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时间:2024-03-09 17:07:03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1

去年夏天去敬老院,约好时间是下午3点,但等到快4点人都没到齐,我加入的是河南义工联合会,是通过网络互相联系的志愿者组织,一切活动全凭志愿。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敬老院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敬老院心得体会1今天,我和爸爸去敬老院看望婆婆。

大约开了十分钟的车,我们就到了目的地敬老院,热心的大伯帮我们开了门。只见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在悠闲地晒太阳,非常惬意。有的老人在谈话,看起来兴致勃勃。有的在散步,偶尔的抬起头望望湛蓝的天空。还有的老人可能困了正睡得香呢!

我跟随着爸爸往里走,准备直奔太婆住的房间,我东张西望地注视着每一位老人。就在这时一只粗糙的手搭在我肩上,我回头一看是一位老奶奶,她问:“小姑娘,你来看谁呀?”我回答:“我来看望太婆。”老奶奶低下头思索了一会儿,又看看沉甸甸的篮子,抬起头,说:“小姑娘,带了这么多的点心给太婆啊!能不能给我一个?”旁边的老人严肃地提醒我:“别给她,她得了神经病。”可我还是控制不住双手,我觉得住在这里的老人都挺可怜,挺孤独的,心生怜悯的我不由自主地拿出一块点心,说:“这个给您吃。”老人们十分惊讶。

递了点心,我奔向太婆房间,只见太婆半躺着,看起来有些疲倦。我提起篮子,对太婆说:“太婆,我来看您了,还带了点心和葡萄给您呢!”我边说边拿出来,太婆立刻起身,突然变得有精神了,她的眼眶有些湿润,把葡萄递给我,说:“小艺,乖孩子,你多吃点。”我和太婆聊了片刻,爸爸进来了说;“下大雨了。”我忙走出去看看。呀,这雨下得可真大呀!哗啦啦地居然下个不停,这坏天气在今天的我看来却并不坏,这样,我就可以和太婆多呆一会儿,让太婆高兴高兴。平时,她一个人住在这里,虽然生活起居都有人照顾了,可是我想没有亲人陪伴在身旁的她一定是孤独的,一定非常想念她的儿孙。

聊着聊着,就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我跟太婆道了别,走进了茫茫雨雾中……

敬老院心得体会2同学们,你们有过和最好的同学,最敬爱的老师集体坐车去敬老院慰问的经历吗?你们知道去那里的感受是什么吗?

9月29日,我就和全班同学和老师一同去了敬老院。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去那里的感受。坐上车,我的心一直“呯呯”地跳着,我的心里想着敬老院里什么样?我们要慰问的老人是什么样子呢?我带着疑问去了。

下车了,我们排好队走进大门,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走上二楼,来到一间活动室。我们看见正前方的墙壁上悬挂着横幅“热烈欢迎英华小学来院慰问演出”,我的心里很高兴,因为我很希望看到各位老人,迫不及待地想把礼物送给他们,然后跟他们说说话,聊聊天。我们按顺序坐好,因为我坐第一排,所以不敢太放松,一直挺起身板,把手放在腿上端正地坐着。

不一会儿,老人们来了,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有顺序地坐下来。主持人宣布慰问演出开始,第一个环节就是为老人献礼物,我把我准备的小收音机送给了一位老奶奶,在她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可以解解闷,听听收音机里的节目。老奶奶一个劲地向我表示感谢。我又问了问老奶奶多大年龄,在敬老院里生活得好不好。老奶奶告诉我,她已经73岁了,在这里生活得挺好的,有工作人员每天照顾她。开始表演节目了,爷爷奶奶们聚精会神地欣赏着我们的节目。终于到我们班的大合唱了,我们走上台,用心地演唱着。这时,我发现台下的老人中有一半多都流下了眼泪。我想他们流下的应该是感动的泪吧。最后我们与老人们合影留念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我想我们应该多去看看老人,多给老人们一些关爱。

敬老院心得体会3这是我第一次去敬老院,这一行让我感慨很多,我们去的敬老院不是非常华丽的院座,也不是破旧的小楼,可以说是一座舒适朴实的楼房,背靠小小的山头,环境非常幽静。

进入门口,就看到有些老人在一起玩麻将,坐在一起聊天,那时感觉他们关系很好,觉得老爷爷老奶奶也需要关心和呵护,他们需要温暖,需要我们多去理解和关心他们,看到他们高兴我们也高兴。

我们到了敬老院里面,那里管理员接见我们,给我们大致介绍了一下敬老院的信息,之后我们三五成群的去看望老人,陪他们谈心和聊天,虽然我们不会当地方言,但是我们真切的关怀,让老人感动如潮水般涌出泪水,感谢的言语早已不仅其中。有些老人还讲了他们以前的很多事情,有些老人讲着讲着不禁流出泪水,我们都感动万分。后来我们给老人唱《新不了情》这首歌,我看着老人们的眼睛,他们充满高兴与感动的表情,看了也让我热泪盈眶,让我感到我们的到来给了他们带来快乐感,带给他们幸福和快乐。有些老人甚至在这里呆了好几年,他们没有亲人的问候,没有儿女的嘘寒问暖,他们每一个都有一些迫不得已的理由才住在敬老院的,没有至亲的关怀,日复一日的那样的生活。他们是多么的渴望有人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关心,他们都没有说出口,只有在那真情才会毫不掩饰的表现出来。我想我们都需要献出一点点爱,把苦涩的泪水抹平,让他们好好度过晚年,让他们不在孤独,让他们感受到世间还有真情。

让我们奉献出一点爱心,为那些孤寡老人增添一份温暖,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

敬老院心得体会4这个暑假学校的大队部让我们去献一份爱心,那我想了想,便要去敬老院。

下午,我坐着舅舅的车子来到了康乐老人公寓,我先在门口拍了一张照片,便对门口的管理人员说:“叔叔,能让我们进去看望老人吗?我们学习组织了活动。”没想到叔叔听了一口就答应了,似乎还很支持。真是让我喜出望外!

走进敬老院,我们先来到了一间住着一位老奶奶的房间,这里的老奶奶有六七十岁了,大概都是因为儿女工作太忙,顾不上这些老人,才把她们送到这来的。当我们走进房间的时候看到她们正在高高兴兴的聊着天,有说有笑的,看到我们似乎很惊喜,不知道我们要干什么,可是听说我们特意来为他们表演节目,就更高兴了,一下子都围了过来。

“奶奶们下午好,我今天为大家唱一首歌,名字叫”我是一个粉刷匠“。”我的话一说完就赢得了她们一阵热烈掌声。接着我唱完了歌曲,这首活泼的曲子,引起她们对过去的美好回忆。看着她们开心的样子,我也觉得很高兴。唱完歌,我便带着老奶奶去阳台去呼吸新鲜空气了,老奶奶说,“哎,人老了,好久没来这阳台了,没想到空气那么新鲜。”过了一会,我便把老奶奶推回了房间,让她休息。我和老奶奶告了别便走了。

这次来到敬老院,我又有了感受。我觉得我们就算再忙,也不能把父母送进敬老院。因为他们把我们养育大,我们就应该报恩,亲自照顾他们。而不是把他们随随便便送到敬老院,那种寂寞和孤独是我们无法感受到的。

