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

时间:2023-02-22 13:36:50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

第1篇

(一)文化产业及其地位和作用

关于文化产业,根据2004年我国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文件及《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文件,可作客观、翔实的描述分类:

1.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

2.文化产业层: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游览景区、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

3.文化产业相关层:包括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带、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根据以上文化产业分类,我们可以认为,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首先,文化产业具有文化传承、传播的导引功能,关系社会的文明、进步,体现国家的“软”实力。

其次,文化产业提供基本的精神文化、娱乐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生活品质。

再次,文化产业要求相关产业提供物质和技术条件,推动技术创新的深化,借助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竞争优势。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传承中华文明,复兴民族文化的需要。一个民族的崛起,归根结底要从文化的复兴上表现出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灿烂的中华文明所蕴含的人类智慧,不断显示璀璨的光华。民族文化产业的兴盛担当着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人类对物质生活追求的过程中,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从未停止过,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对精神文化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创造高品位的精神文化产品,既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转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面临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的考验,适时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文化资源、文化需求以及政策环境等条件,以河南省文化产业为例来说明。

(一)基础条件:资源与需求

中原文化之厚重、文化市场空间之广阔,这是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之源。

1.丰富的文化资源。河南省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河南省有17项,全国古都河南有其四。考古文化、历史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博大精深,人文景观、山水景观异彩纷呈,民间工艺、民俗文化、戏剧戏曲源远流长。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让人叹为观止。

2.巨大的文化市场空间。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口总量约占全国人口的9%,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目前,全省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达到1.2万元,国际通行的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城镇下降到34%,农村下降到48%。文化需求将逐步呈现全面扩张势头,市场潜力巨大,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巨大推动。同时,河南以其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来中原旅游观光。

(二)推动因素:政策环境

2005年5月和9月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年)》,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作出部署。2006年12月,河南省八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十一五”期间实现“两个跨越”的战略目标,即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2007年12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对推动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出进一步的指导意见。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是基于文化产业国家战略的提出。党的“十六大”将中国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国家战略,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不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载体,也成为国民财富增长的方式和领域。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以及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全面阐述。

三、文化产业的基本格局

(一)报业、出版、广播影视势头强劲。省电台综合实力进入全国5强,省电视台经营创收和卫星频道覆盖率、收视率、收视份额进入全国10强。河南出版集团综合实力在全国新闻出版、图书发行、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中位居第2名。《大河报》在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中的竞争力居第4名。河南省广播影视集团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收入增幅居全国领先地位,所属奥斯卡电影院线全国排名进入前10位。戏曲电影艺术片《村官李天成》、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科幻儿童电视剧《快乐星球》等获得观众和市场的高度评价。《快乐星球》系列小说和漫画,也受到少年儿童的欢迎。

(二)文艺演出业推出一批精品力作。舞剧《风中少林》入选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并摘取了中国舞蹈界最高奖项“荷花奖”金奖,不仅把少林文化带到了全世界,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豫剧《程婴救孤》一举揽下全国所有顶级赛事的大奖,并荣获“全国十大文艺精品工程”;歌剧《木兰诗篇》、音乐大典《禅宗少林》等产生了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广告会展业较快发展。近年来,河南省国际经贸洽谈会、郑州少林武术节、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花会、安阳殷商文化节、信阳茶文化节、中原书市、马街书会等节会,逐步成为区域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知名节会。同时,以郑州为中心的会展业正在广泛吸纳全国性的文化论坛、经济论坛、高科技论坛。

(四)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升温。以洛阳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郑州少林寺、开封宋都古城、安阳殷墟遗址、商丘古城、温县太极拳、炎黄始祖文化广场等古都文化、宗教文化、武术文化、寻根文化旅游,以大别山和红旗渠为重点的红色旅游,以云台山等山水资源优势开展的山水旅游等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海内外的游客。

四、文化产业的前景以及与银行的合作现状

(一)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

1.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产业发展必然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25%,消费视听技术文化产品出口达到600亿美元,取代航空、航天工业居出口贸易第一位,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40%以上的份额,在美国400家最富的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日本文化娱乐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其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

2.文化产业战略的实施。以河南为例,“十一五”期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到2010年底,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左右,到202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7%左右。同时,相应的系列政策配套正在逐步推出。文化强省的产业标志为:文化产业比较发达,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拥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形成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格局。

(二)文化产业与银行合作现状

1.商业银行尚未对文化产业形成系统规划。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没有作为一个产业进行系统思考和统筹安排,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地位的传媒出版领域,文化旅游逐步进入视野,其他文化产业领域较少涉足。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文化产业的合作抱持审慎态度。

2.商业银行与文化产业合作方式比较单一。商业银行对现有的有合作关系的文化产业,提供的金融产品主要是存、贷款和结算等基本的银行服务,即便是贷款等传统产品,也因为抵押、担保等落实困难,最终不能到位。商业银行与文化产业合作中的创新还比较少,特别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及时响应。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的文化产业数量还不多。

五、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商业银行对策

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必须充分认识,对这一即将形成的支柱产业,要认真研究国家有关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加强统一的规划、协调,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运作规律和重要企业的金融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一些产品和产品组合,满足客户需要、引导客户需求,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使文化产业成为业务发展和经营转型的新的增长点。近期的工作首先是围绕重点文化企业,谋求合作上的新突破,要积极关注河南文化强省的传媒出版、文化旅游、武术健身、杂技表演、工艺美术和文博会展等六大优势产业。

(一)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走向资本市场

文化产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可以筹措大量资金,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上市有成功的范例,河南省正在积极推动,专门下发文件,明确要求报业、出版、广电单位尽快启动上市工作,加强旅游企业的上市培育。对此,商业银行要积极介入,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尤其是对像河南出版集团这样转制完成列入首批上市目录并启动上市前期工作的文化企业。目前,由于国内金融业实行分业管理,商业银行可以依托自身优势或投资银行战略伙伴,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文化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二)大力扶持绩优文化企业发展

存贷款、结算业务是基本的商业银行业务,为大多数文化企业正常运转所必需,也是目前文化产业使用最广泛的金融手段。商业银行要关注文化体制改革的动向,帮助文化企业特别是文化企业集团,建立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模式。对绩优企业,要在基本的金融服务工具基础上不断拓展领域,提供一揽子、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鉴于文化产业的现状,可以重点发展财务顾问业务,利用商业银行在客户、网络、资金、信息、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文化企业的投融资、资本运作、财务管理等活动提供咨询、分析和方案设计等服务。从主要提供融资服务为主,逐步实现融资、融智并重。帮助文化企业实现良好的效益,达成经营和投资目标。

(三)不断创新文化产业的合作模式

商业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创新服务手段。2007年,招商银行发放贷款5000万元,支持电影《集结号》拍摄,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与电影业合作取得成功的案例。事实上,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有相当部分是与商业银行合作的结果。商业银行要积极介入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的制作,甚至知名频道或栏目,如河南台的《梨园春》、《武林风》等,都可以寻求加强合作的机会。目前,商业银行与电影、电视、舞台剧合作的主要瓶颈是贷款的抵押担保问题,要探讨以电影院线收入、电视栏目广告收入、票房收入等方式设定抵押、实施封闭运作的可行性。

(四)不断扩大文化产业的合作领域

对文化旅游业,一般情况下,旅游景点属于事业单位,归当地政府管理,政府对景点实行预算外管理,收支两条线,收入全额上缴。景点收入来源主要为门票收入,其他收入包括补贴收入、旅游纪念品销售收入等。商业银行可以与服务财政预算外资金管理一并加以考虑,并在政策范围内,推动更大领域的合作。广告会展业抓好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并通过龙头企业把握相关信息,寻求合作的可能性。对文艺演出业,加强与文化主管部门的广泛沟通,探索项目管理封闭运行的可行性。对于网络服务业、文化创意和动漫、网络游戏业等新兴文化产业以及文化娱乐业、体育休闲业、艺术培训业和艺术品业等为代表的社会文化产业,应积极关注,把握适当的介入时机。共享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成果。

参考文献:

[1]曾令一.文化产业发展初探[J].理论与当代,2006,(1).

[2]温如春,钟新桥.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与中部地区支柱产业结构调整[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5,(12).

[3]骆莉.日本文化立国战略推动下的文化产业发展[J].东南亚研究,2006,(2).

[4]沈文.文化产业发展背景解读[J].发展,2006,(4).

第2篇

音乐文化产业是一种以知识作为基础的产业文化,在音乐文化中具有很强创新的理论设计,也有的是有能力的劳动者自己创建的,通常都是将音乐文化作为核心观念,聚集音乐文化、信息技术、传播方式、自动化技术等结合在一起的知识的结晶,所以自身的知识性就很强。

二、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每个地区都设立了专门从事音乐产业发展的部门,也慢慢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管理体制,这给现代化建设阶段里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证。

1.缺少自主发展以及穿凿能力,造成竞争力低下由于音乐长时间都受制于传统体制,几乎不具备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虽然音乐出现了很多新产品,但是有价值的确很少,有些音乐企业只是看重生产,并不关注市场情况,一味的投入忽略产出,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对内容只是进行仿造,缺少接近大众的好产品。使得整个音乐市场都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约束,制约了音乐市场的前进,造成竞争力下降。

2.缺乏高素质音乐人才,造成原动力不足音乐人才是音乐发展的主要资源,现在我国的音乐产业人才还很少。由于原有教育培训机构的影响,我国音乐产业的人才量、结构以及整体素质还不能满足音乐产业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对于一些缺少具备音乐知识与技术、经济的综合性人才,造成创作的原动力不足,影响了音乐产业的发展。

3.缺乏健全的法律体制音乐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它的版权维护问题也是文化产业的问题。最近几年,虽然一些唱片公司给其做了很大的投资,也创造出了精品文化,但是却让一些盗版商偷窃了,造成唱片公司大量的经济损失。除此以外,由于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音乐文化也被在网络上公共使用和下载等,这些都给传统音乐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造成音乐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受到迫害。总结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关键还是有关音乐文化产业的一些法律体制不够健全,法律制度缺乏操作性,监督管理也不好。

三、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1.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造音乐品牌来提升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影响国家的综合国力,也是进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更是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健康、迅速发展的基础。品牌经营是音乐产业形成的开端,最后慢慢再发展成产业经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发展音乐文化的时候不但要将这个优势充分利用,还要不断创新,将时代的新元素融入到音乐当中,创建出真正属于我们的品牌。所以要将音乐创意品牌和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创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精品,形成的品牌。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市场的宣传,将自己的品牌推入市场,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音乐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

在现在的经济条件状况下,音乐产业和其他产业的结合是一种趋势,所以在培养音乐人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逐渐健全人才教育机构,尽量培养一些高技能人才。第一,一些高校要专建一些音乐经济、音乐管理以及音乐营销的音乐,然后再和另外的学科结合,强化对学校的教师、音乐装备以及教学技术的培养,加快音乐专业人才素质的提升。第二,音乐企业要强化对职工的培养,为员工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第三,要借助不同的方式来创建音乐文化氛围,激发音乐人的创作灵感,促进音乐人创作的积极性。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产业,集群,厦门

 

一、厦门文化产业集群现状

厦门的文化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厦门比较成熟的文化产业集群有油画产业聚集区、惠和石文化园、软件园影视动画产业区。

油画产业聚集区。其包括乌石浦油画村和海沧油画一条街。厦门的油画产业聚集区目前已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画师一万多名,且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这保证了该产业群落的原创性以及创新性。不仅如此,该集聚区拥有进出口企业30多家;大中型油画制作室100多家,个体画廊进470家;销售生产油画颜料、油画布及画框的企业近40家;实力较强的产业公司15家;拥有多家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产权自有的工厂。由油画的生产经营为中心,发展出众多的为油画服务的文化企业,形成了油画创作、生产、销售的产业链条,该产业集群被誉为全球三大商品油画基地之一。

惠和石文化园。该园由厦门惠和腾飞石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产品远销台湾、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和欧美国家,年产值2000多万元,是一个集石雕展示、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旅游休闲及教育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较之自发形成的油画产业集群,惠和腾飞石业引领该石文化园的聚合,在围绕“创意”核心的同时,通过博物馆、展示中心和交流中心等为创意主体提供了开放沟通的网络平台,这为群内行为主体的隐性知识传播提供了途径经济论文,提高了创意人员对新文化的敏感度,使创新发生在多个层面上。

厦门软件园影视动画产业区。该产业区时由厦门市政府于2006年投资建成,到2008年实际入住企业297家,入园企业员工总数达18000人,实际销售额62亿元。厦门市政府在这一企业群落中扮演着主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将创建国家动画基地作为发展目标,致力于搭建影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平台。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责,对产业发展进行指导、协调、引导,提供产业发展信息,推动产业品牌的配置和营销,促进不断延伸的产业链的建立。厦门广电局每季度举行一次影视动画企业节目制作座谈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知识经验的积累和传播。[1]

由此可见,厦门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各有不同的契机和推动力量,但它们都具有核心原创的行为主体,具有沟通和交流的正式与非正式的途径,具有前后向关联的企业支撑,具有对同类企业较强的吸引能力论文网站。

二、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

厦门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这赋予了厦门经济发展的先行优势,运用政策优势和地方自主优势,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出台扶持促进政策,促使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厦门的集聚。厦门地处东南沿海,面对台湾,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与世界经济接轨快,外来的生产要素便于进入,文化也随之进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二)文化优势

厦门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经济论文,是一处美丽的海港风景城市,其中西文化融合,人文底蕴深厚,社会包容性强,非常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厦门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以闽南语为媒介进行表演的歌仔戏、高甲戏、布袋戏发展良好;传统手工艺——漆线雕的制作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一直畅销不衰。厦门现代艺术底蕴浓厚。鼓浪屿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1993年10月成立的小白鹭民间舞团,是我国第一个专业民间舞艺术表演团体。在各类舞蹈比赛中频频获奖,其表演以浓郁的民间风格和独特的闽南特色博得各界好评。新中国第一个女指挥家郑小瑛指挥下的中国第一个民办公助交响乐团——爱乐乐团,被列为全国9大交响乐团之一。厦门城市内涵丰富,拥有强大的城市精神。有爱国爱乡爱国爱乡、乐于奉献的“嘉庚精神”,愚公移山、矢志不渝的“海堤精神”,奋勇当先、争创一流的“马拉松精神”,还有诗情画意、浪漫温馨的“爱乐精神”。

(三)资金优势

厦门被确立为经济特区以来,全市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是中国经济发展十强城市之一。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金支持,文化事业的财政补助逐年增加,民营资金也纷纷介入。200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为88.73% ,2724个文化服务单位中,公有制的有307个,非公有制则有2417个,文化服务业从业人员达52205人,产值达102.76万元,占当年全市GDP的比重为6.06%。[2]

(四)需求拉动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48元。[2]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消费结构也随之变化,相当居民的消费已向教育、科技、旅游、文化娱乐等领域转移,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潜在要求也在不断增大。

综上所述,厦门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经济论文,有着开放经济带来的资金技术优势,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社会文化需求,有着灵活的政策支持体制,具备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

