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

时间:2022-09-08 16:15:26

初中世界地理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地理学科;德育;渗透

一、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当前,初中生物和地理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不仅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整天处于学习压力的氛围中,缺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初中生今后发展极其不利。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局?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例如,在进行生物课教学时,因为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先实验后教学或边实验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沟通,不仅学会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还让学生感觉到浓厚的科学氛围,体会到科学的谨慎性和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多了一些严谨,少了一些粗心。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家产生高度的感慨与崇拜,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更加的热爱。其实,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就是德育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德育渗透,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1.总结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盲目性与分散性的问题,缺乏教学中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导致当完成教学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老师应该把有关德育方面的授课内容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把德育融入课程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和教学中所有有关德育的知识放在一起讲。

例如,老师在讲“初中一年级地理”课时,先把本书所要讲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让学生对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中一年级地理主要内容是世界地理,讲一些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人类要想在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就必须有保护好周边的环境的良好意识。

通过在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地理学科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更加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价值。学习地理不仅可以了解地球上各地区的环境、自然、人文特征,还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使命感,进而衍生出热爱祖国、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2.隐藏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隐藏在教学内容中,然后在授课时,在适当的讲课内容中渗透一些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讲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时,其中有些科学家需要老师去介绍,譬如:施莱登和施旺是如何发现细胞学说的、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做实验的以及做实验的次数,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对科学家产生了仰慕和崇拜之情,并且自己也想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从而更加地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使学生的个人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

3.联系实际渗透法

在现今的初中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对科学的认知、思想的觉悟、个人修养、实际生活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的渗透。

例如,在讲初中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时,主要讲完善运输业,怎样去发展农业和工业的现在发展如何以及分布情况。知道主要讲的内容后,老师根据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去让学生观察了解现在的运输状况、农业发展状况等。通过了解,学生感觉到了当前生活与发展的状况并不理想,从而让学生生成想改变自己的家乡,甚至改变国家发展进程的想法,使学生热爱国家的心情进一步提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成为优秀的人才,为自己的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马芳.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调查研究[J].学理论,2011(10).

第2篇

关键词 知识禀赋 国际贸易结构 影响机制

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认为两国之间若存在要素禀赋差异,则两国之间就将展开贸易。但应该看到20世纪以来,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因素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力量,因此知识禀赋也已经深刻地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即使是h-o理论也已重视知识的作用。知识禀赋正在不断的影响着国际贸易的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如今贸易商品结构是以高技术产品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上升为总体特征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相对于初级产品贸易,制成品贸易在世界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总体是上升的。从二战后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增长快于初级产品,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改战前初级产品占主要地位的局面,制成品贸易比重不断上升直至到1953年开始超过初级产品的贸易比重。表1比较了2008年农业产品、矿藏及能源产品和制成品出口额及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

由上表可知世界贸易中制成品的出口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产品出口,而且已经远远超过了初级产品的出口。

二是在国际贸易中,高附加值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在世界主要货物出口中具有重要地位。2006年世界主要货物出口占全部货物出口的比重大于1%的货物中除了部分能源性产品外,包含了许多高科技产品,比如航空器及有关设备、电脑设备等,还有许多高附加值产品比如电讯设备及零件、药品、电动机械及器具等。

三是商品贸易发展的同时国际服务贸易也在迅速发展。1970年,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仅为710亿美元,而1999年则高达13400亿美元,29年间增长了17.8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7%,不仅高于同期世界gdp的平均增长率,而且高于同期世界商品贸易出口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并且进入21世纪以后,服务贸易的出口还有不断增加之势。由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可知在2008年的世界贸易出口额中,世界贸易商业服务为37800万亿美元,进口额为34900万亿美元,而同年世界货物出口额为153300万亿美元,可见虽然现今货物贸易仍然是国际贸易活动的主流,但服务贸易已经在迅猛的发展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

四是以高技术产品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正在迅速扩大,并且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也是各国经济的未来支柱和活力源泉,因此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的增长相当迅速。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表2列举了2005及200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可见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相当迅猛。

五是绿色产品的出现优化了国际贸易结构。这表现在现今出口的产品中那些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危害极少或无害,资源利用率高,能耗低的产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对出口产品环保性做出要求。

知识经济,对我国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看清方向,找到突破口,加快产业升级,改变我国贸易结构,促进对外贸易产品的高级化,才能够在国际外贸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

参考文献:

[1]陈丹宇.知识要素与h-o贸易理论的拓展明.国际贸易问题.2003(7).

[2]张永林.知识创新与规模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3).

[3]保罗•克鲁格曼,毛瑞斯•奥博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陈飞翔.国际贸易的新发展——部门内贸易.经济研究.1991(10).

[5]唐平娟.知识禀赋的国际贸易效应研究.长沙:中南大学.2006.

[6]裴瑱,陆剑.规模报酬递增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世界经济研究.2006(9).

[7]李辉文,董红霞.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论基准.经贸理论.2004(2).

[8]李卫华.从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错误看现代经济学的缺陷.云南社会科学.2007(3).

第3篇

回顾历史,问神州大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华民族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创造了绚丽夺目的华夏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然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一、红色传承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枪炮,给走在了救国方案十字街头的中国先进分子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1920年10月,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即“共产党小组”,同年11月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

1921年7月的一个夜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为行动指南的、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犹如擎起的一把熊熊火炬,给近代饱受战乱、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送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的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烈史诗。

回首百年,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结合中国国情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实际中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团结各族人民,艰苦斗争。爬雪山、过草地,用小米加步枪带领中华儿女打击侵略者,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民主的新中国。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共产党领导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深入思考面临的新情况问题,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领导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中国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传承中构建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共产党人的精代代相传。

二、初心使命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大会高度评价党的十八大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面度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就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三、百年辉煌

2021年7月1日,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回首这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党从血雨腥风、枪林弹雨中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华儿女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习近平同志代表党和人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会上庄严的对全世界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1、民富篇

自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以来。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的大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习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牢记为老百姓谋幸福为使命,着力改善民生,牢记宗旨、以民为本,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在精准扶贫期间完成15个乡镇“减贫摘帽”任务,累计减贫34.18万人。成功争取恒大集团投入30亿元扶贫资金结对帮扶我县,帮助18万贫闲人口稳定脱贫。累计投入教育经费41.95亿元,校园占地面积从11万平方米增加到30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从77.5万平方米增加到12万平方米,在职教职工从7098名增加到9491名,高考累计录取2.09万人: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学生10.23万人,开餐率和就餐率均达100%;每年预算1000万元作为教育奖励资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增加8.4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增加37.5个百分点,教育“两基”覆盖率达100%。深入推进“同心助医”工程,全面实施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医疗救护车,山区卫生应急救援系统初步建立: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100%,率先在全省实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并轨管理,实施100%补偿,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的基本医保体系,公共卫生实现全覆盖: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4.82张、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13人。人口出生率从14.83%下降到12.32%,口自然增长率从65%下降到625%。累计支出各项社会救助资金8.12亿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420万人(次)。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2.67万人,保险基金448亿元。实施保障性住房1.12万套80.58万平方米竣T105万套。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8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36万人,累计劳务输出20余万人。实现全县脱贫!

