行细化,重新定义了“材料周转天数”、“在产品周转天数”以及“产成品周转天数”。建议将传统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子改为收回应收账款余额,并进一步细化为收回账龄为1年、2年等的应收账款金额。显然,细化后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可以提供更多的管理信息。可见,对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改进思路主要有:横向组合各单一评价指标,从而形成综合性的评价指标;纵向细化传统评价指标,从而划分不同项目进行考核,且改进了指标结构,使其更加科学。但上述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改进的研究仍囿于传统视角,往往只侧重于一个方面,难以正确、全面地反映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二)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已经发展成一个新研究领域

王竹泉等(2005)在分析跨区分销企业后,认为企业应该把营运资金管理重心转移到分销渠道的管理上,应把保持分销渠道畅通、提高分销效率作为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由此提出了建立新型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思想,即基于企业渠道管理理念的评价体系。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由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各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构成。显然,从其使用的各具体评价指标看,重点改进的是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性评价,而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其他方面则涉及较少。刘树海等(2008)研究了基于流程管理模式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法,提出了营运资金管理整体性、分权性、及时性以及和谐性等基本原则,建议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应包括流程稳定性、收益性、流动性及和谐性。廉菲等(2011)借鉴了刘树海等人的研究,构建了包括流动性评价、和谐性评价及收益性评价方面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其中,流动性评价主要借鉴了王竹泉(2007)提出的流动性指标,和谐性评价采用了平均付款期、平均生产期、平均账龄等增加权重因素改进后的指标,收益性评价采用的是各渠道收益增加额指标,但该指标的准确性有待考察。显然,此类研究增加了对营运资金管理收益性的评价,拓展了基于渠道的绩效评价体系,但并未改进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指标。王竹泉等(2012)在研究了已有体系中各渠道指标与总体指标关联性不强的问题后,将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中的“全年销售成本”改为“全年销售收入”;改进了传统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的计算方法,将其重新定义为采购渠道、生产渠道、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之和;增加了由各渠道营运资金利润率指标组成的盈利性评价部分,为各渠道增值额的确定提出了建议。可见,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已经从营运资金的创新分类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进而结合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实践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然而,这一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法仍然是直接从营运资金管理本身出发,而非直接从企业基本理财目标出发考虑营运资金管理问题。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使其评价更具综合性

上述研究表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涉及多方面因素,因而齐彩红等(2011)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和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的评价体系。并将这四个方面作为第一层次指标的分类标准,进而选择包括“应收账款平均账龄”、“现金流动负债比”等在内的14个关键指标作为第二层次指标。该体系给出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直观评价,但在指标选取、分数判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李争光等(2011)基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安全性、流动性及收益性,选择了9项关键指标,借助沃尔评分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便于企业间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比较,易于找出管理重点,但在指标权重、指标得分确定方面较为主观。可见,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应注重指标选取、权重及分值确定的合理性。此外,郁国建(2000)指出,包含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评价体系才是有效的,在构建中应注意顾客信用、管理水平等指标,并且应该考虑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综上所述,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法从早期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改进逐渐发展为评价内容较全面的指标体系。其中,基于渠道的评价体系是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领域和成果之一,并且从最初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体系发展到了涉及收益性评价的更加完善的指标体系。同时,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也趋于多样化。此外,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分析中也可以明确地看出,研究方法的改进促进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

三、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方法综述

(一)规范性研究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具体研究中,大多使用资料法、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等。一般通过观察法、调查法提出问题,结合资料法对现有的经验知识进行梳理,为研究奠定基础;运用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等进一步分析现有指标的缺陷,通过逻辑推理,改进指标。如,GeorgeStalkJr等(2005)运用比较法,区别了营运资本生产率与以往的效率性指标,阐释了营运资本生产率这一指标的性质;郁国建(1999)归纳总结了传统指标的缺陷,提出了新的评价指标;杨雄胜等(2000)通过分析指标的内涵,指出了传统周转率指标的缺陷;王竹泉等(2007)重新对营运资金进行了分类,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齐彩红等(2011)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可见,规范性研究方法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一直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而且由其基本功能和作用可以预见,在新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视角下,规范性研究方法仍然可以作为主要方法发挥作用。

