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沙漠治理规划

沙漠治理规划

时间:2024-03-09 17:07:03

沙漠治理规划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1

作者简介:杨旭,男,回族,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

摘要:在国家颁布《防沙治沙法》的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逐渐已颁布实施了一批配套法规,加大了执法力度,使防沙漠化逐步走向法制化。各地方因地制宜的制定沙漠化立法,有着积极的意义一面,但是沙漠化立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立法中加以完善。

关键词:沙漠化,地方立法,立法体系 ,执法

面对比较严重的沙漠化问题,通过沙漠化地方的立法,来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在立法的基础上来对沙漠化治理加以规定,走生态化和谐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沙漠化地方立法,使人们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实现生态建设的良好发展。以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使人们尊重大自然,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沙漠化地方立法研究,可以更好地实现我国这地方经济、环境、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防沙治沙的地方立法及条例概况

1、甘肃为预防土地沙化,维护生态安全,治理沙化土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结合甘肃省的实际,2002年12月7日甘肃省公布《甘肃省实施防沙治沙法办法》,制定办法主要包括三十二条条例。

2、2004年7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办法。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主要内为:总则、防沙治沙规划、土地沙化的预防、沙化土地的治理、法律责任、附则 。

3、新疆与2008年5月29日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办法》,办法在2008年8月1日起施行《实施办法》,新疆是全国沙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程度最严重的省区,沙漠化土地占全国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四成以上。从改变新疆生态环境、为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发展空间出发,在国家上位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实施办法》从防沙治沙基本原则、规划、预防、治理、保障、法律责任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依法防沙治沙提供了法制保障。

4、《黑龙江省防沙治沙条例》于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黑龙江省防沙治沙条例》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规划与分区管理,第三章土地沙化的预防,第四章沙化土地的治理与开发利用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5、辽宁省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辽宁省防沙治沙条例》。《条例》共37条,涵盖防沙治沙的组织管理、规划的编制实施、预防治理、开发利用、保障措施及法律责任等各个方面。各级政府对防沙治沙工作负第一责任,对各级政府在规划制定和实施、任期目标责任、组织治理等方面的具体职责也作出了明确规定。辽宁将对沙化土地实行分类保护。沙化土地分为封禁保护区、综合治理区、适度利用区。

6、《宁夏回族自治区防沙治沙条例》,于2010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宁夏通过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共分6章44条。为了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主要包括内容:防沙治沙规划与管理、土地沙化预防与监督、沙化土地治理与利用、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沙漠化地方立法的积极意义

1、沙漠化地方立法是对国家立法补充

我国沙漠化面积比较广,各地方沙漠化分布面积差异大,地区分布不一样,治理方式不一。决定了沙漠化治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沙漠化地方立法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沙漠化治理既考虑到国家的整体规划,也要适应地区治理的需要。地方立法补充了国家立法,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地方立法取得一步取得的成就,为个地方治理沙漠化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日益发展,应当大力推进地方立法工作。这只会更加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有利于地方和整个国家的法制建设。

2、保障了土地资源,促进了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沙漠化地方立法,为保障合理使用和利用土地防止其沙漠化,对一些生态脆弱的林区和草原加以保护,禁止乱砍乱伐,过度放牧,防止进一步沙漠化,对我这地方地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资源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地方立法与国家的立法的相互补充,各地具体条件、生产发展特点和现有基础的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生产布局和作物结构,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效保障了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地方立法的思考完善的方面

1、完善沙漠化生态补偿立法体系

沙漠化治理立法需要一整套完善的法律体系的保障来实现。沙漠化的法律体系已经开始初步形成,但还不完善。各地方依照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土地管理法》。要增加法律供给,应该更细致的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条例、防沙治沙条例、森林法条例、草原法条例、水土保持法条例、土地管理法条例,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尤其是加大环境保护执法程序和法律责任的规定。其相互补充,互相协作,使防沙治沙法律则到位,构建地方的沙漠化的法律体系。

2、地方沙漠化立法完善一些惩罚性措施

目前,各地方沙漠化立法体系中关于关于对沙漠化中的一些惩罚性措施不足,还有法律责任责任不完善。防沙治沙条例中关于承担的法律责任比较少,一些规定并不明确,使执法尺度和执法力度受到一定影响,所以加强沙漠化立法中惩治性的措施。在对破坏土地使其沙漠化的一些行为,规定具体的对惩治措施;对沙漠化管理的行政人员和监督人员的执行不利,惩治措施很缺乏;对一些盈利性治沙企业和个人,对治理措施不到位,造成沙漠化扩张,对于这些个人和企业处罚性规定不明确。对一些惩治性的规定作为立法的重要内容缺失,使对沙漠治理时完全处于一种次要的定位,这对立法的效力和公平,不免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3、沙漠化生态补偿中的环境监察与执法完善

沙漠化中关于环境监察与环境执法的规定比较少,完善的环境执法和环境监察是沙漠化立法中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行政执法是沙漠化生态补偿的最重要的手段,环境行政执法是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有权行使环境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共同管理环境事务,并且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在沙漠化的法律法规当中也应该规定环境行政执法,从而使得沙漠化行政执法活动形成一种制度,可以联合执法,扩大执法的范围,要严厉的打击毁坏森林,无计划的乱砍乱伐和开垦等种种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以此来促进环境产业的良性发展,也促使沙漠化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对于沙漠化环境的监督也不能放松。行政机关、组织和公民对沙漠化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结语沙漠化比较严重,面对比较严重点沙漠化形势,各地方经过一个漫长的实践研究,使沙漠化立法,逐渐的走向正规化、系统化、全面化。这对各地方的生态环境和经济长远发展提供保障。(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

参考文献:

[1]程楠 《我国防沙治沙法律体系的完善》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2

关键词:库姆塔格;沙漠;防沙;治沙;造林

库姆塔格沙漠位于鄯善县境内,距离鄯善县城内仅有1.5km,东西长62km,南北宽40km,总面积约1880km2。集旅游、沙疗、影视拍摄、沙雕、写真、汽车拉力赛、考古(古楼兰遗址在此)等功能于一身。沙漠北侧仅一沟之隔,是树木参天、绿荫葱葱、葡萄成排,沟内流水不断、泉水潺潺的景色。沙漠南侧和西侧受东北季风影响,每年冬、春2季在大风的作用下,使沙漠不断前移,经过长期积累,逐渐形成心月形沙丘,经过长年累月堆积连成一体,促使沙漠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加,“沙进人退”现象时有发生,道路交通时常受阻。

沙漠治理已提到鄯善县县委、县政府和县林业主管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同时,上报自治区列为国家重点沙漠治理项目。2015年10月,国家防沙治沙会议在鄯善县召开。

1 沙漠防沙治沙造林原则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适地适树的原则;节水灌溉原则;低投入、高生态效益原则;治理后发挥生态林主体性原则。

2 规划

库姆塔格沙漠防沙治沙造林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方案,在规划设计中,积极借鉴鄯善县以往生态林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筛选抗旱、耐盐碱生态林树种进行合理培植,库木塔格沙漠危害主要来自南侧和西侧,共分3期完成。

3 水源

库姆塔格沙漠防沙治沙造林采用打井方式铺设低压管道,采取滴灌方式植树造林,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4 选择防沙治沙造林树种

库姆塔格沙漠造林采取乔灌搭配混交造林,主要采用树种有:乔木:胡杨;灌木:红柳、梭梭、沙棘、枸杞、花棒、毛条、沙拐枣等。这些树种耐旱、耐盐碱,生命力极强,适应在沙化严重、土地瘠薄的沙土中生长。

5 防沙治沙造林方式

采用“乔、灌、草、网、带、片”相结合的防沙治沙造林体系,有效提高了防御风沙危害的能力,阻碍沙漠前移,遏制土地沙化,促进植被尽快恢复,采取了乔木株距为3m,灌木株距为1m,行距均为3m的造林模式。

6 林内效益

为了有效利用林内资源,在种植梭梭、红柳等灌木时接种大芸,增加林副产品收入,沙棘果实制成饮料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枸杞既是中药又能保健,对增加林内直接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3

