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交流概念

文化交流概念

时间:2023-12-13 11:22:51

文化交流概念

第1篇

【关键词】概念流利;概念隐喻;根隐喻;词汇教学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基础,很多学者对于词汇教学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比如著名的英语教学专家Scott Thornbury就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详细阐释了英语词汇学习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词汇思维系统的结构如下图为英语学习者清晰的展示了词汇认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因素。

从Scott Thornbury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词汇学习中,学生需要构建一个包括词意、读音、拼写、派生、搭配等等多方面信息在内的思维系统。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在记忆和扩展词汇量的过程中,摆脱母语思维的影响,准确掌握词意,建立全新的英语词汇思维体系,是他们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对于具有一词多义和概念隐喻功能的词汇表达,更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学生培养概念流利能力,使学生在使用词汇时摆脱逐字逐句从母语直译到目标语的弊病,消除母语思维的痕迹。

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丹尼西提出的“概念流利”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原理探讨了词汇教学中学生概念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和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对隐藏在词汇表达背后的概念隐喻原则和机制进行主动探索,摆脱母语干扰,有效进行概念整合,丰富自己的表达。

一、了解概念隐喻的思维方法,挖掘意义引申模式

Lakoff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正如他们所指出的,人类的思维方式在认知意义和认知模式上来说是隐喻的。在概念隐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过程中,Lakoff还把概念隐喻的应用范围拓展到包括数学、政治、文化等众多领域在内的学术研究。然而,这一理论在教学方面的研究还需要丰富和完善。虽然概念隐喻认为人的认知模式是隐喻化的这一理论受到了挑战和质疑,但是交流的隐喻性还是得到了广泛认可。而这一点为我们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基于此,教师应该在词汇教学实践中把重点放在语言的交流性上,也就是说,我们应注重从抽象的逻辑表达教学转移到具体的隐喻表达的教学上来,挖掘词汇内在的隐喻模式。

“概念流利”是丹尼西1993年提出的,他认为“概念流利”是指把目标语的表层结构,如词汇、语法,与其所反映的概念深层结构匹配起来的能力。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这是既运用外语,同时又运用外语的概念系统进行思维和语言交际的能力。丹尼西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需要经历“概念重组”。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这意味着需要通过概念认同和适应重新组织头脑中原有的概念,目的是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双语式的,新的概念系统。经过“概念重组”学习者就能把握文化概念化能力(概念流利的另一说法)。丹尼西十分重视外语学习者的概念化能力,他把外语的概念化水平置于语言的流利性之上。这也是他提出“概念流利”(conceptual fluency)这一术语的主要原因。丹尼西曾说:“掌握某种语言的概念化能力意味着,能用隐喻推理的方法,用语言来思考和表达概念。对操母语者来说这一能力是无意识的。”掌握外语的概念流利必须要先掌握其隐喻语言和隐喻思维的能力。文化语言学家认为以隐喻的形式编辑话语是操母语者语言能力的显著标志,研究证明,由于缺乏隐喻能力教学,经过三至四年的课堂学习,往往学生仍然不能掌握目标语的概念能力。因而学者们建议在二语教学领域,要强调隐喻是一般话语的组织原则,根据这一理念,培养概念流利应该成为二语教学的目标,以此减少来自两种语言的概念干扰。根据丹尼西的观点,要想掌握目的语的概念化思维,就必须先研究其内在的隐喻思维,而这一点正是当前大学英语教育所急需的,培养学生的概念化能力应该也必须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笔者曾在《概念隐喻与英语教学》一文中提到过有关“waste”的例子:在You are wasting my time一句中,“wasting”是用来表达金钱方面的概念,但是这里被借用来表达时间方面的概念,在这里,金钱就被称作源语,时间就是目的语。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类似的隐喻表达远远不止这一句话,“I spent three hours on the paper”“I lost three minutes on that question”等等诸多表达都是在运用金钱方面的词语来表述关于时间的概念。我们可以“spend”时间,可以“waste”或者“lose”时间,通过研究,Lakoff & Johnson发现在诸多隐喻表达背后,存在一个支配的规则,就是“时间就是金钱”。这个规则支配了所有的隐喻表达的产生和更新,所以这一规则有着不同于其他隐喻表达的特点,这一规则就叫做概念隐喻。基于这一理论,我们应该注重对概念隐喻原则的探索,并引导学生对众多的隐喻表达进行有效的归类和总结,鼓励他们创造性的学习,根据已经总结出的概念隐喻创造更多新颖的隐喻表达。

在培养概念流利能力的过程中,对于形象的词汇引申概念的挖掘和分析肯定会增强学生们学习的自信心和浓厚的研究兴趣。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积累和总结具有隐喻功能的名词,而这些名词的隐喻功能主要体现在词性转换的使用上,如trap和lock。这两个词的本意分别是“陷阱”和“锁”,但学生在隐喻概念的引导下可以创造性的在写作中写出:1. Without confidence,you might be trapped in the possible setbacks.2.You are likely be locked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when you hunt jobs upon your graduation.在这两句话的表达中,学生对“陷阱”和“锁”的概念意义进行引申,创造性的将其引申为“陷入”。而如果没有概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表达可能就不会出现了。类似的表达还有:Some people voice differently;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ushrooming.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平时的词汇教学应该注重概念隐喻思维的分析和运用,这样可有助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减少与英语本土国家的人交往时出现的误解。

二、通过根隐喻掌握英美人的深层文化积淀,培养概念流利

根隐喻包涵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早期认识,是概念化隐喻的轴心。很多根隐喻体现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或说原始意象,它们是西方人民族文化的深层积淀。原始意象来自神话隐喻,其中来自古希腊神话的居多。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文化的源泉,而且是它的土壤。众所周知,汉语文化中缺乏系统的神话和宗教的内容,然而,我们缺乏的这两部分正是西方文化的摇篮。本文认为利用根隐喻能够弥补以上这一缺憾。对世界早期认识的根隐喻在课文内容里可能不会经常遇到,然而他们所表达的概念却出现频率极高,因此可以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见风使舵”。也就是说凡是碰到一些核心概念的时候可以用目的语的惯用表达法来介绍。比如说,“致命弱点”是日常交际的核心概念,讲课时碰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可以导入“致命弱点”Achilles’s heel这个隐喻。若有条件可介绍其典故:Achilles是希腊神话中的另一战神,出生后被母亲倒提着在冥河中浸过,除了足跟之外,浑身刀枪不入,在特洛伊战争中被Paris用箭射中脚跟而死,跟腱Achilles tendon 由此得名。然后可以利用这个隐喻设计各种练习。比如,我们在讨论人自私的本性时,可以说:Greediness is man’s Achilles’s heel.(根隐喻,贪婪是人的致命弱点),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汉语谚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样就可以通过因果关系推理把握隐喻的认知机制,创造机会让英汉概念在一起互动,有效地进行目的语概念系统的重组。

在计算机时代出现了很多新的概念,需要表达新概念的时候西方人又求助于他们的老祖宗,神话隐喻。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特洛伊木马(Trojan),来自于“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希腊人在攻打特洛伊城的时候,久攻不下,只好佯装弃城,造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木马献给特洛伊人赎罪。其实木马藏满武士,此计导致特洛伊城陷落,结束了战争。西方人在表达隐藏很深的病毒时,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特洛伊木马,用它来表示把自己伪装起来然后攻击计算机的系统或资源的病毒。很多类似的例子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之余,花些时间通过阅读了解,如“the sword of Damocles”达摩克利斯之剑,“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Daedalus and Icarus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Pygmalion皮格马力翁,这些著名的神话隐喻,是英美人概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英语词汇的神话隐喻背后都有着深层的文化积淀,这些神话隐喻至今对英语词汇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源于希腊神话隐喻的英语词汇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丰富多彩的英语词汇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内涵。正像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所言:隐喻就是浓缩的神话。神话隐喻是概念系统的底层,它们结构完整、前后连贯,有些可以构成西方人逻辑推理的大前提。通过学习这类根隐喻,学生们不仅可以对源于神话隐喻的英语词汇及其典故有所了解,而且通过阅读和分析源于希腊神话的隐喻可以提高自己的概念流利,加速概念重组,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英语交际的地道性。

