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时间:2022-03-05 00:17:46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第1篇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在文秘人员培训班上的发言)

大家都是来自各单位各部门的文秘人员,有不少还是本单位文字业务骨干,还有不少已在报刊杂志发表过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可以说,都有相当扎实的写作基础。我跟大家一样,曾经在工作中写过领导讲话、调查报告、典型材料、工作总结之类的公文材料,也写过消息、通讯、述评、言论之类的新闻稿件;业余时间也写过诗歌、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在全国省市级媒体发表过一些,算是取得过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成绩。

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这次培训班的课程安排,有文学欣赏,应用文、公文、新闻写作,还有专门的调查报告、典型材料、领导讲话写作等,可以说,涵盖面非常广。如果我们能学深学透学精,相信大家都会成为全才型的“笔杆子”了。

我们所要学习的不同文体写作,虽然各有各的特性,但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却是息息相关的。写作能力主要包括写作前的观察生活与阅读文章的能力,感受生活与理解生活的能力;还包括写作中选择材料、提炼主题、布局谋篇、选词炼句的能力,以及想象与联想的能力;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还需要培养思维能力等,只要综合具备这些能力,也就掌握了写作的诀窍。结合自己的体会,我想说以下几点:

一、“兴趣是前提,好者方能精”。培养兴趣是写作的前提。有的办公室文秘人员不善于写作,不愿意写作,提起写作就头疼,总觉得无话可说,写起材料东拼西凑,总是不尽人意。这些人对写作不感兴趣,是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厌烦写作,害怕写作,怎么能提高写作能力?实话说,文字工作非常清苦,公文材料经常需要加班加点,领导不满意又是批评挨嫌,活干多少没法衡量,纸笔作伴没啥油水,这些都是文字工作者不情愿的地方。可转回头来想想,一个单位的活动主要通过文字材料来加以体现,加以宣传,如果自己撰写的材料得到领导的满意,得到媒体的转发,自己的满足感、成就感也是别人难以体会的。我们干办公室文秘的,往往是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是得到领导信任、同志们支持的。既然已经从事这份工作,自觉干好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性高低。我们要自觉把撰写材料作为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重要机会,努力写出精品多出精品。通过不断提高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撰写更多的新闻文学作品,甚至为将来走上领导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相辅相成,阅读是摄取材料的主要途径,在写作上有积累知识、储备材料、提高修养、借鉴技法等多方面的作用。鲁迅曾以亲身体验谈到读与写的问题,他在谈到《狂人日记》之前的准备工作时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其实,生活上的准备也是有的,他只不过没说出来而已。鲁迅在这里就强调了阅读的作用。阅读重在理解与吸收。人们在广泛深入地阅读之后,知识更加丰富了,眼界更加开阔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更加发展了,审美修养更加提高了,这些都给写作者提供写作材料和表

达技巧的借鉴。阅读要注意多读优秀作品,注意分析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从中体会作者的独到匠心,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

三、“文章非天成,努力能写好”。在阅读大量优秀作品的基础上,理解、分析能力会有非常明显的提高。这时候再看公文材料或文学作品,能够比较轻松地区分优劣,好在哪儿,差在哪儿,基本上能说出个子丑寅卯。但真要让自己来写,又会产生笔头生涩的感觉。这就是眼高手低。怎样才能眼高手也高?那就是勤练笔。著名作家巴金说过:“什么是技巧?我想起一句俗话‘熟能生巧’。”只有在写作实践上反复摸索,反复练习,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并掌握写作技巧。初学写作不妨从写“火柴盒”、“豆腐块”做起,做到勤写、多写并且坚持下懈。有道是:“常看胸中有本,常写笔下生花”。在公文写作之余,可以多尝试新闻和其他体裁的写作练习。只要坚持勤于练笔,不怕失败,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经常向有经验的同行请教,自己就会慢慢”入门”,写作水平就一定能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提高。写作是有经验技巧可循的,对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初学写作的人完全可以借用。许多老秘书、老记者、老作家都有过借鉴别人写作经验的经历。但是我们的借鉴只应从中汲取营养,经消化后成为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生搬硬套,模仿抄袭,“照葫芦画瓢”。当写作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驾驭文字的能力不断提高后,就可以尝试着出新,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就是“守格”后再“破格”。

四、“作文非不难,好句时时改”。写作不但要求有好的思想内容,还要有丰富、生动的表达形式。选词炼句是写好文章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在我国,重视选词炼句有许多美谈。古代作家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说法,贾岛“推敲”的故事更是为人熟知。宋代陈骙曾说过:“鼓瑟不难,难于调弦;作文不难,难于炼句。”纵观历代作文大师,都是运用语言的高手。我们也要养成在写作中认真遣词炼句的良好习惯,公文材料注重语言、格式的规范性、准确性,新闻、文学作品注重语言、文字的丰富性、生动性,使我们的文字表现力更加淋漓尽致。

谢谢大家!

第2篇

关键词:小学 中高年级 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097-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可是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作文指导课多半都起不到实际指导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乐写作文

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千方百计地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我一般运用先说后写的写作指导方法,即个别学生说,其他同学倾听并帮修改语句,如:还可以用哪些形容词或者哪些修辞手法等使句子更加通顺、优美。这样,学生真情投入,作文热情高,写作兴趣自然提高。在作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爱好,精心设计一些既具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活动,如:一字开花编童话、猜谜语比赛、词语接龙比赛、科学小试验等。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当活动一结束,立即让他们互相说一说活动的经过及自己的感受,然后动笔写下这些活动的场面、欢乐气氛、人物外貌、心理活动、动作神情和景物描写。每次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后,坚持让学生先说后写,学生们的作文积极性很高,写出的作文也精彩。

二、重视观察,指导学生会作文

1.准备。在作文之前,老师指导学生按照由远及近的方位顺序观察景物,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法。

2.展示。老师先出示校园相片让学生仔细地观察,注意强调景物的形状、颜色,同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并利用多种修辞手法描述。

3.参与。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四人一组)介绍景物。

4.总结。老师根据学生观察和介绍的情况进行总结、补充,引导习作。

这样的观察活动简便易行,形象直观,解决了描写和说明中空洞、无序的缺点,学生在听、说、看、想、写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了素质。