敬老院心得体会57月15日,我去了闵行敬老院,住在那里的都是满头银丝的老人们。

刚进门,我就看到了一位老奶奶,她正在弹钢琴。一个年轻的老师对我说那个奶奶会弹很好听的钢琴曲,我想她年纪已经是82岁了,还能坚持弹琴啊,真不容易。我问奶奶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琴的,奶奶说是从80岁开始学的,我听了听她的乐曲,我觉得她弹得比我弹得还好,一看原来只有右手在弹啊,我是用两只手弹的,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呀。

接着,我给老奶奶他们弹曲子,我弹了大约五首曲子,他们都拍手拍得可响了。电子琴和钢琴我都弹了,我在弹钢琴的时候总不习惯,因为它高了一个八度音,而且还要力度,我把这两个要求牢牢地记在心里面,但是总是记不住,记住了这个就忘记了那个,在我弹得时候,甚至不知道哪个是中心的C,还是老奶奶给我指出来,老奶奶真厉害。

弹完了琴,我给老奶奶们讲了故事,都是笑话故事,逗得奶奶们笑得嘴都合不扰了。一个穿深绿色衣服的老奶奶给我端了杯桔汁说:“天太热了,喝点水吧!”但是我只喝了一口,就接着给他们讲故事,讲到第六个故事时,我又喝了一口,讲完第八个故事时,我又喝了一口,九个故事全部讲完了,我觉得口实在太渴了,一下子把桔汁全部喝完了。老人望着我这个“小水牛”,乐的哈哈大笑。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2

一、青少年的品德学习特点是初中阶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潜在制约因素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开始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开始进入青春期。在这个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的特殊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急剧的变化,而面对这些变化及因变化所带来的压力,他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无所适从。许多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初中阶段的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品德学习的特点进行探讨。

致力于儿童发展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先驱斯坦利?霍尔将青春期定义为“情感骚动的心理风暴与压力并存的一个时期”[3],并从学术角度对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进行了研究。他发现青春期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呈现跳跃性的发展态势,他们对单调和常规难以容忍,情绪易躁动而且常常伴随叛逆行为,其行为和心理均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处于辨别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抵抗能力都比较弱的时期,因此,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内心认可的行为准则皆处于形成阶段,其品行容易被外界的各种诱惑因素所影响。

发展心理学发现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而言,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在道德学习时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青少年的道德意志已开始形成,但是仍然比较脆弱;他们的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并且渴望独立行动,但是他们的道德愿望与道德行动力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距离;他们更乐于也易于从亲身体验中形成思想意识,但是面对当前存在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多元价值观,又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还有的研究者发现,初中低年级的青少年开始能判断出教师的道德指令可能存在缺陷,因而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盲目地崇拜权威者或把权威者的一言一行都作为自己的崇拜模仿对象[4]。正因为初中学生在道德学习时存在以上这些微妙而棘手的特点,所以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青少年容易产生不良品行甚至走上歧路的“分水岭”。

社会学中的同辈群体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5]。我国教育社会学家吴康宁认为青少年形成、向往和加入同辈群体的原因是为满足其在学校和家庭中得不到满足的各种需要,主要是对于平等的渴求。有研究表明,儿童已经开始对成人的规则与权威进行挑战和反抗,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这个“叛逆时代”,青少年这种挑战权威的社会本性在兴趣爱好和价值观趋同的同辈群体中得到了相互强化和相互支持。因此,初中学生同辈群体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与成人权威相抗衡和相抵触的色彩。在对青少年品德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中,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可能超越教师和家长的影响,这已成为学校教育者进行价值观培育时碰到困难或遭遇失败的原因之一[6]。

二、对策探析

(一)“课程育人”应协调发展初中生的“知情意行”并尊重其主体性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关系,其中培育为“知”,是践行的基石,也是践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初中阶段强调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涵。教育部的文件提出,在学生的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的培育途径之一。但是如何融入?采取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持续灌输、反复宣传或者理论教学?这些宣传教育方式因其忽视被教育对象的感受和身心特点,与初中生的道德学习特征背道而驰,没有发挥被教育者的主体性,不仅不能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反而会令他们厌学反感。

基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在学习时难以容忍单调和常规的特点,初中学校教育者应根据德育的多端性和同性时原则,协调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初中各学科的教师可以结合本学科内容和特点从学生“知、情、意、行”发展的不同侧重点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例如思想品德课程教师可重点培育学生的“知”,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侧重围绕学生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展开的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所需要理解和掌握的规则法律入手,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的社会化和品德发展;语文学科重点培育学生的“情”,以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具有优秀品质的主人公和优美的中华语言文字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对国家、文化和母语的“热爱之情”;历史学科重点培育学生的“意”,帮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明的历史价值,培养民族自豪感,进行民族忧患意识教育,使中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的责任意识;音乐和美术学科及体育等学科主要培育初中生的“行”,其中美术音乐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引导学生体验艺术、感受艺术的美和内涵,懂得美的价值,养成健康的审美观,进而在生活中能够有审美、爱美、护美甚至创造美的行为;体育则可以通过团体体育活动和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是培育青少年迎难而上及拼搏进取的精神和行动的有效途径。

基于初中生在道德学习时开始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特点,教育者应改变传统的德育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方法,摒弃灌输和说教的教育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点借鉴价值澄清理论,教会学生判断是非对错、区分善恶美丑,在此基础上引导其学会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主要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寓教于乐、专题讲座、案例研讨、视频讨论等参与式教学的形式,发挥初中生的道德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以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式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思辨探讨、逐渐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和国家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使其初步具备独立地对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的辨析和判断能力,形成基本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通过“课程育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涵真正渗透到学生的眼、耳、脑、心。

(二)“实践育人”应创设条件使初中生成为道德实践和体验主体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形成、发展的源泉及检验标准。教育部的文件提出了改进实践育人的要求。基于初中生乐于也易于从当前亲身实践和亲身体验中形成思想意识形态的特点,根据德育的实践性原则,进行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引导初中生参加各种必要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学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亲历亲验中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初中学校可以以社会实践体验为载体,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资源,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体验机会,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主动精神并真正地成为实践活动过程的主体,使中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最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初步认识和了解真实的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他们把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并且启发他们发现社会问题、初步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社会服务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社会实践和服务社会的技能。

道德体验,指道德感或个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而受到社会肯定或否定的经验[7]。为帮助和引导初中学生不仅成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而且成为道德体验活动的主体,学校教育者可以组织开展诸如感恩诚信、节约环保和团结友善等系列道德体验行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养成善待他人和体贴父母的回馈感情,引导初中学生在这一系列道德体验行动中,体会到当一个人的行为合乎社会群体规范会时才会得到众人的认可和赞许,反之则会受到非议和指责,从而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其在这些与规范密切相关的经验中养成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个人行为。

为避免这些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学校应完善中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和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例如:把校外活动内容纳入学校课程管理,建设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初中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纳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体系中,等等。

(三)“管理育人”应重视对学生同辈群体的管理和引导

在初中学校,每个班级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初中学生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部文件要求核心价值观要融入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实现“管理育人”,必须把对学生同辈群体的管理和引导纳中其中。