三、结语

丹尼西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非常典型,即二语学习者习惯于与母语类似的隐喻表达,他们产出的话语似乎随着母语的概念流动,然而,披着一层目标语词汇和语法的外衣。根据丹尼西的研究理论,研究不同文化即目标语和母语文化概念之间的异同应该被放在首位。教师在词汇课堂上应该抽丝剥茧,帮助学生细致的分析来自不同概念系统间相互干扰的因素和根源。在丹尼西的概念流利理论的指导下,教师们应该帮助学生能够系统地、有序地接触足够的目标语文化中固有的概念结构。这一理论强调文化的差异性,认为文化建立在隐喻的基础之上,因为概念隐喻与意义系统休戚相关,意义系统又将文化中的意义网络组合到一起。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概念流利能力对于解决学生“只背单词而不会使用”的难题是有积极作用的。所以教师的任务应该是帮助学生熟悉英语国家的人是如何对各类事物进行概括的,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方式和本族语之间有什么异同。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了解这种全新的文化概念系统和概念机制,并对其进行概念重组,避免过度的使用字面化的表达,增加概念隐喻的使用密度,培养学生有效的概念化能力。

参考文献:

[1]Danesi,M“Lear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s:The role of‘conceptual fluenc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5:3-20.1995.

第2篇

【摘 要】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合而成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多元表征和多重编码中认识和理解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实现数学语言的发展。

【关键词】描述性表征;叙述性表征;数学概念;数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9-0004-03

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合而成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是学生借以表达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借助数学语言实现的,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即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多元联系表征,是利用数学对象表征形式的多样性,对同一个数学对象(数学概念、法则、表达式、定理、定义等)给出多种不同的表征方式(图、表、文字或符号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以此促进学生数学语言发展。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认知科学从多元表征角度出发,将数学概念的表征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描绘性表征,也叫视觉化表征,本质上是图象,主要是运用图元素对数学对象进行的描绘,几何图形、动态图象、教学模型、操作活动等都属于此类;另一类是叙述性表征,也叫言语化表征,本质上是抽象符号,主要是运用言语对数学对象进行的描述。

小学教材里的数学概念,既有视觉化的描绘性表征,也有言语化的叙述性表征。

下面,笔者以第一学段“倍的认识”和第二学段“认识平行”两个教学片断为例,阐述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怎样对同一数学对象既给出描绘性表征,又给出叙述性表征,并利用数学概念的多种表征形式,将不同表征方法中所蕴涵的信息组合在一起,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一、多元表征中掌握“倍”的概念,发展数学语言

二年级“倍”的概念是一个起始概念,此概念的建立对于学生后续学习至关重要,但“倍”的概念也较为抽象,因为“倍”不是一个具体的量,实质上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让二年级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倍”的概念,有利于他们今后准确运用“倍”这个数学语言进行有效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倍的认识”教学案例】

1. 实物操作,初识“倍”的概念 ――动态图象表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物操作,第一行摆出3朵一组的红花,再在第二行并排摆出两个3朵一组的蓝花。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根据第一行和第二行不同颜色花的数量特征,进行操作和交流,可清晰地认识到:蓝花朵数和红花朵数相比,如以红花朵数为标准,把3朵花看作1份,蓝花朵数有这样的2份,蓝花朵数是红花朵数的2倍。

2. 文字表达,掌握“倍”的概念――图文结合表征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不同颜色的花的朵数,动手圈一圈,填一填,说一说,用文字表达的形式,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如红花有4朵,蓝花有2份4朵,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 )倍;又如黄花有2朵,蓝花有( )个2朵,蓝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倍。

3. 解决问题,运用“倍”的概念――图符结合表征

在解决“黄花朵数是红花的几倍”问题时,学生基于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尝试写出相应的算式(符号语言)表达思考的过程。教师适时追问算式表达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对算式作出解释:12表示黄花的朵数,2表示红花的朵数,12朵里面有6份2朵,所以黄花朵数是红花的6倍。

【思考】二年级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概念,起于视觉化的描绘性表征,而且这种视觉化的描绘性表征贯穿了学生整个概念建立和运用的过程。指导学生借助操作实物,对数量的认知从“个数”上升为“份数”, 利用动态图象表征“倍”的概念,触及概念的本质,初步理解“倍”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每组不同颜色花的朵数,完成相应填空,这样以“直观图形+文字表达”图文结合的方式表征“倍”的概念,是依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引导学生对“倍”的概念既作出描绘性表征,又作出叙述性表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此教学环节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发展起着“脚手架”的作用,也为接下来学生摆脱具体图象,直接运用“倍”的概念进行数学交流奠定了基础。最后,在解决“黄花朵数是红花的几倍”的问题时,学生有了之前图文结合表征的基础,就能准确地运用算式(符号语言)表征“倍”的概念。虽然此时图象作为叙述性表征的辅助功能依然存在,但视觉化描绘性表征的成分明显减弱,学生更倾向于运用符号语言表示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理解掌握“倍”的概念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由直观到抽象,对“倍”的概念既有视觉化的描绘性表征,又有言语化的叙述性表征。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来看学生的认知过程,既有直观图象支撑理解,又有文字语言同步表达,还有抽象数学符号予以对应。学生主动对“倍”的概念进行多重编码,多元联系表征大大增强了数学概念不同方面的联系,使学生对此概念的理解深刻,掌握牢固,进而能够正确运用“倍”的概念进行数学交流,发展自身的数学语言能力。

二、多重编码中认识“平行”概念,发展数学语言

平行和相交是学生在认识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的知识基础上学习的,也是学生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础。平行和相交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由于生活的局限性和学生年龄尚小等原因,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不足以正确理解“同一平面”的本质,而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这就需要教师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平行的原理,并用数学语言表达概念。

【“认识平行线”教学案例】

1. 提供表象代码,埋下平行概念

猜一猜:“无始无终”这个词(配合动画演示金箍棒伸缩)描述了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的特征?出示4幅图,引导学生从四幅图中分别找出两组直线。

师:同学们,你能用手势模仿每幅图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吗?(学生动手模仿)

师:你能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给他们分分类吗?为了表述方便,我们给每组直线标上序号。(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分类的理由)

预设有两种:(一)①,②③④;(二)①④,②③。

师:第4组存在不同意见,这两条是什么?

生:直线。

师:直线有什么特征?

生:无限延长。

师:既然可以无限延长,那如果我把这2条直线画长一些,会出现什么情况?(生认真思考)(课件演示延长并相交)所以,观察直线不能仅靠眼睛,有时还要想象。看上去不相交的这两条直线说不定延长后就是相交的。

【思考】金箍棒是学生喜欢和熟悉的,其能无限伸长的形象正好与直线无限延长的数学特点相类似。4幅图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从中抽象出数学意义上的4组直线,并研究它们的位置关系,揭示相交的概念。教师有意识地从直观形象入手,恰当运用表象代码,帮助学生建立描绘性表征,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抽象,运用语义代码作叙述性表征。

2. 观察想象比较,初识平行概念(描绘性表征)

现在我们来看图4里②③的2条直线。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把它们移到点子图上(课件展示在点子图上)

师:第四幅图里的2条直线看上去不相交,可是画长一些后,它们又相交了,那这两幅图里的直线画长了,会不会也出现相交的现象呢?

让学生大胆猜测。

师:(课件演示向一端延长)延长一些,相交了吗?

生:没有。

师:再延长一些,相交了吗?(课件演示向另一端延长)

生:没有。

师:再继续延长呢?闭上眼睛想象,这两条直线延长出黑板,延长出我们的教室,会相交吗?为什么?