三、灵活训练,启发学生巧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常常是老师命题,讲述写作方法,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去写就行,甚至有些老师在指导时规定每一段写什么内容,用哪些词语。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可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作文的时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说,没有以上的五种能力,几乎就写不好作文。那么,就应该帮助学生们训练以上所说的五种能力,活动作文在课堂上把学生从被动地位转为主动地位,让他们人人动手、动脑,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说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自己的所见所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勤作文

1.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1.1任何一种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的推动力。而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高。有的学生甚至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所以,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现象进行情感培养,让学生放松精神,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上好中高年级开设的各科课程,让学生走出单一的、封闭的课堂模式,去接触大自然,去了解社会,使他们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习语文,学习作文。也让作文回归原来的本质功能。让学生在真是的生活中去进行作文,从而,培养出学生的作文兴趣。

1.2人认为,教师对学生少用命题作文,因为,不合理的命题作文,定式作文,模式作文,都会束缚学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能使他们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感知,材料写出最理想的文章,这也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

2.培养学生写真人、真事、实际见闻的良好习惯

2.1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文时没有素材,这是导致学生写虚假作文、拼凑作文和背作文等的主要原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小学生而言,又怎能写出好作文呢?其实,农村的小学生有很多生活材料。如:常见自然山水,对亲朋好友,同学、老师的深刻印象,在生活中的见闻等都是作文的好素材。这些素材需要老师们在平时的语文课上加以引导,可以让学生将这些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为作文时做材料。

2.2在日常工作中,语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了解周围的人和事,去领略大自然的景和物,去采集生活中的传奇故事……这样做,就会解脱在教室里上作文课的单一模式。比如:语文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作指导的方法,学生就可以找到春天的特征。如:我们走在路上,发现小草变绿了;我们走在河边,看见河水变清了;我们来到山岗,山上的桃花红得像火,李花白得像雪;我们来到田间地里,叔叔阿姨们正在忙着翻田松地,为来年的丰收做准备……又如:高年级学生写见闻,因为农村的学生见到的人和事较少,所以,可以带领他们去赶集或有意识的布置学生去观察赶集的场面,并且把观察到的和听到的内容记下来,然后,再来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这样,就写成了见闻。这些问题,只要我们针对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一定会有妥善的办法解决。

第3篇

关键词教学 写作 能力

如何指导学生观察、认识生活,提高写作能力呢?

一、激发想象,表演生活

小军背着书包,拎着试卷灰心丧气地走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嘀咕:“真倒霉,这次我可要吃‘竹笋肉丝’啦!我该怎么办呢……”突然,四毛摔了一个大跟头,试卷也随着飞躺在地上。“咦,66变99了。我何不就倒拿试卷,回家蒙混过关呢?”四毛看着倒着的试卷高兴地想着。

只见他老爸的脸由晴转阴,继而是乌云密布,大吼一声:“你这小子,敢耍老子,你给我跪下。”说着操起鸡毛帚就要往四毛身上打。说时迟,那时快,坐在一旁的奶奶忙上前挡住,心疼地说:“你可别动真格,伤了骨头可怎么办……”

以上是我教看图作文时学生写的片段。上课时,我就让学生先把图看明白,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推前想后,进行创造性地表演。学生参与地的情非常高涨,有的演爱耍小聪明的小明,有的演带着一脸怒气的老师,更有甚者演拿着鸡毛帚的爸爸……通过学生们个性化地表演,他们思如潮涌,写起来洋洋洒洒一大篇。

生活搬到讲台上来表演,与“再现生活”相比,增加了想象的空间,展现的是概括性的真实,更集中,更形象,是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提炼与升华,为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作一个很好的铺垫。表演生活要很好地把握原始生活与创作生活的关系,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完成对生活的高度概括。

“表演生活”要求做到“形真”“意切”。“形真”,指表演既要表现真实的生活,但又是生活的概括,追求的是形式的“真”。就像戏剧中的一面战旗代表千军万马。“意切”就是表演的内容必须反映生活的本质,切中生活的要点,特别是切中学生生活的要义,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认识水平。“表演生活”同样要求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剧本可由学生设计,角色也由学生扮演,评价当然也让学生完成,教师只当导演。

二、丰富表象,再现生活

所谓再现生活,就是引导学生回忆想象,把生活中的片断在课堂逼真再现,既丰富学生表象,又激发写作兴趣。

如,一次习作课前,春雨绵绵、淅淅沥沥的下了好几天,走进教室,我问大家,下了这么几天的春雨,你们有什么感触?开始只有个别同学发言,我又接着引导:“你们喜欢春雨吗?为什么?”大家都说喜欢,因为春雨让植物生长,使城市干净、空气清新。“那么,花、草、树木、青蛙、燕子喜欢春雨吗?他们又是如何喜欢的呢?”学生的生活经验被调动了,思路也打开了,大家说:小草探出头欣赏春雨。柳条跳起迎春舞,花儿张开笑脸迎接春雨,青蛙为春雨唱赞歌。今天,请大家以《春雨》为题,把你们对春雨的喜爱,通过对动植物的描写表达出来。学生兴趣昂然,抓起笔把心中的爱倾吐出来了,连最差的学生也有话可说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如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等来帮助学生再现生活情景。如录下拔河大赛的“加油声”,拍下百米比赛的冲刺镜头,把秋游的全过程摄录下来,教师根据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作适时出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进行重点观察,帮助学生完成头脑表象的多次积累,为学生的再次情感体验创设条件,突破教学难点,写好生活片断,最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水平。

三、引发热情,创造生活

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堂应该不设墙壁,要引导学生去观海去赶潮,去赏花去听涛,去耕耘去收获,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大自然、大社会的怀中写下充满稚气的诗篇。

如,在这金色的秋天,我就布置学生去观赏美丽的大自然。因为学生们去观赏了,所以他们就有真切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写起作文来是信手拈来。

