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沙漠绿化工程

沙漠绿化工程

时间:2024-01-04 15:08:10

沙漠绿化工程

沙漠绿化工程范文1

1.给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泊( )先生把船停泊( )在罗布泊( )。

②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 )护所和栖( )息地。

③当他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xiāo sè( )( )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④沙漠疯狂地吞shì( )着夹缝中的绿色长城。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干涸:水干,枯竭。

B.锐减:急剧地减少。

C.和煦:温馨。

D.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3.用本课出现的成语填空。

①白云苍狗,(),20年后再回到故乡,我感到处处陌生。

②放眼望去,()的稻田,碧波万顷。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或修辞手法。

①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 )

②放眼望去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似一道绿色的长城。( )

③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

④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

5.体会下面句子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②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6.假如你是一位环保工作者,读到本文,你想对人们说点什么?

二、能力拓展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塔克拉玛干沙漠系上“绿色腰带”

王伯瑜

新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大功告成,穿越流沙的436公里路段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系上了“绿色腰带”,成为茫茫沙海之中的独特风景线。

10月28日,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通过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石油组织的专家组的竣工验收。(A)

专家组认为,这项大型生态建设工程,是继塔里木沙漠公路之后,人类治理沙漠的又一重大创举,为今后在沙漠地区大规模进行生态防护林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流动性沙漠。气象资料表明,沙漠腹地平均降水量只有10.7毫米,而年均蒸发量却达3806毫米;冬季最低气温零下19.3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43.2摄氏度;全年约有一半时间为风沙天气,每当大风起时,沙尘腾空,天昏地暗。异常严酷的沙漠环境,不适宜植物繁衍生长。(B)

1994年塔中油田投入开发以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专家们应邀而来,与塔里木石油人共同开展沙漠腹地绿化试验,以改善油田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C)

十多年间,科研人员在西北地区耐干旱耐盐碱的173中植物中,筛选出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存活的88种植物,栽种于塔中油田周围的沙漠绿化试验区,抽取沙漠地下咸水进行灌溉,保证苗木正常生长。随着先导试验的成功,沙漠腹地人工绿洲面积逐年扩大,到今年已达402公顷。(D)

基于沙漠绿化先导试验阶段的科研成果,国家批准立项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从2003年8月16日起正式实施。每年春季,科研人员和大量民工沿着沙漠公路植树造林,到2006年4月5日累计栽种红柳、梭梭和沙拐枣等各类苗木近2000万株,钻凿水井110口,敷设各种规格的供水管线20762公里。现在,塔里木沙漠公路两旁已经建成全长436公里、总体宽度72米至78米、总面积3128公顷的灌木林带。

(选自“新华网”)

1.题目中的“绿色腰带”是指什么?题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下面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整体感知文章后,你认为它应该放在文中A、B、C、D的哪一处?

因此,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曾被称为“生命”。

3.第四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4.认真阅读第六、七自然段,然后归纳一下科研人员在改善塔克拉玛干沙漠环境中取得了哪些成果。

5.结合课内外积累,请你谈谈绿化沙漠还能采取哪些措施。

6.下面是几则“绿色环保”的公益广告,请你认真品读后,结合本文内容,也拟几条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绿色,大地完整的标志;绿色,生命产生的摇篮。

同一个世界,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家园,同一片绿色。

绿色是生命的摇篮,绿色是温馨的家园。

参考答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文精练与能力拓展》

一、1.①bó bó pō②bì qī③萧瑟④噬 2.C 3.沧海桑田 一望无际 4.①列数字②比喻③排比、比喻④拟人 5.①表达了对破坏罗布泊生态环境的行为的谴责之情。②表明作者对青海湖和月牙泉生态环境恶化、对人们盲目索取而导致恶劣后果的痛惜之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尽快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急切心情。6.提示:此题意在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在环境保护上身体力行,能关注、了解乃至学习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并呼吁更多的人保护环境。

沙漠绿化工程范文2

面对“沙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损失,人类必须保护地球环境,要大力植树造林,绿化沙漠,这已是全世界所达成的共识。

“工程植物”:绿化沙漠新技术

但是,要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植树种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这种特殊的恶劣环境有它的特点:缺水、缺土、遍地沙粒或石子;阳光充足、气候干燥、气温高、风沙大。科学家发现,凡是年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地方,很容易变成沙漠。

人们为了绿化沙漠,想了很多办法。首先寻找稀有沙生植物,并加强其繁衍和生态的研究。在英国,发现一些沙生植物在干旱条件下,即使体内水分丧失99%,仍可保持细胞不受损伤,具有强耐旱能力。新疆是我国最丰富的沙生植物大观园,梭梭、沙拐枣、红柳、沙漠绢蒿、老鼠瓜、白刺、猪毛菜等沙生植物,生动展现出了沙漠中的立体植物景观,仅沙拐枣、红柳就有一二十个品种,经过改良后的沙拐枣一年就能长两米,不仅是新疆防沙治沙植物的主力,而且国内的十几个省区也都购买沙拐枣的种子。

第二,保护被引进的沙生植物,使之在沙漠地带“安家落户”,以确保抗旱植物的发展。如一种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又具共生固氮力的沙棘植物,引入这种植物有利于改造沙漠化土地。

第三,用微生物改变沙漠性质,变沙子为土壤。一方面可发挥某些特殊微生物如硅酸盐细菌的特定功能的直接作用以改造沙漠性质,另一方面,对那些隐生生物(干燥失水状况下具有复活能力),扩大其生物量和其保水剂功能,有利于改土和保水之功效。这些,都是改造绿化沙漠的好办法。

科学家还利用“生物工程”定向培养新植物品种――“工程植物”,培育出抗旱性经济植物用于沙漠改造。荷兰一家公司用大肠杆菌中的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导入植物(如甜菜、马铃薯等)中而获得植物增加海藻糖含量,使“工程植物”增强耐旱性和耐寒性。在日本有一种含过氧化氢酶“工程烟草”,具有很强的耐旱性,可望几年后在沙漠中进行广泛试验。这些抗旱“工程植物”的出现,不仅有望用于沙漠地区经济种植业的发展,而且为沙漠改造创造新型植物,是很有希望的。

“定风丹”:树木自备“贮水器”

目前,各种沙漠绿化方法成本比较高,速度比较慢,效果不太明显,“一年绿、二年荒、三年还是老模样”,是沙漠化地区无奈的真实写照。什么原因呢?一个字:“水”!

能不能使降下的宝贵雨水不蒸发或少蒸发呢?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研制成功了现代“定风丹”,其中一种是用高分子吸水树脂材料制成的,其吸水能力大得惊人,是它自身重量的500至1000倍。与传统的吸水材料如海绵、棉花、纤维素、硅胶相比,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量大,保水性强,即使在受热、加压条件下也不易失水,对光、热、酸碱的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由于它本身无毒无污染,生活中经常使用它制成一次性婴儿尿布(尿不湿)、宇航员尿袋、餐巾、手帕、母乳垫片、手术衬垫等。科学家利用它制成树木的“定风丹”,紧紧吸牢水分,不让狂风吹走。

至于方法并不复杂,将吸水性树脂制成绿豆大小的颗粒,将它埋在小树苗下面的土壤中,它就会像高效海绵那样,吸足水分,而且不易蒸发,只供树根专用,成为树木自备的“贮水器”、“小水库”。有了它,狂风再大,也休想刮走土壤中的水分。用这种方法治理小片沙漠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科学家成功地在非洲沙漠上造出一个绿化地带,被人们称为沙漠中的“奇迹绿洲”。

这种树脂“定风丹”用途广泛,可惜成本较高,而且是“被动”吸水。于是科学家又有了新的发明,这就是神奇的“固体水”。提起“固体水”,你可能马上想到了冰。现在我们说的“固体水”却不是冰。这种看上去像一块“皮冻”、装在一个可降解纸做成的小包装瓶里的固体水,名叫“森露”,它的成分97%是水,另外的3%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作用是将水分子固化。

这种神奇的“固体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一种无公害产品。种树的时候,将固体水靠着树苗的根部埋入土中,通过微生物分解,固体水逐渐缓释,可在3个月时间内为树苗源源不断提供水分,直到树根深深扎进潮土层,树苗就会挺直腰杆茁壮成长。神奇的“固体水”完全不怕被狂风吹走水分,是名副其实的“定风丹”!

“化学一沙”:给沙漠蒙上一层皮!

给沙漠蒙上一层皮,这个看似荒谬的办法,却是一种极其宝贵的新思路。科学家做了试验,在沙漠上空喷洒一种特殊的“神水”,含有有机凝固剂,使沙子表面形成一层有机生物膜。结皮中含有苔藓、地衣和藻类,且地衣占相当优势,在有结皮的地方,还发现了昆虫和蚂蚁。给沙漠蒙上一层“皮”,可以起到和种草坪一样的效果,这种方法叫“化学固沙”。

科学家研制出几种固沙剂,其中大量的造纸废液最有前途。固沙剂是对造纸废液进行化学改性之后产生的,这种产物除具有非常好的黏性之外,还是一种缓释有机肥,并且具有较好的吸湿和保育水性能,这样制备出的可降解的植被用固沙材料就是固沙剂。这种新型固沙剂的有机质含量超过80%,并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一定比例的氮、磷。经过试验发现,喷洒过固沙剂后,5分钟就可以在沙丘表面形成0.5~1厘米厚的沙结皮,当有自然降水时,这些固沙剂就会逐渐下渗并增厚,还可以长时间维持,厚度可达3~5厘米。

沙漠绿化工程范文3

本次沙尘天气过程主要影响了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8省(区、市)126个县市,受较大影响土地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600万,耕地面积约423万公顷,经济林地面积约24万公顷,草地面积约4100万公顷。

今年6月17日是第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为“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中国的主题是“不要让我们的未来干枯”,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与生命关系的清醒认识,推动防治荒漠化的自觉行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鼓励公众参与。

土地荒漠化被喻为“地球癌症”。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近3600万平方公里。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仍呈扩展态势。土地荒漠化引发了沙区群众流离失所、人们生活日益贫困、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它不仅吞噬着古老的人类文明,而且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今,荒漠化已经成为人类在环境领域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荒漠化的进逼使可以供人类惬意生活的环境逐渐缩小,必须引起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关注。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防治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大会成立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谈判委员会。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第四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33%,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困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就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建设防风固沙林带。1978年开始实施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1991年启动了全国防沙治沙工程,20世纪末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近年来,仅中央政府每年用于荒漠化防治的资金就达数十亿美元。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净减少1717平方公里。与2004年相比,轻度荒漠化土地增加3.47万平方公里,中度荒漠化土地减少1.69万平方公里,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0.68万平方公里,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2.34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2004年的17.03%提高到2009年的17.63%,植物种类逐步增加,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有效改善,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随着沙区生态承载力的提高,农牧业生产条件开始好转,经济林果、中药材、灌草饲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和沙区产业结构调整。