生:不会,因为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总是保持着两格的距离,一直延长下去也不会相交。

师:在数学上,像这样两条直线的位置叫做相互平行。

3.规范不同表述,建立平行概念(叙述性表征)

师:谁能说说什么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教师给予充分肯定)

师:是不是所有不相交的两条直线都互相平行呢?咱们来做个游戏(出示课前准备的两条可伸缩的小棒,一根固定在硬纸板上,一根戳过硬纸板),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师:分别延长这两条直线,它们相交了吗?再延长,它们相交了吗?那它们互相平行吗?(师边问边延长)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课件出示平行线的概念,再次强调:我们今天研究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结合图形,采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述: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

【思考】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常见的实物图上抽象出四组直线,在对直线位置关系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想象和比较,层层递进,对平行概念进行描绘性表征。描绘性表征运用的是表象代码,是记忆中关于事物的形象,有着与实际知觉相类似的性质,这里从实物画面上抽象出来的多组平行线是学生进行描绘性表征丰富的表象代码。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述方式,正确表述平行概念,是对平行概念的叙述性表征。叙述性表征是一种抽象的意义表征,运用的是语义代码,具有命题的形式,所以它又称为命题表征。

描绘性表征直观、形象、具体,能描述对象整体信息;叙述性表征概括性和抽象性较强,能够传达数学对象的本质内涵。叙述性表征适合逻辑推理,便于传递抽象信息;描绘性表征适合直观展示,便于传递具体信息。

显然,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运用表象代码对概念进行描绘性表征,又要引导学生运用语义代码对概念进行叙述性表征,这样才能发挥学习材料的直观作用,为学生提供视觉映像。通过双重编码的作用,既形成言语记忆痕迹又形成视觉记忆痕迹,帮助理解数学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灵活运用多元联系表征策略,促进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多渠道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参考文献:

第3篇

护理的工作对象是人,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到护士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态度,从而影响病人的情况。有研究表明f}}l,儿科护士的应激问题多,心理状态较差,工作压力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对整体工作处于不满意水平。因此,有必要对儿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许多学者侧重于认为护理工作本身的因素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原因,但对于工作满意与否不仅与工作本身有关,同时也取决于个体对工作的期望值。因此,个人态度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方向。自我概念是个体把自己当成客体所做出的知觉,是人在内心深处对于自己形象的看法和评价,专业自我概念则是反映个体对其自身的专业认识、自尊情感和专业行为取向,无论是自我概念,还是专业自我概念,都更侧重于个体对自我的感知}s}。护理人员对自我的看法,不仅影响行为,也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儿科护士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及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明确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与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性,便于护理者及者进行干预和,稳定儿科护理人员队伍。

1,调查对象

2方法

2.2调查工具

[1]

2.2.4量表的信度MSQ ,TSCS及PSCNI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0.92,0.88,0.86,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3结果

[2]

从表1可见:不同自我概念及专业自我概念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异具有学意义。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高的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高。说明自我概念及专业自我概念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3.2儿科护士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见表2

从表2可见:除自我批评与自我认同外,自我概念的其他因子均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成正相关。

3.3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见表3

从表3可见:除能力和专业技能2个因子外,专业自我概念其余因子与工作满意度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

3.4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多元回归分析分别以儿科护士的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为应变量,以自我概念各维度及专业自我概念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采用stepwise法,在a=0.05的水平上筛选有意义的自变量。结果见表40

[3]

从表4可见:自我及工作灵活性这2个变量被筛选并引进了儿科护士内在满意度的回归方程。从标准化回归系数来看,心理自我对内在满意度贡献最大,其次是灵活性。而心理自我、沟通交流能力、自我认同及生理自我4个变量则被筛选引进了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的回归方程。其中,心理自我对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贡献最大,而工作灵活性则只被引进了内在满意度的回归方程。

4讨论

生理自我与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呈正相关。因为护士从事的护理工作是一种需要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工作琐碎而繁重,人员的相对不足,护理设备投人过少,使护理人员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造成护士心理和体力同时透支。生理自我较高的护士,能够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压力,更有利于正面职业心态的培养,所以工作满意度也较高。

4.2儿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3)显示,灵活性和沟通交流能力影响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灵活性包括思维及工作2方面。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指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与变化,及时地用新的观点看待已经变化了的事物,灵活地寻找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方法。而工作灵活性,是指一个人对工作中变化程度的适应性能力。护理工作不是地执行医嘱,而是要有自己独立思维的能力,这种思维能力是建立在思维广阔性和深刻性的基础上,是建立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思维灵活性高的护士善于思考、综合、分析、整理,把繁杂的工作排列有序,井井有条;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从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而工作灵活性高的护士,容易适应工作中的变化,工作效率高,护理质量好。21世纪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护理人才,而要创新首先应具有开创性意识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在我国,长期应试形成的以识记为主的学习习惯以及传统中专护理教学注重规范化护理操作训练的教学方法,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护士思维的灵活性。

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沟通交流维度反映的是护士对于自己与病人、其他医护人员之间人际交流的自我认知评价。研究结果(表4)显示,儿科护士沟通交流能力与外在满意度及一般满意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5,0.359,与国内相关研究m结果相符。人际交往是护士活动和职业活动的基本形式,而人际沟通则是护士工作目标的桥梁。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能增进护患关系,而且可提高护士对环境的适应性,与医生、同事、领导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如果护士之间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那么良好的工作氛围会令护士感到更加愉快,也会使工作效率提高。而且有着良好交流技巧的护士能够更好地与病人进行交流,使患者对其更加满意,自己也更有成就感。因此有着较好交流技巧的护士更满意他们的工作,而缺乏有效的交流会导致护士对工作不满意。Boyle等yak也发现,交流、自主性以及群体的合作性可以降低工作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使护士更愿意留在原来的岗位上。吴秋香对130名临床护士结果显示,90%以上的护士认为沟通能够促进协作、增强相互理解和信任、精神轻松、工作愉快四。所以,交流在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示提高护士对自己专业相关的沟通交流表现的认知评价,有利于提高自我概念水平,促进心身健康。

4.3本研究结果对护理者及教育者的启示综上所述,儿科护士的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护士工作满意度的高低不仅可影响护理的质量,也与护理人员的流失、护士的短缺、病人的满意度及护士的身心健康有关。因此,护理管理者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如鼓励评判性思维方式及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等,从增加灵活性和沟通能力下手,提高儿科护士的自我概念、专业自我概念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满意度。此外,今后应加强基础科学和护理管理方面的研究,明确自我概念与行为方式的关系,对进人临床前的护生提供前瞻性的教育,以帮助护生发展自我概念和提高临床工作能力。

第4篇

一、扎实化学学习中英语概念基础

针对国际学校学生特点,学生能听懂教师用英语讲解学科内容必须了解化学概念的基本词汇。认识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英文表达、化学概念、原理的英文表述。比如,O2(Oxygen)、氧化反应(Oxidation Reaction)等。在高中化学中基本专业词汇包括1~20号元素及其他主族元素的英文名称:常见化合物的名称及高中阶段涉及的一些化学现象的英文名称,例如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氯化钠(sodium chloride)、盐酸(hydrochloric acid)、电解质(elect rolyte);一些常用的数学表达式的读法,如6.02(six point zero two);常用的单位,例如,gram、kilogram、meter等。

二、用英语逐步对化学建立系统概念

在双语学习中要追溯化学概念、原理的起源和意义。例如,原子(Atom)、分子(Molecule)、元素(Element),要对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站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俯瞰全局,渗透“知识是联系的”概念。例如,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燃烧(Combustion)等。

三、重视实验

化学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对于在全英授课的情况下,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将科学内容应用到问题解决之中,让学生致力于问题解决、决策制定和小组讨论,以讨论、模拟、实验调查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代替了简单的阅读和听课,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过程中获取知识;在课堂教与学中,鼓励学生尽可能利用多种机会进行交流,包括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并且在此基础上锻炼他们小组内协作的能力,交流能力,使学生以更加主动、积极的交流方式,多样性的途径及手段,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四、结束语

化学学习是一个从量变发生到质变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总之,只要学习方法正确,相信你一定会轻松地把化学学好的。

参考文献:

[1]徐伟国.高中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8).