由于初中生同辈群体是青少年在初中学校中基于相识或者相同的学习活动,因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相似的生活经历等而自愿选择,自由结合的非正式群体,因此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常常有其成员共同认可的群体亚文化,如果该群体大部分成员认同消极消沉的违规型或反社会型亚文化,则该群体成员可能会产生越轨行为甚至是反社会行为。而且,在一个同辈群体内,往往存在一个“影响力中心”或“核心成员”,核心成员通常是群体成员模仿的对象,一旦该群体核心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言行偏离正确的轨道,基于群体内成员之间具有趋同性和模仿性的特征,群体中一些判断力、自控力和辨别能力还有待发展的初中学生就会受到核心成员的影响,其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也可能会产生偏差。

由于青少年同辈群体对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品德和价值观取向产生的巨大影响,青少年群体价值观是否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一致或趋同至关重要,因此,初中学校教育者必须改变只重视学校中正式的团体如班级、正式社团和学生会等的教育活动,轻视学生自发选择组成的伙伴群体教育的传统观念。学校教育者应科学地看待同辈群体产生的原因、了解同辈群体的性质和类型,为避免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发挥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导向、凝聚和约束作用,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良好发展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由于同辈群体存在于班级中,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要实现对同辈群体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初中学校的班主任是否参与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培训班主任,使其认识到管理教育本班同辈群体的重要性,并且在培训中着重传授和交流一些管理同辈群体的有效经验和策略,例如班主任应积极营造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级口号等,按照班级中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引导和组织学生建立各种兴趣小组,让他们自由地选择和加入兴趣团队,组织开展团队活动并适当地建立激励机制,使初中学生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精神和成就感,促进班级中的各类同辈群体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健康成长;对于群体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群体核心成员,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同辈群体中的核心成员,重点给予关注,尤其是对思想意识、言行和价值观有偏差的群体核心成员,例如平时课间可以与他们多交流、谈心,在他们烦恼或困惑时关注、鼓励和帮助他们,对待他们的兴趣爱好,要尝试着包容、理解和尊重,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好核心成员的转化工作并将其逐步培养成为同辈群体中的道德榜样,促进群体成员在群内互动中认同同辈群体道德榜样,进而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促成群体价值取向的趋同并与核心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最终使学生同辈小群体真正融入学校、班级大集体中,实现“管理育人”。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3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之一。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以情感认同为切入点,以生活为沃土,以实践为推动,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渗透。在正面灌输和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对初中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和实践上的细化创新,更是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这对初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思想品德;融入教学;社会实践

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不仅是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的重大举措,而且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首要任务。

一、挖掘教材内容,进行核心价值引领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引导学生发展,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和特点,找准找好结合点,及时将十精神全面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相关章节中,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机衔接和融合,形成符合课程特点、能够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的新讲义、新课件,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引领。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五课“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一课时,结合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让学生展开课堂活动:(1)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2)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需要弘扬抗战精神吗?(3)唱响英雄战歌,争做时代先锋。你打算采取哪些实际行动。通过课堂讨论,引领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关注社会生活,寻找发现核心价值

伟大的教育家陶知行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发挥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将社会生活中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事例与我们的教材知识相结合,让思品课堂回归生活,在探究社会生活事例的过程中感悟体验,从而“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逐步树立道德理想和公民意识,增强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锻炼公共生活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如,在讲授九年级第二课“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时,播放感动中国人物磨刀老人吴锦泉的事迹,播放完事迹后,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吴锦泉老人身上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一方面?他的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中国?通过课堂讨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本节课学习的责任巧妙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典型事例的寻找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注重社会实践,体验践行核心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行为就会成为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养成是一个长期的习得过程,只有经过生活磨砺、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才能积善成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入脑、入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青少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例如,在假期我们布置“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任选一话题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写出感悟。一位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后写道:“这次的社会实践我体验了一个艰苦的职业――为植物美容的美容师。我在刚开始干这些活的时候心里还想着:这有什么难的,一点也不累。可过了一会我的衣服就湿透了,手也酸的受不了,一碰就疼,不下去了。我看着每天都这样干活的工人,他们一个个都汗流浃背,可是他们一直在坚持为城市的美丽做贡献。”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的健康认知与价值观念。在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用科学的思想意识来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简介:赵新霞(1969―)河南省新乡市人,研究生学历,河南省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育教学专家,主要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4

2016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向社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并被看成一个统帅教育改革的上位概念,引领并拉动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关键教育活动。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为深入了解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们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看法,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发起,联合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和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共同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长问卷调研工作。受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承担了此项调研的问卷设计和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报告撰写工作。

二、调研目的与内容

本次调研主要想了解中小学校(园)长对中国教育学会的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缺乏性、培养落实问题等的认识和实践情况。通过对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问题,并为中小学幼儿园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建议。

调研问卷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调研对象的性别、学段、任职年限、所在省市等。

第二部分是关于对九大核心素养的认识,包括重要性、缺乏性以及落实的难易度等。

第三部分是关于中小学幼儿园落实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现状和打算。

三、调研方法与过程

(一)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网络问卷调研的形式。被调查者可以在台式电脑或移动终端(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上完成调研问卷。

(二)抽样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式,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四个省市抽取330名校长参与调研。

(三)调研过程

5月中旬~6月中旬完成调查问卷设计,做好网络调查平台的准备工作。

6月下旬~7月底在四个省市开展网络问卷调研工作。

8月汇总调研数据,统计调研数据。

9月撰写调研报告初稿,讨论、修改并完成调查报告。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校长对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认识

1.社会责任、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是校长认为最重要的前四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在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限定校长最多选三项对学生最重要的核心素养,结果显示:

总体来说,校长认为最重要的前四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别是社会责任(77.0%)、身心健康(59.1%)、学会学习(39.%)和实践创新(36.4%)。后面依次为:人文底蕴(30.9%)、科学精神(24.5%)、国家认同(21.5%)、审美情趣(6.1%)和国际理解(3.9%)。

【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见,校长的认识与国家的要求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国际理解和审美情趣的比例都非常低,表明在当今的中国教育中,校长还没有将国际理解教育和审美情趣教育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

男女校长在前三项最重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排序方面基本相同,均为社会责任、身心健康和学会学习。女校长认为身心健康和人文底蕴两大素养的重要性要显著高于男校长的比例,男校长在学会学习和科学精神两大素养方面的重要性要高于女校长。

在九大素养重要性排序中,小学和初中校长基本一致。各学段校长均将社会责任和身心健康列为最具重要性的上睢T谘Щ嵫习素养的重要性选择比例中,初中校长高于小学校长,小学校长高于高中校长。高中校长认为人文底蕴比学会学习更重要。在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素养方面,高中校长最重视,在社会责任、身心健康和学习素养方面,初中校长最重视。小学校长在实践创新、国家认同方面比初中和高中都重视。

2.社会责任、实践创新、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是校长认为最缺乏的前四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在九大核心素养中,限定校长最多选三项学生最缺乏的核心素养,结果显示:

总体来说,校长认为最缺乏的前四项核心素养分别为社会责任(64.5%)、实践创新(59.4%)、科学精神(33.6%)和人文底蕴(33.3%)。后面依次为国际理解(26.4%)、学会学习(23.6%)、审美情趣(22.7%)、国家认同(20.3%)和身心健康(14.5%)。

【分析】

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被校长列为学生最缺乏的前两项核心素养,这个看法与国家的看法基本一致。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中明确提出,“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而身心健康则被校长列为学生最不缺乏的一项核心素养。这说明校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