(二)案例研究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案例研究方法一般用于新旧指标的比较以及绩效评价指标的应用等。从现有研究看,大多使用解释性、评价性、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既有单案例研究也有多案例研究。Gentry、Vaidyanathan和Lee(1990)应用模拟数据案例,对比了现金周期与加权现金周期指标的信息处理结果,凸显了加权现金周期指标构建的意义。通过模拟数据处理,使评价指标的应用方法得以简单、直观反映。李争光等(2011)选用3家2009年上市的家电企业,应用其建立的绩效评价体系说明了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步骤,分析评价了其数据处理的结果。田原(2012)选用银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应用营运资金按要素、渠道划分的两类周转期评价指标,与行业平均、竞争对手绩效状况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可见,案例研究能够更直观地表明改进后的绩效评价指标较之传统指标的优势,可以更具体地阐述评价方法的应用方法和步骤,验证其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应用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更好地反映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三)实证研究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以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其他因素为解释变量,一般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判定各变量对绩效的影响状况。宫丽静(2008)选取了215个沪深两市机械、设备、仪表类上市公司2006年度报告数据作为样本,基于供应链视角,采用单变量线性回归法和逐步回归法进行样本分析,以战略合作伙伴选择、供应商数量等指标作为自变量,以经营、采购、生产、销售过程资金周转期以及整个经营过程的营运资金周转期作为因变量建立线性模型,逐步检验假设。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中,一般多以企业绩效为被解释变量,以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该方面的研究可以有力地说明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对企业绩效的推动作用,可以体现指标使用的实际价值。如,Hyun-HanShin等(1998)采用净营业周期指标,选用58985家企业研究了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净营业周期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崔雯静(2012)选择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对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系列实证分析,检验了企业绩效与各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间的关系。可见,实证研究方法可以用来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绩效评价指标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中广泛采用了规范研究、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较好地界定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指标,构建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检验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有关影响因素等;另一方面,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的不同阶段以及同一研究领域不同研究阶段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理论体系的严谨性问题。

四、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展望

(一)拓宽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思路

一方面,现有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多是直接从营运资金管理本身出发,即在既有营运资金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展开研究,而没有从营运资金管理的根本目的———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出发;另一方面,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改进思路从某种程度上讲,也限制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研究,从而有可能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实际要求相脱离。因此,基于企业基本理财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应该从价值链角度重新审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及其绩效评价,从而从企业基本理财目标出发来探索营运资金及其管理的本质,进而拓宽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思路。

(二)完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9

1.绩效评价数据的选择。投资基金数据处于长期变化的过程中,所以,在选择基金绩效评价的数据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大范围的时间跨度来作为分析、研究的样本,再实施具体的评价与分析。无论投资基金是否取得收益,还是存在风险,不管是在风险条件下进行的收益调整,还是持续基金绩效,都和投资基金综合绩效息息相关,此外,基金经纪人的控股、投资时间等选择也是极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在基金绩效评价过程中,需要选择一定的市场投资组合,通常情况下是以某一标准来衡量基金绩效,并以此作为衡量基准然后再进行数据的分析。基金绩效数据变化不存在相似性,因而缺乏综合性较强的一个衡量基准来衡量基金绩效标准。按照绩效评价的综合数据,在评价的具体工作中对现有的部分数据进行选取,然后利用评价公式运算得出基金绩效的基准收益。

2.分析基金收益及风险指标。第一,基金收益和基金风险指标之间的关系。基金的累计单位净值和设立的顺序有着直接关系,基金风险指标主要受到标准差和半标准差的影响,另外,β系数和风险价值对基金绩效评价造成的影响亦不容忽视。通过基金风险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基金净值的增长率和单位净值、累计净值等相关数据之后,基本上就可以客观反映基金收益的情况,但是,这种分析方式在反映基金的绩效变化方面依旧存在不足。第二,基金绩效评价风险指标产生变化下的基金收益分析。风险调整期的收益分析属于基金绩效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相关数据调查,国内的一些基金收益率比大盘的收益还要高,这就意味着基金风险收益的水平较高。

3.基金经纪人和基金收益的分析。基金经纪人的选股能力及对基金收益的分析对基金绩效评价有极大的影响,基金收益的相关指标是根据不同的基金经纪人选股能力来进行数据选择的,一般来说,选股水平比市场基准组合水平要高,而选股能力越高的经纪人越能获取较高的基金收益,有利于基金收益的绩效评价。

4.基金的持续绩效分析。对基金的持续性收益绩效分析是以基金收益盈利来作为分析指标,对基金的持续性绩效水平进行分析。从我国2005至2011年这一时间段期间,证券投资的样本基金都表现出了持续性的盈利,其表现和证券市场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同时,样本基金和股票市场变化也存在相应的关系。所以,证券基金的绩效评价分析不仅和证券市场变化有关,而且还受到股票市场的影响。不同市场影响下,证券的样本基金就会体现不同的变化,也就是说市场上涨,证券基金就会表现出持续性的收益增长;而市场出现下跌,那么持续性的收益将会降低。

二、影响基金绩效评价的因素

1.基金的规模变化。证券投资的基金本质就是集合众多分散资金,使这些分散资金能够有效融合起来成为大额资金,属于投资理财的一种融资工具。其规模较大,具有诸多优势,例如:降低成本、分散风险、专业理财特点。若基金的规模变大时,极有可能因为交易量变大而获取较高的经济费用,且资金充裕使得投资公司资金配置的空间变大,同时,其他固定费用也会因为基金的规模变大而降低了平均成本。所以,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越大其收益风险就越小,取得的利益回报就会越高、收益率越好,可见,基金规模对基金绩效会产生正面影响,基金规模越大绩效越好。