第5篇

关键词:隐喻;认知;文化;二语教学

隐喻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该理论认为,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种事物,它不仅仅是语言表达思想经济有效的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和认知工具。

简单地说,隐喻就是人们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人们凭借自己的经验,通过认知和推理,系统地、对应地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这是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1]。人类思维是隐喻性的思维,而隐喻本身又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隐喻与人类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不同民族的人们的思维带有各自的文化烙印,它既是人们认知、思维、经验和行为的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二语习得者之所以很难像本族人那样流利地说出当地语言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二语隐喻意识的缺乏,习得者与本族人之间无法构建起相同的隐喻模式,在运用目的语进行交流时直白表述所占比例过大。在二语教学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学生在用目的语进行交流时虽然注意到了目的语的语法结构,但却仍然用其母语的思维方式,这不仅仅是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烙印,这也是中介语的一大特征,同时也是形成偏误的主要原因。可见,对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建立起学生的目的语的概念系统,是帮助汉语学习者以目的语思维组织语言进行交流的重要方法。

一、隐喻的机制与功能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隐喻,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早已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语言的隐喻形式被约定俗成了普通的语言,人们几乎意识不到其隐喻性。

隐喻具有可创造性,说话人在交流过程中不自觉地运用到各种各样的隐喻带有很大的临时性,这就涉及到隐喻的五位一体机制,即主体、本体、喻体、喻底、语境。交际双方是两个认知主体,他们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平等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掌握相关的语义要素以及共享当下语境信息,这是隐喻得以实现其交际价值的基础。隐喻的过程是语义延伸的重要手段,交际双方的互动效果体现在隐喻的使用和理解的程度上,双方达成对某种隐喻说法的共识,隐喻才能成为两者之间有效的交际工具。然而人们的认知能力、概念系统是复杂的,因此隐喻表达也会多种多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概念系统不会完全相同,其认知能力存在差异性,因而有时可能导致对隐喻理解的偏差,造成交际障碍,这在二语学习者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由此可见,具备隐喻能力是熟练掌握一门语言的必要条件,二语学习者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及与本族人的交流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规律,获得本族化的隐喻能力,才能充分流利地完成交际任务。

语言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教授单一的课文、词汇、语法等内容,应该善于吸收和利用隐喻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研究成果,提高自己对语言的敏感度,进行深入的语言对比,发觉其中共同的隐喻机制,向学生呈现真实、完整的语言,让学生认识到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帮助学生发现隐喻在目的语中多种用法的相似性以及解释为何使用该隐喻来表达抽象概念,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目的语的隐喻系统,把零散的语言现象通过隐喻组织起来,在大脑中构成语义网络,便于记忆和提取,从而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其认知能力这一目的。

二、二语文化教学中的隐喻因素

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模式在众多文化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性,它又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语言中蕴含的许多文化含义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喻表现出来的,所以它既是一种认知行为,又是一种文化行为,而这些行为都是在一个文化背景下界定的[2]。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目的语进行交流是二语学习的最终目标,这更离不开隐喻思维和隐喻能力。然而一个人的隐喻思维和隐喻能力带有各自的民族属性和文化特征,由此造成的不同母语国家的人在进行交流时产生的隐喻偏差是外语习得最主要的障碍之一。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和研究有利于培养目的语的隐喻思维和能力,隐喻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改善又进一步提高了外语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留学生对与母语隐喻概念系统差异较大或者未涉及的二语隐喻概念系统的部分会感到陌生,他们缺乏相关的隐喻理解和使用能力,因此外语教师应该进行文化输入,而且要注意文化教学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目的语思维方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使用反映二语隐喻的习惯性表达,增强隐喻意识和理解,掌握运用隐喻的策略,学会运用一些常见的隐喻,通过合理的推理和联想,自觉整合目的语的隐喻系统并将其内化到自己的语言系统中去,最终能够创造性地正确运用二语中的隐喻。

三、结语

总之,通过对隐喻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目的语文化,文化上的沉淀,又进一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因此,在二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同语言隐喻概念系统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差异性、又是如何被本族人所使用的,则有待具体的研究来发现。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概念隐喻;隐喻意识;跨文化变体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分支,即是运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与语言有关问题的学科;它着重解决现实当中的实际问题(参见王宗炎)1988,胡壮麟2001)。事实上,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参见何英玉、蔡金亭2005),广义指: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语言规划和语言计划,语言与计算机的结合,语言学习与教学,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狭义的则指“研究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教和学的学科”。

1、隐喻概念分析

如今人们发现隐喻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突破了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如一种用于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同时,隐喻作为人类思维组织的一种工具,给人类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其中,隐喻的载体形式与其承载的概念相比较为简单。也已成为语言研究的全新方法。人的认知与思维是运用概念的心理活动,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个将已知的具体范畴概念投射映现于抽象的范畴,而形成隐喻性表征的过程,即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概念隐喻具有系统性,隐喻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诚如戴炜栋和陆国强(2007)所言,“人脑用概念思维的主要途径是概念映射和概念整合”。这也是人们使用和理解隐喻时所体现出来的概念特征,而隐喻的其他本质特征也离不开对隐喻概念特征的认识。近年来,隐喻在教育中的作用日渐受到重视。如陈玉凤(2009),指出以隐喻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已经证明了隐喻在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原理方面的中心作用。吴松初(2009)认为,不同于当前流行的隐喻分析,隐喻的使用和理解的意义的实现与主体特征和语境特征的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是人们思维和认知活动中概念影射与整合的概念表现。可见,研究隐喻概念的相关领域,有助于建立文化―隐喻之间的部分和间接联系,将有利于在外语课程中培养文化意识提供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注意汉外化中隐喻概念的不同,提高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

2、隐喻中的跨文化变体分析

由上述可知,正如于睿(2006)所言,隐喻意义的理解,着重于将已明确的源域的经验映射到未确定的目标域里,进而对目标域的特征重新认识。其中,概念隐喻是自然语言中系统和重复出现“始源域―目标域”的映射;概念隐喻使用上的跨文化因有了鉴别概念隐喻的一致性而有所差异。我们大致把隐喻用法中的跨文化变体分为以下三大类。

2.1 隐喻模式中跨文化变体的类型之一

源于常规隐喻的跨文化变体,指的是来自某一文化中且已变为常规的特定“始源域―目标域”映射的差异。就语言教与学的本质而言,不少语言学研究人员更直接地关注“在隐喻应用中实际的跨文化不同和其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我们可将由认知语义学家鉴别的概念隐喻,根据Grady(1997,1999)的看法分为两种类型,即初级隐喻和复杂隐喻,不少实例研究显示,复杂隐喻比基础隐喻更具文化归属性。其中,多数初级隐喻把意象图式映射到抽象体验中,再通过普遍的概念隐喻把结构转到抽象领域,如:“LESS IS DOWN;MORE IS UP”等;而由不同主要隐喻结合在一起的复杂隐喻,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最易受文化的影响,随文化的不同隐喻映射中的特殊域也可而有所差异;(2)当涉及第二种隐喻,即复杂隐喻时跨文化变体就会出现,这种类型的隐喻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3)一种特殊隐喻的高频率和多样性有时是国家历史的反映或是民族特性的反映,如Deignan使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不同语言中多种隐喻中的始源域,并着重比较它们对应程度的生产力;其研究结果透露出:研究隐喻表达的历史角度及分析其各种系统分析,有助于借助概念隐喻理论进行英语词汇的教学。