再如十月一日国庆节到了,如何让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写出有意义的作文?老师结合实际,为学生提出如下建议:a、到县广场观看烟花晚会。b、采访访生活中熟悉的人物。c、看展。d、自编手抄报。e、看有意义的课外书。f、做小实验,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参与其中的某些活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美好的生活中观察、感受、发现、写作。

四、积蓄感情,实践生活

我们不妨把一些生活实践活动搬上讲台。如张化万老师的“如何使鸡蛋从高处落下不碎的实验”,刘中和老师的“掰手腕比赛”,都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边实践,边观察,边认识,边写作。学生兴趣昂然,老师的指导切中要害。这种生活实践,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实践。为了完成教学目的,教师要对各种要素加以巧妙的组合和控制。把生活实际搬上讲台,可做的文章有许多,如带高年级的学生到幼儿园当“小老师”,去教小朋友做眼保健操;一个学生把教室门踢坏了,请全班同学来批评教育;把鲜花放在讲台上“写真”;让一颗种子发芽,每天抽三五分钟观察等等。这样做,无非告诉学生,生活处处有诗篇,就看你有没有锐利的双眼。

第4篇

【关键词】英语写作 重要性 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15-01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都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提示条件写出100个单词左右的英语短文。内容连贯,文理通顺,无严重语法或结构错误。这看上去似乎是不很高的要求,在教和学的实践中达到却非易事。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英语写作困难分析

1.汉语谓语无字形变化,而英语谓语变化多、时态、语态、语气的语法概念和英语动词变化之间的关系,写作应用起来不明确不熟练,加之英汉在动词意义上有差别,用英语写作时就很容易出错。显然这是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生在谓语、动词学习应用中出现的负迁移。有必要反其道而行之,加强英语谓语动词变化的训练以矫枉过正。

2.英语的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各有特定的搭配,学生在写作时感到缺乏表达思想的语感。经常有汉英翻译词对字硬译的现象,加之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思维方面语言表达有相当的差异,也造成英语书面表达的一定困难。要培养学生英语表达的语感必须加强平时口头和笔头整句表达习惯的建立和听力理解。

3.书面表达单词拼写错误占了一定的比例,说明学生英语词汇的记忆准确熟练程度不够。有的学生反映说有的单词很熟练,不知怎么回事书面表达时就写错了,看来从记忆单词到笔头运用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吸收理解记忆反复运用的慢功夫。

二、解决英语写作困难的策略

1.句式的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教书除了要求学生多用英语表达以外,还应该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教材中呈现出来的优美的句子,并要求学生学会运用。例如:

A walk around Kitsbuhel is a feast for eyes(SB B2 Unit 5)。通过分析欣赏这个句子学会归纳出:A walk……is a feast for eyes能用来描绘某一景点、城市或家乡的优美。在这个单元中,学生还能提炼出要表达某地让人留恋忘返的句式:

There is something for everyone and few visitors leave…(SB 2B Unit 5).在高中教材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欣赏、背诵的好句式。我们只有教会学生欣赏感受这种语言的美,学生才能从不同渠道积累更多的优美句式,并加以运用,创造出地道的优美句子。

2.连接词和过渡语积累

书面表达不仅要求学生能写出好句子,而且要求学生能组句成段,组段成篇。因此,学生还应积累一些连接词和过渡语,使其衔接自然,意思连贯。中学阶段经常用到的连接词和过渡语有:表示开场:to begin with、first of all、in general、generally speaking、in the first place…

表示顺接递进:besides、in addition、what’s more、furthermore、more importantly、what’s worse…

表示转折对比的:but、however、on the contrary、meanwhile、on the other hand…

上面提到的这些连接词和过渡语虽然看上去简单,语义明了,但要做到写作时恰当运用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的加以运用,以达到在考场上信手拈来的熟练程度。

3.把握提纲挈领

英语书面表达的综合训练要提纲挈领是相对省时有效的方法。尤其高三毕业班时间紧,复习量大,更是如此。这里的“纲”指的是教学大纲和考试纲要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语法概念和书面表达各种不同文体及要求。这里的“领”是说书面表达训练过程要先口头训练,后笔头训练,贯穿始终。

以考纲加大纲要求的各种书面表达形式为顺序,在高三英语总复习的过程中分别进行专门的写作训练指导,目的明确,便于安排;针对性强,容易归纳总结。每个专项,结合文体,进行先口头,后笔头的写作训练,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更好地掌握同一话题,文体的多种表达形式和不同的连贯组合。也有利于增强学生书面表达的自信心和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简单错误,实际上等于一种话题和文体进行两次以上语篇表达训练,无形中起到巩固强化作用。

4.坚持训练

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基础训练应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篇,篇章的训练也应从自由写作到按提示写再到命题作文。我们要让学生熟练地运用最基本的五种句型。在此阶段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使用谓语动词和语序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有了扎实的写简单句的基本功之后,鼓励学生运用复合句和非谓语。

5.培养学生用英语写作的习惯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如果仅仅掌握了写作技巧,熟背了大量文章,不亲自动手实践还是不行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文章让你照搬。《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我们要遵循“一切为了运用”的原则,提倡和鼓励学生亲自实践,动手写作,用英语给亲人、朋友、老师写信,用英语写日记,或用英语写便条,写留言短信,还可以用英语与老师谈心或反映情况,或给老师写每周情况报告或总结。只有将所学内容适时地运用于实际生活,才能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6.重视写作的规范化训练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小学生 写作能力

有效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写作是其中的难点及重点,如果做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今后进入高年级语文知识的学习。然而,怎样才能真正的使小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一个层次,达到一定的水平呢?下面我将分别从“听”、“说”、“读”、“写”、“改”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及阐述怎样有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一 、引导学生“听”作文

“听”是辅助小学生作文的一个重要途径。听作文也就是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听,学会听以致用,将自己所听到的感触及认识写到作文中来。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出去郊游,在郊游的过程中我们有说有笑。当时我随意性的给学生们讲了关于感恩的一个生活故事,故事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乞丐在下雪天乞讨时,没有乞讨到一点点东西,后来有一户人家看着乞丐快不行了,就接济了他,十几年以后,乞丐自己做生意有了钱,就回来报恩这么一个故事。我意在让学生们通过这个故事,学会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当时学生们都没有太在意,后来在我布置的以“我的家”为题的作文中,有一个学生引用了这个故事,还谈了自己的看法,谈到自己家的每一个人,感恩自己家里的每一个人,充分地将自己的认识体现到整篇文章当中。因此,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听作文,是非常重要的。