2.基金资产配置集中度。基金资产配置的集中度指的是证券投资基金于某时间点,对某支股票或在某个行业中持有的比例,这也体现了投资基金经纪个人的投资风格与风险控制的能力,更是体现基金经纪人对证券投资市场的有效把控。如果基金资产大多数集中在某支股票或某行业中,那么,这个行业或股票之间的波动也会对基金收益产生巨大的影响,简单说来就是风险与利益成正比,两者属于同时增大的关系;相反,如果基金资产分散在多个股票与其他行业中,就分散了基金风险,同时也降低了基金收益。可见,基金资产的配置集中度通过对证券投资基金收益风险的影响来影响基金绩效。

3.基金经纪人的能力。基金经纪人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管理投资资金,这项工作对基金业绩的影响作用极大。一般来说,基金经纪人对基金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基金经纪人的特性会对基金投资风格造成影响;其二,基金经纪人的基金管理能力对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基金经纪人个人特性包括了经纪人的性格、实际管理经验和能力以及学历等,简单说来,经纪人的个人能力越强、经验越足,其管理能力越高。

4.基金的流动性。基金规模的大小能够对绩效造成多方面影响。不同的基金管理会根据不同规模的基金实施不同的策略,而规模不同的基金在流动性与管理成本上不相同。比如:中小型的基金操作较为灵活、策略较多,能够迅速对股票的仓位、行业结构等进行调整,有利于降低基金损失,但是,正由于基金规模小,反而提高了基金管理的成本,从而影响总体收益。反之,对于一些国模较大的基金管理,其流动性良好,自然降低了基金管理成本。但是,正因为基金的规模大,所以遇到基金市场骤变时无法及时进行调整,此时就与基金经纪人的择时能力相关。

5.基金经纪人的变动。专业能力过硬的基金经纪人对基金业绩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基金经纪人如果转投到其他基金单位或者有升职、人事调动等情况发生,那么,就会形成变动。然而由于基金经纪人直接管理基金,所以经纪人的人事变动会对基金投资造成影响。

三、结语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10

Abstract: Based on the whole proces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ractice of current domestic financial expendi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whole proces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put forward the basic strategies for the whole proces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whole process dyna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financial expenditure.

关键词: 财政支出项目;国际金融组织;全过程;绩效评价

Key words: fiscal expenditure;internation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whole process;performanc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F81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155-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财政收入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公众对政府财政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加强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作为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明确提出要“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根据中央决策精神,全国财政系统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财政绩效评价活动,促进了财政绩效管理向纵深开展,大大提高了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但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借鉴国际金融组织全过程动态绩效评价理念,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进行了初步思考,提出了加强财政支出项目全过程动态绩效管理的思路和建议。

1 国际金融组织项目绩效评价理论

绩效评价在国际上被定义为“确定一项活动、政策、规划的价值或重要性的过程”,通常是按照既定的标准和评价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的工作能力和业绩进行考核,显然,它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质量考核体系,与国内审计重视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不同,绩效评价的核心目的在于回答资金使用的“效果如何”、“效果能否持续”等问题,以确保公共投入以“最正确、最低成本的方式”做“最有效的事情”。

当前,国际通行的绩效评价理论是以世亚行为代表的以结果为导向的发展评价理论。该理论改变了过去以投入管理为主的项目管理理念,强调根据结果决定投入。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理论,在项目管理实践中,能够明确发展导向,合理引导项目投资;预警项目风险,提高项目实施绩效;落实过程控制,提升项目调控准确度;评价项目效果,动态监控项目实施质量,从而有助于全面提高项目绩效,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和协调配合程度,实现项目的最终目标。具体到项目层面,世亚行主要运用“结果链评价法”,基于“投入-活动-产出”和“成果-受益-影响”两条结果链进行评价。绩效评价基于全过程管理理念,按项目阶段可划分为项目形成阶段的“形成性评价”(包括事前、事中评价)和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性评价”(即事后评价)。前者主要针对新上和在建项目,后者主要针对完工项目。

2 国内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问题分析

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国内预算资金项目的绩效评价实践处于浅层次和小范围内,评价对象主要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评价方法遵循投入—产出分析的思路,以项目产出作为评价项目成功度的依据,可将这一阶段称为国内预算资金项目绩效评价的探索期。二是21世纪以后,国内预算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同时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进行了广泛试点,绩效评价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绩效评价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评价方法由重视项目产出向重视项目效果转变,方法更为科学,可将这一阶段称为国内预算资金项目绩效评价的发展期。总体而言,同国际金融组织绩效评价实践相比,国内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2.1 绩效评价理论应用研究有待深入 国际金融组织绩效评价工作,涉及项目、行业、国家或专题等多个层次,包含项目准备期的事前评价、在建阶段的事中评价、完工后的事后评价,层次齐全、体系完整。而国内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针对完工项目,在建项目评价正在积极探索,新上项目的事前评价还未开展,事前和事中评价技术方法体系还不健全,还难以将绩效评价理念在项目管理全过程推广应用。