一、 专利项目建设的意义

防沙治沙,首先得固沙。该项目主要是生产《沙漠网格栽草机》,《沙漠网格栽草机》是应用机械手段快速、高校、优质的完成固沙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它集方草格固沙、播种草籽于一身,因地制宜应用自然原料固沙,是沙漠治理的关键环节。它可大幅度节省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沙漠治理速度,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适合沙漠的规模化治理,开发,同时也适用于沙漠地区公路、铁路、机场、油田等周边环境的固沙与治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人工方草格固沙方法,人均一天固沙一亩左右,而2~3行《沙漠网格栽草机》8小时可以固沙60~90亩,是人工的60~90倍,相对传统的固沙而言具有显著的生产效率。2005年我国将防沙治沙工作列入国家战略规划,联合国将防沙治沙列入千年计划,世界涉沙国家都把防沙治沙、生态保护放在了重要位置。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采用机械化的方法防沙固沙,《沙漠网格栽草机》属世界首创,独一无二。因此,《沙漠网格栽草机》研制成功,是防沙固沙技术的重大突破,是革故鼎新的科学创举,是固沙方法的深刻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国内外加快推动沙漠治理,维护地球生态,造福于人类将产生重大影响,必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谱写出变废《沙》为宝,变害《沙》为利的华彩乐章。

二、 专利项目核心技术

方草格固沙技术是经过众多科学家几十年心血创造的研究成果,而且是唯一被国家认可的一种告别有效的固沙方法,《沙漠网格栽草机》正是在这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明创造了栽纵草行和横草行形成1x1米方草格的机械原理。2004年9月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证书,注册号:ZL03276156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项目专利技术被国家专利技术评审委员会列一等奖,评选为重点推广项目。2004年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博览会特邀参会,颁发《绿色环保技术资质认定书》。给予的评价是:“该项目原创性与实用性强、科技含量高、技术方案构思巧妙、新颖。技术层面更具有无可比拟的显著特征,尤其是对促进本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有着特别突出贡献。同时该项目开发与应用的商业前景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适合企业规模生产,可成为企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专利项目市场前景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著名的沙漠和四大沙地,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8.1%,主要分布在少数名族地区和边疆地区,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有一条万里风沙带。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影响着631个县市近4亿人口的生产生活,防沙治沙任务十分艰巨,迫在眉睫。为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002年1月1日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发》,把防沙治沙工作以法律的形式上升到国家意志:2005年9月,为进一步加快防沙治沙工作,国务院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把防沙治沙工作列入国家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本世纪中时,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国家防沙治沙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国家支持与地方自力更生相结合,政府组织与社会各界参与相结合,鼓励单位、个人承包防沙治沙任务”。近年来国家财政每年支持防沙治沙工作的投入资金超过百亿元。世界银行已派专家到宁夏考察防沙治沙生态治理工程,已投资6.7亿元用于治沙工程。经初步调研测算国内需求饱和量3万台以上,按年设计生产能力,企业可以生产15年以上。

专利转化方式:面议

联系人:汪 洋 联系电话:010-52461688

联系地址:75000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4

关键词:厚田沙漠;沙漠资源;旅游价值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08

沙漠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沙漠为依托开发的旅游项目逐渐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沙漠旅游成为大众喜爱的新兴旅游方式。有关沙漠旅游的概念,不少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界定,目前得到比较多认同的一个概念,是指以沙漠地域和以沙漠为载体的事物、活动等为吸引物,以猎奇、探险、环保、科考、求知等方面的需求为目的,进行的一种富有很高激情和刺激性的旅游活动。随着旅游者对沙漠旅游越来越多的追捧,人们对沙漠旅游的认识逐渐加深,有关沙漠旅游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对沙漠旅游项目开发的研究由纯粹的娱乐休闲猎奇探新等内容,转而更多地将生态理念融入当中,项目也以最初的观赏为主更多地转向以旅游者体验和生态教育上来。沙漠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我国沙漠旅游发展已经有较长的时间了,但各地在开发和利用景区资源当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果开发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好资源,沙漠旅游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文试以南昌厚田沙漠景区为例做一探析。

1 “厚田沙漠”景区概况

1.1 景区简介

南昌厚田沙漠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厚田乡南部,离市区仅28公里,号称“江南第一大漠”,拥有沙山、沙洲4.4万亩。厚田沙漠景区自2003年4月29日开园以来,先后开发了沙漠休闲、水上游、体育竞技和民族风情等四大类项目(包括20余个小项目)。先后举办过“首届中国南昌厚田沙漠国际沙雕节”、“首届中国南昌厚田沙漠户外欢乐游”等国内大型旅游活动,在省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是江西省最火爆的近郊游景之一。

景区沙山高大,东临赣江,作为景区,其特色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首先,资源的异质性独特。厚田沙漠是名副其实的“绿洲中的沙漠”、“江南第一大漠”,独特景观全国仅此一处,作为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其次,既粗犷又细腻。厚田沙漠远处是稻花飘香的农田、炊烟袅袅的农家。游客置身其中,既能从近处感受北方大漠的粗犷、奔放,又能领略江南水乡的婉约、细腻。

最后,人工绿化带与沙漠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成为颇具特色的新景点。

1.2 景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日,笔者前往厚田沙漠景区探究,却发现存在着不少不如人意之处。景区门口立着一块印有“江南第一大漠”的石头,可是石头下面都印着标明手机号码的各种小广告。踏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然后最先看到的是一个由几根10余米长的铁杆组成的架子,架子已经锈迹斑斑,本是供小孩玩的弹床,现在已经没用了。当时天气晴朗,按理应是游客游玩高峰期,可是整个厚田沙漠景区只有20多名游客,与景区广袤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景区分布了5、6个白色蒙古包,供游客休息、吃饭。蒙古包的东南边有一座公厕,可是未通水,散发阵阵臭味。景区一名中年男性工作人员表示,景区确实大不如前。“以前,整个景区的工作人员有上百人,现在才20多人,待遇福利也减少了,主要是因为游客减少了。”该工作人员称,节假日天气好时,游客稍多一点,一天下来可能有20多人,平时游客很少,而且主要集中在上午。笔者还发现,曾经神奇百态的沙雕、翱翔天际的热气球、滑翔机、疯狂刺激的遥控船模、沙漠摩托,还有蒙古包风情等王牌游玩项目早已不见踪影,目前仅存骑骆驼、滑沙、赣江绳索等4、5个。粗略统计,从开园到现在,景区游玩项目9年减少了3/4。

2 景区荒凉的原因

2.1 沙化程度扩大,导致环境欠佳

据中国江西网报道,江西省最近的一次沙化土地监测显示,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72480.9公顷,涉及南昌、九江、鹰潭、赣州,波及赣江流域、鄱阳湖区域及五河流域的7个设区市30个县(市、区)的219个乡镇,沙化土地总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0.4%,面积虽小,但分布广,每年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特别是鄱阳湖周边的沙化土地危害最为严重,治理难度较大。

厚田沙漠是南昌多地土地沙化现象的一个缩影。南昌沙化土地集中在赣江沿线。主要呈带状分布在新建县的厚田乡、红谷滩新区生米镇以及南昌县的冈上、富山等4个乡镇。在没有得到治理前,南昌县大约有19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新建县大约有3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

沙化厉害的一个表现,就是缩短了周边村庄与沙漠的距离,如从龙王庙村步行到厚田沙漠景区现只需二十几分钟,这种变化在其他村庄与沙漠的距离上也有所表现,象潭村、定坊村的等村庄。厚田沙漠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每当刮大风时,居民家中的家具、地板、窗户、床等都会覆盖着厚厚的一层沙尘。据龙王庙村的居民反映,沙尘已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厚田乡饱受风沙之苦的不仅仅是龙王庙村,还有靠近沙漠的数十个村庄,象潭村就是其中之一。村民说,龙王庙村、象潭村土地荒漠化地区,这些年仍然在扩大。