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一是坚持尊重自然。认真落实禁止滥开垦、禁止滥放牧、禁止滥樵采的措施,实行封禁保护制度,充分发挥荒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二是坚持工程治理。在适宜治理的区域,先后启动了一批部级和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恢复沙区林草植被。三是坚持社会参与。按照“谁治理、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严格保护治理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投入者得其利、治理者受其益。四是坚持科学防治。坚持分类指导、因害设防,乔灌草相结合,总结推广了100多项实用技术。五是坚持政府扶持。国家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一些地方建立了防沙治沙财政补助政策。六是坚持典型带动。国家树立了一大批防沙治沙典型,对石光银、王有德、牛玉琴、殷玉珍等治沙先进人物进行了表彰奖励,以榜样的力量推动防沙治沙工作。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迪亚洛说,中国是世界上履行公约成效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中国在防治荒漠化的政策、立法、监测和工程治理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堪称世界典范。

大工程产生大效果

“老蒋,敬你一杯,感谢你们老两口对6000亩梭梭林的保护,一有时间我就再来看你们,一起喝两杯。”新疆自治区吉木萨尔县政协副主席马学智对负责沙漠深处梭梭林看护的护林员蒋根成说。蒋根成和老伴成存兰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里看守梭梭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老两口住在三岔口林业管护站里,周围是茫茫荒漠和一片片的梭梭。

“沙漠里有狼,也有狐狸等,我们太阳落山就把门关紧,不再出去,否则碰上狼群就麻烦了。在白天老蒋出去巡视,我就给他带上一些鞭炮,遇到狼群可以用鞭炮驱散它们。”成存兰讲述着自己一天的生活。

正是因为有了蒋根成夫妇这样的人,中国的防沙治沙事业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0年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共和国新一轮治沙战役全面打响,在人们惊叹、怀疑的目光中,中国人防沙治沙的雄心和决心展示在世人面前。在共和国北部40%的版图内掀起了一场防沙治沙的人民战争。

三北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和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已经走过35年,生动地反映了我国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奋斗历程。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北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初期,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批准组建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并将工程列为国家重点项目,由国家拨专款实施。所有这些,为三北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北工程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成功典范。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500多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2.4%,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14.4亿立方米,在祖国北方构筑了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明显减轻。工程区27.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500平方公里,长期扩展的趋势得到扭转;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6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开始“双下降”,入黄泥沙量年均减少4亿吨左右;营造农防林253万公顷,工程区农田林网化程度达68%以上,2248万公顷农田得到有效庇护,每年粮食因此增产100亿公斤。同时,工程区建成了一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饲料林基地,木材等林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种植业、养殖业、流通业和生态旅游业等蓬勃发展,一些地区农民涉林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三北工程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被誉为“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壮举”。

为了遏制频繁侵袭京畿重地的风沙,200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先期试点展开。通过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封沙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草地治理等生物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尽快恢复北京周围地区的林草植被,解决首都的风沙危害问题。

经过12年的持续治理,目前工程区已初步形成“人畜下山,让草灌长起来;封山禁牧,让山川绿起来;舍饲圈养,让农民富起来;产业发展,让经济强起来”的发展格局。

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1999?2009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涉及的5省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116.3万公顷,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2.56%。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工程区林草植被迅速增加,生态效益不断显现,森林碳汇明显增加。

1999年,为改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状况,中国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开始,在全国25个省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生态地位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沙化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继续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的重点工程。

在工程实施中,国家实行资金和粮食补助制度,在一定期限内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补助(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每年补助原粮分别为150公斤和100公斤,生活补助费20元)。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2894.4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926.4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698万公顷,封山育林270万公顷。使占国土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了3个多百分点。

中国“十二五规划”要求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重点治理25度以上坡耕地。据测算,退耕还林工程中国总投入将有4300多亿元。退耕还林对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实施退耕和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工程带动了大投入,大投入产生了大效果。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由于有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投入,取得了重大成绩。根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监测结果,与2004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2454平方公里,年均减少2491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呈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净减少,局部地区仍在扩展的局面。

一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由扩展转变为持续净减少。荒漠化历次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以前,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呈扩展趋势,年均增加10425平方公里;2000?2004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实现净减少,年均净减少7585平方公里;2005?2009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继续保持净减少,5年间净减少12454平方公里,年均净减少2491平方公里。

二是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持续减轻。与2004年相比,中度荒漠化土地减少1.69万平方公里,重度减少6800平方公里,极重度减少2.34万平方公里;中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9906平方公里,重度减少1.04万平方公里,极重度减少1.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中,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减少7084平方公里,固定沙地在沙化土地中的比重由2004年的15.7%上升到2009年16.06%。

三是植被状况进一步改善。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2004年的17.03%提高为2009年的17.63%,5年间提高了0.60%,植被盖度50%以上的沙化土地面积增加1.03万平方公里,盖度小于10%的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36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重点保护治理区植物种类明显增加,植被群落稳定性增强。在京津风沙源工程范围的典型草原区,未治理区域多样性指数仅为1.80,治理区域达到2.13。

四是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等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京津工程区为例,与2001年相比,土壤风蚀总量减少5.2亿吨,减幅达44%;土壤水蚀总量减少2.87亿吨,减幅达82%;地表释尘量减少1352万吨,减幅达43.3%。有效减缓了沙尘天气对京津地区的影响。

科学防治 沙中淘金

党的十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作为党的重大行动纲领写入,这在世界政党发展史和执政史上还是第一次。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必须切实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十报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荒漠地区蕴藏着天然特有品种和品质的经济植物、动物和药材,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独特的子系统,由荒漠地区各类生物和环境构成的陆地荒漠生态系统,在保障着全球41.3%陆地面积和20亿人口生存的同时,还为人类保存了许多特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人类提供了独有的丰富奇异的自然景观。荒漠生态系统,既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脆弱带,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态类型。

我们所说的防治荒漠化是指人类对荒漠生态系统的边缘进行干预,使之不再扩展,并通过以沙为原料的产业化造福人类。

今年3月21日颁布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大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护林草植被,积极预防土地沙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1?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10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其中第一阶段1000万公顷,第二阶段1000万公顷。到2020年,使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这是我国进一步提出的防沙治沙的明确目标与任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防沙治沙的决心和信心,但我们必须明白防沙治沙工作就是摸清荒漠的脾气,对症下药,让它按照自然的生态法则衍变发展。只有这样沙漠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温顺,我们的家园也才会越来越安宁。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暖季不下雨,冬雪渺无踪”。这是内蒙古乌海曾经的真实写照。乌海市位于乌兰布和、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交汇处,干旱少雨,风蚀严重,生态脆弱。天然林资源少,地表植被稀疏,类型简单,1976年,植被平均盖度仅为25%,森林覆盖率不到0.3%。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乌海市人民年复一年,与风沙灾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经过近30年的努力,昔日的沙海变成了绿洲,星罗棋布的葡萄园、纵横交错的通道林、大片大片的梭梭林、柠条林向人们展示着一个充满希望、充满遐想的绿色之洲。

长期以来,乌海市重复着“年年栽树不见树”这样一条恶性循环的道路。年降水量不足16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3500毫米,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发展自己的生态林业一直困扰着乌海人,树种的选择、灌溉的方式、后期的管护等,不断摸索中,最终依靠科技植树,为乌海造林开启了一扇大门。

今天的乌海,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由于科学治沙,昔日的沙海已经被星罗棋布的葡萄园、纵横交错的通道林和大片的梭梭、柠条林所代替,成为人们眼中的“绿色之海”、“希望之海”。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纪检组长李树平说,内蒙古始终把科学治沙放在首位,充分遵循自然规律,研究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和技术,为提高防治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内蒙古的自然气候特征,加大了以抗旱造林为主的林业适用技术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防沙治沙专业队伍。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所属的奈曼旗、库伦旗和科左后旗这三个防沙治沙重点地区,记者切身感受到了沙漠化为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一片片连绵不绝的沙丘,光秃秃的泛着白光,风在远处走过,一层层的沙子便拖着长长的尾巴跳起舞蹈。过去提起沙漠,记者的意识中还只是想到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显得那么遥远,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怎么也不敢相信距离北京仅仅300多公里的地方就有这么大面积的流动沙丘和沉寂的荒漠。

通辽市林业局林敬春告诉记者,“沙子堆平房,毛驴上了房”是通辽很多乡镇苏木农民经历过的沙漠化灾害,所以这里的民众对防沙治沙的热情都非常高,因为他们知道治理沙漠是为了自己出门不吃沙,庄稼能多打。

通辽市在治理策略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平缓的沙地推行“乔木网、灌木带、优质牧草中间盖”模式;在起伏较大的固定沙地推行生物经济圈、近自然林模式;流动、半流动沙地则推行植物再生沙障模式;在浅山丘陵地区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生态经济沟模式。

在运行机制上,通辽市实施了“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允许继承和转让”的政策,在科尔沁沙地的治理上推行承包、租赁、拍卖、公司化治理开发等多种治理方式,鼓励社会各界承包沙地和荒山,兴办私营林场,逐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及各种非公有制组织共同投资造林的治理开发机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通辽穿沙公路被誉为老百姓的幸福路。穿沙公路顾名思义就是穿越沙漠的公路。在沙漠中修建一条公路的难度有多大,一条穿过沙漠的公路能为居住在沙漠中的人民带来怎样的生活改变?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在库伦旗一条2001年完工的公路上得到了验证。在库伦旗林业局副局长曲成刚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1999年动工,2001年竣工的茫三线穿沙公路上。这里已经没有了流动沙丘的单一色调,进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乔木林、灌木丛、沙草已经覆盖了起伏的沙丘,一些柠条鹅黄的小花让人的心情愉悦。在一个高大的沙丘上远眺,茫三线穿沙公路像一个绿色的扁担,挑起了两边向沙漠延伸的绿色植物。微风吹过,已见不到沙尘扬起,看到的是草木轻松的摇摆,沙丘安详的睡卧。曲成刚对记者说,茫三线穿沙公路综合防沙治沙面积可达42万亩。这条路可以说是一条防沙治沙路,也可以说是一条农牧民的致富路。这条路修通以后,身处沙漠腹地的茫汉村就是猪肉的价格都比修通前平均一斤多卖5毛钱。

通过卫星遥感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在北纬42°02′?42°36′、东经116°51′?117°39′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河北省最北部,有一处集中连片的绿色与周边灰黄色相连的地区,这就是塞罕坝。这里过去曾经水草丰美、树木苍翠。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始森林荡然无存,美丽的高岭变成了白沙弥天、林木稀疏的茫茫塞外荒原,有风吹过都是飞沙走石,对面不见人。