2.2 绩效评价功能定位层次有待提升 财政支出项目同国际金融组织项目类似,往往具有投资金额较大、实施周期较长、民生关联度高、社会效益突出的特点,在地区和行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效应,在评价实践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从现有实践看,多数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仍是一种就项目评价项目的做法,主要关注项目本身这一微观层次,未能从项目自身的典型性出发,跳出项目看项目,以项目评价为切入点,深入分析项目对行业发展(中观层次)、区域发展(宏观层次)的深远影响和典型借鉴意义,导致绩效评价仅局限在项目微观绩效这一基本层次,未能上升到更新行业发展导向、服务财政管理决策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绩效评价的效度,影响了绩效评价成果应用的力度和扩散的范围。

2.3 绩效评价技术框架体系有待完善 ①指标体系约束力偏弱,指标开发自由裁量空间过大。②绩效评级方法不完善,评价关键问题和评价指标评级过程缺乏相应操作细则,主要依靠评价人员主观经验确定,主观随意性过大。③少数关键评价问题及技术方法对在建项目指导性不强,容易造成评价人员理解偏差,影响绩效评价证据的收集和分析。

2.4 绩效评价工作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①评价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基层评价人员仍缺乏对绩效评价理念的基础性认识,使绩效评价证据收集等基础性工作质量受到影响。②绩效评价机构定位不清晰,缺乏必要的投入保障机制,影响了评价工作质量和连续性。目前,对于由谁实施绩效评价,国内认识还未统一,有的财政部门既是绩效评价的组织方,也是绩效评价的实施方,集运动员、裁判员于一身。有的地方虽引进第三方参与绩效评价,但第三方的准入条件仍较模糊,工作的持续性也缺乏制度安排,影响了绩效评价工作的专业性。③绩效评价项目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协调渠道不够畅通,财政部门内部以及财政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在绩效评价过程中的深入沟通和协调配合机制尚待完善。④高效的信息化绩效评价管理系统没有建立,制约了评价管理、信息共享的及时性、便利性。

2.5 绩效评价成果使用扩散有待强化 目前,财政支出项目评价成果的使用范围主要是财政部门内部,财政部门的绩效评价与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或其他机构开展的相关评价未能形成互动,削弱了绩效评价的影响和价值。同时,由于绩效评价结果未能及时与政府(部门)奖惩机制相挂钩,容易导致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需要加快创新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与扩散制度,确保评价成果真正得到有效、广泛应用。

3 推进财政支出项目全过程绩效管理的基本策略

为科学用好公共财政资金,持续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当前应重点完善全过程动态绩效评价体系。所谓全过程动态绩效评价,就是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以结果为导向,按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和评价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评价内容和标准对评价对象不同时点、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作能力业绩进行考核,强调根据结果决定投入,逐步改变过去以投入管理为主的项目管理理念,全面提高项目综合绩效,实现项目的最终绩效目标。

3.1 研究出台全过程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

建立完善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明确绩效评价的目标定位、组织实施主体、技术保障措施、经费来源、成果应用渠道等,确定绩效评价“专家评价”与“绩效自评”相结合的实施模式,专家评价侧重行业或区域发展中观、宏观层次的评价,并指导项目单位微观层次的评价,项目单位微观层次的绩效评价以自评为主,专家抽查为辅,充分调动项目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更好地实施全过程绩效评价。研究出台全过程绩效评价操作规范,特别是新上项目事前绩效评价技术指南、在建项目事中绩效评价技术指南,通过权威规范的操作指南,为开展全过程绩效评价扫除技术障碍。

3.2 系统提升绩效评价分析层次 公共财政支出项目一般都当地的民生工程、重点工程,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突出,典型示范作用强,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应把绩效评价的理念和行业发展调研的思路有机结合,跳出项目看项目,跳出绩效评价看绩效,把所评价项目作为行业调研的典型案例,把绩效证据收集的过程当成行业调研的实施过程,在绩效分析中引入行业和财政管理决策的视角,并在绩效评价报告中分别从行业发展、财政管理两个角度,提出系统性对策思路,直接服务于各级财政、行业主管部门决策,使绩效评价成果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得到应用,实现绩效评价成果最大化。

3.3 扩大全过程绩效评价工作试点范围 结合财政支出项目的常规资金评审,扎实开展完工项目事后绩效评价。进一步扩大在建项目事中绩效评价试点范围,对已列入政府投资项目规划、达到绩效评价时点要求的项目,及时启动事前绩效评价试点,进一步探索经验,完善全过程绩效评价体系。