民富国强,百姓安居乐业。大方县取得的成就只是中华大地上华夏儿女团结奋斗的一个缩影。在党的红色精神指导下,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与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2、强国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及“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

经济建设方面。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17%左右,稳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增加值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13年至2019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同时我国还是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科技发展方面。研发投入持续扩大,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24426亿元,比2015年增长10256亿元,稳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2%。在一些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若干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知识产权产出居世界前列。2019年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十四位。

生态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党的十九大把污染防治攻坚战确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19年,天然气、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3.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

文体建设方面。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快普及。到2019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数量分别达3196个、5132个,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4%,全国已有1536个县(市、旗)建设融媒体中心,覆盖率近82%,主流新闻舆论阵地不断做强做大。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2019年底,平均每万人拥有25.3个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面积达2.08平方米。文化软实力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现代化军队建设。强国必须强军,强军才能国安。自2016年底开始,军队进行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按照调整优化结构,发展新型力量,优化兵力规模构成,优化各军兵种内部力量结构,大幅提高新质战斗力比重。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基点,围绕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加快研发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加强中外联合演习、展开国际军事合作,执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弘扬了军威国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传承,是一场接力跑,要一棒一棒跑下去,一切早已开始,一切远未结束。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仍需风雨兼程。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我们走过万水千山,创造了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辉煌历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全党各族人民要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惊天动地!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简史》

第4篇

①开始形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亚、非、拉等地区成为西欧资产阶级疯狂掠夺金银财货和获取廉价原料的狩猎场(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②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生的工业革命,进一步刺激了对这些地区的原料需求和商品销售。火车和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和普及,加快了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

标志:伦敦逐渐成为世界金融贸易的中心。

影响: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不断扩大,先进科学技术广泛传播。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被迫打开门户,卷入世界市场体系之中;一些国家则改革政治与经济结构,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①完全确立: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已经形成。

特点:①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加强,全球贸易体系初步形成。

②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分工初步显现——经济全球化启动:(具体表现为)其中,欧美工业国是主要的工业品生产地与资本输出国,亚、非、拉农业国沦为它们的经济附庸、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

与此同时,世界已无“世外桃源”。19世纪末掀起的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狂潮让几乎所有国家和民族都被迫卷入国际政治漩涡。

②加快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全球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

表现:1948年,由23个国家签订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多边贸易协定。

⑤深入发展:到80年代,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表现: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经济在此基础上,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年宣告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空前加强,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大力增长。

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之日起(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已经形成),经济全球化就已启动。到20世纪初,一个全球贸易体系初步形成。然而不久,这一进程被两次世界大战打断。

二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

到80年代,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表现1:跨国公司既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又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特点:它以整个世界为生产、经营的领域,推行全球发展战略,

作用:加强了各国经济联系,并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往往伴随着私人资本竞争的无序性,对东道国的民族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助长了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平稳。

表现2: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二战结束后,为了解决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问题,1947年10月,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以多边协定的方式,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但是,关贸总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后,各国开始筹划建立世界性贸易组织。1994年,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国际会议正式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

从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它是独立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经过多年谈判,中国于2001年12月加入该组织。

性质: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诞生的国际贸易管理和仲裁机制。

作用:它共有五项功能:1促进多边贸易协议的实施与运作;2为新议题提供谈判场所;3推动争端的解决;4执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5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进一步融合全球经济政策的决策。

特点:它实行非歧视原则、互惠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二、发展不平衡与全球性问题

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又引发了大量全球性问题:

问题1、经济全球化凸显了世界经济体系所固有的不平衡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矛盾与日俱增。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加大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异。“南北关系”日趋紧张。

应对:1964年,发展中国家组成“七十七国集团”,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口号。

问题2、经济全球化使能源消耗增速,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能源危机与能源冲突迭现,人类环境也因此变化,出现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水土流失、陆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现象。

应对:针对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已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推行节能政策,加强循环经济: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简称“联合国环境署”)的推动下,陆续通过《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全球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重要文件和公约,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问题3:经济全球化加大了人员与物质的高度流动性,公共卫生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焦点。各种流行性疾病传播速度加快,危险程度增加,造成的国际威胁也更大,如艾滋病、禽流感等。

应对:为了应对这种威胁,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各国加强科技合作,增进信息交流,努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第5篇

“陆地和海洋”部分包括两大板块内容——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该部分内容标准的要求是:①海陆分布。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②海陆变迁。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都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与旧版地理课标(实验稿)比较,新版地理课标删掉了“大洲、大洋概况”这一知识点,在“知道板块构造学说”后增加了“基本观点”的表述,这样的修改符合教学实际,要求更加明确具体。多数版本教材将该部分内容放在地球地图知识之后,作为学习世界地理总论、区域地理的基础。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教材为例,本部分知识结构如图1。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记住海陆面积比例,初步学会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特点;在世界地图上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说出大洲间的分界线;知道地球上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并能举出相关证据;了解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观点;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三个基本观点,初步掌握六大板块的分布,初步学会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著名山系形成、火山地震分布等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阅读南半球和北半球、水半球和陆半球等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东西两半球地图、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地图,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及大洲间的分界线,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围绕“水球?地球?”“我们脚下的大地是固定不变的,还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等辩题开展辩论,培养学生辨析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组织探究活动,分析世界著名山系、火山地震带的成因等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的建立”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不断追寻真理的科学精神;通过“沧海桑田的变化”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念;通过对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了解,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重难疑点