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同时被男女校长列为前两项最缺乏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但是,女校长认为实践创新是最缺乏的核心素养,男校长认为社会责任是最缺乏的核心素养。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方面,女校长认为学生更缺乏科学精神,男校长认为学生更缺乏人文底蕴。在国际理解和审美情趣方面,认为最缺乏的男校长比例高于女校长。

总体看来,在七项核心素养方面,高中校长选择最缺乏的比例都是最高的,显示出高中校长对学生发展成效最不满意。初中校长认为最缺乏的比例有6项高于小学,显示出高中校长和初中校长对于学生发展的担忧程度高于小W校长。小学校长在人文底蕴和国家认同两项素养方面选择最缺乏的比例高于高中和初中。

3.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是相对重要同时相对缺乏的两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以最重要和最缺乏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选项均值作为坐标轴,对九大核心素养进行交叉分析发现,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处于第一象限,属于既相对重要,又相对缺乏的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处于第二象限,属于相对不重要且处于相对缺乏的水平。国际理解、审美情趣和国家认同处于第三象限,属于重要性相对低同时也相对不缺乏。学会学习和身心健康处于第四象限,属于相对重要但相对不缺乏。

【分析】

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是相对重要同时又相对缺乏的两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国家在这个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也在相关文件中对此有明确说明,并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我们目前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坚持这个方向,努力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期改变这种现状。

另外,校长们认为学会学习和身心健康是重要的,但是相对不缺乏,这个判断值得引起注意。学生们真的学会学习了吗?学生的身心健康真的已经得到保障了吗?也许现实并没有这么乐观。我们不能认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好了,学生就学会学习了。面对未来不可预知的世界,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学习。不仅是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学会自主学习。学生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法,并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身心健康方面,学校要通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要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而从各地的一些学生生活现状调研中发现,学生的睡眠时间、运动时间、闲暇时间等还是不足,在身心健康方面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另外,校长对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相对不重要,这个判断可能会影响到校长的教育实践。这需要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因为,如果校长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不重要,即便相对缺乏,校长也可能不会再在这方面采取更多的行动。

(二)校长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情况的认识

1.大多数校长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能引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总体来说,大多数校长(75.5%)对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能引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观点持乐观态度。只有5.7%的校长认为不太能起到作用。

【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首先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非常及时的,有必要的。有了这样的积极认识,校长在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实践中,会更加积极主动,教育改革的阻力会相对较小。其次,既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那么接下来的重点任务就是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落实了。

2.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国家认同和审美情趣是校长认为已经落实较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校长认为,在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学校已经落实较好的前四项分别是:身心健康(50.6%)、学会学习(50.6%)、国家认同(47.9%)和审美情趣(37.6%)。而学校落实情况最不好的三项是国际理解(9.4%)、实践创新(11.8%)和社会责任(15.2%)。

【分析】

以上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前面的结论,即社会责任、实践创新是学生相对缺乏的核心素养。另外,国际理解被校长认为是落实最不好的一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可以理解为学校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开展的工作相对较少。这与教育现实还是比较一致的。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毕竟还处于非常初始的阶段。在上海、浙江和江苏等沿海省市地区,国际理解教育开展得也并不理想。这一方面由于国际理解被校长认为是相对不重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可能与我国的发展阶段有关。但是,前面的结果表明,国际理解是学生相对不重要但也相对不缺乏的一项核心素养。落实最不好但是却相对不缺乏,这似乎有些矛盾。对于这个结果,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国际信息,互联网让世界变得小了,拉近了各国之间的距离。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世界各国的信息,所以,虽然学校里没有很多关于国际理解的课程,但是学生通过耳闻目睹已经提升了国际理解能力。

在九大素养已经落实较好的排序方面,男女校长之间的看法基本一致。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女校长在所有九大核心素养落实方面均比男校长乐观,显示出女校长对学生发展成效的认识更加积极。

小学和初中校长在九大素养落实排序方面较为一致。在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方面,高中校长认为已经落实较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初中。在身心健康方面,高中校长认同已经落实较好的比例显著低于前两者。初中校长在学会学习、审美情趣和实践创新三个方面的比例高于小学和初中。

3.实践创新、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和国际理解是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四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校长们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前四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别为实践创新(75.5%)、社会责任(50.3%)、科学精神(39.4%)和国际理解(37.0%)。排在最后三位分别为:审美情趣(12.4%)、身心健康(13.0%)和学会学习(19.7%)。

【分析】

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前两项实践创新和社会责任,也是既相对重要又相对缺乏的两项。这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落差。作为国家最重视的两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实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想出培养对策。

男女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素养排序方面大多相同。

在实践创新和国际理解方面,小学和初中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比例显著高于高中校长。在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和身心健康素养的落实挑战性方面,高中校长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初中。在学会学习方面,初中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高中。

4.考试和评价制度是校长认为培养学生l展核心素养面临的最大障碍。

校长认为,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临的三个最大障碍分别是现行考试制度不匹配(71.2%)、学生评价机制的限制(53.0%)和教师缺少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实践的能力(43.3%)。校长们还提出了一些其他可能的问题,如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如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观、社会的导向性和需求;国家课程仍占主导地位,现有国家课程需整合,国家课程和教材首先应根据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开发调整修订;行政干扰太多,学校应付各种检查太多,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太小,想做又做不了的因素较多等。

【分析】

考试与评价成为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两个最大的障碍,但是考试与评价的改革却是涉及面最广、难度最大、影响最大的。由此看来,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教育的引领作用,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其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得靠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加以落实,因此,如果教师缺少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能力,也会成为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最大障碍。

5.校长近期最想在课程开发、教师培训以及课堂教学方面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应工作。

校长为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近期打算开展的最多的工作是:在课程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80.3%)、加强教师培训使教师理解并具备相应的技能(73.3%)和课堂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64.2%)。

【分析】

校长们还是抓住了课程和课堂的主渠道以及教师培训来开展工作,应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在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为此,加强教师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五、主要调查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调查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调研共有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四个省市的330名中小学校长参与调研,结果显示:

大多数校长(75.5%)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能引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在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是校长们认为既重要又缺乏、落实起来也最具挑战性的两项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和学会学习是校长们认为既重要又相对不缺乏、已经落实较好的两项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属于相对不重要且处于相对缺乏的水平。国际理解、审美情趣和国家认同属于相对不重要同时也相对不缺乏的核心素养。

在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校长认为,现有的考试评价制度和教师的相应课程设计能力是最大的障碍。校长近期打算开展的工作包括在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加强教师培训使之理解并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男女校长对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看法体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排序中,女校长认为身心健康和人文底蕴两大素养的重要性要显著高于男校长的比例,男校长在学会学习和科学精神两大素养方面的重要性要高于女校长。在最缺乏的核心素养排序中,女校长认为实践创新是最缺乏的核心素养,男校长认为社会责任是最缺乏的核心素养。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方面,女校长认为学生更缺乏科学精神,男校长认为学生更缺乏人文底蕴。在已经落实较好的核心素养排序中,男女校长之间的看法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女校长在所有九大核心素养落实方面均比男校长乐观,显示出女校长对学生发展成效的认识更加积极。在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核心素养排序中,男女校长的看法大多相同。