2.2 交通不便阻止了游客的脚步

厚田沙漠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长约3公里,陆路可由昌樟、温厚高速公路至生米出口下,再由厚田乡进入景区。根据所能查找的交通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到达沙漠景区:(1)公交。121公交线路(5元/人),但需要注意的是,121在坛子口只早上7∶00-9∶00有121路公交车,其他时间要到新建县长僮121路,也就是说过了9点,就只有到新建县长僮121路。前往新建县长俪俗121发班时间:6∶00-15∶30,每半小时一班,最后一班16∶30从景区返回南昌。由此可以看出乘坐公交并不方便。(2)旅游巴士。从南昌市仿古街86号(滕王阁旁)乘专线车前往,往返票价20元,每日发车时间为08∶30与10∶30,从厚田沙漠返回时间为15∶00和17∶00。但是,平时没有旅游巴士,只有黄金周时才有。(3)自驾游。假如你有车,可以推荐此种交通方式,可以沿昌樟高速公路行驶22.1公里,高速公路至生米出口下进入厚田乡,再由厚田乡进入景区,到达厚田沙漠生态旅游景区。但多数游客,特别是喜欢探险的学生群体没有车的占到多数。

通过以上几种交通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制约景区的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交通瓶颈。各种交通方式都不能让游客方便快捷进入景区,在一定程度上,这已经成为阻止游客前行的最大障碍。

2.3 投资缩水,景区游玩项目陈旧

厚田沙漠景区是由南昌旅游集团公司投资开发的,集团公司从2002年8月开始投资建设基础设施,2003年4月29日正式开园对外营业,已先后投入4000多万,2012年又投了400多万元积极创建3A级旅游景区,部分配套设施已经建好。南昌旅游集团还请了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担纲规划,详细规划了景区结构、旅游网络、风景游览等各个方面,但要实现打造真正的“江南第一大漠”的目标,资金的缺口依然很大。

景区有近万亩沙漠,其中有4000名居民居住,由于景区未封闭,居民随意带游客逃票进入景区,管理困难。

景区在旺季高峰时期开发了沙漠休闲、水上游乐、体育竞技和民族风情等四大类旅游项目,包括20余个小项目,建立了一批旅游接待设施,如绿洲大酒店、农家饭庄、森林木屋、沙漠接待中心、景观休闲售货亭、停车场等,但由于游客数量有限,加上秋冬淡季,旅游人数比以往要更少,所以不少游玩项目停办。

3 景区旅游价值提升对策

要使厚田沙漠的旅游资源得到恢复和保护,打造真正的“江南第一大漠”,必须同时兼顾法律措施、行政措施、技术措施、社会措施和经济措施,多管齐下:(1)法律措施: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旅游资源加强保护,对破坏旅游资源者施行惩罚,追究法律责任。(2)行政措施: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政策、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监督,划定保护范围,建立环境质量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3)技术措施:对旅游资源的检查、普查、控制、保护、防治、建立保护资源档案等。(4)社会措施:宣传教育,即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宣传教育保护旅游资源,重视保护方法研究和加强保护意识。(5)经济措施:通过财政、税收、银行、物价等经济手段,转移支付、税率、利率、价格等经济杠杆,调整与旅游资源有关各方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如奖罚、分配关系、资金筹措等。

显然,上述措施乃是着眼于宏观视野和长远考虑。在具体微观层面,短期内要真正有效提升厚田沙漠景区旅游价值,吸引更多游客,还应当针对目前景区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3.1 加大沙化治理的力度

厚田沙漠早期的风沙防治工作非常成功,荒漠化程度得到了有效遏制,只是因为加大了旅游开发力度,放松甚至停止治理土地荒漠化,导致其有扩大的趋势。

厚田沙漠荒漠化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1990年南昌市治沙工作重点由南昌县岗上镇及富山乡转向新建县厚田乡,第二年厚田沙漠治理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到1996年已经完成了5000亩的土地荒漠化治理,约2001年已完成造林2万亩,从北到南,形成一个1.5公里宽、10公里长的湿地松人工林,基本控制流动沙丘完全阻止沙漠对南昌的袭击,沙进人退的现象得到遏制。

自2003以来,随着厚田沙漠旅游开发力度的逐步加大,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不重视沙漠化治理,治理力度从而减弱甚至停止,荒漠化程度又有上涨的趋势,荒漠化土地面积也扩大了。荒漠化土地面积至少在原有基础上扩大2000余亩。面积扩大的这一片正是位于搞旅游开发的厚田乡龙王庙村一带。

因此,为了改善景区环境,推动景区良性发展,必须由政府主导,加大沙化治理力度,并同时努力调动景区周边村民积极参与治沙,做到上下齐心,协同作战,维护和保障景区原有特色与活力。

3.2 打通并扩建景区的便捷之径

(1)延长公交发车时间班次。目前进入景区的公交只有121公交线路,但121到上午九点南昌市区的站点就停止了,九点以后就需要到新建县长俨拍艹俗,这对于住在市区的多数居民来说非常不便,建议延长市区前往景区的公交发车时间或增加公交班次,方便更多数市民前往。(2)增开旅游巴士。从南昌市仿古街86号(滕王阁旁)乘专线车前往的旅游巴士,只有黄金周才有,对于休闲时间日益增多的市民来说,周末去哪玩成为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之一,建议增开周末旅游巴士往返班次,以供市民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到周边景点景区娱乐休闲之需。(3)对于自驾游来说,最主要是路面畅通,路标清楚,让开车之人很容易识别和辨认。建议:在主要道路做大点的标识牌,在一些不知名和比较窄的道路,或拐角处多做几个标识牌,能随时看到,并根据指示牌很容易进入景区。

3.3 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旅游项目创新

厚田沙漠景区自营业以来,因为景区项目单一,对游客的吸引力并不大,因而景区经营一直也不是很兴盛,资金回收成效不显著,影响了景区进一步规划,也影响了景区规范管理。

目前南昌旅游集团公司新引进的项目“温泉与高尔夫”正在筹建中,因为目前市场上很少把温泉与高尔夫捆绑在一起做大众销售服务的――这样销售就打破了传统的“温泉与高尔夫”只为富人服务的消费模式:达到让人人都能打球泡温泉浴,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将引起厚田沙漠景区新一轮的旅游风暴。

此外,景区的另一个养生工程“沙疗”项目也在筹建中,养生旅游业正在国际上悄然崛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且已成长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一个新产业,可以依托沙漠特有资源建设“沙疗”养生,此项目建成后必然吸引大量游客蜂拥而至。

参考文献

[1]魏倩,王海鸿.我国沙漠旅游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8,(1).

[2]杨秀春等.中国沙漠化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沙漠,2003,(6).

[3]李先锋等.我国沙漠旅游发展特点及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5

关键词: 防沙治沙; 林业; 农业; 成绩; 问题

中图分类号: U4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7-0016-01

1引言

建立防沙治沙工程,能够保持水土,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有效防止沙漠化扩展,减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能够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能够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够变沙为宝,发挥风、热资源优势,实行能量转化,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观光旅游业、林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二、三产业;能够满足广大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

2陕西省“十一五”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成效

防沙治沙工程自2006年实施以来,陕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精神,坚持科学治沙、综合治沙和依法治沙的方针,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坚持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保护和恢复植被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相结合;遵循生态规律,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生态环境与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国家支持与地方自力更生相结合,政府组织与社会各界参与相结合,鼓励单位、个人承包防治;保障防沙治沙者的合法权益。求真务实,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坚持求实效、抓质量、强管理,防沙治沙“十一五”中期工程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

2.1防沙治沙面积快速增长

陕西省“十一五”期间治沙任务为58万hm2。按市分:榆林市53.2万hm2,延安市(吴起县)3.15万hm2,渭南市(大荔县)1.65万hm2;按部门分:林业34万hm2,农业15.8万hm2,水利8.2万hm2。截止2009年,共完成防治任务31.1万hm2,占2006-2008年中期计划任务28.32万hm2的110%,占总任务的53.6%。其中:榆林市完成29.78万hm2,占规划任务的56%;延安市完成0.97万hm2,占规划任务的30.8%;渭南市完成0.35万hm2,占规划任务的21.2%。按治理措施分:林业18.08万hm2,水利3.36万hm2,农业9.66万hm2。实施的主要治理工程有退耕还林(草)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牧草基地工程、草业及畜牧业重点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无定河流域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共完成任务17.65万hm2。时间要求和治理进度基本处于同步状况。我们采取上下结合、联合检查、年度验收的措施,对2006-2008年间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实施面积中的56068.5hm2,进行抽样检查,抽样率达32%详见表1。面积核实率连续三年均达到96%以上,平均达到97%以上。

2.2土地沙化治理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到“整体遏制”的历史性转变

工程建设以来,一直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分类指导、科学治理的策略,在长城沿线风沙区,注重以预防为先,保护为主,治理流动、半固定沙地为重点,采取乔、灌、草,造、封、飞相结合,营建稳定的防风固沙林带;川滩区,注重以林网营造为先,低产田改造为主,标准化园田建设为重点,采取改良土壤、打井修渠、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南部黄土覆沙区,以封育为先,造林种草为主,打坝修田为重点,采取综合配套措施,达到治理水土流失效果。通过工程建设沙区生态状况开始向良性方向转变。据全国第三次沙化和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1999年至2004年,全省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5年间减少12.57万hm2.