1.重点分析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本部分教学重点之一。该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世界人口与人种分布、世界语言与宗教分布、世界区域地理等内容的基础,故确定为教学重点。突破该重点,需指导学生充分阅读世界地图,认清各大洲的轮廓特征及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是本部分教学的另一重点。该部分内容是分析世界著名山系形成、火山地震带分布原因的基础,在世界区域地理(如日本)的学习中也要运用,故确定为重点。突破该重点,应结合分析“六大板块分布图”,弄清“全球分几大板块”、“各大板块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容易发生哪些地理现象”等问题,从而掌握板块构造学说的三个基本观点。

2.难点剖析

“世界著名山系的形成、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是本部分教学难点。初中生空间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较弱,而该部分内容较抽象,故难以理解。突破该难点,应指导学生将世界地形图、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六大板块分布图进行对比阅读,分析得出“世界著名山系、火山地震带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由于板块与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而形成”这一结论。

3.疑点解析

疑点一:水半球和陆半球的划分。水半球和陆半球的划分不是沿赤道或经线圈将地球分为相等的两半,而是沿一个与地轴斜交的大圆,将陆地最集中的半球和海洋最集中的半球等分。疑点二:大陆和岛屿的区分。世界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小于澳大利亚大陆的陆地均为岛屿。

四、教学建议

1.优化组合方法

(1)海陆面积比例。单纯告诉学生全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数据,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也很枯燥乏味。将地理教学与数学教学结合,既可增强趣味性,又可加深学生对地理数据的理解记忆。具体做法如下:先设计一个游戏,让学生闭上眼睛转动地球仪,用食指将地球仪停住,看看食指按住的部分是陆地还是海洋。反复做20次,统计按住海洋和陆地的百分比。再结合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下同)图2.2“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得出“海洋面积占全球面积的71%,陆地占29%”这一结论。

(2)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该部分教学应通过引导学生充分围绕地图展开探究活动。首先,为学生提供极地为中心的北半球和南半球地图,比较“陆地集中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海洋呢?”“北极点周围是海洋还是陆地?南极点呢?”等问题,引导归纳出“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海洋集中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这一特点。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2.4“水半球和陆半球”,分析陆半球中陆地所占比例,得出“无论怎样划分两个相等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这一特点。最后,学生归纳得出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3)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是初中学生首次接触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知识,通过该部分的学习,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方法,为今后地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该部分教学首先可围绕东西两半球地图展示并设计一系列探究问题: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西半球呢?跨南、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全部在北半球或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亚洲的北、东、南三个方向分别是什么大洋?大西洋的东、西两岸分别有哪些大洲?然后,训练学生在不同类型的世界地图上(如教材图2.1、教材后的世界政区附图、极地为中心的地图等)分别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进一步巩固对七大洲、四大洋分布的掌握,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大洲大洋的能力。

2.合理使用图像

地理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教材中该部分地理图像共有24幅(组),占该部分教材篇幅的2/3以上。教学中应充分围绕教材图像系统展开教学,通过设计系列读图析图问题,引导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形成地理能力。如教材图2.19为“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探究问题如下:全球分哪六大板块?观察地图,各板块是静止还是运动的?选择一个板块,说出其运动的主要方向。世界有哪两大火山地震带?其分布与板块分布有何关系?阅读教材后的世界地形附图,指出世界主要山脉,对照板块分布图,说出山脉分布与板块分布的关系。

第6篇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说明》把地理高考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地球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其中区域地理部分包括世界海洋与陆地的分布、中国地理概况、区域可持续发展条件与发展方向的分析等。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考试卷来看,区域地理是文综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是文综的背景材料和文综试题的载体。在高考中,区域地理是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托,试题的设置往往从某一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的试题具有出现频率高、情境灵活多变、覆盖知识面广、答题综合性强等特点,成为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瓶颈。

为了解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的现状,笔者对所教高二文科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卷发放40份,收回38份,有效试卷38份。问卷结果显示,学生的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空间定位不清、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结合、对于区域特征的分析能力较差、不同区域的区域特征混淆等;中国区域知识略好于世界区域知识。

一、高中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学习缺乏衔接,增加了高中的学习难度

(1)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存在差异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道世界、中国的地理面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主要任务是了解地理概况,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而高中新课标中关于区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主要任务是认识区域差异,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则成为教学的载体。

初中阶段强调的是对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地理基础技能。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阶段则强调理性认识地理环境,要求理解地理环境的特征、发展变化,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初高中教学目标不同,即“初中的知识,高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地理学习。

(2)初、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态度存在差异

初中地理在学生的心中只是一门副科,家长、学生、学校,甚至地理教师对于地理学习和教学都不重视,因此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并不到位,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是应付了事。此外由于初三不设地理课,增加了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

(3)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存在差异

大多数高中学生沿袭了初中死记硬背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少有同学做到图册在手经常翻阅,几乎没有同学通过绘制示意图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记忆,并且不重视知识结构的总结,不关注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初中地理讲世界气候特点和成因时,教师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以及成因,并要求学生记住即可;而高中学习气候时必须学会绘制示意图,识记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并要推导出气候的成因和特征,从而得出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能记住“有什么”“在哪里”,却不知道“为什么”,更谈不上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迁移从而分析、比较其他区域地理特征。

2.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有限,区域地理缺乏系统复习

在知识体系中,初中地理不要求全面系统,因此对于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讲解不全面,学生对于该区域的认识也存在漏洞;而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更加注重地理原理规律,知识难度加大。从时间上看,高中地理的学习也不可能全面系统。但是区域地理知识作为系统地理的背景,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例如洋流的分布、气候的分布、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影响等,这些都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学生认为困难的就是和区域地理联系在一起的分布图。

区域地理复习课是初中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不是将初中教材的知识简单重复。教师要善于将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高中的系统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二、高中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缺失的解决策略

1.针对学生“区域定位不清”的解决策略——构建地图空间结构,明确空间位置联系

近几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的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这类区域地理试题的解答,首先要阅读背景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认定。所以“区域认定”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学生怕区域地理,面对区域地理试题无从下手,原因之一是不能准确进行区域认定。要想解决该问题,地图无疑是最佳工具,为此对地图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区域地理复习始终。这也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弥补学生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的有效办法。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它用形象的方式表示抽象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区域地理内容庞杂,记忆量大,都是以图为载体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作为区域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建立在学生“心中有图”基础之上的,学生必须自己建立起宏观大地图,才能从大尺度空间中准确定位出小尺度空间,进而分析其区域特征。