除了少数企业比如惠和腾飞有限公司以外,在集群中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资金不足成为制约集群内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厦门市动画企业规模小,企业的产品多停留在企业宣传片和广告节目的制作上,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油画产品单一,缺乏综合展示和交易的平台,除了部分进出口企业可以直接与国外市场接轨,厦门有将近70%的油画出口是通过“第三方”,[3]即外商直接收购或深圳等地的外商收购,进行包装后出口,利润空间被中间商大幅压缩,画师画工的劳动仅仅是赚取了劳务费。

(二)产业发展规划的前瞻性不足

首先,厦门优惠政策的力度较之周边地区薄弱,引致投融资渠道不畅,高级人才流失。其次,在推动文化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忽视了传承已久的宝贵文化遗产,对闽南文化的挖掘、整理、创新缺乏系统性,使这类文化遗产无法很好地运用到文化产业的创作中。第三,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缺乏很好的规划和设施配套建设,致使已聚合的产业资源分散。最典型的是油画产业园区,乌石浦油画产业聚集区的条件无法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大规模生产的产地不足、不集中,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店面缺乏,供需失衡的情况下房价店租不断上涨,导致画师画商的创作和经营成本大幅上涨,部分画师画商被迫外迁,产业集聚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创新能力薄弱

厦门目前只依靠创造性较弱的文化制造业、文化旅游业推动厦门文化产业的发展。厦门文化创新能力的不足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外文化产业以及内容产业发达城市的产品扩张的情况下经济论文,若再不提高创新能力,其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空间势必受到挤压。

四、推动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文化产业链条

成熟的文化产业链是创造、发行和衍生产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完整链条。只有完整产业链支撑的文化产业集群才能有效发挥出规模和互动效应。因此,要从建立一条优质高效的文化产业链开始,上游原创研发、中游生产制造、下游销售发行,三处共同发力论文网站。要营造鼓励原创的产业氛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创新,打造文化企业品牌,开发品牌衍生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建立推广宣传平台。在上下游链接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把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联合的产业链条。

(二)科学规划,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

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引导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应就厦门文化产业存在的情况,因地制宜,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推动文化产业经济的良性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产业集群。加强与台湾的文化合作交流,建立承接台湾文化产业交流的平台。扶持具有地方特色且有发展空间的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如艺术、影视、印刷、传媒等的发展。注重加强相关支撑产业的扶持,尤其是教育产业、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扶持。

其次,文化产业园区规划要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科学把握文化产业群落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合理布局,统筹发展。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园区周边区域的交通、市政、商业设施、健全园区的配套功能,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意灵感的氛围,增强文化产业要素进入的吸引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大力引进公共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和相关支撑性文化企业,为入区企业提供市场化信息,技术和交易共享平台,培育有利于文化产业集聚的环境和市场。这样才能改善政府的投入和管理经济论文,优化政府对公共性文化资源的配置能力,强化集群内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加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的特质性使创新的作用更为重要。在加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方面,对于文化服务业来说,应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利用各种机会,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摒弃模仿创新的观念。对于处在文化相关产业层的企业而言,要加大创新资金的投入,增强技术优势,根据国际产品市场变化发展的趋势来改进技术,不断推出新的技术产品。

其次,要培育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了快速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的关键。依靠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院校的知识优势,培养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进产、学、研互动。政府可定期举办企业家论坛等形式加强企业家的交流和合作,并且可以鼓励大学教师、研究人员到公司兼职,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林起主编.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蓝皮书(2009)[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P:364.

[2]厦门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厦门特区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 林起主编.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蓝皮书(2009)[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P136-158. [4] 厦门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厦门特区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第4篇

(一)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已得到初步发展

一是经营性质的演艺民俗文化活动逐步增多。如金沙县各个乡镇中,农民自己组建了88支农村文艺宣传队,有组织的进行付费演出,每场收取300~500元的演出费用,平均每年演出2000多场,其收入非常可观。二是民俗工艺制作和相关的娱乐场孕育而生。如雷山县把银饰和刺绣传统工艺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组成方式,培育民俗银饰刺绣产业,同时组织银饰刺绣人员学习培训交流。目前该县从事银饰品生产加工超过1800人,实现年产量50万件,产值8000万元,年销售额6000余万元;从事刺绣产品生产超过2000人,实现年产量12300余套,年产值400余万元。这既让民俗传统手艺得到了传承和保护,又实现了群众增收。三是以民俗文化为内容的经济成为贵州省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如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来此旅游的人络绎不绝,这里的群众已主要依靠经营苗族银饰手工艺品、农家乐、服饰、芦笙、歌舞演出等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甚至通过这样的经营实现了致富奔小康。从贵州整体上看,其民俗文化产业市场正在逐步发育。贵州88个县市都存在民俗文化经营盈利的企业或者个人,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经营具有民俗特色的苗族银饰的苗妹银饰、酸汤鱼的“亮欢寨”等为代表的民俗企业,其盈利能力逐年增强,并形成了黔东南重要的文化品牌。而雷山县苗族青年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苗语电视剧《金钱惹的祸》,该剧当它投放到市场之后,特别受苗族聚居地区的苗族同胞认同,大家争先购买,创收极为可观。

(二)贵州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政府为主导

贵州省政府一直以来就特别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从最早的扶贫攻坚战,到现在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主线,贵州省政府一直将旅游业列为重要产业来发展。历年来加大了建设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力度的同时,也带动了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以文化提升旅游业,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的良性互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快跑”。通过举办各种民俗节庆活动,吸引了不少旅游者前来旅游,民俗文化活动得到快速升温和相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如开展“多彩贵州”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涌现出如侗族大歌、苗族银饰、苗族飞歌等民俗文化品牌,推动了该地区的民俗餐饮、民俗工艺品等快速发展,成为该地区主要的创收来源之一。同时各级政府积极推介和引资招商,充分利用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平台积极推介,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举办招商推介会,招商引资建设民俗文化产业项目。在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期间,贵州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开展招商对接洽谈活动300余次,推介招商项目近千个,成功洽谈了签约项目101个,总投资575亿元。

(三)贵州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业为主

贵州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研究旅游资源差异性,探索与周边省份(市)独特的旅游发展之路,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民俗旅游在全省如火如荼地开展。《贵州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也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把贵州建设成为旅游大省,并进而向旅游强省迈进,将贵州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吸引力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成贵州支柱性产业。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及措施推动贵州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同时,民俗旅游得到迅猛发展,形成了以“民俗文化+旅游”模式的旅游精品线路,涌现了一批如黄平靓鸥桑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贵州晟世锦绣公司、天龙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等以民俗作为经营内容的企业。这说明政府虽然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但是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间接使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乡村民俗文化歌舞表演、民俗文化体验、民俗文化商品迅速与旅游联姻,并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2011年,贵州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5605.5万人,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的32.9%;实现旅游收入221.4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5.5%。贵州乡村民俗旅游已成为贵州旅游业的重要内容,并在贵州旅游业收入中所占比重逐年攀升。

二、贵州民俗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较为闭塞

贵州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身处在崇山峻岭之中,这阻碍产业资金、技术等市场要素流向贵州市场,市场要素的短缺,使贵州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面临来自当地经济发展、外部经济要素的冲击,特别是以经济短视行为作为诉求的产业开发,产品呈现档次品位不高、市场不畅通等问题。加之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缺乏充分的要素市场支撑条件,未能形成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而贵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使孕育民俗文化市场的人才、资金等要素难以聚合,因此民俗文化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同时地理环境的闭塞,缺乏传播贵州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的长效机制,外界对贵州的知之甚少,认识层面较为肤浅,造成外部对贵州省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要素流入。

(二)人才跟不上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专业人才,更需要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行家。目前贵州民俗文化产业所需人才现状是:理论人才主要分布在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专家、学者型人才特别稀缺。民俗文化产业实践人才主要来源于地方民俗文化传承人,但这些传承人很多是地道的农民,文化程度低,不懂现代文化市场经济、现代企业管理等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同时他们一边要忙于务农养家糊口,一边承担着传承民俗文化的重任。因此,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就难以跟上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相关民俗产品也难以满足市场文化消费者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精通民俗文化、会经营管理、娴熟市场文化消费特点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但目前为止,相关贵州民俗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体制尚未建立,尚无设置有民俗文化产业的相关专业的高校。

(三)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薄弱

贵州属于西部欠发达省份,贫困程度深,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经济总产值、人均收入、人均受教育年限、居民消费水平等都低于周边省(市),文化产业发展底子比较薄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培育市场。据2012年贵州文化产业统计,2012年底,贵州省文化产业单位共有8429个,其中法人单位7782个,产业活动单位647个;个体工商户27649户;共有从业人员23.2万人,收入386.19亿元,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52.0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22%。同时投入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力度不够,投入力度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在西部各省市中,文化消费总量、人均文化消费总量都偏低,市场培育滞后。在利益的驱动下的文化产业盲目投入,不讲长期收益,没有把民俗文化视为产业作为市场主体培育。

三、完善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本人结合相关理论和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以下发展策略:

(一)民俗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发展

民俗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发展,即要充分利用旅游业先导与整合平台,全面激活民俗文化产业市场孕育发展,为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同时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也助推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二者融合协调发展的机制。如在政府层面,各级政府要由建立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制定两种产业的合作发展机制,解决市场壁垒、市场资金要素流通不畅等问题。在企业层面,要发挥各级工商联、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量大产业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在资源层面,建立民俗资源整合机制,加强民俗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探索各具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模式,逐步形成立项目带动发展机制。在品牌建设方面,以典型带动机制,将两个产业中具有影响力的资源产品整合统一打造文化品牌,提高两个产业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并通过发展民俗节庆游、民俗旅游村镇、民俗遗产的静态展示平台,举办民俗动态表演、民俗生活互动体验、民俗风情游等形式延长产业链培育旅游市场,实现民俗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互动发展。

(二)以高科技为先导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新业态

根据贵州民俗文化资源的差异性和市场需求,走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多种新业态融合发展模式,提高民俗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附加值。积极推进民俗文化内容创新,构筑贵州民俗文化产业的网络平台。围绕三网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新媒体发展的趋势,打造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网络平台。以网络为平台延伸发展,通过QQ、SNS、新闻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作为贵州民俗文化产业的宣传和营销渠道,一方面可以提升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渠道把民俗文化相关产品提前“售卖”给消费者,加大外省游客增加到贵州旅游消费的预期,刺激旅游消费的欲望。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内容的特点,研究受众,加强与制作方、接收终端制造方、网络服务提供方等服务主体的合作服务于广大消费者,形成以高科技新业态下的民俗文化产业新兴发展模式。如发展民俗影视产业。将民俗文化与影视制作结合起来形成新业态,影视制作题材就有了不竭之源。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导、贵州日报报业集团、黔森影视文化工作室组织创作生产的电视剧《奢香夫人》,该剧在毕节的贵州宣慰府拍摄的过程中以贵州山水、民俗文化等贵州特色资源作为电视剧推进剧情发展、修饰人物的最基本元素,同时在期间巧妙地运用贵州传唱广泛的、原汁原味的民俗曲调,使整个电视剧到处呈现出贵州民俗文化独特的魅力。该剧在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档,20多个省级和地方电视台黄金时段与全国观众见面,获得各界的认可和好评。这无疑是对贵州民俗文化做了一次“隐性”广告,为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又如发展民俗动漫产业。以动漫形态来包装民俗文化产品,紧密联系现代创意理念,用动漫相关科技手段作为载体展现贵州民俗文化,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民族特色、贵州特色的民俗动漫产品。从政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以“融合民俗,守护民俗,回归民间”为宗旨,加大培育专门企业从事贵州民俗动漫研发,加快培养动漫、游戏、影视动画的创作人才,以好民俗题材创造好动漫为目标,使之与消费市场对接,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在尊重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借鉴民俗文化艺术好的表现手段与民俗产品相结合,努力将富有时代新意和特色创意性的设计思路,用于新题材的创作过程中,让动漫与民俗联姻产生新的文化“引爆点”,推动民俗动漫产业发展。

(三)树立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品牌

贵州分类整合全省民俗文化资源,实施民俗文化产业精品工程。在充分掌握全省民俗文化资源的情况下,挖掘具有潜在品牌价值的民俗文化资源,实施具有针对性、典型性、代表性的实施民俗文化品牌工程。将创意与传统有机结合,将外形与审美相结合,将内涵与价值相结合,以提高民俗文化品牌附加值。如苗族银饰在材质的运用、图案的设计、制作技艺的选择上紧跟时尚风潮、内涵丰富、材质独特,其品牌附加值就高。促进民俗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资本运作等,确保精品工程成功实施。并形成品牌的聚合效应、衍生效应和带动效应,带动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实施人才创意战略。品牌的核心在于创意,创意的支撑是人才,因此要树立人才至上的观念,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要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和培养一批民俗文化创意人才,使人尽其才,遵循民俗文化的规律,以民俗文化的精髓为主题创意包装,广泛运用多种文化元素、表现手法创新民俗文化产品样式,生产具有特色的产品、衍生产品,扩大民俗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盈利能力。充分发挥人才在民俗文化资源从整合到聚合、从聚合到提升过程的作用,让民俗文化产品获得新的生命力。同时要发挥创意人才对品牌传播策略的运用,根据现代传媒特点、受众关注点、市场需求,做好品牌宣传策划工作,强化民俗文化品牌。如雷山县把根据苗族聚居特点,将自己定位为世界的苗文化中心,以苗族文化旅游为中心,通过媒介推销等整合传播手段,强化西江千户苗寨、苗族银饰、芦笙、苗年节等民俗文化品牌,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贵州十大影响力风景名胜区”、“中国苗族银饰之乡”等殊荣。这些都是其发挥创意人才的作用,准确定位,多渠道传播以提升品牌效应,并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集中力量打造国际影响力的苗文化商标品牌,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制定保护品牌相关法律,以富有传播优势的动漫、影视剧、视频网站等新业态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其出口贸易、与跨国文化企业合作发展,共塑国际品牌形象。

(四)发展贵州民俗文化产业集群

走民俗文化产业集群之路,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强化园区的建设

培育民俗文化骨干企业,整合民俗文化资源,加强交通、通信、水电等硬件设施建设,完善金融、物流、科研、制造、设计等服务机构。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打造民俗文化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鼓励扶持等措施,培育一批民俗文化企业进驻园区,充分发挥园区的孵化作用将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民俗文化产品,让园区成为成果转化平台、产业集聚平台、投资融资聚合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形成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最终实现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2.充分利用旅游业带动发展

旅游业已成为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平台。贵州民俗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应延循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以此为突破口。政府要在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扶持和培育民俗文化企业,培育产业集群骨架和体系。如以民俗工艺品为例,形成各种产品研发创意、制作、存储、分销、培训等环节体系,各个环节相互借鉴创新,生产强大的黏合效应。以民俗旅游为龙头,产业区为集聚平台,组建自我特色鲜明、不可复制性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如黎平、从江、榕江这一带苗侗文化较为集中,可以发展以苗侗文化的产业集群;在安顺、平坝有着保存完好的屯堡文化,可以发展屯堡文化产业集群;黔西布依族文化较为浓郁,可以发展布依文化产业集群,等等。全省形成以企业为基本单元,园区为骨架,旅游业为纽带,突破市场壁垒实现市场要素在集群之间自然流通,民俗旅游和集群内的民俗新业态融协调合发展,促推产业发展向集群纵深发展。