2.2 隐喻模式中跨文化变体的其它类型

如源于始源域目标域中相同映射的价值判断的不同的另一种跨文化变体。这种类型的跨文化变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习者缺乏特定文化的内涵来表达隐喻,反过来使交流不成功。还有,人们也借助主导地位的修辞惯例来认识特有的隐喻,此类隐喻随言语团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Hofstede(1980)所设计的问卷调查也证实了Littlemore在英国学习的外国学生需要翻译教师所使用的隐喻研究中涉及的问题。最后Littlemore认为:对师生两者而言,当应用承载着价值判断的隐喻时,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观且掌握误解产生的地方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有关源于隐喻的普遍性程度不同的跨文化变体类型,即指与其他修辞格相比,隐喻的普遍性程度的不同。如Charteris-Black对马来语和英语的比较研究扩大了隐喻使用的第三种跨文化变体涉及隐喻使用普遍性中潜在的不同的讨论领域。

3、结语

综上所述,隐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在不同民族中隐喻概念的普遍运用,表明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不同民族的认知存在共性;但隐喻概念也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而不可避免地有着一定的差异。此外,随着全球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化发展与合作交流,将增加跨文化交流的机会;而文化通过隐喻来间接表达,语言又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与传统方法相比,教育者和语言学习者不断提高的隐喻意识的不断提高更有助于增强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陆国强.概念能力与概念表现.《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第03期

[2] 陈玉凤.通过隐喻概念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隐喻认知能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6)

第7篇

【关键词】隐喻 认知 翻译

1 引言

人们大量的使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近年来,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活跃,许多学者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从理论到具体的策略全面探讨隐喻的翻译。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翻译当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

框架下,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

2 隐喻的认知性

真正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的着作是Lakoff & 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开辟了一条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新途径。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也使得人类对大部分抽象思维的解释成为可能。隐喻包含两个域:源域和目标域, 前者往往是已知或熟悉的具体事物, 后者是陌生或不太熟悉的抽象事物。通过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目标域从而得到理解。隐喻是中介,它帮助我们在来源于我们切身的经历和体验形成的概念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理解和经历新事物。

我们知道隐喻的基础就是概念,人们常用隐喻将许多抽象的概念用具体或者熟悉的形象组织起来。许多重要的概念多来源于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人们使用隐喻一是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或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不得不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二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意思,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人们选择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

3 隐喻的可翻译性

以认知科学为依托的认知语言学是以语义为中心的语言学流派,其论点是:语义是概念化的,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认知事物的反应,是与人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规律相吻合的。认知语言学强调经验和认知对语言产生的重要作用,认为语言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产物,包括隐喻语言在内的任何语言现象都是有理有据的,即可以从人们的心理和认知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解释。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的产生是有生理基础的,并有心理上的运作机制,即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

由于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构造和相同的心理基础,不同民族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体验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这就导致了不同民族自然语言中必然会出现众多认知对等的隐喻表达方式,如:castle in the air 在中文中有完全对等的习语“空中阁楼”。但是,由于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也成为影响语言的重要因素。

隐喻产生的心理运作机制充分体现了人类认知模式在处理外界信息时的主动作用。处于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在使用隐喻时有相似也有差异,读者对隐喻的理解就是通过源语隐喻中包含的概念域在目的语概念中的映射来实现的,因此能否实现认知上的对等是成功翻译映射的关键,这就要求译者选择恰如其分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4 隐喻翻译的策略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在翻译中,译者所寻求的应当是对等语,而不应是同一语。基于隐喻的认知性,为了做到译语的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笔者认为可采取下列策略:4.1 对等策略——英汉隐喻中源域向目标域对等映射 转贴于

虽然世界上有很多民族,而且各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人类在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经验很大一部分相似,从而产生的认知理解上也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所以,不同民族的语言上必然会出现许多源域向目标域映射方式相同的隐喻。对于这类隐喻的翻译,我们可以通过隐喻概念的对等映射方式,使用相同的概念域进行映射,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反应。

例如:基于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这一隐喻概念,英语中出现了很多基于这一结构的隐喻表达式:You are wasting my time(你在浪费我的时间),通过由表示具体概念(“金钱”) 的认知域到表示抽象概念(“时间”) 的认知域的映射而实现的。中华民族也十分珍惜时间,在汉语中有“时间就是金钱”的隐喻概念及许多隐喻表达形式,如:“一寸光阴一寸金”、“惜时如金”等。

对等翻译的策略适应于英汉两种语言中认知完全对应的隐喻。它既反映了原文的内容,又保留了原文的比喻,保留了源语隐喻的民族、文化色彩,又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多地了解源语的文化特色。4.2 转换策略

如果不能用对等的策略保留英语隐喻的表达形式,那么可以在汉语中寻找合适的相应隐喻加以转换,把英语中隐喻的含义表达出来,这种翻译策略叫做转换策略。转换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4.2.1 将英汉隐喻分别改变源域中的形象映射到对等的目标域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认知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而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的互相作用。不同民族由于社会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那么他们在使用隐喻时就有可能使用不同源域的形象,来映射相同的目标域。这就要求译者改变原文隐喻源域中形象,以达到意义对等。4.2.2 将英汉隐喻中源域中的形象去掉,译出其映射的目标域意义

翻译的首要任务是翻译信息内容,即译出原文的意思。当隐喻中源域的形象对目的语读者非常陌生,移入译文显得晦涩难懂,或者其形象移入会引起不同联想,而且其形象在上下文中无足轻重,那就只要推导出其映射的意义,将其概略化译出。4.3 异化策略——移植原文中隐喻源域对目标域的映射

翻译的功能既是信息的交流,又是文化的交流。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遇到含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由于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相同的隐喻概念或类似的概念域映射,又无法做到在目的语中改变其原文隐喻源域形象,因为改变的话,会造成意义的损耗,那么译者就可以把这种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移植到目的语中去。移植满足人们求异的心理,是文化交流的具体形式。

在汉语中有很多移植来的隐喻。如,特洛伊木马( Trojan horse )等。英语中也有从汉语移植过去的隐喻,如,paper tiger (纸老虎)等。随着不同民族交流的日趋频繁,不同认知呈趋同的特点,这种隐喻移植翻译可能性越来越大。采用这种策略丰富了目的语语言表达形式,更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5 结语

总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是一个概念域对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即源域对目标域的映射。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做的工作是一种跨域活动。为了使原文和译文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隐喻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Lakoff &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第8篇

摘 要:社交网站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热点,对社交网络的商业模式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针对社交网络的特点,并基于CIBM模型,提

>> 用户参与行为与社交网络商业模式的关系:一个概念模型 信任代际传递的中介机制:一个概念模型 旅游目的地忠诚度:一个历时态的概念模型 旅游产业融合、新业态与非正规就业增长:一个基于经验与概念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股市的概念模型研究 顾客价值理论的概念模型 软件概念模型的度量 技术架构的新概念模型 商业模式典型概念模型的对比分析及其研究启示 一种基于概念模型的切点定义方法 一种基于UML的双时态概念模型 小企业国际化研究:一个概念模型 地方政府旅游经济行为解析:一个概念性模型 领导力概念模型:一种全面的领导力教育模式 航空物流系统的概念模型与结构分析 FRAD概念模型与CNMARC规范控制 关于组织的社会责任概念模型 数字化校园概念模型的研究 综述:一个新兴的概念 一个不太糟糕的概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

[2] 龚丽敏,魏江,董忆,江诗松,周江华,向永胜. 商业模式研究现状和流派识别:基于1997-2010年SSCI引用情况的分析[J]. 管理评论,2013,25(06):131-140.

[3] 范晓屏. 非交易类虚拟社区成员参与动机:实证研究与管理启示[J].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01):1-6.

[4] 孟庆良,韩玉启,吴正刚,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价值度量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 科技哲学与科技方法,2006,6:148-150.

[5] 郭朝阳,吕秋霞. 成员参与动机对虚拟社区商业模式的影响[J]. 中国工业经济,2009,1:98-107.