在一般的区域地理复习教学中,教师先进行世界或中国总论的复习,而后进行分区区域地理的复习,因为课时紧张或对建立学生地图空间知识结构不够重视,在两部分知识之间没有过渡,没有联系,没有强调。如此学习区域地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两三个分区后,知识堆砌,引起混淆。因此对学生进行地图空间知识结构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日本”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图,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在授课伊始反复出现亚洲或东亚地图,加强不同尺度的空间转换,并强调不同尺度的空间位置联系,如纬度位置、气候类型等地理要素,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关于亚洲、东亚、日本的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图1)。

当零散的知识形成网络时,知识就会变得有序,便于记忆。同理,当空间地理事物按照尺度大小建立起地图空间知识结构后,地理事物的分布也会变得有序,学生可以熟练准确地提取结构中的任意地区。

2.针对学生“区域特征判定不清”的解决策略——以区域地图为依托,构建区域知识网络

地图将广阔的地理空间和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缩编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广大地区的地理事象呈现出来,才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地域空间分布的各种事物,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地理空间概念。

但是仅有读图训练还是不够的,面对区域地理繁杂凌乱的知识,如果没有条理,学生就会陷入记忆的“海洋”,死记硬背只会导致更快的遗忘,不能灵活应用,经常出现不能准确把握区域特征的问题。

区域地理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由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的“八股”式学习,也不能是初中地理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要与高中的系统地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才能达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用提纲形式给学生分析区域的思路,对中国和世界区域进行不断的知识再现,明确每一个区域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例如对“日本”一课地理环境的分析后呈现出如图2的知识结构。

人的思维过程一旦受到某种刺激,就会产生联想,这种联想要有依托,而地图就是这种依托之一。靠着这种依托我们可以把一些有关的地理事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学生阅读某区域地图时,联想到的不是孤立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一个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特征。

3.针对学生“区域特征混记”的解决策略——通过区域定位分析,对比区域特征差异

近年来北京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的试题。题目提供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工农业、环境与环境问题等信息,要求考生对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并回答相关问题。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和区域差异。

世界上只有相似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不同规模的地域系统在地球表面都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与区位属性,有着地理环境差异性,区域间也具有差异性。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区的各地理要素存在差异。例如长江三角洲平原与东北平原的区域差异的形成,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的气候差异,进而影响到土壤、河流、植被等地理要素,从而影响到人类活动,造成整体的差异。

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复习记忆方法的指导,那么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堆砌着所学过的所有区域的区域特征,它们之间没有区域联系,也没有差异比较。当接触到这类试题,学生就会出现没有上位思想,不能从整体性角度看待问题的现象,进而陷入区域特征记忆的“海洋”中,在头脑中快速地提取出相似的内容,不管试题是要求比较分析,还是归纳总结。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对于不同国家和区域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对于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比较,可以让学生看出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做到既兼顾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又不被某地理要素或区域禁锢,就区域讲区域。

例如,在复习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后,可以将世界几个干旱地区,如我国新疆和中亚、西亚和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端东坡地区的气候进行异同的比较。明确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同,但却形成了气候特征相同的干旱气候。

再如,带着学生分析完“日本”的区域特征之后,除了相应的巩固练习之外,教师还可以选取与该区域相似的英国,让学生进行自主或小组合作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区域地理分析方法的落实,达到分析能力的提升;同时让学生将日本与英国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即使同为岛国,但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两国的区域地理特征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4.针对学生“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不能有机整合”的解决策略——依据地理事物联系,进行知识滚动复习很多学生感到迷茫的是地理试题在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中来回转换,同一道题,前面让分析区域特征,后面又要求分析某现象的成因,学生应接不暇,思维混乱。学生在作业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更多的是教师在高三总复习中没有将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进行有机整合,因此学生对这种试题不适应。在高考地理复习中,教师一般的复习顺序是在高二年级进行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复习,在高三第一学期进行高中必修选修5本教材的复习,到高三第二学期进行专题复习。如果复习区域地理时仅要求学生在记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线及重要的区域特征,而复习系统地理时只关注成因规律,那么这样的复习方法就是不科学的,是违反地理学科本质的。

地理环境的各组成要素间一个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的整体,各要素共同构成了地域系统。例如在认识某区域时,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相互关系来揭示区域特征的,因此区域地理特征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

区域地理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地理事象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区位意义,还要解释与其他环境要素的空间关系。因此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要结合空间分布,重视对具有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而在系统地理复习中,要重视在区域中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两部分内容的复习虽各有侧重,但一定要相互渗透,要重视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二者有机结合,进行滚动复习,将系统地理穿插到区域地理复习中,同时将区域地理贯彻复习的整个过程。

例如,利用世界地图,在复习大气环流时,在图中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在复习气候类型时,在图中填绘世界各大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对应的自然带名称;在复习洋流分布规律时,在大洋中绘制洋流分布图等等。在一张图中叠加多个地理要素,既可以复习某个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又可以针对某个区域分析多个要素的相互联系。

三、结语

第7篇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2―0079―01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有效工具,是地理教材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初中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利用地图教学可以直观呈现地理知识,地图相对于文字叙述更具形象性与直观性,符合学生认知事物、学习知识的特点。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养成读图的习惯,对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兴趣为支撑的,学生对学习对象感兴趣,就会产生对问题探究的动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需要将读图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把复杂的文字信息转换为地图信息,将枯燥的地理知识用直观形象的地图来显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在对其他各科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是以读取文字信息为主,学生没有形成用读图来分析与学习知识的习惯,所以,地理教学要强化学生的读图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读图是地理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图,要结合课本文字提供的知识点,再将这些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还会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去发现课本上没有提到的知识点。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地图,不仅阅读教材提供的地图,还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其他与地理教学有关的地图,强化学生对地图直观语言的认知与理解。对于不会读图的学生要耐心引导,例如,读一张中国地图时,教师要先训练学生整体观察这张地图,了解我国的形状及版图面积,然后再看每个省的分布状况和形状。并引导学生对每个省的分布情况与形状进行仔细观察,然后再观察每个省的河流分布情况,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地训练学生读图,让学生享受通过读图获取地理知识乐趣。