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我们认真到生活中去听作文,才能将作文的水平提高一个层次。听作文能够锻炼学生的听读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听生活中的作文,听大自然中的作文,在听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去识别所听之物为何,判断所听之物的好坏,在通过自己的总结及思考将所听之物性质表达出来,这是听作文的一个过程,需要长期坚持,长期训练,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如教师在作文课上,可以放一首歌,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们听,听完后,在让学生们对所听到的音乐及音乐所展现的场景进行描述,有利于提高学生听作文的能力。

二、引领学生“说”作文

“说” 作文有多种方式方法。在作文课上,学生说作文占据80%时间。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第一种先说部分,将文章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个总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说。教师可以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文章开头,如果文章的开头好了,文章下面的内容也就跟着出来了。在学生说出开头的同时,引导学生评议作文,开头部分好,好在什么地方,开头部分不太好,那么,应该怎么修改,应该补充哪些内容等等。只要将文章的开头作好了,文章中间及结尾就不是太难了。第二种是说全篇,在学生将文章全篇整体说出后,引导学生评议及修改。第三种是看图说作文,小学生的一大特点是喜欢图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作文教学。给学生展现一幅图画,让学生描述图画上所画的景别,或写出景别所作的含义等。

说作文的不仅仅能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锻炼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完整有序的表达自己以的意思,还能发挥能力强的学生的传、帮、带的作用,给作文有困难的学生带条出路。可见,说作文在有效是高小学写作能力的过程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要求学生“读”作文

“读”作文的方式有三。一是读自己写的作文,要求小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作文,有感情的朗读自己的作文,才是“读”作文的训练重点。只有反复读、大声读,学生才会知道哪一句话有没有语病,哪一句话需要修改,哪一句话是多余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是否合适。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作文,实际上就是在自己的作文中寻找毛病,寻找不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二是读别人的作文,可以读同班同学的作文,可以读同龄小朋友的作文。要求小学生读他人的作文,实际上就是学习他人写作写得好的地方,取长补短。三是读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优秀作文都是经过评比及修改过的,是文章的最终成品,是值得小学生借鉴的作文。

四、指导学生“写”作文

勤写,是“写”作文的关键。多读多写多练才能达到一定的写作水平。勤写有两大方法,一是多自己写,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路进行写作,写自己想写的,写自己爱写的,写自己命题写的等等。二是多仿写优秀作文,仿写文章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大重要途径。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因此无论是自己立题写,还是仿写都要勤写。好的作文基本上都是平日写出来的,在教学过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建立课堂小练笔记,帮助学生养成勤写的写作习惯。

五、教会学生“改”作文

“改”作文有两种方式,一是自我修改。强化自我修改,发展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养成动手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学生自我修改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再学习,再创造的过程,通过朗读,发现不足,找出自己文章中的病句,再动手改,改后再读,读后再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我修改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二是相互修改。在作文课上可以同桌之间相互修改作文,也可以建立小组,小组之间相互修改作文,找出对方作文的不足之处及优秀之处,相互学习,相互补足,从而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文章写得怎么样不太紧要,最紧要的是文章改得怎样,优秀的作文往往不是一触而就的,而是经过多次推敲及反复修改出来的。改作文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帮助,帮助别人的优秀品德,使学生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

总之,要想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关键在于“听”、“说”、“读”、“写”、“改”这几个方面,只要将这几个方面如上述认真的做好,长期的坚持及训练,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6篇

一、背诵范文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为英语的学习者来说,通过背诵来熟记一些“公式化的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专家们认为,背诵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使学习者记住优美的语言、词汇,而且能强化语言输入,加深学生对所学语法知识的理解,提高词汇、句型和习惯用语的记忆效果,从而增加语言积累,使其语言输出规范化,背诵还能使学习者在原文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文中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注意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阅读应该是学习写作的基础和源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词语、句型和篇章结构等知识,从而提高写作的技巧和技能。另一方面,写作要求学生用词准确、造句规范、文字连贯,表达思想清楚,因此,写作体现阅读效果,阅读也是提高写作的有效途径。语言阅读“输入”(input)量的不断扩大,必然意味着语言“输出”(output)即写的能力的提高。

三、抓好英语五种基本句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每天让学生记忆一定数量的单词和句型,次日课前让学生以完成句子的形式进行训练检查,在起始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从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的练习入手,要求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以后的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合并、改写、一句多译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复杂句式的写作。

四、明晰写作过程的四个阶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拟定写作话题。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拟定各种体裁的写作题目,在写作课开始时布置写作任务,阐明写作要求及目标。如果是根据图画,图表或提纲写作,则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审图表或提纲,分析其中的细节或信息,领会命题者的意图,确定短文的时态和人称。

2.写提纲。指导学生审题后,要求学生围绕作文的立题和要点,边构思边用英语写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理顺逻辑关系,写出关键词,重要细节和内容要点。

3.写初稿。经过审题和列提纲之后,学生开始写作,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使用固定句式,关联词,将主题句扩展成段落,最后将段落按时完成或逻辑顺序连成一体,形成语意基本连贯的初稿。

4.检查错误。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要指导学生以下几个方面润色原文。

(1)要点是否齐全,有无遗漏;

(2)开头和结尾是否点题,各要点是否清晰,布局是否合理,格式是否正确,内容是否连贯;

(3)有无主谓不一致,人称,时态,语态,冠词,连接词及名词单复数等语法错误;

(4)有无句型,习语及固定搭配方面的错误;

(5)有无单词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方面的错误;

五、创新批改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把每个人的文章中的错误集中到一起,板书在黑板上,上课时集中批改文中的错误,然后对号入座,订正自己的错误。还有一种做法,就是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把自己的错误板书在黑板上,让其他同学帮助改正。另外教师还可以把好的作文在全班面前展示和朗读,从构思,谋篇布局到语言运用诸方面充分肯定作文的优点,使学生多接触正面的东西,并要求其他的学生与此对照,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评价。