1962年,原林业部在这片荒原上建立了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几代塞罕坝林场干部职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如今,塞罕坝林场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79.4%,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每年可采木材10多万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不仅当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年降水量由417毫米增加到530毫米,而且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塞罕坝人依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牺牲了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将荒漠变为绿洲,把风沙锁在塞外,在高原上筑起了一座绿色丰碑。这全是塞罕坝人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科学技术的结果。

塞罕坝机械林场下属的三道河口林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三道河口都是沙地,造林难度相当大。在生产过程中,他们创新造林方式,在沙地实行沙棘带状密植和黄柳分根压条造林;适宜地块实行十行造一行一穴双株,雨季带坨补植的备补苗方式;抗旱保墒能力低的地块实行大规格容器桶造林。

在一个造林作业区,记者看到一棵棵樟子松树苗艰难地生长在沙地中,由于缺水,针叶末梢有的已经干枯。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王副科长告诉记者:“沙地造林的难度之大,人们难以想象。塞罕坝的林子多数都是在这样的立地条件上建起来的,塞罕坝人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沙地渗水性能好,就一次次挑水多浇;小苗不好成活,就换大苗。因此,塞罕坝林场不仅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为生态造林,付出的成本也相当高。”

科学防沙治沙是提高治沙效率的重要手段,我国各级政府都加大科技投入,以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也对防治荒漠化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全国政协人口与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江泽慧认为,在中国西部土地退化防治过程中,应突出土地退化防治政策与机制创新。建立多目标管理、多部门参与、全方位互动的统筹协调机制,“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农民受益”的公私伙伴关系合作模式,“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的市场运作机制,基于生态、经济、社会效率的土地退化防治成本效益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扶贫开发等政策保障支持。这些新机制,将为政府决策、企业和社会广泛融入,以及农牧民参与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龙永枢认为,当前防治荒漠化和沙尘暴需要重视五大问题: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防治荒漠化和沙尘暴要加强多学科合作研究;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结合;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实施防治结合的战略;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要加大制度创新与治理投入力度。

他认为,荒漠化扩展,沙尘暴肆虐,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出了问题。防是治本之道,主要指防止人类活动的负面环境效应,因此必须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建立适宜的产业结构;治是应急之路,主要指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对已经荒漠化了的土地进行生态重建和恢复。只有防治结合,才能标本兼治。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认为,荒漠化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的作用。二要因地制宜,实施荒漠生态系统建设。三要运用物质利益驱动原则,激发全社会荒漠化防治的原动力。

在谈到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着力提高荒漠化防治成效时,刘拓说,要大力鼓励有关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开展荒漠化防治科技创新研究,针对关键疑难技术问题开展多部门、多学科联合攻关,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现有科研成果的集成、组装和加工,加快防沙治沙实用技术研发,促进防沙治沙科研成果转化、升级。建立防沙治沙实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鼓励科研人员深入防沙治沙一线,解决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以沙致富 生态与民生双赢

2012年6月17号,联合国UNCCD官员在实地考察了亿利资源治理的库布其沙漠之后,在世界荒漠化日上提出了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世界土地荒漠化零增长。UNCCD负责人说,提出这个目标的灵感来自于中国库布其沙漠亿利资源治沙模式的成果。亿利资源集团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二十多年创造了5000多平方公里绿洲,而且发展了沙漠新能源、新材料、天然药业等沙漠绿色经济,惠及了十几万人的生活和生产,特别是在沙漠中改良了一定规模的可利用耕地,发展了沙漠现代农业,实现了沙漠耕地的正增长。

众所周知,荒漠化的一个主因就是人类不当的行为所致,那么如何将生态治理和相关产业有机结合,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无疑已经成为这个时代防沙治沙寻求的战略方向。20多年前,中国科技泰斗钱学森就曾满怀期待预言:西部中国16亿亩的沙漠戈壁将会为共和国生长出几十亿财富。

在我国,沙区往往是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当地的经济,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一般都相对较低。要想更好地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必须首先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只有大家富起来,才能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防沙治沙中去。

目前,为了实现防沙治沙的可持续发展,在防沙治沙实践中,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沙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沙区特色产业。特别是注重扶持发展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沙产业开发项目,带动沙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作为中国第一家以“沙产业反哺治沙”而闻名国内外的亿利资源沙产业集团,是由亿利资源集团下属的沙产业事业部改组而成。作为一个集荒漠化防治、生态建设、黄河保护、沙产业发展、新能源开发、国际会议以及沙区百姓致富“七位一体”的产业链,其形成可以说整合了亿利资源全部沙产业相关公司,成功的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依托亿利资源沙产业的平台,实现了品牌的集聚效应。在开辟出一条特色沙产业之路的同时,亿利资源也真正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其品牌价值也由此节节攀升。

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告诉记者,亿利资源率先实现了变废为宝,变沙害为沙利。他们在库布其沙漠探索出产业化治沙的新思路,并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由贫瘠荒漠向绿色产业的转变,开发了沙漠旅游、沙漠中草药种植加工、沙漠新能源等多种沙漠生态产业。可以说在防治荒漠化进程中,亿利资源走到了世界

前列。

在北京中关村有这样一家公司,它们以沙为原料,通过技术创新,加工成各种各样对人类有益的砂产品,系统集成 “以砂精铸、以砂增油、以砂兴水、以砂治沙、以砂建筑、以砂兴农”为代表的解决方案,在精密铸造、石油开采、生态建筑、现代农业等领域在同行业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已形成一个具有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砂产业。它就是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05年,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秦升益有效解决了传统的通过孔隙透水易被灰尘堵塞的技术难题,首创出“生泰砂透水砖”及配套技术产品,参加了“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总书记在展位前仔细了解了产品情况并且看完了透水演示后,刚走出几步后又回过头来问:“这种砖透水了,粘结层的透水问题也解决了,但怎样才能让砖里渗出的水很快渗透到土壤里?”

总书记提出这样专业的技术问题,让秦升益敬佩不已,他马上解释说:“水的表面张力被破坏后有一种惯性,遇到地面仍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所以能渗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展览会后,中央各大媒体报道了秦升益的透水砖。很快,仁创接到了来自各地的30亿

大单。

而秦升益并不满足,他的目标是环保的沙制家具、看不到钢筋水泥的沙造楼房。现在,在密云生产基地,一幢二层小楼拔地而起,从门窗,到天花板、地基,所有的所有,全是以沙为原料,它是秦升益梦想的雏形。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沙产业’理念,我们如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沙产业’发展到‘砂产业’,开创出了一个以用砂为标志的工业型战略性新兴产业。”仁创集团董事长秦升益语气中透着掩饰不住的激情。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中心,防沙固沙全靠满地的沙柳、旱柳、柠条等土生的树种。由于过去没有加工手段,农牧民只能守着绿地受穷。近几年,乌审旗狠抓林沙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刨花板、沙柳切片、饲料加工、生物质发电等生态产业。当地百姓说:“荒沙我治理以后,柳高竿盖房子也是钱,再一个沙柳平茬以后卖给刨花板厂也是钱。原来当柴烧的土灌木现在很抢手,过去没人要的荒沙地现在也值钱了。”

有学者认为,如果从自然环境的角度上看,在沙区发展产业促进农民致富,受一定的局限,但治沙是改善生态环境必须要做的,因为它牵扯到农民的生存和致富,这两点必须得结合。

沙漠绿化工程范文4

关键词:沙漠绿洲;建设;示范;效益

中图分类号 S7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117-02

绿洲系指沙漠式荒漠内岛状分布的绿色区域,是在一定水源供给的条件下或经人工开发形成的,也是沙漠式荒漠中通过人工灌溉,农牧业较发达的地方。绿洲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的输入、输出以及贮存促进其发展演化,从绿洲的演化历史来看,绿洲可分为原始绿洲阶段、古绿洲阶段、现绿洲阶段及新绿洲阶段。榆林沙区的新绿洲一般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兴修水利,引水拉沙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发展起来的绿洲,习惯上也称新灌区,多分布在滩地和河谷川道区。榆林市沙漠绿洲只占整个沙区不到40%的面积,但是70%为农用地面积,其中沙区95%的耕地面积分布绿洲内,居住着该地区95%以上的人口,当地农业开发、工业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都集中于这些地区。

榆林沙区绿洲地处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与陕北黄土高原接触地带,自然地理景观为半干旱干草原,大陆性明显的干草原气候是本区环境的最突出特征之一,年均气温7.9~8.6℃,≥l0℃积温3 524.2~3 774.1℃,降水量390~450mm,蒸发量2 092~2 506mm,是降水量的5~6倍;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多风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剥蚀为主的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和覆沙黄土丘陵沟壑区为本区最基本的三大地貌类型。榆林沙区总面积224hm2,其中沙地占57.32%,沙盖黄土丘陵占21.92%,河谷川道和湖盆滩地占20.76%,榆林沙区的沙漠绿洲依河流水系和滩地呈条块状分布于沙漠之中,仅占总面积的16.5%。

1 榆林沙区绿洲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榆林北部境内沙漠广布,热量充沛而水分不足,植被稀疏、生态系统脆弱,加上人口增长的压力等,使沙漠绿洲面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1.1 风沙危害严重 该区全年大部分时间为西北季风控制,干旱少雨多大风,年均风速2.3~3.5m/s,最大风速33m/s,由于风、旱同期,3~5月大风常形成沙尘暴,年均大风日数13.8~15.1d,每隔5~7a出现一次大旱,2005年因大风干旱,春小麦减产30%,营造的3a生樟子松6万多株全部死亡。干旱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出现次数多,导致禾苗枯死,秋季作物几乎颗粒无收。

1.2 沙区面积扩大 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地表广泛分布风沙源物质是形成沙漠化的自然因素,而过垦过牧等则是导致固定沙丘活化的又一主要原因。据观测资料,总的沙丘移动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移动,少者1~2m/a,多者3~5m/a,个别达7~15m/a,毛乌素沙地沙丘前移将对绿洲造成威胁;沙丘活化体积增大、丘间滩地缩小是毛乌素沙地土地沙漠化的一个主要形式。风沙入侵,新开滩地,为沙丘所环抱,旱改水地,亦处于沙丘包围之中,滩地缩小威胁着绿洲农业的稳定发展。

1.3 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由于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该区域“四料”紧缺,而燃料又是“四料”紧缺的关键。据调查资料,长期以来,榆林市能源供应中薪柴消费量30%以上是通过过量樵采获得的。水土流失加剧,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榆林市一年有4.5万t秸秆作为燃料烧掉,所含N、P、K相当于12.3万~16.5万t标准化肥,致使风沙等灾害加剧,土壤肥力降低,年复一年使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处于恶性循环状态之中。