二、培养学生析图的能力

析图是建立在学生会读地图基础之上的,分析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呈现地图与记忆地图上的地理事物,用地图来思考地理特征、现象、规律、成因等。教师还要在教学实践中训练学生分析地图的技能与技巧,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析图能力的作用。例如,执教“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课内容,如果教师单凭自己的说教、叙述、阐释、剖析,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让学生阅读文字资料,学生又会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动力得不到有效激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观察“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认真观察,获取地理信息,这样把教师的讲解与文字枯燥的解释转换成图片,直观形象,可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地图,并且通过观察与分析,总结归纳出世界降水量的分布与特点。同时,结合“世界地形图”,让学生分析降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生把“世界降水量分布图”与“世界地形图”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进行交流与思考,不断总结与完善,总结出世界降水量的分布与影响降水量的因素。在地理教学中除了教师引导让学生培养析图能力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析图训练,在此期间,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去分析地图。例如,在遇到课本中的地图时,教师不要急着告诉学生地图中的知识点,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析图技巧进行分析。如教师可以问学生通过读图得到哪些地理信息,可以提问不同的学生,让学生把地图的信息补充完整,也可以请学生谈谈自己在读图中获取了哪些地理信息,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与借鉴。

三、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第8篇

知识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你只是你只是浅尝辄止,那么只会觉得枯燥乏味,像对待任务似的应付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1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经过和影响。

(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需求贵金属和商品;《马可·波罗游记》的诱导;传统的东西方商路被控制;欧洲君主国的支持

(2)客观条件:生产力的发展;造船和航海技术上的进步,中国罗盘针的传入。

(3)目的:为了发现与亚洲进行直接贸易的航路。

(4)经过

(5)影响

①欧洲:西欧开始崛起,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了灭顶之灾,大量财富被掠夺。

③非洲:成为欧洲猎获黑奴的场所。

④亚洲:欧洲人用美洲的白银购买亚洲的商品,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⑤世界:在各大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分散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荷兰殖民扩张的背景、特点、影响。

(1)背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2)时间: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

(3)特点:贸易范围广;殖民手段新,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垄断东方的香料贸易。

(4)影响:取代葡萄牙、西班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英殖民帝国崛起的过程、特点、影响。

(1)过程: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对西班牙船只进行海盗式的劫掠;17世纪,凭借实力,与荷兰、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并且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2)特点:政府鼓励海盗式劫掠;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加速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

(3)影响:促进了英国制造业的发展;为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条件。

早期西方殖民扩张的影响。

(1)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北美、大洋洲都卷入了世界市场,欧洲内地和亚洲内地更多地为世界市场生产商品。

(2)世界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变化: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不仅把世界商业活动联系起来,而且促进了欧洲,尤其是英国制造业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时间、条件、主要成就、完成标志、影响。

(1)时间:1765年(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19世纪中期)。

(2)条件:海内外市场的扩大(必要性);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工场手工业十分兴旺发达;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和普及。

(3)含义: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实现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

(4)成就: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轮。

(5)完成: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6)影响

①生产力: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铁路时代。

②新兴工业部门涌现: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③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④生产组织形式: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工业时代。工厂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⑤社会关系的变化: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⑥世界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世界经济霸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条件、特点、主要成就和影响。

(1)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2)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场、资金等);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电磁感应理论)。

(3)特点: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4)成就:电力的发明和广泛运用(标志性成就);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研制出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新兴的化学工业取得显著的发展;技术革新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大发展。

(5)影响:推动社会生产力巨大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推动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方式、特点,形成的影响。

(1)过程

①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7、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③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方式: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逼迫。

(3)特点:以欧美国工业国为主导。

(4)影响

①积极方面: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促进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变革。密切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方面: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是建立在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基础之上的,给落后国家和地区人民带来了灾难,具有不公正性和不平等性。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2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英国制度的创新历程。

(1)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2)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3)19世纪中期:自由党和保守党形成,两党制发展。

(4)1832年:议会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在英国成立的条件、时间和标志、意义。

(1)含义: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制约。

(2)背景

①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壮大。

②13世纪初,大贵族联合起来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以限制王权。

③1688年的“光荣革命”赶走了詹姆士二世。

(3)时间和标志: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意义

①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②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责任内阁制的含义、形成过程、内阁的运行原则、内阁首相与大臣的产生方式。

(1)含义:内阁(即政府)向议会负责的制度。

(2)形成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②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3)运行原则

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②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要么下台,要么提请国王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内阁首相与大臣的产生方式:19世纪中期,在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成为首相,负责组阁。

简述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2)英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角色。

(3)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4)首相实际上是国家最高行政首长。首相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简述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2)内容: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3)影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内容、地位和意义。

(1)背景

①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

②独立战争结束后,松散的邦联难以维系各州。

③美国政治领袖们意识到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

④“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坚持分权制衡的原则。

(2)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

(3)内容

①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并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在宪法中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

②宪法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属于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③宪法坚持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4)作用

①地位:1787年宪法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②直接:据此,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③长远:保证了美国的社会稳定,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

(1)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属于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2)总统与国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参众两院可各自反对对方所提法令。

(3)总统与最高法院。总统任命联邦法院法官,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4)国会与最高法院。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什么是联邦制度?为维护联邦统一,美国进行了怎样的斗争?有何影响?

(1)概念: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挑战:州权主义活跃导致1861年至1865年美国内战林肯总统提出“为联邦的统一而战”的口号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

(4)影响:联邦制度维持的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相同点: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代议制民主;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都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

(2)不同点

简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制定的背景、主要内容、意义。

(1)背景:1789年以来的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2)颁布:1875年,议会陆续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3)内容

①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②行政权: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各部部长副署。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

(4)巩固:确定法国国歌和国庆日,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5)影响: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3近代人文主义的发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运动的性质、主要思潮及其含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运动的主要意义。

(1)原因

①经济: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②阶级:新生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

③文化:借助古希腊、古罗马丰富的文化遗产。

④诱因:14世纪,黑死病在意大利的蔓延,促使人们反省。

(2)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3)主要思潮及其含义

①主要思潮:人文主义。

②含义:其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4)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薄伽丘与《十日谈》;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和《摩西》;拉斐尔:《西斯廷圣母》;莎士比亚的戏剧。

(5)意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推动了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活动、主张,运动的影响。

(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人文主义思想活跃;罗马教会宣扬因行称义严格控制人们的生活;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点燃导火线。

(2)马丁·路德

①1517年,为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②强调因信称义,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4)影响