3.加强产业集群竞争力

第5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文化产业:企业软实力: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最大的成就在于推动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位一体的建设。经济创富、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作为三大国家战略共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其中,作为落实国家文化创意战略的文化产业和产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具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而在国际金融危机远未消退的今天。发扬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抗御危机,正如国际企业界比喻的那样,“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在欢歌笑语声中渡过经营的险滩。”本文试以“发展文化产业,助推企业文化建设”为主题,对文化产业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百年中国梦

“中国梦”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一个承续百年的宏大命题。在这个命题下包含了两个具体的层面:一个层面是面向个人的中国梦。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战略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能够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包括教育、求职、更好地生活等等。另一层面是面向企业的中国梦,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参与跨国经营、实现全球竞争等作为企业发展的愿景。中国梦的提出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入的精神面貌。如果13亿人都拥有这样的梦想并为之奋斗不止,那将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力量。

实际上。中国梦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威力。在中国梦的指引下。百余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物质层面从极度贫困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体质层面也从“东亚病夫”上升到北京奥运会金牌数第一。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与欧美等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到对“中国”的看法时说。中国不太可能复制冷战时期苏联那样的挑战。因为中国出口的只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还有一位中国学者援引外国友人的说法,中国12亿人,只有一台电脑,其余都是终端。因此。中国要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离不开文化的支持和推动。而纵览欧美各国崛起的历史。共同之处就在于文化的崛起。

这对于刚刚崛起的中国。无疑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而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的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的规模。更要追求国际级企业文化的塑造。未来的中国企业应该出现更多像可口可乐、索尼公司那样的企业。在提到公司名字的时候就会想到中国。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国家文化创意战略

前面提到,在过去的30年,中国政府为了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后实施了三大国家战略:经济创富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和文化创意战略。经济创富战略和科技创新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国务院又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文化创意战略。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形态进入人们的视野是在20世纪90年代。在1997年前后。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和日本都不约而同地把文化产业作为新世纪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战略,以增加就业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在中国。作为国家战略的文化创意战略也肇始于1998年。其标志就是这一年中国政府在文化部设立了文化产业司,专门负责文化产业的政策制定和行业指导。其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分别在2000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提到了大力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里提到了“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表明新世纪的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催生的文化消费时代。2006年9月。国务院在《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里重点表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文化产业成了“十一五”期间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消费开始构成了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最大氛围之一。2007年“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认为文化产业是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目标“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四位一体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并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标志着我国文化创意国家战略的正式形成。而文化产业是实施国家文化创意战略的重要途径。文化创意战略指向了两个产业发展的纬度:

文化产业化纬度和产业文化化纬度。文化产业化的发展纬度指的就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古典经济学的”要素“经济理论出发来看。农业经济是对土地的依赖。工业经济是对技术、资本的依赖,到了最近二十年。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资源从信息、知识发展到创意。经济形态也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发展到创意经济。产业升级也从信息产业、知识产业发展到创意产业。这是一种世界潮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厉以宁先生在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叶朗院长的《中国文化读本》写书评的时候也提到,与原材料机器、设备等构成的常规效率相比。由道德基础和文化基础构成的超常规效率更值得我们关注。

产业文化化的发展纬度就是指文化生产力作为一种生产力,可以融入到各行各业,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郎咸平曾指出。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都包含了l+6产业链。是指加工制造环节,是指包括了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的六大环节。而正是后面这六大环节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的环节。但在目前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中。这六大环节几乎都不在中国企业控制范围内。欣喜的是,文化创意战略让我们开始关注产业前端的创意设计和产业后端的品牌服务。厉无畏先生曾举出两个例子以诠释何谓创意设计。一个在北京门头沟,当地村民通过工艺大师的设计把麦秸做成艺术品,远销欧美。

另一个在大连。当地群众按照事先设计的图案种植玉米。到玉米长成以后,这就成了一个玉米迷宫,而且是亚洲最大的玉米迷宫。土地上同样是种玉米,并没有增加很多的成本。但是形成了一个玉米迷宫,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在全国,这样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

企业软实力是借用了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提出来的。实际上,企业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是建构企业认同,即形成企业软实力。根据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企业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企业软实力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层面认同的问题。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建构性。而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就是一种建构性的认同实践。美国人深谙其道。向全世界传播他们的电影、流行音乐、电视、快餐、时装和主题公园。一个著名的例子是。1944年6月可口可乐公司通过艾森豪威尔把一大批可口可乐运到英国,随着登陆部队通过英吉利海峡在诺曼底登陆,于是可口可乐的形象(美国的形象)就和诺曼底登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把电视连续剧《阿信》送到埃及播放,结果大获成功。从此,日本产品如电冰箱、洗碗机、音响等等,在埃及大行其道。这就是文化产业作为企业软实力的重大作用。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可以说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硬实力。是提升产业文化的主要途径。也是企业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企业文化的建构有三个阶段:从品牌形象宣传的硬广告阶段。公共事件的活动公关阶段,最后到通过文艺作品进行文化传播的高级阶段。最后阶段就是用文化产业进行推广传播的阶段。现在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但我们发现大部分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都关注的是企业形象的建设,比如设计一个LOGO,策划一些员工团队建设。进行管理制度的汇编等等。不可否认,这些工作是进行企业文化的基础。但这只是企业文化传播的低级阶段,离高级阶段还有一段距离。众所周知,耐克公司的气垫鞋虽然并不是高科技。但耐克公司却善于把握年轻一代的时尚脉搏,一直在制造时尚流行文化。“我生在球场,长在街头。从纽约,费城到巴尔的摩......足迹遍布全世界,我是风格的代言,是城市文化的基础??从嘻哈音乐到永无休止的城市节拍,我是永恒。我不可或缺。”从美国资深篮球作家伊萨克·派瑞(IsaacPen7)为耐克的AirForce创作长诗《我是力量的源泉(IamtlleOriginofForce)》,我们能强烈感受到这种耐克文化。苹果公司也是如此。本来是一家单一的电脑硬件厂商,转变成为一个数字音乐娱乐集团,从IPOD到ITUNE到I—PHONE.从产品到文化,苹果公司创造了文化娱乐的神话。

四、发展文化产业。助推企业文化建设

我们知道。文化是分级的,文化具有不同的艺术价值。主要包括分为膜拜价值、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企业文化也是分级的,包括企业形象文化、企业制度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助推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关注企业的精神文化,关注企业精神文化里的膜拜价值、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现在有些企业在全力打造企业博物馆。比如茅台建立了酒文化博物馆,酿造工艺还要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岛海尔、上海宝钢、广东美的、四川长虹、广州本田兴办了工业旅游。同仁堂积极参与以其公司为背景的电视剧《大宅门》的拍摄,都是用文化产业的方式来推广企业文化。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文化产业语境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其开篇工作就是要对本企业的文化资源进行研究和评估,将企业文化进行分级。如何将企业文化分级分类,必须做大规划,编制企业的《文化发展规划》,从区域、国家和国际视野的角度,将本企业的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充分结合。其中最重要的体验价值就是文化产业背景下的文化产品所具有的娱乐、时尚、互动和参与性的特点。在这方面一个鲜活的范例是北京的朝阳公园。公园的管理者针对区位特点和功能定位。从北京中央公园的空间定位转变为时尚娱乐的国际文化空间的文化定位。根据国际交流文化的特点,打造国际风情节和流行音乐周,策划设计全年的活动,以前每年的门票收入500万,现在全年的收入5000万以上。以前收入完全靠门票和周边房地产开发,现在甚至考虑门票全免了。这样以内容为王取代渠道为王。增加公园的内容吸引力和活动的消费力,使朝阳公园有了新的发展模式。相比,拥有孔府、孔庙、孔林的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它的门票收入竟占了全部文化产业收入的80%甚至90%以上。这是完全不符合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的。一个良性的文化产业。门票收入应该只占30%以下。

第二,文化产业语境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如何运用文化整合营销传播,推动企业文化的精神文化的传播。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和北京故宫的产业开发和营销推广。就可以看出文化整合营销传播和文化产业手段对于企业文化推广宣传的好处。北京故宫是皇宫紫禁城,给人的感觉是恢弘庄严,甚至有些压抑。游览的时候主要的体验就是建筑的宏伟和体力的劳累。是一个现代时尚、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给人的感觉是亲切自然,富于亲和力与时尚感,使人留恋忘返。但即便如此。也还是持续推动时尚现代的宣传理念。2000年,了口号为”OIdIsNew“的形象宣传片。内容取自宋代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大量运用了动感时尚的视听画面,营造的文化氛围在充满着中国古典元素的同时,又带有浓郁的台湾地域特色。深受年轻人的喜欢。还用数字化高新技术手段对馆藏文物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建立了数字体验博物馆。每年,邀请世界著名品牌,将其藏品的元素作为题材进行创意授权。推动文物藏品的局部进入世界知名品牌的丝巾、皮包等各种日用工艺品上。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告诉年轻人,历史和现实是不可分的。

第三。文化产业语境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要统筹兼顾文化产业的实施路径和开发手段。文化产业开发,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品有多种途径,有把消费者请进来,比如旅游;也有把产品送出去。比如开发特色工艺品、影视作品、动漫游戏作品以及演艺等;还要利用新媒体、3G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高科技手段。构建企业文化泛在文化消费空间、企业文化消费数字平台。2005年,开始拍摄影视作品,出品了由郑文堂执导的故事片《经过》、王小棣执导的纪录片《历史典藏的新生命》和侯孝贤执导的《盛世里的工匠记忆》,向观众提供了一个现代时尚的感受的全新角度。2008年3月。投资约1000万人民币制作了13分钟的动画电影《国宝总动员》,把馆藏的”婴儿枕“、”玉辟邪“和”玉鸭“三件珍贵文物,运用动画电影拟人化的特效手法。拉近民众与中国古老文物的距离。与此同时。还邀请了为周杰伦新专辑创作《兰亭序》的方文山讲授《兰亭集序》,邀请台湾音乐人林强用电子音乐和闽南语演绎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台湾现代舞大家林怀民基于宋元书法的灵感创作了《行草》三部曲。这些企业文化建设的文化产业手段,值得现代企业借鉴。

第四,发展企业文化品牌的授权产业。最终品牌的商业手段的保护。每年依靠授权创意创造的产值至少五千万人民币。宝马公司,万宝龙公司。腾讯公司。都很好地把企业品牌进行了授权经营,不仅拓展了企业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还创造了新的产业空间。

总之,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全新的产业发展思路和企业经营理念,将成为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所勾画的国家文化创意战略的有效途径。好的文化产业开发模式。并不是围绕企业文化本身的物质载体和建筑物的有形形式打转。而是在充分分析、评估和规划企业文化的精神文化,通过故事营造和情景创设。运用现代手段和高科技元素等文化产业手段。创造出新的企业文化产品。

注释:

[1]姚桓:《“中国梦”及其文化支撑》,《西城社科通讯》2009年第2期,第9页。

[2]厉以宁:《从宏观方面看中国文化读本》,中华读书报,2008年7月16日。

第6篇

在“十二五”期间,大东北地区文化产业投资力度大,集群化发展态势凸显。目前从文化产业发展看,无论在地缘文化资源、产业基础、产业规模、产业发展政策、规划等方面,都为大东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实现可能。

1.构建大东北文化产业集群的现实基础。一是丰富的文化资源禀赋。虽然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处于不同区域,受历史发展背景、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因素影响,东北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特点:东北三省及蒙东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冰雪、森林、草原、湿地、海洋、温泉、边境自然文化资源,有建筑、汽车、工业、饮食、红色文化等比较优势文化;有金元、京旗、皇族、萨满、关东、兴隆洼、红山、富河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和辽文化等历史文化;有鄂伦春、赫哲、锡伯、朝鲜、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民俗,俄罗斯、蒙古异域风情等特色民族文化;有俄侨、犹太等外来文化。同时,东北地区地处中国东北部,东北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等较为统一,东北地欧人民对“东北人”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非常认同。二是独特的地缘文化。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朝鲜等国接壤,设立有专门的口岸,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由于接壤国家的文化不可避免地传入东北地区,使东北地区具有地缘文化特点。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临近,受俄罗斯文化影响较深。辽宁省和吉林省,与朝鲜的文化特色旅游、经济交流日益增多。地缘文化虽然只构成了东北地区文化发展的一小部分,但其影响力不容忽视,如果能把握这些地域文化特点,利用好地缘文化,打造特色品牌,将有效推动东北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三是蓬勃兴起的文化产业。近年来东北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动漫产业、文化园区、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趋升。辽宁省的出版印刷、影视音像、演出娱乐、文化旅游、动漫游戏等产业带动经济增长。黑龙江省的新闻出版、影视传媒、演艺娱乐、冰雪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动漫等产业优势凸现。吉林省的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动漫等产业集聚发展。蒙东地区有以艺术设计、节会策划、咨询服务、广告传媒等产业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各地具有良好的文化产业基础,初步形成集群效应,为大东北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奠定了文化产业基础。

2.集群化的发展态势是大东北文化产业集群实现的可能。进入“十二五”时期,辽宁省提出:依托辽宁中部城市群文化产业综合示范区和大连、丹东沿海沿江文化创意产业先导区、辽西特色文化产业区,形成了经济增长新亮点。吉林省着力发展以长春市为核心,重点谋划实施100个超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打造50个大型文化产业园区。结合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建设长春、吉林、延吉、图们文化产业带,打造以东北亚文化艺术节为主体的与东北亚博览会相呼应的东北亚文化交流交易平台;开发建设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以长春、吉林、集安等历史文化名城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集聚区;等等。黑龙江省着力构建“一核、三点、五区”文化产业的新格局。“一核”即以哈尔滨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核心,突出“欧陆文化、冰雪文化、音乐文化、金源文化”城市风格。“三点”即以大庆、牡丹江、佳木斯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支点,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五区”即以哈尔滨为重点,打造全省文化产业核心聚集区;以大庆、齐齐哈尔为重点,打造辐射绥化、大兴安岭、黑河的西部文化产业聚集区;以牡丹江为重点,打造辐射鸡西、七台河的东南部文化产业聚集区;以佳木斯为重点,打造辐射双鸭山、鹤岗、伊春的东北部文化产业聚集区;以大小兴安岭为重点,打造北部生态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蒙东地区也分别提出培育产业园区构想,兴安盟的“一轴、两中心、三集中区、四基地”的文化产业集群;呼伦贝尔的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把汉族、蒙古族、俄罗斯族三个民族的文化、建筑风格和民族特色融入旅游文化中,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产业文化集群。赤峰的文化产业园、通辽的中国蒙古酒文化产业园、巴林石文化创意产业园、海拉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东北各省、市、区提出的文化产业集群的规划与实践,不仅为本地文化产业集群实现跨地域延伸奠定了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基础,而且各地区的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也成为大东北文化产业集群的实现可能。