3.4 研究建立全过程动态绩效评价网络管理平台 本着先易后难、先建框架后充实完善、软件与硬件同步建设的原则,探索建立省级绩效评价网络管理平台,建设综合绩效管理子系统、专家评审管理子系统、绩效自评管理子系统,充实完善评价专家库、项目管理库、案例资料库和技术标准库,平台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由省财政部门负责搭建、维护和管理,并与市和相关项目单位联网,实现信息及时传输、动态更新。在省级平台的基础上,通过精简模块、减少权限,管理系统的部分子系统可对市级项目管理机构、项目单位开放,以降低管理系统建设成本,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3.5 研究完善绩效评价成果应用和扩散制度 绩效评价的关键在于“如何评”,核心在于“如何用”。要进一步创新绩效评价成果应用和扩散机制,以成果扩散为重点完善全过程绩效评价耦合机理,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完善成果方式、评价约束机制、长效激励机制、过程控制机制,使绩效评价成果应用逐步覆盖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覆盖基层建设单位、行业管理机构、财政决策部门各个层级,形成全过程、全领域的绩效评价成果应用体系。当前,建议财政部门逐步把绩效评价纳入财政支出项目全过程监管程序,作为安排财政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建立绩效评价报告年报和专报制度,以省为单位年度绩效评价报告,进一步增强绩效评价成果应用的刚性和效度,多渠道扩大绩效评价综合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际司.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操作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11

关键词:评分法;事业单位;岗位评价;绩效奖金

收稿日期:20120326

作者简介:徐学群(1960—),江苏南京人,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党委书记,处长,主要从事动物园管理工作。中图分类号:S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25303

1引言

2009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所有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是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重要举措,这项改革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我国事业单位目前仍然普遍存在的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倾向,推动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从过去计划、行政手段下的品位分类管理,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的体现岗位价值的岗位定价、绩效导向的绩效薪酬制,从而有效调动广大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目前事业单位薪酬结构中各组成部分实质上体现的仍然是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没有发挥薪酬应体现员工实际从事岗位工作价值的作用。因此,一些事业单位在新收入分配制度具体实施中,为了使得薪酬分配能够体现不同岗位之间劳动强度、岗位责任和岗位贡献的差距,设置了绩效奖金,将其作为绩效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奖金是根据员工从事的实际工作或所处的职位来确定其基本薪酬[1],即“以岗定薪”。许多学者对事业单位(多数为高校和科研单位)绩效工资已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而针对公益性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如何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事业单位绩效奖金设计,并未发现有相关文献的明确阐述。本文拟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为例,应用评分法进行岗位评价,划分岗位级别,设计岗位系数,确定绩效奖金,旨在为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奖金设计提供一种量化方法。

2岗位评价方法评析

常用的岗位评价方法有排序法、分类法、因素比较法、评分法等[2]。排序法没有对岗位进行要素比较,方法相对简单;分类法是以岗位为对象、以事件为中心的岗位评价方法;因素比较法是对排序法的改进,选择多种报酬要素,按照各种要素分别进行排序;评分法是选取若干关键性薪酬要素,并对每个要素的不同水平进行界定,同时给各个水平赋予一定的点数,然后按照这些关键的薪酬要素对岗位进行评价,得到每个岗位的总点数,以此决定岗位的薪酬水平[3]。岗位评价的各种方法本身没有优劣之分,而在于是否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了最适合的方法。本文选择评分法作为岗位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原因:

(1)作为一种量化的岗位评级技术,易于解释和理解,通过岗位的点值直观表现了每个岗位的重要性和贡献,员工对于采用这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比较信任。

(2)综合性的岗位评估方法。考虑到各个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确定各岗位之间的差距,具有系统的观点和看法。

(3)该动物园已有完整的岗位说明书,岗位类别已经界定清楚(管理类、专技类和工勤类),采取评分法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3岗位评价模型构建

应用评分法进行岗位评价,首先要选取各类岗位具有代表性的评价要素,并依据要素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划分为几个等级,然后分别对各个等级、等级内的各个要素赋予不同的权重。岗位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主要包括:评价要素的选择与权重分配、评价要素等级的界定,以及评价要素等级的赋分。

3.1评价要素的选择与权重分配

在岗位评价要素的选择上,外企采用较多的是Mereer国际评价法和HAY三要素评价法,主要偏重组织影响力、责任范围、沟通技巧、任职资格等要素。在国内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岗位评价中,通常选择岗位责任、专业技能、工作强度和工作条件进行岗位评价,即四因素法[3,4]。

绩效奖金设计的目的是体现不同岗位之间劳动强度、岗位责任和岗位贡献的差距,针对动物园的实际情况与统计出的动物园价值导向结果,确定了每部分因素的分值,并对部分因素进行了修改,最终选定风险控制责任、经济效益责任、指导监督责任、沟通协调责任、领导决策责任、最低学历要求、工作经验要求、专业知识技能、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计算机能力、工作负荷、工作压力、脑力辛苦程度、体力劳动强度、工作时间特征、工作场所、接触不良异物受影响的程度、危险性或职业病共19个因素。

3.2评价要素等级界定

设定二级评价要素分为5个等级,对每个要素等级进行界定,如经济效益责任二级评价要素5个等级分别界定为:1-基本不影响所在部门经济效益;2-直接影响所在部门经济效益;3-直接影响动物园经济效益;4-明显影响动物园经济效益;5-严重影响动物园经济效益。

3.3要素等级赋分

设定评价要素的总点值为1 000,国际上通用的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努力程度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这四大部分比例为400∶300∶200∶100,根据动物园的实际将此比例调整为400∶270∶180∶150,按照因素的权重进行点值的分配,其中:

一级要素点值(M1)=一级评价要素权重(P1)×1 000,

二级要素点值(M2)=二级评价要素权重(P2)×M1,

二级评价要素不同等级的点值(N)=级数(S)×M2/5。

具体点值可根据后期分析有所调整。全园岗位各要素的点值得分见表1。

表1岗位评价因素

一级因素因素编号二级因素级数满分合计数1-1风险控制责任5901-2经济效益责任580责任因素1-3指导监督责任5704001-4沟通协调责任5801-5领导决策责任5802-1最低学历要求4502-2工作经验要求550知识技能2-3专业知识技能5652702-4解决问题能力5502-5语言文字应用能力4302-6计算机能力4253-1工作负荷445努力程度3-2工作压力4501803-3脑力/注意力辛苦程度5453-4体力劳动强度4404-1工作时间特征425工作环境4-2工作场所4501504-3接触不良异物受影响的程度5404-4危险性或职业病535合计1 0001 000

4实施岗位评价

依据岗位评价模型进行岗位评价,是薪酬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由岗位评价小组实施岗位评价,评价小组成员的素质及总体构成情况将直接影响岗位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客观性,要求评价小组成员必须客观地看问题,在打分时能尽可能摆脱局部利益,同时,成员要有一定的影响力,确保评价结果具有权威性。评价小组成员应包括单位内各层员工。经过清岗,确定该动物园共有74个岗位。依据岗位价值评价模型进行岗位评价,评价的结果为各个评价要素获得的点值,总点值的计算采取如下公式:

S=∑ni=1∑19j=1Sijn。

S为总点值,Sij为第i个评价成员对要素j的评价点值。运用上述公式,部分管理岗位的评价结果如图1所示。

图1岗位评价结果

5绩效奖金设计

5.1岗位薪级、薪档设计

与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规模相当的企事业单位的岗位等级一般为10级左右,岗位等级不宜划分太多,划分太多容易产生矛盾,而划分太少又不能充分区分岗位间的重要性。从岗位得分的分布曲线来看,存在10个左右的明显拐点和断点,因此课题组最后决定采取10级的划分方法。全园岗位等级、档级及其岗位评价得分区间如表2所示。

表2全园岗位等级、档级分布

等级分数范围三档二档一档10760+822~843799~821776~7989691~759737~759714~736691~7138621~690667~690644~666621~6437551~620597~641574~596551~5736471~550517~550494~516471~4935401~470447~470424~446401~4234331~400377~400354~376331~3533261~330307~330284~306261~2832201~260247~260224~246201~2231200-191~200181~190180-

5.2岗位系数设置

岗位系数设置要遵循的原则是任何一个单位里岗位的重要度都是呈指数曲线变化的,即低等级的岗位变化比较平缓,而高等级的岗位则迅速提升,岗位系数级差反映岗位之间的差别,等级、档级越高,岗位之间的劳动差别越大,工作价值的差别越大,所以,在高等级岗位之间的岗位系数级差应大一些,在低等级岗位之间的岗位系数级差要小一些。因此,按照上述原则设计的全园岗位系数见表3。表3全园岗位系数设置表

等级分数范围三档二档一档10760+3--9691~7592.862.752.648621~6902.532.432.337551~6202.232.142.056471~5501.961.881.85401~4701.721.651.584331~4001.511.451.393261~3301.331.281.232201~2601.181.141.11200-1.061.031

5.3考核评定系数

实行灵活多样的分配方法,灵活运用津贴、奖金、福利分配,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在确定绩效奖金额时所依据的考核指标主要有岗位价值和员工绩效考核情况。员工的考核评定系数就是根据员工绩效考核情况来确定(由于篇幅问题,员工考核评定系数在此不再赘述),这样有效地将员工薪酬与其绩效挂钩,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4绩效奖金的确定

考虑到动物园自收自支的性质和特点,决定采用系数分配法来进行奖金分配。系数分配法是事业单位在制定绩效奖金分配方案时广泛采用的方法,其主要做法是根据单位的性质和特点,选择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各类人员的劳动量和绩效的指标,进行系数测算,然后用单位可分配的绩效奖金总量除以每人的测算系数(此处采用岗位系数)之和,得出基准系数的绩效奖金数,乘以个人的岗位系数,最后再乘以个人考核评定的系数,即为各位员工实际绩效奖金分配额。用公式表示:

单位系数绩效奖金=绩效奖金总量/每人的岗位系数之和

员工绩效奖金分配额=单位系数绩效奖金×岗位系数×考核评定系数。

5.5绩效奖金的调整

5.1.1整体调整

(1)绩效奖金整体调整是通过动物园总体的绩效奖金水平进行的调整,调整的对象为在岗职工,调整的内容主要是绩效奖金基数。

(2)绩效奖金整体调整由管理处党群工作部提出计划,并上报薪酬考核委员会讨论审批,于下一年度执行。每一年调整一次,调整时按照上年度实发绩效奖金总额与次年经济效益增长预期为基础,总体实现绩效奖金分配基数逐年递增10%。