①性质: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②意义:欧洲宗教改革家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促进了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和人类不断认识自己。

启蒙运动的背景、含义、主要代表人物、影响。

(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的发展。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提倡用理性来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3)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著作、影响

(4)启蒙运动的意义

①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②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新高度。

③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时间、内容,地位、意义。

(1)背景

①经济: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矛盾逐渐暴露。

②政治:工人运动失败表明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对科学理论的迫切要求。

③理论: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三大优秀理论提供了理论前提。

④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加革命实践。

(2)发表:1848年初发表,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3)内容: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的原则。

(4)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兴起。

巴黎公社建立的背景、时间、性质、意义。

(1)背景

①民族矛盾: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②阶级矛盾:新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行反动政策。

(2)建立:1871年。

(3)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

(4)性质:新型的工人政权。

第9篇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两个问题:(1)理论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空洞的理论说教,使德育形式主义严重,变成了唱高调,说空话;(2)缺乏整体性,内容头绪繁多,未从本源抓起,实施脱离学科教学实际,各自为政,难以形成体系。因而思想品德教育高消耗,低效率,质量不高。如何才能改变这个现状呢?我认为,应从根本抓起,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构建学用结合的德育机制,将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落到实处,才能提高质量,提高效率。下面,我们以小学语文第五册《小摄影师》为例,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结合型课堂教学技术,落实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

一、整体感知阶段――通过感知课文内容、中心、结构,奠定进行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的基础

首先,组织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中心、结构,获得粗线条的教材结构图,构成学习本课的先行认知结构。本课主要写谁?读了课文,你喜欢高尔基吗?他哪些地方值得你喜欢?课文是通过什么事,来表现高尔基热爱、关心少年儿童的?通过初读、讨论,让学生对高尔基关心下一代的品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大概知道,课文是通过高尔基让孩子给他照相来表现高尔基关心少年儿童的。从而,为对学生进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和“实事求是,有根有据”的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奠定基础,提供本课德育的固着点。

二、具体理解阶段――通过示范和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情朗读中,进行运用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分析问题的技能训练

首先让学生细读有关段落,弄清楚孩子怎样请求高尔基,高尔基是怎样同意让孩子给他照相的,并讨论这件事说明了什么。然后通过表情朗读来感受“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敬爱与恳求。接着,组织学生精读高尔基认真配合孩子照相的段落,深刻理解写高尔基听从孩子吩咐、主动配合孩子照相的语句(如“咧开嘴笑”“拿了张报纸,按吩咐坐下”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到高尔基对下一代的诚挚而深切的关爱。待学生深刻理解这部分内容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表演,用自己的动作语言来深刻感受老一辈对下一代的爱。最后还要提问:当孩子因忘了装胶卷而哭着跑了以后,高尔基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不仅不生气,反而还那么着急地叫孩子回来?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仔细读书,通过讨论和表情朗读来加深对高尔基优秀品质的体验和理解。这样把“关心他人”的情感教育、人生观教育与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以及朗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施教,不仅具有全面育人的功能,而且由于坚持了对高尔基其优秀品质的“实事求是”“有根有据”的分析,因而对学生同时进行了一次潜移默化的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三、总结升华阶段――在联系实际、升华认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首先提问:本文突出写了高尔基的什么特点?高尔基为什么不接待记者采访,却一直惦记孩子照相的事?组织学生研读课文,应用抽象思维方法,对已获得的具体、形象的教材进行归纳综合,形成具有充实、丰富内容的整体的高尔基形象。接着提问:高尔基为什么那么爱孩子?依据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对教材内容、中心进行评议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孩子是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希望,高尔基站在这个高度,特别关爱少年儿童,特别重视对孩子的培养。通过讨论,达到深刻理解教材、升华中心、提高认识、获得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的目的。最后,还要向学生提问:在家里、在学校,你感受过别人对你的关爱吗?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说一说人们是怎样关心下一代的。人人都在关心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身边的爷爷、奶奶、老师、同学呢?让学生认识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进而要求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为社会、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结合型教学认为,必须从本源抓起,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首要任务。初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应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最根本的目标。只有这个目标,才能将各种纷繁的德育内容统一起来,五爱教育才有坚实的根基,只有围绕这个目标组织教育活动,才能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品德教育体系。我们还认为,学科教学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只要将二者紧密结合,才可能将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才能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才能从知、情、意、行不同角度全面、统一施教。总之,思想品德教育只有从本源抓起,构建学以致用的德育结构,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才可能获得事半功倍、高质高效的效果。

参考文献:

彭乐群.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下,2009(02).

第10篇

通过对中考历史的抽样调查看出,考生世界史部分的得分大部分低于中国史的得分,我在世界史的教学中,也经常听到很多学生反映,感到世界史学起来比较费力气,但是,从近几年的历史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出,主观题中的一个材料题往往会有世界史的内容,因为答题的不理想,给很多考生造成了莫大的遗憾,究其原因,这是对世界史知识复习没有掌握要领和有效方法而造成的,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既能掌握牢固的世界史知识,又能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提升初中世界史复习实效的策略作了如下三方面的探究。

一、梳理知识,划分专题

从初中世界史课本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全世界的国家众多,但在初中世界史课本的内容中,主要介绍了几个重要的国家的历史,世界史给人直观上的感觉是内容繁杂,范围和跨度都十分广大,但是只要我们在复习中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学习的困难往往就很容易克服了,我认为,对于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的复习,首先要依托教材,夯实世界史的基础知识,其次,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结合课本的内容划分出几个专题,每个专题再划分出几个小专题,那么,这些小专题的解决,也就自然而然地化解了大专题,我们将几个个小专题复习好了,大专题也得到了相应的解决。

比如,我们划分出一个“国际关系史”的专题,所谓国际关系就是国与国及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整体把握后,首先将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划分为如下四个专题: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所产生的斗争;2.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侵略、反侵略、称霸、反称霸的斗争;3.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抗争;4.国际协作问题。下一步的更小的专题划分就是来整理那些国家间的矛盾、斗争和相互的协作等,再如,我们再划分一个“国别史”专题,如果以法国为例,就可以把课本中全部的和法国有关系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列为一个大专题,把法国不同的阶段的历史划分为小专题。这种方式的有效运用,大小专题可以相互作用,获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二、科学联系,提升效率