二、大东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东北地区文化产业集群虽然已有一定的发展,但整体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东北文化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尚未形成。制约大东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产业发展观念不统一,东北三省及蒙东地区各自为战。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区域整体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顶层设计、战略规划与布局,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发展观念缺乏全局性与协调性发展,大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相互分割,文化管理实际上局限于各省所属的文化部门,没有形成地区合力。由于行政区划的条块分割,各级政府对所在区域的产业利益保护,许多以区域划分或行业分割方式构建的文化产业园区,受到地区利益格局和资源配置的影响,东北文化产业难以实现理想的要素组合,直接影响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东北三省及蒙东地区在产业选择上,存在“投资过度”症与“投资饥渴”症,在文化特色的差异化发展上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由于缺乏整体设计与布局,各自为政,盲目跟风发展,低水平效仿,有些地区文化产业高调登场、低调落幕,昙花一现,浪费了土地资源及其他要素配置。

2.文化园区内部产业“群而不聚”,外部产业链不完善。文化产业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其产业链是由“技术投入”与“消费需求”共同推动,形成综合联动型产业链。为此,园区企业在产业结构上必须强化上、中、下游企业间的联动效应。从东北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发展状况看,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集聚延伸效应”不明显,很多园区、基地内的企业间定位分工不明确,产品差异化不明显,产业链关联度不高,产业延伸能力较差,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信息咨询、广告传媒等行业发展较慢。各省文化产业中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大,新兴文化业态比重少,具有占领产业链高端能力的龙头企业少,从事文化产业的民营中小企业少。地区之间尚未形成凝聚核与扩散源,缺乏带动效应。以动漫产业为例,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都有动漫产业园区,现在也具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由于创意主体、制作主体、传播主体到服务主体、产业延伸缺链、断链,集群的集聚与扩散效应还表现不明显,未能形成完整的内部与外部的产业链,尚未形成能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3.区域间缺乏高端、复合型人才,影响集群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精专业、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然而,东北三省及蒙东地区的大部分文化单位的制度陈旧,缺乏自我创新机制,加之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越来越多的人纷纷跳槽到发达地区,导致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缺乏既熟悉文化产业内涵又具备市场营销、融资、企业运作等知识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同时,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为人才提供物质方面的支持较少,吸引具有艺术创作能力的高级人才很难,缺乏既能开发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又能引导市场需求的一流创意、设计人才。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专业实用性人才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复合型人才也严重缺失。加上文化企业教育培训跟不上,对人才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导致人才侧重于自我封闭的学习,知识技能更新和继续教育跟不上,人才层次提高相对较慢,人才匮乏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东北文化产业集群的壮大与发展。

4.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影响企业创意设计思想的成功转化。长期以来,东北各文化产业园在文化产业项目的资本投入方面有如下几个渠道:一是政府专项资金投入,二是企业自有资金支持,三是银行贷款。但总体来说,到目前,还没有形成政府、银行、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每年的政府专项资金很有限,使用方向也受到极大限制,因而无法满足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导致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缓慢。企业自有资金的严重不足,也限制了企业自身发展需求。银行贷款发展文化产业更是困难重重。因为文化产业投资风险较大,所以银行贷款风险相对也比较大,所以大多数银行往往更愿意贷款给那些信誉好、经营状况好,有足够的产权、物权作抵押保障,有发展潜力的大型文化企业;而一些经营品种单一的中小文化企业,虽然企业创意设计比较好,但因货款风险过高,贷款抵押物不足等原因,往往被银行拒之门外。

三、大东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实现大东北文化产业间耦合的集群发展,以各个文化产业园区为发展载体,要明确东北文化特色,确立产业发展定位和要求,谋篇布局大东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框架。按照土地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集中的原则,结合大东北各省、市(盟)的文化产业区域的功能定位、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实施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以实现城市文化产业园区的创新模式、地区文化产业间耦合的集群发展路径,进一步建立东北区域各省、市(盟)文化产业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正向关联关系。

1.启动大区域文化产业集群战略。建议东北三省及蒙东地区的文化部门尽快推出《大东北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启动大区域文化产业集群战略。树立大文化观,制定长远、全面、综合的规划并指导具体的文化单位和企业,做好文化单位与企业的协调和统筹,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相适应。加强跨省区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区域发展重大问题的协商,深化辽、吉、黑及蒙东地区的省区协作,实现产业对接与合理分工,形成大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合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由政府搭建平台,带动东北文化产业集群起步,随后交由市场运作,政府行为适当淡出。按照文化产业发展“大循环”规律,以全新视野审视传统、现代、新兴文化产业。通过测评及优势比较,确立大东北文化产业集群的合理内核,着眼于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合理配置资源和产业分工,促进文化园区(基地)、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根据东北三省及蒙东地区的资源优势、文化特点、产业园区发展状况,选择不同的模式,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文化产业园、产业带,形成新的增长极。根据文化产业集群平衡发展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网络开发模式,找出适合大东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

2.构建大东北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内生机制。一是坚持整体性、协调性、专项性原则,加快形成产业发展中的各种资源相互交叉融合的运行结构。二是建立大东北全覆盖的系统性强、整体联动的管理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加强协调机制建设,吸引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产业协同发展为集群建设常态。四是依靠市场机制促进文化要素的大范围流动,催生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五是引导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于文化产业集群的价值合作链条中。

3.完善以龙头带动的产业链跨区域延伸。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将由政府驱动为主转变为企业自主发展。政府将集中扶持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依托高端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辅之大量中小企业的配套和服务,意在实现产业要素和产业业态的交融,降低成本和实现规模效应,使中小企业从中获益。以动漫产业为例,辽宁省动漫产业以沈阳四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博涛多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金山互动娱乐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坐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吉林省以吉林动漫集团为龙头企业;黑龙江省以大庆文化创意产业试验园、省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为龙头;各省龙头企业率先合作,进行龙头互惠互利合作,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产业向高端集群化发展,实现集聚效应、共生效应、协同效应、区位效应、结构效应等。文化产业发展按照自身发展逻辑,突破了地理文化资源的自然区域的限制,也突破了人为设置的行政区划限制,实现文化自身的“超时空”特性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的统一,通过龙头带动重新整合文化产业园区,使文化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在一定区域内高度集聚,保持竞争优势。要坚持因地制宜的“特色化、差异化、集聚化”原则,根据比较优势,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构建清晰强大的动漫产业集聚度、完整而良性的产业链体系,鼓励、吸引更多民营企业加入到动漫产业链条中来分工协作,形成集聚效应。

4.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文化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全面推动文化科技创新成果在文化产业的运用与推广,实施科技带动战略,营造有利于创新项目成长的文化氛围,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升级,提升文化产业附加值,实现大东北文化产业集群由要素投入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加快构建有利于全面提升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积极运用高新技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广一批高新技术成果,提升文化产业技术与装备水平。文化科技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级文化产业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才。发挥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作用,着力培养创新型文化创意人才、系统数字艺术软件开发人才、媒体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关注非公有制文化领域人才的培养。把扎实的专业知识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结合起来。

第7篇

[论文摘要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在国家文化经济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使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功能效用,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使文化资源潜力转化为文化产业实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这就需要重视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方略问题研究,而可持续发展方略、整合规划方略、市场化开发方略、创新推动方略、人才资源开发方略等五个方略的实施可以为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实现提供思维导向和根本保证。

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文化生态系统多姿多彩,文化资源察赋独特、丰厚,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随着小康社会目标及和谐文化建设任务的确立,社会各界对我国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多层次价值的认识逐渐深人,对其需求也显得更为迫切和直接。发达国家发展文化经济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在国家文化经济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其产业化进程,宏观的思考和方略的制定必不可少。要使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功能效用,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文化资源潜力转化为文化产业实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就必须重视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方略选择问题。

我们认为,就方略思路而言,中国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需要坚持实施五大方略,即可持续发展方略、整合规划方略、市场化开发方略、创新推动方略、人才资源开发方略。这五个方略的实施可以为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实现提供思维导向和根本保证。本文即以此为基础,就这五个方略的选择与实现途径展开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方略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人类社会走向21世纪文明的共同道路,是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资源具有消耗性与非消耗性、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辩证统一的特征。许多文化资源如作为旅游文化的自然生态景观,作为无形资源基础的文化传统、民俗风情、品牌资源等,都可以反复利用,具有非消耗性特征。然而,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产业化开发如果不遵循客观规律,以“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模式来开发文化资源,盲目的发展消耗型文化产业,忽视文化积累和文化资源的再造,就会导致文化资源的严重破坏与消耗。因此,在文化产业领域,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重要性尤其突出。

文化的延续性和传承性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决定了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必须尊重和保护人类的精神遗产,并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延续作出有益贡献。

(一)科学、有效地保护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遗产

全面理解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方略,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根本保障。首先应该对我国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梳理与归类,准确把握各类文化资源的特性,站在产业化开发的高度来审视文化资源,并建立一整套国家标准的文化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加强制度化保护,健全和完善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建立一套有规制标准和规范约束的完整保护体系。第三,强化多样化保护方式,完善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实行重点保护、专项工程保护和强调科学性保护。第四,实行法制化保护,将文化资源的保护纳人法制化管理轨道。

(二)在保护中求开发,在开发中促保护,保护与开发并举

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应该放在国家社会发展,现代化、市场化进程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加以考虑。文化资源的科学有效保护必须在开发中才能得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际上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所谓保护,实际上是开发性的保护,是动态的、创造性的保护;所谓开发,实际上是保护性的开发,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开发。对于文化资源而言,其保护与开发应该是一个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强化的关系。

有效协调产业开发与文化资源保护的矛盾冲突,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保留原则与内涵式开发原则。保留原则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只有妥善加以保护,使文化资源不被毁坏、失传、湮灭,才有可能进行产业开发。只有通过合理的产业开发,发挥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才有可能实施有效的保护。内涵式开发原则也叫效率原则,讲求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深度和高度,强调消费精神需求的满足和人生意义的体验。内涵式发展使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成为可能,也是遏制过度开发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为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和高效开发并重。

通过开发利用来增强文化资源自身的造血功能,为保护文化资源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并把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的良性运行机制。为此,要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资源开发,反对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急功近利做法,特别要避免先破坏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的弯路,确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二、整合规划方略

文化资源的整合规划就是将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作为一个系统,将系统内各种文化资源通过联系、渗透、互补、重组综合起来,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另外,还要在保持文化资源性质、特点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与其他因素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合理规划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空间布局

规划决定方向,规划决定发展,规划决定效益。规划的制定要遵循文化资源运动客观规律以及文化产业的运动规律、布局规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控制文化产业布局的主体行为,通过文化产业的合理布局实现空间经济效益目标和公平目标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克服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趋同性,以及由这种盲目性和趋同性所造成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与恶性竞争。

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企业的趋集中化运动,实现文化生产力的集约发展。文化资源开发的集中聚集,不仅有助于形成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对各种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而且有利于利用市场信息,形成对各种文化资源的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提高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创新能力,节约文化资源的流通成本,继而全面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的合理分散,实现文化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的集中只有在一个适当的量度内才是有价值的,超过了一定的极限,产业生存空间的过于狭窄,必然引发和导致恶性的市场竞争,由此而造成的投资环境的破坏必然导致文化资本的外流,进而最终导致整个产业发展的停滞和衰败。

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布局的战略思维应该是:在实现对原有发达区域文化资源开发以及产业结构策略性调整以达到布局合理化的同时,推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尤其是推动广大落后地区的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在实现效率目标的同时实现文化产业布局的空间公平。

(二)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建设

文化产业集群是集中于一定区域内、处于相同文化资源链上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文化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形成品牌效应;有利于文化产业分工的深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区域优势互补;有利于专业性文化产品市场的培育。

依据我国文化资源分布的特征,做好文化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文化产业集群的初始区位选择,既要重点考虑区域文化资源的察赋、特点,以之作为选择文化产业集群区位提供依据,又要围绕不同的文化要素储备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形成特色突出的文化产业集群。发挥政府在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经济手段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初始形成提供政策扶持、基本投资支持。

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根据《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产业整合,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积极发展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等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快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步伐,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加人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

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促进各种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器。形成若干出版、印刷复制、影视制作和文化产品批销等产业中心,重点建设一批大型影视制作、动漫、音像电子、印刷复制和演艺等产业示范基地。

三、市场化开发方略

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提供了资源供给和资源保障,但再丰富的文化资源并不天然就是文化产品和产业成果,它必须经过产业化开发和市场化运作才能转化为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文化资源只有依靠产业化生产和市场化开发才能发挥其功能作用,产业化和市场化对文化资源的属性和功能的实现具有关键性作用。

(一)建立以市场化配置方式为基础的多重文化资源配置方式

实现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必须建立以功能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机制,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文化资源优化整合关键在于建立以市场化的文化资源配置方式为基础,计划配置方式为补充,计划市场配置方式起调控作用的多重互补的文化资源配置机制。

文化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就是使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有效促进文化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高效率,加快资源增量的实现和资源共享的达成,继而最大限度的实现文化供求的均衡。

文化资源的计划配置就是国家按照社会效益原则无偿投资配置文化资源,并且完全由国家进行事业性管理,这种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在一些市场机制不灵或不能正确发挥作用的文化领域,如国家文化安全、公益文化设施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资源的计划配置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保障市场经济秩序。

文化资源的计划市场配置,就是国家按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原则投资配置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负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责任。国家通过计划市场方式配置文化资源,可以利用独资、控股和参股的方法建立文化生产经营单位,然后以承包、租赁和股份制等方式将这类文化生产经营单位推上市场,使其完全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进行经营。

(二)加强对文化市场主体的培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企业是进行文化资源开发、发展文化产业的当然主体,是构建文化产业有机体的基础细胞。着力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竞争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是推动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必须鼓励依托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运用联合、重组、兼并、上市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用强大的企业群体来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努力打破所有制界限,大力扶持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努力探索国有资产的多种实现形式。

(三)完善文化立法,营造公平、有序、健康的文化市场和文化环境

以市场化的方略来推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进程,需要完善文化立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立法有利于促进和引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有序繁荣,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建设公平的、公开透明的、既有竞争又有秩序的文化市场。

文化立法要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对文化活动主体和参与者的管理要依法进行,管理的法律依据要公开、有具体标准、一视同仁,切实保护文化活动主体和参与者在被管理中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

文化立法还需要坚持对影响社会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方向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社会关系依法进行管理。这种管理要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服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建设、维护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

(四)建立多元的文化投融资机制

要建立多元的投融资机制用以吸收社会资本和外国资本,提高文化投资效益。鼓励和吸引国内各种非公有资本进人文化投资领域,以独资、合资、参股、联合、合作及特许经营等方式,积极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和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企业投资、私人投资、股票投资等多种形式,促进资本市场的强力投资和资本汇聚。积极鼓励金融资本主动介人,使文化企业顺利从金融市场融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要引导建立各种类型的基金会,通过基金投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投人。鼓励和支持组建各种类型的文化发展公司,以广泛吸引和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本。积极实施“外源内用”方略,善于把握文化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趋向,有效吸收和利用普遍性的国际文化资源,特别是国际资本。

四、文化创新推动方略

文化的命脉在于创新,而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核心在于文化的创新,文化创新为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文化产业的生产和产品开发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为文化创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创新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毫无疑问,创新也是充分挖掘利用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以文化理念创新为先导

文化理念的创新是引领整个社会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传统理念不断受到冲击与颠覆,并在现代文化理念的博弈中不断交融与中和,文化理念本身就处于一个动态发展和不断更新的过程之中。