六、使用双解字典,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

要求学生尽早使用英汉双解词典甚至英英词典,比较辨别中文含义与英语单词本身所表达的意思的差异。这看似费时费力的做法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朗文词典》为例,整部词典成千上万的词义全部用2000左右常用词汇解释。随意翻开词典的任何一页,找出其中不认识的单词,然后看后面的英文注释。要找不认识的单词,因为在急于知道意思的情况下看注解,印象才深刻。要先学人家怎么表达,再学会自己表达。有的人简单地认为,只要记了单词和语法,就可以高兴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这样的人永远学不好英语。记住一个词跟学会使用这个词是两码事。BBC的一个材料上说,英国农民一辈子最常用的、基本上能够表达他所有情感世界和日常生活的词大概不到一千。农民也有喜怒哀乐,在这一点上,一个农民的情感世界跟一个伟大诗人的情感世界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而且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也可谓之伟大。对于一个一时找不着概念的词,应该用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把意思表达清楚,或用一个短语,或用一个从句,或三言两语,如果没出什么语言错误,达到了让别人理解的目的的话,这也算是一种伟大!因此,在英语写作中,必须摒弃翻译中追求一一对应的关系并机械地把中文译成英文的方法,应该把中文句子结构彻底地忘记,然后用比较简单的“万能”英语表达。平常不妨指导学生做一做这样的练习,通过阅读不认识的词条的英文注解,然后试着把单词译成中文词,再去对照英汉词典的汉语释义,慢慢地学生就会开始领会用英语表达的门道,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才能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少犯甚至不犯Chinese English的错误。

七、丰富英语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第7篇

[关键词]写读结合;仿写;兴趣;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30-0083-02[ZW(N]

[作者简介]阳小花(1978―),女,广西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东田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言之无序、布局谋篇不佳、表达能力差等毛病。究其原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作文训练起步太晚。一、二年级教师在抓字词教学时多忽视听话、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作文基本功普遍较差。2.作文训练的次数太少,“量”严重不足。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每学期只有6次作文训练,难以达到作文训练的目标。3.教师缺乏经验,没有一套完整的作文训练计划。中高年级教师对作文如何出题、如何批改、如何讲评、如何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等问题缺乏具体的研究。4.范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分离,教师在范文教学时没有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学生在学范文时只是记住了范文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但是对范文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不能在自己的作文中加以运用。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效率:

一、重点对低年级加强听话、说话能力的培养[HTSS]

作文教学可以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教学生学会听话,会说几种简单而完整的句式。如模仿《秋天到了》一文中“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说一句话,要求学生仿说时说清“什么时间”“具体的事件”,并运用表示方位的词。这样长时间、有目的、扎实地对学生进行听话、说话、写话训练,必然会事半功倍。

二、对中高年级学生着重加强仿写能力的培养[HTSS]

到了三年级后的中高年级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课文的仿写。要先从仿说、仿写入手,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课文时仿说,既可以了解学生情况,当场讲评,又可以借某些学生的仿说对其他学生进行当场示范教学,增加学生训练的量。此外,在课后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仿写的作文作业布置,完成后在课堂上学生交换改,或抽某个学生的作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全体学生集体批改,让学生知道怎样的作文是好作文,作文怎样写才是好。

三、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HTSS]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激情引趣,重视写作前的准备

1.利用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能有效地解决作文时的“无米之炊”问题。如教师节开展慰问教师或给教师写信的活动,植树节每人种养一盆花,清明节开展扫烈士墓的活动等。开展活动前布置作文,教给学生一些有助于完成写作的观察方法,并且提出明确的写作要求与写作目标,当活动完成后,学生不仅收获了活动带来的乐趣,还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他们会十分享受这次写作过程,写出的作文也更具有真实感,更能感动人,引起大家的共鸣。

2.创设作文情境,激发作文兴趣。创设作文情境,综合利用作文的课堂教学,创设各种情境或开展各种活动,相机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理感受,观察他人行为,让学生感之于心,发之于言。如写一次出游活动,在写作前,教师带学生外出开展一次活动,然后让学生回忆活动过程,将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地方进行具体描写。

3.体会生活乐趣,认真积累写作的素材。写作源于生活,要教会学生热爱生活,体会其中的乐趣,完成写作与生活的无缝连接,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积累与语言积累。进行生活积累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生活中进行观察、思索、表达,从而达到积累生活素材的目的;进行语言积累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中摘抄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背诵好文章,积累语言素材,进而引导学生在作文中灵活运用、模仿,把别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从而提高习作能力。

(二)注重细节,训练过程引导化

1.题材新颖。教师在完成各年级作文训练教学大纲作文教学要求的同时,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加强学生的作文训练。作文训练时命题角度要小,视点要集中,要有新意,能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教师在出题时就不能总是出“一件难忘的事”“我的爸爸”之类,要出些新的,还要有趣味性,让学生见题目就有写作的冲动,想一吐为快。如“家庭圆桌会议”“猫儿山拾趣”等。这样能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学生能从习作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2.口头作文。“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语文教学课改中最响亮的声音。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习作要求选择恰当的写作顺序、写作方法,一步步地说清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会说、敢说、乐说、想说,以达到“快乐作文”的境地。

3.提笔成文。教师让学生说完作文,已打开学生的思路,做到“精鹜八级,心游万仞”,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这时还应鼓励学生按习作要求,努力做到立意创新、冲破常规、自由发挥、独立大胆地写作,完成习作时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快乐。

(三)注重欣赏,作文评价智慧化

我们主张让学生积极参与,变以前的“鉴赏性评价”(既说优点又说缺点)为“欣赏性评价”(只发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以此来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通过多种评改方式,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评价。

1.课堂评改作文。作文课要给学生以进步的希望,以此点燃学生作文的热情,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当众朗读自己的习作,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点,及时“插话”点评,并放大肯定,让学生体验进步,让学生爱上有进步感的作文课。