第9篇

小学数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任何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都离不开概念教学,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形成概念,将枯燥的数学概念生动化,具体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如何让学生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学习了11版数学课标后,感触颇深,决定利用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概念教学,下面结合"倒数的认识"这节课,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 引入概念,形象的"问题情境"激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是产生某一数学概念的源头,陈重穆先生在《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文中提出,不要把概念放在最前面,这不符合认识规律;要把问题背景放在前面,即在呈现概念之前,首先应呈现与之相关的足够的材料,使数学概念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从其中自然地产生出来。概念的引入是否得法,直接影响后面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心情以至影响对概念的形成与理解。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到学生抽象思维差,生活经验少的特点,不能在教学中突兀、生硬地引入概念,那只会让学生感到困惑、迷茫,难以接受,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如: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生活中的问题,扣人心弦的悬念等等,容易让孩子接受,并感兴趣学习下去。

如:某老师在"倒数的认识"一课,导入部分课件出示几个汉字:杏、吞、干、甲,学生非常熟悉,老师问:"这些字上下部分颠倒位置能变成另一个什么字?"这是学生最喜欢的猜字谜游戏,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兴高采烈地猜:呆,吴,士,由,然后老师说,在我们数学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倒数的认识",板书课题。这样很自然地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个导入设计,还有另一层目的,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汉字入手,很形象地把 "倒"的含义传达给学生,汉字中上下部分颠倒,就形成另一个字,数学中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也能形成另一个数,两者形成思维上的正迁移。

二、 建构概念,巧妙的 "问题情境" 主动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老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托自己已有的知识的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

而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要想获得正确的概念必须是一个主动、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在概念的教学时,不能把现成的概念原封不动地,简单的"灌"或"塞"给学生;不能只重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对概念的理解。应该巧设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结论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形成概念环节,孙老师出示完课题,先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学习什么?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却立马将学生摆在学习主人的地位,想学什么,由我决定,不是老师让我掌握,而是我自己要掌握这些知识,同时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也明确了。接着出示例1中三道题:■×■■×■ 5×■ ,师:请同学们独立计算,认真观察、小组交流讨论,从中发现什么规律?这样学生就对倒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再让学生自学课文,从直观的算式中,建立形象鲜明的倒数概念,从而将完整的概念展现在学生面前。整个过程,学生都是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 理解概念,开放的"问题情境"效率高

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赖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状况,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注重让学生在概念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孙老师在教学中很善于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如,出示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后,老师指着概念抛出:"你觉得这句话哪些词比较重要?"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更全面地去发现,去感悟概念的内涵:"互为"就是互相依存的意思,不能单独的说■是倒数,或■是倒数;"两个数"而不是1个数或3个数,这两个数其中一个可以是分数,还可以是我们学过的其他类型的数,如:整数或小数;"乘积是1",不是和或商或差是1。有了这样的分析,对倒数的概念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然后孙老师不忘让学生运用自己对倒数意义的理解,举例说明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学生开动脑筋,根据概念的含义,编写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发言非常踊跃,有的举真分数的例子,如■的倒数是■;有的举假分数的例子,如■的倒数是■;有的举整数的例子,如6的倒数是■;还有举小数的例子,如0.25的倒数是4。真可谓五花八门,但学生都懂得根据概念的含义来举例说明,思想开放了,创造性思维就丰富起来了,并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乐趣,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 巩固概念,分层的"问题情境"思维活

从认识的过程来说,形成概念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个别的事例中总结出一般性规律,巩固概念则是识记概念和保持概念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概念的过程,即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小学生的数学概念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及时的巩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比如,在"倒数的认识"教学中,当引导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后,孙老师先出了一个"找倒数"的问题。

1、师:刚才大家都知道了倒数的意义,如果告诉你一个数,你能找出这个数的倒数吗?下面我们就来试试。

课件出示:■ 的倒数是

2、师:除了分数,还可以找什么数的倒数?

课件出示:分数(带分数1个)、整数、小数各2个(大家来找这几个数的倒数,如果有困难,同桌、前后桌可以交流一下)

3、师:刚才我们找了分数、整数、小数的倒数,有几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互相说说。)

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主动去运用概念,而且还能带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交流中,让他们也明白倒数是这么回事。然后让学生来进行分类汇报,并将各种找倒数的方法归纳出来,最后汇总出一种方法,就是不管是带分数,整数,还是小数,都能化成真分数和假分数,再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找到倒数。从而更有效的知道倒数不仅仅限制在分数中,整数小数都可以有倒数,这对这节课的概念进行很好的延伸,使每一个孩子的思维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然后又出一个连等式的问题:

■×()=()×4 = 0.8×()= 1.5 ×()= 1

将刚才的方法加以很好地综合应用;

最后出一道找规律的问题,先找出下面每组数中各个数的倒数,再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a、 ■( )、 ■( )、 ■( ) b、 ■()、 ■()、 ■( )

c、■ ( )、 ■( )、 ■( )d、3( )、9( )、15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概念图 应用优势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7-02

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好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传授生物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为了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生物教师采用了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的持续的学习动力。概念图应运而生。

一、概念图的概念

第一次将概念图作为教学手段,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概念图是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图,它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概念图可以把概念之间的联系用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出来。概念图的基本形式是:用圆圈或方框里的文字表示概念名称,用直线连接这些概念和命题,还可以用文字来描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或对整个概念图的说明。

二、概念图的特征

概念图有三个基本特征:概念、层级结构和交叉连接。

1.概念:用专有名词表现事物的属性和状况。

2.层级结构:概念图会分多层次来描述概念之间的关系,最上面的层次是含义最广的,最下层概念的含义范围最窄,上层概念对下层概念具有兼容性。

3.交叉连接:交叉连接可以表明概念之间在某些领域的联系方式。交叉连接为新知识的创建搭建了桥梁,表明了知识创造的跳跃性。

三、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

1.教材信息量大,知识点多

高中生物课程的内容涉及到整个生态系统的方方面面,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还体现了当前生物学的先进成果,信息量大,知识点多,学生不易梳理。另外,各个信息之间的联系对学生来说也不易理解,学生缺乏对整个生物课程的系统性认识。

2.实验性强

生物学中的观察和实验是必不可少的,高中教材中一般包含有调查、探究、制作、观察、体验、比较、构建模型等多种实验。没有观察和实验,就不能学好生物。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3.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与我们身边的生活联系紧密,如人的内环境稳态失调;海中赤潮暴发的原因,农作物的优化培育等,这些就要求学生关注生活现象,观察分析,活学活用,解决具体问题。

四、概念图对于高中生物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尤其的琐碎繁杂。经过学生的预习、学习、复习后,仍会有很多知识点被遗漏,因此教师必须寻找一种可靠的工具帮助学生加强对概念间关系的理解。概念图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概念图可以把孤立零散的概念,通过组织它们之间的联系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理清概念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构建整体知识网络。众多的知识点可以被串联在一起,加深学生对诸多知识点的把握和重点印象,巩固记忆。因此,高中生物中必须加大对概念图的使用,提高教学效率。

五、高中生物教学中使用概念图的优势

1.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高中生物中的各种概念纷繁复杂,各种联系穿插交错,学生很难理解,而概念图可以很轻易的把两个不同的概念联系到一起,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概念图可以整理出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知识点,之后,分条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做题时,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知识网络迅速找到相应答案,提高成绩。

案例1:在讲解细胞的结构时,可以使用下面的概念图。先把细胞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来讲解,再对每一部分中具体包含的概念分条讲解,列出概念图,有利于学生对细胞形成一个整体的只是框架,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

2.纠正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偏差

在学习高中生物之前,学生通过其他途径,对一些生物知识都已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但这其中,会存在许多偏差,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概念图的绘制,了解学生当前学习状况,方便教师纠错。学生们也可以在课下绘制概念图,相互交流,自觉纠正错误。

3.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

讨论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共同绘制概念图来完成,在思想的碰撞间,相互学习,让自身的认知得到更好的完善。教师与学生间也可以把概念图作为交流的工具。概念图的团队创作,代表了集体的智慧,为促进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案例2:在对“蛋白质”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概念图让同学之间讨论A、B、C和a、b、c都代表了什么过程,也可师生互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4.提高学习主动性

学生在绘制概念图时,需要进行丰富的思考和探究,这就需要很强的自学能力。通过概念图的绘制,学生可以整体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从全局把握教材的知识架构,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概念图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将其变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叶振秋.浅议高中生物有效课堂的创设[J].新课程学习,2011(5).