高中、初中和小学校长对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看法也体现出一定的学段差异。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排序中,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素养方面,高中校长最重视;在社会责任、身心健康和学习素养方面,初中校长最重视。小学校长在实践创新、国家认同方面比初中和高中重视。在最缺乏的核心素养排序中,有七项核心素养高中校长选择最缺乏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初中校长认为最缺乏的比例有6项高于小学,显示出高中校长和初中校长对于学生发展的担忧程度高于小学校长。小学校长在人文底蕴和国家认同两项素养方面选择最缺乏的比例高于高中和初中。在已经落实较好的核心素养排序中,小学和初中校长在九大素养落实排序方面较为一致。在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方面,高中校长认为已经落实较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初中。在身心健康方面,高中校长认同已经落实较好的比例显著低于前两者。初中校长在学会学习、审美情趣和实践创新三个方面的比例高于小学和初中。在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核心素养排序中,在实践创新和国际理解方面,小学和初中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比例显著高于高中校长。在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和身心健康素养的落实挑战性方面,高中校长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初中。在学会学习方面,初中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高中。

(二)相关政策建议

加大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的宣传力度,引导更多校长和教师关注和学习相关内容,从教育理念上实现真正的改变,认识到在教育实践中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加大教育综合改革力度,尤其是深入推进现有考试评价制度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的改变,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考试评价制度,落实全面教育质量观,引导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为学生健康快乐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

开展多层次各学科教师的专题培训,丰富教师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知识和能力。寻找典型案例,推广有效经验,尽快提高教师在各学科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能力。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5

综合实践教学三年级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三年级“活动资料”的形式还是以有趣的游戏和制作为主,这些活动都渗透了激发学生探索和发明的内容,也就是要学生探索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二、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重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四、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平。

综合实践教学三年级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研究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经历每一个主题实践活动都生成了一些与学科课程相关的能力。于此,我们想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基点,开展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以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以及综合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能力。 在本学期中,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面以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丰富学生个性,形成良好个性品质为总目标,而我们三年级教学的重点还在于培养学生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周围的人们,充分了解社区环境,体会感受自我的成长。

二、活动内容:

1、从问题开始;

2、我是这样长大的;

3、 牙齿与健康;

4、在蔬菜的王国里;

5、我们和动物朋友;

6、草地里的秘密;

7、书包的学问;

8、小小的“拍卖场”;

9、商品与品牌;

10、我的妙点子;

11、有趣的年画。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4、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关注社会的好品质。

5、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6、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

四、活动措施:

1、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

3、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5、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6、指导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综合实践教学三年级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人”。

二、活动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二)具体目标

1、研究性学习: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劳动与技术教育: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初任教师;入职期;入职适应

国际教育大会第45届会议在《加强教师在多变世界中的作用之教育》中指出,“应该对刚开始从事教师职业的教师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的最初职位及他们将要进行的工作,对其后的培训和职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可见,入职期是教师进入职业角色的关键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新角色的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离任率,亦“很有可能就形成了一个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专业模式”[2]93。因此,顺利实现初任教师的角色转换,提高他们在入职初期的适应性显得尤为必要。

一、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入职期

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理论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尽管这些理论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划分各有说法,但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初任教师处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入职期,入职期是教师整个职业生涯中的一个独立发展阶段,是教师在学校系统中的社会化时期。因此,职业的入门和角色的转换是这一阶段的重心,入职适应性问题便自然而然地成为此时初任教师的头等任务。

1.初任教师的概念

初任教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教师”和“入职教师”,是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与学习之后,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不同学者对“初任教师”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国际上通常把“初任教师”定义为,“已完成了所有职前训练教育课程,包括学生阶段的教学实习,已被授予证书,并受雇于某个学区的教师,他负有的责任通常与那些较有经验的教师所必须负有的责任在种类和程度上是相同的。同时,他或她正处于从事这个职业或服务于某个特定学区的第一年”[3]。

2.教师入职期的阶段特征

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而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需要和明显的阶段特征。20世纪60年代始,许多学者对教师职业生涯进行了研究,并逐渐形成了教师发展阶段的诸多理论。其中,美国学者费斯勒(Ralph Fessler)的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模型较为完整地、全面地探讨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他认为,职初期是从学生到教师的重要转变时期,是教师在学校系统的社会化时期,入职期的教师难以应付各种复杂任务,因此他们尤其需要家庭和朋友的支持。教师需要在这一时期掌握各种存活的技能,以便更好地向能力建构期过渡。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入职期充满了困难和险阻,这一时期的教师处于角色转变的过渡期,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又缺乏实践经验,自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低。因此,使初任教师尽快地适应新的角色,适应陌生的环境,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必需。

二、初任教师入职不适的表现

荷兰学者凡克(J.H.C.Vonk)指出,新入行的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多是“角色社会化”问题。他认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第一年分为两个阶段:(1)入门期:出现的问题多是微观的问题,如学习材料的内容、教学活动的组织、学生控制、与个别学生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参与问题。(2)成长期:出现的问题多是与同事、管理人员和家长的交往上。[4]由此看出,初任教师入职不适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与管理问题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认为,心理不适同样是制约教师在入职期实现角色转化的一大因素。

1.低效或无效的教学与管理行为

教学与管理是初任教师面临的首要难题。初任教师刚刚走上讲台,缺乏教育实践性知识和技能,即便他们“往往会使用一些自己在师范生时期的实习教学过程中发展的一些教学方法,而事实上,这些教学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受保护的,同时也是在理想的教学环境下发展起来的”[2]102,所以他们本身所具有的教学与管理经验是极其有限的,这便导致了初任教师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教学行为的产生。在教学上,初任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当,无法拟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也无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恰当地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往往比较单一僵硬,缺乏考虑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内在关联性。在对学生行为的调控方面,初任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往往无所适从,他们不能根据学生行为的表面现象迅速地判断出学生行为的意图,由此不能准确地对学生这些行为作出及时的反馈和调整,这就导致了师生间互动障碍的存在。

2.人际关系压力大

人际关系是教师社会化的一个方面。教师的人际关系除了师生关系外,还包括教师与其他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与家长的关系。由于初任教师刚刚接触社会,缺乏社会经验,遇事难以理智地克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势必会影响教师的人际关系。初任教师为了跟其他教师融洽相处,往往表现的非常谨慎,处处留心,这会使初任教师深感压抑和疲倦;初任教师为了获得学校管理者的好评,往往不愿向学校管理者暴露自己的不足,因此,初任教师得不到学校管理者的帮助与支持。然而,根据马永全的调查结果显示:“61.2%的新教师认为需要学校给予人际关系方面的指导”[5]。此外,初任教师对家长的态度和评价很紧张,当与家长在观念上存在着差异时,他们表现出惊诧和担忧,同时更多地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与肯定。简言之,教师在入职阶段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较欠缺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给初任教师带来了沉重感。

3.负面情绪严重

失落、茫然、紧张、焦虑、自信心不足等,这些都是初任教师的心理特征。正如上文所述,初任教师面临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他们在进入职业之前,往往会带有着种种美好的设想与愿望,当进入职业之后,发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并不合乎自己憧憬时,便会产生失落的心理,原初的职业新鲜感此时就会荡然无存。同时,由于初任教师缺乏社会经验,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感到十分陌生,而又处处掩饰自己的无助与缺点,由此失去了得到帮助与支持的机会,陷入茫然、紧张和焦虑当中。不良情绪的存在对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加强初任教师对自身心理调适的能力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三、初任教师不适的原因探寻