3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3.1成果巩固形势严峻

一是新造林的管护和抚育措施不力。近年来,沙区新建设的植被刚进入生长阶段,抵御自然灾害和人畜破坏的能力还比较弱,国家在这方面又没有专项投资,必要的管护、抚育措施无法跟上,幼林生长面临严峻考验;二是沙区过去几十年营造的防风固沙林目前大多已进入成过熟期,林地退化老化相当严重,防护功能衰退,近年恢复的植被正处在发育阶段。沙区植物群落整体上稳定性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十五”期间有3万多公顷有林地退化位疏林地,防护功能严重衰退,植被资源无效消耗严重。目前有20多万公顷残败林急需改造复壮,13.3万hm2多农田牧场防护林网亟待更新提高。三是林地乱开乱占、滥伐盗伐、偷牧乱牧等现象依有发生。

3.2资金投入少、标准低

由于需要治理的沙化土地大多数分布在偏远地方,立地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治理成本相对较大。“十五”以来,国家下达我省防沙治沙专项经费每年仅100多万元,每亩平均投资无区别的都是100元,与治理任务和难度极不相称,难以有效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地方财政投入不配套,由于沙区的立地条件决定一次造林需三年补植才能达标,而地方配套资金不能落到实处。目前榆林尚有流动沙地8.2万m2,半固定沙地14.6万hm2,沙化耕地4.2万hm2,有近3.3万hm2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扬沙或沙尘天气时有发生,风沙危害仍未有效控制,个别地方扩展现象依然存在。

3.3开发与治理矛盾突出

一是由于对矿产资源开发缺乏科学规划与合理调控,引起的地表塌陷、耕地损毁、植被枯死、土地再次沙化等地质灾害,导致区域生态形势更加严峻。据卫星图片显示,受煤矿开采影响,毛乌素沙地前缘的神府矿区的沙生植物已大面积枯死;榆林因煤田开发使1.7万hm2植被被毁,2万hm2土地荒漠化;2006年据神木矿管局提供:大柳塔煤矿、榆家梁煤矿共形成采空沉陷面积24.72平方公里,占全县采空沉陷面积的88%,造成大柳塔、中鸡镇、店塔镇、神木镇、永兴办事处等4个乡镇,14个行政村,1801户6194人受灾,损毁水地207.5hm2、旱地1305.2hm2、林草地2403.3hm2,危害房屋787间,损毁倒塌784间;今年5月24日(四月八)榆阳三台界煤矿8hm2多整体塌陷,造成震动相当于3.6级地震,该区域的40多公顷植被现已全部枯死,耕地毁坏。二是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问题突出,频繁的人为不合理活动,引起区域性地表塌陷,地下水位下降漏失。20世纪70年代,榆林北部沙区共有湖泊869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泊总数锐减到79个。最大的内陆湖红碱淖水面也由原来的4.47万hm2缩减到现在的2.4万hm2。

参考文献: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6

    失的土地可生产2000万t的粮食,威胁着大约 100个国家的10亿多人的生活;每年由于土地沙漠化和土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420亿美元之多。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防治策略,以提供大家参考。

    1 土地沙漠化现象的成因

    沙漠化现象可能是自然的。作为自然现象的沙漠化是因为地球干燥带移动,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导致局部地区沙漠化。不过,今日世界各地沙漠化原因,多数归纳于人为原因:

    (1)人口急速增长,所居土地被过分耕种以及牧畜,导致土地枯渴不适合更耕种。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是世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地域之一,从而发展成世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壤本来甚为肥沃,不过由于过度的农业活动、人们不理会土地长期枯渴,更开发河段上流、采伐森林,上流土地从而不能吸收降雨,雨水一气流入河中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洪水。

    (2)干地(定义为降水量低且降水通常由雨量小、不稳定、时间短、强度大的风暴造成的那些地区)覆盖了全球40%的陆地面积,供养着世界上1/5的人口。这些干地的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的水减少、作物产量下降以及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地退化,它起因于人口增长、人类需求增加或者政治、经济压力(例如,需要经济作物来增加外汇)造成的过度土地利用,通常由自然发生的干旱启动或加剧。目前,沙漠化的速率是每年6万平方千米或每年0.1%的总干地面积。这对于70%的干地(全球陆地面积的25%)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2土地沙漠化的危害

    2.1 土地退化严重,农牧业减产

    (1)土地沙漠化造成的草场退化使得草场载畜量下降,畜产品产量和质量随之降低。同时,林地退化不但使木材蓄积损失,还减少了当地农牧民的薪柴来源,农牧民在薪柴不足的情况下采伐灌木作为燃料,进一步加剧了土地沙漠化,破坏了农业生态屏障,加重了农业的灾害程度,从而在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土地沙漠化不仅造成了耕地、草地、林地等可利用土地的减少和退化,也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骤减。土地沙漠化一方面使得生物栖息地损失,另一方面造成种群、群落结构破坏,生产力下降,物种生存能力降低甚至使得许多物种日趋濒危或消亡。

    2.2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多

    (1)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据统计,目前全国有 2.4万多个村庄和许多城镇经常受到风沙危害。比如,宁夏由于土地沙漠化导致搬迁的生态难民高达数十万人,青海已搬迁了20万余人生态难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皮山、民丰两现,因风沙危害,现成 2次搬迁,策勒县城 3次搬迁。

    (2)自然灾害多。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大沙尘暴在20世纪 60年生了8次,70年生了13次,80年代有14次,90年代有23次;进入21世纪,我国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明显增加,2000年发生了 15次,2001年发生了18次。沙尘暴影响范围广、危害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沙尘暴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2.3加剧贫困,影响社会稳定

    我国土地沙漠化地区多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和边疆区。土地沙漠化加剧和加深了这一地区群众的贫困程度,进一步扩大了地区间的差距,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1/4生活在土地沙漠化地区。土地沙漠化地区严酷的自然条件、严峻的土地沙漠化扩展现实、严重的风沙及沙尘暴危害、区域内尚不发达的经济基础、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和边疆区域、日益扩大的东西部经济差距等,严重地影响到包括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以及我国经济发展。

    3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

    3.1做好植被规划与建设工作

    土地沙漠化防治要大幅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带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建立沙漠化地区的生态安全体系。植被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土地沙漠化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1)增加植被建设。植被建设的关键在于这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提高广大群众植被建设的积极性是社会参与植被建设的重中之重。植被建设也是沙漠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所以,要保证和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之能够从中直接  获得经济收益,由此更加有效地加速植被建设的速度及质量。 (2)充分保护、开发和利用植被。植被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要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的平衡。首先应该是注重生态效益,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开发和利用都不能长久的进行下去,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 (3)做好植被规

    划。在植被建设中遵循生态系统恢复原理、沙地植物群落演替原理、植物对沙地环境的适应性理论。按照统一规划与分步实施,遵循植被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充分利用种质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免灌溉植被为主,建设多类型植被。