以理念创新来推动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就必须颠覆束缚当代文化发展的落后理念,将文化理念从局限性的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和宣传教育功能中解放出来,注重文化的产业属性和消费娱乐功能,注重对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和市场化运作认识,逐步确立文化资源可以创造永久性财富的理念,不断丰富我国的文化积淀,使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意转化为更多财富。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文化理念的创新必须先于文化实践,促进文化实践的发展。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要敢 于摆脱束缚我们的传统文化理念,树立新时代的文化发展观。

(二)以文化体制创新为支撑

文化体制的创新是为了进一步释放文化发展的活力,消除原有计划性文化体制的弊端,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的新型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

创新文化体制,就是要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文化制度、文化体制和对文化资源再分配的权力结构。我 国文化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以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为核心,重建我国文化制度,全面推进文化制度建 设。通过文化体制的创新,最大限度地解放文化生产力,克服文化生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促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

(三)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文化和多媒体传播的兴起,使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系统开发成为可能,这是将资源储备转化为产业 资本和产品成果的关键环节和有力手段,可以促进资本增量的扩大和产品档次的升级。

首先,加快文化领域核心技术研究。瞄准世界文化科技发展的方略前沿,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等核心技术的研究,提高装备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水平。其次,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快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龙头的大容量数字化文化资源库建设,完成大中城市公共图书馆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推进舞台技术进步,发展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三,推动文化业态更新。加快传统出版发行业向现代出版发行业的转换,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等新兴业态。

(四)以培育文化创意群体和内容提供商为重点

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坚持文化创新方略必然要求以创意为中心环节,强调创意能力建设。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属性,创意化开发是推进文化资源转化和内容产业发展的深层动力。

培育文化创意群体和内容提供商是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推广活动,宣传创意理念,鼓励创意活动,扶植创意经济,营造创新氛围,推动创意产业化和产业创意化。积极营造有利于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创意、技艺、技术的氛围,重点创意群体。支持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式,集聚各类文化创意人才。逐步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意群体创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为各类创意人才群体提供良好的条件。加快传统文化企业的产品结构、服务结构调整,支持和鼓励中小型文化内容服务企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内容集成、加工、制作、传播生产机制。积极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形成一批以提供文化数字信息、影视、演艺、文化资讯等内容为主,实力雄厚的大型内容提供商。

(五)以推动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主体为手段

推动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的主体,提升我国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首先,要落实培育创新型文化企业的相关政策。改善对创新型文化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扶持中小创新型文化企业发展。重点扶持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民族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和承担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加强对各类中小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基金在扶持中小型文化创新企业中的作用。支持和鼓励各类文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结成创新型组织。

其次,促进文化创意企业发展。鼓励经济发达、创意人才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发展文化类创意企业。创造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产业氛围,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充分发挥文化创意在传统企业改造中的积极作用,利用文化创意成果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第三,高度重视技术中介服务。发展市场化、网络化的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文化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各类社团开展文化技术展示、推介,提供文化技术中介服务。积极利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开展文化技术产权交易活动。

(六)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保障

为了适应我国文化资源创意化开发的要求,需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落实有关保护措施,加大保护力度,进一步提高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落实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做好重要文化资源知识产权的挖掘、整理工作,建立国家重点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目录。强化文化工作者的知识产权意识,促使文化单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鼓励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推介和交易服务产业,逐步构筑覆盖全国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宣传我国文化领域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效,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打破地方保护。坚持以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以大案要案为突破口,开展图书音像市场保护等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取缔盗版光盘生产线,严厉打击侵权盗播广播影视节目、擅自截传广播影视节目信号的行为,重点查处盗版教材教辅、计算机软件和音像制品等非法活动。

五、人才资源开发方略

文化发展关键在于人才。人才资源开发在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决定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和文化产品与创意的关键性资源和最终基础。我国目前对于文化产业人才的开发和供给状况还存在种种问题,如旧有文化体制不利于人才创造力的激发,不利于人才整合流动,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培养,目前文化产业人才还未形成以市场为手段的合理配置,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等等。另外,人才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人才结构不合理也是我国文化人才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突出表现。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人手展开工作:

(一)明确文化产业人才的核心地位

在人才作用极为突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领域,人才是第一资源。因此,无论是对艺术家还是对从事相关创作的人都应该明确他们的核心地位,重视他们、尊重他们。另外,还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能够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作出积极贡献,都是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拘一格选拔、重用人才。树立对于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人才的归属权并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关键是要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人才发挥作用。

(二)做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作,加强高等学校文化产业化学科建设

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队伍十分重要。建设文化产业创意人才队伍,文化产业技术人才队伍,文化产业经营与营销人才队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队伍等四支人才队伍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建设先进文化、培养文化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扶持部分高等学校文化产业研究基地,资助一批重点文化资源课题研究。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整合相关学科资源,集中开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建设服务。

(三)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鼓励人才在市场配置下流动

第8篇

Abstract: Gansu cultur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ultural treasure house of resources of Chinese nation. The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and the problems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Gansu are coexist. In the stage of the deepening of the cultural system reform, Gansu cultural industries must be carried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from Gansu reality, and walk out the roa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with Gansu featuring.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Key words: cultural industries;development;status quo;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178-02

0 引言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以娱乐、休闲、知识、信息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文化产业跃升为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型产业。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软实力,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2004年至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更是突破1.1万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5%,一些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甚至已经超过5%,成为当地的支柱型产业。

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提升甘肃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中,甘肃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1 甘肃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中外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的要道之一,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重镇。由此形成了具有甘肃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群,以敦煌、丝绸之路、黄河、长城、伏羲、彩陶化、石窟、民族和民间民俗文化、戏剧舞台艺术等文化品牌为代表。同时也形成了武威天马国际文化旅游节、兰州黄河风情文化周、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甘南香巴拉旅游节等特色文化品牌。推出了《大梦敦煌》、《敦煌韵》等一批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精品剧目。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早,打造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读者》和《丝路花雨》成为甘肃文化产业起步发展的一面旗帜,《读者》作为中国期刊的“明星”,品牌价值达到76亿。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军中,来自民间的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一枝独秀,以其原创性、质朴性深受青睐。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三园一带”的空间布局。

甘肃深厚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土壤,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激活了甘肃文化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文化资源,使文化资源在产业化发展中能真正实现其价值,仍然是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难点。甘肃丰厚的文化资源要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使甘肃文化产业达到名副其实,走出甘肃,迈向世界,必须要在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取舍、筛选和再加工上下功夫。

2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不够重视,相关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有些政策没有得到落实。有些地方的体制改革难以落实,或者落实的力度小,难以对文化产业产生促进作用,而且文化产业的体制建设不够完善。在进行文化产业的改革中,地方政府面临着很多问题。在以前文化事业更多的是依赖于政府的支持,经过体制改革要让文化事业单位通过自主创业,寻求发展道路,当然,政府也不能扔下不管,因为,一旦文化事业单位无法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立足将导致国家资产和人才的重大损失。

2.2 甘肃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比较片面,缺乏深入的,全面的研究。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科学的理论做指导,经常是模仿其他地方的发展模式,缺乏自身的特点,也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显得发展的底气不足,经常一套模式发展到一半就中断,难以持续性的发展。有些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盲目的发展,缺乏理论支持和全面的考虑。其实,理论方面的支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正是因为我国这方面的缺乏,长期以来严重的阻碍了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2.3 把握不住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文化产业人才严重缺乏。当今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要拥有高水平的文化产业人才。但是甘肃省目前的文化产业人才非常的匮乏,这是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3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甘肃的文化产业发展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3.1 政府要准确定位自己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转换角色,转变观念,扮演好从主导性政府向服务性政府转变的角色,狠抓文化体制创新工程、文化产业培育工程和文化精品打造工程。

3.2 在大力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做好对文化产业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工作。要全面、深入地研究市场经济对文化产业的基本要求和导向、甘肃文化资源的优、劣势、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亟需解决的问题等等,同时要充分研究市场,注重市场调研,分析市场行情,在学理上掌控市场发展的方向。

3.3 要重视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要尊重文化产业人才,要保护文化产业人才。文化产业属于是创意型,创新型的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要努力培养并发现有创意意识的文化产业人才,并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做出贡献。坚决杜绝通过成绩再定性的思路,一定要有前瞻性眼光,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要有伯乐识千里马的心胸。

3.4 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实际,走甘肃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对于甘肃这样的文化产业后发地区来说,由于受思想观念、资金人才、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只有在竞争中择实用之策,走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专一性发展和立体保护发展特色之路,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迎头赶上,后来居上,实现文化产业崛起和赶超目标。

甘肃作为文化产业后发省份,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支撑下,只要做到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战略决策运用得当,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甘肃将后发崛起,实现从“资源大省”向“文化大省”的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甘肃特色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吴学丽.当代国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向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2011(7).

[2]贾媛.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体制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5).

[3]王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回顾与启示[J].哲学与文化,2010(5).

[4]黄敬荣.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J].蚌埠党校学报,2010(3).

[5]邓慧君.对推进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学术纵横,2011(8).

[6]周邦园.浅谈发展文化产业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理论导报,2011(8).

[7]姚伟钧.论中国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方略[J].湖北大学学报,2010(7).

[8]张立波.略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创新[J].福建论坛,2009(10).

[9]任志明.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策略与构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8(6).

[10]许尔君.对加快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8(5).

[11]王三运.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甘肃日报,2012-4-26.

第9篇

一、党史文化产业的范畴界定及其类别划分

党史文化产业由党史、文化、产业三个词组成。文化一词即可前跟,组成党史文化词,也可后随,组成文化产业一词。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身所蕴含的文化,是党的历史与先进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伴随着党90多年来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党的自身建设的伟大实践而形成并发展。党史文化既是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是我国旨在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既是一种经济形态,也是种文化形态。在党史文化产业语境巾,文化是党史与产业的粘合剂,是党史文化和文化产业之间的“交集”。而文化是人特殊的社会活动形式,是人的一切创造性特征的总和,蕴含于人的创造力和社会属性之中,蕴含于历史、规范、习俗和价值体系以及包括经济生活在内的一切社会活动之中。文化具有精神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双重属性。文化正是通过自身的独特的属性和价值使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党史与经济性的产业在一定时期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与嫁接,促成了党史文化产业这一新型事物的出现。党史文化产业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过程所蕴含的文化为基础和依托,挖掘和利用党史理论、党史事件、党史人物、党史纪念地等一系列党史资源,通过市场化经营方式开发并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并实现社会效益、获得经济效益的目的的一系列文化产业业态的总称,具有意识形态性、历史性、文化性、经营性四个基本特点。因此,“文化” 词不论是前跟还是后随,作为整体的党史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不会产生差别和变化。

从根本上讲,产业是经济学术语。党史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不是所有的党史文化资源都有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潜质。不具有产业潜质的党史文化有的以党史文化事业为载体和表象,有的则是以文化的自然存在状态完成传承传播和发挥社会价值。

依据不同的依据和标准,我们可以对党史文化产业类别进行尝试性划分。依据党史文化产业所体现和承载的内容不同,党史文化产业可分为党史事件产业、党史人物产业、党史纪念地产业和党史精神成果产业。依据党史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的党史文化产业和无形的党史文化产业。依据党史文化产业的功能差别,可分为旅游型党史文化产业、教育型党史文化产业及混合型党史文化产业。依据文化产业传播媒体的不同,可分为党史报刊产业、党史广播影视产业和党史网络产业。

二、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基本依据

当前,随着一大批红色旅游基地的成功运营、一揽子革命经典影视的广泛热播以及一系列党史元素纪念品工艺品的持续旺销,党史文化产业的市场价值潜力得到了逐步印证。但由于思想认识、空间地域、资金投入、发展环境等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党史文化产业在产值、规模和影响力方面还不突出,就其未来发展而言,具有十分广阔的延拓空间。那么,我们是限制其发展,使之保持或消弭于萌芽状态,还是培育和鼓励其发展,使之不断壮大、发挥优势、有所作为呢?也就是说,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意义何在?这就论及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基本依据司题。

(一)党史文化资源具有发展成为产业的良好潜质和巨大竞争力

文化产业是市场运作的文化,是可供大众消费的文化,其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经济功能、意识形态功能、知识功能和娱乐交往功能。深度分析这四种功能,我们可以推断,不是任何文化内容都可转化为以产业形态存在的方式。任何以产业形态存在的文化,都有一个核算成本、遵循市场规律、追求经济回报的问题,而且能够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能够通过人们的消费来支配和影响人和社会的价值选择,能够通过其中所蕴含的知识的渗透,转化为消费者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党史文化是党近百年来奋斗史所蕴含的全部文化,是座涵纳浩繁的精神宝库,具有其他文化不可比拟的历史体验的现实接近性。多数党史文化资源具有影响面广、感召力强,生动具体、引人入胜,喜闻乐见、简明易懂,催人奋进、资智育人等特点,具有发展成为产业的潜质和竞争力,通过进行开发和艺术创作,能够顺利而直接地实现市场化,转化为社会大众乐于购买和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当然,不是全部党史文化都能转为产业形态。作为产业形态的党史文化产业是党史文化的一部分,是党史文化中可以通过市场方式实现生产、流通、销售的文化。

(二)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有利于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强国战略实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决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党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之一,党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其实力的发展壮大、产品和服务形式的丰富多彩,必将有力充实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必将大大改变和优化文化产业现有结构布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着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奋斗目标,党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生力量,能够促进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提升,通过推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文化产业格局的优化、文化科技的创新和文化消费的扩大助力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国际文化竞争情境下,“打造文化产业强国的核心是加强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强弱将在很大程度上由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产品的内容来决定,这就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容为王’定律。”许多国外学者指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文化产业发展来实现和体现,而“软实力”主要是指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特别是作为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史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资源,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辐射力和 感召力。(因此,党史文化产业作为先进文化的产业形式,已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形态,也是一种精神、一面旗帜,是文化强国形象的“塑造者”

(三)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提倡者和领导者。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过程中,无数优秀的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前仆后继,艰苦奋斗,书写了党的历史的壮丽篇章,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培育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品格。可见,党史文化展现的是党的光辉历史和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的巨大精神财富。党史文化产业就是挖掘和利用这些财富,开发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是党史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本能条件和先天优势。所以,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指出,“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切文化产品只有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当代中国文化之‘体’则有多种形态,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把‘体’做大做强做生动,才能使文化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事实上,“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一种建构性的认同实践,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能使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一个国家产生精神层面上的认同感。”因此,“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应该具有引导整个社会健康价值取向的精神追求,向世人显示中国人高尚的内心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这也契合了党史文化产业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判断。反过来,我国党史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宣传、坚持和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挖掘和利用党史文化资源过程中,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准绳和内容,将其渗透在文化产品和服务之中,并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指导文化产品创作和文化服务形式创新的动力和指针。

(四)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对党史文化充分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至关重要