1.教师职前教育的实践能力培养环节薄弱

教师职前教育为中小学培养了大量的师资,却忽视了这些潜在教师对自己未来职业适应性的教育。现存的教师职前教育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缺少让学生与真实教育情境接触的环节。然而,“教育教学不是用某种公式或处方就能解决的,同时教育教学行为不可能不发生任何变化就从一个教师那里传递到另一个教师那里”[6]。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师范生教学行为与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缺乏实践锻炼的初任教师往往不能适应陌生的工作环境而导致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行为产生。在英、法、美国,教育实践、教学技能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如法国的教师培训学院(Institut universitaire de formation des ma tres,简称IUFM)立足于教学实践,强调的是学生对教学技巧的掌握,因此,它注重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开展,法国的师范生都必须由浅入深地经过三类实习(即致敏实习、指导学习和责任实习)。而在我国,师范生在职前阶段缺乏教育实践的机会,表现在教学实践课程的数量明显不及理论知识课程;教学实习工作流于形式,时间短,指导少,反馈不及时;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相脱节,无法发挥教育理论对学生实践的指导作用等,这些都制约了师范生教学行为与技能的培养。实践锻炼机会的缺乏影响了初任教师在进入岗位之后获得教学技能的速度。

2.内外因素导致了人际交往的障碍

入职阶段是初任教师人际交往问题的多发时期,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可以从外界的客观因素和初任教师个人的主观因素来寻找原因。从客观因素来看,由于面临着由学校走向社会,由学生向教师角色的巨大转变,这时初任教师身处的环境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单纯的校园环境转向了人际关系复杂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的多层次性,对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初任教师来说,无疑会让他们应接不暇。而从主观因素来看,初任教师不能了解自我、正视自我。初任教师处于成长发展阶段,比较注重自我的提高与实现,因此,初任教师的自我期望相对过高。这就很容易导致自尊心过强,他们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当遇到困难时,为了避免自己在别人面前暴露不足,而往往不向外界求助,把自己封闭起来;当遇到外界对自己提出建议或否定的评价时,初任教师往往感觉自己不被别人所理解而产生难以忍受的心理,这种多虑、猜疑、狭窄、自我中心的性格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情绪,还伤害了他人的感情。因此,初任教师应该学会发觉自己的认知偏差,正确地看待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让消极的心理因素影响人际交往。

3.多重角色转换的困难

角色,代表着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与身份,它包含着个体自己对行为的认识和社会所期望于个人表现的行为模式。“由于个体不断地发展变迁,个体的社会地位、身份和职位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每一个个体的角色扮演也相应地叠交更替,它表现为新旧角色的转换交替,新角色的增添。在这些变化中,承担角色的主体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7]从学生到教师,这个转变过程决定了角色发生的变化。由于环境的变化、社会的期望、职业的特点等多因素的影响,教师的角色呈现出多样性和发展性,教师需要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任务也随之越来越重。我国台湾学者林生传认为,“教师在现代社会中至少扮演着五种重要角色,即传道者的角色、授业者的角色、选择者的角色、辅导者的角色及协商统合者的角色”[8]202。教师角色的多样性需要角色之间的融合和组织,而经验少、精力有限的初任教师难以在多重角色之中进行灵活的转换,对角色间的冲突处理不当,这便会给其带来焦虑和不适,从而影响其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因此,初任教师需要正视这种身份改变所出现的新问题,并有意识地使自己去适应这一角色的变化。

四、提高初任教师入职适应性的建议

从以上初任教师入职不适的表现及原因分析来看,教师进入职业角色过程也就是教师社会化的过程,而教师的社会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教师预期职业社会化和教师继续职业社会化,因此,需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提高初任教师入职适应性。

1.在实践中实现教师预期职业社会化

预期职业社会化是个体为将要承担的社会职业角色而做准备,是个体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进行其职业社会化的第一阶段。教师职前教育期是其预期职业社会化阶段。在这一期间,师范生在学校教育系统中明确职业选择的动机、获取职业手段、认同职业规范和形成职业性格,由此形成并强化社会所期望的教师职业角色,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很大部分通过职前教育的实践环节来完成,因为教师职业文化的内化是教师实践活动的产物。“美国学者费门·内姆塞(Feiman Nemser,S.)和布奇曼(Buchmann,M.)曾对两套不同的师范教育课程计划对学生的教学观的影响进行过比较,其中一套计划注重传授理论与学科知识,并在教学实习前只向学生提供极有限的实际感受机会,另一套计划则注重传授一般的教学方法与科学的决策,并向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际体验机会。结果发现,与前一套课程计划多训练的学生相比,后一套课程计划所训练的学生的教学观发生了更多的变化。”[8]217-218可见,实践体验是教师职前教育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预期职业社会化,使其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换更为顺畅。

2.教师在继续职业社会化中寻求自主发展

继续职业社会化是在预期职业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预期职业社会化的继续和延伸。继续职业社会化是个体承担了某种职业角色,成为了社会某一领域中的一员。对于初任教师来说,继续职业社会化是一种需要,它可以弥补教师在预期职业社会化中发展的不足。由于教师发展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因此,初任教师为了适应教师职业要求,进入教师职业角色,需要通过自主发展来培养自身职业角色所需要的素质。初任教师应学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实施自我教育,进行自我修养,把个人的成长看作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不断地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情操得到陶冶、胸怀得到开扩、境界得到提升。随着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的推进和教师职业角色的逐渐适应,初任教师逐步由新手阶段向熟练阶段迈进,这时的教师能够对教学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对所注意到的教学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能够对周围复杂的人际关系进行恰当的处理,其实质就是教师职业的成熟。

参考文献:

[1] 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30.

[2] 饶从满,杨秀玉,邓涛.教师专业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朱沛雨.初任教师继续社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4] 孟万金.职业规划:自我实现的教育生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4.

[5] 马永全.高中新教师现状及其专业发展研究[J].中学校长,2007,(2).

[6] 姚红玉.对新教师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2).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7

【关键词】初中教学 政治理论 社会实践

中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清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普遍对社会及学校以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探索心理,对于法律意识极其薄弱的他们,如果没有良好的引导将极易被社会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所影响。社会中的诱惑无处不在,中学生的辨别能力又十分低下,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将我国的青少年荼毒成日后对国家有害的败类,为了避免此现象的发生,国家应该重视中学生的政治教学。

政治素养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社会需要的是才行兼备的人才,学校在面对尚未成型的青年教学时,应该重视将初中政治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政治教学的实践性,及时引导中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意识,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最需要的就是政治教学的科学引导。

一、政治教学中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中学政治课本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关于自尊、自强、自立的相关概念的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辨别自尊与虚荣的区别,教会学生在社会上如何做到自尊自信,拒绝虚荣心理的存在,这些政治理论是学生在逐渐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中的重要指导理论。不仅如此,政治课本中还讲授了对于我们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如何去调整自身的情绪,培养自身的坚强意志力。教会初中生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他们做到知法懂法,使之清楚地意识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民应该具备的权利和义务,提升自己的责任感。这些政治理论看似只是书本上的知识点,但对初中生成长的过程,会逐渐培养他们在社会中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在初中政治课本中以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和父母间的矛盾为例:课本中从青少年与父母两方面的观点展开分析,首先是青少年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具有自身独立的思想,希望父母不要再对自己的私生活多加干涉,希望自我独立。但从父母这方面看孩子,他们永远是自己的孩子,他们没有自己的主见,思想还不够成熟,需要作父母的不断对其叮嘱。由于双方的思想没有交集点,因此矛盾不断,初中生通过老师对这节内容的讲解与分析,逐渐明白父母的想法,在发现父母对自己的用心后,学生将学会如何换位思考,懂得理解和宽容,在不断学习与反思中完善自身。