2 沙漠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与示范

2.1 沙漠绿洲防护林体系示范区建设模式 根据榆林沙区绿洲的特点,在总结榆林沙区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适宜榆林沙区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榆阳区红石桥乡王连圪堵示范区,按照沙漠绿洲工程系统建设的有序配置,以绿洲为核心,向周边发展的模式:在绿洲建立封沙育草(灌)带式防风固沙林――绿洲边缘营造大型基干防风防沙林带或营造环滩林带――绿州内部营造“窄带林、小网格”的农田防护林网,林网内实行农林混作,并开展“四旁”植树――绿洲内外的零星小片夹荒地建立小片的经济林和大片薪炭林等。从绿洲到绿洲内部,根据不同生境和需要,构成一个多林种、多树种、多功能、多效益的带、片、网;防、经、用和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2.2 沙漠绿洲防护林体系示范区建设规模 该村自2006年沙漠绿洲科技示范区建设开始以来,林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至2010年春人工造林保存面积613.3hm2,占总面积的51%,其中防护林472.5hm2(包括针叶树樟子松、油松、侧柏、臭柏),用材林100hm2,经济林7.47hm2,肥料林33.3hm2。在绿洲沙区与绿洲交界处设置2条长8km,宽50~100m的乔、灌、草结合的防风基干林带,面积80hm2,栽植杨、柳,樟子松、油松、侧柏、臭柏、花棒、踏郎、柠条等。在沙区绿洲防护林建设中,新修306.7hm2水地配套工程为重点,共营造农田防护林带39条,总长42km,全村5个自然村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受保护农田面积580hm2,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1.4%,为农牧业的稳产高产发挥了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

3 绿洲防护林体系的生态经济效益

由于多林种构成沙漠绿洲防护林体系,各林种既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又具有内在密切联系,具有多方面的生态经济效益。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是以示范区的定位观测与面上调查相结合;野外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社会经济效益调查与专业实际测算相结合;应用工程数学理论及生态学观点定性的研究和定量的分析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积累各种科学数据,全面综合分析防护林体系的各种效益。

3.l 防护林体系小气候效益显著 防护林体系可控制沙源、阻截流沙,防止风蚀、沙埋,避免流沙危害绿洲农业。根据多年的研究表明,防护林体系内较无林地对照平均降低风速28.8%,降低表温度l.2℃,提高地温1.4℃,减少蒸发量20.3%;防护林体系较单一林网防风效能提高2.2%,空气相对湿度增加4.8%。

3.2 防护林体系土壤效应明显 防护林体系内较无林对照区增加积雪量80m3/667m2,提高土壤含水量1.69%~2.45%,增加有机质含量0.12%,增加有效N l2.6mg/kg,增加有效P 3.6mg/kg,增加有效K l6.7mg/kg,作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20%~40%。

3.3 防护林体系经济效益显著 沙漠绿洲示范区5a(2005-2010年)与造林初期(2005年)相比,年平均总产量增加1.5倍,总收入增加2.89倍,人均收入平均提高3.18倍,2009年人均收入达到3 000元,是2005年的2.5倍,林业总产值达32.10万元,产出是投入的2.5倍。

3.4 防护林体系抗衡自然灾害作用 2005-2010年的大风干旱及沙尘暴天气,据统计,4~5月,共出现大风沙暴和扬沙40次,其中6级以上的9次,8级以上的4次,扬沙21次,沙尘6次,给受灾地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据调查在榆林市王连圪堵和桑海则示范区地界范围,由于有防护林体系的庇护,农作物、渠道、果树等基本上未遭受损失,小麦产量平均达300kg/667m2以上;而在榆阳区芹河乡新建的农业开发区,由于没有防护林体系的防御,有相当一部分农田重新被沙压沙埋,约1/3的农作物颗粒无收,麦苗稀疏、低矮、发黄,受灾极为严重。

4 小结

榆林沙区沙漠绿洲科技示范区防护林体系建成后,不但显示出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自2009年以来,榆林市多次组织有关单位参观现场,全面推广这里的防护林体系和“一改、三化、八配套”的建设模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杨忠信,胡宏飞.沙漠绿洲示范区建设成果报告[J].榆林科技,2000(1):1-7.

[2]毛乌素沙地开发整治研究中心.毛乌素沙地开发整治研究中心研究文集(第1集)[M].呼和治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2.

沙漠绿化工程范文5

王中强是个制造奇迹的人。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浩瀚的库布其沙漠腹地,浩渺的黄沙延绵几百里。但行走其中,你会发现大片充满生机的绿林――这不是海市蜃楼。在几乎没有绿色生命的地方造就一片绿色奇迹的,便是王中强。

2001年,时任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视察内蒙古,在闻知王中强的事迹后,还出现了“国防部长请人武部长吃饭”的新鲜事。迟副主席幽默地说:“在这里防沙就是防住大自然的侵略,你功劳不小哇。”

为表彰王中强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突出贡献,曾为他记二等功一次;2001年全国首届“母亲河奖”颁奖,他毫无悬念地赢得殊荣,成为军队唯一名获奖者,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王中强治理沙漠,在实践中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在黄沙延绵的沙漠中播撒出了一片绿洲。现在,已经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军分区政委的他,依旧将治沙作为一项重要使命,躬耕不懈。

沙漠种树有妙方

王中强是土生土长的内蒙古杭锦旗人。1992年,35岁的王中强到杭锦旗人武部出任政委。杭锦旗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从小生活在这片土地的王中强,不知目睹过多少乡亲邻里,因土地沙化、干旱少水而背井离乡的辛酸事。植树造林,绿化荒漠的梦想自小便植根心中。

当上人武部政委的王中强在党委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拿出了治理沙漠的规划方案。人武部党委经过研究,同意并支持王中强的意见,决定先在库布其沙漠腹地围封一万亩荒沙进行治理。1994年,王中强带领23名干部、职工开进了沙漠,迈出了治沙的第一步。

“我们的第一炮必须打响,环境再恶劣,条件再艰苦,也要干。要把沙场当做战场。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战胜不了沙场决不下战场。”说完,他第一个领下三百个树坑的任务,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在沙漠里种树,风吹、日晒、沙打,是家常便饭。14天下来,王中强脸膛粗黑蜕了几层皮,嘴唇干裂抹上了口红,头发没法梳理,他干脆剃了光头。20天下来,王中强与战友们都变成了“黑包公”。迷彩服、“和尚头”、“红嘴唇”、“包公脸”,成了大漠中独特的风景。

最苦的活儿,是运送树苗和围栏杆。沙漠中植树,汽车进不去,又没牲口驮,只好靠人背。漫天风沙,地表温度有时高达40多度,连空手行走都很困难,而他们还要把50多公斤的苗木捆绑在背上,穿越几座大沙梁,每人每天要背6趟,一趟往返6公里,半路休息。只能趴在地上,一旦坐下就很难再站起来。 

沙漠气候变化莫测,一次秋季植树,劳累了一天的官兵们睡得很沉,第二天清晨醒来时,大伙发现自己都被夜里的飘雪掩盖了半个身子,外边只露着一张脸。

恶劣的环境下,王中强带领大家硬是把14万公斤苗条、3000多根网栏杆、5吨铁丝,靠着一副副肩膀背进了沙海,种植沙柳8000亩,在荒漠上播撒下了绿色的星星之火。

1995年春天,王中强率队第二次进万亩林。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头年栽下的8000亩沙柳,被风沙吞噬了5000亩,活下来的不到10%。这可把王中强心疼坏了。

经过几年无数次的实验、探索,王中强和他的战友们。总结发明了“前挡后拉法”、“固身消顶法”和“容器植树法”等十几种植树方法。其中“容器植树法”种植的杨树成活率在95%以上。2001年,北京的专家参观了这种方法后赞叹说:“这种植树法应该获诺贝尔奖。” 树活了,当时已改任杭锦旗人武部部长的王中强一下子出名了。他继续收集治沙经验,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在沙漠里搭起帐篷住上两个多月,一边实践一边摸索。

生命不息 治沙不止

2001年,首届“保护母亲河”奖颁发,由于王中强植树造林,治理沙化,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毫无悬念地获得了“保护母亲河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有一个叫王中强的治沙军人。

2002年1月,王中强被提升为军分区副司令员兼人武部部长,在参加完任职大会返回的途中,他一直沉默不语,一点也看不出有提职后的喜悦。有人私下说杭锦旗人武部就是一个“植树部”,王中强就是靠植树当的司令。王中强很不服气。回家后,他在日记中写到:“有人认为万亩林是人武部的形象工程,但治沙绿化这种实实在在改造生态、惠泽百姓的形象工程,正体现了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干好这件事,我誓不回头!”接着,他们又走了三步好棋:

第一步,坚持草、灌、乔多品种、多层次发展。

第二步,引进小尾寒羊和鸡鸭等,促进生态平衡。

第三步,组织民兵成建制参加生态建设,在治沙中用兵、练兵、强兵。

“三步棋”使王中强他们不仅实现了“以种促养、以养促财、滚动发展”的战略计划,从整体上形成了投入――产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而且在治沙的的同时,训练民兵吃、住、走、打、藏的能力,摔打锻炼了民兵队伍。

仅仅依靠部队治理沙漠还远远不够,王中强还想方设法激发贫困牧民兴林致富。“誓让沙漠绿起来,要让群众富起来,要让民兵队伍强起来,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生态建设之中!”

距离“万亩林”最近的老牧民敖特根巴特,是个出了名的“救济大户”。这天,王中强敲开了他家的门,说:“穷是没根的,咱沙窝窝里长大的人,就得靠沙吃沙。只要你愿意种树,我们帮你。”老牧民点点头,王中强招呼部里的干部、职工,一起动手,把30公斤草籽种在了他家承包的沙地上,接着又从“万亩林”里砍了30捆沙柳,帮他种了3天。3年过去了,敖特根巴特的林场面积增加到了2400多亩,牛羊总数也发展到了240多头。他们用这样的方法,带动周围牧民种树致富,也让绿色以更快的速度向沙漠中蔓延。

王中强植树造林的壮举,唤起整个鄂尔多斯人民治理沙漠的宏伟决心。一时间,全市出现了一个个“政府林”、“学生林”、“老兵林”、“企业林”。2007年8月,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杭锦旗召开,杭锦旗效应波及世界。

王中强在沙漠中创造的一条生态农业链,在鄂尔多斯引领了一条生态工业链,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目前,全市治沙造林2000多万亩,相当于全市沙漠面积的四分之一强。

18年过去了,从人武部政委、部长,到军分区后勤部长、副司令员兼杭锦旗人武部部长,他对治理沙漠矢志不渝,他的事迹和创造的植树法被拍成电影、电视剧传向全国和世界各地。

如今,王中强任职军分区政委,担子上的任务更多更重了,但对于治沙绿化,从未有过丝毫懈怠。他知道,沙漠与绿树,是你弱我强,你来我往的关系。一旦种树的脚步慢下来,沙漠这条黄龙便会卷土重来。

沙漠绿化工程范文6

中国第一沙漠:塔克拉玛干

曾几何时,新疆的“大”,又何尝不是路途遥远、交通困难的代名词。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西部一片浩瀚、干燥的沙质荒地,横卧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在维吾尔语中,塔克拉玛干是“进去出不来的意思”。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世世代代以毛驴和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新疆人,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由为“路”所“困”变成为以“路”为傲。