    3.2促进沙漠化地区经济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解决土地沙漠化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努力促进沙漠化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1)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生态移民减轻沙漠化地区的人口压力,同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小城镇发展、提高沙漠化地区人民整体素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沙漠化地区经济结构,积极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沙漠化地区经济良性循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以解决贫困、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主要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贯穿于国家经济行为之中,充分发挥民间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生态环境与发展的动态平衡。

    3.3完善土地沙漠化保障体系

    完善的土地沙漠化防治保障体系应包括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 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和完善的土地沙漠化监测体系。具体的完善措施有:

    (1)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提高土地沙漠化防治的决策性权威,完善综合决策机制。

    (2)搞好土地沙漠化防治,应实行各项法律的配套性和互补性。推行沙漠化地区生态可持续利用的相应法律标准,实行沙漠化土地防治的规划制度和责任考核及奖惩制度。

    (3)加强科技管理,整合资源,进行科技创新,加强科技生产一体化建设。沙漠化地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植被优化配置相结合,促进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加强技术推广,实现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沙尘暴等灾害预警系统和土地沙漠化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全国沙漠化监测网络体系的建设。

    3.4开展生态化制度创新

    (1)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建立多层次、跨区域的生态效益补偿平衡机制。

    (2)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实行森林产权制度的创新,对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实行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3)以人为本,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雨水及地表水的使用效率,建立节水奖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晰水权。

    (4)以草定畜,改变畜牧业的种群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提高草地的生产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沙漠化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调整防沙治沙战略,采取有效的对土地沙漠化进行防治措施。另外,我国还应强化法制建设、加强科技支撑和建立预警机制。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完善保障体系、开展制度创新、强化推广和技术培训来更有效地防治土地沙漠化。

    参考文献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7

关键词 北方地区;土地利用;沙漠化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37(1999)04-0355-04

1 引言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引人关注。根据北方自然环境背景、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特点及其相互作用,通过近 20 年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沙漠化的概念总结为: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1]。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发展与时空分布

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 50 年代后期到 70 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 1 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结合我们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从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 2100km2 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 350000km2, 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 3 个地区[2]:1 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 50 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 3% 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 13%,80 年代后期的 25%;2 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 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 50 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 20%,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 53%,80 年代后期的 77.6%;3 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 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 50 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 5% 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 22%,80 年代后期的 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 10% 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另一个时段的遥感资料(1987 年和 1993 年 TM 数据)对毛乌素沙区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 1987~1993 年的 7 年间,由 32586km2(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 67.5%)下降到30496.7km2(占面积的 63.5%),减少了 1936.3km2,总体上处于逆转过程中,平均每年约有 276.6km2 土地得到了治理。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 90 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 2460km2 的速度扩展[3],形势更为严峻。

3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历史时期,自然资源与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土地利用。但在现代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但也时常因不合理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在我国北方,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或气候暖温和冷干的变化,时有南进和北退的过程;而广大地区随着统治民族的更迭,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多次交替,其利用强度也有差异,使历史时期的沙漠化土地也处于一个发展与逆转相互交替的过程中。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活动总是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起诱发作用,表现在历史上沙漠化的发生期往往与一些重大事件相关联,如民族之间的征战频繁和政治上动荡不定的东汉末年、唐代末期及五代、宋辽对峙以及明中叶以后和清中叶以后的时期都是沙漠化的发展期。而这些时期也正与气候较为冷干相吻合,这也加剧了沙漠化的过程,减弱了退化土地自我恢复的能力,导致了自然环境的进一步退化。这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北方干旱草原地带的沙漠化数度发生和蔓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剧,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和程度总体上也就处于一个扩大和加重的过程中。

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而农田轮作制或曰游耕制,则充分利用了天然草场的再生能力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恢复能力,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自然资源的负荷限度,在天然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的调节下,生态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环境相对稳定。但自 18 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的人口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而迅速增长。50 年代以来,又经历了合作化、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几次拓荒高潮,使人口的年增长率达 2.5%~3.0%。例如,农牧交错的沙漠化地区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从 50 年代至 80 年代曾达到 3.08%,平均人口密度从 10~15 人/km2 增加到 40~60 人/km2,高者可达 80 人/km2。内蒙古乌蒙后山 7 个受沙漠化危害的县(旗)的农业人口也从 1949 年的 51.5 万增加到 1985 年的 125.8 万。尽管进入 80 年代以后,北方沙漠化地区很少再有移民涌入,但由于人口基数已大,人口增加的速度并不见减缓,特别是在农牧交错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上实行照顾政策等一些原因,情况更是如此。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根据对我国北方沙漠化的研究,朱震达等于 1989 年提出了以土地利用为主的人类活动与沙漠化土地的成因分类和发展面积表[4],以草原过度农垦为主造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 44700km2,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25.4%;以草原过度放牧为主的 49900km2,占总面积的 28.3%;以过度樵采为主的 56000km2,占总面积的 31.8%;以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破坏植被为主的 1300km2,占总面积的 0.7%;以水资源利用不当为主的 14700km2,占总面积的 8.3%。沙漠化的过程就是在上述土地利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地表植被的衰退或消失之后,风作用于地表而产生的风蚀、搬运、堆积的风沙运动过程,主要包括:①风力作用下沙质地表形态的发育过程;②固定沙丘的活化过程;③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的沙丘前移过程。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上述风沙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防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许多实践证明了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可以达到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及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的。以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例[5],据史书记载,在 1500 年前,榆林地区还是个林草茂密,宜农宜牧之地。后因历战摧残,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仅有 1.8%,流沙已越过长城,逼近榆林城。据调查,在解放前的 100 多年时间里,有近 13.4万hm2 农田和草场院由于沙漠化而被放弃,11.3万hm2 农田和 26.7万hm2 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威胁,产量和载畜量低而不稳。自 50 年代以来,通过统一规划、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坚持以治沙造林、保护和发展农牧业为主导,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 1950 年到 1990 年底,榆林治沙造林保存面积达 74.0万hm2,恢复和改良草场 66.7万hm2 多。粮食总产量 1990 年较 1950 年增产 6 倍,大家畜由 7.6 万头增加到 36.3 万头,羊由 36 万只增加到 150 万只,活立木蓄积 340万m3,价值 7 亿多元,有 5 万多农户脱贫致富。

另一个成功的范例是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通过遥感监测(1974 年和 1994 年)对比和实地调研[6],将沙漠化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和其它方面的变化列于表 1。从表 1 可以看出,整治实践所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表 1 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防治沙漠化的效益 (1974~1994 年 )

Table 1 Effectiveness i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in Xinglongzhao, Naiman Banner, Inner Mongolia

(1974~1994)

1974 占总面积 (%) 1994 占总面积 (%) 效益 增减

沙漠化土地 (hm2) 15700 29.62 2100 3.96 -13600 -86.62%

林地 (hm2) 777 1.47 15840 30.10 +15063

+19 倍

农耕地 (hm2) 4960 9.36 6900 13.02 +1940 +39.11%

粮食总产 (t) 2790  13110  +10320 +3.7 倍

粮食单产 (kg·hm2) 562.5  1900  +1377.5 +2.4 倍

草场承载能力(单位:羊) 124200  152200  +2800 +22.5%

人均收入(元) 80

1120

+1040 +13 倍

5 结论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全国不同地带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

参考文献

1 朱震达,王涛.我国沙漠化土地的潜力、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A].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资源潜力、趋势与对策——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研讨会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98~202.

2 朱震达,王涛.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J].地理学报,1990,45(4):430~440

3 CCICCD. China Country Paper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M]. Beijing: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1996,18~31.