2.课后评改作文。“三分文章七分读”,教师要学会用心品读,读出学生的话中之意和话中之情,要给予学生肯定、认同、尊敬的评价,评价的话不在于多而在于能给人激励,用词要有亲和力、自信力、感染力、推动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尤其是学困生,更要多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写作的自信心。

(四)充分激趣,课外活动兴趣化

作文根植于生活,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教师应让作文教学走出课堂,回归于生活,让它融入到各种语文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开展如课外阅读、名作欣赏、办报投稿、作文展览等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四、用快速作文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速度[HTSS]

快速作文就是把思维训练与写作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作文写得又快又好的方法,它与思维学、阅读学有机地结合。

(1)快速审题

审题可谓“一关不克,全盘皆输”,教师要教会学生快速读懂作文要求,清楚命题者的意图,明白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如教学生用“添加因素法”审范围大的题目:对于《心愿》这样的题目,可以在这个题目前面加上一个“谁的”,使原来的题目变为《妈妈的心愿》《我的心愿》《小红的心愿》等,这样,题意分明了,学生也就有明确的方向去选材写作了。

(2)快速构思

所谓“构思”,就是谋篇布局,解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如写作文《美丽的校园》,这个题目用快速作文中的“顺乎天理法构思”就非常容易了,也就是根据自然逻辑去构思,那么,我们就可以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校园美,也可以写早上、中午、晚上的校园美等。

总之,如果作文能从低年级抓起,逐步从听话、说话到仿写,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适当地教给学生一些快速写作的方法,教师在完整的计划中通过对学生系统的训练,一定能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初春.实用快速作文法[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2]杨初春.快速作文方法运用70例[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第8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写作能力融合程度

写作首要的目的就是更好的表达笔者内心的思想感情。一般而言,写作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想逻辑层面上,这两者缺一不可。在使用母语写作的过程中,多数人基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语言的运用问题,而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而言,汉语写作却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旦少数民族同学处理不好语言的运用方式,写出来的文章永远无法真正表达其真实的思想。本文就如何提高少数民族的汉语写作能力提出了几点见解,以便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大家庭中,共同创造出祖国美好的明天。

一、在借鉴优秀文章的基础上,促进自身汉语写作水平

1.培养少数民族学生阅读及背诵的能力

在学习汉语写作的初期,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首先大量阅读优秀的汉语文章,背诵、模仿等形式,学习文章写作过程中的好词好句,不断积累成功经验,提高自身词汇积累量。

2.从口头表达起,培养笔头写作能力

一个人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反应了其笔头写作能力的高低。为此,少数民族应该多多同汉族同胞进行交流、沟通,不断学习汉族同胞的日常用语习惯,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身笔头写作的水平。同时,少数民族学生之间也应该多多进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相互鼓励促进,提高各自书面表达方面的自信心与准确率。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确保少数民族汉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1.将阅读课与读写相结合,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将作文课同阅读课分离开来。教师在上阅读课的时候,经常会有意识的将文章拆分成若干区块,将文章结构讲的十分详细。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文章的整体性,容易让学生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不知道文章究竟在哪些方面值得借鉴,也不知道文章好在哪里。事实上,优秀的文章只能起到示范作用,在具体讲解文章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少数民族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思路,进而为学生介绍文章值得参考的写作技巧,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过程中。

2.保持作为形式的多样化

一般而言,教师普遍重视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而对口头作文却采用忽视的态度。实践证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十分重要。一方面,口头作文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完善他们书写表达方面的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开设主题班会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更好的促进学生口头作文的表达水平,进而提高学生汉语写作能力。

三、适度的进行作文指导,让少数民族学生养成列写作提纲的习惯

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作文前期的指导,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不断给予学生汉语写作方面的指导意见,让学生掌握写作的目的及要求,准确把握写作题目的意思,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好指导的分寸,不能讲的太多、太细,这样容易使学生按照老师的逻辑去书写作文,严重束缚了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能力,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写作模式僵化。一般而言,教师可以采用在写作前分钟帮助学生反复推敲作文题目,正确理解作文意思的方法,既能够良好的点拨学生,也可以启发学生正确的写作思路,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四、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与作文的批改过程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人们认为教师让学生辅助老师批改作文,是老师故意偷懒的行为,是老师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实不然,老师自行批改学生作文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也会产生一定的弊端。由于每位老师对作文评价的观点不同,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偏差。此时,如果让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到教师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来,既可以避免教师主观批阅作文的缺点,又能够让学生看到更多同学的作文,吸取其中值得借鉴的地方,相互取长补短,更好的提高自身汉语写作的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在相互分享作文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全面发散自身的思维水平,顺应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善于发现少数民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心

每一位少数民族的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其他人不一样的个性和特点。而汉语写作是体现少数民族学生自我个性与特点的做好途径,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观念,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不断鼓励学生突破自己已有的写作风格,借鉴其他优秀文章的写作模式,通过反复的咀嚼消化,提高学生在汉语写作方面的能力与水平。例如,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提出自身观念的机会,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生像朋友那样相处,逐步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代沟,使学生对教师更加信任,以便更好的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更加容易的帮助学生提高其汉语写作的水平。同时,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支持与肯定。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充分肯定学生身上的优点,调动学生对汉语写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五、结束语

人民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领导者和指路人。为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好的提高我国各个民族的融合程度,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不断运用最先进的教学方式,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性,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学军.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教学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第9篇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如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有效指导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重现生活,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学生们在一起往往有说有笑,滔滔不绝。但与之矛盾的是,作文课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不得不涂抹几笔,敷衍了事。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而是由于我们训练形式的陈旧、单调,训练内容的枯燥乏味,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化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积极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写作教学要铺桥引路,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处处铺桥引路,降低难度。在学生习作过程中,会遇到选材、立意、表达、结构等各方面的困难。而老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就是要为学生架设一座通往语言表达殿堂的桥梁。这种铺桥引路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可以是筛选材料、提供模仿;可以是积极引导、诱发语言;可以是语言启发、拓宽思路;可以是热情鼓励、肯定成绩……目的就是降低难度,让学生摆脱心理障碍,无拘无束地进入习作的情境,灵活自如地利用所积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兴趣,可以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开掘创新的潜质。有了兴趣,学生才不至于一提写作就头疼,感到无话可说;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写好作文。