如何提高学生的复习能力和效率是世界史复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纵观目前中考中的世界史试题,我认为,要学生提升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是十分关键的,整合能力需要对世界史知识做出全面的、科学的多层次联系,通过对比整理,寻求这些知识中存在的规律性的东西,把握好事件的实质性问题。比如,我们可以采用纵向横向的联系、中外史联系、现实热点联系等方法,结合事件顺序和事件来抓住一个国家的特征是纵向的联系,这种方法有效地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把世界各国具有性质、类型基本一致的历史事件作出总的概括就是横向的联系。这种方法强化了学生对知识总体化的认识;由于学生的中国历史知识大多掌握的比较好,我们在复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中外史使联系的方法,把中外历史科学地联系起来,因为与学生所掌握的中国历史有关,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现实热点的联系可以使学生减轻记忆的压力,提升复习的效率,比如,从日本的明治维新与我国的的联系中,将二者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做比较;再如,从英法美三个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由此深层次地理解英法是通过反对封建统治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美国则是反对殖民主义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还有在复习英国的对外殖民侵略时,联系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就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等。这种复习的方式使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科学合理的联系构成了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提升了复习的效率。

三、强化训练迎战中考

我认为根据中考历史的考试说明进行世界史的复习,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提升了复习的实效性,因为考试说明是中考的重要指南。目前,我们中考的题型主要分为选择题、纠错题和材料题等,在对于材料题解题时要有悟性,当然这种悟性是不能脱离扎实的基础知识的,考题可以说是百题百貌,任何人都无法拥有解百题的妙法,世界史作为初中历史学习之难点就更难追求了。因此,我们要通过强化训练,创设多种开启智慧的方式,以悟与变为前提,在平时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完全理解了问题的含意后,再进行解答,在解答时要尽可能地运用精要、缜密的文字来叙述,达到逻辑严密,有条有理,中考是一场竞技,学生在考试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从容应对,懂得方法至上,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绩。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史是中考中学生认为难度较大的环节,其得分也总体低于中国史,改变这一现状,提升世界史复习实效是基本的途径,本文从“梳理知识,划分专题”、“科学联系,提升效率”、“强化训练迎战中考”三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提升复习实效性的策略,复习的方法和策略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施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为学生学好世界史而付出不懈的努力。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运用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 到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当中,这使得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了一种 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境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可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越来越愿意学习;可以为学生创 造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从学习当中找到快乐;可以引 导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越来越会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 创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因此,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 术,全面提升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这是使学生的思想政 治素质长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的绝佳途径。接下来笔者将结 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联系实际的初中政治教学,来谈谈自己 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的看法,希望能够对大家 有所帮助。

1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对初中政治教学的好处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地不断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初 中政治的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这种教学手段的特点概括起来主 要包括以下几点:图文并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友好的交互环境,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得到更好的解决;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组织信息的形式丰富多彩,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途径。多媒体技术的这些优点,使得其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生动形象、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年龄相对较小,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比较差,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事物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基于初中生这样的性格特点,我们要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创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所学的知识,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品德的熏陶和高尚行为的感染。多媒体技术可以创造更为友好的交互环境,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地应用到初中政治教学中,可以创造一个更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原本抽象的理论和原理利用视频、音频等更为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容易。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实际情景,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使初中政治课堂更有活力。比如,我在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时,在讲到“多彩生命构成缤纷世界”时,我们就可以利用一些资料来给学生做一个展示。如我们可以分享《2011年世界地球日宣传片》,著名歌手李健是“2011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中国区代言人,他的作品《故乡山川》也被用于世界地球日的宣传片。我们可以将这些资料展示给学生,使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了音频和视频,这就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也有很好的帮助。

1.2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优化教学结构:

初中政治课内容较多、较杂,原理、观点、基本概念繁多,内容抽象,理论性极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注重理论的讲解,那么学生将很难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初中政治课上繁琐的概念、抽象的理论等教学重点、难点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出来,从而使初中政治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结构合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身边的诱惑》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辨别哪些是不良诱惑,哪些是良好诱惑,并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良诱惑,哪些良好诱惑。学生讲完后,教师加以点评。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教材上的观点与实际相结合,突出了教学重点,达到了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3扩大学生的视野,减轻学生的负担: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应紧跟实际,要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化。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实时地把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以及各种时事引进课堂,从而让学生能适时地了解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相当多,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泛。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对这些知识进

行适当的浓缩,让学生在几分钟内学到很多的知识。这样也就丰富了初中政治课的知识量,让学生在课上就理解了许多深奥的理论知识,不用在课下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查阅。这样也就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第12篇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如何适应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程理念、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整合和优化,并形成创新特色,是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初中地理课标强调“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强调将地理知识作为学习过程的载体,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内容标准”,即课标中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对教学内容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它作为初中地理课标的主体部分,与现行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样,都具有规范课程内容的功能。本文试图通过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领会课标在课程内容、要求等方面形成的创新特色,以加深对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理解。

?一、内容选择更精简,有利于素质教育

?新中国颁布的教学大纲,反映出半个多世纪以来初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发展和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内容选择以自然地理为主,存在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传承,轻技能和科学观念培养等倾向。80年代以后,课程内容的总体特点是知识量逐渐精简,难度逐步降低;人文地理不断加强,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很大,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初中地理课标要适应普及义务教育需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标”,以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从课标制订的宏观层面看,内容选择宜少而精,应突出重点和关键性问题,并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规律相适应。

?首先,初中地理课标在内容选择中删减了一部分较难的内容。例如,地轴倾斜的地球运动引起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的形成以及时区换算、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内容,往往是制约地理学习的“瓶颈”,并导致不少学生因此而丧失学地理的兴趣。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内容标准”已基本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分析和抽象的学科理论。

?其次,不强求学科体系和知识内容的完备性。内容过于庞杂,课时矛盾突出,是长期困扰初中地理教学的难题。以1978年颁发的地理大纲(试行草案)为例,世界地理内容包括“世界地理总论——各大洲(大洋)概述——大洲分区——国家(地区)”四个层次,除了要讲授七大洲、四大洋外,还须在大洲之下讲17个分区、52个国家(地区)。1990年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中,国家(地区)分为必学的27个;选学的15个。2000年颁发的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虽已精简为13个分区和22个国家(地区),其中14个国家(地区)必学,其余选学,仍是个不小的数字。新课标“内容标准”,规定世界地理必学区域的下限是1个大洲、5个地区和5个国家,须达到的目标是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学习区域地理和描述区域特点的基本方法,重在培养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认知地理区域的能力。