[2]陶舒.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普洱学院学报,2014(3).

第11篇

关键词:隐喻复合理论;隐喻理解;在线言语处理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21-02

《隐喻复合理论: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一书是德国多特蒙德大学英美语言学系的学者Markus Tendahl的著作,2009年由纽约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出版。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关于隐喻理解和在线言语处理模式的一种新的复合理论。这个理论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上下文异形隐喻,而且在没有预知隐喻的任何特殊的或被标记处理情况下,可以详细解释特别概念产生机制。这本著作共分为六个部分,下面对各个部分内容作简要介绍和简评。

一、内容简介

该书第一部分是本书的简介。在简介中,作者指出这本书创作的目的是为隐喻研究做新的贡献。作者认为在标准的语用学隐喻模式中,把推理和讲话者的意图作为隐喻理解的关键,但是其忽略字面意义处理和隐喻语言之间的区别。而隐喻的关联理论弥补了这一不足,被认为是隐喻研究的进步。通过简洁阐述的方式,Tendahl介绍了隐喻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意义,从而确保他自己和读者之间互明的充分程度。

本书第二部分是作者对隐喻的语用学理论的评论。关联理论模式重新定义交际为明示推理交际,交际中认知努力和认知效果之间不变的协调能帮助听者在读心术和上下文中寻找最佳关联。作者通过批判性的评论得出了一个结论:对于交际的认知解释,我们语境的本体论只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事物的认识论(P. 21)。

作者总结出作为交际前提,相互认知语境的建立依靠其他人认知语境合理假设的形成。由于讲话者有代表性的公开想法证据不足,人们只有通过直接处理最佳关联信息来减少付出的努力。结合新信息和存在的假设,可推论的语境效果可引起先前假设的增强或消除。

Tendahl定义了构成隐喻复合理论的以下四种基本假设:第一是推断非字面解释之前,字面命题不必推断;第二是言语理解应该在线分析,而且在成分的基础上;第三是我们的心理词汇是个网络,由于很多原因,词条相互编织,比如嵌入、共现等逻辑关系; 第四是上下文和决定连接其他词条的语境被激活。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在特定情况下人们对隐喻尤其警惕,丰富的背景能帮助理解隐喻。作者用心理语言学相关的文献中证实了这个观点。为了使关联理论的预言与相关期望值相符,句子生成了认知效果,比如明显的假设之间的强化或矛盾。隐喻的复合理论一项重要的发现就是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隐喻解释不是可选择的,而是出现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处理隐喻句子上,语境比常规的比喻解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丰富的背景下,隐喻能被直接理解,并不需要字面理解的前两个步骤。

作者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如何处理隐喻句子中的概念,就是Carston(1996,2002)的“特别概念”。这就引出了一个结论:字面意义和比喻义的区别只停留在成分层面上。Tendahl的结论是字面意义的判断是以解码的语言学意义和特别概念有序的字符串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这个结论虽然揭示了本质上隐喻不是主要的命题,但是表明了意象主义的性质常常忽视隐喻关联理论解释。

第三部分作者陈述了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复合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根本上是想法和行动,只是衍生出了语言。在对这两个熟悉的模式的评论中,Tendahl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变性假说的断定只局限于喻体中隐喻映像生成的结构中,而不强加限制跨域映像转换的元素。作者认为关联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的改进,因为它提供了为什么有些元素会被投射的原因,而其他理论仍然根据相关预期来抑制元素实体化。作者准确地解释了在喻体阻止元素实体化的能力中隐形的循环性,这意味着我们依照本体拓扑结构保存的要求,而没有按照本体和喻体之间本体论一致性的要求,理解了一些它的结构和重新解释了不变性假说,然后完整的不变性假说将在隐喻映像作为概念化喻体唯一的方法的情况下起作用。当我们已经有一个喻体的独立的结构概念化,而且喻体因为某些原因表现为隐喻,改进的版本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在后者情况下,隐喻导致替代喻体结构是不常见的。

作者通过概念复合理论,寻找一个更动态的模式来适应所有关于理解隐喻的上下文敏感度的问题。复合理论能够解释非现在时刻在任何输入空间意外发生的认知结构。不同的本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复合过程中不是单向的,而是允许新的结构出现,不仅仅是修改现有的结构。作者认为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复合理论在结构上是互补的,它们的结合提供了一个似乎合理的后台认知操作模式,而这种后台认知操作是由隐喻表达创造的。

在第四部分中这两个理论的联合发现是和关联理论并列的。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第一个区别在于前者关注理解隐喻句子的研究,而没有把隐喻构思或隐喻使用作为一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工具。Tendahl得出:对人类认知来说,隐喻构思的存在是关联理论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理论的第二点不同在于隐喻构思或语言中隐喻等级的判断,不论是约定俗成的还是新奇的隐喻。关联理论研究的不是常规的隐喻,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正是常规隐喻。

对于如何在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阐述隐喻意义,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关联理论以命题的形式描绘隐喻。而认知语言学主张大部分隐喻以意向图式为基础。二者都认同用标准的语义学模式来解释如何在线处理隐喻是不完善的。关联理论解释了在隐喻和字面句子解释中等级的不同,这些不同建立在“特别的概念”的概念上,而关联在线构建以放松或紧缩为基础。认知语言学另一方面不提供任何明确的在线隐喻理解的程序上的解释,但是在心理映像关系结构方面心理语言学有建议的优势,而且推理模式从一个本体映射到一个喻体。

两种结构并列的最后一个问题是隐喻的习得问题。在关联理论中,隐喻的习得与儿童元表征能力和思想理论的发展有关。在认知语言学中,早期的隐喻发展起源于具体的经验。

第五部分Tendahl陈述了他的隐喻复合理论,包含了前面几个部分所有的基本观点。这个理论以词汇处理开始,这个处理涉及言语理解。单词定义为一个为进入概念领域而产生的指导性提示。它以作为词汇概念的可确认的不变语境部分和包含空位的上下文相关部分为特征,而且这些空位能用外面的知识结构填满。在关于上下文已调的特别概念的创造方面,没有语用学修改作为交流关键,就没有词条能活动。隐喻概念只是特殊种类的特别概念,并没有不同的本质,不要求特别的解释和理解过程。单词或许与词汇概念有关,或许与特别的概念有关,而后者关于特殊语境的更稳定的概念域是自发的修改。外部的知识结构可以是概念域、隐喻、转喻、意式图示或脚本。概念域是直接关联交流的结构。关联分类过程决定了概念域的哪一部分知识保持在详尽的特殊概念里。准备好的上下文关联的思虑决定外部知识结构的哪一元素将被映射到概念域的空位上。

在这样的框架下,当一个单词详尽的特别概念被规律地描绘成已知的知识结构,而且这个已知的知识结构可能成为这个词概念域的本质时,多义词就产生了。随后这个单词指向新的概念域,即多义词后面的认知机制。而基本上外部知识结构的补充在特别概念里是最佳的,它是隐喻性看法的必要先决条件。频繁循环的外部知识引起了元素从词汇概念到外部知识结构的转变。当一个到关联概念隐喻的环节丢失时,语境通常提供一个外部知识结构来反对描绘概念的东西。句子结构中,词条的结合用复合理论的分析工具来解释,比如心理空间的联网模式适合捕捉到语言学和语境信息相互作用的动力。词汇处理和句子处理以这样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以至于经常一个特别概念的性能分析的完成,只能在句子已经获得了随后的词条提供的更多明显信息之后。通过分析内在知识结构,分析外在概念域,和经过外部知识结构与活动的空位获得巨大的充实,描绘的模式足够强大来辨别普通的特别概念加工,修改范畴隐喻和跨范畴隐喻。