塔克拉玛干沙漠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震撼,那一望无垠、纯净的金黄色调和面粉一样细腻的沙漠,是人类无法想象到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站在沙丘之上,目穿层层沙海,神驰那空寂辽阔的天空,一种壮怀激烈、豪情四溢的感觉在身体中弥漫。大漠、长河、落日、孤烟、驼铃、绿洲,像画卷一样出现在我的眼前。 胡杨林和远处的沙漠

世界筑路防沙的成功典范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为探索它的秘密而葬身其中。导游告诉我们,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曾3 次想进入沙漠的中央,但每次都因断水而失败了。最后一次,他从沙漠南部进去,中途死了7 个骆驼,3 个仆人。他最后只穿了一条裤子爬到和田,被当地居民救活。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家曾多次深入沙漠腹地考察,虽发现了油田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对新疆发展就非常重视,从80 年代起,提出了开发大西北的战略决策。并从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与新疆大力支持。“要想富,先修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从茫茫的沙海中,在古丝绸之路的中心,夜以继日地向沙漠宣战,修筑起世界上在流动沙漠中最长的一条等级公路,它是全球筑路防沙的成功典范。 人造沙障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长约550 公里,它是科研人员与筑路队伍联合攻关的科技之路,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希望之路,也是造福于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之路。这条沙漠公路的贯通,为勘探开发石油主战场、加快南北疆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都起到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

公路在施工建设中,采用了“强基薄面”的路面结构,“沙基振动干压实”和“土工布加固沙基”等施工工艺。就是把沙子先推出路基形状,再用土工布包裹固定,然后振动压实,这种经干振动压实后的路基抗压强度超过了普通路基,达到国家标准的一倍半以上。这就是修筑沙漠公路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创造的“强基薄面”法,为解决沙漠公路上的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奠定了基础。 种植的红枣

在修筑沙漠公路的同时,新疆人还采取了植树造林和治理河道两大措施来防风固沙。

胡杨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常年生长在沙漠中,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调节绿洲气候等特性。被当地人称为“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活化石,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周围,有80 多万亩胡杨林,这条绿色林带,紧紧锁住流动性沙丘的扩张,是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天然屏障,被当地人誉为“沙漠守护神”。 香梨园

为保证河水不断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还采取了河道治理及节水改造两大措施。从2000 年起,新疆拉开了抢救塔里木河的序幕。经过6 次应急输水,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结束了30 年的断流。塔里木盆地这条唯一的输水大通道重现了流水潺潺的景象,不少已搬走的村民又重返家园,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在不断好转。与此同时,在沿河两岸定时节水灌溉的措施,每年节约水资源20 多亿立方米。

广袤无垠、悲凉寂静沙漠世界,被绿洲所代替。绿洲,美化了边陲大漠,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数十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在沙漠上生生不息,茂密的胡杨,飘逸的红柳,迷人的沙枣等,组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古人喜欢踏雪寻梅,而今天的人们更喜欢踏沙而行。奔驰在沙漠的公路上,徜徉在绿色的林带间,让人怎能不放声歌唱。 棉花基地

大漠绿洲的守护神

在塔克拉玛干和库姆塔格大沙漠之间,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像胡杨一样扎根沙漠,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浇灌着这片沙漠绿洲,他们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三团的钢铁战士。

三十三团地处两个大沙漠之间,防沙固沙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为了让沙漠能有绿洲,他们采取了各项措施。面对293.6 平方公里的沙漠、2 万亩的人工防护林、29 万亩的天然胡杨林和每年需要新种植200 亩的人工植树造林任务,兵团战士常年奔波在方圆几十公里的沙漠戈壁滩和盐碱滩上,种红柳梭梭,建沙障人工芦苇,稳沙固沙,不再让沙漠流动,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在他们的努力下,一片片盐碱滩变成绿洲,成为阻挡相距仅13 公里的两个大沙漠的主要屏障。

沙漠绿化工程范文7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副总经理江同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1989年以来,塔里木油田发现和探明了轮南、塔中、哈得、克拉2、迪那2、英买力等30个大型油气田,建成了2500万吨级的重要油气生产基地。”

资料显示,这里已经累计探明油气储量当量25.5亿吨,生产原油1.15亿吨、天然气超过2000亿方,促成了举世瞩目的西气东输工程。“国土资源部最新资源评价,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量达168亿吨,其中石油75亿吨、天然气11.7万亿方,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江同文说。

5月9日―15日,在历经沿途多个因为不赚钱而关门的民营油气站以后,《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进了这家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销售等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型油气生产供应企业。

气化南疆:提供全国最便宜的气

“和田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要补。”这是流传在新疆和田地区的顺口溜,也是记者在遭遇沙尘暴时的最深切感受。

但不只和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五地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称“巴州”),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贫困县约占南疆全部县市的一半。长期以来,城乡居民主要使用煤炭、柴草作为生活燃料,由于常年砍伐胡杨、红柳等荒漠林木,当地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趋恶化。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塔里木油气事业的发展,“气化南疆”工程提上议事日程。根据中石油的部署,按照“长远规划、逐步实施”的思路,塔里木油田开始了坚持不懈的推进工作。 “死亡之海”、沙尘暴…… 塔里木油田的施工条件异常艰难。

据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党群工作处负责人介绍,2013年7月,总投资62亿元的环塔里木盆地的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建成投运,天然气管道沿着沙漠边缘地带分布,总长超过2700公里,主干网络超过2400公里,其设计年输气量19.12亿立方米。2015年,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供气已达7.42亿立方米。整个塔里木油田对南疆五地州供气33亿立方米,冬季每天最高达1100多万立方米,共新增气化12个县(市)、20个农牧团场,并向已气化的县市增加供气量。

为了支持南疆的经济发展,塔里木油田为南疆百姓提供了全国最便宜的气,普通家庭一年下来做饭和取暖,2000块钱就足够了。喀什地区燃气汽车已达2万辆,按一辆车每天降低成本80元计算,一年所有“油改气”车可降低成本5.8亿元。

油气勘探:做好地质学家的眼睛

塔里木是中国第四大油田,也是极具油气增长潜力的地区,每一次油气资源的新发现,对整个中国油气产业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物探是石油勘探的第一步工作,亦堪称地质学家的眼睛,没有他们在前方利用地震波等各种先进技术寻找油气,也就没有后面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发现。

但是,物探公司往往面临着整个石油开发过程中最恶劣的环境。比如,昆仑山前区域的开发就面临着山地复杂、设备难以运送、黄土层厚、地震反射波弱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南部老地层出露区断崖林立、岩层坚硬,设备主要靠人抬肩扛,测量布点、检波器埋置、钻机到位及钻井施工难度大,安全问题也比较突出。加上施工区海拔高达1800~3200米,自然环境恶劣,雨雪、沙尘天气多发,都给勘探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某处的塔里木物探处219队,是塔里木油田正在沙漠前线执行勘探任务的作业队,该队组建于1961年,是油田公司的甲级地震队,曾先后参加大庆、松辽、塔里木等石油会战。这个具备沙漠、山地、农田、水网等各种复杂地形的二维和三维作业能力的物探队,被油田公司誉为“塔里木探区最过硬的勘探队伍之一”。

东方物探塔里木经理部总工程师王乃建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由于油价下降等因素,该公司今年的业务量比去年有明显下滑,低油价导致的投资不足使得用于物探的投资额进一步压缩。

为此,该公司开始了减员增效的努力,比如缩短工期;比如,向外开拓市场,找煤找矿找管道;比如职工代替季节工;甚至尽量精简设备……

油地共建 :开发一区块,建成一绿洲

从和田市区向东,过玉龙喀什大桥后一路向北,便可以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茫茫沙漠里行驶约30分钟后,眼前兀地映出了成片的绿色,掩映在绿色中的宽敞柏油马路和崭新的房屋,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就是沙漠。

一个沙漠腹地崛起的团结新村像世外桃源一样浮现。

在戈壁大漠中兴建团结新村,是2014年和田市实施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选址在这块原本拥有丰富地下水资源的古河道附近。

为了解决路的问题,和田市利用塔里木石油物探留下的一条单行道柏油路与新村连通,随着新村建设大幕的开启,几年下来,这里的绿色范围愈来愈大。 百姓用上天然气

该村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个由塔里木油田提供燃气保障的团结新村已经成为油地共建的典范,这里的一期工程包括5000亩住宅区,20000亩设施农业区,5000亩畜牧养殖区,25000亩饲草料基地,45000亩特色林果业基地。新村为每户居民提供676平方米的院子,其中房屋面积为84平方米。他们同时还为每户修建了一座养殖圈,每户分配一座温室大棚和人均3亩的饲草地。据悉,仅温室大棚,每一栋的年纯收入就在2万元以上,住进新村的失地农民已经爱上了这里。

油地共建远不止于此。

塔里木油田开发之初,生态环境脆弱,满眼都是连绵密布的沙丘,三天两头风卷沙飞,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如今,进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每一处油地,都如同置身于绿色的海洋,枣树成林,飞鸟鸣唱;位于沙漠腹地的塔中油田,已经建成各种绿地9280亩,随着沙漠绿洲的出现,野兔、沙鼠、沙狐及白尾地鸦、小沙百灵、黑顶麻雀等多种动物也在此安家了。

据塔里木油田公司为实现“开发一区块,建成一绿洲”的承诺,先后投巨资在前线各作业区进行绿化,油田总体绿化面积已达4812万平方米,将近7万亩。

塔克拉玛干沙漠年均降水量不足20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3800毫米,在沙漠里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长436公里的生态防护林带,每隔4公里就要打1眼水源井,抽取地下咸水利用滴灌方式为植物供水。塔中沙漠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常青从植物引种筛选到植物园圃的建立,一直参与其间,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塔中沙漠植物园针对流沙环境适宜生存的沙生植物开展引种与利用试验,他们先后从吐鲁番植物园、南疆、北疆、宁夏、甘肃、青海以及非洲等地引进400多种荒漠植物,目前已经有200余种荒漠植物在塔中沙漠植物园保存了下来。

沙漠绿化工程范文8

然而这10多年,也是阿拉善防沙治沙保护生态屏障的攻坚阶段,荒漠化草场得到休养生息,植被迅速恢复,沙尘暴之源恶劣的生态大幅好转,阿拉善正在逐步淡出沙尘暴发源地行列。

据权威部门监测数据显示,阿拉善盟沙漠化年扩展速度已由5年前的1000平方公里减缓到目前的353平方公里,较之过去减缓了64.7%;沙尘暴由2001年发生27次递减到目前每年的3到4次;全盟森林覆盖率由10年前的2.9%提高到现在的4.1%,禁牧区植被覆盖度由禁牧前的5%—15%提高到现在的20%以上。