4 朱震达,刘恕.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7~42.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8

1 引言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引人关注。根据北方自然环境背景、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特点及其相互作用,通过近 20 年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沙漠化的概念总结为: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1]。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发展与时空分布

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 50 年代后期到 70 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 1 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结合我们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从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 2100km2 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 350000km2, 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 3 个地区[2]:1 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 50 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 3% 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 13%,80 年代后期的 25%;2 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 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 50 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 20%,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nb sp;53%,80 年代后期的 77.6%;3 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 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 50 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 5% 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 22%,80 年代后期的 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 10% 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另一个时段的遥感资料(1987 年和 1993 年 TM 数据)对毛乌素沙区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 1987~1993 年的 7 年间,由 32586km2(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 67.5%)下降到30496.7km2(占面积的 63.5%),减少了 1936.3km2,总体上处于逆转过程中,平均每年约有 276.6km2 土地得到了治理。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 90 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 2460km2 的速度扩展[3],形势更为严峻。

3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历史时期,自然资源与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土地利用。但在现代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但也时常因不合理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在我国北方,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或气候暖温和冷干的变化,时有南进和北退的过程;而广大地区随着统治民族的更迭,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多次交替,其利用强度也有差异,使历史时期的沙漠化土地也处于一个发展与逆转相互交替的过程中。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活动总是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起诱发作用,表现在历史上沙漠化的发生期往往与一些重大事件相关联,如民族之间的征战频繁和政治上动荡不定的东汉末年、唐代末期及五代、宋辽对峙以及明中叶以后和清中叶以后的时期都是沙漠化的发展期。而这些时期也正与气候较为冷干相吻合,这也加剧了沙漠化的过程,减弱了退化土地自我恢复的能力,导致了自然环境的进一步退化。这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北方干旱草原地带的沙漠化数度发生和蔓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剧,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和程度总体上也就处于一个扩大和加重的过程中。

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而农田轮作制或曰游耕制,则充分利用了天然草场的再生能力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恢复能力,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自然资源的负荷限度,在天然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的调节下,生态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环境相对稳定。但自 18 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的人口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而迅速增长。50 年代以来,又经历了合作化、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几次拓荒高潮,使人口的年增长率达 2.5%~3.0%。例如,农牧交错的沙漠化地区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从 50 年代至 80 年代曾达到 3.08%,平均人口密度从 10~15 人/km2 ;增加到 40~60 人/km2,高者可达 80 人/km2。内蒙古乌蒙后山 7 个受沙漠化危害的县(旗)的农业人口也从 1949 年的 51.5 万增加到 1985 年的 125.8 万。尽管进入 80 年代以后,北方沙漠化地区很少再有移民涌入,但由于人口基数已大,人口增加的速度并不见减缓,特别是在农牧交错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上实行照顾政策等一些原因,情况更是如此。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根据对我国北方沙漠化的研究,朱震达等于 1989 年提出了以土地利用为主的人类活动与沙漠化土地的成因分类和发展面积表[4],以草原过度农垦为主造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 44700km2,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25.4%;以草原过度放牧为主的 49900km2,占总面积的 28.3%;以过度樵采为主的 56000km2,占总面积的 31.8%;以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破坏植被为主的 1300km2,占总面积的 0.7%;以水资源利用不当为主的 14700km2,占总面积的 8.3%。沙漠化的过程就是在上述土地利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地表植被的衰退或消失之后,风作用于地表而产生的风蚀、搬运、堆积的风沙运动过程,主要包括:①风力作用下沙质地表形态的发育过程;②固定沙丘的活化过程;③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的沙丘前移过程。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上述风沙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防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许多实践证明了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可以达到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及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的。以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例[5],据史书记载,在 1500 年前,榆林地区还是个林草茂密,宜农宜牧之地。后因历战摧残,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仅有 1.8%,流沙已越过长城,逼近榆林城。据调查,在解放前的 100 多年时间里,有近 13.4万hm2 农田和草场院由于沙漠化而被放弃,11.3万hm2 农田和 26.7万hm2 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威胁,产量和载畜量低而不稳。自 50 年代以来,通过统一规划、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坚持以治沙造林、保护和发展农牧业为主导,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 1950 年到 1990 年底,榆林治沙造林保存面积达 74.0万hm2,恢复和改良草场 66.7万hm2 多。粮食总产量 1990 年较 1950 年增产 6 倍,大家畜由 7.6 万头增加到 36.3 万头,羊由 36 万只增加到 150 万只,活立木蓄积 340万m3,价值 7 亿多元,有 5 万多农户脱贫致富。

另一个成功的范例是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通过遥感监测(1974 年和 1994 年)对比和实地调研[6],将沙漠化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和其它方面的变化列于表 1。从表 1 可以看出,整治实践所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表 1 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防治沙漠化的效益 (1974~1994 年 )

Table 1 Effectiveness i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in Xinglongzhao, Naiman Banner, Inner Mongolia

(1974~1994)

1974 占总面积 (%) 1994 占总面积 (%) 效益 增减

沙漠化土地 (hm2) 15700 29.62 2100 3.96 -13600 -86.62%

林地 (hm2) 777 1.47 15840 30.10 15063 19 倍

农耕地 (hm2) 4960 9.36 6900 13.02 1940 39.11%

粮食总产 (t) 2790  13110   10320 3.7 倍

粮食单产 (kg·hm2) 562.5  1900   1377.5 2.4 倍

草场承载能力(单位:羊) 124200  152200   2800 22.5%

人均收入(元) 80

1120

1040 13 倍

5 结论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全国不同地带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

参考文献

1 朱震达,王涛.我国沙漠化土地的潜力、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A].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资源潜力、趋势与对策——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研讨会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98~202.

2 朱震达,王涛.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J].地理学报,1990,45(4):430~440

3 CCICCD. China Country Paper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M]. Beijing: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1996,18~31.

4 朱震达,刘恕.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7~42.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9

关键词: 北方; 荒漠化防治; 土地利用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013-02

引言

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沙漠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的荒漠化形势也十分严峻,根据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荒漠化沙化公报则称,“截止2004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12%,分布在除上海、台湾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89个县(旗、区)。”我国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了160.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70年代以来仅土地沙化面积扩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土地的沙化给大风起沙制造了物质源泉。因此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强度大,范围广。

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面积广大、发展迅速。我国北方荒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北方荒漠化的发展

我国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镶盐渍化等4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在我国北方,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或气候暖温和冷干的变化,时有南进和北退的过程;而广大地区随着统治民族的更迭,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多次交替,其利用强度也有差异,使历史时期的沙漠化土地也处于一个发展与逆转相互交替的过程中。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活动总是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起诱发作用,表现在历史上沙漠化的发生期往往与一些重大事件相关联,如民族之间的征战频繁和政治上动荡不定的东汉末年、唐代末期及五代、宋辽对峙以及明中叶以后和清中叶以后的时期都是沙漠化的发展期。而这些时期也正与气候较为冷干相吻合,这也加剧了沙漠化的过程,减弱了退化土地自我恢复的能力,导致了自然环境的进一步退化。这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北方干旱草原地带的沙漠化数度发生和蔓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剧,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和程度总体上也就处于一个扩大和加重的过程中。

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结合我们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2100km2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350000km2,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3 个地区:1. 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50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3%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3%,80年代后期的25%;2.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20%,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53%,80年代后期的77.6%;3. 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5%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22%,80年代后期的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90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形势更为严峻。

二、沙漠化防治与土地利用

根据对我国北方沙漠化的研究,朱震达等于1989年提出了以土地利用为主的人类活动与沙漠化土地的成因分类和发展面积表,以草原过度农垦为主造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44700km2,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5.4%;以草原过度放牧为主的49900km2,占总面积的28.3%;以过度樵采为主的56000km2,占总面积的31.8%;以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破坏植被为主的1300km2,占总面积的0.7%;以水资源利用不当为主的14700km2,占总面积的8.3%。沙漠化的过程就是在上述土地利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地表植被的衰退或消失之后,风作用于地表而产生的风蚀、搬运、堆积的风沙运动过程,主要包括:①风力作用下沙质地表形态的发育过程;②固定沙丘的活化过程;③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的沙丘前移过程。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上述风沙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许多实践证明了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可以达到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及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的。以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例,据史书记载,在1500年前,榆林地区还是个林草茂密,宜农宜牧之地。后因历战摧残,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仅有1.8%,流沙已越过长城,逼近榆林城。据调查,在解放前的100多年时间里,有近13.4万hm2农田和草场院由于沙漠化而被放弃,11.3万hm2农田和26.7万hm2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威胁,产量和载畜量低而不稳。自50年代以来,通过统一规划、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坚持以治沙造林、保护和发展农牧业为主导,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1950年到1990年底,榆林治沙造林保存面积达74.0万hm2,恢复和改良草场66.7万hm2多。粮食总产量1990年较1950年增产6倍,大家畜由7.6万头增加到36.3万头,羊由36万只增加到150万只,活立木蓄积340万m3,价值7亿多元,有5万多农户脱贫致富。

结论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建立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 朱震达,王涛.我国沙漠化土地的潜力、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A].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资源潜力、趋势与对策――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研讨会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98~202.