资政育人是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从文化功能的角度来讲,资政育人就是党史文化的根本作用。资政,就是总结研究党的历史成就和基本经验,为巩固政权服务,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育人,就是以党的正确理论和坚定信念引导人,以党的伟大成就和革命精神激励人,以党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教育和警示人,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党史文化产业是党史文化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的载体。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运用党史事件、党史人物、党史纪念地等党史文化资源开发群众喜爱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给人们消费和享用,达到弘扬优良传统、引领社会风尚、优化社会环境、教育干部群众、陶冶情操品格的目的。党史文化产业是延伸文化触角、扩大覆盖面、增加影响范围的有力手段。开展党史资料征集、专题研究、党史编写和党史宣传教育的主体是全国各级党史部门,根据中央党史研究室统计,至2010年7月,全国从中央、省、市到县四级共设有党史机构2 830多个,党史工作人员1.7万多人。随着党史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党史文化的机构逐渐增加,党史研究主体的范围和规模得到扩充,从事党史文化的部门和人员数量大大增加了,甚至一些其他文化企业,也担当了开发党史文化资源、传播党史文化、将党史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力量的角色。加之党史文化产业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业态形式多样等优势,党史文化产业必然起到增加文化影响辐射面、扩大受众人群的作用。另外,党史文化产业的不同形式在内容上故事性强,情景生动且简明易懂,能够调动广大受众的兴趣爱好。《解放大西南》、《亮剑》、《建国大业》等很多党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创出了很高的收视率。这些影视剧通过丰富的表达手段让党史文化更富有艺术感染力,更好地发挥出了党史题材文艺作品对社会风尚的引领作用和对人们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党史文化产业是党史文化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步骤。前文提到,历史性是党史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伴随时代进步和事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和人民群众没有经受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血与火的历史考验,也没有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的甚至连党如何结束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的这段历史也不很清楚。而党史文化产业具有模仿、复原和追忆过去历史事实的功能,能够通过体验性的融入参与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党史文化产业借此加强对年轻人的党史文化教育,使他们真切体会和理解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如何来之不易,从而加深对党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对党的感情,树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可见,通过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发挥党史文化资政育人作用,符合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

综上,党史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建设和党史研究发展到 定阶段的产物,具有支撑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本能资质、社会基础、时代条件和特色优势,必将展现更加疏阔的光明前景。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是理所当然,大势所趋。

三、如何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

在分析了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法理依据、阐明“为什么做”的认识论问题以后,操作层面的“怎样做”的方法论问题就成为开展实践的关键。党史文化产业不是凭空出现的,具有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同样也不可能不受社会历史环境改变的影响而自行发展。其业态形式的由少至多、运营规模上的从小到大、行业实力的由弱变强,都是一个复杂演进过程。我们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就是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的同时,在行动上从队伍建设、机制完善、资金支持、方法探索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进行创新实践,扶植产业形成内在的竞争素质和强大体系,并营造一个有利于产业成长壮大的外在环境,促进其快速健康的发展。概括来说,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应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树立一种思维,即实践辩证思维

党史文化产业是新生事物,虽然规模初见雏形,但在实践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初期发展是探索尝试阶段,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疏漏和不足,但我们一定要坚持辩证思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到党史文化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坚定支持其发展壮大。要将党史文化产业提升到关乎文化强国战 略实施的全局高度,谋划和促进其科学发展。要突破党史工作单纯是政治工作的片面观点,解决好党史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性与市场经营性的关系,放开能够开发的党史文化资源,鼓励产业实体进行大胆创新和试验,助力党史文化产业的包容性增长。坚持以实践标准检验党史文化产业成效,遵循市场规律,积极营造推进其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同时,在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过程中,注重以辩证方法处理好扶持与监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等对立统一体之间的关系。

(二)强化两种意识,即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危机意识是我们基于总体形势的判断,在事物发展的关键时期保持的一种预见防范意识。责任意识是我们知所作为、敢于担当、自觉履行职责并积极完成任务的使命意识。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务必强化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当前,许多国家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我国文化产业带来了/中击和挑战。而我国近年来文化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图书出版、大众传媒、文化服务等各类文化产业竞相发展,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的党史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整体中居于发展速度不快、结构比例有限、效益权重弱小的地位,必然影响其社会经济效益的发挥。而社会文化阵地,先进文化不占据就有别的文化去占据,党史文化不占据,其他文化产业业态就会去占据。我国党史文化产业还存在着市场空间巨大与产品开发供应能力不足、党史文化资源丰富与从事党史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稀缺、转变经营管理观念要求迫切与体制机制转换过程涩滞等严峻挑战。

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还要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现在正值党史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扶持其快速健康发展,是处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否则,我们认知其重要性、理解其必要性,如不努力为其发展创造条件,贻误发展最佳时机,势必留下遗憾。强化责任意识,还要认识到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不单纯是党史部门的事情,也不单纯是文化部门或经济部门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事情,每一位公民、每一位党员、每一位参与者都应怀有一种文化责任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挖掘党史文化资源,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面对党史文化产业发展新任务的要求,要有履职尽责的强烈愿望、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舍我其谁的工作热情,转变片面落后的思想观念,努力解决党史文化产业的体制机制、资源整合等方面的问题,为其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三)建设三支队伍,即党史工作编研队伍、党史资源规划开发队伍和党史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队伍。

党史工作编研队伍。党史编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征集党史资料,并将征集到手的资料进行研究加工整理,编慕成书和转化为党史研究新成果,为党史资政育人服务。党史资料的征集编写和党史研究是党史文化的基础工作,这领域的工作主要由党史工作编研队伍来完成。对于党史文化产业来说,党史工作编研队伍的成果,是产业存在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党史工作编研队伍提供客观真实的党史资料,产业势必走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近些年来,党史工作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党史工作者立足本职、开拓创新,为推动党史工作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党史工作编研队伍领军人物不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优秀党史编研人才培养力度亟待加强,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党史工作编研队伍的现状,与党史文化建设任务还不相称,与党史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和现实需求还有差距。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史工作编研队伍,是党史文化产业发展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根本需要。

党史资源规划开发队伍。党史资料编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对象的学习需要、精神需要,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实现党史文化资源向党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转化,需要一批懂党史、懂市场、懂规划、懂开发的设计师,他们能够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党史文化资源的差别化特色以及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方向,以新颖的理念规划设计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党史文化产业项目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和服务。他们就是了解和掌握党史资源、能够科学判断产业方向的党史资源规划开发队伍。培养和建立这样一支队伍,通过他们的调研和工作,结合区域实际、资源状况、市场潜力确定产业开发的形式、规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开发导致的党史文化产业不正当竞争、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和结构内容趋同等情况,实现党史文化产业的科学持续发展。

党史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队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是文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经营管理人才是策划和实施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骨干力量。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性及其与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接轨的迟缓性,文化产业面临经营管理人才短缺问题,主要体现在数量偏少、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外向型思维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党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对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经营管理人才更加短缺。没有优秀的营销策划人才,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定位,有针对性地抢夺文化产品的市场份额。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亟需一大批掌握党史文化知识、熟悉文化经营规则、擅长文化市场运作、具有创新思维、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公关能力的经营人才。尽快建立一支党史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是党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需要制定科学的人才规划,营造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拓宽识人选人渠道和方式,为党史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和储备政治上靠得住、经营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经营管理队伍。

这三支队伍分别与文化产业材料收集、规划开发和市场运营的不同阶段或环节相对应,是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基础。三支队伍之间的界限不是十分绝对,很多时候三者保持着兼叠与融合的状态,有的党史编研人员既是党史文化产业资源规划开发的专家,同时也是经营管理的行家里手。

(四)探索完善四个机制,即党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机制、党史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机制、党史文化与科技成果的融合转化机制和行业实体的运营管理机制。

是党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机制。挖掘和利用党史文化资源,需要注重发挥特色和优势。党史文化资源是长期积累沉淀的结果,反映着党不同阶段的历史风貌。党史文化资源既涵盖党组织发展历程中所积累的重要资料、重要遗址及纪念物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实物所承载和传导的革命气概、民族精神等无形的非物质资源。不同的地域,拥有的党史文化资源千差万别。挖掘利用这些资源,首先要对本地区的党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史文化资源的家底。结合资源的存在形式、发生年代、传播特点和影响程度,深入总结研究其特色和优势,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产业品牌。这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占领消费高地的前提,挖掘和利用党史文化资源,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产业的发展壮大。做大做强党史文化产业要注意从消费需求入手,充分了解和分析市场,掌握市场文化需求的方向。既从宏观角度把握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又从微观角度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动机和消费水平,同时从中观角度掌握党史文化资源与宏观及微观要求之间的契合程度。然后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加以梳理、提炼和总结,进而系统地谋划党史文化产业的总体设计,有的放矢地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挖掘和利用党史文化资源,需要不同类别资源的搭配和融合。突出优势和特色,不等于不同产业形式的特色和优势的壁隔。如某一地区的党史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党史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之间、党史文化产业的不同业态之间,可以彼此有机融合,达到“锦上添花”“强强联合”的效果,增强党史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挖掘和利用党史文化资源,需要格外重视党史文化资源资政育人功能的发挥。应当以审慎的眼光,过滤分析党史文化资源,坚持先进文化的正面宣传和传承,挖掘党史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

二是党史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机制。许多业内人士 指出,由于我国文化产业的效果评估体系尚未建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投资方向不很明朗,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机制基本没有形成,更不必说作为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党史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机制。探索完善党史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模式,将大大促进党史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应该科学调配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与社会多元投入的比例关系,允许社会资本投向党史文化产业。要敢于降低社会资金进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针对党史文化产业投资风险高、无形资产比例高的特点,努力构建政府资金保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投资机制:降低门槛不是移除门槛,社会投资党史文化产业,不是来者不拒的无条件参与,需要一定准入资格的特别限制。党史文化产业的特性绝不允许单纯片面追求商业产值的资本的参与,社会多元资本必须主动承担起在创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的同时创造其社会价值的使命。否则,即使资金投入再多,经济价值再大,也不能允许其进入党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完善党史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机制,还要多渠道多方式化解党史文化产业的投资风险。“应建立区域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及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以参股、委托运作和提供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担保机构设立与发展,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结合等方式,多渠道分散区域文化产业风险。”⑤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必须建设支持产业发展的金融平台,鼓励引导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党史文化资源的对接,也可与金融机构、各类企业共同开展重大项目投资,实现组团式的发展,从而有效化解投资风险。也可与银行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联动机制,通过组建担保公司进行信贷担保,探索无形资产作价抵押和实施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减少银行贷款的风险,鼓励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党史文化产业领域;完善党史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机制,可以参照借鉴文化产业发展初期扶持项目的有关经验做法,建立党史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在党史文化产业培育初期,地方政府可将一定区域土地一级开发所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土地二级开发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税收中的地方政府留成部分,拿出一定比例,或由地方财政每年划拨一定的补贴资金,重点扶持党史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是党史文化与科技成果的融合转化机制。“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杠杆,是文化产业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今年5月18日,、科技部在深圳召开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座谈会。中央领导同志在会上强调,“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要主动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加快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更好地用先进技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党史文化是先进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新兴文化业态。党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进步,党史文化产业应是新科技成果重点应用的领域之一。党史文化与科技成果实现融合转化,能够催生党史文化产业新的文化业态,延伸党史文化产业链和先进文化的触角。如运用声光电最新技术成果改造党史文化产业的初级形式,可对重大的党史事件进行虚拟空间的模拟,实现消费者与产品和服务之间的互动,产生远程的切身体验:党史文化与科技成果实现融合转化,能够创造出党史文化产业新的消费终端。这种消费终端不一定是专门为党史文化产业专有,但可以为党史文化产业利用。如将电子书、智能手机中植入党史文化的宣传教育软件甚至是党史题材的游戏软件,这种文化终端就能够为党史文化产业行业所用;党史文化与科技成果实现融合转化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是以数字化、信息化的高新技术促进党史文化的产业化。在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制作上,积极运用先进高新技术,制作一大批高质量的文化精品,创立产业的品牌优势。以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党史文化创造、生产和传播的新模式,通过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促进党史文化的产业化;党史文化与科技成果实现融合,可以利用科技成果修复和整理老唱片、胶片电影等党史文化资源,再现党史文化的经典音像,提高党史文化传播能力,繁荣党史文化产业。2006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启动了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复工程,截至2011年底,已经完成了5000部影片的数字化转换工作。其中包括《开国大典》、《平原游击队》等党史事件电影。目前,已出现一大批从事老电影修复的企业,他们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取得了不匪的经济效益。可见,党史文化与科技成果的融合,又催生了文化产业科技企业的出现,有利于产业形态的具体化和整体转型升级。

四是行业实体的运营管理机制。着名文化研究学者花建研究员认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整体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包括实体经营模式、运营管理水平、营销策划能力和内部管理效率等方面。做好党史文化产业的运营管理,可以对照市场拓展的四个方面进行探索。由于党史文化的特殊性,党史文化企业大多是从事业单位转制而来,市场化意识和商业模式创新不够。一些自发的中小民营文化公司,尽管部分地承担着党史文化产业实体的角色,但存在着体量小、竞争无序、品牌意识缺乏、内容同质化泛滥等劣势。支持党史文化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富有活力、实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是实现党史文化产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方向;在产业项目的运营管理方面,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尊重市场经济主体的投资和经营意愿,鼓励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吸引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合作,构建党史文化市场的良性运行体系。根据不同文化项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可以与国内知名文化企业合作,提升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将项目委托给有经验的专业团队,由社会主体进行运营管理,以达到品牌拉动项目、项目促生品牌的双促效应。可以借鉴国有民营化、管理企业化、用工社会化的模式,探索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机制;在文化产品和服务营销策划方面,要积极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策略,以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为核心,组织专门团队做好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调研策划工作,提高文化产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打造出一批群众愿意购买、乐于分享、舒心消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有效市场策划营销获得有效回报;在行业主体内部,正确处理好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强化管理的关系,健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对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党史文化产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好地满足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强调的是,作为文化企业,毕竟从根本上属于经济实体。为了迎合好奇心里,为了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有的企业放松对产品和服务的内涵品质和质量的管理,甚至出现借党史文化产品发泄不满情绪,利用党史文化产品攻击党、低毁领袖形象的情况。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文化政策法规,加强对文化产业主体的市场行为监管和产品的内容监管。可由党史部门、文化部门、工商部门联合成立审查检查领导小组,对党史题材的文化作品和服务进行严格把关,未经许可的产品和服务不得上市销售。对市场出现的非法文化产品进行严格查处,直至追究有关刑事责任。可以把党史文化产业纳入文化统一管理范围,使党史文化产业自始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以上四种机制是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方法论”问题,更具有前提性、根本性和基础性,是党史文化产业应该优先探索完善的机制。当然,推动促进党史文化产业发展,还要在微观角度和更加具体的操作层面精心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新举措,推动党史文化产业发展走出精细化、具体化的路子,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实现党史文化产业的新提升、新跨跃。

四、应该正确认识和严慎处理的五个关系

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及党史文化作用的发挥具有重大意义。党史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党史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得好,其功能和价值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反之,如果在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方面误入歧途,就势必带来负面效应。为了少走弯路、避免失误,在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和严慎处理以下五个关系。