近些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阿拉善大地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绿色变迁。

沦为沙尘暴源头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最西部,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年降雨量在40毫米至200毫米之间,蒸发量却在3500毫米以上,属于干旱荒漠地区。这里沙漠戈壁多,植被极为稀少,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

阿拉善盟因肥美的阿拉善草原而得名。当地有一首古老的民歌,描绘了一个令人神往的阿拉善,“高高的阿拉善台地,海子似珠,戈壁如玉,这便是故乡闪光的身影……”清朝时,阿拉善草原还被钦定为皇家牧马场,足见其生态环境之好。

然而,从清朝没落到现在仅100年时间,阿拉善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早已面目全非。沙漠戈壁代替了曾被植物覆盖的土地,横贯全境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因土壤荒漠化而连成一片,扩张为中国第二、世界第四的阿拉善沙漠。更为严重的是,阿拉善沙漠化土地正以每年增加1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阿拉善沙尘暴”作为整个亚洲沙尘暴策源地之一,自1993年开始,也升级为一个专有名词,频繁出现在相关领域。

狂风每年从阿拉善的土地上卷走千万吨沙土,抛向别处;2000年春,北京9次沙尘暴中有8次源起阿拉善。阿拉善俨然成为我国最大的沙尘暴策源地,有专家甚至公开表示,若任阿拉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100年后,北京城将完全被沙子淹没。

过去的阿拉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随处可见。但是随着多年的垦荒和草场退化,这里的土地日渐失去绿色。生态环境恶化与人口增加有直接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阿拉善盟只有4万多人,现在增加到18万人。人多了,对草场的需求大了,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更大了。与此同时,严重缺水也使得地表水系多年断流,绿洲面积逐年缩小。

“阿拉善沙尘暴”成为一个名词始于1993年。从那时起,每年的狂风就像一头发怒的雄狮,从阿拉善、干旱的土地卷起上千万吨的沙土抛撒向华夏大地。据有关部门统计,1993年以后,阿拉善共发生23次沙尘暴,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沙尘暴源头地之一。

人退带动沙退

阿拉善1980年建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盟委、行署把生态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提出了以“适度收缩、相对集中”为核心的“转移发展战略”,并确立了“保护就是最大的建设”、“人退带动沙退”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退牧还林还草政策。

从1999年起,阿拉善盟先后从贺兰山迁出牧民856户、3520人,退出牲畜23万头(只),使贺兰山彻底实现了退牧还林还草,并使贺兰山保护区面积扩大到133万亩。

据在贺兰山管理局从事科研调查工作的苏云介绍,如今贺兰山的森林覆盖率已由31.6%增加到42.96%,植被盖度由50%增加到80%;岩羊种群数量由1万只增加到近1.5万只,马鹿由2000头增加到6000头;山间明流由13条增加到23条。贺兰山正在向着生物多样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张连生、徐兰香夫妇原先是阿拉善左旗伊克尔苏木查汉高勒的牧民,那里地处腾格里沙漠深处,交通不便,生态环境恶劣。2002年,他们一家在政府帮助下搬到了孪井滩移民新村,不但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还分到了24亩土地,靠勤劳过上了小康生活。张连生一家只是阿拉善盟成千上万农牧民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

建盟30年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阿拉善盟先后从牧区转移牧业人口5000多户、近2万人,减少了32%的载畜量。以“人退”带动了“沙退”,阿拉善在牧民迁出区实现荒漠植被大面积保护的同时,也使迁入区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此外,阿拉善盟还大力实施“锁边围城”和“身边增绿”等工程,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推进生态建设步伐。其中,阿拉善盟林业工作者打破了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荒漠地区不能飞播造林的论断,通过20多年的飞播造林,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建成了一条长250公里、宽3公里至5公里的绿色林带,创造了“用绿色锁黄龙”的壮观景象。截至目前,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锁沙、阻沙带已具雏形,每年治理沙漠面积达100万亩。与此同时,阿拉善每年还投资1000万元以上进行城镇绿化,大力实施“身边增绿”工程,全盟重点城镇封闭式防护林带建设已基本完成。

治沙致富双赢

如今的阿拉善,生态意识已深入人心,形成了一支企业家和农牧民植树造林改善生态、遏制沙尘暴的大军,在昔日的沙海“绣”出了一片片新绿洲。

阿拉善牧民还在沙漠里种植经济作物梭梭,在梭梭根部再嫁接经济作物肉苁蓉,成功地探索出一条治沙与致富双赢的新路子。梭梭具有极强的耐旱性、抗逆性及适应性,有“旱生植物之王”的美称,是治理荒漠化的首选树种。梭梭根部寄生的肉苁蓉有着“沙漠人参”的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与人参,鹿茸一起被列为中国“三大补药”。阿拉善盟也因此被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肉苁蓉之乡”

称号。

2006年,阿拉善左旗巴彦诺尔公苏木苏海图嘎查支部书记沈永财卖掉自家的全部牲畜,在沙漠中种植了梭梭和肉苁蓉,当年收入达到3万元。如今他的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亩,2009年收入超过24万元,现在每年都是30万元。

在沈永财的带动下,自发种植梭梭和肉苁蓉在全嘎查悄然兴起,现在种植规模在100亩以上的已达10多户,年户均收入达3万多元。

为鼓励农牧民和企业参与造林治沙,加快阿拉善盟生态建设的步伐,2010年,阿拉善盟出台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造林治沙优惠政策:今后,凡是在阿拉善盟重点城镇周边地区参与造林治沙的集体和个人,造林面积达到或超过500亩以上,经林业部门验收合格后,每亩林地政府将一次性补助不低于60至100元,其中灌木林不低于60元,乔木林不低于100元。这项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一大批农牧民和企业投身到梭梭苁蓉产业之中,每年新增梭梭林地近20万亩。

为做大做强梭梭苁蓉产业,延伸苁蓉产业链条,增加苁蓉附加值,真正实现肉苁蓉产业化发展,阿拉善盟还出台多项政策,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先后涌现出阿拉善宏魁苁蓉集团、巴丹吉林沙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从事苁蓉加工的企业,并开发出苁蓉礼品、苁蓉酒、苁蓉茶、苁蓉口服液等一系列产品。

近年来,阿拉善盟结合退牧还林还草和实施公益林项目,通过围封抚育天然梭梭和人工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大力发展梭梭苁蓉产业。今年,阿拉善盟把全力推进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1000平方公里生态综合治理列入全盟重点建设项目,同时,进一步推动以梭梭肉苁蓉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发展,全力构筑内蒙古西部生态安全屏障。预计到2020年,阿拉善盟人工种植梭梭林将达300万亩,人工接种苁蓉将达100万亩。

内蒙古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恩达自2006年以来投巨资在乌兰布和沙漠进行产业治沙,靠自有资金累计投入4亿多元,目前已种植沙地葡萄1万亩,种植优良牧草1万多亩,建起了3000多亩的防风固

沙林。

出生在额济纳旗的嘎布亚图从部队转业后,放弃城里的舒适生活,到荒漠戈壁植树造林,誓把荒滩变绿洲。在短短6年中,他种植的梭梭、红柳林面积达2000多亩。

年近50岁的潘玉萍,是沙漠深处乌斯太镇乌兰布和巴音敖包嘎查科泊尔滩一位土生土长的牧民,她自筹资金种植的梭梭林达2000多亩。“尽管这几年俺为种植梭梭林投入了不少资金,可当看到一片片梭梭林茁壮成长时,俺感觉到俺为子孙后代做了件好事。”潘玉萍憨憨地笑着说。

与沙漠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吴精忠,从阿拉善盟行署副盟长的位置上退休后,充分发挥自己几十年积累的丰富的防沙治沙经验,引入日本民间治沙资金,在贺兰山南寺西端腾格里沙漠东缘,建起了一个面积5000亩的水电配套喷灌治沙基地。

沙里淘金,草中生财。上世纪80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预言,知识密集型的沙草产业将是21世纪在中国出现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目前,阿拉善的沙草产业发展正逐渐走上了规范化、规模化、效益化、科技化发展轨道,阔步向精深发展方向迈进。肉苁蓉、锁阳、甘草、沙地葡萄、文冠果等特色种植业发展迅速,带动广大农牧民增收,实现着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多赢目标。

据了解,今后一个时期,阿拉善将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快建立地方、集体、个人及社会各界联动互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全面推进沙草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沙草产业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沙草产业、龙头企业每年给予融资贴息贷款,并将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民+基地”的形式辐射和带动农牧民种植,实现转移转产农牧民的产业安置。预计到2015年,阿拉善将初步建立起适合阿拉善不同地域的沙草产业发展模式,使沙产业成为阳光产业、绿色产业、黄金产业。

保护生态环境,重现天堂草原。这不仅是阿拉善人一直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也是内蒙古致力实现的奋斗目标。据国家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到目前,内蒙古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等区域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百名企业家 阿拉善治沙

临近中午,家住中国沙尘暴策源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牧民其木格往取暖的火炉里添了几块煤,开始做起午饭。

和这里的很多人家一样,其木格家已经改变过去的生活习惯,烧饭、取暖时不再砍伐一种生长于沙漠的树种——野生梭梭林。

“现在我们很少砍伐梭梭林了,外面的人都花那么多的金钱、精力治理这里的生态,我们自家人应该更自觉、更努力才行。”其木格说。

这位牧民口中的“外面的人”就是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由一批在中国已有相当成就的企业家组成的民间环保组织。刘晓光、王石、潘石屹、史玉柱、宋军、汪延、冯仑、王石、任志强、李宁……协会会员包括一批中国国内活跃的企业家。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立于2004年。发起人北京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与一批企业家于那年的情人节,在沙尘笼罩的北京,决定成立一个环保组织,去沙尘暴的策源地内蒙古阿拉善治沙。作为会员,百余名企业家每人每年捐资10万元,连续10年。

出资让当地农牧民代表出去考察学习,打开眼界;引导村民建立自己的公共资源管理机制,让他们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出路;草场上牧鸡、梭梭林里种肉苁蓉,推广不破坏草场的养殖方法,提高村民收入;普及风电和沼气等新能源……

2008年,阿拉善盟的科泊尔地区发现世界现存最大的野生梭梭林。这一年,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杨鹏共8次赴阿拉善盟就这片梭梭林保护进行考察。

“我们将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争取国内外科研技术和保护资金,以科泊尔野生梭梭林保护为起点,最终将阿拉善地区1400万亩野生梭梭林纳入长期目标有效保护范围。”杨鹏说。

目前,SEE已经就阿拉善盟野生梭梭林保护做出六年规划,计划共投入6000万元。而他们的近期目标是建立乌兰布和沙漠科泊尔野生梭梭林自然保护区,制定保护行动规划,通过科研及行动缓解当地野生梭梭林面临的威胁。