二、优化教学策略,服务社会实践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大多数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纸上谈兵对初中生的社会实践性而言没有太大作用。就如在政治学习中,我们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但在社会实际中我们还是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捍卫权利等,知法但不懂法也是徒劳无功。在政治教学中,学习自尊、自强、自立不是只为了背诵其含义并默写下来,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使自己的内心能够真正受到影响,政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偏重于实际的效用,充分发挥其理论知识。

首先老师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本身具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意识,才能做到言传身教,政治老师其自身拥有的政治品质,使得其在一言一行中都具有具体的体现,这种自身的影响带给学生的是更具有说明力的语言,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将老师作为人生的崇拜者,因此政治老师自身的品质培养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初中政治课本大多都是理论知识,但是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层次又都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长篇理论知识灌溉后,将课本中的案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本中理论知识的含义,以致能更深层次了解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的一方面。

三、知行统一,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初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还不成熟的中学生树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让学生逐渐认识到真实的社会面貌。为了将政治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就不能单纯满足于在课堂中进行政治知识的传授,政治课堂应该逐渐向开放式方面转变,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在实际的社会中去体验真实的环境。由于传统教学的束缚,现在的初中政治教学还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并要求学生背诵下来以便于考试的时候直接默写出来,但这种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政治知识对学生今后走入社会没有任何作用。政治学科是学生日后步入社会的一门实用基础学科,学生逐渐学会如何在社会中与人相处,如何培养自己自信自强的基本能力等。就如政治课本中所涉及到的消费者这章内容,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同时也是消费者角色,如何维护自身作为消费者的权益就是通过政治课本中所传授的关于消费者维权的知识,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类似问题。关键还在于学生如何有机协调和运用这些理论知识。

总结:政治学科不仅是初中课堂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社会学科,它的实用性和价值是与社会实践分不开的,政治学科中包含了关于社会中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和知识,对初中生而言,其思想和各方面的心智还没有成熟,但却具有相当强的好奇心,在这种特殊的年龄阶段就需要有一种有效、明智的引导,对其进行及时的提醒和矫正。政治学科在初中课堂中的作用就应该是引导初中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不是为了让中学生学会背诵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通过考试。将政治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目前初中政治教学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8

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塑造完美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初中综合实践课的价值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会生存的核心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化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大量事实表明,教会人们学会生存乃是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教育核心所追求的第一目标。

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

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有责任感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阶段: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向往成人的社会生活,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生活方式变革不断加剧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以适应学习化时代、信息社会和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学会学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是要求人的社会化需要。而人的社会化,就要通过教育与社会实践“习得”的。因为.社会不停地飞速发展变化,社会在不断进步,所以,学习将拌随人的生命全过程。要想学会学习,必须掌握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学会学习的本质是学会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它是一个多层次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从幼儿就开始的过程,一直延续到生命的终结:二是学会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学会学习的主要责任是学习者.他的通过自身不断“学习”的实践才能“学会”。

长期以来.初中学生因迫于升学压力.他们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片面倾向。

表现在重视知识结果获得的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偏重认知领域的认知性学习.以及受教材左右的机械的决定性教学等方面。这种在学习

方式上的局限性.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主动学习,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难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综合的

实践能力。

当前,在中学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其针对性之一就在于.变革学生在教育情景乃至在一般的生活情景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由学生自主地、创新性地展开学习活动。

作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

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书本知识的学习不是学生知识获得的唯一有效的途径.与以知识信息的接受为主的学习活动不同的是。改变

学生在教育中的生活方式或存在方式.把学生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教育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需要。学生的主体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的必经途径。基础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必须

重视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的发展价值。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因而其根本的课程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综合实践通过综合性的实践学习.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或生活方式.强调学生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掌握科学方法。

创造是研究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生产出新产品。学会创造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就中学生而言这种创造能

力主要在其亲身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可以说:中学综合实践课是学会创造阵地。

三、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书本知识学习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景、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的体验、实验等学习活动,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而,综合实践活动为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一座桥梁。

这无疑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本的课程价值。

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应该是教给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些是面向未来人所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9

计、实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

、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

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

题,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注重过程,是过程的集合体,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

心的实践性课程。它的特点和性质也十分适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于是本人尝

试把综合实践课程的理念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达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

生正确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目的。由于这种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

中的新型课程,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

新课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初中政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点滴认识

一、初中阶段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基本成熟,同时可塑性强。他们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

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随着初中生的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对人生、对社会

、对自我形成了初步认识。

初中阶段是培养有责任感的生活、有创意的生活、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人

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阶段。初中生不满足于单纯书本知识的

学习,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拓展初中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

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初中阶段学生身心

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

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一部分,但它毕竟是学科

教学改革的前沿,故应该具有如下的鲜明特性。

(一)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

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

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

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二)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针对性

人的个性具有整体性,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烩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

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

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以初三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例,它以学生的现

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触及到“三个代表

”、“中学生上网热”、“国际形势”、“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

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也使思想思想品德课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综合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

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整套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

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

、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

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

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

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关于初中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法要不断变化

(一)多点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去参与

我尝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开展各种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动手、动嘴、动脑,

达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实践能力,丰富学生思想情感,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目

的。让学生唱一唱,如唱唱满文军《懂你》体会父母的爱,唱唱张韶涵《隐形的翅膀

》和周华健《阳光总在风雨后》感受坚强的力量,歌曲唱出了学生的心声也陶冶大家

的情操;比一比,小组竞赛――大家共说一句话(每句话中都带有一个“心”字,体

现我们对父母的孝心)。演一演,如让学生表演放学回家,让学生审视自己的一言一

行,感受父母的辛苦。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寓教于乐

,活跃气氛,还可以让生生之间的情感在活动中互相感染和沟通,以学生之情激发学

生之情,产生感情上达到共鸣。

(二)尝试开展主题式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重在情感体验、道德认识和形成正确的合乎社会规范的言

行。结合课本内容,可以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作为教学的主题。如《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家庭和学校保护。我开展了《我爱我家》这一主题活动。设计了以下

几个活动:①你说我说大家说:我和父母之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②想想并记录一天

中父母为我们做的事。③看看小故事,谈谈感受④说说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⑤母

亲节的一份礼物――给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以一个月为期限,自己做好记录)。通

过这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并把课堂学习与他们的实际生

活联系起来,既指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又提升发展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去实践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

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

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

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我在教学中注意知

和行的相结合。我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去搜集生活中侵犯或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

典型案例,说说侵犯了他们哪些权益;结合西宁的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同学去了解近

几年我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走近法官――通过了解法官妈妈贾建平的先进事

迹,谈谈司法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主要做哪些工作。结合典型案例谈谈从中该吸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10

【关键词】思想品德;实践性 

一、引领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要深入贯彻新课标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思品课的训练设计要体现学生参与活动的要求,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实践活动。 

例如《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内容分析:主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教材“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和“我为社会做贡献”两个层次展开。“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主要通过提供生活场景,启发学生自主感悟,认识这些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增强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问题情境的设置: 

1.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为什么要做到谦让?3.在社会生活中为什么要学会分享?4.怎样帮助他人?5.我要为社会做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6.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的方式有哪些? 