党史文化产业与党史文化事业的关系。党史文化产业与党史文化事业都是党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都是党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与发展党史文化事业是相辅相成、相利相促的。“党史文化事业是发展党史文化产业的基础,党史文化产业是党史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必然要求。”培育发展党史文化产业,要结合本地区党史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和特色优势,选择群众基础广、史料资源多、市场潜力大的项目,作为党史文化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内容。做大做强党史文化事业,要从党史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实践中学习好的做法,吸收借鉴经验教训,探索符合文化建设规律,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注入新活力。党史文化事业和党史文化产业各自发挥的独特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两者不能偏废。即不能发展党史文化产业,忽视党史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也不能单单发展文化事业,置其市场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于不顾,忽视党史文化产业的活跃和发展。比如,遵义会议纪念馆坚持党史文化事业、党史文化产业并举,纪念馆免费接待观众,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功能。同时,把红军街规划为红色展区,进行党史文化纪念品的销售,融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文化、旅游购物为一体,实现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赢。

客观真实与创造发挥的关系。党史文化产业是以党史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党史文化资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构威党史文化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经过、结果都有历史的记录,有证可找,有案可查。党史文化又不同于党史,它是党史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包含着对党史文化资源的创造发挥。党史文化产业进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作,一定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把握好历史和艺术的分寸,实现客观真实与创造发挥的辩证统一。尽管允许创作人根据文化艺术的创作规律,对党的历史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提炼和升华,但对党史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而客观、真实、公正的反映历史,决不允许胡编乱造,任意篡改,恶语中伤,这也应该作为党史文化产业的一条根本原则来遵守。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不等于照抄照搬历史,党史文化产品创作的魅力主要体现在文化艺术属性上。党史文化产品或服务能不能占领文化市场、赢得大众,也取决于党史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艺术感染力是否符合广大受众的艺术情趣和欣赏品味。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这是我国文化产业所有形式和业态都要普遍遵守的原则,党史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决不能例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党史文化产业承载着传承传播党史文化的功能,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产业业态形式的独特性,这决定了党史文化产业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的前提下,必须较其他文化产业业态更加深入地挖掘出自身的社会效益。从事党史文化产业经营的企业和实体,亦应该充分认识并自觉实践这个要求。

党史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其他形式或业态的关系。一般来说,社会比较认可的文化产业的行业类别包括三方面: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党史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但党史文化产业不能简单划入文化产业的某一行业类别。党史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从时间阶段和历史内容的维度和标准与其他文化产业形式和业态相区分,党史文化产业的行业形式在以上文化产业的三个行业类别中都有所体现。党史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其他形式或业态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党史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其他形式或业态之间在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销售方面存在一定竞争。另一方面,党史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其他形式或业态之间在产业链条、组合优势方面又相互促进。同时,党史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业态,扩充了文化产业的形式和力量,对文化产业整体是一个新的跃迁和提升,也有利于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形式和业态的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党史文化资源可以与自然资源进行整合,有利党史文化产业与自然旅游业的合力共荣。党史文化资源可以与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党史文化产业与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得益彰。

党史文化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党史文化产业链条的形成是价值规律在党史文化产业不同环节的贯彻和体现。文化产业链条一般表现为上游的原创研发、中游的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销售发行等环节。党史文化产业链内部由文化产业需求的创意设计、文化产业的产品制作传播、文化产业产品的营销等互相承接的环节组成。创意设计是基础,制作传播是媒介,销售发行是目的。产品只有创意设计出来,才能付诸制作,创意新颖并制作精美,才能才市场上受到广泛欢迎。市场销售成果好,反过来才能够促进产品创意设计的提升和产品制作的精细化。党史文化产业链条的延伸,还会产生新的外部环节。外部环节与产业衍生产品和配套服务息息相关,与创意、制作、营销等内部环节之间还会产生新的关系。培育和发展党史文化产业,需要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处理好这些环节之间关系的调适和摆布,才能够提高党史文化产业的运营效率,推动党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广文,任丽梅:《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文化产业实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73页。

[2]范周: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人民论坛》,2011-11-中期,10页。

[3]严隽琪: 《文化建设须处理好几个关系》,《人民日报》,2012-6-27(第20版)。

[4]叶朗:《重视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光明日报》,2009-1-14(第6版),

[5]周毅,罗英:《以金融创新支持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人民日报》,2012-6-18(第7版)。

[6]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四题——关于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基点思考》,《求是》,201 2年,第8期,54页。

[7]刘云山:《更好地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5-19(第4版)1,

[8]蔡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开拓前进》,《求是》,2012年第12期,第10页。

[9]花建、巫志南等:《文化产业竞争力》,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

[10]张维民:《积极开发和培育党史文化产业》,《党史博采》,2003年,第6期,第34页。

第10篇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以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在高科技为主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更加需要精神层面的生活,于是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迎着这种需求产生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文化产业是文化创意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也是发展最为迅速并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领域。因此如何寻求具有创新个性的影视内容;如何将影视元素与高端技术相互融合制作出既符合大众需求又独具特色的影视节目;如何完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社会的崭新课题。

关键词:影视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链;发展对策

一、影视文化创意产业链

影视文化创意产业链主要包括内容创意`设计制作和营销服务三大部分,影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创意的产业,包含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板块,成熟的影视文化产业链条不仅能为社会创造可观的物质财富也会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财富,因此完善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

(一)影视创意内容产业

1、增强文化原创力。改善我国目前影视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状况需要激活产业的上游——影视创意内容产业,创意内容是影视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只有创意性内容能够吸引住观众才有可能实现中下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文化原创力是创意内容重要的来源。弗罗里达指出创意现在成为竞争优势的决定性来源。1990年25岁的英国姑娘罗琳在等待火车的过程中她那活跃的文学创意却波涛起伏,酝酿许久的一个个灵感像闪电般划破脑海。哈利波特,一个带着眼镜的小巫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等一个个奇妙的创意像奔涌的河流在她的脑海中翻腾。2005年,罗琳变成了英国的富婆,其个人财富早已超过2亿富多英镑,哈利波特也从一个顽皮的文学人物变成了让全世界风靡的艺术偶像,根据罗琳作品改编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已上映7部,而且均进入全球票房排行榜的20强,哈利波特的魅力跨越国际年龄甚至语言的障碍且牢牢抓住世界各地哈迷的心,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哈利波特系列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品其最宝贵的价值就是罗琳的文化原创力,她巧妙的开发巫师与魔法的文化资源而且罗琳还是在千百年来人类巫师和魔法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做到独特的创意。《哈利波特》能够成为强大的产业链带动系列产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利益就是基于罗琳的文化原创力。

2、加强自主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当前我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尚未能够把文化创意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打造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本土化。比如:美国迪士尼公司于中国的花木兰故事问题材而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这部影片在全球循环上映总收入达3亿美元,成为迪士尼利润最高的影片,,《花木兰》仍然保留着中国传奇的基本故事情节,因此我国应该注重本国文化资源的利用,加强自主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另外美国拍摄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功夫和熊猫都是中国独有的,而且影片中的建筑食物等都代表着中国文化却被美国拿来利用,并为美国赚取了巨大利润,因此在发展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要注重本土化保护,并将其打造成文化品牌。

3、注重我国文化资源的利用。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现实生活题材都可以是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内容的来源。例如:《画皮》就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被搬上荧幕的,《雍正王朝》等根据中国历史所拍的电视节目让历史重现在观众的面前,《南京南京》把日本侵略的历史搬上荧幕,提醒观众勿忘国耻。

(二) 影视设计制作产业

1、影视设计制作阶段以影视内容创意为依据,它包括具体拍摄后期制作以及版本的最终定型的整个过程,在电影发展史上影视产业不仅需要文化的创新也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例如:像《玩具总动员》是一部拥有全电脑化的动感画面。

2、在后期制作及版本定型过程中不仅有影视作品的创新,衍生产品的制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来源于创意内容并以游戏、小说、玩具、图书、会展、旅游等不同形式呈现出来,提供更多的财富,满足大众需求。

二、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策

1、创造新颖优越的创作环境,挖掘文化创意资源发挥原创能力。内容创新是影视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决定了影视产业能否衍生发展,创意资源的获得需要培养引进创意人才,提高整体的创意水平

2、促进高新技术的积极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多媒体数字电影是影视产业发展的趋势,数字电影的发展与影视技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影视技术的研发和引进现在尤为重要。

3、整合区域空间布局形成影视产业集群,能够集合影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使得技术研发、产品提供不与市场需求脱轨。

4、提供完善合理的社会营销服务环境。人性化的服务环境不仅仅能够赚取额外的利润,而且能够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法宝.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口红效应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第11篇

关键词:信息 创意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它是思想产业、观念产业、核心产业、关键产业、高端产业,是涉及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和丰富创意度的任何产业。因而,它通过对传统要素的整合,从本质上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最为鲜明的特征。

创意产业的特征

创意产业曾一度被学术界归入服务业,原因是创意产业的主体部分是与信息、通讯、网络等最前沿的知识创新有关的行业,这些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随着第三产业行业的增加,创意产业范围也不断扩展,如软件、科技、交流、服务推广等,涉及行业和企业中以知识创新和文化为增值主体的部分企业,与生产、销售、制造分离,处于一、二、三产业链的高端,且具有拉升的趋势。

第三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既包括低素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包括容纳高素质人才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的某些部门,特别是其中的个人和社会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不断上升,这是被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已经证明了的规律。我国第三产业的劳动就业贡献明显偏低,结构偏离度较高。因此,我国要实现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并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大力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仅刻不容缓,而且也存在很大的空间。

创意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

创意产业是文化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创意文化产业离不开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也需要创意文化产业,所以需要用高新技术手段改造并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新兴的创业文化产业,不断提高创意产品的科技和文化含量。另一方面,也要在政策上引导高新技术进入创意领域,不断实现科技创新。科技成果和科技资源效能的评价,要以产业化、市场化为主要标准。要坚持市场导向机制,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促进成果转化,鼓励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鼓励支持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意产业是一种聚合发展的形式。在产业集群内,知识创新的协同性表现为产业集群内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协作、不同技术创新系统、数据资源、创新情景等全方位的知识整合。加强产业集群知识主体之间的有机关联,通过相互的学习和理解等知识的催化作用实现技术创新与知识对接。

关注创新体系的开放性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尤其是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本国的创新体系能否融合到有关全球知识集中的网络是发展的关键。哈佛商学院的Henry Chesbrough教授首次提出“开放式创新”的概念,认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应该改变原有的机械的思维方式,将外部和内部的技术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系统。这一系统一方面使企业能够通过技术许可从外部获得企业需要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能够激活在封闭的创新环境下可能被否定的某些企业的技术,实现内部技术的商业化。开放式创新强调获取外部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弥补企业内部信息和知识资源的不足。主张企业寻找外部的合资、战略联盟和风险投资等商业模式,通过内外资源的整合加快技术研发和商业化速度。

创意产业发展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中小企业

创意产业的性质和特点不同于传统产业,其繁荣和发展要依靠大批自由灵活而富于创新精神的中小企业。由于这些中小创意企业主要是大众文化的消费产业,它们必须与市场紧密相连。但这些数目众多的中小创意企业,往往缺乏稳定性和大企业所能提供的科研和实验环境,因此,除了在政策上、资金上对这些企业适当倾斜外,还要努力构建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并打开创意产业国际合作新局面。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意和革新理念,但是,其国内市场还相对狭小,而且缺乏整体性。巨大的国内市场诱使企业将客户群限定在本国民众,而忽视了海外市场。如果不能成功的向全世界贩卖“中国创意”,中国将很难成为一个创意大国。

创意经济对教育和人才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土地、资源、资本,而是知识、信息、技术。物质资本和劳动数量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大大下降,而知识和信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则超过资本和自然资源。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靠知识、信息、技术的创新。1968年,彼得・德鲁克就指出:“知识是经济潜力和经济活力的基础和度量手段,知识已成为经济的核心资源。知识(包括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基础。”他还指出,真正起控制作用的资源和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是知识,传统的生产要素并未消失,但它们已退居次要地位,唯一能够成功的长期政策就是把生产从以劳动力为基础转变为以知识为基础。高新技术已成为21世纪竞争的制高点。

目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龙头产业,在整个经济构成中占有相当的份额。从事信息产业的微软、IBM、英特尔等公司已经取代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当年的地位。微软公司仅用20多年时间所创造的市场价值就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公司的总和,微软公司的财富包含在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中。比尔・盖茨的成功主要靠的是软件和软件中蕴含的知识、信息和智力成果。微软公司开发计算机软件业创造的成功是知识经济开始形成的典型标志。全世界的知识资本的价值可能超过金融资本和实物资本的价值,知识的价值,以及创造出来的无形价值可能超过有形物质的价值。因此,在依赖专利和版权的产业以及依靠品牌的企业中,知识资本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1999年,比尔・盖茨在伦敦商学院的《企业策略评论》中写道:“我们最主要的资产就是我们的软件以及软件开发技能,但是,在资产负责表上,这些都是没有标明。”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也承认,公司知识资产的资本价值超过公司土地、办公室、厂房以及交通工具等价值的总和。但是,和微软一样,在年度会计报告中不得不依法给予后者更高的价值评估。

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知识、信息、科技,关键是人才,核心是教育。教育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过程中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高素质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历史使命。教育,而不是技术,成为创意经济的首要推动力,正如其它资本资产的投入所能产生的效果一样,投资教育、研究和思想,可以增加创意的价值和效力,创意经济的成长很可能超过所有其它经济领域的增长。创意产品不仅是信息和新科技的基础,也是整个现代经济的基础。

我国创意经济的发展

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数字贸易,是帮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对各类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起到了巨大的助动作用。

网络产业刊物《发表1.0》的出版商埃瑟・戴森即假定知识产权的崩溃瓦解是不可避免的。她预见会有新的商业模式诞生,传统的知识产权将会丧失经济价值,而附加的要素服务和支撑等,则会增加其价值,她相信后者所获得的除了能补偿前者的损失外,还绰绰有余。在新的世界里,复制资讯会变得相当容易,而创造力会增值。《路径时代》的作者杰里・里夫金说,我们正从一个以买卖双方所形成的社会,进入一个由供应者和使用者所组成的社会,所有权正被享用权所取代。关键问题不在于谁拥有什么,而在于谁可以接近它,或者说谁可以使用它。

在创意经济领域,我国的文化领域国际化发展步伐比较慢,而在经济领域用国际资本来发展自身,大量地引进外资,应该说是比较快的。在文化领域不够快,这和开放度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同时要做好一些制度安排。没有制度安排,这个问题也是很难解决的。