[2] 朱震达,王涛.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J].地理学报,1990.45(4):430~440.

[3] 朱震达,刘恕.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7~42.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10

内蒙古荒漠、荒草地、盐碱地、沙地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20.32%,天然草地面积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55.47%。自治区已将大力发展沙产业、草产业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列入“十二五”规划。目前,全区已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沙产业、草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到“十二五”期末,一些沙产业开发及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必将成为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体系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还相当突出。因此,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沙产业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沙产业的若干意见》,要加紧科学编制本地区沙产业、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目标和重点,确定发展步骤和措施,确保我区沙产业、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筹集生态治理资金。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用煤、水、电等自然资源支援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东部和西部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格局。而在西部地区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之时,实行的市场经济机制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生态治理缺乏经济利益的驱动。这就要求中央政府构建区域协调机制,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西部地区进行生态补偿。2012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将我区乌兰察布市、兴安盟,伊金霍洛旗、林西县、新巴尔虎右旗、多伦县列入国家首批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从2012年起,中央财政安排一定的产业引导资金,并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这是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内蒙古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信号,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争取国家安排生态建设工程、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等资金时,向内蒙古倾斜。

合理分配生态治理资金。财政投资方向,主要是国家专项工程,如现代高效设施农牧业示范区、推广种植优质牧草、土地整理项目等,要变直接投资为补贴、奖励机制,以激励人的勤劳性、积极性和责任心;有偿投资要作为动员企业、团体、个人等社会投资的拉动资金,引导全民投资建设管护生态工程,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风尚;生态治理资金不仅直接用于整治国土、生态建设、治理荒漠化工程,还要适当安排生态治理人力、智力和管理方面;生态治理资金分配,不仅要关注当前的、局部的、阶段性的“绿”起来的保护与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还要考虑后续产业问题,如发展沙产业、草产业和沟坡产业、盐碱地产业,必须使荒漠地区经济活起来,人民富起来。

严格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以水为先、以水为限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并就方法措施是否科学合理,规程是否符合实际,品种选择是否多效,施工是否保质保量按时完工,是否形成近、中、长期的后续产业,是否运用了新的科学技术等,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论证;变革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在草场减人、转移、围封,实行禁牧、休牧、限牧、轮牧,发展沙、草产业,实现舍饲半舍饲;按照“因害设防、先急后缓、以水为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生物措施和发展沙产业为主,建设沙漠、流动沙丘锁边林和农牧业生产防护林,并改造林种结构。按各记各的账、各报各的项目的方法,整合旗县生态治理资金,统一管理和使用,这是目前体制下“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提高各项投资效益的最好办法;把生态治理列入村民委员会自治法规中,列入农牧民土地、草场承包责任制,对不治、不管及造成破坏的要退出承包。

完善生态监管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采取立法、规划、经济、技术、管理等多种手段。首先要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生态保护政策配套措施,增强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次要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逐步完善建设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增强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同时,构建生态文化推广体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严厉制止为了当地、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损害全局、后代人的利益。特别是要健全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建设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考察、调查、评价、监视、监测、交流与合作的网络和信息平台,使生态监管能力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11

对于每年发生沙尘天气和沙尘暴的起始时间越来越早,以致于扩展到夏秋季也时有发生,专家们表示出不可避免的担忧,虽然在预测其发生频率、时间迟早方面说法有所不同,但对其成因、危害及建议却相当的一致。

沙尘暴:世界性环境问题

人类在与严酷无情的大自然进行艰苦抗争中,付出过太多的代价。就沙尘暴来说,自有陆地以来就肆虐和危害着地球。今天,当追求“文明”的人类由于急功近利地发展和扩张,使得大自然对人类的灾难性惩罚,越来越频繁,而且越来越重。

当沙尘暴危害的话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热点的时候,“应当放弃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增长的做法,转而把目光投向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GDP”的观点,就已经受到社会舆论和广大群众的关注和赞同。专家们提出:我们必须对沙尘暴有真正的了解和思考。

兰州中科院寒旱所,长期从事沙区第四纪地质研究的董光荣向记者介绍:沙尘暴由来已久,在地球诞生初期就已存在,只是不同时期程度不同罢了。他说,沙尘物质的富集地沙漠遍布于全世界,占陆地面积的30%。黄土也是沙尘暴的地面沙尘源物质之一,而它最初的源头还是沙漠。由于沙漠在全世界各地的广泛分布,加之不同地形和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变化,全球形成了4个主要的沙尘暴源区:北美、中亚、澳大利亚和中非。其中中亚地区最严重,尤其苏联未能吸取美国西部盲目大开发的历史教训,从上世纪1954年开始至60年代,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沿岸和北高加索部分地区大规模移民,10年开垦了6000万公顷荒地,后又有大量新垦地弃荒沦为沙丘,沙尘暴的袭击便随之而来,以致我国内蒙古和北京地区也受到严重影响。非洲尤其是中非的沙尘暴多发,除了大气和干旱因素外,还有人口的膨胀和极度贫穷导致过度垦植和放牧、使土地严重荒漠化的原因。

中国的沙尘暴,有确切文字记载最早是公元前205年(汉高祖二年):甘肃“夏四月,大西风,折木发屋,扬沙昼晦。”从那时到新中国建国时,我国发生过沙尘暴70次,平均每31年发生1次。而建国至2006年56年间,共发生沙尘暴98次,平均1.7次/每年,与历史时期1次/每31年相比,形成惊人对比。进入21世纪后,沙尘天气和沙尘暴频度急剧增加,平均每年五六次,动辄连续多天、横扫整个北方,以致波及南方一些地区和日、韩等国。这预示着新一轮沙尘暴活跃期已经开始,发生频数与趋势为直线上升。

中国科学家们经长期调查研究,已找到并确认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区,即:一是甘肃河西走廊及内蒙古阿拉善盟,面积达56万多平方公里,沙漠、沙地丰富,干旱湖盆多,又是北方强冷空气南下的要冲,极易形成强沙尘暴,是沙尘暴高频区和重灾区,4个源区中最严重的沙暴中心;二是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在历史上就多次经历过沙尘暴的袭击,尤其盆地南缘和西边的喀什冲积平原,风沙活动频繁,和田地区尤甚。解放后,塔里木盆地边缘和西部地区,平均6年发生1次,为沙尘暴高频区;三是内蒙古阴山北坡及浑善达克沙地毗邻地区,农牧交错,土地沙漠化严重,是沙尘暴后发高频区,直接威胁华北、京津地区以至东亚;四是蒙陕宁长城沿线,风大干旱,同样过垦过牧,沙尘暴发生频率年平均接近和超过20天。四大沙尘暴源区的确认,对于我们今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成因:荒漠化的扩展

专家们一致认为,风和沙源是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因素。风,是起沙尘的动力因素;沙源,就是干燥、疏松地表的沙尘物质,加之有春天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空气条件,沙尘暴的发生就成为必然。

中科院研究员董光荣认为,就人类能力而言,目前还无法改变大气环流和气候冷暖变化,也不可能消灭沙尘源地,只能是在防治和保护上使其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因此说,沙尘暴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仍将存在。人类活动的影响,只是快与慢的问题。

其实,更多的专家认为,沙尘暴的发生与地面状况的坚疏关系很大。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是沙尘暴发生的重要诱因;反过来,每一次沙尘暴又导致4cm~5cm厚度的地表风蚀,为下一次沙尘暴创造了新的条件。中科院陈广庭研究员举例说,我国解放初新疆建设兵团的大面积开发,塔里木河上游开发截水导致罗布泊干枯;甘肃为解决贫困农民生活问题,往绿洲边缘荒漠半荒漠地带移民开荒,造成地表生态的破坏,都是人为因素的主要问题。他认为,整个西北部,长期的滥垦、滥樵和滥牧,是导致原生态破坏和快速荒漠化的主因。