(3)针对年末剩余奖金的分配方案,只要是考核合格者,将按照上述分配方式,如数分配到个人。

5.1.2个别调整

(1)离岗休养如产假、长期病假和非公派脱产学习,以及其他不在岗且未参加岗位绩效考核等人员,不参加发生期内的岗位绩效奖金分配;见习期、外借和合同约定停发工资福利待遇的人员,不参加岗位绩效考核分配。

(2)部门内部协议用工和劳务派遣工,由用工部门根据考核情况,如考核结果优秀者,可按同岗正式职工的基数参加绩效奖金分配。

(3)主持工作的中层副职按正职的基数参加绩效奖金的分配。

(4)如因工作需要跨岗兼职时,取较高的岗位基数进行绩效奖金分配。

2012年5月绿色科技第5期6结语

绩效奖金是事业单位薪酬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应用评分法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绩效奖金进行设计,其特点为:其一,绩效奖金的设计是建立在科学的岗位评价基础之上,能够体现岗位的相对价值,有利于管理者针对关键和核心岗位制定适宜的激励政策,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合理拉大不同岗位之间的收入差距;其二,应用了科学的岗位测评方法,构建了岗位价值评价模型,进行了岗位的分级分档,明确了岗位的相对价值,为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奖金设计提供了一种科学的量化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学力.企业薪酬设计与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2] 朱晔.岗位评价释义及岗位评价技术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7):16~20.

基金业绩评价范文12

【关键词】民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一、引言

随着财政对民生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公共财政覆盖民生的范围越来越广,民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效果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合理开展民政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和评价,通过可量化、可对比、可分析的方式衡量财政支出的成本与效益,成为了加快现代民政建设的一个全新课题。但从实际操作层面看,部份绩效评价的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项目的实际运行效果。本文拟从民政事业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的内涵、项目类型、现实意义、评价特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思考和建议六方面作些简析思考。

二、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内涵

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指由民政部门或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设置、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原则,对民政专项支出的行为过程、支出成本及其产生的最终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的管理行为。

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程序来测定目标预算与结果之间的差异并寻找差异形成的原因,通过有效手段使两者之间的差异保持在最小范围之内,从而保证民生政策目标的实现。

三、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财政合理配置民生保障资金

绩效评价的引入有利于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民生保障资金分配体制,财政部门可根据政府认可的重大项目立项报告、部门目标责任状等,通过比较方案优劣,合理安排民生保障资金,达到节约财政资金,缓解供求矛盾,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

2.有利于规范民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行为

绩效评价的引入使得除财政部门、资金使用部门以外的独立第三方全程介入到资金投入前、资金使用中、资金使用后的的全过程。第三方按照规范的程序,全方位评价专项资金的使用结果,进一步加强对民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提高民生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益。

3.有利于部门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

现代民政建设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手段。绩效管理是提高部门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合理利用民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结果,对资金使用合理、公众满意度较高、绩效水平较好的民生项目持续做大做强;对绩效不明显、公众满意度低的民生项目,要及时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加强项目监管、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必要时停止实施该项目。

4.有利于政府科学的评价部门绩效

绩效评价的结果是对项目运行状况的综合评判,既包括定性评价也包括定量评价。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使民政部门的工作目标从定性扩展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政府可以从更加科学的角度来衡量部门业绩,对部门的业绩的考核不仅包括目标是否完成,还包括目标完成的效率和效果。

四、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项目类型

1.基本建设类民生项目

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原先的民生服务硬件设施由于规模过小、设施陈旧等原因,已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新建或改扩建的救助管理站、三无老人楼、殡仪馆等都属于民政工程项目支出。此类项目的特点是资金投入较大,全部由发改委立项,工程项目均有预决算。

2.政府购买服务类民生项目

2015年国家财政部、民政部、工商总局三部门联合出台了《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强调政府购买服务要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与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要予以重点考虑、优先安排。目前已经开展的老年手机呼叫服务、老年助餐点服务、12349社区平台服务等均属此项目支出。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类民生投入占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的占比将会越来越高。此类项目的特点是服务类型多样,服务成效没有统一的标准。

3.奖励补贴类民生项目

该项目的实施是民政部门承担社会救助职能的重要体现,其服务对象多属社会弱势群体或急需帮助对象,对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提升政府形象有积极作用。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特困群体最低生活保障金、自然灾害救助支出、伤残军人优待金、退役士兵自谋补助金、尊老金、民办老年公寓床位补贴等均属奖励补贴类民生项目。此类支出的特点是,刚性支出,涉及面广,极易产生负面影响,对社会效益的要求高。

五、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特点

1.侧重评价社会效益

不同的政府部门承担的社会职能各异,所追求的效益也各有侧重。绩效评价从理论上讲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对民政部门而言,民生保障支出多属惠民支出,受益范围广,服务对象多数是社会弱势群体。在开展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时,要侧重评价民政事业支出的分配和使用是否反映民政对象的需要、保障范围是否达到应保尽保、民政对象的生活水准是否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等社会效益。