我国在经济领域引进大量的人才、技术、资金,文化方面如果能在这方面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来发展自己的话,那么就会发展得更快。只有发展我国自己创意经济,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这两者要更紧密地联合起来。在20世纪90年代加入WTO的过程中间,WTO谈判过程中最敏感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服务贸易,一个是农产品,而服务贸易的一个重点是文化产品。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相比较而言,我国文化的发展却严重滞后,与经济发展有很大落差,完全可以更多地利用国际资源来发展自己,但前提是,要有很好的制度支持。人均GPP实现了3000美元后,将进入一个文化消费的高潮期。因此,我国必须下决心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对文化体制进行改革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创意的高度产业化、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的有机结合、高新技术与文化娱乐的高度融合、老制造业体系向文化创意体系的顺利过度,说明我国已经出现了由传统科工贸投资驱动型经济向创意驱动型经济的转型,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积极信号。我国新兴文化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原所属于文化产业层的娱乐文化服务、旅游文化服务、广告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等新兴文化服务行业迅速发展,这决定了我们必须乘势而起、顺势而为,形成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发展路径。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的商业环境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比尔・盖茨曾这样评价创意产业:“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法计数的商业利益和商业奇迹”。他在《未来之路》中指出,企业利用有效的信息管理手段观测市场,并据此提前采取行动,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营收增长点。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仍没有很大的突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分清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本质区别。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和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所有产品按大众需求统一生产,依照资本力量按市场规律自发成长。而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和才干,通过知识产权自由生成及利用的产业,具有全球化、多样化及地方风格。创意是在对文化进行深层挖掘后的升华,对文化修改后形成的一种更加优质的文化,是一种符合时展的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具有高智能化、高附加值且具有强融合性特征,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

美剧的成功,来源于其高度产业化的流水线文化制作方式,而韩剧的成功,则要把根本原因归结于其“文化立国”的策略。现在美国是世界第一文化产业强国,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位居第二,在出口方面则是第一大产业,其中影视功不可没。对照中国的情况,则情况不佳。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严重赤字,中国文化正在失去其影响力。因此,在文化创意方面必须考虑跨越文化的鸿沟,化解与超越不同文化的差异,在历史与现代的交汇中与全球经济现代化相匹配,同时在体制中争取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

在全球文化竞争越来越短兵相接的当下,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产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融合,更多的是竞争。发展的最成功的创意经济体如美国、英国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都保持着一种共同的文化传承和习惯,即鼓励新的思想,购买、认同并销售、传播以创新和新颖性取胜的新产品。值得借鉴的例子还有英国的流行音乐、意大利的时装和美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等。

文化创意产业,首先是一种产业化的商业形式,它必然受到经济的统领和牵制,是自由经济与跨国资本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如今的美国创意文化产业是由跨国公司来运作的。美国文化霸权地位的取得,科技含量占据很大比重,更有价值融合与文化资本的输出,这些都值得我国的创意文化产业去借鉴。

参考文献:

1.谢学军.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企业信息资源重组研究[J].图书馆情报工作,2010(4)

2.王海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经验、思考与启示[J]科技与法律,2010(2)

第12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分包,投包,农业政策。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农业体制的创新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是在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小生产变为大生产,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扶持、引导扩大农民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走农业产化之路,是当前农村工作重中之重。

一、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个环节结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在实现形式上表现为生产的专业化,布局的区域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特征是:以市场机制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使三者之间由原来的单纯买卖关系变为以利益为纽带,以契约的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实现利益一体化。

从制订战略性政策的角度来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农业运行的全过程,其中除农业产品市场化外,特别重要的是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地和技术的市场化;二是推进农业运行的高度化。一方面是将传统的低级产业一一粮食种植业降低比重,通过发展其它种植业,用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式,促进农业高度化发展;另一方面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业向第二产业延伸提高其附加值,再则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水平,使大工业技术和"实验室"技术能普遍而有效地运用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三是实现农业运行的有序化,不但使农业生产各部门要有组织性地进行局部的分工与协作,而且还要实现全社会范围内农业资源的有序和有效配置。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业从传统的产品生产演进到商品生产,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经营明显区别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产品农业。基于这一认识上的转变,将为政府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注入新的内容。如何实现农业增产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实现农民增收才是我们工作的中心。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产品市场已经实现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农产品短缺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过去一提到农业往往意味着农业生产以产出为首要目标,现在所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必须认识"经营"农业的真实含义,即搞农业生产要与赚钱挂钩;农业不再是过去的"从田头到地头"只求产出不求收益的统购统销的模式,而是要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一直延伸到"餐桌",让农业经营者利用市场机制获得和投资其它产业-样的平均利润。农业不仅包括传统的种植业,也涵盖畜牧和水产养殖业的向产前和产后的延伸。在产业化经营农业的观念下,过去单个的某一种农产品都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或产业体系,整个农业将呈现为众多的各具特色的"链条型经济"格局。积极探索种、养、加相结合,农、工、商综合经营,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竟争力,实现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是制订和实施农业产业政策基本点。

"经营"农业还体现人们对农业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对农业产品的质量和多样化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要求农业功能的多元化,出现了"生态环保农业","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等新的内容,这就要求农业生产者要实现质的飞跃,不仅要懂得农业生产的"田间管理"而且还要懂得农业的经营管理,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品牌经营意识,讲究市场营销策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要借用工商企业管理的理念,用工商企业的经营之道去经营农业生产,推进农业的企业化建设。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另一种含义是对农业再生产过程的整合,它包括相关各经济利益主体的明确分工和利益的合理分享,这是"利益共同体"的内在要求,最终能使各相关的利益主体都得到保障的同时实现降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成本。目前,农业产业经营实现形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行基地化,集约化生产,这种模式是由具体的农产品生产引发和拓展而成的。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上属于这个层次,虽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仍属于起步阶段。"公司十农户","订单农业"多受制于市场开发不力,流通渠道不畅及信用关系脆弱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时有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靠"田头摆卖",小商小贩式地"惨淡经营"。因此,寻找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和配置及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与合作,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化市场风险,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应成为我国政府农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呼唤政府职能的转变,因而对政府指导和管理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条件下主要是通过相关政府和法律为各参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制订政策的角度来把握,一是要发挥农民主体精神和首创精神,遵重农民意志,不搞硬性搭配,不搞一刀切,实行自愿、自觉的原则,以典型示范引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农民调整生产要素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效益。二是要加大各级政府农业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定位的改革力度,从创造"产业化"农业和"经营"农业的良好环境出发,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三是要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才培养。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农业生产产品化的观念使农业商业化经营未能获得全社会认同,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因此,要十分注重发现、培养农业经营人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人才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关于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没有土地规模经营,就没有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朴素而宝贵的经验。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市场取向改革的继续和延伸,必然要求引入新的市场关系。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市场建设尤其为首,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实现农地流转的市场化。目前我国土地经营大都停留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分包"这一层次上,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地块零散,调整频繁,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没有形成,极大地阻滞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另外,个体农民无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进行农业技术改造,集体组织的弱化难于将分散的劳动集中起来,削弱了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后劲。这种分散经营的结果还会引致土地低效率利用,同时也无法满足"大农业"所要求实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条件。笔者认为:制订相关并实施有关政策,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实现分散的土地使用权再次集中,把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和优势龙头企业转移是当务之急,是我国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性工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提下,平均分包形成的土地使用格局已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稀缺性进一步提高,土地经营格局的相对凝固化使想多耕地的人不能多耕,不想耕地的人又不能不耕;耕地的人不愿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想耕地的人又不愿放弃所承包的土地。这样就不利于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集中,不利于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也不利于农业劳动力进一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平均分包土地只能解决农民基本生活条件问题,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来说存在明显缺陷:(一)、农业粗放经营,规模过小。(二)、出现农户兼业或弃耕现象,土地丢荒,降低土地效率。(三)、国家集体因发展和建设需要征用农村土地十分困难,不利于农村城市化规划与发展,妨碍农村小城镇建设。(四)、土地开发和流转过程中经济利益分配不公。(五)、因征地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生活难以保障。为此,把解决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问题作为突破口,改"均田制"为"投包制",实现土地经营从"公平"到"效率"的飞跃,是新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点"。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基本设想是:在不改变原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折价入股,农户土地经营权转换为土地收益权,土地经营从实物形态转换为价值形态,使土地收益和分配股份化,从而保证了农民承包土地的收益。,通过股份合作社(村、镇集体经济实体、农业公司)土地所有权的入股,把所有权同处分权分离开来,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不变,土地处分权在股份合作社里,收益权在农户手中,实现土地"三权"分离,这样使土地可以在股份合作社或更大的范围内集中、流动和合理规划使用,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起点上配置土地资源。农业也就能够由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由小生产转向大市场。

目前,我国正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逐步形成开发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商品基地,对增加土地效益,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农业基地化、专业化生产并非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终结,它仅仅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端,是初级阶段。从土地使用权结构上来看,"基地化"生产,是以农户分散生产为特征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农户进行同一品种、类型的农业产品生产。这种以分散农户做主体的生产模式,必然不能适应灵活地变换农产品种的生产。由于分散经营的模式自身存在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缺陷,农户的利益只能命系于目前单一市场功能的"龙头企业",而这种带有明显"中介"性质的组织和农户之间并未能达成"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共识,脆弱的信用关系常常因为市场价格变化的不利影响而相互毁约,使处于相对弱势的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

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相比,广东顺德、南海、东莞等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要高一个层次。这里"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较好"、"农业科技投入较大"、"农村信息网建设较快"等。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敢于大胆革除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旧的土地管理体制,建立了加速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的机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顺德、南海在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建设中走在全国的最前头,早在1993年便开始了以土地使用权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这项改革在保证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的前提下,改变土地分散经营的格局,从整体上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规划和利用,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通过向村民配置股权,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换为土地收益权,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地位,明确了产权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保障了村民承包经营土地的收益权。目前他们在进行"固化资产"改革,就是将村里集体资产、土地量化成为若干股,其中20%为集体股,80%为个人股。集体股所得红利用于村里公益事业各项集体福利,个人股按联产承包责任制或现在可以入股的人数平均分配,股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流通、转让。土地管理权归村、镇股份合作社,股份持有人有投包土地使用权的优先权……。他们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一)、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重组。由于农户土地经营权由分散承包向投标集中招包方式转变,承包期内农田基本建设投入有了保障,大规模利用土地成为可能,建设农田"园林化、布局区域化、作业机械化、农艺规范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便有了条件。(二)、由土地资源的重组引发劳动力资源重组。因为推行股份合作制后,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使土地的承包权与经营权从原来不可分割关系转变为可分离关系,为部分有资金有门路的农民放弃对土地的"依恋"提供了条件。他们从被"束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一心一意从事第二、三产业,加快了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三)、一部分有技术专长的农民(当地农民、外地农民和外商等)通过投标获得了发展规模农业和"三高"农业所需的"大土地",使"龙头企业"的成长、发育有了根基。因为建立在土地规模经营基础上的龙头企业(即拥有自有土地使用权、拥有自有生产基地的大型农业经营者)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力军,一句话,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终需要"大农场"的建设来奠基。(四)、实行土地"三权分离",改变了原来因人均分包土地,使土地难于集中规划和合理利用的状况,为土地集中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创造了条件,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基本上没有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土地在农户之间的调整大都采用行政方式为主。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如果不能实现流转的市场化,那么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定是残缺不全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土地市场化问题的研究,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充分照顾我国农民各方面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农业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用市场化的理念实现土地资源向大型龙头企业、农业公司集中,进而实现农业土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关于龙头企业培育与建设

培育经济实力较强、具有健全销售渠道和较强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农业龙头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中,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化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力量。

"公司十农户"的经营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按照"一体化"农业的要求,全面重新配置资源,形成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形成农业主导产业和产业开发体系,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带动更多的农户和生产基地,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目前,在未能形成大规模、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情况下,把龙头加工、流通企业建设好不惜为明智之举。农户可根据加工企业对农副产品原料的需求状况来调整自己的种养结构,将自己的生产进程变成产业链上的一个有机环节。这样,通过龙头企业的组织与带动,使众多的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从而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加工型龙头企业,使更多的农产品在深加工中成倍增值,改变我国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包装落后,销售渠道不畅状况具有积极意义。据了解,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在农业产值的三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程度-般都在9O%以上,我国只有2O%一3O%。因此,必须把培育龙头加工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工作来抓。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业生产应选择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向,构建拥有自有农业生产基地的"大农场"才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的根本出路。目前,由于我国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普遍存在组织程度低,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尤其是企业与农户各个环节的联结上没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稳定机制,影响了农户追求产业化规模经营发展的动力。因此,政府农业工作机构如何转变职能,创造条件,加快龙头企业尤其是具备市场开拓能力的大型企业建设和规范显得特别重要。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外商投资经营的农业开发企业正发挥着重要的带动和龙头作用,这也是我国龙头企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政府应充分认识并制订实施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国际先进农业企业管理人才和吸收先进管理技术。学习外商兴办农业企业的管理经验,积极推行农业企业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外商资汛灵活、渠道畅通的优势,,拓宽销售渠道,拓展国内外市场,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同时要突破引进外资只兴办工商实业的传统观念,大力倡导引进外商兴办农业。

培育龙头企业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真正将农业产业化模式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我国政府农业工作重心应放在支持、引导、协调、规范和服务上。实施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为农业发展提供诸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技术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等"公共产品"上。特别应避免培育龙头企业时政府农业机构具体介入,因为那样做将违背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要做到"四自主"的最基本原则。各级政府应清醒地认识到,市场机制的诱导才是企业真正成长、壮大之道。出台引导、扶持政策为的是鼓励农业生产的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使之不断提高和改善农业经济效益,而不是因政策的实施或因政府的硬性捏合,象设立政府工作机关那样"人为造就"龙头企业,最终造成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培育对政府的严重依赖,削弱农业的组织创新能力,并让政府财政背上包袱。

四、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然涉及到土地使用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结构调整。这是农产品市场状况发生变化的结果。目前,我国农业经济所面临的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农产品的供需状况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急剧转变。从市场需求的变化来看,在解决了温饱和进入了小康阶段后,在食品需求当中,增长最快的不是作为原料的初级农产品,而是经过多次加工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消费者的食品支出中归初级农产品生产者的份额日益下降。相反,对肉、禽、蛋、鱼和蔬菜、瓜果类副食品的需求明显增加。市场需求的变化方向已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明确指示农户缩减或淘汰目前已不受欢迎的传统作物和品种,特别是质量低劣的品种,而开发和扩大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作物或新产品种植成为农业企业家能否在农产品市场中获利的关键。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发生也发生了变化,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升,诱发农业工资的攀升,随着耕作方式的改变,种植业更多地依赖化肥、农药和农膜等现代物质的投入,由于这些投入品的价格不断上升,使种植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处在最不利的地位,粮食作物中的一些传统品种,尽管受到强有力的行政干预,种植面积仍然大幅度减少,农户们只好被动地应付那种"用最好的土地来生产最不值钱的东西"的政策。与此同时,新的、比较优势产生,使一大批新兴品种和优质品种的开发和引进,农产品结构正在广大农村发生深刻变化,再考虑到"入世"将带来农产品市场的整体开放,有理由认为,这种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将导致全国性农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调整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正好是这一市场格局变化内在要求。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归根结底是实现在新的市场格局中的农业效益和体现农业结构变化中的比较优势。所以,从制定政策的思路上考虑,为保持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就必须把发展效益农业作为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一项基本政策来实施。因为效益农业的实质是农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业,因而必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变革充分显示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显示了效益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高度一致性,这启示着我们必须为农业的政策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作出努力。因此,各级政府要从提高我国农业整体效益的要求出发,制订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政策,鼓励农户对农业结构作深刻的调整。我国目前调整农业结构最大的困难是在对用地结构的调整政策的理解和运用上,系列农业政策中对区域性粮食自给或基本自给目标的追求造成我国农业产出结构调整的范围和灵活性受到限制。如何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适应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广东南海市农村改革试验区资料汇编