今春人工造林30余万亩

内蒙古阿拉善盟林业局今年5月20日对外消息称,随着阿拉善盟春季造林工作接近尾声,今年该盟人工造林面积首次突破30万亩,达到31.99万亩。

阿拉善盟,这个与蒙古国相邻且拥有中国第二大沙漠的中国盟市,因为被学界定位为东亚、东北亚沙尘暴源头之一,其治沙工程广受世人关注。

阿拉善盟林业局造林科科长马涛告诉记者,该盟的人工造林共分为个人造林、社会造林、集体造林三部分,全部是为了防治荒漠化而种植的“生态林”。

“2013年春季阿拉善盟的人工造林面积达到31.99万亩,较去年全年增长了8.49万亩,创造了阿拉善盟人工造林史的新高”。马涛说。

“阿拉善盟近来来的治沙工作,主要实行‘乔(木)灌(木)草’相结合及飞播、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工程的共同实施,人工造林是阿拉善盟治沙工作的重要部分,主要种植的是梭梭林”。阿拉善盟林业局副局长徐世华如是介绍。

今年春天,阿拉善盟大力推行了机械造林力度,该盟阿拉善左旗在诺尔公、宗别立和吉兰泰共集中连片共种植了9.3万亩梭梭林,阿拉善右旗在阿拉腾朝格和曼德拉集中连片种植了12万亩梭梭林。

徐世华说,由于水源和地形等因素的限制,阿拉善盟的一些地区并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人工造林,超过30万亩的人工造林数量对阿拉善盟来说实属不易。

根据阿拉善盟林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来的6年间,从当初每年造林8万亩增长到目前的每年31.99万亩,阿拉善盟6年内累计人工造林面积已逾100万亩。

沙漠绿化工程范文9

“在所有景色凄凉的地方,这里无疑堪称首屈一指。山上寸草不生,色彩单调,地形不美。一切看起来都很扎眼,无遮无拦,没有远近的感觉――在这里,距离不产生魅力。这是一块令人窒息、毫无希望的沉闷土地”。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1906年第一次巡视他未来的国土时,踏上的就是著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这片毫无生机的荒漠。

一个世纪过去了,这里的阳光灼热依旧。而当笔者驱车沙漠腹地,窗外不时掠过的片片沙漠绿洲却让人呼吸到了沁人心脾的凉爽气息。远远望去,黄褐色的荒漠上一个个果园花团锦簇,连周围的空气似乎都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绿。这,就是今天的以色列内盖夫沙漠,拥有1.2万公顷沙漠绿化区,被喻为“欧洲人的花园、果园和菜园”。

咸水浇出的绿洲

在路边加油站,笔者顺便买了瓶普通瓶装水。以色列自来水水质不好,很多人日常饮用的就是这种经过一般净化处理的瓶装水。一瓶0.5升的水价格是2.75谢克尔,相当于人民币5.5元,而货架上一瓶同样体积鲜奶的价格则只有2.45谢克尔,相当人民币4.9元。小店售货员见我好奇的样子甜甜一笑,说了句:“这就是以色列。”

就在这水比奶贵的国家,就在这片年降雨量不足180毫米的荒漠,我此行采访的目的地内盖夫沙漠拉马特对虾养殖场却需大量用水,难道这荒漠深处真的出现了点沙成水的神迹吗?

大片橄榄林深处,巨大遮阳棚下,一排排圆形水泥养虾池前,“饲养员”――海洋学硕士斯尼亚拍拍我的肩膀笑着说:“你在特拉维夫的餐馆里可能已经品尝过我养的虾了。”他接着介绍说:“经过一年多的科学研究,1毫克的虾苗投入试验池1个月就能长到1克左右,然后接受增肥培养,短时间就可长到20克左右。目前还只是向特拉维夫餐馆供应活虾,不久养殖面积将会扩大,出口欧洲市场。到那时,从这里捞出包装4.5小时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地的客户就能收到活蹦乱跳的大对虾了。这可是个利润丰厚的沙漠经济产业啊!”“虾场的大量用水从何而来?”笔者不解地问。“海水中有很多虾对病毒敏感,沙漠地下的咸水却没有这些问题,我们从不投放抗生素。每天5%的更换水经处理还可用于滴灌沙漠经济作物”。他抬手指指四周的橄榄林骄傲地说:“看,一片没有甘泉的沙漠绿洲。”

提到以色列现代沙漠农业,滴灌技术那举世瞩目的成就往往把人们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它科学节水技术这个方面。沙漠地下咸水养虾仅是以色列沙漠自身水源应用向多种经营方向深化发展的一个侧面,其实,沙漠微咸水的科学开发和应用在以色列荒漠种植业的发展中作出的贡献,并不逊色于它滴灌技术的开发。

以色列每年所需的近3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靠包括淡水、咸水和污水再利用等三种水源的联合运用来满足。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盐水、即使是微咸水也不能用于灌溉,然而,极其缺水的以色列却被迫开始了利用微咸水进行农业灌溉的开发应用研究。上个世纪60年代开发成功的滴灌系统,解决了水中所含盐分在作物根围附近停留积聚等问题,使得微咸水灌溉成为可能。

研究发现,棉花、西红柿和瓜可以轻易地接受最高浓度达0.41%~0.47%的微咸水浇灌。微咸水灌溉的作物在产量上会有所下降,但产品质量却得到提高。如微咸水灌溉的甜瓜甜度增加,瓜形变得更有利于出口;而西红柿的可溶性总物质含量提高,甜度增加。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甜”西红柿等蔬菜、水果已在欧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以色列沙漠拓荒者们曾毫不客气地说:是科技让咸水浇出了内盖夫沙漠的片片绿洲。

沙海花果走欧洲

在拉马特农业技术研究开发站,好客的主人端出了刚刚采摘下的樱桃西红柿。在烈日大漠中跑了大半天,却忽而坐在橄榄树的绿阴里品尝起小巧甜美的果实来,那一刻从心底溢出的清爽滋味难以言表。

研究员戈拉介绍说,这一带是高盐水质,他们的主要研究项目就是咸水灌溉,改良品种,提高特殊条件下沙漠农产品的产量、质量。目前,他们已经开发出适应当地水质的樱桃西红柿、樱桃、葡萄、西瓜等多种农产品。此外,他们还种植了300公顷的橄榄林,今后的生产规模将扩大到500公顷。他们的农产品以口感甜,保鲜时间长等特点远销欧洲,农业产值已经达到了1亿谢克尔。“没有科学的用水和灌溉技术就不会有今天的沙漠绿洲,没有适应沙漠生存环境的新品种的培育更不会出现高效益的沙漠农业,是科学灌溉和科技育种创造了以色列沙漠农业的奇迹。”农业产业基地负责人亚德尼边说边拿起一颗樱桃西红柿,那充满深情的眼神像在凝视一颗璀璨的红宝石。

治沙靠科学,以色列农业科学工作者不是将精力重点放在沙漠土壤改良上,而是通过植物工程、遗传工程、杂交和基因改造等科学技术改良果蔬花卉品种,使它们适应这一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水等自然环境,生产高附加值、高营养价值的“绿色”农产品。

经多年努力,以色列农业科技人员培育出了适宜内盖夫沙漠地区微咸水生长的棉花、甜瓜、甜椒、西红柿、橄榄、西蒙得木、盐草、狗牙草、虎尾草等。被誉为“甜酸类水果种植中的一场革命”的矮秆柑橘新品种不仅生长期耐旱,吸水量减少1/3,而且便于浇灌、剪枝和采摘,结果时间也比原品种提前一半。采用生物技术培育的比一般低矮得多的杂交品种椰枣树、香蕉树、向日葵等,在沙漠中创下了低耗水、高产出的奇迹。此外,为抵御干旱气候易于引发的病虫害,以色列科学家还培育出了多种抗灾病新品种。如抗花叶病和白粉病的黄瓜、甜瓜,抗轮枝菌病和残虫病的番茄,以及热带耐霜霉病的莴苣等。以色列还成立了世界第一个专门储存野生谷类的植物资源库,拥有8万种不同遗传基因的种子。

沙漠绿化工程范文10

2015年1月13日,由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家发起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与中粮我买网、大成食品在北京宣布,三方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正式开售具有公益性质的节水型“沙漠小米”。中粮我买网凭借自身强大的品牌实力和中粮集团的资源优势,成为“沙漠小米”的独家销售平台;大成食品以完善的产业链布局,积极推进创新尝试,提出即食小米粥概念,引导健康消费趋势。

何谓“沙漠小米”

“沙漠小米”是来自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新型节水型小米。该种小米全程生态种植,采购加工过程也完全绿色清洁生产,安心可溯源。

知名企业家兼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任志强介绍说,“沙漠小米”并非仅是一种新型小米品种,它承担着三家机构联合改善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和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的重任。

因为阿拉善地区荒漠化比较严重,水源严重不足,为了缓解阿拉善沙漠地区绿洲地下水紧缺、沙漠化日趋严重的问题,同时保证当地农牧民的基本生计,自2009年开始,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支持当地农户种植耗水量低的谷子作物,以替代大量种植的高耗水的玉米、小麦等作物。而“沙漠小米”所采用的谷种是国内领先的节水品种。相比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沙漠小米”由于优良的节水特性和科学的灌溉方式,平均每亩较种植玉米可节约400立方水。这使得通过“沙漠小米”,可为当地节约相当量的绿洲地下水,延缓沙漠蔓延。

同时,“沙漠小米”所具有的较高经济价值让农牧民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满足生活所需,推动了阿拉善地区内生式发展。

相比普通小米,“沙漠小米”的质量和营养如何?