2.侧重关注长期效益

民政事业专项支出涉及的范围广、项目类型多,包括基建类项目、政府购买服类项目、奖励补贴类项目等多种类型。由于其行业特殊性,部分专项支出在评价期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奖励补贴类项目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政策相关,实现绩效目标存在一定周期,绩效的发挥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如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建设补贴,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金等。如果仅关注评价期内的项目效果,不能如实反映支出绩效的真实情况。因此在评价此类项目时,更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要坚持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相结合。

3.侧重开展群众评价

绩效评价的方法包括成本效益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各类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评价机构往往从效率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较少使用调查问卷这类成本较高的评价方法。但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资金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基层群众中的形象。在绩效评价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把群众参与度、满意度作为设定绩效目标的根本原则。重点关注民政对象对项目支出的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的认可与评价,更多使用调查问卷这一绩效评价方法。

六、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行业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财政部已制定了通用的评价指标、标准以及指标权重,对规范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财政支出涉及不同的经济和社会领域,通用的评价体系难以真正实现绩效评价的目的,急需在此基础上建立体现民政行业特点的个性绩效评价体系。

2.绩效评价尚未实现全过程、全覆盖

从评价过程看,目前操作层面开展的基本上是后评价,而对前评价、中评价几乎没有涉及,事实上前评价涉及项目的决策,中评价涉及项目的进展,前评价、中评价、后评价应当环环相扣;从评价的覆盖面看,绩效评价主要集中在部份资金投入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上,尚未建立起覆盖所有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

3.绩效评价结果尚未得到合理运用

无论是财政评价项目还是部门自评价项目,绩效评价的结果基本上是部门、财政各存一份档,与项目管理、干部任用、奖惩和资源配置相互脱节,评价结果的应用流于形式。政府关注的焦点是是否开展了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的覆盖率有多大,而忽视了对绩效评价的结果的运用,存在重评价形式,轻结果使用的现象。

4.绩效评价报告尚未具有权威性

与财务报告审计不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由注册会计师签字盖章,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在绩效评价中,尽管也是引入第三方进行独立评价,但评价机构和评价个人对绩效评价报告均不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很难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客观。

七、民政事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思考和建议

1.加快推进民政行业“三库”建设

“三库”建设是绩效评价工作的难点,也是做好绩效评价工作的基础环节。要尽快建立民政行业绩效评价体系,完成项目库、专家库、指标库建设。一是按照财政支出功能科目,将民生保障项目进行合理分类,建立民政事业专项支出项目库;二是采用公开招聘、行业推荐等方式,招募具备绩效评价专业知识、熟悉民政行业发展情况,在民生保障领域具有一定权威的评审专家,建立民政事业专项支出专家库;三是在财政部统一制定的共性指标基础上,针对民政行业和项目特点,设计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个性指标,建立民政事业专项支出个性指标库。

2.加快实施绩效预算

建议大力推进预算改革,将绩效理念贯穿于预算管理工作全过程,逐步建立起全过程的绩效预算管理框架,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与部门预算编制相同步的绩效预算项目前期评审机制;二是建立与部门预算执行相同步的绩效预算项目中期评估机制;三是建立与部门决算编制相同步的绩效预算项目后期评价机制。通过实施绩效预算有效解决事前、事中和事后环节监督管理上的不足,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约束监督,从根本上提高资金的绩效水平。

3.加快推进绩效管理结果的反馈应用

绩效评价结果的合理应用是绩效评价工作的核心和归宿,是完善财政资金“追踪问效”机制的有效手段。一是建立绩效评价结果政务公开机制。财政资金特别是民生保障资金,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评价信息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增加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二是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与整改机制。财政部门要及时将项目绩效状况、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反馈给资金使用部门,督促其落实整改。对在规定期限内拒不整改的部门,要对项目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谈话,追究相关责任,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的约束力。三是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安排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评价结果在次年预算安排中的应用,对评价结果优秀的,次年同类项目预算优先安排;评价结果良好的,整改完成后次年同类项目预算从紧从严安排;评价结果不合格的,次年同类项目预算不予安排。

4.加快推进绩效评价职业化、专业化进程

目前,承接政府绩效评价项目的有会计师事务所、高校等各类中介机构,评价机构的资质不一,评价人员的职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评价结果不能如实反映项目的实际绩效,直接影响到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一是加快推进绩效评价的法制化建设。用立法的形式明确绩效评价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业务范围、行为规范,评价机构的成立条件,法律责任等,促进绩效评价行业的健康发展。二是成立绩效评价行业协会,目前各级财政部门均已成立了绩效评价处,但受到机构编制的限制,管理上缺乏人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简政放权的力度加大,成立绩效评价行业协会极具现实意义。三是开展绩效评价师职业水平考试。人才是开展绩效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客观的重要保证。建议加大对绩效工作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规范从业资格,提升专业素养,为今后高效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