?又如,以往学习区域地理,总少不了“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等自然要素和资源要素以及工农业、交通、贸易、旅游等经济部门的内容,这是传统地理课程在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繁、难、偏、旧”现象的原因之一。加之总论与分区层次重叠,某些教学内容多次交叉和重复,因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新课标从控制总量入手,以要素“单列”和“与区域结合”等方式选择内容。新课标“内容标准”中,世界地理总论保留单列的只有“海洋与陆地”和“气候”,其余要素均结合到具体地区或国家学习,通过精选内容和减少层次,落实“减负”。

?第三,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载体的地位得到强调和规范。与以往教学大纲不同,“内容标准”强调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其范围被界定为“学校所在地的区县一级行政区域”,并且规范了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须达到的综合目标。课程内容重整和精选后,乡土成为综合学习和实践基地,学生通过搜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开展以环境与发展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这不仅是初中阶段性学习的总结,也为将来升学或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二、内容组织更灵活,有利于教科书多样化

?回顾近十多年来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历程,虽“一纲一本”旧格局被打破,从形式上实现了“一纲多本”,但用今日眼光观察某些课本,或多或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究其原因,在相当程度上与以往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规定得过多、过细有关。哪些内容必学,哪些选学,甚至哪几个山脉、河流、城市须记住,都有明文规定,教科书编写者没有“创作空间”,教师则更成为“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教书匠”。在相当长的教育历史上,教师被当成一种“工具”,他们没有权利、没有机会或没有能力针对学生及所在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我们该教什么”的问题。

?为了使原本鲜活的地理真正“鲜活”起来,地理课标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展示空前强大的开放性和弹性。一是内容编排顺序,不作统一规定。可先中国地理,也可先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以及乡土地理教学等也是可合可分。例如,结合身边地理问题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引出中国地理或世界地理教学。二是“标准”中具体内容的组织,不拘泥很具体的知识点。例如,“认识区域”中的大洲既可选择亚洲,也可选择其他大洲;中国的地理区域,除了首都北京、港澳地区、台湾省必选外,至少还须再选两个区,而区域范围则大小不限。至于多选还是少选,选什么更符合“内容标准”要求,最终全由教科书编写者和使用者精心谋划后确定。

?实践证明,地理课标“内容标准”增强开放性、弹性后,有利于调动教科书编写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推进教科书向多样化发展。以“认识大洲”为例,现已出版的两套地理实验教科书对内容标准中“至少选择一个大洲”,做出不同诠释:一套教科书编写者理解为“下部保底”,即只须选择一个大洲,便聚焦于“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从自然和人文地理作较深入的探讨;而另一套教科书编写者则理解为“上不封顶”,“认识大洲”一章涵盖了除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的五大洲,并重点采用区域分析与对比方式来落实“标准”中的要求。又如在“认识地区”中,两套教科书都未选中亚等地区,这就为其他编写者留下自主创作空间。可以预见,结合内陆干旱区开发整治,将中亚地区纳入学习内容的优秀地理教科书,肯定会受到西北内陆各省区师生的欢迎。可见,“内容标准”的创新特色为编写“一‘标’多本、各具特色”的教科书提供了条件,对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持续、健康地发展十分有利。

?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变化、不同地域及编写者认识水平所限,再好的地理教科书其内容也难免有时会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生活,产生出新的“繁、难、偏、旧”现象。“内容标准”增加开放性和弹性后,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对教师的要求大为提高。地理教师既要有“底气”,精通专业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要有“灵气”,即必须学会根据学生以及当时、当地和本校具体情况,进行“二度创作”。地理教师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不仅“教教科书”而且“用教科书教”。

?三、内容表述更简洁,有利于操作

?国家课程标准作为政府指令性文件,是教科书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标中“内容标准”的表述,往往直接关系到使用者能否准确理解和有效实施。初中地理课标的内容表述,在研究、借鉴教学大纲和国外地理课程标准基础上,形成创新特色。

?首先,在文本结构上,初中地理大纲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合二为一,绪论、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四大部分均列有“学生实践活动要求”和“德育要求”,以下分为三十二章,每章又分别根据“教学内容要点”列出“基础知识要求”、“基本技能和能力要求”,因而篇幅冗长。

?地理课标则将上述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课程目标”,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前提和主要依据,集中表述地理课程对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与能力培养等各方面期望达到的程度。它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组成。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比大纲中“德育要求”含义更为宽泛,涵盖思想、观点、信念以及学科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伦理等。

?“内容标准”,表述较为简洁,按照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大部分,以表格形式列出“标准”:即学生学习具体内容时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共分为十三章;“活动建议”提供的是开展某项教学活动或实现某项课程基本要求的参考性意见,既可由师生直接选用,也可启迪师生创设出更为精彩的活动方案。为防止理解上的偏差,“说明”还对“标准”中某些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做出进一步解释,以确保“内容标准”成为学生学习地理课程须达到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以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特点。

?其次,在内容表述策略上,以往的教学大纲习惯于用具体的地理知识目标为主体,强调教师必须讲授哪些知识和达到何种要求,其结果很容易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而课标中“内容标准”的表述,则力求做到知识要点粗化,不再拘泥于具体知识点的束缚;“标准”、“教学建议”和“说明”适当细化,以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三,在内容表述方式上,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新理念,“标准”尽量采用行为化的目标动词表述,即描述的是学生学习后所能够达到的结果行为。在选用体现学生学习水平与行为的动词上,也尽量做到可理解、可达到、可测量评价,而不是含混不清或可望不可及。“标准”中,“知道”、“理解”等动词已很少使用。例如,有关世界人口,“标准”中的表述是“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和“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能力以及素质教育要求,“标准”淡化了识记具体的地理知识,学生只要能运用相关地图、文字资料和统计数据等,说出人口时空分布变化特点,并能举出一个例子说明人口问题产生的后果,即达到标准。

四、内容要求更明确,有利于学习评价

?首先是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大幅减少。课标“内容标准”中,只有“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两项。而现行初中教学大纲中,作为“基础知识要求”须记住的多达五六十项,一是数量太大,学生难以达到;二是如“记住开罗”、“记住(我国)主要商业中心的分布”等,究竟须达到怎样的认知水平,对学生的学习难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