学生合作探究针对提出的问题,给出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阅读本节内容,小组讨论,思考问题应该怎样去回答。新课导入初步感悟: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扮演者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那么我们应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呢? 

具体教学措施有: 

1.欣赏图片,并回答问题。想一想自己是否也参加过这种活动?当时有什么感受?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品质呢?展示日照市万平口海滨生态公园浴场图片,有几位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捡拾沙滩上的垃圾。这些志愿者利用双休日,冒着酷暑,用实际行动,海滨浴场一片洁净,擦亮日照海滨“蓝天、碧海、金沙滩”这张名片。 

2.学生讲故事。如孔融让梨、著名的“六尺巷”历史小故事和学生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谦让的小故事,使同学们深入了解谦让的作用和学会谦让的方式方法,从故事中学会谦让的品质。 

3.师生共同探讨如何理解“要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分享”,学生结合自己的分享经历谈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分享的东西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上的。 

4.说一说生活中自己帮助别人的经历或接受别人的帮助、感受和帮助他人要注意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教育学生帮助他人的同时要学会自我保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为了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美好,你打算做些什么?你曾经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参加的理由是什么?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体验,突出思想品德课实践性。 

6.我们应该怎样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自己能说出近期我们国家取得的重大成就吗?了解这些成就时自己有何感想?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引领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策略 

1.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存量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实践的机会。教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实践的时空,就应该注重学生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的实践。 

2.要选择有助于开展实践活动的课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践性学习的课题,要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中产生。因此,选择适合开展实践活动的课题是关键。思想品德教材中可选课题较多,如:《感受大自然之美》《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养成亲社会行为》等等。 

3.拓宽开展实践活动的教育资源。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加学生思想品德实践的机会。如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微机房、电脑书刊、公园等,一切自然风光、文化古迹、民俗风情、纪念馆及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以成为学生实践性学习的渠道。 

4.在实践活动中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带着既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学习的,学习特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只“作壁上观”,而应成为学生实践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如: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故事,格言等;制作勤俭节约倡议书,校报或者学校微信群等。 

三、体验应成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学习方式 

新课改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有嘴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神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体验正是引导学生学生通过亲自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这种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的基础。 

总之,初中生是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不成熟的时期,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引领,充分利用当下一切可利用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的实践性学习,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帮助学生提高观察问题和甄别是非的能力,这也是时展的需要,少年强则中国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11

今天,初级中学2009届初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里隆重开训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天元初级中学师生向慈溪市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的领导和教官表示衷心的感谢!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训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新世纪的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还要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和完善的人格。

当代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或家庭条件比较宽裕,往往缺少挫折、磨难和艰苦的经历。我们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集军事拓展、科普知识、水上运动、农艺实践、质统文化生活技能于一体,主要目的是在教官的指导下学习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今后贯彻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尽管短短两天的社会实践只是人生旅途中短暂的一瞬间,但它给我们的影响则可能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

为了圆满完成社会实践任务,确保活动的安全和质量,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提几点要求:

第一:像队待学习文化知识一样,高度重视各项实践活动,全身心地投入一丝不苟完成训练任务。无论哪个训练项目,都要从难从严,既练意志,又练筋骨;既练思想,又练技术,要克服娇气,敢于跌打滚爬,敢于流一身汗,沾一身泥,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

第二:从开训到结束的每一天,从白天到晚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照基地的要求。保证在活动中严格要求自己,发挥“流血流汗不流累”的精神,树立“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决心,以优秀的成绩向学校汇报。

第三、增强组织纪律观念,一切行动听指挥,尊重教官,肢从领导。对每一位同学的遵守纪律情况,要严格进行考核,活动期间,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得请假。

第四、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在训练中,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要开展广泛的竞赛活动,看谁作风好,看谁能吃苦耐劳,看谁团结协作,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热烈气氛。

第五,要十分注意人身安全,杜绝一切意外事故的发生。训练中要严格按照各班动作规则要求,不要不懂装懂,不要自作主张,不许蛮干,千万要注意安全。各项规定目的操练,军训表现记入个人档案。:

初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12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创新意识 各项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郭元祥教授说: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设计的一门课程,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做,在“做”中学。设计这样一门课程,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开放的学习途径和发展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目标就是增加学生的经验,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过程,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社会责任等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借助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自身的特点,老师只有把实践与学生的思维联系起来,新知识才能在学生的实践中产生。老师讲述有关生活、社会与化学的联系话题,通过一些小实验激发学生热情。

如:在讲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这个课题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化工厂,以“参观访问化工厂”为活动主题,让他们感受到化学的精彩、化学的奇妙、化学带来的财富,从而让刚接触化学的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

又如在教学《爱护水资源》一节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课下对身边的水资源进行调查。①上网调查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世界、我国和本地的水资源状况、水污染主要来源与危害、爱护水资源的途径与方法,增强节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②家庭节水调查调查家庭用水情况,细致了解家庭生活用水情况,制定节水措施,把节水意识变成实际行动。③居住地考察小组合作,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从深层次亲自了解居住地的水资源状况、水污染主要来源,增强爱护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和情感。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方法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地球上有丰富的水,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水的短缺问题。充实学习内容,加强化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以设置学生熟悉的情景、或联系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实际,提出“似曾相识”,又无法解释的问题为实践活动的主题,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教师作适当指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诱发对化学学习更浓厚的兴趣。

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各项能力

以初中化学教材的知识内容为主,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利用家庭小实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从成见、迷信、幻想中走出来,研究事物,认识真理;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自主从事实践和创造;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言论自由,言语无忌;解放学生的时空,让他们走向社会,向各行各业学习。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二是要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冒险、勇于挑战的创新习惯。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探索知识和一切创造发明的原动力,初中生正处于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阶段。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性很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有趣的化学现象感到无限神奇,内心充满解开谜底的强烈愿望。

例如在讲完序言课后,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13个综合实践小实验,此外,可以补充十几个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又能够找到材料并独立完成的小实验,如观察小泥鳅在装水的汽水瓶中的活动、蜡烛燃烧的现象和产物的判断、酒精在什么条件下能燃烧或使火焰熄灭及用家庭厨房里的生活用品进行一系列“厨房里的化学”小实验等作为综合实践作业,都能调动学生钻研科学实验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这些实验按教学进度陆续布置给学生完成。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综合实践小实验记录本,把所完成的实验项目、日期、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详细记录下来,半学期检查一次。这些综合实践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教师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精心选择观念新,材料新,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解题中展现他们的才能。

总之,教师只有把实践与学生的思维联系起来,新知识才能在学生的实践中产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自身生活的感受及社会生活实际的调查了解,体验另类学习的轻松愉快,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来之不易和成功之后的甜蜜与喜悦;通过对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思维习惯的感受,培养其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所有这些使得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了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会贯通,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建构了化学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兵.“导学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尝试[J].化学教学,1989(03).

[2]沈辉.试谈“山寨文化”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启示[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