二、注重平时积累,丰富充实素材

文章源于积累,厚积而薄发,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所以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不要只局限于读课本或某一类课外读物,而要广泛阅读,多方吸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今天的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书籍、电视、电脑、网络向他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的世界,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一个信息库,当他们准备写作的时候,从自己的情感、喜好出发,从丰富的资源中提取、组合、加工,而后进行再创造,写出自己的文章来。这时我们看到的作文,内容丰富,感情真挚。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除了教师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组织读书汇报、进行摘抄、写读书笔记等这些常用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读”已经不单指书籍报刊了。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丰富词汇,学习语言,领悟表达,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得到间接的生活经验,从中吸取作文的材料。要让学生多读、熟读,从中学习一些恰当的用词、优美的语句、精彩的片段、写作的技巧等。这样,当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这些就会不知不觉地起作用,学生在写作中也才能旁征博引,精彩不断。

三、培养学生写作与生活结合,激发真情

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如何运用语言,在作文教学中应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把作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从作文即生活的意义上说,学习作文也是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培养他们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不仅是学习作文所需要的,更是养成学生健康开朗的个性心理,形成较强的生活能力所需要的,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写作除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观察、语言想象能力外,不容忽视的还有学生生活空间对他们作文能力的影响。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均应尽力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单调的生活,给他们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使他们可以在愉快的心境下去寻找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减轻作文的压力。在过去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已有不少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如日记、读书笔记等,但我们这里强调的实际应用应该比这些范围更广、更实际、更生活化、更具广泛性。多种多样、别致有趣的训练形式,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中写作,在写作中尽兴,而且把作文与生活、作文与活动、作文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高了作文的综合能力。

四、通过互判互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不必死守教师指导、评改的传统形式,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修改和评判的活动中,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评价文章优劣的能力,完全可以让他们自评、自改与互判、互评。当然,这里所说的“放手”绝不是让教师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学生,而是教师在认真评判、分析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自我完善、客观评价与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教师应教给学生自评、自改的方法与互判、互评的原则。在自评、自改中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掌握评判依据。要注意培养学生反复修改的习惯。互判、互评是指同学之间依据评改要求,互改作文,边评边改,交换意见,共同商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评判应以两面性为原则,即无论是优秀作文,还是后进生作文,都要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去评判。评论优秀作文时,既要让同学们学习优秀作文的长处,也要鼓励学生大胆“挑刺”,找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一个准确的词语,一句精彩的句子,都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这样的评论可以对后进生产生极大的鼓励,增强他们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语文作文教学可以培养、训练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完成作文这个载体来实现的。如果教师能以多样化、综合化的训练形式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帮助学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和厌烦作文的情绪,学生将自觉主动地视作文为需要,视作文为乐趣,作文教学就真正达到了目的,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能大大提高了。

(作者单位:湖南省涟源市实验学校)

第10篇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最头疼的是作文教学。农村的孩子课外阅读少,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少,运用语言的能力不高,无从下手,无话可说,作文质量差。在全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更加强调语言的服务性,要求学生学以致用,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那么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呢?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以往的作文教学,教师总是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道德观、价值观去写作,学生一看题目,有的感到无话可说,有的有话却不知从何说起。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但没有提高,连学习语文的兴趣也降低了。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兴趣爱好,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立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这种需求也就是参与的需求。在作文教学中,要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爱写,写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而不是空话连篇。

二、加强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于平时的积累。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积累呢?

1.指导阅读,扩大阅读量,从读中积累素材

提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采取形式多样的、新颖的,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的训练方法。

2.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受到美,却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而忽略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造成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局面。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就会使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家中养的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场景,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他们就会有目的地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内容,教师应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叙真情。

三、激活思维,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教师可以通过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他们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想象力应该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的始终,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新颖的立意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

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习惯,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现今,语文教材开设了口语交际训练,编者的意图很明显,想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为学生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有了开口表述自己观点的意愿后,让学生充分地说,这样做并不是无目的的,学生在说时是经过教者的启发和小组的讨论的。学生作文的思路清晰了,表达自然流畅了。作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评议,审视自己的习作,从而提高作文的质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练笔活动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手段

小学生作文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它的性质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的过程。实践证明,作文课上,先开展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再以此为练笔内容,学生往往非常愿意接受,并能倾注情感,活跃思维,写出好的习作来。如先做后练、先画后练、先演后练、先编后练都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练笔活动。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抓住灵感的突现,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即兴练笔,学生往往更能写出充满灵性,富有童心童趣,表达真情实感的习作来。如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一阵不期而至的狂风暴雨,一只闯入教室的小鸟,等等。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自我,而对他们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又限制得过于死板。这样,作文教学走入了一种毫无活力的僵化的训练模式。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说:“你们的作文不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是写给老师看的,只要让阅卷老师觉得满意就行了。”在这种缺乏终极关怀的功利主义思想的作祟之下,“作文教学忽略了平时的观察、积累、思考,不是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生硬地背范文,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套改作文”。由此,作文教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我们的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造成了学生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来表达,不想说的却能说得出来的怪现象。因此,学生说出来的、写出来的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如此,作文成了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成了蒙蔽自己的帷幕。学生对作文自然兴味索然了。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是从各方面入手,来撤消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加强指导,培养写作兴趣

皮亚杰曾经说过:“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写作的兴趣,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哪怕是再难解决的问题,他也能想方设法去克服,就不会对写作文产生恐惧心理,而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写作。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导学生编撰自己的“作文集”。这几年我所教过的班,学生们都有至少一本“自家出版社”出版的“优秀作文集”,这些作文集封面设计精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里面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什么写人的、记事的、写景的、状物的…… 应有尽有。这些作文有同学们从报刊上裁剪的,从老师、同学那里转抄的,从网络下载的,还有从自己习作中挑选出来的“得意之作”……由于对编撰自己的作文集感兴趣,同学们兴致很高,为使自己的作文集更吸引人,阅读了大量的文章,拓宽。