据介绍,“沙漠小米”除含普通小米所含的营养物质外,还富含维生素、硒和高植物性氨基酸,营养十分丰富。另外,其食用方法也多种多样,可以单独煮成小米粥,亦可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粥,还可做小米炒饭,或者磨成粉做小米糕。

目前,“沙漠小米”已在中粮我买网上进行独家销售,售价为10元/500克。

大佬卖小米,只为公益不为利益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是中国近百位企业家发起的荒漠化防治民间组织,它的宗旨是改善和恢复中国内蒙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从而减缓或遏制沙尘暴的发生,与此同时,推动中国企业家承担更多生态责任与社会责任。

作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会长,任志强在会现场带头向社会各界发出公益号召“食一斤优质‘沙漠小米’,节一方珍贵绿洲之水”。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沙漠小米”的上市也是以一种全新模式——商业化的社会创新模式正式亮相国内。为此,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立的社会企业也于当天正式成立。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为“沙漠小米”的种植早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由于没有很好的销售,整个推广过程缺少最后一环。如今,随着我买网的加入,成为中粮悠采“沙漠小米”独家销售平台,整个链条得以理顺。

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社会企业到中粮我买网、大成食品,几家机构在“沙漠小米”的生产推广中从不同的环节进入,形成一种可持续的生态链闭环,最终达到用商业化的社会创新模式来解决环保问题。

中粮我买网总经理赵平原表示:“中粮集团和我买网之所以愿意参与到沙漠小米的推广和销售中来,正是因为以‘沙漠小米’为载体,中粮我买网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及大成食品共同形成了一种创新的可持续生态链条。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在前沿用生态公益模式带动当地农牧民参与,支持‘沙漠小米’的种植和绿洲节水,而中粮我买网凭借自身的品牌号召力和线上渠道,在终端出售消费者喜欢的沙漠小米产品。”

沙漠绿化工程范文11

论文摘要: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

一、土地的沙漠化

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

二、沙漠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

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 2100km2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350000km2,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3个地区:1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50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3%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3%,80 年代后期的25%;2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20%,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nb sp;53%,80年代后期的77.6%;3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5%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22%,80年代后期的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选择一个时段的遥感资料(1987年和1993年TM数据)对毛乌素沙区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 1987~1993年的7年间,由32586km2(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 67.5%下降到30496.7km2(占面积的63.5%),减少了 1936.3km2,总体上处于逆转过程中,平均每年约有276.6km2土地得到了治理。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90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形势更为严峻。

三、土地开发与沙漠化的关系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历史时期,自然资源与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土地利用。但在现代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但也时常因不合理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而农田轮作制或曰游耕制,则充分利用了天然草场的再生能力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恢复能力,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自然资源的负荷限度,在天然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的调节下,生态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环境相对稳定。但自18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的人口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而迅速增长。50年代以来,又经历了合作化、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几次拓荒高潮,使人口的年增长率达2.5%~3.0%。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四、沙漠化的防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五、小结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全国不同地带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

参考文献

沙漠绿化工程范文12

关键词:民勤县;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对策

民勤位于河西走廊北端、石羊河流域下游,东北被腾格里沙漠包围,西北有巴丹吉林沙漠环绕,是我国典型的荒漠绿洲之一,国土面积1.60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约1 440km2。年均降雨量为110mm左右,年均蒸发量2 644mm,为降雨量的24倍;年均气温7.80 ℃,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源资源丰富,是本区的基本气候特征。无霜期平均为130d。自开垦以来就是一个完全依赖于灌溉的农业区,“十地九沙、非灌不殖”。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地表水资源

县境内不产生地表径流,唯一的地表径流是南部进入境内的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部,由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和西大河8条山水河流汇集而成,径流由基本径流、冬春余水和洪水三部分组成。入境地表水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由20世纪50年代年均5.42 亿m3,减少为90年代平均1.31 亿m3,21世纪初年均不足1 亿m3,年均减少0.10~0.15 亿m3。境内水草丛生的青土湖早在1959年就完全干涸,现已成为荒漠盐碱滩。2004年石羊河下游持续断流,红崖山水库首次出现干涸。全县现状可供水资源量1.54 亿m3,其中石羊河地表水0.61 亿m3,民调工程调水量0.39 亿m3, 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0.64 亿m3。

1.2地下水资源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民勤灌区开始提取地下水维持农业灌溉,逐渐由一个以地表水灌溉为主的河水灌区演变为一个以井水灌溉为主、河水灌溉为补充的井河水混合灌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配套使用机井达到最高峰为1.10万眼,地表水缺乏补给,地下水不断提取,导致水位不断下降,水质不断恶化。全县地下水位年均下降0.40~1m,地下水埋深由20世纪50年代1~5m降为现状18.80~28m,最深达40m,水质矿化度年均升高0.069g/L。湖区处在流域的最下游,矿化度平均高达4.3342g/L。全县配套机井9 519眼,2006年地下水开采量5.40 亿m3,年超采约2.96 亿m3。开采井集中分布于各灌区,井深一般为60~150m,主要开采中上层地下水,下游的湖区灌区等地有部分区域已开采深层地下水。

2生态环境现状

2.1植被退化

植被退化和死亡是民勤盆地面临的又一重大灾害。50~60年代以前,民勤盆地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在1~3m之间,湖区北部小于1m,植被生长环境良好。盆地丘间低地,河湖两畔均为芦苇等湿生系列的草甸植物,70年代严重退化,首先是湿生植物退化,现在几乎全部被旱生植被代替,大面积的天然林和50年代末种植的沙枣林衰败、枯死现象严重。近些年全县有13.50万亩的沙枣林枯梢衰败,35万亩白茨、红柳等天然植被处于死亡或半死亡状态。

2.2土壤盐渍化

一是原生型:在地下水尚未大规模开采利用之前,土壤已经积集了一部分盐渍;二是蒸发型:民勤绿洲内地下水位埋深较浅,通过长期强烈的蒸发作用,盐分在地表聚积,形成蒸发型积盐土壤。三是次生型:随着淡水资源的逐年减少和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大,使地下水反复消耗和浓缩,使地下水水质急剧恶化,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

2.3绿洲沙漠化加剧

沙漠化是民勤盆地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民勤盆地伸入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地处干旱气候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风多、风速大,在强大的西北风作用下,巴丹吉林沙漠向东推进,构成了对民勤北部绿洲区的严重威胁。毁林毁草、水源减少是导致民勤盆地沙漠化的根本原因。林内人畜出入,牲畜践踏,造成植被稀少,林地起尘,再生能力减弱,幼树不能复生,森林环境和林木生长的条件逐渐消退。自清代康熙年间以来,土地沙漠化的进展就已加快。近些年已有10万亩耕地沙化,绿洲北部近10万多亩耕地因盐渍化而被迫弃耕,395万亩草场退化,58万亩林地沙化。全县灌区内现有约1/3的耕地受到风沙威胁,毁种、毁苗现象时有发生。绿洲内荒漠化面积由91%增长到94.50%。

此外,人口的过速增长,也是民勤盆地生态环境恶化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3生态恶化原因分析

3.1石羊河上游来水量逐年锐减

石羊河年径流量在50年代为5.42 亿m3,而60年代后期为4.55 亿m3, 90年代为1.31 亿m3,2005年入境径流仅为0.61 亿m3,只有50年代年均的1/9。究其原因,自70年代以来,上中游灌区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用水量增大,加上地下水的不断开发,石羊河渗漏水汇集减少,使得进入民勤的径流量锐减。作者认为:自然条件已不是影响石羊河下游径流的主要因素,而上游人类活动的强烈程度则影响对径流起了主要控制作用。

3.2地下水过量开采

一方面地表水来水减少;另一方面境内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开发利用不尽合理。近20多年来,随着石羊河上游工农业大力发展及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进入民勤盆地的地表水资源大大减少,地表水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民勤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为了维持生计,民勤县不得不超采地下水,用于农业生产,致使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的开发,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使大量的适生植物失去了水源条件,生态水得不到保障,植被的退化,土地的沙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和

社会问题。

4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

4.1推行集约型生产,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民勤的最终出路是建立节水型高效农业,石羊河流域发展日光节能温室的条件比较优越,不少农民都掌握了栽培技术。在压缩耕地面积的同时,要按照钱学森倡导的“多采光、少用水、高效益”的技术路线,趋利避害,积极发展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高效节水阳光产业。引导农民家家户户都搞大棚生产,保证每个农户至少建成1~2座高效日光温室,充分利用太阳和沙漠的光热资源,延长和拓展作物生长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有条件的地方要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发展棉花等节水农作物。这样做,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仅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可以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当然,大面积发展高效农业,对农民来说也是一场革命性变革,必须加大政府投入和支持力度,并组织好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各项工作。要按照稳粮、扩草、适度发展经济作物的思路进行,大力压缩高耗水的辣椒、玉米等作物面积,发展棉花、药材、茴香、饲草等节水型作物,并形成一定的优势和规模。通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效农业、草畜产业、节水型农业,使粮经草的种植比例,由现状的50.60∶21.30∶28.10调整到31∶41∶28左右,农田灌溉定额平均由现状405m3/亩下降为320m3/亩,亩均少配水量80m3/亩。这样,既节约用水,充分利用了土地,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保护了生态,可实现 “三赢”。

4.2关井压田,限制地下水开采

适量关闭机井,压减耕地面积是民勤县对水资源危急做出的一项战略抉择。关井压田主要是为了限制超采地下水,缓减水土资源矛盾,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2005年底,民勤县农业灌溉配套使用机井9 519眼,耕种面积102万亩。根据省政府确定的民勤盆地地下水削减开采量方案,对全县农业灌溉配套使用的机井进行适量关闭。耕地压减以农区绿洲和湖区移民迁出区为重点,保留耕地面积按人均2.50亩的标准,超标准的全部压减。全县农业灌溉面积在现状102万亩的基础上,到2010年要控制到62.50万亩,压减耕地面积39.50万亩。压减面积坚持“三先三后”的基本原则,即先易后难,先压减未经批准的,后压减村社集体的;先外后内,先压减绿洲的,后压减农区内部的;先大后小,先压减种植大户的,后压减农民个人的。压减区域以绿洲为重点,适度压减农区内种植面积。压减后的面积要因地制宜,采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人工封育、自然恢复等多种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避免引起新的沙化和荒漠化。配套使用机井有现状9 519眼减小到6 519眼,到2010年全县要关闭机井3 000眼,削减地下水3.82亿m3,需水总量由现状6.71 亿m3减少到4.47亿m3,节水2.40亿m3。

4.3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省委书记陆浩指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节水的重点是推进水权改革、水价改革,落实各项节水措施。推进水权水价改革,要按照“用水许可、取水计量、指标控制、配置优化、水票运转、有偿用水、健全制度、公众参与”的原则,水权水价同步改,工业、农业、城市节水综合抓,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一是要全面落实初始水权分配,将水权全部落实到用水户,完成县区向灌区、行业,灌区向乡镇、村组(用水者协会)向用水户的三级水权分配工作,并完成水权证核发工作。二是要全县农业用水全部实施水票制供水。水票为用水户的水权凭证。水管单位依据配水计划和用水定额向用水户出售水票,用水单位或用水户可以通过水票流转的方式进行水权交易。用水户节余水票由水管单位以120%的价格负责回收。三是要逐步完成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工作。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组建工作,明确责任,周密安排,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工作,通过协会将水权配置到户,出售水票,收缴水费,协调水量交易。四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编制地下水控制管理办法、农民用水者协会章程等有关水权改革的制度和办法,建立“以水定电、以电控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限额配水、超量加价”的水资源管理新机制,进一步推进水权改革,规范水权交易行为。

为了减少地下水资源开采量,机井无计量设施是地下水管理的最大难度,机井必须安装智能化控制计量设施,考虑用水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和井多的实际情况,计量管理必须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在面上采取“以水定电、以电控水”的办法,充分利用一井一块电表的优势,准确核定每度电的取水量,然后将水量核算为电度,用电度计算水量,用电表控制取水。有条件的用水户和节水点上示范推广取水计量的预付费智能控制器,它的优点是一表多卡方便用户,既能计量又能控制便于管理,这也是控制地下水开采的主要措施。

4.4治沙造林,阻挡风沙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