中科院长期研究沙漠和沙漠化以及国民经济重大环境问题专家、“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及防治”重大科研课题主持人杨根生研究员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1952年以来,甘肃河西地区发生过五六十次沙尘暴,形成重灾的十多次,都是从河西本地源起的。这是由于河西上游水源不断减少,干旱湖盆急剧增加,加之绿洲边缘地带人为破坏导致严重荒漠化,形成沙尘暴地表物质因素所致。

有效途径:遏制荒漠化

在全球蔓延并有扩大之势的沙尘暴,同恐怖主义一样,令全世界感到不安。在不能改变大气不良变化的前提下,尽快遏制土地的快速荒漠化,成了当务之急。于是,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选择了“不要让旱地荒漠化”。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也很快就会到来,今年主题又会是什么呢?当然,无论是什么,遏制荒漠化,保护土地,永远是人类的环保主题。

据国家“沙漠化”973工程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我国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值已经占到了GDP总值的14%。这项工程的首席科学家王涛认为,治理沙漠化是自然生态保护中的当务之急,我们需要确立一个科学的治理思路和模式,不然不仅难以奏效,日久天长,还会让我们失去信心。他认为,应当认真吸取北美治理沙尘暴灾害的教训与经验,以立法的形式将大量土地退耕还草,以建立国家公园的形式予以保护,加上其他的科学有效措施,必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从沙尘暴的成因中,可以看出人类活动产生的消极作用之大,所以如果人类学会尊重自然、重视保护生态,尽可能地保持地表结持状态,就会减缓和减轻沙尘暴的危害。对付沙尘暴,人类有事可做。

中国沙尘暴的主要来源,既有境外的,也有境内的。境外来源,近年已有国际合作,尤其是蒙古国已加入亚洲反沙尘暴网络,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国家绿墙计划”。日、韩、朝几国也与我国开始联盟,有所行动。

荒漠化的扩展重点在西北,遏制的着眼点也应放在西北。中科院研究员杨根生认为,沙尘暴的防治,要害是源区,尤其是西部源区。他说,现在刮到各城市的粉尘已不是沙漠中的颗粒,而是来自沙漠和绿洲边缘地带主要是西部被破坏的地表,另一个重要来源是西部众多的干旱湖盆。中科院研究员董光荣说,沙尘暴要全方位防治,不能只注意下风地区。

制定防沙治沙的规划,与沙尘暴打持久战。中科院研究员杨根生对笔者说,整个北方要统一规划,哪里搞草哪里搞林,要根据降水量多少不同明确下来。贺兰山以东,应重点种草,防止超载,避免沙漠化;贺兰山以西,重点解决水资源合理利用问题,要给生态沙漠绿洲边缘交接地区生态给水。大面积恶化的地方,要撤人搞无人区搞保护区。他建议,旱作农业区域界的划分要再往南推,很多地方不能再种粮了。

合理调配流域水资源,改革耕作制度。中科院研究员王涛、陈广庭、钱正安等认为,北方尤其西北几个大的水流域(如黑河流域、石羊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等)上下游水资源的利用很不合理,要尽快解决水资源调配问题。此外,有专家建议要在农业耕作制度上加快实行改革,以有效保护地表。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12

库木塔格沙漠位于新疆鄯善老城南端,距乌鲁木齐280公里。西行90公里可达吐鲁番,沙漠景区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40公里,沙漠面积1880平方公里,最初形成于汉代。它距鄯善县城仅两公里,鄯善因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名声大噪。是世界上唯一与城市相连的沙漠,浓缩了全世界各大沙漠景观的所有特征,可谓是世界沙漠博物馆,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双峰野骆驼保护区,是诠释古楼兰王国消失的最后一片圣地。2002年评为部级的沙漠风景名胜区,冠名为沙山公园。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是绿不退、沙不进,是“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欢乐园”。规模极大、最易到达,是集沙漠科研、考察、探险、体育、保健、观光、旅游等一体的自然风景区。如何利用其优势资源,通过开发建设来带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开发现状与资源优势

近年来,鄯善县人民政府已投资两千多万元用于沙山公园的建设改造,现已建成水上乐园、人工湖、儿童乐园、沙疗基地等配套设施,公园内现有五十年以上的古树十几棵,并栽种了现代化街景树和各种乔灌木,公园绿化率达73%。这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现正得到开发。目前已开设的娱乐项目有沙地卡丁车、骑驼探险和滑沙。库木塔格沙漠内有丰富的泉眼,水质纯净、甘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夏季气候炎热,阳光直射时间长,从6月中旬至7月下旬温度平均可达到40℃-48℃,此时,沙山最高温度达到75℃。鄯善县的沙疗条件优越,旅游医疗为一体,可为您提供上乘的住宿、休闲和饮食服务,是您最理想的休息和就医场所。沙疗是维吾尔族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沙疗能治疗多种风湿性疾病及腰酸背疼,腿抽筋、关节炎、关节疼痛、中性轻微血压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医治率可达到95%-100%。沙疗的最佳时期是6月初-8月底。每年,在沙山举行各种庆典活动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如今,每年的"五一"、"五四"、"十一"等重要节假日和八月葡萄节,各群众团体组织举办的沙山游园活动吸引了大批的各族游客,有拔河、下棋、猜谜、摔跤、钓鱼、划船、卡拉OK、秧歌、民间舞蹈表演等,各种风味的民族小吃应有尽有,沙山以特有的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一)景神

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以大漠自然风光为主体景观构成,是新疆沙漠戈壁地形地貌典型代表和缩影。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受周围地形和局部气流的影响,形成类型丰富的风沙地貌景观。类型丰富、齐全,沙丘的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丘脊线平滑流畅,具有极高的风景旅游价值。

(二)景异

登上沙山,站在高耸的沙梁之上极目远望,东、西、南三面的沙岭绵亘,遥衔天际。站在沙山上,背后是一望无际的沙海,眼前是一片绿洲,而且是一座非常实在的城市。这就是鄯善人常说的“沙不进,绿不退”。山上,沙漠浩浩,沙浪滚滚,方圆两千公里;山下,绿树环绕,小溪潺潺,胜景四面八方。大漠风光与江南秀色在这里和谐共存,融为一体。数十尊沙雕演绎着两千年的历史,这真是世上一奇观。

(三)景奇

古木参天,杨树伟岸。繁茂的枝叶在空中交错,织成一顶绿色伞盖。从沙漠的酷烈日光中走进林阴道中,凉意袭来,那种感觉无法形容。再往前行几十米,是名闻遐迩的景观"沙泉"。10平方米的一汪浅水内,有几十处泉水汩汩喷涌,涌起的泉水形如一顶顶白色的蘑菇。东距沙泉几百米处,绿树掩映中还藏有一湖。湖中有亭,湖上有桥,湖面有船,分明是一幅江南水乡图。

二、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

1.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已批准的规划要求进行。严格规划强制性内容,建立“红线”(建筑物和道路)、“绿线”(城市绿地范围)、“紫线”(文物保护范围)和“黄线”(交通设施用地)制度。2.在库木塔格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中,做好“树”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文章,显现出“树茂阴浓有文风”的韵味。为此,首先做好保护古树名木。对凡是超过50年以上树龄的树木,都要登记造册建档,实行挂牌保护。凡是道路建设、旧城改造、各类建筑、各类商业开发和公益性场所建设都必须避让古树和林带。充分发挥“绿色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二是保护好特色行道树,积极营造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园林绿化。3。由于城市历史文化与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将库木塔格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结合.积极探索相互关系.从而进一步丰富深化各自的规划。提出规划保护措施.划定环境风貌保护区域加以保护.结合周围地形和园林绿化来考虑。4.强调库木塔格景区生态景观、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加强体现历史文化内涵.围绕鄯善县历史文化特色做文章。从而提高园林绿化文化品位.创造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有个性的园林绿化体系。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