2.手让学生写特色日记。我没有把日记当作一种普通的课外语文作业对待,而是把日记本当作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谈日记达到师生心灵相通、相互理解。我引导学生把日记本当朋友,有高兴事与它同享,有烦恼事向它倾诉;我建议学生把晚上做的有趣的梦写在日记本中,把读完文章的感受记在日记本里,还可以写想象日记、绘画日记、摘抄日记……实践证明,写这样的特色日记学生喜欢,对写作的兴趣也日渐浓厚。

二、走近生活,指导自由表达

走近生活指引学生放松“快乐”地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如果能够找准生活中“说话点”,那么生活绝对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如:结合生活实际,介绍生活中的趣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题目,如在教师节那天,请学生写出你最喜欢的老师;国庆节时,请学生写写国庆节过的怎样,做了些什么;母亲节时,写写自己的妈妈;学习《乡下孩子》这一课,你也是乡下孩子,你想做些什么呢?这些都是学生乐于写的事论文范文。这样,既能给学生一定的题材,使学生有话可写,不记流水帐,又结合课堂教学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如: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乐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中去,开展多种放松健心的活动,这无疑给他们提供写话的素材。如,带领学生们去秋游,学生尽情地玩、尽情地笑,来到课堂上,让学生们回忆秋游中,你玩得开心吗?玩什么使你最开心?此时,学生滔滔不绝地说着,仿佛还沉浸在秋游的快乐中了!结果可想而知,学生说得精彩,写得更为出色!

三、不同层次,评价学生作文

评价作文是对学生作文的再次提高。按程度不同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悦。首先当场评价。投影学生的典型习作,或比较成功习作,让学生来评价,学生发表各种意见,教师更加肯定的地方,鼓励存在的缺点。其次是书面评价,每次学生的作文,作为教师要细细品析,找出闪光点,值得改正的地方,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作文,按层次不同给予分数。低段学生喜欢高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按进步程度打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分数,都有自己成功的一面。再次是口头评语,对那些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这些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更加有信心地写作,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作文水平。

四、出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从一年级起,乃至从幼儿园起,就要对孩子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指导看图,看实物,带领学生参观、游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留心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训练:1.细致地观察;2.有序地观察;3.抓住重点观察;4.用多种感官观察;5.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学生写作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22-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呢?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1.积累名句,厚积薄发

部分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傻眼,脑子一片空白,无话可说。其实是心中没有写作素材,"巧妙难为无米之炊",自然写不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名句就是个好方法。"积学以储宝",积累名句就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积累名句对于写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持之以恒,切忌间断和疏忽。否则,就有可能让有价值的材料白白遗漏。

积累名句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从课本中积累名句,可采用卡片法。卡片法就是将阅读时读到的格言、警句、谚语等自己认为有价值而实用的东西记在卡片上。课本中收入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特别是古诗词曲和文言文,其中的名句俯拾即是,思想精博,材料丰富,可以供作文时使用。

二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名句,可采用摘录法。摘录法就是指我们在阅读时,把具有参考价值、可资引用、借鉴的精彩句子等抄录下来。做摘录要按原文实录,不得增添、删减、更改原字句和标点符号。课外书浩如烟海,阅读时应有所侧重。《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名著应作为主要阅读篇目,要求学生尽可能都找来阅读。

不管是采用卡片法还是摘录法,最后都要注明出处,如书名、页码、出版社、版面、出版时期及作家姓名,便于日后查实。通过课内外阅读,积累大量名人名篇中的名句,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旁征博引,厚积薄发。

在引导学生扩写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进行仿写。仿写就是仿写句式,是根据特定的语言情景,按指定的参照对象进行仿造。仿写要做到紧扣。

2.激发兴趣,快乐写作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爱写作文,想写作文,就应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具体做法是:首先要刺激学生感官,创设情境激趣。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往往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形,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在讲授古诗词时,便有意识地创设多种情境,努力为学生提供习作的材料,使大多数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如,我在讲授《寻者不遇》这首古诗时,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诗的内容和为了给学生营造一种写的情境,在音乐的伴奏中,由两个人分别扮演童子和寻者,按照诗听取内容进行表演,表演时,再配一段独白,其独白语言丰富,幽雅,对诗中呈现那种幽静典雅,群山起伏,云雾迷蒙,犹如人间仙境之境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让学生在音、动和优美的语言文学中感受美,在特殊的场景中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激情和兴趣。

另外还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鼓励,使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让学生相信通过努力"我能行,我会写"。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不同程度上获得写作的成功体验,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

3.不限文体,易于动笔

《语文课程新探》中写作教学的策略提出"一开始写作不要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易于动笔,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这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不受文体束缚。学生普遍怕作文,为了打消怕的心理,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写他们自己最拿手的文体:日记、书信、童话、寓言、散文、小说、应用文等都可以。只要是学生的真话、实话、心里话,老师都应该肯定和鼓励,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因为不受文体限制,学生就有话可写,易于动笔,从而消除了写作的畏难情绪。

4.修改润色,文从改出

修改,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重要的一环。不少学生将写作当做负担,勉强完成任务后,不愿修改文章。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修改。正如叶圣陶同志主张文章要自己改,多念多改。他说:"写好以后,念他几遍,至少两三遍……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用词不当的地方,大致可以听出来。总之,要多念多改,作文进步才快。"作文认真的同学,大都有相同体会:文章写完后,细读一番,就会发现一些毛病;把这些毛病改了,文章会变得好一些。这正是"文从改中出","善作不如善改"。

修改文章,考虑的地方很多,例如观点的斟酌,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推敲等。老师开始指导学生修改时可以从语言修改入手,通过修改,使语言变得准确、清楚,使人看了明白。着重考虑:用词恰当否?句子构造合理否?句子连贯否?层次清楚否?语言得体否?让学生将"写"与"改"结合起来,将"改"当作"写"同样重要的环节来完成,打破"文章修改是老师的事"这种陈旧的观念。做到"三分文,七分改",写得称心,改得如意,使文章增色。学生学会了修改,写作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方法可以各异,殊途能够同归。只要能贴近学生实际,让他们乐于动笔,易于表达,说出真心实感的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