最后第六部分,作者简要的总结了本书,并说明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研究应该关注在不同的语境中,特别概念在相同的概念域怎样加工和加工什么。而另外一个研究重点是测试什么程度的语境和关联预期能指导句子理解。

二、简评

《隐喻的复合理论》这本书不但对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这两个领域的大部分著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评论,而且还论述了隐喻处复合理论。这个理论不仅是心理事实,而且与现阶段心理语言学、心理学和神经学所研究的重大发现相一致。Markus Tendahl能够明确地表达许多认知语言学潜在的或假定的观点,与交流的明示推论模式建立联系。

然而这本书也有不少问题,首先有一些印刷上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阻碍读者的理解。比如在72页中写到“讲话者首先发觉错误和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在语境中,异常的发现取决于听话者。文中对讲话者认知努力行为的描述严重阻碍了读者的理解。或许由于交流是个共同的活动,听者承担了大部分理解活动,这是个严重的歪曲。另外,在第98页,作者再次在比喻句处理中,赋予认知努力的责任交给了说话者,“当说话者假定刻意的成分组成了句子,他们将愿意赋予……”说话者和听话者的概念是不可区分的,它们的任意使用对初学者有很大的迷惑性。

另外一句有争议的话是102页的“甚至新奇隐喻不排除在外用于特殊原因”。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的区别更含糊。毕竟“隐喻是很重要的,因为它的功能包括解释、说明、描绘、表达、评价和娱乐。在会话和写作中我们有很多原因使用隐喻,因为有时没有其他词来指代一件特殊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用隐喻来表达我们想说的,对事物的感觉,解释特别的事情,用更有趣的方法表达意义等等”(Knowles and Moon 2006: 3)。

除了以上印刷问题,我还有其他一些看法。复合理论中句子理解的关键性假设在于句子理解是逐渐增强的,然而由于没有足够的神经学或心理语言学的证据来支持这个论点,这个观点没有被充分地证明和很好地讨论。

尽管有一些次要的错误,《隐喻的复合理论》一书揭示了作者如何合并关联理论模式和隐喻的认知心理学处理。在概念整合过程中,通过概念隐喻和特别概念构建之间强大的相互作用,Markus Tendahl展示了普通交流中貌似合理的隐喻结构。

三、结语

总之Markus Tendahl建造了连接语言、认知的不同理论和思想之间的桥梁,创造了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语言研究模式,这是现代语言研究发展中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通过这本书读者学习到了在线交流中研究充分、令人信服和切实可行的隐喻理解理论。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化学概念;心理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093-02

一、化学概念获得的内涵

化学概念的获得主要是概念的理解,广泛的概念理解主要指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能在不同的情境中随时提取,国内外对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学习的心理过程对化学概念的获得进行分析。在这里,我们认为,化学概念的获得过程就是学习者先概念的一些特征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产生表象、形成表象,通过在不同情境中的变式练习,学习者对概念的认识深入修整,最终与其他知识建立联系,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整体。

二、化学概念获得的心理过程

1.化学概念获得的心理过程。概念获得的过程主要经历以下过程:初步了解、产生表象、形成表象、深入修整、形成整体。这五个过程包括了人们理解化学某个概念所经历的全过程。下面以原电池的概念来分析化学概念获得的一般过程。

水平1:初步了解,指对概念的一些特征有初步印象。主要停留在宏观实物表征的层面上。在刚接触原电池概念时,初步的印象就是从原电池的相关实验中看到的:原电池装置能产生电、有两个电极在溶液里、电极有导线连接。该水平主要对直观的原电池装置和实验现象有一个初步印象。

水平2:产生表象,指学习者从获得的信息中,不断提取认为与概念有关的片段,并将这些片段拼凑,归结出概念的特征,逐渐在头脑中有个判断的“标准”,但此时的表象是个体性的,可能对,也可能不对。如从原电池的结构和实验得出这样的想法:原电池是一个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两个电极材料不一样,必须插在溶液里面,原电池的正极本身不发生反应,有电子转移等。

水平3:形成表象,指学习者在概念的应用中,不断将无关片段、因素剔除,逐渐分辨出跟概念有关的因素,对概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判断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相关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性的表象逐步融合成一般表象。通过不同溶液、电极材料、放置不同位置对形成原电池的条件进行探究,学生逐渐加深对原电池的认识,同时,之前的与原电池认识无关的因素,如:原电池的电极必须插入溶液中这样的想法也相应减少,并能得出哪些结构能形成原电池,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等。

水平4:深入修整,指将新概念在不同情境中应用,并不断地修整相关要素,实现宏观―微观―符号三者的相互转化,对概念的认识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反复修整,使学习者本身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更加细致化、通用化、准确化。如原电池反应中,负极失电子,电子由负极转移到正极,所以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学习者结合铜锌原电池,从符号和微观的角度对原电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由Al、Mg、NaOH溶液形成的原电池正负极判断,负极从活泼性的角度判断或是从失电子的电极判断,形成“平衡―不平衡”的状态,通过实验,确定想法,学生的认识又由“不平衡―平衡”,对原电池的认识更加深刻、准确。通过不同情境的变式练习,对原电池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认识逐步细致化、准确化。

水平5:形成整体,指将新概念与其他知识联系,逐渐建立起概念间的联系,把新概念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与原有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整体,成为经验的一部分,可在任意的需要中随意提取。如原电池的后续学习中,学习者逐步将原电池与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金属腐蚀与防护等知识联系、融合、应用,从而将原电池的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2.化学概念获得的心理过程的特点。

(1)化学概念理解是内部思维和外部条件作用的过程。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建立化学的理解必须是在宏观―微观―符合三重表征的基础上,将外部条件的刺激通过内部思维活动逐步将原有知识结构扩大和重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新知识与头脑中的与新知识有关的“固着点”相联系,外部条件提供的内容越丰富、与原有知识的联系越多,就越能降低理解新概念的难度。

(2)化学概念理解具有过程性。概念的理解具有过程性,在不同的情境和接触的内容不同,由于个人情况如方法、速度等不同,获得的信息不同,形成的表象不同,修整的程度不同,达到的理解程度也不同。

(3)化学概念的理解曲折迂回。化学概念的理解并不是直接逐步深入,而是呈曲折迂回状态。学生的理解无论到达什么层次,当遇到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为了加深和扩充自己的理解,有必要返回到概念获得过程的初级阶段,这种返回与之前的刚接触新概念时的初级阶段虽然过程相同,但是思维的角度和层次相对原认知水平已经不是同一个级别。该过程实际上是新概念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是对原有概念认识的改造,其结果是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更加细致化、通用化、准确化。

三、启示

结合化学概念获得的一般心理过程对我们深入认识化学理解,改进化学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1.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可以使学生达到“初步了解、产生表象、形成表象”。要在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全面、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创设问题呈现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提供足以认识概念的模型、实验、实物、具体事例、化学史、故事或恰当的比喻等一些具体的认识,让学生借此来进行各种复杂的认知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要认识事物的特征。

2.变式练习。解的过程是多样化、个性化的,理解结果有对的,也有错的。学生在理解化学概念知识时,不可能一次性短时间内就达到深层次的理解,需要不断地反复。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时,要通过创设适当的概念性变式练习,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更加细致化、通用化、准确化,进而建立新概念与原有概念的本质联系。

3.教学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交流。通过交流,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理解概念的情况:理解的程度、是否有偏差、是否存在相异概念、别人的优点在哪等,才能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美)Grant Wiggins,Jay McTighe著,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M].么加利,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方婷.学生“电化学”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李广洲,任红艳.化学问题解决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